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九课 戒体相状

南山律在家备览 宗体篇 第九课 戒体相状

SKU: FS9101692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第九课,戒体相状

我们先看前面的大纲表,整个宗体篇分为戒法、戒体、戒形、戒相。戒法介绍完了,关于戒法的功德还有怎么样纳受戒法的仪轨都介绍完了,接着我们来介绍戒体。所谓的戒体是什么呢?就是纳法成业,将这个法纳受到我们的身心当中,成为清净的种子,叫做纳法成业,成就清净的业性。就是说这个法是很殊胜的、很好的,但是你必须要将这个法纳受到你的身心当中,这个时候你才有办法成就真正的功德。不然法是法,你的心是心,法再好跟你也没有关系,所以必须将法纳受进来。我们前面已经介绍怎么样发心、怎么缘境将法纳受进来。将法纳受进来这只是第一步,不是像很多人,受戒之后就好像得解脱一样,最后就变无学位了,也不学戒也不持戒,不是的,受戒之后你要做的是保护戒体。要保护戒体当然你要知道戒体是怎么回事,你才有办法去保护它,所以第九课我们接着来介绍戒体的相状。这当中分为三段:

甲一、所发业体;甲二、发戒数量;甲三、结示劝修。先看甲一:

甲一、所发业体

三皈依的时候我们至诚地发愿,在我们的心中所发动起来的业性,这个业性的本质是什么,叫所发业体。所发业体又分为三个方面来讲:

乙一、辨体多少

在三皈依、受戒之后,你纳受法界恒沙的善法,那么在你心中到底纳受的戒体有多少。就说五戒戒体一个,那这个戒体当中有具足多少的差别相在里头我们要知道。

▲事钞云『问:别脱之戒,可有几种?』

“别脱”就是别解脱。别解脱的这个戒法,总摄起来可以有几种?底下回答:                                                                    

答:约境示量论体约境实乃无量。戒本防恶,恶缘多故,发戒亦多。故善生云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等。

约境来示这个量。“境”就是说我们当初在登坛的时候,我们不是缘的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吗?那我们缘的是遍法界的这个境,所以依着这个境所生起的这个戒的量当然也是遍法界。第一个先说明这个戒体。论戒体是约着这个境界而生起的,我们讲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既然法界的境界无量,所以依着这个境界所生起的这个戒体的量也是无量无边。这是总说,以下再别说:因为“戒本防恶,恶缘多故,发戒亦多”。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之前要介绍缘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来发心受戒呢?因为我们回溯到戒的基本定义。戒的基本定义就是为了防止我们造作恶法。我们过去在没有受戒之前会做种种的杀盗淫妄等等的恶法,佛陀制戒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戒的力量来防止我们再去造作这些恶法,这叫戒本防恶。“恶缘多故”,众生造恶的因缘很多,十法界的有情无情都可以是我们造恶的境界,下至地狱,上至诸佛。因为恶缘很多,我们上次有说怎么倒就怎么起,所以过去这些都是我们造恶的境界,我们受戒之后就将这些境界反过来,作为我们修善的境界。既然十法界的依、正二报是恶缘,那现在都变成我们修戒的善缘,所以“发戒亦多”,依着这个广大的恶缘转变之后所发起的这个戒体的量也是多。所以底下引经典证明,《善生经》说,众生有无量无边,有十法界的差别,那我们所谓的戒就是我们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我们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你既然缘的十法界的众生的量来发起这个戒,因为众生无量,所以缘着无量的众生所发起的戒的量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这个叫“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等”。这个是总的约境界来说,这个戒体的量是无量无边的。比如说我今天约的人道,那不杀生是一个戒体。约的畜生道,不杀生是一个戒体。乃至约的天道,不杀生是一个戒体。十法界的众生无量无边,各类无量无边,所以约的不同的种类所发起的戒量也是无量无边。

答:举要统收—今以义推,要唯二种,作及无作。二戒通收,无境不尽。

虽然说所发的戒体的这个量有无量无边,但是以它的大义来说,分为两种。就好像我们说地球有六十五亿的人口这么多,但是总的来说就是男人和女人这两类,是这个意思。虽然戒体的量无量无边,但是总摄起来可以分为两种类别:一个是作戒,一个是无作戒,都是无量无边的戒体。依着无量的境界所发起的戒法都能够含摄在里头,就是“无境不尽”。这一段简单地来说,就是戒体广的来说有无量无边,总摄起来就分为两类:一个是作戒的戒体,一个是无作戒的戒体。至于什么是作戒跟无作戒,我们下面的仔细说明。

乙二、解释名义

解释作戒跟无作戒的名字跟义理。作戒、无作戒,各位可能听着会觉得很生疏,事实上《在家备览》我们学习之后会发现,它道理其实不是特别深,不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那么深,其实是没那么深。只是说第一个,道宣律祖的文字是唐朝骈体文,读起来会比较吃力,虽然很优美,但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第二个就是里面很多新的名词是我们过去没有接触过的。那你了解了这些名词的基本定义之后,你会发现事实上也就没有什么太复杂、太深的道理在里面。因为戒法大部分谈的都示相上的东西,所以并没有太深的义理在里面,就是你要去掌握那些名词的基本定义。像手摊开来叫手掌,手握起来叫拳头,手弯曲起来就叫手印。但不管叫什么,你就知道一个名字它所诠释的就只是一个作用而已,手掌、拳头、手印,就是一个手的作用而已,事实上本质就是个手。了解名词它所诠释的作用就可以了。▲事钞云『问曰:既知二戒,请解其名。』

我们既然知道作戒跟无作戒的名字,请解释它的这个名字的意思。这是一个问题。底下回答,回答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作”;第二段是“无作”;第三段是“戒”。我们先从戒来解释,然后再反过来谈什么叫“作戒”,什么叫“无作戒”。先看戒的基本定义:

『答云:直示—云何名戒。戒禁恶法。』

不管是作戒也好,无作戒也好,我们要了解它的基本定义之前,要先了解什么叫做戒。戒的基本定义叫做禁止。比如不杀生戒,就是告诉你禁止杀生;不偷盗戒,就是要禁止偷盗这个事情;不邪淫戒,就是禁止邪淫这个事情……所以戒本身就是禁止,通过禁止我们去造恶业,使我们不会去造三恶道或轮回的业,所以戒的基本定义叫做禁止。不管作戒也好,无作戒也好,它虽然相上不同,但它都有个共同的功能,就是“戒禁恶法”。就是作戒和无作戒发动起来的时候,都能够断绝恶法,让我们不去造作恶法,这是戒的基本定义。再看底下的引证:『答云:引证—故涅盘云。戒者直是遮制一切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

所以《涅盘经》里面说,戒主要是说遮止制约一切的恶法。要是一个受戒的人不作恶业,那这个时候就称之为持戒。所谓的持戒就是你的身、口、意三业能够随顺于你当初所受的戒。比如不杀生这个事情,你受了不杀生的戒,那你这个时候身、口就不要造作杀生的事情,乃至意业也不要起杀念。当身、口、意不做这种杀生的恶行的时候,那么这个就叫做持不杀生戒。不杀生戒是这个道理,所有的戒都是这个道理,在戒当中禁止你去做一些恶法,这些恶法你不去做,那这个时候这条戒就称之为持戒的行为。所以我们知道戒的基本定义是什么呢——就是禁止造恶。知道戒的基本定义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先看第一个,作戒。所谓作戒跟无作戒的差别在于:这个作戒是通过造作而生起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无作戒它是不用特别造作,乃至你在打妄想、吃饭、睡觉,它都能任愿地生起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叫做无作戒。一个是通过身、口、意的特别造作而生起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叫作戒。一个是任愿地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叫无作戒。我们先有这个基本的概念,再来解释作戒:

『答云:作—先明作戒体。论云。用身口业思为体。论其身口,乃是造善恶之具。』

先明作戒的戒体。作戒的戒体怎么来的呢?“论”就是《成实论》。《成实论》说,“用身口业思为体”。这个地方我解释一下,“身口业思”“思”指的是思心所。各位要是学过八识就知道,八识有它的兴亡跟兴所。我们可以举个譬喻,比如说镜子是很光明的,镜子上可以随着不同的因缘显现不同的镜像,但是这个镜像是依附于镜子的本体,从镜子的本体所浮现出来的影像。兴亡跟心所就类似于这个意思。兴亡就像镜子的这个本体,清净本然的这个体,可以显现万像的体;心所就像这个镜子上所显现的影像一样,所谓的心所就包括善的心所,心所也可以简单讲就是念头。善的念头就是善的心所,那恶的念头就是烦恼的心所。“思心所”是通于善跟恶的,看你是起善的思还是起恶的思,这都是思心所的作用。什么叫“身口业思”呢?就是能够推动身口业的思心所。简单来讲就是我们的身业、口业,是由我们的内心的念头所推动的,所以我们内心的念头也就是思心所,是作戒的体。我们再讲具体一点:我们在登坛受戒念三皈依的时候,长跪,然后嘴巴一边念:“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口中是念这个文,身体是长跪甚至是礼拜。那意业呢,是作种种的观想。意业的观想和意业的控制是主导的,身业的礼拜和口业的念这个文,这旨被意业的引导所产生出来的行为。所以你在念三皈依的时候,你的那一念求戒的心就是“身口业思”,这个就是作戒的体。所谓作戒是通过身、口、意的造作而生起的防非止恶的功能。也就是说你在念“我弟子某甲皈依依、皈依法、皈依僧”的时候,你身口意三业当下是清净的,不造恶业,所以这个时候它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称为戒。那它是由身口意刻意地造作所生起的防非止恶的功能,所以称为作戒。其实道理是很简单,也就是我们在登坛的时候念三皈依文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戒的防非止恶的力量,但是这个戒只称为作戒,因为它是由造作而生起的。

『所以者何。如人无心杀生,不得杀罪。故知以心为体。』

我们讲作戒的体就是内心的念头,你内心的求戒的心是作戒的体,身口的念诵、礼拜,这个只是辅助。就像有的人他无心杀生,比如说我今天走路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或者你从楼上丢个石头下去不小把一只蚂蚁给砸死了,这叫无心杀生,那这个时候并没有得杀罪。你虽然有身业的杀生的行为,但是你心中的意业并没有想杀它的念头,那这个时候就不够成杀罪。我们讲过,杀罪具五缘:是人、人想、起杀心、兴方便、对方命断。起杀心这个是最主要的因素,你要是没有起杀心,纵然是人、人想、兴方便、对方命断,这个是不构成杀罪的。所以杀盗淫妄的任何一条戒都一样,就是你有这个想要造作恶法的心,那才构成这个罪。也就是说身口的造作它只是个辅助,真正的造业的主是你的心,所以戒法它主要也是约的心来判断。有的人会说戒律只治身口不治心,其实不是的,戒律它也是要治心,约束你的心。你说我身体坐在这个地方都不动,但是我一直在想杀盗淫妄的事情,你说犯不犯戒?也犯,犯下品的缘方便罪。以后有机会讲持犯篇各位就知道,这是犯下品的缘方便罪。相反的,你可能不小心打死一只蚂蚁,但是你并没有想要杀它的心,虽然行为上有把它杀害,但是你没有杀它的心,就杀戒来说你不结罪,但是欠它一条命是有的,以后要还的,也许有一天因缘会遇的时候,它也不小心把你打死。就像古代的安世高,各位看过《安世高传》就是这个样子。他是古代安息国的太子,他是信佛的。后来他来到汉地,一方面是弘法,一方面是还命债。因为有一次他走在路上,遇到有一个人挑扁担,那个扁担突然弹起来,打到头就把他打死。安世高之前也告诉他的同伴说:“我在什么时候被某某人用什么方法打死了,你要告诉官府,这是我过去生欠他的命,叫官府不要治他的罪。因为他是证果的圣人,有神通,所以特意来还命。那一样,双方也没有杀他的心,也是无心把他打死,因为过去生他也是无心杀害对方。当然我们平常的时候要尽量注意。所以就是为什么我们出家人走路规定要眼睛看前面七尺的地方,虽然脸是平视的,但眼睛要往地上看。为什么呢?一方面是摄心,心要摄住才不会东张西望打妄想;还有一方面是护生。尤其是我们出家人都住山上,走在路上常常会有蚂蚁、小虫、青蛙什么的,走路的时候尽量要注意,不要不小心踩到它。虽然你是不小心踩到它,不犯杀罪,但是以后还是要还命。这是附带说的。总之就是心为业主,所以作戒的主体就是第六识的思心所,也就是你在登坛受戒念“我弟子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那个时候,你在念那个文的时候,通过身口意的造作会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那个时候就称之为作戒。作戒不是我们主要要得到的,作戒只是要得到真正戒体的一个前面的过程。当你作戒完了念三皈依大家去观想。作戒完了之后,接着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会结下一个善种子,那么这个善种子就是我们所说的戒体,也就是无作戒的戒体,这个是真正的我们想要得到的戒体。所以前面的作戒的戒体只是个前方便,当你念完三皈依观想完之后,这个作戒的戒体就消失了。作戒的戒体消失掉的同时,无作戒的戒体就同时生起。我们接着来介绍无作戒的戒全。先看第一段的“正示”:

『答云:无作—正示—『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三性,不藉缘办』

言无作的戒体是什么呢?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个,“一发续现”,戒体一发起来的话,无作的力量会相续地现前。就是说你登坛受戒,你只要一得到戒体的话,只要你那个戒体没有被破掉的话,它都会恒常地起现行。就是说你在睡觉的时候、放逸的时候或是提起正念的时候,这个戒体都是会恒常地起现行,它不只是个种子的阶位,它在一切时都会起现行。所以为什么说一个持五戒的人,他拜一拜佛的功德远远超过一个只受三皈依的人拜一拜佛的功德?就是因为你这个戒体它是“一发续现”的,戒体在你心中成就之后,它是任愿的,你只为产生无作的力量,不只是防非止恶,同时你有戒体了,你修一切善业,功德更加殊胜。一般在印度的习俗,比如说今天要去佛寺供养三宝,在出门前他们习惯先受八关斋戒。因为受八关斋戒之后再供养,福报远远超过普通的受戒的人,所以他们习惯在家里先受八关斋戒再去供养,这个时候的福报是千倍万倍地增加。就是因为你受戒之后这个戒体是“一发续现”,一发起来之后,无作的力量就相续地现前;第二个,“始末恒有”,“始”就是你从一开始登坛受戒得到戒体,这叫做始。“末”就是说到你往生。比如说我们受五戒,我们会念“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所谓尽形寿,就是你这辈子。那么你当初要期是这一辈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五戒优婆塞(优婆夷),所以当你命终结束的时候你这个五戒的戒体才会自动地舍去,这个叫“末”。“始”跟“末”的戒体恒常存在它的作用;第三个,“四心三性”,在四心三性当中都会具足。所谓“四心”就指的是受、想、行、识,这是心的四种作用。这个只是心的作用不同而已,事实上都是我们的心。就是说你的心不管在什么样的状态,都叫四心。“三性”就是在善、恶、无记当中,都会具足的,你的戒体的作用都会存在。你今天起善念戒体也在,你起恶念戒体也在,只是说你起恶念的时候戒体可能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功能。比如说你今天想偷盗,那过去的习气,看到好的东西想偷盗,那这是恶念,是属于烦恼心所。在恶念当中,这个戒体称为无作嘛,无作就是它的这个力量一直任愿地现前,当你想起偷盗的念头生起的时候,这个戒体无作的力量同时也会生起,会发出一种排斥的力量告诉你不要做偷盗。所以在烦恼心当中会具足,在善心当中也是会具足。就像我刚刚说的,拜佛是个善业,是个善心所,在拜佛的当中,戒体也是恒常地起作用,所以才会说有戒体,尤其你受的戒的等级越高,你这个修善的功德就越殊胜,这叫善心所。在无记当中也会具足,底下讲的睡眠当中是无记,也会有戒体,只要你戒体没有破的话都在。在四心:受、想、行、识当中或者在三性善、恶、无记当中都是存在的;第四个,“不藉缘办”,不必假借外缘就能够承办它的作用。不像前面的作戒,作戒你必须刻意地念这个文观想,才会有这个作戒的防非止恶的功能。无作的戒体它不是,它是阿赖耶识的种子,这个种子不断地起现行,不断地起现行的时候,它这个无作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四心三性是一直存在的,那这个是无作的道理。看下一段的“引证”:

『答云:无作—引证故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杂心”就是《杂心论》,是律典里面的一个论。“身动灭已”,身口的动作灭了之后,这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前面在受三皈依念三皈依的文,身业的礼拜、口业的念诵,当然包括意业的观想,这个是属于作戒的阶段。当作戒的身口意的动作结束之后,“与余识俱”,“余识”指的是后面相续的念头,就是说这个地方指的是无作的戒体。无作的戒体什么时候生起呢?当前面的作戒灭除结束之后,第二刹那无作戒的戒体就生起来,乃至未来不管善恶的念头,这个余俱识都会同时存在的。“是法随生”,这个无作的力量都会随之任愿地生起,故名无作。不假造作地任意生起。

『答云:无作—引证成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

在《成实论》里的〈无作品〉里面它说,“因心生罪福”,“罪”就是恶念,“福”就是善念,随着这一念心发起善恶念头的时候,乃至于无记的睡眠还有梦觉等,是时这个戒体的无作力量常常生起,就称之为无作。所以为什么我们前面一直在强调持戒跟世间的修善业是不一样的,因为持戒,比如说同样的不杀生,你是持戒的话,你有戒体存在,有戒体存在,这个不杀生的戒体就会恒堂保护你不去做杀生的事情。那你如果只是说做世间的善法不想杀生,那没有戒体的,因为无作的力量跟这个差别很大,未来的功德的差别那更不用说,功德的差别更大。但是就无作这个力量来说,只有受戒才有无作的这个戒体。乃至睡眠,乃至“梦等”,“梦等”还包括临终,这个很重要啊。假设你平常的时候就有这个戒体的力量存在,你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随这个习气到处去造恶业,不造恶业,就不会因为临终的时候起恶念而堕入三恶道,最起码下辈子还保持个人身。像经典里面它说,为什么一个人会到铜柱地狱去抱热铜柱?就是因为他在临终的时候看到俊男美女,有这个习气就去抱他,去抱他的时候这个俊男美女马上变上铜柱地狱,马上就受生了。如果他平常有受戒保护戒体的话,他习惯性的碰到这种俊男美女的境界,他自然而然戒体就会发挥出力量来保护他,让他不会趣向这个境界,不会趣向这个境界的时候,临终自然也不会趣向这个境界,他就不会堕到铜柱地狱里面去。所以睡眠也好,梦觉就是昏迷,乃至临终的时候,这个无作都有力量,临终只要没有断气,还是属于这期的生命果报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无作的这个力量都还在。如果要是断气了,比如入于中阴身,虽然无作的戒体已经没有了,无作的戒体已经变成善种子了,已经不是戒体了,它还是有剩余的势力在,还是一样碰到烦恼境界的时候会有排斥的力量在。所以为什么佛陀说今生持五戒,下辈子才能够得到人身?这个重点还不是福报,就是说你因为持五戒,那么有这个戒体的力量,你也常常保护这个戒体,所以在你临终的时候不会颠倒,不会造作三恶道的业。不造三恶道的颠倒业的话,下辈子至少还能够保得一个人身。所以这个就是戒体的无作的力量。我已经将作戒跟无作戒的名词大致都介绍过了,所以我们就知道我们要怎么保护戒体。戒体是阿赖耶识里面的善种子,所以你要保护它,就是要保护阿赖耶识里面的善种子。

乙三、显立正义

显立正义,就是说正式地来说明戒体的相貌。我们都知道戒体是阿赖耶识里面的善种子,就作用上来说,它是一种无作的力量。至于这个戒体——阿赖耶识里面的善种子,它透过什么样的原理能够“返妄归真”,乃至趣向佛果呢?那这个就必须要透过教理上的校量证明。南山律祖它有个很殊胜的地方,就是除了用《法华》、《涅盘》来圆教宗的义理之后,第二个殊胜就是它用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来诠释戒体的相状。那这样的话就能够跟唯识学这种“赖耶受熏”的这种原理相衔接在一起,所以我们这个持戒就跟修行很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虽然理论上我们也都知道持戒可以帮助修行,但是呢它的详细的意义只有在道宣律祖用阿赖耶的种子这种观念来做衔接之后,我们对于持戒能够帮助修行才有更明确的认识。

约圆义以示体相—『欲了妄情 须知妄业 故作法受,还熏妄心 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

“约圆义以示体相”,依着南山律宗的圆教宗来显示义理的相状。依据“欲了妄情”,这个是我们持戒乃至修行的一个最主要的宗旨,这个我们要常常掌握这个宗旨,不要搞错了。这个“妄情”就是我们的妄想执着的心,妄想执着的心是无量劫来的熏习。不要说无量劫,今生从小到大,从早到晚,只要我们的心中没有起正念的话,那都是跟妄情相就,整天不断地熏妄情,在阿赖耶识里面熏了无量无边而且非常浓厚的这种习气。无量劫熏习的这个种妄情要了断的话,必须有个下手处。就是说通过般若波罗蜜的力量能够破妄想心,但是就一般人来说,般若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刚开始的时候还使不上力,所以必须有个下手处。下手处就是一下一句“须知妄业”。这个“知”就是觉察的意思,也就是说透过戒的力量来觉察妄业。我们说“起惑”、“造业”、“受苦”,惑、业、苦三障的流转。“起惑”就是起烦恼,起贪嗔痴的烦恼,起我法二执的烦恼。起了烦恼之后自然“造业”,造十恶业或十善业。最后“受苦”,就是我们现在的果报体身心的不安定乃至六道轮回种种的苦恼。所以戒、定、慧的目的就是要断除“起惑”、“造业”、“受苦”。先从“受苦”这人事情来说好了,这个苦果的果报身已经成就了,比如说我们的身体不好,或者内心的智慧的卑劣、福报不够乃至人道的果报这些等等的,都是苦果。那这些苦果要怎么改变呢?就是通过忏悔。所以我们每天为什么要拜八十八佛,因为无量劫乃至今生所造的恶业太多了,现在也不断地在造,所以要通过忏悔的力量来改变这个苦果,使苦果的这个业能够慢慢转变。所以你看,通过忏悔的修行之后,慢慢的我们的这个果报身心能够改变。比如说一个人过去没有忏悔之前,他的相貌就是一脸的苦恼,看起来就是没有什么福报,但是他很精进地修忏,经过两年、三年、五年乃至十年之后,他整个外相乃至整个心都完全改变了。这个就是通过忏悔来改变苦果的方法。单单如果说通过忏悔来改变苦果,这个还只是消极的,必须要往上推,就是要指出这个业。因为有恶业才能感招到这个苦果,那你只是在苦果上不断地忏,但是你恶业不遮断的话,不消除,一边忏一边造恶业,就像一边装水一边漏水,没完没了。所以用忏悔对治苦果之余呢,就是要控制这个业。那怎么控制这个业?就是透过戒力量。我们透过持戒之后,佛陀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我们就能够控制我们的业,不造三恶道的业,乃至于透过持戒能够避免生死轮回的业。比如八关斋戒来说,前面的杀、盗、淫、妄四个,是三恶道的业,后面的过午不食乃至不着香花鬘等等的,是属于轮回的业。透过持戒的方法来遮止三恶道乃至轮回的业,那这就是对治业。但对治业还不够究竟,要更进一步地破这个“惑”,破这个烦恼的根本。而破烦恼的根本就是要透过定、慧的力量,透过先修定,修定之后心能够像镜子一样,能够照大千,清楚分明地能够照了一切万物。照了一切万物之后,接着智慧的火光就能够焚毁、破坏一切的烦恼。这是用定慧的力量来断惑,这个惑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妄情。虽然说没有错,要破除轮回的根本这个妄情要透过定慧的力量,但是你还必须假设后面这个戒的力量来止住这个业,乃至于透过忏悔的力量来安定我们的身心,来止住这个苦果。所以修行当中必须有主有伴。主就是就断烦恼、了生死的这个“主”来说,当然是定慧的力量,透过定慧的力量来破这个惑,但是必须要有兼带的助行,就是透过戒来止住三界的恶,还有通过拜忏来止住身心的苦果。所以我们对修行的基本的原理必须要认识,你有基本认识的时候,再让你去持戒你就有欢喜心了,因为你知道持戒可以止住这个业,三界或恶道的业。止住业之后,不会再继续滋润苦果,同时往上通,它可以作为定慧的一个基础,这个时候你对持戒了解这个原理之后你就会有欢喜心:“哦,持戒之后我苦果不再相续、不再增长,现前的苦恼的身心不会再继续蔓延下去。往上通的话,因为持戒,可以使我定慧的力量渐渐地生起,而能够断烦恼,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欲了妄情,须知妄业”,这个“知”是了知,就是透过戒体的力量来觉察妄业。我们前面讲戒体是任愿现前,无作的力量,所以当面对染污境界的时候它自然而然能够生出一种排斥的作用,使我们不会入于染污的境界。就像早上说的,入铜柱地狱的那个境界现前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中有戒体的话,心不随这个境界而转,那也不入这个地狱里面去,所以“须知妄业”来自戒。有这个戒的话,就能够往上推,就能够了断妄情,能让定慧发出力量来破我们的妄情——我们的虚妄分别人。修行的宗旨是“欲了妄情”,下手处通过戒来“须知妄业”。这个是整个修行的原理,大小乘经论的原理都是这个原理,只是说大乘的修行方法是“巧”,小乘的修行方法是“拙”,“巧”“拙”的差别。但是“欲了妄情,须知妄业”的戒定慧这样相配合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知道原理之后,“故作法受,还熏妄心”,这个是属于作戒的过程。“作法受”是指透过受戒的仪轨的羯磨法来纳受戒体,纳受戒体的时候也就是“还熏妄心”。就是说透过“作法受”的过程,也就是作戒的过程,来熏这个虚妄的心。妄心的心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你在作法的时候就是同时在熏阿赖耶识,然后在阿赖耶识当中要熏成一个无作的种子,但这个阶段是属于作戒的过程。“于本藏识,成善种子”,当你作法戒经过三番羯磨之后,这个时候作戒舍掉,无作的戒体在你阿赖耶识当中被熏习成就了。前面作法受来熏,三次羯磨之后无作的戒体就被熏成了,在阿赖耶识当中就成就一个善种子,而这个善种子是相随顺于佛种子的这个善。要是以圆教宗来说,它是一个相随顺于佛的善,为什么?从前面预习发戒开始我们就提到,我们在登坛的时候,我们的心是缘的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界,心的作意是三种誓愿,断恶、修善、度众生的三种誓愿。这样的广大的心量跟佛的遍满法界的法身是相应的,所以这种善种子是随顺于佛的种子,“此戒体也”,那么这个就是戒体。这个就是道宣律祖的大智慧所在啊,他老人家三十出头就写出《行事钞》,解释名义这个文是出自于《行事钞》。他三十出头就有这样的智慧写出这样的文,那真的是一看就知道是再来人啊,那个时候的中国汉地还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他能够有这样的见地,那真的是过去生无量劫熏修的善种子。我们了解戒体的相貌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然后呢它的作用就需要控制妄业,控制妄业之后就能帮定慧了了断妄情,这个是戒体的功能。我们讲戒体是它这个善种子,是善种子的话,我就可以以世间的种子来作个模拟,来帮助我们来了解善种的这种强大的功能。底下灵芝律师注解种子有十义,那我们先从世间的种子来说起:

(附)种子十义:一、从众缘生。二、体性各异。三、生性长存。四、任运滋长。五、含蓄根条花叶等物。六、虽复含蓄、相不可得。七、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九、辗转相续。十、出生倍多。

第一,从众缘生:世间的种子也是一样要有众因缘和合之下才能够生起树的种子,必须有树还外在的水分、养分……种种的力量的共同和合之下,才能够产生出树种子。

第二,体性各异:就是说每个树的种子它的体性都是不一样的,花有花的种,树有树的种,各各不同。

第三,生性长存:树的种子在没有开花之前,它所潜藏的生长树的生性的这种潜能是长存的。听过有的树种子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把它种到土里,但是几百年或上千年后再把它种到土里之后,它的叶子居然能长出来。这就叫生性长存。

第四,任运滋长:当你把它种到土里之后,只要给它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等,它就能够任运地滋长根茎、花叶等等的。

第五:含蓄根条花叶等物:树种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圆圆的种子,这当中看不出有根茎、花叶这些东西,但是它有这个潜能,它含蓄了这个潜能,它未来能够生长出根茎、花叶等等的物品。

第六,虽复含蓄,相不可得:虽然它未来能够产生根茎、花叶,也就是说它含蓄这样的功能,但是从树种子的外相上来看是看不出来,相不可得,看不出这圆圆的种子里面具足根茎、花叶的潜能,看不出来。

第七,遇时开绽:虽然看不出来,但当因缘会遇,你把它种到土里去,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的时候,时间到了它就能够长出根茎、花叶。

第八,子果不差:什么样的种子就长出什么样的果实,这个是绝对不会有差距的。是个苹果的种就绝对会长出苹果,而不会长出梨。是个花种子,就会固定地长出花,而是不会长出水果,这是子果不差。

第九,辗转相续:种子能够开花结果,开花结果之后,果中又具足很多种子,又继续能够散布出去让这个种子变得越来越多,叫辗转相续。

第十,出生倍多:因为辗转相续地生长出更多的花果,那花果当中又有更多的种子,所以出生倍多。

那这是说世间的种子,那回归到戒体的阿赖耶识的善种子,一样是这个道理。阿赖耶识的无作戒的善种子:

第一,从众缘生:内在的三种誓愿的菩提心,然后缘的十法界的境。外在的话,佛、法、僧三宝的坛成,受戒时候的佛像是佛宝,受戒时的仪轨是法宝,受戒和尚是僧宝。通过外在三宝的加持还有内在菩提心的发起,在因缘和合之下,就在阿赖耶识当中熏起的一个戒体的种子。所以这个种子也是假借众缘而生起,而这当中的每个缘都不能错。我们之前讲那么多堂课,就是告诉各位内在怎么作意:三种誓愿,然后缘着十法界有情无情的境界,这是内在的作意;外在的是佛、法、僧三宝的境界,该怎么运作。缺一个缘,这个种子就没有办法生出来,所以要受戒的话,就要先把这些因缘搞清楚。第一个从众缘生,这是根本。我们说受戒持戒之后有大功德,有大功德的前提是就是第一个你要先得到戒体,所以对于每一个得到戒体的因缘都要很清楚,尤其是内在的作意,这个很重要。

第二,体性各异:戒体的种子它体性各别,是不同,有上品、中品、下品。你发心不同,那你所得到戒体的种子的体性那也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差别的作用。就是说你如果得到一个下品的戒体,你未来持戒能够感召的就是人天的果报而已;那么得到中品的戒体,未来感召的就是二乘的果报;你得到上品的戒体,未来感召到成佛的果报。这个体理是各各不同,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受戒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个体,要确认它的正确的方向。

第三,生性长存: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下这个戒体的种子,那这个戒体的种子它是长存的。虽然说我们受戒之后,“我弟子某甲,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这个戒体的种子它只是说你这个戒体的无作力量它只是尽形寿,这辈子有无作的力量,但是生命结束了,到下一世它虽然没有这种无作的力量,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善种子。因为戒的种子可以使我们和三宝结深深的缘,而趣向解脱。甚至如果说因缘非常不好,堕落三恶道,堕落三恶道之后能够迅速从那里出来,也是因为有这个戒体所转变的善种子的力量,把这个众生从三恶道里面给拉出来。所以它的生性长存,能够成就未来的功德或者牵引趣向成佛的这种力量是长存的,因为它就算没有无作的力量,下辈子戒体转成普通的善种子,它还是有引导我们趣向成佛的力量,这是生性长存。

第四,任运滋长:我们就这一世来说,这个戒体的无作的力量,它是任运不断不断地显现。前面我们讲,在善念、恶念或无记的念头当中,这个戒体的种子它是不断不断地在发挥作用,不断地发挥作用甚至我们随顺这个种子的力量的话,这个戒体的种子会不断不断地滋长它的势力,戒体会越来越有力量。

第五,含蓄根条花叶等物:就是说戒体能够成就未来种种的功德。我们之前讲的比如说受五戒,有世间的福报还有出世间引导到涅盘的功德;受八关斋戒还有灭罪的功能等等的。那这些未来的功德就是根条花叶。刚开始受戒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就是在佛前受戒,什么功德、福报,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你要知道你所纳受的这个戒体就像世间的种子一样,种子看不到枝叶花果,但是它却含蓄地含藏着能够长出枝叶花果的能力。你刚纳受戒体虽然说你什么功德、福报都没有,但是这个戒体只要你不失去,你不断地保护它,它这个戒体当中就含藏着能够成就未来福德乃至功德的这个力量,是含蓄着这个力量,而且前面讲了生性长存,只要它没有被破坏的话,这个力量是长存不失的。

第六,虽复含蓄,相不可得:虽然说你这个戒体当中含藏着未来的福德、功德,乃至未来成佛的果报,都在这个戒体当中,戒体跟佛果(佛的五分法身)相随顺的。虽然含蓄这个功德在里头,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你看不到,所以叫相不可得。就像世间的种子一样,它含蓄根茎花叶,但是外相上看不出来,看不出来但不是没有。我们怎么知道有呢?戒体的话,我们怎么知道它能够含蓄功德呢?是从圣言量,佛陀的开示。前面我们引了很多经论,经论当中佛菩萨所说的关于持戒的功德,这个圣言量我们相信它。不止圣言量还包括我们看到很多人持戒之后确实是有这种功德相状的生起,因此我们就相信这个事情。

第七,遇时开绽:就是当你认真地纳受戒体、认真地持戒之后,当它累积的力量能够超越你的障碍的话,它就能够将福报、功德显现出来。就唯识学来说,种子它成熟是种意熟的作用,意熟就是意识而熟,种子种下去到开花结果它有个时间差,但时间到了之后种子就能开花结果。你刚持戒的时候你可能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福报、功德,那是因为你过去的不好的种子的果报还没有结束,但是你好好持戒,当你过去不好的恶业的种子显现完了,这个时候你因为持戒所生起的福报、功德的种子就能够开花结果。你现在感觉好像刚持戒还是障碍多,那是因为过去的罪业种子的势力还在,当这个势力结束之后,再来就是持戒的功德种子显现出来。乃至于你持戒真的很严谨,然后配合拜忏等等的话,因为持戒的力量能够灭罪,所以你之前罪业的种子的显现能够提早结束。就像前面我们讲八关斋戒,你受持八关斋戒能够灭罪,因为受持八关斋戒就像前面讲的如强将,一个很强大的将军来带领军队。那因此它有很强大的灭罪功能。你常常受持八关斋戒,就能够提早将过去的罪业的种子的势力给消除掉,而使持戒的功德提早显现,这个叫遇时开绽,时间跟因缘到了,就能开花结果。而这个时间因缘是你能够控制的。什么叫你能控制的呢?就是你好好持戒加配合忏悔,这个时候就能提早开花结果。就像那个花,我们世间人种花现在技术越来越好了,可以让花催生能够提早开花结果,不但能够提早开花,而且越开越漂亮,比以前还要好看。所以一样的道理,世间法是这样的道理,佛法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不断地去创造这种戒善的因缘的话,当这种戒善的因缘够强的话,它能够改变过去的罪业的力量,使这个功德提早显现,这个叫遇时开绽。所以说我们要忏悔业障,忏悔业障就一方面来说,你就是要好好地拜忏,拜八十八佛等等的来忏悔业障;另一方面从积极意义来说,你好好持戒、严谨地持戒,那么这个也是一种忏悔业障的方法,因为“从地而倒还从地起”嘛。当初业障就来自破戒犯戒,所以你今天忏悔的话,除了拜忏之外,就反过来好好持戒,那么这个也是很好的忏悔的方法。遇时开绽的这个时是我们可以自己去控制的,我们去努力啊,这个时间就会提早。

第八,子果不差:因果相随顺的,你今天发了上品心种下这个圆顿种,那么未来呢感召的就是成佛的果报,这个是不会有错谬的。

第九,辗转相续: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它是种相续的,就是它这个无作的力量不断地起现行,现行的时候你又保护这个戒体,现行又反熏回去这个种子,这个待会儿我们下一段会讲。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辗转相续,这个力量越来越强。

第十,出生倍多:戒体的种子力量也好,或者是戒体的功德也好,都是辗转不断不断地增广,出来倍多。所以从世间的种子的十种意义,我们就会体会出戒体的种子亦复如是这个道理。简单地来说,就是你种下去之后,你只要不断地去保护它,它就能够开花结果,然后在这当中能够产生福德力和灭罪的功能,乃至于引导趣向出世的解脱。就像世间的种子一起,种子看起来不起眼,但是能够开出美丽的花。你看那个水仙水,种子就你蒜头一样,实在是不怎么样,但开出来的水仙花是很庄严的,一样是这个道理。那这是譬喻,透过譬喻帮助我们了解,底下我们就正式地约着理论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接着看下一段:

约受戒之后的随行来说明持守或违犯戒体的原理。前面的种子十义是透过譬喻来说明,而“约随行以明持犯”,这是正式地以理论来说明种子的功能。先看到第一段的谨奉,就是能够很谨慎地来奉持守护戒体的话,戒体能产生什么样的功能。

约随行以明持犯—谨奉—『由有本种熏心 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这个就是戒体的功能。“由有本种熏心”,心指的是阿赖耶识。这个是约着前面来说,当我们受戒之后在阿赖耶识当中就会熏起一个种子,那这个就是戒体的种子,也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本种”,它是成就未来功德的一个根本,叫本种,熏到我们的心中。“故力有常”,戒体的力量是恒常相续地存在,就像前面讲的“生性是长存的,是任运滋长的”。“能牵后习”,“后习”指的是后来的随行、戒行。因为有这个戒体,才能够衍生未来的所谓的戒行,不然的话,你说如果只是做不杀生等等的事情,没有戒体的话,那纯粹只是世间的善法。那因为你有前面的戒体,我们为了保护这个戒本而去造作种种的努力,那么这个时候才称之为戒体。所以这个地方所说的“后习”,后面的习性、后面的行为,这个指的是戒行。这个戒体能够引发这个戒行,所以“起功用故”。“功用故”就是防非止恶的功能,就是有戒体在,能够引发戒行。那我们也可以解释说因为有这种戒体的力量恒常地相续,所以能够牵引后来的防非止恶的这种习性,这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就是“起功用”。这个“功用”是什么呢?底下说的重点:“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在一切烦恼的境界当中,戒体恒常地能忆。所以“能忆”就是说面对任何染污的境界,它能够不断不断地起现行。就像母亲一直看着小婴儿,随着小女儿的活动她可以不断不断地观注他,这个叫能忆。因为能忆,所以能持,能够持守这个正念不失。因为在染污境界的时候,这个戒体会不断地起一种排斥作用。排斥就是让我们不去做这种恶行,会任运产生这种力量,因此能够持守我们的正念不失去,这个叫能持。因为能持,所以能防,就是能够防止我们去造作恶业。所以“能忆能持能防”就是戒体产生的随行的功能。就刚刚讲,因为有戒体,所以能够牵引后习,后习就是后来的戒行、随行,也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能忆能持能防”,在一切染污的境界当中,这个戒体不断地起作用,是能忆。因为不断能忆,所以能够持守正念不失,这是能持。因为持守正念不失,所以能够使我们不去造恶业,这个是能防。所以就是能忆能持能防。这个就是戒体无作的功能,戒体的殊胜就在于它是无作的。因此“随心动用还熏本识”,这个“心”指的是第六意识的心,“识”指的是阿赖耶识。意思就是说这个戒体的种子会起能忆的现行,因为能忆的原因,如果你还继续保护它、保护戒体的力量,也就是说戒体它发挥出这种提醒功能的时候你随顺它,然后不去造恶业,你这个时候就是同时也在创造一种相应的戒体的善业,那这种善业的现行也能够返回去熏这个种子。也就是种子会起现行,而现行会熏种子,它们是自类相续,互相熏习。什么叫自类相熏?比如说一个人他贪烦恼很重,当他起贪烦恼的时候,他不去克制它,而是去随顺贪烦恼去造作一些不好的业,这时候这个现行又会反熏贪烦恼的种子,所以贪烦恼起恶业,恶业又反熏贪烦恼,这叫自类相熏。那戒体也是一样,戒体会产生一种清净的力量,然后你随顺这种清净的力量去保护它,而不去造恶业,那这种现行又会反回来熏你这个戒体。所以你要是越保护戒体,戒体起现行,现行反熏戒体,你不断地保护它你等于在不断地熏戒体的力量,你的戒体就越来越强。那相对的,如果说戒体起现行,我们不管它而放任去造恶业,那么这个时候一样,会反熏我们的烦恼,同时也会破坏戒体的力量。它起现行,你破坏它,第二次起显行,你又破坏它,破坏到最后,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强,戒体的力量越来越薄弱乃至到最后没有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之前是鼓励各位说如果有因缘的话再去重新受戒是好的,因为大部分在家的环境很容易使我们产生烦恼的造作、烦恼的心,而去破坏我们的戒体。所以如果再有受戒的因缘,你又再去如法地发上品心来受戒的话,再重新熏这个戒体,让戒体的力量更强。就像那个机器用久了再去维修一下、补强一下。但是这个补强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根本的是你面对境界,就是要随顺这个戒体能忆能持能防的功能,然后不要去造恶业,不要造恶业的时候就能够反熏这个戒体。因为刚刚讲自类相熏,你保护戒体的这种清净的善业,这种善业的现行它会反熏你这个戒体,因为你是为了保护戒体而来造作这个善业。比如说杀生这个事情,遇到想要杀生,比如过去吃荤的时候,看到鱼就想要把它杀了吃。但是有了戒体之后,你看到鱼可能第一念你还是有想杀的习气,但是第二念你的戒体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力量。那你就随顺这个排斥的力量告诉自己:“我是已经受戒的人,我应该保护我的戒体”,那你因此不去杀这个鱼。你这种善念是为了保护戒体,这个善念是个现行,现行又反熏你的戒体,使你的戒体至少是不杀生的这个戒体的力量更加地增强,这叫“随心动用还熏本识”。随着第六意识的心的清净的造作又能够回过来熏阿赖耶识里面的善种子,使戒体的力量越来越强。刚开始受戒的时候可能戒体都不见得是特别的强,你说刚开始受戒的时候,登坛啊、发菩提心啊,那个可能刚开始是有,但是力量还不是很强。但是你受戒之后,不断不断地以清净的行为来保护戒体,那这种清净的行为就会不断地去熏你的戒体,那戒体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大部分的人不会一开始受戒戒体就非常强,而是不断地通过持戒之后,使戒体的力量越来越强。你看要是一个真正地持戒修行人,他出家越久你更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戒的力量。刚出家的时候他可能也发了上品心,也纳受了上品戒体,但刚出家的时候你从他身上可能感觉不出太多戒的清净的力量,可能你能感觉到他身上所散发的道心,刚出家的时候是有道心的,但那种戒的清净的力量还不是很强,但是出家久了随心动用还熏本识,不断地持戒、修行,戒波罗蜜的力量越来越强,到后来你一接近他就能感觉到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清净的力量,这个也会影响到你,这个就是戒体,就是后面的随行。戒体会产生出能忆能持能防的功用,那能忆能持能防的功用当中你随顺它,这个时候就会反熏戒体,这个就是后来不断地随行,以随行来加强戒体的力量。最后总结:“如是辗转,能静妄源”。辗转不停,戒体的种子起现行,现行再造作善的现行,再还熏这个种子,那么接着种子的力量更强,再起现行,现行再还熏种子,这样辗转的种现互熏,“能静妄源”。这个“静”是安定的意思,能够安定“妄源”。“妄源”是我们的烦恼,当然你也可以说“妄源”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佛性本来就是清净无染的,只是被我们的妄想所熏习,变成这种惑、业、苦的状态。但是你透过持戒的力量,种现相熏,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原理:种子跟现行互相熏习。那么慢慢的,阿赖耶识里杂染的种子越来越少,清净的种子力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这个时候我们自性的功德慢慢就显现出来。看到左边小字的附表:

(附)持戒成佛三身

一者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离染行—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名为断德

二者修善誓—受摄善法戒—修方便行—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名为智德

三者度生誓—受摄众生戒—修慈悲行—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名为恩德

大体上跟前面的表是一样的,只是多了底下的果。证法身佛、证报身佛、证应身佛上多了一个。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就是说一、你透过愿断一切恶的誓愿可以成就摄律仪戒,那这个时候修离染行,这个我们前面讲过了,因为你修离染行可以恢复我们本来的清净心。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只是被烦恼所染污了。当你透过种种摄律仪戒的修行之后就会恢复我们本来的清净心,这个时候就能证得离染的法身佛,这人时候也就成就断德。所以断德,就是断除一切烦恼,这是一个断恶的誓愿;二、我们在佛前登坛的时候发起愿修一切善的誓愿,这时候在我们心中就会受摄善法戒,然后修方便行。方便就是以般若为首的六波罗蜜的方便,我们上次有讲过了。因为这个方便行,所以能够恢复我们本来的自在。为什么说复本自在呢?因为有般若波罗蜜。有般若波罗蜜的造了,所以我们心不随境转,所以就得到自在,这个时候般若的智慧所显,就变成报身佛,这个称之为智德,智慧彻底地开显。三、我们在登坛的时候发起愿度一切众生的誓愿,这个时候就会受摄饶益众生戒,然后引发修慈悲之行。我们之前讲修慈悲行可以成就趣向无相解脱门,在度众生的时候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四相的对立,所以能够恢复我们本来的平等心,不随着四相而迁流,这个时候就能证应身佛,然后就能成就恩德。恩德就是佛的三德当中的度化众生的这种大慈大悲。智、断二德是属于智慧的,恩德是属于慈悲的。当你在佛前登坛受戒的时候发起三种心、三种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你发起这三种誓愿的时候就能够一连串地“如是辗转,能静妄源”。所谓辗转,我们讲种性互熏,因为种性互熏所以能够修离染行,乃至于趣向三解脱门,乃至恢复三种的清净、自在、平等,乃至证得佛的三身、三德。我们不管学习任何法门,这个般若波罗蜜都很重要,佛陀说般若波罗蜜是第一波罗蜜。学戒也是一要,你如果学戒只是在戒的开遮持犯上下功夫,你本身没有智慧的话你持戒会很辛苦,因为你是硬拗,而且持戒的功德不是这么快显现的,那你这个时候很容易动摇。但是如果你学习般若的经论,了解了像唯识的道理、《法华》、《涅盘》一佛乘的道理。你了解这个道理之后再假借道宣律祖的慧眼、以《法华》、《涅盘》思想《解深密经》的阿赖耶的思想,来看爱戒持戒到成佛的原理,那你对持戒这件事情就会有信心,就不会像有的人说:“我持了戒之后反而身体不好,我是不是不该持戒?”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就算你持了戒后身体不好,你也会知道,这是重报轻受,当然前提就是你对这个不会太苦行到太过度,正常的话那就只是重报轻受,那你不空运 有信心继续去持戒,就不会动摇说我是不是持了戒之后身体不好,我是不是不该持戒或者不适合持戒。不会的,因为你真正了解这种持戒成佛的道理,还有阿赖耶性的种现互熏的道理,你真正了解之后,你对持戒能够帮助你得到今生乃至来世的解脱,你就会有大的信心,那你就会愿意去持戒了。这是谨奉。所以谨奉当中实际上还是要配合般若智慧的学习。我们这样讲只是跟各位讲个大原则,但是未来随着各位在经论上不断深入的时候,你们对道宣律祖这段话的感受会更深刻,那你想持戒的力量就会更强,当然也是要配合你常常去忆念这段话: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辗转,能静妄源。

这句话要记下来,它是总摄戒体的功能,记下来常常去体会它的道理,那你对持戒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再看第二段的“慢犯”,因骄慢心而犯戒的情况。

约随行以明持犯—慢犯—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

相反地,如果不勤加检察起心动念。什么叫不勤察呢——欲纵妄心。你面对染污境界的时候戒体就产生一种无作的力量,自动成了抗拒的功能让我们不去造恶业。但是如果我们不勤察,不去看好我们自己的心而去放纵我们的烦恼的话,乃至稍微放纵妄心。虽然是小小的放纵妄心,但是这种放纵妄心的结果一样,还熏本妄。从贪烦恼生起现行,你放纵它,还熏贪烦恼的种子,然后原本贪烦恼的种子势力增强,那戒体发起作用你又不随顺它,因此戒体的力量就会被削弱。这是一人消,一个涨,结果还熏本妄,更增深重。就是不断地熏烦恼的种子,使烦恼的力量越来越强,更增深重。那这个是说明戒体的原理,那相信各位透过这样的学习之后,对戒体就知道怎么回事,也知道该怎么持戒,就是种性互熏的道理,就是要去守护这个种子。接着看到甲二的发戒数量:

甲二、发戒数量

就是说我们受戒之后,在我们的心中到底发起多少的戒。

乙一、明境遍一切

要讲发戒境量之前先谈谈我们发起戒体的时候的所缘境这部分的问题:

总标—『俱舍云。戒从一切众生得定,分因不定。何以故。不得从一种众生得故。』

这是第一段的总标,总目标第一段就是总说。《俱舍论》里面说,戒从一切众生得这个是事情是决定的,不能说只是从某种众生来得,那是不行的。比如说今天受不杀生戒,那就是对遍十法界的众生我都不杀,你有这样的心生起,那才能够成就不杀生戒。你不能说我受不杀生戒,那么我就从今天刚始不再杀鱼、杀猪、杀鸭,但是有的蚂蚁、蟑螂什么的太讨厌了,我可能还是要杀。那这样子的心生起的时候,就不能得到戒体。所以你在登坛缘三宝境界的时候,你这个戒的生起一定是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来生起的,所以戒从一切众生得的这个事情是决定的。为什么?底下解释——不得从一种众生而得到这个戒体。就像世间很多的善人,他也不杀人,甚至他还保护动物,但是呢他喜欢吃鱼、吃虾,还特别喜欢吃活鱼活虾,那如果还是有这种心的话,那还是不能得到戒体的。至少你在受戒的那个时候,你那一念心是缘的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我都不杀,那这个时候才能够得到戒体。这是个总标,再看第二段的别释,定跟不定的道理。先说明不定。前面的总说说“分因不定”,分不定和因不定。分就是支分,因就是指内心的动机,因心。我们来看分不定的道理:

别释—不定—分不定—分不定者。有人从一切分得戒,谓受比丘戒。有人从四分得,谓受所余诸戒,即五八十戒也。

这个我们看27页的小字的分、分不定的表。戒主要是治身口的业。身业是杀、盗、淫;口业是两舌、恶口、绮语。总共有七支。戒主要是摄受这七支的业。“五八十戒从四分得”:五戒也好、八关斋戒也好、沙弥十戒也好,它是从四分得。所以四分就是说杀、盗、淫还有妄言,这四分。这个是俱舍论的说法,它是属于有部的,跟我们前面的四分律的说法是不太一样的。它这边的说法是,你受五戒或者八关斋戒、沙弥十戒,妄语这条戒只有治妄语这件事情,两舌、恶口、绮语并不治,所以这个叫分不定。那具足戒从一切分,也就是七分,从杀、盗、淫、妄到绮语这七分来得。依《俱舍论》这个宗的说法,你受五戒的话,妄语戒只有治妄语这件事情,那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才有这七支全部约束,但是依我们《四分律》中的说法,就是跟21页所说的一样,你受五戒实际上这七支都受摄。依《俱舍论》这个宗来说,或者从四个分支来受的戒,或者从七个分支来受的戒,这叫分不定。当然这个部分你要是能懂就懂,不懂关系也没那么大,你能够守护戒体是更要紧的,这个只是更进一步地就戒学上的探讨。这是分不定的道理,再来看因不定的道理:

别释—不定—因不定—『因不定者有二义。若立无贪瞋痴为戒生因,从一切得,以不相离故。若立上中下品意为戒生因,则不从一切得。』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看27页的表。所谓因不定,因的话指的是我们受戒时候的因,也就是因心,这念心的动机。因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约无贪、无嗔、无痴这三善心来说。你在纳受戒体的时候,无贪、无嗔、无痴必须要同时具足,这个从一切因得,所以三心要同时。为什么?因为只有三种的善心,无贪、无嗔、无痴必定不相离。有无贪,就自然会有无嗔、无痴,有无痴,自然会有无贪、无嗔,这三个事实上是会互相影响的。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知道了:你说为什么我们会生气?因为我们贪不到。比如说这个人讲话让我听了很生气,比如说他骂我,会让我很生气。为什么他骂我,会让我很生气呢?因为我贪爱自我。他骂我说你这个人很笨、很差劲,那我很生气是因为贪爱自我,贪受我们的身、我们的心,所以他骂我的时候我就会生气,起嗔,所以嗔实际上还是来自于贪。所以贪、嗔、痴三个心实际上是会互相影响的,所以你在受戒的时候,无贪、无嗔、无痴这三个心你必须要同时具足,要有这样的心愿:我未来受戒之后,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那必须同时具足无贪、无嗔、无痴的心。不能说我受戒之后,我期望未来跟无贪相应,但嗔跟痴就无所谓。不行,三个善心要同时具足。所以我们讲“因不定”不是约的三善心的因,三善心这个因是必定要同时具足的。那这个“因不定”是什么呢?就是下面所说的三品发心这个因是不决定的,或者上品,或者中品,或者下品。上品是大菩萨,中品小菩萨,下品是人天的发心,这个不从一切因得。为什么?因为你得到戒体只有可能是三品发心中的一种,不可能说你得到戒体三品发心同时具足,不可能,你要不是上品、要不是中品、要不是下品的发心。所以发心的因是不决定的,只有一品的心是定的,故三品的发心是不会同时具足,这叫因不定。所以我们再总一下:所谓不定有因不定和分不定。分不定就是有戒体四支或七支来得到这个分不定;因不定就是说,你受戒的时候的因地的心,或者上品或者中品或者下品,这个因是不决定的。所谓不决定就是说,这三个哪一种心都是可以得到戒体,所以叫做不定。

第二个解释定。定就是说,这个条件是一定要具足的,才能够得到戒体,所以叫做定。看到26页的定的部分:

别释—定—『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何以故。由偏众生起善方得,异此不得。云何如此。恶意不死故。』

先做个总标,“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就是说你在受戒的时候,杀盗淫妄等等的戒,我们讲在受戒的时候你的心必须要缘一切十法界的众生,我对他们都不做一切杀盗淫妄的事情,这样子才能得到戒体。你不能说我是人道众生,所以我就不杀人,其它畜生道、天龙鬼神他不是人我就不管了。你这样的心态来受戒那是不能得到戒体。或者说我受不杀戒,受不杀生戒,当然从今天开始我不杀人,但是我爱杀鱼来吃,那种心是不能够得到戒体的。你要受不杀生戒的话,人不能杀、鱼不能杀、蚂蚁不能杀……十法界的众生你都不能杀。所以必须要从一切众生得,也就是要缘的十法界的众生才能够得到戒体,这个事情是决定的。为什么呢?——由遍众生起善心才可以得到戒体。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心没有遍法界就不能得到戒体,为什么?——“恶意不死故”,恶心不止息的原因。恶心不止息,有什么问题呢?比如说我今天只发心我不杀人只杀鱼,但你杀鱼杀久了之后,你可能会杀其它众生。因为不管杀鱼也好、杀人也好,一样都是这个杀心。你要是能动刀杀鱼的话,那就有可能会动刀杀人,只要烦恼激烈的时候就有可能。或者说我不杀人,我也不吃狗肉所以也不杀狗,我就专门杀鱼、杀猪,但是你能够杀鱼和杀猪,总有一天你就能杀人和杀狗,因为这都一样的杀心。一样的杀心你去放纵它的时候,刚开始你能约制得住不杀人、不杀狗,但是后来杀心蔓延的话因缘具足,杀的行为一样会蔓延出去的。所以恶意不死,那这个戒也不能够成就。同时就这个圆教宗来话,就持戒这个戒体的种子它是成佛的因,跟佛的五分法身是相随顺的。而佛的法身是遍满整个法界的,所以你因当然也要遍满十法界,这样因果才能相随顺,你这个戒法的种子才能真正成为佛的种子、成为佛的因,所以因果必须要相随顺。所以我们在登坛受戒的时候,我们都必须要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我要断恶、修善、众生。可能你出了戒坛之后 ,你不见得能够做得这么圆满,但是你在登坛受戒的时候,你不要想,我以后环境可能不允许或者内心烦恼太多,我可能会做不到,所以我受戒的时候我就不要缘十法界了,我就缘人道,经常对人道的众生不伤害。你若这样想的时候你就不得戒了,所以要注意,你在登坛受戒的时候,不管未来你烦恼是不是很重、环境是不是很恶劣,你登坛受三皈依、受戒的那一刹那你都要发起圆满的心: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不要去管未来到底能不能做得到。纵然你未来可能会做不到,但是你曾经栽培过这个佛种子。我们讲最坏一种情况,比如说你未来破戒了,但你曾经栽培过这个佛种子,未来你能够成佛还是因为这个佛种子的力量牵引,使你能够成佛的。所以登坛受戒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很卑劣而不敢发心,不要,还是发心,发心就是发成佛的心,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我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你的心要圆满,不要有这种“恶意不死”的念头夹杂在里头。因为面对十法界的众生都不伤害的这个事情是已经决定的,不能残缺。底下补充说明:

别释—若有人不作五种分别得木叉戒

这个就要补充讲定的道理。缘一切众生,这个事情是定的,还有其它相关是属于决定的底下五种事情是属于决定的。那决定的,你要符合,才能够得到戒体。如果对这五种决定的事情你有所分别、心有所犹豫,那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得不到戒体。

一、于某众生我离杀等。

你在受戒的时候,心有犹豫,你就想:“我以后不杀人,我以后猫狗不杀,其它的众生就不一定不杀。”你的心态有所犹豫的话,作这样的分别的话,那可能就得到不到戒体。所以不能作这样的分别,不能说“我于某众生而离杀等”,不可以。要所有的众生都离杀等。这个等包括偷盗、邪淫、妄语、饮酒等等的,不能有分别只是对某一道的众生、某一类的众生来持戒,不可以。

二、于某分我持。

这个是根据《俱舍论》的说法,它是说五戒同时要持,它不允许说我只持不杀生戒、不偷盗戒。所以就《俱舍论》的有宗来说,只持一条戒,就是某分一条戒这是不允许的,但在《四分律》来说是可以的,这一条是没关系的。

三、于某处能持。

比如说你今天受了五戒,受戒的时候你在想:受戒的时候在寺院里能好好持,出了寺院之后我就不一定认真持了。你有这样的心态生起的时候,就有可能会不得戒。你要得到戒的话,就是说你要在一切时处,一切时、一切处,你都要发愿能持,不要说我以后上班到单位可能不能持。你到单位上班之后,很多的障碍因缘使你不能够持戒清净,或许这是事实,但是你在登坛受戒的时候别去想这个,你就忆念未来我在一切时、一切处我都要持戒清净。你有这种愿心生起的时候,它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力量,让你未来在原本不能够持戒清净的环境也能够慢慢地持戒清净。这持戒当中还是要有你的愿力在,当你有愿力在的时候,三宝也好、护法也好,都能够护持你这个持戒的道业。像比如说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戒,依佛陀的说法,叫轻重等持,但是末法时代,众生的根碁越来越差,那么要轻重等持会越来越难,所以有的人就会觉得末法时代不可能轻重等持,所以就会放弃了。但是还是有一些精进持戒的人愿意持戒,愿意持戒,所以生长在末法的时代还是能够轻重等持。就像台湾的果清律师,他就是轻重等持,还有他底下的一些专门学戒的律师们,他们都是轻重等持,轻戒和重戒都是持守不犯,微细戒犯了之后都能够马上忏悔的。他们能够做到轻重等持是因为他们有这个愿力,有这个愿力在的时候,自然能感召到他人的护持。比如说我们讲出家的微细戒:不捉持生象金银宝物,钱财、宝物都不能碰。当然也可以缩进开缘,但是有的人他就是不想缩进,百分百地清净,钱他都不碰。钱都不碰那当然要有人护持,想要有人护持,那只要你持戒的愿力够清净的话,自然能感召到愿意为你护持这条戒的人。其它的微细戒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持戒首场的环境,他只要愿意持戒的话,自然能够感召有人来护持他的微细戒。各位在家也是一样,可能单位工作环境就这么差,可能就没办法持戒很清净,所以就算了。你要是算了的话,那真的是算了、真的没办法了。但是你有这个愿心而且配合不断地忏悔,虽然不得已犯了戒,但还是忏悔,同时又有这个愿心,不断地回向,求三宝加持、护法加被,慢慢的,你持戒的环境可能会越来越好。像有的人单位可能不是很好,然后他有这个愿心想持戒,他就会有这个因缘能够转到一个好的单位,这是有可能的。就像以前我们在台湾,每个人都要服兵役,在当兵的时候,有的信佛的佛教徒他觉得当兵有些行为对佛教徒来说是不好的,他就不断地持咒、念佛回向,希望能够分配到一个好的单位。因为他有这个愿心,再配合修行,果然能分配到一个好的单位。像我们那个寺有个出家法师,他当兵一两年中连枪都没有摸过,都是到后勤单位整天做些后勤的工作,枪什么都没碰过,都是一个很好的环境。或者有的人到一个很好的单位,刚好那个单位的长官也信佛,然后他在单位的时候还能够听经、看经典、持大悲咒,断续在单位就像当兵的时候在闭关一样,断续修行。这都是各人的愿心,你要是觉得大环境就是这样,不可能,你要放弃的话,那就真的永远不可能。我们都会有烦恼,环境也都是染污的,但是这种持戒的心、持戒的愿力不要退返,有可能你经过长时间的回向,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回向,才会有好的因缘出现,但没有关系,你就配合忏悔不断地回向发愿,慢慢的,这个持戒的环境就能越来越好。但是不管怎么样,回过来主题,这就主题就是说,你在受戒的那一刹那,你的心要生决定的心:我在任何时、任何处,我都是一样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我都要断恶、修善、度众生。你这个心念要很坚定,不要心存犹豫想未来怎么怎么的:我现在发这个愿,那么以后做不到,是不是对佛菩萨打妄语呢?——不是,不必这么想,我们就守护好当下,我们当下的心是很真诚的那就好,那至于未来做不到,那不是妄语,是我们有去努力了,但是福报不够,只能断续再努力而已。

四、某时能持。

这个是《俱舍论》有部,跟我们这个《四分律》中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它五戒,必须要全部受,八关斋戒一次只能受一天,时间都卡死的。但在《四分律》中我们讲五戒跟八关斋戒,短至半日半夜,长至尽形寿,都可以,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只要是善法,佛陀都尽量开缘。如果就《俱舍论》这个有宗来说,白天持晚上不持,这是不行。如果是《四分律》宗来说,你白天持戒,晚上都不持戒,那还是可以的。或者比如说五戒只持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不持了,那还是可以成就戒体的。这是《四分律》宗它殊胜的地方。

五、某缘不持,除斗战事。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

某种因缘不能够持戒,比如说打仗。打仗的时候我就不持戒,那么这个时候就开缘,平常的时候我就持戒。那如果有这样想法的话,不得戒体。不管未来打不打仗、当不当兵,这都不重要,现在在受戒的时候就是要发这种圆满的心。这五种犹豫的心如果生起来的话,虽然说在佛前有师长为你受戒,你结果也只是得到一个世间善法的种子,但是你得不到戒体的种子,因为戒体是有“本期誓”、“遍该生境”,这种种的分别都是不应该有的。那这是分、因不定的道理。不定比较无所谓,主要我们要关心这个定。定就是不要有这五种的分别,离开这五种的分别,你才可能得到戒体,这个很重要。看28页:

▲业疏云『夫论戒者,普偏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义不可也。』

《业疏》它说,戒的这件事情,必须在普遍众生的境界都生起没有恼害众生的心。杀盗淫妄就是恼害众生。对遍法界的众生都要生起没有恼害的心,才能够成就佛的大慈悲之行。因为我们讲这个持戒就是为了要成佛,那佛是大慈大悲、遍法界的慈悲,所以我们持戒也是要学习佛,受戒的时候也是遍法界的慈悲,方成大慈之行。戒是群行之首,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既然是群行之首,“岂可随分学”。“随分学”就是前面讲的五种分别,我可能有时候持、有时候不持,对某些众生持、某些众生不持,这种随分学是不行的。“望成大善”,“大善”就是成佛。希望能够成就佛的大善,就义理上来说,以上是不可以的。因为佛是恶无不尽、善无不满,因此我们在登坛发心必须要学习佛的量:恶无不尽、善无不满的这样的发心。

▲资持云『准知得戒之心,不容毫发之恶。高超万善,轨导五乘。众圣称扬,良由于此。』

由此可以知道得戒的心,不容毫发之恶。就是我刚才讲的,纵然你未来做不到,但是你在登坛受戒的那一刹那还是要发起圆满的菩提心,不容有毫发的恶,或者说我受不妄语的戒,在家里我可以持,到单位我就没办法。这种心量生起是不行的,因为这种戒法是高超万善之上,能够轨范、引导五乘的修行人。五乘就是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为十方诸佛众圣所称扬的,良由于此。为什么十方诸佛称扬这个戒法呢?因为这个戒法这是成佛的种子,所以是不容毫发之恶的。

那以上这是乙一的这一科,明境遍一切。就是说我们要谈纳受戒体之后发起多少品的戒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你发戒的所缘境是遍法界。遍法界的量我们下次再谈。当你面对遍法界的量的时候,可以生起多少条的戒体。

乙二、明发戒多少

我们在受戒的时候,我们的心是缘着广大的法界的境界,因此所发起的戒体也是无量无边。虽然是无量无边,但可以总摄,约的心的烦恼还有戒法本身的差别也可以总摄成各式各样不同类别的戒体。我们现在就来是要算一算我们受的五戒或八关斋戒,我们到底得到多少品的戒体在里面。也就是说你受五戒并不只有一个戒体在里头,实际上有很多的戒体在里面的。

首先看五戒:

五戒—七毒|就五戒以历|情境得二十八戒,非情境得七戒。共得三十五戒。

所谓七毒就是:贪、嗔、痴、贪嗔、贪痴、嗔痴、贪嗔痴具足。意思是说,比如我们在造杀生这个罪业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贪而来杀生。比如像世间的人他杀鱼来吃,那杀鱼的时候就是为了贪鱼的美味,这就是为了贪而杀生;嗔的杀生,就是仇杀,像世间的人看到仇人很愤怒,就以强烈的嗔恨心杀害对方,这就是嗔杀;痴是在杀的时候跟愚痴相应,就像外道,他拿动物或人来祭祀天神,他认为祭祀可以得到大的福报,那这就是因为痴而来杀生。这是单独的贪、嗔、痴。或者在杀生的时候同时具足贪嗔,像屠夫在杀牛的时候,是因为贪心,贪它的肉,但是牛激烈地反抗,屠夫就很生气,所以贪心当中又带有嗔心,用贪嗔具足的心来杀生,这就是贪嗔;或者嗔痴,比如世间的人,他把坏人给杀死了,至少他自己认为这个是坏人,他杀的时候就用嗔心,同时他又想,这是恶人,我杀了是没有罪的。或者像世间的人把老鼠、蟑螂称之害虫,所以认为杀它们是应该的,在杀的时候同时内心很讨厌它们,以嗔恨心而且认为是应该的,那这个是嗔痴相应。贪嗔相应,或者是嗔痴相应,或者是贪嗔痴相应。就像外道讲,鸡鸭鱼肉是上帝赐给人类的一道菜,所以吃了没有关系、没有罪业。在杀它们的时候一方面是贪它们的肉的贪,一方面是愚痴,觉得是上帝赐予的,杀了无罪,这是贪痴相应;或者在杀的时候贪嗔痴同是地具足,又贪肉、又生气、又觉得无所谓这个没有罪的。比如就杀生这条戒的这个罪来说,在造这个罪的时候有可能是单独的贪、单独的嗔、单独的痴,或者是贪嗔、贪痴、嗔痴,或者贪嗔痴全部具足,称为七毒。比如就不杀生这条戒来说,面对一切的境界我们都不可以杀生,同时不管是用什么动机杀生都不可以,七毒的任何一动机来杀生都不可以。所以不杀生戒的这条戒,我们同时约制受戒的人不能用七毒的任何一个烦恼心来杀生。所以就不杀生这条戒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条不杀生的戒,事实上含摄七品的戒体在里面:跟贪相应的杀、跟嗔相应的杀、跟痴相应的杀……乃至跟贪嗔痴相应的杀,这七种不同类别的戒条都在里面。那这样各位知道了。所以就五戒以历,情境得十十八戒。情境就是有情的境界,在有情的境界当中可以得二十八条的戒体。在有情的境界造罪,就是杀盗淫妄这四种罪,这四种罪是特别在有情的境界上造的,造这四种罪的时候,有可能是七毒当中的任何一种毒,所以四种的罪配合七毒,四乘以七等于二十八,就是二十分条戒在里面。“非情境得七戒”,非情境就是无情的境界,比如喝酒,喝酒就是无情的境界,那可以因为贪、因为嗔、因为痴乃至因为贪嗔痴的七毒来饮酒,所以一乘以七,共有七条的戒在里头。所以总的就是二十八加七,就是共得三十五条戒。就五戒来说,你五受全部受的话,因为配合七毒,所以五七三十五条的戒体在里头。当我们通途地来讲这个人破戒了,破戒事实并没有把这三十五条戒全部破了。比如说我们讲不杀生这条戒,就同时约了七品的戒体在里面。你可能是因为贪心而杀生,比如因为嗔心而杀人,那么就制教来说,这个人破戒了,但所谓破戒只是说以嗔心来杀人这条戒破了,其它的贪心、痴心乃至其它的六毒而杀生的六条戒的戒体其实并没有破。因为杀生本身就是七品的戒体在里面,通常我们在造作杀生的时候就只有一种的烦恼,七毒当中的一种,所以只是破了其中的一种戒体,其它的六种戒体都还在。所以五戒可以三十五条戒的戒体。那道宣律祖给我们算这个做什么?这不是在学加加减乘除的算数,重点是告诉我们,纵然你有一条戒持得不清净乃至最坏的情况,破了其中一条戒,但昌五戒,甚至其中一条戒就细分来说并没有全部破。经典里面有讲一个公案:就说有一个牧牛的人,他养了五百头牛,他很爱它们,每天把牛喂得饱饱的让它们很健康,还把身体洗涮得很干净。然后有一天来了一只狼,把其中的一头牛给咬死了,结果只剩下四百九十九头牛。这个牧牛的人就想,我原本是五百头牛是圆满的,现在已经残缺不全只剩四百九十九头了,既然不圆满我干脆全部不要。就把这四百九十九头牛全部推到山谷底下摔死。佛陀说这是一个愚痴的人,五百头牛只不过缺了一头而已,其它四百九十九头牛都还是健在,但他为了那一头牛而把其它四百九十九头牛都杀了,这是愚痴。佛陀说这五百头牛来譬喻出家五百条戒,原始的律典《出家比丘五百条戒》。五百条戒,有人犯了一条戒,说,算了,我不行了,干脆要破就破到底吧,就全部都破了。在家居士有时候也是这样子,就像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要打妄语,既然打妄语了,那戒就不清净了,那其它就无所谓了,反正这个都不清净了,要犯就犯到底,最后杀盗淫妄全犯了。事实上佛陀告诉我们,这个戒是波罗提木叉,是称为别解脱或保解脱。你受持一分就有一分的解脱,所以叫别解脱。你受不杀生戒,就可以免除短命、多病的果报;你受不偷盗戒,就可以免除共财不得自在的果报等等的。所以这个因果是分开算的。比如你现实的环境,不妄语的戒或者不偷盗的戒,你没有办法持得很清净,那我们就只有多忏悔、多发愿,对于其它能够持得清净的戒你仍然要相信持戒的功德,仍然要好好去持戒,不要说因为一点残缺就全部都不要了。刚开始学戒不可能一下就做一百分,先从六十分做就好,就算你没有六十分,五十分、四十分,都好过零分。只要不是零分,你从二十、三十分慢慢学上去都好。你看我们刚刚算的,受个五戒有三十五条的戒体在里头,那很多的,你说要依着各式各样的烦恼把五戒全部破光,我看你还得特别发心,所以还是不容易的。所以一般来说破戒的情况不多,就算最坏的来说,破戒了也不是全部破光光。不要像那个愚人,变成四百九十九头牛之后,就全部不要了。你能够守住的戒,你尽量还是清净地去持守它,同时如果未来你因为破戒或犯戒而堕入三恶道,那谁能把你从三恶道救出来呢?还是当初持戒的其它几条戒持戒清净的功德去帮你从三恶道里救出来。所以佛陀的态度告诉我们说,宁愿受戒破戒,也不要不受戒生天。为什么?受戒破戒就像我们刚刚讲五戒有三十五条戒体在里头,你也不可能破光光,没那么厉害全部破光光。最坏的情况就是你虽然破了其中的戒,但是堕到地狱之后,其它三十几条的戒的戒体的力量能够帮你从三恶道甚至地狱里面拔出来。所以宁可受戒破戒,也不要不受戒生天。为什么?你不受戒,但是你做了很多的善事生天,表面上看起来固然是好,但是你生天之后天福享尽了,享尽之后,那过去生罪业的种子可能起现行,这时候堕落到三恶道。堕落到三恶道之后,没有力量可以救你,因为你过去不曾受戒,你只是靠人天的福业生天。你堕到三恶道的时候,没有力量救你的时候,就要慢慢待,待很久。佛陀讲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告诉我们说是很轻慢这个戒法,不是的,而是作个模拟。就说你今天真的发好心受戒,纵然有所毁损,也远远好过你说不想受戒,一直修人天善业,也比那个好。这是五戒,约七毒来说,有五七三十五条戒体在里面。所以我们知道,今天就算犯了一条戒,所有的戒体并没有全部犯,还有二三十六的戒体是清净的,你要去忆持你所得到的清净的戒体,不要老是想犯戒的部分。当然犯戒的部分你必须要忏悔,包括作法忏,包括性戒的部分要修取向忏,但是忏悔完了离开佛堂了,就不要再想我是犯戒的人了,我不清净,不要。你出了佛堂之后,你除了谨慎恭敬地保护你的戒体之外,然后再来就是忆念你的戒体的清净的部分,还有很多是清净的。五戒有三十五条戒,再来看八戒:

八戒—七毒|就九戒以历|情境得二十八戒,非情境得三十五戒。共得六十三戒。

八关斋戒为什么有九条戒呢?我们看到第5页的八关斋戒,性戒有四条,遮戒有五条,所以八关斋戒实际上是九条。那为什么我们称为八关斋戒呢?一般是把不非时食那一条给单独提出来,还有另外的八条戒,所以八关斋戒主要是有九条戒。八关斋戒那个斋是过午不食,所以把过午不食提出来。回到讲义28页。我们知道八关斋戒有九条戒,那七毒就九条戒来说,四九六十三,一共有六十三条戒的戒体在里头。那这当中,情境得二十八戒,一样。对立有情的境界的戒就是杀盗淫妄,这四条戒就是针对的有情而制定的戒,所以是有四七二十八条戒,跟五戒一样。那么其它的不饮洒、不着香花鬘香油涂身、不歌舞倡妓、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是食等等,这些都是约的无情的境界所制的戒,所以有五七三十戒,所以总共是六十三条戒。古德这么开示,绝对不会只是哲学分析、理念分析,他说这个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要多去忆持我们的戒体,不要说一部分持得不清净,然后就自暴自弃,不要。你看八关斋戒有六十三条的戒体,你顶多就其中几条违犯了,一般还不至于破戒,就算有几条违返了,但是还是有五六十条戒的戒体是清净的,所以要是能够受的话,还是尽量受。当然我们用的是一处尊重戒的心,不是放逸。所谓尊重戒的心就是说,虽然我现在条件不允许,但是我尊重戒法、我好要戒法,也同时好要戒的功德,那么依着这个心来持的话,纵然有不圆满的话,那还是可以受。受了之后如果真的有犯,那就忏悔就是了。接着看甲三的结示劝修。

甲三、结示劝修

我们前面将戒体的部介绍完了,包括戒体,我们介绍它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然后呢它在“四心三性不假缘办”,在任何的善、恶、无记的念头当中它都起现行,所以在造善业的时候它会加强善业的功德;那么在面对恶缘、恶境界的时候,它产生一种排斥的能忆、能持、能防的功能;在无记的睡眠、梦觉,戒体的力量还是照样生起现行的作用。那这个戒体我们知道了原来有这样殊胜的功能,那同时我们刚才有讲戒体在发起的时候因为缘的境界很广,所以那它能够生起好几十条的戒体,那这个也知道。所以甲三就是告诉我们结示劝修,所以我们要好好地防护我们的戒体。

▲业疏云—示所归—『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

“今识前缘”,就是刚刚前面我们讲的那些道理,戒体从怎么发心,发上品的心,缘十法界的境。发心、缘境,心境和合,产生戒体。戒体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那这个善种子在三性的心当中任运地起现行,然后来保护我们,这一切的一切称为前缘,前面所述的因缘。这些“终归大乘”。就是说我们学戒体的这些道理做什么呢/?就是回归于大乘。就是我们要知道戒体是佛的种子,因为我们发的上品心所纳受的戒体,所以它是佛的种子,所以要终归于大乘,而不止是人天果报而受。就像我们昨天在佛前领着各位受了三归五戒,那各位都已经发发上品心,得上品戒,所以未来持戒的时候要常常提醒自己为什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等的,就是为了护持当初我们登坛时候的那一念菩提心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处”就是大乘,就是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大乘里。就常常如理作意我今天保护戒体、保护戒法是为了成就大乘的功德。

▲业疏云—引证—『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说。』

所以《法华经》里面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一乘法”就是说,虽然佛法表相上看起来有大小乘的差别,但是佛陀出出世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说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众生成佛。有的众生根基利,直接跟他讲通向成佛的大乘,有的众生根基比较迟钝,就跟他讲人天乘或者小乘的法门。但是讲人天乘跟小乘只是佛的敝秘义,他的真实义是,先有人天或者小乘的基础之后,当善根成熟,再引导他入于大乘。就像《法华经》当中的开权显实,在法华之前先谓之实权,在《法华经》中再彻底地开显佛陀的真实目的,就是要使“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的这种一佛乘的思想。引这个经典证明就是为了说我们今天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成就一佛乘,为了要成佛,不是为了要成就人天的果报,也不是为了要成阿罗汉。

▲业疏云—劝修—『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如涅盘中罗剎之喻。』

“既知此意”,既然知道《法华经》的这个一佛乘的道理之后,应当持这个戒体就像保护我们的性命,就叫“当护如命”,如大海当中的浮囊。“浮囊”就是救生圈,大海当中用救生圈才不会沉下去。“故文云”,这个文就是《四分律》的文。在《四分律》里面的文,佛陀说,“我为弟子结戒已,弟子应该宁死不犯”。就是说,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是呢如果说你为了保护生命而破了戒,那未来的影响就不止是这个小小的身心的痛苦,它未来可能是三恶道,甚至有可能是地狱的果报。就像我们前两天早课带各位观修的:地狱苦、饿鬼苦、畜生苦,那个都是我们很难想象的极为痛苦的境界。所以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丧失性命的结果只是现现世的一点小苦,但是未来可以因为这个原因而生天。但是如果为了保护性命而破戒,那未来堕到地狱,现在虽然一时没事,但未来堕到地狱,划不来,所以宁死不犯。又像《涅盘经》中这个罗刹取浮囊的譬喻:一个人掉到大海里面去,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浮囊(救生圈),结果旁边来了一个罗刹,他说,“你这个浮囊不错,给我一半好不好?”这个浮囊就是在古代就是用那种羊皮在里面吹气做成的浮囊。那给一半,气就跑掉了,还怎么用。他就说给一半不行。罗刹又说,要不给四分之一?不行。说着说到甚至给针孔这么大,也不行。为什么?就算给针孔这么大,那气就泄出去了,那就不叫浮囊了。这是借这个譬喻来指保护戒体就像保护浮囊一样,一点都不能放松、不能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