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оиск

黄金宝书 书中至宝:《修身进德嘉言录》

2021年1月26日 Комментарии: 0 FontSize:TTT

黄金宝书 书中至宝:《修身进德嘉言录》

杨艳阳 4天前

《修身进德嘉言录》目录

第一部分:忍;慎言与自省;为人与处世;涵养与识见;改过与自强;积德、惜福与感恩;看破、放下、随缘、自在;因缘果报

第二部分:佛与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一生可以成办

第三部分:学佛不可不知;修行集;修行者的心得;当下即是解脱,生活即是禅修;为世人奉献慈悲心 

第一部分

有些行为我们很难辨别其是非对错,有时看似凶恶的行为,细细推究却是救人的善心。有时看似济世利行,却反而害了对方。古今圣贤都重视忍辱,但也有奋身卫护,或舍生取义的。“忍”,乃成圣作贤第一切要功夫,但关乎大局群众利益事,当争不争者,转入消极,却是过恶。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 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

△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 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 真正勇敢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 忍辱,不同于奴颜婢膝的谄媚、屈辱和丧失人格,而是高尚难能的功夫,唯大智慧、大度量的人才能做到。

△ 大智大福之人,均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

△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

△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 忍一言,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 有退步时须退步,得饶人处且饶人。

△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变大。

△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 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宽容的涵养。仁者的心量,故“仁者无敌”。为什么无敌?何以无敌?乃是仁者不与小人计较,他们为千秋万代而争,不为一时之气而争。他们为救苦救难而做,不是为个人私利而做。

△ 忍百忍者,百福之源。

△ 忍,是一种牺牲,是一种定力,忍是阴德。

△ 忍为世间最,忍是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

△ 气是无明火,忍是敌灾星。但留方寸地,把于子孙耕。

△ 没有忍辱的功夫,无论是修持,无论是作事都达不到理想,一句闲话就要计较,一点小小的折磨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力量应付环境的人,是不能担当任务和成就什么的。

△ 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 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 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 欺人是祸饶人福,忍字可以走天下。

△ 忍是一种阴德,可以增加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你不但不必担心,而且要感谢人家,因为他为你送来了福报。

△ 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日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 不能忍辱的人,人家说你两句好,你就笑;说你不好,就拉长脸不高兴。这样人家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你这不是被人玩的傀儡是什么?你若真的是强汉,就不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跑!

△ 布袋和尚说: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到我脸上,任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若知这道理,何愁道不了。

△ 忍辱,不但是要忍受别人给予的辱,同时更要忍自己遭遇的境,要于穷困痛苦的逆境中,忍颓丧卑贱之念不生;于富贵顺利的佳境中,忍骄矜沉迷之念不生;于不顺不逆、万法生灭的常境中,忍随俗浮沉之念不生。

△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 语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盖世出世间事,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忍。彼果是而我非,则过在我矣焉得不忍?彼果非而我是,则我心无愧矣,安用计较为?故学道之人当达物我两空,安心如地,一任牛马犬羊践踏,不生一念瞋恨之心,是名忍辱。

△ 学道历千魔而不退,遇辱坚百忍以自持。

△ 贵在忍,记住百忍便成金。见事应以忍为贵,大事化小小无踪。能有修养谓之勇,处世温柔最有用。表现自己量宏大,才是真正有威风,能忍令人百事通,能忍方是真英雄。

△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会犯下错误,乃是他的无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 法国有句谚语:一旦知道一切,就会宽恕一切。

△ 生气,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打击自己;怀恨,是拿对方的错误来折磨自己。

△ “恨”就象牢狱,被囚禁在里面的是我们自己,而非我们所恨的人。

△ 愤怒一旦主宰了人,他的理智就无所作为了。

△ 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 愚痴生瞋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火,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转眼究成空。

△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 怒不变容,喜不失节。

△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

△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 涵养怒中气,提防口中言,谦恭原益己,轻薄易招愆。

△ “瞋火能烧功德林”,愈是愤怒的时候,愈要克制自己,不轻易口出恶言,伤人伤己。一时的怒气,无心的语言,往往会毁掉多年辛苦培养的友谊和功德。

△ 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 赞谤由人,不必计较。谤可消业,何须烦恼?

△ 设有人谤我、毁我,自惭无道,概不计较。

△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办事以尽心为有功。

△ 试观世界上伟大的圣贤,哪一个不是从讥讽毁谤中成就出来的?讥讽毁谤打不倒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热情的人,恰恰是讥讽毁谤,方显出伟大的人格和圣贤的节操。

△ 所有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他们常常把一些委屈置之脑后,他们吃了亏也不懊丧后悔,因为吃了亏的人能够得到海阔天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以及更多的精力去面对其他的大问题。

△ 人欺不是辱,人怕不是福。

△ 含容终有益,任意易生灾。

△ 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 能下人者,其志必高,其所致必远。

△ 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地培一点子种孙收。

△ 忍片时,风恬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凡事付之一笑,于人无所不容。

△ 宽性宽怀过几年,人生人死在眼前。随高随下随缘过,或长或短莫埋怨,自有自无休叹息,家贫家富因果显。万事忍字放在首,一日清闲一日仙。

△ 笑口相逢到此都忘恩怨,肚皮偌大个中吸尽乾坤。

△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 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也。

△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 辱我、骂我、毁我、负我,本来无我。让他,容他,忍他,恕他,不要理他。

△ 我心与一切众生之心,无二无别;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时,与我受苦恼时之苦,亦无二无别。每一念此,不觉欲泪,一腔怨心、怒心、恨心、毒心皆油然而化悲心矣。

△ 满腔欢喜,笑开古今天下愁;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 受得小气,才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才不至于吃大亏。

△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

△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者便是。我不知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者便是。

△ 某君临终时对其子立遗言:“无他言,汝等只要学吃亏。”

△ 吃亏人,常在世。

△ 周兴安说:“我在数十年的实践体验中,深深感觉到:

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纠纷与灾祸,很多从好占便宜与不肯吃亏中来。处事能吃亏,是大便宜,大安乐。守住自己的本份,绝不妄想占别人丝毫的便宜,从大处远处着想,遇到和发生利害冲突关头,常作退一步想,不与计较,省却不少烦恼。

遇到别人无礼相加或言语相侵,不加报复,不与争执。他占了便宜,欣然自得;我吃了亏,不予挂心,心安理得,更免却不少是非。”

△ 凡情最难忍受的,莫如侮辱。辱即可忍,则一切诸忍都易做到。其实侮辱之来,如合理的,正是为我痛下针砭,有甚可怒?如不合理的,由果推因,怨债应偿,有甚可恨?

△ “要爱你的仇敌”,所憎恨的只是他恶行,而不是他本身。他的不好行为必然基于身不由己,因为他有一个幕后指挥者——魔鬼(坏心理、坏习惯……),他是无知的,他是善良的,或许,他会因你的宽恕而觉醒过来,从而明白自己的不对。

△ 原谅别人已经认识到的过失,是一种美德。

△ 宽恕是不是懦弱的表现呢?不是的,为什么?因为凡是能够宽恕他人过错的人,都是明理、开朗的人。他们不会与人斤斤计较过去,或争是非斗意气,反会原谅别人。他们说:犯错误大都是不明真理者所为,他们已经染下了恶习难以自拨,他们的心是枯燥的、乏味的、心灵是贫穷痛苦的。如果我们看见一个非常贫穷痛苦的人,是可怜他还是痛恨他呢?正因为我们看见了他心灵的贫穷,所以我们宽恕他。

△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须知每个人都会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 骂人骂不得吗?如果骂你一回就断你一分我执,骂你一回就断你一分习气,骂你说你就是接引你,只要用得恰当,一切烦恼都成妙用,何必断呢?

气怎么不能生呢?在关键时刻,往往生一下,对人对己对国家民族都有好处,为什么不可生一下气?强凌弱,众暴寡,你不生气;民族国家受到侵略,你不生气,你还能叫做人么?反之,如果出发点不干净,出于自私自利,什么善事完全都可以成为坏事。古今圣贤都特别重视忍辱,但,若不为自身谋禄位争地盘,如文王一怒而天下安,身心挺安然自在,这正是大机大用啊!

慎言与自省

有些行为我们很难辨别其是非对错。我们应该慎言。不该说而说固然不好,该说的不说也不对。比如历代祖师大作狮吼,他们如果缄口默言岂不是大损失?又如发现一个间谍或坏人不去检举,因而危害到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这样的慎言和持重是不可取的。保持对事物的正知正见是重要的。

△ 慎言语。虽有奔骥,难追片言之失。

△ “驷不及舌”,可不畏哉!

△ 言行,立身之基也。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语不可不慎也。

△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 口才是银子,沉默是金子。

△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蝟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共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勿巧。

△ 不管一个人说得多好,你要记住。当他说得太多的时候,终究会说出蠢话来。

△ 夸夸其谈是软弱的标志,而那些能够做出大事的人,往往都是守口如瓶的。

△ 三缄其口为宜!世上对于有才干的人,通常是妒羡交加的,唯有收敛锋芒才是上策!当然。过份沉默也不是好事,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中肯的言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

△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 谨言为修行之要。

△ 高行,慎言,可以防身。

△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 人说一句谎言,每视为无关轻重。殊不知尚须另造二十句谎言,以维持其先发之一句也。

△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 悠悠之谈,宜绝于智者之口。

△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

△ 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只因强出头。

△ 君子不唱流言,流言止于智者。

△ 要讲别人之前,先和这个(指心)商量一下。

△ 寡言择交,可以免忧患,可以无悔尤。

△ 事到快意时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 修行之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于一切世事非干己事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若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

△ 好说、好张罗、好结交、好游,实为修行人一大障碍,应沉默杜潜,则其益无量。

△ 不可乘兴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瞋,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 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却是做了再说。人家是说了也不一定做,我却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不休者未必智。

△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吾师乎。

△ 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 祸从口出!夫口舌者,凿身之斧,灭身之祸。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刀疮易好,恶语难消。

△ 伤人之语,深于矛戟,万不可出言刺伤人心。

△ 反省是禅。

△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 圣贤而可百世为师,功于“吾日三省吾身”。

△ 迷途知返,得道不远。

△ 见已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 真认自己错,莫论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

△ 学者事事要自责,慎勿责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无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无能。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

△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 责人时需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需想着:“细行不矜,终累大德。”

△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 夫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

△ 吾辈终日不长进处,只是“怨”“尤”两字,全不反躬自问。真正学问,常是自责自省。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去检点别人?

△ 爱人而人不爱,敬人而人不敬;君子必自反也。爱人而人即爱,敬人而人即敬;君子益加谨矣。

△ 天天要检查自己的不是,从内心约束、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倘使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

△ 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有长进;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过多,更有长进。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作恶的人只要能深省痛改,就会变成好人。业障固然不能全消,但至少从今以后不做坏事,走向光明了。

△ 人能仔细反省,就会生起悔过自新的勇气来。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把它表露出来。从反省中去认识自己,从反省的镜子中去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 反省是智慧的果实,反省是进德的阶梯,反省是修学中重要的功课。

为人与处世

古今达士之为人处世、涵养识见是智慧之结晶,可令学人受用终生。但我们也不能僵直理解、机械照搬。比方说“君子不妄语”,当我们到人家家里去拜访,过了吃饭时间,主人问:“吃了饭吗?”,你明明未吃,为了不打扰对方,却回答说:“吃过了”。纵然欺骗了对方,其出发点却是好的。又如医生安慰患了绝症的病人,虽然打了妄语,但其动机是善良的。重要的是应该保证在正知、正见、正行的基础上活学活用。

△ 凡事以预立为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 敬畏天地、神明、圣人之言,为万善之本。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 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 心事宜明,才华须藏。邦无道则隐,邦有道则现。

△ 言行相顾,心迹相符,始终不二,幽明无间。易世俗所难,缓时流之急,置身于千古圣贤之列,不屑为随波逐流之人。

△ 挫折自己的锐气,化解自己的忿怒,收敛自己的智慧光芒,不使自己显得太特殊,即所谓和光同尘,韬光养德。

△ 待人处世的态度不可太轻率,否则将为事物所困扰,而无法修养自己的身心,但也不能太过份慎重,以致为外物所拘泥,而失去洒脱自在的气度。

△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君子扬善不扬恶。

△ 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 君子不妄语。

△ 君子应该象竹子一样直。

△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时,很容易灰心丧气,因此要设法恢复当初的信念,立下贯彻到底的决心。相对的,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很容易踌躇满志,而招来意料不到的祸患,所以应该急流勇退,以为全身之道。

△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宽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 拙字可以寡过,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苟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益寿。

△ 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顺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 接人要中和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 小人固当远之,然也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之,然也不可曲为附和。

△ 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是初学切要功夫。

△ 与世人酬酌,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湛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 态度鲜明.以理服人,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 不卑不亢,仪容固宜有度;谦虚恭让,语言尤宜有章。

△ 为人骨宜刚、气宜柔、志立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

△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深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

△ 要养成敦厚正直的品格,敦厚故,隐恶扬善,处处替人着想;正直故,急公好义,言所当言。

△ 做人须以谦冲为怀,如果一意包揽善行令誉,就会有树大招风、名高谤来的危险。

△ 一个人假使拥有完名美节,就容易招致他人的嫉妒与毁谤。因此,要多多少少分些给别人,以免自身遭到危害。同样的,恶劣的名声,也不能全往旁人身上推,自己好歹要分担一些。能抱着这样的处世态度,才可以修心养性。

△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如能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 勿寻人小过而必究,勿乘人患难而相攻。

△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 对情感较薄的人要宽厚,对情感太超过的人要方正,好比水太热要加点冷水,水冷了要加点热水。人既不能离群独居,处世就要中道,冷冰冰或热情过份都不好。

△ 立身要高于人,处世要知退让。世人多半为追求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见者,则能保持超然的态度,以行道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污染,就要有高于别人的见识。

△ 处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动,要悉事之理。

△ 不蹈无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门,不进藏物之所,非但避嫌,亦以远祸。

△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 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直。

△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分;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 君子不受命运的捉弄。一个知天命的人,绝对不会站到有危险的墙边。如果墙倒塌而被压死,那是自己思虑不周而致,不能归咎于天命!君子安贫乐道,对顺境逆境,满缺盛衰处之泰然,上天对于这种乐观的人,根本无从摆弄,这就是所谓的“安心立命”。

△ 恶事向自己,好事让别人。

△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 己温思人之寒,己安思人之难。

△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我所不欲,当念人亦不欲,更当避免以利人。

△ 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

△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 声名显著,守之以敛藏;利养丰饶,守之以俭朴;瞻仰人多,守之以谦下;朋侪嫉妒,守之以和忍。

△ 当追逐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先。当进德修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出自己的地位身份之外。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份内应达到的标准。

△ 处世让一分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 气度宽宏的人无论遭遇到的命运为善为恶,皆能适度以应之。成功不以为喜,失败不以为悲,外界的毁誉褒贬,一不介怀,只是为所当为,为所可为而已。

△ 在毁誉荣辱之前,不但不为之动心,且把着这磨炼意志的好机会。

△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涵养与识见

△ 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能纯熟。

△ 当可怨、可怒、可辩、可诉、可喜、可愕之际,其气甚平,这是多大涵养。

△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容一番横逆,增一番气度;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 若学温和,则于急怒时习之;若学止语,则于喧闹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狠戾时习之。

△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慌,才是真正英雄。

△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大悲不悲,可以养心。

△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快心事来,治之以淡。

△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 言语知节则愆尤少,举动知节则悔吝少,爱慕知节则营求少,欢乐知节则祸败少,饮食知节则疾病少。

△ 勿以妄心害真心,勿以习气害元气。忿怒生时要忍得过,嗜欲生时要耐得过。

△ 戒豪饮,豪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忧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 志存忍辱,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深戒绮语。处事必忠,视人如己。

△ 得意不喜,失意不瞋,得意失意不动心。

△ 气贵平和,情贵淡泊。

△ 万般补养皆虚伪,唯有操心是要规。

△ 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 “无是无非又一天”,心灵的平静与身体的健康划等号。

△ 情忧不在多,一夕能白头。

△ 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

△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

△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 博厚悠久之道,宽大受福之基。

△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免于无形。

△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 满招损,谦受益。

△ 用智如水,水滥则溢;用勇如火,火烈则焚。

△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必早。

△ 不说自己好,不道他人短。

△ 俭,美德也,过俭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施道;让,懿德也,过让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 宦情太浓,归时过不得;生趣太浓,死时过不得。

△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

△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 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

△ 不要说可以诱发他人引起不良思想行为的话。

△ 不责小人过,不揭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 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 不见其短,愚也,见而护,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恶之恶也。

△ 自己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有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期望太高,要顾及对方能否做得到。

△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限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 求肉体上愉快,则日趋鄙俗。求精神上愉快,则自然高明。

△ 宁受智毁骂,不用愚称赞。

△ 大丈夫论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改过与自强

△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悔字。

△ 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 凡夫之人,举足动步无非是罪,又复过去生中,皆曾造作无量恶业,追逐行者,如影随形,若不忏悔,罪恶日深。

△ 今人有过,便甘自弃,以为不可复入圣人境域。不知盗贼也许改恶从善,何害其为有过哉!只看归宿处成个甚人?以前都饶得过。

△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善念,随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 人能一旦洗涤旧恶,虽昔为寇盗,今日亦不害为君子。

△ 过而能知,可以谓明;知而能改,可以即圣。

△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

△ 自省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有过则改之,未萌则戒之。

△ 作福更宜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 悔前莫如慎始,悔后莫如改图,徒悔无益也。

△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夜觉晓非,今悔昨失。

△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在复萌,而小过转为大非。

△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 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 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

△ 有一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彼强辩以饰非者,果何为耶?

△ 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如矣。

△ 人无羞耻心,岂非类禽兽?知羞耻为改过之要机。

△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当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癡,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 发愿改过,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或觉心神怡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见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灭罪消之象也。

△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 圣人为天下无怨无悔,小人为自己常忧常愁。

△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若怠慌,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

△ 凡人与圣人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不失时机地发现自己。

△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 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 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

△ 我们不否定言的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行。

△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积德、惜福与感恩

△ 贫莫贫于未闻道,富莫富于蓄道德。

△ 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 居家有二语: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 成人之恶,罪莫大焉。导人为善,德莫大焉。

△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了一件;终生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

△ 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下人为德,贱以妄势为德。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愈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厚则福益厚矣。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 急难救人,一善可当百善。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 为恶恐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 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近之惟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行,远之惟恐不速。

△ 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时,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 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讦人阴私,勿谈人闺阁,其功俱无量。

△ 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益厚。

△ 得放宽时且放宽,积些阴德我心安,眼前地步须知退,好景须留日后看。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轻用而多取,我宁寡取而俭用,非以俭用为贤,俭用犹可以养廉。

△ 钱财不可不惜,然也不可苛刻。我能宽一分则人受一分之惠。

△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 惜财惜福,缘为惜德。

△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 有福莫享尽,福尽身贫穷。有势莫使尽,势尽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势兮常自恭。人生骄与奢,有始多无终。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三餐常思农夫苦,日用难忘众生恩。

△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从。

△ 一个人要懂得感谢才会同情他人。感谢自己得到众生许多好处:我们不种田有饭吃,不织布有衣服穿,不是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却有房子住,这些都是应该感谢的,不知道感谢的人,他就只会自私自利。

△ 每天的提醒——爱因斯坦:“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 吃饭的学问:

吃饭不要乱讲话,要用心地吃,感恩地吃。因为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还要带着忏悔心吃,吃时不要打妄想,不要执着,不要挑剔,每一餐都这样观想,带着这种心态去修行,由始至终。

△ 一位学生的感受:

初次亲历和尚们用斋时的认真,我真是大受感动。和尚们吃得很少,也很粗淡,但极认真。表情是那样虔诚,带着感激,感激农民们的辛苦,感激大自然的赐予。想想学校食堂的情景和大学生们就餐时的行为,我觉得这次到寺庙没白来: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

看破、放下、随缘、自在

对任何事物都不应该从一个角度去看,而应保持多角度乃至圆的观察。叫你看破、放下、叫你不要追逐名利富贵,不等于叫你不要随缘,而是要你在思想境界上保持这样的高度,不贪羡,不追求,但随缘。有这样境界的人,官做得越大越好,钱越多越好,因为他们只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而不是真正为了功名,为了钱。

△ 有人问我是否要钱,或希望受到重视等等。我说,如果这些是有必要得到而又可以得到的话,我是不会拒绝的,但是我不会因为求之不得而失望。

△ 知足者常乐。

△ 平安即是幸,知足即是福。

△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温馨第一乐。

△ 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

△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 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 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

△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它重,它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你处得它好,它益你必多。

△ 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祥,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 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

△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

△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畏惧,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 无欲则静,静则明。

△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 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犯。

△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人以心拂处为乐,终以苦心换得乐来。

△ 厚味多殃,艳色危身,求高反坠,务厚更贫。

△ 士能寡欲,安于清淡,不为富贵所淫,则其视外物也轻,自然进退不失其正。

△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 知足,绝非如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不求进取而消极的意思,而是告诫我们不要驰逐于色声等五欲,不要玩物丧志,而要省欲除奢,俭以养廉。这样的人才会有作为,才能进取,才能对人类社会有大的贡献。

△ 世间知足、安贫守贱的人,前推古代鲁国的贤人黔娄。他不把爵位视为荣耀,对于别人的厚赠,也拒绝接受。当他死时,甚至衣不蔽体,可谓贫乏至极!他并非不知道这种人生观会招致何种后果,但他依道而行,活得心安理得,对物质生活匮乏。并没有丝毫的怨尤。其后接近千载,很难找出堪与伦比的人。他和孔子一样,抱着“朝闻道,夕可见’的态度,心满意足的了其一生,为后世留下典范。

△ 为自己寻求庸俗乏味生活的人,是可怜而渺小的人。

△ 他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想来总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捺,此皆学问得力处。

△ 人的生活富足不重要,内心的安祥才重要。

△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 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

△ 凡人坏品败名,钱财占了八分。

△ 财有五种危险:大火烧、大水淹、贼偷夺、恶子毁、官没收。五事一至,变迁立见,一但寿尽,难带丝毫。

△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得一世。

△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好色不淫不乱。

△ 财富的获得,是一个人的机缘,没有机缘的人,想尽办法也还得不到手。若是不该你得的东西,即使到手也还会落空。

△ 大厦千间,夜眠几尺?家财万贯,日食几何?

△ 贪多业也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心。

△ 要用淡泊的眼光看世情,则富贵好比过眼烟云,用知足的心来取舍万物,则清净心不为物所染。儒家所谓: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 人生短暂,一如轻烟与飞雾。有的人追求爱欲荣华,过着愚痴烦恼的生活,有的人断欲知足,过着心净清凉的日子。崇高与卑微,全在感情的一念取舍。

△ 清高的人格,是能视富贵荣华如过眼烟云。我们能对物欲减少一分,我们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们对世间的情念减少一分,我们的道念就增强一分。

△ 醉生梦死,恒言也,实至言也。世人约有富贵贫贱两种。贫贱者固朝忙夕忙以营衣食,富贵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乐,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后已,心却未己矣。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死生生,昏昏昧昧,如醉如梦,经百千劫而了无出期。朗然独醒,大丈夫应如是矣。

△ 从世间的诱惑当中,我们要有力量约束自己,克制自己。一个人伟大与否,倒不是看他的钱财多少和地位高下,而是看他有没有自制的力量。能够自制的人,才是修行可能成功的人,为什么修行者讲持戒?这是要我们在生活中有自制的力量。

△ 名为招祸之本,欲乃丧志之媒。

△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 世人贪得,都务强求,不知一钱之所获,尚有命焉,而况富贵功名之大。

△ 朝里官多做不尽,世上钱多赚不了,官大钱多能几时,落得自己白头早。

△ 贫者犹多富者少,布衣蔬食可暖饱。王侯衣锦味珍馐,未到百年亦衰老。

△ 功名的事,本来有定,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 有志于道德,功名不足论也。

△ 做官难免冒禄贪功,既做好事,也难免公中有私。善中有恶,罪福影响不漏丝毫。贪有限之荣名,受累生之恶果,殃及于子孙,可不畏哉!

△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

△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 忘名利,甘淡薄,世间心轻微,道念自然浓厚。

△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

△ 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 名利和地位随时变化不定,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把握的。所谓“春日方逢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都是古人。

△ 世人单为“体面”二字,坏却平生。

△ 五代橫超法师坚辞御赐紫衣(这是一般人们所深愿追求而很难得到的啊),唯恐污染了一生的高洁。这样的凛然高风,真可凉却那些奔兢于豪门望族的热衷,而觉醒那些追求于虚名浮利的醉眼。

△ 万般随缘过,一切随缘了。只见活人论是非,不见死人道丑好。世人都为不忙之事忙碌,只要三寸气在。名利争执不休,殊不知无常期到,请问能带走多少?皇帝一死,江山也丢,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 举世好奉承,奉承非佳意。不知奉承者。以尔为玩戏。

△ 好谀乃人生大病。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粗而易见,至于名。非大贤大智,不能免也。思立名,则故为诡异之行;思保名,则曲为遮掩之计;终身役役于名而不暇,而暇治心乎?一老宿言:“举世无有不好名者。”因发长叹。座中一人揖而曰:“诚如尊翁,不好名者惟公一人耳。”老宿欣然大悦解颐,不知本人已被卖矣。名关之难破如是哉!

△ 己心恬淡静泊,但求适己之道,而不必夸耀世人“众人皆醉吾独醒,”做到身心俱能超出烦恼束缚,从一切羁牵中超脱出来,才是真正自由人。

△ 所谓权势、物质、虚荣,既不真实,也不永恒,它只能构成对生命的煎熬、污染和惩罚。你必须控制它,让自己生活在合理的欲望中。也就是说,人们肚子饿了有东西吃,冷了有衣服穿,有房子可以遮风蔽雨,就已经足够了!

△ 富贵的,一世宠荣,到死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的,一世清苦,到死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至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 恩爱一缚,牵入罪门。对家室亲眷,尽心不挂心。

△ 芙蓉白面,不过是带肉骷髅;美艳红妆,尽是那杀人利刃。

△ 夫妻一场应看空,大限来时各西东。夫妻本是同林鸟,可怜死后不相逢。

△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尽还分手,观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

△ 酒色声名四面墙,多少英雄在内厢,若有世人跳得出,便是神仙不老方。

△ 若能断酒性不狂,少欲保身寿则长。

△ 酒乱性,又轻狂,耗散精神坏灵光。养身宜戒损已药,修身须除败事汤。

△ 败德之事非一,而酗酒者德必败;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生必伤。

△ 儿女如过客,暂时来相见,来时固不拒,去时亦无恋。来去两无心,此中有时限,情浓何太痴,请君自量忖。

△ 子以三因缘生:一、父母先世负子债。二、子先世负父母债。三、怨家对头或因缘深者来做子。

△ 田园身外物,儿女眼前冤。

△ 父母子女是债,欠债还债,无债不来。男女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

△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 劝父母,莫系怀,儿孙八字自带来。贫贱今生受孽报,富贵前生修积来。任你一切安排好,难逆因果一丝毫。

△ 有等愚痴人,愿做儿孙犊,不肯积福田,舍财如割肉。子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莫为儿孙计,自有儿孙福,留了难带财,撇了易带福,莫为儿孙计,及早修些福。积德并行善,子孙万代昌。

△ 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窦燕山,今日还存否?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桂子兰孙一笔勾。

△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却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个安乐窝。

△ 人们都要爱恋骨肉,贪财如命,这样在世俗上这一边情重了,如何谈得上修行?要知道,从来妻子骨肉缘尽则散,散后都不相识。如果恶缘相聚,眷属就是冤家,不知不觉暗受其害,想到此,不由人心不淡。财产等物转眼成空,当然更应看破了。

△ 时间是无头无尾无影无踪的,无论你拥有多大的权力与财富,拥有多高的学问与地位,都不可能挽回一分一秒的生命。

△ 人生直做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 人命如朝露,虚浮无定期。

△ 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

△ 时时思及人生岁月匆匆,何必汲汲营营,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无常的一切。

△ 茫茫生死事难知,碌碌终生何所得?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他人忙。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修?

△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时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

△ 常防死日,道念自生。

△ 人常常忧死虑病,亦可以消幻业而长道心。

△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易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人身难得,人命只在呼吸间,一失人身,万古难复。

△ 凡是追求快乐而变成盲目的人,以及对官能的享受贪得无厌的人,必定脆弱而很少有志气的。这种人有如中了魔,也象在风中摇摆不定的草一样,永远得不到安静的时候。

△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斯为贵人。纵而不节,是为愚人。

△ 天理与人欲并存,天理就在人欲中流行。在人欲中能掌握天理,方是悟道之人。同是饮食男女之欲,便有君子、小人、禽兽之分。君子对此等欲望并不克制,但求“合礼”,不会拼命追求,而能淡然处之。因此从心态到神色举止,都表现出一种淡泰舒缓的气象,饮食男女之欲全由他来支配,可多可少可无,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小人则重视饮食男女之欲,心劳日拙,一天到晚都在为物质享受不够而烦恼不堪(人欲是无止境的)。禽兽类人由于纵欲过度,已经全被饮食男女之欲支配了身心,是以凄凄惶惶,不可终日。

△ 说世间有苦难,并不是否认人生有乐趣,如家庭之乐,五欲之乐,色身之乐,心灵之乐等等都是乐。可是,所有的乐都包含在“苦中”!这苦,并非通常所谓的苦难,而是“无常即是苦”。因为生活中快乐的感觉和快乐的境遇,是无常的、不永恒的,迟早要改变的。它改变的时候,就产生了痛苦、烦恼、不乐。

△ 人生的苦真多啊!有的人经济困难生活艰辛,有的虽然日子好过,却又有年老的苦,如耳聋、眼花、牙掉、行动不便;有肉躯之苦,如内在生理不调而生病,或外在肉体受伤及先天残缺的苦;有自然界给予我们水火、雷电、寒暑、风雨、旱涝、瘟疫之苦,及蛇蝎疯犬、蚊叮虫咬之苦;人事界则有刀兵盗贼、侮辱侵害、威逼压迫、讥骂嘲讽、怨毁仇杀、冤枉诽谤、拘禁刑罚之苦;还有求名求利或其它物质上的享受而求之不得的苦。再者,冤憎会、爱别离、攀比自愧,也是一番说不出口的苦滋味。即使你福气好,一辈子称心如意,最后仍然有个“死”的苦,真是“八苦”交煎啊!所谓“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 所有人类的头上,都压迫着“生老病死’的大山,老和病,一直不停地从各方面侵袭而来。虽然,我们随时都会和它“碰面”,但完全不能预知“见面”的时间和地点,这正是人生的真相。我们沉迷于忙碌的生活,而忽略了这个真相——人生“无常”。

△ 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生——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为迷真法性,还却受轮回。老——揽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身似临崖树,心同念水龟。病——忽染沉疴疾,因成卧病人,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死——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 滥用感情,那会招受多少烦恼?把感情用在不当之处,这不是一个学道人的行为。学道并不是不重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要转化自己的私情私爱去爱国、爱人群以及爱自己未来的前途。儿女情长,那是社会上一般未成熟男女的幼稚行为。我们修行人的感情已经经受了一番磨炼与净化,应该是成熟的。感情如果能净化,不滥用,就自然能化成大慈悲、大仁爱和大道德。

△ 对人类而言,感情的需求本来是自然的事情,只是感情如果处理不当,用情过多,反被多情所害。我们不能离开感情而生活,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过与不及都不恰当,应当过着中道的感情生活,把私情私爱升化成道情法爱,把占有强求的感情,净化成为奉献、成全的慈悲,去慈爱万众生灵。

△ 看破、放下不是消极的,教人家看破、放下,不是叫你不认真,不是教你不负责,不是教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恰恰相反,只有真正看破放下以后,才能真正做到这些。比如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但都不必起贪爱心,要心无所住,才是真正的看破、放下,并不是叫你什么都不要管,而是要你虽知一切法,但心不随境转。比如见一美好东西,虽见而心不爱著;见一丑恶的东西,虽见而心不厌憎,这就是心不随境转。

△ 色是你的身体,你投生人道,认为你的身体是你;来生投生做狗,又认为狗的身体是你;狗死了身体烂了,但你没有烂,又投生做猪,那时你又认为猪的身体是你了。就因为你放不下这身体,处处执着一个“我”,才随着对身体的“我执”而轮回六道。

再讲心。投生为人,见到钞票就起欢喜心;投生为狗,你的心又喜欢骨头、大便。做人,掉到海里就起恐惧心;做鱼,掉到海里就起欢喜心,这便是六道轮回心。

人心看水是水,天心看水是琉璃,饿鬼心看水是脓血,地狱心看水是火,这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人都喜欢出名,要好名誉,这叫名闻障碍。做人希望人家称你是好人,做狗希望人家称你是好狗,不能开智慧放下假名,就不得自在。

△ 能看破,才能放下;能放下,就得自在。

△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 随缘是不生烦恼,不紧张也不兴奋。因为兴奋过后,情绪一定会低落,不如清净心与平等心能如如不动。不能随缘的毛病出在“我执”。

△ “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清真寂寞之乡,愈久转增意味”这几句使我脑际立刻浮现一个辉煌的剧院,名伶的演出,使之全场爆满,一曲终了,掌声有如轰雷,此时固然达到风流得意之顶峰,但紧接而来的,却是人散之后,台阶寂寂,果皮纸屑遍地凌乱的景象。

反观那寺庵的僧尼,他们虽然是终年与泥塑、木雕的形像为伍,听金钟、石磬、木鱼单调的音响。可是细察他们,见人莫不脸带笑容,举止亲切自然,予人怡然自得的印象。这股意味,那里是繁华的都市所能寻到觅得?

“真味本是淡,淡味方能长。”

△ 弘一大师很随缘。他出身富贵,少壮即功成名就。但自从出家以后,生活却非常平淡。吃的方面——咸的也好,淡的也好,花生米也好,青菜也好。住的方面——破席也好,木板床也好,榻榻米也好。用的方面——三衣一钵,草鞋、破巾,样样都好。在他来讲,生活得很愉快,心境开朗,海阔天空,逍遥自在。

△ 勿谓佛教只重理智,不讲感情,须知大破除后才有大建立。佛法对追求出世间法——了生死苦,予众生乐,圆成佛道是彻底的积极!对世间五欲——财色名食睡是彻底的消极!此大积极、大情怀、大慈悲岂同于世俗之“看破红尘,消极逃世?”佛法说明了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和道德行为的轨则,教导我们怎样止恶行善、离苦得乐、弃假求真。佛法,实是世界上最圆满的真理,佛理太伟大,不学太可惜。

从许多事情看,一个人作恶作善,不但佛菩萨和天地鬼神都知道,并且多少年也不会消失,好象有个档案袋,详细记下善与恶,随着业识一世一世地流转,且不可说因缘果报是迷信,正象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缘果报

△ 信者,万善之母;疑者,众恶之根。

△ 物成有败日,人生有死时,善人得好报。恶人有怨对。

△ 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

△ 多行不义必自毙。

△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作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 作善降福,作不善降殃。善人前恶先熟,不能先报其善;恶人前善先熟,不能先报其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 天道循环理最真,谁人常富更常贫。今朝受饿吞饥者,半是当年悭吝人。

△ 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问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 善恶报应,莫道竟无前世事;利名竞争,须知总有下场时。

△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毒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岂知头上有青天。

△ 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善恶因果是贯通三世而渐次受报的。今生的作善作恶,未必即生受报;今生的祸福苦乐,多半是往世的业报。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若懂得因果通三世的道理,就会对有些好人得恶报、坏人得好死的现象解得通了。

△ 善恶之因,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则终必大明乎心性。

△ 人生之所以有贫富、贵贱,有苦乐劳逸,有荣辱寿夭,是因为前世所为有善恶,故以祸福报之也。

△ 人之所以倒霉,自有倒霉之因;人之所以幸福,自有幸福之缘。

△ 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忏无期。冤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

△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善恶若无罪福根,圣贤岂肯信服他。

△ 做事须循天理,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 努力今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余殃。

△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种的!衰后怨孽,都是盛时作的。

△ 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

△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作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 行善之人有善缘,作恶之人天不容。

△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 福莫大于心善。

△ 心善而子孙盛,根固而枝叶荣。

△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 积德之人如治家之子,不见其益,然日积月累,自成陶朱之业。丧德之人如败家之子,不见其损,然日侵月削,便无立锥之地。

△ 贪了牲畜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沾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

△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白雪,当必潜消。

△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施暗箭,祸延子孙。

△ 积财不如积德。

△ 心地作善,福归自己;若行恶习,祸非人替。

△ 命相吉凶,皆宿世之心所造。宿世若善事,行则在胎自具贵相,出胎自值良时。宿世若造恶业,则与此相反,此命相不可不信也。然命相有定,心则无定,祸福之机,乃心所造,非命相所造,相可以随心转变,是命相不可尽信也。

△ 佛法讲命是不定的,是可以改变的。要随时修好因,培好命,切忌修恶因转成坏运。

△ 一念常惺,才避得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 安分守命,趋吉避凶。

△ 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能自己作主宰。

△ 妙药难治冤业病,行短天教一世贫。

△ 富贵定要守本份,贫穷不必枉思量。

△ 受诸苦恼者,业由前生造,今世又不修,来生还招报。

△ 宇宙(亦世界),是无限的时间与无量的空间的合称,“宇宙之谜”困惑了多少人?时至今日,还有多少哲学家、科学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这个谜?只有因果律揭示了这个谜底:整个世界、亦即整个宇宙是什么呢?是一业力之网,是从业力而生,是因业力而立的。

何谓业力?凡是身所作的事,口所说的话,心所想的念,都叫做“业”,由业所产生的作用就叫做“业力”。业力的连锁作用,便叫做因果。

世界上一切事物,没有一种不是受因果律所支配的,有如是因,便有如是果,犹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般的准确。自因自果,自做自受,恰如其分,毫厘不爽!

简单的因果,世人还能够明白,复杂的因果,就难以索解了。种下的因,如无相应的果。那一定是有别的因混合了进去的原故,单一的因变成复杂的因罢了。

要知道,世间人事的复杂万变,是和人心的复杂万变息息相应的,业因既然万别,则果报亦万变,之所以有六道轮回中极其复杂错综、千差万别、万有不齐、苦乐悬殊的境象,就因为其中贯串着万有因果律的缘故。一切众生都在无始无终的“生命之流”中生灭流转,一期生死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短暂的片段。

因果律不是宿命论也不是定命论,唯有重大的业力不能转变而被称为定业之外,人是可以凭后天的努力来改善先天之业因的,这就是随心转业和随心造业的道理。明白这一道理的人,便知愚者可智,智者可愚;寿者可夭,夭者可寿;富贵贫贱,一一都可自做主宰。如果知道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相貌随汝心田转的道理,一切寿富康宁之权,就都能够由自己做主了。

△ 凡是祸福没有不是从自己求得的,这就是圣贤话,如果说祸福是天掌握、天注定的,这就是世俗浅识的人言论了,故说“相随心转”,“天定者胜人,而人定者亦能胜天”。

△ “天作孽犹可违”,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自己前世所作的业报是可以由自己去违反、改造它的。你只要努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这是自己所作的福。哪里会自己不享受呢?要知道,普通平凡的人是有命数的,但大善的人,命数就拘不了他;大恶的人,命数也是拘不了他的,因此,光是相信因果报应,光是认命还不够,还应该“立命”,也就是利用难得之人身,努力改造宿命,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啊!

我因为明白了“立命”的道理,从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里都在约束自己,便觉得与从前不同了。从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的景象,虽在暗室陋屋里,也是恐怕得罪天地鬼神,遇到别人憎恨或毁谤我,自能安然容忍了。

你的命不知道怎样?即使眼前丰衣足食的,也要常作贫穷想。即使时运亨通顺利的,也要常作拂意逆境想。即使别人对我敬爱的,也要常作谦和不骄傲想;即使门第高名望重的,也要常作卑微低下想;即使学问优良的,也要常作浅陋想。从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以后种种比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道啊。

天天要认识自己的不是,要改过自新。天下聪明俊秀者不少,为什么德不加修、业不加广呢?只是因为“因循”二字耽搁了一生;此“立命”学说,乃是很精、很深、很真的道理,请您熟读而实行之,切不可贻误了自己。

凡是有益于人的是善,有利于己的是恶。有益于人,就是打人骂人都是善。有利于己,就是礼人敬人都是恶。所以人们行善,利人的都是公,公就是真。利己就是私,私就是假。

凡是行善,纯是济世利人之心的就是端正,假使有一毫沽名钓誉的媚世之心,那就是曲。完全是爱人之心的就是端正,有一毫玩世不恭侮弄人心的就是曲。

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人,那是似善而非实善。现行所作的虽似不善,但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实质却是善的。其它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慈之慈,都是应该考虑抉择的。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是说一个人的成功,要经过许久许久的努力,要一步步地攀登,事业的成功来自不易,而堕落犯罪却如山崩,转眼即毁。

△ 人未证果,一言一行均当留心,不可轻发,无论境遇的顺逆,必须深信因果报应不差。

△ 奉劝一切世人,法性本来空寂,时时反省为要。因果丝毫不爽,每日动念行为,自做还是自受,检点功过多少,谁也替你不了。

△ 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

△ 若有人想害我,则要想,大概我过去害过他,我不能和他结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

△ 直心直受直福,巧计巧来祸因。

△ 报应迟速时未到,昭彰早晚祸福临。

△ 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青天。

△ 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瞋。欺心折尽千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

△ 阴功须向生前积,孽债休教身后还。

△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轮回路险,须知亲近不相逢。

△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之中,神目如电。

△ 心体光明,暗室中自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犹生厉鬼。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 天地在上,神鬼难欺。我的过恶,虽在隐微之中,天地鬼神已经看见了知道了,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失现福,怎么可以不惧怕呢?

△ 应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无可逃避。

△ 你以为做坏事没有人知道吗?哪里不知?凡心即佛心,一念妄动诸佛皆知,佛以太空为身,所以尽太空是佛身,是佛眼,即使你躲在黑暗室、地下洞做坏事,都未离佛身,逃不过佛眼!

△ 白日青天不可欺,举心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 天助还靠自助。

△ 天道无私,常与善人。

△ “因果”是真正的不二价,修善决定有乐境,造恶必定受痛苦,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 弘一大师说:“冥冥之中自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又说:“我们无论如何必须深信善恶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的!又须知我们一个人所有的行为、一举一动,乃至起心动念,诸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故作妄为。”

△ 菩萨的法身与我们的本性是平等一体的,菩萨又是大慈大悲的。由于是一体,所以我有所感,彼有所应,我们对佛菩萨的感应事迹应该深信不疑。难获感应的人是由于:一、善根福报不够;二、修行功夫浅;三、本性被贪瞋痴烦恼业识所障;四、心不够恳切至诚。如果其本性与菩萨的本体不相应,各占一定的空间,菩萨怎么能随缘应现呢?

△ 一月映千江,千江同一月。佛菩萨证得广大无边的真如法性,不受时空的限制,而能分身十方,普现一切大众前。正如电学上,由电线圈所组成的感应接受频率,若能与某电台的发射频率相同,这感应圈便能接受到空中传来的信息。当我们修行入深,俗念澄清,形成与佛菩萨相同的频率,感应神通自然现前,不足为奇。

△ 菩萨如明月,众生如水面。水清月现,自然之理。若水混浊,月影终不能现,是水之咎,非月之过,众生心垢若除,菩萨时时在前。

△ 有感即应,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 求佛菩萨未获感应救护时,须知自己业障深重,益自惭愧,勿生怨望,勿生疑虑,应信我人言行善恶,因果报应,自做自受,深自惭愧、忏悔、发奋。

△ 一个虔诚善信的人,本来就有善神的护持,只要信念坚强,若遇到特发的变故,虽不临时祈祷,也会逢凶化吉。因为祈祷的功能,是由坚强的信念产生,所以,凡是信念坚强的人,也就等于时刻都处在祈祷的功能之中。

△ 有福方登贤圣地,无缘难入涅槃门。

△ 释迦如来深知佛法中净土一门,实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晓喻众生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觉智难量,神通无碍,定慧究竟,于法自在。如来所说,真实不虚,万勿轻疑,但当仰信。佛是果觉,我是凡夫,焉可以凡夫愚昧之分别心,妄测如来圣智?但当信受,必满所愿。

△ 一信如来金口诚言,决无欺诳。二信因果不昧,决定相随。

△ 释迦如来梵音声相,决无诳语;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决无虚愿。以学佛之因,必感见佛与成佛之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响必应声,影必随形;因无虚弃,果无浪得。往生传载高僧列传,临终瑞相,班班列列,岂欺我哉!

△ 台北有一信徒开刀,她的胆道在开刀后装入了一根管子,常常很痛苦。这位信徒拜了几十年的佛,她却从未起过“佛菩萨怎么不保佑我”的念头,没有埋怨过一句,她无法礼拜时,就站着流泪说:“佛陀,弟子就是缺乏虔诚,业障才会如此深重”。合掌后,再拜。医生告诉她不可以再拜了,但她仍然又拜,一点不在乎死亡。死,对她来讲非常的平淡。她认为:死方是生的开始,而生,是死的开端,生与死只是一念分别,没有两样。

第二部分

佛与佛性

△ 佛是人生的最高阶段——觉悟了的人,是理智悲心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是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如来,是佛的通称。△ “佛性”二字本来不可言状,它包含万象的一切事事物物。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塞天地,亘古今,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一切的一切,无不包容在其广大的怀抱中。说它有,却无形无相;说它空,却又能随缘显现万有、支配一切。故而佛具有五眼六通,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凡夫通过修行,克服了自身的束缚,明了自己的本性,亦即开悟,亦即明心见性。见性后,狠除习气,就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待至功深力足,法净心空,更能自由往返于六道去普渡众生。比如观世音菩萨,可同时听闻到全天下所有的呼救苦难声,而分身无数,遍一切刹,随缘应现各种形象去寻声救苦,其灵应事迹是不胜枚举的。又如我国的高僧,往往起初连“之”“无”也不识,到后来修行功深,一旦豁然开悟,讲经说法,头头是道;赋诗作画,超然出尘,更有了知过去、预测未来。肉身不败等灵迹,六祖惠能就是明证。悟道有浅深,境界有高下,但无有高过佛者。故说佛是全智。

佛又是大悲的人。我们的理智与情感到了高潮的时候,理智总处于低潮,比如人恋爱和打架时情感高涨,那时的理智总是非常弱的。而我们在专心思考一道数学难题时,情感则处于最低潮,我们的理智与情感此起彼伏,互相矛盾,而佛呢,却将这二者融合成一体。至极的理智与至极的情感合而为一,即悲智双运。

佛视众生如同自己,无厌倦,无分别的同体大悲,不分怨亲、心无所缘的无缘大慈,甚至不分动物植物,慈悲所庇,如阳光普照。佛的大慈大悲建立在众生平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无我基础上,我是众生的一分子。众生是全体的大我,度人所以为自度、利人所以为利己。而况人不是孤立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密切相互联系者的,犹如无数盏灯照满了空间,但光与光之间互不相碍,是相融相摄的。我与人的界限实属假定,如果认假作真,就会走上堕落退化。

佛知道一切众生性体皆同,故见众生苦,即是自己受苦,有一众生未证佛性,则性体仍然有亏也。明了会归同一真心之佛性,则必发心要度之成佛。佛本能地觉得众生之不成佛,是自己的不够圆满,故自然而然地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去普度众生,故说佛是大悲的人。

佛的能力是无限的,但却不是万能的,比方说吧,太阳的热能是广大无限的,但我们能吸收与利用多少太阳能,则要看我们自己的努力与条件来决定。佛就象我们的老师一样,把怎样成佛的知识教给我们,而学生的吸收与接受多少,则主要还是要靠学生本人的努力。

△ 佛性,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比仿,说是一物即不中,它言语不能到,思想不能及,任凭你横说竖说,妙语如珠,也只是半提,而不能全张,只可隐隐微微烘云托月地说个梗概,由你自语。这涅槃妙心虽然无法描绘,但可开一线,略露风光,旁敲侧击,方便权说,俾颖悟者有个入处,

请看历代过来人对于佛、佛性,证悟自性的体验(即开悟)之方便说:

一、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佛性因“不变”故,色法现时,身生不随之而生,身死不随之而灭,本来如如。因“空寂’故,凡夫染于有漏恶法不随之而垢,圣人熏于无漏善法不因之而净,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因“圆满”故,众生迷而不见其减,诸佛证之亦不见其增,净裸裸,赤洒洒。

二、佛性是无形无相、不属有无,无有边际,不可测度的,它超越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古人将之比为色里胶青、水中盐味,虽不可目睹,但事实上确实在起作用。现今世界飞跃前进,全靠自动化,而自动化又靠热能。无有热能,即无动力,无有动力,一切都是静止的、死的。同样,我人之所以能思想、工作、发明创造等等,也靠体内的动力。而这动力,就是性的作用。所以性虽无形无相,但确实在起一切作用,犹如电虽不以目见,而一切照明、发动等都是它在起作用。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如水与波是一体之两面的道理一样。

现代科学家都承认能量不灭,而能量最大者,莫过于性能,因其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塞天地,亘古今、至大至坚、至小至微,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能摧一切,一切不能摧它,故无法衡量,无可比度。投生六道,受罪享福的是它;了生脱死,逍遥化外的也是它。它,不可耳闻,不可目睹,不可知,不可识,但可以慧照,可以妙观,可以领悟,可以神会。(此即禅宗之明心见性、净土宗之念佛三昧)。

三、“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境,是体验到宇宙无双乾坤唯一人之境,亦即法身体得之境。举凡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无不是佛性之显现;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无不是佛性之妙用。一切事事物物,天上天下尽法界所有,无不影现其中。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溪之声、风之音,都是自己的声音;松之青、蕾之紫,皆是自己的彩色。

佛性就是一切众生的本源,同时又是佛所证的圆觉。但不可过重己灵,因为众生个个皆是如此,平等平等。

四、历代祖师大德如是说:

△ 一念万年,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

△ 心镜明,照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 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乃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无不尽在自性含融之中。

△ 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念。

△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此语,可谓见道已至极圆融。浩然之气者,即遍满法界之性体也,性体既满法界,万物则皆在我包罗之中,无一而不备,可见其悟入之浩大,与真体内充之力量矣。

△ 万象丛中独露身。

△ 溪声山色,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是最上真乘。

△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扑竹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香岩禅师听扑竹声而悟道)。

△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哪能晓?”性是如此地绝对清净与超越。它离一切相对的名相及概念,因为是不可说,不可唱的绝对境,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自身亲证才能达到。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释迦世尊当年在菩提树下目睹明星开悟时说: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皆得显现。”

△ 一切众生无不具有佛性,灵明空寂与佛何殊!但以无始劫未曾了悟,妄执身为我相。故生爱恶等情,随情造业,随业受报,生老病死长劫轮回,然身中佛性未曾生死,如水作冰而湿性不易。若能悟此性即是法身,本自无生何有依托!

△ 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则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菩萨摩诃萨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断烦恼己,便得见之。

△ 是佛性中,分别众生自有三种:一者不证见佛性,名为凡夫。二者能证见佛性,名为圣人。三者证至此理究竟清净,说名如来。

△ 《法华经》所尊贵的就是毫无隐秘地直示我们“一切众生本具与佛同样的灵明、微妙、圆满、廓彻的寂灭心体”,以之修行,无不成就。

△ 六祖慧能说: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学法作佛莫向外求。自性悟,众生是佛;自性迷。佛即众生。

△ 凡圣一如,生佛等同,迷之则生死无端,悟之则轮回顿息。

△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

△ 山僧向汝道,五蕴身田,内有无位真人,堂堂显露,无丝毫许间隔,何不识取。

△ 宋比丘尼的那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是开悟的写真。诗的意思是在春天却不知道春在哪里,喻人本身即具有佛性,不欠分毫,而却不相信自己。找啊找啊,脚上穿的草鞋,把岭上的白云都踏破了,还是找不到,回到自己住的院子里,摘取一枝梅花放在鼻头一嗅,才恍然明白——春意早就显露十分了。前番向外驰求,舍近就远,舍易就难便反觉可笑。

△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的人;古今诸贤圣,亦是修心的人;现今未来修学者,当出丈夫之志,发真正见解,依如是法,亲尝其味,自到自肯之地。

△ “如果悟透了人人本具佛性,而佛性是万法齐备,无所不包的,已成之佛与凡人本具的佛性如灯灯相摄,构成了这一真法界,人就会彻底打破这人与我的界限,而知众生与我同一体,佛是我心中之佛,我是佛心中之众生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一切众生皆当成佛”此命题,使每个信佛学佛者的内心充满了光明和希望,鼓舞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一生可以成办

佛说法四十九年,千言万语,只是要人认识本来面目。要立正信,信自己本来是佛,只要肯修,回转头来,此生决定可以成佛,这叫弄正因地;信我今日之本体,原本是觉,心本是净土,只因颠倒,然佛性半点不缺始终不坏,因上完全可以成佛;惟无始积习未除,非此生可以扫尽,若有一丝一毫烦恼不断,生死依旧难逃;信末法时代,佛法衰落,一世不如一世,我如此生不了,更待何时?要如是信,方是信得真,信得切。佛法中的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特别法门,只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皆可仗佛洪慈,带业往生,都可即生成办了生脱死这一大事因缘。

△ 现实的生存,是一时的、有限的、难过的日子。一旦彻底地痛感到这难过日子的生存时,一旦不满足这在水需舟、在陆需屋的不自由和无常的一切时,也就会深深地憧憬和向往那永远无限的、绝对自由的怀抱。佛陀与数不清的过来人是我们的楷模,当仁而不让,所谓发菩提心,弄正因地,就在这里。

△ 佛陀给五比丘说法时说:“如当所说,为说修行,即于现身,得诸漏尽。”就是说,我现在讲的,你们一定要听进去,并付诸实践,就可以在现世得到清净解脱。所以禅宗说见性成佛、密宗说即身成佛,特别如净土宗的念佛往生净土,即生可成办了生死大事等等。

△ 学佛修行,每不知修者何物,修为何事,若能自知修者为心,是超第一阿僧祇劫矣;修至不可得,是超第二阿僧祇劫矣。更进至习气扫净,非空非有,中边不着时,是超第三阿僧祇劫矣。阿僧者,言多也,随因缘而长短,不可说定有何多时也。

△ 我们解脱应该感谢佛陀,因为佛陀根据自己的开悟境界,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由解悟趋入的光明大道,再用不着我们去瞎碰乱闯,只要顺着这条道路,以解悟为前行方便,是大有可为的,纵是博地凡夫,既然佛性在握,既然有好条件好因缘,就应该直下承当,决然不疑,勇猛精进地大步朝前走,“成佛”的无限光明,照着我们每一个人!或解悟,或证悟,这样,你就完全可以尝到佛教的法乐而庆快平生啊!

△ 古德云:“三昧不成,纵使筋断骨枯,终不休歇”!又说:“不破疑团誓不休!”能有这样的决心,什么事怕办不成?对照这些圣贤,我感到十分惭愧,从今以后,敢不努力自勉。

△ 法国卢梭说:

我觉得人类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敢说,戴尔菲城神庙唯一碑铭上的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著作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

△ 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各位要自尊!不要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争取做高僧做大菩萨不是为了做高僧做大菩萨。

△ 高峰禅师自叙开悟缘由说:“我就不信开悟有这般奇特,因为任何能够实现的事,只要有心去做,总能成功!”但如何才叫有心去做呢?一开始就觉得难,似乎万不能学成而放弃不学,那就终无所成了,故首先须有决定不疑的心。有了决心,但去如果悠闲迟缓地虚度光阴,也照样学不成。故其次须有勇猛精进的心。虽能勇猛精进,但如果少有所得即便自满,或时间久了便生疲惫,或遇到顺境便心迷意转,遇到逆境便惰怠旷废,也同样学不成,故再次须有恒常永固,誓不退转的心,象高峰禅师那样,拼着一生做个痴呆汉,定要见着这下子(指开悟),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第三部分

正知正见导正行,少走弯路

学佛不可不知

△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人请求佛解答一些既是形而上学,又并非此人的智力水平所能理解接受的问题。这个人还对佛说,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答,他就不再接受佛的其他教诲了。佛为此人打了一个比方:

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亲人带他去看医生,假如当时他说:“我不愿拔出此箭,要等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什么种族人,他的姓名和氏族,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他的肤色是白是黄还是黑?他来自哪一城市乡镇?箭是哪一型的?箭羽是哪种毛制的?箭簇又是什么材料所制……”那么,这人必当死亡,而不得闻知这些答案。

释迦如来对提问人说,如果你死扣住还不为你所能理解接受的问题上,那么,在你还未得到如来的答案时,就要死掉了。

△ 佛陀在世的最后教诲:

你们要降服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清净,要使自己忠诚。你们要记住,形躯生命是短暂的,如能这样思维,你们将可远离贪欲,远离瞋恚,你们可以远离不善。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一定要自我降服!你们要作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要知道,一个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为畜牲。“心”悟,这个人成佛;“心”迷,这个人可以成为邪魔。所以,你们必须降服自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你们要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研究,在一起修行。你们不要虚耗精力,糟蹋时间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无益的争论中,你们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的必然消逝,是无常,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他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即是见佛。

△ 佛法是修出世法,出世并不是脱离世间,逃避世间,而是在世俗中超出世俗的知见。如他人打我骂我,凡夫认为是冤家,学佛人认他是善知识。贫苦痛厄,凡夫认为是坏事,学佛人认为是好事。名利恭敬,凡夫认为是好事,学佛人认为是坏事。佛法根据因果循环的道理,对一切事物平等看待,如打我骂我可消宿业,贫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可障菩提。所以说,好即是坏,坏即是好,这远远超出世人的见解。

△ 修行有真与假之分,我们的色身本来是假的。为了求真,于是要修行,故说:“以假求真。”因为能舍假,才能得真,如果处处执着我相。不在真我上下功夫,这叫做假修。在任何时候,任何处所,对一切事物不着相也不离相(不爱着,不厌恶,也不逃避),心行不二,始终如一,这才是真修。

△ 欲得佛力加被,必须先发菩提心,视万物为一体,六道为同命,依法精进,不允许有刹那违背慈悲的心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自然能感动佛菩萨而感应道交了。

△ 菩提是没有相状的,也没有什么可得的。学佛的人如果处处着相,处处求得,那么他的心念就不能与无相菩提相应。着相妄求,虽或暂有所得,可是有得必有失,于是得失扰其心,疑情摇其信,是难免要退悔的。只有以无相为本,对一切有相的事物看成是虚妄,那么,得失不足以动其心,困苦不足以退其志,危难不足以伤其气,这样,自然能大雄无畏,勇猛直前,菩提不求而自得了。

△ 佛眼观之,没有一法不是在“因缘聚合”时而生,也没有一法不是在“因缘别离”时而灭,更没有一法能离开因缘的范围而独立生存者。万物皆从因缘起,缘起性空,佛陀把此理为世人演说即是佛教。我们明白因缘,明白缘起性空之理,即是明白佛教。

缘起性空,是着重于本质的分析透视,从而警惕我人是生存在幻妄的境界中,而不是否定了现象的存在。所以讲人也空,法也空,但仍不能离开幻有现象而存在,因为如果无能力解脱生死,终究是在业力的造作受报之中。业力也是幻有的,但它却能够牵引生命的升降而感受苦乐。但如果悟透了缘起性空的真理,便能不受一切幻景的诱逼,不做一切幻景的奴仆,而得自由自在,那就是一种解脱生死功夫。人,一旦不为外在的境界所转,他就可以不造生死之业而能解脱生死或自主于生死了。

△ 祖师痛哭流涕者比比也,打人骂人者更多,但其悲喜忿怒之境与常人毫无共同之处。祖师之打人骂人,正是极度的慈悲,正是演说妙法。

△ 六祖因过去世修行与学习都已经成熟,所以在这生便能顿悟见性。同时,六祖过去世还广结善缘,如无深广的善缘,他不会遇到五祖。

△ 由于我们不能停止妄想,故佛说一切法对治众生的一切妄想,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千差万别根基的人们。如果妄想没有了,一切法也就用不着了。

△ 学佛本意,是在去迷求觉,依般若法门,方可登彼岸,得解脱,此义万勿动摇!

△ 修行当依法不依人。倘由人情转移,即是以性命为人情。法如当机,切不可因人而疑法,转为自误。

△ 修行当活计,不可拘执死法,如一时无善知识为我决定,我当审量自己之地位与机缘,所修由博而约,层层推进,必得一究竟者。

△ 末法众生福薄,德学兼备的善知识寥若晨星,故知识苟有些长处,即应如犊恋母,不可轻易云离。

△ 佛不涅槃,法轮常转,末法时代一样有利根人,善知识与佛无二,倘遇善知识,宝山勿空过,时不再来,切不可稍存待心。

△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法法无上,门门第一。修行者必须对各种法有法法平等的观点,不生门户胜劣执见。从来祖师大德,因悲心激切,特别强调自己法门的优胜,这往往是一个时期中破人执着的说法。如果学者脚根没站稳,听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不免彷徨不定,坠入歧途。因此,初学阶段应以专一深入一门为主。

△ 各宗修法,首先都要以伟大的愿力为主,誓愿与众生共同获得平等的大觉,方可警觉痛切,不至中途懈怠。其次,要以实修为主,就是从内心出发,不只是表面上的一套唱做礼拜。功夫做得实在,就会冷暖自知。最初下手时,不宜用力过猛,要稳步前进,否则会进一退九。在修学的中途,必须一门深入。不急不缓,如切如磋,毅力坚强,愈久愈坚,等到发明心地后,则要涵养省察,不离觉照,在一切顺逆的境界上,刻苦磨炼,考验自心。无论修什么法门,都要注重持戒。

△ 千里求师,不如在家持戒。

△ 如果以戒束身,则悖理违德之事不敢想,无益有损之言不敢出。

△ 出家人真学佛人,衣食住行、日用动静都是有戒的。不要说杀盗淫,你的心在那动一下,都是犯戒。难是难,但心戒是最上乘的。

△ 该止的不止,固然是犯戒,该作的不去作,同样是犯戒。

△ 持戒也有很多善巧,并不是那么呆板,既要严肃又要方便。若把那些戒基本上守好了,你去修定,那快得很。

△ 人都怕患执着,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无论学什么,都须对所学之事感兴趣,才能学成。兴趣达到顶点,便成了执着,犹如炼铁,不断地炼,就能成钢了。至于执着的害处,是指有些人刻意执相分别。这错误的执着,便成了障道因缘。但是如果一概认为“执着”不好,终日悠悠荡荡,不思进取,决无益处!故对执着二字必须分清,如果因执着不舍而障道则不可有,如果为了进道锲而不舍则不可无。

△ 除执着,只是要你除去执着心,除去不对的事。可是,对的事就不能不坚持。“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合乎道者不要执着,合乎道者要持诵不忘。

△ “实际理地不染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我们平常的一切修行,多闻熏习,看经念佛,烧香叩头这些事情,依然要如法如律地做去。只有将事相上的每件事情都原原本本地落实下去,才有可能体认理上一法不立的实相。

△ 莫视解悟知见、经教文字为畏途。知解无过,文字无过,过在于学者执着文字相,徒夸知解而不销归自性,于本心上领略。

△ 言语可以障道,亦可以载道。执之,则美酒即为糟粕,了之,则糟粕皆为美酒。

△ 佛法本是应病与药,有时立文字,有时不立文字,因时、因地、因人,而有不同施设。处今之世,为了抢救众生慧命,为了使佛法屹立不移于世,第一要务在劝勉人亲近经典,甚不宜引用一些“入海算沙”、“说食不饱”的话,挡人向学之心。自然,研参经书语录,出发点要正,要善用其心,此二点最不可缺!

△ 欲使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同样的,欲使众生普获法益。惟有各宗相互标榜,故历来有远见之士,决不肯扬自黜他,处处必以整个佛法着想。

△ 僧伽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为人中第一福田,至尊至贵;纵使持戒不周,德行有玷,在家居士不能与比。譬如金刚虽有残缺,一切众宝所不能及!在家居士务须深信佛语,相信僧宝是人中福田,而竭尽谦恭低让、委曲将护之能事。

△ 出家在家都没有什么区别,只看你是否执着外在的一切。执着外在的一切,便像水结成冰,处处有碍,于是就有痛苦。不执着外在的一切,就象冰化成水,自由流动,无拘无束,这就是幸福的彼岸。

△ 要真出家:

明心菩萨,大事已了,入无学位,心无出入亦无烦恼,出家一事,出亦得,不出亦得,总勿自欺欺人,名真出家。

又有居士,示有妻子财产,日居烦恼之中,无所染污,心离尘劳,是真出家者,故居士宜在家出家。言身虽在家,心已出离。

比丘则应出家出家。言身心两出家,永断烦恼。回俗一事,佛制所允。若比丘身不回俗;心常恼乱,不忘名闻利养者,即是回俗,并是大破戒,与恶人不异。

△ 心不随境转,就无来无去,心不住着就能得胜妙境界。可是现在的人都是心随境转,甚至随着神通的境界转,他不知道这是一条危险的路,偏差的路。

△ 学佛不应求神通,神通是魔术师的事,与学佛无关。学佛人不求什么福报,要就是整个宇宙全部都是我的,所谓“大我”,否则就是一点都不要!

△ 神通之事绝对不可说,不可露,否则必遭魔障。故意显露是着相以求,即是自心不静,即是自心入魔境。

△ 宝藏经云:神通有五种。一妖通,如狐狸老变,木石精灵依附之类。二曰报通,如鬼神逆知,神龙隐变,或夙世所修天眼未成,今世视听特异者之类。三曰依通,如乘符往来,药饵咒水,以及放光引神,必有所依藉等类。此三者假名曰通,实非通也,因其不究竟且必退转故。四曰五神通: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此虽名通,但可分为究竟与不究竟两种。无道者不究竟,终必退转,并有危险。颠狂成魔,堕大地狱,必招后果,甚可畏也。五曰道通,又名漏界通,究竟通,即以道为本,以天眼等五神通为用。此必先明心地,开发觉慧,证得净空为体,然后缘化万有,无心应物以用。

如果根本未空而开天眼等五神通,遇有力之外境前来,或喜或悲,魔即乘入。比如开天眼无隔,能见诸切已恼怨之事,不觉瞋怒,遂致堕落;或见男女爱悦之事,不觉情移入胎。因贪痴之根未除,暂时压伏不起,一旦反动,不复可制。

学佛人,第一不许求神通,坐时见光见佛等等,皆幻心所起,悬为大戒,应防其稍得胜境,喜魔来入心肺也,应先证得漏尽通,有本不愁末。

△ 我见过一些有奇功异能的人,亲证亲验,你不承认也得承认。但从烦恼上看,他们却同于一般人;从智慧上看,神智尚不越中下,自然,有智慧又有神通是很好的,二者不可兼得呢?我所希望的宁愿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 戒急于求成,“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功到自然成,切勿以急躁心希望立即见效早日成就,要知道,种下善因,必结善果,只是因缘有迟速罢了。如果着相以求,反会导致心神不宁,甚至因一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丧失信心。

修行集

佛法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指个体精神自我净化与升华的过程,亦即超越世俗的功利欲念以及由此而来的诸烦恼痛苦,而达到彻底觉悟的精神自由境界。这一精神的自我净化、自我升华的过程,并不是说个体要与世界裂割开来,独善其身,恰恰相反,个体应当在充满喧哗与骚动,烦恼与痛苦的人间生活中,砥砺自己的意志,达到净化人生、净化心灵的目的。这一过程是入世而出世的过程。说入世,是因为个体不脱离社会生活,不逃避责任;说它出世,是因为个体超越世俗的混浊污染,保持自己清净纯洁的心灵与觉性。

△ 古德颂

“古之人,行履笃,言不诳,心不曲”。

古代的人,处世纯厚,行为笃实,出言诚恳,居心正直。

“守清素,如慧开,竭尽施,不积财。”

梁时慧开法师,以讲经闻名,住杨城彰都寺。当时豫章太守谢惠请师讲经,厚加赠送;晋安太守刘业,知师清贫,亦施钱一万,师全部散给贫穷,顷刻都尽。

“自洁者,如道林,入深山,远女人。”

道林法师是同州人,居太白山。帝屡次召请不肯出山。临终时天乐鸣空,异香满室。师匿迹深山幽谷,路险不能攀登,终生不见女人,以成清洁之志。

“尊师者,如道安,服苦役,心自甘。”

尊师的模范是道安法师,他是魏时常山人,十二岁出家,性聪敏但相貌丑陋。其师开始不重视他,叫他服苦役。他从无怨言,也从不露怨容。读经万言,一日而毕,并能背诵无差。后来遇神僧佛图澄,深入堂奥。佛法从此大行。

“孝亲者,如道丕,为养母,自忍饥。父捐躯,为报国,丕苦求,骨跃出。”

后周时道丕法师是唐宗室,七岁出家。年十九岁时长安作乱,背母亲入华山,又逢大饥荒。法师乞食供母,自己忍饥不吃。其父出征战亡阵地,因遵母命去收骨骸,到后见白骨遍野,无从辨认,道丕至诚祝祷,有骷髅从骨中跃出,便带着归葬,这是孝心精诚所至。

“高尚者,如道恒,避荣命,入山深。”

道恒法师是蓝田地方人,二十岁出家。秦主姚兴欲夺其志,以高官厚禄引诱,虽令罗什道碧二位大师劝谕,也不肯从,避入深山以终老。

“感应者,如道生,石点头,听讲经。”

道生法师是巨鹿人,是罗什大师门下四圣十哲之一。当时《涅槃经》来中土仍未完全,只有道生法师独自主张一阐提人亦有佛性。众僧都以为他违背经义而摈弃他。后来法师到吴郡虎丘山,聚集石头当徒弟,并为石头讲经。讲到阐提有佛性时,道生法师说:“我刚刚说的,是契合佛心吗?”这些石头都点头。后来居于庐山,于讲经时,踞狮子座而逝。

“求通经,如灵辨,骨肉穿,妙义显。”

后魏时有沙门灵辨,博通三藏,唯有《华严经》不能得彻,便到清凉山,历尽艰辛,骨尽肉穿,忽然空中有声,教导他研究经文,终于豁然开悟,造论有一百卷,演义释文,穷微洞奥。

“冲举者,尼净检,凌霄去,身冉冉。”

晋时有比丘尼净检,本姓仲,是彭城人。因听闻佛法信乐,先受十戒,有同志者二十四人,共建立竹林寺,后又受具足戒,此为晋时比丘尼的开始。净检师蓄徒养众,清雅有则,说法教化,如风靡草。她年七十岁时,忽闻殊香芬馥并见赤气,有一天女手持五色花,自空而下,净检师见了,欣然与众话别,然后腾空而上,所引之路,好似霓虹直达蓝天。

“神解者,李通玄,华严论,千古传。”

有长者通玄,也是唐宗室子,学无常师,神迹不可测。曾经游五台山,遇一神僧传其《华严大旨》,长者将著论译经,遇到一只老虎引他到神福山,就一土龛居住,到晚上时,长者由口里吐出白光代替灯烛,并有两位女子服侍他的饮食。论著写完,女子就不见了。活到九十六岁,端正而逝,有白光从头顶出,上彻于天,后人尊称他方山长者。

“机捷者,灵照女,老庞公,徒延伫。”

唐时有女子灵照,是襄阳庞居士的女儿,自小随父母卖竹器为生。她父亲将寂灭,告诉她说:“去看看时间早晚,到了中午,快告诉我。”灵照立即说:“已中午了,但日蚀。”她父亲便到窗前去看,这时灵照便踞榻跏趺坐逝了。庞居士笑曰:“我女儿机捷得很。”便拾薪火葬。他自己延后了七天才入灭。

“举十德,励初学,依此修,成正觉”

例举了古德十人,其中比丘七人,比丘尼一人,男居士一人,女居士一人,四众俱有。希望以古德高风勉励后世,若能效法先德,一意进修,虽然报机有利纯,但毕竟都是能够证得无上菩提的。

△ 信、愿、行

“信”是出世和入世法的根本。要时时审查自己,是否信因果不二,信自己之本体是佛,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信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自得心开,要如是信,才是真切。

“愿”与发誓同,要愿此生决定往生西方净土,永脱轮回,直成佛道。愿发四无量心,精进精修,不退本誓。

“行”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计,行不达愿,终不移改。

△ 警世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沈之类。于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尘。于人身中,多生边夷下贱;及处中国,或受女身;若为男子,癃残百疾;设得丈夫,十相具足者,处恐畏世,生五浊时,以肉为身,以气为命。一报之内,如石火风灯、逝波残照,瞬息而已。于中少夭、非横、殂者,不计其数。或有得天年,寿极耳顺,万中无一。脱得知命之岁,除童稚无知,至三十豪,四十富,且约其间三十年,于中有疾病、灾祸、愁忧、苦恼,居强半矣。所以昔人有言:浮生一月之中,可开口而笑,只四五日矣。故知忧长喜促,乐少苦多。如在万仞之危峰,似处千寻之沧海,纵得少乐,毕虑漂沈。

且夫有生劳我处胎,有老夺我壮色,有病损我形貌,有死坏我神灵,有荣纵我骄奢,有辱败我意气,有贵使我憍倨,有贱挫我行藏,有富恣我贪婪,有贫乏我依报,有乐动我情地,有苦痛我精神,有赞起我高心,有毁灭我声价;乃至寒则逼切我体,热则烦闷我襟,渴则干我喉,饥则羸我腹,惊则慑我魄,惧则丧我魂,忧则挠我神,恼则败我志,顺则长我爱,逆则起我憎,亲则牵我情,疏则生我恨,害则殒我体,愁则结我肠;乃至遇境生心,随情动念,或美或恶,俱不称怀,皆长业轮,尽丧道本。

其或更诡于君、悖于父、傲其物、趋其时、兽其心、狐其意、茍其利、徇其名、诳其人、谄其行、附其势、欺其孤、渊其殃、崇其业、扇其火、吹其风、骤其尘、背其觉、邪其种、睽其真,但顾前,非虑后,只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

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蕴仁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恶。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以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及第八识,皆是现量所得,无心外法。以第六明了意识,比量计度而成外境,全是想生,随念而至。若无想念,万法无形。故经云:想灭闲静,识停无为。又云: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善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无法可陈,岂有欣戚关怀,是非干念?念佛颂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既了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故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乃至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先德云: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论云:三界无别法,但是一心作。既信一心,须以禅定冥合。如经云: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行十善,不如一食顷一心静处入一相法门。若能谛了自心,以此定慧相应,则能不动尘劳,便成正觉。平生所遇,莫越于斯。普劝后贤,可书绅耳。

△ 四皈依

佛与众生,本无差别,只是觉与不觉之分,故皈依佛,即是皈依自性觉。释迦如来虽灭度而实未灭度;阿弥陀佛虽在西方,与十方诸佛的法身皆无量遍满,但如果我自心不觉,十方诸佛与我何干?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故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一心念佛,专仗佛力,常使此心王惺惺不昧。

要真正知正见,立正言正行。佛说的一切皆不出自心,心正则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故,故皈依法,既是皈依自心正。

僧者,净也,要扫除一切烦恼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的面目。故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净。

自心本具恒河沙功德,与诸佛一体故。若不在自心中时时检点省察,又何能与师心相应,故皈依师,即是皈依自心师。

净土宗之持名念佛

△ 现在处于末法时代,我们的善根少,习气重,靠修净土的持名念佛一法,可以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往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就是入了不退地,永离生死苦海。

△ 持名念佛,就是信愿持名。一要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二要信我信愿持名,必然与弥陀大愿相应,相信我与阿弥陀佛佛性无二,我是佛心内之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佛是充满一切处的法身,所以能入一切众生的心念中。我与阿弥陀佛水乳交融,水中有乳,乳中有水,相融相摄,毫无间隔,如磁吸铁,念佛自然感应道交。

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信心一深你的愿就切了,愿切你念佛就更专诚了,信愿如果真有了,乃至十念,决定往生。

持名,也就是行,信愿持名是正行,至于礼拜供养等是助行,正助齐修,如同众宝齐备,而持名念佛是宝中之王。

△ 念佛法门,非他人所说,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设教,无问自说。佛为万德至尊,言无虚妄,岂有欺骗众生耶?毕此一生,直下持名、誓无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便永无退转。

△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的生死各人了,各人自己多多念佛,才能得遇善缘,往生极乐国。

△ 世人终日说东道西,闲话是非,虚度光阴,真是可怜,须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 新念佛人才把一句阿弥陀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沸腾,便说念佛功夫不能摄心,不知你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一下子就断?而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你作功夫的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尔后功夫纯熟,自教妄念不起。且你能觉妄念者,多亏了这句佛号,如不念佛之时,浪翻潮涌,刹那不停,自己岂能觉乎?

△ 虽经历语言、来去、坐卧等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若或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密密持名不辍,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 二六时中,单将一句佛号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单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子,咬紧牙关,决不放舍!

△ 若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则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事事分明,便知去处矣。

△ 倘若遇到不如意事,即拨转心念急急提起这一声佛,再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瞋作喜,一心念佛。

△ 念佛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顺逆、静闲、闹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接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

△ 念佛忌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

△ 临终一念,不生佛界,便生九界,可不慎乎?求生净土之一念,不可侥幸而至,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千念万念,以致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也。果得一念纯熟,临终则定能见佛往生。

△ 佛法最有人情,要你们一家老少都念佛,将来同生西方永远在一起,就不受生离死别之苦,永久在一处修行直至成佛道。

学禅点滴

△ 禅,具体称禅那,译为“静虑’,就是用禅定的方法,去平息我们波动的妄心。我们流动的心识(任何普通人的心识都是心猿意马刹那不停的),经过一番平静的锻炼后,会发生许多质的、相的变化,以定生慧,就能制服妄心。(至于禅宗的禅,虽以禅为名,但其体为涅槃妙心,与色界之禅有本质的区别)

△ 禅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下,心理方面的现象是心注一境,无波动或妄念生起;生理方面的现象,则是呼吸、血流、心跳的缓慢,微细,以至于绝对的停止。在入定时,心识已经必忙碌地工作去支持心脏,那么,为了支持神经系统而设的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统统变成多余的了。深的禅定境界,大多是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的,这就是禅师能长时入定不吃不喝不排泄的关键所在。

略举几种禅的方法:

第一种,跏趺而坐,保持身体的端直,但不是僵坐。两手很舒适地搁在膝上,两眼微闭,或凝视鼻端。自然呼吸,丝毫不要用力,只要将心神集中于这呼出吸入上。凝神观察这吸入呼出的动作,保持对这动作的警觉,时时刻刻都了了分明这一动作。你呼吸时,有时深,有时浅,这不打紧,只顾自自然然的呼吸,唯一的一点是,你在呼吸时,心中须明明白白知道,这是深呼吸,这是浅呼吸,如此这般。

开头的时候,你会发现全神贯注于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会奇怪你的心怎么这么会跑,它就是不肯停下来,你想东想西,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脑筋混乱,思绪纷飞。你也许会觉得沮丧失望。但如果你肯继续不断地练习,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钟,慢慢增加,你的心就会集中到呼吸上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体验到那一刹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贯注到呼吸上,连近身的声音也都充耳不闻,一时外境俱泯,这一极短时间的定境是一种了不起的经验,充满了喜悦与宁静。你愿自己能够继续保持它,但这时你还做不到这一点。不过,只要你经常不断地练习。这种经验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而且每决定的时间也会逐渐加长。这就是你系心于呼吸上,乃至于忘我之境了。只要你老觉得你自己存在,你就不会集中注意力于任何别的东西。

此念念不离呼吸之法,对你的健康大有裨益,能增进你日常工作的效率。而且,对发明你的佛性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使你宁静安详,即令在你精神紧张或兴奋的时候,如果练习几分钟,你就会马上觉得安静平定了下来,好象在一段时间休息之后,刚刚醒觉一样。

第二种,观心。此修行法不光限于静坐着,行、住、坐、卧,工作也好,休息也罢,随时随地地观察你的每一个念头,每个念头来了,自己要知道,思维一件事,要能自主,不许念头操纵自己,这就是观心。观得念头不出现了,就保持心的自觉。

观心有三个阶段:

(一)在反省的时候观心。这样可以帮助自己认识自己。我们生活在习气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顾,才能明白自己这个人格是如何形成的。肯反省、忏悔的人,就能够不让错误重复下去,也才能不让烦恼、痛苦持续下去。反省,是修行的重要内容。

(二)使每一念都不要漏过。萌生一念,自己立刻知道,而自己始终用最客观的立场来批判自己的念头,乃至于说话、做事,都要观察自己的念头,不让念头自由活动。如果我们要思维一件事——有目的地思维,应集中心力去思维,不要让念头象无缰的野马自由奔驰,否则会搅乱了你的心地。

(三)要观“念从哪儿来”?观心已经纯熟了的时候,就应观“念从哪儿来”?从这句话观去,就有可能找到自己原来无念的真心,亦即佛性,找到了,就要守住它;守住,才不会迷失于妄想与认同之中。

△ 什么人适合学佛?

他是光明磊落的人,只求心安的人,既不求神通,亦不求任何福报。

他一定要对于打破生死苦乐的问题有着执持不变的一贯兴趣。生死苦乐有什么问题呢?人,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到哪里去,一生又或多或少地活在辛劳与无奈之中。你有儿子,恨铁不成钢;你若没有儿子,就会说:“有儿万事足”啦!人,都是无奈的。你要弥补你的无奈,你就必须突破生死苦乐的问题,不要让环境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而应该哭笑自主。

他是不甘被埋没的人。人人皆有佛性,就象金矿石都有黄金一样。佛是千锤百炼去掉了杂质的纯金,我们是原封不动的金矿石,我们没有净化自己,故虽然含有很高的生命属性,却被埋没了。如果自我生命净化,则不但解脱自在,而且可以发挥扭转乾坤的力量。

他是矢志追求永恒生命的人。《六祖坛经》云“劫火烧海底”,到了地球末日,地心的火把海水烧干了;“风鼓山相击”,宇宙的罡风使地球加速运动产生的一种旋流,可以把两座山推撞在一起,他是“真常寂灭乐”的,他的生命是永恒的,这些对他毫不相干。对这有兴趣的人,才契合学佛。

他是迎风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因袭生活的惯性,一定会好逸恶劳,怕苦怕难,贪吃贪喝。活在这种惯性中的人,是不可以学好佛的,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逆风而上,否则,永远摆脱不了机械性,也永远不能改变自己!学佛,如果不是逆流而上,迎风而立,把过去的惯性完全扭转过来,我们就不会成功!

修行者的心得

当你通过修行产生一种精神统一的定力后,你就会体会到修行的崇高伟大。苦尽甘来,甘甜将渐渐取代你的苦,你会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利安乐一一这绝非五欲之乐能够相比。一旦有了心定一境的经验之后,你的信心会成倍地上升,再要你不信也不可能。

△ 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在懈怠、放逸和散漫上面?有多少宝贵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消逝?我们把大好年华、青春、生命都虚掷浪费掉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浪费的事呢?

△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 人生在世,岁月如梭,年方幼壮,切莫磋跎;世务日多,家事日拙,而今不学,老大奈何!

△ 三延四拖,你就是时间的小偷。

△ “一寸光阴一寸命光,”我们把握时间,精进用功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做不必要的事?哪有时间做无谓的事?你这样简直是拿自己的命光在开玩笑,浪费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石火电光的人生,今日虽存,明天难保,有心人当勤精进!

△ 韶华荏苒,青年尤当惜阴。

△ 君子不恤年之将暮,而忧志之有倦,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应精神百倍。

△ 有福无福,不在穷富。穷人而肯修行,是真大富大贵之相。

△ 自闻佛法,世上一切学说,不足惑我,一乐也;自修佛法,一切圣贤功夫,包罗无遗,二乐也;自悟佛法,旷劫生死之谜,一旦打破,三乐也。我如佛菩萨有无量智慧光明,然非学佛,无以启发,故真学佛者,乃真英雄、豪杰、圣贤、丈夫。世人每笑佛徒为愚痴,此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常把死字挂在眉头,道心自然增长。此一大事因缘,于一生关系之巨,任何重要急事,难与比拟于万一。

△ 六度、四摄、四无量心是大乘行者修菩萨道的主要课程,为了拔济众生,荷负正法和迈向佛道,舍头目脑髓,难行能行,“菩萨心肠”,使人肃然起敬。

△ 佛性就是空不空。无我便是空,慈悲便是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有慈悲而不执着自我,故不空而空。因为立于这个空上,便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一切无碍。

△ 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 须知人我一体,自他两利,何有先后?盖度人即是度己,度已正为度人。

△ 但求自利不思利人者凡夫之见,末能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萨发心。

△ 丢弃小我得大我,丢弃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

△ 要看待任何人都是菩萨,不起一点我执心,要认为自己是个愚痴人。别人强,让他;别人硬,让他。我们只求了脱生死,不把人间是非来争执。

△ 一切众生都是菩萨,独我一人是凡夫。惭愧忏悔,日新又新。

△ 贵贱、美丑、刚柔、智愚、强弱、是假相的区别,聪明者要除去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执着,要看待物我一体,但知为大众谋利益,这就是行乎中道,实行佛教的教义。

△ 众生皆因欲贪故,于平等法中,妄分亲疏,从劫至劫不知醒悟。幸我人夙植善根,得遇无上甚深佛法,可谓万幸!又应知平等法中,众生与我无异,我欲出离苦海趋永乐之境,众生亦尔,故应发同体大悲心,方便济度。至父母子女属众生数摄,应度应济,更不待言矣。

△ 学佛应该摆脱七情六欲,所有的恩爱牵缠、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等于作茧自缚,所有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九是情感的因素。情,有正有负,正的情,是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操,没有我,只有宇宙与众生,把私我融于大之我中,这是佛菩萨的心怀。如果把自己跟宇宙众生对立,用选择的方式,决定自己的爱与恨,好与恶,那是凡夫,是作茧自缚的基因。如果摆脱不了那些情爱牵缠、恩怨结缚,乃至于许多低级趣味,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这一关很难突破。

△ 学道是越学越小——先缩小自己,不贡高我慢。越学越少——脾气少,坏习气少。越学越大——心量大,能包容一切讥毁辱骂。越学越多——知道自己的习性毛病很多,知错能改。

△ 对你周围的一切人,都要有一种和谐的感觉,融洽的感觉,当初弘一大师就是这样,对于他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总是感觉一切都好,就这样身心安和,渐入一心。

△ 做事不是为别人做,而是为自己消业障、培福德而做。大伙同在做事,若有人不会做我们来教他做;若他们做得不好,我们帮忙做,不要分得太清楚。

△ 生活上的一切都是为众生,只要好的事,我们怎么能不为大众随缘呢?弘一大师随缘,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的生活很严谨,所以说随缘之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沉,才是随缘的真义。

△ 要怀抱了脱生死的壮志,要具备远离染欲的趋向,要拥有忍辱谦和的气度,要养成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性格,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对待别人厚道的美德。

△ 凡人造业者百,而为善者一二。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坚久者又一二。坚久者百,而坚之又坚,久之又久,直至成果,心不退转者又一二,如是最后,名真道人。

△ 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 有德有识的君子,乐天知命,不做份外妄想。如处富贵,则行道于富贵之中而不骄不淫;居贫贱,则行道于贫贱之中而不谄不惧;居夷狄,则行夷狄之道,虽入境随俗,但仍守正道;身处乱世,则行道于患难之中,临危不惧,为保善道而死。

△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修行进德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则必有大不快事在后,知止此理可以免忧患。

△ 各种烦恼,皆为我炼心之助。重重危险,皆为我炼胆之处。

△ 越是温暖的地方,东西越容易腐败。反之寒冷的地方,东西则常保鲜久。人性跟物性相同,在清苦的环境中,最容易激发人的智慧与光明。

△ 一个人处在不如意的境遇中,会被逼着发愤惕励,所以仿佛周围都是治病的针灸、良药一般,尽管本身没有什么感觉,事实上自己的缺点却时时刻刻在接取矫治,而在进德修业上大为长进。

△ 只要心能转境,则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 一个人,只要本心清净,不执着于外境的侵染,虽处于尘俗狂流世界中,亦能洁净自身,自得其乐,犹如居于清幽静寂的仙境之中。

△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实在我们的闲事太多太多了,所以才觉得“人间”没有“好时节”。

△ 真实的修行者是最开心不过的人,他既无怖畏,也没有烦愁,他永远是宁静安祥,不因灾变而烦乱沮丧,不因有苦难而郁郁寡欢,也不因此而失去耐性。他必须对苦难问题有所了解,而不该对它愤怒不耐。

△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 苦难是通往快乐的途径。

△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 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 不合理的遭遇、打击或穷困的生活,是锻炼优秀人物时所使用的烘炉,若能经得起考验,必然有益于其人的身心。

△ 安逸的暖流,能腐蚀意志的长城。勤奋的飞瀑,能冲开智慧的闸门。

△ 真正大英雄,都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处做将出来。

△ 坎坷之身须怀壮士之志,穷苦之境应无颓唐之意。

△ 灾难,是人的试金石。

△ 经不起痛苦磨炼,就不是一条好汉。

△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你前进的一步。

△ 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你生命的新的水源。

△ 唯坚忍者能遂其志。

△ 古之立大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更有坚忍不拔之志。

△ 不论苦恼如何伴随人们而不离,倒不如面对苦的事实而坦然接受,如此才能坚强地生活下去,并且以此为踏板而奔向人生的光明。

△ 对于那些自信而不介意于暂时失败的人,无所谓失败!对于百折不挠、怀着坚定意志的人,无所谓失败!对于那些别人放弃,而他仍然坚忍,别人后退,而他仍然前冲的人,无所谓失败!对于每次跌倒而立刻站起来,每次坠地,反会像皮球一样跳得更高的人,无所谓失败!

△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 精进乃是不死之道,放逸乃是死之道也。精进的人是不会死的,放逸的人虽有生命,却也等于是死的。

△ 世间苦乐,原无自性,云苦云乐,皆由业识妄心,认苦则苦,认乐则乐。如名利场中趋承奔走,热衷之人认为乐,而高洁之士以为苦,要在苦难中觅得快乐方为真。

△ 修行亦应取中道,一方面反对顺世外道的享乐主义,一方面反对极端的苦行主义。“弦缓不鸣,弦急声绝,缓急得中,诸音普矣。”

△ 修行以精进为苦修,非入深山恶衣食为苦修也。凡一切法,皆属对治。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厌尘俗,工作生活,一切照旧,但心已出离,种种境界,无所粘着,喜怒安乐不动于心,大心者当从这里下手。融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烦恼日用处炼出,更为得力也。

△ 修道之人不宜贪着富贵,亦非定欲弃离富贵,不贪着罢了。富贵是人之因缘法,真修道者,必善处富贵者也。世人贪恋富贵,二乘厌恶富贵,菩萨不废富贵。但方便取得为利他故,佛则无可不可,富贵贫贱,如一而已,故能享大富贵者,唯佛能为。

△ 从虚荣奢靡的生活中退让,也是人生的前进。

△ 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谛言,无论父母弟兄,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以脱世间之缰锁。

△ 离开种种妄想、执着,如对一切语言的执着,怨亲的执着,爱情的执着等等,能够比较随缘;自在,不患得患失,得大安乐。

△ 在简朴的生活中,在日常作务中,去体会道。吃不住吃相,穿不住穿相,处处随缘、处处自在。痛苦的根是妄想执着。

△ 学道还须参世务,修真何必远人寰。

△ 欲得见正道,行正既是道。

△ 直心是道场。

△ 自炼自修,莫道此间非彼岸;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

△ 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

△ 唯一能带来和平和快乐的征服,是自我的征服。

△ 有人能在战争中征服百万雄师,但是征服他自己的人,虽然只征服了一个人,却是一切战胜者中最伟大的。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自私自利、不能觉悟,就是在佛法中行世法,处处觉照,没有自私自利的思想行为,就是在世法中行佛法。世法和佛法没有什么区别,区别的是你的心。

△ 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 “真心不缘善恶”。不思善,不思恶,是大德的本来面目。

△ 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

△ 醴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虑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一喜,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一毫不落世情窠臼,便是一在世出世法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下即是解脱,生活即是禅修。

△ 刻刻自反,秒秒观心,以表现并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修心的关键是摄心,不是挑环境,既然身处娑婆世界,焉有清净之处?只要使此妄心随时随地都能歇。

△ 观心,简言之,就是时时刻刻照顾当下的一念,生活在现在,生活在当下。不追忆过去,不设想未来。

△ 把持住心,不被周围的浮光掠影所牵制,心不动摇,就不为物所累。因此,涉及到相对的见解,都应将其抛弃,片刻也不让它停留在心中,这就是无住。

△ 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也就是斩断过去、现在、未来之际,而安住于现前清净明觉的一念。能安心于当下,也就能安心于时时处处,古来禅德“饥来吃饭困来眠”、“无处青山不道场”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安住等于无住。

△ 定者,动定一如之谓也。不能不见,不能不闻,硬要他不见不闻,是外道断灭,硬压功夫,必成大病。若随顺他见闻流转,是凡夫攀缘。故一切仍要了了觉知,加上一个照见功夫,“知是空华,即无轮转。”此难难在一个知字,其中包括觉照、证空、不惑、不动种种境界在内。

△ 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错,即是自性不动。能在外边见一切境界而心里不乱,这就是定。

△ 离却昏沉与掉举的两边,把心平静地止住于一境,此即禅定。定即是止(寂静),禅即是观(正见),如车之两轮,要均衡才可达于悟境。

止,制止精神的动乱而使之澄清,也即是定。观,观照一切对象的实相,也即是慧。

修行要定慧双运,寂照同时,才可达于悟境。

△ 修行之时,岂限于禅坐。昼夜六时恒居愿海,时时警惕,随境观心,斯名正修,多练则纯熟也。上座名修止,由止得定,下座则随时随地修观起用,定慧交资,双轮并进,又如磨刀,前为磨,后为用,不用不知利钝,不磨不能锋利。简言之,要无时无刻不观心,即行住坐卧,处处是修,在在起妙用耳。

△ 修法之妙,乃在不修而修。云何不修而修?言不修时亦修也。不仅打坐时修,而且处处习照观空,运用般若,乃至入于游戏之地,练得摄心归一。故而,出佛堂下座后,行住坐卧,在一切人事,一切行为中,才是正修行,而种种修法为助行。

出佛堂后之正修行,应先明起用之妙,其妙诀在“不忘”二字。无论何时何地,不离警惕,处处照顾,只是要用惯这个心。用,便是觉照,“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迟便被境夺,便是流浪。凡人对于贪瞋痴,已是熟极,亦非一朝一夕可奏效,到刻刻不忘时,便是功夫纯熟,入欲罢而不能之化境。

△ 不念佛念法念僧,即念贪念瞋念痴。应念念存着正念,日日时时正念横在胸中不间断,所谓初而勉强,久而自然。

△ 无修无得无证,非离修离得离证。不取有为法,亦不离有为法,不取不舍,斯是如来涅槃之境,可见有无不二,虽即于事,未染于心,此名曰空。

△ 但云不住着者,非顽空如木石之无知,正是了了觉知而不执着,故云“无住’。“无”言不执,非空无也。

△ 在生活中修行的人,他在操劳柴米油盐日常琐事,在二六时中为人处事、举手投足时,都能随缘自在,坦然面对眼前的一瞬,永远不忘只活在当下,不拘泥于过去、未来,也不瞻前顾后,只知一心一意一境做事,完事后不粘不着,不留一点心痕。每天这样生活的人,自然能体会到什么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圣的境界,这样地去解证、去超越,去完成物我一体的修养。

△ 事来则应,事去则净。行、住、坐、卧都没有心,也不要想我是凡夫还是圣人,把这情感都忘了。

△ 我们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思索”和睡觉时的“百般计较”,我们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禅师同一鼻孔出气。

△ 在不断回复到这颗平常心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人的念想和觉性不会同时存在。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念止觉现。当念想的止息回复到清明的觉时,我们不再受记忆的推动,不再随妄念翻滚。

△ 如果自忖习气甚深,熟处难忘,解行分裂,就必须下一翻观察,修正想念行为,做“洗心退藏”工夫,才有光明解脱的一天。离开脚踏实地修心功夫,“保任”便是件极难的事。事实上,“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得梅花扑鼻香”呢?

为世人奉献慈悲心

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点慈爱心,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倘若人人都生起无私的大悲心,世间将变成人间净土。

△ 五种人

一、有意识牺牲他人利益而实现个人利益的人,是卑鄙的人。

二、无意识但客观上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人,是缺乏道德的人。

三、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无损于他人利益的人,是有道德的人。

四、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兼顾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是高尚的人。

五、牺牲个人的部分利益;或在特殊的情况下牺牲自己的全部利益,以追求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是伟大的人。

△ 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试看哪有不慈爱的圣贤;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福德,亦是无量福田,试看哪有不容忍的君子。

△ 奉献,不一定是讲究物质的给予,而是在于付出一片真诚的心,为世人奉上慈爱心,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气概。虽然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我们可以利用短暂的生命来完成具有无限价值的事业。

△ 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

△ 凡一言一动,惟恐有损于人,不惟积德亦是福相,谨之慎之。

△ 做善事的人现在感到快乐,以后也会感到快乐的,这种人会得到两度的快乐。象这样走上善良的途径,心里就会永远快乐的。

△ 一个人是否有真实的德行,不是一时就能够看出来的。当外在的环境有变的时候,是否还能把握自己的原则,那就要看他的定力如何了。只有在环境顺利时才能保持平静的心而行善,还不能称为好人。当我们听到厌恶的话语,或别人明显地向我们表示敌意,或逼迫我们时,还能继续保持平静心及善良的行为,那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善人。

△ 似海的悲心,是能量的源泉。

△ 此心不改终成道,为民造福欲何求?

△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 克制自己的欲望,把自己的思想行为纳入时代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置身于群众之中,与群众共呼吸。“乐吾乐以及人之乐,忧吾忧以及人之忧”这种思想行为的核心,是“尊重”与“责任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和尊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帮助邻里,酬报施恩于我们的人们与社会,为他人分忧解愁,尽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 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不要伤害他人。

△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半丝半缕勿容贪冒,便可为民物立命,为天地立心矣。

△ 真正的人,不能冷漠地不顾别人的痛苦而追求自己的幸福。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人都不是庸俗之辈。

△ 人只有空去内心的不洁,以纯洁的爱心去拥抱世界时,世界才会拥抱他。人只有空去小我,以广博无边的慈悲心对待万物,才能消除物我、人我之间的对立,减少因烦恼、嫉妒、痛苦等等所带来的生命的内耗,从而让生命健康蓬勃地发展。

△ 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我们只要时时感到亏欠别人太多,时时惭愧忏悔,时时想去报答别人,自然能获得很大的法喜。

△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毛孔,孔孔都能呼吸新鲜空气,也能吸收污染的空气,所以每个人贤愚好坏都能影响社会的风气,你看你多么重要!所以凡为一个人,就必须要学好啊!

△ 你知道修大福报不一定要花钱吗?只要用你的善口,说一句好话劝人,看到人家做善事,发个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是修大福报,乃至劝导别人发心种福田,自己也同样得福报。

△ 代他人办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业障;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

△ 别人欢欢喜喜说话时,我们欢欢喜喜的地聆听,为他助兴。别人高高兴兴做事时,我们高高兴兴地随缘参与,不忘给予赞美。这种随口赞叹,就是随喜。不能将烦恼传给别人,影响别人的情绪,要自己欢喜,也给别人欢喜,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能解脱自在了。

△ 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道,同睡寝则勿占床席。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之气;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我,则即时丢过。见人之善,则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妒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傲慢之意。

△ 人生真正的价值,莫过于投身于利他至上的事业。

△ 为世人奉上慈爱心,应表现出牺牲奉献的精神。只求施舍,不图回报的胸襟,是讲究无偿的奉献,默默的牺牲,并要具备坚毅的心志,勇敢的气魄。

△ 乐让人,苦留己。

△ 常将公心换私心。

△ 做一个完全为别人着想的人。

△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 象负十斗,蚁负一粒,任力所能。除了自利以外,应对社会反馈,自利利他。

△ 经常进行更多的反省,启迪更多的智慧,以更多的慈悲心和谦逊心,来化解尘世间的沉重负担,这就是无上的功德。

△ 真正明白佛法的人,不但对朋友、亲戚存恭敬心,就是对不认识的人亦要和蔼相待,不可板起脸来。尤其对最不好的人,你应该对他最好,这才是真正学佛人的本色。

△ 越能为人就越能为自己,那边为人一分,这边自己的烦恼就断一分;全体为人,那么自己的烦恼也就全断。一个人若是真正为人,同时也是为自己,当你全体为人的那个时候,就是你的性光全体透露之时。

△ 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佛教中的慈悲是无条件的,如对待凶手杀人一事,悟者非但悲悯被害者,更怜悯凶手本人,可怜他要欠债还债,了无出期啊!如甲杀乙,心慈软的人可怜乙而痛恨甲,而大悲的悟者则可怜甲并及乙更顾及丙,知其杀报循环不已,唯恐其效尤,是名大慈大悲。有人问,那怎么可能?道理是在开悟后,自己和法界成为一个整体;心与境一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慈悲就自然地流露出来,从而更能极大地发挥拔苦与乐的精神。

附录:

《修身进德嘉言录》序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孜孜矻矻谋求物质生活外,由于社会的错综复杂,事物的变迁无常,穷通得失,悲欢离合,常使人陷入彷徨苦闷的境地;特别由于与生俱来的妄想执著和烦恼习气,深深污染了人们的心灵,也干扰了社会的安宁。所以从来贤哲之士,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准外,还积极地言传身教,留下了大量的嘉言懿行,教育和鼓舞着人们改过从善,奋发向上,从痛苦转为安乐,由迷茫走向光明。

佛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佛法把世出世间分为“五乘”;即世间的人天二乘,出世间的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也即以人天乘为基础,逐步升进,达到最高层次——无上菩提。按佛法的教义:凡能坚持“五戒”的得人身;修“十善”和不动业的生天道;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的证声闻、缘觉圣果:悟“我法两空”之理而修的证妙觉佛果。可见登高自卑,彻证宇宙真理,达到朗然大觉,必须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做起。而坚持“五戒十善”以断恶修善,净化自己;广修“六度、四摄”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也正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慧玉居士鉴于一般人往往生活在烦恼痛苦的深渊中、其根本原因常不出因果规律之外。为了正本清源,扶正去邪,特发愿选编了这本《嘉言录》。内容包括古今中外志士仁人有关修心进德、慎因改过、感恩惜福、得定开慧的实践体验和嘉言名句,也包括许多为人处世、应事接物等基本道理。搜罗宏富、通俗易懂,有事有理、即浅即深,有很好的参考、借鉴和实用价值。小之可以劝世导俗、振奋精神;大之可以彻悟真理、明心见性。不但有助于促进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文明,改善人际关系,也是进于圣贤堂奥、成佛作祖的入门阶梯,功德不可思议!共结善缘,因缘殊胜,不胜赞叹、欢喜!谨写此文以为序。

徐恒志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六日

 

选编者的话

慧玉

格言、箴言、民俗宝谏;

名人语录、佛语祖言,文言白话且同篇,千圣开口百贤劝。

粒粒珍珠,圆融融圆,连成一串,成个大圆。

摩尼宝珠您曳着,在世出世圆圆圆。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Оставьте ваш комментари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