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10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10

SKU: FS9101728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南山律在家备览》

别行篇导读 讲记10

主讲法师:因法师

201501上海斋戒

我们看到甲一的“出俗本意” 。

这个就是说明前面讲的我们出家应当如何发心、如何修行的内容。

事钞云沙弥建位,出俗之始

好,这是第一段,叙本示滥。叙述出俗的本意,然后,同时啊显示浮滥的情况,世间人违背这个本意,浮滥的情况。第一个,先显示沙弥的阶位,就是沙弥建位,建立这个沙弥的阶位是出离三界的开始,就是说出家是为了要出离三界,而出家一开始的阶段,就是沙弥。这个沙弥是梵文,翻译成汉文的意思就是勤策,或者勤息。勤策,就是精勤策励,勤策。勤息呢,就是精勤策励,然后息灭贪嗔痴,这就是勤息。勤策或者勤息。所以呢,这个沙弥是离开三界的一个起点。

看第二段本志:

创染玄藉,标心处远

沙弥的本质是什么呢?“创”,是刚开始,他刚开始接触佛法,这个“染”就是接触,“玄藉”指的是佛法,因为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义理,所以称为玄藉。刚刚接触佛法,那么这是开始,开始的时候就要“标心处远”。处远就是说成佛,刚开始接触佛法,他所立下来的志向就是要成佛。为了成佛修行而来出家,这个是我们出家的,尤其是大乘修行人出家的动机,就这么简单。

第三段示律可依:

自可行教,正用承修

就是说出了家之后,自然有律典可作为依止,这叫做自可行教。行教是说依着这个制教,依着这个律典的制教,用来作为修行的内容。就是说出了家,你发心是为了要成佛,那所以一开始出家的时候,就要依止这个律典,先做好出家人的本分,这个叫自可行教。依着这个制教呢,正用承修,用来修行。

第四段斥示无训。呵斥世间的人呐,往往不守规则。

滥迹相济,世涉多有

“滥迹”就是轻率的行为,称为滥迹。“相济”,是说彼此互相帮助。所谓滥迹相济,就是说我行为很浮滥,你行为很浮滥,大家在一起觉得特别的契机,哥俩好,因为我们两个都很浮滥,所以在一起的时候觉得特别的相应,这叫滥迹相济,在一起造恶业啊。“世涉多有”,这个涉就是经历。道宣律祖他说啊,他经历这个世间的出家人,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世涉多有,大家在一起等于结党营私一样,在一起做一些非法的事情。那这个叫叙本,本就是我们的本意,就是为了成佛度众生。

好,第二个:

明信智二门

既然知道本意是为了要成佛度众生而来出家,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这个宗旨呢?那么重点就在于信智二门。好,这是信心还有智慧这两门,这是出家之后所必须要栽培的。第一段先从正面来说,说二法之要

然信为道元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因。夫出家者,必先此二。

那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入道的根源,一切功德生起的母,就是功德生起的这个源头啊。也就是说你对佛法要有信心,你有信心你才会去实修啊,那么实修之后才会有功德,所以这个信为道元功德母。《大智度论》说啊:“佛法大海信为能入”,首先要有信心。然后呢,智慧是出世解脱的因,光有信心还不够,那么还要有智慧。所以,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渡。那要渡越生死大海的话,那必须要有智慧。所以出家者,必先此二。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栽培这两种的善根,而且缺一不可。

好,关于这一点,我再详细说明一下,这个信心呢,就是对佛法的信心,而佛法总摄起来,八万四千法门总摄起来,实际上也不离开四谛。四谛是苦集灭道四谛,苦集二谛是世间的因果,灭道二谛是出世间的因果。那所谓的对苦集灭道的信心就是什么呢?第一个相信苦,你要相信世间是苦。你要相信世间是苦,你才会想修行呐,因为诸佛以八苦为八师啊,如果说我们发心修行,但是对世间之苦还不相信,自然而然就会随顺着在家的习气接着造恶业,在家干嘛,出家还是一样的,该干嘛干嘛。在家夺名夺利,出家一样夺名夺利,就是因为并不认为世间是苦,还有很多的甜头可以钻营的,可以去攀缘的。所以相信世间是苦,这个很重要,这个培养你的道心呐。

所以以前我师父他老人家告诉我们,刚学佛的时候,要多看看高僧大德的开示传记。高僧大德的开示传记里面有很多很恳切的语言,开示的语言,告诉我们世间是苦,我们要好好修行。所以刚开始学佛,不要马上急着研究大经大论:《华严经》、《中观论》、《大智度论》……不要急着马上就研究大经大论,刚开始出家你要先栽培你这种道心,这个要紧。

像我刚学佛的时候,是从大一到大四,这四年间呐,都是参加斋戒会,那我在这四年当中研究过的经典,大概就是斋戒会讲的一些片片断断的,谈不上研究,因为斋戒会时间都很短,那个法师或居士讲的主题都很短,都是一个简单的介绍而已。私下研究的经典大概也可以算得出来,就《遗教三经》、《阿弥陀经》,大概就这样子而已,这四年当中,其他时间大部分看的都是《寒茄集》、《竹窗随笔》、《僧训日记》这些的,培养我们道心的一些开示,或者传记。我觉得这个对于个人来说,有很大的利益。往往这些开示跟传记,现在的佛教徒啊,可能有说,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甚至更不用说去看了。但是你透过这些古德开示跟传记的阅读之后呢,可以培养你对修道的信心。这些都是过来人,大成就的人,然后透过他们开示当中告诉我们,你刚开始学佛,要知道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那么你要好好放下,好好修行。你不断不断熏习这样内容的时候,慢慢你的心就会跟这样的这种道心能够相应。

所以相信世间是苦,这是基本的。相信集,这个是苦的因,也就是烦恼,那么你要认识烦恼,然后相信我们是活在烦恼当中,那这个也是很重要。所以为了要相信这个世间的因果是苦集二谛的话,你要多看看高僧大德的传记跟开示,像现在很方便呐,弘化社都有,都有一部分呐,那各位都可以去请,请来看。当然,你说你开始就要研究《华严经》、《中观论》,这个也不是问题,但是呢,你刚开始学佛啊,要花精神体力啊去看这些传记跟开示,你可以一天看一点,看个十五分钟也好,就像吃饭一样,你久了不吃饭,你肚子会饿。这些开示啊,你刚开始看,事实上道理差不多,没有什么很深的道理。但是你能够虔诚恭敬地看的话,不断不断地熏,熏久了,慢慢这个就会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我们的思想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世间的染污的思想,尤其各位有的学佛得晚,那是染污的思想熏习几十年呐,更多。你看到的这样的高僧大德,那你说要看到了,你平常也看不到。所以呢,就像我师父说的,这个就是坐地参方。把高僧大德请到你眼前来,坐地,你不用离开,就在这个眼前就参方高僧大德。你看这个开示的时候,如对佛天呐,你就观想高僧大德在眼前,亲自为你说法,你这样虔诚恭敬的心,就可以得到古德的这种加持力。那像这一类的书啊,初学佛的前几年一定要多看,来培养自己的道心和知见,这个格局。因为你如果不看这些的话,你会自然而然就会贪染世间的五欲六尘,那这个时候你学了再多的经论,也入不了你的心。你还是要该干嘛干嘛,该起烦恼起烦恼,跟过去没两样,只是你会多了很多的知识,懂了很多的仪式,但是呢,心还是在世俗当中。所以我们刚刚讲,各位不能够身出家,至少心要出家。所以多看看这些开示,培养我们的道心,这个很要紧。相信苦,相信苦集二谛,这个世间的因果;相信灭道二谛,相信佛法真正能够使我们得到解脱,这个道谛。相信灭谛,相信这个涅槃不生不灭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大安乐处。这个信心的培养。好,那么内涵就是四谛。

然后呢,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观察佛法的种种的缘起论,包括因果,善恶因果的缘起,包括这种实相、空性的缘起。那空性的缘起,又有各个浅深的不同,那么这些都慢慢地学习,那这个就是智慧。这两个啊,都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有了信心,你才能够入于佛法大海,那么有了智慧,你才能够真正地超越生死。这个信心跟智慧,两个都很重要,而且这两个缺一不可。比如说,你如果只有信心,而没有智慧的话,对佛法纯粹是仰信,那这个就像义和团一样。义和团他也是很有信心呐,刀枪不入啊,结果洋人刀枪真的打过来的时候,还是会进去,还是会死啊。这种义和团式的信心啊,这种莽夫型的信心啊,它是没有用的。就像很多人刚刚学佛的时候,哇,很积极地放生呐、护持三宝啊、拜佛念佛诵经,很勇猛精进。过了两年三年,唉,没什么消息,没什么法喜,这个时候慢慢就懈怠了。就像那个世间人说啊,学佛三年,佛在西天,佛很遥远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学佛的人很多,但是呢,真正能够学佛下去的很少。

当初为什么我大一开始参加学校的佛学社团,大四之后赶快出家?就是因为看到太多的老学长呐,在佛学社团的时候都很用功,行门很用功,护持三宝也很用功,出了社会之后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类事情呐,个个灰头土脸,到最后只剩三皈依,还有的,改信基督教的都有。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栽培智慧的善根,你只是靠信心。刚开始学佛都是有信心,很强,往前冲,但是你没有智慧去抉择的话。抉择这个世间是苦,那么会抉择因果的道理,抉择空性的道理。你没有智慧抉择的时候,信心它没有办法让你产生真正的法喜。信心毕竟只是一种生灭心呐,纯粹的信心只是生灭心,真正的信心是通过智慧的抉择之后才产生出来的。通过智慧抉择,然后呢,我真正能够看破放下,得到法喜,这个时候才有真正的信心。所以只有信心没有智慧,那支持不了太久。这是第一个支持不了太久。

第二个情况是什么呢,只有信心没有智慧,甚至有可能到最后盲修瞎练,变成外道。这个就是说像有的修行人,他也很精进,他对佛法充满了信心,他对念佛拜佛这种法门也充满了信心,他也在这个当中得到法喜,所以说一直往前修,修……但是他没有智慧栽培,他就会认为说,我现在的心不为境界所动,我就是安住在自性当中了,会有这个错觉。那实际上,就像蕅益大师所说的,他只是在心中建立一个所谓的昭昭灵灵的光景,叫做实相,叫做自性。事实上只是自己想出来的一个幻境。因为众生习惯执著,佛陀说有,他就执着有;说空,他就执著空。当他思维空的时候,他只是信心,只是透过信心,然后《金刚经》的道理只是稍微读诵过,道理并不深入了解,依着这种信心然后去修行,然后慢慢心也比较定,定力也比较够了。那这个时候,他烦恼也少了,他会以为,我心呐,昭昭灵灵的,清楚分明的照了外境,看我内心看得很清楚,我就是安住在自性当中。其实根本就只是纯粹的定。外道的定也是一样,昭昭灵灵的,观察内心,观察外境清楚分明。因为定的功德本来就是有明了分跟寂静分,而这明了分就是照了外境很清楚。外道定一样有的,所以很多修行人到最后就是错认消息,他心很定,然后呢,心不以万法为伴侣,我心啊,安住在所谓的自性当中,实际上就是个大我。随着他定力的增强,他的我执啊,不断地增强。当然他定力增强,他慢慢,他的觉照能力也强,他也不被外境所动,但实质上,他所安住的不是自性,而是大我。这个外境是生灭的,我的自性不动。那么外境是千变万化,有染有净,但是我不被境界所动。这个是我执啊,很多修行人,尤其重视行门不重视解门的人,到最后都是这样子。他心也是很定,甚至可能很寂静,但是他的本质呢,跟外道一样,就是个大我,修到最后,从佛教徒修到最后,变成外道,这种也是很多啊。

好,所以,这个就是只有信心没有智慧,有这些的过失。相对的来说,有智慧没有信心,一样有过失。就说他有智慧,他读了很多的经典,欢喜解门,但是呢,他都没有去亲自实践,深入地禅修,或者深入地拜忏呐,实修。所以对佛法的了解往往就只是语言文字上的了解。他听经闻法,他也很有欢喜心,当听经闻法很有欢喜心,很多人就会错觉以为他对佛法的经典有信心,其实不是的。真正的信心是你在听闻佛法之后,依教奉行,把烦恼调服,得到法乐。那个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你如果说,我只是听法师开示听了很欢喜啊,我可以听一个早上都不起座,很欢喜,当然这个也不能说没有信心,但这种信心是很浅薄的。怎么叫浅薄呢,只要烦恼现前,当他烦恼现前,业障现前,你这种欢喜心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生个病,你这个想听经的心情一点都没有了,你那种心就是完全建立在生灭心上面,感觉上面,听经的时候很欢喜。当然这个也是一种过去生的善根,也是。但是呢,这种信心,还不是很真坚固的信心。那么只有解,智慧上的栽培,但是没有行持,这样的信心也是不行的。甚至有的只是解,然后没有去实修,他这个解多了,变成邪见。他在语言文字上分别,但并不了解语言文字上所诠释的道理。把标月指当成月亮了,到最后不仅看不到月亮,连标月指都会看错。所以,有智慧没有信心呐,那么也是不行。

过去我们海公长老啊,我们学院海公长老,他说在民国初年呐,有两位大德,他们各自办佛学院,那这两位大德名字我们就不说了。这两位大德本身他们都是很有修行的,但是他们所办的佛学院的方法不一样。一个佛学院是整天研究教理,行门很少,就是研究研究很多很多。第二位大德办的佛学院呢,他研究教理之外,他还会要求每天拜佛,忏悔业障。结果呢,这两位大德所办的佛学院这个结果呢,只是研究教理的,结果,他们很多出家人后来都还俗去了。因为他道理知道,但是使不上力,烦恼来了使不上力,使不上力的时候,这个信心就退失了。因为当初的信心也是很浅薄啦,所以就没有了。那另外一位大德,他办的佛学院强调拜佛啊,实践,实修的,确实就出了人才。所以只有智慧没有信心也不行,所以信智二门我们都要栽培。

信心,这个信心的栽培除了我刚才讲的,就是说多看高僧大德的开示、传记之外,再来就是靠实修,在实修当中培养信心。因为你实修会得到法乐,培养信心。智慧的话呢,就是像《楞严经》所说的,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你这个要去经典经论上的闻思,当然,而且这个前提,还必须要有善知识的引导,在师长、善知识的引导之下,正确地闻思,那么这个时候来栽培智慧的善根。好,那么,出家必先此二。各位学佛也是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你看你信心跟智慧哪一门缺,就要加强这个部分。因为你刚开始可能凭着一时的冲劲,刚开始学佛没什么问题,但是你学佛久了,你这两个缺一个就会有很大的问题了。就我刚才讲的那些很大的问题就会出现。好,这是二法之要,从正面来说。

接着从反面来说。不明之失

第一个形心混俗。身形,外在的身形,内心混同俗人,跟俗人一样。

如未晓此,徒自剃着,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纵放愚情,还同秽俗。

如果不了解这个信智二门的重要性,只是呢,白白地剃发著染衣,著袈裟,只是白白的剃度而已呢,而内心无道。道就是佛法的般若波罗蜜。内心没有佛法般若智慧。外仪无法,外在威仪也没有依止这个戒法而去行持,这样的话呢,纵放愚情,放纵自己的愚昧的心,愚昧的内心呐,还同秽俗,反而还同这种污秽的世俗的人一样。当然,理论上我们也知道,你能够出家,就算出家不如法,那么就长远来说,也好过在家。这个就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错。但是呢,既然我们发心出家,难得遇到佛法,能够出家,出家修行的话,那这个时候,就是要好好的去调整自己的内心,不然形心混俗啊。如果出家之后,还跟俗人一样,做世间的娱乐,或者到处攀缘,东去西去,那么这样子出家就没意思了。

所以说实在,这个出家道场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其实我个人认为就是说,个人的经验呐,就是说出家当中其实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你选择出家,最重要就是在选择善知识。所有的一切一切,我们后面所说的一切一切当中,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什么呢?善知识。有善知识,我们后面所说的这一切一切,自然有人引导你慢慢建立,所以善知识是最重要。那么如果说,你没有办法遇到一个说真的百分百这么相应的善知识,那么至少,第二个就是僧团,清净如法的僧团很重要。有善知识或者有僧团,清净的僧团,这样你出家之后,就算差,也不至于差距太大。

看第二段,愚法所以

为什么会这样子的愚昧呢?在法上如此的愚昧呢?

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

所以入法以来,这个出家以来啊,“至于皓首”,到头发变白啊,白头发,年轻出家到老了,“而触事面墙”,面对墙壁一无所见。什么是一无所见,就是说,出家以来啊,一无所知,跟世俗一样,习气一样,知见一样,一无所知。为什么呢?第一个,“良由自无奉信”,对于佛法没有真正的奉持和信仰,就是我刚刚讲的没有信心,信心不够。不够还没关系,主要是没有去栽培这个信心的力量。好,第一个,自无奉信。第二个呢,“圣智无因而生”,就是没有智慧。那这个智慧的基础还是在于信心,没有信心,所以纵然听经闻法,这个智慧,佛法的智慧啊,真实的智慧没有生起的因缘。所以,结果呢,“但务养身”,出家久了,刚刚出家可能还会有目标,觉得想干嘛,想想怎么怎么的,还会有这种伟大的志向,但如果没有信心、没有智慧,上不去了。上不去了,那你说还俗回家,好像觉得也不太好,也觉得怪怪的。这个时候呢,就只好在僧团里面混着,上不去下不来,他就混。怎么混呢?但务养身。开始注意啊这个调身,把这个身体啊,怎样吃得健健康康,那么气呢,能够很充足。然后能够过得很快乐的生活,没事啊,做些放逸的事情。“宁知出要胜业”,“宁,”就岂知,宁就岂,岂知啊,什么是出家的这个胜业。好,那这是说明出俗本意。

那这个“出俗本意”,这个是前面的算前言的部分。那我们看到出俗本意当中的第一节,乙一“出家元缘。”

第一个元,元旦的元,就是第一的意思。第二个缘,缘起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会有第一个出家法的缘起。为什么菩萨,这个释迦牟尼佛啊,当初还没有成佛之前这个菩萨,为什么在娑婆世界第一个示现出家的缘起,叫出家元缘。

如华严偈:若有不识出家法,乐著生死不求脱。是故菩萨舍国财,为之出家求寂静。

若有众生呐,不认识出家的功德、出家法,不认识出家的功德,因此乐著生死而不求解脱所以菩萨,菩萨就是说指的释迦牟尼佛,他在之前示现做太子啊,还是在家修的情况,这个称为菩萨。舍弃那个国家,因为他是太子嘛,他就舍弃这个王位,还要舍弃一切的财宝。那么为之出家,这个之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我们一切乐著生死不求脱的众生,来示现出家,求出家的涅槃寂静。等于就是说他是个示现,菩萨示现是为了众生都贪著于生死当中不求解脱,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个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就示现出家,求寂静。

看第二段。为着欲故方便引之。为着欲的人,以种种方便来接引。

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

就是说,一般的众生都被五欲所系缚,而不愿意出家。离家指的是出家,包括身、心的出家。所以欲令众生解脱的原因,所以示现出家。所以这个《华严经》的下一句它也有说啊,“示现不乐出五欲,是故出家求解脱”。众生都是被五欲所缚,贪恋这个家,所以释迦牟尼佛他示现,看,我是太子之身,五欲自在,那么我都放下五欲了,那你们的五欲快乐能够比得上我吗?比不上。比不上我,那我这么快乐的五欲我都能够放下了,你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示现不乐,出于五欲。就像《释迦牟尼佛传》所说的游四门,看到老病死,最后看到沙门,清净庄严的相状。所以呢,就是不欢喜五欲的快乐,是为了出家求解脱。那这个是出家的最早的缘起。也就是说众生贪著于家,还有就是五欲的快乐,而不想出家,而不想修行。

那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附表二十当中,详细地说明:明在家之过患

就是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示现出家,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在家的过患。那么从这个两部经典当中,来跟各位说明在家的过患。那第一部是根据《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当中,它以种种的譬喻来说明在家的过患。那首先从苦谛上来描述。

居家如画彩色,为但现好,疾就磨灭。

这是第一个,说明这个无常。苦谛当中有无常、苦、空、无我四个形相,那这个地方是说苦谛当中的无常的形相。这个居家的快乐啊,就像什么呢,画彩色,就像画彩的颜色,画彩就是指的是色彩斑斓,五色的、各式各样颜色的、颜色很绚烂的丝织品,丝织品啊,那个织的颜色很漂亮。你看丝织品的颜色很漂亮,但是呢,“为但现好,疾就磨灭”,它只是暂时的显现美好的颜色,那很快的这个颜色就会磨灭掉。你看那个,比如我们买一件新衣服,常常洗,那么过两年衣服上的光泽啊,就退失掉了。那各位体会一下,我们在家的这种快乐,不也是一样吗!因为为什么,因为老、病、死在前面等着我们,你再怎么快乐总会老,总会有病,总会有死。它让我们这个快乐啊,中断了。不能够相续下去,所以暂时的快乐,一定会老病死。那么没有老病死,也有很多的,我们内心、身心很多的烦恼啊和障碍。那个快乐它会磨灭掉。好,第一个无常。

第二个空。

居家如幻所化,无有我,而好往来聚会。

居家的快乐,就像什么,幻化一样,没有真实的我,但是呢,众生往往欢喜在这个快乐当中往来,然后在这当中聚会,徘徊不舍。就像一个幻化出来的乾达婆城,乾达婆城呢,我们在这个当中啊,来来去去啊,很快乐,实际上它就只是个幻境。你所贪著的境界,它本质是空啊,只是个幻境而已。就像做梦,我们梦到了有五欲的快乐,然后梦醒了,还在想这个五欲快乐多么好,不会的。但是我们在梦境当中,我们就很真实,哇,这个五欲好快乐啊,或者是什么的,悲欢离合都这么真实。事实上这只是梦境,一个幻影而已,这是第二个空。

第三个,观察苦当中的坏苦,就快乐境界的坏苦。

居家譬如须曼华,适起随坏,多所求故。

这个居家的快乐就像什么呢,短命的须曼花,那么刚刚花开,很快就坏掉,像有的花开一天就坏掉,很短。那么为什么居家的快乐会让你一下子变得不快乐呢?因为多所求故。多所求就是说,这种快乐感觉只会让你满足一下,但事实上我们的心是不满足的。所以呢,再来,你就又没有感觉了,比如说,你说我一个月能够赚一万块钱,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你会很快乐,但是呢,适起随坏,这种快乐的感觉没多久就没有了,就坏失掉了,为什么?你会看到有人一个月赚两万的,那这个时候你就不快乐了,咦,为什么他能赚两万,我才一万。那当你赚两万的时候,噢,终于达到目标,快乐一下子,过阵子又不快乐了,为什么?因为有的人一个月能够赚十万,我才两万而已,我不快乐。所以,要是多所求的话,那么就像这个须曼花啊,快乐一下子,马上就败坏了,就没有了。过去啊,我遇到一位居士,杭州的居士,他请我教他药师法门,我本来以为他家经济不好咧,他说不是,他说他有千万资产,但他觉得要亿万更好,所以他请我教他药师法门。不过我还是教他了,能够修法总是好的。但是我想,真的,人呐,心呐,永远没办法满足。你要有亿万的时候,还有十亿,还有百亿,上面还有一个比尔盖茨呢,在那等着你啊。所以这永远没完没了啊。所以这个坏苦,暂时,一刹那快乐,一下就没有了。

第四个譬喻,这个苦苦。

居家为如朝露,日出则堕,但有死忧。

就是说,在家的快乐就像晨间的朝露一样,晨间的朝露,太阳一出来,那么这个朝露就消失掉,在家的快乐也是一样。为什么?后面有个老病死在等着你。这个老病死就是苦苦嘛,你再怎么快乐,未来总会有老,会有病,会有死等着你。这种忧愁啊,随之而来的。它就像火车的,这个列车一节一节的跟着,前面快乐,后面就痛苦,一节节这样相续而来的。

最后总结。

居家为如父母,乐少忧多。

这个总结苦谛啊。就像父母亲对孩子一样,往往快乐时间少,忧愁时间多。各位都做父母,各位很清楚啊,担心孩子的学业,那个交朋友啊,事业啊,家庭啊,各方面的,都不断的担心,从十月怀胎开始,就一直担心,担心到断气为止,都在担心,乐少忧多。那么这是描述在家过患当中的苦谛,苦的情况。

第二个观察集谛。也就是烦恼,也就是苦的原因,集谛。集谛的话呢,那当然主要就是贪嗔痴了,第一个先描述贪烦恼。

居家为如罗网,常忧色声香味细滑之法。

这个居家的人呐,他享受的快乐就像入于这个罗网当中,像这个鸟啊,飞到罗网里面,被套牢了一样。为什么呢?常常烦恼着,色声香味还有细滑之法,这个细滑之法就是触,色声香味触法,在这个五尘当中啊,不断不断地陷溺于其中。这种贪烦恼啊,你看我们世间的人,为什么要拼命赚钱?就是为了享受啊。如果他没有远大的目标的话,他赚钱就是为了享受,那享受是什么呢?也就不外乎色声香味触这些外在的五尘嘛。所以这是第一个,贪烦恼。

第二个嗔烦恼。

居家如铁嘴鸟,但忧不善之想。

在家的环境,在家的人,心态往往像铁嘴鸟铁嘴鸟是地狱里的铁鸟,它专门做什么呢,啄地狱众生的肉,看到地狱众生就去啄,吃他身上的肉,这就是地狱的铁嘴鸟。那这是什么呢?是说众生的内心呐,常常怀着不善,这种嗔心呐,常常想着要伤害对方的想法。或者有意,或者无意。不要说朋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也常常一样,常常怀着伤害对方的想法。或许他不是有意想伤害对方,但事实上他的想法、他的做法,就是在伤害对方。就像夫妻之间呐,老是吵架,那吵架的时候都会想一些怎么吵架,怎么样伤害对方的话。虽然他不是真的想伤害对方,但是他所想的那些言辞啊、行为,都是伤害对方的,那本质都是伤害对方的。所以就像铁嘴鸟一样,常常怀着不善的这种烦恼。好,这个是嗔心当中的意业。

那再来呢,口业,跟嗔相应的口业。

居家为如毒蛇,忧说诸事。

就像这个毒蛇啊,会咬人。咬人就会把人给毒死啊,忧说诸事,就是说,怀着烦恼心而来说种种的事情,也就是说,内心有嗔,表现在外就是常常跟人家吵架啊,相斗争啊,这个叫忧说诸事,怀着烦恼。

再来,再说明这个贪,贪烦恼的部分。

居家如火烧身,用意乱故。

这个在家,就像火在烧身一样,那么为什么叫火烧身呢?内心呐,这个散乱,用意就是内心呐,他内心是非常散乱的。为什么内心散乱呢?常常想着这个家里的事情,还有自身怎么样受用,怎么追求五欲的快乐。那么这个就是如火烧身。再来呢:

居家常为怨敌,谓五贼冤家恶子故。

那么,如火烧身这个是譬喻说他对于已经得到的五欲像火烧身,就是对于已经得到的五欲啊,常常在这当中,内心散乱,就像火烧身一样。那这个地方常畏怨敌。如火烧身是说对于还没有得到的境界,一直想得到,就像火烧身一样,内心散乱。那么常畏怨敌是什么呢?对于已经得到的五欲快乐,常常啊,内心感到不安,得时多怖畏啊,害怕什么呢——五家,也就是包括冤家、恶子,这个恶子,不孝子啊,来夺。五家或者五贼啊,就是水、火,盗贼、恶国王、不孝子。怕水,怕水灾来淹;怕火灾来烧;怕恶国王来夺取;怕盗贼来抢夺;怕不孝子孙败坏。所以得到了之后呢,常常内心呐,不安,常畏怨敌来破坏。好,这个是得到了之后的怖畏。

那最后总结。

居家为少安稳,不得度脱,用无等故。

总之呢,居家的人呐,居家的这种心是很少有安稳处的,只要你心住在五欲六尘,你心注定就不安稳,所以不得度脱。那么,为什么呢?用无等故。这个用,就是因为,因为无等,无等就是说心中不平等。所谓不平等就是说,你不能够观察这一切法的自性都是不真实的,都是真如法性所显。所以呢,心中有差别,有贪,有嗔,种种不平等的心。你有贪嗔不平等,所以自然就会苦集二谛,那么因此呢,不会有安稳处。所以最后结劝:

如是长者,居家菩萨当别知在家为秽。

所以呢,各位在家居士要知道,当别知,别就是分别,分别了知在家是不清净。各位虽然说没有因缘出家,但是呢,心也不要贪著世间,心也要出家,真正的,你心出家的时候,你这样修道才能够产生法喜,才有办法真正的修,跟这个法契入。那你临终的时候,才有可能真正的往生极乐世界。

好,接着我们看《大般涅槃经》的开示:

居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长。

在家啊,身跟心都迫迮,你看,这个身迫迮,现在大家,尤其住在都市啊,住在那个公寓啊,公寓楼很挤啊,那么稍微有钱的人,住个房子宽阔一点,但是也不可能像寺院这么宽阔。以前,曾经偶然间看到那个卖房子的广告,台湾卖房子的广告,那个是豪宅,豪宅什么呢?房子也宽阔,然后呢,有中庭花园,种些花花草草,后来我想,哦,原来我们寺院都是豪宅啊。我们寺院每个人住的,大殿宽阔,寮房虽然不是很大,但我们大殿,殿堂都很宽阔。然后呢,我们不是中庭花园呐,我们整个都是一片山呐,有花有草,原来我们住的寺院都是豪宅。那在家能够住豪宅有多少人呐,大多数是住那种鸽子楼的。所以,身也迫迮,心当然也迫迮,各式各样的烦恼事情一大堆呀,捆绑着,所以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像虚空一样,内心依止菩提心来出家,身也宽旷,心也宽旷,所以一切善法增长。所以:

若在家居,不得尽寿净修梵行。

我今应当剃除须发,出家学道。所以这些观点,各位仔细去思维观察,放下各位的执着。以前曾经有居士跟我说啊,法师啊,你很难得,能够出家这么久,我跟他开玩笑说啊,你也很难得啊,能够在家这么久。在家这么辛苦,你也能够待那么久,也不简单。好,各位好好体会体会,好,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好,各位可以放松腿。

听打:妙兆  校对:圣莲 普信 普戒

          (2016.09法义研习小组终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