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оиск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Изображение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08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08

Артикул: FS9101726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08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501上海斋戒

“诵经人”我们介绍完了,接着我们来介绍“持律人”——欢喜持戒的人,我们要怎么来赞叹他的功德。

若持律者,云:大德护持禁戒,顺佛正言。能于像末,兴隆三宝。正法久住,由大德一人。

持戒的人,不管在家出家都可以。“大德”您能护持佛陀的禁戒,这就是随顺于佛陀的正言。正言就是佛陀的圣言量,圣言量的教诲。这个戒代表佛陀的身业,佛陀希望我们也能够随顺于佛的身业,这个是戒律。

所以能够于像末“兴隆三宝”,能够随顺佛陀的正言,所以能够在像法时代还有末法时代来“兴隆三宝”。那么在像末的时候,正法能够久住于世间就只有大德一人。当然这么劝,这么劝他,就是说,因为您的持戒所以使佛法能够住世。也就是说因为您的持戒,对佛法的住世有很大的加持力,很大的功德。这样说,也不是说为了鼓励他随便说说的,不是的,这是律典里这么说。在《善见律》里面说:“由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就是说,因为在娑婆世界有律师持戒,所以佛法能够因此住世五千年,这么久。那么在《摩诃僧伽律》里面也有说:“若善男子欲建立佛法者,当尽受持此律,欲令正法久住者,当尽受持此律。”在这个《僧伽律》里面也说,如果善男子,一个出家人修行人想要建立佛法,想要使佛法在世间久住于世的话,应当尽受持此律。所谓尽,就是轻重等持。比丘戒的戒法能够轻重等持的话,那么佛法就能够住世。

在我们台湾,持戒的代表,过去是上道下海律师。现在就是上果下清律师,这两位都是持戒的大德。海公已经往生了,那么现在主要就是果清律师——持戒的标杆。因为他老人家持戒啊,所以使大家知道来戒法,知道来出家的戒法。所以,不仅台湾的很多出家众能够学戒,乃至影响到大陆,乃至全球各界的出家众,都来跟他老人家来学戒。那学戒并不只是说理论上学戒的开遮持犯,而是真正的把这个比丘戒的所有两百五十条戒轻重等持,就是说不随便开缘的,每条戒都能很严谨的去持守。

甚至清和尚啊,他有一次在盖关房的时候,被毒蛇咬到了。被毒蛇咬到了之后,要去医院打血清啊,那么打那个毒蛇的血清的时候,要配合喝酒,使药更能够进入到身体里面。刚开始他老人家是宁可持戒而死也不想喝酒的,后来是海公(他的依止和尚)告诉他要喝酒,这个时候开缘要喝酒,先把命挽回来要紧。清和尚对于持戒的态度就是这样子——非常严谨。因为非常严谨,所以就能够感动许多的修行人,尤其出家的修行人能够跟着学戒,跟着持戒。那学戒持戒,所以,有戒法的威仪,戒相就存在,所以就僧团住世;因为僧团住世,所以佛法就住世。因为有清净的僧团嘛,有清净的僧团得住世,那这个时候,居士们对三宝就有信心。看到持戒的道场啊,每个出家众威仪庠序,非常的清净,非常的如法,所以他们对这个持戒的道场很有信心。也因为这个原因,连带的对佛法也有信心,所以因此佛法能够久住。所以佛法能够久住,实际上还是在于我们的实践。固然我们说弘扬佛法这是一个方便,但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实践。

所以,这地方说“正法久住,由大德一人。”持戒的人,佛陀也是说啊,若是五比丘住世,佛法就能住世,有五位清净持戒的比丘住世,佛法就能够住世。所以这个戒,这是我们佛教徒的根本。所以佛法的住世有赖于戒,没有戒的话,纵然经论都还在,但戒的基础都没有,就算有经论,也行持不来。因为地基都没有了,戒的地基都没有了,其他定慧都不用说了。所以戒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再来看下面的劝勉:

今者疾患绵久,恐将后世。人谁不死?但恐无善。大德以善法自持,兼摄他人。诸佛自赞,豈为言議!但当专志佛法,餘无妄缘。

然后,今者大德您“疾患绵久”,生病啊已经拖很久了,“恐将后世”恐怕将死去。我们修行人在劝导修行人的时候,要直接跟他讲。当然你也不要劈头就跟他讲,不能劈头说你快死掉了,不能这么说。就像这底下所说的,人啊谁能不死呢?就是婉转的跟他讲,世间生命是无常,你现在这个病那么久,恐怕要有所准备了,要提醒他。不能像世间的人啊,明明都得了癌症了,最后期了,还跟他说,你这只是感冒,身体不好,医生开个药,吃吃就会好,就说这些。等到他真的要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内心将会愤怒、恐惧、不安。那么你现在告诉他说,得了癌症,快不行了,他刚开始的时候当然也会感到恐惧、不安、愤怒,都会有。但是过一阵子之后,慢慢地都会调适,安定下来,尤其是修行人,慢慢就能够接受,然后他就能够在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安然度过。你如果现在不跟他讲,然后在临终的时候还是不讲。然后让他自己去面对,他将要死亡,那对他来说,反而是更残忍的事情。因为他那个时候很乱,而他没有时间去调适他的内心,那更糟糕。

所以在临终关怀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让他知道,他的真实的情况,要让他知道。纵然他知道,有的人会很辛苦,但是也是要慢慢、慢慢地善巧跟他透露,让他能够接受。所以说“疾患绵久,恐将后世,人谁不死?但恐无善。”谁都会死,怕只怕没有善法可以依祜。死的时候才想到我一生造恶业,糟糕了,就怕这东西。但是呢,大德以善法来自持,就是以这个持戒的善法来自利。然后“兼摄他人”也因为你的持戒而能够教化他人,使他人也能够持戒,而佛法因此住世。那么“诸佛自赞,岂为言议”。这实在是十方诸佛自赞,“自”就是主动,十方诸佛都主动的赞叹。就像《善见律》、《摩诃僧伽律》里面讲的,或者很多律典里面,佛陀都有赞叹持戒的比丘。“岂为言议”岂止是说说而已呢。持戒的功德真的是非常的殊胜,自利又能利他。所以你的功德,一生的持戒功德太殊胜了,你当忆念之。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只是“专志佛法”,这个“志”就是牢记,专心地牢记佛法的正念。你有欢喜心之后,再来就是生起佛法的正念,“余无妄缘”不要攀缘世间法。好,这是持戒人的劝勉方式。

再看下一段法师,就是一生讲经说法的法师:

若法师者,云:由大德说法教化,令诸众生,识知三宝、四谛。开其盲眼,破其心病,光顯佛法。

比如说他一生就是为人说法,弘扬佛法的人,你就跟他赞叹,由于大德您一生的说法教化众生,使一切众生能够知道三宝的道理。佛法、什么是三宝、什么是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世间跟出世间的因果。开启众人迷茫的智慧,“破其心病”能够破除他内心的烦恼,因此能够“光显佛法”,使佛法能够更加的弘扬,更加的光显。因为众生都知道佛法了,那么自然而然佛法就能光显。所以所谓的“光显佛法”不是说参加法会的人很多,代表佛法很光显,其实不是的。而是佛教徒能够知道佛法,能够依着佛法而去行,每个人依着佛法去行,使得佛法的功德能够显现于世间。比如说各位能够来参加斋戒会,回去之后也能够好好地持戒修行,使周围的人感觉到学了佛的人或者参加斋戒会之后,他的习气是越来越少,个性越来越调柔,越来越清净,这个佛法的功德真实的显现在眼前,这样的话就是最好的弘扬佛法了。

所以因为一个法师的说法,使很多众生能够破迷启悟,然后清净心开显出来,使很多的人能够因此相信佛法,这个就是“光显佛法”的功德。

所以底下结叹:

使道俗生信,能令作佛。又使正法久流,实大德之力。

使所有的“道”出家人也好,“俗”在家人也好,能够因此生起信心。为什么说能够生起对佛法的信心呢?因为真正的信心是透过智慧的抉择。譬如说,我们说世间是苦,那么世间是苦,你如果只是说我今天生病觉得世间是苦,这种信心是非常危脆不安的。只有像我们今天早晨这样观察,人世间八苦,八苦各个具足五相。比如生苦,众苦所随,烦恼所随;然后众苦所依,烦恼所依乃至不随所欲之法性,那么生起。观察生苦五相乃至求不得苦五相等等的。透过智慧的抉择,而且是长时间的抉择,才会生起对佛法的信心,这个是观察世间之苦。你说一切法毕竟空,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真实性不可得。你如果只是记得这句话,那是没有力量的。因为现实的世界,一切境界太过于真实了。这个饮食吃下去,我马上觉得很快乐。那么这个味道闻起来很臭,马上觉得很不舒服。这个太真实了,怎么会说是梦幻泡影呢?所以你只有记得这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去深入思惟观察,那是没有力量的。只有透过法师的引导,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思惟观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你经过长时间不断地以智慧来抉择观察,这时候你会产生觉受,真正感受到世间是梦幻泡影。这时候对于《金刚经》的这句话或者佛陀所说的空性的道理,你才有办法真正生起信心。所以真正生起信心在于智慧的抉择,而智慧抉择的方法就在于法师的开示的引导,所以法师有这样的功德。

所以使道俗生起真实的信心,对佛法真实的信心,而使道俗能够做佛,最后能够成佛。那么又能够使正法久流于世间。正法久住,因为您的弘法,使正法久住于世间,实在是“大德”的功德力。这个就是为说法的法师来赞叹。

再来,禅师。这个禅师指的是修禅的人。这个禅并不只是禅宗的那个祖师禅,也包括修如来禅,修止观的人。那禅师怎么劝呢?

若禅师者,云:佛法贵如说行,不贵多说、多诵。

对于参禅,欢喜打坐、修止观或者参禅的人,你就跟他说,佛法当中,最可贵的在如说修行。不贵于,并不必在于多说或多读诵。就是说,你要是能够跟很多的人讲法,但讲很多很多,自己都不去实修的话,说实在自己都不会真正相信。就像有的人,他帮人家助念,那么助念的时候都有对亡者的开示。开示久了之后,也是会越讲越熟练,讲到最后讲的跟真的一样,但是不见得代表说我们自己相信我们所说的法。那么你叫他怎么样相信呢?只有去禅修。比如说世间是无常,那你就静下来修止、修观,很多的方法,大小乘很多的方法。或者像小乘的南传的方法,去观你的心的无常,观身的无常。北传的方法,比如说透过经论的推理。这些方法都可以,或者配合着用。然后真正的去感受到世间的无常,那这个无常在你心中是有真实的觉受。所以这个佛法贵在实践,如教而行、如说而行,而不贵于多说、多诵。

当然我们前面也说,为人演说,或者诵经功德是很殊胜。但是,要紧的还是要去实修,这个实修最重要。不然就像阿姜查尊者他说:“汤匙在汤里面怎么搅拌,也不能知道汤的味道,你只有用舌头去尝才知道。”所以,就是说不急着为他人演说,而是多去实践。所以不贵多说、多诵。

所以各位初学佛的时候,你会很热心,到处为人家讲佛法多么多么的好,当然你这个发心也是不错,但是你要考虑,你跟人家说很多很多,结果到最后耽误自己的修行。耽误自己的修行的时候,我们的习气外露,习气无法控制,那你对别人说佛法多么多么的好,但是我们习气不断地彰显出来,那谁会相信呢?所以我们要弘扬佛法最主要的还是以德服人,以这种功德力来摄受众生,然后再配合着为人演说。所以,“贵如说行,不贵多说、多诵”。

至于这个诵经,比如说你诵《法华经》,诵《楞严经》《无量寿经》,诵经是为了修止观的一个前行,尤其是修观的一个前行。像我们早上带各位观修,那是修观,观死无常,乃至观人道众生的苦等等,这是修观。但对于大多的数人来说,刚开始这样修观他可能没办法,就是没有这个习惯,或者没有这个能力。那怎么办呢?就先多诵经。比如说,你要想修实相观,刚开始修不来,一坐下去不知道怎么想,那你就多诵经。诵《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等等的,多诵经。诵到熟之后,而且要能够背,至少背其中一段经文,背下来之后,然后配合多诵,你诵久之后,慢慢你会有体会。有体会之后,然后你再来静坐、修观,那时候就有办法修了。所以诵经是修观的前方便。所以诵经很好,但是要紧的还是最后要汇入到禅修当中去。

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也是一样,修净土,实际上修净土的念佛就是一种禅修。什么叫禅修呢?你在念佛的时候,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是在修止,你再思惟观察净土的功德,这是修观。那既然他是禅修,是修止,那念佛就必须要随顺于修止的方法。你看我们一般念佛的人,或者很多一般居士修密持咒的人,重点都放在数目的满足。一天念佛一万、五万、十万——数目上的满足。但对于怎么样修止的方法,没有去学习,也没有人知道。所以虽然说数目是很多,也够,但往往品质不是很好。所以这样子的念佛对于禅修来说,品质不是很高。而念佛本身就是种禅修,所以我们也要去讲究念佛的方法,也就是禅修的方法。所以这个讲到禅修的重要性。

看下一段,

又云:不以口之所言,而得清净。如说行者,乃是佛法。”

不会说因为我今天嘴上能够讲经论的种种理论,我当下就能够得到清净。

就像我今天跟各位讲,一切法都是无常,一切法如幻。我不断不断地说这个道理,并不代表我说了之后我就能清净。当然我在说的时候,我心会比较清净。但是下去如果没有禅修的话,一样还是不清净。所以我们就是说,有的人他特别能讲,特别喜欢讲,但是我们知道不可以迷信这个东西呀。有时候讲多、讲久了,你会产生错觉,以为这个就是你的境界,所以我们还是要禅修。

所以不会因为口中说的清净,那么心就当下得到清净,不可能的。只有如说而行,就是你去禅修,或者坐中修,或者历缘对境修,真正实修,这个才是真实的佛法。

大德顺佛正教,依教而修。内破我倒,外遣执著。此则成聖正因,勿先此业。

大德您能够禅修,所以这是随顺佛陀的正教,或随顺佛陀的圣言量。那么依着佛陀的圣言量而来修行的话,在内能够破除我执的颠倒。然后在外能够遣除对外境的执著,这就是“内破我倒,外遣执著。”这个是成就圣道的正因,“勿先此业。”在《阿含经》中记载,佛陀成道的时候,也是安住在四禅当中。在四禅当中,去思惟四念处的道理,因此证得佛陀的果位。所以禅修是成就圣道的正因,没有比修禅修更重要的了。当然,禅修就包括我们念佛人,都算在内。

如是等随其学处,於后誉之。

这个“如是等”——大众,“随其学处”或者阿兰若、诵经、持律等等的。“而后誉之”为什么叫“后”呢?因为,前面有讲(讲义五十二页,前面有讲),若阿兰若者,当软语泛话。就是说你看病人时候,不急着马上跟他赞叹,还是得先要跟他慰问一下。就像文殊菩萨去问维摩诘居士的时候,也是问他,代表世尊慰问一下病情,才开始讨论佛法。还是要随顺世间的习惯,这种习俗,先慰问一下,然后再来称赞他的修行。这个是禅师。

那最后:佐助众事。担任执事,比如各位担任斋戒会的执事,我们出家众担任出家僧团的执事。那担任执事,比如说他一生主要担任执事,那我们就从执事这个角度来赞叹他。

若佐助众事者,告云:大德经营僧事,与聖同儔。”

“佐助”就是协助。协助大众这个事情的话,你就跟他讲,大德您经营管理大众僧的事情,与圣人(圣人指的是罗汉还有大菩萨)是同一类,因为圣人也一样担任执事。不是说圣人就是坐在佛桌上让人家供,不是,他也要担任执事的。

底下举例子:

故沓婆王种,捨罗汉身,为僧知事。求坚固法;

这是第一个例子。沓婆罗摩子,他本来是贵族,是王种,是王子出家。王子出家,他证得阿罗汉之后,那么也是做这个“僧执事。”做什么“僧执事”呢?为大众僧分房间、卧具。他很有智慧,很有善巧。他分房间的时候,会把同一类的人分在一起。比如说喜欢坐禅的在一起,喜欢持戒的在一起,喜欢诵经的在一起,喜欢修头陀行的在一起,等等的。因为同样习性的人在一起,大家彼此比较相应。比如说,要是一个人他喜欢静坐、修禅修,你旁边放个喜欢诵经的,整天在那边诵经,念啊念啊念,他觉得受不了,很吵!那这个就不相应了。那如果一样喜欢诵经的人,隔壁诵经,他也诵经,大家觉得很欢喜。

所以佛陀赞叹沓婆罗摩子是“僧执事”第一,他为大众分房舍很有善巧。那他为什么要做“僧执事” ?他已经证得阿罗汉为什么要“舍罗汉身” ?就是说,他为什么不以阿罗汉的阶位为满足,而要“求坚固法”。什么是“坚固法”呢?就是成佛。他为了要回小向大,想要成佛,所以他来做僧知事,为自己培福。因为成佛的话,还是要广大的福德资粮。如果你要只是成就阿罗汉,福报还不需要这么大,当然也是要大福报了。但相对于成就法身、成佛来说,所需要的福报那少多了,那你要成就佛果的话,那你就要做这个“执事。”

就像我们刚刚出家的人,不可能说一出家,就去禅堂参禅,不可能,因为福报不够。因为参禅是要成就圆顿的种性、圆顿的善根,这个不是小福报的。就像莲池大师说,“参禅要能开悟,要三世天子福,七世状元才。”——要大福报。所以各位可以看到,一般禅宗,其实所有宗派道理都是一样,刚出家就是要修苦行。修种种的苦行,到大寮去挑柴,或者劈柴,或者挑水,或者盖房子,修种种的苦行。做什么呢?为了培福。福报够了,这时候才有办法成就大乘圆顿的智慧。所以沓婆罗摩子也是一样,为了成就大乘的功德,所以来做“僧执事”这是第一个例子。所以前面讲“与圣同俦”嘛,圣人也都这么做了,因为阿罗汉也都这么做了。

看第二个:

乃至迦叶踏泥,造五精舍;

这是大迦叶尊者,他也亲自踏泥,就是亲自来帮忙盖五间精舍。包括竹林精舍,包括耆闍窟山的精舍……等等的精舍,都是大迦叶尊者他带领大家,带领工匠来做的。所以他也是有做僧执事。这个是大迦叶——盖众精舍。

那第三个:

祇夜破薪,供僧受用;

祇夜多尊者,他做僧团的火头,帮大家烧柴、生火。那这怎么回事呢?祇夜多尊者他是传承佛法的一个大德,一个大祖师,有广大的威德力。所以,有一次有两个比丘去参访他,到了精舍,到了僧团下面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老的比丘(火头僧)在那个地方烧柴。就问火头僧说:“请问祇夜多陀尊者住在哪里?”火头僧就指上面第三层洞窟里面,他住在里头。这两个比丘走着走着,走到洞窟里面,到洞窟里面顶礼尊者,一看尊者居然是刚才那个火头僧啊。那他们两个比丘就很奇怪,“尊者,您老人家有大威德,为什么还要再做这种低下的苦力呢?”尊者他说,“我用神通力观察,我过去生当中在轮回当中所受的苦,他说我过去生中曾经五百世做狗。在这五百世做狗当中,只有两次是吃饱,其他时间都是处于极为饥饿的状态。这两次是怎么两次呢?第一次,是有人在路边,喝酒喝多了,呕吐,赶快跑上去,吃他的呕吐物,这是第一次吃饱。第二次,我还是做狗的时候,被一对农家的夫妇所养。这一对农家夫妇有一次把食物煮好了,没有把它锁好就出去了,放在瓮里面,没有把它储存好就出去了。我闻到香味,就把头钻到瓮里面,去吃里面的食物。等吃完之后,身体胀大了,头拔不出来了。结果主人回来看了很火大了,就拿斧头把我的头砍掉,那我为了这个吃——死掉了。五百世做狗当中,只有这两次吃饱,再来也没有吃饱。”所以,他说,“我想到过去轮回当中所受的这些苦,我现在很想积极的修福报,纵然把我的身体破为柴,丢到火里烧,我都甘愿。”

这就是祇夜多尊者“破薪”当火头僧来供养大众僧的公案。

第四个:

身子扫地;

“身子”就是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打扫僧团的地面。

这个公案也是出自于《百缘经》里面。《百缘经》里面讲到一位梨军支比丘的事情。这个比丘生出来是非常非常没有福报。怎么没有福报呢?他喝母亲的母奶,他喝的时候,母奶变坏。别人以为是他母亲有问题,换另外一个人来喂养他,一样,他只要喝到母奶,母奶马上变坏,不能喝。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把那个酥蜜涂在他手指头上,让他舔一舔,勉强维持生命。长大之后,以至谋生非常困难,非常没有福报。后来他看到出家众僧团威仪非常的好,起欢喜心,所以就发心想出家,然后来到佛前,跟佛陀说他想出家的心愿。佛陀就说,“善来比丘。”当下他须发自落,证阿罗汉。但证阿罗汉之后啊,还是没有福报,乞食也是很困难。所以他后来就发心,帮僧团来扫地。果然,他每天帮僧团扫地,他只要今天有扫地,那么出去乞食就可以得到足够的饮食。如果不扫地的话,出去就托空钵,就得不到饮食,就是这样子。

这个故事很长,总之就是说,后来有一次舍利弗领着五百个比丘过来,舍利弗看到僧团的地有的地方还不是很干净,就把它打扫干净。打扫干净之后,梨军支比丘就不欢喜,你把这个僧团的地扫干净了,那我没地方扫了,那我怎么办?我托空钵啊?舍利弗尊者说,不会的,你跟我出去,我带你去托钵,肯定不会托空钵。他说,今天有居士请我吃饭,我带你去接受应供。结果,那天梨军支比丘没有扫地,尊者带他出去接受应供。结果到居士家的时候,真是不巧,本来要供养舍利弗尊者的那对夫妻,今天居然吵架。吵架就没心情供养,结果两个又托空钵都回家去了,这是这么一次。

后来,第二天,尊者又带他去托钵,去接受应供,到长者家。你想到长者家吃饭应该没问题吧。结果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钵里面都有食物,就只有梨军支比丘的钵里面——空的,没有东西。结果,他大声叫唤,我钵里没有东西啊,奇怪!没有人听到,最后他还是托空钵。

后来,其他尊者,阿难尊者、目犍连尊者也是次第的,甚至运用神通力邀食物给他吃,他还是吃不到,所以他就是没有福报。所以他只有为僧团扫地的时候,才会有福报,可以吃到食物。

所以各位每天出坡应该欢喜心啊。你每天出坡才有饭吃,要是出坡不好好工作,说不定跟尊者一样,奇怪啊,怎么我的碗里面是空的,怎么没有东西。

那这是“身子扫地”——舍利弗扫地的公案。舍利弗看到僧团地上有脏,他也是亲自来扫地。这个也是扫地做执事,护持大众的例子。

再来:

目连燃灯。

目犍连尊者燃灯的公案。这个公案我就查不出来了,不晓得什么公案。总之,就是目犍连尊者燃灯的这个事情。那么有可能是个贫女燃灯的公案,简单的讲,就是佛陀时代有个贫女她燃灯。燃灯之后,阿闍世王燃灯供佛,从王宫到精舍门口,一路燃灯供佛。然后,贫女也点灯供佛。最后,佛陀叫目犍连尊者去把路上的灯全都灭掉,唯有这个贫女她这个灯灭不掉,这个公案我就不说了。

也就是说,目犍连尊者他是佛陀派去灭灯,可能就是类似这个公案,就是“目连燃灯”这个例子。

底下结论:

并大罗汉,豈有恶业?但示僧为福聚。凡愚不知,各捨自业,佐助众事。

这些都是大阿罗汉,他们怎么可能会有恶业需要透过做僧执事来忏悔呢?不需要。但是因为僧团是大福德聚,而凡夫众生不知道,一般的比丘不知道。所以各自舍自业,各自放下各自的修行,来帮助“佐助大众”的僧事。

下一段:

然僧田福大,不同佛法。

佛法僧三宝都是大福田,但是这当中尤其以僧的福田更加的殊胜,不同于佛这个福田跟法的这个福田。也就是说,僧的福田更大。所以为什么,你看,目犍连尊者要救他的母亲——饿鬼道当中的母亲。佛陀告诉他,在结夏安居最后之日的自恣日的时候来供僧。因为自恣日的时候,很多人来结夏安居三个月专心办道,证得阿罗汉,这时候大众僧功德特别殊胜。当然相对的供僧也特别殊胜,通过大众僧的这种共同的威德力,才能救拔他饿鬼道当中的母亲。这个说明,僧的福田大。

底下,举这个成论的例子:

如成论中,诸人以衣奉佛,佛令施僧。我在僧中。

在《成实论》里面说,有居士以袈裟来供养佛陀,佛陀命令他转施给大众僧。为什么呢?第一点,“我在僧中”,就是说佛陀本身属于佛宝,那他本身也属于僧宝的一个部分,因为他现僧像。所以佛陀说如果你只供养我,只是一个单独佛宝的境界,那么你要供养大众僧,我在僧中,那么这样我也可以受用。同时供养的人又供养佛宝,又供养僧宝,功德更殊胜,这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呢:

由僧随我语,名供养佛;为解脱故,名供养法;众僧受用,名供养僧。

“僧”——执事僧。一个做执事的出家众,能够随顺佛陀的教导来护持大众的话,就等于是供养三宝。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执事,他护持大众,那么这样子随顺佛陀的教导。佛陀说僧田的福大,佛陀说要护持僧团,能够依着佛陀的教诫而行,那么这个称为供佛——如教修行,这个法供养是最殊胜的供养。这第一个等于“供佛。”第二个,“为解脱故”而来供僧,这是名“供养法。”就是说你今天做执事,比如说做斋戒会的执事,或做僧执事,你的目的是为栽培解脱的因缘而来做的话,这就等于是供养涅槃和解脱的这个法。你是为了涅槃解脱的这个法而来做,那等于就是供养涅槃的这个法。那当下“众僧受用”那这个当然就是“供养僧。”所以,供养,随顺佛陀的教法,然后,为了解脱而供养大众僧的话,就等于供养三宝。

供养僧者,具足三皈。故知僧德大也。

那么“供养僧”就等于供养三宝,所以也就具足三皈依了,所以也就知道僧众的功德福田是特别的殊胜。这个也就是说,做僧执事的话,福田特别的殊胜。

最后结叹:

大德既顺佛正命,料理僧徒。佛所叹尚,是第一行,何人加之!

“大德”您既然是随顺佛陀的正命,随顺佛陀的圣言量,来“料理僧众”的事情,一定为佛陀所赞美,是第一行——第一等的行为。何人加之?——什么人能够超过你呢?

各位可以看,不管赞叹什么,你都把它说成第一。他僧执事,说僧执事第一;持戒,说持戒第一;那他是修禅,修禅第一,那事实上也是。就像蕅益大师说的,真为生死而来持戒,真为生死来诵经、坐禅乃至做执事,都能了生死。所以每个法的功德都是很殊胜的。那么尤其对临终的人,你当然要跟他讲,你这个是最殊胜的。你不能说你这样修不错,但是还差了一点,这样临终的人心力本来已经很羸弱,听你讲,我这个还差一点,那这时候信心全无了。这个时候你要跟他说,你这个是第一名,没有第二名,你是第一名。事实上这个不是打妄语啊,佛陀也这么讲。你看,佛陀说《法华经》是经王、《华严经》也是经王,都是经王。事实上,随着众生的根机,欢喜意。那事实上确实这些经典或这些修行的法门都是很殊胜的。所以对将要临终的人,就是赞叹,你这是第一最胜。那你可以像这个里面所说的举很多例子,很多的阿罗汉啊古德的例子,让他内心生欢喜心。或者经典里面开示的引证,让他生欢喜心。

总结:

经云:“忆所修福,念于净命”等。

这个“经”就是《维摩诘经》。里面说,忆念所修福,“念于净命”。“净命”就是说一切的所行不要邪命,而是清净自活,称为“净命。”“忆所修福”这地方引这段经文,用在对临终的人,那《维摩诘经》主要指的还不只是临终人啊,平常都是一样。那么对于临终人,就是引导他“忆所修福”,然后忆念他所修的福而生欢喜心,然后“念于净命”,让他心中生起正念。

好,这个就是介绍怎么样对临终人劝导的方法。这个都很实用,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跟各位介绍一下。各位以后如果有机会为他人做临终关怀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你来参考一下这个讲义。先看看,他是持戒的,你把这个讲义翻出来,看持戒的应该怎么说。就说,这个持戒啊,因为您的持戒啊,能自利利他,令佛法久住啊,这个是第一等的功德,太好了,这么赞叹他。这个人是诵经的,就开始赞叹他诵经多么多么殊胜的功德啊,这些的。好,就这样劝导他,你这样劝导他也是为自己培福,也是栽培智慧善根。

好,我们回到讲义正文。这个就是“随其解行而赞叹之。”

下一段:

传云:中国临终者,不问道俗亲缘,在边看守,及其根识未坏,便为唱读一生已来所修善行。意令病者内心欢喜,不忧前途。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

 “传”这个是印度的本传。印度的本传里面说,“中国临终者”,“中国”指的是印度。在印度,面对临终的人,不论是出家人,在家人的一些法俗眷属在旁边看守的时候,只要是亡者“根识未坏”,六根还有六识没有分离,没有解散之前,他也听得到你讲的话,当然最好是在他神识还清醒就常常跟他讲。那么临终的时候,这时已经断了气,只要神识还没有散坏之前也可以这么做。为他唱读一生以来所修的善行,念念….修过什么善,念下来。让他“内心欢喜”而“不忧前途”未来不用害怕到三恶道,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

这个是“余人劝导”的方法。

今天课程就先讲到这个地方。

          打听:惟谨  校对:普晓  行航  广霖

(2016.09法义研习小组终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