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二课 示相彰名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二课 示相彰名

SKU: FS9101684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第二课,示相彰名

我们先看到最前面的大纲的部分,前面“总明宗趣”是介绍戒的法、体、形、相这四科,那接着就是要正式地介绍这个宗体篇的这个内容。既然戒分为法、体、形、相四科,所以宗体篇我们分为四方面来说:戒法、戒体、戒形、戒相。

我们首先要介绍“戒法”,圣人制教,佛陀所制定的这个教法,称之为戒法。我们在介绍戒法的时候,分为两段:第一段,“通叙戒法”,第二段,“归戒仪轨”。“通叙戒法”就是通途地来叙说什么是戒法。就是通过第二课和第三课的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什么是戒法,那么也知道学习戒法对我们来说,乃至对于佛法住世来说是多么重要。接着我们再来谈到怎么样来纳受这个法,就是所谓的“归戒仪轨”,三皈依或者五戒、八戒的这个受戒仪轨,我们要介绍这个仪轨,要有这样的受戒仪轨,在受戒当中才能够如法地跟着发心。我们首先来“通叙戒法”,知道什么是戒法。我们回到讲义第二课,第三面第二课:示相彰名。第一个解释了戒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名词,第二个呢,回归到修行上面去,让我们知道必须要持戒的理由。说是说当你知道理由之后,你再修这个法就会有力量,那同时这个时候不管别人怎么说,你的心也都不会动。所以你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个理由很重要。

示相彰名分为两段:甲一,正式戒法甲二,杂项料简

“正式戒法”,是正式地来显示、正式地来说明这个戒法到底是什么。我们看到这个文:

《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这个地方首先是示相,显示戒法的功德的相状。第一个先介绍这个法,法的基本定义。言戒法者,首先语法而谈。“语法而谈”就是以法这个字来说。法这个字是不拘凡夫或者圣人,万事万物,一切缘起于法。缘起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称之为法,桌子、椅子山河大地、我们的身心,都可以称之为法,乃至净土也是一个法。这个法总的来说,一切的缘起的境界都可以称之为法,比如世间法、出世间法、十法界等等的。这个法它的意义是很广的,并不只是说圣人的这个法而已。这是第一个介绍法。下一个,“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这个地方是说明戒法的意思。直明,明就是开显。在这个地方道宣律祖他说必须要直接开显所谓戒法,戒法这个法有它特殊的意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个法它能够轨范我们修行人成就了生脱死的这个道路。“轨成出离之道”,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的这个道路。就是说戒法它的这个法有这样子的功能,它是个道路,就像我从房间到佛堂必须要道路,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那么也是需要这个道路。那这个就是戒法,它能使我们构成了生脱生的这个道路。那为什么能构成构成了生脱生的道路呢?就像早上讲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那真正的道,当然就是说真正能够使我们得到解脱是一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就像我们刚才讲的,观察一切法不离真如,所以将“惑”、“业”、“苦”的三障转成三德,那这个是般若智慧。但这般若智慧你要承担必须要有基础,要有戒跟定的基础。所以透过戒才能定,透过定发起慧。所以这个戒它能够帮助鬼神出离生死之道。所以“要令受信者知有此”,要令受戒的人相信戒法有这个功能。那这个是“正式戒法”的相状。

好,我们接着看到讲义第三面,甲一这科的第二段,彰名,彰显这个名,就是这个戒法的这个德名、德号,称之为彰名。前面事项当中我们知道,这个戒法,这个法它很规范使我们得到出离。好,这个相我们知道了,接着我们再来彰显这个德名。

「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这个戒法,这个法它能够轨成出离之道。这个戒法,凡夫有戒法,那圣人也有戒法,“凡圣通有此法”。但是呢我们今天所受的这个戒法,就已成。“已成”,就是说,指的圣人,已经成就功德的圣人来说,那名之为圣法。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这个心中纳受戒体之后,将这个戒法纳受到心中,成就戒体。那这个戒法就我们凡夫来说,我们还只是阴中的一个法,是凡夫法的一个部分,但是实际上,虽然我们是凡夫,但是你要知道你心中所纳受的这个戒体,这个法的本质跟佛的法身,五分法身是无二无别的。佛所证得的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法身。那五分法身当中的戒法身就是佛的真如法性。这个我们因地里面是戒法,果上是佛的戒法身,它事实上无二无别的。所以我们说“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虽然是凡夫,但是在你阿赖耶识所种下的种子它是个圣法,是圣人之法、就说这个种子它最后能够引导你去向圣法,这是一个,同时这个种子它跟圣法,佛陀五分法身这个圣法本质是无二无别的。就《法华经》的思想来说,这个王子他刚刚出生他没有任何功德,但是他是王种,是所有王公大臣看到他之后就必须要跟他礼拜,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王种,他未来必定要接受这个王位,这个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就说我们现在受了戒之后,我们可能还没有什么太多的功德,但是你要知道,你今天所纳受的这个戒体,这个戒法的这个戒体啊,它跟佛陀五分法身这个体是无二无别的,所以这个戒法它是个圣法。那我们知道这个后,我们就会就应当好好的自我勉励,不要说我只是受五戒或者我只是受八关斋戒,就是不是很特别地重视,但是你要知道,要是以这个道宣律祖方式来受戒的话,你所纳受就是一个成佛的种子,就是佛的五分法身的种子跟佛的五分法身就是随顺、同类,所以这是甲一的正示戒法。

接着看甲二的杂项料简,就很多杂项问题料简,料简就是简别。关于戒的这个事情,有很多的问题,而且是一般常见的问题。在这个地方道宣律祖根据经论的内容来跟我们说明。就是说这些问题通常是这样子,都说我们心好就好了,不一定要持戒,很多人都是这种观念,甚至很多佛教徒也会有这种观念,认为我心好就好了,我干吗一定要持戒,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或者我念阿弥陀佛就好了,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那我何必还要持戒,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就是用这三段的问答来解释这一类的疑问。乙一先解释,化教与制教差别。我们先定义一下所谓的“化教”,指的就是经论。“制教”指的就是这个戒律。就说佛陀这个说法有经、律、论三藏,经论的部分那就是属于“化教”,然后律典的部分属于“制教”。那为什么经论称之为“化教”呢?就是说佛陀渐渐地教化众生的善巧方式,所以称之为“化教”。那既然是佛陀渐渐化导众生的方式,所以呢你要修不修都没有关系。而“制教”的话,“制”就是制定,你如果具足这样的身份的话,你就一定要持守。比如说,今天我们是出家人,出了家之后一定要守沙弥和沙弥十戒、比丘比丘戒,这就叫“制教”。你受戒之后,那么制定一定要守,不像“化教”,比如念佛法门、药师法门,那么你要修不修,随你个人的因缘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佛陀随着不同众生的根机所安立不同的法门,所以呢,只要你契机,一门深入都好,那是“化教”的态度,而“制教”的态度是说都是要去持守的。我们接着看到讲义第四面:

业疏云「自古详教,咸分两途。化教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

好,把这个文字啊稍微解释一下:“自古”,就是自古以来。“详教”,详细地分别佛陀的一代时教。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三百余会,讲经、律、论三藏说了很多,这些都是教。详细地分别佛陀所说的教,“咸分两途”,也就是大致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两途”就是两类。那哪两类呢?第一个就是“化教”,化教呢,它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第二个“行教”,行,就是要实践的这个行,称之为“制教”。“局据出家”,主要局限于出家众来说,那么“唯明修奉之务”,这个地方简略地说明了。我们看左那个小字的这个表,就比较清楚,表的右边是“化教”,左边是“制教”。“制教”是这个出家人的戒法称为制教,“化教”指的是一般经论,称之为化教。那第一个呢,先说明它所加被的根机。“化教”的话,它所加被的根机是什么呢——通道、俗。道是出家众,俗就是在家众。经论就是说它所摄受的根机是什么呢?就是在家跟出家两众它都摄受。比如说佛陀讲《金刚经》,《金刚经》没有说一定出家人,一定在家人学,只要你有这个慧根,你愿意学,都可以,加被的根机是广的。而“制教”的话主要加被的就是出家众,称为局道。那么这个“制教”主要的就是约的出家的道人,这个是被机。第二个呢,“化教”的目的是“开其信解”,“制教”的目的是“制其修奉”。就是说,“化教”的目的是依着这个经论来打开众生的慧解,比如《金刚经》、《法华经》这种化教经论,它的目的是要打开众生的慧解;然后呢,“制教”的话的目的是“制其”,制定出家众(“其”指的是出家众),必定要修行,必须要奉持的轨则。“化教”就是让你开智慧的一个方法,然后呢,这个“制教”就是说规定我们什么必须要做的一个很明确的规范,就像我们这个斋戒会的共住、共修规约一样,只要你来参加斋戒会的学员,那就必须要全部遵守的,这个是它这个目的。再来底下是说明方法,“化教”的方法是“令开慧解,非对过立”。“制教”的方法是“持犯阶定,随过制约”。“化教”的方法就是说令开慧解,透过这个种种经论的开示,使我们的慧解能够打开。重点是什么呢?“非对过立”不是说这个约的这个过失的这种事项上来制定的,那这个我们从“制教”上来讲就比较容易了解。我们先看“制教”部分,“持犯阶定”,就阶定持犯的这个标准,然后怎么阶定呢——随过制约,就是说随着出家众有犯了什么过失,佛陀才制定什么样的戒法,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刚刚成道的时候是没有这么多的戒法,而且那个时候佛弟子们啊,也都是非常的清净,所以不需要制定戒法。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刚开始的时候,佛弟子都很清净规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做那样不是很奇怪,你说大家都很清净,你还制定这些做什么呢,反而显得奇怪,那就是因为后来来到这个僧团出家的佛教徒数量越来越多,随着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分子也就越来越复杂,那什么样的奇怪的行为都会有,不清净的行为都有,所以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为了使大众能够安心办道,不要造做一些恶法,所以只要有比丘犯了什么样错误的行为,佛陀就制定什么样的戒法,所以这个叫“随过制约”,随着出家众犯了什么过失,佛陀就制定什么样的戒法来约束他的行为。比如说有一个比丘杀生,本来过去比丘是不杀生的,后来有一个比丘杀生后,佛就打板集合大众然后对这个比丘种种喝责,喝责之后告诉大众,从今天开始再也不能够杀生,这叫“随过制约”。那事实上根据这个古德的说法,那些示现犯过失的比丘事实上都是十方诸佛菩萨的示现。那为什么他们要这样示现呢?因为他们这样示现之后,佛陀才能够制定这个戒法,那么有制定这个戒法,那么这个佛法的住世才能够长久。就像侓藏里面讲的,过去七佛,有几尊没有制定戒法,所以这个佛法随着佛陀入灭很快就消失了。但其中另外几尊佛他是有制定戒法的,所以虽然佛陀入灭,但是这个佛法的住世还能够住世很长久,所以有这样的差别,那这个就是有制定戒法跟没制定戒法的这个差别。当然佛陀也知道这样的因缘,有制定广律啊,广泛的这个戒法制定之后,佛法才能够住世,佛陀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不能够无缘无故制定戒法,说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像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三百多条戒,没事就规定一大堆,别人想这不是很奇怪吗,大家都很清净,你规定这个规定那个,太奇怪了,所以因此之故,十方诸佛菩萨共同示现,示现做些调皮捣蛋的事情、不清净的行为啊。故意这样示现之后,佛陀才能够制定戒法,有戒法,才能够依着这个戒法来约束未来的佛弟子,也是佛弟子的身心有所约束之后,佛法才能够继续地久住下去,所以这叫做“随过制约”,就是制定的缘起都是随着过失来制约的。所以我们要知道,事实上那些错误的行为示现,都是为了要让佛陀制定戒法的,但事实根据律上说,佛陀制定每一条戒法都是观察遍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的得度因缘之后,才制定的每一条戒。表面上看起来是某某比丘犯了什么样过失,所以佛陀才制戒,实际上这只是表演,佛菩萨示现,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佛陀来制定戒法。所以现在有的人会说啊,那个时候那个比丘犯了过失,所以佛陀才制戒,现在时代不同了,不需要了。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佛陀会制定过午不食的这个戒,有不同的因缘,有好几个因缘,其中一个因缘是什么呢?有一天迦楼陀夷(他的脸很黑),他有一次夜晚的时候到人家家里面去托钵乞食,因为他脸比较黑,那天刚好又打雷下雨,然后一个妇人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出来开门的时候,刚好雷电一闪,看到这个尊者脸那么黑,一闪,以为是鬼,吓一跳,惊吓过度就流产,流产之后种种恶果来咒骂说:你们这个出家比丘,宁可肚子破掉也不应该来这个地方化缘乞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佛陀就集合大众,从今天开始,我们过了中午之后,不可以出去托钵化缘,过午不食。有的人说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现在我们吃晚餐也不会吓到任何人,所以吃晚餐是没关系的,就会往这样子去想。实际上不是的,就像我刚刚说的,这实际是他方的诸佛菩萨来到娑婆世界,示现这样的错误的行为,让释迦牟尼佛能够制戒,制了戒之后,未来佛弟子,比如“过午不食”,未来的佛弟子能依着这个法来行使的时候,他修行就能够得到大利益。但如果没有人犯这个过失的时候,佛陀无缘无故规定过了中午不能吃饭等等的,那就很奇怪了,这就叫“随过制约”的道理。那“化教”的话,它比较广,他不是“随过制约”。“非对过立”,不是说一件事情发生了,佛就制一条戒,一件事情发生了,就制一条戒,不是。他制戒方法是讲一个总的原则,告诉我们比如法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告诉我们一个总的原则,然后我们依着这个总的原则去修行,开设方法不一样。它讲内容呢,“化教”的内容就是十善五停等,十善业、五停心观,乃至一切的般若波罗蜜的法门,这些都是属于经论的化教。那“制教”的内容是什么呢?开遮轻重等。这个是戒学的专有名词。“开”就是开缘。什么叫开缘?比如说,我们讲过午不食,本来过了中午之后什么都不能吃,但是有病因缘的话,你需要吃点中药,那这个是开缘的,开许的不犯戒,叫开。“遮”就是遮止不能做,就像过午不食,过了中午12点之后那就不能够再吃任何固体的东西,这是遮止。轻重的话是说,同样的犯戒,有犯轻,有犯重,那就叫轻重,这是戒法的内容,开遮轻重等。那违反的话,“化教”跟“制教”底下讲违反的话会怎么样:“化教”是用舍任缘,“制教”是违反有过。“用舍任缘”就是说“化教”这个经论,你愿意依着这个方法来修,很好。“舍”就是说暂时不用那么也没关系,任缘是随顺你的因缘,比如说你今天学这个《金刚经》的道理,你学了之后你愿不愿意用《金刚经》的这个法门来修没有关系,比如说你愿意修观音法门,你不想修《金刚经》的法门,那佛陀也没有关系,也是随喜赞叹,只你修行能够调伏烦恼,从哪一门契入,那么都可以,这个“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都没关系,这叫用舍任缘。但“制教”的戒侓它的态度不是,是违反有过,违反佛陀所制定的这个戒法,那就是要结罪,有过失啊要结罪,就像那个军队的军令一样,军队的军令是比较死的,没有说什么你用不用啊,你要不要执行,你要不要遵守啊都没关系,不是这样的一个态度了。那这个就是说明“化教”与“制教”的差别。“化教”就是经论,“制教”就是律藏。律藏的态度就是,受了这个戒之后必须要持守,而“化教”的经论就是说你愿意依这个法门来修或是其他法门来修,态度是自由的,比较没关系。接着看底下的问答:

资持云『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答:化教所摄。』

这个地方讨论五戒跟八关斋戒是属于化教还是制教呢?所以底下问说五戒还有八戒这两种戒,既然是戒制,所谓戒制就是说,你看也是一样啊,“持犯阶定”、“随过制约”也是有“开遮轻重”等等的,看起来就像戒的内涵,所以它应该是行摄。行就是指的这个行教,应该是制教所收摄的吗?底下回答,是化教所收摄。所以五戒和八关斋戒是是属于化教的,它不属于制教的。制教主要指的是我们出家众的戒法,出家众的沙弥戒、比丘比丘尼戒,这些都是属于制教,其他的像五戒、八关斋戒乃至菩萨戒,这些都是属于化教所收摄,跟经论一样都是属于化教。为什么它是属于化教呢?因为重点哪呢——用舍任缘。就说你五戒、八戒乃至菩萨戒都是一样,你要持守或不持守,就一个佛弟子来说,是没有关系的,甚至比如说五戒,你只要持守其中的一条戒、两条戒这也是没有关系的。为什么呢?就像我们这个佛寺啊,对于偶尔来到这个佛寺的居士,我们当他是客人,客人呢,就对他比较客气,只要他不要违反共住规约,他愿意在寮房多休息,但是午堂过后他能够出来,其他时间他愿意多休息我,们也不太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但如果他是要来出家的,那可不一样了,那全部都是公事公办了,时间还没有到就不能在寮房休息,规定的规矩就一定要照办等等,为什么?因为标准不同。来到山上的在家众啊,他能够暂时离开这种喧嚣、不清净的环境,来到山上,那我们都是随喜的,那随喜,所以尽量让他能够方便,能够不要给他一下子太大的压力,他愿意精进跟着精进当然好,那么慢慢调也没关系。所以五戒跟八关斋戒就是这样的道理,就像佛陀对客人。佛陀说白衣像客人,出家众就像自己家人一样,那是有差别的,对客人当然就客气,所以五戒、八戒乃至菩萨戒都是一样的,你受不受都没关系,甚至你愿意受其中的几条戒,也都没关系,这是用舍任缘。所以因此是故,它是属于化教所收摄。但是虽然说化教所收摄,但是当你受了这条戒之后,你的开遮轻重就跟道人是一样的,比如杀生的标准。杀生标准,就缘成犯,那么世人,人想,有杀心,起方便,前人命断,就缘就构成杀生的重罪,这点出家众跟在家众是一样的,判罪轻重,杀畜生是轻罪,杀人是重罪,这个出家众跟在家众判罪是一样的,就说你受这条戒之后,那判断标准是一样的。但是呢,你可以决定受与不受,像客人一样,佛陀给他尽量开方便,让他慢慢慢慢地学习上来,不会说你一下子五戒全受,八关斋全戒。八关斋戒是比较短,比较无所谓。五戒啊是不会要求你一定要全部马上受,这是属于化教所收摄的。

我们看乙二戒法与世善差别

戒法指的是五戒啊、十戒啊、八关斋戒这些的与世间善法的差别。就是说我们前面知道化教跟制教差别之后,我们接着再谈。很多人都会说我学化教就好了,我学经论,经论能够开慧解,我要能够得到解脱或者修世间的善业就好了,何必一定要持戒。你看,这个戒告诉我们不要做杀盗淫妄的事情,世间善业也是告诉我们不要做盗淫妄的事情,那这两个看起来很像对不对,所以很多人就会误会说,我只要做个好人就好了,我不需要来持戒。那就错觉,那底由宣祖来跟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业疏》云『问:一切善作尽是戒否?』

一切世间的善法的造作都是属于戒吗?就是问这个问题。就说如果它是戒的话,比如说你在今天在世间上的不做杀盗淫妄这些事情的善法造作,如果都是戒的话,那确实你受不受都没差别,反正受不受戒一样都该干嘛干嘛。但事实上底下回答:一切世间的善法的造作,它不是戒。反过来说,戒它是涵盖世间善法,但世间的善法,它不是戒。世间的善法就像在楼下,戒就像在楼上,它这是是有阶级的差别,那这个阶级差别不是说否定的阶级差别,而是说它的业,比如说同样的不杀生这个业,你有受戒跟没有受戒,这个果报就是完全有不同的差别,所以称之为阶级的差别。我们看底下解释

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余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

“律仪所摄善作”就是说你今天持了五戒或者八关斋戒,那么这个时候你这个不杀生等等的行为称之为律仪所受摄的善法造作。就说你今天受五戒的人,你为什么不杀生?不是因为我今天的心情不想杀生,是因为我受了五戒,我有五戒的律仪的约束,有五戒的侓仪约束,所以我才去造作不杀生这个善作,所以律仪所受摄的这个善作称之为戒。“自余十业”,十善业它只能称之为世间的善业,不能称之为戒法。那就说世间的十善业跟戒差别在这里。关系在哪里?我看看底下的小字:

「戒」有二义:有本期誓、遍该生境。余善反之,故不名戒。

这个戒跟善法的差别就这两个:第一个,“有本期誓”,第二个,“遍该生境”,当然还有第三个,第三个我们待会儿再说。“有本期誓”是说有本来的要期誓愿,就是我们刚才在讲义第二面,“返妄归真”那个地方讲到这个戒体,戒体就是要期誓愿,戒体本身构成是来自于“要期思愿”。所以“本期誓”就是说,第一个就这个时间来说,我做这个事情我是尽形寿去造作的,这就叫本期誓。比如我今天不杀生,我不杀生不是随着我的心情不杀生,不是的,是因为我受了戒,我当时受戒的时候,我在佛前发愿: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么我这个纳受戒体的心态我是尽形寿去纳受戒体的,所以这个叫做有本期誓。这是第一个,就时间上来说;第二个的本期誓就是,我面对这个境界的断恶修善度众生,有这样誓愿,那么这个叫“有本期誓”。就是说我们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我要做什么呢?我要做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件事情。那么这种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就是本期誓,这是有誓愿在里头的。就是说今天我为什么不杀生,不是只是说纯粹地因为我今天的心情不想杀生,不是的,是随顺于我当时的本愿,我当时的本愿就是,我要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所以我才不杀生,所以这个就是“有本期誓”。第二个,“遍该生境”是说受戒的时候,这个心量是普遍的,含摄一切众生的境界,叫做遍该生境。就说我今天不杀生的境界是,面对十法界的境界我都不杀生。不是像世间的人啊,原来护生,比如说他专门保护动物,保护那些濒临绝种的动物,但事实上他是不杀这些濒临绝种的动物,但是呢他还每天吃鱼、吃鸡鸭,因为这些动物太多了,所以他并没有想去保护他们。所以众生的善业通常都有要期的,比如说像慈悲,众生的慈悲就是我对家人就要慈悲,对家里人以外的其他人就看心情,他跟我缘好就对他慈悲,他跟我缘不好他怎么样是他家的事,所以就是因为没有当初的这种誓愿,就说我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我要怎么怎么的,没有这样广泛的这种遍该生境的这种心量,那这种就只是世间的善法。你看世间的善法都是有局限性的,不像我们今天受戒的时候我今天面对的是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我都要这么做,那世间上的善法我可能论心情,众生跟我这个缘的浅近、亲疏等等的有这些关系的差别啊,所以会有这样的想做跟不想做的这个差别,有这两个的这个差别,所以“余善反之故不名戒”。世间的善法你没有“本期誓”,当有人说这辈子再也不怎么怎么的,比如说我这辈子再也不抽烟或者这辈子我一定要对众生起慈悲心,看起来好像有这种要期,但是跟戒的差别在哪呢?他没有三宝境界的加持,没有这种受戒的仪轨。三宝境界的加持构成阿赖耶识里面那个戒体的种子,没有戒体的种子在的时候,他那种“本期誓”啊,大部分来说也都是很薄弱的,不像戒的戒体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那同时,世间人在造善业的时候也不会说,我就是遍十法界而这么做,比如我们今天看到蚊子,我们不杀它,为什么不杀它?世间的善人可能会说蚊子虽然我不喜欢它,但我还是不想杀它,只是一种单纯的慈悲心而已。但受戒的人不一样,受戒的人为什么不杀蚊子?是因为当初我在佛前登坛受戒时侯,我发心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我都不伤害。这动机不一样,果报也不一样。比如同样的不杀生这个小事情啊,一个动机只是单纯的慈悲和动机是为了保护戒体,缘的十法界的有情无情这个动机,那未来的果报那是完全是不同的。然后呢,什么叫果报不同呢?除了说你心要广大,那所成就的福报大之外,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解脱来说,比如说我今天不杀蚊子,我纯粹只是一个慈悲心,未来的果报可能就做人或升天这种人天的果报而已。但是呢今天你是受戒的人你为什么不杀蚊子,我是为了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我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我曾经立过这样的誓愿,所以我不杀蚊子,而你这誓愿是遍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他跟佛的遍法界的法界是相应的,所以你今天依着这个动机来持戒的话,那么你这个果上就是引导到成佛,为什么?因为相随顺嘛。你因中不杀生的动机是跟遍法界是相应,果上当然所种的也都是遍法界佛的法身,同样的行为,但动机不同,种子不同,所以说成就的功德相状啊完全不同,福报不一样,引导到趋向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那这个就是果上来说。那就因地的这个修行来说,世间的善业它只是一个想法,它没有太大的任愿的防非止恶的功能,而受戒的人他有戒体的话,他的戒体有任愿的防非止恶的功能,那这个力量是不一样的。所以综合来讲,我们修世间的善法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受戒呢——就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受戒之后有戒体的力量在,可以帮助你防非止恶。第二个,受戒之后,同样的行为所成就的果报,不管福报也好,最后成佛的果报也好,那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就是戒法与世间善法的差别。所以以后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受戒?你就知道,因为有戒体,有戒体在话,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不同,未来果报也会不一样,所以必须要受戒。经典里面也说,同样拜佛,有受五戒的人跟受三皈的人同样拜佛,拜佛的功德有千万倍的差别,那受八关斋戒跟受五戒的人同样拜佛的功德也是千万倍的差别,那这都是佛的圣言量为我们验证的,这是乙二,戒法与世善差别。

乙三遮戒与性戒差别

就是讲说我们既然知道持戒很重要,我们持性戒好了,杀盗淫妄的性戒就好了,何必还要持这个遮戒,像不饮酒啊,不涂香花鬘啊这些遮戒,为什么还要持呢,道理何在。有人会觉得很麻烦啊,我杀盗淫妄不要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还要持遮戒这个部分。

戒疏》云:「 明遮性者,由恶缘境,不可随说。以义收之,大分为二。」

我们先来定义,什么是遮戒,或者遮罪跟性罪。遮罪性罪相对来说是遮戒跟性戒,戒是来防范罪,遮罪跟性罪。“由恶缘境”,就是以恶心、烦恼心来缘的这个境界,那这个恶心的相貌是无量无边,所以叫“不可随说”,不可一一说之,从早到晚我们要去数我们起恶念啊就很多,多到无法一一去列举,太多了,刹那刹那当中都跟贪嗔痴相应。要一个一个去列举,太多了,所以不可随说。烦恼心是无量无边的相状,但是呢“以义收之”,就义理来判断、来收之的话,“大分为二”,大致可以分两种的恶业,什么两种恶业?也就是“性恶”和“遮恶”。“性恶”就是杀盗淫妄;“遮恶”就是饮酒啊乃至非时食。你先把基本定义了解清楚,就是你在学一个新的法门之前,你先把基本定义了解清楚,这样子我们再往下谈你才不会混乱,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性恶的部分

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

什么叫性恶,就像十不善业(身三口四意三),那事实上也就是相同于五戒的内涵,十不善业或杀盗淫妄是根本的部分,是重罪的部分。“体是违理”,它的本质来说,是违背这世间的因果。“理”指的是世间的因果。所以无论大圣的佛陀制戒或不制戒的话,“若作违行感得苦果”,如果中造作违背这世间因果的行为,必定要感受到相应的苦果。所以有的人认为我持戒太麻烦了,持戒杀生不能做,偷盗不能做,邪淫不能做,妄语不能做,太麻烦了,我要不受戒啊比较轻松,比较自在,但事实上今天并不是佛陀刻意要规定你这个不能,反而是佛陀慈悲。因为今天即使你不受戒,造作这些恶业的话,未来一样要受果报。我们举个譬喻来说啊,比如一个人啊他在黑暗当中他什么都看不到,他也没有点灯,结果在黑暗的地上有一盆水,他一脚踩下去,这个水还是滚烫的水,他一脚踩下去脚被这滚烫的水烫伤了,那你能说这不公平啊不应该啊,因为我没有点灯我没看到,所以我的脚被水烫到,我不应该被烫到。这样子讲是没有道理的,一般只要不是那么任性的个性的人,不会讲这种话,不管你看到没看到,你被热水烫到一定会受伤。所以世间的因果就像这样子,杀盗淫妄或者十不善法都是一样,它的本质普是违背世间的因果,那不管你有没有受戒都是一样,所以反而佛陀制定戒法的目的真的是为了慈悲,慈悲让我们不要往火坑里跳,并不是像有的人讲佛陀啊规定我们这个,规定我们那个,很拘谨,不是的。所以这个叫做“性恶”,“性恶”就是说它的本性,它的本质就是恶业。不是说你今天不受戒,就可以心存侥幸,反正不受就没事,不是的。这个实际上只是一种“驼鸟心态”。“驼鸟心态”就是说猎人要抓驼鸟的时候,驼鸟赶快把头埋到沙堆里,看不到,看不到就好像没事一样。就说我们佛教徒有时侯也是会有这种心态,初学的觉得我不受戒,不受这个戒不想这个就没事,那么这个时候杀盗淫妄该干吗还干吗,就会有这种错误的想法。但事实上这个是性罪,性恶啊,不管佛陀制与不制,乃至不管你信不信佛,造作这样的事情一样都是要结这个三恶道的罪业。所以底下说:

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

    所以底下讲到这个戒的部分,前面讲恶,性恶。底下讲性戒,戒的部分,所以佛陀就制戒防范、来约束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佛陀不制戒的话,“业结三涂”,就是说,这种性罪的罪业的结果都是三恶道,那三恶道的果报当然不在人道,要怎么修善呢?太苦了,过两天我们带各位观修啊,看见三恶道各位要知道那太苦了,太苦了那怎么修善,修善业都不行,那更不用说修解脱道了。因为这个原因,“故因过制”,因为这个性恶的过而来制定,所以“从本恶以标名”,本恶就是说有原本的性恶,约的性恶的本名来标这个戒法,那么为了禁止性恶的原因而立定的戒法,称之为性戒。所以性戒也是杀盗淫妄这四个戒,称为性戒。就是说不管有没有受戒,它都是有世间的因果,性戒本身是通于世间的因果,世间的善业的。性恶介绍完了,那今天我们就先介绍到这个地方。

事实上我们在学任何一个法门之前,一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接触到很多的名词,但是各位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不要一下就觉得害怕,这个好像很深的内容。其实不是的,它其实这个内容并不是很深,只是一个新的名词定义,了解一下也就可以了。那我们昨天有介绍“性恶”和“性戒”,那“性恶”就是杀资淫妄的乃至广说的十恶业,是属于性恶。那为了要阻止这个性恶,所以会有性戒,那这个是基本概念,很简单,我们昨天说过了。那接着呢我们今天要介绍这个“遮恶”还有这个相对的“遮戒”的部分。我们看到这个第二段:

『言遮恶者。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自制已后,尘染更深,乱修 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

这个所谓“遮”就是说,它是佛陀特别遮止的,跟世间的善法是不相通的,所以称之为遮,遮恶。遮恶的相状是什么呢?“圣未制前”,大圣的佛陀啊在还没有制戒之前,如果造作这些恶法的话,本身是无罪的。比如说什么呢?我们看左边的八关斋戒当中的遮戒,包括不饮酒、不着香花鬘香油涂身、不歌舞倡妓、不坐高卧广大床、不非时食。这些事情事实上就是说,我们一个如果没有受戒的世俗的善人,他做这些事情其实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他不要太过分。比如说,经常喝一点小酒啊,有的人喝点酒调调身或者娱乐娱乐,实际一般的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叫做“造作无罪”。所谓“无罪”就是说,它不会是“性罪”,你造作这些业的时候,它不会引导你到三恶道,不像杀盗淫妄,不管我们有没有受戒,造这样的业的结果都会栽培一个三恶道的种子。但你喝酒或者着香花鬘,这个它并不会造成一个三恶道的种子,这个叫做“无罪”,就是就用这个世间法来说是无罪的。所以“由非正业”,正业就是说,它不是三恶道的正业,正式牵引我们到三恶道的业称之为“正业”。而且“无妨福善”,并不妨碍我们世间的人修福修善。你看世间的善人,他也喝酒,那么他也喜欢打扮打扮。有些女众有时候到佛寺啊,还是要打扮,那她来佛寺培福,这个并不妨碍,这个称之为“遮恶”。那底下说这个戒“自制已后,尘染更深”,但是一个修行出世道的佛弟子,那他如果接受佛陀和制定的这个“遮戒”之后,或者是说,从佛陀制定这个“遮戒”之后,如果是犯的话,尘染更深。什么意思?就是说,世间的人,他做这个事情可能对他来说没有差,但是一个修行的人做这些事情的话,尘染更深,对他的影响比世间的人影响更大。我们简单来说,比如说,你看受八关斋戒,你今天如果是一个很粗重的普通人,那这个过午不食对他来说,其实晚上有没有吃没差,但是呢对一个修行人来说,真正的想修止观、深入实修的人来说,过午不食对他的影响那就很大了。在这个地方举一个小止观里面列举的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比丘,他到这个荷花沲旁边经行,经行到一半的时候,他闻到这个荷花的香味非常的香,就忍不住啊多吸两口,多吸两口的时候,这个荷花沲里的沲神就出来喝责说啊,“你是个比丘,怎么可以偷我这个荷花的香气呢?”喝责他。所以这个比丘有点不服气啊,他说,“刚才我看前面来了一个人,一个在家人,他来到你的荷花沲,下去沲里面到处践踏,然后采这个荷花,采完之后呢把这个沲子弄得一片狼藉,就这样离开了,你怎么一话都不吭?我不过多吸两口那么你就有意见”。这个荷花沲的沲神他说啊,“那是个俗人,他本来业就很粗重了,他再采这个荷花的话当然也不是三恶道的业,他本来造的三恶道的业已受很多了,所以他采这个荷花,对他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大影响。就像什么呢?一张黑纸上面再滴几滴墨汁,就算晕开了,没差,反正就是黑纸。但是你就像白纸一样,白纸上不要说黑色墨汁晕开啊,只要一点小小的黑点,就非常的清楚,非常刺眼”。所以说呢,这个就是程度不同,这个叫做“尘染更深”。这种像八关斋戒的遮戒,世俗人做与不做差别不大,但是对我们修行人来说,那影响就很大。以前我师父他说啊,你要去品味品味,为什么佛陀制定八关斋戒?很简单,比如说,着香花鬘、歌舞倡妓,对我们来说其实没差,一般的世俗人来说,你可能感觉不出它的差别。但你怎么去感受它的差别呢?你就想印光大师、弘一大师,如果印光大师跟弘一大师见面之后呢,印光大师问弘一大师现在几点了,弘一大师手上拿个金表出来看,哦,现在早上九点多。表还闪闪发光。那你想啊,弘一大师这样就不庄严了。如果印光大师的照片看起来很清净庄严,胸口戴个胸花或者身着戴个花鬘,感觉啊就是不伦不类,因为他是很清净的一个相。那这个时候你就感觉到,啊,着香花鬘或者歌舞倡妓确实很不恰当。这个就是“尘染更深”的道理。世俗的人像黑纸一样,他做这些事情反正也不会是三恶道的业,没差,差别不大,不要太过分就好。但是修行人,我们要出三界的话,要很恒常地去对治自己的贪烦恼,这些遮戒的业:喝酒乃至高广大床这些业,它本身虽然不是三恶道的业,但是它会增加你的贪染心,爱不重不生娑婆,我们会来娑婆世界的主因就是来自于贪烦恼。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好像对你影响不大,但事实上这个贪烦恼它更可怕,为什么呢?它深入骨髓。比如说杀盗淫妄,我们世间的善人有一点概念的都知道,不可以做,它很粗显,反而容易看到它的过失,而贪烦恼,贪爱着唱歌跳舞啊,喜欢化化妆啊或者喜欢喝点小酒啊,这个东西感觉不怎么样,事实上这种贪烦是深入骨髓,真的要对治的时候,反而比那个杀盗淫妄还难。比如你受了五戒,你说杀盗淫妄自然而然 就可以不做了,但是像这种对世俗的贪爱,要对治啊不容易。经典里面记载有一个优婆塞,男居士啊,他因为太过贪爱他老婆,贪爱结果之后啊变成他老婆身上的鼻涕虫。这个老公死掉,他老婆哭啊,哭的时候那个鼻涕流出来,然后他变成鼻涕里面的虫,爱到这种程度。贪爱本身当然也不是说直接会让他去三恶道,但是他贪爱过度了,到最后才变成他老婆身上的小虫子啊。所以这是个标准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受受持这些遮戒?从五戒的不饮酒乃至八关斋戒的这些遮戒,都是为了修出世道,栽培这种出世的这种善根。如果你今天只是想修人天福报,那当然没差,但是你今天想去对治我们这种彻入骨髓的贪爱心的话,那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慢慢地练习。所以为什么受菩萨戒的人在六斋日或者年三长斋月,要受持八关斋戒,就是你要做菩萨,菩萨的这个就是要求解脱的,求解脱的话,那这种深入骨髓的贪爱的心,就是要慢慢地一点点地动摇它、拔除它,这个是“尘染更深”的道理。因为“尘染更深”,所以才“乱修道”,妨碍我们修行这个解脱道,同时呢“招世讥谤”。妨碍修道,就自已自利来说是影响的,“招世讥谤”就利他来说影响。比如说,我们一个出家人在那个地方唱歌跳舞,那肯定会引起讥嫌的,尤其现在网络啊这么发达,我们要是到歌厅K歌,唱个歌,可能没多久啊就看到我在网络上一下子被剖上去了,这是世间人的讥谤、讥嫌。那么因此称为遮戒。那即使在家居士也是一样啊,比如说你是个在家居士,然后你又特别喜欢打扮啊、化妆啊、喝酒啊,那人家也会讲话啊,说你一个学佛的怎么这样子呢。因此呢,“招世讥谤”都一样的。好,那么“性戒”跟“遮戒”介绍完了,我们就知道。所以说我们真正的“性戒”它是直接通达遮止三恶道的业,它这个根本很重要;而“遮戒”是遮止轮回的这个力量。因为透过“遮戒”,所以你把世间那种的贪爱的心给断掉,它可以遮止你去向轮回。那以上的第二课我们就介绍完了,示相彰名介绍完了,接着看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