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六課 预习发戒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六課 预习发戒

SKU: FS9101688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第六课,预习发戒

各位请翻到讲义第13页,我们接着介绍第六课预习发戒,那预习发戒的意思就是说事先

习,事先要练习如何发起上品戒体的方法,那关于这个课呢,我们请翻到最前面的大纲部分,这个就属于宗体篇的戒法部分的第二段,第二段的归戒仪轨,那归戒仪轨当中我们过去将戒德高胜三皈、五戒、八戒的殊胜跟各位介绍过了。那既然知道殊胜,那接着就是要入于正行,前面戒德高胜是方便,那受戒仪轨是正行,正式进入受戒仪轨的介绍。那仪轨介绍就是说:在介绍仪轨之前,我们要先学第六课的预习发戒。也就是说要在受戒之前,实际上要先预习,就说我们今天要得到上品的戒体的话,不只是摄心,那当然摄心是个基础。在登坛的时候,那三皈依的那一刹那,摄心这个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发起上品的菩提心,而这整个过程必须在受戒之前就先预习。那它的道理我们待会儿会解释一下,那这当中分为四科:

甲一的话是所受法体。所受法体就是说,当我们受戒之后在我们心中所纳受的戒体是怎样的相状,那这个就先把我们受戒之后所得到的这个戒体的果先标出来。甲二、甲三、甲四,是说明要成就这个果要具足什么样的因。甲二的话是发戒境量,发戒境量这个是所缘境,就是说我们登坛念三皈依后拜下去的时候,我们是观想面对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发起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 。那你这个发心的时候,你能够发出的这个心、能发起的这个菩提心,就是能缘的心,能缘的心所面对的是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这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就是所缘境,这是甲二发戒境量,说明所缘境。甲三呢,依境发心,这是面对广大的所缘境,我们发起的这种广大的菩提心,就是能缘的心。那甲四呢,用心承仰,就是说心跟境和合,能缘的心和所谓的境,和合在一起,然后来正式纳受戒体。所以甲二到甲四,这是说明能够成就这个戒体的因。我们先看到第一段,甲一的所受法体:

甲一、所受法体

先标所纳这个戒体的果。

芝苑云『标心期受,须识何法。谓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调伏心行。十方诸佛三乘贤圣并同修故,名为圣法。今者发心誓禀此法,作法而受。因缘和集,心境相冥,发生无作领纳在心,名为戒体。故知受时弥须用意,一生大事不可自轻。』

这个地方先说明戒法。“标心期受”,所谓“标心”就是说我们心有预期,我们的心有个目标,目标设定在什么地方,称为标心,然后标心期望来受这个戒,那受戒之后应当要知道,“须识何法”,应当要知道你所受的是什么样的法。那首先介绍这个戒法的部分。底下说“谓佛出世制立戒法”,就是说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解脱,因此佛陀就制

定了这个戒法。通过戒法的这个轨范来帮助我们去向解脱道,所以佛出世制立戒法,来禁防身口乃至于意业的心行。就是说透过戒法,表相上看起来它是防身、口,(身三口四,身是杀、盗、淫;口业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事实上呢通过身、口二业的目的,是为了来调伏内心的造作,“心行”的“行”就是造作。就是说我们心可以控制我们的行为,但相对地,行为也可以帮助约制我们的心。就像我们来到佛寺,来到佛寺,我们平常的时候心中用功为主,但是呢你在佛寺当中也要注意,眼睛不要东张西望,耳朵不要到处乱听,保持都摄六根的状态。你都摄六根,那这种身、口防止住之后,那你内心才好用功,所以透过身、口来摄这个心,禁防身口来帮助调伏心行,调服内心的造作,那这就是戒法。所以十方诸佛乃至三乘的贤圣都共同修这个戒法,因此既然是诸佛乃至贤圣都圣都具足这个法,所以这个戒法本身是圣法。我们之前讲过了,他上通到佛的“五分法身”的这个“戒法身”。所以我们现在所纳受的这个戒法,就佛果的五分法身的果上来看,它是属于圣法。圣法说完之后,我们接着介绍这个戒体,正式地说明所受的戒体。“今者发心”就是我们发起广大的菩提心,“誓禀此法”,“禀”就是领纳,发起这个誓愿来领纳这个法,然后“作法而受”,就是你内心的誓愿是一个配合外在的三宝的境界、仪轨这些的,然后依着仪轨作法而受。那么这个时候呢,“因缘和集”,这个“因”就是你内在的菩提心,“缘”就是外在三宝的境界,你受戒的时候佛像的佛宝,然后受戒师僧宝,还有受戒的仪轨法宝,我们昨天有介绍,这个是属于住持三宝,在住持三宝前,我们来领受这个戒法。那因为你内心的菩提心,然后假借外在住持三宝的帮助,所以能够感召到三宝的真实的加持力,因此在我们心中就能熏习成戒体的种子,这个就是因缘和集。因此使“心境相冥”,这个“冥”就是相契合。我们的内心和外境相契合,所以会发出一种无作的业性,领纳到我们心中,这个所谓无作的业性,就是说这个业,它未来会起作用,业升起作用的时候,它是任愿的一个作用,所以称之为无作。当你这个戒体领纳到心中的时候,它未来能够生起一种自动的、防非止恶的功能,因此称之为无作。上次我们有介绍,这个戒体当它遇到染污的境界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抗拒力,抗拒力使我们不去造作这种染污的事情。那这种抗拒力的生起是自然生起,所以称之为无作,所以发生无作的业性这个种子,领纳在我们的心,那么这个无作的业性,就称之为戒体。我们知道这个戒体怎么来的,就是心境相合或者因缘和合之下产生出来的。你知道戒体是什么,然后也知道戒体怎么生起的话,你才能够知道说我在受戒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用心才能够领纳戒体。就是这个道理。“故知受时弥须用意”,“弥”就是特别,所以我们在受戒的时候特别需要要用心。“一生大事不可自轻”,这个属于一生大事,不要自己觉得无所谓:反正常常有受戒的因缘,然后受戒都很简单,这个就觉得好像没什么大不了,因此就这样很轻视地就这样

过去了。所以我们对于受戒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很谨慎,那么怎么谨慎?当然所谓谨慎也不是紧张,谨慎跟紧张不一样,就像各位来学习这个课程要很谨慎,但是谨慎不是紧张,紧张没有用。谨慎就是说你要摄心,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也是要谨慎,谨慎第一个就是你于对这个是受戒的功德要很清楚,你对受戒的功德清楚的时候,你才能发起真正的向往的心、求戒的心。才不会说反正今天刚好有人约我去某个寺院受三皈五戒,我想大概也可以吧,我就去受,但为什么受戒、受戒有什么功德都不知道,那这样求戒的心就不会很强。所以第一个要知道戒法的殊胜,生起强烈的求戒的心。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要怎么样求戒、得到这个戒体。

甲二、发戒境量

发起上品戒体所缘境的这个量。什么事情都是相应的,你心中有多大的格局,那么就能成就多大的功德,所以你想在受戒之后成就广大的功德,当然你要发起广大的心,来成就这个大的格局,而这个大的格局当然随着境界也有关系的,你原来境界广大,你格局就大。就像比如说: 你今天受戒,受戒的目的就只是说不忍心看到众生被杀好可怜,因此受不杀生戒,这是一种格局。 如果你今天受戒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所以我必须要受戒,以后才能够自利利他,那这又是另外一种格局。不同的格局,同样的不杀生的这个戒,结果也不会是一样的,所以就讲到这个格局。大家要成就这个大的格局的话,那这个所缘境的量必须是广大的。我们看到这个文:

芝苑云『所缘境,即法界众生依正等法。戒依境制,境既无量,体亦无边。』

我们在纳受上品戒体的时候,我们不是在观想吗?我们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怎么怎么的。你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这个就是你在受戒的时候的一个所缘境,我今天受戒不是说只是为了保护动物而受戒,或者我只是为了爱护我的家人朋友而受戒,不是的,你的所缘境是面对着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所以这是说“法界众生依正等法”。这个十法界的有情是正报,无情就是依报。十法界下至地狱上至诸佛,十法界的这个依报正报的法,这都是我们在受戒的时候的所缘境。也就是说我们受戒的时候不是说我面对的这些境界,我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而是你面对的境界必须是整个遍法界的依、正法二报当你的所缘境,所以缘境大、心量大,格局就大,所以这个就是“法界众生依正等法”。同时我们知道“戒依境制”,因为有所缘境的不同,所以就成就不同的戒。比如说我们对这个有情的境界,会有杀、盗、淫、妄的戒,对于无情的,会有这个不饮酒的戒啊、不着香花鬘的戒啊等等,所以 戒法是依着境界而制立的。那你的所缘境是无量无边,所以你所成就的戒体的量也是遍法界无量无边的,所以这个也就是前面讲的为什么我们说持戒可以引导到成佛,那就是因为你在受戒的时候,你心中的所缘境,就是遍法界,那佛、法、僧也是遍法界,你当初受戒的时候也是遍法界,跟佛的法身的量是相同的。所以这个时候你所受的这个戒体就会成为成佛的正因。接着我们看第14页。那为什么要缘这么广大的所缘境呢?那当然主要就是我刚才讲的为了成就遍法界的大格局,那作为成佛的种,这是个大原则。我们再看底下的《芝苑遗编》:

芝苑又云『且现前色心,无量劫来,今生之中,造生死业,不可穷数。恶心遍布充塞法界。经云。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这是说明第一个,众生乃至流转门的相状。就是说我们眼前的这个色心也就是果报的身心,从无量劫来乃至于今生,造无量无边的生死业,不可穷数,就像这个经典讲的:“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所以我们不要说过去生,我们看今生,不要说今生从小到大,就单单看比如昨天一天,昨天一天我们还是在斋戒的清静的环境当中,我们回忆一下昨天一天当中   起了多少恶念,贪、嗔、痴的恶念,这还是在斋戒会当中,要是离开斋戒会之外,再回忆一下我们在世俗当中每天起了多少恶念。所以无量劫乃至今生,我们不断地在起恶念,但是恶念的这个相、这个数量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底下说“恶心遍布充塞法界”。那恶心也好,乃至恶心所造的恶行也好,都是一样充塞遍法界。假使有体相,尽虚空界是不能容受的。这个就是我们众生的境界,因为这个是众生的境界,所以我们要还灭,就是还灭门,要回到本来因果的话,要怎么做呢?下一段:

若得戒者,则翻无量恶业,悉为清净戒体,为善种子,作成佛本基。

所以要是得到这个戒的话,希望通过持戒引导到成佛。那所谓这个成佛,佛的话必须是断一切恶,恶无不尽才能成佛。所以我们要通过这个戒达到成佛。恶无不尽的话,所以这个戒体的本身一定是要将无量的恶业转变成为清净的戒体。那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过去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都是我们造罪业的目标。比如说诸佛,过去我们可能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也曾经毁谤或轻贱佛菩萨或者三宝,或者三恶道众生,比如说鸡、鸭、鱼、肉,我们过去没有学佛之前吃的数目想必也不会算少,乃至人道,这些都是有情的。或者那些无情的,像喝酒、歌舞倡妓或着香花鬘等等这些放逸的事情,我们没有学佛之前造的也是很多很多,不会少。  所以呢我们今天通过持戒,希望转染成净。那这个时候过去的造罪业的境界,就要反过来作为修善业的境界。就像古德说啊,“从地而倒,还从地起”:你怎么倒的,就要在原地起来。  在这个地方举个世亲菩萨的公案:这世亲菩萨刚出家的时候是在小乘的僧团里面,因为在小乘的僧团里面出家,所以他不信大乘,不仅不信大乘而且还造了这个“五百部论”来毁谤大乘佛法,恶业很重。但是世亲菩萨的哥哥是无着菩萨,他一出家就修行大乘,他知道他弟弟世亲菩萨这个业啊,将来是无间地狱的果报。就像我们早上带各位各修无间地狱的果报,我们只是稍微讲一下,因为时间不多,所以扼要地讲些重点,各位要看广论也好或是看其它经论也好,介绍无间地狱的果报那是很可怕的。他知道他弟弟最后如果不悔改的话,必定堕入无间地狱,因为谤法罪业最重。那怎么办呢?直接劝,他的弟弟是不会听的,那无着菩萨就想了一个善巧方便,然后就写了封信给他弟弟说:“现在我生了重病快要死了,希望我们兄弟能够见最后一面,希望你能过来看我。”然后这个世亲菩萨就听他哥哥的话,像快就到佛寺去见他的哥哥。但是无着菩萨并没有马上见他,只是让世亲菩萨先安单住下来。住下来之后,在傍晚的时候,世亲菩萨就听到出家众诵大乘的经典、唱诵经典的偈文。当然这个是无着菩萨的安排。世亲菩萨也是有相当慧根的人,他听见这个比丘在唱诵大乘经典的颂文的时候,内心始终在抖,也深深地悔悟过去毁谤大乘真的是不应该的,感受大乘的慈悲,这种悲心的无量、智慧的无量,那真的是非常摄受。后来无着菩萨就来见世亲菩萨,世亲菩萨说,”我过去毁谤大乘,罪业深重,我应该把我的舌头割掉,过去我都是用这个舌头讲话来毁谤大乘”。结果无着菩萨说,“不对,你不应该割掉舌头,割掉舌头也不能忏你的罪业。那该怎么办呢?就是反过来用你的舌头赞叹大乘,那这样子才是真正最好的赎罪的方法”。后来世亲菩萨就造《五百部论》来赞叹大乘佛法,后来成为瑜伽派的祖师。就是说,同样道理,过去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都是我们造罪业的境界,恶心遍布整个虚空、整个法界。现在呢,我们希望通过持戒而能够趣向成佛的话,就是将过去造罪的境界全部转过来,成为我们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境界。所以我们在拜下去的时候要观想我们面对的是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怎么倒就怎么起。因为讲我们发上品心,通过持戒成佛,所以过去造罪的境界现在全部反过来成为我们修善的境界。所以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翻无量恶业,悉为清净戒体”。那这个时候作为善种子,成就戒体的善种子,这种善种子所缘的境界是遍法界的,所以可以作为成佛的本基,它是个佛种子,成佛的种子。不是菩萨,也不是二圣,也不是人天,是个成佛的种子,因为你的所缘境是遍法界的。

『南山祖师云。未受已前,恶偏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偏法界』

南山祖师就是道宣律祖,这个是灵芝律师引道宣律祖的话说:未受戒以前,恶心、恶行是遍满整个法界。十法界的有情无情都是我们造罪的境界,“今欲进受”,那我们现在想要受如来的大戒的话,就是将前面的恶境界,在恶境界上全部起善业。“故戒发所因”所以戒发的这个所缘境还是要遍满法界。就是我刚才讲的道理,这样呢这个戒才能够真的圆满,作为成佛的本基。那这个是道宣律祖他特别发挥的地方,就《法华》、《涅盘》说众生都有佛性这个思想来发挥这个戒体、这个观念,所以这个是南山律特别殊胜的地方。我们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讲,在唐朝初年,有相部、东塔部还有这个南山律,律宗有三部,但是到一千多年的现在,还留下来的就只有南山律,它有它特别殊胜的地方。

甲三、依境发心

依着前面这个法界为量的这个境界,我们要发起相应的广大的心,就像这个杯子,如果是大的杯子就要大的杯盖,小杯子杯盖就要小,这个必须要相应。你的心必须要像大海一样,才能够融纳百川。所以你的心量要广大,才能容纳遍法界的善。我们观想的时候观想因为菩提心的力量,十法界的善法从大地震动裂开,十法界的善法如云如彩显现出来。大家想,十法界的善法的量是多么的大。就是说原本十法界本来是我们造罪业的境界,但现在反过来变成我们修善的境界,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心要推动,十法界的善法因此生起。但是十法界的善法是一个广大的量,如果我的心只是一个卑微的发心,那就容纳不下十法界的善法,不相应。 所以我们的心也是要发起广大的心量。所以甲三依境发心就是说明能缘的心要怎么作用才能够相应。

▲     事钞云『次令发戒。应语言,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

在《行事钞》里面说,戒师要令受戒的人来发起戒体,那戒师应该告诉戒子说:当发起上品心才能得到上品的戒体。我们在受戒的时候也都会这么提示,说要发上品心,得上品戒 。 那你如果不先练习,也不知道什么是上品心。那下面在介绍什么是上品心的时候,道宣律祖他从下品、中品才讲到上品,他并不是直接讲上品心。为什么呢?第一个原因就是说上品心的境界又慈悲又智慧,他是比较微细的。因为比较微细,所以通过下品、中品到上品,慢慢慢慢了解上来的话,你对上品心才有办法真正地了解,而才不会笼统。不会像有的人他实际只是人天的善念,他却以为他是发上品的菩萨心。像我们常常到佛寺做义工,佛寺也会赞叹我们说菩萨你很发心,你是大菩萨,那久而久之你听久了就以为我们真的是菩萨了,而事实上这只是人天的发心,人天的善念。真正的菩萨发的心是很广大的。所以我们要依次学上来才不会错觉。依次学上来的话,才能显现出上品心的殊胜,就像我曾经看过一个印度教的外道,他写了一本书,是他们修行的一些开示,我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外道的慈悲心啊、智慧啊,也是很了不起。这个时候我再回顾佛陀时代只有那些阿罗汉才能折服这些外道,这个时候我才感受到阿罗汉的了不起,因为平常我们在大乘佛法的环境,我们老是会说,阿罗汉志向卑劣、 智慧卑劣, 比起菩萨来说都是很差的,但是当你和外道相比的时候,才发现阿罗汉真的是了不起的,阿罗汉的智慧跟慈悲真的是非常殊胜的。当你了解阿罗汉之后,你再往上看,看菩萨 ,菩萨生生世世为了众生不辞劳苦,生生世世随顺众生  这个时候就能感受到菩萨更是不可思议。阿罗汉的慈悲已经非常的殊胜了,而菩萨的大悲心那更是不可思议了。我们今天做点善事,做点善事后反而被别人说、被别人讥嫌。这时候心就退了:算了,我自己回家用功好了,来到这个地方做得要死要活的,又被人家嫌。我还不如自己用功更好,自然会有这种心态,当你比对阿罗汉的这种无我,比对菩萨的大悲心,就会看到真正的殊胜的地方。  所以从下到上的列比就是有这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怕我们有错误的嘉行,所以从下、中、上,一个个去比对,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上品心;第二个就是通过下品跟中品的比对,才可以真正地看到上品心的殊胜,才不会错认为说我就是菩萨,我受了菩萨戒我就是菩萨,不会这么错认,所以我们依次来介绍 :第一个下品心,下品心是二圣的发心 ,是根据二乘的相应的发心来受戒。中品心是小菩萨的发心。上品心是大菩萨的发心。先知道三个的差别。先看到二乘的下品发心:

下品—『毗跋律曰。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软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

《毗跋律》里面说,为什么要受戒呢?“发心我今求道”,这个“道”指的是声闻缘觉二乘果,因为《毗跋律》它是声闻戒。声闻戒说我今天为什么要受戒——就是希望得到二乘的道果。要成就这个果的话,要造什么因呢?下面说,“当救一切众生”。所谓的“救”就是救护,但这个救护并不是菩萨的救护。为什么?因为“众生皆惜寿命”,这边所谓的救护就是不要伤害一切的众生,因为众生爱惜它的生命。我们看蚂蚁很卑微,这么卑微的众生,你用水一洒,一下冲走一大片,但是你要是心静下来细细去体会蚂蚁的心。比如蚂蚁在那边走,你去捉弄它,你用嘴向它吹口气,你看蚂蚁趴在地上,虽然有的蚂蚁很胆小,你一吹它就构成嗔恨心的习气,你吹它的时候它会全身颤抖,害怕。你看蚂蚁是卑微的众生,但是我们自己认为它卑微,没有众生自认为它是卑微的,蚂蚁是很爱惜自己的寿命,一切众生都很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不忍心伤害它们,所以我们要救护一切众生,行放生或者是护命。“以此事受”,因为这个原因来受,是下品戒。这样的心实际上慈悲和智能都很浅,大部分的人受戒基本上都是这样子的心。为什么要受戒?因为我不想伤害它、不想伤害众生,所以我不对众生行杀盗淫妄的事情。并没有想要度众生,只是说不忍伤害众生,所以因为这个发心才受戒。各位体会一下,我们可能最早或者大多数人开始受戒都是这样的发心,是不忍心伤害众生而已。所以“虽得佛戒,犹非上胜”,虽然你可以得到佛戒,就是说你三皈依拜下去的时候依这样的来观想的话,也可以得到佛戒,三归 、五戒等等的。但是不是得到上乘的戒体,因为这样所感召来的只是人天的果报,慈悲心嘛,那这个是通于人天的。你看基督教、天主教乃至回教,真正的回教修行人都是慈悲的,慈悲这个法是通于外道、通于佛教徒的,所以他本质是人天乘,所以依教发心的结果得到这个人天乘的报。慈悲心这个事情即使是外道修行人,他们也是要修慈悲的,修慈悲心、修四无量心,通过四无量心的修行之后可以证得初禅,这个是不同于外道。二乘也有慈悲心,菩萨有慈悲心,但这个慈悲心的量是不一样的,就像经典有个譬喻:有个大户长者,他有个心爱的独生子。有一天这个独生子不小心掉进粪坑里面去了,这个时候旁边很多的路人看到,大家都同情:这个孩子可怜啊,掉下去了快淹死了,但是没有人敢上去救他,也没有人要跳到粪坑里面去救,粪坑太臭了。后来小孩子的妈妈过来的时候看到也是很痛苦、很不忍,对比路人更是不忍,但是不忍是不忍,但是她没有这个能力跳到粪坑里面去救,因为她没有这个力气去把他从粪坑里面拉出来,她只是在岸边悲伤而已。后来大户长者来了,他看到孩子掉到粪坑里面,他想都不想直接就跳到粪坑里面去。他有这种悲心同时他也有这种能力把孩子从粪坑里面拉出来。那这经典中的在旁边指指点点觉得很同情的这些人比喻外道、天人都有慈悲心。外道跟天人他们也都有神通。当神通发起的时候,天眼通、天耳通,看到众生在受苦,他也是慈悲的,因为我刚才说四无量心本身就是慈悲喜舍,他们也有慈悲心,只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同时他们也没有这个足够的慈悲心想要去管众生的闲事。外道他看到众生受苦,他虽然同情,但是基本上他是不管闲事, 这是个人有个人的业,他不管。二乘的人就像孩子的母亲,他也慈悲,他也想救,但是呢,他的能力有限,就像二乘的人,因为过去生死苦恼,觉得轮回是苦,赶紧跳出轮回要紧,这个轮回就像个大粪坑一样,赶快跳出来要紧。她虽然很同情那些众生、很怜悯那些众生,但是他没有能力在轮回当中救拔众生,要赶快入于天真涅盘要紧,所以他的慈悲心也是有限的。只有菩萨有慈悲又有智慧,能够在轮回当中游戏生死,度化众生,就像大菩萨一样。同样是有慈悲心,但是量不一样,而这种下品的发心只是人天相应的慈悲心而来受戒,就是说受戒就是为了不伤害众生。从下品心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道理,受戒是为了不伤害众生。为什么呢?我们对众生行杀盗淫妄的时候,我们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伤害,身体的伤害或者内心的伤害。所以因为这个原因,慈悲心不忍伤害他而受戒,这是二乘下品的发心。我们接着来介绍中品的小菩萨发心,来看这个文:

中品—『余二就义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众生疑,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利他人受持正戒。』

“余二”就是指中品跟上品,就义理来来说明,先讲中品,中品所祈求的果是什么呢?“若言我心正心向道”,这个“道”就是佛道。所谓“正心”就是说我今天修行的目标要直趋佛道,不走旁边的小路,执意要到成佛为止,称为正心,正心趋向佛道,是我们中品发心所要到达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所以因地怎么做呢?——“解众生疑”。就是说除了前面讲的不忍心看到众生受我们的伤害之外,同时为众生来解答他的疑惑,所以“我为一切作津梁”,“津”就是渡头,“梁”是桥梁,要过河的话,要么是走桥梁,要么到渡头再坐船过去。等于就是作众生的引导。那怎么引导呢——“亦能自利,复利他人受持正戒”。他的引导是什么呢?并不是说要引导每个众生让他们都成佛,而是说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够通过持戒作基础,而慢慢未来修定慧而得到各自的利益、各自的解脱。小菩萨的思想跟大菩萨的思想差别在哪里呢?就是小菩萨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他没有这种观念,就像有些瑜伽派的经典说众生有五种的种性。种性基本上是不能改的,所以称为种性,比如菩萨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无种性就是没有解脱的种性;不定种性是还没有决定是成佛的大乘,还是小乘,还没有确定,称为不定种性。种性本身就方便的教法来说,它是定死的,不能改变的,就像你在水里面不能冒出火,火里面冒不出水一定,这是固定的、不能改变的,因此称之为种性。小菩萨的智慧比较不圆满,他并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因此他想要利益众生的态度是依着他的种性的差别,使他们得到各自的利益。如果是人天种性的,你给他透过受戒然后使他得到人天的利益。他如果是菩萨种性的,就透过受戒使他未来得到成佛的利益。所以这是小菩萨的发心,重点就在这个地方,我们知道了这个就是中品的发心。接着我们来看上品的发心,大菩萨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所以今天他学戒、受戒的目的就是为了要通过戒法的力量未来能够利也能够利他,而自利利他的目标是为了我与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这个是上品的发心。当然能够发起上品的心一定要有智慧,我们叫发起菩提心,菩萨心真正发起的话,第一个你要观众生苦,然后透过智慧的抉择,明白这些众生都是我们过去有缘的甚至是有恩的众生,所以我们应当来救拔他们,使他们得到解脱。你要是真的发起菩提心的话,必须要有智慧。所以你看,我们在观修的时候诵念菩提心的诵文我们会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普贤是大行,依这个菩提心所显现的大行,而“文殊师利勇猛智”代表大愿。因为勇猛、广大的智慧,所以才能够真正地生起菩萨心。都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你必须要学习智慧,你有智慧之后,你才能够真正地观察众生的苦,才能够真正放下自我,也才能够真正地因此发起生生世世承担众生的离苦得乐的誓愿的这种菩萨心。上品心的菩提心的发起必须要有广大的智慧,这个是前提。假设你有广大的智慧之后,我们接着来介绍上品心:

上品│『云何上品—自利行—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

这是属于上品心当中的第一个,自利行的部分。上品心的目的是为了以这个戒法来度众生,使众生都能够成佛,但你要以戒法度众生使众生都能成佛,当然你本身要持戒,戒在你的心中要有功德生起,不然的话就用嘴巴说一说,那是不能够感动世人的,一定是你亲自去实践过,甚至你用整个生命很投入地实践,那么才能够真正地影响世人。就像忏公长老,他一生就拜八十八佛,天天拜,不管斋戒会是怎么累怎么忙,他还是拜,即使是坐在飞机上十几个小时,他也是休息完了起来就拜八十八佛,不中断。因为有这样不的道力在,所以他在台湾的时候常常劝人家说,你这个业障要拜八十八佛,简单地介绍之后,很多人就因此发心拜八十八佛。台湾那个拜八十八佛的风气,是他老人家这样慢慢提倡起来的。为什么他能够提倡起来?因为他有道力,他可以说用一生的时间跟力量来修这个法,所以他弘扬的时候就会有力量。所以上品发心的时候第一个我们要先成就自利,以这个戒法来成就“三聚净戒”,乃至能够趣向“三解脱门”,乃至证得佛的三圣。当然证佛三圣这是果,至少能够成就”三聚净戒”乃至更进一步地要能够成就“三解脱门”那更好,更殊胜。有这个道力在的时候再来鼓励众生来持戒,那才会有力量。你看像弘一大师,他为什么能够将戒法弘扬出去?并不是因为他对戒法的学习的深入,当然这是基础,但不是全部。主要是什么呢?是弘一大师有德行,他有那种很清净、很庄严的功德,所以一接触到他,别人对戒法就有信心:哦,持戒的结果就是这样子的功德相状。大家有信心之后,这个时候大家就能够愿意去持戒。所以上品发心中的第一个,我们要提“自利行”的目的就是这个道理。上品发心固然最终的目标是度化众生趣向涅盘,但是呢前方便是“自利行”,你要先成就自利,透过发心受戒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种誓愿,来成就三聚净戒乃至发起三行,然后趣向三解脱门,最后果上证得佛的三身。这是一连串的,那道理我们看第15页左边最小字的附表:

三誓

三戒

三行

三门

三身

断恶誓

受摄律仪戒

修离染行

趣无作解脱门

证法身佛

修善誓

受摄善法戒

修方便行

趣空解脱门

证报身佛

度生誓

受摄众生戒

修慈悲行

趣无相解脱门

证应身佛

三誓:就断恶誓、修善誓、度生誓。各位回想我们在登坛受戒或者皈依的时候,我们三皈依念完,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另外三皈依的时候我们拜下去,然后观想我们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这是我们刚才前面讲的所缘境。面对这个境界要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这个就是三誓。所有的恶都要断尽,所有的善遍修,最后将这个资粮用来度一切的众生,不是为了自利,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因为这个原因而努力的断恶修善。三誓可以成就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三聚净戒本来是菩萨戒,受菩萨戒的人所应当学习的三种戒的内涵,但是道宣律祖的善巧就是将《法华》、《涅盘》这种一佛乘的思想用来持守声闻戒,所以让原本是声闻戒的内容透过一佛乘的思想:众生都有佛性,毕竟成佛,透过一佛乘的思想开展出来,所以原本只是单纯五戒、八关斋戒的声闻戒,你用大乘心来持守的时候,五戒、八关斋戒就跟菩萨戒本质一样,具足三聚净戒。只是他的持守的时候,戒条的量没有那么严谨,不像《梵网经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这么广,可能就五戒或者八关斋戒的八条戒。那只是戒相上的广略的别而已,但就本质上来说,当你透过上品心发三种誓愿之后,这种五戒的本质就等同于菩萨戒的三聚净戒。受戒的时候这三种誓愿是很重要的,下至三皈依,上至受菩萨戒的时候,都是一样要发这三种誓愿,才能够成就菩萨的三聚净戒。当然我们出家众在受比丘比丘尼戒的时候,也是一样,在白四羯磨的时候拜下去观想,在念羯磨文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忆念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誓愿,将原本是出家的声闻戒,通过这样的誓愿的加持之后变成跟菩萨戒一样的具有三聚净戒的本质。为什么三誓可以成就三种的戒呢?第一个断恶誓,就是愿断一切恶的这个誓愿可以成就摄律仪戒。律仪就是说成就善的律仪然后破恶的律仪。恶的律仪就是杀、盗、淫、妄或者八关斋戒时着香花鬘、过午时吃东西乃至高广大床、歌舞倡妓等等,这些都属于恶律仪,不好的威仪。像我们斋戒会一开始,法师教各位四威仪,就是告诉各位什么是恶律仪,什么是善律仪。善律仪不止是说形相上的学习,还必须去纳受,透过戒法本身来受持摄律仪戒。在道宣律祖还没有用大乘的义理来开显之前,一般你受五戒或者是八关斋戒,它的本质就只是摄律仪戒而已。摄受善律仪,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那重点在这个不该做的地方:杀盗淫妄酒是不该做的,是非威仪的,因此通过摄律仪戒将这个非威仪的行为给断掉。愿断一切恶就等于受持摄律仪戒,愿修一切善这个誓愿就能够衍生受善法戒。因为你愿修一切善法、出世间的善业。所谓的善就是福德和智慧这两种资粮,也就是说以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为前导,然后配合种种福德资粮的积具,那这个就是善业,六波罗蜜就是摄善法戒的内容。度众生誓就成就摄受众生戒,把对“我”的执着放下来,我今天持戒的目的不只是希望“我”得到解脱,而实际的目的是通过持戒的功德能够引导众生也能够得到成佛的解脱,那这种想要摄受众生的誓愿就可以引发摄众生戒或称为饶益有情戒。那这个就是菩萨的三聚净戒。“聚”就是聚合的聚,三聚的清净戒法。什么法门都是一样,它是圆顿还是方便,主要是看你怎么发心,有什么样的智慧。你要用圆顿的智慧来修,你就算念佛,那本身就是圆顿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圆顿的智慧,就算我们学《楞严经》或者受菩萨戒,结果也只昌栽培福报而已。所以智慧很重要,你要成就菩萨的广大菩提心还有成就广大的三聚净戒的量的话,你非得要有智慧。你有智慧的话,你才真正知道怎么发起三种誓愿,然后你才能衍生三种戒的生起,受五戒或者受八关斋戒的时候才能衍生三聚净戒的生起。受了三聚净戒的戒体之后,接着讲随喜三种行:离染行、方便行、慈悲行。受摄律仪戒可以成就离染,这很容易了解,是说在五戒和八关斋戒当中的开遮持犯,在开遮持犯当中你了解之后,可以离开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染污的行为,那这个是离染行。你发起愿,愿修一切善,这个时候就修行福德和智慧资粮,栽培福德跟智慧资粮的时候就具足方便行,只是你这个时候聚集福德跟智慧资粮是以戒为主,因为我们整个就是以戒为主来修的,这个地方要谈到戒。这个时候修善业以戒为主,然后配合般若,这个时候在戒当中就具足方便行。所谓方便就是契入成佛的方便,以般若为前导配合期它五度,称为方便行,度众生的誓愿就会引发慈悲行,慈悲利益众生的行为。透过这三行可以成就什么功德呢——是三个解脱门。先介绍一下三个解脱门:涅盘就像个城,涅盘城以外就是生死的境界,从生死的境界要进入到涅盘这个城里面当然要经过这个门,这个门就是三解脱门。透过无作、空、无相这三个门坎的修行可以入于涅盘城,所以不管大小乘,要修行成就、证得大小乘的法身,都是要通过三解脱门的门坎而入于解脱城。无作解脱门,是说因为心清净了,所以不会再造作三界的业。无作解脱门怎么来的呢?因为你受持摄律仪戒,然后造作离染行。离开一切的染,离开三界的染污的行为,这个时候就不会再造作三界的业,所以就趣向于无作解脱门,这是第一个,断恶。因为断恶的誓愿,最后成就无作解脱门。第二个,愿修一切善的誓愿,可以趣向空解脱门,为什么?我刚说愿修一切善的这个善就包含福德和智慧这两种资粮,当然这两种资粮最重要的是智慧将资粮(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为主,然后配合其它的福德。因为你要有福报,你的智慧才能开显。就像经典说,“蛇饮水成毒,牛饮水成乳”,同样的水,蛇喝了就变成毒液,牛喝了之后就变成可口的牛奶。“般若”就像水一样,但是本身福报不够的人,听了般若会变成邪见,所以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狂禅,就是因为福报不够,却错误承担,就变成狂禅。所以修一切善就是以般若为主,然后配合其它五度的福德资粮,最后成就般若波罗蜜的智慧,那这个时候就是趣向空解脱门。各位看《楞严经》里面,那个阿那律尊者二十五圆通,他就是通过持戒来摄住身根,然后配合圆顿的智慧来契入圆通。这个就是受戒发修善的誓愿成就空解脱门的一个例子。你说持戒到底是大乘还是小乘,是圆顿还是方便,就看你的智慧。优钵律尊者透过持戒而悟入圆通,就是因为他持戒当中同时配合修善,以这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一切法相的智慧来持戒。离开我、法二执的智慧来持戒,透过持戒的行为当中还要修福,有定慧的力量加持,所以持戒可以入于圆通,也就是趣向空解脱门,不生不灭的空的境界当中。第二个,通过度众生的愿,可以趣向无相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就是面对一切的相能够了至当相无相,也就是说他在度众生的时候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可得,没有这种四相的对立。观察一切众生也好,我们众生的心也好,体体兼如,无二无别。因此在度众生的时候,虽然日日度众生,但是没有众生的男女相、染尽的相可得,这样的菩萨道才能够持久。你要是说这个人有善根,那个人没有善根;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这个人对我好,那个人对我不好。用这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来对待的话,这个菩萨道很快就夭折了。所以各位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常常配合观相无相的这个智慧。那这个无相解脱门怎么来的呢?透过摄众生戒,发度众生的誓愿,你发度众生的誓愿然后还要配合前面的修善的般若智慧的善业的加持。你不断地度众生,在众生界当中不断地历练,慢慢地在一切众生相当中见相而无相,而入于无相解脱门。刚开始的时候你度众生,都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对立,但是呢你只要慈悲不断,我就是要度众生。你慈悲心不断,在众生界当中不断不断地历练的时候,慢慢透过慈悲心的力量,还有般若的空慧的力量,慢慢对众生的相的执着就会放下,是放下它的相的执着,不是放下它的相。相还是有差别的,但是你对它的执着的心就放下了,慢慢就趣入无相解脱门。所以说你要证入空性,这个慈悲心是很重要的。第一个,有了慈悲心,你的心就柔软,你的心柔软的时候,般若的法水就容易润泽我们的心,就容易悟入空性。再一个,有了慈悲心,你的尽量就扩大,像虚空一样,这个时候就容易跟虚空般的空性相应。再来,有慈悲心的人有福报,有福报的人容易开悟。所以为什么佛寺里刚出家修行的人要先作物,出重坡,古代的人是挑粪挑水,现在是不用挑粪了,那至少新出家是要先要大寮去工作,培福,为众生来行慈悲,有福报的话,这个时候就容易契入空性。透过度众生的誓愿可以趣向无相解脱门,这个是三誓,成就三门。接着看佛的三身。跨过这个门坎之后就是涅盘城了,那这个涅盘城就是佛的三圣的功德。透过愿断一切恶的誓愿可以证得佛的法身,因为法身离一切染,所以断一切恶成就法身清净无染的功德。愿修一切善的誓愿最后可以成就佛的报身,因为我们刚讲善业主要以般若为主,福德为辅,福慧双修之后就可以证得报身。因为报身就是佛的智慧的功德所显现的,自受恩报身或者他受恩报身,这个是佛的智慧所显的,它的体是佛的智慧的功德,所以修善可以成就报身。第三个,誓度一切众生的这种慈悲心可以成就佛的应化身。佛成就了不生不灭的法身之后,他为什么还能够“千江有水千江月”,随便度人呢?就是因为有过去大悲愿力的推动,在因地当中,这种慈悲心、大悲心的推动,在成佛的不生不灭的法性大海当中能够随缘度众生。有度众生的誓愿,才能够成就未来佛到处随缘应现的应化身。各位不要说今天只是受个五戒,但是看你怎么受戒。你如果受戒的时候,透过般若智慧的抉择,真正地发起我要愿断一切恶,我要愿修一切善,我要誓度一切众生,同时你受戒之前要常常去想这个道理,通过断恶、修善、度众生,可以成就菩萨的三聚净戒,可以发起三种清净的行为,可以成就般若的三解脱门,乃至跨过三解脱门之后,未来可以成就佛的三身。你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你在登坛受戒的三皈依拜下去的时候,我们只是想: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我要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只是会这么想,不会去想那么复杂的道理。但是如果你平常有常常在想这些很复杂的道理的话,那时候你稍微忆念一下,这个时候你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的誓愿就能够很真实地发起,而且是跟真正的般若波罗蜜的智慧相应的,那这个时候就能够真正成就上品戒的戒体。要真正成就上品戒的戒体,还是要积知善进,要种种的力量在里头。接着介绍第二段的“利他行”:

上品│『云何上品—自利行 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

你能够自利的话你就能够利他,你就能够引导众生也发起这三种誓愿来成就三聚净戒、三种清净的行门,然后成就三解脱门,乃至到最后他们都能够成佛三身。

上品│『云何上品—自利行 令法久住。』

菩萨力要是广大的,他不只是利益眼前的众生,他同时想利益未来久远久远的众生,所以他的发心不只是现在的众生我要度他,同时也要护持正法,让正法能够久住,通过持戒的方式来护持正法。那为什么持戒能够护持正法?当然或者你为人家教授戒法的内容,就算你不能教授,你好好持戒也能护持正法。就像我们昨天讲的,你好好持戒,你周围的人也会受影响,你周围的人都受影响,那他们也能够好好持戒。当这人教法在众生的心中能够住世的时候,佛法才是真正地住持,这个时候就是护持正法。这是上品发心的内容。接着我们看下一段,第15页:

▲    事钞云『如此自知心之分齐,得佛净戒亦有分齐。』

“如此”,就像前面所说的,“自知心之分齐”,自己知道发心有分齐,有上、中、下品的发心分齐,所以得佛的净戒也是有上、中、下三品戒体的差别。

事钞云『如是发戒缘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发,岂非大事。』

《事钞》说,透过这样的方法来发起戒体,这时候“缘境及心有增上”,“增上”就是一种殊胜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力量,叫增上。你看,所缘境是遍法界的,是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境界。能缘的心也是有增上,也是依着三种誓愿来面对所缘。这两个都是殊胜的,都不是凡夫的一般的心量。所以心境这两方面,必须在受戒之前,有智者师长提醒他。不是提醒后就算了,是告诉你怎么去思维,怎么观修,然后在受戒之前就不断不断地积知善进,包括多忏悔业障。拜忏,你的心才能够清楚,才能够做正确的思维,要多拜忏。还要多聚集智慧跟福德资粮。福德就是多培福,有福报、有福德力,你才能在真正临坛的时候能够发起上品的心,这是福德资粮。第三个,智慧资粮。智慧资粮就是说,你要有这种智慧,你才能真正发起这三种誓愿。那平常的时候就要积知善进,在登坛的时候才能够心心相续,上品心能够相续地生起。“见境明净”,见到境界很清楚、很明了。“不得临时方言发起”,平常的时候没有准备为他开示,在登坛的时候才对他说你要发上品心受上品戒,那这是不容易的,很难的,除非这个人非常就有在熏习菩提心,那才有办法,不然的话是很不容易。最好的情况就是,你在受戒之前要先学习,像《在家备览》这个怎么样依境发心,境界是什么样的境界的这个理论。知道这个理论之后,再不断地去积知忏进,就像刚刚讲的这个方法,去不断地积功累德,到登坛的时候拜下去观想,内心才会真正感动,而发起上品的戒体。“若约临时师授”,如果只是临时才有师长来教授,那一切的法相就“尚自虚浮”。“虚浮”就是不认识。比如说,今天受戒前我告诉你要发三种誓愿,发三种誓愿可以成就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可以引导生起三行,三行可以趣向三解脱门,因为三解脱门可以趣向佛的三身。这全部都是法相。这个时候登坛讲来不及了,岂能令受者得到上品戒体?没办法。或者完全没有发心。大部分的人受戒的时候内心可能打妄想,不然就是一片空白,那这个时候恐怕连下品的发心都没有,更不要说是上品心。有的人就念完三皈依后拜下去,然后起来,头脑一片空白,那这个时候实际上是没有得到戒体的。说实在有时候有人问我说受戒有破戒什么的,我都在想可能他连破戒这个事情都谈不上。所谓破戒,就是是你要先得到戒体才有破戒这个事情,那如果连戒体都没有得到的话,恐怕破戒也谈不上。如果没有学习这个理论的话,大多数的人可能基本上都是没有得到戒体的,顶多是在登坛的时候很虔诚恭敬,然后发善念,顶多是得到下品的戒体。所以你看为什么前面讲受戒的功德这么殊胜,而受戒的人很多,但大多数的人是没有什么感觉,那是因为大多数的人是没有得到戒体,只是说透过受戒的仪式,让他的身心的相续跟戒法栽培的善根结个缘,作未来得度的因缘而已。前面讲戒多么多么的重要,戒的功德多么多么的殊胜,那我们连边都沾不到,那这个能说不是大事吗。各位应该很庆幸能够学到这样的法,学完之后就要好好受持。过去可能各位在受戒的时候都不懂这种道理,三皈依的时候心中可能妄想或者无记,没关系,懂了这个道理之后,去练习上品心应该怎么发,以后各个佛寺如果有受戒的因缘再去受。受戒可以多受几次,多多熏习没关系,让你这个戒体的量慢慢升级。刚开始可能什么戒体都没有,慢慢地升级,刚开始中品或者下品,慢慢地上品心生起来。不仅升级,同时让你这个上品心的戒体的力量能够越来越巩固、强大。那这个是能缘的心。接着看甲四用心承仰,是心境和合的相状:

甲四、用心承仰

芝苑云『心境相应,纳体正要。正作法时,冥心运想,偏缘如上情非情境,由境广故,心亦随偏。念念现前,不得浮散。当想己身,总虚空界,容受法界尘沙戒法。当此之际,深须用意莫缘他事。差之毫微,则徒染法流,一生虚丧,可不慎哉?』

“心境相应,纳体正要”,这是个总说。心,就是菩提心的三种誓愿,境界,就是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心境要相应,就是说三皈依的时候拜下去观想,心跟境要相应,这是纳受戒体最主要的关键所在。底下讲方法:在正式作法的时候,尤其是三皈依,但三皈依开始前你就要摄心了。前面有忏悔啊,包括请师,包括迎请三宝,包括发愿等等等等,你要开始随缘入观,生起虔诚的心,在三皈依的时候就要“冥心运想”,在心中暗暗地运行观想:随着师长的教授,你第一番羯磨的时候观想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发起三种誓愿,然后怎么大地震动裂开,十法界的善法怎么推动升起。重点不是把云彩观想得很清楚,你把云彩观想得很清楚那只是个色法,云彩只是表法,代表十法界的法,所以重点是心静,三种誓愿的因重生起。境界是缘的十法界的依、正二报,这是重点。那这个是境界,遍缘如上情还有非情的境界。心呢,由境界广故,所以心也要随着遍满,跟着缘的广大境界,然后生起三种誓愿,让上品心念念现前,不得浮散。最后总结:我们讲将十法界的善法全部纳受到身心当中成为戒体对不对。那既然是是十法界的善法,那当然我们的心量要身心观想遍满整个法界,才能够容纳遍法界的戒法。最后告诫:在这个时候应当深深地用心,“用意”就是用心。“莫缘他事”,不要这个时候打妄想,想其它的事情。所谓“他事”也包括不缘下品或中品的发心,你要缘上品的发心。不要说我不行,还是要缘上品发心,因为“差之毫微,则徒染法流”,动机差一点点,就徒染法流。就是说表面上受了戒,但只是外相上受戒,实际上“一生虚丧”,一生这样空空地过去了。有受戒的仪式,但并没有真正得到戒体,叫一生虚丧。“可不慎哉?”,我们一个修行所学戒持戒的人,难道可以不谨慎小心吗?

预习发戒讲完了,就是说爱戒之前要怎么样预习的方法,我们讲了很多很多,各位就去好好整理一下,重点是一个境界,必须是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为什么?想一想为什么经缘这么广。第二个能缘的心,就是三种誓愿,为什么要生起这三种誓愿,这三种誓愿有什么好处?上品的发心的这三种誓愿。去好好体会这个道理,作为未来你如果还有机会受戒的话的一个基础。你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就不断地去积知善进,作为下次受戒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