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三課 略明戒德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三課 略明戒德

SKU: FS9101685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第三课,略明戒德

我们先翻到最前面的大纲,宗体篇当中的第一个,戒法,圣人制教,称之为戒法。戒法当中的第一段,“通叙戒法”,我们介绍第二课的示相彰名.现在我们要介绍的主是第三课的略明戒德通途地叙说戒法的内容。我们再回到讲议第六面,就是略略地说明持戒有大的功德。就是说当你知道功德的时候你再修行,那就有力量,那别人怎么说你也不会动摇了,是这个意思。那么甲一的话呢,是圣道本基甲二戒有大用。

当初我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个“圣道本基”是告诉我们初学的人、初发心修学的人,戒是根本,初下手需要戒。第二个“戒有大用”是说,不只初学的需要乃至于通到成佛为止,都是需要戒法。所以这两科有这样的差别。甲一的“圣道本基”,成就圣道的根本的基础。就像大地,你要大地,才能够成长万物,你如果在虚空当中种花是种不起来的,一定要依托大地。那戒就是这个一切修行的功德的大地。我们看到这个文:

『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斯乃大圣降临”,这个戒法是大圣佛陀降临这个世界,“创开化本”,创立开演这个教化的根本。就是说,佛陀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度众生。度众生的时候,佛陀讲戒的目的又是为了要作为教导众生、开化众生的心的一个根本,叫创开化本。所以通过戒法将欲拯拔有情,这个“有”就是有情,说戒的目的是为了救济一切的有情,“同登彼岸”,同登涅盘的彼岸。所以底下是个重点,“为道制戒,本非世福”,佛陀制戒最终极的目的就是为了道,为了这个解脱道。“道”就是道路,通过道路可以通达到涅盘,我们讲“修道”嘛,这个就是说修这个法门可以通达到涅盘。那当然这个法门最主要的就是以般若智慧为主,因为有般若才能够到达涅盘,所以为了般若这个道,而来制戒,它本来的目的不是为了世间的福报而已。虽然说持戒能够得到大的福报,但这不是佛陀的真实目的。那你说得到世间的福报有什么不好呢,这个世间福报很可爱啊,那么求世间福报有什么不好?第一个,世间福报本身是苦,无常固苦,苦即无我。因为世间的福报本身是无常,无常,所以感召种种的苦恼。就像因为无常,所以你得到之后很容易失去,那就是爱别离苦。因为无常,所以你在追求的时候,要花很多的努力才能够得到,它不是定性的,因为要花很多努力才得到,所以是这是苦。所以不管你在追求也好,得到也好乃至失去也好,它本身都是苦,你得到福报你要守护它,也是苦。你看世间的福报大的人、有钱的人,那他会比我们一般的人更辛苦,为什么?因为他要守护他的财富,他必须花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即使他现在的心情可能不想要再冲刺,但他必须要强迫自己要不断地往前冲,冲到退休为止。为什么?他守护他的财富的话,他如果不冲,他就会被别人赶上,那这个财富就失去了。因为无常固苦,所以如果说我们今天持戒的目的只是为了世间的福报的话,那这样的话,整体来说太没有价值了,因为追求的是一个本质来说是苦,就是说看起来好像很快乐,但是本质是苦。就像《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的譬喻:像舔刀刃上的蜜糖,不足一餐之饱,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刀刃上的蜜糖啊,无知的小儿不懂啊,用舌头去舔,舔一口不可能会饱,但是那个舌头被刀刃割之后那种痛苦可能会好几天啊,吃饭的时候都很不方便。所以我们今天在持戒的时候,我们要确认目标,道宣律祖讲的“为道制戒,本非世福”,要确定这个目标。相反地,当你确定这个目标之后,你所得到的福报,远远超过你只是为了修世间的福报而来持戒。为什么?因为我们后面讲发上品心来受戒持戒。你发上品心的话,你尽量广大,你反而能够得到更大的福报,这个是不求而得的,福报更大。那这个是说明持戒的目的的果啊,是为了成就解脱。那接着从因上来看,从修因上来看:

『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

那就我们因地的修行来说,为什么我们要持戒呢?重点就是“烦惑难清”。就是说我们众生的烦恼啊,它是很难以彻底清除的,就像我刚刚讲的,它是深入骨髓。这个最经典里面它举譬喻“贪烦恼”,就像什么呢?就像这个布沾了油。各位每天都在厨房煮饭菜,各位都知道,比如说厨房的桌面上啊有油渍,你拿这个抹布一擦,这个抹布就沾满了油,很难去掉。我们这个贪烦恼的心就像沾了油的这个布一样,跟这个境界深深地吸附在一起,牢不可拔。而且这种贪烦恼还不是今生的熏习,而是无量劫的熏习,这叫“烦惑难清”。各位要是真的去用功修行,去对治自己的烦恼,就知道了。比如来到斋戒会,可能觉得心还是比较清净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可能一出了斋会,回到五欲六尘的境界的时候,那时候又是那个样子,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烦惑难清,要由方便”。所以“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治元”,就是对治烦恼的根源,元就是根本。戒定慧三学用来对治烦恼。那怎么样对治呢?底下举个譬喻:“戒如抓贼,定缚、慧杀”。比如说贼来到家里面来了,这个 时候你要把他先看到,你不要把贼当好朋友,让他随便坐,那这样东西就被偷光了。首先你要看到贼,把贼先抓住,看到这个贼就是脱戒 ,然后“定缚、慧杀”,用禅定的力量把它绑住,再用智慧把贼给杀了。你要先绑住再用智慧去破它的话,你首先要看到贼。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好了:譬如说世间的人,都觉得我用偷盗的方法或者我用打妄语的方法可以让我得来财富,很多人都是会这么觉得。事实上你今天得来财富,是因为过去生有这个福报,所以感召到这个财富。今生你固然用偷盗、妄语种种的方法得来的财富,固然也是有,但是呢,这个财富本来是过去生所修来的,反倒会因为说你今天偷盗、妄语等等的方法,使你得来的财富不牢固,很容易被夺走、被 破坏,而且还种下了三恶道的种子。但是世间人不懂这个道理,他会觉得妄语是好的、偷盗是好的,他把妄语也好、偷盗也好,都把它当作好朋友,杀盗淫妄酒都是一样,都认为这个是好的,当作好朋友,紧紧地抱住不肯放,觉得我的生命当中就是需要这些东西杀——盗淫妄酒,生命当中需要这些东西使我的生命能够更加滋润,就能够使我更加地快乐、更加地成功。他把这个贼当作好朋友了,那这个时候就不断地受这个贼的伤害,盗取他的功德法财。过去生的所修的福报、所修的智慧,就在杀盗淫妄酒当中不断不断地被消磨掉。各位看很多这种历史的公案,欢喜杀盗淫妄的人,他最后破坏他的功名、破坏他的福报。就是因为他把这个贼当成好朋友了。相反地,当你有持戒的话,“戒如抓贼”,你面对这个境界你就知道他是贼,不是好朋友。这个时候你就不会任由这个贼在家里面到处乱窜,所以相对的,你也不会再受到他的伤害了。这是第一个,要透过戒来抓贼,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戒。我们大家都受了五戒甚至菩萨戒,为什么我们要学?你学了戒之后,你才知道什么才是贼,才不会老是觉得说我是好人。为什么我是好人,我学佛这么久还是没有福报,我学佛这么久还是很多障碍,就不会这样怨天尤人,因为你就会知道说,原来我们心中的贼都还是不断地再活动。当你能够透过戒把贼给抓住之后,接着再用禅定的力量制服住,让他不动,再接着用般若无圣的智慧去破它,这个时候就能够真正地断烦恼,得到 解脱,所以这个叫“戒如抓贼,定缚、慧杀”,这是必然的程序。底下结论:“三行相因”。“三行”,就是戒、定、慧三行,互相为因。戒可以帮助定,定可以帮助慧。反过来说,慧也可以帮助戒和定。为什么呢?你持戒也要有智慧啊。为什么说你持戒要有智慧?第一个,当你有智慧,你知道为什么要持戒,你在持戒的过程当中就不会觉得好像很呆板。比如说你知道为什么要过午不食,你用知道去抉择,因为过午不食对修行有十大利益,你知道之后,你在过午不食的时候,虽然肚子有点饿,但是你觉得愿意修这种苦行,你觉得真的是有利益,你愿意断续做。或者因为在持戒过种当中,因为这个环境是染污的,有很多的障碍,那你有智慧,你就能够用种种的善巧方便去避开种种的障碍。就像律上举个例子,它说,有个修道人在山上打坐用功,看到有一只鹿从他的前面跑过来逃走。后面呢,猎人追过来,问这个修行人,“你有没有看到那头鹿?”他如果说有看到,猎人就会问他往哪里去,他要是一说,就会犯了杀戒。他要是说我没看到,就会打妄语,变成两难的境界。但这个修行人他是有智慧的,他说你自己看这个脚迹啊,你有看到就看到,没看到就没看到,别问我啊。这样就很善巧地把这个问题给化解了。你今天持戒要清净,尤其在这种五浊恶世,当然,一般世俗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要百分百持得清净,不容易,但是你如果有智慧的话,纵然没有百分之百,你如果持个七十、八十,那还是可以的。所以智慧可以帮助持戒,也可以帮助修定。那当然通过修定,也可以帮助持戒,这叫“三行相应”。“期须摄济”,即使说是帮助,这三个都是目互相帮助的、互相相摄的,这叫“期须摄济”。看第三段结论:

『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检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所以一个初发心的修行人务必要先学戒,就是你要知道戒的开遮、持犯。你知道这个戒怎么回去就应该好好持、好好学戒,尤其在座很多是受菩萨戒的,都是要去随学。第一个要学戒,第二个,“检策非违”,就是说,遇到境界就要检查身口意三业是不是有非、有违背戒律的过失,这样的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正慧”就是说符合佛法的智慧,跟清净的智慧是相应的,而不是狂慧。狂慧的人他不会重视戒律,他无所谓,而正慧的人因为他从缘起当中见到空信,所以他更深信缘起,那这个才是正慧。看下一段《资持记》的劝修:

资持云『五分功德以戒为初。无上菩提以戒为本。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智论所谓无翅欲飞,无船欲渡。圣言深勉可不信乎?』

劝勉“五分功德以戒为初”,五分就是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佛成成就的法身的功德。佛法身的功德无量无边,它可以总摄成五类,同样是佛的法身,从五个点来说明佛的法身的功德。第一个,戒法身。所谓戒就是调伏的意思,能够调伏一切的烦恼,不再造作一切的恶业,恶业永息,称为佛的戒法身。当佛证得彻证清净法身的时候,一切恶业永远停止下来,那这个就是佛的戒法身,用调伏的力量。果上能够这样调伏,一定有它相随顺的因,相随顺的因就是我们开始的这个初下手学戒。戒它有很多的名字:一叫做律,一叫做清凉,一叫做调伏,一叫做禁止 ……很多很多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调伏。所以这个戒不是说强压,而是说透过这个戒的方法来安定我们的心、调伏我们的心。你因地里面能够透过戒来调伏自己的心的时候,它事实上是跟佛果的五分法身中的戒法身是相应的,所以五分功德以戒为初。然后佛的无上菩提也是以戒为根本,我们刚刚讲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个已经没问题。“安有弃戒别求圣道?”,你说放弃戒法去求别的圣道这个是不可能的。举个譬喻,像《大智度论》里面说啊“无翅欲飞”。一个鸟假如没有翅膀想飞的话,“无船欲渡”,想过河但是没有船,那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总结“圣言深勉”。佛菩萨的圣言深深地劝勉我们,我们怎么可以不相信呢?这是甲一圣道本基,再来看甲二的戒有大用:就是它说不止是初学的需要持戒,乃至老修行也是要持戒,都一样的。

事钞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贤圣之依止者,必宗于戒。』

它从各方面来说,第一个从修利说,三宝之所以隆安,兴隆昌盛,来自于戒。为什么呢?第一个,佛陀说五比丘住世,那么佛法就住世。因为佛法赖僧团来弘传,只要有五比丘住世,就能够做一切的羯磨法,有羯磨法,僧团就能维持,僧团能维持,佛法就能住世。这是一个例子。各位想,我们又不是出家人,五比丘住世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还是很有关系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各位在家居士都好好学戒甚至好好持戒,那出家众也会受影响。比如说我们出家众看到各位在家居士对于戒法都很认真地学习、很认真地持守,我们也会警惕啊,我们也会有忏愧心啊,哎,在家居士都这么精进地持戒、学戒,我们这些出家众要是混啊,实在是啊,人家叫我们师父师父,不好意思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努力地去学戒、持戒。出家众能够努力地学戒、持戒,自然也会往下地影响底下的在家居士更加地增上,上下彼此互相良性地影响。相反地,当然,在家居士对戒法无所谓,出家众可能也无所谓,那诸位认为无所谓,那底下的在家居士更是无所谓,那这个三宝就衰了。纵然经、律、论三藏的经典都还在、讲经的光盘什么都还有,但事实上佛法已经在衰了,因为没有亲证。就像我们前一天带各位观修“暇满难得”的时候,观修这种“他圆满”,观察“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悲悯者”……所谓“教住”,我们那时候怎么解释?什么叫教法住世?不是讲经的光盘住世、网络上随时可以下载的资料住世,叫佛法住世,不是的。“教法住世”是什么呢?是有人亲证,真正能够将教法的功德在心中显现出来,那才叫做教法住世。三宝之所以兴隆,是因为教法住世,而教法住世是因为有人亲证了这个教法,那才是真正的住世。不管在家众还是出家众,真正能够透过戒法去持守,那这个时候教法就能住世。这是第一个,从利他来说,底下是从自利来说。“九道所以师训”,九法界除了佛法界之外乃至菩萨法界的九法界的师训,就是“以戒为师”的师训。“诸行之归凭”,我们一切定慧法门的归凭。你今天修念佛也好,参禅修止观也好,的这样的一个依托。“归凭”就是一个依托,就像大地一样,一个依止,也是要依托这个戒。那这个是因地里面,那果上贤圣的依止,这个“贤”指的是大圣的三贤位,小乘的嘉行位。“圣”指的是大圣初地,小乘初果以上。贤圣的依止都是依止这个戒法。以前达摩跟我们讲过一个例子,他说啊,像我们佛学院以前也曾这样开课过,一方面讲《六祖坛经》,讲心平何劳持戒,一方便又开比丘戒,告诉我们,宁可舍生命,也不能犯戒、也不能破戒。变得一下忽冷忽热,一下心平何劳持戒,一下又告诉我们为了持戒舍生命都可以。结果这个时候底下有出家法师的同学,出家法师他很疑惑:那到底要不要持戒,就去请问教《六祖坛经》的达公长老。达公长老就问他说,“那你心平了没有?”那个说,“我心没有平!”达公长老说,“那你还不好好持戒?”我们初学的时候心没有平,所以要努力地持戒。那贤圣他心平了之后,他是不是不持戒呢?不是的,他是承着五分法身的戒法身,这个戒的力量是任愿地现前,所以他是任愿地持戒,所以《六祖坛经》说“心平何劳持戒”,重点在这个牢。你心已经像大地一样安住在法性当中的时候,你的五分法身戒法身的功德自然开显,那自然开显的时候,不会像我们这个持戒啊到底要持还是不持,不持又过意不去,持了老想犯戒,它就任愿地跟法性相应的时候,自然能够调伏烦恼,诸恶不造。那个时候就不用劳顿地辛苦地去持戒,是这个意思,这叫“心平何劳持戒”。所以贤圣依止也是依止这个戒,乃至最后成就了五分法身,第一个就是戒法身调伏的功德。所以从因到果、自利到利他,都是需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