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一课 总明宗趣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一课 总明宗趣

SKU: FS9101683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宗体篇)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现在呢开始我们这次斋戒会解门的课程,那也就是跟各位来介绍《南山律在家备览》的课程,那《南山律在家备览》它是属于在家的戒法,虽然说是在家的戒法,但是它的原文仍然是出自于律藏,仍然是佛陀亲口所宣说的律藏所取出来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在家备览,学习这个戒法?大家都知道这个持戒是很重要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这个戒那是非常的重要,那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要得到解脱,而要走到这个解脱的路当然最根本的关键在于这个智慧,能够观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依这个智慧使我们能够得到解脱,但这个智慧的生起必须要定,就像这个蜡烛,你看这个蜡烛正因为在室内,有这个房间的保护,所以这个蜡烛的火啊能够不会飘飘摇摇,那如果是晚上的话,这个蜡烛就能够照得很清楚。那这个就是定的功效,定就像这个房子,把这个蜡烛这个火啊给保护住,让那个火不会飘摇。所以我们今天一个人他有时候道理懂但是他做不到,往往就是因为这个定的培养不够,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定课,这个定很重要。但是在这个定之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基础也就是地基啊,那这个就是戒。那为什么这个戒是定的基础呢?因为这个戒它控制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那什么是该做的,那什么是不该做的,那通过这种身口意三业的控制之后,使我们的心啊这个造动停止下来,所以说这个戒很重要。比如说我们今天念佛、修定,你在佛堂念佛修定很专心,但是一出佛堂的话没有戒,那有的不该做的也做了,那该做的却不去做,那身心的这个造动啊不安,那身心造动不安的时候,你纵然在佛堂很用功地修定,念佛修定,一出佛堂这功夫就荒废掉了,那这样子这个定要培养那也是没办法的。所以出了佛堂之后要保护我们的这个定,除了定的本身的这种不断地意识之外,再来就是要透过戒,戒告诉我们什么是该做不该做,然后你再常常忆念戒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地都摄你的身口意三业,而都摄身口意三业这件事情,它本身是随顺于修禅定的。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都是一直专心在看佛号嘛,对不对?就是心要不断地拉回来。那你在持戒的时候,你的心也是要一样啊,要不断地去注意,面对的境界,这个事情该做不该做。那是真的懂得修行的人就会真的懂得,噢,有了戒真的太好了,它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就可以通过戒的方法来帮助我摄心。那要是不懂戒的原理的人,会觉得哎呀,这个戒好麻烦,限制我这个要做那个不要做,好麻烦啊,我干脆就直接念佛或者学习般若智慧就好了,那这个是外行的想法。所以戒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身口意三业。那么这是一个,再来呢因为你持戒,所以你的业清净,因为你的业清净的时候,你在修行上面比较不会有障碍,就像不管修密或修显,在禅修的时候,有人在禅修过程中会有种种的境界现前,这境界有的可能还是很可爱的,很吸引人的境界现前,但是这个境界现前的时候,它的定就失去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些境界现前呢?有时候就是因为这个戒的原因,因为戒没有持好,所以比如说本来要观察佛像的脸,那因为戒没有持好呢,所以观察佛像的脸啊,本来佛像的脸应该是金黄色的,但观的时候脸都是黑色黑色的黑影在佛像上,那为什么?这就是戒的问题,因为戒没有持好,那这代表戒不够清净,所以修定也难以成就,所以透过持戒的时候可以让你的业清净,除了都摄身口意三业,还可以让你的业清净,你业清净的时候你修定就容易相应。所以为什么你看出家人,平均来说出家人修行人虽然他修定能够修得深入就在于他有出家的戒,有出家的戒,所以他的业更清净,所以他在修定的时候更容易相应。那有定,那慧呢才能够生出力量,像这个火被房屋保护住了,就能够不会飘摇动荡,就能够照得很清楚。所以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戒也是整个修行的基础,这个是很要紧的。关于戒的这个教授、学习啊,在一般的在家居士这个团体来说,很少有这个讲授的因缘,所以呢因为我们过去在佛学院当中也都学习过这个戒法的课程,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就由过去所学的课程内容来跟各位介绍一下。那希望各位就能够通过持戒作为修行乃至往生的一个资粮,那这个是我们学习在家备览的意义。在家备鉴整个内容是非常广,所以我们在一次的斋戒会当中要学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只能抽其中的扼要的特别精华而且对初学来说也比较合适的部分,那么来学习,那同时在家备览有四篇:《宗体篇》、《忏悔篇》、《持犯篇》、《别行篇》,那这四篇它内容非常的广,那我曾经考虑说是不是这四篇呢做个简单扼要的介绍就好了,但是后来想一想,还是不要那么潦草,还是就是说我们这次的斋戒会我们就专心地把《宗体篇》学好,那么就好了,那么至于其它几篇呢就看大家未来的因缘,至少我们一个斋戒会这个十堂课的当中,我们专心地将戒的内涵、法体形象四科的内容我们清楚地了解,你清楚地了解之后,回去你再学其它的、你再听其他法师讲戒法,那你就能知道梗概了,就能够有切入点。那这是我们课程的安排。接着我们看到《南山律在家备览导读》的这个讲义,那我们先解释这个标题,南山律,这个律宗啊,在汉地的传承里有不同的传承,在唐朝的时候有不同的传承,那我们这个时候所根据的是道宣律祖的南山宗,所以称之为南山律。那在家备览,是说弘一大师的慈悲,他将广大的律文当中,这个南山律当中择录出扼要的适合在家人学习的,因为有的戒法是属于出家戒法,那这个就略而不说。那属于在家戒法各位必须要知道的部分,弘一大师慈悲就把它择录出来作为备览。备览就是什么呢?就是说你学了之后应当作为常备的,常备的,常常不断地去阅览、不断地去复习,就像我们生病了要放一些常用的药,意思一样,叫备览。在家备览的内容很广,那这个只是一个导读,将它的这个扼要的部分抽出来介绍给大家。那这当中呢分为十课,我们看到前面的这个大纲的部分,那么《宗体篇》的话,我们先说第一课。

第一课,总明宗趣

就是我们待会要介绍的总明宗趣,这是将整个这个在家备览的内容大纲做个总介,这个简单的简介,那第二课到第十课就是属于《宗体篇》的部分,那《宗体篇》的话就是法体形象,戒法、戒体、戒形、戒相,那这个我们待会会介绍,这个就是戒的四大科,那这个是第二十第十课的这个内容,那以上就是这个大纲,我们有这样最初的认知就可以了。我们接着进入第一课,总明宗趣,这个课的这个部分,这个所谓宗趣我介绍下什么叫做宗趣,宗就是宗旨,趣就是趣向,宗旨跟趣向,宗旨科就是说它这个持戒的主要的一个精神在哪里,那趣向就是说持戒之后到底要到哪里,就是说戒说它有很多条,五戒啊、八关斋戒乃至菩萨戒,戒法的条目很多,但是它会有一个中心思想,那这个中心思想就是宗,这个宗是贯彻因跟果的,从因到果,从刚开始初发心持戒到成佛为止,这个都会有个中心思想,这称之为宗。我刚刚讲就是说我们要是知道“因戒生定,因定生慧”的这个道理的话,你这个时候就会深深地感觉到啊佛陀制定戒法真的是大慈悲。因为透过这个持戒可以帮助我们修行,那这个就是宗旨。那趣的话呢是趣向,持戒之后趣向哪里呢?成阿罗汉吗?当然不是,或者只是成菩萨吗?也不是,最后趣向是要成佛。这个是南山律宗的特别发挥的地方、特别殊胜的一个善巧的一个地方,那么这个是宗趣的意思。那这当中分为两段:甲一的依据,甲二的宗趣。我们先来介绍我们这个教材的依据:

甲一、依据

此课程内容,乃依据弘一大师所编之《南山律在家备览》为底本,而加以糅合而成

这个讲义啊是根据弘一大师他编的《南山律在家备览》。各位算很幸运啊,现在有人为各位介绍《南山律在家备览》,我记得我以前在家的时候,那个时候在台湾还没有人讲这部经,讲这个律点,我刚开始在家的时候尝试自己看,刚开始前两页看得好像似懂非懂,看到后来几乎完全不懂了,看到后来我感觉就像在看楞严咒一样,楞严咒就是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讲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今天我看各位早上持楞严咒啊,就像火烧的楞严啊,那个维那法师好像火烧一样念的很快很快,大家啊我看可能都跟不太上,你要是跟不上的话你心中默念佛号也行,但是你就是跟着听也好。这个在家备览是弘一大师他一生学戒弘扬戒法的结晶,弘一大师他一生啊整理这个律藏,这个我们出家的律藏,这个内容啊好几十卷啊,非常的多,那这个当中因为年代的久远呐,所以传承当中文字有些错误脱落,弘一大师一生的时间都是花很多在整理这个律藏,尤其是整理这个南山三大部,就是道宣律祖的重要的三部著作,南山三大部。那整理完南山三大部之后,弘一大师在晚年的时候将他的学戒和持戒的心得的结晶啊糅合成这部《南山律在家备览》。也就是说这部《南山律在家备览》可以说是整个道宣律祖的南山三大部的一个精华,一个核心,就是说虽然这个南山三大部介绍的内容非常广,但是它的精髓与要义不外乎《南山律在家备览》,所以呢标题虽说说是《南山律在家备览》,但是我们出家人一样都要学,因为它是整个律藏的一个核心,就像一把钥匙一样,透过这个钥匙来打开整个浩如烟海的律藏,它是关键的一个枢纽,所以弘一大师他晚年结集这个在家备览之后啊,然后他最后要走之前,他告诉他的弟子说,“以后如果要纪念我的话,不要写一些纪念文章啊,那个都没有用,真的要纪念我的话,就弘扬这本《南山律在家备览》。”弘一大师他老人家几十年的这个学戒、弘戒的这个结晶就在这里头,真的是非常的深邃,而且非常精要的都在里面。那这个是《南山律在家备览》,那学人将这个在家备览当中再抽出里面的扼要的也是比较浅白的部分,那么加以糅合而成的。就太深太广的我们第一次介绍,就不跟各位介绍了,以免各位望而生畏,就将简单的部分介绍给各位,这是我们课程的依据。接着呢我们来介绍什么是南山律

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因称其撰述「南山律」。

这是第一段,介绍人清净,这个说法者,道宣律祖这个人的清净。第二段呢,

南山以法华、涅槃诸义,而释通四分律。

这是第二段,介绍法清净,南山律这个法的清净。那最后一段赞叹,

贯摄两乘,囊包三藏,遗编杂集,攒聚成宗。

这段文呢,说明一个人清净、一个法清净,那这个地方有很多话要跟各位说,我们慢慢跟各位讲。先介绍第一个人清净,指的是说法者道宣律祖的这个人清净,那要介绍宣祖的这个人清净的时候,当然我们要跟各位介绍道宣律祖的生平。我们今天在学习传承任何一个法门的时候,对这个传承的这个祖师,那么对他都要很了解,了解他这个生平,了解他生平的时候,那么再学这个法就会有信心,那么同时你因为了解他的生平,对这个祖师产生尊重恭敬的心,有尊重恭敬的心的时候你才会忆念他、顶礼他,那这个时候就会得到祖师的加持。我记得我们过去在佛学院学在家备览,第一次讲的时候是海公,道海律师,跟我们讲《宗体篇》,安居三个月为我们讲这个法。那么讲完之后呢,后来我佛学院毕业之后,那么我也是第一次然后尝试着学讲,在1999年到2000年的时候尝试着学讲在家备览。那讲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只有海公讲过《宗体篇》,后面那几篇都还没有人讲过,所以没有其他法师的讲解可以参考,那怎么办呢?有的地方看不太懂怎么办呢? 就顶礼啊,不断地顶礼、不断地祈求宣祖加持,那么这样子求祖师加持,那么有时候这个文字一遍一遍地看,看了五遍十遍啊,还是似懂非懂的,然后等到要上去讲的时候怎么办呢,上去讲的时候还没有说完全懂,怎么办,就只好硬着头皮上去讲了,总不能不讲。硬着头皮上去讲,在讲台上一边一边懂了,一边讲到一半的时候边讲就懂了,感觉这个就是啊不断地忆念祖师啊,祖师的加持。所以我们今天在学这个法之前,我们对传承的这个祖师宣祖,这个要有很深刻的印象,还要有深刻的这种信心。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个,他的出身。道宣律祖出生在隋文帝的开皇十六年的这个四月八号,也就是跟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是同一天,那天他出生,那出生的地点是在那个长安,那个时候称为京兆。那么他们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家世啊,他这个曾祖父啊曾经在魏晋南北朝的这个南朝做驸马都尉,然后呢他的祖父曾经做过陈留这个地方的太守,宣祖他的父亲士申,在陈朝那个时候是做吏部尚书,这个六部的尚书啊也是个大官。他母亲也是非常地信佛,是个佛教徒,当时他母亲在生宣祖的时候是不断地祈求观音菩萨,希望菩萨能够送子,因为他们夫妻年纪很大,都没有孩子,所以就祈求菩萨能够加持送孩子给他们。结果有一天在梦境当中,梦到从天空掉了一轮明月,掉到他母亲的怀里,后来他母亲就受孕了,他妈怀孕了。那在怀孕当中啊,又做了个梦境,梦到有人跟她说啊,你今天所生的这个儿子,他过去是那个梁朝的僧祐律师,而梁朝僧祐律师呢他前身是齐的僧护律师,南朝是宋齐梁陈嘛,先是齐朝的僧护律师,然后是梁朝的僧祐律师,这两位大德啊在梁《高僧传》里面都有他们的事迹。像这个梁的僧祐律师,他那个时候在世的时候,可以说是连皇帝都非常崇敬尊重的一位大德。他皈依的这个弟子啊有上万个人这么多,而且他还到皇宫里面为皇帝的眷属,六宫的嫔妃来授戒,皇帝对他这么尊重。而且他到皇宫内院的时候因为年经大了,皇帝允许他乘坐轿子。那在当时啊,可以说是僧众的一个领袖,非常有修行的一个大德。然后他的前世,就是齐朝的僧护律师啊,也是个从小就出家,然后一生精进修苦行的一个大德,后来他在天台的石诚山这个地方,造了一尊弥勒大佛,弥勒佛的佛像。那这尊弥勒佛的佛像是非常有*跟感应,智者大师他后来灭度就是在这尊大佛像前灭度,智者大师大佛像前灭度的时候整个大佛啊放大光明,这光明照到房间里面,每个人都看到。那么这是齐朝的僧护律师他所造的这个大佛,那这个就是道宣律祖的前世,齐朝的僧护律师和梁朝的僧僧祐律师。梦境里有人这么告诉他的母亲,所以我们听听听就知道,这个是再来人呐。然后宣祖一生出来的时候,他毕竟是书香门第,他爸是吏部尚书,书香门第,所以他在十岁的时候就遍览群书,当初儒家啊,乃至世界的一些经书啊,道宣律祖在那个时候就遍览群书,然后在十二岁的时候,道宣律祖的文采啊非常的好,写作啊文笔就非常的好。弘一大师也赞叹这个道宣律的著作,他说啊,你看道宣律祖的著作,纵然佛法不见得马上融通,但是你常常看道宣律祖的著作的时候,你这个文笔啊也能够提升,你这个国文能力啊也能够提升的,因为他文笔非常的好。当然我们现在看那个时候的骈体文,这个在家备览里面这个都是类似骈体文,可是读起来会比较吃力一点,不过我们解说之后也不是这么难,意理上其实都不是很难,就是因为当时的文字我们大家可能比较不熟悉,但熟悉了也就好了。那接着讲到他出家的过程,宣祖从小的时候对佛法就很有信心,那当然一方面家室,他们家都是信佛的,那么也是过去生的善根,然后他对三宝就很有信心,在十五岁的时候他就感叹啊,这世间的荣华富贵啊都难保。为什么呢?十五岁的时候,陈朝灭了,国破家亡啊,这个陈朝被灭了,被那个隋灭了,那灭了之后呢,他爸爸本来是贵族嘛,这个时候也丢了官,原本从最高的六部尚书变成普通老百姓,这个变化太大了,所以道宣律祖就感叹说,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不可保的,因此呢就发心出家,就到这个长安的日严寺,慧頵和尚的那个地方祈求出家。然后十五岁出家之后呢,他刚开始出家,他师父就要求他背经典,十六岁那年,他师父要他背《法华经》,本来希望他半年或一年把它背下来,没想到道宣律祖啊,二十天就背下来了。各位要是读过《法华经》就知道啊,你《法华经》不要说背啊,你这样总共七卷嘛,六万多字,你从头到尾念完一遍,一般的速度差不多也要五个小时左右。过去有个长老,他记忆力非常的好,他说他四十岁的时候背《法华经》,他花了半年时间把它背下来。像我这种记忆力啊,我是没有那么伟大的抱负背《法华经》啊,记忆力这么差的。道宣律祖他二十天当中就把《华法经》背下来了。所以因为这个事情,所以使当时日严寺的长老、比丘们都很震惊,知道这个是再来人呐,所以一致允许他能够剃度出家。因为在那个时候,要剃度是要考核的,不像现在都可以剃度,那个时候是要考核,所以大家都共同允许他能够出家。所以他十七岁的时候剃发,正式做沙弥了。出家之后呢,道宣律祖他师父慧頵法师,他也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修行人,怎么说呢,他知道以他自己的才能啊,是不足以来教导他这个弟子的,他这个弟子是个再来人啊,所以他怎么办呢,他就把这个弟子就是道宣律祖,托付给他的好朋友智首律师。智首律师是当时的一位大德,律宗的一位大德,托付给智首律师,由智首律师来领着他来学习、来修行。所以古代的人啊,就是有这种雅量,不会说是我剃度的徒弟,又是这么好的徒弟,我一定要把他留在身边,不会的,他就考虑他的道业前途,怎么好就怎么做。十七岁出家之后,二十岁的道宣律祖就准备要受具足戒,就是我们说的比丘戒,但宣祖他是个再来人,他对受戒这个事情非常地谨慎、非常虔诚恭敬,不是说有人戒行到了,我就一窝蜂去一窝蜂受。不像我们现在啊,一大堆的人,大家都喜欢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之后,连菩萨戒几条都不知道就受戒,欢欢喜喜地受,然后欢欢喜喜地回家,到底菩萨戒长什么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然后就说我是受菩萨戒的人,排班排前面就行,就喜欢这种调调。宣祖他不是这样,他对受戒这个事情很谨慎,他甚至希望有佛菩萨的印证认可他才受戒。那么怎么认可呢——他的师长智首律师给他一个宝函,一个七宝的盒子,过去是装佛陀舍利子的一个宝函,但现在已经是空了,没有装佛舍利子了。那么接到这个宣祖顶戴的宝函行道,所说的行道就是绕佛、经行,诵经、持咒、念佛这些。这个行道不断不断行,经过了好几天之后,这个宝函当中突然长舍利子,这个出现舍利子从无而有,那这个时候宣祖就有信心了,知道这个是诸佛给他的印证,他这个受戒肯定能够得到上品的清净的戒体,那么这个时候他才去受具足戒,是这样子的,对自己的要求是到了一个这么高的标准。那这个对我们来说我们是做不到啦,那至少我们未来学戒或者受戒的时候啊要谨慎一点。再来呢,说到二十一岁的时候,本来他受完比丘戒之后应该是要马上去学戒的,但那个时候是陈朝亡了,隋朝才刚刚建立而已,后来隋朝也亡了,天下大乱。天下大乱的时候,老百姓都吃不饱了,还有谁能够护持寺院呢,所以寺院里的出家人也是一样,也就没有饱吃,所以整个寺院就破败不堪,僧众到处散开了,那么没有散的呢,也是只好挖那个野菜啊来维持生计。可能这个生活都有问题了,那更不用说什么学戒,没办法。所以道宣律祖在二十一岁那年就进入终南山,到终南山里面去修行止观、坐禅。他那个时候因为没有人可以引导他学戒,所以他就到终南山里面修止观,兼带着阅律藏,律典,但那个时候律典实际也就是简单的戒本而已,完整的律典是还没有的,因为天下大乱,哪有律典可以看。道宣律祖在这里住山住到二十六岁那年,天下太平了,唐朝李渊建国了,那么全国也统一了。统一之后呢,这个智首律师就跟皇帝上奏折,希望能够来讲出家比丘戒,讲《四分律藏》。那那个时候李渊父子也是护持佛法的,所以就允许了智首律师的请求,允许开这个戒场,然后来讲这个戒。这个时候宣祖就从终南山下来,之前在终南山待了五年啊修止观,这个时候就下来,听这个律藏。听完一遍这个《四分律藏》的时候,后来半个月时间,智首律师把它大致上扼要地讲过一遍了,讲完一遍之后呢,道宣律祖本来想要继续回到终南山去修禅,因为他的个性就是喜欢实修的个性,所以他就想回到终南山修禅。但是智首律师跟他说啊,“戒净定明,慧方有据。这个戒净,它这个净是清净的净;定明,明是光明的明。戒净定明,慧方有具,就是说你这个持戒啊,这个戒要是能够持得清净的话,你定才能够很清楚分明的显现,所以就是我前面讲的“因戒生定”的这个道理。慧方有据,据就是依据,你的智慧呢才有依据。你修禅就是要求智慧,那么求智慧,这个戒的基础很重要,”就要求他继续再听戒,那断续又听了十次《四分律藏》,听完十次《四分律藏》之后,宣祖又想要上去终南山修禅,他师父智首律师就不允许,说,再听十次。所以后来道宣律祖又再听十次,只是第二次再听十次的时候,他是兼带着副讲,教学相长。所以道宣律祖听他师父讲《四分律藏》一共听了二十一遍。各位想,他的这个智慧、他的记忆力,是二十天就把《法华经》就背下来的这样的根基啊,他能够耐着性子听他师父讲这个律藏二十一遍,那也可以看得出他这个内在的素质啊,是非常能够承前的。你看现在的人,有时候不要说听了二十一遍,有时候看到这部经啊这么大部,看到就算了,头就晕了,不学了,或者勉强听完一次就好了好了,我大概知道了,可以了,但是再一问,三不知。你看宣祖他听律藏听了二十一遍,是这样子的这种深入啊。那这样前后一共有经过六年的时间听这个律藏。所以听完这个律藏,他就有这个心得,所以他就把这个心得他就制作了第一部巨作,叫《行事钞》。这个《行事钞》是像这个律藏的只做扼持啊,只做个扼要的总整理,这个内容也是相当的多,相当不少,这是三十一岁。那三十二岁的时候,因为宣祖已经听过二十一次的《四分律藏》了,他接着想要到关外,长安以外的其他地方去参学,因为那个时候他是在长安,他三十二岁的时候想离开长安,到外地去参学,但是他的剃度师父慧頵法师很舍不得他离开,就流着眼泪跟他说,在长安啊,还是有很多大德啊,可以参学,干吗一定要离开长安、离开师父,到那么远的关外去呢。很舍不得他,就苦苦地把他留住,所以宣祖也不忍心违背他师父的这个想法,结果在长安又继续待了三年。三年当中,长安只要有讲经论也好,讲戒律的这个大德也好,他就去听,然后一边听,吸取各家的精华,一方面呢就删补他所造的《行事钞》这部著作,这个三年的时间做这个事情。到三十五岁的时候,这个因缘具足了,他就离开关中,到处参学去了,那么参学到河南河北山西这一带啊,各地参学。那么参学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参学是什么呢,是参访东方的法砺律师。我们刚刚讲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律宗啊不止南山律,还有好几个部派的这个律宗,那么法砺律师就是属于其中的一个部派。在当时汉地的中国,东方的法砺律师,西方的智首律师,两个就像日月一样的光辉的两位大德啊,专门弘扬戒律的大德,都是非常有名的。宣祖去参议法砺律师的时候,法砺律师的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快往生了。然后他见到宣祖的时候,他就跟宣祖说啊,我听说从这个西方,就是关中那个地方啊,产生了一部巨作,叫《行事钞》,我看看里面的内容啊写得相当的好,那我想这样的著作能够写出来的恐怕就只有当代的智首律师写得出来吧。然后道宣律师说,噢?难道我师父也写了一本《行事钞》吗?就把它请过来看,一看,原来是当初他在三十出头写的一部《行事钞》,就跟法砺律师说,这是弟子所写的著作。这法砺律师就很惊叹啊,没想到啊这个年纪轻轻就能够写出这样子殊胜的著作。

我再回溯一下,怕等下忘记讲。当初道宣律祖为什么会离开长安?实在也是觉得干扰太多了。因为当初《行事钞》写出来之后,可以说是造成整个京城的轰动,从来没有人把这个律藏啊描述这么样的殊胜这么的彻底。各位听我这样讲,好像有点无法体会,但像我们有看过,或者几位法师有看过,这个《行事钞》啊真的是非常的殊胜,从释迦牟尼佛入灭以来,能够写得出这样子律典的著作真的是了不起。所以呢那个时候,关中,长安这个地方有很多的出家众都请他去讲经说法,或者来请教问题……太多太多的干扰,所以他不得已啊就离开了长安,然后到处参学,是这样子的。后来他去参访法砺律师之后一个月,法砺律师他预知时至,知道他寿命到了,他要走了,所以他告诉宣祖说啊,我再来,我要走了,那么你先离开吧。宣祖离开之后没多久,法砺律师也就往生了。那么这是他参学的一个过程。然后参学之后呢,他又回去了。然后辗转到五十一岁的时候,刚刚讲三十五岁开始中国各地就是北方啊各地参学,参学十几年之后,一方面自己用功,一方面参学之后,到五十一岁的时候,宣祖就回到终南山,再也不出来了。在终南山当中,一方面写新的著述,我们知道南山律三大部啊,这个《行事钞》是其中的第一部,还有另外两部就在隐居的这个时候陆续地写出来,另外两部就是包括《四分律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那这个除非你出家了,才有机会学,那在家居士可能比较没有机会学。那这三部可以说奠定了南山宗的思想,非常重要的。那么后面两部就是在这个阶段写出来。从五十一岁开始到六十三岁这个中间,十二年当中,他老人家在终南山里面著述还有做加行,修止修禅做加行。道宣律祖一生当中一共打了十次的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就是九十天的不坐不卧,旋绕念佛。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最近也在流行,打般若。那正常完整的话是九十天,不坐不卧,那真的累的话,就用一要绳子这样横挂着稍微休息一下,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经行,念佛,修止观,这个很辛苦啊。那道宣律祖一生当中一共行了十次的般若三昧。然后到六十三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又开始他晚年最后的弘护的过程。在他六十三岁的时候,唐高宗李治,为了他儿子皇太子来建这个西明寺。为什么呢,因为他儿子啊身体非常不好,老是生病,他跟武则天生了个孩子,老是生病,为了给他儿子祈福呢,所以就建了这个西明寺。那既然是皇帝建的这个寺院,这是皇家寺院,又是为了皇太子所建的寺院,那当然不是谁都可以来担任这个寺的上座,所以因此是故呢,这个皇帝啊就请道宣律祖出山,来到这个西明寺当作这个上座,来统理大众、僧众,来护持佛法。因为这个护法的因缘,所以宣祖就从山上下来,到西明寺,然后来当这个上座。接着经过九年之后到七十二岁,道宣律祖七十二岁的时候,在终南山净业寺这个地方创立了戒坛,一个如法的戒坛。各位要是有到法华山,法华山有个白玉的戒坛,或者像普寿寺、平兴寺,就是专门弘扬出家戒法的佛寺,他们也都有戒坛。戒坛做什么呢?有如法的戒坛,根据律上的规定来创造如法的戒坛,有如法的戒坛,才能够为出家的这个沙弥啊来受这个比丘比丘尼戒。那这个对住持佛法来说有很大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佛法赖僧弘传,需要僧众的弘传,也就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僧众的弘传。而要成为比丘比丘尼的这个身份,当然必须要受戒,那受戒就必须要有这个如法的戒坛,才能够为他们来受戒。所以也就是说有了戒坛,对于佛法的住世啊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没有了戒坛,也就没有了比丘比丘尼,没有比丘比丘尼,那就没有人弘扬佛法了。那过去这个戒坛因为种种障难的原因啊,戒坛都不是特别地如法,所以道宣律祖这个时候就根据律藏的这个要求啊,建了个如法的戒坛,而且他这个是一种轨范,但是他并不是说带几百个人来受戒,不是的,他是挑选。那个时候中国啊,汉地中国有十多个少洲,然后每一个洲各选一两名精英的出家众来参加这个登坛受戒。同时当代的大德有几十位同时来观礼,看看怎么样一个如法的戒坛,来受出家戒法。所以也是精挑细选,参加戒坛的每一位可以说都是人中之龙,都是非常殊胜的大德,才能够来到这个戒坛,来受戒。所以呢,这个戒坛成立之后啊,也是有种种的感应,第一个呢,曾经有这个宾头罗尊者。各位知道,我们在这个斋堂不是都供着圣僧的位子吗,就是宾头罗尊者的位子,我们一般称为长眉尊者。佛陀规定他不准入灭,那不准入灭来做什么呢,来接受末法时候众生的供养,做为众生的福田,不准他入灭。所以宾陀罗尊者那时候现前,然后来顶礼这个戒坛,那同时还有一个从西域来的证了三果的一个圣僧,他同时来到这个戒坛,来绕这个戒坛,他不但绕戒坛还同时赞叹,说从佛陀灭度以来,这个对于戒法的弘扬还有阐释啊,道宣律祖是第一。事实上不仅证了三果的圣人这么说,后来讲感应的天人也是这么说,也是这个意思。从佛陀灭度以来,就是说我们看那个出家的戒法来看的话,真的对于这个戒法的阐释,以道宣律祖的这个来说最具殊胜,待会儿我们介绍法清净的时候各位就知道了,有这样的感应。然后呢这个传戒之后,道宣律祖将这个整个传戒的过程,这个仪轨啊、戒坛怎么制作啊,写了一本著述叫作《戒坛图经》,作为后世我们出家众一个传戒的标准。在七十二岁的那一年,我们刚讲二月八号他传戒,然后二月末的时候,道宣律祖感应到很多天人来跟他见面,就是说道宣律祖在外面的石头上打坐的时候啊,就有天上的天人来到眼前顶礼律祖,然后赞叹,赞叹律祖的这个著作,还有弘扬戒法的这个功德。但是呢他同时跟这个律祖说啊,您老人家在这个著作当中有些错误的地方要修改一下。但这个错误并不是道宣律祖的问题,而是当时翻译的人在翻译上的错误,因为这些天人他们都是佛陀时代,因为他们寿命很长嘛,佛陀那个时代就已经听佛说法,所以他们知道佛陀当初在讲这个律藏的时候怎么说。所以当初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有些错误,他们请宣祖啊把这个错误的地方稍微修改一下,那同时他们也为道宣律祖来说佛陀在世的时候,那时候祈洹精舍是怎么盖的,还有一些佛寺方规,那时候的戒律啊出家众是怎么样行使的一些方法,因为他们都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曾经亲临现场的。所以道宣律祖就把这些感应的天上所叙述的内容用不同的著作把记录下来,像《祈洹寺图经》,就是介绍佛陀在世的时候祈洹精舍的图样。那这个《律相感通传》就是说天人跟他讲关于这个律文的部分。在七十二岁同年的十月三号那天,宣祖设了个无遮大会。所谓的无遮大会就是印度的一个习俗,就是施无遮。在这个法会当中啊,同时布施一切众生,财供养,还有法供养。法供养当然就是由出家人来为众生说法,这是法供养。那么财供养,就是一些王公大臣、大户长者在这个时候布施僧众啊,或者供养一些贫穷乞丐的人啊。那这个大会当中是无遮,任何人都能够参加,是无遮大会。那在无遮大会的时候,大众都听到天乐鸣空,那天乐鸣空,当初跟道宣律祖谈话的那些天人啊,这个时候都来了,来到眼前,然后跟道宣律祖说啊,您老人家今生弘扬佛法、护持戒律,功德圆满,将生兜率内苑,那么我们来迎请您老人家到这个兜率内苑去。所以这个时候呢,宣祖在无遮大会天人的迎接当中端坐往生兜率内苑。那往生之后,唐朝皇帝啊,非常地伤心难过,规定全国的寺院都要画道宣律祖的形像真容作为纪念。那从上述的介绍我们就可以知道,道宣律祖他这个不管是修行也好,实修的力量也好,或者是他这个智慧的也好,或者他这个弘护戒法的功德来说也好,这些自利利他的这一切一切的功德都是非常的殊胜,所以是值得我们依止的,是我们在学戒上的一个依止。所以我们在学习,比如说现在也好,未来也好,你有机会想深入学习在家备览的话,那你就要常常忆念宣祖、顶礼宣祖,祈求他老人家加持啊。像我刚刚讲的,看不懂,多看几遍,就顶礼,请他老人家加持,让我们能够懂得戒法的内容。道宣律师他常年居住在终南山,所以后世就称他的这个撰述成为南山律,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南山律它的由来。这说明人的清净,下一段我们介绍法清净。

南山以法华、涅槃诸义,而释通四分律。

这是个非常殊胜的地方,而这种殊胜是过去的弘扬戒法的印度的大德们乃至中土的大德们所没有的,是道宣律祖独创的一个殊胜的见地。怎么说呢,我们先介绍这个法华涅槃,在《法华经》的思想,它的重点是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那么这个是《法华经》的思想。那《涅槃经》是扶律谈常 ,也是一样,谈这个常顾真心、佛心的道理,但同时呢再一次地强调戒律,那这个是《涅槃经》。所以总之,法华、涅槃的重点在告诉我们,我们众生都有佛性。道宣律祖就是以法华、涅槃的这个道理来释通四分律,四分律本身来说,它是声闻的戒法,出家比丘的声闻戒啊,因为它当初结集的时候是法正比丘。佛灭度一百年之后,这个法正比丘啊,他经过四次的结集,然后把这部律藏给结集起来,最后称之为四分律,四分是这个意思。它这个四分律里面本身并没有很明显的来说明要发无上菩提心成佛,没有很明显,但不是没有,四分律里面有分通有大乘的意思在里面,也是有的,但是它并没有很明显地强调菩提心。那道宣律祖就是以《法华经》的思想告诉我们说,今天我们学戒持戒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是为了成佛,不是为了成就人天乘,也不只是为了要证个阿罗汉,而是为了这个成佛。就像《法华经》里面举的种种的譬喻,像画城的譬喻,就是说有一个商主带了有五百个商人,去五百由旬外取宝。走到三百由旬的时候,大家都很累了,走不动了,想放弃了回家了,那这个时候商住知道了,就说哎呀,再两百由旬就到了,这个时候如果就退了太可惜了,就鼓励大家继续往前走。但大家实在走不动了,怎么办呢?这个大商主他是有大威德的,他就变化出一个化城,在化城当中有种种美好的饮食啊,卧具啊,汤药啊,娱乐器具啊,在这个地方稍微放松一下、休息一下。放松休息之后,大家也都恢复精神体力了,所以把化城给收起来,跟大家说啊,事实上这个不是宝所,这只是个化城,再走两百由旬之外就会有真正的宝所。大家吃饱喝足了,这个时候振作精神往前走就能够走到这个宝所。这个就是化城的譬喻,这个化城譬喻什么呢,这个指的是二乘的果位,二乘的天真涅槃这个果位,它就是化城。那佛陀比如说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说你今天修行,证了阿罗汉,证了阿罗汉之后呢,然后入于五余涅槃,可以使五欲活动停止下来,安住在空气当中可以得到彻底的休息。那事实上这个说话就是化城,因为佛陀如果一开始就跟众生说,成佛啊要经过三大阿僧祁劫或者无量阿僧祁劫,很多人就放弃了,不修了。撇开净土法门不说,如果告诉你,你成佛要无量劫地舍头目脑髓,我看大部分的人啊,都会放弃了,不修了。所以佛陀就安了一个化城,这样心智比较弱的人就能够进去里面休息。那事实上佛陀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希望我们都能够成佛。为什么?因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就像那个衣领明珠的譬喻一样,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只是我们因为一念的迷,我们忘记了。所以呢,我们今天学习、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所以道宣律祖就是将律典的内容以法华经的思想把它开解,让我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佛乃至受戒持戒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所以后面我们在讲到这个戒体的部分的时候,我们会以大乘的心来纳受这个上品的戒体,而不再只是说以这种小乘的心或者是自律的心来纳受戒体。像我们带各位观想的时候,引导各位要发菩提心这些,都是南山律的特色。在律典里面,本来没有这么说,但道宣律祖以这个法华的思想开解出来,这是第一个殊胜的地方。那法华、涅槃诸义,这个诸义包括什么呢?包括《解深密经》或《摄大乘论》当中这种瑜珈派的思想。那瑜珈派思想做什么呢?用来做戒体的观念。在道宣律祖以前,大家都知道有戒体,也知道戒体有它的力量。但戒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它是色法?还是非法?还是非色非心?大家都有种种的讨论,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依据,争执不下。但是道宣律祖就是以这个唯识的这种阿赖耶的观念告诉我们,事实上戒体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一个善种子。但是这种说法是不是可以很完整地解决过去的种种知见上的分歧?同时有这种戒体的观念让我们知道,噢,原来戒体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个善种子,那我们对戒体就很明确地知道它的形像,也知道该怎么样去护持它。所以通过瑜珈派的这种阿赖耶的这种种子的观念,这个也是他老人家独创的一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虽然是独创,但是都一样,都有经典的依据。所以是这两个殊胜:一个是以法华、涅槃一佛乘的思想来会持戒这件事情。第二个就是以阿赖耶这个种子的观念来诠释什么是戒体。我们到后面会讲“戒体”这部分的时候就会详细地跟各位介绍。所以这“四分律”原本是声闻戒法,小乘的声闻戒法,通过道宣律祖以大乘的《法华》、还有《解深密经》开解之后,它就变成通向大乘了。所以我们汉地的南山律宗啊,它是大乘佛法。很多人以为这个律宗啊,一提到律宗——小乘,这个是一个外行,因为他没有学过《南山律在家备览》。他学过《南山律在家备览》他就知道,原来这个不是小乘。道宣律祖已经将它的道理引导到大乘修行去了。最后赞叹“贯摄两乘”,贯摄大小两乘。“贯摄”,就是贯穿摄持。贯穿就是通达,通达,那同时又把它们摄持在一起,把大小二乘能够通达,而且同时把它们摄持在一起。同时“曩包三藏”,包括经、律、论三藏。你看,在道宣律祖的南山三大部当中,有经典像《法华经》、《解深密经》……这些经典;而律典,当然更不用说了,五部律也在里面;然后论藏,包括律部的论藏,还有包括像《诚实论》、《据实论》……律部以外的大小乘的论点。所以在这个三大部里面,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经、律、论三藏都有。所以就我们出家人来说,要真正把三大部讲得好的话,那要有道宣律祖的这种智慧跟知识层面。像我记得我在2000年那个时候,十多年前啊,那时候刚学讲在家备览的时候,我讲完之后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什么呢?我觉得我这个教理学得要是再深入的话,我能够讲得更深入,讲得更好。但那个时候毕竟出家的时间还浅,差不多就十年左右,这个出家年限还浅,教理所学还是不够深入,但是我感到有的东西,道宣律祖的开示当中有些法,我看到了,是懂,但是要讲得再深入,那是就需要有些教理的知识在里头,那么那个时候教理的基础还不够,所以讲的我觉得不够深入。因为宣祖本身他就是三藏他都很通达的,所以他在著作“三大部”的时候,曩包三藏,经、律、论三藏都有。

再来,“遗编杂集”,遗编,就是前人的著作。杂集,就是小品,像前面讲的《律相感通传》,这属于小品。将遗编的也好,杂集的也好,攒聚成宗,成了南山宗。在唐朝的时候有三家的律宗,除了南山宗之外,还有相部宗、东塔宗,这三部。刚讲的法砺律师,他属于相部宗的一个律祖,但是其它两部,唐朝之后就没有传下去了,唯独道宣律祖的这个法传到现在。虽然说传到现在,但是也是中间曾经在宋朝的时候,曾经有中断过。有些三大部,在宋朝末年,元朝之后,“三大部”的原文消失了,在汉地中文消失不见了。后来在明清的很多古德,他们听说道宣律祖有著作“三大部”,他们也很想看,但是呢在元、明、清的时候就已经不在了,看不到了。后来是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是杨仁山老居士从日本再把“南山三大部”给请回来。所以我们现在也是算很有福报,虽然我们生长在末法时候,这是我们的悲哀,但是呢,过去的明清的祖师看不到的“三大部”,我们却能够看得到,这也是我们幸运的地方。当然“三大部”现在各位可能没有机会学啦,但是至少“三大部”的精华《南山律在家备览》各位还是可以看得到,那可以说是各位的福报,能够来到这个地方接触这样的教法,真的是要有福报。这个就是山南律的梗概,我们就介绍到这个地方。

我们了解了南山律的基本定义之后,我们接着看到

甲二、宗趣

所谓的宗趣就是宗旨还有趣向,趣向什么样的果位,就称为宗趣。宗旨就是说,虽然戒法的内容千变万化,但是呢万法不离宗,它有一个共同的宗旨。那这个共同的宗旨是什么呢?就是要使们返妄归真。并不是说佛陀没事制定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然后来约束我们,不是的。那事实上是佛陀以大慈悲、大智慧透过这种戒法的法门,使我们能够返妄归真,这个是它的一个宗旨。那既然这个是宗旨,那它最后的趣向是什么呢?也就是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那这就是持戒的一个宗趣。那在正式解释下面这个表之前,我们先用《法华经》里的“衣领明珠”这个譬喻来说明、来标出这个宗趣的部分。在《法华经》里面“衣领明珠”的譬喻它是说啊,有个人他非常非常穷,穷到活不下去了,他不得以只好去找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请他来帮忙。这个很要好的朋友也是有心想要帮他的忙,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给这个穷人什么东西,只在一起叙叙旧、讲讲话、聊聊天。谈着谈着,这个有钱的朋友有事需要先离开,他离开的时候,刚好他们讲话讲得也累了,这个穷人就趴在桌上睡着了,叫也叫不起来,这个有钱的朋友就想要怎么办呢——就在这个穷的朋友的身上,就是衣领里面别了个明珠,价值连城的珠子,用这个珠子可以换取无量无边的珍宝,希望他这个朋友从此不再贫穷了,就送他这个,送完之后就走了。这个穷人也是命理该穷啊,他起来之后,没有发现衣领里面有这个明珠,结果就以很失望的心情离开这个有钱人的家。他想,我这个朋友啊居然什么都没有给我,就这么走掉了。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他还是过着这种穷困潦倒的乞讨的生活……经过好久之后,他们有一次偶然又相遇了,相遇之后,这个有钱的朋友很惊讶说,“咦,某甲,我不是给你一个明珠别在你的衣领里面吗,你怎么不拿出来用,换取无量的珍宝呢?”这个时候这个穷人才恍然大悟,“啊,原来这几年的穷困潦倒都是白受的,竟然带着这个价值连城的珠宝到处乞讨”……那这个就是“衣领明珠”的譬喻,这个譬喻说明我们众生的自性宝就像这个衣领明珠一样,我们众生的自性当中本来就具足佛的种种的功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只是因为我们一念的迷,我们自己不知道,所以呢带着这个衣领明珠到处乞讨,也就是说带着我们自性的功德到处漂泊,在三界当中沦回,到处流浪,受了无穷无边的痛苦。事实上这无穷无边的痛苦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自性的这个“衣领明珠”——我们自性的功德始终都不曾失去,只是没有开显出发。当然这个道理说来是容易,噢,我们都有“衣领明珠”,你只要承担就好了,就能够开显出来。但所谓承担,不是一种意气啊,意气错过,我就是要承担,我就是佛,不是这样狂阐那种态度,用嘴巴讲是佛,内心还是贪嗔痴,那“衣领明珠”还是不能开显出来。是要怎么开显出来呢?佛陀慈悲地安立了这个戒法,尤其对于我们一般初学的人来说,这个戒法最重要,就像我们上午讲的,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你有了这个戒法的这个力量之后,身心慢慢安定下来了,不再有那么多的烦恼、那么多的困扰。身心安定下来之后,我们自性本具的功德啊——这个明珠就能够开显出来,这个就是整个持戒的宗趣。那这个宗趣是谁开显的呢?是道宣律祖,他将声闻戒的戒法用《法华经》的这个道理给开显出来,所以说难怪天人也好,印度来的三果圣人也好,都赞叹说从佛陀入灭以来,对戒法的阐释,道宣律祖最为殊胜。当然不止这个《法华经》的思想,还有《解深密经》的思想,还有对整个戒法的条目的本身进行重新的归纳整理。以后各位要是有机会学持犯篇就知道,这些种种种种的都是道宣律祖的大智慧,就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草起这个《行事钞》啊,这里面都有说明。我们这个在家备览里面很多内容都来自这个《行事钞》——宣祖三十多岁的著作,这个真的是再来的大菩萨啊,法身大士。了解这个宗趣之后,我们接着来看这个表,怎么一一地持戒来返妄归真呢?我不持戒为什么就不行?我们看到第一个,“迷真起妄”,第二个“返妄归真”。“迷真”就是迷失了我们的本来面目,迷了本有的真如本性,而起种种的颠倒、妄想,那就是我们了。你看,原本是“真如”的大缘境,清净的大缘境,具足“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具足三德。但是你因为“一念不觉”,就变成无明,充满黑点的无明,成为阿赖耶乃至阿赖耶当中成就种种的恶业,无明当中产生“烦恼”、“结业”、“生死”,这个就是“迷真起妄”,我们再来解释什么是“三德”和“三障”,“烦恼”、“结业”、“生死”,这个称为三障,三种障碍。“三德”跟“三障”是怎么变成的?水怎么变成冰。“三德”的话,是“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用般若的智慧造的,就是说当成佛之后所成就的这种造了这个法界没有障碍的这个智慧。那这种智慧是什么智慧呢?它能够造了一切法,都是法性,上至佛法界,下至秽恶的地狱法界,每一种法的本质都是真如,都是清净本然的真如。我们可以举个譬喻来说:我们晚上做梦,有时候梦到我们掉到地狱里面去,那个痛苦啊,被人的追杀,或者是被刀割、火烧,很痛苦;有时候梦到我们生天,受种种的快乐。但事实上呢,你梦到生天也好,梦到堕到地狱也好,这个梦境的体,都是我们这一念“不生不灭”能够做梦的心的一个影像、一个投影而已。快乐也好,痛苦也她,事实上它的本质都是这一念心所显现的影像,能够造了这个道理,所以显现的智慧就是“般若”。所以“般若德”是佛陀亲证的这种智慧、功德,但我们凡夫众生如果起观照,也就跟“般若德”相应。可爱境界来了,你心中也不迷、不取、不动,痛苦的境界来了,你心中也不迷、不取、不动。为什么呢?观察可爱也好,不可能也好,这一切境界就像梦境当中的可爱跟不可爱,全凭梦心,它的体啊,就是能够做梦的心。那么因为这个道理,面对这个境界,心中都是不迷、不取、不动,那这样子的话,你的心就自在,这个就是随顺于“般若德”,只是我们只是一种随顺而已,类似,而佛陀是亲证,彻底亲证的“般若德”。那这个“般若德”他亲证之后产生什么妙用呢?就是“解脱德”,“解脱德”就是现种种的神变,神通变化。阿弥陀佛显这个净土 ,这个就是“解脱德”的大用,现净土来摄受众生。或者像《维摩诘经》里面所说的,法身大士啊,能够把一个须弥山纳入到一个小戒指、一个小菜种子里面去,又或者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劈成一半,然后就像丢铁饼一样丢到很远的地方去,然后再把它捡回来拼回去,而里面的众生都不觉不知,他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被这样丢来丢去。这是什么呢——“解脱德”,这个佛菩萨的“解脱德”,乃至种种无碍的辩才,千百亿化身,随缘显现,千江有水千江月,那么众生的因缘随类各个度,那么这个都是“解脱德”。因为证得了甚深的“般若德”智慧,所以在这个当中能够产生出解脱的妙用。虽然说“解脱德”有种种的妙用,或者说“般若德”的观照就是智慧的观照,但是呢,它的体都是安住在不生不不灭的法身离体当中,那这个不生不灭的法身离体就是“法身德”,就像我们讲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的月虽然在全世界有水的地方到处现影,但是天上的月是不动的,虽然不动,但是同时又能够显现出无量无边的月影,那这个无量无边的月影就像“解脱德”,这个不动的月就像“法身德”。这是譬喻啦,实际上三德是不能分隔的,不像月跟月影是可以分开的,我们这只是个譬喻。所以“法身德”就是不动,在这不动的法身当中才能够起般若的智慧造了,乃至在般若的智慧造了当中能够起“解脱德”。其实这种三德虽然说是佛的功德,但是事实上也是我们修行人的一个依止处。什么叫依止处?就是你要常常去忆念,这一念真如,正念我们这个“衣领明珠”,具足不生不灭的法身,外在的境界它会有生灭的,但是这一切生灭的像,它本质事实上是不生不灭的,这个法身离体,所以你不要被外在的生灭所动,乃至于我们的心生灭的。就像这天气,刚来的时候天气很冷,现在天气很好,可能我们走了之后,天气又很冷,我们的心就像天气一样,变来变去,一下冷,一下热的。但是呢,你观察这一念能够起变化的心,也是全体真如,也是不生不灭的法身。那依止这种法身的智慧,随着境界起般若的观照,那么这个时候你也能够有“解脱德”。那这个就是佛的三德,合起来就是“真如”。所以为什么“三德”具足叫做“真如”呢?这个真是不虚伪的意思,如就是不变异,没有变化的意思,它能够随缘又不变。那真正什么叫不虚伪?我们认为世间可爱也好,不可爱也好,事实上这个都是我们心中想出来的,像这个只是我们心中所现的一个幻影而已。你说这个佛堂很庄严,外面垃圾堆看起来很难看,事实上难看也好,庄严也好,都是我们自心的分别,这个境界本身不讲话,境界就是境界,就是心所显现的影像而已,我们在心中虚妄得深,爱憎取舍的心,那这个就是虚妄。那所谓“真如”的真呢,就是不虚妄。为什么不虚妄?因为观察全体法身,全体都是我们法身所现的影像,那这个是真。那么如的话叫呢,就是没有变异,就是说外在的境界是生的生,灭的灭的,但是我们众生的法身是不生不灭的。今天我们做人,只是我们法身当中的人的果报的显现,但是我们法身当中所具足的佛法界的功德,上至佛法界的功德,下至地狱法界的法,是不增不减,“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六祖坛经所说的。那依止这个不的离体,安顿我们的身心,那么这个时候就住在如的境界当中,这个就是“真如”。依止这个“真如”的大缘境,就能够显现出“法身”、“般若”、“解脱”三德,但是“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只要我们有“一念不觉”,就在三德当中对应地起三障,般若德变“烦恼”,解脱德变成“结业”,法身德变成“生死”。为什么叫?“般若德”为什么变成“烦恼”?般若智慧的造了,那般若智慧的造了,它造了不动的法身。而“烦恼”是什么呢?“烦恼”是造了“贪”、“嗔”、“痴”,一样是造了的功德,但是一个是造向不动的法身变成般若德,一个是造向贪、嗔、痴的境界,变成烦恼。所以一样是能够了别的心,只是一个了别向清净的境界成般若德,当了别向贪、嗔、痴的境界,变成烦恼。所以,烦恼即般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它的体都是你这一念能够了别的心,只是说我们这一念能够了别的心你去了别什么境界。我们愿意在世间吃喝玩乐,愿意在世间放逸造罪业,那这个就是以我们真如本性当中的般若德的用变成染污的烦恼的用。但是你来到佛堂用功念佛、拜佛、听经、观察实相,这个时候就将原本烦恼的境界、烦恼的造了的功能转成清净的般若德的造了的功能。所以水跟冰,冰跟水是不二的,水结冻就变成冰,冰化了就变成水,所以“般若德”跟“烦恼”不二,亦复如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解脱德”跟“结业”,也是不二的。那为什么呢?这个“解脱德”就是业,创造中的清净的业、自在的业。而“结业”就是造种种十恶业,身三,口四,意三,贪嗔痴啊,杀盗淫妄啊等等这个业。一样在造业,但是一个是清净的业,清净自在,现佛净土啊,现种种的神变啊,千江有水千江月的业,自在的业;一个是被烦恼所捆绑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啊、起杀盗淫的业。一样是在造业,但是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染污的,一个是自在的,一个是被捆绑的,这个是业。再来就是“法身”即是“生死”,“法身”与“生死”不二。“生死”是个生灭相,生死流转,今天做人,下辈子又堕落三恶道,再又生天,这三界内的生死流转,三界外有变异生死的生生灭灭,这都是生死的境界、生灭的境界。生灭与不生灭事实上是不二的,与法身的不生灭是不二的。为什么?各位从譬喻上去理解就容易了解,就是能够做梦的心,是不生不灭的。而能够做梦的心,它所创造出来的梦境,却是生灭的。虽然是梦境生灭,但能够做梦的心,它是不增不减,不圬不净,没有任何生灭的。虽然说没有生灭,但并不是像冰块一样定死不动,它仍然随缘显现,随缘授勋,而后有种种生死的境界显现,所以“法身”与“生死”不二。所以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与三障惑业苦,是不二的。这个就是我们从“迷真起妄”的过程,原本是真如的这个体,然后呢因迷,变成我们现在三障的这个用。流转的原理知道了,所以我们接着依这个原理,我们就要“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戒、定、慧,都是要返妄归真,那么接着呢,我们主要就依着戒法来说。这个返不是说有个真正的来去向,而是把这个心停下来,就像古人说啊,“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那么所谓的“返妄归真”的这个“返”,不是说从此岸到彼岸去,而是什么呢?就是把我们的心停下来,这个就是“返”。就像那个央掘摩罗,他过去没有信佛之前,被魔所摄受,到处杀人,最后要杀他母亲,被佛知道,这个要造逆罪,绝对不可以让他成就这个逆罪,佛就示现另外一个人在他眼前,吸引他的注意力。央掘摩罗就反过来去追佛陀,他追得越快,佛陀也跑得越快,他追得越慢,佛陀也跑得越慢,容易保持一个等距离。央掘摩罗受不了了,他说,“停下来吧”。意思就是停下来让我杀吧。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是你还在动。这时候央掘摩罗听到,顿然醒过来,本来被魔所束缚的心,顿然就清醒了。这个就是“返妄归真”的返,将我的心停下来,也就是通过戒的力量将我的这种妄想心停下来。而“归真”,回复到我们本来面目的这个真就是归真。那怎么返妄归真呢?一个无明,就是我们现在充满黑点的世界,无明。透过戒的四科:戒法戒体戒形戒相这四科来返妄归真。我分别介绍一下,后面都会仔细讲,这个地方只是大略说一说。这个戒法呢,就是圣人制教,称之为戒法。圣人就是佛陀,戒法只有佛陀才能够制,不像经典,谁都可以讲,只要佛陀印可就可以了。戒法只有佛才能够制定,就像这个法令,必须由国家的国王或国家最高的司法单位才能够制定,一般老百姓不能制定的,这个就是戒法。那么这个戒法的重点是什么呢?它就是约束我们身口意三业,这个约束不是捆绑,而是什么呢?我刚讲的,把心停下来,把妄想心停下来的这种轨则,称之为戒法,当然包括五戒中、八关斋戒、菩萨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等等,这些轨则都称之为戒法。那这个戒法本身只是一种概念,一个法,一个无情的法,那怎么样纳入我们的心中呢?这个时候就暇想这个戒法构成心中的戒体。那所谓这个戒体,就是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个种子,就是透过我们如法地受戒的仪轨,然后在受戒的仪轨当中,我们发起大乘的菩提心。那发起大乘菩提心这是内在,还有外在的佛、法、僧三宝的这个坛成的内外和合加持之下,所以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的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就叫做戒体。有戒体的时候,就像这个法纳到我们心中去,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力量,所以这个称之为戒体。戒体怎么来的呢?它底下说啊,“要期思愿”。我们在三皈依的时候,不是拜下去都会要求各位观想吗?那么那个观想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我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个就是“要期思愿”。所谓“要期”就是说就时间来讲,我们受五戒啊等等都是尽形寿。受戒之后,我这辈子决定要这么做,这是时间上的“要期”;空间上的“要期”,是什么呢?就是十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境界,这个都是我们所要持戒的一个范围,就是空间上来说的一个“要期”,后面我们会详细说。“思愿”就是一种愿心,就是说我面对这个时间来说,尽形寿,空间来说,十法界,面对这样的时空的境界我要做什么呢?我的愿望就是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总的来说,这个就是菩提心,以这个菩提心为体,为内,配合外在的佛、法、僧三宝的仪轨、坛成。佛就是佛像,你受戒要有佛像;法就是这个诘摩文,你在受戒的时候念的这个文就是法;僧就是你的受戒师。佛、法、僧三宝的加持之下,配合内在的菩提心所结成阿赖耶识当中的一个善种子。这个善种子不是普通的善种子,它是有这个力量的,它是有一种任愿的防非止恶功能的力量,那这个就是戒体。我们后面会讲这个戒体跟一般的善法的那种誓愿是不一样,因为它由三宝的加持力和菩提心的加持力所成就的,所以它不是一般善业的种子而已,那这个就是戒体。这个是“要期思愿”。那有戒体还不够,你必须要保护这个戒体,戒体能保护你,但是你也要保持它。为什么说戒体能保护你?一个得到戒体的人他乃至梦中都不犯戒,更别说临终了。比如说他今天受五戒,真的到戒体的人,他即使在梦境当中遇到比如说杀生的事情,本来过去要杀生,但是呢有戒体的人一遇到杀生乃至过去杀生习气现前的时候,戒体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力量、防非止恶的功能,抗拒,说不能这么做。你不断不断地去保护它的话,甚至在梦中都能做得了主,乃至于是在临终,临终的时候也做得了主。那这个就是戒体的重要,戒体它能够保护你,保护你的戒行。但如果你不去注意它、破坏它,慢慢它的力量也是没有了。这种任愿的,所谓任愿就是自动起动,自己有起动的力量,这种自己起动的任愿的力量慢慢就消失掉了。要保护这个戒体的话,要配合这个戒行跟戒相。戒行,主要指的是我们的意业,戒相主要指的是身口业。戒行是意业的保护,比如说面对境界,本来想要杀生,但这个戒体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力量,告诉你不能杀生。比如说过去,你看到家里的苍蝇、蚂蚁、蚊子,就想杀它,但是有得到戒体的人,他看到这个境界,有可能第一念还会想杀,但第二念这个戒体就产生一种排斥的力量,告诉他不能杀生。但如果说他随顺这个排斥的力量、这种提醒的力量,然后就不杀生,那这个时候,就返回来熏这个戒体。戒体是个种子,它起这个现形来阻挡我们造恶业。那你随顺它不造恶业的时候,这是相同的善业,相同的善业,它就会返熏戒体的种子,使戒体力量更加强大,这个就是意业的保护,保护我们的这个体。

戒行、戒相底下说是称愿修行:称着本愿修行。你当初在登坛受戒的时候,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种本愿,也就是“要期思愿”的这个本愿来修行。戒体发挥出力量的时候,你就随顺它,不造恶业,这个总的来说就是“戒行”。那戒行之后就是戒相。因为它有意业的清净的防护的行为,所以表现在外自然而然就是清净庄严的相状。就像我们看印光大师、看弘一大师的这个相就是清净庄严,就是跟世俗人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并不是他穿的衣服不一样,也不是他有像世间人有化妆或是他矫揉造作,都不是。像这样的修行人一站出来,他即使不用挂什么主持、法师什么,任何头衔都不需要,你看到他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像这样的大德长老,你跟他在一起就知道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这个戒体,同时又以戒行去保护这个戒体,表现在外就是一种清净庄严的相状,这个是戒相。所以“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法、体、行、相这四个法,然后第一个“要期思愿”,第二个“称愿修行”。所谓持戒当然要先得到戒体,得到戒体有得到戒体的理论,我们后面会讲。那得到戒体之后你要怎么去保护戒体,有保护戒体的理论,也是后面会讲。得到戒体,保护戒体,戒体保护你,你保护戒体,不断辗转增上,最后就回复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将原本这种“惑”、“业”、“苦”三障的境界的心,慢慢地慢慢地转变转变,最后变成清净本然的清净法性,再次现前。这个就是道宣律祖以《法华》、《涅槃》的这种一佛乘的思想,来告诉我们持戒的“宗趣”。所以呢,你要了解这个道理的话,你持戒也是圆顿法门。什么叫做圆顿法门?你要懂圆顿法门的话,就像古德说啊,“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每个境界都是禅,都是圆顿。那么你是不懂什么叫圆顿的话,你就会说这个持戒是小乘,持戒是着相,那就很可惜了。所以各位要学这个《南山律在家备览》之后,别人再告诉你持戒是着相,你的心根本不会动,你只会怜悯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懂,他没有这个福报去听、去学习道宣律祖的这个关于戒法的开示。要是学了这个戒法的开示之后,他只要心中不要有成见,真正以这个法去体会、去思维的话,那就会真正地了解持戒真的是解脱的要道,很重要很重要。第一课的“总明宗趣”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