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皆从十方世界来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进入念慧惭愧具足。其志坚固犹如金刚,善修成就一切佛法,志意清净成就具足,自不忘失菩提之心,亦能令他而不忘失,善调柔施摄伏诸根,善能知舍所爱之物,以清净戒善自庄严。于诸众生其心平等,以柔和忍力而自庄严,于无量那由他阿僧祇劫勤修进力,于诸禅定解脱三昧,游戏神通自在无碍,善以智慧分别一切诸法句义。其心不动如大山王,于诸众生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善离爱恚,常行慈心恒遣慈光,遍照众生安住大悲,常勤观察一切众生,住于大喜乐法具足,住于大舍得无二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皆以超过如是世法,慧光善伏自众他众,降伏众魔,世所难遇如优昙华,为诸众生中大师子吼。究竟涅槃,希乐甚深四无所畏,为如来印之所印之,所记无错如说而行,于深法藏义味相应,蔽诸日月,名称流闻遍十方界,悉为诸佛之所护持,守护法藏常不断绝三宝种性,善能游过无边佛刹,善解了知,随宜给侍诸佛世尊,听闻受法。常勤精进教化众生,得到方便智慧彼岸,善随一切诸众生根如应说法,善知一切诸众生等意之行相。其心净妙善巧言说,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已于无量阿僧祇佛所种诸善根,善集相好福德庄严,善能解了空无相愿,善解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镜像,解一切法如虚空相,善能解了一切众生音声言说,善分别法乐说无尽,善能观察出世之慧,成就大力近佛十力,得明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善度庄严助道法分,善解超度一切诸道,明了菩萨法藏所摄,善能转于不退法轮。得三昧印相,善能知到金刚场三昧,一切诸法自在三昧常现在前。持大宝炬,其心谦下于诸众生,常观一切诸众生心,亦常观诸众生智慧,近佛智慧,令诸众生施作佛事,所作事办皆已聚集,一切功德尽未来劫,说其功德不可穷尽。
其名曰:宝住菩萨、宝有菩萨、宝手菩萨、宝华菩萨、宝王菩萨、喜见菩萨、爱意菩萨、爱眼见菩萨、持地菩萨、作喜菩萨、大势菩萨、大德菩萨、降魔菩萨、摩鸠提菩萨、儒天菩萨、曼陀罗香菩萨、实菩萨、等观菩萨、无高下菩萨、善御菩萨、一切众生不请友菩萨、弥勒菩萨、云音菩萨、持山严菩萨、山积菩萨、上友菩萨、勇友菩萨、光明菩萨、光德菩萨、灯王菩萨、观志菩萨、光庄严菩萨、杂彩冠菩萨、天冠菩萨、天王菩萨、天眼观菩萨、观世音菩萨、善臂菩萨、思志等菩萨、善住志菩萨、善住业菩萨、不动足集菩萨、金刚足进菩萨、越三界足菩萨、疾辩菩萨、速辩菩萨、无断辩菩萨、住辩菩萨、妙音菩萨、梵音菩萨、喜一切众生音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上首七万二千人。于此三千大千世界,释、梵、护世,并余大威德诸天、龙、夜叉、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来集会为欲听法。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大众,恭敬围绕而演说法。尔时,天冠菩萨即从座起,整于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超世为世作灯明, 智慧利益于世间,
令结闇者得光明, 我今稽首离世间!
十方行施最殊胜, 善自调心到彼岸,
人天龙神所供养, 稽首敬礼烧结仁!
胜相多利益世间, 金色圆光普周遍,
持净妙戒大美音, 稽首三界最无比!
度诸众生到彼岸, 调伏诸论无能动,
善了知诸众生心, 稽首敬礼胜大悲!
断诸结使不生著, 以力降怨善住戒,
天中之天净结垢, 我稽首礼降诸怨!
众宝中最无瑕秽, 常乐智慧为先首,
除断贪瞋愚痴垢, 稽首心等如虚空!
演说四谛度四流, 说甘露法施净眼,
游行三界为利众, 我稽首礼持轮相!
常为人天所供养, 常化众生令度脱,
虚空人天所供养, 我稽首礼人中胜!
常乐集于正善法, 常以慈心等世间,
人尊调御住正道, 稽首摄持一切德!
净音所说胜妙善, 适意柔软梵音声,
善解众音到彼岸, 稽首美妙如实说!
趣空无相及无作, 能最甚深难见法,
善能进趣入解脱, 稽首善知解脱道!
世尊善解知因缘, 常能断离二边见,
实说因缘业果报, 我稽首礼见世间!
无有来者亦去者, 无慢善能观诸法,
如幻如焰水中像, 稽首敬礼善法眼!
生若无生都无生, 若生及灭亦无灭,
其所止处如法住, 调御善住如是处。
所有言说便真实, 善住如如叵倾动,
金刚山身无动摇, 我稽首礼叵倾动!
其身口意等无异, 名闻无量遍三界,
我今欲问胜丈夫, 愿尊勿虑为演说!”
尔时,天冠菩萨偈赞佛已,白佛言:“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供正遍觉胜妙法中少有所问,若佛听许,乃敢咨请。”
尔时,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恣汝所问,随汝所疑,如来当说悦可汝心。”
尔时,天冠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得成杂种庄严之辩?世尊,云何菩萨得增胜智,善知分别甚深之法?世尊,云何菩萨善知诸根?世尊,云何菩萨善能解知如应说法?世尊,云何菩萨善知一切众生心行?世尊,云何菩萨知一切因行果报,亦知出过所行无失?世尊,云何菩萨庄严布施?世尊,云何菩萨庄严戒、忍、精进、禅、智?世尊,云何菩萨善能解知庄严梵道?世尊,云何菩萨不失神通?世尊,云何菩萨断诸结使?世尊,云何菩萨度到彼岸?世尊,云何菩萨能现一切声闻、缘觉,及诸众生形色威仪无有别异?世尊,云何菩萨观于生死不住涅槃?世尊,云何菩萨观众生界不动法界?世尊,云何菩萨不退失利观现失利?世尊,云何菩萨有大财宝封邑无尽,以方便力现为贫穷?世尊,云何菩萨行于诸行,令有作门入无作门?世尊,云何菩萨善观诸法?世尊,云何菩萨决定分别一切诸法?世尊,云何菩萨行诸世法不为所污?世尊,云何菩萨于诸自在不观望他?世尊,云何菩萨不离见佛?世尊,云何菩萨善自调伏无诸恶法?世尊,云何菩萨善为师导而不吝法?世尊,云何菩萨为诸众生作实依止?世尊,云何菩萨能转一切诸佛法轮?世尊,云何菩萨于一切法得灌顶位?”
尔时,世尊赞天冠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多所利益,安乐世间,利安人天,摄取未来诸菩萨等。善男子,汝常曾于恒河沙等佛世尊所咨请问难,今复当大利益安乐未来菩萨,令此大乘得久住世。善男子,汝之所问,善心谛听,吾当演说!”
天冠菩萨白言:“世尊,受教而听。”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得于杂种庄严之辩。何等为四?是菩萨于一切众生无侵害心,舍诸一切所爱之物心无悔吝;有说法者不断其说,起随喜心欢喜踊跃,赞言善哉劝请说法;若于昼夜,若在僧中,若在佛塔,以菩提心常为先道,起志欲心喜乐诸法;而是菩萨专心志欲,以法等施不期利养。善男子,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成杂种庄严之辩。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得增胜智,善知分别甚深之法。何等四?顺因缘法知我实性,知入一切众生实性,知生死行无有来者、无有去者,知一切法虚空印相。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知诸根。何等四?善知法界门,观诸法门无有障碍,知诸神通,善调伏心无有二行。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能解知如应说法。何等四?辩智,度众生智,分别法智,自净其心亦净一切众生之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知一切众生心行。何等四?智慧超出智无有碍,入于方便,诸有所作终不中悔,能自觉了。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知造因所得业报,亦知出过所行无失。何等四?不说断灭;亦不说常因;于业报如实而知,如法而现,法法示相;是中无我无我所,知于所作不失果报。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布施。何等四?庄严于相,庄严于好,无比喻色,无尽封邑及以宝手。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持戒。何等四?作转轮王而善庄严菩提之心,作释提桓因而善庄严菩提之心,作大梵王而善庄严菩提之心,不堕恶道生人天善处而善庄严菩提之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忍辱。何等四?出梵音声、迦陵频迦声,多人所爱心意悦乐,坚修善法,得金色肤。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精进得不可坏。何等四?得一切众生无能坏者,为诸众生作不请友,有所为作专志不懈心无疲厌,乐集多闻坚智庄严。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无厌成就四法,庄严于禅。何等四?无诸闹乱,无有放逸,无有悭慢,不舍调伏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智慧。何等四?不说我、人、众生、寿命,得无碍辩,善能分别一切句义,于一切法无有疑惑。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庄严梵道。何等四?在空净处生起慈心,为化众生起于悲心,守护正法起于喜心,生如来智起于舍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不失神通。何等四?入于四禅而不退失,入四空定知于方便,心得自在知一切法,神通游至无量佛刹。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断诸结使。何等四?内自寂静亦寂静外,善观诸法知如幻化,有大智力,非憍慢力。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度到彼岸。何等四?知于欲流不证离欲,知于有流随意往生,知于见流不舍诸见,知无明流不逆缘法。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能现一切声闻、缘觉,及诸众生形色威仪无有别异。何等四?善起如幻三昧,如实而知一切法相,善观五通,自观己身知如幻化。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观于生死不住涅槃。何等四?诸佛护持,自大悲心,善巧方便,不舍本愿。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观众生界不动法界。何等四?观自实性解于法性,观众生性不疑智性,观诸众生同涅槃性。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不退失利观现失利。何等四?善男子,以专志心趣向涅槃,修入生死,专志欲于一切佛法,现为声闻、缘觉调伏。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有大财宝封邑无尽,以方便力现为贫穷无诸财贿。何等四?或现作于转轮大王、释梵天王,为化尊胜诸众生故,现作贫穷;为化贫穷诸众生故,见来求者,尽舍一切所有财物;见大富者,现无尽宝有自在力。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令有作门入无作门。何等四?说一切行无常,净于智行,得于觉知一切行无我,离于诸见得涅槃法寂智进行。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观察诸法。何等四?善净慧眼,得明法眼,佛眼现前,于一切法得灌顶位。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决定分别一切诸法。何等四?辩智,无滞解了谛智,住四依智,不舍陀罗尼智。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行于世法不为所污。何等四?观知世法,超出过于世间众生,断除爱恚无所染污,毕竟明净。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于法自在不观望他。何等四?定得自在,智得自在,慧得自在,方便得自在。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不离见佛。何等四?自往见佛亦劝众生,自往听法亦劝众生,自发菩提心亦劝众生发菩提心,常不舍离念佛三昧。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自调伏无诸恶法。何等四?出世明慧观察智见,显示解脱,善集法忍,断离一切不善法习。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善为师导而不吝法。何等四?专心利益一切众生,志意坚固无所慊恨;常行教化一切众生;自舍己乐修集智慧;常为一切众生作利成于己利。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为诸众生作实依止。何等四?舍于己利常求利他,自舍诸乐为诸众生求于法乐,如所闻法为人广说无有疲倦,以法养命不以衣食。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能转一切诸佛法轮。何等四?得陀罗尼,得无断辩知,入一切众生心行,不观种姓而为说法引入涅槃。是为四。
“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于一切法得灌顶位。何等四?出过诸行住菩萨行,得无生法忍示现生死,为不退转印之所印入如来印,住第十地善知诸地。是为菩萨成就四法,于一切法得灌顶位。”
佛说如是诸四法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于上空中百千亿天,作天伎乐歌咏赞叹,雨天曼陀罗华,作是叹言:“如来世尊无量阿僧祇劫,所集无上正真道法,皆悉于是诸四法中开示显说。若有众生得闻是经,受持读诵兼复书写,于大众中广分别说,当知是人不从小功德来。若有众生闻于如是诸四句法,闻已信解受持读诵,在大众中广为人说,不离菩提心,彼人不久当于人天诸大众中大师子吼,如今如来大师子吼。我等今者,快得善利,得闻如是诸四句法,复能信解演说如是诸四法。”
时,八万四千人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佛涅槃后得闻是经,受持读诵兼复书写,于大众中广说显示?”
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成就八法,佛涅槃后受持读诵书写此经,于大众中广分别说。何等八?志意成就专向菩提;究竟行慈,于诸众生无侵害心;住于大悲化诸众生;常求法利,乐法、欲法、求法、集法,心无满足如海吞流;放舍身命守护正法;厚种善根集诸福德;发起大愿诸佛护持;降诸魔怨离大众畏。天冠,是为菩萨成就八法,佛涅槃后能得受持读诵书写如是经法,在大众中广为人说。”
当于演说如是法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六种震动。坑坎堆埠、诸山污秽、江河池流及诸大海,皆不复现,亦不恼触水性众生。尔时,三千大千世界,悉平如掌微妙庄严。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岁枯树皆生华叶倾向于佛,诸生卉树华叶果茂亦倾向佛。此大地上生诸莲华,大如车轮杂色可爱,妙香适意,大光普照遍此三千大千世界。上虚空中有诸天子,不现其形鼓众伎乐。闻是乐音,雪山王中、香山王中,所有诸天倍出妙香,令此三千大千世界普悉大香。时雪山王、香山王中,雨众妙华皆流趣佛,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余诸树亦悉雨华。于上空中,有一宝盖覆万由旬。是大宝盖垂真珠贯,铃网庄严。诸铃网中所出音声柔软悦意,有大妙音遍闻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大德舍利弗见是变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是何光瑞?有是希有未曾之相,普此三千大千世界,皆悉庄严甚可爱乐。”
佛告舍利弗:“是大树紧那罗王,从香山中与无量紧那罗、无量乾闼婆、无量诸天、无量摩睺罗伽,大众围绕,欲来见佛礼拜供养。是大树紧那罗王,欲来见佛先现此相。”
语言未久,大树紧那罗王,与无量紧那罗众、无量乾闼婆众、无量天众、无量摩睺罗众,大众围绕,作八万四千伎乐,以净妙歌善和众乐。复有无量百千众生皆悉随从,菩萨神通大力所持,上升虚空普雨众华,来诣佛所。到已,及诸侍从顶礼佛足,右绕七匝住世尊前。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以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华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余八万四千伎乐。是大树紧那罗王当弹此琴,鼓众乐时,其音普皆闻此三千大千世界。是琴音声及妙歌声,隐蔽欲界诸天音乐。尔时欲界所有诸天,皆舍音乐来诣佛所。是大树紧那罗王当鼓琴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丛林诸山,谓须弥山王、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黑山,及众药草树木丛林,悉皆涌没,涌渐、遍涌、等遍涌,动渐、遍动、等遍动,震渐、遍振、等遍震。犹如有人极为醉酒,前却颠倒不能自持,诸山须弥岠峨涌没亦复如是。大树紧那罗王当鼓琴时,佛大众中人王众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释、梵、护世、若人非人,及离欲者,唯除菩萨不退转者,其余一切诸大众等,闻是琴声及诸乐音,各不自安从座起舞。时诸一切声闻大众,闻琴乐音不能堪耐,各从座起,放舍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
尔时,天冠菩萨语是一切诸大声闻大迦葉等:“汝诸大德已离烦恼,得八解脱见四圣谛,云何今者各舍威仪,如彼小儿举身动舞?”
于时,大德诸声闻等答言:“善男子,我于是中不得自在。何以故?由是琴音,我等各各不安乐坐,其体动舞不能自持,所有心念不能令住。”
尔时,天冠菩萨语大德迦葉言:“如何耆年少欲知足,修行头陀常乐空静,天、人、阿修罗敬汝如塔,大德云何不能持身犹小儿舞?云何不护是大众心?”
大迦葉言:“善男子,如旋岚大风吹诸树木药草丛林,彼无有力能自安持,非彼本心之所欲乐,然彼鼓动不能自持。善男子,今此大树紧那罗王,鼓作琴乐妙歌和顺,诸箫笛音鼓动我心,如旋岚风吹诸树身不能自持。是善丈夫,誓愿威势福德神力,于诸声闻及诸缘觉,所有威德彼为殊胜。”
尔时,天冠菩萨语大迦葉:“汝今观是不退菩萨威德势力,彼琴乐音不能令其动摇惊扬。大德迦葉,谁见如是而当不发无上正真菩提道心?何以故?今有量智所有威力不如琴声,令如是等大威德人,闻是琴声不能自持。其向大乘不退转者,不能令动。”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更易调琴,并及八万四千余乐。佛威神力,及大树紧那罗王,宿善根力之所持故,诸琴乐音说是偈言:
“一切诸法向寂静, 如是乃至上中下,
空静寂灭无恼患, 无垢最上今显现。
诸众生等无众生, 过去现在亦复尔,
以音声说令众闻, 是声同等如法界。
诸世界同无世界, 说事犹如虚空相,
无生无增亦无减, 显示虚妄如虚空。
善觉诸佛悉同等, 法界决定无毁坏,
解达施戒及智慧, 一相平等同无相。
诸结寂灭永无结, 妄想于彼生分别,
无内无外亦无中, 从于妄想颠倒有,
若法非法无妄想, 推求诸法无所有。
觉了名色如实性, 彼行于世无染著,
过去未来无边量, 所演说法亦如是。
本际寂灭无尽灭, 无有方所无住处,
以文字故说是法, 而此文字是尽相。
知是文字尽相已, 于一切法无妄想,
持心等持无所持, 彼此不违于法相。
心及数法无有生, 知一切法入平等,
际无际断无所断, 前后及中同叵得。
了知三世平等已, 彼智无边无有量,
世间贪著于名色, 有边无边皆寂静。
了知因缘法相已, 无我众生命妄想,
所起我见永无起, 一切诸法亦无起。
若所起者本无起, 彼常随顺顺法忍,
其性犹如云中电, 一切法如我实性。
我人众生性自空, 入此陀罗尼印相,
随所觉知三脱门, 一相无相等同相。
一切有法无边量, 法法自无有妄想,
以文字说分别法, 若上若中及与下。
文字亦无有妄想, 推求分别真实义,
义及文字共相应, 以音声说无二义。
若知本性常寂静, 彼本际性常自断,
若本际性常自断, 为利世故修诸行。
推求本际无本际, 彼大慈悲最清净,
若大慈悲最清净, 苦乐同等而修行,
亦复无高亦无下, 彼名知利大丈夫。
法眼寂静最寂静, 若见不见常寂静,
亦复无增亦无减, 彼性离作常寂静。
如空中声叵捉持, 虽可闻知不可说,
是演说者及听者, 悉皆不实得自在。”
当诸琴乐演出是偈法音之时,八千菩萨得无生忍。
尔时,天冠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妙偈从何而出?”
佛言:“善男子,汝今自问大树紧那罗王,彼当答汝。”
尔时,天冠菩萨问于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王,如是妙偈从何而出?”
答言:“善男子,从诸众生音声中出。”
又问:“诸众生音声从何而出?”
答言:“善男子,众生音声从虚空出。”
天冠菩萨问言:“紧那罗王,众生音声非口出耶?”
答言:“善男子,是众生音,为从身出?为从心出?”
天冠答言:“不从身出,亦不从心。何以故?身痴无知如草木瓦石;心无形色,不可睹见,无有触碍,不可宣说,犹如幻化。”
大树紧那罗言:“善男子,若离身、心,从何而出?”
天冠答言:“从于思惟出生音声。”
又问:“若无虚空,声何由出?”
天冠答言:“若无虚空,声终不出。”
紧那罗言:“善男子,是故当知一切音声从虚空出,当知是声即虚空性,闻已便灭,若其灭已同空性住。是故诸法若说不说同虚空性,是故应当不舍空际。如音声分,诸法亦尔。若以音声有所说法,而是诸法于音声中求不可得,音声于法求亦叵得。善男子,是故说言:‘一切诸法不可言说。’但以音声名为言说,当知言说为无所说。又以音声名为言说,然是音声本无住处,若无住处则无坚实,则名为实。若其是实则不可坏,若不可坏则无有起,若无有起则无有灭,若无有灭是名清净,若是清净是则白净,若是白净是则无垢,若是无垢是则光明,若是光明则是心性,若是心性则是出过,若是出过则出过诸相,若出过诸相则是正位。若菩萨在正位,是则名得无生法忍。
“若得无生法忍,一切能忍,亦忍于空,亦忍于人。何以故?不离于人名之为空,人即是空。忍于无相,亦忍于相。何以故?是相实性即是无相。忍于无愿,亦忍于愿。何以故?愿实性相即是无愿。一切法性及众生性,一切常灭亦如是忍。何以故?一切众生生死之性犹如幻梦。是名菩萨得无生法忍,不违一切法,不逆一切法。若顺此忍,则亦忍顺随诸法无去,若无去则无来,若无去来知一切法是常住性。如法常住,众生亦尔。若得是处,如法随顺,如处修行,是名成就无生法忍。一切言说即是音声,为语他故起是音声。是无生法忍,无有能说,无有能听。何以故?是义不可得故。而是法忍非声非说。善男子,如来世尊有是威德,同不可得义,不可得义说于有得。”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二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未曾有也!而是大树紧那罗王,成就如是不思议法。世尊,是紧那罗王,乃能成就如是胜妙神通之力,复能演说甚深法忍。世尊,紧那罗王于几佛所,种诸善根有如是辩?”
佛言:“善男子,假使能数恒河沙等世界星宿,不能数是紧那罗王所事如来应正遍觉。善男子,是人已于尔许佛所修行梵行,集于无上正真之道,是故得有如是辩才。”
尔时,天冠问紧那罗王:“汝于尔许无量佛所,种植无量无边善根,何故不成无上正道?”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语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二无满足法。何等十二?谓供养给事诸佛世尊无有满足,集诸善根无有满足,听集法宝无有满足,修禅解脱无有满足,修观寂法无有满足,流通显法无有满足,教化众生无有满足,守护正法无有满足,不舍阿练若处无有满足,诸波罗蜜庄严佛土无有满足,修习福慧无有满足,集助菩提法无有满足。善男子,是名菩萨十二无满足法,是故菩萨求善根庄严无有满足。”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白言:“世尊,我闻菩萨所有三昧,名曰宝住。若有菩萨得是三昧,一切法宝诸功德法自然而得。善哉!世尊,唯愿如来演说。于是宝住三昧,菩萨闻已,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随增长法。”
尔时,佛告大树紧那罗王:“如是,紧那罗王,有于三昧名曰宝住。汝今善听,善思念之,吾今当说如是菩萨宝住三昧。”
“善哉!世尊,愿乐欲闻,受教而听。”
佛告大树紧那罗王:“若有菩萨欲令佛宝种性不断,法宝种性、僧宝种性不断绝者,修集起生八十种宝。何等八十?不忘一切智宝之心,不舍离于志意宝心,不舍修诸善根宝心,不舍坚入寂定宝心,生起一切布施宝心,不希望报清净宝心,回向菩提故;庄严身宝心,满三善故;庄严口宝心,离四过故;庄严意宝心,舍离无明爱恚见故;持戒不毁不穿不坏不缺宝心,不穿不坏不缺不污戒庄严故;无恼害宝心,于诸众生意平等故;柔忍宝心,能忍难事故;不忧身命清净宝心,净菩提故;无爱恚宝心,无高下故;坚固牢强庄严宝心,无忧虑故;一切所作成就宝心,无慢缓故;坚固念慧进入宝心,能善修集助菩提法故;起禅解脱三昧宝心,得心自在故;集法宝心,集自财故;闻正法已能持宝心,得无畏故;不吝法宝心,心无吝故;不期利养说法宝心,舍离恶欲不望报故;修正念宝心,正流趣故;如所闻法成满宝心,如闻行故;智观宝心,降伏智故;大慈宝心,化众生故;大悲宝心,观众生故;大喜宝心,爱乐法故;大舍宝心,诸法寂故;不厌生死宝心,集诸善根故;化众生宝心,不住自乐故;四摄宝心,为摄法故;起神通宝心,一切神通现变化故;善知识宝心,为闻法故;离恶知识宝心,集善根故;为一切众生正修宝心,如涅槃故;离诸一切结病宝心,入一切众生所志欲故;于一切法生药想宝心,寂诸病故;善修学习无慢宝心,知大人法故;灭憍慢宝心,于诸众生谦卑下故;无幻伪宝心,无谄诳故;和敬宝心,令法久住故;护法宝心,报去来现在诸佛恩故;知恩报恩宝心,亲友究竟故;不望报宝心,无所亲故;常出家宝心,不忘所作故;爱乐宝心,护白净故;圣种少欲知足宝心,集持戒故;庄严一切头陀功德宝心,于诸众生无有过故;少欲知足宝心,慧无足故;独处宝心,身意寂静故;求法无厌宝心,满相好故;庄严集智无厌宝心,断诸一切众生疑故;念佛宝心,不离见佛故;念法宝心,不离闻法故;念僧宝心,不退菩萨僧故;念戒宝心,不舍菩提心故;念舍宝心,舍结使故;念天宝心,系在一生补处菩萨地故;义辩宝心,觉一切义故;法辩宝心,不坏法界故;辞辩宝心,觉了一切诸音声故;乐说辩宝心,悦可一切诸众生故;得陀罗尼宝心,随所闻法不忘失故;依义宝心,知文字实性故;依智宝心,知识如幻故;依了义经宝心,于了义中无违诤故;依法宝心,觉了人实性故;观一切行无常宝心,不住一切三界中故;观一切法无我宝心,我及众生俱无我故;观于涅槃寂静宝心,究竟寂静故;观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宝心,入甘露门故;观一切法无生宝心,得无生法忍故;见一切法如幻、如梦、如焰、如影、如响、如水月宝心,不住诸见故;顺因缘法宝心,离断常见故;离诸边见垢秽宝心,离于二故;入无二法门宝心,觉一道故;离一切行宝心,至正位故;正观法位宝心,一切法平等故;集助一切菩提法宝心,觉了一切诸佛法故。如是,紧那罗王,若有修集如是等法,善修、好修、正住获得、如说修行,是名菩萨宝住三昧。若能如是则便得是宝住三昧。若有菩萨已逮得宝住三昧,无世间宝、出世间宝而是菩萨不得自在。
“紧那罗王,云何世间宝?云何出世间宝?紧那罗王,世间宝者,谓人天豪尊,若帝释豪尊、梵天豪尊、护世豪尊、转轮王豪尊、居士豪尊、婆罗门豪尊、长者豪尊、刹利豪尊。虽得如是人天豪尊而不放逸,以不放逸能集一切助菩提法,是名世间宝。何等名为出世间宝?所谓圣慧是出世间。何以故?智慧悉摄出世间法,是故说入般若慧门名出世间。紧那罗王,譬如大海,为众流主;如须弥山,为众山王;犹如众星,月为其主;如诸药草火珠光明,日为其最;一切禽兽,师子为最;一切民庶,王为其最;三十三天,帝释为最;诸梵天中,梵王为最。如是,紧那罗王,所有一切出世间法,智慧为首。是故说言般若为诸众经中主,能度诸流,是安去道故;是名为炬,照结闇故;是名勇健,除众怨故;是名医王,和众药故;是名为师,知诸书故;是名为箭,射结的故;是名为力,究竟害结故;是名大象,拔结根故;是无违诤,悉平等故;是无斗诤,无讼诉故;是名不逆,善随顺故;是名无瞋,究竟尽故;是名善知,四圣谛故;是名为念,正念处故;是名为正,能正断故;是名示现,神足力故;是名为戒,障诸根故;是名降伏,有大力故;是名为觉,善觉知故;是名开示,示正道故;是名为寂,寂静定故;是名为明,作慧明故;是名作明,离障翳故;是至正处,作照明故;是名除断,除结尘故;是无波浪,度诸流故;是不可见,过境界故;是无境界,离内外故;是名为空,离见岸故;是名无相,离觉观故;是名无愿,出三界相故;是名一相,无有相故;是虚空相,无相似故;是害爱慢,离魔业故;施无妄想,不依于戒,不住忍辱,不起精进,不染著禅,无言说门,无一切门,方便自造,无我无众生,度到彼岸,集诸善根,无作无作者,过诸作道。紧那罗王,是则名为出世间宝。诸般若宝,是智慧宝,即是宝住三昧之体。若菩萨得宝住三昧,一切众宝皆悉来集。
“紧那罗王,喻如大海,为众流主,集一切宝,一切众宝皆悉来归,于是海中出生诸宝。如是,紧那罗王,菩萨得是宝住三昧,为诸一切众生之主,集一切宝,一切法宝皆悉归趣。紧那罗王,宝住三昧能集一切诸法之宝,是中不断于三宝种。是宝住三昧,名为集聚诸法之宝。”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已逮得是宝住三昧耶?”
佛言:“善男子,汝今自问大树紧那罗王,当为汝说。”
时,天冠菩萨即问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王,汝今已逮得是菩萨宝住三昧耶?”
答言:“善男子,是三昧中无住无得。是三昧中无有得者,而是三昧非色、受、想、行、识,而是三昧非色可见、无声可闻、非是住相、非是灭相,无有处相,非无相非一相。所言相者,都无有相无能为作。三昧相者,自无有相亦非无相,是三昧相应如是修。善男子,是三昧者等一切法。若等诸法亦等于我,若等于我亦同等于一切众生。是故,善男子,是三昧等一切众生。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是空相,空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即是无相相,无相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即是无愿相,无愿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是寂静相,寂静相是三昧相。一切众生是无我相,无我相是三昧相。三昧相者,无能以身触,无能以心触。凡可触法若等不等,一切皆为善调伏故而演说之。”
时,天冠菩萨即白佛言:“希有!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处在如是放逸之中,乃能演说甚深妙法。”
佛言:“善男子,菩萨从慧方便地中,出生示现一切所作,不为一切所作染污。善男子,是大树紧那罗王,以此琴乐诸箫笛音及妙歌音,调伏七十亿紧那罗众令住菩提,三十亿乾闼婆于无上道而得调伏,其内眷属八万四千住一切智,彼有如是大方便智。善男子,我唱是言,是谓菩萨随所居住在于本处,随是诸处多利众生。善男子,犹如无薪火则不燃。如是,善男子,菩萨处寂亦复如是,不能炽燃教导众生。善男子,如大薪聚火则炽燃。善男子,菩萨亦尔,处在多众教导炽燃。善男子,是故当知,菩萨住在最豪尊处,随所生处多利众生。”
天冠菩萨复白佛言:“是大树紧那罗王,云何以琴及妙歌声、诸伎乐音教化众生?”
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紧那罗等、乾闼婆等、摩睺罗伽等,好乐音乐。是大树紧那罗王,善自调琴和众伎乐,是紧那罗众、乾闼婆众、摩睺罗众,起大爱乐信解增敬;得是爱乐信解增敬已,于是音中出于佛声、法声、僧声、不忘菩提心声、施声、戒声、忍声、进声、禅声、慧声、慈声、悲声、喜声、舍声、念处声、正断声、神足声、根声、力声、觉声、道声、定声、智慧声、禅定解脱三昧之声、无常声、苦声、无我声、寂声、空声、无相声、无愿声、无生声、无起声、无行声、菩萨法藏所摄法声、陀罗尼金刚句三昧满声、不退转法轮声、一切决定法王声、大海庄严三昧声、一切法流入平等三昧声、等一切法自在三昧声、庄严智慧三昧声、宝住三昧声、宝有三昧声、宝降伏三昧声、宝炬三昧声、娱乐三昧声、莲华庄严三昧声、过莲华三昧声、遍一切处三昧声、一切法白莲华三昧声、增益三昧声、大奋迅三昧声、师子奋迅三昧声、日灯三昧声、无量旋三昧声、前进三昧声、金刚场三昧声、金刚幢三昧声、金刚不坏三昧声、地持三昧声、山灯三昧声、山幢三昧声、宝藏三昧声、宝华三昧声、宝心自在三昧声、观一切众生心三昧声、出增长一切行三昧声、修深坚三昧声、杂辩三昧声、无观三昧声、观一切众生三昧声、游戏三昧声、出一切神通境界三昧声、降魔界三昧声、现一切色三昧声、入一切三昧声、分一切身三昧声、住一切行三昧声、慧灯三昧声、手灯三昧声、观菩提三昧声、过乐辩三昧声、作入一切功德三昧声。善男子,是琴歌音诸伎乐中,出于如是三昧法声,令诸众生受化而去。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希有之法!”
说是大树紧那罗王诸功德行神力之时,以佛力故,有天曼陀罗华聚,令诸大众各散大树紧那罗王。大树紧那罗王,以神通力右手接持,无一华堕地而不在手。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即以供散于如来上。当散华时,佛神力故,令是众华成一宝盖覆千世界。是宝盖中垂悬无量千万亿数宝真珠贯,一一珠贯出于无量万亿光明,一一光明出宝莲华,杂色妙好,妙香适意。诸华台中,一切皆现释迦牟尼如来色像,结跏趺坐。如是诸佛皆赞大树紧那罗王:“善哉!善哉!紧那罗王,乃能教化无量众生。菩萨应当如是施作,既出世间还来世间教化众生。生死已尽还来受有,得涅槃位还游三界,于是中生教化众生。”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如是念:“我今当作一一宝盖,覆一一佛上。”尔时,是王即入三昧,名庄严宝盖。当其入是三昧之时,有妙宝盖一一各覆诸如来上。一切大众右手亦各执持宝盖,以为己用供养于佛。
是时,大树紧那罗王复作是念:“我今当请释迦如来,及诸菩萨,并声闻僧一切大众,至香山中我宫殿食。令无量无边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集令听法。我身当供如来给使,令彼众生长夜利益安隐快乐。”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是念已,顶礼佛足,合掌白言:“唯愿世尊,及菩萨众,并声闻僧,哀愍我等,至香山王受请七夜,令无量众生增长善根。世尊,我今堪任能为走使。哀愍大树紧那罗王,及菩萨众、诸声闻僧,当至香山七日之中,怜愍我故。”
尔时,紧那罗王知佛可已,欢喜踊跃遍满其身,与其夫人、男女眷属,作众伎乐供养于佛,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出众而去还至香山。是时,大树紧那罗王于香山中,庄严自己所住园林。为供如来,庄严妙地纵广五百由旬,青琉璃地,阎浮檀金以为间错,众宝杂色互相映发。是时,场上敷百千妙座,以宝莲华而间错之,敷置百千万亿天衣。复于场上为佛如来敷师子座,高三十二由旬,众宝严饰,众宝栏楯而围绕之。张施幢盖,竖众宝幢,无量香瓨烧坚黑沉水,上张缯彩以承尘露,周遍垂悬幡盖缯彩,散众天华。于座四面作大宝树,杂色妙好。外多众来,及自眷属皆悉已集,便为说偈而教授之:
“佛出于世时乃值, 犹如优昙钵罗华,
人尊今已出现世, 善好恭敬供养之!
舍慢懈怠及诳伪, 亦离悭贪及幻惑,
皆当舍离诸戏笑, 善好恭敬于导师!
所有众妙适意华, 天中胜华香山华,
皆当聚集置一处, 当以供养于人仙!
所有众妙适意香, 坚黑沉水及栴檀,
当于此间香山中, 烧用供养胜众生!
所有伎乐妙歌音, 紧那罗等所爱乐,
各各善调诸音乐, 当以供养丈夫仙!
幢幡宝盖及妙衣, 柔软善染适天意,
张设以侍供如来, 难值难得无有比!
供养佛已至善处, 或为帝释四天王,
或作梵王自在王, 常作人天中尊王!
形色威德及名称, 眷属侍从及珍宝,
所有言教悉受用, 供养佛已得是利!
诸天欢乐及人乐, 欲于生死常欢乐,
欲得常乐及乐具, 当供养是胜众生!
欲得缘觉声闻乘, 及得最上胜妙乘,
又欲降伏于魔怨, 当作供养供法王!”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如是教令诸眷属已,即时集聚诸华、香鬘、涂香、末香,办百味食已,在香山王前,作众音乐,歌诸偈颂,白言时到:
“佛能利益施安乐, 和颜喜笑柔软语,
妙华善听人天供, 时到善逝今可来!
十力降伏诸魔力, 降伏他众利益世,
断除诸垢无垢浊, 时到利益世尊来!
乐头陀行无染著, 胜集念慧坚固者,
胜人常出过世间, 欢喜心来作利益。
隐蔽日月珠光明, 释梵天有诸光明,
牟尼光明皆喜乐, 光明自在蔽诸光。
天龙紧那罗歌声, 是声增结不灭欲,
佛音柔软梵音声, 能灭诸结与安乐。
世医游行于十方, 不能治世烦恼病,
十力医王演妙音, 灭诸结使与安乐。
大名大威力无等, 无比无错无浊语,
伏怨寂怨离诸怨, 世尊利益愿时来!
施调施主慧甘露, 持戒行戒尊最胜,
善巧调忍熏修心, 念我故来可爱者。
善具进力相应法, 住于禅定具神通,
慧调伏意惭德备, 持百福相愿时来!
大慈悲心意平等, 离爱欲过无使患,
善知梵道住佛道, 世尊施乐愿时来!”
尔时,世尊知大树紧那罗王白言时到,告诸比丘:“各持衣钵,受七夜请,差守房人。”
大树紧那罗王白言时到,是时天冠菩萨作是念言:“我今当化作大宝台,令佛世尊及诸菩萨众、大声闻僧安处宝台,坐于莲华庄严座上,置之右掌,乘空而往至香山中。”天冠菩萨作是念已即入三昧,以三昧力作大宝台,纵广高下各十由旬,杂色好妙,四方四柱庄严差别。时宝台中出于百千宝莲华座。复为世尊敷宝莲华师子之座,上高七仞。
尔时,天冠菩萨化作宝台及华座已,白言:“世尊,愿就宝台坐师子座,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怜愍我故!世尊,我今当以如是宝台,置于右掌著香山中。”
尔时,世尊愍天冠菩萨,即升宝台就师子座。诸菩萨众及声闻僧次第而坐。时天冠菩萨,即擎宝台置右掌中,上升虚空往赴香山。尔时,欲界诸天、色界诸天,见天冠菩萨作是神变,欢喜踊跃生希有心,为供养佛及天冠菩萨故,持华、香鬘、涂香、末香,作众伎乐来诣宝台,在虚空中供养于佛,乃至香山。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遥见如来坐宝台中从空而来见己,与己眷属八万四千诸紧那罗等,持香华鬘、末香、涂香,作于八万四千伎乐,以清妙歌善和众乐往迎如来。到已,及诸眷属顶礼佛足,以所赍持诸华香鬘、涂香、末香,供养佛已引前而去。
尔时,世尊知已至彼,与诸菩萨、大声闻僧,释、梵、护世及诸大众,诣大树紧那罗王所,庄严道场坐所敷座。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语释、梵、护世及诸天子:“诸大德等,可前就坐!所为如来施设饮食,当共同甘。”
尔时,紧那罗王与诸妻子、男女眷属,手自斟酌敬意奉食,种种甘美杂味具足,从于菩萨善根所生,供养如来、菩萨、声闻一切大众悉皆充足。既充足已,紧那罗王知各洗钵澡手已毕,与己眷属于如来前次第而坐,欲得闻法。尔时,世尊为紧那罗王及诸大众,演说妙法示教利喜。
尔时,世尊即为演说如是妙法:“紧那罗王,菩萨有三十二法净檀波罗蜜。何等三十二?紧那罗王,菩萨不忘菩提之心,而为先导而行布施,不赞下乘而行布施,诸所为者无伤毁心而行布施,有来求者无侵害心而行布施,又所请者起福田想而行布施,诸所诣者起于师想、起善知识想而行布施,舍内悭结而行布施,无所贪惜欢喜踊跃而行布施,申手正直善好放舍无所期为而行布施,生增上心、不生下心而行布施,不生恶处而行布施,不望果报无所希望而行布施,欲于佛法而行布施,心无恼热而行布施,以摄为首而行布施,‘我当教导化诸众生’而行布施,‘我当护法’而行布施,‘我当顺用如来言教’而行布施,‘我应当作降魔伴党’而行布施,‘我宜应当正觉菩提’而行布施,‘我应当作善丈夫业’而行布施,‘我应当离饿鬼恶道’而行布施,‘我应当集修舍心’因而行布施,‘我当获得大财封邑摄取他人’而行布施,‘我应当行和敬之法’而行布施,‘我当不离得善知识’而行布施,‘我应当于一切众生无瞋害眼’而行布施,‘我应当以布施善根向无上道’而行布施,‘我应当学余菩萨舍’而行布施,‘我宜应当庄严相好’而行布施,‘我宜应当净佛国土’而行布施。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檀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尸波罗蜜:善自净身是名为戒,净贪瞋痴故;善自净口是名为戒,不自欺诳佛及诸天是无虚相故;善自净心是名为戒,离无明贪瞋邪见故;净十善业是名为戒,生人天故;不忘菩提心是名为戒,不贪余乘故;志意清净是名为戒,舍幻伪故;称赞贤圣是名为戒,勤摄非圣故;以慈为首是名为戒,于诸众生心平等故;修大悲心是名为戒,趣向教化诸众生故;善好等学是名为戒,毕竟无缺故;惭愧所摄是名为戒,怖畏恶道故;无有穿漏是名为戒,不中舍故;无有瑕疵是名为戒,究竟白法故;自己自在是名为戒,至余佛土故;尊重豪贵是名为戒,智者所赞故;能超出过是名为戒,离恶道故;善安止住是名为戒,一切安乐悉具足故;诸佛所赞是名为戒,是佛戒故;不自慢缓是名为戒,坚实救拔世间人故;不自高毁他是名为戒,善弃舍故;修行弃舍是名为戒,离诸烦恼故;自己修行是名为戒,一切助道菩提法故;作于欢喜是名为戒,离爱贪故;善摄取他是名为戒,随如说故;调伏出家是名为戒,舍离一切家系缚故;坚欲修行是名为戒,欲乐法故;决定少欲及与知足是名为戒,依圣种故;乐修头陀是名为戒,欲舍一切诸恶法故;无著相应是名为戒,观无众生故;随顺不违是名为戒,顺缘法故;离一切见是名为戒,离断常故。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尸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忍波罗蜜。何等三十二?不坚著身是名知忍,不住寿命是名知忍,无侵害心是名知忍,堪耐恶言是名知忍,悲于下劣是名知忍,不轻未学是名知忍,有大势力能苦切他而不为之是名知忍,节节支解不起瞋恚是名知忍,无有粗涩是名知忍,不生瞋害是名知忍,无不与语是名知忍,有于志意是名知忍,其心无浊是名知忍,无娆乱心是名知忍,护他人心是名知忍,以财利益是名知忍,知觉大悲是名知忍,灭除憍慢是名知忍,谦下一切诸众生等是名知忍,不增炽然是名知忍,乐于寂静是名知忍,闲晏无为是名知忍,自观己过是名知忍,他人有缺不见其过是名知忍,如法财封是名知忍,有于信财是名知忍,心无热恼是名知忍,意念安乐是名知忍,先意问讯无有瞋面是名知忍,顺甚深法是名知忍,顺三脱门是名知忍,解无生无起是名知忍于无生法忍。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忍波罗蜜。
“紧那罗王,复有三十二法净进波罗蜜。何等三十二?紧那罗王,菩萨不断佛种行进波罗蜜,不断僧种行进波罗蜜,受无量生死行进波罗蜜,集无量善根行进波罗蜜,供养给事无量诸佛行进波罗蜜,为欲摄持无量闻故行进波罗蜜,为欲教导无量诸众生故行进波罗蜜,欲以妙说悦可一切诸众生故行进波罗蜜,为令一切众生逆流故行进波罗蜜,为诸众生当设何宜行进波罗蜜,舍一切所有行进波罗蜜,护一切戒无有毁缺行进波罗蜜,一切柔和忍力无恚行进波罗蜜,出过一切所作事故行进波罗蜜,欲起一切禅定解脱诸三昧故行进波罗蜜,满无量智故行进波罗蜜,欲以一切诸佛国土所有庄严严己佛土故行进波罗蜜,大力坚固越到彼岸故行进波罗蜜,降伏一切诸魔场故行进波罗蜜,降伏一切外道论故行进波罗蜜,具佛十力无畏法故行进波罗蜜,庄严身口意故行进波罗蜜,能办众事无休息故行进波罗蜜,心无怯弱故行进波罗蜜,其心勇健故行进波罗蜜,不共一切烦恼结住故行进波罗蜜,摧伏一切诸烦恼故行进波罗蜜,灭一切结故行进波罗蜜,度诸流故行进波罗蜜,脱未脱者、安未安者、度未度者故行进波罗蜜,集百福德庄严相故行进波罗蜜,守护一切佛正法故行进波罗蜜,神通遍至一切佛刹供养礼拜、右绕恭敬于诸佛故行进波罗蜜。此诸精进从寂静生,身心寂静住,无出无入,无上无下,为于无生无起所摄。紧那罗王,是为菩萨有三十二法净进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禅波罗蜜。何等三十二法?所谓念净,慧净,进净,惭净,坚实净,心体性净,不忘菩提心净,功德根净,无所依净,我、我所净,起神通净,身寂静净,修治心净,内寂静净,外威仪净,断诸见著净,观无我、无众生、无人、无寿者、无丈夫净,不住三界净,助菩提法现前净,悲观众生净,除智障净,智慧超出净,不违因果净,决定法忍净,修行无常、苦、空法净,转方便净,方便摄净,近道场净,不希望声闻、缘觉乘净,满足无漏净,心不散乱得佛定净,观众生心如应说净。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禅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般若波罗蜜。何等三十二?求集多闻无有厌足;善巧思惟分别诸法;以己智慧觉了诸法;善分别阴、善分别界,趣法界故;善于诸入,知分别故;善于缘法,知因住故;善于诸谛,知解灭故;知于正位,不入正位故;观察无起,起自心故;知诸法无生,本际净故;知诸一切众生无我,离倒见故;知一切法同是一法,本际离欲故;知诸世界是一世界,同虚空故;知一切佛同是一佛,入不思议法界故;善知分别一切章句,善文字故;知无碍辩广演说法,悦可一切诸众生故;知陀罗尼,无忘失故;知诸魔业,教化诸魔向菩提故;观知诸法如幻,住于分别有差别故;解知诸法如电、水月、梦、影响法,诸法究竟无成就故;觉知一切众生心性,本自净故;善分别观生死、涅槃,善学方便故;善知解空、无相、无愿,示解脱门故;知一切法本性寂静,本无缚碍故;知一切法离障得明,害无明闇故;善知于智施慧光明,为欲解脱一切众生演说法故;知一切法无去来故;知所作业不相违故;知示众生示生死故;得成四辩解义法辞,乐说辩故;所说无错,法无不空,自己寂静,调顺解真,知于涅槃,智慧趣向诸佛智慧,守护法城持一切法,得受记地所作究竟,住不退转菩萨之地。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净般若波罗蜜。
“紧那罗王,菩萨复有三十二法净方便波罗蜜。何等三十二?观察众生自无众恶,有无量福而不休息,若有少福亦不休止。为化众生而行惠施不求福田。于诸众生起福田想不望果报。教化下劣现为下劣。教诸众生护持口业。现女人像化诸年少,现作童子化诸童女,现一切色不违众生。自无憍现现作憍恣,为化憍恣诸众生故示现狂乱。随众所解而为说法。百岁持戒,为化一人放舍此戒,所有一切娱乐之具而共同之摄令入法。自住头陀,为不活畏诸众生故现不活畏。示现一切外道法中修出家行不呵佛法。现为淫女,若在王宫现妙女身,为化悭著淫欲众生,于大众中多人集处现众伎术,或现箫笛琴瑟鼓贝常为第一,于是众中歌舞戏笑,皆出法音现众伎术,随诸众生所喜乐者,为教化故而示现之。现神通力施众生财然后说法。失财众生为现宝藏然后说法。有诸众生忧箭所逼,随其所宜而为示现然后说法。若长者、居士及诸小王,内宫妇女忧无子息,为欲化导令其欢喜现为其子。于大伴中作大伴主,将诸人众至空旷野,粮食乏尽求索无所,以神通力化作饮食令充足已,如应说法令不退转于无上道。若有众生从生而盲,群相随逐,若一、若二、若三、若四,乃至一十、一百、若千、二千乃至十千,于彼众前现为盲人现极贫穷,从外乞求给施诸盲,令其得眼睹见诸色,随应说法使不退转于无上道。若复有诸多千众生,造众过罪为王所系,菩萨为脱是诸众生牢狱系闭,现为罪人同入是中,以神通力悉解杻械,施与衣裳充足饮食,若为说法令不退转于无上道。若有众生犯罪应死,为教化故化作化人,代彼罪人令其全命得无忧虑,慰喻令喜而为说法,毕定住于无上正道。若有众生诤诸财利,奴婢、畜生、舍宅、田地,共相挝打斗诤讼诉,以方便力现大财宝,酬报是人令两和合,然后说法令住菩提行。方便菩萨现作聋盲喑哑、形残丑陋之身,舍己妙形同作彼像,化众生故,或复现作外道导师,在远而去住赞叹三宝,冀望佛种故。方便菩萨舍诸禅定生于欲界,化众生故,或复现为诸无学人,希望得乐示现涅槃,倍勤精进修诸法行。方便菩萨示现修行,获得正位现入涅槃,而甫修行于胜妙行。方便菩萨为未得正位欲涅槃者,于是人前现如来像,为令其人住菩提故。紧那罗王,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具方便波罗蜜。
说是诸波罗蜜时,大树紧那罗王诸眷属中,九十万六千众生发于无上正真道心。如来众中,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大树紧那罗王得智灯三昧。
是时,大树紧那罗王,从佛闻法示教利喜已,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以无价衣供上世尊。菩萨、声闻各各施衣,以所住园林及中所有一切奉施供佛如来。尔时,大树紧那罗王有八千子,以众宝华庄严,八千微妙盖以奉供如来。当奉盖时,佛神力故,令诸宝盖在虚空中,合为一盖覆百由旬。
时,紧那罗王八千诸子,见佛神力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专心志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坚不退转。各发心已,白言:“世尊,愿与我等助菩提法。我等闻已,当修行之。”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三
尔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子之心所欲乐已,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是光遍照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诸天所有伎乐,乾闼婆、紧那罗等所有伎乐,不鼓自鸣出微妙音。香山王中所有树木,亦皆悉出微妙乐音。尔时,世尊复于身上诸毛孔中,各放无量万亿光明。一一光端各有莲华,一一华中各有菩萨,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坐华台中。
于时,世尊以神通力,令诸伎乐演出智偈问诸所疑,令诸华台所有菩萨,以一一偈答其所问:
“云何而发起, 无上菩提心,
终不忘此心, 乃至觉菩提?”
“专至心成就, 为诸众生故,
起大悲庄严, 不忘菩提心。”
“彼志意云何?彼当云何行?
所说大悲心, 云何生起是?”
“志意无谄伪, 所修行无诈,
住众生涅槃, 彼大悲如是。”
“云何行于施, 施已心无热,
亦不希望报, 回向于菩提?”
“所施一切舍, 彼施已无悔,
趣向菩提道, 是不望果报。”
“云何住于戒, 不生于戒慢,
救于毁禁者, 大乘无有上?”
“戒是菩提心, 空无不起慢,
起于大悲心, 救诸毁禁者。”
“云何忍众生, 骂詈及呵咥,
心终不起瞋, 倍增生欢喜?”
“我为众生医, 疗治众病患,
若闻恶言已, 不起于瞋恚。”
“云何彼行进?云何修集行?
云何心无倦, 修于菩提行?”
“精进护众生, 护法常勤进,
善根悉充足, 彼心无疲倦。”
“云何修正念, 勇健胜进行?
云何修禅定, 心无有驰散?”
“无有驰想念, 慧无有谄伪;
以方便行禅, 彼心无驰散。”
“云何得智慧?云何见正直?
云何作决定?云何分别法?”
“修闻增智慧, 本习正直心,
决定行法施, 随义而修行。”
“云何彼求闻?云何得多闻?
云何闻如说?大人云何去?”
“彼恭敬故听, 习近多闻者,
说不为财利, 大人如是去。”
“云何彼行慈?云何行大悲?
喜舍悉成就, 云何住梵道?”
“慈心悉平等, 大悲无疲倦,
随喜名为喜, 是能至梵道。”
“云何得见佛, 见已生信心?
云何彼闻法?云何除断疑?”
“修行念于佛, 得见世导师,
信心得具足, 闻法已无疑。”
“云何福庄严?云何智庄严?
若定及与慧, 彼云何庄严?”
“庄严福无厌, 学问庄严智,
心寂名为定, 知法名为智。”
“云何彼行处?居住止何相?
彼行处云何?彼云何修行?”
“彼行法空处, 舍是彼岸句,
彼行住四禅, 修行脱众生。”
“云何是魔业?佛正业云何?
造作何等业, 得于菩提护?”
“下乘为魔业, 大乘为胜道,
舍离一切恶, 得于菩提护。”
“云何近善友?恶友何等相?
云何平等去, 舍离于邪见?”
“若赞菩提道, 善亲近彼人。
菩提心善净, 舍离恶知识。
知诸业行已, 修行正直见。
舍离邪相应, 此不失正见。”
“云何护正法, 及教化众生?
彼方便云何, 能得成菩提?”
“精进护正法, 方便能教化,
舍离二边流, 能得胜菩提。”
“云何作智业?云何适意业?
云何速受教, 常恭敬右绕?”
“无诤是智业, 不起于诤讼,
口柔软善语, 恭敬而右绕。”
“道是何等相?云何是非道?
云何能安彼, 叵思众住道?”
“六度为正道, 下乘为非道,
学方便智已, 令众生住道。”
“云何得大富?云何获大利?
宝藏为何在?云何满众生?”
“七财为大富, 寂静为大利,
陀罗尼宝藏, 辩说令充满。”
“彼父母是谁?亲族何等相?
侍从有何相, 严饰智慧者?”
“慧母度彼岸, 助道法亲族,
诸善根侍从, 庄严于智者。”
“解法无我已, 慈心普遍世,
无我及与慈, 是义云何等?”
“若解知于空, 彼自了无我,
是为最上慈!”
“今世知于空,
未来无有来, 诸行性如是,
业报亦如是, 云何而有生?”
“第一义无是, 亦无有去者,
入于世谛道, 说业及业报。”
“若空与无相, 及无愿解脱,
一相同无相, 云何而生道?”
“空即是无相, 以无相故得,
一相同一义, 故说解脱门。”
“云何观于空?云何观众生?
空及与众生, 云何而得生?”
“智慧观于空, 方便观众生,
大悲以教化, 趣向于涅槃。
无生无有起, 一切法如是,
云何生诸行?应当解此义!
无生与无灭, 是智所行处,
从于誓愿生, 此方便所建。”
“云何得授记?云何不退转?
云何忍所缘?云何得决定?
住平等授记, 法界不退转,
无生是忍缘, 知法得决定。”
“道场何所场?菩提何等相?
谁名为如来?云何佛得明?”
“虚空名道场, 菩提虚空相,
不依于身心, 如如名如来。”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诸子,闻说如是法已,得柔顺法忍,各各以自所著璎珞,供上如来而作是言:“世尊,今我等为佛出世,我等今日乃得闻是甚深之法。希有世尊!乃能令诸伎乐音中说偈问疑,令菩萨像答其所问,能断一切诸大众疑,我等闻已得大法明。世尊,是谁所持?”
时佛答言:“诸贤士等,当知皆是如来之力,佛力如是不可思议。”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子白言:“世尊,愿令一切诸众生等得如是力。”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夫人婇女八万四千,其手各各持真珠贯,往世尊所;到已头顶敬礼佛足,各以珠贯供散佛上。当其散时,佛神力故,于虚空中化成八万四千真珠大台,四方四柱庄校分明。诸宝台中各有床座,众宝璎珞百千天衣。是诸座上各有如来结跏趺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庄严。
尔时,紧那罗王八万四千诸夫人等,见佛神力,欢喜踊跃得未曾有,皆以深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既发心已欢喜踊跃,皆共同声以偈歌咏赞叹如来:
“最胜无上应供养, 其所利益叵思议,
善学利益调伏法, 我今顶礼于胜人!
离贪瞋痴及谄伪, 离烦恼习无畏声,
从大宝藏开示法, 稽首赞礼离欲尊!
五眼清净无结垢, 善能降伏诸怨敌,
不染三有如莲华, 得到彼岸我顶礼!
能与世间明慧眼, 能蔽日月诸光明,
出生转轮圣王种, 持于轮相我赞礼!
心常不染著诸色, 导师作归作救护,
无与尊等况有胜?妙音演说我顶礼!
于利无利等无著, 悉知一切诸世法,
堕爱网者令解脱, 导师世尊我赞礼!
常调伏心住禅定, 烧诸结使住十方,
演说法施非食施, 无上福田我顶礼!
所说微妙具相好, 弃舍远离于左道,
语声柔软如雷音, 稽首超过于三界!
人尊已离燋热恼, 神通游至无量土,
造坚牢船度世间, 我稽首礼赞如来!
世尊演说信及进, 度脱世间诸结碍,
声闻所有六通行, 离于六道稽首赞!
我今稽首金山色, 稽首调伏寂定根!
我今稽首满月面, 稽首侍德人中上!
摧伏一切众生结, 超度四流难度河,
我等今者归命是, 调根世尊我敬礼!
尊本世时大布施, 施乞求者心欢喜,
最妙珍爱悉施他, 健施善逝我顶礼!
见诸痴慢醉众生, 善知是等所造因,
得道最胜无有上, 尊善导引安是处!
阴界本性常空寂, 诸结无实虚伪有,
导师断世诸疑悔, 时语世尊我赞礼!
常住实法诸三昧, 于法自在到彼岸,
智慧调御最无上, 我稽首礼大商主!
离于幻伪诸欺诳, 大力降伏诸魔军,
明智善道人中上, 犹大猛风无碍著。
尽诸流底到彼岸, 人尊宝藏无穷尽,
如恒河沙诸如来, 尊本行时常供养。
得于世中不动摇, 离爱过患到彼岸,
亲近诸佛住善处, 是故敬礼人中上!
弃生老病死畏怖, 忆念千亿本生处,
极大爱网甚可畏, 慧日光照令枯干!
导师独觉悟诸法, 手足轮有吉祥相,
吉祥奉施柔软草, 吉祥世尊我顶礼!
自在超出陀罗尼, 常以法施非财施,
仁尊击于大法鼓, 法王世尊我赞礼!
从释王种中出生, 诸根常寂心亦寂,
三有导师常寂灭, 寂静心者我赞礼!
魔王执持利剑来, 及诸魔众树王下,
不能令尊一毛竖, 不动如山稽首赞!
人尊到彼精进岸, 为诸众生荷忍苦,
生死都尽不受有, 说忍世尊我赞礼!
得大势力无倾动, 善住无畏处非处,
安无量众住菩提, 世尊善住我赞礼!
知诸有为不坚牢, 舍离眷属行出家,
三有知最无有上, 智到彼岸我赞礼!
众生苦恼无救护, 以三宝法充足之,
安置住于无难道, 实救世尊我顶礼!
尊修智力知诸根, 破坏恶魔诸军众,
所说音声最尊妙, 善修诸根我赞礼!
听闻正法欲为根, 复以此欲欲菩提,
平等普阴不择亲, 实覆世者我赞礼!
善逝自觉了诸法, 自转无上圣法轮,
知诸行相犹如梦, 令诸众生识真实。”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诸夫人等,偈赞佛已白言:“世尊,我等皆发无上道心,终不以是女人之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哉!世尊,愿为我等如应说法,令我等辈转舍女身得男子身,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尔时,世尊语紧那罗王诸夫人等:“诸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演说转舍女身成男子身,疾得无上正真之道。”
“善哉!世尊,受教而听。”
佛言:“诸姊,女人成就于一法行,舍女人形得男子身,疾得无上正真之道。何等为一?谓菩提心。一切智心同为一心,一切三界最胜之心,不忘一切善根庄严。诸姊,是为女人成就一法,转舍女身得男子身,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二法,转舍女身得男子身,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何等二?谓亲近佛非事余天,离于邪见。是为二。转舍女身乃至疾成无上正真之道。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三法,转舍女身得成男子。何等三?所谓身戒、口戒、意戒。是为三。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四法,转女人身得成男子。何等四?谓无为心而行布施,不以诈伪修持于戒,以恭敬意趣向贤圣,听受正法。是为四。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五法,转女人身得成男子。何等五?谓爱法、乐法、欲法、听法,既闻法已正念观察,秽厌女身常喜欲得成男子身。是为五。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六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何等六?谓速疾柔软、质直、无伪、无幻、无诈、正直之心。是为六。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七法,转女人身得成男子。何等七?所谓念佛,欲得佛身故;常念正法,欲得佛法故;常恒念僧,自得僧故;常恒念戒,誓愿净故;常恒念舍,舍诸烦恼故;常恒念天,明了菩提心故;观诸众生欢喜心故。是为七。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八法,转女人身成男子身。何等八?不贪著食,不贪饮宴,不贪丈夫,不贪末香涂香,不贪游观园林,不贪戏笑,不贪歌音及诸伎乐,不贪舞戏,不贪交酒会乐。是为八。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九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何等九?不说有我,不说有众生,不说有寿命及人丈夫,不说断见,不说常见,不著有见,不著无见,善解因缘法。是为九。
“复次,诸姊,女人成就十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十?于诸众生修行慈心,于他财封不生贪爱,不思念他男子之人,失命因缘终不妄语,不作两舌,不粗恶语,不无义语,不起无明,不为瞋牵,有正直见依于业报。诸姊,是为女人成就十法,转女人身得男子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诸姊,女人应当观察深法,观色如水沫,不贪醉色;观受如泡,于乐受中不生贪著,于苦受中而不舍离,于不苦不乐受中不生痴结;观想如焰,是中不起男想、女想;观行如芭蕉,解知诸行无有坚实。如是观已,不住诸法,不起想著,观识如幻,解知心识如幻人来。如是知已,于一切法都无所染,观知此身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诸大所成假多为身,犹如草木墙壁瓦砾。是身如影,无我众生,无命无人,无有丈夫,因业所作而自回转,诸界妄想犹如空聚。如实观眼,唯是肉段,其性空寂;如是正观耳、鼻、舌、身、意性空寂,解身如镜像,解知言说犹如响声,观心如幻。如是,诸姊,女人观察如是诸法,速转女身成男子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时,大树紧那罗王夫人婇女,闻佛说此转女身法,闻此法门,欢喜踊跃得未曾有,顶礼佛足至心不起。是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夫人等心所念已,即便微笑。佛之常法若微笑时,若干百千青黄赤白红紫等光从面门出,遍照无量无边世界,上至梵世蔽日月光,还来在于佛前而住,绕佛三匝从顶上入。
尔时,大德阿难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我问无垢喜见面, 我问无垢特威德,
我问善能断诸疑, 为何缘故而见笑?
我问持净最妙色, 我问能利益世间,
我问人天中最上, 为哀念谁而现笑?
我问乐施善调伏, 我问乐持清净戒,
我问乐忍得忍力, 何所利故而现笑?
我问住于精进力, 我问住禅具神通,
我问其智等虚空, 无等何缘而现笑?
我问善逝大慈心, 我问大悲哀世间,
我问乐喜及大舍, 以何因缘而现笑?
我问度到三垢边, 我问无垢净三眼,
我问常乐三脱门, 以何缘故而现笑?
我问能摧伏他众, 我问能说甘露法,
我问能闇蔽诸魔, 大悲愿说笑因缘?
我问能持胜十力, 我问犹如金山色,
我问得到功德顶, 为何利益而现笑?”
尔时,佛告大德阿难:“汝今见是大树紧那罗王诸夫人不?今于我所种善根已,志诚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欲转女身取男子身顶礼我足。”
阿难白言:“已见,世尊。”
佛告阿难:“紧那罗王诸夫人等,以此志诚植诸善根,于此命终,舍女人身得成男子,生兜率天与弥勒菩萨,共守护我无量阿僧祇劫所集无上正真道法。弥勒成佛复当供养,如是次第贤劫千佛皆悉供养,渐次满足助菩提法。是大树紧那罗王得成佛时,是诸女等当生其国,彼佛如来当授其记。”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白言:“世尊,今佛世尊已为我等大作佛事,除净恶道,安住善道,示菩提道,住于智慧大宝之藏,成办一切出世善根,说助成就波罗蜜伴,示善方便,劝菩提心,闻法充足,得示教利喜爱乐深法,悉得安住不退转地。世尊,我等今者,当作知恩,非不知恩。世尊,我等今者,若以肉血髓脑尚不报恩,况余珍宝?”
尔时,会中有余菩萨,作如是念:“是大树紧那罗王,几时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成佛已号字何等?其佛国土庄严云何?诸菩萨众以何庄严?所受用物复何相类?”
尔时,世尊知是菩萨心之所念,即便微笑,无量百千种种色光从面门出,普照十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休息一切众生苦已,遍至天世还来绕佛,满千匝已从顶相入。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七匝在如来前,合掌住立而说偈言:
“我礼善逝未曾见, 如是事相之微笑,
遍照无量亿世界, 十方犹如恒河沙。
帝释梵王及护世, 日月珠火星光明,
人尊光明普隐蔽, 愿说以何因缘笑?
寂灭三恶诸苦恼, 众生离结得欢悦,
人天得乐及余众, 清净众生何缘笑?
谁有人天住大乘?谁当得证转法轮?
谁为得满上菩提, 勇健放斯净妙光?
法王愿为我断疑, 及余诸天得无疑,
大众欢喜愿欲闻, 为谁故现是微笑?”
尔时,阿难偈问佛已,右绕三匝还复本座。
尔时,世尊犹如大龙,顾视十方告阿难言:“阿难,汝今见是大树紧那罗王,作广博供养如来不?”
阿难白言:“已见,世尊。”
佛告阿难:“是大树紧那罗王,过六十八百千亿劫已,当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来、应供、正遍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土、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无垢月,劫名有宝。阿难,是无垢月世界之地平等如掌,白琉璃为地,犹如月色极净无垢,无诸荆棘瓦砾沙石,有妙宝台住虚空中。诸菩萨等在地经行,时两边有功德王光明如来世尊像现。是诸菩萨见如来像即得是念:‘一切诸法亦皆如像。’若有众生于法有疑即问佛像,问佛像已便能受持得无生忍。一切众生皆依虚空宝台而住。彼佛国土无女人名,其国众生皆悉化生。是国土中无饮食名,纯法喜食。彼国土中无有余乘,纯一大乘,一切众生决定大乘。彼诸众生无有毁禁及与威仪破正见者,一切众生决定佛法。彼国无魔及与魔天外道、尼干诸异道等,不著诸见,乃至不住著于善见,一切众生皆为深行空印所印。彼诸众生人天无别,所受用物皆悉同等。是功德王光明如来寿十中劫,多所利益,多所安乐利安天人,多有无量菩萨眷属皆不退转。是功德王光明如来欲涅槃时,授上精进菩萨记言:‘是上精进菩萨,次于我后当得作佛,号大庄严如来乃至佛世尊。’于是劫中,佛宝、法宝、僧宝不断,是故此劫名曰有宝。”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自闻受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以大菩萨善根神力,欲令大众发欢喜心增善根故,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以佛神力及己言辩,说是偈言:
“实性普摄一切法, 其性如空无垢秽,
知于如是妙道已, 是一切佛最长子。
犹如梦中有所见, 无实可见悉虚妄,
知解诸法如梦已, 是于诸行无忧厌。
犹如幻化之所现, 象马车步等兵众,
第一义中无有实, 此阴如幻无坚实。
色之体性如水沫, 诸受犹如水泡现,
其想犹如热时焰, 诸行无实如芭蕉。
三有心意及与识, 如来说是如幻化,
知阴性空无所有, 于诸行中无疲厌。
四大诸界如法界, 诸入喻如空聚落,
如是解知诸法已, 能持诸佛空法藏。
善自调伏于财施, 以空净戒自调伏,
忍性常尽无有相, 精进胜妙常寂灭。
禅性寂静无戏论, 智亦空寂无戏论,
若有能入如是法, 是名为度到彼岸。
慈心无我无众生, 大悲清净如虚空,
大喜大舍悉空寂, 是道梵道常最胜。
是四所摄为最胜, 如来说是能普摄,
此摄所摄永解脱, 彼得摄法之彼岸。
众生无我无众生, 不得寿命及士夫,
六根常自寂静相, 能如是知名菩萨。
无有菩萨有众生, 亦复不生无我慢,
离二无著无戏论, 是名无著实菩萨。
诸法无实犹浮云, 无有来者无去者,
其体常住法界性, 善逝如如而觉了。
诸法非有亦非无, 以因缘故诸法有,
如电暂现寻复灭, 其心常乐如是观。
心行非色不可捉, 世间如是同叵捉,
若知心性本清净, 无有结使诸闇冥。
说身如木如墙壁, 痴无有主如瓦砾,
能如是知本性已, 更不作心依倚身。
口说清净犹如风, 犹如山谷中响声,
知说音声亦如是, 于诸音声不染欲。
住在空虚不堕落, 虚空无住亦无处,
知于诸法如空已, 如是众生住于如。
虚空本无生及烧, 千万亿劫而不烧,
知于诸法如虚空, 彼至百千界离烧。
须弥轮围及诸山, 大城村邑及草木,
能知是等如虚空, 神通远至千亿界。
地大水火及风大, 四大犹之如虚空,
能知此等皆平等, 勇健乘空千亿界。
三界所有诸音声, 胜妙增上及中下,
无量百千亿劫说, 不见本性知所在。
彼胜无有别异相, 虽知不能觉于心,
心意等同入寂静, 诸如来等同于法。
百千万劫修善根, 本为菩萨修行时,
知菩提同一切法, 彼得受记大名称。
诸法境界性自净, 如来境界无有量,
如是知于平等已, 持德如是得授记。
今我无有色受阴, 想思行阴亦如是,
解知菩提得授记, 不受阴记界入记。
其所得忍本空寂, 忍及与尽等无二,
是无量名无生忍, 如是则得于授记。
无有能尽于无尽, 尽问不起一切法,
通达忍已得授记。无句入句无有相,
实无有数无二边, 无有异作当作实,
若如是者佛授记。今我性等一切法,
己性无我等空性, 菩提之性犹虚空,
若能如是得授记。是名邪行非正行,
若以心意而修行;平等法中行胜行,
是等皆悉在地住。我今在上空中住,
知住地者不同等, 不著三界智转增,
是故得授无上记。”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说此偈已,从虚空下,顶礼佛足,合掌向佛,如是白言:“世尊为我已作佛事,授我满足无上道记。世尊,我于过世所修诸行则为不空,我为不诳所作诸行。”
尔时,大众中有菩萨摩诃萨,作是念言:“是大树紧那罗王,于何佛所初种善根?彼佛如来号字何等?”
是时,天冠菩萨知诸菩萨心之所念,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于何佛所初种善根发菩提心?彼佛世尊号字何等?”
尔时,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乃往过世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彼时有佛,号曰宝聚如来应供正遍觉乃至佛世尊。是佛世界名净庄严,劫名净洁。是宝聚如来应正遍觉,其菩萨众有六十亿,一切皆是无量精进,得陀罗尼,不退无上正真之道。其佛寿命六十亿岁。彼国土中所受用物,皆悉具足琉璃所成,如兜率天饮食丰多。土无余乘,纯一大乘。尔时有转轮大王,名尼泯陀罗,四域自在,有四万夫人,千子具足,勇健妙色能伏他众。是时,尼泯陀罗王请宝聚如来及菩萨僧,满一亿岁施诸所安,衣服、饮食、床敷、医药、一切乐具,作于如是无量供养。供如来已成此善根,及四万夫人并诸千子,复有八万四千众生,同发无上正真道心。发道心已,复更满于一亿岁中,以诸乐具恒常供养宝聚如来。过是后已舍于王位,授最长子名曰净戒,自舍国位,彼佛法中剃除须发以信出家。如是千子,转相禅位各各出家。唯除最小王子名曰觉悲,正法治国不加兵仗,善得自在统领国土。
“善男子,尔时尼泯陀罗王,及其诸子既出家已,宝聚如来初中及后,所说诸法悉能受持。善男子,汝意云何?谓异人乎?勿有疑也!彼转轮王尼泯陀罗,即今大树紧那罗王是。其王诸子,今皆修行于菩萨道善男子是。大树紧那罗王于彼宝聚如来法中,初发无上菩提心,自是之后,不离见佛、闻法、供僧,教化众生,而不速疾取于无上正真之道。我今授是无上道记,当得作佛,号功德王光明如来。”
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未曾有也!如来智慧不可思议,乃能知于如是久远。”
佛言:“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知见无量无边。何以故?善男子,过去无量一切众生,如来悉能知彼诸心。如是十方,如是处处,如是所作,若善、不善及无记业,如是一切所有心转,如来悉知。若现在起心,若善、不善、若无记心,如是十方,如是处处,如是所作,如来悉知。如来应正遍觉,所有知见如是无碍。若未来世一切众生当起诸心,如来悉知。”
说是如来无碍智时,三万二千众生本未发心,今始殷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请佛供养,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七夜已讫,复更以诸所须乐具及其宫殿园林场地悉以奉施,作如是言:“愿佛世尊屈意数来,怜愍我故,当大安乐,当大利益诸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子名无垢眼,以宝珠网奉上如来,白言:“世尊,我紧那罗耽醉华香,耽醉歌舞,耽醉欢喜。唯愿世尊,当为我等说所入法门,当令我等舍离狂醉,修集菩提助道之法。”
尔时,世尊告紧那罗王子无垢眼:“贤士,自尔已去,我当护汝,令诸伎乐出六十四护助菩提妙法之音。何等六十四?所谓演出布施之声、戒声、忍声、进声、禅声、智慧之声、慈声、悲声、喜声、舍声、四摄法声、不忘无上菩提心声、不厌生死声、集善根声、佛声、法声、比丘僧声、念处声、正断声、神足声、根声、力声、觉声、道声、定声、慧声、无常声、苦声、无我声、寂声、无行声、静声、无生声、无起声、如声、法性声、实际声、无我声、无众生声、无命声、无丈夫声、无人声、无来声、无去声、无处声、无住声、空声、无相声、无愿声、离声、灭声、无所有声、因缘声、无物声、无聚声、无依声、护正法声、降魔声、善方便声、教化众生声、如幻如化如电水月梦响之声、法界破坏声、如说如作声、集诸善根而不忘失无放逸声。如是,贤士,当令汝等诸乐音中,出如是等六十四种护助菩提道法之声,当令汝等得不放逸满助菩提法。”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第四
尔时,一切大众得未曾有,合掌礼佛作如是言:“希有世尊!如来乃能善护念诸菩萨摩诃萨,以神通力而护持之。”
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如来护念于诸菩萨。何以故?护念诸菩萨,即是护念一切众生。汝诸正士,若佛如来护诸菩萨,即便为护一切众生。何以故?是菩萨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大庄严已,令无量众生离生死饿,拔出安置令住正道。诸正士,是故汝等我涅槃后,应当守护于诸菩萨,若护菩萨当知则护诸众生已。若菩萨施衣服、饮食、卧具、病药,即是施与一切众生。若以乐具施与菩萨,便为己施诸众生已。何以故?是诸菩萨出息入息,常为一切诸众生故。”
尔时,欲界诸天,色界诸天,乾闼婆、摩睺罗等,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深心随喜,以诸妙华、珍宝、璎珞、种种末香散如来上。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是念言:“今者如来及诸菩萨、大声闻众将欲还归,以我神力从此而往作大宝车,令佛、菩萨、声闻大众乘之而去。我及眷属当共牵车,则为具足供养如来。”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作是念已,即以天宝造作宝车,高五由旬,纵广正等亦五由旬,众宝间错,无量宝树以为庄严。于此车上为佛如来作师子座,庄严校饰上高七刃,敷置无量天诸宝衣。一切菩萨及诸声闻各为设座。其诸天子、释、梵、护世、乾闼婆等为听法者,悉为设座。
尔时,紧那罗王作大宝车及敷诸座已,合掌白言:“唯愿世尊及诸大众,就宝车坐,怜愍我故。”
尔时,世尊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一切余众,悉坐宝车所敷座上。
尔时,紧那罗王以佛神力及己神力,以是宝车置右掌中,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紧那罗王八千诸子,及无量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各以金琐牵挽宝车游空而去。八万四千诸紧那罗,作于八万四千伎乐,在如来前引导而去,以诸偈颂并赞叹佛:
“足满八万及四千, 是等紧那罗身形,
清妙歌音和众乐, 赞叹如来实功德。
最胜相好有威德, 最胜妙色众所爱,
常住清净实功德, 世尊有是大功德。
于上虚空侍左右, 无有能见如来顶,
犹如大山坚不动, 有如是身可乐德。
游空自在随所至, 导师有是大神力,
犹如虚空净无垢, 世尊善断脱结使。
阿修罗等及罗刹, 释梵天王及净居,
日月星宿珠火光, 毫相光明悉隐蔽。
智慧力能如大海, 发起众生诸心行,
三明普能照三界, 头顶敬礼世所敬。
摧伏四魔诸结使, 说四圣谛涅槃道,
四神足力无所畏, 如来行步最殊胜。
祥徐进趣无倾动, 常习调心住三昧,
所说微妙悦世间, 亦不依止是言说。
言说柔软善妙音, 远闻无量诸刹土,
若有众生闻是音, 一切安乐生欢喜。
三千世界诸海水, 一毛孔中悉容受,
终不恼触水众生, 其神通力无损减。
三千世界所有山, 悉皆安置一毛中,
往至无量千亿界, 然其身力无损减。
又于无量百千劫, 勤苦无量调伏施,
善修学戒护诸根, 忍辱精进禅慧力。
供养无量亿诸佛, 护持是诸佛所说,
其心终不生疲厌, 大慈大悲利益世。
于无为中不卑下, 于有为中不自高,
犹如大地无倾动, 住世法中如莲华。
谛观察了诸法空, 都无有相犹水月,
如幻如化如水沫, 亦如梦电热炎相。
实性无我无有人, 极净无烧无有主,
犹如虚空净无垢, 一切有物如实性。
一切诸因及与缘, 流转造法无有主,
是能觉了菩提道, 是故号之名为佛。
是诸众生获大利, 若见导师及闻者,
彼终不畏堕恶道, 是人常至于善道。
我等今得供上人, 一切皆供我亦供,
以此回向菩提心, 愿使一切如人尊。
假令能量于虚空, 能以毛滴尽海水,
日月星宿坠虚空, 无有能尽佛功德。”
尔时,世尊乘于宝车,游空而去放金色光。是光遍照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王舍大城祇阇崛山,光照倍明。时王舍城阿阇世王,及其夫人眷属兵众,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斯、婆罗门居士,见光瑞已,持诸香华、末香、涂香、幢幡、宝盖及诸伎乐,出王舍城往迎如来。既出城已,诣祇阇崛山,遥闻紧那罗所作乐音微妙歌声,遍满祇阇崛山之中。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以佛神力从于虚空下,大宝车安著祇阇崛山之中。尔时,世尊从宝车下,诣自住房敷座而坐。时,诸菩萨、大声闻众亦皆下车,礼如来足次第而坐。
尔时,阿阇世王及夫人婇女内外眷属,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斯、婆罗门居士,各以所持诸供养具供养如来,胡跪合掌问讯:“世尊,将无疲耶安善游耶?”问讯已毕却坐一面。
尔时,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及紧那罗众,牵如来车乘空来此,得几所福?”
佛言:“善男子,是大树紧那罗王,及余眷属发道心者,从今已往当得五通,乃至成佛,从一佛土至一佛土,不离见佛、闻法、供僧。世世所生常识宿命,得善好辩音声美妙,亦不舍离教化众生。世世所生勤护正法,勤化众生。”
尔时,阿阇世王语大树紧那罗王:“紧那罗王,快得善利!如来今者叹汝功德。紧那罗王,汝之功德,我亦冀望同有少分。”
时,大树紧那罗王语阿阇世王:“大王当知,我所有功德,悉施于汝及诸众生。何以故?大王,菩萨所有诸功德事,悉与一切众生共之。何以故?大王,菩萨之法无所悭吝,所有功德悉施众生,其心喜悦无热无恼。大王当知,菩萨以此功德回向于一切智,亦为育养一切众生。何以故?大王,菩萨护念诸众生故,修行菩提为众生依。大王,汝今亦得获大善利,得佛世尊、文殊师利,为善知识亲近听闻,不实无明、黑闇翳障、逆罪疑心热恼除灭,得大法明;得法明故,无有恼热安隐而住。是故,大王,当自克厉成作法器。若闻于法乃至一句,不忘不失,名护正法。”
尔时,天冠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能为法器?”
是时,佛告天冠菩萨:“善男子,菩萨法器有三十二。何等三十二?佛所护持是菩提心器,专心质直是无伪器,增长志意是善根器,修行于道是菩提柱器,正意思念是多闻器,慧是出道器,进是集义器,施是大富器,戒是满愿器,忍是三十二丈夫相器,进是一切佛法之器,禅是练心器,慧是度障器,大慈是等诸众生器,大悲是救拔贫穷器,大喜是喜乐佛法器,大舍是舍离爱恚器,善知识是诸善根器,修进多闻是般若波罗蜜器,出家是离缚碍之器,阿练儿处是少事务无恼乱器,乐于寂静是诸禅定神通之器,四摄法是化众生器,护持诸法是照明器,陀罗尼是闻于一切未闻法器,辩才是断一切疑器,念佛是得见诸佛器,无恼害心是护一切善根之器,空法是断我见之器,因缘是舍诸所珍器,无生法忍是舍诸障碍授记器,缘不退地是无畏器。善男子,是为菩萨三十二法器。”
说是法时,十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世尊,愿使众生得是法器!亦令我等成此法器,如佛所说。”
尔时,世尊告大树紧那罗王:“善男子,汝还所止,汝诸眷属或能忧悒。”
紧那罗王白言:“世尊,若其菩萨有忧悒者,是则不名为菩萨也。何以故?世尊,能忍忧悒是名菩萨。世尊,云何菩萨有于忧悒?云何菩萨无有忧悒?”
佛告紧那罗王:“菩萨成就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闻有无量无边众生心生惊畏,闻受无量无边生死心生惊畏,闻佛如来无量智慧心生惊畏,闻集无量福德庄严满足相好心生惊畏。紧那罗王,菩萨成就是四法者则生忧悒。紧那罗王,菩萨成就四法心无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闻有无量无边众生,我当安置于涅槃道而无忧悒;闻无量生死而不惊畏,修诸善根心无忧悒;闻佛如来无量智已,我当成满如是大智而无忧悒;闻集无量福德庄严成满相好而无忧悒。是为四。
“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就四法有于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时时欲证于声闻乘,时时欲证于缘觉乘,法欲灭时舍不护持,不劝他人令住菩提。是为四。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无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有逼切苦不舍菩提心,不生声闻、缘觉心,宁舍身命不舍正法,乃至百由旬外劝人令发菩提之心。是为四。
“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就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见来乞者生瞋呵咥,自乐安卧,不修多闻,若已闻法不为众说。是为四。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无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见乞者已生善知识想无侵害心,不乐自乐常欲乐人,修集多闻无有厌足,所闻持法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不期利养。是为四。
“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则有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不集波罗蜜道,不修摄法,不勤精进教化众生,于少功德自生知足,不修菩萨无量功德。是为四。紧那罗王,菩萨复成四法则无忧悒,应当觉知。何等四?常勤精进修诸波罗蜜如救头然,常勤精进集四摄法,常勤精进教化众生,精进勤修满诸功德,修集菩萨无量功德。是为四。”
尔时,世尊说是四法已,遣大树紧那罗王,告阿阇世王:“大王,汝今闻说菩萨如是四句无忧法不?”
阿阇世王即白佛言:“闻已,世尊。“
“是故,大王,若诸菩萨行菩提者,不应忧悒。”
阿阇世王白言:“世尊,云何菩萨修菩提行?”
尔时,世尊为欲成满紧那罗、乾闼婆、摩睺罗伽等诸乐音中所出法音,又欲报答阿阇世王所问菩萨修菩提行,而说偈颂以显其义:
“若欲修行利益行, 闻于法已如说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行彼修时无忧悒。
修安乐行为众生, 诸众生中等行慈,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无若干杂种行。
为诸众生修坚行, 志意清净修行者,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行终不堕恶道。
修于布施放舍行, 行于一切悉舍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无有悭吝行。
修行净戒寂静行, 身口清净无垢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毁梵行。
修行忍辱利益行, 离于瞋恚过咎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无瞋恚毒过行。
修行精进力柱行, 于生死中无厌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懈怠行。
修于禅定三昧行, 身心独寂无闹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愦闹行。
修行智慧菩提行, 一切法行亦如是,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不知行。
修行慈心利益行, 于诸众生胜悲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害他行。
修行空行寂静行, 无相无愿清净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所愿行。
修行真行实谛行, 满一切智具足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障碍行。
修行信行欢喜行, 善念思惟无乱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不信行。
修行禅定解脱行, 获得五通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挂碍行。
修于佛行及法行, 供给僧宝清净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有最上胜实行。
修于法行及空行, 教化一切众生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止住行。
修于因行果报行, 断于一切有边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染著行。
修行净行无垢行, 解脱一切结使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恼热行。
修于安隐解脱行, 施诸众生无畏行,
修于菩提最胜行, 彼有一切满愿行。
修于日行及月行, 犹如莲华无污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为人天所敬礼。
修行释行梵王行, 为满白法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令魔军怖畏行。
修行上行及胜行, 断于贪欲瞋恚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瞋痴行。
修行外道禁戒行, 慧眼清净之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妄想行。
修于调伏寂静行, 无有名色狂乱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为人天所敬礼。
修于易行利益行, 断于左道胜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常有智慧利。
修行健行勤进行, 能怖魔军勇猛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道场无不知。
修显露行无屏行, 得于陀罗尼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人不失果报行。
修于王行寂静行, 常一切时出家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有如说修行行。
修于长者及胜行, 行于世间无胜行,
修于方便相应行, 舍于禅乐微妙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恼热行。
修于世行离世行, 欲界色界无色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终无有恐怖行。
修于遍行一切行, 满足诸根善如行,
修行菩提最胜行, 彼智犹若如虚空。”
说是菩萨诸行法时,五百菩萨得无生法忍。
阿阇世王及其眷属,王舍城中婆罗门居士,及紧那罗眷属之中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白言:“世尊,我等当于如上所说菩萨所行菩提诸行,如说修行。”
尔时,世尊语大树紧那罗王:“汝今可去还其所止。”
尔时,大树紧那罗王及其夫人,并诸子息一切眷属,顶礼佛足,右绕三匝,悔过世尊,作诸伎乐,天雨众华,放大光明,地六种动,即便还往诣香山中。
尔时,释提桓因白言:“世尊,是大树紧那罗王,乃能如是真实供佛,真实供法。”
佛言:“憍尸迦,不但于汝名为真实。普胜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释、梵、护世天王、声闻、缘觉,是紧那罗王真实殊胜。何以故?天主,菩萨发心已,胜一切声闻、缘觉。憍尸迦,无有能胜于菩萨者,唯除如来。何以故?从于菩萨出生如来,从于如来出生一切声闻、缘觉。”
尔时,释提桓因于如来所闻是语已,涕泣流泪,作如是言:“我今永为离于大乘。”
尔时,瞿夷天子语释提桓因:“父王天主,如是,如是,一切诸行,一切诸法,无有覆障从妄想起。不能发生无上正真大道之心,不能悲念一切众生,不能修于大慈之心,父王天主今覆何言?已入正位烧败种子,于此大乘永非其器。”
瞿夷天子说是语时,三十三天中五百天子,皆发无上正真道心。
尔时,瞿夷天子白言:“世尊,我欲亲见菩萨所行,百千万亿难行苦行,乃至燃灯佛所得无生忍。愿佛少说!我等闻已,如说修行,当得是法。”
尔时,世尊告瞿夷天子:“无有菩萨不种善根得无生忍,菩萨多种无量善根然后乃得无生法忍!瞿夷天子,菩萨成就是四法者得无生法忍。何等四?诸佛平等,诸法平等,世界平等,众生平等。瞿夷,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无生法忍。复成四法。何等四?玩乐四空,玩乐大悲三解脱门,玩乐方便六波罗蜜,玩乐禅定及五神通。是为四。复成四法。何等四?解知阴性即是菩提;知诸界性集于菩提;信菩提性即是界性;知诸入性集于菩提,以菩提性观于诸入,一切诸法集于菩提,菩提之性即诸法性定无有疑。是为四。复成四法。何等四?知一切法住于实际不动摇故,知一切法住于如中,信三世法等不坏性故,观诸法平等如虚空性故。瞿夷,是为菩萨成就四法,得无生法忍。”
说是法时,五百菩萨得无生法忍,瞿夷天子得于顺忍。
尔时,世尊将封印此经法,告大德阿难:“阿难,汝受持此经,名曰《大树紧那罗王入作一切法门行经》。”
大德阿难白言:“世尊,我已受持未曾有也。世尊,是经极为甚深微妙,其义决定文辞庄严。世尊,无有余经能胜此经,今此经中无不开示者。世尊,我于目前得法光明不如此经,我今自觉于是经中获得百千万亿功德。世尊,我今以此有限量智入声闻位,闻此经已尚得如是大法光明,况复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大海法器,无畏大智修集诸法,为诸众生作不请友,无量大智闻如是法得几法门?”
佛言:“阿难,若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日月光明,是菩萨等所得法明,一毛孔光悉能隐蔽是诸日月所有光明。阿难,若佛如来一切毛孔悉放光明,是诸光明悉有智慧。何以故?佛诸所有皆智慧故。阿难,如来有此智慧光明。如来以此智慧光明,能知一切众生心行。若有众生闻此经者,皆当得是大慧明照。若书写受持,读诵通利,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正念思惟,如说修行,是人终不离菩提心,教化众生大悲庄严,著大慈铠为除众魔。阿难当知,如是之人定趣道场。”
尔时,阿难白言:“世尊,以佛力故,我今已受持此经法。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读诵书写,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得几功德?”
佛言:“阿难,若有菩萨善男子、善女人,于初日分以满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七宝,施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诸缘觉乃至诸佛。如是日中、日没、初中后夜,如上布施满于千岁。阿难,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世尊,若于一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况复千岁!”
佛言:“阿难,我今唱令是善男子、善女人,为得菩提,为化众生,为转法轮,受持是经读诵书写,于大众中广为显示,其福为胜,何况复能如说修行!阿难,若于是经受持乃至一四句偈,在大众中广为人说,其福为胜。何以故?如是之施名为法施,诸施中最。如是之施即是法施,是为胜舍谓舍于法,是名上受谓受于法,是名上持谓持于法。何以故?阿难,施于法已能灭结使。财宝施已增长烦恼,是故菩萨为灭结使,当行法施,佛所印可。如是法施则能摄取一切功德。
“阿难,菩萨法施有三十二功德名称。何等三十二?有正忆念,有于智慧,有于进趣,有离悭结,有少淫欲,有少瞋恚,有少愚痴,降伏自他所有结使,多人爱敬诸天赞叹,诸龙、夜叉、乾闼婆等常随守护,不空受用人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求而得,名称远闻十方世界,诸恶鬼等不得其便,诸佛世尊之所赞誉,守护正法持佛法藏,不堕一切诸恶道中,生于人天不以为难,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供僧,得识宿命,生净佛土,生生之处诸根具足,得三十二相庄严之身最为上主,种陀罗尼根本种子,作无断辩智因,得智人眷属,集大智因,速疾得法,不起不正忆念之心,舍离一切世间财施,得大法藏辩才无尽。阿难,菩萨法施,有是三十二功德名称。”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当受持此经。世尊,如来涅槃后有法器众生,我要当令得闻此经,令其信解,我当守护。何以故?世尊,我等欲得如上功德。”
尔时,世尊赞释提桓因:“善哉!善哉!天主,汝今乃能勤守护法作师子吼。天主,汝今以此护法善根随我法在,阿修罗众悉当降伏,诸天得胜。何以故?憍尸迦,得见如是无畏法故,谓于诸法无所染著。天主,诸所有畏皆由住著于我见故。天主,若无所著是护正法。”
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白言:“世尊,我亦当舍无量禅乐,诣诸城邑聚落郡县流通此法。我亦当往至彼听法,令说法者得坚念力。何以故?从是法中出生无量声闻、缘觉、释、梵、护世。”
尔时,四天大王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是佛声闻当坚守护,于是经法令得久住。我诸眷属若有不信佛此法者摧伏令信,于佛法中勤加精进亲附爱乐。世尊,若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有恶心者,若欲降伏当诵此咒。所谓:
“多罗卑(一) 伊卑(二) 伊那卑(三) 婆罗卑(四) 呼娄(五) 摩呵呼娄(六) 呼娄呼娄(七) 伊婆蜘(八) 毗婆蜘(九) 波囄车陀尼期那泥(十) 啵迦奢泥(十一) 希持希持(十二) 生毗持(十三) 阿车(十四) 多车(十五) 摩罗伊[口+氏]呢伽睺(十六) 萨婆[口+皮][口+皮]提(十七) 萨婆弥利车[口+皮]也呿多那(十八) 阿那忧多罗萨婆复多那罗陀跋尼多(十九)
“四天大王所见咒句,是咒神力诸欲求短悉能降伏。”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天冠菩萨:“诸善丈夫,我今以此无量千万阿僧祇劫所集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嘱付汝等,令得久住,中无断灭。”
时,弥勒菩萨、天冠菩萨白言:“世尊,我等于佛般涅槃后,当广流布于此经法。诸有厚种善根菩萨诸众生等,令至其手,使得自在降伏憍慢,能持是经令信欲解。佛涅槃后,若有得闻是经法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当知皆是弥勒菩萨、天冠菩萨神力所持。”
尔时,魔王波旬来至会中,白言:“世尊若为声闻所说诸法,我于是中无一毛竖。今者世尊,演说如是菩萨道法,菩萨印印,如来护持,一切众生之所归趣,说如是法,我今已为忧箭所中。我今自知便为生老。愿佛世尊执持我手,更莫演说如是极大功德力经,勿令我等重被忧箭!”
佛告波旬:“汝勿愁苦!多有众生在汝境界不信是经,少有众生能信受者。波旬当知,如从大地抓取少土,信甚深法诸众生等如是甚小,如余大地其不信者如是多矣!波旬,其不信者尽是汝许,是故波旬应生欢喜。波旬,众生之界无量无边。”
说是法时,无量众生住于无上正真道心,九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八万四千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尽于诸漏心得解脱。时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天雨众华,百千伎乐不鼓自鸣。百千万亿那由他天,欢喜踊跃,称赞歌叹:“我等今于阎浮提中,再见法轮转!世尊昔在波罗捺国,转正法轮所利众生。今说是经所利众生,是为殊胜!其有众生持是经者,是人不久当转法轮。”
尔时,弥勒菩萨、天冠菩萨、大德阿难等白言:“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
佛言:“善男子,是经名为《大树紧那罗王所问》,亦名《宣说不思议法品》,如是受持。”
佛说是经已,弥勒菩萨、天冠菩萨、大德阿难等,一切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
印顺法师:华雨集第一册 一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序
这部『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是十多年前在慧日讲堂讲的。顾法严居士留下了录音;杨梓茗居士把他用文字记录出来;朱斐居士把他刊布在菩提树,又作为菩提树丛书之一。能留下来而再度与大家结法缘,都是几位居士的功德!
我国一向尊重与发扬大乘佛法。大乘法,真是方便多门,门门可以入道。但举要来说,不外三类:有以信乐十方净土精进而入佛道的,是信增上人。有以智慧解悟而入佛道的,是智增上人。有以悲济众生而入佛道的,是悲增上人。众生的根机不一,应机设教,入门的方便,是有多少不同的。然论到圆成佛道的菩提道,信愿,慈悲,智慧,都是不可缺少的。世间决无没有信愿、没有慈悲、没有智慧的菩萨,也决无没有圆成这些功德,而可以成就无上菩提的。所以,应三类机而有三类方便,到底只是初门的方便。真能由初门而深入的,菩提道终归一致 [P2] 。我当时选出『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的部分偈颂,来宣扬菩萨道,也就是重在这同归一致的大菩提道。龙树菩萨有『菩提资粮论』(唐达磨笈多译),所说的内容,比选讲的偈颂更广,而大意也还是相同。希望读到这部讲记的,能信解「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随自己的根性,从不同的方便门入手,更能依同一的菩提大道(路),而趣入一切智海!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七月十五日,印顺序于妙云兰若。[P3]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偈颂讲记
──民国五十四年夏在台北慧日讲堂讲──
这次选择了『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中的一部分偈颂来讲。由于一般的大乘经,通常都是部帙太大,所以就选择了这部经的部分偈颂。这部经,对于中国佛教徒而言,似乎颇为生疏,但是事实上,在古代,这在大乘经典中是很重要的一部。此经的性质是属于大乘法门,以发菩提心,大乘菩萨修菩萨行乃至成佛为其主题。其性质,与『般若经』、『维摩诘经』的意境相近;除了赞叹佛果的功德之外,尤其注重菩萨修行。
「大树紧那罗王」是一位菩萨的名字,而此经为其所问的。所问,也可说是「说大树紧那罗王经」;也就是以这位菩萨为中心,在佛前宣扬其特有的法门。正如『维摩诘经』,是以维摩诘菩萨为中心的,所以可称为『说维摩诘经』,或 [P4] 『维摩诘菩萨所问经』。这可见此经是以大树紧那罗王菩萨为中心而阐扬大乘法门的经典。
中国佛教徒,多数都知道有一位「大圣紧那罗王菩萨」,但不知道「大树紧那罗王菩萨」。在中国,这位菩萨和灶神差不多,是专门管理厨房的,所以在供养时,也有加称这位菩萨名字的。紧那罗原是护法神之一,而所以传说为灶神那样的性质,是由于中国向来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座寺庙里,遭到了强盗的抢劫骚乱,眼看就要危害了三宝道场,当时寺里的出家人,都想不出退盗之计。就在这时,厨房里一位伙头师傅,拿了一把大铲子出来,一下子就把强盗都赶跑了;之后,这位出家人也不见了踪影。这就是传说中的紧那罗王菩萨,也就因此和厨房结上了关系。其实,佛经中只是大树紧那罗王菩萨。
紧那罗,是印度话,与龙、夜叉等同属于天龙八部。他是诸天的音乐神之一,与干闼婆(如山门里面四大金刚之中,弹琵琶的那一位,就是干闼婆之一)是同一性质;凡是诸天举行法会,都是由他们担任奏乐的工作。为什么称他们为「 [P5] 紧那罗」?紧那罗译成中文则为『疑神』,这是由于他们头上长了角,似人非人,似天非天,有点令人疑惑不定,故名为疑神。紧那罗中的领导者,即是紧那罗王。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大菩萨,现紧那罗王身来领导紧那罗的,即是这位大树紧那罗王。
接着再说明「大树」一名的涵义。以世俗的见解来说,由于紧那罗是音乐神,而自许多经典上,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是住在森林里;凡是人迹罕至的森林,即是他们的居住之地;由森林中所发出的种种微妙音声,也正与他们的音乐神的性格相合。就佛法的观点来看,凡是菩萨的名字,皆表征其特殊的德性与意义。一位居住在森林之中,以大树为名的菩萨,其功德与地位必然很高。就像法华经上所说到的,佛法的教化就像天上降下的雨水一般,能够普润大地,如雨水的使小草大木,各适如其分的沾其利益。这位大树菩萨,是一位证了无生法忍八地以上的大菩萨,其功德如大树一样。
其次,可由菩萨自身之功德来说。菩萨修行,由初发心修行直到成佛,就好 [P6] 比树的生根,长出树干,发出枝叶,开花结果;就这样长成了一棵菩提大树。经典上每以大树来比喻菩萨修行的功德,如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即曾提到:『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树必须先有根,否则即不能生长。而菩萨修行由初发心到成佛,亦必须有根。大乘佛法的根是什么呢?以大悲心为因的大菩提心,就是大乘法的根本。修大乘行必须先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亦即是大悲心,若是缺乏了大悲心,则任何事物都不能说是大乘,更不必谈成佛了。什么时候有菩提心,大悲心,即是菩萨;而大悲心一旦退失,即非菩萨。
平常我们总以为根先长好了,树才开始生长。但是事实上,根与树的发展是均衡的。根长得愈深,树也就长得愈高;树长得愈大,也就表示根长得愈广;根 [P7] 与树的生长是同时的。所以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也应同时的进行,并非是先把心发好然后再去行。所以菩萨道行得越大,菩提心也就越坚固。
树的根生长在土里,不论好土、坏土、清净的或污秽的土壤里,它都可以生长,但只有两个地方不能生长:若是下面的水太多了,根就不能生长,否则根就要腐烂了;若是下面有火的地方(即是今日所谓的瓦斯),根也无法生长。除了这深水火坑之外,根可以生长于任何地方。佛法之中,以大悲心为主的菩提心根,则是在众生在烦恼之中生长的。若没有众生或是不想度众生,则菩提心根便无从生长。若众生愈苦,烦恼愈多,则正好行大乘法,增长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根,也有两个地方不能生长──在小乘的声闻、缘觉之中,菩提心的根即不生长。小乘只为自己(这自然与世俗的为己害人不同),只要把自己修好能够了生死即可。二乘就好比深水、火坑,大乘人若一落入此二者之中,菩提心就退失了。所以菩萨不怕起烦恼或造恶业,流转于人间也好,即使堕落于恶道也不怕,但一旦落入小乘的深水火坑里,只为自己,但求如何地能够自在、解脱,只要心里能够 [P8] 得到自在即可,就修行上来说,固然是很有一番程度与功夫了,天翻地覆与我无关,这种修行的境界自然是很了不得的,但是菩提心的根却如何能生得出来?菩萨道却又如何能行得起来?这样,宁可多受生死、多受苦,亦不愿堕入小乘的深水火坑之中;即使小乘将来能够回小向大,亦须兜上一个大圈子了,所以生菩提心的根,必须避免这声闻与缘觉二者。
大乘佛法特别重视空与无二无别的平等。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是谈到空与智慧或者是慈悲,都不是把自己从众生之中分出来。众生的痛苦与自己的痛苦相关而平等的,这就能引发同体大悲的精神;所以大乘佛法讲慈悲、智慧,注重与众生的平等而无二无别,这也正是大、小乘法的不同之处。所以修学大乘佛法,大家必须先了解的一点,即是我们想要了生死,个人的修持固然重要,但是却不能只顾自己。我们自己想要了生死得到解脱自在,众生亦然;若是一切众生都苦得了不得,而自己的内心却解脱自在,这又有什么意义?必须不放弃众生,与众生息息相关,自他不离,自他一体,如此才是真正的智慧与慈悲,也才是真正的 [P9] 大乘菩萨。也唯有如此,菩提心才能发得出来。所以大树的根若是不深不广,则树就长不大,两者间是有密切相应的关系。
大树一定是有着很大的树干,而这棵菩提树以什么为其树干呢?六度万行即是这棵树的树干;而一切行的根本,即是般若波罗蜜,正如维摩诘经所说到的『大智本行』。摩诃般若与悲行是一切行的根本,若缺乏此二者,其他的也都无法成其为菩萨行了。在般若经里曾经提到过,般若如眼,而其他的功德如盲人,尽管他们皆有其各自的力量,但必须在眼目的引导下才能达到目标。所以说必须是有了般若,一切功德才能够成就,而终能导向菩提;究竟菩提,皆须以般若为本。若就这棵菩提树来说,即是以般若法性为其根本,与六度万行相应。换句话说,不是只要证悟了般若即可;万行固然是由般若来引导,但是万行的功德亦可增长般若,好比树长得越大,树上的枝桠与树叶自然也就越多。初地菩萨虽然也已经证悟了,但毕竟还没有成佛;于是不断进修,种种功德增长了,而般若的证悟也因此而越深;一步步的向前进步,终至成佛的阶段。所以以般若为导,一定要 [P10] 有无边的功德与之相应,而把一切功德综合起来才能达到成佛,究竟圆满。
大树紧那罗王菩萨,虽然还没有成佛,还没有究竟圆满,但他已经是一位八地以上的大菩萨了,如文殊、普贤菩萨,其功德皆已是与佛相近。般若经上说:十地菩萨如佛;正好比十四晚上的月亮,虽然比十五的还差一点,但已经是很相像了,都是光明普照。所以我们可以说,大树紧那罗王菩萨的功德,与佛的圆满菩提树,已是很相接近。
上面谈到的,都是有关于大树如何成长,亦即是菩萨如何修行的问题。接着,再谈到成了大树之后,自有大树的用处,即是其对于众生的用处。总结说来,一棵大树至少有两种用处:第一是隐蔽用。在太阳大时,天气燥热,此即佛法上所说的热恼;行路的人热得一身大汗,跑到树底下休息,这时太阳晒不到,立刻就感到凉爽起来,不再热恼。这就说明,凡是菩萨到达了大菩萨的阶段,以慈悲为本,一切为了众生、救济众生,使得大家都能够脱离苦恼。我们平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这是特别注重其以悲心来度众生的意义。其实,任何一位大 [P11] 菩萨都是一样的,无不是寻声救苦、遍一切处。凡是任何众生蒙受其加被、教化乃至感应,都能得到种种利益,使得烦恼得到解脱,痛苦化为清凉。所以经上说大悲心长在菩提树上之后,一切众生,不论是人、天乃至声闻、缘觉等,都能感受到他的功德利益。譬如平时的求消灾等,即是较浅一层的功德;而消除烦恼、消除业障,乃至引导我们使得解脱等,即是深一层的功德。第二,大树为众生之所依止。不论是大鸟、小鸟,都在树上筑窝、休息;其他尚有许多昆虫与各式各样的众生,有的在树上居住,有的吃它的花粉、果子等。它们隐蔽在树下,依止在树上而得到了平安。一切的大菩萨,都是为众生所依止,教化众生、成熟众生;而众生则由于依止大菩萨的关系,得到了种种利益。大般若经上说到,因为世界上有菩萨,所以才有修大乘行、弘扬大乘者;即使是人天福报,也是由菩萨而来。佛出世时,众生可以供养三宝,做种种功德;在无佛之世,有许多菩萨,虽然并非现身在佛教之中,但是他们却能够以种种身分来领导众生行菩萨道。我们从经典之中,看到菩萨过去生中的种种本生因缘,而发现他们都是为众生之所依 [P12] 止,浅者为众生种下了人天福报,深者令他们得解脱乃至成佛。而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有菩萨才有佛,若没有菩萨,则何来成佛者?而亦必须有菩萨,才有声闻、缘觉。菩萨并非只以大乘法教化众生;我们常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因为菩萨遇到了小乘根机,便以小乘法来教化他们,所以小乘法也是菩萨所应学的。因菩萨发心,无边众生能得到利益;许多大乘经,都赞叹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只要一个人发心,将来对众生的利益是不可限量的。小乘行者并非没有功德,但与菩萨相较之下,则差得太多,因为无边众生将依止菩萨,积聚功德而走上解脱成佛之道;所以再多的阿罗汉,还不如有一真发菩提心者。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正可以大树来显现出菩萨利他的功德,就像大树一样,不但可使众生得到清凉、解脱,亦可依其法门修行,所以我们也可称他的法门为大树法门。
「菩萨」的意义,略为解释一下。菩萨即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凡是发勇猛大心,想追求无上大道者,即名为菩萨,其中包括了慈悲、智慧等等;简单的说,菩萨即是发心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者。平常我们说到四圣、六凡的十法界 [P13] ,其中把菩萨也划为一大类。但事实上,菩萨并不属于特定的一类。就众生而言,只有六类──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各自随其业缘所感的,都不出于此六类,而菩萨也就示现在此六类众生之中,或现天、或现人、畜生等。而在小乘法中,小乘的圣人贤人,只属于人道与天道,在其他各道中是没有的。菩萨随其愿力于一切众生道中显现其身;或现身于鬼趣行菩萨行,或现身于畜生道中行菩萨道……。就种类来说,这位菩萨应是属于鬼道或旁生道……,但他所修的,却是菩萨行。如十善业道经中的龙王,本经的紧那罗王便是;这是随愿往生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十法界乃是依其功德来划分,六道则是依其业报所感而成,有人天果报的即生人天,有地狱果报的即生地狱。声闻、缘觉只能生于人、天二道之中,因此即使他们证到了阿罗汉,在功德上可谓是圣贤了,但在外表上却永远是人、天相;大菩萨随其愿力化度众生,遍摄一切处,不论是善趣、恶趣皆得往生教化众生,这就是大小乘的不同之处。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精神上是不同的:大乘重悲心,小乘重自身。譬如有菩萨发愿到佛法不兴 [P14] 之地,也许就会有人对他说:你到了那里,供养少了,还要吃种种苦头,何苦呢?但这却是大乘的精神,因为一个好的地方,在你未去之前就已经很好了,那么即使你去,于众生又能增添多少利益?所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即是大乘精神的充分发挥。在大乘经中表现这种精神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因此菩萨悲心的表现,我们并不能够以其所现的外相比我们差(如显现畜生、饿鬼等),或者以其所走的路,种种环境际遇等,在我们眼中看来都不尽理想,我们就怀疑到为什么学佛之后环境还是这么糟?就大乘法来说,这些都是不一定的事,而修行大乘者,应该让自己到达每一个苦恼的角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大乘法的修行。
现在举这位大树紧那罗王菩萨为例,他是一位音乐神,喜欢歌唱,好比现在的音乐家。众生中有三类是特别爱好音乐的:一为紧那罗,一为干闼婆,一为摩 !7亩罗迦。这部经上说:大树紧那罗王,特别教化了摩!7亩罗迦。摩!7亩罗迦本来现的是蛇身,而我们知道蛇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眼镜蛇,若有人在一旁吹笛子,它 [P15] 往往会随乐起舞。大树紧那罗王菩萨,特别摄化众生、随顺众生,喜欢听唱歌的为他唱歌,喜欢听琴声的为他弹琴;由于众生多数喜欢音乐,所以大树紧那罗王菩萨现紧那罗王身,就是为了适应爱好音乐的众生,投他们所好,而慢慢地教化了他们。这因为他所唱的歌曲,并非靡靡之音,而其中也有说法的音声。阿弥陀佛也有这种方便,在极乐世界化种种鸟,唱起歌来,尽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众生听了就会学习佛法。与阿弥陀佛一样,大树紧那罗王也是运用这个方便。
有一次,佛在说法,许多人都来谛听。魔王为了扰乱佛法,派了许多魔子及魔女到四城门来唱歌跳舞,于是听佛说法的人就减少了,都去看他们的歌舞。当时,舍利弗与目犍连,就运用方便善巧,也到城门口去。舍利弗对魔王说:我们也来参加你唱歌跳舞的行列,现在由我来唱,你来跳。于是魔王很高兴地跳舞,由舍利弗唱歌。正如大树紧那罗王菩萨一般,舍利弗在歌声中,教导大家来学佛,并且还以音声作为修行的方法。于是大家都跟着舍利弗、目犍连,回到听法修 [P16] 行的佛教中来。说到以音声为修行的方法,并不奇怪。诸位每天念的南无阿弥陀佛,岂不就是以音声来作修行的方法吗?唱华严字母,也就是在音声中起观行,而就此深入开悟。
这次所讲的,并非全部的『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所问经』,而只是其中的少数偈颂。因此,本经的大要,在此先提一下。经中说到: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有微妙的音声,一方面是用以赞佛,一方面也是为了启发众生信佛的心。有位天冠菩萨听他唱歌、弹琉璃琴,就问他:您的这些音声是从何而来呢?是由琴发出,或是由您的手发出?您唱的歌,是由口出或是由心出?于是大树紧那罗王菩萨就告诉他:这些音声,非从琴出,因为琴放在那里不去动它是不会自己出声的;也并非从手所出,因为手的本身也不会发出声音。我所唱的歌,非从口出也非从心出。一切皆是如幻如化,即起即灭,声音是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本无自性而毕竟空寂的。从音声的缘起生灭关系,我们就可以体悟到甚深的无住空义。也不要光看表面,别人喜欢唱歌跳舞,就和他们一起去唱歌跳舞。只是唱唱跳跳,就未免与 [P17] 佛法远离了!
本经的另一特色,与维摩诘经一样,弹斥小乘,说小乘不究竟。不要以为小乘还可以回小向大,若一旦走上了小乘的曲径,要回到大乘来,不知道要兜上多么大的圈子,所以还是直捷的修学大乘好。本经记载了一段非常具有意义与启发性的故事:当紧那罗王菩萨来参加法会的途中,发出了种种的微妙音声,与会大众都听得入神了,有些人坐不住也就跟着节拍跳起舞来,连代表小乘最严肃精神的大阿罗汉摩诃迦叶也不例外。天冠菩萨就问他:您是一位耆年长老,怎么不怕人讥嫌,竟然也像孩子一样的跟着别人跳起舞来?摩诃迦叶回答说:虽然我已经离欲,对世间的五欲之乐,可以一点都不动心,但听到了菩萨的微妙音声,我就不能自主地跟着手舞足蹈起来。由此可见,尽管小乘已经离欲断惑、了生死,但还是不究竟,听到了菩萨的微妙音声,还是会动心的。这正如维摩诘经中的天女散花,当花散到舍利弗的身上,就沾住了,不往地上落下,这是由于他心里还有所著的缘故。这可以显出阿罗汉与菩萨的不同,与大乘的特殊精神。[P18]
再来谈到这部经的翻译。此经有两个译本,一为汉末的月氏三藏支娄迦谶所译,经名『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三卷。一为姚秦的龟兹三藏鸠摩罗什所译,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对于鸠摩罗什法师,我们听得够熟悉了,所以不再多讲。这部经在印度是非常著名的,龙树、无着、世亲诸位大菩萨的论典中,都曾引证过。不过在中国,似乎少有人注意,所以现在选些偈颂来解释赞扬。
佛演说此经的地方,有二:一、王舍城灵鹫山:与会的诸大菩萨中,有叫天冠菩萨的提出了很多问题,问佛该如何修菩萨行,于是佛对他的每一问题,都以四法来解答。正在这时,灵鹫山突然光明遍照、大地震动,大家都听到了有微妙的音声传来。当时的灵鹫山,本来是五浊恶世的秽土,却在剎那间,变得净土一般。天冠菩萨与大众,就问佛这是怎么一回事。佛告诉他们:这是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正由他所住的香山来此地的缘故。香山的地理位置,我们不能得到确切地说明,它是现在的某地方,但大致是在喜马拉雅山区之中。也有称作香醉山的, [P19] 这是由于香气太浓厚的缘故。当时,大树紧那罗王菩萨与干闼婆、摩!7亩罗迦等音乐神,一路奏着音乐而来,赞叹佛陀。当他们到了法会后,就先有前面所说过的 ──大树紧那罗王菩萨的对话,由音乐而显现了一切法空性。接着,这位紧那罗王菩萨请佛说法,佛为他说宝住三昧,宝住三昧实际上就是般若波罗蜜多。说法后,他请佛到香山去应供七天,以便留在那里没有到灵鹫山来参加法会的众生,也有机会见到佛的光明、听佛说法。佛慈悲应允了,天冠菩萨就显现神通,以大宝台将佛及与会大众移到香山去。
二、香山:佛到了香山,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恭敬供养。供养后,就轮到佛说法了。
印度佛教的习惯,和我们现在是不一样的。请出家人应供,吃饭之后,并不是说声谢谢,或就坐在那里说客套话,而是要为人说法的。印度出家人的应供,都是请到在家信众的家里。饮食完毕,一切安置妥当了,信众就搬张小凳,坐在下面。不必开口,出家人就会自动的为他们说法。若佛去应供,当然由佛说法;[P20] 佛没有去,由其中的上座也就是领导者来说。若实在不会说法,至少也要诵一段佛所说的经。
大树紧那罗王菩萨如此地恭敬供养,佛于是为他们说七波罗蜜多──六波罗蜜多之外,再加方便波罗蜜多。每一波罗蜜多,都以三十二法修学圆满;若圆满修学了这七波罗蜜多,即是地上菩萨的修学圆满。佛说法后,紧那罗王的眷属、王子、王女等都发起了菩提心。但由于七波罗蜜的意境太高,初学者还无法修学,所以就请佛说助菩提法,这是由浅入深,作为修行菩萨道资粮,以助成菩提法的法门。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说的,选出来这些偈颂的内容。说完了助菩提法,大家也就发菩提心。接着,又谈到大树紧那罗王菩萨过去生中的因缘,以及他未来成佛的事──佛为他授记。应供七天圆满,由大树紧那罗王菩萨显现神通,将佛及大众送回灵鹫山。回到王舍城后,阿阇世王来见佛,佛为他说法,全经就此结束。
此经由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共有四卷,有长行、偈颂,文字都非常好。所 [P21] 表现的大乘意境很高,所说的修行法门又很实际,所以有心修学大乘者,都不妨请出这部经来诵读思维一番。以下是正释偈颂。
云何而发起, 无上菩提心, 终不忘此心, 乃至觉菩提?专志心成就, 为诸众生故, 起大悲庄严, 不忘菩提心。
紧那罗王的眷属王子等请佛说助菩提法,也就是在尚未证悟之前,所应修的那些法。比如我们计划到某地去,必先准备好路费及粮食,这就叫资粮。求菩提大道的人,也是先要有菩提资粮,才能达成目的。在佛陀放光,现出种种祥瑞之中,由菩萨来一一发问,在回答这些问题里,说明了大乘法应从何学起;菩萨应该修学些什么。初学大乘法的种种问题,都以问答方式来说明。
最初一颂,是问菩提心要如何才能发起。大乘法门的重心,就是发菩提心。很多经典都赞叹发菩提心的功德;因为如果没有菩提心,那么即使是修定,修种种功德,甚至开悟,都与大乘法没有关系。要学大乘法,就要先发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即可称为菩萨,一步一步地成就菩提道。发了菩提心的人,并 [P22] 非立刻变成了圣人。有时候由于环境不好,也会有烦恼,或做错事情,走错路,甚而犯下重罪而堕落。但是,发了菩提心的,即使是落到恶道里去,也会很快地得到超脱,还生人间,重修菩萨行。所以有了菩提心,就像珍宝一样,即使落入污秽之中,只要轻轻的加以拭擦,就回复了原来的光洁、清净。佛曾说:即使退失菩提心(败坏菩萨),不再是菩萨了,但就世间善法来说,功德还是相当伟大的。
「无上菩提心」要如何才能「发起」呢?我们知道,无上佛果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菩提。想要希望成佛的决心,即是无上菩提心,这要如何去引发生起?发起之后,又如何才能「终不忘此心,乃至觉菩提」呢?也就是说能够始终不忘失,直到成佛。不忘失菩提心的菩萨,功德已相当高了,甚至在梦里也不会忘记;直到圆满觉悟成佛,能彻始彻终的保持着菩提心。
有以为只要起个想成佛的念头,就可以说是发心了,但实际不然。菩提心虽有深有浅,但最初的菩提心,也是一种大志愿,就是立大志、发大愿;以『 [P23] 为度众生而成佛』为最高的目标。发心的发,好像将酵母放入面粉之中让它发酵一样。所以发『菩提愿』必须是时时不离此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贯彻这一个志愿,坚定不拔,这样才算是成就发起。不过,初发心时,总难免──或是事务繁忙,或是修行不易,而暂时忘失。只要坚持理想,久而久之,即使遇到忘失的因缘,菩提心还能够保持不退,终于达到不退转地,菩提心也就再也不会退失了。说到不忘菩提心,不要以为什么事不做,每一念都去想它,才算不忘。如我们读书,或是对事物的印象,并非要时刻想到,而是我们再接触到书本,或重复经验过的事物时,那过去所认识而留下的印象,马上清楚的浮现出来。学菩萨行者,要立大志大愿,发大菩提心,也就是先要修学到这个地步。以后每当境界现前,再也不会忘掉,不会有违反的念头,菩提心能明白的显现在内心。这就不会再想修学小乘自了生死,也不会专为人天果报,这就可说是菩提心的成就了。
一切都从修学得来,发菩提心也要慢慢地修习才能成功。修,是要不断地 [P24] 熏习,渐渐地达到习惯成自然。那末,菩提心要怎么样才能发起、修习而不退呢?这就要看第二颂的回答了。
「专志心成就」,是说发菩提心,不是只动一动这个念头,而是要以专志心也就是以成佛得菩提为专一的志愿,专心一意去修习。修习什么?修习那为诸众生故,起大悲庄严的法门。菩提由大悲生,似乎有些人忘了这件事,只想到我要成佛,我要度众生。言语与心念之间,免不了以我为中心,成佛只是为了自己。事实上,应该是这样:菩萨见到众生的种种苦恼,于是就想到该如何才能解除众生的苦恼?所谓悲,正就是拔苦的意义。菩萨经过了仔细观察,发现惟有佛的慈悲智慧,才能彻底救助济度众生,所以以佛为模范,就发起成佛度众生的心。菩提心不是别的,是「为诸众生故」而发「起大悲庄严」的大心。此处用了庄严二字,如在刷得粉白的墙上,画上一些图案;或是在佛前,供上香花灯果幢幡,都可以说是庄严。我们的心,与众生心一样,无始来生死颠倒,都是不清净的。从大悲心而有救济众生苦恼的菩提心,使自己有了崇高、 [P25] 伟大、清净的志愿,使一向的生死众生心中,有了清净的因素,庄严了自己的心。这样的一天比一天净化,终能达到完全的清净。
由此可见,若发菩提心而不去学习大悲心,一心一意为自己,这菩提心根本就是假的;因为离开了大悲心,那里还有菩提心可说。近代的佛法不昌明,有些都不免误会了。口口声声说我要成佛,却不知成佛是什么。在他们的观念里,很可能成佛与到天上去享福差不多。有些人也说要成佛,目的却仅仅为了自己的了生死得解脱,这岂不是和小乘一模一样吗?充其量,也不过名词的不同而已。所以真正发心想要成佛的,必须修大悲心,以大悲来庄严菩提心。
大悲心又该怎样修呢?在印度的菩萨道中,通常以两种方法,教人从大悲而起菩提心。其一,近乎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论,使慈悲心次第扩大而成就发心。首先,把众生分成三类,一为亲,二为中,三为怨。何者为亲?凡是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等等,彼此相互关切,感情融洽的,都包括在亲的范围内。其次为中,彼此间关系平常,不能说好也不能说 [P26] 坏。再其次是怨,也就是互为冤家,看到就觉得讨厌,而感到会妨碍自己,引起厌恶心的,都可以称之为怨。
一般众生或多或少总是有一点慈悲心的,譬如父母对于子女,无不希望他们能有好的发展,若有什么病痛总希望能为他们解除。所以这把慈悲心次第扩大的方法,首先要加强这父母与儿女间的关系,以对方的快乐为快乐,以对方的痛苦为痛苦;然后为父母者必然是慈爱的父母,为子女者也必然是孝顺的子女。但不能永远就止于这个地步,不只是一个美满的家庭,而是要对其他的普通人,也能够希望他好,关心他的痛苦并设法为其解除。除了家庭里父母子女的爱,还要把心量扩大到一般人。必须一步一步地,先由亲,然后中,等到有一天把心量扩大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了,就会对冤家也发起慈悲心。若一个人能够对冤,也就是那些害我者、骗我者,也都能像对亲人一般地关切,如此的慈悲心则已经是非常的广大,菩提心也才能真正的发起。这是学习发菩提心的一种方法。[P27]
另一种方法叫自他互换法;把自己与别人的地位互相调换一下,即是当看到别人有苦痛时想到:如果是我面临他的处境,该怎么办?当然一定是会想办法来解决的。这也可以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正由于我们常把人与我的界线划分得太清楚,以致于有许多事情互相障碍,菩提心发不起来。好像是道德的原则有两套,一是用来对别人,一是对自己。若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观念倒过来,把希望自己离苦得乐的心来希望别人离苦得乐,希望增长自己快乐的心来希望别人增长快乐……,这样子下去,则发起慈悲心就不会变成仅止于一个空泛的观念而已。
中国佛教界,本来有许多非常好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只看到表面事实,而忽略了其后所包含的真正意义,虽然每天都在做,但菩提心却没有发起来。比如说吃素,主要是为了不杀生以长养慈悲心。儒家也有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说法,而佛法实行得更彻底,不杀生,不吃众生肉。但一般人不知道吃素的真意义,只会说吃素的功德多么大,却不晓得是为了长养慈悲心。我们若是吃它 [P28] 的话,慈悲心就不能扩展开来,不能普及一切众生。慈悲心,是要我们对人,对其他的众生,有好事固然要为他们欢喜,当然是不可增加他们的苦痛,他们有苦痛时还要设法为其解决。如此,慈悲心才能大大地生起,菩提心也就发起坚固了。吃素是很好的美德,但如忽略了应有的慈悲心,那就失去了意义。
二 讲记
彼志意云何, 彼当云何行, 所说大悲心, 云何生起是?志意无谄伪, 所修行无诈, 住众生涅槃, 彼大悲如是。
这是承上面的回答接着再问,既然发大悲心必须要专志心成就,那么这专心一志的大菩提愿,其内容就是我们所必须加以研究分析的了。
佛所成就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大菩提,其中是包含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菩提是『觉者』,就单指觉悟或智慧而已。想要成佛的心,也就是大志愿中,也是包含了许多最根本的内容,所以必须更进一步地知道发菩提心而专志心成就,这是怎样的一种志愿?要如何行才能成就?「大悲心」又要如何地「生起」?[P29]
要成就菩提心,必须具足三个条件,这在大乘起信论里也是谈到的。想要发信心成就──大乘信心,亦即是菩提心,必须具备:一、直心,二、深心,三、菩提心(大悲心)。维摩诘经谈到往生净土行,也是要具足这三心,由此可见这是大乘法中最一般的内容。偈颂里佛所回答的,就是指这三种心。
第一,「志意无谄伪」:这是说必须要没有谄曲心,谄曲即不是直心。我们常说『直心是道场』,所以『质直心』是菩提愿中的首要条件。经上有这样的譬喻,一枝长得直直的树枝,我们容易地把它从树丛中拖出来;若树枝是长得弯弯曲曲的,要拖出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生就了谄曲的性格,表面上是一套,内里又是另一套,他的菩提心恐怕很难发得起来。所以将来成佛,必然是不谄曲的众生,先达到成就。
第二,「所修行无诈」:诈,是虚伪,专做表面文章。不论是什么修行,或念佛,或持戒,或禅坐,都不只是形式,为了给别人看的,而要至诚恳切地,实实在在地去做。在心底有着深切的真诚爱好,不徒在表面形式上下功夫, [P30] 这就是深心的意思。
第三,大悲心:菩萨救度众生的种种痛苦;最根本解决众生痛苦的方法,即是金刚经上所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将众生苦痛的根源彻底解决,彻底地离苦得乐,所以说:「住众生涅槃,彼大悲如是」。也就是说,使众生安住于涅槃,度脱一切众生使其得到究竟解脱,这才是菩提心中大悲心的究极意义。但大家却不要误会了,以为发菩提心就是什么事不管,只要教人了生死就好,对众生其他方面的痛苦都可以不闻不问。我们必须知道,为众生解除一般的痛苦,都只是局部的、暂时的,所以悲心也就行得不彻底;菩萨的悲心,是要使众生安住于无余涅槃,这就是百分之百地使众生离苦。但是当环境因缘不具足,菩萨只能做八十分、七十分甚至只有三十分地使众生离苦,这也是好的而应该去做。因为菩萨的教化救度,必须视众生的根性而定,属于大乘根性者,则教之以大乘法;属于 [P31] 小乘根性者,则教之以小乘法;根性既不属大乘又不属小乘者,则以人天法门来救度他,因为这至少是要比眼睁睁地任他苦痛、堕落要来得好些。
结上所说,志意无谄伪,是直心;所修行无诈,是深心;住众生涅槃,是悲心。此三心具足,菩提愿才能成就。大乘起信论在最后谈到成就大乘信心,主要也就是成就这三心,而所修所行,仍不外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种种。菩萨在这些行中修学,若到达了信心成就,菩提心也就能够不再退转了。
佛有时说菩提心,偏重于观察众生色、受、想、行、识五蕴──皆不可得;或观如来藏心、胜义菩提心等智慧的悟入;有时是从慈悲着眼……。但事实上,发起真正菩提心,是不离上述的三个内容:发大志愿──正直心;修种种身心方面的功德资粮──深心;以及悲心,若能圆满成就这三个条件,就可说是真菩萨而非假菩萨了。
志意无谄伪所包含的意义,有浅有深:人说起话来直直爽爽,那是最浅的 [P32] 一层意义。不正直,邪曲的心,也包括了见解不正,也就是见解──认识思想离于正道而行于邪道。正道,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正念因缘,二、正念法性。正念因缘,也就是相信因果、善恶,相信有前生后世等,这才能够说在认识上、心地上是正直的。若不信有因果、有前生后世等,对修行自然也就不能相信,对于成圣、成佛更没有信心,这就是没有真正彻底的认识。因缘与法性,是不相离的。由于因缘果报在前后、自他上有相依待而存在的关系,所以正念因缘,能深入因缘无性而契入真如法性,了解缘起法性,一切平等。所以说:直心不谄曲,其意义是很深的。
在菩提心尚未发起之前,必须发自内心,恳切地修种种善行、功德,不厌其多。若能以为善若渴的精神,深怕不能及时行善而受到发自内心力量的驱策不得不这样做,这就是从深心发起。另一方面又要修习悲心,而了解到凡夫的感情,由于一向只把它缩小在私我的范围内,因此构成了一般的『爱见』,反而增长了许多烦恼。为了长养悲心,就必须把心量扩大而达到自他不二的境界 [P33] 。
菩提心与大悲心,如从高处说,自然可以说得更圆满、更好;但对于初学者,以这些浅近而人人可以学的方法教导,却非常切实。使我们的见解不会邪曲卑下;相信因果、善恶、诸法平等之理,则能使得心性平直,不谄不曲。长养我们的悲心,则对于其他众生的苦痛,能觉得和自己有切身关系;另一方面尽量多多行善,而行善并非单是钱财来布施,在行住坐卧之间,时时处处都可以行善的。若能如此学习,心愿会越来越恳切,终至成为自己内心中一个光明的理想,崇高的目标,而能将自己的心力集中,一心一意向这目标前进。
下面的偈颂,所讲的是六波罗蜜多。不过,这和前面所说过的清净波罗蜜多是不太一样的,而应该说它是世间波罗蜜多或是远波罗蜜多──在通往成佛之道上,远远地成为成佛的资粮。在没有开悟前所要修学的,即是这世间波罗蜜多。不要看轻这世间波罗蜜多,假使连世间的尚不能修,如何还能去修出世间的?浅的不肯好好做而专想做高深的,那就困难了![P34]
云何行于施, 施已心无热, 亦不悕望报, 回向于菩提?所施一切舍, 彼施已无悔, 趣向菩提道, 是不望果报。
布施,是佛弟子常常在行的;只要是捐一个钱,供一朵花,都可说是布施。布施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世间的布施,第二种是小乘的布施,第三种则是菩萨的布施。菩萨的布施,是为了将来成佛的功德、资粮的布施。
「云何行于施」,是问要如何来行布施呢?「施已心无热」,是说布施以后,心中要不感到热恼。布施,通常免不了有这种毛病──在布施后会心中发热。怎么是发热呢?譬如到某个寺庙去,大家都写点功德,于是碍于情面,也就写了。但写是写了,心中一直感到不舒服,这就是热──舍不得而引起懊恼。这样的钱虽然是布施了,但在大乘菩提道说,却没有用处。就世间法来说,虽有点福报,但这福报却不得安乐的受用。有些人,虽然有房产、有地产,钱财多的是,但他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苦苦恼恼地为财产苦恼了一辈子。他所以舍不得享受反而增加苦恼,是由于过去虽然布施了,但布施后心中热恼不 [P35] 安,因此就感受到这种果报。有些没有钱的人,比他要快乐得多,这样的富翁,真是不做也罢!
布施即使是出于内心的愿意,但多数是为了果报而布施。希望得到果报,又可以分成两种:一、为了现在的果报:譬如现在帮助一个人,就希望他将来也能帮助自己,这就叫做『悕望报』。望现生的报而行施,事实上却是靠不住的,因为等到你需要他帮忙时,他不见得就一定会帮你的忙。若以这样的心来行布施,做功德,往往只是自寻烦恼,因为众生的心性是复杂的,因缘也是复杂的,布施的果报,不一定在当前的。二、希望后世的果报──异熟报:做了功德,希望来生能够生到人间做个富翁,或者长命百岁;或者升到天上去,这都是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只要你修了布施,不必希望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有功德,将来生到人间天上,享受福报。但这种人天果报,不久就会享受完了,又失去了,到那时还是失望。怀着人天福乐的希望去做,不能成为成佛的因,也就不能向菩提了。所以,惟有布施而心中不热恼,「不希望」现前与后世的福 [P36] 「报」,进而能回「向菩提」,将功德成为成佛资粮,才是应该修行的布施。
回答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所施一切舍」。所施出去的,要一切都能舍;若记着我在布施,我在做功德,自然而然地就要望报。布施,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舍,若是舍心不能生起,布施后一定会感到苦恼。所以佛法说因缘,遇到了就应随喜布施,不要再生不舍心。能发起舍心布施,自然就不会感到热恼了。有时候,佛教也会说些方便话,劝人布施说:佛法就好比是个大银行,你把钱财放在那里是不会落空的,将来还可以如何地一本万利。这种话,完全就世间法来说,用以鼓励人布施。若在大乘法中,那就距离太远了。
大乘法中的菩萨布施,先就浅近一点的来说,我们应该先想到,这钱财那里是我的?就国家法律来说,这钱固然是我的,存折簿上写的也是我的名字,当然算是我的了;但事实上这不过是过手而已。当我生存在世间时,暂时由我保管,却不可能永远是我的。所以菩萨见到有善事可行则行,该花的就花。不把它看成自己的,这就是所施一切舍。本不是我的,拿出去了也就自然能舍。[P37] 这样的布施,才可说是与成佛、了生死有关。不过,这当然还没有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
「彼施已无悔」,若布施之后而感到后悔,就不合乎布施的条件了。把功德回向于菩提道,是不望果报的。而回向可以分成三种,凡是合乎这三种的,就是回「向菩提道」:第一种是所有功德与一切众生共。我做了一件事,若是有功德,则我愿意大家都有分,而不说这是我的。钱拿在手里布施出去了,这当然是有功德的,并非只是鼓励鼓励人而已。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并不表示自己的功德就没有了。或许学过算学的人会说:这就糟了,假使功德有一百分,分九十九分给别人,自己岂不只剩下一分?若是这么想,自然就会感到舍不得。但是成佛这件事,不是可以这样计算的,能存这样的心理,菩萨的功德也就更大,这正是『若与人己愈有』的道理。你若是想:我是为了自己才修功德,若这功德是为别人的,那么我还做它干什么?如此,足见你不懂得佛法;懂佛法的人,是愿意把自己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的。第二种是回向法界,此乃由于 [P38] 自己所具有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不一定在这里或是在那里,而法界平等,没有彼此之差别。第三种是以此功德做为成佛的资粮,此即是回向菩提。具足这三者,就可算是大乘的回向。如此,一举一动乃至极微小的功德,都可作为成佛的资粮。
总之,讲到布施的功德,主要的还是要有舍心。没有舍心,功德就只成了表面上的;能够一切舍,心中才可以无悔,也才会「不望果报」。就小乘法而言,布施而后能舍,是出离世间解脱生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何况大乘!
云何住于戒, 不生于戒慢, 救于毁禁者, 大乘无有上?戒是菩提心, 空无不起慢, 起于大悲心, 救诸毁禁者。
此处问要如何才能安住于戒中?持戒,最主要的是要使心及行为安「住于戒」中而不动,若犯了戒即是非住。又问:如何才能够不因为持戒而生起贡高我慢?一个人学佛,不论他是在家出家,都要持戒。当他受戒之后,自己能善持禁戒,见到别人持戒不清净,不持戒,甚或败坏戒行,他便会看不惯;越看 [P39] 别人不成样子,就越觉得自己好,这就是因戒而起的贡高我慢。所以持戒精严的人,有时候会显得高不可攀,好像别人要亲近他都不容易。此由于他自己觉得好,别人太差的缘故。但这种现象,就大乘佛法来讲,并不是件好事,所以这里就问,怎样才能持清净戒而「不生于戒慢」?不但不起,还要「救于毁禁者」,对于犯戒者还要救助他,帮助他忏悔,唤起他的忏悔心而走上忏悔之路。即使是犯了重戒不通忏悔者,也要引发他的惭愧心,教导他多修功德,力求补救,这才合乎「大乘」戒之精神。
后一颂是答复,告诉我们持戒的真义何在。一般人总以为持戒有多大的功德,将来可以如何如何好,完全是出于一套功利观念。做善事得善报,在因果上是必然的;但专在功利上打算,就不合出世的佛法。如有人以为吃素来生可以得长寿,所以为了得长寿而吃素,这不但不符合大乘精神,连小乘的境界都谈不上。所以持戒与布施一样,同样一件事情,由于用心之不同,境界与等级可以相差得许多。[P40]
出于慈悲心持戒,大小乘都一样。持戒,和儒家的恕道是相似的,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被人杀伤、打伤,因而想到一切众生莫不如此。即使是一个小虫受到伤害,它不会喊叫,但是它的痛苦,我们仍是可以看得出,想象得到的。我们不应该增加,反而要设法减少众生的痛苦,所以要制戒,禁止伤害他人,这便是出于慈悲心。若不以慈悲心,而只是为了持戒有多大的功德,有多少的好处;好处固然是有,但绝对不能以此为出发点,否则外教徒就可以批评我们,认为佛教所提倡的道德,只不过是功利观念而已。佛每每说犯戒的人没有慈悲心,如有慈悲心,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犯戒。大乘更进一步地讲到,菩提心才是真正大戒。大般若经说:持戒是不起声闻心,缘觉心,也即是不失菩提心;否则即是犯了大乘戒的根本。因为小乘人虽有慈悲心,但是其终极目的,仍是只为自己了生死、求解脱,这便是有背于大乘戒之精神。
大乘戒是以菩提心为主,「戒是菩提心」,有菩提心即有菩萨戒,所以经上说: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者,即名菩萨。受菩萨戒,并非呆板地只是戒本上所 [P41] 说的,这只是菩萨戒在实行中的条例。持菩萨戒,要本着菩提心,而从一切实际生活行动中去实践完成。例如受出家戒,必须是下定决心,发出离心及慈悲心,来接受团体的轨范。但在受戒时,戒师并没有将戒条逐一宣读给戒子听,只是举其中几条说明,然后让大家回去跟着师父慢慢学习。大乘戒也是一样,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再来学习其他条例,若没有菩提心,也就不成其为菩萨,还谈什么菩萨戒呢?所以我们应重视戒的根本──小乘是出离心,大乘是菩提心。修行人的功德,不是依戒的多少来分判高下的。有的人仅受持五戒,却因此种下出世善根,或大乘善根。有的人二百五十戒,条条都守得好,但是出世善根却并未成就。这是什么道理呢?虽说五戒是人天善法,但若能够以出世心及菩提心来受持,那就是解脱的善根,成佛的善根了。受持戒要注重根本,菩萨戒以具足菩提心为本,也就具足了出世的根本。
偈颂中问:如何能够不起戒慢?回答是:「空无不起慢」。空无也就是空无我,而不是有常有我。慢,都是由有我而来,越是把自己放在主体则慢越高 [P42] 。所以这句话说:发菩提心也就是要把我执减少,去掉了我执,则贡高我慢心也就自然不起了。事实上,贡高我慢不但对自己不好,于整个佛教也不是好现象。自己持戒而轻视别人,很可能生起争端,分成派别。菩萨是要救度众生的,若你自以为好而使众生都退怯不前,或站在对立地位,如何还能够教化众生呢?一个人慢心生起时,慈悲心就减少了;慈悲心必须包含着谦虚容忍的美德。有戒慢的人,虽然在这一生之中,把戒持得很好,但来世怕难免会孤独而没有人缘的。此由于自己太高,别人就不敢与他接近了。因此菩萨必须是「起于大悲心,救诸毁禁者」,一方面要生起智慧,不要由我执而产生戒慢;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众生须具有悲心。若见人犯戒,就不客气地把人呵斥一顿,有的人虽也可能就此忏悔,但多数总是容易引起反感。相反地,若能够以慈悲的真诚心,令其感到犯戒的过误,让他自觉不是,然后还能安慰勉励他,众生自然地就会接受其教化救度了。
云何忍众生, 骂詈及呵斥, 心终不起瞋, 倍增生欢喜?[P43] 我为众生医, 疗治众病患, 若闻恶言已, 不起于瞋恚。
此处说的是忍辱波罗蜜。当遇到恶人当面或背后骂辱自己时,要如何来忍?就像金刚经所说:佛过去生中当忍辱仙人时,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要谋取他的性命,他都还能够忍受。但一位凡夫,当受到殴打、辱骂、毁谤、冷言冷语地讽刺,尽管语言本身是一句空话,但是听到时心里还不免会难过,脾气暴躁的人甚而会气得跳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地来培养忍辱的精神呢?首先,我们可以从理上去思考:别人骂我们一句话,我们把这句话看作另一种语言,那么对于一句听不懂的话如何会生起瞋心?或者就将他那句话,拿来逐字分析,就发现各个字各有他不同的含义,并没有什么不好,那么把它合起来,为什么要气恼呢?例如,在我的家乡,称人为老太婆,是极不恭敬的,但是到了贵州,老太婆却又成为一种尊称,听者会感到非常高兴。这可见不同的习俗,对语言有不同的诠释。有的人听到谣言,即会说:谣言止于智者,时间久了自可证明,说我好我并不就是好,说我坏我也并非真正就坏。如此,能够多 [P44] 想一想,也就不会生起瞋恚,而终能达到心中无事的地步。
本经对菩萨开示另一种降伏瞋恚的方法:「我为众生医,疗治众病患,若闻恶言已,不起于瞋恚」。现在的情况,比起从前已经是好多了。从前医生为人治病,常会被病人骂,尤其是得了疯病的,更是大吵大闹。所以菩萨若能把众生当做重病的病人一般,也就不会因对他好而他不但不领情,反而骂你一顿而大感气恼了。此由于病人为病痛所缠,已是昏头昏脑,有些甚而神经失常,我们只有同情他,并且还要设法救助他。有了这样的观念,也就不会生起瞋恨心了。
儒家也教我们当有人对不起自己时,就应该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以后就加倍地对他好。若他还是依然故我,则可见他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人,理会他做什么?这些都是学大乘佛法者,对付呵斥侮辱自己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如此瞋心即可渐渐减少乃至不起。
云何彼行进, 云何修集行, 云何心无倦, 修于菩提行?[P45] 精进护众生, 护法常勤进, 善根悉充足, 彼心无疲倦。
佛法中所说的精进,与平常人的汲汲努力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向上向善的努力,要人离恶行善,希望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努力。有人将它解释为纯洁的努力。
「云何彼行进」,如何才能修行精进?「云何修集行」,如何才能修集善行?修集,即是修习之义。精进是推动我们不断去努力的力量;所以精进、修集行,都是努力于善的目标。「云何心无倦」,精进的反面即是懈怠,现出厌倦心,那是一种向后退的力量。通常的情况下,心愿为善的人多,为恶的人少。但为善时,每每生起厌倦心,倦心一起,便不想再做了。精进是要不厌不倦,才能修菩提心。如六波罗蜜多、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都要精进去修行,回向为成佛的资粮。
后一偈是回答前面所问,我们必须「精进护众生,护法常精进」,也就是要精进于爱护众生,精进于护法。由此可见菩萨之精进,不同于世间法与小乘 [P46] 法,是要爱护众生,以佛法去教化众生,并且利益、拔度众生,使得他们向善而德性提高。所以归依文里说:『从今日乃至命终,护生』。即是爱护众生之意,使众生人类增长利乐,减少痛苦。这并非只是说几句好话,或布施些东西,而主要是要令他向善向上,解脱生死,圆成菩提。
护法,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的名词,应该是『护持正法』之义,而并非护持某几位出家人的法。事实上,没有比好好地修学佛法、依教奉行,表现出佛教徒应有的精神及风度,是更好的护法了!不论出家人、在家人,都能好好地实行佛法,姑不论其所能做到的程度高下,社会上一般人对于佛法的观念就会变好,自然也就有利于佛法的存在,而使佛法得以发扬光大。但是,当遇到了特殊情况,有人要破坏三宝、毁灭佛法,佛弟子便要把它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努力护持正法于不堕。这若是没有精进力量,是不能成办的。
有时我们要爱护众生,众生却不接受好意,甚或好心不得好报,这往往是使得我们退心的因缘。有许多护法,往往因为见到众生的难度难化,便生起了 [P47] 还是先求自度的心,如此菩提心便渐次退没,终而退到小乘的境界中去。所以护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花出相当的时间、精神以及力量。因此佛法的精进,需从护众生、护正法做起。但这要如何才不会厌倦?答案是「善根悉充足,彼心无疲倦」。必须是善根充足了,这才不会有厌倦心。
许多人往往一下子起劲得很,一下子就将它放下,再也不闻不问了。当知一曝十寒,是没有用的。真正的精进,是将目标肯定后,就一直做去不退。能够郑重其事,自然也就是精进。那应该是龟兔赛跑之中,那只乌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毅力。所以说到精进,一方面不可太紧张,太紧张就不能持久。不要一下子想要立刻完成大理想,当身体荷负不了时,也不要勉强去做,否则容易偾事。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够懈怠。所以说善根悉充足,彼心无疲倦;不厌倦就是精进,佛在世时,诸弟子们见佛、听法、修行无厌,即是精进的表现。例如有些人初学静坐时,往往想一坐便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往往坐过几次,便不再感到兴趣。诵经也是一样,一下子诵得太多,几天后也就不想再诵了。所以 [P48] 不论是静坐、诵经,最好能自始至终保持兴味,否则一旦厌倦心生,也就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因此,菩萨对决定要精进努力之时,还是先要有一番了解才好。
云何修正念, 勇健胜进行。云何修禅定, 心无有驰散?无有驰想念, 慧无有谄伪。以方便行禅, 彼心无驰散。
初学禅定者,先要知道修禅定的种种方便。「云何修正念」,正念的念,是系念,要在一个境界上去念,并非随便地在心里想一下,这是修定的惟一方法。譬如我们念佛,必须是听人说或是见过佛像,于是此念在心中一直现起不忘;若是忘了,这念头失去了即是失念。所以修定的主要方便是修念;不修念即不能得定,因念而得一心不乱,即是禅定。
该如何来修正念,然后使得「心无有驰散」?禅定一词,在此可以说是属于一种通泛的用法。本来禅与定是各有其含义;必须修定达到了某种境界,得到了那种经验,才是得到了禅定。但不论禅或定,最主要的是要使得念不散乱 [P49] 。我们的念头就好像一只好活动的小狗,你用绳子将它拴在树上,它就会在那里不停地东跑西跑,直到跑不动了,就躺下来睡觉。众生的心念也是如此,除非是睡眠状态之中,否则要不东想西想是很难的。佛法有个方便,让人想,但不是乱想,只是系念一境。如此,心就不会东跑西跑了。
这部经里,佛没有告诉我们静坐时,身体、呼吸该如何注意,也没有说修念佛观或不净观,只告诉我们最根本的原则:「无有驰想念,慧无有谄伪」。无有驰想念是正念,慧无有谄伪是正知。一个人的念头往这里想想,那里想想,这便是驰想念,能够使心心念念,不东西驰散,即是修念。使心念不驰散的方便很多,甚至外道也有很多方法;所以就佛法而言,『定』是一种方便而并非是最高目标。我们常听到许多善友诉苦,认为他们念佛、静坐时妄念太多。事实上,众生莫不都是妄想分别,修行时自然也就难免妄念纷飞了。要将心念于一境,并非是说了即可做到的。首先,让心来照顾念,最初或许是念跑走了还不晓得,当发现时不必紧张,先让它回到老地方,再注意看住它。久之,慢 [P50] 慢地有了进步,它还没有跑远,就能把它抓回来;而后,当它正准备跑开时,就立刻可以将它止住;而终于能够将此念定下来。正念、正知,就好比是两个看门人,看守住我们的心识,使坏人不得其门而入。不散乱是正念;散乱了立刻警觉知道,是正知。能正念、正知,心就能安定。『慧无有谄伪』的慧,并非指通达真理的智慧,而是没有谄曲,没有虚伪,了知自己心念的智慧。
「以方便行禅,彼心无驰散」,佛法之中修各种功德,都有其方便。譬如修定,入定、住定、出定方便都各自不同,一个人若不晓得而冒然去行,容易发生问题。所以要以方便行禅,使心安定下来。安定后,出定也是要有方便。当然,初学静坐的,心不安定,就和普通人坐在椅子上一样,说站起来就站起来,不会发生问题;但若真的定下来后,起定就不可随便了。心无驰散,方可成就禅定;所以禅定最主要的是正知、正念再加上修定的方便。无此,想要把心静下来都做不到,更遑论其他。
云何得智慧, 云何见正直?云何作决定, 云何分别法?[P51] 修闻增智慧, 本习正直心, 决定行法施, 随义而修行。
六波罗蜜多的前五波罗蜜多,已经说了,最后说到智慧波罗蜜多。此处的「智慧」,即是般若,真般若必须由证悟而来。学佛而求开悟,要如何才能达到呢?必须要具备一些因缘、条件。「云何见正直」,如何才能使见解正直?得般若前,先要有正见。佛法中所说的见,是指很深刻的了解,所以是一种坚定、坚固的见解。佛法的『见』,常用于不好的地方,如邪见、身见、我见等,所以常劝人不要起见。但事实上,『见』不一定是坏的,正见就是好的见。佛在鹿野苑初转*轮时,说八正道,即首标正见。一个人若见解偏颇、颠倒、错误,就好像是眼睛模糊,路都看不清楚,东摸西摸地不知道会走到那里去。所以要得般若必须先得正见,没有正见,即使修行也会发生毛病的。
「云何作决定」,决定即抉择之义,也即是七觉支之中的择法觉支,一种去污留净的选择。「云何分别法」,该如何地于法生起分别?这句话或许令人听来颇不顺耳;我们常说不要妄想分别,如何还要作意去分别?但事实上,佛 [P52] 法是有分别的。阿育王时代,曾有一次大会,大众中起了小争执,阿育王去请问耆老,目犍连子帝须就告以:佛法是以分别说为中心的。证悟了的般若,我们称之为实相般若,这实相般若在佛法中又被称为无分别智,离去一切分别戏论。但无分别智是从何而来?真正的般若又必须是从观照般若而来。观照,即是观察、分别、抉择、寻求之义。这并非是完全没有标准的分别,而是要于一切法中观察、分别、抉择、寻求其究竟真理?所以无分别智必须得于分别智,此即是修慧与思慧之过程,而此二者却又是从闻慧(即文字般若)得到。如此,教与证悟,方能连成一贯。
般若由修而得,修由思得,思由闻得,由闻、思、修入三摩地,而得到现证三摩地,是真正的智慧。所以归根结底,智慧由多闻来,欲得智慧,就要多多听闻,看经、研究、听讲经、听开示,所以说:「修闻增(长)智慧」。但禅宗几乎不走这条路子,认为听闻经教,会障碍开悟,常引用楞严经中,阿难虽然多闻,但是遇到摩登伽女,仍不免受惑的故事。但事实上,这并非不应该 [P53] 多闻,而是闻的成分过多,修证的成分不足。若多闻是病,佛就不应该说法了。所以我们应该有所认识,真正的智慧,并非只是听一听即可的。不听闻而要想得到智慧,恐怕是没有那回事的。龙树菩萨说:井里有水,若我们拿根绳子吊了水桶放下去即可汲出水来;就好比我们现在必须假借水管马达,方可抽出地下水,否则即使干渴而死,地下有水,我们仍是吃不到,所以我们不能说只要有水就好,其他东西是无用的。千经万论,没有说过不需要经过听闻即可开悟的。我们现在的毛病,是听而不修。每部经都是教人修行。譬如阿弥陀经,即开示我们念佛法门。由于我们不照着去做,以致于听与修,变成了两回事。
西藏宗喀巴大师所创的黄教,有一个特色,即是以一切经论为教授,一切经中所教的,皆是修行方法,离此而想另外去找方法是错误的。其实古代禅师,每天用功,都还是要听开示的。和尚,不是执事的名称,而要在上堂或晚间用功时,为大家开示的。这不过从师长直接学习修行方法,而不从经论去博学而已。如一切不闻,大家如何能知道修行?方法不懂,自然也不会用功了。所 [P54] 以大原则的说,学佛法,不从听闻下手,是不可能的。如连阿弥陀佛都不晓得,他怎么会念佛?只有听闻,不去实行,就好比有病不肯吃药,才会被人诟病。
「本习正直心」,就是说『见』要正直。我们的思想,前生的熏习,(还有现在的社会思想)给我们很大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若一向歪曲不正,他的见解就很难正直。现在说一个比喻:由于我是中国人,说佛法时,便很容易地将佛法与中国的固有传统思想配合起来。日本人一向崇尚神道教,由于先已有了这种思想,所以谈到佛法,很自然地就会表露出神佛合一的见解。我们的前生,如一直都是修学外道,有人说佛法,我们或许就不想听,或者把自己原有的一套与它配合起来。这过去的见解与思想的影响,必须将它改正过来。但过去的错误,却往往又影响我们现在的见解。所以对『云何见正直』的问题,回答是「本习正直心」。若是过去所熏习的见解正直,现在即易得正确的见解。所以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许多外道来听佛说法,佛在度化他们时所感到 [P55] 困难的,是他们长远以来一直是学习外道,思想、要求、希望、见解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很难了解佛法。一个人见解很强,如本来信奉耶稣教,后来即使改信佛教,思想上往往不知不觉还会归到神教上去。所以说:要本习正直心。过去的,我们是来不及修改了。但我们现在的思想见解,却会影响到以后,所以我们现在要趁早建立起正见,而不要把佛教的思想搞得神佛不分,否则,不但现在对于佛法的见解不清楚,来生也仍是不清楚。
不正有两种:一是不信因果、善恶,邪知邪见;二是偏事废理,或偏理废事,久而久之则成了习惯。所以谈到正见,我们必须知道,前生可以影响今生,今生又可以影响来生。要注意使其正确,否则到头来连佛教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楚。
问到:云何作决定,回答是「决定行法施」。经过了正确了解佛法,大小乘的区分,做了抉择之后,而后行法施。此处即表示了,若自己还没有了解,还没有经过抉择而有正确的见解,不要把不正确的法传给别人。应该是自己肯 [P56] 定无疑,才可或多或少地随缘行法布施。
问:云何分别法,回答说:「随义而修行」,就是要分别法义而修行。对于佛说经教所有的意义,要经过分别,才能了解,其目的则是在于修行。所以佛法里,应该没有为研究而研究这回事。看经、听闻,是文字上的分别、了解。放到修行上,则是观行上的分别。修智慧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修世间慧,这并不能帮助我们降伏或退除烦恼;二是修出世间慧,可以帮助我们降伏烦恼,增长信心,得以解脱生死。但这也是有分别的,如修不净观、数习观或是念佛观,都是由分别观察开始而达到成就,这些都是假想观。而真正般若,则是观一切法空,无自性,不生不灭,由分别到无分别,终而得到般若。
所以分别并非是由于喜欢分别,其目的是以此做为修行的蓝本。就好比在地图上先把路看好了,才能够一站一站地走下去,否则一跑出大门,便会不知去向。所以要随义而修行,随分别义而后修行。
以上是将六波罗蜜多简单地说过。而智波罗蜜多之中的修闻增智慧的闻, [P57] 本经以另一偈颂来说。
云何彼求闻, 云何得多闻, 云何闻而说, 大人云何去?彼恭敬故听, 习近多闻者, 说不为财利, 大人如是去。
我们一方面要听闻佛法,一方面还要说给人听。第四句的「大人云何去」,大人,指的是菩萨,去,即是行,问菩萨该如何来做这件事?
「云何彼求闻」?要如何去求听闻呢?「彼恭敬故听」,要以恭敬心来听。又问「云何得多闻」?如何才可以成就多闻呢?「习近多闻者」,必须要亲近多闻之人。亲近多闻之人,必要以恭敬信仰之心,没有具备这两个条件,便不易达到多闻。多闻之人,最好他本身是有修持的,对于他所传授的法门有实际经验的;若没有修持经验,至少对于理论方面,必须要有明确的了解,亲近他,才可以得到利益。若是所亲近的人,本身对于佛法,没有多大的了解,那么任由他说些给自己听,岂能成就正见多闻呢?
佛法无量无边,有些只提倡某一个法门,这究竟是好或不好呢?好处,是 [P58] 他可以做得严格,做得精,但缺点却是容易因此而产生偏差,对于其他法门不晓得,或反生障碍了。所以一个多闻者,并非是指他博学到如何程度,至少他应该是对佛法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佛经之中,有很多是说到修行的方法,由于经中的说法,具有适应性,容易增长人的信仰,而义理却含蓄而并不清晰。所以一部经,若分别由三位法师来讲,其内容可能相差得很远。故西藏人认为,佛经好像是和了水的面粉,可以一下子把它拉成长形,也可把它压成圆形。同样一部金刚经,研究唯识者,可从那里讲到遍计执与依他起;学天台者,又可将它与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相呼应,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所以同样的经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比方说到空、智慧,先不去谈论它的道理,而要看事实。若是真能解空、修行于空,并且积极地修善行,那是好的;如当他解空、修空以后,渐渐地对于一切善事都马虎了,那其中必然有问题,他的见解一定是有错误的。越努力修习,为法为人,修集善行能更为积极,这才显出他的空慧是正确的。若只会讲得 [P59] 高妙,到后来变得是非善恶也都混淆不清的话,他在见解上决定是有了问题。
谈到经论,经的意义含蓄,往往可以作多种解释;而论的意义,却是一定的,很明确的。所以一部经,不能但就唯识或空宗的立场来说明,各宗都可以自宗的论义去说明它。一位多闻者,他是否能说得恰当,是另一个问题,但是由于他有明确的见解,我们亲近他,也就比较不致于模糊不明。但是,不论我们是亲近善知识,或是以研读经论为主,必须出以恭敬心,有恭敬心则容易引生信心,如此方可接受佛法。若没有了恭敬心,则尽管去听闻,总是不容易信受奉行。这好比一块坚硬的石头,想在上面雕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若出以恭敬心、信心,则不论是善知识的开示,或是诸大菩萨在论典之中所说,都能够谦虚地接受。所以说:彼恭敬故听。
佛在世时,佛弟子只要从佛那里听闻即可,但是佛涅槃之后,便无法从佛听闻了。龙树菩萨说到,众生可以从三个地方听闻佛法:一、从佛听闻;二、从佛弟子听闻;三、由经论之中得见,就和听佛说法相似。所以阅读经论,等 [P60] 于听法,也要出以恭敬心。许多佛书封面上,都录有印光大师的警语:『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这就是劝人恭敬的警语。
有恭敬心,才能够全神贯注,所见闻得来的话语,才能在心底产生作用。近代因为书本得来容易,所以斜躺着看的也有,卧着看的也有。不以恭敬心看经,则内心中就像是有坚固的东西在那里,不能深入,不容易引生佛法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对佛法听闻得多了,也多少能够了解它,但是在他内心中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作用,佛法也就感化不了他,与他无关,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假使一个人是有信心、恭敬心的,那就是几句话,也可直接深入到他的心底,使得他的思想与生活产生变化。所以亲近多闻者,其中也包括了诸大菩萨在论典之中所开示的,为我们指出了修行、了解佛法之道路。
云何闻而说,大人云何去?答以:「说不为财利,大人如是去」。我们对 [P61] 于义理之了解,听与阅读的帮助固然很大,但是讲说的帮助则更大。所以闻、思、修慧,在古代叫做『十法行』。除了自己听闻、读诵、修持之外,还包括了『为他说』,这不但是利益他人,也是增长闻慧的,以世俗的话来说,即是教学相长。一方面是行布施,一方面也是为自己增长知见。但说法是不能够以求财利为目的。在大乘显教中,显然是没有以财利为前提的。密宗常有弟子来求法,师长先要求供养,没有供养,就不肯传法这回事。我想,这并非是师长贪财,目的是要弟子修布施,尊重佛法吧!我们也常遇到,说法之后,弟子供养法师的事。但是一位说法者,却绝不可为供养才说法。从前大陆上,在讲经期间,常常有设禄位等办法,这就是中国佛法衰败的一面。供养,应该是信徒自身发心修功德,而切不可将说法与布施二者,混为一谈。
释迦佛的时代,出家人外出托钵化食,有时会遇到在家人不肯供养,于是出家人便说微妙的佛法给他听,在家人往往便因此而发心供养。在这种情形下,出家人是拒绝接受的。要布施,等以后再来。因为,不是为了吃而说法,说 [P62] 法是出家人的分内之事。因此听法的人,也不要存有听闻佛法便要供养的心理,这应该视自己的情况而定,有能力则供养,能力不足心生随喜也就可以了。无论那一种宗教,若是以赚钱为目的,即使一时兴旺,也必然衰败无疑,甚而进到毁灭的地步。
这样,学般若波罗蜜多的,必须以恭敬心多闻,多闻后要肯为人说,「不」计功「利」。依佛法的因果说:我为人说法,令人增长智慧,那么我自然也可得到增长智慧的果报,或在今生,或在来生。「大人如是去」,就是说:菩萨──大人是如此学,一天天这样行去,终有一天能得到大智慧。
云何彼行慈, 云何行大悲, 喜舍悉成就, 云何住梵道?慈心悉平等, 大悲无疲倦, 随喜名为喜, 是能至梵道。
说了六波罗蜜多,接着说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叫四梵住;这是共世间法。修了四无量心,可以上升梵天,故称「梵道」。
梵,本为清净之意。四禅天都可称为梵天,因为那里已经离去了五欲及男 [P63] 女的色欲,以世间心修四无量心可以达到四禅天。四无量心是定法,定有四禅、八定;初、二、三、四禅,加上四无色定,是为八定。也有以八定加上四无量心,合称为十二甘露(涅槃解脱)门,修此可以引发真正的智慧而得涅槃解脱。
经论都谈到了四无量心的修法,但不外是以「定」为基础;有一心不乱的定,然后才能成就这四无量心。修无量心,是由原来的小范围,如父母、子女、兄弟,扩大到遍世间的慈悲心,所以叫做无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成后,自然无瞋无恨。所以梵天──自称创造世间,为人类之父的宗教,说神是爱,是有相当意义的。
后一颂解释四无量心。慈,是与乐之意,没有快乐的众生要给予他快乐;希望别人得到安乐的心理,即是慈心。「慈心悉平等」,平等即是舍心。因为众生有好有坏,他们对人的态度,也各有不同,但自己却要以平等心,也即以舍心来对待他们。此处的舍,与布施之舍是不同的。佛法中,舍有二义:一为 [P64] 施舍之舍,二为平等之舍。所以修定之中的舍,是平等之舍。
「大悲」乃拔苦之义。见众生痛苦,以同情心设法拔除他的痛苦,而没有「疲倦」之感。「随喜名为喜」,见到别人有好事,则心中为他欢喜。众生的心,大多习惯于对人的障碍、嫉妒;即使与自己毫不相干,见别人得到好处,心中还是会不高兴。有的,还要设法去障碍别人的好事,这种习气太强了,所以不容易生起随喜心。随喜,应该是不论就世间或出世间法,见人得到了好处,都要为他欢喜。我们随喜,当然是好事方可随喜,若见人为恶,便不可随喜了。
因此,四无量心虽然分成四类,但其中仍有它们的共通之处;即是出于对人的同情,能够将自己内心的障碍、嫉妒、瞋恨之心,都慢慢地消除、去掉。慈、悲、喜、舍,与世间法的仁、爱,也是大致相近的。希望别人得到快乐,这是慈;别人痛苦,希望能为他减除,是悲。当然,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这是另一回事,但必须要先有这样的存心才好。别人得到了好处则为他欢喜,这 [P65] 是喜;以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是舍。一个人若不能以平等心对待人,往往就会产生偏见,对事情不是看得太好,就是太坏,这都是不恰当的。
小乘法认为这四无量心都是世俗法,所以慈、悲、喜、舍,是不能与真理或证悟相应的;但大乘法却不然了。阿含经上说到三解脱门,是空、无相、无愿解脱;但也有经中加无量心解脱,而成了四解脱门。无量心是能与解脱相应的,有四无量心,则他的私我心越小,慈悲心也就越大,到后来便能达到无自无他,一切平等与真理相应的境界。
大乘法要修苦行难行,但在菩萨了知一切法皆空不可得中,却要生起慈悲心,把一切众生看成是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子如女……,与自己亲属一般,才能在其中生起慈、悲、喜、舍之心而不觉其苦。这才不致于一方面利益众生,一方面却不断地叫苦。如以利益众生为苦,那是要失坏菩提心的。所以菩萨难行能行,而绝不看成是难的;能以智慧照见一切法空,而发起无缘大悲。见众生在空法中,迷妄、颠倒,因此而感受种种苦难。因此菩萨的悲心,是与 [P66] 空相应的,将一切众生看成与自己是最密切、息息相关的人物,便能够奉行四无量心了。
若不能以『空』来通达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便很难修行;即使修成了,也只是世间的仁心普洽,爱人如己而已,是不能得解脱的。所以菩萨要悲智均衡,所行要与般若相应。这才是大乘的慈、悲、喜、舍,超乎世间法之上。同样的,如没有慈、悲、喜、舍心,也除掉了菩萨的大行大愿,而单只留下一个「空」的体悟,那就根本不是大乘佛法,只能算是小乘而已。讲大乘空的,把空性看成是最高境界,但事实上,空若不能与慈、悲、喜、舍相应的话,空是与小乘法一样的。因此,大乘经典除了强调不可忘失菩提心与行六波罗蜜多之外,还重视四无量心的修学。
云何得见佛, 见已生信心?云何彼闻法, 云何除断疑?修行念于佛, 得见世导师。信心得具足, 闻法已无疑。
见佛、闻法,是学大乘法之中最重要者;因为如能见佛闻法,便能够日日 [P67] 进步。所以不论修行何种法门,都希望能见佛闻法,生生世世就不会再退堕了。但是要如何方能够「见佛」呢?「修行念于佛,得见世导师」。这是说,要见佛就要念佛。如念南无阿弥陀佛即能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念药师佛,便可往生东方净土,见药师佛。念弥勒佛,即是往生兜率,求见弥勒佛。想要见佛,一定要念佛,这是没有问题的。在中国,一向所沿用的是称名念佛的方法。但念佛的重点,是要将佛号放在心底,使其不断地现起。由于众生的心念,太容易驰散,所以就用口里称名,耳听的方法,这和密宗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原理是一样的。以口称名念佛,是可以的;由于初学者心念容易散乱,所以教他拿数珠念佛,这也是一种方便。
念佛如何可以见佛?如阿弥陀佛凭他的大愿,可以来接引众生。从一般来说,众生虽然烦恼多,恶业多,但过去生中曾与佛菩萨结过缘的也很多。现在专心念佛,不但是在心识之中,不断熏习了善念;过去生中的善根,也可由此熏发而显现,所以念佛必可见佛,要见佛必须念佛。导师即是佛,由于佛是人 [P68] 天──世间的导师,能够引导众生,走上菩提正路,达到成佛的境界。
「信心得具足,闻法已无疑」:能见佛,自然就能从佛闻法。闻法时,若是信心具足便可以没有疑惑。一位善疑的人,怕连芝麻般的小事,都不能肯定。若是存有不信的心则问题更大。人与人之间是讲感情的,若某人向来对自己感情好,那么他说什么话,都容易接受;若对一个人没有信心,带有成见,则同样的话,无论他说得再好,都很难接受。
佛法所说的信,不只是一股狂热的信仰,或者是盲目的信仰。若对佛法一点了解都没有,如何能生起正信?所以要有谦虚的精神,有同情与好感,如此方能分析、了解、认识佛法的真正好处,而虔诚的接受。
所以听闻佛法,必须出以信心,能够谦虚地承认自己有许多不对的,有许多不知道的事,这才能够容受别人的见解而后接受它。想生生世世见佛,必须以信心念佛,若能不离于佛,则自然能听佛说法了。以信心听法,则能生长出菩提心,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P69]
云何福庄严, 云何智庄严, 若定及与慧, 彼云何庄严。庄严福无厌, 学问庄严智, 心寂名为定, 知法名为智。
前面说了助菩提法的下手处、浅近处,以及如何念佛见佛,现在讲福德与智慧的问题。
此处偈中先问了福德与智慧,复问定与智慧,这都是学大乘者所应具足之内容。菩萨修行最主要者有二:一、福德庄严,二、智慧庄严。庄严二字有多种意思,我们将佛殿装饰得华丽堂皇,这是庄严;在印度,出战时身披盔甲战袍,也叫庄严;而另一层意思,有『资粮』之义,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准备沿途所需之物品也是庄严。所以福慧庄严,亦可名为福慧资粮,以此做为修行之内容。
有些人是有福无智,福报相当的大,尤其在天界,福报更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有的人福报大,世间学问也相当好,但是佛法上称之为世俗智慧,因为世间智是有尽的,不论有多少,到头来终会化成乌有。小乘人则 [P70] 专重智慧,心心念念于开悟、了生死、得解脱。阿罗汉之中,也有福报相当大的,但是他们并不修福报。所以小乘的修行,重视戒、定、慧,却没有布施这一项,因此,有证了阿罗汉果者,也是不免生活艰苦,或是生了病连药也得不到的。我常听人说,只要好好修行,自然有人供养,但事实上并不如此,生死已了的阿罗汉,也有得不到饭吃的时候,这便是福报不够的缘故。
大乘的特质,是重视福慧双修,所以菩萨相都是庄严圆满,没有贫苦的样子。成佛之后,不但有法身,而且有圆满报身,这是由无边功德所庄严的。所以大乘佛法最主要的内容,一为修福,一为修慧。
尚未深入了解大乘佛法的人,多半由修福开始;而佛法学久了,则往往又偏重于修慧。其实大乘法应该是二者双修,否则便不具足菩萨的气魄与风度。故问:「云何福庄严,云何智庄严」?答复以:「庄严福无厌,学问庄严智」。厌,是满足之义。譬如一个人能将事业越做越大,或是钱越赚越多,但若一旦有了自满的心理,则不是沦于懈怠,便是追求享受,走上了退步的路。菩萨 [P71] 在大乘法的修学福德过程中,若感到自满,则不能够有所进步,不进则退,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修福报不应该有满足的观念,应该想到现生的所以好── 身相圆满,健康、富足、权位、眷属美满等,是由于前生修福而来。因此在有福报的时候,不论是有地位或是金钱,都应该为自己积福,不要任意浪费;防止将福报用到不相干之处,则自然不会走下坡路了。应该想到,既然目前有这样的福报,是来自前生所修,那今生更应该好好广修福德,而应该有不满现实,要求增进的观念。不仅自己要广修布施等,见到别人布施,也应该随喜;若能今生培养福报,来生必然有更好的环境及因缘。譬如现生多帮助人,多接引人,多布施于人等,都可以增长自己的福报;种下善因,来生自然可得善报。所以一个人有了福报,却不可因福报而走错了路,固然这福报是属于他自己的。我们不能说福报不好,而应该说不可将福报错用。福报能好好利用,则是越用越好。这是大小乘的不同之处:小乘人有时觉得有钱的烦恼多,于是便将钱倒入海中,免得麻烦。依大乘说,我们应藉此钱财做更多的善事。所以大乘佛 [P72] 法对于福报,不但是无有厌足,并且还要设法增进福报;高深的尚且要与般若相应,因此福报是越多越好,广大到成就圆满的报身。
我们的智慧从何而来呢?前面已说过,般若由多闻──学问而得。有些信行人学佛,不一定要广学多闻,平常只是听师父讲些开示,就照着去行。不多研经论,由于他信心具足,精进修习,也能开悟得智慧的。另一种法行人,将佛法说给他听,他还要更深入地去研究、思考,这便是由学问入手。既然二者同样可以开悟,其中究竟有何不同?如有人要到某个地方去,他坐上车子,由别人将他送到目的地,因此尽管他到达了,但是他对于沿路的风光却是不甚熟悉,因此他引导别人的能力也就差了。这如信行人,佛法中称之为钝根。另一类人,在他起程往某地之前,先要将沿途的地理环境,风俗人情等打听得相当熟悉了,才起程前行。因此,他不但能够自己到达目的地,也能接引教导许多人,使大家都到达目的地。这便如法行人,佛法中称之为利根。原则上,菩萨 [P73] 是法行人,不是急求解脱,而愿长劫修行,所以说学问庄严智。从前大乘佛法盛行的时代,如玄奘大师到印度时的那烂陀寺,以及他回国后,国内的几所大寺里,每天都是讲经说法,无分大小乘,或说修行轨则,或说戒律等,佛法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就福报与智慧二者,简单说来,求福报应该是没有满足的时候,而对于现有的福报,不可浪费,并且要设法多多培养。一个有福报的人,不但生活不成问题,并且无论他走到那里,都与众生有缘,别人都愿意帮助他。如此,不论他自己修行或是度化他人,都是一件容易的事。反之,一位没有福报的人,除了必须为生活苦恼外,走到那里,都与众生无缘,并且也遇不到善知识,不但无法度众生,甚至想自己修行都不容易,开悟则是更困难的事,所以大乘法是尊重福德的。
接着又问:「若定及与慧,彼云何庄严」?则答以「心寂名为定,知法名为智」。不论小乘的定、慧,或是大乘的禅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真正修行求开悟者,皆是不离于此二者。定与慧,是有严格定义的,应将此二者的定 [P74] 义略予解说,由于平常人容易将定误解为慧。前面我们说到禅,要有正知正念,一心不乱。定,是将心安定下来而并非蒙昧;那是一种非常安静的心境,在安静中的心境,是非常明白的。平常众生的心,清楚明白了,会陷于散乱掉举了;一旦安定下来,便会昏沉睡眠。这都不是定,定是一种修行,训练自己,将心安置,寂然不动而却又明了。
有些人稍微得到一点定的境界,心境朗然清澈,他便以为这就是慧了。不知道任何一种定,内心应该都是明明白白的。有些通俗的说法,认为心静便是定;明白便是慧,这是不大正确的。定、慧是由修习止、观而来,所以我们应该说修止或修观;止成就得定,观成就得慧。以修止达到定,是心无二用,将心制于一境,如此方可得到寂然不动。所以说心寂名为定;这里的寂,并非涅槃寂灭,而是非常地安静明朗。
智与慧皆须由知法而来。所谓知法,就小乘而言,是知苦、集、灭、道,或者是知十二因缘。大乘法则是当知一切法空性。所以定、慧之定义不同,实 [P75] 际上是由于其修行方法之不同而来,不是因境而不同。现在举个例子说明:刚才我们说到的四谛,其中的灭谛,是慧所悟入的。但我们将心止于灭谛,或是将心止于一切法空性,从心安定不动的意义上说,这仍是定。所以弥勒菩萨说,定与慧,或是有分别影像,或是无分别影像。有分别影像即是有对象的,有分别;如将心念专系于观想佛像,这是有分别影像,得定是定,观察是(假想)慧。无分别影像,即一切法空性,离于一切名相,因此而将其心安定是定,因观而悟入是慧。知有分别、无分别,由观法性而证知,便是胜义慧。所以,一个人本有的知与从观照而得的知,其作用是不同的。
初学者便是由此下手,久而久之,方能够止观双运,定慧均等。由于止观方法之不同,所以『知法名为智』的境界,自然与定也大不相同了。
云何彼行处, 居住止何相, 彼行处云何, 彼云何修行?彼行法空处, 舍是彼岸句, 彼行住四禅, 修行脱众生。
此处问了四个问题,接着便是这四个问题的回答。第一句的「云何彼行处 [P76] 」,与第三句的「彼行处云何」看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事实上却是不大相同的。前一个『行处』,指所行之处,问行在什么处;后一个『行处』是指修行所安住,所以二者并不相同。
行菩萨法,应该行于何处?「彼行法空处」,即一切法空,是菩萨之行处。我们的心,行于某一境界,即是心行。法空,是一切法无自性空,而这须由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而得知。所以金刚经上所说到的种种不可得,一切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如幻生灭,所以生无来处,灭无去处。要说没有,却是现成地,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但是认真地追究起来,却又一点实体也不可得。就一个学大乘法的人而言,证悟法空是最高的境界。但在证悟以前,要深刻的了解空性。不但要了解,并且要在心里起观想,在心中推求一切法的实性不可得,现起一切法空性的境义。这就是说,在证悟之前,必要先能够了解空理;由信解空理,而后修观胜解空理,最后乃能证悟。若执持世间之见解,执诸法以为实有,便不能通达大乘法之真义,因为大乘法的根本,是一切法本不生。这譬如 [P77] 众生有眼病,所见到的种种事物都是颠倒、歪曲而不正确的。为了能够正确地修学,便必须先将自己的毛病一点一点地除去,然后才能见到一切法的本相。
所以,一切法空,必须由证悟方能得到。未证悟的,只是口说,而并不实际知道。因此,要经闻、思、修慧的历程:闻慧是由听闻而后了解佛法,思慧是思惟,修慧则必与定相应。由修观而后深入,才能进入法空性的证悟。所以修学大乘,应该是无时无刻不在修学之中,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从修而证,无时不行在法空的境界之中。
证悟,不是廉价的,突然得到的。在证悟之前,在思慧、修慧阶段,就先有些类似的经验。这虽然不是真正地证悟到法空性,但是也有一种相似的境界。有了这种空性的胜解,不论是布施、持戒或是做其他种种事情,内心总会不离于那种胜解空法之中;菩萨的修行,即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越来越向上而深刻。彼行法空处,便是这样的情形。我们看了般若经,便能了解这个问题;那是任何情况、事物,都不离一切皆空的心行。[P78]
接着问到「居住止何相」?是问居住处;回答是「舍是彼岸句」。梵文中的『句』字,与轨迹的迹字,意思相近,所以可把它当做『轨则』来解释。彼岸,即是指六波罗蜜多。所以此地之彼岸句,即以六波罗蜜多为其修行之轨则,亦是以此为居住处。此经在这里有个舍字,但另一译本上则无此字。就全体看来,此处的舍字,是不必要的。
问「彼行处云何」?答以「彼行住四禅」,即是时常安住于四禅之中。我们必须知道,初、二、三、四禅中,最主要的是第四禅,许多殊胜的功德,都在这第四禅发现的。我们切不可将此处的禅,与禅宗的禅混为一谈。四禅的禅,本为静虑之义,其中是定慧兼有的;但此处的慧,是欣上厌下的观慧,不是通向法空之慧。在这四禅中,定与智是互相均等的,所以也就容易启发真正的智慧,了脱生死。
修行四禅之定,在尚未到达初禅而即将到达时,必须先经历一个境界,这便是未到地定。这时已经是得定了,就定法来说,已经是靠近初禅的边缘了。[P79] 这好比是我们从乡下到城里去,起先,路途上是一片荒凉的景色。然后,慢慢地开始热闹起来,渐渐有了店铺,于是我们便知道是靠近了城市,但仍未真正的到达。得到了未到地定后,再向上一步,便到达了初禅。不过,四禅的修行,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得到定后,必须要能够舍掉,若一直耽着于禅悦之中,便不容易进步,有的甚至还会退失。所以得定后,必须作这样的观察,知道这定中仍有许多缺陷,仍然是不彻底的,应该设法求更进一步。有了如此的认识,才能够舍初禅而进入二禅,而后三禅、四禅。现在的世界,真正修行得定的人似乎不多;这不是说修行的人少,有些人的修行经验也是相当不错的。但要得到四禅的境界,却又并不容易。因为四禅之修行,必须要受持戒法,也就是必须离欲。即使想得到初禅,也必须要『离欲、恶不善法』,对于世间的五欲之乐不可贪求,种种吃、喝、衣着或其他享乐,也必须要舍弃,名利更是不可贪恋。否则心在欲念上转,无法到达初禅的境界。第二,不但要能够离欲,还要远离恶不善法,远离欲界的贪、瞋、痴的烦恼。因为人的内心,若生起 [P80] 粗重的或相续的烦恼,混乱、冲动,便不可能安静下来。所以真正修习定法的,除了对五欲乐不要去贪求外,内心还必须要保持相当的宁静、平淡,不随便就冲动、紧张。如此修去,方可能得到成就。四禅之修行,是共世间的。一般世间的人,都是注重贪求,向外追求,总觉得外面的东西才是好的。但是修禅定的人,则会感到外面的东西并没有什么意思,好的全在他自心之中。有了这样的信念,于是他对于外面的一切,能生出厌离之心。能将心向内安住,一切功德便由静中显发出来。经过初、二禅而到达三禅,其轻安与快乐,世间没有任何一种快乐可以与之相比拟。假使我们对定没有这些观念,不舍向外的驰求五欲,想要如何安定,得到如何的境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关于四禅之修行,其中内容很多,大致可分成下列几点:真正得到了初禅,还是有寻伺分别的,但它已得到离开了欲界五欲之乐的一种喜乐。二禅的寻伺分别已无,是一种更安静的状态,离去了世间的分别,而得更安宁的喜乐。到三禅,连使情绪稍有激动的喜乐感受都没有了,身心完全是一种平静的安乐 [P81] ,拿喜乐来说,这是世间最殊胜的乐。到了四禅,连这些最宁静的乐都已完全没有,而是一种最为平衡的内心状态。这几点是我们学佛者所不可不知的。尤其是年轻健康的同道们,内心的信心很强,若能够了解禅定的内容,便可以觉悟到世间喜乐之不值得贪求,而修习禅定的话,不但容易得到定的经验,更能从禅定的内心喜乐,与相信真正彻悟的正觉的微妙法乐。
菩萨修习禅定有多种目的,有些是藉禅定来启发智慧,此由于真实的智慧,要从禅定中引发的。另一目的是藉此来引发神通。小乘的阿罗汉,并非都是有神通的;从阿含经里,我们便可得知,许多阿罗汉都是并没有神通的。有些人误解为:只要修行开悟就可以得到神通,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有的虽然定力浅,但智慧却很深,因此虽没有神通,却能将烦恼断尽,了脱生死,名为慧解脱阿罗汉。由于他定力较浅,不能从根本禅引发神通。得神通,一定要修得四根本禅方可。
所以得神通,于菩萨而言是重要的。譬如菩萨若有他心通,便能立即了解 [P82] 他人的烦恼,为人点破,很快地就能令人起信;或者是他人有什么病痛,能够立即为人解决。菩萨有了神通,弘法的力量就大多了!能适应众生的根机为他们说法,这便是禅定的妙用。一般观念中的『以定发慧』,是以为修禅定便能产生智慧;但事实上,应该是以禅定做基础,然后在定中修智慧,这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至于有禅定便有神通的观念,也是不正确的。在印度,也是先要有根本定,然后依一些特殊的方法去修,才能引发神通。比如天眼通,即是要先得定,然后借着特殊的方便,或是观太阳,或是观光明等,而后方能成就。
下面接着说到「修行脱众生」,是回答所问「彼云何修行」的。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修行是为了自己了生死,但若只是为了自己了生死,那是小乘人的修行。菩萨的修行,是为了度脱众生,为了众生而不得不修。因为若菩萨自己没有禅定、智慧、神通等方便,他没有度众生的力量;怕就还要别人来救度他,如何还能度众生呢?因此越是悲心深重的菩萨,就要越加努力地修福、修慧、修定,求成佛道,广度众生。所以菩萨是为众生而学,为度脱众生而修行, [P83] 这才是大乘的宗旨。
云何是魔业, 佛正业云何, 造作何等业, 得于菩提护?下乘是魔业, 大乘为胜道, 舍离一切恶, 得于菩提护。
这两个颂,先问「魔业」与佛的「正业」之差别,也就是想先认清魔与佛之分。接着问「造作」什么业,才能得到「菩提护」。护的本义,是保护;在佛法中,护就是『律仪』的意思。在此可说一个譬喻:若一个地方,时常受到匪类骚扰,为了防止骚扰起见,就修筑了一座城墙或碉堡,匪类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侵入了,这个地方也就可保持某种程度的安宁。同样地,我们受戒,不论是在家的五戒、十戒,或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戒,在受戒时能得到戒的律仪,也就是戒体。得戒,是在受戒时,从内心产生一种特殊的力量,在遇到犯戒因缘时,便可与之对抗。有的在染念初起时,便觉察得到;甚至在险恶的环境中,还能有相当大的力量来抗拒罪恶,保持戒行。这种力量,就称它为『律仪』,也就是『护』。现在问的是菩提(护)戒,也就是大乘戒。[P84]
答初二问说:「下乘是魔业,大乘为胜道」。魔,是恶者的意思,教导、引诱,使你向后退一步,这便是魔。引诱我们堕落的,固然是魔;但另一种魔,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处处为我们的利益着想。譬如当你想发心为社会好好地做事,为大众服务,这时他便对你说(别人说或自己想):为社会还是慢慢来吧!先把自己的家弄好再说,古人不是要我们光宗耀祖吗?如此便是只为自己,不为别人。又比如说,有些人努力积德修福,为的是希求一个好的来生,于是又有人对他说:对于来生我们晓得些什么呢?还不如赶紧把握现生,好好地享受一番再说!把重点放在现生乐的追求上,这便是魔。就一个修行大乘法的人来说,当这个人欲发菩提心时,魔便显现了佛相、菩萨相、出家相、长者相或是父母相(或是自己心里想),也有在梦中告诉他:成佛太不容易了!要三大阿僧祇劫,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你还不如赶紧把握住此生,好好为自己打算,能够了生死就算是很好了,这便是魔。在『般若经』上,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记载:魔或者是现出声闻相,对修行大乘者说:你想成佛,有许多人还不是与 [P85] 你一样,先是发了大乘心,修了许多时间,到后来终于还是退证声闻圣果,现在也生死已了。总之,魔就是当你想发大乘心时,劝你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的。所以这里说:下乘为魔业。下乘,即是声闻、缘觉(及人天乘),对于学大乘法而言,都可说是魔业。所以『魔』这个字,不一定是很坏的,凡是使人退步、不思上进的,便可称它为魔,不论它表面上看来是好是坏。因此,此处的魔,与平常的死魔、烦恼魔……等等是不相同的。「大乘为胜道」,大乘是成佛的殊胜法门,是根本而最究竟的。
如何才能够得到菩提护?也即是如何才能够安住于大乘戒中而无所违犯?这便要发心「舍离一切恶」,舍离一切的恶不善法,如此便能使菩提之律仪得到清净。菩萨戒,向来是以远离一切恶,造一切善与饶益众生等为其内容。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才是善业;应该利益众生、修习善法,如没有去做,广义来说,这便是恶不善法了。
云何近善友, 恶友何等相, 云何平等去, 舍离于邪见?[P86] 若赞菩提道, 善亲近彼人, 菩提心善净, 舍离恶知识。知诸业行已, 修行正直见, 舍离邪相应, 此不失正见。
此处提出了善知识与恶知识的问题。偈颂里的「友」,作「伴侣」解,包括了师长与道友在内。在学佛的过程中,应该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但何者为善知识、何者为恶知识,这两者之间该如何区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我们知道了这是个坏人,与他交往于我们自己有损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去结交这种朋友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初开始交友时,并不知道这位朋友到底是好是坏,往往以为这是善友,谁知道事实上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