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оиск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smart phone, mtk,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View all
Изображение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净空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净空

Артикул: FS9104011
一共是四十卷,为众生开发证门。这是告诉我们证果,从分证果到究竟果,分证果就是初住、二住、三住到十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从哪里证?从我们生活当中去证得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1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次我们有这样一个殊胜的机缘,与大家共同研究《华严经》,在以往我们将这部大经曾经讲过一次,从民国六十年,几乎也是七处九会。我们一共用了一千七百多个小时,将这部经讲了一半,《八十华严》我们讲到「十回向品」,《四十华严》讲到「喜目女神章」。在以往我们闻法学佛已经有三十年,而在讲席当中也有二十四年之久,诸宗的大经大论我们在讲席当中都涉及过。可是修学是要讲究成效的,成效可以分为两点,第一是开悟,第二是证果。如果我们的修学既没有证果,又没有开悟,我们的修学就没有成效可言。换句话说,虽有这么长的期限在这里研究修学,可是我们拿不出成绩来。

  再看看古人,我们从《高僧传》,从诸宗的语录去观察,三、五年有成就的,开悟证果的有,十年、二十年修行证果的,那是不计其数。而我们亦已用了二、三十年,为什么拿不出成绩来?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反省的。我们一定有过失,一定是把路走错了。古人的成就,于是我们决定效法古人,必得采取一门深入,才能够有效;换句话说,我们这一生的功夫才不致于白白的浪费。在一切法门的选择,确实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古大德有许多人都要求助于佛菩萨的神力加持,采取在佛前拈阄的方法,来抉择自己所修学的法门。

  今年我从美国弘法回来之后,也效法前贤,将自己所喜爱的经论十一种,供养在佛前至心顶礼,一个星期之后,拈阄所得的是《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也就是《四十华严》。拈到这部经之后,想想这部经与我们的缘分非常之深。在道场我们修学的法门,是取持戒念佛,这个也是遵守世尊在《大集经》里面,给我们的开导。那就是三种成就,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是净土成就。所以这才决定在华藏图书馆,专讲《弥陀经疏钞》,专修净土法门。在前一周,本馆馆长启请讲《梵网经.菩萨心地品》,这个启请真是无量功德,因缘非常殊胜。《梵网经.菩萨心地》实际上,就是《华严经》理论与方法的归纳。

  《华严》经本太大,讲一遍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至少要二千五百个小时,才能把这部经讲圆满。当然要听一遍,要学习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最好是把大经的理论与修学的方法,把它归纳在极少的篇幅里面,便于我们受持。其实世尊早就为我们想到,这个归纳就是《梵网经.菩萨心地品》,这个本子只有两卷,上卷是讲菩萨心地,下卷是讲五十八戒,就是修行的方法。这个戒条虽然少,只有五十八戒,但是每条戒律它的戒相都是尽虚空遍法界。如果不能够明白心地之理,不能够通达戒相,这五十八戒那就无法受持。图书馆从今而后,每个星期天我们讲解的是《梵网经》,平素从现在是星期二、星期四研究《弥陀经疏钞》,我们根据菩萨心地之理,五十八戒的修学方法。「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八十华严》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我们的目的是成就一心不乱,归趣净土上上品生。此地这个上上品有二重意思,在现前我们在世间为上上乘人,我们享受的是上上乘的精神生活;寿终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上上品往生。这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修学殊胜的成就,我们期望每位同修,都能够达到这样殊胜的果报。

  今天我们开讲「普贤行愿品」,当然照例要介绍经题,讲到经题一定会想到玄义,玄义是将这部经的大意,在讲前做一个概略的说明,使听者能够发起殊胜的信心,浓厚的修学兴趣,这是玄义的目的。它对于新学的人有介绍的作用,对于老修的人,有指导修学最高原理、原则的作用。这次我们采取复庵和尚的《华严纶贯》来代替玄义,其实《纶贯》也是玄义另一种的体裁。在本馆所印的唐译两种《华严》合刊,《纶贯》就在第一册的前面,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这篇文章做为玄义来给诸位介绍。

  诸位要是展开《纶贯》,这一开头怕给大家发生疑问,所以不能不略微做个说明。佛灭度之后六百年间,在西域出现了一位龙树菩萨,这个人当年在世的时候是聪明绝顶,才华盖世。他将世间所有的典籍都涉猎过了,于是乎自己起了贡高我慢之心,认为这个世间的学术他都读过,他在世间学问第一大,再没有能够超过他的人。在这个时候,大龙菩萨见到,知道他是个法器,他现在有点小毛病,于是乎就把他带到龙宫,看看龙宫里面所收藏的经藏,他到那里去一看,就是看到《华严经》。《华严经》原本是一切佛法的总名称,像我们中国人称一切佛法经典的总名称,叫《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藏经》的本名,这部经在龙宫收藏的一共有三种本子,大本经说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有一个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这一看就叹为观止。印度人计算书本的分量是用偈颂做单位,我们中国人是以字数,譬如我们读《老子》,《老子》五千言是五千字,是以字数来计算的。偈是四句,换句话说,每四句做一个单位。而不是每个字做一个单位,是每四句做一个单位。由此可知,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样的经典拿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整个地球都容纳不下。

  龙树菩萨一想,这个经不是世间人有能力受持,于是再看中本,中本经也非常可观,「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虽然比上本是少得太多太多,菩萨想想这样的经典,阎浮提众生依旧是难于受持。大龙菩萨很慈悲,再带他看下本,下本等于说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纲要,有多少?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这一看非常欢喜,认为这样的数量非常适合于阎浮提众生,也就是适合于我们。他就把这个下本经带到人间来,于是《华严经》才流传在阎浮提。这桩事情说起来有点神奇,可是诸位要是真正通达经义,你就能够相信,不致于有疑惑发生。佛法里面讲六道,其实六道不是佛法专讲的,除了佛法之外,其他宗教也讲六道,六道是事实。佛法在六道之外还有四圣法界,这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是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可以能够证得的;换句话说,是我们亲证境界。可见得佛绝无妄语,绝不是说我们暂时利益他,可以欺骗他一下,佛不会以这种教学的方法来教化一切众生。所以佛的言语,永远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我们应当深信不疑。

  这个经本,是在晋朝时候传到我们中国来,当时的译本,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六十华严》,这个本子是不完整的本子。因为经太大了,在印度流传也相当的不容易,分量愈大愈容易散失,所以传到中国来是个残缺不完全的经本。翻译成六十卷,一共只有三万六千颂,诸位想想,原本是十万颂,现在只剩了三万六千颂,所以相差得很多,因此这个意思当然表达不甚圆满。到唐朝武则天的时代,实叉难陀三藏法师从印度到中国来弘法传教,他带来有《华严经》也是个不完整的本子,但是比晋译的本子要多上九千颂,于是在中国第二次翻译,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八十卷的本子,我们称之为《八十华严》。《八十华严》一共是有四万五千颂,差不多是有原本的一半,稍微不到一点。虽然只有一半的经本,可是《华严经》的义趣,已经可以能够看得出来。

  在贞元年间乌荼国王对中国朝廷进贡,贡品里面就有一部《华严经》,这一部是《华严经》的第九会,就是最后的一品,但是这一品是非常完整,而没有欠缺。当时皇帝下命令请般若三藏将这部经译成中文,一共有四十卷,这就称之为《四十华严》。所以《华严经》在中国有三次的翻译,就这个卷数我们分为六十、八十、四十,这三种版本。《华严经》在整个世界上来说,已经散失了,保留到今天,可以说是我们中文的译本保存得最完整。而中文译本里面,以《八十华严》跟《四十华严》合起来,除掉重复的部分,也就是说,《八十华严》我们从第一卷读到第五十九卷,然后接着读《四十华严》,因为八十后面二十一卷,是与《四十华严》重复的。这样除掉重复的部分一共是有九十九卷,这是中文本最完整的《华严经》,也可以说在今天全世界,保存《华严经》的也就是这个本子。我们所选择的、主修的是《四十华严》,当然对于《八十》我们也要常常读诵。这是将《华严经》大致的情形,给诸位做个简单的介绍。

  现在我们来看经题,这个字幕上所显示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方以就法得名,轨持为义。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我们先讲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真如本性的体相用,大所谓当体得名,这个体就是我们自己的本体。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在佛经里面称之为本性、真心、真如、如来藏,或者是第一义谛,名目甚多。在此地实在是不得已,用个大字来做代表,这个大我们不能把它看作大小之大,因为大小的大是相对的。这就是实在没有办法称呼,用这个字来表示。所以这个字是有赞叹的意思,大矣哉,它的含义是常与遍,常是永恒,永远不变这个叫常,遍是周遍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竖穷三际,这是讲常,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这个样子;横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这个本体。

  今天哲学名词里面称之为本体,在佛法称之为本性,《华严经》里头用一个大来代表。有体当然它就有相,相就是它有个样子,体虽然是空寂,体上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一定会现相。就现相上来说,本经用一个「方」字来代表,所以方是就法得名。法这个字是佛法习惯上用它来做整个宇宙,无论是理论、现相、程序,总而言之,一切一切的总代名词,所以称之为佛法无边。它是以「轨持为义」,轨就是法则,像经论里面所说的「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可知,从真心理体本无迹象,它所变现出来的森罗万象,它是有程序的,不是杂乱无章。

  像唯识论里面所说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变现出三细相,再变现为六粗相,层次、条理、秩序井然,一丝毫都不紊乱。我们一般凡夫不明了这个事实真相,于是乎观察宇宙、观察大千世界,觉得这些星球在太空当中这种有秩序的运行,好像是有一个人故意在那里安排的,于是就幻想有个上帝在那里主宰着宇宙,主宰着人生。其实这个幻想是错误的,而是我们本性原本就有规律、有法则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就能够理解它。所以说「轨生物解」,就能产生对于一切有情众生是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明了这个事实的状况,就是它的理论与事实。它有持的意思,持就是它能够保持,保持这规律的运行,永远不会混乱,这是方的意思。

  「广」是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广是广大而没有边际,我们的真心理体原本就是广大,是无所不包。而我们现前的心量实在讲太渺小,容纳不下的事物太多了,这叫迷失了自己的真心本性。既然明了大方广三个字,全是说自己本身的事情,「大方广」就是自己,「佛华严」也是自己。可见得这部经完全说的是我们自己分内之事,而与外人不相干,既然说的自己之事,这个经与我们关系太密切。所谓说认识自己,了解环境,《华严经》的功效正是如此。明了《华严》,才能够拓开我们的心量,像众经所说,诸佛之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广的意思。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量,原本如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心量这样的窄小?连一个人都容纳不下。由此可知,我们的迷惑是多么的严重,我们的业障是多么的深,将来的苦果,尤其是严重。佛陀大慈大悲,将这个事实真相圆满和盘托出,教我们在其中大彻大悟,恢复我们自己本来面目,也就是恢复我们自家的「大方广佛华严」。这是佛讲经目的之所在。

  再看下面「佛华严」这三个字,佛是就人得名,觉照为义。我们与佛不同地方,实在说就是佛他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觉照用事。而我们则是以分别执着用事,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是用的妄心,不是用的真心。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诸佛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舍识用根」,用闻性闻声性,是觉照。而我们不会,我们是从六根根性上变现为八识,以眼识、五俱起意识对色尘,起作用是虚妄的分别执着,起惑造业干的是这些。我们要学佛,要想恢复我们自己本来面目,从哪里做起?就是从觉照做起。诸位要必须记住这两个字,照是照见,像《心经》里面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觉才有照,迷就失去照。

  一般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到,修行在用功上讲有三个层次,最初从观照下手,观照是用的意识心;换句话说,是用的妄心,还不是用真心。但是我们不从这里下手,那就无从下手。观照就是常常想到,佛在经论里面的教训。譬如说我们眼见色,迷于色尘的时候,心里面起了贪瞋痴,这个时候马上想到,佛在经上所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这个贪瞋痴的烦恼息掉了,这叫观照。想到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观就是观照,我们在这个境界里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起心、不动念,自己能够控制得住自己,这是观照。观照功夫深就得定,在这个一切境界里头,自自然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得定,这个定是照住。不像从前那么勉强,是自自然然就照住了,这是功夫的第二个阶段。再往上提升,功夫成熟了就照见,照见是第三个阶段,照见才是真正的成就。

  如果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讲,观照得力就是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照住那就是得念佛三昧,得的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是照见这就是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可见得念佛,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里面要讲论功夫,就有观照、照住、照见,这是讲到功夫。所以净土才有三辈九品。佛在功夫上来讲,是到了究竟圆满。因为我们讲照见,这个照见就是以《华严经》来讲,从初住菩萨开始照见一直到等觉菩萨,这其中有四十一个阶级的差别,这种差别从哪里来的?就是照见功夫有浅深不同而说的差别,究竟圆满这就成佛。佛称为大觉,佛称之为大雄。

  「华严」两个字是从比喻而得名,「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严是以功用得名,资庄为义,这两个字是比喻,佛以花代表因行,因为一般的植物先开花而后结果。在《华严经》用这个代表次第证入。花当中有莲花,莲花它的特点是因果同时,正在开花的时候莲蓬里面就结莲子,所以佛是用这来表因果同时,代表圆融的法门,底下我们会讲到。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不喜欢花的,它有美艳的色彩,芬芳的香气。佛教化众生,教材、教法都是就近取材,就近举比喻,使听者容易觉悟。所以这修因才能够感果,唯有果德才是真实的庄严。所以一个人容貌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是他的风度,是他的学问。在佛法里面讲是他的定慧,是他的清净心,这才是真正的果报。严这是以功用得名,就是作用,严所谓讲庄严,所以它是资助庄严的意思,资就是资助广大之体用。庄是庄严法身、报身、应化身,后面我们会讲到十种身。

  「经是能诠得名」,它能够诠述佛所讲的一切义理、方法、境界。而大方广佛华严是所诠,也就是这部经的内容。经的本身是能诠,它以摄持为义,摄是能够摄受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持是能够保持性相之无尽,也就是把佛的教诲它能够保持下来,让后世的人有机缘读诵到本经,就如同面对佛当年教诫一样。所以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称之为「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简单跟诸位介绍经题。

  还有一个讲法,也能够简单扼要的,把这个题意显示出来,那就是大是毘卢遮那佛的本体,毘卢遮那佛用「大」来形容他的本体,用「方」形容毘卢遮那佛的相状,用「广」来说明毘卢遮那佛的大用。佛当然就是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我们称之为法身佛。法身佛在哪里?无处而不是。在这里我们得举个比喻来说,凡人都会作梦,梦从哪里来的?梦是我们自己的心变现出来的,能变现的心,我们把它比作毘卢遮那佛的体(本体),本体虽然没有相,它能够现相。当它变化为梦境,诸位晓得,这个境就是心,心就是境,整个心变成梦境,整个的梦境就是自己的现相。这个意思要懂了,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法身,整个梦境就是法身。因为整个梦境是你自心变现的相状,它不是法身是什么!所以法身,一切法就是自己的身。我们在作梦的时候不明白这个道理,迷失了这个境界,所以在这里头分自分他,那叫虚妄分别,都错了,全盘错了。诸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就跟看自己一样,决定没有自他。世间大圣大贤也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老子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就是法身的意思。他晓得整个宇宙,跟自己的身是一不是二,都是一个心所变现出来的,这个心就是自己真心理体。

  广是讲作用,作用是变现出的境界,真是变化无穷,作用无边。迷的时候有六凡的作用,悟的时候有四圣的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十法界的运行,在本经用广来形容它。如果自己真正觉悟、真正体会、真正契入,所谓契入就是水乳交融,分不出什么是水,什么是乳。换句话说,自己跟整个法界融成一片了,你这个身就叫做毘卢遮那佛。如果你在境界里还有自、还有他,你没有证得毘卢遮那佛。华比作普贤的大行,总纲领就是十大愿王。所以十大愿王一展开,就是我们整个生活的活动,全部的行为。但是这个行为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华严经》上用个华来表示。而庄严是智慧,文殊之大智来庄严。这个大意就说明,你要想成佛,一定要先以文殊的智慧,修普贤的大行。庄严毘卢遮那佛果上,体大、相大、用大,所以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

  本经佛讲的有十种身,这身就是身分,这十种身分是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其实十是代表无量无边,像我们一个人,在家庭当中对我们的父母,我们是儿女的身分;对我们的子女,我们又是父母的身分;在社会上对我们的长官,我们是部属的身分;对我们的部属,我们又是长官的身分。所以,我们的身分就在这一个世间,是随时随刻而展现为种种不同的身分。我们看有些事业多的人,你看他拿他的名片,名片上头衔就有十几种,那就是十几种不同的身分。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所讲的十身就是自己一身,在某种场合当中所表现不同的身分,就是这个意思。十是代表无量无边。

  而大是代表的法身,法身只有一个,这是本体,其余九种都是法身的作用。所以方就是智身,广就是化身,就是意生身,这是广大无边的作用。佛是菩提身,或者是觉,佛是觉而不迷,唯有觉者才有威势。华是福德身与愿身,因为这两种都是在因地,都是修因。严是相好庄严身,这属于果报。经这一字就好比力持身,它有能力,它能够保持而不失掉。所以从这十种身,也能够看出《大方广佛华严经》义趣、宗旨的所在。

  本经依照清凉大师的判法,就是他把它区分为七处九会。而李长者(李通玄居士),这个人也是唐朝时候人,他对《华严经》有一部注解叫《华严经合论》,他的判法是判为十处十会。十处十会跟七处九会只有开合不同而已,内容是一样的。我们依照清凉大师《疏钞》,一会到七会是次第说,所谓是行布法门。法会是圆融法门,凡说一法一切法都里许。行布是教相差别,圆融则性相无碍,诸位把这个看清楚。第一会是讲毘卢遮那如来,诸位要记住,毘卢遮那如来是代表我们自己,实在讲就是真正的自己,禅家所谓是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真正的自己。正报就是自身,依报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

  第二会是说十信,换句话说,初会是讲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状况,从二会起就讲修行。这个真相我们迷失了,现在我们怎样去恢复?恢复需要用修持的功夫,修行要从信入门,所以佛在本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三会说十住,四会说十行,五会说十回向,六会说十地,七会说等觉、妙觉。所以前面七会是次第,按照这个顺序一步一步的来进修,这个佛门的术语叫行布法门。行是运行,布是有次第、有顺序的来展布,按部就班修学。而八会跟前面七会它就不相同,八会是圆融的。换句话说,前面的七会,就好比一般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而第八会就像莲花,植物当中一种特殊的莲花,因果同时。这个里头有两个意思,所以叫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意思是讲前面所说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统统在里面,这是因里头有果。果里面有因这是说等觉、妙觉之后,十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等也在里面。

  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所示现的,你看在生活行持上,许多地方跟我们初学的人没有两样,最高的境界里面有最基本的行持。而我们初发心的人,最基本的修学里面有最高的果报,这就叫因果是圆融的。正因为大方广体相用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才会有这个现象。相是性之相,所以行布不碍圆融;性是相之性,所以圆融不碍行布。圆融不碍行布,所以一即是多;行布不碍圆融,所以多就是一。一多不二,这才能重重摄入,而显示的是自在无碍。所以清凉判这个经是不思议解脱法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从经文上说,一开端是以十一卷经就是这个初会,为众生开发信门,这是字幕上诸位看得很清楚,信门、解门、行门、证门,这是清凉将这部大经分为四个大段落。第一个大段落就是前面的十一卷,从第一卷到十一卷,讲的是毘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目的是为众生开发(开示、发明),发起信心。

  第二个大段落有四十一卷经,就是从第十二卷以后,就四十一卷经是为众生开发的解门,对宇宙人生正知正见,正确而没有错误的理解。第三个部分就有七卷经,就是第八会「离世间品」,这是有一品经文,为众生开发行门,讲修行的方法。在这个七卷经文里面,佛一共提供了二千多种方法,提供给我们做参考,使我们晓得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一举一动怎样才如法,怎样才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最后就是讲到现在我们研究的这部经,是《华严经》最后的一会第九会,在八十经里面叫做「入法界品」。而我们今天所选用了贞元的译本,它这个品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共是四十卷,为众生开发证门。这是告诉我们证果,从分证果到究竟果,分证果就是初住、二住、三住到十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从哪里证?从我们生活当中去证得。

  所以这一品经里头分为本末两会,末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教给你证果是在生活当中去证;换句话,修行的境界一定是在生活当中不断的向上提升。这是再亲切、再真实不过,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绝不是谈玄说妙。诸位果然要是明白这个道理,通达这个意思,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就跟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当中可以证得圆满菩提,可以达到究竟佛果。所以在一切经中说理论、说方法、说境界,最圆满、最周详无过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能够读到,能够在一起互相研究、讨论、修学,这种因缘实在是不可思议。

  其次要介绍本经所诠之义,就是它里面所包含的义理,实在讲不外四分,四分底下有说明,实际上就是刚才所讲的,信解行证这四个部分。五周、六相、十玄,四种法界,二十重华藏世界及无量香水海。这里面有法说、有比喻说,将本经义趣统统给我们指示、陈示出来了。四分在此地只能够简单的跟诸位提示,第一是举果劝乐生信分。果是果报,毘卢遮那佛依正庄严的果报,你一看,你的心就会生起向往羡慕,希望得到,这个乐是爱好。果是自己的果报,是自己本来有的果报,不是从外来的。既是本有当然可以证得,要怎样才能证得?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就是前面所讲一共有四十一卷经文,是教我们理解的,是教理解的。但是修因,诸位必须要记住,要契果。我们现在的修因与果不相契,所以我们没办法证得,原因在此地,所以一定要解。

  第三解了以后要认真去做,就在生活当中去历炼,古人所谓历事练心,要在境界里面去磨炼。磨炼怎么样?要托法,就是依照佛所讲的理论、方法去修行。你要去违背这个理论、离开这个方法,那就是盲修瞎练不会有结果的。第四依人证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刚才跟诸位说过,一生当中圆满菩提,成就佛果。他是怎么个修法?他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人事环境里面去磨炼出来的,把自己境界逐渐逐渐向上提升,天天提升,他成佛了。这个德是万德万能,万德万能是从生活当中磨炼学习而得到的,不是凭空得到的。

  再看底下一段,五周,这是清凉大师在本经里面看到,佛有五周说法。第一就是十一卷,诸位晓得前面的十一卷是所信因果周。也就是说把这个经在某个部分里面,它的宗旨、它的纲领,以一句话来提示我们,所以前面这十一卷是所信的因果。在第二分里面,就是解分有四十一卷经,这个里面包括有两周,前半部差别因果周,后半部是平等因果周,差别就是讲次第,平等就是讲的圆融。第三个大段里面就是「离世间品」,七卷经成行因果周,成是成就,行是修行。末后四十卷「入法界品」,或者称为「普贤行愿品」,这是证入因果周。

  在过去方东美先生在世的时候,看到《华严经》,他是叹为观止,赞不绝口,认为这部经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再圆满不过了。他说它的好处,有理论,有最圆满、最透彻、最详尽的理论,有方法而且还带表演。末后的一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给我们做示范,就是表演给我们看。我读《华严经》之后,想到我们中国过去一般读书人,所必读的一部经典是「四书」,「四书」是宋朝朱熹所编的。朱熹跟佛法因缘很深,他编的这个,中国人必读的一部经典,编得很有道理,他采取《礼记》里面的两篇,《中庸》是讲理论,《大学》是讲方法,而《论语》就是表演,就是孔老夫子给我们做示范,他将这个理论方法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四书的《中庸》,就像我们此地所讲的所信因果、差别因果、平等因果,就等于这三种。而《大学》是成行因果,《论语》跟《孟子》是证入因果。所以「四书」真正是朱夫子独到慧眼,编成这么一个全部大概只有六万字的经典,也是这样的详尽,这样的圆满。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2

  请看六相这段,在经本的第八面倒数第二行,「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佛在本经告诉我们,这个一切现相,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何以知道它是虚妄?何以知道它是梦幻泡影?经过仔细观察,原来一切相都离不开这个六相。六相是一切境界的真实相,《纶贯》里面做个比喻来说,什么是总相?它是以一个人来做比喻,希望从这个比喻当中能够类推,然后才晓得一切法相原来如是。若是以一个人来比喻,这一个人就是总相。这一个人相当中他有手、有脚、有头目,这就是别相。手不是足,足不是手,眼不是耳,耳不是眼。由此可知,总相是说一个整体,别相就好像是他的部分,是他的零件,这是总别的意思。

  同异的意思,同是说这许多的部分都在一个本体上,这是同相,共同构成一体。异相,就是讲它每个零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作用,各个不相同。譬如眼的功能是见,耳的功能是听,但是这许多的部分,各个不同的功能集合在一个本体上,这个就是异相。什么叫成相跟坏相?成是成就,这许多的部分,许多的我们现在生理上讲,叫器官,再要细分所谓是细胞,原子、电子聚集,依照一定方程式的排列,组成一个整体,成就一个人身,这叫成相。什么叫坏相?所谓坏相,它是各个分子、各个器官,各有各的本位,彼此互相不能容,这就是坏。譬如眼它有眼的部位,它不能跟耳两个掉换;耳有耳的部位,不能跟口掉换。各人守在各人的部位上,不能够互融,也不会紊乱,这种相就叫做坏相。由此可知,这个六相就是对于形相上周密详尽观察,而得到物相的真实相。

  以这一卷经文来说,这部《华严经》我们现在所印的,唐译两种合刊一共是一百二十卷,这是总相。它每一卷各个所开示的义趣不相同,譬如清凉将本经分为四分,前面十一卷要开信,其次四十一卷为众生开发解,再其次有七卷为众生开发行,向后这个部分为众生开发证入,这就是异相,它所讲的不一样。一百二十卷经卷卷皆成就,这是属于成相。第一卷不能放在第二卷的后面,第二卷不能放在第三卷的后面,它这个次第是有条不紊,各归本位,这就是它的坏相。由此可知,无论在哪一法,你仔细去观察,它都具足六相,大,尽虚空遍法界具足六相;小,乃至一微尘也具足六相。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明白理解了,才晓得佛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亦可以说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所谓实相就是各个都具足了这个六相。所以《法华经》里面讲「是法住法位」,就是一切法各住在它自己的本位上,所以说「世间相常住」。如果诸位从这个地方能够悟入,你就能证得无生法忍,知道一切法本自不生,境亦无灭。证得一切法不生不灭,就叫得无生法忍。

  再看「十玄」,十玄也是讲一一法都具足这十个意思,贤首、清凉称之为十玄门。第一「同时具足相应门」,门的意思,是取通达无碍的意思。同时具足,为什么会同时具足?因为一切法是同一个本体,同一个法性,所以它确实是同时具足相应。古人有个比喻说,好比大海,大海一滴水具足百川之味。为什么?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流入大海之后同一个咸味,要我们从这个比喻里面去体会、去领悟。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清净心所现之物,我们的清净心就好比是大海,所现的一切森罗万象就好比是百川,就十法界依正庄严好比是百川。体是一个,所现的相再多,不出这一个本体,所以它还是具足本体一般的清净。这就是佛与大菩萨所见到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森罗万象,无一不是清净寂灭相,道理就在此地。

  第二是「广狭自在无碍门」,广是指广博,狭是指狭小,古德的比喻,拿镜子来做比喻,一面镜子它的面积很小,可是它能照,它所照见的范围非常的广大。这个意思就说明,小中可以容大,不但是大里面可以容小,小里头也可以容大,互容无碍。我们的眼球瞳孔很小,外面境界有这么大,我们睁开眼睛再远的境界、再广大的境界,无不收摄在我们瞳孔之中,一览无遗,这也是广狭自在无碍门。

  第三讲「一多相容不同门」,一与多确实相容。古德这个比喻很好,譬如我们这个讲堂,我们讲堂里面有几十盏灯,我们将灯打开光光互容,每一盏灯的灯光都照满这个讲堂,彼此不相妨碍。可是这个光还是各是各的灯光,譬如我们熄一盏灯光,这一盏灯光熄了,它不妨碍别的,不妨碍其他的灯光,其他的灯光也不妨碍它,各个不相同,各是各的亮光。这是比喻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虽然同是一个法身变现出来无量的身相。像《梵网经》里面所说,「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从一身所变现的无量身,虽然相容、相应,还是各个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十法界各个迷悟不同,各个智慧不同,各个果报不同,但是同为一个法身,同为一个法界所容。

  第四是「诸法相即自在门」,这是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它是一个整体,我们今天所谓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既然是一个整体,这整体里面的一切法相,一切法当然是相即的,就是说明它互相是有关联的,互相是不能够离开的。譬如我们这一组摄影的机器,这个里面有许多的零件,组成这一组的机器,它能够发挥它的功能。如果里面要是少了一个,它就不能够发挥全部的功能。由此可知,它这个组合是不能够相离的。我们现前法界就像这样,十法界组成一个一真法界。觉悟了法界原本是一真,迷失了一真才见到有十法界的现象。其实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样子就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何以会有染净苦乐的差别,会有这些不同的相?这种情形似乎很难理解,其实如果我们细心的去思惟、去观察,这个道理也不难体会。

  譬如我们作梦,能作梦的那个心就是本体,就叫做法身,我们用这个来做比喻,梦中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讲法界那是有相的,因为它有界限,你在这个梦中境界有天地、有山河、有人物,就跟我们现前这个世间相仿佛的,有自己、有别人,有善人、有恶人,都在一个梦境当中去活动。这种种的人物、景象是不是相即自在、互不相离?而构成了整个的梦境,所谓是「法外无心,心外无法」,都是自性变现之物,整个的境界就是自己。我们迷失了,所以难以体会,难以相信,这是我们修学功夫之所以不得力,原因就在此地。如果一但觉悟,相信了,真是佛门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楞严》里面所讲的「歇即菩提」,成就圆满大觉,原来就在刹那之间,就是说你肯不肯回头?你能不能把这个境界的事实真相认清楚?

  第五「秘密隐显俱成门」,秘密是讲的理,隐显是讲的事,它都是从一个理体上发生的。所谓一法界显,九法界隐,这讲隐显不同,譬如今天,今天是显;昨天呢?昨天已过去,昨天就是隐。明天呢?明天没来,明天也是隐。好像我们看电影,镜头一打开,这一张画面放映出来是显,前面一张跟后面一张没有放出来,那就是隐。隐显有很深的道理在,这个道理不是神秘。称之为秘密,是理太深,凡夫、外道、权教、小乘没有办法体会到,不但他见不到,他想像不到,甚至于给他讲解,听都听不明白,也无法悟入,这叫做秘密。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形?其实我们自己现在居在凡夫位,这种深密的道理我们也听不懂,也没有法子悟入。虽然大乘经论里面给我们讲得这么清楚,像我们在《弥陀经疏钞》里面讲这个信,讲正信,几个人能真正发起信心?信心一发起就成佛。

  我们听了懂不懂?实在讲似懂非懂,因为你果然真懂了,你的心清净了,你只要一懂立刻就证圆初住菩萨;换句话说,你念佛立刻就得理一心不乱。试问问过去有没有人能懂?有,六祖大师就是一个例子。他听人家念《金刚经》,念的还不到四分之一他就懂了。他就随着人家音声,他就证得圆初住的境界,甚至于比这个更高,那就是说最低限度他证得了圆教初住菩萨。要在念佛法门里面来讲,证得了理一心不乱。他为什么能做到?他能放下。他放下什么?放下不信。我们天天在读诵,天天在研究讨论,不能入这个境界,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就是我们保存着不信,我们不能把不信舍掉。换句话说,我们的清净心不能现前,所以无分别智永远不起作用。

  无分别智、清净心有没有?有,隐藏不显。我们的正信,我们的清净心,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德能,现在是什么?现在是秘密隐在那个地方。我们所现出来的是什么?现出来的是烦恼、是分别、是妄想、是不信,我们今天所显的是这个。但是这些东西完全是真如本性起相作用,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己本来具足的,因此秘密隐显确实是具足圆成。我们十法界的种子哪个人不具足?十法界的境缘哪个人不具足?无有一法不具足,无有一法不是自己,这是我们应当要觉悟的,觉悟了身心自在。要是不悟是处处障碍,这个障碍是自己造成的,事实上没有障碍,就是自己妄想当中,产生的障碍。

  第六是「微细相容安立门」,古德有个比喻,好比琉璃瓶盛多芥子。琉璃瓶比的什么?比的我们真心,比的我们如来藏,里面装了很多芥菜子,芥菜子就比喻这森罗万象,无有一法不包容,于是才能够相容安立。事实上本来是相容安立的,所以佛的经典一展开,第一句话「如是」,这两个字可以说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事理,圆满的说出来。《华严》里面所讲的,这个四分、六相、十玄、四种法界全都说出来,如是而已。诸佛如来就是如是,凡夫怎么样?凡夫本来如是,他自己以为不如是。如果你要晓得一切法如是,那就成佛了。

  禅宗里面有个小故事,有两个年轻的比丘,在经论里面彼此发生争执。就是同样这段经文,两个人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当然这个见解是互相抵触的。这种情形确实很多,我们看古大德的注解,譬如大家晓得这个《楞严经》,《楞严经》古今这两派就形成了对立,这个意见分歧,彼此互相不能相容。旧派的说法,《楞严》「奢摩他、三摩、禅那」,与天台家所讲的三止三观是同样的意思。而交光法师反对,决定不承认,交光法师提出理由,天台三止三观是用意识,《楞严》里面「奢摩他、三摩、禅那」,是不用意识,这是它不相同地方,就发生争论。这个争论各人执着各人的看法,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以为别人是错误的。

  这两个人互相争论,争论不休,于是甲去见他的老和尚,见老师,向老师说明自己的见解。老师听了之后点点头说,你对,他欢欢喜喜就走了。乙听到之后不服气,也来见老师,说出他的见解,老师听了之后笑嘻嘻点头,你也对,他也很欢喜的离开。老和尚旁边还有一个侍者伺候老和尚的,这个侍者等他们走了之后就问老和尚,他们两个讲的不一样,到底哪个对?老和尚说你也对。老和尚所证得的是微细相容安立门,所以他的心清净,他看一切法都如是。为什么?你的境界只到这个,你只能看到这个,那怎么会对?没有看到全体,你看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你并没有看错。

  像瞎子摸象一样,摸到象腿,象像个柱子对不对?对!你摸到那个腿怎么不像柱子?摸到尾巴,尾巴像个扫帚,对不对?对,是像个扫帚。老和尚没有说错,他们每个人见的也没有错。所以要晓得微细相容安立,本来如是。你要见到全体了,你才晓得每个人见的那个部分都对,无有一法不如,无有一法不是,尽虚空遍法界世出世间,如是两个字统统都包括了。佛说的一切经说什么?就是讲如是而已。《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阐扬如是的意思,也是解释如是的意思。几时我们真正觉悟了,证得清净心,证得理一心不乱了,你就会看到这个世间无有一人不如,无有一事不是,你这个心多自在、多清净!

  第七是「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网是大梵天的罗网,佛在大梵天王王宫见到宫殿里面,有这些庄严的装饰,引发起他教学的兴趣,所以就讲了一部经,经的题目就叫做《梵网经》。叫《梵网经》就是取因陀罗网的比喻说明,十法界一切事理庄严就像因陀罗网的网孔一样。古注比喻作两面镜子互照,你一看这个景象重重无尽,此地也是取的这个意思,取重重无尽的意思,光光互摄,重重无尽。

  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解就是我们一般讲开智慧,于一切事理生起了正知正见,正确圆满的理解。这种智慧的生起,诸位必须要知道,要托事,事是什么?事相。换句话说,一定要在事相境界当中,去明理。所以在本经里面显示,佛讲种种玄妙之理,完全是就事相上说,教我们就事而悟明。智慧不能开,世间迷惑人他不晓得这个道理,所以世人的心是趋吉避凶,那是世间人。达者,觉悟的人他不是这个态度,为什么?吉凶祸福都是自己清净心中变现之相,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他逃个什么?达者所修的就是修清净心,就是修一心不乱,无论是在什么境界里面,那个境界都是他的增上缘。顺逆境界是平等的,不能说顺境好,逆境不好,不可以这样说法。

  为什么?因为顺逆境界都是帮助我们得到平等心的,逆境里面不起瞋恚、不生烦恼,心清净了;顺境里面不生喜欢,心清净了,所以顺逆境界是平等的境界。世间人愚痴、迷惑,喜欢顺境,厌恶逆境;换句话说,顺境、逆境当中他都得不到利益。为什么?都得不到平等心,都得不到清净心。要有这种分别执着,这是我们修学证果上最大的障碍。所以佛法谈到修行,第一个条件就是平等心,所谓说一般讲叫发菩提心,菩提心里面第一个就是平等心,怨亲平等。你的清净心就现前,依这个心做为因地心,才能够果证菩提。所以托事显法才能生解,清凉在四分里面「托法进修,依人证入」,这个话说得多明白。我们应当仔细的去思惟,佛祖给我们开导的究竟真实,能够依从的有福,怀疑的是善根福德缺少的人。

  第九「十世隔法异成门」,这是讲的时间,世是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当中有过去、现在、未来,未来当中也有过去、现在、未来,现在?现在亦有过去、现在、未来,九世,加上还有个根本的,称之为十世。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有隔,但是这种现象不是真实的。真实相凡夫见不到,为什么?因为那个真实相是超越时空的,时空在百法里面都列入不相应行法。古德在此有个简单的解释说,「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像我们中国古时候,笔记小说里头所写的「黄粱梦」,由此可以证实时间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过去、未来都可以同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的科学家也证实了,认为在理论上讲有此可能,事实上我们今天科学还做不到。

  第十是「主伴圆明具德门」,主是说的佛,伴是讲诸菩萨、声闻、缘觉、善男子、善女人,共同参与一会这叫做主伴圆明具德。就我们自己本身来说,主是自己的清净心,是自己的佛性;伴则是从清净心变现出来的心心所,一切依正庄严,这是伴。主圆明,伴也圆明,主具足万德万能,伴亦复如是。在目前只是我们自己迷惑了事实的真相,而不能够觉察而已。

  十玄大义介绍到此地,《华严经》的大意就在一尘、一字、一句上,明白显示出六相十玄。《华严经》所显示的,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事事物物,无有一法不具足六相十玄。由此可知,在一切法上,一一法上,你能够观察到六相十玄,这就是入法界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无非是要在一一境界当中,去堪验这桩事情而已。

  再讲四法界(四种法界),华严五祖宗密大师说,「未明理事,不说有空」,这句话很有道理。一真法界是什么?一不是个数目字,如果我们看到一,与一相对的还有二、还有三那就错了。一在此地是个代表,是个符号,因为这个境界没有办法表示,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得已用这个符号来代表,这是真的法界,是真实相。像《般若经》里面所讲的「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用这个一来做代表。一就是真的,二就是妄的,可是妄它是从真生起的,所以妄不离真,妄即是真。虽然妄即是真,如果你要不知道妄即是真,你这个作用就不相同,那就起惑造业,感得六道的轮回苦果。如果要晓得妄就是真,你在六道里头就自由自在,你是觉悟,不是迷惑;你是菩萨,不是凡夫。

  学佛诸位必须要明了,佛是觉的意思,学佛就是学觉。什么才是觉?一就觉了,这个一是讲一心,《弥陀经》里面给我们讲的一心不乱。我们在二六时中,在一切境界里面人事的环境、物质的环境,我们要学的就是一心,我们对人是一心,我们做事也是一心。这个一心就是清净心、至诚心,诚恳到了极处,决定没有二心待人。我们对待佛是以至诚恭敬,我们对待冤亲债主也像对佛一样的至诚恭敬,就用一个心,决定不用二心,就入一真法界,你就成佛。所以这个事情难,难在什么?难在不肯用。所谓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这么桩事情,就在用心,你肯用这个心,你马上就成佛。不肯用这个心,还是要堕三恶道,还是要轮回,不晓得哪一天你才能出头。千经万论就说这么一桩事情。

  为什么要以二心待人接物?一心无碍,一心观察一切境界,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为了说话方便起见,从一真法界分出理法界、事法界,理法界是讲理论的,像《金刚经》完全讲理论,讲的是理法界。像《地藏菩萨本愿经》、《阿弥陀经》讲的事相,讲的事法界。理是从本体上说的,事是从现象上说的,理事是一不是二,所以理事无碍法界。不但理事无碍,而且事事无碍,十法界是事,哪个法界妨碍了哪个法界?没有。眼前我们许多的人事,你仔细去观察,谁妨碍了谁?你自己迷了,觉得有妨碍;你自己要觉悟了,你就观察到所有境界都是成就自己,没有妨碍。提婆达多没有妨碍释迦牟尼佛,帮助释迦牟尼佛早日成佛;歌利王没有妨碍忍辱仙人,帮助忍辱仙人证得圆满忍辱波罗蜜,哪有妨碍!你如果觉得有人妨碍你,是你自己愚痴,是你自己迷惑。一旦觉悟了,才晓得十法界都是自己的增上缘,确实是事事无碍的法界,事事无碍就是我们眼前生活、活动,无碍就是解脱、就是自在。

  法这个字前面说了很多,是轨则的意思,它有规律、有秩序,有条不紊。界是界限,是区分的意思。佛法里面就大的区分,有佛法界、有菩萨法界、有声闻缘觉、有六道的法界,但是这么多法界原本就是一真。所以我们从真如本性上说,本性是湛寂空灵,清净寂灭,我们称它为理;它所现的一切境界相,我们称它为事。在理,理事无碍,在事叫事事无碍,理无分限,事有千差万别。经中所谓有个智慧的人,这是讲诸佛菩萨,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那个一微尘是什么?一微尘是指的我法二执。为凡夫做增上缘,帮助他破了我执、破了法执,就出大千经卷。这个大千经卷就是理法界,就是你的根本智现前了。像我们在《弥陀疏钞》里面所读到的,信心就现前,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你统统一时明白了,一刹那之间,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经统统明了。不但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一切明了,乃至于千佛所说的,你也同时悟得。可见得障碍在哪里?障碍就是我法二执。你既然悟得了,你也能够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这就是事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诸佛所说的不外一个理,不外从理变现出无量无边的事相。这些统统是自己分内之事,不是外界来的。

  其次,再说到二十重华藏世界,华藏是比喻,藏是含藏的意思,世出世间一切因果事理,无有一法不含藏在其中,所以叫藏。华是比喻,好像植物,许多的品种,无量无边的这些花,都在这个花园里,这个花园是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所有的品种是样样齐全,取的这个比喻。这就是世界,这是一个法界。为什么说二十重?不说三十重、不说四十重,要说二十重,什么意思?《华严经》的表法是用十代表圆满,十是代表无尽,自利圆满这是十的意思。除了自利还有利他,利他也圆满了,又有一个世界,所以二十是表自利利他的圆满。因此,以十重是代表自利,又以十重代表利他。

  本经说明毘卢遮那如来他住在第十三重,我们这个世界也在第十三重,西方极乐世界亦在这十三重,跟我们同在一层上,这意思是说明利他心切。这是代表的大乘法,大乘菩萨心固然要自利,但是希望别人成就的这个心,比期望自己成就还要来得殷切,能够舍己为人,所以二十重的意思是表大乘佛法。并不是这个世界真的有二十层,那就搞错了。所以诸位往往在图像里头看到,古人画的图,画个大莲花,大莲花上面好像一个宝塔一样一层一层,把我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都摆在第十三层,这是很容易引起我们的误会。而我们把佛所讲的意思,不能体会到他的意思,而以为他说的是一桩事相,其实他不是的,是说的自利利他。

  毘卢遮那佛是大乘佛,大乘的教学,大乘的果证,大乘人的心量本来如是。我们在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里面所看到的,地藏菩萨就是个代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文殊、普贤、观音、势至,都是成了佛之后,又倒驾慈航,退在菩萨位上普度众生,这就是居十三重的意思。悲悯众生的心特别殷切,这是我们应当要效法,怎么个做法?诸位必须要晓得在一切境界里面修自己,记住只修一个清净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度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你看经典里面常讲的,供养如来、承事诸佛,如来是讲自己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清净心,我们要供养自己的清净心。承事要拿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服务,诸佛是什么?诸佛是大众。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承事诸佛就是服务大众。对于每个人、每个众生,我们都要尽心尽力来为他服务,为他服务当中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清净心就叫供养如来。到这个地方是一个大段落。

  再看「十处放光」,我们要明了放光表法的意思。在菩提场佛有两次放光,第一次是从面门放光,代表佛法的教学机缘成熟了,可以将如来所证之法,普遍的弘扬,流通后世,所以从面门放光表这个意思。第二次从眉间放光,就是两个眉毛的当中,我们讲白毫光相,眉毛的当中它是表中道的意思,眉毛分作两边,而在当中放光,代表的是一乘中道。也就是说,代表佛法教学的根本就是一乘法,佛在《法华经》里面给我们说明,「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说三乘、说五乘都是方便法,以方便引导我们趣入真实,这是佛陀教学的本意。所以用眉间光来做代表。

  第二从普光明殿,佛是从足轮放光,足轮是讲脚底下,我们今天讲脚板心,是在脚下,在这个地方放光。诸位晓得我们脚站在地上,就是靠这两个脚的力量支持住的,佛从这个地方放光是代表佛法的根本,我们站起来用两个脚。佛法修学的根本是初信,「信为道元功德母」,初信是讲行门里面第一,最初方便下手之处,最初下手之处就是讲信。所以佛在《弥陀经》里面,劝信的经文就有三次之多,真是一而再、再而三劝勉我们要信。由此可知,信的重要,信心不能够生起,不能够建立,什么都不能成就。譬如一个人没有脚,他就没有办法站起来,终身要瘫痪。学佛的人没有信心,不管他怎么用功,他怎么样去修行,都叫盲修瞎练。什么叫信?断疑才叫生信,有一丝毫疑惑就是不信,这个定义我们一定要清楚。

  第三叫忉利天,忉利天佛是在足指放光,就是脚趾,代表安住的意思,就是十住菩萨,能够安安稳稳的有个住处。因为十信没有住处,十信在《华严经》上还没有地位,因为这个信心他进进退退,他会退转的,他还没有见性。初住菩萨见性,明心见性,从此以后他不退;换句话说,他有立足之地。见了性才有立足之地,没有见性不信。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乱是见性,没有念到理一心不乱还不信。但是这里头有个特殊,那就是说,除了净土法门之外,不见性不能算成就。净土法门,不见性也算成就,只要往生了就算成就,这叫特别法门,这叫做易行道,就是很容易成就。因为他不必要见性,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就算成就了。这个见性的事情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办,它那个地方人寿命长,老师、同学都好,到那个地方决定不退转,一步一步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由凡圣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再由方便有余土又升到实报庄严土就见性。所以佛是用足指放光代表这个意思。

  第四叫夜摩天,佛在足上放光,这是表什么?表行门。走路了走路脚要开步走;换句话说,十住菩萨这是有个地方可以立足,可以站得住,可以立足。十行菩萨他有道路,他可以走。而这个信位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平等心、深心、大悲心。第五兜率天,佛是在膝盖上放光,膝盖是能屈能伸,表什么?表屈伸自在,这是代表回向的意思,代表的十回向法门。这些程序、次第,我们要晓得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修学?安住。修行是着重在自己自利,回向是着重在利他。第六叫他化天,这是欲界里面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佛又从眉间放光,凡是从眉间都是代表中道。佛与大菩萨他们所证的涅槃叫无住涅槃,无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代表这个意思。正所谓是二边不立,中道不存,所以佛这一次在眉间放光,是表这个意思。

  又在口门放光,光从口中流出,口中放光,这个意思很明显表说法。一切诸菩萨在《华严经》里面,是以普贤来做代表,怎么才成为一个菩萨?得力于佛的言教。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到,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的时候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所以佛要在口中放光来表示这个意思,口中放光就是说法。把这些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给我们说出来,叫我们自己从中去体会、去领悟,悟入真实的境界,这才能证得菩萨的果位。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以文殊智修普贤行,才能圆证一真法界。

  第九在祇树给孤独园,佛是从眉间放光,这一次所代表的意思,这个逝多林就是祇树给孤独园,这是讲最后的入法界这一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主修的这个部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代表证穷法界中道,由此可知,五十三参为的是什么?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五十三参是历事炼心,我们看善财童子他什么境界都不排斥,什么样的人物他都不拒绝,学佛的、学外道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顺逆境界,他都参访。这就是依人证入,穷究法界中道第一义谛,就是这样修的。离开了这些人与事,你从哪个地方去证?你从什么地方去修?善财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他在一切境缘里面是样样明了通达,智慧无量。一切境缘当中,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他所修证的真正是念念智慧增长,念念是定慧圆明。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佛在本经,一共有十次放光所表的意思。

  这个里面,只有第三会普光明殿没有放光,没有这个表示,他不放光是什么用意?有意思,是表行依解发。所以发了解光之后行就不必了,正所谓教学是叫你明理,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修行什么人都帮不上忙,所以诸佛菩萨能够为我们做增上缘,帮忙我们的,就是把这些道理、方法、境界,给我们说明。好像我们想到某个地方去,那个地方我没去过,他把那边的情形给我们说明,怎么走法告诉我们。我们依照他的开导要自己去行,他不能够帮我们行,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正所谓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自己成败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对你既然帮不上忙,当然也就无法给你负责任。纵然讲到解,老师所帮你忙是一部分,自己要负大部分的责任,自己要能什么?自己要能多问,听了之后有疑惑要问。如果是不问,含糊笼统,你还是不得其解。所以这个事情叫学问,学是学习,学习要随时发问。我们在佛的经典里去看,在在处处都是有人在发问,问了问题,提出来之后佛再解答,解答完了之后,还有疑惑再问,佛再详细解答。如果没有这么多人问,佛也不说,我们也遇不到佛,也没机会问,我们永远是迷惑颠倒而不能开悟。

  所以真正的教学是研究讨论,像我们现在讲席当中,讲的人很辛苦,听的人得的利益不多。讲的人对听的人不负任何责任,这是讲学,不是教学。古时候我们讲师承,师承是教学,不是讲学,老师对学生要负决定的责任。教学譬如教《华严经》,你说学《华严》,师父把这个经本交给你,所有参考资料告诉你,你自己去找,你自己去研究,有问题随时提出来问,老师一条一条给你解答。老师绝不会把这部经从头到尾,细细的给你讲过一遍,不是的。是教你自己研究,你自己去讲,讲给老师听,讲错了、有毛病的地方,老师给你纠正,这是教学。定上进度,按照时间表或是一年,或是两年,这门功课就毕业了。所谓教学老师很轻松,学生很苦,因为学生要把这个经讲给老师听,他要有充分的预备,对于这个经典,要有十二分的理解,否则的话,他讲不出来。

  解了以后就起行,解了以后怎么样?在日常生活当中他遇到什么事、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境界,他会想到,佛在经里面教给我们这些理论与方法,他生活当中他运用上了,这就叫观照。如果对这个经义理论是一无所知,他日常生活当中接触这些人与事,他只生烦恼,感情用事,提不起观照的功夫,那叫盲修瞎练。所以讲到行一定是解而后行,就是以念佛也不例外,念佛是一面念佛,是一面探讨,一面求解。而一句阿弥陀佛它的本意,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要是完全翻成中国话,南无是皈依的意思,阿弥陀佛是无量觉。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是皈依无量觉,皈依无量觉就是观照。我们对人对事心里面起了分别执着,一想到南无阿弥陀佛,我要皈依无量觉。觉是什么?觉是不分别、不执着,境界了了分明,心是清净的。

  所以这句佛号把自己迷惑的心唤醒,立刻就觉悟,古德所谓是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一句阿弥陀佛把自己从迷惑颠倒里头唤醒,赶快回头,这叫觉照、叫观照,这叫做用功。如果我们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一天到晚只喊着阿弥陀佛,希望阿弥陀佛来救你,那你是迷惑颠倒,你是错误的。古人所谓说「喊破喉咙也枉然」,就是一天念上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心是迷惑的、是颠倒的,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你只生烦恼,不生智慧,你心不清净。往生净土的条件是心净则土净,你怎么能往生?所以是连一句佛号也不会念,会念的人这句佛号是把自己唤醒,是用这句佛号起观照功夫,这要会念。

  所以唯有理解之后才能修行,这就是佛所以在第三会普光明殿不放光,他有不放光的道理。下面就讲到入定,这个入定在此地提出来有八种三昧,三昧是梵文的音译,翻成中国意思,叫等持,等是平等心,持就是保持,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你能够保持着平等心,印度话就叫三昧。所以称为无量三昧,那就是说无量的境界里面,你每个境界都能保持着平等心,所谓平等心就是不动心,所以三昧就是定的意思。我们这个心不为境界所动,心就是平等的。心为境界起了喜怒哀乐,心就不平等了。这个八入三昧意义也很深,都是从原则上说的,懂得这个原理原则,我们才能在一切生活当中运用到。在一切境界里面像善财童子一样,依人证入,成就自己无量三昧。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3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三次,今天我们开始从入定这个地方看起,在《纶贯》的第十三页第三行。「又有八入三昧,第一会普贤入毘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这是讲的定体,自性本定,毘卢遮那是梵语,它的意思是遍一切处。如来藏身就是法身理体,是清净寂灭相,无量无边的三昧都从这个地方出生的,因为它的体性本来是寂静,所以从体变现出一切现相作用,无一不是清净寂灭相。所以佛与大菩萨证得诸法实相,真如理体,在他们境界显示之中,就是清净寂灭相。「第三会法慧菩萨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三会是说到十住菩萨,他的心要能够得到安住必须要有无量三昧。在无量的境缘当中,这个境是讲物质的境界,缘是讲人事的环境;换句话说,无论在物质的境界,或人事的环境当中,他都能够如如不动,这叫做无量方便三昧。这个时候他的心才真正有所安住,换句话说,他的心已经不为境缘所动,已经得到了定。这种定在念佛人来说,就是初得理一心不乱。

  「第四会功德林菩萨入菩萨善思惟三昧」,这个境界比前面要高出很多,在一切境缘当中不动心,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还容易办到。如果在这一切众缘当中,自己还要发心如何去救度这些众生,与乐拔苦,还能保住自己的清净寂灭相,这是不容易的事情。这个地位的菩萨是十回向的菩萨,定功比前面当然要深了。在这个时候利他之心偏重;换句话说,利他重于自利,所以入善思惟三昧。五会这登地了,「第五会金刚幢菩萨入智光三昧」,般若智光。「第六会金刚藏菩萨入菩萨智慧光明三昧」,这个智光圆满现前,普利众生,就是菩萨智慧光明三昧。在这个地方我们着重的是三昧,可见得菩萨在九法界当中舍身受身,以无量无边的方便,与一切众生和光同尘,为一切众生做殊胜的增上缘,令他开悟证果圆满菩提。而自己却未曾动过心,未曾起过一念,这是三昧,这是智慧光明三昧。

  「第七会如来自住刹那际三昧」,七会是讲等觉、妙觉,所以以如来果德上来说,刹那是极短的时间,即使极短的时间还在定中,这叫刹那际。无量大劫就如刹那际,刹那际就如无量大劫,正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第八会就「离世间品」,完全讲的行门,「普贤菩萨入佛华严三昧」,什么叫佛华严后面我们还要提出来研究讨论。佛是个觉悟的人,华是代表因行,在因地当中觉而不迷,自利利他,庄严十身,这就叫做佛华严。像这一品就是「普贤行愿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入佛华严三昧的榜样。

  「第九会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师子频申是比喻,狮子是兽中之王,所谓狮子一吼,其余那些野兽听到狮子吼叫,腿都发软发软,跑都跑不动,由此可以显示到狮子的威猛。频申就好比睡了觉伸伸懒腰,你想想这多自在!所以在这个地方,是用师子频申,来比喻如来果地上的大自在。这是「入法界品」善财与诸善友,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他所代表的从初住到如来的果地,无不是得大自在,这就是师子频申的意思。示现在世间,与我们世间人没有两样,无论在意境上、在生活上所呈现的,是智慧、是自在、是洒脱,正是所谓人生当中,最圆满、最真实、最快乐幸福的人生,这是佛法定慧具体表现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由此我们了解大乘佛法的确是活活泼泼,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我们在五十三参当中所见到的。

  在此地第二会,文殊菩萨没有示现入定,这也有表示,表示什么?因为二会文殊菩萨是表信位,十信位,十信还没有入位,他还没有地位。为什么没有地位?因为他的信心没有圆满,时时有进退,有的时候有信,有的时候又有点怀疑;换句话说,半信半疑。因为半信半疑,所以他的修学无论是在解门、无论是在行门,都不稳定,就是有进有退。十信心满了这个情形不一样,他决定不退,所以他就有三昧了。信位菩萨没有定。由此可知,在这段文当中我们所见到的,定是佛法修学的关键,非常的重要,我们可以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修定的方法,方法虽然很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三昧。

  「又九会各有会主」,会主就是代表这一会解行的目标、宗旨,我们一看到会主这个人,就晓得这一会所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好像我们世间开会也有这个性质,如果我们看到这个会场出席的大众,是经济部长、是财经界的这些要人,我们这一看就晓得,他们一定是讨论财政经济的问题。如果看到都是些教授学者,我们晓得他们讨论一定是教育上的事情。所以看会主就知道那一会的宗趣之所在,本经九会第一会的会主是普贤,这是非常重要,第二会是文殊。实在讲文殊跟普贤是分不开家,一个代表大智,一个代表大行,把普贤摆在前面这个意思就是说明重点在行。古人所说的「识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由此可知,佛法的特色是在实行,这是在一开端就给我们表示出来。

  虽然讲到行,行必须要智慧之行、觉悟之行,所以二会就是文殊菩萨。是以这两位菩萨,代表整个佛法的总纲领,这是根本法轮里面所显示的。我们在《圆觉经》里面,《圆觉》有十二会,它的经文短,我们所见到的,也是前面两会最为重要,代表的根本修学,第一会是文殊,第二会是普贤,跟此地这个次序恰恰相反。在经题里面这个味道就显示出来,这部经主题是「佛华严」;《圆觉经》的主体是「圆觉」,圆觉是智慧,所以文殊摆在第一,普贤摆在第二。「佛华严」是重在行门,所以普贤摆在第一,文殊摆在第二。一一行都要依据智慧;换句话说,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行为,都要以理智为基础。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凡夫,依据理智就是「佛华严」,就是佛菩萨。

  第三会法慧菩萨,于一切法当中增长智慧,就像六祖所谓的「心中常生智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全是生智慧,以文殊表根本智,以法慧表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根本智在境缘当中起用。第四会是功德林菩萨,唯有智慧之行才能够修积无量无边的功德。诸位晓得,三会是十住菩萨,四会是十行菩萨,这个地位的修行,他的目标是成就自己无量的功德。功是功夫,功夫是什么?是定,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动心。德是什么?德是智慧。

  我们现在开始,从第五会就是「十地品」讲起,金刚幢菩萨,六会是等觉金刚藏菩萨。这就是智慧到了最高、最圆满的境界,称之为金刚般若智慧。第七会是普贤与如来为会主,因为七会是讲修行,修行里面它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布,一类是圆融。所以普贤谈平等因,「如来出现品」里面谈平等果,这是普贤行里面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它跟其他法门修学不相同的地方,就是讲的平等因果,平等因果怎么修法?首先修平等因。也就是说首先修平等心,心平等了境界就平等,境缘平等是果。所以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就是佛,你看都平等了。佛看一切众生绝没有高下,没有爱恶,这是平等心里面所呈现的平等境界。

  第八会是普贤,八会讲修行,讲行门,普贤行所依据的就是平等因果。从第二会到第七会,一共有四十一卷经讲的是解门。我们在前面说过,差别因果、平等因果,前一半是讲差别因果,讲行布法门;后一半讲平等因果,就是普贤菩萨跟如来,一个是表因,一个是表果。第八会是有七卷经文,是讲的行门,就是成行的因果,而是以普贤菩萨为会主。这是我们到品题的时候要跟诸位来研究,什么叫做普贤这非常重要,修学「佛华严」的人就是普贤菩萨。经中以善财童子来做代表,善财就是普贤,而善财、普贤,实际上就是代表所有修学「佛华严」的学人。

  第九会以如来与善友为会主,这是讲依人证入,善友是指一切众生,古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就是善友。三个人在一起,这里头一定有我老师,谁是我的老师?三个人,除了自己之外,那两个人就是我的老师。这两个什么人?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这叫三人行。那个善人,我要学他,他是我的老师;那个恶人,我看到他作恶,我自己反省我自己有没有恶行,自己如果有恶行马上要改过。所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就是第九会,五十三位善友统统是老师,就跟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是必定,不是说或许,不是的,必定是我的老师。可见得儒家虽然没有佛法这样严格的强调,意思也算是到了。善恶境缘都是善友,都是修正我们自己心行的增上缘,不明白这个意思没法子修行;不明白这个意思,正是处处当面错过。会修行的人,无时无处不是道场,无时无地不是法喜充满,成就自己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利益。

  下面讲到说法,本经一共是三十九品,这就我们中文译本来说,其中只有阿僧祇品与如来随好光明品是佛说。这两品经所说的境界,是如来果地亲证的法门,不是佛说不出来。其余的都是菩萨说法,乃至于六尘说法。佛是放光而已,可是佛放的光代表印证,说得不错,你所说的与我的意思完全一样,这就等于是佛说。所以我们不要以为那是菩萨说,菩萨智慧还没有圆满,也许说的错了,我们不能这样怀疑。佛这个放光就是佛同意、佛承认,就是毘卢遮那佛说的,我们应当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许多所诠的义理都是从无边香水海中流出,而无边香水海又从一心上流出。这里头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一心。

  这是说明,不但毘卢遮那佛,千百亿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无尽的义理,都是从一心当中流出来的。如果我们自己证得一心了,岂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无尽义理,我们全都得到了。这不是从外得的,是从自家一心当中流出,与十方诸佛所说的教义无二无别。所以你自己只要证得一心,今天展开经卷,这个经卷就是你自己。这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释迦牟尼佛也等于你的秘书而已。是你自己一心当中流出来的,不是你的是谁的!由此可知,修一心要紧。在一切法门当中,讲到修学最根本、最圆满、最究竟,就是修一心不乱。在一切法门当中,专门从这点用功夫起修的,就是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从哪里来的?就从《华严经》来的。《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直截了当修一心的是佛在华严会上倡导的。普贤菩萨领导我们起修,这还能错得了吗?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称之为门余大道。五十三参第一位善友吉祥云比丘,教给善财童子念佛法门,末后第五十三位善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明明白白显示出这个法门是彻始彻终。在行门里面这是主修的法门,而八万四千法门,可以说那是属于助修的法门,帮助这个助修,帮助你修一心不乱,念佛法门是主修。这是在这个经中意思,明明白白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不能看错。

  下面讲到修行,修行最重要的是历事炼心,这才叫真修行。历是经历,事就是境缘,物质的环境、人事的环境要在这两种环境里面锻炼,炼什么?炼一心不乱。一心是三昧,不乱是明达、是智慧。在第九会末会当中,「善财童子于福城东际大塔庙前,参见文殊」。从这个地方开始,佛是以善财做出一个大乘修佛华严的榜样给我们看;换句话说,教善财来做一次表演,做一次示范。由此可知,佛对我们的教学真正是极其善巧。我们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最高明的教学法,没有比这个更高明的,极其善巧方便。福城,真正发心修学佛华严的这个人,就是有福之人,他所在之处那个地区就叫福城。所以福城不是指某个都市,不是的。凡是有大福德的人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叫福城,所以福城是泛称,而不是专指。东面是太阳刚刚升起的地方,取智慧光明在这里发生,从此光大取这个意思。

  五十三参所表的就是福慧双修,从字里行间去观察、去体会,修福还在修慧之先,这要特别注意到的。如果不修福,要想开智慧,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我们要问,福怎么个修法?经里头常讲,供养如来,承事诸佛就是修福。我们这个经文常常念,诸位念得很熟,意思懂不懂?不懂,因为不懂,所以就不知道去做。说供养如来,如来我也没看到;承事,承事是服务,服务于诸佛,佛也不在,不住在世间,这两句话都变成空话了。这是不懂这个意思。如来跟诸佛就在眼前,他不晓得,如来是从心性上说,真如本性的名称就叫如来;诸佛呢?诸佛就是一切众生。佛在本经、在《圆觉》上说得清清楚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承事诸佛就是服务于一切众生,无条件的服务于一切众生。我们肯不肯做?我们没做到,不肯做;换句话说,不修福。不修福,而想开智慧,哪有这种道理?

  所以诸位要明白一桩事情,你要真正修福开慧,无条件的服务于一切众生,也不是叫你故意去找着去做。随时随地遇到了,就要尽心尽力去做;遇不到的不必去找,找那是攀缘。是叫你随缘,不叫你攀缘,随缘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攀缘是有心去做,那你这个心不清净,你就不是一心。服务于一切众生,又不失一心,这就是随缘而不攀缘。我们在讲堂当中,这个桌椅上有灰尘,我们见到了把它擦干净,这就是承事诸佛;马路上有人丢了果皮,我们把它捡起来丢在垃圾桶里,承事诸佛。懂不懂这意思?随时随地遇到了,这个东西于人有妨碍,我们把它清除;于人有利益,我们要想方法来设施,这叫做承事诸佛。供养如来是什么?自己智慧增长,定功增长,就是佛在《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就是供养如来。在一切服务做事情当中,自己不着相,三轮体空,无作而作,作而无作,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供养如来。所以从理上来看是供养如来,从事上来讲是承事诸佛,这叫修福。诸位想想,这种样子修福,他怎么能不开智慧!所以慧就随着福增长。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来说,禅宗六祖大师当年在黄梅参学的时候,他在黄梅八个月跟老师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见面是初到的时候,说了几句话,就把他派在碓房里面去修福修慧去了。碓房里面做苦工,碓房舂米、破柴苦力,他知道老师对他慈悲,教他修行,他每天舂米、破柴是尽心尽力做,决定不偷懒,希望自己能多做一点这是修福。就在修福当中他的智慧是念念增长,一切境缘当中如如不动,所以他八个月定慧功德圆满。老师又去到碓房看过他一次,问他米熟了没有?这个意思是说你的定慧是不是圆满成就了?能大师懂得老师的意思,说米早已熟了,还欠一道手续,欠筛一筛,那就是欠证明。老师拿个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这是第二次跟老师见一次面。敲了三下就是告诉他,意思是半夜三更到他房间来,给他印证。能大师很聪明,三更就到老师方丈室里面去求老师印证,证明他确实定慧圆满了,送他下山。

  所以八个月在黄梅参学,跟老师只见过三次面,这是我们修学的榜样。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跟什么人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善财、要像六祖能大师一样,修福修慧,这就是福城东际这四个字的含义。塔庙是道场,我们也不要单单看到,这地方是佛塔、这地方是寺庙,你要这么看法,错了。凡是能够教我们长智慧的这个地方就叫塔庙,就是道场;凡是帮助我们成就三昧的,这个地方就是道场。由此可知,这个塔庙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问题是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依教修行,这个地方就是塔庙,这个地方就是文殊。

  所以本经佛给我们开示,「文殊作象王回顾」,回顾是照顾。教诲,而当时六千比丘在言下成道,「五众益友顿起初心」。善财开悟了,开悟是他得清净心,如果以念佛法门来讲,他是刚刚证得理一心不乱,成就了根本智。但是这个智慧虽然是现前,还没起作用;换句话说,还不能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告诉他,你得根本智,还没有得差别智,叫他南游。「经历一百一十城,参见五十三位善知识」,后得智圆满。这个意思非常重要,这里面所讲的全是表法,南是代表光明,刚才说,凡是教我们生智慧这个地方就叫南方。古印度跟我们古时候中国,对方位确实有很多地方是有相同的看法。中国人的看法,所谓是东方表春天,在五行里面东属于木;南属于火,火的相是光明;西方属于金;北方属于水,水是黑暗的;这个当中属于土,这是中国人讲五行。印度也有这个说法,所以用南方来表光明。光明,是什么地方光明?诸位要晓得,它是表的心地光明;换句话说,凡是能叫我心地光明,智慧现前的,这个方所就叫南方。所以此地这个南不是方向,不是东南西北,不是的,是指的心地清净光明。

  一百一十城也是表法,表圆满,表这个意思。因为《华严》是用数目字表法的,数目字是一到十就是个圆满。十个十这是代表究竟圆满,再加上最先那个根本的十,所以是一百一十城。这一百一十城就是代表一切境界,一切的物质境界、一切的人事环境无所不包,是取这个意思。五十三位善知识,是代表菩萨乘里面五十三个阶级,我们通常只讲五十一个阶级,从十信位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五十个,再加上个等觉五十一个。《华严》里面等觉后面还有妙觉,就有五十二个,再加上一个真如本性就是五十三个,真如本性是体,是法身佛。前面这五十二位是报身佛,是应化身佛。由此可知,福城东际大塔庙、南方、一百一十城、五十三位善知识全是自己一个人,除了自己一个人之外,哪有这些事情?

  经中,文殊嘱咐善财童子珍重南行,百城烟水就是教给他历事炼心。这一出去参学就有个很不平常的现象,他到妙高峰去求见吉祥云比丘,就是德云比丘,八十卷经里面所翻的名号是德云,四十经里面所翻的叫吉祥云,是一个人,吉祥就是德。善财童子是找了七天都找不到,七是表法,代表圆满的意思,也就代表全体的意思;换句话说,怎么找都找不到。是用妙高峰来比真如本性,代表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里面什么都没有。真心是空寂的,什么都没有,这是禅家所谓是向上一着。所以善财是比喻我们修学的人,你要去想找真如本性,到哪找去,找不到。

  我在此地再用个比喻来说,我们还把能作梦那个心代表真如本性,就像此地所讲的妙高峰。我们现在作梦,在梦中要想找能作梦的那个心,试问问能不能找到?这是没办法找到的。我们自己要是想找到真如本性,找不到。所以那些哲学家要找宇宙的本体,他找不到,同样一个道理。如果要见、要闻,有见有闻、有说有听那怎么办?到别峰,别峰就是第二个峰头,第二个山峰。这是讲什么?从真如本性变现为八识那就行。只要到八识那就可以有见有闻、有说有听,于是乎善财童子在第二峰头上见到德云比丘,所以代表这样的一个意义。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能够思惟、能够想像、能够研究讨论,是第二峰头的事情。第一峰头里面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是真正的妙高峰。

  经里头有首颂,「德云常在妙高峰,行绕峰头不定踪」。这就讲没有定法,正是所谓佛法无有定法可说,虽无有定法可说,但是决定不离宗旨。「七日既云寻不见,一朝何故却相逢,发心住处师缘合」。怎么会相逢?发心住处就遇到,发心住处是初住菩萨;换句话说,不到初住的地位你不能见性。德云是代表什么?代表法身本性。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见一分真性就用德云菩萨来做代表。「普见门中佛境容」,这是一见性,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得到。为什么?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是才证理一心不乱,并不是证得很深,才证得。才证得就体会到,诸佛如来无量无边的法门,无尽的义理,都是从一心当中流出来的。这个时候才真正的理解佛法,称之为正知正见,入佛知见。

  还有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五十三参当中,每参访一位善知识,善财一定是恋德礼辞,恋就好像是我们世间人感恩的意思,念念不忘,他给我很多好处我不敢忘怀,这是恋德的意思。礼辞是什么意思?礼辞是不着相,礼是恭敬,一切恭敬;辞是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你看在外表表现的非常恭敬,内心却一尘不染,诸位要晓得,内心一尘不染叫真恭敬,这叫真正的至诚。如果心里头有染着就不诚,心里面有染着会起变化的。俗话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香,为什么?因为他心里头有染着。如果心里头要是没有染着,那是尽未来际他永远不会改变,他这个恭敬所表现的必定是一样的,没有一丝毫差别,这真心用事。妄心就有差别,妄心是刹那刹那在变化,今天好了,明天恼了,那是妄心,不是真心。初住菩萨是真心用事,不是妄心。所谓是一心用事,这是我们讲堂常常提示同修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什么?学一心。无论待什么人一心,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心,至诚心,至诚恭敬这是修一心最重要的秘诀。

  一句佛号这是提醒我们自己,念念要修一心,一句佛号是皈依无量觉,觉心就是一心,二心就是不觉,二心就是凡情、是迷惑。依凡情迷惑哪有不造业的道理?既造业哪有不感果报之理?所以我们要学,善财童子念念之中都具足恋德礼辞,我们要学这四个字。就是样样事情我们做得尽善尽美、尽心尽力,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恋德礼辞。他每见一位善知识,一定先说明他已经发菩提心,然后才提出疑问来请教善友,这个意思是表先悟后修,这点我们不可以疏忽。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则,净土法门也离不开这个原则。所以一般修学念佛法门的同修,千万不要产生一种误会,认为我只要老实念佛就可以了,这个教义可以不必去涉猎,这个观念错误的。而其他的法门,一定是先悟后修。净土这个法门方便在哪里?它可以说是悟修同时,这是它方便之处,这是它特别之处,一面修、一面求解。用在净土法门行,用在别的法门,那就是盲修瞎练。

  由此可知,我们讲席当中时时提示诸位同修,我们修学是两个阶段,也就是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开悟,第二个目标是证果。第一个目标里面,就是要福慧双修你才能开悟;换句话说,那就是供养如来,承事诸佛,你要修这个才能开悟,悟了以后历事炼心才能证果。两个阶段有两种不同的修法,没有开悟之前重点是在修福,开悟之后是在练心。佛法不欺骗人,佛法不迷信,佛法不谈玄说妙,所说的字字句句踏实,所行的念念顾到,所谓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念念顾到,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这是众人心目当中,所理想的真善美慧唯有佛法当之无愧,确实是真善美慧。

  在五十三位善知识当中,应当要提一提的就是逆境、逆缘。悟后起修,在这种境缘里面怎么修法?经里面给我们讲贪瞋痴,「烦恼即菩提」,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胜热婆罗门是外道,婆罗门是外道不是佛教,他代表的是九住菩萨。诸位要晓得,十住菩萨修平等心、修直心,不但是个外道,而且非常的愚痴,在三毒里面这烦恼最重的,痴是最难断的,他代表愚痴。善财童子到他那里去参访,在逆境里面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成就自己的大定大慧。这是三毒里面痴的这关通过了,痴就是智慧,就是菩提。

  又在七行位上,行是修什么?深心,好善好德之心。深心也就是修自己的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你看看第七行上他见到甘露火王。这个八十卷经里面名字叫无厌足王,四十卷经里叫甘露火王,他代表的瞋恚。他是见到任何一个人,都是以瞋恚的心,以瞋恚的眼光来对待,比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歌利王还要狠、还要毒。善财童子去亲近他,在他那个地方也成就了,得到大智慧、大三昧。这两个都代表逆境,根本烦恼,转烦恼为菩提,他对这个境界不是不清楚、不是不明了,样样清楚、样样明了,他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讲自利,没有这两位大善知识,他这布施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不能圆满。所以他的智慧圆满,三昧成就了。

  利他是回向法门,就是十回向,在第五回向他遇到婆须密女,在四十卷经里叫伐苏蜜多女,她是代表的贪爱,所以这三个人是代表贪瞋痴。在顺序上面第一个是破愚痴,第二个破瞋恚,第三才破贪爱。因为贪爱是顺境,痴与瞋是逆境,而是以愚痴为一切烦恼根本,因为愚痴是无明,不破根本烦恼,瞋恚与贪爱这两大关不容易突破。所以三毒烦恼里面先破痴再破瞋恚,后破贪爱,这是转三毒为三慧,转烦恼为菩提。这是五十三参里面,三贤位我们所看到的,祖师特别提出来,就是教我们在顺逆境界里面,晓得怎么去修学。登地之后有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德生童子表智慧,有德童女表慈悲。这章过去我们在大专讲座,曾经特别提出来与同学们共同来研究。因为这章里面特别给我们讲解求学的态度,我们以什么态度去求学才能够有成就。同时又告诉我们,大乘头陀行是怎么修学法的,都在这章当中。而它最重要的意义是以童子、童女,童是小孩,小孩的心天真烂漫,无有染着。我们运用智慧以慈悲济物,里面决定没有染着,表这个意思。

  末后这是以弥勒菩萨来代表大开圆解,德生、有德是表智悲双运,所以圆通顿证。「若要一生成佛果,毘卢楼阁在南中」。这个法门就非常重要,善财到达弥勒楼阁前礼拜,而在楼阁当中见到了法界的全体,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统统展现在目前,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好像什么?好像我们在作梦,在梦中自己豁然觉悟了:我在作梦。晓得自己作梦,立刻就明了整个梦境就是自己的一心。心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我心的样子。这是自心相,是自己心的样子,是自己心的作用完全明了,一点都不怀疑了。你想这个时候的心,多么清净、多光明。

  善财童子在这个时候,所谓是完全明了,大彻大悟,大开圆解,智慧圆满了。这个时候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我今天所证得的这个境界,自己所亲见的这个境界,要不是因为文殊的指教,我怎么能够到达这个境界!这句话是教给我们不忘本。你今天成佛了,智慧圆满了,谁帮助你的?最初那个老师,启蒙的老师文殊菩萨。这教给我们是报本反始,不背师恩,这个意思非常重要。这句话是为谁而说的?实在说后世之人自己稍有成就,所谓欺师灭祖,忘恩负义,他纵然一时有成就,后来必定堕落。所以这几句话在这个地方,有它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们如果要能够保持自己所修所证永远不失,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心对待老师。因为所有的成就老师指点的,没有老师哪里会有成就?

  而这个老师是最初指路的老师,特别重要,这是指给你方向的,当中这些善知识是在中途帮助你。诸位想想,连那个最远、最根本的老师,你都不忘,当中这些善友,当然一个一个都不会忘掉的。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自己成就了,拿到博士学位,功名成就,想想最初那个老师是什么?是你上幼稚园、上小学一年级那个老师,那是你的根本老师。你小学那个校长,那是你根本的亲教师,这是念念不忘。你的中学、大学、研究所指导老师,你当然更不会忘记。我们看看今日之下,他功名成就,那个小学老师他早忘掉了,见到面的时候他根本瞧不起。为什么?他的成就比老师高,高得太多了,没有把老师看在眼里,这叫做欺师灭祖,忘恩负义。纵然是一时成就很好看,后来必定堕落。

  解圆了,行还没圆,所以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代表是行圆满,解行圆满就证如来究竟果位。所以他在感念老师的时候,老师示现,老师给他摩顶授记,「善哉善哉,汝所证法,解虽已圆,而行未圆」。劝他再去亲近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会教你得到深妙大行,圆满的行门。于是他就参见普贤,「悲智圆满行愿功成,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门」,这才功德圆满。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将全经的大意是以最少的时间,概略的给诸位介绍出来。经中有一首偈子说,「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这个四句偈,前面三句都是比喻,比喻佛的功德称说不尽。佛的功德就是自性功德,这种称说不尽的自性功德,是我们自己本来具足的。佛希望我们自己证得,更希望我们自己在一生当中证得。只要我们真正能够明白这个意思,通达教理,依据这个理论,运用这个方法,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就必定能够证得。

  也许有人读了之后怀疑,善财童子成佛了,经上没有说他到哪一个世界成佛,他成的佛叫什么名号没说。诸位要晓得,如果那么一说,落到迹象去了,那就不圆满了。到这个地方才真正证知法界原来是平等的,原本是一如的,所以佛说「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这是把真正的实相全给我们说出来。《圆觉经》上也说,「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古德所说「学道先须细识心」,细是细腻,识就是认识,要细腻的去认识这个心。「细中之细最难明」,我们讲八识心心所,粗细的境界容易明白,第六识能够体会,第七识就相当深,就不容易明了,第八识的心心所那更难明了。不动地的菩萨,第八地的菩萨才见到,这是所谓「个中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是佛心」。换句话说,必须究竟圆满证得佛位,才真正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对一切众生的恭敬,就跟对究竟果位上的如来,一样的恭敬,决定没有一丝毫差别。

  过去张无尽居士有几句话说得好,他说禅宗的赵州和尚了不起的人,「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的老翁,他还到处参学,为什么原因?「只为心头未悄(鱼+恒)」,还有疑情放不下,还没能大彻大悟。「及至遍参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与本经的旨趣不谋而合,这里面最要紧的一句话就无一事,也就是六祖所说的无一物。《般若经》里面所说的「不可得」,你几时要真正证得一切法皆不可得,你就无一事了,也就无一物了。那个时候佛华严的境界,就圆满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你的知见与十方诸佛如来完全相同,更无差异。

  《大方广佛华严经纶贯》就讲到此地,下一次我们可以入经文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4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一讲,本经的具足经题,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疏卷第一」,这是完全的经题。本经一共有四十卷,注解就是《疏》,是唐朝华严宗第四代的祖师清凉国师所注的。我们现在用的本子这四十卷是连经文带疏,合订为一册,精装一本。过去我们也曾经用过三本装的,《普慧大藏经》原本是三册,它是线装本,现在我们合订为一册。

  接着这下面是人题,我们念一念,「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经」,这是讲经本的翻译,这等于说译经会里面的主席。下面这个人题是注解的,「唐敕」,这个敕是皇帝下的圣旨,下的命令。换句话,这个经译成之后,将这个经再加一次注疏,是皇帝下命令,请清凉国师来注解这部经,他是奉命令行事的。「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澄观是清凉大师的法号,后人为了尊称他老人家,不称他的法号,而以地名来称扬他,他住的这个地方是清凉山大华严寺,所以以山来称扬他。就像智者大师一样,他在浙江四明,住在天台山,人家称他为天台大师,而不称名,这是称呼里面最为恭敬。这个注解是他做的。

  底下是一篇序文,这篇序文非常之好,也非常重要。在今天我们不能够细说,这是为了时间限制不能细说。这篇序文有注解,这个注解不在此地,是在「行愿品」有一个《别行疏钞》,是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宗密大师他注的,宗密是清凉的学生。宗密大师注这篇序文注得非常详细,占很大的篇幅。所谓《别行疏钞》,就是这品经里面的最后一卷,刚才说过,这部经一共有四十卷,就是以最后一卷「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当年清凉国师将这部经译出来之后,也感觉得这分量太大。认为最后这一卷是全经的总结,可保可传。认为这卷经,凡是修学大乘的同修必须要读诵;换句话说,是必修的课程。诸位现在看到这个本子,就是《别行疏钞》,最好能把它翻开几页。

  不过这段序文里面有几句,我们要特别提一提的,诸位翻开第二页。在第一行里面我们能够看到几句,第三句开始说,「诸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这个境界我们在讲席当中也屡次的提到,这是事实。而我们凡夫是因为迷失了自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实相迷而不觉,看不到这个事实。这部《华严经》也就是说出这个事实真相,不过向下我们会见到。《华严经》实在不容易遇到,能够遇到这部经,可以说他的福报、他的缘分实在是不可思议,因为就连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的时候,那些声闻弟子们都没有听说过。今天南传的小乘宗派,他们不相信大乘法,他们不承认《华严经》是佛说的。

  因为佛当年在世的时候,没有说过《华严经》,这是凡夫眼光上看到的。说起来也难怪,因为佛讲《华严经》是在定中说的。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谁知道他在定中讲《华严经》?而《华严经》所以二七日中所说,时间不长,这点诸位要晓得,所谓是念劫圆融,事事无碍的境界。譬如我们一般人作梦,短暂的梦境,在梦境里就过了几十年,像古人笔记小说里写的「黄粱梦」。可见得梦中的境界,跟我们清醒的境界又不能够相提并论。佛是在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开演无上根本法轮,就是讲这部《华严经》。讲完之后阿难尊者结集成为经藏,这个经藏就被大龙菩萨收到龙宫里面去珍藏,所以在我们这个世间没有流通,有这么回事情,所以难怪小乘学者不承认。

  今日之下我们一般研究读诵的,所谓满脑袋有些科学概念的也不相信。我们今天有精密的科学工具,潜水艇,到太平洋海底也没有发现龙宫,没有发现就不承认,这也是属于迷信。佛法说得很清楚,不但人鬼杂居,实际上十法界也是居住在一起,非以清净心不能见到。科学家、哲学家,甚至于是宗教家,他所使用的还是分别妄想心,这样的心没有办法见到事实真相,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佛法是讲理的,不是叫我们迷信的,既然讲理,换句话说,佛所说的一切境界,都能叫我们自己去证实,这就是他讲理的地方。如何证得?要以清净心,从清净心里面开智慧。所谓证得就是开智慧,智慧就是一切真相,自己确实通达明了了。所以能够遇到这部经,我们自己应当要庆幸,要珍惜这个因缘,决定不能错过。

  清凉大师在大经玄义里面,将本经的义趣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这在八十卷《华严经疏钞》玄谈里面,那个分量也相当之大。这个地方我们略略的提一提,这是序文里面第四行从第三句,我把它念一念,「当其器也,百城询友,一道栖神,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皆友焉,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千化不变其虑,万境顺通于道,契文殊之妙智,宛是初心,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失其旨也,徒修因于旷劫,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这个几句很重要,如果要不晓得就没有法子读《华严经》。

  当其器也,器就是法器,什么法器?华严法器。这个意思,如果是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具备有学习《华严》的条件,有学习《华严》的资格,这就叫做华严法器。这点诸位特别要记住,华严法器是开放的,不是保守的。这个我们在《梵网经》里面跟诸位说明过,佛法的教学,初级的佛法、中级的佛法是保守,高级的佛法是开放的,所以佛法的修学是从保守趋向于开放。但是,如果要不从保守上下手,一下就开放,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不但不能得其利,恐怕要深受其害。这个世间教学也是如此,譬如说小学、中学这是保守的教学,大学这是开放的教学。大学生不能像小学生那样严格的管教,因为他已经成年了,他已经能够辨别是非了,所以无需要像小学那样的管束。《华严》是大乘佛法,所以是开放的教学。

  这所谓说博学多闻,这就是百城询友了,百城的百是表法,它代表的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场所,百城是这个意思。而不是像《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一百一十个城市,所以你要晓得它表法的意思。什么叫友?此地讲得很清楚,与我有利益的就是友。哪一个人于我们有利益?除非你自己糊涂,你得不到利益;如果你自己心地清净光明,没有一个人对自己没有利益的。孔老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着重必,必是必定,是个全程肯定的语气,不是说或有我师,或者有,不是,必定是,就跟《华严经》所讲的一样。三个人包括自己,另外还有两个,那两个是什么?就是自己的老师。为什么他不说三个、四个要说两个?两个也是表法,一个是好人、一个是坏人,这就叫两个人。三人行包括自己,另外一个好人、一个坏人,就跟《华严经》所讲的一个顺境,一个是逆境,是说的这个意思。好人是自己的老师,我要跟他学好;坏人也是自己的老师,我要深深反省我有没有他那些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哪一个不是老师!哪一个不是善友!

  百城访友,尽虚空遍法界无论哪个场所都是道场,无论什么样的人物,都是自己的善知识,都是自己的老师。所以做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除了自己之外,统统是老师。如果你要这样的修学,在世间你成圣人,尧舜禹汤、周公、孔子是世间圣人;出世间你就是成佛作祖,是这么修来的。这叫当其器者,这是华严境界当机者,他一生决定成佛,没有话说。那一生成不了佛的不是《华严》的法器,不是法器是什么?他有他的一些境界,他有分别、有执着,他不能够平等恭敬,他不能够一切学。所以一起修一切修,他不能够这就不是《华严》的法器。那我们不是《华严》的法器,我们为什么也遇到《华严经》?这是说你过去有这么一点善根,后面我们也会谈到,你不是《华严》的法器,你在这一生当中证不到华严境界。华严境界最低的是初住菩萨,在念佛法门来讲最低的程度是理一心不乱,是华严法器这一生当中一定得到一心不乱,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生常寂光土上品上生,是这一类的人。华严法器的修行决定不离开十大纲领,就是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一直到「普皆回向」。一修一切修,这就是当其器者,我们应当要好好的勉励自己。

  一道栖神,神是什么?神识,拿现在来讲精神,或者我们讲心理,都有这个意思在。我们这个心,栖是安住,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安住在一道。一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道。心果然一了,外面境界就一,就平等,所以这个境界叫一真法界。我们的心安住在一真法界里面,这就是一道栖神,法界决定是平等的。开示里面所讲的怨亲平等,那个不是儿戏,把它当作歌词来唱,唱着好听,像三岁小孩一样唱歌,唱得满好听的,什么意思不知道,有什么用处?意思不明了不能帮助你观照。经为什么要讲?我唱多好,你不是喜欢唱歌吗?唱多好。唱是可以,懂了意思以后才唱,那唱的时候你心里明了。意思统统不懂,你唱了还是不懂,没有用处。蒙山里面六番是开示,开示是讲的、是唱的,你们自己想想,明明写的是六番开示,不是六番歌赞,不是的。

  如果是歌赞是唱的,礼赞也是唱的,不是,那不是偈赞。里面的意思懂不懂?不懂,你在境界里面怎么修观?怎么把你自己错误的观念改正过来?诸位要晓得我们念经、诵咒想超度鬼神,没这个道理,人听了都听不懂,都迷惑颠倒,鬼神比我们更迷惑、更颠倒,他能听懂吗?鬼神比我们愚痴,妄念比我们更重,你怎么能度得了他?所以总得要交代明白,婉转的劝导他,他要觉悟、要回头了他就得救;他要不觉悟、不回头,他还是不能得救。教鬼神,鬼神是一类众生,跟教人一样。佛菩萨苦口婆心教诫你,我们懂不懂?懂。肯不肯回头?回头了那自己得救了。怎么教诫我还没听懂,什么意思不晓得,不肯回头,老师对你也无可奈何。

  再给诸位说,那六番开示是古大德提供你一个参考,不是照那个去念的,不是千篇一律的。如果千篇一律何必要讲经?每个法师讲得不一样,他怎么是千篇一律?一部经有许多的人去注解,你们看《金刚经》几百种注解,《楞严经》一百多种注解,各个注解的都不一样。要是一样的何必重复?每个人讲不相同,对待的根机不一样。现在人有现在人的想法,有现代人的看法、有现代的生活方式,我们拿着古时候那种见解、那种方法,来教现代人行吗?你晓得,不行,行不通。同样的,现代那些鬼,他也有现代的想法,也有现代的看法,也有现代的生活方式。拿些从前那些开示跟现代这些鬼也讲不通,你要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你走的路子是死路,你一生再辛苦、再卖力气都是白费的,你讲的人不欢迎,鬼也拒绝你,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人讲完全要现代化,对鬼讲是旧的讲法、新的讲法统统要有,为什么?鬼神来的时候,有过去的鬼,有现在的鬼。

  聚集鬼神在一堂时候,你们看看《影尘回忆录》里面,倓虚大师所记载的。还有朱镜宙老居士《八大人觉经》讲记里面,有说章太炎过去在世的时候,做东岳大帝的判官。他所见到的鬼,过去的鬼很少,好像人年岁老了,他见到唐宋时候的还有,唐宋以前太稀少了,当然现代的鬼是最多的。所以跟鬼神说法的时候,是旧的观念、新的思潮都要有些分量,旧的观念是对过去的那些鬼说的,新的思潮是对现代的鬼说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够弘法利生。不开智慧不但自己迷惑颠倒,也教别人迷惑。要开智慧,一道栖神这句很重要,心要一、境要一,这个里面是以心为主,无论对待任何人以一个至诚心,无论对待任何事也是以一个至诚心决定不变。这个至诚心起作用,对父母是孝,至诚心起的作用;对国家民族是忠,是至诚心起的作用;对朋友是信;对事是认真负责,这叫至诚、这叫一心。一心里面有无量的德能,德能是讲它起作用,这个道理不能不明白。

  善财童子参访都向南方,南不是方向,此地讲明正为南,明是光明,正是正知正见,是正法。换句话说,求智慧、求正法这个方向就是南方,所以方尽南矣。不管哪个方向,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无不是南方,为什么?他所求的是正法,开发自己的智慧光明,所以南方是这个意思。不要你看到经典,怎么这些善知识都住在南方?难道西方、东方、北方都没有?那你就死在字里行间。所以你一定要开智慧。益我为友,友是老师,不是朋友,这个友是善知识、是老师。菩萨道上学生只许一个人,就是自己一个,除自己一个之外,统统是老师,你才能够做到一切恭敬。正如佛在本经里面所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一切人是我的老师,一切无情的众生也是我的老师。

  你晓得为什么?因为它能够帮助你入一真法界。你修礼敬,它帮你修礼敬,桌椅板凳在此地,你把它放得整整齐齐,擦得干干净净,它帮你修礼敬,帮你修一心。里面的万德万能从哪个地方修来?文殊菩萨教导善财童子,就是这样教导的,所以善财童子一生成佛。我们不懂这个道理,我们不肯修学,自己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盲修瞎练,还认为自己很不错,将来堕到阿鼻地狱,见到阎罗王喊冤枉,冤在哪里?自作自受。不知道情与无情皆是善知识,不知道情与无情皆是诸佛。我们在忠孝西路讲《华严经》的时候,跟诸位讲过,那讲「喜目女神章」的时候。

  遇三毒而三德圆,这个经文我们过去念过,将来还要讨论。佛在华严会上,以胜热婆罗门表愚痴,甘露火王表瞋恚,伐苏蜜多女表贪爱,这是三毒。善财参访他们这三个都是逆境、逆缘,善财去亲近没有学坏,不但没有学坏,成就自己的三德,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圆满成就三德。入一尘而一心净,这是修学的总纲领,无论在什么境界,无论与什么人事接触,就是什么?就是一心清净,就修这个。对人对事热心服务,热心服务是现代的言语。经典里面叫供养如来,承事诸佛,这是古时候人的言语,用现代话说热心服务。诸佛就是一切众生,情与无情统统包括在其中,我们对待一切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我们热心服务就是供养诸佛。十大愿王里面广修供养,我们懂不懂这个意思?你要不懂意思,你看,早晚课诵里面都念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那唱歌有什么用?你什么时候曾经礼敬过?「二者称赞如来」,一天到晚骂人,口头禅没有用。

  千化不变其虑,万境顺通于道。所以说千变万化,这就讲日用平常待人接物,境缘非常复杂,再复杂的境缘,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他是随缘而不变。不变的是什么?清净心,不变他的清净心。顺通于道是什么?清净心所起的作用。顺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都能够通于道,道就是平等、清净、慈悲,所以在一切境缘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功德是成就自己的平等、清净、慈悲,这样才与文殊的大智相契合。文殊大智是自己真如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宛是初心,初发心即成佛道,初心可贵。入普贤之玄门,曾无别体。普贤是大行,普贤是实践。以文殊之智,修普贤之行,这是真正华严会上的法器,正是所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不是没有分,问题在自己肯与不肯?自己肯,能直下承当就有分,也是华严会上的一分子。不相信、不肯做那就没法子,谁也勉强不得,这个宗旨要明了,要深信。

  底下一句说失其旨者,失其旨者就是对这个宗旨不明了、不相信。徒修因于旷劫,这个话一点没错,我们就是不明了这个道理,不肯照这个去做,而我们的修行是生生世世无量劫修到今天,还是这个样子,还是个博地凡夫。像清凉所讲的一点都没错,我们生生世世的修学,为什么没有成绩?就是失去了这个宗旨。得其门也,等诸佛于一朝。你看多快!门是什么?门道,这修学的理论、方法、境界的门道,你要找到,那你就跟诸佛平等,跟诸佛一样,没有两样。一朝就是一刹那,正是《楞严经》里面所讲的「歇即菩提」,一得道就成佛。这个意思,我们在《起信论》面讨论过,最近我们在《弥陀经疏钞》里面,讲佛第三次劝信也说过。所以说信心一生起就成佛,这个信心很难。信什么?整个《大方广佛华严》就是自己真如本性的体、相、作用,你就成佛,你的心就清净、就平等。

  就好像你作梦一样,在梦中忽然觉悟我现在是在作梦,我相信整个梦境是我自己心变现的。你在梦中就成佛,为什么?梦中所有的境界,你是以一个平等心看待,不会再有分别、再有执着、再有妄想,你的分别、执着、妄想统统断干净,从此以后决定不再生,这叫成佛。我们这里听了这个道理,我也听懂了,我信了,我就成佛。你真的成了吗?你对人还有分别心,你对事还有执着心,你还是不信。信心是清净的,信心是平等的,信心是大慈大悲的,所以你自己以为那个信,其实还是不信。序文里面这个几句话非常重要,可以说它是提示我们,修学《大方广佛华严》的基本概念。没有这个基本的概念,对于不思议解脱境界实在是不得其门而入。底下就讲这个经题,我们在《纶贯》里面给诸位介绍过。

  在倒数第二行,「将释经义,略启十门」。这是华严宗讲经仪式,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方式,他是在没有讲经之前,一定把全经的大意做个概括的介绍,这就叫做玄谈,或者叫玄义,就是将经中玄要的义理提出来说明。这里面有两种作用,第一种是对新来的,就是初来听经的同修,因为初来听经他还不懂得经里面的义趣,又看到这个经的分量有这么大,如果不晓得这个经的功德、利益,他听经的兴趣提不起来,当然耐心更是有限。所以必须在未讲经文之前,将这个经的功德利益、好处统统说明。一听了之后他听的兴趣引起来,他会有耐心的,这么好经我一定要把它听到底,能够启发他发心。第二对于老同修,老同修对于这部经很熟悉;换句话说,他听不听真是无所谓。但是老同修不愿意听经文,经文太熟,再听多啰嗦。老同修就喜欢听玄义,他经中精要的道理提出来,简单明了跟我们说出来,那他是特别有兴趣。因为什么?玄义是全经的精华,是全经精要的浓缩,所以对于老同修的进修用功上,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自古以来,只要讲经一定先讲玄义,道理就在此地。

  《华严经》到中国来,在《纶贯》里头跟诸位略说过,在我们中国一共有三次的翻译,清凉不但将全经,《八十华严》做了详细的注解,这《疏》。《疏》做成之后,他老人家真是大慈大悲,唯恐后人看到《疏》文,还不能够懂得他的意思,因为《疏》写得相当有深度,所以再加注解,注解的注解,这个注解叫《钞》,《钞》是解释《疏》的,《疏》是解释经的。费了这么多的苦心,写成《华严经疏钞》流传给后世,为后世的学者做增上缘。这四十卷末后的一品,在唐朝德宗时候翻译出来,而德宗皇帝又请他老人家,给这一品经再做一次详细的注解。他虽然只做了《疏》,就没有再做钞,因为可以跟《八十华严》合起来看,意思不难明了。这个经在当时称之为《新经》,最新翻译的称为《新经》。所以他老人家做注解前面还要用十门开启,就是说还要谈一谈《华严》的玄义。

  诸位要是真正研究《华严》,应当以此地十门开启,与《八十华严》玄谈一共有九卷,可以合起来参考着来看,这个意思非常明了。首先他是把这个十门的标题给我们列出来,「第一教起因缘,第二教门权实,第三所诠义理,第四辩定所宗,第五修证浅深,第六彰教体性,第七部类品会,第八流传感通,第九释经名题,第十随文解释」。这是十门的标题,我们还是为了节省时间,没有办法一条一条跟诸位详细的研究,只能够提重点来跟诸位谈谈。第一条里面是教起因缘,大师在这段里面给我们说出教起有十个因,十个缘;换句话说,因缘是圆满的,十是代表着圆满。十也是代表无量,无量的因缘归纳为十大类,这个十大类的第一是「法尔常规」。法尔是佛学的名词,它有自然的意思、有本来的意思,就是自自然然是这样,原原本本就是这个样子;常,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统统是这样的,没有例外;规是个规矩。换句话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不讲《华严经》的,这就是法尔常规的意思。

  所以他老人家的解释里面,在第三面第四行,你看「今初,第一法尔常规者,一切诸佛,法尔皆现无尽身云,于无尽刹,常转圆满无尽法轮,令诸众生达本还原,穷未来际,无有休息,更无异辙」。这就是诸佛没有不讲《华严经》,而且《华严经》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妙就妙在这个地方。会的人一天到晚都在听《华严经》,都看到诸佛在讲《华严经》。因为什么?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谁能离得开?一切众生的心愿,一切众生的行为,一切众生的造作,刚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华严经》从无中断过。谁知道?你要明白这个意思,你才会相信龙树菩萨所见到上本《华严经》,「十个三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还算多吗?不多,这就是法尔常规的意思。

  第二条「酬昔行愿」,佛在因地时候曾经发过愿。像我们现在在因地初发心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圆满的法门,虽然自己没有力量,自己要发这个愿,将来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流通《华严经》,一定要像过去诸佛一样,尽虚空遍法界的去宣扬、去流通。没有这个机缘讲,我有机缘来印,我印经流通也行;我没有能力来印,我可以辗转流通,我把这个经介绍给别人。自己有能力请几部送人,没有能力,介绍别人去请,这都叫做辗转流通。只要你在因地里头有这种心、有这种行为,将来你成佛必定要讲《华严经》,这叫酬昔行愿。

  第三「遂通物感」,这个意思是说,物是指人物,就是泛指有情众生。因为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九法界都有,不仅限于人道。也许诸位要问,难道三恶道还有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吗?给诸位说有,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看到阎罗天子、看到一些鬼王。他要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道,他怎么能够参与华严法会?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许多的神众,这些神众要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道,他怎么能参与这个法会?所以要晓得,诸天鬼神、畜生、饿鬼里面也有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所以在此地用个物统统都代表,都包括了。这讲物是教学的对象,物有感,佛就有应,所以这个经要启请,没有人启请就是没有感。佛菩萨虽然愿意说,没有感哪来的应?所以凡事它有感应道交。

  像前天美国达拉斯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来,达拉斯那边有个佛学社,都是些年轻人,非常虔诚。最近要求一定要我派个人,到那里边去给他主持法务,这两天还要打电话来问我做什么决定,我说我考虑两天再回答他们。我们想想,好,就派个人去了行不行?对他们有没有利益?能不能教导他们?如果派个人去起不了作用,那就白费了,无论在精神、在财力物力上都属于浪费。所以考虑到结果,想想还是要自己去,这就是那边有感,我们这边就有应。他要没有感,我们自己要求,我要到你那边去,你去帮我的忙那行吗?佛法是讲感应,有感斯应。那边人真想学,那我们只好辛苦去跑一趟;他不想学,那我们去了也没用处。

  所以这个启请就非常重要,而启请的人他的用意有许多的差别,有些人启请是为自己利益,为自己来请法的。有些人启请是代别人请法,他自己不需要,像佛经里面,我们往往看到这个请法,都是利乐有情问。他自己哪里不晓得?你看《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阿难尊者是大菩萨再来的,他怎么不晓得?他晓得,明知故问,向佛请教,代众生请,代众生请法的。众生愚痴他自己不会请,可是他现在犯了很多错误,将来要受果报,菩萨看到了起大怜悯心。菩萨自己的分量不够,他虽然懂得,可以教他,说出的话那个众生不相信,认为你是个菩萨,你自己觉悟还没有圆满,你所说的话大概不可靠。所以菩萨才代他请,请佛来开示,大众对佛有信心、有敬仰肯听,所以这叫利乐有情请。所以请法不一定是为自己,许多地方都是利乐众生。这段就讲的有感斯应,是感应道交。

  底下注解的文字就很明显,「谓证解脱乐,寂然不动」。这是从佛本身上说的。但是「机宜叩圣,感而遂通」。机,就是这些众生他的机缘成熟,他需要,需要他就有感。他有感或者他心里动个念头,佛晓得,佛来帮他忙,他有这个意思想求佛法,想接受佛法,佛来了。或者他来启请,他有愿,恭敬来启请,佛当然为他说法,这就叫感应道交。底下有两句是比喻,「其犹明月无心,水清影现」。佛是无心而应,众生是有心求佛菩萨,佛菩萨是无心而应。这里面有两种,有通别,通是佛的大慈大悲,普被众生。佛对于一切众生的加持,是没有分别的,是决定平等的。无论你是善人、是恶人,你是个觉悟人还是个迷惑颠倒的人,你是天人还是地狱众生,佛都是平等加持你,决定没有两样。但是差别的是讲众生那方面就有差别,佛是没有差别。众生根性不相同,也就是说,他迷悟有浅深不一样,因此,他对于佛的平等加持,他的感受、他所得的利益就不相同。

  这个地方把它归纳为五种,第一种叫正为,在第三页倒数第三行当中,「一者正为」。这个正为就是程度相当,适合于接受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对他来讲非常适合,他也非常的需要,他得到这个法门就成就,这叫正为。这是什么人?「一乘圆器」。像佛在《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个人是什么人?一乘人。一乘人比大乘人还高,一乘人,就是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上上乘人。这是在一切众生里面,善根福德最圆满、最殊胜的,佛一看到这种人必定来帮助他,给他最殊胜的因缘,他在一生当中,最殊胜的成就。所以《华严经》真正讲对象是一乘圆器,圆教的一乘菩萨,就是所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是真正《华严》教学的对象。

  「经云」,佛在本经里面讲,「此经不入余众生手,唯除乘不思议乘菩萨」。入手意思就是得到,这个经别的人得不到的,什么人能得到?上上乘人他能够得到。诸位要晓得,得到不是说我们这个手要拿到这部经,不是,是你自己入这个境界。就是品题里面讲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你能不能入得进去?入进去了,你就得到;入不进去,你得不到。什么人才能得到?普贤菩萨。此地所讲的乘不思议乘菩萨,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何以能得到?因为普贤菩萨实践十大愿王,他把十大愿王圆满统统做到。普贤行愿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所以他得到了。由此可知,本经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是普贤菩萨,善财童子也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通号。

  底下经文又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知,普贤行人方得入」。这就我刚才所讲的,你不是普贤的心,不是普贤的行,不具文殊的智慧,你得不到。「又云:若有以清净,精勤集福智,具足大功德,闻教能随入,皆正为也」。这是经里面讲三种条件的人,前两种我们读了心里面只有羡慕,还不敢当。末后这句这是勉励我们,因为普贤菩萨,既然晓得普贤是个通称,普贤有大普贤菩萨、有小普贤菩萨,有等觉的普贤菩萨、有初发心的普贤菩萨。前面第一句,唯除乘不思议乘菩萨,那是等觉普贤菩萨;第二句里面所讲,普贤行人方得入,那就是中等的普贤菩萨。后一句所讲,若有以清净心,精勤集福智,具足大功德,这是小普贤菩萨。大普贤菩萨不敢当,小普贤菩萨应当要直下承当;换句话说,这个境界我们也可以得入。你要想得入怎么样?一定要记住,要以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净土法门讲的一心不乱。所以不修净土怎么行?不持净戒怎么行?

  以清净心,你看,精勤集福智,要修福、要修慧。慧从哪里来?慧从福当中来。不修福就没有智慧,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道理。以清净心修福就生智慧,不清净的心修福会得来烦恼。世间人讲福气,福有了气也就多,所以它有反作用在里头。惠能法师在卖柴的时候听人念《金刚经》,一面听他一面就入境界,念的人不能入,听的人入进去了。念经的人是凡夫,听经的人从凡夫听了成佛。所谓是言下大悟,言下契入,契入就是证得,这样的人能够证得,不但能开悟,能够证得。入是证得,闻是开悟,一听就开悟,一悟就证入。只要具备前面清净心精勤集福智,具足大功德,你一听就开悟,一悟就证得。这个几句话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有这句话我们就有指望,没有这句话是没指望。这个问题就看我们自己肯不肯修?我们今天的福报不小,如果福报要小,你能遇得到《华严经》吗?你能够遇到这样殊胜的法缘吗?这个三等人都是正为,都是华严会上当机者,等于说正科的学生。

  向下的这是旁听生,不是正式学生。你看底下「兼为」,不是正科学生,实在讲正科学生少,旁听的多。像我过去在天主教它们所办的,东亚精神生活研习所,我在那个地方上课,他们的学生只有十二个人,旁听的有八、九十人,旁听的多,正式的学生少。因为那个神学院离辅仁大学很近,我在那里讲佛法,辅仁大学的学生都旁听去了,所以旁听的学生每次上课学生有八、九十人,他们正式的学生只有十二个人。佛讲经这个法会通常都是如此,旁听的人太多,正科的学生太少了。旁听也有好处,你看这里,「兼为,谓今虽未解,而能信向」。他听他听得有兴趣,虽然他不懂他也欢喜,这就是与法有缘,但是他这一生他不开悟,他不能证入。他喜欢、他爱好,在阿赖耶识里头结成一个坚固的金刚种子,这一生虽然不能成就,他向后会有成就的。底下这个文诸位自己去看。

  再看第四面第二行第三个字,「三者引为」,引是引诱,这对谁说的?对权教菩萨来讲的。他在大乘法里很发心,也很认真的求学,但是还免不了有一点分别执着,所以他不能入最上乘。佛在他这个法会里头诱导他,所以讲「权教菩萨未堪直闻圆融之法,故十地中借其次第行布之法,而诱引之」。有这个意思在,就是诱导权乘菩萨。换句话说,他要诱导那些真正发心,修学佛法的人还没有得到本领,对这些人说有这种作用。那些人他也听得很多,他也接触得很多,可是一乘圆教他没听过,他听了之后他会比较,他会醒悟,他会回头。

  第四「权为」,在第三行的当中,权是权巧方便,对谁讲的?对二乘人讲的,就是声闻、缘觉。「二乘人既不闻见」,佛当年讲《华严》,他们不见不闻。「故诸菩萨权示声闻,或示在座如聋如盲,彰其绝分,警余欣乐」。这些在座的,当中有些菩萨故意装作二乘,故意装作听不懂,故意装作不入,这是什么?鼓励别人。别人:你看我多幸运,我都能够懂,他还没懂。使自己起欢喜心,这都是菩萨示现。我们想到前面所讲人皆为友,那个已经悟入证得的我们好羡慕,我们跟他学。还有那些还不能相信的、还不开悟的、不证果的,我们想他有哪些障碍?这障碍我有没有?我们自己要好好的反省检点,他也是我的老师,他帮助我反省、帮助我检点。这都是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的应化。

  第五是「远为」,这就是指一般凡夫听众,前面讲的权为、引为那都是菩萨听众,这个才讲到真正的凡夫听众。「谓诸凡夫外道阐提,虽闻生谤堕于地狱,一熏耳识功不唐捐,终令获益,乃至成佛」。他听了不相信反而毁谤,这个情形有,听说《华严经》从龙宫来的,不相信。像南洋小乘听说《华严经》是佛说的,他决定否定,他不相信。听了大法一定会产生毁谤,这是凡夫、外道,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这种情形在所不免。虽然他谤佛、谤法,他将来果报一定要堕地狱,堕地狱他受苦报。但是他闻到《华严经》的经题,闻到《华严经》的经文是一句二句,落在他阿赖耶识里面这个金刚种子永远不坏,他与《华严经》有缘,他将来在地狱里头的罪受满出来了,终会有一天又遇到《华严经》,他就会相信。为什么会相信?他阿赖耶识里有种子,他会继续薰修,一定还是以这个经的功德圆成佛道。

  这样看起来,《华严经》对于一切众生都有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华严经》在我们中国流传得很广,每个朝代都有法师发心来弘扬。在我们当前的社会工业时代,大家工作都非常的忙碌。不像从前农业社会,农忙的时间不长,有相当休闲的时间,可以安稳的讨论经文在一起共修,从前社会可以办到,现在不容易了。所以从前的社会里面,讲大部经是很平常的事情,现代道场难得,为什么?如果是终年讲经,没有人听,大家太忙了,没有人听。现在一般人希望,这一部经最好两个小时就讲完,这是他最乐意的事情。像这样的大经两个小时当然也可以讲完,能懂吗?没有办法开悟,没有办法证得。这两个小时只能说远为,给大家在阿赖耶识里头下一个金刚种子而已。因此,在此地我们还有机会来讨论大经,这个因缘实在不容易,我们应当格外的珍惜。

  底下诸位再看第四页最后的一行,「宣说胜行」,胜是殊胜,前面已经说了,「既知性有,须起胜行,若不修行,终不返源,如数他宝自无其其分,说食与人终不能饱,匪知之艰,行之艰矣。经云:不如说行,于佛菩提则为永离」。这是鼓励我们要修行,为什么?「大方广佛华严」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所以说本有。虽然本有,我们现在迷失了。好像我们有钱,钱很多,存在银行里,现在口袋里一文也没有。你要到肚子饿了,上一个菜馆里头吃东西,你说我有很多钱在银行里,现在我身上一文钱也没有,人家给不给你吃?人家还是不给你。必须要把钱提出一部分装在口袋里,用得才自在。这个意思就是说明,性具的「大方广佛华严」,你要不修得不到受用,你还是一个凡夫俗子。所以说须起胜行,这个胜行是普贤行,一切行门当中没有比这更殊胜。你要不修普贤行,你决定不能返源,为什么?就是你不能见性,你不能证得一真法界。念佛来讲你不能得理一心不乱,将来往生也不能上品上生。

  下面是比喻容易持,说食数宝那有什么用?由此可知,匪知之艰,行之艰矣。这个意思就是说「知易行难」,这个知易行难是一个说法,实际上知难行易。可是你要不是真正的知,行就难了。一知半解行难,知道得不圆满、不究竟、不彻底,行难;换句话说,没有大彻大悟,行就难;大彻大悟之后,行就容易。所以学佛,就像孙中山先生所讲「知难行易」。正因为知难,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才讲经四十九年,所谓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知难。知是认识路,行是走路,当然走路也不容易,要历事练心。表面上看起来是容易,我们今天把这个经从头到尾细细讲一遍,你听起来容易。做,太难了。怨亲平等,我做不到,这太难,那就是此地讲的行之艰矣。可是知与行是相辅相成的,行难,知就不圆满,就不究竟;行得很自在,怨亲确实平等,你这个智慧就增长。知帮助行,行帮助知,行与知是相辅相成,这个境界就好,就入了好境界。经上讲得好,「不如说行,于佛菩提则为永离」,所以《华严经》以普贤菩萨为长子,道理就是重在行门。我们看到菩萨排列的顺序,第一位是普贤,第二位是文殊,就是它的重点是在行,以文殊智慧修普贤大行,他是讲实践的,不是讲空话。行就是生活,在现前我们要过菩萨的生活,现前就是菩萨的生活就是智慧解脱的人生,将来的前途怎么会不光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五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5

  「普贤行愿品」第二讲,请掀开经本第五面,上一次讲到「宣说胜行」。今天我们接着再看这里面重要的意思,在第五页第二行。清凉大师给我们说这个行有两种,一种是遍成诸行,另外一种是顿成诸行,「遍成者,谓次第浅深各各差别」。这里面又分为两大类,「一者行本,二者行相」,这段是相当的重要,行是修行,本是根本。我们心心念念着想修行,要是找不到修行的根本,换句话说,就无从修起了。虽然世间法里面讲修身、讲修心,也是属于修行,但是,不是大乘圆顿的修行。换句话说,他不是出世间大乘佛法的修行,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就是菩提心。由此我们也就明白,所谓的修行无非就是修菩提心而已。

  所以「经云」,这个经就是《华严经》,佛在本经告诉我们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相,魔所摄故」。这句话在历代祖师大德们,或是讲经,或者是注疏,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引用。由此可知,这个几句话是非常的重要,是大乘佛法修学的根本。菩提心哪个不具足?菩提心是真心,是本心,但是很不幸我们把它忘失掉,不是真正的失掉,是忘失掉。所以此地用的言词我们要听清楚,如果真正失掉,我们要把它找回来可不容易。忘失就是迷,所以你只要一觉悟,就又恢复了,又得到了。换句话说,觉悟了菩提心它又现前。如果忘失菩提心,这是指什么?指凡夫、外道,甚至于包括小乘,有的时候不包括,严格的来说包括了小乘人。这些人都是忘失菩提心,他也修一切善根,他不是佛弟子,他是魔弟子,为魔王所摄持。

  我们读这句经文,自己要反省,我们是不是佛所说的这种人?是不是被魔所摄持?也许你不相信,我是个很虔诚的佛弟子,我怎么是被魔所摄持?你如果起这个心,动这个念头,你就是被魔所摄持。魔是什么?《八大人觉经》里面说得很清楚,五阴魔你有没有?你没有超越五阴。烦恼魔你有没有?你的七情五欲没有断。生死魔你有没有?天魔是外面的境界,你仔细反省,你是不是在这四种境界当中?如果是的,你怎么不是魔子魔孙?你没有离开四魔,你念念之中都被四魔掌握,都被四魔控制,任凭四魔摆布。你不是被魔摄持是什么?果能够认真的反省,自己才晓得自己,我们是忘失了菩提心。所以无论怎么个修学法,在大乘佛法的标准上来看,都叫做盲修瞎练。如果你要是讲修世间的善法,这是对的,这是正法,但是它不是大乘佛法。所以大乘佛法是要用菩提心修,二乘、凡夫、外道他们用的是第六意识心修。这桩事情,佛在楞严会上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所谓是开智慧的《楞严经》。

  这底下讲,「二千行法冠之最初」,在本经清凉大师分为信解行证四大部分,所以说四科。「离世间品」一品有七卷经文,是讲修行的,这品经里面佛举出二千多的修行方法,行法就是修行的方法,冠之最初,就是每种修行的方法,前面一定要说菩提心。「善财求友,先陈已发」。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无论参访哪一位善知识,他第一句话就说,我已经发菩提心,陈是陈说,首先要陈说,我是已经发菩提心。「有菩提心,是法器故」。器好比是个器皿,譬如说我们要喝茶,我们这个茶杯,这个茶杯就是个器,有这个器,我求人家给我一点茶水。好像我们求佛菩萨,佛菩萨甘露水给我们,我们有个东西盛。如果你没有这个器,你问他要,他给你,给你没有东西盛,你还是得不到。佛用这个是比喻,所以这个器也可以说,他具备了一切必须的条件,他有资格来修学。所以大乘佛法修学的资格是菩提心,有菩提心就可以修学大乘佛法。

  说到菩提心是略有三种,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到,因为在平时不容易讲到。「一者心体,二者心相,三者心德」。体是什么?本体,相是相状、样子,德是讲德用,它的作用。大师按照顺序给我们说明,先说心体,菩提心刚才讲了是觉心,觉悟的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广有无量,海云比丘说有十心」。这个到以后入了经文,我们可以读到的。通常讲归纳起来有三条,第一直心,第二深心,第三是大悲心,这个三心是菩提心的心体,本体。体里面有体、相、用,相里面也有体、相、用,用里面还是有体、相、用。体里面的三心,如果把它配体相用,直心是体,深心是相,大悲心是用。诸位晓得,这个体相用是理体里面的体相用,我们如果不明了,这个心是发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明了。

  什么叫直心?「一向正念真如法故,即是大智,无所执着」。解释简单明了,换句话说,我们心里面才有分别执着,菩提心就忘失了,就是魔所摄持。因此你要想修学大乘法,先要把你自己培养成一个法器。也就是说,你具备修学大乘的条件,具备了圆顿的资格你才可以学。如何培养自己成个法器?要在一切物质环境、人事环境当中,不起分别、不生执着,你才是个大乘法器。诸位想想,如果一切执着不生,岂不是人我执、法我执都破了吗?二执破了,你想想那是什么人?依圆教来说,初住以上的菩萨。他是《华严经》的当机者,《华严经》佛所取的对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法二执破了,你就证得法身。

  在念佛人讲的理一心不乱,所以二执破了,菩提心一现前,念佛法门立刻证得理一心不乱,不难。为什么说学佛这么难?难的就是你自己迷失菩提心,所以才不得其门而入。你要是不迷失菩提心,成佛之道比什么都容易,这不是难事情。所以在一切境缘里头,为什么要起分别、要起执着?这是愚痴,这是没有智慧。离开分别执着就叫做正念真如,这个时候这种境界是心境如如。自己的心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凡圣依正因果,完全融合成一体,这叫做正念真如。所以这个念不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迷了。这个念是今心,现前的心跟法界融成一体。心真法亦真,心如,法亦如,无有一法不真,无有一法不如,这叫做正念真如。所以会修行的人他修什么?就是修直心。这样的修学叫做从根本修。

  再看第二愿断烦恼,我们是不是认真的断自己的烦恼?就是在一起境界里面学着怎么?不生烦恼。你要想学不生烦恼先修布施、忍辱。你要不肯布施,积聚财法,积聚就会给你带来无量无边的烦恼。你不能够忍辱,你就不能得定,不能断烦恼,换句话说,你也无法开智慧。由此可知,要真断烦恼必定要修布施、忍辱。

  第三,学法门,自利法门这是一门深入,你才能自利。教化众生要通达无量法门,通达无量法门是教学用的,不是自受用。因为众生无量无边,他们的根性不相同,程度不一样,生活方式不相同,意识型态不一样,所以各个所需要的,不是一个法门就能够遍度一切众生,没有这个道理。如果说一个法门就能普度一切众生,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费这么大的力气,说无量的法门?一个法门不就可以了吗?所以要晓得多法门是适合于多众生的,自己修学是一个法门,教化众生也是在多法门当中为他做择法眼,他自己不会选择,你代他选择一个法门,帮助他成就。法门就好比药物一样,你看到药店,我们所看到的有几千种、几万种这些药品。这个人害病,害病当然需要药,害这个病也不过是需要一种、二种药,就能把病治好了,所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病人自己不懂得药性,要请大夫来给他选择,大夫来替他择法,在许多药物里面选择几种,他吃了之后病就好了。

  佛所说的无量法门,就好像开药店一样,所有的药品我是应有尽有,所以才能够应付一切众生种种不同的病痛,我都有药物来给你医治。佛菩萨、善知识就是大夫,为众生选择法门,所以必须要晓得,你博学多闻是为度众生的。看众生的根机,也只替他选个几种经,教他去研经;不是把所有的法门都给他,都给他那一定把它药死了。你说一个人要是害了病,我这个药都很多,统统都吃,准活不了。由此可知,既然专攻跟博学都非常重要,顺序一定是自己先专攻,而后才博学。专攻是什么?是自己开悟,自己证果。开悟证果之后,博学多闻是一桩容易事情,不难,譬如这一部《华严经》,需要多少时间你能够通达?佛在菩提树下讲这二七日中,两个星期《华严经》就都通达了,可不可能?可能,决定可能。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开悟。

  我们今天来钻研它,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一辈子都不能通达,原因在哪里?没有开悟。悟了以后学东西快,那个速度不可思议。由此可知,你想想看,你是从专修成就自己下手,还是先发菩提心去度众生?经上固然说菩萨是先度众生,后成就自己,这是菩萨发心。那是什么人?那都是大彻大悟以后的事情,他有这个能力度众生。譬如说你今天已经证得圆初住这个地位,已经得到理一心不乱,可以先度众生,后成就自己。像地藏菩萨所发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住在等觉的位置上。我们得都问问,我们自己是在什么地位上?是在凡夫位上。凡夫位上度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度众生?菩萨必须具足自度的能力,而后才能够度他。这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我们从本经里面看到的,善财童子是我们的榜样,他是在文殊菩萨会下自己成就,大彻大悟了根本智现前,也就是说,得到理一心不乱,自己有这个能力。而后文殊菩萨劝他参访善友,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他在文殊菩萨一会,跟诸位说,他所修的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文殊菩萨那一会主要就是断烦恼,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断无明烦恼。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自利虽然没有圆满,够用了,这才发心去学无量法门。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在平素教学之中,都极力的勉励同修们,你们现在闻法、学经,或是背诵,或是学讲经,都不是利他,而是属于自利。用这些方法、用这些手段断自己的无明烦恼,开发自己的根本智慧,目的在此地。你要以为我学了这个,我就可以讲经说法,利益众生,那你就错了。提倡背诵经典一再跟诸位说明,背诵是修学的手段,用这种手段来摄心,修什么?修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目的在此地。你要是把这个目标忘失掉了,跟忘失菩提心实在讲没有两样。

  讲经是需要开悟之后的事情,没有开悟照本宣科,你所讲的不是你自己的。你讲注解,注解是别人的;你讲的经文,经文释迦牟尼佛的,与你有什么相干?悟了以后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用祖师的注解,那个祖师等于是你的秘书一样,禀承你的意思,写个稿子给你看而已。大彻大悟,释迦牟尼佛讲的三藏十二部,释迦牟尼佛也是你的随从秘书,你的旨意他把你预备出来,那个不一样。像世间一个国家的总统,他发布的文告不是他自己写的,是他秘书写的,禀承他的意思写出来的,他哪有时间天天来写文章?一个机关团体,一个董事长他为什么要用秘书?道理在此地。你要大彻大悟以后,释迦牟尼佛、诸菩萨、祖师大德,都是你的侍从秘书,你是主人。展开经本,你所说的是从你心性当中流出来的言语,那怎么会一样!这叫佛法。「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这是佛给我们说的,依照他的话你去讲,依照这个文字你去念,三世诸佛都喊冤枉。为什么?你不懂里面意思,凭自己的虚妄、分别、执着,在那里推测圣人的意思,颠倒是非,自己不晓得过失。

  最后一愿,「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说明自己修学的境界,要不住的向上提升,为什么?唯有成佛才能够普度众生。因为你所教化的众生程度是在你之下的,在你之上你教不了。譬如说你是圆教初住菩萨,你可以教十信位的菩萨,二住以上他比你高,你教不了他。你是初地菩萨可以教三贤菩萨,二地以上的你教不了,你度众生不够圆满。所以一定要发心成佛,要将自己的修证不断的向上提升,这叫勇猛精进。这是说明,深心怎么个修学法。

  再看第三大悲心,这是我们所谓说大慈大悲,救护一切苦众生故。众生统苦,如果说是迷惑造业那更苦。菩萨遇到这些罪苦众生,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来救拔于他,或者是救护的因缘不具足,唯有怜悯而已,哪有怨恨?看到众生做错事情,造作罪业,你怎么会恨他?只有发自怜悯之心,绝对不会有怨恨。就像一个慈母对待她自己的儿女一样,儿女做错事情了,父母会不会恨他?不会的。虽然当时有打有骂,那不是怀恨,那叫做教训,无非是教他回头,教他改过,教他学好而已,哪里是恨他!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就像慈母对她心爱的儿女一样,大慈大悲。这种慈悲是平等的慈悲,是无差别的慈悲,这是讲菩提心,简单的介绍到此地。

  大乘佛法的修学先修菩提心,发菩提心,发了之后要修,如果要不修,就会忘失,所以忘失菩提心这句,是对发菩提心人来说的。如果菩提心还没有发,他哪有什么忘失?凡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你看都叫你发菩提心。我们每天课诵回向偈里面也说到发菩提心,可是我们很不幸的,随时发随时就忘失了,几乎连一秒钟都不能够保持,这是我们所以不能成就的原因。

  下面有一句是弥勒菩萨,就是「慈氏云」,慈氏是弥勒菩萨,也是在我们这部经,第三十七卷里面所讲的,弥勒菩萨这一会(这一章),经文相当之长,也很重要,因为他所代表的是智慧圆满。弥勒菩萨讲,「菩提心灯,大悲为油,大愿为炷,光照法界」。这几句话说得很好,他老人家是从比喻当中跟我们说的。他把它比作一个油灯,从前人点灯是油灯,灯当然是体,没有这个灯不能放光,不能起作用,所以把灯比喻作直心,比作直心,单有灯没有油这个灯还是不起作用。什么是油?大悲心是油。油灯有油,要不把它点燃也不起作用,这个点燃就是深心,深心就是四弘誓愿,它是灯芯。这三样统统具足,有灯,有灯芯,又有油,点燃之后它才放光明,光照法界,这个光就是智慧光明普照法界,利益一切众生。我们想想,我们这么多年来的修学,与这段经文的意思,到底有几分相应?如果是完全都不相应,你那些修学不是盲修瞎练是什么?你不是魔子魔孙又是什么?这个事情,能不认真反省吗?能不认真的来检讨吗?

  再继续看菩提心的相,就是菩提心的样子,发菩提心的人,跟忘失菩提心的人一看就晓得,为什么?他不一样。经文里面说,「言心相者,谓要无齐限」,齐是整齐,限就是限制,无齐限就是平等心。所以发菩提心的人,他无论对人对事是平等的,不会有感情用事,意气用事,不会。因为感情是不平等的,意气是不平等的,离开感情跟意气是平等的。这段文很长,先就悲愿来说,「尽度众生,尽修诸行」。这两句是纲领,所谓是以平等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是菩提心相,这是菩提心表现在外面的样子。

  诸位请看第五面倒数第六行,最后这句,从这看起,这段是就正念真如这点来讲的。「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这几句话很重要,这是菩提心真正的样子,这是菩提心本来面目。前面所讲以平等心断恶修善是粗相,仅仅是外表上的样子,他内里面的真相是这个四句所说的。十地菩萨所证得的是诸法寂灭相,就是此地所说的菩提心相。我们在《仁王经》里面所看到,五忍位菩萨,无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寂灭忍是第十地、等觉、妙觉。这个几句是讲等妙菩提的心相。前面所讲的以平等心断恶修善,是初发菩提心的心相,就是信位的菩萨,十信位的菩萨。这个四句是等妙菩萨,是等觉、妙觉菩萨他们的菩提心相。

  由此可知,我们从平等心里面修断恶修善,逐渐的把境界提升到三轮体空,清净寂灭。这才是所谓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佛在《楞严经》上给我们开示的。归无所得就是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所以是无所得。这个时候自己的心跟尽虚空遍法界融成一体,所以得失之相没有了,在这里面得失的意义完全消失了。灭诸相故,这个相就是讲的八识心心所的相分,我们要问有没有?有,不是没有相,有相。而是没有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那些相分,没有了。在唯识里面来说,唯有本质相,除本质相以外一切虚妄相都没有,这个时候的心才叫清净无余,叫清净寂灭。本师名号释迦牟尼就是这个意思,释迦意思是大慈大悲,牟尼的意思清净寂灭,所以佛的名号就是修学的宗旨,就是佛教学的目标。

  向下有几句,在此地不得不交代一下,这个境界太高了。「若融上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三心是一体的,一而三,三而一。「则度而无度,修而无修」。要不要度化众生?要度。所谓度化众生就是帮助众生,帮助他变化气质,帮助他超凡入圣,为众生做增上缘。怎么说无度?无度是自己身心清净,一尘不染,绝不以为我今天做了多少事情,我帮了多少人,没有这个念头。为什么?他因为自己不执着我,也不执着人相。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四相他都离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谁度谁?无我是无能度者,无众生相是无所度者,所以说是无度。不是事不度,事比谁都做得积极,心清净,心不染着,这叫无度。

  所以度跟无度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你要把它分作两桩事情,那就错了。要晓得度跟不度是一桩事情,这叫真度众生。每天都自在做,辛不辛苦?不辛苦,为什么不辛苦?无我相,谁辛苦了?没有辛苦。众生做事情做多了,他就疲倦,为什么?因为他有我相,有我相:我做了这么多,那怎么不疲倦?当然疲倦。菩萨无我相,叫他一天说到晚,他也不累,为什么?跟没说一样。一天做到晚他也不累,因为跟没做一样,就是这么个道理。这是菩提心相。由此可知,这个懈怠、懒惰、劳累,很累了,我要休息,那都是忘失菩提心的相。如果菩提心不忘失,他的精神永远是振作的,永远是饱满的,他不知道疲倦。这叫做度而无度,修而无修。

  「故经云:若于一切智,发生回向心,见心无所生,当获大名称」。这个大名称就是佛菩萨,人家就称你佛,称你作菩萨。由此可知,大乘行人就是修行人,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就是以一切智为基础的,这个地方的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的略称。回向心就回向给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服务,热心的服务,认真的服务,无条件的服务,不是要求有报偿的,不是的,无条件的服务,这是菩萨形像。刚才讲菩萨这样热心待人,有些人不接受,你来帮助我,我跟你非亲非故你为什么来帮助我?他还要拒绝,他拒绝是什么?缘不成熟。所以菩萨对他只有怜悯,想帮忙帮不上,为什么帮不上?他拒绝,他不肯接受。菩萨的心是平等的,几时你愿意接受,几时他就又来了,不能接受的时候暂时不来,这是菩萨。菩萨没有偏爱,没有感情,菩萨只讲机缘成熟不成熟,这个才是平等心。在那个地方机缘成熟了,什么叫成熟?他真肯接受就成熟了,那必须得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不成熟的时候,他不肯接受,或者是表面接受实际上不能做到,阳奉阴违。不越四大弘愿的纲领,不管你发的什么愿,你都超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我们讲到菩提大愿,都以四弘誓愿来说。

  这面第五面倒数第四行,这个里面特别是「而多说四弘者,对于无作四谛理故」。这也是应当要知道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度于苦源」。实在讲这是悲悯心,看到众生太可怜了,见到这些可怜众生怎么能不援手?怎么能不帮助他?见众生之苦就跟自己的苦一样,我们要不要救自己?救度众生就是救度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众生得乐就是自己得乐。就跟慈母对于儿女一样,儿女苦,父母更痛苦,儿女得乐,父母也更快乐,为什么?他晓得是一体一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者,断于结集」。苦从哪里来?苦从烦恼当中来的,所以苦是果报,烦恼是苦因,要断苦果,必先断因。所以在修学当中,断烦恼就成为最重要的一条,如何能够断烦恼?必须要学法门。「法门无尽誓愿学,学于道谛」。道就是道理、理论、方法,你要懂得这个理论、明白这个方法,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自然可以断烦恼,自然可以度众生。「佛道无上誓愿成,证于灭理」。灭是什么?灭烦恼,灭生死,灭苦果,才能得究竟之乐。这是说的四弘誓愿。

  「无作」是大乘圆顿的四谛,所以它不同于小乘,小乘生灭四谛,那就有生有灭,这个底下有几句简单的解释。可是我们晓得,菩提心原本就是无作,「谓造境即中」,境是境界,就是从真如本性,显出这个相就是中道第一义谛。所以说是「阴入皆如」,阴是五阴,入是六入,无有一法不入。所以「无苦可舍」,只要你心清净了就没有苦。你迷了才有苦乐,苦乐是迷惑颠倒里面发生的虚妄境界,真实境界里面没有,这是事实。不是佛在那里妄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俗话所谓说看破,苦乐就没有了,看不破的人才有苦有乐,看破了没有。所以「烦恼即菩提」,看破了的人是菩提,看不破的人是烦恼。所以看破了的人,他还有什么集可断?给你讲离苦,给你讲断集,是对于那些还在迷惑,还没有看破人说的。

  「边邪皆中正」,邪正不二,中边不二。「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即无世间。无灭无道,即无出世。不取不舍,直趣真实」。这是菩提心相,这种境界是圆初住菩萨以上的境界,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得到,所以我们听了这些话,句句都是互相矛盾,听了真正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是讲的是真实,就不是我们的境界,不是我们的常识。我们必须要细心的去思惟,去体会,要突破自己现前的知见,超越而到佛知佛见,这个地方佛的知见绝对真实。

  底下说,「若更深入,应知一苦一切苦,则一度一切度,事事无碍故。一惑一切惑,则一断一切断,见惑原故。一道一切道,则一修一切修,万行一体故。一佛一切佛,则一成一切成,生佛平等故,斯等并为菩提心相」。这段真的像清凉所讲的,是比前面还要深入一层,前面所讲的无作是大乘人的境界,大乘菩萨的境界。这一段所讲的是上上乘人的境界,换句话说,这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普贤行法。说得这么高,我们要问,我们有没有分?我们能不能修?在这里我要诚恳的告诉诸位同修,假如我们没分,我们不能修,佛决定不说。佛要说了那他对不起我们,那是跟我们开玩笑、吊胃口,明明知道我们做不到的,你为什么跟我说?佛的言语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他所讲的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我们这个地球上人所做不到的他决定不说,所说的都是我们可以做到。

  换句话说,肯不肯做是在我们自己决定,能不能做到也是取决于自己,于别人都不相干。你要说我想修道我有障碍,没有这个话,你真正想修道谁也障碍不了你。没有人能够障碍得了你;换句话说,也没有人能够帮得上忙。诸佛菩萨、善友对我们帮忙的,就是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明,方法给我们说明,境界给我们说明。修行证果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萨纵有大慈大悲,没有办法代替我们。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要能接受,要能够依教奉行。愈是往深处说,不但是自利圆满,利他的功德同时圆满,这真正是不可思议,希望诸位要细心慢慢去体会。

  再看第三段心德,第六面第三行的圆圈下面,「言心德者」,德是德用,「依上发心」,上是前面,深心里面所讲的发四弘誓愿,你只要发这个心。「一念之德,过于虗空,不可称量。十方诸佛同共称赞,多劫不尽」。所以诸位要晓得,四弘誓愿念没有用,我们唱唱得再好听没有用处,有什么用处?你的天赋很好,本钱很够,你唱歌的声音都超过别人。叫你天天唱国歌,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就能把国家救了吗?有口无心有什么用处?所以要真正听这个音声,听这个文字,自己这个心发起来了这才管用。我过去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席当中,说过很多次,讲到超度亡魂,凭什么超度的?你要是以为我们在这念经,这些鬼听到他真正发心了,他超度了,那你想法太天真了。鬼比人愚痴,人学佛都不开悟,那个鬼会开悟?哪有这回事情?你们去查查古往今来,这些超度的顶多只能够把地狱、饿鬼众生,超度到忉利天,其他就看不到。如果他要开悟他不就成佛、作菩萨了吗?有没有?没有这回事情。

  要问一问超度是什么?在修法事这些人当中有真正发心的,有开悟的,这些鬼他得福,他超度了。譬如说我们念一堂经,当中有人他听的时候他开悟,他为什么开悟?因为是为这个鬼念经他开悟了,他一开悟鬼沾光了。你看我做这个佛事,这么多人开悟,他们成佛成菩萨,他也生天了,凭这个。你们在《地藏经》里面看得很清楚,光目女是因他母亲堕在地狱,他才发了心,他一发心自己就成菩萨,就是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他凭这个。好像他自己的儿女在学术上有成就,做了大官大富大贵,他沾了光,他得了福报,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要不明了这个道理,所有超度佛事统统叫白做了。你们听听《地藏经》的录音带,我讲得很详细、很透彻。

  你们今天把一切佛事当儿戏,自欺欺人造无量的罪业。佛事度谁的?度人的,鬼沾光晓得这个意思。因为你看到是什么?这就是与菩提心也有影响,我自己家亲眷属死了,堕在恶道里面,你的心看到很难过,一心一意想救拔他,怎么救拔他?只有自己发心、发大愿,认真的修行。换句话说,你之所以肯发心,肯修行,肯发大愿,是因为他堕落才叫你修行的。你成佛作祖,他帮助你的,他帮助你成佛作祖,当然他有福报,不是他自己发心修行。他自己发心修行,他就成佛作祖,他怎么会生忉利天?所以所有超度佛事,连宝志公,你们念《梁皇忏》,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等觉菩萨来主持这个法事来超度,也只能将他超度到忉利天。你们读安世高的传记,安世高超度他的同学,也只是超度到忉利天,安世高是得道的高僧。他之所以能够到忉利天,就是他把牠所有的财物统统舍掉,交给安世高,安世高拿着牠的这些财物,在江南建一个佛寺大恩寺,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这是江南第一个佛寺,安世高在那个地方弘法利生讲经说法,是这个福生忉利天的。你要明理,不能迷信。

  宝志公当年做这个佛事,与会的这些大众里面一定有人得很大的利益,真正觉悟了,所以梁武帝的妃子才能够生天。所以佛事要认真做,念、唱的真是要字正腔圆,叫人家听得清清楚楚,明白这个意思,他从这里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真的发了这个心,众生太苦,我一定要发心度他们,他真发心,这个佛事就有效果。如果大家都唱,里头没有一个发心的,这些鬼在这里流眼泪,为什么?一点好处没得到,没得到好处;果真有一个发心的,他就得利益,这个超度佛事是这么个做法的。所以,你这一发心,发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像此地《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所讲的,这品经过去我们也讲得很详细,我记得一共讲了三十多次。当然将来我们还有机会讲到的,因为这是《华严经》里头很重要的一品,我们可以单独流通,劝发菩提心。所以说是十方诸佛共同赞叹多劫不尽,你就想想发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故弥伽翻礼初心」,这是在五十三参里面看到的,他已经是大菩萨,见到一个初发心的,他给他顶礼,为什么?就是对他特别赞叹。因为一发心,他的心志就跟诸佛等量齐观,虽然没有成佛,我发心一定要成佛,虽没有成佛,他这个志气跟佛没有两样,所以菩萨礼敬他。

  在第五行当中,「是故经云:一切功德,皆于最初菩提心中住。虽终始不殊,而先心难矣,发菩提心品及慈氏章中广说」。「发菩提心品」就是「初发心功德品」,慈氏章就是《四十华严》里面「弥勒菩萨章」,「弥勒菩萨章」一共有二卷经文,二卷多一点,所以他的这章经文很长,将来读读这二章经里面说得很详细。底下总结起来说,「体相德三,不相舍离,犹如日轮」。底下从比喻说,「体是珠宝,其相圆明,德无不照。成熟苗稼,廓彻虚空,三无离理也」。这是说明心体、心相、心德是一而三,三而一,是不能分的,有体必有相,有相一定有德用,有一个三个就统统具足。我们的修学在体相德这三样东西,我们从哪一方面下手比较方便?跟诸位说,从四弘誓愿下手比较上方便。四弘誓愿是菩提心相,我们要修怨亲平等,第一愿就是的,第二愿也是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不是平等心,这个愿发不出来;「烦恼无尽誓愿断」,你心要不平等,你的烦恼断不掉。所以菩提心的修学,从四弘誓愿下手确实方便,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祖师大德特别提倡的四弘誓愿。定在早晚功课上教我们时刻不忘,不忘就是不忘失菩提心。到这个一段是将「遍成诸行」,这个意思介绍出来,这是说修行的根本。

  在这一章末后大师总结,是引用「发心品」里面一首偈子,就是紧接着底下,第六页第七行最后一句,「发心品云: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用这首偈子来做总结,也是劝勉我们应当赶快发菩提心。菩提心一发,跟诸位说,与十方诸佛菩萨立刻就起感应道交,灵验极了。底下第二「明行相」,前面是讲行本,修行的根本。没有修行的根本,就好比你种植树木没有土地,你到哪里种植?土地是种植的根本。所以行本是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了土地你不种植,那个土地是荒地,可惜了。所以这段给你讲行相,行相里面「谓十度万行广在经文,上来两段,总是第一遍成诸行」。这个根本,行本它成就一切行。菩提心现前是诸佛菩萨的行本,菩提心迷失了,是二乘、凡夫、外道的行本,统统离不开这个行。一个是悟菩提行,一个迷菩提行,所以是遍成诸行。

  这段重点在「顿成诸行」,那个意思就不一样,这是大乘上上乘人所修学的。「一行即一切行」,这个里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约心观,一个是约性融,它这有两个圈来表示。就心观想,「谓一念相应,能顿具故」。这是在初学念念要作如是观,这个观可以用现代的名词,所谓人生观、宇宙观,与这个观有相同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修学大乘人他的人生、宇宙观,因为他的心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所以才够一念相应,一即一切。无论在哪一法里都可以修自己的觉正净,就是修自己的菩提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修自己。无论在哪一法里头,你能够修觉正净,就是一切,我们在一切法里头统统修的是觉正净。因为心就是佛心,佛是觉的意思,所以佛心就是觉心。觉心无念,无一切妄念,无一切分别,无一切执着。

  这个地方也说,「内外无着,诸过自止」。所以他没有过失,他不造业,不但不造恶业,善业也没有。前面讲了三轮体空,所以无论做哪桩事情,十度都具足、都圆满。不是说在一切事情选择在做,随时随地待人接物念念都是十度圆修,这种人就叫做圆顿大根的人。譬如说我们擦桌子,擦桌子就是十度圆修,我这个桌子给它擦得干干净净的,让别人坐在这个地方舒舒服服的,对他来讲我是布施;不管他有没有人,天天把它做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是持戒,戒律是规律的生活;天天很有耐心的去做,不厌其烦的去做,忍辱;天天做、时时看到就把它弄干净,你这是精进;在做的时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你是禅定。其余的般若、方便、愿、力、智,我就不必说了,诸位可以以此类推,一桩事情十度全修。无论做什么事情,你们修了没有?如果真修了,那你是佛法里头上上根人,六祖之所以能成为六祖,就是他每桩事情都是十度圆修。所以他这个心里头常生智慧,他不生烦恼。我们所不如他的,每天起心动念待人接物修什么?修烦恼,不修十度。怪谁?生生世世不能成就谁耽误你了?自己耽误了自己,自己障碍了自己。所以说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这不假。

  「约性融」,性是法性,真如本性,自自然然融一切法。「以修一行,故称法性,性融摄故,令此一行,如性普收,无行不具,即十玄门中,诸行纯杂具德也」。性融不难懂,倒数第四行当中有两句说「以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都相通的。这个意思我们要细细的去体会,要认真的去研究,能够贯通了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那你是念念圆修十度万行,你就是普贤菩萨,你的成就不可思议。今天这一座是特别的重要,所说的都是修行上根本的理论原则。如果要是不明了、不通达,真的是盲修瞎练,功夫唐捐了。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6

  请掀开经本第七页倒数第三行,圆圈的下面,「第二说经缘者」,上面我们将说经之因做了重点的介绍。现在我们看到说经缘也有十种,这是《华严》在体例上都是用十来表法。缘是说助缘,有因如果没有缘,缘不足法会是不能够建立的,授受就有障碍。清凉大师在此地举出十个条件,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机会,佛法所讲的缘分。这个十条在此地列的倒数第二行,第一个是时,时节因缘,时机有没有成熟?第二是处所,第三个是依主,主是能说之人,能说之人如果他自己本身没有开悟,没有证果,纵然时节因缘、场所都具足,还是不能够弘扬正法。第四是依三昧,三昧就是讲于一切法当中,都能够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身心清净可以授受。

  第五依现相,第六依说者,第七依听者。这个地方的说者跟前面的依主不相同,依主,主是讲的教主,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我们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说者是佛的弟子,是佛的学生,或者是代代相传出家在家的大德,他们所说的一定是要依经典为依据,所谓的是「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讲说者。第七是依听者,这个听者也要根熟他才能够接受,如果不能接受说也等于白说。第八依德本,第九依请者,就是启请的人、请法之人。第十依加者,诸佛菩萨神力加持。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缘分,这个法会就不能圆满,这个法会就不是如来正法的法会。

  向下大师每条都有详细的说明,说明的文字很长,我们不能够依照大师文字一句一句详细来讨论。如果将来有这个机缘,当然是应当要细细的深入来做研究讨论。现前我们受于时间的限制,目前还做不到。第一条时节因缘,我们等到入经文的时候,在「如是我闻一时」,这个时候来跟诸位介绍时节因缘。依处,诸位自己可以看看注解,看看清凉大师的开示。

  依主在此地要说一说,请掀开第八面倒数第五行圆圈下面,「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德,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这四句是说教主的真身,真实的教主说的是什么?所讲的就是法身理体,就是说我们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它的相状、作用包罗无外,这句是从讲它的相状。与万化齐用,是讲它的作用。在本经不得已给它强列一个名称,叫毘卢遮那,毘卢遮那就是我们自己本人。诸位请看倒数第二行从第二句看起,「然说此经佛」,就是说《华严经》的这尊佛,也就是说,说一切大乘经的这尊佛。这个地方给我们讲「并非前说」,前面所讲的我把它略掉,「即是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即毘卢遮那是释迦故」。首先我们要明白法界无尽身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法界是指尽虚空遍法界,经中常讲十法界依正庄严。身,十法界一切有情众生身、无情众生身,身就是体相。这句就是把十法界依正庄严全都包括。云在此地是一个比喻,云是非有非无,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有,你说它没有,我们看到了天空片片云彩,怎么能说没有?你说有,我们一接近的时候就没有了。

  这个字来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体相,就像云一样,是非有非无。正是佛家所谓「因缘所生法,当体即是空」,所以云是代表这个意思。《心经》里面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就是云的意思。所以没有一法是真实的,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这个大前提,这是真理。你要把一切法当真,错误了;一切法非有非无,这是一切法的真实相。我们从这句就明白了,说这个经的人是谁?是法身。法身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体相皆是法身,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只有一个自己。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里面给我们说的,从这个地方能信得过,真正相信了,你才是大乘圆顿根性的人;换句话说,你就是大乘圆顿根器。这样的人真正是凤毛鳞角,太少太少了。

  真应相融,真是法身本体,能现法界的真心,应就是真心所现的无量无边应化身。我们在《梵网经》里面所见到的,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那就是讲的应身,真应相融是一不是二。不但千百亿释迦牟尼佛是应身,法界之中情与无情,试问哪个不是真应相融?只是我们自己迷失了事实真相,不了真应相融,一多无碍,所以才起惑造业,受无尽的轮回苦报,实在是冤枉。如果我们明白事实真相,你就晓得毘卢遮那这是讲真身,真佛讲的法身,「即释迦故」,释迦牟尼佛是应身,真应不二。「常在此处即他处故,远在他方恒住此故,身不分异亦非一故,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这个几句话说明,佛是无在而无所不在,我们讲「喜目女神章」里面,说到供养如来,承事诸佛,我将如来跟诸佛详细的介绍过。天台大师所讲的理即佛,那是情与无情全包括在其中,就跟此地讲的即是法界无尽身云,这是理即佛。本经所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从六即佛去看,名字即佛、观行即佛,我在此地也略说一说,从理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在本经、在《圆觉经》上都说过。但是,不幸的是凡夫迷失自性,迷本觉而成了不觉,现在是不觉了,迷本觉而成不觉,所以叫凡夫,不名为佛。名字即佛,有名无实,我们学了佛的人,受了三皈五戒,受了菩萨戒这叫什么?名字佛。名字佛不管用,为什么?一样还是起惑造业轮回生死。第三种叫观行即佛,观行就是真正的用功学佛,他真学。观是观照,行就是行为,他在起心动念待人接物之处,能够提得起观照的功夫,诸位要晓得,这才叫真正修行。每天如果说我们都依照早晚功课来做,每天敲着木鱼念经,要是不能在待人接物之处提起观照功夫,都不叫修行。所以古德说纵然是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如果没有观照,还是所谓的喊破喉咙也枉然。由此可知,真正用功就是在观照,观照功夫深,念佛法门里面就可以带业往生,所谓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没有观照的功夫,念一生的佛都不能往生,这是我们应当要注意到的。

  由观行再提升就到相似,相似虽然他不是真佛,他很像,相似即佛。相似即佛这个境界,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念佛法门里面的事一心不乱,都是属于相似即佛。如果功夫再深到照见了,「照见五蕴皆空」,那就是分证佛,虽然没有圆满证得,他已经部分证得,他是分证佛。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叫究竟即佛,这是天台大师给我们说佛有这六种。而这六种,就可以说把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统统包尽了,哪个不是佛!智者大师所说的,跟此地清凉大师所讲的,一个意思。所以佛是无在而无所不在,问题是我们自己能不能见到。

  所以大师在此地说,「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一切菩萨不能思故」。这是说不可思议!如果诸位真正要是明白六即佛的道理,你就可以修普贤行,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你成不了究竟佛,你可以成分证佛;成不了分证佛,可以成相似佛;成不了相似佛,你可以成观行佛。换句话说,最低限度你可以成观行佛。这种的修学要是用在其他法门,必须要分证才不退转,才是真正的成就。如果用在念佛法门上,观行就不退转,所以念佛法门在一切法门里面,称为易行道就在此地。为什么?因为观行即就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相似即是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分证佛是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究竟即佛那是常寂光土,所以净土里头四土三辈九品。这个三辈九品除了下三土有,常寂光是平等的,里面也没有辈也没品。这个事实真相果然明白,我们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就晓得应该如何来选择。

  这是讲依主,这个经是谁说的我们明了了,这个经在哪里说的我们也懂得了。尽虚空遍法界你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你会不会?果然悟明才晓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天天围绕着自己,从来没有离开我一步。你要说我不见佛,那是眼睛瞎了当面见不到,睁开眼睛哪有不见佛的道理!所以说是觉悟的人天天见佛,时时见佛,处处见佛,这些佛给你讲什么?讲《大方广佛华严经》从来没有间断过。这是讲能说的依主,我们还能怀疑吗?

  下面讲十种身,十种身有许多种的讲法,十实在讲就是无尽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无尽身云。《华严》用十来做代表,所以我们读经要明了义理,不能够执着文字。这个地方跟那个经上讲的又不一样了,没有一样也没有不一样,你要晓得这个意思。此地所引的都是本经所说的,头一段八地当中略有二种。第五行下半段从圆圈那里说,「二离世间品名为十佛」,都是就本经里面所说的。我们把这段念一念,就是「离世间品,名为十佛,即此十身名或小异,今次第对之」。对之就是与前面八地当中所说的做个对比。「一成正觉佛即菩提身,二愿佛,三涅槃佛,四住持佛,五业报佛,六心佛,七随乐佛,八三昧佛,九法界佛,十本性佛本智性故」。这是十种佛的名称。

  「彼品复说十种见佛,见上十佛」。这段很重要,这个十种佛你怎么见到?这就教给我们有十种见佛的条件,「谓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无着就是不执着,你就见到了,见到什么佛?见到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的后面还有详细的来说明,「愿佛出生见」,出生什么?出生菩提心你就见到了。像昨天本经里面,特别跟诸位说明的四弘誓愿、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没有四弘誓愿,佛虽然无时无处都围绕着你,你还是见不到他。「业报佛深信见,住持佛随乐见,涅槃佛深入见」,这要证得深你才能够见到。「法界佛普至见」,至是到达,普遍的到达,这就是所谓法身大士才能够见到,你的心平等就见到;心还有执着,还有界限,你见不到法界佛。所以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乱就见到了,理一心不乱也见到涅槃佛,也见到法界佛了。

  「心佛安住见,三昧佛无量无依见」。三昧是定,无量三昧,心在无量法门里面一一法中,都能看破、放下,如如不动,你就见三昧佛。「本性佛明了见」,这个明了就是见性,明心见性你就见到本性佛。「随乐佛是普受见」,这是信受。「此之十见,如佛体见」。这是讲什么人能见佛?具足这些条件,你就见佛了。下面这段话解释第一个,无着即安住世间成正觉佛,什么叫无着?无着是我们平常讲的放下,不执着。佛七当中主七师常常开示: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这就是教你一切无着,这个地方说得非常之好。诸位看这段文字,「无著者,即正觉相」,换句话说,你要稍稍有执着,你这觉就不正,不是正觉就叫邪知邪见,正觉是正知正见,不然就是邪知邪见。「于一切法皆无所着,便成正觉」。我们学佛的目标,是要想成就自己无上正等正觉,换句话说,这就是修学的三个阶段,先第一步我们得到正觉,第二步我们再求正等正觉,更上一层我们求的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学佛的层次逐渐向上提升,告诉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下九例然」,底下见九种佛都以这个为例子,以此类推。

  底下再给我们说明,「无着有十,以显无尽」,就是一切法都不执着,这十条我们必须要明了,要记住。第一「于一切世间无着」,这个一切世间是讲的有情世间。第二「于一切众生无着」,这个众生特别是指有情众生说的。第三是与一切法不执着,这法里头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都不执着。第四与所作不执着,菩萨发心普度众生,处处兴建道场,建立佛寺,这一切所做,正如古人所谓「水月道场」,水中之月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非有非无,不执着。「空花佛事」,佛事是讲经说法,以种种方法来教化众生,这叫佛事,诱导众生开悟证果那叫做佛事,佛事是觉悟之事,令他觉悟。比喻作空花,空花是讲眼睛有病了,看到这空中有花出现,这个花也是非有非无,因为眼睛有病看空中真的有。但好眼睛的人,决定不能够见空中有花的,所以这个境界都是幻境。《金刚经》所说的「如梦幻泡影」,是幻影,不是真实的。这是讲所做的不可以执着。

  第五善根不能执着,善根要不要修?要修,那不修还行吗?天天要修积善根,可是决定不能执着,天天要修福德,不能执着福德。不执着不是说不修,要修,修而不执着,所谓是「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在做着比什么人都积极,心比什么人都干净,事上是有,心里面没有,与法界身云就相应。身云是什么?有,身是有,云是没有;事是有,心没有。所以这个事做得十分的圆满,心也能够达到十分的清净,无着是心无着,不是没有事相。下面讲「生处、愿、行、菩萨、如来」,不要一条一条解释了,都不能执着。「于此十法皆无所着」,这才叫真正不着相,诸位要晓得,真正不着相这叫佛子,这叫佛法。

  你虽然是很虔诚的佛弟子、佛教徒,如果你处处还着相,就是前面跟大家讲的,是魔境,不是佛境。佛是不着相,魔是着相的,我们不要问别人是佛、是魔,那你就在境界上起心动念,你错了。应当念念回光返照,我自己是佛还是魔,这才有用处,不要管别人。自己如果是魔赶快回头,怎么回头法?放下一切分别执着妄想,自己就成佛,就成正觉了。正觉是相似佛,就成正觉;正等正觉是分证佛,这很要紧。学佛的人有不少被魔牵走了,他自己还不知道,以为他是正信的佛弟子,其实他已经做了魔王的子孙,这是很冤枉。正因为如此,所以佛劝勉我们必须要读诵大乘,就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初学的人,离开了大乘佛法没有依靠,修学就没有凭借,所以不能离开大乘佛法。大乘佛法里面要有慧眼来择法,来选择法门,一门深入这才能有成就。学多、学杂了是不会有成就的。

  昨天二十几位大专同学到我这里来访问,来问我学佛应该怎么个学法?我告诉他的,学佛先要专,后要博,这是跟世间做学问是相反的。我们在本经里面看到,善财童子是个榜样他是先求专,修什么?修清净心;不专,心不能得清净。先求无分别智就是根本智,不专不能得根本智,这是跟世间求学的态度跟方法,是一百八十度的不相同。专而后则博,你看善财童子清净心得到了,这个清净心在念佛人来讲,理一心不乱得到。根本智现前,这个时候怎么样?这个时候博,再出去参学,博学多闻,成就自己无量无边的智慧。善财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是我们修学的典型。不然的话,佛为什么用这种示现?

  我举了个比喻告诉他们,譬如以十年的时间,十年你要是学二十部经,每一部经平均的时间不过是六个月。你们自己想想,六个月学一部经学得够不够深度?学前面的,没有学过不知道,学到后面前面都忘掉。他们听了之后点点头,对的;如果十年学一部经,你觉得怎么样?这一部经够不够深入?他当然成就。佛法跟世间法不相同,就是一经通一切经通达,学东西在时间上、效果上,也要会算帐。学上十部,十年学个二十部,是样样都平常,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出人头地。你要十年学一部,你这一部经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你,你就通达,就成功。一部经通达了,再去学一切经,就跟吃冰淇淋一样的,太容易了,为什么?你自己心清净,境界提升。平常学那个经,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够把它学完,你现在以你这个清净心,以你这个境界一个星期就行,你学一个星期就等于别人学一年。所以诸位要晓得,先要专!

  佛法到中国来,中国历代祖师大德将梵文经典,翻译出来成为中文本的有三千多部,这就是我们现在中文本的《大藏经》。可是我们看看历代祖师的弘传,大多数都是一门,都是一部经、一部论。天台智者大师一生专弘《法华经》,贤首、清凉专弘《华严经》一部,窥基的《唯识论》,道宣律师的《四分律》,哪一个人不是专攻而成就的!在当时,他影响当代;到今天,他影响我们一千多年。我们今天学这些经典,始终不能够超越他的范围,这是什么原因?那就是人家以毕生的精力所修的成绩。我们时间比不上人家,所以我们的成就当然没有法子超越他。

  我给这些同学们提示出,专攻的重要性,而专攻这里面还有巧妙的方法,佛法所讲的善巧方便,你要懂得,专攻不能用心去研究一部经论。譬如说我们今天展开「行愿品」,我们用思惟、用分别研究,能不能得到经中玄妙的义理?给诸位说,得不到。如果你要是用心意识来研究,你所得到的只是表层,外表。这部经字面上的意思、浅显的意思,你能得到,深密玄妙的义理,你得不到。为什么?深密玄妙的义理,是在语言文字之外,古人所谓是弦外之音,你得不到。你要想得到弦外之音,那就得有善巧方便,要以清净心才能得到,要以无分别智才能够开解,这是佛法、世间法不相同的地方。

  所以学佛目的何在?这点我们总得要清楚。学佛为的是什么?佛法说得很清楚,学佛的目的是在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换句话说,学佛的目的就是充实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生活品质,使我们的生活更圆满、更充实、更幸福、更快乐,目的在此地。学佛不是苦事情,是乐事,是真实的乐。不但我们要求现在的幸福美满,我们更要能够得到永恒的幸福美满。永恒的美满是第二个目标,现前的幸福是第一个目标,我们学佛是为了这个,要想自己得到幸福美满必须要有智慧。所以佛法自始至终它是求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是从清净心中现前,所以要修定。我们定不下来,这才叫你修戒。由此可知,戒学帮助你修定,定才能发慧,才能开智慧,智慧现前,才能达到我们究竟幸福美满的生活品质。佛法的教学,宗旨、目标就在此地,因此它的修学纲领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是觉的意思,我们平时在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是迷而不觉,皈是什么?从迷那里回过头来,我们依靠觉。

  这个意思如果诸位还听不明白,我说得更浅显一点,所谓迷就是感情用事,意气用事就是迷。觉是什么?觉是理智用事,就是觉悟,有理性;换句话说,我们从感情、从意气那边回过头来,意气依理智就是皈依佛。每天早晨你做早课打三皈,就是提醒你自己今天一天当中,我无论是待人、是办事一定要依理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意气冲动,三皈意思在此地。晚上三皈是反省,我今天一天有没有做错事情?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感情用事?有没有意气冲动?是不是都是有理性的?晚课是这个意思,晚课是检点、是反省,这就叫观行。天天都能够这样做,那你就是观行即佛。你要是没有这样做,你是名字即佛,你天天要读经,甚至于你也讲经说法,也领众修行,可是从来不晓得反省自己,你还是名字即佛,不管用。讲的三藏十二部讲得天花乱坠,该怎么生死就怎么生死,还是要堕三途入地狱,没有人能救得了你。为什么?因为你自心不清净,你还是处处迷惑颠倒,这道理在此地。

  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是以佛经为代表,佛经是如来从本性里面流出来的知见,正知正见。我们平常对一切人事的看法、想法都是错误,所谓是邪知邪见。我们现在舍邪知邪见,要皈依正知正见,所以经典要熟,熟了什么?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常常想到,佛在经里面教给我们,我们应该要怎么做法。这就是说将如来的正知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会提起,提起来修正我们的邪知见。我们在一切境界里起了贪心,佛告诉我们贪是根本烦恼,我们要断的,我们就不贪,这叫观行,这就叫功夫。遇到冤家对头,一看到就生气了,佛告诉我们,这个瞋恚是大烦恼,是应当要断的,我不生气。你没有这个观行,怎么能够修正你自己的身心行为?所以皈依法就是皈依正知正见,从邪知邪见,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里面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

  皈依僧,僧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皈依僧。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有一切受用而没有染污,这个才自在。小乘人怎么样?不染污,他没有受用,所以他不自在。大乘菩萨有受用而没有染污,他才自在,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手段修什么?就是修觉正净,就是皈依三宝。以这种修持的方法,提升自己的境界,达到戒定慧的圆满,成就自己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佛法。千经万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菩萨所传,都离不开这个宗旨,离不开这个原则,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向下这个注解,诸位自己仔细的去看。必须断疑而后才能够生信,建立我们自己清净的信心,增长信心,发愿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殊胜的功德利益。

  下面我们从几个重点上,来做个简单的介绍。请翻开第十面倒数第二行在圆圈的下面,第四「依三昧者」,这是说明在修学过程当中,定是枢纽。所以诸位不要误会,禅宗才修的定,别的宗就不修定了吗?这样看法就错了。无论是哪个宗派、哪个法门都是以修定为主,譬如我们讲念佛法门,念佛法门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那就是定,所以叫做念佛三昧。事一心是定,理一心是大定,功夫成片是未到定,还是修定。定没有修成功,没有达到定境,未到定,比一般人要高明得多,比成就念佛三昧的人不如,所以他才能生凡圣同居土。

  这个地方就说明了,诸位看第十一面第一行,佛入的是果定,「佛自入师子频申,总明果定摄德无尽,如本会说」。本会有三卷半的经文,将来我们能够见到的,佛要不是常住在大定当中,他不能说法。佛不住在世,代表佛说法的是菩萨、是弟子,是代代传授的这些祖师大德,他们也要有定。如果没有定,代也没有法子代,那也代得不像。如果有几分相应就看他定功,这个说法就是他有一分定就一分相应,与如来果体上的圆满大定,他有一分相应。他有二分定功就有二分相应,三分定功就有三分相应。如果他完全没有定功,拿到佛经胡说八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他要说的是佛法,最低限度,他也有一分定功。

  所以底下讲,「二者善友所入因定」,这个很重要。底下二句话我们一定要了解,「或入不入」,这是我们在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那里所看到的,看到有的示现有入定的样子,有的没有,其实他都在定中,入与不入是外表的相而已,其实他心在定中。所以到以后这个经题上还要跟诸位细细来讨论,就是品题里面「入法界」,入是讲的心入,不是讲的身入,心入定它是没有形相的,我们看不到的。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身,某人在那盘腿面壁,他在那里修定,那是外表身相。他心在定中,我们不晓得,可是从他待人接物那些态度当中,你也能观察得出来。为什么?心要入了,前面讲他不着相,他在境界里面不动心,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他心在定中。善友有入有不入,在表面上有入有不入,是「表动寂皆法界故」,所以有这么个意思在。无论这个身是在动的时候,还是在静的时候,坐是静,我们走着是动,走路是动,坐在那里是静,这就是说明,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定得到之后他不会失去。这点很重要,所以特别提示出来。

  再看十一面第六行当中圆圈下面,第六「依说人者,法无废兴,弘之由人」。常言说得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见得没有大心菩萨发心,佛法没有法子弘传三界,普利众生。底下引的,「故经云」,就是《华严经》所说的,「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了是明了,世间无论你怎么聪明智慧,你对于佛法不会明了的,为什么原因?因为世间人所用的心是妄心,他所用的是分别、执着、妄想,因此他不能懂得佛法。以分别执着妄想来研究佛法,佛法是世间法。如果离开了分别执着妄想,是用清净心、无分别心对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佛法,对世间法,世间法也是佛法。由此可知,哪有什么世间法、佛法?无非是用心不同而已。会用真心的人就叫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是以妄心,用心意识,用心心所的,统统叫世间法。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法真是没有分别,所谓的世间法与佛法都是各人用心不一样,而建立这么个名词。你要认为外面境界里真有佛法与世间法,那就颠倒、就错误。所以了义经中常讲「无佛无众生」,这是事实真相。

  此地也给我们说了十种,这十种是「今经能说通三世间,开则为五」。我们看底下第一是「佛说」,佛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说的。第二是「菩萨说」,像《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所说的。第三「声闻说」,就是这些阿罗汉、辟支佛所说的,诸小乘经论当中有不少。第四「众生说」,就是佛弟子他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没有证得菩萨位,也能够代佛说经,所说的义理也不会有很大的差错。刚才前面讲过,他得一分三昧他有一分相应,他得二分三昧就有二分相应,所以他是正法,他不是邪法。第五是「器界说」,器界讲的六尘说法,我们这个世间有没有?有。我们读《高僧传》,我们读禅宗语录,看到有不少善知识们,他们是看到自然界的景象开悟,有听流水声音的,他恍然大彻大悟,那流水是说法。有碰到石头打在竹子上,听到这个声音他开悟,这是六尘说法,禅家里面这种模式是常见。

  「更开为十」,这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有过去说,现在说,未来说,毛孔说,微尘说。跟我们前面所讲的,本经能说的说法者是法界无尽身云,你看看前后就互相呼应,岂不是尽虚空遍法界情与无情都在说《华严经》!我们是六根昏迷,不能够觉察。六根聪利,是一天到晚都沐浴在《大方广佛华严》的境界当中,他怎么会不成佛!末后它这段结论里头有几句话,就在十一面倒数第二行第二个字开始,「是以,以性从相,有说不说」,这是这一段的总结,这都是说的能说之人。

  再下面我们看,「第七依听人者」,能说的是善友、是老师,听法的是学生,我们再看看什么样的学生,他才能够接受《大方广佛华严》?大师在这段要给我们说明,但是他这个地方说得很简单。「子期云丧,伯牙绝弦」。这两句话是说,若是遇不到知音的人说了也是枉然,佛说法也要得知音,知音难得。所以底下说「若无有听,终无有说」,没有人听你说什么?必得有人听才有说。我们今天用电视录影带,如果没有人来启请,我们也不做这个节目,为什么?谁听?启请的人要求我们录影的人,他就是当机者,他要听。有人听当然就要说,没有人听何必去说?所以说「除当机一,余皆说缘」。这个当机是什么?请法的人。启请的人他是当机者,他是说法主要的一个对象,其余的那些听众都是附带的。当机者亲因,这因;附带的,是缘。由此可知,请法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能利益大众。

  下面再看,德本,诸位看第十二面,「第八依德本者」,当中有两句说「内无德本,外岂能谈」。德的本是什么?这个地方说了有两类,第一个是智慧,第二是行持,行持是说的持戒修福,有智慧、有品德、有福报,说听都要具足。没有智慧、没有德行说不出,没有智慧、没有德行听了不能信受。所以这真正的当机他要有德本,他一听就开悟,就得受用。德行要是有欠缺的,只能够说在阿赖耶识里面做一个金刚种子,这一生他不能成就,什么时候能成就?他哪一生哪一世具足德本,这个种子就起作用,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智慧第一,善根福德第一,这个德本就是《弥陀经》里面所讲的,「善根福德因缘」,缺一条都不行。特别是善根福德,如果具足善根福德又有信愿,佛菩萨没有不示现的,没有不照顾的。

  第九就在第十二面第三行圆圈底下,「第九依请人」,这就是请法的人,「德厚忧深,道大兼亡,菩萨大悲为物启发」。这个地方请的方式有言请、有念请,所以请法的人是我们的大恩人,对我们有大恩大德。如果没有他的启请,佛就不说法,佛既不说,我们在后世怎么会有经典能读到?请法的人功德大了。在现前这个世间发起请法师来讲经,这个启请的功德,跟佛陀在世请法功德是一模一样,没有两样。你不启请,这个地方就没有法会,众生就没有闻法的机缘;因为你启请法会建立,大众才能够闻到佛法。纵然他不能开悟证果,他阿赖耶识金刚不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种下,是你给他的因缘,所以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要晓得,要知道请法,唯有请法正法才久住,佛法才不致于灭亡。

  诸位看《大藏经》,经里面有《法灭经》,释迦牟尼佛法运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之后佛法就灭了,诸位想想它怎么灭的?没有人请法。没有人请法怎么样?就没有人说法。前面说过「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没有说法的人。虽然今天印刷术很发达,每个人家庭都可以请一部《大藏经》,而是把它当作世间学术去研究。与戒定慧、与觉正净都无交涉,佛法就灭了;换句话说,研究修学得不到无上正等正觉,佛法就没有了。法灭不是说经典没有了,不是说寺院没有了,不是说出家人没有了,可能都存在。出家人怎么样?出家人也不修行;换句话说,他不修觉正净,他不修无上正等正觉,出家人没有了。出家人就是要修觉正净,要修无上正等正觉,他有了正觉就与佛相应,就能够自利利他。他有正等正觉他入菩萨位,那他就是法身大士,正等正觉是法身大士。所以不是说一出家就能传法,出家要修行,要懂得请法,请法比什么都要紧。

  我们这是个固定的道场,是专弘的道场,不必要大家请,自动自发,自利利他,这就是像十二分教里面「无问自说」。这是因缘具足才会有的,因缘不具足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我们要懂得请法,重视请法,请法要慎重,要请正法不能请邪法。在目前这个环境里面,正是佛在楞严会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所以你请法自己要能够辨别邪正,你请的是正法利益众生,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你是搞错了,请的是邪师,说的是邪法,那你要害惨众生。由此可知,请法是大智慧之人,是菩萨事业。所以世尊在世的时候,十方诸佛大菩萨示现为他的弟子,像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做他的弟子?为了请法,没有大智慧、大德行,是很难启请正法的。

  后面这条就是加持,佛菩萨神力的加持,说听才能够圆满,这就讲的感应道交。我当年学佛的时候老师教给我们,「至诚感通」,要以最诚恳的心与佛菩萨求感应,才能够通达大法。所以此地大师给我们讲,「夫圣无常应,应于克诚,心契玄同,故佛加被,要得圣加方能说故」。从佛以下,我们看菩萨造论,祖师注经,前面都有请佛加持的偈颂,求佛菩萨加持。没有佛的神力加持,这样甚深的经典是说不出来的。圣无常应,不是随随便便就会应的。应于克诚,你的心诚敬到极处他就感应道交,真诚能感,诸佛必应。心是讲自己的至诚心,能够契入玄妙,同佛的悲愿,佛就来加持,故佛加被,这个字念破音字念披,好像我们衣服披在身上,加被。至诚要不能与诸佛的大愿相应,是不会得到佛加被的。

  底下这个两句,特别是对于发心弘经的人说的,要得圣加,圣就是诸佛菩萨。我们发心来弘扬《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要求毘卢遮那佛、要求释迦牟尼佛,要求普贤、文殊菩萨来加持。我们的心是《大方广佛华严》,我们的愿、我们的行也是《大方广佛华严》,我们就晓得毘卢遮那、释迦牟尼、普贤、文殊必定加被。所以才能说、才能信、才能接受,才能依教奉行,才能够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归趣于西方弥陀净土。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样我们在一生当中,能够求得上品上生。在佛法里面这不是最圆满的教学、修法,还到什么地方去找个大圆满?希望诸位同修共同珍重,不要错过这一生,实在讲这是百千万生难遭遇的机缘,我们在这一生遇到,实在是太难得、太可贵。如果说粗心大意疏忽舍弃,实在是太可惜了。正如同开经偈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七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7

  「普贤行愿品」第四讲,请掀开经本第十二页倒数第六行,「第二教门权实者,若三藏十二分教,诸经大同,权实教门,今当略说」。这段大意是讲佛法的教学,佛法的修持理只有一个,但是在教学的方式上是有所不同的,并不是佛法不一样,而是由于众生的根器不相同。犹如世间的教学,因为学生年龄的差别、志趣的差别,所以教育它有幼稚园、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还有许多专门技术的传授,才能够适合于广大的群众,成就他们的智慧、德能。佛法教学也不例外,它也必须要适合各种不同根性的众生。所谓是众生根性不相同,善根不相同,智慧不相同,因缘不相同,他所需要的因此也不相同。何况佛法的教学,它的对象是九法界的众生,上自诸菩萨,下面到六道凡夫,都是佛陀教化的对象,这点我们不能不知道。

  大师在此地,这段文字就是跟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教是佛教的教学,门就是方法,我们今天所讲的教学法,教门要用今天的术语来讲,就是教学法。权实怎么讲法?权是讲方便,实是讲真实,方便是以种种方法来诱导。因为在初级的教学,没有办法讲真实法。譬如我们现在世间教学,可以说从幼稚园到高中都是方便法,到大学这才讲真实法。为什么?你学了之后到社会,就可以服务在社会,学以致用。换句话说,幼稚园到高中的教学,要想在社会上服务他是很困难。换句话说,自己还不能成就一技之长,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大学那里有专门的学术,你有专门的技能,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可以服务于大众。佛法也是如此,佛法里面三乘是权,一乘是实,这到以后我们还要来讨论。文字很长,我们首先在重点上提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

  大师在此地把它分作四门,第一是讲「大意合离」,第二是讲「古今违顺」,第三是讲「分宗立教」,第四是「总相会通」。前面这两门我们把它省略掉,第三门分宗立教这个很重要,就等于我们学术上分科教学,像大学教育它要分科、分系。这究竟是为什么?真的有此必要吗?当然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必要,全世界这些大学何必要分许多科、分许多系?佛法它的内涵,可以说把世出世间所有的学说统统包括在其中。我们世间一座完整的大学,也就是说各种科系都具足的,要是跟佛法这个教育来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佛法里面的科系更多,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个科系。分宗,宗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讲的学院,一个大学包括有几个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宗是大分,门是细分,立教是建立教学的方式。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实在说,运用的善巧方便真正是不可思议。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我们中国这些祖师大德非常的聪明,一眼就看出佛教学的方式、方法实在好极了、妙极了。这种情形实在就是我们世俗一般人讲,譬如说看戏,看戏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听门道。佛的讲经说法,外行人去听得的利益很浅。得一点什么?得一点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则,得世间的利益这就是叫看热闹。内行人他看出门道了,玄义里面所讲的就是门道,内行人看出来了。他把佛教学的门道一语道破,所以他看的是门道,这是深入的看法。所以我们中国祖师,最著名的就是华严宗与天台宗,华严将世尊一代时教,就是他一生的教学,从佛陀教学的仪式方法,把它归纳为五教。就是五种教学的仪式方法,天台归纳的四教,这种归纳法就是各人看法不一样。五教跟四教其实是一样的,就是讲解的时候有开合不同,开就是分析,合就是归纳,其实都是一样的。

  华严宗讲的是五教,第三分宗立教,这个意思刚才所讲的。这个五教很重要,这是佛教基本常识,所以在此地我们应当要做个概略的说明。五教第一个是小乘教,第二是大乘始教,第三是大乘终教,第四是顿教,第五是圆教,这就是著名的华严宗所说五教。专门讨论教学仪式与方法的,贤首家有五教仪,这是专门研究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我们现在接着往下看,第一小乘教,声闻、缘觉有这两类,什么叫声闻?所谓声闻是闻佛说法而悟入四谛、人空,证得偏真涅槃,我们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语,翻成中国字的意思叫无学,无学就他所学的东西都学完了,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毕业。他所有功课都修完了,他毕业了,所以阿罗汉就有毕业的意思。

  缘觉是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证入的,闻佛说四谛法而证入的叫声闻、叫阿罗汉。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证入的,就叫缘觉,他是从因缘当中而觉悟的。缘觉印度话称之为辟支佛,辟支翻作中国就是缘的意思,佛是觉的意思,所以缘觉是用中国的意译,辟支佛是梵语音译。也像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语音译,无学是中国的意译,翻成中文是无学。下面大师有解释,「谓佛说,四谛十二因缘」,四谛就是声闻所学的,十二因缘是缘觉所学的。「但明人空,未辨法空」。他对于人我不执着,真正做到了无我。虽然是小乘,这个境界已经不是世间学术能够办得到的,所以他们是超越世间,这些人称之为正觉,他是真正觉悟了。「但断烦恼,不断所知」,佛常说凡夫有两种障碍,所以不能够明心见性,不能够成佛。这两种障碍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小乘圣者就是声闻、缘觉,他们在小乘法里学圆满了,他们的功夫可以断烦恼障。

  诸位要晓得,六道轮回的根本就是烦恼,有烦恼就不能超越六道。烦恼要断了,六道就超越,不再有六道轮回之苦了。就单单这点,就不是世间一般的学术、科技、宗教,所能够办得了的,这是真正超越世间。实在说如果世间人能够办得了的,释迦牟尼佛又何必多事?不会出现于世间。大家很想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又解决不了。佛知道这桩事情,如果他要不来帮忙,那就没有慈悲心。当你想解决的时候,很恳切的希望解决,这就是因缘成熟。在这种情形之下,佛菩萨必定要来帮忙,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他所知障没有断,你看说「但出三界成于小果」,等于说在佛法里小学毕业,他是成小小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是超越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轮回超越。「不求菩提」,他到此地他就满足了。菩提是大智大觉,对于无上菩提他疏忽了,没有发心再往上去求。譬如说小学毕业他自己很满足,他不再想升学就是这么种情形。「故法华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这就是这种人他的眼光很浅,他的志愿不大,只有这么小的愿望,佛对他,也要满足他,你的心量很小就给你说个小法,为什么不说大的?说大的接受不了,不愿意接受。

  再翻过来第十四页,「二始教者」,这讲大乘法,大乘始教,始教是开始,终教是终极,就是圆满。「亦名分教」,分是讲少分、是讲部分。虽然是讲大乘,大乘的内容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在理论上也有浅深不相同。所以大乘的修学也得由浅而深,由少分而达到圆满,这称为始或者称为分。「以立五性」,这是始教里头建立有五性,就是五种根性。「定性二乘及无种性定不成佛」,那我们一看就晓得,这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虽是方便给诸位说也是实话,为什么说实话?在现前这个阶段你不能成佛,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你死心死在小乘里头,你自己执着声闻、缘觉就非常满足,不求上进,那有什么办法?五种性里头,他根本就不相信佛法,他怎么能成佛?根本就不接受佛法。你想想看,所以说虽权是事实,理上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这是理上是没错。可是事上你迷惑颠倒,不能破迷开悟,返本归真,你还是凡夫。你还是起惑造业受轮回的苦报,这不是我们眼前的事实吗?梦虽然是假的,不能讲没有,它真存在。

  所以诸位必须要了解,佛所讲的善巧方便,我们千万不可以掉以轻心,这是方便法,殊不知那个方便法对我们才真有用。佛所讲的那个真实法,对我们反而没有用,我们程度不到。譬如幼稚园小朋友,你教他注音符号、教他拼音、教他认识字,教他算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真有用;你把最新的太空科技讲给他听,他没有用。教他拼音、教他数数那是权巧方便,权巧方便对他才有用。所以要记住,没有这些权巧方便,你就不能证得真实。由此可知,权巧方便是阶梯,好像我们上楼那是楼梯,到了楼上这是真实。那个权巧方便叫楼梯,试问要不要藉这个楼梯上楼?你明白这个道理,对于方便法就重视,才知道非方便不能证入。所以说是定性的二乘,就是死心塌地钻牛角尖的这种二乘人,他不能够回小向大。不能相信佛法,不能接受佛法的,这叫无种性,他为什么定不成佛?就是他不肯修学。如果他要肯回头,他肯回头就是古人所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就是比喻二乘人他把偏真涅槃放下,无种性的人他把不信放下,他相信,二乘人回头,无种性的人相信,这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就可以开始修学大乘法。

  始教里面所讲的这些道理,「以其未尽大乘法理」,它只讲一点浅显的大乘的道理,没有把大乘理论讲尽,它只讲了部分的道理,没有把它讲圆满。「故名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多说法相,少说法性」。换句话说,偏重在现相上说,多说事相,对法性讲不讲?也讲,讲得少。法相讲得多,法性讲得少。「所说法性即法相摄」,纵然讲法性,那个法性还是在法相里面讲的。「然与法相,抉择分明」。可是对于法相,如果拿我们现在的哲学名词来讲就是现象,哲学里面区分的有本体论、有现象论,讲本体就是讲法性,讲现象就是讲法相,法是一切诸法,相是讲它的相状,十法界依正庄严说的是相状。这是大乘始教。

  我们说到这个地方要跟诸位说明一下,就是我们自己现在当前的修学,大乘法,大家知道一定建立在小乘法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小乘的基础,大乘很难建立。譬如世间教学,大乘是大学,我们要想读大学,没有小学、中学的基础,固然也有,那是极少数所谓天才儿童,不是大多数人,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佛法也是如此,大乘始教就是大学里头一年级,初学的,无论在哪种科系多半还是读概论,读一些共同科目,还没有到严格的分科分系,可是必须要有中小学的基础。我们今天修学佛法难处来了,难在哪里?我们没有修小乘法。中国佛法的特色是大乘,中国人很少学小乘,几乎没有人学小乘。这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有儒家、道家的基础直接就入了大乘。我们这一代儒家、道家没有基础,四书五经几个人念过?《老子》、《庄子》几个人研究过?没有这些学术基础,又不读小乘经,就想直接入大乘,那只有是天才儿童。试问我们是不是天才儿童?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一再的劝勉同修们要读《四书》,就最低的限度,儒家、道家的学术经典也不在少数,最低限度你要读《四书》,要读《老子》,拿这两本书来代替小乘经典,做为大乘佛法的基础。所以我们图书馆才印《四书集注》,分送给诸位同修,意思就在此地。

  《四书》的读法是要背诵,背诵的好处太多,背诵的目的不是在记住。实在说跟佛法的教学它有会通之处,那就是说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它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这些书念一百遍、念一千遍、念一万遍,从小念到老念不厌的,这叫经典。世间一般的书籍刊物,我们看一遍之后,就没有看第二遍的价值;好的文章念个十遍、二十遍,就不想再念。可是经典之作就不一样,你念的遍数愈多,你悟入的境界就愈高,遍遍味道不同,愈念愈有味道,愈念体会愈深。就以《四书》为例子,在过去读书人从六、七岁上学,老师就教他背诵,到他八、九十岁胡须全白,头发全白了,念的《四书》还摇头晃脑津津有味,可见得这本书念一生都念不厌,这称之为经典之作。里面所含的是宇宙人生无尽的道理,让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种体会、领悟不是一下就得到的,是要随着你的功夫、随着你的境界逐渐向上提升,逐渐的被发掘出来。

  佛家的经典更是如此,所以你要想学大乘佛法,如果没有《四书》、《老子》,我这是讲得最少,少到不能再少,没有这两种的基础,那你就得要研究个二十种、三十种的小乘,没有二、三十部的小乘经,大乘佛法确实是不得其门而入。你所修学的就跟学校一样,你只是旁听生而已,你也只是在这里面瞧热闹而已,你不懂门道。你要想懂门道,你要基础深厚!古圣前贤对我们的教诲,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他们确实苦口婆心,而我们今天的人,的确产生了很多的误会,认为他们是愚夫之谈,不足重视,以为他们是落伍的。这些观念都造成了严重的错误、严重的过失,吃亏的是我们自己。

  什么叫大乘终教?底下说,「终教亦名实教」,就是讲真实的,大乘始教里讲方便,还是讲方便法,小乘讲方便,大乘还是讲方便。到终教才讲真实法,真实法怎么说?经里面讲的,「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怎么不成佛?可见得前面讲的定性、二乘、无种性定不成佛,是讲现在你决定不能成佛。将来呢?将来那不能说,不能说是定不成佛。换句话说,你没有回小向大,还不信佛法这个时候决定不能成佛。如果信?信了另当别论,那不能说是决定不能成佛,不可以这样说法。

  阐提是梵语的音译,翻成中国的意思没有善根的人,不相信佛法的人就叫做阐提。所以说一阐提是也应当成佛,这是大乘最真实的说法;换句话说,这是事实,这是事实的真相,是大乘终教。从开始到圆满,最后的教导是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在终、实的教学当中多说法性,少说法相,性是真实的,相是虚妄的。像《金刚经》就属于终、实的教学,它给我们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它多说法性,少说法相,纵然说法相也离不开法性。「相者性之相也」,所以它是终、实的教学教材。从始至终它是有渐次的,就是有次第、有程序,由浅而深,由方便而真实,所以这个也称之为渐教,是有渐进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渐渐来。

  第四是讲「顿教」,顿就是对渐来说的,顿所谓说顿超,没有次第,没有阶级,这叫顿。中国的禅宗尤其是六祖所传的法门,东山法门是顿教。而神秀大师所传北传的禅宗是渐教,北传的禅宗是终、实教学。南宗所传的禅宗是圆顿教学。当然圆顿是我们非常羡慕的,这就是过去像方先生所讲的,好是好,这是一步登天,你得有本事;如果没有本事登不上去,摔下来粉身碎骨。渐的什么?像爬楼梯,他爬一步他就升高一步稳稳当当。那个顿超的人好像他有飞行的本事,他一跳上楼上去了,他不要经过楼梯,可是你要没有那个功夫,你跳不上去,你跌下来那就惨了。所以圆顿大法,不是一般人能够修学的,必须是圆顿的根性才有这个资格。

  我们看看顿教里面,它这个教义的纲领,「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修,故名为顿」。这是顿教教学的可以说是总纲领,我们能不能做得到?所以自己试想想看,能不能在这一切境界里一念不生?你能不能做到?果然能够做到,你是圆顿根性,你可以跟六祖去参禅。如果在一切境界里还起心动念,你就没有资格跟六祖,你去找神秀可以,找六祖不行。这个地方诸位还晓得,我在一切境界里头都没有念头,你还是起了一念,起了什么念?我都没有念头了,这也是一念,有这一念还是不行。所以说一念不生,起念跟无念统统都没有。起念是一念生,无念也是一念生,生了个无念,有念无念统统没有,才叫做一念不生。凡夫是有念,无想天人是无念,四空天人是无念,声闻、缘觉是无念,可见得有念跟无念都不能见性,都是见性的障碍。我们能做到吗?佛与大菩萨就住在这境界当中;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也能到这个境界就是佛,就是大菩萨,确实没有阶级。因为一切阶级都是方便法,哪有阶级可言!

  底下是引经来说,「如思益经」,就是《梵天思益经》。「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一地一地就是阶级,真正入了法性,哪有什么一地到一地?《楞伽经》里面说的,「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第之有?「不同前二渐次修行」,不像前面始教、终教,它是以渐次修行。这个地方没有,因为它也不通后面的圆教,圆教是圆融具德,万法圆融,它跟那也不一样,圆教是最圆满的。他虽然能顿悟,但是他的德不圆,能够顿悟法性,但是相用不圆,这样才建立为顿教。

  底下几句说「顿证此理,即是顿教,故于其中,总不说相,但显真性,亦无诸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与三自性俱空,八识与二无我双遣,呵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生是讲众生。「如净名嘿住,显不二等,即其类也,今诸禅宗多依此教」。禅宗是指南宗,是能大师所传的这一支。再说圆教,圆是最极圆满,「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这是圆教,圆教里面虽讲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不错,确实是有五十一个阶级,可是怎么样?它又是圆融的。

  我们还拿从前教学来做个比喻,譬如说我们中国古时候私塾的教学,童蒙就是童子,所谓小学,与现在的小学不一样,从前小学里头课程分为两门,一门是德行,一门是言语,只是教这两门。在德行上教小孩服务,从小就培养他服务社会的习惯,所谓是洒扫应对,教这些生活的教育。这跟我们现在的教学的确是不相同,教他怎样为长者服务,童子为长者服务,伺候老师,伺候学长,他将来回到家里去,他就知道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建立一个和睦的家庭、和睦的社会。同时教他背诵经典,因为儿童心地清净,所谓赤子之心天真无邪,这个时候在一生过程当中,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所以重要的经论,在这个里面老师除了教他怎样待人接物,学这些礼节之外,督促他背诵。

  老师教学不需要讲解,只教句读,就是把每个字念得字正腔圆,每一句念得清清楚楚就可以了。所以四书五经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读诵的,他只是照这个字去读,字里面什么意思小孩并不知道,老师只要求他读,这个什么意思是随着他的智慧,随着他的年龄随便说一点,这就好像大乘分教一样,以读诵为主,随便说一点。而且这个读诵老师是督促遍数,譬如这个小孩他很聪明,一遍就会背了,当然老师上课是有分寸的,天分好的人、记忆力强的人大概是一天念七百字,就是课程给他安排的进度大概一天七百个字。中等程度的一天就三、四百个字,比较上钝一点的大概一天是一、二百字。所以从一百字到七百字不等,这老师看学生的程度他能够接受多少。但是怎么观察法?就是一遍到十遍,譬如说这个小孩很聪明,教他一百个字他一遍就会背了,那可以再增加一点,增加到六、七百字他念十遍能背,这个小孩就教他念七百字。这个小孩教他一百个字的时候,他要念十遍才能背得出来,他的程度就是如此,每天只能教他念一百个字,是这样来说的。所以每个学生天赋不一样,这个进度不相同。

  这在私塾教学是个别教学,没有妨碍,老师的督促是什么?督促遍数,大概一般讲二百遍。就是你已经会背了,已经会背了也背到二百遍,为什么要背的遍数这么多?这个时候二百遍背下去之后,所谓是滚瓜烂熟。到你八十岁、九十岁你还能记得,你一生当中不会忘掉。不会忘掉,你在平常待人接物当中常常想到:孔老夫子怎么说的,他就会把这个运用到生活上去了。这就是佛门所讲的观照功夫。所以你要不熟就提不起观照,提起观照的时候就开悟。这个意思不需要讲,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意思自己就明白,道理在此地。所以这个教科书是从一开始就教,就用这一本教科书适合于各个阶段的学者,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像我们现在学校用的教科书,一年级的教科书拿到二年级不适用,二年级拿到三年级不适用,年年有新的课本。你看儒家从前的教学,就一个课本。

  原来这个小学老师管束得非常严格,规矩决定错不得,就好像严持戒律,不许犯一点过错,天天有人看着,有人管着,小学教育就是如此。到十三、四岁这就开放了,为什么?有这么多年的规矩约束,自然一举一动不越规矩了,所谓习惯成自然,他已经养成习惯,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不会失礼数。所以这个时候就出去参学,不是跟他一个老师,哪个地方有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在讲学,他就可以去听。那叫讲学,专门讲解经论里面道理,他有资格去,所谓讲寻师访友,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参学,所以这个时候一切开放。虽然无拘无束,但是一切都自然合乎规矩,这是大乘跟小乘教学法不一样。童蒙的教学跟亲师访友的时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到这个时候在外面游学的时候,老师教导这些学生,学生要具备基本的条件,那就是所有课程都背得很熟。因为老师教学是不用教科书,教学也没有一定的场所,常常是老师带着学生游山玩水,一面走一面讨论。而将读万卷书跟行万里路结合成为一体,这个时候不但是学术上的深入,而且这些学术与实际的生活能够结合在一体,这种教育多么的圆满。就跟本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

  我们在今天全世界讲到教育,就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比不上佛法的《华严经》里面所叙说的,它是把理论跟生活完全融成一体,是在生活当中来教育,这叫圆教。我们中国过去儒家的教育,可以说也是圆教。而今天全世界的教育,要是在五教里讲是始教跟终教,看不到圆教。这个意思就是说,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他修学的课程,这个课程从初信到等觉全都有。好像从前一开蒙的时候,老师教你念《四书》,《四书》这个教科书可以用一辈子,到将来考举人、考进士还是考这一本书。现在一开头读小学一年级了就念它,进士好比是大学还念它,这是个圆融。虽然同样是一本书,随着你的年龄增长,随着你班级的提升,里面所讲的意思不相同,愈讲愈深,境界愈讲愈广博。所以这一部经里头含得有无尽的义理,有无边的境界,让你渐渐去体会,慢慢的提升,这是圆教。等觉菩萨也离不开初心,初发心。

  我们把这段文念一念就晓得了,「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譬如圆教初信,初信这一个地位就包括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统统包括了。等觉是一位,等觉里面包括了十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统统圆满的包含。等觉菩萨也要守三皈五戒,三皈五戒不是初学人学的吗?等觉菩萨也不舍三皈五戒。我们初学的人天天要反省自己这一天功过,等觉菩萨每一天也要反省一天的功过,这就是一位里面具足一切位,一位里头就是一切位。「是故十信心满,即摄五位,成等觉故」。成等觉就是成佛,十信心满是圆教初住,圆教初住天台家的判法,是六即佛里头分证佛果,那是真佛不是假佛,禅家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圆教。

  「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贤行就是一行一切行,普贤法界是圆,只有一真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是说它的现相。帝网就是《梵网经》里面所讲的梵网,网就是讲大梵天王宫中装饰的罗网,我们在《梵网经》的经题里面跟诸位讲解过。佛是用梵网来比喻这个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无论这里面是因果、理事,都像罗网重重无尽这种现相。主伴具足,主是说法主老师,伴是学生,师资道成,才成就了教学,这是圆教的看法,圆教的思想。「其中多说十十法门」,本经就是圆教,所以《华严经》都是以十表法。十不是定数,你看从一到十这数目字,错了,它不是数字。它是什么?「以显无尽」,这才是它的真实义,用十来表无尽的法门,是这么个意思。「即是斯经之所宗尚」,这是讲圆教经论它之所宗,它的宗趣所在,向是方向,它的教学方向,它的教学宗旨,是以无尽为它的境界,重重无尽。「后门之中当广分别」,后门讲以下,下面还要广说,详细的来说这个意思。

  说到这个地方,这是将五教的大意给诸位介绍出来了,这在佛法里头是很重要的佛学常识,我们不能不晓得。知道之后,才能晓得我们在佛法里头应该如何来修学。见到修圆顿的人,我们知道,果真具足圆顿的根性,修圆教来得快,容易成就。如果不是这种根性程度的人,我们慢慢的学也能够得到利益的。再跟诸位说明,其实哪有什么小始终顿圆?小始终顿圆统是方便说。目前在我们境界里确实是这样的,但是说真的?真的这里没有。不过要明白圆顿的根性是培养的,不是天生的,你看顿教里头一念不生,我可以培养。我们在一切境界里头善于打妄想,六根一接触六尘境界就分别、就执着、就起妄想,这就不是圆教的根性,不是顿教的根性。因为有分别、有妄想,当然不是圆教的根性,圆教是圆融,圆融就不会分别,分别就不圆融,不是圆顿的根性。

  但是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去锻炼,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尽量的少分别、少执着、少妄想。我们由少渐渐到无,那不就是把自己根性培养成为圆顿了吗?所以圆顿根性是可以培养的。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无论世出世间的教学,都是想尽方法来培养圆顿的根性,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学法。刚才跟诸位讲过,世间的教学是培养圆顿的,譬如说读经,小学的时候读诵不给你讲解,就是不叫你分别,不叫你执着,不叫你打妄想,就教你念,念得很熟。念的时候你心里面当然没有妄想,不知道意思也不分别,就像当唱歌一样,唱得很熟就行了。这修根本智。

  佛门里面教学,出家五年学戒,这五年不是一定五年,有伸缩性的,根性利的人三年就可以,四年就可以了,不必要五年。那个根性笨的人得十年、二十年,所以不定的。不是说一定五年,以什么为标准?是以心在一切境界上不分别执着,以这个为标准。你一年做到一年就圆满,十年做到十年圆满,五年学戒是这个意思。五年学戒是佛法里面的小学教学,好像新生入学教育,必须要经历的。这个五年东西是什么?就跟世间小学一样,学洒扫应对,在寺院里头服务大众,伺候大众修这个的。决定没有例外,你就是开了悟,开了悟也要做。六祖他真的是开悟了,开悟怎么样?还在道场里面去做苦工服务大众,每天舂米破柴做苦力的事情服务大众。他的时间短只有八个月,八个月是有老师,离开老师之后,他时间相当长,他有十五年。

  大彻大悟的祖师如是示现,他示现的用意在哪里?我们应当要明了。所谓学佛从什么地方学,从服务于大众这个地方学起,这是修福。福里面有智慧,服务于大众,自己心地清净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只有一个诚心诚意待人来做事,这叫修戒。除这个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课程,就是背诵经典,他也不求解只是背诵,而背诵的目的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也要求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像我上一次跟诸位讲的,十度齐修,我们抹一个桌子、扫个地,都是十度齐修,都是三学一次完成,这是什么?培养我们圆顿的根性。由此可知,以往古圣先贤教学法的完善,不是我们粗心人能够体会得到的,不是一般人都能够见得到的。所以古人这个修学他当然有成就,短时期殊胜了不起的成就,他有他道理在。而我们今天,这个修学所以不能成就,我们有不能成就的因素存在。这个因素要不能够消除,永远是我们修学菩提道上的重大障碍,我们应当觉悟,必须觉悟。所以细细研究大经的玄义,多少能够领略到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教化众生的苦口婆心。

  下面再看,「总相会通」,这里面又分为两科来说,「先会诸教开合,后会化仪先后」。化是教化,就是教学,我们今天一般讲教学,佛法讲教化,教化的意义比教学深,因为教学是从因上说的,教化是从果上讲的。化就是变化气质,我们的教学有了成绩,学佛超凡入圣,化凡为圣,所以教化是从果上讲的,教学是从因上讲的。仪就是方式、仪式,我们今天讲方式,就讲教化的方式,先用什么方式,后用什么方式,这就叫化仪先后。在第一段里面,会诸教,会是会通,就是融会贯通,诸教开合。这段的文很长,有些部分必须要诸位自己去读、去研究。

  请看第十五面,第八圆圈下面,「第二,一性五性别者」。这个意思很重要,什么叫一性,什么叫五性,我们要了解它。「权教明说五性为了义,一性非了义」。什么叫五性?你看第二行,「声闻性,缘觉性,如来性,不定性,无种性」,这些意思大致可以明了。权教就现前我们的程度来讲的,了是明了,一点都不错。就我们现前而论正是五性分明,那就是说哪些人具足修学的条件,他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哪些人他不具足条件,在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有成就,这是只论现前,只论现阶段,这是权教说明,确实是要以五性为标准。如此地最后这几句所说的,在第十五页第六行最后这三句,「诸圣教中,说一性者,约通相说,非真了义,具明五性方为了义」,这几句话都是就当前境界来下的断语。

  「若实教宗,则以一性而为了义,五性非了义,经说五性,约方便说」,这个话也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且取长时不作佛故名无种性,非性全无」。这个意思前面曾经说过,在真实法里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是圆实教义。不是权教所采取的,权教是承认,但是不用它,因为什么?境界太高了。修学的人没有这么高的境界,没有这么深的程度。所以,这个教义在当前用不上,暂时不取。《涅槃经》里面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华严经》上说,「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底下《法华经》里面讲,「一相一种,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这个都是说明,像《法华经》里面所以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究竟了义。但是五性在我们当前,这个现阶段当中来讲是了义,这个意思我们应当要明了。

  向下,大师给我们做了个相当详细的分析,在第十六面第六行圆圈下面,「第三唯心真妄别」,就是只就现阶段来说,跟全体圆融上来观察说法不一样。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个里面决定没有矛盾,决定没有抵触。好像法律一样,圆实的说法就好像国家的宪法,根本法,权宗讲法是现阶段的政策,我们为了现阶段某些环境当中,要制定这些法律,这个法律决定不会跟宪法冲突。但是,它不是根本法,它是补助根本法的,是维持现阶段社会秩序所必须要用的。所以权教的讲法是就我们现前阶段的修学,决定能够得利益的,叫方便法,这个方便逐渐逐渐把我们提升到真实,所以方便就是真实。这两个没有冲突,清凉大师在这个地方,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来说明目的就是在此地,希望我们能大开圆解,断疑生信,舍烦恼长智慧,这个用意在此地。这里面的文字诸位自己去读。

  倒数第五行第二句这圆圈底下,「第四真如随缘凝然别」,凝然就是不随缘,小乘人权宗,他认为真如是不随缘的,可是圆实的说法真如是随缘的,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将来到经文里面,我们可以说是处处能看到,而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的确是时时刻刻起心动念,都能与这个意思相应。

  「第五」,在最后一行圆圈下面,「三性空有即离别」,三性是讲的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执性。这三性是即还是离,即是什么?三性是一性,这是即,离是三性各别的。到底这个三性是一还是不一?即就是三性是一,离就是三性不一,决定是三,来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这是权宗与实教说法也不一样,这个不一样跟刚才所讲的道理是相同的。实教是从整体来说的,权教是从现阶段来讲,所以它说法不一样并无冲突,还是一桩事情。

  「第六生佛不增不减别」,在第十七面第四行圆圈下面,生是讲众生,佛是讲成佛。所以有许多人说,如果众生都成佛了,那众生就没有了,佛多了一个,众生不就少了一个吗?到底这些学佛的人统统都成佛,还有没有众生?权教、实教也有不同的讲法,就现前阶段我们的常识当中,你跟人家讲,这个众生成佛,佛多了一个,众生少了一个,他马上就接受,就相信,为什么?这是常识,他能够接受的,他能够想像的,他认为确实是如此。你要跟他说是不增不减,他就糊涂,他就莫名其妙。可是讲真的?真的本来是无佛无众生,怎么能说有多少?但是这个意思深。

  为什么说无佛无众生?给诸位说,佛跟众生是假名,哪有成不成?我觉悟了我就叫佛,我迷了我就叫众生。你们认为我悟了,佛就多了一个,众生就少了一个,没少,还是一个人,所以说穿了不增不减,哪有增减!可见得说有增有减是方便说,不增不减是真相。但是不增不减这个意思很难说明白,叫初学的人听起来有疑惑。所以权教是针对现实,大家都普遍能接受,都欢喜、都爱好。实教的说法,必须他自己有相当的程度,明心见性,那你一说他就开悟了。纵然没有到达明心见性,大概也差不多了,你说得出来有道理,他在理论上已经到这个程度才可以说,否则的话,没有法子讲。所以生佛不增不减,这是权实说法有差别,差别即是无差别,无差别当中说差别。

  「第七二谛空有即离别」,在第七行一开端,第七二谛空有,二谛是真谛、俗谛,真谛空,真谛讲空,俗谛讲有。即离就是二,谛是一,还是二谛是二,空有是一,还是空有是二?来给我们说这个道理,权实这个说法也不一样。

  「第八四相一时前后别」,这在第十七页倒数第六行。四相是生住异灭,它是同时的还是有次第的?权教是次第,圆教是同时。所以这个理论你只懂一个,其余的都可以触类贯通,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实相。

  「第九」,在倒数第三行,「能所断证即离别」,能断跟所断,能证跟所证是一还是二,凡是讲到即就是一,就是能所相即,能所是一。说离能不是所,所不是能,能所是二不是一。究竟能所是一还是二?权实说法也不一样。

  请掀开看第十八页第一行圆圈下面,「第十佛身无为有为别」,佛身究竟是有为还是无为?权实说法也不相同。像这些在佛法教义里面来讲,都是属于基本的教义。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佛法基本的概念,如果要是不清楚、不明了,不但在修证上是严重的障碍,就是在开悟上也是很大的阻碍,障碍你的悟门,为什么?因为你有疑。你这个疑问要是不能够解决,不但解行上有障碍,连那个信上都成了问题,断疑才能生信。大师这些开示,帮助我们建立正信、正解、正行,这个经义就非常的重要。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八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8

  「普贤行愿品」第五讲,诸位展开经本,在我们所用的这个本子,是《普会大藏经》所校订的本子,从第一页到第四十六页是这一品的玄义。原来我们是想略略的介绍过就好,而仔细去看看,还是无法省略,更不能过分的省略,因为这部分可以说是全经的精华之所在,非常重要。研经它的目的是教给我们随文入观,也就是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将经中玄妙的义理,应用在我们生活上。换句话说,要使我们实际的生活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如果我们的生活与《大方广佛华严》,完全相融相应了,我们自己就与十方诸佛没有两样,生活在一真法界的境界里面。这是佛说经的本意,也是我们修学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所以玄义我们虽然不能每句这样的细说,而其中重要的部分,我们还是不能够缺少的。

  在前一次我们讲到第十八页第一行,「佛身无为有为别」,我们今天继续再往下面看,在这一面当中还有些很重要的开示,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在十八页第七行诸位从最后一句看起,「唯第五教圆融具德,名别教一乘,今经正是第五教摄,以一一圆融包摄无尽」。这个在教相里面讲,本经是属于五教当中哪一教?第五教是圆教,《华严经》是属于圆教所摄。常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一乘法里面特别要说明的别教一乘,这到后面底下一章,我们还会详细的来讨论到。

  底下一段在圆圈的下面,「第二会化仪前后」,会是会通,化就是教育,仪是方式、仪式,我们今天讲的教学的方式,教学的方法,化法就是方法,化仪就是仪式,这是说明化仪的前后。「不晓此意,或谓如来初成说小,或初说大后方渐次,或谓初时说有,次时说空,后说中道,异解不同,故今会通一代时教,总以十门,收无不尽」。这一点的确是相当不容易理解,但是又不能不知道,不知道的这个毛病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对于世尊一代时教犹疑不定。不要小看了犹疑不定,犹疑不定是大病,它障碍我们的信心。修学的次第前面说得很清楚,信解行证这四个过程;换句话说,在第一个过程就被障碍住。当然是不得其门而入,所以这桩事情,一定要明了。大师在此地将这个问题,融会贯通以十门来说明,就是分作十条来说明。这十条的名目列在底下,「第一本末差别门,第二依本起末门,第三摄末归本门,第四本末无碍门」,乃至于「第十重重无尽门」。

  下面这个文字都是依这个顺序来说明,在倒数第六行圆圈下面,「今初」,初就是第一,「谓本末同时,始终一类,各无异说」。这几句话很重要,但是这种说法的确是很难理解,很难让我们接受。为什么会本末同时?前后不异我们得用个比喻来讲,实际上比喻只能比喻个相似、比喻个仿佛,没有办法把这个事情比喻得恰到好处,这是办不到的事情。譬如我们看电影,我们在银幕上所看的画面有前有后,这个常识大家都晓得,当放影机镜头开的时候映出一个画面,很快的这个镜头就关了,又打开是再映出第二张的画面,第一在前,第二在后,这就有前后。实际上这个前后是我们一种幻觉,不是真实的,真相,我们展开这个底片,你看底片呈现在我们面前,你说哪一个前、哪一个后?同时呈列在我们面前,所以说没有先后。如果我们以底片做为本,银幕上映的画面做为末,本末也是同时起作用,也没有先后。

  诸位可以从这个比喻里面去联想、去推想,实际上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整个宇宙人生的面面观,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不是多,一体的多面观。为什么要面面观?如果不能做到面面观,这个整体的真实相你不能明了。明了叫做大彻大悟,明了叫圆满智慧,大彻大悟、圆满智慧就叫做成佛。从此以后再不会迷惑,再不会颠倒,这样才能将苦源、苦本断尽,离苦得乐。如果诸位明白这点意思,你就晓得佛法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一切法里面最重要的无过于佛法,我们一生当中能遇到,真是古德所讲的庆幸之言,「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们想想这两句话的含义,对于自己得闻佛法是何等的幸运!底下的文字希望诸位自己去研究。

  十八页最后一行,「二依本起末门」,本是真如本性,末是现相。譬如我们作梦,能作梦的心是本,梦中所现的境界相是末。本只有一个,末有无量无边,譬如说能作梦的心只有一个,每天晚上做的梦都不一样,可见得梦境是无量无边,但是梦境是从心变现出来的。佛为我们分就是把这个归纳为五大类,这是就现相上来说的。第一类我们讲菩萨的法界,第二类是缘觉的法界,第三是声闻法界,第四是为善根众生的法界,第五是为邪定,这是依本起末开出有五类。它在这一节文字里面最后有几句话说,这几句话在第十九页第三行最后一句看起,「约法」,约法是就法来讲,「名为从本起末,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就是大乘、中乘、小乘,或者是说菩萨、缘觉、声闻,这都是讲的三乘。

  「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为一机先大后小」。机是机感,就是众生,如果就众生的善根福德上来讲,那就不相同了。有大乘的根机,有小乘的根机,有凡夫的根机这个不一样。为什么先大后小,而不是先小后大?佛度众生先度根机成熟的众生,先度他,然后再度不成熟的众生,所以,佛这一出现世间首先就讲《华严经》,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启讲《华严》。然后再从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这个顺序,这个顺序的意义不难明了。譬如说我们现在要想办教育,诸位想想,你办教育首先应该办个什么学校?从幼稚园办对不对?一般人观念一定是这样的,我们办教育从幼稚园办、从小学办,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似是而非,为什么?你要办教育师资从哪里来?现在讲我们办个小学能找到师资,为什么?国家替我们已训练好了,有师范大学年年毕业的学生,我们请他来做老师就可以了。

  如果你在一个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师资,你怎么办?所以先办什么?先要办师资训练班,我有了老师才可以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所以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人,他想办教育,第一个要办的就是研究所,最高级的,办了二年、三年的研究所,研究所里面培养的学生,然后我再办各级学校,他们就是师资。诸位晓得,张晓峰先生他在台湾办的文化大学,现在相当的成就。他办学校也相当的艰苦,他最初就是办研究所,研究所招收大专毕业的学生来培养他们。研究所毕业之后他就办文化学院,就用这批学生做老师,于是这么多年来逐年的发展,形成这样规模的学府。

  释迦牟尼佛要想在这个世界教化众生,他也是先办研究所,即二七日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开《大方广佛华严》的法会,这就是办研究所,所以先大后小。因为初学的众生无量无边,还用不着佛陀亲自来教导。佛陀的学生来教导那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先大后小的意思。尤其是我们在本经里面所看到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在哪里教化众生?我们展开经卷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恍然大悟,原来这些菩萨们,佛的弟子散布在人间,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在那里代佛教化,普度众生。可惜的是咱们肉眼凡夫就说当面也不认识,如果你要是开了悟,你也入了境界,这些诸菩萨你都认识;换句话说,你天天见面,一天不知道碰到多少。你才晓得完全入了佛华严的境界,这是说明先大后小。

  譬如我在过去也很想办佛学院,有不少人来给我建议,希望办佛学院,可是我们就是财力有限,场所太小,没有法子。但是要想办佛学院,当然首先要办师资训练班,就是办研究班,培养五六个、七八个研究生,以二、三年的时间他们成就之后,我们再办佛学院,再普遍的招生这才能有成就。也许要问,办佛学院到外面聘请老师不行吗?诸位必须要明了,外面聘请老师教研究生可以,教小学生不可以。原因在哪里?从外面请的这些专家,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所修的法门,虽然都是修学佛法,他里面确实存在着宗派、法门的差别,这样是不适合初学所需要的。初学人接触这些大善知识,譬如说接触禅宗的善知识,他一定教你学禅;见到教下的善知识,他一定劝你去研究经。这个样子这初学的人变成一种无所适从,到底走哪一条路好?到底跟谁学好?反而造成修学上的一种错觉,一种迷惑。初学的人只能够指出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诱导他向前进,这是对初学。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初学要专攻,到大学这才博学多闻。

  这个教学普遍度化众生,是先小后大,像善财所示现的榜样,先跟文殊菩萨,只跟他一个人,学成了以后再去博学多闻,这是五十三参。诸位要明了这个意思,你才晓得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他在这个教学,我们今天讲教学的制度,这个化仪,仪式就是教学制度。今天讲法就是制度(学制),这个构想太圆满,他要教化众生先办研究所,然后再办小学、中学、大学,用研究所的学生来做师资,你看这个构想多么圆满!研究所的学生毕业了之后,立刻就办各级的教学,善财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最后也到研究所毕业。

  初学,自己教初学是没有问题,初学的学生如果是太多了,不是一个人能够照顾得了的,那就需要人帮助你;换句话说,要聘请教员。这些教员如果是自己的学生,跟自己的见解完全相同,思想是一致的,你的学生去教,也等于你自己去上课没有两样,所以学生才能够收到教学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台湾将近二十年来,大专佛学讲座里面我们已经证实了。有些讲座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星期,居然可以排上十几门课程,讲十几位老师为学生讲解,各讲各的。学生当中有反应来告诉我,他说我们好像听很多人在那里讲演比赛,讲完之后我们不晓得要学哪一个法门,因为指路的人太多了,一个人指一条,究竟哪一条好?反而起了疑惑。

  更糟糕的是他退心不学佛了,这可是遇到里面有抵触的,譬如学禅的,他是标榜禅,唯有禅好,其他的都不行,互相的排斥,互相的毁谤。初学的人一听他不信了,说我想学佛,还没有入门就听到你们在里面打架了,在里面争论是非,这种是非场合,最好我退出,我不要参与了,反而叫人退心。所以在我们这个地区,大专讲座办的最有成就的台中慈光图书馆,慈光图书馆的讲座所以能办得成功,就是遵守佛的仪规先大后小。这个大专讲座就叫小,李老师先训练自己的学生,把自己的学生训练了几个之后办大专讲座,大专讲座他也开六门课程,自己教一门,其余五门让学生来教,这个学生代他教,所以六个人一个思想,六个人一条路,这样学生到那个地方去接受短时期佛法的教学,他能深得利益。为什么?他解行都能够专一,虽然是六部经六个人讲,一个方向、一个宗旨,一鼻孔出气。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先大后小学问之大,构想得圆满。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将来自己要想普遍教化众生,你要留意着,佛陀这个办法高明。

  「三摄末归本门,依无量义经,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乘」。这是普遍的教化众生,等于说是办学,办学校,研究所的学生毕业出来之后,我们就正式来办学校,来教化广大的众生。摄末归本门,末是什么?末是小学,本是大学,你们想想看这个题目,依本起末,最后摄末归本门,这个教学制度才是圆圆满满。这两条为主、为总,后面是比喻。

  「四本末无碍门」,本末无碍这个里面通论总有五位,在第十九页第七行当中,诸位看「通论总有五位」,这五位的名字在此地念一念,「根本一乘,如华严经」,诸位晓得《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一切法都是从《华严》流出的,好像一棵大树,《华严经》是树根,是树的主干,一切经无量法门是这棵树的枝叶,所以《华严》称为根本法轮,根本一乘。第二「密意小乘」,第三有「密意大乘」。这个两种我们今天称之为密法。第四「显了三乘」,我们今天讲的显教,这个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乘。第五「破异一乘,如法华经」。异是异见,破是破坏种种的异说,破他的种种的邪思,也是一乘法。如《法华经》,《法华经》是一乘,《华严经》也是一乘,性质不同。可是如果要不破异见、异解,你就不能回归到根本一乘。我们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对于佛教学的义趣就能够体会到。在一代时教当中,四十九年教化当中,你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会晓得,佛说这句话,佛做这桩事情,他是什么用意,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他这种做法功德、利益何在,都能够明白而不疑惑。

  第五就在圆圈下面,「随机不定门」,这教学在方法上讲千变万化,一定要随顺众生的根性,不是一个方法就能够教好一切学生,不行。所以现在每个学生他的智慧,他的性情,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志趣,他的能力,老师统统了解,只有十个人。所以他能够应机施教,这个学生我用什么方法教他,那个学生我又用什么方法教他,个个成就。一个老师最大的能量,不能超过二十个学生,二十个以上就没有法子应付了。今天我们这个学校里面,每一班五十、六十,你说老师有什么办法?看看作业本也只有勾一勾就算了。你说学生作文本子一个星期作一次作文,有六十个学生六十本,一个老师要花多少时间去看、去批、去改去?他没有时间。所以马马虎虎看一下就算了,对学生的确是无法照顾。如果这个老师只教十个学生,你看看他改作文本就很有味道。他有的是时间,分量不多,每一分东西他都能详细的去看,看得很仔细,改得很仔细,学生怎么不得利益?这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所以不能教多。

  教学跟讲学不相同,我们讲经这是讲学,讲学是什么?讲者只归讲,听者只归听,讲者对听者不负责任,所以再多的人不妨。教学不一样,教学的人要负责任,所以人数不能多道理就在此地。你说我们古时候寺院里面,有讲学、有教学,教学、讲学可以连在一起,讲学来听的听众,听完之后他回家去了,他自己顾他自己去了。教学受教的这些学生他必须跟老师生活在一起,他所听到的经论,老师一定安排时间让他复讲,或者教他写听经的笔记,提出他的心得、感想,老师来给他修正。所以教学跟讲学是能够连在一起,不必另外开班。台中李老师当年教学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你看他讲经的讲堂,前面两排是他学生坐的,一般听众三排以后,前面两排就是他教的那些学生,那个座位是有固定的,别人不能坐。现在无论在学校,无论寺院里面讲经,或者佛学院的教学,都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因素我们不能不明了,那就是已经没有办法做到随机教学。

  第六「显密同时门」,有很多人他不了解,他学密就排斥显教,学显他就排斥密法,这是错误的,他不晓得显密是一不是二。所谓密是显之密,所谓显乃是密之显,它是一不是二。如果明白了他就不会排斥,他晓得法门无有高下,殊途同归。此地这几句大师为我们解释,「若异闻互知,是显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秘密,密显同时,亦无前后」。这迷的时候有秘密,前面说过,这五位里头有密意小乘、密意大乘。譬如我们现在在此地讲经,我们有许多听众在此地,所讲的、所听的这是显,大家都听得很清楚,但是你的感受是密,你的心得是密。为什么?你所得的心得跟他的心得未必相同,我听了我有这个悟处,他有另一个悟处不相同,这就是密,密是互不相知。看经也是如此,你看这个经的讲义,这个注解摆在面前,我们十个人来看,教他来讲讲,这十个人讲都不一样。你在这里看,这是显,大家都看,一样的;有人看的意思深,有人看的意思浅,这就是密。有人看的意思圆,有人看的意思偏,这就是密。试问问显密是不是同时?

  第七「一时顿演门,上来诸门,随一刹那一时顿演」。演是表演,演是呈现,前面所讲的六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无不是同时显现。我在此地跟诸位讲,多从比喻上来说的,本记住真如本性是法性,末是法相,面面去观察才能看出这么多的花样。真是经题里面所形容的,杂华严饰,好像我们一个人身上戴了许多的花,看得很美,杂华严饰,饰的什么?饰的是一个人。

  第八「寂寞无言门」,这里头有六义,诸位自己去看。寂寞无言是真实的。请掀开第二十页第一行当中,有两句话很值得玩味,「两佛相见,寂无所言」。佛跟菩萨两个相见有言,有问有答,菩萨有所不知,向佛请教,佛就会给他开示。两尊佛要见了面,一句话都没有,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疑,没有问,无问也无答,心地都是清净光明,像两盏灯一样,这个灯照那个,那个灯照那个,都是圆满光明,一句话也没有,这两句话很有味道。这个无言跟诸位说不得了,无言就是一念之中,十方三世无量无边所说的诸法,一念当中都呈现出来,什么都不必说,一切是法尔如是。

  总结里头有两句,诸位细细看看,二十页第三行第二句开始。「故说如来不说一字,不说即是真实说也」。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意思,凡是能够说得出的都叫方便说,我们要从方便法里面去悟入真实,真实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但是没有言语,这个真实的没有言语,没有念头那是真实,不起心不动念是真实,于法性完全相应。这个地方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种道理来看,如果你把它看作一种道理来看,那你是错了,你是不得其门而入。应该要把它当作事实来看,你要晓得这个事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这样训练。无论是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事情训练什么?训练在一切境界里面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去练这个,这是最高的修学秘诀。心行处灭就是在一切境缘当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不是不接触,接触,六根对外面六境统统接触,自在的接触,接触里头如何?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没有妄想,这就叫心行处灭。这种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楞严经》里面讲楞严大定,就是《般若经》里面的文殊智慧,就是《华严经》里面的普贤大行,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修。

  所以诸佛如来跟我们什么两样?一点两样都没有。你看释迦牟尼佛《金刚经》上示现,每天到时候也穿衣,也托钵,也到外面乞食,跟一般人完全没有两样。他何以称之为佛?别的出家人何以称之为凡夫?不同的就是他六根触境没有妄想。凡夫才接触境界妄念就生,不同的就在此地。几时我们也能够像佛一样,在境界里头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自己就入了佛道,就契入了一真法界,就证得了无上菩提。所以说修行修什么?就是修一个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没有一样不明了,没有一样不是自在受用。事相上是显,意思是密,显密圆通,这是诸佛菩萨。言说,心动了念才有言说,心没有念有什么言说?所以无言说的时候,实相现前那叫真实说。

  佛门公案里头有,释迦牟尼佛为大众说法,文殊菩萨当维那,佛才一升座他就楗槌一敲,就唱出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台了,一句话没说,真实说。无说之说是真实说,有说之说是方便说,如果诸位能够在方便当中体会到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方便即是真实。换句话说,对佛来说不管他有说无说,都是真实的,对我们来讲佛无说是真实说,佛有说是方便说。真实说是什么?我们不懂,所以才方便说。真实说懂了就不必方便说了,那就是前面所讲的两佛相见,寂无所言。

  第十「重重无尽门者,上之九门,随处随时,重重无尽皆无前后」,这句话一定要记住。「后之二门」,这个后之二门就是第九「该通三际门」,第十重重无尽门,这叫最后的两门,「正是华严甚深境界,融取前八,皆此大用,若离前八,无可重重」。换句话说,这个十门就是一桩事情从十个方面去看,它的确是一。我们从哪里去看?随便什么事情,从一个人去看,你看看这十个意思具足。从一个事情,我们抹个桌子,你去看这十个意思具足。一草一叶,乃至于一微尘,你去看还是十个意思圆圆满满,才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是玄义里面第三个大段,「所诠义理」,经是能诠,义是所诠,这就说这部经里面玄妙的义理,它的玄义、道理。我们把前面这几行念一念,「已知此经总属圆教」,教门权实里面我们去观察,《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圆教。「未知圆义分齐云何」,虽然是圆教,圆教的教义是什么?分是分别,齐是等齐,圆教的教义,它在五教里面应该怎么说法?这是问到分齐,它分别跟哪一个能够等量齐观。下面再说明,「然此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下面是比喻说不必讲,这个几句我们可以看到属于圆教的大概,圆教什么?圆满究竟决定没有欠缺。

  在二十页倒数第八行当中看起,这里几句很重要,「故此圆教,语其广包名无量乘」,这个记住圆教也叫做无量乘。「语其甚深唯显一乘」,所以一乘法是从它的深度讲,如果从广度讲它是无量乘,为什么?它无所不包。一乘有二种,同教一乘,别教一乘,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同教一乘,同顿同实」,同是像禅宗所讲顿悟,顿修顿证没有阶级,没有次第,这个叫顿。同时真实法,无有一法不真实,凡所有相皆是实相,这是同教一乘。

  我们现在要谈的是谈别教一乘,同教一乘是总目,别教一乘是总之别,换句话说,也就是详细的来观察,来解释一乘法。「别教一乘,唯是圆融具德法,以别该同,皆圆教摄」。这是我们要看圆教,大的方面来看,总相是同教一乘,别相我们叫别教一乘,总别统统是圆教,总别是一体,是一不是二。譬如说我们一个人,这个人身总相是人,别相有头、有手、有足、有身,头上还有眼睛、有鼻子叫别,总别都是一体。从别教一乘,你就能够看得非常详细。

  底下说「略有四门」,再把它分为四方面来观察。第一「所依体事」,体是理体、本体,事是事相,换句话说,就是性相,体性、事相,法性、法相,体就是法性,事就是法相。我们要想观察,当然离不开性相,离不开体事。「二摄归真实,三彰其无碍,四周遍含容」。从这个四方面观察,这四方面每一方面又从十个角度去观察,「各有十门,以彰无尽」。你要说诸佛菩萨他心清净,在一切法里他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你要说他对事情看不清楚,你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对于一桩事、一个问题,能不能看得这么清楚?其他的前后我们都不谈,就谈这段里面讲的,你看人家看从四十个层面去看,人家不比我们清楚吗?我们对一桩事情,一面都没看清楚,人家要看四十面,真是观察得细密。

  我们只看到表面那是个人,人家连毛细孔里头什么东西都看清楚,怎么能比得上佛菩萨?他有智慧,我们愚痴;他仔细,我们粗心。什么叫细心?清净心就是细心,愈细愈清净,愈粗愈烦恼,粗心的相就是烦恼,细心的相就是平净,平等清净,那是细相。他观察不是分别,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他像镜子一样,一照照得清清楚楚,所以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起心、没有动念,就没有一样不知道。给你说出来这么多的层次,他照见。我们对一切问题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用心去看结果怎么样?还是看走了眼,还是看不到。所以我们读这些大经,我们自己要想契入法界,听佛说了这么多事情,仿佛也了解这么个境界,如何才能契入?心清净才能契入,才能够见到这么多的层面,才能够觉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换句话说,对于整个人生宇宙面面观,没有一面没观察到。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自然照见,用意识心见不到的,意识心里头没有智慧,用意识心是用分别心去修行。

  佛在楞严会上跟我们讲得很详细,算你走的路很正确,不偏不邪,你也只能证得个阿罗汉果。阿罗汉怎么样?没有开悟。什么叫没开悟?《华严经》所讲的境界他都没有见到,我们今天在读经刚才讲,好像是明白,其实呢?其实我们也没见到,为什么没有见到?因为你用的意识心,不是佛华严的境界,道理在此地。几时我们自己能舍意识心,就是舍心意识,这个境界就现前。现前之后,与诸佛如来所证的境界一模一样,你们想想看,佛跟佛见面还有什么话好说!大家都一样。如果你要是见到佛:我证得的境界跟你一样,叫废话,你就又起心动念了。所以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

  底下我们接着看,「今初,第一所依体事,略有十对」。名目在底下,「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境是境界,智是智慧。「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应感」。大师在此地,只将前面的两对做一个简单的解释,后面,如果前面两个你要是明白了,后面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就不必细说。这个地方我们念一念,教,在佛在世的时候,就是佛所说的叫做教,佛灭度之后,佛不在世了,记录下来、整理出来的经典就叫教,教现在讲的话指经典。经典是文字,文以载道,这文好比车子,车是工具,里面装的什么?装的是道。

  车是能装,道是所装,所以这个文字是能诠,道是所诠。「教即能诠,谓前五教乃至光香一切法等」。这都是讲教,说到光、说到香,那就是六尘都可以说是教,不仅仅是文字,都能够载道,都能叫你从这个地方去悟道。义是所诠,这个里面所说的一切义理,佛在四依法里面给我们说明,「依义不依语」,会学的人在经论里面是体会它的义理。领纳于心,不死在文字里面,是依义不依语,晓得语言文字是工具,我不要这个东西,我所要的是车上所装的那些货物,我不要你这个烂车,我要货物,这是会学的人。

  「理即生空所显,二空所显无性真如等理」。理就是法性,法性如果你要是能够修到人我空,显出一部分。二空是人我空,法我也空了,就能显出全部分,实际上三空,空也空才能完全显示出来。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虚妄执着,人我也不空,法我也不空,样样都以为这是实在的,坚固的执着,这个理你是决定见不到的。你要依照经典为别人说,说得再好总是隔靴搔痒,还是要差一层,总是隔一层。不是你自己亲证的境界,你是道听涂说,听别人讲的,你自己没有亲自去体验过,听别人说的,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

  「事即色心身方等事」,这一切境界之相叫事,这是把教义一对,理事一对做个简单的说明,下面境智、行位、因果一看就明了。境是境界,境界是所对,智慧是能对,智慧浅对的境界比较劣,智慧要高境界就殊胜。譬如说一切事相是境界,一切人事都是境界,我们很愚痴,我们用好恶之心来对境界,这个境界很粗,现的凡夫境界。如果我们以清净心、平等心对现在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一真法界。境界就是境界,给诸位说,没有十法界、也没有一真法界,同样就是这么个境界摆在眼前,佛看这个境界,佛的感受是清净心,所以叫一真法界。菩萨看这个法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迷惑颠倒,他兴起大慈大悲,无条件的为一切众生做增上缘,菩萨境界。

  我们用欢喜心看这个境界,一切境界是美好的。换句话,我们用瞋恨心看这个世界,一切面目都可憎,可厌恶的。境界就是一个境界,是你心里的感受不同,才现十法界。所以说境随心转,境永远是一个,随你的心在转,你的心清净,境界就清净;你的心染污,境界就染污。你的心好,境界就好,你心坏,境界就坏,实际上境界根本就没动,这叫做境随心转。这是事实,一点都不假。所以你在境界里感受晓得什么?晓得自己程度,我对这个境界还有欢喜,还有厌恶,晓得我是凡夫。我看到这一切境界都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我看到所有的人都是善知识,你是菩萨。那个杀人魔王,一天到晚起心害人的,你看他也是好人,那是菩萨眼睛看的。为什么他是好人?你看到他所做的那些恶事、恶行、恶言,有很多人从他那里开悟、证果,他不好谁好!

  《金刚经》上看歌利王,歌利王是魔王,歌利是印度梵语,王是中国语,这个名词叫梵华合译,歌利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暴虐,我们中国人讲暴君,无恶不作。忍辱仙人好人,他在山上修道又没得罪他,他看到他生气,凌迟处死。什么叫凌迟?是拿着刀割肉一片一片的割,这样把他割死。忍辱仙人看他好人,大善知识,考验自己功夫,这个里面不生瞋恚,忍辱波罗蜜圆满了。没有他的考验,他不能成功,所以歌利王对于忍辱仙人来讲,是忍辱仙人的大恩人,是忍辱仙人的大善知识,没有他,忍辱波罗蜜不能圆满。你说好人、坏人界限在哪里分?哪有什么标准?没有标准。

  提婆达多,我们凡夫看他恶人恶极了,释迦牟尼佛的大善知识。《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里面,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没有提婆达多,他不能成佛。菩萨眼睛里面看的跟我们不一样。境智一对!我们讲这个人坏,谁坏?我们自己的心坏。要用一个坏心去看那个人,那个人坏,我的心也坏。忍辱仙人看歌利王是大善知识,所以他自己成为大善知识。释迦牟尼佛看到提婆达多是佛,他自己成了佛。这个道理几时我们才能会通,几时我们才能得到受用。行位,行是修行,位是地位,这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都是位,你要不修行就不能把你的地位向上提升。这个因果、依正、体用、人法、顺逆,这不必说了,感应,有感则有应,感应道交。

  「第二摄归真实」,第二十面倒数第三行圆圈下面,摄归真实。我们也把这个文念一念,「即上十门皆是真空,顿绝诸相,非色非空,无即不即,无相不相,无得不得,言迹顿绝,此绝亦灭」。即上十门,就是教门权实里面所讲的十门,从本末同时门到重重无尽门,是讲这十门。这十门无有一门不真实,正是所谓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何以故?因为这个十门都是真空。因为这个十门都是顿绝诸相,非色非空,无即不即,无相不相,无得不得。这些话大概我们听了愈听愈迷惑,他说的什么?我们现前就用电视机这个画面来做比喻,这个画面,你们想想是不是具足前面的十门?从本末同时到重重无尽,你们在电视画面上是不是能看得出,这个十门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果你要看清楚了再想想,是不是真空?是不是顿绝诸相?这个画面相即非相。非色,萤幕上本来没有画面;非空,这个萤幕上现在又现的有画面,虽然现的画面还是没有画面。如果真的有画面,你把电视机关起来,它还是这个画面,那才叫真的。录放机、电视机打开了才有,关起来就没有,可见这个画面不是真的,是非有非无,是无相无不相,你要从这个地方去参透,那就是言迹顿绝,此绝亦灭。如如的实相就呈现在你面前,而你自己现前的心叫清净寂灭,一念不生。佛所讲的这一切的现相,真是了了分明,就在眼前。

  经上有几句话,大师引用在此地说,「故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取是讲取舍、采取,见是讲见不见之见,无见也无不见,无能取也无所取。「性空即是佛」,佛是大觉,心性空寂,朗然大觉就现前。所以六祖大师他有那么大的智慧,觉就是智慧,他的大觉智慧从哪里来的?他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是性空,他的心里面清净一尘不染,「何处惹尘埃」,他心清净一尘不染,所以他有大觉,他即是佛。在六即佛里头,我们不敢讲他是究竟佛,他决定是分证位佛,分证即佛。「不可得思量,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着」。这两首偈很好,我们如果明白事实真相,我们就不会生烦恼了,为什么?在一切境缘当中你没有得失心。你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你有得失,所以你才有烦恼。得到欢喜,失去了悲哀,你就烦恼。

  如果你要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没有得失,得到没有欢喜心,你的心清净,心是空寂的,本来无一物的。失掉,心也是清净的,还是本来无一物的,晓得一切法当中无得亦无失。你看这个心多清净!所以这个得失,在百法里面属于不相应行法。它这个范围包括得非常广大,不但在一切境界里面的得失,包括你心里面感受的得失,统统包括在这里头。外面境缘上确实没有得失,为什么?一切法体性皆如是,皆不可得。我们心里面所有的念头也是不可得,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也是不可得,不可得你说你得到了,是愚痴;不可得你说你失掉,那你是更颠倒。所以没有得失,无得失当中,你起了一个得失的妄念,给你带来无量无边的烦恼,你这个烦恼是自己找的,自作自受。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在境界里所生的妄念。你要晓得在一切境界里无得无失,佛也不可得,饿鬼、地狱也不可得。遇到佛了不生欢喜心,遇到饿鬼、地狱没有瞋恨心,为什么?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你的心是清净、光明的,成就你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事实真相。

  所以佛在本经里面给我们说,你要是知道,「若知一切法,体性皆如是,斯人则不为烦恼所染着」。这个话说得多清楚、多明白,不染烦恼的就是佛菩萨,这就是把自己境界,岂不是提升了吗?其实说提升也是方便法,不要到那时候还真有个佛菩萨可得,那又错了,那你又掉下去了。所以叫你依义不依语。我们凡夫所谓讲怎么都入不了境界,就是什么?依语不依义。听经不开悟,看经不能证入是依文不依义,天天在经文里头打转转那有什么法子?而不知道这意在言外,意在文字之外。你要是能悟入,每一个字、每一句里面这个义理无有穷尽,一个字一句话,你要是把这义理来说,你说上个三大阿僧祇劫都说不完。为什么?义是称性的,法性是无尽的,所以义是无尽的。因此可知,会学的人是要悟入它的义理,不会学的人学文字、学语言。会学的人是学义理,悟入义理。

  底下一段,这是讲他无碍,「彰其无碍」,在第二十一面第一行圆圈的下面,彰是彰显,就是很明显的意思。诸位必须要仔细去观察,清凉大师给我们讲的这些话他有层次,你要看出层次,你才晓得他所说的是无量法门。前面跟你讲的十对,是说四门里面各有十门,每一门里头都有十对。「彰其无碍,然上十对皆悉无碍,若事理相望,成事理无碍」。我们讲理事无碍是一样的,理事、事理是一样的。「若余相望,便成事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周遍含容,彰其无碍是说理事无碍。底下讲「总有二门」,把它分为两个大段落来说,「第一正明无碍」。就是正式给你说明,前面这个十对教义、理事、境智、行位一直到感应,统统是无碍的。「第二彰其所以」,所以是说明理由,为什么无碍。讲正明无碍底下也分十门来给我们说明,说完之后再把它的理由说出来。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这是一个段落。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09

  「普贤行愿品」第六讲,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一页,从第一行看起。昨天我们讲到「所诠义理」,这段文字比较长,但是在玄义里面它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读经,世尊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由此可知,义理是我们修学关键的所在,前面在别教一乘里面我们说过,所依的体事,摄归真实。

  今天我们看第三,二十一面第一行圆圈下面,「第三彰其无碍者,然上十对皆悉无碍,若事理相望,成事理无碍,若余相望,便成事事无碍,今且辨」。辨就是辨别,事理无碍,这里又分为两个段落,前一段说明无碍,正式的说明无碍,后一段落将所以然的道理给我们说出来。前面一段又分为十个小段,这个十门是小段,分为十小段,十小段的名目就列在此地,第一是「理遍于事门」,第二是「事遍于理门」,一直到第十「事法非理门」。这个也是像前面一样,所说的就是一事一物的面面观,愈观察愈是深入。

  我们从第四行的当中,你看「今初,理遍于事者」,这个理与事,诸位必须要记住,理是讲的法性,也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事是讲的法相,哲学里面的名词叫现相。由此可知,性相是一不是二,明了性相圆融,这个智慧才真正叫开了。理是一个,相有无量,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无量的相是一个理,就是一个性。我们前面曾经以梦境来做比喻,能作梦的心只有一个,好比是法性。你每天所作的梦都不一样,所以梦中的境界相无量无边,那就好比是法相,无量无边的法相同一个法性。诸位想想,现在这段就是说性相无碍,性虽然是一,不碍诸相发挥,诸相发挥绝不碍性的纯一,这就是理事无碍,理遍于事。

  此地大师跟我们说得很清楚,「理无分限」,分是分别,限就是界限,真如本性里面决定没有分别,没有界限。换句话说,如果你在一切境界里头不分别,也不立界限,你就是真心用事,你就是佛。佛跟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就在此地,凡夫在一切境界来讲划界限、起分别。本来没有分别、界限,你偏偏自己去制造分别界限,换句话说,你本来是个佛,你要把佛位子降下来去做凡夫,这不能怪别人。

  「事有分限」,为什么?事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它是生灭法,生灭法本身就是界限。为什么?生不是灭,灭不是生,它就有分别,既有分别,当然就有界限。由此可知,凡是法相,这十法界依正庄严这法相,法相都是有为法。诸位研究过百法,《百法明门论》里面,前面九十四类都叫有为法,后面六种虽然讲的无为法,那个无为法是跟有为法相对建立的。由此可知,那个无为还是有为之无为。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才真正理解,佛在《般若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说虚妄?就是它有分限。好像我们作梦,梦中的境界是有分限的,昨天作的梦跟今天的梦不一样,这就是有分别、有界限。

  现在是无分限的理,法性,「遍分限事」,周遍法界,周遍法性,法相是从法性里面变现出来的,能变是真,所变的是幻相;如果你要明白它是幻相,幻也是真。所以觉了之后为什么说它是真?因为是那个法性的相状。就好像说我们不知道心是什么,真的,心在哪里不知道。作梦的时候想想,梦中那个境界就是心,这一点都不错,整个心化成梦了,梦就是心,心就是梦。你真正觉悟了那个梦就是真心,所谓真心在那一刹那当中的样子。以此类推,我们现前这个森罗万象,摆在我们面前,整个境界相就是我们的心现前的样子,就这么回事情。要说你心在哪里?尽虚空遍法界,现在我的心就是这个样子。这跟作梦一样,没什么两样,所以禅家讲的「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个话没错。

  你要真正觉悟了,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的心相,全是自性变现之物,正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离开分别执着,外面这个境界相又变了,又不一样了,这才有十法界不同的相,十法界不同的区分,不同的相状。这个理甚深,确实不是我们常识能够理解的。但是这个理是可以证得的,不是不能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清净心才能理解,心愈清净这个理愈明显;心愈不清净,这个理就愈混浊,就是愈不容易明了。这个面面观第一条是总纲领,这是诸位要记住的,凡是说十门或者十门以上,第一门都是总网领。

  这个地方给我们讲,「以其理性不可分故」,理是一个整体。「一一纤尘,理皆圆足」,再小再小的微尘,从一微尘里面就能够见到圆圆满满的法性,一见就一切见,一切皆一,一皆一切,这个后面还会讲到。这个理对我们修学人来讲,是非常重要,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才晓得明心见性不需要博学多闻。为什么?一一纤尘,理皆圆足。可以见理,但是见得不圆,见得不足,不足就是有欠缺。如果在一纤尘当中,就一微尘当中我们都能够见到圆满具足的法性,那这个问题简单,这就是说明,你自己修学自行是一门深入,不要找麻烦。你在一微尘当中见性,见性之后你再放眼法界,法界一切事理无不通达。六祖大师就是个好榜样,他听人念《金刚经》,大概只听了五分之一,《金刚经》全部也不过是五千言,他才听了一千多个字,这就是一纤毫当中他就悟了圆满具足的法性。这不是例子吗?悟了以后,世出世间一切的法相他都通达了。如果要是不通达,别人要是问他佛法,他怎么能答得出来?怎么能给人家解释得那么圆满!所以问题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成就,不见性就是没有成就。

  所以学东西一定要专,根性利的人不但专,而且他精简,根性大利。中等以下要专,但是太简了不行,为什么?不容易摄心。前几天有同学来问我,我们平常应当要背诵哪些经论?在美国达拉斯他们同学写信来,也来问我应该要背哪些经论?我给诸位选的是《华严选读》,你们要是喜欢背,可以背这个东西。这个小册子里面,第一部分是《华严纶贯》,那不是经,是《华严经》的大意,我们前面曾经讲过,第二部分是「净行品」,是《华严经》里面的戒律。第三部分,就是「普贤行愿品」里面的「观自在菩萨章」。这一章我们所用的版本,是用的金陵刻经处带注解的版本,所以有经文、有注解,分量不多,其实连经文带注解都可以背诵。第四部分就是「普贤行愿品」最后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华严经》里面必须要背诵的一部分。

  除这个之外,我们还选了《净土十要》之一,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这一次我们印了一个小册子,后面附的有《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四十八愿,我们要背。不但要背,希望诸位依照四十八愿自己也这么发,如果自己也发了四十八愿,你就跟阿弥陀佛两个志同道合,阿弥陀佛是这个心愿,我也是这个心愿。你不往生西方,谁往生西方?你不生极乐国土,谁生极乐国土?这两本必须要背诵,连序文都要背诵,全部要背过,这是我们华藏基本的课程,必修的课程。除这个两本之外,我们所用的皈依证后面,附带有六祖大师《坛经》里面一章,「传香忏悔章」,那一章也很重要一定要背诵,六祖大师的无相偈也要背诵,这是我为诸位同学所选择背诵的部分。这两本小册子我们图书馆有流通,讲堂有流通,在国外洛杉矶、达拉斯跟纽约,都有流通的,诸位可以就近去请经。

  唯有经文熟透了,义理才得发明,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常生智慧。因为你在生活当中,时时刻刻能够提起观照的功夫,照见诸法实相这是智慧现前。如果以禅家来说就是头头是道,道是什么?道就是理,就是在事上见到理,在相上见到性。头头是道就是处处见性,左右逢源,见性就叫成佛。明心见性,见性就是佛,所以见性成佛,成的这个佛是六即佛当中的分证即佛,你说这样的功德利益是何等的殊胜!这是我们今天在此地读到清凉大师的教诲,告诉我们一一纤尘是理皆圆足。所以我们有这两本小册子够了,这一生就可以能够成佛作祖了。我们选择这两种小册子,就是中等以上的人都可以修学,不必再旁骛。

  第二来讲「事遍于理门」,前面说理遍于事,性遍于相,性既然遍于相,相当然也遍于性,这是说「有分之事」,这个分是区分,种类不同。「全同无分之理」,古人有个比喻,好比是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这个我们确实比较好懂。古德是把金比作法性,器比作法相,我们到银楼去参观,你看它那个金形形色色的那些样子,种类之多不胜枚举,但是每种花样都不一样。虽然都不一样,试问问它的性质都是黄金,花样虽然多,但是统统是黄金,没有两样。这个意思就是事遍于理,相遍于性,就像这么一桩事情一样。

  「若不全同,色不即空,故一小尘即遍法界」。小尘就是一微尘,微尘是最小的,一微尘的相也遍法界,为什么?它与一切诸相同一个性质。什么性质?就是空相。这是总相上说,好比说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金器它一个相,一个相叫金器,戒指也好、手镯也好、项链也好,什么样的花样都好,它是一个相就金器,金之器。同一个法相,同一种性质,这性质就是怎样?就它没有自性,它本身没有自体,没有自性,自性就是法性,这是在事上能见到性。《心经》里面说得很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个色是讲的法相,空是讲诸法的法性,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性相不异,不异就是没有两样。所以才给你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说的这个道理。

  「由上二义互该彻故,皆同一性」。性相哪有两样?既无两样,诸位就必须要明了,如果在法性或者在法相里面要是起分别执着,你说是正当的还是错误的?前面跟诸位说过,就是在二十页第一行给你们读过,「两佛相见,寂无所言」。六祖大师这个心里面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个心多清净,他为什么那么清净?因为他晓得性相不二,所以在这里面一切分别、执着、妄想都断了。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这个心之不得清净,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总以为什么?性不是相,相不是性,虽然念了几天佛经,听说有这么回事情,实际上在境界里面依然迷惑颠倒。怎么晓得依然迷惑颠倒?因为你还是分别执着、打妄想。这就是没有真正参透,不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皆同一性。性是自己,同一性就都是自己,不要以为这个身是自己,那个不是的,错了。

  你们想想作梦的时候,整个梦境就是自己的心变现的,你在梦境那个身是我,这个椅子不是我,那个人不是我,岂不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到你一觉醒来仔细想想,全部都是我心变现的,自己是自己,那个人也是自己,山河大地都是自己,没有一法不是自己。自己跟自己还打什么架?自己跟自己还有什么分别执着?佛常以梦境来做比喻,确实梦境对于事实真相很接近。因为我们眼前十法界森罗万象,是我们真心所变的境界相,就是法性的相,我们叫法相。作梦,梦是意识心,就是第六意识心相,唯识家里面所讲的第八识的心相,作梦是第六识的心相,很仿佛,所以从这个境界里面,去仔细参究,确实会开悟的。

  下面引「出现品」一段经文,说明事遍于理。「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说都无所成」。是把这个意思说得很清楚、很明白,由此可知,清凉大师给我们所说的,都是发明经中深奥的义趣。底下这个两行我们把它念下来,「经云:譬如虚空无成无坏」,这是从比喻上来看,虚空没有成,不能说它成,不能说它坏,为什么?因为它是一性无性,一性是真性。无性是无分别性,也没有执着性,无一切虚妄之性,这一切即是佛性。佛又曾经给我们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性就是一性无性。一性是真如本性,无性是什么?无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十一种色法,一切有为、无为诸法,没有这些东西。所以诸位要真正的能够体会到,佛性是什么,佛性是什么样子,佛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佛性的皆当作佛。

  佛性是什么样子?你要是读了《华严经》,你心里就有数了,佛性是个什么样子,总略略的能够体会到那么一点。虽然不真实,为什么?你还没有证得,没有见到,能够体会到一些什么叫佛性。经文里面讲得很清楚,一性无性就是佛性。这一性无性,你要是再不容易理解,我把它换一句话来讲,你就比较更容易清楚,一心无心就是佛性,这个话听起来好懂。一心是真心,净土里面一心不乱,无心是什么?无一切妄心。一会想东、一会想西、一会想长、一会想短,那是虚妄心,叫妄念。你把这个妄念妄心,一天到晚拉拉杂杂无量无边的妄念,统统没有了,统统没有了那就叫一心,这就叫佛性。这总好懂!由此可知,无性就是无一切妄想,无一切妄想分别执着,无性是这个意思。无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那个境界就叫做一心。好,我什么分别执着都没有,我现在一心了,你还有个一心,那个一心还是妄想分别执着。连一心也没有,才是真正的一心不乱。

  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原来净土念佛法门修的一心不乱,就是修佛性,就是修成佛法门。这个事情不是愈来愈清楚了吗?我们在一切法门里面去观察、去体验,成佛之道最简单、最容易、最直接、最稳当的,无过于念佛法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要不遍读经论,认真参究,你很难体会得到佛的苦口婆心。佛对我们的教诫是最真实、最究竟、最圆满,那就是念佛法门。我们舍弃这个法门去搞别的,那都是善根福德不具足,或者是善根福德鲜少之人,不多。遇到净土法门而不相信,还去修别的法门也是善根福德不足。就是他对于老人的话,小孩对于老人,老人的用心他体会不到。真正能够体会的,过来人才能体会得到。

  母亲怎么样关心她的儿女,没有做过母亲的人,体会不到,怎么讲总是隔一层。到她自己做了母亲:我体会到了,才晓得过去我们自己的母亲怎么关心自己。她自己没有做母亲,她想不到,讲了也是白讲,体会不到。所以佛才开八万四千法门,任凭你们选择。而佛的心就希望你选择净土法门,直截了当去修一心不乱。你偏偏不肯选这个去选其他的,那好,让你去选其他的,你在其他法门那个地方修得个差不多,到你体会到了,你马上就会转过头来,这是我们在过去历代祖师大德当中看到的。贤首家不必说,后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天台家从智者大师开始就求生西方。

  唯识宗的祖师窥基大师,我们读他的《阿弥陀经通赞疏》,他对于《阿弥陀经》赞叹到无以复加,圆顿大法,还有什么话说!禅家永明延寿大师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回来专修净土,成为净土宗的第六代祖师,我们净土宗的六祖是永明延寿大师。佛门里面有一部《宗镜录》就是他的著书,《宗镜录》号称为小藏经,因为他看《大藏经》太多了,一般人没办法受持,他这一部书一共一百卷,等于说是整个《大藏经》的浓缩,是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祖师,禅宗里头大彻大悟见了性回过头来。所以一开始学佛就能接受这个法门,这是大善根福德因缘,非常的难得,非常的稀有,他必能在短时期成就无上菩提。底下诸位一看就可以明了。

  我们再看第三,在二十一面倒数第七行圆圈下面,「依理成事门」,理成于事,换句话说,法相之所以发现,之所以现前它一定有个道理在。无理不能成事,所以理是事的依据,理是事的凭借,理就是法性。「谓事无别体,要因理成」,下面用个比喻来说「如揽水成波」。把波浪比作法相,比作事,把水比作法性,诸位想想离开水哪有波浪?这是给我们说明性相的关系,也就是理事他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于中又二」,分为两点来说,这个两点很重要,「一明具分唯识变故,故根自在主云」,根自在主是五十三参里面的一位善知识。「由境界风飘静心海,起识波浪」,这是从比喻上说的,到了经文我们再细细的跟诸位讨论。末后这一句希望诸位要特别把它记住,「静心即是如来藏性」,静心是清净心,我们在《圆觉经.文殊菩萨章》,就是第一章当中,第一句就是给我们讲的清净圆觉。所以你的清净心就是如来藏心,清净心就是前面讲的佛性,清净心就是一心,清净心就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希望从种种不同的这些名词当中去体会,意思能够体会到了,于是才能真正明了我们所修的是什么,我们所学的又是什么,不必去请教别人了。所以要记住,如来藏性原来就是清净心。

  你再看第二,「明真如随缘成故,静心即是真如」。你看愈说愈清楚了,清净心就是真如,清净心就是本性。「又彼文云:由识自性本性故诸识转」,本性就是真如。「问明品」里面说,「法性本无性示现而有生,亦同胜鬘」。胜鬘夫人所说经,就是《胜鬘经》里面。「依如来藏有生死等」,生死是法相,这个生死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这个生死就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生就是出现,死就是灭尽。所以在动物这个来说就是有生死,植物、矿物这讲有生灭,其实意思都是一样,可以能够互相贯通的。法相它的隐现都离不开法性,相依性起,生依性起,灭也依性灭。但是真如本性里面没有生灭,法相同样的也没有生灭。如果诸位能见到这个相,就叫证得无生法忍,这个境界就相当高,就不是普通的境界,所谓大菩萨的境界证得无生法忍。

  「第四明事能显理门」,因为法性它没有迹象,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你用心去想也想不到,这是法性。我们不要讲法性,就是我们能作梦的意识心,第六意识心你也没办法找到。心是什么样子你能说得出来吗?心是什么样子就是讲的妄心,你能体会得到,你能够见到吗?也见不到。作梦的时候一想,整个梦境就是我们的心,你眼睛见到外面境界的时候欢喜了,你心是什么样子,欢喜的样子;你烦恼了,烦恼的样子就是心的样子。就是那一个心,心的体见不到,心的相能体会得到,妄心如是,真心是更难体会。但是你从妄心这个地方,慢慢去体会真心,虽然这样讲体会,只能体会到一个相似,不会真实的,真实永远体会不到的。为什么?真实要把妄心离开,就体会到了。所以我们用妄心来修学,在六即佛里头只能到相似即佛,你看相似、仿佛是,但是还不是。要想真正体会到法性,要离心意识就见到真实,就不是相似的了。就是在一切界里面,不用心心所,不用八识,不用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不相应统统不用,这个时候你的心才叫清净心。

  这时候什么境界?《华严经》里面讲圆教初住菩萨。净土法门里面讲,你刚刚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法身大士,从圆教初住到等觉都叫做理一心不乱。它包括《华严经》当中四十一个位次,所以理一心有浅深差别不同。等觉菩萨也是理一心,初住菩萨也是理一心,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说努力,诸位只能够取这个意思,真正要努力又不行,为什么?真正要努力又落在心意读里头。这是很难说,就是教你要放下。诸佛菩萨为什么苦口婆心劝我们布施,就是因为凡夫把一切幻境当作真实,在这里面起了坚固的贪心,放不下。所以叫你布施、叫你舍,叫你放下先什么?放下身外的,身外毕竟容易放下。然后再放身内的,最后叫你把所有的妄念统统放下,你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那是什么?原来统统是自己。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们本来面目。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统统得到。由此可知,布施、舍、放下功德利益之大,不可思议,十方诸佛也说不尽。

  我们再继续看底下这段文,「故事虚而理实」。因为这些事相,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相是依他起性,他是什么?他就是法性,相就是法相,法相是依法性而起的,所以称之为依他起性。但是法性是圆成实,是圆满成就真实,他的体是真的,所以他的相也不假。这地方比喻讲,「如波相虚令水现故」,水把它比作法性这个容易懂,波比作法相。波是不是水?波就是水,水是真的,波难道是假的吗?波也不假了。所以你要是真正明了,凡所有相皆是实相,实相是什么?圆成实相。圆成实性当然是圆成实相。

  「善财云:无有性随缘转故,谓由随缘而显无性。论云: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这个两句要记住,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从缘生的,所以佛法重视讲缘。讲因缘,因也是缘,因叫什么?叫亲因缘。所以佛法讲四缘,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统统讲缘。我们一般讲缘分,缘要是具足,法相就现前;缘不具足,法相就不现。只有现不现,这里头没有生死,没有生灭,只有现不现而已,现是真实,不现也是真实,自始至终唯一真实。如果要从虚妄看,现是虚妄,不现也是虚妄,虚妄跟真实是一个意思,真妄不二,这才能悟入。为什么真妄不二?因为你是一心,真不是妄,妄不是真,二心不是一心。二心违背了真如,二心就落在阿赖耶里头,一心是如来藏,这点意思希望诸位细细去参究。

  既然晓得一切法是缘生无性,无性就是没有自体,没有它单独的自体。而它的体是什么?它的体是共同的法性,没有单独的自体。譬如我们拿电视萤幕来做比喻,现前这个萤幕就是法性,我们把它比作法性,萤幕里头所显的相,我们把它比作法相,所现的相你们想想看,它依什么现的?它依萤幕现的,没有萤幕这个相就现不出来。既然依这个萤幕来现,萤幕不是相的自体,相没有自体。如果说它有个自体,这个萤幕只能现它一个相。好像那个照片一样,照片它是纸,纸张是它的自体,它这个纸张只现这个相,不能再现第二个相,那就是它的自体。我们这个萤幕能够现种种相,你把频道一打开每个电视台都能收得到,所以所有的相它用共同一个萤幕,用共同一个法性。法性是一,法相无量,法相没有自性,就是没有它个别的自体,是这个意思。所以它的自性就是共同的法性。

  这桩事情实际上是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上自诸佛如来,下至地狱众生,情与无情是同一个法性,就是你自己的真如本性。这个性是真正的自己,佛法里面讲真我、真常、真乐、真净,所讲的法身理体就是说这个。如果我们能肯定这个事实,这个肯定不是感情用事,佛所讲的我们还能不信吗?给诸位说,这是感情用事,那是宗教,不是佛法。所以诸位要记住,佛法不是宗教,为什么?宗教是感情的,佛法是理智的里面不带感情。再给诸位说,感情跟理智是一不是二,迷的时候叫感情,悟的时候叫理智。你要把感情跟理智又分别为两个事情,感情不是理智,理智不是感情,你永远是迷惑颠倒,你所用的理智还是感情。一定要晓得是一不是二。慈悲跟爱情是一个,世间人讲爱,迷了叫爱,悟了叫慈悲,换换名词其他的没换,不换事相,只换名言。觉悟的人他另外说一个名词,迷惑的人是又给他个名词,所以我们不能迷在名相上。

  悟了叫做佛,迷了叫做凡夫,悟了晓得万事万法是一不是二,虽然多,多即是一;虽是一,一即是多,一多不二。多是什么?十法界森罗万象依正庄严怎么不多?像我们天天在看电视,每家电视台它都收的,它的画面多,多得不得了,再多就一个萤幕,不是很多个萤幕,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明白这个道理,你的心清净所起的作用是大慈大悲,为什么?你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你爱护自己就爱护一切众生,这叫大慈大悲,叫同体大悲。确实体是法性或者叫佛性,一个体。相叫法相,众多的法相是一个法性,它同体。无缘大慈,缘是什么?条件,我对这个人好是有条件的,我对那个人不好也是有条件的。无缘就是无条件,没有条件,为什么没有条件?一体。我这个左手被蚊子叮了,我这右手去赶赶牠,问问有没有条件?左手要不要对右手一句,谢谢,你帮了我的忙,把蚊子赶走了要不要?它为什么不要去感谢它?因为它是同体,众生之所以迷,就是迷于一体,佛菩萨之所以悟,悟明一体,事实哪有什么改变,就是迷悟而已。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那里头人那么好,个个都相亲相爱,它那个地球比我们这个地球大,不晓得要大多少倍;它的人口比我们多,也不晓得多多少倍。大家都能够很和平的共处,相亲相爱,像一家人一样。不像我们这个地方,这个国家造原子弹想着轰炸那边,那个国家想把这里的人消灭掉。为什么原因?他觉悟,他觉悟是一体的,所以他们那边的人不简单讲善,上善之人,善到极处上善,给诸位说是要见性才叫上善。同居土里头虽然不见性,他们的朋友都是见性的,他左右都是见性的人,跟他们在一块不见性也见性了。虽没有得见性之实,但是有见性之用,所以说个个都是上善之人。再看看,我们娑婆世界的人,不要说那些不学佛的,学佛也是不善之人。在佛法里面还分家、还吵架,这一宗反对那一宗,这个法门抵触那个法门,你说成什么话?也念、也晓得,「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可是那个经本一放下就迷惑,从来未曾觉悟过,不晓得法从缘生,即无自性。性即法性,不晓得这个道理。

  「五以理夺事门,谓事即全理,即事尽无遗,如水夺波波相全尽,故说生佛不增不减」。理事它本来是一个,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观察,理全是事。像我们作梦,那个时候的心整个变成梦境,理全变成事。从梦境来讲,全事就是理,整个境界就是心,这是教你从这两个层面去观察,理事不二,都是说明理事无碍。这里头有一句话很重要,因为确实有不少的同学有这个疑惑,修行人都成佛了,多一尊佛那少一个众生,大家都成佛了,这个世界上众生不就没有了吗?是不是多一尊佛少一个众生,多一个众生就少一尊佛?这里头有没有增减?我就遇到很多人提出这个疑问,不要小看了这个疑问没什么,有疑就有障碍。

  障碍是什么?障碍你见性,障碍你清净心,所以这个信,断疑生信,疑不能有,一定要断。生佛不增不减,我在没有觉悟之前叫凡夫,我今天觉悟了,大彻大悟成佛了。你们要问,是佛增加了,凡夫减少了,还是佛减少了,凡夫增加了?就是一个身哪有什么增减?换个名字而已,没有增减。要说增减也有,有什么?假名,假名增减了,事实上没有增减。只有假名增减,还是这么一个人,悟的是这个人,迷的还是这个人,一个人哪有什么增减?所以要晓得这个理,成佛与不成佛没有增减。这是从事即全理上来看。

  「出现品」里头说,「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我刚才是把一个人身比作虚空,把名号比作它此地所讲的世界。名号可以换,譬如说你一个人,就在你一个人身上讲,你念小学你是小学生,到你念中学的时候,你小学生的名号没有了,你现在中学生,是不是小学生减了,中学生又增了?这个讲不是讲学校,对你一个人来讲,你有没有增减?到你念大学的时候,在你这个身上是不是中学生减了,大学生就增了?你想想这个道理,你才真正了解不增不减真正的意思。明白这个道理,一切法不增不减,一桩事情明白了,一切统统明白,原来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一个相,都没有增减之相,你这个妄念就断掉了。断掉怎么样?心清净,不会再有这种波浪。

  下面说,「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成正觉就叫做佛,不成正觉就叫凡夫。「何以故,菩提无相故。乃至云: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亦无有异,皆以无相理平等故。解脱长者云:有无诸法本不生故」。这是真正平等,这个道理很深很深,契入了你的平等心现前,契入了你最起码是圆初住的菩萨,念佛功夫上最起码的已经证得理一心不乱了,为什么?你已经证得无生法忍。有无诸法本不生故,这不是我们境界,我们看到眼前一切诸法有生有灭,看到人有生老病死,看到植物有生住异灭,看到这些矿物有成住坏空,怎么说有无诸法本不生故?确实本不生。为什么本不生?如果这个生要有可得那就有生有灭。你们想想,哪一法当中有得?一切法皆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生即无生,生跟无生是一不是二。你要懂得一,说生可以,说不生也可以,说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怎么说都可以。

  你晓得这个话统统是对的,没有一句说错的;如果不明了这个话,怎么说都是错的。一切法不可得,佛在《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才是真正正确的。唯识家用分析的方法来观察,这个相是什么?心相。心不可得、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捉摸,但是它不是空无,它有,它能现相。所现的相是刹那相,所以它不是真心。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常说的还不是真相,真正说真相我们没法子理解,所以举个比喻说是「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刹那的九百分之一,这是讲它现相这个时间,你看多短促。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大概是二十几万分之一秒,这还不是真相,比较上接近真相。这一现就没有了,第二个相又继续,幻相。

  我们今天所感觉什么?我们的心所现的相续相,就好像看电影一样,电影它所现的那个相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一秒钟这个镜头开二十四次,就是换二十四张底片。你在一秒钟当中看到二十四张照片,这个一张一张连着的叫相续相。如果你要是不相信,我现的相怎么会是相续相?你拿个摄影机,你每天干事情你在照,你把底片看看,你是不是相续相?这不就证明了吗?我们现在这个摄影机一秒钟照二十四张,释迦牟尼佛那个摄影机一秒钟照二十多万张,到底你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给你说一切相叫幻相,梦幻泡影不可得,相即无相,它绝不停留。你说相已经没有了,你说生根本不存在了,所以你见到事实的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有无诸法本不生故,这是真相。晓得这个真相,你在这一切相里还有什么取舍?还有什么得失?还有什么分别执着?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你不叫佛谁叫佛?这么叫成佛的。

  成佛是真正的人,迷惑颠倒是冤枉做人,是这么一桩事情。喜欢照相、喜欢玩摄影机,如果回过头来想一想,真的你就会开悟。我过去玩摄影机玩了好几年,现在机器也不要了,我自己也照过不少片子,我自己也会剪接。所以你看看底片,如果想想释迦牟尼佛这个摄影机,一秒钟照二十多万张,我们人生的真相就被他照出来了。实在讲一秒钟二十四张,已经把人生的真相显示出来,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说一切得失遭遇都不要计较,以清净心来观察,就是以佛心来观察,无有一法不如,无有一法不是,经里面讲「如是我闻」。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讲的经典,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的现象,统统包括在一句话当中。千经万论这个《大藏经》,就是「如是我闻」这四个字的注解。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如是我闻现象,佛经简单不简单?太简单了,一个字统统说尽了如,两个字就如是,全部都说尽了。还有能比这个更简单的吗?整个《大藏经》讲什么?「如是」而已。整个佛法、整个人生、整个宇宙如是而已。这是说明一切法本不生故。

  「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而成事法」。真就是法性,法性随缘变成法相。「遂令事显理不现」,好比说我们还是以作梦来比喻,能作梦的心完全变成梦境,我们把能作梦的心比作真理,梦中这个境界相比作事法。作梦的时候只觉得有这个梦境、这些事法,不晓得还有能作梦的心,不知道。像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十法界森罗万象,这事法,把性忘掉、把法性忘掉了。虽然这个相就是法性变现之相,相即是性,可是我们现在着了相,我们只顾这个现相而没有见到它的真性。如果从相当中见到真性,天下太平,什么事都没有了,什么隔阂都没有了,什么界限都没有了,为什么?性平等故,性不生故。这就是迷了性而执着相,执着相又迷在相上,加倍的颠倒。迷了性就是一层的颠倒,又迷在事相上两层的颠倒,迷在性上叫所知障,又迷在相上叫烦恼障,二重障碍。二乘圣者声闻缘觉,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不迷事相了,所以他烦恼障没有了。他还迷于法性,所以他还有所知障,二障是这么来的。性相圆融都不迷了,二障就破了,见性成佛。

  大师在此地用水作比喻也容易体会,「如水成波动显静隐」,真理,将动比喻事法,这个水起波浪,我们只看到动相,看不到静相,动相显,静相隐藏不现了。「故说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所以经中常说,法身是什么?是静的,静的不显了。有没有法身?有,决定有,但是决定有的不显。没有的,动是没有的,因为动它不是常动,静可以常静,水常是静的,平常是静的,有风它才动了,没有风它永远是静的。静是真的,动是虚妄的;静是永恒的,动是偶尔的。法身是真常不动,烦恼就比波浪,无明好比波浪是偶尔发生,这一发生你要是一迷了流转五道,五道就是六道。这里面讲五道就是不算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在天就是归天道,在人就归人道,阿修罗四道都有。除了地狱之外,天、人、鬼、畜都有阿修罗,在哪一道就算哪一道。我们平常讲六道是天阿修罗把它分出来的,那个修罗是专讲天修罗,其实人、鬼、畜生里面都不说,单单说天修罗。这样才说为六道,所以实际上严格讲只有五道。五道流转,这就是什么?所谓凡夫在六道里生死轮回。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就是事显理隐。

  刚才讲了,迷了法性、又迷法相才会有这个现象。我们读到这个地方,诸位要仔细去想想,生死轮回是自己制造的。古人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自己制造的只有你自己才能够解决。不是别人制造一个生死轮回来给你受,没有这个道理。也不是说别人给气让你受,你真是冤枉好人,别人给气,实在讲是你自作自受,他给你气你不受,不受就好,你为什么要受?骂你一句难过几天,因为你接受了你才难过。他骂别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骂别人我也在听,因为我没接受,所以我不生气。这个问题就是你自己喜欢接受,那有什么办法?责任要你负,不能叫他负。譬如他在骂你,同样我们这么多人在坐着,我们都不生气,你在生气,我们不接受,你接受。你不是活该吗?你怎么能怪骂的人?你怪骂的人你迷于事。

  自己肯接受,你迷于理,你是理事都迷,你活该轮回怪谁?你要是想通了天下太平,本来无事,这叫见到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就是这样的。所以学佛的人一天到晚法喜充满,为什么不叫欢喜充满,叫法喜充满?他对于一切法觉而不迷,所以他没有无明,他没有烦恼,他没有所知障,他没有烦恼障,他没有我执,他没有法执,这叫法喜充满,而不是欢喜充满。欢喜里面是感情的、是迷的,不是觉悟的;法喜是觉悟的,不是迷惑的。所以在一切境界当中他自在受用,无时无处而不自得。就跟六祖所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就是法喜的相。他在一切境界里生智慧,他不生烦恼,为什么?他既不迷于事,又不迷于理。不像一般凡夫理事都迷,理事都迷就叫凡夫,理事不迷就叫菩萨。菩萨跟凡夫二种称号,就是这么回事情。

  「下经云:不能觉知生死轮中无由出离」,中就是重要、重点,就是觉知,觉知超越五道轮回,不能觉知就没有办法出离五道轮回。今天在华严会上听到佛菩萨给我们的开示,我们觉还是不觉?觉了就得受用,从今天起就解脱,解脱自在,就自在,就不迷了。无论是顺境、逆境处之泰然,顺境、逆境当中都生智慧,这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一真法界;拿净土来讲你就入实报庄严土。可见得一生成佛证果不是难事,不是做不到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觉悟?能不能真正的觉悟?谁能觉悟他这一生当中就解脱了,这一生当中他就作佛了。还是迷惑颠倒,那就跟此地讲的,法身还要流转五道,这个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不过我深深的相信,除了没有机缘闻大乘了义经典,如果有这个机缘,他听了之后能信、能解、能够依教修行,说是一生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我不相信。佛所说的是一生成佛,我是深深的相信,佛都能成,何况菩萨!我们应当要认真的自己勉励自己,自己要珍重自己,一生当中能够成佛,能够解脱,这是什么样的事业!六道里头上面就是道,大梵天王、摩醯首罗天王也没有办法跟你比,这是第一等事业,这是真实的事业。我们舍了这个事业不去办,办些人天鸡毛蒜皮的事,那不叫冤枉。这一段文长,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明天接着这个地方讲,讲「第七真理即事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10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七讲,请掀开经本二十二页第三行圆圈下面,「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空即色故」。理是说的法性,法性是真实的,事是指法相,相则是虚妄的。真与妄它的定义,我们必须要晓得,佛法里面所谓的真,是指它永远不会改变,那就叫真;如果它有所改变,就叫做虚妄。我们来看看,事相必定有改变,我们从一切动物来看,动物有生老病死刹那刹那在变,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换句话说,它的相状不能够永远存在,不能够永远不变,我们叫它虚妄。换句话说,虚妄法就是生灭法,有为法那就是虚妄的。真实的我们叫做无为法,譬如说虚空,几万年前的虚空跟现在的虚空决定没有两样,虚空它不改变,它没有生灭。这是我们拿虚空比喻这个真,其实虚空究竟是不是真?虚空那是相似的真,不是纯真。纯真是法性,虚空也是法性变现出来的。

  我们在唯识《百法明门论》里面可以看到,无为法有六种,虚空算一种,六种无为法里面,只有真如无为是我们此地讲的真理。其余的五种无为可以说是相似的真理,不是纯真的真理,是相似,因为它也没有生灭,它也能够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没有改变。所以相似的无为,相似的真理,不是纯真的,纯真是法性。换句话说,一切有为法与这种相似的无为法,都是真理变现出来的,所以说凡是真理必非事外。那个事是依理而显现的,所以一切法无我了,一切法没有它自己的自性,没有它自己的自体,它的自性、自体是与一切法共同的。正是我们在课诵本常常念到,「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那个十方三世佛,我们一看到经上的句子会想到那是一切诸佛,与我们不相干,那就错了。不是明明讲的十方三世佛吗?三世佛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试问问,佛在经上不是说得很清楚吗?「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是佛说的,一切众生既然是未来诸佛,十方三世佛里头有没有我们自己?当然有。有没有我们眼前这些大众?是各个都有,一个都不漏。共同一法身就是共同一个真理,所以是见到理这才见到一切,见到一个完整的。见到相,相是不完整的,那是见到部分,而且是极小的一部分,见到理才算是见到完全。

  「色即是空」,这是《般若心经》里面的经文,诸位不难理解。空就是说的理,色就是说的事,空是讲的性,色是讲的相,它是一不是二,正所谓是金就是器,器就是金。「理即是事,方为真理。经云:法性不违法相等」。等就是像这些开导,佛给我们一些开示都是说的这个意思。像这种句子在大乘了义经论里面常常读到,读是读得很熟,看得很多,我们自己这个境界总是转不过来。这是什么道理?境界转不过来;换句话说,念了是白念。说得好听一点,阿赖耶识里面种了一个佛法的种子,种子下去了它,又不会发芽,不会结果。为什么别人读了经他能转境界,他能够开花结果,我们为什么不能?你要把这个原因找到了,然后把这个原因消除,你这一生就跟诸佛菩萨一样,有不可思议的成就。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放逸,粗心大意,也可以说,是我们心不在焉,不知道提起观照的功夫。会学的人像这样的句子,这个句子非常重要,理即是事,方为真理,法性不违法相。既然理即是事,我们在事上就能够见理,性就是相,为什么不能在相上见性?性相是一不是二。

  在相上见性,则能见一切性,你眼见的是性,色性;耳闻的是性,声性。色性、声性是一个性,相有色声香味触法不同,性只有一个,见性成佛。你为什么不见性?你着相,你迷在事相上愈迷愈深,这是你不知道这一切相的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性之相,这叫真相。不是相之相,没有相之相,也没有识之相,情识之相也没有。实在讲它是性之相,你要认为它是八识心心所之相,你已经迷了;你要认为是一切相之相,那你迷得就更深了,这是你之所以不能见性的原因。见性之人,性平等,所以相在一切境界当中他也平等了。大家晓得,平等心是修学佛法的基础,没有平等心,在佛法里面是不得其门而入。所以这个入门完全靠你自己的功夫,是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的,十方诸佛如来没有办法帮你忙;你自己几时心在境界里面平等,几时就入门了。现在平等心现前,现在就入门,这个入门是入大乘之门。大乘之门就是《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讲的境界。《金刚经》里面所讲的,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都离开了这样的菩萨。净土里面所讲的理一心不乱,说法不一样,实际上境界完全相同。

  再看底下一条,「事法即理门」,理既然是事,当然事就是理。「谓从缘集必无自性,举体即真故」。这个几句话很重要,法相是从哪里来的?法相是从缘生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事相,没有一法不是从缘生的。佛法讲我们一个凡夫可以成佛,可以超越六道生死轮回,可以获得永生,凭什么?不是凭佛菩萨会来救我们,不是凭这个。因为什么?凭那个不可靠,我们一定会怀疑,佛菩萨救他,为什么不救我?救我,还有这么多人他为什么不救?靠不住的。佛给我们讲的凭借就是缘,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换句话,就是十法界的因果是自己造的。你自己造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报,自作自受,要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十法界有情众生的果报,没有一个不是自作自受,佛也是自己作佛,他自己享受佛的境界。地狱众生,地狱也是他自己做的,他自己到里面去受罪。就好像一个人作梦一样,做个好梦、做个恶梦,不是你自己做的自己在受吗?谁主宰你?自己主宰自己,这是佛法。这个讲法真是合情合理。

  所以佛法教我们要靠自己,不是靠别人。要自己觉悟,觉所造的就是清净,是纯善的,你的果报当然好,所谓离苦得乐。你要是迷在这个境界里面,你所造的不见得是纯善,你所得的果报就不见得事事如意,这个道理说得很明白、很清楚。我们再要不相信那信什么?唯有信自己才叫正信,信别人是迷信。佛教我们,他教我们信自己,这是正信;教我们去信他,就是迷信。佛不教我们信他,佛教我们信自己,所以说佛法不是宗教,为什么?宗教都是信他的,都是要依靠外在力量;佛法没有,佛法信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外面充其量的帮你一点小忙,最主要的是依靠自己,外面帮你忙的很有限。

  你看这四种缘里面,就是把一切缘归纳为四大类,亲因缘是自己,没有人能帮得上忙的,所缘缘也是自己。亲因缘是什么?我们真正讲的就是法性,能现一切万法是你自己的真性,这是亲因缘,就是此地讲的真理。次一等的我们在现相上来讲的,如来藏性是亲因缘。或者在凡夫上讲,就是八识田中无量的种子习气是亲因缘,可是亲因缘有两类,一切的事法也是亲因缘,什么缘故?心能够现境界,境界又落在心里成为种子。唯识里面讲种现互熏,所以种子与现行都是亲因缘。所缘缘这个重要。亲因缘是每个人都平等的,佛与众生,乃至于恶道众生统统平等。诸位要记住,亲因缘是平等的;换句话说,本钱大家都一样的。你怎么去运用,那各人巧妙不同了。有人运用这个本钱发了大财,有人运用这个本钱亏得一塌糊涂,原来统统都一样的,就看你怎么个运用法。这个运用就是所缘缘。

  所缘缘,拿我们世间的话来说,就好比志趣,你立志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想得一种什么样的果报,这就是所缘缘。我想成佛,这是最殊胜的所缘缘,我想在人间得富贵、康宁这也是所缘缘。所缘缘就是你的目标、你的方向,你希望有什么成就这是所缘缘。譬如念佛人,一心一意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所缘缘。既有所缘缘了,必须还要有个无间缘,无间缘就是所缘缘的持续不断,不能让它间断。就是我的愿望不达到绝不中断,这叫做无间缘,一定要达到念念不忘,这个所缘缘才有力量。诸位想想,这全是自己分上的事情,什么人都帮不上忙。别人能帮你忙的叫增上缘,所以诸佛菩萨能帮您的增上缘。你要没有前面这三种缘,他怎么帮也帮不上。譬如说阿弥陀佛他要帮你忙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根本就不想去,他帮不上忙。你心里想去,就是口头的想去,心里不想去,也帮不上忙;心里想去,真正不肯去,又帮不上忙。

  心里想去,得肯去才行,肯去是什么?要把这个地方一切的事缘放下,肯去就是修清净心。你不肯修清净心,我真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去不了。为什么?心与行为,你去的心是妄想心不是真心,你真想去为什么不净心?心净则土净,你要修清净心。清净心在哪里修?在一切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就是我们现前环境里。像佛在《金刚经》说的「不取于相」,眼见色相,不取色相,不是不见,见,见怎么样?不取。所谓不取,就是我心里头不落这个印象,我看得清清楚楚,我心里头干干净净,不落印象。眼见色不落色的印象,耳闻声不落声的印象,舌尝味不落味的印象,这就行了。如如不动,你的心就清净了。不是说离开六尘我心清净,那不算清净;即六尘而不染六尘,这才叫清净,这就叫做见性。所以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头,教给我们「舍识用根」,就是真的修净土。识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舍是离开一切妄想、一切分别、一切执着,我们用六根根性。用见性见色性,用闻性闻声性,用这个办法,这个方式那真叫头头是道,道就是性。左右逢源,源也是讲的自性,你六根所接触的无不是见性,那怎么叫不成佛!那就叫成佛。

  经论、祖师大德给我们的开示太详细,怪我们自己粗心大意,虽然看过,不能够体会其中的意义,这样空过了。我们看古人所谓言下大悟,那是讲听讲,这一听他就开悟了;看经,一看开悟了。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的,从读经开悟的人很多,为什么他读经能开悟,我们读经不能开悟?他读经是以见性见色性,这个经本白纸黑字是色法,见色性。我们读经随着经文打妄想、起分别、起执着,他们读经随文起观,随着语文他起观照作用,他开悟了。这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自己要认真的去检点,我们过失就是不知道随文作观。你要真正能够随文作观,这个经典跟你自己就产生了一体的作用。

  底下说,「善财念言:离一切法见知空无生。故经云:一切法皆如,诸佛境亦然,乃至无一法如中有生灭」。善财念言这句,离一切法见,什么叫一切法?离一切法就见性了,离一切法就见无生了,就证得无生法忍。诸位要晓得,见无生法忍,最起码的是圆初住菩萨,念佛人就是得理一心不乱。什么叫一切法,你们能记得吗?《百法明门论》里面,天亲菩萨为我们提出来的「何等一切法」,你应该觉悟了,一部《百法明门论》就是说的一切法。一切法里面所包括的,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色法、无为法五大类。五大类就是一切万法,此地讲的离一切法,就是离心意识。离一切有为、无为法见性了,这才见的正性。如果说离一切有为法,你见的性未必是真的,为什么?因为阿罗汉也见,辟支佛也见,权教菩萨也见,不是真性,那是相似的真性。离有为法就见到无为法,不见得见到真性,必须有为、无为统统离开。

  因为弥勒菩萨、天亲菩萨给我们讲一切法,一切法里头有包括有为跟无为,所以说有为、无为统统离开,教我们要如是见才是同佛所见。就是《法华经》里面所说的「开示悟入」,这是讲的入,入什么?佛之知见,十方诸佛的知见这句话很重要。知空无生,空是什么?万法皆空。一切法本自不生,所以你证无生法忍。这个时候的境界是什么?一切法皆如,无有一法不如。如怎么说?如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一丝毫的变化,一切法的相是清净寂灭相。不但是讲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清净寂灭。诸佛境界上,我们读《华严经》在前面十一卷,看到毘卢遮那佛的境界,那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今天我们读《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菩萨在因地上的境界,前十一卷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我们读《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境界也不例外。一切法皆如,乃至无一法如中有生灭,既然讲如了就是不生不灭,一切法里头没有一法有生灭。「上之二门」,就是六七理即是事,事即是理。「正明二谛不相违义」,二谛是真谛、俗谛,真谛就是讲的真理,俗谛就是讲的事相,是一不是二。底下这一段我想诸位看看,就能够明了,不必再多说了。

  再看第九,在倒数第七行当中圆圈,「九真理非事门」,前面说了,真理就是事,怎么真理又不是事了?诸位要记住,前面跟大家讲的,这是教我们对整个宇宙人生面面观察,佛实在是聪明绝顶,他真实所见的无微不至。绝不像我们粗心大意,见到这面不知道那面,人家是面面都周到。如果性跟相真的是一个,用一个名词就好了,何必用两个名词?不是一个,诸位晓得说是一个,说不是一个意思是相同的,我们愚痴说一个、说不是一个,我们觉得这个说法矛盾了,佛刚刚说的马上就否定,其实他不是否定,他是帮助我们理解前面所讲的真的是一。所以给你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实相,你看,这两个好像两个相违背的,其实一桩事情。实相是什么?虚妄,虚妄就是实相。你知道虚妄就知道实相,真实相就是虚妄,是一不是二。这个说法使我们对于真实相更能够了解、更明白,教我们对理与事都不可执着,执着就错了。

  我们看这三句,「真理非事门,即妄之真,异于妄故,如湿非动」。底下一句是比喻来说,即妄之真就是即事之理,即相之性。异于妄故,跟那个虚妄不同,怎么不同?它这底下比喻也比得很好,用水来做比喻,把水比作真,把波比作事,湿是它的性,它的真性。波不能叫水,水也不能叫波,水的相是静的,波的相是动的,不管它是静也好、动也好,它的性既不是动也不是静,湿性,动它还是湿的,静还是湿的,动静是事,湿是理,比作理体。由此可知,动静之相,与这个理体的确不相同,虽不相同它是一不是二。离了波、离了水湿性在哪里?没有湿性,所以说是它是一个整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性不是相,相不是性。

  第十讲「事法非理门,即真之妄,异于真故,如动非湿」。如果你要说动就是湿相,风动能不能算湿?我们身体动作能不能算湿?不能算湿。这个正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谓是白马非马,你们说它有没有道理?白马,白马怎么不是马?如果你说白马是马,黑马就不是马了吗?白是讲颜色。这是从辩证方面来讲,从逻辑上来说,白马不能说牠是马,马就是马,不能加颜色,白马是马,黑马不是马,花马也不是马了。所谓的是真理事相愈辨愈明,愈辨愈清楚,这个辨别就是面面观察,观察得愈细你入的境界愈深刻,你的智慧愈增长。所以你说是真正入门、见道了,你说是也对,你说不是也对,你怎么说都对。你要没有入门,你怎么说都是错的,没有一句你说对,为什么?因为你对的境界完全迷而不觉,你怎么可能对?纵然说对了,那是相似的对,听别人说的,自己没见到。自己见到的横说竖说都是对的,自己没有见到听别人说,那里头究竟对了几分很难讲,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佛法这个事情必须要自己真正体悟到,真正去见到。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惭愧林菩萨所说的,「如色与非色,此二不为一」。这就是说明事法非理,色、非色则是心,心法不是色法,色法不是心法,所以这两种不是一样的。在理事无碍这是略举,等于说从十个方面来观察,才真正看出来佛法不坏世间法,世间法也不碍佛法。换句话说,无论什么人,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行业都可以学佛,都可以成佛,道理就在此地,理事无碍。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佛修行一定要出家,错了,他是不晓得这个道理,成佛、成菩萨修行不一定要出家。所以在五十三参里面什么样的身分都有,只要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叫成佛。以上「七、八二门,明事理非异」。非异就是同,是一不是二。「九、十二门,明事理非一」。非一就是不同,它不是一样的不同,这是从两个角度上来看。

  底下一句是结论,「故为无为,非一非异」。这才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一切法里头不能说同,也不能说异;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二,这才是事实的真相。我们凡夫他总是喜欢执着,你说同,他就执着一个同,他就反对异;说异他就执着异,他就反对同。所以始终总觉得一切法里头彼此有障碍,理跟事它有障碍,诸位要晓得,有障碍就不能入道,就不能见性。这个障碍不去掉,你的修学修到最高只能够成个阿罗汉、辟支佛,决定不能见性。你念佛只要你心里头有障碍,理与事有障碍,理不是事,事不是理;这样才如法,那样就不如法了。只要你有这个障碍在,你那个佛念得再好,只能念到事一心,不能念到理一心。原因在哪个地方?不明了一切法的真实相,还是迷在性相之中,未能开悟。换句话说,你心里面的疑根没有拔除,心没有能到真正的清净。

  「主林神云:于一切差别境中,入无差别定;于无差别平等法中,现于自在有差别智」。这是在《八十经》里面,我们读过的,一切差别境界里面,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没有妄想,你这个心是清净的,就入无差别定。无差别定是清净心,它起的作用是无分别智。于无差别平等法中,这是讲的法性,就是清净心中,你的平等心中,现于自在有差别智。这几句话很重要,前半段是自行,是讲修定、修根本智,后半段是讲从根本智起差别智,为他受用。前半段这个修根本智完全是自受用,而起差别智是自他都有受用,有自受用又有他受用,这叫真修行。所以真正修学佛法的人,是以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入一切众生境界,他自己修什么?自己修清净心,就跟此地讲的话一样,一切差别境界当中他去修什么?他入无差别定。

  我们平常讲的历事练心,差别最大的怨亲,我常常教大家修怨亲平等。因为这个差距最大,一百八十度的大差距,你在这里头修什么?修无差别定。这在念佛上来说就是修什么?一心不乱。《楞严经》里面讲的,就是修楞严大定,就修这个。八万四千法门,法门是讲的方法、手段,修的什么?统统修的定。八万四千是差别,种种差别的方法里面修什么?修无差别。生活享受当中是无差别平等法中,无差别就是清净心中,像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的心平等无差别,为什么?「本来无一物」,这是真平等。不但有为法他没有,无为法他也没有,不但是相似的无为法没有,真如无为也没有。真正是前面善财讲的,离一切法界,他是真离一切法。他有没有自受用?有。有没有差别自受用?有,因为他也穿衣、也吃饭,他见到人他也问讯,也称人家上人,这就是差别。这个差别是从他无差别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这种作用给诸位说真心,不是妄心,待人接物都用真心。

  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我们一心待人处世,一心是什么?一心就平等,二就不平等。无论待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以一个至诚心。诚,你看曾国藩他解释这个字,一念不生叫诚。所以儒家讲诚,就是六祖所说本来无一物,那就是诚心,佛门里面讲的一心。我们平常用这个心,这个心是佛心,这个心用事就叫佛事,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佛事,以佛心做这个事,怎么不是佛事!佛者觉也,觉而不迷,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不迷。所以从这个经里面现的差别境界,自受用,自己享受,自己享受的真实,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智慧增长,法喜充满,自受用。同时又不坏世间法,不离世间法,教化一切众生为他受用,就是不讲经、不说法,你的一切言行就能够感动别人。别人看到你这么自在、这么洒脱,就起羡慕的心,起恭敬的心,起效法的心,所以纵没有言教,身在那里教化,这就起他受用。现于自在有差别智!

  诸位要晓得,智与感情是一桩事情,觉悟叫智,迷惑叫情,一桩事情,情就是智,智就是情。我们可以说,现于自在有差别的真感情。我们凡夫迷惑颠倒,起的作用不自在,是一种迷惑颠倒差别的虚情假意,不是真的。佛菩萨用的是真正的感情,众生用的是假的,为什么说假的?他的感情有变化,今天跟你好了,他明天马上翻脸就闹了那假的。佛菩萨那个情永远不变的,你对他好,他对你是这样的,你对他坏,他对你还是这样的,始终不变。你想谋害他、想杀他,怎么样整他,他这个爱心永远不变,没有打一点折扣,这叫真心,这就叫自在有差别智。换句话,就是真正的感情,我们应当要学。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像一个慈母对她的儿女一样,儿女好,她爱他、关心他一辈子。儿女不好做种种罪孽,甚至于坐牢,关到监牢狱里去了,她对他的爱心并没有减少。处死刑她还是念念不忘,为什么?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她没有条件,这是真正的爱。佛菩萨用的心比这个还要纯,还要真。

  底下几句是总结论,这十个小段的总结,「上之十门同一缘起,故云无碍」。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同一的,这是一桩事情从十个方面来观察,十面观察的是一桩事情,所以它是同一个缘起,这才是真正无碍。「约理望事」,约拿现在的话就是就,我们就理上来看事,「则有成有坏」,从理是什么?我们看事,事有成有坏。「有即有离」,如果就事来望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逆自在,顺也自在;换句话说,没有说境界里头不自在的。为什么?一切境界里头他修无差别定。不但修,修是学习,他要入,入什么?他的心真正能够安住在无差别定上;换句话说,他的心在这个境界里真正得清净。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成佛,成的是分证佛。阿罗汉、辟支佛他们所入的九次第定,不及无差别定,阿罗汉要是到我们这个社会,花花世界来转一转他又迷了,他定就失掉了。

  阿罗汉为什么不度众生?就是他没有无差别定。所以无差别定是大乘菩萨所修的,入无差别定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我们修净土法门,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得理一心不乱。在现前我跟诸位讲过,我们做人中上品之人,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往生,生实报、寂光净土这多自在。你要说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我跟诸位说决定可以成就,就怕的是你不肯干。你要肯干,我们二六时中六根接触六尘种种差别境界里头,我在这里修无差别定,一入无差别定就得到,一入无差别定给诸位说你就得理一心。理一心什么样子?刚才我跟诸位讲,怨亲平等,真正平等。至亲至爱的父母,跟生生世世的冤家对头,是一个平等心看待,绝无二心。一个心是大慈大悲,真正的爱心,你就已经入了无差别定,就是说你已经成就了理一心不乱。所以这个境界都在我们眼前,你自己不肯修有什么办法?

  所修的是什么?修的是感情。感情是什么?烦恼,你在境界里修烦恼,入烦恼你不入定。你不修定,你不入定,你天天在修烦恼,这个人对我好一点喜欢得不得了,那个人讨厌他恨得不得了,你在修烦恼。读遍三藏十二部经典,甚至于你在讲台上讲经讲得天花乱坠,你还是个凡夫,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怎么轮回是还是怎么轮回。好,你的果报也不就增长一点人天痴福而已,不能成就。所以要是真正的成就,要从怨亲平等修,诸位如果是稍稍入一点点境界,你才晓得这个利益的殊胜。世出世间法里面没有比这个利益更殊胜的,心清净,心开意解。第一个,离一切恐怖,纵然三次大战爆发了,原子弹满天飞,你一点恐怖也没有。好像看什么?看放烟火一样,欢欢喜喜没有忧怖,这种利益不是平常人能得到的。离一切烦恼,顺逆境界当中,如如不动,不生烦恼,法喜充满、大慈大悲。这样殊胜的利益佛菩萨得到,我们也能得到,这才是真正的、无上的真善美慧幸福的人生。究竟圆满的幸福哪一个不想追求?几个人能够求到?实在是能求得到的,你要懂理论、懂方法,最圆满的理论,最究竟的方法,在《华严经》里面。

  下面一段说明,它的道理为什么事理无碍,二十二页倒数第二行圆圈下面,这是第二个大段落,「彰其所以者」,彰是彰明,明明白白把它呈现出来叫做彰,所以就所以然的道理。底下跟我们解释,「由缘起之事与性空之理二互相望,有三义故」。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三点道理,就是理论,这个义是义理。就是缘起之事,事是虚幻的,理是真实的,事就好像我们作梦一样,梦境;理是能作梦的真心,心,心没有相,它能够随缘现相。所以从梦境与能作梦的心,这两方面我们仔细来观察,从能作梦的心来看梦境,从梦境来看能作梦的心。这么一观察,发现到有几个道理在。第一个是相违,相违就是心不是境,境不是心;空不是相,相不是空,这是有相违的意思。第二个有不相碍,你看能作梦的心它并不妨碍梦境,梦境千变万化也不妨碍能作梦的真心,无碍。第三个相作,梦哪来的?心变现的。心在哪里?心完全变成梦,梦境就是心,心即是梦,事即是理,理即是事,它有相作。「由此三义,成前十门」。因为有这三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前面有十个方面观察,能现无碍的事相。理事无碍,事理无碍,读这段文必须要把前面这十条记住,然后提到什么地方你很清楚。

  第一个讲,「相违,经云:空中无色,以空害色故」。空跟色是相违背的,有空就没有色法,有色就没有空,《楞严经》里面讲挖地,地是色,挖掉一尺就现一尺的空,挖掉一丈就现一丈的空,这就说明空与实色它互不相融,我们看出这么个道理。「亦应云色中无空,以色违空故」。前面这个意思懂得,这一句就不必说了。「若互相存必互亡故」,它两个不能相融,这是前面第五、第六、第九、第十这四门,都有这个意思在。

  「二不相碍义者」,它不相妨碍,「谓以色是幻色必不碍空,空是真空必不妨色」,它不相妨碍。前面说相违我们凡夫都能够见到,所以给我们讲,我们会承认,色空互相妨碍,凡夫都见到这个相很粗。说色空不相妨碍,这个事情就不大容易懂,其实你仔细去观察,真的不相妨碍。如果真的妨碍,譬如我手上拿这是个色,柑橘是色,我从这盘子里面拿的,在盘子这个地方有这个色,虚空没有了,我现在把它拿到这个地方来,那个地方现的有虚空。我把它拿出来之后,那个空是从哪来的?是不是真的有虚空挤到那个地方去?我现在拿到这个地方来,此地这一块面积里头虚空没有了,这个虚空到什么地方去了,是不是此地的虚空被它挤走了?有没有这个现象?你再想想,没有这个现象,虚空不动。

  如果虚空是实的必定有这个现象,如果这个色法也是实在的,是真实的,虚空也会产生这个现象。所以要晓得今天我们看的习惯了,大家粗心没有留意这个事情,真正要是研究这个问题,才晓得为什么拿掉自在,也看不到这个地方的虚空少了一块,那个地方的虚空多了一块。《楞严经》上用频伽瓶装这虚空做比喻,说明什么?说明色空都是虚妄的,唯有虚妄对虚妄才会有这个现象出来。那就是说色不碍空,因为色是虚妄的,是幻色,不是真实的。空不碍色,空是真空,所以它不碍一切色法。色即是幻色,它不碍虚空。不会说这个地方有一个色在,那个空就被它挤走了,没有这个现象的。这个诸位要仔细去揣摩、去思惟。

  所以下面说,「若碍于色」,空要真正妨碍色,空要是实在的话,这个应当拿不动,应该是拿不动的,为什么?它妨碍它,它固定在这个地方,不能推动它,它就妨碍了。所以那就是断空,就不是真空,「则是断空,非真空故」。若碍于色,色是什么?色就是真实的色法,不是幻色了。如果真正是真实的色法,那一定是碍于空。所以说「若碍于空则是实色,非幻色故」,「此」这就是上面第七门、第八门,「事理相即二门」,显示出这个意思。所以诸位必须要晓得,一切的色法是幻色,不是真实的。这一层的理,比前面一层要深得太多了,能够见到这个理,就是那个功夫是上乘的功夫。

  我们在过去讲席常跟诸位说,功夫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初学观照,用观照只能够得个什么?得个仿佛,就是听说晓得有这么个概念,不是自己的境界。第二个功夫照住,照住什么?得定了,就是刚才我跟诸位讲的,像前面经文所讲的,在差别境界里头入无差别定,那是照住。到这个地方见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心经》里面讲的这段,空不碍色,色不碍空,这是什么?照见了,《心经》里面讲照见,照见是见性。所以这是上乘的功夫,是自己亲证的境界,你要真正照见色是幻色,空是真空,你对于一切色法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你还会留恋吗?不会了,心清净了。还会有取舍吗?还会有得失吗?在这个里头还会生欢喜心、起厌恶心吗?统统不会。为什么?晓得一切色原来是幻色,就是佛在《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是梦幻泡影,当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这个时候的性定自然现前,本性里面的智慧也现前,那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现前了。

  真正修,我告诉诸位,这个境界天天不一样,我们初学的时候,所感觉的是一年比一年好,修到一个阶段感觉得每个月比每个月好。如果真正到怨亲平等,你会感觉到这是初的,一天比一天好,天天不一样,这是你初证;久证,跟诸位说,念念不一样,刹那刹那不一样。所以我跟诸位说明,这一部经这一遍讲完了,到第二遍再讲的时候,比这一遍味道不相同,讲第三遍不是第二遍,讲第四遍不是第三遍。为什么原因?入了这个境界。如果不入这个境界,讲别人的注解永远就是这一个境界,人家听一遍绝对不喜欢再听第二遍。为什么?一样有什么听头?那是什么?不入境界,入了境界不一样。不入境界所讲经文死的,注解也是死的,你讲的是死东西。入了境界,不过藉经文讲义的影子,引发的是什么?引发的是自己亲证的境界。天天所见的不一样,天天所讲的就不相同,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言语、文字从自性清净心当中流露出来的,不是死的,活的,字字都是活的,句句都是活的,这里面所谓才有无尽的法味,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再看第三点,「相作义者」,这层的意思更深了,是说明它的原理,就是色与空、性与相,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这说明了真相。「谓若此幻色举体非空,不成幻色」,那就叫实色,不能叫它幻色。「是故要由色即是空,方得有色」,才有这个色相。「大品经云」,大品经是《般若经》,《大品般若经》说,「若诸法不空,即无道无果,中观论文亦同此说」,《中观论》在佛法里也是一部重要的论典,龙树菩萨所作,发明佛法当中的空义,这个最著名的叫八不中观。「又云:以有空义,一切法得成,真空亦尔」。觉了的叫佛菩萨,不觉的是凡夫,一切法得空义而成这是个事实,问题就是你觉与不觉,这是事实的真相。十法界有情众生,可以说只是对于这个事实真相迷悟差别,建立这些名词而已。底下说「准上应知」,准就是根据前面经文所说的,我们应当要知道。「此即三四」,就是前面第三门、第四门,「依理成事事能显理」,在这个两门里头有这个意思在。「其初二门,即通显体相,亦即不相碍义」。初两门就是第一门跟第二门,是通显性相的,体就是性,色就是相,性相无碍。到这个地方这是一小段。

  下面又给我们说,「又由上三义,诸空有法通有四义」。这都是从作用上讲的,或者我们从讲缘生变幻上来说,又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废己成他义」。我们一般讲舍己为人,这个地方的己是自体,他是别体。「以空即色故,即色现空隐,即是第三依理成事门」。我们还要拿比喻来说,我们在梦境做比喻比较容易懂,这个己就是能作梦的心,他就是所变的梦境。因为整个心变成梦境,心看不到了,看不到就好比自己废了,成就别人了,成就了梦境,这是个比喻。其实整个梦境就是自己,心境实在是不二的,是从比喻上来说。在这个时候就是法性(心)好像隐了,色显了。这就是废己成他的意思。

  你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一定要能够回头,佛法常讲回头是岸,要能回头。从这个地方你就能够觉悟到,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环境,包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太虚空,这是我们环境最大的;环境最小的我们贴身穿的衣服,这是环境最小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自性变现的。自性是能现,这依正庄严是所现的,就跟梦境一样,现在怎么样?现在我们所见的是事,性好像隐藏起来了,这就是废己成他。唯有聪明的人才看得出,原来他就是自,自他原本不二,那是要很聪明、很聪明的人才能见得到。凡夫见不到,凡夫是迷在境界相中,不知道相就是性,废己成他,不知道他就是自己。

  第二个意思,「泯他显己义,以色即空故,即色尽空显」。这是前面第八事法即理门,我们讲事是从缘生的,缘生无自性那是什么?从色上见空。色上见空,小乘跟权教用的方法比较笨,但是笨显出这个道理来,就是用分析空。譬如说今天科学家分析,把物体分成分子,又分成原子、分成电子,到最后再分没有了,分成空了,晓得原来色法就是空,是用这个方法。色泯了,色给它分,分了没有了,空显出来了,显出空理出来,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不但在现在大家明了,这一切法无非是说基本的元素,或者说基本的粒子,一切万法都相同,只是排列的方程式不一样。其实色法是通的,同一个基本的色法,只是组合不同成了森罗万象,这是科学家证明了这个事实。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曾经用过这个方法,用过分析法,经里面跟我们讲,牛毛尘、羊毛尘、兔毛尘、水尘、金尘、微尘、色聚极微、极微之微,都是用这个方法。尘是色法,把色法分到那就是泯它,它是指的色法,把它分析分到最后没有了,空显了,己是空。用这个方法才明了,证明色即是空,色不异空。

  第三个意思,「自他俱存,以隐显无二,是真空故」,隐显无二这叫真空。「谓不异空为幻色,色存也,不异色名真空,空显也,以互不相异二俱存也」。就是第九门所讲的真理非事门,对于理、对于事他都明了。什么是理?什么是事?理事都存在,理事虽然不同,理事无碍,理事同时存在,所以说俱存。这是我们讲真空妙有,或者叫真空幻色。《心经》里面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才是真相,真相确实如是。第四个意思「自他俱泯」,正是永嘉大师所讲的「觉后空空无大千」。「以举体相即,全夺两亡,绝二边故」,就是前面第五门以理夺事门,「上之四义并空望于色」。这是就法性上来看法相,有这四个意思,这第四个意思就是双夺两亡,体绝二边,所谓是中道第一义从这个地方显示出来。性不是相,相不是性;性中无相,相不存在;相中无性,性不存在;两边不立,中道不存,这个时候才是清净无余。有一边的分别执着都是障碍,所以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这个话很有道理。

  可是你要晓得,如果你还要执着我本来无一物,你还是有一物,你还是没有到自他俱泯。连本来无一物也没有,这一念也没有,这才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自他俱泯就是心行处灭。言语又如何能够道得出?诸位要晓得因为这个事实,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是一不是二,一里面才没有分别、才没有执着、才没有妄念。如果真有一个东西,譬如说我们讲清净心,我真有一个清净心,好了,你执着有个清净心,你的心就不清净。这个意思深!我们修平等心,真有个平等心,已经不平等。大家好好的从这个地方去参究,在一切境界中离心,真有心可离那麻烦大了,有心可离错了,无心可离也错了。所以这个四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我们没有到这样高的境界,在入门这是小学生的办法,先修怨亲平等,那就对了。虽然达不到最高的境界,可是是向最高的境界这个方向、这条路走,决定没错。到这个地方是个段落。

  下面一段是就色与空也有四义,上面我们讲的是就空望色,也就法性望法相。底下一段是就法相来看法性里面也有四个意思,这些意思都是非常的精微,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真正能够体会到蕴藏在我们胸中,当然这个都不是很高的境界,我们初学的人把这些道理蕴藏在心中,在日常生活当中来历事练心,练到心境两亡,你就圆满成佛。练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算入门了。所以不懂得这些根本的道理,那五十三参看不出门道,看五十三参就好像看小说、看故事一样,善财童子今天访问这个、明天访问那个,看不出来。你要把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明白了,才晓得善财的参究实实在在是了不起,我们也就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世,这个起心动念一切作为,就像个佛菩萨,不再迷惑颠倒了,不再造业,不再受报,而成就无量功德。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一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11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八讲,请掀开经本卷一第二十三页,倒数第五行的当中,「又所以相违无碍及相作者,以缘起法有四义故,一缘生故有,二缘生故空,三无性故有,四无性故空」。这也是一切法相普遍的性质,正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句话佛常常在经论里面说到,缘生的有是幻有,缘生的空是真空,因为缘生无性,就是无自性,所以真实相如是。这个文希望诸位自己仔细的去读,要紧的揣摩当中的意思,然后在我们见闻觉知里面去证实。也就是证入佛给我们这些提示,我们不妨试试,以这些提示来观察宇宙人生,不难发明其中的真相。向下有三个名词,它的定义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就是幻有、真空、中道,特别是在《般若经》可以说处处都讲到。

  在二十三面最后一行最后一句,从这里开始,「又以无性缘生故有」,这句诸位要把它记清楚。「则非常见,有见之有」。所以这个有的意思,我们要搞清楚,常见跟有见都是属于情见;换句话说,那个见就错误了。常见跟有见都叫做边见,是属于见惑。见惑有五类,诸位晓得的,第一个是身见,第二个是边见,常见、断见是边见,有见、无见也是边见,所以见惑是见解上的错误,就是错误的见解。思惑是错误的思想,就是思想上的错误,我们称之为见思烦恼。这合起来也叫做凡夫的情见,就是感情之见,迷惑之见,感情就是迷惑,迷见不是正知正见。所以这个地方给你说明的定义,无性缘生,这种有不是边见里面常见、有见之有,所以叫它做幻有,或者叫它做妙有,《般若经》里面常常讲妙有。也有地方说作假有,意思都差不多,这是幻有的定义。将来你在经上一看到讲幻有、讲妙有、讲假有,是这个意思。

  「无性缘生故空」,空是从它体性上讲,有是从它色相上讲。好像我们这个眼睛有病,看到灯上的圆影,灯上的圆影就是幻有。实际上它是空有,它没有体性,就是它无自性,所以故空。空是从体性上说,有是从现相上说。所以说「非断见,无见之空为真空也」,不是边见里面断见、无见的空。断见、无见空是什么都没有,是空无,这种空是真空,不叫顽空。顽空是断见、无见之空,是顽空。无性缘生之空是真空,把它的体性现相看清楚之后,会得到底下这个结论,那就是真相。「幻有则是不有有」,不有有是无中生有,本来没有,没有,它有了,所以叫幻有,幻是变幻。

  「真空即是不空空」,怎么说不空?它有幻相。就是前面讲它有幻色,就是幻有,而幻有是当体即空,所以叫它不空空。这个一切现相存在的,存在是当体即空,因为这些相了不可得。「非空非有」,相非空,体非有,这是事实真相,无论哪一法都是这个真相,决定不错的。这个世出世间一切法中,随便捏一法都是非空非有,这就叫「中道义」。由此可知,哪一法不是中道?法法皆中。「以有与非有无二」,这就是体相不二,体是真空,相是幻有,「以有与非有无二,方为幻有,空与非空无二」。这叫真空。

  下面这个几句,诸位一念就明了。不过底下又说,「又幻有与真空无二,为一味法界,合之则一不为一。开之则具上十义,同时顿起,深思明了,以成事理无碍观也,不唯无念无起而已」。这一句很重要,因为那些小乘罗汉,小乘罗汉他们的毛病就是落在无念无起,因此他不开智慧。他是理与事、事与事都有障碍,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有些人不明白这个理,以为修行找个深山僻静的地方去修行去。那他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达到无念无起,起就是起心动念,这种修法可以得定,不能开慧。纵然你修学是一点差错都没有,你走这个路子很正,你的结果只能到一个阿罗汉、辟支佛,相当不错了,那是很难得了,但是那还是要有老师指导。如果没有高明的老师指导,你所修的那是盲修瞎练,不会有那么好的果报。

  无论是大乘或者小乘的教学,诸位要记住,师承第一。我们在小乘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小乘经,第一句话就教你,要「从明师受戒」,就是修学第一个条件。可见得他不是盲修瞎练,他是有师承的,要跟一个高明的老师,什么叫明师?明心见性的才是明师,这个老师指路决定不会错。指路指得不错,肯不肯走在乎你自己。你有没有把意思会错,那是你自己的善根;肯不肯走是你的福德。所以求学当中最重要是发问,老师说得再清楚,譬如说佛在经典里面讲的这个话清不清楚?清清楚楚。为什么祖师还要加以注解?说得那么清楚是明眼人一看清清楚楚,程度不够的人去看看不清楚。明眼人一听清楚了,迷惑颠倒的人怎么听也没听清楚。看不清楚、听不清楚怎么办?要问。所以这个教学当中叫学问、学问,是一问一答,从这个地方学到东西。

  我们打开经典,都是佛弟子有疑问提出来,释迦牟尼佛给大家讲解、解答,记录下来称为经典;如果当年没有这些人问,佛也就不说了。问答!无问自说的经很少,无问自说也有条件,众生的机缘成熟了,大家迫切的需要,佛不必等人问,自己可以说,机缘成熟了;不成熟了,说了也没有用处。所以这个问比什么都重要,问也要具有相当的条件,那就是说,他对这个问题已经懂得一部分,但是不透彻,他才提得出问题。如果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诸位想想,他能提出问题吗?他提不出。所以要能够提得出问题,至少他了解一半以上。我们提不出问题,就是说我们所理解的还不到一半,所以提不出来。

  老师的教学,当然学生里面有程度高的、有程度低的,程度高的人天天有问题,常常有问题提出来。程度低的就在后面听,等于说旁听,逐渐逐渐把自己程度提高。那程度高的他的问题能够断疑生信,那就是他的根性成熟,他能够开悟、能够证果;程度低的把他提高,他能开悟。这是古今中外在教学法里面,是最高明的、最有效的教学法。所以佛当年讲经说法的法会,可以说是一种研究讨论会,是用这个方法来教学,效果最为殊胜。我们现在修学比古时候要增加一重困难,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也是用研究讨论,你要不信,你就拿《弥陀经疏钞》里面,还有一问一答的,还有问答,禅宗语录有许多完全用问答的体裁。像我们过去念过的,我们也在讲台上讲过的,《大珠和尚语录》就是一问一答。

  现在增加了什么一重困难?文字障碍。经典的翻译大概到宋朝规模就建立,宋以后所翻的数量很少很少,最盛的时候是隋唐。所以到宋朝时候几乎《大藏经》已经都编成,以后所译的经很少。宋朝以前这些文字都是文言文,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我们中国用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所以古大德的注解也是文言文。现在人他不读文言文,难在此地,展开经本文字成了障碍,这是从前人没有,现在人有的。其实文言文比白话文好,白话文啰嗦,像现在这报纸上这些文章,几万字的文章,如果用文言文来写,不过三、五百个字就写完,这是文言文的好处。

  文言文能够表达,白话文没有办法表达,为什么?白话文是死的,同时只能表达一个意思,不能够包含无量义;文言文好就好这个地方,它能够包含无量义。它这句话,程度浅的人看它意思浅,程度深的人看它的意思深,这真是妙不可言。白话文看了只有一个意思,决定没有浅深差别,所以这是白话文比不上文言文。文言文的优点太多太多!因为白话文受地区的影响,所以讲方言,受时代的影响,每个时代、每个时代的言语不相同。如果用白话文来记载,我们在这个地区看得懂,到那个地区有障碍。现在我们看得懂,过后个五十年、一百年之后人家看不懂。所以它不像文言文,文言文没有这些障碍,真正是这种传达的工具,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是传道最理想的工具,我们为什么不学?学习文言文,其实说像我们现在这样程度,用上三年的功夫就可以学会,就能够通达,这个障碍就没有。为什么不肯下三年功夫?学文言文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背诵。

  李老师过去在台中教文言文,他给学生定的标准,就是必须要能够背诵五十篇古文,他是取《古文观止》的材料,能够背得很熟很熟背五十篇,然后再跟你一讲解就统统都明了。由此可知,这个事情不难。我们今天感觉到难是什么?因为没有学过,所以感觉得难。大专讲座的时候,我将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这个本子展出来给大家看。民国初年小学生写的文章,我们今天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写不出来,原因在什么地方?因为小孩子他把古文背得很熟,所以他就依那个样子就能写得出来。现在大学生五篇文章都背不出来,那当然不如从前的小学生,从前小学生起码也能够背个百十篇文章,不止五十篇。所以这一重的障碍是这样产生的,我们如果晓得下一点功夫,这个障碍就克服。所以这个修学要特别注意师承,要以开智慧为目标。而不是以得定为目标,定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要开智慧。智慧开了所得到的受用,就是解脱自在无碍。此地教给我们的,事理无碍,底下这个周遍含容里面讲事事无碍。所以说是不仅是无念无起而已。无念无起四禅天人做到了,无想天人做到,声闻、缘觉做到,他们做到无念无起,他们没有办法做到事理无碍、事事无碍。

  再看底下第四段,这就是讲的十玄门,「周遍含容观,即事事无碍,于中分二」,分为两个大段落来说。第一个段落「明德用玄妙」,第二个段落「明德用所因」。佛法里面讲东西,无论讲什么事情,大也好、小也好,浅也好、深也好,讲得很圆满。先把这个现相说出来,以后必定把这因素给它说出来,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现在说第一个大段,德用玄妙,「古德于此明十玄门」,明是说明,玄就是玄妙,门所谓说门道。你在这个里面看出了什么门道?他看出来有十条玄妙的门道。我们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就是把里面的义趣看出来,明了他真正得到。这个十门名目在底下,它简单的大意,我们在《纶贯》里也曾经介绍过。这个地方是举例说明,「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一直到「十主伴圆明具德门」。下面给我们说明这个十门,「此之十门,初总,余别」。第一条同时具足相应门,这条是总说,其余的九条是别说。「同异成坏,同一缘起」。这就是十个意思,是从一桩事情当中所见到的,事事物物无有一法不如是。由此可见,诸佛菩萨对于一切现象界,观察得深入。

  我们从前在大专讲座,给诸位介绍《佛学概要十四讲》的时候,第二讲讲的一切诸法的别相。李老师归纳经论里面,将它列为八种,体、相、用三种,因、缘、果三种,再一个事、一个理合起来八种。在讲堂上教给我们观察一切诸法,最低限度你要能从八个角度来观察。八个角度观察给诸位说,所看到的是表面,没有深度。如果只看到一面、二面,你对于问题当然不能够了解,会发生偏见。如果在这个偏见里面执着,一定会产生错误的行为,那就是我们讲的造业。偏见是迷惑,看到一面自以为是,这是许多众生都有这种通病。深入一层的观法,每一层里面又有八面,每一面里头又有八面;换句话说,八八六十四面。对于一法能够看到六十四面,当然是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要真切得多,可是并非究竟,因为任何一法其深无底。

  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在《华严经》玄义当中,「所诠义理」,我们明了了。你看在玄义「所诠义理」一章里面,我们所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意思?由此可知,我们自己平常对于一切诸法的观察,太粗心、太大意。在这里面产生了许多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执着,发生了错误的行为,得的是无量无边的苦果,这就叫做是起惑、造业、受报,轮回就这么起来。如果对于事实真相,像此地所讲的,你能看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在一切法里面不会起惑,也不会造业,生死轮回就了了。由此可知,超越生死轮回,需要靠智慧。我们要记住的,就是一切法它是同一个缘起,同异成坏是从现相上说,但是它是同一个缘起。

  同一个缘起,它才无碍圆融,所以说「随一一门即具一切」,无论哪一门,这个十门是一切法普遍的现相,无论那一法无不具足。「今且于前所依体事十对之中」,我们先把这个十对,因为他举例子是举这个,二十面倒数十五行,有十对,教义一对,理事一对,境智一对,行位一对,因果一对,依正一对,体用一对,人法一对,逆顺一对,应感一对,这是举这个例子来讲。十对就是二十桩事,实际上是二十类事,这二十类把一切法统统归纳在这十对里头,说十对就是说的一切法。我们再继续看下去,在十对之中,「取一事法」,在理事当中,就在这个事上取这一法。「明具十门」,说明一法当中具足这十门,就是十玄门,玄就是玄妙的道理,随便捻一法,里面都能够看出十种玄妙的道理。「如下随举一华一叶一身一刹一毛一尘无不具足」,随便捻一法你就看到十玄门。一一法当中,你都看到十玄门,你就入了一真法界。就是你的见解、你的观察,与十方诸佛、一切大菩萨没有两样,正是《法华经》里面所讲的「入佛知见」,你今天的知见是佛知佛见,不是凡夫的知见。

  底下举一个例子说,「今就事中,但取一尘,明具十门」。这是一切事法里面最小的一微尘,就从一微尘上来观察、来说明。我们看这个文,「一者此一尘中,即具教义理事等十对之法,同时相应,具足圆满」。就在这一微尘当中具足,前面这个十对之法,刚才我们在二十页所看到的。由此可知,哪一法不具足十对之法?这个十是同时相应,圆满具足,诸位要是明白这个道理,这个经上常讲「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你相信了吗?大千经卷是什么?就是《华严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看到的上本《华严经》,「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在一微尘当中统统具足。《华严经》在哪里?无处而不在。

  前面说过了,说《华严经》的佛,是什么佛?是法界一切身云佛。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一法不是天天在转《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怎么样?我们有眼见不到,有耳听不到。实际上《华严经》是尽虚空遍法界尘说、刹说,无有一法不说。你要真正懂得十玄门的道理,你才明了。所以善财童子入华严境界从哪里学?就是日常生活当中,见色闻声就入《华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句是总说,它是圆满具足前面所说十对之法。这个十对之法是讲的什么?讲的事理无碍。「亦具广狭,下之九门」。亦具此地就是具足,这个地方所讲的九种事事无碍,真是无有一法不具足。

  「及彼门中所具教等」,就是教义等十对之法,这个意思底下有比喻说,就像是光光互照。古人有个比喻,好像我们用两面镜子,镜子照镜子,你人走到当中去,你看看那个人影子重重无尽。过去好像是贤首大师在世的时候,讲这个华严境界,那个时候,是当时的皇帝请他在宫廷里面讲事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讲的十玄门。皇帝听了之后不甚明白,于是乎他就请皇帝建一个八角的亭子,亭子里面每个角放一面大的镜子,大面的镜子彼此互相都照,请皇帝到亭子当中一站,皇帝明白了,事事无碍境界明白了。这个很有点像什么?像大梵天王的因陀罗网一样,你看我们《梵网经》讲到,在经题时给诸位为说过。释迦牟尼佛就是见到因陀罗网,有所感触才说《梵网经》,拿因陀罗网来做比喻,就像镜子互相照的意思一样,显出重重无尽。佛给我们讲这个世界因果理事,就像这个情形一样无有穷尽,而是同时具足。

  所以「华藏颂云」,华藏就是本经「华藏世界品」,里面有一首偈颂这么说,「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我们要是真正明白同时具足相应的意思,我们对这个能够体会到一点,不会完全怀疑,能够体会到一点意思。下面,「普救神初云」,讲这个下就是这一品,这品向下经文里面,在「普救夜神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一一尘中,各见微尘数佛刹,善财将见普贤,见一一尘中一切境界」。都是这个意思,这是讲的从别相当中见到总相,一尘是别相,总别不二,正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微尘都如是,我们还不信所谓是一经通一切经通吗?怕的是什么?是你见不到,是你不通。通了见一微尘,尽虚空遍法界一切都通达了,这正是所谓六尘说法。所以六尘说法并不只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个世界眼前事物,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问题就是我们自己太愚昧了,我们只接受言说,好像除了听讲,除了读经之外,其他的都不是说法,殊不知六尘说法永无中断。

  我们是用功夫钻研一经,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我们就相信了。佛为什么说这么多经?是因为众生根性爱好不相同,佛是大慈大悲说出这一切经,是随众生的根性自己去选择,意思在这个地方。无论哪一门,所以说法门平等无二无别,所谓平等,任何一个法门都能够贯通一切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无上道,意思是在此地。懂得这个道理了,对于一切法门,你才有正知正见,正确的看法。不会说赞叹这个法门,毁谤那个法门,那我们又掉在边见里面去,又起了分别执着,那就错了。法门都是佛说的,赞叹一个我是赞佛,毁谤那个又毁佛,岂不是一句赞叹一句毁谤,那不是自相矛盾吗?所以你看佛对一切法门,对一切众生无不赞叹。众生迷惑,路走错了,佛看到是唯有怜悯,唯有以种种善巧方便诱导他改邪归正。佛没有毁谤,佛也没有责罚,这才显示出大慈大悲。

  我们再看下面,别义里面的九条,从倒数第五行这圆圈下面,「广狭自在无碍门」,这个意思我们都要懂,必定要懂,我们在一切法里头才不会迷惑,才不会起一些邪知邪见。此地讲「即此一尘遍周法界,而不坏本位」。本位是什么?就是这一微尘,不坏它的自相。「以分即无分,无分即分,广狭自在」,无障碍故,这个境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如果用思惟想像去体会是决定办不到的,思惟想像的功能,就是第六意识的功能虽然很广大,它能够外缘六尘境界,内缘八识心王,它有这么大的功能。但是它缘不到真性,缘不到一真法界,缘不到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原理我们要记住。所以佛教我们要证得真实不思议解脱境界,必须要离心意识,要用极净的功夫,所谓是「净极光通达」。心净到极处起作用就大放光明,一切通达,这些境界是般若智慧光明所照见的,不是思惟想像能够得到的。这是诸佛如来现量亲见的境界。不是在那里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不是的,所以它不是比量,它是属于现量。

  向下的九个意思,诸位要晓得它第一个意思是根本,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因为它同时具足相应。再小是一微尘,再大是法界,因为它同时具足相应,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小不碍大,大不碍小。这是事事无碍,广狭自在无碍。譬如我们眼的瞳孔很小,外面的境界很大,你说它有没有碍?我们很小的瞳孔看到外面,跟外面是一样大。不会像那个照相机一样,照相机镜头也是瞳孔,但是它照外面的境界,里头画面就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它都把它缩小了,虽然也是个很完整的见,它缩小了。我们这个照相机照到外面,那个境界相现在这里面没缩小,跟外面一般大,就叫广狭自在无碍。照相机它虽然也有广狭,它自在,但是它有碍,你们想它有碍,它把那个缩小了。我们这是不缩小,跟外面境界一模一样。其实我们瞳孔的镜头,比照相机镜头是小得太多了,但是所照见的境界,跟外面的感官是完全相等。

  这个底下说明,一个解境,一个行境,这两个名词我们要把它记住。在倒数第四行我们念下去,「或唯广无际」,这说明四个现相,或者是「分限历然」,广无就是广大而没有边际,分限是什么?就是它有限度,它是一微尘。「或即广即狭,或广狭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四门了了故」,解是慧,就是慧解。「或绝前五,以是行境」,为什么?「行起解绝故」。行是什么?行是定,定是无分别,所以它里面没有知见。解是明了通达,多分是为别人说的,是为别人说明,对自己何必还说明?所以前面我们读过,两尊佛见面一句话也没有,为什么?他没有疑。没有疑、没有惑,也无问无答,程度相等;程度不相等,佛与菩萨见面,菩萨有问,佛有答。佛与佛见面,一句话都不说,无话好说。行起解绝,都是安住在大定之中。「而举一全收,下皆准此」。底下的八段都有这个意思,就是解境、行境,四门或者是六门都有这个意思。

  再看第三,「一多相容不同门」,都从一尘上观察。「即此一尘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摄一切令入己内,舒摄同时,是故镕融」。法界是全体,一尘是部分,今天我们科学里面发现,物质不灭,与这个意思相同。物质不灭,换句话说,你要真正通达这个意思,这个一切的万法,我们今天讲动物、植物、矿物,都是不生不灭的。这个生灭的现象从什么地方产生?生灭是我们一个错误的概念,不是真的。譬如说这串念珠,我们拿这个来做比喻,这串念珠,我们把每粒珠子比作一个微尘,现在这个微尘,入了这串珠子里面,我们觉得念珠生了;我们把这个线剪断,散开了一粒一粒,那就不叫念珠,念珠就灭了,试问问,这里面每粒珠子有没有生灭?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我们这个肉身,这一分析晓得,分到最后就是微尘。

  无数的微尘,所谓是今日之人所讲的,按照方程式的排列,排成这个样子,这人生了。离开了这个方程式的时候,统统散掉了这个人死了。其实这些微尘只有聚散,没有生死。所以你从实质上的本体上去观察,佛讲的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法,只有缘聚缘散,只有这个意思,没有生灭,没有生死。不能说缘聚这就生,缘散了就叫死。生的时候可喜,死的时候可悲,都都是迷情,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从这个能看到一多相容,就是一尘舒己遍入一切法中。譬如这念珠,我们这一颗珠子可以把它拆开来,穿到别人念珠上去,到他那里去了,他那里一个珠子也可以穿到我这来,你就晓得这个一尘遍入法界。诸位如果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整个法界它是一体的,基本的物质,今天科学讲基本粒子。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个基本粒子所组合的,缘聚缘散所组合的,这个东西是不灭的,遍入一切法中。由此可知,一切法是一个整体。原来在我身上的一微尘,也可以跑到你身上,也可以跑到他身上;他身上的微尘也可以跑到我这组合,也可以跑到你这组合。佛身上一微尘可以到畜生身上,也可以到饿鬼身上,地狱身上一微尘也可以到诸佛身上,也可以去到菩萨身上去组合,你说是一还是多?所以说哪个是自己?

  你看底下经文里面讲,「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普贤章中,尘毛念念出一切境界,复入尘毛」。「普贤章」就说本经末后的一章,五十三参里面普贤菩萨这一会里面。这当中有一句说,或有四句六句,思之,这个四句六句就是前面说,「或广分际,或分齐历然,或广即狭,或广狭俱泯」,这是四句,就是说每一门里头统统都有这个现象。

  第四,「诸法相即自在门,即此一尘,废己同他」,这个意思前面讲过。「举体全即是一切法,而恒摄他全同于己,于彼一切即是己体,一多相即,浑融无碍,解行境别,六句同前」。解境、行境,四句六句前面明白,后面都能够贯通。「经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一多不二,这样深的意思,这么深的境界,一微尘当中统统具足,这就是一微尘当中具足全部的《华严》教义。所以这些菩萨们他们有能力,从一微尘当中就看出大千经义,一点都不假,这就叫破一微尘,破什么?看破。人家这个观察力量真是精微,从一微尘里面,就把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经义全都看出来。我们要是读到这个地方,稍稍明白这么一桩事情,我们对佛怎能不五体投地?我们要是摆一个微尘再微尘,摆这么大一个珠子在此地,比微尘大得多,什么也看不出来。人家从一微尘里面看这么多意思,这些意思就是全部《华严经》的归纳,不能不佩服,不能不低头,实在不如人。这是我们见到佛菩萨不能不尊敬,不能不礼拜,不能不跟他学习。

  我们在等而下之来观察,跟我们这些同参道友,朋友们在一起展开经卷,有人就能从这个经卷里面,看到许多的意思。有些人愈看愈糊涂,一个意思也看不出来,愈看愈迷惑,什么都不懂。那就说佛菩萨我们比不上,我们同参道友当中还有些比我高明的,我还比不上人家。实在说原本我们的智慧德能是相同的,所以佛就在《华严经》里讲,「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与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没有两样,完全相同。为什么智慧德相不能现前?佛说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现前。我们现在智慧德相不是没有,有,有怎么?是隐藏了,不能够显露出来。为什么原因不能显露出来?就是有两个大障碍把你障住了,一个是喜欢打妄想,一个是喜欢执着,「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是什么?是无明,执着是什么?人我执、法我执。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去掉妄想执着,我们的智慧德能就又现前,我们也有这样的观察力了。

  第五,在第二十五面第三行圆圈底下,「秘密隐显俱成门」,也从一尘上观察。「尘能摄彼,则一显多隐」。你在一切法里头观一微尘,像这串念珠一样,我们注意仔细去观察这一颗珠子,你的注意力就在这一颗珠上,其他的不注意。是一个显,别的隐,显隐是这个意思,就是你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一切摄尘」,一切也是观察整个一串珠子,注意力看整个的,你就不注意这一个,整个的包含了它一个是这么个意思。这就是「一隐多显」,尘能摄彼,一显多隐;一切摄尘,则一隐多显。「显显不俱,隐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这是我们从很粗的相上来观察,因为什么?微细相我们观察不到。清凉大师举的这是微细相,一微尘非常的微细,他举这个有他的用意。极小的一微尘都具足圆满的道理,何况其他?这是说隐显同时。知道隐显同时,你就晓得,佛法里面所讲的显教、密教,显密是同时的。所以密是显之密,显是密之显,不但显密同时而且显密无碍,这是事实真相。

  第六段里面讲,「微细相容安立门,谓此一尘微细等刹炳然齐现」。下面经中说,「一一尘中一切佛刹旷然安住,其文非一」。这样的句子这个意思很多,这是说明,小中摄大,一尘是极小,依报里头最小的;刹是大千世界,佛的教化区是最大的。虽然这个极大的佛刹,它在极小的微尘当中是炳然齐现,炳然是清清楚楚都现在其中。就好像镜子照外面的景象,镜子虽然小,外面的境界大,可是外面境界在这一面镜子上统统都显现出来,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种相是微细相容安立。

  第七,在第五行下面圆圈底下,「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网,就是大梵天它这个宫殿里面装饰的罗网。刚才我们举出《梵网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到大梵天宫,见到这个罗网有感而说的,就从比喻当中说的。「既一一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刹海,如是尘尘不尽,刹刹无穷,非是心识思量境界」。底下就是从比喻上说,这就说明世界是因因果果,事事理理重重无尽,虽然无量无边它都有条理。就好像镜子光光互照一样,它有层次,它不乱,虽然看到这个境界是无量无边,无有穷尽,可是它有秩序,佛是用这个来比喻。

  第八,「托事显法生解门」,在倒数第八行当中圆圈的下面,「见此一尘,即是见于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普贤尘毛皆是无尽胜因生故,即此亦名具足无尽门本自具足」。这个当中我们应当要晓得,所谓尽虚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一类是心法,一类是色法,色心二法包括一切法。心是能生,色是所生;心是能成,色是所成。一切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所以才从一尘当中见到无尽的法界。为什么?无尽的法界离不开这个原则,在这里面你生解,生解就是开悟了,悟的什么?《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真相你觉悟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觉悟了。这一悟你烦恼断了,一切法的真相明白之后,你在这个一切法里头再不会起分别,不会起执着了,一切法当中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了,真相大白。

  世间法如是,就是六凡法界如是,四圣法界也不例外。你对于六凡你不会讨厌,对四圣也没有羡慕,好恶之心断掉了。这个时候在这个境界里头,你是一种什么感官?你的平等心现前,外面十法界有没有?有。的确有这个十种不同的境界,但是在你的眼睛里面是一。我举个比喻说,这个地方有一堆黄金,这个地方有一堆粪土,愚痴的人怎么样?一定看到黄金喜爱,大家都去抢,粪土没人过问,这是迷。觉悟的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也是虚妄,这也是虚妄,两个是一样的。对粪土没有厌恶之心,没有舍的心;对黄金没有取的心,他的心是平等的。平等心住的境界叫一真法界,就是这个品的品题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他得自在,他住的这个地方就叫净土。所以诸位要晓得,不一定说到西方才是净土,你自己现在在此地得理一心不乱,你住的这个地方,只要是你在那个地方就叫实报庄严土。跟你手拉手这个人,他是个凡夫,他住的叫凡圣同居士。为什么?跟你拉手的这个人,这人是菩萨、是佛,他是圣人,你是凡夫,你住的是凡圣同居土;在佛菩萨、圣人决定不跟你是凡圣同居土,他住的是实报、极光土。

  试问问这个境界有没有什么变化?没有,还是这个样子。境随心转,你的心清净,境界就清净;心染浊,世界就染浊,实际上世界哪有什么清净、染浊?这个意思诸位一下还会不来,我再举个比喻,譬如我们现在很流行戴眼镜,我们戴个蓝色的眼镜,世界统统是蓝色的;戴个红色的眼镜,世界统统是红色的。世界它既不蓝、也不红,它之所以变蓝、变红,是你戴的眼镜不同,就是这么回事情。世界哪有什么四土?什么寂光、实报、方便、同居,没有这个,就是你戴了四副眼镜不一样,看的世界就不相同了,就这么回事情。哪有什么一真法界、十法界?这是讲各人心理不相同,所以才建立这么多名称,才现出这么多的幻法,所以这个境无实境。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外境没有好丑,「好丑起于心」。境就是四土,缘就是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凡夫那是缘,境是四土,其实没有,是生在众生的心。众生心清净,你所看的就说之为四圣;心染浊,说之为六凡,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托事显法生解就是开悟了,真正开悟这是禅家讲的大彻大悟,将十法界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的真相,全都看清楚了。所以这个也叫做具足无尽门,确实是本来具足,真正是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诸位我们要想入佛知见,入佛最圆满究竟的境界,唯一的途径就是清净心。清净心的修的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人事环境当中去练,练什么?练样样清楚、样样明了这是智慧。练如如不动,这是训练清净心,清净心里面明了那叫真智慧,这真智慧。所以必须要晓得,学佛的人他所求的是什么?只求清净心。除清净心之外,一样都不求。如果除了清净心之外,还要求个一样,你的心就不清净;换句话说,除了求清净心之外,什么都要放下。不但世间一切法你要放下,佛菩提也要放下,为什么?有个佛菩提,心就不清净了。所以说世法佛法统统放下,为的什么?为的求清净心,清净心现前了,尽虚空遍法界的真相才能够完全明了,那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叫你一切法放下?因为一切法俱不可得,一切法是缘生,缘生是幻有,缘生是真空,缘生是不可得,不可得里面你想得是妄想执着,不是真实的。这几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很轻松,几个人能够参透?透过了就成佛、成菩萨,透不过的还是凡夫。

  「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即此一尘,既遍一切处」。前面统统是讲空间,既然遍一切处,当然也遍一切时,就是亦该一切时,时是讲过去、现在、未来,因为时间跟空间,实在讲是一不是二。遍一切处当然包括一切时。「三世各三」,三世讲过去、现在、未来,过去世有过去的过去,有过去的现在,有过去的未来;现在世有现在的过去,现在的现在,现在的未来;未来世有未来的过去,未来的现在,未来的未来,这叫九世。九世不离一念,所以在加上这一念叫十世,「三世各三,摄为一念」,这个总共叫十世。诸位将来在经上看到,「十世古今」,这个十世就这么说法的,一念具足。

  「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回置过去世」。这就给你说,因为时间不是真实法,所以过去世可以把它搬到现在来,未来世也可以把它搬到过去,这是我们所讲的神通,知道过去、未来,为什么知道过去、未来?这里头你们看到了没有?一念就知道了。我们现在为什么不知道?我们这个念没有到一,所以过去不能搬到现在,未来也不能搬到现在。我们的修行目标是在一心不乱,所以你只要得一心不乱就知道过去、未来。这个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行了,得念佛三昧,过去、未来十世你就都看见了。但是得事一心,你看的范围还不大,譬如经里面给我们讲的,阿罗汉能够知五百世,比我们的能力就大得多了。五百世就算以中国人的算法,三十年为一世,他能知道多久的事情?我们中国人是三十年是一世,他能够知道五百世,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他能够知道,超越这个范围他能力达不到。

  如果要是证得理一心不乱,这种见量比阿罗汉大得太多太多了,到佛的究竟果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情形就像什么?就像我们这个看电影,电影银幕上放映这张片子,就好像凡夫的见量,只知道现在,不晓得过去,也不知道未来,要慢慢看这个片子去发展,是这么个现象。佛菩萨看的什么?看底片,一展开过去、现在、未来都在眼前,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时分、方分,你看在唯识里面讲不相应行法,它不是真的。真实里面没有时分跟方分,这是我们所谓的抽象概念里面产生的。在三性里面讲,它是属于遍计所执性,完全是虚假的,所以才能够知道过去、现在、未来。

  最后一条,「主伴圆明具德门,此尘能现即名为主,理无孤起,必摄眷属」,其余的就叫眷属。「如经云:普贤于此佛前入定为主,则言一身顿现诸境,结通十方。则一一佛前,有多普贤,以是伴故,余大菩萨,相望为伴,一一皆然」。这几句也很容易了解,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宾主之分,主是一个,宾有众多。底下有一句我们要注意的,那就是「复有果主果伴因主因伴等」,这是要注意到的。「然以主望主,以伴望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则得相见,圆明具德」。这个意思前面说过,以主望主就是两个佛见面,那是各不相见,相见什么?无言。两个程度相等的,就说各不相见;两个程度不相等的,那就相见。

  一微尘当中,如果以这一微尘为主,其余的都是伴;以其余为主,这一微尘就是伴。宾主、主宾是圆明具德的,不是说主一定是主,宾一定是宾,没有这个,互为宾主。一微尘如是,一切法中无有一法不是这个现相,正因为宾主、主宾是互换,所以这一切法是平等的。主不是永远做主,宾也不是永远为宾;永远做主,永远为宾那就不平等了。就算在佛的讲席当中,佛是主,大众是伴;如果就整个僧团里面来讲,团体是主,个人是伴。在教学里面来说,学生是主,老师也可以为伴,学生是主要接受的,没有学生哪来老师?师这个称号怎么样?是因为学生才称老师。所以要晓得这个关系是相互的。一切法里面无有一法不是这个现象,这是我们要深深的、细细的去观察,这是智慧的观察。

  我们今天读《华严经》,粗粗的略知大意,这是粗知、略知其大意。实在上讲这样深入细密的观察,不是我们现前能力能够做得到的。我们现在在一切法里面是明了,明了是怎么样?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观照,这么细密观察的用意,在哪里?用意就是智慧开了。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妄念这是目的。如果你要是不明了这个意思,你拿着这些教条,在一切法里头,去分别、去执着、去打妄想,那就全盘都错了。所以清凉大师讲,这个经文我们还没有念到,还在后面,那个不会学的,学了经什么?增长邪见,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听了这些,不会用、错用了,拿这些在一一法里头去分别、去计较,计较就打妄想,去执着这就是用错了。是以第六意识来应用这些法则,所得的结果就是增长邪见。这些开导是教我们明白事实真相,是离分别、离执着、离妄想;换句话说,就是帮助我们得清净心。我们的心不清净,就是不肯放下,为什么不肯放下?对这个事理真相不明了,于是在这一切事理当中起了坚固的执着,放不下。统统明了了放下就是,放下之后你的知见看法跟佛菩萨一模一样,不必要一样一样去计较。无量无边的法门是一刹那之间圆满具足的呈现,说都说不尽。

  底下总结里头,在倒数第二行的圆圈,「上辨一尘十门具足」,就是一微尘当中,我们细细来辨别十门具足。「一尘既尔,余事亦然」。一微尘都如是,一切事法当中没有一法不如是。「事法既尔,余体用等十对亦然」。前面讲的,换句话说,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理无有一法不如是。「随其一门既具十门,门门互摄,重重相望,亦至无尽,若于此十门,圆明显了,则常入法界普贤之境」。这就是一真法界,这个意思要是懂得了,再次看五十三参就有味道了,才晓得五十三参里面有些什么门道,就不至于看热闹了。如果不晓得这些门道,你看五十三参就跟看神话故事一样,跟看小说没什么两样。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当要留意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二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12

  「普贤行愿品」第九讲,上一次我们将十玄门简单的介绍过。今天我们接着再看向下这段文,在二十五页倒数第二行圆圈的下面,我们先将这个文念一念,「上」,上是讲以上,「辨一尘十门具足」,辨是辨别,即使在一微尘的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得出这个十玄门的意义。「一尘既尔,余事亦然」,一微尘当中都具足这十门意义,其余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有一法不具足十门。「事法既尔」,前面讲过十对,十对里面只举事法来做例子,其余像教义、理事、境智一直到逆顺、应感,无有一法、无有一事不如是。「余体用等十对亦然,随其一门,既具十门,门门互摄,重重相望,亦至无尽」。这才是事实的真相,门门互摄那就无有穷尽,不止十门。

  「若于此十门,圆明显了,则常入法界普贤之境」。从这句我们也就明了,入法界是要凭真智慧的,唯有真智慧才能够从任何一法,见到圆满的体性、圆满的德相、圆满的作用。前面也曾经说过,我们对于诸佛菩萨他们的智慧德能,实在是说不能不佩服,我们虽然本性里面是具足的,可是由于妄想执着的障碍,本具的智慧德能不能起作用,这是我们应当惭愧之处,应当向诸佛菩萨来学习。下面说,「然要解前摄归真实及事理无碍,方入此观」。这就说明,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要得到周遍含融观,就是这样微细的观察,那必须要具备前面所讲的摄归真实,事理无碍的基础才能够达到事事无碍。这功夫是到最高层,前面教给我们的阶梯,如何一层一层往上提升。这是一真法界的境界。

  「若水澄清,方印万象」,这两句话是从总纲领上来说的。「不得寂照,谓此为繁」,如果你的心要没有得到清净,的确看到《华严经》这么多,再看到这些古大德的注解,你一看就繁了。尤其像上面所讲的重重无尽,非常的繁琐复杂,你会有这个感觉。确实如此,祖师大德早就给我们说明了,你会以此为繁,为什么?心不清净。如果这个心清净像一面镜子一样,一照就明了,一点麻烦都没有。由此可知,这个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宗门教下,特别是宗门,教我们什么?从根本修,而不是从枝叶修。诸位要晓得,如果你要修法界观,这是法界观,华严宗里面讲的修法界观。学《华严经》的人,过去龙泉老和尚他在台北市就标榜《华严经》,他修法界观。法界观就是像前面摄归真实,事理无碍,事事无碍,这个修行麻烦,这不是从根本修。

  从根本修,禅是从根本修,「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直截了当一点都不麻烦,到心清净了,这个法界的境界完全现前,不要观也清楚,这是两种修学不同的方式。净土宗的修学也是从根本修,为什么?因为它所讲的是「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都是从根本修,直截了当修清净心的就是从根本。但是从根本修,它的条件就像《弥陀经疏钞》里面所说的,必须具足真信、切愿、笃行才能办得到。法界观有什么好处?你看这么麻烦,但是它也有好处,如果你的信不真,愿不切,你要修这个观,修到一个相当阶段,这个境界现前你就相信,你才真发愿,为什么?你所有的疑惑都断了,好处在这个地方。枝叶上求有从枝叶上求的道理,这是众生根性不相同。俗话说老实人可以从根本修,不老实的人,你教他根本他不相信。必须要寻枝摘叶,走到最后摸到源头了他才相信;换句话说,他老实才真正肯修。所以古人将这个话说得清清楚楚,若水澄清,方印万象,这就是你心到寂静的时候,万象就是森罗万象,像前面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种真实的现相,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看底下一段,「第二明德用所因」。前面是说的德用玄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四法界,有事当然有理,我们见到事要不明其理,你的疑根不能断除。你还是有疑问;换句话说,对于信愿依然是有障碍。所以见到理了要懂得事,看到事要明白理,这种解才是圆满的。这段这就给我们说明它是什么原因,德用所因。「所以诸佛如是混融无障碍者」,混融就是圆融,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障碍。什么原因?因缘很多,因缘无量,无量的因缘为了说话方便起见,把它归纳为十条,「略提十义,以彰无尽」,这是把无尽的因缘归纳为十大类。「一唯心所现故」,一直到「十神通解脱故」,这些名目我们省掉,诸位一看就明了。

  下面是一条一条来给我们解释,这段诸位看二十六面第四行最后的一句开始,我把这文念一念。「十中,前六」,就是这十条里面,前面六条,「通约法性为德相因」,就是法性里面本来具足,所以叫「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后之二门」,就是第九、第十,九是深定用故,十是神通解脱故。「后之二门,皆是业用,义通因果」,第七是讲修行,「七因无限故」,是讲的修起,「义遍德相及与业用」。八这就是果德上说的,唯是德相。「故前十门,通于德相及与业用」。这是解释归纳的原则,就是这样归纳的,把这个无量的因缘归纳为这十大类。底下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德相,什么叫业用,这也很重要,因为这样的名词在经论里面,在古德著述里头常常看到,叫法相名词。

  何谓德相?此地讲「言德相者,胜德之相」,胜是殊胜,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胜德之相,相就是样子、相状。「谓如真如具无尽德以为其相」,真如是一切万法的本体,它虽然本身没有相,它能够现无量无边的相。你看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它的德相,这是真如本具的。所以佛经里面常叫我们要离相,诸位要晓得,离的是虚妄相,真如殊胜的德相那怎么能离开?那是离不开的。所以离相离的是什么相?诸位老同修学过唯识,你们都晓得,心心所的四分里面有个相分,叫你离相就是离这个相。特别是教你离的什么?离的第六意识跟第七识。第六意识是分别的相,第七识是执着的相,叫你离这个,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其他的相可以不离,为什么?用它来做佛事。只要这两个相没有了、离掉了,喜怒哀乐都是佛事。因为喜怒哀乐里面就像唱戏表演给别人看的,自己有没有?没有,确实没有。你看那个演戏的他伤心在流泪,他真伤心吗?本来这个事情与他没有关的,他为什么要伤心?那个导演、写剧本的,叫他这个时候要流泪,导演还得看看流得像不像,那不是他自己。

  如果你要是离开第七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这个里面只要你离开第六识的见相二分,你在这个世间就跟诸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你就得大自在了。所以离相是离的这个相,离见是离的这个见,你看《金刚经》前半部教我们离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诸位要晓得,离的是哪个相,如果是那个人相,我现在把人相不要了,把我相消灭掉了,烧成灰还有个灰的相在。这个相诸位晓得,这是真如胜德之相不必离,也不需离,是真如胜德之相。所谓离的是离的虚妄相。离见《金刚经》后半部教菩萨,要离「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诸位要知道,这个地方讲的见相,就是说第六识、第七识的见相二分。你看离开之后你所证得的,就是自证分与证自证分。

  「诸佛菩萨证穷真如」,菩萨证得,佛是穷尽。「所成胜德,同彼如相」,如相就是真如德相;换句话说,只要你的心地恢复到清净无余就证得了。使我们心不清净的,就是第六识跟第七识,所以转八识成四智。六七是因地转,五八是果上转,不转就自转,实际上五八根本就不相干,最重要就是六七。六七要不转就是着了,执着这个相分、执着这个见分就是凡夫。断了见相二分就是佛菩萨,为什么?因为前五识跟八识也是胜德之相。如果不是胜德之相,佛菩萨也用它了,佛菩萨教化众生,众生听话好好的学,佛菩萨显得也很高兴,欢欢喜喜;那个不听话的,他也有打有骂。由此看起来,佛菩萨还不是跟我们凡夫一样,有喜怒哀乐。一点也没有错,凡夫有喜怒哀乐,他是有第六、第七识,佛菩萨这个喜怒哀乐是没有六七识,没有六七识的就是胜德之用。有了六七识就烦恼之用,那烦恼用。离开了见相二分,就六七识的见相两分,成就的是无量功德、无量智慧。

  有了六七识见相二分,那就是无量无边的愚痴,无量无边的烦恼,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千经万论,佛所说的、所教给我们的,就如此而已。诸佛菩萨他们的能力就是舍识用根;换句话说,绝不用六七见相二分,绝不用它。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才能看到像前面所讲的事理无碍、事事无碍,妙观察。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所以才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平等性就是理一心不乱。六祖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平等性智现前,所以才能有这样微细广大的观察。「同彼如相」,诸佛菩萨心地清净,证得理一心不乱,就跟真如德相完全相契了。「任运即入」,任运是自自然然的一点都不勉强。「重重无尽」,跟尽虚空遍法界合而为一。这是诸佛菩萨,这是说他的德相。

  这个德相就是佛门里面,常常赞佛的万德万能,那个万德就是讲的真如的德相,万能是讲真如的业用,就是此地讲的德相的业用,万德万能。这个德能是我们每个人都具足,佛在本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可见得我们都有。这个有是本来有,不是修得的,是性德本性里面原本具足的。我们现在没有,现在不是没有,如果现在没有了哪里能够叫性具?虽有怎么样?虽有不显。前面我们在十玄门里面看到隐显,虽有不显,为什么不显?里面有障碍,所谓是被妄想执着障碍住了,所以这个德相业用不能现前。去掉妄想执着,我们就跟诸佛菩萨一样,胜德业用都现前。这个理确实愈研究愈明了,修学的方法也随之明白了,境界虽然我们现前没有证得,也有了消息,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自己依这个理论方法必定证得。

  我们再看业用,「言业用者」,业就是造作,用是功用,你看,我们人世间讲事业,业就是造作。「由佛菩萨内自证故」,这是先决条件,先要求内自证,证什么?很简单的说,因为《华严经》也是唯识六经之一,诸位晓得唯识宗是六经十一论,六经里面有《华严经》。在此地也很清楚的看出,唯识理论的基础,第一条就是唯心所现,这是唯识宗理论的依据,最根本的理论。内证证什么?就是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先证这个。这两种智一证得之后,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同时就现前了。讲业用偏重在成所作智上讲。「对应化者,临事施设」,这句是总说,就是在教化众生的时候,教化众生没有定法,这个意思佛在大乘经里面常说,「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怎么说法?佛是应机说法,机就是机感,就是一切接受佛教导的众生,每一个众生根性不相同,志趣不一样,程度不相等,用一个方法来教,没有办法叫一切众生都得利益。所以他的教学是没有定法的,而是临事设施,这个教学法实在讲是最高明的。

  底下说了,「大小相入,延促互为等」。《普门品》里面讲到观世音菩萨随类化身,菩萨教学都随类化身了,诸佛应化我们可以不言而知了,佛教地上菩萨法身大士他要现菩萨相,要入菩萨众现大身,为什么?报身菩萨都是大身。你要现一个小身没法子教他,譬如说在我们人当中,我们人的身量是如此,如果他现个小身,现个二、三寸的小人,他来跟我们说法,我们根本就瞧不起他,太小了,根本瞧不起他,不能得受用。他一定要现我们一样大的身,那现的身比我们大一点,我们看到他这个人很伟大。也不能太大,太大见不到。所以佛要现报身来给我们说法,我们见不到。

  你看我们赞佛偈里面赞的报身,「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你们想想看,不要说别的了,佛的头多大,比我们的地球都大,眉间白毫像五座须弥山那么大,我们怎么能见得到?见不到。那是报身佛,那是入法身大士地上菩萨的,要现那么大的身教化他们,因为菩萨都是那么大身。佛要教畜生要现畜生身,佛要教饿鬼要现饿鬼身,随类化身,不是同类身没有办法教导的。甚至于众生有一种执着非常之重,所谓是地域的观念,你要不是他这个地方的人,他不接受你教化。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教化,他不到中国来出生,如果到中国来出生到印度去传教,这人是外国人靠不住的,就打了折扣。他所示现的是当地的人,当地出生当地教化,众生对他除了敬仰之外,还有一分亲情在里面,不一样,容易接受。所以诸佛菩萨的教学临事施设,真正是所谓极其善巧方便,就善巧方便达到了极处,设想的周到。确实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想得那么周密,面面都顾到,为的什么?为了成就众生,为了要众生容易接受,就是为这个。

  「延促互为等」,延促是指时间上来讲的,佛住世有的时候住世的时间长,有的时候住世的时间短,这是举这么个例子说明临事设施。其实诸佛菩萨无不常在,哪有什么时间长短?时间长短就是从现相上说,就迹象上来讲,还不能讲现相,从一个迹象上来说有长短,实际没有长短。刚才讲了,随时随处换种种不同的身分来,现佛菩萨的身分使大众有恭敬心,现这个身分,为众生做福田。大众对佛菩萨没有恭敬心,他就不能现佛身,现佛身的时候大家批评他、毁谤他,众生造无量罪业。就换一种身分来,给你现同类身,这个样子你批评、侮辱、毁谤罪轻,不像毁谤诸佛菩萨罪那么重。这都是诸佛菩萨为众生设想得周到。

  下面说,「然相入义似唯约用,实通德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作用,实际上是性德的大用。「本来亦有相入义故,如镜照相,是相入义,不必因人故有」。这个比喻很浅显,是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不难理解。「经云:诸佛常来入我体,我身遍入诸佛躯,斯即德相,是以约佛,用亦德相,德上用故,无时不用故,约对机缘,相亦称用,令知相故,即用之相,染净双融,即相之用,能染能净」。这几句话说的都是事实真相,如果不相入怎能相知?特别是在一个真正用功修行的人,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护念、加持,经论里头常说有显加、有冥加。显加是叫你自己能够感觉得出来,很明显;冥加是你自己不知不觉,你得到利益。利益给诸位说,不是名闻利养,诸位记住这点,利益是开悟、是心清净。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有悟处,我们心清净,要知道固然是自己修持,同时也是诸佛神力加持。我们见色闻声有悟处,固然是自己清净心觉照,同时也是十方诸佛菩萨般若智慧的加持。我们自己纵使不用功,佛也加持,佛虽加持,但是因为自己本身有障碍,得到的利益很少,甚至于得不到利益。

  末后这四句我们要把它记住,「即用之相,染净双融」。所以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他九法界里都应身,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菩萨、缘觉、声闻是净,六道是染;六道里面三善道是善,三恶道是恶。不但善染里面他随类化身,恶染里头他也随类化身,能染能净,这个净是染净之净,是相对的。其实菩萨应化在其中,他是染净两边都离开,这叫真净。在四圣法界他没有净的分别妄想,在六凡法界他没有染的分别妄想,这个心就是永远是清净的,这个清净不是染净的净,是超越染净的真净;染净的净,不是真正的清净。真如的德相,像我们常念《心经》,「不垢不净」那就是真净,垢是染,不染不净。它起作用的时候,跟大家接触能染能净,你清净的境界我也可以去,染污的境界我也可以去。地藏菩萨发愿在地狱度众生,地狱是染污最重的他也去。看看善财童子示现给我们做的榜样,大乘菩萨在五十三参里面,这个境界有染、有净,有佛、有魔,什么境界都有,他在这个里面如如不动,成就自己的德相,成就自己的业用。换句话说,在境界里面修自己的无量智慧、万德万能,这叫会修。

  下面我们再看所讲的十条,「第一唯心现者」,这个里面有两句话很重要,我们要牢牢的记住,时时提起来观照,「一切诸法,真心所现」。这句话很重要,真心不是妄心,这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是真心所现。再告诉诸位,一切烦恼是妄心所现,也可以说一切诸法是觉心所现,觉心是真心。一切恶法是迷心所现,迷了这一切法就不善,纵然是善,善恶之善不是真善,那是相对的善,相对的善不是真善。你修的什么?分别心,我不分别那个恶,我分别善。修的执着心,我不执着恶,我执着善,择善固执,修的是这个心。这个心是什么心?这是六道轮回的心,修得再好三善道轮回,修得不好三恶道轮回,佛不是教我们修这个心。佛教我们修真心,唯修真心才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我们修身,什么是身?自己现在这个肉身是身;修心,能够思惟想像的第六意识心。诸位在大乘经论里面涉猎过不少,佛教你修身修心,是讲的这个吗?佛对于人天乘是讲这个,佛对于二乘声闻、缘觉是讲这个,佛对于大乘人不是讲的这个。我们今天所修学的是人天小果,而把人天小果误会为大乘佛法,这太离谱了,人天小果不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修的是真心,大乘佛法修的是无我,无我而无不我。

  底下还有一句我们念下去,「如大海水举体成波」,用这个来比喻,把大海水比喻作心,比作真心,把这个波浪比作一切诸法。波浪从哪里来的?波浪就是水变现的。一切诸法从哪里来?一切诸法是从真心所现,用这个比喻。底下这句很重要了,「以一切法无非一心」,一切诸法唯心所现,一切法无非一心,这两句话要牢牢的记住。第一句说明这个一切法来源,它怎么来的。第二句说一切法与我们的关系,真心是自己,一切法无非一心,一切法无非自己。这个道理你要明白了,事实你要相信,你就叫证得清净法身,法身是什么?是以万法为身,万法就是自身。我们现在迷了,迷了怎么样?不承认万法是自身这是迷。譬如在我们一个身上,我们这根汗毛,它忽然起了分别执着,它跟别人对立了,不承认这整个身体是它自身,它就承认这毛是它自身,除这个之外,它跟别的都对立了,就是这么个情形。

  诸位果然要是体认到,万法是自身,你想想你自身有没有生灭?不生不灭。我们现前这个肉身,就好像我们这个身上一根汗毛一样,忽然觉悟了整个身是自己,这才叫证得法身,才知道一切法无非一心,一切法无非一身。这个时候同体的悲心,无缘的大慈,自然就流露出来。为什么要服务于一切众生?众生是自己。哪有自己不照顾自己的道理?要尽心去爱护一切众生是爱护自己,救一切众生的苦难是救自己。我们身上得了病、受了伤,要不要赶快去治它?左手受了伤,右手想尽方法帮忙来治它,为什么?同体。佛、菩萨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所以他无我无小我,他有我有大我,他是以尽虚空遍法界是我。情与无情同一个法性,我们讲有情众生叫佛性,无情众生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性无二性,这是唯识宗所依据的理论。

  底下有几句话,「心无碍故」,真心没有障碍,因为真心里头没有分别、妄想、执着。妄心里面有障碍,妄心有分别、有执着、有妄想,所以他就有障碍了。「心无碍故,大小等相随心回转,即入无碍」。所以才有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无量为一,一为无量;事理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佛法里面的根本法。也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整个宇宙人生是一不是二。所以只要你证得真心现前,这个现相你就证得。所以它决定不是虚妄的,不是佛他的一种理想,他的一种推测,不是的。我们在经论里头也常常见到的,佛法是讲现量境界,亲自见到,亲自听到的,这是真实的现量境界。这些事实真相,什么时候是你现量境界?你心清净,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了,就是你现量境界。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个现量境界你见不到,你不能体会,甚至于你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因为你有分别执着。离开了分别执着,你所见到的现量境界,与十方诸佛所见的一定是相同,是一样的。

  所以,佛所说的法,是依他现量境界来给我们讲的,他亲自见到、亲自证得的来跟我们说。而我们要是用分别心去研究、去读诵,给诸位说,永远不能得到他的境界。那就是把佛书变成世间一种学问来研究了,与世间的学术就没有两样。现在在佛门里面有不少人走这个路,所以佛法在现前,它是有三种不同的形相同时存在,一个就是纯正的佛法,一个是学术的佛法,一种是宗教的佛法。纯正的佛法决定不是宗教,也不是学术,宗教是迷信、是感情的,学术是落在意识范围之内。换句话说,落在分别执着的范围之内,他所得的结论,要以佛法来说是邪知邪见。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真正学佛要解决问题是要开悟,是要离开迷信,离开分别执着,恢复自己妙观察智、平等性智,这是佛法。所以这个地方的两句非常重要,明白了慈悲心才能生起。

  再看,「第二无定性者」,这是此地的题目它略一点,前面的题目比较具足。法无定性故,法是讲一切法,为什么一切法没有定性?一切法是因缘所生的,缘不定,法就不定,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它相不是定相。我们看底下这个文,「既唯心现,从缘而生,无有定性」。这一句就说破了,一切法相它的根源是唯心所现,这是讲它的亲因缘是唯心所现。它的增上缘就是从缘而生,这个从缘而生是增上缘,唯心是亲因缘。色法只要两种缘,心法要四种缘,心法里面还有所缘缘跟无间缘,色法只要二种缘,一个是亲因缘,一个是增上缘,那所缘缘跟增上缘都不一定,所以这个法就不定了。

  这个事情,实在讲整个的佛法,就是说我们人生的现象,我们两个人坐在一起,面对面就可以把这个道理在现前就显露出来。我们两个在谈话,谈到欢喜的地方面孔就笑了,笑是什么?那个笑的相。因是亲因缘,谈到好笑的地方是增上缘,马上就现这个相出来。谈到悲哀的地方,愁眉苦脸,你看相马上就在变了,相没有一定。一天到晚待人接物,我们这个相千变万化,所以法相不是定相。随着我们心情在变化,相随心转,心里欢喜就现欢喜相,心里面悲哀就现悲哀相。心里头喜怒哀乐都表现在相上,相上都显出来了,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体验得到,法相确实是没有定性的。

  「性相俱离,小非定小故容太虚,以同于大之无外故,大非定大故入小尘,以同于小之无内故,是则等太虚之微尘含如尘之广刹,有何难哉」。这是讲事事无碍的境界,一切万法无不如是,所以说小它不是定小,为什么?它能容大。大又不是定大,它又能入小。互入互融而无障碍,这个境界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因为一一法前面讲唯心所现,一一法无有一法不称性,性德如是,所以一一法无有一法不如是。像本经佛所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不是定一,多不是定多。知道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才在一切法里头真正放下执着,不会再分别执着。那少,少不是定少,多,多也不是定多,多少不二,还有什么好执着?所以在一切法里头,你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

  末后这个结论有三句,我们把它念一念,当中我把它省掉了,诸位看看都能够明了。在二十六页倒数第二行后面有三句,我念一念,「延促静乱,如是等法,一一皆尔」。无有一法是有定性的,都是无定性的,正因为它是无定性,所以佛才给我们说明,它是虚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要记住这两句话,我们在一切法里面没有取舍、没有得失,「随缘消旧业,莫更作新殃」,不要再造业了。什么叫造业?在一切法里头分别、取舍、得失、执着,那造业。一个人能够随遇而安,多自在!随缘当中成就自己无量智慧,无量的三昧,在一切境界里面如如不动,就是成就三昧。我不动心,不动什么心?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没有得失心,没有取舍心,这就叫不取于相。

  一切境界当中永远保持着自己的清净心,就叫如如不动。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是楞严大定,一切法里面刚才讲,无取舍、无得失、不分别、不执着是无量三昧,定是这么修的。既有了定,外面境界一切明达,明了通达,无量智慧,六祖所谓的,六祖见五祖他自己讲,「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听了好羡慕,他为什么常生智慧?很简单,就是他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他六根在六尘上都是入定,不为境转就是入定,他怎么不生智慧!我们之所以不能生智慧,道理很简单,就是处处要取相。这一取,随着取,随就分别,随着就执着,所以产生的结果是无量的烦恼,凡圣的差别就在此地。

  下面,「第三缘起相由故,谓同大法界缘起故,然缘起法海,义门无量,约就圆宗,略举十门,以释前义,谓缘起法,要具十义缘方起故,阙则不成」。缘起,我们现在一般所讲条件,它要种种条件统统具足,缺少一个都不行。《唯识论》里面所讲的,眼识九缘生,少一个条件眼识就不能生起。耳识是八缘生,所以它的条件要不完完全全具足,它就不生。说九说八都是归纳,实际上是无量因缘。此地所讲的是概论,不是指某一法,像唯识里面讲眼识、耳识,那是指某一法,不是概论,不是通论。这个地方讲的概论,讲的通论;换句话说,一切法它都必须要具备下面所讲的十个条件,缘才起,缺一个都不成。这十个条件,我们在此地把它的名目念一念,「一诸缘各异,二互遍相资,三俱存无碍,四异门相入,五异体相即,六体用双融,七同体相入,八同体相即,九俱融无碍,十同异圆满」。向下的文都是一条一条来解释,说明大法界的缘起。这个地方的讲法是就圆宗讲的,五教里面圆教的说法,说明缘起的道理。这个一段文很长,一直到第二十九页的前面四行说明这十个意思,这段我们也把它省略掉,诸位自己去看。

  现在看二十九面第二行,就是这段有个总结,它是举经文几句话来说,第二行最后一句,「菩萨善观缘起法」,此地着重善,善观是用妙观察智来观,这才叫善。「于一法中解众多」,所谓叫一闻千悟,于一微尘见大千经卷就是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这不正是前面所说的,一不是定一,多不是定多。我们现前求学,如果能够本着这个原理原则,我们就很有受用,你也晓得应该怎样去修。常言说得好,「一经通则一切经通」,就是从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是一切经。可是一切经与一经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的,读一切经,我这一部经通,这一部经通一切经通。这个意思就是说明,博学而专攻,它是相辅相成的。在次第上来讲,特别对我们初学来说的,初学一定是先专攻后博学,才能够得入,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你先博学后去专攻,这个效果就颠倒了,事倍功半,很吃力,收获有限。这是在修学过程当中,本末倒置。先专攻学的什么?求根本智。

  我们中国特别是禅宗的教学,它一开端从哪里下手?从禅定下手。它不叫你读经,不准你听讲,教你什么?教你去做事。像六祖惠能大师到五祖的道场,他在干什么?去跟人家舂米破柴,去服劳役。他在里头这是修什么?这就修禅定、修福,修福、修定。定从哪里修?服务大众当中。服务大众当中修定修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修忍辱、修布施就这个,很有道理。这样学个几年自己怎么样?心平气和。这个看得顺眼,那个看得不顺眼,不行,样样都平等观。从前一个寺庙不简单,是龙蛇混杂,那是什么?都诸佛菩萨示现,你去看五百罗汉,有的面孔笑嘻嘻的,有的人面孔瞪着眼睛吓死人的,佛菩萨示现。示现各种不同顺逆境界,你都得要伺候他,有的人你给他端个茶:谢谢你。有的人端茶:怎么这个茶又是冷、又太热,还要把你训一顿。在这些境界里头磨得你心平了,清净了,这就叫修行,这就叫功夫。

  到你心清净了可以参禅,可以听经了,为什么?真能入得进去,一听就开悟。那种教学法的确有它的长处,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一开始磨练你的性子,要在境界里头去受磨练。所以从前是五年,出家这是五年学戒,一个五年的时间来磨练你的性情,教你在一切顺逆境界里头,离开一切分别执着,心达到清净。这是什么?是修学的前方便;换句话说,就修学的预备功夫。我们今天学东西,所以就有很多困难,几十年甚至于一辈子都不得其门而入,是我们一开头就错了,没有在这个地方把基础奠定下来;换句话,就是预备的功夫不够。所以怎么往前面去走,都是失败,都不能得到成就。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教我们一开头接受这种预备的修学法,我们都很不乐意、很不甘心,所以说一生不能成就。

  六祖大师在那里,他甘心情愿服务于大众,那就有有一千多人,有性情善良,有性情粗暴、恶劣的,我们能想像得知。神秀大师一定很慈悲,对待人一定都很好,像惠明老粗去追六祖的,那个人性情就暴戾,就很不好伺候,这是一个道场里面就有顺逆不同的境界,叫你在里头去磨练。再给诸位说,那些都是菩萨示现来折磨你的,老和尚看得清清楚楚。老和尚大慈大悲看到这些人,有以慈善的面孔待人,有以刚强暴躁待人,他都晓得,都是菩萨示现,这样才能成就一个人,成就谁?初学的人。如果这个道场一个个面前都很善的,这个人要成就可难了,不容易。我们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诸佛菩萨的道场正是大慈大悲的设施。这个道理明白之后,再看看我们眼前的环境,岂不是诸佛菩萨苦心替我们安排的吗?其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真正的成就自己,自己三昧成就,智慧开了。你才感恩戴德,才晓得我们现前环境之好,才晓得这些人对我们是多么的慈悲,成就自己无量三昧、无量智慧。

  像释迦牟尼佛成佛感激提婆达多,感激得五体投地,提婆达多堕地狱了,他还派目犍连、舍利弗到那边去问候。提婆达多堕地狱,地狱情形怎么样?目犍连、舍利弗去问候,他在地狱享受就犹如天宫。这话真的一点不假,他以恶心害佛,罪堕地狱,他成就释迦牟尼佛的定慧,帮助他成佛了,这个福德他应当享受。所以虽然在地狱享受犹如天宫,他成就人。如果说他以恶心对待人,对方那个人他不是个觉悟人,他是个迷惑颠倒的人,他起了瞋恨心、报复心,他堕在地狱要受罪,他没福。他成就别人什么?成就别人的烦恼,成就别人的贪瞋痴,那他堕地狱就要受罪。堕在地狱里不受罪,所以你说这个法哪有定法?没有定法。释迦牟尼佛也度了提婆达多,自度必定度人,自己不能得度的话一定要害人。这些道理、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可以说处处都能够看到。

  读大经的好处,常以经论里面这些道理,理论、事相薰习自己,长时期的薰习他怎么不开悟!短时期的薰习开悟难,一听很有道理,但是过两天就忘掉了。忘了怎么样?又被境界转了。所以要长时期不断的薰习,自己真正觉悟了,觉悟之后在境界里自己能够做得了主宰,不被境转就能够转境界,所以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修学要牢牢的记住,从根本学,特别是初学,不着重知见,对于一切教理的理解不着重,为什么?心没有得到清净,你所解的未必靠得住。你要不相信,自己可以实验,你今年读这个经所理解的,你写成笔记,写成你的心得,到明年再重新读这部经,你的境界提高,你看去年所谓体会的,多浅薄、多幼稚,可见得你这个理解不可靠。既然不可靠干脆就不注重它,着重在清净心,着重在修根本智、无分别智。换句话说,着重在戒定慧,慧是无分别智,不是分别的智慧,就不是后得智,着重在根本智。

  像莲池大师每天以「自知录」,实际上就是功过格,增上修戒,帮助修戒,用这个「自知录」来帮助修戒,以念佛执持名号帮助修定,以读诵大乘帮助修慧。经典只要读诵,不求解义,只读经文不读注解,就是熟读,能够体会多少就是多少,不能体会的根本就不想它,一遍一遍这样念下去。在从前佛门里面教学,前五年一定是这教学法,五年学戒,一定是这个教学法的。修净土法门的人,需要读诵的大乘经典当然是以净土经论为主,净土的经论是三经一论,这是净土经论。我们就是今天不读净土经论,我们读《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分量太少,不容易摄心,换句话是,帮助你修慧。在初学的人来说分量愈大,力量愈大,所以我们选的《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所作的。这个分量适中,《疏钞》分量太大,那是真正发大心的人行,读诵《弥陀经疏钞》,《演义》可以不必读,就读《弥陀经疏钞》,这个分量相等于《法华经》,相等于《楞严经》,行,可以增上修慧。

  如果这个心量比较小一点,看到这么大的害怕,不敢学了,那好,你就念《弥陀经要解》,蕅益大师注的。这个分量少,看起来不害怕,可以能够背得下来,天天读诵,用这部就是连经带注解一起背,用这个方法来帮助你修慧,以念佛帮助你修定,以「自知录」帮助你修戒。这是我们学佛是根本的修学,好像盖房子打地基,基础愈好愈坚固,将来你这个大楼才愈盖愈高。我们想成佛作祖,没有基础怎么行?基础是太重要了。一开始就是广泛的接触经论,博学多闻,跟诸位说,这个根本就不要基础,就想来盖高楼大厦,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他一生不能有成就,这是必然的。底下有两句,「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跟上面这个意思都是差不多的,这是这段里头很重要的两句话,与我们修学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在二十九面第四行圆圈下面,「法性融通门」。我们将这个文念一念,「谓若唯约事」,唯约事是单就事上来讲,「则互相碍不可即入」,就我们眼前单事上来讲,确实是如此。「若唯约理」,单就理上来讲,「则唯一味无可即入」,理是一,一不能入一,好像虚空,虚空不能入虚空,因为它是一。事上说不可即入,理上说没得入。现在是「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理跟事是互融互通的,所以才有相即相入的这种现象。「谓不异理之一事」,不异是没有两样,没有两种理这个意思。「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底下几句就很重要了,这个意思就是讲,因为法性融通,所以在一桩事情上可以见多理,多桩事情可以见到一理。「若一中摄理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失就是过失,一,像前面所举的一微尘,如果这一微尘当中它含摄的真理要是不圆满,这个真理就等于说是有部分的、有限制的。你在一法里头见不到完全的理,你只能见到部分了,那真理绝对不会是这个现象的,理决定是圆满的。

  我过去当年在台中求学的时候,刚刚去大概是二三天,听经我坐在第一排,老师指定我坐在第一排。我听经的时候也在那里写笔记,好像是第二天,老师把我叫去,教给我学习的方法,他劝我不要写笔记,他告诉我,你听法最重要的是听经中的教理,他给我讲的教理。他说你听教理有什么好处?教理就是此地所讲的,这一部经或者是一句经文,教理是真理,是圆满的,这个要是懂得了,一切贯通,省事。古人这个听教,最高明的就是听教理,所以说一经通一切经通,这是最上乘的。如其不能不得已而求其次,听教义,教义是什么?不是完全的理,是部分的理可以通达一部分。譬如说佛教到中国来分成十个宗派,宗义就是教义,能够通一宗,虽不能通全部,能够通一个部分。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也算不错。

  如果记笔记,一部经会读完了只通这一部,换第二部经就不会了,这就很笨很笨,这个学法你学到哪一年你才能开悟。学一样会一样,学两样会两样,不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这个学法吃力,老师教的也吃力。你要是听教义、听教理的话,譬如这个《华严经》,我们《华严经》经本子就讲到此地,后头都不要讲了,全部都贯通了。会听的就有这个本事,老师给我这一开示,提醒了我,所以就不再记这些名相,不再记这些言语,要听里头的意思,听老师讲的意思。这就是于此地所讲的,一中它摄理是圆满的,它摄理是穷尽的。底下这几句诸位一看就明了了,它前面这段是总说,后面有别说,别说里头它也有十义,这个十义实际上就说出前面十门的原因、理由。譬如前面所讲的一多相容门,相即自在门,秘密隐显门,托事显法门,它是从什么理由说出来的,此地就把前面这个理由说出来了。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三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13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十讲,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九面第四行圆圈下面,「第四法性融通门者,谓若唯约事,则互相碍不可即入。若唯约理,则唯有一味,无可即入。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昨天跟诸位介绍到此地,说明法性是圆融的,是通而无碍的,所以理事才有相即相入,才会有这种现相,这个地方这是讲总说。下面有别说,也有归纳为十条,这个十条正是说明前面十门现相之所以然。大师举出本经「华藏品」里面一句经文,「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这个地方所讲的法界就是事法界,经上这句话,就是法性融通门里面的总意。别意的十条在二十九页第八行当中,「若别说者,亦具十意」,这讲第一,它都有数目字表示得很清楚。「一既真理与一切法而共相应,摄理无遗,即是诸法诸门同时具足」,这是第一。「二事既如理而包,亦如理能遍,而不坏狭相,故有广狭纯杂无碍门」。这就说出十门的所以然。

  从这个地方,是听到佛菩萨们给我们说出他们的现量境界,这个现量境界真正是不可思议,不但是我们见不到,也想不到;换句话说,要叫我们去承认它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一桩事情。譬如此地讲的「一一尘中见法界」。一微尘里面我们怎么能够看得出,这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切的事理?如何在一微尘当中能够观察得出来?所以不能入华严境界的人,读了《华严经》,像我在过去初学佛时候,有几位教授谈到佛法,他们感官当中的,认为释迦牟尼佛会说大话,一般所讲吹牛,会说大话。他说这个世间中国、外国,古今中外说大话的都说不过释迦牟尼佛。他讲这个真正是不可思议,给这些所谓知识分子这么一种感觉,他们很佩服,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想像力非常的丰富,的确是聪明过人。他会有这样感觉的,就是完全执着在经文文字形象当中,对于佛所说的甚深义理、境界不可得知。

  而佛一再给我们说,这种境界是一切法,法法具足的,用什么方法去证得?有,到底下一章就给我们讲到了,可见得他有方法。你看这品经的题目,一开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入就是证得,可见得不是说说好听而不能够证得,它确实是可以证得的。有能证、有所证,就是有能入有所入,所入的就是法界,只要你入法界,你就在一一尘中见法界,正是所谓「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这是真实的。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能入,到后面我们要细细的来讨论,能入是心能入,普贤的行愿才能入得了这个境界。向下别说的十门,我们在此地把它省略掉,我们诸位仔细看看不难懂,都可以了解这里面的意思。

  现在请看第三十面第二行圆圈下面,「第五如幻梦者」,这是从比喻上说,一切诸法犹如梦幻,这里面佛以梦幻来比喻四法界,可以说在大小乘经典里面我们常常看到。因为这个比喻对我们来说非常切近,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所以提起来不陌生,容易在这里面领会。我们把这个文念一念,「犹如幻师」,幻师现在讲魔就是术师,他会变魔术,魔术都是假的,他的手法很快,叫我们看不出他的破绽,好像是真实的一样。「能幻一物以为种种」,把一样东西变出很多。「幻种种物以为一物,一长为短,以短为长等,下诸幻喻其文非一」。这就是讲,佛在本经里面像这样如幻如梦的比喻,也非常之多,时时可以看到。底下这句就很重要了,「一切诸法业幻所作,故得自在」。这个一切法为什么会自在?因为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它自在;假如它是真实的,它就不自在了。正是一切法如幻如梦,所以才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而我们现在为什么觉得处处有障碍,我们是把一切法当真,把假当真了,所以这里面才有许多障碍。我们要问了,诸佛菩萨他对这个事实了解得很清楚,他应当很自在,他确实自在。可是我们看诸佛菩萨也不自在,那为的什么?那是诸佛菩萨他自己虽然得自在,他不坏世间相。你们众生执着这是事实,你还没有看破事实的真相,误以为是真实,佛只好随缘,你说真的,就是真的!只有随顺,随顺当中再慢慢的去开导他,令他觉悟。这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可是觉悟的人毕竟是少数,迷惑的人毕竟是占大多数,少数的觉悟者一定要随顺大多不觉者。这是我们眼光看到,诸佛菩萨度众生还有很多苦难,还有重重障碍,是我们眼光里看的,而在诸佛他们的作用当中如梦如幻,无障无碍,确实是得大自在。

  下面这是引用「摩耶夫人住大愿智幻解脱门」,我们在《八十经》、《四十经》里都要读到,摩耶夫人是释迦牟尼佛的母亲,这也是属于示现的。底下说了,「能以一身而为多身,复以多身而为一身,非一处住非多处住」。这个几句都是说如幻的意思。下面再讲如梦的意思,「言如梦者,如梦所见,广大境界,不离枕上,历时久远未经斯须」。就是很短的时间在梦中过了多少年,一觉醒来也不过是几个钟点而已。实际上做梦的时间更短,也不过就是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你在梦中就过了多少年,过了几十年。

  「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这个比喻我们容易明了,其实整个法界确实如梦如幻,我们在梦中感觉得时间很久,无量劫。其实佛在《华严经》上说,「念劫圆融」,觉了是一念,迷了是无量劫,跟我们说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我们要问问,三大阿僧祇劫是究竟多么长的时间?要晓得时没有定时,本经佛为大心菩萨说,成佛要无量劫,不止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时间并不长,无量劫,所以我们一听无量劫,到哪一天才能成就?实际上佛说这个话是也是真实的,也是方便的,怎么说也是真实的?你要是迷而不觉是真实的,就是这时就是实有,确有其事。虽有其事,这个时并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但是有这个事情;换句话说,确实有无量劫,有这么长的时劫。真的是什么?真的没有。

  所以觉了就一刹那,觉了之后诸位要晓得,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因此假如我今天成佛,我跟阿弥陀佛、跟十方诸佛,不能说哪个先成佛,哪个后成佛,没有。但是在我们凡夫眼睛里面一定有先有后,某人先成佛、某人后成佛,某人是过去佛、某人是现在佛,这都是凡夫的见解。为什么说觉了之后就没有了?诸位要晓得,觉心里头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哪有前后?你一有先佛、后佛,你就落在第六意识里去了;换句话,你必定还是凡夫,没有能够转识成智。觉心里头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他的境界叫一真。才起一念这个一真就失掉了,就落在意识里头。所以诸位必须要晓得,唯有意识里面才有分别执着。离开了,就是转第六识的分别,转第七识的执着,这个分别、执着、妄想统统没有了,这叫佛菩萨。不但诸佛如此,诸位还要晓得,圆教初住以上就没有分别执着,就入了平等法界了。

  我们经上讲,初住、二住、三住,还有四十一个位次,再证到究竟果位四十二个位次,这是什么?这是给我们迷人说的。你给初住菩萨就说这些,那就讲不通了。所以真正到初住以后,经上常讲叫「无功用道」,他精不精进?修不修?修,绝没有分别执着。所以我们修净土,这个净土的确是一条捷径,《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意思我们要认清楚,我们要全程肯定他,他是教我们修净土的。「入法界品」这品经一展开,善财童子参学第一位,我们这个经里面是吉祥云比丘,八十本里面是德云比丘,梵文是一个意思,翻译的人翻得不同,吉祥就是德,德就是吉祥。吉祥云比丘教给善财童子就是念佛法门,你看从念佛开始,一直到往生为究竟,这不是净土法门是什么?所以《华严经》最后是归到净土,就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华严经》里面所讲的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从圆教初住之后的境界,理一心不乱的境界。

  在我们这品经里面有本末二会,本会就是培养一心不乱,就是教我们修理一心,教我们修根本智。五十三参就是理一心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得了理一心,理一心的生活是什么样?五十三参就是表演给我们看,那个得理一心不乱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跟我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这是做出一个样子来给我们看。这部经有理论、有方法,还带示范、带表演的,《华严经》有表演的、有示范的,这种教科书是最圆满的教科书。这是几千年前释迦牟尼佛不愧为人天师范,我们后人都没有能想得到,他都想到了。其实佛门里头有许多好的制度,一直到今天中外的教育家都没能想到。到近几年因为科技不断的在进步,所以进修教育已经被普遍的重视。譬如在美国,你在公司里面做事情,你是担任某一部分,或者是工程的工作,或者是机械的工作,每年他都要派你去受训,公司给你学费、杂费,薪水一样的支付,叫你去学习。

  学回来之后,你的科技就又升一级,提升了,不断的在求新、求进步,这种叫进修教育。佛门在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佛门的结夏安居就是进修教育。所以他不是说你毕业,毕业就完了,不是的,毕业之后每年回来还要受三个月的教育。九个月你在外面主持弘法利生,还有三个月回来再做进修教育,永无止境。这种教育的制度、这种构想,确实是为我们世间教育界所忽略的,好像我们现在师范毕业生,这个中小学的教师、大学的教授,暑假的期间他没有进修教育。如果说年年暑假都有三个月的进修教育,师资就大大不相同,受惠的人是全国年轻学生。这样的教学这国家怎么会不富强!人民的智慧、德行当然一天一天的提升,今天所谓说提升国民生活的品质,道德的标准,智慧德能都是天天在增进,所以许多好的制度,佛门早都完备了。

  正因为它是如梦如幻,所以才能够有自在无碍。又因为它是如梦如幻,要晓得一切法俱不可得,不可得才自在,可得就不自在,可得就生烦恼。为什么?你在一切法里头有得失心,得到之后要想方法去保持它,这不是苦恼吗?所以佛对于出家弟子的教诫,是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没有得失,他自在。我们现在没有从前出家人那么自在,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有得失,有得失给诸位说,不能入道。不要说是大乘的道,这个大乘道就是圆教初住,实在讲就是《华严经》不思议的境界。小乘道须陀洹,当然须陀洹还是有得失,他这个得失跟我们的得失不一样,我们得失太粗了,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我们在这里面求得失。须陀洹不同,须陀洹唯一求得的是涅槃,所以他把三界见惑统统舍掉。

  我们现在见惑舍不掉,我们不想证得,以念佛来说理一心不乱,或者讲一心不乱,你不想证得,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我们想证得一心不乱,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势必要把这个世出世间一切拉拉杂杂的东西要舍掉。舍,给诸位说,不是在事上舍,事相上舍没有用,事上我统统舍了,心里还想,那有什么用处?舍从哪里舍?是从心里面舍。你看五十三参,事,人家没有舍,他舍的什么?舍的是心,心舍了,我们在五十三参里面也读了不少。现在我们已经讲的「喜目女神」,四十卷我们讲到二十几卷,已经超过一半了,什么地方看到他舍?诸位要晓得,善财童子每参访一位善知识,它的经文结构都是六大段落,最后一段「恋德礼辞」,辞就是舍,恋德是什么?他所得到的。这个人对于我有恩,他帮助我,成就我的智慧,成就我的三昧。

  所以这个恋德,德是两种,一种是对人,对人就是什么?就是报本反始。但是,不是像我们凡夫这样粗重的概念,一切众生与我都有恩德,因为自己的成就得力于一切众生。不但一切有情众生帮助我们成就,一切无情众生也帮助我们成就,这要知道。为什么?在一切无情境界里面,我们在这个里面也不起贪心,也不愚痴,无贪无痴我们所得到的功德、得到的受用就太大了。没有这些境界,你从什么地方去修行?唯有这些境界展现在你的面前,自己才晓得,自己的心是不是真正安住在三昧之中。所以世法里头说「物尽其用」,不必据为己有,尽其用是造福于社会,利益于众生。因为整个法界众生就是自己,众生得利益才是自己得利益,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如本性,所现的梦幻境界而已,所以法界是一不是二。

  第六也是从比喻上说的,这一页第三十面第五行圆圈下面,「第六如影像者」,影像好像镜子里面所现的相,我们摄影机镜头里面所摄的相,影像,它也不是真实的。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它的性质是非有非无,跟前面梦幻意思很接近。我们看这文,「然一切法略有二义,一皆如明镜含明了性,以是一心之所成故」,第一个意思。「二分别所现,如影像故」。我们把这个文念下去好了,「由初义故」,初义就是第一个意思,「皆为能现」,谁现的?真心所现。「由后义故」,后义是第二个意思,「并为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这个意思,就是这两句要特别注意到,这是说明,一切的事相所谓十法界依正庄严,理是一个,理只有一个那就是真心,能现的所谓是一心,理就是一心。所现的这个事是无量无边,事与事就像这些影像一样互照,如镜的互照,虽互照不坏本相。

  譬如我们安个十面镜子,镜与镜互相照,一个镜能照其余九个镜,不坏它的本相。我们一个人站在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到我们,不坏我们的本相,也不坏镜子的本相。十面镜子合起来的时候,你都看到自己一个人,那个相是无有穷尽,无有穷尽的这些相也不坏本相。这个意思在《华严经》里头显示,像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不离菩提场,而升忉利天」,就是这个境界。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在那里打坐,他的本相在这里,忉利天释迦牟尼佛在那里说法,不离于菩提场,他又升夜摩天了,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除了四王天之外,欲界其他的五层天,同时释迦牟尼佛都在那里讲《华严经》。菩提树坐下他还坐在那里,这就是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

  这是我们一般人讲的神通不可思议,我们世间人讲分身,这种能力,如果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那个得到不是修得的,我们这个地方要得到是修得,修好难,到那个地方是报得。就是一生到那个地方去就得到,叫报得,情形跟这是一样的。你每天早晨去参访十万亿尊佛,试问问你自己在不在极乐世界?给诸位说在,本相没动。十方刹土诸佛如来的面前都有你的身,同时都现身。供养如来,闻法再回来,也许你自己在极乐世界,在莲花里头入定,还如如不动,看到你没动,其实你也已经从十方诸佛国土,去办了很多事情又回来了。所以我们想想这种境界的殊胜自在,我们可以得到,为什么我们不肯求?真正明白了要发心,这个世界没法子,我们要修到这种程度那要费多少时间。

  所以读了《华严经》,了解诸佛菩萨的境界,如何能得到?有捷径,那就是求生净土;求生净土也有捷径,就是修清净心。二六时中,我们这句佛号不要间断,这讲功夫成片比什么都重要。古人常讲「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念佛要紧,佛号不要中断。一切境缘能够看得破,能够放得下,不要去计较,什么事情得过且过,我们这一生是以极乐世界为第一,其他的都不要紧,都无关紧要。无论什么境界里面就修这个法门,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对于我们修一心不乱都有帮助,我们在这个境界里得一心。他走他的路,我走我的路;他走他的六道轮回,我走我的西方净土路。能够接受的人,我们帮助他;不能接受的人,等他机缘成熟了我们再来。现在帮他,他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先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后乘愿再来,这是绝对正确的。

  在这一行下面,「第七因无限者」,这个我把它念一念,「谓诸佛菩萨,昔在因中,常修缘起无性等观,大愿回向称法界修,及余无量殊胜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无碍」。这是从业因上来讲,因中修缘起无性观,所以果成事理无碍,事事无碍。

  「第八佛证穷者」,菩萨有证,但是没有到究竟,穷是究竟的意思,唯有佛才能证得究竟圆满。这里有一句话,把佛的境界可以说统统说尽,「由冥真性得如性用故」。这句话由冥真性是得到的体,冥是冥合,就是他的心与真如本性,像我们现在是妄心起心动念,他这个起心动念跟真如本性完全合成一个,正所谓真妄一如。阿赖耶识跟真如本性完全合成一个,所以它起的作用得到真如本性的起用。这个情形其实哪个人不是,九法界众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的!问题在哪里?我们本来是真妄是一不是二,但是我们现在的分别心,是把原本是一的,在这里头画一个界限,把它分作二,因此我们的心不能与真如相应,我们的作用也不能入真如的起用。我们是不是真的把它隔开?不是的,如果真的能够把它分而为二,那你的本事可大了,这是虚妄分别,不是真的。真的永远不变,真的永远不二。由此可知,分别执着全属妄想,不是真的;换句话说,错误的概念、错误的思想造成不幸的结果。与真实心境确实没有交涉,没有一点关系。

  「第九深定用故者,谓海印定等诸三昧力」。海印是大定的名称,海就像大海一样,大海比喻什么?比喻广大。就是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说海印所印定,这是常常把它称作如来果地上的大定。也就像楞严大定的别名,在《华严经》里面又称之为师子奋迅三昧,都是说这个果地上的大定。

  「第十神通解脱故者,谓由十通及不思议解脱等故」。十通,本经八十卷经里面有「十通品」、有「十定品」,说得很详细,是我们应当要研究讨论的。「慈氏云」,这是在我们这品经的三十七卷、三十八卷里面,就是「弥勒菩萨章」,慈氏是弥勒菩萨。「汝见菩萨自在解脱威神力不」,这是对善财童子所说的,你有没有见到菩萨的自在解脱威神,这个都是讲的神通解脱。神是不可思议,通是通达而无有障碍,不思议是超越了六七识;换句话说,不能够用分别执着心来想像的。离开分别执着这个境界才现前,落在分别执着这个境界就被障碍了。到这个地方是将所诠义理简单介绍过了。下面这一大段「辩定所宗」,也就是说这部经的宗旨,当然在此地特别是「入法界品」、「普贤行愿品」这一品的宗旨。大师在此地跟我们所说的很详细。

  今天就录到此地,明天我们接着再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十四集)  1983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12-011-0014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十一讲,请掀开经本卷一第三十二页第三行圆圈的下面,「第二别解略为三门,第一释所入,第二释能入,第三明能所契合,即释入字」。这段是大师给我们讲解经题里面,「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说明「入」字,我们一般也称作证,或者讲得,所谓是得道、证果。本经里面讲「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入就是证的意思,也就是得的意思,不思议解脱境界,在《八十经》里面称为一真法界,也就是无上佛道,或者是佛果菩提,都是名相上的差别,实际都是同一桩事情。

  请看大师的经文,「今初」,初就是释所入,「言所入者,即法界缘起。复开二门,一者开合,二者释相」,先讲开合。「然其法界,非界非不界,非法非不法,无名相中强为立名,是曰无障碍法界」。这句就是说明佛说法的义趣,真实法是说不出的,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这是讲到真实法,后面这个意思很多,我们会慢慢的讨论到。不但佛法如是,连道家,你看《老子》一开头也说出这个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由此可知,凡是能够说的,能够思惟想像的都不是真实法,都叫方便法。方便法里面,它的作用,就是指导我们自己悟入真实,作用在这个地方。因此,我们要了解佛说法的性质,是无言说当中,勉强建立言说的;无名相之中,勉强建立名相。你要是懂得这个意思了,名相即非名相,言说即无言说,这就叫无障碍法界了。所以学佛必须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在一切名相当中才不会执着,才有悟处;换句话说,才能入得进去。不懂这个意思,就死在名相之下,那就是无量阿僧祇劫的修学也不得其门而入。

  下面这就是说明强为立名,形容法界缘起,「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这四句可以说是把真心理体法界缘起都说尽,宗密大师在《行愿品别行疏钞》里面,有很详细的解释,诸位可以参考。这个一心是说的真心,佛在一切经里面,所建立的假名不止一种,有几十种之多,或称为真如,或称为如如,或称为如来藏,或称为第一义,都是说一心的理体。禅家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此地讲的一心。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这个一心所现的,一心所现的境界相,像前面所讲缘起的相分。我们学佛求证,就是证得一心,这个一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楞严经》里面「七处征心」意思也是指的这个方面。

  「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这个心是真实的,虽然真实的,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有无是两边。所以我们凡夫不容易开悟,不容易证果,这个地方实在说是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凡夫的观念总是落在二边,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是不落二边。我们用思惟的心就是意识心,要想就探讨佛法,在佛法里头开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理,决定办不到。你几时的心清净了你才能入,什么叫清净?不落有无,心就清净了,就是不落二边心就清净了。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时候心清净了。稍稍有一点执着就是障碍,不但障碍你证果,而且障碍你开悟。这个事情很难:好,我一切都不执着了,结果你还执着一切都不执着。我的心很清净,一尘不染了,你的心里头还有很清净,还有一尘不染。诸位想想,能思惟吗?能言说吗?这是真实功夫。这是说的体!

  「相非生灭」,这句话就更难懂了,相是一切境界相,一切境界相不生不灭,这更不是我们能够思惟想像得到的。诸位如果入了这个境界,你怎么会有烦恼?怎么会有妄念?你所有的烦恼妄想、分别执着,就是误以为相有生灭,体有有无,这是错误的见解,错误的想法。佛菩萨所证,就是证的这两句,凡夫所迷也是迷的这两句,千经万论所讨论的也是这两句。

  底下几句我们念念就行了,「莫寻终始,岂见中边,为圣智境而二智不知」,二智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唯证所见」,证就是入。「而五目亡照」,五目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如来果地上五眼圆明。「解之则廓尔大悟,迷之则生死无穷」。佛与大菩萨入了这个境界是大彻大悟,凡夫、外道迷之,六道轮回生死,普遍希望众生开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就是入,悟是悟入,离苦得乐是证入。学佛的人多,也都希望能开悟,能入无障碍法界,但总是事与心违,而不能够契入。原因在哪里?原因都在没有相信佛的教诫,没有依照佛教诫去奉行,所以累劫的修行都不能证入,一直到今天还是生死凡夫,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的。

  底下讲,「开为事理二门」,这是讲无障碍的法界。「色心等相谓之事,体性空寂谓之理」,这几句话我们都要把它记住。「事理相融,即无有障碍」,可见得凡是障碍,就是不能够圆融,圆融则无障碍了。「法界略分三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无障碍法界」。无障碍法界里面又分为两种,就是「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就是《华严经》所著名讲的四法界,就是这四种,这四种后面两种是从无障碍法界里面开出来的。底下讲,「古德立五种法界,亦不出此」。这段我们就可以不必念了,诸位一看就明了了。

  再看第二段「释相」,就是解释前面所讲的,四种法界的样子,相就是相状,它是什么样子。「第一事法界者」,倒数第六行最后一句,「界即分义」,分就是区别、区分,各个不同这区分。「谓三世之法差别边际意识所知,并名法界」。所以这个界它有好几种的定义,在什么地方它表什么意思,我们一定要清楚,不能够错会了。在事法界里面,这个界的意思就是区分,是我们意识所对。底下讲「纵八识名界,取其因义,亦事界摄」。我们讲十八界,十八界里面讲六根、六尘、六识,所以在十八界里面讲的六识,这个界也是区分的意思,我们在唯识里面说得很多。下面的文我们把它略掉。

  我们看看这里归纳,在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起,「事则无量,略明其十,以显无尽」,这是在无量无边事法里面举几个例子来说。大师在里面给我们举了十个例子,「谓教义人境因果体用及与逆顺」,这十个字十个意思,十种不同的境界,这就是给我们说明界是区分的意思。下面这是一个字一个字来给我们解释,「一教,谓能诠言说,下诸善友多以此门」,教是教学,这里头细分有很多,在此地我们不必多说了。「二义」,义是讲的义理,「谓所诠旨趣,虽通于理取差别义。」底下我们也不必多说,诸位一看就能够明了。

  再看,「第二理法界」,在三十三页第四行圆圈下面,理法界这个界的意思,跟前面事法界的界意思就不一样了。「界者性也」,你看看前面事法界那个界,界当区分讲,理法界这个界,界是体性。「谓真理寂寥为法之性」,法就是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它的本体,我们称之为理法界。理法界就是今天哲学里面名词所说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而事法界则说的宇宙万有的现相,现相无量无边,本体是一个,所以说为一切法的体性。「略有二门,一性净门」,第二是离垢门。性净门这是讲性体、讲本体,「谓在凡不染,性恒清洁,遍一切法,不同一切,一味平等」。底下是举比喻说,所以佛性与法性是一性无二性,十方如来的体性跟我们凡夫的体性一性无二性。

  所以从性净门来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它是一体无二体。从相上来讲佛与众生不一样,佛悟心性,凡夫迷心性,这个相那就大大的不相同了,佛的相清净庄严,众生的相差别太大了。第二讲「离垢门」,离垢门讲修证,这是讲修性,这三个字诸位要特别注意到,为什么?这个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修学的方法,修什么?就是修离垢,这是行门里面的总纲领。试问问我们自己修行有没有离垢,还是增长这个垢秽?垢讲得粗一点就是烦恼。我们修行是天天离烦恼,还是增加烦恼;是离邪见,还是增长邪见;是离无明,还是增长无明。果然能够离,离烦恼、离邪见、离妄想、离无明、离执着那就对了,才能证性。如果一天到晚修行,一天到晚是增长烦恼、增长邪见、增长无明,不是修佛法,那修魔法,为魔所摄。

  这个底下讲解的几句也说得很清楚,「谓由对治」,就是针对着我们毛病来修理的,叫做对治。障尽,净就显了,障分为二类,烦恼障与所知障,都断尽了你那个性净就现前。「随位浅深,分十真如」,十真如就是十地菩萨所证的,所以你有一分清净心就接近一分真实,十分清净心就证十分真如。底下说个比喻,「陶冶尘滓如炼真金」,这个都是对治的意思。「又经云:真如平等无相身,离垢光明净法身。上句证初义,下句证后义」。上句就是性净门,底一下句离垢光明净法身,这就是离垢门。如果不懂得这个修行的总纲领,你功夫怎么会得力?功夫得力的人无论处什么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他是自在无碍的,法喜充满。如果在境界里面,还有困惑、还有忧虑,那就是增长垢秽,那就不叫学佛了。佛者觉也,学佛是觉而不迷,觉就离垢,迷就增长垢秽。底下这个文,诸位自己看就行。

  再看第三的圆圈下面,「第三无障碍法界」,你看这个界的意思跟前面又不一样。事法界这个界的意思是区分的意思,理法界的界当性分来讲,而无障碍法界这个界字前面两种意思都有,有区分的意思,又有本性的意思。下面给我们解释的,它分为三门来说,「一是相即无碍门,二是形夺无寄门,三是双融俱离性相浑然门」。我们一条一条来看,「今初」这是讲相即无碍,「即一心法界,具含二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给我们讲一心二门,就是这个意思。《大乘起信论》是学《华严经》必读的论典,是华严宗里面重要的一部论典,它的注解是贤首大师注的,贤首是华严宗第三代的祖师。由此可知,《大乘起信论》与华严宗关系密切,这两门也不相离,是一不是二,真是一体的两面,它也不乱。好像我们这个房子两个门,两个门是一间屋,是一不是二。虽然是一不是二,但这边门不是那边门,那边门也不是这边门,它互不相杂乱。底下有比喻、有说明,诸位自己可以研究,可以看看。

  再看,「二形夺无寄门」,在倒数第四行第二句,「谓无事非理故事非事」。事与理是一不是二,无理,事不能建立;无事,理也不能够显示,所以它是一不是二。既然一切事都有理,事就没有了;一切理都是事,理也没有了。这就是属于现代所讲的辩证法,也是前面所讲的对这个事理的面面观,你才能够看出它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后才知道,真正悟入的人横说竖说、长说短说,随便他怎么说法都是对的。而没有悟入的人,怎么说也是错的,那个真正的意思也说不出来。诸位求学一定要懂得先求开悟,我在讲席里头讲过很多很多次,我们学佛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求开悟,第二个阶段求证果,不悟决定没有办法。要想开悟一定要先去开悟的障碍,障碍是什么自己一定要清楚。

  我在讲席当中常常告诉诸位,末法时期众生福报虽然是不小,我们今天在生活上的这种享受,连古代的帝王都比不上。古代的帝王所谓金龙殿的龙蹲,像我现在坐的这个椅子一样的,打漆家具坐在那里不舒服,哪有现在沙发坐得舒服?以前宫廷里面点的油灯,哪有现在的电灯这样的明亮?从前出门坐的是马车,哪有现在汽车坐得舒服?所以在物质享受上,我们每个人都超过了从前的帝王。这是你有福报,也有因缘,随着科技的发达,印刷术的发达,我们得的经书非常容易。古时候想得到一部经书没那么简单,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术,你要想得到一部书,只有自己去抄写。你们想想《华严经》这样大的分量,要抄一部不容易,而古人确实开悟证果的很多。现在看不到,原因在什么地方?福报享过了头,得到太容易,所以疏忽了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刚才讲的离垢、对治,把这个疏忽掉了。纵然是研究佛经,效果如何?是增长邪见,这个话是宗密大师说的。上次我们提到过,纵然讲修行是增长无明,这是在末法许多地方,我们所看到的现相。别人怎么修不关自己的事情,问题是自己要认真的去反省,我自己的修行是不是像清凉大师、宗密大师所说的,每天在增长邪见、在增长无明?果然是增长邪见、增长无明,那就要明白,自己是增长生死轮回的业因。怎么能开得了悟?所以有许多同修来问我,修行要从哪里下手?我在这么多年各处讲经,所接触的这些同修们,归纳为一个最严重的病根;换句话说,修行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心不平等,这是最大的障碍。因此我提出「怨亲平等」,从这个地方下手,亲是我们最亲爱之人,怨是我们最大的冤家对头。

  前几天有一个学生来问我,他说《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割截身体是凌迟处死,死不是一下把你杀掉的。把你的肉用刀子一片一片的割,今天割一点点,明天割一点点,这样把你割死,你想这多痛苦。他读了这个经之后,最近也很烦恼,受了很多痛苦,受了很多折磨,他说那个冤家天天给我气受,天天来折磨我,是不是像歌利王割截身体一样?我说对,是这样的。你要能忍辱,你要把歌利王看作什么?看作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没有这种长期的折磨,你的怨亲平等从哪里修?这是佛法里头的根本法。过去黄龙禅师接引学人所谓开口有三句话,叫黄龙三观,他伸出一只手,我这个手像不像佛手,我跟佛平等,佛是我们最亲的。再伸出一条脚,我这条脚像不像驴脚,驴是畜生,上与佛平等,下与畜生平等。十法界当中一切怨亲无不平等,你这个心真正平等了,才是修学的基础。好像我们要盖房子,这是打地基,地基要没有做好,你那个房子盖上去就会倒塌掉的,不会有成就的。

  我们今天讲学佛,对这个人我喜欢,那个人我讨厌他,你是凡夫,不是佛子。只要有这个心的念头存在,他决定不能开悟,别说证果了。即使他将经论背得再熟,甚至于把古人的注解都背得熟透了,上台来讲得天花乱坠,给诸位说,他还是生死凡夫。为什么?讲得再好,他自己一句都没有,都是别人的。所以诸位要晓得,真正修行最初方便,修怨亲平等。净土里面讲一心不乱,心不平等怎么能证得一心?怎么能在境界里头不乱?由此可知,这桩事情多么重要,这是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所谓说根本法,我们一定要明了,一定要认真的去做。修行不只一味的去忍,事上我们要忍,但是更重要的,我们要把事实真相明了,这个时候你才能开智慧。而事实真相正是《华严经》佛给我们说明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我们一心所现。所以经论当中常常以梦幻做比喻,《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作梦的时候你梦到佛,你欢喜得不得了;梦到个冤家对头,你恨他。你醒过来之后,佛从哪里来?自己心变现的,冤家对头还是自心变现的。

  你要晓得是自心变现的,佛与冤家就平等了,见到佛也不会欢喜,见到冤家也不动瞋恨。而我们就是迷惑,不晓得现前的境界,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己唯心所现。佛七圆满「大蒙山」里面首先开示,唯心所现的法门,《华严经》的四句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我在开示的时候,开示不是对鬼说,是对人说,大家明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真明白这个道理,心立刻就清净、就平等,就入法界。六祖为什么听《金刚经》,一听他就开悟、就证果了,人家一听道理就明白了,这个心马上就变了,变妄想心为无妄想心,变分别心为无分别心,变执着心为不执着心,他就入法界了。我们为什么变不过来?不但变不过来,六根摄境的时候连经文都忘掉,这是所谓说愈迷愈深、愈陷愈苦。这段里面大师引用《心经》上两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位自己去看,从面面观才能够把事实真相完全了解,晓得一切法是寂灭相,所有的麻烦都是自己找的,而且找得很冤枉,为什么?都不是真实的。

  再看底下第三段,第三十四面诸位翻开来第一行第二句,「三双融俱离性相浑然门」,我们一看这个题就很复杂,里面所包含的意思很多,大师在此地又以十条来给我们说明。所以「曲有十门」,曲是委曲婉转的来说,他说十条,十条也是无尽的意思。这是归纳为十条,希望我们从这十条里面能够闻一知十,是一闻千悟。这是我们应当要理解的。这个十条我想也不必念了,经文太长,我们受时间的限制,但是每条都很重要,一定要细细的去读,如果有问题,我们再提出来研究讨论。

  诸位再看这个文,从倒数第八行第三句,我念一念,「十中,后三即事事无碍」,后三就是八、九、十,「八由以理融事,九由因果法界各全摄故,十因果法界差别之法无不该摄,法界无遗」。这个三门是《华严经》里面所讲的事事无碍。这底下也是说到教义里面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讲的六相,我们接着来念,就是接着刚才这个,「十中后三,即事事无碍,以此该前,更无事理别行,一多不即,故唯归一无障碍法界,而举一全收,随门说异耳」。如果要懂得这个意思,那必须要了解后面的六相圆融。在一切法界里面随拈一法都具足六相。六相就是底下所说的,「故总即法界」,总相,「别即事等」,别相。「同即法界无违,异事理相反,成相则同办法界,坏则各住事等,故无碍重重无尽无尽,余如所诠义理门中,已说所入」。所以这个六相我们要明了,前面都曾经说过,此地只是提一提,整个法界你看也是六相,六相就是大而法界,小而微尘,都离不开这个六相。

  再看底下第二大段,讲能入这个很重要,所入是讲境界,我们必须要晓得;换句话说,那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要认识。能入我们自己必须要入进去,才能得受用。如果自己不能证入,前面所入的法界是诸佛菩萨所证得的境界。我们不能得到受用,念得再熟、背得再熟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所以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在讲能入。在倒数第六行圆圈的下面,「第二明能入者」,就说明能入这个意思。「总明即是普贤行愿无所不收」,这品的品题称为「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是能入,这是从总意来说。普贤行愿广大无边,世尊大慈大悲,为了我们修学方便起见,将它归纳为十条就是十大愿王。十大愿王是普贤广大行愿的纲领,每一愿的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早晚课都要念一念,念,不能去做,做而不能彻底,都没有办法证入。礼敬诸佛,诸佛是谁?我在讲堂讲过,天台大师讲六即佛,从理即佛讲到名字即佛,正是佛在《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我劝大家修怨亲平等,对不对?不但一切有情众生皆是诸佛,连无情众生也不例外,经上说得很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一切人、对一切物要像对佛那样的恭敬心,一个心,一心无二心,这才叫修礼敬诸佛。而这个心量、境界都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样修才是普贤行愿,才能证入。我们念是念,没去修。所谓修礼敬诸位要晓得,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都是修普贤行愿的道场。见一切人恭敬心,见一切事、一切物也都是恭敬心。你们早晨起来清洁环境,这是礼敬诸佛,地把它扫得干干净净,是礼敬诸佛;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摆得整整齐齐,是礼敬诸佛,对它恭敬。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是礼敬诸佛,邋遢肮脏这就是不敬,你对衣服不敬了。所以境界广大无边,你对一切物不爱惜、不礼敬、不尊重。所以普贤广大行愿,你要不深明经义,不明了广大的境界,你从哪里学起?这是我在此地随便举一个例子说几句,到后面我们再详细的来讨论。普贤行愿建立在真实心、恭敬心、广大心的基础上,修普贤行愿就是普贤菩萨。前面跟诸位讲过,这才能够证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就是理一心不乱,这是我们念佛人希望能够得到的。

  底下别说这有三义,总说那就全经都是普贤行愿,是无所不收。别说第一个身入,第二个心入,入是要心入,「身由心证故广辩心」。心入了身就入,身入心不入,身决定不入。你就装得再像,怎么样庄严、怎么样学的威仪那都是假的,装模作样不是真正入。你心真的要是入了,你身的一举一动、言语表态自然就变了,就不同,所谓讲变化气质,气质不一样了。气质从哪里变的?从心变的。所以此地我们着重在心入。「心入有三」,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一者正信,二者正解,三者正行」。这三句六个字很容易认得,可是这个意思就不容易懂。什么叫正信?我们现在信佛,算不算正信?我们今天见解算不算正解?给诸位说,不算。我在此地讲,你在那里听,都不算,为什么不算?因为你现在还有邪思,你还有妄想。你妄想、分别、执着还没有打掉,你的信解就不正;信解不正,那个行怎么会正?我们现在干的什么?虽然不正,我们向正的方向走,正是我们现前修学第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并不简单,所以我们不能够大意、不能够粗心,误以为自己是正信正解了,那就错了。后面都会详细来讨论这个问题。

  继续再看这个问题,「此三于前三重所入,一一皆具,谓如入前理法界时,先须正信,深忍乐欲,令心清净。次即正解,决了分明不可引转,后须正行,谓心诣斯理,因解起行,行起解绝,解相虽绝而不失解」。这是举个例子,理法界、事法界、无障碍法界,这是前面讲所入的法界有三。如果无障碍法界再开为两个,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四法界,随便哪一种法界,都要以这三个条件才能入。所以在这个地方是举个例子,一切大乘经论里面都提示我们重要修学的纲领,这是我们必须要牢牢的记住。像佛在《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的总纲领,就是两句一偈,两句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经文里面两句。一偈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首偈子,这是《般若经》里面重要纲领。我们能不能时时刻刻在一切境界里面,现在我们是不谈理、不谈无碍,太高了,谈事法界,在一切人事环境里面我们能不能常常提得起来?

  念佛法门里面是以一句佛号做为总纲领,教你念这个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把你自己唤醒。南无是皈依的意思,阿弥陀佛意思是无量觉,阿翻成无,弥陀是量,佛是觉,皈依无量觉,要懂这个意思。念念皈依无量觉,有一念不觉就迷了,皈依是从迷里面回过头来依靠觉,迷是什么?感情。觉是理智,迷是分别、是执着,觉是无分别、无执着。这里头最重要的是要你真正得意,你得到这个意思你才能开悟,你要是不得意,那就错会了。譬如说有人听到这几句话了,他在这一切境界里头学着不分别、不执着,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在家里面对父亲、母亲不分别执着,你也不认他是父亲,也不认她是母亲,行吗?整个世界秩序都被破坏了。

  不分别、不执着是讲你的内心,起作用的时候,随顺众生分别执着,叫不坏世间相。这是大慈大悲,这才叫真正觉悟,才能够自度度他,自度是自己心地清净,一切无分别、无执着;度他是一切有分别、有执着,有分别、有执着是度他了。如果说一切无分别、无执着对别人的,释迦牟尼佛还给我们讲经吗?一句话不要说了,为什么?不分别、不执着。为什么给我们建立这么多假名,分别这么多法相?是为众生不是为他。所以他四十九年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正所谓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你要懂得这个意思。所以对自己,修自己自利清净,无为、清净是修自己。对他是有为也是清净,为什么清净?因为是从无为里面变现出有为,为他受用,不是为自受用,这个才清净。

  所以一切有为法、无为法当中,绝不失清净心,清净心的作用就是智慧、就是光明,这才是正信、正解、正行,这是一而三,三而一。所以对于佛法的理论不能不明白,修学一定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真正下手一定要先修根本智;换句话说,要先修平等心。那个平等心从什么地方下手?从怨亲平等,修诚敬法门。你看,我们这个佛门课诵教你一心顶礼,你们看看大回向里面所念的,无论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萨都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对一个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情与无情无不是佛,无不是菩萨,那是修普贤广大行。你在佛事当中会唱,也会念、也会拜,可是不知道这个意思,不能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所以实际上你的生活还是迷惑颠倒,而对于正信、正解、正行是一无所知,这样怎么能入?大师在此地举这个例子,我们要能够举一反三。

  正信给我们讲的八个字,「深忍乐欲令心清净」,深忍乐欲是方法,令心清净是目的。所以佛在《圆觉经》里面开宗明义,就给我们讲的圆觉清净心,净土里面开宗明义所讲「心净则土净」。不从清净心上下手,正信生不起来,唯有清净信心才叫正信,就是清净心里面生的信心。这是《华严经》里面讲的正字标准,我们世间所讲正字招牌,《华严经》的正字招牌标准是这么高。「正解决了分明」,了是明了,决是决定,不会为任何境界所引诱、所转变的,这才叫正解。正行是一心一意向这个理论,依照这个理论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行为当中,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都与这个道理相应,这叫正行,行就是生活。佛法在哪里?佛法在生活当中,佛法就是日常生活。是一个觉者的生活,不是一个迷惑颠倒的生活,是个觉悟人正常的生活。这边简简单单提出这几句话,说明正字招牌的标准,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觉悟,要建立自己的正信、正解、正行,然后才能够修普贤行愿,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经书分量太大,讲一遍都相当不容易。在行门上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纲领,便于受持。最近有从国外回来的同修,告诉我外面佛教界的情形,佛法只要是接触到都能生欢喜心,都愿意修学。可是普遍有个现相就是没有个目标,没有方向,这是大家所困惑的。我告诉他,国外如是,国内也不例外,这就是此地所讲的正信、正解、正行。我们这个小道场几位同修在此地,我们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依据《梵网经.心地戒品》,依梵网菩萨心地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五十八戒的方法,五十八戒就是普贤行,五十八戒每一条戒都是博大精深,尽虚空遍法界。

  像我刚才举的普贤行愿,「礼敬诸佛」一样,你们要不明这个意思,五十八戒一条你都做不到。因为《梵网经.心地戒品》是称性的,与一心本性完全相应,依这个理论方法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梵网》的理论方法就是正信、正解、正行。正行就是《华严经》这一品,「普贤行愿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说我们实际上的生活,就是把这个应用在我们实际生活上,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我们依据《梵网》的理论方法,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归趣弥陀寂光、实报净土,这是我们所提出的宗旨、目标、方向。只要你信得及,真正能够向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修学,这一生必定有不可思议的成就。

  下面,「第三能所契合正显入义」,这段里面要给我们讲入的情形、入的样子,然后你才明了入与不入,那是很显然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

  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底下一段我们明天再继续给诸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