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smart phone, mtk, smart watch, Keyboard, BATTERY View all
Picture of 南山律在家备览讲记 日常法师讲述

南山律在家备览讲记 日常法师讲述

SKU: FS9101718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譬如说以弘一大师来说,他30几岁出家到60多岁圆寂,他全部精神几乎花在这个上头,当然将近二十六七年光阴所留下的东西,我们看现在我们所晓得的就是眼前薄薄的两本,一本是南山在家被览,当然还有呢!所谓弘一大师律学讲录33种合订本,那这个律学讲录!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弘一大师遗著——
《南山律在家备览》 五浊恶世,光芒再现。

南山律在家备览讲记 日常法师讲述 1-4册

目录

前言

我所知道的日常法师(圣严法师口述)

南山律在家备览讲记

例言

宗体篇

回向与说明

 

前言

请注意,文字稿是很多同修们在学习时分别整理的,因为诸多原因,很可能有错误。请大家听看时,考虑这一点。如果看到错误,请来信告知,我们好更正,让其他的人有更正确的学习数据。

感谢大家的帮忙。

佛学资料网站

我所知道的日常法师

圣严法师口述

胡丽桂整理

转载自人生杂志二五六期

我所知道的日常法师,俗姓黄氏,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是我的祖籍小同乡。一九四七年中国大陆共产党革命期间,他随叔父来台,进入台南工学院(成功大学前身)土木工程系就读,尝寄住其同乡家,便是曾经担任教育部部长,现任中央研究院吴京院士的父母家,因而与吴京院士之间,有着一段兄弟之谊。

一九六五年,日常法师在苗栗狮头山元光寺,追随本明老法师剃度出家,当时我正在美浓闭关。出关以后,我到了新竹福严精舍探望印顺长老,也在那里见到了仁俊长老、演培长老和日常法师。我对日常法师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他很有威仪,非常的用功精进,专持念佛法门,他有一个专门用功礼拜阿弥陀佛的空间。当时跟我一起从大陆来台湾的同学幻生法师,在介绍日常法师时便说:「这是专修净土法门的日常法师。」日后,仁俊长老在新店建了「同净兰若」道场,日常法师也追随前往。奇妙的是,仁俊长老和印顺长老都不是修持净土法门的,而跟随身旁的日常法师却专门念佛。对此我曾经好奇地问他:「两位长老并没有专修念佛法门,为什么你一个人念佛呢?」他回答我说:「这没有关系啊!」一九七二年,仁俊长老转往美国弘法,日常法师也到了美国。

美国大觉寺所植下的情谊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几次与在美国静养的印顺长老通信,长老病得很重,便由日常法师代笔写信给我。当时日常法师就随侍印顺长老,住在沈家桢居士的菩提精舍,甚至有一段期间,也住在沈居士的家中。

一九七五年底,我到了美国,住进美国佛教会的大觉寺,日常法师也在那里。那个时期大觉寺好热闹,诸如仁俊长老、敏智长老、寿冶长老与静海法师等都一起共住。只不过我到达时,寿冶长老已离开大觉寺,尔后静海法师与法云法师成立了自己的道场,也相继离开了,因此在大觉寺共住的法师,就只有仁俊、敏智、日常、通如和我五位法师了。

我初到纽约不久,正好赶上一股西方人禅修的热潮,当时美国有一位很活跃的禅师菲利普·凯普楼(Philip Kapleau),他写的一本书《禅门三柱》,非常畅销,后来也被顾法严居士翻成了中文。日常法师有一段时间就是跟着他在纽约上州的罗契斯特禅中心学禅,准备回大觉寺教禅修。可是日常法师听说我在闭关时,是用禅修的方法,也在日本留学期间学禅,而我日本的老师伴铁牛就是菲利普.凯普楼的老师安谷白云的同门师兄,他们都是原田祖岳的弟子。从日本禅修系统的辈分来看,我和菲利普.凯普楼是属于平辈,日常法师非常客气地要我担任禅修的老师,由他来担任我的助手,我则是希望由我们两个人一起来教。就这样,我和日常法师开始在大觉寺举办禅修活动,前后办了好几次的禅训班,从初级班到中级班,彼此之间的合作非常愉快。

那段期间来大觉寺学禅修的学生,多半是美国人。我自己本身不通英语,日常法师的英语能力直接可与美国人沟通,但是他很谦虚,坚持不做翻译,因此我们找到一位青年王明怡居士担任翻译。这群西方学生有十几人,他们都读过菲利普·凯普楼的书,希望我也能够带禅七,因此我们就借了沈家桢居士的菩提精舍举办了第一次禅七,这也是我平生所主持的第一场禅七。这次禅修,虽然是以我为主,实际上有二位老师,另一位就是日常法师,对于禅堂作息,以及对于学生身心的照顾上,他帮了我许多的忙。

与日常法师共住纽约大觉寺期间,曾经发生一件有趣的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有一天,共住的敏智老法师去了纽约中国城,回程时搭地铁却迷了路。他是不记站名的,只记得最靠近大觉寺的地铁站附近,有一个明显的香烟广告广告牌,而接近出口的地方,有另一则广告。可是,当老法师走出地铁站的出口以后,走来走去,就是找不到大觉寺。他向一位警察问路,比手画脚地说要回大觉寺。这位警察也听不懂中文,就带着老法师去到一间广东人开设的洗衣店,听听看老法师究竟说些什么。而洗衣店的老板说,他在这里住很多年了,从来没听说过大觉寺。老法师想起身上有一张大觉寺的名片,便由警察先生帮他打了通电话回大觉寺。

当时住在大觉寺的法师之中,能够讲英语的,只有少数几人,日常法师的英语能力相当不错,因此常常是他接的电话。当天日常法师接到电话就问:「老法师,您人在哪里啊?」老法师说:「我就在大觉寺附近啊!」结果,警察先生告知日常法师的位置,从那里到大觉寺,有好几公里远。老法师虽然没有搭错车,却往相反的方向去了。

接过电话以后,便由日常法师开车,而我陪着他一起去接老法师。当天时间已经很晚了,一路上的能见度也不是很好,日常法师一路开车开得很吃力。当我们出现的时候,敏智老法师似乎有点不高兴地说:「大觉寺就在附近,怎么拖了这么久才来接我?」日常法师微笑着告诉老法师:「您老觉得很近,其实相当远哩!」这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

两人未竟的梦想

在仁俊法师和我前后担任大觉寺住持期间,虽然没有副住持这项职称,但实际上,日常法师就是做着副住持的工作,所有大觉寺一切对内对外的联系、交通、许多事务,由他负责,因此大家也就称他为副住持。当时所有的东西方居士们都很喜欢亲近他,因为他见到任何人,都是那么的友善,脸上总是绽放着那样真诚的笑容。我初期的西方弟子们,例如替我编写《牛的印迹》(Hoofprint of the Ox)的史蒂文森教授(Dan Stevenson)等,都非常怀念日常法师,认为日常法师也是他们的老师。对我个人而言,日常法师是早期我在西方弘法的一位善知识、一个好友,特别是在大觉寺期间,我们彼此之间缔结了非常深厚的道谊。

我和日常法师也曾经计划着一起到加拿大共创道场。那是因为当时有一位虚云老和尚的皈依弟子詹励吾居士,他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乡下有一块土地,大约八十英亩,希望我把它建成禅宗的道场。因为大觉寺并不是一处纯粹的禅宗道场,在禅修之外,也经常接待各宗各派的善知识,当然也包括西藏的法王、仁波切以及喇嘛。既有此因缘,我便和日常法师商量着,一起到加拿大创建中国禅宗的道场。

只是,在因缘的阴错阳差之中,到加拿大创建道场,成了一个没能实现的梦。我没有去成加拿大,而是回到了台湾,接下中华佛教文化馆的法务与中国文化学院的教职,同时也担任了美国佛教会在台译经院的负责人。如此一来,我多半的时间留在台湾,无法兼顾大觉寺的住持,因而离开大觉寺;又历经纽约街头的流浪之后,才成立东初禅寺。这段期间,大觉寺也已经有了变化,道场改由比丘尼负责,日常法师也离开了。从此以后,我和日常法师互动的因缘,也就渐渐的减少了。

后来,我听说日常法师到了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发展,有很好的法缘;又听说他到了印度学藏传佛教,一九九二年在台湾建了僧团及好几处道场,新竹湖口的凤山寺是他们的本山。我曾经邀请他到农禅寺叙旧,一方面请教他到印度学法的心得,让我也能够成长,他说起在印度达兰莎拉亲近达赖喇嘛和几位上师的过程。当时他已在凤山寺弘讲《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将历次所讲的内容集结成录音带发行。我也买了这套,这是一套影响深远的伟构巨作,根据它发展出了读书会,遍及台湾各地。

一生抱病修行,愈见道心

日常法师的一生,虽然没有成为公众人物,但是台湾的佛教界,都知道他很有成就,特别是读书会的影响,深入人心。现在台湾有许多的道场和善知识们,都很赞叹这个读书会的模式。一九九七年,他创设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鼓励农友们开设有机农场、栽培有机农作物;又成立里仁公司,开发安全健康食品及生活用品,做得非常成功,参与的人很多,甚至我也吃过他们所种植的有机蔬菜。可见日常法师既重视僧、尼的培养,也着重生产事业,这些都是他晚年的成就。

几年前,我与当时的教育部长吴京部长晤面时,吴部长问我,他有一位很好的兄弟,未出家前俗姓黄氏,已经好久不曾连络了,问我知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我说:「我知道,部长要找的人,就是日常法师。」部长说:「对,就是日常法师,但是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了。」我说:「很容易,只要我打个电话,就可以找到日常法师。」就这样,我给日常法师打了电话,也到了新竹凤山寺去探望他,受到非常热忱的接待。当时他说:「跟吴部长见面的事不必急,将来总是有机会的。」不久之后,我知道多年失联的吴部长与日常法师终于又见面了。

日常法师只比我年长一岁,他也和我有相似之处,那就是终生抱病,带病修行。这次听到他往生的消息,我的内心非常哀伤,佛教界少了一位善知识,我自己也少了一位好友。一个月前,有一位何英超居士告诉我说,日常法师的身体非常衰弱,已经必须坐轮椅代步。他说:「日常法师可能来日无多了,但是他的成就不会因此消失,尤其他的弟子们都非常优秀,对于日常法师传授的法门都很受用。将来台湾的佛教,由日常法师带领的系统,不仅不至于后继无人,反而会是源源不绝地发扬光大。」

日常法师于二○○四年十月十五日舍报示寂,我于十月二十四日率同男女二部的副都监及监院,前往他的凤山寺致悼,由其弟子如证方丈等接待,见有数百人的僧俗四众正在虔诵《大般若经》,为日常老和尚祈福。并知他所遗出家弟子男众有一百五十多人,女众有八十多人,都很年轻而好学有道心。我在这里祝福这位老友的门下弟子们,个个都是法门龙象,并祈这位老友早日乘愿再来。

南山律在家备览

上日下常法师 讲

唱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诸位大德,诸位同道,我们今天在,可以说末世,这么忙碌的环境之下,能够在这里一起共同研习佛法,是非常殊胜难能可贵,尤其是讲律。那么这个因缘呢,我想在这里首先说一说,为什么这一次到这地方跟大家谈这个问题。首先我要说「讲」,我不敢,万万不敢。所以我不是在这里跟诸位讲律,我是愿意在这里,跟共同研究学习律,所以我这个跟大家研习这个律的因缘叙述一下。这个分三方面来说,第一点,就整个佛陀说教的宗旨来说,换句话说,这就是佛陀给我们的教导,教育的目标,这个立场讲。其次呢,特别以戒,戒定慧的戒,持戒来说。第三点是对我们目前时下最适应大众的净土法门念佛来说。

佛陀出世,简单的来说,他的目标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管从反面离苦来说,正面得乐来说,要究竟圆满的程度达到。所以说,苦,毫无余遗的解决,乐,究竟圆满的得到。那么在这个原则之下,所说的三藏─经、律、论,而开出来的十二部,无非说明这个内涵。这个内涵当中,如果我们归纳起来说,不外乎两点。你可以用种种不同的角度、观点来说,在这里我们说哪两点呢?“见”,见解的见,看见的见;"行",行持的行。见,这个见解,看见就像眼睛一样,行就像两脚一样,所以“目足并行”,就可以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因此佛的十号当中有一个尊号「二足尊」,明行二足,明是彻底的见到,明白;行是如他所所见到的,究竟圆满的达到。

这两点,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正知见,精进行”,那就是我们要想达到这个究竟圆满的目标,因地当中应该做的是什么?整个的佛法说不外这两样东西。怎么样从因到果?这个因果,这是一个世间的根本定律,一切事相都是从这上面开,佛法,尤其是究竟圆满的说明这个道理。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把它分成功“见”方面,所谓说以智慧来说,闻思修,“行”方面来说,戒定慧,这个我们这里不给它详细地分别来说明,不给它详细地分别说明。

所以在这地方主要的这两点,是彼此相辅相成,我们往往不太理解这一点,或者偏重这个,或者偏重那个。本来以我们凡夫,要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依个人根性不同,不但佛本来就是见到了这一点,开出八万四千法门,应个人的机,然后我们走上去的时候,自然由于个人所执,所秉的不同,有所偏重,是一定难免,而且是必然会如此。这是从这地方是渐次修改、慢慢增上。假定说我们把握不住这个重点的话,往往说,不学佛法还好,学了反而更执着,就像一个小小的比喻,小孩子刚刚进了学校,幼儿园,玩得很开心,根本谈不到学什么?他就回来,跟他的妈妈、哥哥、姐姐说:老师讲的!老师讲的!他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了解了一切,对我们来说,我们虽然都是成人,世法上面了解了,可是对佛法上面来说,还是一片大无明当中,还是一片大无明当中,可以说一无所知。往往碰到了佛法以后,自己,哎呀,很欢喜,实际上真的吗?说欢喜是对的,理解的话,不一定;行持的话,更是差得太远太远。

因此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自己认真的检点反省一下。在我自己个人修学佛法这个过程当中,出家到现在,应该算27个年头,是民国54年出家,没出家之前,早已经接触若干年,也是摸了一大转,摸了一大转,最后我自己觉得很幸运遇见一本书,《菩提道次第广论》。当初我看见了,我想很多在座的同修们,都是因为这个因缘而来,我当时觉得,哎呀,我真欢喜,觉得以为了解了,实际上后来才发现,这里是大有问题在.就是别的先不必,就是以《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书来说,我想凡是接触过的人,大家都有个感觉,就把以前学的,或者是有宗派不同,或者偏重不同,很多地方相矛盾砥触的,一一把它消解、融贯,得到应有的层次,觉得很清楚。实际上,以理路上来说,它的确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大小、性相、显密,一切问题,但实际上问题真的解决了吗?对我个人来说, 我发现没有,不但没解决,发现问题更多,为什么反而会更多呢!以前本来就无知当中,还自己觉得蛮好;了解了以后,刚了解更高兴,觉得懂了,等到进一步,真正探索问题的时候,才发现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些问题来了。

谈到这个地方,我愿意举一个例子跟大家说一说,今天我们讲律,那是南山道宣律祖的这个,所谓“南山律”。这个曾经这个里面,道宣律祖本身就是听了若干遍。这个里面最有意思的那一位大师,叫僧休法师,他是什么时代人呢?是南北朝末年的人,三大部上引用这个故事,他听一个洪律师讲律,那个洪律师也是南北朝,宋齐梁陈,陈隋之间,非常了不起的人,《高僧传》二集上面你们可以看,那个惊动全国,当时行持见解,简直是,可以说是独步当时的一个人。这一位僧休法师,他在他门下、座下听,他不是在他座下,那个律师,传上面说,不管任何人过去,一定会在那地方,被他的讲的内容,行持的神采所引动,一定停下来,好好的听,他在那儿一听听了多少?三十遍,三十遍喔!

平常我们现在讲四分律,好像律是很薄。真正讲起来,通常我们都说,南山六大部,这六大部堆起来这么厚,我们这里上面有,下面会讲到。一听三十遍。然后他给他的徒弟说,这个给他的徒弟,意思并不是像我们相当初机,他已经相当成就的个人,有很多的徒弟跟着他,他怎么说呀?他说:「余听涉多矣!」他说,我啊,去听讲,然后因此而跑的地方好多好多,至于经论,一片入神,听经也好、听论也好,听了一遍,就能得到里面的神髓。要我们现在听的话,不一定,我不晓得你们如何?叫我去听的,往往听了一遍,迷迷糊胡,听了两遍,还不一定懂,自己还认真去看了以后,那大概有一点印象。这位法师是一听就入神,下面呢,他说静听律部,现在我跑在听这个律,「逾增逾暗」。听了愈多,愈迷糊,「岂非理可虚求 ,事难通会乎」,岂不是说,这道理你可以虚通,真正要事相上头,那很难予把握得住。

这些话我想听起来大家会了解,我这地方举个好简单的比喻来说一下,以现在来说,科技的发达,人人都有车,讲起汽车,人人都知道,这叫「内燃机」。或者老师学校里讲,我不妨也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吧,什么叫内燃机?说这样,把那汽油放在汽缸里面,燃烧,燃烧了它膨账,膨胀了产生很大的力量,因此这个力量就推动这个火塞,推动这火塞,再火塞连上一个连杆,说那个pistol,就把它推出去。然后这连杆就连到这地方的一个,什么?叫飞轮吧!然后你推到这上面去,然后经过这个传动,传到轮子,于是你前面用一个驾驶盘,引导它的方向,就对。想,嗯,没错!如果我在黑板上,再把汽缸的形式画一下,然后整个这个pistol,叫活塞,连杆,下一下,要不了一小时,大家,啊,我了解了,我了解了!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说明什么?理可虚通,道理懂了,现在问题是,你懂这个道理,只是懂,还是要把这个车子造出来,让那个车子载你到天南地北去?如果要载到天南地北去的话,这个懂没有用,这个懂没有用。你一定要拿这个道理,摆在工场里面,把它造出来,差一点不行呀,这个活塞如果说差一点点,稍微不严密的话,这里边烧了之后,从小的漏洞里面通通漏掉了,不但推不动,制造了满街废气,这是好简单的一个事实。

慢慢的想,没错。因此现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太多这种状态,仔细想想,觉得这个不对。关于这个内涵,眼前我们不一定有深刻的影响,但是至少刚才说的这个比喻,人人可以感受得到。下面我们如果按照着这个《在家备览》,这么一步一步说下去,把那个戒相宣说出来,那个时候大家用来衡准自己的内心,我想诸位会,在座诸位极大部份会跟我一样的,立刻看得出来,现在我们这个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到底是虚通这个道理,听懂了以后,不一定真正,使得我们能够了生脱死,能够从恶道中,慢慢的迁到善道,乃至于像增上生的究竟圆满无上佛果,还是说,对不起!讲讲是有,行持两回事情。

因此,我到后来仔细检查检查,发现这个里面是大有问题。除了我自己以外,还有很多跟我一起共同研习的,大家都有这个感觉,都有这个感觉。因此我在这地方,也把我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的,也可以说经验,好听一点,否则的话,就是我跌跟、错误的地方,只是说在这地方,提供给大家。

因此我在这地方,也把我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的,也可以说经验,好听一点,否则的话,就是我跌跟斗、错误的地方,只是说在这地方,提供给大家。实际上并不是我在讲,我们是共同跟祖师学,佛、菩萨、祖师,这个祖师,主要的是指“南山道宣律祖”。而南山道宣律祖所学的内容,可以说深广,相当程度,深、广两方面。我们不了解,后来又有人把它加以疏注,最后近代还见过,弘一大师把它里面的最重点,把它摘录出来。这个就在下面,我们随后会讲。所以这个是可以说,第一点在这地方特别说明,我这个,在这地方讲这个律的主要的因缘。希望我们在这么末法的时候,这么忙碌的时候,有幸接触佛法,而且大家能够百忙当中拨出时间来,跑到这地方修,正因为这样,是更觉得拨出来的时间非常珍贵,这个时间不允许我们,像刚才说的,虚通一个道理,说我懂了,懂了!结果懂了半天哪,使得我们仍旧留在这地方,毫无寸进,非常可惜。因此,前面已经花了怎么多时间,我们后面再加上相对的一部分时间的话,这个理论就可以兑现,产生正确的功效。这个是第一个原因,对大部分来说。

其次呢,其次就是诸位当中,容或有像我一样的。出了家,或者可能将来出家的。那么这个就不仅仅是自己受用,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什么责任呢?就是说,使佛法整个的流传下来。不管是经上面也好,律上面也好,论上面也好,三藏当中,都很清楚明白的交代出来一件事情。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究实说来,佛法,通常我们说,三宝!三宝!佛、法、僧,这三宝。平常我们讲三宝的话,或者是三种三宝,或者是四种三宝,所谓理体三宝、一体三宝、然后呢,化相三宝、住持三宝。前面那个三样东西,理体、一体,就理论上讲的。化相三宝,就佛世的时候有的,真正对整个佛法的传持来说,住持三宝。就是安住世间,维持这个正法的。始终把这个三宝能够安住在世间。 继续地维护,发扬光大,延续的,这个就是,世间上面,一直延续下来,这个叫“住持三宝”。那个住持三宝,内容当然也一样的,佛法僧,这个三宝,佛法二宝并假僧弘,都要借重那个僧,这个僧,就是僧团,出家和合众,才能够把它安住、维持、宏扬、增广。那么,这个僧团怎么样才能产生功效?所以说“僧宝所存非戒不立”。所以依戒摄僧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团体,绝对不是,依这个戒法,如理如法,和合摄持的,这样。详细的内涵,我们讲《备览》时会一一交待清楚,为什么这个这么地珍贵法?在这里只说明一件事情,经论上面,乃至于祖师,都告诉我们,如果顺着这个戒的话,换句话说,这个僧团,这个僧团当然指组成的每一份子,如果这个组成的每一份子好,那么这个团体就好,那就是僧宝,如果顺着这个戒法,如理如量去做的话,三宝住持,对,安住在世间,能够维护世间。反过来呢,违之则破灭正法,你违背了,做错了以后,不但没有好处,佛法毁掉!人家并不知道佛、法,他只是从传持佛法的人身上去看,你做对,好!做错,人家觉得原来这样的呀!当然毁。这个是更进一步、更重要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之下,信佛的人都了解,这句话大家都会说,但是真实的内涵,同样的有待商榷。这是我说,站在佛陀的教育的根本宗旨来说,这个理由。

其次呢!说特别地以持戒来说,本来佛说的法,是三藏十二部,经、律、论,也可以说,把它理路说明,说明了如法行持,这个见解、行持是相辅相成的。那么经律所讲的,主要的,有的一种说法,说经是宣说定的,论是宣说慧的,戒(律)但是是宣说这个戒的。是开合不同,主要的呢,经律是引导我们正确的认识,启发正知见。因此,有了正知见以后,要进一步如理行持,这个就谈到戒。所以这第二,特别的一点来说,讲戒。戒的功用来说,刚才已经简单的说过两点。关于这一部份,主要的,讲的整个的《在家备览》是谈这个问题,所以这里不细说它,我们只要了解这个特征就好。

第三步呢,这地方也可以说,适应现在大众来说,大众来说最广,涉及的确颇,又广又方便的,是个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当中,大家说,那我念佛就好。是!如果说大家念得去的,那是,不谈,不必谈,见了阿弥陀佛,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就这一点来说,印光大师的文钞上面说得很清楚,说得非常清楚。假定说真的做到这一点,那我们暂时可以不要。这一点,除非出家的法师,他有这个特别的责任,那还是非学戒不可。在家的大部份居士,说我去了再说,实际上呢,是不是真的去了呢!那不一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妨检点一下,怎么样使得我们走这条路,走的最安稳,因为念佛法门,它真正殊胜的,说摄机广,那是对人家来说的,对我们个人行持来说,它最特别的地方,最特殊的地方,就是能够以最基本的方法,最浅近的、眼前我们生活当中能够用得上的这个方法,得到最稳健而能够达到往生的目标。可在这一点上面来说,我们不妨引净土的经论来说,净土经论怎么说?说持戒最稳,所以净土三经当中,十六观经中品,它特别说,你持戒,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沙弥戒,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持得很完整,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往生,中品中生。这样喔,一日一夜,我们现在很多念佛的朋友们,想尽办法,从听见这个法门开始,往往念了几十年,走的时候不一定有什么把握。不一定。因此在这地方,我们就看得见,说你不是要走这个吗?那只要走一日一夜。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人,因此我去一日一夜,八关斋戒,乃至于每个月的六斋、十斋,我都这样,为什么没效呢?根本的原因就是说,我们对它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以为在这持戒了,实际上不是。在这里,我引用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一段话来说一下。弘一大师晚年在闽南弘律的时候,他曾经说过,那时他讲那个《四分律含注戒本》的随讲别录当中,他说得很清楚,他就我的弘律因缘,它最后有一段叫【问答遣疑】。故说问答,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比较深细一点,很多听众不一定能够弄得清楚,所以从这个一问一答,这个方式当中,让大家更清楚他说的内涵,实际上也就是,时下很多人有这种似是而非的误解,那么他就说,常人啊常常说,戒,是,当然,你要真正的行持稳当,戒;那么讲戒行持的,你就去做就对了,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呢?他怎么回答?

【解如目,行如足】

还是刚才这两句话,了解,像眼睛,行,像脚。说行持固然重要,你不用脚去跑,没有用,所以行持是非常重要的。他下面接着一句话说,

【而不知解义为尤要焉】

却我们并不了解,了解这个意思是更加重要,为什么?他下面说理由的,说

【若于律义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见率尔行之】

说我们对这个律,戒的意义没有正确明白了解之前,然后我们就很轻率的跑得去做的话,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往往犯一个什么毛病?叫

【执非为是,绑是为非】

自己翻开律相,说,诶,这上面告诉这样的,你就牢牢的执着着这个行相,于是你弄错了!错的,你以为对,对的,你反而说它不对,毁谤它。关于这两点,将来我们照着这个《在家备览》学下去,你们会一一的会如理如量的了解,而且这个量,不是我们自己,应该世间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当年我就是这样误解,我听人家这么说,觉得对啊!翻开书上看,对啊!结果一直到后来仔细学了像《菩提道次第广论》《南山三大部》以后,发现,哎呀,压根儿错了,祖师不这样说,菩萨不这样说,佛不这么说,只是我们现在人以为如此。所以这个说,经上另外一句话,

【依文解义是三世佛冤】

我们大家会说,可是等到我们走的时候,偏偏如此,因此弘一大师特别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说,别人本来不晓得,现在看见你,说如法行持,持戒,还有根有凭有据,走的时候走的威仪具足,喔,等一下衣服怎么穿!吃饭怎么弄!大家这样,于是人家看得,好!好!好!大家来跟你呀!这个时候,说【坏乱正法其罪极大】,最麻烦就是这个,旁的人他不了解呀,看见你这样,效,效你的样,仿效你相,害了!

古人所谓“恶紫夺朱”,那个紫的颜色,他很讨厌它,为什么这个颜色会把那个朱,鱼目混珠,会把正确的东西会伤害。反过来呢,你虽然行持本身并不一定做到,乃至于有相当的欠缺,而对律的精意、内涵十分了解,这样,你照样可以给大家讲说,续佛慧命,因为这是正知正见,你虽然不一定能够如理如量的做到,听到的人,照着你去做就对,就算不照着你的做,知见正确了,这个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绝端重要的因。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当你得到了正知见以后,即使行持稍有差池,你将来不会堕落。

《海龙王经》上面特别引这一段,《十善业道经》好像是也有,龙当中,等到将来弥勒佛出世的时候,你出来,小乘的一定证果,大乘的那当然更好,这个主要的就是得正知见之业,这个一比的话,就立刻比较出来,所以他最后又说,举个例子,比如鸠摩罗什大师,这地方就特别地说明了了一点,关于这个戒法,有这样的一个功效,所以我这是很简明的,用这三点来说。

这三点当中,还有另外一层关系─总、别,平常我们在经论上面,说总别一对,什么一对,什么一对,这样,或者总别要通别一对,性相一对,一般我们把那个总别看成功总与别对,相对的两件事情,那是我们一种误解。至少我当初有这个误解,因此我也考虑诸位容或对这个概念不清楚,也解释一下。这个总别,它在说明过程中,是,总的一边,别的一边。为什么要这样说明呢?并不是说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而是说,你要想把这件事情做好,必定应该了解总别之间什么关系,这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总不能离别,别不能离总,所以别是总中之别,这样,反过来亦然。

我现在举个好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我们造一栋大厦,说这栋大楼叫什么大楼,我们随便叫它什么大楼吧!这个不一定,譬如说,我们现在说,这个地方叫佛法大厦。这个“佛法大厦”这是个全名,这个叫做总;那么在这个总当中,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它。从它的房子结构来说,你说,这是基础部份,然后下面一层、二层、三层,因此在这个里边,它的基础,一二三,对于这栋大楼来看,说这个佛法大厦,因此我这地方有几样东西,说这个是讲堂部分,这个是修行部分,讲堂部分嘛,还念佛堂部分,参禅部分,然后藏经楼,方丈室,凡是这些,那就是总中之别。如果是没有这些个别个别的,一个个堆起来,你说这“佛法大厦”,这不是空的名词吗?

反过来说,你的地基一层二层造起来,造上去,正要造成这样的摩天大厦,而这个总别不仅仅是如此,反过来,我们退一步再说,说那么好,这个基础一二三层,那是整个总体当中的别体,这个个别的别体,正是完成这个总体的内涵。现在我们退一步,说它基础,说他基础的话,那个基础本身是一个总体,基础你怎么做的呢?然后呢说这样,这个基础当中,有横的、竖的、梁,什么,这个梁,梁就是建造过程当中又是总体,总体当中说,这个钢筋,这个混凝土,这个模板,这个人工,这个关键我们要了解,因此在前面说的这个整个的,第一个,说站在佛陀教育的宗旨来说,这个总,这个总是什么?现在非常简单扼要的,也可以说最切题的来说,对我们,怎么《离苦得乐》!就这么四个字。就是这样。然后呢,要想完成 这个目标,以个人不同的立场,各个不同的观点,然后开出下面来,你愿意怎么走?于是下面的二、三两点,这样来的,这样来的。这两点当中也有一个内涵。因为我们想要解决的整个的问题,有两样事情要做,这佛法里面的专门名词,这两样事情,一个叫“增上生”,一个叫“决定胜”。

这佛法里面的专门名词,这两样事情一个叫“增上生”,一个叫“决定胜”。增上生是以我们现在作为基础,比如说我们每一位在座的大家说同道,身心两方面,以前不了解佛法,随无明烦恼而转,产生无比的困扰,现在了解了从此可以渐渐透脱渐次增上,这个后后比前前不断不断的向上,身心两方面喔!这个叫做增上生,这个增上生呢!从现生的增上到来生到来生到来生,一直这样这叫增上生,决定胜呢!就是究竟圆满的成佛,当然决定胜也可以开出来,小乘及大乘的决定胜,真的决定胜跟我们现在这里讲的,就是指佛果,小的声闻、缘觉也是。

这里面有一个要说明,增上生跟三世怨大家不要误解,大家不要误解,平常有人说那你一生一生下去的话,下一世弄的不好掉下去怎么办?这个叫做三世怨,三世怨不在佛法的内涵当中,为什么有三世怨呢?假定说你如理的了解,了解的不管是质量次第,质是正确量是圆满次第没有一点错误,然后照你所了解的步步踏实,这样走上去一定是渐次增上不会掉下来的。

反过来,如果说你了解的不具足,或者随分随力碰到一点自以为是,像前面说的依文解义,或者听到了一点点,偏执一方面,或者偏重慧,或者偏重福都有可能。偏重慧的经教理论说了一大堆,下一世做一个能说善道的人,佛法没有缘往往会谤佛谤法。修福的人,下一世来的时候很有钱,有了钱一样的会造种种的罪恶,不一定能够接受佛法,这种情形叫做三世怨。

这里我们要分得清增上生跟决定胜之间,虽然是两样东西,实际上也有因果关系,想要完成佛道,不是短期得到的,于是大乘绝不可能一下子得到的。尽管我们现在说密教是即生成就的,我们不要随便说它的是非,实际上这是对密教绝大的误解。在这一点人家都说,我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教的,这是个绝大误解,绝对不是。今天下午有一位居士,从印度来告诉我,师父:我现在才晓得,原来我们谈到藏系,总觉得它是密教的!不是的,它一样是显密的,而他所接触的那一部份,纯粹是显教的,没有一点点密教,没有前面的基础根本谈不到密教,所以这里我们不必说这个问题。

这里只是我们要想一生圆成这个佛果,虽然经论上善财童子一生是圆了,我们也绝对可以做得到,但是事实衡准起来的话,做到的是凤毛麟角,因此在这过程中,我们真正祈求的是生生增上,包括念佛在里头,换句话说,到了极乐世界并不是真的成佛欸!但是你的苦没有了,这个乐小的有,慢慢的一步一步来吧!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增上生是决定胜的因,从远大地方来看,所以整个这个总画出轮廓来,了解了以后,你怎么走上去,所以我说的这三个因缘,讲律也好,共同研习也好,这个是主要的原因,那么下面就紧跟着谈一谈《南山律在家备览》,所以说约略的了解一下,《南山律在家备览》,在这里先把几个内涵认识一下,南山是终南山,为何称为南山呢!因为这个律是经过道宣律祖把它宏扬单立起来的,中国人的习惯尊重前辈,所以不称名,所以这个讳,就假这个地方作为尊号,因此南山,就是指道宣律祖弘传戒法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要真正研究的,请大家翻开《在家备览》,前面例言,p.1。

例言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例言】

例言当中第2个小段L4,

【『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称其撰述约南山律。』】

『所云南山律者,唐道宣律师居终南山,后世称其撰述约南山律。』后来的人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为什么称为南山律呢!南山以《法华》、《涅盘》诸义而释通四分律,这是南山律与其他律不同的地方,它是以法华涅盘这个大乘究竟圆满的经典,实际上这里还有一样,《唯识论》,像西方的祖师们都有他所宗,下面我们会讲到。把这个四分律,就是印度佛菩萨祖师传过来的这个律,透过南山道宣律祖,用佛经论的意思,把它贯摄两乘,这两乘是大、小二乘,不但是把大小二乘能够贯摄起来,而且

【曩括三藏,】

三藏十二部整个的含摄其中。

【遗编杂集是攒聚成宗】

把遗编、杂集所谓其它的,除了三藏以外历代的祖师等等,各式各样的著作,把它的精华拿出来,相应与用得上的部份,凡的把它去掉需要的把它留下来,使得我们有行持的准则,这个叫做南山律,这个精华有三样东西,《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是南山三大部最主要的一部,下面呢!《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再下面《四分律随机羯磨疏》,通常称这为南山三大部,下面有一句话我们看一下,

【『正被僧重学习而亦蒹明三皈五戒八戒等』】

这三大部,究实说来是整个的律藏,它最主要的目标,是对出家的僧众来说的,但这个里边兼明,它同样的说明在家的三皈五戒八戒,这是进趣的方便,就像上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一样,在美国叫approach,就是你渐渐的从这里走进去,换句话说,要进佛门必须从三皈五戒八戒下手,进去,在家出家都通,第一个。

下面有法体持犯等诸义章,亦多通于五戒八戒也,下面的很重要喔!就是说这个里边特别讲戒体,以及持戒犯戒,持戒就是得到戒的功德,犯戒得不到而且堕落,刚才说一日一夜,就能够有这么大的功效,为什么?他就是得到了戒体,一日一夜如法行持,中品中生,否则你尽管去受,弄了半天,没有得到戒体的话,积一点善根种子,好,要凭此往生没有的,得到了以后保证吗?不!还要如法持还是违理的犯,如法持百分之一百一定去,否则就算得到了戒体,犯了以后同样的百分之一百堕落,这个关系这么大,这个是在家出家完全一样,所以我觉得这是对诸位最用得上的部份,现在弘一大师把它摘出来,对《在家备览》整个精要的部份,真正说起来,三藏十二部要说的重心,就是律藏的经要,都在这个地方,不过这个比较深奥,这是指南山三大部,后来到了北宋末年,另外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元照律师,看下面

【『逮及北宋元照律师,居钱塘灵芝寺中兴南山律宗』】

他写了三本书『撰资持记以释事钞』事钞就是行事钞,下面『撰行宗记以释戒疏』,戒疏就是戒本疏,『撰济缘记以释业疏』济缘记是解释随机羯磨疏,透过这三部解释才能够如理如量依照着次第学才能得到好处。

通常我们或者说南山三大部,或者南山六大部,正规的来说,就是这个内涵,刚才我说这么厚一大堆,就是指三大部来说的,本来我讲之前自己有两套,都摆在台中,我说要来的话准备了,来这一看真高兴我们图书馆也有,我马上又搬一套放在我房里,我最近经常翻的就是这一个,那么弘一大师就把它里面最精要的部份,花了他老人家一生的心血,晚年一直做这一个,一直做这一个,现在我们所学的就是南山律,讲到律,这要仔细的说一下,经律论当中这个戒律,简单扼要的来说一下,这个分起来,由于它很多特别的理由,佛涅盘圆寂了以后,第一年夏天,迦叶尊者结集大众,把佛说第三藏十二部聚集起来,刚开始大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这是正法时候,大家听见了修行,个人找到自己对症之药,所以听见了马上去行持,尽管机是不同说的药是不同,找到自己相应的药解决自己的问题都来不及,看好病要紧没争论。

过一些时候,慢慢慢慢的,这个风格行持的方式,就不像原始这么纯正了,大家都来谈,我想我们现在是更容易了解,得到了佛法不一定马上去修,往往跟别人说我这个好,你那个不对,自己弄了半天不一定行,反而拿这个东西像照妖镜看别人,或者要去拉别人,结果问题丛生,这个不必谈我想人人都感受得到,就算最简单的念佛吧!以我来说,我当初听见念佛那么好,如果真的像印光大师听见了,赶快现在什么都不要了,拚命念佛,实际上我当初并不是,念佛!念佛!我到处去劝人,我想了半天,念佛都来不及了,还去劝人家又会犯这个毛病,结果他欢喜参禅的说,嘿!老兄呀!这个不行啊!是愚夫愚妇的事情,你要参禅。这一下问题来了,当然佛世的时候,也慢慢慢慢的形成这样,实际上呢,也许说佛,我们总说这个,佛说出来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有见解不一样的呢?这是不懂道理,如果佛说出来跟你完全一样,你就是佛了不用讲,你是个凡夫,凡夫就是无穷无尽的执着烦恼,对你来说用这一个,对它来说用这一个,感冒是感冒,拉肚子是拉肚子,外伤是外伤,机能完全不一样,可能完全用同一个药吗?所以自然而然有千差万别的内涵,这个我不细谈。

总之一句话,到后来这个情况慢慢的变了,所以有个人不同的意见,从这最原始的下面分裂的情况啊,它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比如现在我们根据的《异部宗轮论》,这是专门说佛世时是怎么分的?从最早第一味的怎么分成上座、大众二部,上座部又分成多少部,大众部又分成多少部,最后分成十八部加上根本二部,二十部这是一种说法,律藏里面不一样,这是开合不同,站在这个角度去看,现在我们不必细谈这个内涵。

根据律藏的说法,它是佛遗留的教法,后来传下来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商那和修尊者,第五祖是优婆毱多尊者,他下面有五个弟子又开出五部来,这个律上面一部叫昙无德部,昙无德是梵文,翻成中文叫法正或法藏,传的是现在的四分律,一部叫迦叶遗部传的是解脱律,再下面呢?叫做萨婆多部,这个次序没关系喔!萨婆多部翻成中文叫说一切有部,它用的律是十诵律;再下面呢?是弥沙塞部,传的是五分律;一部是婆麤富罗部,多仔细!这个律本没传来中国;这是印度当年所传主要的。

另外有一部是这样说的,僧伽律,僧伽律是总的,那么这个的几部是别的,中国目前所弘的是四分律,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传的是十诵律,僧伽律也传过,唐朝有位了不起的大师叫义净三藏,他曾到印度,比玄奘大师稍微晚一点,他很完整的把说一切有部都传进来,藏经中有这个律的戒本,这个整个的律部内涵比四分律还要丰富内含还要多。

弘一大师当年一开始时要学律,后来看了以后,发现这个四分律,弘一大师说新律,讲的内容最完整,最好,他一心要宏,一直到后来看见这个祖师指出来,这个戒体啊,他那个时候才发现,这个最最好的是四分律,所以他晚年一直忏悔,说我以前弄错了,他誓愿尽未来际学弘四分律,为何四分律这么好呢?继续说下去,我们就会了解,为什么这里不是说四分律,而叫南山律呢?因为南山律用的戒本就是四分律,南山律与四分律的差别在哪里呢?

这里要说明一下,现在我们传的律,真正传的,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印度到后期也是这几个,说印度的我们弄不清楚。大概的情况,玄奘大师那时候,义净三藏那时候,说像印度的那烂陀寺有主要的四部,大众部,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传到中国来的律本当中,真正弘传开来的是说一切有部,我们给它个名字叫实法宗,用的律本是十诵律,昙无德部叫假名宗,最后南山道宣律祖开的叫圆教宗,我们用的是四分律,说一切有部用的是十诵律,所根据的论典,意思是你凭。

所以凡是菩萨祖师所根据的一定清清楚楚,学有师承一点都不能错,这是开合的深浅不同而已。所以说一切有部律,它的根据也就是《萨婆多毘婆沙论》,这一部的内容在印度当年是最严密,反过来说,也是最繁琐。

所以说一切有部律,它的根据也就是《萨婆多毘婆沙论》,这一部的内容在印度当年是最严密, 反过来说也是最繁琐,有它严密的特别的好处及繁琐的累赘,这个我们现在不谈它,它在中国曾经盛传一时,一直到唐道宣律祖起来了以后,自然而然这一家鹤立鸡群,绝对不像现在大家互相吵吵闹闹毁谤,没有,就把他自己的量说出来,它跑到哪里人家都觉得好,尽管道宣律祖当时有人非常反对他,像东塔的怀素,他是专门弘一切有部律,非常了不起的人,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没关系你说你的我做我的,经过了多少年以后大家最后抉择的结果,也就是盛唐时那些了不起的人都在,大家的眼睛是很明亮的,结果一看最后自然而然四分一宗独盛,到现在其它的都没有了。

所以说实法宗用的是《萨婆多毘婆沙论》,而四分律是根据《成实论》,在论典中通常说一个概念─有,说一切三世都有,一个就是深一部,在佛法的部派中最基础的是─有部,比它高明的是经部,律说下去将来我们会了解,后面会详细讲,同样的对我们非常重要,一定要晓得来龙去脉,在行持的过程中自然知道我们身口的行为及心理状态,为什么要这样开合,深远的内涵,真正说起来重点都在这上头,最后南山道宣律祖用《法华》《涅盘》,再加上《成唯识论》的概念,这完全是大乘的经典,就把佛当初留下来的及菩萨祖师弘广的内容,能够把意义彻底的显发出来,所以南山一宗是功在万世,弘一大师特别说明这一点。除此之外这三宗还有个特点,不管实法宗或假名宗都限于小乘部份,南山道宣律祖的南山宗是大乘, 大乘与小乘不是对立的大家千万不要误解,大乘与小乘只是基础向上,所以大乘是必须经过小乘把它扩展到究竟圆满的地步,这个才是大乘,像造房子一样,经论上说过很多次,基础一楼二楼三楼绝不可能不造基础一楼二楼单造三楼的,关于这个概念我们要特别的认识,对我们来说意义是如此。

这三宗的差别现在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小乘声闻不管是实法宗或假名宗,一个是说理啊!基础,固执一点,一个比较深广能够推远一点,但他究竟的目标是共同的─解脱,而且凡是学戒的人他有个基本认识,一定要求这一生了脱,如果目标弄错了就已经犯戒了,大乘相反,大乘行者求这一生了脱也错了,为什么?大乘真正的意思是要究竟圆满佛果,要究竟圆满佛果的话并不是要自己了脱,要帮助一切众生解决一切问题,一生行吗 ?不行!所以大小二乘在基本精神上面就有差别,所以

【决定毘尼母经】

上说二乘行者持戒,如果忘了这一生要成就的话,戒根本就错了,反之如果菩萨要这一生成就的话这个戒也错了,但是戒是一个喔!所以小乘只要到别解脱戒就够了,大乘是别解脱戒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菩萨戒,也就是说有了基础一楼二楼三楼这个差别,因此南山一宗能专弘是有它特别因缘的,这个基本精神我们应该要了解,至于差别,研阅到下面的内涵时,自然会清楚明白的了解,到时候选取自己相应的部份,怎么走自己的增上生,这是三宗的差别。

最后下面有非常有趣的一点,南山道宣律祖他一生的行持是非常的精严,因此他感德天神来护持,有个公案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吃的东西什么等等都是天人来送供的,时间是初唐佛法最鼎盛之时,道宣律祖与玄奘大师是差不多时代的人,两人圆寂的时间也很有意思,道宣律祖生于公元596年生,南北朝已经结束,隋朝第一代皇帝随文帝时出生的,经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麟德二年死的,玄奘大师是麟德元年死的,差一年,玄奘大师的门下有位窥基大师,很了不起的,玄奘大师唯识法相是靠窥基大师留下来的。道宣律祖是持戒的,对讲教的人,总觉得,他不会像我们会排拒的,毁谤的,不会的喔!说出了家怎么行持不很严密,他心里老是有这样的概念,有一次窥基大师到终南山拜访他,结果那一次去拜访他的时候呢,他一顿饭没吃成功,为什么?不是因为拜访他的没饭吃,就是送饭的人没送来。谁送饭的?天人。结果等窥基大师走了以后,那个天人送来了。道宣律祖问他说:你怎么今天送晚了?天人说:今天有大菩萨降临,有好多的护法神我简直进不来,一直等到他们走了以后我才来,这一下道宣律祖大为惊讶!从此以后整个改观,哎呀!我错了。其实他研究的律部本身就讲的很清楚。

我主要的不是讲故事,而是要告诉你们,任何一个人如果很严格的去持戒的话感应一定有,在此我不愿意多讲感应,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一生遇过各式各样的感应,你们可以问南普陀的老和尚,他一生的感应太多太多了,关起门来他常说,一出去他不太讲因为人家会毁谤,说现在这个时候还讲那个,其实了解了教理,感应是最好的验证,对我们是很好的策励,可是你不了解教理讲感应的话那就乱了,于是牛鬼蛇神都讲感应,你分不清楚是非上当不可,所以佛是一定不允许我们讲的,不过道宣律祖在历史上有个公案摆在这里,他的感应可以做为我们参考的,所以道宣律祖写了<感通录>,平常流通的叫《例相感通传》,诸位如果愿意去看的话在大正藏五十二卷4传部当中,刚才我请李居士放大拷贝,我念几句话对我们有绝大的鼓励作用,有一位四天王天的天人,他们的寿命是500年,人间50年相当于四天王天一昼夜,500年的话是十天,1500年是一个月,佛圆寂到现在假定是中国传的三千年,南传是2500年,所以对他们来说佛涅盘不到二个月,四天王天的人都把佛世的事情看的清清楚楚,这一天的人一上了天欲乐好的不得了大家都迷住了,所以说富贵学道难=>叫他学佛是不可能的,何况生了天没有一点苦,你告诉他这是苦啊!他觉得很快乐怎么会苦!但是的确有另外一些人他宿生的愿力非常的强盛,《例相感通传》上来了几个人,我弟子姓费,是迦叶佛时之人,迦叶佛是释迦世尊的前一尊,当时人寿二万岁,那时他修学佛法,因为他的愿力升到四天王天一点没有迷糊,而且专门喜好律,所以迦叶佛讲的律都记的清清楚楚,到释迦世尊亦复如是,佛涅盘就特别教诫:你们要好好护持佛法,我们现在都不敢忘记来护持,对道宣律祖说了几句话,说你所做的那些比如《续高僧传》,初集是梁、慧皎法师所作的,

【所著文翰。续高僧传。广弘明集。裨助圣化。幽灵随喜。无不赞悦。至于律部。抄录疏仪。无足与二。但于断轻重物。少有疎失。斯非仁过。抑推译者如何......】

对佛菩萨留下来的教法,教化世间有绝大的益处、帮助,裨是帮助,因此天地神灵都非常欢喜随喜,无不赞叹,尤其是下面几句话,大家听一下,“至于律部”,特别是说律藏那一部份,“抄录疏仪”,比如行事钞,戒本疏,比如说是门、章、仪,这种东西啊!「无足与二」,在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能够与你相提并论的人,这是天人亲自告诉他的,第一个是说明三大部的内涵,下面又有一句话对我们来说可以做为准则的,

【但于断轻重物,少有疎失】

意思是稍微有一点疏忽,疏是不够严密,失是容或有错,错在哪里?不是理论、戒体、戒行、戒法,而是戒相当中的断轻重有点错误,

【斯非仁过,抑推译者如何】

他说这不是你能左右的,而是翻译的人,道宣律祖并没有翻译,也不懂梵文,古代从东汉以后经过九个朝代到唐,陆陆续续好几百年的时间,前后维持了四、五百年传下来的东西年难免有点不清楚,所以他特别举了二个例子,虽然有稍微疏失,这反显道宣律祖的南山宗其真实的内涵,可以把佛的真实义趣充分圆满的表达出来,所以我特别引这些话,这里还特别说,天人最重要的是韦将军,他到底是谁?我们不知道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平常都称其为韦陀将军,是位了不起的菩萨,现天人身来护持佛法的,在《律相感通传》上还有很多人,将来我都会印,印了对我们有绝大的帮助,因为那些人都是亲自见到佛的,佛交代给他的,现在我们很多都是空口的,自己依文解义的,对我们有莫大的伤害。最后韦陀将军亲自告诉他,他说:你要了解佛法已经慢慢的衰退了,这过程中是

【天竺诸国,不及此方】

天竺指印度,不如这里─中国的唐朝,《律相感通传》说天人来的时候是麟德元年,是死的前一年,卒于公元664年,现在是1991年,离开现在有1327年,可以清楚的算的出来,那时印度已经不如我们了,

【此虽犯戒。大徒惭愧。】

戒要想持的清净的话,已经没有了。所以叫像法,绝对清净是正法了,但是以整体来说都是有惭愧心,这是善法的根本,

【内虽陵犯。外犹慎护。】

这两句话对我们绝端重要,说里边虽然有一点侵犯,陵是超越,这是指三毒而言,实际上戒相能做好已经很难得了,外面保护的很谨慎,走路就是走路,律师走路时眼睛一定看着前面的三尺,绝不可以东张西望,走路吃饭每一部份都非常严密,可是内心无法调伏贪瞋痴的话就犯戒了,将来会一一深细的告诉我们。在这个情况之下,虽犯但原则上还懂得惭愧,犯是指里边没办法调伏三毒而言,持是外面还能够很谨慎晓得惭愧心,说我不行!不会现在说我,哎呀!这个什么!这个我懂道理,我是大乘根本不要戒,那是不知惭愧非堕落不可,因此,它下面两句话,

【故使诸天,见其一善忘其百非。】

他看见他一个特别的好处,只要有一个好处,在他所有犯的百样的错误都忘掉了,就这样喔!前面有好多地方都告诉我们,

【若见造过。咸皆流涕悉加守护。不令魔子所见侵恼云云。】

他只要有一善可取,诸天都不会厌恶他或排斥他,大家都流着眼泪说:哎呀!其它的过错就不管他了,还要去保护他。下面有几个特别的是我今天要讲的,

【此方僧胜。】

有他特别超胜的地方,超胜在哪里呢?这是印度所没有的,实际上印度的大乘绝对有,而且远超过我们,不过整个全部的形式来说那是没有的。他说

【于大小二乘曾无二见。】

在我们中国绝对不会说你这个小乘排斥你,或者小排斥大,大毁谤小,我们中国整个的形式来说没有,说:

【西土不尔。】

印度并不是如此的,尤其是

【诸小乘人获大乘经则投火中。】

拿到了大乘经典把它烧掉,人呢!妙啦!这个佛法僧三样东西,自己本身如果是小乘的话,大乘能够容纳他的,但是虽能容纳同样的有很多问题,这

【小僧卖于北狄。】

如果小乘看见大乘的行者,年纪轻的抓到了以后把他卖到北方没有佛法的地方去,

【耆者夺其命根。】

老的可欺的话,把他弄死,

【不可言述。】

啊!这种情况简直是不能说,尽管如此护法还要护持他喔!这一点将来说下去的时候要知道,所以《地藏十轮经》上面特别告诉我们尤其是在家居士,动不动轻视出家人,这个对我们来说是致命伤,不信佛法不谈,信了佛法是净化自己,这是重要的,究竟是什么内涵以后在谈,尤其对我们出家同修来说,说:佛告诉你们要尊敬出家人喔!那对不起,非下地狱不可,你轻视我不一定下地狱,如果出家,你这样想的话,非下地狱不可,出家人怎么想的?我穿这件衣服要支撑佛法的,我单单修行,我宁愿还俗,出了家我念佛,如果要想出家,对不起,我单单念佛不够,非持戒不可,这是真正重要的,人人都这样想的话,佛法兴自己受用。今天我想时间到,说到这个地方。

今天我们继续下去,昨天已经谈到关于南山律这个内涵,黑板上是说明传承的来源,这个有不同的说法,黑板上的是根据「律」的传承,律的传承也有二个不同的家:一个是新律,一个是旧律。新律是特别讲义净三藏介绍进来的《说一切有部律》。为何称为新律呢?传来中国的有新律家、旧律家。旧律家最早在魏、秦、晋时就传进来了,比如十诵律、五分律、四分律,这些前后都差不了几年。义净三藏是唐朝武则天时代的人,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就内涵来说《说一切有部律》是最丰富,又有丰富的内容及完整的东西,比起前面的时间就差了一百多年,这个时候中国所传的律已经形成一个主流,因此后来进来的,后代称为「新律家」,新律家在义净三藏所写的《南海集归内法传》上,关于这个部份,值得出家同修去参考。在家居士就不必要了,黑板上有每一部的名称,后面有个《僧伽律》,《僧伽律》在旧律家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僧伽律叫大众部就是根本部,说优婆毱多尊者有五个弟子,就各从根本部当中,跟他相应的那一部份,念诵出来,因此而分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最后的﹝婆麤富罗部﹞是没有的,而是僧伽律,这个是两种说法。

说传承是所谓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目犍连尊者、商那和修尊者、优婆觉多尊者,这五代的祖师,第五祖优婆毱多尊者的五位弟子又分的时代相当于阿育王时代,关于阿育王时代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中国的传说、日本的、南韩、印度是不讲历史的国家,这考证是众说纷云,经律论常常是说一百多年,各家的考证有二百多年、三百多年、四百多年,我们只要确定两件事情,第一个是这个事实是千真万确,第二个是它遗留下来的法义对我们能够真正学习受用,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既然有不同的说法,也不妨在此提一下。

「律」是什么?对三藏来说是经律论中的律藏,是法律、轨则,是用来衡准是非判定轻重的,整个的律藏所说明的内涵不外乎四件事情,是、非、或者说是持戒?还是犯戒?在犯戒中犯的是轻!是重!整个的拿这个标准去衡量,这个内涵分出来是千差万别,对我们修行来说最重要的也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修行?目标始终是这么单纯,苦彻底的解决,乐究竟的圆满,你是中间分,从上面看的是乐,下面去看是苦,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不管是苦是乐什么原因?平常我们说这个是果报,果报世间来说都是苦的,现在得到了苦的果报觉得不理想,要想解除它改过来变成乐的,一定要找到原因何在?这一定有它的因,通常称其为业因,你造什么业将来一定感得什么果报体。

因此在这时候我们说你要得到目标,不是在眼前已经现起的这个果报上面讲,而是要注意从因地上面去改。改得好的话,眼前这个果报体,多多少少可以改善,将来当然更好,那么前面整个说的经律论都是,经论说明这个道理让我们了解,所以像眼睛一样,认识了以后然后要认真去行持的话,昨天说的这个「目足并运」。那么走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必须根据前面所见的,见到了以后,对的,赶快走上去,不对的,避开来,走这条道路是个比喻,现在要走的是什么道路呢?走的是心里的这条道路,实际上就是心路历程,所以修行修行,修的是什么行?这个「行」就是我们心里的行相,为什么要去修它呢?因为这样的这种行相啊!你造的这个业是苦的,说我们现在了解了不要它,这样的业是乐的,这是我们需要积极努力去修造它,因此在因地当中你能够真正的把握住了,那这个果自然而然就可以呈现出来,所以这个律所衡断的,也就是说,现在讲完了这个道理来衡断它,你这样做对你达到目标来说是对吗?叫做「是」,对的那就是“是”,这样叫「持」,不对的不可以!因此禁戒告诉你不能这样做喔!这个禁戒或者说犯。

下面就是犯当中的轻重,究实说来,整个的就是讲业,那为什么这个地方不讲业而讲戒呢?这个下面,就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诸位!在你们以前学过的经论当中,我想多多少少会了解,以及听说或者学习过,现在我在这里特别引用《菩提道次第广论》,实际上这不是《广论》,《广论》是引用其他的经论上面所摘录出来最主要的。那它怎么说呢?就是普通一个人的修行,以及具戒的人的修行,同样的修行内涵完全一样,所得到的果我们说功德,那是天壤之别,那这个差别也根据你的戒,具足一种戒,两种戒,三种戒,这个戒越多得到的功德越大,而彼此间简直不成比例,不是说一比三,一比一百,一比一千,一比一百万,不是!这个比例是个天文数字,为何这么大?后面要讲的就是说这些,所以这里不详细说,律跟业之间的差别,因为后面真正的一步一步告诉我们这个内涵,也是相当的深广,这里我只是特别指出来「律」所代表的是什么?只要大概晓得一个大致的情况,那下面说《在家备览》,现在这个说是在家,在家人学的,纵然听起来好像是在家人而不是出家人的事情,在一开头曾经介绍过,这本《在家备览》是根据南山祖师所集的,元照律师加以注疏,所谓南山六大部,这六大部的内涵是正被僧众,它是为了出家众而说的,原意是在这里,不过这里边比如说我们一步一步进去的三皈五戒八戒等等的话,以及整个戒所说的法体持犯,那个都跟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一样,所以与其说在家出家,倒不如说这是律部的根本,是基础,不管是出家也好,在家也好,你如果这个根本把握住了,然后走上去要走多少你就能走多少,在家人只是走他的一步两步,出家人还是从这个第一步,第二步上面更深更广的走进去,所以差别是在这里,所以就根本这一点来说,没有多大的差别,当然在后面讲说过程当中,有一些问题,这个出家律在家人不能听,对特别的这一部份它避开,可是在我们现在讲的过程当中,可以说并不相关,即使相关影响不大,在这里我们了解一下整个《在家备览》的内涵是这样的。

现在来看【例言】下面,本来弘一大师告诉我们说,【例言】也要好好认真的看一下,不过在座的极大部份同修来说,一方面固然是时间不一定允许,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倒是,这个文字对我们来说不大习惯,弘一大师是民国初年的人,他已经有这种感觉,何况现在,我看这个是二十多年以前,第一次看的时候,一样也是天书,后来我就放下来了,看着看着满欢喜,可是是天书,结果一直过了近二十年我并没有再摸过。在座的大部份都知道,我走的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深入,尤其是得到自己师长的指授,始终感觉不管学什么,「善知识」是绝对重要,没有善知识学不成,多多少少有一点体验以后,回过头来再一看啊,那时发现《南山律》是这么美这么好,而且唯有把《南山律》跟《菩提道次第广论》相配合,那配合的真是天衣无缝,目足并行功效完全产生,用在在家人身上,你说像袁了凡先生,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那一定得到,那出家人身上同样的,比如说念佛的话,那就是万修万人去,他实际上走上大乘这条路,目标在这个上头,这条路说稳稳当当走上去,何况是等而下之,所以我又重新提起来学,越学越欢喜,越学越高兴,现在台中的南普陀佛学院,最主要的主力都摆在南山三大部上,因此我鼓励诸位,将来有因缘深入,特别是出家同修不要怕难,你前面稍微花一点时间去啃,将来这个回报的话,绝对不是刚才说的三万五万,回来的就是个天文数字,平常你也许投资花很少,这个投资倒要大一点,比平常一般的要下几倍,可是它回来的报酬,绝对不是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几千倍,不是!真正主要的就是我们一定要了解,殊胜在哪里?以及你不这样走的欠缺何在?这两个一对比的话,你自然会发现,非走这个不可,这个我顺便一提,所以在【例言】当中,弘一大师除了说明编排的特质,修学的原则以外,还告诉我们一点说南山祖师的文啊!古拙。你们如果要看的话,看《在家备览》的卷首,【例言】的P.3L7

【南山之文古拙】

换句话说,它这个文本身比较古老一点,而这个文并不像现在讲究华丽,它很朴直的文嘛!又朴直

【而义赜隐】

那个里边的意义很深奥,不是说你随便这么一看,文字就了解了,意义就得到了。不是的,你必须反复推敲思惟,所以

【后之学者未可畏难,浅尝辄止,】

后面学的人哪!不要怕难,碰一下就停止了,这个非常可惜,应该怎么办呢?

【宜应习览自易贯通。】

如果能够不断的,慢慢的多看多看,久而成习,那个时候自然有贯通的一天,那时美不可言。

现在翻过来,看这个目录,这个目录也应该看一看,至于出家的同修,建议你们自己做一个目录表,做了目录表对你将来学下去有绝大的帮助,这个纲要一看,你整个的把握得住,至于在家同修,你们能做固然好,我这次做好的放在南普陀没带来,下次我请李居士拷贝一份,你们如果愿意就发给你们,这么一来你就很有条理,中间有些空档的地方,把你自己的心得以及体验加进去,这个不是将来拿作口头禅,口头禅太可惜了,你得到了这个东西以后,就是你行持的准则,碰到问题去找,就晓得问题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这个总纲呢?昨天已经说过了,这个总别两个不是对立的,正因为你要这个总,所以要这个别,你这个别正是圆满这个总,因此你看了个别的问题就可以看见大体,看见大体你立刻找到你该做的该走的位置,比如走在高速公路上,到了休息站,路有点不大清楚,一看!它一定把整个的地图摆在这里,下面有个位置,告诉你现在在哪里,你始终会有个感觉,对!千稳百当之感,只要你走上去,你的目的地一定到,走过去就是克服我们的重重障碍,困难,修行亦复如是,这个纲要就相当于这张地图的大纲,脑筋里应该有个基本的概念。

《南山律在家备览》一共分四个部分,宗体篇,持犯篇,忏悔篇,别行篇。这整个内涵有四个大题目,宗体是把整个的大纲,重心立出来,戒整个的是说些什么呢?简单的来说,就是刚才前面介绍的,既然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真相,透过佛法的指导,晓得原来是苦,而所以引之苦的原因是集,所以苦集二谛,这是我们并不了解的,那么你要想真正解决它的话,必须怎么办呢?走另外一条路,宗体篇就是把整个的内涵告诉我们,怎么样从佛告诉我们的言教当中,认识启发信心,然后决心去追寻,然后下面紧跟着的话,依你所愿求的,愿求的行持,行持过程当中对或不对,是或非?以及是非当中的轻重,这就是第二个持犯,对的固然可喜,犯了怎么办呢?有一个补救的方法,所谓忏悔,所以这三样东西把它包含了整个我们要修学律的内涵,经过了忏悔的话,于是犯的那一部份,也完全可以补救,挽回,最后别行为什么叫别行呢?那就是前面说过了以后,接下来告诉我们:诸位在家居士下脚该如何走法,这是别行篇的用意,把整个要告诉我们的介绍清楚了以后,最后说你现在从这个地方进去,这是它的大纲也简单的说明。

现在请翻开正文P.1,《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这是弘一大师所集的,这位大师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不一一介绍,南山祖师跟元照律师也不介绍,《备览》后面有两位祖师的年谱,有简单的介绍,诸位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个是本律传承的大概内容。

宗体篇(1)

【第一篇宗体篇总分为四门:】

戒法

戒体

戒行

戒相

这里为什么要立这四门呢?第一要想说明整戒法的内涵,它必须有的内涵就是这个大纲,是这个四样,法体行相把所要学的,律的全部的内容能够总摄无遗,少了就缺了,缺了或者不成,至少不圆满,不好!多了是累赘,累赘小事,反成戏论,把我们要求的目标往往是引上错路,所以少,少不得,多,不可以,这四样东西就是把戒整个的大纲,能够标明提持,第二呢?正示全部的纲要,第三个呢!由于所说的这个内涵把次第相循,我们可以依着这个次第,一步一步的深入,得到我们所要学习期望的结果。

现在看文,《事钞》云:这个地方所谓事钞,就是指三大部当中的《行事钞》。这个名字如果你们想知道的话,翻开前面的例言,P.1,《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它后面简称《事钞》,或叫《行事钞》。通常下面有个《资持记》,《资持记》就是元照律师解释疏注行事钞的,其他的所谓《戒疏》、《业疏》等等,都在前面例言当中说明,以后我就不再细说。

其他的所谓《戒疏》、《业疏》等等,都在前面例言当中说明,以后呢,我就不再细说。不过这个地方,我特别的先说一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这个题目在这里也简单的说一说,四分律,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是什么,“删繁补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律到中国来呀!经过了这么一个转折,佛留下来,第一次所谓大迦叶尊者,集大众而集结,五传以后分为五部,继续下来,到了汉那个时候,陆陆续续的传到中国来,晋南北朝,到唐集其大成,这个过程当中,有各式各样的因素加进去,因此有太多的转折,或者是遗漏掉的,或者是多出来的,所以使后面学的人往往不学嘛,不行。学嘛!望洋兴叹,浩如烟海,不知道怎么办?因此我们这位大祖师,就是道宣律祖,他把他一生心学经验告诉我们,这个都是大菩萨,所以他特别的说明,说从传到中国到现在经过九个朝代,那九个朝代呢?汉,那是东汉,三国,三国当中就说一个魏吧,汉魏晋,然后南北朝,是宋齐梁陈隋唐九代,这样长的朝代,好几百年的时间,中间是英贤倍出,那都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如果我们有心你去看看高僧传上面,那好多这种大德,像我们目前根本不大可能找的到,都是难得出现的一两个,尽管如此,他有各式各样的注释,往往是叫人越看越迷糊,因此他就把觉得多的删,叫“删繁”,不够的补,叫“补阙”。至于说如何删、如何补,那么这个我这里暂时不说,关于这个,在南山的六大部当中都有很明确的交代,关于这个,如果在佛学院的话,那这一部份交代的清清楚楚,虽然我不交代,可是昨天有一件事情已经说明了,什么?就是那个历相感通录,感通录特别的天人来告诉他,你现注解的律部那一部分,前代所有的人无出其右,换句话说,你这个最可以做准的。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一句话够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一下,看那个“删繁补阙”的内涵,那么由于这个,你可以准此行事,这个行事的话,这个行持,这个都是事相上面讲的,理可以虚通,这个真正的行持,那业本身的话,那一滴一滴都不能漏掉,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行事钞就是指这一个。

【事钞云:『今略指宗体行相,令后进者兴建有托。』】

这么一句话,这一句话呢,下面这个《资持记》,那个《资持记》也就是元照律师解释行事钞的,这位律师把道宣律祖留给我们的,前面说这个道宣律祖的文是古拙,意义呢,这个内涵是赜隐!文字又难懂意义又深奥,所以这位大祖师又把它注解一下,因此这个资持的解释就是说明前面,他这种解释的方法,不像古代这样从玄古开始,先把个人难解释的文字解释一下,词说明一下,然后把整个的意义再说明,那么我们试一下,看看怎么的来学这个,我照着这个次第,讲个几次以后,你们再去看《在家备览》,乃至于看南山的六大部,看起来就可以很轻松了。看那个释,

【资持释云:『兴谓发心,建即立行,识体进行,成因感果,故云有托。』 】

它前面那个行事钞当中,不是说要略指宗体行相,我现在这个地方约略的分二部分,换句话说,纲略的,简单而又把它最重要的大纲,通通能够提出来告诉你,那这样一来的话,使得后面想进来的人他就兴建有托。这个兴建有托的意义,就比较深奥一点,因此我们这位照律师加以注解说,这个兴指的什么?发心,建叫立行。平常我们常常讲的,我们要做一件事,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如理地去努力,佛门当中说见道然后修道,昨天我们又说目足并用,所以它前面经过这个说明以后,启发我们的认识,由于这个认识以后,产生信心,有了这个信心以后,所谓信为欲依,嘿!好乐!了解了这个以后,你对他这个道理说的很完整,了解了,于是启发你的信心,这个对你好这个对你不好,于是我们自然愿意避开不好,得到这个好的 。所以这个愿乐之心哪!通常所谓的乐,由于这个欲乐之心的话,欲为勤依,那你就勤勤恳恳去努力。努力指行持而言,那这个告诉我们,它现在所以要这样去做的原因,就是怎么样使得你启发信心。根据启发的信心,信心就是你要达到这个目标,该做些什么呢?这个叫立行,立就是建立的意思。识体进行,成因感果,这样你才能够了解说他告诉你的内涵,这个真正的内涵,这个就是它的体相如何?了解了以后,你才可以呀,于是照着它去做的话,于是你集的这个因正确,那么感得这个所期望的果,而这个果也就是他一开始告诉你的。

平常我们讲经说法时,他有不同的方法去分:譬如《华严》,它一定是讲“信、解、行、证”。什么叫信?启发你对这件事情的信心,由于此信心在追求时,于是告诉我们整个的内涵,从了解开始,根据了解去追寻的行持,最后由行持而感得果报。有一些地方不用信解行证这个次第叫教理行果,一样的教让你起信,理让你了解,行果是一样的。再不然呢!所谓境行果!境界是说明内涵,那这个境界平常我们说什么?就是说佛陀的境界,这个佛陀的境界相对的也指出来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是同样一个有情他成了佛这么圆满,不但自己是究竟圆满还帮助我们一切人,我们同样的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而且自顾无暇,而且是痛苦不堪,为什么他这么好,我这么坏呢?差别何在呢?这个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因此在这个境上面就分出来 ,你所期望的是人天的,他所期望的声闻缘觉的,那么另外要想究竟圆满的,所以这个五乘从这个地方分出来,由于个人目标不同,为什么他这样下面有他的原因!这个原因指出来,你如何得到它?这个是行!于是行了以后,最后的话,得到这个果。所以最后得到的果,也就是刚开始标出来的这个目标,它有辗转的这样的因由在。因此在这个地方,略略的把宗体行相指出来了以后,令我们后面要想学的人晓得,喔!原来这个是这样的,策发我们的信心,使我们能了解,这点来说是确立正知见。所以这个就是心志的意思。

有了正知见,下面怎么办?就根据这个去进行修持,这正知见分二部份,这个地方叫识体,这个体就是它的宗体、本体,那么在戒当中叫戒体。大家就说去受戒受戒!受了半天大家说戒体戒体,戒体是什么?不知道!不知道,那换句话说,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信心有了了解不足,了解不足得不到没有用,所以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正确的了解,有了正确的了解才能够照着正确的了解去追寻得到,得到了这个东西以后够不够?不够!说我要到高雄去需要一部车子,车子有了摆在这里没有用,然后依体起行,所以这个地方所谓进行,这样的进行的话,跑一步就是一步的因,这因放下去,自然感果。所以说注那是这样的,这样的话对了!也可以说你的目标在这个地方,也可以说你的行持过程步步踏实,假定我们将来正确的了解戒法以后,在以后生活当中,你觉得生活非常踏实,绝对不会像以往那样虚浮缥缈的,不知如何是好!乃至于睡觉,这个功德一直在增上,所以说念佛的人,辛辛苦苦念半天不一定保证便利耶!而持戒,乃至于一日一夜,就能够达到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就在这里,就是详细的后面再说。

【事钞又云:『但戒相多途,非唯一轶。心有分限,取之不同。若任境彰名,乃有无量。且据枢要,略标四种。一者戒法,二者戒体,三者戒行,四者戒相。』资持释云:『初鈙广,上二句据法明广,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约心明广,即上四位各有三品,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且下示要,枢即门枢,亦取要义。』 】

在这里正说之前,先看那个两段的文,第一段那个看了这个解释以后很清楚,现在看了那个解释以后,骤然发现不看解释还好,看那个解释呀,更是一片胡涂,不晓得它说些什么内涵,那么在这里,对我们一般普通人来说,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忽略掉了,总是以简单扼要的,希望大家把握住这个特征,平常我们学科判,大家都知道的,对吧?它科判分得非常仔细,所以它现在的解释,也就是整个的说总别,然后总的当中纲要列几个,别的内涵是分几个,譬如广,那么开又是如何?略,略又是如何?最后略的枢要,它的纲要是如何?就是把整个的内涵,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归纳成几类,所以你一看就可以把握住重点。所以它下面这个叙说,是这样的鈙说,所以我现在不一步一步的细说,我只是头上把这两个解释了以后,使得你们习惯于这个文字。

我们前面这个事钞不是说『戒相多途,非唯一轶』。这个讲戒的话,它完全在事相上讲的,那个事相的话,那非常多,如果说我们把那个戒相归类起来的话,归类起来,那你根据你不同的方法可以分几种方法,如果就它整个内涵来说是无量无边,什么是无量无边,什么是归类呢?这个地方简单的说明一下。这里讲戒,要想对它正确了解,所以用业来说明,至于说业与戒之间的差别,到后面会解释。这二样东西也可以说同样的,也可说不同的,是不一不异的东西,那么以后再说。任何一个业的形成,有几个根本的条件,现在我这个地方采用的是以四个特征来说明业的内涵。哪四个条件呢?我想请哪一位黑板上面写一下,事、意乐、加行、究竟。这四样东西,以后一直会用得上的。事实上,将来我们行持过程中,整个的就是这个内涵。

第一个事就是事相,这个事相包含一切的事相,眼前所有的东西,意乐就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心理状态,加行:指行为,究竟:就是你做到的程度。

究竟了这个地方简单的说明一下,根本始终是苦乐一切问题,现在大家想想看苦乐,这东西怎么来的?我之所以要这样说,有个特别的原因,今天我们学的是律,不是像经论中讲讲就知道了,这个律本身一定要真实的派上用场的,即使今天没有办法行持的千稳百当,至少能够摸上去,一步步靠近,摸的好的话,我们起心动念能够完全把握得准,这念造的是善因,而善因当中有漏、无漏,无漏的是净业,可以往生、了脱生死,可以成佛作祖,否则的话,虽然是善业,在人天当中,这个是恶业,所以要仔细的分析,是讲律与讲经论不太一样的地方,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如果我们像经论这样讲的话,我也对不起你们,如果你们也这样学的话,你们也对不起你们自己,所以这个重要的地方,我会细致的分析,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你都应该体会得到,当下的心境是什么?这个才是,所以它不是个虚通的事情,所以很多祖师听了多少遍,觉得迷迷糊糊,当然大体像我们现在讲的不会迷糊的,它是要很细致的地方。

现在我们讲那个,黑板上面的四样东西。我们讲任何一个苦乐的问题的话,那个苦乐是什么?它不会天生来就是如此,就是说今天有人跑得来,带一个好消息给你,你心里面很高兴,然后给你穿一件依服,穿这件依服蛮快乐,反之痛苦。

所以所有的苦乐,它一定有几个条件,当我们自己对境时,这个境乘我们心意的是好的,不乘我们心意是不好的,苦乐是这样分出来的。现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什么?因!由这个因感的果,所以不从眼前这个苦乐上讲,而是说这个是苦因,这是乐因。这个是从这个地方来认识,这个苦乐的因,有另外一个名词叫业,经论上都这么说嘛,你要晓得前世的因?那你现在受的这个!换句话说,你眼前受的果报,就是你前世造了什么因!要晓得将来的好坏,看你现在造的什么因?这个因就是我们任何一个行为,这个动作叫做业,业力,这个力量留下来会影响我们将来的苦乐,我把同样的公式,搬到前面去,说宿生我们做的一切行为,这个行为留下来的影响力量,形成我们现在的苦乐,目前所有的活动,从家庭到社会,无非是希望生活将来过得好一点,无不在因地上努力,学佛的人了解真正的因在这里,所以修学佛法在世间的人,看起来觉是迷信,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好像很奇怪。修学佛法的人,看起来觉得世间人很奇怪,你不是要找苦乐吗?这个苦乐的整个的这条路摆在这里,你怎么不走?偏偏要走这个路!是不是这样呢?那同样的那世间的人赚了钱,他不是马上用喔!是摆在明天再用,我们修学佛法,岂不也是如此呢?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从因上讲的,现在讲的业,就是将来你现在造的任何一个行为,这个行为是会影响我们的,那么关于这个所以以我们讲说苦因、苦果,乐因、乐果,眼前一切行为的本身,就是一个因,从眼前感受的苦上面,找到苦的因,我们希望的这个乐上面希望找这个乐的因,那这个就是眼前的起心动念之处,所以我们先讲这个业。为什么我们要造这个因呢?这还是因为以前造的业感得的果报,当果报现起的时候,现起了,现起了以后,自然而然你对眼前的境界,内心有个反应,现起的果报这件事情来说叫什么?我们自己所对的境界!这个境界自己的心对他的反应,这两者当中产生了互相交涉的关系,这个人跑进来,我看见他了,熟人、好朋友欢喜,这人跑进来,不认识,说不上来,看他一眼,这个人跑进来,是个冤家,那心情恰恰相反。这是人人可以感受得到,那么这个境部分呢!通常现在这个地方不叫境,叫事,为什么不用境而用事呢?这个境是求果报来说,这个事是对将来的种因来说。果报与因有何关系呢?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我们晓得因果是连续的,永远连续下去,宿生的因感得今生的果,当今生的果现起是不是停在那里就算了?不是的!就是这个果现起的时候,你又种下将来的因,于是继续不断的因感果,果现起时又造将来的因。所以对这个境界来说,向前面看那是往因之果,同样那件事情向后去看,那是将来果的因。

譬如说刚才这个例子当中,一个人进来,这个人是你的好朋友,你所欢喜的,为什么好朋友是你欢喜的呢?说上次我碰见这个人的时候,人家介绍,或者不认识在马路上面,看见一个人跌觔斗,我就跑的去,把他扶起来帮忙他,他觉得,嘿,这个人怎么大家萍水相逢,他这个地方这样的尽心尽力的帮忙我,所以他就非常感谢,于是心里面觉得很好,我也觉得很欢喜他,当时这件事情过去了,过去了以后,后来他为了表达他的意思,固然我觉得他值得让我救的,变成共一个好朋友,这是不是以往的因呀?因为这个以往的关系,所以当这个境来的时候,你就看见啊,这是好朋友,这一点来说是往因感得现在的果,但是这个好朋友,是不是看见就算了?当然不会!你马上,唉呀,某人好久不见,来来来,赶快坐赶快坐,所以第一次见了以后只是如此,第二次见了以后,继续不断的,于是越做彼此间是越亲密越好,是不是这样?那个关系是什么?就辗转增上,这个辗转增上过程当中,现在我们就停在那里看。

那个关系是什么?辗转增上!这个辗转增上过程当中现在我们就停在这里看,第一次这个因现起现在这个状态,就是一重因果,所以这个是前面业因所感之果,但是所感之得停在这里绝对不会到此为止的,一定紧跟着马上有现在的反应,现在的反应呢!于是就演变成将来之果,所以因果有它这样千变万化的不同,就这一重因果向前看来说我们称它为境,现在清楚不清楚?喔!现在这个境现起了然后呢!你以前救了这个人跟这个人结交,所以他跑来找你这个叫境,就将来噢!看见了很欢喜马上来,我好久没看见你如何如何!这个关系又留下来将来更亲密更好的这个种子或者这个因,对不对?这一点来说不叫境,叫事,如果你们学过十二因缘当下就应用了,前面叫做受,受了以后叫做爱,爱了以后取有等等,你会怎么用用上去, 那么这个地方讲戒的时候呢!是非轻重好坏,你可以很明显的判断,所以第一个事是这样,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了解了,我们不要谈那个因果吧!就境界现起的时候是你所对的,如果帮一个忙,如果被帮的忙叫做事,如果害一个人被害的那个人叫做事,如果放生救那条鱼,那条鱼就是事,如果杀生这条鱼就是个事,偷东西的话,偷的钱或本来有的东西是那个事,相对它说的谁在做?我在做!我在做的用另外一个东西来代表→意乐!这个意乐是什么?说你的意念,意念的好乐,平常我们说作一件事情我很欢喜这个东西,这个地方特别的名字叫做意乐,那为什么叫意乐呢?业本身分三部份身口意三支,又分十部分,身!杀、盗、淫;口!绮语、妄语、恶口、两舌;意!贪欲、瞋恚、邪见,这平常我们说十恶业,可是这个造业真正的主宰是什么?主要的主宰是意,心里动机!后面会详细告诉我们,经论说你真正造的是什么?身口是种工具,就这一点世间的常识也可以判断,譬如任何一个家庭当中,父母对子女诃斥打骂,但是子女不会对父母瞋恨,因为父母的意乐是爱,如果你的意乐是这样的话,打骂也好,也对!反过来,世间人长大以后,笑着脸孔说我是对你好呀!内心,我哪晓得你内心到底是什么?我们常常也对别人这样说:我可是对你好呀!可是内心真正是想吃他一口,商场当中大家笑着面孔,可是内心是我怎么把你吃掉,所以真正的重点在内心的意念上头。

意乐当中又分成几样东西,最主要的是你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去造的?世间来说不外乎贪瞋痴佛法不一样→正知见!正知见这种正确的认识之下,所引发的情绪,是无贪无瞋无痴,无贪的正面功效帮忙别人,无瞋的正面功效是慈悲,无痴的正面功效是智慧,所以无贪无瞋无痴是基础,然后呢!布施、慈悲、智慧帮忙别人是积极的,透过这个心去做都是好的,反之是恶的。

下面呢!由于你的贪瞋痴,或这无贪无瞋无痴,而这个动机引发你的种种行为就这样,平常我们说什么动机就是这一个,佛法当中有个专门名词叫等起心,意乐包括这三样东西,总之一句话我们心里面由于烦恼还是正知见?烦恼与正知见相应的动机所策发出来的行为,有了意乐下面就开始行为了,开始的行为叫做加行,你想帮助别人从袋里掏出钱来,拿东西给他是谓加行、究竟,你做这个行为做到什么程度?想帮他弄了半天力量不够没有究竟圆满,还有一个究竟圆满,伤害亦然!

现在我们了解了整个业是这样的,那现在讲戒呢!戒是什么?同样讲的业!不过我们晓得了平常这个业本身哪!永远在生死轮回当中转,现在告诉我们这个不可以,你不是要快乐吗?那这恶因一定要拿掉这个苦果才不来,你要快乐善因一定要种下去快乐才来。这样内心告诉你,还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好!我了解了自己去做叫做善不叫戒,功德完全不一样,至于工作的时候心状态倒是一样的,戒!这是不可以做的这个我该作的,作的时候不外乎还是如此,当我们对这个境界的时候,于是内心当中一定是跟这个境界相应的,一定有这个心里反应出来的,这时我想人人感受得到好的贪坏的瞋,还有一类说不上来,说不上来是什么?痴嘛!痴永远在转从来没停止,所以当贪在一起的时候贪痴具,瞋在的时候瞋痴具,而单单痴在的时候前面可能没有,譬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也说不上来痴痴呆呆的,看见一个人,望了一眼,好了,就这样,这个就是痴心相,现在戒不是告诉我们,好的不要贪、坏的不要瞋,平常没有这种不要痴,所以不管讲戒也好,讲业也好,一定是这个境跟我们的心相应的时候,或者我们的我们自己,那现在在讲的是心或者意乐,对境的时候产生的状态,不同的状态就有不同的对治,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这一部份叫做什么?戒相!

你这样看起来这个戒相有没有范围呀?没有范围无穷无尽的,对时间来说24小时,对空间来说一张开眼睛来,360度空间没有一个不是,所对的项目来说不要说人,人就有这么多,然后每一样东西没有一个不是,所以那句话说「任心彰明、乃有无量」,有没有看见?从境上面来说那是无量无边,以前遇境都随业流转,现在对任何一个境的话,以戒行持,所以这个戒相是无量无边的,它归纳起来,如何归纳法呢?你现在要做多少呢!我现在三皈,三皈有皈无戒,然后要五戒那你分五项,再不然我再加上去,要一次八关斋戒,那这叫八关斋戒,再不然我进一步八关斋戒蛮好的,在家不需要,出家那就是十戒,最后圆满具足戒,所以这个分类来说,这里这个戒从这个状态说有四个位次,所以说

【资持释云「初叙广。上二句据法明广、五八十具四位不同。次二句约心明广、即上四位各有三品。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且下示要枢。亦取要义。」 】

上二句是以戒法来说明,「五八十具四位不同」,这样的归纳起来或者五戒或者八戒十戒具足戒这四位,其次呢!次二句前面说「心有分限,取之不同」,也就是《事钞》当中南山道宣律祖的说明,那二句是次二句,约心明广!我们不是说任何一个戒任何一个业一定是境来说心来说,主要的就是心跟境,有了这个境然后你再行为再究竟,所以加行跟究竟是次要的,你只要把心跟境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现在这里说我们来归纳的时候,一个用境来归纳一个用心来归纳,用境来归纳的有五戒八戒是在家的,十戒是沙弥戒具戒是比丘戒比丘尼戒,用心来归纳呢!即「上四位各有三品」!上品中品下品这是怎么分呢?后面才告诉我们,我在这里简单的跟你们说一说,《菩提道次第广论》分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个下中上也就是这样的,而且在《广论》当中特别的引非广论的《瑜伽师地论》的三士道,非律仪非非律仪、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它这个分类的方法也是这样,一个就是用世间的人天乘,一个是进一步要想自己解脱,一个是帮助一切众生究竟圆满,它也是这样分法。

虽然在《广论》上好像是两个不同,那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实际上内涵是完全一模一样,什么叫不同的角度呢?就是以经论的立场上来说,它分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的下中上,共下共中上,上就不共了,然后有了这个理论以后有了这个见解以后,你要行持的话,开始的时候,依照《瑜伽师地论》上面的非律仪非非律仪,下次请带《广论》我随时翻给你们看,这样学的话是真正目足能够并行,至少这个理论基础是完全很正确了,要去走的话自己,自然会感觉到千稳百当,这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了解了它为什么要约这个境,要约这个心啊!

「若下二句就境明广,情及非情不可数故!」第一句是据法,第二句是据心,第三个讲境,境就像一盘散沙,它不讲任何道理而告诉你实际上的状态,这个状态从佛法的立场来看讲戒就分成四类,所以戒对心来说分上中下三个位次,且下示要枢!现在它不用这个方法而且把整个戒用另外的角度去看,讲戒的话一定又包括境又包括心,而这个心境所对的正是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这三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原来是同一个,讲戒!以戒的大纲来说又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也就是取它重要的意思,清楚不清楚这一段文字?文字真正的了解了,下面有一点,特别的说一下。

在这个前面的分析当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实,祖师三两句话,以及后面祖师批注的这个内涵啊,它把我们整个要说的内涵,圆满无遗的完全告诉你,再多了累赘,少了不够,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它有个这样的特点,所以你将来慢慢的、好好的看,不够这个条件,尽管写的疏,文字也很容易了解,天花乱坠,完了以后,你要从这个里边把握住特质,整个这个纲要一无是处,祖师告诉我们这个著作文字难懂意义深奥,一经过你认真的修习探索的话整个的全貌完全呈现,少了不可以多了是累赘,像走路一样那个到高雄去多了一个弯车子汽油人都在受罪少了走不到,所以它那文字古拙是值得我们去学的,我刚出家时遇见一位善知识,他告诉我,古人之书不可不读,今人之书不可读!今人古人怎么分?并不是说这个人3000岁叫古人,眼前的30岁叫今人,它的正古依照这个传承,能够教量证量具足的这样去做叫古人,否则的话,如果他自己别出心裁,依文解意,这叫做今人,我们前面只看了一点点,立刻看的出来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多重要的地方,我会提出来让我们了解,这个科判差别,

【三品者见后皈依仪轨五戒中依境发心文!】

它后面会告诉我们的,现在这里稍微了解一下。

【资持云『欲达四科,先须略释,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彻始终,安有受已,不得名法,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余泛善。』】

前面首先标示出来,戒用不同的角度,大概了解一下它的内涵。一个从戒实际的内涵来说,所以说戒相多途这么多,或者以佛法来分类,以法来说或者以心来说,但是这是说明了名相的状态,我们想要正确的了解所以说欲达,要想正确的通达这四样东西,这四样东西包括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所以通达是指这一个,通达有两种,前面的通达“教”,后面的通达“行”。我不说“证”,你行对自然证得,前面叫做教量,后面叫做证量,这个彼此间是因果关系,你要想得到这个果,一定要去证,要证一定要行,要行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一定要凭这个教。

所以我们现在学习进去的第一个是所说的文字懂,文字所指的内涵懂,根据这个内涵去行持的时候,你那时候内心当中就,从前面的文字懂到内涵懂,这个是在这里学的,如果说在修学佛法过程当中,这是指闻思阶段,并不是自己阅读、看,它不讲阅读讲闻,是有它特别的原因,「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小乘经大乘经都这么说,而这两句话特别是《华严》当中,前面我们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多多少少有一个概念,前面不讲,这些事情就是莫名其妙,讲完了,回过头来一看的话,觉得啊,美不可言!你们如何?我不能肯定,但是原则应该如此,我当年跟我的老师也就是这样,我刚才不是说吗?我民国24年就得到这一本书,因为我已久仰印光、弘一两位大师,心中非常仰望,看一本古装书《弘一大师集》,一本最好的现在都没有了。看了半天,心里面觉得非常欢喜、非常虔诚,可是看了半天,一窍不通,以后摸了多少年以后,而摸的还不是只有它,最主要的还是得到了老师的指授,老师并没有直接对我讲授这个,可是别的地方讲清楚了以后,回过头来一看啊!妙义通通出来了。这我了解,佛法没有骗我们。

修学佛法需要四个条件,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就是修行,果自然一定出来的,所以现在我们这里讲欲达四科,你马马虎虎听也就算了,你想要认真通达这四样东西,一定要通达教量证量指第一点,其次呢!我们想象当中这个证量,我们要证得佛果,哎唷,那不是远的很吗?或者证得罗汉果很远吗?不!要晓得这个闻思修过程当中,各有它对治的内涵。假定你针对闻,闻对的话,眼前我们就可以受用,思!那更不谈,眼前什么受用呢?你那内心当中就会得到安乐安宁,我们现在要对治的是业,业的引导者就是惑,烦恼,一天到晚在烦烦恼恼当中,强力的贪,固然不一定现起,强力的瞋,很少现起,但是痴相呀!24小时,每一小时60分,每一分60秒,从来没有差掉一点点,大家想想看是与不是?只是我们不大晓得,除非你将来修行才会体会到这一点。糊里胡涂这样的过来,当你真正通达的时候,你就认识了这一个,当你认识了这个以后啊,你内心当中就有,忽然之间黑暗当中,啪!电光起来的时候,你见到了这种味道。

然后见到了,你在使用的时候,贪的境界来起的时候,你感觉得,哎呀!好家伙!这个大冤家!以前我从来不认识的它,骗的我死死地,我还觉得很好,原来增长我的贪,眼前好像一点点的快乐,将来害我,原来这是糖衣毒药,你的心情就不会为它骗。瞋的境界来的时候,眼前一定是暴跳如雷,到那时候觉得,唉,这没关系,因为这是往业所感,他不但是如此,而且成就了我的忍辱,以前你一定要跟他发脾气,跟他讲道理,现在觉得这个人,不惜下地狱,这样的代价成就我的忍辱,还我的业。

前面讲的是理路,而现在从行持上面讲的,这个都在闻思阶段,所以你真正的碰到闻思部分啊!当下心里面就清凉,妙的是眼前清凉,引发你的业就不一样,将来的果报就一定好,你想眼前好将来好,谁不愿意去做呀!现在做生意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做生意快乐不快乐啊?凭良心说,一点都不快乐,将来快乐不快乐?天知道!但是我们就莫名其妙去走,所以这叫无明,叫愚痴呀!所以通达这两个字,我们要了解,不要呀!看了「欲达四科」文字懂了,如果文字懂了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也对不起你们自己,文字懂了不但对你没帮助往往有害,不懂佛法还好懂了佛法照妖境!拿在手上,看看天下人,所有都是妖怪自己看不见,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现在我们往往到佛门当中,往往到处都是争论,原因就是在这一点上头,没有把握准,把握准了没争论,你是非还是分的很清楚,关键就在这里“达与不达”,不是文字懂得就算的。

关键就在这里“达与不达”,不是文字懂得就算的。现在说,第一个叫圣人制教名法,圣人就是大圣,经论通五种人,说佛、菩萨、化人等等,戒只有佛讲,没有第二个能讲,这个后面我们要了解的,其实不但戒噢!对我们中国来说,这个礼法,典章礼法,非天侯不制不能制的古代是这样,现在的宪法来说,地方的行政,你可以小地方说,这个宪法绝对不能动,戒本身就是个宪法,所以孔老夫子说,如果这个典章礼乐出于诸侯的话,可以传之万代,万一出自于王室,换句话说,那个时候的中央政府,孔老夫子周朝人,如果说出自于周朝,那么这个王室那可以传之万代,万一这个落到诸侯那个地方来的话,那个就衰了,它最多只能传几代,你们看《论语》 上有这段公案,这个论语我是几十年以前看过,后来虽然有机会,多多少少去翻翻,这个诸侯,就是现在我们知道的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到后来这个诸侯衰了,那么士大夫就大夫手上,那更糟糕,所以我的印象当中,好像如果这个典章制度全操纵在诸侯手上的话,传五代,再等而下之,如果传在大夫,大夫换句话说,这个诸侯是五代大夫就三代,传不过三代,结果下面很多事实上的验证也是如此,那么在这一点上佛法也是如此,所以经论可以随便讲,戒律是非佛莫制,这是简单的说一下。

后面还有很多理由,自然你们都会了解,这个圣人是讲到化教是通于五类,讲到制教,换句话说,这个是特别讲戒,这个制教就是讲戒,根据前面所说的道理现在行持的时候,这个典章法律的规则,这个说明这个内涵的叫做法,我们现在修学第一个喔!了解这一个。

下面“纳法成业”!你根据这个法为什么讲个纳字呢?纳--领纳!本来这个法本身在两个地方,一个在藏经里边,一个在老师那里。这是他的透过你自己觉得,去看去听,慢慢的认识这个,于是你领纳在心当中,先领纳的是文字的领纳,换句话说,前面讲的通达,到后来意趣的领纳,现在这个地方要我们怎么办呢?要纳法!把圣人所说的这个法,真正如理如量的领纳在你的心当中,要到什么程度?成业!成业这个就是你的体,我们的戒体要这样,那么请问这个业是什么?所以为什么我先讲这个业,如果诸位学过《广论》的大概还有一个印象记得,我在讲的过程当中,始终告诉大家,不要学这个,后面高高的大法,你把《广论》部分,最共下士的部分,业弄清楚的话,你一生受用不尽,而且生生世世,永远受用不尽,所有的眼前的一切,问题都在这个上面,大的成佛作祖,小的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在这里。

那么在这里我简单的先说一下,这个业从它的因来说,就是推动你将来结果的,同样的现在这个果,你又将来继续的,都是这个业力在推动,譬如我们刚才这个比喻,始终用同一个比喻,因为我们不是要新鲜,是要了解这个事实,前面这个比喻一直引下来的话,一下就说清楚了,刚才说的这个例子说,嘿!有个人进来,这个好朋友或者是冤家,那么为什么这个人前面好的,你觉得是好朋友?为什么这个人坏的,你觉得冤家呢?就是你以前跟他有过这么一段的交往,这个交往的过程当中,我们称它为什么?业!马路上看见一个人,你就帮他,他也感谢你,也许你帮他,他觉得你来干什么?滚滚滚!你觉得一番好心,你就不会觉得这是好朋友对不对?是嘛!就是前面这件事情,就是现在领纳在你的心当中,领纳在心当中这个 ,只要你领纳进去的,一定有一个影响力量在,那么这个影响力量,通常我们叫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叫做业。

这个业分三部份,当然业有不同的角度去看,譬如引业满业,现在我说的三部份,哪三部份?善业、恶业、无记业。什么是善业?就是引发好的后果的,反之引发恶的后果的,一个善一个恶,还有什么叫无记?说不上好坏来。所以说一个人,你帮他忙他帮了你忙,后面看见欢喜的,于是再看见你接待他,很热烈的产生这个眼前使你很快乐舒服的这样的一个结果,这个是善业,反之恶业还有一个人,看见了像没看见一样,不是第一次看见,前面看见过的,就是你看见的,看见了也就过去了,这个叫无记业,现在这个地方讲的业是什么?有记别的一定有记别的,就是说一定在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强烈的反应。现在把什么东西领纳在你内心,产生这个强烈的反应呢?把圣人就是佛陀制的戒法摆在心目当中,成为你内心当中,策励你的一种力量,这个叫做业,那么现在把戒法,领纳在我们的心当中,变成强而有力,策励我的力量,这个叫做戒体,文字这么解释。

下面实际上的内涵,我在这儿说一下,平常说我们修学了佛法,说为什么有苦呀?因为烦恼或者是说贪瞋痴,被烦恼所使,造了贪瞋痴相应的恶业,现在只要去掉贪瞋痴就可以,怎么去法呢?说戒定慧。喔,懂了懂了,好好好!大家懂了,结果呀,懂是懂了,跑到境界上面,欢喜的照贪不误,不欢喜的是照瞋不误,当然痴亦复如是,于是就说法师呀!说某人懂是懂了,就是做不到,我一直犯这个毛病,你们有没有?我想极大部分人都有,为什么?平常我们一句话,不知道,然后翻开经上面去找,找老师去找,找了半天,大家都是如此,现在给我们答案了,一开头就给我们答案了,圣人制那个法,你是不是如法 ?如法是如理如量的领纳于心成业,前面我们说过了,成了业以后,你内心当中有个非常强烈的影响,刚才说这个人,以前进来的时候不关痛痒,现在一进来的时候,你就,噢!马上来了,假定你学的这个,不是刚才这个朋友,学的是佛法,圣人制定的法,没有前面强烈的影响,那个时候过来的时候,内心当中无关痛痒,是不是这样?是!于是你还随着自己的老习惯走,譬如说一个无关痛痒的人进来了,我忙我的,不忙,我坐在这里也不会去招呼他,忙,更不会管他,是不是这样呢?就是这样!

现在如果说你有了这个特别的善因缘的话,不要说不忙,就是你忙,放下事情来也一定去招呼他,是不是这样呢?是!所以说,如果说你把前面圣人所指的法,如理如量的领纳在心当中,成为你的业体的时候,境界现起的时候,嘿!这个别的就放下来了,以这个为主,因此如果你学了佛法以后,照着他告诉你嘿!这个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这个有它一定的次序,这个后面都会讲,所以境界现起的时候,你会了解到,这下这下不来了,自然而然,它任何情况之下现起这个,境界一现起,这个以前所纳的这个业体,这个叫做戒体,所以叫依体起行!懂了没有?所以没有这个法,你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个体。

得到了体以后,下面“依体起护名行”,对了这个体,有了以后,自然而然你就保护它,就像说你认识了这个朋友以后,来了以后你自然而然跟他交接,得到了这个体,一对境界来的时候,嘿!你认识了,现在我可不上你当,不贪,现在我不上你当,不瞋,当你不贪不瞋的时候,一定也是不痴的时候。

这个是它真正的内涵哪!所以叫依体起护名行,那么“为行有仪”!跟这个行相应的时候,这个仪就是仪相,这个仪相,跟前面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个才是戒相呀!平常我们讲持戒的时候,都是这个衣服要怎么穿?那那那,我是持午的钵,要怎么拿?心里面怎么样?有没有业?也是有的业!业不在防止贪瞋痴上面来说,这个真正的目标就弄错了。错在哪里?后面会告诉我们,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特征在此。

所以这一段的文字主要的就是什么?四句话!那么下面它这个自设问答。有云,那是有人说,那是解释一下,以便大家有问题的时候,弄的清楚,所以有人说,未受叫做法,受了以后叫体,好像那个法跟体是两件事情。现在祖师告诉我们,换句话说,元照律师告诉我们,并不是如此,法!这个东西是贯彻始终,戒!这个东西贯彻始终,换句话说,也可以说戒法、戒体、戒行、戒相,那么法就是戒的法,体就是戒的体,行就是戒的行,相就是戒的相,眼前这一句话没有什么多大的,好像没有特别的意义,实际上将来讲到后头,这句话是大有意思,既然在后面才显出大有意思来,我这里只简单的提醒大家一下,所以说,须知下三!它下面那个体行相是什么体呀?是戒的体!戒的行戒的相!所以说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所以显出这个体特别的内涵是这个并不是其他的泛善,这是说明这一个。请翻过来,

【资持云『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有云、未受名法、受已名体。今谓不然。法之为义贯彻始终、安有受已不得名法。须知下三从初得号、是故一一皆得称戒、或可并以法字贯之方显体及行相非余泛善』】

资持云,那么资持记上面问了,这个问答有它的特别的意义,有很多深奥的意思,就是平铺直摆讲过去的话,我们以为懂了,或者不讲一看以为懂了,刚才前面譬如说,欲达四科,达!谁不知道,纳!纳谁不知道,实际上那个达跟纳,那个有文章在里头噢!如果说你不经过这个步骤的话,那个达你写上一千遍都没有用噢!这个“纳”字亦复如是,那么怎么办呢?所以这个祖师们要用种种方便善巧,有一个方便善巧他故说问答,经过一问一答,让你了解的很清楚,究实说来,这个问答我是觉得好可惜,我们现在也只能从祖师的文字上面,用问答来告诉我们,正式学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真正的问答当中,你看佛世的时候,很多经典当中,佛常常用问答。《楞严经》大家听说过的对不对?它前面说破妄显真,这个佛就问他:阿难,你为什么要学佛呀?你看见了什么学佛呀?最后一问一答,结果问答了半天以后,这个阿难就什么?大彻大悟了!实际上我们要真正解决问题的,是要说你的问题在哪里?一步一步的追踪下去,还有我们看那个禅宗祖师的公案,那个学生跑的去问老师,那个老师往往用一个特别的方法,或者打他,或者诃斥他,或者反过来说你问我,那个老师问他,他不知道,学生回过头来问他的,一回答,解决了!你们有没有看见这一类事情呀?

反过来说,我们的子弟有疑问的时候,你经过针对着他的问题,经过了这样的几次的问答,他解决了,那么我为什么要说明这一个呢?现在有一点道理,跟大家讲一下,我想我们在座的,大概都是如此吧!念说念了很辛苦,念了不晓得几十年,以前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人家给我们取个雅号,叫老考兵,考试呀!大概现在还是如此吧,幼儿园大概不要考,我听说幼儿园也要考,以前我记得哪几个幼儿园好,去幼儿园居然还要考!小学考中学考,他现在可以省掉几关,然后大学要考,研究所要考,留学要考,然后就业还要考,啊!我的天哪!为了要应付那个考试,怎么办呢?就去补习,那个补习的方式是填鸭,在学校念书也好,补习也好,那实在是件痛苦的事情,就算这个老师讲的好,瞪大了眼睛,一堂好的课听下来,讲完了以后,脑筋里面留下印象不深。

那另外一方面,大家有没有一种经验,如果今天两个人在一起抬杠子,一次杠子抬下来,往往使你终身难忘,就是这样,而且当你正抬的起劲的时候,欲罢实在是不能,如果说今天我们抬杠子的内容是佛法的话,那这一次不是就终身难忘吗?平常我们学的时候,是苦苦的学学不到,现在他偏偏在那个地方,就是欲罢不能。这个教育!谈到这个教育的方式了噢!我们现在中国目前使用的,给它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填鸭,这个在教育当中,也是最糟糕的,一样莫可奈何,西方人说是比较好一点,叫启发,启发当中最好的一种是什么?论辩!所以我们看那个印度当年的那些大祖师呀,他不一定称他为菩萨,不一定称他为什么祖师,说律师等等,叫他论师,以前我看的时候,我以为经律论师,现在我了解了,他们是辩论出来的,论师,那么这个方法,藏系保留着,在座的有好几位去看过,在我的感受当中,如果说你了解了以后,你去一看的话,你第一个会终身难忘。

第二个,一看了以后,你恨不得能够投身进去,在我自己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讲的课讲完了以后,讲的最好,唉呀!回过头来,实在是疲累不堪,我看见他们那里教学的方式很有意思,一天真正的上课,主要的上二堂,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每堂一个半小时,加起来一天才上3小时的课,要我们上3小时的课,剩下来的整个都是玩的对不对?有的是玩的时间,结果他们那个3小时的课很少人有晚的,根本不可能,早晨起来了以后,那我讲寺院噢!早晨起来了以后,然后就上早殿,上完了早殿以后吃早饭,吃过了早饭以后,剩下来的时间是温习,要我们跟你温习的话,能够晚一定晚,否则的话,关在房里几个人在房里鬼打架,你去看他们每一个人在那儿温习,然后温习他要背的噢!这个地方又非常的小,不像我们现在这里好,一个好小的房间住两个人,多则三个人,这个背一定要出声哪!大家念,要我现在这样两个人同样念的话,我就不灵光了,但是他们居然每一个人念不影响,就是环境逼着他如此,然后一直念念念,念到背了,背了以后,然后去上课,上完了课以后,下课马上吃饭,吃过饭休息一下,他们往往,我以前说过了,休息完了,以后再上课,上完了课以后,下午开始就辩论,辩论完了,以后吃晚饭,吃过晚饭作晚课,作完了晚课以后再辩论,这个辩论,辩些什么?就把上课的内容,提纲契领地告诉你,告诉你了以后,他告诉你种种论辩的方法,拿我们现在来说,这一下干什么?就抬杠子,他抬的是佛法的杠子,我们平常有一句话,真理是越辩越明,千真万确的,不过我们这个越辩越明呀,因为你没有正确的方法,所以辩到后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一无结果。

实际上,不是你真正把握住原则的话,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在座的我想有好几位同学跟我一起过的,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以前我也是这样,你怎么说你总有你的道理,现在你把握住这个原则的话,永远只有一个道理,绝不可能又是可以这样,又是可以那样,那么在这一点上面,我不妨可以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你们可以马上体会一下,譬如说随便说,在座的我跟你,你跟他,任何一个,假定我随便说,我跟你两个一样不一样?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有人说一样,有人说不一样。为什么一样?我们都是人!是不是一样呀?所以你不能说不一样,但是有人反对,他怎么反对呀?你是法师,我是在家人,是不是?我跟你的确不一样,或者是你是男性,她是女性,是不是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有没有结果可言?的确也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现在问题很简单,我假如问你,我跟你是同是不同?先不要回答,说你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的?假定我问这个,我依这个什么标准呀?我依中国人来标准,那一定是,不管你是女的我是男的,我们就是中国人,对不对?不管你是出家人,我是在家人,就是是不能说不同,如果我们标准也不一样,我们是动物来说,对不起,如果你是猫是狗,我们也同,绝对不能说猫狗异样,因为我们都是动物呀!所以你这个标准,如果一旦确定了以后,是非就是一定,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不是这样?

现在讲佛法,绝对是有个严密的标准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道理呢,佛法里面固然说特别说明这个道理,西方叫做理则,我们东方人因明,这个美不可言,所以他们透过这个方法,运用这个来做学问,理则也是这样,是论理的方法,于是使得他们用这套方法,采取最好的启发的教育,所以每一个人在这个地方的话,都是欲罢不能。我开始的时候,常常去在那个地方吃吃饭,吃吃饭两个人,随便聊聊天,大家就我觉得他们吵起来了,原来他们已经辩起来了,然后到了晚上,要我们如果今天晚上晚课一定打瞌睡,他不是本来晚上啊!晚上我想想看噢!上晚课是六点半开始,到七点半或者是八点,记不住了,然后下面应该有一个半小时的辩论,如果八点半开始辩论的话,应该到十点钟,实际上不是九点半,结果虽然这个课是到九点半,或者到十点结束,很少人说十一点半之前肯离开那个地方的,这样一辩就三个钟头,平常辩的时候,它那个地方很宽敞,那个寺院的前面,非常宽敞小山头呀!反正你找个地方捉对儿,大家在那个地方辩起来了,有的时候碰见那个下雨天,怎么办呢?就跑到佛堂里边,那个时候我就住在佛堂的旁边,一下与这一下我就麻烦了,一夜睡不着,躺在那儿辩辩辩,在我的感觉当中,不晓得他们做什么,就是他们在那儿吵,往往是弄到了十一点钟,本来说到了九点半或者十点休息,他们绝对不会停止的,十一点钟到了十一点半,那个负责的那个人哪,时间到了,告诉他们时间到了,时间到了,你说你的,没人来理你,到最后要关门了也不管,一个一个把他拉出来,把门关上他们只好出去,如果我们真的学习有这种精神的话,没有一样学不成的,所以这个又牵涉到任何一方面,这个我们现在不必深谈,在这里顺便告诉大家,这个问答真正的用意,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善巧的条件,所以祖师把这个问答立在这里,所以眼前诸位有很多在修学的同修当中,有很多人愿意把这个所学的,回去你们再继续的研习的话,我建议你们用这种讨论的方式,一问一答把这个精义一步一步的深入,把握的住。

【资持云『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摄修始终、无阙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注:剩[shèng]:同“剩”。)

现在我们看看这个问什么?所以『唯四不多少者』,他问为什么你立这四科?又不多又不少呢!这一开头我们前面说过的,能够总摄这个全体,不遗漏,现在说出来了,『答:摄修始终,无阙剩故。』这第一个,『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这个回答就是这样,摄是包含你所要修行的从头到尾,全部!既没有阙也没有剩,缺了或者不圆满或者根本不成功,剩了是多余的浪费,乃至于反成戏论累赘,第一个大要。其次,现在讲整个的行持呢,随便你做哪一样事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这句话非常重要噢!平常我们讲持戒的时候,一定要任何一戒当中,依定包括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所以平常我们如果讲持戒,在这种戒相的话,他前面三样没得到根本不行,只是种一点种种善 根,可以不具足。但是下面 有两句话说,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言是什么?言教!换句话说,这个内涵用文字来表达,要告诉你的时候,的确有它的次第,等到你认识了,了解了,真正去做的时候,它就没有次第可说。

我们随便一样事情,其实我们仍旧那个老比喻,那个比喻说,我们讲那个汽缸,然后讲的时候,什么叫内燃机,每一部份每一部份来介绍,从最主要地方,依照次第一步一步说明,所以说言教一定是有次第的,然后照着这个言教的次第,如果你行持得到了戒体,然后去修行的时候,是不是并没有次第的?对嘛!所以你车子在那儿,一发动的时候,你不能说先让那个机器烧,推动了半天,然后你这个驾驶盘动,推动了半天,驾驶盘不动的话,一下撞到人行道上,把人撞坏了,对不对?所以你一定全部在那个地方动,那个汽缸在那儿,这个前面的整个的东西都在动,你的脑筋也动,眼睛也动,到底哪一个先,哪一个后?所以行的时候,行不前后。

今天开始之前,有两个问题先简单的说明一下,第一个问题是说,昨天讲整个的《南山在家备览》分四篇,说这个别行篇,大概了解,这个是我们进入的下脚第一步。这个不仅仅是在家居士,其实我们很多出家同修,对我来说,我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基础,很多需要准备的都没准备好,所以下脚第一步基础做好,对我们有很多帮助,那这个我们不谈,关于前面,那个宗体持犯忏悔,这个忏悔部分,有不太清楚的,这里我简单的说一说。

在平常我们讲的戒律当中,很少说那一点,但是真正完整的要想学戒的话,那个经律论都要通,第一天已经说过了,经论是学的启发信解,然后启发我们的信解,建立正确的认识,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然后照所认识的行持,一个像眼睛,一个像脚,目足并运,能够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能够离开我们不想呆的地方,不想呆的是娑婆痛苦之处,想去的地方,眼前极乐世界,将来究竟圆满的佛陀,这两者之间,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经律论必须配合。现在我们单讲律的时候,应该是前面知见已经有相当的认识,这样的状态,目前也的确可以说这个教法渐渐衰退,乃至于陷入没有完整,所以我们不认识,一般我们修学的时候很少了解这一点,那么这里我就特别提出《瑜伽师地论》上面告诉我们的,来印证我们昨天说的,宗体、持犯、忏悔三者的关系。李居士,麻烦你,我刚才告诉你的你写一下,说戒的自性四个功德,从他正受,刚才印的那一张,从他正受、善净意乐、犯已还净、深敬专念、无有违犯,所以叫做戒性,戒的特征在哪里?平常我们不深讲深讲的话,它有非常严密的次第,非常严密的组织,你从这个地方进去的话,几乎丝毫无错,绝对不像平常我们讲的喔!

讲的大概有个概念,所以说理可虚通,虚通是虚通了,但是派用场往往不成,上根利智的人,他宿生本来有一点透,透了就行,其次一等的人,见是见到了,对不起!行不够,那么这一类人,譬如禅宗的祖师,虽然见了道,但是下面还要“生生若得不退,佛阶必定可期”,为什么要这样?根据他所见的消溶他无始的习气,习气,这一个我们昨天讲的业,大家还记得吧?这个非拿戒来衡量不可,拿戒作为衡准的标准,否则讲的是头头是道,造的业是照样的一片无明当中,所产生的这个业,依旧轮回,这个是中上等的人。如果中下等的人,那就好了,听完了以后,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两样东西配合见跟行,因此要想了解这个的话,说我们要学了经论以后,一定要学律,反过来,要想学律的话,一定要经论配合。

刚才这另外一个题目,他也是这样问说:研读《在家备览》要不要其他的论来配合?要!如果种一点善根,大家听一听就可以,如果真正行持,非要配合不可,那么现在我这个地方,黑板上面已经写好了,给大家说一下。

菩萨戒自性四性:

1.从他正受

2.善净意乐

3.犯已还净

4.深敬专念、无有违犯

菩萨戒的叫自性四性,它的特征在什么地方?他告诉我们就四个特点,第一个叫从他正受!这个戒,一定是从他就是善知识,从他里边,还有它特别的条件在噢!今天明天我们就说下去,这个为什么这个戒有这么殊胜的功德?为什么说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沙弥戒,能够往生的根本理由。都从这个地方开出来的,第二个叫善净意乐,意乐就是我们的心里状态昨天已经简单的介绍过,造业的根本的主宰者那是个人的意乐,第三个叫犯已还净!万一有所违犯的话怎么透过这个方法能够恢复清净的戒体?因为个戒正是我们初机的人走上去,既然初机的,走上去不可能一下走得好,我们往往说,嗯!这个应该可以走得好,这个话是错误的。

举一个好简单的比喻,你能希样这个小学生,告诉他这个字怎么写,就一笔写出来的是龙飞凤舞吗?这不是颠倒吗?我们修学佛法,亦是如此,远比世俗的学问难,既然讲一点道理,告诉你,老师写告诉你,怎么横竖,一笔写出来,跟老师一样有这样的道理吗?那这个就是平常我们对戒并没有认真探索,往往产生这种误解,所以正受以后,是常常有毁犯,毁犯的以后怎么办呢?它有它还净的方法,而且我们也不能疏忽噢!

最后呢,深敬专念、无有违犯。这个每一个有它的原因,因为你这个必定要从他这个善知识那里,正式如理如量毫无错误的接受,不是说,唉呀,受戒了,那跑的去是应一下场面,没有用,现在也许大家说,这个受戒,一定要这个授戒的戒师戒体清净不一定行,你自己了解了认真去做都有问题,何况每一个地方都不太清楚,所以他“正”这个字有它特别的意义,正确无误的就这样,包括授给我们的这个师,以及我们去接受的资,就是弟子,对于这个法每一部份了解的清楚,师已经得了体受的人呢,了解这个法,如理如量的做到,那个时候才可以得到,这里不细讲这一个。

第二个,善净意乐。你为什么要去受?这个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往往说受戒好嘛,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我们照样的不知道,这个我们将来都会说。因为你是从别人那个地方受,因此如果做的不对的话,你会看见那些人的话就惭愧,好像我们做一件事情,大家都晓得了以后,如果你这个行为跟你所说的不一样的话,我们心里面觉得不好意思,这个就是惭愧!惭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惭跟愧,细说起来的话不一样的,细说起来,有它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唯识法相上面告诉我们,就是说做的不好的,怕人家笑,这个叫愧,自己内心上面希望做到这样的,做不到,叫惭。那么第二个叫善净意乐!说我一心一意晓得,这个法并不是人家强迫我的,而是我体会到有这样殊胜的好处,自他的利益,所以我去追求的,这是我的目标,因此做不到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我怎么做不到?这个心情叫做惭,一个愧,一个惭。

第三个呢!万一到那个时候,你刚刚做的时候,由于宿生的习气非常重,往往到那个时候,虽然想努力去做做不到,有所违犯,那怎么办呢?它有还净的方法!而最主要的,平常我们受了戒以后,要一心“深敬专念”,那么你保持这样这个戒体,才能够确定只有增长不会损害,关于这个道理,它继续讲下去它,每一个地方会说的很正确的。 因此这个宗体,持犯,两样东西说明什么?那就告诉我们戒是什么!它有什么殊胜的利益,不受有什么大的损害,以及如何受法,它的特征等等,从说明了解那个叫做法,了解了以后,你如法的去受、去领纳在心得到这个体,得到了这个体,以后如何的去护持它,以及护持产生的功效,这个叫行。

下面有相,这个都在宗体篇当中,至于说行持保护,使它不出毛病,而只有增长功德,那在持犯当中。所以整个的这两点就说明了,这样做对,这样做不对,那么不对的话,这个不对的程度重轻,前两者!万一犯了怎么恢复原来的戒体?继续增上那个。第三个所以忏悔。那么今天就把这个原来没有说明的交代清楚,关于这个是出在《瑜伽师地论》上头。

第二个问题他说《南山在家备览配》,要配的!刚才已经说过,本来在这个前面介绍序言当中要多说一些,既然是说前面说的,这是我们的简略的扼要的解释,所以没有说清楚,律一共要五部,或者六部,传到我们中国来,那个律本一共有四部,传过来的,有一部没有传过来,这个前两天已经简单介绍过的。同样的,还有传过来,除了律以外还有论,这个论都是解释那个律的,譬如说我们中文系的《大藏经》当中,所保留的关于律的是哪几部呢?我这个地方也说一说,《善见论》、《毗尼母论》,这两部论是专门解释四分律的。另外呢,萨婆多毗婆沙论、萨婆多磨特勒伽五百万论,那是解释十颂律的,还有一个叫明了论,那是解释证量部的,真正的对于学律来说,如果今天在座的,主要的是出家的同修的话,那我也告诉大家说四律是哪四部?六论是哪一个?至于说《在家备览》上面是另外开出来,它分成三宗,

1.实法宗,所用的论是《萨婆多论》、《俱舍论》。

2.假名宗,就是四分律那用的论是《成实论》。

3.圆教宗,依据《法华》《涅盘》,开权显实的道理,把戒的根本意趣说全部的圆满的交代出来,而不是前面的权巧方便说不清楚的。

那么论呢,成唯识论,这两样配合,才能够正确的认识。现在在这里我讲的时候,引用的论是《菩提到次第广论》,昨天多多少少已经介绍,今天继续的讲下去,你们会发现,学了论以后,再学这个《南山在家备览》的话,你如虎添翼,反过来,那个戒律有个这个论的解释的话,一样的,你要用这个用到哪里,哪里就对,你要得到人天果报一定得,要求往生一定生,求佛果都可以得到呀!何况是求往生,跟人天果报。不过对诸位来说,我也了解,这个百忙当中,任何我们前面介绍的书,任何一本你去翻开来一看的话,都是天书,这个是比较对我们来说,眼前的困扰,因此诸位听了《在家备览》,如果觉得有兴趣愿意,那么我建议你们,能看的懂,你们自己去看,看不懂,我们这里这个教育基金委员会,多多少少提供了诸位很多的方便,你们可以借这里,这里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在借的,你可以好好的借来听一下,特别是业的部分,以及这个共下士的四谛十二因缘部分,如果你了解了以后,回过头你一看,那个戒的话,那一目了然、如虎添翼,这个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简单的说一下,还有其他的问题,万一有人问出来,跟戒不相关的,我这里不回答,我也说一说。

现在请翻开《南山在家备览》,P.2,第一行,昨天已经说到

【资持云『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答:摄修始终,无阙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

这个昨天已经最后简单的说了一说,这里还要解释,它为什么说要问答?那个已经说过了,摄修始终,无阙剩故!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今天在这里讲经讲论,也许可以不需要,讲律非要不可!原因律是讲行持的,我举一个比喻,还是前天那个老比喻,我讲那个机械原理,随便黑板上面画一个图,说这个叫做汽缸,然后这个叫火星塞,大也好,小也好,方也好,圆也好,反正你懂了就可以,今天我告诉你,我画一个蓝图,你拿这个蓝图,要去造这部汽车来的,不要说方圆不可以,这个车身错了一点点,你这个车身去做,你能做的出来吗?做不出来!浪费时间事情小,精力等等,白花下去没有收获,律本身它的特别的功效,我们也应该要了解的,你必定要照着认真去做的,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所以它交代任何一件事情的话,不能少,少了就欠缺,不圆满还勉强可以,如果错了,那绝对不可以,所以它一定不能缺。

还有呢?不要剩!我们在三界之内,唯一可以修行的就是人身,得到人身还要忙这么多事情,如果你还在枝末上面乱转,不能把握住根本的话,短短的几十年,一下光阴就过去掉了,所以真正讲修行的时候,不但是要集中火力,这个是为什么佛陀一再告诉我们说,“火烧头然,尚可暂失,无常圣火,应速除灭!”头上着了火了,可以暂时停一下,因为还有更要紧的事情,什么是更要紧的事情?无常圣火!这样呀!这个戒是站在这个基础上看的,哪允许我们马马虎虎?反正十九不离八啦!这样差一点也好,差两点也好,差的十万八千里也没关系,在戒里边不允许,所以它不能多,立了这四样东西的话,对于你要修的法门来说,换句话说,从凡夫一直到成佛,这个法门来说从始到终,下脚第一步,就是这些,到最后还是这些,这是说明的内容。既没有阙也不会剩,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真正严密的经论律,它都有这样的完整的体系在里头,一字都不能多,一字不可以少,我说这个字的字义噢,也许文字上面的话,稍微错一点点,同时我们在昨天谈过,分析过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好像无关紧要的事情,所以它组织的非常严密,我们平常写的文章当中,就是看起文字差不多,内涵来说差的十万八千里,十万八千里还可以比耶!根本不能比耶!

所以下面告诉我们“随成一行”,你真正的行的时候,那任何一个行为当中,都具足这四个,法体行相!那么这个行讲什么?就是我们的狭的来说戒行,可以说专门持戒,广义的来说,了解了佛法以后,有了眼睛以后,你怎么去走到这个行!这个是两个一而二,二而一,下面有两句话:“言有次第,行不前后”。在说的时候它有次第的,做的时候无前无后,这不仅仅是这么解释一下噢!这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关键在,言是言教!行是行证!言教是因启发我们的信解,我们可以说信解行证这四个来看它,那没关系,总之在我们不认识的时候,求认识,要通过这个言教然后领会内涵,领会了以后,如我们所领会的去思惟,确定得到胜解,按照这个胜解行持,于是成因感果,彼此间有它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因此言教一定有次第,作为因,行持本身没有先后,有了前面这个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晓得从何下手,然后到下手正式进去的时候,开始行的时候,那没有前后,同时随成一行,四义整足,所以平常我们讲的那些道理,从这个地方一一都是很具体的告诉我们,有些什么内涵在。否则的话,我们谈经说教说了半天,那是戏论。不过我们不要轻易的排斥人家,真的修行都是管自己,不管人家的,告诉自己不要戏论,对人家来说,这是善知识告诉我们这样,我们应该自己了解,对人家应该什么态度呢?他在那儿种一点种子,我随喜他,你随喜他这个随喜功德,对你来说,这个是闲话,乃至于随便一提,在这种状态当中,不会你是我非,而自己时刻增长善净之法,这对我们绝端重要的一件事情。下面第二行 【资持云:问:法之与体,同异云何?】

又另说一个问答,要辨别法体的内涵,到底是同是不同呢!

【答:业疏云:体者戒法所依之本,是则法为能依体是所依,不可云同,又云:戒体者,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据此不可云异!应知言法未必是体、言体其必是法。不即不离、非同非异。』】

那么首先这个文字解释一下,说《资持记》,本来就是解释行事钞的,说这个问题他还是举《业疏》,《业疏》就是《随机羯磨疏》,这个地方又显出来,凡是古代的祖师真正有成就的人,他绝对不会别出心裁想一套,如果说佛菩萨祖师已经说的,他一定引证他的,万一说了很深奥,他再加以解释,那么现在南山道宣律祖,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在《随机羯磨疏》上面说过了,所以引证一下,他说体是什么?这个体是戒法所依的根本,所以两者当中有个关系,一个是能依,一个是所依,法是能依体是所依,这个能所也许有的人不太清楚。

那么这里我很简单的说一下,大家看看我手上有个东西,一个盘盘里面承一样什么?毛巾,这个地方的这个盘呀,叫做能承,能够承担,能够容纳这个毛巾的,这条毛巾是所对吧!承,放进去是两个东西,所以法体之间,这样的关系,由于这个法体,所以才讲那个道理嘛!譬如说有这个汽车,实在的东西,所以就告诉你,这个汽车的功效是什么?汽车的结构是如何?告诉你这个汽车的原则,这个就是说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一定是根据这个实体而讲的,所以说这个体是所依的根本,这个法是能依,因此彼此间,有个能所关系,它不可以说它同,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点我们要了解,佛说的这个法门,它有个特征叫做,从禅出教,告诉我们,换句话说,这所有佛说的法门,都是他内证的经验,证些什么?解决了一切苦圆满了,一切的功德,然后这个就是他的体呀,你现在不是要这个吗?对嘛!我要解决一切苦,我要圆满的功德,那我是这样过来的,把这个道理说出来。

所以这个道理叫法,这个法一定有它的根据,这个根据正是我们希望的目标,所以意思就是告诉我这个,这不能说它一样。但是你说它不一样吗?又不对!“说戒体者,所纳谓纳圣法于心胸”,戒体是什么呀?就是你把听懂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圣法噢!这个道理不是讲那个汽车的车法,这个要成就圣人的这个方法,你把听懂的道理,如他所说的,把它安住在你自己的身心上面,所以这个体,就是这个法具体事实的一个表现,因此也不能说它是异,说明这个,所以实际上呢,也可以说“不即不离,非同非异”,平常我们对这个不即不离,非同非异,往往说像这个诡辩一样,越弄越胡涂,我这里不想深讲,如果诸位对这个佛法的中心思想,空、缘起,有的了解了,了解的话,那这都不是问题,佛法的中心思想讲空,并不是空无所有的空,空故缘起,缘起故空。这个龙树菩萨在中论上面特别说: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两个立场,这两个是不正式的。

以两个立场这两个是不正式的,谛的话,谛实的噢!一个是第一义谛,一个胜义谛,下面又说

【若人不能知分别二谛则于深佛法不了真实义。】

假定你对佛说的这个二谛的法门,你没办法分别的很清楚的话,那佛说的真正的意义,你永远弄不清楚,关于这些问题,也同样的说真正要学戒,如果前面这个论上面的根本意趣,弄不清楚的话,这个戒就学不好,那么在这里,我也随便的跟大家点醒一下,你们可以用不同的,不管是小乘、大乘,就时说来,他对这个概念都有很正确的介绍,这个是文字的认识。然后下面有一点,文字上面并没有说,可是我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下,他说戒体是什么?就是纳圣法于心胸,就把那个,我们前面听见的圣人,告诉我们所以成圣,所以了凡,了脱凡夫、成就圣人的这个方法,能够领纳在我们的身心当中,请问没有领纳之前什么状态?文字好像没有说实际上这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没领纳这个圣法之前什么?→无明!跟无明相应的行,跟无明相应的无明行识,这都是流转生死的根本,它所以流转就是这个所以痛苦就是这个,因此这个地方这个问答除了说明解答这个疑难以外,还告诉你不是要离苦得乐吗?对!你必须把圣人之法领纳在你的心当中,取代你原有的无明相应之行,这样才起心动念。所以依体起用,根据现在这个领纳的圣法这是你的戒体,起跟这个相应的这种行为,这个行为就是你的因,这个就是非善即净,如果这个没有的话,那所有的都是染业,就算善的,也在三界轮回之内,这是我们一开头一定应该认识的,因此诸位如果有意愿意研究这个南山三大部的话,你看三大部《行事钞》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说出家之士,并戒为体,具法成城,三句话已经完全点出来了,这个出家不一定是说受具足戒的和尚,决心要跳出三界之外所有的人,因此你受五戒也是。八关斋戒也是,后面会说这个差别,当然出家更是!反过来,你头剃的光光的,像我一样,身上穿的这个衣服,算是出家的清净幢像?不是出家之士,出家之士一定要禀戒为体,绝对不是以前无明相应的这种行,来这个地方主宰你的身心,没有用!在没有得到之前是什么呢!具什么?具世间的这个有漏之法所以这叫漏,现在具什么?具证法成身,下面有几句话,

【所以行具体而修,故明随行,】

你的行为不是以前无明行所留下来这个轮回生死的识,你现在的行都是什么?都是善净之行,这个善净之行将来就达到不可思议的功德的,如果是念佛的往生,参禅将来大彻大悟,不管你走哪一个,不过这种都是特别法门。戒是正规的通途,常规一步一步来次第非常严密,这个才是所以它起心动念、举手投足之间,有它的法度,这个叫聚法成身,这个叫随行,随行呀!是因。所以叫“身必称法而动,故果号法身”!那个很简单,因为你这样,所以这个因是圆满的,将来果是什么?法身嘛!因果之间的关系这么清楚,所以言教是告诉我们,作为这个因,你得到了体以后这样,所谓纳圣法于心胸是这一个呀!所以平常我们说去受戒,这个戒很有功德、很好噢!怎么受不知道!戒是什么不知道,种一点善根非常好,现在我们有幸的了解了以后,这个地方怎么能不把全部精神投注进去!下面《济缘》,《济缘》是解释业疏的。

【问:即法是体,法体何分?】

他又问,

【答:若望未受,但名为法,体是无情,若加期誓,要缘领纳,依心成业,此法有功,乃名为体!】

来了!那么又说不即不离,又说非同非异,那既然是这样,怎么个分法?它就说了在没有受之前叫做法,我听见了,我懂得了,这个叫做法,所以平常我们听经论得到的都是法,啊,很懂啊,好!这个没有多大的功效,体呢!不是!这个时候的法是说无情,换句话说,不在身心上讲的,这个体是书本上的东西对你没关系,要怎么办呢?要加期誓!这个期跟誓是两样东西噢!戒的真正重要的全部内涵都在这里,下面会解释,所以我这里不先说它,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要种种的缘,于是这个意念聚合起来,你把这个圣法领纳在身心当中,于是成就这个业,这个业所依之处,心!不过这个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名词,通常我们用的名词叫八识,依在这个八识田当中,平常我们八识田当中,都是无明起心动念,都是这个叫做随眠。

现在有了戒体下去以后,起心动念,自然而然以这个带头,你的行为都是戒法相应的,哪怕睡觉,哪怕吃饭,这个是为什么你受了戒以后,只要不毁坏它,一天一夜回向,可以中品中生的基本原因,看见没有这样!所以大家如果真正有心的话,我是建议你们,还是走这一条路最稳当,不管你是哪一个,念佛是保证往生,而且中品中生,那么其他的要想增上的话,更是千稳百当,继续下去,依心成了业,此法有功,那个叫做体了。下面举个比喻,像药丸喻,

【如药丸喻。药味各别如戒法也、和合成丸如戒体也。丸非他物、即药成丸。虽异而同、虽同而别。如是知之。】

那么我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就像药跟丸,药就譬如说现在西药我不知道怎么弄呀!譬如中药吧!那个是甘草,那个是黄莲,一样一样东西的话,每一个有它每一个的味道,每一个有每一个的功效,逗在一块儿,分开来没有什么多大的效果,你现在把它全部放在一起,煎出来,那个时候也不是黄莲味,也不是甘草味,一合起来,不晓得什么味,吃下去的话病就好了,所以这个法本身就是一样一样的,然后逗在一块儿,产生了这个功效,这个叫做体,所以说它一样吗?好像不一样,说它不一样吗?好像一样!因为黄莲甘草味道不一样,逗在一块儿,嘿!不一样了,你说它不一样嘛!它就是黄莲甘草逗起来的, 这个不一不异说明这个,我们要了解它的特征。再下面,

【资持云『问:行相何异?答:三业分之。』】

它又问法体,问了一下,又要问行相,于是这个回答很简单,从三业来分它,这个一句话大有内涵在,因为这个内涵后面会详细的说,所以它并没有明白的这里一一交代,在这里我简单的说一说,通常我们受了以后叫做愿体,叫做戒体,换句话说,我受了戒了,内心当中有这个,下面你的行为,一定要根据你所受的叫做随行,随行做到哪里,那么功德就产生多大,就这样。好像说我今天跟你签了一个约,这个约成立了以后,将来这个约的功效是什么?然后你去兑现,喔!你去造房子我给你钱,房子造到哪里,你钱就收多少,所以彼此间要这样的配合。

那么行跟相差别呢?这里说三业分之!三业是什么→身口意!行是指心来说的,相是身口来说的,这个身口,不仅仅是看看那个嘴巴,看看那个身体,不是!就是我身体的行为,譬如说我坐在这里,坐的端端正正,身上穿着这种衣服,如果在家人的话,那歪歪扭扭,随便披一件衣服喔!这个就是叫做戒相,可是真正重要的,不是在这件衣服上头,是不离衣服,是内心当中,在这个说,我今天受了戒了,啊!自己深敬专念戒的功德,自己要这样认真持,还要撑出来代表佛法,作为人天师范,于是这个心情之下,你坐在这里非常庄严,一点点都不可以马虎,由于这个心里的状态,所以产生外面的行相,这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所以真正的持!重心在意身口即具,具就是工具,那么这个等到后面,讲戒行那一部份会详细的说明它,那么到这个地方为止呢,前面关于宗体那一部份,总纲的大略的说明一下,总略宣说这个宗体的内涵。

下面要详细的、广泛的来叙说,这个四门的内涵,这个四门。

【第一门戒法】

戒法

1.通叙戒法

[1]示相彰名 ① 正示 ② 杂简

[2]略辨教体

[3]显知由径

2.皈戒仪轨

“通叙”就是原则性的把这个戒法说明一下,说明了戒法以后,原则说完了以后,这个戒法的内涵.既然现在我们讲的是《在家备览》,因此这个《在家备览》当中的皈,是所有的佛法共同的,这个戒则有五戒跟八戒,如果说整个的南山律的话,五八十具通通在里头。然后这个两章当中,第一章叫做通叙戒法。我们看通叙戒法当中,有分成三节,第一叫示相彰名,第二叫略辨教体,第三个显知由径。现在我们这个通叙戒法,是原则性的叙说这个戒法,那么戒法是什么内涵呢?第一点哪!它说示相彰名!就把这个名词来说明一下,让你了解这个名词的内涵,这个相就是相状,这个内涵,譬如说汽车,这个汽车哪里来?要说一下,所以这个汽车的相状,就说明这个汽车的内涵,这个大概认识清楚,于是再辨别它的整个的特征,以及深一步的说明,了解它的全部,这个就是它的体。不过现在这个地方说的略辨!那为什么说略辨?这是因为在戒法当中,如果我们分开来说,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体才是详细的说明这个体,在戒法当中先把这个戒体,简单的来认识一下。认识了以后,下面紧跟着告诉你,你怎么进去?所以显知由径!明显的开显拿这个内涵,让你了解从哪一个地方下手?进入这三部份。 第一部份现在示相彰名,又分二相,一个正示,二杂简。正示!就是先把它的内涵能够说清楚,其次!简是简别!简别有误解的地方,有混淆的地方,把它辨别清楚,通常我们在论当中说“立破”,立是你立的正意,破是破人家这种似是而非的这种概念,这两者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我们常常提出自己的一个概念,换句话说,立论,这个立论听起来言之成理,虽然言之成理,往往里边有很多错误,或者是不圆满的地方,我们先不要说错误吧!就算不错,可能有漏洞,可能有漏洞,因此不圆满,那么现在再经过立了以后,还要破,因为你立的不圆满,人家会来攻击你,说你立的不圆满,对呀!然后经过这样的正反两个方向,一深细的辨别以后,那么产生一个什么功效呢?天衣无缝!所以在理则学上面有一个概念。

不要说理则,我说一个比喻让大家马上了解。譬如我们今天开一个会,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那么现在我们说,现在有两个意见,甲,赞成这个请举手喔!那些人举手,乙,赞成这个请举手,那么甲乙当中,多数当然行的通嘛!少数你必须服从它,正示去行的时候,有的人在那儿闹瞥扭,决定了, 你为什么还要闹瞥扭?他说我既没有同意甲,也没有同意乙,你怎么办?傻了,是不是这样呀?我们往往碰见这个问题,你怎么办?你跟他讲道理,他也跟你讲道理呀!要做事情做不通,现在不是这样,我把这个问题,现在这里有两个方式,如果说你赞成你举手,如果反对不举手,反过来说,不举手就是反对的,只要举一次手,看举手的多就听举手的,不举手的多就听不举手的,只要你服从这个原则,说少数服从多数,举了一次手,他再有问题的话,他要嘛!不跟你讲道理,本来讲道理不讲道理不在此例,讲道理的话,这个问题是不是都解决了,对不对?如果说他那个时候还有问题的话,很简单嘛!你刚才举不举,举!就是所谓这一类,不举!属于那一类,好了,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你没办法,大家懂不懂?所以说这两个矛盾的概念,必须把它分类分成这样,然后最后采取这个原则,它们真实的在这个论当中,为什么要经过这个严密的论辩呢?就是把经上面说的这种概念,个个不同的部派,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解释,然后经过这么严密的论证以后,产生一个确定无法动摇的结果,现在修行这是绝端重要的,所以这两科有它非常殊胜的意义,不是说随便说一下就行,现在看正示说些什么?

【事钞云『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另受者信知有此。』】

那么这个是《行事钞》上头的话,下面资持记,资持记就是说元照律师解释行事钞的,因为这个行事钞的内涵,文字古拙,意义又深奥,好像我们刚才看了一下,我们懂了,实际上差得天差地远,我想昨天大家已经有一点经验了,所以头上那个两三天,我多多少少会介绍一下,以后就不介绍了,现在看那个解释。

【资持释云『示相中,初标示,直下正明,法虽两通,不能委辩,但从圣论,故云直也,轨成者示法义也,出离道者圣所证也,要下!出从圣所以,然此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意令学者思而得之。』】

昨天我讲完了,后来有个人就跟我说,我昨天怎么说的呢?我说我们觉得我们这个弘一大师告诉我们说南山的文很古拙,然后的确要经过元照律师的解释,我们去看行事钞南山祖师的文虽然古拙还懂,看了下面那个资持记的解释,莫名其妙,越看越胡涂,一点都没错,我们觉得蛮好嘛!你越看越胡涂,正因为他说了这个话,所以我不像昨天那样解释,我完全的就很古板的很科班的,我完全的没有学过科班,我试着这样一步一步这样去解释,你们听一下看看,行事钞那个里边,说起来很简单,

【言戒法,语法而谈,不局凡圣!】

这是一个小段,说谈戒法!如果我们就戒法来说,这很不俗,不局凡圣,圣也是戒法凡也是戒法,这很容易懂嘛!

【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

这是一句,两句一个段落,直接了当的说,这个的话,那是指什么?指这是一个轨则,这是一个轨道,从这个地方让我们能够跳出生死轮回、痛苦的这个道,也就是轨,下面要令

【受者信知有此!】

要使得受的人信的过了解有这样的一个东西,这个文字好像很容易懂,下面的解释那真是很胡涂,那现在我把它用资持记的解释一段一段的来细说,

【资持释云:示相中,】

示相中就是说,现在要正是正确的告诉你戒法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用那个法相法体,在体相一对的时候体是体相是相,解释的真正内容这个体离不开这个相,譬如说汽车这个汽车的行相上面说明汽车的特质,所以这个示相是正确的指示这个戒法的内涵,这个当中它来了初标示,分三个段落第一个初,标是标出来标明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标明总共三句就是→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这样三句话。

那么这里,从这个地方我们再看一下这三句的意思,现在我们不是要说戒法吗?是的!仅仅就这个戒法来说的话是凡也是圣也是,譬如说现在我们谈戒法分哪几位呀?分这个这个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依法来分的话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然后以心来分的话上中下品,论境而彰的话是无量无边等等,凡夫也用这个圣人还是用这个,证了预流果了菩萨了佛了他还是现一个比丘相,他还是依法来说所以很广泛,那么这个是第一段整个的来说,这一段也有个功效也有它的特别的,平常我们谈一般问题的时候往往自己又执着,偏在自己的见解当中谈这个问题,而菩萨祖师们他谈问题的时候都是究竟圆满的,所以要谈法你一定要把整个的法说清楚,然后在这个法当中你谈的那一部份再把它说或者是分析归纳研阅了以后局在那一部份去谈,第一天曾经说总别,在说明的时候是相对的,在运用的时候是互相配合的,这个别正是要满足这个总在谈,所以你当谈别的时候永远不能忘掉总,当总的时候永远不可忽视这个别,同样的讲圆融的时候不要忘记行布,讲行布的时候不要忘记圆融,否则讲圆融也错讲行布也错,这是第一句就说出来这个法。

现在第二个,正明此法,所以直下,换句话说,直以下就是正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这个两句,这两句是干什么?正明!现在正确的正要说明,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所说的戒法,所以他说法虽然可以两通,也可以通圣也可以通凡,现在我们这个没有办法不能跟你委就是细,细细的来说明,为什么不细细的来说这里没有讲,但是在经论当中已经告诉我们,很明白火烧头然哪!尚可失之呀!你不要戏论哪!跟你不相关的事情不要管哪!现在你最重要的你用的上的那一部份哪!因此你用的上的那一部份,那个犯的部分,我们就不谈它了,所以这个道理!所以说你们看了论以后的话,这种东西都解决,不看论它只能说不能委辩!为什么不辩?不辩可以反正我们老师怎么说,我们就跟个他怎么听,但是要细细的来说的话,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真正的原因在,我们还是应该了解它,所以说不能委辩!现在说但从圣论所以说直引,那么现在对我们用的上的直接了当地真正有关的一定从圣那一方面来说的,这个圣是什么一个内容呢?就是说轨成出离之道,轨成两个字就是示法的意义那现在这个法它的意义,它的目标是什么?那用了这个作为一种轨则,作为一个规范,这个圈子当中这是一个法则,这是一个轨道,换句话说,你在这个上面去走,走到哪里取去呀?走到出离生死之苦,暂时的究竟的都从这个地方走。

所以这个是圣所证的,就是怎么样引导你从凡出圣,也许大家问,既然从凡出圣的话,还是包括凡圣呀!你为什么又从圣而说呢?这个里边又有问题再看下去,要下!要下总共只有两句,要下出从圣所以,来了,告诉从圣的原因,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呀!要令受的人信的过,信的过这句话,有个定义噢,就是你以前不认识,或者不相信的,说明了以后你了解了,信的过喔!这样的呀!是是是!因此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信的过了,跟你原来不一样,你信的过它了,你想要去追求它,要去追求它,有这个心,于是你懃勤恳恳努力去做,这就对了。

信的过了,跟你原来不一样,你信的过它了,你想要去追求它,要去追求,它有这个心,就应该努力去做,就对了。所以这个地方它并没有详细说它的内涵,但是法之功力!就是它这个法的功德,什么功德?得到佛果,得到罗汉果,保证往生,那个人天的果报,你一定求得到噢!这就是它的功效,这个说明一个字→文不明指何者是法!这个文字并没有明确的为什么?意令学者思而得之!要让我们努力的思惟得到它。单单解释文字就是这样,里边还有内涵,它为什么不直接了当告诉我们?还要我们想一想啊!我们一定这样觉得哎呀!这个麻烦你告诉我就行了嘛!你们会不会这样想呀?我一直这样想到现在发现错了,别人告诉你就是别人的,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

所以凡是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例外,都是经过一番折磨。如果你没有这个折磨的话这个成功不可能。世间也许看见教训部分,了解了佛法一切都是业,这一生是看到他很省力,他宿生已经努力下去了才得到的,绝没有不需要努力的结果。不过这个地方都是好像偏重福德来说。智慧同样的,有很多天生脑筋很聪明,为什么很聪明呢?那前面都有它必要的条件在,这个条件最主要的两样东西。

实际上这三界之内为什么人最珍贵?人有一个特别的东西,其他东西说起来不一定比的过动物,爪子不如动物牙齿不如动物手脚不如动物翅膀等等,你别看小小的苍蝇喔,一拍它就飞掉了,我们在这里是没办法飞。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人最珍贵的思惟的能力,这个论上面特别告诉我们升沉的枢纽在这里,尤其是出三界没有这个不可能,所以现在叫我们去思,提供我们两样东西。第一个呢?让你单单思,就是思而不得,这个时候训练我们的脑筋不会僵僵的停在那个地方,你老是动脑筋这个思惟的功力呀,思惟的能力增强像一把刀去磨,磨快了再去用善巧的用这个思。关于这一部份论上面是特别的强调特别强调这一点,你认识了以后才可以。同样的我们说戒,前面不是说三有分支!意是造业的根本身口是具,而这个意义当中啊!又分受、想、思,到底哪一个?是思才是!这个思就是在这个地方,思又分三种,审虑思,然后呢决定思、动发思,这个才是推动我们的根本的原因。平常我们说你告诉我就行了懂了,好,碰到你用不上,除了前面已经说的世间一般说啊!成功的人需要一番努力。

现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想这是我们人人都经验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进学校告诉你怎么写的啊,乃至于把着你的手,他手一放,他黑板拿下来,叫你写的话,一笔狗爬。像我爬了十年,那个字还拿不出来,有很多人爬爬爬就不爬了,弄到后来龙飞舞,这个我想你们大家都有的经验。学文的人写文章,学理工的人同样的,他说完了以后,他每个地方告诉你,然后你自己动脑筋不断的去弄,然后呢最后文章写出来美,然后数理各方面行,这是他重要的原则。

实际上这个思而得之,后面还大有文章,回头我会补充,凡是补充的东西都是论上的东西,所以下次你们来的时候《广论》把它带来,你们会发现一配合,《广论》上的东西都生了翅膀,戒上的东西都有了眼睛,你去做保证做得到。否则的话,听的时候很好,对不起,你用不上,你就是用不上,每个地方也不会含含糊糊,晓得在那里,这个因种得是绝对正确,好继续下去。

【事钞续云『虽复凡圣通有此法。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

这段继续又说,这个文字很容易懂,看资持记的解释说彰名中、初二句蹑前,这个那两句呢?虽复凡圣,通有此法。蹑就是它前面的重新提一下,要详细的解释专门把这两句拿出来就这样。我现在举个简单的比喻,就是说这里是佛陀教育基金委员会,我们大家讨论一下这里的组织章程什么什么,完了坐下来了我们讨论了,什么叫教育?什么是佛陀教育?然后这个基金会,所以一讨论的时候是不是我们题目当中那些重新提一下,这个蹑前的意思就是这样。现在说,你不是说凡圣通于此法吗?那么现在这两句就是这个。

今下呢,就是正示,今下什么,三句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为圣法。已成就是说,照着你所说的法,领纳在心成体,依体起行,行而得果。最起码的果,所以已成者,最起码的初果或者初果以上,这个所学的三学,都是圣道。这个初果以上还要修喔!所以见道以后还要见道,然后要修道喔!那个时候他也是修的,还是要根据这个啊。那么今虽在凡亦名圣法、因中果号也。你不是前面说修的圣法吗?对,那么这样的话圣人才可以啰,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啊,凡夫为什么叫它圣法呢?这因中果号,这是我们希望得到圣人之果,所以下的因,因中把这个果举出来。平常如果我们解释的话到此为止,到这里就解释为止。懂?懂了。用?不一定用得上。所以昨天说达,通达这个通达有不同的层次,文字也是通达,内涵也是通达,文字的通达单单这个字的解释义的解释,内涵的通达是闻相应、思相应、修相应各各不同,如果停在这里就是文字的通达。现在我要解释的都是根据论上,内涵同样的了解。

今天有多少同学有《广论》的啊?请举手。还是不少,那么这样,刚刚我问了一下居士说这里的书不多,我们南普陀还有一千多本,我马上叫他们再送个一百多本来,这一百多本,以后不可以借出去,讲完了以后,你们要的话再送啊。特别的说明一下,有很多重要的概念,我都会引这个论上面的,当然实际上这个论上面的,不是论上的啊,这个不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大部分都是引《瑜伽师地论》上头的,我可以告诉你们,但是它很广泛,从那里集论,俱舍啊这个,这样都可以引,这是它提纲挈领最用得上的部分放在这地方。

因为书不多,所以我在这地方不细讲,不照书上面讲,如果你们有书的话,请你们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174页,没有书的可以合看一看,这个174页讲什么呢?结业之理。这个话也就是说,我们讲四谛,这一部分讲四谛苦、集、灭、道,先说苦的真相,他为什么要苦呢?就说苦有他苦的原因,这个苦的原因正确的道理叫集谛。那么集业所集的业,那么业是什么呢?怎么结呢?在这个地方说明这个。

现在平常我们所有的行为,你只要跟无明相应的爱,而这个爱,通常有个特别的名字叫三有爱。什么叫三有爱呢?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拿果来说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平常我们所对的境界不外三种,欲界我们现在看得见的这个五欲之乐,看得蛮欢喜,现在很来劲,坐在那个地方舒舒服服,反过来就另外一个,一个叫不离爱,启发我们的贪。另一个乖离爱,增长我们的瞋。还有一个呢,无所谓贪、瞋,增长我们的痴,都在这种状态当中。因此造的业也不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种业,这样。

现在我们修圣法,修圣法怎么修呢?请看《广论》174页第8行,第8行的最后有

【「若尔于三有中一切盛事,见为过患,希求解脱欲乐,发起修众善业。」】

这是一种状态,前面这个都是以对三界的爱着,这个爱着的反面就是瞋,不管境界怎么现起,对我们内心的反应不外乎贪、瞋、痴,贪瞋痴相应的业一定是流转生死。这一部分我们就很清楚明白的,眼前啊你就观察一下,我们马上可以体验得出来我们现在什么状态,或者说这个什么因啊?你就了解了这个是流转生死因,还是超出生死的因,流转生死是堕落的?是上升的?比如说念佛,为什么念佛的真正一定要信愿俱足?换句话说,这个念头当中一定是厌恶娑婆,心仰极乐,那么你这一句佛号一定有用,都从这地方说的。否则的话,你嘴巴上尽管念,念○不得恒勤,这句话派不上用场,这地方都很清楚很明白的一一指点出来,参禅亦然,学教亦然。

所以现在这里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对三有之中,不管三界当中,任何好事,你都看见它,对我们毫无意思,无非引发的贪、瞋、痴只有这样,所以你只想要解脱。这种好乐之心,这个希望之心,不再是像,呀,我想房子大一点,我想汽车我想什么,这些都不要,厌离它。于是由于这个状态的这种好要,于是去修这个善法,对,这个发起的众善,

【「又于无我义,如理观察,慧相应思,诸善净业。」】

下面再紧跟着说,流转三界生死的根本是什么啊?好,我执。现在相反的是无我,这个道理以智慧观察,认真思惟,这个都是善业、净业。请问这个善业净业是不是集谛呢?是不是生死的因呢?下面的回答说

【「总资粮道加行道者,虽集庸常能引之业,然由如斯意乐所起,及于无我观慧相应诸善净业,是后有爱能对治品」】

这个要解释一下,在我们正见道之前,前面这个所有作的叫作资粮位、加行位,平常我们念佛也是在资粮位当中的事情,也可以说资粮加行,这个资粮加行不管你作任何事情,都是生死轮回当中的事情,既然是生死轮回当中的事情,那么就是集谛所摄这样。所以同样是集谛所摄,不过这里有个不同的地方啊,他说虽然是集谛所摄,但是这个是后有爱的能对治品喔。换句话说,虽然你还在病当中,你继续吃下去那个病一天一天减轻,减轻到最后没有病了。因此,虽然现在在集谛当中,郄是跳出生死轮回唯一的方法,为什么啊?

【「与生死本我执行相,相违而转。」】

这个话我不能详细解释,但是《广论》当中说得非常清楚,说业能不能抵销必须行相相背,互相相反的,否则你说个简单的比喻,我欠人家债,然后呢,我别的地方放一部分债,这样看起来好像我账面上并没有欠债,并没有什么,实际上呢,对不起,你偏偏碰见他,老兄你欠我的钱呢?他是我的债主对不对,好像没办法还,实际上有,我欠你的债,我把这个钱还了你,账面上固然是没有债,然后你碰见我了,任何人碰见我,有没有债主啦?没有了,这个业就抵销掉啦,凡是这种论上面,每个地方都说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我以前讲业的时候,就有人问我,经论上面不是说

【「假令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合会时,果报还自受。」】

造了业之后,就算百千万劫永远不会亡的,这因缘合会的时候你还要自受,那既然如此,你忏悔还有什么用啊?很多人问这个问题,当年我也想过,对啊,你忏悔有什么用啊,后来了解了,真是颠倒,你了解了这个正对治品,正因为它不亡失,所以你非忏悔不可,但是忏悔一定要忏对,这个行相一定要相反,大家清楚不清楚?如果这个不清楚的话,我想今天晚上我在这里我不能讲,因为这不是讲忏悔的时候,这是我们讲戒法的时候。那么关于这个部分,如果你们有问题你们可以单独的问,乃至于问题很多的话,跑到别的地方,不要夹在这个里边来解释。

所以这个说明告诉我们什么,说明虽然现在我们这样的作法还是犯,是犯,但是这个犯,正是唯一的而且必须的,引导我们从凡出圣的这条道路,这样懂不懂。所以他前面说,虽然是集谛所摄,但是它郄是后有爱的能对治品,因为跟生死的根本,我执的行相是相违而转,恰恰相反,唯一的方法抵销掉了。因此因中果号你要这样认识的话,对对对。这个了达就不仅仅是文字解释的通,而是说你行持走的时确有所据,而且这个所据的话步步踏实,这个清楚不清楚。关于这一点容或大家还有一点迷惑,我们继续的学下去,慢慢的讲到那个地方的话,你会很清楚明白的一一开朗。再下面,《业疏》云,《业疏》就是《随机羯磨疏》。

【『问:人皆知受、所受者何?』】

问得妙,好得不得了,大家是不是要受戒受戒,受些什么啊?

【『答:相传解云、受名圣法。由此法故、奉敬守护、净如明珠、能为圣道作基址故。』济缘解释,】

济缘记就是解释随机羯磨疏的,说

【『受者虽多、而不自知所受之体。欲警学者、故发是问。』】

这个问答本身都是祖师自己立的,他为什么要立这个问答呢?原因就在这里,我们很多人受,受完了就是糊里胡涂,这祖师特别告诉我们这里立一个问答。看看,很多人都去受了,受完了以后不知道受了些什么,不要说得不到,得到了也不知道得了些什么,所以这个地方特别提一个问题警醒我们啊!所以提这个问题来策励我们一下。答中。相传这个相传不是传说喔,不是传说相传这样说的,不是。表示这个有传承,历代相承的说承古所解。如理如量的喔,“举果目因”这个因中果号已经说过了。“以其能通圣道故”这个能够通达圣道的。这个第一个让我们了解,下面呢,“复令受者不自轻故。”这两个,喔,你不要自轻喔,现在你得到这个东西这样喔,喔这个是万古难遇喔,是这样。就像我们现在生了病,必死之症,居然找到可以解的方法,那时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也会全部的精神放在这个上面,用这个药来对治自己的病。关于这一段内涵,清楚不清楚?

实际上没有正式说明之前,他告诉我们是有很特别的意义在里头。平常我们就是这样,啊,这个戒很好很有功德,为什么有功德啊?戒是什么啊?如何受法?你们如何不知道,我告诉你们我当年像你们这样的啊完全不知道,乃至于出了家了还是不知道,出了家以后学了将近二十年,那时候回过头来才了解,原来这样一件事情,那还是经过老师这样的头上面敲了多少下,敲出来的,当然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喔,换句话说,喝斥、磨、折,那才慢慢的了解有它这样的深厚的内涵。

所以我们平常讲起来往往人家都说,哎呀,你作好事就好了,你何必皈依何必去受戒?那我们根本就不了解佛法的特征,或者说起来非常可笑,也非常遗憾的事情。这在家应该如此,作为一个出家,对我来说,我自己常常觉得这个责任异常重大,如果没办法回答,说不清楚,那我不够,绝不能穿这件衣服。所以一再鼓励大家,一旦穿了以后,你就要把这个概念弄得很清楚。这样一则自己修持有托,一则呢,圣法真正的可以维持世间,大家碰到你都可以解决他的问题,世间也有救,我们也有救,佛法毕竟能够兴盛。

那么正示有了,就是第一个就是略,原来这个戒法大概说的什么。这个正式的内涵还没有说喔,正式的内涵还没有说,这个地方只是告诉我们圣法,照着这个法,可以让你从凡夫解决你的苦恼,得到你要的圣果的,只是如此而已。这是启发我们的好要之心,愿意去追求它。杂简,杂简呢,避免很多错误的这样,这个杂是不单单从一个角度,不同的各个角度来鉴别。分三部分化制、戒善、遮性,第一个化制,这个小字我们先不去看它,翻过来第四页。

【业疏云『自古详教、咸分两途。化教则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

这是《业疏》上头的,下面解释。在解释之前,我先说一下,所以古人着书立说等等,那真是简单明了,每一个字铿然有声,绝对不会说了半天的话,不晓得说些什么,一个字化,一个字制,就整个代表了两样东西,经论-化,戒律-制,经论所明-见,戒律所明-行,就这样。

这两个配合,相辅相成,目足并运,能够超凡入圣。他辨立一下这两者有什么不同,所以自古以来,这个自古以来,换句话说,一向就如此的,没有个例外。要详细的说明这个佛的圣教的时候,分两条路。哪两条路?一条是化,一条是制。所以说,这个教法当中的化,什么叫化教呢?这个是专门名词啊,这个化教是通被道俗、专开信解之门,是这样,经论所明,通常来说,实际上经论当中也讲戒的,也讲戒的,戒当中也有经论的,不过特别是说,凡是讲道理可以叙通的,这些主要的目标,启发你的信心,让你了解晓得有这么一回事情,这个叫作化教。化教所对的对象的话,道俗,在家,出家都是。的确我们说在家是,真正要修学佛法出家,那出家出是出了他还要学啊,所以化教的道理还继续要学,一直要学到什么时候才停止?成佛啊!这样。

所以化教通被道俗,它的内涵特别重视专开信解之门。化教是立见的,知见上头的。这里也许有人有疑问啊,见-我们说见不是要禅宗开悟了以后,那么说见道的见吗?对。要晓得禅宗是佛陀的整个法门当中的一门,正通途常规说这个见啊!换句话说,这个慧解有三个次第:闻、思、修,从善知识闻思那个阶段是立见的时候,思得到了以后,跟着思下面修证的时候,那么这个闻思就是开信解之门,这个前两天就说过。

那么行教呢,是局据出家,这个局限的,这个限在那一部分当中,注意喔,这个出家是要出三界之家的这个圈子里边说的,你了解是了解了,你想不想出去?想。想,那你就得要走这个路,不想,那停在那里。所以这个出家不是指形式的,是真正的内涵,因此这里面唯,唯还是专,专门说明修。奉是依照着它是依教奉行,谈这件事情的。

下面这个济缘解释,以后我就是通常把那个文字解释,下面解过程当中不像前面的这样的科判这样一步一步来,下面有重要的地方在解释的时候再提一下,

【济缘释云『就文二教对明。两别道俗出家被机异也。信解修奉立法异也。』】

现在前面这个文,这个两教是那两教呢?化教跟制教,这两个,相对的来辨明这两个当中不同的,说前面道俗这个是化教,专开信解之门,出家是制教,所以所对的机不同,信解跟修奉,对着上面不同根基的人,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对信解的那些人,那用化教。

对信解的那些人,那用化教,对要修持要想得到内涵的人,那么要修奉,所以立的法也不一样。这是说明这个道理,在我们要进一层的认识,自已问一下我现在在什么阶段,如果还不了解不必忙修奉。因此不用因为这个戒好,马上求个戒这样,乃至于皈依,可以暂时不必皈依。

信解了解了,了解为什么要皈依,如何皈依,皈依了之后该作些什么,戒也是如此,已经了解了不要停在那个地方觉得我懂了,懂是懂了你现在还在凡夫当中,一旦这个身体一失去,对不起,三途业报无间,再出头来不知何年何月,吃尽千辛万苦毫无结果,这懂了以后啊这个要依教奉行。这是每一个人啊要衡准自己的内心就这样,如果现在还在疑疑惑惑,不必去不要说受戒不要受,三皈依都可以暂时不必。所以随便讲到那里我们停下来自己检查一下内涵,万一我们跟前面所说的不太相应,哎呀,师父啊,或者法师啊!那我糊里胡涂受了怎么办?那没关系,你现在赶回过头来,把它认识,前面种一个因也好的,万一到时候觉得万一不对,做不到宁愿舍戒,或者了解了以后,再去重受增上戒,这样。这个叫做骑在马上找马,我常常对大家说的话就是这个,要注意到这一点,不可以自暴自弃,“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下面

【戒疏云:何名化教、开演化导、令识邪正、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

那么下面根据戒疏来解释什么叫化教,他说开演化导,所以佛出世开示无漏佛智知见,开示就是那个化教,打开来详细的演绎这个东西,来引化诱导我们使得我们晓得那一个是对的那一个是错的,这个教原来就是化导我们让我们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打开我们正确的认识,慧解就是正确的如理的认识,它本来不是针对着对治这个过失而说的,这个叫化教。

下面言行教者,行教又另外一个名字叫制教,这个制教“起必因过”,这个一定是因为过失,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你还是犯处处错那不可以,所以讲完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开始行为的时候又错了,告诉你喂你听懂了既然要这样,这样作不可以。所以所有的戒啊!立戒都是有人犯了以后才立的,所以说因过,什么谁犯了过,然后制订,就像一个契约一样,告诉你从此以后不可以喔!这样的因缘。说到这里关于制戒的因缘也说一说,佛告诉我们,说贤劫中有几尊佛,当然内容说的很多啦,最早说出七佛,他广说的话说前面过去的什么劫,现什么劫,将来现什么劫,通常说的时候从七佛开始。毗婆尸佛等等,到前面的所谓拘留孙佛这一世的,那么迦叶佛前一世的就这样。

那么他就说每尊佛教法大概的内涵,世尊又告诉我们,有的佛涅盘了以后教法遗留很久,有的佛一走,教法也就没有了,舍利弗尊者一听,在这里想,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世尊涅盘了以后,教法留下来?有的世尊没有呢?他就跑的去问世尊,世尊就告诉他,如果那个佛制了戒,这个戒是广戒噢,广略两种戒,什么是略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简单的四句话照这个,所有的坏事都不要做,所有的好事都要做,然后这个不是在形式上面喔,还要进你的内心喔,那就是佛不但是一个佛,所有的佛都是这样的,那么就是去作这个叫略戒,这个略戒每尊佛都说的。

这个广戒呢,就像我们世尊,一条一条每一条当中有深厚的内涵。所以世尊就告诉舍利弗尊者将前那一个制广戒,那些佛只有略戒没有广戒,凡是有广戒的那么佛走了以后法还在,所以他继续的延了很久,凡是没有制广戒的那么佛走了好了就那么一句话,大家都会说,没有修持的标准,所以很快的湮没掉了。舍利弗尊者就说,那我要祈求,你要把那教法留下来,请你制戒吧。佛就说,好好好,你停下来,我晓得什么时候该制戒的。他不说,一直等到后来有人犯了,那么才说,为什么要等到后来有人犯了,这有它重要的原因这里不细讲这样。所以这里讲的起必因过,佛法一定是因缘缘起之法。这地方我们一定要了解噢,这个真正的广戒它的殊胜的内涵,现在不幸到现在我们一方面说末法大声的弘法,一方面说不要戒的,你不要戒你弘的什么法?弘的佛法?错了。弘你自己的法,那对,反正你怎么弘都行,照你的,依文解义嘛!个人可以想出一套来。如果你要把佛真正圆满的教法弘出来,那对不起,那不能错,非要照着这个次第不可。

所以佛一再说毗尼住世,佛法住世。因为这是衡准的标准,否则你说这个他说那个,我们不是讲吗,要论辩的话永远没结果的,吵的个天翻地覆。但是标准一放的话,是就是是错就是错,绝不可以说又可以是又可以非。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昨天在这地方说明的这件事情。那么这个标准什么呢?戒。即便是戒,由于根性不同,又看见不同,所以又分出多少部来,大众部、上座部,然后上座部又分多少部,大众部又分多少部,一分分二十部,佛又悬记说二十部,部部都对,都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应不同根性,不管根性如何差别,戒始终是根本,等到戒慢慢的慢慢的衰了,那佛法也就衰了。衰到理论还完整,但是修证不大相应了叫像法。现在呢连懂得理论的人没几个,这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样。这我出了家整整二十六年,民国五十四年算起是不是整整二十六年吶,二十七个年头,一开始的时我因为弘一大师、印光大师的关系,我也跟大家说,第一部我捧的书就是这个,不懂。后来还经过各式各样的老师以后,才多少有一点了解。那才发戒这个东西这么严密啊!怪不得古人,那天说像神秀他听了三十遍,是愈○愈○,道理在这个地方。

所以我这次跟大家讲戒是最浅近的话,你们也了解,每一个字,我分析得清清楚楚,不这样的话,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好好听,你们对不起你们自己,再说一遍。所以下面顺便说,是因过而制的,那么这个时候呢,说言唯持犯,现在这地方谈的时候不是一些道理了,就是你这样作对叫作持,你只持的话,那怕你坐在这里,那怕你睡觉,那怕你吃饭,就有功德。

你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就是你这样认真的去作一天一夜,要求往生,中品,就这样。如果你这个功德说要生天就生天啊,要什么就什么,戒的威力实在不可思议。所以以后如果有因缘,我多多少少告诉你们感应,现在不能讲,一讲的话你们忙感应去了一定错,一定错一定错,你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如果说没有感应的话这也一定错,你这个道理是空话,这是我要真实的跟你们说的。

所以平常一般来说不能讲感应,实际上有没有,当然有啊,你看印光大师那里没有,只是他平常不讲。为什么印光大师不讲,印光大师他了解现在这个末法的时候,道理既然没有跟你们一讲感应的话那完了。那扶乩、土地、城隍都是菩萨都是什么这样。所以信佛的都土地菩萨信城隍菩萨,那这个佛教还有什么戏好唱。那说一点轻松一点的笑话,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内涵。所以说现在这个制教当中,或者行教当中它告诉我们都是准则,这样作是持,这样作是犯,然后这个持犯当中事通止作,这真正说起来这持犯有四个,叫止犯、作犯,这个持呢?也有止持,作持,一共分四样,这个四样因为后面有详细解释,所以这里我只把名词告诉你们。戒律一宗局斯教矣,关于戒那一部分哪就这样,整个的讲这个,所以局于出家的。继续下去,

【济缘云『十善五停四弘六度一切观行、并化教业。毗尼所诠开遮轻重一切律藏、并制教业。化据理性、理有顺违。制就教法,教有持犯。』】

那么这个《济缘》就是解释业疏的,十善我们晓得,五停我们晓得,我也简单说一下,十善就是身三-杀、盗、淫,口四以及意三,大家很清楚,五停呢?就是五停心观,因为我们凡夫刚开始修学的时候心很粗猛,没办法深细观察的这个,因此你必须把粗猛的烦恼先把它对治,把他慢慢的凝聚下来,这个时候才尽心尽意的可以学。举个简单的比喻,一天到晚在玩,忽然之间跑到这个佛堂里,叫你打座坐不住,先收收心啊,换句话说,我想我们也是一样,真正要动脑筋,全副精神贯注在这里面,如果那地方还吵得,电视机开在那里,这个喇叭在那哇啦哇啦叫,你一定学不成功,何况我们现在学深细的佛法。因此有很多人跑得来说,啊呀,法师,我这个心很乱,我去学学定,错了,根本错了。你真正要学学戒,这才真正重要,先把心收,收了以后然后进一步,这个时候它有特别的法门。五停心观是专门对治我们平常最粗猛的极重现行,在这种现行当中,修学佛法根本没用。

贪心重的修不净观;瞋心重的修慈悲观,这样,然后心里面思惟散乱的修数息观,这个就是平常我们说的五停心观,这样,愚痴重的修因缘观,乃至于戒差别,所以对于这一个方面,在这地方说一说。

同样的这个细别的时候,又有它特别的内涵在,我顺便告诉大家,随便其中的一个,它深细的又特别的内涵。比如说,贪心重的人家说修不净观,对不起,这个不净有各种各样的喔,有大不净,有白骨有什么,对治的所贪也不一样,有很多贪男女,有很多贪饮食,有很多贪什么,对自己身见的执着,那修的不净观的内容就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所以真正修行的时候,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没办法鉴别你自己的内涵的话,这时很麻烦的。所以这个五停心观当中,有一个业障重的—念佛观,加上前面说的这个。一般来说,念佛有它的殊胜法门,不过这个念佛不限在我们当中,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或六个字,它有它广泛的内容在。持名念佛是念佛当中的一个法门。广可以包含狭,狭不一定能代表广。这个概念大家应该清楚,这个就是五停心观。

四弘呢?四弘誓愿。大乘菩萨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等等,平常我们早晚课天天念的。六度大家也了解,布施乃至于智慧。一切的观行,这些道理啊不但是理论,而且你行持这个内涵,这个都是什么化教之一。

那么毗尼呢?就是戒。毗尼里边所说明的,那这里边只有两样东西,开还是遮,开就对的,遮就是不可以的,凡是遮的东西你去作了就是犯了,开的东西作了就是持,换句话说,对不对。对的你去做了,善业净业都在这里头。如果说该作的不作犯了那怎么办呢?那你就堕落。只有说深浅的程度,那是轻还是重,一切的律说明的无非是这个。这都是制教所说明的内涵。这个化是据理性,是说明这个道理的,这个理到底是对的呢?是顺,不对的呢,是违。关于这一方面的见解上面来说的。

然后呢,制,就是教法,这个地方,教有持有犯,分别,不能错一点点。我们了解了这个,不要说我们做好事就好了,不一样。这个做好事——化教之业,制教的内涵有它很大的差别。乃至于后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循戒、定、慧的次第等等,这以后到时候再说。

【资持云『一代时教、总归化行。开其信解、用舍任缘、故名化教。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名为行教。』】

这个都是解释,总解释前面这些。一代时教就是整个我们释迦世尊告诉我们的应时教法,通常我们说一代时教,一代时教,也就是说三藏十二部教典,不外乎这两样东西,我们用不同的开合,也可以三分说经、律、论,说大中小,现在这个地方呢行教跟化教,所以化行两教。那么这个两个什么差别呢?开信解,让你起信了解,然后呢?用舍任缘,看你的因缘,你愿意用也好,愿意舍也好,这个部分叫作化教。

用固然是有功德,不用的话不因为你不用而有大害,本来如此还是如此,本来你下地狱的还是下地狱,本来人道还是人道这样,不会影响你,这个叫用舍任缘,没有什么关系,任你的缘,你的缘具足,你就努力一点,你的缘不具足你不管它。

就这个化教讲的道理,你听懂了以后,你觉得你照着去作固然好,不照着去作的话,最多得不到它的好处,如此而已,它并没有反效果,但是得到的好处也不如制教,这个有一点不同。

下面呢?制其修奉、违反有过,制教是什么?就是告诉你必须要恭恭敬敬的去修,是依教奉行的呦!要嘛不制,制了以后你必须要作的,违犯的话有过失。所以你作的时候有大功德远超过一切,可是你不作的话,对不起,这个祸害也是很严重,这个叫作行教。这个我可以举个非常简单的比喻来说,就是我们随便讲个道理,啊说这个汽车,这个交通工具对我们非常好这样。讲讲道理没关系呀,然后你真有一部汽车以后,你非得要照规矩来。汽车嘛,就要开在马路上面,如果你不开在马路上面的话,车毁人亡小事,然后还要把人家也撞坏,就是这样。任何一样东西制,这个制一定有他的法度轨则。我们随便讲一样东西,讲讲可以,真正这个东西实在把它运用的时候,它的好处在这里,你用的不对的时候,这个缺点也就显出来了。

下面他列一个表,列一个表,是我们自己把它看一下,这个前面所有的解释等等,为的是我们很明白清楚,所以列出来。那最后那一页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对我们非常有用,这一段是正对我现在的。

【资持云『问:五八二戒既是戒制、应是行摄。答:化教所摄。』】

很有趣,他特别有一个问答。说五戒八戒,戒吗?应该是喔。戒所制的应该是行教,或者是制教啰?那回答怎么说啊?化教所摄,对不起,它这个不是制教,这个叫化教。化教是用舍任缘的啊!实际上呢?如果是用舍任缘的话,那我们说我们求了戒,犯了戒应该没毛病,然后持了以后没有大功德,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那应该是制教,它又是化教所摄,这为什么原因哪?这里特别说明这一点,这个用小字,所以用小字的话,这个小字就是弘一大师对法非常尊重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古人他绝不是凭自己的依文解义他臆测,他一定要有根有据,而且这个根据一定是经过严密的鉴别,如果这个祖师用的不妥当,他绝不引用他,是这样,或者用的不应机他也不用他。譬如他前面说,他先开始学律,后来看见新律,新律是一切有部律,说得这么完整,他然后决心去学。后来对戒体有了认识以后,才发觉这个南山一宗是了不起啊,功在万世,所以他从此以后忏悔,说这个新律尽管是完整的我不学这样,所以即便是说对了,不应机他还是不学,这么严谨。

所以下面的解释,实际上那个小字的解释对我们是最正确的引导。为什么用小字,表示古人慎重,我们真正要学律,这个地方非要学不可。否则的话,哦唷是两片如簧之舌,说得个天花乱坠,乃至于扰乱教法,那异常可怕。这个所以用小字的特原因,这个小字的意义是完全正确。我们看一下,

【南山律中以十戒具戒属制教,】

什么是制教呢?十戒就是沙弥戒,具戒就是比丘,四种啊!应该说五种,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然后呢?比丘、比丘尼,这个五种的戒法才叫做制教。五戒和八戒是化教,这个是在家人的。今案,说现在说,五戒八戒与通途常规的化教异,它虽然是化教,但是跟普通一般的化教的常规不一样,首先说明,首先指出来这个特点。下面说正属化教、义当制教,就它的归属来说,没错它属于化教,可是就它的内涵意义来说,应该属于制教。反过来说意义虽然属制教,但是就分类来说,它还是局于化教。举个比喻,说四分律中、四分律中,正规的说起来啊属于小乘的,但是意义郄是大乘的。

说到这里也顺便一说,为什么我们的道宣律祖放弃了新律而学旧律?新律就是一切有部律,旧律就是四分律,因为这个四分律啊,虽然归属是同样归属于小乘,可是它说的意义内涵郄是通大乘的,我们中国是盛行大乘之处,而且大乘才是佛要究竟圆满告诉我们的道理,小乘只是前面引的基础,我们没有条件,也只能学学这个小学,够了条件,老停在小学这个非常可惜。所以他这里说明,顺便举这个例子,说义当大乘,说义虽然通大啊,教制的那个意思终是局于小的,这个在宗体篇当中会明白的说明。下面,

【所以谓五戒等义当制教者,】

哪,他就说明这个道理喔,说虽然说正说化教,可是意义上是制教喔,他是有根据的喔。什么根据呢?

【如业疏云:如来设教类通空界、随立一相、摄修皆尽、五戒是被俗之法、五体通道之规、持犯相扶、难遮齐则。】

这几句话。这个都是祖师,而且都是有根有据。下面实际还引经论来证成这件事情,换句话说,他这个话绝不是弘一大师凭自己个人意见臆造的。这个文我在这里解释一下,说引业疏上面,业疏就是随机羯磨疏,这上面说如来,我们世尊啊,世尊设立的教法啊,类通空界,这个空界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教法是无穷无尽的;还有一个呢,空界是包含一切的,这样。所以,一方面这个内涵是广博无垠,另一方面包含了一切深浅等等。还有呢,空这个东西随相而现,这个空的,你有什么就现什么,就这样。所以平常说没有什么,你拿个镜子,黄的就变黄的,红的就变红的,就是随你说的因而显它相应的这个缘给你看,这个空的特别的意义。所以如来随便立一个相,随便从那一个场合来说,

【摄修皆尽,】

都能够包含全部要修行的内涵,这是针对不同的机,用不同的方法,如此而已。就像虚空一样,它本来没有什么,跟你什么的相应,就还你个什么,这样,如此而已。所以如来的也是,空,空故缘起,缘起的,所以什么因缘,就什么样显示现出来。

那么现在呢,从这个原则上面,现在这个地方,运用这个原则说,五戒,五戒本身哪,被俗,五戒本身只是说,专门针对着在家人而用的,这是接引在家人的时候用这个,因为接引在家人,所以它是化教,这个原因。但是呢这个五戒的体,真正的内涵是什么?通道之规,那叫道,这个道是苦集灭道,这个道是出离凡夫,进入圣域的这条道路,这个五戒之体郄是这个样的。而且持犯相扶,那个不管持犯,这个难的不可以,开的是可以,这些东西,都跟出家的制戒所说的“具戒”完全一模一样的。这两句话,就说明这个。

今天时间到了,下次这一段,还要引经论上面,再简单的说一说。

上次有位同学问一个问题说:「世尊制戒为什么有广制与略制的差别?有什么因缘不广制?」有的世尊是制广戒,有的世尊制略戒,而广戒能令正法久住,每个世尊都是大慈大悲,为什么他不广制,不广制岂不令正法提早结束吗?

关于这个在我们概念中的确不了解,佛法都是讲因缘,佛,如果没有去求的人,佛不会出世,出世也没有用。其实以我们眼前来说,你没有好乐心,告诉我们了,不一定用得上,这个道理不是三言两句说得清楚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下上次讲的文,正好一方面重新温习一下,一方面回答此问题,请大家翻到《南山律在家备览》第三页,戒法中通鈙戒法的示相彰名,识相彰名分为正示和杂简。

正示就是列正式内涵,列了以后也许大家还有不清楚之处,所以还要来一个辨别,通常在教法当中说一个圆满道理一定有二个层面说同样的事情,正面的、及反面的,通常正面的叫列正,把正确无误的建立起来。反面的,摧邪,把错误的斥破、摧毁。这个地方叫正示、跟杂简,简就是简别,把它分别出来,那些是似是而非的,杂简当中平常我们就是辨别它的邪、正,似是而非的,认不清楚的,大、小、偏、圆,是偏向局部、还是圆满的、究竟的、以及混淆杂乱弄分不清楚的。这里主要是破邪显正为主,顺便也说明不太清楚的内涵。

因此杂简中还分成化制、戒善、遮性,上一次我们把杂简中的第一支化制,作了简单的说明,因此请翻到第四页,化就是化教。换句话说,经论主要说明的内涵,这个是专开信解之门。让我们启信说,原来是这样的好,于是我们愿意去听从他,而追寻我们要的。于是进一步要确实了解他,信解。在这儿好像是分开化、制两个不同的,实际上它是因和后面的果。

当了解这个道理作为因,进一步我们希望达到它,有它的行持以及最后的验证,这个后面的如理的行持,由行持而得到证得内涵的话,是由于前面所说的教理,换句话说,是化教的果。因此我们反过来说,前面化教就是因,彼此间有这样因果,互相相辅相成的必然关系。没有前面化教,你弄不清楚,没有这个说明,你既不会启信,更不会了解,既无信解,就算你有宿生的善根 ,或者听见人家说好、好、好!来了以后不晓得什么才是真的好,得不到正确结果。反之,你虽然了解了,启了信解之门,可是不如实行持也没有结果。我们通常有此经验,听完法师讲经说法,乃至于自己看完后觉得「真好、法喜充满」,实际上这个法喜有几种差别:第一、他讲的内涵与世间不太一样─新鲜。其次,佛法的确提供解决问题的实际的一条路子。痛苦如何解除?功德如何圆成?因此,启发一线希望,这是第二个很欢喜的理由。再加上,如果讲的时候,是针对自己的问题,文字能够很好,这种情况之下,你会觉得法喜充满。

但是佛法的特征不在这个地方,佛法的特征是解决我们的烦恼。烦恼是生死痛苦的根本,因此解决了生死痛苦的根本因以后,下面所有的痛苦如实能够尽除、彻底去掉。依我们诸位来说,听了佛法,看了佛法,乃至于花了相当长的时间、精力,是不是把我们痛苦的问题解决了?是不是让我们得到了我们希望、需要的功德?不一定。因此这个法喜充满,在程度上来说,启发因缘是对,但正式意义来说,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往往觉得就是这样,在这个情况之下,对不起!很可惜!他本来做为因,有了这个因是可以结果的。偏偏你听了以后,以为就是这个结果?听完了半天,种下了善根,却没有正确的结果。所以下面要告诉我们制教,制教是什么?

「制教」是局于出家,这个出家,跳出三界之家,我们不妨简易的直接了当说,跳出这个痛苦牢笼之家,正面的显示就能得到真实圆满的功德,这个才是。但要想得到这个却不是前面的教量告诉我们信戒、欢喜,这得不到,要照着制教所列的条文,一条一条,所以叫

【「行教则局据出家,唯明修奉之务」(p4)】

专业的、特别的,告诉我们如何的依教奉行,这个行就是修行,照着它开出来的很刻板的一条条去做,你就可以得到真实的好处。为什么今天在这里重讲呢?今天在世间来说是很新鲜的日子─中东战争。像我们关在山里的人糊里胡涂不知此事,偶而下来大家谈此问题谈得很热门,我们莫名其妙,最近因为我到台北来跟大家结这个缘,所以偶然也听听,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天凌晨打起来了,有人说:伊拉克坚持把巴勒斯坦的问题连在一块,于是有人说回教是兄弟之邦,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土地让给它,安顿下来。有人说伊朗占了一个地方正好可让给他。说起来,我们感觉头头是道,他们回教是兄弟之邦,你占来的地方让给他不就解决了吗?好像这样。其实我们也不用谈他们回教之邦如何?我们自己回过头来在自己身上去找。从普遍的步步深入,普遍的如每个人遇到国内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交通的杂乱…坐在那里谈都很容易。这个不是、那个不是!如果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讲起来好轻松。

进一步谈到佛法,生死的根本就在贪瞋痴,拿掉了贪瞋痴,就对了!唉!真好。听起来好像懂了,乃至于觉得懂了,好像就可以解决问题一样,实际上不一定。如果认真去检查,会发现哪怕很小的一点东西,今天彼此之间一块钱的东西、一口水的事情、吃了一点亏,心中就会在那嘀咕,为什么?这是很大的大问题。

所以,行、知之间有绝大的差别。或者用另外一个比喻,平常两个人说,唉呀!这是小事情何必啰唆,何必斤斤计较?可是真正说起来,在小事上我们不斤斤计较吗?从内心深处去看,一点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心眼睁得圆圆的,瞪得大大的,假定说我们从这个观点,这实际上的内涵,把它引申开来说的话,譬如国家,大家随随便便,任何一样东西乱一点,你天下大乱。譬如我们现在世间上用钱来衡准,那标准就是卡定的,一点都不能变,商场当中今天或者说美钞或台币也升值一分,贬值一分,那一分根本是,不要说一分,一分的十倍一角、一角的十倍,一分的一百倍一块,乃至一千倍十块,对我们来说真的用的上吗?派不上用场。但是如果没有标准摆在这儿,天下的事行得通吗?没有一个地方行得通的。

这个地方就是处处说明理论信解容易,真正行持有问题。所以反过来说,人家告诉我们怎么做的时候,我们不一定很容易相应。佛陀对我们说教、立这个制度的时候,也看我们的根性。根性不相应,你说了以后不一定成。譬如说我们同座的人有很多,很多人对戒有兴趣、有很多人对禅有兴趣、有很多人对净有兴趣,禅有兴趣的人他觉我只要明心见性,那就行,你何必这么繁琐的弄得一条一条约束别人,自己心里面就是不一定能够接受它。所以说真正在行持过程上头,一定要有它适应的机,这是佛出世一定的道理,并不是他想该怎么办,所以法华上面是最清楚明白交待这件事情。所以现在大家要想学戒的话,首先提出来随便一个小地方要辨别得清楚,所以杂简有它很重要的内涵在。

今天继续讲的第四页,最后三行小字,小字前面说过,五戒、跟八戒,就它的真俗来说叫化教,但就它的内涵来说是属于制教。为什么这样说呢?后面有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印证,证明,请翻到第十三页,归戒仪轨,正式讲归戒的时候有根据的。

【业疏云:「古来集法,多削在家。便制制疏云,律制内众,不被外部。」】

古代祖师们聚集戒法时,都把在家人拿掉,这是说出古代的作法,“引便制疏”就是引古人所集的那个注疏上面,律是制内众的,外部就在家人不管的。有其根据但此不细说,但是南山祖师把他怎么说呢?下面说

【「今据律文,通收清信。」】

现道宣律祖说他还是有根据的,根据律文,上面还是根据律文,那就是大小偏圆的不同了,关于大小偏圆以后遇见时我会说,特别是讲三中开合,下面说

【「禁束三业,为道阶梯,理须明练,是非通塞成败」】

那「通收清信」的清信指在家人,这个不局限于出家而是共通的,也包含在家的亲信士,他的目标是禁束三业,说出净治我们的身口意,整个的戒都在这上面讲的,这个做为道的戒体。一步步走上来,所以前面的这个五八,正是走到后面的前面二步,有的人停在那里,是!算!有的人继续下去那就「通」,你必须要了解「通塞成败」的关键。下面证明:

【「何以知耶」】

你怎么晓得呢?所以他说

【「如来设教,类同空界,随立一相,摄修皆尽」】

要晓得世尊设立教法的话,就像空界,空有二个意义,一个是无边、无限的,没有限制的,还有一个呢?它含摄一切,它有此特征,随便说任何一法,就它的广义来说是包含一切,因此这里边的五戒虽是必守之法,但就正行来说专以在家为主。

【「五体通道之归」】

五戒的体本质是通达出家、出三界之道,所以

【「持犯相扶,难遮齐则」】

它或者是持,对的、或者是犯了,完完全全跟出家一样。以及「难遮」,不对的,要遮止的,这个准则一定有它的分岐。这五戒和出家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所以后面还有印证,印证出在《三生经》上,说

【「五戒甚难」】

不要小看,很难哟!“为大比丘菩萨而为根本”作为大比丘─小乘最究竟的戒、还有菩萨的菩萨戒,这个根本在这个地方。所以前面说「通道之规,故知是戒,戒套无剩」。所以不管五戒、八戒、沙弥十戒、及具足戒,都一样的,只是次第不同。P5上面小字:说

【「文据甚明盖无可疑」】

古人立法一定有完整的根据,绝对不是凭自己妄自揣度,根据佛的经、菩萨的论,祖师的著述,而不是我们现在的依文解义。那么这第一支---化教与制教之不同。

第二支戒善,这一支非常重要,正说前不妨说一说,世间人常说心好就好,你何必要皈依?皈依完了后又说:「你心好就好了,何必去受戒?」常常有这种说法。以前我最早也这样想,有人就跟我说某人呀!我打你一个耳光,然后说我心是好的呀!想想如果你是被打的,当时还想跟人家强辩,后来想想这个心好二个,如果真的心好的话,情况就不一样。实际上,真的这样吗?完全二回事,就算打一下,心好?不是。善与戒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在里头,善无论如何,这个善是有限,戒你证得了以后,这个戒是无限的。无限和有限,永远不能比,正确的差别在后头,这里只有简单明了的说明,为什么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能保证我们往生?我们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做了种种功德,对不起,连边地都不能去?首先将内涵做简单的说明。

【业疏云:『问,一切善作,尽是戒否?答,律仪所摄,善作名戒,自余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P5)】

凡是比较幽深、难解的,祖师一定自设问答,把深奥比较不容易了解的,用这样的问答来说明它,所以说:一切的,不是单单一个,所有的善作,作的好事是不是算戒呢?现回答了说:这戒只有律仪所摄,这律仪是专指出家戒而言,在家五戒严格说起来不在律仪当中,不过呢?严格说是以实法宗来说,后面戒体当中说得清楚,现在我们讲戒时分三宗:一个叫实法宗、一个叫假名宗、一个叫圆教宗。

实法宗是一切有部的,这是最基本的,说一切都是实法,执一切法三世都是有,纯粹是小乘。四分叫假名宗,通常叫过分的小乘教,这意义已经超越了小乘,但是超越一点点,把小乘引发,不要以为佛说的法限在小乘,小乘是大乘前面的基础,就像我们念书一样,别以为念书只念小学,究实说起来,小学是引导到大学的起步而已。所以四分一宗叫做过份的,把你从小乘的范围之内引上来的,所以叫假名宗,就是一切法都是假名,并不真实。

最后圆教宗就是开权显实,所以律仪,如果以实法宗来说,纯粹是限于出家,如果以假名宗,圆教宗内涵意义来说,则通于制教,它也可以说是五戒、也是律仪。普通的世间的不经过戒的行为的情况,不是律仪所摄,所以现在这里律仪所摄包括五戒、以及八戒,八戒是在家时受的出家戒叫八关斋戒,不过在家人经前要持。沙弥的持戒就多了一个部——作持身意金银宝物。这里要加个批注,现在的出家人也持,什么情况下可以持里面都有开遮的原则,并不违犯。下面说

【『自余十善,但单称善,不名为戒』】

其他的十业,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十善业道,不杀、不盗、不淫、身三、口四、意三不犯,这叫十善。这些称为善不算戒,下面有解释,解释就告诉我们戒善两者最重要的差别。济缘释云,戒有二个意义,有二个特点:

【济缘释云『一、有本期誓,二是遍该生境,余善反之,故不名戒』】

其他的、所有的,不管任何好事情并没有上面的条件的。

不管任何好事情,都并没有上面这个条件的,所以不叫戒,那么这两个条件,我在这里把它纲略说一下,后面说戒体整个地说这两个条件,备览最重要的就说明这两个点,我们可以晓得这是何等的重要,而佛法能不能住世,修行能不能得到果报,问题都在这个关键上,我自己说来惭愧,出了家二十几年,接触佛法30几年,最近这几年之内才对它有一点最肤浅的认识而已,也谈不上认识,只是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那才晓得原来这么珍贵法,无与伦比的,所以得到了以后,那怕是五戒,保证中品中生,你要生天等等更不在话下。

有「本」就是根本,以什么本呢?这里没明说,不过前面大家还记得吧!戒,以境来说是无量无边,但是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把它归纳,第一个可以说约心来归纳,其次,约法来归纳。约心分上、中、下三品,每个人接受了佛法,了解的程度的不一样,以及他自己的内心,或者是广大或狭小,强悍、或软弱,这样分大中小;约法呢?现在说戒本身是五戒,八戒,十戒,具戒,具戒下面还有菩萨戒,所以你所」本」何在?由于所本不同,因此期誓也有别,期是时期、时间,比如说,约法来说,五戒是终身戒,八戒是一日一夜,十戒跟二百五十条,是沙弥跟大比丘众,大比丘众包括二种比丘、比丘尼,沙弥包括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也列入沙弥一类。这三类是终身戒,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从这上面建立的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所以时间有不同,再加上心的分限不同,所以根据你所「本」确立时间的长短,然后你立誓说:我如是,我这个样,这一点,凡是皈依过的同修,大家都知道,「我弟子xx,尽形寿」,要尽形尽寿的,如果是八关斋戒,「我弟子xx,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弟子xx也一日一夜不杀生」。

乃至于后面的原因同样的,有的人求人天五乘,有的人求自己解脱,有的人为了要成佛道,解决法界一切有情,这是上中下品的不同,这是戒的第一条。誓是誓愿,就说我这话不是说了就算了,是要去作的,不但要去作而且一定要做到它的,因此制教跟行教的差别出来了,制教听了以后,嗯!不错,满好!愿意想,忘掉了也就算了,就是愿意再对境时,想想作不到也不管他,行教完全不一样。其次,什么叫

【『偏该生境』】

偏是普遍、周偏、没有一点遗漏,该是该如、包含;生是众生,平常我们说生缘慈、法缘慈、无缘慈,所缘的对象;境是所对的境,对有情来说我们称它为生,对无情来说,不妨广义的说境,如杀生,对一个众生来说,当然还有不同的,所谓「生境」两个字,换句话说,你受戒所对的对象在这个上面,佛经上面告诉我们,以慈心来,不要影响旁人种种的行为,或者是伤害他的生命,或者捕得它生活的资具。这二点,一个是杀,一个是盗等等。平常在我们来说:这个人对我好,我要帮忙他,对我不好,我不但不帮忙他,还要损害他。持戒不是,我不杀,是遍一切众生,我不能说猪大、或者牛有功不杀,那个猪该杀,这个不可以!不要说这个大,可以杀,乃至于不要说这个固然不杀,可是蟑螂是害虫那不行,我看见这个讨厌,这不可以。偏该生境的特点是我今天作这个行为,不是对所对的对象而来,是从我内心上面启发了这个,所以普遍偏法界,所对的一切,没有一个遗漏的,这个叫「遍该生境」。这是戒的特征,详细的我下面会告诉你。

如果单单说,我遍法界一概不杀,这个不行,他还要有个特别的、外面的佛菩萨的指授,这个就是指强缘,佛法是因缘之法,那时候你透过了外面的善知识,这个强缘的助成,然后你说我偏法界,戒杀、戒淫、戒盗,而在一定的期限之内,或者一日一夜、终生、或者尽未来际。心或者小中大,这是戒的特征,不过戒的特征之中一定有偏该生境,小的你说你看见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是通常小乘教当中所看见的对象,还有呢!这个小宗。还有我只是不杀他,大的是偏法界,不但不杀,还要救他,这就是大小内容不同.

在这里我们不妨停一下,用一个实际上来说明,根据这个说明,我们可以衡量这个戒的功德、威力,为什么它无与伦比!平常我们说培福、培福,要有福田,福有福田,慧有慧田,加起来叫功德田。我们种东西吧,一定要在田里去种,花草谷木…等等,或者是花户、或者是农田,是在物质世界的田。现在我们种的是精神世界的心田,就是我们的内心上面种这个功德田。那么要想收获多少,跟田的大小有关,跟你种下去的份量有关。所以说大小等等,心分上中下,以及法的几品不同。不过其它的我们暂时不谈,有一点不妨说一说,就是这个田的大小,是成直接比例的,如果这里说,前面一坪这么大,一甲这么大,然后说一百甲,一千甲,一万甲,全台湾,全中国,全世界,量越大当然收成越大,现在戒所戒的对象,也就是它心种功德的田有多大呢?「偏该生境」,法界无所不包,没有一点遗漏。

大家想想看,你世间作任何善法,你能不能把你的行为偏法界呢!绝无可能。今天我帮忙人家,布施人家,平常五块钱,今天多了十块,一百块,今天那个乞丐,你给他一千块的话,人家听了说什么呢!什么你给乞丐给一千块呀!我们总觉得好了不起的一件大事情,今天造了个大庙,有人说这人好了不起一口气捐了几千万,人家都会说好了不起,表示这事情太殊胜,太难得了.

但是戒很有意思,随便哪一个戒,你要嘛!不守,守的那个田─法界为量。你说这个法界怎么比,我说全世界,在法界当中你根本找不到,这怎么比?银河系你法界当中根本找不到。

所以《楞严》上面告诉我们,「空生大觉海,如海一呕法」,空哟!现在那银河系在空当中,只有一点点,对不对!然后包含无量无边银河系叫空,空在觉海之中,就像大海中的一个小泡泡。所以戒真正的功效是遍该生境,现在大家都不了解。说起来我最惭愧,你们当然不了解在家人,出了家摸了二十年,我一直不懂,最近几年来,我回过头来,才发现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桌子上你们都有《广论》,请翻开p.133,讲业的大小,同样造一个业,所依门不同,你在这个情况之下,同样一个业,力量大小强弱是差的天差地远,第三行,

【「由所依门故力大者」】

这里讲的是善业、恶业,因为你所依的不同,这力量也有强弱,现在我们讲戒,先看经证,p133倒数第五行,第三句下面,

【《宝云经》亦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

平常我们总觉我们是大乘,我们并不了解呀!真正你了解了法相,这「大乘」二个字是难之又难。你们如何我不知道,我今天说出了家,说学大乘,我也受了菩萨戒,我晓得不要说大乘,小乘就不一定认得,不要说摸进门,这大乘太了不起了。所以关于这一点,你们非看《华严经》不可,《华严经》上面一发菩提心,这个功德就大的我们无法想象,它是与法界相应的,无量无边的量。现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通通进入大乘,而且进入大乘后,

【「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

灯烛,每一个像大海那么多,

【「炷如须弥,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

这样大,供养佛塔,其福─他所得到的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就小得很少的一点点,然后涂一点点油脂,来到佛塔面前一供,不如出家菩萨所得福德百分之一,这三千大千世界,一切都情,都得到大乘菩萨,然后呢?这么多的财富、这么大的供养,不如一个出家的菩萨供一个小灯烛,不如出家菩萨百分之一。

【「此中意乐为菩提心及其福田俱无差别」】

他们的动机一样是菩提心,福田一样是供佛塔,所以作任何一件事情,你所对的境,你的意乐,以及中间的舍心、以及舍的物,这个没有差别,但是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上头绝大的不同呢?

【「是所依力极为明显」】

是所依不同,依那里呢?依有没有律仪(戒),它下面又说,

【「同是其中」】

就是完全一样有戒的,

【「具一具二具三具之身,修行道时显然后后,较于前前进趣优劣」】

戒还有不一样喔!或者只有一个,或有二个,或有三个,这一、二、三怎么说的呢?我们不妨说,别解脱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再不然根据律仪当中瑜珈师地揶律仪当中也分三类,一个指在家的五戒、八戒,一个指求二乘解脱的,一个呢是指菩萨的,这三个是具一、具二、具三,愈是后面愈是超胜,且后面一定包括前面,接触《菩提道次第广论》二十几年前就接触了,但认真的话是最近没有几年,一看戒有这么大的威力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我始终不懂,我就想真正要想了解,对不起它不在文字上面,不能在化教上面去找呀!就回过头来去制教上面去找,再问周头来再看的时候还是不懂,不晓得这两句话什么意思,但是我咬紧牙关慢慢地看下去,到后面正说戒体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南山三大部对你们来说比较陌生,没关系!我现在的确感觉到世尊留下来宝具的东西,我们世界上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好东西,就是这个了!实在了不起,我们非了解了个才晓得,为什么我们平常说的,为什么我也受了戒都得不到,你为什么得到,每个地方这个关键都告诉我们清清楚楚,所以讲经说法,开信解之门是理可虚通,但行持时差一点点,就没办法去解释它。所以南山律道宣律祖解释文字时,元照律师就给他下了四句断语,我看了是「繁而不废」,在什么情况之下,譬如说你内涵不清楚时,尤其是行事讲事相的时候,简单的说明不了解,于是那个时候要认真地把它说清楚,虽然烦,但是一点都不会浪费,一点都不会感觉多余,当然你不想去行就算了。第二句

【「略而不缺」】

有许多地方它简略了但不缺,如果行事、指事的话,简略了道理可通,到时去作时,你不晓得怎么办!所以遇见道理上的异类可通之处,他只是把它归类,这么一来,虽然简略,但是一点都不缺乏,所以「烦而不废」,第二句「略而不缺」,第三句

【「参而不乱」】

要把世尊传下来的,分类为十八部、二十部的,每一部分的精要,你都要拿出来参考,平常我们一参考就乱了,但是不乱,关它意义相关的部分都能归并起来,按照着次第告诉你,没有一点点让你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参而不乱,最后呢?

【「幽而不隐」】

这个很悠深,很深远的道理,但并不隐藏在里边,不让你不了解,凡是遇见难懂之地方,他以种种的问难、侦讯,来说明这个道理,所以这是元照律师特别推崇南山祖师的四句话,因此像行事钞,说你正式要去作之时,如果你自己要想从律藏中去找的话,简直就是天书,如果有一天你们出了家了,去翻翻律藏的话,你简直一点都不懂,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说他启发我们初机的人来说,帮了我们太大太大了,他说了两点:初机的人,如果你对教法昧而不明的话,昧就是并不明白,不明白的话,你忙了半天叫废行功,作了半天作虚功,修行了半天没结果,再不然的话,你自己去找的话,你翻了半天,也许一大堆东西永很来劲,等到看完了以后,本子一合,刚才看了些什么?不知道,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乃至你听,听的时候非常欢喜,法喜充满,完了以后,你听的东西,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呢?如何得到功德?这一下麻烦了,是不是有这种感觉啊!所以你真的要去学的话是「文山难求、又费学功」,现在经过祖师这样把所有内涵归纳起来,所以它前面说过,它囊括三藏,把整个的三藏大小等等,整个归纳起来,不但理路上说得清清楚楚,而且正式行持时也把准则确立,完全正确百试无误,因此「历向感通录」上,天人亲自来告知道宣律祖,自从佛世以来你是第一人,到那个时候为止,对中国来说,到后代像阿底峡尊者,乃至于藏系的宗喀巴大师等等,都有无比的成就,时间都比道宣律祖来的后,这里也许说,难道世亲菩萨不行吗?世亲菩萨在印度,道宣律师是在中国,这有它根本不一样之处。

刚才说「有本期誓」是「偏该生境」!其他的善不是喔!因此诸位如果没有求戒,倒觉得这是值得,但求了戒以后,对戒不一定了解的话,好好的听,哪里不对的,弄清楚了以后再去重受一下,也可以说是增上,那个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还是简略的,至于详细的在戒体当中会告诉我们真实内涵。

【事钞云「宜作四句」】

哪四句呢?

【「一者善而非戒,戒而非善,亦善亦戒是非善非戒」】

看看这四句怎么分:第一个是善但不是戒那是指什么呢?是十中后三是也,就是十业道当中的贪瞋痴,以及无贪,无瞋,无痴。为什么前面说十业,这十业平常我们受戒的话,一定有它特例的,下面解释“律不制,单心犯也”,律上制定的条文,单单起心动念不算。因此这十善业当中,贪瞋痴,反过来说无贪、无瞋、无痴,或者是前面的犯,或者不犯,这单单心里,善是已经分出来了。前面是恶,后面是善,律,对不起,那个是你没有行动表示出来,所以律不算犯。这里的不算犯,下面有个解释,那个是实法宗,换句话说是讲戒的第一阶,到四分律就不是,后面有解释的,到了菩萨道更不行,心一动就犯了。那为什么同是佛制的,它有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之分呢!这就是程度不同,小学,中学,大学,同样地以加减乘除来说, 这些符号与法则一样,但运用的内容差别很大。第二句,

【戒而不善,】

这戒还有不善的吗?叫恶律仪,这恶律仪在国内没有,印度有,覃陀罗,是贱种,如杀猪宰羊的,印度人在此类人上标记,表示他们的职业,不能去上流社会,在路上被人看见要赶快避开。它的职业及规定,是专门要作坏事,所以这个对他来说是一种规定,这叫恶律仪,这个戒是不善的。你说这样的事我们这里没有吗?其实有的,比如有一种帮会等等,他专门是要杀人的。其实据我所了解的印度,美国也曾实行过,印度现在还有,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它的教规就是这样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杀人是应该的,你不杀,不杀你就犯了。这是你无法想象的,就是这种情况的,所以说恶律仪叫做戒,律仪就是戒的另外一个名词,是恶戒不是善。第三,

【「亦善亦戒」,】

十善之中前七支也,那个戒也算这个善也是,不同的呢!

【「以不要期,直尔修行故名善也,反此策励故名戒也」,】

同样的七支假如说你普通说这个是好事我要去作那么这个是善,假定你经过了仪轨,要期誓受等等那个叫做戒,所以这个叫亦善亦戒。

「四俱非者」,俱非的话就是身口无记,无记是分不出来是好是坏

【事钞云『宜作四句。一者善而非戒、谓十中后三是也。律不制单心犯也。二戒而不善、即恶律仪。三亦善亦戒、十善之中前七支也。以不要期直尔修行故名善也、反此策励故名戒也。四俱非者、身口无记。』】

分别不出是好是坏,不过这无记当中到后面还要详说明是有覆无记、是无覆无记,此二个我们也要分别,到以后会讲

【资持释云:「初句后三者,即贪瞋痴邪见,化教所禁故名善、律所不制故非戒。」】

初句,就是前面说的“宜作四句”当中,善而非戒。中后三,就是十善业当中,或十业道、十恶业当中,贪瞋痴因,这是化教所禁制的,所以叫做善,律不会单独制,下面说明实法宗是不制,但到四分律即开始

【「四分重缘相同十业可入戒收,」】

什么叫四分重缘呢?在实法宗,换句话说,一切有部及戒当中,制戒时一定要你身口违犯了,起心动念不算,到四分律呢?则不一样,起心动念也犯叫重缘,初念起来时叫多头意识─不犯,然后第二念你又去缘念想刚刚的事情这叫重缘,那第二念起来时跟前面有什么不一样呢?唯识上第一念起来时叫多头意识,为什么叫多头?这里的多头是对着五俱意识来说,为什么叫五俱意识呢?五俱意识是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每一个都有识,眼是眼识、耳、鼻、舌、身,不过这只是缘念,它不会在此分别、造作…等等,要去分别、造作,一定要跟意识相应,所以当意识跟五根相应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意识叫五俱意识,前面你单意识当中起来一个念头,那时没有发之行为时叫做多头意识,这只是根据唯识法相的解释,如果我们不妨也去想一下,一个念头起来了,起来了也就过去掉了,但另外一个念头想,不错!我要怎么去做?这时你的注意力就会起来了,或者看见了一个东西,前面看见了一个念头,脑筋当中反而现起一个影子如此。回头看你看见、注意一下,眼睛瞪一下,耳朵竖起来听一下,那个时候已经是重缘,如果你所缘的是跟贪瞋痴相应的话,那四分已经受,就犯了,这个叫前方便,菩萨的话「根本犯」,这个就是心有分岐,大、中、小,真的讲戒律,这行相都非常细,在我们唯识法相中讲的多头、五俱,讲过了,大家不知道多头、五俱是什么?反正在书本上翻开来,你记在脑筋里写一扁文章,在戒上面不是!心念一动就知道这是什么?善的就有善果,恶的就有恶果,你马上觉得不可以,这两个就是化教与制教的根本差别。

因此你警惕了,随时注意它马上显出功效,如果你这个功效在戒的偏该生境的话,同样一念的至心,它产生的功德是无量无边,这我们应该分得很清的,所以你们要学戒的话,就从这个地方要每一步、每一步非常确定,所以不可以说又是这样、又是那样,讲圆融,戒这东西一点都不圆融,实际上你真正了解才谈得上圆融,否则那只是文字上的圆融,反正说得很好听,我在那睡觉很高兴,这叫圆融,实际上不是如此,所以『四分重缘,相同十业,可入戒收』,就像十业当中的其他一样都收到戒当中。最后

【「若约菩萨,」】

对不起「若约菩萨」菩萨的话是俱戒,不但重缘多头意识,一念动就不行,刚才已经说过。

【「十善俱戒,如是知之」】

你要这样去了解它哦,

【「第三句中,初示相,以下双释。」】

第三句是讲亦善亦戒,这个就讲不要期,不照着上面要期誓受、偏该生境这样的话,显示世善就是世间的善,这不是戒,无愿体也,愿体即戒体,这是整个行持过程当中的重心就在这里,我们说要种福田,这福田在那里?就是我们的心田,这个心田另外一个名词叫愿体,说你得到戒体以后有没有得到这个,平常我们说你得到了这个,一切时处睡觉它也在增长,吃饭还在增长,办公还在增长,然后犯了呢?对不起这就麻烦来了,这个愿体本身我们应该了解,它的正式内含在后面正讲戒体时告诉我们。

【反此者谓有要期受体、然后如体而修。』】

说世善是没有愿体的,反过来要期要有受体,然后依体起修,平常大乘小乘经典都讲依体起修,可是前面的讲完,就是讲完了,这叫化教。真正的依体起修,在制教当中。道理现谁懂得了,这个体法界为量,且这个体非受莫得,受的话一定要师师相授,所以说在家人不能列入三宝,他真正「宝」在那里?有体、无体而分,他虽然是个凡夫,但经过如法羯摩以后,他保持着这个体,却是诸佛法界之量,因此称为三宝。唯有这个才能将佛法维持在世间,但这三宝不是个形相哟!形相不算,我们应该了解这都是心相,这地方先将这两样东西的名辞内涵说明。

【第三支 遮性】

【戒疏云『明遮性者,由恶缘境,不可随说,以义收之,大分为二。』】

遮主要的讲戒、性,后面会解释,因为我们所对的造恶所缘的境界,无量无边,根本没办法一一说出来,归纳起来,大别从两点来说明它,它包含了一切,那二点呢?一个叫遮,一个叫性。解释性跟遮的差别

【戒疏续云『言性恶者。如十不善,体是违理,无论大圣制与不制,若作违行感得苦果,故言性恶。是故如来制戒防约,若不制者,业结三涂,不在人道,何能修善』。『故因过制,从本恶以标名,禁性恶故名为性戒。』】

性遮就是有一种叫性戒、有一种叫遮戒,整个的分成两类。什么是性戒呢?性是恶的叫十不善,反过来叫十善。它这个本体,性就是本质,本质来说是非理的,所以不管佛制、不制,做了以后一定感得苦果,因为这是苦业,所以这个本性就是坏的,佛法当中这个恶有个定义,做了以后这佪结果一定是苦的、坏的叫恶,善的呢?就你这样做了以后,将来感得的果究竟是好的、乐的,这就是善。所以这个性恶是这个而言。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来才说明制戒来预防、约束我们,假定不制戒,不如道理、不如圣人所制戒的去作的话,将来造了恶业一定感得三涂果报,在此情况下堕落下去了根本不可能修行,还谈什么呢?所以佛非制戒不可,佛出世的本怀要一切众生圆成无上佛道,这要多生多劫的修行,现在你做的不好堕落了,你还谈什么修行呢?所以这是个根本。因此除了它本来就是恶的以外,佛还要特别的说明,所以在此又特别说明,所以它又是性罪、又是遮罪,又是性戒、又是遮戒。现在从制定了以后,制虽然制,可是有它的本来就是,所以从本位标明,禁性恶故叫做性戒。下面

【行宗释云「初释性义,性即是体,违理之恶从心而起,不由制有,故云无论等。」】

从心里就起来,不是因为佛制了以后才有的,所以无论制与不制,

【是下】

就是前面的「是故如来」这一段话,

【合戒义,初叙须制。】

为什么要制呢?因为造了业堕落三道,你根本不可能,所以佛制的意思在这里。

【故下明立制,于本业上复增制罪,】

现在说清楚了为什么叫性戒,性本来是罪,加上佛制了以后,还要罪加一等,

【故云因制。】

所以说

【应知性戒之言,即业制双举也。』】

这个性戒二个字,有二个内涵,第一个他本性这个业,还有一个,因为制了以后罪加一等,二个都说在这里头,详细我们看遮戒以后,一对比的话,性遮二个就很清楚的分得出来了。

【戒疏续云『言遮恶者,】

什么叫做遮恶,遮就是遮戒,

【圣未制前,造作无罪,由非正业,无妨福善」】

(本来到这地方应该空一格,根据编排本来这地方要空一个字,现在这没有空,下次这版再印时这地方要空一格)

【自制已后,尘染更深,妨乱修道,招世讥谤,故名遮也。』行宗释云『初示反前性恶。自下明因制成犯。尘染更深者多违犯故。妨道招讥亦即自他两失。』】

就说现在讲的遮戒跟前面讲的性戒相反的,「自下」就是前面的自制以后等等,「明因制成犯」前面是说不制不犯,这上面说制了以后就犯,为什么呢?「尘染更深」更糟糕「更深者多违犯也」而且「妨道招讥亦即自他两失」,「妨道」是对自己来说,「招讥」是对别人来说,本来出家是清净幢相,叫人家看见了以后─「油然生敬」,由于生敬而启发种种的好处,现在,不但得不到这个,人家还要讥嫌,自己妨道,对别人也引起他的讥谤,「人家尊敬你,人家有功德」,「人家有功德,你就有功德」,因为你撑了这个清净幢相,现在人家讥笑、毁谤你,人家固然堕落,可是因为你而引发的话,你同样的有损失,这个是表面上我们最起码应该了解,现在文全部再解释一下。

什么是遮?这个「圣」一定是佛,道理菩萨乃至其他的,所以经论除了佛以外,菩萨化人等等、弟子说了可以佛证成,戒没有第二个人能动,因为这是个法界之量,后面会详说,只有跟法界完全相应的人,他才能够制法界相应之量,这是我们平常不了解的,所以平常普普通通的人,都也撑起这个,那完全不了解他的本质,为什么说戒为佛制呢?我们信佛的人都说这是佛讲的,但是佛讲的你要讲出道理呀!由其是佛经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他说佛制,你要讲出道理,这个道理后面慢慢的会告诉我们,「偏该生境、法界之量。」请问那一个人跟法界相应的?佛。因此除了佛以外,没有第二个人能够真正制的根本原因,今天在这里先简单的说明一下,这个在论典上面才有,所以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戒,还非通论不可的原因,同时这地方也说明这个遮罪和性罪应该是次要的,殊不知遮罪和性罪是一样。因为这是法界之量,倒是遮罪比普通的善还要来的严重,普通的善尽量你杀了一条牛,这一条牛如果是违背了戒,这是法界之量,这二个就完全不一样,这是我们平常根本不了解,所以很多小地方,我们要把他辨别的很清楚,所以大乘没有制定之前,没有什么罪过,因为并不是真正的业主,因他本性不是,并不妨害我们的福跟善,这地方特别说明福跟善不叫德,有一件事不妨简单说一下。

知以四法来说,眼前我们处处看得见,我们在马路上说要靠右走,本来无所谓靠右靠左走,可是法律既然制定靠右走的话,你就得靠右走,要靠左走则天下大乱,如果你偏要靠左走的话,车毁人亡,你得吃官司人家也倒霉,现在这地方是红灯不能走,绿灯可以走,如果他反过来的话,那就是这样,所以平常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民间的习惯,就我们中国人来说,我所看见的西方人,美国人也是这样对的点点头,不对的摇摇头,我跑到印度去,印度不是赞许你这件事情摇摇头说好,赞许。你如果跑去跟他摇摇头,他完全相反这是什么?制!

换句话说,因为我们大家共同认识当中约定的,不过像世间的风俗,这是你的风俗、习惯,或者是一个家族、或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佛制的法界之量,这是我们应该了解,制戒的特别意义在此。所以说

【「自制以后,尘染更深。」】

你可以不来受,既然你受了以后,那你非遵守不可,你可以不在这个国家,在这个国家以后,你说你要向左转,我偏偏要向右转,行得通吗?行不通,这个道理,我们应该要了解。所以说又「妨乱修道,还要招世讥嫌」要遮止,道理在此。所以真正讲戒的话,他开遮、持犯并不是告诉你这样,他一定要开遮,在什么情况之下,凡是这个内容他都有特别的说明。「质、量」没有一个地方不交待得清清楚楚,关于交待那件事情,将来在持犯当中去说,那个持犯可以说明非常繁。叫我们现在看起来很头痛,好在诸位是在家所以头痛,出家的话是应该的。

【戒疏又云『性罪三过、一违理恶行,二违佛广制,三能妨道业。遮罪具二、体非违理、故名为遮。』】

如果是当性,这个像性罪的话是性戒。性戒如果你犯了,有三个过失,一个是「违理的恶行」,这是违背这个理的。第二个「违佛广制」,这个佛制就是单单指遮,第三个「能妨道业」,遮罪只举二个,那二个「体非违理」,所以第一个前面说「违理恶行」这个不具足。下面这二个他有的,「违佛广制」以及「能妨道业」所以要遮止,这是性、遮二者的不同。

下面有个小注说

【「上明遮性二意,若约五八戒言,前四属性,酒等为遮,性恶可知,遮恶如业疏引俱舍文略明,今录于下。」】

这个是弘一大师特别注的,因为这一本备览是对在家人为主的,因此他这个地方特别告诉大家一下,我们以五戒来说,五戒的杀、盗、淫、妄,这佪淫是指邪淫,酒,前面的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叫性戒,不饮酒是遮戒,八戒呢?除了不饮酒以外,还有所谓「酒等为遮」,这是遮戒,你如果持的话,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违犯了,当然同样的有很大的损害。

【业疏云,业疏是引俱舍论,『俱舍论云,由饮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离庄严者,谓非旧庄严也。若常所用庄严,不生极醉乱心也。若用高胜卧处及歌舞音乐,随行一事,破戒不远也,若依时食,离先所习非时食也。忆持八戒,即起厌离随助之心,若无第八,此二不生也』】

文字看完,先看一下济缘解释再说。

【济缘释云「酒能乱性,不辨是非,容犯诸戒」】

这是解释前面「俱舍论云,由饮酒故,即便忘失是事非事念也」,酒能弄乱我们理智的本性,弄乱了以后,是非莫辨,因此就会让我们去犯各式各样的戒,所以前面说,饮了酒以后,判断事情「是、否」的正念就失去掉了,所以前面说「忘失是事非事念」念这个是念正念,这是解释第一句。

济缘下面说

【「非旧庄严,谓华璎等俗中常习是旧庄严」】

什么叫旧庄严呢?就是前面说「离庄严者谓非旧庄严也」,这个庄严就是装饰,严就是把它做的很象样、庄严。平常我们说打扮、修饰,这就是普遍所谓的庄严,那么旧庄严呢?就是我们一向在家人所作的事情,不管是男也好、女也好,平常我们说,除了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下面还要涂一点香水、雪花膏一大堆。佛法里面不需要,所以叫非旧庄严。因为这个东西真正的功效是什么?使得我们醉乱、增长这个,世间是需要这个。佛法告诉我们,这个就是引贪瞋痴最坏的东西,要去掉它,这个我们要了解,这个是虚假的,我们要真实的。刚开始不可能深入,从眼前一步一步的来,这个就是八关斋戒的义趣。所以八关斋戒制定一天一夜在这里。一方面你试试看。另一方面,一天说什你也容易受,这有他种种的条件在,所离旧庄严就是指这些。

【「今并离之,但存常所服用,故云非也」】

现在这些都不要了,就是你经常衣服还是要穿的,只是如此而已,所有的那些东西就不要了,那不要的里边的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什么?它戒当中,八关斋戒当中叫「不坐高广大床,以及不歌舞娼伎、及不故往观听」,八关斋戒我想在座的很多曾经受过。最后一个叫「不非时食」。五戒下面再加上三样东西,第一个叫不坐高广大床,为什么讲高广大床。同样一个椅子、板凳就好,他那个床是包括坐卧的,床又大又广,弹簧舒舒服服的,这个平常是增长我们的醉乱之心的,所以真正在戒当中─不要,但这里特别说明,假如你今天受八关斋戒,然后你跑到别的地方去,招待你的就只有这样床,你说你不睡,他另外给你买一个小床,不对!这个我们应该了解,这里各个宗派的不同。如果实法宗,不行!它宁愿买一个小床来,大床不可以!就会执着得非常厉害。如果四分律一宗,那是圆教宗的话,不是!那个没问题,你可以到晚上睡在地上。二个都兼顾,可是如果你心里并没有罪恶之心的话,心里面觉得存着对他没有一点享受之心,睡上去,不犯!开遮持犯当中,每一个不同的宗有他的界线。可是这个界线不是文字上面的,是说你一定要从你的意乐、内心当中相应到什么程度而说的。就是以小乘来说:他也说重点摆在离其醉乱心。醉乱心的反面不是悠悠散散,是摄持、提持正念,在正念护持之下,如果这个地方,不允许你有这样,你在这个地方,你去坐高广大床,不算犯!这个后面讲到时,不要说唉!这一个法师说过,我还是要这样去作,你单单凭这个心理,就犯了。这是我们要了解,所以戒相细微、难懂,就在这里,所以像这里,随性一试就差不多了。

【济缘释云『酒能乱性、不辨是非、容犯诸戒故。非旧庄严、谓华璎等俗中常习是旧庄严、今并离之但存常所服用故云非也。高床长慢、乐音动情、皆近破戒。依时食者即不过中。】

为什么原因呢?叫作「广床是长幔」,觉得平常很谦下,高床是长慢、又放逸自纵,增长高慢,音乐是动情,这两样东西是「皆近破戒」,所以要防止,它是慢慢的防止,「依时食者」的时是指太阳入中一线之前这叫时,一过就是非时,出家非时不可以,现在人家叫非时浆,浆就是流体,这个已经过了时候了,但是在特别的的情况之下可以开许,准许我们吃的,这个叫非食浆。但大家对非食浆也不了解,那么说。我今天持八关斋戒,晚上吃牛奶,错了!持八关斋戒,下午只有吃水,平常吃习惯的茶,可以!还有吃这东西,今天有一点肚子痛,胡椒粉吃下去不舒服的,可以!吃牛奶时有个条件的,今天你生病,正好碰到这个情况,或者你有胃病,医生说你这个需要什么,跑到出家人前面做个羯磨,这一定要如法去做,说我今天因为什么病的因缘,所以受非食浆,今天在你前面受,它一定有个规定,要如法的说三遍。然后师父说「善─可以」,你说「好」,回去泡一杯喝,这不犯,这叫「非食浆」。不是我们说没关系,你下午就吃点牛奶好了,完全错。你们不一定自己去受,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在家居士,这个法师是出家人,很严格的持戒,你不要跑得去劝他说:没关系,你下午吃一杯牛奶,你好心弄一杯西瓜汁给他吃吃。你不要犯这个,对他没有好处,对你也没好处。以前我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随顺人家一下。后来我认真学了律以后,千万不可以,但我又不便把这个律板起面孔来跟他说,好的给我一个好处,我的胃也不好,就告诉他你帮忙我,结果你害了我,使他不敢害我,我觉得他这样的害我,是一世的生命哟!破了这个戒是无量劫的慧命。所以你们可以自己不受八关斋戒,但是不要帮助别人破佛的戒,这点大家注意。不过传统来说,大家不太重视,你不要去要求他,真正的佛法是要求自己,这个千万注意。每个都在这个上面,也许他是个大菩萨。跑得来救世间,所以合光同俗,为了你,我们还要感谢他。这个我们现在这里不去深谈它。

下面说依时食就是不过中,然后

【忆八戒者,无他念故,即灭恶也,】

所以它叫八关斋戒,这是一个关口,要在脑筋当中忆持,「无他念故,即灭恶也,」你想说今天我是持八关斋戒哟!你战战兢兢、认认真真的,这个时候是灭恶,这个持有它特别的意义。所以真正持戒的时候,并不是说我今天受过了,到时候好像忘记了一样,有也好、没有也好,只做了个仪式,不行。真正持戒的话它有个特点,「藏而一心,念除诸盖」,受戒那天你心目当中要提持,经常提持我今天受了戒了,完了以后你可以不整个的念头摆在这里,可是如果这个念头很强烈的话,回头你碰见了,随时觉得呀!今天这个不可以!否则的话,你如果这个不提起来的话,对不起,今天的一节不但没有功德,还有害。

关于这个到后面讲到戒体、跟戒相,持犯的地方,它会有详细的说明,什么叫持?什么叫犯?这里讲的忆,我们一定要提正念,这样一来就可以灭恶。

【「起厌离者,不乐世缘,即生善也。」】

所以前面不说五戒而说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在家人学的出家戒,为什么要持呢?觉得说世间不是我们要的,厌离这个世界,所以这个厌离之念生善。

【若不节食,饱腹嗜味,故二心不生也』】

平常我们世间的话,说今天享受真好。但是持八关斋戒就想到:今天这样作,「灭恶生善」这二个就生起来了,这两个才是出生死的根本,那怕有一念,何况有一天,而这一天是跟法界相应之量,因此就是这一天的功德,就产生这么大的效果,你想极乐世界都中品中生,世间要求那有求不到的吗?这个是关于遮性两个的不同。

下面再下去,第二节。第一节是告诉我们示相彰名,告欣我们这个戒法,这个名词有些什么样的内容?现在呢,第二节是告诉我们教体,来辨别它。由于前面这个彰名,让我们了解它的内涵,由于辨体,依法深入,才能真正把握住内涵,行持的话,得到它的戒体,这是我们正式的归趣之处。

【第二节 略辨教体】

第二节是告诉我们教体来辨别它,由于前面这个彰名让我们了解它的内涵,由于辨体依法深入才能真正把握住内涵,行持的话得到它的戒体,这是我们正式的归趣之处。

【资持云『夫教者,以诠表为功,随机为用,虽广开户牖而轨度无差,虽克定楷模而摄生斯尽。圆音随应,情虑难求。且依业疏三宗,以示一家处判,然教由体立,体即教源,故须约体,用分教相。』『一者实法宗,即萨婆多部,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随行则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远方便,此即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假名宗,即分所承昙无德部,此宗论体则强号二非,随戒则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此名过分小乘教也。三者圆教宗,即用涅盘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故考受体乃是识藏熏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然今四分,正当假宗,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是则大小通塞假实浅深,一代雄诠历然可见。』】

下面有些小字,小字因为不讲,所以我先说一遍,小字就是弘一大师特别注明的,特别说明南山一宗的精华,尽在于此。最枢要、最了不起的南山宗的精要都在于此,大师看完这一段以后,才从新律迦转成旧律迦。新律迦的内函丰富,精详周到,所有的律藏中无出其右,看了这一段后,才放掉新律,誓愿生生世世要弘南山一宗,《南山在家备览》的精要也在此,这个地方略辨,是把它简单的,略略地来说一说。

现在来看资持的解释,教是什么?教者诠表,来说明,表彰,佛法的内涵,透过言教的说明,让你了解他的内涵,这是它所要的目的。这个一定跟不同的种生根性有关,深就讲深,浅就讲浅,所以教随机为用。内涵是广开户牖而轨度无差,这个机来说,含摄大小广狭,无量无边,我们平常动不动就说八万四千,八万四千还有它的规律,广的规律是八万四千,包含法界无量无边的,户是门,牖是窗,通道之意。虽然通道是无量无边,但是轨度无差,拿这个车乘,拿这个轨则去衡量的话,丝毫不差。这就是教的功效,虽克定楷模而摄生斯尽,以这个轨则法度来确立楷模,像模子一样,它能把法界一切有情都含摄进去,没有一点遗漏,这是个了不起的地方。所以说,圆音随应情虑难求,这方面不是我们凡夫能作到的。凡夫用情虑,怎么样也无法达到。佛的圆满言教之音,随应个人不同的根机,所以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他谈教的时候,广开户牖而却是轨度无差。反过来说「刻定楷模」,这个死板的法定轨模摆在这里,却能够把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遗漏,这个佛陀了不起的地方。所以唯有我们佛陀,圆音才能够随众生之类,来应各人之机。关于这个地方,不是我们平常凡夫所能了解的,因此佛圆满的,还经过菩萨祖师的批注,现在这个地方且依,我们啊!目前就是依照菩萨祖师开给我们的业疏三宗,「以示一家持判」,那就是各家各家有不同的说明,现在我们来看南山一宗把整个的,佛的教法怎么分析,然后呢?演译而归纳成为这三宗。把世尊所说的整个言教,从小到大,性相显密通通包含在里头。

[假实两宗]

实法宗:萨婆多部─十诵律─俱舍杂心多论等─多宗

假名宗:昙无德部─四分律─成实论等────成宗

[业疏三宗]

实法宗:受体同归色聚─随行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远方便

假名宗:受体强号二非─随行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

圆教宗:受体识藏熏种─随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

南山一宗把佛的教法,是怎么分析的?

【且依业疏三宗、以示一家处判。然教由体立、体即教源。故须约体用分教相。】

所以说教是什么?怎么来的啊?有体立,一定有它的实质本体,所以这个体就是教的根源。「约体」,就是从它的体上来说明。换句话说,现在讲的言教,就是讲他本体是什么?照着南山分的三宗,一实法宗,二假明宗,三圆教宗。一者指出根源,即是萨婆多部,我们一开始不是说分五部吗?那就是一切有部,佛入灭三四百年,我们不能肯定,印度是没有历史的国家,如阿育王,有人考证说一百多年,有人两百多年三百多年四百多年,这么差啊!说起来好像加上个百就好了,幸好它没有说是九百多年,这个先不去管它,这是一个事实。萨婆多部在印度非常盛,在迦叶弥罗一带,而且历久不衰,而且它非常严密,但有缺点,弄到后来变成繁琐,所以当这个教非常鼎盛时候,非常严密,一点都不能乱,因为不能乱,学的时候固然难,学好之后,他绝对不会动。平常我们现在讲起来是,那好的,反正圆融,讲起来很动听。但是你要想进去的话呢?他并没有那么仔细,并没有那么详细而又实在的分析。因此,平常讲的时候,行的时候啊,对不起,这个不一定能够恰到好处,对有上根的很好。但对中下之机容易乱,所以当年在印度萨婆多部盛是盛在这里。后来呢?慢慢慢慢,学的人也不好好学,就算学了以后,名相是非常繁复,使用方面反而僵化。这是我们大概了解一下,不是本文范围之内。所以他说萨婆多部是这样,这个是指出他的第一个--他一宗的名字。以及他的来源,这个传承。下面呢?那一家讲的教体,换句话说,戒体的话。彼宗明体,同归色聚,他讲的戒体,是一种色法。因为后面会详细讲,什么叫色,什么叫非色非心。什么叫圆教的同归十藏。所以我这里只是提个名字,而这个整个的就是南山在家备览的中心。大家记的住固然好,记不住,到后面还有。不过前面先点了以后,如果你们认真的去先看一下,模模糊糊有个概念,然后后面说到的那地方呢,就会很清楚。对真正想要学佛是最最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他前面这个律辨教体,有他的特别功效在。那么随行呢?什么叫随行?这地方要说一下,我们在上头讲这个戒,善的时候,不是谈到愿体吗?大家不知道还记得不记得?受戒的时候,因为有要期誓受,所以发愿,得到戒体,得到的戒体叫做愿体,然后依体起修,依体起修叫修行,在戒当中叫随行。现在这地方出来了,体,是色聚。

【一者实法宗、即萨婆多部、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随行则但防七支、身口色成远方便、此即当分小乘教也。】

随行是依体跟着而来的修行,修行是修改我们的行为,行为指身口七支,意不算,这是当分小乘教,四分教叫过分小乘教,是实法宗的特征。所以说形身口色成远方便,是解释随行的,关于随行内函呢?后面整个持犯篇就是讲随行,所以这里也把这个名词解释一下,他指什么?指身口七支,那么形身口色的是,指凡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身口已经有行为表现出来,这时叫远方便,这个方便是对究竟而言的。在《广论》上面,谈到一个业的成就,需要四个条件,P.122,抉择业果,这个抉择就是我们很认真的看看,造了什么业?有什么果?业就是因,由于这个因,将来一定会感到什么果,来认真的,而不是含含糊糊,所以叫抉择,先谈黑业─杀生,反过来就是白业,第一个叫杀生。

【『云何杀生,摄分于此说为事,想,欲乐,烦恼,究竟』】

此摄分是指《瑜伽师地论》中,分本地分和摄抉择分,摄分是指摄抉择分,本地分只是平铺直摆的说出来,可是里面深奥的意义,有一点地方不太清楚的,于是从新把这个义理分析的清清楚楚,简称摄分。所以处处地方告诉我们,菩萨祖师们的任何著作,来源是何经论,交代的清清楚楚一点不含糊,摄分上说造一个业,事,想,意乐,烦恼,究竟,五项,《广论》上又将中三,想,欲乐,烦恼,这三样东西。因为这三个都是心理的行为,摄入意所好乐,叫意乐。再加上加行变成四样,事,意乐,加行,究竟。

上次介绍业的时候曾说明过,如杀生,事就是指杀的对象,意乐是指什么心情,意乐里有想,欲乐,烦恼三项,加行是由于你这个念头,对着这个境动了,于是开始行为,这个行为,就是《南山在家备览》讲的“行身口色成远方便”。你没有正式的把杀完成之前,这时还没开始是远方便。远方便跟近方便。譬如一只虫,你要杀他,或者你要去救他,现在不妨说你要救他。因为它在通道上,怕被别人踩死,它又很软,于是拿了扫把,拿扫把叫远方便,拿着扫把,去扫虫叫近方便,把虫搬到别的地方去叫究竟,这个善业就完成了。反之,拍苍蝇,拿苍蝇拍叫远方便,跑到那个地方叫近方便,打死叫究竟。

所以真正讲业时,它每个地方都分得清清楚楚,不过我们讲业的时候,只讲事项,行持时讲远方便与近方便,积的罪是什么?究竟时,积的罪是什么罪?如果是大戒,什么是可以忏悔,什么是不能忏悔。堕落地狱,受罪时间也分得清楚明白。像世间的法律一样,或者判他刑事民事,民事要陪多少钱,刑事要坐牢,罚的时间长短每个地方都分的清清楚楚。反之善业的功德,也一样。所以这里说,形身口色成远方便即当分小乘教,这是最基础的。

【二者假名宗、即今所承昙无德部、此宗论体则强号二非、随戒则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此名过分小乘教也。】

二叫假名宗,就是我们这里的今所承,就是我们现在的传承或师承,是昙无德部,昙无德部是印度话。中文译法藏,法正,是名字不同。此宗论体,这个地方论体就是戒体,它不是二非,何为二非?平常分类时,是分心法和色法,实法宗说这个是体是色法,现在进一步说这不是色法,分得非常清楚,为什么说是色,所以是有原因的。更深远一点的话,说你这个判错了。但是你又不能说它是心法,叫做非色非心,但是这个非色非心也说不上来,叫强号。每个地方有他特别的意义。随戒呢?就是得了愿体以后,然后随行,这个地方戒跟行是一样的,相通十业,前面实法宗防七支,现在假名宗不单单是七支,身口意以外,意就是贪瞋痴,贪瞋痴也有差别,重缘才算,所以它叫重缘思觉。一念的多头意识起来不算犯,说重缘,脑筋当中又起来一念,这个重缘一定要思觉这两个字。

在解释这两个字之前,我们也看看,真正够量的律,论等等,不能多一字,少一字又错,不像我们现在作文章,摇头摆尾,之乎者也,说了一大堆,说了半天,没有内容。以及解释了半天,很动听,没内容,此处每个字有它特别的意义。思是什么?因为现在讲心理行为,五蕴分的话,分色,受,想,行,识。色是外面的色法,心理分受想行识四蕴,最后面识蕴是心王,前面受想是心所,真正心的功效参入其中,那么受、想、思的行相是什么?受是领纳,看见也感受到了,心里觉得欢喜或不欢喜。想呢?又不一样,想是对所对的境界,你识别它长短方圆,安立种种的名言种子。思呢!令心造作,能够策你的心,于事情上进行行动,所以真正开始行动是思。当这个思,开始你自己很清楚明白,嗯,思觉就到了犯科。

所以要了解对与错,一定要从法相开始认识,绝对不是唯识法相,唯识法相你可以说得很清楚,说完了课本一合没有了,脑筋当中,嗯,不错,再不然,哎呀,那么繁琐。现在在这里说清楚了以后,你脑筋一动,晓得,哎!对!嗯!错!你晓得对错,才谈得上持犯,功德。所以这地方说重缘,再去缘它,跟思心所相应,那个时候你感觉到了,就犯了,这个叫过分小乘教,对小乘来说叫过分,实际上已经开始真正能够把握住重点了。就像我们现在的世间一样,进了小学,学了半天,对不起,字是认识了,用不上,到了中学比小学高,虽然还没上大学,不过已经能如理的派上一点用场了,现在时间到了,圆教宗就不说了。

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这里有几个问题,下面都会一一解答。昨天已经讲到,略辨教体当中前面两个实法宗,假名宗。后面在戒体一章当中,会很认真的把它一一的解释清楚,这里只是约略的了解几个宗派,每个宗派大概的所提出来的见解,以及在这种见解下行持的准则,这个分三方面,我们只要约略的了解即可。《备览》P.6最后一行

【『三者圆教宗,即用涅盘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故考受体乃是识藏熏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

第三个说明圆教宗,顾名思义指圆满的言教,这是从下面一步一步上来。那么它根据什么呢?法华,涅盘,这里特别提涅盘也有意思。法华是开会的真正的理路,佛的意趣,涅盘是行持,所以涅盘是说扶律谈常。最后了解了你要正式去行持的话,还是要从这个地方着手。因此涅盘到最后,把法华的意义究竟的说明了以后,讲它到究竟圆满的目标,还离不开下手的第一步→律。不是说说的是头头是道天花乱墬,行的时候也反正是圆融自在,实际上不是!正因为要达到最高深圆满的,所以行持时还要一步不差,因此这个开权会实不是随便的空话,而是有实际的内涵,才能把大小一下贯彻。所以说用这个来开权会实,能够究竟的把前面佛所树立的权宜方便的这个所谓二乘,《法华》上所谓羊车鹿车,最后都归到佛出世的真正目标。

所谓的实道→大白牛车,这是圆教宗所禀承的根本意趣,深符佛出世的,根本宗旨的。因此在这个原则之下,来考教我们所受的戒体是什么?不像前面说的色法,或非色非心,说强号二非,既不是色,也不是心,是两个非,所以叫强号二非。那这个是什么呢?识藏,藏识这个名字在小乘中不太多说。因此在楞伽当中,尤其是说这个东西非常深,阿那陀说(甚细为我xxx不xx),佛就说这个八识,是个很深细的一样东西,普通的凡夫固然不说,对于不究竟了解的二乘行者也不说,一直等到究竟大乘才说。

也许到这里也许我们会说,听见了,很了解了,我们应该都是究竟的大乘啊!这个大家要了解一下,正法、相法、末法三个时候,同样都讲三乘,但内涵千差万别。正法的时候是什么特征呢?讲证果的,因此当时所谓讲大乘者,他不一定能够证得佛果,也一定要发大菩提心,乃至见道,证无生法忍等等,这才是真正大乘根性。不是听懂了名词就算。小乘亦复如是,不是苦集灭道听见了就算,了解后能够依次证得圣果,这个才是!如果随便讲说,听懂就算的话,那佛法就太不稀奇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那我现在们算什么呢?在末法的时候,种这圆满的种子,所以种种来说这个,还是非常殊胜。非常特别的一点,比如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戒法能够很完整支持的,不在中国而在泰国,可是在泰国阿赖耶识,这个名词他们没有。这个就说明末法时,还是我们大乘根性的,虽然种种子,可是它殊胜的意趣。从前面那一点来看,我们不会狂。从后面那一点来看,我们不会妄自菲薄。各自晓得自己的分寸,晓得自己在哪里。

识藏是八识的别名,所以藏识,这个地方熏的种子,受体,换句话说,这个就是戒体。随行为何?受了戒,得了愿体,以后随着而来的行为,或者说依体起行。前面实法宗只讲七支,中间的假名宗,除了身口七支以外,意也讲,不过要重缘思觉,那时候才算犯,现在进到圆教宗的话,不!叫三聚圆修。何谓三聚?平常戒当中说摄善法戒,别解脱戒,饶益有情戒,三聚戒本来是最基本的,但它也是圆满的圆教修行的法则。在这种情况下,微纵妄心的话,就已经造了业了。不是说重缘思觉才犯,这叫终穷的大乘教。终是到最后了,穷是再没有余遗了。上面把三宗的名字,根据所提出来的主张,及行持的准则,简单的说一说,现在去抉择我们用的是哪一部份?

【『然今四分正当假宗,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是则大小通塞假实浅深,一代雄诠历然可见。』】

从上面三宗当中正式指出来,我们的四分律在哪里?为什么要先把三宗说明以后,才讲四分律呢!这个有它大的原则在。什么原则?充分说明现在我们所传的是究竟圆满之教,所以把整个的大纲轮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在这里。说我们要做些什么?要做这些!那么现在从何下手?不是碰到哪里算到哪理。比如说今天要到高雄去,坐火车或坐汽车?你决定了自己开车去,走高速公路,换句话说,这是从下去的第一步,到最后的目的地,现在这是究竟圆满了,应该经过哪些步骤次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现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它每个地方都交代的清清楚楚。不是碰到什么就学什么,虽然这是小地方大家要注意。

在座的很多同修都听过《广论》,《广论》当中特别强调﹝挖马路﹞的公案,这个公案,随时随地都用得上。挖马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住在台北市的人,几乎都碰到过非常的头痛,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情况呢!原因是当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先有一个圆满的都市计划。在这个都市计划没有建立之前,它一定想,将来在我这个规划当中这里是乡村,那里是都市,都市是何条件下形成的?还是以商业为主的,比如说这个是港口,航空站,交通中心,工业中心,商业中心,各有它的特征。因此形成这个都市的这个特征也一样,它将来发展出来的内涵也有差别。再根据这个,才来统计人口的总数,以及适应它将来的大概的情况,然后规划。刚开始说,那好!这是个基础,发展那一部分,渐次的扩大,再一步一步的分开来,在这种状态下,绝不会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所以尽管很小的区域,一定会想到将来很远大的地方,像马路如果城市小,不会把路开的很宽,如果给大车走,不会做的很窄。尽管刚开始的时候很小,跟实际上相应的情况,局部的开发次第井然。越开发,就跟它原来的规划相符,稍有不对之处就改善。如果一开始就有完整的规划,到后来不会产生不知所措,或产生流弊。如果没有事先的计划,现在碰到了,现在有这个需要马上做,结果房子东一间西一间,马路不知从何开起。弄好了以后,这地下水不行又再挖,电线来了又不行再挖,一直重复。等到已经发展了以后,你不可能停止,再慢慢的规划计算,急急忙忙的,于是挖了再挖。

我们修行也是如此,现在我们都取巧,为了省力怕麻烦,结果产生了这样的后果。其实这个道理,只要稍微接触社会上新科技新知识的人都了解,不管你做任何东西,你在办公室研究室,计划做的越完整,将来做出来的结果会美妙,而且越省事省力。我所说的种种比喻,佛经也这样告诉我们。所以这个地方它立三宗,也有这个特点,就是告诉我们,整个的佛法的内涵说些什么?了解后找出你相应之处下脚。

我们下脚之处是四分,四分是什么呢?就是正当假宗,就是前面三宗当中中间的假名宗。假名宗,对前面来说比较深,所以深有兼浅之能,这是一定的,高的地方一定从低的地方上去的,像造房子一样,二层楼一定具足一层楼跟基础的。所以深有兼浅之能,故旁收有部。所以同样的把有部的内涵含括进去。教蕴分通之义,同样的他说,那个教本身的成分,同样的慢慢的通达深的地方去。换句话说,这二层楼还准备了三层楼,这二层楼正是准备要造三层楼的基础。现在中间的是,准备通达究竟圆满的,教蕴分通之义,故终会圆乘,最后一定能够汇归到圆满的那一乘去。

因此这么一来,大小通塞假实浅深,这个就产生什么情况?别的地方大小,互不兼容。我们第一天所讲的,就曾经应证了历相感通录的一句话,印度当年大小二乘形同水火,大乘尽管容纳小乘,但是不一定重视它,乃至于怎么样我们不敢说,但它毕竟能容纳它的,但小乘对大乘是完全排斥,小乘的行者,看见大乘的经典把它烧掉,看见大乘行者,把年轻的出家人拐骗去做奴隶,大家还记得吧!这么严重。

另外一个是在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也说明这个道理,何等糟糕!就算大乘容纳小乘也是一样,这个是小乘的,好像我们不是小乘的一样,真的这样吗?不是!大为什么大?如何大?我们一定要问一下,小所以成大,这我们要了解的。你必定要从小的,才能通到大的地方,因此小是通达大的准备,大是由小到的必然的结果。它们彼此间有这样的内涵在,如果不了解大小互相对立,了解后互相辅助。

所以这么一来的话,这个大小之间,到底是互相辅助的通呢!还是彼此对立的塞呢!你了解的很清楚。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小所说的实,经过中间的假,实是实法宗,假就是中间的是假名宗,最后用这通到圆教宗就通。否则你不了解的话就会彼此损害。由浅到深,次第井然,说一代雄诠历然可见,说大雄世尊告诉我们的言教。通常我们说一代时教,一代时教,很明白的井然有序,完全了解。不会像我们平常这样互相障碍。所以很多经论上面特别说明,你没有智慧,看起来处处地方互不兼容,有智慧的,正因为要成其事,现出来的形相,往往略有矛盾之处。现在这个地方是略辨教体简单的说明了。

下面弘一大师特别用小字列出来,这个有个原因,现在看一看,那个表五行我不讲,自己仔细看一下就晓得了。假实两宗就是印度当年的,到了中国来了以后经过南山道宣律祖以法华涅盘开权显实以后又成立圆教宗,这是两个表的不同,下面看小字的第六行

【〈业疏三宗,为南山律之枢要。资持所举三宗之受体与随行,文简义广,初学难解。今撮录诸文,略释如下。〉】

这《业殊》,即《随机羯磨疏》,告诉我们三宗是从业疏中说出来的,这是道宣律祖南山宗的中心,最主要的。说受戒不得戒体,受些什么?行些什么?整个的佛法就变成空中楼阁,这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道宣律祖把它能够融会贯通,而究竟觉了佛出世的深义,所以说这是律宗的枢要,资持就是删繁补阙行事钞的资持记,又特别详细的说明这愿体,愿体就是受体,随行就是下面的行或持犯。现在这里的受体跟随行,对立来讲的话,都是在戒体当中,文字很简单可是意义非常深广,对初机来说不容易懂,因此弘一大师又把文句提纲契领的告诉我们一下,先有个概念以后,正学戒体时大家比较容易了解。受体者,受戒时所发之业体,什么叫受体?受戒的时候有两个内容,有一个传戒的他授给你,我们来接受它,这一定要这样的。而这位传授给你的人,跟接受的人,真正主要的是以心为主,身口是具。我们现在不了解说是照着仪轨做了,内心不相应,这是我们最大的损失。乃至于三皈为什么受归依的佛弟子,要跟着师长后面念,师长念一遍,就是把东西递给你,你把它重复一遍,就是把它受下来了,这里边都有它很特殊的意义的。受戒的时候,你接受了以后,得到戒体,这个戒体叫做所发的业体。

今天在这里,关于这个所发的业体,简单的说一下,然后授受的这个戒的话,所受的就叫做戒体,平常的时候有没有?也有。平常的时候就叫作业,或者叫做业种子,业习气。我举个最通常的一件事情来说,平常我们的业习气,是跟贪瞋痴相应的,流转生死。现在那个戒呢?是对治贪瞋痴的,还出生死的,方向不同,对所受的业体来说,同样的东西方向不同。如汽车一个向这边开,一个向那边开,一个向三恶道,或者向轮回六道开,一个向三善道,或者向离开轮回开,这个体就是心体,我要说的这个比喻,是人人可以体会得到的,不是比喻而是一个事实。

今天我们在这里有一个讲经法会,使得我们产生更深刻的影响,不彷说同乐晚会吧,大家期盼已久的大除夕,这一年大家辛苦了,这一次大家要好好的快乐一下。大家心里都在想,想象当中告诉你一些事情,该如何做?该做些什么准备,家里边已经准备的好好的,乃至于洗洗澡,修饰修饰,妆扮妆扮,要带些什么东西来准备,然后跑到这个地方来。所以每一样东西登场的时候,我们会全神贯注在这个地方,对不对?会!然后呢,回去了以后,你心里面常常会碰见因缘,就会惦记着它!内心当中有很深刻的影响,事情过去了,脑筋当中并没有再现起这件事情。可是当你碰见当天的朋友,或者纪念品什么的,就会马上再想起,想那次真痛快!真好。遇见跟它相应的缘的话,立刻那一天的影响,脑筋当中现起当时的情况,对不对?对!然后呢!假定正在盛况的时候,忽然间发生了意外,来了一些强盗拿了枪,叫你们手举起来,通通不要动,把你身上的东西通通抢走,这下绝端的快乐,变成恐惧,说不定你有种种的抱怨,警察也不行,治安也不行,但至少这个强盗,你会终生不忘,哪里一看见就是这个人,但事情你忘的干干净净,完全忘记掉了,你什么地方一碰到他时,心里立刻想起来,或者对他很害怕,想起来要抓到他,会不会?

或者想起来要抓到他,会不会?会!为什么事过了以后你这件事情还会记得?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只要境界一现起,你马上整个的印象现起来,对不对。平常这个情况称它为什么?随眠,叫做业习的种子,这有个力量在推动我们的。假如这个事情好的话,事情已过去了,但老想着它,真有意思啊!到那时候你就想,嗯!要来个同乐晚会,然后呢?下次同乐晚会,反面的话,你想这一下要防备,千万不要被这个家伙抓到,或者什么情况之下,是不是前面这件事情发生了以后,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有个非常强烈的影响,一遇到缘,这个深刻的影响就现起来了,这叫业体。这个体就是业的特征。前面所说业的特征,是轮回当中经常遇得见,贪相应的,瞋相应的,凡是贪瞋相应的痴一定在。现在呢!不!我们要跳出轮回的,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我们要远离痛苦,要得到圆满的功德必定这样来。那么同样的有一个殊胜的法会,心想我无始以来沦落在生死当中,现在这个是可以使我们跳出来,所以我们心理应该有什么准备?所以呀!忏悔啊,求戒啊,忙这些。然后到了这个戒坛上面,于是这个地方啊!他会告诉我们,经过三羯摩,那个三羯摩是一个很特殊的一样东西,到下面会讲。所以正得到戒体,内心当中同样的会有一个很深刻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以后会一直会影响你,遇缘,现在就不再做以前这种事情了。好的不贪,坏的不瞋。你心心念念警觉着不贪不瞋,那个时候痴也远离,这种功效才叫熄灭贪瞋痴,戒的真正功效在这里,也就是所发的业体。这我简单的说一下。

那么随行呢?有了这个以后,随后的行为,你看见了这个境界以后,觉得,喔唷!这下我觉不上你当了,不贪,这下我觉不上你当了,不瞋,你能够警觉自己不上他当,能够不贪不嗔不痴,整个的善法就是无贪无瞋无痴。那我们人人会说熄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说了半天,怎么做?现在这里告诉你了。这个还只是初处说明一个大概,后面它每个地方的细则会告诉的清清楚楚。你照着这个细则,如理的行持,你积的业,每一分每一秒积的都是善净之业,然后你善净之业去回向的话,当然你要什么就得到什么。这就是戒的真正功效。

下面他说同归色聚,也就是业体。业体,为什么要讲下面这句话呢!这边我简单的说一下,平常它所以分实法宗也好,假名宗也好,乃至于圆教宗也好。我们通常说宗派,在我们的概念当中,总觉得宗派是不好的东西。实际上不一定,你如果善巧利用的话,宗派是个好东西,不善巧用的话,宗派就是坏东西。我现在不要说宗派吧!我用另外一个名词,大家就了解了--学校。小学中学大学,所以小乘的,那就是这些,那么中乘的到这个程度,大乘的如此。小学的这个是中正小学,那里叫大安小学,这个是市立的,这个是什么?省立的,私立的,是不是这样呢?对呀!这是你上去的必然有的次第。因此每个宗派当中,跟它程度相应的,它一定要把他所提供给我们的教授内涵。换句话说,佛是圆满的,但是到我们身上来说,我们本身却没有办法一口气接受这个圆满的教法。这里顺便说一下,有人会问佛圆满的教法,为什么我们要分大小,显密这样等等呢?佛是圆满的,你圆满不圆满啊?我不圆满,我是个凡夫,圆满的东西根本不懂也无法接受。所以经论早就说的清楚了,跟你相应的部份,因此,有这个次第,正因为他圆满的,所以非分次第不可。如果不圆满,就没有次第好说,对不对?反正大家乱七八糟乱来一通。假使圆满的,他每一个地方,差别分的清清楚楚的。然后所有的差别兜在一块,行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我随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栋房子,如果你随便造一个。反正是,如果是临时的,耽搁之处,也就不管它。通常我们方言常常说像个狗窝一样,那不一定是说狗住的啦!反正你可以住就算了。那好了,搭起蓬帐来也好,然后里面吃的住的用的样样在里头。我现在不是啊!我造一个摩天大楼,你每个部份要分的清清楚楚。喔!这个地方是客厅,那地方是卧室,这个地方是会议厅,它每一个地方各个不同。餐厅绝对不能像会议厅那样的,卧室绝对不像厨房那样的,这不是是很明白吗?正因为这是个大楼,必定有他千差万别兜在一块儿的圆满究竟,现在我们要造的什么大楼啊?你的报土的圆满大楼,对不对?或者你学阿弥陀佛那样,或者我们像我们毗卢遮那尊者的花藏世界一样,要这么究竟圆满的报土。那根据我现在相应的部份,我怎么走下去?因此,现在另外一个譬,念书,我说那究竟圆满的要念到什么?不管理工农医的哪一样东西,研究所的究竟目标。好,小学,这个小学是偏重理的。那你就进这个小学呀!那个小学是偏重文的,小学还是小学,但是小学还有差别的,对是不对呢?中学一复如是啊!所以你了解这一点的话,宗派并不害。麻烦在这里喔!宗派没有这个整个的圆满的轮廓的影响,于是跑到哪里,执到哪里。本来宗派是帮助你一步一步上去的,于是你觉得我这就是全部,这就有害了。进了幼儿园你就说我这个就是全部,进了小学,你就说我这个就是全部,你说我们这还成天下吗?现在毛病就在这里。所以它每一部份的宗派,既然是这样的,他一定说我小学就教到哪里为止,从哪里到哪里。我中学从那里到哪里,大学是何处到什么地方,所以他那一部份,一定要把整个内函说的清清楚楚。所以宗体,那么,一定在你那地方安立了什么,然后呢?受了体以后,跟你相应的随行应该安立在什么地方?你的到的果也应该如何?我这地方随便说一个,从这个三宗当中,拿出一个来说一下,大家了解,譬如说实法宗,那个相当于最初机的,他虽然有善根,然后呢?追求,要想了解究竟圆满是不可能。这样,种种不可能的原因这里不讲它,因此,他要想把佛的最究竟意义的一口气说完。行吗?不行!那好了。那至少跟你讲说我这个戒体是这样的,你就可以了。

在四阿含当中的箭喻经中说,有个人身中毒剑,医生想要赶快把它拔掉,病人说不要,你先告诉我射毒箭的是谁?他为什么要害我,我要找出原因来,中的是什么毒?箭是什么东西做的。医生告诉他你什么都不必研究,还没有研究通,你命就送掉了。我们该怎么办啊?赶快拔箭,把药敷上去,这样才行。小乘的特征在这里,他要积极的解决生死问题,忙的不得了,他说你赶快这样,以我们现在末法来说,现在没机会了,我赶快念佛,是,你什么都不要管,然后你拼命念,到了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自然解决。同样的道理。所以在这情况之下,他那一宗所安立的,就是跟他相应用的上的,他要说的一个体系,让你遵照这个体系能够达到你要的内含。所以他戒体判倒底是色法不是色法那没关系,你反正有这么个东西,就这样。或者我们举个譬喻,这个汽车,汽车究竟知道这东西怎么弄,怎么弄,弄不清楚。对那个小孩子来说,这汽车反正可以开到那里去,他一定问这什么?那你就告诉他,对了!真正对不对呀?天知道。那没关系嘛!那小孩子相信了,坐在车子里,把他送到那里不就对了嘛!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是我举个譬喻,那么随行呢?也是一样,为什么随行,明明真正业的本身一定要心为主的,判的时候只判身口七支而不判心呢?这就是说明他是小乘之所以为小了,正因为他刚刚初机,然后教给他讲心,讲了心以后往往会这样,心好就好了,没关系啦!所以你这行为就不注意。我举一个好简单的譬喻,今天我们大家说心想静一下,那些人在那唱歌,那些人在那跳舞,那些人在那看电视,你的心静的下静不下呀?你们怎么样?不知道。我晓得百分之一百的静不下。就是这样一件道理,怎么办呢?好,告诉你不讲心,告诉你话这样不能说,行为这样不能做,换句话说,把你关在这个屋子里面,然后锁上了,你暴跳如雷,跳了半天,只好坐在那边,坐累了,好,就是这样。这是我们要了解它的特征。你不肯进来则已,肯进来,告诉你就这样做,然后你心心念念的做,如果你的心真的贯注在身口七支的话,你的心也静了,对不对?这个一定要了解他的特征。后面他有很多地方告诉我们,我们刚才修剪那个树枝的时候,有一种说从根铲除,有一种说不是,不可能一下的,你先把支叶拿掉一点。那么各有他相应程度的内函,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这是我随意举的一个实际上的例子,那我们就晓得了,为什么他要讲这个戒体时要这样讲?乃至于随行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讲,这有他的原因的。所以这里简单的告诉我们这个内函,所以说下面一样一样东西我就不细说了,所以不细说,后面会详细解释。那么我们现在脑筋当中,只要了解这个概念。其实这个小字当中,有一些我昨天已经说明过了,你们自己看一下,懂,很好。不懂,后面还再来补满它。现在我们继续看正文,第7页,倒数第2行。

【芝苑云『一代圣教不过大小,人理教行一一不同,然须略识浅深之相,且就一家约本受体则分三位,一者十诵多宗名当份小乘教也,二者四分成实,正小兼大,名过分小乘教,三者圆教,全是大乘,今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盖取涅盘显性谈常重扶之义。』】

一代圣教就是我们的大圣给我们的教化,通常说一代时教,换句话说,应这样的一个缘,应这样的机,整个说的教法,如果用大小来分类的话呢?可以把大小乘整个包括在里头,1不过这个大是什么?大是由小而成。反过来,小呢?小是小因大设,大一定是由小的基础上来才能够成立圆满。同样的这个小是因为要达到大,所以从这个地方开始。就像我们造房子一样,整个圣教不外乎此。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分呢?因为个人根性不同。我们这个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那两个角度?一个就个人来说,从时间的前后来说。一个从广度,不从个人,从当下的这个时间当中,我们看得见一切众生来说。佛指的一代时教是从广度一切众生来说的,说这些人适合于小乘的给他说声闻,然后呢?缘觉本来不是佛出世说的,不过包括在声闻里面,这些人大乘给他说大乘法,各各跟它相应,结果呢?佛把各个人相应的兜起来就是佛圆满的教法,这是就广面来说。

所以不同的人身上用不同的法,把那些不同的法兜起来,那是佛的圆满教法的一个纲要。我说纲要,不是说内涵喔。内函的话,佛说的很清楚,我没讲的法如大地土,我讲的法只是爪上尘,但是纲要都说清楚。其次,我们从一个人身上总面前后看,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任何一个人从一个最十足的十恶不赦之徒,也可以说完全错误的到究竟圆满的,这条走的路,绝不可能一口气成佛。一步一步的来。因此,刚开始做的是这个,进一步的是做这个,进一步的是做那个。实际上呢?这个过程当中啊,也就是最先的小然后再大,如果我们再把这个小分开一点的话呢,这是人,天,声缘,最后进到大乘菩萨跟佛,这样。所以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好像又是这样又是那样,如果你比较深远的看起来的话,可以完全会通,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都对!所以他说那个大小的话,这样的,你可以从广去看,可以深去看。

因此下面说人理教行一一不同也是这样,从广,那么那个时候的人,因为每一个人,这个的根机,换句话说,机不一样。因此适应这样的机,讲的道理不同,所以讲的言教有别,修行的法则当然也不一样。这个小孩子,这人,现在这个小孩子应该相应的是什么呢?不是跟他讲什么道理,想办法把他从家里面骗出来,骗到学校里,这就对了。否则他一天到晚抱着这个妈妈,现在让他到学校里去,觉得很好玩,于是给他扮家家酒,他觉得,家里面没有,这个地方好。结果,这个幼儿园的教学成功了。如果你到了小学,到了中学里面还给你扮家家酒,这算叫教育吗?当然不行!但是反过来,你把大学中学的教育送到幼儿园,行吗?我们要了解这个,晓得这个人理教行,以及宗派的不同,自然都没有问题。所以说,这样不同的人,不同的机,相契的理,要用这样的教法,然后呢,这个教法如何行持,各个不同。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从总的来看是这样,从竖的来看就是,我们刚刚第一步--幼儿园,到后来小学中学大学,也各个不同。在这里稍为停一下,现在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产生一个什么毛病?我是学教的,你是学宗的,教宗对立。我是学大的,你是学小的,大小对立,我是学性的,你是学相的,性相对立。我是念佛的,你是参禅的,大家彼此也对立。这就是我们不了解这个内函,了解以后就完全不一样。我是要究竟圆满佛果的,这个里面究竟应该走多少路?了解了,现在相应了,如何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必定各人各人不一样。因此在走的当中,我就很欢喜,对!你走这个,我走这个,他走这个,最后我们都一一都要走到。今天我们虽然不同的走法,可是最后每一个人都同样的共同走。这对个人来说。

同样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积资净罪。而最最严重的是谤法,然后集资最好的就是什么?供养佛法,使佛法永留在世间,我们一个人做不到,我们所有的人加起来,我持戒,你念佛,他参禅,他学教,他学大,他学小,他学性,相,显,密。把那些人兜出来,结果把佛的圆满教法兜在这里,如果这样一来的话?绝对不会说,我学大的排斥你小。你学小的,排斥我大。正因为我学小的,我没有力量把大的地方撑起来,你撑了,我非常赞叹。反过来,你对我也是如此。是与不是?结果一来,我也欢喜,然后呢?资粮也积聚,教法也圆满。这是我们不了解的毛病,现在往往都是这样的。大家互相你说我非,我说你非。这是我们非常遗憾的。

所以我们要多看经典啊!最近啊!我看那个地藏三经,地藏菩萨十论经,地藏菩萨专门羯摩的。他就特别说了,说最严重的罪过莫过于谤法,这个话到处都说。可是地藏十论经上特别把谤法的内函说的最清楚!它怎么说啊?它说这个是大乘,这个是小乘,大乘好小乘好,这个好,这个不好,谤法。这样。然后呢?性相,这个好,那个不对,这个谤法。这是真正的原因。假定固然不好的话,佛还要说它干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的,所有的佛法,佛都是,不但是一个佛,诸佛世尊无量阿僧祇劫舍头目脑随得来的东西要解救众生,我跑到那里不了解,轻轻松松的说它,你这个不行。等于说人家的祖宗花了无比的精力积累的东西,你把它一下丢到湖里,丢到水里,这不是一样吗?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我特别把为什么大小教理性相虽然不同,却我们能够整个用的上。就算现在不照着去做,我内心当中能够随喜赞叹。大家清楚不清楚这一点。对我们绝端有帮助。

我们摸不进去的根本原因,就是障未除、资未积,资粮是没有,障碍有。结果你能够这样去做的话,自然而然那个障碍渐渐的消除,你赞叹随喜本来就是个最大的功德。反过来,害了!,你得不到,原因是因为障碍未除,结果呢?你这么一来的话,不善巧的话,更增障碍。你得不到是因为资粮未聚,结果你忙了半天,所有剩下来的资粮损掉了。没有信解。我们差一点点啊,就把那个是非整个弄坏掉了。所以说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说然须略识浅深之相啊!我们应该略略的了解一下,它并没有告诉我们详细认真,这是说的很清楚,换句话说,我们要走那个高速公路了,刚才说,不是叫你每一个地方,喔呦!这什么马路,这是什么地方,不是要这个。叫你告诉你这样的,你从这里过去,那么应该走哪里啊?从台北出去,经过板桥,到桃园,中坜,新竹。你晓得就行了,跑过去看见就对。如果进入市区,那个时候你再去忙市区的那个细则,你就不会走错。我们不会像刚才前面说的犯毛病的那一部份。

而相反的,能够正趁这个机会增长我们的功德。这是他告诉我们特别的理由。说完了这个,下面说,且就一家,约本受体则分三位。好!你现在走在我们这个部份对吧?对,换句话说,小学也好,中学也好,那么现在就我们南山一宗分这个三位,把佛世尊整个的一代始教,根据我们这一宗是怎么分法?这样下面,一者十诵多宗,名当分小乘教,就是啊,萨婆多部,通常我们又称它为叫做有宗,有宗是就它的所立的法义来说的,多宗是由于他用的这个论,基本的论--萨婆多论。那么十颂呢?就它的律本是十颂律。关于这一部份,出家的同修大概应该多了解一点。那么在家有个常识就可以。这个叫当分小乘教,换句话说,小学就是该如此的。

下面呢?四分成实,那个成实是使用的论《成实论》,平常我们叫成宗,或者叫假名宗,假名宗依它所用的法,这个法的特征上面而安立的,那么用的律本--四分律,这个叫正小见大。我们不妨这么说吧,如果小学的时后说高小,现在没有初小高小喔!30年以前那有的。头上四年叫初小,后来两年叫高小,乃至于前面还有什么预备学校,现在这些名字你们大概这些都听不见了。以前还有叫预科,进大学之前还有一个叫预科。不过现在这预科只有医学院,医学院刚进去的时候叫预科,譬如说我们在念大学一年级时候的共同必修科,这就是就是大学的预科。那么这个也就是分出来,虽然小,可是见大,准备要到上面去了,所以叫过分的小乘教,上面圆教全是大乘,那完全都是大乘。今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说我现在这里呢?正式的主要的意趣,是中间的那个成实,或叫成宗,或者假名宗。而用的律本就是我们的《四分律》。实际上是四分律吗?它又不是!所以他把那个四分律又旁用多宗,把多给其它的宗派,实际上虽然说萨婆多,但十诵律,五分律,乃至于戒初律—只要相关的部分它都用了,所以叫做圆教,所以圆满不遗漏。

关于这一部份呢?由其是诸位出家的同修们,将来你们真正有缘,我很乐意至少提供你们这些数据。换句话说,这个南山三大部我们该怎么学进去?啊!实在是美不可言。就是在家的同修,那倒也的确也无此需要。除非你将来准备想要做出家人,也许你学的人天五乘这样的增上,也许你就念佛,那就好好的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就行。那么他旁用多宗、终归圆教。这个对了。盖取涅盘显性谈常重扶之义,刚才已经说过了,显出它的根本意趣来,于是这个时候啊!谈常,前面是无常苦空,现在涅盘上面就常乐我净,这个是究竟的佛性。虽然讲是讲了究竟圆满了,可是行呢!却有重新回到最基础地方,所以重扶戒律,为何叫重扶呢?佛先出世的时候就是先对声闻众,如果说依圆满的来说的话,先造高山,这就是大根性的人,说华严。后来再回过头来说阿含,那阿含最基础的,这完全从戒上面一步一步的来。

【▲芝苑云『一代圣教不过大小、人理教行一一不同。然须略识浅深之相。一家、约本受体则分三位。一者十诵多宗、名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四分成实、正小兼大、名过分小乘教。三者圆教、全是大乘。今正依成实旁用多宗、终归圆教。盖取涅盘显性谈常重扶之意。】

这完全从戒上面一步一步的来,于是到后面所谓通教、别教、圆教、或者是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所以讲后面那些东西,它渐次深入,渐次深入,它这个律已经有了,它停在那里不讲,一直等到讲到最后究竟圆满,又重新回过头来讲小的,所以叫做重扶,这里面有很深远的意义在,讲理论的时候是告诉你一步一步,慢慢的渐次上去,于是让我们认识,究竟圆满的构架,认识了以后,下面该如何呢?行持,前面是立戒,后面的起行,立戒的时候,从小一步步上去,小的部分戒讲了,只讲这个。然后这内涵是越来越深广,越来越深广,讲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了,回过头来,对那些想走究竟圆满的路子的那些人,要讲他的行了,那个行,还跟小乘一样,所以叫做“重扶”,这就是“涅盘”的真正意趣。

如果你了解了这个,然后你回过头来看,我们就不会说,我是大乘行人,那个小乘的戒不要管,错了,小乘只管自己上去,这么严密的认真,像大乘,你要管大家一切众生,你这么小的地方都做不到,你还谈什么大呀?不过,这个道理,现在暂时不提,只是简单的了解一下。继续看文,

【『学者临文、无宜混滥。良由以小望大则大小悬殊、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故事钞引胜鬘经智度论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又戒疏所引大集经中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盘、又引无量义经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今宗准此诸意、并以圆意用通律乘。】

这地方停一下,说现在我们学的人,真正的临文,在开始学了以后,注意哦!不要混滥,不要把它混杂,一混杂就弄乱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要了解一下,我们往往觉得,那就是混乱了,多了一个混杂了,那好了,那这简单。这是一个办法,是一个办法,但是这个简单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将来“挖马路”的后遗症。大家清楚不清楚?反过来呢,那么你说,好了,我读,读了以后,混有烂杂,无下手之处,便成空谈戏论。于是戏论纷然,又毫无意义。所以这地方,我们要弄得清楚,弄得清楚。

所以昨天曾经说过了,我们这个道宣律祖是功在万世,繁而不费。还记得不记得四句,“繁而不费,略而不阙,参而不乱,幽而不隐”,这个我们就牵涉到善知识,对我们太重要!我们学任何东西,必须要有很正确的认识,那要靠圆满的传承,师承。因此,这么一来的话,我们能够,能够一开头把握住全部,所以它警告我们说,现在不是说碰到哪里就是哪里。你要圆满的认识,那时候注意,不要混,混杂,不要滥,于是在这个地方特别指的,刚才整个的内涵当中,大小,良由,你从小的那方面去看的话,对不起,那这个大小悬殊。所以印度当年小乘,对这个大乘这么排斥的原因。但是反过来,你从大的地方去看的话,以大摄小,则小无不大。从大地方看的话,没有一个小不是大的。比如我们现在造摩天大楼,造那摩天大楼,从哪里盖起,最小的基础盖起。盖完了以后,这基础是什么?摩天大楼的基础,哪有一个地方不大的?我们住在那个顶楼,实际上妙了,你顶楼可以不要,基础不能不要,对不对?你住在那个顶楼,是不是你也住在基础上面?是不是你这个大缺不了一点点的小的,对不对?所以他说从大的地方去看,小无不大,这不是个空话?我们任何地方都是如此,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前面是一把那个深浅等等,简单告诉我们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我们现在学佛法最苦的就是莫过于此。尤其是大乘佛法,讲是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对前面这个很多基本概念把握不准。所以说小嘛,不甘心,结果弄个大,大了以后,又混又滥,不知如何下手。不吵架算是好的。说我要修行,关起茅房来修,修了半天,没有方法,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损失。这也是我自己最痛苦的,也可以代我自己保护说,我一番好心,结果对不起,好心虽然是好心,你没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人可以原谅你,因果上面这个好心,对不起,你好心,没正确的方法,你没办法。不能因果说,你好心,好好好,让你成佛!天下没有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所以在这地方特别提。虽然像这种事情,平常我们常常说的。现在同样的一句话,它有它的真实的内涵,以后大家注意。大小之间,只有相辅相成,而且必须如此的理由。绝对并没有大家各别,互相你争我夺的,这样的关系在。除了大小以外,彼此宗派,其他的一切一切,无非都是如此。

下面的引证,特别引证说,事钞,就是行事钞,引胜鬘经和大智度论,它所以引证两个,这地方我随便,事情虽然小,我随便点醒一下。祖师引的时候,都很清楚。经、论,他不会说,要引的一大堆都是论,要引一大堆都是经,除非有必要。否则的话次第都很明白。大乘是大乘的,小乘是小乘的。《胜鬘经》是大乘经当中的比较圆满的说法,《智度论》亦复如此。所以他说,并以声闻毗尼即大乘学。你明明不是大乘的经,大乘的论吗?他这说的很清楚啊!就是这个声闻毗尼是小乘的戒律,还就是大乘我们该学的。除了这个以外,所以行事钞以外,后面又有一个《戒疏》,《戒疏》就是《戒本疏》,《戒本疏》当中又引《大集经》。《大集经》上也说“佛,圆寂”,最后我佛走了以后,涅盘了以后,这个戒法会分五部,虽然分五部,但是都是戒。所以那时候佛经圆寂了,最后不妨诸佛法界涅盘,你只要照这个路,一步步走上去,你还是走到最究竟圆满的,佛的法界涅盘。平常的涅盘境界小,法界是究竟圆满的涅盘。它是名字不同。相当于说,小学小学,这个是说中正小学,那是松山小学,那个是私立小学。制服容或少有差别,但是念的内容本身一样。你只要念过去,到最后,究竟一样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然后又特别引《无量义经》,《无量义经》就是佛说《法华》之前的,先若无量义出三昧。这个有它特别一个道理,佛说无量义,但是总有一个空,这个地方出一切,说法水是一也。同样的法水,只是不同的地方,江,就江水,湖,就湖水,井,池,那差别是你的容器的分,不是它法的不一样。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以后,说今宗,我们这个圆教宗,遵这个上面的种种经论告诉我们的内涵,然后用圆教的,圆满的意思,来会通这个律乘,会通这个律乘。于是变成功我们今天的圆教宗。最后下面呢,这段话是破邪,平常我们都是立正摧邪。

【如昔光师直以四分判属大乘、太为浮漫。近世相承以为至说、此全不晓大小分齐。或有不许分通、专为小、此又不了假实两宗教之优劣。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如昔光师者、即北齐慧光律师】

最后就是正立,所谓立正以后,他下面简杂破邪,错误的概念指出来。昔光,那后面批注“如昔光师者”,就是北齐的慧光律师。真正说起来,这个慧光律师是道宣律祖的这个传承的师长喔。换句话说,谈到法的时候,哪怕是师门,你不圆满的地方,他照样一一要指出来说明,说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同样的,实际上我们四分一宗,四分一宗的不圆满的地方,经过我们道宣律祖也指出来,所以我们要了解,从这地方看这个祖师的行谊,他绝对是这样,绝对不是祖师不懂,后面会说得很清楚,不是祖师不懂,这是条件不够,说了没有用。所以跟我们相应的那部分说到这里为止。后面的人,够条件了,然后一步一步告诉你。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譬如我们现在世界来说,我们总觉得,哎呀,现在这个开发得不得了,前人所不懂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假定说前人没有这个努力摆在这里,凭我们这一代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就可能把我们认识的领域推展到这个范围吗?不会,对不对?假定我们的老祖宗没有造字,那文字都不懂,老祖宗没有制定这个法令,我们不是一样野蛮民族一样嘛,尽管你脑筋好,有什么用?我们应该了解这一点。所以我们看见这个破邪,以为觉得是前面的不对,错了,所以开头时候我们很多小地方都应该注意,这个慧光律师,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四分律是从他那地方开始的。实际上呢,慧光律师另外有一个,我们中国以前有一个地论宗,现在大家不了解了,摄论宗,地论宗,那就是《华严》最早的一个开宗创派的祖师,后来他那地论的究竟的意趣,都被华严摄受,发扬光大,所以它就消失掉了。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祖师。

那时候他怎么说呢?它这个四分判属大乘,这样一来,太浮漫了,浮漫了。四分是什么?呃,是过分的小乘教。它能够引导这个小乘过渡时期。这样,像我们上高速公路,那个引道一样,那是还没有正进入高速公路,可是已经靠近高速公路,透过这个上去。必不可少的。你把直接看成高速公路,那不对。所以在没有到的时候,你不妨说,是;究竟意趣来说,那差一点。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它说“近世相承”,道宣律祖那个时候,大家说,哎呀,就是这样,那并不正确的了解,大小的完整的齐线。

另外有一类呢,他又固执的很,不许分通,比如专判为小,那又不了解这个正式的内涵。过犹不及,此之谓也。这个话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孔老夫子说的,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到底孔老夫子说的什么,我也不敢肯定,反正这个是儒家告诉我们的一句话。

【1.1.3 显知由径】

前面,第一个是名字,说出来,示相彰名;第二个,略辨教体,曰略;第三,显知由径,现在呢,好,怎么进去?怎么进去,以及它这个有些真实的什么内涵?

【显知由径中分为五项 ① 圣道本基 ② 戒有大用 ③ 略解名义 ④ 优劣有异 ⑤ 重受通塞】

我们一个一个看一下,第一项,圣道本基。这个是作为圣道的根本,实际上,这也是道,道当中的基础,道谛当中的,从凡夫通达到圣人境界的这条道路的根本。本,就是基。

【▲戒疏云『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这个文字容易懂,下面看一看。念完了,一起解释。

【行宗释云『为道者,通而为语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盘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斯戒。』】

这个说明,先看那《行宗》的解释,“为道者”,这个道就是苦、集、灭、道这个道。现在整个的就是佛道的这个道。整个的佛道,那么佛道通指三乘。三乘都包括在里头。小乘,中乘,大乘。通通,不管是哪一道,无非是说话的方便。究竟意义来说,所以说,推佛,我们推测佛的根本意趣,不要说三乘,乃至于翻邪三归,这个翻邪三归就是,这个三归有五戒,也是三归,八关斋戒也是三归,然后,十戒,也就是沙弥,沙弥尼戒,也是三归,后面这个具戒,不是三归。最起码的,这个最起码的目的何在?为一实而作前引,无非是为了最究竟圆满的这个道路,而做方便。况经开会、殊途同归,它本来就是这样,何况又复明显的开权显说,他告诉我们所有的各种方法,目标都在这里。不同的殊途同归一实,那就是《法华》上,或者是一合掌,小低头,无非最后究竟圆满成佛道。

大家记得《法华》方便品上面那个偈颂,“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他现在告诉你说,这个这个这个是一大堆,最后,最后这样这样,乃至于,一合掌,小低头,乃至于散乱心,跑到庙里,阿弥陀佛,你就这么一下,究竟也圆成佛道,这个就是开权显说,不管用任何方法,适应不同的根性,使用的方便,最后都引到他究竟圆成佛道。佛出世的目的,在这里。释迦世尊在《法华》上说得很清楚,不但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过去诸佛,已说这样,现在正说,将来还是说这个。最后,“涅盘重扶,无非显性”。最后,先从根本意趣来,所以“今明为道”,现在我在这讲的道,是“专指佛乘”,这也就是圆教宗的特别意趣。“止息化城终非本意”,这个化城,就是《法华经》的化城喻品上面讲的,中间三百由旬的这个化城,指声闻者来说。声闻尚且不是本意呀,“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斯戒”,它前面,这有道理的。所以二乘尚且,二乘已经出世了喔,尚且不是根本意趣。那当然,等而下之的世间,难道还会做这个吗?世间所有开五戒,八戒,目标还是一样的,引导你到究竟圆满这一条道路上面去。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是圣道本基。他为什么这地方特别强调呢?因为这个本,我们现在学的是《在家备览》,也可以说是为在家人说,也可以说我们真正进门的下脚第一步。这个第一步,就是要准备通到这究竟圆满的地方去的。所以由大望小,是小无不大。现在把这个内涵正确的告诉我们。告诉了我们以后,我们内心当中随时随地,因,注意啊!一切无非都是因,你要圆满的果,因在哪里?起心动念。

因此,我的老师也告诉我,我现在常常讲说,以前我常常说,客气,哎呀,我是不行啊!我老师告诉我,你谦虚,要的。但是呢,我建议你不要说这个话。怎么说呢?我告诉你,我不行,谁行哪?但是不要说出来,说出来,不是一个疯子,就是狂夫。自己告诉自己,我不行谁行?你看,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也是末法念佛,处处地方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印光大师用儒家的,儒家就是三代的。现在我们修佛,我们怎么说?释迦世尊如此,阿弥陀佛如此,有为者我也如此。我念佛,我为什么念?我要学阿弥陀佛。我们应该有这种心理。不是说我现在学到他,现在是不是应该下因?对!你还没做,已经下了个常『焦芽败种』的因,请问你将来结什么果啊?道理不是很简单,对不对?清楚不清楚?所以说,正因为你下圆满的因,所以你走的时候,你就不狂了。如果说走的时候,“我就是阿弥陀佛!”那你不是疯子,就是狂夫,谈不到学佛。这我们必定应该分得很清楚的,前面一再告诉我们,不要混,不要滥,都从这地方说。所以平常我的老师,以前我也这么谦虚,哎呀,我是不行的。你不行,不要开口。不行,好好努力学。当时我听了,唉,吃了一个闷棍,现在慢慢得了解了。对嘛,正因为如此,你跟着老师学。这样,他常常告诉我,我不行谁行?可是不要讲。以后,慢慢慢慢的清楚。慢慢慢慢的越来越清楚。

当你有了这个心情了以后,你自然而然,不会被挫折所败。我想我们很多修学佛法的同修,都有这个经验,佛法好呀,实在好,美不可言,然后进来了,一进来,第一件事情,一头雾水,再下去的话,心灰意懒,唉!什么叫一头雾水呢?看看三藏十二部,我们跟人家比,说天主教,你说了半天,一本圣经,你看我们佛教,三藏十二部,跟他两个人争 论,好像很光荣,很有面子,关起门来,自己一看的话,我的天,不晓得如何下手。自己一头雾水。来了,做了,然后看见里面是一片混乱。现在我的心情不一样。是不是这个状态改了?没有,完全一样。我现在了解,什么?业,既然是业,业是哪来的?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业是你自己造的。我以前没有造这个好的业,所以现在这个情况,了解了,这是我下手之处呀!我不会跟天主教、基督教说,你看你只有一本圣经,我有这么多,不说。不错,你还有一本圣经,我,还要更多。圣经我还可以马虎一点,这个三藏十二部,我不跟你马虎。与其跟你两个人说是非,关起门来我好好的磨。第一个心情就不一样。摸进去,摸得不对,我把我的失败的经验搞得,为什么我摸不对?就是没经验!摸错的这个经验,就是我以后真正成功的本钱。第二次不会再错了。所以摸错一次,我觉得我有获得一个经验。摸错一次,我又获得一个经验。我就可以改善啊!别人做那个事情,一开始做,想得很好,做了不行,我做了几次以后,我晓得错误在哪里,我就不会再犯错了。心情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越挫越勇,表面上看起来一无是处,内心上面很清楚。哪里来的?就是这个。两样事情,你们记住!见,是师长给的,借他的眼睛。行,是要靠我们两条腿。你就跑跑跑跑的,你的眼睛也开了。就这样。所以我们现在继续的看这个。

尽管我们在家,尽管现在翻邪三归,尽管是五戒八戒,喔,说这小的,它目的是这样。那么,继续下去。

【△戒疏续云『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 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检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这个戒疏上面继续告诉我们,这圣道本基,为什么本基这样呢?下面解释。行宗,行宗就是解释那个戒本疏的。

【行宗释云『欲明三学开设之、此略叙之、则文无所壅。】

这一段比较难懂,所以我一段一段念,一面一面解释。前面的三学就是戒、定、慧。它为什么把圣道开为三项?而这样的叙略这个戒、定、慧呢?原因,这样。这样的分开来简单的说明,使得学的过程当中,不会弄不通。壅,就是不通。换句话说,他这样次第的说明,我们大家记得吧?前面说,“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言就是言教,这个言教要告诉我们,有它的必然的次第,于是在学的过程当中,这个文才不会弄不清楚。

【夫一切众生、本来皆具真精妙性。性之为体、唯寂唯照。】

说他的,平常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听过经纶,我们晓得,我们的本具的真性,叫做真精妙性。这个我在这里不细解释了。大家很清楚。而这个性的本体是什么?唯寂唯照。它的体是寂,它的用是照。因为寂,所以没有一样东西能够乱它;因为照,所以没有一样东西不明白。但是问题在哪里?

【一迷此性、乃昏乃散。】

佛教觉者,就是觉这个。我们的迷,就迷这个。一迷,对不起,不了解的话,又昏又散。又不寂又不照。于是把这觉是

【翻号无明,】

本来叫明,现在叫无明。就是这个样。

【积成烦惑、计有人我、随境发毒鼓身口意、造生死业。流转诸趣、亿劫无穷。】

无明一来的话,于是积累成烦惑,这个就是我们的惑。或者是从根本无明,所以是起信论上面三细六粗等等,不同的开合,如此而已。这不细说。于是呢?就计有人我,有了我就有人,有了?开始,随境发毒,那东西遇见境了以后,就发,毒就是贪瞋痴,这个毒再鼓身口意,由于这个意念当中,受贪瞋痴的影响,然后于是我们身口意都造生死业。这个文字比较容易懂。这一段,如果大家想正确理解的话,

这一段,如果大家想正确了解的话,那么特别是在《广论》当中,在中士道部分,这地方我顺便跟大家提一下,你们如果真的想了解的话,能够有它很重要很重要的内涵在。在哪里呢?这个在中士道,思维集谛,169页,最后一行,说“由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苦,就是指的那个整个现在的状态,我们六道众生,那为什么有苦呢?苦的因就是集谛。这我们了解,它就讲那个集谛流转生死的因。分成功三部分。我们翻开来看,第一个,它特别的说,这一段,成办生死的因是什么?这里我不是讲《广论》,我简单扼要的告诉,就是解释刚才《南山律在家备览》上面,最好的一段。简单扼要的一段文字。在《广论》170页上面说成办生死之因,我们现在不是要了生死吗?换句话说,要解决生死之病,你要解决这个病,是不是 要把病因找出来?对呀,那么现在请问生死这个大病的病因何在呢?他归纳起来,告诉我们,说有两样东西---惑、业两样东西。惑,就是烦恼,业,就是我们平常造的业。但是这个里头有两样东西你怎么办呢?说“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这个惑跟业当中,最主要的还是这个烦恼,还是惑。两样东西最后又找到一样。换句话说,我们要捉贼,一定把贼头先要捉到。要不然,你打草惊蛇,完了以后,他已经有了警觉了,你虽然外面的减除一点,根老在这里,你永远弄,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这段文字,他特别说明这个。我文字不念,我意趣简单说一下。

它不是生死的因有惑跟业吗?他就说,假定你有业,而且这无量无边的业,本来这个业是什么?直接感得生死的直接的因,是业,虽然是直接的业,但是没有惑的话,它不可能感生死。举个比喻,说随便一个种子,稻、苹果,那个种子直接长出那个稻,长出苹果树来。是那个种子。没有错。可是你把那个种子,老摆在那地方晒太阳,它会长出来吗?长不出来。摆在田里面,加水,太阳,哦,起来了。所以外面这些东西,是助成它生长的必要条件。而且跟它同时俱起的。所以这个种子的成长,还要一个因,这个因,有个专门名词叫“俱有因”,懂不懂?下面说的俱有因,比如我们织布,那个布是经线跟纬线,通常看起来,好像夹在那是经线,你们看过那织布厂没有?那经线夹在那里,然后纬线就要穿进去,好像这布还没织之前这个经线,但是没有这个纬线,这个经线能不能成布呀?不成。所以这个纬线叫做这个使得经线成布的俱有缘,俱有因也好。因此,虽然你有无量无边的业摆在那里,没有这个“惑”这个俱有因,或者俱有缘,它不长。因此这两样东西,假定要选一样东西的话,单单业,不感生死。我们反过头看,那么,单单惑怎么样呢?单单惑,没有业,它说,虽然你没有业,单单有惑的话,它无间,不停的,它自然一定造业,造了业,惑又碰在一块,一定行。

所以这两者当中,我们最后又一步一步的观察推论下去,虽然成生死的因是两者,但是最后找到了,真正的那个贼头,不是直接感生死的这个业,而是策发业的惑。为什么论上面要说这段话?如果是我们慢慢,平常讲经说法,不一定讲,现在要想讲戒,真正对治的话,你一点都不能错。说我们这火力是有限的,今天你不要东打一枪,西打一枪,那没有用。你这一个子弹打出去,要把敌人要打死一个。好的话,整个的要把它解决,那才行。所以修行这样就有希望。所以像这样子严密的论,很严密很严密,甚至当中最后说,哦,到最后,你真正要对治的,不无量所要对治的这个客观的环境,兜起来,兜到只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我们就有力量对治它了。所以他说,既然如此,那现在下面,我们应该了解烦恼。

烦恼是什么?如何对治?于是他下面告诉我们。真假烦恼。正明烦恼。不是前面理论什么晓得说,这一切根本的问题在烦恼吗?烦恼是什么你要了解它呀!否则都是文字,所以下面一步正明,然后呢,如何升起?那个次第很明白。以及烦恼升起的原因,以及烦恼有什么害处?再下面才告诉你对治的方法。你每一个地方都很清楚了,到那时候你下手,容易了。所以,像前面在《南山律在家备览》,尽管我们经常看得见这个文,看完了以后,你有一个感觉,啊,这个道理好,文字也很美,我也懂,但是,可是要我们真去修行的时候,不一定派得上用场。要好一点,我参禅,参禅看一个念佛是谁?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跟这个文完全没关系。要我们念佛,的确阿弥陀佛,跟这个毫无关系。这样,就算学戒,到后来后来告诉你,什么持。什么犯,跟这个文,又毫无关系。实际上真的没关系吗?这论上面,真正的好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一看,像《菩提道次第广论》,它就告诉你清清楚楚,理论上面,生死的因,归纳起来,找到这个。然后说到烦恼的时候,晓得现在这个烦恼。正明烦恼,这第一个。他说,什么叫烦恼,下面告诉我们,若发生起,使得你内心呈不寂净相。这不是文字,我们坐在那一想,当你心里面一动,觉得这坐立不安了,强一点,再不然的话,本来你宁静的心情,有这个现象生起来的时候,哦!就是它。于是平常我们坐在那里,眼睛一看这东西,这个蛮好,你心跟着它去了,我们了解这个叫烦恼。再不然一看见,讨厌的,这家伙,欸,你就晓得前者是贪,后者是瞋。坐在这里觉得蛮好嘛,觉得这个也是这样,这是什么?我们往往觉得,这个不错呀!痴! 一片大无明当中。

我们往往觉得这样。欸,我这样的很好,我这个打坐坐得很好。常常时候有一个笑话,那是以前我的老师告诉我,打坐打得很好,你打一个瞌睡,打一个瞌睡当然好嘛,没错啊,当初我还不服气,现在是越想越对。这个还非要从经论上面应证出来,我们往往觉得,你不要分别,实际你不分别是什么当中?在大痴相当中。我们也还以为修行。所以这地方,特别的告诉我们,特别的告诉我们,它观念在此,下面就告诉我们生起的次第。你了解了次第,从根本上就找到它,最后告诉我们什么因,这里是《广论》上面不去深谈。不去深说。

同时我随便一提的,因为第一次讲《广论浅释》,像这个关键之所以这样安立,那没有这样讲,今天讲到戒的话,你们一看,就晓得为什么《广论》要这样安立的配合?大家了解吗?所以这样一来,你学论,也有用,学戒,也有用,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流转生死啊,永无尽期。

【大觉慈哀、将令离苦、察病设药、对分三种。】

大觉世尊,我们的佛陀,由于这个大慈悲心,要带我们出离生死,于是观察什么病?对着这个病,而立着这个药,那个时候,对症者,它分三部分。哪三部分呢?

【内心昏动对立定慧、身口非违对立净戒。】

戒、定、慧三样东西。第一个,身口很动乱当中,要净戒来把它安住。安住下来了以后,内心上面的昏动等等,定慧。

【圣教虽多不越三学、】

整个的八万四千,乃至于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个三项。

【三学所立唯依色心,】

那么,三学,更简单一点,色跟心,就是我们心对境,换句话说,或者是境引发我们心,或者我们心去执察那个境,无非是这样,眼睛去看好看的,讨厌的,或者无所谓的。这是什么?贪瞋痴。我的心,对了境,引发的。由于这个贪瞋痴,好的就执着,进一步产生造业,坏的排斥,也造业,痴,同样的,一种业。所以说,这地方,又进一步说,这色心。

【论其起也则从本以发枝,】

生起的,是从根本慢慢的发枝,

【用其治也,】

对治的时候,

【则先粗而后细。】

粗的把它解决了,后(细)的慢慢的来。有它一定的次第。我们要了解。所以,谈说明的时候,是论,像《起信论》上的三细六粗,讲戒,那么先防身口,七支先来,后来再进入细的。所以说用其治也则先粗而后细。

【首先制戒、意在于斯。】

所以戒定慧当中,先讲戒,在这里举个比喻,

【譬夫浊水、风激波未息、欲得清澄无有是处。】

就好像台风来一样,狂风大雨当中,你要海不扬波,硬去压制,可能吗?不可能。你怎么办呢?把那风先拿掉。拿掉了以后,这水自然慢慢的再设法宁静下来了。所以告诉我们,如果风波还没息的话,不行。

【三学次第、理数必然。】

它有必然的次第的。

【乖越常模、去道全远。】

如果你违背了这个,那不灵光。?不灵光。下面又说,

【烦即昏浊,惑谓乱动。三毒结使劫掠善财、喻之如贼。三行相因谓次第而生。斯须摄济谓不可相离。』】

这个是解释前面的文字。三行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为什么互相相引带而产生?那有它的必然次第。斯须摄济是解释前面的,不可以相离开的。有了这个,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个戒书。就是第一行的文字。就是烦、惑,前面说经过无量劫,对无量的境界,那个不是那么容易。不是说,哦,原来生死的根本,戒定慧,我想我们大家都了解的。虽然说是戒定慧,不要贪瞋痴,说的头头是道,到了境界上面,从来没做到过。我第一个就是这样的感觉。我想你们大概跟我差不多吧?比我好不了多少。千真万确,事实如此。所以这个烦惑难清、要由方便。

【戒疏续云『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检策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要有一定正确的方法。于是说这个三学。那下面的解释来了以后,对治的根本在这里。所以成论,成实论上面,戒像抓贼,先把它抓住,定,绑住,慧,杀。戒,认得它,这个是,这个是,这个是,然后呢?把它抓到。不会让它动乱。然后让它定把它绑得死死的。最后,定,观照,三行相因斯须摄济,前面有,说过了。故初行者务先学戒,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学这个。随时警策,随时检点,绝对不要违犯,使得三业清净。那时候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说到这里,真正的戒定慧内涵很深广。我说一个最基础最浅近的。现在有很多人跑得来说,法师啊,我这个定力不够,我要去学定。碰见这种情况,我常常觉得很无奈的苦笑一声。为什么?我三十几年以前就忙这个事情,忙到现在还是觉得定力不够。真正的原因不在定力不够,戒纪没有。但是我们并不了解戒的特征。戒的特征是什么?你了解了前面的,所以这个戒是非要有见解的戒。就是你一定了解了,正确的认识,这个对不利,这个对你好的。所以对境的时候,你看见了,这不好。所以你随时随地一对境,心就摄持住,所以叫摄心为戒。戒的真正的用意在这上面。

但是我们刚才初机的行人,对不起,尽管讲,可是境界,现行非常的强烈。不要说你挡不住,乃至于这个现行,你根本不认识。因此诸位在家居士,尽管你觉得,哎呀,这个到庙里真好,上班不行。为什么?这个上班本来告诉你,你跑得去就要对这个境界上面去。你能跑得去上班想着,闭起眼睛来,阿弥陀佛吗?这个不可能。大家都这样做的话,所以的店都关门了。叫你去设计的话,你设计出什么东西来?当然不行。所以上班要忙这个,回去等一下,哎呀,父母,妻儿,子女,你一天到晚忙这个。这个境摆在这地方,有心无力。这样,这是真正重要的。帮助我们,内心想办法去这样。

于是平常的时候,对了境界,随时警惕自己不要,警惕自己不要,那时候有这个功效。最简单的,哪两个功效呢?第一个,就是你的内心的警觉性很强,遇见境,随时警觉,随时警觉。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往往我们,常常人家说,你这个眼睛真大,意思就说,你看见这东西就像没看见一样。就是这样。换句话说,内心当中境界现起,已经发生了什么,不晓得。你没有警觉心,你根本无力去察觉是非。其次,察觉了以后,我们就无力去对治,当你前面学戒的时候,你随时觉得,嗯,警觉到不对,然后能够把它对治,你不断的这样,做惯了以后,当你定下来的时候,你的心很强有力,在外面有各式各样的境界来引发你,现在坐在那里,没有境界引发你,可是那时候,你的内心的动乱,因此坐下来的时候,你内心经过前面戒那个时候的训练,你随时警惕,哦,错了,把它拉回来,又错了,拉回来,你有了这个本钱,才能把你的心从散乱当中收摄得起来。你没有这个力量,于是尽管身体放松了,坐在这地方,坐是坐,脑筋里面还在想波斯湾那个战争,今天晚上那个好消息不能不看呀!那个股票如何了?然后学校怎么办了?是不是我们脑筋里想这些?想累了,呼呼大睡,就是这副样子。也许说起来,这个很笑话,但是我想我是夸张一点,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这个。那么这根本在哪里呢?不在定上,在戒上面。而真正戒,真正戒的中心在见解的戒,你一定要看见这个东西对你有利,这个东西对你无利,这样。

所以这个见解分辨了以后,你才晓得世间对我们,一切东西,啊,那真是可怕!送上门来都不要,你还去忙它吗?你有了这个,然后你才能够摄那个心。否则的话,虽然是你不要去忙,但是生活无着,你有种种的借口。所以我们必定要了解,所以这个戒当中,叫六和。修六和敬,六和敬当中第一和是什么和?没有错嘛!见合同解,(麻烦你写一下),这个见解呀,第一是讲的正知见,你正确的了解,这个才是这样的呀,自然心理面已经把世间东西排斥了。然后呢?虽然你了解了,做不到,于是学下面的种种东西,这个,才谈得到下面的。不是吗?所以同样的,这个次第是井然,而且一定分析得很清楚。很多无量无边的这个内涵当中,经过归纳以后,分几个简单的项目,次要的,摆在旁边,重心在那里。全部精神对治这个。这个把握住了,下面的自然就容易解决。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是这样。当你有了这个戒以后,所以这个戒叫做“捉贼”,这个贼你认清楚,认清楚你才捉得到它呀!所以这个戒是什么?见到这个贼。然后下面这个五和,才把它抓住,抓到了以后,那个定就可以有希望。这是它的次第。

然后呢?《广论》上面,同样的告诉我们,它那个次第怎么弄法?现在请你们看193页,最后一段,

【第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

那就是告诉我们,你怎么灭除呢?下面告诉我们,三学,倒数第二行,

【其中三学,数定有三。】

其中三学,它有几个?数定有三。数量决定,下面还有一个。次第决定。下面这个次第决定,在194页第四行,最后一句,它为什么要说这个数量决定跟次第决定?这个我不细说,这地方学进去,我们非常重要的,就我们有无量无边的内涵,你到底哪里下手呢?我们刚才说的一头雾水,现在他菩萨注释,能够很清楚明白的分析归纳,最后把无量无边的这个内容,归纳成功几个大要,大纲,几个句。所以真正归纳起来,内涵不外乎三项,就是数量,就是这个。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就说,

【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我们真的要学的,是不是要调服那个烦惑的心?对。这个调伏烦惑的这个心,有它的层次不同的内涵,要分三个步骤就可以解决。第一个,散乱,令它不散乱--戒,就是这个。你东想西想,不可以,不可以,拉回来。这个就是治散乱的是戒,不是定。然后呢,东想西想,比如说中东,没有关系,股票,没有关系,粮食涨价跌价,没有关系,那这个东西你把它拉回来。然后全部精神放在这上面,安住在一个定点上面。心未定者为令得定。得了定以后,你才有力量去观照。观照了以后,了解烦恼,然后破除烦恼。所以心未解脱为令解脱,这个调心的次第——戒、定、慧,就是这样。然后呢,这个调心是因,你能够这样的因解决了,得的果。

所以翻过来,194页,观待得果数决定者,第一行下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因是调服那心,果是什么呢?下面说“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这个三个结果,“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我们整个要修行的这两件事情,增上生跟决定胜。戒,是增上生第一步。定,是增上生的第二步。然后呢,戒也是决定胜的基础,下面的就是这个。了解了,就是这样。增上生是因,决定胜是果。生生增上,究竟圆满的时候,就是佛的报身。如此。所以不管从因地上面来看,从果位上面来看,这个三样东西,满足了,它这样安立的,不是我们随便的。这我们应该了解。因为这样安立,所以你要求的目标,可以圆满的给你。要想得到这个圆满的目标,因地当中,你应该丝毫不差。

为什么立那个次第呢?下面,这个次第,我这里就不细讲了。“戒、定、慧”。因为在下面,如果有机会再讲。否则不清楚的话,那个时候你可以想《广论》上面,《广论》上面是告诉我们简单的轮廓,像其他的《成实》,《萨婆多论》,乃至于《瑜伽》都说明为什么一定要立这么多次第,为什么要这样数量,这个数量为什么要这样的次第,你不能颠倒吗?不可以。它有它特别的理由。像造房子一样,三层楼,你可以先造那三层楼,再造那基础吗?那不是开玩笑。烧饭也是一样,你不能说我烧好了饭,再加水,那这个米烧成了炭了,加水有用吗?当然不行。这个了解了以后,我们那一段戒书上面那个,就自然就很清楚了。最后这个看一看,

【资持云『五分功德以戒为初、无上菩提以戒为本。安有弃戒别求圣道。智论所谓无翅欲飞、无船欲渡。圣言深勉、可不信乎。』】

《资持》,再补充加强,五分功德,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通常这个是说佛的五分功德。佛的法身,戒身、定身、慧身这样。换句话说,这一步一步的这样来的,这个戒是基础。这个戒,是基础。无上菩提以戒为根本。既然这个是初步,这个是根本,哪有说你第一步不跑,就跑到最后一步了。没有这样的事情的。哪有说根本不立,上面能够建得起来。所以它告诉我们,弃戒别求圣道,不可以。拿掉了戒,不行。不过,当然这个戒,内涵下面要详细得细说。如果不细说的话,我们会误解的。这戒上面告诉我们,戒有定功、道功,乃至于种种的开合不同。这慢慢得说。我之所以说这个,也许有的人问,你讲戒,为什么禅宗的不讲?为什么净土的不讲?好像你仔细看看,除了律宗,其他的九宗都不讲那个味道,好像。这是我们对戒真实的内涵,不太了解。顺便一提,以免大家有所误会。就像这个备览说下去,它每一个地方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由于个人目的不一样,所以开始的时候偏重稍有差别,是有。就像我们说,天才儿童,就直接念到高班去了。他可以不经过这一年级、二年级,可是这一年级、二年级东西,他能不学吗?这个天才儿童,不懂得加减乘除,就把他造成个爱因斯坦,有这个事情吗?然后你天才儿童,这个文学天才,字都不认识,字都写不来,可以写出最好的文章来吗?当然不行啊!所以他可以不经过那个一步一步,像平常人这个形式,可是内容是一点都不能错的。我们要了解这样。那么,正规的是如何?特别的是如何?后面会细讲。所以在这里,特别告诉我们,你要想走这条路,戒是根本。所以《智度论》上面特别告诉我们,就像没有翅膀就想飞,没有船就想渡过一条江河,都是这一点。圣言深勉,这圣人告诉我们的话,圣言定量,圣人告诉我们的话没有一点错误。我们不要说,哎呀,我们以为如此,那是我们学“我”,那是一定不成。要以圣人之言,作为衡准的标准。深深的拿这个来自己策励。所以他最后两句话是策励我们的,圣言深勉,可不信吗?

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第9页,今天我们继续下去,上一次是讲到显知由径当中第一项圣道本基,今天讲戒有大用,我们先看这个文。第二项戒有大用。

【事钞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圣贤之依止者,必宗于戒』。资持释云『初句住持义,次句轨物义,三发趣义,四本基义,此之四句摄尽戒功 文叙功能而首标大用者,良由有用方见功能,功由用彰所以先举。』】

这一段文简单的说一下,我先讲资持释的解释回头再讲行事钞上的四大段,因为这四句是指绝端重要的事情,其中的内涵非常的重要,所以把讲的次序颠倒一下。

第一句初句住持义,是指三宝所以隆安,住是安住在世间,能够保持、任持,第二句轨物义,轨范一切事物,第三发趣义,就是通常我们认识了解以后,开始发心起行,能够达到目标,第四本基义,那是根本、基础,这四句,换句话说,它点出戒的四种功能,把戒对于世间佛法整个的效用,已经完全包含。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看,行事钞的这四点,夫,那是平常文字上的一个开端,三宝是佛法僧所以隆安,隆是兴隆,兴旺而得安住就要靠戒,这个是第一个。上一次一开头时曾经说过,三宝,通常说有四种三宝,一体三宝,离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共享四种三宝。但实际上以受用感受来说是指【住持三宝】而言,一体、离体是理论上说的,化相是佛在世的时候,佛是佛宝,僧宝是菩萨罗汉等等,他说的法,教、证二量这个叫化相三宝,留下来世间,对我们来说叫做住持三宝,安住世间维护佛法,实际上也就是维护一切人的真实利益,使我们能够从生死轮回中透脱,乃至于就在生死轮回当中,所以能够得到人天善果开始,全部都靠他,这样,所以这是住持三宝的作用。那么三宝之所以为三宝,这里不谈,如果大家这个概念还有不清楚的时候,后面专门还有时间,看看再提一下,而住持三宝来说,名字是三样,佛法僧,而实际上佛、法二宝都是并假僧弘,这两样东西都必须要靠僧团来弘扬、维持,如果没有僧团,佛、法两样也没有了,否则的话,图书馆是有套书在那里,我们现在看看,尽管佛经放在那里,看了半天看不懂,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像现在大家正在研阅的《南山律在家备览》,已经经过菩萨祖师一而再的注疏,注是疏通,加以批注疏通说明,经过这样一而再,再加上弘一大师提纲契领的摘录出来,那个我们看起来还是一头雾水,所以说假定没有法师们,换句话说,僧团能够把它这样的说明的话,尽管这套书是摆在这里,懂吗?既然不懂,你能受用吗?所以真正佛法二宝,必须借着僧团,假手于他才能够真正的把佛法弘扬使我们受用,而僧宝怎么样才能够建立,乃至于如何维持生存下来?说僧宝所成,非戒不立。要靠戒,没有戒根本不可能建立僧团。下面,黑板上

【﹝顺则三宝住持,违则破灭正法﹞】

如果僧团能随顺着戒法,如理如法去作行持的话,三宝整个的能够真正的安住,如果你剃了头有个形式,有了团体,而不依照戒,而行持违背戒的话,对三宝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使已有的都消灭,因为一般人并不了解佛是谁?佛所说的法是什么?他只能从出家人,弘法的那些人身上来体会这个法,而现在如果组成僧团的份子,所谓的僧,所以称为宝,就是要如法,如果不如法作错了,人家看见,原来佛法是这个样的!对不对?所以违的话,三宝就是破灭,所以它违、顺之间的关键何在?靠戒,靠戒。所以说三宝所以兴隆,能够安住世间,就是靠戒,这个叫住持义,只要有这个法有了安住在世间,那下面的就行了。

下面就来了,九道所以师训,哪九道?就是十法界,除了佛以外,佛是究竟圆满的,佛是说法者,佛是可以引导我们从痛苦当中步步上升,减轻痛苦,乃至于彻底消灭痛苦,而能够究竟圆满一切功德的一个指导者,对于想要跟他学的我们来说,他是指导者,另一方面,佛也就是我们的希望,目标所在,我们大家感受到世间这么痛苦,这么不理想,现在有这么一个人他觉悟了,照着这个方法去作,所达到的状态是什么呢?我们的痛苦他彻底的解决,丝毫无遗,我们期望的一切好处快乐,佛他究竟圆满没有一点遗漏,啊!对我们来说这个道理已经不是空话,而是一个具体的事实,所以他有最正确的理论告诉我们,你为什么痛苦?如何离开这个痛苦?你为什么得不到快乐?怎么样才得到快乐?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地方说的清清楚楚,把事实摆在这里,你看我呀!照着这样去做,不就得到了吗?

所以说佛对于指导我们的方法来说,我们称他为导师,佛是三界唯一的大导师,还有呢,对我们来说真正我们所期望的希望是目标,实际上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是我们最佳的救护,保护者,从他典型的榜样,启发我们的信心,好乐之心,他说的道理,理解了以后照着去作这是什么?【师训】!那是师长最好的训示。就个人一步一步来说,先是人天,人天走上去,出世的话是出离,这一部分也可以说列入声闻,缘觉,你只停在那里你就是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乘,如果一步一步走上去,这是必然经过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次第。由于这样的关系所以才分出来,如果你不照着去做,那对不起!你就轮回三恶道,这正是反方向的一个最好的事实摆在这里,警策我们,照着他去做,现在你需要了那你向上的话,这是人,人上去是天,一步一步上去叫声闻,缘觉,菩萨,所以这个叫九道师训。

三恶道为什么也是训?三恶道当然是训啊!

【孔老夫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

以前我曾经跟同学谈过,我们大家觉得说孔老夫子的这段话,用在佛法上可以再加深一点,三人行必是我师,为什么必定呢?这三人所指为何?不是说只有三个人,而是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一个是不好不坏的,看见坏的人说喔!你看他走的不好,走出这么多毛病来,是我最好的榜样,告诉我,你不要走错喔!看见他自己策励如果你能够避免了,他岂不是一个最好的警策者,让你不跌跟斗啊!对嘛!看见前面这个人,一下跌的半死不活,你就不会跌下去了,如果你从这个地方去看的话就对,可是这个形相,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体会,看得到呢?看不到!还要佛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以后,然后我们回过头来一看才能了解,而所以能了解,还是靠三宝安住世间。

有一次经过高速公路,上面车子很多,正好有一部车,满载了待宰之猪,白白胖胖的长的,很肥超车而过,旁边有个人告诉我,哎呀,「善知识」,我听了以后当时楞了一下!后来一想一点都没错,平常我们觉得善知识是佛才是,菩萨才是,至少罗汉声闻,至少法师才是,怎么『猪』是我们的善知识?假定不懂佛法的话,不会觉得牠是善知识,懂得佛法了祂是善知识,啊!一看,不要马虎不要懒惰啊!猪并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牠就是好吃懒作,觉得眼前占一点便宜,牠不会想伤人的,猪本身不会像其他的动物会侵犯你,可是牠使用的超过应得的,将来还报时就是照这一个,这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吗?

这三恶道是现实的例子,而我们所以能够体会得到的话,把一切一切策励我们增上的,谁?三宝的力量,法宝,而这个法是指出来的内涵,谁告诉我们的?佛,虽然佛说这个法但是并假僧弘,僧一定要靠戒才能够安住,所以说【九道所以师训】,对我们来说真正启发我们认识的完全靠这个,当我们认识了以后,下面怎么办?就要开始照着去做,所以真的次第来说,三宝是安住世间才有这个可能,然后你经过了摸索认识了以后,认识了开始去行持,而行持的中心在哪里?「戒」─【诸行的归凭】。平常讲教,范围很广泛,说各式各样的理路开始,乃至于讲戒法都是讲教,一般讲化教与制教的差别,有一个不同的地方,简单说一下,平常经论上一般所说的道理是广泛的原则性的,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或者说整个的佛法讲「空」「缘起」,或者把空的理论深入的说明,或者正因为空所以缘起的事项,从因果方面是详为说明,但是对一般我们初浅的人不大容易深刻,乃至正确的了解它,往往把握不住它真实的内涵,产生什么效果?产生了处处执着的效果,在这上面弄错了,讲空结果什么都不管了,于是说无因果等等,问题来了,实际上并不是,佛门中说﹝十几里地一尘不染﹞,正因为十几里地一尘不染,所以佛氏门中你要正规去修行的话「一发不宜」,一点小事情都不能马虎喔!这个我们又莫名其妙了,所以尽管道理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虚通内涵,真正想要照着去行持的话,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困难而且相当困难。

所以上次曾经说过了,这个多少价钱?大概多少,可是真正要去买这个东西的话,差一点都不行,或者上次举过的几个比喻可以回想一下,那个引擎怎么说?简单的三二句话就说出来,可是你想要把引擎如理做好的话,一点都不能错,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诸行】,你真正开始懂得了道理以后,慢慢的去行持启发的话,对不起!这个是根本,这个才是你真实所依凭的,以前的都错了,所以说皈投依靠,真正的地方说诸行所根据的,这么一来,于是圣贤的依止,圣贤是如理的了解如法的行持,真正感得的结果,这个结果也有部份以及究竟的,部份来说是二乘跟菩萨,究竟的是佛,都从这个地方开始。

而究实来说,我们要对治的贪瞋痴,用什么方法对治?戒定慧!上次已简单的说过了,想要究竟解决是慧,但是单单有慧行吗?不行!这个慧必须要用工具「定」,而定必须要用戒,所以究竟证得果位来说,换句话说,我们所希望的离苦得乐这个结果,这个结果的位置叫圣贤,圣贤的根本在哪里?在戒,因此想想看从因到果,我们一步一步仔细的观察,认真分析最后的结果根源何在?在戒,这是戒的真正的殊胜的特别的用处,黑板上写的同时这里印了几张,这是资持记上的,行事钞、资持记,印的不多,原则上我看见很多出家的同道,这是很值得一看,凡是出家同道送他一份,其他的在黑板上,我只是简单的说一说,在家居士平常也没什么机会,像资持记这样的,在此我也把重点说一说,黑板上写的什么?

【非法则人亡,非人则法灭,人法相资,乃能久住。】

人之所以能够从生死轮回当中一步一步透脱,需要几个条件,第一个要有人告诉我们,那就是佛,不但告诉我们道理而且他也是典型的榜样,理论上面他是这么告诉我们,实际上他的样子摆在这里,启发我们的好乐之心,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推动我们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情绪方面,一种是知见方面,现在知见方面理论很清楚,加上情绪方面推动你的力量这么正确,比如说这个东西对你很好啊!我们说好是好啊!但是我现在不需要,理论上面好坏你可以分的清楚,可是情绪方面目前你没有这个需要在,或者说虽然我要这个东西,但是对不起,弄不清楚要了以后,不一定对你有益,所以实际上这二样东西要同样具足,现在理论上告诉你这个道理,样子上面给你看,佛,因此让你强烈的晓得,你要。而且理论很清楚,走上去这个是法,那么这样一步一步走上去以后,好,懂得了理论,了解了行持的原则,下面真正去作的时候,就拿这个法来净化自己,因为我们了解了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啊!不在其它的,在「业」的因,上次说过这个业因,业是直接感果的,但是所以造业的原因是什么?是「惑」,换句话说,是我们的烦恼,根本来说叫无明,但是粗显的行相来说是贪瞋痴。

佛法就是告诉我们这一个,我们就利用佛法,改善我们自己的烦恼,于是得到了「善净之业」解决问题,得到我们所需要的,这个法对我们才是真正最好的滋养,资助,所以说:法用资人之用,法真正的功用是这个样的,当然在过程当中第一次告诉你听,哎呀!你听了很欢喜觉得法喜充满,这个法喜充满真的有用吗?听的时候很好,回去以后,对不起,又不行一步一步上来,所以这个地方就牵涉到上面所说的见、行两样东西,化制之间的差别这以前都说过了,进一步呢!因为这个人啊!受了佛告诉我们的教诫,这个教诫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知见方面正确的认识,还有行持的准则,这个才是戒的真正内涵,然后你秉受了这个戒以后照着去作,照着去作的话下面有了,人是有弘法之能,你这样的去作慢慢的做愈做愈好,就世间来说你是道德很高尚的人,叫人看了令人景仰,进一步因为你行持很准,所以实际上显出来的内涵也跟平常不一样,最起码的人天乘像袁了凡这样,喔!人家说求不到,你看!他照着去作的话就得到了,眼前嘛!叫人家看了处处地方恭敬,这个人有操守有道德,平常一般世间人都觉得哎呀!这样的,这个道德虽然要守可是吃亏划不来,结果妙啦!他不但不吃亏喔!而且你得不到的东西他都得到,因此这么一来这个法,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讲讲,不是说说的,听听的,真正法的力量就慢慢的展现开来,所以这个时候是人来弘这个法,而人是如法行持者,所以下面说﹝非法则人亡﹞,没有这个法,对不起,这个亡啊!所以孔老夫子说「殆已」,这个人就完了,这个人就完了,我们说的完是什么?对不起!难得的人身下面眼看着堕落三恶道,反过来说呢!﹝非人则法灭﹞,如果没有人真正去作的话,对不起,这个法只是讲讲也就没了,﹝人法相资乃能久住﹞,这个「人法相资」在这个地方可以说特别重视的,重视什么呢?重视这个出家的僧团,而实际上整个来说,如法行持者,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上面四句,

【事钞云『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圣贤之依止者,必宗于戒。』】

【「夫三宝所以隆安,九道所以师训,诸行之归凭,圣贤之依止者必宗于戒。」】

因此了解了,戒真正的功用,其大无外,那这个地方为什么首先要说明戒有大用呢?这个原则这个地方也说一说,平常对我们讲经说法,道理听起来很容易懂,也对人很有吸引力,可是真正要去做的时候,就麻烦了,说这不可以,那个也不可以,想做的事不可以,还有呢?反过来说,不想做的这个要你这样做,那个要你那样做,是,凡是世间道德的操守,乃至像戒等等,对我们来说,都有这一种困惑摆在那里,为什么我们愿意去做呢?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什么理由?它有大好处,单单这个够不够?不够。还要加上反面的,你不做的话就有大损失,所以正反一比的话,到那时候你就有了一个很正确的认识,那再难也做,比如:现在的工商业社会非常发达,仔细看看的话,不管工业界也好,商业界也好,实在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实在是一件非常痛苦麻烦的事情,可能人人很努力去做,而且在各人从事的行业这个内涵之下,行之唯恐不利,为什么?它有好处在,因此虽然做这件事情为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困扰,但是人人趋之若骛,因此在这个地方也告诉我们,你不是要去掉痛苦吗?对!你不是要得到圆满的快乐果报吗?对!那我告诉你该怎么走!虽然这样去做的时候,那是一件不太好走,蛮辛苦的是事情,但是它有这么大的无比价值在,这是它一个特殊的原因,所以这个地方摆个戒有大用而且简单的两行,看起来好像很简单,我也特别加以说明,本来我所准备的资料,一整堂课都讲不完,可是我想时间很宝贝,或许你们有问题,以后你们有问题提出来,回过头来再来补充它。不晚!不晚!那么特别呢!我所了解的,在座的极大部分都曾经研阅过广论,关于这个地方的很多问题,两本跟广论一起配合的话,里面的内涵都知道了。前面的理论透过这个地方一对照,互相辅助的话你就能够派上用场了。所以这里所谓的戒有大用,原则是这样,平常在我们内心上面不仅仅是听懂还要常常去思惟,你真正的思惟说这个大好处这么好的话,功效就出来了。举个例:人家告诉你作这个小生意,应该换职业,我们总觉得换起来很麻烦,单单换就很麻烦,如果说事实你能够了解,你换的时候虽然麻烦,可是将来能够赚大钱,你把这件事摆在脑筋里,了解了更清楚、越深刻,我想我们换的可能就越来越大,所以不要单单听过就算了,尽可能我建议你们,像广论的内涵要好好的细细的去思惟,像《广论》上它常常这样说,你这样学有殊胜的利益,不这样学有大损害,一定先策发这个对比,好坏之间的对比,策发非常强烈的好乐心,推动的力量就产生了,也才可以克服困难,眼前看这个困难是蛮大,实际上等到你克服了以后,这就不是困难了。更进一步说,就你得到的好处来说,这个小小的困难就不是困难了。当年对我来说也的确是困难,可是现在回过头来这个困难再加上百倍千倍一万倍,我都愿意,绝对愿意,而且没有选择的,只有走这条路,因为它的利益太大了,而且这个大并不是相对的,而是绝对的。除了这条路能得到利益以外,其它地方是找不到的,眼前相似的利益有,究竟的利益根本没有,关于这一点,三宝所以宝当中有详细的说明,这一点平常都在化教中说,所以这里不细说了。

下面我们看第三项略解名义,现在已经启发了好乐心,近一步先要把它的内涵,慢慢的正确的来认识,虽然是正确的认识,也是要一步一步地来,所以对前面的三皈五戒来说只能说是略戒,大略地,虽然简单的,但是纲要一定在,而又是很简单的了解名所指示的内涵。

【事钞云「依彼梵本具立三名。初言毗尼、此翻为律。二言尸罗、此翻为戒。三言波罗提木叉、此云处处解脱。 显三次第、即是一化始终。律则据教。教不孤起、必诠行相、戒则因之而立。戒不虚因、必有果克、故解脱绝缚最在其终。」资持释云「一化始终者教行果三不唯戒律、一切教门次第皆尔。」】

这一段同样的先把资持解释说一下。前面我们讲次第时讲教行果,实际上这个次第不但在戒法当中,整个的佛法,一化就是佛出世,整个的出来,告诉教化我们的这个教法,从始至终都以教行理这个内涵来说明的,不仅仅是戒,三藏、经、律、论无不如此。所以一切教门它的次第都是如此。关于教行理有不同的开合,那是各家不同,贤首宗用信解行证,教行有时候也叫境行果,名字不同,教是说明道理,启发信解,详细的说叫信解,简单的说叫教,行是如何行持最后证得果,关于教行果说的最清楚明白,而且大纲最完整的有一本论,因为这本论与广论有特别的因缘,而广论是拿来配合《在家备览》看的,这本论叫现观庄严论,是弥勒菩萨造的,太虚大师在现观庄严论当中有篇序文,除非是补处菩萨,除了弥勒菩萨这样的一个了不起的大菩萨,没有一个人能这么简单明了把全部的宗要说得这么清楚。这三样东西是从凡夫地一直到究竟佛果。他说得清清楚楚,境行果这三样东西,境总共说三样东西,行是四加行、果是佛的法身果,换句话说,境界凡夫是什么、圣人是什么、从凡夫转到圣人、该作些什么行为四样东西,透过这个正式的行持能够把凡夫转成佛的圆满法身,现在的整个教法来说是这样,现在我们也是小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是这样小的小的也是告诉你道理,道理如何行持感得什么样的果,以前我们曾经说过一个简单的比喻,从地下跑到楼上,经过了楼梯,要跨每一阶从底层到二楼来说,那个是因、这个是果,实际上每一步也是如此,从平地跑到第一步,从那个阶段来说的话,前面这一步跨上去是因,跨到第一步是果,可是停在那里就不对了,第二步作为跨到第三步的因,是不是这个互为因果是这样来的?因此要达到究竟圆满的果要经过戒、定、慧,同样每一个当中又可以开出一个一个层次来,说从底楼到二楼要经过这个楼梯,在楼梯中又可以细分,在戒当中一样可以照这三个次第来说明。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行事钞,梵本是佛原始的经律论,这里是讲律(戒),它原来说三个名字毗尼、尸罗、波罗提木叉,一般我们常常把这三个名字混在一起用,但是细说的话它有不同的内涵,毗尼翻成中文是律,律是法律;第二个叫尸罗,是梵文,古代印度的,现代的梵文跟以前的梵文不太一样,叫做戒;第三个叫波罗提木叉,这地方叫处处解脱,这三个有它前后的次第。

请翻到第10页。律是法则,前面叫毗尼,我们说法律,这个法律具教,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教是说明道理,道理来行持时一定有它的规则这是律。教为何要起呢?为何要说明道理呢?教不孤起必诠行相,这个行相是说行持时有一定的规则、固定的,这的固定的规则叫律,所以戒则因之而立,讲完了道理就告诉你怎么作,比如说谈生意,里面一定有条文讲多少钱?每一个地方一定非常的细致,说得清清楚楚,如果我们说这个很值钱的话,那到底是多少钱呢?一百元叫值钱,一千元、一万元也叫值钱,问题是准则不一样。所以此处说立是这样的。进一步说戒不虚因必有果克,讲真正的行持,不是像前面只说空洞的理论,它一定要照着这样确实的内涵去做,这个确实的内涵就是我们期望的结果,所以最后说解脱绝缚最在其终,照着这样做最后得到解脱,解脱的反面就是缚,不是绑住了,不再被绑,这个次第是这样的。再看第十页第三行,

【事钞续云「次明其义。初云律者法也。谓犯不犯轻重等法、并律所明、即教诠也。」】

这个律就是法,规律、法律,内涵是说二样东西,犯与不犯,你这样做就犯了,那么不要这样做,所以不对的事情指出来,告诉你不可以,做了就犯,对的事情照着做就不犯,犯与不犯之中还有细分,整个的律的条文都是严密的说明犯与不犯这两样东西。犯之中有轻与重,这个是讲说的道理叫教诠。前面的毗尼不是叫教吗?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二者戒义,戒者隆也,】

是说戒的本质,这个是对的,那个是不对的。禁戒告诉你不正确的不可以做,

【性通善恶、故恶律仪类亦通周。若此立名、戒当禁也。】

本质来说有善有恶,所以善的叫善律仪,恶的叫恶律仪,反过来说禁戒告诉你这个是不可以做的,前面不是说第一个名字叫毗尼,教是说明这个内涵,它是对或不对、犯或不犯,犯之中是轻是重。下面叫尸罗,是禁戒,要处处地方警策自己,到那时候不可以做,所以这个戒叫摄心为戒,何为摄心为戒呢?了解了犯与不犯,犯的轻与重,对境时处处警策自己不要去做,这是戒的一部分。

【三解脱义者,】

这个次第就是这样。

【『近而彰名随分果也、谓身口七非犯缘非一、各各防护、随相解脱』】

最后叫波罗提木叉,这个名字叫处处解脱,意思是从近处来说,从眼前来说叫随分果,这是一个结果,何谓随分果?随你当分所缘的照着这样去做,就可以得到好的结果,本来不了解,随顺贪瞋痴身三口四造的是错的,现在了解了以后,照着规律去做,摄持自心不要再去犯,于是就得到解脱,身口七支不再犯,个别对境时摄持自心不要再做错的,因此就随分,随你当分从这个地方就解脱,没犯不造业不会被绑,这个因是不绑的因,将来一定没有痛苦的果,这是就眼前来说的,如果深远的来看,内心不造作的话,清凉的感受就出来了。关于这一点以后会再跟大家讲,这个非要自己体验不可。

【『远取戒德因戒克圣、望彼绝累由遵戒本』】

从远处来看,持了戒以后能够圆满功德就可以证得圣果,从证得圣果来说,最早是由遵照着戒律的内涵一步一步作,于是在果位上不再受生死轮回之累,所以望彼绝累的根本在由遵戒本,缘故是这样的。近远二故,这是内涵的说明。

【资持释云『初释律义中二、上句训字。法以楷定为义。谓下释义。一切戒本大分为二前明犯。相后明不犯、犯中复二即轻与重、四义摄尽毗尼大藏。就轻重中复有因果阙缘开制之异故云等也。显示律名从教而立故云并律等』】

现在这个地方是解释事钞续云的『次明其义。初云律者法也。谓犯不犯轻重等法、并律所明、即教诠也』,刚才我们念的就是说明这一个,上句是次明其义,初云律者法也,训是指这一个,楷定的是法,法是确定来规范,什么确定的内涵呢?谓下就是犯不犯轻重等法并律所明,这是说明,刚才解释过了,听一下就很了解,下面有一句话恐怕大家不太清楚,犯不犯轻重,这四样东西把整个的毗尼律藏,律主要的就是说这四样东西,不过轻重之中还有因果阙缘开制之异,关于这个因果阙缘开制等等,在持犯篇时会详细说,眼前不解释,一直讲下去,凡是用得着之处我会一一说明,至于用不上的暂时保留,等到持犯篇会详细说明阙缘等等。所以我这里简单说一下,要犯一个罪,今天我们不从后面的持犯来说,从业来说,犯一个罪主要的要有四个条件,事、意乐、加行、究竟,这四个条件是组成这个业的缘,如果缺任何一个缘,业本身就不完整,乃至于有时就会没有了。比如说,踩蚂蚁,事是蚂蚁,加行是把祂采,如果踩死就究竟,意乐也是个缘,你用什么心去踩祂的,看见蚂蚁觉得讨厌,一脚踩死祂,这是一种;还有一种你匆匆忙忙走过去,根本不晓得前面有什么踩过去;你眼前以为是灰尘踩上去又是一种,结果业是不同的。后面的两种,缺意乐之缘,意乐又分想、烦恼、等起。想是说这是什么?

如果大家想正确了解,请翻开广论第122页第四行「四项为事意乐加行究竟」,第5行,意乐分三,是指心里的意念、好乐之心。哪三部分呢?想是什么?是或不是,就是这个意思,我走过去时说这是什么东西呀,虽然是蚂蚁,你把祂看成灰尘,这是缺杀的根本罪,就缺了一个缘,或者你匆匆忙忙跑过去,你根本没有想到祂,这也缺,所以什么情况它都说得很清楚,所以说前面的阙缘,就是指这种状况。有时是沙子不是蚂蚁,你把它看成蚂蚁去踩,这时想是具足了,但是它也阙缘,这个阙缘是没有究竟,因为你想的是蚂蚁,实际上是沙子,所以事也不究竟,又是阙缘。如果你有想这个杀心,罪是犯了但不是根本罪,这就是前面所说的阙缘。第三个呢?叫做烦恼,第二个是等起,等起应该是说想,所以等起烦恼是说等起的话,由于这样的想法,你跟着去做,实际上呢,应该说这个等起也是烦恼。

应该说这个等起也是烦恼,也是受烦恼影响的比如说:今天你要杀蚂蚁,那么由于什么心,贪心、瞋心、痴心而杀,这个杀不一样的,瞋心是这个蚂蚁我就是讨厌祂,贪心的话呢?蚂蚁还有贪心的?会不会!我并不是要吃这个蚂蚁,我是这个地方觉得要干净一点,是要什么东西,所以,为了我的喜好,所以损害他命,这个是贪相应法,所以由于这种心里面而引发后面的结果,引发推动你的力量,这个动机引发所在,受了这个烦恼的影响,然后呢?推动下面这个心里策发去做的,这个叫等起,由于前面这个等流而引起后面的这个心里状态,所以这个意乐分这三样东西。那么这个阙圆呢?你去看,这四样东西再细分的加两样,一共六样,所以这六样东西,有一个缺少掉了,这罪就不究竟,所以「阙圆」是指这个而言,这个详细的以后再讲,在这阙圆当中,那些是开,那些是不可以开,所以开遮等等,也有这个不同。

【次释戒义中,戒以性名,性通三性,且论善恶互不相容各得禁义、恶律仪亦名恶戒,屠儿猎师旃陀罗辈常行杀官,名受恶戒持恶律仪。】

这个就是上面的第二段,二者戒义,戒者性也的那一段,这个戒啊!是就它的本性来说:这个性有三个善,恶以及非善非恶,这里边有善就没有恶,有恶一定没善,所以两者东西像明跟暗一样,明来了暗自然没有,明来了暗一定没有,所以互不兼容,因此这善有善律仪,恶有恶律仪,那恶律仪在什么地方呢?那恶戒呢?我们不管戒、律仪是同一个名字,这个是特别对印度来说:屠儿猎师旃陀罗,他的脑筋当中主要的是专门是杀,不杀不可以,他的执意就是如此,想法就是如此,那么这个旃陀罗是印度话,翻成我们中文,这个名字叫严者,为什么叫严者?庄严,古代的印度人,凡这类人出去的时候他要拿着一跟竹竿,上面称一个东西,一方面称那个竹竿让人家看,一方摇那个铃竿,表示我们专门做这个事情。人家看见他了以后呢?他也要避道而行,万一对面走着,他也让开,人家也赶快让开,就这样,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一个戒戒,印度通常有四个阶级,旃陀罗是四个阶级以外的,那四个阶级是婆罗门、剎地利、吠舍梨跟首陀罗。吠舍梨是商贾阶级,那农或奴是首陀罗。四个阶级,现在这个旃陀罗是四个阶级以外的。

【三释解脱中、约近远两义释之。近中、言随分者显非顿脱、即处处义也。】

这上面已说过,这不是究竟的解脱。

【此以凡地所受望后圣果故云远取、即前圣道本基义,故云因戒等。圣总三乘。累该五住。】

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那个随分的就是我们现在眼前、远的什么是远,最后证圣位以这个来说,现在我们因地当中来说是凡夫所受望后圣果,的确对我们现在来说这个是远因,将来会感得这个果报的,就是前面戒的大用当中圣道本基,然后他也解释圣是总三乘,前面说:积累,前面说忘背积累由增积本,积累的累该五住,那么这个五住也简单的说一下,平常我们说:五住烦恼、五住烦恼,这个五住烦恼,第一个叫见一处处地,见是看见的见,一处是就一处两处什么地处,见一处处地;第二个叫优爱处地,第三叫摄爱处地;第四叫有爱处地;第五个叫无明处地,这个叫五住,或者我们用另外一个名字来说:烦恼叫见尸无明,这样,它全部的内涵这里不细说它,后面有个

【问:问近远两释,何以分之?答:此有多异。一近约止业,远望除惑。二近是凡地,远即圣道。三近就是因,远即从果。四近是渐防,远即顿破。】

这个问答有它特别的内涵,有它特别内涵。我们从这个上面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戒真正的行相,这个行相不是名字喔!这个戒从这个地方来看,就是我们心理面照着戒去做,这个应有的状态。平常说行相、行相就是这个。我们尤其要了解化教所讲的行相,主要是以文字为主,从文字去认识这个内涵,而真正制教,如果说在讲戒的时候,制教的时候你不能了解这个文字所指的心理状态的话,那个制教是学不好。这个戒一定学不好,这个戒一定是从起心动念上面去说的,对着境以后马上有一个反应,那个时候就看这个反应是善是恶,善的要增长它,恶的就要防制它,这个才是戒的真正内涵。所以叫摄心为戒,凡是以后在戒部分的行相的话,这个地方是很重要,所以要特别的了解这个。

因此这个问答就特别说:一近约止业,远望除惑,什么叫止业呢?就是当这个境界现起了以后平常我们怎么办呢?随顺着一向的习惯,好的境界现起了,哎呀!很欢喜,跟着它去,这个欢喜是什么个状态?贪相应法,贪了以后,小的就心理面动一下,大的就紧跟着行为就来,是与不是?行为就来,身口跟着而来,就这样。所以说了解懂得了戒,于是说不可以!不可以!到此为止,那个心就不随贪着,停止了。所以这个叫止业。本来你要造着恶业,现在你造着是持戒,这个持法叫做止持。那么这个止持,作持后面也有解释的。摄心真的摄的就是摄这样,这个境看看这个境是什么?境是我们随份当任何境界的时候,真正讲来受了戒然后去行的时候碰到境界,哦!现在晓得了,不再随境而转,停止更造恶业,停造恶业当下是什么?是善业,就是这样,这个是境,然后呢?远望除惑,慢慢的慢慢的就不随他去了,否则你就在增长,所以说这个除惑的状况就看你见解得透不透、力量的大小、行持得够不够,指这个而言。

第二呢?近是凡地,远即圣道。因为你步步的能够这样的内心上面把持住,这样一来于是慢慢的慢慢的一步一步增上。所以又进一步的说凡圣。

第三,“近是就因,远即从果”,就这样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或者你紧紧能够挡住这个业,或者你能够了解这个惑,乃至于惑业两个共同的把它挡住,于是这么一来的话眼前这个因将来就感得这个果。

还有呢!“近是渐防”,这个持戒就是这样,一件一件事情上,一件一件事情上面,“远即顿破”,谈到那个顿见,这个地方也简单说一下,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学哎呀!一样一样来麻烦!最好一口气解决,实际上是这样吗?实际上是这样吗?在表面上去看是有一口气解决的这样的行相,但是你就深远的内涵去看的话,对不起!这个顿见之间彼此间有它必然的关系。我们去上班赚钱,或者这个地方是月初发薪水,或者是月底发薪水,就发薪水来说顿。可是这个顿下怎么来的?是不是三十天,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而那三十天还一天都不能差,任何断掉那就是死掉的时候,不可能断掉的,睡觉睡觉再继续,吃饭吃饭再继续,我们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的,所以这个顿见去,看表面上是两件事情,从深远的内涵去看的话,这两个当中有它必然的结果,所有的顿都是从“渐”上来的,这个我们要了解。

你忙了半天最后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一剎那叫顿,所以前面心心念念,摆在这上面就是见,那我们辛辛苦苦的、老老实实的念佛,到最后的话,往生这个叫顿,然后你念的不是念阿弥陀佛,而是念,念佛的是谁,那时候开悟的叫顿,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持戒也是如此,你戒当中每一个时候,剎那剎那保护着,将来你要得到这个果报,要求往生那是中品,要求增上生,那你要求的都在这个地方,所以它这一段问远近,我们要从这个不同的角度认识它。下面那个小字,那是弘一大师把它摘出来。说“名义”有它必然的次第,以及它意义的不同,那么这个次第、这个意义在我们行持上面,都有它很重要相关的内涵在。这个部分讲完了,第三项讲完了。

翻名:毗尼 翻为律

尸罗 翻为戒

波罗提木叉 翻为处处解脱(戒疏翻为解脱)

释义:律 法

戒 禁

处处解脱 近─随分果──处处解脱

远─圣果───解脱

【第四项 优劣有异】

第四个呢?优劣有异,讲戒说有优劣,这个优劣指什么?我们看这个文就晓得。

【资持云『优劣中,优即胜也,前后并单论别脱,此兼道定,还欲对显别脱功德。』 】

现在讲的什么叫优?优当然是超胜,比较好了,劣嘛!比较差啦,说前面所讲的整个讲的属于戒、戒,戒,本身都是什么?都是指这个别解脱戒,这个别解脱戒你翻成毗尼或者你翻成尸罗,或者翻波罗提木叉,那三个名字翻成我们中文那就是律、戒,以及别解脱,这三样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呢!戒整个来说是不是单单这个呢?不!还有另外的叫定共戒、道共戒,我想这个大家听说过,所以现在这个地方比较一下说这个律,或者是别解脱戒,这个戒跟定共戒、道共戒彼此间有什么不同?那么下面特别说明这个别解脱戒最殊胜最殊胜,后面有一个小字注的表,那是使我们容易了解起见,大家随便一看就可以了解了。不过这个地方有几句话后面没有解释,所以我们不妨也看一看。

别脱:别解脱戒(处处解脱)─木叉戒──依受戒之作法而受得

定 :定共戒────────禅 戒──与禅定共生

道 :道共戒────────无漏戒──与无漏智共生 皆随心而发

别解脱戒,这里叫处处解脱或者叫木叉,木叉就是波罗提木叉。这戒怎么得的呢?以受戒之作法而得,戒一定要经过一个受戒的仪轨,那个受戒的仪轨叫作法,那么律当中叫做羯摩,关于这一点,很多的同修们,很多的同道们大家受过戒了,所以都看受戒的时候一定有个仪轨,戒师父传给我们,我们去受实际上不仅仅是受戒哦!乃至于但三皈也是一样,这个法师或者自己皈依的本师他念,然后呢!受的人跟着也念,关于这整个的内涵真正说起来非常的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们是否得到这个三皈,是否得到这个戒,三皈有三皈之体,戒有戒体,整个的都在这个作法、羯摩当中,这个羯摩如不如法,这个如法事前你有多少认识,心里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传给我们的这个师长都有直接的相关,关于这个道理后面都会详细说明。所以这个戒要这样得到的。

那么定共戒呢?定共戒不要,你得到禅定的时候与禅定共生,慧呢!道共戒呢!是叫做无漏戒,这个与无漏智共生,这个都是随心而发,不要经过前面的作法的,这个是彼此间根本不同之处。

现在下面呢,把这三样东西的差别在这里说一说。这个下面对我们很重要,我往往说这个戒尤其是现在很多人都不太重视这个戒,不要说一般的人,就是学佛的很多人也都不太重视,这是我觉得对我们一个最大最大的损失,非常大非常大,后面随份的我们说下去。这个说大,不仅仅是说因为戒可以资持三宝,乃至于这些九道师训,就是对个人来说,完全对个人来说这个也是一个绝大的大损失。下面来解释

【事钞云『婆论云:木叉戒佛在世有希现故胜。禅无漏戒一切时有。』】

这个木叉戒呢!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做法,别解脱戒,这个戒一定要佛在世才有,佛不出世没有,佛的出世啊!经论上说这个像什么?像麟瑞花一样,这个几千年才出现一次,实际上真的几千年一次吗?佛的出世往往是多少的百万、千万年,乃至于阿僧祇劫才出现,出现了以后也不一定有戒哦,在我们眼前常说的七佛,七佛当中四个佛不晓得三个佛没有传把那个戒法,这是一个什么“略戒”?略戒佛在世的时候有,佛走了没多久没有了,这样啊!所以佛出世都不一定有,佛出世了如果说只留着略戒的话,还是没有,所以这个木叉戒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东西、珍贵的,而这个禅无漏戒一切时有,禅戒那个叫定共戒,这个是外道也有,是无漏戒一定是胜者说胜者是一切都有,缘觉,独觉那个出在无佛之世,只要证得这个独觉之果,对他来说就有这个无漏戒共,因此不一定要佛出世才有,只有别解脱戒才是要佛出世才有。

【二、木叉通情非情,宽故言胜,余二局情狭故不如。】

余二就是定共、道共。定共跟道共都是随心而生,你心跟定相应,心跟无漏相应才行,这个木叉戒不是!作法是通于情非情,对那个境上面来说这样。譬如说酒戒,那么有很多东西不是跟定、道相应,而他这个不像前面这样局狭。

【三、木叉从慈心发故胜,能为佛道作因。】

这个波罗提木叉戒是从慈心而发的,这个是根本不一样的地方,譬如说不杀不盗,它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而五戒之首是不杀。这个慈心而发的能够为佛道作因,其他的定道不是。

【四、木叉戒者被及七众。绍续三乘、三宝、三道,住持功强余二无能故劣。】

这个木叉戒啊!广被七众,这个七众就是优婆塞、优婆夷这两种,然后呢!加上这个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加上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这个里边并没有八关斋戒,通常那个八关斋戒包含在这个里头,所以我们晓得,通常佛弟子七众七众,因为八关斋戒一天一夜,这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对大众来说,这个内涵都分在这个其他的七类当中,这个别解脱戒有什么好处呢?绍是继续能够把这个三乘、三宝、三道继续下去。三乘是什么三乘啊?声闻乘、缘觉乘以及菩萨乘。三宝呢?佛、法、僧,那么三个道呢?就是所成的果,这个后面会解释,后面会解释,这个都要靠戒才能住持。上面已经说过佛法二宝,并假僧弘这个佛法二宝。不是得定的人,不是缘觉能够弘的,所以这个只有波罗提木叉才有这样的功德。

【五、木叉戒者唯佛弟子有,余禅戒者外道亦有。】

这个木叉戒只有佛弟子有,其他的禅戒外道有,禅定因为他定。下面解释

【资持释云『多论五种,初时二境三心四功五人。』】

多论有五种,多论就是萨婆多论,有的称婆论,有的称多论,同一个。第一时就是一个佛出世,所以时间短,第二境的话,境是同情非情所以广,三心是信慈心,所以比较胜,第四功能它能够住持三宝,第五个,五人就是一个是佛弟子,其他是外道。每一样东西都说明他超胜。

下面这个文我把它念一下,念一下我们大家都了解了。

【『初时希常者,以木叉须佛出世制方有,故余二纵非佛出亦有得定证道之者,故常有也。二境中木叉遮性通禁,余二但止性恶。』

这个我们了解。定共道共它本身内心当中安住在定上面,安住在无漏的智慧上面,所以他不会,本性本质上面他们不会犯,它并没有遮这个功效,并没有遮戒的这个特征。于是大家觉得既然是本性是如此的话,这戒这个遮有什么关系啊?说起来这个遮戒的功德非常殊胜。因为后面会继续的说明这个道理,会继续的说明这个道理。实际上前面曾经说明戒有两个意义。一是有本期誓二是遍该生境。如果大家记得前面这个偏该生境的话,那就晓得这个遮戒它特别的功效。后面还要继续的讲那个遮戒为什么能够遍法界的很多理由,这个以后到时候再说。

【『三约心者,慈即大心故是佛因论云:禅无漏戒不以慈心得,谓从智得,此专自利,即二乘心劣可知也。』】

禅定不一定要慈悲以及这个无漏戒,不一定要慈悲。那个都是需要智慧,需要智慧。以这个知见才能得到,这个是专门讲自利,这个慈心悲心就大,所以它的胜利是从这地方分的。

【『四明功有二。一摄生广被七众,故二住持圣绍续等,故住持中三种并以绍续字贯之,初所乘法,二即所住境,三谓所成果 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无色定故。』】

初所乘法就是三乘之法,二即所住境就是三宝,三谓所成果就是前面的三乘三宝三道,

【『五约人中。外道无无漏戒、故但举禅戒耳、以彼亦得无色定故。』】

这个我们容易懂。定是共外道的,定是共外道的。

【第五项 重受通塞】

【资持云『重受中,意令行者审已所受,更求增胜故也。』】

这个重受,换句话说,受了戒以后,乃至受了三皈以后,受戒不拘于五戒乃至于沙弥,以及具戒受过了,也都可以重受的,但是这个可以重受,不是每一宗每一派都允许的,所以有的是可以允许叫通,有的不允许叫塞。下面就解释,真正的开许叫通,为什么呢?意令他原意啊,使得行者,行者是受戒的人来说,能够从这个教法当中,一层一层的了解,仔细的观察反省自己所受的内涵。前面不是说过戒本身,约心有上中下约法有五戒,八戒,沙弥以及具戒,乃至于更向上还有菩萨,有这样的差别,所以说现在自己所受的是受的什么呢?

所以说现在自己所受的,受的是什么?是五戒八戒还是每一个戒当中的下中,刚开始不了解或者虽然了解了不清楚,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当慢慢的加深认识以后更求增上,所以它开「重受」,这个因缘在这里。

【事钞云『依萨婆多宗,戒不重发亦不重受,依本常定。』】

萨婆多宗也就是实法宗,以实法宗来说它不可以重受也不会重发,关于这个内容不必细说,因为如果细说的话,如果了解就了解了,如果不了解的话要解释很多,而这个内涵并不用得上,至于出家的同道们想深入时应该有个基本的认识。

【资持释云『言不重发者,彼云:木叉戒者无有重得,若微心品受得五戒,以中上品心受十戒,先得五戒更无增胜,于后五戒乃得增耳。不重受者彼计一受即定,既不重发更受不增故不立也。』】

这是资持记解释行事钞的,这个根据萨婆多部不重发也不重受,但是前面刚开始学习受五戒的时候,那个心了解的不多所以说微品心,那以后怎么办呢?以后中上品心,那时候受的是十戒,沙弥戒,前面五戒本身并没有增上,并没有再改善,而后面这五样东西因为十戒嘛!那正是增加的,既然这样所以它下面说明亦不重受也不更发。

【事钞又云『成论云:】

成论就是成实论也就是假名宗,此宗有很多的立论根据,比起有宗要稍微超胜一点,就像一样的小学,一定是从初小进入高小,乃至于进入初中,

【『有人言波罗提木叉有重发否?答云:一日之中受七善律仪,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而本得不失胜者受名,其七善者谓五戒、八戒、十戒、具戒、禅戒、定戒、道共戒也。』】

有人问波罗提木叉会重发吗?回答是:一天当中如果受七个,这为什么这样说呢?实际上就是先五戒八戒慢慢的增上,随得道处更得律仪,这个律仪就是戒特别的意思,你得道的地方就是你得到的而本得不失,原来有的就已经有了,可是上面这个再增上的话继续的增长,比如先得五戒,得了五戒后受八戒,受了八戒后再受十戒,再来是具戒,禅戒,定共戒,道共戒,这个定、道不仅仅是说像前面的单单修定,修道,就是受了别解脱戒的人,当你步步深入得定得道时,同样的戒的内涵也渐次深广,就像前面的性、遮一样,有很多性罪上面加遮罪,有很多不经过这个的话,就有性而无遮,所以从这个地方说前面的不一样。

【资持释云:成宗开重受本得不失者从前体增为后体故。】

实法宗萨婆多部不允许重受的,现在呢!成实论就是我们的四分律,四分的当宗,四分律是允许重受的,虽然重受并不是原来的失掉了重来,不是!所以叫本得不失,这不同在哪里呢?从前体增为后体故,这个话大有道理,前面得到的戒体本身比较弱比较浅比较小,现在呢!以更增上的心认识更正确发心更深广,于是去重受的时候所得到的内涵也更深广,这是它的特点,说胜者受名,虽然原来的不失可是后来得到的更深更广,这个更超胜于前,所以叫

【胜者受名,从后彰名、前名没故。】

后面超胜的得到了前面就不用了,比如说造房子要用地100坪,现在造的大一点扩大为200坪,实际上原来的100坪并没有失去,对吧!只是从原来的地方把它加广,加广了以后说你这个房子多大?200坪,那时候不会再说是100坪,现在心里法门亦复如是,小乘人他所缘的境界是缘三千大千世界,凡夫缘的是人天果报,实际上佛看见的,佛希望给我们的是法界之量,说这块地都是你的,现在我们的经济能力也许差,也许眼界小只要盖个小小的茅棚就算了3、5坪大,后来了解了以后那不!我要把它增广,当你增广时一定同样加深,因为大房子不可以浅啊!所以还在你这个上面步步增胜,「重受」有很特别的意义,它在这个地方就是简单的说明这个道理,我在此只是很浅显的跟大家说一下,后面一步一步正说戒体时就说的很仔细,实际上以三皈来说,为什么我们早课也要三皈晚课也要三皈,诸位在家居士也许不大注意,你们到寺院作早晚课时,其他的也许各有不同,比如那里念心经,那里念阿弥陀佛经,或者有的念阿弥陀佛,有的念本师释迦如来,有的念观世音菩萨,但是有一样东西共同的─三皈依,对不对!早要念是晚也要念为什么天天要念?实际上这也是增上喔!这个有很多不同的内涵,实际上对我们来说「重受」有它很深远的意义在里面,比如平常念三皈依就只是把它念过了,后来晓得这三皈依还有这么认真的意义啊!当了解了以后你心相应情况就不一样,当心情不一样时所造的业就不一样,感的果就完全不同。

【『成论离禅、定为二戒,色无色别故,多宗合为一,具不动业故。』】

前面七个律仪当中不是有禅戒跟定戒吗?离就是分开,我们说禅定禅定为什么把它分开来呢?成实论把禅跟定分为二个戒,原因是为什么?因为色界跟无色界两个不一样,通常色界的定称为禅戒,无色界的叫做定戒,这两个有很不一样的内涵,这里不细说,简单的说禅另外一个名字叫静虑,禅是心情在宁静当中,虑是思虑观察,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在色界定当中修的,再进一步到了无色界了以后,慢慢的这个「虑」的能力就没有了,定是非常深修行本身并不利,这是我们要分开的,所以这里把它分成禅戒跟定戒,色界的叫禅戒,无色界的叫做定戒,那么为什么萨婆多部又把它分成一个呢?

【俱不动业故】,这个地方不管是禅戒也好,还是定戒也好,这两个所产生的功效叫业都一样叫不动业,什么叫不动业呢?平常造的业有三种,这是不同的分别,有一个叫善业,有一个叫恶业,另外一个叫不动业,这个是指轮回生死而言,那么净业呢!是指超出生死轮回的,有的时候净业包括在善业当中,善业─人天三善道,恶业─地狱饿鬼等三恶道,不动业一定是生到色界无色界的,为什么叫不动业呢?凡是任何一个人造了业以后,这一生造业下一生感果的时候,如果造的善恶是动业的话,尽管造的业是善业,可是临终有恶缘,这个恶缘会影响业感果的这个能力,在历史上有位梁武帝,在佛门中是大大有名,梁武帝的皇后一生也造了很多好事,临终时她的宫女用扇子替她扇,碰到她身上,临终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可是碰到身体当时她已经不能动了,发了一念瞋心,结果本来可以超升之业却堕落成一条大蟒蛇, 到底是不是梁武帝的太太,我一下记不清楚了,不过像这种典型的例子,这个是叫做动业,善业是这样。

那么恶业呢?本来你造的恶业,乃至要堕落三恶道,临终的时候,遇见一位大善知识开导你念佛,乃至于地狱的火车相现,说不定能把你救出来,不但不堕落恶道,还要往生极乐世界,超脱生死,所以这个善恶之业叫动业,但是如果得了定,这个定是限于根本定,至少是初禅及初禅以上,造了这个业以后,遇见任何情况,不会再变动,你死了一定跟生前修的定相应,得初禅,一定生到初禅天,得二禅,一定生到二禅天,得无色定,一定生到无色定相应的那一天,这个业叫做不动业,所以不管是色、无色虽然它定的内涵跟禅定有差别,可是这个业本身都是不动,所以它合而为一,

【『问:重发重受如何分别,答:重发具多戒,重受约一戒。』】

重发是前面五戒八戒,本来发的是五戒后来加了八戒,后来十戒所以叫重发,重受呢!就是同一个戒,你单单是五戒后面还要重受,这是两个的不同,

【『若尔,论明重发,那见重受,答:由体重发即得重受,以彼重受一体发故。』】

这个简单的回答很容易了解不细说,后面还蛮重要的,剩下几分钟把后面的说一说。

【芝苑云『夫戒者,截苦海之舟航,发万善之端绪,三乘圣贤之所尊敬,历代祖师之所传通,但受之者心有明昧,学有精粗而不能一揆,故有初受者焉,重增者焉,律明发心则有三品。一者唯期脱苦,专求自利名为下品,此二乘心也,二者为物解疑,自他兼济名为中品,此小菩萨心也,三者忘己利生,福智双运了达本性求佛菩提名为上品,此大菩萨心也。审知初受但发中下,佛开重增转为上品,此所谓增戒也。』

最后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一点,真正重受增戒的根本意趣在这里,说清楚了,凡是后面有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圆教宗,然后再把它究竟意义显发出来,戒是什么?戒是截断苦海在生死轮回当中,能够把它切断的,就像苦海当中救我们出来的船一样,从度脱苦海来说─船,从行善来说是根本,所以说是发万善的端绪,刚开始讲道理听完了算了,真正的道理开始行持时从戒开始所以叫做端绪,这是三乘圣贤所尊敬,不仅仅是我们,三乘的圣贤远比我们尊敬,说到这里,说一个公案给大家听,三贤最顶端的佛世尊,现在我们说到这个好像不在乎了,实际上恰恰相反,越高越在乎越尊敬,佛在世时,有一次生病了,不大舒服,躺在那里休息,阿难教诫弟子谈起「精进」两个字,佛听见了,马上坐起来说,阿难啊!刚才你在那儿说精进是吗?是!佛再三问问了三遍,这个公案有特别的意义,平常我们精神好的时候还蛮好,精神坏了以后,哎呀!谁都不管了,佛啊!不要说精神好,他精神不好,生了病躺在床上,听见人家讲精进,他耳朵马上竖起来了,你说精进啊,阿难很惊讶,问佛说你老人家为什么这样?他听了以后说,我的因地当中,因为靠了这个,所以得到今天的结果,所以一听见的话,内心就无比的欢喜。

现在实际上,同样的,戒是三乘的端绪,所以从这里我们了解,正因为是凡夫,不了解所以不尊敬,如果真正去尊敬戒的话,慢慢慢慢自然有它不可思议的功效在,本来我还准备几个公案,因为没时间所以不说,如果有时间,今天还是可以说一下。所以这一段说【历代祖师之所传通】,不过受的人啊!有的人了解的清楚,有的人了解的不清楚,还有呢!学的时候同样的有的马马虎虎,学到一点皮毛说懂了!懂了!其实不然,所以【精粗】也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往往这个好嘛,就马上去受,到底受的什么?不一定了解,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是下、中,乃至于根本未得都有,后来了解了以后,希望渐次增上,这是第一个,其次呢!的的确确的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就是业障重,福德资粮欠,要如实照着去行持,渐次的把以往所积集的罪障慢慢消除,功德渐次积累,这时能够更深远的认识,自惠也名利,所以就了解来说,功夫来说,还有这样的次第,这个是所以为什么应该增上的,增上,对前面来说叫「重」,所以有初受有重增,同样的律上面就说的很清楚,有下中上三个不同的等级,这三品是哪三个呢!

【一者唯期脱苦,专求自利名下品。】这是二乘心,平常大部分的人刚进去都是这个样,千万不要笑,实际上这是正应我们的机,这一点我觉得印光大师很了不起,我们中国人平常总说,好像有这样的道德操守,说起来很容易,真正说起来这个话说它不通,哪有应该的事情!实际上应该有的道德操守,真正自己梵网上自己如何,不一定自己作得到至少对我来说,平常经常说的应该如此的,真正碰到事情的时候就作不到,就是作不到!看见别人觉得是应该,所以印光大师说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比如说乡下的老农老妇,你告诉他们你只要问耕耘不要问收获,对他们来说可能吗?实际上没有这个可能,正因为他说你好好去勤勤肯肯的去种喔!种了以后秋天去收喔!他想到了秋天好的收入,才肯春天勤勤肯肯去耕,也许我们以前看起来好像很浅近,实际上对我来说,一直到学了像《广论》这样的书那时才晓得啊!佛说法绝对不像我们眼前说的应该这样,「应该」这个概念是中国人所谓的传统文化,有它的好处有它的包袱,宋以后才有这种说法,好像这个人应该如此,整个三乘的教法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整个佛法基本的教法用四谛可以说清楚,四谛是苦集灭道,苦谛摆在最先说为什么?苦是果耶!集谛是因耶!要说应该先讲因再讲果。

为什么不讲集谛之因而先说苦谛之果,为什么?《广论》上面说的很清楚,就是就你现实生活上面告诉你,这个苦啊!让你警觉到苦,因此你要解脱这个苦,你再去求解脱之道,那时才找因,所以反过来,这个苦的反面呢!灭道,灭就是灭一切苦的果,要想得到这个灭一切苦的果,怎么做呢?修道,修这个道,修道是灭一切苦的因,它又在后面说为什么?那告诉你就是这一个,这个好处这个样喔!所以不是前面说吗!它殊胜的利益是这个样。反过来,你这样做的话,大的害处是那样,它先把胜业摆在那里,使得我们内心产生非常强而有力的力量,于是我们真正一心一意去追求,真正的法是这样的!

所以大家不要说这是下品是小的,不晓得这个下品正是通到上品主要的,我为什么在这里特别强调这一点,这个有它很重要的道理在,目前教法之所以混乱真正的原因大家觉得这个小乘的我们不要学,错了!小乘的不学根本没大乘,那我们往往说这个小乘的,我要大乘,因此这个大乘是口头空话,关于这一点在此不详说,广论说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如果你学了小的,停在这里这个不好,如果你要想学大,经过小的这是必须的,因此这个小是通达究竟圆满大的必须经过之路,我们从这个地方了解那就对了!前面已经说过因此这个下中上的次第,我们要这样了解,了解了以后你才了解「重受」是何等重要,所以这个才是重受通塞的根本关键,要不然这个重受说,萨婆多宗怎么说?成实论嘛!怎么说?跟我们好像不太相关,这是部派之争,不是!这个是深浅次第开合说明的差别。所以下面这三个内容,我想不细解释它,只把它的文再重念一遍。

【『一者惟期脱苦专求自利,名为下品此二乘心也。』】

现在我们把二乘给它一个专门名词,叫共中士,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嘿,这是共中士。第二个呢?

【『为物解疑自他兼济,名为中品此小菩萨心也。』】

这个是上士,上士当中又开出利、钝两种,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不妨说,

【三者忘己利生,福智双运,了达本性,求佛菩提,名为上品。】

最上面这个是不共的,前面两个是共的,对于那个只求小的来说,那就是他停在那里,对于求大的来说,这是必须经过的次第,因此我们从这个上面要

【审知初受但发中下,佛开重增,转为上品,此所谓增戒也。』】

审知初受,仔细的审查一下,以前的情况,从以前的中下,上面再渐次增上,所以佛开重增,转为上品,这个是增戒的意趣。

第(二章) 归戒仪轨

【业疏云『古来集法、多削在家。便制疏云:律制内众、不被外部。今据律文、通收清信。禁束三业为道阶梯。理须明练是非通塞成败。何以知耶。如来设教、类同空界。随立一相摄修皆尽。五戒被俗之法、五体通道之规。持犯相扶难遮齐则。』济缘释云『同空界者虚空有二义、一无边义喻周遍也、二包含义喻摄机也。且举五戒、显上一相广摄之义。被俗法者约相局也。通道规者据体通也。但淫分邪正、罪无篇聚、至于大重小轻方便趣果义则不别、故云持犯相扶。字或作符。羯磨注引善生经具问遮难与道不异、故云齐则。』】

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第13页,归戒仪轨。前面我们已经把戒法章当中,第一部分,通叙戒法,简单说明了一下,这个戒法一篇当中,包括两部分。下面就是“归戒仪轨”。这段就是归戒仪轨,这个内涵在正讲之前,我要把它说一下。从文字形象上面看,这是一个仪式,仪就是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呢,说明法则,一个规范,好像是说明一个形象,就它的真实的内涵来说,另外要了解,非常重要的一个内涵,我们前面对于这个戒法有了一个认识以后,然后进一步要求这个戒法。这个上一次,不是曾经说过,法、体、形象,法,是说明这个内涵,然后了解了一法,然后去求那法成体,这个戒体是从了解了这个法以后,如法领纳于心,这个才是戒体。然后依戒起行,这个行,将来会感得果,这个果,随分来说,就是——,究竟来说,是——,所以最后成佛,解决一切问题,都从这样的一步一步深入。所以这个归戒仪轨,也就是说,我们从前面了解了以后,下面如何得到它?那么这个得到,要去正式行持的时候,不仅仅是理论,一个理论上可以虚通的,我懂得了,实际去行持的话,每一个地方,一定有它法度轨则。这个法度轨则,用文字来表达,仪,实际上内涵来说,轨,这样,所以我们现在这地方要介绍的仪轨本身,主要的,实际上我们应该体会得到,了解了以后要去求,心里上面怎么跟它相应。换句话说,跟法相应的心的形象是如何?那么,这个一定要了解,不相应是什么状态?这两个对比,那才晓得两者之间,究竟我现在何在?我的位置如何?从这个地方转变过来,转化改变成这个,这个才能够真正的深入,所以归戒仪轨有它这样一个深远的内容在,不过呢,毕竟我们是初学,所以学的内涵也就是从断三归开始,而且以在家的五戒,八戒这个内容,所以五戒、八戒虽然,从它的意义来说,是制教,可是正说是属于化教。为什么这样的?也就是那这是一个准备工作。你做得好的话,就可以得到非常重要的殊胜好处。万一做不好的话,那地方,也给我们一个机会,从这里一步一步的深入。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所以简单的说,怎么样要想得到修学佛法的好处,这下面,就从这里开始。不是说我们人人能够得到它,但是我们至少人人——,了解它是怎么一回事情。这个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平常我们没有接触佛法之前,根本不接受,刚刚听见了佛法以后,往往觉得,哇,这佛法非常好。想象当中好像很容易得到。说,嗯,这个不要贪嗔痴嘛,就好,然后这是小乘的,还要发大乘心,我要帮一切人的忙。所以这样帮一切人的忙,修学佛法,这就叫大菩提心。听起来很容易,人人觉得我是为了这样,所以我发这个心,念它几遍,然后觉得这样就是,好了,发了菩提心了。实际上,真的是吗?这是大有问题。如果说从深远一地方去说得话,往往会这样:哦,佛法这样的,这样的还有谁来学?当初我自己心里面,就有这种似是而非的,这种错觉在里头。以后遇见不少人,也是这样。那么关于这个概念,在《广论》上面曾经很认真的提过这个问题。为了加深各位的印象,为了加深各位的印象,我想我介绍你们一些基本的概念,然后我们这样的一步一步,真正的进去的话,就可以把握得住,很牢很牢。不会,将来会走上这样一个很糟糕的错误。这个在什么地方呢?我想想,应该在共上士道,现在请你们翻开《菩提道次第广论》那本书,222页,第四行。最前面它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怎么样修那个大悲心。叫发菩提心,最主要、殊胜的因,是大慈悲心。这个慈悲心是怎么升起来的呢?它前面告诉我们,一个一个次第,怎么样从接近善知识。有善知识引导,了解世间的真相。所以策发厌离心。策发了厌离心,晓得这个不圆满,不究竟,所以进一步还要进入说,大乘,然后从厌离推展,一步一步上来,一步一步上来以后呢,到这地方,222页,第四行有句话,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

这句话,前面说,这段前面整个的介绍我们修学佛法,你如何从出离心,而进入菩提心,应该怎么样?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真实的内涵,仅仅是很简单的,大概听到一点,说,喔,这个佛法是这样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啊!那么要成佛,所以我也这个样,所以我心里面也这样想,如果是这样的内心的话,那是一个太大太大的误解。我当年自己就在这上面犯了一个很大的误解,后来遇见很多同修们,同样的都是这个样,你真正的深广的内涵去看,他一窍不通,那个时候反而说,这样的佛法还有谁来学?是,本来学佛不是那么简单,假如佛那么容易学的话,那个佛有这么大的大威神力,有这么大的大智能。尽他的力量救我们,我们岂不早就成了佛了。这是它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在近代,我们最推崇的一位大师,蕅益大师,不晓得你们有没有印象?蕅益大师他在临风中论上面写了几句话,未会先会,乃至于很多这一类的事情,没有领会,以为领会了。弘一大师看见了,对他特别的、深刻的印象,感动,他把它摘录出来,叫《寒笳集》,那《寒笳集》就是对我们策励得最重要的精要部分,告诉我们,我们太多人,就在这个错误当中停持着。所以我们对于修学佛法,不能得到真正的殊胜利益的原因在这里。实际上佛法真的这么难吗?并不觉得真得那么难。最难的还是什么呢?知见本身把我们挡死了。挡死了,就是一种错误的概念,以为如此,先入为主概念有了以后,正确的概念他还不能接受。最大最大的障碍,就卡在这地方。如果说我们现在,拿追求世间很多,现在这种追求世间一般的这种心力,去如理能够在佛门当中这样走下去的话,佛法好处都可以得的到。因此我在这地方,特别的要强调一点,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避免我当年所套的错误,如果能够避免的话,佛法上的好处,一一都可应验,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重要的还在“知见”上头。我们还没有做,先打了退堂鼓,哎呀,这个这么难哪!那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行。反之,如果你能够,要有这种心志,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的话,那再大的困难,克服,佛法并不是挺难的事情。最难的,如理与否。所以这个在这里我要先说一下,那个归戒仪轨,它下面介绍我们的很多概念,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这么难哪!实际上,不要怕,不要怕!正是告诉我们以前我们错误的,似是而非的。似是而非的那个,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总觉得花了很大的气力,结果你弄了半天,没有好好的结果。什么结果,说它一点没有吗?有的,什么结果,种点善根,这个善根将来要真正结果的时候,你还非得重新,像现在这样的,一步一步如实的去做它。在这个过程当中,并不是说,我在天堂上面到时候,果天上掉下来。不是,你还要这样去做,而且把以前的错误,一一,你还非得经过了正知见,努力把以前的错误改过来不可。所以这完全是冤枉苦头。所以在正说归戒仪轨之前,我这个要跟大家要简单地说一下。下面正式介绍的时候,让我们了解这个内涵。

现在看13页,归戒仪轨第(二)章,

【业疏云『古来集法、多削在家。便制疏云:律制内众、不被外部。】

这个先说一说,自古以来,祖师们,集集那个我们所使用的法,那时候像我们相,一部分,说,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经论,三藏。这么多,我们现在从何下手?一定从三藏当中,把它依照着次第,然后把这个次第,适应我们,相应的,比如说,天台,藏通别圆,贤首,小、始、终、顿、圆。律,也是如此。换句话说,我们在理论上认识,应该从哪里进去,从行持上面,应该从何处下手?前面说的,小、始、终、顿、圆等等,那是理论上面的次第,现在这上面说,古来集法,多是指行持上面的任何下手。所以把三藏十二部当中,以律为主的,把经论上面,指明的,作为印证,一步一步的来,说清楚,我们下手的方便。这个古来集法,就是指那些祖师们,那些祖师们,怎么说呢?就是说,讲到那个制教部分,在家多削掉了。说这个不在家人的事情,这样,所以他特别的引《便制疏》云,那个《便制疏》,是古来的祖师所集的,我曾经找过,说《便制疏》究竟现在什么样情况?这个找不到。总之,道宣律祖,那个时候,看见前人所集的法,是不列入,在家人,不列入制教当中。所以他引“律制内众、不被外部”,他也有根据的。说这个律典里面,换句话说,律藏里面,特别的,就是说,出家的僧众,外部不算。因此有一点我们了解的,出家戒,在家人不能看。这我想大家都了解。明显的说明,不被外众。就它的形象来说是如此,它内涵是如此吗?那这里边就有差别。下面我们的道宣律祖,就根据《法华》、《涅盘》开权显示。种种大乘经论,汇通,这个意思。

【今据律文、通收清信。禁束三业为道阶梯。理须明练是非通塞成败。】

道宣律祖怎么说呢?他说,前面古人所集的法,有问题,有问题,并不圆满,现在呢他还是根据律典里面,这个绝对不是自己别出心裁,他这个根据律文,通收清信。这个清信,是在家的。在家的,通常我们清信士,清信女,那个就是优婆塞,优婆夷等等,另外一个名词。或者是五戒,或者是八戒。乃至于但三皈,有的时候也可以广泛的来说,他说这个律里面,在家人,也通通包括在里头。包括在里头怎么说呢?“禁束三业为道阶梯”,来约束我们的行为,禁戒我们的起心动念,从起心动念,到身口行为,都时时提防。所以禁束三业,干什么的?为道阶梯。真正要走上去,不是一步登天的。要一步一步上去,既然一步一步上去,这是渐次而来。所以第一步是断三归,然后随分随力的五、八、十具,十就是沙弥,出家了。具就是比丘、比丘尼,乃至于上面,由这地方开出来的菩萨。这样,那么这个理须明练,必定要明白练达,明是指理路上清楚,练是行持上面慢慢得熟悉。对这个,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对的是可以走,是通,不对的,塞,通成,塞就败。关于这个,我们都应该清清楚楚。所以包括在里头的。最后这个话,印证。

【何以知耶。】

你怎么知道呢?把那文念下去。

【如来设教、类同空界。随立一相摄修皆尽。五戒被俗之法、五体通道之规。持犯相扶难遮齐则。』】

这一段后面有个解释,

【济缘释云『同空界者虚空有二义、一无边义喻周遍也、二包含义喻摄机也。且举五戒、显上一相广摄之义。被俗法者约相局也。通道规者据体通也。但淫分邪正、罪无篇聚、至于大重小轻方便趣果义则不别、故云持犯相扶。字或作符。羯磨注引善生经具问遮难与道不异、故云齐则。』】

先把济缘解释的文字说一说,同空界者虚空,为什么叫同空界的虚空,有两个意义,第一个虚空,无边。无边的话,叫周遍。它没有限制,无所,不偏,还有呢,包容,包容的话,无所不纳。这个就是,上面不是说如来释迦同空界,如来之所以如来,他如果说有一点点不能圆满,有一点点不能容下,这个就不是如来了。所以如来他设立的一切的教法,有他这样深广的内涵。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个是说这个,“如来设教、类同空界”。在这个里边,说“随立一相摄修皆尽”,所以下面说,且举五戒、显上一相,随便一相当中,不一定是五戒,随便什么,现在这地方所以且举五戒,正是我们,当我们的机,我们现在一步一步进来,刚开始,这样,所以说明,为什么写五戒,举五戒而不写皈依呢?因为皈依本来不是,没有什么争论的。皈依,当然是化教。那么五戒的话,有的说是制教,有的说化教,那么究竟是化教,是制教呢?古来人判说这个是化教。南山道宣律祖说,不一定。就他这个约这个教来说,是化教。用他的体来说,是制教。因此这个五戒,不像三归,是有争论的,所以从这地方举出来。你看,如来,随便举一个法,它有这样一个内涵。因此且举五项,说明前面随具一相能够广摄。被俗法者,为什么是被俗呢?因为它的相是局。就它的形象来说,但是呢,前面不是“五戒被俗之法”,皆是对这个俗人来说,但是五戒之体,通道之规。通道规者据体通也。这本质是什么?是通道之规。道,这个是苦集灭道的道。这个道是专门指跳出生死轮回。自己,就是小乘的,解决一切众生,那是大乘的。都在道谛所摄。所以五戒,虽然是单被俗人,它的特征,内涵来说,确是真正的道谛所摄。既然是道谛所摄,那当然这个本质应该是义通制教。

不过,下面说了,但淫分邪正、罪无篇聚,这是五戒当中的淫,既然对在家人来说,那当然,这是不能邪淫,在家人本来是以家庭为主的。所以这个淫,跟出家不一样。出家是全断,所以叫梵行,不可以,制是这个不同。其次呢,罪,判罪的时候,什么叫篇聚?出家的人来说,那个罪不仅仅是说,犯不犯,轻重,轻重当中,它有五篇七聚。这个五篇七聚这个名字,在这里不便讲。照律的规定,在家人不必去管它。不过内涵我可以告诉你,换句话说,他判任何一个罪,他绝对不是说,你有没有罪?轻重?你的根据是什么?一定任何一个地方说得清清楚楚。

我们不妨用世间法来说,到法院去,判罪,那一定是这个罪,什么民事、刑事,那我不是学法律的,我弄不通,可以我想大家都了解,判那个罪绝对不可以随便判,一定有根据,说这个什么法,什么规,哪一条,哪一项。是不是这样?这个地方说的篇聚,也同样的,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佛门当中的法典。这个法典当中一定有它的内涵。这个五篇七聚,这五样东西。包含七个主要的项目。如果拿我们世间来说的话,宪法、民法、刑法,一大堆,每一个里边,有它的范围在里头,因此它分类分得非常严密,一点都不能错。

为什么这个五戒,不用这个篇聚来判呢?因为这个篇聚本来就是很细致的,对于出家人来说,所以刚刚开始的时候,用不着,你只要把它的主要的轻重大小,以及所犯的业,将来感的果的内涵,把握准了,就行。这个才是重要的。所以他说“至于大重小轻”,大的嘛重,小的轻,以及“方便趣果,义则不别”,这个内涵来说是完全一模一样。不完全一模一样,所以它就形象来说,那是不一定完全相同。可是就它的内涵,特质来说的话,完全一样。所以叫持犯相扶。这个扶也可以说符合的符。换句话说,持犯都是用它。那么由引例子说,引善生经具问遮难与道不异,这个说明了解了。所以特别的,前面在正说归戒仪轨的时候,先把这问题给我们把它澄清,免得大家有所误解。

上次曾经说过,对利根来说,不要说五戒,乃至三归,都是通道之规,以钝根来说,不要说三归五戒,出来家以后,同样的世俗之法,这个大家记得不记得?所以对它这个真正的利钝,实际它的内涵来说,这个利钝内涵怎么分呢?下面,我们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就会很清楚明白的,一一交代出来。实际上,我们昨天曾经谈到,重受通塞当中,说法是有四个位置,心有三品。心的下品是什么,中品是什么,上品是什么,这个里面就分出利钝来。这个利钝,假定说我们回过头去,同样的看《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说的下、中、上,或者说共下、共中,跟上士的话,那就更清楚。共下对于后面要走中士、走上士的人,也要经过,因此这一部分,对他来说叫做“共下”,他虽然走的是最前面的下士部分,或者说小学部分,可是他的心是什么?要走到究竟圆满,这种情况之下,五戒,确定是通道之规,乃至于三归都是。至于三归都是,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否则的话,他不了解这个特质,听见人家说,这个中士好,上士好,他心里面也想去求,但是被他自己的烦恼、无明所使,现在想去求,实际上内涵根本不相应。

现在想去求,实际上内涵根本不相应。因此不要说三归五戒不行,就是说剃了头,样子做得很好,还是不行。这个以前曾经说过。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对于这个五戒到底是化教跟制教,就比较清楚。比较清楚。现在呢,先点出一个差别,后面实际上每一个地方,它的行相,会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的。一一交代出来。现在我们继续看文。

【业疏云『萨婆多云: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故开立此法。但轮王梵王说世间法、惠利众生、故十善四弘劫初便有。未能清升、超越世境。法王出世、不为世。要断烦恼、远出界系。故明戒善、令依具修定慧等行、集生有本、此其意也。』】

下面来解释了,这个就是说明前面的,五戒它到底是化呀,还是制呀?先看一下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初举归戒所出。别脱即具戒也。但下比校优劣、初明世教之劣。轮王是人主、十善化人。梵王是天主、以四弘化人、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待佛出故劫初即有。报在人天故未超世教。法王下次明归戒之胜。莫非断集脱苦修道证灭也。』】

我们先把那个济缘解释,这个解释的字,先了解一下,回过头来再看正文。济缘释:“初举归戒所出”,就是说第一句,“萨婆多云: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故开立此法。”说出它的来源。它是从何处而来?别脱就是前面的五戒乃至别脱,就是说佛出世,真正告诉我们的三归五戒,乃至别解脱戒,别脱就是具戒,平常我们说别解脱,别解脱,这是特别指具戒而言。但下比校优劣、初明世教,就是世间的教法,这个世间的教法,就是上面说的“四弘十善”,“轮王”就是转轮圣王,印度的理想当中,最好的,这个世间统治者,就是转轮圣王,这是人主、十善化人。梵王是天主,那个梵就是指十界的大梵天王,四弘化人、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地方的四弘,是说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弘,平常我们说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弘。为什么称它四弘呢?因为佛说的真实的内涵,归纳起来不外是苦、集、灭、道。要众生了解三界的真相,以及它所以这样苦的原因。然后修道,然后证灭,就他个人来说,想自己了解,那就是解决问题。苦集灭道。现在呢,不以解决个人问题为主,要解决一切众生,所以这个叫四个无边的大誓愿。四弘誓愿。

慈悲喜舍实际上也是,所以四无量心,刚开始的时候,要修习过程当中是用这个,所以它有互相会同之处。这些,现在这个慈悲喜舍,不断付出,既然不断付出的话,这个轮王梵天,最早的人,来自光音天,所以实际上是这种人,就受得他原来的影响,这个接触就有了,但是虽然有,他这个,这是人天之报,所以“未超世教”,并没有超越,法王下着明归戒的殊胜。这个法王就是佛,佛真正的出世,不管说什么,莫非,这两个字告诉我们,佛出世的真正的目标,不是为世间喏,不管他说的什么,主要的目标都是什么?要你解脱生死轮回,解脱生死轮回从哪里开始?从知苦断集开始,就这样,那么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业疏》的文。

第一个,萨婆多云,这一句,不去说它,已经了解了。但轮王梵王说世间法,这个就是不管是人间,天上,为什么要说人间天上呢?因为世间的内涵,包含人天乘法,人天乘法,那个人天乘法在广论当中,叫做下士道。实际上这个下士道是什么?就是我修行佛法的第一步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定要把握住这一点,那么才能够把握住修行所需要的,修行所需要是这个身体。或者更正确一点来说,修行所依据的,暇满人身宝。这个是正是共下士主要说明的内涵。这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对这个人天乘来说,教化之主是什么?轮王跟梵王。所以他惠利众生以什么内涵,以十善,以四弘,这个四弘,刚才说的,四弘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什么这地方就四弘是慈悲喜舍呢?那个要晓得,这个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四弘誓愿,是出世的范轨,法王所制。现在呢,慈悲喜舍这个。是梵王教导的。这有它不同的内涵。而梵王教导的慈悲喜舍,正是诸位通达?士的这个“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弘的基础。这正是共下士主要内涵。这地方看,彼此间,不但不相矛盾,正是上去必须要的次第。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就懂得了,哦,小、大关系是什么?小是通往大必须经过的次第。这样,这就没有一点矛盾。然后,善巧的,正是如理,一步一步的走上去。不过,虽然他这个有十善。十善就是世间之法,四弘就是,这个世间当中人乘之法,四弘天乘之法。虽然能够惠利众生,未能清升、不能真正的清净一切的烦恼,超脱生死轮回。所以还在世事,本身就是染污义,困在里头。那么现在这个王,法王,这个才是出世,不为世。要断烦恼、他出世,目的不在世间,一句话,完全交待得清清楚楚。佛出世的目的,就这个,《法华》上面特别说,“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出世没有别的,就是一件事情,一个大事因缘,这个是大事,不是小事喔!他要把佛的知见带给我们,但是条件不够怎么办呢?那么跟你相应的人,说相应的法。那些人,就告诉你苦集灭道,还有一些人,对不起,苦集灭道都不行耶,那告诉你人天乘法,要告诉你人天乘法,怎么办呢?他不用原来的这个十善四弘,而用三归五戒,清楚不清楚?这个很明白的说出来,三归五戒跟前面的十善四弘的差别所在。了解了这个,前面的这个五戒,到底属于化教、制教的,这个内涵清楚了。这清楚了,所以说,要断烦恼、远出界系,为了要断烦恼,要跳出界系,界就是三界,不管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系缚有情,在生死轮回当中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以才说,戒的真正的内涵。这个“戒”的特征是这样。这地方交代清楚。

令依具修定慧等行,然后告诉我们,照着它去,一步一步的上去,不但戒要,还要定慧等行。集生有本、此其意也。这个告诉我们,修这干什么呢?断集,知苦然后断集。要晓得集的根本从哪里来的?从这地方来。从这地方来,你要从这地方断掉它。这样,要从这地方断掉它,从哪里下手呢?戒。处处的第一步,五戒开始。这个才是它真正内涵。这个《在家备览》上面,到这里为止,实际上,道宣律祖的业疏上面,下面还有一句话,这句话我在这里念一下。“故律云为调三毒令净故制增戒学也”,说这个律藏当中,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一句话,为了调伏这个三毒,要使得三毒,令净,彻底的净除,所以才制定增上戒学。戒、定、慧三学,我们称它为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瑜伽师地论》就这么说的。为什么这样讲?目标是如此。所以告诉我们,原来这样啊!这一段我们就了解了,说归戒仪轨之前,先告诉我们,哪,归戒的目标何在?要分得清楚。现在了解吗?是这个内涵。我们知道了。在这个里边,下面说归戒仪轨里面要说些什么呢?

【▲业疏云『母论云。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戒。唯具戒者不于今、余四通有。』 济缘释云『母论三归该通五法、足彰功胜。』】

第一个,翻邪三归,二是五戒,三是八戒。因为我们现在学的是《在家备览》,《在家备览》上面应该学的是翻邪三归、五戒、八戒。那么这一部分,就是《广论》上面的共下士。共下士后面说到什么地方?说到忏悔为止。是吧?实际上,你把这两个配合起来的话,见、行都俱足了。我们要想在增上生当中,步步上升的全部的内涵,有了。下脚的第一步。所以对我所了解来说,对我们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下面我们继续下去。

第一节 翻邪三归

我们一节一节的来说明它这个内涵。

【业疏云】

这个业疏,就是济缘记所解释的,不是济缘记,就是??,济缘记的解释这个??的。

【母论云: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戒。唯具戒者不于今、余四通有。』】

这个根据《毘尼母论》告诉我们,三归有五种,第一个翻邪三归,那我们晓得的,就是我们第一步,刚开始皈依的时候,皈依三宝就是这个。这个皈依,前面有两个字,注意哦,“翻邪”,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翻邪”这两个字,那么这个皈依毫无意义。说它毫无意义,也不是啊,至少种了一个善根。一个种子种下去了。你要真正得到它的好处的话,一定要懂得什么是翻邪三皈。这个皈字很有意思,“白”加“反”。前面是黑的,一片无明,现在正确的了解,正知见为主,而这个正确的了解,跟前面是恰恰相反。前面是走错的,所以它叫翻邪三归。其次呢,五戒。再下面八戒,八关斋戒。这是在家,下面的十戒跟具戒,出家。这个为什么叫做五种三归?究实说来,这几种戒法,都是从三归得,不过最后一句话,“唯具戒者不于今”,但是真正的具戒,就是大比丘的俱足戒,这个大比丘包括二种,就是比丘,比丘尼。他现在这里不行,不用。佛刚出世的时候,出家人善来比丘,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说善来比丘就须发自落,好了,样样成就了!当然这个是有他的特别的条件。师、资,各种条件都非常殊胜。缘胜!以后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了呢?有一个原因的。因为具戒的人,他这个僧宝,他要住持三宝的。所以他这个内涵比较深广,要种种特别的殊胜的因缘,并不是现在淡淡的三归可以。这里边另外一个方法,这个名字我在这里也不细说它。不细说它,如果说将来真正的,你们,尤其是这几位出家的同修们,我都愿意把那个重要的数据,提供给你们。你们怎么去找,晓得它的内涵。何等的殊胜。

【济缘释云『母论三归该通五法、足彰功胜。』】

就告诉了,这个三归,该通五法,通通包括在里头。说明什么?这个你别小看这个三归,三归有它非常殊胜的功用在。下面,

【翻邪三归中分为六项:1.归意2.显相3.功益4.忏悔5.作法6.料简】

这个六个项目,我再简单的说一说。皈依的意趣是什么?换句话说,在这个前面,先把皈依的内涵告诉我们,如果说这个皈依的内涵不明白,或者是似是而非的话,那你根本不晓得什么内涵,也不晓得怎么做法,这个做起来,没有什么真正的殊胜的效果。只是种一点善根。平常我们一般的皈依都是,哎哟,皈依很好耶!为什么好?不知道。就是这个样。人家好嘛,你也跟着去了。就是这样。皈依了以后要什么什么,实际上呢,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或者是知道的似是而非。就这样。就算正确知道的内涵,也偏于一部,所以正确的内涵,在这里要明白的交待出来。你能够了解了,然后步步深入,那这个时候,这个内涵,跟以前就根本完全不一样。所以它第一个要说明归意。

第二显相。显相的话,就是说,你既然要皈依,皈依的内涵,前面说为什么要皈依,皈依的内涵是什么呢?也同样的要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实际上,显相就是三宝之相。哦,为什么你要皈依祂呀?这样。祂有什么殊胜的好处呢?把祂的形象现出来。以及什么样的好处,功德,功效。了解了你要正式皈依的时候,前面要忏悔。前面做错的,障碍要把它除掉。除掉了这个障碍,然后开始去作法。这个所谓纳法??,种种因缘俱足了,你就能够得到。最后,料简呢,还要仔细的审查,似是而非,有所遗漏等等。以免前面的认识不够,这样的一步一步,把准了,下去,自然得到它的好处。所以这六个项目,有这样的内涵在。看第一项。

1 归意

【▲业疏云『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敕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

下面这个济缘的解释,念一下,

【济缘释云『初句示境。所归下显义。如人下举喻。众生下合法。上三句合上获罪于王、下二句合上投向他国。魔有四种、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未归三宝、皆系属焉。』】

这个后面的解释,大部分来说,大概并没什么困难。所以我单单把《业疏》内涵说一说。这个根据从《萨婆多论》告诉我们,三宝为所归,这就是我们皈依,不是要皈依吗?我们要皈依,归投依靠谁呢?这三样东西。三宝。这个三宝,平常我们一直说三宝三宝,实际上这个三宝,非一非三,亦一亦三。你仔细的分析,三样东西,而实际上内涵是一个。实际上内涵是一个,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这地方简单的说一下。那么,为什么要皈依祂呢?所归以救护为义,它的内涵,你归投依靠了,祂能够救我们。能够救我们。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广论》上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你们有很多同学,学过广论了解,有很多不了解,《广论》就说,前面的经论什么告诉我们道理的时候,说得很清楚了。要皈依有两个原因。哪两个原因呢?第一个:苦。遇见了苦,一心一意要从苦当中解脱出来,从苦当中解脱出来,那怎么办呢?要到救脱的快乐之处。这是两个原因。就像我们生了病一样,你要去找医生,为什么?痛苦要解决。要得到安乐。这是两个原因。于是,在这个原因之下,要去皈依。所以皈依本身能够救我们,脱苦得乐。

下面举个比喻,好像有人获罪于王,在这国家犯了罪了,逃到别的地方去,求那地方的救护。另外一个国家的国王就告诉他,你要归投我,免除你的恐惧的话,可以,怎么办呢?你不要离开我这个国家,在我这个国家,当然每一个国家有每一个国家的方法,你一定按照我们所指的法律,你只要好好的做,自然你可以得到这个保护。现在我们也是同样的情况之下,现在这个比喻,众生也是一样,本来在哪一个地方?系属于魔,有生死过。这个情况之下,现在了解了,世间,三界之内,无非是苦,无非是苦,所以一心跳出来,于是,归投三宝,归投了三宝,这个魔就没办法我们了。没办法我们了。

下面说,这个魔是哪四个呢?那个魔,大家说,前面说过了: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这个也简单的说一下。简单的说一下。通常天魔是以六欲主为主的魔王,是欲界最高一天的魔王,以及祂下面统率的魔子魔孙,牠总是希望我们不脱牠的掌握范围。另外五阴魔,或叫五蕴魔,五蕴就是我们身心,为什么五蕴身心把它看成魔呢?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东西的真实内涵如何,一天到晚为它忙,所以魔的特征就是把你绑在生死轮回当中,这个叫做魔,并不了解一天到晚为它忙,它把我们绑在生死轮回当中,就是如此。烦恼魔,真正绑在里边最主要的是什么?就是烦恼,这个烦恼就是平常说的贪瞋痴。最后死魔谁都没办法跳出来。这里最重要的是烦恼魔,假定你把烦恼这一关透脱了,下面这个问题都解决。关于烦恼的行相,要想正式了解的话,当然所有的经论上面主要的都说这个内涵,不过最简单最纲要的在《广论》上面,在哪里呢?共中士!如果诸位并没有认真学过的话,那么今天晚上我告诉你们一下,否则的话就算是有一点印象,也应该重新好好的温习一下,这是绝端重要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广论》卷六共中士部分是思惟苦谛,第一个先思惟苦谛,然后下面就是讲思惟集谛部分。这个烦恼就是生死之因,在P169上第二,我在这地方也简单说一下,因为这个是整个佛法的中心,进来了以后,前面苦集就是指出来,我们不了解啊!世间的真相原来是这个样的,就像被一个大骗子一天到晚哄你,你还以为它很好,实际上你上当了。那么这是苦,为什么有苦呢?苦的原因是集,就像生病一样那个病本身很麻烦,要去解决这个病的话,就要找到病的原因,比如我们现在说肥胖,瘦的人往往想胖一点,不晓得胖是更大的累赘。我只是举个比喻,当然世间有类似的很多情况,大家不了解又以为是,所以首先把正式的内涵告诉你,其次才说病的原因。现在我们生死病的原因何在呢?就是什么啊!这个叫集谛,集谛是个名词,换句话说,生死轮回真正主要的原因,像生病的原因一样,这个病的细菌是什么?找到了正对这个细菌下药,就可以把病除掉。

现在看一看这个【集谛门思惟流转生死次第】,现在了解了前面的苦,一心一意要想解脱,那么请问这个苦怎么来的?说讲那个“集”,这个集很有意思,分三项就是【烦恼发生之理】、【彼集业之理】、【死没及结生之理】。这三个内涵说什么我不细说,这个科判,本身它有绝端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今天晚上简单的说一说。现在原则上了解苦的原因,它有个专门名词叫集谛,谛是真实义,换句话说,这是苦的原因,既然你要想把苦去掉,非要从根拔起,要从根拔起要找到原因,这个因在这里。第一个呢!就让你了解这个集本身,另外一个名字,实际上就是烦恼,那么这个烦恼要这么说明一下喔!首先我们说,已经感受到在生死轮回当中痛苦。

已经感受到在生死轮回当中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个痛苦所以要找痛苦的原因,找到了这个原因以后那么对症下药,因此现在说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什么?自己造成共的原因是集谛当中的业,一切都是业所感得的,但是这个业真正感果的时候还要另外一样东西叫俱有缘,要惑要惑业,两样东西同时具足的话这业就会感果,平常像这种内涵在正规学的时候应该都一一很清楚明白的,不过目前大部分来说这个经教都并没有很完整的内涵,所以今天重说一下,请翻开《广论》P.170,这一段对我们绝端重要,绝端重要的,它这个初是讲“初烦恼发生之理”,前面说集谛造因,那为什么讲烦恼发生之理?“成办生死之因虽俱须惑业,然以烦恼而为上首”,我们不是要解决生死的痛苦吗?要解决生死的痛苦,你要找生死的因,那么造生死的因有两样东西:惑跟业。就它直接主导的原因是业,但这里边却是以烦恼为上首。看一下这个文,它这个里边又分两方面来说,不是感苦果有两个原因吗?一个是惑一个是业,那么这个惑跟业当中,假定说并驾齐驱,那么两样都要对治,现在再仔细看一下,这两样东西它有没有轻重呢?有没有本末呢?这是为什么要这样问?这个地方也说明我们平常作事情含含糊糊的,大概差不多,佛法真正告诉我们的没有一个地方遗漏的,都辨别的清清楚楚的,一定根本在哪里?枝末在哪里?根本先解决了枝末自然解决,否则你把握不到这一点,在枝末上转了半天,对不起,你根本没有用,所以它这个地方一步一步细究的目标在此。所以它下面紧跟着,细分惑业两个来说明了,

【若无烦恼,虽有宿业超诸量数,然如种子,若无润泽及其土等,定不发芽,】

这第一个说,惑跟业两样东西,假定没有烦恼的话,没有惑的话,虽然你有业,你有无量无边的业在这个地方,但是这个业不会感果,就像这个种子直接的原因是种子,比如说稻苹果,虽然是长出这个稻苹果,长出米来的是稻子,苹果是苹果的种子,假定说没有滋润它,东西把那个苹果的种子摆在阳台上,晒它一百年,它还是苹果的种子,不会发芽,所以如是诸业,缺俱有缘,一定不会发苦芽,这个对种子来说,土啊、水啊、阳光,叫做俱有缘,说这个没有的话,它一定不会感果,这个什么果啊?苦果,什么叫俱有缘?每个人身上穿的衣服,这个衣服是什么─布,因为这最简单,那个布怎么作成功的?当然有很多原因简单来说经线,纬线,如果你有看过那个经线是已经排在上头,然后那个纬线竖直,然后那个横的线,就把它一根一根加上去,然后那个纬线到哪里,这个布就成到哪里,对不对!所以这个纬线,就是使得这个经线成就变成布的俱有缘,那个俱有缘种种,同时俱在的,还有当布成就的时候,这个布里面是什么?说它是布也得,说它经线纬线变成另外一样东西,是不是这样?实际上在布当中,经线跟纬线都在这个地方,这少掉了以后,这个布不成,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叫俱有缘,比如说我们说钢筋或泥土,比如说我们说台子,其实任何一个东西都是如此,譬如说吃饭饭是什么?米水简单来说,这个水就是饭的俱有缘,少掉这个行不行?不行!当然正式说起来,还要火还要人工等等,不过最主要的地方,我们却看得见这个,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惑跟业两样东西,如果说单有业,没有惑,它还是不会感果,那么反过来看看,如果说单有惑,没有业,那怎么了,这两个比较一下,那比较一下,才比的出来哪一个轻,哪一个重!哪一个根本?

再看下面文,说

【若又有烦恼,】

反过来说呢!有烦恼

【纵无宿业,】

就是说你业是完全没有,可是下面怎么办呢!

【无间新集,取后有故】

无间是绝对并没有停止的,它自然而然哪!只要有惑在紧跟下去,惑在一定会造业,造了业以后,对不起,惑业俱在是一定感果,下面的我们不必细看了,因此这个地方,我们从苦的原因上面,集!集,引发感果功能的惑,这两样东西,最后找到真正的集谛,换句话说,生死苦果的原因在哪里?在惑!所以惑是上首,前面不是说知道了苦,要解决这个问题吗?然后一步一步的深入,观察推究找到根本在惑,这样一来把我们面对的这个无限的一切事项,慢慢慢慢的仔细的观察,次要的拿掉,最后集中到这一样东西,就像我们要对一个敌人一样,我们一个人的能力要想广泛的对一切人不可能!最后找到了主要的,把那个最主要的找到了,什么问题都解决,所以前面说,真正讲起来,修行并不难,问题在哪里?你没把握住真正的问题,始终在枝末上面转,然后自己觉得嘿!好像蛮好!好像有一点样子这是所以原因在这里。

现在看看,把这个戒跟论两个配合起来的话,问题就很快的找到它的中心何在!所以说这样的一来喔!原来它的问题在什么?在烦恼!所以它说既然这样的话,对这个烦恼,你就要很清楚很明白的了解它,你要对治它,你就要了解它呀!清楚不清楚?所以说这个地方呢,第一喔,要了解烦恼!那这个烦恼怎么来的呢?但是在烦恼怎么来之前,你要了解到底烦恼是什么呢?

所以它这个 P.170上面又说此中分四,第一个正明烦恼,第二个如何生起之次第,第三烦恼之因,第四烦恼过患。第一个叫正明烦恼,前面理论上面晓得了,说生死的痛苦呀!一步一步追究下来,原来它最主要的元凶是烦恼,烦恼是什么?对不起,不知道,那有没有用?没有用!所以正明烦恼毫无错误正正确确的如实了解烦恼是什么?因此下面说烦恼相,喔!这里就是正明烦恼,它又分总别二相,这个总别二相这里就不讲了,为什么我在这里解释这个内涵呢?不是刚才说烦恼魔吗?啰!这样!这样一来的话,这个烦恼的正确的内涵你知道了,所以就正明烦恼,那么你的目的,不是单单要了解烦恼噢!你要去做到它噢!做到它在那个烦恼当中,它有这么多喔!总相说了,下面别相呢!一开开出十种,实际上不只十种噢!我们说108烦恼,八万四千烦恼,你有这么多,你还是找不到呀!你还是没办法呀!不是我们昨天说五住!那个都是根本的烦恼所在,所以它说如何生起的次第!嘿!现在近一步说,这个烦恼怎么生起?次第,你从那个次第上面,又可以找到它的归根究底的重要的原因。

最后说生起的原因,从那个烦恼的生起的次第上面,一步一步的,找到它最开始的那个地方,从那个地方生起的,从那个地方生起,而且生起的原因也把握住了,所以从这三个地方,对整个烦恼的行相,烦恼行相了解了,一出现,晓得,好!你这个,就是冤家,我认得你,但是虽然认得是认得了,它怎么来的呢!如果你不知道,你还是把握不住,对不对?所以要找到它怎么来的?从那个生起的次第当中,一步一步的看看它,最后譬如说这个贼!这个贼窝在哪里?你找到了!找到那个贼窝当中头在哪里?生起之因!把它把握住,从那三个方面来说,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把烦恼的特征把握住。

那么为什么下面又说,烦恼过患呢!因为这个烦恼现出来,并不是冤家对头的面孔噢,贪瞋痴很多东西,好的很噢!我们看不清楚,所以它要说那个烦恼的过患,让我们了解了烦恼的过患以后,产生什么?推动我们对治烦恼的力量,这么一来呢!对烦恼正确的认识有了,还有呢!有了这个认识还推动的力量,决心要把它拔除的力量有了,这两个有了以后,问题解决对不对?像有病一样,人家告诉你有病,我觉得蛮好嘛!嗯!没关系!然后呢,告诉你,虽然你觉得没关系,可是到那时候,那个病发出来,对你如何?这样呀!那我就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去了,我想这是人人在实际上的问题,上面遭遇到的问题,所以看看这个真正的经论的内涵是这么严密呀!这样的严密,大家清楚不清楚?如果从这样的次第走下去,哪有问题不能解决的。

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说,什么叫四魔噢,天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好像很懂,对我们帮助不大,现在清楚不清楚?像这样的内涵来说的话,是!还是有人不大,可是至少完整的内涵你了解了,你了解了,将来一但遇到问题,你要解决的话。你很清楚噢!就是这些,懂不懂?所以我要了解,并不是今天听懂了以后,所有的人马上能够解决问题,可是至少你听见了,如实完全了解了内容,有一天你要解决问题的话,晓得了,清清楚楚,你走上去是九拿十稳这样。下面归意清楚了。

2 显相

现在说明这个行相,那么换句话说,现在我晓得了,我要看看这个所皈依的对象,它真实的内涵是怎么的?

【戒疏云『有四种三宝,一理体者,如五分法身为佛宝,灭理无唯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二化相者,如释迦道王三千为佛宝,演布谛教为法宝,拘临等五为僧宝;三住持者,形象塔庙为佛宝,纸素所传为法宝,戒法仪相为僧宝;四一体者如常所论,唯约心体义分三相,如涅盘说三宝同性等。』】

这个下面,我不想细说,不想细说,只是把它那个重要的内涵介绍一下,将来再跟广论一配合的话,不必细说大家就很容易了解了,这个地方说三宝的内涵,一共有四种,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一体三宝,这个理体就是从理上面讲,从理上面讲那个这个理就是说五分法身是佛宝,灭理无为是法宝,僧宝呢!就是声闻学无学,无学究是已经证得罗汉果,学就是说虽然见了道从预流开始须陀洹开始这么一路上去在未证阿罗汉之前叫学人他还要学,无学已经究竟圆满了,就是这样这是小乘的,那个才是真正的圣位的,不是凡夫,这个才是理体三宝,什么是化相三宝?那通常是化现世间的,那从形象来说,释迦道王释迦世尊,为什么说是道王?道王也可以叫做法王,普通世间帝王是世间的轮王天王,现在释迦世尊是法王,法王所往的地方是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道王三千是指这一个是佛,然后佛说的流演的这个四谛、十二分教,这个十二分教,主要说的内涵就是四谛,因为唯有这几样东西是实在的、是谛实的,这个是花报,真正的花报的话,有两个量,一个是教量,一个是证量,教量这个地方,就是化相三宝,证量就是指理体三宝,由教得证,那么拘临等僧呢!拘临是什么?乔陈如的别名!乔陈如就是阿若乔陈如,世尊刚出家的时候,他的父亲派他的臣下,母系父系,几个人一直保护着他,就是五个人,最后佛证了果以后,最早度的就是他们五个人,所以阿若乔陈如是最早第一个开悟的世间的僧宝,所以通常这个以阿若乔陈如带头拘临等五,这个是说世间真正出现僧宝,开始以他为首,这个僧宝是化相三宝,住持三宝呢!就是住持在世间的,形象塔庙佛宝,这个塔庙,就是寺院里边安装佛像的地方,以及或者纸上画的,或者用种种的雕塑出来的,这是佛,那么纸素所传,那就是我们的经论律,这个是纸上面传下来的,戒法仪相为僧宝!就是那些一般世俗的人,以法受戒有相可循的这个就是僧宝。

所以这个住持三宝,一体三宝呢,如常所论,唯约心体,义分三相!一体三宝,平常就是指心体来说,众生份上面都是每一个人具足的,同样的一体三宝,另外的名字叫同体三宝,佛法僧每一个都具足这个,佛法僧这三样,一体三宝,当中特别说明一下,就是就它那个心体的觉照的功效来说,这个叫觉照义,觉照那就是佛,然后它这个法本身就是轨则义,他是符合无憎的这个,就是僧宝义,这个是指一体三宝而言。下面又说如涅盘等说三宝同性,平常在刚开始的时候,或者是说共下共中,在声闻缘觉,或者藏通别圆小始中钝圆,小教始教,或者藏教通教等等,那通常所谓三宝,到涅盘经说实际上没有三宝之分,这个是前面方便所告诉你的,同样的是一样东西,实际上一样东西。

这个我要举个比喻,大家就了解了,究竟圆满的说,我们通常说,譬如随便说一样东西,布!那究竟圆满布就是布,但是布是什么?你一定要说经线纬线,人工原料,是不是一大堆东西呀?房子!那个房子来说也是,那个楼板,那个楼梯、柱、梁,这个柱当中还要说这是钢筋和泥土的,钢筋当中又是钢筋和泥土,又是水又是人工是不是这样?所以究竟圆满的形象来说,跟它组织的次第来说,有它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在学备览的时候,一开始就说言有次第,行不先后!还记得不记得?所以它这个一体三宝所指的是这一个,所以它涅盘上面就把它真实的内涵说出来,下面行宗的解释,我在这里不说,不去仔细说它,你们到那时候就看一看,我想还是把它念一下,至少名相重要的地方,我也把它说一下。

【行宗释云『他宗皆阙理宝四位分别独出今疏。』】

平常人家说的话,那个三宝就是三种三宝,那么现在这里加上理体三宝,所谓独出今疏,就是至少元照律师,以他所认识来说,晓得只有在南山祖师的疏当中,用的一个思惟。

【『初明理宝五分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彰号。』】

这个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那么它下面这个解释是解释什么?其实这个五分法身一样东西,就是这个!那为什么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因为这个法身透过了戒这个基础才能够彰显出来,所以这个法身之所以能够产生法身的功效,全部显现的话,透过戒,因此它叫做戒,五分当中的戒分,然后还要定属于定分,所以慧慧分,譬如说刚才说房子吧!桌子吧!那么桌子就是桌子了,现在我们说桌子台子的脚这个桌面这个桌子旁边的什么,反正给它一个名字对不对?实际上这五样东西整个凑合起来那个是法身的整体,所以说从它的过程上面怎么来的?必定要经过这个戒定慧然后把前面那些染污杂染清除掉了,于是彰显这个本体,这个本体用因当中来说明它,譬如说这个识,如果这个识是眼睛叫眼识,耳!耳识!那喔!你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现在这个法身呢!透过这个戒定慧而这样彰显的所以说从因得名,那么解脱解脱知见呢!从果彰号!同样的说解脱,已经透过了戒定慧不被烦恼所系,得到了真实的解脱,这样彰显出来的,这是从果位上面,解脱知见呢!能够觉照,了知一切,解脱了以后,对这个解脱整个的内涵了解的清清楚楚,那么像这种名词,对我们来说,正式修学是有它的功效,可是在这个地方并不是十分重要,所以有的地方就把它忽略掉了,灭理四谛灭谛涅盘!灭理是指什么?就是四谛当中的灭谛这个是涅盘,涅盘也就是说解决一切问题,学无学者初果已去!初果就是预流果的意思,无学那就是阿罗汉,不管他们怎么样同见真谛!就它次第来说有不同但是同样的见了道以后,所以名理和僧,前面说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这个,然此理宝亦即同体但望佛僧证理边为别!实际上这个理体三宝就是同体三宝,不过稍有不同,所证的内涵上头有它的差别,化相中三千者所化之境谛教即四谛,这个都是解释噢!所以这段就不细说它了。

【芝苑云『众生妄念,天真本具,一体三宝也,诸佛果德,清净无染,理体三宝也,乘时利见,启迪群庶,化相三宝也,垂裕后世,流及无穷,住持三宝也。』】

芝苑又另外来解释一下这个四种三宝,说这个一体三宝是什么?就是众生份上的所谓如来藏本性!平常这么说,我们不必陷在这个名字上面,现在有很多不同的派别,又说,噢,这个要什么什么,有各种不同的宗派来分别说明,譬如说佛出世的时候,大乘当中分哪几系?分三系!缘起性空,法界圆觉呀!这个名字不去细说它,因此不同的宗派当中,有不同的名字,这个有争论,这个不管它,现在只要说明了解这个事实,虽然我们众生一天到晚在妄念当中,可是这个本具的这个本性,可并没有因为随着这个妄念而埋没,所以平常说虽然随缘在九法界当中轮回生死呀!它不变它本身并没有动,这个叫做一体三宝,这个就是另外一个解释,诸佛果德清静离染是理体三宝,这个理体三宝是在染,如果说能够经过了行持以外,证得了圆满佛果,这个再没有染污的这个,叫理体三宝,什么是乘时利见?乘就是在这个相应的机缘之下,你能够从正确的认识,步步的上去,然后把这个启发引导所有的乘论的一切众生,那是什么?化相三宝!然后留下来垂裕后世,留下来能够把这个好处,演流无穷,使得后人得利的住持三宝,那四个三宝彼此间有它这样的内涵,这个四个当中也有它的次第,所以一体三宝就是众生本具,可是这个只有佛圆满具足,清静解脱所以这个理体,然后佛出来了以后,要救济众生所以化相出现,化相短时候流演下来的话,那个住世,这个四个次第。

下面那个,我今天停在那里停一下讲,关于要想了解这个真正的显相,显相那个功益,在《广论》上面说法跟《在家备览》不太一样,这个也在这个地方今天提一下,诸位了解了以后。你们互相配合,配合然后跟个人相应的自己去使用,总依自己得到好处为主,那么《广论》上面在哪里呢?请你们翻开共下士,皈依三宝,去看P.98,共下士。从念死开始,念了死以后呢,死后了以后苦,因为苦,所以要去找脱苦的地方来救我们的,因此从脱苦求救,这两个原因当中,找到能够救我们解决问题的这个对象,这个叫做三宝,以这样的不同的方法来说明,所以《在家备览》上面是直接的已经进入了以后,把这个三宝的内涵,完完整整的,一个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出来,《广论》上面把我们所以要皈依的,从根本上面一步一步的反追回去,找到了皈依的原因,那个时候把真正能够救拔我们痛苦,作为我们依靠的三宝的行相,如理如量的拿出来,清楚不清楚?这样,所以这么一来的话,对于这个皈依的境,以及皈依的相,很清楚很明白的了解了。我之所以把这两个都要在这个地方介绍出来,这个有绝端重要的内涵在,我们不是要皈依吗?现在这个皈依,不是以前说化教当中的,而是制教当中的,制教有一个特别的重点。

有一个特别的重点,制教的话,换句话说,跟化教的不同呀!化教是用舍任缘,大家还记得不记得?你觉得好嘛!你去用!不用也没关系,这样的用了当然有好处,不用也没大害处,虽然有好处,好处也不大,制教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解的很清楚不用喔!对不起这是个大损失,用了是个大好处,可是万一用的不对的话,那就是出大毛病,所以在以前学论的时候,那个时候以前面理路上的认识来说,很多地方不一定用它了解了固然好呀!差一点也没关系,现在制教!如果说制教仍旧在理论上的认识,当然第一步还是在理论上的认识,正式开始去行持的时候,那就一点都不能错,前面已经说过了,并不一定马上去用,至少到现在为止,现在了解的完全正确的,所以所有的关键所在,我都要指出来,这个很多关键所在这个广论上面,比《在家备览》清楚,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备览,《在家备览》还是个略篇,如果说要翻那个南山三大部的话,这么厚一落,讲下去的话,那三年也讲不完,这倒是也是事实,所以下面跟它相关的地方,我会随时指出来,这两天这个大家把它存在心里面噢!那么有了这个,再去先把那个显相那个文,把它念一遍。

【戒疏又云:此三益世近拔三有远清二死,希世独达可重名宝。】

戒疏上面告诉我们说,这个三宝对世间有特别的好处,好处在哪里呢?远近两个!近拔三有!就是能够从三有就是三界噢!欲有色有无色有,为什么叫有?这个有就是三界的根本三界的因,就是有十二有支当中的有,很相似的有这个有一定会在三界当中流转,所以从这个地方拔除,换句话说,从因地上面拔除所以近拔三有,皈依了三宝以后,就不再造轮回生死之因,眼前尽管还在,可是将来一定不感这个果,所以远清二死!二死有两个一个叫分段生死一个叫变易生死,分段生死通常是指罗汉而言,变易生死佛果才是究竟,而这个希世独达!这个是世间所少有的而唯一它才能够真正帮忙我们从生死轮回当中达到涅盘彼岸,所以是可重名宝!

【故宝性论喻分六义。】

故宝性论当中把这个好处以它的特征以六点来说明它,

【一希有义,世宝贫穷所无,三宝薄福不遇!】

下面这个文长所以我念一遍解释一点,这个第一个希有难得,世间的宝贝贫穷得不到,三宝!福薄的人遇不到,福薄就是贫穷。

【二离垢义世宝体无暇秽,三宝绝离诸漏!】

世间的宝贝没有一点点瑕疵没有一点点肮脏,三宝同样的诸漏这个都是暇漏肮脏,

【三势力义世宝除贫去毒、三宝六通难思。】

世间的宝贝这个力量能够两样东西,一贫苦二有毒不能够拔除,那么三宝呢!六通,六通大家能够了解一他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尽通,

【四庄严义,世宝严身令好,三宝能严法身。】

这个世间的宝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体,三宝呢!庄严法身,

【五最胜义,世宝诸物中胜,三宝诸有无上。】

世间的宝贝一切东西当中最好,三宝呢!诸有当中没有能超越的了。

【六不改义,世宝磨练不变。三宝八法不动。】

世间的宝贝不会变三宝也是不会被八法所动,八法后面有解释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个是顺的四个是逆的,顺的增长我们的贪逆的增长我们的瞋都在痴心当中转,下面是行宗的解释我们把它念一遍就行。

【行宗释云『初约义略释,上三句显益,近远二字,必对因果。】

近是因,在因当中成为三有这为什么前面不说近拔三界?三界就错!定拔三有!有是生死轮回之因这个生死轮回之因必定要戒定慧才能拿的掉,关于这个问题若要正确的了解的话在十二因缘当中说的最清楚,十二因缘当中业有二支,无明行的行一支,爱取有的有一支,有了以后下面生死一定感,有是现生所造的,那么要想对治只有学戒定慧所以它近拔三有是指这个而言,

【二死者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

刚才说过了。

【希下一句结名,希世者世间无故,独达者超诸有故,故下次引文广释。】

故就是宝性论。

【今用四种三宝对此六义,】

四种三宝的话就是前面告诉我们的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住持三宝根一体三宝,那么六义呢!就是前面那个希有离垢…,

【初义通四,】

第一个义是什么:希有!这个希有对于这个四种三宝都通,这四种三宝每一种都希有,

【住持无信不遇,化相无缘不遇,舍卫三忆,可以明之!理体局圣凡愚不遇,一体二乘不遇。】

那么这个四种三宝当中哪四种三宝呢?住持三宝首先举出来,住持三宝为什么希有?没有信仰的人,对不起,碰不到,碰到了也没有用所以它希有呀!化相无缘不遇!化相只局限于佛世,对不起,就算佛世的话无缘也碰不到,下面举一个例子,佛在舍卫大城,舍卫国是在中印度非常大的地方,舍卫国的人有九亿,不过这个地方要说明一下那个亿有三种,这个平常说千、万,在万上面的话十万就叫亿,千万也叫亿,万万也叫亿,平常现在用的万万才叫亿,印度当年这个亿的话是十万也叫亿千万也叫亿万万也叫亿,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噢!所以佛世舍卫城三亿不是现在我们的三亿,那时候舍卫国有九亿人,九亿人当中这个三亿是信佛的,三亿呢!虽然看见了不信,另外的三亿连佛的面孔都没看见过,啰!所以这个无缘哪,就算佛在的同一个时候,我们都看不见,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也很间单哪!非常简单,非常简单,我们想佛世的时候好像如此,假定说你现在问我,嘿,现在这个李总统你看见过没有?对不起,我就没看见过,现在有报纸了,我报纸也懒的看,电视我根本不看,我硬是没看见过,你们想想对不对?这千真万确的事实,我这不是笑话,你们很多人到南普陀去看过,我们南普陀就是没电视,报纸也没有,人家送来了,我赶快送到字纸娄里,现在不!出来了以后,也是充充胆子看看它,那我还晓得那个什么人!你们是不是也同样的有这个经验哪?所以这个我们要了解噢!这个希有的确是,所以他说这个化相无缘不遇,舍卫三忆可以明之!就举这个例子,理体只有圣者才有,凡愚!凡人碰不到,一体是二乘不遇,这个一体三宝,尤其后面是说这个涅盘上面,是二乘碰不到,

【第二义中、唯约理宝。】

第二义是什么?离垢!离垢是唯约理宝。这个尽管四种三宝当中其他的三种呀!还没有离垢,所以这个理体三宝是完全离了,那下面解释

【归敬仪云:住持三宝体是有为,具足漏染。】

住持三宝,因为它是世间啊,世间,譬如说住持三宝当中僧宝,僧宝是凡夫身凡夫身嘛,当然有漏有染,所以它并不是离垢,然后住持三宝当中的佛宝呢?那是形象塔庙,形象塔庙的东西并不是出世的,并不是离垢的是吧!同样的法宝的话,是文字什么东西,这个并没有离垢。

【又云:化相体是无常,四相所迁,灭过千载,但可远用增翘敬。】

所以这个化相三宝呢!如果是离垢的话,应该是常的,现在化相三宝是无常相,所以他说被四相所迁,灭过千载那是对南山到宣律祖来说,因为戒疏上面所举的时间来说,戒疏是道宣律祖初唐所注的,离开现在已经1300多年,道宣律祖他的生年是公元600年前后的人,他死的时候好像是唐高宗就是唐太宗的下面一代,上一次已经说过了临德元年还是临德二年,离开佛世的时候1000过一点点,所以灭过千载,所以这个是说化相三宝无常,所以他并不是离垢,这是说对后面的人来说,不是他的增翘敬!不能够是用它的离垢这一点的。

【据后一体再迷虽染,故此三种皆无此义。】

后面这个一体三宝呢,一体三宝是指众生份上而言,虽然他具有这个一体三宝可是在迷随染,虽然是随缘而不变,但是毕竟随缘是染污的,所以说这第二个离垢,那只有这个理体三宝才有,

【第三喻中,】

就是势力义中,

【六通在人,唯对化相,毒谓苦恼!】

这个第三喻讲势力,势力这是指什么?指这个力用,那这个只有化相三宝,因为有六通呀!前面举一个比喻,化相三宝才有六通,理体一体,以及住持三宝没有这个能力,

【第四通四。住持化相能发信仰、理体一体可以修证、皆是严身。】

第四第四是什么?庄严!庄严是通四住持化相能发信仰理体一体可以修证皆是严身!那么这个住持三宝化相三宝这个都是教量,这个理体一体是证修证之量,所以这个都是庄严的。

【第五亦通四。】

第五是最胜,

【余三易解,住持佛法虽是世物,莫不表示法身,功德无极!】

最胜是最殊胜,最殊胜当然理体三宝化相三宝一体三宝当然殊胜,说这个住持三宝前面不是说跟世间一样的很染污吗?胜在哪里?它下面就说了说这个住持三宝譬如佛来说法宝来说,佛我们说泥塑木雕这个纸画的,这个有什么殊胜?要晓得虽然纸他所表示的表示在法身,那个功用是无可比拟的,所以下面举出那个例子。

【归敬仪云:金木石土体是非情。】

那就是这个佛住持三宝是依这些作成功的。

【以造像故。】

虽然它体是金木石土造了像以后

【敬毁之人自获罪福,】

恭敬他的人就得到无边的福德,反过来就是无边的罪过,所以说这个同样的非常殊胜。

【故知此宝得名无上,法亦准同。】

法也同样如此谤法非常可怕。

【剃染之僧为世福田,人天中胜!】

尽管住持三宝本身他并不是清净所以下面说

【破戒恶行,犹过外俗,况余持奉其胜可知。】

经论上一再告诉我们哪怕破了戒了,你对他还是把他看成像圣僧一样,如果你不尊敬他对你还是有害所以他就是有这样的殊胜,第六第六是不改噢!不改义!

【第六唯局理宝。归敬仪云:此之三宝常住于世,不为世法所陵慢,一体虽常,然就迷边随缘流变,余二无常非所论矣!】

这个我们容易了解,

【八法者,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违四顺,能动物情,名为八风!】

这个刚才说过,理宝人法皆是出世无漏圣道不为八法之所动故,那这个就是解释前面那一段的。

【戒疏又云『四宝为言理体为胜由常住故为世所归余三随设体是有法。』 】

前面虽然举出四种三宝,可是这四种三宝当中理体三宝最胜因为他是常住的,这个才是我们世间所归仰的,其他的三个由于这个根本而竖立的,都是有为乃至有漏之法,下面要看解释。

【行宗释云『理宝胜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净心本即大乘理,今须约大以论胜劣』】

那么这个讲理体三宝当中的话这个理呀!有大有小,那么小乘来讲的话呢!这个理是什么?所谓生空真如,通常说一切都是空,一个是人空一个是法空,人空就是生空,小乘真正的就是证得那个人空,法空清净的本性大乘理现在这个地方的胜利是大,究竟圆满的是大跟小并不是对立的是涵盖的,不但是涵盖的而且次第由小到大,所以大是涵盖小的,那么它下面说一个

【问:『若尔与一体何异?答:一体在迷专据凡说,理宝约证唯从圣论故分二矣是故理宝独胜余三。』】

这个容易懂,那么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特别说明这一点呢?这个有它的一个主要的内涵这里说一说,我们不是说所皈依的对象是三宝吗?那三宝有什么好处?所以前面在《广论》上面它不是告诉我们喔!你要脱苦你要得乐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能够救你的应该具足几个条件,说明了这个以后,它下面再紧跟着说皈依,看看佛的身功德,佛的语功德,佛的意功德,意功德当中又分悲智,然后再加上事业业功德,为什么要分身语意业,而意当中再开,这个就是把他真正殊胜的地方,旋在那个地方告诉你啰!你不是要究竟圆满吗?他有这样的殊胜的究竟的圆满的内涵在,所以把他正面的给了我们启发我们好乐仰望追寻之心,那么启发了这个仰望追寻之心你怎么进去呢?那就把那个下面的次第一步一步告诉你,因此一步一步告诉我们的时候,就说明呀!喔!这个佛把这个引导我们的,然后化相三宝,化相三宝留给我们的住持三宝,然后指出我们的一体三宝,你本来就是天真本具耶!可是因为你迷染所以你不行耶!那么这样一来原来我也作的到呀!对!你怎么做法?根据住持三宝!然后一步一步的推上去,化相三宝是把这个理体三宝的内涵介绍给我们中间的一个枢纽,然后遗留下来的是住持三宝,指出来告诉我们原来你本身就是啊!所以它整个的有它这样的一个关键所在,这样地层层把这个内涵推析,让我们了解了以后,如何是旧路还家,所以它这个上面特别要说明这个理体殊胜之处。最后一段

【归敬仪云『缘理三宝者,理谓至理,天真常住,还是心体,且从染说无始有终。』】

这个我想容易了解,文字容易了解所以我不细说了,这个缘理三宝就是这个理体三宝呀!为什么我们要缘念说理体三宝呢?说理呀!就是至理,它是个天真本具永远不变的,可是实际上这个就是心体,虽然是心体既然开出四样来,那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从染说是无始有终,为什么叫无始有终呢?这个染污无始以来都在这个地方,嘿!但是你真正了解了,解决了,它到这里完全没有了,所以说

【但为惑网,不能出障。】

都在这个无边的烦恼网当中,不能出障!

【今以三学克翦缠结,惑业既倾,心性光显,始终性净,无始无中!】

所以从染的那个地方去看的话无始而有终,这个染污的地方没有了,怎么没有的呢?说以三学针对着翦除,那么把惑业整个的铲除掉了,我们的本性光明显发,实际上显发出来,不是别的,就是你本来有的说始终性净呀!无始无终!

【由法成立,】

对了这个地方下面又解释了,说这个为什么能够得到?有法才能够慢慢慢慢的,而这个法随着境界上面怎么相应的地方去对治它,说

【随境分相,即号此相为五分法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之见也,前之三学从因受名,由戒护助,果成法身,故云戒身,定慧准此可以类知!】

这里刚才已经说过了,

【后二从果次第受名,解脱身者,由慧克惑!】

由于智慧照破了迷惑然后把迷惑对治了,

【惑无之处名解脱身。】

没有迷惑了那就解脱了所以这个叫解脱身,解脱知见乃以出缠破障反照观心!这个是观的能力,

【故云知见身也。唯佛法中三乘圣者,此五分能为六道作大归依。故论云:归依佛者谓一切智五分法身也,归依法者谓灭谛涅盘也,归依僧者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自身他身近处也,即自他惑灭所无之处故云近处也。如世珍宝为生所重,今此三宝为诸群生三成七众之所归仰故名正归。】

这个文字容易懂,就像世间的珍宝,世间大家所贵重,现在这个三宝,是法界一切有情来从这个上面能够解脱的,所以叫做三宝,这才是我们真实应归依该归依的。

【归敬仪又云『此明理宝是归依所宗,故覆详之,令心有寄。』 】

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了,这就是我们真正的心所寄之处,现在我们的心寄在哪里?现在我们为无明所覆,寄在不应该寄的地方,那么从它的行相来说的话是无量无边,从它的内涵来说的话,所对的境完全迷惑,就是所对的三界的一切,而从迷惑的心情来说为贪瞋痴所使,因为贪瞋痴所使,所以就迷醉在眼前种种境况上面,明明是苦,把它看成乐就是这样,所以现在告诉我们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的呀!作为我们真正归敬的对象,由此一步一步的上去,所以这个地方的显相是正显出来,从这个地方明白了以后说,喔,这个才是我们要的呀!然后下面再说明它有什么好处呢?处处地方一步一步的,从这个上面推动我们,使我们渐次内心上面的认识增长,然后追求的力量增长,从这个地方渐次渐次的净除烦恼增长功德,自然最后大家都会得到所要的。

今天就简单的说到这个地方。刚才有几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非常好非常重要,但是继续的讲下去,它都会一一解决,所以我顺便提一下,有人问说:广论是化教还是制教?化教!化教跟制教两个大家往往分不清楚,我这个地方很简单明白的告诉你,讲道理的就是化教,《广论》上面曾经说过,在大乘当中说你要受大乘戒的时候,愿心容或可受,行心决定不可以马虎,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话?愿心跟行心是指什么而言?愿心主要的是化教所摄,行心是制教所摄,所以这个制教,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行教!清楚不清楚?就是这样!所以广论是论,这个道理,说真正修行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是受戒,受戒广论当中没有讲,所以宗喀巴大师除了广论以外,写了一个菩提正道菩萨戒论,论完了真正受戒当中论有没有?还是没有!所以真正戒的部分,一定是在律藏里边,这个我们要了解的,下面《南山在家备览》继续说的,说的很清楚,所以五戒是化教还是制教?今天已经有了简单的说明,

最后说那个戒体,是纳法所生。有没有大小的别?有!实际上这个戒体,是你认识的深浅广狭,还有你自己的发心下中上品不同,就像前面刚才说这个一体三宝本身就是,但是在迷呀!虽然是不变,可是随缘,显出来的功效本身是有大小之别,尽管你本体是,这是为什么我们要一步一步的学,学了以后照着去行,后面它会把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最后你说得不得?我希望明天能够说清楚,这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点,譬如说得不得戒体乃至于得不得皈依?以前在《广论》上面曾经说过皈依的时候要得体的,那是不是明天能够说到,这个《南山在家备览》下面讲功益,功益下面忏悔,下面讲作法的时候,那时候再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之下你得体?不但是五戒,乃至于具戒,也有戒体噢!皈依同样的要得到这个体,得到了体以后,那个依体起用,任运能够得到我们所要的,那这个等到明天再继续。

第三项 功益

今天我们继续下去,请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P.16,今天讲第三项功益,那么「显相」以后下面功益。从归意说明皈依的意义,如果对皈依的内涵不清楚的话,在这个情况之下,行持没有根据,现在这个地方的行持,还不是后面的行持是皈依,皈依,为什么是皈依?如何皈依?根本不懂得,很多人听人家说皈依好!皈依好!他就去皈依结果呢?种一点善根种子,真正的好处得不到,因为不了解到底皈依是什么意义?然后呢,要达到皈依正确的量,应该如何皈依?这个都不知道,所以下面了解了这个显相,下面皈依的境是什么?下面讲它的功益,皈依了以后有什么好处,因为这个好处跟前面的显相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把前面的显相跟皈依重说一说,这个重说还有一个特殊的理由,就是你正式皈依,皈依有二种方式,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说结一点善缘,听说这个皈依好就跑来皈依这个是一种皈依,这是皈依的下限最起码的,来了以后有这个善种子留在这里迟早会发生作用,也许是这一生,也许是下一生,那下一生就包括无量无边。还有一种的皈依呢!皈依了以后马上得到这个皈依的功效,通常如果说得皈依,这个皈依有皈依之体,这个皈依的体得到了以后,那的确这个福立刻是无量无边的产生,假定我们说皈依的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希望往生的话一定能够往生,这个是皈依的正面功效,这还不是皈依的上限,皈依的上限是从这地方开始到究竟成佛,中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这才是皈依的上限,因此在经论上面的开示,最主要的是引导我们认识乃至照着这个认识去做,所以经论上面说你了解了这个真实皈依的广泛圆满的内涵的话,所有的经论说的通通都是在讲皈依。

现在这个地方把它如果说以简单扼要的话来说皈依的因,应该把握住这三点,这个皈依的因在《在家备览》P.14上面皈依当中,它并没有明确的说明,通常这种情况都是在论上面说的很清楚,我们不彷把以前学过的,在这个地方特别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实际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目前来说对我们最相应的,也就是说修行的人最广大的→净土法门,近代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大祖师,印光大师他在文钞上面特别说,把死字贴在额骨头上,实际上这个话是引用菩萨祖师乃至于佛陀的话,【念死】是很重要的,那么现在不彷从这个地方开始来仔细的检查一下。

念死念了以后是产生什么效果呢?当想到马上就要死了,你还会忙其他的事情吗?你不会忙了,不过理论上面尽管这么说,实际上真的能够放得下吗?放不下!这个原因何在呢!也就是并没有正确了解念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解都不了解何况去行持呢!因此在这个地方重新说一说,死!大家没有这个经验,或者说以前的经验谁都记不住,有一件事情人人都可以体会得到→无常,也许今天在座的人30岁也许70岁,不管是几岁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回忆十年二十年前的事情,这个马上见效,现在想想看十年以前的事情,二十年以前的事情也就是从盛事,就是说对称心乐意的事情,回忆的结果留下来的是什么?没有什么像一个梦一样,究实说来,尤其是有人生经验的人,对于年轻的那时候总是说「童稚之年」最快乐的时候,现在回忆起来像梦境一样是与不是?过去的这种好事情回忆起来就是如此,眼前面对的事实跟过去这些用得上吗?完全用不上!从这地方又可以体会到生前忙了一辈子将来呢!两脚一伸什么都没有,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现在回忆前面十年前二十年前,乃至于回忆十天以前二十天以前,或者年纪大一点回忆小的时候,在回忆当中不管是短也好长也好,结果完全一样,如果说你仔细的去观察的话,你回忆一天回忆十天回忆一年回忆十年,乃至于长久无量劫在回忆当中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除了这个一样以外还有说明特别的一点,不管再长的时间一剎那就过去了,既然这样的话那我眼前的状态同样的也是一下就过去掉了,过去的留下什么?没有什么!第一个留下来两脚一伸这个死,所以生前忙的并没有什么,死了以后呢!对不起!谁都把握不准,谁都没办法把握的准,而真正影响我们的是什么呢?生前造的业,随业而转,于是就看一下,对呀!这生前是毫无意义,然后呢!无常一到时,两脚一伸,为业左右,而这个业的内涵是我们所集的,现在仔细想想,造了多少善业!恶业呢!尽管懂得了佛法,不管讲也好听也好,讲道理是头头是道,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换句话说,在对境的时候如何?还是随着一向的习气在转,被境所转,讲的道理就是用不上,这个说明我们生前造的,都是这些染污之业,染污之业到哪里去?恶道!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么一来不想则已,一想的话诶!唯一的救护只有三宝,这是真正在说明皈依当中,我们必须应该知道的,为什么在这种艰苦之下,只有皈依三宝呢?当然这地方三宝的特别意义我们应该了解。

显相,昨天讲的显那个三宝的相,就是从这地方说明的,你要想从这个地方跳出来,举一个简单的比喻吧!我生了病,要解决这个病,一定要找医生,如果说你穷苦,遇见了困扰,你要去找的,是不是要一个大财富,或者你受了势力上面什么问题,你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那么现在我们对无常以及业这件事情,要想找的人,同样的,他对这个问题要究竟圆满的解决,那这样才能帮我们整个的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正规的显相,昨天说的几种三宝,这个没讲好像影响不深,这是有个道理的,本来仔细的内涵,应该在经论上面说明,所以化教平常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那这个制教呢!正式行持要去做的时候提醒一下,有就是说把这个提纲挈领的重提一下,诸位容或对这个概念并不清楚,因此我这里重新说一遍,前面经论上面应该说的道理,再提纲挈领的说一说,使我们产生更正确而深刻的影响,所以这个归纳起来,所以现在重说,而重说呢!在《广论》上有一个最明确的,说归纳起来分四点,第一点祂要能救你的人,祂一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祂如果不能解决能救你吗?医生他懂得病,你穷!他完全有钱,你没有势力他有高上的势力,换句话说,你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他彻底都解决了,他不但解决而且懂得方法,有很多罗汉等等他解决了,帮人的忙他不一定了解呀!所以他自己要究竟圆满的解决,还要了解怎么帮人家的忙,这两个条件,了解了以后他如果不想帮你忙还是不行!比如说你生了病跑去找医生,医生说,对不起,今天礼拜天我要休假,所以一定还要他肯帮你忙,而且全心全意帮你忙,不计任何代价。

这四个条件唯佛具足,唯佛具足,因此显那个归意显那个相的时候,在其他经论上归纳成几点,说看看佛身的功德,佛语的功德,佛意的功德,意功德当中分悲跟智,然后呢!佛作的事情事业,业功德分成五项,为什么要分五项呢!说从身功德上面,说明他为什么会感得这样的果报,从这地方了解他是彻底解决一切问题,法、报、化三身,这样的圆满他是完全解决。语功德呢!那就是他要救我们的内涵在这个地方,意功德呢!推动他的内涵都在这个地方,又分悲跟智,制就提供了刚才说的第二个条件,他懂得怎么解决我们的一切问题,悲!第三第四个条件,业呢!什么是佛的业的功德呢!佛真正作的只有一件事情,尽未来际把没有解决问题的法界一切有情作这个工作,你了解了这一点以后啊,真正皈依的皈依这个,所以昨天说的显那个相当中,理体三宝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他。

这么一来好了,前面是说自己在生死轮回当中,遇见的面对的,现实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现生很快的死,死了以后为业所左右,而这个业当中是一无是处,不要说恶业善业,善业你又怎么样!生了天你又下来了,在人道当中过的非常好,结果还不是一样,既然从念死说一年十年一百年多少劫都是一剎那,那你生了人天又怎么样?自然而然,他必定产生的唯一的归头依靠之处在这个地方,这是前面的归意,显相应该了解的,了解了以后,然后说他的功益,那么这个功益,先把文字消一消,消了文以后,这个内涵紧跟着再来说一说。

【归敬仪云『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

从现在开始,我消文的方法改一改,因为念完了以后整个的,有的时候大家会不太清楚,有重要的地方会停在那里,经上面告诉我们假定有人听见【常住】二个字,那个人,生生不堕恶趣,这个文字很容易了解,

【斯何故耶。】

什么原因呢!

【以知法佛本性常故,】

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就因为无常所以推动我们皈依,现在呢!喔!听见常住,为什么我们是无常?祂为什么是常住?在这内心当中策发我们有很深刻的影响,假定我们也能常住问题不是解决了吗?既然我们受无常之苦,而要来找皈依,他现在提供给我们的这个榜样,以及这个方法,不就是常住吗?啊,对呀!所以真实的内涵,是了解了真实的佛法的内涵呀!他是本性常故,这个昨天说的理体三宝,一体三宝,当中深细的说这个意义就了解了。下面

【一时间解,熏本识心,业种既成,净信无失。】

为什么听见了以后不堕恶趣呢?原因来了!一时闻解,这是两个条件喔!听见了而且了解,单单听见不行,还要了解,而把所听得的熏自己的识藏,那么这个业种既成的话,净信心永远在这里,你只要有强烈的净信心,这个净信心自然而然会产生它应有的功效,这个功效就会帮忙我们策使我们不堕恶趣,不过这里闻跟解两个字我们不要误解,说现在我听见了我了解了,不一定!这两个字我要解释一下,还是以经论告诉我们的,这个“闻”字在什么情况之下,才是熏本识心业种既成净信无失,这并不是我们这样听见了,这个不行!有根据,这一定不是我们这样去想,说未会先会,这个没有用,不可以误道,刚才说「未会先会」是藕益大师的话,我所以用藕益大师的话,他对近代有绝端的影响,也是靠近最了不起的大善知识之一,他在《净土十要》之首「弥陀要解」当中曾经说弥陀要解,这个小本阿弥陀经大家会念对吧!赞了六方之佛以后,就说东方有阿閦毗佛,须弥相佛等等,最后上方等等,所以他后面说了假定大家听得了这个以后的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这样喔!听见了就是这样,大家都听见了真的不退转吗?不一定!实际上你要问我,我现在只要懂,不要说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都不懂,懂了才能够谈到走上去,走上去才谈得到不退转,你懂都不懂还谈什么呢!藕益大师就说明了这个闻不是普通的闻,他根据什么?根据《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这本经上面是说什么呢!简单说一下,他说你要产生功德,他实际上说明占察的时候需要什么条件?它说叫相应之心,你什么情况之下跟你相应了,否则这个不相应的,这个相应它叫下之心,我们说一心一心,要达到下之心,那个下之心是什么量啊!这个里面要深细的解释今天不大可能,我简单的告诉你,得到那个下之心的量比如我们念佛嘛!得到最起码的这个“一心不乱”的这个状态,这个不是功夫成片的,就是如果念念念,念到那个时候你嘴巴停掉了,脑筋当中清清楚楚,乃至于晚上作梦它还在,那就是!那时候已经真正的深入八识田中,生起现行,这样才算是一个种子真正的种下去,这个闻要到这样,闻跟解要达到这样的量。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就是实际上,我们都在烦恼的现行当中,内心上面真正的阻力在烦恼,这个现行表面看不出来,实际上主要的阻力都在这个里面,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现在坐在火车上,或飞机上面,飞机本身很大的速度开,我们感觉不到,火车亦复如是,那么我们或者说,在地球上面,我们不觉得的动,实际上那个地球在动,那我们现在亦复如是,在那个很强盛的现行当中,听见一点点的话,实际上不会产生很深的影响,这是我们所以没办法真正得到它好处的,既然这地方说真实的功益的话,我们要了解,要了解,回头讲忏悔的时候,关于这个还会详细说,所以你要这样的真正的闻解,才能够产生净信无失的功效,在这种情况之下,已经有这样大的力量,何况呢!

【况能立愿归依,奉为师范,故当累劫清胜,义无陷没。】

何况你现在听见了,了解了,而且发愿说,从此以后我一心归头依靠,真正的归依,一定是什么?照着它去做,所以皈依皈依,平常我们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实际上三者是一,如果仔细来说的话,正皈依是皈依法,这个大家清楚不清楚?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为什么正皈依是皈依法呢?我想我还有这个必要跟大家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皈依?是因为世间是苦,然后自己没有办法,嘿!最后找到了这个地方,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这个人是大医王是佛陀,而佛陀真正能够帮助我们忙的是什么?他告诉我们的法,我们如法行持,这样才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对是不对!想想看!

也许大家还没有想出来之前,我把佛陀的内涵也说一说,佛具有最究竟圆满的智慧,佛具有最究竟圆满的慈悲,佛具有最无上的大威神力,不管在理论上面实际上面,我们的信仰上面,了知上面都了解这个事实,假定佛以祂的力量能够帮我们忙的话,我们应该人人不要说成了佛嘛!至少到了极乐世界,不到极乐世界至少生了天,不生天至少这个世界应该是太平盛世,或者说那不信佛的人哪!那是在那儿苦恼,因为他不信,那信佛的人都应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没有?一点都没有解决,那个说明什么?而佛法告诉我们正皈依的是法,佛只是把法如理如量的告诉你,然后你去行持,所以决定一切的是业,可使业之所以成业的话,是因为有惑,惑是什么?你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法就是告诉你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你依法行持从因上面转变过来。

所以佛只是法的引导的大师,也就是我们真正祈求的目标,不过有人说唉!假定你这样说的话,那我念佛照理不应该往生啰!那当然能够往生,那不能往生要晓得,你念佛的时候是正皈依法,法的特质是什么?依法净化自己内心的业行,对是不对?一切决定靠业,业现在了解了,业是怎么产生的?业最重要的意乐,对不对?平常你的意乐,如果跟惑相应,跟无明相应,就算做好事,也不一定行!

也不一定行,作了好事生了人天还要掉下来,然后呢!你的意乐是净的哪怕作坏事也有功德对是不对?意乐是决定一切的,现在一心念佛意乐是什么?是不是不再缘念污染之事,是!对!何况念佛说的清楚这一句佛号当中怎么样才能派上用场?说要信愿具足要信念具足,实际上这信愿与心愿是一件事情,信心是什么?佛告诉你说这世界是毫无意义是苦的啊!你弄错了,这样!因此你信得过祂愿望去作,而真正信愿是什么?远离娑婆信仰极乐,这句话这样念你这发愿要有功效的,所以正念佛的时候是什么?是正念法的时候正是如法行持的时候,假定不是这样嘴巴念念脑筋上动动的话能往生吗?不能往生!对是不对?凡是这种地方必定要如理如量抉择的清清楚楚,否则的话一片含糊,所以前面一再说如果随便画一个草稿马马虎虎讲那可以,今天如果说要讲这个行教,制教的话,同样的糊里胡涂的话说了有什么用呢?所以在这个地方晓得是这个样的,所以说立愿皈依奉为师范,这么一来的话那当然没有问题呀!这时候我们了解净信无失,乃至于立愿乃至于一步一步的深细的内涵。

现在既然了解的清清楚楚,然后归投依靠,而且拿这个作为你行持的准则师范,这师范两个字有它特别的内涵喔!以前我们的师,师什么?师心自用,拿自己的想法想这件事情,喔!现在觉得不对不对,现在师谁呀?师我们的佛─大师,因为师我们的佛大师,不照着自己一般的行为想法去作,照着他告诉我们的方法作为行持的规范,这样去作的话当然累劫清胜了,下面去一步一步净化,一步比一步干净,因为你能净化烦恼所以就步步超胜,自然再也不像以前一样的陷没,这个才是它功德的理由,所以下面应证经上面说的话,

【如经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此乃出苦海知良津,入佛法之位阶。】

有人受了三皈依以后说:三皈依实际上那个福德就很大很大,第一个不堕落,不堕落虽然不堕落可是还是在轮回当中,下一世到弥勒佛出世的时候,第一会你就解脱生死,啊!这个太了不起了,这个太了不起了,平常我们作任何事情作一点好事情你可以生天,对不起!生完天又下去又完了,你现在正皈依以后不但不堕落而且到下一个佛出世,初会,这个意思说这个善根种子种下去,下一世只要有任何一个宿生因缘的话你一定解脱,这样的呀!所以说这个是出苦海的良津,良津,同时也是入佛法的阶位,这个是皈依,问题来了!大家不懂得那么也不谈,现在懂得了认真皈依了,但是说好像问题还存在呀!为什么?看下面

【但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

现在虽然我们皈依得到了很大的业效,不过前面的罪业很重,无始劫来那这个力量太大太大了,太大太大了,这个力量就像什么?就像地球在转,那个地球的力量这么大的体积,这么大的MASS,说你现在一个小小的力量想把它挡住挡得住吗?绝对挡不住,再加上受皈依的心是什么?轻而慢,我们并没有拿出全部精神去作,这个指轻来说,慢呢!没有依照佛告诉我们的方法去作,说这个慢怎么说是为什么没有照着佛说的方法去作呢?平常慢是什么意思呀!慢就是把自己看的很高,换句话说,自他对比当中,以自己为主而忽视其他的,这个情况,所以说又不重视,又随顺着自己这样的心情去转,就算得到了皈依,得的时候有遇见外境的时候又失掉了,又失掉了,因此所得到的只是一点善种子,没有办法真正产生现行的功效,这是得不到的原因,得不到这功效的原因,所以下面又说那得到这类人得到了肯定没问题,这种人讲智人,

【是故智人初受归时,专心缘此,得名归依,故感善神随逐守护。】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也许我们觉得,哎呀!我没有智慧,我告诉你人人都有这个智慧,人人都有这个智慧,这个智慧并不是很深很广很远而是眼前的问题,我为什么这样说?好简单的一个事情大家想想是不是?比如说今天遇见了一点点外面的挫折,或者外面的损害,这种情况要不要保护?要!今天晓得这地方有利益我们会不会去求?要!所以当感受到眼前的事情,对受损的时候我们会避开,当感受到眼前的事情已经比我们更好的时候,去追求对是不是?是!可是这个里面有个关键在那里呢!就是它的好坏如果你分辨得不清楚,分不清楚有几种,有一种并没有去认真去想这件事情,还有一种,我获得的资料判断的根据不充分,这个对我们来说都能作得到,提起精神来,仔细的想一想,那前者就可以避免,后者呢!这个就比较难,但是真正得到了以后,我们也确定可以作得到,说今天有一个人来,啊!买东西,嘿!这东西便宜啦!什么东西你听了蛮好,旁边人告诉你小心喔!便宜货不一定好,然后呢!正确的告诉你指出这个便宜货实际上你上当的话,一定不会买,我想人人体会得到,所以说这地方的智慧,并不是眼前都具足的,但是呢!我们的确具足这样的条件,你只要善于利用的话,一定作得到,所以说在这个地方智人两个字,大家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不是在这里忙!为什么忙?就是要忙世间的好处,就希望在世间避开一些痛苦,实际上,对不起!世间的苦乐是个大骗子,真正地了解了以后的话,你才发现不要!不要!所以这么一来它一但受了皈依以后这个才是我要的,而以前一直在错误当中他牢牢的把住这个,于是专心缘念这个,这个才是什么?得名归依,这是一方面叫得名归依,实际上这样才是正得归依的这个内涵,这个归依的内涵下面会说,这里我会提两件事情告诉你们。

第一个得到这个愿体,后面得到这个随行,愿就是发愿的愿,不是你发愿皈依吗?愿体这个叫归依体,什么叫随行?随后你这个行为跟它相应,不是刚才才说正皈依是归依法吗?为什么要归依法?因为了解了原来一切的苦乐是根据你的行为如法不如法呀!既然现在了解了以前的跟无明相应的,啊!这个不灵光!现在佛所以能够解决问题是这样如法的去作呀!正式归依到了以后,当然不愿意再作不如法的呀!所以说这个情况就是得愿体得随行的内涵,我先把这个名词竖在这里,一方面你的业在改善了马上见效,说马上见效你们常常有一个公案记得噢!袁了凡先生!他听见云谷法师告诉他一些话以后,他想对我要认真去做,从此以后命运整个改变,本来算袁先生那一年考试考第三名,考了第一名多少年来第一次不准,对是不对?这个问题就这么现实,实际上如果说真正了解业的行相,不要算命先生来算,自己把佛的那一套东西摆在脑筋清清楚楚,一个念头一动就晓得现在这一念是到哪里去的?是跟着老的转还是跟着新的走?所以制教为什么条文立的这个严密,就是摆在这里让你一看就非常清楚,袁先生对这个道理还并没有那么明白噢!这是什么?只是把那个功过摆在那里,这个说的很清楚来了以后虽然要做呀!常常无始以来的习气,有的时候醒的时候,虽然这样,可是脑筋胡涂了才做不到,它已经有这个功效,为什么做不到?这个是应该深切检讨的,所以实际上对这个真实的内涵,并没有正确的了解,在这里要把它善巧的把握的住,这个是业改变噢!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好处,善神随逐护助,这个善神马上来保护你,这个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经论上面说的清清楚楚,我在此说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记忆不深但是这个事情是绝对正确,可能是出在德育古鉴还是哪里,平常我常常翻的就几本书,有德育古鉴、历史感应统记、感应篇汇编,那个实在太好太好了,再不然的话翻佛经像杂宝藏经,杂譬喻经这些,它就说有一个人他的眼睛能够看见鬼神的,那一天他就看见有一个人从家前面匆匆忙忙走过去,他发现那个人后面跟着一大堆恶鬼,心里面非常惊讶注意了一下就是某人,然后这个人过了一些时候又回来了,走过的时候因为没事情注意所以看他,结果发现后面跟的恶鬼都不见了,跟着善神,而且这个心态面貌等等都完全不一样,他就觉得很奇怪,马上就迎出去招呼,他跟他谈话,那这个人也觉得奇怪,这么夜里对我问长问短呀?他就说了,你刚才去的时候,后面跟着很多恶鬼,现在你回来的时候,确跟着善神,所以我觉得很奇怪,哎呀!他就瞪一下脚,深叹一声,我本来要去杀一个人,为什么要杀他?这个人我帮了他的忙,最后他反面无情还反咬我一口,所以心里面实在忍无可忍,而且几次三番决心要杀掉他,所以身上面藏了一把刀,跑到他家去,结果到他家,看见上有老母妻儿子女一大堆,一看他心里面就不忍心,想了半天,我杀他一个人小事情,这一家不就害了吗?想了几次三番,算了算了,最后也就忍下来了,因为他看见下面这么年幼,中有妻子上有老母,而且的确对家里面照顾的很好,他想这个人大概不得已,算了算了,就回去了,回去的时候,想想今天总算做了一件好事情,就这么心念一动,他自己不觉得呀,但是这个恶神跟善神,马上这个大一个转变,何况你是皈依?皈依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好处?这个内涵还没有说清楚,到下面呢!我会仔细的讲,上次我已经说过了要期誓受,这个里边有它特别的内涵,这个就是遮戒归依的殊胜的功德,下面我再慢慢说下去。

再看下面,

【归敬仪又云『以诸道俗有识之途,皆须归依三宝,请求加护,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道─出家人,俗─在家人,不管是出家在家也好,真正有见识的人都应该需要归依三宝,这一点说来很遗憾本来佛法是最究竟最圆满的,而且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任何角度去看都是最好的,教育来说最好的教育,医学来说最好的医学,科学来说最好的科学,如果佛在世的话,他在医院里面大家一定觉得他是大医王,跑到科学界他一定是个科学家,这样!当然!我们这个地方是我们的大师,如果政治方面他是个政治领袖,佛就是这样第一个人,所以真正的内涵这一点这里不细说,你了解了这个道理看到了这个事实以后,我们一定都会归依三宝,求他的加持护助,在这种情况之下得到的功德无有限量,这个无有限量的确无有限量,的确无有限量,那么我先把文字说完以后下面再来解释为什么无有限量的内涵。

【『七众约戒,前已受归,不妨重受,重感无作,善恶既尔,戒亦通之。』】

除了归依以后,以戒来说也是如此,七众的话,从五戒的优婆塞优婆夷开始一个一个算上去,一个一个算上去,除了优婆塞优婆夷以外,然后沙弥沙弥尼变成四个,式叉摩那变成五个,比丘比丘尼七个,什么叫式叉摩那呢?女众出家,刚出家的时候叫沙弥尼男的叫沙弥,沙弥再上去的话或者比丘比丘尼,男的够了条件的话受具足戒,女的她还要经过一段时候,原因是她在家的时候也许怀了孕,那么出家以后如果不经过一段时候,到那时候人家讥嫌在家是应该的,出了家以后,怎么还可以这样呢?她一定要经过那段时候,这个时候叫式叉摩那,所以这七众是这样的,那么这七众从他的戒已经受了归依了,然后呢!下面再重受,这重受的话─重感,这重受重感呢!上次已经说过了,善恶既尔戒亦通之,戒跟他一样,

【『若未受戒、止得但受翻邪三归,日别六时,随时便受,显归三宝,自誓不回。』】

上面说戒下面呢!不受戒怎么办呢?止得到但三归,这三归还有一个名字喔!翻邪三归,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真正的三归一定要在真正的内涵上面,这个才算是三归所以叫翻邪,然后呢!邪跟正我在后面的忏悔当中再来细说它,归依完了以后照着正规的状态来说,它还要日别六时,每天还要六次随时便受,它每天至少六次而且除了这个以外,遇境逢缘的时候一定想我是归依了三宝的,我是归依了三宝的,那这个六次怎么算呢?我告诉你印度算的时法跟我们中国不太一样,中国算是十二个时辰,印度算是六时─昼三夜三,现在世界通行的是24小时,换句话说,这是一整天,可是刚开始受归依的人,因为他无始的恶业很强盛,因此他随时提醒,那么这随时提醒就是说白天一共分三个阶段,一开头第一个阶段─齐唱喔!我是归依了三宝了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那么这个时候过去了以后,中间的阶段作工做了,啊!我是归依的,然后呢!做了告一段落,下面又是这样,晚上亦复如此,这么的前后法,所以正规的来说的话归依了以后它每天要六次,那么依我们来说的是依你方便早晨一起床张开眼睛第一件事情我是归依三宝的人,平常怎么办呢!起床了以后,照着老习惯,照着老习惯,诸位的老习惯究竟怎么办?那是个人自己知道,个人自己知道,那么现在呢!不!改变过来,改变过来。

以我所受的这个教诫来说,我的师长告诉我当你醒过来了以后,如果说你人很清楚的话,第一个念头马上翻起来坐下来,你想想脑筋里面正见在不在?什么叫正见?什么叫正见?说真正的如法归依否?就是这句话,就是这样!如果不行马上忏悔,怎么我掉下来了,不对!然后坐在床上,脑子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是一个归依的人,所以下来的行为是跟它相应的这样去做,然后第一件事情,洗脸刷牙,如果有佛堂在佛堂前上香上供礼拜,没有佛堂然后呢!说完了合起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如果说念佛的诸位,那么就是十气念佛这样才是,早晨忙完了去上班出门之前,再不然呢!就到了办公厅了以后,进来第一件事情啊!我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到了家以后,晚上就这样做,那么要归依六次,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大有文章啊!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平常我们说还是个念佛,好像末法啦!那只有念佛了!好辛苦念了半天能去的人不太多,为什么原因大家弄不太清楚,在我们的概念当中得了一心不乱就好,不得一心不乱这个不安全,究竟的内涵不太了解。

现在这地方我们很清楚,决定一切的是业,而业的主导者是两样东西,或者无明相应的这个无明,或者正知见相应的正知见,既然我们希望的是解决一切苦得到乐,然而呢!苦的原因是无明,乐的原因是正知见,当你正知见在的时候,那么邪见愚痴当下一定没有,如果愚痴现起的话,这个正知见是一定没有,所以苦乐的真正主导者就在这里,你了解了归依的本质是这个,所以皈依法是这个,刚开始的时候力量不强,所以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想一想,嘿!我现在干什么?要这样去做的,如果是你这个心情去做的话那件事就好办,你洗脸洗脸也在增长功德,吃饭吃饭也在增长功德,上班上班也在增长功德,24小时都在增长功德,怎么不生天?怎么不得往生?了解了这个,怎么舍得不去昼夜六时都要去这么做呢!而且随时便受,遇缘境当下嗯!我要这样努力,所以经论上面这么说,受了归依以后做任何事情,你去想想佛法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的?我现在要照着它去做,平常的时候,你日常生活已经了解了,主要的事情,还要仔细的检点一下,如果真正出了家,在佛门当中第一个一定问,唉!戒上面如何说?这样!所以在这一点上面大家不太清楚,不过我要同样的提一提,真正如法的寺院,嗯!一定说先查查律,尽管一等一的大法师喔!这个律不通对不起!它一定要有一个依止的律师在那个地方,不要说在我们这个地方喔!就在印度你看玄奘大师当年在印度的时候,后来印度到最后一段时候,所以像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是超岸寺的那个守住,佛法最后在印度最兴盛的,最了不起的,已经不是那兰陀寺而是超岸寺,凡是寺院中的大众,那个都是了不起的大善知识,那都是了不起的大善知识,那个大善知识不是一个两个几十个,真正大善知识,任何一个,搬到我们中国来,都是最了不起鼎鼎大名的大祖师,这么多人在发生,重要事情一定说,唉,首先看看律上面规定对不对,不对不可以做,这个样的,这是我们应该清楚的。

所以说日别六时呀!这样的话随时便受,说明什么?显归三宝自誓不回,那正说明,换句话说,这个心相很明显的,它一定安住在这个里头,这个是自己要的绝对不再回头走以前的老路,这个才是它的特征,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绝对不是别人要我们做的,现在一般状态当中,人家来拉你,喂,某人啊!归依三宝真好啊!这样,现在不是这样,正确地了解了三宝的内涵,你不归依,叫你不去做,你愿意不愿意啊?当然不愿意!现在眼前的好处摆在那个地方。说我不要我要坏的,谁愿意做这个事情?问题就是我们并不了解,如理如法的了解,这是它真正的重要之处,那么这段文这么讲说了一说。下面呢,《归敬仪》又云,下面这一段呢!我不一一细说因为文字很容易懂,

【『如善生经云: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

【『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

就像那几个大宝藏,全国的人七年当中去搬搬不尽,说

【『受三皈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

这个是大宝库多大呀!全国的人民七年当中去搬不尽,但是受三皈啊!远超过它,乃至于没办法计算,它下面又说

【『又校量功德经云:四大洲中满二乘果,有人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作如是言:我某甲皈依佛法僧所得功德不可思议,以诸福中唯三宝胜故。』】

这个是校量功德经,平常供一个二乘果啊!那个功德是不得了的大呀!现在呢!有意思!四大洲,换句话说,拿我们地球来说吧,所有的人都是二乘果,有一个都是了不起了,四大洲有多少人,人口有40多亿,对吧?然后呢!你供养他尽形寿起塔,这还得了!这个功德啊!不如我们任何一个人说,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功德这么大。

【『又杂含经云:与须达交者,令受三归,终生天上。有怀妊者,为其胎子受三自归,生已,复受,后有知见,复教三归,设有奴婢客人怀妊生子,亦如是教。若买奴婢,受三归及以五戒,然后买之,不能不买。』 】

妙咧,这文字很容易懂喔!就是买奴婢的话,又说对不起!你啊,你要受三归五戒,如果说你不能受,对不起!我不买我不要,就是这样,东西当然东西,这个人不是使得了,因为印度当年的风气就是这样,不彷现在说要请个佣人就告诉他,你要到我这公司来做事情,你要受三归五戒喔!能受最好五戒,否则的话三归,好的话那来,否则的话,对不起!我不用你这个人,那这是这么有意思!

【『乃至乞贷举息,要受三归。』】

好有意思!

【『然后与之,若有施三宝物者,从世尊闻,称名咒愿,乃得生天。』】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你这样做能得到这个好处,所以佛听见了说

【『佛言善哉!如来有无上知见,审知方便,皆得生天。』】

佛就赞叹这件事情,说佛无上知见说佛的了解,是究竟圆满的再没有超过祂的。你如果了解佛提供给我们的这个方法都能够得到,这个生天就世间人来说这是最吸引他的,现在我们要的不仅仅生天喔!要小一点的嘛!到极乐世界,大一点的成佛,还是从这地方来的,摄波罗蜜多论上面就告诉我们一句话,

【﹝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假定归依所得到这个福德福报有形象的话,那这个大的什么啊!三界器犹狭,要想装那个归依的福报拿三界,小一点的来说,三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来装装不完,这么个大呀!这个归依的福是什么呀!它下面有一个比喻就像四大海水这么大,我们能量的话就像手捧的一点点,那捧的一点点能不能量啊?实在无法量归依的福就有这么大,我们会想怎么我们没有啊!问题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并没有正确的了解归依的内涵,也没有如理的做到,这个是它真正重要的关键,前两天我们曾经翻广论有一段话,它比惑跟业,说生死的根本是惑跟业两样东西,如果你只有业没有惑的话这个不会感果,反过来呢!如果说你有惑就算没有业它无间能造,造了以后一定感果,现在从这地方了解真正影响我们轮回生死主要的是惑,惑这个东西它永远存在,永远的推动你,归依了以后惑变成正知见,这妙啦!东西是一个,方向是这样的,现在反过来,归依所以叫翻邪三归啊,它这个力量永远在,就算你没有善业那无间能造,以前造恶业就算你没有,恶业它无间能造,造完了马上感,现在呢!它造的善业,就算你没有善业无间能造,造完了以后,继续增长,这个情况之下,你说你供养的福报,或者什么东西它都是有限,它现在是什么,像个聚宝盆一样,永远用不完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为什么归依的福这么重要,你把握住这一点。下面完全都解决,所以它前面说,初人自受三归是专心缘此,它专心缘此是怎么样!它就是牢牢的把住这个聚宝盆啊!我们现在真正的归依是这个样呀!自然而然,这个福德还能衡量吗?如果下面再了解这归依的特征的话,那情况完全不一样,你现在把这个聚宝盆,这么小一点点,实际上这个聚宝盆是什么?以法界为量的一个聚宝盆,你怎么用得完?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内涵啊!

【事钞云『大集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受三归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

大集就是大集经,那个女的怀了胎,恐怕不安先受三归,受了三归了以后,胎儿就可以平安,生了以后呢!身心具足善神拥护,这么多的好处,这个好处非常多非常多!

第四项 忏悔

【事钞云『以信邪来久,妄造非法,今创归投,必翻邪业。』】

了解了以后,我们要去归依了,对不起!慢一点,先忏悔,你没有忏悔干净之前不能归依,归依也得不到,为什么原因啊?因为无始以来都在邪当中,信邪啊!由来已久,一直在虚妄当中所造的都是非法的,要想开始归投依靠三宝的话,第一个要把这个邪业,把它挡住,翻转过来,把那个文字消一下,再说那个内涵,

【『阿含等经并另先悔。』】

阿含经等呢,换句话说,它不仅是一个很多经典,下面涅盘当然也是,

【涅盘云:发露诸恶,从生死际,所作诸恶悉皆发露、至无至处。』】

从阿含一直到涅盘,《涅盘经》上也说这个忏悔要发露诸恶,这个发露怎么发呢!从生死际,就是尽生死以来所做的恶业啊!通通发露,一直到什么呢!至无至处,至无至处就是到涅盘,为什么涅盘叫无至处呢!这个大涅盘不是二乘的涅盘,这个大涅盘是告诉我们最究竟的,佛达到的地位叫无住涅盘,佛住的地方是安住一切,利乐一切有情之地,这个才是佛究竟的地方,所以你真正要忏悔,要这样的忏悔!前面这个我们看阿含是佛讲经的第一部,最早的,说这个第一,平常我们所说《华严》是第一,为什么说阿含呢?这是下去的第一步,最起码的小的,涅盘是到最后究竟圆满,换句话说,它所以举两个用「等」字的话,意思是说佛说的一代始教,从最起码的、小的开始,一直到究竟圆满的,都要这个忏悔,不过这个阿含是要令先悔,那么涅盘怎么办呢?要忏悔到无住处,一直等到你成就佛果,一直需要忏悔,看P.18

【『必论设忏,随时诵习,亦得通用。』】

说真正的来你还要如法的忏悔,这个忏悔的时候随时随地的在这地方【诵】【习】,这个也一样的平常我们该用的,下面这个解释念一遍然后忏悔的内涵今天要详细讲一讲,

【资持释云『初叙意,但使未归三宝,皆名信邪,随顺生死皆名邪业。』】

这个容易了解,就是说我们平常在没有皈依之前都是信邪,我们好像说平常没有皈依之前好像并没有信邪吗?那么这个要了解的,没有皈依三宝之前什么状态?无明,这是第一个我们了解的,然后做事情根据什么?根据自己的判断,请问信的是什么?信邪!这个才是,我们一定要了解它所指的邪不是世间所看的邪恶,就是说你对不对!以前无明相应的做一切事情都根据这个,其实现在信了佛何尝离开这个信邪那一点,所以得不到真实的好处呀!因此造了种种业随顺生死,这个业是邪业,以邪知见造种种业当然随顺生死。

【『阿含下引示,涅盘生死际即无始时,无至处即未来际,谓成佛果。证大涅盘,即名涅盘为无至处,言其臻极无所至故。』】

换句话说,无至处就是到究竟了,

【『必下指法,随时谓逐人别述,通用谓如诸经但忏三世十恶等。』】

那这个容易了解,现在我在此要把忏悔的内涵仔细的说一说,平常我们说,哎呀!我忏悔,我错了!这真的忏悔了吗?不!真正的忏悔到什么情况之下才算得到忏悔呢?把这个原则先告诉大家,要忏悔正式的现起,这个忏悔之量必须破现行,什么就现行?就是现在的心理的行为状态,要破这个,那是真正刚开始忏悔第一步,现在大家心理是什么行相?检查一下!不讲我们不知道,我们在根本的大无明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也说不上是好是坏,随境遇缘的时候,境界好的来一定贪,境界不好的来一定瞋,那根本一直安在痴无明行相当中,尽管说我这个事情做错了,我忏悔啊!实际上呢!对不起,世间来说,你是忏悔了,佛法来说,没有动,根本没有动,这个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这个忏悔,或者你可以用天台的顺逆十法,或者贤首的顺逆十法,都可以。现在我在这里把这个十样东西,简单扼要的归成四种。

这个是《广论》上面所说的,为了让大家容易清楚起见,请你们翻开广论,P.144倒数L4,四力忏悔,﹝第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者﹞,讲忏悔那一段在《广论》上是安住在哪里呢?安住在皈依三宝了以后,说皈依了以后了解正皈依是法,因为法是指导我们的,那这个法在共下士那一部份说的是业,换句话说,你不是要离苦得乐吗?告诉一切离苦得乐的方法由业来决定,了解了业以后,然后正规去做就不怕了,可是眼前是了解了,无始以来的这个业习气怎么办?对不起,这个要忏悔,是这样来的,所以实际上,跟《南山在家备览》所讲的完全相顺,听懂了以后,正式开始下去的第一步,忏悔,皈依之前是忏悔,了解了道理了以后,现在正式要开始行持了,那么要怎么办呢?要以这四种方法忏除,这个叫净修,

【﹝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盛等,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须励力修大慈大悲所说,还出方便﹞】

换句话说,懂得了道理以后去皈依了,但是对不起,虽然很努力的希望皈依,希望保持正知见,希望随境不要转,可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或者由放逸,说我全部精神提起来,稍微放松一点,偏偏那个时候事情发生了,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尽管你没有放松,可是因为烦恼的势力非常强盛,对了这个境就是不行,比如说,今天一点小事情,叫我可以挡得住,现在这个重大的事情,或者钱财上面,今天损失一点三万五万,现在一损失十亿八亿,哎呀!这一下不太灵光,再不然,动不动性命交关,这就不一定行,所以这个地方说,你心理已经把持住了,但是因为这个烦恼非常强盛。

还有一个是你正在强盛烦恼当中,我们一点用场都没有,所以那个时候你会犯,万一犯了以后怎么办呢?去忏悔,那么这个实际上的忏悔不仅仅是如此,它还要把前面的恶业拿掉,前面说不把恶业拿掉,根本不可能皈依,照这个里边说,忏悔有两种,如果受了戒,还要照着戒的仪轨喔!所以它下面说,“堕罪还出之理”就是戒的仪轨,还有“诸恶还出者,应由四力”。

这个四力,第一个叫「破现行」,第二个叫「对治现行」,这个我们不照着讲广论,因为今天不是讲广论,第三是「遮止」,第四叫「依止」,遮止跟依止容易,先说,就是忏悔了绝对不再犯,什么叫依止?或者三宝或者叫菩提心?你为什么造罪?因为你不依三宝,因为你没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正确的觉悟之心,当然你内心当中依止着三宝一定如法的,发菩提心更是如法的,所以这个四力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就行,实际上皈依了以后要依止,就是没有做到,我现在不照着世间的方法依止着三宝,告诉我的方法,眼前的要把它挡住,那么眼前挡住有两个内涵,一个叫破现行,第二个叫对治现行,这个行不单指身口行为,身口行为是发自于外表,主导身口行为的主宰是意业,而意业当中“受”“想”并没有主导的力量,是意业当中的思心所,这个在业当中告诉我们,这个主导者是意业当中的思心所或者是行心所,所以这个现行,指现在这个行为的主导者,由于这个主导的身口,你只要心理的行为是正知见,那个身口的行为都跟着好,如果心理的思是不相应的身口跟着也是不相应,破这个现行很不容易,很不容易!那怎么破法呢?它前面告诉我们,对以前所做的不善业追悔,哎呀!我怎么做错了,我怎么做错了,这个是破现行一个最重要的内涵,当你内心当中真的对以前深深感觉痛切的追悔的时候,现在还会不会在原来的状态当中?自然不会!做好事不一定有,但是在一般生活当中,我想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这个追悔的现行,这个追悔的现行,只有自己去体会,也许我们往往有很多失之交臂的好事情,回头发现了以后大追悔,哎呀!我怎么做这个?怎么这个样?这我想我们人人体会得到,当你真正真切内心非常严重去追悔的时候,这个心情是非常强烈的,大家自己想想看是不是?当这个强烈的心情去追悔的时候,那个现行是什么?跟原来这个不相应。

我想要讲自己的经验,这个不一定对大家有帮助,因为我的经验大家不一定用得上,你们的经验我也不一定有,我来勉强试一个比如说现在世间人大家说世间话,我是完全外行,我听人家说股票,或者做生意啊!这种生意,现在说这个蛮好赚的,蛮好弄,然后你也想去做,心里面还一一这样去想,结果呢!事实发现到最后你已经慢慢在这地方去做了,结果心里面没有正确的去做,最后受了大损失,或者是怎么样?到那时候是什么心情!比如说我下面说一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有人告诉你现在这个时候什么生意好做,股票好做邀你合伙,最后你去做了结果发现他是个大骗子,然后你一但发现吃了大亏你心理什么心情啊!追悔!大家想想看,这个追悔的心情你还会不会,以前如果合伙的好的话,明明觉得这个两个人同伴,大家是同进同出,当你追悔的时候,你把它看成什么?生死冤家,是不是这样啊?就是这个状态。

内心当中以前一直照着我们自己的想法去想,真正追悔的心情起来的时候,你一定把你内心这种状态,看成像生死冤家这样去看,这个才是破现行,现在想想看,我们对我们平常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处处地方照着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把它看成生死冤家,这样对待它?如果你这样对待它,那你破了现行了,这一点不容易喔!很不容易喔!乃至于平常我们信了佛了,信了佛了道理讲完了,但是!可是!下面来了那个但书加了一大堆,就是这个样,再不然我举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念佛的人,我是用个很轻松的方式,但是很实际的例子,念佛的人到什么时候破现行?为什么说不到要「下至心」?就是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尽管你嘴巴上面念,脑筋不听你的唉!然后早晨我们常常说笑话的,喔!早晨要赶着去上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车子赶快要塌掉了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是不是在这个状态呀?你说这个算什么呢!你到底是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南无这部车子呢?这个南无是皈依喔!这个我们是很清楚所,以这个现行是现在的心里行为,就算你要后来慢慢的慢慢的不去想它了,实际上浮想上头是有,实在深刻的内容上是没有,所以为什么念佛念到好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会感受的很深刻的这种感受,往往很多人有这个,或者有的人念的欢喜啊!他自己得到这个忘我境界,或者念的痛哭流涕,他自己说不上来为什么?那个时候是什么?真正开始有一点这个破现行的迹象,那个相似境界,多多少少已经告诉你真了,这是真破现行的时候,可是这个所有破现行的话,等到你停了以后,它还在的话这没破,停了以后,这个破现行的力量继续还在,这个才是正破现行的内涵,破现行这么难法!当你正破现行的时候,那个正知见就起来了。

这样呀!所以你心当中想想归依三宝了,如果念佛的时候,嘴巴上面不念了,脑筋当中不想去念它了,脑筋当中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一定是心愿具足、心业具足,尽管你想别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念的是这个世界是一无可取,那实在是巴不得已我还要上班,好了,今天能够赚几个钱就算了,回去赶快我去念佛吧!你真的破现行的时候,下面就有这种心态出现,现在自己反省反省,自己有是没有?但是破是破了,但是这个习性还是非常强盛的力量会继续的来喔!那要怎么办呢?对治!就是那个病跟在这个地方,所以第二个是对治,真正来说,破现行眼前的知见上头的,对治的话,潜在的这个力量,这两样破掉了以后,你只要小心一点它就不会再犯,因为这个力量很强盛,现在跟它相应的强盛的力量,这个才是真正忏悔呀!忏悔要忏到这种程度,那功德就现起,这个时候翻邪就是翻邪,前面那个邪,就是把你整个的翻转过来。

所以正忏悔的时候一定是什么?依止三宝,所以这个忏悔的仪轨上面第一个讲是讲破现行,可是仪轨上面第一个叫依止力,为什么叫依止力?你现在在这个烦恼当中,依止的烦恼忏的干净吗?忏不干净,就像臭水沟里面去洗,当然洗不干净,拿出来摆在清水里面洗,所以你安住的地方,一定要安住在三宝上头,然后把这个道理在内心上面告诉自己,虽然这个内心潜在的力量很强,所以你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现在无论如何要这样,然后以前说祈求的,现在要另外一个,那为什么要拜佛呢!因为这个要集外面很强的强缘,才能够把我们内心上面强盛的力量,才能够把它挡得住!这个是有它的很特别的内涵在,就是这样!就好像平常我们希望改过或者希望什么!没有力量,那有一个有力的人士,靠着他,我们就能够改的过来,所以内心当中改善,一定要依止,真正的原因在这里。

其次呢!它上面说要发露,那发露些什么?这个时候叫发露先罪,以前造的罪,这个发露,说它容易是很容易,说它难是真难,我告诉你,如果你没有发露的话,你根本不可能忏悔,你真的忏毁了一定要发露,发露些什么呢?这并不是说,唉呀!我造了这个罪呀!我做了这个偷了钱呀!我杀了什么,不仅仅是如此的发露,首先这个发露,你要发现你的问题在哪里?如果你没有找到这个问题在哪里?你忏悔忏悔得了吗?你根本就病在哪里,就不知道呀!这是我们一定应该知道的,所以它的总相你至少要找到,别兼容或不清楚,什么叫别相什么叫总相?这个地方说一说,要想忏悔的话,一定要了解我们忏的是什么?把烦恼变成正知见,这个总别相,请你们看烦恼相,请翻到昨天讲的思惟集谛,共中士P.170,正明烦恼,一个是烦恼总相。

P.170,正明烦恼,一个是烦恼总相,有没有看见?这个第八行,P.170L8,总相总的,这个总相就是现烦恼相,为了我们产生忏悔的功效,那个烦恼的总相看一下,说

【〈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极不静相〉】

第一个

【〈由彼生故令心相续极不静起是烦恼相〉】

换句话说,这个法是指任何一法,现在这个法是心法,就是当这种心里现象生起来了,你也不要找什么法,换句话说,这种心里是什么?不安静的相状,由于这个不安静,那个继续的下面那个心就跟着来了,这个就是这个烦恼的总相。那么别相呢?为什么不安定呢?就是别相了,别相就是贪瞋痴慢疑,看见了好的就跟着它去,外面这个好的,被人家拿去你就发脾气,这样要跟人家吵架,这个是第二个是瞋相,然后怀疑是非慢相知见,这个就是后面所立的这个别相,因此我们要忏悔的时候,就要把这个第一个拿掉,所以如果说你心里面迷迷糊糊,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一种痴相,这个迷迷糊糊老是迷迷糊糊,到那时候人告诉你啊,你说什么?要讲什么东西的时候,瞪大眼睛你想了半天想不清楚,这是什么?痴相,所以这个法,也许我觉得好像讲「法生」?你要晓得这个法,是无始以来一直在那个相续当中,现在我们还是这个相续当中,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就是现在我们往往在那里,接触了一点佛法,总觉得啊,我现在心里面干什么?很安静,如如不动,这个叫如如不动吗?大痴相,我们一定要知道,很清楚。

不要说你现在这种大痴相,就是你在定当中,前天还有一个居士,他的确很难得,他也跟过一位好老师学过一段时候,他说有一天忽然觉得空了,我就告诉他,这个不是!他形容这个情况,实际上这是什么?的确你将来真正的学了定了,这个定要全部精神灌注,不是像我们痴痴呆呆,这个一点用场都没有,我们痴痴呆呆坐的话,你最多弄到后来睡一觉,这个真的噢!心里面就一片模糊,然后觉得睡完了以后,当然起来觉得很好,这个是痴相,不要说这个头低下去了这样来,就算你眼睛很清楚的,或者是半开不闭,或者是开的,如果心里面很明确的这个相状不现起的话,这个都是,就是明确的相状生起,而心里边关照的力量不现的话,这已经是昏相,已经沉相,不叫昏相噢!所以这个法相是要非常严密的,一点都不能错的。

他那个就是学了一点定,慢慢的慢慢的在进入定境了,他自己感觉的呼吸,慢慢的越来越微没有了,这是一种状态,乃至于到那时候,忽然之间觉得这个境界都消失掉了,消失到什么呢!外不见境内不见身他见了空了,不是!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说真正的定当中见到的话,这是什么?欲界的未地道定,未地道定你眼前看见什么都不见了,这个是定噢!根本定都没得到。所以我们往往不识那个行相,以为在修行了,

所以佛经当中有个公案,谁啊?善心比丘,这个很有名的公案,他得了四禅根本定噢!他以为得了四果,实际上那个定他自己得到了,以为得到了四果,但是对不起,这个不行,到后来他境界又现起了,他就觉得证了四果了,不应该还有呀!怎么又有呀?他就把以前信佛的整个推翻,因为谤法就陷入阿鼻地狱,他有这个公案,所以我们往往是自己不善学,不好好的学,产生这种误解,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刚才讲烦恼相,烦恼相当中痴相,虽然不是现在生,早就生了,无始以来一直生,一直在相续当中,我们不认识它,至少你那个时候了解了,这个内心非常明确的,现在这个是这样,所以对我们眼前下脚第一步,如果一心对这个三宝的认识不明确,皈依的量不强烈,这个就叫做烦恼相,清楚不清楚?这样噢!

所以当你真忏悔的时候,你一定要提起来,对不起,这个提不容易噢!据我所了解,你们在座的,其他几位我不敢说,遵照着我熟悉的几位,相应的几位,刚开始的时候跑的去就是不行不相应,然后拿起全部精神来,慢慢的有一点相应的样子了,它是会感受得到,那时候前后一对比才晓得啊!真是破了现行!真的有一点点破现行的样子,它才晓得前面这个烦恼相,这样难噢!所以这个皈依两个字,平常我们讲起来很容易,要得的话,还真不简单噢!然后这个时候虽然破了,在这里在座的有几位过了以后,在那地方很好,尤其是打短时候的,到寺院里面去,不一定说打一个佛七啰!打一个佛三啰!就是你肯几天努力来了!来了以后,非常欢喜,回来了没几天不灵光了,为什么?对治没有!所以这两个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就在发露的内涵当中,所以你要发觉这个问题噢!然后在佛前告诉说,唉唷,佛陀呀!我无始以来都在无明当中,这样的严重法,我现在要一心一意要归投依靠你,所以你这个发露,别的你不一定能够发觉得了,这个总的,你一定要认识清楚。

那个时候才好谈忏悔,然后这个别的呢?粗显的我们还是可以晓得,贪、瞋、痴、慢、疑种种的知见,乃至于眼前我们现在很多这种特别的情况,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忏悔必须要这样的忏,假定我们真的能忏悔的话,那什么业都可以忏的干净,当然讲忏悔的话,要有忏悔的仪轨,一定要有忏悔的仪轨,平常我们说净土忏小净土忏大净土忏,法华忏然后华严有华严的忏金光明忏,三十五佛忏八十八佛忏,水忏梁皇忏哪一个都可以,不过注意这个忏法,不仅仅是你把它照着这个文如此这般念上一遍,念上一遍有它一点点功效,什么功效?种一点善种子,快的说不定弥勒佛出世那时候有希望,慢的是无量无边劫以后,诶!你遇上了那太划不来,关于这个忏悔,刚才说的金光明经,如果你们要忏悔的话,金光明最胜王经是一本非常好的经典,《金光明经》有二个版本,平常流行的比如说智者大师,他有他所谓的《金光明疏》,那个是根据是早译的,这个金光明经比较好的,是晚译的,义净三藏译的叫《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你要看这个才懂,那么这个地方我引一段话,特别的跟大家说一说,金光明经卷三灭业障品当中有一段话,如果说我们可以成就四法,就是这四样东西做成功的话,一切的罪障能够永尽无余,永远清净噢!再没有一点遗余。

哪四点呢?第一点我记在那里我看一下,

【一者不起邪心正念成就,】

我想哪一位在黑板上写一下,不起邪心,不再生起邪恶之心,正念成就,

【二者于甚深理,不生毁谤,三者于初行菩萨,起一切智心,四者于诸众生,起慈无量。】

于一切众生起慈无量,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那个慈无量,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到第一点,第一点做到了,下面这些都能做到,如果第一点做不到,下面就不谈,现在看看第一点怎么说呢?不起邪心,正念成就,这不是两件事情,这是一件事情,正念成就了以后,你就不会起邪心,不起邪心一定是正念成就的时候,那么这个邪就是什么?就是我们无始以来,随顺无明错误的这种心里状态,如果你忏悔能够达到这个,那就是正念成就,不过这个正念成就,有一点点内涵我要说一下,刚才我们不是说破现行吗?破现行的时候这个邪心是不起的,但是这个正念不叫成就,破了现行以后,能够继续保持下去的话,这个才叫做正念成就,所以金光明经是第一个,不起邪心正念成就是在四力忏悔当中四力具足,一定是破现行,对治现行,当你正破又对治的时候一定是依止,然后保持这个正念的时候,后面一定是不再犯,清楚不清楚这是第一点做到了。

第二点于甚深理不生毁谤。这个蛮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刚开始接触了一点佛法,懂得了一点。但实际上佛法深广无涯,我们往往把我们皮毛的东西衡准深远的,他为什么要特别的讲这一点呢!因为在一切的罪障当中。最严重的是什么?谤法之罪,这我想我们大家了解的,不接触佛法是一件事情接触了以后。往往对自己很执着,我们刚开始的时候。那皈依还不行。所以还要忏悔,当然深远的道理不清楚。因此对深远的佛法。我们一定是这样的,至诚恭敬说啊!我现在不行呀!不了解它深厚的内涵,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不要妄加批评,这个是我们能够做得到的,所以你第一点能够做到了。第二点就能做到。

下面这两句,既然写在黑板上,也顺便说一下。「于初行菩萨,起一切智心,于诸众生,起慈无量。」为什么于初行菩萨起一切智心,于诸众生能够慈无量呢?《金光明经》是大乘经典,它要求的最上佛果,这个要想达到第一步就是忏悔,我们以前所安住的邪知邪见,那么现在要想求无上佛果的正确的知见,我们要做的两件事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想达到这个,目前我们下手之处是这个因,这个初行菩萨是佛的因,这上求之因,不要说佛,乃至于他只要跟我们相应的,你把它看成比法相应的,比我好的,你把他看成佛,不如我们的把他看成众生,因此在这个情况之下,你了解了佛法以后,我们行持的准则,这个两点就是告诉我们行持的准则,他比我强,把他看成他是佛,他比我弱,我要把他救出来,就是这样,换句话说,你不但眼前不起邪心,正念成就,可是正念成就了,不是停在那里不动噢!你这个正念一定是对一切境界呀!在境界上面,那么境界上面,遇见这个缘的时候,你不要动,动了吗?没关系!就怕你不动,你一动就一直在增长功德,怎么增长法?比你好的,把他看成佛,无边的功德增长,不如你的,你慈悲,要把他救出来,天下最精彩的、最好的功德,就是这两样东西,净田比你好的你净了,不如你的悲田哪!就是这样!

所以他四句话他有结个偈子,结个偈子,第一个偈子叫做叫做“专心护善念”,前面说这个不起邪心正念成就,实际上真正的重点,全部的精神摆在这里,保护我们的三业,为什么要保护它?因为了解一切苦乐的根本在这里,那么这个三业的重心,就在那个意业上面,就在正知见上面,眼前从下脚第一步走进去,而深厚的地方呢,我们不懂!所以不毁谤深法,因为我们现在走的是基础第一步,这个基础第一步,可以说是共下士小乘部分,然后我们真正的目标又究竟圆满,因此对深法,我们眼前不懂。经论上面很多地方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妄加批评,尤其是目前。

我们的状态,我们实在是很糟糕,我以前一直犯这个毛病,我学了这个就执在这里,执在这里,对别的就往往排斥,我自己一直忏悔,所以我在这个地方也可以是忏悔的心情,也可以说建议诸位同修,你能够有缘接触到佛法这是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所以为凡夫的原因,正因为我们是罪障,很重是资粮未积,在这时候千万不要再加重罪障,怎么办呢!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好一点的能够赞叹,就是上面说的,我念佛的赞叹参禅,赞叹学教,赞叹这个,样样赞叹。嘿!我做不到,我赞叹你们,反过来,参禅的赞叹念佛,现在往往不是,参禅的说念佛不好,念佛的说参禅不好!佛法就是这样,被我们弄垮掉了,人家不了解,跑到我们佛门当中一看,自己在打架,好了还谈什么?你们讲道德,然后你们自己在那边打的天翻地覆,你说道德何在?不是在骗人吗?我们先不必谈其他的,先不必谈自己的心里状态是如何了,对不对?其实这个地方注意!

我们现在下脚第一步,尤其是自己有了一点点那个了噢!自己更觉得,噢,这个慢心就增长起来了,这样。所以它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第二件事情了,不要毁谤深法,那时候越是这样,越是自己觉得,谦虚!体会到了发现这个佛法真高妙,那时候你发现,原来我下脚的第一步,那高深的地方实在不懂好好努力,就是这样看见别人多去赞叹,然后别人不外乎这两种,比我高的,比我低的,高的把他看成佛,低的把他救起来,请问这样,你所有的什么状态?所有的行为什么状态?岂不都是积累无比的功德,就是这样这个忏悔的内涵,就包括在这个地方。

它第一句叫「专心护三业,不毁谤正法」,下面「起一切智心,慈心净业障」,四句偈子。就是把那个四句,起一切智心上求,下化呢!慈心!这样的话把所有的罪障净除掉了,所以在这个上头我讲那个忏悔的时候,我们必定要用这个样子,努力的去做,努力的去做。

所以这个地方的发露,举个简单的比喻,我们不是要拔草吗?不是要除病吗?那你第一个晓得你病是什么病相?这个病相什么病因?那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你不是要拔草吗?要晓得那个草对你的毒害,一定要晓得它对你的毒害,你才肯去对治它,把它拔除掉,所以对它的毒害了解了,晓得草是什么样子,然后第三步,抓对了,从根把它拔起,这个发露一定要从这个地方讲起,所以说不是说,唉呀,我做错了,我忏悔啊!不仅仅是如此,也不仅仅是我每天早晨念它,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遍不够念三遍,单单这样不行!忏悔的内涵是如此,你真正的忏悔的内涵做到了,把这个容器现行啊!能够净除了,这个时候才下面去皈依,那个皈依的力量就生起来了,所以这么一路过来这个地方讲到忏悔,讲到忏悔,在这样忏悔干净了以后下面你然后去皈依,这个就会得到这个皈依之体。

请翻开下面,P.18上面,前面那个文字都已经解释过了,最后有一点点,注意喔!说平常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不知不觉当中往往犯的,现在不但不去忏悔,还有一点厌舍,厌舍!你们怎么样我不知道,我自己确实知道一直犯这个毛病,我随便说一个,你们看看有没有?我一直到现在不知不觉就常常犯了,不知不觉就犯了,以前更是如此,我总记得离开现在20多年,刚出家,那么跟我的师长,最受用的师长,当然我刚出家的时候就是仁法师,我也是仁法师跟我说这些道理,说完了以后,我就跟他说:「法师啊!你说的境界很高唉!这个罗汉境界呀!」就是这样心里面,很奇怪,它这个话挡在那个地方,就会听不进去,然后有的时候告诉他:「法师,你这个话是很有道理,可是我现在感觉得内心上面很痛苦,你不要在我这个痛苦的上面刺我一下,希望你心平气和才告诉我。」就是这样,他就不开口了,多少年以后,我才发现,要想忏悔是千难万难,无始以来的习气保护啊!不要说轻而易举,你完全不用力,它就想尽办法去保护它,我们真正将来忏悔的时候,这个最难的一个地方就是什么?它不知不觉当中他就保护它,一直在保护它,它用种种的借口,世间有的是借口,你们这个要自己去检查,我讲没有用,所以真的修行。一定要在这个如理的这个团体当中,不但师长,还要同行善友,最后仍会告诉你,那个时候会告诉你,你的想法错了,然后这个保护、掩饰并不是有意的,通常我们有意是不会的,说到这地方这无明的可怕!无明的可怕!我们就是在无明当中,看不见事情的真相,明明把事情看错了还以为正确的,那是真正伤害我们的就是这个东西,关于这一点,现在这个地方制教行教当中它并没有细说,可是这个化教当中,经论上头,我们真正要深学努力学的话,就是要这一个,而这个绝对不是三言两句可以说的清楚,现在我们要想学佛,不在这个上头努力,所以得不到受用的原因,所以这个发露两个字真正的重要在这地方,简单的说一下。

下面再讲作法,有了这个现在开始作法了,作法就是正式受归的时候,还要种种的因缘和合,那才能够产生应得的功效,

【羯磨注云『善见论云:并须师授言音相顺,若言不出,或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

这个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作法它有一定的法则一定的仪轨造着这样去做,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喔!这个法则跟仪轨告诉我们,我们真正的做的不是照本宣样的念一遍,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它文字所指的内涵,上面领会到了,心里跟它相应,心里跟它相应的这个行为做到了,你就能够得到它,要告诉你它要传给你的东西,这个才是真正作法的内涵,所以说第一个要师授,然后授给你了以后,言因相顺,跟着它而真正的跟的是内心然后身口三业俱到,如果说你言不出,或者不具足,不称名,不了解,不了解特别的是说你心里状态,没有跟它相应的话,那个都不成功,就不会得到做了半天做一个虚功,真正要得到的,一定每个部分相应,佛法就是个缘起之法,说到这里,大家想想看我们皈依的是三宝,而正皈依的是法宝,法哪来的?佛说的。佛指导我们的,佛是一切智者无所不知,佛是大悲,绝对全心全意的没有别的,整个的祂的希望、祂的目标、祂的事业帮忙我们,佛有无上的大威神力,只要做的到的,祂无不圆满,结果我们还是凡夫,这个地方说明什么?哪!外缘已经完全具足,差就差在哪里呢?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论上面告诉我们,你不是要归依三宝,对!皈依需要两个条件,自他,你皈依这个法,现在佛已经圆满具足,说的法清清楚楚,你自己相应不相应!所以所皈依的外支已经具足,真正重要的就完全你的内支,你内支相应到什么程度?你就得到什么程度。清楚不清楚?

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的【言音相顺不具足不称名不解故不成】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大家不了解的,正好从这个时候开始,了解了从这里增上,不必急着,唉呀!要去求皈依,要去求戒,连皈依都不了解,戒都不了解,还要向很大的那都谈不到。

那么这个解怎么解法?首先是文字的了解,文字所指的义理要认识,这个认识的话,要很仔细检点自己的内心,如果不努力检点自己的内心的话,找不到,当然在这个检点自己内心的话,对文字的义趣要正确的认识,因此在这里,我了解你们的情况我不敢说,我至少了解我自己这样将心比心我也可以说,我今天学了佛,真正说起来三十多年,出家到现在二十七年,一直到最近这几年来,慢慢的心里面有一点相应,所以你们诸位听见了以后,不要期望它,听懂了明天就要做到它,不是!如果说你听懂了以后,能够在三个月能够做到的话,那你就超过我太多太多!我这个出家专业人员,学了十五年以后才慢慢的体会到,不过对你们来说,如果要15年的话,我相信你们也就完了,因为我十五年是自己的摸索当中,你们今天已经有这么清楚明白的佛菩萨祖师、道宣律祖、弘一大师,然后还经过这个留声机,这么一步一步的告诉你们,你还要十五年,你还一点希望都没有,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所以我必须告诉你们,如果你真的想最近这一段听的时候,你一定要把它弄清楚,现在你们了解了,为什么这个论跟律两个要配合一起?这个论,不仅是论,经论律,换句话说,见!见些什么?行!行些什么?这个见取、这个行跟这个见相应,这个见正要去行,然后才能够彼此慢慢的互相增上。关于这个,今天晚上讲到这里。

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P.18,在开始讲之前,这里有几个问题简单的先讲一讲,有人问说,没有听戒之前,大家会觉得蛮高兴的去求戒去受戒,听完了戒以后发现唉!这个戒还这么的难哪!那么这个里边就引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有人觉得不听还觉得很乐意去学,听完了就心里面有害怕之感,说不想学了!现在问题是,是!不是那么容易,这个绝对是一个事实,不过问题不在戒的难易上头,真正修学佛法,首先要了解决定学不学,不在它的难易,决定学不学,在它好处,以及这个反过来的坏处!换句话说,真正重要的关键在损益,说不学有什么缺陷,学了有什么好处。

现在先不谈佛法不谈戒律,目前世间每一个人都战战竞竞忙很多事情,在忙之前你先要念书,这个念书想想看容易吗?不容易喔!古人说十年窗下,现在十年窗下还不够!真正去学的话,好好的学的话,少则十五年,多则二十年还不够!大家并不觉得难为什么?因为它有对我们有价值有利益,乃至于随便说一样东西,眼前这些东西的确好不简单喔!尽管学起来好像学成功了,实际上集千百万人的经历,而且经过多少时候长远但是并没有退却,为什么?它有好处!同样的修学佛法,问题不在难易,在它的好处,以及不学的缺陷,世间好处最长一百年完了,我们还肯花二三十年的时间去努力,现在佛法,它得到的好处超出是无量无边,稍微花个三年五年,在我感觉太值得了,可是这个基本的问题,不在难易,在你一定要了解这一点,所以前面所以讲教,所以教理不明,佛法没办法真正深入的原因是这样,如果理路很清楚的话,以我现在的了解的话,世间什么都可以不要,佛法非学不可!因为整个的好处在这个地方提供我们,以前容或说,佛法上面好像很迷信,现在我可以完全百分之百的有利的证明,不管你科学、医学任何一样东西,我佛法提出来的量,你没办法推翻,反过来说,不管你医学科学,我可以把你完全推翻,佛法真正高明的是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量是什么?说明大家讲厉害来说,你要的来说,佛法当中可以什么都提供给你,但是世间不一定就算得到的话,短短的几十年,而且这个好有很多漏洞很多缺陷,当然要想深细的学那道事要多花一点时间,始终说一句话,这个还是比一方面的利。

这个害,换句话说,损益,真正重要的损益之比,这个比才是真正重要的,喔!比如现在随便做一件事情你投资花多少钱赚回来花多少钱?这个比是非常重要的,损益比是非常重要的,世间说你投资了100万你可以说赚回来100万喔!这个利润相当大对等对比,佛法投资100万不够的,当然是比喻啦!佛法实际上并没办法真正拿数字来衡量,换句话说,拿世间的投资它要超过一点,可是它回报起来的话哪里说1:1,拿一块钱的话,绝对这个回报,最少最少的话都是百万千万,而真正好的回报是无量的,这个是真正重要的概念,所以一开头真正这种重要的,好的,经论上面特别的已经强调这一点,先告诉说学它的殊胜的好处,不学的它的缺陷,了解了这一点是推动我们的力量全心去做,那去做的时候需要克服困难,这是第一步。

其次呢!说啊!那个现在才了解原来并不真实了解戒的内涵,不要说菩萨戒乃至于八关斋戒乃至于五戒都不一定懂,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呀!不懂去求了也并没有得到戒体,那么这个到底算将来持下去的效果,怎么样呢?以及破了以后怎么样呢?这个原则我说一下,是!没有了解没有如法去做的话,并没有得到这个戒体,所以这个功德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并不是没有喔!经上面梵网经上就说的很清楚,这个梵网,当然是通常现在的这个地方的都出家人,就是说你这样的并没有真正得到戒,但是是增益受戒。换句话说,种的善根,可以把那个善根慢慢慢慢的增上,把善根种子加深,就是这个力量渐次可以得到,这个好处绝对有!反过来呢!你破了以后也不会像戒上面说的那么严重的祸害,但是同样的,破了以后既然有好处就有坏处,那么这个也要分两方面来说,一个是对戒体来说,这个无形的看不见,另外一个是对行相来说,行相来说,这个分在家出家两方面,那么我简单的说一下,比如说出了家,尽管你戒体跟那个行相,不一定相完全吻合,有很多他的确虽然有这个形式,可是没有这个内容,不过这个三宝所谓清净幢相,尤其是那个僧团,最主要的,以这个行相做为这个表法的重要的一个内涵,因此这个行相会给人家带来个世间的影响,就是佛法的盛衰完全看他,不管你内在有没有得到戒体,可是这个行相留在世间,你如果做坏的话,对戒体的损失是没有,可是行相所产生恶劣的影响的话,这个罪报难逃,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应该了解的。

当然同样的说一个出家人并不因为他,比如以我来说就算我没有得到戒体,并不因为没有得到戒体就不能享受,以现在来说一个出家人的这种很多好处,既然你要享受那你就要付出代价来,关于这个概念应该清楚,所以分两方面来说那么在家人说我没有这个行相,是!可是虽然没有这个行相往往以这种概念觉得唉!我是个修学佛法或者是什么的人所以人家从你身上去体验观察以为这是佛法,同样的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会影响那个佛法在世间的盛衰,这个法的流传在世间不但要佛陀本身喔!而且要很多弟子,佛法流传在世间一定是因缘,单单佛一个人佛法不可能流传世间,有很多修学佛法的人到那时候这个因缘具足了佛法才流传在世间,所以平常讲佛法总是说唉呀!佛呀!无量阿僧祁劫舍头目脑髓才能够把佛法具体的能够呈现在世间,实际上单单佛一个人吗?不是喔!要无量无边的众生,换句话说,这个三宝的流传,在世间前人要花这么大的心血摆在这个地方,如果后面的人,因为认识不够行持不正确,对它损害了,岂不是这个业是我们来付吗?

所以正面来说,不管得不得体你一定有好处,得了体以后那个好处不得了的大!不得体也有好处,反过来做错了同样的,这里有问题,在这里我会下面紧跟着在《在家备览》上面告诉我们,我们在这个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个下面会详细的说并不是等到你完全了解了以后,做到了以后再去皈依再去求戒不是的!你有了正确的了解那个时候乃至于了解不一定太清楚你可以皈依!皈依了以后应该下面怎么一步一步的学上去,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太了解什么情况之下是不犯?什么情况之下犯?那个都说的很清楚,说你做对了就算不太清楚并没有犯的罪过,而有持的功德,这个很有意思!反过来,如果你没做对的话,就算你好像没有什么犯,对不起!这个功德不一定大,反而还有犯的罪过在,真正讲到戒的话,戒相是非常的严密,我一再说,就像你现在认真的想要造一个房子也好,造一个机器也好,这不能说差不多十九不离八,那它就是非常的细密,成分不能错,他那两个问题,我简单的这么回答一下。

现在看P.18上头,上面是上一次已经讲到

【第五项作法,】

就是皈依那一部份,忏悔完了以后,正式的开始如法行持去皈依了,这个已经说过了,下面说不解故不成,上一次因为快完了所以匆匆忙忙说了几句,这个不解故不成今天再简单的说一下,这个了解并不是现在坐在这个地方,嘿,一个法师坐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听,说我懂了!乃至于自己去看,文字怎么解释懂了!不!不是这样!了解要到什么程度然后才算呢?它文字所指的内涵,这个内涵真正的如实的领会到了,那么它现在指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心理的行为相状,所以五蕴当中受想行识,就是那个行蕴,这个最重要的就是行蕴,受想容易,行!这个要跟它相应了,那么跟它相应了有什么样的力量呢?

我说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坐在这个地方,大家今天嘻嘻哈哈的笑,诶!万一今天这个房子有什么问题,你怎么办呢?唉!房子有什么问题吗?如果说这个地方地震了,说我们赶快逃出去呀!那么这种是一个状态,实际上这个心里面就是仅仅到了解为止,而这个心理的行相应该怎么样呢?就是当那个房子产生那个情况。

你内心的行是什么?欲策心!这个思心所的特征就是说你了解了这个以后,会决定做一件什么事情?这个心里有种力量策励你努力去做,那个下面身口,跟着就会做的这种力量,这个才是行心所,所以假定你真的了解了以后,那个内心当中有一种推动你的力量说唉呀!我现在要这样去作去,那么这个了解怎么个了解法呢?就是一定是这样当你心对这个现实的境的时候,然后你体会到嗯!对!现在我这个是贪相应法,啊!原来这个贪相应法造了不管什么业,你可以找种种借口说好听话,但是这个业我很清楚,这样的话不能骗自己不能骗别人,心里面下次要发誓改过,这个瞋相应法绝对不能这样做,要如实地了解这种心里状态,这个才是真正的戒,否则文字了解了说啊!生死的根本在哪里呀!贪瞋痴!你嘛!不要贪瞋痴就行了,不!现在不是贪瞋痴并没有真的了解,那么前面这一段算什么呢?就是达到了解过程当中必须要的次第所以它并不是没有用!绝对有用!但是如果停在这里的话这个不行!这是应该正确如实认识的。

说到这里,今天一个非常好的公案,刚才有一位在座的同修问我,实际上这个情况,不但在这里,到很多地方都是这样,他说他那天听见了以后,心里面就非常欢喜,啊!这个戒这么好啊!他当时在座的时候,自己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于是他立刻就产生一个特别的觉受,那么这位同学就问我这是什么呢?我说没错!后面马上就讲了,皈依要得皈依之体,什么叫皈依之体?这个就是正得皈依体的行相,不过这个同学他是宿生有善根,种种有很多的条件,所以平常的时候,没有这种行相生起的话,那前面种点善根是有用的,所以那个时候自己体会到喔!这个心里是这样的,然后一说很清楚很明白,以前什么状态,现在什么不同?这个一对比,以前跟集谛相应的向下,现在就是了解了,以后正是反方向行的,这个行相就很清楚这个是了解,我是顺便把道理,以及实际上的实例,跟大家简单的说一下。再下面继续下去。

【事钞云『智论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众得作当教言、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即发善法。次结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结』】

那么这一段文就是平常皈依的仪式那个仪轨,这个仪轨它从哪里来呢?是智论,智论是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造的,这是绝对可以做为衡准的最简单的皈依,那么前面叫做三说,前面叫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主要的,这里叫即发善法,换句话说,前面每一个次第弄对了,经过了忏悔,在师长面前,这个师长限于出家五众,如果这样的话,三次说完的话,就得皈依之体,就是这样后面那个三结呢!它有一个特别的原因,看下面的解释,

【资持释云『一具仪、二对境、三作法。言某甲者称己名也、尽形寿者述所期也、归三宝者是所投也。言发善者明非戒也。 后三结者重更嘱昆、不令忘失也。』】

先把这个资持的解释简单说一下,这个里边叫具仪对境,换句话说,它把前面皈依的那个,胡跪合掌在比丘前等等,那么这两个第一个叫具仪,具足这个受皈依的时候,求皈依的时候,这个仪式,实际上这个仪式,看得见的部份,那就是在佛堂你非常整齐,然后至诚恭敬顶礼跪拜,乃至于请师这一些,实际上这个里边,除了这个行相以外,还有跟它相应的心里的准备,以及心里的实际上的这个力量,那么这个力量通常称为意业,现在实际上在那儿造什么?善净之业,善净之业跟所有的业一样,就业来说完全一样,就是意业为主身口是造业的工具,恶业是如此,善业也是如此,所以这个仪是仪相,这个仪就是整个法的法相,心里是什么样的?那么身口跟这种相应的心里,显出来的行相,这个才是,心里至诚恭敬,所以行为就显的是战战竞竞,然后心里一心要求皈依三宝,所以口称名去求受,这个具仪的完整的内容是这个,那么实际上,这个就是要完成这件事情的自己部份。对境呢,就是所对的这个,对的,现在这个地方是什么?是比丘,而这个比丘是三宝的代表,这个比丘代表的是佛法僧,然后呢!前面不是说过吗,上一次谈过了,现在要求皈依呀!大师外支已成,皈依三宝的佛早就成就了,为什么因缘我们得不到好处呢?自己的内支不跟它相应,所以这个地方,叫做具仪对境的话,就是自他两支都具足,作法呢!还要自他当中怎么样使它产生相应!平常造业的时候,或者说做任何事情,大家说三轮,净业叫三轮空,然后染业的话三轮不空,哪三轮?能做的做者,这件事情的对象,中间所做的事情,这个叫做三轮。

现在那个善法亦复如此,以前自己所具的是什么?跟无明相应的造的种种业,现在不!正知见!了解了一心一意要去求这个无上菩提也好归仰三宝也好,这个从人天五乘,全部包含在里头,然后以前不了解,反正是一切境随贪瞋痴转,现在了解了,从这个地方从佛法僧求,这个是他,然后在这个里边跟它相应,做的法,这个是三样东西,这个内涵,这是我们要了解的,那么说说些什么呢?作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这个作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说请圣!忏悔!所有的都在这个作法当中,说称自己的名字,说我某甲,自己的名字尽形寿,这个尽形寿里边,包含了两样东西,形就是我们的身体,寿:寿命,在我们所对的境界当中,境界外面广来说是无量的法界,小则说我们这个讲堂,台北,中国,地球,太阳系,到最后法界,这个都是所对的境,形的部份,然后呢!时间呢,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已经过去不管它,实际上,过去并没有停止喔,现在这个未来,就是过去的延续,在我们所对的境。是不是无量的时空?可是这无量的时空,简直是不知如何是好!嘿!妙极了!对每个人真正重要的关键在哪里?业!苦乐就决定于这个业,因此现在要想修行的就是要把握住这一点,这个时空是无限的,可是对每一个人业的中心来说,对这个时空的每一个人,只有我,就是这个,可是我这个行相所展开的样子是什么?形、寿两样东西对不对?清楚不清楚?所以尽形寿这句话,有它的很深远的内涵喔!前面不是说戒的特征是什么?要期誓受偏该生境,什么叫要期誓受?你有一定的时间,现在这个地方呢,尽我一生的寿命,这个是时间,然后偏该生境呢?所对的法界是广阔无边,说能对的我就是什么?哪!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所以尽形尽寿,所以归戒的真正的特征就在这个地方。

所以我们要了解的【所期也】,然后拿这个归向以前造着我无明相应,认识造种种的恶业是流转生死现在不!要照着佛菩萨说的内涵,以他提供的法则去行持,所以说归投,能够这样去做的话,就能够发善,以前都是恶的,都是染的,现在开始善的净的,这个善就发了,但是这个不是戒这个不是戒!为什么讲不是戒呢?就是这个里边,下面等一下会说明,所以正得三归之体的时候,在什么时候呀?就是前面这个三说圆满的时候,假定说现在我的话,而且这个一定要老师,前面说我们,后面跟表示什么?自他相应!他是递给你的,我是接受的,他递给我们什么?他递给我们就是把法界相应之量递给我们,尽管说法界是无限的,能对的我却是当下,可是由于无始以来所习惯的,所认识的,就局限在这个我当中,把这个我困的死死地,到底法界怎么样对我们一点影响都没有,尽管了解了,脑筋是空空洞洞,所以一定要一个具条件的人来递给我们,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现在大家说美国如何怎么好!大家说完了没有用,他现在马上拿一个照片给你看一看,或者拿一个东西给你看一看,或者拿一个他带回来的录像带啊!这样!他用种种的方式,实际上有形的东西拿这个无形的东西,这个就是他的心力,不过这个地方也另外举一个比喻,比如说常常看见那个古人的公案,说尤其是禅宗的大德们,跑的去被他的老师一拳一脚,大喝一声,就开悟了,为什么?就是有他内在相应的这种心量来递给你,因此在佛世的时候,佛叫善来比丘须法自落,嘿!为什么?

因此在佛世的时候,佛叫善来比丘须法自落,嘿!为什么?就是你善根也成熟,然后他递给你这个量具足,这是它特别的条件,所以没有师授不可能得,当然后面又开在什么情况之下可以自受,这个到后面再说。一般正规状态非要自他,然后这两个当中,所谓具仪对境作法,三者有一个缺掉不行,清楚不清楚?其实眼前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说造一个房子,一样钢筋和泥土,然后模板钉起来,然后要弄好的水,不能多不能少,多了也不行,少了也不行,是与不是?所以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那么现在这个地方也是如此,所以正得的时候是得这三样东西,后面的三结是干什么呢!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要这个地方要呢?这个大有道理,说后三结呀,从根作累!因为这个东西是无价之宝呀!所以告诉你某人哪!现在你是皈依了,已经皈依了,说不但一次二次,而且再三的叮咛,一再的叮咛,不要让我们遗忘,就是这样!单单这样吗?这有它的特别的内涵,这个内涵简单的说一说,上一次还记得吧!就在P.17上面从L.2最后,是故智人初受归时,专心缘此,得名皈依一皈依了以后就感善神随逐护助,这个上面告诉我们善神随逐护助实际上这个好处是无量无边,所以上次说过皈依福有色,那简直是如果说皈依所得到的福气有颜色可以拿出来的话,那个拿三界作为容器是装不下,就像大海水你想去用手来捧怎么捧的完哪!有这么大的呀!岂只是善神拥护啊!嘿!但这个是什么?智人有智慧之人哪!就专心缘此,这个专心缘此下面是个大学问后面讲很多都在这里点出来了,三结这里简单的告诉你一个特别的名词,真正讲到持戒受戒它里边有两个都东西,一个叫做愿体,换句话说,现在得到的这个戒体呀!得到了戒体以后,下面还有一个叫随行→跟着而来的这个行为,那么前面曾经说过了,讲戒的话,要法体行相,法就是说明这个道理,说明了这个了解了,依法去做去忏悔等等,然后呢,纳法,把这个外面的法,能够真正的领纳在心当中得到戒体,这个体,另外一个名字叫什么?愿体。下面呢,下面还有一样东西叫做什么?随行。这个就是戒行,那么这个随行,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依体起行,你得到了这个体以后,它有一种力量,推动你这样去做,还有呢!法告诉我们道理后面,你应该怎么样去做,护这个体满这个愿,所以说得到了这个以后,再重新提的时候,那个也告诉你,现在你得到了噢,得到了戒体以后,下面那个行持是应该如何?这个是里边有两个特别的意义在,所以说不让我们忘失,那么为什么得到了以后还会忘失?这个道理后面会详详细细说明,关于这个后面的说明哪!尽可能的,我就想把那个法相指出来,这个法相不是文字噢!就是拿我们体验得到的东西,让你当下去领会一下,虽然善法不一定领会得到,可是世间哪,在生死轮回当中,各式各样的,都内心当中有一种体验,有一种觉受,从这个体验上面,也很明确的了解说,噢,原来这个法相!换句话说,这个心里状态是什么一个状态?再下去

【业疏云『多论曰:言三归者以何为性?】

那么这是个问答,它并没有讲一个问,

【有论者言,】

这个就是对前的解答,

【教无教性,此就所发教之业,从体明性故,若淳重心,有无教也。无教者,此明业体一发续现,不假缘办,无由教示方有成用,即体任运能酬来世,故云无教。今时经论多云:无作义例同也。』 】

这个文字不大容易懂!但是这个绝端重要,绝端重要!所得的戒体也好,皈依之体也好,这个道理就是这个地方的说明,将来如果了解了以后你去受皈依也好,然后你去受戒也好,这个内心上面一定应该跟它相应的觉受生起,那个是得到了,下面的解释

【济缘释云『引问中,性即是体。解中三、初正定体,解中三初正定体。教无教性、彼论续云、受三归时胡跪合掌身也口说三归口也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无教。此就等者疏家断也。教为能发、由教发得无教故云所发教之业、即以无教为性也。无教者下二释名。一发谓初念、续现即第二念。教犹使也、谓非教使之然、任运自然酬因感报故也。今下三会。即善生成论杂心等也。』 】

那么这段详细的解释一下,我要很认真的去解释,不要怕难,听完了我想至少百分之90以上都会懂,那么这个地方呢,就是特别的祖师引一段问答,因为这个东西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经过这个问答,来辨清楚要受皈依这个愿体什么一个内涵?有了这个内涵,去随行是如何行持?对在座的极大部分都皈依过了,也许没得到不怕!它一定会增上的,你了解了慢慢的去忏悔。或者增上的话。迟早一定会得到跟它相应,那么多论就是萨婆多论,这个三归!三归的特征、特点、体性是什么呢?有论者言,就是凡指,所以说一般来说什么是它的体性呢!教无教性,这个还没正式解释,这个教无教之前,它先说明一下,这个教无教性是什么?就是下面这句话,就是所发教之业,什么叫教呢!就是教导!佛留下来的教法,也就是在我们现在的法体行相当中所讲的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呀!别人不讲不懂!一定要有人讲那我们才懂,喔!那我懂了懂了!原来是这一个!这个就是教,教完了以后呢!你懂了以后你内心当中就会受它的影响,跟着它就产生种种行为,就是这样!现在呢!这个是个善法是能够使我们离苦得乐的种种的道理,因此我们一心一意的照着去仰求这个,当我们听完了这个道理以后理路讲过了以后那个时候内心当中留下来一种力量,所以一心追求这个,这个力量呀!这个力量呀!这个地方就是说业体,前面换句话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要嘛,不做!做了以后,在内心一定留下来一个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我们叫它不同的名字,叫业,叫做业力叫做业习气,不管什么,叫做种子,它有推动我们的力量,继续去做这件事情的力量,这个叫做业这个业本身什么呢!就是受了前面这样的一个影响力量而遗留下来的。

那么现在先告诉你,这个道理,告诉你道理以后你听懂了,内心策发这个好乐之心,乃至于有前面的忏悔做意什么等等,于是内心当中产生这个力量,这个力量呀,不要再讲了,不要再教了,但是它确是个力量,所以说这个,就是所发教之业这个教无教!那个体性是什么?就是这个!在什么情况之下才有呢!它需要一个条件,若淳重心有无教也,现在这个无教就是说讲完了以后内心上面所产生的一种力量这个不要再教再讲的,这种力量呀!它继续的会推动你,策励你,去追求前面告诉你这个道理,这个叫做无教!后来很多经论上面,不叫它无教,叫它无作,平常我们说无作戒体无作,戒体就是这一个,戒容或我们不一定得到,但是对于这个无教的力量,这个业体是人人都有。

我说一个好简单的比喻,摆在这个地方,今天眼前有一件事情,我们最简单来说吧,食色性也!这是人人所感受得到的,当今天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或者是什么,反正是,或者对你来说你很欢喜的,那么它告诉你什么?告诉你说了以后,诶,你心里想这个东西对我们有这样的好呀!你就想去追求它了,或者是说,你真正缺乏一样什么东西,比如营养不好,或者什么生病,然后他告诉你,告诉你完了以后,你听见了,噢,这样呀!然后你内心当中就心心不忘的挂在这个地方,讲过了,教早就教过了,你内心当中会推动我们这种力量,这个我想我们人都有,当这个推动力量,或者是正现在前,或者是尽管忘记掉了,可是随便什么时候一提的话,它力量马上现出来,我举个好简单的比喻,比如说饮食,今天这个时候大家都是刚吃饱肚子,即便吃饱肚子,我不妨提个很美味的东西,那一讲的话,说不定大家口水就咕噜咕噜会流了,我想你们都有这个经验,为什么?没有东西,但是一提,你立刻现起了,因为无始以来,就是这个无教的力量留在这里。

换句话说,业习气的就留在这里,现在这里要留下来什么无教?告诉我们这个戒法,然后这个戒法殊胜的好处,然后你如法的去求,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然后这个戒体,就会留下来这个戒体,就是一种力量呀!是业体!这个叫做业体!一遇见这个缘以前遇见的话反正好东西抓起来放进去袋里边,嘿!不行!不行!看见这个东西的话,内心当中就说,嘿,不可以!所以好的东西你贪挡住,坏的东西把瞋挡住了,而真正重要的,你明明白白的认识你现在心里是什么状态,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无教!那么这个无教是什么样才能发呢?前面说→淳重心,这个淳就是讲朴直,换句话说,当初那个心里面真正去求皈依,乃至求戒什么等等,不是个杂乱状态,全心全意灌注在这个上头,所以第一个呢!这个淳也可以当另外那个纯字讲噢!朴!换句话,说并没有其他东西在里头,还要重!要这样的两种心情具足了,然后这个心情是自他两个都具足了,作了法以后那个时候就会留下来这个无教,所谓皈依之体戒体呀!都是这个!下面呢!说无教!这个无教是业体,这个戒体本身一发要嘛!不发!不发也就罢了!它一复发了以后续现来了,它会继续的老在这个地方。

所以说任运不假缘办,它后面不再要这个缘,而这个什么无由教示,方有成用,后面继续的时候,不要再讲了,不要再跟他说了半天来指示你,不是经过你这个才有功效,只要前面根据这个教你能够如理如量的,以淳重心发了这个无教,换句话说,发了这个业体以后的话是不假缘办哪!不要教示它就有这个用场,所以即体它这个体就是业体,如果皈依的话那就是皈依之体,如果说戒的话就戒体,任运!任运就是自然的,能酬来世,来世是什么→果报!所以说受了五戒皈依了以后一定不堕落,如果说要回向的话你要回向到哪里力量强回向生天就生天,然后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就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是它真正的功效,所以叫无教,那么它下面最后的现在的经论上面它不用这个无教两个字叫做无作!一般的通常叫做无作戒体就是指这一个,下面这个解释我在这个地方,了解了前面那个解释也说一下,引问中性!引就是多论说三皈依是以什么为性呢!性就是体!解就是下面的解答它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有论者言,这个定体就是说确定正说明这个体性是什么?于是它在这上面说教无教性,换句话说,这个体本身有两样东西而产生的,由教而产生的,由教而得到这个无教,或者在别的地方叫做作,由于这个作而得到这个无作,为什么要两个名字?作是就你自己听懂了这个教法如理的行持的结果,教是就它所讲的内涵来说,正规的来说,一定要把这个教领会了,不是前面说要解嘛!你了解了如法行持这个作是必定这样的结果,必定经过这样的次第而来的所以现在教跟无教,作跟无作一起拿起来说内涵就很清楚,彼论续云那么它下面又一个一个地方说,受三归时胡跪合掌那个是什么?身受了教了,口说三归是口受了教了,是身口教!这个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淳重心就是意跟它相应了,这个意受教,于是这个情况之下有身口无教,为什么不讲意呢!因为萨婆多论这个实法宗它只讲身口的,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后面讲那个三宗戒体的时候它也很有意思,实法宗讲的戒体是讲色法要看的见的所以这个心看不见它不说,这个到后面再仔细说,正规来说,这个无教不在身口,正规的来说,这个无教就是在我们的所谓心体,领纳在心体当中,藏在我们八识田当中的这个业种子,那么此就等者,就是上面说有论者言:教无教性此就所发教之业体等等,这个是疏家断,疏家断,换句话说,这句话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南山道宣律祖把它说明的内涵,教是能发告诉我们了以后才从告诉我们的道理当中启发,所以它能启发我们的渊源在此,由教然后发得无教,刚才已经说过了根据它所说的照着它去做,相应了所以才能够启发后面这个无作的功效,那么这个无作的功效是什么?就是业!所以所发教之业就是这个叫做无教为性,那么现在这个心体,本身叫做无作戒体→无作皈依之体!

下面解释的一发续现这个一发就是初念,这个初念,通常情况之下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讲的受体,愿体当然是受的,续现呢!当然就是后面的随行跟着而来的行为,那么这个后面不要再来教而任运它会酬因感果,这个就是我们的因地行为噢!前面说我懂了!一发续现实际上这里大有文章大有文章!整个的成就与否固然是看你得否愿体来决定,可是得了愿体以后,产生的功效依体起行,这个行才是借着业的根本,一生的行业果报整个都从这上面开出来的,得到了这个愿体以后自然而然对境了以后一看噢!现在了解了噢!这个以前专门做这种事情啊!轮回生死现在不做,而真正对我好处是这样做的,就是这样!所以它叫任运一遇见了任运的就会这样,现在我们是任运什么状态呢!比如说任运的看见这个东西嘿!看见这个眼睛就瞪大了,看见这个就是说,心里面就记得牢牢不忘了,比如说好事之徒,看见了这个很漂亮的脑筋里老想嘿!他心里面就钻在这个上面,贪口味的同样的看见了诶!这个才好!他心里面就心心念念的挂念在这个上头,尽管别的缘把它挡掉了,他回头又再想这个东西,回头时时刻刻又再想这个东西,尤其是境界现起的时候他一定原来的这个念头会现起,这种经验我想我们人人都有,所以这个时候,自己去想,随便可以找一个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以前留下来,心目当中产生非常深刻影响的,那么这个深刻影响叫做什么?就是当时使你产生的这个教,深刻影响的这个叫无教,当这个影响留下来的一但遇到这个缘的话你马上会记起来噢!就是这个!好的东西贪的是这样,坏的东西,假定今天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闯进来,把一个正热闹的法会冲散了,再不然说,过年的时候一家团续,正在那儿团续的时候,忽然之间跑来一个强盗,来把我们弄的一蹋胡涂,这样的话,同样的心里面会牢牢的记住。前者是贪瞋相应的,现在不!现在是净化贪瞋的另外一面相应的,不过前面这种情况对境的话,比如说这个强盗来了以后,虽然你马上要去报告警察,要去做,它什么说不定忙二年过了一忙过年的话诶!算了算了!虽然你心里面一下忘不掉,可是正式去忙这种事情的话,过了几天你就忘记掉了,通常状态是如此,真的学戒不是如此!真的学戒,戒的特别的好处是什么?嘿!它是叫遍该生境,这你所对的境界,你眼前的没有一个不是,你要嘛不对境,要对境的话,就不会忘记,关于这一点哪,后面继续的会一步一步的说下去,所以它真正的力量是这个样的,所以凡是皈依受了戒的人,这个用心的方法,有根本不一样的地方,那么这一段说完了,以后黑板上这个批注是今天等一下要讲的,

【业疏又云『作法之时,知三说已,无作便生,故能所不昧于作业也』,济缘释云『三说已者,此据初念已前通名为作,无作便生,即约次念,撤至尽报也,能授所受知业成处,故不昧也。』】

这个解释一下,作法之时就是指前面说,具仪对境下面作法,自他具足了还要跟这个相应的作那个法,然后呢!三说已!这个三说已不是说文字上面的了解,不是说噢!现在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心里面很清楚明白的正知,晓得以前一切作法都在无明当中,因为无明随顺着无明不管怎么做,就算做了好事,对不起,还是轮回生死,现在了解了嗯!这个不行!绝对不可以!所以这个知是这样知,那么这个知的内涵,应该有两种心情去知?有一个呢!只了解业因果报应的关系,所以前面无明哪!这个无明当中包含两样东西不清楚,一个对业感果的必然内涵,不了解经论上面称它为业果愚,对一切事情所以这样一定有它的因,其次呢!它为什么一定有因果呢?因为说第一义谛,原来发心本身说如如空,或者说实相,并没有什么就是说什么因感什么果!所以我们真正不清楚的,有两个内涵,对于这个空来说,称它为“真”!对它有来说称为“俗”,说的时候两件事情,实际上一个内涵,因为它是空所以都是缘起,因为它缘起,所以它本质并没有它天生的,同样的,我们戒法当中也是一样噢,说言有次第,行不前后,大家还记得不记得?随成一行是四义整足,这个佛法,所以天台讲的三观三止,有它道理的,三谛,宗谛同一切。

实际上就是,空的时候就是即假,假的时候又是空,正因为是空所以假,正因为假所以空,换句话说,正因为它不是天生如此的,所以一定是有,什么因缘才能够感什么果报,于什么因缘显什么行相,所以当这个显什么行相,因缘!或者说有,世俗看的见这种现起的时候,正是说明正是具有这个性空的特征在这个里头,因此我们现在了解应该做些什么?就是指这一个,以前无明现在了解,谁告诉我的?佛告诉我的!告诉我这个法然后有僧传,因为这样弄不清楚,妄造生死轮回之业,现在不了!所以正式皈依的时候,内心当中很清楚很明白的说,噢,我是这样的皈依呀!就算你不太清楚,至少理论上面了解的,我们所以受苦,所以得不到快乐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现在一心一意要归投依靠祂,总归听祂的照着祂的行为去做,所以你内心当中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个样,这个叫做知。

然后这个三,说是指什么?这个三,说是指心里的省觉思以后,不是前面曾经说过的思心所,对不对?你了解了以后,决定这样去做了,我一定要这样做,我一定要这样做!嘴巴上面虽然这么说,可是真正重要的,晓得我内心当中这个坚决的誓愿,所以它叫愿体呀,说完了以后,当时一定有人递给我,是指这个这样的情况,那时无作便生,所以实际上,故能所不昧于作业也,这个时候你心里面会很清楚很明白,不会模模糊糊说:到底怎么样不清楚!就是你当时自己做的这个业,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这样的!所以它应该所知道的内涵是这个,不说文字解释一下说,噢,我懂了!我懂了,原来这个样,这个叫愿体,这个叫随行,对不起,不解!后面还会有详细的解释。

后面还会有详细解释,那么

【济缘释云『三说已者此据初念已前通名为作。无作便生即约次念彻至尽报也。能授所受知业成处故不昧也。』】

下面“三说已者此据初念”,这个念就是现在的,我常常愿意在这个地方顺便解释中国文字,现在你的心这个心包括什么?受想行识几个心所全部到,有一个不到,对不起,没有用!受是因想也具足,所以这个行蕴具足的时候,受想一定具足,色蕴就是心体的本体,这个全部到了那才是,否则你听见了以后嗯!但是行心所不到,对不起,留下的影响没有力量,这个不叫无作,这不是无作,听过了以后突然间忘记掉了,迷迷糊糊,就像好像有这么一回事情,对呀!对了境以后嗯!好像看见过实际上真正的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话,你不看见你一想就想的很清楚,以后在任何地方一看见你就会记得喔!就是这个!是不是这样呢?这是我们通常体会得到的深刻的印象,所以他说这个初念一发的话,这个发这个,“初念已前通名为作”,实际上这个已经是什么?作!造作的!所以内心当中也是造作的力量非常强有力的力量,还通过身口,至于说为什么一定还要身口?以前曾经讲过,尤其是《广论》上面特别说过,我还写了一个公式如果A=B而C又大于零的话,那A+C一定大于B,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公式,单单那个意念本身,这个力量一定不如加上身口,原因是这个!这个是它的一个特别的原因,实际上这种情况,我所以觉得现在的科学对于学佛太有帮助太有帮助了!太多地方,不管是深的浅的,那随便一提喔。

那么“无作便生”,于是续发呢,“即约次念”,换句话说,这个就是随行了,“彻至报尽”,一直继续下去一直到什么?尽一个一生,这个尽一生还是就当宗而辨,这个当宗的话真正说起来是什么?实法宗!这个成实假名宗啊!已经叫过分小乘教了,现在我们南山道宣律祖开的圆教宗的话,那已经是超越了它了,实际上这个圆教宗才是根本意趣,所以就它的真正的意趣来说的话,岂但是彻尽报尽尽未来际,实际上法华涅盘就是这个意思嘛!不过我们说这个尽未来际,为什么你看不出来呀!原因是这样,就是我们无量劫来,虽然中间说不定三生二生十生八生皈依过,乃至于受过戒,我们造的恶业是无量无边,一经过染污的话,对不起,它这个力量就很小,所以说现不起来,尽管现不起来,可是再遇缘的话,那个行相就很清楚明白,有很多人你跟它怎么讲它不相信,有很多人你一讲他就跟着你来了,为什么?那就是宿生带来的,这是充分说明,实际上真正你努力去做的话,这并不是彻至报尽,尽未来际!不过当宗来说的话,我们一定要了解喔,所以这个不能相反、相混,后面以三宗来分别的时候,这个会告诉我们,那么“能受”,递给你的所受的人哪,“知业成处”,这就说明了任何一个业的话,三轮,一个传者,受者,跟它相应的作法,那完完全全的能够了解的清清楚楚,那么关于这个正规的来说,上面有一段小字

【已上疏文二段及释文,示三归所发之业体。初学难解宜参观戒体门。】

这个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就不大容易懂的,确不大容易懂,那么在这地方,我只是这么很粗浅的说一下,我想大概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黑板上有几行字,本来这个要等到后面,至少在五戒当中,可是等到讲那个戒体的话,那内涵是比较深广,所以在这地方先讲一下,以后讲到那地方,随便提到我们就清楚了,这个也出在羯磨疏上头的,这个都是道宣律祖,跟那个元照律师,详细的说明,叫

【毗尼作法,殷勤作累,制令记忆念,不使遗忘,所以藏而一心,违皆制犯,故知常勤观察,始号奉持。】

前面我们说,愿体随行一发续现,任运它能够感果,而感这个果本身就是我们真正希望的,那么平常说受了戒以后,要持戒要持戒,这个持戒不是那么容易喔!皈依完了以后,要怎么样才能够正得皈依之用?今天先说一下这个毗尼,换句话说,这个就是律藏里边的,本来佛说的法,当然各家开合不同,以律来谈的话,把它开成共两类,化教制教,化教的内涵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可以从最浅的地方说到最深,说是说了行不行由你!行有好处不行如果原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性罪原来有罪还是有罪,遮罪本来没有什么也无所谓遮不遮!那么制教呢!它一定要制定一个法律,然后你愿意接受了这个法律,订了这个契约以后,那就产生这个功效,这个功效有绝大的无比的威力,就是违犯了以后,有绝大的损害,所以谈到那个制教,你们不要误解说讲戒就是讲制教,教是叫制教,可是正规的来说,犯不犯是等到你受戒以后,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的话,那时候你的行为的话,一举一动,如果你如法去作,就有无量功德,违背了就有很大损害,所以说,并不是说,喔,我们今天讲戒了,那么你就得到了制教的功德,听懂了制教的内涵,这是讲的什么?戒法。真正的功效要等到得到了戒体以后,然后行持的随行当中,才产生它圆满的结果,照着去做这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来了,不照着去作的话,无量严重的祸害跟着来了,现在这个上头它就告诉我们,这个毗尼,换句话说,律它正因为这是制教,这不是可以跟你开玩笑的,你可以随便的话,拿着玩具玩玩,说这个炸弹,往地上一丢,那没关系!可是这个真的炸弹,不能丢掉呀!一丢的话,这马上送命!这举个比喻,当然你要克敌制胜的话这功效马上产生,所以这个律立那个法的时候呀!殷勤作累,这个作累还要殷勤喔!一而再再而三告诉你喔:你要小心喔!你要努力喔!所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告诉我们,愿心容或可以受,行心是绝对不能马虎!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段话,那么有的人不太懂这个地方简单说一下,这个我刚才说的,是啊,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它讲到是受那个菩萨戒,菩萨戒分成两个,一个叫愿心,一个叫行心,什么叫愿心?我了解了喔!这个叫大菩提心,然后我这个愿去受,那个时候你并没有说,我一定要照着戒上的一条一条的条文,行心!说照着规矩,一定要照着条文去做,这个照着条文,就相当订契约一样,一下定了以后,你违约的话,对不起,你就得要出毛病!所以它那个「殷勤作累」呀,告诉我们,你要记住!你要记住!不失遗忘,不可以忘记的!那么刚才我们不是说三归依以后,为什么要三结呢?三结的话,就是说更重,作累是不令忘失,这个祖师实在是告诉我们,好清楚、好严密喔!不是说,我们三归完了以后,来个三结,那个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就算完了,不是那么简单!它有无量的深厚的意义在里头,无边的功德这样来的,下面说要藏而一心,如果说你不这样的话,那就是犯了,那么这个一心,怎么一心法呢?并不是像现在我们,念佛要功夫成片,然后参禅要功夫落堂,不是这个!下面有一个叫「常勤观察」,你呀!经常的要勤勤肯肯的去观察,这样的话才是叫作奉持,照着佛告诉我们的去持守,它功德就来了,那么请问观察是什么?观察些什么?两样东西。如何观察呢?这是个大问题,说懂了,也可以说懂了文字是懂了,内涵在这地方解释一下,在整个佛法的当中我们可以分这样,包含全部的内涵,四谛,苦集灭道,说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这个就是藏通别圆四教,到最后圆教的话,还是叫无作四谛,不外这几样东西,指出世间一切苦,所以要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什么?苦嘛!烦恼无尽誓愿断,为什么苦呀?集谛!小乘只是解决自己的,大乘呢!说要无边的烦恼,因为要断掉它,所以知苦断集呀!不是吗?然后证灭修道,现在要想跳出生死轮回,反过来走要走这个道,修行就是修这个道,叫修道,修道就是修这个,那么然后修道过程当中,告诉我们三十七道品,把整个修道的内涵,立出这样的三十七个内涵来,把所有的道品都通通包括在里头,那么三十七个道品,大家都很容易背的出来,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天天念弥陀经,天天在那里念,《弥陀经》上面前面这个没有加进去,从五根五力念起的,我想这里不是讲《阿弥陀经》,这个大家了解,因为阿弥陀佛这个极乐国土并没有苦呀!所以它前面这个也不要念讲,也没有用那,从五根五力讲起,但世间珍贵的来说的,是从最前面的四念处讲起,这个四念处是什么?黑板上写在那里它写三个字上面各加一个字就可以了,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只要加这个上去就可以了,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换句话说,佛开始的时候告诉我们,就是第一个四念处,那我们修行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从这个地方,喔!下面有两句,这个在前面的,藕益大师在临风中论上曾经说《不明念处会徒诵木叉便》,现在我们说喔!这个戒很重要一切都要戒,但是这个戒这里说木叉,波罗提木叉,如果说你并不了解这个念处会的话,这个会就是知见,并没有得到正确的正知见认识的话,对不起!然后你说要去忙这个戒,尽管你说的很通,背的滚瓜烂熟,徒然!没有什么真正的功效!为什么呢?见行相辅,那么见些什么呢?叫念处会,什么念处?四念处,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所以说常勤观察是观察些什么呢?就是观察这个,对呀!大家真的了解了吗?也许大家条件够的人不用讲,早就了解了,条件不够的人,讲的容或还不清楚,那么这个地方呢!今天晚上更仔细的深论一下,以后整个谈这个戒,这个关键是绝端重要,能不能在生死轮回当中去恶从善,从三恶道跳出来,到人天道中,乃至超生净土圆乘佛果,整个的概念就在这个里边。现在呢,最浅近的后面一步一步的深入,我们世间忙的岂不是要这个?离苦得乐。岂不是要这个,怎么办呢?常勤观察!就是观察这个,什么是苦的因?把它拿掉,什么是乐的因?努力把它种进去,现在这个戒法是!作的时候去持戒的时候是蛮辛苦,但是这个回报呀!刚才说那个损益比,那不得了,那是个不得了的损益比!你投资任何一点点,只要是正面的它得出来的,回报都是无量无边的,这个是它真正的特点,所以它前面也说过后面也说过,这个功益呀,说有的人把四天下满众罗汉什么等等,然后近七年,或者如何供养,不如说三自归,为什么这个三自归的功效这么大呢!现在就在这个里边,常勤观察。

讲到这个地方,我想我要运用《广论》上的内涵来说明,请你们翻到P.184,广论P.184这个地方说的什么?说十二因缘,在广论当中已经说过,不过今天在这地方简单的说一下,讲十二因缘,往往大家,唉,这个很简单,这个很简单,大家很容易呀!然后从无明开始,无明行识一支一支背起来非常轻松,名色六入触受爱这样,然后取有生老病死十二支好了!可是的的确确我们对这个内涵了解的不太清楚,至少以我来说,我出家头上20年背是背的出来,但是总觉得这是小乘!好像这样,实际上小乘的内涵一窍不通,讲大乘!大乘所以大是小的基础上面,现在小的不懂这个怎么去说呢?整个的大乘,如果离开了这个四谛,离开了十二因缘,大乘就没有根了,小的是什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大,解决人家问题,问题是同样的!你自己不能解决能解决旁人嘛!不行唉!只要说任何人的问题都在这个里头,我们可以从四谛上面去观察,说这个身是不净啊!不要去贪着,受是苦不要去贪着,这样!然后呢!心是无常赶快努力,不要以为常的,法是无我不要执着好像懂了!是!文字懂了,内涵至少我了解我不懂,因此我把我自己的经验再告诉大家,那么十二因缘同样的说这个,因为这地方不是细讲十二因缘喔!

我们现在要翻到P.184看什么呢?第五行「四相当知」哪个四相呀!它就把那个十二因缘的十二支分成四个,这个前面如果你们了解的话,前面「支分略摄」,这个在P.183上面,顺便也重新温习一下,如果不了解的话,你们回去看一下就了解了,这个十二支当中,它又把它再加以简略,这个摄是归纳归纳成共几个不再是十二支,归纳成共四支,所以说摄是再简略的,但是这个不是随随便便的,你说要怎么办就怎么办,那么它这个十二支,归纳成四支,这个四支叫什么?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然后引跟生,引当中又是能所它这个行相是怎么一回事情呢?那我们应该了解的,现在这个实际上引生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怎么造业?这个业是怎么感果?那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为什么我们要了解这个?因为你这个果,你要快乐的不要痛苦的,既然要快乐的,你应该了解这个快乐的果,怎么来呀!怎么引发的呀!然后你要去掉痛苦,你也晓得这个苦的果怎么来的?你怎么避免它呀!你不了解你怎么办呢!所以这个应该了解这个四支这样,所以今天重新温习是站在戒的立场,那时候你了解喔!戒上面告诉我们观察,就是观察这个,看一「何为所引」能所,它不先说能而说所,这个有道理的喔!因果当中对我们真正影响深的,就是当下对先从这个当下深的影响当中啊!让我们看清楚。

比如说你要什么东西,然后呢,先告诉你,你不是要吃好吃东西嘛,哪!就是这个,然后这东西哪来的,你再去找它,这个原因呀!所以它所以有次序它,都有它一定的很严密的内涵在,反是真正听过广论的都了解,平常我们不是含含糊糊,随便马马虎虎啊!那十九不离八啦!

可是真正要去修行的话,那个次第是一点不能乱,所以这个所以先说所引,什么是所引呢!「果位识乃至其受」十二支当中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一共是四支半,为什么叫四支半?那个识是果位识,这个因位识怎么转到果位识?这个半支也加进去,说「以何为引」?怎么会引发的呢?「谓依无明之行」,换句话说,无明行识两支半,那么能引跟所引,换句话说,从那个因到那个果怎么产生的?第一个「如何而引,谓于因位识中熏业习气之理。」这个道理怎么引发的呢?就是在因位识当中能够,这个因位识熏习,熏业习气,「所引之义,谓若遇爱等能生,堪能转成如是诸果」,那么这个地方不要照着这个次第来说喔!实际上我就把那个十二因缘,那个十二因缘在这里也说过,《广论》上面也说过,所以在这里只要听过的人,那个概念就很清楚,现在我不从这上面来说从哪里呢?完全从另外眼前所对的境界,怎么从眼前的境界而造业,如何从造的业感果这个次第上面来加以简单的说明,下面说所引之义说,怎么从能引这个因位,换句话说,怎么从因到果位的呢?要遇到爱等,然后这个爱是有一种力量,是能生,使得前面这个因,能够把它滋润,产生深的力量,所以才会转发成如是诸果,换句话说,从这个因转到果,要前面的无明行识,然后这个识是因位识,经过了后面的遇了缘以后,要爱下面等,这个爱取有三样东西,那么于是这样了以后呢,才能够感得,那么生起的时候,从哪里生起呢?就是从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这样,这个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这个从引开始,下面三相当中能生所生,「以何为生」说怎么样才能以爱缘的取,整个的把我们所以感生死最直接的最有力的,这个原因点出来了,取就是这个这个取是什么?爱缘取。

实际上爱取本身我们分它不清楚,尽管分它不清楚这个行相大家很明白,任何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蛮好,或者这个不好,蛮好的你欢喜它,不好的讨厌它,欢喜的贪相应法,不好的瞋相应法,可是虽然有了这个欢喜或者不欢喜,是不是会决定采取行动?不一定!这个经验是不是大家都有,有!有的事情欢喜的不欢喜的,你决定会采取行动,有的事情不一定采取行动,这个行动本身叫有,那么什么因缘使得你决定采取行动的呢?这个取的力量!换句话说,这个爱的因缘,因为你爱了,所以这个力量非常强盛的继续增长,增长到你采取行动,那么这个增长爱的力量,使得你采取行动的,这个中间谋见取,这个是最重要的一样东西,所以能够使得这个因位识感果的力量在这里所以叫能生,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这个因一定要生,所以它叫能使的这个因产生结果的力量,这个叫能生支,清楚不清楚?清楚不清楚?

所以到这地方,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这里喔!这个概念就不是以前含含糊糊的喔!就是说前面我们不是曾经说过了,造生死,形成生死的直接的因是什么?业!但是如果这个业是没有俱有缘,俱有缘是惑的话这个业不会感果,现在说明了这个俱有缘是什么?俱有缘就是惑。

然后惑当中有强有弱要到什么情况之下?一定要到取!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了,然后在这地方我们讲取喔!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一想看,在前面讲业的时候业就是直接感果的功能,造业的时候要几个条件,事,意乐,加行,究竟,而造业真正的主宰主体最重要的是什么?意乐!对不对!意乐当中分三样东西,哪三样东西?想,烦恼,等起,想本身是!不是!这个是次要的。虽然是,烦恼呢!就是贪瞋痴,现在戒的话,无贪无瞋无痴,为什么能产生无贪无瞋无痴啊?常勤观察嘛!要晓得这样下去,对我只有害处,不要不要,不要上它当!这是个大骗子看见这个,前面由于贪瞋痴相应的等起,由于这个力量,引发的造作的这个力量,现在呢!由于正知见引发的造作力量,这个叫等起,所以前面是由爱取引发的等起,现在正知见勤精进引发的等起,告诉我们就是这个!名词是不同,所指的内涵是一个,清楚不清楚?下面我们再看

【「何为所生谓生老死」】

就是这样!如何生怎么生呢?

【「谓由行于识,所熏业习润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这个文字简单的再解释一下,就是前面由于无明就有了行,有了行的话,对不起,这个行就留下一个识种子来,换句话说,这个识种子留下来了,留下来了以后呢!它不一定生!就是会感得果,要什么情况之下呢!这个业习气在滋润,要由于熏习熏习这个业,润持!拿什么来滋润它呢!前面说的爱缘取!由于爱缘取滋润它了以后,就产生一种很大的力量,很大的力量。这个力量有个特别的名词,叫做有,这个有的力量生起来了,然后这个就是把前面无明行所留下来这个识种子,这是说浅在的一种影响力量,经过了这个爱取的滋润了以后,这个影响力量就必然会产生结果,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

我们用一个比喻来说,种子,说这个是前面的宿生,或者今生以前的事情,反正对当下来说,都是以前过去的,无明,行,所以留下来一个影响力量。然后,这个种子如果摆在这个地方,前面讲感果-集谛的时候,说没有这个俱有缘,这个种子它不会感果,现在对我们感果的业的这个俱有缘叫惑,在种子当中说稻也好苹果也好,你老摆在这里它会不会发芽?不会!怎么办呢!晒太阳摆在水里,如果摆在水里,它就是没有土还是会发芽呀!是不是这样啊?就是这样,当然有土它会长的很茂盛,没有土的话它发了芽不一定长的很好,实际上这个地方呢!引发的这个使前面这个能引之因,产生所生果的这个力量是什么?爱、取对不对?清楚不清楚?现在我们晓得了喔!所以这样于是呢!它再下面有一件事情P.185上面,前面我们不要去看它了,L.3叫几世圆满,那整个我们现在要学的就是在这个地方,那前面这个从因感到果啊!要经过多少时候那么它完成了?圆满就是说任何一件事情从开头一直到最后的结果出现,好的也是如此坏的也是如此,那么它下面

【能引所引之中间,容有无量劫所间隔。】

换句话说无明,行留下那个识种子啊!留下来那个种子留下来了,这个种子是不是马上感果?不一定!这个中间可能经过的时间是无量劫,这个无量劫就不晓得是什么时候了,可能非常长所以它下面说

【或于二世即能生起无余世隔。】

还有也有可能短到什么?二世就马上生起,这个是能引跟所引,下面呢!

【能生支跟所生支无间隔。】

只要这个能生一起来的话所生一定会感果,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还是迷迷糊糊说宿生什么东西,现在这个不谈,整个的很简单的把十二因缘这一支再重新整理一下,从我们当仁一念去观察这一件事情,当仁一念去观察这件事情,比如说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听这个课,听了很欢喜,然后呢!所以啊!这个当然不是无明相应了,为了使这个无明相应起见我们不妨说今天在这个地方的话-说书,不是唱歌喔!说书你们晓得不晓得?现在这个不大有的,我小的时候在那个上海乃至北平天津,它们说是天桥还是天台我也弄不清楚,比如说什么薛仁贵征东,征西,唐伯虎..什么三笑等等,它们听了非常陶醉,就是这样,这个情况之下这个是无明之行,然后呢!你内心当中就记着这个概念,回去了,回去了以后明天不一定再来,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别的事情如果忙的话,好!好!好!完了以后这样,如果说你回去以后虽然脑筋里留下一个影响,你一想今天晚上这个真有味道!好啊!你越想越迷越想越迷白天我要上班,晚上非听不可,就是这样,也许你只是想今天这个蛮有味道,这个是什么?仅止于爱,下面刚才取的行相大家清楚对不对!取是什么?就是说你不是仅仅说是觉得这样喔!觉得这个越想越有味道,越想越有味道,策动你这个力量来的话,以后你就会想去,今天晚上这个可以不作,那个可以不作还要去听,结果偏偏回去的时候,还有其他的因缘触成你的话,你第二天就非来不可,如果说它不触成他还不一定来,这个就是集谛当中集因缘生当中。

我这个地方顺便说一下,这个集一定感果的话它不仅仅是要集呦!因集缘生,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四个,集谛四个行相,如果弄不清楚今天晚上听一下大家就很清楚了,因啊!就是刚才说的能引这支,如果不经过集的话它不一定感果,集就是经过爱缘取所滋润以后强大的力量,它一定会生的,可是一定会生还要什么?还要一个缘,还要触成它的一个缘,什么缘?比如说我今天晚上听了以后回去说我明天一定还要来听,我明天一定还要来听,明天一定还要来听,至少要等到明天晚上,对不对?万一明天晚上忙的不可开交,你不行!所以前面这个因缘没有了的时候,啊!对不起,这个果不会现起,对我们现在来说呢,尽管你造了一定要感果的力量,可是这一生有很多现世就可以,有很多,比如说我造的这个恶业要堕畜生,那这个身体非死不可,这一生不会立刻转,当然说绝端状态当中,这一生转都有可能,再不然呢!我造了善业,同样的造了升天的善业,不一定马上去,造了往生之业,不一定马上去,一定要这一生的寿命完了以后才能去,这一个也都在所谓缘当中。

这个集,这个因集缘生就是这样,所以这个因集缘生当中这个缘啊!往往有时候舍掉什么?舍掉前面这个以前往业所感的这个到此为止,然后呢!这一生所集的有,它就先现起,所以说这个有是什么情况呢?所以说假定说能引的这个概念经过了这个爱缘取滋润一定感果,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晓得那你只要不取不就行了吗?但是这个爱取之间的行相很细微,所以真正重要的不是在取上面,真正重要的在爱上面,这个话怎么讲呢?这个话怎么讲呢?现在我们不是常勤观察吗?所以它现在每个地方对我们持戒成否?绝端重要喔!我们一生每个人在什么状态当中?也可以说以各种不同的情况来说,佛法当中来说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现行,现在的心理行为,心理状态,分两方面,一个是每个人自己-自我,我的五官心识,然后呢!对着境或者说我们在这个我们所依靠的这个说依正,说依正互相交涉,产生我们生命活动的内涵对不对!这个依报就是我们所对的境界,我们整个都在这个境界当中,为什么有这个依正?这个就是说我们前面的果,这个是以往所感的果,这个果啊!果报!在十二因缘当中叫做什么?色-名色,触,受,到这个地方为止,这个包括在三支当中,生!生起什么?就是生这个嘛!生的过程当中先结生相续的第一剎那,这个叫做入胎识,入胎识,然后呢!这个入胎识尽一生一直永远在喔!并不是单单入胎一剎那喔!然后下面叫名色,名色,当初的时候入胎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东西就是名色,所以这个十二因缘的这个图上面的名色啊!是一条小船,然后几个人,这个依什么?就是从这一生堕到那一生去,它的意思就是这个样,那个时候从前一生到那一生,已经从中阴而进到另外一个状态去了,可是那个时候它本身也没有什么能力活动,而且所对的境界只有两样东西,就是一个心理的一个物质的,而这个东西同样的对我们一生,如果当一念当中啊!你一接触的时候你就是说这个心接触这个物的时候,产生的这一念,分不清楚仔细的东西。

六入呢,也就是说在这个十二因缘就这一生来讲的话,慢慢的这个胎儿成形了六入了,那么对我们现在一念当中呢!就是你这个时候啊!眼睛会去看,耳朵想这件事情的话,如果耳朵听的话你其他的神经都跟着它,换句话说,五根都跟它相应,平常我们这个意识当中不是多头意识跟五俱意识吗?换句话说,这个六入就是五俱意识都跟它,五俱的话,一定跟着第六意识,相应的那个叫做六入,然后呢!触,下面的感受,受就来了,所以拿我们这个珍宝去领受这个依报的一切,是不是我们一生都在这个里边?我们一生都在这个地方,而这个受有几种受法,乐受苦受舍受,好的东西唉!欢喜它,不好的东西苦的,还有呢!说不上来,我们整个的一生当中是不是全部都在这个上头,这个是尽形寿,实际上是尽未来际,尽形寿都在受当中,现在怎么办呢?尽形寿不受,怎么不受法?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何不受呢?所以叫观受是苦,就是这个,佛法真正告诉我们,那么前面我们说观察,这样观!现在,原来说当这个境界一现起的时候啊!你不是要跳出痛苦吗?要脱离痛苦吗?那个痛苦的因在哪里!你要去掉它真正重要的,釜底抽薪从因地下手去掉它,所以一对境的时候你就应该察觉得到,对境的时候来不及了所以要先学,学了以后内心提持,嗯!对!然后呢!你提持的时候当对境的时候提持了以后,这下比较清楚,这一下我不上你当了,现在我是正皈依法,说归投依靠说这是我所依靠之处,这个皈有意思了!白,反,以前啊!一片无明不懂得,现在反过来作正确的,这个是我正确依靠之处,这个皈依是这样。

所以你正得皈依者的话内心当中应该有的量,那么这个要怎么办呢!常勤观察,观察是观察这一个,清楚不清楚?所以说大家如果了解了这一个当然你心理面就很清楚,然后呢!对境的时候就来了,前面我们不是说整个的修学佛法不外乎什么?三学!哪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它或者叫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戒是抓贼,定是伏,绑住,慧杀,还有呢!论上面就告诉我们戒是破烦恼,定是绑住它,慧把它消灭掉。怎么绑?怎么破啊!所以在以前说起来很可笑,我自己现在想想越想越惭愧,越想越苦恼,但是也很高兴,刚出家的时候总觉得,唉呀!我定力不够要学定,我现在才发现,真正修学佛法戒最重要,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根本,定之所以要学的话,就是说把你观察的力量要能够延续增长,这个才要学定,否则的话,单单我学定,这个就算你得到了定,如果你没有智慧的话那是共外道的,得了八万四千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定完了以后还要再掉落在生死轮回当中,你在定当中八万四千大劫跟一剎那一模一样呀!你没有破烦恼的力量呀!这个是我们并不了解的,所以修学佛法真正重要的是戒还是智慧,这个戒当中还非要正知见不可,有了这个然后呢!定是绝端重要,这个经上面说的很清楚就像灯笼一样,你单单这个灯啊!在风中在风烛当中啊!我们在无始的无明这个强大的劲风当中,你没有定,对不起,这个戒没有用所以要学定,现在我们不要正确的知见去学定,对不起,这个定很可惜啊!得定非常难,结果忘记掉把那个定用在最好的地方去的话,这个是个大浪费,你了解了这一点,这个定是个无价之宝,不了解这一点,这个定可是个大浪费,对不对?大家想想看!

所以这个叫做是定是共外道的,而这个戒跟慧才是不共的佛法,这个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所以现在这个地方不管你用什么,用四谛去观察也可以,用十二因缘去观察也可以,用戒来说也可以,用37道品也可以,说来说去一件事情你内心当中一起晓得是什么?不过从戒上面说它是从根本地方告诉你说哪!你要戒些什么?这个是真正的观察啊!为什么叫唯戒自犯呢?它不是说吗?化教是讲一个道理听懂了就算了,制教的话!对不起啊!你照着去作有无量的功德,如果你不照着去作的话你是不是随顺着无明就走了,随顺无明走嘛!当然嘛!你要晓得这个心体的一念本身不是那样就是这样,所以它前面告诉我们几世圆满呀!就是这个样呀!快则二世慢则三世,整个的都在这个上头,一切法界一切有情一生都在受支的果当中,那么我们凡夫呢!并不了解这个真实的内涵,所以一定是随顺着无明的集谛,就是这样去作,所以当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一定不了解的话,以爱支相应,所谓爱支相应所产生的是什么?不离爱,乖离爱,另外跟舍受相应的,不离爱-贪,乖离爱-瞋,舍受相应的痴,就是这个,现在学佛的人了解了这个,所以这个正知见是什么?是这一个是只见这个,所以观察是观察这一个,所以前面不是说智人初受是专心缘此,原来这样啊!现在了解了上了这个大当,想不到这个专门骗我的,现在不受它骗,境界还是境界,可是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到此为止,所以说到受支为止啊!前面一重因果这是我们莫可奈何的,而现在的起心动念的爱支,这个是将来之因,所以我们真正努力的是从这个地方努力起的,所以它叫我们四念处啊!观受是苦,那为什么身不净摆在第一呢!我们最难放得下的就是这一个,在你没有正确了解佛法之前,先说你这一个要你放下了,主要的整个的重心就是在那个受支上面,那为什么受支呢!它就告诉我们法无常,这个是它的根源,四念处这个地方不谈。

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以后的话那了解了,喔!正知见是升沉枢纽。可是呢!这个正知见本身要什么?如法行持所以行才对,那为什么要戒呢?你同样的行得了戒以后的话同样的行得到的功德是无量无边,善法的话是非常有限这个是它本来的根本差别,这个是两个绝对的根本差别,所以说快是二世圆满,二世圆满是为什么?也就是你一直在这个什么一直在这个增长染污之业把这个增长嘛!就二世圆满,圆满这个染污的痛苦,现在戒法你把握住这个的话就这个增长,这个是它最最重要的,这个我们这个地方所应该的,如果大家真的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的话,天下我相信没有一个例外的要嘛!白痴不懂,只要有脑筋的人没有一个人例外的就是这个修行好,当然实际上因为这个无始的力量很强盛,所以我有一天跟大家说过,真正的能不能修行的条件在哪里?忏悔,了解了以后那个时候还有一样东西挡住,那个现行的力量非常强盛,如果这个现行不破的话,对不起!现在蛮好喔!回头没有用,原因是你现在的始终都是在受想两支当中,行不相应,行是无明相应的这个现行当中,整个都被它淹盖住了,关于这个部分不细讲。

至少今天告诉我们说,现在我们应该的皈依应该作的事情怎么做法?大家清楚不清楚?但愿这个地方的话,每个人好好的认真的去,不是我们马上得到它,只是你弄懂了以后,将来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这一生绝对有希望,同样的念佛,念佛为什么说戒最稳当?因为念佛的最值得皈依之体,念佛来再加上这个五戒的话,那当然绝对决定,你懂得了这个道理,是念佛的话,你得到皈依之体,皈依之体本身的话,它可以保证不堕落,但是不一定保证往生,你得到了戒以后的话,功德又不一样,所以皈依之体叫做有善而无戒,后面戒的话,跟善又完全不一样的内涵在里头,立刻就可以比出来,所以真正讲到制教当中,换句话说,如理如量出来的话,就像大家算钱一样还不是说很值钱,你说值钱到底是一万还是一千万一百万啊!每个地方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个质量没有一点含糊,这个今天晚上简单介绍这个概念,下面还有一些,慢慢慢慢的要一步一步的来说的。

【第六项 料简】

那么看第六项料简,这个料简,比较简单,所以今天晚上就把那个三归那一段讲完,料简最后一个,就是说怕大家又混杂弄不清楚,再简单的重新仔细的抉择简别一下。

【羯磨注云『此但受归法无有戒法。故母论云:三归下有所加得归及戒,若无加者有归无戒。』】

说前面讲的就是归法三皈依没有戒,那么这个毗尼母论上面就告诉我们三归下面还有所加,那就得戒,比如说我弟子某某日常尽形寿皈依佛为几分优婆塞,你们如果受戒的人晓得为少分或者一分,什么少分多分满分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有所加是加这一个,如果说加一分那就是一分优婆塞得了戒,多分就是得了四戒,满分得了五戒,如果没有这个那就是什么?就只有归没有戒,下面说这个

【业疏云『多论问:称于佛法不称僧者,乃至互少得成归否。答:不成受也。』济缘释云『乃至互少谓但称佛而不称法,或称法僧而不称佛』 】

那么它又有个问答,说假定说单称佛法不称僧,不一定说乃至互少,换句话说,也许少了一个佛,也许少了一个法,也许少了一个僧,三者当中,任何少了一个不得吗?不得!这里对我们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大家记得不记得藕益大师说的一句话?也许你们并不一定了解,因为到后来呀!佛法慢慢的衰退了,所以往往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大家都作的不一定能够如法,也许是出家的法师不如法,也许呢!这个出家的法师很如法,这个在家的居士并不一定了解的清楚,乃至于有种种的误解什么等等,教也许也不一定教清楚,学也不一定学得好,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情性,说要嘛!全不懂,懂了以后,佛很了不起,法也好,僧!嗯!下面嗯是什么?就不去管它,至少对我当年也是如此,自己究竟怎么样自己不知道,我尤其是惭愧,因为我是个专业人员都作不到,所以我在这里不敢要求你们,但是这个道理,我一定要说的清楚,所以往往啊!觉得佛是要仰望的,法是要学的,僧嘛!慢慢再说,对不起,这个不行,这个不可能,僧是僧团,是尽法界的一切,跟这个相应的行持者,乃至于他那个行相都是,所以藕益大师那时候说你不可以这样的话,你不能说归依某人,这就错了,假如你归依某人说归依佛、皈依法,结交于大德可尔!我结交了一个大德,我结交了某一位法师,这不是皈依三宝,这个清楚不清楚?所以个人的缘是不尽相同,比如说我现在是学戒的那我觉得哪一个戒最了不起,比如说弘一大师持洲大师喔!那我皈依他,我念佛的那我皈依印光大师,参禅的找虚云老和尚,学教的太虚大师,没关系!可是他每一个真正皈依僧的是什么?尽法界统统包括在里头我们要了解,由于这个法师那位特别相应的指导你从这个地方进去,进去的门是不同你要学的内涵的,我们绝对不能因地当中把这个把它弄坏,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个是我们眼前应该了解的情况,所以它下面所有的无非都是这个。

【业疏又云『又问:得从三师各受依归否?答:不得。』】

而且也不可以从三师,这哪有从三师这不能分开的,尤其是在涅盘上面说的很清楚,既然戒法一样言有次的是行不前后的随成一行四义整足,现在这个地方呢!随成一行三义整足,佛法僧绝对整足,所以你不可能跑到这个地方一个那个地方一个这个不行。

【济缘释云『三师各受答:不得者人法俱异故。』】

既然分开来的话当然不行,我在这里举个比喻来说,比如说随便钢筋和泥土,那一定是钢筋和泥土或模板水泥倒下去,那现在钢筋放在这里模板放在那个地方倒在那个地方,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啊!当然不行呀!那个米水火要摆在一块儿那才能烧成饭啊!把米在米店里,水在水厂当中,柴火在炭行,三样有了行吗?这是个笑话这也是事实,我们要了解所以说具仪对境作法一点不能错,再下面

【业疏又云『又问:得一年半年受否?答:得随日多少受三归也』,济缘释云『彼宗五八局时三归通故。』】

那么又有一个人问:它不是尽形寿那么我不是这样尽形寿可以吗?说:可以!这个可以它下面有一个解释喔!从五八局时三归通故,这个有不同的说法,后面会这个萨婆多宗实法宗一种说法,成实宗一种说法,四分律是成实的,但是后面它两样东西都列在那里,至于说为什么这样到后面我会详细说明,所以关于这个部分呀!留到后头留到后头,否则的话我们说嘿!那里怎么说的那里万一不这么说的话那怎么办呢!后面你了解了以后你用舍任缘,怎么都好!只要用对!

【业疏云『五趣为言皆得受也,除报重者,自余山间空远清系地狱皆成三归,除不解者』】

说这个受三归-五趣,换句话说,这个我们,这个六道当中,把修罗除外,也可以说把那个修罗讷到天道当中,所以或者叫六道,或者叫五趣,三界之内都可以受,不过有一类报重,这个报重的不行,什么是报重的呢?说地狱当中那绝端痛苦,它的心智在这个绝端的绝大的苦受当中,还有呢!畜生非常痴重,其实每一道都是这样的喔!同样的畜生当中,如果说龙随畜生一道绝对可以,乃至于鬼趣当中有很多鬼也可以,天趣!天趣的报重就是无色天啊!那个心识绝对不可以,然后,欲界天,想的想的太痛快的话,不一定,所以下面的“自余山间空远清系地狱皆成三归”,那个是不同的地方,山间的话通常指什么?指鬼道。然后乃至于畜生等等,这样,空天空当中远处清系的话,祂只要并没有很严重的,对这个前面说的报重,系缚比较轻一点,乃至于地狱里边也可以,不过有一个-不解,不了解不行,注意这个地方的了解前面说过,啊!说一些文字了解是内在的内涵相应。

【济缘释云『修罗偏在五道故,但云:五趣除报重者别简下趣,以人天二趣自可受故,文举轻狱鬼畜类知,除不解者通简五趣,以人天不解亦不成故。』】

那这个很容易懂,就算人天道当中,如果你不了解还是不行,到今天为止的话,三归部分讲完。好,今天就到这里。

今天我们再继续下去,昨天讲完了以后有些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说得皈依之体,怎么守护不舍?守护它使得它不失去?还有呢,发了业体以后,一发续现不假缘办,那么前面说不假缘办,为什么还要励力去防护?我想关于这个问题,因为昨天我运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头来说明这个皈依之体的内涵,不过在座的很多人,容或对广论的内涵不很清楚,因此听了以后,不但没有帮助,可能更模糊,所以今天重新再简单的介绍一下,为什么皈依有这么大殊胜的功德?为什么皈依了以后能够不堕恶道?小的。好的呢,乃至于生生增上,从此成佛,当然中间包括可以往生,那么这个今天再仔细的说一说,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翻到P.18,同时《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个书也放在旁边,《菩提道次第广论》是P.184,《南山在家备览》我们继续看P.18的最后一段倒数L.4

【业疏云『多论曰言三归者以何为性。』】

这个就是说明三归的体性,已经昨天说过了,所以我今天简单一点,下面看

【济缘释云『引问中性即是体。』】

这个济缘释的解释,就是把这个消一消文,性就是体性,这个话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三皈依,那个三皈依的,或者从行相来看叫做特征,它的本体它的功效,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要了解这一个,那么它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来呢?我想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关键,经论上面曾经说:是佛弟子还是不是佛弟子?或者说内外道的差别,标准是得皈依与否?得了皈依就是佛弟子,不得皈依是外道,这个得呀,很有意思得皈依,说归依是有一样东西一样。那么通常呢,我们就说得皈依体,当然这是说明它有一个内涵,到底这个内涵是什么样呢?我们不大清楚!所以它这个问,以什么为性?它的特征它的本体呢?所以它的功效,前面已经说过,今天也重新温习一下,说“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福而能量”,说皈依这个内涵得到的福德果报,假定有形色可以看得见的话,假定有形色可以装得下的话,比如说那我们说这里你有多少钞票放在保险柜里,然后呢,你有多少金银财宝放在这个首饰盒里面,那么有这个容器,说现在这个皈依所得的福德,假定说有一个实质的东西,用一个容器来装,那么拿什么容器呢?拿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换句话说,把我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作为一个容器,来装我们皈依所得到的这个福德果报的话,完全不能,没办法装,这个像什么?像大海水这么多,可是大海水,我们用什么?用那个手捧起来去衡量它,换句话说,这个简直是多的不得了,既然这个三归有这么大的福报,那我们好像要很认真去追寻一下,到底它的内涵是什么?所以这个这一段啊,为什么用这个问答来解释,就是让我们哪,要了解的清楚呀!那么看下去,有论者言,这个有论者,就是造论者,这种造论者,不是菩萨就是祖师,尽管他因地当中显出来的,不一定是像印度当年的很多都是声闻乘的圣者,所以这个里边啊,弥勒菩萨,外显声闻相的这种大师,这个论者它并没有确定指哪一个,那么下面这个解释这个里边啊!

【『言教无教性,此就所发教之业,从体明性故若淳重心有无教也。』】

这是一段,

【『无教者此明业体,一发续现不假缘办,无由教示方有成用,即体任运能酬来世故云无教。』】

这是第二段,

【『今时经论多云无作,义例同也。』】

第三段,下面济缘释云来解释。

【济缘释云『引问中,性即是体』】

这个说过了下面看,

【解中三,】

这个解就是说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多论曰,言三归者以何为性,什么体性呢!来回答它,分三部份,哪三部份呢?第一个

【初正定体,教无教性、彼论续云、受三归时胡跪合掌身也,口说三归口也是身口教、若淳重心有身口无教。此就等者疏家断也。教为能发、由教发得无教故云所发教之业、即以无教为性也】

正式的来确定这个体的内涵,第一段。第二段呢!我们看P.19中间下面的

【无教者下二释名。一发谓初念、续现即第二念。教犹使也、谓非教使之然、任运自然酬因感报故也。】

二则第二段,第二段是什么,释名,第三段呢!P.19L.2

【今下三会。即善生成论杂心等也。】

今下三会异,分三部份,那么这个三部份什么意思呢!再说一下,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告诉你、回答你、来解答你分三部份,第一个你的问题是问什么?三归什么为体性呢!正确的正式的确定三归的体是什么?这样,所以提出这个名字,可是这个名字内涵,我们不了解,所以第二部分来解释这个名字,经过了解释这个名字我们就了解喔!这个三归体这个名字所指的内涵是什么?所指的内涵就是我们得到的东西。第三个呢,就是会异,在不同的经论上面它用不同的名字,名字虽然是不同内涵是一个,现在这里来汇通它,以后你学经论,一看晓得它是什么?你了解了可以照着经论上去行持,得到它的好处,分成三段。那么三段呢,第一个就是说正定体来解,说正定体,正式的,教无教性!哪!这是一句话,它这个三归之体是什么呢?教无教就是它的特性,这个教无教,昨天已经说过了,教就是佛以及菩萨祖师留下来的经教,经过这个僧伽,按照着佛所说的内涵,这个按照要两点喔,这个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文字所指的内涵通常这一部份叫做教量;然后,这个文字所指的内涵,经过他自己的修持体验啊,确实有所领会悟证,这个叫证量,很重要!

这个教证二量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中国很多的禅宗的祖师,唉!同样的你讲一句话,讲完了就讲完了,跑到他手上完全不一样,我想我们大家都看过禅宗的公案吧!讲空,你讲了是空,空了半天空话,它讲的空有种验证,然后念佛吧!你讲说念佛,一心不乱,信愿具足,他不一定讲,可是念的时候,功夫就是到,一心不乱,就是到信愿具足,临终的时候,先告诉你,什么时候我要去啰!然后呢!坐的稳如泰山,烧出多少舍利,那就是有教证二量具足,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这个教不是说文字通了就可以喔!因为它教,然后我们领会,领会了以后,照着去做这个叫做作,对老师来告诉我们的叫-教,那么我们学生跟着他去学,照着他如理如量去行的话呢!叫做-作,这个昨天已经解释过了,换句话说,或者叫教无教性,或者作无作,这个是它的体性,那么经过了前面的教以后,然后呢!你如理的照着去做行持去做,这个造作了以后,有一种业体留下来,这个业体本身这个叫无教,它有一种特性,这个无教是什么呢?这是一种特性,所以这个文字先解释也许还并不太了解,我们继续再下去,

彼论续云,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受三归时胡跪合掌口说三归是身口教”,有一个小注的批注说,什么叫教呢?受三归的时候,当然前面还要事先了解它的内涵等等,在我们学广论的时候,前面就讲教法,了解了教法以后才讲仪轨,所以你不了解之前,讲仪轨也没有用,反过来下面正受五戒的时候,它就说,先也说明这个道理,先要预习练习,然后还要忏悔,这个都要事前准备唷!准备好了,到那时候才要到坛上,然后这个再是仪,对境,作法还记得不记得?必须经过这种种种的条件。受三归的时候,跪在那里,然后至诚恭敬的顶礼,那个是身,然后跟着师长,师长说跟着他说传给你,跟着他说:我弟子某某,我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口说,从老师告诉弟子来说叫教,从弟子本身,按照着这个僧伽师长如法的去说,这个叫做-作,这个叫做身口教,或者身口作,所作性。

然后呢,“若淳重心”,做的时候并不是嘴巴上面跟他念一遍,通常我们说鹦鹉学语,那个没有什么多大的意思,而现在呢,了解它真实的内涵,于是一心一意啊,心里想这个正是我要的啊,无始生死以来我沦落在痛苦当中,就是不了解呀!只能够跟无明相应,现在了解了,喔,我无论如何不再失去它呀!就像苦海当中,已经吃尽了苦头,忽然有个救命圈,你全部精神去抓住它这种心情,所以这个淳重这个心情,这个心情是什么?这个就是无教,作这件事情那这样的话,就是有身口无教,为什么说不是心无教而叫做“身口无教”呢?因为这个论本身是什么?萨婆多论上头的,萨婆多论是次第上来最基本最基础的,它讲那个都讲的不透彻,不究竟不圆满,就像我们小学念书一样,他学加减乘除,小学的加减乘除它的,目标是干什么?要你升入中学大学,一步一步上去,然后呢!学了这个数学,可以解决世间所有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小则说我们要造一个房子,要造一部汽车,做那个生意,乃至天文上面,无所不能解决的这些问题,但是教小学,你告诉他学了数学你这样的话,现在他不晓得这些是什么?怎么办?老师就告诉你这个叫做什么?1,这个叫做什么?1,加起来多少?2。喔!我知道了,因为他还糊里胡涂,弄不清楚,说不定他会问,你看见你妈妈抽不抽烟?抽,这个更相应,假定她不抽烟,你哥哥吃不吃糖?比如这么说啦,对啊!这是棒棒糖,实际上这个+-*% 的意义就限于这个吗?当然不是!不过这个地方说明什么呢?说明就是初初开始的时候,他不能深入里面的内涵,所以他说身口无教,实际上真正的无教不在身口,那么这一部份啊!到下面辨别戒体的时候会说的非常清楚,现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讲戒体叫无作之体,如果这个是皈依的话,皈依体。然后呢,受戒的五戒就是五戒的戒体,八关斋戒,乃至于沙弥比丘菩萨,都是同样的体,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体。

关于这个体,容或我们在座的诸位并没有体会到,所以说举一个我们体会得到的,好事体会不到,坏事人人体会得到,假定我们遇见一个不如理想的事情,比如说我们今天在那里高高兴兴的听经,有一个人跑得来把我们这里的气氛破坏掉了,当然在听经他们不会乱来,比如说今天过年我们正在庆祝很盛大,突然之间一位强盗跑进来,跑得来拿着手枪,把我们身上的金银财宝都抢走掉了,首饰等等,每一个人穿戴的盛装,结果你心目当中干什么?从心里面想尽办法要抓到他对不对?对!就是这种,于是你以后看见这个人唉!你想就是他,再不然碰见这种情况会很警惕,事情已经过去掉了,这个强盗跑到这个地方说不定你到时候去要跟你打架,弄伤了诸如此类,于是你这个心里面一心一意要抓到他,这样的情况,凡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内心当中留下一个影响力量,但是这个影响呢!有深有浅,浅的比如说我们在这里外面有一个人,经过你看了一眼,对呀!好像有个人经过了,但是你记不住,这个为什么记不住呢?因为你心里面是很轻浮的过去,现在这个人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使得你心目当中产生什么?非常严重的一个激励的状态,对不对?

所以这种心里叫淳重心,如果说有这样的心里的话,你内心当中会记得非常牢非常牢,那么现在呢!我们如实的了解皈依对我们这样重大的好处于是我们一心一意去求这个淳重心,能够产生一个影响这个留在我们心里面,这个留在心里面的影响!他自然而然他遇缘!他会有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叫无教,所以是此就等者疏家断也。那么换句话说,他正式的把那个体性说明就是一句话-叫无教,前面这个业疏不是说有论者言教无教性此就所发之业体,哪!那是疏家,疏家是谁呢?现在这里是南山道宣律祖,而这个里边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回答解答这个问题的是那些印度的大祖师。那些大祖师啊,小乘的都是罗汉,大乘的是菩萨这样,所以它们造的叫做论,那么告诉我们教无教性,这个我们还是不清楚,所以在下面祖师们,现在这个解释的祖师,这个地方叫疏家,他就是着书的那个,谁?南山道宣律祖。说这是什么?喔!所发教之业从体明性故,教是什么?就是能发,由于他告诉我们的道理所以启发我们,由教发得无教故云所发教之业,由于前面告诉我们的道理,于是启发我们内心当中留下来的这个影响的力量,这个叫所发教之业,这个业是一种力量,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有一种力,有的力有的业,是非常强有力的,有的业没有力量,那刚才的比喻当中有个人走过来你看他一眼,你作任何一个行为任何一个动作这是种业,可是有的业是无记业,说不出是善是恶很弱,有这么一点影响没有正式深刻的影子,那么现在这种呢,有很深刻,深刻的影响这个叫做无教,这个特征,这个性就是这个特性,现在这个心里的行为,虽然是无形的,可是我们人人感受得到,我想这是不用解释,如果说不了解,你们回去随便举一个例子就可以,在这个地方我为了使大家学的明白起见,昨天晚上也说过,今天晚上再重说一遍,对我们现在印象最深的男女饮食,现在金钱什么等等,也许有很多年纪轻一点还在学校里边,好像我们并没有做过事情,所以今天容或影响不深,但是饮食这个印象最深,尽管现在不吃,随便我一讲的话,大家在这个地方的话,大家就咕噜咕噜在那儿会,如果说我今天在那儿到了吃晚饭时间,我们没有吃,现在偏偏还在那儿讲,又讲到一个很美味的东西,大家是不是咕噜咕噜口水直流啊?没有告诉你什么,你就会受这个影响,为什么?因为无始以来有这样的作就是行为,所以留下来心里这种影响,拿拿不出来,但是人人很清楚明白的会感受到,同样的感受得到,他会推动一种力量就会让你去唉呀!难受的坐在那儿就坐不住,就想去找东西吃,所以现在这个地方说,无教是由教,告诉你,然后你照着去做剩下来的是这个,再没有告诉你什么,可是它有这样的一个内涵,留在我们这个认识的心识当中,这个就是这一部分说这是第一个正定体真实的,下面解释无教者,无教者就是前面说,

【无教者。此明业体一发续现、不假缘办、无由教示方有成用、即体任运能酬来世、故云无教】

这个解释,前面这个其实我刚才已经把这个教无教已经解释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并没有说明的,一发,什么叫一发呢?就是初念,发这个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有很多没有发,现在这个地方发了,什么是发?什么是不发?发的是什么?发的这个无教自性,有很多不发的没什么话说了,怎么才发?淳重心,换句话说,如果你有这种淳重心的话,淳就是破,就是专心贯注在这个上面,没有一点杂念,没有想其他的事情,这个念头啊!非常认真非常殷切,就是这个心情非常的重大,厚重,这样的心情,这么一来于是内心当中,全部贯注在这个上头,这个叫一念,一发所以说初念,续现呢?发了以后啊!它后面继续的来,继续的来就是第二念,教犹使也,教是告诉你然后呢!教使之然这个无教啊!不要再告诉你,不要再告诉你只要发了以后,它后面继续来的,不要再来告诉你,它自然而然,任运自然而然啊!酬因感果什么叫酬因感果呢?这个也解释一下,昨天我解释两个名字一个叫愿体一个叫随行,愿就是愿望的愿,这个愿望本身下面有个体,体性的体,随行呢!跟随的随,行为的行,那么什么叫愿体随行呢?现在我们不是听见了喔!有三归这件事情,三归这么好啊!是不是大家都愿望要得到它,要得到它,那么现在这个僧伽僧宝就告诉我们,或者我们的师父什么告诉你,这样这样,喔!这样呀!于是我一心一意的愿求,如法如量的这样去愿求,这个就是前面的所谓做法等等,是根据师长教来说的叫做教,根据我自己的行为叫做作,然后呢!这个时候才发,一发,发了以后,有了这个体了,这个体,换句话说,刚才说的内心当中就有一种影响力量,那么这个影响力量,它自然而然遇缘,唉,起来了,起来了以后,根据这个愿的行为,跟没有愿的行为一样,这个不一样的行为,自然感得的果也就不一样,所以这个是说任运自然酬因感果,我要详细解释的就是这几句话。最后先说完了,因为会异这个很容易,所以这里不妨先解释一下。

今下三,今下就是前面的,今时经论多云,无作义例同也,在这个经论上面,不再用这个教无教,现在的经论上叫什么?作无作,所以说善生成论杂心等也,这些经上面有另外不同的名词,一般我们现在的无作教体无作教体,这个前面的文字解释清楚,那么现在要说的就是任运能够,从因感果,这个这里仔细的解释一下,那么昨天解释的时候呢,运用《广论》上面的十二因缘那个。今天同样的,再把十二因缘重新温习一下,其实不一定用十二因缘,我们可以用任何一个,我们所了解的,从业也可以,然后用四谛也可以,用十二因缘也可以,十二因缘说的这个内涵啊。最透彻最清楚,这个地方呢,黑板上面写了十二因缘的各支,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明色、六入、触、受、爱、取、有那么这个十二因缘实际上我们流转生死的整个的,怎么从前一生到这一生到下一生,这个三世因果的关系,乃至于怎么从前一念到现在一念到下一念,从一念来说,从前念次念到下一念,从一生来说前生慈心,下生。

从一生来说前生慈心,下生,从一件事情来说,这件事情之前作些什么?现在作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完了以后要作些什么?整个的我们人每一个有情在轮回相续当中,三世的流转次第,就是这个,他为什么会在这地方流转?有的人好有的人坏,有的不但好,好的还跳出轮回,有的人虽然好,跳不出轮回关键何在?现在我们这里不讲轮回跳出跳不出,是讲苦,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解脱苦!有的人不能解脱苦!前面我们了解的一切都事业来决定,你造了什么业那么感什么果,这个业有不同的名字叫做行业果报,在十二因缘当中无明行,行是业,然后爱取有,有是业,这个两个是业,通常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有烦恼有惑,十二因缘当中什么是烦恼什么是惑呢?无明是烦恼是惑,爱取是烦恼是惑,所以除了这个无明爱取的烦恼跟行跟有是业以外,下面的其他的七支都是果报,都是果报→惑、业、果或者苦那自然而然永远在流转。为什么这样流转的呢?在这地方讲一讲,先了解了怎么流转然后我们了解了皈依为什么要皈依?皈依了以后为什么能不流转?或者就算流转的时候你能够把握的住,你可以主动的选取你要走的路,实际上我们整个的佛法的内涵都在这里。这个今天晚上把它重新解释一下,无明是我们大家了解的对事实的真相并不认识,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凡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因果关系,为什么这样?因为有它这样的原因,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

可是这个原因跟结果之间真实的内涵我们并不清楚,尽管我们现在大家信,有因有果,但是什么因感什么果你知道吗?不知道!只有一个人能够净究竟圆满知道的,佛,菩萨能够认识相当部分可是究竟的不圆满,这是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不清楚的,其次为什么天下的很多事情,为什么有因果关系呢!是因为我们以为天下有实在的东西,所以执着!或者执着有个人有个实在的自体,或者法有一个,原来这个并没有一切都是空或者说它是空性,说它空我们往往有误解,或叫它实相,或者叫法界,名词是各式各样,这个空性到底是什么?那我们更是莫名其妙,或者叫第一义谛,或者叫什么这些各式各样的名词都不是我们了解的,其实就眼前的态度事情来说我们的确并不了解,就像为什么吃的饭会营养,就是这样我们也不了解,医生居然告诉我们,我们只了解一部份,所以这个叫做无明。

无明真正的,广泛的来说,所有的现象都不了解,那么归纳起来有两类第一个它的特征是什么?我们不了解特征叫做实相空性,因为它一切法的内涵都是空的,所以现起都是看它什么因缘!它就现起什么果报,这两点我们不知道,如果你了解以后我们的作法就不太一样,不了解我们的作法就不一样,这个话怎么讲?那么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大家很容易就了解,平常我们说叫我们忍!忍!忍!这个忍真不容易往往说这个人太不合理,叫我忍!忍无可忍!好像不应该这样,再不然说你忍了他跑到你头上来更糟糕,假定你了解了业以后,他为什么不找别人来找我?嘿!如果你没有宿生跟他相关的业,他不会来找你,现在我们了解了以后,就是反正这样的一个关系,你有多少伤害他,他这一次就要来找你,如果了解了这一点,他来了还了债,应该的嘛!你自然而然就不会发脾气,你不但觉得发脾气,还对不起他呀!可是我们并不了解,我们并不是这样作,世间的一切一切现象都是这个样,所以说因为无明,所以你这个后面就有种种的行,实际上这个无明行,并不那么简单,我只是说让我们易于了解起见,了解无明就有行,有了行以后就留下了一种心里上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叫识种子,它就会引发这个以后的继续的向这个方向去的,比如说我们随便看见一个人,我们并不了解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所以我跟他彼此间,或者是好的坏的,因为有这个好的坏的行为,所以下次自然而然这件事情过去了,那个时候我会记得嗯!今天这个人骂了我一下,为什么莫名其妙骂我,或者这个人帮了我一下,我觉得这个人很好,或者无关紧要的看见了这个人,不外乎贪瞋痴三种状态,造这个业,跟贪相应的是个喜好的业,跟瞋相应的反之,所以对你脑筋当中留下一个影响,这个就是识留下来的种子,这是我们平常体会得到的,虽然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以后,但是这个影响力量究竟是怎么样?不一定!然后下面还要什么?下一次如果再有因缘遇见了以后,又遇见了以后,那个时候第二次,比如说第一次来了以后,碰见陌生人他帮了你一个忙,过去是过去了,我心里想,唉呀!这个人帮了我的忙,实在心里面很感激他,感激!事情已经过去掉了,已经算了。下一次又遇缘哪!遇见了!遇见了!他或者又帮我忙,或者我主动的感谢他,这是为什么?都是基于第二次的这个情绪产生的,通常叫做爱取,这个爱的形式,就是这个十二支当中说,无明行识明色六入触受,受就是个感受,你境界又现起了,以后你对这个情况,我再解释这个十二因缘,重新再解释一下,这个,换句话说,无明行识,怎么样才能够感果的?你一定要了解这个特征,那其他的内容,我的确没办法在这个时间当中讲。

我再说一下,当这个心里面认识作用留下来了以后的话下次又遇缘,下一次不一定什么时候,说不定这个下一次下一剎那,唉!我马上记得这个人,怎么帮我忙我会继续努力,或者这件事情过去了以后嗯!第二次又碰到他,第二次碰到也许是偶然的碰到,也许你主动找他,或者他来找你那都没关系,不过这个我们都可以体会得到的,所以因为这个好的关系,或者他加强他对你的这个帮助使我引发,或者是我自己本身内心当中,总是这种都是跟爱支相应,爱支的意思是对你好的不离爱,换句话说,对你好的,你不希望离开,这是贪的,对你不好的,你就乖离爱你希望排斥他,所以不外乎贪瞋,还有无所谓的→痴舍受相应的,然后这个取的行相,我们昨天已经解释过了,今天不必再解释,不仅仅说心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念头,而且会很强烈的增强,于是你就有种种行为开始了!这个人又来了,所以我心里面觉得,交定这个朋友,所以这个朋友就交成功了,第二次就不是说喔!过去了又想起一件事情,一定是大家,你贵姓呀!你怎么帮我忙,大家谈起来了,于是变成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就是第二次经过了这个爱取,然后第二次再有些行为,这个就是有支,这个有支有了以后,下面这个朋友就成功了。既然有了朋友,对不起,到最后这个朋友大家要拜拜!要分手,所以最后他必然也是老死,这个不会永变的呀!

十二支的整个过程的行相是如此,小的是一件事情,大的呢!我们整个的一生的行为,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当境界现起的时候随便一件事情随便任何一件事情你就可以找出我们任何经验当中的大小都用在这个公式当中,是不是无非是这个样?我们并不了解为什么这样的来的!叫无明行然后有一个概念比如说今天跑到马路上面看见一部电视机看了一下看过了也就算了,唉!忽然第二次又遇见了啊!我想起来了,或者平常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之下,我举个比喻吧!这个是大家可以体会得到的,到了晚上吃过晚饭打开电视机,这是个比喻你们自己去体会,或者是打开收音机或者是早上看一份报纸,看的蛮起劲的时候忽然之间中间插一段广告你觉得唉!真讨厌!赶快我要听那个中东的战争,怎么插这段广告呀!你觉得很讨厌它,或者正在打什么,那个青少棒又在美国战了,忽然之间又一段广告,你就是很排持它,嘿!妙了!过去了以后,说不定有一天你要买一样东西唉!你想你以前讨厌的广告,是不是脑筋当中又来了,对吧?你就会想起来,你就会去找,然后去找以后,最后把这件事情成功了。

所以第一次留下的影子,无明行,你莫名其妙,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反正是现起来了,让你脑筋当中有个影响力量。第二次这个影响力量,慢慢的又触缘受爱等等,触缘受又缘起来了,第二次这个来的,这个就有很强烈的烦恼相应的,或者是希望这样的获得它的,或者是要排拒它的这种心里状态,而紧跟着来了以后。下面你说想到这个噢!我要这个东西,看了这个广告以后,你一定想办法去买,去弄,去得到这个,这个行为就是有的业,然后得到了,得到了以后,最后用用坏掉了,破掉了,是不是这样?事情是这样,人也是如此呀!

所以我们整个在这个地方,是不是生死整个的在这个地方,小的是一件事情,大的整个的生死轮回,我们并没有一个人在世间能够把握得住我们什么时候死!死了以后,将来到哪里去?谁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的,就是你生前造了什么业,将来就要到哪里去,现在懂得了佛法以后,了解了,现在了解了!所以以前不了解叫无明,现在了解了叫正确的智能,智能的特征是什么?就是正对治!这两个有个特点!这个房间里面暗,正对治是什么?光明!反正光明到的时候,你不要把那个暗的赶出去,那个暗的自然没有了,你原来不了解,现在了解了,恰恰相反,那么这个叫正知见,这个正知见,另外一个名字叫智慧。

你所以在生死轮回,这样的去转的原因是这个样,现在佛从祂老师那里听到,然后照着去作于是验证了这件事情,验证些什么?祂要脱,苦要了解苦的原因何在?照着祂老师告诉祂的方法去修那个道,结果苦的原因整个消灭掉了,苦的结果不再有,乐的原因整个去修持圆满了,圆满的果报现起,于是佛来告诉我们这个法,于是我们了解了以后,这个法靠僧传,所以我们想我们要的这个才是,不是以前的,皈依!正皈依的是什么?这个才是我们皈依的,那么现在了解了以后,于是心里想,对呀!我生死当中多痛苦啊!我正要的不是这个东西吗?所以就像在大海当中,哎呀!眼看死了痛苦无比,当中忽然有个救生圈,而经论上面也说,在那个地方在一个国王,或者余王,这个地方或者要关起来,或者要杀头等等,那跑到别的地方去,就告诉你,你到这地方来,只要照着我的规矩去作的话,我能救护你噢!这个王就是佛,然后照着法,然后在这个地方,按照着它那个地方佛所制的法,在这个地方就得到祂的保护,所以皈依就是皈依这个,所以皈依了以后,心里面就想,这个才是我要的!前面不是说自人初受皈依,记得不记得!于是专心缘此,一心一意的就想这个!这个!这个!

还有昨天我们也讲的讲到一件什么?讲到这个是故常勤观察才算是奉持,就是应那个济缘记上面的一段话,世尊就告诉我们藏而一心念除诸盖,戒的特征你要一直专心一心一意的心心念念净除盖,盖就是烦恼,或者叫常勤观察始号奉持,常是恒常勤呢!勤肯!因为无始以来这个力量非常强呀!所以你不勤勤肯肯精进的话,对不起!它那个力量很强,就把我们的心念拉掉了,要观察些什么!就是观察这个,噢!以前是生死轮回的这样转,现在我了解啰!然后一心一意的努力缘念这个,于是现在脑筋当中,皈依了以后脑筋当中产生的是什么?无教之体是什么体呀?就是我现在皈依佛,要照着佛告诉我们的法去行持,然后这个法的内涵要靠僧传,以及随时靠僧随时来保护我们、指示我们,脑筋当中心心念念摆在这个上头,我所以要去掉痛苦就靠这个,我要得到的快乐就在这个上面,所以内心当中发的这个无教之体就是这个,所以正皈依的时候一定要得到的就是这个,所以当你们正式皈依的时候,如果说真正相应的时候,它一定的内涵,比如说忏悔的时候,有的人忏悔,就念它几遍,觉得这个地方气氛倒蛮好,他心目当中已经多多少少有一点相应的地方,有很多人不!他真正的忏悔的话,忽然内心相应的话,他就感觉痛哭流涕,有很多人呢!忏悔的时候就寒毛直竖,个人有个人不同的境界,更好的情况乃至于会见种种的吉相,见光见花这都不是!说理论上的事情你真正去作一定有。

说起来这地方,这是我亲身遇见的一件事情,离开现在10几年,我也记不住了,那时候我住在纽约的乡下,有个毗卢寺,城里面有个人他想皈依,他已经接触了佛法很长一段时候,少说总有10年左右,那么后来我去谈起来了,他听见以后说,闻所未闻!他有意要想学佛,我就告诉他,不要谈学佛,皈依都谈不到啦!他问我,我说我现在学皈依!他大为惊讶!什么?我10年以前就皈依了,你作了和尚,还在修皈依呀!这不是有一点荒唐吗?后来我经过了解释,他倒是个有心人,这样呀!我说这样你如果有意的话,你反正是自己的时间可以空的出来,跟我到乡下跟,我去准备一个礼拜,然后就告诉他,没有别的就是忏悔,第一天摸了半天,一点消息都没有,然后第二天,到了第三天下午,忏悔真的现起来了,哎呀!他一个人在那边痛哭流涕,就是止不住,一哭就哭了两个钟头,我说好好好!你这样吧,完了以后,他的心里从来没有这样的舒畅过,他晓得原来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呀!可惜的是,后来所以这个世俗的染污很重,回来了没多久就整个淹没掉了,我想你们很多在座的人,多少有这个经验过,所以他那个时候刚一回去的时候,一看见那个家,哎呀!他心里面就厌恶的不得了,就是这样,平常的时候一天到晚就老想这个家,现在到了庙里就不想回去,万一逼不得已回去,就感觉得无比的痛苦,嗯!这个什么力量呀?就是得到了这个无教性,以后无作体性就是这样的,皈依的体就是这个,他任运的一回家去他就讨厌,跑到庙里就欢喜呀!就是这个我想我们都体会得到,对不对?所以他皈依了以后,他心里面专心,已经有这个力量,再加上专心缘这个,所以一对境的时候觉得,啊,现在不可以!现在不可以!

现在我们就看那个十二因缘,前面留下来这个无明行识,摆在这个里边,可是这个识感不感果,还要下面的爱取两支,因为爱取的这个强烈的贪瞋,所以你就采取这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有!这个行为一来的话,那个一定感果,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这个比喻当中,那么现在皈依了以后,专心缘念或者是说常勤观察,观察些什么呢!你痛苦的根本在这个上头,无明之行,现在有了正知见,这个才是我要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心心念念照着这个去作,这么一来,由于前面这个心里状态,留下了个识种子,第二次再去滋润它的时候,第二次再去滋润的时候叫做能生,记得不记得为什么?由于这个滋润,才能够引发这个识生起,所以平常的能生是爱取来滋润,现在的是什么?正知见!这个烦恼当中,一个叫见烦恼,一个叫思烦恼,是不是?现在那个不叫见烦恼,叫正知见,同样的见,所以这个见当中叫邪见,现在的呢!叫正见,一样的东西,同样的是你内心关照的力量,可是以前错的,以前的贪欲望,现在这个欲,另外一个名字叫善法欲,听见过没有?没有善法欲,你根本不可能修学,所以以前要的是贪着世间染污的事情,现在要的是要好的善法欲,所以现在的正知见跟善法欲。下面呢!勤精进的行持,以取代爱取有,皈依了以后,真正的内心的现象是什么?就是这个!所以说自人初受皈依专心缘此,就是缘这一个,噢!现在我是受了皈依了,以前内心当中引发他的是无明,无始以来就是这种,自己的概念当中想法认识,而这个认识天生来的吗?不是!天生来的叫随眠。

这个随眠还是经过这一世的很多的引发,世间的引发的,那么论上面也告诉我们,《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怎么引发的?自己的随眠、所对的境对境当中,畏杂言教,非理作意,串习,还记得不记得?这六样东西!这个不必去谈它,主要的就是平常我们的内心是什么?以无始的无明相应的习性,加上这一世眼前的现起来你自然觉得这样想,然后人家告诉你言教就是现在我们世俗上面所说的,从家里的父母尊长到学校的老师外面客观的环境告诉我们很多概念这个叫言教,就是这样如果你生在天主教家庭当中他就说上帝造了动物给你吃的,这个就是它的言教呀!如果生在中东地区的话他就说他如果打你一拳,至少要把他打两拳否则把他弄死,如果在佛教家庭当中的话他就告诉你忍辱你前世欠了他,这一世还他,这就是言教对不对?像我们人人都感受得到,所以我们东方人到美国去,很多小孩子人家说让让让!美国人觉得奇怪!怎么可以让,他打你一拳,你至少要打他一拳半噢!那这个就是言教,我们整个都受,这个所以经上面就告诉我们,最好的是善知识,最可怕的是莫过于恶知识,这个道理!现在告诉我们的不是世间的言教,是佛真善知识告诉你这个,所以现在跟它相应的,不再是世间的爱取,而是正知见,现在清楚不清楚?所以正皈依的是皈依法,现在懂不懂?这个法,一定要佛告诉我们的,虽然佛告诉我们的法,可是实际上我们现在领会的,从哪里领会的呀?僧!清楚不清楚?

所以这三个是一体的,这个三个是一体的,所以正式的皈依了以后以淳重心说啊!原来我生死痛苦当中这样呀!我现在了解了心心念念保住它然后这个内心当中你会很体会,照理说它的问题是说一发续现的话不假缘办,自然而然就可以了,这个所谓的不假缘办就是内心当中自然有一种力量不再像前面那个作或者前面的教一样,还要什么?啊!师长告诉你跪下来拜几拜,我念一句你跟着我念一句,这个不要了,他内心当中自然有一种影响的力量,这个叫不假缘办所以无作,是对前面那个作来说的,实际上在我们生活过程当中,是不是就自然而然就任运的就起来的呢?不一定!因为真正的内心当中存下来这种影响力量是无量无边,不仅仅是今天受了那个皈依耶!无始劫来留下来这个,这种业体也无量无边而且力量非常的强盛对不对!遇见了这个境界以后一定是最强盛的先来,所以这个境界呀!看见这个东西以后虽然你想让他一下,对不起世间的习惯又起来了,虽然你想不贪以前的这个习惯又起来了,是不是这样呢!虽然你想这一堂课好好的听好好的用功可是眼睛就是睁不开了,再不然该要睡觉的时候你偏偏又睡不着了,这个力量!

所以真正修行的时候还要什么?还要努力!努力靠什么呢?努力靠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然后启发正确的认识叫正知见,正知见,要晓得它殊胜的好处,启发那个善法欲,所以这个情况取代了爱取,现在这个清楚不清楚?前面这个不相应的叫惑,这叫无明,现在正确的认识的叫正知见,叫智慧,不过这个地方呢!是因当中讲的智慧,这个智慧叫闻思相应之慧,真正修持得到的话,那就修相应的验证的,这个不同的,现在重新把这个温习一下,了解了这个,当我们对境的时候然后怎么办呢!以前这样作错了错了!我从忏悔那里说,真正忏悔你一定照正确的去作,所以正知见是勤精进,勤精进就是个行为了,于是造的什么?造的都是善业,这个善业两种如果说你这个善业只是从因果上面着眼去看的话生天,如果你还了解这个第一义谛出离心的话这个净业,小则是往生净土大则是成佛作祖,所以皈依有这样大的力量!于是这个念头一直摆在心上面,一直摆在心上面,平常的时候起心动念对境的时候嗯!它马上现起,不起心动念的时候怎么办哪!怎么办?昨天写在黑板上记得不记得,常勤观察始号持奉!这个持戒是这样的,皈依是这样的呀!

还有另外一种是自人初受是专心缘此,为什么叫自人初受是专心缘此?他真的有智慧了解了噢!没有错!我不是要去掉痛苦吗?这个才是真正去掉痛苦的真实的内涵,我不要得到快乐吗?这个才是!不是世间赚大钱!所以哎哟!世间那些东西我可以暂时不管这个才是我要的,你全部精神摆在这里,当你全部精神摆在这里,观想这个,了解的很透彻,对境的时候还会不会去贪了?看的很清楚,你这样去作造的苦因,造的苦因非苦果不可,不敢了!所以你一直在这个地方努力,于是你这个心里面,对这个皈依的影子影响呀!越来越强盛,越来越强盛!好的那一方面,我们不一定体会得到,但是坏的那一方面,我想我们大家都体会得到,你们那个要个人想你们的去了,那我就没办法想,因为我并没有跟你们有过共同的生活经验,如果有共同的生活经验,那好,比如说,以我来说,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我们就欢喜什么?出去跑、玩!比如说现在年假了,年假,还没放假之前就想,嘿!今年这个寒假怎么办?

比如说现在年假了,年假还没放假之前就想今年这个寒假怎么办?一定是爬山哪!又是到什么地方去,放假哪怕一天两天几个礼拜之前就准备好了,就是这个样,脑筋里面去想,这就是平常我们经常有的一种心里状态,所以平常的时候正常状态当中我们缘念的就是这样的缘念法!然后呢!以后啊!自然而然啊!顺着这样的情况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去推展开去,这个是什么?随顺着这个无明这样走的情况,当然你们个人有你们的,这个我比较我无法把我的经验告诉你们的话因为我上完了学校没几年就作了和尚了,我并没有成家立业的经验,我想成家立业的人啊!不会有空的时候去游山玩水吧!总归是弄钱对不对?这个我的经验就不太多了,这个很糟糕的一件事情但我想你们确定可以体会得到,在我们平常状态当中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形?那么先不去管它这个,这个先不去管它,至少在这种情况之下当你成了家也好作了什么也好,刚开始你处理这件事情啊!对家庭有很多不一定真正作的很好以后慢慢慢慢的有了经验作了,做生意也慢慢慢慢的作了有经验了,然后呢!一方面经验增长越来越成熟脑筋就全部贯注就被它牵去,这个是不是大家都是这样啊?一定是越向后这个力量越强,一方面力量越强一方面你这个技巧越熟是不是这样?那我想既然大家都有好办,把它转过来转成好的,刚开始皈依的时候,的确像三脚猫一样,你虽然要皈依它,偏不听你招呼,喔!我们说希望念佛说一心不乱吧!偏偏心心都乱,然后我们说我们皈依了以后,希望无贪无瞋无痴吧!偏偏贪瞋痴强的不得了,假定说你全部精神努力,朝这方面去做,像刚才说做坏事情一样,坏是不行慢慢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好,一直到后来,你不要去想,任运的境界现起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去做,所以就像现在,比如说家庭当中,刚开始的时候比如说成了家了,家里的很多事情,不晓得应该怎么办?作了多少三年五年以后,大家从来不要操心,早晨起来该烧饭的烧饭,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从来大家不要想,我今天这个日子怎么过的呀!不要!做生意亦复如是,是不是这样呀?那么我们人人都有这个经验,现在反过来用在好的上面的话,它自然而然这个起心动念,都是这样,它这个力量自然越来越强越来越强。

所以这个皈依本身不仅仅是皈依完了以后,就是完了以后,它不断的在超脱当中,这个超脱的话,照着规定的话,昼三夜三,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很重要噢!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生活当中已经处处照着去作了,然后家里面弄饭弄好了以后吃过了以后去上班之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这样!噢!下班的时候又来一次,到了傍晚又来一次,睡觉又来一次,要六次还要检点自己是这样!是这样!是这样!然后有了这个概念生活当中处处地方拿这个摆在这个地方,于是你养成了习惯以后任何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你就很清楚这个境界现起了,我现在应该怎么做离苦之因?怎么做得乐之因?你很清楚很明白,而这个离苦得乐之因拿我们世间来比喻的话你看见有钱可赚你会不会不赚这个钱啊!钱本身并不快乐可是这个是快乐之因对不对?当然你非赚不可呀!然后丢掉这个钱这个钱无所谓苦乐,可是这个钱丢掉了是痛苦之因,当然你不愿意丢掉,是不是这个样呀!大家想想看你很清楚明白的正发的这个是快乐之因去苦之因,对境的时候你会不会不照着这个法去作?不会!所以说他越到后来越到后来这个体呀!依体起行!这个叫什么?随行!随后来了他前面有这个力量,一直增长一直增长浴室到最后临终了,有两个方式第一个方式一生积累的业整个的业就是这个,那是非去不可!还有一个就算临终的这个现恶劣境界来,任何恶劣的境界现起了你内心当中什么反应?如法行的反应出来了对不对?是不是!请问如法行下面的反应呢!你会不会堕落恶到去呀?就是这么清楚耶,所以我们平常讲皈依皈依皈依了半天为什么没有效?很抱歉昨天晚上没讲清楚今天清楚不清楚!我但愿你们我已经说过了这一次真的讲的东西你一定要如实地了解,论律上面的那个时候这个律才真正有用,同样的五戒的真正的特质现在清楚不清楚?为什么用十二因缘把它这样的联合起来讲了解了吗?回过头来你看十二因缘也清楚然后看戒也清楚,苦集灭道也清楚,不管是哪一个讲业也清楚,这个就是皈依,皈依体是这样的呀!请问在这种情况之下皈依的佛怎么样?有没有限量?你布施人家财后面也说的很清楚,然后布施财虽然说清楚了以后你有两个情况布施,一个不对你心痛,再不然的话,你为了看功德你忙这个功德,这个都是有漏都是不相应的,现在你皈依的话,一切都是如法行,这个如法行是无限的,假定你真的如法,这个法则了解,这个业果的话你一定生天,如果了解第一义谛的话,你就这样的皈依,本身将来最后的结果一定证涅盘,因!所以皈依得到了这个体以后,这么无限的功效,因为得到了体以后,依体起行哪!

那么有人问,为什么叫依体起行依体起护呢?这个体就是愿体噢!你为什么要求皈依要想得到这个,然后得到了这个体以后下面这个体就有一种力量引发后面的行持,而这个行持是根据前面所得的体而引发的,所以从前面的愿体引发后面的行为来说叫做依体起行,还有一个呢!就是你希望这样结果得到了体以后你怕失掉这个保护你原来这个叫依体起护,名词是不同内涵是一个,清楚不清楚所以前面这个叫做愿体后面这个叫随行,没有这个愿体没有这个随行,反过来说没有这个随行这个愿体是也空受,又坏掉了尽管你得到了无价之宝你还没用它已经坏掉了,坏掉了嘛!当然是白得,像那个聚宝盆一样得到了以后你天天去摇它,那么这个摇钱树掉下来,得到了以后你第二天还没摇你把它一棒打破掉了那好了!虽然你得到了没有用呀!所以不能破坏它还要保护它,你保护它实际上那个心里就是不断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是我们的业行,这个业行,小则是善业生天的果报,大则是往生以及究竟成佛作祖,都从这个地方,所以说这个皈依有这么大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在。

回过头来这个地方,我们停一下想一想,上一次曾经说过《成办生死俱须惑业》两样东西,我们不妨看那个论吧!这个上面的话我们比较看的清楚一点,在思惟集谛当中在思惟集谛的P.170《成办生死之因虽俱须惑业然以烦恼而为上首》这一段大家还记得噢!那么生死的因当中需要这个,惑跟业,现在你皈依了以后还是!我们还在集谛当中这个道理以前也说过,但是现在是不是惑?不是!是什么?正知见或者是闻思相应之慧,造的业是善净业,同样的你把它套到这个公式当中去,你没有善净业而你有正知见的话它无间能够造作对不对?造了以后它马上感所以他一定感得的这个善净之果,反过来如果说,你们没有正知见,虽然你有善业,没有这个正知见的俱有因,这个善业不能感果,是不是这样!对不对?那么现在这里又来了噢!现在你皈依了以后,正式皈依的是法,皈依了法是什么?是正知见!然后呢!你从皈依开始心心念念缘念的话,一直在这个力量推动,它这个增长,实际上它这个增长,像十方米增长的,看看这个有限量吗?所以你真正的皈依了以后,这个得到的,如果拿物质来形容的话,这个相当于什么?相当个如意宝!就相当个聚宝盆耶!这个如意宝跟聚宝盆,任何代价是你没办法来算价钱的东西耶!所以他说它有这样的无量无边的功德。

这个印象清楚了以后,下面再看十二因缘当中,P.185它不是说几世圆满吗?现在把几世圆满看一看,如果了解了这一点那个皈依的整个的内涵就有了,你要想念佛往生!它!要想自求解脱!它!要成佛作祖!它!下地狱还是它!怎么二世圆满呢!能引所引中间有无量劫,但是能生所生无余间隔,只要能生有了下面一定所生,那么这个能生是什么?就是爱取有三支,如果说我们没有皈依,不了解佛法什么状态?随着无明相应的爱取,那不管了好坏,反正在轮回当中,这里我们根本不谈它,好也是不要的,坏也是不要的,现在了解了佛法以后,不!你采取的什么态度?皈依!皈依的是什么?三宝!佛是我们仰望的目标,我要达到这个量,佛是告诉我们,你所以要得到这个量的大师,教导的方法我们正皈依,照着去作那么靠僧传,所以你内心当中,不再是以前的爱取,而是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欲是什么?一种强有力的取呀!勤精进就受你的行呀!

所以前面这个能生是爱取有。现在这个能生是什么?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只要能生有了下面一定所生,造的这个业一定是这个样的,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修行了以后哪!刚才是说从皈依了以后,有了这个念头,然后这个境界现起,你不必说这一生造什么业,就算是临终的时候感果的时候,你主要的感果的直接的原因,虽然是业但是促成其它确在惑,现在呢!你不是惑,而是正知见,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感果的话,临终感果的一定是正知见引导,这个说明你一定上升,现在还是从十二因缘来讲,十二因缘前面的能生是什么?一定是这个善净之业,所以你真正的所生,一定是善净之果,对不对?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确定说,为什么一声佛号能够万修万去,那这一声佛号当中,为什么要具足信愿?为什么这一声佛号当中要信愿具足,现在可以讲了,平常告诉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了半天内心当中怎么想呀?不了解!不了解你信些什么?就算是了解了,了解的不够透彻,信心是非常虚浮的,现在这个地方要告诉我们的要发的是什么?发的是无作噢!你嘴巴里面念了半天,无作有没有?没有无作这个不相应当然没有用嘛!现在想这个噢!一点都没错,这个世间实在一无可取,你信得过佛讲,所以这个叫什么?有信!有了信以后你就有愿了,这个地方是愿体呀!所以你下面行就跟着来了。不管你是嘴巴上面出不出,内心当中全部精神摆在这个上头,在这种状态当中,你造的是什么业呀?那很清楚是不是?

然后讲戒它下面的内涵还是同一个道理呀!现在这个概念清楚不清楚?所以说我们了解了这个那二世三世的根本原因,那么它说慢的世三世,最快的只有二生最慢的是三世,二生就是这一生造了下一生马上感,造了恶一定是堕落造了善一定是上升,噢!这个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为什么叫最慢三生呢!最慢三生就是从能引这个因到所引这个果呀!这个因感得这个果中间一定要经过爱取去滋润它,换句话说,一定要能生这一支滋润,万一没有能生这一支滋润,不能感果,不感果是什么?别的因在感果耶!所以对它来说对它这个种下去的业因来说,它所以感果一定经过能生一支,所以说前面造的因根本没动,下面一定要经过能生这一支引发它,下面马上所生,所以它经过的过程,还是先这个因摆在这里,然后经过无量是没有动它,不算!动它这是要能生一支,下面马上所生,所以叫三世。

所以实际上这个慢是三生的话包括什么?包括四生以下的无量阿僧祁劫都叫三生,那么这个为什么要这样讲呢!现在来了我们希望得到快乐希望去掉痛苦,请问你愿意二生就得还是愿意要三生这个中间经过无量阿僧祁劫呀!当然要二生就得,二生就得怎么办呢?皈依嘛!你心心念念这样去皈依!所以或者你用的量是智人初受是专心缘此,或者呢!常勤观察!一心奉持不要说始号奉持,始号奉持是祖师告诉我们的,我们是一心观察是专心奉持,那当然你非感果不可,佛法的利用是这样呀!假如了解这一点哪有哪一个人你不想修学的?还有哪一个人说修学佛法说诶!真是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我只有一件事情放不下→修行!除了这个别的都放的下的对不对!以我现在的了解来说就是这个样呀!我就是这个修行放不下,因为我怕苦呀!因为我要快乐呀!所以现在我们说起来好遗憾好可惜!这个也牵涉到我们自己的业宿生没有好好的积这个业,所以没有得到这个圆满的教法,这个不是圆满的,我们哪谈得到圆满,我只是知道一点皮毛,真正那个佛法的皮毛,你了解了这样的一个真实的内涵,那么这个解释已经很清楚了,下面有二三句话交代过去,这件事情就清楚,听懂了以后,对不起!不一定作得到。

我想今天大部分听懂了,实际上很多人早就听懂了,作到了没有?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诶!很有道理,可是作不到为什么?这个这里要仔细的检查一下,说无量劫以来这个恶习气,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业,因此重新再说一下,忏悔!所以我们真实修行第一件事情固然是皈依,可是皈依之前,必须要的是忏悔,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一点哪!刚开始学佛说,哎呀!我这个定力不够要学定,哎呀!我这个什么不行要忙这个,第一件事情先要了解了,得正知见,得了正知见了以后,然后去忏悔求皈依,你这个作到了下面都有,关于这一点,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为止。

现在请翻过来P.20开始讲五戒,正讲五戒之前我们重新看一看那个表,我第一天还是第二天发给你们一个科判,这个科判非常有用噢!如果你们要学的话,要经常摆在这个地方就是一路上面去学,一路上面去对照着去看,如果说你们自己没有时间作的话,那看《南山在家备览》一开头的一个表,那么如果有这张表的话呢!就去看,这个全篇分成共四大篇,宗体、持犯、忏悔、别行,那么这个宗体当中,又分成共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换句话说,第一个一定是说明它整个的内涵,这个叫做宗体,整个的内涵当中分法体行相,这个我们也了解了,那个法体行相当中,第一个讲法就是戒法,戒法一开始先要简单的介绍一下、叙述一下说通叙戒法,这个通叙戒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通整个的叙叙说。整个的来叙说一下戒法的内涵,这个戒法的内涵了解了以后,然后就开始的正式的去受应该分两部分。

现在看通叙戒法当中第一个叫示相彰名,先把这个戒法的名字内涵是什么?说一说,所谓示相就是把这个戒法的特征、行相让你很清楚明白的了解,所以给我们一种开示使得戒法的名字的内涵很明显,彰就是彰显,了解了这个名字的内涵是略辨教体,那么下面紧跟着就是所说的这个体,约略的把它说明一下,了解了以后,再下面呢!告诉你怎么进去说→显知由径,名字有了内涵了解了如何进去!了解了这个,紧跟着下面要开始进去了,进去了有一定的规则,所以叫归戒仪轨,这个归戒仪轨就是进去的法则,相当于我们说我们要造一个房子,那前面的大概了解了,以后现在一张蓝图,这张蓝图就像我们受归的时候那个仪轨一样,然后这个受皈依当中的次第,又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幼儿园小学等等所以第一个翻邪三归,然后紧跟着五戒八戒,下面应该完完整整的,还有沙弥具足乃至于菩萨等等,不过这个是《在家备览》,所以沙弥比丘不立,清楚不清楚这个内涵?那么现在我们已经讲到翻邪三归,内涵已经有了,下面是正讲五戒,P.20第二节五戒分七项,戒德高胜、简人是非、预习发戒、四叹功问相、五忏悔清净、六作法差别、七料简杂相,这个一开头就讲一个戒德高胜,为什么这个地方又要说一下戒的功德?高圣!这个是两个内涵非常殊胜非常高超,而这个地方特别的有一点,前两天有一个人问说:哎呀!这个戒这么难学,不懂倒还蛮好,懂得了以后还真不敢学,我想很多人有这个经验噢!是!不要说我们噢!历代的祖师都是这个样!

我总记得藕益大师它临风中论上面有一段话,有一次藕益大师在一个庙里面看见一个和尚,那个和尚不晓得谈什么?谈大宝积经,那个和尚就说,诶!我如果早看了《大宝积经》,我和尚就作不成了为什么?因为《大宝积经》上面说,这个和尚的条件要如何如何!作僧如何如何!那个时候他一片胡涂,就觉得这个出家好呀!他就莽莽撞撞的进来了,进来了以后翻开一看这么难噢!所以他说我早看见了我不敢出,藕益大师怎么说?恰恰相反!恰恰相反!我真正早看了以后,我出家才出的成!看的晚这个出家就出不成。它为什么这样说?就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看了以后,才知道这个出家怎么样,才能如法如理的去作,所以出成了,否则的话,形式虽然作了没有用,其次看了经以后才晓得啊!

像我刚才说的你了解了这个内涵以后,别的可以不作,对不起,修行非修不可,自然为什么这么苦,还要非修行不可?那好嘛!你要的东西全在里头,除了这个没有别的了,我请问你你要不要?它真正的在这里,所以真正的经论上面重要的论就讲行持的,第一个告诉你啊!这个内涵的殊胜,不这样作的缺陷,让你去比吧!比了半天诶!觉得对不起!再苦我也要走这个!这个再好这个大骗子,害我们的不要它,懂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戒德的高胜有它的这样的一个内涵在,反过来说在世间上来说它并不先讲集而先讲苦的原因大家懂不懂?先讲原因讲了原因我忙了半天你跟我讲这个我生活都解决不了,它告诉你这是苦耶!嘿!这样呀!对不起!那我先听见了先听听看,真的苦那那那我不干了我跟个你走,所以世间的形象一定先告诉你世间的苦,然后出世的形象告诉你:好!懂不懂这个道理?

所以戒德高胜,为什么要说这一个呢?一方面固然是这个次第,为什么这么的安排!还有一方面,将来我们修学过程当中,次第是要这样走进去的,这个我们应该清楚,你照着次第走进去你必定成功,否则你走错一步的话,说有宿生善跟不算,否则的话,我们一定走出毛病,有宿生善根,只要听人家《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再有宿生善根抬起看月亮就成佛了,这个这样的呀!所以在这个地方说这个大家好笑噢!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了解一下这个特点何在?所以这个地方引经上面来说明,启发我们的信心,启发我们的尊敬,启发我们的仰望,这是第一个。

然后这个地方的内涵要告诉我们的什么呢!告诉我们的戒法淳清是绝活经意功遍法界,不是普通的单单善可以得的到的,它内涵特别说这个,你了解了这个不会说哎呀!那我只要做做好事就行了,何必去皈依何必去求戒?你了解了以后啊!你非要去皈依不可!非要去受戒不可!这两个是绝端不一样的内涵在,同样做一件好事情,受了戒以后,这个回报是无量无边,普通的善是有限,这个才是它戒真正殊胜的地方。下面会说,因为这个戒德高胜,第二个求戒的时候不像普通的简人是非,不是别的,不是随随便便可以来的作的噢!所以它还要看看你够不够条件?所以这二个叫简人是非,第三个预习发戒,因为这个是特别的,所以不是说到那时候进来就算,是先要预先要了解,那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引发这个戒的真正全部的功效。

预法之后还有一个叹功问相妙不可言!于是你预发了以后,下面了解了,就是了解了它那个高胜,是非简别了然后,正规的要去求的之前,那特别的还要告诉你一些内涵再赞叹,然后再问噢!受戒的什么内涵?下面再忏悔,这个忏悔跟前面那个三归当中的忏悔也不一样的,前面第三归但讲忏悔!这个地方叫忏悔叫忏悔清净。

忏悔!这个地方叫忏悔叫忏悔清净,忏悔清净!这个清净有它深厚的内涵在,所以同样的所得到的内涵也就不一样了,单单忏悔得到的是翻邪三归,忏悔清净得到的是五戒的戒体,功效就完全不一样,下面再讲作法,差别就是要做哪些事情?最后料简杂相,怕混淆还要每个地方细细的分别说明一下分七项,好!现在我们看

【第一项 戒德高胜】

【羯磨注云『经云:有善男女布施满四天下众生四事供养、尽于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类通情非情境故也』】

【业疏云『初受戒时已行三施尽众生界。故财有量不及此也。尽形不盗者、已施法界有情之导。言不杀者、已施法界有情无畏。即用戒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遍众生界。财为局狭。集散之法、能开烦惑恼害之门。戒法清澄、故绝斯事。』 】

这个业疏就解释羯磨注,这个羯磨本身就是律上面这个律,换句话说,三藏,这个三藏当中经律论,批注都是三藏当中,那么业疏的解释那就是道宣律祖,这个道宣律祖,我们还是不懂,下面还要元照律师的济缘记来解释,这一段一口气念完了再一一解释。

【济缘释疏云『初总示,以初受时、立誓断恶遍生境故。财法无畏施为三施。尽下二别列。不盗不妄取即是施财、不无侵恼即施无畏、此二自行令他仿之即法施也。财施济彼困穷、无畏令他安乐、此二即慈悲也、法施使彼悟即智慧也。三者既备、其胜可知。财下三通结、初句示财施局狭。一不具三施、二不遍生境。集下明财施生过。集则不免贪求、散则宁无取舍、得者则喜、不得则瞋、能开烦恼故不及戒。』】

这个是戒德的高胜,现在把它一步一步的解释,那么经当中告诉我们,我想这个容易懂!经当中说有善男善女呀!布施!布施就是把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说布施的内涵满四天下众生,哇!拿我们现在来说的话,这个四天下就算地球吧!地球上面有多少50亿人口,然后不但是送他一块钱一百块钱噢!四事供养,古人说的四事就是说他的生活的全部内容,啊!这个50亿的生活的全部内容通通你供养他,这个布施不得了耶!的确不得了耶!何况我们的世界上面那以我们信佛的人来说这个50亿人口当中还有很多出家人对不对?我们说嘿!这个出家人功德很大耶!不是供养一个噢!你样样供养他,这么大!说不定还有很多罗汉噢!还有菩萨!这样!下面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那持戒的功德一天一夜噢!现在这里讲的什么戒呀!五戒噢!不是八关斋戒噢!这功德这么大噢!为什么?因为戒法类通情非情境故也,别的都有限,祂戒法包含的是什么?情非情境,实际上,拿世间我们来分类,世间是无量无边的内涵,可是你可以分成共很简单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依正两样,依就是无情,我们人所依靠的滋养的,正就是情!对不对?这个戒法没有,一样不包括在里头,所以它这么大,像前面的解释,这个解释说初受戒时,为什么这么大呢?当你受戒的时候,受戒有个特征,第一个要期这个受是誓受,自己愿意的,不是人家强逼你的噢。因为你自己愿意,才有这个淳重心,这个是有它的特点的,所以这个誓本身是有非常强盛的愿望所以要期誓受,第二呢,遍该生境!要期誓受就是淳重心,还有这个誓受一定是尽形尽寿,这个尽形尽寿已经包括了遍该生境,可是我们为了更容易了解起见所以再加遍该生境,关于这一点今天再解释一下,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过程一定有三个内涵,我帮你!所以我、你、帮三样东西对吧!我害你!怎么帮法?把钱给你!怎么害你?打你!是不是都是这样呀!就是我只是一个,你是一个,中间所行的法,所以造业过程当中是!这个是你这样!意乐加行这个是法,究竟!好了!这个重新说一下,事是你意乐是我,加行究竟所行的法是不是这样!对!现在我造任何业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不是每个人自己自我!自我一生过程当中一定对我们眼前的一切情非情境,这个情非情境是无量无边,但是对这个无量无边的情非情境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不外从你出发,你造的业是你的我造的业是我的,我们修行就修这个,所以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境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对他个人来说能对境的每一个人的我是当下的当体一个,而这个当体的本身是在无限的时空当中造种种的业,现在我尽形包括了什么→我所对的境!尽寿包括了所深远的时,所以尽形寿,是不是已经包括了遍该生境在里头了?如果说你从它的内涵的深细去看,对不对?有没有一点遗漏呀?有没有一点遗漏呀?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照着佛去做,不管外面的境况是如何!总之你不管是,只要你这个生命存在,只要在这个时间当中,你一定照着佛去做,所以它实际上,尽形寿有这个内涵在,不过怕不清楚还对外面的境界来说,那对外面的境界叫遍该生境,不杀,不是说蟑螂我可以不杀,蚂蚁不行,那蚂蚁可以不杀,蚊虫不行这个不算,这个人对我有好处,我可以这个人对我有害处,我又放不下,这个不可以!所以个特征就在这里,所以它说刚一受戒的时候,怎么办哪?已行三施!已经布施了三施了,为什么行三施?下面再说,而且呢,尽众生界就是尽众生界,刚才不是说,不管你从尽形寿来说,还有遍该生境来说,是不是尽众生界?那么为什么行三施,下面会解释,财!有量的!财施永远有量的,现在那个尽众生界是个无量的噢!所以财绝对不能!下面呢,尽形不盗,如果尽形不盗的话,已施法界有情之财,不杀呢,已施法界有情无畏,然后用这个戒法行己化他法施,是不是遍法界,所以这个三施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下面还有呢!财为局狭,财是局限的狭,而且这个财是集散之法,不但集散之法,还要什么,开烦恼之门。财,的的确确啊,钱摆在这个地方,你看看那个花花银子,人人都好看,送出去时候,心里有点痛心,布施不是这样,你了解了,噢,以前贪!不相应,现在不可以,拿这个来做内心当中的认识,完全不一样,一个财施也许为了世间嘿!这个有功德我就施一点,所以你有功德,所以施一点,这是什么?还是贪,这个功德而去做,现在你皈依由皈依而是持戒,这个痛苦的根源,不可以舍离它,所以由正知见而策发的这个内涵,也不一样,正知见是正对治烦恼的,所以它前面这个是开烦恼之门,戒法清澄这两个根本不一样,跟前面这个开烦恼门不相应,故绝斯事这个是用业疏来解释羯磨。下面济缘来解释业疏,重说一遍初总示上面这个业疏分成三部份,哪三部份呢!第一个总,第二个别,为什么叫总为什么叫别呢?总就是整个的讲戒,别就是讲那个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是分别的来说明,第三个再下面叫通结整个的来个结论,也不必说把杀盗淫妄一个一个说,整个的共通的来结论再说明一下,所以分三部份那么现在我们看总示,以初受时立誓断恶遍生境故这个就是我们受戒的时候,受戒的时候要期誓受断一切恶而且断的这个对象并不限于每一个境,每一种状态,而遍法界一切生,小乘的话,遍三千大千世界,大乘的话遍法界,所以遍生境故,那么财施无畏施等等,这个就是都是三施,前面已经解释过了,尽下呢!就是尽形不盗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财,不杀者.. 等等,是别列!分别的一个一个说明不杀不妄取是财施,不杀无侵恼是施无畏,那此二自行令他仿效是法施,就是这样就是说明这一个,下面不是财施上面不是叫财施叫绝,怎么绝呢!财施是济彼困穷,单单财施你把财帮忙人家最多帮忙到解决穷困,然后实际上这个叫绝,现在我这个尽形不杀不盗不是什么三施呢!无畏施令他安乐,不杀不是无畏吗?此二就是慈悲,法施使彼开悟是智慧现在我这地方又是慈悲又是智慧,三者既备其胜可知,所以当然不是前面这个财可以比得上的,所以财绝而且有种种的现在这个不一样,再下面财下三通结,初句示财施局狭,一不具三施,二不遍生境,这个是容易了解的,财施既不具足三个,而且不会遍生境,集下明财施生过,那么这个解释一下,前面怎么说呢?集散之法能开繁惑恼害之门,所以它这个财施有种种过失,集的时候是收集起来,收集起来则不免贪求,那是我们赚钱难免的,啊,这个赚钱生意!做这个事一定跟贪心相应,散的时候,难免心痛,它怎么说?宁无取舍,对,就这个样!然后就算不心痛,我们也想想这个有功德,多送他一点这个,没有功德这个不行,这是平常我们心里面都在这个上面,反正这个都是生死杂染之法,还有呢,得者则喜,不得则瞋,能开烦恼,故不及戒,这是特别说明戒德高胜第一段。

【羯磨注续云『论云,由戒故施得清净也。』】

论上面告诉我们布施,要有戒,这个布施才真正清净,没有戒的话,这个布施一定不清净,这个不清净的布施对我们来说三世怨,三世怨,往往比没有还要可怕!做坏事!脑筋不好,无钱无势,做不出大坏事来,有了三世怨,脑筋又好,然后又有势力又有钱财,害了!害了!三世怨有两种。有一种单单布施钱财的,来世很有钱,布施智慧的,讲了很多道理什么等等,那还有智慧,如果你有戒,不净化布施的内涵,下一世来的时候这个,杂染会跟着来,到那时候的话,有钱有势又聪明,找各式各样的坏事,那害了!现在我们看看世界上太多这种人,唉!那好可怕!这个大独裁者,大的什么,这些人不晓得害了多少人,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个地狱,不晓得到何年何月出来!一生受一点点好,好的谈不到,100年很快过去,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所以说布施是要由戒才能清净,下面解释

【业疏释云『智论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者、既绝恶求、清净行绝乃至佛果。』】

这个上面说的论就是引那个智论,《智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上说,若不持戒而财施,对不起,这个时候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这个容易了解的,平常我们往往这个样,所以在这里,我们先不谈别的,有很多人,包括我,当年也是这样想,还没出家要出家之前,心里想先赚一笔钱存在银行里,然后我去出家去了,乃至于出了家以后,噢,我先造一这庙,造好了庙,然后去修行去了,我幸好遇见善知识告诉我,这个行不通,这样!当时我还不大相信,现在完全了解了,你真正要想修行的话,正知见第一不要忙这个,你有了正知见,一步跨出去不要担心,如果说你还要忙我先在银行里存好了一笔钱,你这个修行保证不成功,你有大善根例外,我们根本不了解修学佛法真正的内涵,当你弄钱的时候,脑筋理会不会想到,我为了修行,为了修行,大家想想看,现在大家脑筋里都说,很多人是这样的,你几时为了想修行去赚钱去的?恐怕很少吧!就是这个样,然后呢,就算你说在事先准备,我来想修行,说要去赚钱,等到你正赚钱的时候,心里面想些什么?这个股票,眼睛瞪的这么大,然后呢,这个是,是不是这样?这是什么?这么强盛的业力摆在这个心当中,你本来已经散乱了,非常强盛的恶劣,你就被这个强盛的恶劣,心就能够宁静的下来吗?那个时候叫你听一点经,诶,我忙都忙不过来,要去赚钱,这个不去管它了,结果赚了钱,赚到了摆在银行里,还舍不得,亏掉了再去捞回来,这世间很肤浅的地方,实际上这个真正重要的始终在什么?业,始终在业!所以如果你前面懂得了十二因缘的这个过程当中,现在你这一念当中已经引发了,它非常强盛,现在你了解了,你都挡不住,已经再更强盛了,你又有力量挡的住了吗?这个是我们平常应该正确认识的一点。平常我们修行总是觉得,我要弄到什么情况,才去修行了!这个越弄越差。下面再看,

【济缘释疏云『前明破戒行施之损,若下次明持戒行施之益。』】

这个容易,就算你布施如果说你破了戒,对不起,不大好!然后持戒而且行施这就对,这就对!那么关于这一点呢!在家人尚且如此这个出家人就要很小心!在座的有很多的我晓得准备出家,说万一将来你们准备出家的话注意噢!说当然有的是大菩萨,那个的确他是来护持的,这个我无限的推崇了不起!如果自己衡量衡量不是这样的话,那出了家以后再去弄钱,说要去供养别人错了!出了家以后拿戒法净化自己的内涵,自己内心这个实际上是真正对佛法最有贡献的,就是这个!你一定要照着经论上面佛菩萨祖师告诉我们的,不要愁没有吃只愁不相应,这个福藏经上面这是一部经呀!说的非常清楚乃至于末法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出了家了,你只要如法行,如来白毫相当中百千万分之一的功德,给你们吃永远吃不完,实际上在我的一生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经历,你如法行持绝对没有饿的道理,到那时候问题就会解决,就怕你不如法那不如法没有用,就像契约一样定好了,你自己破了,这个不如法,人家当然不能履行啊!法这是绝对清净的,那么第一个这地方说戒德高胜。

【第二项 简人是非】

第二个简人是非,这个简人是非,把这个地方念一下这个比较容易懂啊!

【羯磨注云『当于受戒前、具问遮难。故善生经云、汝不盗现前僧物否、于六亲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否、父母师长有病弃去否、杀发菩提心众生否。』】

这个虽然受戒这么好!可是如果它自己有罪障的话,这这一种人不能受,所以事前要看一下,受戒之前具问一定一一的去问,难就是犯的这种事情,那么对他不能受,这个遮止的遮,遮就是不行,行不通,引经上面说,第一个盗,盗有一样东西,眼前僧物,同样的盗,盗别人的东西跟盗僧物不一样,这个以后将来在持犯当中会说明,如果说一个人盗了眼前僧物啊!这个罪过之大不得了!以后不能受戒,还有呢!六亲所!不过在家的是六亲,对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所行不净行,这个是男女的事情,还有对尊长父母师长有病的时候你不管,还有特别是杀发菩提心众生,犯了这几样东西那很糟糕,怎么办?下面看

【济缘释云『注中四种,乃性重中极重之者,』】

这个性重当中最严重的

【白衣有犯、障戒不发。】

在家人如果犯了这个,对不起,受戒决定不能发,本来还有一个叫大妄语,

【不列大妄、非彼犯故。】

什么叫大妄语?就是说我证了果了,我证了什么果或者我悟了什么道了,这个叫大妄语,普通在家人这个谈不到,可是实际上,说不定现在有很多人还会犯这个毛病,我想这个对我们信佛的人大概不会,倒是外道很多人,莫名其妙,搞这个这个很可怜!

【见病弃去可摄杀中,】

那么这个是批注,下面有一行小字〈若有遮难者忏净可受五戒,唯污尼或污比丘者,已后不许出家〉,前面有这遮难你可以忏悔,忏悔干净了以后还是可以受,但是如果是你前面犯了罪污尼,男性是污尼女性是污比丘,那这以后绝不可以出家非常严重。

【业疏云『如成论中,五逆罪、贼住、污尼、毗尼不许者。是人为恶所污、能障圣道、故不许出家。若为白衣、得善律仪、不遮修行施慈等善、有世间戒。』】

那这个解释一下,这个成实论上面说五逆罪,五逆罪就是说杀父、杀母、出佛身血、弑阿罗汉、破羯磨转法轮身,贼住!贼住也就是在家人偷窃出家人的法或者跑到僧团当中偷收利养,或者是特别看这个盗法等等,下面有个小字等一下,这种情况之下戒律上面不准许为什么?因为这个人造的恶非常严重能障圣道,不过虽然出家,是不可以如过说他受五戒可以,这个受五戒,还要忏悔,前面的小字就是这一个,所以说不遮不影响他,修行布施慈悲等等,这个是世间戒世间戒就是五戒,实际上这个差别在哪里呢?就是说出家一定可以得涅盘的,犯了这种,他再怎么弄,不可以证得涅盘之果,五戒的话,得人天果报,这个还可以。

【『准此有过、如文不合。必忏荡已、二教无违。但业重障深、不发具戒也。』】

前面这个过那是不可以,那么必须要忏悔干净,二教无违它下面又解释世出世两种并不障碍,不过这种情况之下它这个罪很重所以业重障深不可能启发具戒的戒体。

【济缘释云『初引文中二、初明制出家意。若下明通在家意。且令诱接住善道故。施慈等者布施修慈皆世福故。 准下次义决。虽通五戒必约忏净为言、有过不忏如注所简故云不合。二教即世教与佛制也。恐疑忏净容可出家、故约深重释通教意。』】

这个你们自己看一下前面的解释了解了解可以,下面有两个小字这个要说一说,〈五逆、贼住、污尼或比丘皆十三难摄已后不许出家〉,特别注明什么是贼住!没有受具足戒的人,窃是不照允许的,偷偷如僧中共受利养这是一种,这个并不包括在家人到庙里去,大家说这个不是,是偷偷的这样来,还有盗听正作羯磨等,这个僧众作法,一般的状态当中,这个羯磨这样,这个我要告诉你们噢,我想有的人如果说你们看见过的这样,比如说现在在国内几个道场,我晓得它很如法去做的,净律寺、圆通寺、南菩陀那几个地方都是很重要的,他们会做任何很多事情,僧团当中的事情大家要决定的话,一定羯磨,羯磨的时候通常一定说,先大家聚集,未受具戒则出,那从沙弥开始通通出去,跑到外头,可以看的见、听不见的地方,不准听,那里面就如法去做这个内涵,关于这个今天晚上讲到这里。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宗體篇(2)

宗體篇(3)

电子书信息

目录

南山律在家备讲记

上日下常法师 讲

宗体篇(2)

宗体篇(3)

 

宗体篇(2)

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P.22,我们昨天已经把五戒当中﹝戒德高胜﹞以及﹝简人是非﹞简单说一说,说过了,那么第三项呢?

【第三项 预习发戒】

说事先先要预备,这个预备,怎么预备法呢?要习,这样才能够发得我们要求的这个五戒之体,如果说事前没有预先准备,所谓准备要了解,把了解的还要修习,修习了以后,临时的时候,如理如法的去行持,这样才能够证得五戒之体,那么现在看P.22,讲预习发戒的这个内涵。

【业疏云『将欲受戒、初须说缘境宽狭。令受者志远见相明白。』 济缘释云『前四戒并遍有情上发、唯酒一戒亦遍无情发。并同具戒、先须开导。志远谓立誓要期。见相谓识知境量。』】

这一段我们先讲那个济缘的解释,回过头来再看业疏,业疏是正文,现在受的是五戒,杀、盗、淫、妄,这四个戒都一定在有情上面,杀一定是有情,盗同样的,虽然是通人非人畜生跟无主,可是最主要的以有情上来说,淫当然是,妄也是,只有酒也同样的偏无情,而酒戒跟具戒的内涵是一样的,就是最完整的比丘比丘尼戒这个意思,先须开导事先先要详细的开示引导,为什么呢?使得大家产生效果,下面效果说志远,志远,解释是志趣说立誓要期,这个才是志远志向远大,那么为什么会志向远大呢?认识的清楚,所以说见相谓识知境量,这个境是说我们所对的境,以前无明相应的,现在呢,正知见相应的,无明相应的行,使我们生死轮回一切痛苦的根源,现在正知见相应的行,这个化制二种的制教当中的那是戒行,有说无量的功德,所以在这个里边,所对的境是一样的,但是产生的效果是完全的不同,这个境、量我们都应该知道,这样才能够立这个远大的志趣。

现在回过头来看业疏,将欲受戒,要想受戒那个时候,第一步应该怎么办呢?说明白让我们了解,我们所缘的境界,这个境界的内涵,宽狭是从最小的到最宽的,为什么要说清楚呢?让我们受的人了解受的内涵是什么?尽管受的人,心有上中下三品,但是讲这个内涵一定应该很正确的,如理如量的,尽量都说在那里,使得受的人,晓得我现在从哪里下手,该如何?就是最究竟广大的圆满一下达不到,至少我们眼前把达到的因,应该种下去,究实说来,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上面作努力,你有这样的因,将来一定感这样的果,这个是真实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并不是说今天我们听懂了就究竟圆满,乃至于一口气作到了,绝没有这个可能,而是说我们现在听见了,喔,原来这件事情这样的啊!那我们怎么下那最究竟圆满的因,只要把这个今天听见了在脑筋里,说这我要努力去追寻的,今天就没白来,关于这一点这一个内涵就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太重要太重要了,那么这样说清楚了,我们才了解这个内涵,所以这个见相,所谓见这个相,看见见到这个相,不是用我们的眼前眼睛来看,而是我们的心智智慧去观照的,这个形相也不是说长短方圆,乃至于不一定说是遍法界的量,不要说法界的量你们缘不到,我绝对缘不到,不要说我缘不到,据我所了解的,罗汉也缘不到,罗汉真正证的是慧解,而且他最广的还是三千大千世界,我们怎么可能?所以这个地方的见相,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我们所以为凡夫,痛苦轮回之因是什么?现在既然了解了,我们要从这地方透脱出来,那么这条路该怎么走?所以把这个正确,究竟无误圆满的因,如果今天能够把握住了,决心要走这个就对!当然有了这个愿,下面一步一步的走下去,这个是决定将来你走的快慢,有没有问题根本的因素,这个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所以志远应该立什么样的志?应该明什么样的相?下面继续

【事钞云『萨婆多云:凡受戒法、先与说法引导开解、令一切境上起慈愍心。便得增上戒。』】

资持释云『引论明须师教。说法语略、总下境心。言开解者解即是智、戒法深广非智不克。一切境者即情非情。识境发心、纳体正要、不可粗略。学者至此、必须深究。多见诵语、二俱坠陷。宁无畏乎。』

同样的先把资持的解释说一说,引论,现在引的是萨婆多论,来让我们了解,学戒学佛法都需要师教导,这个师有它的一个确实的内涵,不像世间说他通达了文字,佛法当中的师,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善知识,不但了解而且如他所了解的确实的认识,不但有确实的认识,而且善巧整个圆满内涵,如理如量次第无误,要有三个条件,这个才是真正的善知识,不管是小乘经典是,大乘经典,从阿含到华严,同样的告诉我们一句话,佛法没有人说不可能了解,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你再聪明没有用,然后要告诉我们的人要具足什么情况?他有一定的详细的内涵,不同的经论上面有不同的说法,华严很详细的说明,《菩提道次第广论》把它浓缩总结,有十个行相,再好好的仔细的看一看,非常重要,所以《华严经》上面的,最后的入法界品,有这么几句话,说善男子你要想成就佛道,一切智智说,最初的因缘,你跨进去第一步是什么,善知识,没有这个根本不可能,所以在还没行的之前,先告诉你最后有意思,善财童子已经是信解行证了,到最后证那个开始要行证了,前面已经起了信了解了,然后去行证之前,又告诉他,善男子你现在要正式走进去了又特别提醒他,不是第一次喔!至少是第四次,然后呢!善财童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五十三参,百成淹水,经上面说一百多位大善知识,那个善知识至少是初地的菩萨,都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了最后一位,还是告诉他,善男子,你要的一切都要靠善知识,所以到最后那个善知识,德深童女,有两个童女告诉他,立出那个善知识来,《四十华严》上面整整立了一卷多,都是在讲这个善知识,可想这个善知识何等重要?

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之所以没有办法真正得到深刻的内容,最糟糕的就是欠缺这一点,不过下面也许说,唉呀,现在没有善知识,不是没有善知识,是没有具相的弟子,至少对我自己来说,我深深的感觉到什么叫具相弟子,学的人,佛菩萨有不救人的道理吗?佛菩萨有不慈悲的佛菩萨吗?佛菩萨有没有智慧的佛菩萨吗?佛是究竟具足圆满的悲智的,就像父母一样,那个子女,哪有说父母不要子女的呢?问题在哪里呢?所以论上面告诉我们,有没有善知识看你呀!佛只有一件事情他要做的,世间的人被烦恼所绑,佛被悲心所绑,就是这样,他一天到晚只缘念一件事情,是什么?救我们,所以前面说皈依的时候,皈依需要几个条件,大师是外支皈依的人是内支,如法三样东西,大师外支已成,就是自己有没有正确的认识想不想皈依?这个两个条件,现在这里真正重要的,还是这个,师!我们应该了解,怎么样了解这个师的内涵?

说明了这个,下面特别的引一个近代的一位大善知识,告诉我们警戒的话,蕅益大师,我想大家都了解,非常了不起,也是我最佩服推崇的祖师之一,净土的九祖,他在临风中论上面说了几句话,怎么说呢?就是说流俗之见,就是我们普通一般的人,拿我们这种世俗的概念去看,不可入道,这种见解你根本没办法真正进到深的佛法内涵去,这个道,并不是嘴巴上面谈谈的,通常我们拿我们的想法,去看这件事情,这个是最糟糕的一件事情,以我来说,我当年在这个里边害了多少毛病,并不是说知见上面,学了佛了,然后自己把自己,自认以为的,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怨,的这个知见,觉得啊,我自己这样的想法,实际上,连它皮毛都没有摸到。

下面我慢习气不可求道,这我慢习气不感觉到的,通常我不学还不知道,学了以后啊,觉得这样,这个自己不大容易感觉得到,确是我自己的弟弟妹妹告诉我了很多,怎么说呢?当那个小孩子刚刚进幼儿园的话,进去了没有几天的话,回来的时候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姊姊,嘿,老师说的,老师说的,他觉得他很懂!你不懂,因为老师告诉他这样的,我想在座的,极大部分都能体会到这件事情,人无始以来就会带来这种习气,我们懂得的,实在是连它门都没有碰到,可是他自己觉得懂了!所以这种情况,我慢习气不可求道,心里已经觉得这样了,所以经论上都告诉我们,慢如高山,法水不入,你一慢,对不起,就进不来了,而且慢有种种不同的行相,所以现在一般来说,世间的人愚夫愚妇是容易有知识的人,你告诉他,他觉得他的知识了解的很多,你这个迷信,其实进到我们佛门当中,是不是也是如此啊?先学了这一个,其他的法门,往往有种种的知见障碍住,慢是其中之一。

下面是未会先会,是不可语道,没有真正的体会,到以为已经了解到了,那这个你跟他谈佛法没有用,这一点对我们知识分子来说,往往是一个大障碍,大家看了文字懂了,经过一解释了解了,以为懂了真的吗?不一定!至少对我来说,现在才发现,以前不晓得错到哪里去!诸位如果前几天都在这里听的话,我想一一都能体验到这件事情,这文字上解释的,对不起!文字上跟他的内涵上,就有很长的距离在这个地方,我们并没有真的了解,比如说照见五蕴皆空心经上说的,什么叫五蕴?说色受想行识,本来空的嘛!说说大家都懂了,就以为真的懂了这个是典型的未会先会,这个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

所以我们要想真正找到师,找到善知识,问题还是反求自己,那么现在讲戒正是说这个,讲戒之前第一个应该要了解明见些什么?所以说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说法须师来如理如量的来告诉我们如法的内涵,说法语略,他前面说法就是简单的,那么下面,总共下面的这些,就是他所说的法就是境跟心,最主要的境上是什么?心是什么?开解的话,就是要启发我们认识,这个认识不是文字的认识,他特别的说明解即是智喔!这个了解是要智慧喔!换句话说,我们这个智慧相应了,到这个时候才算是了解了,那么到底智慧是什么呢?这个在这里要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现在文字的认识,世间的认识,这个叫做见识知识,不叫智能,这个智能的特征,以及智能的内涵,大家应该要了解,是无明的正对治,什么叫正对治?就是这两样东西是一体相反的,有了你就没有我,有了我就一定没有你像光暗一样,光亮的时候,暗一定没有,如果这个地方黑暗的话,那光一定没有,光是智慧暗是无明,那么大家说这个无明,到底什么是无明?文字都懂,细的我们不了解,粗的烦恼。

所以见、思、尘沙无明,当然各宗各派分类不同,通常说起来,在我们修学初机第一步,应该了解的就是所谓十种烦恼,见思二惑,那么开解到什么程度说有智慧呢?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以佛法说的智慧来说,上去有四个步骤,第一个亲近善知识,因为这个是非要有人讲不可的,否则我们连它是什么烦恼都不知道?从他那个地方听闻,然后呢!所谓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听闻这个正确的真正的无误的这个佛法,如理思惟,像他所讲的,你能够把握住了观察思惟,法随法行最后照着你所了解的去修行,修行的最后结果,小则解脱生死的罗汉,大则究竟圆满的佛果,那么在这个上面,我们现在目前能够做得到的两件事情: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闻有两个情况,这里说一说,第一个闻,第二个闻慧,所以对我们自己要得到的,叫闻思修慧,在遗教经上面就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当闻思修慧而知正业,说你要想走这条路走上去的话,就是照着这个次第,先是亲近善知识,然后从闻思修这个慧,一步一步的增上,达到究竟圆满,刚才说闻跟闻慧,差在哪里呢?闻是文字的认识,亲近善知识,他跟我们讲这个讲那个,刚开始的时候,文字不大懂,后来文字懂了,文字懂了,这个是知识有了,

【预习发戒 第一支 所受法体】

圆教宗最究竟圆满的,看文

【芝苑云『标心期受须识何法,为佛出世制立戒法,禁防身口,调伏心行。十方诸佛三乘贤圣并同修故名为圣法。今者发心誓禀此法,作法而受,因缘和集,心境相冥发生无作领纳在心,名为戒体。故知受时弥须用意。一生大事,不可自轻。』】

这个里边简单的分四个小段说一下,说从标心期受到调伏心行第一个,标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所期望的,以前没有目标为无明所使不晓得怎么来?也不晓得怎么去?境界现起跟着境转还以为很有知识人类是万物之灵,尽管话这么说仔细看它的内容跟所有的有情一模一样,怎么讲会一模一样呢?两样事情→饮食,男女,不同的就是他也许就是生吞活活的就这样吞下去,只是把它烧一烧,一样为了这个,这个是眼前为止,还有呢!把种族延下去,就这么两件事情,不管你多冠冕堂皇弄了半天内涵就是这个,所以究实说来,我们谈不到有什么认识,都是被以前宿生宿业无明所使,现在了解了,原来这个样的呀!这个就是我们心目所期的,这样,标心,那么于是觉得一心我要受它-这个戒,那么你要了解受些什么法?好!现在告诉我们,这个法是佛出世制立的,这个名字叫做戒法,我们在这个地方不妨把佛陀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说-觉者,他觉悟了,觉悟些什么?你不是要快乐吗?你不是不要痛苦吗?对!他觉悟,怎么样得到快乐?怎么样去掉痛苦?他这个觉悟,不是理念上面觉悟,而这个觉悟,经过实际实证上的完全得到,所以他是一个真实的,究竟圆满的大善知识,现在他把这个方法告诉我们,所以佛出世目标就是为这件事情,先讲道理讲完了,道理告诉你,怎么行持?把所有他要告诉我们的,也就是说怎么样把你的苦拿掉,乐得到,两者都究竟圆满,苦毫无遗留,乐同样的究竟圆满。

这个真实的内涵,那么在见解上面讲,叫做见闻思修,这个次第,行持上叫戒定慧,这个内涵,所以在戒的里边,我们就是说有六合僧团,六合僧团第一个见和,见和同解,这个见解同样的了解他去修啊!你如果见解不认识你修些什么呢?那么这个戒法是要干什么呀?禁防身口调伏心行,防备禁止我们的身口行为,因为成一个业到究竟圆满的时候一定透过身口,可是主宰策动的是什么?是这个心里,心去调伏它,这个是戒的真正内涵,以前我们不了解所以心随烦恼因此有种种的加行造种种恶业,现在了解了要调伏心使它不随烦恼,而以正知见防止以前身口的习气,防止的反面也就是说我们作种种善,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指这一个,所以整个的内涵这个是所受的,那么下面呢!就告诉我们这个法呀!不但是你要喔!十方诸佛三乘圣贤,这个容易懂得的,为什要举出这段话来呢?告诉我们凡是已经解决问题的人最起码的解决-罗汉解决了痛苦,最究竟的圆满-佛陀,而现在这个罗汉不是每一个那里的,十方所有的没有一个例外,要嘛!你不想,如果你要想要走就这么一条路,这个有它一个特别的内涵。

我们现在学很多方法,你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我们要到台南去,你可以自己慢慢的背旅行包,一路一路的自己跑过去,可以坐火车、汽车,可以坐飞机,你可以选,现在他告诉你,你选可以三圣贤,但是路线就这么一个,现在这个路线下去,第一步,不管是三乘的圣贤,十方的诸佛,从认识方面来说-闻思修,从行持方面来说-戒定慧,你这样一来的话好!你来了晓得不欠缺就是这样,整个包含没有一点缺,同样的这样一来,我们真正走的时候啊!心里面要稳如泰山,否则的话,就觉得还有什么路好走啊!这个就有毛病来了,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点,而这个方法叫做圣法,真正能把我们救脱出来的,那么这是第二段。

现在说我们发心誓禀此法,誓-有它特别的内涵,愿心的强盛一定要做到这件事情,要誓也就是说你真的要想得到这个那不是马马虎虎软趴趴的可以得到,打起全部的精神一定要去做,这样来禀受这个法门,心里有了这样的愿望然后作法,如理如法的像他这样去受,因此你对着境上面说具仪,他是一个具条件的师长,你内心当中有誓禀此法的这个愿望跟认识,然后如理如量的作那个法,这个因缘都凑合了然后相应了然后这个时候发生那个无作戒体,这个无作戒体就是我们内心所留下来的,这个叫领纳在心这个叫做戒体,那么现在把这个戒体的内涵正式交代出来,下面最后还特别的又叮咛再三,所以啊!要晓得呀!这个受的时候啊!实在要好好的注意啊!这个一生的大事全部在上头啊!不可以马虎啊!这个一生从小的地方来看,就是从现在开始到这一生寿尽,就实来说,既然是圆教的话这一生是尽未来际一直到成佛,所以昨天前天我们曾经谈过,以十二因缘来说,这个因感果,快则二生,慢则三生,现在我们学这个法,就是要把它二生成就之法,这个二生,并不是说这一生死了,到此为止,不是!这一生虽然死了,可是这个法,下一生还是这一生的延续,再下一生还是这一生的延续,生生增上,一直延续到什么时候?到究竟决定胜-到成佛,就是这样,始终是你以正知见,勤精进,善法欲,策发这个正确的因,一直使它增长使它增长,在不了解之前,对这个境是以无明相应的爱取有,所以永远在轮转,现在同样的所对的境,以正确的认识-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这个三个东西,这一生完了还有下一生,下一生完了还有下一生,一直到究竟成佛,这个一生这样这一件事情可真了不起啊!我们也不一定这样看下去的话啊!这个成佛呀!要三大阿僧祁劫,不一定!你真的作对了以后,绝不要三大阿僧祁劫,不是我讲的,《华严》,我们既然奉它为王中之王,善财童子不是一生成办,经上说的很清楚“圆旷劫之因”,我们就算一生不一定行嘛!那二生、三生,说说它十生吧!也太划得来呀!十生能够换来一个天文数字的话多好!何况这个修行过程当中,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不是件苦事耶!

今天下午在那边讨论,谈起大家越是感觉到,唉呀!真的心里相应了以后啊!你就会内在的感觉的一种无比的快乐,我想在坐的绝大部分的人都体会到这个,就是这样,所以不是说等到你成了佛才快乐,在你增上过程当中,一直增上的这个快乐,它绝对不是金钱买得来的,绝对不是地位换得来的,金钱跟地位给我们的只有痛苦,它三分的快乐,必须付出三千分的痛苦,这个是金钱跟地位给我们的,爬的越高,一天到晚想,唉呀!我怎么想办法再爬上去,唯恐被人家拉下来,有的钞票,一天到晚想,在银行里,银行倒了怎么办?在家里,强盗抢了怎么办?你就会想这种事情,中东战争了,现在我想这个了,什么都不管,战争!战争也好!强盗!强盗也好!就是这个样,这个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这个它的特别的内涵,所以呢!所以这里是「所受法体」。

那么下面这个发戒的境量,实际上这个体有了以后,这个体的内涵从哪里来的呢?如何发法?所以

【第二支 发戒境量】

【芝苑云『所缘境,即法界众生依正等法,戒依境制,体从境发,境既无量,体亦无边。』】

这个地方说发戒的境,换句话说,我们所缘的境,发戒的境就是我们所缘的境,所缘的境,不一定是要发戒才缘,我们在任何情况之下,你别的可以没有这个,我们任何一个人所缘的境永远在,眼前我们所缘的是什么境?那你们就瞪大了眼,看书,看这里,看我,我们在任何情况之下,瞪大眼也看,闭上眼还是看,醒来的时候有境,睡着的时候还是有境,这个就是生的时候有境,死的时候还是有境,不过以前以什么来,对这个境的啊?无明对,一直永远跟着它转。现在呢?了解了,嗯!不,对不对?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晓得同样的所缘的境,就是什么──法界众生依正等法,一切无不是,不过以前呢!都是无明相应的,现在呢!了解了以后,要启发正知见,以闻思修,然后真正走上去的次第呢?戒定慧。所以说从现在开始,要整个的改变过来,而这个戒同样的就在这个上面制,也可以说以境来制这个戒,也可以说对着这个境,以前造的恶业,现在造的善净之业,并不离开那个境,也并不离开能对境的那个心,不同的就是我们的心,以前就是以无明,现在了解了,反过来以智慧,同样对这个境,这个是所缘的境,而这个境界是无量无边的,而这个戒体本身,同样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这个地方停一下大家想想看平常我们说那我们只要做好事就好了何必皈依?我们只要做好事就好了,那不一定要受戒持戒,不!差的太大太大了,你做同样的一件好事,但是所产生的功效,法界相应!这是它绝对不一样的地方。就算你现在做好事,你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可是这个无量劫来的这个恶的影响力量,一直在这个地方潜流当中。这一点大家想一想看,平常我们一般的现行,就算你偶然做一点好事,可是内心当中深处的主力在哪里呀?都是杂染之法。所以这杂染的这么大的内涵,碰到一点点小小的好处,又产生多大的功效啊?产生不了多大的功效,就使你很强而有力,难免三世怨,现在你发了这个戒体以后,就算没有对境,没有努力,心里面就是缘着,我是受了戒的人,你只要仔细的意念这件事情,睡觉之前想一想,我是皈依三宝,我是受了五戒的人,乃至于忘记掉了前面,这个心还在,睡下去了,这个心本身永远在滋润,这个戒体在增长,在任何一时一刻一剎那,你增长的善法,都是发戒相应,就算有的时候境界稍微现起,你那一点点恶法,发戒相应的善法,一点点恶法有什么关系!想说你一口气赚了十亿,然后这个地方东补掉三块、西偷掉五块,你简直是动都没有动,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戒的特征。下面继续

【芝苑又云『缘境虽多不出有二,一者情境,即十方三世恒沙诸佛,及诸菩萨缘觉声闻,诸天世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下至蚊虻蚤虱微细蠢动,六趣之外中阴众生,如是等类皆徧十方并通三世无量无边,不可称数,皆得发戒。』】

这是第一个,这个文比较长,就这样解释一下,缘的境界无量无边,但是我们归纳起来,可以把这二类完全包括在里头,没有一点遗漏,第一个有情境,有情境通常我们把它看成十法界,四生法界、六凡法界,这个十方三世无所不包,恒沙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这个是四生界,六凡就是天人修罗-善道,地狱饿鬼畜生-饿道,下面举这个例也就是指这个六道当中,乃至再细微的小的蚊虻,跳蚤虱子小的不能再小的,乃至微细的那些有情,除了这个六趣以外,它列了一样东西,六趣之外的中阴众生,这个有它的一点,我们不要说它随便说,换句话说,祖师立法的严谨,他在说的过程当中,绝没有一点遗漏,万一说这个六道当中,那么中阴,通常这个中阴,不在六道当中,那不是漏掉了吗?既然漏掉了,你说遍法界不是有问题吗?当然对我们现在一般来说,我们不会有这种问题。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要简单的说一下,对我们来说,我们已经信了佛了,我们当然不会这样去做,可是这个佛法建立起来,它并不是佛弟子建立的,对一般的凡夫怎么告诉你?这是第一种情况,我们要了解,到了目前我们这种状态,我们信佛的人,人家往往说,觉得你迷信,好像愚夫愚妇的事情,实际不是,我们看佛出世的时候,是印度六师外道最盛的时候,不盛没办法接受佛法,因为佛法是非常高深,因为在六师外道当中,居然你能够把他说服,必定有它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它究竟圆满相应的这个修证内涵,因此你这个理论上面,不能有一点漏洞,对他来说可以说服他,对修证来说,才能够保证无误,所以不允许有任何漏洞。

从这个地方,我们就顺便看看,这个可以说明,将来我们判别他讲的,是否是善知识,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看得出来,普通的人讲的话,你仔细去看的话是漏洞百出,凡是这种大祖师大菩萨,要嘛!他特别的偏重哪一个,正规完整的讲的话,他所说的内涵,不会东漏一点、西漏一点,所以一句话,这个里边有这种意思在里头,顺便一提。

“如是等类皆徧十方”,对空间来说没有一点点遗漏,时间来说也同样的能够包含,所以十方跟三世,它都没办法称数,这个都发得戒,反过来,原来以前都是引发我们生死之原。这是第一有情境。二呢!非情境,就是无情,

【『二者非情境,谓一切世间微尘国土,山河大地,草木花果,乃至一花一物一尘,随其数量,亦皆发戒。』】

这个无情,就是依报,我们有情必定要有所依,所依的就是我们滋养的来源,实际上这两样东西,有有情一定有无情,有了依一定有正,这个依正两个因缘对待而现,唯识法相上就说这个两分—见,相二分,蝈牛的两个角,一伸就两个一起出来,你可以用唯识来解释,然后用中观来解释因缘之法,一定是因缘相待而成立,不管用哪一宗哪一派,这个理论都非常清楚明白,文字容易懂,所以那一段就不解释了,第三段

【『至于空有二谛,灭理涅盘,圣教经卷形像塔庙,地水火风虚空识等』

换句话说,乃至于说情非情,应该包含了为什么,它下面又加一个乃至于,那就是这些也都包含在里头,为什么还要把这个立进去呢?我们看下面资持的解释,那就清楚,

【资持释云『空有下四句,』】

就是我们刚刚的空有二谛等等,

【『别举二宝,据情非情摄境斯尽,为遮疑滥故虚别示。』】

这个一句一句来解释它,上面所缘的境从情非情这个二类已经把所有的境界一无余,摄境斯尽,已经尽了,可是有些问题有的人有些有怀疑说这个圣人境界我们还要戒吗?所以它下面说怕这个问题特别来说一说,特别的来提示一下,那么下面怎么提示法呢?

【『上句明化相法也。』】

所以说空有二谛,那个是什么?化相,化相就是佛在世的时候,

【『佛说四谛即摄世及出世凡圣因果,』】

佛说的四谛法门就是苦集灭道,那么这个苦集灭道当中,

【『苦集道三名有谛,』】

这个苦集道是三明有谛,

【『灭谛是空谛』】

所以前面说空有二谛,同时

【『亦名真俗二谛』】

喔!原来这个上去是指这一个,次句呢!是指

【『次名理即理体法也,』】

第二句不是说灭理涅盘就是指这一句话,这个

【『异上空谛是教摄故。』】

前面一个空有二谛呀!这个是教量,灭谛涅盘是证量,佛整个说的法门一代始教包括了全部,我们如果分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现在这个地方用因果二类来分,因是讲的道理-教量,照着这个教量如理的行持修证的结果叫证量,前面说的空有二谛是教量是因,照着这个因了解了去行持的话,那么这个是证得的内涵,所以说这个叫理体,那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它那个本来理上面所说的本体是什么?所以下面一句灭理涅盘跟上面的空有二谛教量不一样,它又特别提出来,那么这二句是指什么?化相三宝,化相三宝是佛世的时候在怕人家持戒跟佛圣人还有关系吗?有关系!下面等一下有说的,

【『下二句即住持三宝,』】

那么下二句是什么呢?圣教经卷形像塔庙,那个是住持二宝,那个就是说法是圣教经卷,塔庙是佛住持当中的佛宝或法宝,问,它这个问就告诉我们避免怀疑,

【『问:此并非情何须重举。答:恐谓圣境非戒缘故。』】

告诉我们了,怎么要另外的特别的说明呢?是说恐怕有人以为这个圣人境界不是我们讲戒应该讲的地方,

【『问:化理二法云何发戒?答:疏云:俱有损坏毁谤义故,如提婆破法之类。』】

那么进一步问那么戒怎么缘法呢?所以他就说了化相理体怎么样对我们戒有关系呢?怎么样达到我们的戒呢?他说戒疏上面说不管什么,这二个东西你可以说毁谤它,结果毁谤他了使我们堕落,那有堕落的可能那我们了解了以后的话不再堕落,这第一个知恶,不但不毁谤它恭敬行善,这个就是我们戒的内涵呀!我们现在的戒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不是吗?对!既然如此要说明他,你呀!弄不清楚!

【『问:化相不明佛』】

它又进一步,

【『住持不言僧者。』】

前面我们是化相二宝不是化相三宝,住持二宝,那为什么化相当中佛宝不说?又住持当中僧宝不说呢?这个原因啊!

【『答:并情收故』】

那个情非情已经有了,容易了解所以不说了

【『理中佛僧俱无别体,所以可知。』】

这个说明那么再下面地水,就是地水火风空识等,

【『地水下别举六大,上五是非情。』】

地水火风空这个五样东西是非情。

【『后一是情,风空及识境相难见,故复示之,如盗戒说。』】

这些东西不大容易如盗戒说盗戒里边,也都有说明这个。

如盗戒说,盗戒里边也都有说明这个,乃至于这些东西同样的可以作为我们盗所缘念的一个对象,

【『又复须知随戒多别,如淫杀等单情境也。如酒唯非情也。如盗妄等则兼二种,谓盗分四主物兼六大,妄对所诳复规利养。』

那么这一段话的话就是说受了戒了以后得到了戒体,后面继续的要依体起行或者是依体起护,这样才能够圆满这个受戒的因果,后面这个行为我们叫它随行,随着得到的愿体以后的行为,这个行为不同以前无明相应的,那么这个里边的话比如说淫跟杀是单单的是对有情来说,酒是单单对无情,比如说盗跟妄戒的话也可以对有情也可以对无情,为什么?这下面说明

【『盗分四主,】

盗从哪里去盗?哪四个主说一说,人,非人,畜生,还有一个叫无主之物,那无主之物你怎么盗法?无主之物,嘿!你想这个有主没有主啊!后面说情想开合,这个盗相非常细微,在不懂得业的道理之前容或我们有误解,了解了业的特征以后这个误解就不会产生,业是怎么讲的?主要的造的善恶业是并不单单对着境来说,而你能对的心,所以境,能对的心叫意乐,这个意乐是什么?有三样→想,烦恼,等起,嘿!你想这个是有主的没主的,没主的这样,就是有主的你看见,你实际上知道,不知道可能不知道它有主,可是你动了这个念头,这样去作的话,对不起,你就犯了,犯了盗戒,所以这个地方的说盗呢!分四主,物呢!

【兼六大,】

物呢!当然地水火风空,我们现在想想看虚空的的确确是占了人家的,我们这个房子造上去,的的确确是把人家阳光遮住了,或者什么等等,心里面就会有这样的情况,哪怕起这么一点点侵犯人家,那这个内心当中就已经污染了,

【妄对所诳复规利养』】

妄语尽管是对这有情来说,可是它为什么要骗人的话,牵涉到利害,这个利害的话,同样的牵涉到非情之情,就是这个细微的、详细的内涵,到后面持犯那一章才告诉我们,这个叫发戒境量,以前不了解现在了解了,以前跟无明相应造种种的恶业,现在跟正知见相应得无边的功德。

【芝苑又云『且现前色心,无量劫来,今生之中,造生死业不可穷数、恶心遍布充塞法界。经云、若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若得戒者、则翻无量恶业悉为清净戒体、为善种子、作成佛本基。南山祖师云。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

这个容易懂但是我也说一下,说我们眼前这个色心,这个色心也就是说我们,或者说五蕴,简单一点说色心,最简单→我,我,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这个是开合不同,从无量劫一直到现在都是造生死业那根本没办法说,而这个恶心是遍布充十法界就是这样,所以经上面说假定这个有形像可以看的出来的话,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在正讲戒之前前面不是讲皈依,讲皈依的时候谈到皈依的功德有一个句子,这个实论上面还是哪里我记不住了《皈依福有色》,大家还记得吧!如果说皈依了以后所得到的福报有形像可以看的出来,啊!《三界器犹狭》,把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装,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不晓得怎么装,就像什么?就像说大海水藏你用那个手来装那根本不可能,为什么?现在了解了昨天已经讲过了,没有皈依之前一直找,一皈依了以后那个时候开始就停止了转过来,何况受戒,所以你看这个归戒的功德是何等的了不起啊!

我们现在想求要想得到的好处,最好的好处,就是不去求,所以人真是近视啊!诶!人真可怜呀!乃至于进入佛门了进入佛门当中了我们要求的还是最好的东西,就是没有人注意它,说起来我们真可怜,所以我一直说往生不难,你真正持戒一日一夜的功德,可以保证中品中生,我们偏偏苦苦恼脑的念了一辈子都不一定去,那个是最起码的喔!实际上你真正走上去的话,成佛是绝对有分。

这个地方我们真正应该停下来,好好的思惟观察一下,所以下面就告诉我们,得戒就三个字,「翻无量恶业,修为清净戒体」,在你受戒得到的愿体,得到了愿体,你随行圆满的时候,这个叫什么?佛的五分法身,佛的五分法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不是成佛的根吗?成佛都可以作得到,何况是往生,何况是人天果报?而成佛也并不离开往生,人天果报,嘿!增上生,就一步一步慢慢的上来,这绝对不是一口气成功的,你了解了这个,这样一口气上去的话,成佛远一点不怕,坏事情短都受不了,好事情再长也不嫌多,对不对?所以既然一步一步走上去,无量劫,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我还嫌它少,为什么?那是享受嘛!那个享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身心内外一直在增上那不怕它,所以我们真正怕的,怕不了解,怕不得戒,这个是真正重要的,所以今天在这个地方,尽管听,还没得到,可是今天听也正是得到的因啊!所以对我来说,我非常的高兴,听也高兴讲也高兴,平常就没精神,一讲到听,眼睛瞪大了,听完了,晚上睡不着觉,讲完了同样的,所以在别的情况之下会打瞌睡,一听讲,一讲,那好了,不要说瞌睡不会打,晚上回去的话,至少两个小时以后,有的时候会这样,现在比较好一点。

为什么原因?就是你内心当中,自然而然相应了以后,你了解,所以下面说为善种子,为什么叫善种子呢?后面会解释,这个叫做什么?愿体,依体起行,然后呢!这个善种子慢慢的长,旁边那个随行,就是你好好培养那个种子,把它培养啊!要是长出来,一粒种子可以长出很多内涵来喔!现在这个种子,可以长出遍法界量的佛果来,下面又引南山祖师的话,说未受已前啊!

【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

说戒法所因,待的是什么?还遍法界呀!下面有一个解释,这个解释容易了。

【资持释云『言法界者,若就教限则局三千大千,今从圆意须论十方法界无作之体,称境而发等法界量。』】

教限就是四分的当宗,现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喔,我们尽管是钟的是四分律,实际上我们学的是圆教宗喔!这个要很清楚,所以弘一大师这个人真了不起,他刚开始的时候,学的是学一切有部,因为这个一切有部律内涵最完整,传到我们中国来的,不管是戒经也好,论点也好最完整,就是这个内涵是非常的精细,一直等到看了南山三大部的讲那个戒体部分,喔!才发现这么好!不但这一生改过,他还说生生世世,誓愿学弘南山一宗,道理就在此,所以前面所有告诉我们的,都是根据圆教宗来说,但是我们不要忘掉,它那个当体本身是这个样的,所以有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们原原本本了解这个内涵。

【资持释云『森然万境,何事非持,若不先发,行自何生,故知前预须委学,今时眛教谁复知之。』】

森然万境,就是形容一切境界啊!这一切境界内涵简直是森然,哪一件事情不是我们持戒的对象呀!如果是这样的话,哪一件事情不是增长我们功德的资粮,不过要有一样要什么?先发,如果说没有先发这个愿体戒体的话,那个随行你从什么地方随起呢?所以叫依体起行,就像我们现在说样样都方便,出门交通里边这个样,那么你要交通工具得力的话,说你先要汽车,你有了这部汽车,你就可以开就是这样,现在我们要想得到这个戒的功效,要得到这个愿体呀!要想得到愿体的话,那么要去如理了解如法领纳,所以说受前一定要预先委学,一定要预备好好的,委是很仔细的学,而现在呀!眛教,对真正的教,所说的内涵,一片模糊,唉!谁晓得呀!谁懂得呀!现在我经常为了这件事情,深深感到,最难受的就是以前真是愚痴,不过我自己总算幸运,比起你们来,我真羡慕你们,我今年已经60多岁了,现在才那个地方啊!体会到,看看在座的极大部分年纪都轻哪!你们毕竟有大善根,所以我一方面固然高兴,一方面又恭喜你们随喜你们,就算是你年纪大了,不要怕,今天体会到了好好的努力,这个善种子一种下去的话,尽未来际何况,这个尽未来际是生生增上,生生增上的道理,在下面讲下去,继续的会一个一个地方会告诉我们。

【资持释云『揽无边界法归无尽识藏成善种子作圣道基,……常赞三宝广度群品少答圣慈』】

资持上面这几句话,这文字蛮容易懂,但是这个文字对我们的警策确是很重要,这个警策产生的功效,一定是无量无边,揽无边戒法,现在对了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受了这个戒跟法界相应这个都是归到我们的识藏,这个识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这个内涵很有意思,说它小小的都找不到,说它大大的尽法界、虚空界都在里头,这样,所以这个识藏是无穷无尽的,以前无穷无尽的恶种子。现在呢,善种子,而且当下就把它翻转过来,有这样的了不起的功效,这个是什么?圣道的基,圣道的基础,所以翻无始的恶缘,以前所以外面的境界,对我们都是恶缘,现在呢!都是变成什么?戒善,你没有这个境,对不起,你还没办法增长你的功德耶!一定要靠那个境,同样的境以前是造成我们生死的轮回,无穷无尽痛苦的根源,现在变成我们一切福德大壑,所以有漏的苦报,马上变成法身的根本,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珍重呀?第一个要自己珍重,还要感佛恩!这个珍重,自己的珍重喔!感佛恩,这个地方是说自他,实际上这个自当中还有一个内涵,当你真正了解了自我珍重的话,所有的众生也同样的受用,这个话怎么讲?你戒法所缘的缘些什么?所缘的境,所缘的境当中包括了一切,以前看了那些人以后对你的是增长烦恼。

现在呢!正因为那个所对的境是增长你的功德,所以《华严》上面十大愿王第九个,前面当然都是,一切的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他说我们现在要成就圆满菩提大树王,菩提大树王要大悲水去灌溉,没有这个悲水灌溉不行,那个慈悲水怎么个来法?没有苦众生有没有慈悲水呀?没有耶!你到了极乐世界去,还要你去慈悲啊!阿弥陀佛要我们来慈悲,那不是颠倒?阿弥陀佛要我们去布施,那真是开玩笑,我跑的去是最穷的一个人,最苦的一个人,所以就眼前启发我们的智慧,引发我们的六度布施之心,都在这个世界上头,我门一下马上转过来,所以当你一珍重这个戒法的时候,法界众生也是受用的时候,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

所以我们上一次讲《金光明经》记得四句偈子吗?上面起一切智心,比你高的一切智心下的慈心,然后无非是护三业,这个真正持戒的功夫就在这里喔!真正内涵还不仅如此喔!我们想对这样的,你怎么个持法耶?从外境去看很难持,从里面去看的话,还非持不可,比如说现在有一个人侵犯你了,然后这个人跑掉了,通常情况之下,我们心里怎么想?这个人真岂有此理!然后一直想这个事情,想了半天这个人他根本不知道然后回家去呼呼大睡,你在这里暴跳如雷痛苦不堪,是不是这样呀?你的目的就算是拿世间来说这个真颠倒,他伤害了你,你想报复他,结果弄了半天他并没有报复到,如果报复他他一定一晚睡不着觉,对不对?结果他睡的很好,结果报复他伤害你自己耶!现在你持了戒唉呀!以前真颠倒错了错了!这个人不但没有伤害我,还成就我的忍辱,我就越想越高兴,是不是这样呢?你如果真的了解了以后,哪有不持戒的事情,你眼前高兴将来成佛作祖,就算他真的伤害你了,他下地狱去了,把你送到天上,送到极乐世界去,你还不能不感激他吗?这个都在戒里边啊!所以真正重要的都在我们知见上面,说起来真可笑!哪!就我这个凡夫,简单一说这个道理,是不是很明白,所以现在很多人学佛,这个道理不去学,那我自己实在觉得奇怪,这个道理不学,你怎么学法?所以这个三学,叫戒学定学慧学,是要学的啊!所以说佛法无人说非智不能了,我们自己拿书看看,看得见吗?看要忍忍了半天忍无可忍就是这样,实际上你真正的了解了哪有不能忍的道理?叫你不忍你还作不到咧!有这么多的好处送上门来,你愿意吗?你愿意放掉这个好处吗?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所以说我们要自己珍重啊!那佛恩深重还有粉身碎骨难酬,你感激了半天,这个时候同样是你的耶!不是佛的,佛还要你来感激啊!佛的究竟圆满当中,他来度我们,是相当脱掉那个真000女娲夫跟我来办家家酒,小孩子办家家酒说的好听一点,实际上他跳到粪坑这里来捞我们耶!不要说佛拿天人的境界来说一到了四天王天回过头来看我们人世间那简直臭的不得了,四十万里呀!那个人间的味道上熏四十万里,天人实在是怕的要命何况是佛的境界,所以佛还要我们来感激他?我感激是同样的对我自已有好处。你了解了以后,自然上面的人,“起一切智心”的尊重他,对下面的人慈心护三业,这个持戒并不难哪!所以我们想象当中这么难哪!你不懂道理是难比登天懂了道理以后的话,容易的,俯拾皆是,所以在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怎么从闻思步步深入?就怕自己弄了半天,老用自己的想法去想,那就害了,那就害了最怕的就是这个。未会先会,依文解义,自己觉得懂了,慢心很盛,总觉得这个不对,我觉得这个应该怎么样那就完了,所以刚才说,蕅益大师说流俗之见等等,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至于说“苦海导师,朽宅慈父”,这都是我们平常说的,朽宅慈父,特别是法华上面,所以了解“愿从今日,尽于未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这样去作,亡身这个身体可以亡掉耶!没关系我再去增长啊!“常赞三宝,广度群品”,才能“少答圣慈”,这样所以在以前我们不了解是无明对着境,现在了解了以后呢,反过来,得戒的时候成善种子,随行再把那个一直启发,为了对这个内涵,我们更确实的把握得住。

今天这个地方重新温习一下《广论》上面,请你们翻开思惟集谛生烦恼因,p.172,生烦恼的因是六个,这个随时会用得上,到以后我就不再翻广论了我这里念一下,现在容或有很多不清楚乃至于有很多广论没有听过的,说生烦恼的六个原因,第一个所依→随眠,换句话说,这个我们无始以来内在的,然后呢!所缘内心透过我们的根,缘那个境的时候啊,第一个使自己的随眠,第二个是所缘的境,反正心境相应的时候那么问题就产生了,以前心是跟烦恼相应的无明相应的,境是这一个,现在呢!正知见相应的境还是这个可是内涵不一样。

以前的境是什么?看下面的,这个境当中又开出来,猥杂,言教,串习,非理作意,猥杂实际上下面一个解释,随学恶友及非善士夫,为什么用猥杂两个字来代表呢?猥,通常我们说下、贫、微、劣这一类,猥祟脏垢,杂染,我们平常周围的那些人哪,都是增长我们这个的,告诉我们的言教呢,他说的道理是错误的,所以这个主要的是指外面的情况来说,或者这个猥杂,我们把它用另外一个名字来说,恶知识,然后言教就是告诉我们的邪教法,里边自己呢,自己的习惯以及非理作意,对着境界以前自己的随眠习气加上这些东西辗转增上,现在所对的境还是老样子没有动,可是新种下去的这个愿体完全不一样,新种下去的这个愿体,我们要发的就是发这个,启发这个启发了这个以后呢!那么增长的就不一样了,不过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如果说我这一生要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当然没问题,不一定往生怎么办?或者有的人说我现在要学菩萨道,就增上生那怎么办?这里告诉你办法,我们造了任何一个业以后,业感果的时候,一共有三样东西,第一个所感果的,所获得的这个,现在这个报体是什么?这个名字叫什么?异熟果,在六道当中或者作了净法的话,四圣法界当中,这个叫异熟体。

异熟体的里边,还同时有一个什么?等流果,这个异熟跟等流是自己方面的,我们自己这个正报所依靠的是什么?增上果,实际上那个依报,除了自己以外,其他的有情也是同样的,就是这样,所以现在你没有受戒之前造种种业,就算你造的善业,这个异熟还在人道当中,但是三世怨,这样。因为你的等流当中,始终是杂染的,外面跟你的关系,就是说猥杂非善士夫,然后这个猥杂外面这个,就是前面说的造了业以后,感果的那个增上果,关于这一点,如果说对广论有认识的,我想你们不必再细看,这种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总之一句话,我们任何一个人生活在眼前这种状态当中,主要的就是这个,以及这个里边主导的,支配我们的心识作用,然后存在这个依报世界当中,于是在这个里边辗转的,怎么讲轮回,或者了解了佛法而增上,里边主要的靠随眠。外面的就是启发我们的人,以及告诉我们的法,告诉我们的法里边的串习,跟这个非理作意,容或这一生他告诉我的,这一生所感受到的,容或说宿生带来的是不是这样,由于这个然后自己动脑筋去想,其实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如此,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一张开眼所看见的,是不是都是这个,他外面会对我们有影响,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受周围的人影响,猥杂,然后呢!他告诉我们的种种知见,这是言教,由于这个受了影响,或者自己内在的宿生带来的喜好,所以叫串习,以及非理作意,我们一生是不是都在这个当中,现在受了戒,然后呢!照着前面所说的,两世感果的这个,记住喔!前面所以讲的这个基础都非常重要的,所以你现在这一生造的是什么业?都是善净之业,都是造的善净之业,将来你下一生所感得的这个果,报体是什么?要嘛,你到了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还是人天身继续增长,就算是你留在人间,说不定还是人天身,依我来说,我不要到天上,天上不能修行,要嘛,到极乐世界;要嘛!留在人间,好增上呀!当然我成了菩萨以后,天上也可以,地狱也可以,哪里都可以,我可以自己做得了主啊!

我可以自己做得了主啊!总之我要得到的这个,靠什么力量?就靠你以前的业呀!现在你戒产生的功效,你要什么,你就得到什么,这个戒的威力,实在是大呀!异熟一定得人身,换句话说,一定是修行,等流呢!以前不了解之前这个持戒是持一个行相,现在持戒,对不起,随成一行是四义整足,一定有一个行相的,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你正知见认识,然后这个认识透过身口的行为,既然造的业是如此,所以现在这一生等流是什么?还是这一个,因为你造的业是这个,所以遇见客观的环境,对我们的增上什么情况啊!也是这个,这是为什么平常我们修行非常重视这个善知识,说这个善知识最重要,说《当知善知识如命不可舍》,甚至就像我们的命一样呀!在任何情况之下,你不能舍离他,反过来告诉我说,这个恶知识如毒树,喔!这个恶知识,可怕的像毒树一样,你不碰到他,他一阵风吹过来的话,吹到那个毒树的气味,你闻到了就死,所以老远想到就赶快躲开,你有了力量去救他,那是你有了力量的事情,既然因地当中,我能够这样去作的话,而实际上这个因是我们把握住的,而且这个因是一定生生增上,二世圆满的,继续不断圆满的,请问下一世来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在这个圈子里边?你还愁吗?还愁不愁?这个概念我们应该清楚的,所以平常我们动不动说唉唷!好像很怕!应该有!有了这个怕是警惕我们,可是同样的这个怕了以后啊!会叫我们,赶快赶快!于是欲速不达,有很多完整的法我们都不要了,唉呀!这个戒很麻烦,不要了,实际上这个戒有这么大的好处,你不认真如理去学得不到,急的结果呢!欲速不达,所以要戒是希望得到,结果急了半天,得不到,那岂不是损失吗?所以在这地方简单明了说一下,想想看是不是?于是你真正重要,急的是什么?因地当中一步不能错耶!了解是非常正确然后呢!行持一步一步的踏实,行持不可能非常正确一定要慢慢的来的,所以我常常举那个比喻像写字一样,刚开始不妨狗爬而且刚开始一定狗爬,如果刚开始就写出来一笔像王羲之一样的字的话,那你不是个怪物那算什么呢!就是佛菩萨再来的,佛菩萨来也不会示现这样的,天下没有一件事情这样的对不对?何况我们爬的开始已经是现在这样,说起来怕!怕!怕!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的心识并不是真的怕耶!讲起来蛮怕,心里面并不怕,对不对?换句话说,还蛮可以耶!可是既然眼前这个基础,继续增上的,的确你不要怕耶!但是有一个要怕的就是增上才不怕呀!下去的话那很严重,所以你怕怕对了那就是这样也可以不急,于是以我现在来说我一直想我是要念佛的怎么念?要学善才童子一生圆旷劫之因,这样,那这个就对了,不一定能够像他一生成就,三生五生也可以耶!从哪里开始?戒,所以在这地方,特别大家记住,不了解之前,烦恼的生因是这样的,了解了以后,功德的生因,还是这个,所以现在反成善种子,这个善种子真正增长功德所对的境,现在是善知识以代以前的猥杂,现在是正法教以代以前的邪知见,然后把眼前的这个养成功,努力的思惟,正思惟以及这个串习的这个习惯,好了!没有一点漏洞,你所有的因都是增上的,都是圆满的,因既然是如此不必忙果呀!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这个揽无边戒法,怎么个揽法?

【事钞云『如是随机广略,令其悟解。若不知者,心则浮昧。受戒不得,徒苦自他。 《萨婆多》云:若淳重心则发无教,轻则不发。岂可虚滥,理当殷重。』《资持》释云『随机者,须观利钝所宜广略,大论示导取解为期,浮谓不重,昧即不明。 萨下,引示得否,由心重轻。诫令策进,必使开解。』】

随他的根机,利就说的详细一点,钝就说的简略一点,大论示导取解为期那么这个真正主要的经论上面告诉我们的这个解呀!已经刚刚说过了那是要达到这个程度那才可以,那并不是说文字上面的认识啊!这个文字上的认识不够,对我们自己来说,同样的今天听懂了以后,不是说本子一合就算了,仔细的去思惟观察,把听见了以后,要触动内心。

今天我们在湖山经舍,在讨论的时候,讨论完了以后,就有一个同学说,唉呀!真好!今天我才感觉,原来这一生成佛有望,不是这一生成佛有望喔!以前我们总想着,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一想的话,啊,算了!算了!那那那这个理论上是如此,心里面总有感受不到这个,因为讨论完了以后,他觉得啊,真是成佛有望,为什么?因他内心上感受到了,原来就是这个是我们人人可以做得到的,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啊!就像今天晚上这样的解释,大家不很清楚吗?这都是眼前的事实,并不是文字耶!文字留给我们的都是听是,听的蛮好的,回去的话,对不起!现实问题,现在谈的是现实问题呀!这个现实问题就是你转过来那就是成佛的基础,这个因就在当下嘛!自然我们了解了以后因既然把握住了当然成佛有望,这是很清楚明白的,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所以说解应该这样,你真正了解了,那就对下面说浮,是浮在面上,不重,眛是不明白,那么萨就是前面的《萨婆多论》,引示得否由心轻重它特别说,得不得戒,要看心里面的重心喔!说这个是警策我们呀!使我们了解了解了以后,把那个重心,这个资持的解释,回过头来看事钞,说像前面说的,像这个样的如是啊!随根机的不同,如果他利,那你就说的广一点,如果钝就说的略一点,最主要的一定要让他悟解这个,说明了唉!你要心里面如你所说的嗯!嗯!我懂得并不是文字,反之,如果不能这样呢!则浮眛,这样,浮并不重,眛迷迷糊糊,这样是受戒不得徒苦自他,受了半天得不到别人也辛苦你也辛苦,所以下面在警策我们,要怎么样的淳重心呀?那么才能够发这个无作戒体,所以不能淳重是不了解,了解了以后,下面如法去作一定淳重,了解了以后,下面还要怎么如法去作,再说一遍,忏悔,所以说并不是了解了以后,马上可以得到的,了解了我们的现行非常的强盛,那么将来讲到这个忏悔的时候,还要解释如何忏法?这个如果说能够忏忏到相应的时候,那个心本身就是个淳重心,所以你拿这样的心去求戒的话,你一定必得,除非这个内涵当中或者是作的时候不如法,或者戒师等等不相应,这个还是有,只要其他的相应了这部分相应一定成,所以说轻就不发所以不可以啊!马马虎虎啊!所以应该很认真殷重。下面

【资持云『问:所以须示境者』】

他又问一下为什么这个境界要这么说明呢?答:特别说这个问答实际上处处地方啊!让我们内涵有很正确的认识,

【『众生造恶由迷前境…….将何用心特此广张深有远致』】

说众生造恶,都是由于对前面的境界不了解,是用个迷,现在这个地方不用迷叫无明,不明白前面所对的境,所以不明白造了恶业,恶业既因境起,善戒还从境界上面生起的,所以这个戒就从这个上面说起的,所以戒是以境而制,这个是发善戒真正的根本,所以如果你不明了那请问你怎么用心?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详细的说明白,他有很重要的意义,说到这里那明什么境呢?前面不是说过了啊!这个是法界依正等法,我们说懂了!这个里面还有问题,还有问题,现在就算法界的境都看见了以后,你怎么用心法?也许已经懂也许不懂,我下面引一段经文你们自己检查一下就会了解懂是不懂?佛的遗教经,至少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乃至于自己念,背过,遗教经是什么?佛最后走的时候已经躺在那里了教诫弟子的,说我走了以后怎么哪!以戒,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是第一个重要的,然后他下面整个的说完了以后,后面有这么一段公案,佛就说你们还有问题吗?你们赶快问我马上要走了,阿楼罗陀就起来说了,世尊啊!这个地方的大众再没有什么怀疑了,我们大家都了解了,这个是特别要说明的,阿楼罗陀怎么说呢?世尊,月可令热,热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另异,这样,最主要的是说这句话,说这个月亮以传统的看法是冷的,实际上月亮是冷的,你可以想办法把它变成热,你不想办法它也可能变成热,热可令冷它是可以转变的,佛说的这个道理绝对没有一点点能够动摇的地方,那么佛说的什么内容呢?佛说苦谛识苦不可令乐,说佛说的苦谛就是苦绝不可能是乐,第一个这是我们应该明境的时候,现在境界现起的时候我们真的看见这个是苦吗?我晓得并没有真的了解,所以我们现在因地上面要去观察这件事情,为什么是苦呢?它有它原因集生是因是更无异因,喔!原来这个有它的原因的,真正的原因在哪里?集上头,这个是真实因更无异因,再没有其他的因了,下面呢!是灭,苦因灭故果灭,下面告诉我们就是苦集灭谛,苦乐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你不是要去掉苦吗?如果灭的话怎么灭法?果上面你没办法灭的,所以是因灭,因如果灭掉了果一定灭,那么因怎么灭法呢?灭苦之道是真实道更无余道,你要想真正的灭掉这个苦的因只有一个→道谛,再没有其他的了。

请问道谛说些什么?戒定慧三学,所以叫做戒学定学慧学,叫增上戒学增上定学增上慧学,我们不是要去掉苦吗?你该怎么办?学佛那就是学这个,学我那没关系,怎么办都可以,关于学佛学,我这个话我在《广论》上头一开头曾经提过很多遍,什么叫学我?就是未会先会叫流俗之见,同样的还是去看佛经还是看论,然后把自己的解释,依文解义佛在那边叫冤枉,这个就是典型的学我,你不能说他不懂喔!懂了就是这个样,错了,我以前错了十几年,所以在这地方啊!我把我自己的丑事拿出来,但愿你们好好的少走这个冤枉路,真正要想修学佛法,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没有大经大论的说明,不可能,我们文字上面随便看一点往往自己陷在这个里面,没有看之前,还有个佛法来救我们,看了以后以为懂了,自己把唯一正确的内涵看扭掉了,你不会再去找,结果唯一救我们的方法变成害我们的,所以这个未会先会是多么的严重啊!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谈到这个地方,好像前面讲的很清楚了,我特别再引一段,后面我不停的这样引你们自己去衡量,真的懂了就是懂了,我但愿你真懂了,我了解了我明天一定到你这里磕头,但愿你求,我自己还在不懂啊!可是如果不懂的话,看我这个榜样不要停在那里,一一上去它有它深远的内涵呀!眼前我们稍微花一点点的功夫,将来得到的果报那真是无量无边,所以这个地方说若不明境啊!是明些什么境啊?这样,真正受的时候,是要见境明白是这样见的呀!我不是说我现在可以缘到法界了,实际上法界我是缘不到,我是缘到这个境界,并不仅仅如此,这个见境是见这个脑筋,自己的意念理路,认识这个,实际上这个意根所对的境界,当然这个境界并不离开外面的物质了,换句话说,正确的认识了这个,那么前面是说发戒境量,这个境界是这样,下面第三支依境发心,境认识了发心,发什么心?如何发法?前面心所对的境了解了,这个地方就对境的心怎么发?看文,

【事钞云『次令发戒,应语言,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

那个事钞上面发心的时候这句话好简单,喔!叫你发心了,这个师长告诉你要发上品心你才能够得到上品戒,怎么样是上品心看下面的解释

【资持释云『如诸律论多言上品,前引多论但云增上。彼论又于五十具中各分上中下心、则为九品。然是通论心之浓薄、亦不明示三品之相。此中欲令受者知心取量、故约文义次第明之。独此精详、余皆不述。劝发唯言上品、故知中下非是正意、为显上品令知优劣。』】

这个就是前面解释应该发上品心,这个解释一下,说诸律诸论都说上品,前面已经说引了这个萨婆多论,萨婆多论上面叫增上,实际上也就是上品,同样的这个里边也就是说五十具,这个八戒没包括在里头,实际上五八十具,这个里边各分上中下,于是三样每一个上中下是九品,我们念佛也有九品,这个地方也有九品,这个九品都有它的特别的涵义喔!等一下要说一说,这个都是通那个心之浓薄,换句话说,或者是很厚重很深广,反之那就是薄,它那里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三品的行相,为什么呀?主要的目标要令受者了解我们内心的期限程度,所以它一步一步的告诉我们这个的不同,它最主要的目的,要让我们什么呢?要我们发上品,中下不是它的正确的原意,这么一来,也许我们说,那我们只要上品就够了,这里有问题,上品怎么来?要透过中品,中品怎么来?要透过下品,这是必然的次第,当你对看的时候,好像上中下是对立的,如果以上品来看的话,下中十足以引导你向上。

所以《法华》上面说的很清楚,诸佛世尊说法的常规,都是说三乘道,次第,这么一来的话,佛法就圆满,说上一定包括下面,下一定是通达上头,这个是我们应该必须了解的一个内涵,了解了这个内涵以后,我们这个时候就可以谈那个九品的内涵了,九品的内涵这个里边,实际上真实说来,是十二品,为什么?五戒,八戒,十戒,具戒,每一个有上中下三品,为什么八戒不说?这个地方简单的说一下,在我们从下中上了解了次第步步上去的过程当中,一定第一个先在家了解了,然后去开始学,因为现在讲的是行教制教,跟化教不一样喔,化教懂得了,道理用不用没关系!行教用的话,马上无边功德,可是万一犯了话,对不起,同样的受到绝大的损害,这个不能马虎的。你在练习的时候,拿一个竹棍子随便动动打打,真正上战的时候,拿这个刀枪的话,这个机关一拨的话,马上要有人挡住的,现在这种事情就是我们自己受害,因为它那个次第过程当中自然先五戒,前面所以在后面还有,现在前面也讲后面也讲,后面特别的讲,它那个叹功问相当中说,萨婆多论要具受,成实论可以分受,持戒也可以不同呀!乃至于这个戒的五样它可以分受,这是有它的道理的,了解了好处以后,如果说心智强盛,宿生有善根我不怕,有了我一定可以去作,可是绝大部分的的确确不太容易呀!那怎么办呢?那好了!你先翻邪三归,然后呢!受一分,什么一分?酒戒,弘一大师当时就是这个态度,这个比较容易,酒戒总是容易嘛!以我来说不要受我本来就不吃酒,叫我吃酒就是受不了,那好你受个戒,同样的不吃酒受了戒以后,功德就无量无边,那现在第二步应该受的什么戒?这个四个当中,大家想想看,比较容易持的→淫,因为这个男女是邪,夫妇并不限制,第三个杀,最难持的盗,妄两戒,其中尤其盗戒很难,这个盗妄两个比较难,所以因为它有这样特别的好处,所以这么次第而来,不过这个次第而来这个五戒,它真正的内涵,是引导你成佛作祖的,可是刚开始作的时候也的的确确的,就像练字从狗爬开始,所以你自己觉得有力量了以后,那个时候就是这个出家戒,因为你是个在家人,所以这个八关斋戒,实在了不起,决定你只有一天一夜,就是这样,你一天一夜试试看,行不行?就算你熬不过,关在庙里边关一天也可以嘛!如果你心里面很烦,关了一天,你一天如果关对了,心里面虽然烦,只要得戒体生天我可以告诉你,确定有这个效果,八关斋戒的威力这么大喔!如果你心里面真的清净的话,关在那里的话,你成佛的因就下去了,确定下去,要往生的话就是这个力量,这个是八关斋戒的威力呀!

所以它一天的力量,只有一天蛮好,第二天再来,你多了几天,觉得这个这样的话,我要出家了,那个时候的出家的十戒,跟八关斋戒可以说一样,不同的呢!在家人你一定要作净因,出了家本来就不需要嘛!所以这条戒的没有什么太多关系,所不同的是,在家是誓愿出家,只要一天一夜,出家的话,你本来进去,十戒沙弥戒是终身戒,这个试验了一段时候呢,然后再来具戒,这个是从他那个发来说,五八十具,心来了,平常我们刚开始的心是什么?就是这样,觉得这个好要这个功德有的人哎呀!既然这个心的话我心里面不相应,对不起,就怕你不要这个功德,佛法就是这个样,而且佛法非常实在,拿世间来说就是个公理,不过这个公理现在都用在坏的事情上面所以说公理不好,佛法就是完全讲公理的,你作一分就得到一分功劳,得到一分利益不作就没有,作坏了就是损害,这样呀!这么严密呀!

然后我们去求,所以刚开始求的时候,就像这个写字,就像狗爬一样那没关系,那个时候自然而然下品,由于这个心多多少少调了宁静一点,你能够深入然后现在增上,这样的话才有你增上的机会嘛!而且你能够这样增上过程当中,你才会感觉的唉呀!成佛有分,要不然你永远是因有了走不上去,这个不是三级跳,这个是一步登天耶!不登天都不可能哪!所以真正的修学佛法,我们了解了这个次第以后,那么这个时候就开始了,五戒受的时候,先下品再来中品上品,然后八关斋戒亦复如是,乃至出家一步一步上去,次第井然。

不过我们的次第,佛法真正的次第,是无限长的次第,我们感受到的是短短的一生,有很多人宿生已经跑到那里,所以他一开头就是上品,有很多人跑到那里,一看你只有下品,这个我们应该清楚的,你了解了这个道理内涵,以后你不会看人家他高,羡慕他,他作不到,低,我轻视他,会!我只看我自己我现在在哪里,只有我相应的,如果他比我高,尊重他,一切智心,他比我低起慈心,这个都是帮忙我,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这个地方说的上下九品我们要这样去了解它,于是这个一来,因地当中我们晓得我们要求上品心,不过这个地方的话,不妨从下面的地方开始,这个是我们应该把握得住的特点,你能够这样去做下去的话,那十拿九稳,这个基本的概念这里不细说,这个基本的概念《菩提道次第广论》说的非常详细,而且《菩提道次第广论》真正重要的在它的次第,大家清楚不清楚?同样的,你了解《广论》的次第,你回过头来看《在家备》的话,这个次第也完全能够把握得住,本来《备》上面,这个次第并没有这么明确,那么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宗体篇戒法门翻到P.24,那么这个关于上一次这个讲的上次讲的那个尤其是礼拜六礼拜天讲的这个概念对我们是绝端重要,容或在这个里边还没说清楚你们必须要仔细的再思惟观察,所以在礼拜六礼拜天讲,归戒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威力?如果这个不清楚的话那所有的戒法就无从讲起,你这个清楚了以后才懂得戒法的意义乃至于我们整个的修行为什么一定从戒开始,所以后面还会把那个问题更深细的把它说明,那么今天我们再看第三支→依境发心,现在我们晓得所受的法体是什么?然后这个法体为什么还要从境上面发戒,境是什么?量是什么?了解了这个进一步才可以依这个境来发那个心,那么最后一行上次讲到倒数第二行。

【事钞云『毗跋律曰:发心我今求道,当救一切众生,众生皆惜寿命,以此事受是下品软心,虽得佛戒犹非上胜』资持释云『下品中,言求道者所期果也,救众生者所修行也』】

那么这个是解释喔!

【『然虽救生,行有深浅,一不害彼命,二以法开导,三令得究竟,度前不得后,后必兼前。约义推之,初但护命,不令得脱,即二乘心,前云求道正据小果,中品所修,以法开解,自他两利,度非究竟,即小菩萨,虽期佛果,行处中间,望前虽胜比后犹劣,上品引导令至涅盘,同归佛道即,大菩萨行,准沙弥篇三位配之,恰然符合,学者至此,宜须明辨,三心所期行果分齐』】

现在我们把这个文消一消,这个内涵说一说,毗跋律是律当中的一本律,说求道的人这样说我现在发心求道,真实来说的话这个道,就是我们中国人习惯叫求道,佛法来说应该说求灭谛的涅盘之果,因为要求涅盘的这个果所以现在呢!我照着如理去行这个叫修道,所以四谛当中叫灭谛,我们要去证得要去求的,然后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个灭谛的果呢?要了解这个行持,这个是道谛所摄,那么他发这个心怎么办呢?要救一切众生,为什么?因为众生都爱惜寿命,所以这个里边说,救众生那是所修的行,然后呢!所期的道果,究竟的那个道果如何?要看他修的行所发的心,像这种情况所发的心那个是下品软心,这个情况之下他是可以得到佛戒但是并不是最上的并不是殊胜的,就实说来,佛的真正的本意不在此地,佛的真正的本意在上品心,那么上次说过下面我们还会继续的谈这个上中下三品彼此间的关系,这个看P.25资持的解释,第一行已经说过了,然虽救生行有深浅,同样的讲救生,这个救生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呢!不害他的性命,这样,这是不伤害他,第二呢!以法开导开导他还要帮忙他,第三个令得究竟这个是究竟圆满了,所以说前不得后后必兼前,单单救他不害生命这是如此,如果你要依法开导的话当然你一定不会害他,害他还要开导吗?如果你要令他究竟的话就是这样,一方面固然是说后必兼前,还有这个里边说明一个什么?必然的次第,这个必然的次第,对我们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一个最大的缺陷,往往是不了解次第,不依循次第,如果真正了解了,是必然依循着次第去作。

那么下面约义推之,为什么叫约义呢?这个文上面并没有很明白的说明,可是祖师来教导我们佛法的时候,在这个地方也看的出来,他非常慎重这个,里边内涵确实如此,但是文上面并没有说明,他就不会说应该怎么?怎么?他就说依义推之,这个对我们来说,认真想学的人,很重要的一个意义,所以他上面,乃至于这个地方的话,圈几圈它有它的特点,一方面表示慎重,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它的内涵,这有两重特别意义,第一个呢!护命是保护他并没有让他得到解脱,这个是二乘心,二乘之心,二乘要什么?要自己解脱去求道,要自己的解脱,不会忙别人的,这个是它的特例,前云求道正据小果,所以前面所说的那个,依义来推的话,是小果,中品呢?以法开解是自他二利,但是这个并不究竟是小菩萨,所以说虽期佛果在中间,比之前面是好一点,那比之后面还不行,上品引导,令至涅盘,同归佛道,那是大菩萨,这个文字容易懂,那么后面沙弥篇在最后,虽然是在家律仪,在家律本身,比如说现在这个律不是在家律可是我们弘一大师引的是引在家律,他也就是一步一步引导上面,就是在家的做好了,希望你将来有这个因缘,能出家固然好,不出家,种下一个出家之因,所以在后面把这个沙弥律仪放在里头,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呢!沙弥律仪讲的真正的内涵,实际上是大比丘的事情,因此这么一来的话,我们能够把整个教法的全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沙弥那一篇部分在最后所以我们这里暂时不提,这个上面所说的三种类型下中上它是有它的根据的,所以说正是向后面沙弥篇,沙弥是正式开始要进入佛门当中认真修持了,那么详细的说明,这个三类所以这里暂时不说,所以到这里告诉我们,要明辨三种不同的心相,那么它的行为,因以及所证的果,彼此间有不同,继续看下去,

【事钞续云『余二就义明之,云何中品。若言我今正心向道。解众生、我为一切作津梁、亦能自利复了人受持正戒。』资持释云『中品中,初明期果须约佛乘,解下期行明兼两利。津梁是喻众生堕疑故受生死、能为开解令彼得度。生死如津、我身如梁、法喻可见。』。】

上面这个《毗跋律》当中只说下品的,其他的没有说,因此我们的祖师啊!还是同样的就义,这个意义他虽然没明白的说出来,那么举他所了解的义啊!来一一加以说明,所以这下面是说这是祖师告诉我们的,什么是中品呢?说我今正心向道,他这个向道是什么?解众生的疑,不仅仅是我要求道,要解决众生的疑,如果不疑的是什么呢?觉,换句话说,使一切众生能够达到圆满究竟的状态,我要作他的津梁,这样又可以自利,又可以利人,这样而受戒,这样而受戒的,那么下面资持的解释容易,初明所期的果是约佛乘,那么为了达到这个果然后呢!因行!这个因行,就是说自己修的行这个作为因地当中也可自利也可以利人,那么津梁是解释前面作为一切众生的津梁,这个也简单的说一下是个比喻,那么众生在生死,津就是河啦!梁呢!就是度过生死大河的桥梁,所以这个喻就说明这个法,这里有人容或会问:我自利也要利他人为什么这个是小菩萨不是大菩萨呢?这个我也简单的说一下,真正大菩萨的行者并不是说我也要自利也要利他,真正的大菩萨行者整个的只想到利他,整个的只想到利他,这样这个才是实际上呢!你全部能够想到利他的话,结果才是真正究竟圆满的自利,这个道理这里不细说,在《广论》上面有非常详细的说明,关于这一点,真正重要的不在哪一个难易,在我们了解的深浅,如果我们真的了解了以后,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例外的,一定都只想走最大的,在我们现在看起来觉得最难走的,实际上不一定是难走,你从特别的角度去看的话,说不定这个反而这是最好走的路,我说的特别的角度,这有不同的角度喔!这里暂时不去细谈它,不去细谈它,如果大家想正式的了解的话呢,《广论》上面有简单的介绍,再下面

【事钞续云『云何上品?』】

什么是上品呢?

【『若言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三聚戒故,趣三解脱门,正求泥洹果,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令法久住。』】 分成这个三段,通常在《广论》上面特别说这个大菩提心这个愿是什么?为利有情愿成佛,刚才不是说过的为求自己解决问题这个不好那么为什么你还要说为利有情愿成佛呢?这个地方也简单的说一下,真正的最上乘的行者他发了这个大菩提心以后一心一意想救别人,现在问题来了,你有救人之心单单这个心够不够?答案是肯定的,不够!我说一个很简单的比喻现在看见那些人都是文盲,看见那些人都是病人说我要发心救他们,结果呢!你自己也是个文盲,你自己也同样的对医学的常识是一点都没有,你能够把他们教成一个学者吗?你能够治他们的病苦吗?当然不行!如果你真的说想解决他这个文字上的障碍知见上的障碍,那你要救他的时候发了这个心以后并不是马上叫他去,你不认识你要叫他念书啊!解决他的生病你要解决他的病苦,发了这个心以后你同样的去念书啊!所以说你要想解决一切众生究竟成佛你还非成佛不可!所以你的心目当中是在满足成佛之愿,可是你的心目当中只有一个想法要帮他忙,要帮他忙,你没想到自己,这个才是真的究竟圆满的,那么这个为什么这样呢?当然这个理由很深细,我在这里说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大家这个是容易体会得到的,深细的地方我们先不谈,真正讲修行来说对我们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妙不可言→我,大家以前在前面或者是已经有认识,或者至少在我们前面也介绍过特别是《广论》上面,生死的根本是什么?是烦恼是惑,而惑除了这个惑的行相我们认识以外,惑的根本在什么地方?惑的根本在我这样东西上头,这个是根本问题,这里《广论》上面不叫我,叫什么?叫萨迦耶见,这个是个根本。

现在呢!你要去救人也要去救我自己,当你想到我的话,毛病就来了,不知不觉会受这个我的影响,它会减低真正的去修行的这个推动的力量,所以当你把我完全忘掉,全部精神想着别人的话,这个发挥的功效发挥到最极致,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但是它一定有它的方法,你如果没有方法的话,对不起,这条路也绝对行不通,所以说虽然想学佛学了半天学我没有用,因此在这个情况之下环境许可条件许可绝对要走这个路,否则的话宁愿念佛,这个是它真正的中心所在,所以至少这两条路你都很是很安全,否则的话中间的话不上不下,弄了半天这个很麻烦这个我们要了解的,然后不管上下也好,固然你要走后者那非戒不可,没有戒根本不谈上一次已经说过了,上两堂就是告诉我们真正我们要求增上生的,唯一的也是最佳的堡垒就是这个戒,什么理由?后面有机会我还会仔细的,讲到那个内涵的时候,相关部分我会说明。

其次我们说,既然这条路走不上最好念佛,而要想念佛保证的去的话,最好的最佳的保险是什么?戒,而这个理由也是,上一次也就是礼拜六礼拜天,从归依到戒,为什么产生这个威力?这个是我简单的我说一下,那同样的中品也利他,上品同样的利他,加进去了,我就会有这样大的影响。现在我们继续看那个文,这个资持来解释上品中分三分三段,那么这个三段当中,第一个是自利,第二个是利他,第三个令正法久住,这个大纲是这个样。那么自利我们了解也可以说求自利,实际上你真正要想帮人家,自己如果没有这个帮人的能耐不行!所以这个大菩提是完全为了帮别人,你非要使你达到这样的量,当你达到这个量,因为你愿心是如此,自然而然到那时候,专门帮忙你,全部精神去帮忙别人,那么这样的话,第二个帮助别人就可以了,第二个这是就广度,这是就广度来说。还有下面令正法久住呢!是深度,实际上真正就我们所对的世间来说深广分不开的,这个深广根本分不开的,你要想广也要深,要想深还非广不可,所以我们来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分这个三点,我们先看,初明自利又下明利他,令法下是护法行,护法行实际上就是使得这个广度无穷无尽的,尽未来际延续下去,那么这个广是真的广,

【『初中,为成下明远期也,上二句大乘三学即因行也。下句求大涅盘即圆果也。 三聚戒者出璎珞经。聚即总摄为义。菩萨三聚、摄行斯尽。一摄律仪戒律仪禁恶、结业烦恼究竟断故、即止行也。二摄善法戒世出世间大小修证究竟修故、即作行也。三摄众生戒。一切含识究竟度故、即四摄行。亦名绕益有情戒。三解脱者虽是观慧、非定不发、即定慧二学。绝缚证真由此得入、故号三解脱门。然名通小教、今对三聚须局大乘。一空解脱门即性空也二无相解脱门即相空也三无作解脱门。即唯识也亦名无愿忏篇三观别配三位、此明大行须约圆修。 泥洹果者名亦通小、取大可知。 问。今此所受、为即三聚、为非三聚。若云即者、后须更受菩萨戒否、又复大小混乱如何分别。若云非者、戒从心发、既发此心那非此戒。大见错解。故特提示、使自求之。 次明利他。此法即上因行。涅盘即上果德。 三护法中。自利利人传传相续佛种不断故得久住。 深虑词繁、略示梗概。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自非经远、优柔积习浅识粗心何由可解。余广如疏』】

这里解释一下,分三部份,上面已经说这个是自利,利他,护法,那么我们现在说成下就是我今发心受戒为成…下面这些,这个是自利,这个就是说明什么?所期远大,上面两句呢!是说大乘三学即因行,下面两句是求大涅盘即圆果,上面哪两句呢?三聚戒故他发心受戒是为什么?要受这个三聚戒,要取三戒同门这个是因,然后所求的是正求泥洹是大涅盘,这是究竟圆满的,那么下面是解释,这个三聚戒,平常我们说三聚三聚,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典故出在什么?出在《璎珞经》上面,聚是种类聚在一块的,这个菩萨三聚把所有我们该作的,摄行斯尽,这个行就是说菩萨修行要作的内涵全部包含了,哪三聚?这个三聚就是三个大纲,第一个摄律仪戒,这个摄律仪最主要的就是止恶就是止行,换句话说,这是基础,这个基础呀!整个的善要建立的非常稳固,然后呢!摄善法戒,有了这个基础才广行善法,第三个呢!摄众生戒,广行了善法然后呢!才广度众生,广度众生,这个是它所谓三聚的这个内涵,现在我想我们大家也都了解了,三解脱呢!这个解脱是慧观,观慧,观慧这个是正破烦恼的圆修,但是这个慧一定要定才发,所以说三解脱就是说定慧二学,那么这个定慧二学,才是真正重要的绝缚绑我们,烦恼的业死死捆住的,透过这个来解开,能够真正的证入那个真实的状态,都从这个地方进去,这个叫三解脱,有这样才能够得到解脱门,那么这个名字呢!通常这个是小乘,实际上,虽然是小乘可是通大,看你发什么心?用什么行?那么这个下面是解脱,一个三解脱,一个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那么下面又说,在忏悔里边它又别配三位,那这个是以后再说,所以说这个现在所以用小乘的名,所以通大的话,所谓大行是越圆满的就是圆修这个,泥洹果通小,同样的这个泥洹果三乘都是,现在呢!是指大的。

下面有个问说,现在我们受的是三聚戒,就是三聚还是非三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为圆聚者,既然说这个三聚戒,我们现在就是圆满的因行,那么当然这个就是一个菩萨心啰!如果既然这样的话,那后面还要不要受菩萨戒呢?就是这样,假定说不要受了,那么不是大小混乱了吗?而现在这个是说,小可是又通大的,假定说这两个东西不是混乱了,怎么办呢?说它是,不对!说它不对的话,那么既然戒从心里发,现在我发大心,那么到那时候你怎么又可以说不是呢!这个不管横说也不好,是竖说也不好,这个地方特别提示,提示是提示了,下面有句话很有意思,使自求之,让你自己去找,这个答案不给我们,不给我们,这个里边有它的一个特别的一个条件,有它一个特别的原因,实际上给不给?给了!但这个地方就偏说先提示给你,让你自己去求,什么原因要这样去作呢?让我们遇见这种问题,好好的思惟观察一下,否则的话,我们听过去的话囫囵吞枣,结果弄的不好的话,往往说一片模糊,被人一提的话,或者是到时候执在那边,执在那边都产生了种种的误会,现在不直说,让我们自己去求,于是我们用尽脑筋去想,想了半天,然后后面继续下去的话,它随便一提示一拨,我们就恍然大悟,恍然大悟,这个是它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关于这一段就是解释所谓自利行。

三品当中什么是上品呢?我发心为成就三聚,求三解脱门求泥洹果,这个是名相的解释,其次第二段明利他行,那么利他行就是上面看的,说又以此法引导众生,令至涅盘就是这个,那么这个里边引导众生,这个是因行,引导一切众生,使得大家到涅盘果,这是希望所达到的一个果,最后令正法久住呢?护法,说自利利人,传传相续,佛种不断,能够这样的话呢!能够令正法久住,现在这里同样的说自利利人,为什么你这个自利利人是上品?前面这个自利利人是中品呢?这个道理刚刚已经说过了,前面那个自利利人,是我自己要解决也帮忙别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是受我的影响,现在全部精神祇为帮忙别人,因为帮忙别人,所以你必须要透彻帮忙,于是自己努力去学,结果学了半天自己受用,实际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他都是要帮一切众生解决,结果帮了半天,众生还是众生,他已经成佛了。

结果帮了半天众生还是众生他成了佛了,这个是最明白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理路清楚了固然好,理路如果不清楚的话那你看看这实际上面我期望的佛果要很清楚明白告诉我们该如何走法?尽管是说现在我们说刚才已经提过所以现在目前条件不具足念佛,念佛绝对好那时候不要说哎喔!我要去得了就算了,这个行本身一开头就已经错了,要怎么办呢?我学阿弥陀佛所以要去,始终要这样去想,但如果嘴巴上面这么说那是狂不可以!要脚踏实地去作我能作多少就算多少,如果万一不行我至少一句佛号把它念好非去不可,就是这样到了时候你一去的话自然而然你全部精神去继续向上,同样的这个因地当中我们要很明确的了解,那么下面继续

【事钞云『如此自知心之分齐得佛净戒亦有分齐』】

就像上面我们了解说用心你怎么用呢?这个有差别,有差别分不同的成分,每一个这种达到什么状态?因此如果说你了解了以后自然而然哪!你发这样的心求这样的戒这个佛的净戒,戒本身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我们先看一下文字的解释这一段再消一下文细说一下,

【资持释云『良以无作假作而生,既非色心无由表示,必约能领显戒优劣,前明上品所期远大,所纳之体定知增上故云有分齐也。』】

说实际上这个无作本身是都借重于这个作才能发生的,无作只是作完了以后,留在我们业识田当中的一个影响力量,影响力量,那么这个影响力量,不仅仅是个种子,种子的话,你任何事情都有这个种子,这个种子而且作完了以后,它马上有利的这个现行,这样的才是这个无作的力量,这现行现在就是,继续推展下去的话,所以将来必然感果的,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所以不是作完了以后那就算了,这个要作完了以后,要在什么情况之下,无作乃生?否则不生,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淳重心由无教也,大家还记得吧!《萨婆多论》上面的,这个无教就是无作,反过来呢!如果说你这个心很轻微的话那下面怎么说?有教没有无教,这个教你的人有的当时你也作过的,但是无作这个戒体,对不起!这个没有,所以同样的你作过了以后有个影子有个种子留在心里面,可是这个种子并不是生现行,无作这个不仅仅是个种子而且生现行,因为生现行所以继续的一直在现行当中,现在这个现行什么现行啊!跟戒法相应当然一定感圆满果报,这个跟戒法相应绝对正确的是善净之法,而且这个善净之法一剎那一剎那不间断的都跟法界相应,集了这样的功德当然是无量无边,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在这个地方说这个无作是假作而生,那么这个作的是什么?既然是这样的话是既非色心无由表示,这个作一定要是色所对的境,心是你能领的能缘的能想的,这个,而这个心实际上是跟境是分不开的,由于我们的心对着境所以内心当中有这样的认识,这个心当然包括各式各样的,普通是引发我们无量劫来,引发我们的无非是痴相,痴当中贪瞋等等现在由于自己的认识善知识的开导,那都是什么?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这样,那是两者当中根本差别,那这个都是心境交识,然后产生这个结果,所以说一定要用这个来说明,那么这个时候就是看你必约能领的就是使之我们的心,那个时候才看出来你那个戒,换句话说,当时你的心情是上中下,乃至于上中下当中重轻等等,那么就显出这个戒的胜或者劣?

因此下面这个文字我们容易了解,前面上品所期远大那么所以所纳的体一定增上,这个所谓分齐就在这个地方来说,实际上在这个地方前面说了几种上中下三品,这个地方我把上中下三品再简单扼要的再说一说,这个前面说下品是求自利型,中品是小菩萨,上品呢!是大菩萨,已经说过了现在那个上中下我换另外一个角度,什么呢?《瑜伽师地论》上面说这个,还有呢!还有《广论》上面说这个下中上,那么这个下中上是什么呢?那么下→求人天果报者,五乘当中的人天果,但是我们不叫它下,叫它共下,中→就是求解脱者,声闻缘觉,这个声缘乘者,我们也不单单说它中,说它共中,上品?就是发无上大菩提者,这个差别不同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关键在什么地方呢?这个真正的关键在什么地方?本来佛说这个戒,它的志趣本身都是在最上,可是实际上,从最上也要次第一步一步的深入,那么这个深入过程当中,就是才分出这个内涵来,分出这个真正的内涵来,求人天果报,这个我们所了解认识的这是业果愚,只认识到这一点为止,所以这个里边又分出这个差别来,并不是说我想就算的,就是跟我们的认识,跟我们的知见相关,我们了解说,样样东西,一切都是因果关系,那你有什么因果?什么因感什么果,所以这一点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是非常现实非常现实,实际上,佛整个说教法也一定从这个上面说,所以正规的教法当中,一定先说增上生,后说决定胜,增上生是指什么?就是我们生生增上,拿现在的来说,我们一直在改善,一直在改善,可是增上有个特点哦!这个改善,不是改到那里掉下来这个不可以,这个叫三世怨,你一直在改善,改善这个是增上生,那么对极大部分人来说,实际上,你就实来说的话,我们从最起码的一个凡夫到成佛,有很多人中间已经修了多少世我们不谈,整个的从这个地方从任何人,刚开始的时候,一定告诉他这个增上生,你跟他深远的他的确不了解,就是这样,再说就是了解了,他自己感觉得到他现在这个时候生活这么忙碌,不管你说的多大道理,我这个嘴巴要顾全了再说,这是个现实问题,所以他真正告诉我们的,的确是谈这个问题。

然后呢!增上生,你真正的增上生然后一步一步的上去了以后,下面的问题来了增上生增到后来怎么办呢?你不能永远的向上呀!到了时候上面这个结果是怎么办呢?它有个极限啊!你怎么样想办法把那个极限维持到,说到了最高的境界就好了!就到此为止不再下去了,那么这个叫什么呢?真正的所谓决定胜是指这个而言,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的情况来说增上生好像只求人天的,实际上这个增上生的究竟义趣在哪里?增上生的究竟义趣还是圆成佛果,佛跟二乘圣者的不同,二乘的圣者证的所谓通常我们说所谓我空真如,先不谈这个名词的内涵如何?就是说证了空性了安住在空性当中不究竟,佛究竟的圆满三乘,哪三乘?法身,报身,化身,或者我们说两身法身跟报身,化身是对济渡众生来说的,那么这个报身跟报土是什么?岂不是增上生!岂不是增上生!所以真正究竟圆满的,的确也就是这样,你一直增上增上,到时最究竟圆满的时候,这就对!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不过刚开始的时候要接引你是这样来的,所以过程当中一定是先让我们了解这个因果的必然关系,然后了解了以后,必然关系为什么有因果呢?乃至于为什么你在人天当中,没办法真正的解决呢?最后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时候自然而然,你一步一步走上上去,会认识到说这个决定胜的关键何在?那么决定胜的里边又开出两点来,一个是只求自利的二乘,一个是究竟圆满的佛果,同样的我们可以用这个角度去看,说为了使得你这个决定胜究竟圆满起见最后还在那里,不过现在那个角度是跟平常有点不太一样,实际上这是确实一个非常正规的正常状态的一个方法,在这里我们如果真正的了解了这样的情况以后这个还有另外一点,这样一来下中上,这是步步走上去必然的次第,一则对走上去的次第是必然如此。

还有呢!引导众生最正确的方法也是这样,除了这个理由以外,还有的确对我们整个的来说是没错,从百分之一百的十足的生死轮回当中的凡夫,到究竟圆满的佛果,可是这个时间是个无限的时间,但我们一般普通的修学都是短短的,短则乃至于刚出娘胎就走这个不谈,30年、50年、100岁等等,这个我们单单从一生当中去看,你没办法看见这个整个的,所以很多人在这个一生当中,他个人的根性的不一样,所求的确有差别,你告诉他佛果,他一下说哎哟!这个无量阿僧只劫,到底什么样谁晓得?哎!这个不行,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不能接受,那你告诉他眼前的这个要,嘿,这个要,好!那么对这个人来说,这个人天乘的法派上用场了,还有比较深远一点呢!有中间那个要自己解决那条路就派上用场了,不管怎么样,佛法能够运用到所有的各类人当中,所以你说这个,现在究竟圆满,你圆在哪里?就理论这么圆满,而且含摄的内涵毫无遗漏,这个是我们应该分清楚的,所以他前面一再说,虽然处处地方说要发上品,而且只说上品,这个地方也说明了佛的本意,的的确确要引导你这个,可是他并不说叫你成佛说个上品的原因,表示告诉你那还有中下耶,就是你走上去要这样的,而且兼得含摄,兼具适应一切众生的这个内涵在,这个只有上中下这个三品的次第,那么对我们现在了解了以后的话,我们就不会再像以前这样不认识的时候,以前我自己就犯这个毛病,学了大乘的说,啊,我们是大乘的,去毁谤小乘的,回过头来发现,要从基础上去讲的话,说个小乘嘛!大乘好像我们不去管它,这个都是一个绝大的错误,所以在这里简单明了的,用这样的上中下这个次第来简单的说一说,我们继续下去,

【事钞云『问:此教宗是何乘而发大乘志耶?答:此四分宗,义当大乘。光师亦判入大乘律限。』】

这里就有个问题来了,平常因为在我们中国比较幸运,大小乘之间没有什么争论,在印度哇!这个彼此间的争论非常严重,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够看见印度的情况,可是如果说我们去泰国的话,你立刻因为泰国人的话,这个问题马上就很明显的发生出来,所以这个祖师关于这一点,他也是有多重的因缘,实际上对这个教的分限,交代的清清楚楚,这是一个主要的理由,而我们了解了,也可以针对着眼前的状态,了解该如何修学?先看资持的解释

【资持释云『前明上品,越教乖宗,故须问释』】 这是第一个说就真实的内涵来说,这个戒尤其是我们现在这时候,说不要说五戒八戒沙弥戒,乃至于具戒,具戒就是究竟圆满的戒法,这个都是当分的小乘教,像四分律中成实已经说是过分小乘教,虽然是小乘已经过了分了,现在你居然说这样那不是越教乖宗,教那是说的教法,那根本跟那个教法不相应,所以啊!这有了越分,对于宗旨来说那根本违背,所以它这地方呢!问一下,经过这个问答以后,那么这个内涵我们有正确的认识,答,解答这个问题,

【『初二句标示。言义当者则显教宗本非是大、有义相当疏云分通、意亦同此』】

这个回答初二句就是前面此教宗是何乘而发大乘志也,所以他问这个,那么

【『言义当者』】

那是回答当中的答,此四分宗义当大乘,这个两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四分律,它并不是说教而是义,这个教本身毫无疑问的都是小乘教,就它的内涵意义来说,这个是当大乘,所以教跟宗它本来不是大的,但是就意义来说,它是相当而已,所以疏云分通其他地方,这个就是南山律整个的,这个戒疏羯磨疏上面说的很清楚,分通大乘意义就在这里,我刚才用不同的下中上三品来说明,主要的就说明这个分通的真正义趣,真正分通的义趣,那么从这个观点去看前面就容易了解,光师下攀古例它前面说光师也判入大乘律限,那个就是慧光律师,古代的这个是律教的一位大德,非常重要的四分律的宗,主这个是北齐的慧光律师,然所判虽然是慧光律师那时候就判它是大乘,但是所判呀!太成通漫,文虽引据意不全取,四分是大将何为小,即应梵网体行全同,菩萨声闻二戒无别,定知不尔,是以祖师所立语意从容,义当分通深符教旨这段话简单的说一下,说古来虽然那个慧光律师他直接了当的就说这个四分律就是大乘,这样的分判好像是太成通漫,漫就是漫无标准,通的话就是大略的、大概的、大要的,不是很细致的,所以这地方说这个文是引光师所判,但是意义它的内涵并不完全取慧光律师,如果取慧光律师,我们的南山祖师不必再来作这么多,所以南山的三大部就不会出现,出现的原因就是把古人还不究竟圆满的不周到的地方一一加以修正,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内涵,那么这个地方我也特别愿意提醒大家的,经过南山祖师这么修正了以后,除了理论上面我们看起来又更周到更圆满,还有最好的一个证据,什么?就是《历相感通记》那个四天王天那么多人,最后韦陀将军也来很多天人来亲自证成,说这个律法到了这里来了以后,你是第一个这么圆满的,虽然还有小小的一点点不太相应的那都是戒相上面的问题,这个话大有意义喔!换句话说,我们南山道宣律祖对这个法体的说明,那的的确确是可以说到了最究竟圆满的状态,这一点我们应该深深的庆幸而,尤其是学的每一位同学,将来应该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现在,它下面又说意不全取,为什么说意不全取呢?这是说假定像慧光律师这么说,把那个四分看成大的,那什么是小的呢?再说假定四分是大的,那么请问将来《梵网经》到底怎么说呢?梵网经是大的,你已经有了大的梵网经,还有大的,那岂不是重复了呢?而且如果说它是大的,岂不是应该体行?体就是法体,行是行持的方法,也就是戒相,岂不是应该全部同呢?实际上我们翻开《梵网经》看看,跟四分律那差的很大一节,所以是不同呀!同时在受戒的时候也是一样,四分律尽管通大,可是受起来就是声闻戒,梵网经是菩萨戒,那么假定是同的话,这两个应该没有什么差别啰!所以说从这个上面看,确定说这个意思,是通大乘的,但是这个里边有它的不同的地方,所以下面呢!祖师,祖师就是我们南山祖师所立语意从容,现在南山祖师来说的,那这个里边内涵包含非常圆满,每一个地方就介绍的周周到到,这样所以不是很浮漫匆忙,而是从从容容的有圆满的内容,所以义当分通,就它的教相来说是小乘,就它的意义来说是分通深符教旨,这个才深深的能够相契相符这个说教的宗旨,下面又有个问答,这个不断的问答,就是说把这个内涵,一步一步的深细的辨明白,

【问:上品心者,为全是大,为分通耶?答:扶成本宗,分通义耳。】

那么同样的前面的上品心还是全部就是大?还是分通呢?

【答:扶成本宗,分通义耳。】

这个也是同样的分通喔!假定不是分通的话,那同样犯前面这个毛病,这个菩萨戒就可以不要受了,就是这样,正因为它是分通大乘所以你受完了这个,到那个时候可以受大乘戒,

【问:分通之义,出自何人?】

它又问了,

【答:如来立教,被此机缘,部主深知,还扶佛意,别立成宗,是以前后律序,法正所安多深此意,岂不明乎?』】

这个文也消一下说一下,这个分通谁讲的呢?它回答说要晓得这个我们如来呀!如来所以说一代时教,是由于不同的根机才说不同的法,就是这样不过这个说的话要有条件的人,所以大菩萨们才能够认得它,现在我们的部主,实际上就是说,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的那就是昙无德部,昙无德就是这个部主翻成我们中文叫法正,它另外一个名字叫法密,因为这位了不起的大师他是深深的了解,说这个佛的真正的意义在这里,所以他自己从他当时所受的戒法当中,特别把这个意义引申引广,因此别成一宗,别成一宗这就是我们的昙无德部,那么以前的传统的都是引那个最基本的那个是,所谓的萨婆多部→实法宗,同样的实法宗引的论是这个萨婆多论,现在引的是成实论,所以说别立成宗,就把那个原来的意思,把它更深更广使得它慢慢慢慢的引导,到达到分通大乘,你怎么知道呢?他说前后的律序,这个诸位在家居士就不一定了解了,那么出家的同修大家都知道每半月半月诵戒的时候,戒经前面有个序,戒经前面那个昙无德部第一句话,既受礼诸佛,我们第一开始叫礼佛,如果说小乘的话,小乘只有一个佛,小乘的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个佛,它第一句话礼是礼诸佛,既然诸佛的话表示不是一个佛,为什么要这样说?假定你是小乘的话他一个诸佛这个话就说不通,但是他并不明指,为什么不明指因为条件还不具足!所以呀!分通之义,所以对于诸位出家同修你可以很多地方看得见,所以前面后面这个律序呀!这个律序是谁安的呢?法正,那就是昙无德那位大德,翻成共我们中文叫昙无德部,他在那个戒序的时候就用这个戒序了,已经说明了了,啊!多伸此意,他多方面就说明这个分通大乘,这不是很明白吗?那么这段文字也简单的说明了一下,说完了前面的这个分通以后大小乘了以后我们不妨再回过头去看一看前面P.24,

【依境发心上,次令发戒 应语言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

这样,乃至于前面很多这一段的解释当中,他尤其是解释萨婆多部,在这个上面特别说明这一个,其他的不讲了,为什么原因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就算萨婆多部那是实法宗的,最主者要的还是说上品心,换句话说,这处处地方说明佛的本意,深层的目标在此,所以说下中目标也无非是引导你走上去必然的次第,有的时候我们说权术,就实说来,你要想引导上去,还必经过这个次第,这是我们应该了解它真实的内涵,同样的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我们也不是说有这个大就算,要看看我们实际的能力,实际的条件,尽管我们发的心本身说喔!乃至于念佛,我要学阿弥陀佛去,可是行持过程当中,的的确确还是要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现在在什么地方?这样的话,才能够行持相符。再下面看文P.26倒数L.3

【芝苑云『问:此与菩萨戒体为同为异……故知今体即大乘』。芝苑云『缘疏因亲,体从因发,前既心发上品故知今体即大乘。』】

这个一段一段的来解释、来说明它,又问一下,前面尽管已经说过了,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善巧明白,弄的非常清楚。所以说,那么异同,既然异同的话,这个戒体,本来戒体本身应该是说内涵来说,所以说那么这个现在我们发的戒,跟菩萨戒的戒体是同异呢?它这个回答很有意思,体是同缘是异,说明了这个文,我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体同不必解释了,缘异的话看看啊!大乘的做法跟小乘的做法很不一样,不要说到了发大菩提心的差别,三归依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大则,大乘的说三归,大乘的三归依就跟小乘的三归依不太一样,那所以三归四弘请师问遮三番羯磨诸于法式与现在的小宗完全不一样,它那个三归当中讲一个四弘,这个有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在,我想平常的极大部分在座的,大家都归依过,第一个请师,然后迎圣完了以后,忏悔,忏悔了以后归依,三归,三结,三归三结的下面有一个发愿,发愿发什么愿呢?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等等,就是这样。实际上这个四弘誓愿。也就是四谛苦集灭道这个四谛,但是它不一样,这是现在我们用的仪轨,就实如果你真正的去检查,当年印度用的仪轨的话,那个仪轨本身就很不一样,很不一样,不仅仅是如此,一开头,三归的仪轨。大小乘就有绝大的差别,不过这个大乘的仪轨。因为在这里平常我们并没有用,所以这里不介绍,如果将来有因缘的话,我很乐意的跟大家介绍一下。

这个大乘的三归依是有它很大的差别在,尤其是说我们前面说到这个,得到这个三归体的功效,如果真的从这方面去看的话,那这个大乘的三归,不仅仅是说,只有说说那个四弘誓愿就罢了,不过至少这个地方,我们明白为什么上次说的三归了以后,有这样的殊胜的功德在?因为从三归开始,发了这个无作以后,这个无作不仅仅是一个现行,不仅仅是一个种子,而且这个种子必然现行,这个才叫做无作,这个才叫体喔!这个体必然的行相是什么呢?就是随便对境的时候它在现行作用当中,所以任何一个境对,然后呢!这个内心当中一看嘿!我是归依了三宝的人,既然归依了三宝你的行为应该怎么办呀?一切行为一定依法而行,依法而行好的境界现起的时候你贪不贪哪?不会贪!就算现在这个缘非常强有引动了你马上感觉到,马上虽然不感觉到回来的时候马上去忏悔,忏毁了就得清净了,好的境界不贪坏的境界不瞋而能够一切时处这么明白,正知见现起不痴,那归依了以后就有这样大的力量在,所以自然你得到了归依以后保证不失人天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什么这是不失人天而不能超出轮回呢?这个里边就是刚才讲过的这个三品下中上,因为下品只见到因果的这个业果愚,所以他只看见这个业果方面而并不了解,而佛的真正的原意不在这个上头,佛的真正的原意是什么?是看到另外的更深远的地方去,那么这个是就要谈到什么?就要谈到智慧,说业果愚还有第一义愚,那么这里不用这个来解释用另外一个方式,我们不妨说小乘,我们大小二乘的判别小乘是什么?三法印!大家听说过吗?大乘一实相,你究实说来的话,三法印深远的内涵就是一实相,这个我们暂时先不谈,那么三法印是什么?第一个诸行无常,第二个诸法无我,第三个涅盘寂静,有的这个里边再加一个有为皆苦变成四法印,这个三、四就是部派的不同,究实说来,这个内涵是一样,就是分的深细一点,如此而已,对我们来说,好像那个三法印,只是个名词,实际上不然,我们真正的能不能认识佛法,真正的能不能发出离心,都在这个上头。

这个今天晚上,简单的也跟大家介绍一下,了解了这个,那个戒的真正的内涵才能够显出来,涅盘寂静这是求的结果,换句话说,四谛当中不是苦集灭道吗?就是前面是一个世俗的因果,后面是出世的因果,世俗的因果是苦,出世的因果才是究竟圆满的乐,所以涅盘寂静,表示你只有前面的,对不起,你注定非苦,你不是都要把苦彻底的去掉要把乐究竟圆满吗?那么后面的灭道二谛,这个灭道二谛的真正的内涵是涅盘寂静达到了这个那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所以这个当你了解了前面这个苦集你必然会走到后面的,所以这是引发我们这两个的对比,那么前面这个里边就说两样东西→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平常我们真正的问题根本在哪里?都不了解这个我的特征,所以都把它看成我有个实质,实际上说没有你这个东西耶!但是对一般人来说他要忙这个不大可能,所以特别的告诉我们一个特点什么呢?就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既然无常的话你眼前不能保任它呀!但是万一不够怎么办呢?更深的告诉我们有为皆苦,你凡是有作为都苦,只有这一点哪!我们到这里为止,还是不一定很清楚。

那么再下面我更比较仔细一点的解释,在我们修学了佛法以后,渐渐的了解所有的一切事情不离因果,说这个苦乐,凡夫只看见已现起的果报现相上,所以凡夫为凡夫耶!他虽然想解决痛苦,得到快乐,因为不认识苦乐的真相,永远没办法解决,这个是可怜哪!无明,实际上真正的问题 了解了以后从因地上解决那就对,那么于是这个时候告诉我们什么?凡是有为的这个是苦因,所以有的地方,我们要真正去观察这个,不是从有为观察叫什么?有漏皆苦,这个因是个漏之因,你怎么可能得到这个乐的果呢?那么什么是漏呢?漏的另外一个叫烦恼,所以假定说我们能够很正确的了解这个苦乐之因,在这种状态当中,你不想解决这个苦乐问题就罢了,你要想解决那个苦乐问题,你必然找到苦乐之因何在?而苦乐之因在哪里呢?在漏,这个漏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烦恼,那么这个以前在业里边说的很清楚。

所以上个礼拜六礼拜天两天解释这个,清楚不清楚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所以如果不太清楚回过头去再去观察一下,当你真正的把这个概念在这地方能够了解了以后,嘿!那这个就很清楚了,自然而然哪!到那时候你就会策发厌离心,修行真正重要的厌离心,等到一有这个厌离心的话那个就佛法真正的义趣出来了,平常我们说只求人天果报,到那时候从厌离心开始的话那得出来一定是声缘果报,换句话说,是个究竟胜,不一定是圆满但是一定是究竟胜,圆满的时候是佛果,那么从这个地方我们再进一步进一步说既然要这样的话,然后再进一步去观察然后把那个四谛就推广到极限,这个就叫四弘,所以这个三归的四弘,就是从三归开始看看喔!这个并不是要说的很高深到了菩萨戒才谈这个问题喔!这个在哪里啊?在三归开始的时候就谈这个问题,所以换句话说,这是我们因地当中下去第一步就应该了解这个特征,把上面这些话重新再简单扼要的说一说,说你要解决苦吗?对!要找到苦的因!你要得到乐吗?你要找到乐的因,那么苦的因是什么呢?有漏之因,必然感苦果,也许你觉得哎呀!这个道理是懂,可是忙不过来,告诉你,你所以忙不过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你要解决苦乐问题,结果呀!你忙了半天,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是越缠越死,越缠越紧,想了最后必然会产生,正因为现在要找这个问题,你会走到只有修行一途,所以现在我常常说,所以现在这个时候说教法不行,教法不行的根本原因呀!并不是因为我们忙!并不是因为我们事情多!假定我们正确地了解了这个事实真相的话,我们现在真正要忙的就这么一件事情,除了修行,没有第二件事情好忙了,说起来真是很有趣的事情,大家想想对是不对!所以在这地方我简单的再重新说一下,不过这个地方,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讲大小的差别,那么所以说这个,缘啊!换句话说,外面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那么言体同呢!下面说缘是旁边的旁助,心才是正因,缘是疏因是亲,这个体是从因发,所以前面心既然是发上品所以体是大乘,像关于这个法体…什么等等,大家容或不太清楚,等到我说完了以后,我想多举几个比喻,让大家更正确地了解一下,现在我们先看文,

【问:体若同者,持犯立忏诸于行相如何分别?答:体虽约圆行必依受,既受从当教故行相无差,】

这个又问了,既然你那个体同了,那么对不起,后面的持呀!犯呀!持犯就是说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下面真正的随行,随行的本身,主要的就是持戒,万一作的不对就是犯,犯了以后要忏悔,那么下面有一大堆的事情,那到底怎么办?它之所以问这个的话,因为大小二乘讲的持犯,以及戒相忏悔的方式等等也不一样,所以他的回答说,体虽然是圆,这个行呀!还是根据你所受的,既然你受的时候从当分,当分就是小乘教,所以这个行相还是根据那个当分的小乘,那么它又

【问:若尔持犯既依教限,出体何必约圆,】

既然你现在行持的时候依着当分的小乘那你讲那个体的时候你又何必讲那个圆教呢?

【答:体既多途故须圆会,律仪不异故得就宗,】

说要晓得这个体可以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去看,所以原则上面一定要把这个最究竟圆满的给你,可是呢!在仪轨的行持当中那就不能错,所以啊!还是用当宗所限,

【又依教奉持则受随相应,约圆开解使域心于处,既开显大解依小律仪即成大行,岂须弃舍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等。】

把文先消一下,说这个如果是依着教慢慢的下面去认真的去持呢!说受随相应,受就是受戒的时候,前面是作,发的无作戒体所以受就是指得到戒体而言,随呢!就是得到了戒体以后依体起行的随行,这个随行一定根据我们所受的体所以依体起行啊!这两个一定相应,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你的行持约圆教,为什么呢?使域心于处,那个时候我们晓得心情呀!怎么?意乐应该如何?在前面曾经说过一切苦乐的原因决定于什么?决定于业,而业最重要的关键在哪里?意乐,这个前面已经交代的很清楚,所以在这个体上面它为什么要这样说明的原因是这样,同样的在我们看大乘的经论上面,说行六波罗蜜作任何一件事情说缘,所缘的对象实际上就你所缘的境来说,也许在那个地方看见那个蚂蚁一脚踩下去了马上又小心嘿!不要踩死它,就对境来说小的像一个蚂蚁一样,可是就你能缘的心来说学大乘行者是怎么样的心情啊?他不管对任何境他觉得所对的是法界众生,你跟法界众生相应之量来处理任何一件微小的事情,因此这个意乐这么广大,所以不管境的大小如何产生的功效都是无边的广大,在《广论》上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说我们求增上生的时候,说这个增上生有八个殊胜的条件,那么要达到这个八个殊胜的条件,因地当中要八种因,这个八因后面还有个三缘。

关于这个三缘,今天这里大家要重新温习一下,八因不细讲,那个在哪里呢?在业果的最后那一部分,在P.141,这个三缘对我们非常有价值,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个看P141倒数 L.5,这个八因不是八因,这个八因就是走到这个增上生,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人身当中最好的,修行最好的这个异熟体,需要这样的八个因,那么这个八个因说

【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果,】

你具足这个三个条件以后的话,将来我们一切时处可以得到最好的异熟,这个三缘这里看一下喔!很有意思第一个叫心清净,这个三缘的名字我先说一下,第二个叫加行清净,第三个呢!境清净,实际上这个三个清净啊!就是金刚经说三轮体空,那么这个三轮呢!通常能对的我不是讲我讲意乐讲心,然后所对的境是任何一个境这个无限的,然后当我对这个境的时候采取的种种行为叫加行,这个三样东西他现在谈的这个问题,那么看第一个呢!这个心是要清净,这个清净当中说要分出两个来,待自有二,有待他有二,这里我想不细讲,换句话说,你作任何一件事情,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内在的意乐,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这样作的话心就清净,心就清净,那么其次呢!加行,就是由于这种心里面,你采取行为的时候,同样的要跟它相应清净,最后一个境!妙极了,最后一行叫田清净,这个田清净,就是三轮当中所谓的境喔!今天主要的解释这几句话,

【田清净者,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行,】

这个田啊!不谈了,这个田清净是要外境清净,如果要田清净的话,我们所有一切一定要菩萨都不找,找佛那佛才是唯一清净的,但是实际上不!我们要布施要持戒的话,偏偏要对众生而不是对佛,对了佛还要你布施啊!还要你去持戒啊!还要你忍辱啊!那不是糟糕吗!嘿!它这里叫不谈为什么不谈?说由于前面这两样东西意乐清净了,加行清净了,这个清净的话,能够给你各式各样最圆满微妙的果,就等于遇见了清净的妙田一样,所以真正说来真正重要的这个三轮当中啊!他对方面所谓这个境清净不谈,实际上呢!的的确确也无从谈起,你如果心清净了自然清净加行清净了自然清净,否则的话,你就是对了佛,说哎呀!这个佛有功德我去拜拜他供养他,对不起!你这个佛虽然是佛你得到的功德,就是个有限啊!清楚不清楚?这个概念就很清楚、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因此尽管他现在的行持的方式,说当教奉持的形式,这个仪轨境界什么…等等是!看起来是小的,可是为什么他要告诉我们这个圆体,后面有句话,如果开了那个圆解的话,是域心于处,换句话说,我们的用心该如何用法?就晓得怎么用了!那这个祖师的用意啊!是良深啊!我们要了解呀!这个是真正的重点在这个地方。

所以他下面告诉我们这个体是因,这个因是亲,缘是疏,那么在这个三缘当中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心,由于这个心相应的这个行,这个心是什么?就是戒体,随行呢!又因为有了这个心所以自然而然身口相应,这个叫做加行,否则我说我的心可是好的呀!但是对不起!有了这个好东西的话放自己袋里边揣,你说这个心好不好呀?真正要心好的话那顺手就去帮别人,所以真正如果心相应的话,心跟加行一定是相应的,田就不管它了,这个所谓域心于处真正重要的内涵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理解,而更进一步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的都是这样的,因为他的心清净加行清净是等同妙田,所以这个藏经里面有这个一个公案,我现在忘记掉了在哪一个经典!可是确定是这样的,有一次佛去布施那是佛在菩萨因地当中,他已经非常高了所以他非常清净,然后布施的对象是婆罗门,那个婆罗门现出来的行相是非常清净,可是内在实际上是非常的染污,所以这个护法诸天觉得嗯!你佛陀这么清净,那些婆罗门不够条件不应该来受你这个供养,所以以佛这样清净的心去的话,去供养,结果这个印度人的习惯啊!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拿着这个净水瓶啊!叫金丝瓶,跟它洗洗干净,然后下面才供养他东西,结果倒水的时候那个诸天的护法觉得嗯!这个菩萨布施那些人,不是那些人外面装的里面像猥颅一样,所以不让他,倒了半天倒不出来,倒了半天就倒不出来,佛自己晓得说现在这个并不是因为他们清净不清净,是我目标要供养一切,然后他心里面这么一个作愿,诸天说既然是佛陀最主要的是你那边,那个水就马上出来了,就是这个样,所以对好的人。

反过来呢!不管是上至诸佛下至提婆达多,我们要了解喔!佛之所以成佛,佛在告诉他的方法真正满他愿的不是佛,佛没办法满他愿的,是提婆达多,否则的话一个道理就是一个道理,行持非要靠这个,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所以这个地方让我们开圆解晓得怎么用功!真正的内涵在这里,所以讲理论的话一定要开显大解,你了解了,依小律仪即成大行,一点都没错!不管你作最细微的事情,哪怕一只蚂蚁,你所缘的是偏法界,不管对方的垢净如何?你内心当中的心加行一定是如此,所以他说岂须弃舍方曰大乎,绝对不在那个行相上面,但是行相有没有关系?有!

后面再讲,所以这个《疏羯磨疏》上说常思此行,你啊!经常这个思惟这个行的话那就是同样的大小都包含在里头,所以这个常思此行注意喔!这是上次说的,这个戒律上面告诉我们的要常勤观察,真正受了戒以后一方面固然他自己能够任运酬故而且我们还要常勤观察,所以任运酬故是指说你受戒的时候,经过前面的如理如量的作法以后,顺着这个无作,这个无作之体本身它是个现行,但是呢!虽然是现行所对的境本身以及我们的习性,这个习性非常的强烈,不小心的话又被境界迁去了,所以尽管这个无作是任运酬故可是被境迁去的时候你会破戒,所以我们内在还是要常勤观察,这样的话呢!里应外合才能够得到这个戒的圆满的功德,继续下去

【事钞云『如是发戒缘境及心有增上,此之二途必受前时智者提授,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不得临时方言发心,若约临时师授法相尚自虚浮岂能令受者得上品耶?或全不发岂非大事』】

这个是我们应该很仔细来检查的,来仔细检查的,继续看那解释

【资持释云『牒上二科诫令早示,使下二具即上心境,心须念念无间,境必法法无眛,毫差即失可不慎乎?今时眛教但知学语,岂非宿业所追?致使此生虚丧,深须责己期遂将来,虚浮者以临事仓卒,多容舜谬故』】

先看那个《资持》的解释,看完了以后,再解释那个文的内涵,因为那个内涵对我们很重要,牒上就是紧跟着上面的这二段,要警诫我们,警诫我们所以使得我们早一点先了解上面,使下二句是前面,使心心相续见境明净这段话,这个二句当中,就是上面的话二句,即上心境,心是怎么办呢?心心相续,境呢!要见境明白,心须念念无间,境!必法法无眛这样才行,稍微错一点点的话那就不行,所以要好好的谨慎啊!而现在一般是什么?眛教,对于所讲的道理,我们根本不了解,但知学语喔!反正人家怎么说我也跟着人家那一边,到临时受归依,乃至于受五戒,老师下面说,一遍跟着他念一遍,岂非宿业啊!这二句话很有意思喔!不要只是怪人家!通常我们听见了以后不自己反省,就是是嘛!你看那些师父们不给我好好的开导,错!错了!碰到这种地方,自己反省为什么我感到这个?他这个祖师的用意真深远啊!这是我们宿生没有造善净之业,所以今天被宿业所追,才会感那个果报,所以啊!此生虚丧,没有进入佛门的,固然是空空的浪费掉了

没有进入佛门的固然是空空的浪费掉了,进入佛法当中但知学语,对不起,得不到真实的内涵,也同样的白过了,所以叫深须责己啊!这不要怪别人怪别人就错了!要反过头来自己那个时候能够晓得忏悔因地上面努力的话将来有希望,那么虚浮就临事仓卒当然就容易错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事钞的文,说像前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所发的境所发的戒怎么分上中下三品呢?就看我们的色心,这个色心一个是能缘的心然后所缘的境,所以说缘境及心,这个差别如果上品就得增上戒,这个就是殊胜的,关于这个方面的事情必须要受前时,还没有受的时候,所以前面说预习发戒,一定要是先好好的去学习,这个不用学而用习这个有它的内涵喔!学也许你只跑的来看看书跑的来听一下,单单这样就算是书本上没有完全透,你看懂了乃至于讲法的法师讲的非常清楚,完全正确你听懂了还没有用,还没有用!还要干什么?你要真正的深入的思惟,那么这个以前就说过,我们修学过程当中从善知识这是外在的必需要的条件,内在呢!说闻思修,我把那个次第分成共闻,闻慧,根据这个闻慧去思是思慧,换句话说,真正佛法的特征,我们应该了解的是得他要告诉我们的慧,这个前面一定要告诉我们,正确的去学习的主要是什么?就是这个,所以说智者提授,这个智者他至少跟思相应的慧,而最究竟圆满的应该得修相应的慧,那才能够如理如量的告诉我们,这个里边就算有了善知识,如果我们自己不认真的垦切的去求,去闻,去思,还是得不到,所以说这个地方预习!预习!你事先预先越能够正确圆满的学习,到那时候才真正的能够发得我们所希望所祈求的戒体,所以他要提示要指授,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是心心相续,这个心心相续什么状态呢?这个心心相续什么状态呢?实际上这句话本身已经很明白的告诉我们,我们要得到思相应慧,闻跟闻慧的不同,思跟思慧的不同何在呢?就是这个几个字当中,听见了以后喔!懂了!回过头去呢!还给他了,这是落下一个种子有没有用?有!什么时候用呀?快则三生五生慢则无量阿僧祁劫,那么现在你听懂了以后回去说啊!这么好!我不断的去想刚才听的好像了解可是对境还是不行!你去思惟观察然后在这种状态当中你确有认识,然后在这时候产生的功效是什么?现行,现行是什么状态?哪!就是这里告诉我们的,心心相续!所以当我们跟那个正确的不管是佛法僧三宝生起现行的时候就是心心相续的时候,对这个戒对这个法也许我们不太清楚,我想极大部分人对念佛应该比较了解,通常我们念佛人都说哎呀!我希望得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什么境界呀?就在这里告诉你心心相续,就是前念后念在这地方就是这样,所以这里所谓的心心相续,换句话说,就是你所希望的跟法相应的现行生起的时候,所以你念佛得到一心不乱的时候,这个佛号是明明白白呈现在前头,现在呢!我们学的所学的戒法当那戒法,你正确的认识的话,这个才是见境明白,这个才是见境明白,那么大家了解了就不必再说。

我在这里还要预防有很多人不清楚,或者说我以前解释的不够清楚,那么今天呢!再解释一下,要见的境,并不是说五戒什么我不杀,我不盗,我不淫,你单单了解了这个,对不起,这个没有多大的,没有太强有力的用场,就算你真正的作到了果在人天,真正要戒的是什么境呀?真正要戒的是戒的什么境呀?这个前面说的三法印,境界现起了以后马上了解到唉!对不起,以前看见了这个,不是贪就是瞋就是痴,现在不!不上当了!要见的境是这个,那这个境什么呢?实际上是由于外境而引发的那个真正的就是那个内心的烦恼的相,我们认识这个,这个烦恼相,为什么叫境呢?在一切时处境上现起来的这我们要了解这个,这个才是真正我们应该要了解的。

所以你了解了戒法的真正的特征以后,这样,所以在持戒的过程当中,我们总觉得好像我们现在讲是大乘的,四分律是分通大乘讲心,那么小乘的戒法,好像只讲身口七支,对于你们诸位来说,容或不一定要这样深细的解释,但是诸位的确有很多人,将来都有希望深入,就算不受大比丘戒,比丘尼戒,那么也许啊!就八关斋戒吧!那我就看看这个实法宗的,或者说现在南传的,现在南传的那个是,通常我们说的那个是同律部的,那个就是说一切有部的,看看他们这个内涵怎么说?最近出了一本书叫《清净道论》,那个就是完全南传的,现在已经把它翻成中文了,他这个里边就讲戒,持戒的应该怎么持?

我引一段公案让你们了解一下,你们就晓得,尽管实法宗它讲起来是只讲身口七支,可是它用心方法,如何用法?跟我们现在四分一宗说的完全一模一样,先说那个故事,这个故事怎么个故事呢?说有一个人他出了家,他出了家以后,他的母亲非常怀念思念他,但是不管出了家就出家,后来呢!他的母亲生了病了,生病生的非常严重,那么想尽办法没办法,最后他的母亲跟他的女儿说:他说你去找你的哥哥,那个哥哥就是那个比丘,就告诉他,妈妈很怀念你,这个律当中有一个原则,出了家以后,家人都不能来往,也不必管,只有父母,因为父母是个特例喔!所以这个女儿就跑的去跟她的哥哥说,妈妈现在生了病了,现在没办法,你是不是想办法跟她帮忙一下,那个比丘怎么说?你叫我帮忙,对不起!我实在没办法帮忙,因为我现在心里面缘的,除了这个戒以外,再没有别的任何东西,他缘的是怎么缘呢?内心当中一心一意,就注意到起心动念,这个叫根律仪,又跑到外面去,错了!又跑到外面去,错了!所以当他对境的时候,他已经观察到了,嘿!我是跟着境转,还是我收持着?所以这个戒,叫摄心为戒,这个摄心怎么摄法呢?当对境的时候,他自己注意了,因此他说,如果说你要我帮忙的话,那我就把我这个代母亲回向,就是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是这样,换句话说,他以他持戒的功德,代他母亲回向,就跟她妹妹说了这句话,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嘿!他母亲当下,这个回去了以后,说完了以后,他母亲当下身上好像长了毒疮,那个毒疮一下通通都好了,啊!他好高兴最后,那个女儿回去,一对时间正是那个妹妹,这个女儿找到他哥哥,那个比丘给她说那件事情的时候,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里边举了好几个例子,这个处处地方说明什么?说明尽管萨婆多部,换句话说,这个实法宗,讲起来只管身口七支,你心不管,可是这个清净道论上面说的很清楚,说持戒你很注意这个行相,可是心里面染污这个叫戒垢,这个戒,对不起,你可以说我将来升天,说我对这个戒很尊重,可以升天但,这个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不会有像刚才说的这样的无比的功德,这是我这地方简单的说到这个地方,心心相续这个心里要到什么状况当中?见境要到什么情况之下,明跟境,这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所以一定要这个前后配合起来,配合起来所以像这种情况,对不起,到临时没有用,我想大家这个很清楚吧!因为这个一定是从因果上面讲的,你一定要很深远的去观察,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真的了解了以后,如果不经过深入的思惟尚且不行!何况了解都不了解,了解都不了解,平常我们听见了以后,总是觉得这个对!对!对!可是碰见情况的话往往现世重要,那忘的干干净净,主要的原因就是差差在这里。

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你要想补足这个缺陷,最重要的是要思!思惟啊!思惟!再下面说

【若约临时师授,】

到临时的时候是!还是有这个可能,如果说真正够条件的善知识他会详细的告诉你,但是这个情况是什么?

【法相尚自虚浮,】

你对这个法所说的真正的内涵啊!不实在!或者是虚或者浮,虚是什么?根本不了解错了!虚是违的假的,再不然,就算这个了解了力量不够,浮的不重,通常情况之下,说不了解,我们现在暂时不谈它,了解了以后,对境不一定作得到,而如果你仔细的检查的话,会发现很有意思,往往是这样说,明明晓得的,确是偏偏作不到,我想很多人有这种感受,为什么?我们也说不上来哪!这里就告诉我们浮,所以在这个地方怎么样使浮转重?这个要说一说,前面不是说闻闻慧,就是说平常我们说往往听,啊!觉得很好,实际上呢!真正懂得了它的内涵吗?不一定!这个前面已经举过很多例子,这里不谈。

这种情况是虚,它这个特征佛法的特征一定是对治烦恼的,而对治烦恼的第一步一定是戒法,所以这个戒法,你真正的了解这个戒法,一定是从对治烦恼上面来讲,因为要让这样,所以才告诉你,下面这个行相是如何?现在我们弄错了!弄错了!只有这个仪轨学会了,所以叫学语呀!学语,反过来说,就是学那个行相,啊!我坐嘛!要坐的规规矩矩,出了家嘛!这个衣服要怎么穿?然后就算在家然后去作一件海青,作一件缦衣披嘛!要怎么披?好像得了戒了,错了这个是虚,这个完全是,乃至于你跑的去这个唱念全堂功课都来有没效?有!这个种子必定对我们有帮助,因为在这地方毕竟比起到电影院里面看电视要好很多,可是真正的这个戒的功德这个归依的内涵得到了吗?没有唉!这种情况叫虚,我们第一个要了解,我们第一个要了解,这样。

然后呢!怎么样才能够不虚呢?了解了这个内涵说喔!原来这个戒的特征在这里,戒法这是戒体,啊!那么内心当中晓得,对境的时候现在挡住它,千万不是这个样,而这个仪轨是帮助我们产生最佳效果必需要的,尽管我懂得了道理,叫我坐在电视机前面,我挡不住,那跑到佛堂当中啊!这个这么庄严这个就非常好了,我平常穿一件衣服,到那时候啊!西装,当然各式各样的呀!所谓呀!要各式各样的装饰什么等等,无非是增长我们的这种世间这种贪染的,现在穿着这件海青嗯!马上提醒我们,一方面提醒一方面帮助所以这个行相是有它的特别的价值在,但是重点不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内心上面有了正确的认识了,认识是认识了,对不起!实在不实在呢?或者是说这个真正产生不产生力量呢?就要看下面要看下面的,所以这个时候说,了解了但是力量不够→浮,那为什么力量不够?这个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业是种力量所以平常的时候尽管你了解了,对不起,没有力量的,没有力量的。

我们随便说一个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吧!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那比如说像现在碰见这种情况,我想你们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这个可以举一个比喻来说它,当你了解了很多比如说我们讲钱,也许用这个钱的概念比较清楚一点,我们往往说这个钱怎么怎么?讲了半天对不起自己是个穷光蛋,那为什么原因呢?换句话说这个实际上说这个物质上的来讲,那么心里上面也是如此,你了解了半天境界上面挡不住这个也是,这个真正的力量在哪里呢?说我们要回过头来要从五蕴当中去找,这个受是不谈,受是种感受,然后感受起来了以后想,想啊!就是我们想象,然后这个真正的力量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行心所,这个行心所我们这里特别的名字叫思,平常我们无始以来的行跟无明相应的,所以这个无明相应的这个力量非常的强大,尽管你今天了解了不要说你没有行一点用场都没有,稍微一点行的力量这个力量同样的大,同样的被这个无明的力量所制伏住。

所以在这个地方还是用物理现象来说明一下比较简单一点,比较简单一点,比如说现在前面有个重要的东西很轻的你一拖就拖住了,如果重的话我们就拖不住,重的一定拖不住,从物理上面讲的话那就比较简单清楚明白,说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它在运动过程当中,它自然而然没有什么外面的影响的话它一定以等速度保持一定的方向向前面走,那么这个情况用在我们心理现象上面是怎么说呢?就是我们无始以来跟无明相应的这个业力,如果说没有外面的因缘来加上去的话,它自然一样照着原来的方法原来的方向以原来的力量继续不断的向前去流演,这个名词有个特别名词,这个名词叫等流,或者我们叫等流习气,或者我们叫等流因果,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在我们这一生感得的这个异熟报体以后真正指使我们的起心动念的这个力量什么力量?等流,就是比方说相等的,从前面一直过来,那你要怎么改变它呢?你要想办法外面加一个力量上去,这个力量它本来是这样的,如果你还这样继续加上去的话不但没有改变越加越大,那现在怎么办呢?反方向走,所以这个反方向的这个专门名词叫正对治,正对着它,确确相反在同样一个问题上面,就是这样。

然后对的了对不了呢?有二个,第一个方向是不是正确相反,其次大小力量如何?那么对方向来说的话我们叫前面无明现在叫明,前面叫惑现在叫正知见,就是这个,所以我们真正的听闻思惟关键所在第一个要得到那个正确的知见,这个正确的知见就不是含含糊糊说啊!不要贪啊!不要瞋啊!什么是贪什么是瞋为什么不要贪为什么不要瞋这个概念都应该很清楚,然后呢!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以后但是力量够不够呢?不一定!那这个要什么呢?思惟观察,实际上这个业的力量都从这个上面来的,你平常不断的努力的去深细的思唯观察,乃至于从忏悔的时候开始一心一意的想这个一心一意的努力的想,这个思是一种力量,当你这个力量非常强盛的产生以后嘿!它就挡住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这个地方说的虚跟浮的行向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否则说起来很容易啊!以前虚浮的,什么叫不虚浮呀?对不起!一无所知这个没有用,所以这个地方说

【岂能令受者者得上品,】

不要说上品下品都得不到啊!不过它下面怎么说?

【或全不发,】

乃至于完全不发,

【岂非大事。】

这个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喔!所以前面一再的告诉我们,我们的整个真正的要学的要求的什么?戒上面,所以如果你了解了这一点的话整个三乘佛法归纳起来总谓三学,这个三或者叫三无漏学,或者叫三增上学,好像有无量无边的法门它就能够圆满一无遗通通包含在里头,而这个三学一定有它的次第,第一步是戒学所谓戒增上,定增上慧增上,那么到这地方我们了解了简单的这个像这样的内涵简单的了解了以后那才了解了喔!原来戒学的真正的内涵是这个样的,所以它说戒是什么?戒叫破烦恼就是正破烦恼的,清楚不清楚?

所以在前面这一段,我们真正的想了解的,像现在有太多的人,跑的来,唉呀!这个戒有这么大的功德,这么大的威力,赶快去受,如果在这种状态当中,十之八九得不到,因为你不了解,所以今天听,听了以后觉得,唉呀!原来这么好!原来这么好,正说明并没正确的了解,然后你马上去求的话,不是虚就是浮,这个是我们必定要清楚的一个事情,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该怎么用功呢?这个不说下去,简单的关于如何用功,我重新告诉你们,两个字→忏悔,这个忏悔,你可以用天台的,用贤首的胜劣实法,如果说诸位学广论的方法,那么记住四力忏悔,四力忏悔这个特征是什么?破现行,破现行依制,所凭借的是三宝,清楚不清楚?如果说我们同样的回过头来,在戒当中去看的话,就是前面整个的说的那些,从什么时候开始?从归依开始,反过来说你要归依的话,必须先忏悔,如果说我们能够真正的把这个概念弄清楚了以后那是,就是你得归依以后,就会产生这么不可思议的功效,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必须应该了解的,所以说我一直期望诸位,这个戒跟论必需要合起来一起读,在座的极大部分以前好好的听过《广论》,现在把这个《在家备》同样的配合起来,已经了解了,那根本不必要两者都不需要已经够了,如果对它的内涵有不清楚的地方,你这个去找,缺论的部分,那么在戒里面去找,缺戒的部分,那么这个论当中去配合它,换句话说,戒当中不清楚的,论当中会告诉我们清楚,论当中说完了以后,行持不得力在戒当中会告诉我们补满它,这是我们应该必须知道的,才是真正的内涵。

然后呢!下面就这样走下去,也就是最近呀!马上过年了,过年在世间来说,那是一个最痛快的时候,佛门当中有句话,腊月三十到来,你拿什么东西去对生死?听说过这句话没有?就是这个佛门当中很有意思,叫做吃普茶,什么叫吃普茶呢?凡是一年有主要的三个大节气,最大的就是过年那一次→除夕,中间还有两个是,端午以及中秋,那么吃普茶的时候,这里有它的特别的原因,就是潮州茶那个公案,那个丛林里边会大家招待,然后在那个地方那个时候,和尚也好,首座也好,他就下来问你一句话,说你道得那你就吃,如果道不得,对不起!这个很麻烦,除了这个要看看你的功夫以外,他会警惕你,喔!说一年到头,就像我们一生到尽头的时候,尽管你平常说了半天,现在我们讲要离苦得乐、离苦得乐,现在算算看,你到底是离了苦得了乐呀?还是离了乐得了苦呀?所以说这个时候,腊月三十到来的时候,你拿什么东西去挡住生死的实际上的状态,那么在这里,如果说我们正确的了解了前面,不要说得到了具戒菩萨戒,哪怕你是五戒哪怕是归依,在平常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境界现起了以后,你这个归依就现行了,看看我现在是归依了佛,作为我们的目标,然后因为要达到佛的目标,所以依法行持,因为要依法行持,所以平常的时候,那种杂染的地方我不去,这样自然而然,你一切境界都是这样,于是前面经过忏悔行持有力,任何境界现起就是这个,这个才是正式的归依呀!这个才是正式的归依呀!

所以到那时候,如果你这样的作的话,腊月三十的来什么!不怕,不但不怕还嫌它来的不早耶!换句话说,这个腊月三十过年叫腊月三十,佛门当中讲的这个腊月三十就死,就怕,那个死还不早来,为什么别人怕死,你不怕死啊?就实说来,这个世界实在一无可求,我想大家都有这个感觉,对不对?但是死了以后怎么办?说起来很可怕,因为舍不得,假定死了以后,确定能够到极乐世界去的话,我想在座的诸位跟我一样,今天晚上如果能去的话,我实在不愿意等到明天,对不对?那个地方实在是那么苦嘛!所以我说过年了,这是我送给大家的一个礼物,万一能够到了极乐世界啊!那好!再不然的话,我愿意成佛作祖那更好,那我想今天就到这地方。

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翻到P.27,这是关于戒法部分,戒法部分的归戒仪轨,归依跟受戒跟那个仪轨部分,这个所以五戒部分,前面已经简单的说了一下,这个关于五戒部分的仪轨七项,这个第三项预习发戒,预习发戒当中三点已经讲了,这个第一个是所受的法体,第二个发戒的境量,第三呢!依境发心,那么今天P.27上面第四支用心承仰,我们已经了解了说这个戒法的殊胜,那么现在就告诉我们怎么样于这个观察思惟作意当受戒的时候应该怎么样?那么才能够证得这个戒体,现在我们看这个文,

【芝苑云『心境相应、纳体正要。正作法时、冥心运想、遍缘如上情非情境。由境广故、心亦随遍。念念现前、不得浮散。当想己身、总虚空界、容受法界尘沙戒法。当此之际、深须用意、莫缘他事。差之毫微、则徒染法流、一生虚丧。可不慎哉。』】

这个解释一下,我们前面已经了解了这个戒的特点,所以发戒境量告诉我们很重要,我们在没有了解佛法之前心对境的时候是随顺着无始的无明,然后造种种的业结果感得堕落这个轮回生死的痛苦,那么现在了解了以后呢!说真正重要的就是我们怎么对境的时候把以前这个转过来,那么这个转过来单单靠自己还不够,理论上面固然要善知识,还要依靠着诸佛传那个戒法,这个详细的情况以前已经说过了,所以我们现在再仔细的思惟一下,那么这个预习预先在修习准备去受戒之前这些都必须应该去认识,不但认识而且作意思惟观察不断的这样的去用自己的心,那么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才去受戒,现在这个时候告诉我们怎么样呢?既然了解了以后这一切的事情都是在什么情况之下产生的呢?心境相应这个我们要了解的,眼前来说我们随便一个境界现起,那么对这个境的话我们就学这个相应的反应,相应的一个反应,而以前这个反应的话一定随着贪瞋痴走,现在了解了这个情况一定走法要反过来,那么反过来的话就是所谓简单的说叫正确的正知见或者无贪无瞋无痴,对这个境造的行蕴呢!就完全跟以前相反,所以说前面这个心境相应的时候是染污之业,那么现在这个完全转过来,那么刚开始受戒的时候这个状态怎么样的情况?同样的情况说我们晓得了这个戒,这个戒体本身法界之量,同样的你要想得到这个戒体的话一样当那个心对那个境的时候该怎么办?那么这个前面已经详细说过了,所以这个正纳那个戒体的时候什么时候正纳呢?当你这个心跟境相应的时候你相应到什么程度那么所纳的体呀!就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所以说告诉我们正式作法的时候这个作法的,实际上还包括前面那个所谓加行部分,还没到师长之前还没到寺院之前心理先应该有个准备,什么样的准备?到了那个时候心理想应该有什么状态,这个都直接有相关,现在这个地方主要的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个正式作法的时候那个时候要怎么办呢?冥心运想,把我们的心情整个的凝聚起来,这个冥就是绝对不再胡思乱想全部精神灌注在这个地方,全部精神去思惟观察,那么偏缘如上上面就告诉我们的情非情的境界,因为这个戒所对的包括的是一切境界,然后这个境广心要随时遍,不过在这里实际上对大家有一个问题在,对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想遍缘这个缘不到,不要说遍缘法界不可能,就是我们希望的缘的广一点,眼前我们想的,比如说这个佛殿,我们看佛菩萨的相,然后左边是哪位,右边是哪位,以及一切众生,我想极大部分人都不可能,乃至于能不能观的起来都是问题?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这个地方要说一下,可是所观的境,的的确确你没有经过训练的话,观不起来。

但是能观的心,本身就是我们人人具足,真正主要这地方,还在这个能观的心上面用功,也就是刚刚开始初机的时候,所以这个地方我也特别说明,就是说假定说你了解了这个,然后受戒的时候忏悔清净了当你真正受戒的时候,就算那个时候你心情,当时的时候并不是很明确的观的起来,可是这个一念对这个戒法的好乐的心还在这个地方,那么提起来的时候,就是临时受戒的时候,乃至于说这个心情掉入这种无记状态,这个情况之下〈缘胜〉的话,你照样可以得戒,这是有部的一种说法,但是这个倒是很实在的一个,对我们现在来说,对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否则的话,我们想我们要偏缘,我们怎么观得到呢?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之下,需要什么条件呢?就是那个受戒的那个这位法师,那要靠他的力量,我刚才说的像这个像有部的那个,不但是五戒喔!那是出家戒喔!出家的根本大戒喔!不但是沙弥戒就是说乃至于比丘具戒,如果说受这个具戒的那个,当然通常情况之下,是个沙弥他自己的条件具足,忏悔干净清净,然后他前面这个预习作的很好,到临时受戒的时候,他心情慢慢的衰退下来了,进入昏沉无记状态当中,那个戒师的作法照样可以得到,这个戒体有这样的威力,有这样的威力,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但是这里并不是告诉我们说,那我们马马虎虎就算了,你只要找个好老师没有用,找个好老师,就算你瞪大了眼睛,心里面提起来,如果说前面这个忏悔等等不具足的话,不要说比丘戒得不到,乃至于五戒都不一定得到。

所以这是两方面的,我们一定要了解心、境,那么现在这个心,还要包括自己受的受者,还有就是自己的师长传的,递给你的还有所对的境,这个都在这个里头,那么通常情况之下,我们说念念现前不得浮散,使得这种心念一直在这个地方,如果说散乱的话不行,散乱是可以那么浮,是什么状态呢?这个地方解释一下,这个浮就是不实在,那么这个不实在就是一种心理现象,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我想大家会体会得到,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一般状态,我们觉得说想要修学佛法或者什么也晓得佛法好也晓得念佛好,可是乃至于不但也晓得,乃至于你今天念身在佛堂当中可是心里面是什么状态呢?心里面真正重要的地方所缘的还是缘那个世间法,你这个罫碍的放不下这是一种状态,还有一种呢!就是因为平常散乱惯了虽然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挂碍,可是要叫你全部精神灌注在这上头通常我们都作不到,我想这个经验大家有的对吧!所以这种情况怎么讲?叫浮,如果这样的情况的话,对不起!你受的那个戒是一定得不到,所以最后那一点的话这是很实在的问题,你们平常的时候应该去观察,受戒也是如此,归依是如此,一层一层的深入,戒的话从五戒八戒开始,如果你这一点作到了以后那不但是前面的归依,五戒八戒乃至于出家戒同样的这个,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说这个浮字大家注意!

下面告诉我们,我们怎么办呢?说不但是用那个心,而且想那个身呀!像那个虚空一样,唯有像虚空一样,才能够承受整个法界的这个戒法,这个整个的法界像尘沙一样,那么为什么非要这样去想呢!因为法,戒本身包括了什么?包括了整体,我们说戒的真正重要的地方,它为什么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呢?它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什么?遍盖法界,而有一个我们应该了解的,就是我们心的本体那个本身心的本身,不管你是用哪一个方面,哪一个学派来说,它同样的也是跟法界相应的一个量,这是说我们受无始以来的无明这个习气,所以陷在这个法、我二执当中,假定说我们能够真正的了解了,用心提的起来的话,心体的本身是法尔具有这个量的,所以我们这样去观想,假定说我们这样去观想,了解了这个道理,依法去作的话,那个时候得到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法身的种子,这是绝端重要的,有了这个种子,那个时候开始的话,你只要照着去作,它自然而然慢慢慢慢的会增长,而且那个种子的特征是什么?如果你那个种子一但放在适当的地方,让它去增长的话,不管是白天不管是晚上,你只要不损伤它,它永远在增长当中,对不对?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这个戒体的功效就在这里,所以说这个受戒的时候是绝端重要的,一个基本的我们应该了解的。

下面说当这个时候深须用意,这是我们真正最重要地方,要全部的精神在这个地方,那个时候心里面,再不要胡思乱想想别的,不缘它事,如果说这个时候你错一点点,对不起!那是错之毫厘、失之千里了,那它最后的结果是完全的二件事情,那个时候你白白的徒染法流,行相好像是是,实际上内容没有,不要说在家五戒不行!就算是出家比丘戒、菩萨戒,那最高的戒也一样的是意思一下,通常我们所谓善根,善根,这个善根不是说这个种子起现行,就是种在那里,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的得到这个戒体,这个都不知道,这样一来一生虚丧啊!一生就空空而过,所以它告诉我们要好好的努力谨慎,那么这个就是用心,到正受戒的时候,我们怎么样的去运作我们的这个心相,那么这个预习发戒,那一部份到这个第四支讲完了。

再下面第四项,叹功问相,那么所受的这个戒体以后下面就问什么?就是说要去说要受戒,受戒就是谈那个戒相,为什么这个问要受的戒相,实际上还要一个这个叹功呢?就是受了以后还要对我们一种可以策励以及警惕说它是何等的难,说它这个难而殊胜。

那么在这个叹功问相之前,我不妨先在这个地方,提一个公案跟大家说一下,说不定将来我们会用得上的,这个有一位大尊者,那是世尊的十六位大弟子当中的一个波拘留尊者,大家平常都说,念阿弥陀经呀!阿弥陀经不是舍利佛尊者,摩诃目犍连尊者,下面最后有个波拘留尊者,他是世尊十六大弟子之一,他一生从来没生过病,他到了80几岁了,从来不晓得什么叫做病?乃至于什么叫做药,完全无法想象,对他来说,那么他为什么这样呢?世尊说他在毗婆尸佛,我想啊!七佛之首呀!七佛之首那个是,我一下记不住了,尸弃还是毗婆尸佛,应该是毗婆尸佛,就是世尊,我们通常说七佛之首那个庄严,就是对最后的倒数第三尊,那个时候他就受了一个戒,就是五戒当中的一个戒什么戒?不杀戒,受一个戒喔!不过当然受一个戒,不像我们马马虎虎的,得到戒体认真很认真的去持,持了这么一个戒从此以后,九十一劫当中他再没有生过病,那么不但是如此喔!而且这一生他还有一个特点→无不死,遭遇到人家世间非常可怕,非死不可的事情,碰到身上都没有死,那么这个无不死我在这个地方说下,他不但是九十一劫这么好,那么到释迦世尊来的时候,他又生在那个婆罗门家,婆罗门家是印度最高的种性,小的时候他自己的母亲死掉了,他还有个后母,那个后母到哪里都是这样,弄的好固然好,弄的不好的话,往往很忌妒,那么非常忌妒他,所以几次要把他陷害,那么这个五次最严重的,有一个烤东西的一个盘,那个上面都是镀的很热的东西,然后他就把那个小孩丢在那个上头,嘿!丢在上面结果,居然烤的一动都不动,一次,第二次呢!这个一个油锅,那个油锅里边,我们晓得比如我们看见人家炸那个油炸桂啊!那个油条呀!那个油锅多厉害,那个小孩,把他丢在那个油锅里面,油锅里面也没有死。第三次呢!油锅不行,把他丢在滚水里边,那个滚水里边也不死,滚水还是油锅,后来就是有一条急流啊!有一条河一条,大河很急的急流里,把他推在那个很急的急流里边,通常这种情况,一下去整个的都找不到了,他居然没有死,也没有死。碰见一条大鱼,大鱼把他吞掉了,把他吞进去了,结果吞进去了,他没有死,结果这条大鱼被这个渔夫把他捞起来,捞起来以后,结果那个剖腹而出,结果里边出来一个人,就是这样。这是波拘留尊者一生的遭遇,觉得非常奇怪,后来出了家,出了家他也从来没病,那么人家就问他了,世尊他什么因缘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他身上都发生了,他就说哪!他在这个时候,离开现在就是九十一劫之前,毗婆尸佛的时候,他就受了一戒,五戒当中的一戒,也许大家会觉得真是这样吗?我告诉你绝对是这个样,不过呢!真的说起来的话,他是受了以后,他对这个戒,戒的持的方法,就是有大大的不同,上一次我们曾经讲过,奇也多尊者降服毒龙的公案,我想大家还记得,如果你对这个戒法,以非常严密的态度去持的话,那功德就是这样,如果诸位是念佛的话,你以同样的这个心态去持,一天一夜持八关斋戒,那绝对是中品中生,这个可以肯定的,当然持完了以后,因为八关斋戒一天一夜啦!完了以后,你如果说造了很多其他的恶业的话,那不可能,反过来说,你如果真正的能够一天一夜,这么很认真持八关斋戒,大概后面作坏事的可能大概也很少,这个我们随便一说,那现在我们看那个文,

【羯磨注云『善生经云:具问遮难已。若无者。应语言。此戒甚难、能为声闻菩萨戒而作根本。善男子。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优婆塞、具持五戒名为满分优婆塞。汝今欲受何分之戒、当随意受。尔时智者应随语为受。』】

下面解释看一下。

【业疏释云『善生经中问戒相者。以法行务,意存始终。不取受具,致有随阙。观其志国,察其智愚,量功进法,不徒虚受。』】

把这个文整个念完喔!

【济缘释疏云『此明分受所以受具,谓具受五条也,随阙谓受已毁犯也』】

那么我先把那个济缘的解释来说一下,就是前面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受五戒,你可以不必全受,可以分受一条一条,受你要愿意能够受几条就算几条,所以说所以明分受呀!说这个意思,受具呢?就是具受五戒,那么前面不一定具受,随阙呢!就是受了以后,悔犯那个就糟糕了,这个先解释看了解释,我们再倒回来看这个业疏,那最后再看那个羯磨的注,《善生经》当中这是经也是我们的根据,那么特别的说五戒,那是从这个地方来的,说为什么在受戒之前,要问那个戒相呢!这前面讲的所谓化制二教,戒是制教,化教是讲道理,讲道理的话,通常我们是用舍任缘,讲完了道理以后,你听了觉得很好很欢喜,你愿意去做很好,不愿意去做,那不作也没有说这个遮罪,那就是因为制而犯的这个罪没有,当然性罪是有的喔!现在那个制教就不一样了,依法说制订了以后说,对不起,没有制定之前没关系,说制订了以后,你如果违反的话,那很麻烦,制订了以后照它去作有大功德,违反了就有大过患,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依照这个法认真去作的话,那要注意喔!那刚开始的时候,就一番好乐心,然后到后来如果作不到,那个没好处的,所以它这个时候告诉我们,意存始终,有始有终有始有终,那么为什么这个上头并不告诉我们说,你一定要全部受呢!为什么说不取受具?换句话说,他不是一定要你全部都受呢!怕你呀!怕我们受了以后,没有办法有始有终,刚开始的一番好乐心,真正照着去作的时候,觉得,哎呀,这个遇见了很多困难,我们就作不到了,那这个时候就有了阙犯,所以说这个地方看我们的个人的志趣,以及我们的力量,这样。然后呢,也是我们的智愚,也就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识,这个智愚就是对见解分面来说,这个字意的话,就是我们平常的习性,这个善习强,还是恶习的力量来的大?所以衡量衡量自己我们能作多少,然后再去受,千万不要莽撞,觉得很好我要去,到那时候作不到,实际上在这一点对我们非常有用非常有用!通常我们都是听人家说,哎唷,这个三归依很好,赶快去受那个倒还可以,然后受完了三归依,这个戒的功德无量无边,你也想到这个功德马上去,乃至于出家等等,菩萨戒等等,太多的人都这样,实际上是!正因为它有很大的功德,你违反的话,那个过患一样的非常的严重,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这个地方就这一点特别来说明,那么有了这个批注,回过头来看那个羯磨上面的注,经上面说具问遮难,遮难那一部份,大家已经了解了喔!这个三归本身也没有什么严重的太大的要求,受戒就不行了,如果说你前面有过一些问题的话,这个就不能受,这个叫遮难,这个遮止你,你犯了这种事情的话,你就不容易不能得到戒体所以遮止,如果说他没有的话,就回答说:无,没有,这个遮难部分,我想前面都有五戒,有五戒的遮难,出家有出家的遮难,如果说没有前面的遮难,它下面就可以正式受了,正式受了以后,那个时候就告诉他,临受的时候,还要特别的告诉他说,这个戒呀!不容易呀!很难很难哪!像我们现在感觉起来,好像并不太难,真正难的,我们必须要从得人身难,然后从得人身当中的话,暇满人身难,从这个地方,你如果仔细的观察的话,你才了解要想得到戒法之难哪!难,极难,极绝端绝端的难,这种可能性实在不容易,我们已经得到了并不知道,所以讲这种事情的话,我们应该了解它难的部分,然后它的功德部分,能为声闻菩萨戒而作根本,他虽然是在家唷,实际上将来你要想跳出生死轮回,乃至于圆成佛道的根本,都从这个地方开始啊!这个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不要说像刚才说的受的一戒,九十一劫来身体的健康,对我们来说的话,那已经很了不起了。

研讨提纲

1.心心相续内涵为何?如何才能心心相续?

2.云何见境明净?举例说明

3.虚浮的行相为何?如何不虚浮?

4.何谓堪思我倒?生活中有无看到我倒的例子?

【羯磨注云『善生经云。具问遮难已。若无者。应语言。此戒甚难、能为声闻菩萨戒而作根本。善男子。戒有五种、始从不杀乃至不饮酒。若受一戒是名一分优婆塞、具持五戒名为满分优婆塞。汝今欲受何分之戒、当随意受。尔时智者应随语为受。』 业疏释云『善生经中问戒相者。以法行务、意存始终。不取受具、致有随阙。观其志国、察其智愚、量功进法、不徒虚受。』 济缘释疏云『此明分受所以。受具谓具受五条也。随阙谓受已毁犯也。』】

对我们来说的话那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对佛道来说的话那世间不管得九十一劫世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比之于无限的不管再大都是个零,所以这个地方的话我们平常如果想去思维观察的话它应该从这个地方那个对我们有绝端重要的价值,而且对我们有绝大的帮助,平常我们为了很多世间小小的利益那个利益大家说全部精神灌注在这个地方,很少人能够看见从深远的地方去看,所以世间有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尽管我们今天听了这个公案说哎唷!他持了一个不杀戒九十一劫都没有生过病,身体而且健康,然后到最后证了罗汉果了,听是听完了真的要回去的时候我想不一定大家就说有这个愿意有这个受戒,听听见了听过了就过去了为什么?这是很重要的关键喔!假定我们真的固然能够听见这种话在我们内心当中生起一种量的话,那我想我们这生活的内涵会有绝大的改变,世间很多小小的什么利益等等就不会再把我们绑住,这个地方不必深谈,这一部份但愿在这里跟在座的诸位大德好好的共同的策勉自己去找问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个每人自己去找找不到的时候大家再来谈这个才是,否则你听过了以后种点善跟影响影响将来真正得到好!用场派不上用场,所以说这个上头,然后下面说:善男子,这个叹了这个功以后,下面就特别提醒大家说,善男子戒有五种,这个地方讲的五戒,哪个呢?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若受一分叫一分,优婆塞这个也是,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满分,这个五种一分,就是五戒当中任何一戒,二分就是五戒当中任何二个,少分的话,五戒当中三个,多分的话四个,满分的话,五戒全受,所以具持五戒的话叫满分。现在呢。你要受几分?这个可以随你的意,所以尔时智者应随语为受那么随他,随他要受多少就受多少,这是第一部分现在我们翻过来P.28,P.28是个问答,通常这个地方为什么有问答呢?也就是说这个实际上呢!它里边有一些比较深远的问题,那我们普通不容易了解所以有一个祖师啊!在这个地方特别的自说问答,那么经过这样的祖师自己的特别的提出来于是我们印象就比较深,看那个文

【业疏云『问:前翻邪三归直尔即授,此五戒归如何简略者。答:翻邪背邪、初心难拔。欻然回向、宜即引归。若更覆疏、容还旧迹。 五戒不尔。先以归正、心性调柔、堪思我倒。故须简略、方入道门。以五体有亏、三乘无托。仍随分受。皆是任时能、接机布教,可准知也。』】

前面那个忽呀!第一行下面那个忽,忽字是三个火,火字旁边一个欠,它印的不太清楚,你们可以批注一下这个就相当于忽然的忽,我们说忽然忽然之间的忽呀!那么这段文我们也整个的把它念完。

【济缘释云『前受归法不制简能,与此不同,故须问决。简谓简取、略。即略去。 答中二、初答三归不简。覆疏谓反复疏理。旧迹即邪道。 五下次答五戒须简中、初彰异。一曾受归法、不虑退还。二为入道门、须简净器。五戒是圣道之基、有亏则三乘无托。恐有轻犯、故须简略。 仍下准例。以体净者犹须量能、听随分受。明知虑犯故制简之、故云可准知也。』】

我们仍旧先把那个济缘的解释说一下,再回过头来,再看那个文就了解了,说他这个问前面是说受三归嘛!马上就受了,为什么五戒的话,这个地方要一步一步的那个限制呢!这个意思说,他前受三归,受三归依的时候,并没有制定说一定要说能不能?现在呢!受五戒的时候,跟前面不一样,因为不一样,所以他要先问一下,问一下的原因是这样,然后呢!来决定,简是简取略是略去,这个简就是说你行不行呀!略是你受一分二分呀!不行就少受一点啦!那么这个是解释前面的,答中,那么是回答,回答说翻邪背邪初心难拔等等,它那个为什么说三归的时候不去简别去分别呢?它有个原因的,那么覆疏什么叫覆疏呢?反复疏理,反复是一而再一而再疏是把它整理,旧迹就是以前走的这条道路,换句话说,这条道路就是邪道,那么这个地方的邪道呢!对我们现在来了解就是只要跟佛法不相应的就是邪道,所以这个邪道跟正道不是以世间的眼光去看,是以佛法的眼光去看,所以以佛法的眼光去看就是能够保证我们在人道当中生生增上,然后呢!整个的来说一定要跳出轮回究竟来说圆成佛道,那么这个才是正道,除此以外用世间的道德标准谈不到正道,世间的道德标准眼前来看是!深远的地方不对,所以这个正邪我们也应该了解,五下呢!它前面说五戒等等就是前面的五戒须简,为什么五戒需要来简别呢!说它有个原因,那么这个下面就彰异说明它不同,第一呢!前面已经受了归法已经受了三归依,所以不再怕他退还,当然如果说他受了三归依退还了根本不会来受五戒,如果要他受五戒的话表示已经受了三归有了正确的认识所以才渐受,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说前面已经受了他要净受五戒,因为他当然不会再退还,第二呢!前面这个五戒结个缘用舍任缘,前面这个三归的话就是了解了刚开始也可以说结个缘,种个种子现在呢!受五戒正式开始入道了,所以这个是正式要进来的话那不是马马虎虎所以简净器,要能够净化自己的身心,然后堪为道器,要不然的话不行!那么这一点也特别说明五戒虽然是凡夫受的,但是确是圣道的基础,所以前面说声闻菩萨是根本大小二乘的根本,都是从这个上头开始的,如果这一个弄不好的话三乘无托,那个三乘的法基础没有了还谈什么呢?所以在这地方特别的简略,所以再说这样一再的问难一再的重视这样一再的抉择,所以大家对这个问题了解的也深刻心里面也会恭敬重视那么这个不会随便的轻易的去犯它,所以恐怕他轻易而犯所以要经过前面的这样的抉择,那么仍下就是前面那个最后,准例的话就是照着前面有它的例子,体净者犹须量能,就是它前面已经净了器还要看看虽然你前面忏悔了,还要问问你喔!看看你的能力喔!听随分受,不是说一定要听你的,随你的能力,然后你受多少,就特别的告诉我们好好的考虑一下到底能不能?所以明知虑犯所以制定要经过这样,那么这个是解释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业疏,就是翻邪三归这个文字很容易懂,翻邪三归呀!你只要归依马上就给你受,现在受五戒的时候要经过这样的考教,说行不行呀!然后不但要抉择这个净器而且受的时候还要说到底一分呀!二分呀!等等,那么它的回答呢!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受归依的时候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都跟世法相应,如果说前面还要这么问哪!还要弄弄什么啊!对不起!这个这么难!算了算了!所以说他是为了这一个所以说帮忙他赶快进来,所以说忽然回向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你要想他一口气真正的跳出来这个很难很难!所以他忽然之间忽然有机会愿意不再走一向的方法,什么叫回向呢!以前始顺着生死轮回的现在逆着生死轮回,回转来这样去走的话所以赶快接引他,在凡夫你一再的告诉他一再的谈这个问题的话,容还旧迹他想想算了算了!就照着老路子去走了,所以说这个是说明为什么受三归它不加那个简略的原因,那么现在受五戒呢!不是了!受五戒已经前面受了三归以后所以先以归正,先已经归向了走那个正确的方法,以佛为我们的导师以法为我们行持的准则以僧作为我们修行的助伴,这个跟世间完全不一样,他已经经过那个归正那么那个时候经过了这个心性已经调柔,已经调柔了以后才堪思我倒,他这个地方这个话很有意思,它不说堪受戒法而叫堪思我倒,这个简单的说一下,堪是能堪堪能思是思惟观察,为什么讲我倒呢?真正的对我们最大的困扰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这个我上面,问题在我上面,平常我们总说我们在无明当中无始无明当中,因为无始无明无明之行永远在生死轮回当中转,那么请问这个无明的根本在哪里呢?无明的根本并不是我们说的一点都看不见像瞎子一样叫无明,不是!我们是指智慧来说,无明的根本主要的原因是并不了解我们所执的这个我,是什么?我,这个我是个颠倒,整个的问题都在这个上头,就是错误但是以前并不了解,所以在受三归的时候并不是从这个上头讲起,三归的时候通常都说世间非常苦呀!要想得到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三归的条件是什么?三归的条件主要的有二个原因大家还记得不记得!第一个是真正怕这个世间的痛苦,第二个怕世间的痛苦对世间痛苦的这个受之痛苦的压迫所以要想从痛苦当中跳出来,晓得只有三宝有救我们的力量,这是三归的真正的二个原因,那么归依了三宝了以后并不是说归依了就算了,如果归依了算了这个归依没有用,这个归依没有用,一定归依了以后对这个归依的内涵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再如理如量的去作,乃至于说像末法了最方便的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那么就可以超脱生死轮回,这句话如果说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你去念的话,对不起,你再念也念不去,你有了正确的认识了以后的话,那你要怎么办自然就产生应有的效果,所以这是我们说前面的归依是居于这个理由,那么归依了以后呢!所以进一步来说那我怎么样才能够解决我的痛苦,他为什么能够救护我们,这个都是归依以后应该学的,那么于是在学的过程当中了解了啊,这个痛苦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如果以十二因缘讲,叫无明,而这个无明就是由于我,所以经过了前面这个归依了以后,然后呢!修学了以后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个时候有能力去思惟观察抉择,一则说受了这个我所骗原来这是个颠倒,这个时候呀!所以要抉择一下的原因是这样,你有了这个能力的话,方入道门,那个时候就可以进来了,所以说到这里平常的时候我们一般来说,哎呀,这个五戒的功德很好,喔!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就使得我们能够中品中生,大家就忙着去受,对不起!不一定喔!这是这个地方要特别的说明,即便是你对这个,我倒没有很深刻的正确的影响,但最基本的正确的认识,这个还是很重要,我这个地方随便说一下,比如说念佛来说吧,我们总觉得好像很方便,前两天还有一个人跑的来问我一个问题,法师,你不是在讲戒嘛!我说对呀!他说:你不是平常说这个末法的时候,在家居士念佛嘛!我说对嘛!那这个念佛,那我只要死心踏地念佛就对了呀,我只要念佛就对了,你何必要再讲戒呢?当时我就笑笑,不晓得怎么回答他。其实念佛跟持戒,不但不相矛盾,而且两个是相辅相成,目的完全是一致的,如果说他真正了解念佛真正的意义的话,他一定会全部精神去受戒,他如果想真正去受戒的话,他一定会念佛,通常我们都并不了解这个真正的特质,所以现在最可怜的一件事情,大家总觉得越省事越好,结果他省事也有个范围喔,有一个最低的限度喔!如果你超过了这个限度的话,对不起!那这个效果就很有限很有限,通常还有一个误解,你看有一些,他好像并不是学很多,他怎么成了?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世间只看见我们短短的一生,佛法告诉我们的是三世,三世是个无限,他前世已经忙过了这些事情,已经有了这个基础了,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差一点点宿生没有努力到的,这一生来的时候,这一点点他作到了就行!我们往往看不见这一点,所以人家可以的,我也可以希望省事的,那么在这个地方,谈到那个堪思,我倒这个地方顺便说一下,就算我们宿生有了,宿生有了这一生,也不妨再去认识一下,如果你宿生已经有了,再去一谈,马上很容易对我们绝不浪费,可是宿生如果没有,谈了半天还是不了解的话,对不起!不谈你一定爬不上来,这是我们一定应该了解的事实。如果说你理论弄清楚了,然后你走这条路的话,的确是十拿九稳,所以这地方呢,我简单的说一下,否则的话,尽管你受了戒了,这个五体有亏,三乘无托,你不受戒还蛮好,受了戒以后,因为你犯了戒了,结果后面整个的就垮掉了,所以说这个到这个地方为止,祖师特别自说问答,就是要辨明让我们了解这一点,也就是这个叹功问相当中的特别说明,叹功分两方面,第一个说它殊胜的那一方面,还有说它难的这一方面,不但是到现在为止你受戒,受了戒以后下面还不那么容易喔!那这要说明,下面的仍随分受,尽管如此有了这个简别以后,到正受的时候还要随分,看你的能力能受多少就受多少,皆是任时能接机布教可准知也,这个都是什么?那个就是任时能,就看这不同的时候你个人的能力,因为机不同,然后用的教法也就有差别,这个应该了解的,那么这个就是叹功问相,叹功问相是第四项。

那么再下面呢!就是第五项忏悔清净,这个忏悔清净呀!前面翻邪三归也有忏悔,现在呢!受五戒又有忏悔,这两个忏悔也不一样,内涵不一样,那么下面呢!我们先看那个文

【羯磨注云『阿含等经云:于受前忏悔已然后受法』业疏释云『阿含等下明行净纳法也。但无始无明是生死本、若理若事顺违俱罪。故须前忏、使心清净、方堪圣法。』】

这个因为它里边的内涵不一样,所以我这个前面先解释一下,再解释下面,这个羯磨的注很容易了解,说阿含经等不但是一个经,很多经上面说,在受戒之前先要忏悔,忏悔清净了然后再受,那么这个业疏解释说阿含等下,那就是指前面的阿含等经,说什么呢?行净,先要忏悔使得这个心行,这个行不但当动词用而且当名词,就是说行法的时候固然是!然后使得心理的心相呀!要把它清净忏悔干净,那个时候再去领纳这个戒法,如果忏悔不清净不可能,忏悔不清净,领纳的戒法纳不到,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下面说在这个里边怎么样?无始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这个无明从无始以来的,久远以来力量非常的大,而在这种状态当中不管从理论方面说从事相方面说这是第一个,还有呢!顺违俱罪,妙咧!违了固然是犯罪,顺!还一样的同样的犯罪所以要忏悔,为什么违是犯罪顺了还去忏悔呢?下面来解释所以它必须要忏悔,同样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忏悔跟前面那个翻邪三归的忏悔不一样,经过了这样的正确的认识,然后如理去忏悔使得我们内心清净了,那个时候才能够接受这个圣法,这个圣法就是这个地方讲的戒法,下面这个济缘来解释这个业疏说

【济缘释云『先忏后受、经论并然、故注云阿含等。妄起不觉谓之无始无明、业苦所依故为生死之本。动念违理、作恶违事。澄心顺理、修善顺事。违罪可知。顺有罪者以凡心学道本惑尚存、造理则取舍未忘、行事则我人难拔。所以顺违二俱有罪。义须忏净以应净法、故云故须等。』】

这里解释一下先忏后受呀!不管经上面、论上面,都告诉我们这个,换句话说,整个的经论佛菩萨说的,一致的,没有例外,要想受这个圣法必须经过忏悔,所以说等,阿含是经,等呢!表示其他的论,这个等也包括其他的经,大小乘经大小乘论都是这样,那么下面就说无始无明是什么呢?无始无明啊!就是妄起不觉就是无始无明,它这个不觉,永远在那儿然后呢,莫名其妙我想我们谁也知道,你不晓得怎么来,你永远在这个状态当中,这个就叫做无始无明,这是最根本的,实际上这个就是我们的见解,这个是见解部分,业苦所依故为生死之本,我们一切的行为都由于这个无始无明,然后根据这样的无始无明的邪妄知见,所以一切的行为都造这个生死轮回之业,造的生死轮回之业的话,对不起!就无法避免这个痛苦,所以这个是生死的根本,所以他告诉我们这个业苦,就依这个无始的无明,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道理。下面呢,动念作恶,念头起处这是违理,所作的事情违事,理事两方面来说,理就是理论方面、见解方面,然后作恶就是行持方面的,在我们见解方面所有的这个对事实,所有的理论与事实都是违背的,那就是说佛法告诉我们的,所以佛法告诉我们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那个觉悟的圣者,所看见事情的真相,这个是佛告诉我们的话,跟我们所看见的恰恰相反,圣者看见的无我,我们看见的是有我,那么这个我又分两方面,人我,法我。所以当我们在起心动念当中,永远是在见解上面错误的,所以动念是违理,然后作恶,换句话说,行为,这个行为的话,事项上面的,行事呀,一定是轮回生死的恶业。这个是错方面。下面呢,说既然这样不对,你怎么办呢?澄心顺理,修善顺事,现在我们呢,心也不是说不要再去动念然后呢!让它宁静澄净下来,那应该对了吧!行作照着事情的话呢!不再造以前的恶,应该作种种的善事,所以这个前面是违理违事,现在呢,顺理顺事,起心动念以前都是想着错误的,现在澄心净虑的这样来,还有呢,行为的话都是造的恶事,现在那个行为都是造的善事,这个应该是顺的吧!不行!也不对!因为前面不是说若理若事顺违俱罪吗?所以它这里告诉我说违,违反了有罪,当然我们了解的,现在顺,怎么也有罪呢?

【顺有罪者,以凡心学道本惑尚存、造理则取舍未忘、行事则我人难拔。所以顺违二俱有罪。义须忏净以应净法、故云故须等。』】

现在顺怎么也有罪呢?这就特别说明这一个,以凡心学道本惑尚存,为什么前面堪思,我倒那个地方,我特别的提醒一下,我们普通凡夫,尽管受了归依了,然后好像进入佛门了,如果不经过前面的认真的学习的话,道落时候还是不行!所以到那时候,通常都说种一点点善根而已,这个地方就特别说明五戒虽然是人天乘法,可是五戒的真正的根本意趣在什么地方呢!这个是出世,解脱跟菩萨的根本就在这个地方,所以特别告诉我们说凡心学道,虽然是已经了解了世间的痛苦,要求解脱而找到佛门当中来了,进来了以后,还要进一步的努力,才能够找到根本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曾经提醒我们,归依以后应该作些什么?归依以后应该好好的学,说我不是怕痛苦要找解脱,找能够救济我们的地方来归依吗?是!既然归依了以后,为什么这个三宝能够帮忙我们、救济我们,使我们解决生死的根本问题呢?原来这个上头是什么?特别说明这个道理,这个说明这个道理的法所以正归依是法,换句话说,我们真正要的东西都在这个里头,不过这个法一定是佛告诉我们的,而佛证得了以后告诉我们的,那么现在传持的是靠僧,所以这个从它的特点上来说,法,从它的整体来说是三者不分,这个法完全是靠僧传,所以通常对这个整体来说叫作三宝,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才了解那个根本的问题在哪里?如果说没有这样的层层的深入,尽管我们一般的去作的话,对不起,违固然错顺也是错,所以以我的经验来说的话,我们平常学佛通常都是什么?在学我,以藕益大师的话,来说叫未会先会,还没有正式的了解,懂了!懂了!就是这样,就是依文解意,这是我们比如说最最大的一个障碍,那么这个情况在这里也顺便一提,所以说真正要想进来的话,我们要了解这个根本的问题在哪里?不是说它这个上层,不是说我们了解要去掉它,但是我们必须要了解了以后,然后向后一步一步的努力,晓得根本的问题从哪里下手,这个是绝端重要的,绝端重要的,那么下面的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造理则取舍未妄,在理论上面的见解上面的话,实际上呢!这都是取舍,或者是这个取舍当然或者是要或者是不要,那么不妨说一下,就是这个无明就是个整体,这个无明所显的行相我们所感受得到的呢?贪瞋痴,这个贪瞋痴的行相呢?好的东西就是取,不好的东西就是舍,境界起来的我们内心上面,法尔现起的就是这个东西,然后呢!真正说起来的话,这个贪瞋两个都在取当中,一个取是这样的,取一个取是这样的取,排拒它的取,这个痴才是个舍心相,所以我们起心动念,无非都在这个三毒当中,不过以前的三毒大部份都要下三恶道,然后真正的受三归,好好的认真的学佛的话,可能从三恶道跳到三善道,那还在轮回当中,所以说取舍未忘,除了这个以外,我们不妨用个很现实的例子来说,一说大家就会了解,比如说跑的去喔,这个法师很有修行很有这个,然后大家很认真跑的去供养他,尽管佛告诉我们,对这个出家人你一视同仁的都尊敬他,你们如何我不知道,以我来说,我自己晓得我作不到,喔!这个法师很有修行,我心当中就恭敬他觉得啊,就供养,就什么,然后呢,否则看看,这个不行!这个不行!心里面自然而然就是这种方式,然后呢,这个地方有功德,然后跑的去供养几个钱,为什么?有功德呀!这个地方不行,不行!不是!所以这种地方起心动念当中,取舍未忘,那么行事则我人难拔,这个我想大家很容易了解,所以说违顺二俱有罪,那么在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正要受五戒,应该以什么观念,什么样的认识,这个很重要喔!这里并不是要我们做到,但是我们必定要有,至少内心上面有基本的认识,然后作为目标我们一步一步的这样走上去,这样那这个五戒就有无比的功德,义须忏净以应净法,真正要忏悔从这个地方去忏悔起,那么才能够跟那个清净之法相应,这是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去忏悔。

看完了这个,我们就了解了这里的忏悔,跟前面的三归的忏悔很不一样很不一样,然后呢!这个地方的忏悔就完全用得上,《广论》上面的这个四力忏悔就用得上了,四力忏悔当中第一个要什么?破现行!什么是现行?所以这个现行刚才告诉我们就是刚才说造理则取舍未忘行事则人我难拔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多多少少体验得到一点,到那个时候,然后你如果说去念佛的话,心情就不一样了,自然而然就全部精神提起来,觉得哎呀!这个世间是一无可取,但是我们现在莫可奈何,只能在人伦当中敦伦尽份,反正已经前面造了这个业,欠了这个债,我在这个地方扮演这个角色,随分随力的能作多少算多少,现在一心一意,全部在这个上面归投阿弥陀佛,那个佛号就提起来,如果是持戒的话,同样的心心念念在这个上头,你如果说能够平常的时候精神好的时候,提起来,完了以后呢,当心情沉下去的时候,把它放掉它,让它在无记当中,这个状态当中呢!功德自然增长,念佛的话,你要全部精神,提起来,放掉的时候没有,不过戒不一样,如果说你得了戒体以后,提起来的时候固然是!放下来的时候,这个戒的功德永远在增长,这个是戒,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真正受完了戒以后,证得了戒体,不要破能够这样的话,为什么产生这么无比的威力?人天当中,它一定是增上,然后如果回向往生的话,一定能够往生,它根本的差别在这个地方点出来,那么这个忏悔部份呀!大家如果真正要想用功努力的话,必须要去参考,比如说天台的圣逆时法,贤首的圣逆时法,那么目前我经常介绍大家的,就是《广论》当中的四力忏悔,这个概念四力忏悔,当中前面破现行以外,对治,那么为什么对治?

后面还有两个遮止,跟依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遮止是不再犯破了以后,不能再犯,而根本重要的是什么?依止。可是这个依止,依止什么?大家还记得不记得?依止什么?说说看,如果说你们不记得的话,我这个书随时翻,在那里喔?随时可以,随便一讲,然后你们自己好好的看一下,看一下你们这个印象就比较深,这个在卷五,四力忏悔。P.145,大家自己好好的看一下,看见没有P.145,这个实际上依止的话,就是依止三宝,跟那个菩提心,大家还记得不记得?P.145上面,第三力者正进习,还不是!在P.146,第四力对!就是修归依及菩提心,是吧!这样那么归依什么?就是归依佛法僧对吧!大家看见的,平常我们看那个文字好像很容易喔!很容易喔!说归依喔!发菩提心喔!如果说正确了解的话,了解这个归依,不简单喔!所以他正式归依了以后,平常我们说喔,这个三归实际上,照着这个《广论》上它归依了以后,它下面一定产生一个什么?如果不退的话,一定产生,正归依的是什么?法。然后呢,法的重心是什么?业。业是决定一切苦乐的根本,对不对?然后业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意乐,这个意乐当中一向以来是贪瞋痴现在完全相反,所以现在的不是贪瞋痴是戒定慧,所以你真正正归依了以后就是这样这个叫正归依,所以或者是正归依发菩提心那是更进一步,我不但是要依靠三宝,我要学三宝我要这个,所以真实的忏悔的力量前面破了现行以后,破现行要靠依止的力量,所以当你正破的时候一定正依止,从此以后一直依止在这个上头,既然一直依止在这上头的话,你说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下面心心念念,不管你睡着也好,不睡着也好,是不是它那个正面的一直在现起来,对不对?这是我们很清楚的理论上面,现在也了解了,所以这个概念,我们平常如果说正确的了解,自然而然,我们去做这件事情就做的会很认真,天下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我们现在以忙世间这种的操劳操心,你如果说移到运用在佛法上面的话,啊,那这个回报的话,那简直无法想象,我们现在世间忙了个半天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能够得到多少好处!不要比这个用的更多,你就是同样的用这个心力用在佛法上面,然后这个回报这是个天文数字,无法想象的!我们说起来人类就这么可怜,就是这么愚痴!

所以在这个地方顺便提一下,如果大家对这个忏悔要想正确的认识,或者以前虽然学过,现在这个概念不太清楚的话,那么关于那个四力忏悔部份,好好的再去温习一下,当然同样的,你可以用天台的贤首的圣逆时法,这个以前我在这里讲的时候,已经把它一一把它很详细的对比说明过,内容是一样的,那么忏悔到这个地方为止。

忏悔说完了,最后下面的就是要讲作法了,正式开始,差别就是它的内涵不同的,你可以用每一个地方,再看P.28上面。

【第六项 作法差别】

第六项作法差别,作法差别中分三支

临时开导

正纳戒体

示相教诫

前面这个是先理路上面我们认识,到真正作法的时候,正式了,尽管前面已经了解了,正式作的时候,还要临时开导,正因为这件事情是非常的重要,然后去作的时候,是不能一点马虎,所以临时的时候,还要特别的策励提醒,那么有了这个呢,下面才正式正纳,正纳那个戒体,纳了这个戒体以后,下面讲开示那个戒相,告诉我们教诫。我们现在看P.29,

【第一支 临时开导】

【事钞云『若至此时,正须广张示导发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则受者知何是上品。徒自枉问。今薄示相貌、临事未必诵文。』资持释云『言正须者,显前发戒,且令预习、未是正用。今将纳法、纵令已解、更须委曲选择,要语激动蒙心。戒师当此、不可率易,策导开解纳法之本故云正宗。』】

这个一段在这边先解释一下,说先看那个资持的解释喔!言正须者,为什么叫正须呢?就是前面讲的这个预习,告诉我们你怎么样是戒?怎么样才能启发那个戒?怎么样用那个心等等,这是完全预先的准备,并不是当今的时候来学来行,现在正式对境来领纳戒体了,所以纵使前面已经了解了到临时的时候,还要委屈婉转的把它提醒一下,那么不过提醒的时候呢!不是像前面的话全部的,就是把这个里边真正重要的,跟当时最有关系的那个提出来,来激发他使得这个初学的学者能够激发善净之心,而不是马马虎虎马马虎虎!所以在这个地方,所以说正宗这是最重要的地方,那我们再反上去看,那个行事钞上的说明,若至此时,这个若假定说了解了,正规的要去受戒的时候,那个时候怎么办呢?那个时候真正的需要,真正需要啊!广张!广是广泛整个的全面的,这个广在这个地方指全面的,因为我们必须要全面的认识了解,然后提起这个心,对这个境以便领纳这个戒体,所以开导指示,这个才是策发戒体的重心,而不单单是说喔!这个啊!现在要你上品心要什么,并不是单单说这个,并不单单说这个,平常我们受戒的时候往往这个戒师就是说喔!现在嘛!要怎么样呀!就是名相说了一大堆,实际上这个名相相应的这个内涵呀!不一定真正的来用上,这个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这个地方特别的告诉我们,如果说你单单说这个叫上品那什么叫上品心呀?所以平常我们常常说的喔!这个戒定慧听起来很容易,然后说归依三宝是觉,觉些什么?证!怎么个证法?如果说你前面没有正确的了解的话,尽管我说觉,佛者觉也,法者证也,好了!怎么个觉法?怎么个证法?不知道。但是你说它错嘛,不错!这个地方就特别的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文字所指的内涵是什么?然后这个内涵不是用文字来解释,文字的内涵喔!就是这个文字所指的这是我们的心相,换句话说,心理的行为的这个内涵,如何是净?如何是染?这样那个才是我们真正的讲说听闻,以及思惟观察,需要了解的内涵,那么经过了这样的说明了以后,受者才知道否则受者怎么晓得?如果不晓得的话,你那个问说还是冤枉的徒然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不是,这个不是的话,就是前面如果没有预习的话,临时说也没用,如果说前面已经预习过的,有了正确的了解,你稍微一提策励,他那个相应的心理就能够现起,这个是它的重点在此,所以呀!临事未必诵文,真正到受戒的时候,不一定说一定要把那个文字念一下,而我们现在通常情况之下,往往是说前面也不一定是去预习,更谈不到真正的思惟观察,到临时的时候,照本宣样把那个文字嘎拉嘎拉念一遍,然后你不知道不知道!作作看,给你看一看,万一不行的话,那你跟着我念好了,懂也好不懂也好,这种情况多半都是种一点善根,我们又不能轻易的随便说它没有用呀!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这是第一段,看第二段

【事钞续云『应语言,善男子,深戒上善、广周法界。当发上心,可得上法。今受此戒、为趣泥洹果、向三解脱门、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资持释云『初指法体,当下正示发心。』】

这一段在这里解释一下,行事钞上面继续的说,就是说,换句话说,这是一连串一直下来的,应该怎么说呢?换句话说,这个三归的这个受五戒的这个法师,应该告诉教诫来受五戒的弟子,说善男子啊,这个地方要特别的注意喔,深戒上善,尽管这个戒本身是五戒喔,我们真正的入门的第一步喔!那么这个地方,特别说是深戒,那这个深是怎么讲呢?这个是我们这个地方应该特别注意的,所以这个深字的意思,特别的告诉我们这个戒,并不是浮浮泛泛的,尽管是入门的第一步,这个不能在前面的肤浅的地方去看,肤浅的地方去看的话,戒好像是只是人天乘法,这个深戒本身的话,充分的说明不是!充分的告诉我们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这个善当中,上善最最了不起的,这个才是真正的善法,下面的一句话,特别的告诉我们说广周法界,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戒跟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何在?大家还记得吧?善是局限的,很有限的,戒是什么?两句话,要期誓受遍该生境,而真正重要的遍该生境,那个遍该生境是什么?只要有情所到之境,他全部涵盖,有情所到之境是什么?是法界之量,这是戒真正重要的地方,这个也就是戒为什么这么殊胜的地方,所以到临时受戒的时候,那个戒师还特别的告诉我们,善男子啊,这个不是平平常常的呀!这个是广周法界啊!所以跟他法界相应的,你想想看要怎么办呢!要当发上品心,那这样才能够得这个上法,你发了这个心才跟他相应呀!但是这个里边另外一点我们要了解的,我们了解,所以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的话,这是个颠倒,我们的心体本来就跟佛无二无别的,假定说我们本来两样东西,对不起,那你怎么改也没办法改!你本来就是这样,但是由于无始以来无明所覆,你老走那个颠倒的路子,因此佛才能够把正确的告诉我们,告诉了我们,然后策发我们的觉性,我们才能够把我们错误的拿掉,这个佛法的特征在这里,我们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才会晓得唉!这个并不是一件绝对做不到的事情,这个是说真正的困扰在我们不认识,认识了以后,一定做得到,不但一定做得到,叫你做不到还不行!因为你本来就这个样,实际上不幸的颠倒了而产生了错误的受那个冤枉苦头,当然了解了以后。谁都不愿意呀!这个是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加深策发、真正的上心,上品之心,所以告诉我们当发上心,那么可以得到最上等的法门,那么所以在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说这个上法是什么呢?那就是说,现在受那个戒是基础戒定慧,这个受这个戒呀,目的是干什么啊?并不仅仅是说,唉唷,这个小苦要拖掉趣泥洹果,那个泥洹分两方面,小乘的泥洹是得到化城的解脱,真正的泥洹大乘的泥洹是究竟圆成佛果,然后向三解脱门,这个三解脱门,就是空、无相、无愿。只有这个才能解脱整个的生死轮回的,成就三聚戒这个入门的第一步就是这个戒,三聚戒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而这个三个也包括了大乘的整个佛果的戒,关于这一部份后面会详细说,所以三聚戒这里不细讲它,那么到这地方为止的话,像前面说三解脱门,就是说自利的,令正法久住的是利他的,这个才是上品心所以要自利利他的,是圆满具足,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下面继续说下去。

【事钞续云『次为开广汝怀者,由尘沙戒法注汝身中,终不以报得身心而得容受。应发心作虚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故论云:若此戒法有形色者,当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声。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觉。汝当发惊悚意、发上品殷重心。』资持释云『五蕴色心、宿因所感、故云报得。法既周广、劣报不容、必须运动方堪领纳、故云应发心等。虚空无边、身量亦等。心法相称、揽法归心、还依报得。』】

这个还是先把资持解释先说一说,这个五蕴身心,那我们晓得的,就是我们现在的,通常我们所谓的我,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的身心,这个色就是身体部份有色部份,那这个哪来的呢?宿因所感的,所以叫做报得,宿生的业因所感得的果报之体,那么下面的这个文法既周广,这个戒法本身是遍法界的遍法界的。

这个戒法本身是遍法界的遍法界的,遍法界的,现在我们这个报得的五蕴身心是劣报,为什么是劣报呢?因为都是无始以来的无明行所感得的,这个无明的根本是我执法执,既然是我执法执的话,当然不可能跟那个法界相应,虽然你本身的心体本身原来跟法界相应,可是你一执着的话,你那这个重点就在这个上头,所以就感得现在这个有漏的报体,自然没有办法容纳跟法界相应的,这是它的特点,我们要了解,那么怎么办呢?必须运动方堪领纳,你必须先了解,了解如理的运心,然后作意,这个运心作意,一定有个条件就是前面告诉我们的《堪思我倒》,我正式的了解了啊,原来我们以前颠倒的呀,心心念念只想着我,想不到这个我是伤害我们的根本,然后到了这个时候,了解我们以为的我原来是个冤家是个颠倒,然后你在这种情况之下,所以才能够斥破它,这个就是前面所谓归依三宝以后,得到的真正的好处,然后按照着如理如法这个告诉我们的方法来运心来思惟来观察,把这个自己平常的见解等等啊!能够突破以前这个错误,只要这个突破了自然而然恢复它原来应有的功效,那个时候跟法界相应那个时候就可以容纳这个,所以说必须要运动这个时候就可以领纳,所以说告诉我们的发心原来是这样!并不是叫你本来不可能的说唉唷!要你发那个大心,那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因为颠倒了所以想象这个是冤枉如果这个了解了发心并不难,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下面所谓虚空无边要晓得这个法界是无边的,然后这个身量亦等这个身是什么身哪!不是我们现在报得的五蕴之身,这个就是我们了解了这个根本以后啊!这个将来我们种的这个戒身,这个戒身实际上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身,这个就是法身的根本,这个法身的种子所以这个跟法界相应的,于是这样的状态当中心法相称这个心就跟法界相应的,于是揽法归心,虽然在这个情况还是依这个报得还是依着我们的五蕴身心,可是前面这个五蕴身心由无明行所感得的,虽然感得的这个莫可奈何,可是我现在依照着三宝给我们的指示,依正法相应的这样的思惟观察作意运心的话现在种下去的未来的业因当下跟这个法相应的这个是什么?这个完全是正确的,完全是跟戒身相应的,所以现在种下去的业因都是这个,既然这个业因都是这样的话将来感得的果自然最究竟圆满的,这一段就是特别说明这件事情这是我们很重要很重要必须应该仔细的认识,那么后面的话下面因为讲那个,真正讲那个戒体的时候真正重要的在戒体当中特别详细讲,所以前面这个五戒部份我就不仔细的细讲,所以说特别的说一下,所以前面这个地方我们先有个基本的概念,然后后面讲戒体的时候那么就很清楚,有了这个清楚的认识以后然后再去受戒的话那我们就多半就得到它。再下面一段

【事钞续云『今为汝作法。此是如来所制。发得尘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须知之。』资持云『初则鼓令动转、次则举集在空、后则注入身心领纳究竟。三法次第、各有所主。由心业力不思议故、随所施为,无非成逐。』】

那么它下面继续说,说受戒的这个法师啊!到那时候会告诉我们,说现在呀!跟你作法正式的作法了,要晓得这个戒法是什么?如来所制为什么戒一定要如来才能制?经论等等不但菩萨乃至化人乃至天人等等都可以,只要佛的加持佛的印可都可以,而戒非佛莫制,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原因是戒法本身非跟这个法界相应,真正在这个十法界当中能够跟法界相应的非佛没有第二个,乃至于等觉菩萨,对不起,还有一分无明未破,所以他没办法跟那个法界相应,既然没办法跟法界相应,他没办法把法界相应之量能够传递给我们,所以这个受戒要强缘,这个强缘就特别说明这个道理,后面还会详细的说明,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那么平常的时候假定说我们真正的了解了这一点哪!然后我们心里边对这一点啊!就非常重视非常尊重非常恭敬这样受戒的时候你恭敬越强好乐心难得啊!这种心情呀!再在心念上头然后策励的话就是这个心力会提起来提的够,这样的提的够的话我们才能够治伏我们无始以来跟无明相应这种现行,才能够证得戒体,所以要这样说都有它的特别的意义,说这个是如来所制啊!别的是绝无可能呀!那么你只有这样的话发得尘沙法界善法,才能够平常的时候对整个的法界,起心动念啊!我们叫尘沙无明,现在不是!是什么?是尘沙的善法而且这个是无漏的,无漏善法!那么这个注在你的身心当中,所以你要了解啊!真正我们要了解就是了解这一个,所以他前面几句话,在受戒的时候,三归的时候第一步呢!初则鼓令转动,鼓是策动就是策动使它运动使它转变,那为什么要叫它运动要使它转变呢?这个我简单的说一下,当我们平常一般状态这个都是个实际的心理状态喔!我们很容易的能够观察得到,当心对境的时候什么样一个状态?就是自然而然,随顺着无始的无明,一向这样的还是这样的,是不是这样呀?老样子!就是这样!现在呢!正式的受戒开始,以及受了戒以后,“依体起用”,这个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现在了解了以后那么正对境了以后,第一个晓得以前这种错误的,都在无明错误当中,因为无明不了解所以都是颠倒的,颠倒的方向完全是相反的,对不对?现在了解了以后的话,整个的把它翻转过来。

那么这个行相呢!以前贪瞋痴相现在无贪无瞋无痴,这个无贪无瞋无痴就是正知见,这样然后这个觉相,这个跟前面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而这种状态它虽然是个心法我们看不见好像不懂,实际上懂的!实际上绝对懂的!说到这里我要跟你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没多久就是眼前的,我想想在座的很多人曾经看过看见过这个事情,就在今年的一月里边,有一个藏系的法师到这地方来,就在湖山经舍,那么那个时候他跟的来一个翻译,雷久南博士,我想你们大概晓得,我提起到这里的话,你们有些人已经可能有个印象,她就告诉我们啊!因为雷居士她是个学现代科学的人,她是麻省理工学院,世界上第一流那个最精采的一个学府,她学物理化学的,那么前一天晚上,她先跟我们,就是事先也没安排,那就随便讲,就是讲那个,那天讲的题目我都忘记掉了,我这个记性很差啊!她就特别的说明,说明说以前在科学的眼光来看,佛法是迷信,实际上科学本身都是错误的,因此以后不断的发明,就把以前的科学都推翻,证明它以前的错误,我们偏偏还停在这个错误当中,以为这个正确的真是颠倒,那么她那个时候就运用,说以前我们这个时代是,通常我们说牛顿的物理时代,是以这个概念,现在是量子力学,她提出来,那么这个理论上面我不去说它了,所以她当场马上表演了好几件事情,表演了几件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我特别要提出来的,其他的事情都是被动的,我们不谈,她特别说放两杯水放在那里喔!就是完全两杯水,比如说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洗洗干净,你跑的去那个喝水的地方去拿两杯水来放在那里,放在那里的话呢!就是其中有一杯水,就叫一个人,请一个法师跑的去,跟它加持一下,如果说在我们这里啊,要念阿弥陀佛,你要念阿弥陀佛吧!或是念观世音菩萨,它现在呢!她是说因为前面在印度答拉萨拉,她作个实验在大昭寺的那个法师啊!他们那边都是念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吽嘛尼呗咪吽,就是这样,她就说你不要告诉我,这个雷久南说,你不要告诉我,你只要念了以后,我可以确定的晓得你哪一杯念?哪一杯没念?就是这样,那么她下面就说,念过的这个水就不一样,它有加持的威力,那么她就特别说这个实验还很方便喔!平常我们不是谈的钥匙串嘛!钥匙上不是个链条嘛!她就拿这个链条,然后这个链条大概这么长,放在那个杯子上,没有念过的,放在杯子上一动都不动,念过的,一放上去的那个链条就在那儿转,那个很不可思议喔!那就会转,她就这么说了,那么她下面也说了句话,说那次在大昭寺,叫大昭寺的法师们只要念一串,她下面说,如果我们呀!大概要念十串,正好那天我也在,我也在,我们那里还有个南菩陀的一个同学在,那个同学就是学生当中比较精采的,现在他已经作了南菩陀的执事,我就跟他说:某人啊!你去跑的去,也这样念一串来试试看,他说好!他就马上站起来,那个时候,好像这里边黄居士,好像,马上去拿两杯茶来,他就跑到前面那个饮水器上面就装了两杯水,装了两杯水,让那个梵因法师一个人跑到后面去念,他就拿着对着一杯水,吽嘛尼呗咪吽,就念了108遍,念珠就念完了,他就把两杯水端上来,端上来他并没讲,放在上头,然后呢!这个雷博士就拿出个钥匙圈来先放在上面,这个就是一动都不动,然后移过来,你注意一下她那个手,还是一动都不动,可是下面钥匙圈就在那边转了,是不是有很多人看见的,对吧?你那个亲眼看见的,你不必说了大家都晓得,不用雷居士说哪一杯,我们都已经晓得,就是这一杯,对不对?对!而且屡试不爽。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公案?现在稍微了解一点的,不一定要学工的喔,一定要学理的喔,就是普通的一般我们大家都了解现在那个时代已经是那个量子力学时代,不过实际上真正运用量子力学的地方还是很少很少,只有这个尖端科学解释物理上的现象都是用这个,那么量子力学,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地方的一个力场,这个地方,比如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因为有很多力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力都是看不见的,说这个力都受周围的一切的影响,我们完全看不见,尽管它现出来的是说固体的,是流体的,然后呢!这个有液体的,然后呢!空间当中空间当中这个就是空气的流体对吧!那当然我们看不见!固体也是看不见,我们反正都看不见,除非水在那边动才看得见,不动的话,你根本看不见实际上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之下。它所谓这个力场呀!在那个地方会动,可是这个力的彼此互相影响,我们并不了解,那么现在他念了咒以后,这个水马上受这个影响力量,那为什么我这个地方要谈这个呢!也许大家说用心好像无形无相,实际上完全不是!你心一动这个力量马上不可思议的威力就现出来了我告诉你,将来你们慢慢的试总有一天到时候你们会很清楚明白,你这个心一动会影响别人,然后别人的心会影响你,这个平常我们常常谈共业共业,到那时候你对佛法上面有一点认识,然后有一点很肤浅的行持的话,你在很多情况之下。你就感受得到了,这个地方怎么样那个地方怎么样?这开始从哪里开始呢?就从这个地方开始,所以正式的要想发生正规的效应的话,就从受戒的开始,当那个对境的时候,你绝对不是像以前含含糊糊的唉呀!那个境,以前看见,跟它起心动念相应的就是贪瞋痴,现在起心动念的,你马上晓得不是这样!你这念头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了,那么受戒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一切境,现在绝对再不是跟以前无明相应的,因为不是无明相应的,所以绝对不是跟贪瞋痴相应,那么第一个是什么?戒!戒戒些什么?就是你起心动念的一念是随顺着无明的还是随顺着正知见,这个才是戒的真正的重心哪!那么关于这一部分,以前如果听过广论就很清楚,那么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到后面正讲戒体的时候,我会再详细的说明这个。

所以第一个,对着这个遍缘法,戒刚才我们说过,如果我们缘不到的话,我的内心心体本身当下我现在这个样,一定是正依三宝,依佛依法依僧,只有在我们三归依的时候不是吗?啊!现在归依佛然后归依佛了以后呢!就是佛是这样再不归依其他的邪门外道等等,原因为什么?就是这个,当你这样心里面去念的时候,这个就是动转的时候,整个的反过来,这是第一次所以初则鼓令转动让它转动,次呢!则举集在空,第二番归依的时候你观想说现在不但是转过来了,单单转过来还停在那个地方呀!它马上产生真正的功效,所以你不要就是老是死死的,想好像有一样东西聚在那里,并不仅仅当你真正这样如理如法这样去想的话呢!这个就是跟你相应的这个力量,就会从这个地方产生起来,这是第一个,这是对了境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再一样不再跟以前一样,而且所以他告诉我们这样想的,有它的特别的意义,这个意义深广,我们不要去深深的了解,这个深广部份,我们也不懂,至少浅近的部份,我们也了解。换句话说,不仅仅是说对它产生这样的功效,而且这个转过来了以后,一定还要它真实的内涵,就跟你完全相应,就是这样使得你这个内心完全转过来,因为你的内心完全转过来,所以随便对什么境一碰到的话自然而然,以现在这个跟正法相应的这个心情,来去处理一切事情,所以这样的叫我们三次观法最粗浅而最重要的原则,第二次来念的时候,次则举集在空,把已经转动的把以前无明相应的转成正知见相应的这些,这些就是转动的,把它拉起来举起来,集中在这上头,就在空集当中,跟法界相应的举集在空当中,最后注入身心,说领纳我们的身心,为什么要领纳我们的身心?因为我们以前这个身心。跟法界任何一个情况之下。都是无明行相应的,现在呢!当领纳那个戒体的时候,我们就把诸佛法身的种子要举集起来,使得我们的身心变成法身的种子,这是它的根本的意趣,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那么这样的情况注入身心啊!这个领纳究竟,对了!这个究竟圆满的把这个法界的善法,领纳在我们的身心当中。

所以三法次第,这个从第一怎么样对着境啊!鼓令转动,第二个举集在空中,第三个领纳在身心当中,这个三个有它的次第,各有所主,各有所主有它的特点由心业力不可思议因为这个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心不可思议心产生的力量不可思议,所以你随着这样去作的话,那无非成遂,只要你照着去作,它就自然跟着你,你要什么它就什么出现!平常我们都是说万法唯心万法唯心,这个才真正唯心,这个我们要真正的了解,那么这个地方的心是心什么呢?从前面的正确的知见到思惟观察,这样,所以这个心真正的唯,是唯这个业,只有心里的思心所相应的行业才是决定一切,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要全部精神放在这个地方,不是啊!懂了也算了,想一想这个不圆满,不圆满要一步一步的,真的全部的精神灌注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那一段。

下面有个小字,那个小字蛮重要的,我们也看一看,

【﹝初次后三法者,若约受五八戒言,即三说三归誓而纳戒体,如下所载。第一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由心业力翻恶为善悉皆动转,第二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聚集空中如云如盖,第三遍说归誓时,法界善法从空中下注入身心充满正报。﹞】

通常这段话如果这个三归五戒的这个师长,他比较了解清楚的他会跟我们说这个话,但是呢!像上面这样的正确的内涵的话那就比较少了,正规的来说上面这种说法的话,都在预习发戒当中先应该认识,那么临时的时候再特别的点醒一下,所以今天大家听完了以后,回去的时候,好好的把它思惟,空下来好好的多去观察,最后今天把它最后一段讲完。

【济缘云『揽无边圣法,蕴有待凡躯,五分基成三身体具,超凡鄙秽流入众圣宝位者,其斯之谓乎。』】

这个济缘记上面就告诉我们,要晓得这个戒真正殊胜的地方在哪里?揽就是从现在开始,包揽所有的圣法,这个圣法始无量无边的跟法界相应之量,就经过了三归,这个三归,当然受五戒的三归喔!跟翻邪三归不太一样的,经过了这样的话,把这个无边的圣法都一揽无遗的蕴,蕴是集聚在我们凡夫心续当中,我们凡夫的这个身躯是有待的,并不是绝待的,等到揽了无边的圣法来的话,这个就变成一个绝待的一个圣体,这个就是法体这个就是种子,那个时候是什么?就是五分基成,五分基成就是五分法身,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要晓得这个五分法身的基础在哪里?就是这个戒,戒身,当前面如理如法的作法受了戒以后,就能够包揽法界无量无边染污之法变成共相应的圣法,能够容纳在我们的身心当中,就变成共我们五分法身的基础,然后呢!三身体具,这个三身就是佛的法报化三身,那个三身的本体就是戒体的根本,那个种子那时候圆满具足,这个种子圆满具足这样喔!这样的不可思议,所以才说为声闻菩萨的根本,这个种子嘛!在这个地方这么一来的话就超凡鄙秽流,凡夫当然不仅仅是凡鄙的话,这个有不同的说法,这里我们就简单的说一下,我们本来是生死轮回当中的凡夫,从现在开始不再!以前都是染污的现在呢!清净的,所以从这个时候啊!

入众圣宝位,并不是说现在就是可是种下去的那个戒体本身,确确实实跟它是无二无别,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千真万确的,斯之谓乎是这个样喔,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的的确确要了解,这个五戒的真正的内涵是这个样的,那么在这里,我们重新温习一下,前面的说五戒是通道之轨,前面还记得不记得?钝根说得到了以后,不要说五戒,就是得到了,比丘戒以外,得到了比丘戒,还是人天当中的根本,利根你如果真正的深远的话,就算是五戒,你得到了以后,同样的是圣道的基础,那么差别在哪里呢?就是前面告诉我们,说你是不是了解发了上等心?如果是了解了发了上等心,现在这个就是什么?就是五分法身的基础,就是法报化三身的种子,这是它彼此间完全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这个时候什么呀?真正的进入圣人圣位的时候,因!注意喔!因一切都是因,所以这个叫种子,那么然后有了这个种子以后,后面的行为啊!为什么我们叫它随行哪!你有了这个根本我们称它为戒体,所以叫依体起行哪!现在我们依什么?依无明之行,受了这个戒以后,为什么要战战竞竞护持它呢?你护持它,它始终在,然后这个戒体慢慢慢慢的在,一直在增长当中。

所以说得到了戒体以后,平常的时候,我们固然战战竞竞,完了以后,哪怕你吃饭,哪怕你睡觉,它一直在那个地方一直在增长当中,这个是它最大的差别,所以说到这个地方呢,我想今天时间也差不多了,那我们了解这个五戒,有这样的无比的功效在,所以呀!诸位如果说已经受了戒然后恭喜你们,如果说受了戒当中糊里胡涂呢!将来有机会呀!好好的把前面的先温习一下。然后呢,思惟观察忏悔,在适当的时候再去重受,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等到你真正得到了以后,就会有很殊胜、很不可思议的这个威力,好!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P.30,昨天我们已经讲这个五戒部份,五戒的这个仪轨第六条作法差别,这个作法差别当中第一条临时开导说过了,就是说临受戒的时候那么现在这个地方第二支正纳戒体,这个正纳戒体的文非常简单,但是这个内容绝端重要,我们将来要受戒成就与否?整个的就在这个上头,所以诸位有心学佛的必须把前面这个事先了解的很透彻,而且要预习自己不断的思惟观察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它,这个运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比如说我们理论上的认识然后忏罪集资这种一点,还有呢!临时的时候就是正受戒的时候应该什么样的心态!这个都必须要事先好好的听闻思惟揣摩,最重要的是听闻了解了以后思惟揣摩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起心动念,说我现在了解了以后,那么在心对境的时候这样的状态当中,察看自己那个时候的心里的行相,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喔!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所谓知见,知见就是看见这个,然后呢!看这个它在这种境界上面,它跟以前的差别,如果说有所不同,这个不同的地方,看看是不是跟法相应?我们的真正的成就与否,完全在这个上头,如果跟法相应了,那就是我们下的善净业的业种,换句话说,这个是将来一定可以感得善净果报的种子就在这个地方,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知道整个的都掌握在我们手上,那么戒跟善的不一样的意趣,大家要很清楚,你尽管有了这个认识,然后有了这个行持,如果你不受戒的话,同样的这样努力,产生的功效很少受了戒以后,同样的努力,这个就完全不可以道理计,相差通常人家讲说,日积之差,天壤之别,这个是我们前面必须应该认识,有了这个认识,那么这个时候会很强烈的推动我们去努力,现在看那个文,

【第二支 正纳戒体】

【事钞云『作法者。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结』】

这个要说三遍,下面这个就是正皈依,下面继续说

【『我某甲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

前面那个三说是三归后面的三结,这个平常我们都知道,所以从文上看非常简单,可是真正正纳戒体的时候,这个心相非常重要,现在继续看

【资持释云『词句分五,一陈己名。二归三宝回向境界。三尽形等显所期。文举尽寿、或一日夜或月或年随时自改。四为五戒者正立誓也。且举满分、或一分二分亦在临机。五如来等结归正本也。以三宝名通九十六种、后须显正非同前滥、由此胜号外道无故。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佛也、至真者体悟无邪也、等正觉者道同三世也、此实我归余非敬者故云是我世尊。前三归誓、正发戒缘、三法纔竟即纳戒体。后三归结、是嘱非体。』】

这个来解释一下,这个前面正纳戒体这个作法当中分五部份,第一个就是先陈说自己的名字通常说我某甲,一般来说我弟子某甲我弟子某某就是这一部份,第二个说所归我要归投归向,所以第二个归三宝的回向之境,所以这个回向以前是这样的现在回过头来,以前是随顺着无明的因此轮回生死,现在随顺着正确的知见所以能够从恶改善从染改净,从染改净就是说从轮回生死当中能够跳出,这个是回头改向,那么这个就是我们所归之境,这一部份就是前面的说至诚敬礼以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是第二,第三呢!尽形等显所期,它前面就是说尽形寿这一部份,这个就是说我们要说明我所预期的时间,在戒的特殊的内涵当中大家还记得要期誓受?那个就是要期部份,我要定的这个时间,在这一段时候那么这个要尽形尽寿,文举尽寿这个文上面说是尽形寿,实际上或者一日一夜或者年这是随自己的份要受多少到那时候自己可以来斟酌情况决定。

再下面第四呢!为五戒者正立誓也,那就是说尽形寿为五戒优婆塞,那个就是自己立的誓愿,所以要期誓受,换句话说,这个不是有外力被逼的被迫的而是说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誓愿要受的,这不仅仅是自己想而且决定要做到它,所以这个誓是强有力的愿乐,所以这个一定是自己的正立誓,那么前面文当中是说五戒所以说且举满分,那实际上是不是一定要满分呢?不一定!可以一分二分乃至于少分多分都可以,这个要看个人相应部份,那么到那时候你能相应多少就是多少,最后呢!如来至真等正觉所以说结归正本这个就是最后的我们归投的根本,那么下面为什么这个地方还要说如来至真等正觉呢?因为在印度这个外道他每一个人都有他觉的这个是他自己的最究竟的地方,那么实际上在这里有没有?我们也同样的有,不要说是宗教当中有非宗教的也有,而只要是人类的共同的那么平常我们说啊!我要追求我的生活采取什么型态,在我们心念当中真正所追求的。这就是我们所重视的,这样!实际上呢!这个上头所说的。这个三宝,特别的就是指这一点,我们要了解,我们把那个意义呀!它那个三宝广泛的意义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想一想看,我们皈依三宝的根本的意趣何在?根本的意趣就是要离苦得乐,那么看看我们所有世间的人,是不是都共同的受这个离苦得乐?自己的潜在的不管是知见也好,欲望也好,而推动而去造作,个人以为从这个地方可以得到的,去找它,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是有个特别的原因,你如果从这个角度这个立场,认识了佛法以后去走的话那个时候你修佛法的话行佛法你不会觉得跟世间互相矛盾,否则对一般人来说当我们走上佛法那条路的话,大家都看见这个是一种宗教,这个是种迷信,就是这样,也许别人不能了解可是自己很清楚,如果我们自己很清楚的话外面不管怎么说我们不会被它动摇,而真正有机会的时候,我也同样的可以,把我所了解的告诉旁人,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所以说前面它那个九十六种,那么为什么九十六当中选佛陀呢?或者说在我们要共同离苦得乐当中,你为什么要走上佛教这条路呢?哪!这个理由,这个理由呢!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曾经详细的说明过,这里不仔细的说,那么原因这个地方只是说后须显正非同前滥,那这个所以要皈依三宝那是说我们这个才是正确的才是真正的,而世间除了佛陀以外的所有的印度那些外道九十六种外道那都是错误的,那么实际上说到这个地方印度那个九十六种外道大概来说的话相当于我们现在世间的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所以这个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它并不仅仅是个宗教,我们要了解这一点,换句话说,追求人生目标,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根据不同的认识,它有不同的方式去追寻,那么九十六种外道所包含的内容是这个,所以我们不必去谈九十六种有哪一些,从九十六种所包含的内容来说那相当于我们世间的有很多人追求物质生活的,今日有酒今日醉,那个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叫顺世外道,它什么叫涅盘呢?啊!今天吃饱了很高兴拍拍肚子这个叫涅盘,是不是这个就是今日有酒今日醉的典型的例子,或者说这个典型的就是说明他要求快乐他的觉得这个快乐是这样的状态当中,他又自己想这套道理来,那么在这个地方呢!所以佛法纯粹是以世间这个角度去看,你不是要求快乐吗?要去掉痛苦吗?对!然后我们给你,如果你不谈道理那就不说,如果谈道理的话最后显出来只有佛法是正确的。

这一点尤其是现在我们学像《广论》跟《在家备》的所有的在座的同学,我都深深的期望你们这一点,为什么我要特别这样说呢?眼前对很多人来说往往说唉呀!现在末法了我们对佛法也不必了只要如此去算就好了,是!就他来说在他那个觉受上面这样去走是一段很好的路,对正确的来说,可是对我们尤其是在座年轻的这种人,自己还觉得自己还有比较空裕的时间,以及能够如理去观察的话,那我们一定要啊!为什么我们要走佛法的这条路,很正确的把它能够辨别的很清楚,就是这样那么这么一来,我们将来尽可以吐气扬眉,这个抬头挺胸的,不管你是科学的也好,什么也好,那我跟你讲道理,所以我以前曾几次说过,最近这一二年,实际上不只一二年,我遇见各式各样的,所以以科学为主的那些人,就跟他谈,结果谈的结果,换句话说,大家觉得唉呀!佛法真了不起!最后大家或者道了半天,是!当然我不是一个专门学科学的人,有一些问题好比细的地方,我没办法真正的能够说的很清楚,至少使得他们不会再像以前这样,唉呀!你们这些都是迷信,他至少觉得嘿!你们这些以他的立场说非常科学,这是我们哪!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应该了解,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个才是正确的,这一点正确的,并不是我们佛门当中自己觉得,就是一定是横准着整个的世间来说,而这个胜号,真正的胜号,除了佛以外,其他的所没有的,这个外道的话,就真正的我们可以说,为什么那个外道的判别在一个,就是讲真正的重心→内,这个内通常我们佛门当中说这个内的话有两种意义,一个就是说佛法叫做内道,还有一个呢!这个说内道的话就是解释,因为真正主要的是讲说心法所以叫内道,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呢!我们也晓得它有一个涵义,有一个什么涵义?说外道的,实际上你在正道以外,你不是要得到离苦得乐两个目标吗?你要得到这个,你要走上正确的这个方法,正确的这条道路,你已经跑偏掉了,所以虽然你目标是共同的,可是你走错了,所以他得不到这个正确的内容,所以说这个得不到正确的内容,你就没办法真正配合,跟这个内容相应的,说明符其实这个是胜号,你没有!这个外道是没有的。

那么下面呢!所以如来至真等正觉,这几个这地方,它简单的也说明的,什么叫如来呢?乘如实道来成佛也,这个如实的一点都不虚假的绝对正确的,那么最后成就这个大觉世尊,为世所尊的这是将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现在呢!就是我们的真正的归投的唯一的师长老师,至真者体悟无邪也这个是正确的绝对没有一点点问题的,等正觉者是道同三世也,相当于所有的这个正觉都是这个样,那么实际上这个三个平常我们称佛的时候或者是单称佛,有的时候我们通常三个号连在一块儿,佛不是有个十号吗?那么十号非常长完完整整的,假定说最完整的称呼,通常我们十号并称,那么印度的习惯,最尊敬的称法,就是最珍贵的一个头衔啊!我们就称,比如说我们遇见一个人,说这个人,董事长!某某长!那这个是总统某某先生!就是把他最珍贵的把他称出来,那么如果不是十号全称的话呢!就三个!三个就是说,平常我们如果念梵文的话,就是薄伽梵,多称的薄伽梵,那么多陀阿伽陀,就是如来,应供,正遍知,说如来应正遍知,那么上面这个地方它也是,这个正纳就是以前最早的时候,翻译那个戒经的时候用的这个名词。

那么再看文

【此实我归余非敬者】

那个这个才是我真实的所归投依靠的,其他的都不是我所归投依靠的,也不是我所景仰的,所以这个是世尊,这个世尊,也是佛的,世间最珍贵三世最珍贵的、无上的,这个文字很容易!

【前三归誓正发戒缘】

上面不是正纳戒体的时候有三说三归吗?哪!这个真正的得戒就在什么?就在三归的时候,所以正式启发我们戒体的这个因缘在这个地方,三法纔竟即纳戒体这个三法,换句话说,三称的过程当中,第三称完正式得到戒体,后三归结,后面那个再三结的话是嘱非体,因为这个是无比的尊贵,无比的庄重,所以皈依完了以后,还是要定说就是这个样!我已经归竟,所以也是个特别的一个嘱咐,并不是受戒得戒体在这上头,那么这个文很容易懂。 所以我们继续看下去

【羯磨注云『三授已,告云:向授三归正是戒体。今又三结示戒所归。』 业疏释云『告令戒体者、令知得时节。不比由来说后戒相方云受戒也。』济缘释云『多论云:有言三归竟、说一不杀戒、尔时得戒、以势分相着、本意受五故。有言说五戒竟得戒。恐有执此,故特拣之。彼论自云、诸说中、受三归已,得者此是定义。即今所取也。』】

这一段也说明怕有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说法,你说前面是三归竟正得戒体,有人说不是的!那么他现在来找那个经论上面的根据,所以这个羯磨这样告诉我们,这个正得戒体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三归完,现在呢!他这个上面不是说三归三受,而且叫三授递给我们的意思,这个是这个地方。特别的要说明。真正的能不能得?还要几个条件,说自己不但有清净的内容,而且这个师长还有具足圆满的传承,所以他这个有东西递给你,你能够如理如量的接受那你得到,通常我们的比喻说那个像接电线一样,你里边弄好了以后然后到那时候外面这个同样一跟电线,这个电线有没有电,有电一接进来那里都亮了,如果说这个没有的话。对不起!接进来接不亮,反过来说,外面那个电线虽然有电。如果我们里边这个O数字彰知没有弄好的话,接进来也没有用,这个我们应注意,所以它前面告诉我们,三受以后就告诉他,你受的这个三归,正是戒体喔!

下面那个三结,就是告诉我们戒所归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说让我们了解,这个书上面这个写个用,不是用喔!知让我们晓得得到这个戒体的时间,不比由来这句话,也就是南山道宣律祖那个时候很多人误解,很多人误解以为说这个戒啊!一直到说戒相说后戒相方云受戒也,当初有很多人误会,说三皈依了以后,然后就说这个是八、十戒耶!你能持否?说能!这个是不盗经说能,说完了以后,才说这个所受的戒体,不是的!而是说三归,正三归完,这个道理以前也简单说过,那么这里呢!

今天再简单说一遍,简单的说一遍,这三皈一定是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要期一个是誓受,说我某某我弟子某某。或者是尽形寿,或者一日一夜,尽形寿,比如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下面说为满分,或者说为五戒优婆塞,或者是一分的五戒优婆塞,或者是几分,或者是这个是尽形寿,或者一日一夜为尽形优婆塞,那个尽形优婆塞,也就是说受八关斋戒,当我们真正随着受戒的师父念的时候,最重要的这个时候心里面要心口相应,然后怎么去观想怎么去思惟?那个时候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以后,尽形尽寿皈依佛,换句话说,归投依靠佛,一切以佛作为我们的比如说师长,以他指导我们的法作为我行持的准则,以僧作为我修行的助伴,所以内心里边,你真正的思惟观察相应的是这种心念。然后呢,你一心归投依靠了以后下面,再告诉你现在你归投依靠了,那么下面你要作这些事情喔!那时候说我行!我要这样做!从这个上面,我们也可以明白清楚的,为什么这个得戒体在三归以后得!乃至于昨天曾经说过,那个三番羯磨当中,第一番羯磨你心对境的时候,这个心里面是什么状态?这个平常我们就自己再想一想,不但理论上面,想一想,而且平常的时候你对境的时候,练习也在这个上面,刚才说预习是怎么预习法呢?就是当平常的时候,了解了佛法的道理,然后对着境界的时候,你自己心里面去观察,并不是观察这个境界,而是观察自己对境界的那个时候的心里的反应,这个是真正重要的,差一点点就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境界还是个境界,一点都没变,可是对了这个境界以后,我们对境界的心情以前就不一样了,很清楚明白的自己了解说这个是还是随顺以前一样的贪瞋痴糊里胡涂的,还是说现在了解了,对着境界以后,很警觉晓得喔!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个才是它真正重要的地方。

我们现在继续看文,这个所以上面说告令这个戒体是这样,那么为什么要知得时节呢?这个知时节,它实际上是一方面我们晓得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实际上比如说有就是你将来受了大戒,出了家以后,除了大戒以外,那么对我们这个时间,有很重要的很重要的关系,比如说平常情况之下,你要行这个僧事的时候,比如说你满多少时候,那么你可以作些什么事情,就是这样,所以关于你自己的受戒的年月,那个很重要很重要,这一点这地方也顺便一说。

继续看《济缘》下面的,多论云,那个就是萨婆多论,就是实法宗,说有的人说三归以后,说不杀戒,那个时候得戒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跟这个杀,跟那个势分相关联,既然你受五戒应该这样说,那么本来有人说五戒竟得戒,有很多不同的这种说法。

有很多不同的这种说法,所以说恐有执此故特拣之有的人以为这样所以特别的把它抉择说明它,那么在上头跟下头很多地方就是用其他宗派的论点来说明,关于这一部份不必用其他宗派就是萨婆多论自己就是彼论自云诸说中它有不同的各种说法那么各种说法当中实际上正确的是哪一个?就是受三归已得者这个是定义,是确定不疑的道理,就是我们这里现在所采用的,那么这是正纳戒体。下面

【第三支 示相教诫】

我们先把那个文念一下

【事钞云『智论。戒师应语言。汝优婆塞听。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为优婆塞说五戒法相。汝当听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盗是优婆塞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并准上说。』】

通常碰见这种情况,戒师说了,回答说能!下面一个一个『尽形寿不盗是优婆塞戒,能持否?』回答:能!尽形寿,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相并准上说。这个五戒,这样,那么受的人就说:能!下面

【资持释云『多陀此云如、阿何度此云来。阿罗诃此云应。应即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等正觉。亦举三号令生信奉。』】

这个简单的说一下,这个印证另外一部论,智论就是大智度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传戒的这位法师,受戒的这位师父,应该怎么?正纳了戒体以后,才告诉他啊!指示,这个所谓示相教诫的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五戒的优婆塞,这个五戒的内涵是些什么?所以教导我们警策我们告诉我们怎么?就是下面这个文很容易懂,那个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就是刚才说的如来应供正遍知,通常我们这样,有的翻如来应正遍知,或者是正等正觉,或者是等正觉,这个是不同的翻译方法,我们再看P.31的L3那个小字

【﹝五戒相释义,如后持犯篇,持犯别相中具明,后八戒相亦尔﹞,】

那么这个为什么说个小字呢?说五戒的戒相详细的内涵,在持犯篇当中有详细的说明,那么八戒也是如此,真正要想持戒的时候,固然前面那个准备很重要,实际上持戒那个戒相是非常的细微,戒相也同样的细微,平常我们一般来说的话,那个戒相往往辨别不清楚,那么这一部份在后面的持犯篇当中有详细说,关于这里呢!我也特别说一下,将来真正讲那个持犯的行相,我在这里不会详细说,这个是如果说将来有的人是出家,这个法师那这个戒相要弄的比较清楚一点,如果是决心要弘律的话,那这个戒相要绝端清楚,通常在佛门当中说,他是法师,他是律师,他是禅师,他是律师的话,那对这个法体行相本身要非常清楚非常清楚,那么普通一般来说的话,那这个大要要把握的很确实,那么这个戒相等等,我们不一定能够弄的很清楚,那么这个是我在这地方先跟大家说一下,继续看文

【事钞续云『是为在家人五戒、汝尽形受持。当供养三宝、劝化作诸功德。年三月六常须持斋。用此功德、回施众生、果成佛道。』资持释云『是下嘱累有四:初嘱谨护,二劝作福,三令受斋,四教回向。 年三者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或云、天王巡狩四天下、此三月对南洲。又云、此三月恶鬼得势之时、故令修善。月六白黑两半各有三日。按智论、初八天王使者下、十四天王太子下、十五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善恶。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亦尔。小尽准布萨应用初一持斋者或受八戒、或但持斋。中前一食、中后不得妄噉。』】

这个在这地方也简单的说一说,先看那个资持是下,就是前面的是为在家人的五戒,那么这个地方分四部份,第一个嘱谨护,特别的告诉我们,要很严谨很谨慎的护持,所以特别的再说:这个是在家人的五戒喔!要尽形受持。第二劝作福,劝化作诸功德,从供养三宝以及劝化作诸功德,这个是劝勉我们要造种种的福,关于这个劝作福,我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个原则,你们记住对我们很有帮助,这个经论上面特别的告诉我们说,我们人人求好的果报,这个好的果报,分两方面一个是福,一个是智,福通常是讲物质方面的,智就是我们的知见脑力方面的,实际上这两样东西都是互相关联的,那么要想得到这个好的果报的话,要怎么求呢?要下因种!这个因种要下在哪里?下在福田当中,对这个理论,这个实际上的道理,我们如果清楚了以后,那我们要去作功德就比较容易,所以认识的很清楚,哪一个是最良的福田?在那个时候种下去,这个产生的效果最好,所以说这个地方,只是很简单的告诉我们,怎么去劝勉我们要想作功德,实际上这个里边有很大的技巧,很大很大的技巧,反过来说,增长好的福德方面是这样,反过来说,要想免除众罪同样的道理,这一部份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有很清楚的说明,特别说明哪几个是重的,哪几个是轻的,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是对我们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再下面第三,这个叫我们受斋那,受什么斋呢?就是年三每年三次,月六每个月六次,受那个斋,斋就是八关斋戒。第四教回向,这个为什么要回向呢?也就是你同样的作一个业,这个业要嘛!不作作了以后一定有果的,如果说你不懂的去回向的话。这个往往很可惜浪费掉了,懂得了回向以后所造的业会产生很大的效果,在这一点。世间的人。世间的道德观念。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说我们做好事要无所为而为,这句话未尝不高明。可是实际上就我现在的了解。并不一定如此,尤其是刚刚信佛法的人,我们刚刚信佛法的人。就是有所为而为的,印光大师也特别说明这件事情,实际上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一直到最后还是有所为而为的,不过你了解真正的有所为。而为要什么?跟无为相应。这个才是真正的有所为,不过这个道理在这里不去深说它,就像我们平常的时候。你赚了钱随便放在这里。这个钱往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就是这个回向,就特别在这里说,而回向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下面再细细的解释一下,说年三就是每年的一月五月九月,为什么这三个月特别重视呢?冥界,就是我们平常的阎浮界,这个业镜真正的照到我们,所以这个时候它特别的明显,我们尽量的在这个时候要避开。月六呢,同样的说六次,这个就是上面说的初八、十四、十五、二三、二九、三十。如果说小月的话,就是二八、二九,换句话说,月底的二天,为什么原因呢?这个上面有它的说明,天王的使者,天王的太子,天王自己来观察,这个时候特别的好好的认真的注意,那么这个地方有一点特别要说明的,也就是受持这个八关斋戒,这个八关斋戒的饮食叫受斋,那个受斋的时间,从明相出到过午为止,这个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什么叫明相出?就是太阳还没出来,但是如果,通常以前的原始的办法是你伸开手,然后在正常状态当中,那个光线已经看得见手掌的掌纹的时候,这个叫做明相出。如果现在呢,我有个很好的办法,我告诉你,现在这里通常有天文年历,我们台北这里有台北那个气象台,如果你们去买的话有天文年历,那个天文年历上面会写说什么时候太阳过午,我们台北是什么时候过午,如果到台中过午的时间,换句话说,那个子午线到了天顶的时候是什么时候?那么同样的说,什么时候那个太阳出来,什么时候太阳下山。这个天文年历上面讲,那个太阳出来它有三种,一个以天文学的眼光去衡准,一个是航海的,一个是就是民间的,还有乃至于这个太阳,那个时候刚刚太阳的上边起那个地平线的时候,这个你们一察的就晓得了,我检查了好几次以后,发现它这个太阳在地平以下9度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明相出的时候,所以你这个低于9度,那大概明相就出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现在这个情况,这个空气污染的很厉害,平常污遭遭的,你如果说像北部经常下雨的话,那么到底明相出了不出,我们不知道,晴空万里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所以明相出安的时间是这个,以一般在家人来说,早晨的早殿不会那么早,不过一般寺院里边通常都比较早,这个是它的特例,那么万一你们不了解这个的话,所以我告诉你们如果那天持八关斋戒,那天尽量你吃午饭的时候是11点半,然后一定在12点之前一定要结斋,这个是很重要的原则,你要嘛!不去受,戒法这个东西,就是非常严密,不是你可以马马虎虎去作的,那么说到这里,我随便有一个,我可以告诉你们,就是说有很多人是大乘行者,受菩萨戒的,那受菩萨戒者通常情况之下,他说大乘行者,好像这个小乘戒就马马虎虎,实际上完全错了,大乘行者持这个别解脱戒,远比小乘行者来的严密,这个经论上面很清楚很明白。为什么?因为小乘行者,你只要解决你一个,要解决你一个问题自己解决就好了,这个大乘的行者,你要救法界的众生,通通把他救出来,如果你马马虎虎的话,你自己都救不出来,你还救别人吗?当然也许说那我自己就不出来管别人干什么?不!这个问题关键,不在这个上头,大乘行者,你已经说我有了这个承诺,说我要救你们一切人,这样!所以我是属于你们一切人的,既然你是属于一切人你必须要为了一切人把你自己保护的最好让一切人来享受,结果你有了这个承诺以后,真正行持的时候,你不管随顺着自己烦恼,然后使一切人都得不到这个好处,这不是骗了一切人吗?所以在很多的大乘经论上面特别说这个菩萨戒,不要看它讲起来很容易啊,这个实际上难持!所以我们这一次,我们就到印度去,我们跑到那边,大家为什么觉得非常高兴的原因呢!就是跑的去了以后,最主要的都是听那个教法,而且他们那边也是跟我们的想象当中实在是差的十万八千里,你非常重视两样东西,一个见解,第二个戒法行持,这个见解讲完了,半天你不行持的话讲,它没用,反过来你要行持,没有正确的认识,你怎么行持法?就是这样!结果我们去了以后,去了前后总共有20几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这个上头,然后特别的这是跑的去听讲了关于那个菩萨戒论方面的道理,他们也是同样的非常强调达赖喇嘛亲自讲的,非常强调,如果说你前面这个别解脱戒没有!说菩萨戒那都是空话,那都是空话!就像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说真正学菩萨的行者,那对这个别解脱戒更来的严格,而且一般人总觉得,唉呀,看见那个别解脱戒好难喔!对你们来说你们不太了解,如果你们将来真的有机会去出家的话,你一看,哇!那个比丘戒啊!往往很多人给它一个说法,说这非常繁琐,好像真的难的不得了!那菩萨戒好像很轻松其实不然!比丘戒能够持的好的话不难,而且我亲眼看见的持的非常严谨,但是菩萨戒持好的人就难了,我所看见我很尊敬的那些人,他就说比丘戒他可以,勉强他还是很谦虚的说作的到,那这个菩萨戒非常难,因为这个菩萨戒在起心动念之间,在行相上面讲的确比较容易,这个深的我不去说它,以后我有机会我想讲完了这个,我同样的把那个菩萨戒的根本的意趣,我会很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而是我看见的关于八关斋戒那一部份,在这地方跟大家约略的提一下,这个八关斋戒过午啊!自己可以很重视很重视。以前在西藏的时候,比如说这个三大寺喔,三大寺以前非常严格,现在慢慢慢慢的就比较松了,当然这个松的话,有它的很多限制,我要讲的不是这个,我要讲的是什么呢?就是他如果说是今天自己在寺院里边,他受的时间就比较严格,他如果今天出去这样,那么到这种情况之下,我就看见那种所谓比较有成就的人哪!他就显的很随和,于是我想好像应该很随和呀!但是一到他自己寺院里他就非常严格,为什么原因?在这个菩萨戒上面,它有特别说明,这个时候就是真正讲菩萨戒了,这个就不是开玩笑喔!菩萨戒他是心里面的确的!他是完全考虑人家,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喔!说这一方面他们是一番好心,对佛法也没有认识,你去了以后,他跟你手忙脚乱的这样来,你自己很清楚,你这样去作的话对你自己有不利的,而且这个不是个理论,他内心上面有很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他自己有损害,可是他为了保护对方起见他这样去作,这个必须要的条件,所以说到这个地方后面的开遮持犯里面将来我会重新的再说一下,那么在这里呢!就是以后诸位如果说真正有意上去的话你一定要考虑,这是自己贪图方面然后找出这个借口还是的的确确你为了别人着想,好像事实看的很清楚你这样的话对自己有受损害,我宁愿受损害为了帮忙别人,这个就是菩萨戒真正难舍的地方,我在这地方特别说明的话不是说叫我们受了八关斋戒喔!那么就随便去开!我所以这样说明也许将来诸位有机会遇见这种真正的高人,那么我们衡量他的时候要注意一下,你晓得用什么标准去衡量?这是我所以这地方特别说明的一个原则,反正是回过头来我们自己行持的时候从严总没有错!从严总没有错!就是你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了也很严密的去检查自己的心,我这个心里面是自己在找借口?给自己图个方便?还是的的确确的这样去作。下面我们继续下去

【业疏云『多论问曰:不受三归、得五戒否?答:不得也。要先授归、方得戒矣。所以说戒名者、欲使知名令护行故。』 济缘释云『初定发体必在三归,所以下次明说相别有所为。』】

这个简单的说一下,多论有就是萨婆多论上面它特别这个地方再说一个问答,所谓的问答就是让我们对于前面学的更肯定的了解,说不受三归得不得呢?不得!又先受那个时候才得,所以后面还要说戒的话就是告诉我们你已经是一个受五戒的优婆塞,你怎么保护所得到的戒体!所以这样的说了解这个内涵使得我们护行,这个护行就是将来我们要说的法体行相,前面发的那个戒体本身是个愿体也就是说我们种下去一个圆满的种子,这个种子如果你事前有了个正确的认识发了大心的话,那么这个种子就是什么?三身!法报化三身以及五分法身的种子,这个种子有了下面靠着依体起行这个行持使得这个种子不断的发芽增长能够开花结果,彼此间有它这样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后面的告诉我们说令护行故原因在这里!这个就是第六项作法差别简单的这里说完了。

【第七项 料简杂相】

最后一项,第七料简杂相,这个料简就是说简别一下,我们由于不同的部派,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怕彼此之间弄不清楚,所以在这个地方特别的说明一下,使我们不会弄错,不会弄错!现在我们看小字也看一下,

【《料简中,且举多宗、成宗对明差别,有六种、一对趣,二渐顿,三延促,四具支,五自誓,六重受。并附列表于文后。》】

这个料简当中只说多宗就是实法宗,成宗就是我们的当宗→假名宗,一个就是根据萨婆多论的,一个是根据成实论的,根据这两宗不同的看法来辨别来说明,这个里边分六种六个项目,第一个叫对趣。第二个叫渐顿第三个延促四具支五自誓六重受,那么这个下面一个一个来说明它,下面弘一大师还特别作一个表,让我们很清楚的看,现在我们一项一项看下去就会晓得了。那个表在P.33,现在我们先看那个文,这个第一段的文就是对趣,所对的趣趣就是六趣,我们受戒哪一趣可受?这两宗就是多宗跟有宗看法不一样

【业疏云『多论云:龙畜生摄、以业障故无所晓知、无受戒法。虽经中说受八斋法、但得善心功德、不得斋也。成实云、余道众生得戒律仪、经说诸龙亦受一日戒故。善见中、诸龙及神得三归五戒也。义准多论据无知者、人犹不得、何况鬼畜。如余得者、谓有知解。』】

这个就是多论实法宗跟成论成实论,就是假名宗两宗,对于受五戒有不同的看法,那个实法宗说,只有人可以受那么龙不能受,而假名宗呢!说其他的也可以受,也可以受,那现在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面加以说一说,我们先看那个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虽经等者,即善生中龙受八戒、论家防难以意释之。斋即八戒,然是成论所据,即如下引。善见神者,即是鬼趣。』】

这个文字容易懂我们回过头看这个业疏,这个实法宗它说明这个道理就是萨婆多论,萨婆多论怎么说?说这个龙是属于畜生道的,凡是畜生道的由于它的业障它不能了解,他应有的内涵不了解,所以实际上呢!它不能受戒,也没有受戒法,虽然经当中有说的它为什么要举这个呢?因为这个论都是菩萨根据经典上面的说明就是引申,这个论不能违背经上面说的,它现在这个论上面说这个龙不能受但是经上面说有受法!有受那个八关斋戒的法那是什么呢?所以它萨婆多论说可得善心的功德但是得不到斋戒的功德,这个是萨婆多论,那么成实论怎么说呢?成实论说不是的!它说余道众生啊!一样的得!不但人得龙也可以,不但龙得所以其他的诸道的也可以得,得戒律仪说的很清楚喔!那么为什么呢?它就根据说经上面告诉我们的,说诸龙亦受一日戒故,马上下面那个善戒就是善戒律当中正式的提出这个证明来,这个三藏当中说诸龙,龙就是畜生道的,及神那就是鬼道的那一样的可以得到三归五戒。

【义准多论据无知者、人犹不得、何况鬼畜。如余得者、谓有知解。】

一样的可以得到三归五戒,那么除了说完了这个以后呢!义准多论就是多论上面为什么说不能呢?又说这个是说它无知,如果说你无知的话不要说畜生、鬼得不到,人都得不到!何况是鬼趣呢?那么为什么余道也能得?如果它能够了解那余道也得,这个上头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不仅仅是说多论、成论对于畜生、鬼道及余道能不能得?我们应该了解的就是,我们人道当中,如果对这个内涵没有正确认识的话,对不起,一样的得不到,对吧?所以了解了这一点啊,大家就可以了解,平常我们说,唉呀,说戒的功德很大呀!我们去受,赶快去受一下戒,实际上功德,为什么有功德?如何受法,如果你不了解的话,再大的功德,对不起,我们都得不到,翻过来P.32,这个第二,刚才那个就是所对的六道当中,或者五趣当中,谁得谁不得?第二个就是顿渐,什么是顿呢?就是五戒义是受,什么是渐呢!可以一分一分受。

【业疏云『若准多论,五戒不具分受,则不得戒。纵引经证谓持二三,不言受体。』】

这个是多论,根据萨婆多论说这个五戒不能分开来,分开来受得不到,但是它下面为什么纵引呢?那个经论上面是说一分一分的,所以它说,纵然你引经上面证明它是,你得到的时候,不是得到的戒体,戒体得不到,就像前面说你得到的这个善,不是得到个戒,这个是萨婆多论说的,那么成论怎么说呢?成实论不是这样。

【成论云:有人言,五戒木叉,唯顿无渐,此是如何?】

那个成论前面那一段话就是说它假设问答实际上就是说明它的观点也可以说驳斥或者是说引申那个多论,所以说不能渐受的原因,有人言只要有个名字只要有人说那它就在这个地方解释一下,说五戒啊!因为这是属于别解脱戒的这只有顿没有渐,顿就是一口气五戒全受,渐呢!一分一分受,这个是怎么讲呢?那么成实论上面回答

【论答:随受一二三皆得律仪,善生所列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满分是也。准斯明渐,五师受一得戒不疑,如薄俱罗唯受不杀例也。】

这个成实论上告诉我们不是的!随你的分然后受一分二分都可以!一二三四五全部可以,这个经上面明明告诉我们就是一分叫做一分,二分就是两个,少分就是三个,多分就是四个,满分就是全受,从这个地方看的话你这个五种当中随便受一个毫无疑问你一定得到,它不但引经上面这样然后马上还引一个事实薄俱罗尊者的事情,这个我们昨天也说过了,大家还记得薄俱罗尊者在毗婆尸佛的时候受一个不杀戒,九十一劫身体从来没病过,所以这里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喔!这个受戒不像我们马马虎虎不是单单那个仪轨,一定要正得戒体然后后面的随行的话要非常严密的护持,一点不能出差,因为你非常严密的护持所以这个功德九十一劫能够得到我们身体的无病,看看这个功德之大啊!功德之大啊!那么从这个地方也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我们世间人都想都想求福都想掩护,用我们世间任何方法忙,要想象佛法这样的得到这样大的果报,绝无可能!比如说世间当中,不管你努力多少,有没有说这样的,持了一个戒能够九十一劫当中得到这样的圆满的果报,有没有?世间绝无可能!世间绝无可能!所以从不同的地方,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地方加强我们的信念,也从这个地方了解戒的真正的功德,所以在在的说明,它这个法界之量的内涵就是不一样!在一般状态当中,我们并不需要忙着去受戒,但是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正知见的认识,当你这个正知见越是能够稳定的建立的话,然后对这个正确的正知见,经过思惟观察,越能够确立不疑,然后你去受的话,才真正的这个功德会现出来,要不然我们匆匆忙忙说啊!这个很有功德,你跑的去,实际上正知见根本没建立,遇见事情的话,心里面就动摇了,那不得戒还好,得了戒反正是你本来无戒体可破,得了以后,如果你破的话,那非常麻烦。下面我们看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不具分受谓不受五而受一二。』】

所以这个不具分受的意思这个

【『则不发戒体纵引经者,论家防难、即下善生明分五受。彼谓受时具发五戒、但由随中持有多少故有一分少分等。】

这个解释。就是解释前面萨婆多论这一段话,萨婆多论就说。五戒不具分受是不得戒,所以说纵引经。因为有人那么经上面你说不受这个,你说受一分二分不行。那经上面又为什么这样说明呢?它说不是的!经上面所以这样的有它的原因的,下面还马上举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说实际的例子在这个地方。

【『次成论宗,顿谓具受,渐即分受』】

成实论当中告诉我们顿渐的话,顿就是五戒一起受,渐是一分一分受。

【『以前三归不许互阙,异师别受并判不成,恐谓同彼岸,故准决之。』】

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特别的这样的问答呢?因为前面三归的时候也有人问,三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样东西,能不能分开来皈依?乃至于说就算三个同样的归的话,从三个不同的师长,从这个师父皈依佛,跑到那里皈依法,再到那地方皈依僧,这样都不可以!这个三样东西,一定同时在一个师长那边,那么既然三归是这样的话,而我们现在这个正得戒体的三归得,那么同样的五戒也是拆开来不可以吗?说不!这两个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的说明怕人家误解。下面那个解释薄俱罗,

【『薄俱罗此翻善容,以彼好容仪故,婆罗门种,天竺国人,昔毗婆尸佛时,曾作穷人,持一诃梨勒果施病比丘,服讫病愈,以此因缘,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乐,今生婆罗门家,其母早亡,后母恶之屡害不死,后求佛出家,得阿罗汉,年一百六十岁,未曾有病。』】

下面出它的原因,

【『盖从昔尝持一不杀戒,故受斯报,准知分受理无所疑。』】

持一个不杀戒受这个报,这个地方举薄俱罗是说明可以分受的,那么这个地方除了可以分受以外更告诉我们戒有这样的无量无边无比的功德,这个是第二顿渐一对,第三呢,延促,延就是长,促就是短。

【业疏云『如多杂二论解云:五戒一受佛制定故必须尽形,八戒必一日夜,不可乖也。』】

这个就是萨婆多部的说法就是实法宗,根据这个多论跟杂论这两个论上面说五戒必须要尽形寿,八戒一定是一日一夜,那么成实论怎么说呢?不一样!

【『如成论中,亦随日受乃至尽形。』】

成实论当中不说这样的,这五戒同样的可以说你愿意受长就长一点,受短就短一点不一定要尽形寿。

【济缘释云『五戒尽形不可促,八戒日夜不可延,故云佛制定也。』】

这个我们容易了解。

【『次引成论,二戒延促任意皆得,故云随日也。』】

这个同样的,就是说多宗成宗两个的不同,再下面第四,换句话说,它受这个五戒当中,有的说是四支,有的是七支,四支也就是说杀盗淫三支下面,不妄语这个四支,七支呢!不妄语那个也包括了除了不妄语以外,还包括了口业当中的其他的三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所以多加三支,那么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有的说受了五戒以后,这个口一支是不妄语,恶口绮语不在这个范围,你犯了没关系。有的说不可以,下面我们看这个文

【事超云『智论问:口中四过,何为但有妄语?答:但举妄语,余三并摄,又佛法贵实语,故在先摄也。』】

我也先解释一下,智论是大智度论,因为大智度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受五戒,虽然这个五戒当中说,只有不妄语戒,实际上不妄语戒,把那个口的四过都包含在里头,你一但受了这个不妄语戒了,以后的话,这个口过当中的,除了妄语一戒以外,其他的说这个绮语,绮语就是说夸大其词,恶口,就是说出来的话伤人,这个骂人的话粗暴的话,两舌就是搬弄是非,这个也在这个妄语戒当中,所以受的时候,虽然只受五戒,实际上这个内涵是包括这个七支,那么于是有人问了,那既然是七支的话,那为什么单单说四样呢?所以它的回答是,这个妄语实际上是其他的口过通通含摄在里边,那么虽然其他的含摄在里边,而这个实语最重要,把那个最重要的提出来,当然平常我们还举个例子,比如说四谛,但是四谛的真实的内涵,它有十六个行相,苦它包括四个项目,集谛它又包括四个项目,在这个地方,我们随便说集谛的话因,集,缘,生四项,所以说这个四谛,实际上包括四个项目,那么为什么说集谛呢?因为这个里边,这个最主要,同样的在这里边也是一样,这个口过包括四个项目,这是说在这个口的过失当中,四个项目当中最重要的那个提出来,这个就是大智度论上告诉我们的,在这一点上面,同样的成宗跟多宗不一样,下面我们看

【资持释云『若据有部但发四支,成宗具七,与论颇同,故引示之。』】

同样的有部就是根据萨婆多论,萨婆多论说只发四支,成宗就是当宗也就是四分律它根据的是成实论,这个虽然说戒相的时候只说妄语实际上包括了口过的其他三支所以总共七支,那么说法跟智度论很相应所以现在引大智度论,那么回答当中

【『答中上、二句正答举一,又下转释举妄,恐云何不于余三中趣举一耶?故引释之。』】

这个回答就是说为什么单举妄语呢?它就告诉我们说正答举一的原因,说单举妄语其他的三个都含摄在里头了,那么既然含摄了为什么这个随便哪一个呢!它就解释一下就是这个意思,

【芝苑云『彼五八十唯发四支,比丘方具。此宗七众七支齐禁。』】

芝苑是另外一本书里边说彼呀!就是萨婆多论实法宗怎么说?萨婆多论说五戒八关斋戒乃至于十戒,十戒就是沙弥戒,这个沙弥戒说受的时候只说四支,只有妄语除了这个妄语恶口绮语以及两舌都包括在里头,只有比丘包括在里头的,那么此宗呢!此宗,换句话说,我们就四分当宗,正当我们现在这一宗,它怎么说?七众!这个七众就包括前面的五八十具这个七众通通包括在里头,七支齐禁通通都禁止的,这个就是第四关于这个五戒到底几支?这个的两宗不同,再下面五自誓,

【业疏云『如律文中皆自誓受者,多论文云。听五众受,两俱得也。』济缘释云『本律智论皆听自誓,多论俱舍并制从他,虽云两得,准下八戒无师故开,有则不许。』】

这个的话就是说能不能自誓受?下面就告诉我们说律文当中都有自誓的,多论当中说一定要从五众那边去受,那么这两个都可以自誓也可以从五众受也可以,五众是哪五众呢?沙弥,沙弥尼,正学女,比丘,比丘尼这五众,换句话说,根据萨婆多实法宗,你受五戒、八关斋戒,一定要到出家众前面去受,那么成实论呢!不!它可以自誓受!但是自誓有一个条件,下面就告诉我们说。本律智论皆听自誓,本律的话,就是成实论四分律,就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可以听许自誓受,那么多论俱舍呢!就是萨婆多论那,就是实法宗的,根据俱舍论说,一定要从五众那地方去受,所以本律跟智论,虽然说可以自誓也可以从他,但是真正自誓要什么条件呢?准下八戒无师故开,你必定是没有五众的地方,那才可以听许自誓受,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如果说像现在这个地方,很方便,到处都是法师,你自誓受这个没有用,你不敬法,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乃至于有的人说,他好像这个法师,嗯,心目当中不管这个佛告诉我们,他只要穿了这件衣服,我们尊重那件衣服,尊重佛制,这个不要去管它!你还是到他那地方向他去受,然后呢,我们跑到别的地方,去乡下这个地方,在我们了解当中说没有,以及我们没办法很远,比如以前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要跑的去几十里路,那你这个不行!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可以自誓,乃至于有很多地方,它那个距离时限等等,都有规定多远,那你可以自誓,如果说在这个方圆多少没有了,那你可以自誓。下面继续

【业疏又云『约此问答,从他受也。律中云世尊我今归依佛法僧尽形不杀乃至不饮酒。此令自誓。八戒既开。此应得也。观时进否。义非抑塞。接俗之化,随机而举可也』 济缘释云『初指上从他,律下次明自誓,成论八戒亦通自誓,文如后引』,】

这个上面自誓功德当中是说要从他受,实际上这个律当中,有一个说,世尊我今皈依佛法僧,尽形不杀,乃至不饮酒,这是叫我们自誓,就是这样,那么这个是叫八关斋戒,说八关斋戒,既然开许了,其他的也可以,那么这个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呢?观时进否义非抑塞,这个一定要看当时的条件,当时的情形,不是死死的,一定行一定不行!所以我们不能一定说一定可以自誓受!一定不可以自誓受!这里我们要鉴别,因为这个原则上面,是接引世间世俗上面那些人,所以要看那个机,决定怎么做法。这第五自誓。

再下面,第六重受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受。依成实四分,俱开重受。故末利夫人第二第三重受五戒,即其证也。』】

这个重受前面已经曾经说过,前面P.12,在讲戒法的时候,重受通塞,就是你重受能不能允许?还是不允许?它已经很详细的辨别,在这里正受的时候他又说明一下,根据实法宗萨婆多论,它总是比较严格一点,这个形式规定的很严密,那么根据这个成实论,它慢慢的从那个单单的形式,进到他了解那个精神的内涵,不再局限那个形式,但是并不是否定这个形式,说他这样做的精神内涵何在?这个是两个不同的所以,说萨婆多论是不许重受的,一次受受完就受完了,那么成实论可以重受,那前面已经说过,下面它马上举一个公案,说末利夫人,末利夫人就是波斯匿王的太太,不是他那个太太是舍卫国那个大王,这个我们晓得的,末利夫人也可以说是佛教的一个大护法,她重受一次二次的再重受事实的验证。下面

【济缘释云『多宗五戒其必尽形故但一受义无重加。』】

它就说明多宗要尽形寿的,既然尽形寿的话,那一受就再没有重加这是实法宗的说法,成宗呢!四分律并不如此,

【『成宗不尔任时长短随受随增,二三重受事本见律。』】

它说成实论并不是这样!说你可以受一分二分,那你受了一分,觉得可以,那可以再受啊!受二分再加这样,所以它随分可以增,所以一次二次的可以重受。那么在律本当中,有很详细的说明,这个六点下面,就是把它很简单的立一个表,一是对趣,二是顿渐,三是延促,四具支,五自誓,六重受,这个表一看,就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很容易了解。

一 对趣

多宗:余道众生不得戒

成宗:余道众生得戒

二 渐顿

多宗:不具受不得戒

成宗:不具受得戒

三 延促

多宗:五戒必尽形八必一日夜

成宗:延促任意皆得

四 具支

多宗:但发四支

成宗:皆发七支

五 自誓

多宗:定从他受

成宗:开自誓受

六 重受

多宗:不重受

成宗:开重受

不过到这地方,关于第七项,我有一个简单的说明,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说明对我们很重要的。它那个料简,很有意思!它两个不同的宗派的重要的观点,同样的立出来,同样的立出来!它祖师立出来以后,不加说祖师的意见,它并没有说明,这个对我们有个绝大的启示,绝重要绝重要的启示,这个启示有很深远的意义在里头,我只是就我们现在日常能够用得上见得到的说一说,这个的一个呢,就是真正的祖师,或者通常我们说古人,他们开口非常谨慎、非常严密,而且必有根据,必然有根据,不像我们现在平常的时候就是依文解义,然后未会先会,自己的想法就去这样,这个是它很不同的地方,而且它那个根据,都是有根据的喔!说萨婆多论,什么论,因为这些论都是菩萨所造,这个造这个论的人都是自己有成就的人,而除了他自己有成就以外,佛本身也悬记,佛本身也很明白的悬记,说将来我这个教法,会分多少部,虽然分了多少部,就像金子一样,断了几根仗,从那个仗看起来好像不是完整的一根仗,但是就它金子来说,每一个都是金子,那它为什么分开呢?因为众生不同的根性,有很多人就偏向于这种,有很多人就偏向于这样,所以个人不同的根性,当然由于基不同所以用的法也不一样,就像我们平常说,病不同药当然有差别,你只要用对了你相应的那一部份,治好了病,这个是真正重要的,这个是它的一个特点,所以他本身就是把世尊的教法他希望能够更圆满的一一拿出来,然后让我们自己去选,这个是第一个重要的,我们应该认识的,其次行持呢,那随个人自己的份,他自己行持随个人份以外,他弘扬的也特别的,虽然弘扬的拿本律来说,南山祖师他弘的是四分一宗,都根据的应该是说当宗来说是成实论,但是他还用那个唯识法,华涅盘的意思,开权显实,乃至于成实论本身,它又更深远的来解释它,而形成了我们现在中国说南山一宗。

而形成了我们现在中国说南山一宗,所以它有它的特别的正确的意义,尽管有他的见解有他的意义,但是他绝对不会说嗯!这个萨婆多论不对!他没有这个话!有没有注意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对我们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就是将来在我们行持当中看看那个祖师有这么高的成就,这个成就不仅仅是理论上喔!所以大家常常记得那个历相感通传,说他因为持戒持的严密,那个天人来验证说,你持的非常严密,你能够对这个佛法有个正确的认识,他在理论上有这么严密的认识,行持上面这么严谨,而且得到了这样的一个证明,结果他真正弘传那个教法的时候,他只是把萨婆多论,换句话说,实法宗这个样的在这里,成实论四分律在这个地方,乃至于开权显实《大智度论》在这里,他绝对不会,你这个不好我这个好!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个是对我们现在末法行持的人特别重要的,所以我经常自己在这地方警惕自己,以前我就犯这个毛病,那我行这个好,那么告诉他,我这个好,你这个不好,这个是我们真正修学佛法一个最大的致命伤,如果说这个的确不好的话,难道佛还比我们笨吗?还会去弘扬这个法吗?佛既然弘扬这个法,就的确每个法都有它的无比的殊胜,这个是我们现在的根基太狭太窄,我们只选取我们相应的,努力走上去,这个是我们一再要努力的,告诉自己不要犯这个毛病,如果说自己对这个不太清楚的话呢!那《地藏十轮经》,我们要好好的看一下,《地藏十轮经》上面说的非常清楚说喔!这个是大乘,这个是小乘,那这个如何如何,对不起!这是个谤法就是这样!非常糟糕、非常糟糕,谤法是最严重最严重的,比如说相近代的印光大师,我们往往以为觉得他好像否定其他的!他怎么说?说我是个钝根的人,对不起!我没有这个力量学那个,他一点都没有否定其他的,他只是说明我自己太差,所以我只能学这个,有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实,所以我们现在要很重视的,要很努力的好好的去学习这一点,以我最近来说我到印度去,好多对我来说啊!非常深刻的影响,因为我看见他们理论上面、行持上面这么严谨,所以我们大家觉得赞叹啊!虽然在末法,真是这个正法这个行相就留在这个地方,于是我们对他们非常赞叹,赞叹之余的话,我们往往觉得,我们不行!他们怎么说?没有不行的,只是不同之机,这是不同之机,千万注意,你只能说跟你相应的那一部份,你努力的走上去,就是这样啊!下面有很多详细的情况,如果有机会。

我还要告诉你们,我顺便一说,比如说我到那边去,大家都晓得的,我到那边去的话,我就穿他们那个藏系的,后来那次我去见那个达赖喇嘛他说你回去的时候穿什么衣服呀!我就说穿我们平常的他说对!你那个作的好!因为这个都是佛制的你千万注意喔!他假定随便说一个好的话我还无所谓,他下面还特别强调的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佛法佛的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他就是看见众生就是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根性,我们学佛第一个要了解,我是个凡夫愚痴的,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一点,愚痴的凡夫就是执着,执着了这个好,然后否定别人的,结果你自己的努力也没努力上,否定别人的变成什么?是一个谤法的,最严密的糟糕的行为,啊!我深深受这个感动,深深受这个感动,所以在这个地方,关于这个祖师说这个六对呀!那你看看所以凡是真正有成就的人,他们那个行持,你仔细的看,都有共同的特点,要嘛!像印光大师嘿!我这个太差,我只能学这个,实际上印光大师真的吗?印光大师是个大通家耶!他只是示现给我们看,再不然像南山祖师这样,乃至于很多这种,他就并列各家,就是这个样,是有差别的,我现在是弘这一宗,可是其他的各宗哪!在这个地方,所以不是他刚才前面说吗?自誓那一方面,他特别说两俱得也,两个都可以,你看你,而且下面引的这个证据,他也说的很清楚,说佛接引众生的时候一定是关机授教,随着事出的情况,你看什么情况之下,你自己努力的照这个去判断,这个是对我们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那么这个关于五戒部分就简单的介绍到这个地方。

再下面呢!八戒!八戒就不细说了,你们如果对五戒有了正确的认识回去看那个八戒大概也就了解了,而再下面讲就讲戒体,真正重要的戒体了解了然后你回过头来看五戒跟八戒那就会非常清楚非常清楚,所以我在这里不细讲它,不过呢!这个八戒当中我只有一条我简单的说明一下,说完了以后我们马上就讲那个戒体部分,请你们翻到P.40就是那个八关斋戒部分的P.40最后一段倒数L.2我把这个文念一下,简单的内涵解释一下,

【业疏云『若已受斋鞭打众生虽即日不行待明当作皆斋不净,以要言之若身口作非律仪事即名不净,若心起贪瞋害觉虽不破斋斋不清净,若不修六念等亦名不净』】

这个我不照着这个文这么消文解释,我只是把简单的内涵跟大家说一下,这个五戒是尽形寿当然没话说!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有人说唉呀!今天受了八关斋戒然后我本来要作一件要杀生或者其他的事情,啊!在明天再来杀吧!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对不起!今天那一天你白受了,尽管你行相作的很好这个不清净,这个要注意喔!就是内心的意乐非常重要,这个是特别我们要认识这一点,那么通常这种情况呢!我们通常叫什么呢?换句话说,这个以染污心如果你去受戒,那么这个情况怎么办?换句话说,心不清净去受戒,这个我简单的在这地方告诉你们一下,如果你今天受了戒以后,你那个威仪作的非常严谨,就算心里面不相应,你威仪很严谨的话,报在哪里?人天!这个内心不清净喔!报在人天喔!假定你那个威仪作的非常好的话,你可以感到天上,但是,对不起,天是天上这个不清净,你这个所种的种子,它不是跳出轮回的,然后其次《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叫什么?果不坏!等流坏!大家还记得不记得!那这个就是它的原因,当然这个地方我们要细辨喔!真正的,尤其是八关斋戒,所以它叫尽形优婆塞,或叫优婆夷,那么这个八关斋戒当中,也特别告诉我们,五戒本身真正的重心,还是对主要的人天来说,八关斋戒呢!就是对这个在家人受这个出家戒,所以它那个基本精神一定是要清净的,建立在这个出离心的基础上面,所以尽管五戒来说,利根的五戒,同样是佛的种子,可是真正的严密的来说,八关斋戒开始的话,那绝对是以出世为它的基本的重心,这个在这地方也顺便说一下,反过来说,大家受五戒的优婆塞、优婆夷来说,我们也应该了解那两个的差别,尤其是《广论》上面学过的人更了解,这个真正的业意乐最重要,那个意乐就完全看你的起心动念,跟贪瞋痴相应的,还是跟出离心相应的三善根,跟无贪无瞋无痴相应的,那么这一段就特别的说明这一个,关于前面这个戒法那一部份也介绍到这里为止。

那么戒法下面戒体法体行相,我们看P.41第二门戒体,就是说法体行相当中的戒体,宗体篇当中第二部分,那么我们看这个戒体分四章,一戒体相状二受随同异三缘境宽狭四发戒数量,谈到整个的戒法的话大家有一句话你要始终记得,这个戒法的内涵包括什么?法体行相,这个法体行相四样东西言有次第行不先后随成一行四义具足,真正我们要行持的时候这几句话始终要记住,戒法戒体戒行戒相讲道理的时候有次第,实际上去做的时候那这个没有次第的,一样东西!同样的呢!随便你作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心念一个行为,不管哪一个这个里边如果说你按照着佛制去做的话,它那个内容一定是法体行相四样东西完全具足,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一步一步始终这个几句话始终在任何情况之下我们都用得上,那么这个地方特别讲戒体戒体分四部分,第一戒体,那戒体是什么行相?状态是什么呢?这个也特别的说明一下我们有了正确的认识那才自己真正去受戒才能够得的到,事前要认识的也就是这一个,平常我们所观察得到的都是有形的东西,现在戒体这个东西,它是无形的东西,虽然是无形的绝不离有形,什么叫虽然是无形确不离有形呢!这就是缘起之法,这个戒体本身是无形的,但是它生起的当下确是要对一个境,比如说我们对着这个境,看见了这个,我们心里面就嗯!好!然后呢!好了下面以后,你就会对着这个,下面就紧跟着来了,这个所以我们就马上用到理论上面这样,如果说用佛法来说呢!十二因缘说当那个触以后受,爱取有是不是都来了?然后这个触是什么?根、境、识三识和合叫做触,当你根对境的时候,这个认识作用生起了,所以这个认识作用本身是个无形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里状态,可是这个东西生起来的时候一定是什么?有它所对的境在里头,对吧!所以这个地方所谓讲那个相状就是这样,那么在没有受戒之前,那个心里的相状是什么样的?受了戒以后心里面的相状是什么样的?这个我们务必要非常清楚,你能够清楚你才能够受、持作的非常好!受也许有的人不太清楚会去受得到的,说不太清楚怎么会受得到?那他就是个宿生善根,真正有宿生善根的人,他尽管去受了戒了,他还是糊里胡涂,这有这个可能,后面将来我们就说下去的时候,我们会体会得到,可是如果行持的时候,你如果说糊里胡涂,那不灵光!至少要想清净的话,要想圆满的话,这是绝对作不到!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所以对这个戒体的相状第一个他要很清楚。

第二叫受随同异,什么叫受?什么叫随?受就是受戒说受的时候得到的戒体这个叫做愿体,什么叫随?所以叫随行,受了这个戒得了这个戒体以后你跟随着下面你的行为跟以前就不一样了,所以叫依体起行,这个里边有绝端重要的意义在通常我们说依体起行依体起行讲了半天什么是体呀?不知道!那你怎么依体?所以说受!受的戒体,随!根据这个随行,那这两个当中是同是异呢?辨别的非常清楚,每一个地方的这个行相心里相状告诉我们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我们下面才依照着所见所认识的跑的去做那自然百无一失。

下面呢!叫缘境宽狭,前面已经说过了虽然这个戒体本身或者这个相状本身是个无形的可是这个无形的一定是所缘之境所对之境然后这个境上面你生起来的,所以它下面告诉我们这个戒体乃至于后面的随行呀!所缘的境所对的境它那个境的范围,宽狭就是说大小呀!

第四个发戒数量,那么这个戒的特征了解了然后它的数量呢?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质还有它的量,量是如何呢?详细的说明,虽然我们前面多多少少有点认识说喔!这个要期誓受这个量等法界,那为什么量等法界?如何才能够真正相等!就是每一个地方它有很完整的说明,所以前面戒法部分,我们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让我们有一个粗粗的认识,有了这个粗粗的认识,然后进到这个地方的话,它内涵细致的能够把握得住,就像念书过程当中,前面是幼儿园,或者小学,现在进入中学、大学了,这个是我们先应该有的基本认识,所以从明天开始就讲戒体,如果诸位对这个概念不太清楚的话,我就建议你们回去的时候好好的再温习一下,如果你们正式对这个兴趣的话,正好下个礼拜不讲,暂且不讲!有一个礼拜的时间,好好的去温习一下,那再下个礼拜讲戒体的时候,大家注意喔!那时候就一点都不能勉强,所以我讲那个戒体的时候,我同样的就很认真、仔细的跟各位来说明这个道理。现在我们看文

【资持云『戒体四章,初二论体,二中兼行,三四属法,四中有相,一往粗分委如下说』】

戒体当中有四章那么就是前面说的戒体相状,受随同异,缘境宽狭,发戒数量,初二就是那个戒体跟受随,这个是特别讲那个体,第一个戒体的话完全是就是讲我们所受的受体,然后呢!受随的话就是所受的愿体跟随行当中的戒体,二中兼行就是受随当中有间那个行持部分,换句话说,我们平常说护戒!护戒那就是说受了以后我们怎么去行持!就是保护当初所受的这个戒体,这是为什么说受八关斋戒一天一夜能够保证中品中生,但是你后面不能破坏它,清楚不清楚?所以你还要保护它,这个是它的原因,就是你得到了好的这个无价之宝以后打破了,打破了就打破了嘛!虽然你得到,你没有对不对!所以你得到了以后,你不能打破它呀!就是这样!你可以暂时不用它,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它的那个内涵。

三四那就是缘境宽狭发戒数量这个特别是说法体行相当中的法,四中有相发戒数量当中除了法以外还有相,相就是说戒相那么这个戒相呢!前面已经告诉我们这个戒相有两种,一个就是所谓戒行如果这个戒行心里依法戒行,虽然是个心法可是一定有它的心里行相在,另外一个戒相的话呢!就是持犯依法持犯什么是叫开?什么是叫遮?什么是持?什么是犯?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乃至于这个持的时候要具几支!犯的时候要具几支!那个就是结法为相,现在这个地方的相就是指后面的戒法讲那个开遮持犯的那个在后面的持犯这一门当中会详细说明它,上面的就是一往粗分就是大概的说明一下,详细的委细的下面来说明,看那个小字

【〈标云戒体而并明戒法戒行戒相者以示四门互相摄故〉】

这个地方怕我们忘记开头已经提醒我们随成一行四义整足所以特别也提示虽然这个叫做戒体喔!实际上任何一个当中它把其他的也含摄在里头,同时这个随成一行四义整足以外我也把那个言有次第行不前后常常连在一起的就是说明让我们认识这个道理的时候它一定有次第的,开始去实行的时候,对不起!这个没有次第,那么拿我们眼前实际上的事情来作比喻的话,造这个房子或者汽车,你再化蓝图的时候,那是一步一步的来,可是这栋房子造好了以后,对不起,那是全体的,彼此间没有办法分的开的,这个是我们必须应该清楚的一个特征,下面看文

【事超云『所以别解脱戒,人并受之。及论明识、止可三五。皆由先无通敏、不广咨询。致令正受多昏体相、盲梦心中缘成而已。及论得否、渺同河汉。故于随相之首、诸门示现。准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后持犯方可修离。』 资持释云『盲喻无知、梦喻不实。河汉喻其茫然不知涯际。』】

先说一下资持,资持就是说盲就是眼睛瞎了这个地方是心盲一无所知,梦的话呢!梦是不实在的,河汉的话茫然不知边际好像似是而非的实际上究竟怎么样不了解,那么这个是解释那么现在我们把那个行事超的这段文看一看,说很多人都受了别解脱戒,但是形式上虽然是受了你问他内容如何?是不是能够很清楚明白的认识,对不起!不一定!止可三五那么多人受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啊!只是有限的几个为什么?因为在受戒之前对于要受的戒法不通达,通敏的话既不了解也不清楚,那么自己既不清楚也不好好的去问所以他一方面自己也胡涂,再一方面也不好好的去广参知识,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要好好的多方面去咨询使得自己正确的了解,如果这件作不到怎么办?致令正受多昏体相,匆匆茫茫的说这个有功德这个很好马上去受那么正式受的时候究竟受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呀!对它的整个的内容并不正确的了解,那么这种状态像什么呢?或者是根本一无所知或者知道的实际上的虚假不实,所以盲梦这个在这种状态当中缘成而已,啊!这只是种点善根种子真正的及论得否说到底你正得了戒体以后,渺同河汉,说自己到底得到了没有自己也不晓得!既然得不得不知道,那么你这个随行的时候为什么叫随相呢!随行倒是完全讲的行相啦!这个正得了这个受体以后去行持的时候那就是法相当中这样去得了戒体了以后,你的行持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什么是轻?什么是重?什么是开?什么是遮?那个轻重开遮都在戒相当中,所以在随行的时候,这个持犯之相,那么这个部分诸门示现那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方法,告诉我们你必定先应该了解说自己得了!得到了然后,才有根据说依体起行呀!如果是你对这个不了解的话,体都没有,那你怎么个行法呢?就像汽车一样你,没有得到汽车,说要开汽车,开些什么呢?这个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说,准知己身得戒成否,得了不得?如果不得重来,忏悔了再去求,得到了那赶快努力,细辨这个法相,到那时候对境的时候,晓得什么是犯,什么是不犯?所以说了解了得戒与否!然后是持是犯,才可以照着去修行,能够照着去修行的话,就能够离,离就是出离,从这个苦海的深渊当中渐渐远离,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了解对于这个正确的内涵是何等重要!所以这个祖师在一开头的时候就特别说明,有了这个认识以后,这个是整个讲戒体之前最重要部分,给我们一个提示,有了这个提示,下面就根据他所开的四章,一步一步慢慢的来解释,关于下面的解释部分,我们明天再讲,今天到这里为止。

现在请大家翻开《南山律在家备》翻到P.42,那么今天讲宗体篇当中的第二门戒体,戒体四部分四章当中第一章戒体相状,那么戒体的相状分为两节,一能领心相二所发业体这一部份,这个上头这个戒体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受戒要得到的,平常所谓无作戒体,它那个真正的最重要的功德→体就在这个上头,佛法我们了解所谓缘起之法,空缘起一切法本身都是空性然后都是缘起而成,所以凡是缘起而成一定说有个能所,这个概念我随便提一下就是你们不时的遇见这种地方了解一下,平常我们说不一不异等等很多都是跟佛法的特质就是说明世间的真相,最正确的了解就应该了解佛法的重心说空缘起这个法,关于这一部份律上面我们是运用的时候不是讲那个理论随便提一下,说一个是能领的心相一个是所发的业体,现在看下去第一能领的心相,看文喔!

【事钞云『戒体者,若已通论明其所发之业体,今就正显直陈能领之心相』资持释云『初标指彼此,所发即无作,相谓心之相状』】

【初】就是上面的戒体是什么?指出这个,所发呢!就是所发的业体,那么这个业体平常我们称为无作戒体,【相】就是心里的行相,这个文字是消文的时候凡是遇见难解的解释就是说这个,除了难解的文字以外它意义难解的它也再顺便的解释,我们在回过头来看事钞,行事钞上面说戒体是什么呢?就是如果按照着通徒常规正规的来说那就是所发的这个业体,那么这个业体简单的说一说,世间一切的现象有为的所有的内涵无非是业因感得的业果,通常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把这个业字去掉就变成什么?→因果!或者拿世间的话来说叫因果报应,那么这个因呢!有个特别的地方叫业因,果呢!叫业果!为什么叫作业因业果呢?这个事情从前后生灭连续来说是因果!因果!因果!可是当体来说就造的时候造因的时候是造的一个事情,那么这个事情我们叫它造了业你作了一件事情,你只要作任何一件事情这个任何事情就有影响力量会影响未来,所以就当下造的影响力量来说我们叫它业造的业,就这个业影响未来来说这是个未来的因,所以叫它因连起来叫作业因,那么这个业因如果讲那个戒体来说就是叫作业体,这个业之体本体,所以这个戒体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透过了正确的认识然后,如法的求戒,受戒的时候,那个时候造了这个跟它相应的这个,所谓作了这个戒相应的这个业这个业体,说策发的这个业体,那么本来这个戒体是讲这个,但是它下面很有意思,

【今就正显】,

并不直接谈那个业体,而是要说了更正确一点,更明白一点的直称

【能领之心相】,

这个能领的心相,不就是业体所领的,所纳的这个才是业体,它为什么这个地方把能领的心相来说呢!这个后面它会说明,这个过程可是这里我也先说一下,这个纯粹是我们眼前能够感受得到的,我们必须不但是纯粹,我们必须要眼前感受得到的,感受到的时候,你去求戒,才知道得了戒与不得戒!得了戒以后,你才晓得是不是依体起用?还是随顺着以前的无明,所以这个很清楚明白的,我们如果不了解的话,求了戒回来还是糊理胡涂,那这个是所谓〈缘成而已〉,昨天晚上说缘成而已没有意思,关于这一方面说一下,就是在任何境界的时候现起,这个境界是对外境而说,然后我们这个能对对境的这个心,这是两样事情对吧!所以一个是能领纳这个境界的自己内心的心识的相状心识的状态,一个是我们的心识所缘的这个境界,然后当我们的心识缘那个境界的时候,就产生一个认识的作用,这个认识作用当中,可以细分的话,也可以分知见部分,也可以分这个情绪部分,知见部分这个好讲一套道理出来,这个坏有坏的道理,情绪部份呢!好的,你就欢喜它,不好的,你就厌恶它,乃至于说厌恶,所谓瞋方面,好的所谓贪方面,再不然的话,你就说不上来嗯!就是贪瞋痴痴相应的方面,这个是一般状态,我们是不是都在这里面?那么这个一再说过,实际上我们正常状态都在这个里边,如果在这个里边的话呢,就注定了这个生死轮回的有漏的因,那么有漏当中的又分善恶,如果这个跟善相应的,虽然有漏,那感得人天果报,如果说不但有漏,而且是恶的话,糟糕,还变成三恶道堕落,这个是一般状态,那么现在戒呢,就告诉我们这样才是善的净的,分开来说善跟净是两件事情,如果严密一点来说,善就在净当中,那么这个前两天曾经简单的说过,所以在这个地方,最最主要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最最主要的关键不在那个境,而是在我们能对境的这个所缘的能缘的心,对吧!同时呢!这个戒一定是心境相应这个戒是无量无边,根本你没办法整个的来把握的住,这是个无限,可是不管对无限当中的任何一个境界,你能对的这个心,就是在任何情况之下,就是你当下,那么以前就是你这个心,对一切境而产生染污的这种行为,现在呢不!所以不管是以前染污,或者现在善净,真正重要的你能够把握得住,能领的这个心的话,那这个问题就解决,所以在这个地方说,真正要想认识的这个事情哪!它不从这个戒体所纳这个业体,而是谈能领的心相,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个概念,然后你仔细一步一步走下去,那我们就了解,了解了以后,然后呢,怎么样的经过练习,有了正确的,一点点一步一步的深入了这个能力了以后呀!然后去受戒,那就对!再看文

【事钞续云『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 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名为戒体。』】

这个先看下面资持解释

【资持释云『二正示心相三。』】

下面紧跟着前面是先说这个戒体是什么?能领的心相那么这个能领的心相当中正确的来告诉我们心相分三部份,

【『初二句示戒量,法界者十界依正也,尘沙者喻其多也,二谛者佛所立教也此谓约境显戒故云等法。』】

这个比较长一段一段的说,这个【正示心相】分三段,就是前面的谓【法界尘沙二谛等法】这是一段,那么这个两句,这个两句就是什么?告诉我们戒的数量,戒的数量,实际上是跟法界相应的,所以是个无量无边的,法界就是十法界的依正,无所不包没有一点遗漏,尘沙是说它的多,什么是二谛呢!二谛是佛所立的教,对世间所有的现象佛来说明它的时候只有二谛,真俗二谛,真谛我们通常另外一个叫胜义谛,或者叫第一义谛,那么这个是什么?约境说明这个戒,不是刚才说这个缘起之法是心对境嘛!那么现在先从境那一方面说第一段是指这一个

【『以已下二正明心相。初句立誓尽一形寿。 次句通包礼敬陈词身口二业。 善下明屏绝妄念。测下明心法相应。测思者成业之本、得戒之因、三品心中随发何等。明慧者反照心境如理称教、而非倒想妄缘前境。上明用心。下明合法。由上起心必须遍缘尘沙等境、法从境制量亦普周、心随法生法广心遍、心法相应函盖相称故云冥会。法犹在境、以心对望故云前法。下云彼法义亦同然。』】

这是第二段,第二段就是上面说的

【以己要期施造方便】

等等这个我们看一看说以己下那就是以己要期那个这个是第二,解释那个心相的第二段,第一句呢!这是什么?

【立誓尽一形寿】

通常我们说我某某就是我弟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五戒或者是少分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满分优婆塞等等,那个都是自己立的誓,【次句】就是

【施造方便】

什么是施造方便呢!就是全部通通包括【礼敬陈词身口】等等,这个就是造作种种方便,这个就是受戒的时候先这位戒师告诉我们,然后在那个地方忏悔一般来说完整的从请师迎圣忏悔皈依这个都是在这个里边,礼拜呀!观想呀!陈词呀!那么这个主要的就是有形方面来说

【身口二业】,

下面说

【善净心器必不为恶】

这个是什么呢!说要【屏绝妄念】,屏绝妄念!这个非常重要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无明相应的这种妄心妄缘之下,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妄心?是妄心!不过以前的这个妄心是跟无明随顺着生死轮回而走的,现在那个还是虚妄心当中可是这个虚妄心是导我们导向出生死正知见方面的,这个妄对治这个妄,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以这个因中说果,这个以果来说因的话呢!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了这个妄心,这个时候叫正知见,就是指这个,那个时候心里面,不再是浮浮泛泛的,不但贪心,这个掉举要拿掉,瞋心要拿掉,就是无记相应的这个全部要拿掉,一心一意的专心缘念善净之法,所以说前面说这个【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这个非常重要!

【测下】

呢!就是

【测思明慧冥会前法】,

我们看

【测下明心法相应】

这个是怎么样能使能领的心,跟所缘的境跟它相应,当这个相应的时候,这个戒体就产生了,那么这个所以能所相应产生这个戒体呀!我用个很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我们现在作任何一件事情随便哪一件事情那个茶杯装一杯水,那么这个茶杯是能纳这杯水,这个水是所纳,于是这么一来的话这个功效就产生了,这个水你就那去喝对吧!或者说我是能饮这个水是我所饮,所有的我们的一切事情你这样去观察是不是这样呀?正式的功效都是这样的因缘配合成功的,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说这个【测思明慧冥会前法】也就是指这样的状态当中能够心跟法相应,那么这个心法相应要怎么样呢!不是前面跟贪瞋痴相应的这种妄恶之心而是要明,要跟智慧明呀!就是反对无明,那么就是说智慧,那么这个智慧怎么样才能产生呢!说测思测是测试思惟,平常我们经过了师长的引导闻思观察思惟就是这样所以这个时候真正用的时后所以这个

【测思是成业之本】,

那么谈到这个地方前面我们就了解的业本身意乐最重要,是吧!所以业是什么?思,思已业,而造业的根本就是思心所,由于有了思心所身口跟着相应,那么这个思心所如果说世间上面一般的走法你很聪明动了半天的脑筋造的业把我们送下地狱去,佛法当中相反同样的需要正确认识然后你也一样的要集中心思去思惟观察,怎么样跟正法相应嘿!结果呢!从堕落一步一步的上升乃至于究竟成佛,所以这个测思呀!叫成业的根本,然后现在的业是什么业呀!得戒体之业所以这个

【得戒之因】

这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那么在测思过程当中所以我们观察思惟那个时候每个人的认识不一样,发心也有大小,所以有的发上品心有的中品心有的下品心,这个三品心当中随便一发哪一等,随便你发哪一等,虽然前面一再的说,这个上品心得上品戒,它并没有说中品如何?可是你只要你心里面真正相应的话,它都能够得,

【明慧的话就是反照心境如理称教】,

以前我们是糊理胡涂都是随境而转根本不了解,它为什么叫反照心境如理称教呢?看一看平常我们一直说什么叫正知见?正知见不是说文字上面我认识叫正知见,正知见这是当我们心对境的时候,心对境的时候,然后回过头来,看看那个内心,这个知见是什么东西?是善是恶是无记?这个才是真正的正知见哪!所以并不在外面的境相是非好坏,有很可爱的境界现起然后对着这个境平常我看见哎呀!这个非常好!这是贪心相应,反之一个非常恶劣的境现起的时候,对了喔!这个瞋心相应,我们不会觉得我们在贪,我们觉得瞋,我们会觉得什么?这个是不合理嘛!不合理嘛!当然你就是讨厌它,佛法告诉我们,不是在它这个合理不合理,当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你以什么心对它!不合理,我们应该有两种心理,第一个你很清楚的了解,合理应该如何?然后下面一步,你应该发怜悯慈悲心,我应该如何帮忙他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才是我们应有之心,并不说你跟他发脾气,就算你讲了半天道理,你跟他差不了多少!现在如果说你能够以智慧观照的话,唉,观照自己,现在我这个地方跟它不相应,为什么?你觉得跟他讲道理,你发了瞋心了,这个不是,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它不用那些名字,反照心境,当这个心对境的时候,你回过头来,马上看一下你这个起心动念是如理吗?什么叫做如理呢?跟这个佛陀告诉我们的教法相称相应的,所以说反照心境是如理称教,反之呢!就是颠倒的【妄缘前境】,错误的,对那个前境哪!你根本是错误的,完全是跟虚妄浮事的,完全是缘那个,这个错了!这样的状态,这个才是说测思明慧,这样的测思明慧作对了,然后那个时候心境相应的这个业,叫做戒体,平常心境相应不相应?当然相应,相应的什么?轮回生死的业体,注定你轮回生死,现在同样的这个业体就不一样了,这个叫无作戒体,如果说善的,那一定在人天,如果是净的话,一定能够超越生死,这个最最主要的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它说

【上明用心,下明合法】

上面用心是用什么?那就是告诉我们测思明慧,合法呢!就是冥会前法,那么下面两句

【由上起心必须遍缘尘沙等境,法从境制量亦普周,心随法生法广心遍,心法相应涵盖相称故云冥会】

这个冥会的意思,意思就是说上面的起心,这个起心不是莫名其妙的,一定要对着境,这样所以说,上面的起心一定是心对着境,现在那个所对的境是遍缘尘沙,一切境界这个就是戒,它最最珍贵的可贵的地方,善法只对一件事情来说,戒!戒的特征是什么?遍该生境遍法界的,所以你受完了戒以后的话为什么这个功德,在任何情况之下那个戒的功德永远是无限的,反之作任何善事情不是戒的话,你怎么大的作善事,对不起,这个功德总归是有限的,这个真正的差别,这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应该认识的,所以说这个时候起心哪,那个受戒的时后,这个心念是必须遍缘尘沙一切境界,那么现在这个法就是戒法呀!这个是从境而制定的,所以它这个戒体之量,也是普遍法界相应,而所以普遍相应的话,因为你这个心随着这个法而生,现在这个法本身遍缘法界,最后下面一句话,【心法相应涵盖】,就像上面有个洞,有个盖子盖住,这个完全一样,说这个函,就是一个管,然后上面有个盖一样,完全相应所以叫冥会,就是心跟法完全相应,下面继续

【法犹在境以心对望故云前法】,

它每个地方说为什么叫冥会前法呢?因为那个法本身还在心所对的前面,所以

【下云彼法义亦同然】,

下面等一下还会谈下云彼法相应等等,关于这一个就是第二段,正明心相的第二段,再下面第三段

【以此下三明纳体又三、初二名蹑上冥会。于下明法随心起。法是无情、由心缘故,还即随心,故三法纳体之时,初动于境,次集于空,后入于心、法依心,故名为法体。领下示体所在若据当分、体是非心、不显所依、体与心。今言在心乃取圆意、即指藏识为所依处。】

【以此下三】上面就是【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就是这个行事钞当中的,我们一步一步来解释它,以此下三又分为三部份,初二句蹑上冥会,哪初二句呢!我们看事钞的文【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那就是仍旧是跟前面的再说重新叙述前面的,【于下明法随心起,法是无情,由心缘故,还即随心,故三法纳体之时,初动于境,次集于空后入于心,法依心故名法体,领下示体所在若据当分,体是非心不显所依体与心异,今言在心乃取圆意,即指藏识为所依处】,这个在这个地方讲一下,于下那就是【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这个先说一说,那么这一段是说什么呢!说这个法就是戒体这个法随心而起的,法是无情因为所对的境,那么尽管这个境当中也有有情因为我们所对的对象,我们所对的对象是什么?法界尘沙一切的依正二报,它也有有情在里头为什么这个地方说无情呢!实际上你所对的境界,对你来说完全是一样的,对你来说是完全一样的,所以特别的说明,就这个法对外面来说的话,不是,这个无情是对我们主要的来说,那么【由心缘故即还随心】,说这个境,又是我们的心缘了以后,因此随我们的心,所以我们在这里大家可以马上体会一下,外面的境界的好坏,这个我们一般看起来,好像是外面的,实际上你仔细的观察的话,不一定,不一定,你看见那个境界好坏是非,到底是外面的,还是里边的?如果你仔细去检查的话是妙的很,有人说是外面的,有人是说里面的,如果你了解了,说外面说里面都对,不了解了说外面说里面都不对。

【于下明法随心起。法是无情、由心缘故还即随心,故三法纳体之时,初动于境,次集于空,后入于心、法依心,故名为法体。领下示体所在,若据当分、体是非心、不显所依、体与心。今言在心乃取圆意、即指藏识为所依处。】

不了解了,说外面说里面都不对,那么现在这个地方非常简单的,我完全用实际的例子,你可以再运用在任何地方去,当那个境界现起了以后你说是外面的吗?也可以说外面的,的确外面有个境界在对吧!可是这个境界所有好坏什么等等啊!是你在判断它,是不是你在判断它?所以当这个判断好坏的时候到底是外面的是里面的呀!你实在是很难说它,你如果认得了,你说外也得,说里也得,说这个缘起也得,反正就是这么一件事情你了解了,说不了解的话呢!对不起,说里说外都不行!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尽管是有里外等等,可最主要的这个枢纽在哪里?枢纽是在我们的内心的认识,是不是这样?如果说你今天的心情高兴的看见一个不好的东西,你也觉得这个不错耶!如果你今天不高兴,再好的东西你看见了,心里面就觉得,唉呀,真是很麻烦!这个充分说明这个真正的枢纽,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真正要认识的,不必去深谈,所以它这个地方说心缘,但是生起来的时候,还是随心,但是这个心为什么又单单说内不行呢?如果说这个没有外面的所缘的境的话,请问那个心会不会生的起来?生不起来!所以它一定是缘着外境才生起来的,但是在这个里边真正的枢纽在乎你自己,所以当心缘境以后,然后在这个相应以后生起来这个,所以通常我们说根境识三识和合处,如果正规的来说,这个三样东西是因缘所生,如果说你别别的来说的话,这是个认识作用啊!由于根境相应那么识就变成根境相应生起来的另外一样东西,所以这个时候说【故三法纳体之时】这个,所以经过这样的我们了解了以后然后我们去作法,作法的时候初番羯磨二番羯磨三番羯磨,那个三番羯磨第一次我弟子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等等,第一次呢!【动于境】这个昨天已经简单说过了大家还记得!第二次集在空当中第三入于心,那么简单再说一下,第一次是缘这个境的时候现在不!跟以前不一样!以前是跟什么相应的?跟无明相应的,所以无明相应的话,那一切都不谈,现在都是跟三宝相应的所以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同样对那个境的时候恰恰相反,所以在一切境界上面就有产生这样完全不一样的地方,这是第一次受戒的时候,境上面一切境上面动了,第二次呢!集到空当中第三次这个戒法就流入心当中,那么这个戒法【法依心故,名为法体】,喔!这个叫做法体,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与彼妙法相应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领纳在心】,再继续看下去【领下示体所在若据当分体是非心】说领纳在心说把前面生起这个领纳在我们的心内这个叫做戒体,现在这个资持的解释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个戒体部份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说法,比如说有宗它是说色法,成宗说非色非心,现在南山宗那就又说它是一个心法,实际上是不是究竟了呢!不!究竟了不!这个宗喀巴大师利害心要当中有另外的说明,这个以后如果说讲菩萨戒的时候我再详细的说它,那么这里到南山宗为止下面会详细说明的,所以说【若据当分】关于这个戒体根据四分一宗,这个四分一宗就是我们的当宗→四分律,那么这个戒体是非心,前面说这个戒体是从能领的心相来说,而把能领的心相来说明这个戒体,现在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从四分律这个眼光去看这个体不是心,所以它说【不显所依】这个所依就是能领的心,而说这个戒体跟心不一样的,特别要注明一下,而现在说所在心是什么呢?说【取圆意】就是圆教的意思,这个圆教也就是道宣律祖依唯识,法华涅盘开权显实来说明这个意思,这个能依的或者是能领的这个心就是我们的藏识,这是它所依之处,所以谈到这个地方我要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历代的祖师都用论作为根据呢?这个论就是详细说明这个经,这个叫做戒体,它剩下来就不谈了,但是你要仔细的深入的去研阅的话,这个戒体到底是什么个内涵呢!在这种状态当中依个人的深浅程度的不一样,就有的人说色法,有的人说非色非心,非色非心就是四分宗,我们的道宣律祖又说是个心法,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所立论的根据是什么?各有它的根据,各有它的观点,所以当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概念我们要清楚,如果说它引那个萨婆多论的那就是实法宗,如果是引成实论的那就是四分的当宗,如果是以唯识法华涅盘的,那我们这里所谓圆教宗。唯识怎么讲呢?唯识说万法唯识,一切法它本来是识,只是把它说成四分,这个这里唯识的详细情况我们不谈,一般来说就是见分跟相分,见分就是我们能领的心来说能见的心,然后这个心所对的形相的话,那就是相分,所以既然这样的话,这个戒体本身也就是这个识所变现的,这个是唯识上的说法,那么在这个地方岂不是有的人说那中观怎么讲呢!我想今天我只是简单的也说一说,说宗喀巴大师他说这个戒体它还是色法,不过这个色法跟萨婆多有宗说的色法不一样,有宗说的叫实在的实,实法,那么宗喀巴大师判的是法识所摄的缘起→假色,那么这个中观谈一切现象都是性空缘起,所以所有的一切现象一切的法都是依缘而立,这个是因果必然关系!凡是依缘而立的一切的形相自然有它的作用,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说明你只要了解,比如我们拿一个实际上很简单的比喻来说大家就了解了,那个水就是二分的氢一分的氧,所以这个水成就的缘是什么?氢,二氧,当然还有实际上其他东西了,比如说这张桌子,那么桌子是木头人工油漆等等,就是它成就的这个所依的条件,那么这个成就了以后,就有它的作用存在,当我们要想了解它的作用,以及了解它的内涵的时候,你就不妨把那个缘,或者是依,所依的缘来说明,或者是依它所显的功用来说明它,那么在这个所依的缘当中,最主要的,以及最强盛的力量是什么?就是心境当中心比较主要,所以同样的在这个尽管中观、唯识不一样,可是你一样的可以用中观来解释,那如果从能领的心相认识这个戒体的话,不管它是唯识或者中观你认识是一样的产生的功效是一样的,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这一个,这个地方也简单的这么跟大家说一说,回过头来,再把行事钞上那一段话重新再看一下,因为这个是比较重要,说这个戒体是什么呢?就是法界尘沙二谛等法这是外面的境,这个境也是以自己要期,就是所立的誓愿,透过了种种的方便种种的方法,那个方便是什么样的呢!那个方便是要净化自己的身心,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谓使得自己从染污的净化了以后成为一个法器,不能有一点点不相应的恶所以【必不为恶】,那么怎么做到的呢!是观察思惟使正知现起,能够使这个正知见跟前面的境相应,那个时候内心当中这个生起一个,由于这个观察思惟,这个心对了境对境的当下,以自己的正知见观察思惟生起了这样的一个当之当所造的这个业体啊!这个业体领纳在心当中,所以说【以此要期之心与彼妙法相应】那个时候与彼法上面有彼缘起之义,我实际上举个比喻来说,当我们对着任何一个境界,然后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现在我修学了佛法了解了佛法,透过了思惟观察说我现在要这样做了,要这样做了那么这种状态当中,所以要这样做这个是什么?一定是由于外面的境以及内边的心所以现在要这样做,现在要这样做的观念或者这个影响力量,那么这个是什么?是由于外境而生起的,所以它说于彼法上有缘起之义,就是这个外面这个外境呀!是引发我们现在内心当中生起这样的一个概念的因缘,所以说这个一切法界相应的一切外境上面有一个缘起之义,那么现在这种有生起来的这个叫做戒体,这个戒体领纳在心当中,这个文字的解释到这个地方为止。现在把那个文字拿掉,直接了当地说一下,回头你再去想一下这个问题,马上就解决了,境、心相对,然后一般状态,贪瞋痴现在不是!是!不可以!很正确的认识它,在认识过程当中晓得这是贪的,这是瞋的不可以,然后完全以另外一种方式在这个时候内心当中留下一个影响力量,以及不这样做以前同样有一个影响力量,是不是大家都感受得到?以前的影响力量是什么呢!就是贪瞋痴相应的这种,当这个境界现起了以后好了过去了,事情虽然过去了下一次你再碰到的时候嘿!你马上觉得嗯!这个!如果说碰见这个,你跟它相应的引发你欢喜的贪的你觉得,唉,这个好人,那我欢喜他这样,也许大家一起呀,嘿,好高兴今天一起看一场电影,喝一场酒,是不是这样呢?再不然的话呢,这个家伙,真是莫名其妙的,你心里面就觉得对他起反感,乃至于跟他口角吵架,是!还有一种呢!也就过去掉了这是一般状态,所以对那个境界一定会产生这三种反应,这三种反应是什么?业体!是不是会继续的第一次由于见了,所以第二次再来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就立刻翻起来这个认识,这就是以前的业体呀!现在受戒呢!噢!不了!所以当第二次这个境界再现起来的时候,立刻感觉到唉!我现在受了戒了!啊!我以前看见这种情况呀!贪瞋痴相应现在不了!不了!不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当你受戒的时候你自己内心上面透过了这样的前面所说的种种的方便,所以说如果说诸位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先去慢慢的练习自己的内心,对境的时候能够想办法控制它、修改它,然后正式的对着一个戒师,这个戒师很重要噢!如果这个戒师本身的条件高的话,你的条件比较差一点可以,反过来他如果差一点你条件高一样的可以得的到,然后你内心当中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影响力量,这种影响力量留下来了使得你以后一对境你立刻感觉到唉!我现在是受了戒的人,这个内心当中如果时刻遇见境况都会生起这个那这个是什么?就是得到这个无作戒体的功效,这个前面就说过了,尽管我们没有得到这个戒相应的无作戒体,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什么?都有这个跟无始生死以来无明相应的业体,这个是人人都有,修就是把它修改改变成善净的,就是如此而已这么一来大家对这个清楚了吧!好!继续下去。

【资持云『问:何不直示无作而明心相者』】

那么它又问一下,它这个问答也详细的说,它说你前面说了半天,既然这个无作戒体本身是这样的,是跟心相关确不是这个心当下,那你为什么不直接了当地,就把那个无作说而要说这个心相呢?所以它这个问答的话,凡是所有的这种地方的问答,都是有关深细的部分,那么祖师怕我们不了解说一个问答在这个里边让我们更正确的认识,所以回答

【『答:能领之心,发体正要,独兹曲示,余并无文。若乃考得法之元由,决所受之成否。苟迷此旨,余复何言。或无记妄缘,或泛尔余善。一生罔象,毕世迟疑无戒满洲,圣言有旨。故兹提示,义不徒然。』】

这个就是对我们一个最好的警策策励,它回答说,所以不直接说这个无作,而谈这个能领的心相的话有个原因,因为真正的策发启发这个戒体,主要的正确的中心在哪里?在能领的心上面!在能领的心上面!你有了这个能领的心,你才能够得到这个戒体,如果这个不了解的话,根本不谈,像前面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不是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了解了所以说【独兹曲示】,就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所缘的境它也不谈,乃至于这个无作戒体也不谈,单单这个而一再委屈婉转的告诉我们,啊!其他的不谈!这是它的原因!下面【若乃考得法之元由】如果你正式的考教推究得到这个戒体,这一个法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嗯!必须从能领的心相上面,那么这个了解了以后,你才晓得啊,我得到与否?才能够决定,才能够抉择所受的这个,今天来受戒受到了没有?如果这个不了解的话,那对不起,其他的还谈什么呢!所以呀,依体起行,你现在体没有,你还谈什么呢?所以说如果不了解的话,其他的根本不谈了,那么没有的话怎么办呢?【或无记妄缘】,根本在无记心当中,那个心当中就在那儿随便的缘一切,缘了半天没有什么结果,最多不过什么,【泛尔余善】,或者呢!就是作一点好事,这个就是种点善种子,你不能说它一点没有喔,但是这种泛泛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生罔象】呀!【毕世迟疑】这一生都在这莫名其妙当中,并没有正确的跟它相应,所以一生毕世迟疑,所以遇见境界情况的话,到那时候你心里想到底怎么办呢?理论上面说要这样做到那时候,境界对起的时候,我们往往这个事情想唉!佛告诉我们这样做心里想想唉!这个好像作不到,这是我们通常有的状态,实际上就是你对那个正确的状态,事前既不了解,受戒的时候也没正得,所以前面说一生罔像是毕世迟疑,结果产生了什么?大部分,极大部分,极大部分,这个都没有真正得到这个戒体,那么【满洲】是满阎浮提洲,因为这个佛法正传是传在阎浮提,实际上应该广泛的包括东胜神州,西牛湖洲,北俱芦洲没有的,尽管是到处前面不是说吗?受这个很多很多,但是真正得到的话,那只是三个五个而已,极大部分人是什么?【无戒满洲】,这个佛呀!特别的告诉我们呀,所以这个地方,特别的提出来说一说,它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所以有一句话,【故兹提示义不徒然】,这一段的问答,就特别的告诉我们这件事情的重要,那么这个戒体部分,能领的心相,简单的说明了一下。

宗体篇(3)

【第二节 所发业体】

下那个所发的业体的内涵那就比较多了,因为能领的心相只是一个,我们任何人都这样,谈所发的业体的话,就是必须是这个能领的心缘境的时候,那个境是无量的无限的,尽管把这个无限当中,你可以归纳可是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分集六个项目一一来说明它,

【所发业体中分为六项,一辨体多少;二立两解名;三依论出体;四显立正义;五先后相生;六无作多少】

关于这个部分,从文字上面一个一个把它解释一下,顺着次序一个一个解释一下,现在我们看第一项,辨体多少,平常我们说戒体戒体它要深一步的了解,说这个戒体有多少呢!因为戒法不是前面有说,从所缘的境上面来说是无量无边的,那么无量无边的戒法的话,那这个戒体是不是也无量无边呢?我们正式的追究戒体的内容每一部份不能含糊,所以第一部份就要来详细的辨别一下这个体是怎么一回事情!

【事钞云『问:别脱之戒可有几种。 答。论体约境实乃无量。戒本防恶,恶缘多故发戒亦多。故善生云,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等。 今以义推、要唯二种、作及无作。二戒通收、无境不尽。』 资持释云『答:中初约境示量。今下举要统收。今正明体、此二为要、故偏举之。通收尽者由此二戒悬防总发体中含摄故。此收法体而言境者欲明遍境之法皆归二戒故。』】

先看一下那个解释,解释是回答,问很容易回答中初约境示量,刚开始讲那个戒体的量不是以心来说而是所对的境,那么第二呢!【今下】是上面那个【举要统收】虽然有无量无边但是提那个纲要全部把它收起来,提那个纲要的话【正明体】,那么这个正式的说明这个戒体的时候从无量无边戒的这个纲要来说,一共有两种所以【此二为要,故遍举之】,所以特别的把这两个举出来,全部包含在里头了,【通收尽者】为什么通收呢?这个两个戒呀!【悬防总发体中含摄】,这个两个戒从前面的悬防乃至于发得戒体当中通通包含在里头,【此收法体而言境者,欲明遍境之法皆归二戒故】,这个地方说,受那个法体就是前面起的两样体呀!包括在里头,那么而言境,这个境跟法体,本身是两回事情喔!既然你现在法体又谈境的话,为什么?因为这个两个法体是包括所有的对的这个境通通包括在里头,所以只要把这两个法体把握住了,那么这个法体本身就是什么?这个法体本身,就是把这个境包含在里头,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我现在有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有着什么?经线、纬线、颜料、人工这些东西对吧!有很多东西,但是我说我把这件衣服拿起来,是不是所有的那个经线、纬线、人工颜料,通通在我手上了?对!就是这个!那么现在这个解释完了以后,我们回过头去看行事钞,这个行事钞,问这个别解脱戒有几种呢?它回答说论那个戒体,现在讲戒体的多少,因为这个戒体有心跟境哪!才能够生起这个戒体,从心上来说能领的心相是一个,从境来说的话,这个境是无量无边,因为遍缘法界尘沙等,法这么多呀!那么现在这个戒是什么呢!要防恶!就是不要恶的要善净的,而这个一定是心缘境,既然是缘境的话,那么这个境本身无所不包,所以所有的境界都可以成为恶缘,那么这个恶缘很多所以那个发的戒也同样的无量无边,所以它下面马上引善生经说:众生无量戒也是无量,在这个地方大家停一下,正因为境无量众生无量,所以你受了戒以后呀!妙极了!你的功德是无量,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跟善完全不一样,善是单独对一个,戒!不!在刚开始得戒的戒体,是遍缘法界的,所以只要这个戒体没有坏,它那个遍缘法界的功德永远增长,这是它的特征。

【第二节 所发业体】

所发业体中分为六项

辨体多少

立两解名

三依论出体

四显立正义

五先后相生

六无作多少

【第一项 辨体多少】

所以只要这个戒体没有坏,它这个遍缘法界的功德永远增长,这是它的特征,虽然它是无量无边的,但是这个无量无边经意一推,我们从意义上面去推测,去推断的话,纲要只有两种,哪两种呢?作,无作。作戒,无作戒。或者作戒之体,无作戒体。这个两戒能够把戒的内涵通通含摄在里头,所有的境界没有一点点遗漏,那么这个是【辨体多少】。

【第二项 立两解名】

晓得了这个体一共有两种,一个是作一个是无作,一个作戒体无作戒体,那么这两个内涵是什么呢?第二来解释一下让我们了解。

立两解名中分为二支

立两所以

并解名义

所谓立两解名又分两支,一立两所以为什么要立两?第二并解名义,于是这个了解了以后来解释它这个意义,看第一支,那为什么要立两支?在这里停一下大家想一想,要平常我们学的话那何必问你,你告诉我两支就两支你还问它干什么!有人会不会这样想呀?当初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根本没看懂,看了半天以后后来多多少少有一点懂了,我心里想想那我不是信佛菩萨,你告诉我什么就行了嘛!何必要这样的分辨呢!实际上这个里边有很大很大的意义,就算如果告诉我我去学的话万一有漏洞,万一前面这个有问题的时候你始终没有能力去分辨它,这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也许有人说哎呀!现在这个末法的时候了我们不必了,这也是个事实在末法的时候我们通常来说的话我们不大有比较好的机会能够真正深入的去认识,可是这个地方注意!末法是说明什么?教法慢慢的消失掉了混乱掉了,既然如此的话,那个完整的佛法出现的机会是相对的一直在减少一直在减少,碰见这种情况支离破碎的,那支离破碎的多多少少是法噢!万一它完全走错了那你怎么办?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往往只有碰巧了,可是修学佛法并不是碰巧的事情,修学佛法绝对不是碰巧的事情,如果说佛法是碰巧的话,对不起,那个佛就不值钱了,只能说是末法的时候我们莫可奈何!如果我们条件够的话,我们应该很明确的能够把握的住,所以它每一个地方啊!它非常的严谨的把它如理如量的在这个地方,你透过了这个闻思理路上了解了以后,然后你把那个了解观察这个对象的话,你自然就不会错,否则到那个时候的话,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对它世间的有它世间的这个功德在,可是它并不是我们佛法当中所要我们走的路,这个我们一定应该了解,那么下面有一句话,一定要跟大家说一下,现在这个时候法非常混乱,如果说诸位老老实实念佛,像印光大师文钞所说的非常好!诶!现在我们实在没有时间,因此我们能够腾的出来的老老实实的念佛,老实两个字很难哪!说念佛非常容易!老实两个字很难很难!这个是我们必须应该知道的,不要说老实念佛什么都不管了,极大部分人往往以为对了,而结果得到的是支离破碎,这个很可惜!我说支离破碎,它还不错到哪里去,可是另外一类人,那就麻烦了,那就麻烦了!我们的确没有能力去判断,所以我在这地方特别说一下,我一生就遇见过各式各样的,这种奇奇怪怪的事情,往往说,哎唷,这个是很高很高的成就者,实际上非常麻烦,那么这里我不深细的去谈它,只是说从这地方,我们以为,以前总以为,像《菩提道次第广论》什么等等,那它才是很严密的思辩,实际上并不尽然,并不尽然!你看我们现在说《南山在家备》它一样的有很多问答,而且问答过程当中,同样的为什么要这样立法呢?为什么说这个作无作?现在下面马上就谈这个问题,我们仔细看。在P.44,

【事钞云『问曰:何不立一,及以三种?』】

对呀!你为什么不单单有一个?要两种呢!有一个三个乃至于有更多个,为什么你立两个呢?那么下面的解释

【资持释云『言不一者欲显相须,故约互废以问,及以三者业疏作何不三合,谓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宜应更立一合,次前为三。』

那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个为什么不立一个及以三种呀!那么它单是这个里边也有它的原因的,【言不一者】为什么不一?【欲显相须】实际上呢!这个戒法本身真正的成就的话,必须是因果对待之法,这个对待之法的话,就是互相因待的,就像两支筷子靠在一块儿,你靠着我我靠着你通常我们说像那个架枪一样,三个枪到底你撑着我?还是我撑着你呀?任何一个都是靠着另外一个而撑起来的,乃至于我们说钢筋合泥土,钢筋就靠着合泥土把它凝固起来,合泥土就靠着钢筋把它拉住,经线纬线亦复如是,经线靠着纬线纬线靠着经线,拿掉了一个另外的一个一定不成,所以它必定是说【相须】,彼此间必定是你须要我我须要你的,这是说明戒体本身也必须是靠着作、无作互相依靠而才建立的起来的,所以它这个不一的真正原因所以【故约互废】,互废的话,就是说废掉了任何一个,也许废掉作,也许废掉无作,对不起!那拿掉了一个另外一个一定不行!所以它绝对不能只有当中的任何一个,那么也许说,那你为什么不立三个呢?不立三个,它这个问并不是莫名其妙的乱问噢!因为实际上,在这个正式的作法过程当中,它有个作戒,有个无作戒,然后无作有个叫作俱无作、形俱无作,这个过程当中是有三个,所以它说为什么不立三个呢?这个业疏里边就说,为什么要立三个?因为

【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

这个作俱无作跟行俱无作同时的,既然同时有,这个你应该更立一个,那么加上前面这个作无作的话,那就三样,你为什么不这样立呢?这个有它的道理的,关于这一点,将来诸位当中如果愿意深入的研习戒法,那非常重要,不过这一点来说的话,那非是出家的同修才可以,我倒但愿现在有一些出家的同学,能够好好的学,因为我们现在说,我们佛学院当中,当第一个二个年过去了以后,现在最主要的那些同学,都全部的精神在戒上面,刚开始看的时候那个天书,诶!那无比的头痛!这样!同时人家也感觉的,现在那个时候还学这个干什么?等到念了二年以后,认真念了二年以后,现在才发觉佛法的精华全在这个里头,所以说佛法整个的讲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下脚的第一步就在戒,如果你这个没办法建立的话,基础没有什么都不谈,所以他们了解了这个最主要的,几个同学全部精神灌注在里头,为什么说最主要的呢!比较差一点的,看这个东西就是个天书,无比的头痛,那好好好跟在后头来,这是个闲话随便说一说。继续看

【事钞续云『答:若单立作,作休谢往不能防非,又不可常作。故须无作长时防非。若单立无作。则起无所从,不可孤发。要赖作生。二法相藉,不得立一。』】

这个解释就告诉我们很清楚了,现在我们先看一下那个资持的解释噢!

【资持释云『初答不立一中,】

为什么原因呢!

【先明作须无作,】

这个作!单单作这个戒这个不圆满还要无作来产生这个功效,为什么呢!它下面就是

【作休不防者以作短故,】

这个作什么叫作呢?就是有所思造的时候,比如说礼拜,跟着念,我弟子某某尽形寿,这个都是叫作,拜完了,然后念完了,下面怎么办?没有了吗?那就不行哪!所以说“作休”,休是停止了,然后停止了如果说没有无作的话它没有什么东西防呀!这个时间很短啊!所以“以作短故”,

【不可常作者心或余用故,】

什么叫不可常作?也许说你可以一直在那个地方说我心里面心心念念,实际上心心念念不可能,因为我们那个心哪!通四心三性,善心恶心无记心,这个作告诉我们是永远在善心当中相应的,实际上是不是永远在善心当中相应呀!不可能!就是受完了戒恶心,还是会现起,嘿!现起马上警惕到啊!来了!而且很多时候受无记当中,这个心一直在转变的,这个跟戒相应一定是善法,所以单单是作的话,永远是善这个不可能,所以它说明这个不可常作的话,心或余用,这个心一定会跟其他的相应,比如说我们在这个坛上面出去作事情,出去做事情的时候,你总不能在那个地方,自己在那边忏悔,继续的拜呀!所以这个是它这个地方的第一个。

【次若单下明无作须作,】

上面那个作还需要那个无作来辅助,第二个作需要无作来助成。

【二下结示。』】

再下面结示,最后的告诉我们这个结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这个不立一不立三呢?说如果说你单立作,单单说只要一个作戒,戒体,那么请问这个作结束了以后,作休就是停止了,谢往就是卸下来了,过去了以后,如果作的话,那要用作噢,现在说停止了,以后怎么办呢?下面没东西留下来,没东西留下来,就下面再有不合理的境界,你什么方法去防止它?所以它说不能防非,下面这个境界来的时候,你怎么防止它?不行!再说又不可常作,为什么不可常作?因为这个心不断的会转变的,所以须要一个无作,作完了以后,留下一个无作,这个无作会永远防非,这个实际上并不是说,现在谈那个理论,就是说当时这个心理的相状,有这样的一个相状在,那么这个所以这个相状呢!前面作的时候这种相状叫做作戒,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你叫它什么?这个叫做无作戒体,现在是我们解释这件事情,作卸了没关系,但是内心当中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为什么叫它无作?因为这个潜在的力量,的确不再作,对不对?它确实有这个影响力量,于是这个影响力量你叫它无作,那么这个无作的力量靠什么来的,靠前面作而来的,作完了以后,内心当中,嘿,我是受了戒的人,就是个影响力量,所以这个无作是靠着作而来的,作过了以后留下一个无作,你作的目标是什么?是要防非止恶,作过了以后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它能够产生这个防非止恶的功效,所以这个要无作来圆满这个作的功效,所以说互相依赖的原因在这个地方,了解了这个,你看那个文就很容易懂了,所以说单立作嘛!作休谢往呀!不能防非,而且不可常作,所以有个无作来长时防它,反过来,如果单立无作的话呢?对不起,这个无作不会无缘无故生起呀!则起无所从不可孤发,这个无作一定是赖作而生的,所以这个两法,互相凭借,我靠你你靠我,所以不能单单立一个,这个地方所以立二的一个原因,那么也许你说可以多立一点怎么办呢?我们继续看下去

【事钞续云:何为不三,】

那么为什么你不立三个呢?下面我们继续看

【『但由体相道理相违。一作无作别、二心非心别。性不可合、但得立二。若就所防、随境无量。』资持释云『次答不立三中,作无作别者动静异故。心非心别者体相违故。若下释疑。以不许立三、恐谓戒法唯局此二、故特释之。显上且据能防故唯二也。』】

其次就回答为什么不立三,这个里边告诉我们说为什么原因?作跟无作不一样,作是动的无作是静的,所以这个是个差别,还有呢!有不一样的地方,心非心别者体相违故,作的时候是心,无作是非心,这个要了解作,心,这个无作是非心的话,是指四分宗来说的,四分一宗来说的,作的时候是善心,无作留下来的不是,这是四分当宗的说法,我们要了解,所以这两个有不一样,一个是心一个是非心,所以你不能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讲,若下释疑,为什么说又还疑?以不许立三恐谓戒法唯局此二故特释之,显上且据能防故唯二也。这个能防来说所防的是无量无边,那我们回过头来看事钞,为什么不立三呢?说由体相道理相违,由于这个戒体的行相这个理论上面相违背的,为什么?因为前面里边已经说过了作是动的无作是静的,作是心法无作是非心,不管是形俱无作、作俱无作这两个东西都是无作当中,所以你不必另外分,而这个作法的话,就是跟无作不一样的,这是它所以立二不立三的原因,所以一作无作别,作跟无作差别,二心非心别,作是动的无作是静的,这个作是心法无作是非心,这个既然一个心法跟非心两个你没办法凑在一块儿的,这是我们了解的就像色法就是色法,心法就是心法,这两个不能在一块儿,色法你可以混在一起心法你可以混在一起,这两样东西完全两个你怎么可以合呢?所以只能立二不能立三,这个原因在这个地方,前面的就是先辨明只能立二,不能立三的原因,如果说你能立三的话,你可以立无量无边啊!心当中这个也是那个,也是又开出来一边,所以这个没有意思,所以少了少了就不可以,多了是累赘没有用,不但累赘没有用而且混淆,所以非常严密的原则来说,你只能以这个作跟无作来说明它,所以它立二的原因,我们了解了以后,下面紧跟着来解释这个意义,这两个名词的内涵是什么?

【事钞云『问曰:既知二戒请解其名』,资持释云『结前生后总问三名』】

现在了解了晓得两个它的内涵是什么呢?三名者,作及无作是别名,戒即通名共为三也。前面说只有立二现在这个地方要还有一样东西总问三名,这个叫什么?如果我们总的来说叫戒,戒的内涵叫做作戒无作戒,这个怕大家有误解所以这个地方特别提一下。

【事钞续云『答云:所言作者。如陶家轮动转之时、名之为作。故杂心云。作者、身、动身方便。』资持释云『作即方便构造为义。陶家谓土作家。轮即范土为坏器之车、运之则转、故以喻焉。四大质体名报色、从缘动作名方便。报起方便、方便依报、二法相假、不一不。但言报未必是方便、言方便其必具报。今以轮木喻报质、轮动喻方便、即名其动以为作耳。 故下引证。身及动身对喻可解。』】

这个先把下面资持的解释,作就是造作,这个造作就是以种种的方法去做那件事情,陶家就是做陶器的我们的陶器呀!瓷器呀!这个陶器瓷器怎么做的呢?古代呀!不晓得你们看见过没有它上面有一个木头的轮子,然后它就把那个土放在那个轮子上面,放在上面去转转了以后它就能够把它做好,我想这个东西大概一般人都没看见过,不过说你们如果到那个工厂去,看见那个车床你们就晓得了,你要做的东西一定放在那个桌上面让它转,转了以后,那个车道一转的话,它就车的很均匀,比如说这个上面不是有两个圆圆的东西,如果说你用雕刻的话,你没办法做的这么光润对吧!那怎么做的呢?它就是一个木头,本来四四方方的一个木头,两头在那个桌上面在那边转,它有一个车道,车道一车的话,转的非常的圆,你们去参观一下就晓得了,那么这个比如说木头金属等等,当然如果说你们学工的在工厂里边,或者什么那就完全晓得,那么现在那个陶器也是如此,以前古代现在大概不大有了,现在我们还看的见的那个红瓦,那个红瓦怎么做的呢?红瓦它就是把那个土切成一个薄片,下面一个转的东西,把那个薄片都围在那个上头,围在上头,那个脚一踩,咕噜咕噜一转,一转外面有个东西防着,多出来的东西就把它削掉了,然后薄的地方它就补满了,里面的好好地放在那个地方,晒晒干一拍就变成四块瓦片,我看见这个蛮好玩的,所以这个陶家,也就是做陶器的那些人,轮子就是范土,把那个土成坏器的这个车,接着那个车轮子让它转,这是举个比喻,这个土经过了这样的转的话,就变成我们要的陶器。

现在我们这个身心经过了这样的作法的话,也得到了我们要的结果,这是个比喻,下面四大质体名报色,然后拿我们这个身体,换句话说,这个就是身体了从缘动作,这个动作有外面的种种的原因叫做从缘动作,叫做方便,这个从我们身体上面起的方便,那个方便一定依着我们的身体,这个二法相假,这个动作本身一定依靠我们的身体,这个身体去动作说不一不异,这些道理也不必去细谈,但是文字我们了解所以言报,单单讲那个报不一定是方便,换句话说,现在我这个身体,身体坐在那个地方没动啊,所以不一定是报,但是当你谈方便就是动作,这个动作一定是在身体上面,所以言方便必具报,这个动作一定在身体上动的,今以轮木喻报质轮动喻方便,这个是比喻当中,说这个轮的动作叫做作,那么这个比喻也就是说,我们去受戒的时候,要去礼拜要去说明,这个礼拜说明等等,都是用我们这个身体报体的,所以这个比喻的意思是这样,故下引证身及动身对喻可解,这个身及身体的动作,身就是报体,动身就是这个作,再看事钞什么是作?这个地方是解释作跟无作,这个作就像做陶器的那些人转动那个机器,这样去做这个比喻什么?就是比喻我们现在运用动作我们那个身体这个叫做作,非常简单。

【事钞续云『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三性,不藉缘办。故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识,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

我想这个都是比较麻烦的,为了大家容易了解起见,我试一试反过来噢!先把事钞解释一下,解释了了解了这个内涵,再去看下面的,说不定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后面有很多对我们感受上面的很累赘,诸位也不一定深细的去研究,所以我现在单单把行事钞里边的内涵解释一下,那么后面的文字随分的消一下文就行,前面已经把作解释过了,现在解释这个无作,这个无作的内涵是什么?第一个叫一发续现,什么叫做一发?就是前面这个作,作完了以后,它就发起现起了,现起了以后,它永远永远,所以说会在这个地方,实际上这个情况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受戒的时候,你如果如法如理去求去受。

你如果如法如理去求去受从请师开始,然后迎圣供养忏悔这些,诸位也许受过戒也许只受三归这个都叫作,作完了以后谢了,但是作完了以后内心当中就会留下一种影响力量,这个戒能够防非止恶的影响力量这个叫做无作,现在这个无作就是这个,一但发起了以后它会继续的现起,而且这个现起是什么?始末恒有,一但现起了以后从开始一直到最后,这个最后指什么?如果我们受戒皈依的话通常说尽形寿,说当三皈结束了以后那个是始,然后尽形寿你一直下去到这一生寿命尽这个是末,这个无作从开始到这一生永远有,这个第二个,什么叫四心三性?四心的话就是说这个戒是对我们什么来说?对我们的身心来说的,而身心方面这个色本身那个无所谓,真正造这个业的话是用那个身体,可是最主要的造业当中的善恶等等主要的决定在什么?决定在我们的心法上头,心法是什么→色受想行识,这个色法是另外一个,心法→受想行识,这个四个法是心法所以叫四心,现在这个无作戒体在不管是哪一心当中它都有,三性→善心恶心无记心这个也都有,作一定是善的,造作的时候一定是善的,要嘛!虚假的在那里拜呀拜了半天心里面胡思乱想,对不起,你根本得不到这个戒体,得不到戒体的话当然不谈了,如果得到的话,一定全心全意对着佛像,面对着自己规戒的师父,然后一心说,我从此以后要改要修善,这一定是善的,所以不但是恶法不可能,无记也不可能,得到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那就不一样了,善固然是有无记也有恶也有,那么为什么无作的恶也有?这个下面会解释,换句话说,你得到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这个信心一直在转变当中,当恶的境况现起的时候,它就会产生力量嘿!不可以!不可以!所以为什么不可以,表示这个境界是恶的,对不对?这个无作它四心三性而且不假缘办,这个作一定要种种条件的噢!到这个佛堂对这个师父他怎么办,那个无作,它不需要任何东西,它内心当中就存在这个,它永远在,我们戒容或没有得到,可是这个业本身我们人人都有,没有一个人免得了,然后内心当中对境的时候,现起是不是这样?一但生起了以后它永远存在,然后事事自冲,不管任何情况之下也不假缘办,是不是这样?对!就是这个!不过现在这个地方这个无作是专门解律仪来说的,对于这个跟戒相应的这个业体叫作无作,所以无作是业体当中的一种,那我们在这里了解它。

【故杂心云、身动灭已、与余识识、是法随生、故名无作。】

《杂心》也是论噢!告诉我们身动灭已,这个身动就是作,作完了以后与余识俱,跟其他的识永远相应,是法随生这个法什么法?就是无作戒体跟着生这个叫做无作,这个是杂心上面的。

【成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

《成实论》上面有专门一品叫无作品,这个无作品当中生起来以后,说因心生罪福,那么生起来了以后这个是睡眠闷等是时常生,不管你睡着了,或其他的情况之下,完全是昏过去了,在一切时处它永远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叫做无作,那么这个是第二个解释无作。下面

【资持释云『一发者一犹始也、此句明业体初成、即三法竟第一剎那与作俱圆、是体发也。作戒既谢、无作独存相继不绝、故云续现。』】

什么是一发?现在我们这样的解释倒是比较轻松一点,就是前面的一发续现,什么叫一发?一就是开始,这句话就是说这个业体,无作这个业体刚刚开始成就的时候,这个成就是什么时候呢?三法竟,哪三法?弟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尽形寿为一分二分,那个随个人的量或满分优婆塞,如来至正等正觉是我世尊这是第一个,然后第二个第三个通常我们称为三番羯磨,当那个三番羯磨一结束下面紧跟着的一剎那,那个时候与作俱圆,这个作圆满了,作圆满了这个无作本身也圆满了,从那个时候那个戒体事发生的时候所以这个一发就是指这一个,那么这个圆满的时候是作戒已经谢往了谢落了,这个时候谢往了谢落了就没有了无作独存,这个时候就是这个无作来单独存在,而且相续不绝它永远,只要能领之心没有破坏这个能领的心永远是相生相续的,它也永远存在故云续现,告诉我们这个状态这个续现是这样。

【『始即上句一发之时末即是终、谓命终舍也、虽通四舍且约常途故余三不举。此句明业体久长也。』】

上面说一发续现以后始末恒有,这个始就是一开始,末是最末了,这个末了这个地方叫命终,命终戒也就舍掉了,实际上这个舍是不是单单命终?不是!还有其他,还有四种条件之下这个戒就舍掉了,所以说虽通四舍,但是一般来说的话到了死才舍,这个其他的三样东西并不是经常有的所以它不说,实际上包含在里头的所以余三不举,那个这句话特别说明业体是长久下去的,这一段解释这个,说到这里这个四舍也在这个地方说一下,就是说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在什么情况之下会舍弃?这里已经告诉我们你受的时候你说尽形寿,既然你立的誓要尽形尽寿当那个形寿结束的时候当然跟你所原来的立的誓像那个契约一样到期了当然满了,那么这是一个另外还有三样呢?这个地方说一下,第一个受戒受完了以后你觉得,对不起,我现在有困难,或者有种种的原因说要舍掉它,说舍戒的时候那就舍掉了,第二个犯了重戒破坏了戒体那自然就舍掉了,这个犯戒不是说轻重不一样噢!犯的轻的戒的话,对那个戒有损伤,它并没有舍,重戒的话,整个就毁掉了,以五戒来说,平常我们不杀戒容易持,不过妄戒很难持,这个妄戒有轻有重,轻的妄语戒,只是对这个妄语戒有损,但是不会毁,不毁就不舍,什么是重的妄语戒呢?它有一个特别的说,我证了罗汉果了,我见到了什么了,这个叫大妄语,绝对不可以,你没有!未得谓得,这个圣法来说,你没得到,自己骗人那一定是!那是非常可怕,如果这种情况之下舍掉的话,你不受戒不一定堕落地狱,受了戒一定堕落而且堕落的一定是非常严重的,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这个轻重后面会详细说,因为犯了重戒而失体,第三呢!二行僧,什么叫二行僧?这个僧男女两性有别,有一种人就很奇怪。他有两个性器官,当这个生起来了以后。这个不能,凡是这种人都不行,所以这个是四种。第一个舍戒,第二个犯了重戒,第三个就是二行,这个就是男性他有这个女性的这个迹象生起,女性有男性的这个自然的就舍戒,最后一个死,一般的来说,就是死是通徒常规。

【『四心者通举四阴,三性者别示行阴,三阴唯无记,行阴通三性故此句显非心也。』】

上面告诉我们无作一发续现始末恒有,第三句是四心三性是指什么?四心通举四阴,通常我们说五蕴,另外一个名字叫五阴,哪五阴?色受想行识!受想行事,是其他的四阴,所以实际上这就是四种。三性呢,也就是善恶无记。在这个四心三性当中,其他的色受想本身都是无记心的,没有善恶可说,四阴当中的行阴,或者行蕴的话,通于善恶无记,所以说三阴只有无记,那么这个只有行阴有三性,三性是什么?善恶无记,这句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说这个无作体非心不是心法,最后下句,不藉缘办是什么意思?

【下句正示无作义也。】

为什么叫无作?作一定要借重种种的行为动作,现在这个无作,不要假借任何的外缘,所以叫作无作,所以这一句话,正示正说明为什么叫它无作的意义。

【『若翻对作解,初句反前即谢也,次句反一念也,第三句反善行心也,第四句反缘构也。』】

那个上面的四句是刚才这种解释,现在这个无作,另外一个角度,这个无作对著作互相来对比一下,所以说反对作来解释这个无作的内涵,第一句话说,一发续现这个是无作,作呢!不是!一发发了以后就谢往,发了以后一谢你没有了,而这个无作一发了以后呢!续现!这两个完全不一样,发完了以后停止了没有了,一个一发完了以后永远继续存在,所以这两个不一样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次句反一念也,这个是续现始末恒有,无作始末恒有,作是什么?当下一念这个不一样,第三反善行心也,这个作一定限于善心当中,作戒一定在善心当中,现在的无作呢!四心三性!在任何情况之下一直有所以它说又不一样,第四句呢!就是不假缘办,无作是不假缘办的,那个作一定要缘才能够成就的,这个是把作跟无作相对的来解释。故杂心云等等。

【故下引证有二。杂心中。】

那么现在呢!它引证!引证什么?一个引杂心论一个是引成实论,

【『初句蹑前作谢生起无作,余识即四心,后心望前作心故云余也,俱即同时,是法即无作,随生谓任运起也。』】

这个引证当中就是先杂心云,它第一句身动灭已这个是蹑前作谢,紧跟着把前面这句话重新说一下,那么这个时候生起无作,灭完了以后无作生起来了,这个无作是什么?与余识俱!为什么叫余识?是说生起的无作余识是四心,下面不管你在任何情况之下前面的那个一定是善心,后面的不管四心当中这个跟第一念的善心来说是其余的,不是它自己,所以叫后心望前作心故云余也这个说明,俱即同时,说后来这个无作跟其的心永远同时俱足,所以与余识同时一直在,那么是法随生这个顺着什么呢?作完了以后随着这个作而生起的,这个法是什么呢?就是无作!而这个是任运而起的,所以任运的话不要再作。

【『成论中,通明业理,非局戒也。』】

实际上成实论当中说因心生罪福,它不但是戒其他的也是这个样,这个由心生的这个罪福不单单是戒,如果是戒的话一定是福不会是罪,所以成论上这个无作的话就是它并不是讲那个无作的戒体,就是无作的这个心里的形相就是这个状态,它不要经过作的,只要这个业体存在那么后面哪怕睡觉了,它继续的会影响流演下去,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并不是说现在我们好像没有做坏事睡着了,假如你睡着之前,你是缘着这个恶法,对不起,这个恶法的势力一直在,因为这个恶法的势力一直在将来你一定会进入这个恶道去,反过来现在你受了戒了,然后前面缘着善念,到那时候你睡着了,乃至于昏过去了,因为这个善念还在,所以它那个影响继续会向前流,如果是得到了戒,这个是跟法界相应的善的话,那当然它有无量的功德在,那么成实论上面特别说明这一个,所以它说业的道理是通明这个业的道理,通徒常规整个说明业的道理,不仅仅限在戒当中,关于这一部份在《广论》上面前面已经说过了业的行相,大家如果这个了解,这个地方不必解释也清楚,

【因心者示现从作发也,】

说成论上面这个无作品说这个无作是什么?因心因心是为什么?一定从前面的作而生而现起的,

【生罪福生就是发,罪福即善恶无作,文举无记,等取余心。】

那么包括其他的所以说举什么?睡眠等等的话,那就是说还有其他的,这个不要经过作的所以叫做无作,那这一部分就是引证,不管是杂心论,不管是成实论,它说明。

一发续现等文初学难解,今据后第五项,先后相生文义,列表如下以资参考 今文云无作者即表中所谓形俱无作也。那弘一大师在这个地方注明,刚才那一段话刚开始学的人的确很难懂,我想我在那里发了很大的精神,大家有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真正如果清楚一点的应该可以懂,否则极大部分的在那里还是糊里胡涂那没关系,所以它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深入一步一步的深入后面关于这一部份作跟无作还有很详细的说明,我们只要在这个地方先有一个认识先有了概念,然后再继续下去的话就很清楚了,否则突然之间把那个真正的重心说出来的话我们真是听起来像个天书一样不晓得说些什么!反过来说,如果诸位对这个《广论》上面业的部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到时候听起来就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在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在前面我们学广论的时候,说一切都是业来决定,业决定的时候它有三种行相,一个是异熟,一个是等流,一个叫增上。

异熟就是我们得到的报体,通常我们最重视的是讲什么?讲等流!那个等流当中有二个,一个叫真等流一个叫假等流,假等流叫领受等流,真等流叫什么?记得不记得?造作等流!这个才是真等流,为什么叫它等流?为什么真等流叫做造作等流?现在讲到那个无作戒体就用上了,为什么叫等流?它所以等流的话就是在它那个果跟前面的因相应相等的继续的流演下来的,所以立这个等流因果的名字就是这样,如果说你因当中这样造作,这个造作一定在以前,做完了以后它这个影响力量继续的留在这个地方,下面遇见的时候嘿!跟它相应的又现起来了,这个就是它等流因果的特征,所以说如果你好欢喜杀生的话,前生好欢喜杀生的话这一世看见了你就好欢喜杀生,如果说好欢喜这样的话,这一生这个习性又来了,所以这个等流因果另外一个名字叫习,习惯的习,叫做习果,或者叫等流果,那么我们从这个地方回过头来去看那个无作戒体的特征,前面是作做完了以后好了,作休谢往那个作意停止的话那个谢落了没有了,没有虽然是没有了可是内心当中如果说得到的这个无作戒体的时候,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对境的时候,这个等流因果的力量就现起来了,一遇到境嘿!我受了戒了!不要再做,以前遇见了这个境以后,随顺着自己的习性,随顺着以前的习性叫什么?等流果!现在随顺着这个戒法,同样的是等流果,对不对?所以或者是从业来解释,再不然的话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真正的感果,感果的直接的因是哪一支?有支!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有!一有下面一定是生,有、生、老死,有是怎么来的?爱取!这个是随顺着顺生死的因缘这样转,那么现在我们要想灭生死,跳出来的时候,对境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情况怎么不一样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说对这个境界现起的时候,不是以无明相应的爱取去对它,对着这个境界的时候,以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善法欲,还是爱的一种,不过以前爱的是跟无明相应的,这样爱现在爱善法,我正确的认识,所以以前是跟无明相应的爱取,现在跟正知见相应的善法欲跟勤精进,勤精进本身就是有,然后你这个有是什么?就是业体!在这个地方,对求戒的人来说的话,叫无作戒体,清楚不清楚?就是这样,所以从这个地方你们就了解了,噢!前面我们学了《广论》,很多道理这个地方完全派上用场,而真正对境界的时候,你就看的很清楚,我现在的一念是什么?就像念佛吧!绝对不会说,到了时候看阿弥陀佛来接我不接我!不是的!你当下一念的时候,你晓得这一念派的上用场,如果派的上用场,不要等到祂来接,你确定晓得在这一念念下去,它将来非接不可,反过来说,这一念念了半天,将来一定不接,这个才是真正的学佛,这是我们应该正确了解的。

同样的受戒了以后,你也是一样,睡着了,睡着了也不怕,你临睡之前的一念,如果还在的话,你晓得睡下去,睡下去无边的功德还在增长,当然这个前面一定是你在作的时候,肯定自己得了这个戒体了,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则,所以关于这一方面的话,在前面正式受戒之前,为什么要这个忏悔,通常情况之下,大家一定有他的相当的感应觉受,关于这一部份的话,《梵网经》上面有特别的说明,通常讲戒的地方都有说明,那么《广论》上面也同样的说明,忏悔的时候,一定有净罪相,为什么要净罪相?在讲戒的时候它说得戒是什么时候?三皈竟得!然后这个三皈的时候教我们学观想,说初番羯磨的时候十方的戒法动了,二番羯磨的时候,不但动而且集起来了,三番羯磨进入我们身心了,我们这样想了半天,也糊里胡涂到底怎么个动法?怎么个进法?现在你去忏悔的时候你就晓得了,说啊!我以前都错了,现在怎么可以呀!万万不可以呀!是不是正忏悔的心情是这样?然后如果说这个不可以的话,你还是想起,或者是缘境的时候说,哎呀,我以前怎么做这个事情!或者在你忆念当中,记起来我怎么这样做不好,这样的意念是不是跟前面确定相反?就是这样。

如果说,现在你有机会找到一个学科学的他跟你拍一点照片,你肯定的可以拍的出来,以前这个时候拍出来的光是黑的轻的,现在拍出来是紫的红的黄的白的,确定可以这样,不过一般说起来,如果这个业重的话,只要当下的一念的心相应,唉!完了以后,第二念来的时候,这个黑的又跟着来了,紧跟着还在黑漆漆一摊这个谈不上,然后你努力的忏悔的话,那个心情慢慢开朗开朗,慢慢开朗,到每一个时候,这个善净之法相应的时候,梦境当中!为什么梦境才是呢!平常因为你这个现行非常的强烈,所以在整个的现行当中说不出来,当忏悔干净了以后,这个内心当中染污去掉了这个善净之法显出它这个效应来了,于是这个时候,这个梦境当中它显出它这个特征,实际上这个完全是心业力,所以当现在梦境的时候,你就看见,然后以前不要说,以前真正有成就的时候,他有天眼,或者法眼的话,他可以看的见,现在的科学同样的,用这个东西可以测的出来,这个是它的特点,今天关于这一部份,介绍到这个地方,至于下面那个表,那很容易,你们自己回过头去,把它细细的看一下。

今天我们正式的开始,再继续讲南山在家备,前面的录音带已经讲戒体的前面,说戒体门当中戒体的相状,也就是把那相状的这两个一个是能领的心相,所发的业体呀!这个能领的心相,讲了所发的业体呢!所谓辨体多少、立两解名,这个前面也讲了,下面就是依论出体,这次要正讲那一部份,在正讲那部分之前,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这里先讲一讲,这个戒在前面已经说过,就众生的根性来分,以及进入的次第来分,那么这个里面特别就众生的根性来分,利、钝两个不一样。以利根来说,就算前面的五戒、八戒都是,所谓出世方规,都是出世方规,小则是出世,大则是究竟圆成佛道,以钝根来说不要说是五戒八戒,乃至于具戒本身,也只是一点世福,这个是就我们众生根性来说,就佛出世,他的目标来说,不管是哪一个,你只要沾到一点边,种下一个种子,那究竟都会达到成佛最后的结果,差别只是中间经过的路程迂曲,以及难易这样的差别而已,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那么现在我们说这个利钝之间,根本意趣何在呢?我把这个最重要的特点,最重要的噢!把握住那个中心。

在这个地方跟诸位说一说,这只是把戒最中心的意趣,在这地方跟大家讲一下。这个戒,因为我们现在讲戒体,这个戒的真正的特征,前面我们已经经过了,多番说明研讨,在这里我再提纲挈领,简单扼要的说一说,佛出世的目标是使我们究竟圆成佛道,那么在这条路上面,由于众生利钝不同,所以就有所谓化城,这个化城通常指中间的声缘,实际上,乃至于前面的五乘,都可以在这不同的根性上面去立出来,这里我们要把握的准,这个主要的原因在哪里?就是这个意乐。这个意乐,是不是具有出离心?以及没有出离心?这个是出世以及入世的差别,还有下面因为菩提心,那是成佛还是二乘的差别,关于这一点,我现在不从这个着眼,实际上主要的也说明这一点,这个话怎么讲?平常我们讲出离心!出离心!关于出离心真正的内涵,说好像有很复杂的内涵,那菩提心更是一大堆,现在我为了比较简明一点,但是把这个意趣中心在这个地方,用一个事实来说明,我们说乃至于最起码的声闻果要三世,第一世发心,第二世集资粮,第三世证果,上一次曾经简单的说过,今天把这个概念再重新说一下,发心比较容易懂,但是我们真正的内心当中,是不是跟它相应这个,确是我们现在第一步应该注意的地方,应该注意的地方!往往我们这个发心,本身限于这个文字上面,而这个文字是根据自己的体会,实际上自己的体会,是不是佛陀所告诉我们的这个内涵?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差点!我们往往问题都出在这个差别上头,我们并不了解佛陀告诉我们这两个字真正的意趣,我们觉得我们发了心,然后照着去做,那这个对我们来说是第一个最大的损失,发了心,以后我们去积聚资粮,那么这个时候由于发心既然有了问题,积聚资粮更成问题,到后面证的果的话,那就千差万别,现在在这里最主要的地方说,发心要想发的好,这个我们必定应该在事前,对于为什么要修行这个真正的内涵,应该有明确的认识,然后修行应该修些什么样的行?你要达到什么果,那么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积什么样的资粮?

就实说来,这个地方又有问题了,我们要想达到什么果位,这个总是安在我们自己所想的范围当中,这个范围永远是个有限的,学佛的人,如果我们一开头能够领会到这一点的话,这个先不要说,我要达到什么果位,不彷看看佛他老人家希望给我们真实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是比较重要的,关于这一点那非要真正的认真的学大乘经典,而大乘经典当中尤其像法华、华严、涅盘这个是最后究竟了义之经,法华上面特别说明众生有无量无边,根性有无量无边,佛陀出世,虽然证得了究竟的无上菩提,他原来的愿望,是要把所证得的最究竟的圆满的内涵来带给一切有情,现在如理如量证得,正是带给大家的时候,可是发现问题!你要想把佛自己证得的带给别人,实在很少人能够接受,简直很困难,这一句话已经说明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的障碍何在?我们的障碍何在?现在我们说忏悔忏悔,就是要想办法拿掉这个,平常单单说忏悔很容易,所以不了解的业的行相,以及十二因缘真实的内涵,我们始终对我们真正心里的相状行相弄不清楚,于是所谓的忏悔,本身就算多多少少做对了也是大打折扣,何况极大部分,连它最起码的都没把握的准,那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能够产生什么效果?这个是我们最可惜的,虽然有一番好心进来了以后,结果呀,没办法走的很如理,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第一个值得我们仔细检查的一点。其次发了这个心了,这个发心的话,不过透过刚才这样的认识去看的话,那个发心一定是求无上菩提果,因为这个才是佛他老人家真正要带给我们的,而且这个佛,不仅仅是我们释迦世尊,十方三世没有一个例外的,否则他不是佛,也许他可以解决了,钝一点是声闻,利一点是缘觉,祇是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尽可能的,我们前面净除了罪障,能够看的清楚这一点,现在进一步告诉我们,发了这个心以后,开始积聚资粮,积聚资粮我们也不彷把那个范围把它放宽,说不一定是要发了这个无上菩提心的,乃至于你只有出离心,不管哪一类发心,现在我们纯粹先从发心的立场去说,于是说要去求这个果,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要注意了!这是我们现在第二步,非常重要的一点,修学佛法的人都确定了解一件事情,我们要求的一切苦乐的果报,一定从因地上面下手,如此因感如此果,所以说发了这个心,为什么还要积聚资粮?还要修正!说明天下没有一点事情,说你想得到就可以得到,你想得到,你必须把得不到的这个障碍、这个违缘这个恶因要把它净除,其次净除了以后,也得的到的这个顺缘善因,你要把它积聚,只要这两样东西做到了,自然果就出现,所以他说并不是说我要就可以得到,这个道理我们虽然是佛门当中佛说的,但是了解了以后,你拿这个道理去运用准知四海,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头,任何一个时代,它都是这个样,绝对没有一点遗漏的地方,绝对没有一点点意外的地方。

换句话说,这个法则就是个绝对,绝对像这个道理,说空缘起之法,天底下所有的事情绝对没有你要怎么办就怎么办的,都是要根据因缘,这样来的所以它下面说啊!那我要积聚资粮,这个资粮当中,就有两类,逆缘去掉,顺缘积累,然后你有了这个,再去修持的话,最后第三世感果,我们了解了这一点的话,关于这个概念那就对我们就可以走的上去了,可是这个概念说起来好容易,真正要体会做到的话,我感觉的非常难非常难,在这里讲戒之前,特别应该说明戒是应该戒什么?戒是戒什么?为什么要学戒?那个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要想离苦得乐,那么用各种方法去找,最后找到,唯有这个方法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个方法谁讲的?佛讲的!这个方法从什么地方得到的?从僧那个地方,所以就是三宝,然后我们去皈依了以后,他就告诉我们正皈依的是法,你照着这个方法去,如理如量去做,这个时候我们就体会到如此的业因,感得将来我们所期望的果报,然后在这个业当中,我们也了解说事、心、行说三轮,而这个里边最主要的,还是在乎自己的心,由于自己的心,如果严密的来说,更进一步认真的来说的话,这个行为的行,这个加行还是可以并入心那一部份来说,最主要的真正说起来,还是完全看你自己,完全看我们自己,这个时候我们进一步了解,因此当任何一个情况,当对境的时候,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随时警惕策励自己说,你不是要这个果吗!那你现在是随顺着以前这种老办法,错误的去做!还是现在了解了,随时警惕自己,不可以!现在要改过来了,这个改过来有两种,以前的老办法,一向习惯的,不可以做,不能做,这叫止作,现在的新办法,你不习惯的,该做的,虽然你不想做,你不会做,你要做这个叫作持,止作这个两点,这个戒真正第一步的内涵就在这里。

现在这个地方,大家停一下,好好的想一想,我说停,并不是说我停讲,而是把这个话认真的说一下,不但今天说,我建议诸位,我也希望诸位,这两天重心就在这个上面去想,如果你把这个问题能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你下面学下去是顺理成章,通常我们说听的不大懂,那我下课的时候再来,到这时候往往是个障碍,下课的时候,一大堆事情又迷糊了,下一堂再来听的话,还是含糊,好!反正回去的时候还好有录音带,结果这个事情是永远层出不穷的多少来,然后你一拖,就拖拖拖,往往是无量劫的拖下去,这个是我们应该特别的注意的一点,那么现在我们就回过头来那就说,这个戒本身我们务必注意到我们的心念上面,这个心念本身这个目标很固定的,是佛。如果这一点你看不清楚,说你出世要跳出生死轮回,或者你往生那没关系,你把目标放在这个地方,乃至于眼前所有的任何的事情下面就注意着,世间我们平常作的时候,一定注意我们眼前果的是非好坏,这是我们一向的习惯,看见好的那欢喜,不好的心里就不欢喜,这个是正常状态而且理应如此,否则的话,你这个人神经有一点问题了,现在学了佛就在这个地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现在要想得到这样的结果,决定不是眼前可以得的到,而是看我现在那个因,是不是跟我所需要的相应?相应就对,不相应就不对,那么这个认识,我们叫它正知见,有了这个正确的正知见,然后正确的去行持,照着这个正知见要获得我们获得这个果报,所应该作的努力,那个时候就是说现在的业行这个行持,然后这个行持当中的一个标准,随时去看我现在是不是依照着正知见去行持?还是不是!不是的把它挡住,虽然你想作也要把它挡住,是的虽然你不想作的也该去作,戒的真正的内涵在这里,所以叫作摄心为戒,这一点大家首先要把它很认真的在心里,有了这个认识,你作的一切事情,任何事情小的,哪怕扫地地上检一个垃圾,大的作再大的事情,发菩提心,要救法界一切众生等等,都从这个地方看你自己的心,同时我们也了解,现在这个时候是什么?是在因地当中!你如果这样去作的话,你作任何一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一定产生什么现象呢?就是我们的这个内心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习气是非常深厚,非常深厚业习气,这个绝无第二个方法除了,你如理如量的,慢慢的把它如法的对治,净化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如果说有,快慢不同的话,那就一个。

如果说你得到善知识的摄受,然后在这个里边他告诉你的方法、远近、大小这个是真正的差别,真正的差别在这个上头,不在其他的地方,所以要想真正的讨巧省事,有没有?有!找到真善知识就告诉你这个方法,如果同样的方法就是这个样的话,对不起,在这里就再没有其他的巧好讨了,要讨巧那一定是走上错路,邪魔外道是有的,告诉你这么一来,这么一弄,这么一下可以证了果了,佛法里面没有这件事情,否则因果两个字就讲不通,任何一个法门,我们确定要建立这个概念,有了这个以后,于是我们下面再去作事情的时候,对我们不断的去作,有了这个认识去作事情,于是大家注意噢!平常我们作事情的时候有两种,啊!觉得这个要修行,要修行跑的去,那么不来还蛮好,没来之前,觉得佛门当中清静的这个很好,那么好像它所谓的清静是什么?就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这个无法避免,因为这一个人都是拿我们的现有的这个意识认识来判断事情,偏偏我们认识的是什么?这完全就是以前我们世法的,这个所的一个名字叫什么?这个覆盖意,由于以前的无明,就把它那个真相把它盖住了,看不见,这个世俗的所依,我们不可能真正的看见那个事实的真相,所以觉得清静的话,自己觉得,哎呀,世间要想去东忙西忙,你看出了家,关在庙里面,山上住的地方又安全,不要忙那个世间的一切,这个叫清静,这种清静根本意趣还是什么?还是因果没办法看的清楚,只看见那个行相,那个行相是眼前的一个果报,这个是第一个我们最容易的。

所以我们跑进来,偏偏跑进来的时候,昨天我们曾经谈过,刚进来是!刚入佛门的时候,这个佛菩萨摄受的方法一定是这样,刚开始回心转意啊,你皈依来来来,所以我们通常看见的这个佛门所有的法师,不管是四众当中哪一众,哎呀,这个都是慈悲为怀,这个慈悲为怀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可是他那个慈悲,换句话说,慈悲是什么呢?与乐拔苦!这个是千真万确的,可是这个苦乐的标准,跟我们世间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完全的不一样,佛菩萨给我们的是要究竟离一切苦,究竟的圆满一切乐,我们世间要的苦乐的标准,跟佛菩萨不一样的,我们要的是暂时虚假的这个苦乐,而并不是究竟的,这一点是我们外面完全看不出来的,然后一进来了以后,最容易犯的,以简单的话,急求果报,而不了解这个果报,必须在因地当中一步一步慢慢的走进去,然后在因地当中就要谈到刚才讲的正知见跟戒,所以这个时候发了这个心以后,然后要去积聚这个资粮,这个资粮我们通常用两个方面来说智慧、福德,这个说的时候是两方面,在事项上面,实际上是一件事上头,前面已经说过几次今天可以说最后一次,来复习温习它,所以如果不懂的话,这个地方一定要仔细的听,回头来思惟了解了,已经了解的那么加强它,再去运用它,这平常我们在世间上面去做事情的成否?这个都是个未知数,然后做出来的结果,做成功了一定高兴,做不成功的一定不高兴,这个不高兴有多种,或者是心灰意冷好了算了算了,或者是大发脾气,这个是世间法,再不然的话,还有一类是有耐心慢慢的去,再来这一类是比较好的,后面那一类人成功,通常都出在后面那一类,佛法呢!佛法呢!是前两类,绝不采取而采取后一类,这个后一类当中,还要把它稍微净化一步,才能够真正谈得到,进入佛门当中,我们绝对不先看成就,如果说进到佛门当中一下就成就的话,那这个你有一个例外,什么例外?就是你已经集了无量阿僧祁劫的善根了,现在一下成佛了,这个例外,否则对我们来说绝无可能,现在这个概念我们了解的很清楚。

所以实际上,我们真正跨进来的第一步,注意噢!绝对不是事项上的成功,如果说你求事项上的成功,注定你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失败,应该说百分之一百,为什么说百分之一百二十呢?因为你不进来还不一定是失望,一进来是加倍的失望,所以这个主要的原因大家这个道理了解不了解?因为它本来是讲因果呀!如果你一进来,就能够成功的话,因果怎么讲法呢?那么难道不讲成败吗?讲!讲在什么地方?讲在你认识上头的,你要想认识不经过事前的真正的历练,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没有。没有。如果成功了,绝对是你以前会的,否则绝对不会,乃至于小孩子讲话,对不起,就是鸦鸦学语还要学上好几年才学得会,对不对?那这个是好简单的事实,走路写字认字没有一个事情例外的,实际上就是这个,这个是我们要正确了解的,那么那个时候没有一件事情,不经过实际上的历练就可以会做的,然后我们这个也是去做,然后在世间上要去做的,一定是希望这件事情成功,而现在修学佛法难道希望不成功吗?不!也希望成功,现在佛法当中希望的成功是什么?因!注意噢!现在这个因在哪里?大家想想看,现在这个因在哪里?现在这个成功的因,在调伏了你的烦恼了没有?就是好简单一句话,为什么?一切苦乐的根本何在?惑!依着惑去做,不管怎么样一定是苦,然后惑对治了这个时候以正知见,然后你智慧去做那个,一定是快乐,是不是?所以这个成败在这里噢!然后在你做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情过了,你第一个发现的话,你这个心里面,刚开始我们去做的话,就做这个事项上面,哎呀,这个做的很得意得心迎手,啊!觉得很欢喜,不一定真正成就噢!你觉得得心迎手的时候,那个傲慢之心都出来了,不知不觉的,自己很欢喜,这个贪相应之法都跟着来了,这个并不是件坏事情,但是如果停在这里的话,这个就很糟糕,如果你懂得了善巧,拿这个成就的,维系以前的,变成你的善法欲,这个是绝对须要的。

是绝对须要的,绝对须要的所以并不是说无条件的拿掉它,我们每一个地方都要抉择的很清楚,单单这个善法欲,由于这个善法欲有个推动的力量,这个推动的力量告诉我们说我到这地方真正要作的是这样吗?对不起我不是这个,而是看看我作了这件事情是不是调伏了内心的烦恼,这个是实在的这个懂不懂!这几句话如果不懂的回去好好的想,如果说你前面有了善法欲在这个上面那你是最好的一类,最好的一类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成功了固然好!不成功如果是事项不成功更好,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我作了半天真正要作的不是世间上面那一类事项上的成败,而作过了以后你内心当中是不是能够认识烦恼能够调伏烦恼?调伏烦恼你就成功了!这个清楚不清楚!哪怕你没调伏你认得烦恼你就成功了,以前我从来就不认识这个冤家,现在这个冤家我认得了我真好高兴,到这时候你真正所谓的法喜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然后把这个法喜来推动自己好高兴,不断的在这个里边有了这个认识你把这个内心不为烦恼所使,于是你脑筋也比较清楚,这个清楚的脑筋然后把这个法义一层一层的加深加广,把这个道理了解,了解了以后以前的错的渐渐渐渐把它淘汰净除,这个叫净除违缘忏除业障,必须要慢慢慢慢的积累这个叫积聚顺缘,这个叫做资粮,因为你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这样的正确的见解作出来的事情我们叫作功德,实际上这个功德里面具有两个事情,第一个你调伏了烦恼的这个观照的力量,然后根据这个观照的力量作出来的这个事情,所以这个里面一定有一个是见相应的以前是烦恼,现在不是!还有一个由于这个而行为,以前只是轮回生死之业现在是还灭生死的这个善净之业,差别就在这里这一点清楚不清楚,所以我们从学戒积聚资粮开始真正要作的是作这一个,这是我们眼前最重要的,你有了这个认识以后的话,那对我们眼前世法上的成败你就能够不太计较,到后来就完全不计较,而你只计较你作了没有?你只计较现在你因地当中是不是在两方面去看,净除你的错的罪障,积聚你要的资粮,这个时候你随时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内心,遇见事情就运用你正确的认识去做,第一步最重要的止,尽管别解脱戒当中止持作持,可是这个作的话,偏重于保护我们自己的内心不要随烦恼转,把以前那个烦恼的习气,把它调伏这一段,那么这个戒特别的叫做别解脱戒,别解脱律仪,这个第一个,所以第一句叫做摄律仪戒,下面这个调伏了以后,进一步真正开始的是摄善法戒,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心已经调伏,你真正的跟正知见相应,你才能够运用,你的这个跟正知见相应的这种心力,去做各式各样的好事情,这个时候才真正谈得到真正好好的做噢!这个时候才是,然后自己事项上面去做了,做的非常纯熟了,于是进一步用这个本事去饶益一切有情,这个戒的三步,这个三点,够不够清楚?

注意噢!这个才是我们出家所应修的内涵,诸位后面坐的在家居士,将来要想真正深入,那这个是它的重心,实际上它那个形式,在家出家是次要的,那个精神的内涵,是绝对的重要,绝对重要,我们要把握住这一点,所以在家居士,受五戒也好,受八关斋戒也好,受了戒以后,如果说你不缘念六念的话,对不起,今天那个斋不清静,它问题在哪里呢?就是以这个为主,佛主要的告诉我们的重心在这里,然后你怎么怎么开!怎么样去用种种的方法,这个是我们眼前要做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慢慢的你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平常我们往往怕做事要做事情的话,难免要嘛!宿生的余习,要做事情一定很重视事情的结果,做的好不好,换句话说,很重视这个成败,这个是平常一般现象,通常情况之下世间上面完全成功不可能找不到,因为它本来是个有漏之因,怎么样有完全成功的可能?因此产生的结果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觉得他做了大官,这个大官羡慕你,哎呀!我坐在后面好像一个我上次曾经说过的一个大老板坐在汽车里边,然后一个司机给他开车,这个司机觉得哎呀!给这个老板开车,这个老板想我不如这个司机,那世间是典型的例子,你做了大官了诶!你自己觉得最好还是作老农老妇,就是这样等到你有了钱了以后做了老板觉得还不如这个伙计,他上完了班8小时拿钱回去好了高高兴兴,这个老板回去还要动脑筋世间相就是如此,小孩子看见大人老要长大,长大了觉得还是小孩子好,天下没有一个例外的,乃至于我们出了家了,哎呀!在家觉得出家好,出了家以后又抱怨说,哎呀,想想当初还不如…下面说不下去,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哪里?哪!今天就特别点出来,所以弄到最后没有一个例外的,大家都是心灰意冷,要嘛!怨天尤人,实际上真正学了佛法以后,这两样东西消失掉了,你会越挫越勇,越挫越勇,因为不经过这个事项的磨练,你那个知见根本不可能清楚,而且不可能正确,不可能明白,当你这个正确的明白,真的现起来的时候,一定经过事项上的磨练,于是到那时候你觉得啊,这个事情本身又助长你的智能,又增长你的功德,而你的真正的成就,完全存在这个上头,你眼看那个成果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辉煌,你愿意不做吗?前面发的什么心?你岂不是要得到这个,现在你照着去做了,一步一步得到了。

所以这个时候,你这个心越来越欢喜,发了心以后下面第一步,做的就是这一个,这个时候叫做净信心,信为菩萨,信为菩萨是指这一点而言的,大家了解不了解?这样的呀!不是说那我们信的过,那我们发了心,我们要求无上菩提,这个叫信为菩萨,我们把它广泛一点说,倒也是我们发心要学佛,所以像那个故事当中一样,那个小沙弥跟着阿罗汉,那个小沙弥一想阿罗汉马上请到前头,心力不可思议,但是你说,这就是信为菩萨吗?那这个信为的菩萨永远在飘,这个信为菩萨,他一路一路慢慢的上去的。

所以实际上从哪里开始?从戒!这个戒的中心在这里噢,这个话我在这里说清楚了,但是行就完全靠自己,各位自己,我现在真正欢喜的地方就在这里,我曾经好几次跟大家说,我自己叫做常败将军,这个时候你就经的起败了,而且你一定是常败,你只败一次的话,对不起,好了!你也到此为止,就到此为止,天底下最可怜的人,就经不起败就败在那里了,真正成就的人,他一定是不断的败,不断的败败一次,然后他成功的机会机率就加强一次,加强一次,加强一次,不过世间很不幸,弄完了半天,最后还是这样,佛法的根本不同的地方就在这个中心,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个是戒!你弄清楚了这一点,然后下面学这个戒是无往不利,就算后面有一些东西迷迷糊糊,因为下面马上讲那个依论出体,它然后三宗分别,噢!这的确是要发很大的努力,不过现在先告诉你们了,然后你们以后慢慢的去做的时候,你不会觉得我失败了,失败了正好呀!就表示我以前这个内心当中干什么?就是这么浮躁没有一点点耐心,所以现在心心念念凝细了,当你觉得失败的时候那时候完全在烦恼当中,你至少认得它,然后去求佛菩萨,啊!佛菩萨我忏悔!好好的调伏了继续的努力,。

常常记起一句话来,我也常常跟我周围的同学提,20多年以前,那时候我刚出家,这个仁法师常常跟我说:你们这些人心真粗啊!他说了一个粗字,当时我心里还想,我觉得我现在这个心很细耶,他怎么老说我粗呢!是呀!我以前念书的时候,很小的时候,跑到哪里人家都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好像很多地方观察比人家深细,结果一向都很自负,跑到仁法师那儿,他老说我这句话,他不大会其他的很严厉的斥责等等他不大会,那都是他典型,他有修行的样子,只是说到那时候很庄重的样子,说你们哪!心好粗呀!怎么能真正出家学比丘?比丘是一戏知由是事事知戏,他常常说这个话,我一直不懂这个几句话呀!在脑筋里面整整艮了15年,那个时候开始慢慢的有一点点样子出来了,有一点样子出来了,现在渐渐的体会到了,的的确确感觉到那个心相之粗,你无法想象的粗,随便碰到一个情况的话,比如说我们说刚才一看哎呀!真头痛!这个典型的粗心相,典型的粗心相,你一看如果细心的话,你立刻应该感觉到,为什么我会头痛呀?为什么我进不去?那表示我耐力不够,你就察觉得到了,心一细,你就察觉得到,这个问题何在,对不对?心粗了你就察觉不到呀!他不说烦恼,他是用粗细两个字,没有错呀!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所以慢慢的你进入深细的时候,你这个粗猛的烦恼相,慢慢的就会消失调伏,我并不是说我15年了以后,我体会到了,我调伏了噢!我告诉你我完全没调伏。

不过有一点特征,我也不妨用一个事实来说明,让你们自己去体会观察这件事情,比如说我做一件事情,也是往往说一看做的不对,心里面就会着急起来,乃至于行之于色,如果要以前的话,我一定总觉得,唉,你们这些人怎么事情这么搞的,如果说心里面更烦一点的话,那简直是这些牛,就是心里面这条牛看不见,总是一天到晚在看别人,嘀嘀咕咕,想了半天,现在我说开始慢慢的认识,法师给我开示的时候,我事情一过了以后,比较容易发现,哎呀!错了!当我自己觉得错的时候,这个心比较宁静,已经不随着,至少贪相应跟瞋相应的,这两种粗猛烦恼转,那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发现自己的内心,真正能够发现内心,这一点大家你们自己好好的去努力,于是下面紧跟着说,唉,事情不是这样!你才能够更进一步看见你内心宁静了凝细了,然后这个粗显的地方看的出来,所以他法师说粗细,实际上,我也感觉得到这个烦恼实在太重啊!我们不是说犯戒四因烦恼盛吗?就是这样!

下面我就举一个比喻,这个实际上的例子告诉你们,你们可以从这个上面去体会,假定这么说在这个地方实际上这是一个实际上的故事地方在台北,今天不妨把那个台北换到燕巢吧!说今天有件重要的事情,我要赶回南投福智精舍去,然后前几天我就说了这个计划是这个样,今天比如说在这个地方,有一位居士发心要送我,他平常也很认真去做的,他也安排,他就想师父今天回去坐车,然后等一下还要吃什么?他就给我安排了一些东西,结果去做这件事情,你要晓得天下任何事情,那个因果之间,就是我们绝对把握不准的,结果做的时候,中间打了一个小小的岔,所以他本来想的好好的,早一点去等在那个车站没有用,不如稍微晚一点去,时间放的很宽,我从那个地方到这个火车站,平常快一点走的话,大概15分钟,然后他早出去15分钟,还要加一个安全系数,35分钟之间就出去,结果没想到他准备这个工作多了几分钟,路上出去有多了几分钟,最后眼看着这最后35分钟就不够用了,他就赶车就赶的满头是汗,就是这样,他也晓得我平常是很准时的,如果跟人家说好了以后,他就非常着急,的确我也着急,然后看了两次表,他也发现了车子开的非常快,我就告诉他,慢一点慢一点,他说师父今天真的是,他说师父今天真的是..,那个时候我也自己觉得很欢喜,后来我就安慰他,他说万一你赶不上怎么办呢?赶不上很简单哪!我们到了火车站,打个电话告诉他,火车赶不上了,要我以前的话,绝对不可能,然后他就没关系,慢一点慢一点,结果产生的效果皆大欢喜,他回去的时候才告诉我,我现在才晓得该从哪里学起。

这以后我就觉得这佛法,不是你讲一堆,讲戒讲什么?这个效果有没有?是有,人家善根做听见了,那很快就得力,否则的话,你说了半天以后,真正碰见事项上面你没办法透过,没办法事项上面告诉人家的话,没什么用!然后这一次开完了车,以后他就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以后碰见很多事情,尽管我事前准备的非常周密,觉得非要做到不可,到临时的时候,出了岔了就是做不好,他往往觉得很难受的心情,对他来说很难受,他就跑来问我怎么办?我不觉得难受!因为我真正最重要的,我自己晓得,我因地当中,是不是事前真正的准备的很好?假定我觉得我准备的很好,今天这个果出现了,我就自己觉得那以前这件事情上面,我没有种下成就之因,该是如此!而今天这个做错,确实让我体会到整个过程当中,还有一些什么事情,所以我觉得我成功了,因此这个事项上面来说败,但是帮忙我常败下去,以后我养成这样的习惯,现在越来越习惯越来越欢喜,越来越习惯越来越欢喜,如果我事前能够心平气和把这个正念提起来的话,就算遇见突然的事情我还是心平气和,弄错了怎么办?弄错了这个事情,现在的对错你能够把握的了,把握的住吗?你们说能不能把握的住?你能够把握的住,至少要到什么程度?你作意去把握!作意去把握把握的住要到七地菩萨,六地菩萨八地菩萨,在任何情况之下他一定把握的住无共享行,所以业自在,你们清楚不清楚?这个业是自在了那么我们凡夫初地的菩萨都把握不准了,这个我们要了解这个特征噢!

所以修学佛法,真正重要的是要认识这个,这个是戒的真正的中心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我们平常所谓真正的积聚资粮,就在这里,真正我们要积聚资粮,就在这里,所以不管出了家以后而没有体会到的,而将出家,那这个时候要注意到!你有了这个认识,然后跨进佛门当中,你就不会觉得,唉,这个佛门当中还是老样子,佛门当中就是完全不一样,世间绝对找不到这是第一个,然后你不会觉得苦就怕不苦,没有这个事项来历练的话,这个道理你只是听听,这个道理永远只是人家的,对你自己就永远用不上,你这个罪障就永远没办法消除,你的资粮永远就没办法积聚,这个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准的,这是戒的根本意趣在这里,所以今天首先加以说明,清楚不清楚?有了这个了下面的话,一方面这个上面积累,然后积累够了,然后你要正式修行的时候你不要经过太多的安排,自然你要修行的环境配合了,所以那个顺缘都具了逆缘都围除了,于是你那个时候真正全部精神灌注在心里上下功夫,那个心里上下功夫,就是说这是定慧当中的事情了,前面的戒,只有小乘,这个叫做单单三无漏学的戒,大乘那个戒学包括什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不是?而这个都在属于戒学当中,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了解这个特点。

比如说,以现在来说,我为什么又特别的说一下呢?我觉得目前对这个团体,对这个悟光精舍啊!我无比的欢喜,无比的赞叹,原因并不是说它今天已有了怎么样的成就,怎么样的成就是没有,可是的的确确,在国内要想找到这样的也不简单,这个也就是说这里以前的住持,大众宿生愿力在这个地方,其他的诸位平常我们说哎呀!感谢!我们应该感谢,但是诸位每一个人多多少少宿生也积累了资粮在这个地方,所以诸位这个下脚起步修行的那个点来看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道场,而更重要的更欢喜的我觉得什么?正因为这个上面,你要一步一步的继续的积累,现在我们也继续的继续下去,继续下去,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昨天我曾经说这个僧团大家应该用什么眼光去看,今天更在这个上面加强这一点,这不一定说大家一定在悟光经舍,反正你有了这个你就把那个精神带到哪里去。

所以我刚出家没多久的时候,仁法师他常常跟我说,他那个地方叫同净兰若,同净我想你们大家了解,这个六合僧团的特征,就是这个两个字,他说我们在这里学以后,跑到哪里,就是把那个同净的精神带到哪里,我现在今天体会到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真正觉悟佛陀的光明,然后把这个精神,在这里把它根本上面,慢慢的扎稳发扬光大,跑到哪里带到哪里,这是它的一个重心,所以从今天开始我想大家如果有问题不妨绕着这个中心这个是说最好的,那么其他的问题,我也同样的乐意的随分随力的,跟大家回答,那么下面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下面看这个戒本,《南山律在家备》,这个《在家备》,现在我们正已经讲的,是讲到那个宗体篇那个戒体门,然后这个戒体门当中的戒体的相状,那就是一步一步开出来,开出来依论出体是《南山在家备》是,P.46,

【事钞续云『云何名戒,戒禁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

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善恶从哪里论断,所以前面这些如果不了解的话,那个戒始终是一点种子,绝对有效噢!我们千万不要轻易的笑人家噢!佛陀出世,佛陀伟大的地方就是这样,哪怕你看一眼听一下都可以,这是对我们来说,如果我们觉得这样的话,对我们是太可惜了,现在我们了解这个戒的深厚的意义

【资持释云『初二句直示正义,由此二戒俱断恶故,故下引证遮制即禁断义。』】

这个解释我们重新来看一看,这个资持的解释,我在这里说一下,诸位如果自修的话,照着这个方法,那就很容易看的清楚,否则的话,看起来的确是这个不连贯很辛苦,初二句就是前面的,云何名戒戒禁恶法,这两句直接了当,告诉我们戒的正确的内涵,由这个两者,这两种戒是什么?作戒无作戒!由于这个能够断恶,这两个戒都是用来断恶的,而由于这两个,才能够真正的圆满俱足断除一切恶业,故下是引证所以引证涅盘,遮制就是禁断。再下面

【第三项 依论出体】

现面就正式的来告诉我们戒体的这个内涵,那么这个时候注意噢!依论!这两个字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提示,像这样的大祖师们,我们现在直接的看大祖师南山道宣律祖,实际上道宣律祖真正的根据是根据什么?根据的是四分律,根据的是有部律,四分律根据的是成实论,有部律根据的是萨婆多论,看看那种大祖师们他要想把这个律上面换句话三藏上面的真实内涵说清楚依什么?依论!看见没有!现在我们一般大家有一个概念,说我们学要学经,或者学律,你学论干什么?当初我也是这样想,现在才了解你呀!学一点皮毛,种一点种子,学经学律,再不然的话,你呀,具深远的善根,这个非常条件够了,一看像六祖大师,一听就了解了,这个论可以不必学,这两类人可以不要学,一个是下愚根本不要学,学也学不通,一个是上智完全不需要,你本来了解了,在中间,我们想一步一步的上去的话,那你要的深细的内涵,都在论当中,所以祖师们不管是印度的,以及我们中国的都是论,那么我们中国除了论还有什么?疏钞注,这个疏钞注,实际上还是个论呢,现在大家清楚不清楚?这个是我们第一个。

所以哪一个地方都要深细的辨别,否则的话,你很肤浅的种一点善根可以,尤其像戒这种东西是非常严密的,是一点都不能错的,你错了一点点,对不起,没有结果,清楚不清楚?所以要行持的第一步,所以我们以后行持的时候不要学论!我当年犯的那个错误,现在是越想越苦恼,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现在末法了啊!大家也没有时间了,好了!你念佛,只要你信得过,牢牢的咬住这个,这个用论的最浅的一部份,不要那些三藏当中大经大论,这个论当中最浅的是什么?就是祖师们那些告诉我们的话,实际上那个注疏等等,是不是论?论当中又是论当中最浅的,或者是印光大师的文钞,或者是蕅益大师的要解等等,是与不是?这个标准,我们要不要看的很清楚?那么你才不会迷糊,否则的话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现在看下面,

【济缘云『此门陈体且依二宗所计,至后正义三宗分别,始是今师正出体相。』】

1.31卷所示戒的中心意趣?

2.为什么求事项上的成功即即百分之120的失败?

3.为什么师父自评为常败将军?

正出体相,现在这个地方我们把这个戒体正式的拿出来呈现出来,说且依二宗,这个二宗就是有宗这个是萨婆多,然后假名宗这个是四分律,到后面才是正义,正确的体义,这个是第三宗,这个第三宗就是我们南山祖师的圆教宗,而这个最后的南山祖师的圆教宗才是今师,今师就是说我们真正的师承来源,这个是正出体相,正式的把这个内涵来告诉我们。

今天在这里我只讲一个小时,因为下面等一下还要一个八关斋戒,还有其他的一点零碎的小事情,我昨天精神也不大好所以我想那个头后面的神经有一点痛,我上一次曾经一痛往往是一个礼拜,那非常糟糕,所以今天下面有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这个零碎的问题也回答一下,说清楚了以后那等一下就受八关斋戒,所以这个前面关于我刚才说的这个,前面这个事情正好还没有认真深入的时候,关于这个问题我再说一遍,诸位认真深细学戒的,这个上面好好的仔细的思维观察一下,不仅仅是要想学戒的,说真正要想认真学佛的每一位,这个概念我们应该弄清楚,现在问题是什么?我先回答一下。

问:说依无量寿经说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若知十方世界弘法度生随意修戒无不圆满,则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后再至十方世界度化众生,于不求生西方而求增上生两者是有何区别?就它的内涵来说,我再说一遍这个题目,因为经上面说到了极乐世界,那么你可以随意的到十方世界去化度众生这是一类,还有呢!不到极乐世界我们在这里学增上生,当然增上生最后也是希望能到十方世界去化度众生,最后是缘成佛果,这两者有什么差别?

答:如果说你了解了以后那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方法上面道路上面是不同可是内涵是一样,整个的内涵很简单,几件事情就是刚才说的戒,如果说戒来说的话一定说摄律仪戒,摄律仪最主要的功效是什么?调伏自己!调伏了自己以后的话呢!摄善法戒!把自己的心力能够真正的好好的把它回转,以前自己的心力不是单单死喔!死的话停在那里不动,一直随着这个境界恶缘永远被动的在做奴隶当中,这个大家清楚不清楚,我们如果仔细的想一想的话那真可怜哪!我们总觉得我们叫我我我第一个就把那个我做它的奴隶,我们无始劫以来就做我的奴隶,看见这个就跟着它去,看见那个就跟着它去,好的跟上天去,下的跟到地狱里边去,永远在那里转,有哪一个人能够自己把握的准?把握不准!所以这一部份首先自己要调伏自己的,那么调伏自己的有种种方法,在这个里面整个说起来就是什么呢!戒!那么要想修学戒要很特别的环境,然后在这个环境里边我们有一个特点,也就是这个末法这个环境不许可的话那怎么办呢!对不起你的目的在这个地方留在这里没有用啊!那给你一个善方便到极乐世界去,这个极乐世界是提供我们一个修学的最善巧的地方,这个是我们真正要了解的就像现在说的只要好好念书,念书说如果这里不好那么到别的地方换一个学校,乃至于换一个地区,乃至于换一个国家,那个真正到极乐世界去的内涵是我们要了解的特征,这个换一个跟他跟任何人跟我跟你跟他自己觉得相应的换一个环境去,去了以后第一件事情还是做这个,这个我们要深深的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往往想嘿!在这里不行到了那边就行了,如果说在这里不行到了那边行的话,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极乐世界这个法门,这个善方便就善的不能再善了,你不要自己修佛陀就可以代修的对不对?应该是这样呀!实际上有这个可能吗!你们说有这个可能吗?我们不敢说没有这个可能啰!但是如果说你拿这个经论,所以这个广论以及印度的很多如果你仔细的看那个主要的现在我们翻开来那个三藏当中的律藏,它一定有个论辩,乃至于现在我们祖师的著作有个问答,他为什么要这个问答呢!就是这种似是而非的好像是这样好像有这样,《广论》上面通常遣除邪执,迟钝虽异,就是说万一有遗漏的地方你自己观察一下,这是我们应该把握的准的,所以我们法相不了解,很容易生起这个误解,可是法相了解了以后,你这个误解才能消除的掉,现在再重新回过头来,说假定说你到了那边去,如果你不经过这个的话,换句话说,佛可以代你修的,如果说佛可以代修的话其它的经典当中对不起这个佛只能告诉你这个道理修是要你自己修的,这句话是不是有矛盾!如果偶然的矛盾,也许有遗漏,你仔细的找的话,所有的大乘经典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这样,那这个矛盾你怎么解释?所以论就是广辩这个法相的,那么这样的话,难道它错了吗?没有错!怎么讲呢?因为到了极乐世界,这个地方它没有违缘,所以你一定比较稳,有很多人走的很快,但有很多人走的很慢,就算你停在这里,没关系,慢慢的你总归有,刚开始的时候,你自己没成就之前是可以凭借着佛的力量,然后你到十方世界,单单这个时候不够,一步一步的你来,这个是我们要把握的住的原则,所以真正要想利人,那一定是什么?一定要自己到了这种力量那才够,所以在这里说一说,求稳那一定是到极乐世界去,求快的话,不一定!这话怎么讲呢?还是经论上面看,就在《无量寿经》上面,大本经上面说,在极乐世界修百年不如什么?对不对!这个你们大家都知道,不要说别的经典,就是净土三经也说的很清楚,这个所有的经典当中,绝没有一点矛盾,如果矛盾,它这个大小乘就表相上有矛盾,内涵绝没有矛盾的,是不是这个样!哪!你们看!然后像最近我们也念说,引什么经我忘记掉了,好像三目的王经,还是什么经,那没关系,它就说到正法绝坏的时候,哪怕你只持一个学处,那个时候你所产生的功德,超过以前的俱值倍,俱值倍是多少?一千万倍,是不是这样?所以你如果要正规的自己去修持的话,必须还要经过先第一个净化自己,不要被境转,不被境转只是说不被它动,你自己活动的能力没有,下面紧跟着饶益有情,你自己才能够产生主动积极的力量,有了这个积极的力量帮助一切众生,结果帮了半天,把你帮成佛耶!没有别的,这个它的特点就在这里,就是这样所以这个佛只有你自己做耶!佛帮了半天你,帮了你祂成了佛耶,不是你成佛,这个我们要了解,所以我们当中也有人谈这个阿弥陀佛祂的愿这么广度这么多人,这个最了不起我们到那边去,那是阿弥陀佛伟大不是我伟大耶!所以我常觉得我发现阿弥陀佛伟大我要学祂,那你要跟祂一样伟大,这我之所以一直说这个话,现在这个世界就怕你不念佛,但是我下面更说要学阿弥陀佛念佛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有救了,这个根本的意趣就在这里,你把握住这一点那就对,所以一个就是这个方面去说,那个就是那个方面去说,那么反过来又问题来了,说啊!在这里快!那我要求快!对不起!它快是要什么条件快的起来?万一你留在这个地方对不起你被烦恼所使的话,结果你不是在这里持一个学处喔!你在地狱里面油锅里面打滚噢!那个快了半天快了没有?不但没有快!他去了以后至少还是去了你没有去啊!所以你必须两方面去衡量,当你看见它的缺点的时候你还要看它的长处,当你看它的长处的时候还要看它的缺点,那么正确的并不是看它的长短,认识这个以后回去衡量自己的心行,说我现在什么状态!我想走什么?我能走什么?以及我该走什么?这个把它看清楚了以后应该下决定的时候,现在前面不是我们正下决定的时候这一点清楚不清楚?并不是说马上改过来,不要!你还是走你的,至少对我来说我现在的认识是这个样,这个观念的的确确你非要把法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后才比较好,如果你对法华的概念认识了回过头去对我刚才这两句话你就很清楚,今天早晨有一位在家居士我们进来了以后他说:向净明法师请法,说净明法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讲这个,这个主要的净明法师就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以前刚开始广论就念广论,后来念了广论把它跟戒在一块儿,现在念了广论跟法华、华严在一块儿就是这样,对我来说我始终还不是真的行的时候,但是很稳!因为你在前面弄的不好的话这马上出毛病喔!所以我战战兢兢这个戒是最佳的凭借,然后自己深细的观察抉择,到最后决定了以后那就像宗喀巴大师告诉我们的,实际上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告诉我们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最佳之路,你一开头画出来了以后一口气走到底,这个是最好的办法,你可以慢慢慢慢的走比如说也许你说一口气走到底从这里飞机直接飞到那里,也许你坐公路车也许你坐火车都没关系,我只是说如果坐火车那应该怎么经过几个步骤,如果坐公交车应该经过几个步骤,你不要说先到了燕巢再说,然后到了燕巢以后到了冈山再问那你就麻烦了,对不对清楚不清楚?我广论当中特别的说挖马路挖马路就是这个,如果你这样弄的话对不起这个挖马路是非挖不可,而且挖起来真可怜喔!现在这个挖马路的话最多它几十年也就算了,我们这个马路一挖下去的话阿僧祁劫来算的,你们学的越深这个概念越清楚,学的不深你对我这句话不会了解,往往还会产生误解,这个我首先告诉你。

第二问:备略篇的宗体篇在比较别解脱戒,定共、道共戒中谓禅无漏戒不异慈心得,从自得,那么禅定与世间就外道所共,而禅定未必有关,上说所谓从智得当如何解释?

答:对!从表面去看这位同学不错很有心能够文字上面的深细,这个我很赞叹,刚开始的自然现象不要说我们看过了,那个经论上面怎么说就以为我们懂了,就要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去找问题,这个第一步非常正确,然后你才发现这个里边实际上我们观察不够,所以我下面的解释会说明他观察不够,可是实际上比起一般人来已经强人一等,普通人就是这么看过至少对我来说我刚开始就是这样,慢慢的才看出有问题,有了问题才把它解决问题,这个是过程,实际上我们说这个别解脱戒它这个上面说用慈心得,好像定道不用慈心得在我们的别解脱戒当中是不是真的慈心得?不一定喔!还是不一定!在我们的别解脱戒当中不一定慈心得,可是你从佛陀的眼光去看的话这个别解脱一定是慈心得,这个了解不了解?佛陀的眼光刚才说过了祂希望你成佛,如果说你要成佛的话没有慈心不可能,为了达到这个究竟的意趣所以你现在下脚的第一步那是别解脱律仪,所以它的根本意趣一定在这个上头,可是对我们普通来说的话你问我到底怎么得?哎唷!这个五戒很有功德为求这个功德而去,我没有想到要帮忙别人而去,我想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内涵,这个是由于我们自己错误的见解或者是未会先会这样,这个地方顺便说一说。

其次说定、道两个是用智得,他说按世间外道也有定,禅定未必有观慧,这个智慧有两种,有一种智慧是世间的观察等等的智慧叫世间智,还有一种叫无漏慧,这个无漏慧一定从人、法两个二无我当中去说的,所以说我们平常把这个同样的智,知见的智智慧的智不要误会,这两者当中有共同之处,你真正要得定的话没有这个智得不到,你不认识现在这个心相的散乱,不了解这个心相的是非好坏,你根本不可能得,有很多人说他怎么好像得到了是宿生已经修过,宿生如果没有修过不可能,这我们要了解这一点,在凡夫的心里相你根本不了解你的心里什么状态,你一片无明当中你怎么可能认识它,我们现在不要说得定,说世间任何一样事情没有人告诉你你从来没有看见过你会认识吗?你说会不会认识?有可能吗?或者你亲眼看见或者告诉,最好的看见了还要深细的解释,越是深细的内涵越是需要这个条件是不是这样?现在那个心里面很细微的状态你看的见看不见哪!根本看不见!所以说没有这个条件说明了以后去揣摩你还是不行!所以这个真正要得定的话,我们从文字上面去看的话好像是这个样,实际上对不起你必须要去观察它,不过这个观察我们不要误会喔!总觉得定慧双运,不是!定慧双运有它非常严密的内涵,现在我们是最肤浅的,这个广论当中慢慢的每一个地方都告诉我们,你多多少少有一种观照,《广论》上面也不叫定慧双运,叫念知,知!要知些什么?念!念些什么?知是知道你现在这个心里行相是什么状态?对错,错了是粗猛以及如何改过来,对了,然后对的似是而非,以及渐渐深入,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都需要正确的认识,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错的改,对的把它增长,请问没有这个正确的认识,你能做到吗?我们现在随便做一件好小的小事情烧饭,是!你要一点水,要一点米,要一点火,然后这个水、米、火兜在一块儿行吗?如果水米兜在一块儿,火熄掉了,是不是这个样呢!或者烧焦掉了,或者烧成一壶稀饭,就是这个样呀!你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行啊!这个就是说,它关于真正得定的时候,说这个智是指什么?比如说小止观那你可以去看,一定要这个内心嘿!说我们说看它止息长短,止息什么?这个是不是都在正确的认识当中呀?然后无漏的部分,对不起,那个无漏的部分,佛门当中有一个专门名词,叫智慧,平常我们讲的话,这个智慧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一种是佛法当中不共的智慧,刚才得定的那个,这个智慧普通一般的那是共世间的。

第三问:有人说观想或观像易着魔是否有此说词?

答:反正如果没有人善巧的引导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出毛病来,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如果有人善巧的引导的话再难的事情也做的成功,平常我们所以强调这句话它是有个原因的,一般人都是什么?都是好大喜功,或者自己看见那个经论上面的说法,或者听见人家一点皮毛,自己总觉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未会先会!条件不俱足去做毛病就出来了,然后在这心里用功夫的时候你不了解这个心相的话容易出毛病,这个是事实我们不要混为一谈,正式严密细辩法相的时候它有它非常严密严密的次第,这个是关于他这几个问题,这一类问题我都非常欢迎,平常的时候我们随时随地如果知道了以后这个地方总要弄的很清楚,但千万避免一点断章取义,这个断章取义产生最大的流弊是什么?损法!我们不要说谤法这都是无义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偏好,不知不觉当中就关在自己执着的地方,就是这样,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如果想自己了解这种唯恐少,然后在自己偏执要想找证据的话这种唯恐多,然后找到这个了找到那个了,这个执着越来越严重,对自己没帮助对法有损害,所以像这些问题也基于这两个理由你怎么去辨别,好!我想这堂课我们就到这个地方为止。

回向完了以后休息一下,再去举行八关斋戒,不过那个八关斋戒的法本上面,有一个小地方,我要跟大家说一下,它说持了八关斋戒,有很多东西,比如说果汁、汽水、糖呀!都可以吃,那么它说豆浆、牛奶不可以吃,我们往往会误解,那因为它简单的法本,它没有弄的很清楚,如果严密的来说的话,照着律上面的规矩,尽管你受了八关斋戒,如果你有病,它有开缘,照着开缘去做,那么哪一些是可开?哪一些是不可开?所以凡是你正受了八关斋戒,认真的来说,最好在寺院当中,万一你觉得不对,你就去问一下比较好,这是我觉得对我们比较好的,如果说你结结缘,那没关系!在这里我想诸位都是有心之士,这个如何开和部分我在这里不细讲,回头以后真的有机会的时候再说,我为什么特别说呢?因为这个豆浆牛奶,跟上面有几样东西颇有相似之处,如果说你豆浆牛奶不可以吃的话,上面有几样东西也不可以吃,反过来,如果那个的话一样,果汁,假定这么说啦,这个果汁很多人大家都了解说,打一点西瓜汁,对不起,这个西瓜汁打完了以后,有一些问题,苹果汁,芒果汁,木瓜汁,这个跟那个豆浆、牛奶都差不多,那个米浆,这一下很多地方我们都容易产生,为什么米浆可吃?为什么豆浆不可吃呢?很多地方就产生混淆不清的地方,这个开还有两部分,有一部份就是律的法相上面,它偏重的就像有部那完全注重那个事项,然后这个成实乃至于现在这个南山的话都很注重心里面,那么这个到真正讲开和的时候我想大概也只能说真正重要的地方就跟大家说一下,所以原则上面如果你们持八关斋戒仅可能的下午这种你不要说噢!今天我持了八关斋戒这个也可以吃然后豆浆喝它几大碗,这个你不要来宁愿不要,豆浆没有了那糖水,持了八关斋戒下午就是白开水,不过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平常下午吃贯茶的,这个倒不是,这个就是平常当中就是水喝嘛!这个我这地方特别的说一说。

《南山律在家备》P.46依论出体,就是戒体门戒体相状所发业体第三项,现在我们看L.5,L.5是照着三家所计,所谓萨婆多→实法宗,成实→假名宗,然后我们道宣律祖以法华涅盘用唯识义→圆教宗,现在第一个,前面先把实法宗说的戒体,依照着萨婆多论的说法,先大家了解一下,那么这个里边律祖,所以把三家一家一家都立在这里,它有个原因,这个律祖,就是我们的道宣律祖,他特别在三大部当中,说历来看见各宗各派的说法,律祖当年他自己自述,只要那个地方有讲律的地方他都去,只要有讲都去,所以这种古人好学的精神,以他这样的天纵之才,只要人家讲的,不管是大小,不管是什么十诵也好,什么也好,他都去,每一个地方都去,然后仔细的综合各家,最后他发现很多地方,就是不能辨别的清楚宗派不同,于是那一宗里边这种说法用到那一宗去,那一宗的说法用到别宗去所以体相杂乱,这个对我们也许不太清楚,那么这里我也不妨说一个很简单的比喻跟大家看一看,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这里聚,在这个讲堂,或者别的,都是寺院里边,因为讲堂里边,都是安排着这个讲座,然后桌椅跟那个课堂里边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把课堂里边的那个大沙发搬到讲堂里来,这个非牛非马之感,我想你们很了解这一点,但是我们平常一般往往说这个,这个通融呀,这样,然后在这个地方会弄的叫人家,认真的去说起来的话,往往会辨别不出它的是非好恶,于是随个人的所好,这个取舍之间是漫无标准。

这个取舍之间是漫无标准,实际上每家它有非常严密的建立它那一宗那一派那个所看的这个角度、层面,所以尽管现在以我们圆教宗来说,说有宗不究竟,乃至于中间有什么样,它的确在它的基础部分建立的非常严密一步一步上来,那么至于什么原因它这个里边都大概告诉我们,它所以这样建立的状态,所以在这里诸位也就是在家居士不一定很认真的了解它,但是诸位出家的同修而真正的有志于把佛法真正的建立起来,这个就要仔细的好好的研习一下,尤其是说佛法要想真正的撑持起来,这个戒法它是最主要的基础,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很认真的深入。现在我们看这个L.5

【事钞云『二论不同今依本宗约成论以释。』】

那么正式的依论出体的时候它说由于这个实法宗跟假名宗两宗所根据不同,实法宗所根据的是萨婆多论,假名宗就是本宗,我们四分一宗是根据成实论,那么现在律祖是依成实论,这个就是我们当宗就是本宗来解释,但是下面看噢!资持释云那就是元照律师来解释来说明疏通这个行事钞的,

【『二论即指多成』】

就是刚才说的这两部论,

【『然今钞中依宗明体指略多宗,恐后学至文壅滞,故须略示,业疏广列六位分别,今但撮要引而示之』】

说现在行事钞当中依着四分一宗来说明戒体都是以成实论,那么这个萨婆多论它比较略略的大略的说一说,很多地方都略过去了,恐怕后学就是我们后面来的人没有弄清楚,一但进入这个里边的时候,至文哪!看那个文的时候弄不清楚,壅滞就是挤在那里弄不清楚了,所以现在必须要简略的说一说,那么这个业疏就是四分律删繁补阙随机羯磨疏,或者通常我们就说羯磨疏,或者删补羯磨疏,那么这个叫业疏,它很详细的广泛的用这样的六位来分别它,现在只是把它那个重要的地方引出来说一说,哪六位?看下面

【初明二戒并是有为,非三无为,由假缘构造四相所为故】

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先说这个萨婆多,萨婆多论上面它们那个实法宗那个六位,怎么判别的?它们都是说戒两种体呀!作体无作体都是色法,那么它现在用六点来说明为什么是色法?说这两个戒都是有为不是无为,那么有为无为下面说生住异灭四相所为的,现在我们这个戒本身是假缘构造,就是说要动身口要怎么样这个都是说种种的缘而造作而成的,决定有它这个生住异灭的这样的四相,这个是有为法所以不是无为,然后这个有为当中有什么呢!

【二诸有为法总为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二戒并色非余二聚】

第二个在有为法当中总共分成色、心、非色心三聚,现在这一宗是实法宗当中说作戒体跟无作戒体都是色法,从它这个分类我这里说一下,实际上它那个分类非常严密,第一个为什么要有为无为呢!就是说整个的宇宙的万法如果总分的话不外有为无为,这么一来肯定的不在无为当中在有为,那么有为当中它不外乎三种,色法心法非色心所以这个里边又是属于色法也肯定了,那个色法当中呢!下面又看第三

【三色有十一总括为三】

那么哪三种呢?

【一可见有对色二不可见对色三不可见无对色】

这个色法一共有十一类,色法的十一类是哪十一类?就是五根、五尘、法处所摄色,这个大家了解,五根无尘十样法处所摄的色这个色法当中这个十一样啊!通通包含在里头了,这个十一类有另外一种分法,就是可见有对色那个就是颜色红的黄的长的方的我们眼睛看的见,又可以看见又眼根所对,不可见有对呢!就是五根四尘!听是听的见的看是看不见的,声音耳根所对,尝尝味道色根所对看不见,还有不可见无对叫法尘的少分,什么是法尘呢!就是你意根所对的,这个意根所对的法尘这个也是色法,但是这个又看不见又没有什么东西,因为意本身不是我们现在说这个所对,那么这个是识这个里边,现在呢!

【今作戒者,身作即初色,口作即第二色中声尘,身口无作并第三色】

这一宗所聚的是这个作戒体,那个是色法,是为什么呢?作戒是动身口,说礼拜呀,种种的屈身请,那么口呢!跑的去师是授我们跟着去念,这个叫身口这个叫作戒,所以身口无作呢!并第三色,那么做完了以后下了以后然后下面留下了色聚当中的这样,第三!说由于这个作留下来的这个都是第三类色。

【四色中又有二,一本报色位四大也,二方便色谓运动造作,作戒非本报是方便,无作非二色】

这个里边然后进一步又说色当中分两种,一个是本报色,换句话说,四大,这个是这样,这个是看的清楚这个身体,什么叫方便造作?比如说我走路,走路这个,它不是四大,确是由于我们的那个身体运用这个四大所做的动作,可是你可以看的见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个作戒非本报是方便,那个作戒不是本报,本报就是我们的身口,身口就是身口,不是我们的作戒,然后运用这个身口等等,这样的作戒之体,所以是方便,无作非二色!也不是这两样。

【五作戒是善色声,非恶无记,无作戒体是善可知】

作戒是什么?是善的色尘跟声尘,身动作是色,口成言是声,这个都是善的,不是恶不是无记,无作戒体是善可知,就是这个善恶分别,就是这样。

【六作业始终皆得为戒不同余善,无作当体是戒非此所论】

那么说这个作戒所做的所有的一切从始至终都得为戒,比如说刚开始进去礼拜啦!祁请啦!那当然都是善法,这个善法属于戒的不是其他的善法,那么无作当体本来就是。

已上六位显示彼宗二戒俱色作,色即是色声两尘,无作色者法入中摄名为假色,这个说明比较简单,以上是从初到第六,它一层一层的去深细的观察抉择所以那个实法宗说二戒,就是作戒无作戒这个戒体都是色法,那么作戒是什么?是色声二尘,无作是法处所摄之色这是假色,那么下面依论出体分为二支,这个是前面说这个解释当中怕我们弄不清楚,所以这样的说一说。

现在下面正讲的时候完全是以成实论,说第一个是作戒,第二个是无作戒两个,看文

第一支作戒体

【事钞云『先明作戒体,论云用身口业思为体,论其身口乃是造善恶之具』】

这个文容易懂!我们先看一看简单的叙述一下这个文,先来说明作戒的戒体,下面依成实论说这个是什么?用身口业思!身口相应之业这个是思心所,这个身口的思为它的体性,虽然动作是身口渴是实际上这个身口是一种工具,这个思心所的意业才是它的主体,下面看解释

【资持释云『言作者始于坛场,终三法竟第一剎那已前,三业营为方便构造者是』】

第一个,什么是作呢!作就是动作造作,从戒坛的坛场,这个坛场不管是五戒乃至于具戒,从刚开始什么请师迎圣等等,到最后三法竟那就是平常我们五戒八戒乃至于沙弥戒都是从三归三番羯磨,这个三番羯磨的最后一番一剎那这个以前,那么大僧二众的大僧这个是由四羯磨成,这个四羯磨也是到最后那一番羯磨,当大家漠然忍可的那一剎那,好!那一剎那!它是得体,所以这个我们要晓得前面告诉我们晓得我们这个得戒的时间在哪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说三番三法竟第一剎那,就是刚结束的再下面,嘿!这个就是完成了,那个从始至终是三业营为,这个身口意的三业,这个过程当中种种方便所造作的就是。下面又

【引论又二,】

就是前面说论云用身口,

【上句正出体,身口业思者谓行来跪礼是身作也,陈词乞戒即口作也,立志要期希法缘境,心彻始终,统于身口,故名身口业思,即此业思是作之体。】

下面的立志要期就是我们尽形寿或者一日一夜等等,这个就是我们立的志愿所要定的期限,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希法,说我们要依法然后说从现在开始以及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遍缘一切法界有情起慈悯心,以前伤害现在不伤害,以前这样现在不这样,所以这个叫心彻始终,从开始一直到后来这个没有一点点例外遗漏的统于身口所以这个叫身口业思,最主要的就是这个思心所。

最后论其下就是前面事钞的最后一段话,论其身口等等,看

【论其下示兼缘意,言造具者显示身口自无功用,推归心故。】

这个为什么叫造具呢?就是造作的时候有个工具,造作善恶业的工具,这说明身口这个功用是凭借于心的,下面举个例,

【如世造物,百工之器自不能成,必由人用,比拟可知。】

就像万百样的一切的器具它自己不会动不会做成什么事情,由于这个人去运用它才产生这个功效,现在我们的身口也是个工具,不由里面的这个主人翁这个意呀!去策励它的话,那它就不会产生这个功要,这是个比喻,所以这个唯识上面,跟我们说这个思心所,它有三个程序,第一个叫审虑思,第二个叫决定思,第三个动法思,审是审查思虑,第一个嘿!看见了就去心里想或去领受了,心里去想嗯!这个是好是坏我该怎么办?观察思惟。第二个呢,到了这个,透过了审查思虑决定要怎么,然后决定了下面叫动法,前面这个审虑决定,都是纯碎的意业,然后动法的时候,就是这个思心所透过身口产生这个业,使得这个业真正的造圆满成就的,总前面一切都属于思心所的,最后那个动法思,也可以说前面身口业思就是这个。再看文

【问:业疏初解色心为体,此何异耶?答:身口即色,业思即心,故无异也,钞从显要,令易解耳。】

那么这个地方它有一个问答,这个也就是说这个业疏上面先说这个作戒体是色心为体,现在那个地方又说身口业思,这个身口业思主要的是心不讲色,那这两个不是不一样嘛!这有什么差别呢!它就说身口是色业思是心,那个就是怎么样心去运用这个身口的色产生的,这个并没有什么差别,那么这个行事钞很明白的说明使我们容易了解,直接了当地一句话身口业思为体,那么身口是造作的工具。

【事钞续云『所以者何!如人无心杀生不得杀罪,故知以心为体。』】

事钞上面说,为什么你说身口业思是体呢?这个身口业的思为体而不是身口当下,说它身口的当下,只是造作的工具呢!它下面就举出来,就像杀人,如果说他无心的话,不得杀罪,这个我们以前一再的引用经上面、论上面,那么下面资持就解释,

【资持释云『以犯例受者,】

这个后面就是说有人犯了,就是无心杀罪这种,那么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现在我们受戒的时候,什么状态?善恶虽殊发业义一故,为什么要用后面的犯罪来作为例子,说明我们现在受戒的时候的戒体呢?因为这个不管前面受戒的时候造的这个业体,跟后面持戒犯戒的业体,这个本身所发的业是一个,所以同样的,既然同样,当然可以举个例子来比喻说明,所以它下面说:

【如律、心疑想差不至果本,又不犯中者,掷刀杖瓦木误着而死,扶抱病人往来致死,一切无害心皆不犯,此虽动色,但由无心,故不成业。』】

这个像律当中,什么叫心疑想差不至果本?如果说你或者杀或者盗等等,说我要杀这个人,或者要杀这个动物,到那时候,嘿,到底是不是啊!当你心里面有这个怀疑的时候,那个时候这个杀了以后,就算杀都不是根本罪,还有呢!想差!想差也是一样,本来你想的想这个人,结果想这样东西换了一样东西来了,跟你原来所想的想法不太一样了,那个时候你造的这个罪不是根本罪,所感的果不是根本的果,这个到后面这个律相当中会详细说明,那么这个是说根本罪跟那个重生罪,它这个轻重就有差别的,因为什么?因为你这个心不是原来的,一个是心里面实实在在,啊!就是它!它就来了所以又不疑想有不差,这个是根本,如果心有疑了想又差了那这个罪就不是根本的,换句话说,心稍有变动那么这个果就有变化,乃至于有一类说你误着,你拿这个石头丢出去不小心你没有想伤人杀人,这个误伤打死了对不起你不犯那个杀戒,换句话说,不犯因为你心根本没有,前面这个还有想疑来差,这个根本没有,第二个呢!一个病人,你有意去帮忙他,好好的扶了,想不到他抱扶的时候,弄不小心,弄死掉了,这个也不犯,因为没有害心,所以说,从这里证成,虽然实际上你用了身口这样的去产生杀,或者罪过,可是因为你的心完全无心,所以不成业,从这个来证明前面身口是具,只有身口的业思才是体。

【事钞续云『文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

这个很明白这个三种业,这个身、口、业都是从心,离开了心就没有思,思惟的思这个思心所,所以身口也就没有,

【资持释云『引证即是成论。】

它的引证就是成实论,

【初二句推末归本,下二句明舍本无末。问:今论作体为是心王为意思耶。答:前云业思何须疑问,若观论文三业皆心离心无思之语,似指心王,然而王数体用以分,由体起用用即是体,今论作业就用为言,故业疏云:言心未必是思,言思其必是心宜细详之。』】

这个地方又进一步,现在论上面说这个意业是心,那么请问这个心是心王还是心所?前面这个业思已经说的很明白,这个业思心当中的思,这个是它的用,说心所!不过心所一定有个心王的,这个没有说这个心王不在,而心所单独用的,这个不可能,所以由体起用,倒是有心王的时候不一定有心所,下面若观论文三业皆心离心无思之语,好像指心王,但是要晓得这个王是指什么?这个王数体用以分!就是这样。就是你要整体的来说,那就是说它那个整体,可是一定包括它的用,比如说大殿,这个庙,讲那个庙的话,当然这个庙一定包括大殿包括佛像,哪有说讲庙的话,这个又漏掉了这个东西呢?就是整体的来指它指的是什么,所以它下面说,这个体用之间的关系,这个我们认真的思惟一下,那就了解了。

【事钞续云『若指色为业体是义不然,十四种色悉是无记非罪福性。』】

这个下面就来说明这个什么意思呢?说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说当宗四分一宗是根据成实论,那么不管是成实也好,萨婆多也好,那个都是当年印度的那些大祖师们,那些大论师各以各所见,各以各的传承,那个时候这个萨婆多论它先记这样,那么等到后来成实论,它觉得前面的说法不够精详,前面皆引初浅的对,深入的地方确不对,它说明这个理由,于是这个地方就说,若指色为业体,就是指萨婆多论,那个就是实法一宗,前面不是讲的这个作戒体,无作戒体,那么这两个都是色法吗?它觉得不对!要晓得这个戒本身一定是善法,现在那个讲色法的话,那个色法就是十四种色,这个十四种色通通都是无记,刚才说十一种,现在说十四种,那为什么是十四种呢?下面又说,我们看,

【资持释云『此对破有宗,』】

这句话示对破有宗的。那么十四色是什么?

【『五根五尘四大为十四色。』】

这个十四种色法就是很明显的,这十四种色法,就是五根五尘四大,哪有善法恶法的,这是个无记心的,现在那个戒是个善法,你怎么可以拿无记的东西说是善法呢!就是这样!这个不对!

戒是个善法,你怎么可以拿无记的东西,说是善法呢?就是这样!这个不对!这个是根据??前面根据成实,四分律,所判的“作戒体”,前面说明他自己的观点,后面最后一句说明他所以另立这个,而不接受前面实法中这个观点的理由。其次,

第二支 无作戒体

【事钞云『言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

总句,现在呢,说无作戒体,无作戒体是什么?非色非心,记住哦,作戒体是实法,这样,那么无作戒体,他前面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个实法是萨婆多论的,现在他这地方的作戒体,是什么?身口意识,身口意识是心法,不是色法。现在作戒体呢,就又不是色,又不是心。下面解释。

【资持释云『非色非心者此即成论第三聚名、亦号不相应聚、此聚有十七法、无作即其一也。良由无作体是非二、故入此收。即以聚名用目其体。』】

这个成实论当中,列这个色法,和心法,还有现在第三聚,第三聚叫不相应聚,这个不相应聚里边一共有十七,包含十七种,那么这个无作就是这个里边的一种。为什么用这个呢?因为既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所以只有归入这一类里边。用那个偏聚的名字,说明这个戒体。下面继续解释。

【业疏云『言非色者。既为心起、岂尘大成、故言非色。】

说什么叫非色呢?因为它是心所起的,而并不是这个五根五尘四大所成的,那怎么说这色呢?所以叫非色。下面用五点来证明他的说法。

【五义来证。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为五识心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不名色。』】

我们看下面一个解释,就是把这个五点,一一来说明它。

【济缘释云『释非色中二、】

这个两方面,

【初约能造对简。尘即五尘、大即四大、】

这个无作戒体什么是能造?能造就是看看什么造起来的,原来这个作戒本来就是心法,不是四大五尘所造成功的,

【二并是色。】

四大五尘是色,现在既不是四大,也不是五尘。

【非彼所成、明非色法。五下次约色义反证。】

五下就是前面业疏里边的,说五义来证,这个五项,一项一项看去。次约色义反证,是应该具有下面五种,现在这个无作戒体跟五种都不相应。所以说明它不是色法。我们看下面,

【即上尘大具此五义。无作不尔、】

这个无作,具有这五个,第一个

【一非形方、】

既没有形象,也没有方数,

【二无差、】

第二,十四种,二十种当中,有这样的差别。

【三不可恼坏、】

因为这个色的话,就是颜色,你可以把它破坏,这个不能。

【四非碍、】

这有遮碍的,这我们大家了解。这个无作戒体没有遮碍,

【五非对。】

色法,一定是我们说对,颜色是眼睛所对。声音是耳朵所对,现在那个无作戒体,眼睛也看不见,耳朵也听不见,这不对。

【十四种如前。二十种即显色,(十二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此局无记。)形色有八。(长短高下方圆斜正。此通三性。)】

这个我们看一看文就晓得。

【恼坏者论云是色若坏即生忧恼、】

所以这个叫恼坏。

【又云有情有恼无情有坏。五识心即眼耳等五识。所得即五尘也。』】

这个都是名相的解释。那么,继续下去。

【业疏续云『言非心者。体非缘知。五义来证。】

前面说它是非色,用这个五点来证明,现在下面又说,那么非色就是心了,对不起,它也不是心。为什么?心,一定有缘虑的能力。它有觉知的能力。现在这个无作戒体,既不能缘虑,也没有觉知,所以这不是心。同样的,用五义,心的五种状态来看,这个无作,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它不是心。我们看文。

【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

这个无作戒体都没有这五种条件。心一定有这五种条件,你现在没有这五种条件,所以这无作戒体不是心。下面,济缘解释。看看这解释上面的。上面的了解了,下面就很容易。或者说经过下面的仔细的解释,那我们就更清楚。看解释的文。

【济缘释云『释非心中二、】

分两部分,

【初句对简。谓无作业、体非觉知、不能缘虑、与心体、故号非心。】

初句就是“言非心者,体非缘知”,上面,说这个无作业体,这个本体,他既不能有这种缘力的,也不能有感觉的,这个心一定是又能缘虑,又能感觉,所以很明白的两样东西不一样呀。所以说它不是心。下面的五下,就是五义来证,把它反过来,如果是心,应该具有这个。现在你没有,反过来,所以说它不是心。看

【五下反证。心具五度。无作反之。初非虑知、即是上义。】

第一个,已经说过了。

【二谓顽善、无有愚智迷悟之、故无明境。】

第二个,心有明暗,明就是智慧,暗就是愚痴。而现在那个无作戒体,单单,这个顽是,就是不动的,就是一个善,它善,就是明,绝对没有愚痴迷悟的,这个跟心的明暗不一样。

【三唯是善、非恶无记。】

第三个,唯是善,心也可以作善,也可以作恶,也可以无记。现在这个无作戒体只有善。只有善法,绝对不会是有恶法,或无记。所以它又不是。

【四唯一定、故无广略。谓意根为略、四心六识乃至心数则为广也。】

第四点,心有广略,而现在无作唯是一定。没有广略,为什么呀?说意根为略,其他的四心六识乃至心数,非常的广。这个无作戒体就是一根当中的这一种功效,而心本身有各式各样的。或者大乘说,八识,实际上小乘是六识,还要心所,还有心王,这个无作戒体没有这些。

【五是三业造起、故非报法。』】

第五,现在我们这个心法,这是个报得的东西,而现在的无作戒体,这不是报得的。经过你前面的身口意,三业所造的感得的业体。这两个不一样。这个是说明它,非心。我们继续下去。

【业疏云『故成实云。如经中说、】

举个比喻,

【精进感寿长、福多受天乐。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

下面看解释的文。

【济缘释云『引成论文二、初证非心又二、】

说它非心,证这个文,

【初引初段。经文论家自引,】

就是上面说“精进感寿长”,

【精进是作、寿长是现报。福多谓无作增长、天乐是生报。】

就是这个,

【若下论家显示经意。】

这个是这两句话,引经纶上面,若下呢,论家,就是成实论的论主,来说明,

【人心不一定、岂能常善。此显无作一发已后、任运增多、不假心作、即非心义。』】

为什么说这个精进,一个善心,能够感得这么多呢?就是说,因为这是一个非心,如果是心的话,有的时候善,有的时候不善,那不是不行了吗?这个道理。同样的,我们这个无作也是一样,一旦你得到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然后呢,平常你睡觉了,睡觉是个无记心呀,乃至于有的时候,你的心所会升起来,心里今天不高兴,有烦恼,没关系,那个无作戒体只要没有破坏,它那个无作戒体的功德继续地增长。就这样,所以说,持了这个戒,乃至于一个不杀戒,像薄俱罗尊者一样,毗婆尸佛以来,九十一劫,他一直在人天当中,感到这样的健康,长寿的果报。所以我们常常,经常有一点小小的事情,我就想一想看,唉,当你痛苦的时候,当你快乐的时候,当你想到厉害的时候,一想到戒的话,你就会,想到这种利益的话,你就会得至诚恳切的求戒。持戒。天下哪有一样东西,说那个像这个无作戒体那样感得这样的果报。就因为它有这样的效应。现在成实论这样告诉我们。无作,它不是一个心,心它要变的,现在你高兴,然后帮助别人,到又不高兴,不行,前面那个就断掉了。这是这地方的证明它,其实我最后面那个话,主要的不是证明,就是说,顺便提到,让我们随时体会一下,这个戒的无比的功德。戒的无比的威力。继续我们看,

【业疏续云『又复意、无戒律仪。】

它这地方是处处地方说明这个非心,这个意,是心,现在说这个意当中,它并没有这个戒体。为什么?

【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时、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无有作也。】

如果说这个意是戒体的话,那么这个戒体,应该是变的。因为意有的是善,有的是恶,有的是无记。实际上呢。这个业体变不变?不变的。所以说这个意,不是,而意当中没有律仪。这个三性心时。就是说善、恶、无记。就是善,其他的善,对不起,不是这个无作。所以从这个地方,你可以了解,这个不是意业。不是心。下面再看文。

【以无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也。】

这个无作,由前面的作而生起的,所以如果你前面的行,就是前面的行为不善心,那你怎么可以生起这个无作呢?这样,所以这地方,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这个不对。作跟无作,都是善法,

【由此业体是非色心。故虽行恶、本所作业无有漏失。』】

从这地方观察,所以这个业,这个业就说无作戒的业体,既不是色,也不是心。因为色的话,有的时候,这个色造了恶了,造了恶以后,岂不是就没有了吗?断掉了吗?实际上不是。有的时候我们偶然犯一点小小的过失,这个戒还在。戒还在。乃至于,他心里忘失掉了,他戒还在。所以说这个不是。故虽行恶,本来所作的业,它并没有消失掉。

【济缘释云】

解释上面这个。

【『二引后段中二、】

其次,引后面这个,

【初引论。谓意思中无有戒体、显是非心 】

他特别的,前面一段这个意根,意根的作用,它思心所当中,并没有戒体在,没有戒体,说显是非心,既然意根当中并没有戒体的话,当然,它不是心,这都是证成这个本宗所列。无作戒体是非色非心的这个论点。

【三性心者谓余善心及恶无记。尔时无有作者,谓意入余性无有造作,却名持戒、】

从这地方,

【即知无作任运常存故名持戒。】

这个无作戒体,一旦得到了以后,任运,任运是不管你在任何情况之下,它自然而然的,永远存在。这样,所以这个戒是这样,得到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你只要不破坏它,它一直在。然后,这个功德,一直增长。这也一直叫做持戒。

【以下疏家委释又二、初释尔时无有作义。 由下次释三性名持戒义。』】

这个上面,你一看就了解。那么这里顺便的说一下,这个业疏,换句话说,六大部是《业疏》用《济缘》来解释。凡是我们现在祖师的著作都是,怕他前面弄不清楚,他说这样的批注的时候,我们只要细心的,耐心的多看几次的话,你们就很清楚明白。所以我第一遍这么讲过去,容或大家有不清楚的地方,这个一定有的,到这个时候,你们仔细去,听完了以后,休息一下,回头再仔细看一下。或者,即使一下弄不清楚,你停在这里,以后,真实认真去学的时候,你再,就是照这我刚才告诉你,了解了,你慢慢的仔细的去揣摩,内经可以整个的把握得到。继续下去,

【业疏续云『故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

假如说这个无作判为色,这有什么毛病呢?

【答:色等五尘非罪福性、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如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

因为前面就说,这是非心,那么这不是心的,当然就说把它看成色了?色,那有什么错呢?说,不对。色,不外乎这个五尘。这个五尘没有罪福性。而现在这个无作,一定是有罪福性。所以不可能以色作为无作。再说,佛说,色是恼坏相,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色坏的时候,你会懊恼,这样,或者是懊恼会破坏这个色,这样,现在呢,这个无作并没有这样。这个无作根本,得不到,看不见,无所对,所以它绝不可以成为色。下面,这个了解了以后,《济缘》的解释就很容易了。

【济缘释云『二证非色中又二、初引前问答。 答中。若立为色有二种过、一非罪福性、二是可恼坏。如五尘四大具有恼害损坏之义。』】

继续,

【业疏续云『问:无作为身口业、身口业性即是色也。】

他又问了,这个无作不是身口业吗?身口业性,它不是色吗?这样,对呀。下面看那解答。

【答:言无作者、但名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

这里来了,说言说无作,是身口业,是没错,但是呢,并不是身口所作。是什么?

【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

这个不是身口,身口是造业之具,而是身口的意业所生的。以为他的身口的意业所生。所以说起来,这个叫身口业,就是这样。比如说我们说到道哪里去,然后我们说这部车,开我来的。实际上是你驾了这个车,真正开那个车是这个人在里边开呀!这个人借重这个车来,所以你说你乘车来的,是这样,这是同样的意思。有的人只看见车,有的人晓得这部车是人造的。那么,一步一步的深入,最后晓得,原来,对不起,这也可以说人,也可以说车,这缘起之法。这一层一层慢慢的深入。所以在这地方,我们必定要进深入,否则的话,你碰到哪里,前面的好像教解释得通,后面又会糊里胡涂。这个问题并不是叫我们弄这些问题,弄的像玩迷魂阵一样,不是,而是我们将来真正要深远的辨别这个法相的话,那每一个地方,它有很严密的建立,它为什么前面是色法,后面非色非心?再后面的话,用唯识,处处地方说明,前面初机,刚才进来,它只要达到这样的功效,就可以。可是他也要一个完整的理论啊,那么就他所认识的这个范围之内,要给他说得,啊,对对对,就这样。所以幼儿园也好,小学生也好,也说出一套道理来。对他来说,可以了,再深的话,他反而迷糊。那么,再进去的话,就不够了。前面这个矛盾的现象,必须指出来。所以这个就是“成实”。所以,比如说,心法,心法应该有这样的,那为什么这个没有这样的条件呢?心法有原理的,心法有明暗的,现在你说它是心法,它这个无作戒体,在这个地方,它也不能动脑筋啊,那不是有了矛盾了吗?就这样。这样一步一步的推敲,深入。大家了解不了解这个意思?当我们步步深入的时候,自然会发现这个问题所在。这样我们才不会卡在那里,觉得为什么要这个样呢?弄得我们越弄越胡涂。现在我们继续看它,

【又无作亦从意生、如何说为色性。】

还是刚才《业疏》的,下面说,无作还是从意生,怎么,因为这地方它不是前面说吗,判色相有什么关系呢?他说无作还是从意生啊,你怎么可以说色性呢?

【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可名色耶。』】

所以这都是,如果是你判为色也不对,是判为这个心,也不对。所以他说这个原因。

【济缘释云『二引后问答、问中。身口是色、业性亦应是色。】

它是个问题,

【答中二、初正名义。】

正式的说明,

【实非身口,作者以三性时,无有作故。因身口意生者,谓从本作得名故。】

前面这个了解了,这地方就很清楚了。

【又下次彰非色有二、】

其次呢,说非色,

【初约能造诘其所发、】

这个说一下,能造是身口,下面呢,

【如下二约空报质其因业。』】

能就是,再下面的,说如下,如什么?无色界,亦有无作,这个无色界根本没有这个色,怎么有无作呢?那是由于它这个地方说诘其,正说明它由于业来的,所以这并不是色法,那这一部分简单的说明,到这里为止,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你不妨停一下,仔细再听一听,观察一下,然后再看下面,那三部分前后不断的多去揣摩,一定到最后会弄清楚。实际上这是南山一宗最精要部分,实际上我们要想真正持戒,研习这个戒的话,这个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讲的时候,我只是顺着次第一步一步讲过去,学的时候,那慢慢慢慢的要仔细的看,再下面我讲的时候,那就比较主要的认真的,因为前面不管是实法宗,不管是假名宗,那个都是一步一步上来,还不究竟。现在我们翻过来,翻到 p 50 上面有一个小小的表,这个小小的表,你自己仔细的看一看,因为上面这一段文,不大容易弄得清楚,所以弘一大师特别说,

【上引成论四段连续、科文未易分辨。今别录科表如下、以备对阅。】

他以成实论上面的这一段文,不大容易辨别得很清楚,就特别作一个科表,那么相对的来一看就容易了。引成实论,第一个证成这个无作之体不是心,第二个证成无作之体非色,所以非色非心。那么非色当中也两段,非心当中也有两段。把这个表再对准着前面的这个问文,仔细一看那就很清楚了。所以诸位自己去重新温习的时候,你不妨把那个表抄下来,通常,比如说,我在这里的话,我想这个地方有很多表呀!很多这种表格,我自己看的时候,重要的地方我一定把它摘下来,然后我看你们桌上也有纸片嘛,这种纸片非常好用,你哪里弄不清楚,你马上写,写了以后,重新对下来前面去看,以前的人比较苦,不像我们,现在的我们比较有福,所以你看我这书本上面画的红的一道,绿的一道,这有它的原因,有的时候那个表还不能帮助我想前面这个,比如说我看这句话是绿的,那对准这后面这个绿的,这个黄的,对准着黄的一段,所以你们对看的时候就非常清楚,可是如果我在这儿讲的话,一则限于时间,其次假定今天说,以后我们真正开始学律了,我这个讲法就完全不一样,我就不会坐在那里,拿这个黑板在上面就写着一大堆的表格,一下跑到这里,一下跑到那里,所以像这样的一个内涵,我们互相要讲好几个钟头,才能够把它推敲弄清楚。这个地方我特别跟大家想用功的人,因为在座,我也的确晓得有一部分人,这样了解一个大概是够了。可是有一部分人哪,这个大概不够,有一部分确确实实他能够很认真深入,那么关于能够深入那一部分的人,就是我刚才告诉他这个方法,你照着这个方法去做,到后来你自然会发现了解了,到最后美味无穷。

【引成论】

A.初证非心

1.初引初段

(1)初论家自引经文

(2)二论家显示经意

2.二引后段

(1)初引论

(2)二疏家委释

B.二证非色

1.初引前问答

(1)初问

(2)二答

2.二引后问答

(1)初问

(2)二答

①初正名义

②二彰非色

最后,美味无穷,实在美不可言。你别看他现在这地方,一下讲他的色法,一下讲心法。一下讲的非色非心。好像弄的晕头脑胀,你将来分清楚了以后,跑到任何情况,一看,喔,晓得。他为什么分成色法的原因。为什么分成非色非心的原因。为什么到后来唯识在哪里。深浅你都能够很明白的,看得清楚。这个时候,这个法相,非常清楚了。了解了这个法相的真正目标何在?就是说你起心动念,不管自己,不管别人,来龙去脉,这因果关系,你都知道。知道了,这时才是我们真正修学佛法的真正重要的概念。否则的话,的的确确,你一片模糊,就这样,哎呀,皈依三宝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这样,这个作为我们正在想深入的人,这个是一个不圆满的,所以在这里随便一说。

2.1.2.4 显立正义

再下面,第四项,显立正义。对,这个就来劲了。现在看,这个一部分,也就是,注意,戒体门,这个戒体相状当中,第四门,这地方是第四项。第一项是“辨体多少”,我们先看看,这个体,那么这个辨体是多少?两种,作,无作。为什么要“立两解名”。这个前面都辨过了。少了是不行,多了不可以。只有这样的话,才把这个两样东西弄清楚了。好,没问题,再下面是,“依论出体”,这个讲这个体,它有它的根据哦,然后,从色法中假名中,一步一步上来,前面,换句话说,这个上来,相当于说,到那里我们不妨说,小学说到哪里,中学接到哪里,现在呢,最后再上面去,正式的内涵何在?所以第四项,“显立正义”。显示这个为什么这个地方,确立我们南山一宗,这个才是真正我们佛陀他给我们的戒的真正的内涵。弘一大师在这里加了几个小字,

【是项最为精要。学者宜致力穷研。】

这个是最最精要的地方,弘一大师就因为看了这个,所以他本来看的“心律——”,“心律——”著作之完整,内涵之丰富,真美不可言。但他最后呢,因为看见这个戒体部分,才发现,啊,这真正最深奥的地方,都在南山一宗。所以他放弃了,尽管他表相上面都美,回过头来,学,不但学,他还发愿,尽未来际,生生世世,宏南山一宗。因为这个才是彻底的开权现示佛的真正的中心思想。全部在里头了。可想而知,所以这几句话,我也特别的,自己策励,也策励诸位同道。

【资持云『上且依论而示、克论体相未甚精详。至于业疏方陈正义乃有三宗。』见事钞记卷十六】

资持上面说,上面是全—的依照着成论,润然后实际上还是把多论,也一部一部的来告诉我们。就是就示、克而论,讲的这个体相,都并不精密,也并不周到。一直到什么地方呢?一直到我们南山道宣律祖,写的这个业疏是道宣律祖,后面,比行事钞后。就是这个业疏,删繁补缺,这个——说,那个时候,才把戒体的正义,全部的说明。这个时候,又加了一宗了。哪一宗呢?就是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实法、假名那个就是前面一再说的,圆教就是真正的当宗是圆教。继续看文,

【业疏云『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

他首先特别把那个体貌纲要提出来。戒体是什么呢?就是所纳的圣法,不是一开头就说,要讲戒的话,要讲法体形象吗?这个法是十方三世一切圣人,所告诉我们的。他是真正的解决一切问题所证得的。可是这个是圣人所说的,现在透过了了解,你那个如理如量的领纳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就是身心当中,那么这个说领纳的,身心当中的这个法,叫做戒体。然后得到了这个依体起用,那个有什么好处呢?能够防遏缘非。能够防止种种外面不好的事情。现在来研论这个法。从实法、假名,三宗,一一来说明它。

【济缘释云『初略示体貌。】

戒体是什么呢?

【纳是能受心、圣法即所受戒。能所相冥、心法和合、而成于业。】

以能受的心,然后去受所受的体,两样东西相应,这个说心、法和合,而成于业。

【揽法为业、为道基本、故名戒体。】

然后再揽这个法,这个法术佛说的,经过了心法相应了,变成我们的业体,这个业体是什么?就是道基。这个道什么道?四谛当中苦集灭道。这个灭是我们证的目标。那个解决一切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是什么?灭谛。有修掉。所以这个修道的根本,这个修道的基础,从这个地方开始。就叫做戒体。

【体充正报、心为总主、故云心胸。】

因为他这个戒体,整个的领纳在我们的正报身心当中,然后这个身心,心是他的最主要的。所以说心胸。在《广论》上面通常我们叫相续,这个时候唯识法相的名字,这个相续这个名字,建立得非常严密。可是对一般普通人,我们往往弄它不清楚。心胸,我们平常人容易了解。下面再解释,

【初受则心为能纳法为所纳、】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心肾容纳这个圣法,这个圣法是所纳的。

【受已则法为能依心是所依。】

受完了以后,这个法是依在我们心上,所以心是被这个法所依的。

【依体起用。即随行也。】

依体起用,就是随行。随行就是我们后面的,照着这个,受是一个愿,随是得到这个戒体,以后跟随来的种种行持。所谓的持犯,戒相,行相,那都是指的“随行”。

【今下次标宗别释。』见业疏记卷十六】

上面说经论持法,就是把这三宗,分别一一解释。说到这地方,这个经上面有一段话,尤其是?常常说,是这个佛教诫诸弟子。“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通常我们也这样说,三皈依也是这个道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为什么叫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呢?也就是我们真正三皈依要了解,这个“依”靠你自己,然后以自己的正确的认识,然后一心一意,依止在法,为什么依止在法呢?经过我们理智思维抉择了以后,辨别了这才是我要的。为什么你要,因为你要离苦得乐!所以说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除此以外,没有其他的任何一样东西,再是可以作为我们正依止了。现在这个自依止,法依止,莫余依止,所依的什么?戒体。就这个。所以你只要真正的得了戒体,不要破坏它,安住在这上头的话,任运能够得到种种的功德。下面就是详细的什么这件事情。看它的解释。第一,实法宗,

【实法宗】

【▲业疏云『如萨婆多二戒同色者。』】

这我们已经了解了,萨婆多说,作戒,无作戒,这两个戒体,都是色具。

【济缘释云『萨婆多者以计标宗、杂心俱舍毗昙并同此见。』】

那个杂心、俱舍、毗昙,这个都是论,这个都是萨婆多论,共同的,观点相似。也都是实法宗所根据的论点。

【业疏续云『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办业、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持能损。既是善法成记用、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后行故。』】

这个文,要仔细的要解释一下。虽然这是实法宗,所以是实法宗,现在我们看解释,前面这个文先不去管它。这个地方,就要把后面的,济缘的解释,每一个对照的来看。业疏说的上面这个四段。

【济缘释云『初依宗示体中四、】

下面,就是依着不同的宗派,第一个,萨婆多论。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派,说明他们的戒体,有不同的。现在的萨婆多那个论,所告诉我们指示的这个戒体。分四部分来说明它。哪四部分,看下面。业,这个地方不是叫“业”。

【初至为色叙彼所计。】

我们要回过头去看了,这是什么呢?这个就是,“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办业、通判为色”这一段,这个是第一个。第一份个,各有系用。彼宗明法,也就是说,这个实法宗。他说法,每一个法,在萨婆多论什么等等,它没有法,各有它的系束,以及它的功用。

【各有系用即三界系。】

这个通常讲的,那么看过论的话,一定会说,这个是三界系,三界不系,如果是有恶有乐的话,一定是三界所系。然后呢,哪一个无漏的话,那么这个是非三界系,这个就是系用,所以

【欲界粗段四大,色界清净四大,所造之业,所感之果皆是色法,】

这个是这一宗实法宗所算的,所系的,任以为的,说欲界就是我们那个四大,地水火风,色界呢,就是色界天,就是清净四大,造的业也是色,感的果也是色。

【无色界非四大造,则无有色,】

这个无色界天,对不起,它不是色,所以说不是四大所造,没有色,那怎么办呢?

【但无四大造色、不防彼天亦有果色。】

这个很有意思,不妨它呀,说它虽然没有四大造的色,可是它是什么?它前面在前面欲界或者色界造了这个业因以后,现在感得这个无色之果,所以感得的无色之果,它不妨呀,现在没有四大造的色,但是它有感的果报这个色,这个感果还是以前造的,这个时候造出来的,所以这个也说得通,换句话说,它至少言之成理,清楚不清楚?

但是这一点我们没有经过菩萨,你真正去看的话,你还是会非常佩服他,他每一个地方建立的非常严密,非常严密,这个菩萨,我们现在听起来觉得,哎呀,这个好像小乘的,很不简单喔!当年印度这种大祖师,大论师,比如说《阿底峡尊者传》里边告诉我们,阿底峡尊者学了大毗婆沙20年,因为学通了,所以十八部,没有一部例外的,都通,在他那个地方他最了不起,乃至于到宗喀巴大师,他也是后来学俱舍,俱舍实际上也是总括所有小乘的,他也是非常深细,每一部分为什么这么判?不是像我们现在了解一点文字,他这个完全是心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样?我这地方随便一提,否则的话,我们看见这种言之成理,好像他在那里强辩一样,不!他在这个期限到这里为止,什么这个彼此有它的必然的相关部分。

我这里举一个例子,我想大家就了解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平常随便就,我经常讲的,我看见那个畜生,深细的看的话,看见那个畜生是,一个是业识业心,一个是非色非心,是不是这样啊?我们大家了解了,可是刚开始来的人,你告诉他,这个非色得心,他弄得晕头脑胀,窗子就是窗子,你到底在说什么呀?是不是有这种千真万确的事实呀?就是这样。心就是你的心,外面东西就是外面东西,他绝对不会管你外面底峡,因为你看见了而才会产生的这种功效,他绝对不可能!你跟他说也有理说不清。而后面治所以了解,还必须这个窗子叫做窗子,这个叫门,分得清清楚楚。否则你连窗、门、房都分不清楚,你就跟他说非色非心,那不是更胡涂上面加上胡涂了吗?所以我们通常,于是我们现在学,觉得这个大乘的,小乘的不要它,连它最基本的东西一片胡涂,然后你越学到后来,于是很容易就弄到后来,就张冠李戴,牵扯不清,这个道宣律祖,在他的著作当中,每一个地方说的很清楚。所以监管他到后来引的时候,他每一宗所系的,到哪里为止,他还是立得清清楚楚。不过到最后深入的时候,告诉他,他为什么原因,还有什么地方不透,然后从不透的地方再引导你,一步一步深入,那么这个是第一段。

下面呢,前面这个就是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这个是说明。再下面,

【随具办业具即身口。】

随具办业,俱就是身口,这个话怎么讲?就是说我们要办业的时候,不是前面说身嘛?礼拜,口嘛!陈词,说

【能造是色、所起亦色,】

这个就是这一宗,为什么说它是色呢?随具办业,因为你俱,就是身口,造作的时候一切都要根据这个呀!所以说,

【教与无教,二法同聚】

教嘛!这个教就是作,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萨婆多论》上面,有的地方叫教跟无教,或者作跟无作,教与无教都是色法,所以同聚,

【故云通判为色。】

这就是前面四段当中的第一段,我们不妨到这地方,再回过头去看 L4

【业疏续云:『彼宗明法各有系用。】

说任何一个法都有系用,那么现在我们这里都是有漏之法,在这地方不外三界所系,三界!欲界固然是色,色界也是色,无色界不妨有果色呀!这个果色还是因当中这样去造的呀!然后说这个

【戒体所起依身口成,】

是依身口来随具,随着身口而完成这个业体,所以这个不管是教也好,无教也好,或者作无作,这两个通通判在色举当中,这是第一段,现在我们仍旧看那个济缘的解释。

L8 的下面,继续看下去。

【业即下二句次示色义。】

这个“业即下二句”就是刚才《业疏》当中,“业即戒体能持能损”这两句,这两句是四段当中的第二段,那为什么说它是色呢?这个色的意义,所以第二为什么说它是色,有什么样的意义?

【由无教体持则肥充、犯则羸损、有增损义、故立为色。】

说这个由于先作,然后留下无作,这个无作戒体依体起用,由于这个无作教体,然后依体起用,你照着这个体去持戒,那么越来越肥充,换句话说,增长了,这个善法增长了,所以叫肥而充,如果说你犯了呢,羸损!就亏了!而这个有增或者是有损,这个是色法,只有色法才有损减的。现在你持是增,然后犯是减,不是色吗?所以它是第二点,为什么判它色的道理。

【既下三明业性。】

那就是前面的。既是善法,分成记用感生集业其行在随,

【本报无记,从善恶缘方便转现,】

这个晓得,没有什么记别可说的,是从善恶缘方便转现,都是看外缘善的恶的,然后跟着去做,才显出是善法,是恶法?或是什么?

【戒是善法、教无教体二并善色。既不推心造、故云分成记用。力用既弱、不能感果、故推随行能生集业。谓招生之业、体是集因、故云集业。】

那么现在这个地方不是判色吗?这个色本身,比如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本身是色,色本身是无记性,心呢?它下面就说,也不是,心也不是色,这个戒体本身是这样的一个色法,那么这个色法本身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善恶的功效呢?这一段是解释这个。说戒是善法教无教体二并是善,它并不是心,那么怎么样产生的呢?他就说,心本身不可能是善法,一定是善恶无记,那么现在这个戒法的善事什么呢?当初受的这个,受的愿,愿体本身这个力量本身并不强,这个愿体本身并不能感得果报。这个果报是什么?是靠后面的这个随行,就是得到了这个愿体,所以这个愿体,我们后面称它为虚愿,虚愿!要到后面,根据我们的持犯来决定你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所以由于后面的持犯,依体起行,那个时候才能生集业,这个集业叫做业。为什么?因为这个造业了以后,会感的将来的果报的,所以能生哪!以后感得果报之业,说“招生之业、体是集因、故云集业”,这个意思。

【论下四结示体相。愿讫即作谢,形俱谓无作至于终身。望后随行得名善记故曰相从。】

那么最后一段话,论下就是刚才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后行故,这一段话,说第四,论下四结示体相,那最后来告诉我们这个,这个论斯戒体,愿讫形俱,从发愿开始,这个发愿就是受,比如说我们现在受五戒,“弟子某某,从今日,尽形寿,...”这个就是愿,然后从愿,一接触,所谓三法竟,一直到你这一生命终,所以是愿讫。愿讫是什么?作谢。就是作戒的时候,这个作戒通常我们说,三归三法竟,这个愿讫就是从作谢,形俱呢?说“无作至于终身”,我这不是说尽形寿吗?那尽这一生到最后,“望后随行得名善记”,这个当时得到的这个无作戒体,它为什么说它是善的呢?它因为当时的愿是虚愿,而是一定要看后面的随行,随行哪,造的种种的善恶业,那么那个时候才是。所以说相从说为,前面这个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为什么呢?以能起随,这个随就是随行!

【是则由教生无教、无教起随行、随行能生集业、集行招来报。』】

这个整个的过程,教就是前面的作戒,作戒了以后,生这个无作,无作戒体以后,依体起行了,就是我们的持戒。由于这个随行,将来能够集的种种的业,这个业会感果,所以这个叫集业,由于这个集业另外一个名字叫集行,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行业果报,由于这个行业造的将来的果报,那么为什么这个行业又称为集呢?这个就是集谛。你造了这个的将来一定感果报的,所以古人这文字啊,它用一个字包含的意义很广,非常广非常广,集业那一定指什么?平常我们说业业业这样,在这里平常我们如果说一向对这个法相有习惯研读的话,那么读到这种文字觉得很美,因为这种文字它非常严密,你不能说又做这样的解释,又做那样的解释。另外一类,假定平常不习惯的话,那看了这个文字是非常别扭,不晓得它说些什么?所以前面你们如果从《广论》上面,一个一个下来的,读到现在就不会太苦,不会太苦!前面刚才已经念的时候,一个一个字,感生集业,其行在随。它一个字,就代表很特别的意义在里头,有没有发现?那我们平常说了一大堆,一句话,前面那些都是废话!就是这样,所以古人的文章,一开头,弘一大师说“《南山》之文古拙”,那非常,古代的方式,说很朴拙,很朴拙这个原因就是这样,然后它那个意义赜,它那个内涵比较深奥,比较深奥,所以一个字包括了这么多的意义。

这一段就是实法宗所算的,一共这四段文,然后经过下面这样的解释。

一共总共四段文,然后经过下面这样的解释,这部分我建议你们回过头去,还是可以值得看一看,至少这个济缘释的四段,跟上面的四段,一步一步对一下,这种辨白的方式非常好,前面每一个地方一个段落,每一个地方一个段落,一个小段中间一个空格,有了这个,然后我们去看,就看得很清楚。那么继续下去,

【业疏续云『如律明业,天眼所见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文证,正明业体是色法也。』】

它这个业疏继续的说,前面的实法宗说它是色,他有证明,说律上面讲业的时候,这个业我们看不见,说天眼可以看的见,善法恶法将来去的时候是善趣恶趣,随他所造的都能够如实晓得它,善的就是善的恶的就是恶的,所以现在还有这种,有一种特别的照相机,可以拍出来,有的人身上的光线是紫的,有的人红的,有的人金黄色、白的、黑的,不晓得你们听说过没有?那个就可以看的出来宿生的业,像这一类,天眼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我们还透过这个这样!以斯文证从这个律上面说得很清楚,正明业体,这个业体就是无作戒体,那是色法。

【济缘释云『二引律显正中二,初引文,以下次取证。若此明色、乃佛本怀。诸论争分、未穷斯意。况弘论者、罔测可知。』】

它引律上面来说明实法宗,那我这个所以说它是色法的原因分二段,以下次取证,就是上面以斯文证等等,若此明色,乃佛本怀,诸论争分,未穷斯意,况弘论者,罔测可知,下面这句话很有意思说它是取证,只要像这样的说明这个色,就是前面如律所明,天眼所见的色法,这是佛的本怀,但是佛的本怀在这个地方大家是不是真的了解呢?不一定!所以说诸论争分,由于个人的程度深浅不同所以他观察然后使讨论时候程度上面显出差别来,于是产生争论实际上原因是未穷斯意,并没有了解佛的本怀加上弘论的人罔测可知,并不是正确的了解而是自己不清楚的推论产生了种种争论,在这个佛的本怀如果说诸位真正认真研阅过华严、法华那就很清楚了,这个华严法华上面特别是法华它虽然不很深细的说明整个成佛的内涵,可是直接了当地交代清楚佛为了达到他的目标→接引众生,可是众生根性不一样他必须这样的﹝从不同的角度来渐次接引,这个就是佛的本怀﹞,然后他说色那个是天眼所见,实际上﹝我们现在判的色是用我们的所言所对,差别就来了﹞,你们看下面就可以看的出来。

【业疏续云: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

这两个我先说一下,下面还有解释的,平常我们讲尘或者讲对,这个都是讲色,色一定有这种,那什么叫缘呢!什么叫做尘!就是我们用我们的六识六根去缘境的时候,六识所缘眼识所缘的是色尘,耳识所缘的是声尘是不是这样?然后意识所缘的是法尘,根呢!或者是眼根所对的,对的是什么?对的是色法当中的色,耳根所对的是声是不是这样!色法是可见有对,声是不可见有对,或者是从什么缘或者有对,这都有它的特别的相关的这种心法相应的时候的状态,这是说明这件事情,那么这个所以缘、对呀!彼此简单的关系说一下免得等一下翻过去了以后,这样再回过头来麻烦,

【虽多引明用显业色,然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唯天眼见,见有相貌善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

好有意思!它就说明了这前面说引了说明了这个是业,这个业是色法,实际上这个律上面佛告诉我们这个色是什么?这个色的本体像中阴一样的,非常的细微不是我们了解的,是天眼所见的,天眼是看见有它的相貌,不但有相貌善恶历然一点都不差,哪里是像我们的欲界尘或者对,这两个概念当中来判别它说这个是色法,不一样!清楚不清楚,﹝这个地方就说明它原来这个实法宗是不够清楚的原因﹞,所以它下面就说

【诸师横判分别所由,考其业量意言如此。】

以前那个作为律师或者法师论师他来判决这个事情的时候是这样的→横判!这个就是判别的不够清楚,就是到这地方为止,没有把那个整个纵横之间的关系都弄清楚,如果你真正的细细的考教他所说的这个业体的内涵的话那就是这样,那么下面的解释前面这个了解了,这个解释呀!就是解释前面的名相那就比较容易了,那我们这个名相也把它看一下。

【济缘释云:『三斥前诸说中三,】

那么它最后这个解释。就是上面这段,业疏续云: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等等,就是引这一段话,刚才前面说的那个,换句话说,就是斥破,斥破!就是

【初牒前所立,或约诸尘谓无作假色判归法入,即是法尘,此对作戒色声二尘,故云此从缘说,缘即作戒,或约无对谓无作体是不可见无对,即翻作戒二种有对,故云此从对说,虽下次斥其不达,仍举中阴例显业色,无色天报类亦同之,如来由此说业为色,诸师不晓立义强分,故云岂约尘对等。诸下三结其妄判,即上六位分别。』】

好!这个解释到这地方为止,我想还是简单的从两个方向去说,那大家就清楚了,现在我们这个地方,不是显立这个正义吗?显立正义,第一个不是实法宗吗?这个实法宗前面在P.46的时候,从依论出体一开头的时候,它就说本宗是四分一宗,那个是依《成实论》,把萨婆多的很多都略掉了,为了后面弄的清楚,所以《萨婆多论》当中怎么说的?分六位的大概来说明一下,一路上面这么过来,过来以后在这个地方,所以讲实法宗的时候,第一个在P.51上面,第一支实法宗,这个是什么?先叙说,先重新把实法宗所立为色的原因,以及它的原因,它的理由,一一的把它说明,这是第一个其次说明了以后,它说引的证据,这个引的证据,就是刚才前面说的如律明业,天眼所见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哪!这个就是引它的证明,然后证明下面那时候就开始了,约的就说明说这个色是佛的本怀,什么状态?为什么说它是色?最后就说明说那些前面所以这样判别的原因没有真正的穷研圣义,穷呀!就是深深的到这个里边研习佛的根本意思,只是从表相上面看了然后粗粗的把它说明,就它的真正的深厚的内涵来说并不是这个样子,由于这个说明进一步那么进一步是怎么说的呢!进一步呢!就到这个假名宗,那么假名宗怎么讲法?于是就更进一步那就不是色法,那不是色法怎么办呢!它下面又说心以及非色非心的这个理由出来了,那么关于这一部份今天就讲到这里。

在这里大家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会蛮辛苦的,所以我建议你们今天下午你们不妨回头再慢慢的看一下,如果文字上面不了解的最好的大家再第一个你先这个文字再对读,当然这里我特别说噢!诸位年纪大的有很多可以不必深细的去研阅它,有志于学的最好这里再马上看一下,否则讲过了以后你看的时候会糊里胡涂,休息几分钟不要立刻看,休息几分钟你再认认真真的前面至少这个文的对读,前后刚才我告诉你的这个办法,你这个前后的文的对读或者立出来,于是你晓得这句的文字怎么解释,到这地方就停在这里然后继续的再下去,把这个三宗每一个放在这个地方,最后你一连贯噢!就很清楚的这个实法宗,所以判这样是到什么为止,然后假名宗强号二非到什么情况之下,已经破了前面,换句话说,把前面引导你再走上来,但是后面还没究竟的地方,何处到哪里为止,最后圆教宗支,所以再引下来这个它主要的理由,还有这个几张表,你们不晓得有没有?你们都有是吧?那么这个表,平常你们读的时候,把它对一下,这个对一下,这个下面是我自己当初弄的批注,如果说你们自己需要的话,我建议你们尽可能的在这个上面都写下去,如果单单看那个,那个是别人的,对你来说,是别人的,你写下来了以后,你才能真的消化,有很多人也许根本不需要,或者是更简练,有很多这个还不够,那是完全随各人个人的,所以你能够先把它广博,然后了解了以后再回过头来阅,提纲契领地随便讲到哪里或者一个字或者一个句你就很清楚明白了解它主要的内涵,由于这个了解了然后你再去看书也好研阅也好一看!晓得嘿!它这个说的什么!今天就到这里。

有几个问题,本来我们这次讲的戒体这是整个的南山一宗的精华,等到你们真正的了解南山一宗的精华以后,下面会紧跟着令我们自己感觉到非常幸运可以说是无比幸运!更惊讶的整个的佛法最殊胜的精华部分,开始啊!发心力行这个戒,戒的真正的最重要的精华中心在这里,所以本来最早开始讲这个《南山律在家备》是在南菩陀,那个时候因为主力是放在备,不是备是广论,广论没有学好,这个戒真正的话,表相可以,内涵很难学的好,我想在座的慢慢的多少有点体会啦!那为什么他们学的好呢!比如说他们学戒的时候,实法宗萨婆多,这个大毗婆沙前面弄清楚了,专门弄戒的那一部份,它那个论一论几百卷,那我们现在简直没办法这么去摸,我们摸了半天,本身还是最前面那一部份,四分成实论,成实论好像30卷,还是多少卷,我记不住,因为我也没有真正研究,看过成实论,随便翻过一翻,迷迷糊糊,所以它并不是没有论,就是说我们在国内根本没传过,所以也没有真正的学好,乃至于你仔细去看,道宣律祖当时传过来那些祖师们,啊!那都是有多少的心血灌注在这个里边呀!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我们的道宣律祖有个感慨,他一开头在那个行事钞上面他就说了,就是说我们正令传教,正令就是我们汉地通常我们就说证断证断,那么经过多少时候呢?经过九代!他就说正令传教是九代闻知,出类拔萃,换句话说,那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自说而已,喔!这个看看他的知见很深,可是正规的内涵,还并没有把握的准,那原因何在呢?就是那个时候经论等等都不完整,以这个戒法传到我们中国来,最早汉朝就来了,可是那个时候,剃个头如此而已,那么最早传戒是什么时候呢?到三国的曹魏的时候才有,这个年代我已经记不住了,那个时候来的第一个叫…,这个名字记不住了,宁愿不去说它,那个时候第一个来传,那个时候传的宗是用四分一宗,传来了以后,那个广律没有来,那广律到什么时候来呀!广律一直到东晋的末年,这个南北朝,姚秦鸠磨罗什大师来了以后,这个年代我还有印象,弘始2年开始翻译《十诵律》,翻了三年,《十诵》翻完了没有?几年就翻四分律,这个广律那个时候才开始有,所以中国最开始,真正在这个传戒,换句话说,戒体真正传进来那个是曹魏时代,那是公元220前后,大概是,记不住了。那么等到姚秦的那个时候,都是又过了总有100多年,可是道宣律祖怎么讲?他这个「宗骨多差」,换句话说,这个骨架嘛!是四分的骨架,肉是《十诵律》,《十诵律》是有部的,这两个东西配不起来,这是一个很糟糕很糟糕的事情,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情,虽然四分律很快就来,一直到后来什么时候呢!一直到后来南北朝的北魏,这个北魏就相当于我们中国南朝的北齐,那个时候有一个法充律师,然后考那个受体,发现这个四分一宗之胜,于是才开始初初传那个四分律,又经过了好几代到初唐,隋末唐初道宣律祖,经过了抉择,道宣律祖出来的时候,已经公元600年,你看经过多少年,整整的经过近400年300多年的时间,所以他说前面这些东西都没办法真正的重心把它抉择出来,实际上是不是到了道宣律祖抉择出来了就行了?不!当初南方本身,即大部分都是盛传这个《十诵律》,一直到中唐以后,慢慢慢慢的四分律才遍传,所以到了宋朝,全国才真正的的把握住全部的那个重心,可是不幸把握住重心好了,宋朝很快的这个戒法就湮没掉了,那南宋以后,乃至于这个整个的律的最重要的精华,六大部也失传了,六大部也整个失传,到民国初年才从日本请回来的,唉!所以我们要感觉的何等幸运!当初尽管我以这个特别的因缘接触但是始终也没摸懂,这我以前曾经跟大家说过了,那么以后一直等到对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回过头去,那才了解它那个精要何在?但是真正的细辨还辨不清楚。

所以后来我在这个南菩陀,想照着次第一步一步的来,可是因为在我们国内始终没有好好的认真的学过,自己事情也很忙,这个《在家备览》部分,始终没办法讲,以后就是北部的很多在家居士,很热心的一再的请,我就到佛陀教育基金委员会的华藏讲堂去讲,这前面的30卷,就是在那边讲的,那个时候心里一面觉得有一点遗憾,因为真正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像普通的在家人,你跟他讲啊!你没办法真正的,他们就是有耐心的听,我讲起来总觉得很遗憾,后来有个因缘,想不到最后到这里悟光经舍讲,啊!我是感受的无比的欢喜,无比的赞叹,而且真的要讲的部分,就是这个最重要的﹝宗体部分,这个是整个律藏的精华﹞,平常我们通常说,佛的五分法身是以戒这是第一个,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那么为什么戒是五分法身的基础呢?如果说你不了解南山祖师对这个戒体真正的抉择的话,你只是说反正佛讲的,你真正学完了以后,那你就晓得,为什么原因,它这个源源本本、完完全全说的清清楚楚,了解了以后,你起心动念你就很清楚,那我这一念是什么?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还是佛陀五分法身的基础?你认的清清楚楚,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才说这样错了要修改,修行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的,就是这样呀!所以平常我们最可惜、最遗憾的,修行人人要,修行的根据呢?大家不知道,这个是它比较对我们来说,前面是个缺陷,现在也可以说,非常庆幸之处,本来我想前面也简单的交代一下,交代的原因呢!因为在这里在座大部分在座的同道们,对这个论本身并不清楚,前面已经由于大家的好乐,跟宿生的善根,发现了这个,本来我们说简单的学一下,现在要认真的学,所以回过头来,再重新的把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认真的去研讨,时间总觉得不够,所以我也想前面简单扼要的讲一讲,讲完了以后,有几个人提出问题来,我一听那个问题,觉得还是要找个时间仔细的讲,仔细一点讲。

不过这里我也特别说明一下,就是说眼前这样讲的话,为了真正想深入的人,那么其次大部分人的话,你们心里应该有这样的念头,这一生由于我障碍未除,由于善根资粮未具所以不懂,于是自己应该感到惭愧忏悔,所以对于现在认真的修学,要随喜要赞叹忏悔,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就算你不懂,最佳的正因种进去了,对你有绝对的好处,这一世不行下一世一定行,娑婆世界不行,到了极乐世界你很快的,因为这个就是自己的业习气,你觉得最欢喜的那个心就来了,所以这个地方我先点醒一下,昨天有人问说以前这个他们没来听的,是不是可以听?绝对可以!那么就是不懂,我特别的心情我怎么告诉你们,你们以这个赞叹随喜的心情去听,就算不懂将来这个力量会非常强,有一天障碍消除了,你很快就懂了,很快的顺着次序,就步步的上去了,因此关于我昨天要略讲的那一部份,今天再重新把纲要提一下,你有了这个前面的说实法宗,它为什么这样说的?一个简单的概念。下面讲的假名宗的话,我们就要很认真的讲,因为假名宗真正了解了,那个圆教宗的意义,你才能完全的显发出来,所以在懂得南山道宣律祖为什么以法华涅盘,乃至于根据唯识义开权显实,抉择的这么的精到,让后代的所有的一代一代的大师,乃至于弘一大师,一但看见了以后,他把以前前面的总改过来,而且发愿生生世世,专门学,专门弘那这个,意义就在这里,那我们重新翻到P.46,依论出体那一部份。

P.46依论出体那一部份,三宗!三宗当中第一宗,第一宗因为昨天已经讲过了,我只是说把它那个第一宗分三部分再来说一下,这个第一宗前面那一部份说依论出体,那就是简单的把实法宗它做为判为色法的这个大概的内涵告诉我们,下面说我看看在哪个地方?下面实法宗依论出体,假名宗这个大概说明,你们了解一个大概就可以,昨天我们讲的最主要的在,昨天我们讲的最主要的在P.50 g上面,显立正义,这个显立正义是真正最精要部分,真正最精要部分第一支先说实法宗,这个实法宗从三部份去说它,第一个呢!依宗依实法宗,示体说明实法宗所讲的戒体,它的内涵,它的特质行相功效等等,那就是都是色法,这个戒分作戒无作戒,它这个戒体都是色法,它为什么判为色法?那么这个理由,昨天已经简单的说一下,那么判完了以后,第二个呢!说引律显证,它为什么判为色法的道理说完了以后,它而且引律上面佛说的话来证成它,我判为色法的根据,前面是说的理论,现在是我的根据以及印证,那么这个根据印证的话,就是说因为律上面有这么一段公案,说天眼所见什么等等,那么这个律出在哪一个地方呢?是出在那个持戒简图,换句话说,这个说明这个戒的意趣当中,佛出世整个经过,然后怎么样制戒的,好像引证那个,实际上这个上面引证的,所看见的善色、恶色等等,这个是佛的天眼所见,而真正我们讲律那不能用天眼的,所以这个律当中曾经有一段公案,有一天有一次到了怖萨的时候要说戒,通常怖萨之前要先除来忏悔清净了以后才可以出来说戒的,不忏悔清净不可以,那么就有二个人犯了戒没有出来说戒,那么佛晓得没有忏悔干净不说戒,到了初夜到了中夜到了后夜他还不说,大家觉得奇怪了佛到了怖萨日怎么还不说戒呀!那么目犍连尊者用天眼一看啊!原来有二个破戒比丘,他用神通把那二个破戒比丘,就把他们递出去了,佛就诃斥他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我想这段公案,很多出家的同修都晓得,佛就诃斥他,所以真正的这个律,都是用我们世间的眼光来去看的,就这样从这个里边来说明最后P.51上面说斥破,就是说那实法宗以为根据是如此,实际上它这个真正的内涵并不是,并不是!所以最后在所以最后在P.52上面说,道宣律祖说诸师横判分别所由,所以那个实法宗除了那个祖师以弘那一宗的那一些历代的大德们,他这个判断这样判断的,所以这个横,也就可以是集其其中的一部份,实际上是不顺整个的道理,不顺它的理路,所以也可以说它判错了,那么真正的内涵是如此,所以我们最主要的把这个实法一宗,它所成立的这个戒体的内涵,这个地方把握住,那么这个文字方面容或有一点不大清楚你们可以慢慢慢慢的同道当中仔细的问一下,万一不懂了跑到这地方来提出这个问题来那我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来专门把精要部分这个上面说一说。

那么前面有了这个大概的认识今天我们看P.52第二支假名宗,这个假名宗下面以及它的圆教宗我都有这个写好的科判表请你们看黑板上面,在黑板上面有一个甲一,甲一下面有一个AB,那是因为我在自己的笔记上面原来写这个原来写这个AB,后来我想不要用那个AB,那个AB对我们来说不太好,所以我就把那个拿掉,批注呢!怕看了我的这个注书说的时候对不起来,所以你们晓得这个AB两个可以不要用的噢!那我们现在《南山在家备》的本子,到哪一部份我会一步一步仔细的点出来,然后根据这个科判我们就可以很精确的把握的准祖师告诉我们的内涵是什么?

先看文《南山在家备》P.52L.7,

【业殊云『二依成实当宗分作与无作位体别者』,济缘释云『言当宗者对前非正学宗故位体别者对前二种体同故。』】

第一个是实法宗,第二个依成实论这个就是我们四分当宗,那么这个四分律把这个作戒体跟无作戒体,这两个体位不同,所以它下面济缘解释言当宗者对前非正学宗故位体别者,体位别者是什么意思呢!对前面这个实法宗萨婆多论作戒体跟无作戒体两者当中它都是一样的色法,现在当宗不是!这是第一句话,那么这个在这个标题上面叫做标示,看噢!假名一宗分两部分一个标示标宗,指出来那我这一宗的特点,那么这一宗就是四分当宗,这个里边又有一个说明就是跟前面的实法宗不一样之处,第二个下面是正式那么这个正确的如理如量的来解释自己四分一宗所依的论据是成实论,看文

【业疏续云『由此宗中分通大乘,业由心起故胜前计』】

那么这个要仔细讲所以一临到文字的都先解释一下,说由于这一宗当中它是分通大乘,就它的本分来说都是小乘的,但是它的内涵来说是通达到大乘的,所以叫分是部分不是正说,所以它叫过份小乘教,对小乘来说是已经过了份的,所以对大乘来说是分通的大乘,那么这一宗讨论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呢!讲这个业!佛法整个的都讲这个业,前面说这个业都是色法,现在已经注意到对不起这个业不仅仅是色法,业主要的由心所引发的所以说故胜前计呀!这比前面这一宗所计的所了解的要超胜。

分心成色色是依报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正相从明体,那么因为业由心起而且下面说这个样样都是心,分心成色!其实这个色本身哪里来的?还是从这个上面出来的,这个分心成色已经渐渐的进入大乘的唯识的意趣里边去了,所以我们以大乘的唯识教说到什么?识是什么?唯识里边说这个是我们八识的相分,实际上唯识还是有问题我们现在暂且不说它,至少南山道宣律祖完全以唯识的概念来解释,那么在这里我稍微要加几句话进去,真正进入大乘当中又有唯识中观之辩,这个辩论辩论的也立很长的时候,从印度到中国西藏日本韩国都牵涉在这个里头,你从文字的意理上面去看的话啊!那不晓得牵扯多少,可是就它的内涵来说的话实际上深细的宗要部分不会差的太远太远,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其实真正通中观的这唯识决定通,如果你从唯识认真去走的话将来走到那个中观部分也差不了太多,要不然我们弥勒菩萨怎么可能成佛?这个是很典型的例子而且佛悬记的将来真正的弘传大乘教法的有两个大祖师,一个是龙树菩萨的弟子提婆,一个是无着菩萨的弟子世亲,一个是性宗一个是相宗,说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先把唯识的意义把握的准,诸位当中容或对中观有特别好感暂时我们不要提,你们真正有兴趣我可以告诉你汇通之处何在?你了解了这个汇通一点都不难,而且不会有什么矛盾,这个我是简单的说一下,所以它说这个分心成色,那么这个色是依报,然后心是正因,这个色本身跟心之间还有互相依赖的依正的必然关系,而戒本身也在那个依正的互相交涉当中,所以这个东西是不一不异分不开的,那么所以说故明作戒这个作戒是什么→色心为体!在这种情况之下前面说作戒是色,这个前面就是实法一宗,现在的作戒的戒体是色心为体,而这个体当中它又说兼缘显正相从明体,这个体包括了两样东西就是依正,我们前面不是说戒什么叫戒?当我们的根识对境的时候,根识是正,所对的境是依,然后在这个上面谈戒,戒体也从这个地方说,是不是离不开这两样东西?这个时候比前面所计的就来的深远而正确,说看见这个东西好的就去贪看见不好的你去瞋,所以现在晓得不可以,然后摄心为戒,不要为贪所使不要为瞋所使把正念提起来那是不痴,这是戒的中心,那么在开始受戒的时候也是一样,遍缘十方法界这一定是摄心为体,这个里边要把这个依的缘跟正的心两个所以相从明体这两样东西互相配合来说明这个作戒戒体,那么这个文字大家了解了。再看下去

由作初起必假色心,无作后发异于前缘,故强目之非色心耳,由于前面的作戒起来了以后,那个作戒一定要假色心,就是前面说的,然后作留下来这个无作,留下来这个无作那么这个前面说过了,作戒先起来然后作戒起来的时候有个作俱无作跟着起来,然后跟着起来那个形俱无作后面又跟着起来,当最后作戒结束的时候那么这个作俱无作也跟着结束,作俱无作跟着结束这个形俱无作就现起来了,而且尽形寿,现在这个地方的无作后发那个就是行俱无作,那个就是我们现在所受的戒体所以这个戒体叫无作戒体,它永远在这个地方一缘这个境的时候,这个无作戒体就有一个防非止恶的功能,那么这个无作戒体是作戒生起以后才发的所以无作后发,这个它形成的条件跟那个作戒不一样,所以异于前缘,这个跟前面不一样,你不能说它色心但是你又不能说它不是色心,那个弄不清楚所以叫强号二非,非色非心,实际上那个强立,勉强立这个名字这个里边是个大学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学问,在这个南山祖师这个行事钞,这个羯磨疏里边有很长的说明,我看了是无比的感动,以后诸位真正有机会深入这一部份要好好的深学,那么这个是业疏先把中心点示出来,下面的济缘记,济缘记就把这个内涵再仔细的一一说明。

初由宗通示,换句话说,这个是最前面的是什么呢!科判上面叫依宗通示,依着本宗来整体的说明它这个里边分两部分,哪两部分呢!甲初叙宗胜,乙是示体相,第一部份就是先叙说本宗殊胜之处,那么这个是哪个呢!就是前面我说过了此宗分通大乘等等,现在看那个文,分下示体相,初叙宗胜就是前面的分通大乘,分下示体相,那么﹝叙宗胜﹞这个科判上面就有一句话,文字呢!就是前面我们念过的﹝由此宗中分通大乘业由心起故胜前计﹞,这四句话就是说明本宗超胜前面实法一宗之处,下面呢!示体相!示体相当终究是分下→分心成色…等,现在我们看这个示体相当中又说明两样东西,一个作体就是作戒之体,第二个呢!无作戒体!这个科判了解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文,《南山在家备》P.52这个文,

【分下示体相二初明作体,】

就是明作戒体,也就是分心成色这个一部份,

若论成法则内外色报率山心造,若约成业则身口动作皆但是心,若论成法→这个法本身是整个万法,那么整个万法在我们戒当中就是讲我们的戒法,若论整个的万法都是什么?都是心所成的,虽然是心所成的不过有不同的,说内外之报,外是什么内是什么?这两个不一样,说外的话那山河大地,内就是我们这个身体,那么如果论成业的话呢!那个就是到我们自己身心上头了,到我们身心上头就是我们的身口动作等等都是心,色是什么→色是依报,下面叫色是依报等者,若内外相望则国土为依四生为正,若因果相望则色报为依心识为正,就是前面这两句话分心成色色是依报心是正报,兼缘呢!就是前面说故明作戒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正相从明体,就是说依报之色是缘,然后显正是正因之心这是正,而此明二法不相舍离故曰相从,来说明这个两法并不离开所以叫相从,那么这个文字念完了以后解释一下,不要依这个文字依这个文字去念好像很别扭的样子,现在我们把刚才的文字来消化一下,说法是包括所有的万法,这个万法是依报比如山河大地等等,正报的话那就是我们的身心,这个方面用法来讲,如果讲业来说的话呢!那就完全从我们的身心的相续来说,那么这个依报来说虽然有正依之分,这个正依不能离开的,固然在我们的感觉当中说你这个正报必须依那个依报,那个依报跟你的正报有什么关系?如果用世间的眼光去看没有错你死掉了这个依报还在呀!好像没有关系实际上我们佛法来说了解并不是,所以依正两个互相安立的,如果说你消失掉了,不在这个地方,对不起,这个对你来说无所谓依无所谓正,这个所谓依的话,因为你那个正报所安立的依,正报所依之处,当你到别的地方,你处处所对的是另外一个法,这个法跟你了不相关,这个清楚不清楚?

所以这个依正二个是对立的,它是这样的不相舍离,若业!对你的心法来说的话,那么这个是同样的这个,那就是你的正报缘,那个依报,彼此之间所显出来的,然后显出来这个业当中,又有为主的是心,有一个是次的,助成这个业的是次要的,这个缘所以叫兼缘显正,对不对?你谈任何一个业的话,必定少不了这个,造任何一个业,我帮你,我害你,是不是必须要这两个条件?嘿!就是这样的情况,怎么个帮法,怎么个害法?我把钱送给你,就是这样,就是如此而已,我把你的东西拿过来,这个里边一定是有这样的关系。那么这个文字上叫兼缘显正,做坏事如此,好事亦复如是,所以任何一个业,它必定是这样的,所以现在因为本宗它把这个内涵看的很清楚,然后在这个地方说超胜于前。

那么这个了解了,再看由下次办无作,前面是作戒,作戒是这样来的,由下就是前面由作初起必假色心,然后假了这个色心做起来了这个无作后发,由下次辨无作反作为名,那么第一个为什么叫无作呢?作这个要动身口等等,要种种造作的,造作完了以后它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或者说造作是种业这个留下来这个熏习的业习气或者业体这个叫做无作,所以跟这个作恰恰相反,但是它由它而来所以叫无作,这个是不由色心造作故异前缘!你作完了以后只要这个相续还在,它继续的还在不要经过造作,所以说异于前面这种条件,跟前缘不相一样,前面的种种因缘,跟这个形成的因缘不一样,法体虽有而非色心,那么这个无作戒的戒体,这个法体是有的,但是却是非色非心,无由名状你没办法说明它呀!且用二非以目其体故云强也,诠浅我们用个二非叫非色非心来给它个名目吧!所以叫强号二非,这个就是我们南山道宣律祖他的说明。

其次再看下去叫

【约义考体】

我们先看黑板上面的科判,正示第二个约义考体,先把这个作戒体无作戒体它的来由,名目以及为什么安立的?已经大致说明说一个通示,然后进一步,从那个内涵上面来真正的细究、来考察它这个戒体,所以叫约义考体。

所以叫约义考体,我们看文P.52倒数L.2

【业疏续云『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心穷出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强号二非。』】

这个先文字解释一下,文字解释了,下面济缘的解释再仔细的说明这个内涵,说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深细的抉择这个业体,换句话说,这个戒体本由心生,它本来就是由心而生,一切万法都是心,还有造完了以后呢!妙啦!还熏本心有能有用,那么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用眼前随便的一个事实来说明它,当眼前我们或者用唯识义,或者就很平常的一个情况之下,随便你看见一个东西你看见墙上面挂了这个应该是罗汉对吧!这个都是大阿罗汉喔,一看,当你看见了这个画了,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普通一般看见了这个在墙上的画,现在我们了解了我们看见什么?我们心去缘这个是不是?所以当我们觉得这是罗汉也好,这是佛也好,或者世间不相关的这些,我们现在觉得不好,是不是由于我们内心当中所策发的最主要的力量,是不是这个?虽然内心所发,也藉外缘,可是主要的是心,看完了以后,什么叫还熏本心?是!你心里面看看完了以后你就想,嘿,这个好像很庄严,也许你这种这个世间艺术的观点去看,批判它的好坏,或者你看了以后,罗汉啊,这个世间的圣人,大阿罗汉,那是赞叹不已,是不是同样的,由于第一个由心生,然后你紧跟着这个情况之下,你下面这个种种的这个意念就出来了,是不是这样?这个意念出来是什么?还熏本心!于是你这样想的话,就是这张画真好!哪里来的,我也想办法去找一张,是不是还熏本心哪?你就想办法去,种种后面紧跟着留在那里,虽然看完了,过一下你想到了那里,嘿,对呀!我什么时候看见有这么一张画,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了解,任何人都有,或者你站在佛法上的观点去看,一看那个大阿罗汉,这个圣者真了不起呀!然后就启发你的好乐心,假定你看上面画的是善财童子,或者是龙女以后,唉呀,这两位真了不起,我要跟他学我要发这个心,是!前面是你看见了是由心生然后还熏本心,策发你的一步一步的深入是不是这个样呀?熏你本心的力量是不是由于前面作看一下而来的?是内在这种力量放在这里也许你过去了,过去了以后不在眼前可是一但你碰见这个境界你就想起来了,不在眼前这个影响力量这是什么?叫业体!如果是戒的话这就是无作戒体,这个现在我们看这张图这个影响力量不在眼前就是这个业种子,或者是个随眠,然后这个业种子将来遇见别的缘看见了以后啊!对对对我那里看见的我一直想要,现在对了就是这个我要买它一张,这个时候这个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就会策发我们照着当初留下来的影响力量去作,现在我们受戒呢!由于这样的发了一个愿心以后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看不出所以叫无作,不再作了可是一遇到缘它就有防恶止非的这个力量,从这上面我们就了解了说还熏本心,说有能有用呀!它后面会详细解释。

下面看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心穷出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强号二非,这个心的行相诸心所行的这个道就是说心所走的这条道路,也就是说这个心的行相很深微我们不大容易看的见所以说冥昧,看不清楚那怎么办呢?止可名通!这个名也可以说是名字也可以说是名相,这个名字是什么?就是我们依心意所缘的,我们只可以去理会它,这个理会的观念的话就是一种名相,名就是心所缘的这些概念,这可以用我们的概念去辨别它,故约色心!所以从色从心两方面从根就体把它的体性去找,找了半天各以五义求之不得,你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是色色应该具足这几个条件其他没有,应该是心,心应该具足这个条件它也没有,所以各以五义求之不得,对不起也不能说是色也不能说是心那怎么办呢?不晓得怎么办就,不知何目,强号二非,叫非色非心,这个我只是先把这段文解释一下,真正的内涵要看下面噢!

【济缘释云『二约义考体中二、初正示体相二、初正示业体。】

济缘解释,现在这个解释里边,约义来考体,前面已经把那个体性简单说明,现在我们从它的内涵意义来考察抉择作、无作之体,这个里边分二,第一个,我们看那个黑板上面甲正示体相,乙是问答释疑,第一个正式的来说明戒体的内涵相状,这里又分两部分,第一个叫正示业体,就告诉我们这个业体是什么?第二个叫推本所示,还是推本所生?是推本所立,一步一步,真正的深究推求它立这个根本,从哪里?现在我们看这个文,P.52,最后一行,约义考体当中说正示体相,正示体相,当中第一个正示业体,这个正示业体说

【上二句推发生之始,】

哪上二句呢?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这两句话,

【言由心者即第六识意思所造,】

那这个是意识所造的,

【下二句示生已之功,】

下二句呢!还熏本心有能有用,这个由心所造第六意识生完了以后它有什么样的一个作用有什么样的一个功效呢?下面说

【六复熏六故云还熏,】

刚才我们这个比喻当中说过,

【发体之心故云本心,】

这个就是发那个作、无作之体这样!这是本心,那么平常我们看见任何东西,就是缘着无明现在呢!我们重新回想一下,受戒的时候是什么心?三皈依的时候是什么心?所以前面这一部份这个《广论》上面这个业是绝端重要,假定这个业的部分你不了解你去受戒的话宿生有善根,这一是含含糊糊你还是可以得的到的,还是有它的功效,可是要想真正非常明确的话你就不灵光了,现在我们在这个从头再温习一下,我们无始以来在什么状态当中?无明当中!而且这个无明是由不得你自己的,这个无明最深细部分产生的种种的叫随眠,一对境它自然就生起来了,所以无明行识,然后这个识的种子,就形成我们的随眠,然后再对境的时候,爱取有根本就增长起来了,永远在这个生死轮回当中,因此由于造了这个生死轮回的有漏业,你就没办法跳出来,感到无比的痛苦,现在我要修学佛法,那么第一步进去的话,戒,戒必须要正知见,就是正确认得这个情况,认得说你这个痛苦的原因在哪里?只要你对境跟着它转,对不起,这个痛苦,你就根本没办法把它解决,所以我们现在那个五蕴的身心就是这么来的,就这样!所以认识了这个以后,一定从因地上面下手,把它净化彻底的消除,以前不了解随顺着无明走,现在了解了随着正知见走,那这个叫作法,这个法哪来的?佛告诉我们的,所以佛是法的渊是源、根,佛告诉我们的法,可是这个法我们怎么得到的?从眼前的僧,将来修持也靠它,所以皈依三宝正皈依的是法,也可以正皈依皈依法,也可以正皈依皈依佛,也可以正皈依皈依僧,三者是一而三是三而一。

现在了解了这一点以后,说那现在不可以再做了,所以一心一意的从寻求开始,古人说万里寻师等等,现在我们开始从哪一步?从请师开始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然后献花那就是延供,然后皈依说弟子某某从今日尽形寿皈依佛二足圣尊,皈依法离欲圣尊,皈依僧众中圣尊,这个实际上就是这个状态那个就是说推其始法,这个是我们的心当我们缘境的时候一定是心缘境,以前缘这个现在是缘那个,所以面对着这个佛僧然后心里面的缘念所了解的这个法,从此以后再改过来如来至正等正觉是我世尊,这是我一心一意的依靠着他照着去作,这个就是法身之根本,那么这个大僧是现在受?不是!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师资,师就是老师是佛陀,资就是弟子,那两者的缘都非常殊胜,所以佛说善来比丘当下须发自落!就成功了,再不然的话,三皈也可以,到后来两个条件都不行,而这个僧宝本身是支持佛法的重心,所以非要强缘不能建立起来,所以一定要一个僧团之体,白示羯磨,那个白示羯磨,它也是这样,下面一白,然后下面的羯磨大家喔!这个部分我不细讲,但是内涵我也告诉你们,换句话说,真正受戒的那个大僧,他要内容具足够量的大僧,他每一个要具足条件,然后现在说大家同意不同意这样?所以每一个人,他是用他的这个自己清净的戒体,然后集中的授权给他,那个时候才能够把诸佛真正的戒法,说大家三番没问题,三番羯磨的最后一剎没,问题了,那么受戒的得戒,这么样的庄重!这是它真正的内涵,我们要了解的,这个前面就是由心而生的,真正的过程,这个是发生之始,那么每一个人运用的,都是运用他那个意识,所以他这个心识而且是非常强盛的,这个是所以为什么,假定我们受戒的时候,不管两方面脑筋里面是一片模糊,那你可能不可能得到这个戒?根本不相应,所以呀!缘成而已啊!它也有功效喔!前面说过了你至少种了一个善根种子也不坏呀!所以不要笑它这佛法不可思议的威力,但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我们晓得得体之时,就像前面告诉我们三法竟!知!晓得你得体的时候,这个是无比珍贵的,这个是它真正的内涵。

那么生起了以后示生已之功,以后你一但内心生起了以后说六复熏六,这个我前面曾经说过怕这里有很多人不太清楚,那么我重新提一遍,这个戒体究竟如何?虽然有很多同道得了可是我想可能有一些没有得,尤其在家居士更谈不到,那么这里这个戒体是业体,这个戒的业是容或我们没得到,可是业体是人人都有,否则我们不是凡夫,不但是凡夫就是任何一个人十法界没有一个没有的,这个是圣法界他是不可思已业我们凡夫的是有漏业,所以这个业体一定有,那么我们从这个上面来说一个事实比喻大家就很清楚明白了,有很多业不感果的很弱,有很多业感果的比较强,什么是不感果的?比如说刚才马路上走过来前面看见一个人走过去了,你有没有看见?看见了!看见了以后有人问你:刚才你有没有看见一个人?嘿!对对对我看见了,一点印象都没有是不是这样?这个就是不感果的业,还有一种情况的话呢!因为为什么跟你这个人没什么相关,换句话说,对这个人境界现起的时候,你没有强盛的什么?好恶之欲!好恶的这种情况,坏的贪瞋好的善法欲等等,这样勤精进这个力量,假定现在曾经发生过这件事情,有一个人跟你吵一架打一架,然后在这个地方变成生死冤家,如何呀!碰见这个事情,虽然过去了,人家劝或者什么等等,拉开了以后,然后你心心念念记在这个地方,随时有一个影子,一看见唉!你就觉得这个家伙!这个家伙!你就去找他或者你要防他,我想大家都有这个认识,都有这个经验,是与不是?这个说明什么?六复熏六!然后在这个内心当中,就会生起非常深刻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之下,你不提起来,也许忙别的事情,根本忘的干干净净,但这个影响力量,永远潜在这里,只要相应的缘一现起,这个概念就马上现起来了,你们随便一个人都有这个经验的,所以这个叫业体就留下在这个地方,那么这个是它的特点,戒体呢!为什么你说别的业体要缘现起才可以,戒体呢!戒体有一个根本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这个得戒的时候一定是遍缘法界没有一个例外,虽然我缘不到法界的一切境相,可是内心当中就这么说:我对一切都是这个样!所以当那个发体的时候,发那个戒体的时候,你内心当中,不管任何境界来,我遍缘法界,或者说你当时就能够缘到法界,在任何情况之下,我一定不再造以前随顺着无明这种业体来走,无明的业习气来走,一定要照着佛告诉我们的正法,把它矫正过来,所以留下来了以后,向后你心要嘛!不去缘,缘!这个心请问离的开法界吗?离不开!所以这个戒体本身绝对不能说哪一个?那个蚊虫可以不杀蟑螂可以,这个人可以那个人不行,如果有一点遗漏,对不起,这个不是戒,戒的特征在这里,因此当你得到的这个戒体以后,这个戒体它同样的潜伏在里头,可是当你对任何境的时候,请问这个境,能不能离的开这个法界?就离不开!离不开法界的话,它那个功效就在那里,它一定在任何一个境界现起的时候,它一定说噢!以前的不相应的,这种作风到此为止,一定正确的现起来,所以这个戒体的真正功效在这里呀!所以平常的时候,如果正得了戒体了以后,平常也许是你没强盛的心情,可以还是照以前在无记当中,否则境界来的时候,你一定察觉的,嘿!不行!这个警觉心会来,有的时候这个烦恼非常炽盛,尽管还是会跟着烦恼去后来你觉得不可以,去忏悔这个都是得到了这个真正无作戒体的一个特殊的景象,那么这个概念我们应该清楚明白,重说一遍,就是说得到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必然的缘一切境应该有这种状态,所以在这里为什么我们前面要去忏悔,忏悔真的意趣就是把那个心力就提起来,心力提起来,我缘一切境,怎么我以前都是错的,根本没有正确了解佛法,不照着佛法去作,所以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没有一点例外的都忏悔,那么忏悔完了,以后够不够?不够!忏悔完了以后,从现在开始我是正确的,从现在开始尽形寿,如果菩萨戒的尽未来际皈依佛法僧,这两个是连在一块儿的对不对?这个是它真正的重心噢!大僧这个力量还不够,所以一定要在那个坛上面,这个有设施在上面非常庄严的,你就一心的缘念啊!这个诸佛菩萨然后这个三宝整个的现起,所以三宝整个的现起,然后有这样的十个大僧,如果比丘尼的还不止,然后把这样的内涵,传到我们身心上头。

乃至于我们为什么观想说法界一切之法动了,现在这里可以了解了,所以你遍缘法界以前都是无明的,现在把它整个的反过来,动不动?这个翻天覆地的这样动呀!这个动是这样动的,现在清楚不清楚?不是说我遍缘法界,这个戒法动了,戒法动的到底什么样子呀!大家谁都看不见呀!可是当你的心法了解了,说以前都在无明当中,现在是依照着佛法,就是这个动嘛!那个动一定是心缘着这个法,在这个地方动对不对?所以它前面说,兼缘显正,就在这个上面说的,所以前几天为什么讲论的时候,我把那个窗子一再说一再说,现在大家了解不了解?所以你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特别的意义说,否则窗子就是个窗子,你还谈它干什么!这个里边还有问题喔!窗子是外头的色,然后你这个窗子看成是心,心看了以后产生了这个是真正重要的在这里,大家清楚不清楚?对不对?以前讲叫做业,现在讲的话就是什么?就是戒呀!那我们清楚了。

所以说第一番羯磨的时候动了,动了以后呢!然后第二番羯磨的云集,换句话说,现在这个时候十方三世诸佛为主的这个三宝集在这个地方,把这个正确的方法,从你身心上面把那个种子种下来,啊!我现在不再作那个,是这样的作法了,集起来这个正法到最后你的身心上面,外面还是外面,可是你内心当中不再跟以前一样了,不是由无明的那个业种在那里辗转的走,而是什么?三宝的无上的这个戒法的种子,于是在这个上面,你把这个戒法的种子满这个愿,到究竟满愿-佛,所以这个五分法身根本的种子基础从哪里开始?戒!对不对?现在大家了解不了解?请问如果这个不懂的话五分法身戒为基础戒在哪里呀?这个才是真正的重心,所以我跟大家说,这个戒兼容易懂,你看看再难也可以看的懂,这一部份说实在的没有人讲就是不了解,因此在这个情况之下,容或你戒相作的不圆满,可是对这个境的时候,你觉得嘿!今天我已经是皈依了三宝了,今天我受了戒了,这个不可以!整个的改过来,因此这个持戒一定不是说你不对!我不对!这个就算你戒相作的再好的话,你这个戒是有垢的,这个持戒一定是看自己内心当中,是不是作的好不好!然后这个正知见做好了,这个威仪完全弄的非常好,那个时候的戒相是这样弄的,不是我们现在学了戒相,你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然后一天到晚听见了就,对!哪一个家伙不灵光,我现在晓得这个,对,要告诉他,请问这个是戒吗?这个不是佛制戒真正的原意,现在我们清楚了,了解不了解?然后下面你这个根本把握住了,一步一步绕下去,现在这个地方,对不起,这还是假名宗喔!我讲那个道理是圆教宗当中的,所以这样说我要说明一个强号二非,这个祖师为什么要这样说,它后面会告诉我们。

现在我们P.53第一行说,

【六复熏六故云还熏、发体之心故云本心。若论始起、则心为能生、体是所生。若约熏习、则体为能熏、心为所熏。】

六复熏六故云还熏,那么发体之心故云本心,而那个是根本的,若论始起,从它的开始起则心为能生,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个,我们是从心开始生的,体是所生!就是我们的心体对着这个境然后于是了解了正确的概念所以心是能生,然后生起这个戒体这个法体,这个法体就是心的正确的认识,这正知见,不管正知见也好强烈的业体也好这个都是什么?都是一个业种子,这个业种子在戒上面叫做戒体,就是这样!如果说这个戒体,说我要成佛,换句话说,这个就是菩提心的种子,可是这个菩提心的种子,如果不经过戒一步一步的改善的话,它永远不能增长,所以那个菩提心的种子,跟那个戒本身,都有这样的交护的关系在,我要成佛你没有行持不能成佛,你要持戒持了半天戒为什么要持戒?你要解脱这个无明,这个无明的究竟解脱就是成佛,所以不管你从什么角度去看,角度不同立的名词也不同,行相是不同可是内涵就是这个样,所以说若论始起心是能生体是所生,若约熏习,那么生起来了以后下面的熏习呢!则体是能熏心是所熏,实际上这个后面,能熏跟所熏之间,后面还有一个,能生的生起来是戒体,后面的熏习,后面叫随行,这个以后再讲。

这两个当中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每一个部分我们先把它弄清楚,如果这个不懂的话,净明法师会帮你忙,会帮你们忙,那么在这个地方一步一步有人很羡慕唉呀!为什么净明法师懂这么多,我不妨可以告诉你,他是净律寺第一届的高材生,弄到现在多少年了才,到这个地方,他最早的时候就他们第一班,能够受我们的道海长老、果清法师,那是我最佩服的两位持戒持的,很精严,他这个戒相等等,都那个时候已经学的很清楚很明白,然后他那个时候在净律寺的时候,最早的时候也是一样,条件够,向来什么事情都不作的,看不惯!我说这个事情不是戒,因为他条件够呀!那莫可奈何,他说说有道理呀!这是他的善根,以后我第一次讲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那个夏天就是圆通寺,跟净律寺各半,他也是最早相应的啊!他一听就欢喜的不得了,我还记得他平常的时候,这个班上有几个脑筋比较好的,然后提这个问题,提的问题都是非常的尖锐,我当初去讲的时候,比起现在就要比较尖锐一点,问题中心这个错在哪里?所以他们听的人也是觉得,哎唷,这个法师怎么一开口,跟平常不太一样呀!有很多人听了就模模糊糊,有很多人听了以后,马上去反弹反感,可是他们有几个人提出来的问题,我一看就觉得非常尖锐,他也是其中之一,正因为很尖锐,所以就张大耳朵去听,有一天忽然之间,他非常感动,下了课跑的来就磕头顶礼,他说我学了佛,第一次真正的打动我的心,原来这个是这个样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以后,经过多少时候,一直在摸索,实际上不要说深入的了解,他如何我不知道,我都谈不到,可是至少浅近的地方一个轮廓。

我都谈不到,可是至少浅近的地方一个轮廓把握住了,这还是什么?后来我们又把华严从头至尾念一遍,法华又好好的念了好几遍,最近我们又重念了一遍,那时候才感觉到啊!这个南山道宣律祖说,以法华涅盘开权显实的真正意趣在哪里?才真正能够建立的起来,回过头来看看广论啊,晓得它的宗旨何在?看看戒晓得它的宗旨何在?所以他能够帮助你们,就是说都是我们以前错误的经验,至少这个指出来,的确他说一说胜读十年书,这个我可以肯定,自己摸索摸的苦不堪言,以前我共同研阅的同学也好,教过的学生当中也好,不乏这样脑筋很好的人,他当初听完了半天觉得听的迷糊,没关系,回头自己去看书,好在有录音带,只要这样的情况走,到最后都走不通,就是走不通,这个像《广论》上面告诉我们,很清楚,就算你有善根,你要把它摸透的话,你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如果你没有善根,对不起,长时间也没有用,佛法就是这样,所以为什么长时间摸的通,因为你已经有了善根种子,这句话你们,我呀不妨说姑妄听之,你们姑妄听之但愿你们好好的去揣摩,所以这个话我不多说,重点是说在这一部份如果不了解的话,下午净明法师来跟你们研讨的时候,你们就在这上面想办法好好的把它摸清楚,没关系一下摸不清楚的话,下面还有一个月慢慢的去摸,这一部份摸清楚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我保证你这个样,那个戒相你别看现在是难学喔!这个戒相比起那个戒体来的话啊!那太容易了。

现在我们继续看那个文,

【心与业体互为能所有能有用能谓发起后行、用即防遏缘非。】

这个是说熏习呀!体是能熏心是所熏,那么这一部份,刚才说在后面随行当中去讲,不过我们在这里,以刚才的公案,互相说能所之间,心与业体互为能所的,就是这两样这个互为能所当中实际上是增长,就是增长自己的福德,增长自己的智慧,智慧这个知见是越来越正确,然后以这个知见去行种种的事情,这个事情的本身,就是我们的功德增长了,然后这个叫做什么?福智二足尊,一个是智慧圆满,一个是福德圆满,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一直在互熏当中,所以后面我们的整个行持戒定慧都离不开这个,所以叫互为能所有能有用呀!才有它的功效有它的功能有它的作用,哪个呢!能谓发起后行用即防遏缘非,是这个作发起无作,这个无作就发起后面的随行,然后这个干什么呢!就是能够防止遮恶种种不如理的这种事情,这个就是戒的功效,所以前面呢!怎么深!深了以后它的功效这一部份说了解了,所以这个是正示业体、生已之功。

【心道下推本所立。】

下面呢!推本所立!就是看那个科判,正示戒体当中,第二个推本所立,这个科判,看P.53,第三行中间心道下,心道下,就是前面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心穷出体性,那一段话,说推本所立,然后追本穷源,从哪里建立起来的?说

【心无形貌,故曰冥昧,但有名字故曰止可名通!】

就是这样,所以在唯识上面讲,我们那个业种子有两种,有一种叫名言种子,一个叫业种子,也许在座的诸位,没有学过那没关系,我只说明一下,什么叫名言种子?就是我们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拿不出来看不见,但是它可以用名字来表达它,名言,换句话说,名句等等,是表达一个意思,表达一个概念,所以这个地方,所谓的名字,名言等等,那就是这个概念,这可以去思惟去体会它,这个是它

【本唯心造、心冥色显所以兼之。欲彰业体是彼所造故云穷出体性。即此乃是示体之处。】

本唯心造!这个都是我们心所造的,心冥色显所以兼之!心本身看不见的,然后这个色那是明显的,而造业的时候,这两样东西同时具足的,所以这两样东西是兼,欲彰业体,是彼所造故云穷出体性!而这个业体本身是兼两样东西,所是心助缘是体,是外面的这个色我们先不必以唯识来说这个心识都是心法,至少我们眼前看的见的心法是里边的,色法是外面的,但是这两样东西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心,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了要穷出,真正的追根究底它这个体性,即此乃是示体之处。那个地方就告诉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个戒体从哪里?从这个地方!实际上这个地方指出来什么?原来从心,那么为什么它不直接了当的说心呢!下面说

【恐乱宗旨,不欲指破,学者思之!】

这个很有意思!什么话呢!要晓得成实论假名一宗它都是小乘教,小乘教真正讲的话都是就眼前的境界来说,所以这个假名宗叫过分小乘教,已经过了份了真正论心的话这是大乘里边的事情,所以说如果在小乘当中就说大乘的东西的话你这一宗不对呀!就像你是小学今天跑的来讲中学里的东西的话对不起把那个小学的东西乱掉了,所以叫恐乱宗!每一宗有它的中心的志趣,所以它虽然点醒了,这个点醒叫做分通大乘,但是不能指破清楚不清楚?因为不能指破它告诉你学者思之,好了!你们自己去动脑筋吧!不要把它指破掉了这是罪过罪过!但是实际上的情况清楚不清楚?它下面也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

【如前色心各有五义,无作并无,故号二非!】

因为这位祖师不想指破它,但是的的确确你前面这个不对,所以他一定要用色用心两个,如果你说色!色也不对说心!心也不对,明明不对怎么办呢!所以前面那个不对,因此超过了这个小乘然后暗暗指出来怎么向上→分通大乘,这个是祖师的苦心哪!真了不起呀!所以他说故号二非,这个地方在特别说二非,

【此明小教不可直示、且附权意别彰异名、故云强目。】

此明小教,就是这个告诉我们这个小乘教,还不能直接了当告诉它,且附权意,别彰异名,故云强目,所以附它那个权意,这个权是开权显实的意思,另外不再用以前原始的这个名字所以别彰异名用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强目。下面还有一个问答,其实这个问答在业疏上面本来是安在下一段的,现在弘一大师把它在这一段当中,这有个道理如果安在下一段,那么后面你们这些人都不能听,同时这本也不叫《南山在家备》,专门出家人学的,可是实际上,他安在这一段是绝对没问题,因为不管在家出家,那个戒体根本是完全一个,如果说大家只想受那个戒,得到那个人天果报,那不要说这个五戒八戒,说实在的,出家戒弄的不好的话,照样得人天果报,如果要真正的认真的深细的话,不要说出家可以成佛,五戒一样的直通佛道,所以这个戒体本身深细的抉择,主要原因在此,那么既然弘一大师把它立在这里,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也说一下。

【问:两云强目,是何教意?】

前面说,强号二非,又说强目二非,那是什么原因?是何教意?

【答:若据本教,翻作为名,今取通意,识达体貌,即知二非附权而立,故云强耳。』】

若据本教就是本宗,这个无作就是反过来,今取通意,那么就是分通大乘,那这个时候我们要识达体貌,要真正认识它本体的根本面貌,这个时候我们就了解说它色不对,说它心不对,而是偏偏小教你没办法直接了当地告诉它,所以附权而立,这个是权宜之计所以叫非色非心,在这个权宜,如果大家能够记得法华经方便品这段话,那大家就很清楚了,方便品下面,比如「药草喻品」、「化城喻品」等等,那个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出来的,佛陀要引导我们,那不对怎么办呢!或者是立个化城哪!或者用其他的种种的方便哪!这个意趣在此。

说到这「不可直示」我就想起一件事情,玄奘大师西域记上面还曾经记出来,这个印度当年,说这个大小之分,实在是非常严重,有很多地方,盛弘小乘之处,往往这个地方大乘的寺院没有,如果这个地方大小二乘共有的话,尤其是那个小乘教的那些地方呀!如果看见年纪大的人,所谓的大乘的行者,说不定跑的去命都送掉,小乘的或者强迫你跟着他,这个这么来的,至少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当初我总觉得唉呀!这个大家为什么要你是我非,我是你非?讲到我们,反过来说,我们还真的是好的很耶!这个人的固执就是这个样,你说在这种状态当中,祖师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如果说他把那个大乘直接指出来的话,马上引起喧然大波,吵的天翻地覆,所以我们从这地方了解,那小乘「不可直示」根本意趣,如果现在你们有机会到泰国去看看,你多多少少还看的见,泰国现在是个小国喔!如果泰国是个大国的话,对不起,我们去了照样把他捉起来,这个学了佛法的人就不会伤害你呀!但是一定会对你有一个不太有利的行为,我想可以肯定的,所以当年最开始的时候,据我以前听说,他根本不接受,你们说这个是北传的,你们说佛说,他根本不接受,以后呢!现在这个世界的趋势,就是西方的物质文化来的鼎盛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到西方去,泰国人也到了美国,我们中国人也到了美国,大家在那个地方就拉拉手,唉!大家都是!我们当然完全接受他,我们到他的寺院里边去,情况就不太一样。

就我的经验,我也不妨告诉你们,最早去他们是比我们去的早,可是真正的影响力量,那个的确是,华侨的影响力量的确真了不起!现在当然是我们台湾的经济发展的非常快,30年40年以前谈不到,可是这个老的华侨的力量非常强,所以他们南传的寺院,去了以后,那很难真正的弄的很好,他们都是国家支持的,以这个华盛顿的来说好像我去的时候有一个锡兰的,锡兰这个寺院里面锡兰人不多就算来的话力量不强,他们的政府对他们有津贴,然后缅甸、泰国那个泰国更是,那个泰国最主要的大使官全力支持他们,反正他们用的钱,吃的东西,法会什么等等,那个大使一定出席,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是这样的方式在那边去,那么中国去,不是一样,啊!那个老的人啦!十之八九都是信佛,尽管不一定懂得佛法是什么?尽管他们是这样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可是你去正规的庙的话,他一定来拜拜,所以这个力量也比较盛,因此我们刚去的时候,如果他们来,来了以后他们没地方,那没关系我们很欢喜,不管你是泰国的缅甸的,哪个来了都是住在我们那里,所以他们在华盛顿,我们在纽约,来我们就接待他,以后我们去了以后,他就礼尚往来呀!虽然我们觉得这个出家人,当人住到寺院里面去呀!去的时候他们也诚心诚意的接待你,可是这个习惯上面,他不知不觉当中他就把你看成在家人,这个看待就来了,有一次在美国的泰侨,侨民就慢慢的多起来了,可是最多的还在纽约,所以他后来在纽约也成立了一个泰国的寺院,那一年好像是一个卫塞节,卫塞节就是佛陀的四月十五日!这个很热,很热他们没地方呀!怎么办呢?就借美国佛教会的大觉寺,我们当然无条件的,你们只要有活动,我们不分彼此,啊!很高兴,他们位置安好了以后,大家请法师坐上去,一坐发现,对不起,这个主人没地方坐,我们所以这样,他们就临时安排一个,以后我们晓得了,没关系你们做,我们今天有事情出去,今天停讲,留一个人看看庙,有的人弄的久了以后,他也不好意思了,他就说好好,来来坐,坐的时候,最后面坐一个位置,没关系我们也很识相,你们为主客,虽然我们是主人,当然你们今天来了以后,你们为主,这样,大家相安无事。

说到这个,我很清楚的告诉你们,小教不可直示,这个自然形势,不过我们真的有机会了解这个大乘佛法以后,大家注意噢!这个心胸,千万注意,千万注意,经上面告诉我们,对佛真正的意趣,我们不可能了解,我们只有说自己以很惭愧的心情啊!佛的深远的意趣非我所了,因此我只能现在从这个方面努力,这样你步步上去的话,至少这个障碍不会生起,在《广论》上面一开头有两句话,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我们现在所以不能深学的原因何在?障重未除!第一个,对不对?第二个呢!善根资粮未具还没积,现在我们已经障碍很重,然后你再加深你的障碍的话,你学到哪一年呀?所以这个祖师们常常说,这样你弄下去的话,学到驴年也没你的份,当时我觉得驴年,我也不懂,怎么会有驴年呢!那个十二生肖当中有没有驴年哪?没有驴年!我背一下,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没个驴年呢!后来我才晓得,原来根本没你的份,意思是说,虽然是个笑话,但是对我们笑中有痛,我们就算没办法积聚资粮,没办法忏除业障,至少这个障不要再加深,所以《广论》真正好的地方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要停在这里喔!我们惭愧,现在要发愿好好的忏除业障,我一定要学,你能够以这个心,然后自己精进推我们上去,然后净除罪障,罪障净除了,还要积聚资粮,到这个时候,你慢慢慢慢的遇缘你就行,那么这个到此为止,同时还有你们将来,比如说你们愿意互相研讨,那个时候都是研讨复习的最好的,你随时随地的可以,比如说,每一个人他学的,他所念的,互相他所见的,经论上面固然可以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一个例外的,你处处地方可以用的上,业的概念,戒的概念,就是这样,然后这个三藏都用活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没有一个不是,这个才是真正的正知见,这个才是真正三无漏学的戒开始。

那么这个说到这个地方,也就是,「正示戒体」当中「推本所立」,这个说清楚了,这一部份是约义考体的甲,下面约义考体的乙第二个问答释疑,我黑板上面写那个甲乙等等,这个可以随便立的,科判当中一二三四随便你们自己写没关系,如果有因缘诸位同学哪一个发发心写一个表,写了一个表以后印一下以后大家可以对读,下面重要的地方我都会立出这个表来,次要的那就不要了。

看文南山在家备P.53L.7,问答谴疑那个,

【业疏续云『问:如正义论,熏本识藏,此是种子能为后习,何得说为形终戒谢?』】

这个是个问答,这个问答很有意思很有意思,我们仔细看一下,那么前面解释了以后说依正!依来说那现在我们晓得原来一切都是我们的心识的作用,那么以前无明,现在以三宝正知见熏的这个本识藏,因为以前无明,所以轮回生死,现在正知见熏,这个戒体同样的都是一种业性业种,这个种子能为后习!它有一种功能影响后面的这个力量,影响后面这个习气,何得说为形终戒谢,怎么说到形终了这个戒就谢了呢!如果说你说依照唯识,那么这个唯识的宗旨是尽未来际的,你怎么受了这个戒以后尽形寿到这一次就完了呢!对呀!其实这个问答应该在后头的,它提到这里它有个原因,我们现在先看那个答以后再来说它。

【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终戒谢,行随愿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随心无绝。】

那么它这个回答,这个种子是由心识当中这个,特别的思所生起的,这个心识本身是心王,然后这个心王当中,有种种心所的作用,心所作用当中最强盛的三样东西,哪个呢?受、想、思。所以我们偏约作用来说,受想行心所配合这个心王的识,这个是心法,加上最后一个色开出五蕴来,现在那个种子本身是由这个心的思所生,不过这个生的时候,怎么办呢?刚开始你就立的愿要期之愿,这个愿也就是你的愿心,换句话说,也就是思,这个业体说我是尽形寿,而这个愿本身,本来你说是尽形的,所以既然这个愿本身是尽形的,那么这个形体终结的时候,这个戒也到此为止,所以形终戒谢,不过这里呢!行呀!这个行就是随行,这个随行就是后面持戒的戒行,这个戒行怎么办呢?戒行是由于发了这个愿,这个愿我们叫做无作戒体,通常又称它为虚愿,发了这个愿以后,为什么是虚愿呢?它要经过后面的随行才能够满所发的愿,所以后面这个随行就是行,这个行是跟着愿而起来的,虽然跟着愿而起来的,可是它所产生的功效功用超前,超过前面的愿,前面的愿是虚的是由于后面的随行,才能够把前面的愿能够满足,所以叫功用超前,这个功一但建立起了以后,于是叫随心无绝,这个功也是由心生起的,这是后面的相续永远的生灭生灭,那么以前的生灭永远在无明行识当中,然后爱取有当中,现在这个生灭呢!根据什么?根据那个戒体!换句话说,正知见要持戒,还是不断的生灭生灭,都是由心生而这个,只要心在它永远随心无绝,这个随心无绝就是它的一个种子,换句话,这是说明种子那是永远不绝,可是这个戒会谢的,实际上下面还要说明,这个都是前面勉强说明的理由之一。再看

【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

所以真正对这个愿的圆满,发了愿以后这个愿体的圆满,要从后面行持来说的所叫偏,偏重了这个行持,同时由于这个行持继续下去,所以习气辗转增上,而不是单单看开始在坛场上面的这个虚愿,单单坛场上面的虚愿,没有后来的行持的话,它不能感得将来的乐果,所以不约虚愿来招乐果,这后面真正一切好好的乐果,要靠后面的随行而来的,这个里边没有说明一个事实,这是为了解释它的问答,实际上这个事实是什么呢?就是请问那个行哪来的?这个行一定是跟着愿来的,所以这个由愿而起行,这个行感果,你分开来看是愿、行、果,合起来看,这三样东西分的开分不开呀?分不开!或者我说一个很简单的比喻吧,所有的因果,没有一个例外的,因果一定有它的前后相,否则不叫因果,还有这个因果,一定有它的同时相,否则不叫因果,还有这个因果一定有它的矛盾相,否则不叫因果,这个矛盾相,这里暂且不说它,前后相跟同时相,我在这里说一说,现在大家看看我这件衣服,然后这个叫做布,先叫布吧!这个布先,有个经线后有个纬线的,对不对?是不是经线最先放,经线那一条条纱放在这个地方,然后这个在前面这个纬线把它加上去,是不是后来加上去的,加了纬线是不是成就布?布成功了!经在前纬在后,当这个纬在后的这个布就是它的果,这个里边有它的前后相,而且还必然有它的同时相,经线安在这里,纬线后来加上去的,是不是前后相?

经线安在这里纬线后头,加上去的,是不是前后相?还有它的同时相,请问这个布在这个地方的经线,跟纬线,是不是同时的?经线是因为纬线而现出来的,纬线是因为经线而现出来的,是不是这样?你把那个纬线拿掉了,请问这个成不成布?把经线拿掉了,成不成布?我们不要以为这个纬线加上去,这个经线没有了,你纬线加上了,经线拿掉了以后,这个是布还是纱?这个纬线加上去了,经线拿掉了,对不起,从这面去看,还是这样的纱,对不对?是不是还有它的因果,必然它的同时相,嘿!但是它那个同时相,也有它的同时相喔!对不对!经先放纬后放,所以它这个经在前,纬在后,当布现起的时候,经纬之间有没有前后?有没有前后?同时在那个地方,随便少掉一个这个就不行,是不是这样?这个同时就不能前后,前后就不能同时,嘿!但是它偏偏又同时,还必定要有前后,有前后还必定要同时,这个矛盾就说不通了,这个缘起之相是法尔如是,我现在说好像这个地方变花样这样,不是!你们慢慢希望能够深学,如果真正要了解,后面的这个缘起法相,中观的意义,从这个地方很多地方这样去观察,否则的话,经论上面说不一不异,它总是反正不一不异,我们弄到后来的话,就变成诡辩,不是喔!它那个不一不异,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你自己去看的话,就很清楚明白的,就是这个样,什么叫随缘不变,什么叫不变随缘?你弄不清楚,总是说啊,圆融无碍!弄到后来的话,大混成一团,不晓得弄成什么样!实际上佛法当中的圆融无碍,有它非常严密的建立的次第,所以这「圆融是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这个叫无碍,现在我们这个大杂会酱油盐糖放在一块儿不分是非这个叫圆融,这个就是所以我们现在这个教法混乱,一无是处的根本原因,这个就要大家很理智去抉择。

那么我现在在这个地方随便说“偏就行”,于是我们这个地方,往往会说好像这个愿不要了,我是从这点上面,这个愿绝对重要。实际上当后面有行的时候,愿也在里头,同时这个愿,如果不损害的话,这个正因为它不损害一定有行,换句话说,这个行就是说明这个不损害一直在,所以不要损害它,一直在这个行一定有,就像刚才我说那个布一样,只要这个布在不损害,对不起,这个经纬线永远在,然后那个前后相同时相永远在,至于说这个里边深厚的意趣,那等到后面讲毗婆舍那的时候,这个是《广论》上面的东西,我们就会分辨的非常清楚,分辨了这个清楚以后,你回过头再去看业的话,那才是真正究竟圆满的时候,现在我们用十二因缘去看业,已经比前面共下士去看业,清楚的太多了,有了这个业的概念,回过头来看戒,戒就很清楚了,有了这个戒以后,然后有机会深细的学定慧,那个时候毗婆舍那就用上了,先是闻思,后来修正,都从这个上面,这个东西彼此有它的这样的辗转相关、必不可少的原因在,我只是随分随力的多多少少说一说,那么这个文清楚了,下面那个济缘的解释就比较容易了,还有这个济缘的解释在这里,已经省略掉了一大堆,这个业疏上面有一大部分,这个地方都没有,因为真正要细说的话,那牵涉的又很广,所以像道宣律祖也好,元照律师也好,那这种都是一个是大成就者,还有当时学的人都是深细的心认真的学,所以将来如果你们诸位在这里学的话,藏经!这个真正要派上用场了,还要很多比如说戒方面的,至少这个六大部是必备,到那时候好好的自己看,这个是后话。现在我们看文

【济缘释云:二问答释疑当中,此问所来,由后圆教决此二非以为识种。】

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由于后面的圆教来抉择二非,为什么圆教要抉择二非?因为前面这里说的不痛不痒的,说前面这个不对,说各以五义求之不得,说不对!就立个二非,到底什么样呢!还是不清楚,所以要认真深细去找,那么要得到后面的这个圆满的教法当中就告诉我了,说这个原来呀!二非是那些大祖师大菩萨引导小乘,小乘刚开始进来成熟,它一步一步上来的时候叫他:你不要停在这里喔!所以从小乘超过叫过分,引导他到大乘叫做分通,那个时候强立的是二非,现在从这个向上进一步进到的原来的这个圆满的教法当中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心里边的一个种子,那么这个种子唯识上面叫做识种,中观当中叫做业习气,顺便我把中观的概念也放在这里头,以后真的有因缘的话你不会为唯识中观两个又搞的晕头脑涨,所以一谈到识种你用中观的时候原来这个叫业习气,这个名字完全内涵就是这个,再下面看

【识既常存,】

那么这个我们讲到这一段把它讲完,现在这个识体既然常存呢!

【种则无灭,】

这个种永远不会灭呀!

【即违今宗命终失义。】

识既然灭的话这个身体可以死掉这个识永远不灭的话这个戒应该不失呀!所以这一宗当中说命终戒谢这不是不对了吗?所以探取后文为难以彰前后无违,特别的说明那并不相违背,这个违背不违背呢!我前面简单已经说过,愿是这个样的但是真正满愿是在后面的行,实际上这个里边除了这个以外到后面还有解释,后面这个解释因为《在家备》上面没有摘出来,所以我先说一下,就是这个种子本身是不失去的,可是这个种子要生起现行,还要个条件,这个种子现行一定还要对这个境,我们平常说对这个境,实际上不但要对这个境,种子生起现行,还要意根对不对?这个种子生现行一定要这个种子依所依之根,然后依了这个根对所缘之境,那么所缘的境的话,说眼睛还要空名什么等等,这个就是八识规矩诵当中的内涵,我们这里不细谈,现在我受这个戒的时候,是不是这个心种子要依那个根?这个圣根!这一生这个圣根消失掉了,到下一世依的这个圣根,还是不是前一世的了?不是!既然不是,这个种子所依的根不是,对不起!这个效果就生不起来,这个了解不了解?

所以任何一个,我先简单的说一下,我们现在心识的种子,依眼根看见的是颜色部分,依耳根听见的是声音部分,这个对不对!依身根得到的是感觉部分,比如说我现在摇一个铃,一摇嘿!你看见了,你看见的那一部份是什么?看见的不是声音喔!看见的是一个有柄的东西是不是?所以这个种子一定是眼根产生的功效只能如此,它那个摇的声音对不起没有耳根听的见听不见哪!听不见的,然后这个铃本身是软的硬的甜的还是咸的对不起这个东西摇两样东西,一个要手来摸摸看,还要一个舌头尝尝看,至于这个是香的臭的还要靠鼻子去闻闻看,是不是这样呀!现在我这个戒的种子依这个根,现在换了一个根对不起能不能生起前一生这样的能不能生?生不起来!这个有它的理由在的喔!所以尽管圆教都有它的内涵,何况你这一生就是说尽形寿,本来你要在这个地方这个清楚不清楚!这以前我所以说以前虽然讲了,以前那一部份都没讲,反正刚开始随便讲这一次我把真正的中心都说出来了,这个《在家备》上面没有说,所以凡是别解脱戒,这个戒一定是这一生,尽管识种子留于未来,不过这个有不同,如果你前生持过戒的话,这一生又碰到了,嘿!你这个心很容易就发起来,很容易就受戒,这个清楚不清楚?所以你有了这个种子了,哪怕到后代这一个戒师本来不一定清净,但是如果你识种非常强的话,一遇缘你马上就现起来了,这个对我们有绝大的价值噢!尤其是末法的时候这个概念是绝端的重要,现在我们要想求这个真正圆满的这个戒师是可能有一点问题,再说,比如说像蕅益大师、弘一大师都这么说唉呀!说这个南宋以后,这个戒法都断掉了,当初我一听的时候,就觉得很失望,后来看看那个四分宗以后,又看见能海大师,所以我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能海大师就不主张说这个不对!我当时想,他凭什么能够提出来说不对呀!说蕅益大师说弘一大师的不对,后来我晓得了每一位释义大师所看见的面,都有他看见的面,蕅益大师对不对?当然对!弘一大师对不对?当然对!能海大师对不对?也当然对!为什么?就他们那些人来说戒法是不圆满,从那个种子你从那一面来说这个千真万确,只要现在这个行相还在,只要这个行相还在,如果你能够了解了这个能够认真去修请问如果宿生没有善根种子你可能不可能?这个很清楚对不对!就不可能!所以在这个地方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太多的人比如说有很多人想尽办法劝他就没有用,那有的人一碰到他就种种办法挡不住,这我想我们大家很清楚比如说在这里悟光法师,他以他的条件怎么可能出家?根本也没有人劝他,他就跑的去看那个地藏菩萨经一看这样啊!整天的就哭,这什么因缘?这说明这宿生所以你了解这个义理以后你很清楚,有很多人一碰到就很相应了,这是宿生的缘非常深哪!清楚不清楚我在这里真正要说明的就是这一个,所以到那个时候你不要说唉呀!现在不行!现在不行如果你不知道这是胡涂,知道了你怎么办呢!正因为不行我不救谁救?然后宿生如果说你够了你跑到这地方把他看成佛你一定证得戒体,如果说你不够认真的去努力的话,这一个佛释迦世尊容或没希望你赶快到极乐世界,下一次来的时候你很快你就有成就,下一次不要等到弥勒下生喔!到极乐世界你再来的时候你这个愿力就可以又把那个教法带起来,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平常我们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你了解的开权显实的意趣,所以平常说实在讲戒你问我能不能讲戒?我坦白告诉你不能讲,这个戒相我不清楚呀!所以我随时随地碰见问题的话,对不起!净明法师麻烦你回去找找看,我跑到哪里就把那个东西搬到哪里,如果不太清楚这是事实,这样的话我怎么能说戒呢!但是这个中心问题在这里,现在你们了解不了解?这个是它的一个绝端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像海龙王经上面等等都告诉我们说,后面你容或很多地方行持不够圆满,但是正知见本身绝对须要,乃至于现在后代先是参禅禅宗后来是净土,他好像表面上面完全不大讲究,那么中心课题都在这个上面,那么现在我们每一位真正想出家好好学的就从这个地方→正知见,从这个戒体然后呢!好好把准忏悔一步一步最后把这个戒相能够学圆满,行持的真正圆满那还要一段时候,可是戒相的理路弄清楚这是我们绝对可以做的到的,这个就是它前面告诉我们命终舍不舍的意义,当然实际上那个舍是有四舍噢!就是四舍!这个要说既然要说的圆满就是说命终是一舍,还有三个舍戒的原因,大家记一记,第一个就是破了根本戒,戒体坏掉了,或者是生邪见,断善根这个两个这个戒体根本破掉了,还有呢!舍戒!说唉呀!这个不行!你只要对一个任何一个出家众,或者乃至于说一个在家人的话喔!我舍戒这是第二类,第三类呢!二性僧!二性僧本来男是男女是女,这个一个人身上有两个叫做黄门二性僧,这个三者当中任何一种加上死这个四个舍戒,这个四个起来自然这个戒就消失掉了,那么这个就是我详细的把这个问难当中的真正的宗要,这个文没有说可是在这里我就把它的真正的重心说出来。下面把这个文念一下,

【初四句牒后圆教文也,此是者指上二非也,下二句正难,且举命终,义通四舍。】

那这个就是前面说,问:如正义论熏本识藏,此是种子能为后习,何得说为形终戒谢。这个四句这是问,

【答中三、初二句总标,】

说哪二句呢!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它下面解释

【思即缘境之心,愿为克期之誓,愿约下二别释、初释下句。愿有始终、故有要期谢。行下次释上句。思无限齐、故种子不亡。行即思心。行起愿后故曰超前。】

那么再下愿约尽形形终戒谢等等,二别释个别的解释,初释下句愿有始终故有要期,谢行下次释上句,思无限齐故种子不亡,行即思心行起愿后故曰超前,前面这个解释的很清楚的话你这个一对呀!就很清楚了,

【故下三双结。】

故就是最后一段,前面括号里的业疏里边的→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这四句这个故,这个是双结,结什么?

【上二句结上种存、下二句结上愿谢。】

上二句结种存,这个种子永远存在的,下二句呢!结上面这个愿谢就是这个戒本身会谢掉的,现在我把我刚才告诉你们的这个戒谢而这个种子存哪!更深远的涵义都在这个地方说的很清楚,最后一句话,

【问此中后习与前实法集业何异?】

实法宗也讲到的集业,现在的后习也是将来的业习气那么有什么差别?

【答:彼明业为集因,此示种能熏习委如下说。】

这个是律上面的就是实法宗所讲的这个集业,就是苦集灭道当中集谛所摄的业,就是说你造了这个业一定会感果的,所以这个叫集业,现在我们这里讲的是什么?讲的是【现在的种子能够熏后面的业习气的】,这两个不一样,所以前面所集的是色法,我们这里根据圆满的教法这是一个熏种,包含了前面所有的,今天就到这里为止。

这一部份如果不太清楚的话,那么好好的大家再辨别一下,如果说后面有一些同道还没有来那这些都要听,这是这一次的精华所在,如果这一次听不到后面来听的随喜随喜可以,这个精华就完全失去了,至于说前面这个准备,这个一个月的准备这也可以说没有这一个月的准备今天我不会讲,讲了也没有用我也浪费大家也听的莫名其妙,不晓得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是实在的根本,所以我说第一次我来大家结结缘是下限那这个今天不讲,上限就是你真正的广论了解了以后,了解了广论那个时候我就要说上限,那么就是今天的宗要,下面还有圆教还在下头,到这个地方已经够我们感觉的美,所以你真正的了解了戒以后哪有不学戒的事情?然后你了解了这个以后你知道那个学戒哪有不往生的理由,这个才是我觉得我们末法的时候感觉的真可惜呀!真可惜!叫冤枉!现在我们也不叫冤枉自己赞叹随喜,赞叹随喜欢喜,请大家合掌回向。

第一个它说前面P48,倒数L.5,它说五心是报法,这句话不必翻,其实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哪来的?就是我们宿生造了这个业的果报得的,就是这么简单,任何一个佛法当中叫做法,这个身体也是报得的,这个心也是报得的,我们造了这个人的善因报得这样的人的身报得人的心,所以同样的心这个畜生的心跟人的心不一样对不对?了解了这个就晓得它,另外一个问题呢!《南山在家备》P.31﹝今多蔬菜不节晚食此虽非斋犹胜荤血又有饮水周时为清斋者此乃邪术一切众生仰食而住但勿过中是正佛教﹞,这个是八关斋戒,是八关斋戒当中的是吧?那个是批注当中的,P.31L.8是持斋是八关斋戒,它下面有一个小注,你们可以不必看文,小注当中说现在真正的八关斋戒的话对不起晚上一定要节制的,可是现在有很多晚上还要吃,不过虽然吃吃蔬菜,比起荤腥还是比较好一点,要嘛!不持八关斋戒所以持八关斋戒我那一次说了,不要说啊!持了八关斋戒下午这个冰糖也可以吃,有很多鼓励他这是一个巧方便,这倒不错!但是我们要嘛!不立这个戒法,要立戒法要说的很清楚,说你们结结缘然后怕肚子饿怕营养不够,好了你晚上就吃一下吧!有勉强的开缘在什么情况说明了,我觉得这样比较好,当然有的时候是老法师们慈悲,这是好立意不错,可是我们现在人往往又不善学,嘿!总觉得这个某人立的,这个老法师大家跟着去做了,教法由此混乱,这一点我在这个地方的说明,但是这个我们不做为外面的,外面往往出去的时候大家跟你会争,这不大好,以我来说比如说大家都没话说,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说他这里听见那样的,你那里听见那样的,大家就引起争论对吧!你们清楚不清楚?这个真正的佛法,这个都不可以。

那么再下面另外一种呢!周时饮水!整天不吃饭叫清斋,这个是邪门,佛法当中没有这件事情,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佛说的很清楚,所以欲界众生一定段食,只要有节制的饮食,所以一定正确的规定戒法上面如果说你自己觉得行头陀行,那么一天那个好,可是真正的出家正规的状态来说吃二餐,我们是很赞叹头陀行但我绝不主张一餐,这个有它的原因如果你吃一餐像迦叶尊者这样腿一盘饿的瘦瘦的也没关系,现在我们虽然吃了二餐,然后把以前三餐之量都把它吃进去了,这个!这个都不一定好清楚不清楚?这是我随便谈起来我们晓得,尤其是了解了以后,了解我们真正将来的做法的范围从哪里开始?正知见开始。今天到这个地方为止。

请翻开《南山律在家备》P.53,今天继续下去,讲圆教宗,第三支就是戒体门当中,这个戒体相状所发业体,里边第四项,显立正义所立的三支当中的最后,也最究竟圆满的那一支,现在看文。黑板上有一个科表!现在这个科表呢!就是在《南山在家备》58到59页,是怕大家翻来翻去看不清楚,所以我请严居士在黑板上再写一下,那么讲过去看那个表就很容易,或者自己看这个书本上面主要的是58.59那个小字,是弘一大师所立出来的是一样,现在看文

【第三支圆教宗】

【业疏云『后约圆教明戒体者。』】

那么前面已经把实法宗假名宗都说过了,现在最后圆教就是以圆满教根据法华涅盘开权显实究竟圆满的这个教法,以这个教法来说明所受的戒体,下面解释

【济缘释云『三圆教中前并小教此是大乘,以大决小不待受大即圆顿义也,前二偏计空有不均,今悟教权名殊体一,色与非色莫不皆然即圆融义也,前既从权一期赴物,今此克实究竟显示即圆满义也,具此诸意故名为圆』】

这个里边呢!也可以说分三部份第一个指出现在本宗这个是什么?这个地方不说宗而说教,这个是祖师也可以说比起前面来南山祖师他自己,基于像中国一般的祖师,他很少说论,叫疏注什么等等,这有它的原因在,就它的内涵来说,跟前面的各宗内涵一样,一步一步的深入,所以前面讲宗,那么这个地方!教!这个第一个指出这个圆教宗它所宗的是什么?第二个说明为什么要立?说明它的立意,第三个说明它的根据,那么现在的济缘先说所谓圆教,圆教的内涵是什么?现在看济缘的解释,现在谈的问题是什么?前面二宗都是小乘之教。

前面二宗都是小乘之教,那么要了解这个小乘之教不是跟大相对的小乘,而是从小次第上升的这个叫做小乘,像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这不是遥遥对立的说你是你的小学我是我的大学,我所以办小学是因为要经过中学到大学去,反过来说这个大学还必须经过小学中学的步步上升,但是就它的程度来说确实有它的差别,所以这个小那从小乘来看好像对立,从大乘来看不对立,这个大乘教尤其是法华涅盘都说的很清楚,这是化城!一步一步引上来的,所以说前面那个都是引上来的,那么现在到这里究竟决了的大乘,因此以大决小是不待受大,用这个大的观点来去看来抉择这个小乘也不必说还要受大的什么,那个小本来就是为了这个大而作的事前准备,法华上面就说的非常清楚所以说不待受大这个就是它的圆顿义,而且十方三世诸佛莫不如此,那么这个第一个是圆顿的意思。

第二个呢!前二偏计空有不均,前面这两个因为它是刚刚入门,做的不同程度的是基础,所以或者刚开始计有,有完了以后偏到空,个人所执计的各有所偏,没有能够真正得到中道,现在了悟了它前面所说的教法,这是世尊一期的权宜之计,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说的内涵虽然不一样,重要的它的重心都是一个,所以这个今悟教这个教义由于权方便是不同,所以用种种名但是它的内涵是名殊体一,所以不管它最前面论到戒体,实法宗计算它是色法,后来假名宗说第一个作戒是色心,无作戒是非色非心,这两者到最后都是一样的,汇归到圆满的大乘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叫圆融义。

下面呢!前面是从权宜之计,那个是世尊一期赴物,世尊出世整个的应化世间自然有种种不同的方便,到了最后克实完全就它的实际究竟来决了这个时候就圆满了,所以这个圆有三个,圆顿、圆融、圆满。所以叫圆这是第一部份,就是指出那个所谓圆教圆是什么?

第二呢!下面看那么这个第二部份就是指出为什么要立这个圆教的所谓出世,立圆教之意所以,这一科黑板上面没有,如果说另外的这个黑板上是要到下面P.54L.2才有的,我这个科判本来要写一份后来看简单一点,如果将来你们要的话,我可以把我那个科判,立出来那个科判重新好好的写一份,这一份请他们到外面作一个拷贝,那个这个就是正规的要好好的学的话都需要,这个科判,就是根据南山羯磨疏上面作出来的,其他再参杂一些行事钞等等,那现在看第二个初立意,那个就是P.54L.2

【问:二宗谈体自足何须别立圆教?】

它这个假立一个问答,实际上来说明为什么要别立再立一个圆教?所以说前面这二宗经过这么前后多番的讨论详谈戒体已经够了,为什么还需要另外立一个圆教呢?借重这个问答说明这个立圆教之意,

【答:两宗出体教限各殊,若唯依彼则辨体不明,若复不依则宗途紊乱,故准二经别立一教,穷理尽性究竟决了使夫学者修持有托,发趣知归为诸有福田,绍众圣因种兴隆佛法超越生死,万劫未闻此生获遇除兹一道更无余途,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一生虚度岂不误哉?呜呼!】

啊!这个话内涵实在是可以说我们看见了要感到无比的庆幸也无比的难得,这个祖师立教有他无比的以及无上的深远内涵,它回答说这个两宗没错,都详细的说明戒体的内涵,可是它那二宗都只限于它所见的这个范围,小教当中有一个叫当分小乘教有一个过分分通,个人的期限不一样因此小教当中分出二个来,假定你现在若唯依彼你照着它辨体不明,它那个体相本身始终是若若现,因为它是一个接引化城的并没有究竟决了,所以它那个辨体那个戒体的体性辨别的不够清楚不够圆满,这是所以要别立的,那么反过来若复不依呢!也许你说那你把这个说明了就可以了,它说不行!若复不依是宗途紊乱,不依照着来的话那就乱掉了所以你这个是哪一码子?所以我所说的很清楚,那从怎么一步一步上来成实论这是中间的,萨婆多论这是最前面的,现在我们是接中间一步一步的推上去,像学校一样现在别立一个大学是正接中学,中学从哪里来→小学,所以这个彼此间不会弄乱,所以说故准二经,那个二经就是后面会讲的涅盘法华开权显实究竟决了,那么这个立出来有它的特别的原因→穷理尽性究竟决了,把世尊说的教法的理趣使能够究竟计圆达到了最中庸之处,这个才是要别立的,这个有什么好处呢!使夫学者修持有托,这样一来使后面修的人那有了依托了,喔!原来现在要学的是五分法身是依戒为基,了解了千真万确就是如此,虽然还没有正式行持但是一开始发心的时候就了解了这才是我们归投归向以及究竟要去之处,有了这个照着去做然后一步一步上去所以变成什么→诸有福田!对下面来说能够接引众生,对上面来说绍众圣因种,下弘上学!因为是学所以把佛的圣众继续下来,又使佛法兴隆,使得自己自他所有一切有情超越生死,而究竟的超越所以自他来说,否则就自己一个人这个都是万劫未闻的究竟圆满之处,现在这一生遇见了要了解这是非常难遇非常难遇啊!说除此一道是更无余途,这个话都是在法华上面的,那么涅盘也究竟的来证成这件事情,所以在这地方大家停一下,之前我曾经不断的跟大家说法华!法华!而法华的意趣你真正对广论觉得了解回过头去看那非常清楚,反之亦然!有了法华了解了看广论,广论也非常清楚,这两个学好了然后你回过头来学戒的话同样无往不利,因此对我来说我也是这样,我民国54年就遇见这本《南山在家备》,看了就欢喜,摸了10年,就是一不通,尽管欢喜常常去摸摸它,一摸就是莫可奈何!啊!我就是对弘一大师惊讶无比,拿出来看看,这本书线装书印的很漂亮,只是如此而已,唉!就是很欢喜,就是不懂它,一直等到我自己跟大家说过了,对于这个《广论》,乃至于《法华》有了一点认识了。回过头来。那个内涵整个的都出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除兹一道是更无余途,要晓得不但是释迦世尊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样喔!它后面很多地方都有详细的说明,法华方便品上面曾经说过这么一个偈子说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如果念过法华经的时候我想大概还记得,这方便品当中这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当中都是说只有一乘法没有二没有三,如果有的话有一个例外→除佛方便说,他权开的方便,下面再加二句【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那个都是一个假名来引导众生,所以另外一个名字叫化城,那么这个原因就在这个地方,这是为什么祖师别立一教的根本原因清楚不清楚?下面又说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除非你真正的能够深深的研习而能够了解祖师所开的那一乘法门,否则的话你根本无门可入,就是无门可入!这样的话就一生虚度呀!一生就白过了,一生白过了岂不误哉!这个在这地方特别说,本来这几句话你详细讲的话还有很深厚的内容在,可是后面整个的圆教宗的戒体当中到时候会一一说明,那么我顺便说一说为什么除了这个圆教以外其它的一生虚度呢!那难道其他的不是吗?这个从两个角度去看下面马上就会告诉我们,所以我们再继续下去看下面的问,这个下面也借重这个问答特别说明前面立圆教的根据。我们看那个文

【问:依何教义立此教耶?】

你根据什么?什么教说来立这个圆教呢?

【『答:下引法华涅盘二经为证,法华开声闻而作佛,涅盘扶小律以谈常,舍此二经余无此义,华严隔出方等弹诃是以梵网斥二乘为邪见学则有违,善戒指小法为方便不学成犯,二部之异于此自明』】

你根据什么?什么教说来立这个圆教呢?

我们看这个第三个就是指出根据,这个别立圆教这个内涵了解了你的根据呢!现在在这里!这个是引法华涅盘二经为证,这个都是开权显实究竟决谈,所以法华上面佛自己说这是经中之王,再没有别的更好的了,法华经上说的是什么?就是刚才说的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例外,为了引导众生不同的根性,因此说种种乘究竟目标无非是一佛乘,不但是声闻等等固然成佛乃至于一合掌小低头到最后都成佛,所以通常谈这个问题都从两个角度,有的时候我说上下限,祖师通常说一折一摄,摄是从严的角度去看,折是从宽的角度去看,你自己很放纵它就折,就是这样从严的地方,然后你自己从严了以后,很害怕,他就从宽的角度,吸引你上来,说来说去只有一个目标,怎么样使得你能够一步一步的,不要停走上去,而刚开始的时候,只对你相应的那一部份引你进来,如此!所以它下面看《法华》,说开声闻也究竟作佛涅盘,平常总说这个律本身好像小乘教,小乘讲的是说苦空无常,后来到涅盘说这个也是个颠倒,那要怎么办呢?讲的恰恰相反→常乐我净,这个是佛的究竟圆满,尽管讲的这样的常乐我净,可是行持方面还是从律的基本的地方说起,所以它特别说扶律谈常,换句话说,目标是要达到究竟的佛乘,行持确是要脚踏实地的从基本做起,因此有了这个才了解了前面祖师说的以大决小是不待受大,用大的眼光抉择小乘的话不必例外,你就一步一步上去那就对了嘛!这个根据是非常明白也很清楚,下面说舍此二经!除了这个二经其它地方没有这个意义,尽管华严也是最究竟大乘经典通常还说是王中之王,好像比法华还要好那是因为它把那个究竟决谈的真实内涵彻底的说明,法华只是说大家只要成佛,怎么样的成?内涵却没有一一的详细的说明,那么华严就是从下脚到究竟圆满都说的信解行证,乃至于最后善财童子登场亲自在这个地方说明哪!说这个道理不是空话噢!现在你看某人他自己就从十心满心一直到究竟圆满,所以这个内涵表示千真万确,虽然华严上面说了这个的究竟道理但是很有意思,华严会上佛与十方诸大菩萨作这个究竟决谈的时候,那个时候同样的会上面有很多的各式各样的人在,龙天八部声闻缘觉菩萨大家都在,可是大智如舍利弗下面不谈了,虽然同样坐在会上佛的境界完全看不见,就是如聋如哑,那么这一段话在华严入法界品最开头一起头,这个有因缘时间并不忙的话你们可以看看,否则的话,大家会感觉忙的透不过气来,那就不必,以后真的有因缘,慢慢看上去这个要看一下,它也说明那为什么同样的在那里,他看不见呢?也就是说因地当中,本来没有发这个心,本来没有种这个善根,本来没有修这个行,通常这一点刚开始对这种话不容易了解,我刚开始也是这样,我刚开始并不是看经,是听人家说,听人家说真的是这样吗?我自己也想去看看那个经,最后自己发了好大的劲,翻开来看,固然没有错,《华严》上面就是这样说的,以后我还不但翻八十华严还翻四十华严,六十华严我倒是没有认真的验证,它上面说的清清楚楚,当时翻了以后,我就不大懂,这个佛不是有无比的神力吗?那既然佛有无比的神力,那些人坐在华严会上,怎么看不见,这说不通呀!你们说想的通想不通呀?我想很可能在座的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概念,何况佛现的境界是究竟的境界,为什么看不见?我告诉你就是看不见,将来你慢慢的深入,从哪里开始呢!就是还是从现在的业上面看起,所以你这个道理不了解的话,佛法你没办法真正的深入,就是没办法真正的深入,其实这个道理虽然并没有达到像舍利弗尊者更谈不到佛的境界,可是眼前我们也可以体会得到,所以这个佛法就是这么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的心本身跟佛的心,基体相同只是我们缘的是无明的那一面,佛就反过来把它弄干净而已,它本身确有这种功能,只是因为无明完全看不见就罢了,那么现在说说看,比如说大家坐在这个地方,我们共同感觉坐在这个教室里边,可是你不妨问问不同的人,他的感受呢!不太一样!我们不必说小孩子,坐在这个地方不太一样,比如说大家在这里好欢喜学戒的人,或者是学这个法相应的人,啊!是越听越有劲越听越美,然后这个小朋友在这里,是越坐越苦,是不是这样呀?他实在是坐立不安之感,如果说有的话是坐立不安之感,别人在那里听那一堂课的时候,真是闻所未闻,听见讲戒体的时候,高兴的不得了,回去的时候,问那个小朋友他看见什么?他说有一个老头子坐在上面教,他弄什么,简直是苦不堪言,是不是这样!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对不对!所以那些大智舍利弗,那些大声闻坐在那里,就看见丈六老比丘相,不晓得他们在做些什么?如果深细的认真去看的话,在我们的周围,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你只有一个跟你相应的,就是你有心去的你会相应,除了你没有心去的,在任何情况之下,小孩子大人固然如此,同样两个大人说,一个陪的,另外一个跑到别的地方去,这个陪的人,坐在那里,总是觉得心理,反正我今天是陪客,不管怎么样,想尽办法打起笑脸来,心里面不一定说,忍无可忍,还是觉得很难受,是不是这个样?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感觉呢?但是你陪他去的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在那地方越是高兴,陪的人越是苦不堪言,为什么?你了解了业,好清楚!好清楚!所以一开头的时候,如果说你不了解这个业的话,佛法怎么讲起呢?你了解了业以后然后不管是念佛也好人天也好整个的内涵就清楚了,所以现在在这里讲的时候,我就讲很多,告诉人家不要以为到了极乐世界,样样都解决了,还是靠你的发心,大家总觉得不接受,其实我当时也是不接受,那现在这个地方最好的证明,请问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跟华严法华会上的释迦世尊也好,毗卢舍那佛也好,是一是二?从化身来说是二,从法身来说是一对不对!从报身来说,究竟的意义来说,也是一,假定说在这个地方,佛没办法使得那些声闻看见的话,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能使声闻看的见吗?你们说呢!如果看的见佛佛不道同,如果看的见佛打了妄语,你们还信不信?你们怎么讲?是不是这个理论很清楚,是我讲的还是经上讲的?所以我跟大家说,这不是我讲的,是经上讲的,这是我所体会到的,但愿诸位大家讨论,我就怕我自己了解的不清楚,于是那一说出去,那害人不浅,否则的话,我自己也白跑一趟,还要下地狱,你们说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问题就在这个地方呀!所以我们往往闭上了眼睛啊!就是这个样,你弄对了那对不起,你就走的慢慢慢慢的,到那个地方慢慢的来吧!我说这个话是有它的道理,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宁愿事先先把它弄清楚了,然后你走下去绝对好,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你的心所期的是什么?这个是绝对有它的道理在。

我说的这个概念,所以最早一开始说到这个地方,我也想起很小的小事情来,像现在在这个地方的严居士,大家觉得很赞叹他,他自己也感觉的很受用,说起来这个很有意思,最早的时候,他就是高雄研讨班的一个很得力的份子,高雄最早的是一个王居士、赵居士、严居士他们几个人,然后他刚去没多久,他觉得讨论这个问题,好像不配他的胃口,他自己就不去了,我就告诉他要去要去!起先我只能这样说,后来去了几堂,对我有了信心,我就告诉他,如果你现在要配你的胃口去走的话,第一个佛法你就走不上去,更深一层说,大乘的佛法绝对无份,那么当时我就告诉他一些道理,可是这个道理,在这个以前跟大家说过的,大家还记得不记得?你从业的观点去看,你要讨论讨论的题目,都是配你的胃口的,天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呀!对不起,别人提出来的问题,就是不配你的胃口,你的问题就是不配别人的胃口,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都晓得这个执着无我,佛法就要破掉这个我,可是很不幸的,往往透过我的观点去看,然后哪怕学了佛法了还是以我的观点去看佛经,把佛经就看扁掉了,看到一点是最好的是,还看到一点噢!说不定你还看错,所以经上面说未会先会我在这里一直告诉大家我痛苦的经验,我是学了!学了我!所以你要想真正脱开来的话要靠着经还要靠着人跟法,然后在互相增上当中你慢慢的了解,他想想有道理我在这里跟大家说的,你能够在这个团体当中不配你胃口,可是因为你做下来了以后,那些人成就的话,这你的功德在这里,然后如果你能够仔细的观察的话,实际上到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我这个东西多可怕,现在我们说是大乘大乘,我是要学大乘,结果实际上起心动念处处,除了我以外,两个人你都容不下,你这个大在哪里?到底是学我?还是学佛?

到底是学我?还是学佛?所以经论上面不学论根本不可能了解佛法的经意,论上面怎么告诉说?你如果这样说的口边上面浮的虚话,你的佛法就是浮在嘴边上面的,所以我说个笑话,这种佛法学到最后的话变成麻雀吱吱喳喳很好听如此而已,所以经上面常常说鹦鹉学语!鹦鹉学语!这个祖师有他的内涵,现在难道我们要学的学这个吗?对不对!所以说到这里在这个地方看看它那个根本意趣,所以华严隔出的根本原因不是说华严不能容纳它,不是!正因为华严完全是大乘行者的境界,而华严上面说的时候都是报身、法身在这个地方说,有的是说报身说有的是说法身说,不能说报身就是究竟决了的意趣,这个现在不去深谈它,真正到了法身就无说无不说,既然这样谈最究竟的意趣的话对不起那个声闻当然不懂,听也听不懂看也看不见就是这样的状态,你说他看不见吗?嘿!佛在这个地方说他看见那个丈六相,他究竟的相就是看不见,所以并不是华严要隔它出来。

那么《法华》为什么又看的见?要晓得法华现的是化身相,这两个不一样,尽管说现的是化身相可是那些二乘的行者多多少少还有一个大乘的种子在那里,哪怕很少的一点点缘,否则的话就算你到了那个会上也难免不想五千退席的,对不起,就是你没份,那么这个问题在哪里呢?《法华》上面曾经说过了,慢!说一个慢,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观察,这个慢字的行相那一定要用论上面内心当中自己衡量的话,没有一个人例外的都陷在这个里边,我爱我见我慢我痴,这个痴是根本因为这个痴是不了解所以执着这个我的见,一有这个见爱慢都起来,所以尽管是个凡夫可是有这样的因缘佛还是会点醒我们,到了华严就没有这个因缘,这个是它根本重要的地方。

那么方等,为什么要弹诃它?方等本身的的确确那个还是化身佛在这个地方说的,把那些小乘已经教导他上来了以后,然后到的时候你就告诉他这个不行!这样所以这个时候是弹诃,这两个次第是不同,下面的梵网我想大家都是念的,梵网经看看有三条戒梵网的第八第十五第二十四,它就说如果学二乘邪见等等,嘿!这个二乘立在这个邪见当中,实际上岂但是梵网、你们看楞严,这个楞严出的五十种阴魔,最后的两种是什么?妙咧!最后两种是声闻跟缘觉,声闻缘觉也阴魔,也走错了,这个都是所谓什么?执!

所以从这个地方可以看的见华严之所以隔出,因为你的因根本没有,所以它这个究竟显出来佛的圆满果相的时候,既然你因地当中没有你谈什么呢?说到这里不管用什么心情去做,至少发这个心我要求无上佛果,我要救一切众生我是为了这个而求这个戒,哪怕你起一念这个心,这个一念的心将来就会受用,不要说唉呀!我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啊!算了算了,我是将来解决了自己再救你们,这样也可以!你自己救完了以后到那时候要救人家的时候,那好了!那时候你才遇见像法华那种,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注定了非走慢路不可的原因,就是什么因什么果嘛!佛法真正说起来就一个字→空!故缘起,因果!所以虽然说起来好像只有一个字,可是一个字的话是无量义,世间的所有的万变不离宗都从这个地方出来的,现在真正要认识讨论研究学习就是这个,越早认识越早起步将来的结果越好,那么这个是华严,到了方等…等等那就是说慢慢的引上来了,引上来了以后他已经开始进入了佛门,那是先用什么?先把他引进来引进来告诉他你这个不行呀!刚开始的时候像幼儿园的哄他,到了学校有了味道了然后再策励他,说来说去使他一步一步上去这个不是我们的重心,因为谈到这几个经所以顺便一说。

《善戒》呢!就是《善戒经》,《善戒经》就是对一般在家居士来学的,一步一步上去,说指小法为方便,不学成犯,尽管到后来开了这个,在家的菩萨戒就从这个地方出来的,他也学前面的小法,说这个是前面的基础,你没基础上面的是不行噢!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妙咧!偏偏自己心是非常小,可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最大的,如果说这个小的话,那这个小的我不学,说要学大的,那要发的心呢!小的不能再小!稍微大一点点他都受不了,就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他说那好好!学大的你就学大吧!可是你还是要从这个地方一步一步上来,这个都是诸佛的方便,就像那个父母哄那个小孩子想尽办法怎么把他骗到学校,想尽办法使他步步上去,在了解了这些自然就很清楚,所以上面说二部之异于此自明,那现在到这地方就了解了。

芝苑云,那么这另外立出一个也来辨明,是更加以仔细的辨明,此与天台圆教为同为异,同样的天台也讲圆教,既然现在用法华涅盘那么真正的法华涅盘说的最究竟透彻的就是天台,那么说你现在这个跟天台所说的圆教相同还是不相同?答:理同说异,何名理同以下疏中引法华文用法华意立此圆体,说理论上面说引的教理是同的,但是内涵说法所说的内涵稍有差别,什么是教理相同的呢!下面是引疏,这个疏就是羯磨疏,都是引法华的文字也用《法华》的意义,这个是建立这个戒体是圆满的是圆教之体。再下面

【但彼教统摄此局一事,将此入彼即彼妙行之中戒圣行也】

那么这个我一段一段的说,说但是比较那就是天台所讲的圆!天台所讲的圆是统摄!是整个的把佛世尊一代时教立归起来而最后说成所谓藏通别圆,像现在来说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这么样的一步一步的上来,而现在这里开的这个圆教宗是只局限于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是讲整个佛法当中的戒,所以将此入彼,把现在这里的所说的道理如果纳入法华天台这个圆教里边那就是即彼妙行当中的戒圣行,就是天台圆教当中讲戒那一部份,这个戒是究竟决了所以讲的戒的圣行,所以这个彼此之间有它的一个是统摄的,一个是局部的,你不能说它的同也不能说它的异,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讲堂,也可以说这是悟光经舍的讲堂,所以把这个讲堂纳入悟光经舍来说是没错,一个!可是如果说这个讲堂就是悟光经舍,那个佛殿不是呀?那个斋堂不是呀?岂不是有这样的一个差别吗!所以了解了这一点那就懂得这个意思。

【何名说异,今此为明戒体直取佛意融前二宗自得此谈,非谓取彼,但名相滥,是故异也。】

什么叫异?说这个地方讲的戒体是直下的,直接的从法华涅盘当中来直取佛的究竟意趣,而把前面的二宗融贯起来,必然会得到现在所说的这个内涵,而不是说从法华的圆教当中把圆教拿过来把名字拿过来不是!自然而然就这样从这一点来说彼此之间是有差别的,这样这个内涵就很清楚,到这里为止这个也就是标示圆教一宗,第一个标示圆教一宗,第二个它为什么要立圆教一宗的意趣以及它所根据的经论是什么?那么在这里只说经实际上那个论也就是成唯识论,是依唯识的意义现在已经了解了,这个真正的大小乘的经典都要论点来抉择,然后非常严密的才能够运用无差。

再下面P.54,第二段那个才是正式,那个正式部份的那一个科判也就是黑板上面的,也就是在《南山在家备》,P.58—P.59,那一部份,这个正式又分三部份,初二三可以看看黑板上面,初是立教本致二是根器差殊三所受之体,现在我们看P.54上面第二段那个就是立教本致。

【业殊续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随妄还沦生死』】

这个是《羯磨疏》上的文,实际上这个内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说戒是什么?这个地方有个特别的说明噢!警意之缘,这个缘就是普通的因缘,现在这个因缘,以现在的认识,是成就一切事情都必须假借的这些条件,换句话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所成,所以说空缘起,一切的有为法,没有一个例外,都是假借这个因缘而生起的,现在这个戒是什么?那就是使得任何一个人警策自己意念的一个缘,这个就是戒,这个文字就是这样,内涵也是如此,可是这个里边有它的特别的内涵在里头,它为什么要用这个呢!下面就说理由,我先解释真正的解释等一下济缘的解释就是解释这一个,凡夫从无始以来,这个无始!要了解有它深浅几个不同的内涵,平常说无始无始那个就是讲那个时间,那是非常长远非常长远从时间来看,实际上这个无始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无始它本来就没有开始呀!这个是它的真正的究竟意义,所以如果看看大乘经典,很有意思,尤其是《楞严经》上面就说,这个《楞严》上富楼那就问:那你现在觉悟了,那什么时候又迷了呢?现在觉悟了,那什么时候又会迷了呢!那个时候世尊就告诉他,迷这个东西不从外来的,就是本来就好端端的,因为你迷了,所以才有迷悟,醒了那就醒了嘛!实际上从醒的眼光去看的话,你本来就没迷耶!

他也举了一个比喻,实际上那个比喻,我们都用得上,比如说现在讲的东西南北等等,在我们想的东西南北,好像固定的有一个,这边叫东,这边叫南,这边叫西,这边叫北,在我们想起来,东西南北,是确定有这样东西的,你说东西南北,有没有确定这样东西呀?有没有?这还不是人你自己来安立的,什么叫东?那是因为你自己在那边想出来那一套,你说对不对?是不是那个东,那个东西,本来就没有开始,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所以从我这个地方,看这个窗在我的东边,那么窗外的人,看那个窗在它的西边耶!是不是这样呀?然后你睡在这里,什么叫东西南北?跟你了不相干,那个窗子来说,它那个东西南北跟他了不相干,是不是这样?如果你仔细去看的话你别看这无始两个字好像说起来很玄奥噢!假定一步一步真正的深入的话,很多深妙眼前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可是偏偏就会陷在这里,所以这个都是叫假名是名言,就是我们名言所计一天到晚困死在这个里头,对不起!既然有了以后你不用东南西北还不可以,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个名言种子你想指示方向的话你一定说在你东边,那我晓得在这里!这样这个现在先不去谈它。

我们再回过头来讲那个无始,换句话说,自从跟那个妄一会以后那永远在这个地方,实际上那个妄本身是虚假的,它本来就没有,你真的认识了本来就没有,所以这个叫无始,可是在这个里边的话你永远无穷无尽的,如果从这个地方去看那个时间,那个长的你永远找不到那个头的,所以数学上面有一个名字叫无穷大,我觉得这个字很美,到了佛法当中照样的给它有一个很好的一个诠释,那就是这个,你想到再大大到不能再大了,这个无限大比起你想的不能再大的还是一样的在任何情况之下,你小的不能再小,它那个所代表的也是比你这个大上无限大倍,你能够想到最大,它仍旧还是比你大的无限大倍,无明就是这个样,无始也就是这个样,所以这个时间永远没办法真正去推测,一直到什么时候呢!觉醒了!回过头来看,哈哈一笑,就是这个样,所以世尊最后成了佛以后他说,唉呀,一切众生皆有什么?如来智慧德性,跟我一模一样,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那就是这几句话,我们现在就是这个状态,然后这个是什么?随妄兴业,现在如果我们定一下心,想一下以前学过的业,想一下学过的十二因缘,很清楚,是不是这样!随妄兴业,然后这个妄有两种第一个十二因缘当中,无明这是第一个妄,无明的行,然后识这是又一个,由于这个识慢慢的对境的时候,爱取又继续的更强的这个业,于是对不起,就有等等是辗转增上,平常说随妄兴业随妄兴业一句话大家都懂,现在很正确的了解,从自己的没有一时一刻没有,每一个人身上起心动念当中,晓得随妄兴业是怎么样?而且动与妄会,对不起,你除了跟它走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无始不是不想耶!想也没有用,反过来说不管你怎么想,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在这个里头,所以它叫无明,这个是现在实际状态那怎么办呢?嘿!来了,所以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这个佛陀伟大的地方,所以大圣,这个大圣不是普通一般的圣人,这个只有佛,所以别的东西菩萨等等,化人等等,可以说,戒只有佛制,大圣树戒警心!建立这个戒来警策我们自己,有了这个是不得随妄还沦生死!你不随就能够从生死当中跳出来,这个文平铺直的说一下,实际上还有它的内涵。我们看济缘解释,

【济缘释云:初叙立教本致中二!】

这个就是他立圆教的根本意趣分两部份,先标示说明下面是正式,标示什么?就是警缘,就是标那个戒,戒是什么?

【警意缘者此明一切诸戒皆我心业,世尊如业制法而警悟之,无别有戒,众生业无量故戒亦无量,业无尽故戒亦无尽,当知二百五十三千八万无量律仪非他法也!】

戒就是前面说的警意,警策我们的这个缘,那么这个说明什么?所有的诸戒,实际上还是我们的心理的这种业,这个业有一种功能这个功能返回来,警策我们,那么为什么需要这个戒呢?是因为我们轮转在生死当中,无始以来造无边痛苦,世尊要救我们,单单世尊要救我们救的起来救不起来?救不起来!如果说自己不觉得苦不求世尊,世尊没办法救我们,这一点我们一定要了解的噢!这个概念是绝端重要,绝端重要,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修学佛法,如果世尊真的救了我们的话,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们做了些什么?我们还在那儿受苦啊!如果一个佛他也许还忙不过来,当然我们说笑话佛,哪有忙不过来的事情,佛是法界相应的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那个地方,偏偏我们众生有这么多,那不是说不通吗?这个虽然是个笑话,我在这个地方以很轻松的姿态,也不断的策励我们,要两种概念,见解一定要靠佛,得到了这个见解,行持非靠自己不可,否则的话,你说完全要我,你又错了,完全靠佛你是又错了,佛法都是缘起之法认识是靠佛知见,行持是靠自己两个配合,行持是照着佛世尊告诉我们的,见解就是说要照着去做,这两个当中有这样的关系在,因此自己感受到苦,要想脱苦找到佛法,那佛就说我一定有方法,你只要不违我教这个前面说过了,不出我这个圈子那一定能够解决,怎么办呢?就告诉我们这个佛告诉我们的教界限已经说过了,四念处为什么要讲四念处就是业嘛!就是说你现在不要念世间的念法,念世间的念法没有用,现在照着这样子,以前你照着世间的业,现在把这个业转过来,还是这个业上面讲的,所以世尊如业制法,就是这个业,以前你不了解随着无明造了这个业,是轮转生死,现在是了解了正知见,还是造这个业,这个业叫善净之业,把以前的恶业是抵销,然后重演再开始增长,所以如业来制法,警悟我们不是什么另外一个什么戒,比如说这个戒本身,还是在我们以前这个面对的一切现象事情当中,不过以前无知相应无明相应现在正知见相应,那么请问无明无知,跟这个正知见差别何在?我们不妨重新温习一下论上面说的,这个痛苦的根本是什么?痛苦的根本是业,业主要的原因是惑就是迷惑,所以这个迷惑就是我们识有个能力对境自然有一种见解然后妄加分别,所以这个妄是错误的,这个本身它有这个能力前面是这样说,后面这唯识怎么讲?一步一步深入现在不去谈它回头再说,所以这个时候去辨别然后这样随着烦恼转这个见,或者正确的叫做正慧,否则的话叫恶慧邪慧,这个慧本身就是一个关照的能力,如果到唯识当中它本来就是你的意识所现,就是你弄错了,弄错了就产生这个嘛!现在弄对了就反过来呀!所以世尊真正说的就是这一个,因此面对这现实问题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变化,由于各式各样的变化,所以产生无量无边的业,那么既然业是无量无边戒也是无量无边,那么这个内涵,所以说,这个地方说,业是无量无边的,现在你要转过这个业的话,戒也同样是无量无边,没有别的就是前面这个,不同的以前随顺着无明现在是正知见,从这个地方一而再再而三了解了,离开了正知见还有没有戒?没有!所以根据以前自己无明相应的爱见什么等等的话,这个也要这个也要这个又欢喜,跟你不相应的这个讨厌这个我要排斥,这个要怎么样否则的话痴痴呆呆,无非是贪瞋痴三个都生起来,还说的种种道理,一大堆人人都有他的道理噢!结果人家还莫奈何你咧!对不起!结果真正还是自己伤害了自己,现在有了正知见了就从这个地方转过来,不是别的就是这个,所以它说业是无量所以戒也是无量,没有别的就是这些,所以从这个大的主要的以及世尊从严所制的一步一步来说,不管是二百五十条那个是大僧当中比丘的,或者是比丘尼的,这个包含在里头,因为这个比丘是七众之首,所以说世间立的这个真正的戒就是这个,再不然细说的话,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乃至于无量无边,没有别的就是这个,这个是标,说出来戒就是这个,下面正式以下,那么戒既然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立的呢?就是前面凡夫无始等等。我们看文

【以下正释,心为境转故随妄,心境相合故兴业,习妄既久动便随尘故与妄会,会即合也,沦历长劫愈忘其本,本即自心若非佛教何由思返,此叙众生妄业无穷。】

若非佛教何由思返,此叙众生妄业无穷,那么第二段正式说明的第一部份,现在的解释就是世尊因戒而说明为什么要立戒?因为业所以要立这个戒,立戒的原因解释说心为境所转,这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现在开始了解了,实际上这个时候随妄,所以《广论》上面说什么叫修?在说修的时候说无始以来随心而自在,心被烦恼所转自己没办法做主,现在了解了要想办法做主这个叫做修,实际上这个地方叫戒,嘿!不可以!不要再跟它去转,那么这个文字很容易懂,心境相合,好像解释起来这个上面两个文字以前一向解释,现在我想大家很清楚,平常说的还是记得看那个玻璃窗的,实际上你看见了心境就相合,这不用解释在任何情况之下自然而然是脑筋当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是什么?心境相合的这个结果,是不是这样现在了解了吧!而这个时候并不是说我先让这个境,这个窗子让我这个心跟它逗在一块儿然后跟着它去转,不是这样!当你起心动念的时候早已经是不但已合而且已转,不晓得转到十万八千里以外去了,这个是个事实我们根本不了解,现在幸好世尊诸大菩萨实际上还有一样东西诸位自己的善根,否则的话,就是不懂,现在了解了噢!这个状态是这样的呀!那个时候造了业了,造了这个业了,还有下面呢,不幸的是习妄既久,这个就是个习性,然后这个习性已经久的不晓得多少时候了,于是动便随尘,要嘛!不动,一动永远跟着它,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状态,不动也不行,它本来永远在的这个无穷无尽的这个动的状态当中,所以这个情况是沦历长劫愈忘其本,这个都是文字上面的说明,这个内心了解了这个文字很容易懂,这个本就是自心,如果不是佛来告诉我们说这个教法我们怎么才能够了解呢!不了解的话永远不能思返哪!说到这地方这个文很容易懂所以这说明众生妄业无穷,实际上在这个地方可以自己反省一下,应该感觉到很幸运,但是同样在这地方要努力的追悔,由其是我自己深深的感觉到以前觉得学佛,学了佛以后偏偏这个又不要去学它,现在才发现哪!真正最大的最冤枉的事情是莫过于此,修行而不要认真去学那实在是…,不修行那也罢了本来就没讲修行,修行而不要这个东西那修些什么呢!所以现在如果说正式的从这个角度去看我现在发现很有趣的,眼前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两句话上面,如果说你能够重复的话那没有一个问题例外都彻底解决,反过来没有一个问题例外都不能解决而且越缠越紧越缠越死,哪怕你去修行修行还是一团糟是越修越糟,不修行还有个希望啊!觉得修行可办,结果修行你弄错了那完了唯一的机会也断掉了,所以佛说最可怕的相似法,因为不说,这个法在那里还能救人,现在偏偏弄了一味假药,以为这个药是对的不再去找了,把那个真正治病的机会都切断掉了,这个对我们来说是真正最大损失根本原因在此,那么说明了凡夫的状态以后所以下面 是下次叙如来因业立戒令息妄业,妄业已息苦果亦倾不沦生死,故能返本还悟自心也!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世尊大悲大智的成就,大悲要救我们大智晓得如何救,还有一个大力才能救,那么救我的还是从我们的根本上面,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他要从根拔起所以因业立这个戒,这个戒没别的你有这样的业他就把你这个业扭转过来这个叫做戒,所以真正行持为什么从戒开始?如果不持戒请问这个业怎么解决?所以佛说三无漏学是一定从戒开始,就是因为对这个戒的真正的内涵不清楚,所以产生种种的误解,因为产生了误解所以很多修行人是不要戒的,现在都很清楚了至少根本的意趣了解了,下面继续下去说如来立这个戒以后,那么就能够息灭这个妄业,妄业是苦果的因,既然这个苦果的因熄掉了那么果自然也整个的倾,倾是把它扫除掉了,那自然就不再沦落生死了,那么这个才是能够返本,究竟说起来还是了悟自己本来如此,那个弄干净了以后看看本来就是这个样的,所以佛没别的就是觉悟自己本来如此的这样的一个内涵,这个是立教本致。

下面第二个根器差殊,立教的本来的意趣是如此,但是由于众生根性不同所以教有差别,以及弘宗演教的祖师等等说法差别,下面看P.55

【业疏续云『愚人谓异,就之起着,或依色心及非色心,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随缘转变有彼有此。』】

说由于根性不同,比较差一点的人觉得佛说了各式各样的道理,于是不同的话起不同的执着,因此或者有的人执着这个色心,有的人执着非色心,这个就是前面两部份,有智慧利根的人晓得一切的境缘本来就是我们内心所作,既然是内心所作的话就不去妄缘外境,而只是心识当下随缘转变,由于不了解然后随缘所以产生这样产生那样。

【济缘释云『二根器差殊中二,初叙钝者妄计,窃详此文,正决当今所受之体,前明细色已破有宗,今此唯决四分作无作耳。】

那么说看第一个呢!叙说钝的人计执有一点点偏差,下面的窃详此文那是元照律师说我思议觉得这个内涵是正式说明抉择我们所受的,我们所受的就是这个四分一宗,前面在三宗一宗一宗上来的时候已经说明了,有宗计色它根据实际上说原来这个有宗所根据的是细色,所以有宗立的这个色是有错误,那么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地方前面细色已破有宗就是指前面这段文,今此唯决作无作耳!所以现在前面说或依色心或非色心哪!就是四分当宗所判的,作戒体是依色心,非色心就是无作戒体,说

【作戒心造,彼兼色故,】

这个作戒是由心造,

【无作心种,】

由于作以后留下来这个心里的种子,

【彼谓非色心故,】

那个时候是分通大乘强号二非,这个前面也说过,

【此由佛世机悟有殊,致使灭后分宗各计,】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差别呢?那是由于佛世的时候那些随佛所学的弟子们根基不同,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大家没话说,各修各的有问题跑到佛陀他老人家前面三言两句解决了反正你们修,等到佛涅盘灭度以后那就不一样了,所以叫分宗各计,个人的见解个人的体验是不一样所以各有各的计执,实际上这件事情佛陀早就知道,所以在好几个经论上面都说明,这特别说明说

【故涅盘云:我于经中或说为色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非色诸比丘便云非色皆由不解我义,】

涅盘经上面早就说明我说色那大家就以为是色,我说非色大家以为非色,并不真正了解佛所说的内涵,那个是什么→钝根!那个就是前面这个业殊第一段文当中就之起着或依色心及非色心,那么智下面智下呢!叙利根易悟,利根易悟!那个就是前面根器差殊当中第一个甲钝者是妄计,一是利根,利根是容易明白,那么现在利根易悟是什么?文是P.55L.5,

【智下次叙利根易悟二、初明因教悟解。】

第一个,由于佛所说的教诫,那么了悟了,理解了佛说的内涵,

【境即情与非情二谛等境,缘即随境所制尘沙等法,二皆心,作则一切唯心。】

那么前面就是说,智知境缘本是心作,那个就是说境是我们心识所对的这个,这个对的内涵,这个上面说情与非情二谛等境,包含了世间所有的万法,都不外乎这个,二谛就是真谛跟俗谛,或者叫第一义谛,或世俗谛,那么缘呢!就是随境所制的尘沙等法,换句话说,这两样东西都是心作的,所以不像前面或计色心或非色心等等。再下面,

【不下次明思惟观察,既达唯心、则随所动用不缘外境。摄心反照但见一识。识即心体、不守自性、随染净缘造黑白业、成善恶报、故有生佛依正十界差别、故云有彼此也。】

因为了解了以后是不妄缘境这一段话,次明思惟观察那么我们看看,在没有看文之前我们不妨先把那一段利根易悟当中立出两个来,分两部份,先因为佛教的所以我们领悟了解,了解了以后下面要思惟观察,这两科它有很重要的内涵喔!了解了以后进一步怎么办?思惟观察!这个停一下,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业,造业的工具是身口,可是真正造业的主宰是什么?是不是意业!是不是思心所!对!所以说离思无业,离开了思惟对不起这个就不是业,现在你用错了造妄业用对了呢!善净之业!妄业是轮回生死,善净之业呢!反过来跳出生死轮回都是靠它,这个概念大家现在清楚了,所以说修行修行就从这个地方谈起,因此在这里假定修行而第一个不求了解第二个不思惟观察,至少到现在为止理路上面了解行的通行不通?行不通!那么其次呢!讲思惟观察思惟些什么事情?如何去观察?前面佛告诉我们这个内涵,我们是领悟了解了,我想我们不要一定说佛因为好像我们的感觉当中我们没有见到佛,实际上我们见不到佛,佛是见到我们的,像所有的经教,就像等于佛亲口说的一样,说实在的,虽然从我嘴巴里说出来,我晓得说对的部份,绝对都是佛的,绝对不是我的,我的部份都是错的,那我跟你们学也是这个样,然后经过了,或者是由于僧宝也可以,或者是你的师长善知识,不管用什么,就是这样说明了解了,了解是了解了真实,说起来这还是他们的还是人家的,还是佛的还是祖师的,还是僧宝的还是师父的,不是我的噢!要怎么样才变成我的呀?下面思惟!你不经过思惟就不是你的,但是如果去思惟不去观察是思也思不起来,你思惟些什么?思惟是不是不离开你所了悟的这个内涵,这个内涵请问离开了这个境有没有内涵?没有内涵!既然没有内涵的话所思惟的是不是一定有它特别的东西?这个把我的心去看那个境看那件事情就要观察,这个思惟观察实际上是运用,不经过运用不可能正规的了解,所以在这里我们不要喔!很高兴我们了解了宿生有善根又是利根,实际上这个利根,还有很多内涵在喔!真正说起来,不怕利钝,你只要真正走上去,没有一个人例外的,从最起码的凡夫,达到最究竟圆满的佛法,所以现在不一定真正的因为自己不行而觉得钝,不一定觉得自己行而傲,那个没关系,真正重要的认识这个路,一步一步走上去,所以在这个地方我特别说明,因教悟解!这个是佛来告诉我们的,这个是前面的障碍除资粮积了,他容易了解,然后他下面了解了以后,下面还要去思惟观察,因此我们现在目前真正重要的这个思惟观察,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我在这里多说一下,那么平常我在这里经常也是策励劝勉乃至于强调,大家讨论讨论这个是帮助我们思惟观察的一个绝佳办法,只是如此而已,现在我们思惟些什么观察些什么?就是既达唯心则随所动不缘外境,了解了原来这个心那这个随又什么动用,不管在任何情况之下不随着外面境来转了,这个文字是这样,在以前我们温习广论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对吧!遇到任何一个境,现在我们了解了啊!以前真颠倒,明明是最好的境界,你把它看成坏的,反过来,你了解了境界再坏,碰到你一定是好的,实际上这个是什么?都是不是在我们内心当中去转?喔!碰见一个不如意的事情来了,嘿,这个好成就我的忍辱,还我的宿业,就是这样,或者你看的空缘起,是不是都在我们的内心当中在动呀!这个境,不管它怎么样,我内心当中缘着这个正法,那再一步一步的改善,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这样动?脑筋当中这样想!这还是我宿生接下来的这个业习气,是妄业这个业种在脑筋当中,所以这个法一步一步的净化淘汰,那么这个净化淘汰的内涵,说起来就是思惟观察嘛!这个思惟观察能力,能思惟能观察还是我们本身的识,不同的是以前以妄会错误的无明邪知邪见,现在佛告诉我们的正知正见,拿这个正知见所谓修行就是修改这个,现在我们的心里的行为了解了,把它改正修行就是这个,这么一来就是摄心返照,对!摄心为戒就是这一个,喔!内心不要弄错了不要跟着去回过头看看,但见一识!弄来弄去原来我们自己的心里自己在那边鬼,所以祖师们说一个故事说修行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有很多人到了晚上在墙上面乱画,画这个鬼来,就对着害怕,有很多人画出来,画了一个官,他自己觉得高兴,弄来弄去还是你自己画耶!然后画坏了你自己害怕,然后画对了你自己高兴,其实你自己在那边空忙,你了解了不管他怎么说?说来说去就是这个,说但见一识识即心体,你因为不守自性随染净业,造黑白业,对了就是这一个,然后造了黑白业就成善恶报,于是就有生佛依正十界差别,由于这个业的不同,所以最后就有怎样的差别,最坏的到阿鼻地狱,最好的圆成无上佛道,不出这个十法界,所以说这个一识前面随缘不同而转变,于是有彼有此,或者这样或者那样,这个是真实状态。再看下面,

【无始不了、遍法界境造虚妄业、出没生死。是故如来如法界境、制无边戒。戒无别体、即虚妄业。如淫盗等、岂别有戒。纵妄成业、禁业名戒。】

对以前一向我们从无始以来根本不了解,于是遍缘法界一切的境界,都是在这个无明当中,所以造的这种错误的虚妄之业,于是出没生死,现在如来如法界境制无边戒,就是对任何一个境,于是制各个戒,实际上戒是从境界的缘上面来制,真正制的还是从正知见上面,从能缘去看当下的是心,所缘境去看无边的法界,所以戒无别体啊!这个戒还是没有别的,还是这个虚妄的业,不过以前是虚妄业的业体,现在跟正知见相应的,这个叫做无作戒体,如此!就是这样像淫盗等,作错了就是淫盗等,反过来的话就不淫不盗,所以我们造种种恶业的根本贪瞋痴,反过来,善根叫无贪无瞋无痴三善根,岂别有戒!纵妄成业禁业名戒,没有别的,你放纵了随着妄去,就是轮回生死之业,然后你认识了,禁戒去做,就是所制的圣法戒法,

【故事钞云: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

所以行事钞上面说,你没有受戒以前,遍法界都是造恶,现在要想返回来受戒,就把前面的造恶的境界,整个的翻回来,毫无例外的并起善心,所以我们这个羯磨的时候,要遍缘法界,而且从恶改为善,所以说第一番羯磨的时候,这个法界戒善在动了,反过来的意思就是动,所以这个戒子启发之处还在什么?还由以前造业之境,又善生中众生无边大地无边草木无量海水无边虚空无际,戒亦同等并此意也。那个善生经当中说,这个无量无边的这些有情无情等等,乃至虚空遍缘这个,哪!戒也是!以前以无明之心去缘,现在以正知见去缘只是如此,这个无明之心去缘拿十二因缘当中就是爱取,现在正知见善法欲去缘就变成戒定慧,那么这个是说由于根器不同利钝所计,由于这个根基不同所计所以说明了以后究竟决了了,最后就说明现在圆教一宗所说的戒体,这个所受之体还分三部份来说明它。继续的看下面这是P.55的第二段文

【业疏续云『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

那个文仍旧解释一下,说我们现在要想了脱这个妄情,因为一切都是虚妄的错误的认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要晓得必须应该了解妄业,这两句话不妨回想一下《广论》上面说的,如果要想解脱这个生死,那么一定要晓得生死的原因,生死的原因是业,业就追根到惑,惑就是烦恼,所以要想解决烦恼,那么要知道烦恼的体性,烦恼是什么原因生起次第过患等等,同样的道理你要想解决它,那么你要对这个所解决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呀!所以了解了以后那么如法的去把它改变过来,以前造业现在受戒,所以这个是改变过来如法受戒,受了戒呢!还熏妄心,没有别的还是我们的心,以前是妄来熏现在正来熏,这个时候本藏识熏了这个内心以后它一定有个种子,以前识种是无明相应的轮回生死,现在的识种是逆轮回的还灭所以善种子,这个就是个戒体,正出戒体!没有别的戒体就是这个。

【济缘释云:三所受体中三,初约圆义以示体相。】

现在这个地方就所受的戒体,那么第一个呢!初约圆义以示体相,现在来说这个戒体的体相,不过不同以前,现在所根据的是圆教圆满的意思来说明的。

现在所根据的,是圆教,圆满的意思,来说明的。这两句话。看文,

【前明利根未受之前忆发大解、此明修证先须禀戒。】

这样,上面这段话已经说了,这个利根之士,还没有受之前,已经有了正确的了解,而且这个了解是究竟圆满的。所以发大解,发了大解,下面开始,要起行,虽然没有说,我们比方说,这个时候,虽然同样的戒,好像是四分是小乘的,可是这个行持啊,大行。那这个行要怎么办呢?要说明修证的时候,还必须禀受这个根本的行持,基础,戒。这就是五分法身之戒。

【文中有三、初句希求脱离。了犹尽也。妄情之言通含见思无明等惑。】

上面这段文,一共分三部分,第一句就说,欲了妄情等等,初句要求解脱,解释一下这个。

【次句反观片业。】

就是须知妄业,你要想解决这问题,回过头来,问题根本在哪里啊?所以,看文,次句,

【无始惯习、积恶时深。虽达唯心、卒难调制。若非戒法、静业无由。】

这段话,先说一说。说了解是了解了,回过头来呢,自己一检查,啊,对不起,无始以来,就习惯的这个,就已经习惯的这习气,极重难返,极重难返,虽然了解是了解,是唯心,但一下要想调服,真做不到。若不是这个戒法的话,你要想真正净除,要想解决这个,根本没有办法。这个文上面这么说,现在我们仔细,不妨回头想一想,我想这一个,诸位跟我一样,大家都有共同的经验。说了解了,喔,对对对,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遇见了境,偏偏除了贪嗔痴,没有别的。说要不这样,做的时候是偏偏这样。对,佛早就看清楚了,告诉我们是,就是这样。所以他一定要借重一种方便,本来这个方便是这样的。所以《法华》上面叫《方便品》,不要说我们凡夫,佛还要假借这个方便,把我们这样一个个的解决出来。现在我们凡夫,不讲那个方便,可能吗?这个方便的第一步,正确的方便,就是这个戒。而除了这个戒,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这真正重要的。这样。然后这“戒”有它的非常重要的内涵在。非常重要的内涵在。我们翻,很多地方,不要处处的把这文字看过,就算了解了文字,还要深细的思维观察,那时候才有希望。要不然的话, 那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这事实,我想我在这里所以停下来说一说,我特别愿意把我这个失败的经验,跟诸位同道在这地方,好好的自己检点一下。你越认真检点,你这个希望就越大。然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平常我们总是觉得,哎呀,懂得了道理做不到。为什么?就是这个。现在告诉我们,只有一条路,的确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你可以走得慢一点。这个是事实。但是必须要走对,走正确。下面,继续看下去。

【故云、佛所制戒如猿着锁、如马辔勒、如捉盗贼。截生死流、发定慧力。菩提基本、涅盘初门。所以三乘圣人并由斯迹。舍此修道、枉费时功。却步求前、终无所至矣。】

所以说,佛之所以制戒,干什么?他有个原因。举了下面种种比喻。这个猴子,跳来跳去,一天到晚不得停的,唯一停的时候,睡的时候,那什么我们凡夫,一天到晚在这个心事散乱当中,贪嗔痴,唯一停的时候,叫做“重痴”,除了重痴以外,重痴就是睡觉,睡觉还要做梦。乱梦颠倒。醒过来,噼噼砰砰又做这个事情。唯一的方法把牠锁住。现在锁这个心猿意马的唯一的方法,戒。还有呢,马,还有呢,贼,这个都是比喻,为什么说贼呢?因为这个是家贼啊,最难防的家贼,你把他看成家里的最好的人,说不定偏偏他家里的东西,真正的祸害都是他偷去的。把这个家,说起来还容易防,心贼最难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我我我。真正害我的就是这个东西。现在我们真正要了解了,么就是这个东西,你了解了,截生死之流,发定慧之力。所以这是菩提的基本,涅盘的初门。下面说,三乘圣人,你要想跳出生死轮回,唯持一门,再没有分支机构了,我们说这里有一个分店,对不起,这个没有的。而且三乘圣人是这样,所以,舍此修道,拿开了这个,修道,那是枉费时功。却步求前,停了步,向后退,还要向前,那是不可能。我们了解了这个地方,那就对。平常的时候,因为我们戒的内涵不清楚,所以有的时候,好像说不通,现在了解了戒的内涵,才显得,不管你参禅念佛,不管你学哪一个,这个戒色必不可少的。换句话说,说来说去,第一件事情,怎么样用正知见来摄心,制伏我们的内心,也许有人说,那制伏内心你就自己制伏就好了,你为什么还要去受戒,刚才说过的,大家说的,我不要,做得到吗?就是做不到。我们也不妨这样说一下,这是一个实际上很明白的例子。我们有的时候,做很多事情,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肆无忌惮,非常放肆,在大众当中,就不好意思,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对,戒就是这个意思。一定要假借外面的缘,来防止我们自己的内涵,它的真正的意趣,就在这里。就是假借着强缘,尤其有人为什么做得到,或者有的人就是做得到。那个前面一再说过了,这个他宿生都已经,多生多劫积累的习惯,就算已经做到的人,他做到的那一部分,那一部分仍旧做不到。所以如果仔细检查,那这个概念自然就很清楚。这个概念所以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反复的提醒,就是如果说我们对这个概念不清楚,往往一下,觉得有一个漏洞,有一个例外,于是这个小小的例外,这个漏洞在这地方,出来了。所以不讲修行则已,要讲修行,这个理论一定要清楚。也许你不认真去做,暂时停在这里,可是理论不能歪曲。所以我很多地方,就讲明这个。然后,用的时候,那就完全看你自己了。你能够用多少,只要这个理论不错,就产生多少效果。否则的话,尽管你拼命去用,理论不正确,用也白用。那个都是却步求前,那都是枉费心机。所以这个修道必须要的原因。第一个,正知见。第二个,持戒的如理。行,是戒、定、慧。所以佛法,说起来,是三无漏学,或者是叫,或者我们说三学三慧。就是这样。

【故下三如缘纳法又二、】

故下,故就是前面的,知了妄业以后,作法受、还熏妄心。故下三如缘纳法,它一层一层地,现在了解了,先要想了脱,然后于是,为什么绑住我们的,反观妄业,这两样了解了,第三个,如缘,如法的,去领纳圣法。又二,分成两部分,

【初二句示作业。】

哪两句呢?就是故作法受、还熏妄心。

【作法之言通收始终方便正受。熏妄心者假前胜境发动胜心、此心反妄即是真心、以真熏妄令妄不起。即如钞云、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此即能熏、妄为所熏。此即作熏、犹如烧香熏诸秽气也。】

这段话,解释一下。先两句是作业,说作法受、还熏妄心,就是说,我们受戒的时候,做些什么?作法,这个通收始终,这个始终,就是从我们到坛上请师,到最后寂没,结束。这是用眼前看,广义的看,从我们发心开始,这个发心,说不定还是从前世哦,就是这样。然后呢,终呢,狭义的来说,就是这个世纪末,结束,或者受戒的三皈敬,如果说广义的来说,终到什么时候?受了戒以后,还要随行,要随行满,最究竟的受随满,一直到成佛。这样,实际上这地方的通收始终,就是坛上那段时候,或者是三皈,五戒,八戒。这样,乃至于,大生?,这个世纪末,这个始终,所有的过程,方便正受。以这个来熏,还是我们的妄心。下面有一句话,假前胜境发动胜心,来了,他为什么前面说,除了戒法,你没办法制伏它呢?根本的意趣就在这两句话当中。这样,这个无始以来,这个强盛的恶业,非常厉害,如果没有一个凭借的话,没办法。现在这个凭借,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凭借,平常我们心所对的这个境,是一般的妄境。现在所对的境,是一个殊胜的境界,非常强有力。由于这个凭借,这个时候,能够启发我们最强有的殊胜的心力,拿这个心力,去对治以前的烦恼。你就有希望了。

在这里,我不妨举一个很简单的比喻,我们前面说过的,一个小孩子,跑到马路上面,看见什么,还没有看见,他就要哭了。这样,可是一跑到家里的话,喔,他这个头就挺起来了。这样,我们是不是,我们人人都是如此。比如说,你看见前面一条毒蛇,呕,你很害怕,可是如果说你手上有一把很利的刀,柄很长的哈,你就不怕了,对不对?再不然的话,有一只老虎,老远的,如果你关在屋里,你就不拍,晓得这个房子,钢筋混凝土造,如果你还有只枪的话,你更不怕,跑得去,对她一枪。不是我有力量把它制伏,这是什么,这个胜缘,是不是这样?实际上,我们真正要调伏烦恼,需要这个。了解了这一点,佛的胜缘永远在,但这个时候,对不起,如果你不信佛,有没有用?没有用呀!所以佛经上面告诉我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对不起,你不信他,这个力量还是显不出来。那信得过他,然后,前面皈依了以后,第一件事情,告诉我们怎么办?要念佛的功德。为什么要念佛的功德?现在这里有它的理由在。你看到一条毒蛇,他晓得,看见老虎牠要来咬你,你要假借一样东西,那把刀。你用过了,当然你完全不怕。因为你已经了解了。如果你完全没有用过,完全没有了解,人家拿一个东西给你,我已经怕得要命,你还给我干什么?就告诉你,这东西有什么功效,他做给你看。然后,解释通了,你心里面胆子就壮起来了。如果做给你一看的话,你不怕了,是不是这样啊?但是做给你一看,你自己去拿还不行啊,如果你练习了,得心应手的话,那个时候,不要说开一个缝,打开门来,闯过去,对着这个老虎,对着这个毒蛇,或者给牠一刀,或者给牠一枪。是与不是?这说明什么?说明是修行这件事情,就是这个样。佛,尽管有无边的威力,可是一定要你自己透过这样熏习的结果,把你自己的妄业,转过来,产生内心的力量,最前面告诉的这个,这个是个胜境,可是这个胜境的真正启发它的胜用,还要靠什么?还要靠两样东西。第一个是信,第二个,解。这个了解。这样。大家想想看,对不对?你平常为什么相信他?告诉你这个好的。至少你对这个好坏两个字,喔,好的,我要求好的。如果进一步,说得更清楚,你理解得越清楚,照着去做,你越能够得到,那你这个信心就强,所以我们现在信佛的人,有两种,典型的,不必这两种是截然的,大概,有一种呢,理智比较强的人,你告诉他这个理论,他越说越有道理,他的信心强起来了。这个理智强的人,感情不是没有。还有一种呢,情绪比较强的,你给他说这个道理,不一定行,这个情绪来了,求求管事,他就求灵光了,这下他非信你不可。是不是这样呢?就是这样。不过这个里边,这两样东西,一定要互相配合的。偏重一定出毛病。理智太偏重,我们这个理智本身就是无始以来,随着妄转,稍微一个不小心,不晓得差到哪里去了。就这样。所以现在有很多讲教理的人,本来这个教理是最好的,弄弄弄弄变得什么呢?往往是说,对这个佛的不可思议的神力,他怎么说?这个不合理。这个都是那些人一厢情愿的想法。他说起来很有道理。他拿人的眼光去看,说这个神通说不通。乃至于说,这是一个神秘经验。然后,说这个宗教经验,把它看成功宗教当中,催眠的,好像梦当中,迷糊境界。这个是理智过分的,过分的错误。还有呢,情绪型的,他要讲感应,感应半天了以后,那一定走上土地也是菩萨,城隍也是菩萨,很灵啊,那个世间的鬼神,一定有这个能力的。譬如说,这个北部淡水附近,有个叫十八王公庙,人家说这地方很灵,有一次,偶然,不晓得怎么从金山走过来,结果走到那个地方,路就塞住了,靠近那个十八王公庙,我想,这个怎么会塞住呀?结果车子在那整整堵了半小时有余,哎呀,就是走不过去,就跑到附近一个小土地庙,人家说那就是十八王公,就是会有各式各样的人求他,原因是什么?灵耶!所以说,我们如果没有这个正确的了解的话,这些东西你都会走错,所以我们本来想假借那个胜境,是佛菩萨的,可是这个时候,对不起,错了。你也多多少少得到了一点点力量,得到一点力量,所以这个地方,“假前胜境,发动胜心”,这个要小心喔!差的是这个样,好的呢,他弄弄弄弄,有一点功夫,有一点样子现起来了。这个时候,这个状态是什么?就是前面的二乘。二乘,从实的那一方面来看,化成一步一步来引上你,从质的那一方面来看,那就告诉你,你这个还是邪见,现在清楚不清楚?

所以我们前面要想真正走上去的时候,认识了然后去走,走还是一样,你念小学我也念小学,不过没有了解的人,拿这个小学,以为我就是这个了。了解的人晓得,这个小学是要到大学的必然通过的途径。这是两个根本意趣,这个里边实在有它非常深远的内涵,其他的部分,这里暂且不谈。

【此心反妄即是真心,以真熏妄令妄不起。】

把这个心反过来,那就是真心,没有别的。则以真熏妄,能够把这个真熏这个妄的话,这个令妄不起。这个心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不缘这个就缘那个,其实世间一切的事情都是这样,当我们正缘这个的时候,对不起,这个就是它。所以现在当你一定缘这这个正知见走的时候,这个“妄”自然而然没有,不在,何况这个正妄两个,有一体相反的一个力量在,所以如果你能够继续不断地增长第一个,它现在没有第二个呢,这个正的力量就自然把那个妄的力量,就把它消掉,所以我们现在真是冤枉,同样具有佛性,就偏偏随着妄转,然后自己害自己在痛苦当中,我们也未尝不想解决痛苦,因此要找快乐,结果是知见错误,是越找越苦。

【即如钞云,】

这个就作法那个部分,就是前面已经说过了,前面我们已经念过了,

【以己要期、施造 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

这一段文以前已经说过了。就在前面南山在家备,所以不解释,

【此即能熏、妄为所熏。】

此是能熏下面这个说明,就像什么?

【此即作熏、犹如烧香熏诸秽气也。】

烧香一样,烧烧烧,烧那个地方,那个臭气就没有了,香气来了。下面我看哦一段还释,把它解释完了。

【下三句正明无作。】

由于前面做了以后,那么最后就是这个无作留下来了。这是p 55 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就是这个,这三句。真正圆教戒体的中心就在这里,由于前面的做,所以还熏自己的妄心,做的时候,要注意哦,假前面的胜境,最主要的假凭借前面的胜境,还是发动自己的胜心,那么这个我们要说一说。一定对着佛菩萨,我说,哎呀,阿弥陀佛,或者释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一定要学你,这个阿弥陀佛也好,释迦世尊也好,等等是前面的胜境,然后由于这个胜境,你有了正确的了解,我要学你,这个就是发胜心,然后这个是什么?还是再来熏自己的藏识,留下来一个善种子,因为发了这个愿,所以以后心心念念,我要学他呀!那一切的行为要作呀!于是这个种子就生起了现行。那个种子在戒上面就叫做戒体。然后后面起的这个随行的话,叫依体起用,就是戒行。下面看文,下三句。

【下三句正明无作,由熏成业,】

换句话说,这个熏用唯识上面叫熏,平常不管你做什么事情,认真做完了,心里就留下一个心里面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你叫它种子也好,叫它业习也好,叫它业也好,名字没关系,内涵了解最重要。那么

【业圆成种。】

当这个业圆满的时候,那个正确的种子就成就了。

【种有力用,】

这个种子一旦下去了,它自然种子的力量就生起来了,

【不假施造任运恒熏、妄种冥伏、妄念不起。】

这个种子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力量,而现在这个力量不要再去造作,它自然而然会有一种力量,恒熏,永远会产生,这个熏,就是说熏我们的藏识,然后这个力量使得妄种冥伏,这个种子把其他的种子都压伏,使得妄念不起。

在这个地方停一下,我们想一下,十二因缘当中说的,任何一个业种子感果,快则二世,慢则三世。那么在这里怎么样使它快?怎么样慢呢?说这个业种子,如果你拿爱取不断的去滋润它,现在这里不叫滋润,叫什么?熏习!不断去熏它,然后不断去熏的话,那个种子不断的增长,当这个种子增长的时候,其他的种子动不动?完全不动了!就是前面说,现在你用这个无作的种子,恒熏,就永远的拿这个力量,把它增长,增长,说妄种,其他所有种子,都停在那里,于是就妄念不起了,清楚不清楚?就是完全同一个道理。所以说,论上面这些你清楚了,念过去就很清楚,以前我们也念清楚这个文,现在了解的时候,是我起心动念啊,晓得这个念头为什么这样起来?原来就是如此。所以你对境的时候,一切情况你就恒检查,很容易检查我现在这里,以这个善种子来熏,使得这个妄种冥伏?还是我还是随顺着妄种,把这个善种搁在那边不用呀?你就很清楚了。然后这个清楚叫“知”,维持这个正知,不要让它动,这个叫“念”,这个叫“正知正念”。只要这个正知正念现起,它任运自然就是这样,对境自然不会做错,防非止恶的功能就这么现起来了。所以

【此无作熏、犹如香尽余气常存也。】

就像香虽然烧干净了,这个气还在。

【初句示所依处、亦是所熏也。】

这个所依,就是我们的藏识,这个种子所依,依在那个藏识里边也是所熏,这个道理在唯识上面讲这个不细讲。

【次句显能依体,】

什么是能依的体?就是前面的善种子。这个所依据是这个藏识,我们不妨举个比喻吧!我现在这里依靠在这张椅子上面,坐在椅子上面,谁坐?我坐。现在呢,谁来坐,这个善种子。换句话说,这个戒体,坐在什么?坐在这个藏识里边。这个藏识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八识田,就是我,你来坐就是你,一切因为所熏下来的种子,都是忙这些事情,所以起心动念都是这个相应,现在熏下去的种子是个戒,嘿!要这样要那样,只要它生起来的时候,既然这个生起来了,你自然要照着佛说的做,就是这个道理。那么亦即能熏

【亦即能熏也。善即简恶。种子是喻。】

现在这个地方不是以前的恶种子,是善种子,种子是喻,这个比喻。所以了解了这个比喻,就说明这个心有这样的功能,看下面的文,

【如世谷果皆有种子,】

为什么叫它种子呢?就像世间那个谷子,就是用一个容易了解的,让我们去体会难了解的,那下面说,这个种子有十个意义:

【略说十义:一从众缘生,二体性各异,三生性常存,四任运滋长,五含畜根条华叶等物,六虽复含畜相不可得,七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九展转相续,十出生倍多、无作具此故以比焉。然种子名通】

这一段话好像很长,我想还是明天讲吧!如果草草了的话,这个有很多的意思没办法说得清楚,那么明天就把那个种子十义,在这里重新开始,再把它说一下。好!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请翻到56页,《南山律在家备》56页。昨天我们讲种子,说这个戒体,这无作戒体,什么呢?就是经过这个作法以后,在我们心识当中,留下来的这个,习气种子,善法种子。这个名字,有的时候叫它习气,业,习气。就是做了这个业以后留下来的一种习惯的力量。还有一个呢,称它为种子。唯识上面给它专门的名“种子”,为什么称它为种子呢?这是个比喻。现在我们看一看,56页,第四行,看那个种子十义。说

【如世谷果皆有种子、略说十义】

就像世间谷子,果子都有种子,它这个种子,含有十种意义。这个内涵。第一个,

【一从众缘生,】

这个种子本身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不过这种子,主要的,通常我们说,亲因缘,种子具足了,但是它成长过程还需要其他的条件,单单那个种子不够,还要水土,等等。这个第一个,从众缘生。

【二体性各异,】

虽然从众缘生,但是各是各的。这个种子就是这个,那个种子就是那个,苹果不能长出橘子来。然后呢,水果它不是谷子,各是各的。

【三生性常存,】

它只要那个种子不坏,它那个生长的这个特征,特性,它永远在,坏掉了,那就算。

【四任运滋长,】

它能任运,自然的能够滋长。

【五含畜根条华叶等物,】

五,这个长的时候,含有根条花叶等等,这样,慢慢得长出来。

【六虽复含畜相不可得,】

它事先,还没长出来之前,你完全看不见,

【七遇时开绽,】

到了时候,换句话说,这也是缘当中的一种,它就会得开。

【八子果不差,】

这个种子它将来会结果,这个果会辗转相生,从它那个增长来说,就叫子、果。

【九展转相续,】

永远继续下去,

【十出生倍多、无作具此故以比焉。】

出生多倍,这个就是种子。现在我们所受的这个无作戒体,也具有这样的力量,所以用种子来说明它。这个无作戒体,怎么样的十种状态呢?受了这个无作戒体以后,它这个戒的真正的功效,还要带众缘,所以前面受的叫愿体,叫虚愿。带众缘,通常后面就是随行,受了这个戒以后,然后对境遇缘的时候,那就是受戒,种子遇缘的时候,没有得戒体之前,遇见外境,随着以前的恶种子转,辗转的造恶业,现在呢,得了这个善种以后,只要这个善种存在,它自然而然,一遇种缘,增长善的功能。这样,然后呢,长出来的,跟前面不一样,体性各异,以前坏的,现在善的,而且这个善,跟普通的余善不同。就是这个戒由,这是它的特征。而且只要这个戒体并没有损坏,永远增长。这个增长的方式是任运的。所以得了这个戒体,通常说无作的功德,倍倍的增胜。所以这个功德无量无边,然后呢,含蓄,还有长出来的时候,所谓根条花果等等。由于这个,下面一步步长出来。花,业,还有果没有说,果是到后面。这个果,虽然晓得,如果受的不对,晓得是人天果。可是实际上这个并不是真正的,我们戒所要的果。这个人天的果报,戒来说,只能说什么?花、业等等。这样,真正的具戒的真正的果,那是得到戒脱之果,也就是现在圆教当中的,这个果是佛果。这个在后面。所以前面的说,根条花叶等等,那就是我们人世间种种的好处。增上生那部分。

第六,虽复含畜相不可得,看嘛,看不见的,遇时,这个时,实际上就是遇缘的一种,不过缘呢,是拿空间来讲,时是时间来讲。子果不差,它辗转,永远的辗转,辗转的道理,后面会,下面讲“作”,“持犯”的时候,我会详细说明。出生倍多,亦复如此。那么我们了解了喔,现在这个戒体,它的特征是这样,所以给它一个名字叫做善种子。不过虽然是用这个名字,可以这个地方说,

【然种子名通。义须细简。】

这个名字是共通的,有这样的十种功能,这个内涵要仔细的简别一下。

【初约十界、四趣为恶、余六是善。】

我们整个的法界,不外乎这个十界,从最高的佛,到最下面的地狱,反之亦然,这个里边要晓得,四趣,那是地狱、恶鬼、畜生、修罗,这个是恶的,人、天,加上四圣法界,这个六是善的。那么其次,

【次就善中、人天有漏、四圣无漏。】

善当中,人天是有漏的,四圣才是无漏。那么,进一步,

【三就圣中、三乘经是偏是权、唯佛是圆是实。】

这个无漏的圣道当中,三乘是偏是权,因为他所证的是偏空的涅盘,并不是圆满的,是权宜的,唯佛是圆是实。那么现在下面说,

【今此戒种、文唯简恶、若望人天是无漏种、若望偏权是圆实种。行者当知本所受体、即是一体三佛之种。】

现在我们讲的无作戒的戒体,就是这个无作戒这个善种子,从文字表面看,这都是说,从它的最基本的,最浅的地方去看,那就是说,去恶从善,但是进一步去看的话,这个善是人天来算,是指无漏种,乃至于更进一步去看的话,并不是二乘,而是圆实种,这个是我们所有修行的人应该知道,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我们从根本所受的这个戒体,所纳的这个圣法,所成就的这个戒体,就是所谓一体三佛之种,这个三佛,体是一个,将来成就呢,法、报、化三身佛,那这个事情看看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庄严!那么这里说一体三佛,说这个是约圆教来开,这里稍微要说一说。

约圆教来开就是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一旦这个种子种下去了,结果一定结出佛果的这个种子,但是你了解的程度不一样,以及将来行持内涵的差别,感佛果的时间,确有不同,确有不同。最快的像善财、龙女,然后慢的,不晓得到什么时候,无量阿僧祗劫。这个是它非常大的一个差别。就因为有这个差别在,所以我们在这里,非常认真仔细的研阅考校,谁愿意得到了这个好东西,还要长劫生死当中沉沦,谁都不愿意。尤其是今天,在座的前面主要的,诸位同道们,出了家目标就是这样去,而且已经把世俗之虑舍掉了。如果弄得不对,还走冤枉路,这个是人人都不愿意,所以说,真正的出家的同道们,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不是说它这个总归反正是圆的。不行,种是圆的,可以你的将来的成就,那个里边,那差的绝对不是说三生两生,乃至于三大阿僧祗劫,不是,这是一个无量阿僧祗劫的差别在里头。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整个的,从前到后,都是来说明研讨,以及我们自己去抉择、行持,都在这个上头说的。继续看文,

【故萨遮尼犍云、如来功德庄严之身、以受戒为本、持戒为始。】

萨遮尼犍这部分是什么,我弄不清楚,反正总是引经或者是三藏当中,或者是什么,说如来庄严功德之身,这个是什么?从受戒开始,受了戒以后,下面照着去行持,这个是起步的地方,所以从体起行这样的。

【又法华云:佛种从缘起。即斯义也。】

同样的,《法华经》上也告诉我们,《法华经》上那是个四个偈是我们常念的,“诸佛两足尊,自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这个,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证的,最后的无上果以后,所见到的,原来一切法空缘起,这样,这个无非都是从因缘所生,所以说一乘之道,让你们把那个佛种留下来,以后一步一步上来。虽然这个种子种下来了,成就与否,要看个人的认识跟行持,认识就是知见,行持从这个地方说,戒为开始,戒当中先得受体,是根本,然后依体起行,随行行持,行持到什么程度?就得到什么程度。

【下句结示正久所立唯此。】

这个下句,就是最后一句,“以本识藏成善种子”。那这个就是我们的戒体。结出最后这个结论告诉我们,真正圆教一宗所立的这个戒体。下面有一个问答。这个问答也是来解释我们一些疑难,或者不清楚的地方。由于这个问答抉择以后,使得我们对这个所学的更彻底,更明白。

【问:既发此体,后用受菩萨戒否?】

说,他又问,现在你既然依照圆教开权显实,发了这个体,这个体就是三佛种,换句话说,这岂不是佛种一定是菩提心?然后菩提心受菩萨戒,请问那你发了这个体以后,岂不等于就是发的菩萨戒的戒体呢?那你以后要不要受菩萨戒呢?这第一个。当然实际上,菩萨戒跟我们现在的比丘戒是两回事情,所以说,

【若不须受、即应约大判持犯耶。】

假定说,你不要再受的话,我们现在这个具戒,具戒这个戒体,就是菩萨戒的话,那么犯的罪,你岂不是要根据大的菩萨戒来判罪吗?那么,菩萨戒跟前面的别解脱戒有什么不同?别解脱戒重点是放在身口的方便上面。那么成实当宗的话,大家重缘思犯,至于说实法宗的话,那根本心不算,一定要身口动了,才算犯。而菩萨戒是别而起念,就犯了。这个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他说,那如果不要再受,你这个就是菩萨戒的话,那判词犯的时候,岂不是应该照着这个大乘的菩萨律来判呢?反过来,

【若云须受,则无作业为重发否?】

假定说,你还要受,那无作业要重发否?还要受!那么你现在就说它是一个究竟的,那这是什么话呢?就算是要去受,那么将来这个无作,还要不要重发呢?如果要重发,那前面有一句话没说,那这一次岂不是白白虚受了吗?下面,

【并须细求、不可相滥。】

它并没有直接了当地告诉我们,就像前面所说的,这个地方,要学者思之!让后面学的人,好好去思维,不要相泛滥。像上一次,那个地方,它说那个学者思之,我说当下把它指破。虽然这个指破,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后自己的思维,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说这个指破不是很好的呢?这个有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重要的理由在,就是说,你真正肯学的人,他到了这个阶段,他的的确确会很认真努力的想去学习,学到了,没有学的时候,非常努力的求,学会了以后,是战战兢兢的持,所以对他来说,不说破对他反而有策励他,自己努力去思维观察,然后思维到了以后,它战兢惕励的不敢放松的来,而另外一类的,你告诉他了以后,省事省力了,这样的,他不经过思维观察,他不晓得珍惜,再说不经过思维观察,这个思维观察是很重要的,这个思维观察还要训练,这个是对我们不一定有太多好处,有好处业有它局限的一面,另外说不定还有它的副作用,坏处。有很多人听见了以后,他会找种种的借口,实际上,内涵是没有做到,找了这个借口,这个就不好了。所以很多地方,祖师们就把那个————,就像四分当宗,这个这里并没有说羯磨疏上面曾经说,那些祖师们都是识意大士,哪有不知道的,可是到时候因为学的人条件不过,所以他说这个是先强立这个名,暗暗地把你引上来,条件够了以后,你自然会透脱出去,要晓得这一点,凡是遇见,“并须细求、不可相滥”的这种情况的话,学的人自己要了解,不要说,这个弄不清楚,就算了,算了!尤其是年轻,真正有条件的,到那时候,就要认真细心的钻研。

再下面,他还是用不同的方式来,

【芝苑云『天台疏云: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

这个天台,就是智者大师,这个疏就是菩萨疏,天台智者大师疏,这个梵纲经,有一个叫菩萨义疏,他这个里边,一开头就是讲戒体的时候,他讲那个体呀,通常天台说,五重玄义,第一个是名,第二个是体,讲体,一开始的时候就说“不起则已”,要嘛,这个戒体生不起来,一生起来的话,它那个就是什么?就是性!换句话说,这个本性开始佛性。就是从这个上面去的无作假色,它判的内涵,有一点不一样,可是从性质上来,本身说是同样的。

【南山云:熏本藏识、成善种子、此为戒体。】

南山祖师说,这个起来了以后,熏我们自己的本藏识,因为从这个地方起来,还熏它,所以叫熏本,藏识成善种子。这个是戒体,

【天台性之一字即能起因,】

换句话说,这个能起因是什么?就是他本来的心,还是还从心起,从心而起的还熏本心,所以从心而起叫性,还熏本心这个叫做无作假色,那么南山呢,熏本!这个本呢,就是从性而起,然后熏,熏本藏识,还熏到这里成善种子。这是同样的内涵。所以“天台性之一字即能起因”,

【无作假色即所发体。】

下面我们看完了这个文,这个地方我仔细的解释一下,

【南山藏识即所依处、善种子即能依体。】

因此这么一来,是

【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所发能依即今受之体。若此出体、文据极明。】

现在这个,能所两个,先说一下,那么看一个是能说依,是本有之性,现在这么说喔,我看一样东西,这个大家停一下,说我看这个金子,我是能看,是不是能看见这个金子?金子是被我所看见的,这个能所的关系是这样的,对吧?现在我发这个无作的戒体,是不是也有一个地方启发出来的?那么这个地方是说能起,是说从这个地方生起的。换句话说,我是能看的,引起这个看的这个动作的启发点,看完了以后,嘿,我看见了,看见这个窗子,然后看见这个窗子,是不是有个影响力留在我的心里面呀?留下来的心里边就是把这个看见的认识作用留在这里,这个就是所依之处,因此这个能起以及看见了以后,这个心识种子所依这个都是本有之性,现在懂不懂这句话?所以呀,能起所依是本有之性,那么现在这个地方,能起的是起些什么?能起的就是无作善种子。这个无作的善种子,还从心起,从心起了以后就是,换句话说,照着前面这个,说心起了以后,这个生起来了以后,留在什么地方呢?还留在我们的心里边,所以能起的是这个心,生起的一个无作戒体的善种子,那么这个无作戒体的善种子留在哪里呢?依在哪里呢?依在这个心里边,所以所依之出,还是我们的本性,这个时候要注意噢,这个能起跟所依,是我们的本性,但是生气的东西,跟所依的这个东西,就不是这个本性噢!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无作戒的戒体。这个无作戒的戒体,天台判它为无作假色,南山判它为善种子,名字不同,内涵一个。

再下面,“所发能依即今受之体”,所发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戒体,从哪里发的?是从我们这个能起的这个心当中发的,但是它跟我们能起心是不一不异。这个能起的心,还要经过几样东西,啊!前面的教诫种种等等,然后才能够引发业体,发了这个业体以后,这个业体依在哪里呢?依在我们这个本性上头,所以这个业体本身就所依来说,它是能依,所以所发前面,已经能依这个都是,就是说的戒体。就是这个善种子。经过这样的,

经过这样仔细的说明,来指出我们所受的戒体的话,那就完全正确了。不管是文字,以及我们的依据,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么这里有一点说一说,我们南山祖师判它为善种子,天台智者大师说是无作假色,它为什么要用这段来引进来呢?最主要的,因为他是用天台的圆教之理,这样!所以同样用天台祖师的话,可是两位祖师所判的这个内涵,稍有差别。本来在这个地方,我不须把这个差别指出来,开始实际上,现在我在这儿指出来,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在藏传一系当中,能海大师,他有一个“利害心要疏颂”,这个是戒律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宗喀巴大师写的,非常短,一共没有几个偈子,我现在记不住了,以前我背起来了,没有几个偈子,那几个偈子当中,就判这个无作戒体的时候,跟我们现在的判法也稍有不同,这里我避免大家混淆起见,暂时不谈,将来你们愿意深入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每一宗每一派,它判的依据是什么?然后将来跟他的修持,这个有绝对的关系喔!我们绝对不要说,那我们了解嘛,就好了。实际上整个的修持,将来一定都是用这种概念,这个说正知见,照着去遇境的时候,你了解得清清楚楚,那么经告诉我们什么?这个经所指的,我们心里的行相是什么?什么是恶?什么是善?善当中什么是净?净当中什么是偏?什么是圆?所以这个教法是非常严密,这个以后再说。最后说,

【能所历然、体性不滥。则受纳无疑、修持有托。】

这么一来,就很清楚,能所历然。

这么一来这个就很清楚能所历然,这两个字平常我们常常说啊!这个东西是不一不异,这个不一不异为什么说它的不一不异呢?就是能所之间关系,比如说我们用眼睛看见这样东西,然后这个所看见的东西就是能所的关系,我眼睛是能看的,这东西是被我所看的,你看见的这个结果不能说是一不能说是异,还是这个例子不妨再说一遍,我看见这个窗子,你说这个窗子到底是外在的还是里边的?说外在的话这种情况以前我们觉得好像是外在的,现在了解不是!不是说外在的说内在的又不是,原因是因为我的眼睛看见判断的结果,我眼睛是能看的,所以这个认识这个窗子,必定有这样的一个因缘才能够呈现出来,所以我看见那个窗子跟我能看者之间不一也不异,这样一来讨论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含混,否则的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弄了半天说文字好像在那个地方像这个诡辩者一样,意义不一定懂,那么以后碰到这种情况就很清楚,最后又有一段话,芝苑又云,这一段话又把前面这个体性万一还弄不清楚后面又有两句话把它分辨的很清楚,看那个文:

【芝苑又云『经论所说菩萨戒自分二体。一当体体、即是戒体、与今善种不殊。二所依体、心性是也。然则心性但是戒体所依、实非戒体。』】

这个经论上面说菩萨戒分成两部分,一个当体就是它本身的那个体,那就是现在这个戒体,这个戒体天台说是菩萨戒的戒体,就是上面说的无作假色,那么南山所判的就是善种子这个完全一样,第二所依体!这个东西依在哪里?依在我们的心性,这么一来的话我们的心性是戒体所依并不是戒体,假定说心就是戒体的话那这个又麻烦,假定心就是戒体的话那么心有的时候缘着一样东西由于烦恼生岂不是生起恶法来?这个戒体会生恶法有这个道理?不应该!这个无作戒体一定是善的,现在你生起恶法那这个说不通,那这个地方就说原来这个是心里边所领纳的这个善种子,跟能所不一样!说能依跟所依不一样,能依是善种子所依是心性,所以这个地方的所依体跟那个当体体两者之间的差别,那么这一段文简单的已经消完了。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P.55倒数L.6,就把这个业疏这几句话重念一遍,重新再说一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消文,就它的内涵还讲一下因为这个非常重要,

【业疏续云:『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

这个地方说要想了脱妄情,那么为什么要了脱这个妄情?这个好端端的为什么要了脱妄情呀?这个有它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要找这个原因?假定说找出来这个原因跟我们不相关那我们就不必去学它也不应该学它,假定找出来这个原因相关,然后相关到什么程度,这个相关的程度对我们要去学不学这个有绝对的价值,现在这一句当中告诉我们哪!你在人世间忙的是干什么?这个答案我想我们大家共同的,要求离苦要求得乐,直接了当地说这个世间太痛苦了,所有的一切的行为在忙些什么?所有的行为没有一个例外的都忙这些事情,对呀!嘿对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法?所有世间没有一个例外的都在这个上头,就是为什么要多你一个佛法呢?佛法告诉我们你要想解决问题,你必须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找到,然后把这个因果的必然关系能够找到了,去解决这个才能够把你的问题解决,这个是佛法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佛法不共世间的地方,到最后来说佛法之所以称为宝就是这个,世间人人要找这个问题都不能解决只有佛法能解决,因为它真正的把这个本末的因由找对了而且圆满无缺,世间不要说圆满无缺不可能连它对错都不知道,这个说明什么?说明说了解了这一点嘿!正是我们人人要学的根本原因,如果真实的了解的那世间没有一个人例外的,除了佛法再不走别的路,现在我们不必去忙说叫他们过来,至少我们进来的人信意而来还愿意忙世间不相关的事情吗?这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策励,那么说好!你现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呢?所以这个同样的一句话,也就是说四谛当中的这个是苦,你要了解认识要了脱它嘛!要了脱它要找它的苦因呀!不过在大乘当中我们不单单是苦要众生无边誓愿度对了!要解决一切的苦难问题,这个众生也可以说是法界一切众生,也可以说跟我相关,从我来说我跟法界一切众生离不开,究竟圆满的解决非走这个不可,所以这个时候不管你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只有一条路,这个才是这里本文欲了妄情须知妄业两句话的终极意思这个才谈的到跟圆教相应,你要想解决那么你要把那个因找到呀!所以第二个须知妄业这个苦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呀!在因上面!所以第二句这个原来我们这个集另外一个名字叫知苦因呀!你应该知道呀!那么上面同样的知道了苦因,去了脱的时候,还有一个东西也在里头了,什么?末灭!我们不是离苦求乐吗?求乐就是末灭,要想真正的解脱这个苦还要什么?还要得到这个苦解决这个就是灭谛,这个灭谛在四弘誓愿说,佛道无上誓愿成!要想达到佛的果,那要怎么办呢?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个是最后现在我要,这个法门无量,就是道谛,那要透过了佛指出来这个法门,行修行这个佛道,你自然能够解决一切痛苦,圆成无上佛果,由此照着这个方法一步一步进来,说故要作法受,对了!前面那个解释,作法受,这个作的时候是,依心而起,作起来了以后是还熏妄心,这个是作的过程当中,那作的是什么?作的就是这个善种子,于是这个善种子,还是在自己的根本的藏识当中,留下来这样的一个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以后随境遇缘就任运增长,这个增长一直到究竟成佛,这个就是我们的戒体,看看岂不是人人唯一的一条路,不仅仅是出家在家也是这个,这个道理就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弘一大师说《在家备》,你必须要准备的噢,那好好看噢,你的问题才能够解决噢!由于这个弄好了出家出家,还是把它加深加广,不是别的呀!这是根本所在。

于是受了这个体了,怎么办呢?现在我们看P.56,第二段,也就是倒数L.2,这个P.56第二段倒数L.2,现在这个是在黑板上面我们看,

【﹝所受之体第一个约圆意示体相﹞】

这个说完了刚才,那个就是约那个圆教圆满圆融的意义说出这个戒体的体相,下面得到了这个体相,那么我们讲随行,这个随行当中说明到持犯,你所以去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被你求到了得到了这个圆满的戒体的体相,那告诉你这个圆满的体相,因!讲那个种子是有了,但是这个种子是不是结出圆满的果来,还要靠这个随行,照着它去持那么开花结果,这个果就是佛,开的枝叶等等就是我们的增上生,所以得到了这个戒体以后,一路一直向上,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哪怕你受一个不杀戒,像薄俱罗尊者一样,91劫,身体都非常的健康,永远在人天当中,这个他是枝叶噢!果是什么,佛!但是并不是受了就行,如果你随行弄不清楚,犯了那非常可怕,下面就说这个,看文倒数L.2

【业疏续云:『由有本种熏心 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亿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

作对的就是这样。反过来,

【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

如果作的不对,后面这个,那么这个文,我也简单的说一下,由于有了这个本,所受的受体,那么还熏我们的识藏,这个种子任运的就会起来,所以说故力有常能牵后习,前面那个本熏心就是受体,得到了这个无作戒的戒体,或者叫愿体,或者叫受体,下面呢!故力有常!它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恒常相续,这个恒常相续的力量能牵后习,牵引后面你的习气,继续不断的增长,换句话说,这个就是种子的意义,这个种子引发后面起功用故,它会有这种作用,那么作用是什么?

【于诸过境,能亿能持能防,】

遇见这个境界平常这种境界或者说以前这种境界对着它造罪犯过的现在不了!我受了这个戒了那个时候忆念,就是它这个功能能够提醒我们记得受了戒了,于是就马上战战竞竞的操持不犯,所以对这个护持来说叫持,对这个过失来说叫防这是一件事情,你能够持戒就能够防非,防非就是持戒,那个是什么?靠你记得说忆持着所受的体,这个叫

【随心动用还熏本识,】

下面两句非常有意思我只是简单说一下,下面还有详细说明,说这个随着你的心,它这个得到了戒体以后心一动它就跟着起来了,随时随地随心动用,当一起来了以后就会能够产生这个功效,那个功效是什么?能忆能持能防!以前造罪犯过的这种境界一一都改过来这个是修行,而这个随境动用能忆能持能防的还熏本识,后面做的时候它这个作用又会熏习,我们的心体又再一次受熏习,就是这样

【如是展转是能静妄源,】

就是这样的展转增上,因为经过后面的熏,熏了以后这个力量又强,强了以后下面对境的时候那个又现,现了以后又熏展转增上最后呢!能静妄源!那个虚妄的根本的渊源通通解决,所以这个静!不用净除的净,用清静的静,它有个道理噢!什么道理这个说一说,苦谛说十六行相,这个十六行相!苦是苦、空、无常、无我,集是因、集、缘、生,灭是灭、静、妙、离,道是道、如、行、出,这个灭谛是什么?讲灭静妙离,正得这个灭谛的时候,换句话说,达到这个佛果的时候什么个状态呢?灭静!所有的都彻底的消除掉了,那个时候一切烦恼根本什么等等他完全没有,这个烦恼是不寂静相,现在那些不寂静相彻底净除了,剩下来什么,寂静之相,这个妄的渊源,都彻底解除了,这个时候静,对!所以这个是有这样的意义在里头,那么反过来呢!

【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

前面这件事情,修行啊,要勤要精勤努力去做的噢!做的时候怎么办?要精勤努力,思惟观察,这样才可以,否则你不努力这样去做的话,有的时候它并不是故意要它,无始以来的这个恶习气在这里,你稍微放松一点,它就来了所以微纵,放纵一点这个妄心就来还熏本心,它同样的这个熏习的力量在,如果说你不精进的话这个虚妄的习气又来了,虚妄的习气还是仍旧熏你,这个时候更糟糕更增深重,你不受戒你不会犯戒,受了戒以后罪加一等,固然戒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事实!可是你犯了戒的话这同样的非常可怕,所以平常我们说一个比喻说走路走的非常慢,但是万一跌跟斗不怕,骑脚踏车麻烦坐车就要出纰漏飞机这个不能停一定非死不可,没有第二条路好走的,你不能够这个飞机出了毛病了我天空停一下,飞机跌跟斗的话那还有命在吗?这个所以我们要知道你越向上你这个情况越是严重,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特征,所以平常我们一定不从它持犯的可怕的行相来说,从持犯的可怕的行相来说天下没有一个人敢走的,那我们是从哪里去看哪?我们看它这个胜利过患,如果把那个胜利过患看清楚了天下没有一个人例外的谁都愿意,因为那个脚不要说你根本走不到,就算你走到的话那不晓得走到哪一年?坐这个飞机那个戒的话那个快的程度呀!完全不能比,是!你要快是要付出努力,可是这个付出来的努力呀!比之于得到的回报的话那你会发现这个努力小呀!小的不能再小,那个时候你会打起勇气来打起劲来就算做不到我将来一定要做,我将来一定要做到没有一个人例外的,说现在即使不能做了解了这个他一定会告诉自己我将来一定要做,对了!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这一点,然后把这个心种也放下去,不断的去努力到什么时候力量够了就去。

现在看解释那个文,下面这个文是很值得我们认真努力的,将来我们一生的修持就在这里,得到了戒体了固然要战战竞竞,得不到戒体现在了解了从这个地方做正好。

【济缘释云:『二约随行以明持犯中二。、初明谨奉二、初句蹑前受体。故下正叙随行三、初句明力。言有常者运运不息、生生常住故。次句明能。言后习者有其二别、一者习因彻至未来、二者习果即后三佛。今明起后且据因论。起下诸句明用。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随心动用。语该始终。熏本识者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展转有四、一对境差别二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

那么第二个呢!就是约随行来说明持或者犯,受了这个愿体以后真正的这个种子是不是能够感果都靠这个地方,分两部分第一个呢!初明谨奉!就是很谨慎战战竞竞的奉持,另外一部份呢!黑板上面明慢犯如果你不谨谨慎慎战战竞竞然后很轻慢随意不管它的话那就犯,这两个分别来说,那么现在第一个先说明谨奉,这个谨奉,我们也可以用恭敬谨慎最重要的就是精进,这样去奉持佛留下来的无上无比的圣法,现在已经纳为我们的戒体,初句蹑前受体!第一句又由本种熏心,就是引再把前面所受的受体,前面所说的,就是受到这个本种熏习了这个善种子,故下呢!就是故力有常那一段话,我们看正叙随行!

正式说明这个随行,这个随行平常我们叫持犯,那个专门名词前面叫受体,这个受体在前跟随着后面要照着如理去行持所以叫随行,那么前面这个受体我们有的时候称为虚愿,这个愿已经发了但是它感果还要靠后面的行持,没有后面的行持这个愿体还不能发生作用,所以有的时候又称它为虚愿,愿体受体。下面呢!我们称它为随行、行持,在这里戒行,换句话说,依体起行的戒行,说故力有常!这个分三部份初句明力,第一句就是故力有常,那么这个现在我们要认真的仔细的来研习一下,我先把这个文整个的念一遍然后很仔细的说,故下正叙随行三,初句明力!言有常者运运不息生生常住故,次句明能言后习者有其二别,一者习因彻至未来,二者习果即后三佛,今明后且据因论,起下诸句明用,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随心动用语该始终,熏本识者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展转有四!一对境差别二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

【若下次明慢犯二、上二句反上三用。微纵即瞥尔念。下二句反上戒熏。问:熏有几种。答:初受作戒熏、熏成无作。次则无作熏、熏起随行。三则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若论所熏、通熏心识。』】

这个文念了一遍仔细的看,仔细的看整个的修行,我们修行的内涵全部就在这里了,我们一步一步的来说,看第一行,故下正叙随行三,第一句也就是前面文说故力有常,怎么个常法?说运运不息生生常住!有就是你得了受体以后这个善种子有一种力量,它这个力量前面叫做任运滋长的,这个任运滋长所以叫运运不息它永不停习你睡觉了也是如此,你做不做记得不记得它永远在这个地方存在而且增长,我在这里举一个比喻,让大家来体会这件事情,平常的种子我们先看种在地下,种在地下,你种下去你不去管它,缘对了,这个种子本身正确的种在那个地方,你明天去看看,看不见,到时候就长出来了,是不是这样呢?至少这个是根据我们观察,所以直接你要想了当地直接的观察,观察不到可是我们用比量可以推理出来的,可是这毕竟是外侧的东西,那我们心理怎么样呢?同样的也许有的同道不一定得到,在家居士当然更是没有,那没关系,但是我们那个心理的现象本身绝对体会得到,随便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做这件事情的是非常强盛的强缘,非常强盛的强缘,比如说我们现在一直想求哪一件事情,以现在的来说吧!大家要去念书,你想尽办法去念书,就是这样,然后前面你要准备的非常充分,到那时候准备好了以后,说到了时候报了名了,要考试了,往往在这考试的前夕会通宵睡不着,然后考的时候,你考的蛮得意,但是不敢肯定,然后你一直盼望那个发榜,等到发榜那一天的话,你就坐在那里坐立不安,也许是赶到发榜的地方去看,也许是报纸来的时候,尽管你这个时候,也许你在吃饭,可是你心里面在哪里呀?是不是老缘着这个对不对?乃至于你忘记掉了,过去了,作梦还作这个,不一定是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想,我们自己遇见的得意不得意,如果这件事情的缘哪!换句话说,这个非常强的话,这种力量是不是非常强呀!这是什么?就是心里面,前面经过前面的这一段,那么现在这个地方,我们受的就是了解了一心去追求,现在我们了解追求的,不是世间的这种功名,不是这个!但是佛法当中的就是这样,佛法当中同样的,要经过这样很严密的学习,因此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对不对?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力有常呀!就是这个!然后这个力量能够起功用,能够对我们后面生起来了,那么刚才我们这个比如说去考试讲起来了以后下面准备去念书了,准备这个是不是也同样的有前面这个影响,种子而引发的呢?那么现在这个戒体亦复如是,你真的一但得到了以后,它有一个强盛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平常我们皈依的时候,如果说你没有正确的认识的话,我们常常说,去皈依!皈依了以后,就保佑你了,皈依了就好了,好好好找个师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乃至于尽未来际皈依佛,皈依完了以后,脑筋里面一片模糊,能防些什么?能持些什么?大家感觉得好像没有耶!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所以《广论》上面特别告诉我们皈依,一定要找到皈依之因,大家还记得不记得?你有了这个皈依的真正的原因,然后你一但找到了你会忘记吗?就不会忘记了,比如现在来说,这个身体不好生,那个病痛苦不堪,而且是必死无疑,不但必死无疑,死的时候是绝端的痛苦,然后到处去遍找名医,你现在找到了,你会放在这儿忘记呀?

你现在找到了,你会放在这儿忘记呀?别人来吃饭,你心里想赶快吃过了饭,我不要吃没关系,可是你不要吃,那别人要吃,那好!你赶快吃,是不是这样去想这个问题呀?对嘛!我们都是可以用任何一个角度观察,因此在这里特别说明大家说,修行而不要听闻,这个怎么修呢?你真正了解了,把皈依的二心真正把握住了以后,一定会产生的必然结果,世界除了这个,不要再走的二条路,然后在这个地方,你吃饭会不一定有味道,修行你会忘不掉的,现在我们所以得不到这个真正的量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前面这个正确的知见,知见也不认识,认识了以后,并没有经过熏习把它增长,而还是随着染污转,现在我们的现行,还是强盛的染污的现行当中,所以这个我们可以用业衡量,也可以用十二因缘来衡量,我们现在的心行,那就非常清楚,目前看到了这里,至少有一点,我想我们大家共同欢喜的,虽然我们做不到,可是已经理路很清楚了,这个理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噢!就是平常的时候,为什么大家很多人这样,一番好心出家,出了家以后,弄弄弄慢慢慢慢的,唉,失望!到最后的话,往往说悔不当初,你了解了以后,你会自己感觉的这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里,就算一世走不进去的话,你自己绝对不会非常苦,这是对我们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这个佛法,对自己的行持也好,对教法的弘传也好,根本因都在这里,那我们现在继续的看。说

【次句明能。言后习者有其二别、一者习因彻至未来、二者习果即后三佛。】

次句明能,第二句它这个力量能引一切后习起功用,这个后习有两种,一者习因彻至未来,二者习果即后三佛,这两句怎么讲?这个地方每一句话,现在说一说,现在得了这个善法的种子,换句话,说这种习气,这个习气有一种力量,能够展转引发后面的,那么对后面的引发有两个,一个习因。这个习因,叫做彻至未来,嘿!有意思!一个习果!习果即后三佛,先说佛果比较容易,这个力量,你不断的任它增长增长,到最后成佛,为什么叫三佛?罗汉只感得一个,成佛的时候,一定是法报化三身,所以这个地方的习果成佛的话,一定是,换句话说,这个是圆满种子感得的这个佛,一定是法报化三身圆满的这个是习果,那么习因呢!妙咧!就彻至未来!尽未来际,永远在这个地方,这个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性的问题,我从不同的角度,跟大家说一说,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家听说过的对吧!这个是佛根本不一样的地方,然后这个十八不共法如果我们是多多少少学过的话,记得有十八样东西通常一般情况大家只晓得这个佛有十八不共法,这里我们也不细谈,那么这个最主要的前面这个身口意三业不是这样,这个里边有几项,这个从第六开始第七,它有一个叫欲无减、精进无减大家有没有印象?无灭还是无减这个我记不住,如果你们要想仔细去了解的话查一下这个佛学字典,叫无减或者叫无灭,它那个欲就是好乐之心善法欲,这个佛的十八不共法当中有几样东西叫做欲无减,精进无减,慧然后解脱解脱知见它永远不会减永远存在在任运当中,所以我们平常觉得啊!这一点好乐心过去了以后个好乐心就没有了,然后呢!不要说这个好乐心,贪这个贪心就是作恶法那个贪欲之心也不会永远存在的,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贪的好乐之心转成善第一个,然后这个善的善法欲一直增长增长增长,增长到什么程度呢?增长到无减永远不消失那就是佛,欲!有了欲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对不对?有了这个认识信仰了,然后引起好乐心,有了好乐心就是去精进,有了精进就感得善法的果报,所以说欲无灭,下面是精进无减,精进下面是念无减,念无减后面是智慧,然后解脱解脱知见等等,这个佛是达到这样的,换句话说,他一直努力向上向上向上,到后来越来越快越来越快达到最后无限大,到了无限大永远以无限大的速度永远维持下去这个就是佛,这个才是佛,我这次来的时候大家说要随念三宝经,我也带来了我也留下一本今天也放在这个地方你们如果说没有的话可以请去,不过如果说请的人很多那原则上面总是限前面的这个出家的同道们噢!这个随念三宝经随念佛宝的时候第一句话如来是福等流善根无尽,我天天念这个第一句话是福德的等流大河永远无穷无进的,然后这个等流有两个一个是等流因一个等流果,这随念三宝经上面告诉我们这个等流是说的什么?假等流!实际上真等流是造作等流,造作等流就是我们现在那个习因,所以你有了这个展转增上增上增上一直增上增上增到后来的话,这个习性一直到成佛,成了佛是不是到此为止呀?彻至未来!所以变成佛的十八不共法,而且他永远以无限大的速度向前,既然以无限大的速度向前的话还会不会可能产生任何一点点细微的产生恶法的因缘有没有?没有了嘛!这个就是佛耶!因为他有这样的一个特征在所以遇见任何缘的话,众生是感得佛的福德果报的等流的众,一切展转的在这儿!我们世间也在做好事做的好事会感得异熟,感得异熟就完了,世尊不!感得这个异熟果报就永远不尽的等流,这个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出来的,所以这一句话你不要随便看噢!他一直习因彻至未来什么?这个就是我们如果你回想前面说业当中有一个叫等流因果,在这里看见了没有?然后到十二因缘当中说前面是无明行识后面被爱取来滋润,现在从这个地方开始的话不在是无明是正知见,拿什么?拿善法欲勤精进来滋润,这个习因!习果呢!慢慢的生生增上,生生增上刚开始还在人天当中修行,也许是娑婆世界也许极乐世界将来呢!进入大地菩萨地地增上到最后佛果就是这个,这个靠什么?靠现在把这个东西提在心念上面,使它展转增上就是这么两句话。

【今明起后且据因论,】

那就是讲这个,实际上这个因只要做到了果就得,法华经上面也告诉我们真正的妙就妙在什么?因就在果中,果就在因中即因即果!本来这个东西就是这样,

【起下诸句明用,能忆谓时中不忘、能持谓执守不失、能防谓尘缘不侵。】

然后它的功用是什么?能忆能持能防!由于这个力量比较强,强的话这个念在,念在的话忆念在,因为记得了,所以始终忆念,实际上这个,始终忆念还是要靠我们精进努力噢!所以随行要靠我们的持不能犯噢!然后因为你记得,能护持,能持谓执守而不使它失去,能防呢!那个时候就能够防止这个尘缘不起,所以这个三样事情,

【由忆故持,由持故防,一心三用,无前无后。】

这是我们现在要了解的,从一般没有深刻了解的这个眼光去看说持戒是件很苦的事情,在我们的习性来说也的确是,可是你了解了正知见然后去看的时候,这个持戒不是一件苦事情,那还是用世间的眼光去看,我常举的比喻,现在赚钱是快乐是痛苦的呀?赚钱不是件快乐的事情耶!上班也好,作老板也好,夏天弄的满头是汗,哪一个都是这样耶!但是人人是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这是乐,因赚很多钱进来啊!虽然钱本身也并不快乐,钱哪里是快乐的!钱放在那里看看,你的快乐何在?钱不快乐耶!用钱的时候才快乐,是不是这样呀?所以这些都是快乐之因,我们就已经乐此不疲了,那么为什么?因为我认识了解这个样,所以说真正修行,要得正知见,你了解了这样去做,有这样无穷无尽的快乐的话,这个持戒虽然苦,你会不会嫌它苦?就像我们现在赚钱叫你说唉!这个赚钱苦事情,你少赚一点,嘿,对不起!礼拜六我不上班,我去加班为什么?看在钱面上这是快乐的呀!对与不对?所以真正重要的,往往我们现在忙着修行,我以前也忙这个事情现在觉得唉!这个错到极点!真正要忙修行要忙知见,等到你这个知见,真正忙起来了以后,无有不修行者,否则的话,你去修行的话,说实在宿生有大善根例外,所以例外的原因,因为他那个知见本来已经建立了,还是靠那个知见跟那个知见建立的习性,要不然的话,很难很难,尤其是很多已经有了经验,你们可以体会一下,不要说像我刚开始接触佛法已经30年出头,出家以来也20几年不谈,在座的3年5年的多的很,你们看刚开始一番好心,有心而来学到后来学到什么?苦不堪言!大家说忙着要去修,修了半天,苦不堪言,原因何在?至少现在我所了解的找到了,你对这个修行,没有把握住重点忙着去修,这个是真正的原因,所以佛告诉我们,你真正要修一定要透过什么?所以在学本论之前,再仔细的把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正知见第一呀!现在这里就指出这个来,反过来说,我们今天得到了这个以后,你这个正知见越坚固,真正的修行越保险越安全,你看的很清楚,你要东西都在这里边,你舍得不忙这个吗?所以不管你是从上中下哪一个方面来看,这个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这一段话,本身就告诉我们,你有了这个要

【随心动用 语该始终,】

起心动念这个话,随心动用是什么?随心动用,就是还熏本心,这句话,是!前面之所以能作是因为你得到了戒体认真去做这随行,可是你随行过程当中的话它又会熏习,因为又会熏习于是使得你本受之体又来增长,增长的话它这个生起的力量又强,又强于是你随心越强,随心越强的熏下去使你原来受的受体越增长所以这个这样的还熏本心这样的展转增上,换句话说,我们从修行下去,第一步到增上生,到最后成佛为止,永远在这个展转当中,一直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佛最高程度,无穷无尽的永远,继续下去,所以这个话,整个的修行都在这里,这个要靠什么?要靠精进!不过在这个地方提一件事情,刚才说理论上面说修行不是苦事,实际上,修行的确是个苦事,但是你进一步来说,假定你修出味道来的话,修行不是苦事这也是事实,比如说我们现在说做事情,做事情的确,除了已经做到这种事业狂的人,他全部精神除了这个以外也没有别的了,但是世间的确有很多这种,比如说发明家爱迪生,你叫他作别的实在没兴趣,他一天到晚钻在这个里边,比如运动的人,他那个运动迷,每一个人有他好乐的地方,说起这个运动对了!我就想起来了,不管是现在打棒球也好,打橄榄球也好,网球也好,那个是不是很辛苦的事情?可是这个运动迷,他绝对不觉得辛苦,你今天有了这个,叫他不上场的话,他实在手脚都在那儿发痒,他痛苦无比是不是这样?他上去的话他觉得很痛快,我但愿诸位有这个经验,那我们不一定说打篮球了我们有我们的经验,嘿!的的确确的前面你觉得是苦的,到那时候觉得快乐,所以我常举的,比喻像辣椒,刚开始一尝辣的要命,等到你嗜好了辣椒,今天一餐没有辣椒吃的话唉!觉得今天这个实在是没有味道,是不是这样呀?所以入菩萨行论上面告诉我们,有一句话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它说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生,你遇见困难千万不要退,那应该怎么办?应该观察这个困难,是你必须的?还是不必要的?不必要何必,必须的,不要退去,努力修习,等到你修力的结果出来了,以后不要怕,下面两句,先闻名生畏,后无比不乐,以前你一听见就害怕了,到后来一听见,不要说碰到没有它不欢喜,这个都是经过,你修习像辣椒一样,以前一听见这个辣椒你就害怕喔!辣椒!等到后来,对不起,没有辣椒,那今天这一餐饭吃下去,一点味道都没有,这个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说到这里这个精进哪!成办精进的胜缘四力记得不记得?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如果说你们要看的话反正大家都带着广论这个加强印象,广论的P.313这个发精进有四个力量,我们刚才不是困难不应退,皆由修力生吗?不要忙着修你先要认识为什么修?晓得了为什么要修?要晓得如何修法?修的过程当中告诉我们精进,得精进要得精进的胜缘,这个胜缘办起来然后你去修的话,保证不退,就是这个四个方法,它说第一个发胜解力,第二个发坚固力,第三个发欢喜力,第四个暂止息力,这个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胜解?看那个文噢!就是P.313,第二积集顺缘,第一行的最后,

【『我从昔至今,于法离胜解,感如此困乏,故谁弃法解,佛说一切善,根本为胜解。』】

这个就是胜解,胜解需要靠什么?还要下面就说这个根本哪!恒修异熟果,换句话说,你对这个业果的道理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停这个正确的认识,不断的加强,不断的加强,思惟观察,最后产生最后的胜解,胜解有个特征,这个法相上面有,就是说当这个戒体现起的时候,绝对没有其他的外力能够转动你,你看的很清楚眼前的一切快乐,都从这个地方出来的,这个叫胜解,因为你了解了一切的好事情都从这个地方来的,于是你认真的好乐心就生起来了。

所以前面刚才念的句子当中就是这样,我们所以修行的不得力的话原因是什么?就是对这个,得到这个胜解的这个佛法舍弃掉了,所以感到如此困乏是为什么?由于弃舍了对佛法的了解,这个佛法的了解在建立正知见,所以佛告诉我们清清楚楚啊!一切善的根本什么,胜解!而这个胜解的根本,前面说,业,对了嘛,而这个胜解的根本是异熟果,异熟果就是业果的道理,你了解了这个以后,然后加强得到了胜解,任何眼前唉!你觉得很疲倦,你觉得这个是痛苦,痛苦的根本为什么?噢!这个!你马上要去掉它,要去掉它,你那个精进心就生起来了,你要求快乐快乐的因果在哪里?在这里!啊!你这个精进心就生起来了,所以这些都是修行,所以真正要想修行得精进,不是我赶快去造一个关房,赶快去闭关,我赶快去拜个师父,赶快出家赶快剃头,不是这个!怎么样找到一个善知识,引发我们正确的认识!怎么样把这个正确的认识,变成胜解!这个才是真正最重要的,说到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如法如理的僧团,这个僧团真正美的地方,就是从根本上面建立这个,那么下面呢,他坚固力!这个不是马上去做喔!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要去做了告诉你,你要嘛!不做!做了千万不要中途退缺,不要改变,这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两样东西,第一个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一番热心来了,赶快去修行,乃至于赶快出家赶快闭关,等到真正进来了以后,大家才觉得苦不堪言,就是这样这个情况,都是在这个里边产生的。

所以第二个要发坚固力,发了坚固力第三个发欢喜力,然后你照着去做的话,你的欢喜就来了,它自己本身就是修行噢!到那时候就是欲罢不能,刚才我们说打篮球的人有!对我们修行的人就没有,如果你照着去做的话,对不起,你这个修行才有,啊!修行的这种欢喜的话,没有东西可以比拟的,所以我们现在说舍!啊!这个舍讲讲容易真正舍的话,不要说头目脑髓舍不掉,叫我舍十块钱真正莫名其妙要我舍的话这我还不大愿意,噢!这个有很大功德噢!那是!我十万块钱也得舍,今天如果忘记掉这个乞丐来的话嗯!这个真是讨厌!是不是这样呀大家想想看?真正的内心并不是在舍上面而是在功德上面,看见功德还在胜解上头耶!而菩萨舍头目脑髓,他那个快乐的心情,你们看这个大藏论上面,跟入中论上面都说:这个菩萨舍头目脑髓,有一个是舍者,一个是受者,得到这个地方应该很快乐,但是它说这个舍的人,比起得到的人快乐,不晓得超过多少万倍,这个此因能比不能见,这个情况,除非你现证你绝对没办法了解,但是你可以从理智去推断,晓得我们现在这样学下去,尽管我们没得到,我的的确确可以了解,换句话说,他克服了自己的烦恼以后,得到的这个是欢喜的,这个要经过前面的。

所以我们要去修行,觉得是件苦事原因何在?没有得到正知见,也没有对法解了,了解了以后,还要继续的思惟观察产生胜解,产生胜解了以后,行法的时候,还要得到善巧方便,有了这个善巧方便,行持的时候才坚固,你坚固的去做的时候,克服了这些烦恼,欢喜生起来了,欢喜生起来,下面有一句话很妙,暂止息!得到了欢喜,千万不要一口气继续下去噢!停一下!这个是对我们有绝对的价值,所以真正的修行呀!这是法宝。

说到这里,我自己也有个经验以前,我说我刚出家,没有多久我第一次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民国55年在台北报恩小筑那时候,跟印顺老法师,印导师,他就说某人哪!这本书蛮好的,你看一看,我曾经在广论当中,这个讲《广论》当中说过,然后看了以后,这本天书就是不懂,但是有一点点地方看懂啊!看了很欢喜,放掉了,以后人家告诉我,这个看书,不要随随便便翻,尤其是这个上面多多少少看懂一点哪!所以我第一次什么时候我已经忘记掉了,第一次看的时候,从头至尾,咬紧牙关六百多卷一一看下来,到后面都是看到,几乎像蚂蚁,密密麻麻在纸上面一行一行爬,我自己觉得总算爬到底了,觉得精疲力尽,这个感觉没有一点点胜解,也没有一点点快乐,完全谈不到,可是里边有一些,看懂了很欢喜,以后我不时的去翻开,嘿!觉得这个对!很有意思!那个时候忙的什么呢?忙的去修先去修的是念佛,念出一点光景来了,后来觉得这个并不那么难嘛!再说除了这个念佛不太难,我以后真的有因缘,再告诉你们这个境界,然后觉得这个一心不乱,也不是个难事情呀!但是你念得到了一点点境界以后,要嘛!你不生活,到了极乐世界,那还好,偏偏我暂时还没有去,我念到的时候佛也没接我去,还留在这个地方,我这个不是真正的一心不乱噢,但是相似的前方便,将来你们人人都可以得到的,除非有障碍,有障碍那没办法可想,然后下来的时候,遇见事情的话,遇见缘还打失,当时我也不管了,后来仔细的看了一下,觉得不行,在这个情况之下,你如果遇缘打失的话,说不定你还堕落,想想不灵光怎么办呢?那么幸好有个老师的关系呀,也教我学一点教,我也学一点禅,于是下面这本书就派上用场了不时去翻开它,于是我就开始学一点坐,这个也不是禅噢!反正学到哪里都有一点点味道出来了,那时候的毛病在哪里呢?没有味道的时候是苦不堪言,要嘛!咬紧牙关像蚂蚁这样一个一个爬下来,要嘛!摸到一点味道的时候,平常到了九点钟的时候睡了,那时候在兰若仁法师,要求很严格到了九点钟,不准不睡,可是我总是把那个光弄的很小,弄的晚一点,第二天我再起得来就好了,于是到换了一个地方去的时候那,往往一弄就是个半夜,结果第二天弄的精疲力尽,就爬不起来了,尤其这个打坐以后,我始终抱着这本书,以后看见这本书上嘿!前面说的清清楚楚,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注意修那个地方,就告诉你前面不要急急忙忙的进来,你应该把你修的内涵有个正确的认识,认识了以后还要安排,安排好了以后,要照着不要增不要减,好的时候不要减,惰的时候不要增,但是看是看过了印象就是不深,等到自己去做的时候好的时候就是增,坏的时候就是减,有一次我翻到这个地方,嘿,那个不是很清楚吗!咬紧牙关这样去做,能做到不减,咬紧牙关的不减,不减慢慢慢慢的味道来了,味道来了以后,我也记起来这个大师告诉我们,好的时候不要增哪!所以我到那时候放下来,实在是舍不得,无论如何把它放掉它,结果一放放掉了以后,这一下美味出来了,放掉了以后,我心里面就滴挂着,要赶快要回去,下面所有做的事情,你都没味道,要回去那时候才晓得,噢,道理在此!所以那时候我才信得过,尽管你自己可以摸的出来,你要经过极大劬劳,我一算我从一开始碰到这本书也是55年开始,到看懂这句话,只是这一句噢!前后花了多少年呀?11年!我告诉你们只看懂了一句话,所以以后晓得噢!以后遇见老师以后,老师开口告诉我们,修行几个重要的关键,一开口就告诉我了,那个时候我才信的过,你真正的说,遇不见那个教法,根本没有可能,你摸过无量阿僧祁劫,还在门外转,如果说你有了善根,可以摸的出来,可是摸的出来,跟有一个善知识告诉你的话,这个差别绝对还不是说30年50年,这个也许我是个钝根噢,诸位例外。不过我自己错误的经验可以告诉你们,所以说到这里,我们现在讲修行,说修行而不要真正的教授,说要找教授而不要善知识,那就是我们真正佛法末法的根本的原因。

【十八不共法】:

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业疏续云『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静妄源。 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

那就是我们真正佛法末法的根本的原因,末法是对外头的对我们自己最大的损害还是我们自己,那么这里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去看也扯的太远了,说这个讲这个展转熏是这样精进上头,当我们由于这样的认识了以后这个修行不是件苦事情,所以它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怎么样得到正确的认识?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然后照着去行持于是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来,前面都是什么→发!然后你去做的时候体!得到了体以后然后依体起行,现在这个地方讲的就是这个这样的展转,所以这个话很容易懂,这个内容还有这么一些在,再看文此随行中熏通作无作,它说无作熏作,作再熏无作,无作再熏作,这样的展转就是这样,那么这个作跟无作到后面受的时候有作无作,随的时候还有作无作,这个到以后再来解释,那么这个展转有四,第一个对境的差别,二呢!起心前后!三来报相续四入位阶差,什么是对境的差别?这个各种境界就是这样熏这么展转,而这个对外境来说,起心来说感的报入位,善恶这是两个差别,然后善当中也有差别,恶当中恶这里不谈了,起心每一个地方细讲,这个地方不必去细讲,静妄源者语通因果!因是渐渐的静最后的究竟静,

【准下修显圆证三身,则究竟永尽故云静也。】

哪!现在出来了,从下面这个地方说,从圆证三身来看,就是究竟永静,究竟永静就是证得究竟的灭谛,所以讲这个灭谛!灭谛应该具足的行相应该是叫灭尽妙离,所以它用那个静的意义在这里,前面是持。下面呢!犯!犯是怎么个犯法呢?现在我们同样看

【若下次明慢犯二、上二句反上三用。微纵即瞥尔念。】

若下次明慢犯!持要谨慎要恭敬要战战竞竞,如果你不谨慎如果不恭敬马马虎虎对不起那就来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仔细的观察一下,说实在的有心犯的人不多,但是无心犯的人是再再难免,原因在哪里?就是不了解恭敬!不了解谨慎!还有不了解要努力的去学!说我要即刻去修行,这个是我们最重要的致命伤,所以犯戒四因当中,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有一个说不恭敬,有一个说慢,这是两个的开合不一样,在《广论》上面犯戒的四因→无知、放逸、不恭敬、烦恼盛,在《瑜伽师地论》上面,说四个稍微不一样,无知是一样的,放逸是一样的,第三个是烦恼盛,第四个它不叫不恭敬,叫做轻慢!其实轻慢,也就是不恭敬,所以平常我们真正戒绝对要恭敬,在这里一开始,我们讲的时候,就特别讲那个敬字的重要,敬信两个字不能离开的,恭敬所以你就战战竞竞的谨慎,现在我们,唉呀,没关系啦!然后自己很大意很随便的,这个都是说我们造成共犯罪的根本原因,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已经极大部分状态,它这个习性就是这样,不是故意要去慢,不是故意要的,就是这种无始以来的这个恶习气,这是无明相应的,痴相应的,就是这种状态,也并没有特别为了这样,所以这个时候,如果不努力提持的话,这个很难上得去,这里我特别说一说,那么这个慢犯分两部分,上二句就是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这个上面三用是什么?能忆能持能防!微纵即瞥尔念!说假定你不精勤思惟观察你稍微放纵一点的话,那个就是说才瞥尔一念一起来对不起马上就出来了,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

【下二句反上戒熏。】

上面它这个是随心动用是还熏本识是好的,现在微纵了妄心它也一样的还熏本妄,前面这个熏是熏善,现在来熏妄,熏妄!结果呢!更增深重,受了戒以后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罪加一等,这个罪非常可怕噢!所以前面一再的说白衣你很少说堕落到下地狱去的,可是出家人弄的不好的话,要想避开这个很难很难,这个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大家只看见这个出家的功德,没看到它的过患,因此在本律当中很多地方,在一般普通人,他就想尽办法,出家功德,出家功德,等到你临出家的时候,他就告诉你,这件事情不简单啰!要警惕你一下,前面是引你进来真正引你进来要做的时候要警策,你这是我们要知道的,这个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一个原因。关于这里这个问题,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停下来,也仔细还要检测一下,这个戒是我们南山律祖,南山律组在戒疏上面,羯磨疏上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几句话,说佛所以制戒它前面一句话佛制定这个戒律有几件事情,我把它念一遍给你们听听。诸位出家的同道们,如果要的话,其实在家居士有心也可以看一下,在业疏卷一P.5上头,严居士今天下午我想拿来你去做几个拷贝,在忆念000当中谓毗尼立法,毗尼就是戒,立那个法应勤作累,作是盯做,不断的盯做作累,还要殷勤的作累,这是第二句话,自令忆念不失遗忘,这个佛制的戒当中特别的告诉我们,你一定要牢牢记住不要忘记,那么它下面怎么说?说于藏尔一心,这个学戒一定要藏尔一心,违戒制犯,你这个心一念忘失掉了,对不起,你一念忘失的时候,你就犯了,所以这个遗教经当中特别告诉我们,原因在这里,所以它最后两句话,故知常勤观察,始号持奉,所以晓得常是恒常,恒常要怎么办?勤是精进的,勤精进的去思惟观察,那个才算是真正的如教奉持,它下面律祖又说了几句话,这个几句话,这里暂时不提它,那么同样的真正说起来修行,哪个地方都是需要这个,这个是个重要的条件,那么也许我们听见了这两句话噢!心里觉得那怎么行?不要怕这个不要怕,它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的方便善巧在,所以这个僧团,真正好是好在哪里?这个如理如法的僧团,就算是你这个念头没提起来,这个外面引发你随着的这个缘也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你得到了戒体以后,除非破坏它,否则它任运增长,就算增长的时候,慢一点这个缘本身也永远在扶持着你,所以现在我们像前面大家学论学律学经,然后去思惟讨论观察,一切时处没有别的就是增长这个,所以我们前面说十二因缘当中,二世三世圆满,或者宿生已经种了善根,或者宿生的善种子没有从这一生种,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现在以正知见勤精进继续不断的去引发它,这个就是二世圆满的典型的例子,然后要像圆满的话,这个不是靠我们一个人,所以这个僧团绝端重要,下一世再来,或者到极乐世界,还是那一堆人,或者在娑婆世界也是那些人,这个整个的概念都在这里,因此我们往往我们的修行说,那我想一个人去修,没错!你一心一意只想念佛,其实只想念佛的,像印光大师,我始终觉得很赞叹他,也不必出家,否则的话,了解了以后以戒为基础,何况在团体当中也念呀!这个有一个绝大的好处,念去了再来救人也方便,万一念不去,在这个地方也绝对保险,这个是它很特别的,何况你认真的持戒的话,一天的八关斋戒都可以保证中品生,何况是我们的具戒!这是它的很多意趣,那么尤其我们现在了解了他真正爬不上去的就是得不到正知见,现在这个团体当中,就整个的陪你这个东西,把你错误的知见消除,正知见是增上岂不是?所以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正反两个方向,所以现在这个地方的犯,我们并不是故意犯,但是由于不了解这种情况,这是我们正常状态,因此在我出了家以后,常常遇见这种事情,有一次在这里人家说,唉呀,好像到这个前面大概在家人,不晓得要做些什么事情,啊!你们出家人不慈悲,以前我也有这个概念人家要说这个出家人不慈悲我就没办法回答,对了,我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正因为我出了家,晓得这个真正的内涵,所以我真正的慈悲还做不到咧,至少我讲起慈悲我就告诉你,你就该怎么做!为什么原因?因为我了解了,我要学慈悲,你这样做的话,非害你不可,我明看见下地狱我能不警告你吗?现在你们懂不懂?关于这些事情你正确的了解了以后,就不会为世间一般的这种莫名其妙的所动,否则的话,他说要让你跟他这个非法的行为这个叫做慈悲,这个慈悲这样讲的吗?这个完全是世间无知的溺爱,这不是佛法里边的慈悲,这个顺便一提,虽然跟这个无关紧要,但是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错误之一,那么下面持犯两者当中,了解了以后,又一个问!这个都是里边的一个自说的问答使我们更清楚更明白,熏有几种?看文噢!那么这个

【问:熏有几种?答:初受作熏,熏成无作,】

说它的回答,我们在刚刚开始受的时候怎么办呢?先前面那个作戒,换句话说,从请师迎圣忏悔等等这个都是造作,这个叫做作戒,这个作戒来熏成无作,这个就是我们留下来的善种子,或者叫做无作戒体,然后有这个无作戒体以后,所以它就说,故力有常能牵后习起功用故,是不是?这个是什么?就是次则无作熏!就是这个无作戒体,留在这边它有一种力量熏习随行,由于这个力量生起我们后面的随行,可是这个熏要什么?要很强盛的力量才行噢!

【三则随作无作熏,】

下面这个随就是后面的随行,现在我们这里换一个名词就是依体起行的戒行,这个戒行后面我们的持犯篇当中所讨论的,为什么叫它持犯?因为你做对了是持,万一作错了这个犯喔!这是把它的胜利殊胜的利益跟它的过患说清楚了,然后我们晓得怎么办,在后面随行当中作无作这样互相展转熏,

【还资本体,】

这个熏的力量,回过头来还滋长,增长本受之体,本受的也就是我们的无作,然后受了这个无作,无作再熏作,作再熏无作这样最后一句话,

【若论所熏,通熏心识。』】

这些东西真正的都是什么?都是熏那个心识实际上,也就是这个心是受熏生起的功用,这个功用,我们称它为展转的这样,那么这个文字是这样,内涵在这里再简单的说明一下,那么对于整个持犯了解了,是!刚才我们前面举的例子,戒也好世间的任何一法也好,我们平常或者有个习惯或者有个认识,那么习惯呢!比如通常说修行来说这个人有善根嘿!一碰到他自己觉得很欢喜来了世间亦复如是,说不上来到那时候就去做了,知见呢!由于了解了好坏去做然后真正去做的时候,做了任何一件事情我们内心当中有个影响力量留下来,这个戒上面来说这个叫做无作戒体,然后由于留下这个影响力量如果这个力量非常强盛的话,这个力量就会继续的引发你不断的去牵引后面的行为→牵引后习!当你开始去做的时候,它后面又展转增长,所以说一切的事情,没有一个例外的,修修修,都是不断的修习修习修习,所以我们刚才举的很多例子说,这个人打篮球,说这个人做什么,说那个人干什么?我们每一个人想我们自己习惯的,所喜好的不外两种,有一种碰到了比较容易喜好,这个都是宿生已经有了,还有一种,这一生积累起来的,积累起来的这段时候,说不上来,然后慢慢的养成习惯,还有一些习惯,很有意思,无所谓好不好,比如说早晨起来了,今天早晨就这个样,然后养成习惯,有一天忽然之间没有的话,你会感觉得,若有所失之感,在这个东西现起的时候,你会觉得没有什么,一但失去的时候,你就觉得若有所失,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仔细想想看是不是这样?人人都是如此,换句话说,这就是习性的力量,这个习性的力量就会这么重,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来,以前在家的时候,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干什么?看报纸!在看报纸时并不觉得嘿!偶然有一次,什么因缘,也许这个送报的人出了问题,也许什么其他的因缘,报纸没有到,那时候去看怎么今天报纸还没来,然后你老去望,有的时候报纸不来了还去买一份,不晓得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哪!就会这样,当这个报纸在的时候你不觉得什么,或者乃至于饮食,你不妨自己去想,我们往往到新的地方,去新做一件事情,大家讲随便啦!没什么关系啦!然后你就随便一做了,一做第二天就这样,第三天慢慢的就变成这样了,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你好好的去观察,如果你仔细去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极大部分事情就是这样来,所以像世间的这种事情,本来无关紧要,反正随便一放就算了,现在去修行,对我们绝端的重要,我们居然碰巧,随便随到哪里就算哪里,你说能够修出什么结果来呀?这就是我们的致命伤呀!而且养成这种恶习,你自己不晓得的,完全不知道就陷在这个里边,比如说以我自己来说由于自己多多少少学得了一点,这个都是自己的师门,以及三宝的无比的威力恩德,使得我得到了一点,所以我就把那个痛苦的经验告诉人家,就发现太多的人,跟我有这种共同的错误的认识,唉!他一心仰望跑的来求我,我自己晓得,我哪谈的到真正的什么善知识,乃至于普通的师都不够,不过在这个里边,我也有自己最大的感受,这个感受非常深非常深,跟我比较靠近的很多同道们,常常在那儿说:某人哪!或者说,师父呀!我有错请你告诉我呀!但是我就是开不了口,我不妨告诉你们这个话,我倒不是我不愿意说,自己的习行就是这么严重,真正开口对人家不一定有帮忙,我就想起了我当年一出家的也是啊,看见欢喜,我就希望找到自己的错,弄到后来人家总是说:某人你很好,你很好,人家就很少说我错,我就想为什么人家不愿意告诉我?我当时总觉得人家不愿意告诉我,等到我自己慢慢的慢慢的深入了,经过了20年的经验以后,发现不是人家不告诉我,都是我拒绝掉了,都被我拒绝掉了,你们自己去观察下面,我没办法再细说下去,你们好好的细细的去观察这件事情,你们观察会了你们会一生受用不尽,一生会受用不尽,所以以后我常常念一首诗,这个在常忆念颂当中摘出来的几句话,我不妨把它念一遍,

【己过如山皆不见,师过秋毫因明察,法不相应是由此,勤加忏悔常忆念,】

我有一段时候天天念,我每念到这个时候,自己就禁不住痛哭流涕,所以现在这个恶习还在,念到那个时候,我就禁不住自己唉!自己觉得我们人哪,自己的过错积的像山一样看不见,然后最好帮忙我们解决的是师长,不信的是自己的看不见,师过秋毫因明察,哪怕这个秋毫是最细微的地方,你也看的清清楚楚,法不相应是由此!你所以跟法不相应就在这里,唯一的一个办法,勤加忏悔常忆念!这个刚开始我看见好欢喜,我就天天念,痛哭流涕,到后来哭尽管哭,实际上并没有忏悔,啊不行!这样的念,有没有用?我们毛病就这个,以后我就记得这个20多年以前,那时候我刚出家没多久,自己很用功,本来是念佛,因为仁法师的关系,我就偶然也看一点经教,看见一点经教以后,我就看见那个好的话,我就把它摘下来,先摘在这个上面,可是摘在上面没有用,我就把它写,写了觉得没有用,我就把它写在墙上面,那个屋里面贴了很多,平常各也各忙各的,有一次偶然仁法师跑进来,看见了墙上,他瞪大了眼睛,望一望,他瞪大眼睛望一望,他是有意思的,来告诉我一下,我也觉得心里面大概觉得很得意,仁法师应该赞叹吧!其实不是。过了有一次,他就告诉我了,你写的满墙有什么用?要提,提在你心里的!你提的满墙都是,我想难道把这个法写在上面,警策自己还没有用,他就告诉我要提在心里,我慢慢的懂,你要自己警策自己才有用,否则的话,对不起,真的提的一墙都是,提完了以后自己就交给它了,这个修行是墙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这个习惯,就不知不觉会这样。

我那个时候记下来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还没真正用上,什么呢?就是《大智度论》上面告诉我们的精进五相,但是你们有没有人看过《大智度论》?如果看过晓得,我那时候也是这样把100多卷的《大智度论》,也是蚂蚁爬到底,不过看见过几句比较美的话,《大智度论》告诉我们别的东西,可以暂时休息,精进一度是贯彻始终,刚才我们念过,实际上你真正要修行,不管哪一个法,离开了精进,根本不可能,那么它说精进五相,这个精进有五种行相,这个五相我把它念一下,第一个启发无难!启呀,就是启动的启,就是我们平常谨启那个启,发是发动的发,发心的心。无难,第一个就“启发无难”,然后第二个叫“于事必能”!发了以后,你要去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对你要做的这件事情,一定要贯彻始终,换句话说,这个能有很多的内涵噢!以后我不了解以后,我才知道我并不了解,所以虽然记得这几句话没派上用场,这个真实的了解一直学到了论、戒以后才真正的懂得这句话的意思,下面呢!“心无怯弱”,心并没有怯弱这两个,怯跟弱有它不太一样的内涵,下面“意志坚强”!这个坚强跟怯弱,彼此间稍有不同,最后所做究竟!做事情一定做圆满,大!大究竟,小!小究竟,这个跟《广论》上面颇有相似之处,那凡是这些事情都是闲话,可是这些闲话对我们,告诉我们,怎么样去修学佛法?很重要尤其是,现在我们幸运了得到了这样的最完整的圆满的教法,乃至于正得了戒体以后,我们该如何的去尊重,该如何的照着这样的去做,那么今天所讲的部分,也就是“第二约随行以名持犯”。这个再下面,明天要讲的所受之体当中,“举因果以细劝”!

这个P.58上面,黑板上面是根据P.58上面所写的,实际上这个《在家备》上面也有,不过这个到了明天,实际上我抄给你,你重写一下上面那一部份,拿掉这个去掉,那一部份应该举因果以细劝部分,分成三个项目,哪三个项目呢?第一个先总说,第二个再分三句来说明它,这个分这三句,就是我们现在黑板上,也就是说《南山在家备》的摄律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那个部份不动,最后一个是问答释疑,分成这样的三部份,如果你记得,明天就写在上头,然后照着这个三段,明天把这个文一段一段消下去,那可以更清楚更清楚,今天我们就到这个地方。

P.57,昨天已经把前面这两项讲过了,这两项讲过了以后第三个,第三个呢!就是举因果以细劝,那么前天昨天今天这个三个,这是南山一宗全部的精要,诸位我想听完了以后,回去好好的复习一下,把它弄懂,你这个了解了以后,以后对我们行持的根本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晓得如何下脚。那么今天我们看P.57第二段,先看一下这个,就是说所受之体甲乙丙,第一个约圆义以示体相!这个已经说过了,二约随行,以明持犯!那就是上一堂昨天讲的,今天三举因果以细劝!在南山在家备P59上面立的表,跟现在黑板上写的稍有不同,那么这个黑板上呢!把它的整个的我们讲的内涵,更仔细分三部份,我再说一说,【第一个总说!第二个以三叙来易名,就是说三叙境界】→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或者说饶义有情,那么说明这三个戒,最后【问难释疑】!这个问难释疑我们有的时候把这个叫做结示就是结论,最后这个结论的时候把摄的话,摄就是提手旁三个耳朵,说凡是前面不清楚有疑难的地方总在这个地方说一说,那么这么一来所讲的内涵整个的就比较概括圆满了,现在我们看文

【业殊续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净,故须修显,名法身佛。』】

那么这个业殊上面先说了解了前面这个道理以后,所以我们真正修行的人就了解噢!如果说照着前面这样走是轮回生死,现在我们了解了痛苦的根源在这里,因此要想反转痛苦的话必须勤加观察,不让无始无明有一些的机会继续增长,所以我们必须常!这个常是恒常不是像我们常常,这个常常没多大的用场,种善根有!因为无始以来习染的力量非常强大,尽管我们现在做是做不到,不要说诸位!对我来说我也了解我并没有真的做到,可是概念清楚,清楚了以后不断的积聚资粮净除罪障,增长这个能净除这个障一步一步的向上,到后来我们一定能够如我们所了解的做到,假定前面不了解的话那根本不可能,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常字是指恒常,所以我们真正修行人哪!恒常!那么现在我们恒常是什么?常常努力在正知见上面,一切时处这个是我们绝对应该的,我们也做的到,作累了休息,休息的时候你虽然把这个放掉了,可是它这个内心当中缘念正法正知见的心还在恒时随转,这是眼前我们正做的到的,常思此行!这样做就是摄律仪戒,这个摄律仪戒做为法佛的清净心,法身佛的清净心,下面说以妄覆真不令明净!我们无始以来由无明的妄火把它覆盖了这个清净的本有的或者空性,不管用哪一种解释,那没关系我所以说连举三名的话因为宗派不同,这个没关系宗派可以不同持戒是一个,哪一派用它的名字解释,到最后修行的时候还是这个内涵,我们总是想办法把无始无明积累的脏垢把它弄干净,所以经过了这样了故须修,修就是修改,把它错误的弄掉来恢复光显原有的这个叫做法身,那么下面法报化立为三身这样来说,这个所以科判上面是根据业疏来说的分为三科,我现在这个上面总说三聚说明以及解释或者是问难说明是连加上这个济缘记乃至于芝苑等等,所以这个科判的内涵你们两个互相对照的话,那就会圆满的认识,继续我们看济缘的解释才能够了解这个业疏所说的内涵,

【三举因果以细劝分为三,】

因当中修什么行?然后果位上面证什么得?成什么身?就是这样所以这个举因果以细劝,就是这样很认真的了解了然后细细的认清楚我们求什么果?应该行什么行?这个分为三部份

【初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

摄律仪就是我们的别解脱律仪,而这个以大乘具戒为最圆满,摄善法戒!那这个更进一步,饶益有情戒三个叫三聚净戒,再下面

【先知来意,】

这句话,这个先知来意就是下面整个告诉我们这个科判上面举因果以细劝的总说,你先要了解它为什么要举这三个细劝?劝些什么内涵?我们先了解一下,所以先知来意下面那一段也就是这一科当中的总说,了解了这个总说然后再细分这个三聚我们就很清楚了,如果这个分了三聚以后下面还可能有一点疑难,那么最后第三科说问难释疑,有的时候称这个结示就是结论,把没有说清楚抉择还有一点点迷糊的地方再弄清楚,现在看文看下去

【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

说我们众生的本性这个唯识上面说这个是圆成实性这个叫实体,然后有些地方说我们的真如本体,有的地方是空性,不管什么名字这个没关系,而这个根本是本自清净,里边本来就没尘染,法尔如是!本来就是如此,就算是在我们众生份上,这个本身它还是并没有染污,这个可以举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说我们的水,那个水呀!尽管弄脏了,你看又脏又臭,是!我们看起来这个水是又脏又臭,但是从那个水的本质上面来说,它脏不脏?臭不臭?那是溶在水里的那一部份,现在我们去看看水怎么不脏呀!我们不妨用另外一个眼光去看,现在我们念过书,在化学上面告诉我们这个水呀!水有水组成的内涵,从化学上面说,这个氢二一氧所谓氢二氧,你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氢二氧两样合成水,它有没有脏臭烂呀?它没有耶!是不是这样?但是对不起,在我们看起来就是有!所以这理论上面告诉我们,随缘是不变,尽管是如此,对不起,我们在真正迷当中,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是道理我们晓得的,那为什么它说本来清净离诸尘染?而现在这样呢?下面说一个原因→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于我们妄想!这个妄想,换句话说,无明,这个无明是虚妄的,因为这个虚妄的无明所以你有种种的妄想,而本来这个是我们智能本身的本有功能,所以我们称这种作错的本有功能,叫做恶慧、邪慧,就是这个意思,它本来是没错,你把它弄错了,所以把蛮好本自清净的东西变成烦恼,这是第一个,其次呢!

【又复本来自在。】

它本来自在的而且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这个自在就是说不受任何缚,爱怎么它能够具有什么?具有种种方便种种智慧以及威神德用,像这个就是佛,佛具有种种的智慧一切智慧以及种种的方便种种的威神德用,哪!那是本来具足的,现在为什么我们没有?因为妄想!同样的妄想翻成结业!祂本来的大威神力现在反而变成绑住我们的结,这个结就是系缚,系缚我们绑在生死当中受痛苦的,本来是受用的种种方便智慧威神现在把我们绑在生死当中,最后呢!又复本来平等!

【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今欲反本、故立三誓。】

它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的,啊!彼此爱僧这个差别,同样由妄想故翻成生死,这个是众生的一切本性,那么现在要想返回来,今欲反本故立三誓!现在要想恢复我们原有的说本来说清净的实体也好本性也好空性也好,那怎么办?故立三誓!这个誓就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一种愿力,否则的话这个力量不强,因为无始的无明非常强盛所以我们也立非常强盛的誓愿,哪三个?

【一者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离染行、趣无作解脱门、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名为断德。】

一者断恶!这个第一个誓,断恶誓!受律仪戒修离染行!这个要断一切恶,为了对一切恶所以受这个律仪戒,受律仪戒主要的就是断一切恶,然后修改修改什么?离染!前面本来清净受了尘染,所以藉这个律仪戒来清除它断一切恶,因地当中得到这个,然后趣无作解脱门复本清净证法身佛,名为断德!修这个行到最后成就的趣向于无作解脱门,这个叫做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解脱门〉!那么这个三解脱门我们这里不细说它,然后到这时候恢复本来清净,这个本来清净就是法身佛,如果从得修过了以后是有所得,这个是功德这个叫断德,因为这个德是从断除一切尘染恢复清净来说的,所以叫断德,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

【二者立修善誓、受摄法戒、修方便行趣空解脱门、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名为智德。】

其次呢!不但断恶还要修一切善,于是这个时候就受摄善法戒,受了这个戒!修就修那个方便行,立誓是我们内心当中策励自己然后受这个戒戒体愿体,修这个行呢!这个随行,一步一步叫发心立行,南山在家备一开始的时候就说先简单说一说,使我们后进者兴建有托,大家还记得这两句话吧!它说明了以后,然后使得我们发心立行就有所寄托,那么这是一开头的两句话,现在处处地方都是如此,说了解了启发了信心,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所以认识了去追求,然后追求受戒,然后受了戒修行,修了行以后呢!将来可以得到什么?下面趣空解脱门复本自在证报身佛名为智德!那这一部份呢!得到了空解脱恢复本来的自在,这个证得的是报身佛,它本来我们自在这个自在具有方便智慧威神,这个也就是报身佛显出来的行相,这个叫做智德,这个智慧种种的功效,就是这种德行的智德,第三呢!

【三者立度众生誓、受摄众生戒、修慈慧行、趣无相解脱门、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名为恩德。】

下面那个要摄一切有情戒济度一切众生,发了这个誓受了这个戒,然后修的行叫慈悲行,这个是对众生来说,对自己的尘染来说,那么这个时候受的摄律仪戒修离染行,那么其次立修善这个誓愿,所以受摄善法戒种种方便善巧,现在的诸众生所以要受摄众生戒修的慈悲行,这三个互相呼应的,同样的彼此间有前因后果的重重关系,于是前面这个发心受戒起行证得,后面趣无相解脱门复本平等证应身佛名为恩德!这个文就是这样,下面比较重要我在这里说一说。

【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随举一誓、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尔。言有前后、理无各。如是心受即发圆体、如是心持即成圆行华严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净名云、能如此者是名奉律。】

然此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就是前面说的这个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三誓呢!就是从前面这个断恶誓以及修善誓以及度众生誓开始,戒呢!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行呢!离染行方便行最后一个就是慈悲行,等等一路下来,随举一誓三誓具足!说的时候一个一个分开来,可是随便举任何一个誓愿这个三誓一定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接尔,这个话随便哪一个,这个文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这个内涵这里要细说一说,看看我们众生的实体本来是怎么样?前面说本自清净,它本来就清净的,还有本来自在本来平等,要晓得它清净所以自在所以平等,所以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清净是必然平等,平等是必然自在,自在是必然清净,否则的话就不清净,从这个角度去看,看见清净那一面,那个角度去看,看见自在那一面,从这个角度去看,看见平等的那一面,所以这个从它尘染的方面去看,说离诸尘染叫清净,从它具足的方便去看,叫本来自在,所以它有智慧了解一切,它有方便可以使用智慧解决一切,它有威神能够把这个智慧方便产生应有的功效,本来平等的话本来就这个样,它不会说有人我彼此这是本来的状态,现在为什么不行呀?有妄想故!一句话,总一句话!或者这个妄想我们用另外一个名字取代→无明!就是无始无明,这个就是凡夫,所以把本来清净没有尘染的变成烦恼烦烦恼恼,本来自在!这个自在能力变成系缚我们生死轮回的染污之业,本来平等的在这个地方的种种差别爱僧、生死,现在要想返回来所以才立这个誓,整的内封返回来就是把这个无明转成智慧,可是由于它所显出来的这个面是三个面所以这个时候立的誓,对于这个染污这一方面要把它断除,所以这个时候叫立断恶誓,然后对于不自在那一方面要想把它转回来怎么办呢?就是第二个立修善誓,还有一个本来平等的现在变成种种的爱僧,于是立度众生誓,所受的戒呢!就是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修的行呢?就是离染方便慈悲三行,于是在这个因地上面每一个前面,前面是后者的因,这样的展转的增上,总结起来呢?立三誓受三戒修三行!这个又是大的因,证得后面趣三解脱门复三个本来面目,证得三身佛这个是果,所以趣无作无相空三解脱门,恢复本来的自在平等,然后证得一佛,这个佛是法报化三身,然后这个我们给它另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做什么?名为断德名为智德名为恩德,所以这个上面所以说这个随具一个都是具足圆满的,下面说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尔,言有前后理无各别!这个道理现在了解了,了解了下面有一句话很重要,如是心受即发圆体!你了解了这个然后受这个戒,那个戒才是真正我们这里的说的圆教的戒体,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是心持即成圆行!你了解了这个认识然后受的时候受的圆体,然后持的时候就是圆满的修行,平常我们说天台随成一行是圆满的,说了半天圆了半天不晓得圆在哪里?现在戒上面有个基本概念,真实的内涵还要下面噢!所以下面这一部份都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三天或者四天或者五天,我原计准备五天当中把那一部份把它说清楚,因此有了这个有一部份不太了解的等一下下面还会讲的,所以华严上面说戒是无上菩提本!这个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然后净名经!净名经就是说维摩诘大师,维摩诘经,有的时候叫无垢乘经,那个他说能如此者这个叫做奉律,哪!这个究竟圆满的戒是这样的,它的的确确是无上菩提的根本,同样是无上菩提的根本这个法华当中有很大的差别,法华当中说乃至于一举手小低头将来都是无上菩提之本,这个菩提之本你只是种个种子,你到底什么时候成就?那对不起要看你的内涵,弄的不好的话无量阿僧祁劫以后你再慢慢的一步一步上来,现在华严无上菩提本跟净名经上面说能如此叫做奉律的话,这个就是你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开始发心起行,现在你这个发心起行你认真去做的话或成龙女或成善财,就是不能一生取办的话你一生一生上去中间不会间断,你一直上去从发心第一步开始每一生每一生增上,不会说发了一个心一下下去不晓得掉到哪里去!然后在六道当中不晓得转到何年何月又碰到再来,这个完全两件事情,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真正这个南山一宗出这个缘起的究竟意趣在这里,下面在那个结示就是那个问难释疑当中它有很重要的说明,那一部份等一下下面又有文,因为有文所以我留到下头说。

【涅盘云: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当须持戒等,皆此意也。】

凡是大乘经典开权显实最后决了的这个戒的内涵都是这个,所以我刚才讲那个,绝对不是说反正你碰到一点,种一点善跟将来都有的,这个差别我们一开头务必要弄清楚,不过对于一般普通人来说没有机会,那说好了!你只要到庙里皈依一下拜一个佛怎么办?就是迁就他那都行,这两者当中虽然说皆已成佛道,这个内涵我们自己一定要弄的很清楚,关于这个了解了以后这个就是总说,详细说明再下面看文P.57最后一行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宗體篇(4)

持犯篇(1)

电子书信息

目录

 

宗体篇(4)

持犯篇(1)

宗体篇(4)

初释律仪戒又二,那个时候就用善戒来说明了,就是摄律仪摄善法摄众生戒,那么这个摄律仪戒就是前面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这个里边分两部分,初标因果!这个因果关系,即之一字点小为大,上面说行人常思此行戒摄律仪戒就是即之,就是前面说用大决小是不待受大〈见P.53最后一行〉同样的意义,就是点小为大,乃是圆宗融会之意!能够开权显实这个真正的内涵,你了解了这一点那就晓得这个特征是什么,所以现在我们透过了祖师这样的一层一层的深入告诉我们。

我们透过了祖师这样的一层一层的深入告诉我们,记得不记得前面曾经说过这个是﹝超越生死万劫未闻!若非究我祖乘须信投心无地﹞的那一段话,如果不是祖师这样的精研抉择出来的话那我们就是含含糊糊,所以它这个地方点小为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现在的行人就不是以前,有它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以前或者是随遇而安或者急求解脱,现在呢!就是要依圆心然后受这个圆戒修圆行这样的做法,圆!有一部份还留在下面讲,我们上面到这地方了解一点点基本概念了,那么这个时候只要能够恒常把握住这个,这一个念头在的话现在离染方面就是摄律仪戒,这个就是成就法身佛,实际上你真正做圆满的话从离染那个角度去看是法身佛,从方便那个上面去看那个就是报身佛,然后从渡生那一方面去看那就是应身佛,就是这样!所以智论以八十诵即尸罗波罗蜜!这个智论就是大智度论,大智度论我们大家了解的这个是解释释经论解释大般若,大般若是佛陀真正说明出世的意趣,使得大家有了善根了告诉我们成佛的整个的路程,那么八十诵律呢!这个八十诵律就是律,这个五百集结,第一次结出来这个律就是五百,八十诵因为它分为八十次,所以智论上面说八十诵也告诉我们八十诵平常我们看起来说是个小乘的戒律,小乘的戒在大乘当中不能成为持戒波罗蜜的,但是他说嗯!这个就是!这个有它很重要的意义,现在我们就了解了点大为小就在这里,所以大智度论上面告诉我们哪!你了解了就是小乘的别解脱律仪就是我们大乘的尸罗波罗蜜,那么胜鬘也是胜鬘都是大乘经,胜鬘说毗尼即大乘学须得此意!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可通彼文律仪禁恶止业破惑彻至究竟清净心者即法身体!这几句话就是说明上面这个道理,说上面智论告诉我们,八十诵就是尸罗波罗蜜,胜鬘说毗尼即大乘,我们就了解可以汇通,然后所以这个律仪是断恶然后能够止息我们的业行,而能够破惑达到究竟圆满,那个是现法我们本有法身这个清净之心,那么这一段就是摄律仪当中的所谓初标因果,下面以下次明所以!那这因果那怎么办呢!说明所以二,初二句初叙昔迷,不明净者贪染所障失本净故!我们前面看这个文说因为妄覆所以不令明净所以要怎么办呢?所以须要修持来净化使本来清净的恢复显发它的明净,那这个结果呢!就是显出法身佛,就这个意思那么了解了下面这几个解释一下就行了,初二句叙昔迷及以妄覆真这两句话,那么不明净者贪染所障,识本来清净,次二句呢!说故须修显…就是这两句话,显今悟须修显者禀戒破障即能显之因,法身即所显之果!这很容易了解那这一段就是立据,这个三聚戒当中的第一个摄律仪戒。下面第二个摄善法戒,继续看文

【业疏续云『以妄覆真绝于智用 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

这个释业疏下面的解释

【济缘释云:二摄善法戒二!】

这个摄善法戒有两部分,初二句叙迷下面显悟,那么初二句叙迷是什么?绝智用者愚痴所障遗本明故!我们看前面的文,说这个摄善法戒分成两部分第一个先迷,迷什么?以妄覆真绝于智用,这个前面我们看一看→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同样的也可以说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善法戒用为报佛…什么方便智慧,这样这个要清楚,下面就是说为什么得不到呢?因为我们以妄覆真,因为既然妄覆真了所以他智慧的德用显不出来,这个是前面以前不了解之前的状态,那现在要怎么办呢?所以故下显悟!下面呢!我们了解了怎么样能够反转来,反转来就是勤观察者修善破障此即是因,修了这个因报佛是果,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应该怎么办呢?故勤观察!这个昨天讲随行的时候已经说过了,真正修行的话要勤,这个勤是勤精进,精进在哪里→思惟观察抉择!这个智慧就从这里生起来的,那么这一部份就是叫摄善法戒,将来成就果的时候就是报身佛,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对我们绝端重要,我们整个的问题在哪里?无明!要想净除无明唯一的正对治,除了这个没有别的了就是智慧,要想智慧的必须勤观察,所以现在我们修行人往往是非弄不清楚,我们说不要分别,为什么?智慧叫无分别智,这个是一个我们绝大绝大的误解,我最早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就想起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来,这件事情离开现在快30年了,现在那些老人大概一个都不在了,那时候在台北啊,台北有一个在家居士办一个叫莲缘念佛团,那时候叫松山那个时候还是个乡下,现在究竟怎么样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我刚出家的时候我就跑到莲缘念佛团啊!念的好起劲,本来这个莲缘念佛团的团长是个李xx老居士往生净土的,喔!那个老居士非常精彩,走的时候非常好,就在礼拜天跟大家念佛,念完了以后说那那我要走了,然后就到那个房间里,然后房间里大家觉得,唉!老居士今天那个时候,先他说要走了以后,要回去了,结果想不到他那个走,不是回到娑婆世界的家,是要回到极乐世界的家,哎呀!快来快来,结果跑进去,老居士他就坐在椅子上就走了。这一下我名字我都记不起来了,报纸还注销来这个,那个就是他老人家创办的,我那个时候去的,在那个地方已经一心一意要准备出家去了,所以空下来,总归在那个地方,有一天早晨,那个都是在家居士噢!那时候因为我也没出家啦,就是莲友们,好像前一天晚上,不晓得什么因缘,就住在他那个地方,反正弄晚了大家说,刚发心的时候总是很热心,那时候年纪又轻,帮他这个忙,帮他那个忙,他说你住在这里吧!反正还有一些事情,我也觉得很乐意,早晨起来我有印象就做早课,做完了早课以后,他那个佛台上面供桌上面,法器上面垫的那个木鱼,跟那个大磬下面,不是有个垫的吗?那个垫的那个东西很旧了破烂了。就有一个居士说这个很旧了破烂了我们就换一个吧!那么另外一个告诉他,你换它干什么,你不要去分别嘛!你这个不对不对,就是这样,当时我也想的对呀!那我们就不要去分别佛就告诉我们无分别智,你一天到晚忙这个干什么?我们以前专门在这个地方去想,然后叫你去好好的用功唉!你不要去分别,自己还觉得很得意,我现在想起来始终觉得又惭愧又后悔,那你说难道这个佛说的无分别智说错了吗?当然不会错。佛讲的无分别智,是我们这样的无分别吗?我想现在你们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绝不会像我当年的幼稚呀!我当年就是这么幼稚,把这个跟思相应的无记,那个无记心,完全是当初是无分别智,那这样一来的话,这个佛法还要你来修吗?这个佛要修三大阿僧祁劫,你只要这样就成功的话,那这样的话,你还要去修佛的话,还要去照他的办法去修的话,我也未免太笨了,你只要当下就无分别了,他要弄了三大阿僧祁劫才得到的话,这个话怎么讲呀?但是我们偏偏不会仔细去观察一下,就会这么糊里胡涂这样去弄,它这个无分别要什么?善巧思惟抉择,然后以善巧的认识清楚了,这个叫正确的认识,或者正知见、正分别,然后了解哪一个错!哪一个对!有了正确的认识把错误的净除了到最后得到的这个,这个才是!那个要分别说真正的本性空性,空性没有你所分别的这个本体在,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那个叫做无分别智,那大乘要到见道位哪是我们现在说不要去管了这个叫无分别,要想得到前面一直在说勤观察思惟抉择当中,所以我们现在整个的伤毁就毁在这个上头,因地当中修了这个将来果位上面就得到这个,这个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一个概念,那么这里随便说一说,现在我们说的无分别智变成什么?变成我们懒惰的最好的借口,他本来要去弄这个东西太麻烦了哎呀!你不要去分别了,那最好怎么办呢?当时的很多修行人就是这个心情啊!都不要管了反正这样好好好你何必…还要找个最美的借口,然后最后那个美的借口就把佛法毁掉了,这是我当年一直在这个错误当中,现在我也只能说把我错误的经验告诉大家,这个是值得我们认真警惕的,这个修行,不管是大小哪一个,祖师哪一乘哪一派,精进必不可少,我们现在用了这种名字,做为一个借口,用自己的懒惰做一个最好的掩饰,这是我们的致命伤,又保护了懒惰,然后又伤害了自己,又损害了教法,因此我在这个地方特别说一下,啰!祖师没有一个例外的,告诉我们要勤加精进思惟观察,这个时候智慧!小是小的智慧大是大的智慧,不过说到这里要要有一点噢!这个要想这样,上去是要闻思修没有错,可是这个闻思修的特征,它这个闻思修真正的重心在得到智慧,现在我们弄的不对了,又在那儿说好好好大家努力,然后经书弄了一大堆,在文字上面专研,到那时候佛也在那儿叫冤了,佛说什么?依文解意三世佛怨!我不是这个意思呀!所以这个经论上面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学,一个不小心走到那里错了,那说那跑到那边,跑到那边那样又跑错掉了,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所以广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今勤瑜伽多寡闻,多闻不善于修要,那现在讲修行的人哪!都不要寡闻,就是真正听闻必须要的他不要的,那么反过来,他要的呢,广闻的人呢,他不善于修要,闻了以后要去修的呀!那个修行他也不要了,所以宗喀巴大师,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示现,实际上真正重要的,不是他是大菩萨来示现,而是那个地方众生的根性,如果我们现在努力的话,我确信或者观世音菩萨,或者文殊师利菩萨,他一定还会应我们的机跑的来,所以这个地方,我顺便策励诸位同修大家共同努力,那些大菩萨佛一定会再来的,那么这是第二段。再下面一段呢!

【摄众生戒,业疏续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

同样的我们行人常思此行就是这样,那么这个就是持戒,反过来呢,为什么原因?

【『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

它本来平等的偏偏由于无明妄想所覆盖,所以有了彼!是非等等的话于是妄缘憎爱,所以有人、我有了这个生死轮回就转,到这地方大家想一想烦恼生起次第记得不记得?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说论不清楚像这种地方我们不会了解,这个烦恼总相是什么?别相是什么?生起的真正的次第,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有两种说法,有一个就是在补特伽罗上面,不了解他的真相,执着有一个我在,这个叫萨迦耶见;有一派呢,说这样不是无明,那么这个无明,那没关系,由于不了解,所以在这个绳子上面误认以为蛇,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是烦恼生起,当这个执着,一生起了,对不起,那么我爱憎他,是爱我憎他,受障碍的是瞋,种种的就跟个来了,所以他那个烦恼的根本,亦复自然就彼我,有了彼我种种烦恼生,有了烦恼生生死轮回陷,对不对?所以你从这个烦恼上面来去看第一个,然后从憎爱上面看第三个,从他的不了解他的内涵有没有智慧有没有方便是第二个,是不是一件事情?可是以前我们不了解把它分开来一段一段的修,实际上明明它的内涵就是当下一个,所以说到最后一个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假定论上面这个烦恼的真相不清楚的话尽管我们在这儿念,念的你能不能真实的了解这个内涵呀!就是不了解,不了解你去修怎么修呢?说是圆修!圆了半天那就是一片混钝,现在圆修正确的有它真实的内涵,的的确确是这个样,你只要把它弄好了从那一面看是清净,从那一方面是方便智慧,从那一方面去看的话它就是平等,所以现在呢!了解了了解了要

【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

啊!错了错了,现在呢!返回来找到它的根源,所以叫做彼我,这个一切众生人我是非还是从我们的妄想,错误而生起的,于是不随着妄源!违恼!于是怎么办呢?将护前生!要晓得将护前生就是将护自心噢!所以在这个地方回头我们细说这个就是摄众生戒,然后下面就

【生通无量、心护亦尔】

这个众生是无量遍法界是,所以我们的心保护也是,

【能熏藏本,为化身佛。】

嘿!熏习的结果呀!因为你要将护一切众生,所以成佛的时候你在一切众生现出来这个行相就是你的化身,他是人道你就现个人,他是天道现个天,他是三恶道你显任何一道,主要的就是因地当中这个因,

【随彼心起无往不应,】

啰!因地当中既然这样只要众生在自然就有这个无往不应的功能,这个因果必然相关,

【犹如水月任机大小,】

这个就很清楚了,这个因果之间的关系那么分明那么清楚,这个解释一下这个前面的文字懂了下面的解释很容易,有的时候我从解释的文字上面来说前面的文,有的时候说了前面的文再看后面的解释,这个只要你们仔细的随便去两个对照一下都清楚。下面看

【济缘释云『三摄众生戒二、初叙迷。憎爱即障、忘本平等故。由有彼我分别、故受生死杂报。 今下显悟二、初修因三、初二句开平等解。】

分二部分,一个是叙迷一个是显悟,初叙迷憎爱!就是以妄覆真妄缘憎爱,这个憎爱就是障,忘本来平等所以故由彼我分别故受生死杂报!现在下面呢!今返妄源就是显悟这个又分二,初修因又分三!这个三部份叫初二句开平等解!平等解是什么?知心生起不妄违恼!这里了解了了解了以后这个就不会违恼,实际上我们也不妨说一下,假定在现在为止我们了解,我们眼里看见任何一样东西,这个东西是不在内不在外,也就是一在内一在外,而是什么?唯识上面说是我们心现的,中观上面说这个当我们根境识生起一个空缘起相,所以这个生起来的一定有什么?一定有他的能看的就是说我现在能见的识=意根这个,然后所见的这个对象的产生,这一切无非在这个地方转,所以分那个高下本身就是说你的无明去看分这样,然后智慧去看现成那样,真正将护的也可以说是将护你的心,换句话说,你缘境之心,随顺着无明这样走,现在了解了依着正知见,是不是还是将护自己的心呀?你了解了这一点,中观唯识之变,对我们修行上面不是个重要的,清楚不清楚?我这里随便一提。那么下面继续下去,

【知生心起亦唯识变、彼我同体无高下故。次二句修平等行。将护之言通含四弘誓四等心四摄行。是下二句结名。】

说知生心起亦唯识变!不管它中观也好唯识也好,彼我同体无高下故,次二句修平等行!所以下面是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将护之言通含四弘誓四等心四摄行!这个四弘誓愿我们都了解,四等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摄行呢!布施利行爱语同事这个四摄行,那么这个地方顺便一说噢!四摄当中有一个布施,六度当中也有一个布施,这个六度的布施主要的从自利那一方面,把自己内心的贪染彻底的透过这个布施解决,然后有了这个到四摄时候的布施纯粹是帮人家忙的这个概念上面,这两个稍有差别,到下面在那个论当中说明,是下二句结名!这个了解,

【生通下次感果三、初二句心境相应次二句慈熏成果。次四句明随缘起应。如水月者水喻机感、月喻垂应、月不入水、水不溷月、随器大小波澄影现、慈善根力感应难思。』】

生通下次感果!最后一个,生通无量心护亦尔…,感得的这个果有三,初二句心境相应,次二句慈熏成果,次四句明随缘起应如水月者水喻机感,月喻垂应月不入水水不琢月,随器大小波澄影现,慈善根力感应难思!这个文字容易了解,那么在这里我们把这个三戒都简单的说一说,这个戒文字了解,我不是刚才说这个圆心法,在这里我们用随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一下,真正发那个圆心受那个圆戒一定是什么?发了菩提心以后,这个菩提心我们进去的时候有两条路,有一条路,就是在《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传承哪,是金洲大师!这个通常唯识上面用的,所以金洲大师说,唯识一系的,是印度当年在佛法快毁灭的时候,那时候最了不起的大师之一,他是一个唯识的大学者,也是大成就者,另外有一个寂天菩萨,所传的自他换,那个《广论》上面都告诉我们的。金洲大师的七因果,主要的七法以慈悲为主,这个寂天菩萨的自他换以智慧为主,所以真正的菩提心有一句话,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论上面说的很清楚,你必须两个条件第一个,要利益一切众生还要成佛,这个自他具利,其实我们真正了解了以后,你从三个角度任何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你只要看的圆满,它一定是三样东西都包含在里头,现在我们随便来说,或者就自利来说,或者就利人来说,现在我们想假定自己被烦恼困在这个地方,那你能不能帮人忙?不能帮人忙!所以你必须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反过来说,你完全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要解决问题,请问自己的问题要彻底的解决,你能不能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一步一步细说下去,简单但是把重要的地方仔细的说就很了解了,比如说我现在晓得真正的痛苦为什么?就是内心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妄缘无明,妄生憎爱,叫它做烦恼,你要把它净化它是不是?是!这一部份,那么你要净化它是不是,你要思惟观察抉择认识它对不对?那个是什么,岂不是智慧!而透过你的智慧抉择,你才能够离染,所以就离染那一方面来说的话,叫离染行,得到的是清净的,就你的智慧抉择那一方面是什么?岂不是方便行,得到的是不是智慧呀!请问分的开分不开?分的开分不开你们说呢!你要离染你不经过思惟抉择,你连它的染净都分不开,你能离的开吗?所以你绝对不能少掉这个思惟抉择之心,这个思惟抉择,如果不在这个上面,你思惟抉择什么东西呀?这是佛法吗?也不是!是不是两个分不开?第一个这两个分不开,现在我们看烦恼烦恼怎么来的?假如说你一个人没有众生的话你会不会有烦恼呀?实际上如果没有众生就没有你耶!很简单耶这个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这样的彼此建立起来的,你也许只看见你自己那一方面,实际上自己的烦恼,尽管你自己烦烦恼恼是不是跟外面有关系的?你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请问你能离的开外面这个引发你烦恼的根因吗?如果说引发你里边烦恼的这个因解决不了的话,你这个烦恼能解决吗?如果能解决的话那就不叫因果,因为这个因你没有解决居然这个果上面解决的了这个是佛法吗?我们不要很深的理智去看,是不是这样?对不对?所以假定我们真正的懂得了道理,在很肤浅的地方你就观察得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嘿,三样东西都同时具足,你要思惟观察这个是什么?现在我们修的修成功了,这个叫做什么?智德!

现在我们修的修成功了这个叫做什么?智德!然后呢!解决自己烦恼那一方面这个叫什么→断德!然后这个烦恼引发那一方面叫什么?恩德!是不是这样呀!然后修的这个行又是离染行,一个是方便行,还有呢!慈悲行!你帮忙他解决实际上帮忙你解决,你了解了这个生佛能分的开吗?所以这个圆教真正的也就是教法圆满的就是这样,讲圆教没有讲慈悲结果对不起这个慈悲还非拉进来不可,反过来你要讲慈悲如果说没有正确的认识你这个慈悲行的通吗?你这个慈悲是婆婆妈妈这是世间的那个,我们说嘿!你慈悲!世间的事情都解决不了,你还要救一切众生这个是什么名堂呢!这样!所以弄的不好的话人家说方便出祸害慈悲出下流,方便跟慈悲没有错耶!这是我们不善巧它真正的内涵,是不是随具一行!随便举哪一个如果这个教法圆满的话请问能不能有一点遗漏?所以我当初的时候这个圆教要缘发三行,啊!叫我想的实在比登天还要难,我这么想唉!算了算了还有一个弥陀经念念佛就算了,现在了解了你要真正解决问题的话随便一个念头最肤浅最浅近的地方它必然是圆具三行,是不是这样呢!所以了解了这一点现在我们还过头去再看刚才说随举一誓是三誓具足,乃至三身三德一一皆尔,现在我们因地当中随便一件事情上面是不是这个样?反过来说你不去管它那么现在这种情况的话是什么?随顺着自己的习性染污,这个染污的话呢!对不起这个情况呀!就是脑筋当中不清没有智慧,所以自己也解决不了众生也解决不了,随便反过来三染三恶通通在里头,一反过来那三德的密藏都在这个地方,清楚不清楚彼此间就这么明白,所以在这个地方大家清楚了以后我们想有一件事情先不必说修呀!我们不妨先自己来随喜自己说哎呀!说我们何等幸运!宿生有殊胜的善根,这一世才感得这个圆满的教法,尽管如此,但是没有这个祖师的抉择的话,那我们怎么可能了解!所以元照律师说除非呀!若非就我祖乘!这个的的确确是这样,须信投心无地呀!如果不是祖师的抉择的话,让我们了解我们,投心无地!我们这个用心就找不到根源,就不晓得哪里去用起!所以同样的一件事情,事情这么明白你不清楚,去走的话就走的冤枉路,现在了解了以后,不要你另外用什么心,就是这个一心当中是不是圆满具足三样东西?事情就这么简单呀!所以真正说起来,我现在越来越了解了,善财、龙女不难,千真万确的,这个道理就是这么明白,可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性,所以真正说修的最难的,就是要把这个习性,恶习你怎么样把它净除?要不然不知不觉当中,这个老毛病又来了,这个力量是非常的强盛,这一点来说倒是真的,所以在这里关于这一方面的,大家清楚不清楚?这个清楚了,我们继续下去。看一下那个小字 P.58

【《已上业疏文:由戒是警意之缘起,至此段止共七段连续科判繁杂,今别录科表于下以备对阅》】

这是弘一大师他老人家的慈悲帮忙我们的,我们可以仔细的看一下,再下面呢!就是这一页的最后就是P.59【三举因果以细劝中,济缘于释文之前先明来意,今依其文列表于下!】

这个表,你们把黑板上那个表抄一下,将来放在这里,对读有绝大的帮助,就是总说以三叙立名,还有呢!问难释疑,问难释疑还没解释,这个问难释疑,或者你后面另外改一个名字叫结示,结是结论示是含示,这个结论当中把还没有说明的一些事情说明它,那么现在这个地方为什么用问难释疑呢!现在这个说明是用问难的方式来说明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表自己看一下很容易懂。

再下面我们就翻到P.60,这个P.60这一段,就是问难释疑,或者是结示,前面说明当中还有一段没有解释清楚的,现在在这个问难释疑当中来告诉我们了,

【济缘云:问:三聚三身为同为别?答:语异义一!随举一戒三聚具足,随举一聚互具亦然,】

啰!在这里它就问答,问答浅疑!实际上就是祖师的抉择深细的抉择,经过这个抉择,我们能够更正确的了解上面说的三聚就是净戒,乃至于最后修正到最后感得的就是法报化的三身,这个是同别语异!说不同!内涵是一个,随举一戒三聚具足!同样的随举一聚互具亦然,随举一身→三身,随举一德→三德,这样的真正重要的随举一门三门具足,可是小乘不是噢!小乘进去有的是从空解脱门进去,有的是从无相无作分别,到大乘对不起!这个圆满具足,这个主要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你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圆满的知见认识了,走进去那就对,否则的话,如果我们匆匆忙忙,随便得到了一个摸上去,那势必会走上小乘圣者的路,最后这个小乘,你不要看它小乘噢!他是大菩萨示现告诉我们哪!你看如果说你不事先弄清楚明白,这样的话会产生这个效果,所以这个《广论》上面,特别学广论,它把整体的内涵告诉我们,后面有几句话是在《广论》上面的,说你把整个的认识以后,你学了最究竟圆满地后后,认识了你对于前面这个最下下你要启发什么?要想修行了,然后你修了这个下面的,这个上上,一步一步增长你的欲得心,你一步一步增长了,这个彼此间就有它的互相彼此间的因果关系,而这个因果关系勾数连环丝毫不差,看南山律的文P.60

【故知初受圆发三誓!】

他一开始受的时候就圆发三誓,那么没有受的时候怎么办呢?就是我们现在的准备,闻思的准备非常重要,因此论上面告诉我们,不要茫茫然,不要马上去修,前面先把我们要修的内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整体的认识,然后我们去修的话,一开头是圆发三心,然后就受那个三誓,最后果证就是得到那个三身三德,随中发了这个誓愿,受了得了这个戒体,然后行的时候就随中随行,随行的时候怎么办?奉持圆修三行!这个时候就是圆修三行→成因!因成了修行满了感果的时候,圆证三身,所以这个三誓就是三聚三身,三聚嘛!就是三身三誓,三身以及三誓三聚,心佛无差因果不二,能如此者始名圆戒是波罗蜜即究竟木叉也!这个法华的究竟意趣在这里开显了,所以花中有果果在花中,因中有果果在因中,前天我们曾经说过因果不是很深奥的道理眼前我们就可以看的见的,因果有它的同时相就有它的前后相,实际上一切法的法相法尔如是,所以空缘起法法尔如是,不了解我们觉得很神秘了解了以后那理该如此,所以我们修行一定从亲近善知识闻思一步一步上来,下面两句话警策我们,是知行人若发此心若获此体当知即是三佛之种!如何自轻不加珍敬,所以我们要晓得我们真正现在的行人,就是我们修行的诸位同道!发了这个心得到了这个体要晓得这个就是我们圆满佛三身的种子啊!如何自轻不加珍敬呀!在这个地方看见没有经常我对我自己说嗯!我不是谁是!印光大师也是说圣!何人也!愚!何人也!印光大师以儒家劝一般世间人劝我们要学圣贤,现在我们学佛弟子的人千万不要说啊!我只要去就好了,那我说释迦世尊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我不做谁做呀!就这样呀!我们内心当中应该要这样,这个地方清楚我不是自大狂,我们应该如此不自轻,这个时候才真正能够有这个正确的因,然后认真去行持,有了正确的因我们就战战竞竞努力,于是修正确的行持有了正确的行持一定感圆满正确的果报,然虽三戒彼此互具至于修奉恒用摄生!来了!说这个三样东西呀!虽然互相具足但是要修奉的时候嘿!恒!一直要用这个摄生噢!则能任运含摄一切岂止余聚耶!你假定用这个摄生一戒的话那么任运的自然哪!一定什么都包括在里头其他的通通在里头了,这个余聚是什么?就是摄众生戒,饶益一切有情戒!在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噢,所以为什么《广论》上面告诉我们,那叫共下叫共中,到最后上士道不叫共上了叫什么?上士道!同时它也说的很清楚,下面那些是引导你到上头去的,必然经过的次第步骤,是为了有一些人的条件不具足,避免这些人得不到好处那好了,你要学的就是这个吧,所以对这些人叫共,这样。它真正的目标,佛法整个的重心就在这里,而回过头来,你仔细的看一看华严法华那更清楚,十方三世一切佛没有一个例外,出世的目标就是要带你到这条路上去,那么要想走到这条路上去,因地当中最主要的,你可以说的一大堆,可是如果说这一大堆的话当中,纲领在什么?一样东西,大菩提心!对不对?这个大菩提心是因种,有了这个因种,将来把这个慢慢慢慢的修行,现在在这个地方前面不同的,论上面告诉我们的叫认识知见智慧,现在的叫修行,这两样东西是目足就完全可以起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的,恒用摄生的真正用意,就是你现在要受的戒要以什么?要以这个菩提心去受,在这里我可以做一个证明,前面不是说戒有三种,一个别解脱一个定共一个道共,说定道二共以智能得而前面这个以什么?以慈心!这个慈心嗯!至少我当初想来想去我觉得我没有慈心,现在了解了是不是以慈心呀?它那个真正的圆意用意在此,所以你不到后面不究竟认识你回过头去看前面有太多地方是漏洞百出,你可以关起门来闭上门来说瞎话,可是这个经教三藏在这个地方,所以你真正了解了你回过头去看你就了解了,他可以不了解可以不把它究竟意趣说出来但是内涵确是如此,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尽管是五戒尽管是别解脱戒是慈心得,用意就在这里,然后这个真正的慈一定是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这个慈不是,这个完全是世间的溺爱,世间尚且觉得这是个溺爱难道佛还有这么胡涂吗?所以真正说大悲里头一定有大智,大智里头一定有大悲,这个我们要了解。

但是我们说的时候要分开讲,所以当然说的圆满,那么三样东西都说清楚,所以现在我们根据论的抉择了解了透彻以后,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要做的这个大菩提心,你怎么去做都对,你从智慧的那个地方去看你也了解要想解决一切问题对不起那个一切众生你还不能不管是不是这样呢!反过来说你要帮他们忙这个智慧还不能不要,好了问题就这么简单哪!所以他上面就告诉我们恒用摄生!意趣在这里,因为你要去摄生我们现在不要说啊!那我们去摄生到时候我们去救人去了,错了!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说现在有人生了病了,你觉得看见那些生了病的人很可怜他,你就救他去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个人觉得哎呀!这都是病人你要救他怎么办?我赶快去好好的学医,这两个人发心是一样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一个发心去救人马上到马路上一个一个去帮他忙,一个发心去学医说不定有人说嘿!你不是发心要去救那些人你怎么跑掉了呢!你们说哪一个对呀?这我想一定选后者,前面一个人他自己什么都不懂,弄的好对不起这是他白忙一顿,弄的不好本来只死一个变成二个四个,他也拉进去你说对不对?这样!然后一个人传染的话本来一个人传染你进去了变成两个人传染,是不是?这个世间人往往不了解这一点,啊!既然你发大乘我们赶快去救人,错了!所以这个所有的大乘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菩萨发心华严上面尤其说的清楚,那是要解决一切众生,但是利行的时候,他有它的从哪里开始走起噢!所以那个时候战战竞竞,所以这个利行本身,大菩萨的做法,跟那个声闻在每一个角度去看一样的,主要的是看他的内心,那个内心里你看不见的现在清楚不清楚?所以一定还是照着前面的次第,一步一步的来,你自己就没办法挡住烦恼,你能够做好事吗?做的好事都是有染污的,然后这个做好事不善巧,你去救人,能救人吗?就算你今天不为烦恼所转,然后你要去帮人家,你不知道善巧就是这样,所以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典故,周利盘陀伽他自己解决了,人家问他问题他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呢!那么很简单的都不知道,你能解决人家的问题吗?不行呀!所以它自然的有它必定的内涵在,这种地方我们千万不要误解,否则的话,人家说你这个不慈悲,好了你也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这是我刚才说的这一段话,那么凡是这种道理在论上面都有详细抉择,这里我们不细谈,所以这个的学的次第现在清楚不清楚?以后我们就照着这样的一步一步的深入,这是第一个问答,那么到了这里这么一来的话,前面这个“圆发三心”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了,圆修三行我们有个正确的认识了。

【问:教有分齐何须此示?答:为成本宗分通义故。何以然耶?如善戒经五十具等迭为方便,是故受五习十,受十习具受具习大,故前三戒并名方便,假宗知权不住方便,符通深之部意为禀大之先容!所以钞叙发心为成三聚,此明随行次对三身,愿行相伏彼此交映,彼则期心后受此乃即行前修,方见圆宗深有来致!】

第二段,它又有一个问答实际上细辩,说这个教就是各宗各派,它每一个宗派所说的有它的内涵,分齐!齐就是期限,分是它自己的那一部份有它的一个界限,你为什么要说这个?那么现在回答,说我前面这个是正要成就本宗就是四分一宗,四分一宗的特点它是当宗是当分小乘教,可是它以分通大乘究竟圆满意趣,不经过这个说明不明显我们部主,部主就是昙无德那位大德,何以然耶为什么呢?它就举出这个经来证明善戒经上面说,五十具等迭为方便!五戒这个是在家的,十戒出家刚开始的,具戒完成大僧之体,这个都是迭!一个一个向后面,这个前者是后面的方便,换句话说,前因后面的果,但是这个果不到此为止,一阶一阶引你上去的,就像爬楼梯一样,第二阶是第一阶的果,但是绝对不能爬到了第二阶,到了果就停在那里,你这个爬楼梯毫无意思,本来在这里还可以爬的,爬楼梯那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二阶是第三阶的因,这个三阶是二阶的果,到了三阶呢!这个三阶变成第四阶的因,这么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所以这个上面说,善戒经上面告诉我们说,受了五戒你要继续深入的,受了五戒,照理说修五戒的内涵,它就叫我们修习十戒,十戒是出家呀!然后受了十戒以后,要马上练习具戒,受了具戒,要习大乘戒,所以前三个戒,就是从在家的五戒刚开始准备出家戒沙弥,以及沙弥以后的大僧戒,这个三者都是方便,那么这个方便最开始的实法宗它那是基础不谈,到了后面成实论假名宗,它慢慢的深入,所以这个假名宗,晓得这是个权宜方便,因此不住,不停在那里,这种真正的内涵符合通深之部意,完全吻合,完全跟那个引导通往大乘深广教法的意趣,这个就是当宗本部的意思,所以行事钞上面说,发心的时候成三聚,那么现在这里呢,明随行!发了这个心以后要随行,随行的话就是说发心立行,这个立行次对三身感果,这样做的话愿跟行相扶,发了心是因这个行是发心以后的果,再进一步这个修的行是因然后证三身佛果是果,这样的愿心相扶彼此交映,互相的辅助,说彼则期心后受此乃即行前修,前面那个发心部分,现在是发那个心后面来受,现在所谓的行,就是前面发了这个心,怎么去满这个愿,所以方见圆宗深有来致,这样才能够了解圆教一宗实在有它深远的内涵哪!现在这个地方叫什么?问难释疑!一切疑难都解释了,或者解释最后的结论,把前面没有说清楚的都说清楚了。

最后还要几句话,看下面的文

【若尔既显分通何须别立?】

那既然先分通,那么你说明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别立呢!另外还要立一个圆教宗呢?那么这个回答,其实这个回答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再说一遍,前面说是带一个头,现在说是结示,说圆满了,重新把它圆满的地方,再把它补的天衣无缝,

【答:义虽通大教终局小不可滥通故须别立,随意尽理不乱宗途,请观前明实宗无一心字,次述假宗无一种字,始见圣师深体权实,自余凡愚未足拟议也!】

那么回答说,这个意义虽然通达到究竟的大乘,但是它当教本身总归是小乘的,局限在小乘,这个不可以随便的乱来,所以另外一个,那么所以说随意尽理也就是这样不乱宗途,随着它真正的内涵义意,把这个我们佛陀要说的内涵能够充分的说明,而不使这个宗途紊乱,反过来说,正因为有这个宗途的次第,所以才能够一步一步上去,把最深厚的理趣充分的显发,我们要两方面看文字,上面没讲,要两方面看,如果说不这样的别立的话,对不起,这个真正的意思还没有办法真正显发,大家了解不了解这一点?就是这样所以你从正反两方面去看的话,那对这一方面的问题一点都没有了,最后了解了这个,所以它就再指出来啰!这个三宗的次第,所以请观前明实宗无一心字!最刚开始的时候基础的时候,你只能从最基础的地方去讲,最基础的地方,讲只看见外面的行相所以没有一个心字,其次呢,述假宗!假宗的话已经到了心字了,所以它这个已经超越了前面的,所以它非色非心,但是无一种字!这个还是不说始见圣师呀!所以这个历代的这个圣贤祖师们哪,深体权实!他绝定深深的了解这个权,开权显实这个意义,以及唯实一权这个用意,自余凡愚!其他的一般人,那怎么能够了解这个意趣,所以在这里我们,从这个地方,就了解所以修学佛法,没有真正的师承,我们就是不可能,今天我们在座的很多位,我说很多位,不是全部,我想在座有很多大菩萨我不敢说,以我自己比喻的话,我自己晓得我是凡中之凡愚中之愚,今天居然能够了解,绝不是我的力量,这个都是由于传承的师长,透过他们我现在了解了,啊!就是这个样!修行佛法而不依靠善知识,绝无可能,然后这个善知识一定要借重这个共同的团体,这个就是僧,这个僧的真正可贵在此,然后这个僧需要什么?要戒来辅助,这个戒要正知见确立一步一步推出来了,有了这个正知见,而没有办法把这个僧团建立起来的话,这个正知见是空话。

有了这个正知见而没有办法把这个僧团建立起来的话这个正知见是空话,然后这个僧团而不那样走下去的话,那个僧说宝,宝的那一部份显不出来,这个是我们正反两方面应该清楚的,所以我们今天了解了以后想至少有一点我做到→大家发心,我一定要努力去做,这个因绝端重要,以往因为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有虽然有过可是由于烦恼或者习染淹盖了,从今天开始把它拿掉,这个真正的原因在这个地方种下去将来一定会感圆果,当然感圆果的迟早以及迂回曲折那看我们自己行持的功夫了,这个行持的功夫完全看我们,好!前面说清楚了最后这个第三部份哪!下面那个羯磨疏上面它第三科有个名字的,到现在这个地方为止的话,这个就是「正释戒体」的部分,正释戒体那一部份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就是从P.54第二段业疏说,戒是警意之缘,这个是「显立正义」,显立正义圆教宗当中的话正释,那么这个P.54,就是前面P.53最后不是第三支圆教宗吗?这个圆教宗开始,第一个应该这个是标示说标最初,标了以后,从P.54第二段业疏续云那个地方是正示,现在P.60我们现在下面要讲的第三「指略结成」,大概也说一下这个结论,把前面所说的做个结论,这个结论怎么说我们看,

【业疏云『此门略辨三宗戒体少异,由来涉言语矣。』】

啊!这个祖师用词真美,三两句话这个内涵,他说现在这一门略略的来辨别三宗,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这个三宗当中说戒体,这个里边稍有不同,从上面以来的由来涉言语矣!哎呀!说很多话呀!这个很多话对我们真正无比的价值,平常我们常常说啊!皈依皈依怎么我皈依了半天这个皈依心就生不起来呢?现在我呀!在任何情况之下忘记掉了也就算了,稍微一提除了这个皈依之心找不到别的了,为什么一看到啊!这个祖师的恩他告诉我们的这个内涵你实在是感觉的五体投地,你只有一个心一心的景仰归投依靠,再没有别的了,不晓得你们有没有这个心?如我你们自己去思惟观察的话一定会产生结果,这个结果!祖师尚且如此何况菩萨何况佛陀!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损失就是不要勤加思惟观察的这是我们最大的损失,然后我们说啊!我诚心我要去皈依至少以我来说就是如此,我用了多少年去诚心就是诚不起来,然后了解这个文字以后稍微一思惟的话由不得我不诚心不皈依不景仰,这个内心当中就是这样而且当下无比的欢喜无比的踏实,佛法就是这样,以眼前心里的安宁的归投依靠将来果报美不可言,一路升上一直到成佛为止,所以天下再没有比学佛好了这是我千真万确我所感到的,那么下面这个解释很容易。

【济缘释云『言略辨者,示不尽故,言少异者,若据教宗名义不滥,论其业体毕竟常同,当知细色及以二非无非种子,但是如来随宜异说耳,涉言语者言其繁也。』】

涉言还是很多,这个文字略略的解释一下就行,在这个羯磨疏上面就是我们道宣律祖下面还有一段话,那么弘一大师没引出来,这段话我略略的说一说,这个内涵告诉我们一下,既然弘一大师没细说,《在家备览》没细说,所以我也不细说,不过今天在座学的大部分是出家的同修,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略略一谈,至于在家居士,我想你们诸位都有心,至少将来一定会上来,也许下一生也须下下生那没关系啦!今天我们把那个因种一种。

祖师怎么告诉我们呢!他说现在学的人哪!都只知道依这个随戒,换句话说,学的人都止于戒相,这个戒体法体部分并不清楚,而这些人都是好心噢!很认真学喔!于是到那时候就说他叫「松棾守护」,那个还是很努力、很认真,但是做的部分非常的狭窄,就是这样下面有两句话很有意思,「不知战竞,本有何意!」他要想真正的把那个戒相持好的话,真不简单呀!但是他们这个很用心,所以战战竞竞非常努力,但是并不了解这么战战竞竞,为什么原因?因此最后得出什么结果呢?「空奉外仪。」就是外面那个仪表,没有实在的内涵,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下面的流弊就产生了,什么流弊?叫或依污心!虽然戒相弄的很好可是真正戒的本体在你的内心哪!于是这个内心没弄清楚呀!或者是污心!污心是总的。

下面又开出来「为名为利,谄狂无惭,乍现持戒,心为业本,终坠生死!」这是说由于这个不了解内涵,所以难免,或者是无明所覆,或者为烦恼所覆,种种这种情况,而不了解戒是要转化这个染污之业,秉持清净的不思已业,而不晓得心是业本,所以忙了半天,众多生死还要堕落下去,不如不受!不如不要去受,为什么?无犯持也!你不会犯呀!所以它下面「但顺故业,减损集因。」你不妨照着老办法去做,老办法去做的话,至少你不会犯戒呀!你多多少少听见了这个道理以后的话,那么多多少少行持善业呀!你能够慢慢把你以前那个染污之业减少。

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学习出家的话,一定要了解正确的内涵,了解这个出家殊胜的功德,然后观察自己的内心发这个誓愿,决心要这样去,走于是这个无价之宝在我们手上,我们同样的,得到这个人身,你要想达到这样的一个功效的话,除了这个戒,再没有第二条路了,所以《广论》上面特别开出来,特别告诉我们,假定这个具戒真正的目标,为了证罗汉的话,对不起,那个事情有点问题了,这个具戒那么难行,证得的果只要证一个罗汉,实际上证罗汉,你八戒都可以证得,你要辛辛苦苦持这么多戒,所以它究竟这个戒的意趣,是为了什么?为了成就那个圆行,当初如果不了解南山圆教宗的话,看《广论》上面的这个文不太清楚,现在了解这个圆教宗的内涵,回过头来看《广论》,是不是很清楚呀?啰!你看祖师是无论宗外,不管是哪一个,他只要究竟认识清楚的话,这个说法是完全相同,对是不对?不是很清楚吗!

所以我们说到这个地方,我们真正感觉的庆幸呀!所以我一直说,我绝对不是说啊!只有宗喀巴大师!我们宗喀巴祖师哪有不好的呢!可是现在最大的可惜,换句话说,这个师承就断掉了,我一前一样看看了半天就是不懂,我想你们跟我一样的,对不对?现在看起来还是不懂,那是因为我的老师跟我讲,讲完了这个道理我在这里看看嘿!也是一样嘛!反过来说说不定过了几年人家怎么都不认识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完全不认识,我们看懂了以后,这个回过头去一看的话觉得嘿!这个论也看懂了,就是就是这个!这个你只要有正确的师承告诉你正确的内涵圆满的,然后你弄懂了那个回过头去看的话这个内涵也是如此,所以最后随便说这个地方我们就了解真正它这个祖师的用意就在这里。

下面有很多话这个我不细说,它这个里边有引一段话都是南山祖师说的,这个元照律师济缘记上的话我就不再细引它了,南山祖师又引说「故《百论》宗」,《百论》就是龙树菩萨的三论,这个《百论》,不晓得是龙树菩萨造的,还是提婆菩萨造的,我也弄不清楚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通常我们说三论,三论,那么这个三论是不是这个三论,在我们中国是这个三论,实际上在印度当年的话,它不仅仅是,换句话说,中观宗最主要的论典,他举出里边不论中罪复俱舍,这个南山祖师就告诉我们说,真正持戒你要怎么持法?「罪福俱舍」,这样才可以,如果你这个弄不清楚的话,那怎么办呢?罪舍掉了,福不舍!那是畏天持戒,你要求这个戒不清净,这个戒不清净,不过我们听见了以后,不要说那我们这个也舍掉,这个《广论》上面告诉我们的,说我们修这个八因要用这个三缘,到了这个三缘当中开,万一这个做不到,退下来,这个再做不到退下来,记得不记得,就是我们理论上面了解的最圆满,行持的时候,找到现在的下脚点,然后从这个地方一步一步的上去,你了解了这个不会停在这里,这是我们真正的重要。

至少对我来说现在叫我说「罪舍」!当然叫我想尽办法要舍掉它,因为了解了这个罪将来一定要苦,这个「福」要我舍掉,对我来说,现在我对它舍它不得,我还没真正得无分别智,理论上面晓得,可是推动我们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所以这个我们每个地方要晓得,怎么去善巧的利用,这个经论上面也告诉我们,说不要贪,但是它有很巧妙的名字,再告诉我们善法欲,请问欲是什么?嘿!这个还是!不过同样的这个叫做心,这个心里面你用在上面对你有害的叫做贪,同样用这个心,对你有利的叫做什么?善法欲!那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吧!这个罪复要舍掉了,这个善法欲不要舍,然后这个善法欲,我们要把它看的准,这个善法欲有个特点,不是看见的天,这个善法欲要看见的佛,然后这个时候你佛看的太高,你晓得天具的一切佛样样都有,所以当你看的高不可攀的时候你觉得不要想到这个佛太高了,所以你觉得看看天你就想到那我要的这个比它还要好呀!这个是我们平常应该用上的,而且是一个非常的善巧方便,你有了这个我们能够眼前很多事情挡的住,否则一点小名小利就挡不住,所以不要说不贪,我要善法欲我要看大的,看见了大的,眼前这个小的,你自然而然就不会被它所牵走了,这个是简单的说一说,所以说上面是说引不论。

那么下面又引成论,成论就是《成实论》,《成实论》上面怎么说?

【行者身心不乐为罪名净持戒!】

第一个说不乐对这个罪没有好乐之心,这个不乐为罪表面上面去看的话我们谁都不愿意去造罪,但实际上我们往往难免原因何在?这个广论上面处处告诉我们就是我们看见眼前的很多东西呀!看见它的境相看见它的美妙相怎么办?我们深深的了解业果!就是把那个因果关系看的远的话,当你看见前面美妙东西你紧跟着看见这个美妙的事情背后它的因何在?说得到这个美妙果的因需要这些,反过来现在有了这个你检查一下,现在你起心动念因是什么呢?你立刻感觉的现在起心动念这个因是造恶果受苦果的因,于是眼前这个美妙相消失掉了,你只看见这个的因果相,那时候你就能够从这地方慢慢的把它改善过来,凡是这些都必须要正确的认识,这个认识还不够,这个认识还要思惟观察,当这个思惟观察有力了以后,随遇任何一个境界,你怎么去用?嘿!这个境界就牵不住你,这是我们现在正确应该了解的,这个就是我们目前该做的地方,那么所以说身心不乐罪!这个我们要了解这个身心哪!平常我们讲身心主要的是把那个心相用了很大的脑筋用的头晕脑涨,对不起,还停在那个地方,它那个身心要用智慧这样的深入,前后的因缘因果当中去观察,不要你头痛,你会心安理得的把问题真正解决,这样才是什么?持戒真正的净持戒!

下面又引一个,上二个是引的论,最后又引一个经,说「持世《佛藏》」!这个是《佛藏经》!「若不为除我倒而持戒者」,这个叫做破戒人,「广诃如彼」,这一个《佛藏经》,如果你们有因缘,看一看这个倒是非常好,说真正的持戒目标干什么?要破我倒!这一切烦恼真正的因就在这里,这个才是我们持戒的根本意趣,它后面前面很多地方都劝我们。

所以到这个地方为止,我们回过头去想一想,当年论上面告诉我们说,持戒万一你不能圆满那怎么办?告诉我们立出四点,「正见、尸罗、轨则、净命」!这个时候正见不能破,下面容或做不到,现在了解了吧!是不是很清楚了,所以讲了圆教宗以后,我们就完全清楚了,那么这个正见是什么?这个正见是正见我倒!这个地方就不叫正知见了,这个都在论上面告诉我们,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是!我们一开头就想做圆满,没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这样的事情的话,那不是佛法,佛真正伟大的地方是看的非常透彻,没有一个例外,一定要如此因如此果,从无始的染污当中,要一口气成佛,哪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一步一步的来,既然一步一步的来,刚做的时候一定不能坚固,那么在这个里边,本末一定不能颠倒,然后这个地方的根本是正见,现在我们找到了,这个是我们最重要的一点,不过说到这个地方大家不要说啊!那你得到了正见就好了那其他的就不要去管了,请问这个是不是正见呀?正得正见的人会不会这样呀!那是种邪见是借口呀!这完全是百分之一百的邪见,可是现在这个时候有很多人就误解!这样!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而且这种地方完全是看你自己,所以自己务必要辨别否则你跟着别人走的话,弄的不小心就走岔掉了,弄的不小心就走岔掉了,不要说跟着不相应的人,就是跟着相应的善知识,还是不一定真正能够走的很好,因为真正的我们跟真正所谓的善知识,他用的都是用的心里功夫,就是这样这个叫善知识,所以这个心里功夫,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说,这个人城府很深噢!不露在身上面,不是这个心里功夫噢!现在我们了解的就是,当你根对境的时候,真正主要的问题在哪里?不在这个境上面完全在你的内心上面,懂不懂这个?这个叫做心地功夫,你不要误解噢!不要误解说这个人城府很深,老在那边动脑筋害人,这个叫心里功夫,错了,就是这样!

当心境交涉的时候,普通我们世间不了解随顺着无明转,现在善知识心境交涉过程当中,拿正知见净化我们自己内心的烦恼,从内心上面去看,唯识来说这个都是心,中观来说这个缘起这样,所以一切都是空都是缘起,所以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所以这个心境的交则当中他一定不管外面只管你自己,所以讲心清净是加行清净对不对?在这个情况之下你从那个表相上去看善知是你能看的见吗?如果你看的见对不起那你比他高明,他就不是你的善知识,如果说善知识他比你的高明你就是看不见对不对?这个要懂得这个道理噢!所以以我来说尤其是最近说我自己,因为说实在的得到了一点师长的多多少少的指导,可是我自己本身哪!说实在的福德不够,自己也觉得业障很重,我觉得如果说让我最高兴最欢喜的我巴不得跟在我的老师后面一天到晚被他骂那我才高兴,今天坐在这个上面承蒙你们说教授不过我心里面常常想到这个啊!自己很惭愧这个很恐怖,好在我现在多多少少这个师门他给我一点资粮,要是以前的话,我绝对不敢坐在这个上头,我只是尽心尽力把我的错误拿给你们消除我的罪障,那么周围呢!在这个地方跟很多同学,有的时候我的感觉,实在是苦不堪言!可是现在慢慢慢慢的,这个心情改过来了,当我开始看到说跟我的同学差距的时候,我立刻想到,原来我并没有看见我的师长,那内涵究竟是什么?这样所以心里面很清楚一看他!我就自己马上看见,自己原来这个就深深的了解呀!这是我们真正以后应该修行的时候,所以我说平常固然一般的人,我们从表相上去看不了解,就是你跟到了善知识,对不起,还是要不断的去思惟观察,如果说你单单的从外面看,那个行相看不清楚,所以学任何东西都是告诉我们,不要浅尝即止,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真正要亲近善知识,有一件事情要注意噢!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诃斥!我们往往说吓死了,乖乖的等在那里不敢上去了,这个是一个损失,如果诃斥了以后,你还在那儿滴咕的话,那就完了,真正的善知识,他的力量非常强噢!你像个卵一样,以卵击石,一碰你是非碎不可,这个的的确确法相如此,所以这个后面我在学《广论》的习惯,《广论》上面告诉我们哪!菩萨不要说我们凡夫喔!菩萨发了以后,一般来说不会堕落,最可怕的对一个同发心的人,如果你起一念瞋心那很可怕,如果这是你的尊长善知识,不要说起瞋心,你有一个非理作意的话,这个损害非常严重,可是不幸的这个善知识的行相,我们就是看不见,我们就是拿我们自己的心去看,这是所以说到这个地方,我们今天有幸了解了这一点哪!这是平常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是目前我自己一直警策自己的。

所以现在大家不要说找不到善知识,找不到善知识,这是好处,眼前这些人都是善知识,我们能够在这些人上面磨练,把自己的内心当中磨练的话,第一个,慢慢的你这个盛烦恼减少,人家势必不管你对境的时候,你能够不生烦恼,能够增长的话,当然遇见善知识更容易,第一个是不是这样?第二,因为人与人相处的话,平常我们不习惯思惟观察,现在这个里边思惟观察的能力增长,是不是要靠这个!如果靠善知识,前面的话一碰,对不起,你非下地狱不可,下了地狱你还有机会去思惟观察吗?没有耶!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到极乐世界,就这样呀!可是到极乐世界,对不起,经上面又告诉我们的,极乐世界修百年,不如这里修一天,至少我们还没有去之前,还有几十年功夫,趁这个机会,好好努力修学,对不对?这个福,岂不是浪费了呢!就这样啊!何况我们在这里修的话,对我们的品味只有增高,现在又增高,将来到了那边又省那么多事,为什么我们不努力修呢!这是我们必须应该正确认识的,所以虽然这些闲话,可是这些闲话当中,我觉得倒是对我们有绝对价值,那么我想原则上面,关于戒的部分,这个前面大概如此,后面呢!还有一段话,这个标题叫做「总结嘱累」,最后总结还要下面一个嘱累,这个嘱累,告诉我们要如何修法?那个嘱累就是有它重要的内涵在,那个嘱累当中,元照律师尤其是说的非常多,对我们非常重要,那么这个留到下一次再讲。

我想今天有一个事情要简单的说一说,明天休息一天,最近大家也可以说听的很苦,时间老是不够用,是不是这样呀?而且这个地方都是就是我们整个的,从前面学到现在精华的部分,经、论到最后真正用的全部的精华,消化了以后,下面这个嘱累,对我们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也休息一下本来想昨天就休息了,后来想想昨天人比较多一点,这个难得的他们难得的一番好心跑的来,后来想今天休息我说我也事先没说明很多人跑的来白跑一趟,所以今天上课的时候说明,明天休息!大家在家里可是休息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原则上面我晓得前面的是不会,趁机会赶快去重新去听研讨,后面的几位,如果放假的话,不要趁这机会去游山玩水,那这个你就损失了,赶快把不了解的消化一下,这个轻轻松松,那么在下面今天是礼拜一是吧!我们礼拜三继续。

这个地方就是印的这个二张表,还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这两张表当中就是大家是不是在这里?看一下第一张前面就是《随机羯磨疏》,一开头第4页第5页,这个前面也就是说南山祖师告诉我们的,那么我们昨天曾经谈到「毘尼立法,殷勤嘱累。」你们看见没有?在第5页第一行,前面二页这个边上,我们看的见的,5有没有看见哪!4是不是!这个第五页的第一行,我昨天已经念过了,这个说毘尼立法!就是说制教殷勤嘱累,世尊一而再的告诉我们制令这个叫我们意念,「不失遗忘,所以常尔一心,违皆制犯,故知常勤观察,始号奉持!」今天我们正好要讲“常勤观察”,现在了解了,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我们翻回去看第四页,第四页倒数第四行开始说这个决究律宗三轮者!这个三轮哪!就是我们佛的三轮,佛的三轮有的说身口意三业,他这个三业出现都是推转众生烦恼的,有很多人叫神足轮、说法轮、忆念轮,那么身现的神足,口是说法,意是意念,它有种种的说法,现在这个三轮,就是我们祖师就律来开的,「神足为无性」,就是对他不信仰的人,他就显出他世尊不可思议的威神,启发他们的信心,那么现在对我们呢!我们也就是说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四因,第一个是什么?啊!看见诸佛菩萨的无量的威神,是不是启发信心的?

啊!看见诸佛菩萨无量的威神是不是启发信心的?对!启发了信心第二个呢!说法!他为什么有我们为什么没有?那要懂得那个道理,所以呀!无解!你要发了发了这个心以后虽然有这个好心你不了解不行呀!这是第二段,说法是就解。

第三呢!意念!这个真正的意念就是佛陀的这个意念,他意念摄持!由于他的意念摄持我们能够步步上升,现在我们这里的意念呢!由无证!也可以说佛陀跟我们生佛互相呼应的,由于佛的不断的意念加持然后使我们步步上去,从前面的信、解到这个地方开始来行证,这个意念是讲行证部分,由此三种运转故名为轮!

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就行证部分来说,我们世尊才立那个毘尼一藏,清楚不清楚?这样一来呢!信解行证!经律论三藏,这个根本的意趣,再下面看另外一页第九页,实际上两个对在一块儿第九页跟第四页,第四页的另外一面用不上,所我们把它抵掉了,第九页的最后三行,「余老矣,恐徒移日晷,妄损正功,耽滞无益之辞,以送有涯之命,诚不可也!大集法行之言,律颁常一之教,此而不审余竟何言!」 这是道宣律祖说的,道宣律祖说我老了,道宣律祖他30几岁的时候,这个《备览》后面有律祖的年谱你们自己看一下,他30几岁的时候就写了《行事钞》,一直到后来好几年以后再写这个《羯磨疏》,《羯磨说》中间又经过重修,真正修那个《羯磨疏》最后决定的时候已经大概50几岁了,这个确定的年代翻一下就晓得。所以说「余老矣」!恐怕「徒移日晷」!换句话说这个白忙!所以「妄损正功」。与其多说「耽滞无益之辞,以送有涯之命」,这个生命是有涯呀!然后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不要说空话呀!所以他是警诫我们的。那么警诫我们的内涵呢!他引那个《大集经》上面,《大集经》上面叫法言,这个菩萨要修法──如法行,那么这个律上面叫我们「常一」,常一就是前面忆念轮,就是我们前面刚才念的这一段话,常尔一心,这个「此而不审」!如果这个不仔细的审查,那么其他的还说什么呢?

因此后面也特别的引,那个前面有一段文跳过了,「四分大小持犍度」,「持犍度」就是四分律上面的一个法聚,就是特别讲持戒,讲持戒那一部份讲的,我们修行要怎么办呢?「初夜、后夜、精进觉悟」!这个律上面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只有中夜。所以乃至于夜里了,初夜还要努力,早晨一大早起来的话,后夜还要努力,干什么呢!要精进!要把我们的无明迷惑消除。到了晚上如此,白天呢!不管你行住等等,「常尔一心,念除诸盖」,只有一件事情要做的,就是这样,这个是律上面。「经称法行,旨在修行。律制常一,意存摄念。苟不体此,则失宗要」,它的真正的中心就在这里。于是「被物无功,终成浪述」,你这个把握不住的话那其他的都说空话,「故云:此而不审等。仍知今疏,专被摄修」,所以现在我们祖师这个疏专门用来修行的,

下面两句话是我们现在真正用的上的,讲学讨论复妄失言!我们要想真正的去修行必须前面闻思的认识,单单这两句话我们都会恐慌,我们都会恐慌至少我非常恐慌因为我做不到,现在我了解了要做到后面这个要经过前面的闻思,要闻思必须要讲学讨论,但是讲学讨论的目标是干什么?是这个!那么这样一来的话我们不会多闻不善于修要,然后真正要修的时候前面有这个,因此我们现在前面走的变成共下共中直通大乘,不要说出家部分共中就是在家部分。

现在这个上面先讲课,有一些问题会在课中间讲有一些问题课后讲,所以等一下还是先讲了一部份,今天说过了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稍微等一下说,上一次我们讲到《南山在家备览》P.60所受之体,今天黑板上面已经重写了一下,所受之体的那一部份都已经讲完了,那么最后就是第四总结嘱累,请看P.61先把这个文读一读

【业疏云:『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矣。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说 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曩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如涅盘终罗剎之喻』】

这个是《业疏》上面文先简单的说一说,说现在由于前面这个说明那我们也了解噢!原来这些整个的我们所以要受戒以及受的什么戒?戒个功效都了解了,原来这些最后的总结就是归到无上菩提那条路→大乘!那么既然了解了呢!那我们就晓得我们怎么用心!域!就是那个心应该安在何处,也就是说我们修行的人,应该如何去修行?所以这个地方它有印证,印证那个经云,我们已经念过法华方便品上面,它只是把五个字变成四个字而已,十方一切佛出世,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件事情→一佛乘!所以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实际上整个的佛法,也就是个方便善巧方法,用种种方法,最后走上这条路上,那么经过祖师仔细抉择以后,现在我们了解,最后终究还是归到这条路上,那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域心,就是安心,也就是说真实用功的,如何用法根本了解,那么既知此意!了解了这个,那么那个时候,护戒就像护自己的命一样,实际上这个“如”,真正了解了不是如,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命,世间我们这个命虚假的,现在戒这个命才是真实的,因为法身慧命的根本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时候要非常认真的护,但是这个护是大有讲究噢!下面我们将来还会继续的讲,护这个的时候,本末一定要把握的住,最好的话根本把握住,枝末才这样的慢慢加强,到最后圆满,如果我们刚开始把握不准这一点,有的时候本末倒置,这是我们的一大损失,不认识根本不谈,所以在这里至少理论上面告诉我们,护这个的话,那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所以说如浮曩!这个后面有比喻的,这个涅盘上面特别告诉我们,然后《梵网经》上面也这样,后面解释的时候我们再说,所以这个经里面佛说为了弟子结了这个戒以后生命可以不计较可以死这个戒不能犯,那么看下面《济缘释》云,我们一段一段的念,一段一段的来解释它,那个最后了解了以后,祖师又再再的作结论的时候,叮咛我们该如何去作法!说一开始初示所归,那告诉我们这才是我们归投去向的,实际上这个归投去向,从我们皈依开始,就应该从这个地方,了解从这个地方行持。

【识前缘者尘沙万境无边制法无始颠倒迷为外物故受轮转,今知唯识无有外尘故正受时遍缘法界,勇发三誓翻昔三障,由心业力结成种子自为戒体,应知能缘所缘能发所发能熏所熏,无非心性心无边故体亦无边,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当知即是发菩提心修大慈悲行求无上果,此名实道此即大乘,三世如来十方诸佛示生唱灭,顿开渐诱百千方便无量法门,种种施为莫不由此故曰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成此即行人域心之处!】

那么这个解释我们对文字并不难很容易懂,那内涵我们来一个一个把它简单的说一说,说识前缘!现在我们从前面这些教诫当中说认识前缘就是尘沙万境所有的一切一切没有一个不包括在里头,无边制法!这是为什么?原因要去制等等,原来有我们无始无明,不认识事实的真相,这样!所以说无始颠倒,迷为外物!这个纯粹用唯识的观点来解释,那么关于唯识中观上一次我已经说过了,这个没关系假定说你用中观的概念去看的话这句话我们还是可以了解,所以只要正通达内涵就可以,换句话说,以中观的意趣来说迷为外物!就是说当我们心摄境的时候,真正的重点不在外境的是非上面,而是在我们内心的迷惘以及正知见上头,这个真正的重点哪!还是在我们内心的认识上头,那么现在了解了这个容或在座的同学或者是其他的人,会觉得有中观唯识之辩,我们不必从这个地方去谈这个以后一直是如此的噢!大家注意噢!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在这外境上面转,而了解了从内心上面从正知见上面这样去努力,这么一来的话呢!那就不会被转反过来就会转,转就是枉受轮回,现在了解了完全看你自己的内心,那么这个外面的尘境就根本是虚假的,真正重点还是在你内心,了解了这个所以我们才照着佛告诉我们的方法所制的戒所以说正受的时候是遍缘法界,以前以我们的无明遍缘法界,造一切的罪垢,现在拿我们的正知见去遍缘法界,把以前所有的错误,把它彻底的改过来,所以勇发三誓!这个一定要很勇猛之心,单单这个勇发呀!

这个地方稍微要停一下,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要想真正勇发真是不大容易,说前面已经说过的这个所谓圆修圆法,当下一念全体具足,但是至于修行的时候一定是恒勇摄身,正式修行的时候一定是用饶益有情,实际上这个是包含前面的,那么在这里叫我们自己不仔细检查啊!听起来很大很好仔细去检查的话起心动念处处只想到自己,要损失一点为旁人说起来真难,或者知见上面要听别人办不到,情绪上面尤其是困难,所以在这个地方要发那三个誓,讲讲很容易,看看它的功德,人人要做起来的话,那就有问题,那这个时候靠什么力量呢!就是还是靠正知见,当我们依照着教法,一步一步正确的认识以后,就有个结论,很简单,除了这条路,别无它路,因为你怕苦,要想找省力的路,找来找去,除了这一条,唯一的一条省力的,也可以说唯一可走的路,其他所有的路,无穷无尽,永远无穷的大苦在这里,所以这个勇字并不是像我们世间那种好汉那样,这是莽汉,天不怕地不怕,莽撞之勇这个没有用,这个没有用,这个都是透过了一种高度的正确的智慧,然后认识了事情的真相,然后很仔细一步一步的,必然产生的这样,产生的说勇发三誓!那把以前所有的错误障碍,都把它消除除掉。

那么这个三障呢!惑业报!这个是前面没有讲的,要除惑物尽!然后惑除了以后把业,这个惑是我们当下就应该除的,然后这个业的话,当然要真正除掉了,这个惑拿掉了以后呢!再造的业就不会,以前的还要经过这样修持呀!也把它净息,然后这么一来的话呢!这个报这个果报障碍,慢慢的慢慢的就整个的转过来,而这个惑以前是迷惑颠倒的,现在变成正知见智慧,然后这个业的话,本来是系缚自己的,现在变成无量的威神,这个报的话,以前是绑我们的痛苦,现在变成自在的受用,自他二利,那么这个也就是说,从正确的认识发誓愿立行自然也转过来,因此由于这样,那么这个正确的认识的心业力结成种子!所以这个种子的话,并不是已经成就了真正的果报,而是因地上面下了这个正确的法身慧命成佛的这个因种,那么这个就是戒体,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说能缘的心所缘的境,能缘的心就是当体的这个自己的心体,也就是说这个种子所依的心体,所缘就是尘沙万境,那么这个所发就是发的戒体,能发的是自己,然后发了以后,说能熏所熏这个前面都说过无非心性,这个心性都是随缘遇境的时候而不同的转变,现在把以前无始错误的,无明集的所谓惑业转它过来,整个的内涵就是如此。

而这个心无边体就无边,心无尽戒亦无尽,这个前面了解了这里就很清楚,所以整个的这个内涵来说简单的一句话→当知发菩提心!那就是这个,发了这个心就是菩提心,然后有了这个心下面行的话呢!就是修大慈行,或者就是修菩萨行,修了这个行,将来得到的果报呢!那就是佛的无上菩提之果,这个才是真正实道!所以前面都是权方便,唯实所知之权,现在把这个权方便打开来开权显实,那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或者说→一佛乘!对之于前面中小的就是大乘,而十方三世一切佛出现世间来说示生唱灭,或者是顿开,或者是渐诱,种种无量百千种方便,种种施为,无非是为了这个,所以经上面下面故说,故曰就是经上面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那么这个就是我们修行人应该处心的地方,这个简单的就是这样。

不过在这个地方,文字很容易,这个内涵,在这里再停一下,平常我们往往陷在一种听见了啊!说菩提心为救人,这样!乃至于出离心要这样的!实际上真正的内涵并不容易,现在经过我们再这个一下,前面那段时候然后论律两样东西交叉研阅才真正知道这个确实的内涵,实际上所谓知道的内涵还是一点文字相,从文字相进到自己的体验,这还有一段距离,那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再实际对境的时候,那个时候你才容易显发,当然你也可以听完了以后,回过头来去观察自己心里边的,以往的心行相,还是从心境的交涉当中,你可以想,嗯!以前不懂的时候,我对着境这种概念怎么样?现在了解了,你只有在这个上面观察,你才能够了解以前错在何处?现在修行的修改呀!是应该如何改法?那么这个我们要改的地方,这个才是我们真正所谓域心之处!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应该安在这个上头的。随便举一个例子吧!以前一点的小事情,一看见了大家不是在名闻上面,就是在利害上面,就是这样,总是在这上面转,现在了解不为这个,不为这个,乃至种种自己的知见,那现在晓得这个,不是我们真正处心之处,真正惑心之处。下面继续这个祖师劝我们,

【然而浊世障深惯习难断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须期生弥陀净土,况复圆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仪断恶即至诚心,摄善修智即是深心,摄生利物即回向发愿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无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无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处矣!然而浊世障深,惯习难断,初心怯懦,容退菩提。故须期生弥陀净土。况复圆宗三聚,即是上品三心。律仪断恶即至诚心,摄善修智即是深心,摄生利物即回向发愿心。既具三心,必登上品。得无生忍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了无退屈。此又行人究竟域心之处矣。故下引证。即法华开显文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既下劝修,初句蹑上开悟。由识前缘,若起毁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业故,沦生死故,污佛种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经论广劝奉持,虽不显彰,圣意在此。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获既深,所失亦大。所以理须谨摄,不可微纵。 当下结劝奉持。命与浮曩世人所重,且举为喻。诸经论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护戒,则寿命浮曩亦未足为重也。文云。即本律文。宁死不犯不啻命故。涅盘罗剎。乞浮曩乃至尘许,菩萨不与,譬护小罪。』】

这个就是元照律师特别在这里告诉我们,前面是这样说现在是五浊恶世,外面的境况是这么的恶劣,而我们的障碍又是这么的深重,无始以来的惑业二障都非常深重,这个无始以来的习气久已惯习了,非常难于断除,初心行人,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容或遇见这种情况,怯懦!这个很害怕!那么那个时候会退失会退心,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这个是祖师劝我们的,实际上呢,这有它的来由,《大乘起信论》上面马鸣菩萨特别说,我们真正修行应该这么修!可是到末世的时候,或者是有很多初行人,怯懦,那有一个特别的方便,就是弥陀净土法门,下面说,人家容或对这个弥陀净土法门有所误解,它就特别说,实际上净土法门当中,它包含的内容是非常的广泛,从最低到最高,它都包括在里头,我们有的人把它看的太低,有的人又把它看的太高。实际上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把它高低的内涵,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那么在这里有了正确的认识,每一个人可以依照他自己的量,说,嗯!如果说我想走在这个里边,该走些什么路?那么这个地方是特别说明,这个净土主要的依据,通常我们说三经一论,那么现在可以说,像印光大师等等,又把这个《楞严》当中加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当然这是开合不同,以种种的经论来证成,现在这个所谓三心呢!是《十六观经》上面告诉我们的三心,那个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发愿回向心!说这个圆宗的三聚呀!就是圆教宗开出来的三聚净戒,这个内涵就是上品三心,说摄律仪断恶就是至诚心,那么摄善法就是修智就是深心,摄众生利物就是回向发愿心,那么十六观经上的三心就是上品实际上戒也是,所以你能够这样具足三心去念一定得上品,得上品的条件是什么?就是发大菩提心,然后上品呢!见了佛很快的就证无生法忍不要等待多生就成,到了这个时候不再退屈,那么这个是祖师劝我们的,究竟我们应该域心之处,那么这个究竟域心之处呢!就实说来它是告诉我们前面的圆宗已经我们这个就是究竟域心之处,容或我们又怕退屈那这个时候给我们一个善巧方便,这个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谈到这里呢!这个祖师的善巧方便乃至于佛菩萨等等我们千万不要误会,我们以为我们就这样的念佛了,我们就算圆发三心,这个有问题噢,这个有问题噢!

我们以为我们就这样的念佛了我们就算圆发三心,这个有问题噢!这个有问题噢!所以说究竟来说,不管哪一个不要说你求生净土,你跑到庙里头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何况你求生净土,所以从这个着眼点来看的话是没有错!任何一个,不要念,看一下,那也是说究竟成佛道了,那岂不等于圆发三心一样呢!可是这个差别我们要弄清楚,要弄清楚!如果说你很笼统的来说,来摄受众生方便来说,那么总归是好的,说的通吗?说的通!可是对我们修正的次第上来说的话这个地方千万不能含糊,大家要弄的很清楚,所以这里呀!特别的说一说,关于这个发那个内心的话一定要跟前面的业,就是你内心当中的行相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现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它是不是至诚心?是不是深心,是不是所谓回向发愿心?关于这个回向发愿,上一次我曾经提过,在这里再说一下,所谓回向?你做了任何一个事情,它有了这个功德,然后你把这个功德,你的目标是要达到这样!这是完全从你内心当中的心识上面,这个行心所你的内心当中,真实的心里状态来说,不是嘴巴上面的一句话,嘴巴上面一句话,虚愿说我要成佛,我要成佛!假如这句话能够产生功效的话,岂不我们人人成佛呢!所以这些经上面好些地方都一再跟我们说这一点,这我们要清楚的,那么这个所谓回向发愿心,不是说,哎呀!阿弥陀佛,我要救一切众生,所以我要成佛,然后我这个代一切众生回向,种善根来说是有!实际上的内涵,就是内心当中你实实在在当下那个心里面就是正念提起来,一点都并没有像平常我们含含糊糊那种状态,平常我们一般状态都是什么?都在一种痴相的无记心当中,这个根本没有什么多大的功德可言,这个内心当中只有一个很含糊的种子,只是如此而已,你一心一意的去这样,专成在什么?专成为了要法界一切有情为利有情愿成佛!所以我这样去做,然后做这个一定是回向别人,所以你们马上检查一下自己,做了任何一切事情以后,做了以后,觉得这个我是为别人的,就是这样!所以当有一个最好的东西在那儿,眼前好吃的东西在那边,看见马上送给别人,你自己是绝对不愿意吃,那个差不多有一点点样子了,假定你说正在那边,看见别人来赶快把它吃下去,免得人家来分我一杯羹,对不起!那完全是骗人,有什么好事情,只有叫别人去做,坏事情我来,这个菩萨的心情呀!

为什么这个菩萨戒到重要的地方,它就开呀!这个原因是这样!看见这个人他今天这样做了他要杀我,杀了以后他要下地狱那我宁愿杀他,他并是看见真正的功德真正重要的就是看见他杀了我他要下地狱,这个时候我明晓得我要下地狱我也要救他,他有这个心情耶!这个是回向发愿心根本的条件第一个至诚心!就是的的确确你从内心的深处要断恶修善嘛!不是浮浮泛泛的这种心是吗?所以你真正去检查的时候的话那我们要注意!所以我这么特别认真的讲的话这个地方大家要了解,这个将来在座的诸位容或虽然有人哪!说自己是种种的条件极大部分将来都是佛门龙相,这个佛法的内涵如果不知道随便开口的话自己伤害自己这是个人的,伤害别人非常严重!我们现在的概念当中以为啊!说错了害了别人跟自己没关系,实际上只要有一个人受你的影响还留在世间对不起!你那个罪障你就没办法解决,真正说起来你只要留下来一点恶劣的影响使人家受害那真正我们自己就没办法解决,当然有这个可能你讲对人家听错了,那至少你的意乐你的动机你的见解这个没有错这是我们一定要把握的准的,所以这个经律论三个彼此间绝对不能少,经是我们最究竟的证据,这个律是我们行持的标准,论是说明这个经上面告诉我们的内涵,行持的准则有的时候这样说有的时候那样说到底哪一个对哪一个错?抉择是非严密的,你必须透过这三方面然后根据这个去行持你才不会走错。

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这第一个发心最重要,单单那个发心你没有正确的方法,不照着这个正确的方法去行持那没有用噢!一再告诉我们一再告诉我们不是说我一番好心,一番好心如果这样的话那这个佛法就不稀奇了,这个是我们特别应该认识的,所以在这个地方讲起来发大菩提心哪!求菩萨行行大慈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善财童子,这个看那个善财童子他发了菩提心以后他怎么办呢?然后他用最大的努力尽他最大的力量不计一切困难去求种种善知识为什么?我已经发了这个心发了心怎么满这个愿呢?所以他经过我们所谓「梯山航海」,你仔细看看那个《华严》,《华严》上面就告诉我们啊!善财童子为了求善知识一路的啼哭,他经过多少困难,看看文字很简单哪!现在叫我们为了要帮别人忙受种种辛苦好像很难,然后做不到而痛哭流涕尤其难,猫哭老鼠哭两下容易真正要求这个去哭的话我想这个很难吧!啰!这个典型的例子噢!然后找到了善知识,一遇到了善知识他就说我已经发了菩提心了那么但是怎么行?换句话说,我发心要救别人,但是发了心,我还不晓得怎么办!不晓得怎么救呀!所以我真正要去救我还不会,我还力量不够,那你求,求人!整个的心目当中没有别的就为帮人忙满他这个愿心,这个是真正的重心,所以现在要满他的愿第一步就是持那个戒,喔!这个你不要去做不该做的,该做的你要去做,然后这个该做当中真正重要的要帮一切众生的忙,要解决一切众生。

实际上呢!等到你了解了道理,你要想解决你自己的问题,对不起,离不开一切众生,所以这件事情是,三而一,一而三,所以这个概念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你也是说唉!这个非常的难,那我们想想这个做不到,那我这个时候还是求往生好了,这个做法的话,对不起噢!这个不是直接了当地大乘噢!但是最后要嘛!不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一定还是会走到这条路去的,这个我们要了解噢!它那个中间的曲折,这个概念你必定要在这种大论上面仔细去说仔细去看,那么这个抉择的话,《菩提道次第广论》抉择的特别清楚,所以在这个精进一度上面特别说他这个菩萨真正发心的话,他乃至于为救一个众生,然后要无量阿僧祁劫,还蹲在那个地狱里边,他为了要救他!而这个《广论》上面这是引什么?引《瑜伽师地论》上面,都是引这个大论上面的说明,这个精进用功的心,要发这样的心呀!而他说现在有人误解了说啊!那么发了这个大乘心就快速,因此我发大菩提心,那你完全误解了,你的内心当中的动机是求省路,快一点噢!赶快去你真正有没有为发心救人之心?没有!所以内心仔细一检查的话,你自然就很明白,这个里边这个行相我们要弄清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一直说,并不是急着忙着去行,而是要急着重要的要了解这个见,这个见,你真正了解了,下面这个行的确并不困难。

那么这个精进一度当中上头为了大家,帮忙大家建立这个强而有力的概念,你们不妨翻开《菩提道次第广论》P.311,这个P.311这个地方特别说你真正要修那个大乘行啊!这条路实在是非常难非常难所以特别说破除,破除那个怯懦心,说怎么破除它?前面那个你们自己有机会仔细去看,看了以后不断在内心上面去思惟观察,这个概念建立起来的话一定破得了,现在我们不说这个我们说什么呢!就是P.311上面,最后倒数第三行,最末一句,“又念成佛必须圆满无边资粮”,这个很难,我不能说这个你不要怕,怎么呢!它说“若为利益无边有情”,现在的的确确就在这个发圆宗三聚戒的时候,它一定是在利益无边有情这个上面下手的,而这个包含了前者,因为要利益无边有情,所以你必须要成佛,我们自己没有这个本事呀!所以利益一切有情所以要成佛。

要想成佛的话,应该怎么办呢?要“住无量劫”!这个无量劫干什么?要“欣乐修集无边资粮”,换句话说,净除无边的罪障,然后积聚无边的资粮,那个时候要怎么办?要“受律仪”,这个律仪现在就是我们的圆宗三聚,受了这个律仪以后,下面来了“则于一切”换句话说,任何时候,“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你只要正得了这个戒体在这种状态当中你睡着也好没有睡着也好,心散乱也好不散乱也好。

再翻过去“乃至有此律仪之时”,只要这个律仪戒的戒体还在,不破坏,那么“福恒增长量等虚空”,这个福永远在增长它不停的,别的事情还可以停这个事情永远不停,因为这个心识永远不停,而增长的内涵是什么?像虚空一样因为你是遍缘法界,它这个功德有这么大噢!所以在这个方面大家就可以了解这个戒的真正的功德就在这个上面,所以说修行修行而不要以戒不要出家根本的原因在这里,这个修行有没有效?有!但是效果对不起那就差的十万八千里,当然你证了道以后,发了菩提心,见了这个空正见以后,那那个心里面的那个跟法界相应,那当然不谈了,在我们凡夫位上,要想真正修的话这个是原因,当然前面说一个一个有各式各样的在家嘛!有很多困扰,出家这个没有,而且帮助我们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所以它下面有一句话说“故无边资粮非难圆满”哪!即前论!这个论就是宝鬘论,这个宝鬘论是龙树菩萨写的,“如一切诸方地水火风空,无边如是说有情亦无边”,一切这么多的地水火风空还有同样的有无量无边的有情,“菩萨普悲愍慈无边有情欲度诸苦厄安立于佛位”,这个菩萨的发心是这样的,然后“如是坚住者从正受戒已”,由于这样坚住两个字很重要噢!对这个有正确的认识产生了胜解然后一心要去追求,先发愿心后发行心这个就是正受戒已,“随其眠不眠”,睡觉也好不睡也好乃至于“放逸而住,如有情无边恒集无边福”,它既然无边的福一直集的话,“无边福非难证无边德佛,若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求无量菩提,而修无量善,菩提虽无量,以此四无量资粮,非久远如何不得证”,妙了!从你发了这个心以后,那这个时候开始,你就可以依这个四个无量得到一个无量的佛果,所以四比一的这个比比上来的话,当然这个成功的可能就这么大,而真正重要的重点在哪里?就是发这个大菩提心,然后修圆修这个三聚净戒所以这个并不难哪!

所以它下面又有一段话你们自己去看,它这个下面的话就是说如果对这个不了解我们不妨到了这里再看一看,“是故若由最极猛利大慈大悲”这个真正的内心就“菩提心”说为利有情愿成佛“冲动其意”,这个对他内心也必不急待,这种为了利益有情所以希望成佛,这个非常难得,下面一句话这是刚才我们说的应该警惕检查的,“若未近此之方隅”,如果关于上面这个正确的条件不认识,“仅由见于极长时劫须正修学无边诸行及多难行”说哎呀!看见这个修学佛道,这么长还要修这样啊!这个世尊!那我就要“故妄说云求速近道”,那么于是自己说我求一点快速的道路,要晓得“此于愿心间接损害”噢!这个愿心前面的愿心已经间接受损了,“正损行心”,行心的话就是你要去真正要行救无量有情,实际上现在你说怕这么长远,你这个心到底是要救无量有情而舍弃他,还是自己逃走赶快自己求自己利乐?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时候根本大乘的重心哪!已经差了,所以对成佛反而是更遥远,凡是这种地方都需要用论来抉择,本来比较好的,这个我们可以用《大智度论》跟《瑜伽师地论》,可是这两本论加起来200卷啊!我想你们看过的人晓得,这两本看起来实在是难懂极了,那么现在这个上面呢!《广论》上面就把它简单扼要,实际上这种内容都出自于这种大论上面,所以说这个概念我们在这个地方要弄清楚一下,那么谈到这里刚才有个问题,现在用上去就很好了。

这里有一个人问:上一次因为我们曾经谈过说,这个别解脱戒这一生它下一生不会再生起,下一生有两个一个要期誓受!是受这一生,然后虽然这个习性还在可是下一次因为身体换了,所以对不起!它那个戒体没有,那么就有人就问了嘿!那菩萨戒尽未来际的难道这个身体不换吗?身体还是换的他为什么得到呢?他提这个问题,非常好的好问题!这个我说在这里平常大家不大习惯我以前乃至于我现在,譬如我现在在山上,福智精舍,我们的同学之间都知道,我就鼓励他们,你们只要提出问题来,来把我难倒,那对!实际上也就是,他真正的深入的话,一定可以找到问题的,这个我随便一句话,换句话说,你们诸位将来真正要深入学习的话,这种地方是应该着眼的地方,对呀!这个菩提菩萨,我是尽未来际的,下一生怎么办呢?那么这个地方解释一下,这个菩萨戒不会失去,可是比丘戒会失去,这个原因要晓得两点,我们要从真正的着眼点去看,真正那个比丘戒最早的着眼点,你看那个比丘戒在《毗尼母经》上面决定的很清楚,别解脱戒正规的是跟什么人?跟声闻乘的人说!声闻乘的人最早的发心要急求解脱,急求解脱的人如果他想哎呀!我这个等到下一生对不起他那个心愿根本的心已经错了,可是这个声闻乘的行者他一定要急求了脱,必不急待的这个心情,哪还能够等到下一生这一生他就希望如果今天能够了决的话他要等到明天绝忍受不住,他这个心急到什么程度呢?念念如救头燃!这个是声闻乘的行者,所以基于这个理由他一定是什么?他这个戒的本身重点就在这里,他这一生一定要求解决,所以他立这个誓的话尽形寿,菩萨戒!菩萨的特征是什么?他要解决一切众生,如果说整个法界当中还有一个漏掉对不起他就不成佛,这个是菩萨的发心,这一生能成就吗?所以说漏掉一个,对不起,这个就不是菩萨戒,就是这样!所以在这种情况,我要想这一生究竟行吗?不行啊!所以这个是用心呀!我们要晓得你有这样的意乐,然后这个意乐这个愿心,然后下面为了满这个意乐这个行勤持,所以发了出离心,然后去受这个出离的戒,这个出离的戒,别解脱律仪!发了菩提心,然后修这个菩提的戒,这个就是我们的三聚净戒,尽管佛的密意出世,使一切众生究竟圆成佛道,可是走上去的的确确,他一定是跟着这个次第来说,亲近善知识然后了解了以后,说念死,然后这个念死当中要求下一世,从这个地方了解业果,然后再从这个了解了以后,才晓得一定要发出离,发了出离推己及人然后进入菩提心,这个时候才正得这个菩提心究竟圆满,所以次第如此!

所以对于建立这个别解脱律仪这个并没有错,可是两个人发心的行相不同,因此别解脱律仪一定是说他这个原则上面的尽形寿,那么这个菩萨的愿心是尽未来际,其次呢!我们真正行菩萨行的人哪!尤其到后来他一定不是以声闻型态出现,刚开始必须要到了一个大菩萨以后你要处处地方去救人,然后你现了这个出家相的话一定受这个出家的限制,所以你看《华严》上面的种种的境界都是表法的,《华严》境界上面,第一个进去的善财童子,遇见了这个出家人,这个如果说在《八十华严》上面,德云比丘,第二个海云比丘,再下面那些,那就不是出家人了,一直到最后一个,他也是个比丘,最后这个现种种不同的身,才能够在这个三有之内这么广利一切人天有情,这个是他的一个特征,这是他的特征所以我们了解这个比丘身他下一世虽然这个影响力量在,可是下一世来了以后,如果说就是这个比丘的话,那怎么讲呢?那这个持犯什么等等的话,很多东西都说不清楚,而且声闻持戒,这个所谓清净幢相,这个形象为主,这个大菩提心那个时候,以他的意乐为主,所以两个根本不一样的,这个清楚不清楚?以幢相为主的话对不起这个幢相必须有很强盛的外缘才了解。

譬如说在这个地方用正确的,换了一个地方他不一定觉得正确的,我随举一例: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两个朋友碰见一起在那儿很高兴,一定说我今天请你,甲请乙乙请甲,两个人一直吵吵闹闹,乃至于吃过了以后,他还要抢来付钞,如果两个人是西方人,他们不是这样的噢!我说西方人不一定说广泛的,譬如说这个美国呀!德国人他们这种作风,英国人作风都是这样,两个人碰在一块儿的话,一起到馆子里,除非有特别的有什么情况,否则的话,他一定说今天吃过了饭,这餐饭多少钱?120块!好!你60我60,不晓得你们知道不知道?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抢着要付钞,他们觉得奇怪了,你怎么这个样?反过来说,他如果说你要跟他对拆帐,跑到我们中国拆帐的话,你也觉得很荒唐对不对?哪怕穷怎么可以这个样呢!所以说对这个幢相,对外面的行相来说,他一定有他的使力的限制,这个所以说从外面来说,从里边来说,他一定是从这一生,换一个型态情况就不一样,所以他那个集那个戒,当然还有其他的深厚的内涵,那我也不懂,不过大致最主要的几个概念,我随举几个这个大家了解不了解?那么这个菩萨的发心呢!他完全是从他的意乐来说的,所以你们看那个经论上面,经论上面这个六度,任何一度,它绝对不是说你要圆满或者布施,它并不是说把天下救得没有一个穷人,没有一个穷人有这个可能吗?如果一定要把天下人都救的不穷的话,那么十方三世那些成了佛的,怎么成的呀?天下还有这么多穷人哪!这个不是说不通吗?所以它是说,原来从你内心上面把你这个悭贪心彻底断除,持戒忍辱精进一一都是如此,所以它这个是从他内心的意乐上面,既然在内心的意乐上面,现在我发了这个心以后,换了型态以后,他这个意乐还在,所以它这个特点在这里,何况真正的菩萨心,他的违犯与否在哪里呢?就是他一但对他那个菩提心损了对不起它那个戒就破了,否则的话呢!只要这个菩提心不破哪怕犯四重罪,这个将来到菩萨戒上面再论它还救的回来,如果说这个声闻戒那不可以噢!那个重罪一犯的话那,对不起,这个断头,那这个戒体绝对没有,可是菩萨戒,你只要这个大菩提心,这个没有损害,哪怕你犯了四重罪了,它还可以救的回来,因为它那个根本意趣在这里,这个大家了解不了解?这个是它几个特征,那么其次呢!还有一个一定要层层深入噢!这个声闻说要这一生急求果报,所以他是念念如救头燃,菩萨他要救一切众生,会不会念念如救头燃哪?我们以为不要错了!声闻只救一个人,尚且要念念如救头燃,现在菩萨要救法界一切众生,能够不这个着急吗?救一个人尚且要念念如救头燃,救法界众生更是念念如救头燃然,不过他救头燃是忙什么?不是忙他自己!忙一切众生。

所以他那个出离心远比二乘人要来的强,为什么远比二乘人强呢?二乘人只帮自己一个人出离,他要帮法界一切众生出离,结果发现那些人是难出离,所以他这个真正的厌离心的力量不管哪一方面来说都比二乘人强,所以他这个念念如救头燃的心也强,不过他的目标是要救一切众生,所以他的时间不计较,至于说能够成就固然好,不能成就无量劫他也没关系,他的重点把一切众生救出来为主,所以他那个真正的重心刚才开始发心做不到啦!实际上这个愿心都不一定真正能够发的起来何况行心,虽然有了行心时时会有损害,真正到什么?发胜义菩提心的时候那就不损害了,胜义菩提心证了空性,证了空性的时候对那个型态形体呀!对他已经那个假象都已经识破了,当假象识破生死对他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了对不对?所以那个禅宗的祖师这种境界来的时候,生死!生死有什么关系,生死由他生死,他已经了解这个本来就是假的嘛!就像我们上舞台一样,今天一下扮演皇帝,一下扮演乞丐,这个衣服脱掉了,脱掉就脱掉了,跟我了不相关呀!他已经见到了这个,所以这个生死轮换的时候,到这种情况之下,他菩提心会不会失?法尔不失!这样!然后这个因地当中前面发的心,跟果利上面这个,所以说我们了解真正的菩萨发菩提心的究竟的时候发心是什么?从胜义开始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那么愿菩提心呢!也就是他的行菩提心的因,行菩提心证得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所以这个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这个发心是指什么心?就是证得见道这个时候的这个心,但是我们从因果上面推,回过头来,有了,这个前面这个行心一定有见道的,然后这个行心要靠愿心你这样去推的话才是说,啊!现在我们种下一个种子来,那个是最重要,是这样讲的。

现在我们种下一个种子来,那个是最重要,是这样讲的,所以它那个答案是这个样,现在大家了解不了解?所以它那个真正的尽未来际发了以后并不是现在我们发了菩提心就算,实际上我们发了菩提心到底真的有没有?还是个问题耶!这是嘴巴上面发耶!这个心上面还是一片无明,这个是对他的问题的正答,我们深一层去看就是这样的,这个是它的内涵,所以当你了解了以后的话,自然而然晓得怎么样去认识这一件事情,而这个认识最最重要的就是对我们行持来说,我们晓得喔!我们行处如何?那么它这个里边还有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等到后面谈戒相的时候,我们再来谈噢,否则的话,到后面戒相又要提到。现在我们看这个文,看《在家备览》P.61 【故下引证:即法华开显文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大小相对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就是法华方便品上面的,这个偈我前面曾经几次引过它现在这里也有,那么既下就是前面业疏上面:

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曩也…, 又看劝我们修那我们怎么办呢?

【初句蹑上开悟。由识前缘、若起毁犯、即是犯自心故、增妄业故、沦生死故、污佛种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经论广劝奉持、虽不显彰、圣意在此。】

初句蹑上开悟!说既知就是说了解了上面这个道理,由识前缘,若起毁犯即是犯自心故!既然认识了这个情况那我们现在毁犯的话岂不是自害呢!就是这样!而且增妄业故!沦生死故!污佛种故!退菩提故!失功德利故!大小经论广劝奉持,虽不显彰圣意在此,这个前面这一段话,祖师又告诉我们,如果说我们去毁犯的话,那是犯自己,增妄业沦生死污佛种退菩提失功德,哎呀!种种的很多毛病,可是在这里,我自己的经验,尽管看了这个,我说我快30年了,27年以前看见的,这个《在家备览》就欢喜,这几句话我看了也非常的欢喜,我还记得,我有个笔记本,就把那个话记下来,记是记下来了,做是做不到,我不晓得你们感觉的如何?假定你们也感觉的做不到的话,那下面告诉我们,以及前面《广论》整个的告诉我们,做不到的原因何在?也就是如何做到它!至少在这里有一个特别的好处,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够很快的做到,可是以前做不到的原因都找到了,要做到它的方便善巧的告诉你了,然后你只要照着去做一定做到,在以前那样的话,宿生有善根的人他不怕他做的到,宿生没有善根的人,单看这个文字就是做不到,这个可以确定这么说的,就是这样因为你没正确的方便,要不然经上面就骗我们了,经上面告诉你,你虽然有这个好心,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不起噢!这个方法走错了,不行噢!这个是事实,是我以前的经验,也是经论上面理论什么等等,所以我这个地方特别提醒一下,这几句话我不在这里细说,讲到下面再继续讲下去,持犯那个地方的话,它会告诉我们所有的做不到的原因,以及如何做到的每一个地方呀!这个理论方法都说的非常清楚,那么再看

【若不知此,得失尚微,既知此已,所获既深,所失亦大,理须谨摄,不可微纵!】

假定我们以前不晓得,本来不晓得也就算了,现在晓得了以后,那就不同了,这个得失差的太大太大了,得到!得到这么好!反过来你如果不去做,失去的话,那也太糟糕了,而要晓得这个得失,不是别的地方噢!就在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身心上面,就是我们得到的这个人身以后,不了解白白的把这个无价的人身浪费的也就算了,现在我们又得到这个人身,而且晓得这个人身暇满之宝怎么用法?用好了成佛一定可以做到,用不好不但不能成佛还要下地狱,这两个之间两个差的天差的远哪!所以说这个地方呀!那我们理须谨摄!好好谨慎摄持自己的内心不要轻易的把它放纵过去呀!下面来劝

【当下结劝奉持,命与浮囊世人所重、且举为喻。】

那告诉我们要奉持,如法去行持要什么?像命一样浮曩一样,这个命跟浮曩是世人所重的,那么下面有个比喻,这个比喻当中有两个故事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一说,看那个文说:

【诸经论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皆忘生护戒、则寿命浮囊亦未足为重也。文云即本律文。宁死不犯不啻命故。涅盘罗剎乞浮囊乃至尘许、菩萨不志、譬护小罪。】

这个涅盘上面说有一个人哪!渡海!渡海需要浮曩拿我们来说是个救生圈,那么这个罗剎来说哎呀!你这个不行,半个不行,那么一小块不行,一个洞,哪怕像针一样,不行!那个浮曩有了个针孔一样的话,那就漏掉了,换句话说,我们要度那个生死大海的话,需要有方便善巧,那个时候要努力去做的时候,那个罗剎,实际上罗剎就是魔,这个里边最主要的是什么?烦恼魔!我们的烦恼来欺,就是我们自己心里面觉得,哎呀,开一个方便吧!自己随顺着自己行习气了,随顺着自己的知见了,这个真正的是这个,并不是!外魔容易对付,你真正的烦恼魔能够挡的住什么都不怕,烦恼魔挡不住什么都免谈,一切都是从烦恼,这个地方开出来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现在我们护的是法身慧命,那么经论上面告诉我们三个比喻,鹅珠、草系、海板比丘!那这个鹅珠是在当年什么经,我一下记不住了,说有一个比丘去讨饭,佛世的时候,比丘都是乞食,本来嘛!跟佛乞法!跟一切众生讨东西吃,去讨饭的时候他跑到一个人家,有一个人家,正是一个所谓现在我们说的银楼店里,那个珠宝店里有一个人在穿宝珠,穿那个宝珠的时候,他是个信佛的,那个比丘跑的去跟他要饭,要饭啊!那看见一个比丘来要饭,好高兴,那你等一下,马上把那个砵拿进去,到里边去弄饭,弄饭的时候那个宝珠就留在那个地方,那个珠子不是圆的嘛!咕噜咕噜滚下来掉在地上,掉到地下,下面正好有一只鹅过来,那个鹅看见白白圆圆的,不晓得什么东西?唉!像一个什么好吃的东西,把它一口吞下去了,吞下去以后,这个老板装了饭出来以后,给了他以后,在穿珠的时候,嘿!这个最重要的一个很大的珠子怎么不见了?,就问他,嘿,我这个珠子呢?要我们碰见这种情况,你说怎么办?嘿!你说被那只鹅吃掉了,可是那个比丘想不行呀!如果告诉这个鹅吃掉了以后,他一定要把这个鹅杀掉,不开口就这样!这样呢!一直不开口,至于这个老板就想,嘿!只有这个比丘在这个地方,我进去了一下出来,又没有旁人,那那个珠呢!他就是不开口!这一下刚开始的时候还问问他,后来他心里面懊恼了,这个!我在这个地方为了你,这么去弄这个东西,你怎么跑到这个地方这样,他一定是想是这个人,弄到后来,他火气非常大,一定要叫他把鹅珠拿出来,可是这个老比丘偏偏不开口,偏偏不开口,刚开始还可以勉强的忍,到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他就打那个比丘,说我么好心的,这个鹅珠,是非常珍贵的无价之宝,你怎么这样给我弄呀!这个老比丘还是不开口,还是不开口,被他打的满脸都是血,满身都是血,留在这个地上,偏偏这只鹅也不识相,看见这个血流到地上,它又去吃那个血去了,这个匠人火气就迁怒到这只鹅身上,要赶走这只鹅,就一棒就把那只鹅打死掉了,打死掉了以后,这个老比丘说那个珠子被鹅吃掉了,那你为什么不早讲呀?嗯!我早讲的话,你一定要杀这只鹅啊,他赶快把它挖出来,一看在鹅的肚子里,鹅珠这个比丘这个故事!说明以前这些人护戒。

草系呢,我想这个公案大家也晓得,有一个强盗来抢那个比丘,本来要伤害,其中有一个强盗,晓得这个比丘的方法,佛世的比丘,乃至于他不伤害生草,拔了一个草,把那个草,脚上绑住,绑住了以后,那个强盗就跑掉了,这个比丘他不会去报警的,用那个草把他绑住,要我们现在,绳绑住都没有用,那个草还算嘛!就是这样,那个上座的比丘,当然在那个地方,那么那个年轻的人就忍不住了,上座的比丘告诉他呀!他说你们不是出家嘛?佛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间哪,这个生死谁晓得呢!永远在常流,真正最重要的这个戒才是最重要呀!宁舍生命,不能损那个佛法,这个是那个老比丘,告诫那些少年的比丘,那个少年比丘也在那儿眼睁睁的让它绑住的,后来才有人来把他们救出来。

海板比丘也是另外一个,有一次到海里边去遇见风,遇见了风以后,那个大风把那个船,像譬如遇见那个大台风吧!大台风就把那个船吹翻掉了,吹翻掉了以后,大家到那个时候就逃命要紧哪!最后有一个年轻的比丘,那个船已经吹破掉了,那个时候有一位年轻的比丘,抓到船上的一块板,抓到了那个板以后,他就载沉载浮的在那里,另外有一个老比丘,他也是在那儿,哎呀,他看见那个年轻的比丘以后,他就跟他说,嘿,少年比丘你不是说听佛制,听佛制不是应该尊重上座吗?然后这个年轻比丘一听那个上座,嘿,没错,想起来了,佛的制戒,他自己就马上把他手上的那个救命的那个板,就给那个上座比丘,那当然他自己失去了就非死不可了,那个时候海神就感动了,这个少年比丘是这样呀!就把他救到岸上面,这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动人,然后注意!正因为动人,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自己,在这里我不是警策你们马上去做到它,警策诸位,我不妨用我来警策我自己,我做不到,但是我绝对不会说,哎呀,这个太高明了,好了好了算了,那我我我就是怎么办吧!我不会!那为什么他做到,为什么我做不到呢?这个说老实话,这个不要说,我到那时候我也做到,这个是骗自已。我也老实告诉你,不骗你们,我做不到。可是在这个地方,我做的方式呢,我想怎么才能做到它?这是我告诉你,这个地方我自己我是个笨人,是个钝根障重的人的做法,如果说你们跟我一样,那么下面就很值得你们听,所以我就回过头来经论上面找,总算我很幸运我都找到了,下面告诉我们就是这个你如果认真去做,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确定可以做的到,下面慢慢的我们再继续下去。再看那个文P.62

【芝苑云『夫戒体者、律部之枢要、持犯之基本、返流之源始、发行之先导。但由诸教沈隐、道理渊邃。是以九代传教、间出英贤、虽各逞异途、而未闻旨决。逮于有唐、独我祖师穷幽尽性、反复前古、贬黜浮伪、剖判宗旨、斟酌义理、鼎示三宗。诚所谓会一化之教源、发群迷之慧日者也。 初多宗。作无作体二俱是色、可知。 二成宗。作戒色心为体、亦可知。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者。然非色非心止是摄法之聚名、实非体状、遂令历世妄说非一。令依疏文、即名考体、直是密谈善种。但以小宗、未即径示、故外立名非色非心也。故疏云、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乃至云不知何目强号非二。细详此文、未即言善种、而曰熏心有用。密谈之意、灼然可见。应知此即考出非色非心之体耳。 三圆教者。谓融会前宗、的指实义。前宗两体即善种子、揽本从末此善种子即前二体。摄末归本是则约此圆谈、任名无在。故疏云、于此一法、中宗分别。故知分别有三、体实不二。 问。若言体唯是一、分别有三者。则前二宗中但有虚名、竟无实体耶。答。宗虽各计、体岂乖殊。由彼谓异、强构他名。应知多宗计种为色、成宗计种为非色心、但后圆教指出前二耳。故疏云、愚为谓、就之起着等。更以喻陈。如世美玉。或人无知谓玉为石、或名非未能显体、后人得实指破前二。若无玉体、何有不识。喻今三宗相似法也。 问、何因缘故名为善种。答。善则是法体、种是譬喻。谓尘沙戒法纳本藏识、续起随行、行能牵来果犹如谷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长、结实成穗。相对无差。故得名也。』】

那这个文蛮长,我不要一口气念完了再解说,一段一段的来,就是说,这个戒体是什么?戒体呀!就是这个整个这个律的中心,枢是最重要的部分,像门锁一样,这个持犯现在平常我们就持戒犯戒这个戒相,戒相都是根据这个上头来的,这个是根本在这里,有了这个根本才谈的到返流之源始。那么而真正的目标是干什么?我们返无使的妄流生死要还灭生死要从这个地方开始,要修行最先从这里,但是呢,下面说但由诸教沈稳、道理渊邃。是以九代传教、间出英贤、虽各逞异途、而未闻旨决。但是这一个戒体的内涵不大容易懂,虽然经教上面很多说法但是这个内涵沈隐,不大容易懂!所说的道理呀,渊邃很深密,所以尽管这个教法传进来到唐朝为止已经九代了,九代就是说汉魏晋然后五代,南北朝有五代啦,宋齐梁陈隋唐,整个的经过九代,细说的话,譬如说魏的话,就是三国还要加两国,南北朝北朝算进去的话,那更是一大堆,这个我们不去说它,经过这么长时间,算起来的话到唐朝,如果从东汉明帝那个时候开始,到初唐的话,经过多少呢,也经过400多年的时间,这么长呀。间出英贤,中间出来不少这种了不起的大祖师,虽然各个用不同的方法来抉择,未闻旨决究竟的意趣,还是没办法,还是没办法。

下面逮于有唐、独我祖师穷幽尽性、反复前古、贬黜浮伪、剖判宗旨、斟酌义理、鼎示三宗。诚所谓会一化之教源、发群迷之慧目者也。一直到唐朝那么就是到了初唐唐朝初年哪,是这个南山祖师他能够穷幽尽性,就是把最深远的地方彻底的把它找出来,把它的内涵彻底无异的说明,反复前古,把前面古人所说的一再的推敲,把错的或者是不实的一一把它净除,所以把这个真正的宗要呀能够显发出来,以三宗依着次第来如理的告诉我们,这个实实在在能够把我们的世尊一代教化的这个根本指的明明白白,使我们后面学的人哪,这个迷惑能够通通的消除,所以就像慧日一出那这个迷茫通通消除掉,那么下面就是说这个三宗的次第。

初多宗。作无作体二俱是色、可知。这个容易了解,二成宗。那么成宗呢!就是成实论,作戒色心为体、亦可知。这个也可以了解这个前面都讲过,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者。那么成实一宗这个无作戒体说非色非心,下面解释,然非色非心,止是摄法之聚名、实非体状、遂令历世妄说非一。这个要解释一下。实际上它说这个无作戒体叫非色非心,那这个非色非心本身是什么?是那个那一聚的名字,就是有一些说不上来,既不能列入色一类也不能列入心一类,这一些法就归入非色非心这一类,现在这个戒体也说不上来是心说不上来是色,所以列入这一个,他这个非色非心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什么内涵呀,实非体状。所以历代对这个所以弄胡涂弄不清楚的真正原因就在这里,所以今依疏文、即名考体、现在依照着就它这个所立的名来考较它真正的内涵,真实所指的戒体的体相直是密谈善种。喔,才了解呀,原来它就是秘密的来暗示告诉这个善种子呀,那么为什么不直说?但以小宗、未即径示、故外立名非色非心也。它因为这个小乘本身不讲心,所以他勉强的立这个名字,

【故疏云: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

那个就是前面在甲四说明实法宗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了,

【乃至云、不知何目强号二非。】

这些都解释过了,

【细详此文、未即言善种、而曰熏心有用。密谈之意、灼然可见。应知此即考出非色非心之体耳。】

那这个告诉我们喔,前面之所以说了半天说强名二非,如果细细观察它内涵的话也就是说明这个善种子,也就是隐约的不说破指出它密谈的意趣所以说它那个密谈的意趣呀,灼然可见,你了解了回过头来一看的话那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那么这是第二。第三呢!

【三圆教者。谓融会前宗、的指实义。前宗两体即善种子、此善种子即前二体。是则约此圆谈、任名无在。故疏云、于此一法、三宗分别。故知分别有三、体实不二。】

第三个圆教宗就是南山祖师一宗,就是融会前面顺着次第的指实义,的确的指出真实的义趣,其实前二宗都是善种子,不过它是览本从目那个小卒,现在那个善种子就是前面二个体,实本归目!这个都是开权显实这个义趣,所以这个约圆谈这个地方以圆教来谈啊!任名无在!那这个时候不管你怎么说你都对就是这样,你就了解这个内涵的话就在不同的方式之下判不同的名字,说故疏云!所以疏上面这个一法呀!明明是一件事情但是由于程度的不同所以分为三宗,小中大通常我们说小学中学大学它现在叫实法假名圆教,所以说说的时候有三样东西,它这个真正的整体呀!不二!

【问:若言体唯是一、分别有三者。则前二宗中但有虚名、境无实体耶。】

它下面又说问答,这个问答是辨明,假定这样说起来既然是一个,那么前面岂不是虚名没有实体呢?

【答。宗虽各计、体岂乖疏。】

虽然计执是不一样,它这个内涵不会错。

【由彼谓异、强构他名。 他只是通常说计执的时候是错是不同,勉强用其他的名字,实际上的实体并没有差别。应知多宗计种为色、成宗计种为非色心、但后圆教指出前二耳。故疏云、愚人谓异、就之起着等。更以喻陈。如世美玉。或人无知谓玉为石、或名非石未能显体、后人得实指破前二。若无玉体、何有不识。喻今三宗相似法也。】

那么这个上面说前面计错的原因,这个比喻当中说前面的愚人,就是不太了解的人以为有不同,所以下面举个比喻。譬如说美玉最好的玉,不了解的人把它看成石头,他虽然他看错是石头,可是这块玉本身还是玉,这个没有什么,这个里边就是这样,不管你看成玉也好看成非石也好,只是后面的人把它指出来,说来说去是真的玉体,假定说没有这个玉体的话,那怎么可能说识不识?玉都没有的话没有什么认识不认识。所以对着这个石玉才讲这个认识不认识,所以所对的这个玉本身一定是对的对吧!譬如说我随便说我手上有一个宝贝,大家不认识你看它是什么看它什么?不管你认识不认识你看见是绝对看见了,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现在它计这个如何是不管,可是他内心当中所依的就是依这个,那依对了就好了,这个是因为他认识不够虽然依的无价之宝,它产生的功效不大这是事实,眼前虽然功效不大究竟还靠着它成佛,这个法华上面都说的清清楚楚,譬如说穷子喻或者什么等等呀!大家还记得那个穷子明明他是大长者的儿子他偏偏要做除粪人一除除了50年,那么这个都是典型的公案,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了这个千万不要再萎缩,说我不行我不行!要记得我不行谁行!然后因为有了这个行,所以深入的去努力,找怎么样认识眼前我们不能脱苦的难关,这个是我们现在真正该努力的,而不是说我不行我不行,这个概念我们现在要改过来。那么下面最后一个

【问、何因缘故名为善种。答。善则是法体、种是譬喻。】

那这个为什么叫做善种呢?他回答这个善本身就是这个,那么这个善为什么叫种呢?这个譬喻,因为像种子一样它能够产生这样的功效,眼前是隐藏在里头。谓尘沙戒法纳本藏识、续起随行、行能牵来果。犹如谷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长、结实成穗。相对无差。故得名也。就是说眼前所对的一切戒法能够领纳在我们的藏识当中,由于这个种子,能够生起后面的随行,就是后面我们的这个持犯的这个戒行保护这个,这样做的话,能够牵引以后后面如法行的这个果,这个就是佛陀之果,就像那个种子种进去了以后,它会再发芽、增长,最后结累,乃至最后长出美妙的果,这个是善种的名字。那么再下面最后一段,

【芝苑又云『所受法体、依羯磨疏三宗分别。一者多宗。作无作戒二体俱色。身口方便相续善色声、作戒体也。法入假色、无作体也。』】

这个一段一段来解释,这个三宗,第一个多宗就是实法宗,它说作戒体跟无作戒体都是色,身口相续善色生作戒体,这个是比较容易了解。无作戒体呢,法入假色,实际上这个十二入我们通常说这个所谓五蕴、十二入、十八界,这个就是分类,分我们眼前一切的法,那么这个十二入呢,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这样,然后对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这几样东西根尘相对,那么它这个地方叫入为什么?这个是法相上面的名字,可是这个列入法当中的假色,这个是多宗所考较的。

【今祖师究体、乃谓善恶业性、天眼所见历然可分、与中阴同、细微难知、异彼肉眼所见粗色、故云细色。】

这一段不解释了,这个在前面依论出体当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只要回忆一下,或者仔细一看就了解。二者成宗。作与无作二体则异。

作与无作二体则异。那么现在这一宗,这个作跟无作两个戒体不一样的。身口业思、能造色心、作戒体也。那么无作戒体呢,非色非心、五义互求了不可得、无作体也。这个前面说过了,祖师考体、即心造业、熏习有用能起后习。心不可状、假色以显。所发业量异前作戒、与心与色两不相应、强名二非以为戒体。这个前面也说过所以这里不细说。

三约圆教宗明体,那么最后用圆教。但以两宗各随所计,各随他所了解的来计执。义说动静、终非究竟。或者这样说或者那样说终究并不究竟。所以故跨取大乘圆成实义、点示彼体乃是梨耶藏识、随缘流变、造成业种。所以呀跨取大乘的,要晓得本来这个是小乘的,所以它现在以开权显实必须要用后面的意趣才能够解释它究竟意趣,所以它跨取大乘的究竟的圆成实,那个圆成实也就是唯识上面的偏计所执这个前面的这个有三种心,那么最后一个就是圆成实自性,依它起之性,这个唯识上面所立的三个义。那么告诉我们这个戒体实际上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藏识,藏识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随缘流变,那么由于这个就造成业体。能造六识即是作戒。作成之业梨耶所持即号无作。前面这个六识所造的,留下来这个影响力量那么熏这个内心,然后再熏就是熏那个八识,八识田中留下来这个善种子,这个就是无作戒体,所蕴业因名善种子蕴就是蕴集。也就是说熏习的时候剩下来在藏识当中留下来这个因种,就是善种子。业虽心造、一成已后与余识俱、性非对碍。复是四大所造体有损益、天眼所见善恶可分。是以如来随机赴物、或说非色非心、或说为色。小机未达、计为色者不许空宗、执非色非心者斥他有部。那么这个地方解释一下,这个业虽然是心造,业是没错是心造,但是成了以后呀它自然而然跟那个识,余识就是其他的识,在八识田中永远恒随转这个特征,那么这个东西它不是对碍,所以它并不是色,但是复是四大所造体有毁损,就是它本体虽然不是,但是郄是由于前面那个四大所造作,而且天眼能够看的见的,这个就是前面说的这个,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如来呀随机赴物,如来就这个实体看不同的根基来说明,有的时候说从它能够看的见的上面来喔,说它看的见是四圣谛…等等,或者说这个地方这个是性非对碍说非色非心呀。但是小乘的人并不了解,听见如来说是此生彼等等说,就计执它是色,于是不许空宗,既然是色是实实在在的呀,然后执非色非心的就斥他有部,彼此间个人不同的错误。那么后面涅盘最后它经上面说,如涅盘中皆由不解我意、故使诤计殊途。涅盘当中说由于不了解如来所以大家争论,有的人说这样有的人说那样,我们不要以为现在我们懂了,实际上我们并不懂。这是祖师解释了以后,如果我们就实说的话我们更是一片模糊,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自己这种错误的知见哪执着的非常强固,以后认真的说下去,仔细的检点那个时候才能够发现,然后才怎么样去改善它,这以后再说,说到后面有很多文都是告诉我们这些,所以这些讲到后头这些自然都会清楚。然今所宗所以现在我们所宗所根据的并以涅盘终穷之说,就是最近的就是法华涅盘最后开权显实最究竟圆满的来说明,统会异端使归一致、可谓体一化始终、裂后昆疑网。那把前面的这种说法能够统一起来,真正能够深深体会到我们世尊大慈悲出世,一代所立的教法来摄化我们从始至终他的目标,经过了这个说明以后概念都弄清楚了,把我们后面的种种疑难疑网才能够通通解除,所以裂后昆疑网。这个法华上面也这么说,涅盘直接指出来,法华也在前面指出来,它种种的方便,可是你不了解的人就是弄不清楚,到那时候就是迷惑,关于这个概念将来我们学完了这个戒,然后论、经三个一对读的话,我们大概这个时候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以后就理论上面至少不再迷惑,然后把这个理论去运用的话,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如实行持。

【故业疏云、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如斯明训、广在彼文。】

所以这个业疏上面就是前面一段话。今人所受。正当成实假宗、非色非心是其法体。约圆以通、即善种也。最后指出来。现在我们正受的是什么?正受的就是成宗告诉我们的,就是成实论上面假名宗所以叫成实假宗,这个体它叫做非色非心,但是如果说约圆教来会通这是什么?实际上这是善种子。然此所述、略知端绪。这是略略晓得它的内涵。至于业理极为深细、自非积学良恐茫然。摸象纷纭于今众矣。这个是简单的说喔,至于说这个业理呀那非常深细哦。要怎么办呢?积学。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努力呀,好好的努力,恐怕我们刚开始不了解,所以祖师一番的苦心把它那个纲要指给我们看,而祖师最后两句话摸象纷纭,我想瞎子摸象的公案大家都知道这里不细说,于是莫衷一是弄得晕头脑涨。其实在佛世的时候,当时实际上也是这种状态,那为什么佛世的时候同样的这种状态叫正法,为什么我们叫末法呢?这个大家要说一说,佛世的时候所以正法尽管这个大菩萨们也随着示现声闻身,可是他这个示现有个特例,一听见佛法告诉他跟他相应他马上去行持,我们现在听见了以后不是去行持,听见了以后干什么?像照妖镜一样照别人,这就麻烦了,假定我们真的去行持这还不错喔,就算不错这还会走的慢噢,所以像舍利佛尊者、大迦业尊者到最后法华上面还告诉他,某人,你将来要成佛的话还要供养几百万亿恒河沙佛,这个都是告诉我们我们该怎么走噢。所以这句话特别地要大家了解,现在凡是碰见有的时候问题争论的时候啊,千万不要再像以前这样你错什么错。不是,发现了这个问题一定是反省自己,啊我现在业障深重不值佛世乃至于三世都遇不到,我不能抉择这个我非常惭愧。只有这个心,然后再去佛前忏悔,这个知见本身要想求统一,佛在世的时候都不能统一何况我们?所以这个时候有个办法。大家如果说能够在一起,这个团体一定要团体,那么你知见相应的人,念佛的人那我们几个就去念佛吧,参禅的就参禅,学戒的那你就学戒,可是彼此互相尊重,尊重为什么?我惭愧,我只能了解这个,我只能学这个。所以说幸好这个佛说的念佛持戒参禅样样有,那我不能,作不到,那只好他来作,我作我的。这样一来虽然是末法,我们至少这个因很快的就扭转过来,这个是我们真正最重要的。已经末法了,大家还拿着这个为最后学到的一点点,还来你照我我照你的话完了。所以我以前说我们要晓得考最后一名最幸运噢,你最幸运了考上最后一名赶快努力还要爬上去噢,考了最后一名还不尊重他连最后一名也甩掉了那就完了,刚才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个,这个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一点。

那么下面说先后相生,这个先后相生,我们看一下文这个我们容易懂,所以这个我不详细的说明,我大略的把它说过去。这个也就是前面说前面立那个戒体的时候有一个项目,所发的业体呀,说辨体多少,然后辨了体以后立两二解名,就是说作无作。然后第三是依论出体,依照着论说作无作显立正义,那么这个显立正义到现在为止讲完了。讲完了以后第五项呢先后相生,就是这个作戒跟无作戒生起的次第,最后一个叫无作多少。现在我们看一下,因为当年祖师出世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这些大德们这都是大菩萨,他不像我们含糊笼统,一方面去行持一方面的确啊考校,可是去考校的弄不清楚,所以就产生种种不同的说法,因此我们的南山祖师把这个里边的抉择这样,所以他写这个文字,对我们现在来说,这个文字并不是很重要的,可是我们要了解一下,当初有这种不同的说法,回头如果说你们诸位只想有个简单的认识那我告诉你们,如果将来要真正要深学戒法看那个南山的三大部,自然会了解他为什么说这个题目。看文

【资持释云『若论作戒则无先后。独兹无作有多解释、故须辨定。』】

说这个戒不是戒体有二吗?作戒体跟无作戒体!这个作戒体无所谓先后,单单这个作戒体,作戒的戒体无所谓先后,这个无作戒体就有各家不同的说法,那么在这个地方要辨别得非常清楚。事钞云:初解云。有一部份是这么说的,如牛二角、生则同时。说这个像牛的两个角一样一生就两个,角虽然两个,可是生的是同时。所以多论云、初一念戒俱有二聚、第二念中唯有无教。他引证那个萨婆多论,这个地方的教就是作,别的地方翻成作,萨婆多论上面、俱舍上面称为教无教。资持释云:初同时解二、上二句举喻。就是举如牛二角生则同时。故下引证那么这个容易懂不去细说。

事钞续云:后解云。后解就是另外一个解释。说这个生起前后的,前后生起,他又引证说,故善生云。世间之法、有因则有果。如因水镜、则有面像。就像因为有水有镜子我们对着水就看见自己的面孔,对这镜子看见一定有它的因果,则有面镜故知作戒前生、无作后起。他有它的说法有它的引证,论云作时具作无作者。此是作俱无作、并是戒因。至三法竟其业满足、是二戒俱圆、故云具作无作。不妨形俱无作仍后生也。亦是当一念竟时、二戒谢后、无作生也。那么这个上面解释。资持说二前后解二,这个后解跟前面那个不太一样,初立义中四、初句标义。故下引证世间法那就是前面说引证那个善生经上面一定有它的因果,因是作戒,果是无作戒,如下显喻最后正定这个文,我想看这个文我们很别扭。我们不妨回过头来仍旧看事钞里边的因,说第二解呀,他说这个作无作前后的,但是虽然是前后的别的地方怎么会同呢?他就说这个作的时候,看这个64页第1行啊,作戒生起的时候那个时候作时具作无作,他有一个同时的,同时什么?就是作的时候有个作戒体跟无作戒体,那么那个时候的无作戒体是什么?叫作俱无作。所以他把那个戒体分成三部份,第一个作然后无作,无作分成作俱无作跟形俱无作,现在这个跟作同时的是作俱无作,那这两个都是戒的因,这个因到什么?到三法竟,那个三法竟就是说,譬如说我们受五戒、八戒、沙弥戒那个都是三皈依的时候,所以这个三法圆满的时候,这个业就满足了,那么那个时候,那个作跟作俱无作两个圆满。故云具作无作,然后下面又出现一个东西,不妨形俱无作仍后生也。这个作俱无作跟作都圆满了以后,那个时候形俱无作后面再生起来。亦是当一念竟时、二戒谢后、无作生也。那是什么时候呢?当前面这个念谢了,然后后面这个形俱无作生起来,这样解释。这释两种解释法。那么我们再看

【资持云『已前二解并是古义。若准业疏即取初解。但不明三时、义未尽耳。』】

说上面这两种说法都是古代,这就是说唐朝以前,道宣律祖以前那些祖师们所立的意义,现在根据业疏也就是这个道宣律祖他的意思取初解,初解就是说两个同时的。但是他这个三时里边还有一点没有说清楚的,下面说。上面那个表你们自己看一下很容易懂,业疏怎么说呢?今解一时、非先后起。说道宣律祖告诉我们这个两个一时起来,不是先后起来的,为什么呢?岂有作绝无作方生。哪里有前面作完了以后无作才生起,这两个互有关系的,不能说这个完全去掉了后面才生起来,这个不可能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是这样。由本登坛愿心形限、即因成也。不同的也就是说刚开始受戒的时候你的愿心期限是个因成,所以至后剎那、二戒圆满。故云作时具无作是也。这了解。第一念起来,第一念起来了以后呢,说那个时候由作跟无作这个都圆满,所以这个作的时候呀俱有无作,那么实际上这个无作它后面这个济缘的解释我在这里不说它,你们看65页的那个业疏第3行。

【业疏续云『且约一受三时无作。初因时无作。此与作俱非乖俱体、不妨形俱因成未现。二果时无作有二。一还与作俱、同上明也。二是形俱、方为本体以三法竟示现之时。三果后无作。以通形终。』】

这个看一看,我们这个整个内涵就了解,了解了你回过头来再去看解释,那就不迷糊了。现在我们说受的时候那个看一看,这个无作一共有二个不同的时候有三种,说一受三时无作。初叫因时无作。这个是因,因的时候已经有了,此与作俱非乖俱体,这个因时这个无作呀,就是作俱无作,同样的所以非乖,并不乖违。不妨形俱因成未现。那个时候那个形俱的因已经成就了,但是还没现起来就是。第二叫果时无作有二。这个前面的因时吗?到第二呢,果时无作,果时无作是还与作俱、同上明也。就是同样的作的时候,在刚开始的叫因,做圆满的时候还是无作,这个叫做什么呢?这个叫果时无作。再下面二是形俱、方是本体以三法竟示现之时。前面这两个一个因时无作一个果时无作这个都是作俱无作,有了这个再下面才是形俱无作,形俱无作方是本体就是我们无作戒的戒体,这个戒体呀三法竟,就是三皈依完了以后才出现。三果后无作。这个最后的果后无作是什么?就是当那个形俱无作完全完了以后,继续一直连续下去叫果后无作,他指出立出这个名字,其实不管你立什么名字内涵是一个。我现在还是用以前用过的比喻一看你们就了解了,譬如说我现在身上这件衣服,你们自己每一个人都有衣服啦。然后这个经线这个纬线,然后把这个经线纬线做起来是不是作成这个布对不对?或者直接了当这件衣服就是经线纬线都可以,当你这个经线放进去的时候,是不是因地当中已经有了这个布了?那我们叫这个什么?形俱无作嘛。这个作俱的因不妨因成对不对?这个因已经成就了,虽然我这个纬线没织上去,可是纬线摆在那里呀,是已经成就了是不是这样?然后织上去了,织上去了以后,还是这个线可是放进去了以后就不太一样了。所以这个时候前面叫因成,然后我把这个纬线从上面加进去这个时候这个变成什么?变成共两个同时现起的,同时现起叫果时,这个都是作俱。然后这个做好了以后,继续用这个布的时候叫什么?果后。东西是不是一个啊?就是一个。你了解了就是这个样,可是因为为什么要变呢?就是这个也说明了古代的祖师们做学问严谨的态度,他绝对不会含含糊糊说人家说对对对啊!是是是!他不会,他一定要追根究底弄的清清楚楚,这是它的一个特别的原因,对他自己来说他已经达到这个境界,可是要教导后学,他一定要说成圆满的一套告诉人家了解这个内涵,那么就它的程度来说麻烦是麻烦,它的程度来说你说的很深细不行,就像我们这个老师一样,这个老师哪有不知道,教小学生就告诉他什么叫业?啰这个,搬搬指头,老师有不知道这个指头的吗?当然知道。可是对这个小学生他还非得这样去搬哪,清楚不清楚。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内涵,然后去看他的用心如此,那么现在这一部份我们了解了。了解了以后,再看一下这一部份了解了以后,然后我们再看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二约三时以示相、初通标。三时者即前多论初二两念、但初念中取其尔前为因时耳。 初下别列。因时有二、作俱未竟、形俱潜发、二并为因。 二果时者即上二种第一念时皆究竟故。 三果后者即第二念已去、作俱随谢、止有形俱耳。】

这个三时就是因时、果时,这个因时果时也就是指我们作的时候,然后果后就是这样,所以这个叫做三时。初通标。一开头呢,就是整个的约一受三时,那么三时当中,即前多论初二两念、就是多论当中初一念第二念,但初念中取其尔前为因时耳。初念当中这个以前叫做因时。初下别列因时有二、这个因时就是作俱未竟、形俱潜发、二并为因。那么这个是什么?作俱还没有究竟,换句话说,我们在坛上面刚开始了一直到最后究竟圆满之前,这个都是作俱未竟还没有究竟,那个时候那个形俱呀已经潜发,已经在这个地方了,但是还是因当中还没有真正显出果位的用。而果时呢,就是上二种第一念时皆究竟故。这两个第二种第一念下面已经都究竟,三果后的第二念已去它分成这样。所以一念二念哪,你硬是死死地把它看成一念的话这个很难,因为这个一念到底长短如何呀,我们谁都无法把它很仔细的抉择出来,但是我们把它看成三个时段那就很容易,这个时段叫初一念,这个时段叫二念,这个时段叫以后,或者说我们去受的时候也就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叫初一念,然后继续下去到这件事情做好,那么再下头是分成三个时段,那么这样一来你就把那个无作的因果,跟作俱跟形俱呀就弄的很清楚,这个是作俱、形俱的简单内涵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这个了解了以后呢,再下面的话无作多少,这是第六项,这个无作戒体很有意思,无作多少,我第一次我刚看那个名字的时候我看的有一点迷迷糊糊,那么后来才了解了,它原来本身各宗各派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于是每一宗有它每一宗所看见的那个面,尤其是现在像我们这个祖师他要会通各宗各派,然后他一定要把它各宗各派的意趣呀,如果你深入可以究竟抓到,否则根本的内涵大概有一个认识,所以现在我们只要把它后面解释的文字,以及所指的内涵你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大概就清楚了,实际上这一段对我们将来修行,以及业的认识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帮助,所以在这里也简单的说一说。

【业疏云『通叙诸业、依多论中大纲有八。』】

那么看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通叙者总明一切作无作业。』】

实际上现在我们了解一切都是从业上面来说明的,这个通叙就是总明所有的业,那么在这里在戒上面我们把它看成作跟无作两个,

【『一通善恶、二通化制、三通定散、四通漏无漏、故云诸业。』】

这样讲业的话,那这个业的范围就非常广非常广,包含了一切善业恶业,善业恶业当中当然还有无记业在里头,还有化教制教,那是不同的开合,化教所指的以及制教所指的,还有定散、漏无漏,现在这个地方既然通叙的话总共的说那所有的业,那么这个里边它总论。下面多论八种,这个所以多论的话这是引证萨婆多论作为一个参考,实际上并不是萨婆多论所说的全部的内涵,

【『而非次列、但括略前后所有名相、故云大纲有八。』】

那么这个说明了,并不是说一次的整个的业就是这个,不是,所以大纲有八。

【『至下判释亦兼余论。』】

实际上下面这个说这个八种呀!其他的论当中也同样有说明,我们从这八个角度去看,那么对于这个业的真实的内涵,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现在它用这个无作来解释,就是说实际上这个,我们从戒这个立场去看整个的业晓得有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我们持戒的目标就一个,怎么样把恶业转成善业!怎么样把善业当中,有漏的还要转成无漏,然后这个漏的当中怎么样把偏的把它变成净、圆,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所以对这个业的整个的内涵,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那么现在下面以萨婆多论,分八点来概括性的说明它,我们这个里边随一看这个几段。翻过来P.66,

第一 作俱无作

【业疏续云:『一者作俱无作,随作善恶起身口顷,即有业相随作同生,作休业止能牵于后!不由起心、任运相感、故即号曰作俱无作。余七例尔。』】

这个第一个什么叫作俱无作?就是说不管你作什么善的恶的,当这个作业的时候一定是善恶业同起,不过多论通常重点放在身口,实际上我们了解一定有它的意业在,那么从形象上看是身口,当这个一起的时候,就有这个业相这个业的形相,换句话说,业的影像随着这个作同时生起,这个作这个行为动作停止了,但是这个留下来的这个影响力量,它会继续的影响后面所以能牵于后,这个就是作俱无作,那个时候就“不由起心,任运相感。故即号曰作俱无作,余七例尔!”那个留下来这个作俱无作跟作同时,但是它不是作,作虽然谢了,它就留下来一个,留下来这个不由心起!你不要去起心动念它任运就会感得将来这个来果,所以叫做作俱无作!余七亦尔!实际上下面的名字,什么形俱要期等等,尽管如此,可是它这个功效,这个无作的功效都是,所以这个无作的功效都是这样,作!作完了以后停掉了,这个作的部分停止了,但是存下来这个业性,它会继续的任运的,不要再经过作,感得这个力量这个意思,那我们看那个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初示业相。作休业止示分齐故。能牵后者彰功力故。不下释名义。问、既随作有、即不由心。答。此言正示无作义也。起心属作、业力任运不由作故。如世树影可以比焉。余下指例、下七事别无作名义莫不皆然。』】

初示业相!就告诉我们这个作俱无作的业相是什么?就是第一段文,下面这个文字的话,作休业止示分齐故!什么叫作修业止?这个无作表示它的期限,能牵后有者彰它的功力,这个无作的功效是什么?不下释名义!那么这个不由心起等等去解释这个作俱无作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内涵。那么下面一个问答,这个问答就是辨清楚前面这个道理,问:既随作有那不由心?既然你跟著作而生起的怎么会不随心呢?答:此言正示无作义也!要晓得你这个问题问到中间了,正因为它是不由心起所以叫做无作,正式回答你,否则的话你会弄不清楚,起心属作业力任运不由作故!起心是由作但是这个留下来这个业的力量是任运而起的不由你作,如世树影可以比焉!就是这样这个树的影子它并没有什么它自然而然就在这个地方,只要有树在这个树的影子就会在,下面都可以指例!无作名义莫不皆然!那么这个文字解释虽然清楚大家容或有一点糊里胡涂,我们回过头一想的话这个问题就清清楚楚,怎么想法呢?我们作任何一件事情作过了以后是不是大家内心当中就有一种影响力量会留在心里面,任何人都有,今天走在马路上面一个人无缘无故瞪你一眼,他瞪过了以后你心里觉得嘿!这个家伙怎么会瞪我一眼呀!他骂你一句然后你回头的时候你并没有去想它,你自己心里面就会嘀嘀咕咕是不是这样?就是这样!人家来的也是如此,你自己不管任何事情只要有任何一个动作,所以这个作,作完了以后嘿!他心里面就自然有这种影响力量,就是业是不是?这个时候我们真实要了解的,所以现在戒上面叫做无作实际上这个整个的业体的内涵就是如此,这个是了解了这个那么我们要晓得怎么样把我们平常所有留下来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如果说会感得恶果的话你怎么去净化它?然后同样的你要善果就像前面作这个好的影响力量,使得它任运增长好的结果,那么关于这个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为止,下面讲的那一部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那我会很认真的细说,像今天这个先后相生、无作多少,这个本身尤其是像无作多少这个实际上相当重要,可是这个无作多少这个业的道理不在这里讲,在论当中你们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所以它用不同的角度你只要去一看的话非常清楚,至于说学论学的好的话你一看就完全了解,我第一次去看那个无作多少的话啊!脑筋里面转了几年都不晓得它说些什么?后来我就想嘿!应该是这么样嘛!回过头去一看那时候恍然大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讲的时候就是碰到那种地方我会去很快的带过,那么大家晓得这里边说些什么!只要这样也就可以了。

请大家翻开南山在家备览P.66,那是无作多少,那是戒体当中戒体相状所发业体当中的最后一项第六项,那么昨天已经前面第一项作了个简单的解释,现在我们继续下去,看P.66第二段,

第二 形俱无作

【业疏续云『二者形俱无作如今所受善恶律仪,必限一生长时不绝,即有业量随心任运』,济缘释云『必下示名由本要誓期一形故,即下显体,今明受体正用前二两门余皆类引』】

第二个形俱无作,什么是形俱无作?就是现在我们所受的善恶律仪,这个律仪就是戒,平常我们讲的就是善律仪,那么恶律仪呢!印度呀!是专门有一种恶律仪,这种人譬如覃陀罗,他一生的职业专门要做这个工作的,那么对我们来说这个恶律仪不大清楚等于以前的刽子手吧!他是专门做杀人的事情的,这个他说示名,那么为什么叫形俱?他是因为刚开始受戒律仪的时候它有一定的期限他说要期誓受,他这个誓愿是确定的要定的这个一生尽形寿,所以既然他的誓愿这样当然所发的业体,这个业体它的功效也限于这个一生,那么在这一生当中长时不绝,它一直在,那么下面就显这个无作产生的业量说即有业量,在这个一生当中它长时不绝的就有这个业量呀!随着我们的相续它任运会启发生起它的功用来,这个也就是防非止恶的通常我们得戒不得戒就是指这个。

第三 要期无作

【业疏续云『三者要期无作,如十大受及八分斋,要心所期如誓而起 亦名愿也故彼论云:又此无作,亦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施衣,无作常生扶助愿者。』,济缘释云『初释名相,十大受即胜鬘十愿,八分斋即八戒,前引成论通自誓故,亦下示异名。』】

解释一下第三个要期无作,就像十大受即八分斋,那么这下面有解说,十大受就是胜鬘经上面发的十大愿,八分斋就是八关斋戒,那么这个为什么要期誓受?它要心所期!它原来要定说他所期愿的期望的,根据这个他发起他的誓愿,那么这个也就是愿,说这个誓是什么?就是确定要做到的这种愿,就像有人下面举个例子譬如说我发愿,我要设会施衣譬如说我们现在说要供僧要什么,发了这个愿以后心里面一直存在的怎么样去满他的愿,那么同样的我们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这样,善恶都是如此,我们发愿要成佛那是心心念念要做,譬如阿弥陀佛他愿当中四十八个愿发这样的愿,这个大本愿阿弥陀经上面说经过无量多少劫要满他的愿,所以这个时候发了这个愿以后这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常生上面的无作,这个业的力量它会恒常任运的生起,生起干什么呢?扶助愿者!去满他的愿这个第三,

第四 异缘无作

【业疏续云『四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业发口无作等』】

这个异缘无作这个名字,是我们稍微要注意一点,实际上下面有解释,这个解释这种情况只限于实法宗,假明宗不立这一个,下面就看解释,彼宗那个,就是指萨婆多论,实法宗所计执的,说七支不互故由异缘,身造口业如现相妄语,口造身业如深河诳杀,虽假异缘还发本业成论不尔!成论就不是如此,身造发身口造发口随具发业则无异缘!什么是异缘无作?本来真正的业这个业都是由心造,这个意是造业的主,身口是造业的工具,这是由于深浅程度的不同,所以实法宗它所看到的所计执的比较浅,把身口看的见的部分,觉得这是业的全部,那么实际上这个不是,是成实就深一点,到圆教把它究竟意去显发出来,因此这个《萨婆多论》上面就有这个异缘无作,它下面就七支不互故有异缘!换句话说,他的说法身就是身,口就是口,那么彼此间不互通的,那么因此呢!就是说身造呢!现在实际上真正造业的是心里面,有的时候心里面你用嘴巴直说,有的时候假借着身体表示出来,真正重要的,还是你的心里面起这个念头,既然实法宗它,不管你的心,所以他就说有这个异缘无作。

下面举个例子,什么是身造口业?就是人家问你看见没有?那我明明没有看见我点点头,点点头这个意思相当于我看见了,但是我嘴巴没有讲而我身体操作表示出来了,或者明明看见了我摇摇头,乃至于用其他的种种表示,本来这个表示应该用嘴巴语言来说明,可是你现在用身体动作所以叫身造口业,下面说现相妄语就是这个,是个妄语但是你不用嘴巴讲,反过来什么叫口造身业?诳杀!人家想办法陷害这个人,你就告诉他这个水很浅没什么你走好了,结果他跑过去一脚下去很深送了命了,他想去杀他本来要用身的动作那么现在用嘴巴骗他,所以叫口造身业,那这个是假异缘,假借这个本来杀要身,他现在用口,所以不是直接的叫异缘,而成就的成共的他的本业,譬如妄语用身来成共他的口业,杀生用口来成就他的身业,那么这个后面那个叫做本业,这个就是萨婆多论实法宗,那么假名宗成实论不是,身就是身法口就是口,随你造业之具这个没有什么异缘不异缘,这个我们要了解,所以他前面一开头的时候就立出既然用萨婆多论立出来,萨婆多论几个主要的无作的名字立出来,可是那个一开头说明通论这个是那业整个的通论,不但是戒当中那么其他的所谓的化制善恶定善有漏无漏一切都是业,而同时这一段真正重要的要从这个地方了解业的道理,那么知道这八个名字都说完了,我再仔细说一说。

第五 助缘无作

【业疏续云『五者助缘无作!如无作品教人杀生随所杀时教者获罪即其事也。』济缘释云:『引文即是成论。彼约教人、所教行事、助成能教。文明造罪、善亦如之。』】

所引的就是成实论,彼约教人所教行事助成能教,文明造罪善亦如之!这个文字容易懂我说一下,什么是助缘无作?就像无作品当中说的教别人,譬如说现在我叫你去杀生,我是能教者真正的杀心在我,你被我所教然后去杀了,当所教被教的这个人我教了你,然后你去做这个杀生,当那个被杀的那个对象杀死的时候,那么我是叫你能教的人那时我这个杀生的罪就产生了,这个是由于你帮助我作成功的,我还是有这个杀生的业,随然我没有直接杀,那么这个杀叫助缘无作,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我这个杀心实际上你那一部份没有讲,这个地方我们论主要的业,那么这个恶的是如此好的呢!好的也是如此,所以我现在叫你好好的去做善事去受戒,然后你去做了我也得到这个功德,所以坏事不可以叫好事不可以不叫,这个在这个地方。

第六 事在无作

【业疏续云『六者事在无作!论云:施物不坏无作常随,多云:若作僧坊及以塔像旷路桥井功德常生,除三因缘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命终三起大邪见便善业断 翻善例恶可以明相,如畜鞭仗弓刀苦具,随前事在恶业恒续』。济缘释云『初明善业。论云即成实文。多云即多论。旷犹大也。三因缘者初即所造事坏、二三即能造缘灭。应有四句、初人物俱在此句不失、二物坏人在三物在人丧三句并失。 若尔、事坏命终、应无福报。答。下云便善断非谓永无。前业恒在、但不相续耳。 翻下次例恶业。对翻可知。』】

济缘释云:初明善业!先明善业,下明恶业,论云即成实论,多云即萨婆多论,旷是大,哪三因缘呢?初即所造事坏!第一个所造的事坏了,二三是能造的缘消失掉了,实际上应有四句,这个四句很多地方尤其是后面讲戒的时候一定有四句,譬如说我们这个里边要成一个业一定是能造所造,譬如说我帮你这个是善事,我害你,我你两样东西就时说来里边还有其他的,其他的先不谈,那么造这个业的话一定是这个人去造这个业,现在物呢!就是这个人吃这个物或者这个人盗这个物,所以第一个这个人跟那个物通通在,这个不是,换句话说,这两样东西都不是这个能所两样都。

第二呢!物坏!人随然在那个我是送出去东西或者损坏东西没有了,那么这个所造的这个无作消失掉了,第三个呢!反过来说物随然在人消失掉了,那么最后面第四句呢!第四句就是人物俱丧!这三样东西通通消失掉了,若尔事坏命终应无福报!这个有一个这个都是业当中,说事又坏掉了命又终掉了那这个应该没福报,答:下云便善业断!要晓得善业断并不是永无是前面的业它不相续不相继续只是如此而已,像尤其是断善根善根一段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地方举个比喻噢!譬如说事在无作的话说今天布施一个东西送到庙里边,然后这个庙派上用场了,只要派上用场这个无作我就会得到,可是假定我这个坏了善根断了下了地狱了我就得不到了吗?不是!这个业永远在,但是本来你应该现在受用的因为你造了很严重的恶业,暂时这个恶业先现起,等到你地狱出来了剩下来你还没受用部分继续的去受用,这个话是讲这个,那么实际上这个地方整个的就讲业的道理,所以诸位如果对广论业的道理很清楚那个一看就清楚,否则你单单看那个的话,名相那么多看的一片模糊,尤其是到了后面我们讲戒,这个戒相是非常的繁杂,如果说业的道理不清楚的话那个时候你对这个戒呀!越听越胡涂越弄越头痛,反过来你真正的了解的话你会越来越欢喜,因为我们起心动念乃至于身口的任何一个造作你看的很清楚,这个善恶是非以及轻重,这些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你现在作的任何一件事情你所期望的善你晓得的清清楚楚,你在作善以及善恶的轻重,反过来亦然,这岂不是对我们来说最好也是最重要的呢!所以在这地方虽然讲那些名字我简单的说这个地方是特别的策励大家,如果对这个业不清楚那要好好的去体会,不过有一个注意噢!往往我们为了要了解业翻书本,翻书本以后作成作学问,学问越作越远,跟事实的情况越跑越差,那是我们最大的犯忌。

那么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说,看一看业疏这个,还有一段没念完,翻下次例恶业对翻可知!前面这个善业了解了,反过来这个相对的恶业也可以了解了,现在我们重新看事在无作,那么《成实论》上面告诉我们,譬如说你布施的东西,这个东西只要还在,那么这个产生的影响就是个无作,它也一直跟着,萨婆多论上面,譬如说你作僧坊,就是我们的常住,出家人所住之处,塔像那是供养佛、经的这些地方,还有旷野的大路上面造桥掘井,这个是利益大家的所以功德常生,有三种因缘,虽然功德常生,可是三种因缘这个要注意一下,第一个你施的,或者造作的这件事情坏掉了,事情坏掉了,当然这个所产生的影响力量也就没有了,第二个造者!作的人命终了,那那个时候你去造了,你就不能受用了,这个下面说过了,虽然你命终了,眼前看起来你不能受用,可是只要你造的这个事情还在,将来你继续下去,那么因为多、成二论都是小宗,所以它对这个唯识,譬如说心识的相续,这个道理不太深刻,所以这样说,至于深远的影响力量那不在这个地方,第三起大邪见那么算善业断刚才说过了,前面讲的是善事现在下面呢!反过来翻善,拿来例举恶的事情,同样的以事实来说明它,就譬如说我们学了鞭仗弓刀那个都是伤人的害人的这个苦具,那么同样的只要那些事情在这个恶业就一直相续,

第七 从用无作

【业疏续云『七从用无作论云:着施主衣入无量定更令本主得无量福,如是随其善恶从用皆尔』。济缘释云『引文亦即成论入无量定即四无量定,随善恶者示通说也』。】

【从用无作】

【『随善恶者示通说也』】

从用无作是什么?就像论上面譬如说有一位施主来施给任何一个人,平常这些都是出家人,穿那个衣服那么你穿了这个衣服入这个定,因为这个定的话它就有很大的功德有无量的功德,这么一来呢!你本来送的人也跟着你所送的这个物,这个物现在正在派用场当中,而它这个用场是得到这个无量定这样的功德,因此送的这个施主也得到无量的功德,这个业这个无作业从它生功用作用的时候现起的所以叫做从用无作,那么善法是如此恶法也是一样,这个是从用无作。

【随心无作】

【业殊续云:『八者随心无作,入定慧心,无作常起。成论云:出入常有,常不为恶,善心转胜,虽在事乱,无作不失,言随心者,不随定慧,随生死心,恒有无作。』】

这是随心无作两派两宗所计各别,上面是萨婆多论实法宗所计的,下面成实论是假名宗所计的,我们先看一下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八中,即明定慧心中所发无作两宗不同,故须并出。】

因为不一样所以一起立在这里。

【初依多释、随定慧者入定发慧则有、出则皆无。】

一出了这个定就没有了,

【二引成论释出入常有者不局入定入道也。】

二引成论来解释:出入常有者不局入定入道也!这个定慧的话就是入定以及入道,不一定是在入定入道的时候有,出定出道的时候还是!那么这个什么?

【随生死者死此生彼恒不失故!】

这个成实论所计的是随生死,不是随着这个定慧心,这两者当中它各有各的差别,那么实际上下面我们仔细的来解释它,在进一步没解释之前我们再说一遍,这个戒将来判是非的时候犯不犯?它是从制教!主要的是从形相上面去判,这个是判的时候,可是真正呢!这个所以要这样去制那个戒的原因就是避免业,业最主要的确是从心而论,所以前面尽管是小乘教,小乘教主要的是从身口而判,但是它同样的在这个地方把业的真正的形相先行在这里说明,那么最后一段话这个我们要认真的看一看,看后面这个文了解了前面这八种无作呀!这个内涵大概就清楚了。

【业疏云:问:此从用业与前作俱有何等异?】

它是随便举一个,这个从用就是第七个从用无作与前作俱就是第一个作俱无作两个有什么差别呢?它回答:

【业相虚通不相障碍间杂同时随义而别!】

这个要解释它我一段一段的来解释,说这个里边我们要了解这个业本身是由心造的,心这个东西不是像我们身口看的见的形相那样,死死板板的那么固定的,这个看不见所以叫虚,通呢!心启动无常一下这样一下那样,善心当中有恶,恶心当中有善,随时变化所以它叫虚通,而且一心当中往往有几种形相而彼此不相障碍,就是这个!我想我们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体会得到,说作一件好事情可是对不起这个好心当中就有一种杂染在里头,作一件坏事情坏事也有这种杂染,譬如说你很想帮忙你有意帮忙可是帮忙的时候牵涉到自己的利害,这个心里边这个利害也进去了,所以这个善当中就杂了恶,反过来譬如说强盗抢人的时候,他说不定也有个善心发,他也有这种心情,而且这种心里面的变化是不局,所以说这个业相真正说起来是虚通不相障碍,因此呢!就间杂同时!彼此间交相混杂都在同时,那这个时候叫随义而别,看你的行止而决定,下面举个例子

【且如持鞭常拟加苦,既无时限,即不律仪,为形俱业,要誓常行,即名愿业,口教打扑,即是异缘,前受行之,又是助业,随动业起,即是作俱,鞭具不亡,即名事在,随作感业,岂非从用,恶念未绝,又是心俱。】

他举个例子,譬如说手上拿个鞭子,那个鞭子干什么?要打人用的,我们不一定是打人哪!譬如说牧人哪,他拿了个鞭子,鞭笞所牧的这些动物,那么他真正的目标是干什么呢?就是要拿这个去鞭打所鞭的动物,既然这样的话,他心里面就是只要拿这个鞭子的话,他要打的这个念头一直在,所以说无时限,只要这个鞭在手上那这个是什么?不律仪!那不律仪就是有一种,有时是善律仪,有时是恶律仪,那个叫什么?形俱业!什么是形俱?用一个约定的期限说尽形寿,现在拿这个鞭,只要这个鞭在的话,这个形俱一直在这个地方,要誓常行!换句话说,它就是愿业,这个也就是要期无作。

还要拿这个鞭以后,譬如教别人,假定拿来告诉别人去打,那个这个教别人去打,别人也拿着去打,这个也就是说口教打,或者是异缘,教别人说你拿着去打呀!那别人就拿着鞭子去打了,这个打本来是个身业,确是你嘴巴上面教,所以这个叫异缘,那么前面听了你一句去作了,它有变成助缘无作,然后“随动业起”就是“作俱”,他那个动作任何一个动作,一动一定有个影响,这个就是作俱无作,鞭具不亡,即名事在!只要这个鞭还在的话,那对不起,这个就是事在呀!随作感业,岂非从用!从用的话,你作了这个动作,那么这个就有影响力量,这个作用你这件事情的作用留下来了,那就是从用无作,还有恶念未绝,又是心俱!心俱最后一个。

【故举一缘便通八业余则例准知有无也!】

只要是举随便一个,你从这个上面你就可以晓得,只要他那个心用到什么地方,那个业就现到什么地方,有的时候,一个事情上面现好几个业,有的时候先后具不同的业,所以这个你可以自己观察,才晓得哪个有哪个无?那我们看一下那个解释,解释当中,前面还没说清楚的,在这个解释当中,再来说清楚它。

【济缘释云:问中:欲彰业相,故蹑相滥以为问端。】

那么现在这个问答的目的是干什么呢?是有原因的为了使业的行相更清楚彰显明白,所以把前面已经说过的,在这个地方互相交叉,用问答的方法,使得我们了解这个业相真正的内涵,

【答中三、初通示。动念成业、业体皆心、故曰虚通等。瞥起不定、故曰间杂同时。

那么回答里边,分三部份,哪三部份?第一个通示,整个的告诉我们,那么就是这个所谓问答,

【问:此从用业,与前作俱,有何等异?答:业相虚通,不相障碍,间杂同时,随义而别!】

这是简单的整体的来给我们一个通示,且下呢!个别以一个事相来说明,说且下列示,前者作俱在初此归第五余并同前寻文自见〈可知〉!前面我们说的八相呀!作俱第一形俱第二要期异缘这样的顺着这个次序下来。

【且如持鞭常拟加苦。既无时限、即不律仪、为形俱业。要誓常行、即名愿业。口教打扑、即是异缘。前受行之、又是助业。随动业起、即是作俱。鞭具不亡、即名事在。随作感业、岂非从用。恶念未绝、又是心俱。 故举一缘、便通八业。余则例准知有无也。】

现在举的这个比喻当中教持鞭教人打呀!那第一个立出来的是助缘无作,实际上它这个里边他的寻文自见〈可知〉就是说造着前面一一的了解这八样东西都有,再翻过来然下随心!可是这个里边有一个噢!最后特别是讲随心,那个随心是什么?就是最后一个随心无作,这个随心无作本来根据萨婆多论上面所列的这个叫做据定慧,现在这里是恶念未绝乃是随义明之!它并没有照着萨婆多论这个说法,而是根据它实质上的那个内涵而意义,而这个意义是根据什么?根据成实论乃至于唯识圆教一宗,只要这个心在它永远在,这一点大家回头想一想在我们学广论的时候谈到业的三种行相,业!异熟等流增上,等流当中一个叫真等流一个叫假等流,实际上假等流也可以说跟异熟相近,但是所感之果跟因相似所以叫等流,而真实的等流叫造作等流,造作等流是什么?就是一种心里状态,就是当你以往造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里,那么现在这种心里呀!它永远的前后会带下去,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一个?所以实际上这种情形我们就了解业的特征,不过这个随心无作跟前面那个造作等流,它彼此间就有相通之处不一不异,造完了以后,留下心里的影响叫作什么,作俱无作!作了以后,它这个影响力量就永远带下去,只要这个心还在,那么这个就叫随心无作,所以你从这个角度去看,它这个名字是这样,从那个角度去看名字是那样,它所以用不同的名字说明这个内涵,无非是以不同的角度,让我们认识业这个内涵,所以前面这个解释对我们是这样,我们如果了解了这个内涵以后,那以后自己起心动念、持戒,以及违戒,都晓得喔!原来重点何在?

【问:随动起业与随作感业毕竟相滥,如何以分?】

它下面又有个问答,说随动起业这是作俱无作,只要有身口动触,随这个身口动触它就有一个影响力量留下来,留下来叫做无作,那么这个叫做作俱无作,然后随作感业呢!你作了任何事情以后就有一种功效,这个就是从用无作,请问这两个有什么差别?

【答:作俱通一切、从用局事物。由局物故或用不用、是以用时必兼二业。故知作俱未必有从用、从用其必兼作俱。莫非具此二心、致使业随心发。】

那么下面这个解释一下,作俱通一切,这个任何一个动作你要嘛!不作!一作它一定有个影响力量,所以它下面告诉我们的所有的这个形俱要期异缘助缘事在从用随心每一个里边都有一个作俱在,一作它下面就下去了,除了作俱以外下面看他这个用心的程度还看其他的还有些什么,所以说作俱通一切,那么从用呢!从用就不了,从用局事物!就是说你有这样东西,这样东西当产生作用那么那个时候它就会产生这个作用的业,所以局限在事情上面,因为局限在事情上头有的时候有用,有的时候用不上,因此用时必兼二业!所以能够用的话它前面一定经过了作,譬如作!我送你一个东西这个是作,作完了以后这个东西在派用场的时候呢!它就有个从用了,所以这个或者是我害你,同样你一定要有个害的动作,那这个被害的作用在的时候它这个业也在,所以说这个从用呀!一定同样还兼那个作俱,但是作俱不一定,作完了以后就算你送东西吧!送了以后那个东西在!叫事在无作,如果这个在而没有派上用场的话这个从用无作就现不出来了,所以作俱是不一定兼从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这个心里是什么样的心里,换句话说,这个业随着心而转的,从这个上面去看那我们就了解这个业,这个业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用解释另外一个名字无作,当然这个业不限于这个噢!这个业很广泛,那么在这里我们特别讲这个无作,那个地方用业来说明它,最后故下就是故举一缘便通八业!随便举任何一个那么就是八者都可以通,下面我们看

【故下指例。上明八业且据全具为言、须知业理随念不定、故云知有无也。】

故下指例,上明八业且据全具为言,须知业理随念不定故云知有无也!要晓得这个业就看你的业,业的主要就是意,意这个地方就是心念,这个心念不一定,所以心念有它就有,心念不到之处它就无,

【且今受体,初具作俱,形俱同起,亦有要期,】

下面就举出我们现在所受的戒体,初具作俱!这个受戒一定是一开始有这个作俱,那么作完了以后这个形俱同时起来,然后作的时候一定是要期,说尽形寿也好尽未来际也好一日一夜也好这个是要期,

【须师秉法即是助缘。】

这个由于这样助成的就是助缘,

【能牵后习,就是随行,若论随行,作俱定有,互造教他,异缘助缘,衣钵资具,事在从用。】

然后互造教他异缘助缘这是前面的很清楚,衣钵资具事在从用!我们受了戒以后不是在衣钵等等吗?那个东西就是从用只要你在用那么这个是衣钵的这个业在,

【功成不灭,莫非随心!】

两句话,这样的成就了以后它随心无绝,这个就是前面我们说的已经说过了这个唯识的例,根据唯识之理它有个善种子,这个善种子永远不失,实际上这个善种子到什么时候消失掉了?要去正对治!所以见道以前它不可能把那个真正的我们的种子破坏,除非你见了道以后那一切都证了空性那前面的东西通通改头换面,否则的话这个随心是永远随下去,

【如是类举、多少可见。】

那么经过上面这么样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了解。

【资持云:『准此以明,或单或具,间杂不定,精穷业理,在斯文矣!』】

上面这一段话,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从这个地方,我们要从前面所说的无作,那些辨别更深一层的了解业的道理,因为我们前面在讲的时候,都是偏重在这个戒,这个所制,业呀!都并没有很深细的谈到它,所以在这个地方从无作多少上面,让我们了解这个业,了解了业以后再下面讲持犯的时候,这个持犯就有两个,律当中通常开遮那都是用那个制教所说的,至于说业的轻重往往同样判的重罪或者是中罪或者下罪,它有上中下三等罪可是这个业本身轻重是大大不同,所以我们要想认真的去学这两方面都应该知道,所以往往有很多重业嘿!它罪不一定很重,然后往往轻罪业很重,那么到这个地方为止我们就把这个戒体门当中所发业体都说完了,那我们重新在这个地方上来戒体中第一章戒体相状,戒体相状也就是戒体门当中四条当中的第一条,第一个戒体相状,第二个受随同异,第三缘境宽狭,第四发戒数量,那实际上诸位都有这张表是吧!你们可以自己列也可以用发给大家的那个。

那么这个戒体相状分两部分,戒体一定是能领的心跟心所发的业,重新这个内涵我们再回头仔细的想一下看一看,看一看将来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关于能领的心相跟所发的业,这两点在《南山在家备览》上面P.62,不是P.62,前面曾经说过,当体体以及所依体,我一下记不住了,那么这个当体体呀!就是所发的业体,所依体就是能领的心相,这两者之间前面说过叫不一不异,我们往往在这个上面会混淆不清,所以我重新温习的时候,以后请你们大家注意一下,譬如说前面说能熏所熏,能发所发,这个里面都牵涉到能领的心相跟所发的业体,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念头上面,我看见一样东西我作一件事情,那么这个是我不一定是这个身体,实际上这个我就是说我这个心缘念的,透过眼睛变成看,透过我的耳朵变成听,透过我的嘴巴说,实际上同时透过我的脑筋去想,那么那个时候一定是什么?是我的心通常我们说能领的心相,这个地方不是能领是所造业的心体,这个心相!然后看这样东西是不是这样呀!那么这个时候,所看的这个所产生的结果,那就是这个地方相当于所发的业体,这个跟你能看的这个心哪!跟所看的结果,彼此间不能说是一个,不能说是两个,说是一个的话,你能看的心是你所看出来的东西,这个是你吗?当然不是你!但是所看的东西,确实是从你的心里面去认识它的,对不对?所以它也不能说是一不能说是异,如果说大家概念很清楚了,那这个下面学下去很容易。如果不清楚,再回头温习一下,说能领心相,跟所发业体之间差别何在?这对我们将来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乃至于到后面的整个的因缘生法,都必须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它。

第二节 所发业体

1.所发的业体,一共有六项

2.辨体多少

3.立两解名

4.依论出体

5.显立正异

6.先后相生

7.无作多少,

它第一个为什么辨体多少?这个辨体多少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在,就是先看我们现在所发的业体整个的内涵,如果说就平常你没有细辨那么这个戒是一定以心对境而论的,能缘的心是一个可是所缘的境是无量无边,然后你要讨论无量无边的事情你能够说的清楚吗?永远也说不清楚,所以你一定要把这个戒的内涵有一个很明确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当中你才能够去观察讨论,可是这个范围能不能有遗漏?不能有遗漏!一有遗漏对不起你讨论了半天遗漏的地方那怎么可以!譬如我现在常常举一个比喻我现在要净除这个地方的毒,那个毒的范围你没有弄清楚如果你以为净除干净了余毒还在,譬如说我们说这个毒会害人的乃至会杀死人的把它弄干净,结果你把碗里的弄干净了,饭碗里的弄干净,菜碗里没弄干净,你以为弄干净了,结果用那个菜碗,一口吃下去,就把你毒死掉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我们所立的戒的内涵,很明确的把它的范围确立,不能一点漏,但是也不能多,多了以后你这个累赘毫无意思呀!这个辨体多少的话目的在此,所以我们重新温习一下这个辨体多少当中这个题目上面两句话你看哪!P.43L.12,

【事钞云『问:别脱之戒可有几种?答:论体约境,实乃无量。】

无量无边!但是以作无作是收无不尽!嘿!妙极了!它以这两样东西能够统括全部,收揽!这样的话毫不余遗。

它以这两样东西能够统括全部,收揽!这样的话毫无余遗,那么下面立二所以为什么,这个有个原因的下面立二所以的话就说明这两者当中两法相结含摄无尽,文字上面就说这个话,说这个作完了以后一定留下一个无作,还有一定要靠这个无作来满这个作,所以真正的要圆满你的愿要靠无作,但这个无作呀!非要假借这个作才能安立,所以这两者当中有它的这个内涵,喔!那么前面告诉我们由这两样东西可以含摄无余,怎么含摄法呢?在这个下面的解释当中你就很清楚了,了解了这个然后呢!来正式的讨论这个戒体,可是讨论戒体的时候由于各宗所计不同,所以依照着各宗所根据的论点依论出体,那么这个依论出体一方面是说明各宗各派它的内涵,而更重要的说明那个佛出世的究竟意趣是在这里,但是由于众生根性不同,所以一定要照着这个次第层层深入,所以这样一来的话,不但不会产生各宗各派你是我非的互相对立,而正因为如此说明了佛出世的真正善巧方便,必须依照着深浅程度的不同而层层深入,这么一来尤其是对我们要想真正深入你必须要这样,你自己修行必须步步上升,其次你要想究竟圆满我们必须要帮助一切人,那么对不起帮助那些人是用这一部份,小的小学中的中学大的大学,所以这个依论出体是这样,那么以前祖师竖立的前面所谓第三是依论出体呀!都是说明前面实法假名二宗,现在祖师根据法华涅盘开权显实这个最重要的就在这个地方,整个的南山的精华就在这里我想大家还很清楚的记得,我们尤其高兴的已经看那个文大家说看了人人懂,以后等到自己研阅了啊!才晓得这个里边是其美无穷,那个时候才知道看了这个才真正《广论》上面的了解了,反过来有了这个是《广论》上真正的意义才彻底的显发,同样的法华涅盘的真精神到这里整个的出现,所以它彼此间经律论三者也是互相相辅相成,你就不能少少掉了就是弄不好,那么下面有了这个显立正义以后然后先后相生,这个先后相生就是正解释立两解名,前面是解了名字了,解了名字以后,但是真正这个功效怎么来的?哪哪哪!要经过这样的,而这个先后相生在后面行持的时候,还要详细的说明它,还要详细的说明它,否则的话,前面所说的愿变成虚愿,这个愿所以能够成满的话,必须要后面的随行,这里我们称它为戒,叫做受戒的戒体,或者叫做愿体,后面叫随行又叫戒行,在别的地方名字不同内涵一个,我举个比喻先发出离心,出离心!后来呢!再修出离行这是二乘,大乘呢!先发菩提心后修菩萨行,然后因圆果满是不是这样?那么发的心是什么?愿体嘛!修的行是什么?随行嘛!这两者正因为你发了心所以才跟着后面的行来,而你前面的心如果没有后面的行对不起这个是虚的,彼此间有这样的互相凭借的关系,这个先后相生先点出这个道理来,所以在这个表上面我就说了几句话,﹝并是作与无作相藉而立,作因无作,作是因无作是为果,戒功势力互为因果﹞,这样的戒的功效,所以这个戒是我们说为五分法身的根本,也就是三无漏学从这里说起的,无作多少就是标取大纲,这个说明业相,我们从戒从相上面,然后从业从心上面,两样东西正反交合整个的了解业体,所发的业体,就是这样说清楚了。

戒体的相状弄清楚了以后,第二,那就是我们现在的P.68叫受随同异!这个名字什么叫做受随同异?一个受就是受的戒体,随呢!后面由此而来的跟来的叫随行,或者叫戒行,那这两个当中有什么差别?这里我们看文

受随同异中分二节一释两名!解释两个名字,第二呢!辨同异!辨别差别何在?

第一节 释两名

【业疏云『问曰:何名受随?』】

这个直接了当地问

回答说:言受戒者!先解释受后来再解释随戒,什么叫受戒?创发要期缘集成具纳法在心名之为受!这个!【即此受体能防非义故名为戒 谓坛场起愿许欲摄持未有行也!】

这个是说明看一下下面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释受名中三,初释受义要期是心缘集即境纳法在心即心境相应,即下次示戒义,谓下结断分齐。』】

这个我们来看一看,这回答当中分成三部份,那么第一部份解释那个受戒是什么意义?这个受戒的意义我们看噢!什么叫受戒?就是创发开创启发了这个愿心,然后去受戒的时候说喔!我要尽形寿乃至于我要尽未来际发菩提心是尽未来际的,比丘以下那个是尽形寿的这个都是要期,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都是要期,发了这个心然后决定要这样去作,还要一个条件,缘集成具!种种因缘集合然后成就我们所受的这个戒,那么这个时候所受的是什么?纳法在心!以前我们是了解,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圣法,透过我自己的了解而发心要期去受,还要外面从和尚阿阇黎种种其他的因缘集合成功以后,那么使得我们把圣人所说的法,领纳在我们的身心上面,变成我们的戒体这个叫做受,这是第一个,第一部份解释这个受,下面说即此受体能防非义!这个所受的这个愿体呀!它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就是禁戒!说啊!不可以!现在你受了戒了,这个事情不可以作,这个就是禁戒的意义,那么下面就是说,到现在为止,所受的戒内涵如何呢?谓坛场起愿!愿体已经有了,这个愿体的功效是什么?许愿将来要照着这个去作,但是真正的行还没有,所以它下面结断分齐!说你现在这个期限到此为止,所以这个就是受戒的内涵,那下面的行在下头在随当中。

再下面继续看下去,下面,在P.69,

【业疏续云『既作愿已尽形已来随有戒境,皆即警察护持无妄毁失,与愿心齐,因此所行故名随戒,受局净法兼染不成,随通持犯皆依受故。』济缘释云『释随名中四,初叙戒义!警察即能防护,护持即能持,无妄即能忆,与下次示随义,因下合名,受下双判通局。』】

下面继续下去,就是说明这个随戒这个道理,说这个地方一共分四部分来说明它,第一个说境界的戒,我们看文,

【既作愿已!】

就是前面作!这个就是受戒的时候这个作戒,那么经过了前面几个作然后得到了无作的愿体,得到了无作的愿体以后,这个愿体的所要之期是尽形寿的,所以只要尽形,只要这个形未尽之前,在随所对的境戒,这个境界以前,没有受戒的时候,都是随无明而转,现在受了戒晓得了喔!这个现在不可以!这个前面已经说过,由于所体会佛的教法,那么这个随境界呀!这个无作戒体,就会有一种功效嗯!马上会来警策你,我说这个嗯!是心里的表示一种警策的现象,以前这个境界现起,一定是随妄而转,现在这个境界现起的话,随着这个无作戒的戒体禁戒起来,所以说都变成一个警惕,这个警惕要靠什么?要靠觉察!当我们马上嗯!一警觉心起来了,它这个于是护持保护它,不会随着妄缘而损坏我们的戒体,也可以说不再造恶,不再造恶那就是修善,那这第一个,这个就是讲那个戒的特征,至于说能忆能防能持,这个前面显立正义当中已经详细说明了,这个上面来说的这个心情,与第二句与愿心齐!这个情况呀!只要你有这个愿它,这种警策的心嘿!永远跟着在,所以说与愿心齐,但是却不是当初的愿心,所以它下面第三因此所行故名随戒!那这个时候的行为是跟着前面这个所受的愿体而来的,它也是戒,但是跟着愿心而来所以叫随戒,这个是受随两个当中不同之处,最后一个简别!受局净法兼染不成!这个受戒的时候这个愿体一定局限在净法当中,所以受戒的时候,你胡思乱想,还缘这个恶法等等,那一定得不到这个戒,不要说恶念不可以,无记心在都不可以,何况是恶念呢!所以它一定示局限在这个净法当中才能得到,但是随戒不一样随通持犯!这个随戒呀!善心净法固然是恶心也是,善心叫做持恶心叫做犯,这两个那么再下去,这个再下去呀!书上有一点错噢!业疏云应该是业疏续云,这个下面的三角形一个是黑的,这个不应该是黑的,空的!凡是继续的连续的把这个三大部上的文抄下来的话,那么就是这一段的业疏续云跟前面那个中间不间断的,如果不间断的通常上面有这个记号的三角形空的,然后用的文字叫业疏续云,否则的话像现在这个印在书本上面那个黑的表示不是连续的,可是意义相关的,实际上这一段话不但意义相关跟着前面而来的,所以请你们改一下,那个就是P.69L.4那个第二段那个三角形呀!应该是白的三角形空的噢!然后业疏云加个业疏续云。

【业疏续云『问:愿行相依犹如轮翅,持可顺受犯岂名随。答:随有两种持犯乃异,俱从受后而生,行兼善恶皆由受故,相从目之为随戒也』 济缘释云『问中:难前随中通犯,车轮鸟翅两不可亏,可喻愿行必须相副 答中:顺违虽异,同望本受俱名随戒』 】

先看那个济缘的文字,这个问就是来问难,说随当中通犯,受的时候只局于善法净法,那么这个随怎么可以持犯皆通?那么它下面说举个名字车轮跟鸟翅,车子的轮子一个轮子不行,鸟的翅膀一个翅膀飞不起来,所以这个比喻说这个所受的愿体跟后面来的随行必须要相辅助的,所以受既然是局在净法那么这个随也应该局在净法呀!这个随怎么可以持犯两通呢!因此它有个答说违顺是不一样,但是现在这个两通并不是望违顺而望本受,就是你本来受了这样作叫做持那样作叫做犯,如果你不受戒的话既没有持也没有犯,所以这个持犯是从本受这个角度去看的,这两者之间还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这个解释,现在我们再来看业疏,问!这个愿跟行相依就像车的轮鸟的翅膀,那这可以顺受那个犯怎么可以叫做随?所以它回答了说是没有错,对你的戒来说要成一个愿那的确是要顺的,可是现在受了这个戒以后既然靠后面的行来辅助,所以这个行跟前面的受是这样的互相辅助,你们顺了你们所受的本愿这个叫做持对了!反过来呢!你如果说不顺作错了犯这样的意思,所以是不管持也好犯也好,尽管从持犯两个角度去看两个是相反的,可是这个持也好犯也好从受这个角度去看是一样的,你受了以后下面的行为怎么跟前面的受相应?这个意思!说这个行的时候或者顺就是善或者逆就是恶都是从受来,所以由于这样的关系呀!彼此间相从目之为随戒!

那么再继续下去,继续下去业殊云,那个就是不是业殊续云,那就中间断掉一部份,那么这个中间业殊上面下面如果继续说的话还有几句话,几句话我就在黑板上面抄的那四个,这个就是南山祖师随机羯磨疏上面告诉我们。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随有四种:一﹑者专精不犯随,此随顺本受;二﹑者犯已能悔随,此随分违受,以初篇犯忏,不复本故也;三﹑者无心护持随,此随无行用,虽于境未犯,有违学教故;四﹑者能犯无悔随,此随全缺行,虽与受相违,因受有犯故。是以受后行,无问持与犯,通名说随戒;莫不依受生,相从持犯戒。」】

这个在《南山在家备览》没列出来,那么现在我在这个地方列一下,真正想学戒的这里应该检查一下,我是走哪一个?如果你正规的来看的话任何人都只有走前两者绝不应该走后,如果要走后的话你根本就不要再受嘛!你来受它干什么呢?既然来受了当然希望它专精不犯,可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非常强盛难免要犯,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所以正规的来说前者两个,后面那个了解了以后那我们晓得该怎么办!那这一部份也不细说了。

那我们现在看业疏,《在家备览》的文,

【业疏云『无作名者可是戒收,随作乃是后时缘护,但应名善何得名戒?答:戒是警心始终缘具,愿行成就方名圆德,要从始心及终行副皆符戒禁,顺成受故不名独善,由境周统也』 济缘释云『问中:意以受作可名为戒,随作但名为善,此难受作不专戒名 答中:初通示戒义,始终之言通收二作及二无作,无非警心!该周法界不容少阙故号圆德,要下正通来问,始心谓受作及终行副,即随作顺受故名戒境周故非善』】

那这个一个一个解释一下,为什么有这段问答呢?这个它的问答是说戒是前面的这个受戒才叫戒,受戒也就是指作无作,那么后面现在这些随戒,随戒也叫是作无作,后面这个随着来的这个好像这个不必或者不应该摆在戒当中,所以它说随作是随着后面的行为,乃至后面的缘护!遇着因缘去保护这是一种善,实际上这个戒本身是尽未来际,后面缘护的话随境而发,这个境界来了你防止它,恶境过去了这个也就消失掉了,这样!好像随什么缘而发,那么好像是一般普通的善怎么称它为戒呢?这个就是问意在此,现在回答戒的特征是什么,戒有几个戒是禁心,单单那个戒是警策那个心,可是现在所受的这个戒不仅仅是警策,有它的一个从始至终的圆满的意义,这个警戒心呀!必定要有它的来龙去脉到究竟因圆果满,所以说始终缘具愿行成就!为什么现在有这个警戒心的?因为你前面有这个愿,有了这个愿才有现在这个警戒心,否则的话好端端的你为什么要去警戒?所以它说现在来看这是一个警戒心,可是所以有这个警戒心的话还要有这样的因缘,从前面的始然后有现在的行,所以这个前面的愿为始,现在的行!为这个愿的终,实际上终是指一件事情,尽未来际一直在这个里边,那这样的话呢!方名圆德!这个功德才圆满,这个里边要经过种种的方便善巧,要从始心及终行副!从我们一开始的时候,那个一开始的时候从有形象的地方来看,那个是我们受戒的时候,更进一步看当我们一开始听见佛法的时候,乃至于听见了佛法譬如诸位在家居士在那边认真的研习,如果更远推的话说不定我们可以推到无量劫以前,跑到庙里边看见一个佛像听见一声佛,就是那个时候已经把那个种子种下去了,然后以后慢慢慢慢的由于不同的种种的假借因缘方便而再增长,所以这个始心是这样,这里我们还是从它的形象来看一定是从受戒的时候开始,受了戒以后那这个虚愿,那么现在对境的时候正是满愿的时候,这个满前面所受的叫终行,这个所满愿的行哪!要跟前面所发的愿相符所以皆符禁戒,能够顺成受故!这个是从前面一路跟着来的,所以还是前面这个境界的内涵所以不名独善,这两个分不开由境周通,啰!这个戒不是从境界上面去讲吗?前面对境而发,现在对境而持所以说由境周通,那么这个就是解释这两个名字,这名字了解了以后在这里我们应该自己来由此认识一下,真正受戒要想把那个戒的功德圆满必须要凭借后面的随行,然后这个随行真正的究竟的要认识的话就是后面那个戒相,所以这个戒相是非常重要,但是后面所以有随行所以有戒相是由于前面的愿体,所以前面没有这个愿体的话后面没有用,就算是有那个是善不是戒,这个善跟戒之间的内涵天地悬殊,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现在说哎呀!这个戒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赶快去受,受完了以后如果不随的话不如不受戒,固然得不到功德但不会受害,受了戒以后持有无比的功德。

受了戒以后持有无比的功德但是违了以后有无比的损害,那么从这个受随两者当中我们就可以深一层的认识它,继续名字了解了然后辨它的同异,辨同异当中分二项,第一个说明二作!就是受作跟随作,第二个解二无作!受无作随无作,现在先看解二作。

解二作当中又分二支,

1.先释二名

2.正辨同异。

我们翻过来看P.70。

【第一支 先释二名】

【业疏云『何名为作?一者受中作戒如初请师及三法未竟以前,运动方便名之为作,即此作时心防过境名之为戒,二者随中作戒!既受戒已依境起行,为护受故名之为随,于境起护顺本受愿名之为作,不作不有要由作生,正对境持故名戒也』济缘释云『初总征,一下列释二,初释受作运动名作防过名戒,次释随作起护名作对持名戒』】

我们解释一下哪两个作呢?一个受作一个随作,下面先解释那个受作,受中的作戒是什么?就像从一开始请师等等一直到三法未竟以前,三法一竟那个作谢了,三法未竟已前的所有的都是作戒,这个三法也就是三番羯磨,那么在这个以前的种种的运动方便造作等等这个叫做作,即此作时!那么作的时候他的心里面一定是防过境!防有过失之境这个叫做作戒,然后随中作!前面是受中作,随中作呢!受了戒以后就有一个无作愿体,这个愿体永远在除非你破,那么这个只要你这个戒体还在,那么以后一对着境的话喔!它就开始有个保护作用,就是没有保护作用也是一个受了戒而来的所以依境起的种种的行为,这个行为是保护所受的愿体这个叫做随戒,反过来犯还是随,于境起护顺本受愿!所以能够对着这个所对的境起护持,内心不要随无明而行,矫正过来这个都是什么?随顺着这个本来所受的这个愿心,那么这种都是在运作当中,这个不作不会有这种要由作生,这个境界都要由作譬如说境界来了以后嘿!觉得我不可以不可以!这个都是一种造作,正对境持!这个正对着境然后造作顺本所受这个叫做持,这是两个名字。

【第二支 正辨同异】

下面正辨同异!

【业疏云:就初二作有五同四异!】

这个受作跟随作有五点相同有四点不同,

【『一者名同俱名作戒故,二义同俱防非境,三体同俱以色心故,四短同对别彰时故,五狭同唯约善性故』】

现在看济缘的解释,『五同中第四云:对别彰时者唯局色心,运动之顷不通余时故』

这个五同,就是二作当中有五点相同四点不同,名同都叫作戒,一个叫受的作戒跟叫随的作戒,都叫作戒同,第二个意义它的内涵都是能够防非境,境界出现都能够防止作错,第三个体同!都是以色心为体,四短同!这个无作是常时不绝,作只局限在对境造作的时候所以说对别彰时,个别所对的境界这个时候都是短的,受戒的时候这个作只局限在从请师到三法未竟,这个是受作,随作呢!当遇见随有境界的时候造作不要去犯这个时候,这个时间都是短,狭同!这个作都是对境起护所以都是善心,那么这一点都是同。异呢!看

【业殊续云:言四异者!】

这个受作跟随作有不同的,哪些不同?

【一者总别异!受作总断发心遍境!发的心遍一切境,普愿遮防!普遍缘一切境都要遮止防非止恶这个,随作别断!以行约境生,境通色心不可缘尽,心所及处方有行生即名此行号之随作,以心不两缘境无顿现故也!二根条异!受为行本随后而生目为末也。三悬对异!受始坛场可即非现,但悬遮约故也,随作对境起治严防,由其观能不为陵践故也,四一多异!受作心因一品定也,随作多品者以境有优劣心有浓淡,故随境对起心轻重!】

这个是四个不同的地方,我们先看一下那个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四异,初中受作总断,由心起愿可遍发故,随作别断者由行随境不容并为故,境通色心者色通情非情心局有情!】

这个比较难一点所以一个一个来,我们先看业疏有四个,第一个总别不同,什么叫做总什么叫做别?总别当然不一样了,受戒的时候这个作戒是总法,受戒的是什么?一定是遍缘一切,说我现在受戒了不杀遍缘法界一切要不杀心,所以发心要遍法界之境,小乘不讲法界讲三千大千世界,总之他所了解的所缘的境界普遍没有一点遗漏这是戒的特征,所以呀!普遍发愿哪!要遮止要防护,这个是受中之作,随作不是!一段个别的,为什么?因为后面的随行是从境生,受了戒以后对境的时候那时候譬如说以前没有受戒,一只苍蝇飞过来或者要赶走它,一只蚊子叮着你啪!一下把它打死了,现在受了戒以后这个蚊子来叮了嘿!蚊子你忘记掉了那个心不在,如果你晓得的话蚊子来的时候你最多把它赶走,好一点的时候你会觉得好难得今天来供养供养它,你还会这样想呢!这个心一定是对境而生,所以说境通色心不可缘尽!这个时候所缘的是个别的,能缘的境固然是晓得说这是蚊虫就是蚊虫,能缘的心也是个别的,它不会缘到各方面去心所及处方有行生,一定有它的特定之处那么那个时候这个戒行才会生起,即名此行号之随作!这个对境防非的行为叫做随作,这个心一定不能一心二用所以心不两缘境无顿现!这个境界一定是个别个别的个别现绝对不会法界一切顿现,这个是这两者一个是总缘一切,一个是别对单独之境。

第二根条异!什么是根条异呢?受为行本!它是根本,随后而生目为末也!对!没错业是根本,由于根本所以才长出枝条,所以它本末两个不一样,三悬对异!那我们要看那个济缘的解释,三中悬是受体对即随行,可即非现谓未有非也,观能谓对治力也,陵践即是毁犯!这个一个一个我们现在看,这个悬对异呢!受是悬法,悬是事先悬在那里,所以受始坛场,可即非现,但悬遮约故也!这个受戒从坛场开始那个时候我说我要遍缘法界一切有情受五戒,实际上所要防的可以!没有限期,可以没有限期我只是遍缘这个法界,要所有的被杀的这个是境界,然后杀盗淫妄所有的境界它可能,实际上大部分根本没有限期所以可即非现,所以悬遮约故,事先悬是预先准备在那里要遮止,那么随作那就不是啰!随作是对境,对着这个境界生起对治作用,非常严密的严厉的防非止恶,怎么样才能够产生呢→由其观能!于是观察的力量产生能对治的功效,因为这样才不去造作不去作那个陵践!犯戒的行为,这两个不一样,所以一个是事先虚悬在这里的,一个是真正对境产生的,所以这个悬对异,最后一多异!这个我们先看一下济缘最后一行,四中受作一定更无改故,上中下品义不同时!这个一多异看那个文,受作心因一品定也!受戒的时候这个心里决定的,随作多品者!这个受作心因一品定!后面等一下有个说明,受的时候当时你什么心受?受了就这个样它不改变的,随作不一定,换句话说,你后面对境的时候,由于受作产生后面随行当中的随作,这个随作时间不同,所对的境界不同,所以境有优劣心有浓淡,故随境对起心轻重,那个在随的时候境有优劣,什么叫境有优劣?随便举个例子,譬如说我们起杀心也好这个坏的,起贪心也好任何一方面,假定说今天来一条毒蛇跟蚊虫,跟一只苍蝇或者随便的一条小虫,这个境是不是有优劣不同?如果随便一条小虫,你看见了好像没看见,如果是蚊虫的话,说不定你要想办法赶走它,如果是毒蛇的话,那心情一定完全不一样,这个是境的优劣,然后心的浓淡,就在这里了,也许是你的心随着境转,有的时候你的心情,本身它无关紧要的,同样的一条小虫同样一条毒蛇,毒蛇有的时候你看见了以后喔!心里面虽然不想杀它,你想办法赶它,有的时候你不但不想杀它,你会说,哎呀!阿弥陀佛,毒蛇呀!你宿生造了什么恶业,你心里一定太毒了,我现在虽然不能救你,我要带你三皈依,将来我成了佛以后,要帮你解除,同样所对的境心里面就是会不一样,因此那个随作,那个时候心情哪!多品!随时境界不同,心情不同,就会有改变,所以说一多异。

那么再下面看,P.70最后一行下面一段,那就是解释这个一多当中,有一部份不太清楚的。

【资持云:第四云受一品者。】

受什么一品呢?那么

【问:多宗可尔成宗戒得重受那云一品定耶?答:虽开重受三品不俱故。】

这个就是说它这个萨婆多宗,跟成实宗两宗不一样,萨婆多宗说受了戒以后,当时你受了什么就是什么,定了不能改的,因为它不通重受,成实论通重受,刚开始的心比较差一点,也许只得下品以后再来增上,或者一口气增到上品,或者增到上品再去增上,那么所以说萨婆多宗可以只有一品,成实论可以重受吗?你怎么说一品定的呢!嘿!它的回答还世一品定为什么?它虽然开重受是没有错,但是对你受的来说的话,当时你受的哪一品就哪一品,不可能三品同时在不可能!得了上品就不会是下品,只得下品不会是上中品,那个时候三品当中一定只得一品,后面的增上后面增,当时受的时候你还是一品定的,就是这个意思。

【若尔,无作何以受分三品?答:无作非色心故,虽有三品,增为一体,作是色心,纵增三品,初后各异,故无多品。】

那么无作为什么分三品?它就说明了无作非色心虽有三品啦!真正来说后面的增这样的来说,色心当中当时一定是固定的,后面的增增加慢慢的心不断的再增上,这样的这个情况来说,作是色心纵增三品!就作也可以增,但是前面是下,中间可能是中上或者中间就是上,或者到后面才是上,这个初后各异它一定没有多品,这个就是说容或有人有这个问难,那么下面就立个表,这个表自己看一下这个容易懂,那么这个就是解二作。

【第二项 解二无作】

解二无作中分为二支,同样的释名辨体,我们现在翻过去P.72,在正式解释之前,我再重新提醒大家一下,在这里有很多地方的辨别,容或在座的诸位有的时候觉得啊!这个看起来好像很繁杂,对我们初学的人有的时候难免会,可是如果真正要细学的话,这个绝对不能少,如果说我们修行,没有把所修的内涵正确摸清楚,请问修出来什么结果?这个话一再的说,我作的事情不了解,你匆匆茫茫去作,万一作错了是白费工夫,这个绝对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何况白费工夫,留下来我们这个习惯,这个业习气永远存在,我们现在真正最可怕的,就是我们的习性,这个习性无始以来的积累,这个恶的习性要善法来改善,现在你修善法一下弄错了以后,自以为对偏偏错,这是第一个致命伤,再说这个错误的重重的影响你是似是而非更可怕,所以说我们宁愿不要走,尤其是禅宗特别说,宁愿千日不悟,不要一日错路,这样既然是禅宗,因为禅宗的祖师他们完全是讲真修实证,所以这句话变成非常重要,其实所有我们修行人,没有一个例外,如果说从我们获得我们的目标而作种种的行为来说,既然是修行人哪有一个例外,你做生意目标什么?赚钱!既然要赚钱,你必须把你作的内涵,怎么才能赚钱怎么不赚钱?要弄清楚!否则你茫茫然去作,作了半天,血本无归,是不是会这样呢?天下没有一个事情例外的,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前面听过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戒是什么内涵?对我们何等重要!几乎即大部分都是这样,像我一样在没有学之前以为懂,学了以后才发现自己是一无所知,这是第一个,然后你继续下去,越到后面,你越会发现前面这些东西,对我们是何等重要!祖师怕我们不懂还多说问难,这个问难在印度当年它不是它用论辩,它用论辩的方式把它抉择的非常深细,把我们平常想不到的地方都一一抉择出来,抉择出来辨别是非丝毫无差,照着这样的丝毫无差的认识,去行持还要勤加观察,作的时候,跟自己所了解有无差池?随时去修改这个都是修行的,所以现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层一层的深入目的在此,尽管我在讲的时候一下一口气,像行云流水说下去,诸位慢慢的去消化的时候,这一本在家备览足够我们消化几年,那行持的话,那的的确确是尽未来际,慢慢的越来越深细,越来越深细,这个受用你们到时自然自己知道。现在我们看P.72

【第一支 先释二名】

【业疏云:『何名受无作耶?即是行者愿于惑业断相续意。】

第一句话,

【无始妄习随念难隔,故对强缘希求业援,自发言诚是其因也,三法之期,动发戒业,业成志意是其缘也,即此缘业是行愿本,名受无作,随无作者!剎那已后,随境对防,名作戒,作息业成,即名此业为随无作。』】

这是两个名字,我们先看一下解释。

【济缘释云:『初受无作三】,

受无作分三,

【初征,即下次释又二,初叙开悟,故下次明纳法,仍分因缘、二法和合乃成受体。三法期者即法就也,即下三结名体。次明随无作中,剎那后者示分齐也。随业依作,故重举作以明无作。』】

现在我们看先受无作,这个受无作分三部份,先征!征就是征问,什么叫做受无作?那么现在来回答它,回答的时候分二部分,第一个就是即是行者愿于惑业断相续意,由于这样的愿然后说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无始的妄习,这个我们前面都说过了,由于无始以来的妄业这个妄业就是习气,所以就妄习,这个妄习随着而来感得苦果,现在我们感到无比的痛苦,要想脱除这个痛苦所以追寻这个根源找到惑业,因此我们对于我们这个惑业要想断除这个是我们的发心,但是虽然发了这个心还在随念难隔,虽然我们晓得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但是偏偏要贪瞋痴,说这个要修戒定慧,就偏偏修不起来,这是我们人人感觉得到的,那怎么办?嘿!它有一个方法,叫对强缘希求业援,现在我们自己主力办不到,凭借外面一个很强盛的,帮助我们的力量叫强缘,希望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来作成我们这个抵抗恶势力的这个善业,所以叫希求业缘,希望外面这个强盛的三宝的力量作为外缘,作为我们善业的支持这个意思,所以现在自己从内心,发出至诚的,说我弟子某某从今日尽形寿皈依佛等等这个是因,然后对着这个三宝发这个愿,三法之期动发戒业!这个三法就是初番、二番、三番羯磨。然后呢,这个三番羯磨,怎么动法,以前说过了,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说初番羯磨法界戒法动了?为什么法界的戒法云集在顶上?如何凝聚到身心?它都有它的非常深厚的内涵,乃至于三俱净戒怎么一念缘成?这个前面都说过了,说这个叫三法之期动发戒业,这个业成了,成是成什么?领纳在心当中变成我们的一种志意,就是非常坚强的意志力量,这个是一种助成之缘,那么由于自己的因,跟外面助成的缘,就造成这个业,这个业是行愿的根本,现在我们后面这个行为这个根本或者是愿本,这个根本叫做无作,通常我们所说的得到的戒体就是指这个,那么下面随无作,什么是随无作?剎那已后!换句话说,得到了无作戒体以后,随境对防!这个无作戒体虽然得到了,可是这个是总悬在那里的悬防的,由于这个无作戒体的存在所以对境的时候嘿!自然而然会策励我们内心有防治的力量,那么那个时候对着境界,它开始产生这个功效,这个功效警策自己的内心,使身口造作都跟所受愿体相应这个作戒,那么这个时候作戒就是随作,随作作完了以后,那个时候有一个善业,这个跟戒相应的,这个业留下来所以作息业成,那么即名此业为随无作,作了任何一件事情以后,它一定留下一个无作的力量。

作了任何一件事情以后它一定留下一个无作的力量,那就是前面辨体多少当中大家还记得吧!作俱无作!作任何一件事情一定具有无作,那么现在这个作是随作,这个随作留下来就是随无作,真正满这个愿的就是这个随无作,所以能够产生这个随无作就是靠这个随作,所以产生这个随作是靠这个愿无作,这个愿无作靠这个愿作,愿现在改一个名字叫受作,由受作产生受无作,由受无作产生随作,由随作而产生随无作,到了这个随无作是不是停在那里?不!由于这个随无作所以加强了这个愿心,然后这个加强的愿心呀!对境了以后这个悬防的力量越来越强,记得不记得前面展转相资能静妄源﹝P.56﹞这个话记得不记得?所以这个修行本身就是这样的辗转,平常我们辗转是恶业增盛,现在的辗转是善净之业增盛,所以任何作一件事情如果说你不随着戒那一定增长染,如果说你对治的染一定增长净,这个里边并没有中间那一条路在,也许我们觉得好像平常的时候没有这样的状态,那是什么?染!轻微的染只是你不觉得而已,反过来真正的无记呀!无覆无记是轻微的净,有覆的是轻微的染,这个里边一定只有染净两样东西,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那么再下面,正辨同异!在正说这个之前有一样事情我也问问大家,说这个禅宗有一句话悟后起修!大家听说过没有?听说过对不对?禅宗叫悟后起修,现在我们受戒的时候怎么样呀?嘿!先受愿体后起随行,请问这个跟悟后起修是同是别?大家想想看是同是别?答案先告诉你亦同亦别!你也可以说同也可以说别,它一定前面先有了一个正确的这样的一个强有力的影响力量,如果说对开悟来说这个叫做见嗯!先开悟了,然后我们对持戒来说先得到了这个戒体了,对不对?当初先有了这个认识,然后拿这个认识时时摆在心目当中一对境马上这个功效生起,一个在戒上面来说,一个在知见上面来说,所以一个是对律来说一个是对禅来说,这个是别,但是对用功修行来说这个是共同的,所以佛门当中另外一句话叫做见道然后修道,是不是这样?对呀!然后这个见道然后修道也有它的别、同两个面貌,同!整个的佛法都是这个,你现在见道了然后照着所见的去修,别的话呢!这个见道修道有个专门的所局限,所局限的譬如说我们讲菩萨初地才见道,下面后面的十地,地地增上,这个叫修道,如果说小果的话,见道属于预流果,后面再上面,证得罗汉果叫修道,整体来说,现在闻的阶段听闻些什么?听为了以后照着去作,那听懂了以后,把我听懂的去行持这个就是修,然后思惟的时候,把我思惟观察得到的照着去修,所以思惟所得到的得到的正知见,根据这个正知见的行,现在戒就是闻思相应的正见,然后这个正见有它行持的标准,这个都是佛告诉我们的,单单从那个知见来说,这个属于化教,从它的行持的正质来说,这个是制教,无非都是修行经过必然的次第,所以我这个地方提出这个问题来的话,我们了解说,戒!往往我们看说,这是律宗的事情,实际上不是,现在我们了解,戒是整个修行必不可少的基础,不过由于根性不同,所以做法稍有差别,乃至于净土,净土我们说只要到了极乐世界就行了,是不是真的到了极乐世界呀?从每一个意义上面看,没有错,到了极乐世界,你不会退了,可是到了极乐世界,你是不是阿弥陀佛呀?不是耶!到了极乐世界以后,然后慢慢的那个退缘没有了,然后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上去,到究竟成佛,从这一点上面去看,见然后修彼此间是不是有共同之处?整个的内涵来说也是一样,所以不管三藏十二部,哪一个经律论,以及摄宗也好,释宗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整个的内涵彼此间有这样的一个因果必然的关系,所以在这个地方讲那个释二名的时候顺便把这些东西给大家概念说一说。

第二支 正辨同异

那个时间马上到,我想这个正辨同异,同样的这个里边,有它的几个同,有它的几个异,这个也是五同四异,这个五同四异,跟前面这个五同四异名字相同,那个内涵你们先看一下,看完了以后,明天在讲的时候,那个内涵就比较清楚,然后受、随这两者如果我们真正的了解它的内涵以后,那个时候确定就对了,否则我们往往说啊!这个戒很有功德赶快去受吧!就算你得到了→虚愿,如果随的时候不好好认真的话,反而受害,当然就究竟意趣来说,这个佛法就这么了不起,受了害还是比不受害的人来的有效来的好,是!你受了戒破了一定堕落,可是堕落了以后,将来出来一定成就,不受戒的人,对不起,没有这个份,但是这绝对不是我们希望的,哪有说受了戒以后,先到地狱去,受完了苦才成就的,有这样的傻事呀?作不到是莫可奈何!所以在这个地方受、随两个当中就充分告诉我们这一点,我们有了这个概念以后,然后去求戒的话那就对,我们就不会只看见它好好好!莫名其妙就去作了,那么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请翻开《在家备览》P.72,昨天已经把“受随同异”当中二作说了一说,那么这个二无作当中的释名,已经说过,下面呢,第二支。正辨同异。

在P.72上面,了解了这个受的时候的无作以及随,就是后面的随行,所以法体行相,戒行戒相部分,在我们受完戒以后,乃至尽形以来随境这个时候,作跟无作!那么这个里边,就是两个无作,受无作、随无作两个差别,看文第二支正辨同异!

【业疏云:今详二业,初有五同。一名同。俱称无作故、莫非是业任运而起。 二义同。俱防七非故。 三体同。如上三宗故。】

这两个业有五点相同,一名同!俱称无作故莫非是业任运而起!那么一段一段解释噢!第一个名字相同都称为无作,还有它都是业而且都是任运而起的,它自然起来所以称为无作不要在经过作的,二义同!俱防七非故!它这个内涵都是防止我们的身口七支。三体同!如上三宗故!实法假名圆教它有详细的说明。

【四敌对同。以受体形期随非防过为护体故、即名本体有防非能。能实随行、行起护本、相依持也。随无作者,对非兴治与作齐等,此无作者,非是作俱无作也,谓起对防,即有善行,随体并生,作用既谢,此善常在,故名此业,为随无作,与非敌对,故与受同!】

那么现在这个随无作跟那个受无作两个,第四个敌对相同,它都是对着这个境界能够防非,可是这个里边有一点点不同,那么这一段等一下看了济缘的解释下面再把它念,念完了看了解释以后再来说明,继续下去。

【五多品同,以受可重发故,无作有强羸。随心则浓薄、业理亦浇淳也。依多论中受一随多者,以彼宗中不通重故、止约随行通优劣也。】

现在我们看一下济缘的解释

【济缘释云:三中,指上三宗者若实法宗二并是色,若假名宗二并非色非心,若后圆教宗二皆心种,】

这个容易了解,

【四中有二。初明受体。据受无作无防非能、而不能自防故假随行、如戈矛虽利要由持用方陷前敌、故云相依持也。次明随中三、初通示。此下简滥。谓下显相。准此对防同时多业、一是本受无作、二即随中作俱、三即随行无作与非敌对。】

这个四就是前面的敌对同,这个分二部分,那么这个二部分一个是受无作一个是随无作,现在我们看文,初明受体!那就是受无作,据受无作无防非能,而不能自防故假随行,如戈矛虽利要由持用方陷前敌故云相依持也!这一段文到这里我们把前面那个四敌对同看一看,这个敌对同当中分二部分来讲,一个受无作!所以现在这里说明受体先说,下面随无作那个回头再讲,这个受无作它本身单独自己它没有力量能够防止罪非,它怎么防呢?说要假随行!它这个受戒的时候我们留下来一个善种子,称这个善种子叫受无作,那么说它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什么呢?就是说对境的时候它马上会警策我们自己,警策当下这个叫做随行它叫随作,真正这个防非的功能在随作,可是随作那儿来的?这个随作是由于受无作,就是受了戒以后留下来这个善种子,所以单单那个善种子没办法防。

那实际上我们不妨说那个种子是一个种,那个种没有力量,对了境以后现法还有其他的因缘,内心当中马上有个警策的心生起,所以从它警策的这个作用来说这不是这个受无作,但是从受无作而生起的,所以在这个地方它先举个比喻,像那个戈矛!这是武器这个武器非常利,但是它本身利,虽然利,不管你怎么弄它,没办法真正的破阵杀敌,要什么呢?要有一个人去拿着它呀!那么才能够方陷前敌,现在当对境的时候,这个会警起我们的内心,这个警起当下对境的内心哪!我们称它为随作,这个叫做随行,那么这个随行,是由于这个受无作而来的,好像是拿了这个嘿!当初我发了这个愿,现在对着这个境,想起我这个愿要这样,所以拿这个当时警觉的心,以这个心,举个比喻就像拿着这个戈矛,然后对前面烦恼敌,这个彼此间有它的相互关系,所以说相依持,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正辨同异里边,四敌对,看这个正辨同异当中第二行

【四敌对同!以受体形期,】

以所受的这个愿体,也就是受无作是尽形寿的,它随有所对知非!随着所对的境界那么在这个时候它能够防过,它保护所以说本体有防非能,实际上这个防非能是什么?能实随行!所以真正能够产生功效的是在随行,这个随行起来了,能够保护原本根本所受的这个戒体,所以这个叫相依持,这是第一个。其次呢,这个解释就是随无作,现在我们看济缘,就是解释。P.72倒数L.3。最后一句,次明随中三,

再下去呢!我们看一下随无作,随无作分三个先看济缘的文,

【初通示,此下简滥,谓下显相,】

它分成这三个,

【准此对防同时多案,一是本受无作,二即随中作俱,三即随行无作,与非敌对。】

这个谓下显相是什么?就是说它对防的时候,当这个对境的时候能防非的这个时候,同一个时候有几种业第一个呢!本受的无作,这个就是说所谓的受的愿体,一对境这个善种子马上就策发这个警觉心,那个警觉心一起的话那个就是随从无作,那个警觉心马上就说嗯!不可以作,这个随从无作,那么能够对着这个境界以后随行无作,这个随行无作任何一个行为起来的时候都有个作俱无作,那么这个这样的作用这个跟它敌对,现在我们看这个前面正辨同异当中的业疏所说的随无作噢!就是正辨同异第三行,随无作者对非兴治与作齐等!那个随无作是什么情况呢?对着这个非!(就是「不是」)的这个境界能够启发对治作用,这个对治作用跟当时对治同样的,当时对治是作,任何一个作完了以后一定有一个作俱无作,所以对这个境界对治的这个当时的功能是随作,随作的当下任何一个作一定有一个作俱无作,所以对非兴治与作齐等,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个无作,但是这个无作

【此无作者非是作俱无作也!】

这里说现在这个地方的无作是随无作,不是我们前面说的作俱无作,这个同样的名字是作俱无作,这里要弄清楚噢!非是作俱无作!现在这个作俱无作是指我们的受无作,所以在这里有一件事情注意!名字是一个内容就不一样,你不辨是非的话,前面受的时候有个受作,受作完了以后,马上有个作俱无作,后面随的时候有个随作,随作也有个作俱无作,同样都叫作俱无作但是这个作俱无作跟那个作俱无作不一样,这个清楚不清楚?所以说这个地方的此无作呀!非是作俱无作,大家了解不了解?如果不了解我举个例子,你也是人他也是人,就这两个人来说一样的写法但是你这个人跟他这个人不一样现在懂不懂?是不是这样呀!清楚不清楚!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名字所指的内涵。

实际上这个内涵,也就是我们起心动念的情况,你了解了以后,然后才了解我们怎么去用?反过来,这样用了解了以后,那么这个功用所代表的名字,名字所代表的功用了解了,你回过头再去看经教,经教上面告诉我们,我们怎么才弄的清楚,这个是它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有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混淆,或者都在文字上面,就是说你不要去管它了,是!这句话有它的意义,可是万一你真的完全不管它,到那个时候要你看书读经,经论上面所说的这些名字,你对它根本分辨不清楚,那个时候你就没办法真正深学了,这里我顺便一提,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噢!这个随无作是怎么样,谓!下面看噢!

【谓起对防!】

说这个就是说明凡是对着境界产生了作用以后,那个时候这个作用呀!即有善行随体并生!这个善行!换句话说,任何一件事情作完了,就留下一个影响力量,这个是实际上的状态,在名词如果我们用的名相呢!任何一件事情,作的时候叫作,作完了以后留下来这个善行,叫作俱无作,那么作的时候这个是什么?作的时候前面说一定有几个,后面济缘里边一并解释的,那个作的时候对那个时候呀!它有多业生起,一个本受无作那就是我们的愿体,由于本受无作所以对境的时候就有一个马上对治的功效,那个就是随中的作业那就是这里的对防,对防完了以后呢!有一个善行哪!随体并生!那就是随行无作。

再看作用既谢!当这个整个的对治作用呀,已经过去了,此善常在,那个留下来这个善,这个就是我们的功德永远在,所以故名此业为随无作!那个时候我们叫这个善业,这个善净之业,称它为随无作,这个随无作跟非敌对的,跟那个我们不需要的错误的敌对的所以它跟受同,这个受就是受无作,那么这个是敌对同,这个现在这个地方停一下,从这个辨同异当中前面这个说明我们更能够正确了解,所谓戒它产生的功效一步一步的一直说,先受这个叫做愿心,可是这个愿心是虚愿,这个虚愿不是说瞎说一套,说完了以后不去认真去作的,不是!是说我虽然受了这个愿,但是还没有对境去随行的时候,这个愿本身还没有真正产生应有的功效,这个是虚愿,这个虚是这样的道理,经过后面对境的时候,然后去对治,经过了这个对治,那么使得原来受的愿圆满,那么这个戒的功德,才是真正的究竟,因此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对我们来说,受戒固然是绝端重要,因为你不受得不到这个愿体,但是后面的随行是一样的重要,否则等于白受,前面这个愿搁在那里,你没有内容去把它满足,不但如此,反而不如不受,因为你将来对境的时候,不持就是犯,中间没有说卡在中间,又不算持又不算犯,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后面将来还要说,这个叫做止犯,那个东西反而有罪,所以这里呀!它两个的辨别有它非常深厚意趣在,好!那这个是敌对同,敌对同下面呢!五多品同!我们看济缘的解释,P.72最后一行,

【五中二,】

这个多品当中分二部分,哪二部分?那么就是因为这个多论跟成论不一样的,多论那个是实法宗,成论是假名宗,成论是我们当宗所以现在。

【初准成论明同二,初明受体,】

这个受体多品的,说

【本受许重增,一体有三品,谓初受是下,次增为中,复增为上。若但一增则有二品,若本不增亦止一品。】

这个根据成论这个戒可以重受所以有多品,那么所以说名字的受体呀!本受允许重增,那么这个一体有三品,如果你初受的时候为下品,那第二次增的时候变成中品,最后一次增增为上品,这是分三次来增,但是还有一个若但一增则有二品,如果你初受的时候或者下品或者中品,一增就增为上品的话那你只有二品,第一次是下品第二次一增增为上品了,一次!或者你第一次受的时候受了一个中品,第二次一增增为上品了就上品,这个二次!还有呢!本不增!本来你一开始受了个上品了,好了就是这样的一品,所以它的确可以分成好几种。

【随下明随行,如前随过约心各分三品,故云浓薄。】

那么随下呢!这个是下面跟上面,上面是讲受体的多少,现在讲随体,随无作体,随下明随行,如前随过约心各分三品,故云浓薄。

下面异!但是另外一方面有它的差别。

【业疏续云:次明四异。 初总别异。受但虚愿,欲于王境不造恶也,法界为量、可一念缘、岂非总发。随约实行、非顿唯渐、故别如上。】

第一个解释一下,这个第一个总别异,上面叫总别?看文,这个受,受戒的时候所留下来这个无作戒体呀!那个愿体虽然是尽形下去,但是它是个虚愿,因为它是虚愿,所以要严防总发,严防事前说这个缘要说万境,这个万不是一万的万,这个万事一个形容词,所有一切境界没有一点遗漏,所以要在一切境界上面,不再造恶,它真实的内涵法界为量,这个可以一念缘,既然是法界一念缘,岂不是总发?随约实行,随是由于有了这个愿,所以对境的时候,对一个境就能够去防止不再造恶,所以这个一定是渐,绝对不能顿,所以是唯渐!绝对不是顿。

【二长短异。受体形期、悬拟防故、说之为长随无作者、从行善生、与方便俱、心止则住、故名短也。】

第二个这个受随两个的长短不同,这个受体它是尽形尽期的,悬拟防的,所以时间是尽形寿,叫做长,随呢,不是。随是从实际的行持灭恶生善而生起的,所以这个生起啊,跟他当时对境所用的种种的善巧方便,那个同时,所以当这个境过去了,那么心也就谢了。这个时候就到此为止,所以是短。

【三宽狭异。受体相续、至命终来、四心间起、本戒不失、故名宽也。】

这个受体,这个受无作之体势继续相续,这个善种子永远相续,除非舍戒,除非善根断二行僧等等,否则只要受体在,那么它永远相续的一直到命终。在这个中间,它四心。实际上哪四心?就是我们的相续,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我们是身心和合体,或者是说色心的和合体。那么这个心总称为心,细别起来有四个内容:小乘的叫色受想思,大乘的叫受想行色,小乘把最后那个‘色’摆在第一个。那我们大乘法当中呢,把它摆在最后一个。这个都有它的原因,后面会说。说只要受了这个戒以后,这个无作戒体,永远相续,但是受了戒以后,我们在这个情况下,它有恶心起,有各种心,乃至于还有一个,真正的作用呀,一定在行心所或者思心所当中,在没有行心所的时候,它不会有造作的功能,尽管其他的心会现起,但是它原来的这个受体,你没有亏损它,它永远在,所以它宽。

【随无作者、唯局善性、】

这个随戒当中的无作,那一定在善心,善的是对治才是,

【防非护本、彼恶无记不顺受故义说非有、故名狭也。】

这个随无作对境一定要起方便防止过非,所以这个一定在善心当中,所以叫唯局无记,那么防止过非保护本受,这种情况在恶的时候,在无记的时候,它跟原来所受啊,不相顺。所以不能说有,因此一个是四心开起四心三性,三性就善恶无记,四心叫受想行色,这个受无作一切时处都有,随无作呢!不是,只有在四心当中的受想思,思心所,而思心所当中的善恶无记当中的善,这个才有,所以它狭,一个宽。

【『四根条异。如前二作可以除疑。』】

最后一份额根条异就像前面说的二作,受是根本,随是由根本生起来的,现在我们看那个济缘的解释,上面懂了,下面的济缘的解释念一遍那就好。

【济缘释云『二中。以随无作与作同时、故心止则住。若尔、何以前云此善常在。答。此望不复对防、前据已作不失。既不能防、则非随戒、但名为善。不同受体终身能防、由本期故。】

这个就是说,有一个问答,所以前云此善常在!既然前面说停止了以后这个善心就没有了。那为什么前面又说此善常在呢?现在来了,说这个虽然你作了任何一个善,这个善留下了一个影响力量,我们或者叫它善性,或者叫它业,这个永远常在的,但是这个常在这个力量不会产生对境防非止恶的功效,所以前面所说的这个“此善常在”是指做了以后不会失去,现在这个地方说心止住的话呢,因为这个心过去了以后,它本身防非的力量也到此为止。这个意思所以但名为戒不同受体,就不像那个受无作当中的那个愿体,这个愿体是终身能防。为什么它终身能防,你现在不能呢?因为他受戒的时候我要尽形寿的,现在对境的时候境界来了以后,我就对了个境,对了境过去了,当然了了嘛!现在我受的是尽形寿而且缘遍法界,所以任何一个境界现起来的时候,只要在你所要的时间之内,这个愿体如果不失这个力量,它任运生起,这个是两个的差别。实际上这些内涵你深细的观察,就说明我们起心动念之间这个业相这个业理,所以在前面,在《广论》上面我们对业的总相,以及这个总相的心里状态,有一个认识。可是业的细致的整个的活动过程不太清楚,现在到这地方就很清楚了。所以彼此间互相有个扶持的作用,不学论,现在跑到这直接学这个东西,往往觉得文字很头痛,我当初看这个东西,看到这里的话,我也曾经有过这个经验,想想看,就算这个文字,就算这个意义看不懂,我文字要把它弄懂,这个文字都弄不懂,根本不晓得它说什么?看了一遍还是不行,就把它记下来,偏偏对到前了,后面又不晓得说到哪里?对到后了,前面不晓得说到哪里?不晓得你们有没有感觉?你们将来去看的时候,一定有这个,那它一下都叫作俱无作,这个又是作俱无作,那个又是作俱无作,你就根本辨不清楚。现在你对业弄清楚了以后,你不要去辨,你脑筋当中很清楚的这个是什么?就像你认识这个人以后,你很清楚了解了,他他不管见不见,听见他声音也好,然后你看见影子也好,这是什么?嘿,你晓得他在干什么?就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这个是为什么我们真正要学的话,这个经律论一定要同时当中这里,真正的学,而进一步呢,这个经律论虽然同时学,如果名字上面转,尽管你到那时候,可以写出一大篇文章来,对不起,这个骗人容易,哄不了自己。这个是越走越远,所以现在这里我处处地方提醒大家这一点。那也就是我自己以前走过来痛苦的经验,以及它走错的地方。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三中。四心通三性、三心无记、行分善恶。文中受约四心、随简三性、上下互举耳。】

这个已经说明了四心就是受想行识,这个受想行识,这个四心都是通于善恶无记,那么这个里边,尤其是三心无记行分善恶,这个受心所想心所跟最后那个心王。识本身那只有无记,这个善恶只有什么,在行心所。这个行有的时候称为思,思心所当中才分出善恶无记。这个我们要分别得清楚,那么现在的文当中,受是指四心,随当中特别说明它的善恶无记的三性,这个上下互举,就是前面学第四心,后面三心,彼此有这样的相互交叉关系。再下面,

【四中。指前受根随条不殊二作故。』】

这个已经说明了受是根本,随是枝条,那个差别就像前面的二作没有什么差别,现在所以说这个二无作跟前面的二作没有差别,殊就是异,没有什么不同。继续下去,

【资持云『初中。受但起心故可总发、随是造修止得别发。】

资持有个解释,这个受是总别异吗?受是起心所以总发,随吧,是对境修造所以只有对境个别而发,在这里大家停一下,对我们这个当宗来说,这个萨婆多实法宗来说,是!这个随作与无作,两个都是对境个别而发,实际上这个是小乘的,大乘在大菩提心策励所受的菩萨戒稍有差别,如果说诸位已经对《广论》稍有认识的话,那么在这里我提醒大家一下,这个佛陀出世,既然根本意趣是在圆满无上佛果,而戒当中经过我们南山律祖开权显实也了解了,现在我们这个就是三聚净戒,本身也就是跟菩萨无二无别,这么一来这个内涵就不太一样了。这个菩萨戒有个特点,它的中心是什么?发菩提心!这个前面我们也了解了,发菩提心以后,它随成一行,有它的特别的殊胜,这个殊胜简单的说,有六种殊胜,哪六个?

第一个,主意殊胜,以菩提心依呀!然后呢,主缘事殊胜,他这个缘的境,遍法界缘,没有一点遗漏,什么叫遍法界缘呢?譬如说,不是说所对的境哦,实际上戒也是如此的。不是所缘的境,是所作的事。

第二个所作的事,譬如说我帮一个人忙,帮他一块钱也好,然后帮一个人也好,然后我救一条虫也好,他在任何时候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心情呀?他把一块钱看成什么?跟全部法界相应的。他就是送人他所有的全部都是这样,救的人,他的心里面一直觉得,我是要救法界相应一切众生,所以这个人就代表法界一切的众生,他心里面真正的从心上面产生这样的功效,这个是发了菩提心以后特别的现象。

第三个,所为。他的目标不一样,他那个所为干什么?平常我们去,譬如说持了戒了,喔,现在持了戒了,战战兢兢,要把那个戒持得很清净,他也没有这个?也有这个。可是他真正持戒的时候,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他要施法界一切有情成佛,像我一样持这个清净戒,这个同样的也是不同的。

第四个,他的善巧不一样,现在我们所以讲的都是方便善巧,而菩萨的善巧尤其善巧,他那个善巧以无分别智所摄持的。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不到,那怎么办?他从闻思当中,无分别智要修相应,从闻思当中晓得这个无分别智,通常我们说金刚经,三轮体空,就是这个。这个要得到见到道以后才可以。那现在我们怎么办?从闻思!这个《广论》上面,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我曾经特别解释过八因三缘当中的三缘。心清净,加行清净,田,田就不论了。记得不记得?就是这个。你有了这个清净的心去做的话,后面会自然得到这个三轮体空的果,彼此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呀!要不然我们总会说,这个三轮体空高不可举哪!那是菩萨境界,我慢慢地来,你永远所种的因,跟它不相关,永远没有份。所以说明这个是他的善巧殊胜。

第五个,回向殊胜。做任何一件事情,有了功德,他一定回向无上菩提。

最后一个清净殊胜。平常我们持的戒清净是烦恼障,把烦恼能够彻底净除,现在菩萨行者同净二障,烦恼、所知二障俱净。从这个着眼点去看的话,受的心是总发,随的心也能够遍缘一切,这个从什么?就是从那个三清净当中,它不从田讲的。不从事讲的,从他的心讲的,这个从我们现在一步一步的开始,好像现在不讲吧!嘿!现在讲的讲在哪里?这里不要细说它,再到下面这个缘境宽狭当中,它会告诉我们,所以你不从深细的地方去看,文字里边绝对看不见,从深细的地方去看,一一看出来了。所以当宗实在了不起呀!它说立一个二名,叫非色非心,实际上这个前面已经隐约的含了这个,引导你到大乘的路上去,可是我们看不清楚,经过了祖师的显发我们就了解了,因此我们现在去行持的时候,虽然是起步,可是后面的因都在起步当中有,这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假定我们起步的话,没有这个因种下去,你走了半天走完了,证了果了,是!佛就告诉你,你将来要成佛的,到那时候你还要供养几百万亿恒河沙数诸佛以后,成!那这一条路对我们来说,未免冤枉,你同样的做这个努力,同样下那个功夫,下面就情况完全不一样。这个就是我们南山祖师功在万世,说这个万世不是一万世哦!无与伦比的,如果不是这种菩萨祖师开显得很,我们的的确确没有办法,能够正确的了解佛的究竟的密义。我们现在继续下去。

【二中。】

这个前面就是说长短喔,这个第二,二中,

【言随无作事止则无者。】

前面长短不是说受是长短,那么这个随无作呢,前面说了,心止则住。所对的境停止了,那么就到此为止,下面有一个叫

【非无无作。】

前面就是说这个没有无作,这个又有个非无作,这两个无作跟前面的我已经解释过了,它说并不是没有留下来这个无作。就是这个业,并不是没有,是有的,那么既然有了,怎么说心止则住呢?说,

【但由随戒、随作防非。作谢善在、无防非能、不名随戒、故云无耳。前疏云此善常在、文证明矣。』见事钞记卷十六】

【作谢善在、无防非能】

就是说由于这个是随戒,这个随戒,随境然后这个造作起来,这个造作就是警策内心,防止过非,防止了过非以后,这个造作谢往了,然后这个善业留在那里,这个善业就是无作,所以它不是没有,但是这个留下来的这个善业也好,无作也好,它并没有防止过非的功能,这样所以说,

【不名随戒、故云无耳。】

这里又解释一下,

【前疏云:此善常在、文证明矣。』】

啊,那是祖师的苦心,现在我们很容易了解了这个道理,那么这个就是两个受随的同异。这个受随的同异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大概的概念,那么我们再提一遍,这个意义,就告诉我们,受随当中,它说叫相随,实际上这个受随啊,互资,护来助,受是要靠随才能够满的,受了以后,如果后面对境的时候,没有这个戒行来护持的话,这个受不是,反过来后面这个行持,没有后面这个受的愿体的话,最多你得到的是一点善。不可能得到戒的无边的功德,所以这两者之中,有它这样的相辅相成的,受随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正辨同异的真正意趣。

好,现在我们看 p 74.戒体当中,第二个受随同异有解释了,再下面缘尽宽狭。说戒体嘛,认识得到了,也辨得清楚这个戒体当中受随,然后再看缘境宽狭。就是这个戒体整个的作用。然后就它的本体,现在所缘的境界来看,也分两部分。一个叫列释,第二个叫别简。把内涵细的解释一下。我们看列释。把所受的体,随着这个体确实的内涵,我们重新来说明。

2.3.1 列释

【事钞云『就中有四。一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二所缘境。境通三世。如怨家、境虽过去、得起恶心斩截死尸。现在怨家子、有可坏义。未来诸境、可以准知。故缘三世而发戒也。三发戒。现在相续心中得。四防非者。但防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

我们先看一下资持的解释,然后再来什么一下这个文,

【资持释云『本说所缘而分四科者。】

这本来说,这个所缘说缘境宽狭,为什么要从四个角度去看呢?现在我们看,

【心随境起、故先明心。心境相应、即发受体、故三明戒。戒必有用、故后明防。四义相绾、不可孤立故。】

这个是没错,我们是缘境,那么缘境的时候,实际上心缘境的时候,一定是心境两个同时,而且这个同时不是那个心放在那里,这个境放在那里,这个心不但同时同缘这个心去缘你所缘的境,然后缘的时候,以前造轮回生死之业,现在发无漏戒的戒体,这个体说作的时候,作无作,随的时候也随作无作,所以第三个明戒,那么这个戒本身就是前面所说的,戒一定有它的功用。所以最后呢,说明,戒的功用是什么?有了这个防非止恶,更能够加强自己的心,这个心对境的时候,辗转增上,最后能静妄缘,就不外这样的四个行相,所以这四个内容,互相来辗转增上,那么产生这个功效,彼此间不能少,说不可孤立。

初能缘心,那么第一个是,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它说明

【初能缘心中。现在简过未、相续简一念。业疏云、念念虽谢、不无续起、即以此心为戒因本。】

因本就是根本,前面说能缘的心是指什么?就是现在的相续心,这个是,特别说明这个心是简过去简未来,既不是过去的,也不是未来的,而是现在当下一念,那么相续说明这个一念永远不停的,剎那生灭,剎那生灭,永无停止的,所以现在的心,实际上就是这一个。业疏云,它念念虽然不断的在生灭,灭完了以后马上生,所以不无续起,就现在我们说能缘心,就是指这一个。这个文好像虽然解释的比较多一点,实际上,从这个文上面我们才了解,我们现在真正要用心的地方在哪里?就是这个念念相续的这一念。念念相续的一念。平常我们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像准备我如何如何,或者像以前的如何如何,这个把现在的相续一念心都妄用了。眼前当下一念,你注意到正在缘些什么?这个才是重要的。所以说在这里前面不是说吗?净戒,佛制的这个戒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藏而一心念除诸盖。藏而就是念念相续,一种安住在这个上头。那么这个时候,那就对了,这是告诉我们眼前这个心相。

其次呢,所缘境,看

【二所缘境中又二、】

这个所缘的境又分两部分,哪两部分?

【初示境。】

这个说明所对的境,

【如下举事显相。】

如下就是说上面的文,二所缘境境通三世,举个比喻如怨家,

【如与己为怨、】

就自己这个怨家,

【其怨已死、即过去也。】

那么境虽过去,前面说得起恶心,为什么?

【怨或有子、即现在也。孙虽未生、生必为雠、即未来也。于此三境俱能起害。】

就说怨或有子,就是现在,虽然这个儿子,还有孙子,孙子未生,生必为雠,就是未来,然后怨家过去了以后,你就像它是怨,这是过去,所以说过去未来现在,于此三境俱能起害。对这个过去也好,现在也好,未来也好,都能起害心。所以

【欲成净戒、必息恶心、故所缘境遍该三世。】

现在既然你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三个境界都必须要认识,所以这个地方说所缘境。

再下面就是所发戒,那是说心了解了所缘的境,它内涵也了解了,那么当心境相应的时候,现在我们要发戒,所以下面说,

【三发戒者。问:与上能缘何异?】

这个发的戒,跟能缘的心有什么差别?

【答:前是能缘心、此即所发戒。由彼受体无可表示、还约能缘以彰所发。】

那么它这个问答就说,了解了能缘跟所发的戒有什么差别?现在一个是能缘的心,一个是用这个心去缘的境,所发的戒,但是这个所发的戒体没办法表示,所以还是用能缘的心,来说明所发的戒体。在前面刚开始论戒的时候,曾经说明过,说这个戒体本来所发的业体,那么现在就把那个能缘的心来说明,这一部分了解了这里的问答,自然很清楚。其次,

【又前二作戒、后二无作。又三局受体、四落随行。】

那么其次再说前面有前二作戒,后二无作,那这个上面说能缘,跟所缘,这个都是作戒上的事情。作戒一定是眼前的心,然后对着所缘的境,后面就所发的戒,跟防的非,这两个都是无作,还有第三个就是所发的戒,这个受特别的指所受的愿体。第四,防非,第四防非,那个一定是指随行,所以把这个前的能缘心所缘境,以及第三所发的戒,第四防非的功能,它每一个的功用在这里说一说。

【四防非中。现在无非者,此约对治心行以论三世。】

这个前面p 74最后一行当中,四防非者,这个防,但防过去、未来之非,而下面最后一句,现在无非可防!很有意思,说这个防非啊,说现在没有什么非可防。我们现在觉得没有什么非可防吗?往往不太了解。现在我们觉得眼前都是不灵光的事情,怎么无非可防呢?嘿,这个解释对我们很重要,了解了这个,才晓得我们真正的防非要怎么防的?反过来又说,为什么我们防了半天防不好?就是不晓得应该怎么防?现在再看,四防非中呀!说现在无非,这个是指什么?是指对治心行以论三世。这是指当我们内心受了这个戒以后,有种种善巧方便,生起对治心的时候,那个时候以对治心来看,那个就是说,现在没有什么好防的了。这个要清楚,关于怎么样方便善巧去对治,后面还有说明,这里我先说一个大概,下面看,

【防是预拟、不令起非。】

所以防的是以前已经准备好了,准备了,那么对治现前,当你这个内心当中,正式的正知正念现起的时候,这个时候,当一念的心现起的时候,请问有没有非呀?没有非。所以它能防的是防未来非。这话怎么讲呢?我们往往看见了境界,觉得这个是非重重,是不是这样啊?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得境界,看见一切的是非,实际上那个是非到底是境界上面的是非?还是你内心上的是非?在这里大家要仔细观察噢!戒就要从这个地方学起,不懂的话,往往我们看他不对,你也不对,看看天下没有一个对。你真的了解了以后啊,境!它本来就是这个样,那是你心里面在这个地方动,所以六祖大师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他就说,对不起呀!你们两个人,风也没有动,帆也没有动,是你心在动啊!哦,我们大家觉得这个千古名言,但是说完了以后,始终就是六祖大师坛经上面的,我们内心当中究竟怎么样不管它,这是平常我们作学问的一个大缺陷,学问真正重要的这个地方认得自己,当你真正的内心对治的心现起的时候,你要观察的是什么?是正知见,看见的内心哪,所以当正知见现起的时候,真正的正见现起的时候,见空性安住在空性当中,外面天塌下来你都看不见,现在我们闻思的正见现起的时候,真正的境界一看见这个任何一个境界现起了以后,你内心当中安住在正知正念上面,外面没有是非,大家想想看,是不是?就算做不到,以现在了解的教理去看是与不是?假定这一点你见不到,你谈正知见,这是开玩笑,所以有的学问真正要说的就是这个,戒是它!念佛是它!参禅也是它!教,整个的就是说这个。所以说,眼前对治心起来的时候,这个没有过错,这个是指,这个下面会讲,举个比喻说,黑暗需要点灯,当那个灯在的时候,黑暗有没有?黑暗就没有。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始终在这个地方转不出来的根本原因,这个先点个头,下面一步一步说下去,都在这里讲戒,尤其重要,如果这个地方不了解的话,那所有的戒就没用,戒不了解的话,那个出家都是骗人的,骗别人小事,骗自己事大。把佛法就毁在我们手上,这个最可怕。所以,这一点我在这里提一下,下面一步一步的认真的去说它,其次它说有这个防,防是什么?预防嘛!本来是预拟的,准备好了不要让它起非,所以我们心里面心心念念来了,有这个准备,怎么准备呀?我在这里先说一下,后面谈到方便,也就是说,先经论上面了解了,一直摆在心里面,了解了噢!原来我们已经错误了,错误在这里!说对了境不了解这样,后面会告诉我们真正一切烦恼的根本从哪里先起?

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论上面就告诉我们,烦恼的生起有两个,有两派所计,有一个呢,集萨迦耶见,就是无明,有一个说无明跟萨迦耶见分计,由于你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所以你在五蕴上面忘计有一个东西叫做『我』 ,由于这个东西生起了,然后对『我』就贪着,然后不是『我』的话,就瞋,缘『我』是高慢,等等,是不是这样来的?当你真正对治生起来的话,真正见到了没有这个『我』在这儿挡着,那所以天下还有什么是非?没有是非了!没有是非了。所以现在听见那个台风来了,呼呀呼呀呼呀,它在那个太空当中去刮的话,一点声音都没有,是不是这样?然后你那有一个东西往那地方一竖的话,那声音来了。现在我们就把这个我竖在这地方,整个的问题就产生了。所以说真正的重要在这个上头啊!现在我们了解了,就防就防它。所以你心里平常一天到晚想啊,都是这个东西害我,所以从这个上面你去防止它,那么,就是照前面说的,由于不了解真相,所以妄起是非。第一个,『止』,这样。由于不了解,所以觉自用,所以这个时候摄善法,由于不了解,妄生人我,然后在这个上面自他平等,那就度众生,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三聚净戒的由来就是这样。现在我们有了这个,内心当中事先准备,一天到晚想好的,境界一来,任何一个境界来了以后,你有没有看见这个是非?完全不看见!你看见,哎呀,这个众生好愚痴啊!怎么这个样?我要去救他!这是什么?这个是摄生戒。你要救他,自己不随烦恼转,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摄律仪戒。然后你善巧地观察分别,这是摄善法戒,是不是这样啊?一念圆修,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假定你内心当中这个正知,能够以正念现起的时候,有没有是非?当然没有嘛!所以你念念在这里,什么境界来,跑到你前面,是非就没有了。所以它一定是防未来的。

还有呢,前面不是说,过去的事情你还可以想它呀!实际上想过去,还在未来啊!可是你想的境界是想过去的,实际上所有的未来都是因过去而引发的。所以你真正的观察那个心相,你所了解的,所谓故现的等等的内涵,它这里就指这个。

【对治现前则防未非、纔失正念即落过非,】

所以对治现前,所防的是『未来非』。反过来呢,纔失正念即落过非,假定你眼前一念,这个心失掉了,也就是说,所以戒上面告诉我们,要藏而一心,佛制戒的目标如此,这个『一心』一旦失掉了,对不起,那一念就是无记妄念,如果跟着妄缘转的话,那就是害了。然后呢,等到你察觉的时候,它已经过去了,所以说『纔失正念即落过』然后非也就来了。

【故知现在无有防义。』】

所以现在的『无有防义』正告诉我们,我们对治的真正的用功的方法,就在这里。

【济缘云『三所发戒中。若论发业通于未来、且据初得故局现在。盖约能缘以彰分齐也。』】

济缘当中有个解释,所发的戒,说若论所发的业,业是通于未来的。那个是,这个发了,尽未来际,但是就它的初得来说,那个当下,就是当下。那个当下是指什么?就是当下能缘的这个心。所发的业体是通于,尽未来际。可是这个所发的一定是能缘的心,对着所对的境,所以这个就能缘的心来说,是当下一念,那个时候得,指这个意思。

像这种辨别,我现在是越读越欢喜,以前一看是,越看,一个先头痛,后来觉得,懂了嘛就算了,何必这么这样的仔细?下面,实在有它非常深远的理由。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多地方深细的观察,丝毫无差,就要辨别的一点都不错,这样。而这个辨别的不错,现在就是这样。在没有懂得之前,你去摸,去摸过程当中就能够把我们内心当中,一向迟钝的这个,慢慢慢慢的改善,就像一个铁块一样,尽管是一个钢,可是它又是锈,又是厚,然后不断去磨啊,是磨得是蛮痛苦,可是你越磨越利,到后来你才发现,美不可言!这个三界当中,唯一真正能够跳出轮回的,以及送我们下地狱的,就是我们人的思心所。这个思心所是无价之宝,善成佛,不善下地狱,现在我们不善利用,已经是最大的可惜,如果还要排拒它,哎呀,这么麻烦,这个是对自己最大的障碍。所以我现在常常想,这个世间最麻烦的就是这个愚痴!最无法忍受的,也是这个愚痴!那现在你仔细去看看的话,那太多太多的现实的例子,这个愚痴的原因在哪里?就是内心当中你去排拒这个东西。这个是我们最可怕的因,就是这一个。

所以我说到这里,随便一提,尽管诸位刚开始的时候,容或你们去学它的时候,觉得蛮苦,那个时候你咬紧牙关,先要了解这个道理,咬紧牙关要几个条件:第一个要有善知识,第二个要如理如法的经教,还有要友伴。这三个具足了,摸进去绝对没困难,一定能够透,然后摸到每一个程度以后,你这个心就来了。到那时候,你就会欲罢不能,继续下去,这个就是我们的等流!这个等流美不可言,然后前面你积成这个等流的时候,你一定有个凭借的异熟,然后还有一定有所缘的增上,所以你生生在这个轮回当中!到那时候,你长的这个身体就会有这么好脑筋,外面就有这样的缘,就是这个因果前后的相续呀!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现在我们得到了这个宝贝的人身,遇见这个环境,如果自己心里面觉得不相应,赶快忏悔,相应了,也不必拼命干噢!这个精进有它的一个最后一条,暂止息力,停一下,发这个好乐之心,把它增长。我们继续下去,列释这个了解了以后,

2.3.2 别简

来个别的把它抉择一下。

【事钞云『然则缘境三世、得罪现在、过未二境,唯可起心。说言三世发也。 若据得戒、唯在现在一念。』】

这是有些问题。说所缘的境是三世,然后得罪是现在,过未二境,对于过去未来这个境呀,可说起心所以叫三世发。这个话怎么讲呢?这个戒一定是对过非来说,而现在实际上造恶一定是现在,现在对境嘛!所以过去未来这两个境,只是说心里面有这个,可能说想到过去的冤家,这是缘着过去了,然后想着未来要做什么?这样,然后真造罪是现在,所以就法界来说,因为这个法界是缘防一切,所以一定是三世,那么真正要防的是对现在,尤其是能缘一定要从能缘去,那么这个时候所以说要改恶为善,那个起点是戒所以论得戒是现在一念,那个还是简别,所以别简上面,上面我们说了以后,一一告诉我们,资持又解释:

【资持释云『前简所缘。得罪现在者随中持犯必对实境故。过未唯起心者境非对现、止可心缘故。说言者显非皆实故。】

前面这个话,资持有个解释,说现在我们来抉择一下这个所缘,讲这个所缘得罪现在,因为随当中,以及以前这个持也好,犯也好,一定是对现在的境界,说过未这是起心,这个真正对境的时候,一定是现在。你只有缘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而事情既然过去了,你没有办法造罪,未来还没有到,虽然有这个心,也没办法造罪,所以真正造罪一定是现在。因此防持也是现在,所以过未止可以心缘。故说言者,什么叫说言?前面有句话,说言三世发,说什么?显非皆实故!这个三世不是实在所对的,就是这样,是悬你的。

【若下,】

最后下面就,若据得戒,唯在现在一念。

【次简所发。】

就特别的在这个地方抉择一下所发的这个戒体,

【一念者局三法竟、一剎那时。】

这个所发一定是在这个时候,就是说我们发得这个戒体的时候,是三番羯磨,最后一剎那。

【以前明缘、境通三世。发戒通相续。此须重简、局示分齐。』】

前面这个就是能缘心所缘境发戒防非,这个说是能缘心是指现在相续心,所缘境是境通三世,然后这些等等,然后境通三世,然后发戒通相续,然后所发的戒是现在的相续心,像这些我们重新把它一一来抉择一下,为什么?要确实了解每一部分它的期限,做这件事情本身一定是能缘的心所缘的境,那么现在所发的戒,发的戒产生的功效。

那么现在所发的戒,发的戒产生了功效,这四样事情彼此相辅相成,换句话说,这件事情当中具有这四个内涵,可是这四个内涵,你仔细的观察,确确实实有四个不同的角度,所以你必须从每一个角度弄清楚了以后,然后每个地方不错了,产生的结果才正确,所以这个是为什么它每一个地方要加以抉择,说明它的期限?分析它的成分,它的内涵到哪里为止,这是第一个说明。继续下去

【事钞云:问:戒从三世发,唯防二世非者?】

这里又说戒是三世发,发是发三世发怎么只防二世非呢?前面我已经简单的说一下,这里又特别告诉我们这件事情。

【答:若论受体,独不能防,但是防具。】

假定我们来观察讨论一下受戒的这个戒体,它单独它不能防非止恶,它是个什么?它是个防非止恶的工具,要怎么办呢?

【要须行者秉持,以资随受,方成防非!】

一定要行者!行者就是我们如法如理照着去做的这个人去秉持,拿来领受在心里当中,去执持着原来所受的。然后以后面的随行来助成资助这个所受的愿体,那样才能够成就防止过非的功效,那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这个能够提起的话对不起现在已经没有非好防了,所以无非也!所以你从文字上面去解释的话的确这个里边实在想不通,从内心的心行上面去观察的话必然如此,必然你正念现起的时候眼前就没有非好防,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个道理的话我们必定要了解,关于这个地方我摸了很久就是想不通,后来我停下来了嘿!我不再想那个戒我在想什么?还是照着这个论我观察我自己的内心嘿!不行!哈哈大笑觉得事情就这么简单嘛!天下事情就这么简单所以它后面告诉我们,你有智慧那个时候人家看起来矛盾的事情你没矛盾,你没有智慧反过来说你没矛盾的时候你就看不出它的矛盾,就是这个!天下的事情,真正最重要的愚痴,跟正确的智慧知见,所以佛者觉也!什么叫觉?他认识真实的真相,我们现在的人觉得好聪明,对不起,我们这个聪明呀!都误用聪明都被聪明所误呀!所以它那个智慧本身是一个特点,就是真正的能够如理的认识真相,这个真相只有佛一个人才能够真正的了解,现在我们世间那个都是邪慧恶慧,把我们送下地狱有余,那么在这里不要说这个闲话,重新回过头来想一想,当你眼前一念正知正念现起的时候,是不是没有非好防?所以正知正念,真正知的是什么?知一切法缘起空!这个才是真正的知,整个的道理就是这个,都是由缘而起,所以当你心里面一念随顺着无明对不起整个的是非都来了,这个时候尽管你一念摆在上头没有用,当你正知现起的时候你看的很清楚这个是缘起空,有没有是非?这个里边是没有是非嘛?你还有什么?所以当你真正提起这一念的时候就是没是非,这没有是非有什么好防的呀?现在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个不是个道理不是个文章,就是你内心所执的心念,这个叫做标月之指。

现在说到这个地方,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现在这个是我的,你真正的善巧的听,你会听懂,但是你如果不思惟的话,等一下就一片模糊,你必须要拿这个对境界上面好好的去用,这个时候论就不能少,少掉这个论,你就摸不透,然后单单论不在境界上面去的话,这个论也白论,所以这个彼此间有这样的关系,现在清楚不清楚?是不是!所以它下面文上面,不妨现在亦无非,现在根本没有非嘛!若无持心便成罪业!如果说你没有后面的随来真正执持它,现在这个心不真正相应的话,对不起,你不要说造罪,就是你不造罪,好像我没有贪,好想我没有瞋,你犯了什么?止犯!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止犯作犯!该做的不做是止犯,该做的不去做,这名字一下弄不清楚,到后面再来去说它,尤其是这个地方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个就是什么,所以这个止犯就是由于痴心怠慢四个字大家记住!怠!懈怠!慢!轻慢!这个都是痴心,自己并不了解,还以为对,所以当我们自己觉得好好的时候,实际上那个时候已经在非当中,无记这个痴相,若有正念过则不生故也!现在对!

【然又以随资受令未非应起不起故防未非!】

所以你这样去做的话未来之非它就生不起来了,所以它真正防的是防未来非,你只要这个念头在这个未来非的这个念头永远生不起来,所以它就永远把未来是非的事情就挡住了,在这里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平常我们想尽办法挡挡不住的原因在哪里呢?就在这里道理就在这个上头,就是你眼前不晓得怎么善巧,就是你拚命努力就是你只能做到一件事情,我拚命念佛!然后这个念佛只有关在佛堂里念,跑到外面去念的话,念佛也不行,我想大家都有这个经验呀!你念佛那个境界,很强的境界,就叫你压不住,原因都在这个上头,除非你像参禅的这种禅师们,实际上这个念佛,也有你真正的心力非常强,到最后的话,这个心念一提来的话,你会产生在任何境界当中,你什么都看不见,念佛的除了一句佛号没有别的了,参禅也是一样看你参的什么?如果你参的是念佛的是谁!否则参一个无!整个的就在这个里边,所以近代一个祖师来果老和尚,他那个时候就参一个念佛的是谁,他参的正起劲,结果跑到高明,学了三个月,人家问他:大殿上面我们供的三尊佛是什么?我们大殿还有供的佛呀!他不但不了解这三尊,他心目当中,除了这个没有别的了,这个是念力全部停在这里的话,这是信心现起,我们现在好像把它看成很羡慕这个样,实际上不必去羡慕,最好的宝贝东西在这个地方,远比这个来的善巧,所以这个戒呀,这个戒的功德,是无量无边呀!在这个地方我们继续下去。

【若无其受,随无所生!】

可是这个情况怎么来的呢?要靠前面的受!是受的以后那个随才能生起,既起恶业明曰过非!一但起来了那就是错的,为护受体不令尘染忏除往业名防过非!为了使得这个恶业不要起来我们要保护这个所受的体,不要让它有一点一丝的尘染,那么以往的把它忏除就是说防过非,所以它真正的防过去的非跟防未来的非,现在呢!没有非好防,这个别简在这里,从别简当中正告诉我们,我们持戒应该如何持法?所以这个里边一定包含两样东西,正念正知!正知正念!正知是正确如理了解这个正知见,正念这个念力维持这个,平常虽然有了正知可是因为我们的心力比较弱,它的心永远是生灭,相应一个生灭起来的时候由于无始的业力说不定跑走掉了,所以那个时候前面那个正知不见,所以那个时候念知两样东西俱失就犯,再不然虽然你这个正念现起,可是它这个念并没有抉择这个境界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尽管在念当中也没有用,这一部份在广论的精进当中,它会告诉我们说念呀!它并没有抉择是非的能力,抉择是非的能力是靠知,知虽然能抉择,但是它没办法维持它这个心念维持下去,这个要靠念,所以念知两样东西也这样的互相为用,那么将来这两样东西,努力到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定慧双运,平常我们说无漏慧一定是有在定当中,真正的无漏的定一定是有慧当中的,这样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翻过来,P.76。

【资持释云『问中:缘防相并,欲显防非不通现在之意!】

那个就是!那么这个资持来解释前面说缘防相并,是要说明,说明这个防非不通现在的道理,现在我们前面说过了,这个就很容易了,

【答中二,先约随行不防现在!】

然后这个里边又分两部分,

【初直定无非,】

直接了当告诉他。

【若无等释无非的所以。】

下面呢!再解释为什么没有非?

【上二句显成过非,下二句明即属未非。】

上二句说如果成功错了那已经过去了,下二句说明哪!说明是未来之非所以现在没有,

【然下次望受体说防过未二,初名防未起非。既下!次明防过去非!】

这个是随行,再下面讲受体,受体也是只防两个,那眼前也是没有什么过错好说的,说它本来就是望未来的,过去的呢!已经造的恶业要去忏悔它,所以不管是受的愿体也好以及受了以后随行也好,正现起的时候没有非好防,也就是说正持戒,在戒定慧三个无漏学的当中,只要这个现起没有非,这个完全是从你用功的心念当中你才能够体会得到,这个不是个道理,也可以说是个道理你说给别人听是个道理,用功你的心法,说到这个地方这个部分就是戒的全部的精华,重要!其实前面说来说去都是这个,不过到后面一步一步说上来呢!越是把前面的道理说的越清楚越明白,这一点以后,自己对着境,要不断地去观察,然后你真正观察的时候,你到那个时候原来呀!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在你心里面去想,所以刚来的时候,我曾经跟大家说过,我刚出家那个时候,在同净兰若,那个时候仁法师跟我说:嗯!你们!下面说:这个烦恼都是自己盘出来的,没有什么事情一天到晚盘烦恼,别人没办法害你的呀!我当时不懂,我心里还想,法师怎么这么说!明明别人错,还说是我烦恼盘出来的,我现在想想,越想越对,别人没有错耶!都是我自己在那儿盘这个烦恼,就是这些状态,然后我们还说大乘,大乘!释迦世尊碰见这个提婆答多,他把提婆答多看成善知识,天下像提婆答多的都是善知识,天下还找到恶人吗?因此他成了佛,这样所以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我们看一切众生,看佛也是众生,这个道理很清楚,所以当你把这句话真正现在眼前,无非可防,了解了,从你内心上了解的话,那你刚才这句话也了解了,眼前了解了你虽然做不到可是你的希望无穷,到那时候你就发现天下最容易的事情→修行!再没有比修行容易的了,这个话怎么讲?在我们的感觉当中啊!这个最难的是修行,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发现做任何事情你要假借外缘,譬如说开车譬如说做任何事情,是不是要很多东西,开车的话要有车要有公路要有人教,要有汽油要有一大堆,没有一个例外的,可是修行呢!只要有你在只要有心在,而且这个心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睡、醒无非在只要这个在你观察的话这个就是修改它嘛!是不是这样?不要任何外缘!外缘来了以后只是帮助你,否则的话你自己闭上眼睛想想也就够了,观察现在也就够了,境!来不来都可以,来境只有帮助你,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你会发现啊!是美不可言!修行之美呀!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一个感觉,人家常常说往往说唉呀!这个以前看见那个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在这个临风中论上面记的一段话,说他有一次在哪里看见一位出家人,那个出家人看了宝积经,宝积经120卷内容很丰富噢!啊!宝积经上面说出家这么难哪!说如果我早看宝积经的话我这个家就出不成了,意思是说假定我们早看佛的经论是这样的内涵的话就不敢出家了,蕅益大师听了以后说唉!说这个如果我不早看的话这个家就出不成,跟他恰恰相反为什么?普通的人不了解觉得嘿!只听见这个出家好,有功德,马上去!真正跨进门来,唉呀,发现这个里面这么个难做法,他就退心了,但是又不好意思,那只好,好了好了,只好说早看那就这个不行,幸好现在看还在里头,现在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个不看这个出家就出不成,形虽然出了,这个行根本不相应,就是说你了解了,那个时候才发现啊,这个出家真美!所以不管现在人家怎么说,我这个答案,人家问我说:做什么最好?做和尚最好!理由就在这里。到时候你们人人会发现,就是这样,有选择,和尚最好,没有选择,还是他最好,因为天下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这个是事实,不管你怎么弄,你弄来弄去,总永远逃不开要下地狱这个结果,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这一条路,现在大家了解了,所以都从我们内心上头。继续下去

【事钞续云:『若尔,戒必防非,非何故起?』】

它又有个问答,这些问答美不可言!一步一步的深入,我但愿我们所有的同道之间,彼此也能够用这种方式,若尔!戒必防非,非何故起?说前面说的戒,既然能够防非,为什么还有非起来呢?对呀!

【答:要须行者随中方便,秉持制抗方名防非,如城池弓刀拟捍击贼之譬!】

举个譬喻说,回答当中说这个戒要什么?要行者受,受完了以后随,随中方便!方便两个字有大学问噢!你弄的不善巧是方便出下流,弄的善巧是方便成佛道,可是方便我们千万不要误解,这个方便就是说《妙法莲华经》上面种种方便,前面也说,后面也说,我们到处都说,这个正说的我们到后面不断的要提,所以这不细解说,那么用种种的方便,这个方便虽然不细说,这里简单的告诉我们一下,需要几个条件,第一个要依靠善知识,这个善知识两种,一个是人一个是法,法就是无垢经论,这个人是能够跟经论相应,得教证二量的行者,然后去听闻、去思惟、去观察抉择,这个都在方便当中,然后拿这个秉持制抗!秉之于心牢牢的执持,拿来对抗自己的烦恼,这个方名防非!这个才是防非,所以《广论》上面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真正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跟烦恼斗,而且它说斗里边的烦恼,对了!我们现在真正的冤家就是这个没有人能害你,真正害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反过来救的,也没有人能救你只有自己,下面就像举个譬喻,像什么?城池,这是防护的,弓刀,这是制敌的,这两样东西要互相并用,那么拟捍击贼之譬,拿来了抵抗这个贼的侵害,以及进一步要去击败,要去把这个贼通通消灭这个比喻。

【资持释云:转难中,上名受体能防过未,欲推能防功归随行此之征也。】

这个特别的说明这个受体的防,这个真正的防呢!还在随行当中说明,所以它真正的问答就告诉我们这个受随之间应该怎么做?那么回答呢!正答我们这个问题

【答中二、初正示如下欲显,】

前面要须行者随中方便秉持制抗方名防非!这个是正式的告诉我们,

【城池弓刀喻受体、拟捍击贼喻随行。】

如下呢!如城池弓刀等等这个比喻,比喻受体呀!拟捍击贼属于随行,那么

【业殊云:戒实能防遮断不起,常须随行策持临抗,方游尘境不为陵侵!】

它引这个业殊上面戒的实在的功能就是防非止恶,这个所以能够遮断要靠什么?靠随行!这个随行要策励要执持,然后临着烦恼境去对抗,能够这样的话才能够尘境当中不被尘境所侵,

【如世弓刀深能御敌,终须执持乃陷前阵。】

就像世间的刀弓能够深能御敌,终须执持乃陷前阵!你一定要认真的拿好了才能够冲锋陷阵,这个是缘境宽狭。

这个在这里再去重新回头再去温习一下,这个前面戒上面的,以及戒上面相关的论上面的,到这个地方真正的随行呀!需要一个东西,方便!方便当中,前面的闻思都是,可是里边最重要的有一样,精进!如果说精进的内涵把握住了,前面这个都有,前面这个道理懂了,不去行持这个还不行,那么这个地方,请你们翻开《广论》P.318,特别是说那个精进的,就是说正行持的时候该怎么办?在后头叫做精进在这里叫做持戒,所以这个藏而一心,最主要的就是这个样,那么《广论》的P.318,它在这里前面说要精进呀!精进还要精进的资粮,这个精进资粮四种圣缘,那个四种圣缘呢?第一个,这个要修习对治,这个真正的对治的圣缘是什么呢?第一个胜解力!第一个你没有正确的知识,而这个知识没有生起胜解的话没有力量,不要说大家还不懂就是懂得像我那样,如果说并不是真正的经常思惟观察抉择忆念的话,它那个胜解的力量还是不够,说想的时候有!等一下过去了妄念来了还是不行,这个胜解呀!就是一切时处你去观察的时候这个念力现起,那么这个是胜解,那么生了以后能够不退是坚固,然后修彼业时让他不断去欢喜,下面我们看第三发精进!断所断时!看看这个道理噢!就是我们要断的就是那些所有的过恶,无始以来的给我们的种种的烦恼,以及恶业这就是我们所要断除的,现在这个地方就是戒!用戒来断除它!先说个比喻,如与惯战敌斗剑于阵前当避烦恼剑返击烦恼敌!就是这几句话,就是跟一个敌人,这个敌人是惯战,换句话说,这个敌人是个高手,究竟擅长的一个老手,跟他两个人互相对阵,然后这个对阵的时候怎么办?要逼敌人!这个敌是什么?烦恼敌!要避开这个烦恼剑,不但是要避的开它还要反过来击败这个烦恼的敌人,所以前面不是说城池弓刀吗?这个城池就是说能够挡的住能够避的开烦恼敌人伤害你的工具,够不够?不够!还要进一步要去拿刀弓进阶还要回过头来去返击它,所以下面这个解释噢!如惯战制者与诸怨敌斗剑等时不应专谋害他,就像一个真正的懂得,真正的对敌的这个智者,跟那个冤家两个人斗剑的时候应该注意!不是专门要去杀他,专门对他不够要善巧两件事情,哪两个呢?第一个善避他来击刺,第一个要躲的过他来伤你,第二个能够反击于他,所以我们持戒的时候,第一个一定是什么?摄律仪戒,止恶!不要被这个恶所伤,有了这个,然后进一步的话,你才能够行种种善,进一步实际上呢,击烦恼!将来这个力量也才必须从止恶上面,这个是一件事情的两面。那么与烦恼斗时,一须善防避烦恼来伤,这个所谓自心,这个心被烦恼所使,二须依止对治更进害他。这个很清楚,若不尔者!现在这里来了,我们平常很多时候就是害这个,就是害了这个病,虽以对治灭除一分烦恼作用!虽然我们有我们的方法所以对治一分,其余的烦恼呀!又劫夺一分善法!其他的烦恼就跟个来了,于是令心当中起另外一个大罪,结果呢!损利平均!虽做善行是即难生起,你好想赚了一点可是你好像那个地方又亏了一点,以亏补赚很难说,有的时候少赚一点有的时候少亏一点有的时候大亏,就是这样!现在我们通常都是这样的情况,譬如一般大家来说,唉呀,我在这儿拜佛拜的很起劲,在那儿拜的好,也可以说用功,拜完了以后,一站起来,等一下烦恼就来了,等一下不看见人,有的时烦恼看见人的时候更糟糕,唉呀,我在那儿念佛念的很好,念完了不要说,当时的胡思乱想都不要谈,当时念的非常好,念完了以后,一离开佛堂,烦恼来了,然后参禅坐在那个地方,唉呀,觉得这个心里面很宁静,下了腿又不灵光了,是不是大家有没有这个经验哪?不用功还不算,然后去学教理的书本上面去念,现在很多人,乃至于在文字上面转,啊,觉得充满了法喜,实际上这个都是欣赏这个文学,不是真正的体会这个佛法,本来真正最重要的一定要是教上下手,现在不幸我们会弄错,然后正对的时候念佛念法种种,念佛就是念佛参禅是念法,不幸我们又是这个,讲教,教又不灵!讲行,行又不正!那么问题在哪里?就是这个!我们主要的就是在这个地方,千万不要说,你对治了一分,对不起,其他的烦恼也都被他侵蚀了。

千万不要说你对治了一分,对不起其他的烦恼也都被他侵蚀了,而且还往往不知不觉的,以我当年就是害了这个毛病,我自己觉得用功很行啰!哎唷!念起佛来一天要念几万声,很长一段时候我每天要念二万声佛,然后说起来有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关在山里也就罢了,有的时候人家来了跟人家一谈,不谈则已越谈越兴奋好像人家都不如我,实际上就在那个时候已经被烦恼侵蚀了,于是这个后面念佛的时候这个我心是非常高慢,这是我当年就是这样害的,以后后来觉得不行不行!去看一点教理,看了教理这个教理啊!也是一样的,懂了以后觉得唉呀!现在懂的很高兴,那第一个念头就想你看一点也没错!这个家伙错了那个家伙错了,就是这样我一直犯这个毛病,所以我现在所有说的一直告诉你们,我不是在这里跟你们去教授,我在这里跟你们忏悔就是说我以前犯的毛病,一直到现在才了解了原来这个样,说来说去我捧了这本书20多年,现在还在这本书里面它就告诉我们,所以刚才这个地方呀!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它这个地方最后有一句话我们还是看这个喔!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善行很难生,喻如欲修法者觉以先知为要!它这个上面真正的要修法应该先了解,唯于了解执为坚实极力寻求!于是马上去找这个,此以多闻虽能除遣无知之愚!多闻了以后能够把无知遣除,若不防慎诸于烦恼即于尔时染多恶行致令身心极不调顺!多闻了以后对不起别的烦恼又来了,这个身心又来了所以反过来我们只要自己观察,如果自己的身心还不能调顺,这个调顺不是说今天又感冒不舒服,不是!身心里面的烦恼老是烦烦恼恼的话,对不起这就是问题,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要到外面去找,现在我们想尽办法到外面去找都找不到,找不到!当年我自己也是刚刚出家的时候也是这样,唉呀!出了家赶快找个毛棚去修行,然后还有好几个人都是这样,等到我经验过来了以后现在我发现很有趣的事实,有很多人宿生有善根那一种人永远不谈,这种人他有他的方式他走过他的路子,可是一般人往往会有这个问题出现,现在要修行他自己想了一套要去修行,就是说实际上想的一套永远不能兑现,原因何在?假定你想的一套能兑现的话佛法就不灵了,佛法讲的业!你想的那一套你能够了解你以往的业吗?如果我们了解以往的业我们是凡夫吗?不是凡夫!是凡夫就不可能了解,了解不是凡夫绝对不会走这个路对不对?所以以往的业因究竟是怎么样!你能够看的见你将来准备些什么结果吗?就算你准备的准备妥当了,走下去对不起大部分也是一条死路,这个都是我的经验以及我周围看见的人跑下去,所以真正的说来说去论上面告诉我们的话不管哪一个经论,它这几个重要的原则要把握住,经也好论也好第一个先把握住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就是这么四个特点,那时候找到了以后听从他的劝告,但是听从他不要随便啰!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如果说你没有观察清楚一下跟了他以后对不起!那一但上了贼船那只好身不由己,这个道理很清楚所以像善财童子一样你跟到了,或者像华严上的善财或者像般若里面的常啼,这种都是了不起的典型,那一切听他,因为我们内心起心动念就是个瞎子, 然后跟着他他给我们一双眼睛,正规认识了脚是靠我们自己的,那么这个地方特别说明这个。

下面,P.319L.3,它这一段话就告诉我们,我们真正要做的时候要两样东西,一个念一个知,第三行,括号下面有一句话

【又所念境先以慧别次乃念取!】

就是刚才讲的,你所对的境一定要先智慧来抉择,抉择好了以后用这个念力维持,以念无择境力故!这个念它并没有能力抉择境界,换句话说,这个境界不单单是外境噢!这个境界就是说当心对境的时候,生起的这个状态,现在我们就了解进一步,以前我们总是看外境,现在我们了解了,我们所看的外境,从唯识上面说都是唯心,从中观上面去看的话,就是说根境识交涉的时候,产生的这个,不管你叫它什么名字?这个就是我们所观的境,所以它不在内不在外,也在内也在外,这个境的抉择是要靠智慧,抉择了以后拿念力来,因此它下面又说:慧须分别合法者?谓总诸经中所说一切应进止之处!要所有的观察,总说就是经论当中告诉我们,这个境就是三藏,应该进应该止!换句话说,应进则进应不进,止!则止,这个里边特别是有一样事情噢!尤以自所受律仪中应取应舍!来了!精进没有别的就是告诉我们你怎么去行持嘛!行持下脚的第一步就是戒嘛!所以在这个地方叫做精进也得叫做持戒也得,若能于彼住念正知!再来这个地方应该说若能于彼住正念正知,它那个文字四字一句四字一句,所以你在这个上头如果正念正知安住其所修法乃能圆满!对了!下面又说若唯于住心所缘修念正知全无所益!这个注意!平常我们很多人哪!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句话就是说你单单所缘的境上面不去抉择,这个情况最主要的就是什么?定!有太多的人说唉呀!法师我这个心很乱呀!我也不行呀!你教教我定吧!通常这种情况之下我只有笑一笑,当初我也忙这个毛病,现在看了经论以后才了解了这个不是,真正我们佛法的中心,佛法的中心在什么?在智慧!可是这个智慧要什么?要定才现行!这个定的前面还要戒,它有它的三而一一而三,但是我们平常的时候不了解,就是这个一心安住在这个上头,那么这个地方唯有一个可取之处,勉强的这个是不对,就像常常说现在一个善知识说一个比喻像荒年了那没办法了,别的什么都不管了,哪怕青草树皮吃饱肚子算!那么这个地方有个特别的法门,那怎么办呢?一心念阿弥陀佛!这个念阿弥陀佛要注意噢!前面一再说过了不是说你单单把这四个字念的滚瓜烂熟,一心要出离还是要智慧,所以信!信这个娑婆是苦不堪言信极乐,然后一心这样安念这是唯一的办法,现在我们有了正确的办法你可以不舍念佛,但是产生的功效是完全不一样,当然你可以广含一切整个的佛法全部提起,这个才是我们这里正说的内涵,那么到这里为止呀!

就是上来看那个小字噢!我们看那个《在家备览》P.76上来戒体中

【第(三)章 缘境宽狭】

那个戒体当中第三个缘境宽狭有交代清楚了,这个地方一共分四项,最后一个就是发戒数量!那么“发戒数量”留着明天讲,所以戒体部分一共是戒体相状、受随同异、然后缘境宽狭、发戒数量,后面虽然没有说到这里现在我们了解了,前面这个整个的弄清楚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对这个戒有一个最起码的基本的认识,那个时候持戒就可以持法了,至少到这里我相信有很多同道们懂得真正戒当中难的不是戒相,戒相你怎么摸都可以摸的出来,这个部分对不起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的话这个毫无办法,文字你通通看懂了就是不晓得它说些什么!因为这个文字所指的心里行相,就是这样!然后了解了以后还要去摸,摸了以后那个时候你自然才会晓得,那么这个到这个地方为止。

上一次这个地方有一份这个补充数据,补充数据不晓得有哪几位没有的?这四张的有哪几位没有的!如果没有的话最好呀!尤其是这个出家的同修你们想真正学的话,这个非要好好的了解不可,所以这四张是说持犯方规,我给你们的是资持记卷27上面的,这四张你们哪几位没拿到的?所以这个出家的同学拿到的不多,我想可以多印几份在家有心的尤其是将来决心准备出家的那应该看一看,其他的因为目前这些对你们的确也没有帮助,认识是很重要可是将来毕竟后面的诸位呀!我所以不发有的时候我一个不小心,这个不能看的我发给你们,这一部份还是可以看的,我之所以特别说是再继续下面这个地方就要讲到了,这个是我们正学的时候谈到方便,方便的内涵是说些什么?以前我们也许是说好像讲论,戒当中没有讲,其实戒当中讲的非常清楚,如果你这个方便不懂的话那个戒根本不可能学的好,它原因就在这个地方,所以等一下严居士劳你驾,你晓得哪几张吧!我放在这里给你看一下就是这一个,那么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第(四)章 发戒数量 】

《南山在家备览》,P.76,发戒数量。今天讲这个第四章,那是戒体门当中最后一章发戒数量,戒体的相状了解了然后受随同异,那么从戒体相状受随同异它主要的都是在自己所受的这个体,偏重于自己的心相,那么现在呢!缘境的宽狭发戒的数量就是当我们受了戒以后,然后后面的随行的时候这个心境交涉的时候,这个情况这两点了解了那么对于整个的戒怎么样受怎么样持?它就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然后这样去行持的话才可以步步增上,就不会有什么差池,那么现在我们看发戒数量那一部份,先看发戒数量分二节,一明镜遍一切二明发戒多少,这个境本来是缘!当我们能缘的心去缘所缘境的时候,这个能缘的心是当体,每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当体的眼前的一念,可是所缘的境是十方三世无有期限,那么以前遍法界十方三世无有期限的,随着无明造生死轮回之业,现在了解了警策自己把它整个的反转回来,作为成佛的根本的基因,现在看那个

【第一节 明境遍一切】

【事钞云『俱舍云:戒从一切众生得定分因不定 何以故?不得从一种众生得故』】

行事钞上面说这个是引俱舍论,那么在引俱舍论之前有一个事情说一下,通常我们说俱舍论是世亲菩萨造的,通常在西方在印度当年称它为聪明论,就是小乘发展到极致的时候,就是教理上面各方面说的最究竟圆满的时候那么那个时候创立的,以后世亲菩萨就进入大乘也变成共大乘当中一个最了不起的一个祖师,佛以后可以说畅扬佛法一个最了不起的大祖师,那么现在我们的南山道宣律祖以法华涅盘开权显实的精神,说出佛陀究竟意趣,为什么现在还要引这个小乘的论点来证成其事呢?这个道理先在这里说一下,真实来说佛无所谓小无所谓大,究竟的目标就是一个,这个目标就是引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方法不同是因为众生根性不同,所以知见好乐种种不同,那么刚开始的时候基础条件比较差一步一步上来,所以就他的根本意趣来说是完全丝毫无别,然后由于根性不同所以采用的方法,所谓方便上面是各有不同,但是既然究竟一样的所以有的地方小乘是权宜之计,后来要渐渐的从这个上面改善,有很多小的地方就用的上一直用到大的,一直用这个,譬如说我们在学校里面念书小学中学大学,也许念的内容差别很多,可是加减乘除以及现在写的横竖点等等,这个始终没变因为深也是它浅也是它,所以现在凡是引俱舍等等那个就是说从小乘开始到大乘究竟意趣,这个特点始终没有变,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不但是《在家备览》,乃至于我们,譬如说《大智度论》什么等等,它引用的范围很广,那么《广论》也是如此,它都是同一意趣,因此下面引那个祖师的话,这个本身就是确定告诉我们这个内涵,所以得戒,这个戒要怎么个得法?下面我们先看一个资持的解释,回过头来再看俱舍告诉我们的。

【资持释云:初总标,】

那个就是总的说明,说明什么?戒一定要从一切众生得!那么下面的分跟因可以不定,那么这一点哪!

【学者多昧,先须略示。】

我们学的人对于戒的真正的内涵极大部分都不太清楚,所以这个地方需要纲要性的来跟大家说一说,

【分即是支谓七支业,因即戒因谓能受心!】

这个是文字的解释,上面的分、因不定,分是什么?分是它的部分,组成的成分,那么现在这个分就是指支,所谓七支业,那么这个七支业就是杀盗淫妄,那么杀盗淫是个别的,妄是口业!口业当中除了妄语以外还要离间、恶口、绮语,这个离间有的地方称为两舌,加上三支就是七支,通常我们说身三口四!因就是这个去发戒,求戒的因就是能受的心,

【此文欲明五八十具四位之戒并偏生境,故举支心两相比校,谓戒支受心有尽不尽容可得戒,生境不偏定不发戒。】

上面这段文是告诉我们所受的戒,那么这个戒从它的戒的特征来分,那么就是五戒八戒这个是在家,十戒具戒这个是出家,有四位差别,但是不管是哪一位,他受戒的时候所缘的对象都是普遍的,并偏生境!所缘的对象都是普遍的不能有一点点遗漏,那么它下面举出两点来互相比较一下,说受戒的戒支!换句话说,你受戒的时候,杀盗淫妄或者四戒,或者加上这个口,另外的七支,乃至于受戒的时候这个心,这个心下面会解释有下中上,有尽不尽!这个差别一点哪!容或可以得戒,但是你所缘的对象,那个众生如果不遍的话,确定不能得戒,下面解释

【谓三戒但发四支,】

哪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这个三戒实际上也只有多论俱舍他们这么说,这个单单发杀盗淫妄,因为

【具戒全发七支,】

就是说大比丘僧那个一定是要身口七支,

【此明七支多少皆是得戒?】

这是第一个,

【即分不定也。】

前面生境要偏但是受戒的时候分!可以不一定,又若约三善则三心同时,若约三品则随得一品,此明三心全阙皆可发戒,即因不定也!那么这个再说一下,其次呢!再约这个心,心分两部分,一个三心一个有三品,三心这个就是三善,无贪无瞋无痴,论到这个三善要嘛!不起一起三个同时,到没有贪的时候一定也没有瞋也没有痴,它不会单独生起,那么所以若约三善那个三心是同时的,若约三品呢!那个三品就是前面说的下中上,这个在前面P.24里边曾经说过,这个受戒的时候只有得到一品,三品绝不能同时,或得下或得中或得上,所以你如果用三品来看这个心就不管了,所以说此明三心全阙都可以发戒,这个是因不定,分!也可以不定,因!也可以不定,

【独众生境不可不尽,故云定也!】

惟独所缘的众生之境这个绝对不能有一点遗漏,所以故云定也!那就是说上面俱舍里告诉我们,戒从一切众生得,定!这个确定要如此,那下面分跟因呢!就是不一定,那么

【何下征释定义。不得从一种者言必须遍也。】

何下!就是为什么原因呢?征释定义不得从一种者!言必须偏也!这个很容易懂。

下面有个表,那个表就是分说什么叫分?什么叫因?那么这个一看就很清楚了,杀盗淫那是身三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是口四支,那么下面说五八十戒从四分得,那些就是不杀不淫不妄,但是后面实际上成实等等跟那个大乘戒的话虽然说的是说妄,下面两舌恶口也包含在里头,这个前面后面都有说明这里不说,具戒从一切分就是从七分得,这个是分差别,因呢!或有三善或有三品,三善就是无贪无瞋无痴,从一切因得─三心同时─以三善心必不相离故,那么三品呢!上中下─不从一切因得─一品心定─以三品发心不俱故,它三品当中不可能同时俱的一定只有一品,因不定!那么这个表一看就很明白。

继续看

【事钞续云:分不定者!有人从一切分得戒谓受比丘戒,有人从四分得谓受所余诸戒,即五八十戒也!】

这个文很容易懂就不说它了,

【因不定者有二义,】

这个因不定有二个,

【若立无贪瞋痴为戒生因,从一切得,以不相离故。】

这个上面已经说过了这个也很容易懂,

【若立】,

如果得戒的时候以,或者是以这个三善以这个为得戒因,或者以下面这个

【上中下三品意为戒生因】

那么这个有一点差别,

【则不从一切得。】

这个是解释上面的文,那么这个文是事钞里面的。下面还有一个说明用资持来解释,请翻到P.78

【资持释云:二别释二。初释不定二、初分不定中。一切谓七分也。俱舍即有部计、谓比丘戒方得七支是具戒故、余三四支以非具故。】

上面第一个是总标,现在个别的来解释,初释不定二!初释不定当中有二部分,哪二不定?一个是分不定,一个是因不定,现在我们看初分不定中一切谓七分也,俱舍即有部计,谓比丘戒方得七支是具戒故,余三四支以非具故!这个刚才说明了,现在看文重说一下,说这个俱舍是论,这个是实法宗所根据的,实法宗说萨婆多!那个是最主要的,然后像杂心俱舍,这个都是它们根据的重要的论点,那几部论所计的都是说比丘戒才有上面所说的七支,那个是具戒,那个比丘包括大僧两种,其余三个那么这三个就是五八再加上出家的十戒沙弥,沙弥也包括二众,实际上还有三众式叉摩那,这个只有四支,这个四支就是杀盗淫妄,这个不具,但是呢!下面看啰!

【若准成宗、四戒并发七支、即皆从一切得定也。】

若准成宗!如果准成实论那就是假名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宗的四分律。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宗的四分律是我们的当宗,这个当宗怎么说呀?四戒并发七支!不管是五戒八戒在家戒也好乃至于出家通通都是七支,即皆从一切得定也,今依彼引宗计须知!现在所引的是彼!那个彼呀!就是以自己来望,从自己来看说是它,现在我所引的是它这个实法一宗,譬如说两宗所计的有差别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知道,那么上面解释分不定,第二解释因不定,因不定分两部分,先明三善一切者三心俱时也,若起三毒则有单具,若起三善必不相离故!它说这个因不定呀!因为我们受戒得戒的时候有两种,一个起这个三善心来说戒生起的因,一个起这个三品,所以起三品的时候这个三心可以不管这个意思,那现在解释一下这个三心!要嘛!不生,一生生一个,三个同时,而三毒那就不了,有单具,有贪的时候没有瞋,有瞋的时候没有贪,这个三个彼此不具一或者具二等等,次明三品不从一切者三心不俱故!另外说三品,三品的话一定是不从一切,因为这个三品心一定只有一品心,所以这个三品心一定不会同时在的,那么这个就是解释上面,这个戒一切无不是遍该生境,这个在前面戒法当中已经说明了,现在我们了解了戒体,乃至于得了戒体这个时候更应该非常清楚,有了这个正确的了解将来去行持的时候才能够如法如体起行,以这个随行来护戒体满所发之愿,这个才能够得到最究竟圆满的果。

【事钞续云『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何以故?由徧众生起善方得异此不得,云何如此?恶意不死故』】 啰!来了就是这个,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资持的解释,回过头来再解释这个文,

【资持释云:二释定中。比前分因不从一切 皆发得戒、缘境反之、故云若不从等。何下释无戒所以。云下转释不得之意死息也。】

那么现在其次解释定是怎么说法?比前分因不从一切皆发得戒,缘境反之故云若不从等!说前面我们两项比较的时候因跟因可以不定,但是这个所缘的这个境,那个是跟前面所说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较彼前面的分因不必从一切都可以得到戒,但是对所缘的境呢!就不一样了,反过来必须要从一切,如果说不从一切的话那不能得戒,那我们看上面那个事钞,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就是这个由于前面这个一比较所以晓得了,真正的戒分可以不定,因可以不定,乃至于到后面的话像五戒当中我只受一个五戒,这个成实所计,只受一个五戒当中的杀戒,只受一分二分然后等等都可以,这个是因不定,然后因不定也了解了所以有下品,然后再增上中品上品,但是一定要遍缘法界,下面就解释 何下释无戒所以!那为什么说不遍得不到?它说明为什么呢!由于这个偏众生起善方得,要遍该生境!这个是戒的特征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这个样,再下面才解释云下,最后一句话转释不得之意死时息也!最后一具话说为什么不能得?这个时候注意噢!恶意不死故!这个是戒的基本精神,戒的真正最重要的地方,戒是干什么?是戒绝你的内心这个恶意,所以在这个大乘的经论当中都告诉我们,说这个六波罗蜜密不是从所对的对象去看的,而是从自己能缘的这个心相来说,假定说你觉得这个嘿!我要去学戒那个例外的话,那个时候你内心上面本身并不圆满,有了漏洞所以这个叫做恶意不死,那么下面这个恶意不死呢!有一个解释,看完了解释我们再回过来看看这个是我们必须深加论究的一点,看这个文很容易了解实际上意义非常深远等一下再说。

【事钞续云:若人不作五种分别,得木叉戒。】

这个上面说不这样去分别那么可以得到,反过来说你做了这种分别就得不到?那这个怎么样的五种分别呢?【一于某众生我离杀等,】

说我对某些众生我不杀,还有一些众生对不起这个例外,那个不行!

【二于某分我持】

这个某分就是定,这个局于哪几个,这个后面等一下来解释,

【三于某处能持】

说那些地方可以换一个地方就不行了,

【四某时能持】

这一个时间可以换一个时间不行了,

【五某缘不持,除斗战事。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

这个也除外,这个如果这样的话也不行,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像前面这种情况你得到的是善不是戒,在戒跟善之间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一个绝大的绝大的差别,善是局部的局限于眼前所对的,戒一定是遍缘法界没有一点遗漏的,这是两个最主要的,还有呢!戒还要一个其他的理由就是说佛所遮止的制定的,那这些我们要了解它的特点,佛所制定的这是特别指别解脱或者摄律仪戒。

【资持释云:五种分别者!谓初受时发心断恶,于此五事有能不能,故生取舍!】

这个五种分别就是对于这个五样事情在刚刚受戒的时候,受戒的目的是断一切恶,可是那个时候你心里已经晓得这个可以!这个不可以!那既然这样的话你这个恶心就不死,既然恶心不死的话那得到的不是戒是善,那么下面解释

【初简生类有能不能,】

这个也说过了,简别有的众生可以有的众生不行

【二简戒支,彼宗五八局数定故,若受一二但得善行,成论不尔分满皆得!】

那么上面这个五种是实法宗所计的,所以它上面说实法宗所计的五戒八戒都是全部,不能说分开来受,分开来受得到的是善不是戒,但是四分成实论并不是

【三谓国土郡县,】

说这里我可以换一个地方不行

【四即年月日时,五戒尽寿以论,八戒日夜中说彼部时定,成宗二戒尽形半日,随机长短!】

这个也是两宗不同

【五中自释,除斗战者谓遇此缘不能持故!】

这个第五,受戒的自己就说了遇见这个因缘我就不能持戒了

【如下通结。准知戒善遍不遍异耳。】

那下面呢!就是整个的来结论,说从这个地方看戒善偏不偏异耳!这里就晓得了戒一定偏,善不偏,那么在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刚才说为什么不得呢?恶意不死!反过来如果你说摄善法戒的话,你那个善心就不圆漏了一点点,如果摄众生的话呢!这个渡生就不尽,这个因就是这样,这里并不是叫你现在受了戒以后一下都断尽,佛不会这样,我们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这个只要受了戒这个强缘先受,受了以后还要藉这个强缘所以一定要在僧宝僧团当中,及种种的师长等等这个都是要很大的外缘助成,使得这个受的圆满之因呀!慢慢慢慢的经过这个最佳的外缘的助成,才能够满所受的愿,在没有满之前这个愿叫虚愿,满了以后那个时候就是佛果,假定你对这个不清楚或者只是一部份那么得到这个果就是声闻缘觉之果,这里边有这样的差别,但是这个因本身那绝对不能有一点漏洞,这个因有了漏那将来果就一定不圆,这个是特别说明,那么下面最后三行在这个地方再说一下,再把这个道理整个来讲一讲,这个境偏一切的道理非常重要。

【业疏云『夫论戒者!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义不可也』资持释云『大慈即佛行,群行首者即发趣义,分学者谓持少分而不偏境,大善即上大慈行首』】

那这个解释有了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业疏上面,说论戒!我们要真正的抉择观察这个戒的内涵,它一定是普遍生境,对这个所有的没有一点的害心,这样来方成就这个大慈行,这个是佛的就是我们真正要求的这个果位,这个是群行之首,一切从根本开始,因地当中就要这样所以叫发趣义,刚才特别说并不是说叫我们做到,但是我们必须一开头的时候这个因是丝毫无欠,这个戒上面有这样的,所以通常平常也就是我们在这里了解了这个大乘珍贵呀!平常的时候一定会产生这个嗯!对!我不做谁做?我一定要做圆满它,这种概念是越来越清楚了,假定你开头的时候心里面先是随分学,这个心情放在这个因呀!心情打了折扣了,那么这个因既然这样的话然后你有了这个因,所以这个因就是体呀!依体起行!根据你这样的发心你这个心是永远,这个因就是这样,就像说麦的种子要想长出稻来绝不可能,对不对清楚不清楚?弄的不好一点这个杂草要想长出佳果怎么可能呢?所以换句话说,这里真正重要的话,说随分学要想望成大善,这个是绝不可能,绝不可能! 于是下面又解释

【资持云『准知得戒之心不容毫发之恶,高超万善轨导五乘众善称扬良由于此』】

根据这个我们了解,这个得戒的心,的的确确里面不容许一丝一毫之恶,为什么?这是万善的根本!没有一个比得上它的,同时归到五乘不管是人天、声缘、佛乘,那个都是规则这是道路引导我们走上去必定是从这个上面,众善!过去未来现在三乘大小它的原因在这里。

那么这个说完了,我们就回过头去再想一下,我们的南山祖师讲戒体的时候,说我们现在经过了开权显实,现在我们所谓当下就是三聚净戒也就是说圆修,发的是圆心修的是圆修,那么三聚净戒的特征是什么?第一个摄律仪戒!摄律仪戒最主要的是要断一切恶,是与不是?现在你说这个可以,那个例外,这个恶心有没有?没有个的止息,所以因不正,既然这个因不准的话,将来这个果就不圆,平常尽管讲说,我们受戒的时候要遍缘法界,就实而论的话,绝不可能遍缘法界,实际上假定说你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的话,它也不要说叫你去遍缘法界,戒要给我们受,是!正因为我们是凡夫才去受这个戒,这个是一定很清楚的,所以它一定是因凡外而立的,凡外能遍缘法界吗?绝无可能!不要说凡外不可能遍缘,乃至于声闻缘觉他所缘的是三千大千世界,法界也缘不到,这个真正的缘法界是何等的气相?这个法相我们也不太清楚至少我们了解的,你在八地菩萨之前,根本说起来,要缘法界,那实际上都不可能,那我们凡夫谈什么!真正究竟能够缘那要佛地,所以遍缘法界不可能可是妙咧!有一件事情很妙,说境是法界缘不到可是能缘的心都是当下一个,人人都是如此,你缘一个也是它缘法界也是它,为什么缘不到?由于我们无始以来随顺着无明为无明障闭,所以现在了解了以后原来我们这个心的体与佛是无二无别,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在觉与迷之间或者明与无明,现在了解了以后要转过来所以皈依的话反过来嘛!反过来境!尽管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所染你见不到,可是这个心本身在乎你自己,所以一定从这个上面转回来,因此一开始受戒的时候你遍断一切恶,那个因就正了,因为这样所以这个戒,真正的重要是恶意要死尽,然后这个断德之因就在里头了,佛是什么?遍断一切恶!没有一个不断。

还有呢!遍修一切善没有一个善不修,还有呢!遍渡一切众没有一个众生遗剩,由于自己净化了这个然后进一步来说就去修善,否则的话这个善是杂染的,所以它立那个心当中修善的时候也是遍缘法界没有一点遗漏,因此将来成就的时候→智德!它要遍观遍这个功效所以佛→智德!从这个上面建立,然后要渡一切众!渡一切众的话那就是恩德,岂不是这个佛的三身三德都从这个地方开始,如果我们照着次第是一步一步的来,就实!那上一次已经说过了,大家还记得!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你如理去观察的时候嘿!那三样东西一定同时包括在里头,从恶那一方面去看叫做断,实际上断恶的时候需要思惟观察智慧,这个不是善当下就是,而所有的善恶境界一定是在人与人交往当中,所以这个业的本身离的开众生吗?既然你要遍断一切恶,遍修一切善,那是少不了,既然要遍修一切善遍断一切恶,那个众生能够离的开吗?所以从浅的地方我们看起来好像是这样,从这个里边的深究细看的话,法尔如此!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处处的了解噢!由于众生心量刚开始的时候狭,说了那个他害怕了,其实那个内涵明明就是如此呀!下面的话如果说大家比较深细一点的去观察就必然在,否则如果畏怯的我们可以暂时不谈,这样的话两者都兼顾,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遍一切境的真正内涵,就在这个地方,同时我刚才也特别说的,真正我们凡夫份上遍缘法界固然做不到,然后实际上遍断众恶也做不到,遍修众善更不谈,但是因有了以后就从这个地方下脚一步一步上去,这是必须要的,所以因此尽管我们现在了解了,可是做的时候还是一样啊!从那个小的地方基础上面,一步一步开始,你必须在任何一个境界,对这个境的时候,你就观察自己的内心嗯!现在我受了戒了,跟以前是一样是不一样?清楚不清楚?这个是它的一个特例,这样一来的话,我们既不会自缺使因心有损,也不会发狂,而发了这个心以后,没有实际上的内容去充实,而这些都是非常实在的,真正从行持上面去讲,所以你可以说这是个理论,但是真正修持的,实际上的内涵,也绝对离不开这个,这个都是要从深学广学当中才慢慢的能够体会得到,因此在这里说,譬如说我们得到了戒体以后,对境的时候,说如果说你这个很强盛的境界,那上面已经说过了,得到了戒体,如果说你单单得到了,得不到不算,就算你得到了,后面这个随行去保护的话,请问这个前面的愿,能产生效果吗?不产生!这个戒体很难得到噢!不要以为说得不到了这个就是虚的,这个佛经上面,戒律上面,戒经上说的很清楚,你初得到戒,这个戒跟佛的是无二无别,所以这个戒的功德是无量,因为它的本质跟佛的戒是的确一样的,所以说哪怕一个破戒比丘他将来破了,前面这个余下来这个威力不可思议,乃至于世间的三界之内,任何一个跟他比,不能跟这个破戒比丘比的就因为在这个地方,它是法界之量,你怎么跟他相比,说你说你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在法界当中是什么?找都找不到沧海一栗耶!要了解这个特征呀!尽管你不懂得不懂得可是那个因就是如此,将来要嘛!不发!一发出来就是这个量呀!所以它有很多特点,可是我们前面不去特别的强调它。

再说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缘境宽狭,受随同异当中,一个一个都说明,在这个缘境宽狭当中,尤其是说得了这个戒呀!现在无非可防,是昨天解释的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所以你正得戒体,以后尤其是得了这个受体然后去随行,去随行的时候,现在一定是无非可防,所以现在的心一定是什么?啰!对境的时候,它本来一定是在三善心当中,无贪无瞋无痴,但是如果说你后面没有好好的认真去以随行来护持它,或者结累或者烦恼盛的时候,那个时候要出毛病的,可是虽然出毛病,它会很明白的对我们会警惕作用的,清楚不清楚?所以说你真正的得到了戒体以后,这个对境起来的话,这个贪瞋痴三个生不起来,原因就是这样,可是真正说的,还需要前面这个受随同异了解了,还要缘境宽狭,这个都是在在说明我们所受之体以及用功的状态,现在这个清楚不清楚?现在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方应该了解的这个特点,如果有人说那我受完了戒,回来了以后对了境照样的贪瞋痴,照起不误那时心里面很失望,不要失望!这个善根种子留下来,那绝对有无比的价值,绝对有无比的价值!就是因为我们以前的障碍未除,是资粮未具,所以产生这样的功效,乃至于根本又不懂得,现在懂得了,好好的努力去忏悔,将来再去重受重求去增上,或者自己去忏悔,它一定有它的方法,最后的话,那一定会得到,如果说自己去忏悔的话,这是一个方法,重受重求是一个方法,无非都是要从自己的内心上面跟外缘,内心上面是自己去忏悔是积聚资粮,外缘!或者对着忏悔的境,你把它看成佛菩萨,或者对着再去求戒的话,那些大德僧众,不过对那个大德僧众这里要说一下噢!我们先不要说,唉呀,现在那些人都是什么?这不管他,如果说你把他看成佛一样,实际上不必看成佛,就是把他看成真实僧宝那样,你能够至心去求的话,你一样可以得到,这个我们要了解,就是这个里边有它的特别原因,不过最后那一点,各部律点当中有不同的说法,至少以我现在的了解,他这个传承,也可以说有它的内涵,有它的行相,这两者当中只要俱足任何一个,你以至心去求你可以得到,或者它有它的内涵,这个内涵的话,并不是他这个在家人可以传你戒的,这个不行噢!也许他行相上面稍微差一点,再不然的话,这个行相威仪很俱足,这个内涵也许差一点,只要这两个传承未断,那么至少在这个地方,眼前看起来的话,在这个世界上面,这两部的确都没有断,有的是完全俱足,有的俱足一部份,这个我们应该了解,所以从我们自己那一方面去看,我们不但要把他看成俱足,更重要的自己发心,自己发心,这个才真正重要的,所以现在到这地方来,本来这一次讲那个《在家备览》,先是在讲堂,后来移到这里来,我心里面一直为了这件事情欢喜赞叹,啊,我无比的欢喜,无比的赞叹,戒!这个无比的威力,就是这样,所以经上面一再说呀,告诉我们说,毗尼住世佛法就住世,但是这个毗尼,我们往往有个误解,实际上这个行事钞,南山的三大部上面一再的提这个事情,这个三宝是救济世间唯一的,唯一的所以称他为宝,但是三宝所以住世的话要靠僧宝,僧宝要靠什么?对不起!要靠戒法,所以他说,如果你顺着这个戒,那么三宝住世,反过来呢,如果说逆,虽然这个戒法在这里,你不好好的去做的话,三宝就毁灭,不是毁在人家身上,都是毁在这些持法者身上,你看我们这个责任何等重大!再说我总觉得我们所以生到末世,都是因为障碍太重。

再说我总觉得我们所以生到末世是因为障碍太重,因为资粮未具,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怎么样忏除罪障积聚资粮,现在我们有种种方式去积聚资粮,可我现在领会到的最佳的积聚资粮莫过于什么→持戒弘戒!你现在这个末法的时候尽管以我们这么差的条件,我们如果努力去学戒弘戒持戒的话正法住世,就凭我们能够把佛无量阿僧祁劫积的教法能够撑起来了,要我自己去做对不起!我去学佛一样无量阿僧祁劫舍头目恼髓对是不对?那这个事实摆在这里!现在这个教法衰乱的时候我只要学他的一部分就把那个教法撑起来了,这个功德你能比的上吗?所以现在我们总觉得唉呀!现在我们功德不够呀!我的这个业障很重呀!偏偏忏除业障要靠功德要建立功德更是要靠它,你说除了这个戒以外还有没有第二个方法可以得到它?所以我常常有个公案跟大家说,耆夜多尊者的一个公案,耆夜多尊者在大智度论上面还有好几个经论上面都有我现在一下忘记掉了,他是佛涅盘以后一位大尊者,那个地方出了一条毒龙,那条毒龙那个时候五百罗汉还在,先以五百个罗汉拿神通去赶赶不走,那个都是得了漏尽的大阿罗汉拿神通去赶赶不走,拿这个智慧以他的道力去赶赶不走,以他的定力去赶,赶不走,没办法了,耆夜多尊者跑的来说,对不起,请你让一让,结果这条毒龙乖乖的就走,大家大为惊讶!嘿!某人你也是证得罗汉,我也是罗汉,为什么我们一千五百个罗汉,有的是道力,有的是定力,有的是神通,怎么感这个毒龙理都不理!你跑的来一赶就赶走了,耆夜多尊者怎么说?我也不知道,我跟你们一样,如果勉强有的话,我就想起一件事情,什么事情?我就从一开头的时候,我来修行的时候,我就把佛的戒律呀!小小戒看成根本戒一样,我觉得是佛制定的,我就无比的功德去尊敬它,如果要谈的话,我也许就这个跟你们不一样吧!其他的就自己的努力部分完全一样,也是断那个烦恼,断了这个烦恼障,也是证得这个罗汉果,如此而已!没有错就是靠这个,这种典型的公案,这种例子呀!不花气力,你们自己好好的从经论上面多看,处处地方说明这个戒德,无比的威力就在这里就,在这里。

这里说,遍一切境的根本原因,所以我在这里处处地方一直说赞叹,大家也许看见这个地方总觉得唉呀!这个不理想那个不理想,我如果说看不见那是大胡涂蛋一个,佛法是个智慧之学明明这个不理想你要看不见吗?可是我把那个不理想看见个正是因为不理想所以我们的大功德就在这个地方,就看你怎么去看哪!你了解了这一点的话你不会觉得这个不理想对你的障碍,而是觉得这个不理想啊!对你无比的价值,要不然虽然我们每一个人说龙女跟善财是人人有份,可是对不起他之所以有份因为他积累了无比的功德,以我们是个凡夫你凭什么积这个功德呀?所以你永远只有望空变成世俗上面一句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不是!现在这个因就在你手上,眼前的所有这个就完全靠你怎么去走?这个理路已经非常清楚就摆在这里,你这么一来的话你眼前这个不理想你是看的清楚,但是你不但不把它看成不理想而丧气,而你会看见因为不理想呀!使得你勇气百倍,而且你不会去退却啊!这个地方不行等他弄好的再来,等到他弄好了你再来对不起你就是没有功德,他成了佛你最多在那个佛的功德下占一点小便宜,证一个罗汉果已经不错了,这个道理很清楚很清楚,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因果是会这样做,了解了佛法了解了因果那个情况完全改过来,我们真正注意的注意有没有这个善知识,有没有这个如理的正教,以及其他的配合的条件,而这个配合我就正是一个,所以不能看人家我进去别人也跟着进来所以逗成共了,佛法本来是个众缘之法,对不对?这是我们大家应该很清楚的一点,说到这里我也顺便,虽然是个闲话可是绝端重要,因为这次在悟光精舍,因为我一直对这个悟光法师无比的赞叹,她老人家出家很晚出了家,也没有真正接触过,可是她肯发这个心呀!现在什么地方能够有这样的一种的外面助成共的助缘,她发了这个心,那下面的人,我但愿这些年轻力壮的这种人,大家也跑的来共同的,每一个人在这个大环境当中,尽你的一分的力量的话,成。所以不要说你要做这个,他要做这个,大家都要做这个,好的固然不能大家做,坏的也不能做呀!我随便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这部汽车,你做引擎!引擎固然最好大家做了引擎如果没有轮胎这个引擎是废物一个摆在这里麻烦,然后你觉得那我谦虚一点做轮胎,大家都做了轮胎没有引擎也不行呀!你说对不对?他做大螺丝我就做小螺丝,他做了小零件我做大引擎,那不是正好在这个地方各各不相同你配合的天衣无缝,这个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地方,所以到了时候你不会看见人家不对,你看见他跟你不同的时候嘿!我就觉得正好我跟他怎么配合?配合的道理这个里边都告诉我们,所以一开头第一件事情什么呀?恶心要死!遍缘!法界一切众生你都不起恶心,何况现在大家是同道,何况在共同一个地方,有种种的这样的因缘你反而还看见他的处处不理想,那受的什么戒呀?这种是很清楚很明白,这是我顺便一提但是真正说起来我们要想受戒或者要想学戒,然后学了以后去行持等等确是我们最重要的真实的内涵,其实这个不仅仅是出家,在家居士亦复如是,这个在家出家是互相里应外合,所以大家都是内护出家,外护是在家,救护法来说大家彼此一样,就行持来说也是各人一样呀!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了解说戒是遍一切境的特征。

下面这个就比较容易懂,也比较次要,

第二节 明发戒多少

那么很有意思遍一切境下面还要一个发戒多少,因为这个戒所缘的境是整个的,但是就它的支来说就它的因来说的确有它的不同,所以每一支每一支看看这个里边还有什么差别?所以这个发戒多少是就它的支来说,那么支里边还有个因,这个因有浓厚不定因此才分出这个发戒的多少,就所缘的境任何一件事情是遍的。

【业疏云『初就在家士女五戒所获多少,如多论云:五戒相者:于一切众生可杀不可杀乃至可欺不可欺,一切众生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傍及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如来有命之类皆得四戒,以三因缘得十二戒 并以形期三千界内一切酒上咽咽三戒,以初受时一切是酒皆不饮故 纵使入般酒尽,戒常成就而不失也』】

这是业疏的说明先看一下下面的济缘的解释再回过头解释这个文,济缘释云:先别列两境!那么其次呢!再分两个境界,那两个境界?一个是情境一个是非情境,现在我们先看初明情境!这个有情境呀!杀是可杀不可杀,望是可欺不可欺所以不可杀不可欺者或约境强如佛圣人等!这个一个字一个字说明一下,那么什么叫可杀不可杀呢?这个人有的可以杀有的不可以杀,譬如说佛你就没办法杀,除了佛不可以杀还要境强!譬如说你要去杀他他比你更强对不起你不能杀他,你还被他杀咧!所以这个后面在这个阙缘当中特别有一条叫境强,那么还有不可欺!有很多笨人可以欺有智慧的人就不可以欺,圣人对不起你欺他根本办不到,所以妄语也有这个,或是境弱蠕动不可淫妄等!那么境强固然不行有的时候境弱也不行,这个弱!杀是可以可是要妄语骗他,那个小虫你遍祂什么?所以说这个地方他说不可淫不可妄,那些都不行,或不可亲如诸天余洲余趣等!这个是不可以亲近既然不可以亲近当然你也谈不到杀盗淫根本谈不到,乃至者须云可盗不可盗可淫不可淫!等等,说阿鼻非想约竖论!这个一个横的就是我们眼睛看的见的,竖的话上下,傍及大千据横说小教境量齐此而已!现在因为这个判的时候都是根据萨婆多论,四戒即前四支都是依情境发!三因缘是什么?单历三毒!就是贪瞋痴,并下次明非情境!不是先立两个境吗?一个是情一个是非情,非情就是酒,咽咽三戒兼前共发十五戒!这个咽这个酒这个东西呀!你持了以后只要咽一口就是犯一次,前面三因缘!换句话说,四戒,或者是以贪心或者是以瞋心或者以痴心,或者犯或者持,酒戒呢!或者以贪瞋痴就是这样所以总共受五戒,纵下总示境灭戒存!境虽然灭掉了戒还存在,入般就是入涅盘,入般是对有情酒尽是对非情。

这个了解了我们回过头去再看一下这个文,先说这个在家人来说五戒看看获得多少,五戒了解了下面就了解了,像萨婆多论上面说这个五戒一共杀盗淫妄等等,那么对一切众生或者是杀或者是妄或者是淫或者是盗这个内涵,所以乃至如来有命之类皆得四戒,他只要有情都是可杀不可杀可淫不可淫可盗不可盗可妄不可妄不管,就是这个每一个都是四戒,单单这四戒由于动机不一样或者贪或者瞋或者痴,所以现在无贪无瞋无痴,所以得到的戒的话每一样东西说跟三毒每一样相应的犯,反过来呢!就是戒所以三四一十二,最后酒也同样的是贪瞋痴加上三样东西呢!十二加上酒十五,这个就是五戒能够犯,再下面我们看八戒等等,还没到八戒,业疏续云再看下面这段文。

【业疏续云『今以义推贪等诸毒间杂不定,三单三双一合为七,用历过境约文为五,对境为七就业非情为八为十,且以七毒就文历之,随一一境得三十五戒偏生有四,非情有一如是类推』】

先看一下下面的济缘,再回过头来解释刚才上面这段文,

【济缘释云『初离七毒。三单可解。三双者一贪瞋二贪痴三瞋痴。一合即三毒并起。用下次历戒二、初列位。约文五者据列相文。对境七者五中开淫三境。就业非情七支外加酒为八、开淫则为十。 且下正历。合数可见。』】

什么叫初离呢!把这个三毒分开来,离就是分开来,分开来这个三毒变成七毒,哪个呢?三单可解!就是贪瞋痴个别的每个一样,三双呢!这个贪瞋痴当中或者贪瞋,或者贪痴或者瞋痴,这个叫三双,这个说一个说贪瞋二是贪痴三是瞋痴,一合就是贪瞋痴同时具足,所以以它的内涵来推论的话那么三毒就变成七毒,用下次历戒二!那用三毒分成功的这个七毒来运用它去造恶,反过来去持戒,那么历是一一对着这个境界来说,初列位约文五者据列相文!那么换句话说,约文是什么?就是杀盗淫妄酒!对境呢!可是实际上杀就是一个,境哪!淫当中开三境,淫是大小便道加上口所以有三个,所以五个当中淫境一开三个所以又多加了两个,这么一来的话本来是五戒变成共七个了,对境七者!所以这个文从它那个戒来说是五条,就所对的境来说那个是七部分,那么所以对境七呢!就是五中开淫三境,其次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就业非情七支外加酒!就业来说那业说呀!上面是三单,现在这里的话把它分开来变成共七毒,这个我说错了噢!这个七支的话实际上也就是前面的杀盗淫妄,妄当中再加上三个,再加上酒那么是八,开淫那就是刚才加上这两个,且下正历合数可见!

我们回过头去再看这个业疏:今以义推!上面告诉我们在家五戒呀!总共发十五支戒,那么为什么发十五支呢!那因为个别的三毒,那么这个这个地方要停一下,我们凡是犯任何一个戒的时候或者是造任何业的时候,造业来说一定说境、意乐、加行、究竟,境!是所缘的譬如说杀,所杀之境!但是单单那个所杀之境成不成这个业?会不会犯了戒?还要看下面的意乐,说你以什么心?如果无心的话对不起并没有这个杀业在,对不对?如果就戒来说那更是说的清楚,戒要具五缘成犯,譬如说杀!你要杀的什么人?人!人想,第一个是人然后你想,这个人是境来说,这个人想是意乐,起杀心为什么起的它没有说,实际上在这个里边或者因贪而起或者因痴而起或者因痴而起等等,所以一定有它的意乐在里头,所以人想跟这个起杀心是意乐,下面加行,第四个最后呢!断命!究竟了,那么这个业就成了,所以在前面看起的心意乐是以贪瞋痴三样,现在我们这里把它的内涵仔细的来抉择一下的话,五境是贪瞋痴三个单独的可能还有贪瞋贪痴瞋痴,还可能贪瞋痴同时具足,因此虽然同样造一个业同样犯一个戒内涵不同,反过来持戒的内涵也就不同,所以它现在进一步一一推,所以贪等诸毒间杂不定或者三单或者三双或者一合七个,既然这个七个的话那不再用前面三样东西来合要用七个来合,所以用历过境!那么这七样东西呢!这个意乐!意乐所对的这个境就是五个,可是这五个实际上就文就法来说是五个,真正对着境来说那有七处,就是这样因为淫要开三处呀!所以一个开三的话又加了两个,就业那还要加上非情那个对境是说杀盗淫妄,那么妄当中又开了这个这个,这个里边就是我们五戒,或者这样说吧!这个五个开了两个呢!变成共七个,那这个是以戒来说,然后以业来说是指七个加上一个非情变成共是,那稍微等一下噢!也许大家有一点对它弄不清楚,不清楚那现在这样不要看这个地方,我们看反过来下面这一页上面,后面P.80上面有一个表,拿那个表来去看的话那就很容易了,五戒准之七毒的话那么情境得47=28个,非情境得七个35戒,八戒的话这个以三毒很容易,如果准义分七毒的话这个有呀!为什么这个地方有九戒呢!实际上这个里边八戒当中实际上是九戒,八戒当中实际上是九戒对吧!杀盗淫妄是四戒,还有下面那个什么?不坐高广大床然后不歌舞倡伎,然后这个什么?不香花鬘、不非食时,所以实际上五戒加上九戒,这个九样东西当中杀盗淫妄四个是有情,从九以后是非情对吧!所以你看那个表那么就清楚了,所以这样八戒准义的话一共七毒,就九戒以来七九总共63,那么63当中四个是有情,所以4X7=28,然后五个是非情所以5X7=35总共得63,那么再下面一个表的话它一一把它怎么情非情怎么对?这个就分的非常清楚,所以把这两个表一对的话那上面这个就很清楚了,所以明发戒多少就是指这个而言,上面这个了解了那下面我们就不必再细看这个文。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把P.79这个文呀!最后二行这个文念一遍就了解了,

【业疏云『二明八戒,有情同四,非情得五,以七毒历缘一一境上六十三戒』】

刚才我们下面这个表上已经看过了,那么

【济缘释云:有情同四,】

那么这个跟前面一样,

【同上五中前四支也,非情五者八戒实九,合数如文准前对境十一,就业非情则十二十四。】

这个容易明白,那么现在呢!到这个地方为止这个戒体一门解释完了。

所以在整个的宗体篇当中分四大部分,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到现在为止戒体这一部份说完,那么有了体依体要起行所以下面讲戒行,前面所受的这个愿体,这个愿体怎么样能够满愿而感这个果?在行!那行分两部分,一个约他的心行来说一个就它的事项来说,现在先约这个心行,那么事项就是后面的持犯,现在请翻到P.82 第三门,戒行门!这个戒行门分为两章第一个正明随行,第二个因示舍戒分为两部份,一部份就是有了这个戒了依体起行所以正明,那么下面叫做因示舍戒!万一你做不到怎么办呢?把它舍掉舍戒该怎么办?在我们国内这个舍戒并不流行,实际上在泰国、藏地它很流行,在泰国大家结缘戒有无比的功德,所以泰国是个佛教国家,几乎人人要受戒的如果说你一生没有受过一次戒的话,它尽管说啊!短期的如果说没有受过一次戒的话觉得你这个不行,现在那个时代已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大家都说进步!我始终对进步这两个字大有怀疑这就不去谈它,所以那个时候道德操守这个标准比较重视的时候呀!有一个泰国人很有意思,如果说你一生当中没有受过一次戒的话找工作不大容易找,然后要想说成家立业找对象成家也难立业也难,总觉得你这个人戒都没受过,这个道德标准有亏就是这样呀!这个是他从正面来看,反面呢!也就是说正因为它有无比的功德,上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你犯了以后是非常可怕,所以与其你做不到种一点种子总是好的,然后这个功德也在,所以你不如回家去吧!那这个藏系就比较重视,他不是说啊!你去结个缘他总希望你真的一口气走上去,但是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的经验,没进来之前啊!是无比的希望,进来了以后才发现这个事实里边还有一个很大一段距离,那时候想想如果力量不够回去准备了再来,所以这个地方正明!你要做到该怎么做?做不到应该怎么办?所以分两科的原因,现在下面就要看正明随行,这里呀!这一份补充资料大家有没有带来?严居士又多印了几份是不是有人没带来的?如果没带来没关系我明天再讲,这个补充数据对我们非常重要,那我们先看一下P.83第一章正明随行,好!现在让我们来说明了解这个受戒以后的这个戒行

【事钞云:戒行者!既受得此戒秉之在心!】

喔!受到了戒那么领受在自己的相续当中,我们战战竞竞战竞剔励的这样去,而秉之在心有个特点→藏而一心念除诸盖,否则的话违之皆犯,这个上一次已经发给大家了,这个才是真正的领受在心里边的它真正的行相,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件事情似乎很难,是呀!要战战竞竞一心一意的缘在这个上头,现在换一个角度去看你就显的很容易了,换什么角度?你为什么跑来要受戒?从这个角度去追问一下的话那很容易,而且会人人做的到,追踪到究竟的话除了这一途之外呀!没有一个人例外的没有一个人不愿意持,为什么?我们追踪最后的结果是说为什么要来?因为觉得这是离苦得乐的一个好方法。

为什么要来?因为觉得这是离苦得乐的一个好方法!最后发现这是唯一的方法,不但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只有得苦离乐,谁愿意?天下没有一个人愿意得苦离乐!你除此以外,得到了痛苦,快乐就远离了,你愿意吗?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所以在这个地方,他为什么一再告诉我们哪,我们圣解,这个业如果不了解,戒持不好。更进一步说,你业了解了以后,那个时候才人人修学佛法,那个时候你才了解,喔,原来是要赚无比的功德法财,所以眼前一点小小的努力,这太值得太值得了。所以并不是急着叫我们马上去行,而是要我们好好努力的去解,那么这个解的时候呢,万一你还没解好之前,出了毛病怎么办呢?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要不能离师,因为这个宿生的善根种子,靠着师长身边,靠着师长身边,对不起,你要犯罪犯不出来,既然你有这个善根而进来了,当然你愿意跟在那里,然后客观环境就保护着你非常好,所以这个僧团有这么无比的价值,所以我一直感觉到,现在我们末法修行,真正苦的呀,还是自己不认识,这样。先不谈别的,说修行人,大家觉得啊!好了!我要去修行了,所以关起门来一个人做,这个时候你怎么修行法?有一些人,宿生真正有善根,他可以关得起来,宿生没有善根的人,对不起,你一离师,完了!什么都不谈,也没有这个认识,这样。你认识都没有,你靠什么去修行?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必须要这个条件,现在大家清楚不清楚?这个因果必然的关系就这么严密,丝毫无差。然后这个《广论》上面完全讲这个道理,现在到戒论上面,这个道理是一一具体的实行兑现了。

那现在我们看,受了戒要秉之在心!但是这句话容易呀!怎么才能做到呢?下面,

【必须广修方便,检察身口威仪之行,克志专崇,高慕前圣,持心后起,义顺于前,名为戒行!】

就是这么几句话,所以这几句话大有内容,我们看资持的解释,一方面解释资持,一方面回过头来了解,现在行事钞上面这段文,

【资持释云:初蹑前科!必下,示行相。】

第一个就是戒行是什么呢?就是把前面这个再说一遍。必下,示行相!这个上面说必须广修方便,正告诉我们随行应具的内涵,这个内涵一定有它的行相,

【方便有二,即教行也。】

它上面怎么告诉我们哪?我们必须广修方便,平常我们总说方便方便!现在这个方便里边有二样东西,一个是教一个是行,教是什么?

【教谓律藏,必依师学,行谓对治,唯在己修!】

这两句话,那么教行这两样东西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教是因了解了这个道理然后照着了解的去做是果,照着去做是因,然后感得的圣位是果,彼此有它必然的因果关系,整个佛告诉我们的内涵不出二样东西,在俱舍上面称为教证二量,我们中国一般的祖师把这二量开出来,有很多地方实际上印度也是教行果,有了这个教然后作为因去行,有这个因作为因证这个果,这之间始终是重重因果关系,或者我们讲教理行果,或者教信解行证,教理正属于开我们的起我们的信,信了以后进去的时候圣我们的解,圣了解以后然后根据去行,行了以后证得这个果,简单的来说这个都是方便,就是这二样东西教行两样东西,那么现在这个地方讲戒的时候教是律藏,这个律藏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个律藏里边说起来是律藏,能离的开论藏吗?能离的开经藏吗?经告诉你这个道理,这个道理你真正去行的时候你必须依律,要去依律真实的内涵要清楚的话必须依论,所以我们从律来看叫做律藏,这个论藏的真正的内涵是包含了三藏,就像我们通常说三宝三宝,你看起来是分开的,实际上就它的内涵是一个,现在我们同样的这个戒!随成一行是四义整足,妙咧!是言有次第行不前后,从你认识去看一定有它的次第,但是做完成的时候,任何一件事情是绝对少不了任何一样事情。

所以现在我们认识这个啊!方便原来有这样的内涵噢!而且要广修不是简简单单噢!于是下面了解了这个教是指这个,可是这个东西呀!必依师学!对!没有师没有,所以离师无法离法无成,经论上一再告诉我们,《华严》说的非常清楚,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譬如前面一路上的过来我们大家了解了,大家都有个感觉啊!这个文看了好像早就懂了,一听!里边还有这些噢!这个发现的,对不起,就是自己没有发现的,所以在这里我一直深深感觉到我只是一个留声机,不是我能告诉你的,我今天所以在你们听起来觉得我很懂,那是因为我老师告诉我,这个懂的不是懂的我,如果要我在里边都是错的,对的东西都是师长一一真正的通常我们说传承师门的珍贵在此,那么这样追溯上去推到谁呀?佛陀他老人家!戒也就是他告诉我们的,行还是他告诉我们的,所以必须要这个,可是了解了这个道理不去做的话对不起!这个道理永远是他的,行持要靠你自己为什么?要对治你的烦恼呀!本来就是告诉你怎么对治烦恼呀!你本来要来是干什么?要解决你的问题,现在了解这个问题的根本在烦恼,对治烦恼方法要他来告诉你,行持对治还是靠自己,所以这个地方对治在自己了。

【由本兴心,禀教期行以为受体;】

现在就说本来是怎么样启发你的?噢!由于这个信心,这个信心有一长串噢!这个信心一定从知苦然后找到苦因,苦因要断,由于知苦要末灭,所以这个时候末灭然后要去修道,所以这个由本兴心就包括了苦集灭道的整个的内涵就说在里头了,然后在道当中开始去走的时候才晓得下脚的第一步在戒!所以禀教!根据着领会了圣人告诉我们这个教法,于是我们真正要去行,这个领受在我们的相续上面这个受体,得到了这个受体呢!

【今还如体而学而修!】

对!现在由于这个那正式要开始去学去修,

【文明检察,似偏约行;】

上面这个文上面,必须广修方便,就告诉我们检察身口威仪之行这个话,这个文上面是说明要检点,要检查,好像偏重在行,但是下面看噢!

【然离过对,治非学不立!】

是呀!行是没有错行是行些什么?对治我们的烦恼!烦恼对治了然后苦因消失,苦因消失苦果就不集,这个才是我们所以要想对治非学不立,对治些什么?这个就要学!如何对治?就要学!对治的对不对?是要学!是不是在在处处无非要学?所以非学不立,

【广修之语,理必兼含,】

真正的广修一定是兼含这个内涵在里头,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了原来这个内容是这样呀!所以下面

【检察即心,心即行体;】

真正检查那就是从内心功夫检点警策,这个就是真正的行就是从这个地方这是心体,然后这个心体当中起的用的话,心体当中又开为受想思实体,然后真正行的时候这个心所,这个地方没有说,下面等一下会讲的,

【准业疏具三:能忆、能持、能防,】

这个行的时候准之上面这个业疏说能忆能持能防,

【一心三用,无非顺受,方成随行】!

这个要有这样的几个功效,那么这个无非是顺着所受的愿体,这样才能够真正成就我们现在随行就是这个戒行,

【此谓能察,身口威仪即所察。】

那么上面这个心是能察检查这个身口威仪对是不对?

【此二句,须明成就二持,远离二犯。】

这个就说明成就我们的二持!止持作持,远离哪二犯?止犯作犯!到后面那个止作,持犯当中还有详细的说明,不过现在那里从总论,下面那个详细的说明就持犯的话那就是别的细细,真正要行持的时候我们还要讲,

【而云身口,且据粗非!】

上面这个而云身口是粗的地方,

【约准今宗义通三业!】

如果说根据现在那个本宗,那么这个一定是从三业各方面来说,

【上云检察,正示修行,下云慕圣,明其标志!】

上面不是说,广修方便检察身口威仪之行吗?那么下云高慕前圣!那就是它所标心所期望的,说为什么我们要来持戒?或者你从皈依来说,唉呀!要皈依佛陀,或者真正的皈依,还是我目标在离苦得乐,啰!离苦得乐的究竟状态就是佛陀,现在要靠他来教,然后将来证得他的榜样,得到他那样究竟的结果,所以这个正是我们所仰慕的所期望的。

【克,犹定也。崇,重也。前圣,通目三乘已成道者。】

崇重也!前圣通目三乘已成道者!这不一定成佛,还有其他真正证果的圣者都算。

【持下结示名义,持心即行,后起顺前,示随行义!】

前面就说持心后起,现在那个持戒的心是后面起来的,所以要这样持?他顺于前面所受的体所以这个叫戒行,前面叫戒体现在叫戒行。

【事钞云:然则受是要期思愿,随是称愿修行。】

说这个受是前面这个愿体,为什么叫思愿?因为这是思心所当中,随正是跟前面所说的愿相称相应的,然后对境一一去修改修造,

【譬如筑营宫宅,先立院墙周匝,即谓坛场受体也,后便随处营构尽于一生,谓受后随行。】

举个比喻我们造任何东西,先把周围弄好了然后后面一一把它随处努力,或者我们说造好的房子了怎么里边慢慢的去把它装饰,然后在这个里边一生去受用它,将来永远去受用。

【资持释云:初对体辨行中二。】

那么这个解释就是分二部份来说,对戒体来说分二部份,一个约法下面约喻,先说明这个道理后面用比喻来说明了解所说的道理,

【前约法明,要期即尽形断恶决绝之誓。】

这个很容易清楚,

【思即缘境,周偏慈愍之心。】

上面不是思愿吗?这个思愿是要期的,

【合此二心,混为一愿,即受体也!】

这个就是两样东西,要期以及这个思愿尽形我要这样去做,二样东西那么这个是愿就是受的体,

【称愿者合上要思、即随顺义。】

称愿呢!合上要思即随顺义!说随你上面所要的来做于是这个称愿哪!来起下面的修行,这个是约法来说明这个道理,下面举个比喻来了解上面所说的这个法当中的道理,

【譬下次约喻显,初营宫宅喻求圣道,下喻受随可知,营构谓造立屋宇。】

这个很容易,先把所受的标戒弄好了提起来慢慢的去做。

【事钞续云:若但有受无随直是空愿之院不免寒露之弊!】

这是第一个,假定有了受没有随的话那是一个空愿,这个空愿的那个比喻当中像这个房子一样,这个房子四周的围墙立了里边对不起房子没有盖那也没有用,所以不如不免寒露,下面还有解释寒露等等都有它的特别的内涵,反过来 若但有随无受,此行或随生死又是局狭不周,譬如无院屋宇不免怨贼之穿窬也!反过来那么重视在行了不要去受了,这个时候你这个行只是个善,因为你没有那个愿体,所以你这个行或随生死,再说又是局狭不周,就像那个房子外面没有保护,对不起,你在的时候作的时候有,一个不小心,怨贼,尤其是烦恼的怨贼,又不灵光,所以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这二样东西都要,这是目足并运,那么这样才真正能够达到我们所要去的地方,至于这个相资,也就是说譬如大菩提心先发愿心,然后愿心,以后后发行心,发行心的时候,先求菩萨戒后行菩萨行,前面先求出离戒,后求出离行,这个完全是一样先从发心后面才立行。

【资持释云:二互显相须中二,初叙互阙又二、先明阙随。寒露者喻无善盖覆。弊谓困死、喻沈恶道。若下明阙受。随生死者但是世善、非道基故。又局狭者缘境不遍、恶心存故。穿窬谓穿壁、窬墙也。由无外院、其间房室容彼穿窬。此明无受防约、虽修善行、还为尘扰、丧失善根。如贼穿窬、盗窃财宝也。必下次示相须。】

其次来说明相须这二样东西要互相依靠,其实这个在前面戒体当中已经说过,现在既然讲戒行的话更是特别的说一说,初叙互阙又二,先明阙随!说受了得到了,可是后面随戒如过不行那么怎么办呢?难免寒露,寒露就是没有善来覆盖弊谓困死,这个困死是指什么?或者沉沦恶道等等,虽然你受了得到了愿体了,如果后面不去行的话,对不起,还是会沉沦,若下明阙受!那么后面随的境,你很认真的去做,可是没有得到受体怎么办呢?随生死者但是世善!这个现在了解了都是世间的善,不是道的基础,这是第一个而且有局有狭,缘境不遍恶心还存在,穿窬谓穿壁,这个窬就是个墙,那么由于或者是外面没有,人家很容易跑的来跑到你这个里边来,把你的房子弄破了,把你里边的东西偷走了,此明无受防约,虽修善行还为尘扰,丧失善根如贼穿窬盗窃财宝也!那个地方就是说明如果我们单单行善,而不去受愿的话,那么有这样的缺陷,这个行就是作对了只是个善行,而且因为你没有愿心的防,所以对境的时候如果心强有善行,如果心弱并没有愿体对境警策自心的这个力量没有,所以随着强的外缘跟它去掉了,这个是它真正的特点,所以必下次示相须!那是上面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必须受随相资方有所至!

那么下面这个问答稍微等一下,我说我们这份参考数据,请大家现在这份参考数据拿出来,我们在这里看一看,这一份参考数据,我上一次曾经跟大家简单的说过,现在讲到这里真正重要的地方再说一说,它这个上面告诉我们现在的行需要两样东西→教行!教要依师,实际上这个地方依的师是干什么呢?去学!这个最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否则的话,你依了师不学你跟着他干什么?现在末法的时候就有这种现象,但是客观环境也不允许,所以有很多有善根的人说喔!现在出了家自己去修行去了,这是大有善根之人,实际上,譬如我们莱谷老和尚都是,他靠了个师父出了家,下面都是靠自己的,可是这种都是再来人噢!我们虚云老和尚都是再来人也是,我们一般人不行,我们一般人,非得好好的跟着师长去做,否则的话,你非出毛病不可,所以正规状态当中,那个就要好好的依师,因此戒律上面明文规定五下!这个五下是指利根噢!你通了如果不行要十下,再不然叫尽寿依止。

从前面一步一步来,我们都了解了对不对?然后这个地方就是特别告诉我们就是说,现在那个补充数据是资持济行事钞上面的,行事钞上面第27卷,叫作持犯方规,换句话说,你受了以后去持戒,持的不好就犯了,那怎么样才能够真正作的好?这个方规,两个字意思就是这样,根据那个行事钞上面,它就告诉我们这个律,真正讲的内涵就是两件事情,持,再不然就是犯,所以它说持犯之相呀!摄生,说持犯真正的行相很深奥噢!不是即学之士,你没办法真正透出它的内涵,所以他告诉我们,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怎么办?它前面有几句话,我没有给你们,我可以念一念,它说:

【新学后进教网未益始,故学子普知始末!】

现在我们很多后来的那些人,刚刚开始发了个心但是真正那个教理呀!这个教理的内涵是非常的广泛,像网一样那个内涵根本弄不清楚,你不时的偶然的跑的去学一学对不起!那根本不晓得它的根本在哪里?我深深就有这个经验,弘一大师也再说他刚开始去看的时候得前遗后!简直找不到头,我想很多在座的同道们!后面的人先不谈,可是后面的人你不妨说你在学校里念书的这个经验,大家都了解,自己去看唉呀!看了半天,乃至于在佛学院念了半天,念的时候好像正对着这个念得很起劲,回来一头雾水,要去用更谈不到,我想这是人人有的经验,所以这个情况历来皆然,南山祖师也告诉我们哪!新学后进教网未益始故学子!换句话说,还到不通的地方去学,如果能够不学的话,那更是不晓得头尾在什么地方?所以它说

【「若核持犯,何由可识」】

如果说要考试,谈怎么是持怎么是犯?实在没办法认识,所以它在这个地方,把整个的行事钞细说,说完了以后,它前面又告诉我们叫做随戒摄相,不同的戒一条一条来解释,虽然解释了,可是对不起,随着这个相是有了,就它的义理来说,总的来说,大家还不清楚,所以“随戒释相”完了以后,它下面再从这个地方,又叫一个持犯方规,持犯方规,是从它的总义总论这么了解了以后,从这个地方了解了以后呀,那么你就清楚了。那么真正说的是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持也好,犯也好,说来说去两件事情,心、境。就是这样,实际上犯就是心对境由无明所使造业,现在了解了心对境有正知见策励善法欲去造然后就持,如果这二样东西你明白了清楚了,那这个一切的戒律呀!它说了如指掌,因此现在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这个持犯方规,这个持犯方规当中就开出来所谓持犯名字、戒即体状!那个都是后面在持犯篇当中。

现在呢,在这个我今天给大家的补充资料,就学!特别是杂料简当中,特别有一点,请大家注意噢!说「一以不学无知历位分别」,说我们平常很容易犯的这个毛病,这个不学无知,那个诸位在家同道们很抱歉,有一部份是可以,可是我怕有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发出来的,戒的有的时候这个编剧的内涵名字,乃至于这种名字,对你们听都不一定合适,所以诸位将来有意出家,将来都会听的到,所以今天以供敬仰朢之心听,种一点善根也是好的。前面先看

【「不学无知者,其相微隐。初且叙结。然后例开。言其犯相者。谓受戒已来。勤学三藏。于境迷忘。遇缘而造者。随相境想具之。若由来不学。事法无知。触便违犯者。佛言。随所作结根本。更增无知罪。既略叙结。须配位法。」】

说不学无知呀,很难懂,现在我们就看一看,言其犯相!什么是犯相?了解了犯相,那你就能够不犯了,谓受戒以来!那是说假定你受了戒以后,勤学三藏,喔!很勤勤肯肯努力噢!尽管说律藏可是这个地方告诉我们三藏,现在我们了解了,对不起三藏要嘛!不学!要学的话那三藏非全通不可,那时候于今迷妄遇缘而造虽讲信居之!你受了戒以后认真的去努力,可是尽管努力或者是不了解是还迷,或者虽然了解了现在对境的时候忘掉了,那个时候呀!就看了,那个时候还要看噢!若由来不学!现在来了,这是我们通常犯的,从一开始受戒以来就不学,事法无知!事也不知道,法也不知道,触便违犯!碰到就犯,佛言随所作结根本,更增无知罪。

【佛言:随所作结根本。更增无知罪。既略叙结。须配位法。】

佛言:随所作结根本。更增无知罪!我们罪加一等呀!所以不要说戒很有功德噢!有功德是没有错可是你受完了戒回来就要很努力噢!现在我们通常回来了以后,就根本不学对事对法无知,根本罪是戒还要加一个无知罪,不学无知之罪,那个就可怕了那就非常可怕非常可怕,所以任何一条犯了是非常可怕,可是有它的开缘后面就叙说这些,叙说这些当中我也不想一一细说。

【问:『何名为学?』答:『凡学有二:一﹑教,二﹑行。】

请你们看第二页的第四行问:何名为学?大家找到没有?什么叫做学?凡学有二,一﹑教,二﹑行。看见没有?就是刚才说的真正的学有二个内涵,一个是教,一个是行,如果学过《广论》那就很清楚了,整个的佛法内涵莫非是教证二量,或者是教行二量,教行果刚才已经说过了,那么现在这里呢!看噢!说依教来造行以行来建教,教干什么呀?教来弄清楚造是让你弄清楚,这个教真正的目标大家看见没有?这个第二页旁边你们看那个,这个旁边有二华这个就是第二页,这一张不是吗?这个是第一这个是第二,第二页的一二三四最下面何名为学?就是这个!然后这一行上面告诉我们学有二种,一个教一个行就是刚才我们广修方便这里,那么这个教行当中的关系呢!说

【教以照行,行以践教。非但寻文,即名为学;】

依教来造行,由于这个教理告诉你让你了解,造行是认识正确,毫无错误的让我们去行,行呢!行以践教,行则以践教,非但行明即名为学!平常我们学的话,都是文字上面所以祖师告诉我们哪!不是单单在文字上面转噢!单单在文字上面这个不叫学噢!再说不要说佛法,这个学是我们中国儒家的,看看孔老夫子说的什么叫做学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妙咧!它这是根本根本在干什么呢?儒家讲的学的根本在行!但是要行你必须要有认识,这个要有认识它不从学的地方去看从教那个地方去看,为什么?跟着老师,换句话说,是这样,你真的跟着好老师,老师跟对了一定不会错,

【故疏云:佛立教相,止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如戒名众学,岂但读文耶?】

所以疏上面告诉我们。佛所以立这个教相的目标是干什么?叫你奉行!拿着这个好好的认真去来修行的,若单读颂非本意也!单单把它念不是本来的意思,不过这里要停一下,万不得已的话你老是在那儿念也有它的好处的为什么?这是万不得已噢!大家注意噢!有个比喻说荒年了大家去吃草,那个是荒年噢!不要说庶年山珍海味摆在那里你也要去吃草,那个是很荒唐的事情噢!所以我现在说逼不得已读也有好处,这个话怎么讲?请问你现在不在读经你读什么?是不是读妄想?是不是随顺着无明?一天脑筋当中,满脑筋都是经文摆在那里,它就价值来了,所以这个比喻像小孩子一样,你跟他说不通道理,叫他念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背了一脑筋,将来长大了以后触境生嘿!就是这个!是不是这样呢?这是我们要清楚的这是教学的必然噢!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是,不但如此!说刚开始的时候,依止老师的时候,现在我还看见这个戒相,他们藏传当中就是这个,小孩子就去跟着老师,叫他咭哩瓜拉去背呀!其实我们刚开始出了家,也是把那个戒把它背,不懂呀不懂也背,从遗教经开始是不是这样呢?然后跟着老师慢慢的去讲,前面你不背,这个东西懂又不懂,然后你背些什么?背以前那些烦恼一天到晚盘这个害了,这个是它次第的必然性,我们应该了解,但是它究竟的意思,背完了以后,诵完了以后,所以就了解,了解了以后,就如所了解的去行持,所以称教以行呀!所以戒,叫重学起端颂文,这是一面就是偏在文上头的,反过来呢!嘿!他又说这个不行那我去行了,看祖师怎么说?

【又若徒行,复不名学,】

以前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不是都引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话吗?现在看看道宣律祖,也这样元照律师也这样,印度的祖师也是这样,佛告诉我们的,也是这样,唯一的就是我们自己弄错了,

【纵令持奉又不免故!】

假定你不好好的学单单徒行的话,就是单单作又不行,你以为对了对不起!还不免故,这个地方也不细说,如果细说的话,可以举出太多太多的例子来,所以

【疏云,若于二持,虽不违负,望非明决,不名为福。】

所以你对这个二持呀!自持二持虽然表面上面好像你行相上做到了,但是如果说你不绝对清楚,能够了解内涵的话,不名为覆,这个换句话说,就是你弄了半天没有功德,

【故知学者,止是称教修行;教行相循,方名为学。】

所以说学是什么?嘿!要这个条件啰!这样!正称教!来修行,换句话说,依教奉行,就是前面的教依造行行以建教,那这两样东西相配合才叫做学。

所以同样的,那前面的话,要受的愿,后面要随行,下面举一个文,这个文上面它说:知如颜渊好学,不迁怒、不二过!这个上一次已经说过了,不要说佛法,就世间法孔老夫子这个门下有个颜回,说颜回好学,这个公案这里再说一下,孔老夫子自己曾经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他就说普通十室之邑的就是邻居,这个邻居一定可以找到想我这样的本质,像我一样好的人,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像我这样好学,人家说他“天纵之将圣”,他说我不是,我只是好学而已,就像爱迪生一样我一分是天才99分是靠我的好学,孔老夫子自己说我是好学学出来的,但是孔老夫子说的好学是什么内涵?我们还要从论语上面去找,鲁哀公有一次问孔老夫子说:你这些学生当中哪些好学的呀?以前有一个颜回现在死掉了再找不到第二个,那孔老夫子说的学要这样噢!然后他就说了颜回的好学不迁怒不二过,这二句话我想我们人人或者念过或者听过或者背过也说给别人听,但是这两句话有它深厚的内涵,不懂得佛法不懂,我现在了解了佛法回过头来看论语实在美不可言。

现在我们福智精舍,我已经叫他们每天要背一段,空下来就给他们讲实际上都是佛法,我在这里把那个不迁怒不二过再说一下,为什么好学是这个样呢?现在我们平常碰见一点小事情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是不是这样?现在你不要说佛门说儒家说孔老夫子的儒家真正的中心→业!业是讲什么?辩业之理!换句话说世间上面一切事情都在变,为什么变化呢?依的道理变化的原因何在呢?这个业真正讲讲这个,所以你就实而看的话就告诉我们,佛法告诉我们世间法都是因缘空,这个无非是缘起,永远在变化它没有一定的,这个我以前说过噢!孔老夫子说空空如也我无智也,有愚夫问我:我口气两贪而机也!我并没有一定的固定的说一定怎么样?任何一个人来问我,我一定看看那一面看看这一面,两面看看它的问题何在?换句话说天下没有一件事情一定如此的,你要看看它什么原因生起的?从这一面看从那一面看找到这个原因解决它的问题就对,佛就是这个,然后儒家也是这个,如果你了解了佛法是这个的话一切都是业,既然你了解了业请问你会不会迁怒呀?你会不会迁怒?啰!它世法尚而,现在我们如果真正的好学,不好学不谈噢!尽管进入佛门当中那像我一样出家出了几十年还要迁怒,我现在才了解这个佛法可以说刚刚望到门,如果我真正努力去学了解业的道理了以后,不要说深啰!了解了业的道理以后就没什么好迁怒,如果了解了大乘的佛法六波罗密,那不但不迁怒感激都来不及你说对不对?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到你身上的话,把它成就我的生忍成就我的法忍成就我的无生法忍,这个都是对我们的大恩人是不是这样?佛法是不是这样讲?你说你会不会迁怒会不会抱怨?所以他说不迁怒,这个什么结果?好学!世法尚且如此现在佛法更是如此呀!然后不二过还有一个嘿!以前不了解不了解是无知,现在学了以后就了解了,了解了以后你还会犯吗?这个是好学的典型的例子,现在我们并不是说期望人人作颜渊一样至少我是,不是要做到可是我觉得我期待要做到颜渊,对世间我要做到孔子,真正的孔老夫子不是我所期望的,那你要做到什么?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是吗?所以要做到他怎么办呢?要学呀!就在这里所以这个地方特别告诉我们,我们特别再看那个文,这两三句话今天把它解决,下面杨雄那不谈了。

这个说世间尚且如此,况超出拔世之教专以颂文为学也!所以我们绝对不行说一点文字弄懂了,再不然的话,也不要文字了这不可以,这个时噢!不但是我们现在祖师,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的,

【「今时学律,解无所晓,行不可观;」】

啊!就是这样,现在学律的人这个本来就是行持下去,第一步路应该这样做,可是偏偏进去了,学了半天呢!解,先讲了解嘛,一无所晓!行呢!一无可看!不是人家我自己觉得是我自己,我只能说我自己有这样的一个失败痛苦的经验,所以在这里拿来愿意跟在座有同样弊病的人哪!互相来策勉,不是相怜,怜没有什么意!如果说怜而增长悲悯那个怜有用,否则这个怜的话使得人心缩下去这个不要它,帮助别人要怜自己不要怜,自己要什么?要策励自己!我不作谁作?但是要靠自己努力。

下面为什么原因呢?再说我们已经这样,还像下面那样那不是更糟糕吗?

【「放情造过,殊无惭耻;辄谓我是学人,免无知罪;此乃自欺,罪何可免?」】

这个已经是犯了,

【「又复矜持」】

这个是更糟糕,自己还说

【「吾纵犯过,业亦非重;犹如铁钵,入水能浮;」】

往往有这个感觉,好像是我们现在这样还有功德,就像钵一样。

【「此又不闻《净心诫观》云」】

这个《净心诫观》是南山道宣律祖教斥他徒弟的,说

【「知而故违,重不知者。知而故违,重不知者。今欲晓下句法,必须准律分相。今欲晓下句法,必须准律分相。」】

比不知的还要重。所以下面这个不学无知,开是开什么?必须准立分相!下面这个开缘,就是一定要根据律上面告诉我们,它取什么?

【「但取下坛以来,期心持戒」】

那这种人就可以了,他下了坛以后,一心一意,说我现在受了受了要去持,那怎么办呢?它四个方法,

【专依师范,】

律上面告诉我们,很清楚,你必须五下依师,依师目的干什么?

【「咨禀法训」】

从这个地方不懂呀,去向他请问领受,拿这个佛所说的教法,最为我们教训的根本

【「竞竞守护,不敢妄违;则名为学」】

然后战战竞竞去做,不敢一点点的乱来,这个叫做学。

【此分三种:一者久学,解行成立,如文所叙。二﹑者初学,虽学未通,如渐顿说。上二,依三学次第学。三﹑者未学,谓勤求道果,期后习律,如毁毗尼,不犯所开。此开不次第学。如上三人,一向不结不学无知。次明不学,亦分三种:一﹑者始下坛场,或迹混流俗,或越学余宗,或礼诵等业;忽慢戒律,都无知者,如文所叙。二﹑者虽复学习,不专持奉,目瞩耳听,心背行违,知而故犯,末世多然,准上疏文,不名为学。三﹑者先曾奉持,守心不固,中道而废,还为不学。此等三科,一切事法,随有不了,若持若犯,皆结二罪。如此格量,麤分途径矣。』问:『下开句法,为是学人,为不学人?』答:『此科正论不学无知,结犯分齐。学人一向无罪,何用句法简之?古来章记,例以学不学人,相参而说,传迷来久,见此好为一悟。』】

然后这个里边,又开三种,这三种当中有一种「一者,久学。解行成立」这个不谈,二﹑者初学,虽学未通,如渐顿说。上二,依三学次第学。三﹑者未学,谓勤求道果,这是一种特别的,这个上面说过,这个虽然勤求道故说这个不开,这个开是开什么?开不学呀!这个地方如果犯的余罪还是照算不误噢!这我们要了解噢!所以第三类犯了其他的罪还是照算,不过他全部精神去做的话,这个因为他的功过相抵的话,大概还不至于堕落,乃至于还可以证果,这个我们应该了解它这个特征,下面我想这里不细讲了,下面你们自己这段文好好看一看。

我之所以给大家这一份数据有个原因,这个策励大家,我们前面你真正努力去做的话,你会发现学戒是美不可言,实在美不可言!越学越美,平常作学问了解了一点很高兴但是不能用,这样真的学戒了以后你要嘛!不了解,了解了马上就有用,对自己来说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而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还可以帮助别人,刚才一开头我已经说过了,现在这个帮助别人的功德是无量无边,与其站在那儿观望,倒不如投身进来,如果说没有客观的环境,没有条件也就罢了,现在我所了解的有,的确有,所以我一直觉得将来真正有志的人,好好的起来大家是前途无量,现在我们的因地当中,把我们释迦世尊的教法已经衰退了重新扶持,将来果位上面的话,就是当你成佛的时候大菩萨来护持你,反过来的话呢,到那时候你也成了佛以后,再去护持他,这个正是我们因地当中下脚的第一步,这一点是我今天所以要谈这个根本的原因。

后面如果将来你们有机会,不妨去看看那个戒呀,我想今天时间已经过了好几分钟了,就到这个地方为止。下面还有几个问题,照例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回头说一下,这个地方有一份表,我先放在这个上头,空的时候,请李居士做一个拷贝,然后下面就做个持犯方规,当中的每一位出家同修都一份,这个表实际上这个上头有的,可是我重立了以后,到那时候不要去翻,这个立的方法也是比较容易看,对照着那么容易读,下面零零碎碎需要的。我随时再来复印给大家,现在请大家一起回向。

《在家备览》,P.84,宗体篇的戒行门,昨天把戒行门的头上一点讲了,P.84第一段,就是头三行,讲了今天从第二段开始,第一段先总说一下这个戒行是什么?然后要想真正成行,建立这个行需要有什么条件?这个条件简单的说,方便!所以要广修方便。这个广修方便就说到教行两件事情,这个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前面的认识起信解,那么这里特别是指律藏,这个一定要依师长,依师!下面这个行就要靠自己,这个师长,现在在这里好像目前这个师长都不太了解他的特征,就是以我小的时候来说,那时候不要说出家,就是世法来说,人家总说大家都很重视师长,说师承,师承非常重视,慢慢慢慢的由于西方很多学术进来,所以我们对这个,慢慢慢慢的就不太清楚,实际上这个真正说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佛门当中这个师承是绝端重要绝端重要,前面一再说过了,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没有一个过来人的指导,凭自己摸索,很难摸索的出来里边的真意,所以所谓的师承,也就是说这个智慧的积累,积累到每一个程度,它自然而然成功,要我们自己去学,是不是一定学不成?不!也一样学的成,就我们世间的眼光去看,有很多人说天分很高,佛陀就是没有老师的,爱迪生也没有老师教他的,天下有太多这种人,了解了佛法以后,才晓得这是他宿生带来的,同样的就是你宿生带来,真正说起来,除了佛以外,其他的人你有同样的智慧,自己学跟师长学内容是完全不一样,佛一定是自己学的,否则不叫佛了,譬如说我们孔老夫子是东方圣人这样!天纵之将圣,他自己说他之所以成就,因为他得力于学无藏私,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这个也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行要如何建立?那么今天P.84上面,第二段就第四行,这个里边是一个问答,换句话说,这个诘问答是个征问!说明这个受随两者之间,那么使我们了解彼此间的关系,那个时候才能够如理如法的行持,能够得到我们所期望的果报。

【事钞云『问: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

这个是个启发的因缘说现在受了具戒了,其实不一定是具戒任何一个戒,那么说将来受了戒一定能够感得将来这个快乐的圆满的果报好的果报,那么这个果报是从受还是随,从受戒的愿体得还是从随行的戒行得?那么下面的解释

【资持释云『问中:上明相须其功一等,招生感果必有亲疏故须显示』】

这个问答当中就告诉我们受随必须互相相须说依待,互相你依靠我我依靠你,不过这个里边确有亲疏不同,通常那个亲疏我们说亲是主因疏是助缘,那么来说明它,这个是争问!藉这个问答让我们能够实在的如理的了解行持应该怎么行?先看文再一一解释。

【事钞续云『答:受是助缘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亲受体,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则明戒行随相可修 若但有受无随行者,反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是故行者明须善识业性灼然非为滥述。』】

这个是行事钞上头的一段文,我们先看一下资持济的解释,这个回答这个解释,实际上是说明这个里边的关系,这个里边回答当中,分二部份来回答,我们看那个文

【资持释云:答中二!】

分二部份,哪二部份?

【初对显亲疏!】

说把受戒跟随戒两个相对的来说明,让我们了解,哪一个为主,哪一个为副,其次第二个是别彰行相,其次再来说明这个真正的戒行的内涵所谓别彰行相这二部份,那么现在先看那个对显亲疏,对显亲疏又分为二部份,第一个就是说受是疏,受就是受的这个愿体,所受的这个愿体这个是比较疏,下面来说明什么?说明随行这个是比较亲,那么我们现在看文噢!上二句明受疏也!必下明随亲也!以坛场初受顿起虚愿,对境防约渐修实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

【故业疏云:故偏就行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

那么这个是第一段,也就是上面这个回答当中说这个受是助缘,这个助缘要晓得是指什么而言哪?指感这个乐果而言的叫助缘!凡是我们讨论任何问题一定有个标准,现在那个标准是什么?就是对感果这件事情来说那两者是哪一个为主要?

是哪一个为主要?这个是说受是助缘,为什么?因为还没有正式去行,有了行以后所谓功德功德必须从戒行那个行持当中得,所以必须因随对境防拟!这个助缘虽然有了还要一个主因,这个主因是什么?因为随!这个随戒!这个随戒是什么呢?就是当对境受了戒以后对着任何境界的时候,它就有一个防非止恶的功能,这个产生了以后,这个防非止恶反过来说就是不造恶业造了善业,所以以此随行得至圣果!拿这样的随戒的行持一直上去乃至直到感得圣果,小则三乘的声闻缘觉大则佛果,而这个主要的不亲受体,亲就是亲疏的意思,这一段话主要的说明业疏上面说偏就行能起后习!因为招感生死苦乐业报的都在业行上头,平常对境的时候也是造了轮回生死的业所以感轮回生死的果,现在受了戒以后对境完全照着戒来做,那这个时候就得到乐果,这个乐果有二种,如果细说的时候常常说善、净,善还包括有漏的,净一定是无漏的,下面有一句话很重要,然受随二法义必相须但望牵生功有强弱!但是这个里边有一件事情要了解噢!受的愿体跟随的戒行这两者必须相须,互相依靠的分不开,不要因为最主要的靠随那么受不要,没有受就没有随,因果之法是法尔如是!现在所以强调它是因为什么?因为望牵生功有强弱!就引发来生的果报来说才说它的亲疏,这里不妨大家了解一个,一切法都是所谓缘起之法,或者说空缘起,缘起之法一定是互相因待的,就像二支筷子一样你不能说这支筷子帮他,那二支筷子是互相帮助,完成夹东西的这个动作,那么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所以在这个里边彼此间无所谓亲疏,因果之法法尔如是!在这里只是我们从要求的果报上面反溯上去,这个果报主要的是说靠这个随行,进一步说那随行怎么来的?还要靠那个愿体!所以在此不妨举一个例子,这个受是疏,就像织布的过程当中的经线一样,布不是有经纬线吗?经线先安排在这里单单经线行不行?不行!然后也把纬线加进去,当纬线什么时候加到的时候那个布就成功了,就成布的眼光去看好像是纬线加到哪里布就成功了,可是没有经线这个纬线有没有用呀?纬线又不称其为纬线!也成不了这个布!这个是我们这个地方应该了解的,反过来呢!随虽然能感果呀!全自受生,受虽需愿终为随本!这二句话就了解了,是则悬防!发行则受胜随微,起习招生则随强受弱!悬就是事先准备在那里,准备着去防护,由于这个防护的力量才能够启发随行,在这个标准原则之下那受胜!那个所受的愿体才有强盛的力量,受了愿体以后就有个善种子,那个善种子随时对境的时候,才能够感得对境起防,所以对这一点来说悬防能够启发戒行,那要靠受,对了境以后起习招生这是随强受弱,对了这个境此处的习是业,另外一个名字叫业习气,由于业习气才能招感苦乐的生死,在这个标准之下随强受弱,任何一个因果法仔细去看的话都可以看的出来,嘿!在哪一个地方觉得好像这个强好像那个强,实际上二者当中都不能少,所以教文用与学者宜知!教里边告诉我们彼此之间怎么样用哪一个配合?彼此有这样互相相须相待成功,这个学的人必须要知道,所以有强盛的受才能够对境的时候启发随,进一步呢!由于善巧的随才能够满事前所发的受,这二者之中都不能少,少了那就不成,否则的话会使我们辛辛苦苦得到的无价之宝失去效用,失去效用还是小事反而还产生更糟糕恶劣的果报,平常说暇满人身暇满人身为什么要称它为暇满人身?这个是特别在修行人在佛法当中才提出这个暇满人身的义理来,说在三界之内要想真正超脱轮回痛苦,唯一的在得到这个修行的所凭借的这个身体,这个身体需要很多条件,这个最圆满的条件是什么?就是真正的得到像现在的比丘身,这个前面说的很清楚,而这个是到受体为止,然后得到了这个所以产生功效去修行满愿的话这个才是随行,这二者之中有它必然的关系,所以没有受体这个随行没有根,然后有了根以后随行没有没派上用场,没派上用场不仅仅是个浪费噢!受了戒以后不好好去做的话本来不一定到地狱去噢!到那时候不好好去做的话地狱的果报是难逃噢!这一段特别的就是说这个。这一进一出之间那实在是插的天差地远,这个是在正式行持之前务必要知道的,这个概念真正了解了以后没有做不到,绝对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故下!下面就是别彰行相,了解了这个道理了然后下面才告诉我们行!怎么行法?这个随行!这个随行的内涵特别的来说明它又三,分三部份,第一个成随之相!怎么样成这个随?下面说明没有随的损害,最后一个结论来叮嘱我们,初成随之相!一受等者举始终也,方便者对治智也,正念者摄妄缘也,护本受者随顺义也,入行心者即示二持成业处也,三善体者明业行也,则明等者示必修也,以知感果功在随中则之徒受不持无益矣!这个都是解释一个一个字现在回过头来看事钞这段文,事钞这段文当中就说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这个也就是说怎么样说明这个行相?一受就是前面的受戒,这个一受二个字是讲前面的戒体当中,说南山在家备览当中最精要就是一受二个字,那要怎么样才行?在此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前面有一段话,说现在受的人非常多即论明受止可三五,说受戒的人不晓得多多少少但是进一步问他:你到底受些什么以及如何受法的话?找不到三个五个!前面就是这样说,已经非常难了所以这二句话记得!到后面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说受者法界为量持者麟角有多!就算这么多人当中偶然有三个五个能够了解这个受得到这个受,然后受的时候所受的内涵是法界为量,这个已经算非常难得了,但是受完了以后真正要想满这个愿一定要靠行,就是现在这里的随行,或者后面说持犯,持的时候是麟角又多,这个麟就是古来的瑞兽,凤凰麒麟,这个已经是千年难得,所以麟身上只有一个角,受的人就算受到了受的时候,内涵是法界为量,可是持的时候,真正能够如他所受的持的话麟角!那个能够真正做到一点点已经是很好的了,两个原因在哪里呢?它说都不了解,怎么样能成受?怎么样能成随?这个前面也说,后面也说,现在这里又说,根本问题始终在不晓得怎么去认识它?所以昨天谈到广修方便都在这个里边,现在一再说明的还是这个。

所以说「成随之相」是「一受已后」,然后,「尽寿已来」,受了以后是要尽形寿这是要期,那个时候要怎么办呢?又说方便正念!方便就是种种的善巧,正确的了解,有了正确的了解还要什么?还要正念来把正知念念护持着,能够做到这个念知两样东西,念知也是因果互为关系的,有正念就能够把正知护持住,那个正知在容易把正念提持住,那个才是真正的定道后面所说的佛法的宗要,那这样的话流入护本所受!能够保护本来所受的,然后说流入行心三善为体!以这样的心情一直护持着,当对境的时候行,那这个行就是五蕴心法,这个受、想、行、识四法当中的行或者思,只有这个才可以造善、造恶、无记,其它的三种心受想,以及识这个心王是无记心的,那么流入行心的一定是能够反恶为善,则明戒行随相可修!这么一来,那了解了戒行是怎么样的?这个戒行一定是随着所对的境界,以佛说的如理如法的法相,照着去修持,把以前错误的把它改变过来。

在这个地方有几件事情,第一个说一受,把所受的愿体先建立,那个时候它产生严防的功效,一对境它就有警策自己的心,那个时候这个随行就起来,可是实际上是不是要等到对境的时候?如果说前面没有广修方便的这个行持的话,对境根本防不了,所以平常就应该广修方便,那么广修方便于是随境现起的时候,这个内心警策的意念一起来,了解了你如如对境去修改以前错误的行为,那个时候对了!所以平常常常说转过患为功德,以前作任何事就算造了好事情还在轮回当中,这些都是过患,现在由于前面的受随,而这个受随现在了解了,都必须以正知见为先的这样的广学深学,能够把一切过患都转为功德,因此在不了解之前都是烦恼,在了解了以后呀!都是功德,所以问题不在所对境的好坏,而是说能缘这个心是不是经过了深学广学?得到了善巧的认识!这是一个真正重要的我们要了解的,下面把这个文看一看,说这个文当中有几个特别的地方,这个就是资持解释当中 一受举始终也,方便者对治智也!前面说方便是一种说法,说方便就是教就是行,然后这个教是依师,学行是靠自己,现在这个地方又说这个方便叫对治智,这个名字不一样内涵来了,这个地方要说一下,前面说要去学靠跟着老师,学完了自己去行,那么到底学些什么呢?行!做些什么呢?现在给它另外一个名字叫对治智也!说为什么你要来受戒?喔!为决生死轮回的痛苦,找了半天找到佛门说只有唯一的三宝!然后三宝告诉我们为什么你感得苦?因为不了解因果的必然关系,所以真正积累苦的因这个主因是烦恼,然后只要把那个因拿掉了自然苦果会消失,所以正对着这个烦恼要想把它彻底的净治,这个叫做对治,那个另外一个名字就是智,现在所说的种种方便就是这个。

文字说了,大家了解了,可是到了这里为止,如果停在这里,还是一篇文章,还是一篇文章,那么下面趁这个机会还要进一步。这个就要翻开《广论》来看,请大家注意一下,如果大家已经了解了那是固然好,如果不了解现在有机会,好好的看正好,《广论》P.153希求解脱就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希求解脱生死轮回之苦吗?对!那么生死轮回的是什么呢?因为烦恼!这个烦恼能对治它的是什么?是智慧!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有几句话在这里就要认识,认识了这个那才晓得,为什么受完了戒,学了很多佛,讲了很多道理,对境的时候,就是没办法用,现在看P.153倒数第六行上面就说,中士道修心应该修些什么?这个里边,第一个说要求解脱,求了解脱要发方便,特别说我们现在被绑在生死当中是什么呢?业跟烦恼!是二样东西把我们绑住的,只要把这个结生相续,这个结生相续就是被绑的,现在就对业跟烦恼,希求解脱就是怎么从业跟烦恼里边把它解开?才能够透脱出来,那么倒数第六行说什么呢?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现在要完全用上它了,说要晓得解脱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要从反显,是的!没有一个人例外都被业绑住,而造业一定是惑,然后造业感果也还要惑的具有缘,所以就实说来惑业二样东西就是痛苦的根本,那么现在要解脱就是解脱这个,这个惑跟业一定会感果,感果的时候叫生,生了以后原来的惑业就消失掉了,所以这个惑业一但感果自己就消失掉了,生已息灭!它自己就消失掉,下面就解释 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这是世间一切的有为相,一切的有为法都有生、住、异、灭的四相,这四相还有个特点,一生生了以后就灭了就消失掉了,不要等到第二时它自己不能安住,不但不能安住而且一定消灭,不必去对治它自己就消失掉,这个是世间的有为相,所以惑业的本身一但感果自己就消失掉了,但是虽然消失掉了妙极了!这个惑业的影响力量还继续的会影响我们,所以这个地方特别的说,要修对治才行,因为不经过对治的话,这个惑业生起来它自己消失,如果说让它这样的话,那么这个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不要经过努力就能够解脱了,这个努力就变成白费的了,反过来说它的反显告诉我们,我们正要想解脱这个问题,一定要修对治,针对着毛病来治疗它。

所以它下面说,故若未生对治当于未来结生相续!假定你还没有生起针对着惑业的正对治的话,那你必定的会在将来结生相续,那个结生相续,换句话说,你将来一定还在生死轮回当中,一定会继续不断的延续下去,要怎么办呢?由其发起对治力故!一定要发生了对治的力量,这个对治还要有力噢!这个力才把前面结生相续的这个业能够断掉,所以说结生相续即便止息!没有这个对治没办法把它止息,这个论上面也是现在戒上面也是经上面也是,那么论上面已经说了很多怎么对治的善巧方法,第一个要生起的方便应该怎么办?先要感觉世间的苦!然后找到苦的因,找到了苦的因以后的话,看看是不是可以解脱?解脱的结果是怎么样?所以把苦乐一对比,策励自己很强盛的。

最后告诉你,现在你要真正去做了,应该走这个道路→苦集灭道!那么道路呢!这个道谛就是完完全全说的正对治法,然后道谛当中分开来叫戒定慧,照着这个道理第一个去行的是戒,戒最主要的是说正知见,有了正知见去行持,这个都在广修方便当中,那么这个前面一再的说过,正知见不是个文字,师长要指授我们一定要透过语言文字,然后听懂了以后要在身心上认得它,认得的时候这是正知见,有了正知见把前面受的学的以及自己行的这个正对治的好乐心用上去,对治的力量才生起来,这个都在所谓的方便当中,也是这里的对治,因为这个对治能够把无明惑业去掉,这个叫做对治智,到这里大家有个基本的概念,想想看,现在出了家了以后,到底做了些什么?平常忙了半天,是不是学了这个对治智?平常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啊!常住,乃至早晨起来打扫等等,目标没有别的,无非是说把生活整顿好了,然后努力学这个对治智,如果不学对治智,请问你忙了半天做了些什么呀?这是现在说起来,最最可怜的地方,真正的你了解了这个特点,一切都是绕着这个转,如果绕着这个转,做什么事情都对,就因为作任何事情都要准备呀!

以前我曾经跟人家提一个很轻松而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大家也用的上,大家念了几年书说毕业了,那个毕业到底什么时候毕业的?平常去看的时候说毕业的时候,大学嘛!戴方帽子的时候叫毕业了,或者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毕业了,实际上真的是这个时候毕业吗?如果真的是这个时候毕业的话,现在大学只要花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不需要四年,你说对不对?反正到了那天,举行个毕业典礼就毕业了,这个会不会毕业呀?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你必须在四年当中就这样,然后你仔细去考教的话,会发现很有意思,或者说现在离开学校很久了,已经在世间作事情,假如说在家人就赚钱,请问这个赚钱,到底什么时候赚呀?大家总觉得上班的时候,或者作老板开店的时候,我告诉你我感觉不是,不仅仅是这个,假定说你一天到晚去上班的话,你没办法吃饭,没办法回来睡觉的话,你那个班上的动上不动呀?那个店开的了开不了?而且真正说起来,正因为你要吃饭,正因为你要睡觉,所以你去赚这个钱,对是不对?

真正说起来正因为你要吃饭,正因为你要睡觉所以你去赚这个钱对是不对?假定你不要吃饭不要睡觉的话谁愿意赚钱呀?你们想想看对不对?这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事实的特征哪!所以你为了要去讨生活,这个生活当中包括怎么享受怎么吃饭所以你必须赚钱,或者你可以自己做老板最好否则作人家的伙计,推动的力量在这里呀!第一个这个推动的力量,这个推动的力量有了以后这是心力,去睡去吃的话这是体力,有了这个你再跑的去赚钱是不是这样呀?世间法如此!佛法呢!佛法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它前面告诉我们修的种种方便,是!这些都是重要的,所以一定要了解喔!苦谛是什么?怎么推动,然后正赚钱的时候是不是还要一套本事呀?那套本事的话还要另外去学,那现在修行也是如此,所以我也特别回过头来说,我开始跟大家讲广论的时候告诉大家什么?说我以前错在什么?错在学我!我想很多人跟我都有共同的经验,啊!修行了总是把自己看见的去修行,修了半天对不起总觉得早晨每天这么早起来,然后一天还要磕几个头拜几拜佛,弄了半天是不是烦恼照旧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呢?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找到那个对治,这个对治现在正确的告诉我们哪!方便何在?整个的佛法的内涵就是在这里,这是它真正的内容呀!所以方便智看看那三个字,方便或者对治智,看看很简单的几个字,有它这样的一个深厚的内容,刚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叫师承师承,我现在了解这个师承真正重要的就是这个老师,他有这个经验,然后他把那个经验告诉你,你没有师承的话他文字念一遍,跟你讲的时候天花乱坠,你听的非常来劲,然后你觉得啊!法喜充满!我常常说笑话假定我今天跑到高雄,高雄的到底什么地方我不知道噢!我是几十年以前哪!现在唱歌跳舞我没兴趣,几十年以前有个说书的不晓得你们知道不知道?一下说隋和一下说什么东西,在那儿谈几下然后念几下,说的时候中间还要穿插很多东西,所有下面听的人都如痴如醉,听完了也是欢喜无比,如果大家同样的欢喜无比那岂不是法喜充满呀?所以真正要了解法喜发的特征它有对治烦恼的功效,这个才行呀!所以并不是说今天把那个文字说的很美文章写的很美,如果写的文章的话戒是最枯燥的,啊!一个字一个字咬文嚼字不晓得什么,但是它的对治来说是最最精采的,精练的不能再精练。

后面有个补充本来这个不在正题之内,刚才我是说如果是这样的法喜充满好像听说书一样,不过究竟来说这个说书就是说书,听佛法就是听佛法,那个佛法的影子落下去了眼前虽然用不上,就后!还是由这个因缘启发的,在此不是说这个是说师承真正重要的昨天说过了,真正的师承好的一定能够推到从佛开始,其次一类呢!祖师,现在通常人家把传承分为二类,有一类叫长传,有一类叫短传,这个内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简单的什么叫长传呢?从佛以来没断过。什么叫短传呢?就是他是祖师,特别的自己悟得的,但的的确确能够把佛对治烦恼的特征,每一部份说的很正确,没有错误,譬如说天台智者大师,他的传承是根据他的老师,他的老师是北齐的慧文律师,慧文律师怎么开悟的?读龙树菩萨的中观,嘿!念这个偈子﹝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这个偈子悟了,然后以后传时,的的确确能够把佛的精要内涵,真正的用的上,那个用的上叫正见,换句话说,正见的特征是什么?破烦恼!而烦恼的中心是什么→我!所以大彻大悟的人,见了空性,就是指这个,然后他把那个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能够用的上,这个时候才叫做传承,说这个道理我们听懂了以后,内心上面去噢!了解了了解了。

今天有个人问?要修行的人还要闻思修,那么请问这个闻思修,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有什么差别?这个我在广论当中也简单的说明过,闻!那个时候一定要有老师来教,不是书本上去看的,然后你听见的时候是可以说一些资料、一些文章、一些概念,听了以后,你了解这个概念说的内涵是什么?啊!原来是这个,那么佛法里面要听的是专门对治烦恼,烦恼另外一个名字叫作无明,现在智慧就是明,喔!你听懂了原来指这一个,闻所成慧在《瑜伽师地论》上有它相当严密的次第在,世间的很多任务巧也叫这样,那么世间的很多任务巧这个慧是指什么?佛法当中说有二样,一个叫根本一个叫后得,这个在此不细说,闻所成慧!就是他要告诉你的这个道理的中心诀窍在何处?如果世间法你得到了这个诀窍,出世间法的智慧是特别的了解噢!原来是这个,那我现在了解了这个生死的根本→烦恼该如何去对治它?那个时候还是别人的,听完了回过头来,还是糊里胡涂,然后经过思惟观察,这个思惟没有观察不行噢!你一定要观察也许是眼前对境,也许你闭上眼睛回思以前对境落下的影子,所以一定是在境上面去讲的,那个时候你了解啊!以前不懂得一天到晚缘着烦恼转,现在了解了于是内心当中起心动念很认识的了解,在没有正确的了解思,思一定要有根据,把闻所得到的那这个时候叫闻所成慧,那个闻所成慧就是思所凭借的因,根据思惟观察了以后自己能够也如理如量把握的准老师说的内涵,起心动念你认识了,这个是正知见真正建立的时候,这个是思所成慧,你有了这个就能够对治烦恼了,烦恼现起你看的很清楚就是它!戒必定要从这个时候开始那就持的好了,修所成慧的那个时候要经过定慧,那个是亲自验证这个特别的内涵,所以那时修所成慧的得到的时候不叫正知见叫正见或者叫见道,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呢!就能够真正的转烦恼,平常说转过患为功德都在这个上面,这里呀!说起来说对治智内容有这个,那么有了这个要什么?还要正念!正念就是能够摄妄念不要让错误的念头跟着来,正知见摆在这个地方,这个干什么呢!护我本受的愿体这样才是,然后由于这个正念所以当对境的时候,对境的时候是辨别善恶,造作善恶的时候说流入行心呀!那个时候能够把以前错误的转过患为功德,所以这个持是成业处,现在的业净业了,所以不管任何境界你认得烦恼,能够对治烦恼没有一点点样子现起你那个就是个净业,很简单不要动手不要动口,换句话说,身口不动,你看的很清楚内心当中转过来,那个就是个净业,如果说你动身口那当然更好,这个善净之业是这样分的,如果这一点你看不准作一件好事这是善业不是净业,这个我们要清楚,这个善业我们叫福报净业叫做功德,所以真正做功德当中一定有智慧,智慧跟福报二个分不开的,这个是它的特征在此呀!

这个三善体呀!就是叫明业性也!对了造了这个业以后现在三善那就是无贪无瞋无痴,所以它一定是净的,因为贪瞋痴是生死的根本,漏主要的根本就是在这里呀!所以下面说以知感果功在随中呀!所以现在晓得了真正感果的在随当中,则之徒受不持无益矣!到这时候内心正确了那才了解了单单受了戒不去持的话那没什么好处。

下面若下!那就第二个,上面就是说怎么样随才能够成功,换句话说,戒要怎么样持才成功!然后下面无随!随不好那有什么损失,若下明无随之失为戒欺者功业深重,犯致大罪故不如不受!这几句话是激励之切非抑退也!对了!不要说听见了说哎唷!那对不起我就还是不受好,要晓得祖师告诉我们的用意是激励策发我们,并不是叫我们到这个地方退,说起来真正退不退真正的问题还在你学不学?如果你真正学的话这前面不晓得说过多少次了,你学好了绝对没有人愿意退,没有学好的话很少人不退,哎呀!这样的苦呀!这样的麻烦弄了半天倒不如不受呀!那你回去了,假定你真正学好了以后你了解,回去一条路→死路!除了死路再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现在你咬紧牙关就是持不好眼前也下地狱,将来下了地狱以后的话还是因为这个果报,所以就算是下地狱我还是要持到底,讲起来这个还是学的功,所以讲起来这个学太重要太重要了,这个都在方便当中,当然在此我并不是说那好了好了下过了地狱再来吧!嘿!那个时候还要好好的去学,当你了解这个下地狱的可怕相你就不愿意下地狱,然后你了解这个学,学对了以后持的时候还很省事耶!并不难耶!这都是千真万确而这些道理都在真正所谓好好的学,那这是第二个就是说不随有什么过失,换句话说,这个就是祖师来劝勉我们。

最后有一个所谓结示或者是说结诰!最后总结来叮嘱我们嘱累我们,是下结锆行者之言!再下面的话呢!结论来教诫行者这个祖师的话,通嘱末代!就是叮嘱我们后代的人,是故行者明须善识业性灼然非为滥述!就是这几句话,所以真正的行者要明白善巧认识要学的内涵,下面一个一个的说,善识者诫精学也!前面说要广学,广学不够还要精学,广学是博精学是要深,要能够把握的住精义,所以世间做学问尚且要能博大要能高,这个精学同样重要否则的话你学了一大堆,不但学了一大堆还等一下其它的东西呀!六十四明样样都学中文外文日文什么印度文学了一大堆,如果不精学的话自己还是细论,反过来如果你精学不广学的话不能触类旁通,不过在这里将来还是有个原则告诉我们,如果你把握住原则的话绝对没问题,这一部份这里先不细说,这个要善识要四样东西,一须识教教有开制!这是第一个,要了解这个教,那么现在这个地方的教呢!特别是讲律,现在我们了解了要真正明律的话这个论不通不行,然后真正要明律跟论的话经又是不通不行,所以同样的像上面这句话论其亲疏,这个律是亲,但是对不起没有经,这是论其亲,亲疏的亲亲是律藏,但是论其疏的话经论是疏,没有经论这个律也持不好,这个我们这里要清楚,教有开制什么是开的?什么是遮的?平常从戒相上面都是讲开遮的,但是真正的开遮之相不简单噢!将来讲到持犯那个时候我会详细的说明,二须识行有顺违!同样的行为怎么是顺理的?什么是违理的?这个我们同样要明白,三须识业业有善恶!四须识果果有苦乐!这几样东西一一都要了解,这个教从表面上去看是教相,就是持犯的内涵,识业的话最主要的就要论到这个业的心理的状态,这二个东西有它很大的差别,所以往往有很多东西呀!嘿!从相上面去看是这样,从业上面去看是那样,可是真正的制法的话,这二样东西同时都论,如果弄不清楚往往会有纰漏百出之处,譬如持戒往往是这个戒说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大家为了戒而争论,这个是从教相上面去看好像谈开遮,如果大家争论的话那是完全不了解业,不谈开遮还不一定出毛病,争来争去大家都倒霉,这个就是问题弄不清楚的根本原因,否则的话你又谈业这个开遮又不去管它,那个就是善心而造了恶业,前者以善行而造了恶业,说善行的话这个是说教相上面善的行为,如果后面的善心的是业,虽然了解了可是教不相应的话,心是善的同样的可能造的是恶业!这个我们应该清楚,那么最后感得的果,这个果呀!一定要教开遮弄的非常清楚,业认识的清清楚楚,那个时候行持的本身大概就没问题了,那么果报也辨别的很清楚。

反过来说因为从果报的苦乐所以要了解我们的行持违顺?因为要了解行持的违顺所以必须要认识开遮之教,以及成业之心,这四样东西都必须应该了解,必明此四始可摄修!必须把这四样了解了那才把修行的修字呀!能够通通的统括起来,下面说业性等者!下面说业性自然哪!如向所明顺持违犯善恶因果皆如业理,非妄抑扬令生信故!灼明也!前面说违顺持犯善恶因果都无非是说业的道理,也并不是随随便便批判,妄加说这个好这个不对,如果前面随便说这个好这个不对,那是戏论,佛法当中绝没有这件事情,佛法当中真正主要的就是灭这个戏论,因为这个根本是戏论之恶,现在学了佛法还戏论那有什么用场呢!所以说非妄抑扬!这一段文现在清楚不清楚?

【资持云:圆修者既知受体,当发心时成三聚,故于随行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因成三行果获三佛,由受起随从因至果!】

这一段话在前面讲戒体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大家回过头来再仔细的观察,听一下就了解了,随成一行,这三样东西都具足的,所以圆修圆修,绝对不是句空话,但是虽然不是句空话,如果不善巧的不善学的话,对我们就是一句空话,看看圆修很好,怎么修法不知道?因为再下面讲到持犯的时候,还要谈到这个问题,所以这里不重提它,故

【业疏云: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

那就是前面的戒体当中的,

【又云:终归大乘故须域心于处,又云: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

那都是前面说过的,略提大纲余广如彼咨尔后学微细研详!这里再略略地把纲要提出来,其它地方前面都已经说过了今天也不细说,此处所以再提的话就是再一次提醒我们说咨尔后学呀!祖师一番的苦心就告诉后来学的人呀!此处的行相是非常的细微,要好好的认真的研究学习。

且五浊深缠四蛇未脱,与鬼畜而同处,为苦恼之交煎,岂得不念清升坐守涂炭,纵有修奉不得其门徒务勤劬终无所诣!又叮嘱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五浊深缠,这个五浊是缠的非常厉害,四蛇就是生老病死,佛经上面就说一个人被一个野兽追,看见井就跳下去,下去有一个藤掉在那个藤上面,偏偏那条藤上面也四条蛇在咬那条藤,大家还记得不记得那个时候就有一只蜜蜂在那里掉了一些蜜,什么都忘记掉了舔那个蜜,现在我们就是这种状态,噢不是!那四条蛇在下面,我们被那个狂相追,这个印度来说被狂相追到是非死不可,然后逃到枯井里面去看见枯井里面有跟藤垂下去,就掉在那个藤上面,往下面一看下面有四条毒蛇,四条毒蛇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就是生老病死!然后上面有一只老鼠在咬那条藤,对不起,下去是死,不下去被咬断了还是死,正在危急的时候,忽然有一只蜜蜂飞来,这只蜜蜂刚刚采了蜜,啊!他什么都忘记掉了,舔那个很甜的蜜,我们现在就是个样,所以这四蛇的故事,就是说我们实在是谁都不知道,昨天有人问我,看见很多小虫怎么办?我以前也不晓得怎么办,现在看见小虫,我第一件事情,我就说,哎呀!你真是我的善知识,简直像佛菩萨差不多,为什么这样讲呢?譬如我现在随便讲这个蚂蚁,你看那个蚂蚁实在是厉害呀!它24小时不停的,任何一点小东西,它看见了就跑到那儿去搬,平常的时候蚂蚁还有个特征,从这个地方你就可以看的见业呀!它别的东西都很差,可是牙齿跟嘴很强呀!换句话说,它生前就是这个样子,而平常一天到晚到处跑,一碰到牙齿对着你,我们在人当中也很容易看的见,这个人将来投生投到哪里,如果你业相很清楚的话,很多典型的这种人哪!一天到晚他也停不住,忙!忙什么?就是这个事情,如果一但觉得有什么障碍他了,他马上跟你斗,再不然有了他马上去咬马上去搬,我现在不是说蚂蚁的业,我为什么看见蚂蚁是善知识呢?就是说我们现学了佛了会可怜他,或者乃至有其他的,没有学佛你怎么办呀?是不是一脚就踩下去了,以前我还看见用开水烫下去,那简直是惨不堪言!可是他晓得不晓得呀?他一点都不知道他还忙的起劲耶!其实反过来如果说不了解佛法不真正努力念念在对治,我们跟蚂蚁差不了多少耶!所以现在每到城里去的时候总觉得现在越来越进步,我现在越来越感觉不一样,现在我一进到城里我就感觉进到蚂蚁窝,你仔细看看噢!如果说现在忽然地震或者原子弹弄完了你打开来,就像我们扳开蚂蚁窝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里面一看啊!多少蚂蚁,所以我说现在看见那个哎呀!善知识!说到这个地方的的确确四蛇未脱呀!说的好听一点,有鬼畜同处,如果说不了解的话,我们是得到人身支出噢,人身真正的价值是要想修行,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呀,但念水草,余无所知,是跟畜生毫无差别,我们笑畜生是,但念水草,其实我们人当中忙些什么?岂不是也忙水草!还不是忙这个!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呀!所以祖师在这里为苦恼交煎岂得不念清升坐守涂炭,然后要修了来了,纵有修奉是不得其门,如果说不了解的话是徒务勤劬终无所诣!这个门很难得很难得,最早我曾经看法尊法师,凡是学广论的同学都了解诶!我对这个人推崇备至,不是尊法师我今天绝不可能有这一天,我跟大家是一样种点善根,说不定拚命念佛也这个可能可以到极乐世界,只是有这个可能而已别的都谈不上,我最早看尊法师写的阿底峡尊者传里面说了二句话,我现在学了藏系的佛法以后再回过来看,没有师承的佛法味同嚼腊,当初我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慢慢的体会到,我但愿你们早早的体会到,其实师承不一定是藏系,天台也有它的师承,上二次我说的圆修这是天台的概念,可是天台的概念等到我学了广论以后才懂,回过头来看贤首嘿!也慢慢的了解,所以那个时候我才了解没有老师告诉你看那个文就是不懂,所以这个地方呢!不得其门哪!徒务勤劬终无所诣!得不到,下面若乃尽无穷知生死,截无边之业,非破无始之昏惑,证无上之法身者,唯戒一们最为要术!这个一连四个,无始以来的生死,为什么有这个生死呢?因为无边的惑业,这个无边的集业又由无始的迷惑,现在要想把它推翻要证得无上的法身,只有这个戒,祖师菩萨十方诸佛都这么说,三无漏学并不是分开的戒定慧,而是戒进去,当定慧圆满的时候戒也圆满,次第是这样的,诸佛称叹偏在群经!佛是这样的那经里面也说的明白,诸祖弘持盛于前代!祖师也是这样子的,一代一代的祖师都是这样的,当须深信勿自迟疑,固当以受体为双眸,以随行为两足,受随相副虽万行而可成。

以随行为两足,受随相副虽万行而可成!来了这个目一个足,两个相副的话哪里都可以,目足更资虽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复何言?悲夫!是真正的同道的都从这个地方,否则的话,说也没有用,到这里为止也就说明了弘一大师集的这个,虽然不是弘一大师写的,集的这个表示他老人家也很清楚明白,元照律师注的,而注的根本是道宣律祖,道宣律祖所宗的是昙无德祖师,昙无德祖师这样还根据成实还有佛陀,换句话说,从佛一路下来说的话,同样的一句,现在我们就是要从这个地方一门的慢慢的努力的进去的地方。

【芝苑云:每以两端开诱来学,一者入道须有始,二者期心必有终!】

芝苑就是芝苑遗编,那个就是元照律师写的,他补充说明的,说用这二个方面来,一个是入道有始,一个是期心有终,这两个彼此间都有它的相互关系,言有始者:即须受戒,专志奉持令于一切时中,对诸尘境常忆念受体者,衣吃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不可暂忘也!这个是使我们从这个地方开始,那么言其终者谓归心净土,决誓往生也!那个就是我们的终,以五浊恶世末法之时,惑业深缠惯习难断,自无道力何由修证,故释迦出世,五十余年说无量法,应可度者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因缘虽多难为造入,唯净土法门是修行径路,故诸经论偏赞净土,佛法灭尽,唯无量寿佛经百年在世,十方劝赞信不徒然!前面始是持戒,终呢!就是归心净土,为什么?下面这个文字很容易懂就不细说。

不过这个地方的归心净土,祖师说的归心净土跟我们现在的归心净土,那个差别大家要去分别的出来,同时真正的净土我现在了解的净土,净土有它非常殊胜的地方,它含摄的范围最广,广到善财童子究竟的导归极乐,这是上限,再没有超过它的,下限呢!乃至于五逆十恶,如果说你有特殊的因缘你也还是可以去,这是它真正广的地方,在广的地方注意噢!要了解它的特质,然后找到自己下脚之处,现在我们往往有个错误,它本来是最广的法门,我们把它缩狭的最狭,狭的不能再狭,有很多人都说我是反对净土,我实在啼笑皆非,我是正因为净土法门的殊胜,我所以希望大家了解它,然后把那个殊胜的法门整面的开展,可是大家就偏偏执在什么?就把最广的净土法门,缩的变成四个字,说这个叫做净土法门,佛的一番无比的悲心就被我们损掉了都不知道,我是指出这一点来,所以现在祖师怎么说?有始!始从哪里呀?持戒开始噢,他没有告诉你只念四个字噢!所以我常常说印光大师,我为什么非常佩服这么敬佩他?印光大师倒是真的,他说你别的不要管,可是他怎么说呀?我条件不够不管所以不要出家好好念佛,换句话说,净土法门有无量宽广的一面,条件不够那你好好的去,这个是净土法门最殊胜的地方,你去对佛法没有什么损害,假定我们现在大家出了家了,然后问你什么都不懂!那个出家人什么都不懂,出家人戒不持,佛法还靠谁?就算你念去了岂不是断了我们一代,我们是最后断佛种人呀!这个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特别说明,但愿在座的每一位好好的宏净土,那个时候就把净土那一面整个的广说出来,那随你的份,或者你学善财童子,真正的学不好至少学下去,那整个佛法有救,再不然你是在家人你是老公公老婆婆那也不谈了赶快念佛也去了,这个才是净土法门最了不起的地方呀!这个是它的特点,再说看看那些祖师们,从慧远大师开始,当然像我们的道宣律祖像玄奘大师他们都没有到极乐世界去的,他们都到兜率净土去的,这个不谈,元照律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都是近代我们最推崇的祖师,慧远大师是净土的初祖,他在那当时学问都没有一个人比的上他,他的净土哪是像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要管的,不但佛法世法也是如此,他的老师所谓弥天释道安,说将来这个佛法靠你,我不用叮嘱,只要你去,佛法就宏展到哪里,这是典型的,那这种人出来那佛法就有救,反过来尽管如此喔!这个五浊恶世不可靠,要归心净土,这个才是净土的特征,这个是我们应该理解的,如果这样去念佛的话那好,然后因为教法在世,只要教法在世,用的上法的人,人人皆去,这个是净土真正的特别的地方,清楚吗?实际上的情形,我在这个地方说一说。

现在这个地方是个净土道场,而讲戒!我听了非常欢喜,我们就要这样努力去做,出家人这个戒为根本,这个地方也说有始嘛!语默动静是不可暂忘!嘿!回向,归心净土就是回向,那我一日一夜都能够去的话,一生精持戒律的话,还能不去吗?何况现在了解这个戒是三聚圆修,而且是上品哪!去了以后就能够见佛呀!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祖师的真正用意我们要了解。

好!这个前面告诉我们怎么去修,下面是舍,万一你作不对怎么办?那舍掉它!

【戒疏云『泛列经论舍相不同,如杂心说:若舍命终断善二形生也,善生经:加受恶戒时舍善戒,俱舍论:八戒期心尽夜分终故舍且列如此。』】

这个舍的行相有四种,所谓舍戒是一种,命终是一种,断善根是一种,二行僧是一种,善生经实际上就是优婆塞戒经,那这个里边有加上一个受恶戒时,看起来好像不同,看下面的解释。

【行宗释云:杂心四舍!言若舍者即作法!】

作法就是舍戒,舍戒的时候要作一个法,断善!断善根就是起邪见,善生恶戒即恶律仪!上五通五八十具,俱舍期心唯局八戒!上面这个都是其他的五戒八戒十戒具戒,那么俱舍当中说这个上五就是舍戒、命终、断善根、二行僧乃至于加上善生经当中的恶律仪一共五样,那个五戒八戒十戒具戒都是这样,那么前面不是说八戒,这个俱舍当中说的,这个八戒因为你受的时候本来一日一夜,所以一日一夜尽的时候,那个戒就自然失掉了,义兼五戒!应该五戒也一定,言且列者示未尽故!那个小字你们自己看一看就很清楚。

【戒疏云:问:今舍戒者为舍已生随行为因之业?为舍初愿本受无作体耶?】

这二个说你舍的到底是舍哪一个?还是舍的初受的愿体?还是舍的是随行呢?随行就是所感得的现在造的业,

【答:已生为因,不可舍也,得圣无漏,方倾善习!】

这告诉我们现在的随行就是你持戒,尽管以后舍掉了,只要你真正持戒这个持戒的功德永远在,舍了戒这个功德还在,要到什么时候呢?证得圣道无漏的时候!那么所有的善种子那个时候才消失,真正证了圣道了这个就无所谓了,那些都无关紧要,今所舍者止是本体更不相续!所以现在舍掉了就是本受的愿体,这个愿体本来有个善种子,对境的时候,有防非止恶的这个功能,舍掉了以后,这个功能就消失掉了,进一步就是说舍掉了以后余习还在,对了境,你还是有防非止恶,还是去作善,可是这个功德就不是戒了,戒的功德你没有了,只有善的功德,戒的功德是任何时候起来的时候法界为量,善的功德只局于这一件事情,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所以要了解,

【故杂心云:言舍戒者戒身种类灭也!】

杂心上面说舍戒是什么?戒身!戒身的相续没有了,换句话说,戒体的功效没有了。

【行宗释云:未舍之前所有随中持行名已生善!】

这个是随戒当中的所以叫已生善,这个不会舍,后未修者名未生善!那么后面还没修的叫未生善,今明舍戒为舍何者?问中乃约行愿两审!问是问舍的随行还是舍的愿体?答文方见已未存亡!这个回答当中说已经修的存在,没有修的消失掉了没有了,答中二,初答因业不失!就是照着随行这个因还没感果,没有感果之前不会消失,结业在心行功不灭!说明这个道理,故不可舍及证初果无漏智力达罪福性漏业方倾!证了初果见道以后罪福性空,既然性空它就没有了,实际上没有是没有,这个里边还有学问在,这个到以后再说,今下次明无作体失!那么今下证明真正失掉的就是无作愿体,本体即无作不相续者失未生善也!就是未来的它不会继续了,故下引证戒身!下面引证戒身就是受体,这个受体叫做无作,种类即相续的善行,二皆云灭!这二样东西戒身、种类通通消失掉了。

【戒疏云:作法舍中具缘有五!】

作法舍要五个条件,哪五个条件呢?第一个住自性者,什么叫住自性?就是受了戒有戒体,二所对人境!那么舍戒的时候要对一个境,这个境要是个人,那这个人原则上要是出家人,如多论云:若无出家人随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就是没有出家人那是个在家人也可以,白衣就是一般乃至外道,但是他一定要了解说的清清楚楚说,你告诉他:我从今天开始如何如何!就是你对着这个说明你不想再继续的,譬如说经论上面都告诉我们,我从今以后舍掉不再皈依佛,我舍掉佛舍掉法舍掉僧,舍掉戒!只要一说,他听清楚了,对不起!就消失掉了,受是千辛万苦舍是非常方便,天下的事情都是这样,爬山呀!每爬一步千辛万苦,你要下来嘎拉一个跟斗滚到山脚下,我们现在千真万确也是如次。三有舍心!那一定是有这个心,要晓得一切的业都是从心上面说,四心境相当如律中边不领前人不解并不成舍!换句话说,人家不了解或者说不清楚,那个都不算舍,五一说便成!第五只要一说就好,下面的解释已经有了。

【戒疏云:所以开者凡夫退位知何不为?】

为什么要开呢?就是说因为我们是凡夫,弄的不好的话你哪晓得什么样的事情作不出来,那个时候就麻烦了,所以带戒犯非业则难拔呀!要晓得你带着这个戒,戒有无比的功德,万一持不住了造了罪的话,这个业非常可怕呀!所以论上面一再说一代先长佛身,这个就是大仙人的,这个大仙人就是佛世尊,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如果不持戒是绝端可怕呀!他告诉我们造了这个业不得了,故开舍戒往来无障!所以舍,万一不行你就回去吧!等到你行了再来,即是大圣善达机缘任物垂教号法王也!我们的世尊很了解所接引的根机,所以给他种种机会,高的高的低的低的,这个叫做法王,那么下面解释前面这个很容易懂,解释的文就念一下。

【行宗释云:初叙机劣,】

上面说明这个机是凡夫退位,内凡已上不羸不舍,已前皆容有退故云退位!什么叫内凡?通常我们叫四善根的加行位者称他为内凡,什么是四加行?暖、顶、忍、四第一谛!这个叫四加行位,小乘四加行位指这一个,大乘就是信位菩萨,智者大师乃至于智者大师的老师,他们两位示现的都是信位菩萨,你可想这信位菩萨多了不起!这个叫做什么→内凡!他虽然是个凡夫但是叫做内凡,已经进入圣人的圈子里去了,但是他还是个凡夫,那在这个以前都有退所以叫外凡,故下显开意!上面已经说过了,往谓开舍来谓再受善恶两通!不行你回去,回去的话虽然作一点不好的事情,救起来很容易,行了!行了再来,那么行善得到的功德就无比,这样子就没什么障碍。即下结叹权巧!就说结论,赞叹佛世尊的权巧,王者得其自在于法在故称法王!就是我们的世尊。那么这一段是戒行,这个是戒体当中的戒行,实际上这个行就是特别的说怎么样的愿行相符?真正的行持这个法相在后面持犯一章。

最后我们看法体行相当中的戒相一门。

【事钞云『戒相者威仪行成随所施造动则称法美德光显故名戒相』。资持释云:初即承前,】

这第一个戒相,什么是戒相?随下正示!一一的告诉我们由于为行有仪,记得不记得是这样说的,圣人制法然后纳法成体因体起行然后为行有仪,这个仪就是仪相,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有他持了戒以后的威仪,有为可威有仪可遮,换句话说,一定有他的标准,你坐是坐相行是行相,而根本就是你的起心动念,当你心念当中安住在这个上面,很庄重的时候,这个行为自然庄重,所以心还是主,身口是具,随所施造!随你一切的行为呀!动则称法!一举一动他一定跟法相应,这个时候这个美德呀!光耀明显,这个就是叫戒相。

【问:事钞随戒释相篇中以戒本为相与此异者!】

那个行事钞当中有一个叫解释相篇,随着这个戒世尊所立的是五条,八戒是八条,十戒是十条,具戒或者是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或者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一条一条戒说明这个戒的内涵,所以叫随戒释相,这个也是戒相,那么这个跟现在有什么差别?现在讲的戒相跟那个相有什么差别?现在回答,

【答:此约行明彼就法辨!】

现在这里从我们的心行来说,那个是法,说开遮持犯从佛制定的法来叙说,两者好像不一样,但下面说然行必循法法必轨行!所以这个行为一定要根据,循是遵循,根据着什么?根据佛告诉我们的法则,然后这个法为什么要呢?所以来归导我们的行为,彼此间有这样的必然关系,说:文云动则称法岂不明乎!这个文上面说的很清楚,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跟法相应,这不是说的很清楚吗?我们的行为要跟这个法相应,这个法也就是佛告诉我们的所以叫戒相,然后这个行,根据这个法相应叫戒相,所以戒相是行跟法两样东西相应的必然结果,那么从法来谈戒相也就是下面所谓的持犯篇。

那么正好讲到戒相,也把下面那个持犯的内涵,在这里也提一下就比较清楚,所以请翻开来P.88,到现在为止整个的宗体篇讲完了,宗体篇当中分四大门,第一个戒法,第二戒体,第三戒行,第四戒相,随成一行四义整足,对了!那么最后要护体的话要行,为行有仪明相,可是这个相本身,还是有他很细致的法则,这个法则下面另外说,这个法则就在另外一篇,是在《南山在家备览》第二篇 持犯篇!

持犯篇(1)

昨天那张表大家有没有?那这张表就是整个的讲持犯篇,持犯篇分三部份,一个是总说,下面叫持犯总义,第三个叫持犯别相,现在P.88上面叫总说或者叫叙说,前面一个开头简单说一下,现在要学,或者要讲那个戒相要讲持犯,那是为什么?说些什么内涵大纲。

【事钞云:然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

两句话!这两句话非常重要,点出来那个根本戒是什么?告诉我们戒是生死舟航,就是说在生死苦海当中,唯一把我们救出来的这一条船,怎么样去行持呢?就是说现在要跳出三界牢笼之家,要想跳出来靠什么?靠戒!这个是真正的特征,所以现在大家出家也好,持戒也好目标要认清楚,要想做这个现在要一步一步的去学,下面那几句话刚才念的现在来了,受者法界为量,持者麟角犹多,良由未晓本诠故得随尘生染!受的人哪!受的时候这个受体是遍缘法界,所以受这个量啊!那不得了!法界相应,可是真正受完了以后要去行的时候,持的时候就麟角犹多!这个麟是稀罕的不得了,少的不得了,持能够作到的话能够作到一点点的那已经算是很好了,那么为什么受,受的这个广,持!持的这么少?他说出来→良由未晓本诠!是由于不了解他说的根本是什么?因此随尘生染!跟着这个境界染污了,平常随行的话,随!对境的时候起防了,起防出生死,随染的话,更重增其苦,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告诉我们,前面说这个戒体是难得极了,诸佛出世是是如灵瑞花,没有佛出世不可能有别解脱戒的出世,我们不要以为佛一个人出来就够了,佛之所以成佛一定有他无量相应的,所谓菩萨声闻缘觉龙天八部,这个数量是无量无边的,要有这么多人才能成就,今天这个戒法留在世间,现在幸而得到了,能不好好去持吗?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说,「受者是法界为量,持者是麟角犹多!」这两句话,就告诉我们这个特点在这里,大家翻到前面P.41,看一看刚才念的两句话,戒体门当中P.41,最后一段,讲戒体门一开始,

【事钞云:所以别解脱戒,人并受之!】

别解脱戒很多人去受,这个别解脱从五戒开始,当然真正说的就是具戒,「及论明识,止可三五」。真正明白了解的是三个五个,为什么?「皆由先无通敏」。先嘛,不了解,又不广咨询,于是怎么办了?正受的时候多昏体相。正受的时候根本弄不清楚,所以真正明识的人三个五个,如果明识了你就得到了,现在我们幸运,这么多人当中得到了以后呢,得到的是什么?法界为量!持是麟角犹多,为什么呀?还是同样的良由未晓本诠!这个是祖师的苦心。下面看P.88,

【此既圣贤同有钦序,何得抑忍不论,故直笔舒之,略分四别!】

这个既然是不管是圣是贤,圣是佛贤是菩萨祖师,大家一样的为了这个事情是一再的告诉我们,现在祖师也是这样,「何得抑忍不论」呀!怎么可以不管呢?所以祖师都是悲心呀!彻底悲心的流露,现在正式写这些事情,也不要一大堆的文章,「直笔舒之」,直接了当把重要的地方告诉我们,这个里边把纲要,这个略是纲略分四部分,哪四部分?还是法体行相!

【一者戒法此体通出离之道!】

这个就告诉我们,这个法是引导我们,这个法的本质本体是引导我们跳出生死轮回之苦,

【二者戒体,即谓出生众行之本!】

一切根本的行为,都从这个地方出来的,三者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

三者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然后这个地方特别说了又来了方便,这个戒行是要什么?要种种方便对境去修,所以修修修就是这个所以叫修行呀!修改以前这种行,这个行是行心所,以前的行心所是轮回生死,了解了正确的方法修改过来的话就出生死,生死苦!出生死了,那么这个才顺本受的,本受的出生众行之本!四者戒相即此篇所明通护亘篇聚!现在下面说的整个的从头到尾,所谓的篇聚的话是五篇七聚,整个都是说明这个道理,篇聚的话特别是讲戒相来说,真正讲篇聚的时候对不起在家人都不能听,好在现在下面讲的都是讲原则,所以将来持犯总义部分都可以听,持犯的别相!尤其弘一大师非常善巧,把在家人不能听的都改掉了,到那个时候你们诸位出家的同修拿戒本一对,或者戒相本一对都晓得改在哪里!有了这个了解了如果到那个时候在家居士来问你,你可以告诉他什么!同时怎么个改法?怎么善巧的接引别人?凡是以后出家同修真正重要要提的,那个时候我会请你们后面必暂时退席,那个以后再说现在还没有还早。

【资持释云:初二句标叹戒功,依此净戒得越苦海故如舟航!】

这个已经说过了,凡入道门无不秉戒故是宗要!啰!这句话说出来了,真正要想脱生死,证灭谛小者罗汉缘觉大者佛果,这个都是灭谛必须透过道,道谛!任何一位要想真正进去的无不秉戒!没有一个例外所以说是宗要,受下明多犯所以!下面为什么说受的人,前面已经说很难得,受到了以后这个内涵是这么广,而却犯的人这么多?持的人这么少呢?就说明这个原因呀!受时偏境俱发故通法界随中一行犹难故如麟角,受多持少患在迷教!出来了!它的真正过患是对教不清楚,故云:良由本诠即目律教!良由是指说啊!就是这样!本诠是说根本所诠释的所说明的,换句话说,这是律,这个就是整个的佛陀讲教,因此对境尘染!此下示意列章!就说真正要学的话要分开来这样,上句引圣为况何下显今须述!上句就是此即圣贤同有钦序!圣人尚且如此,何下呢!为什么现在说何得抑忍不论!这是祖师的悲心,下面再列章门,通出离者贯彻因果故生众行者基址义故!这是根本,顺本受者是随行故通篇聚者属教诠故!教所说的整个的就是这个。

那么下面有一些小字,这些小字当中自己仔细去看一看。

【资持云:问:何者为相?】

那么现在讲的是什么呢?

【答:如后释戒三科束之!】

什么是戒相呢?那后面解释的就是这一个,分三大部分,一所犯境二成犯相三开不犯总为相矣!这三样东西总共合起来就是现在讲的戒相,更以义求!那这个上面是立法的相,把法相立出来,从他的内涵来去说,亦为三别,整个的戒说来说去第一个犯还是不犯?第二个犯当中轻还是重?第三个犯当中有方便根本的差别,方便就是前面准备工作等等,这个方便后面会说,根本的话就是真正作到的这个里边,统论其相不出心境!都有三个如果正从另外一个整个的去看也可以说两个方便,一个心一个境心境相对,如下更解!那个下面就详细说,那个地方有一个表,论戒相主要的是说所犯的境,所成犯相心境相合,开不犯心境互缺,那这样的三个,平常讲业的时候常常说所对的境,能对的意乐是心,然后心跟境相应的时候成犯的业,在此还特别说一个开不犯,开不犯就是心跟境互相有缺的时候,在什么状态当中是不犯?每一个地方都有深细的说明,前面这些了解了以后那后面的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单单看这个文的话,文字后面的远来的难懂,文字是前面的容易懂,可是意义的话,前面的难懂,后面的容易懂。

在持犯篇上面,如果你们看见那么背后还有一行,本来我不想印出来的,结果印了,印了就看一看,昨天我想念了一遍,这个就是道宣律祖行事钞上面说的,持犯方规编守的教诫,真正下面,持犯的总义,在这个里边都在什么?都在随戒摄相篇当中,在行事钞当中,有一篇叫做随相摄戒,随那个戒相,那个戒相,如果具戒的话,或者二百五十条,或者三百四十八条,随每一条、每一条的戒来说明这个内涵,但是说明内涵时,它偏重于事相,也许不清楚,所以说完了以后,下面紧跟着叫持犯的方规,那这些怎么叫做持怎么叫做犯?还要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则,所以说完了以后,下面叫持犯方规,持犯方规,一开头就说别宗岂为持犯,持犯之相甚深,这个持犯的行相非常的深,非乎即学动为,穷有尽理者则斯意难见,真正要了解持犯之相的话,那很不简单,即学之士!这个即学并不是单单的学啊!学了很多,这个学还要动为,如果学了一大堆的文字,不能够运用,运用到什么程度呢?最细微的地方都能够洞察,能够照的清楚,然后把这个幽深的道理都能够确实精详的了解,这个时候那个内涵才能够清楚,否则的话,看不清楚,所以下面「故历代相遵,更无异术。」。

这个历代就是九代,因此九代以来,因为弄不清楚,没有办法了,只好跟着前面去做,「虽少多分径,而大旨无违」,个人也许有一点点差别,可是大体上面,只好跟著作,历代祖师尚且如此,「但后进新学,教网未谙,时过学肆,讵知始末。」而现在后进刚刚学的时候,对那个内涵教网,那个教网就不但是经律噢!不但是律经论等等,整个像网一样,根本不了解不时的去学一学的话,怎么可能晓得它的本末呢?“始末”就是整个的内涵,在这种轻况之下,「若核持犯,何由可识?」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想核持犯,就是真正的能够如实了知,怎么持怎么犯怎么可能?

【「然持犯之文,贯通一部,就境彰名,已在随相。」】

这个整个的一部行事钞都说明,就对境来说,那换句话说,随戒摄相已在随相,就是前面一个,今释寓意总论具是明显,这个很重要,这个就是持犯方规,将来前面要出家的同道们将来要学,要了解这个意思,现在那个持犯方规是什么?就是完全从意义上面来讲,随戒摄相的话从事项上面去讲,就事项上面说个别个别的从这一条戒论这个,现在从意义上面总论,任何一条戒它是这样的一个内涵,但是说明这个道理不容易噢!它还是用事情来说明约义总论,来说明那么使得披行者易矣,使得来学的人容易,这个是它的下面,下面的就不说了,有一句话资持云:立宗持犯义非异途七门大意八境始终心境二冥凭相无昧!这个就是持犯方规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譬如前面说犯、不犯,犯当中轻重,还有开不开,但是总归说起来不外心跟境,如果这二样东西都很清楚的话,这个行相就很清楚了,欲知深达!对这个能够深深的体达了,那一切的戒律明如指掌,所有的戒律就像在手掌当中就看的很清楚,实际上不但说是在手掌当中,心念一动只要去观察,不要伸手掌还要去把手掌伸开来哪!心念一动你去看的话当下心就是,而这个心一定是对着这个境,所以行事钞上面说的就是这个,在此顺便一说行事钞所具的论典,以及南山祖师,我们必须要知道的,南山祖师学的他自己说的很清楚,在年轻的时候,随便哪一个地方,只要有讲的地方他一定去听,单单在他的老师智首律师门下听律,听完了,懂了,他想出去参访,他老师说不准不行,怎么办呢?一听20遍!是这样的呀!然后听了以后出去,只要哪里有只因为听了以后,哪里有他一定去听,像这种天纵的英才尚且如此,现在到了末法了反而不听,也许有一个是可能的,可是我们太差呀!这个不了解会这样想,了解了更不可以,在论上面就说我们太差是什么?愚痴!对不对?

愚痴要怎么办呢?假定你已经很差的话,不努力的话,那永远没有脱出的一天,所以经论上面说,愚痴要努力去对治耶,这个地方我就想起来了,论上面你们也不妨翻翻看,《广论》上面告诉我们有几句话非常用的上,这个在哪里呢?在哪里呢?在P.326上面也引《摄波罗蜜多论》的话,这个无破闇慧光,不能成净戒!因为没有智慧,这个没有破闇的智慧光明,所以持戒持不清净,多由无慧故尸罗成浊染!由于没有智慧,所以受了戒,这个戒,持戒还要浊染,可是真正重要的是说,愚痴之因,P.326,倒数第四行,愚痴之因,现在我们就是愚痴,然后真正要去对治,因为愚痴之因所以愚痴,现在了解了,要把愚痴之因要拿掉它,没有智慧要,找智慧之因在哪里?把智慧之因,赶快种下去。

他告诉我们什么,「谓近恶友」!这个恶友,前面解释过了,这个恶友,不是跟你吵架的恶友噢!这个恶友一定要清楚,什么是恶友?平常还跟你很好咧,好朋友大家谈的来劲,不一定是善友,然后张家长、李家短,说了一大堆,哎呀,你觉得这是个好朋友,你的苦水没有地方吐,跑到他那个地方吐,他也跟你吐,然后两个一起下地狱,这个都是恶友,真正我看古代的善知识,一见面大家说嘿!你们用些什么功?所以很多人不敢去见,那因为一问的话,开不了口呀!然后这些人谁都怕他,实际上,这种真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在这个地方,真正讲的时候,我们不能客气话,我也了解,我跑到哪里不受欢迎,因为我觉得客气了半天,这个干什么呢?与其跟他们客气,我不如关起门来,再不然大家就是这个样,所以我在这里要简单的说一说呀!那这个是告诉我们的恶友。

还有懈怠!懈怠是什么?对真正的善法是勇悍为相,不行!不行努力呀!现在我们不行哎呀!我已经不行啊!算了算了,现在又叫它末法了,现在又加上这个了,在我的感觉当中完全不一样,正法的时候你马虎一点还可以,末法的时候,你还马虎,你到什么时候呀?不是吗?就是这个道理呀!譬如现在地震了,那个地震刚开始小摇还可以,现在房子裂开了眼看倒下来,你还觉得慢慢的来,还可以吗?就是这个样呀!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了解呀!所以你有了正知见,这个都是借口,往往说那个经上面有人说,这不是经上面说,末法的时候亿人修行都不成,那那那我们何必呢?如果你听了这个话的话,那这个就不如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当中的袁先生,注定这个命,换句话说,这个业是如此,可是他学了佛以后一生就改变了,现在我们真正的出了家了居然还说被命安排着,你到底算哪一码子呀?所以这个末法一人修行是策励我们末法你赶快努力呀!就是这个我们,我想到这里也好笑起来了,说到这个地方还真是笑中有痛,说到这里这个都是个概念问题,错了一点点都会弄出很大毛病来,这个都是懈怠,但是如果说,我不行谁行?你不好好努力这个诳害,这个不可以。 下面就是「懒惰、极重睡眠」,特别是「不乐观择」,就是我们平常的毛病啊!这个麻烦啊!叫你去弄这么多,还要动了半天脑筋,是要观察抉择思惟就是这样,亲近善知识那个是干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听闻,然后要「了解方广」,方广就是大乘,所以未知谓知起增上慢!我们都是这个,听对了一点,然后自己的看了几个啊!觉得知道了知道了,这个都是未知谓知,这个起增上慢最好把法华经看一下,那个时候才晓得我们的增上慢是什么样的内涵,这是一种,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下面来了,哎呀!我不行呀!因为你的不行,你的因地当中已经畏怯了,事情还没有做打了退堂鼓,所以我常常也感觉,夏天叫你出去,说哎呀!这么热,结果呢!叫你出个门你都出不了,是不是这样?出门都出不了,你还要修行修的成功吗?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反过来,你今天真正心智很强悍勇猛的话,那的的确确什么事情都挡不住你,这个完全是在自己的心因上头。

以前我曾经介绍大家,看那个海伦凯乐传,你们有机会看看它,你看了以后自然会,使得我们每一个人勇气百倍,这个有它道理,有它道理,当然最好的我们能够看佛经那策励最好,万一看了佛经没劲,那时候看他这个传对我们有帮助,绝对有帮助。

下面这个解释不要去看了,再下面智慧之因,智慧之因是什么呢?恭敬承事可亲师,为引慧故求多闻!就是这些这个就是智慧的因,要亲近有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这个下面随大家一步一步都告诉我们这些不必细说,现在我们仍旧回过头来,看一下刚才《南山在家备览》,因为刚才提到患在迷教,由于迷教受不到,受完了以后,持持不好,就是这样,这个根本原因都在于此,那么再下面看P.89上面,我只要把这个念一遍,

【资持云:问:何以不但释相而总论四戒者?】

说现在你讲戒相了那么你解释相就好了,为什么还要谈这个呢?因为他前面不是告诉我们吗?说通论的话要什么?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法即体通出离之道…等等,说现在回答:戒是一也!戒是一个,轨凡从圣名法!从轨凡轨则使得我们凡夫引导改过来,改向圣道这个叫法,说这个道理,总摄归心名体!把这个法你能够总摄起来能够跟自己心里相应这个叫体,三业造修名行!依这个体然后身口三业照着去修改如理造作这个行,览而可别名相!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才可以分的很清楚以前错现在对,这个叫相,由法才成体因体才起行行就必据相,一定要有他的根据,所以当知相者即是法相,相!就是个法相就是体相又是行相,无别相也!所以说假定若昧余三直尔释相既无由序不知所来徒自寻条是终难究本!假定前面三样东西弄不清楚,就单单把那个相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呢?原因何在?说既无由序!根本没有它的由来的原因,那这完全是徒自寻条,你根本在枝末上面空忙,你根本很难把握的准,这一段话在前面早一阵子,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在还没有正谈《南山在家备览》的时候,我曾经提过,今天在学《在家备览》又提,如果在座的诸位当中两者都听过了,比一下,我想立刻比的出来这句话份量的轻重,因此我们现在了解要想学戒,需要些什么条件?所以这个前面怎么样帮忙我们哪!建立正确的认识,这个就是法,这个认识从闻而变成思,从我们内心相应这个就是体,然后从体上面去行的时候,现在还要有根据,那个是随行当中的根据,那个时候才是谈戒相,所以你得到了这个然后根据那个戒相去持的话,是跑到哪里就是美到哪里,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就算你做不到你战战竞竞一心摆在心当中,你能够以这样的心情去做的话,这个功德就无量无边,这个功德明天再来求。

那么现在请大家翻开《在家备览》P.89,持犯篇,这个总序,前面已经简单的有一个说明,那么这个P.89今天从第四行开始,这个总序在细说持犯的行相之前,特别让我们了解现在要持戒需要的条件,经过了前面讲受随两个,一再的说明,一再的细辨,那么晓得受,受些什么?然后受了以后如何去随,才能够把受体透过了随行而圆满,这个概念已经有,那么正式去开始行的时候,它还是有它很细致的种种条件,有了前面的这样的心里上的认识,以及心里上的功夫,然后再下面配合行持的细则,这个彼此间都不能少,假如我们对这个基本的概念了解了,那个这个戒的真正的功效就起来,我们昨天曾经翻了一下《广论》,告诉我们对治,这个概念对我们是绝端重要的,尽管论上面短短的几句话,实际上这是最重要的,谈修行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说如果说你不在心里上面有这个认识,而且照着这个认识去行持的话,那这个道理再说,这是一个善根种子,你必须经过对治,这个对治不仅仅是懂得了一个道理,而且必须将懂的道理在内心上面去如理如量的,怎么样把它产生实际上的现行?换句话说心念起来的时候你很清楚,对这个境现在是什么状态,是无明还是了解了佛法跟他相应的正知见?拿这个概念来时时检点自己,看的很清楚这一念起来对着境,那还是在惑当中这个所谓烦恼,这个烦恼如果我们细说的话,说见烦恼思烦恼十种相,而总说的是什么状态,那么你了解怎么样去对治它,唯有这个办法才能够真正把它扭转过来,净化真正的重点在这里,你不透过这个努力那没有用,所以平常的时候这心里面所谓的根律仪或者什么呀!它起心动念就是做这个,如果你有了这个努力以后,因为经常努力所以说慢慢的把那个粗猛的烦恼降服了,所以这个时候才谈定慧那才行,透过了这样的说明那么我们认识了,所以才说戒一定是定慧之基,否则的话,这个理论上面就说不通,为什么戒一定是定慧之因,好像有很多人并讲究戒,他还不是照样的得定,那现在我们了解了,原来这个戒本身存粹是个心里功夫,粗猛你都没办法降服,你还谈什么细的呢?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有很多细致的戒相,他不深入一样的可以得定慧的根本原因在这里,那么前面呢,一直详细的说明这个,现在有了这个,说真正去持犯的时候。

那么现在有了这个说真正去持犯的时候,那么这个里边戒有它很殊胜的特别的地方,怎么样才能够把它完全持好?那么这里就要细别这个戒相,那么同样的居于这个理由,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也特别的曾经说过,说小小戒可舍,这一句话并不是告诉我们,我们叫舍这个不可以,前面已经说过,我们了解戒的无比的功德,我们能够一心恭敬尊重那个,本身就是一个绝大的一种功德,那么在现在这个时候,客观的环境我们要了解,要想真的百分之百的作到它,实在有它实际上的困难,那么那个时候内心以很惭愧恭敬这样的心情,把握住重点,这样走上去,那原则上面不会错到哪里去了,所以在细说这个内涵之前,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实际上前面这个说明,也就是我们真正刚开始行持的一个准则,或者说这个也就是略教诫的根本的内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个是诸佛教!这个完全在净化内心上头,而这个净化重要的就是对治烦恼,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叙说,现在我们看文。

【资持云:前明戒法但述功能,】

这是说明,

【次明戒体唯论业性,后明戒行略示摄修。】

这几句戒法就是佛说的圣法,说这个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有什么样的功效呢?然后再说明这个戒体,戒体说叫业性的话,这个业就是我们造作了以后所产生的这样的对我们将来的影响力量,那戒体是谈这个,未得之前是生死轮回之种,那么得了以后是回出三界的种子,这个种子有了怎么使它生现行呢?来要凭那个戒行!所以后面戒行略示摄修!把修行主要的同时也是简单的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再下面

【若非辨相、则法体行三一无所晓。】

那么真正去行持的时候这个戒相如果不辨别的非常清楚的话,那前面这三样东西还是等于没有为什么? 【何以然耶?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

啰!就是这个,什么法?那就是法相!所以这个法外面的行相有外面的法相,里边有里边的法相,就是我们随便说一样东西说这个桌子,说起来这张桌子说体相用,你们这个桌子的体离的开那个行相吗?所以我们现在看见那个方的长的,你把那个方的长的拿掉了,桌子的体也没有了,所以你从他的质上面去看是体,从他的行相上面就是叫做相,是一件事情,或者你说明的时候这个桌子的体是用木头做的,至少没有错,你这个桌子用铁做的,可是不管木头或铁他有他的行相在,把这个拿走了这个桌子就没有了,功效那个是,所以说上面可以放东西,你可以在上面做什么?同样的这个相不在这个体用也没有,当这个体用在的时候这个相一定在,就他的作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是这样,所以说现在这个法这个相就是个法相也就是体相,也就是说履相成行,照着这个行相去做那就是所谓的这个行。

【是故学者于此一门,深须研考。】

所以在这里学的人要很认真的去研考,那前面一再的强调法体行,在这个地方的相也强调这个,真正说起来说来说去一句话→随成一行四义整足!你要想做的好这四个哪一个地方都不能欠缺,因此讲体的时候他也强调这个,在这个地方强调这个,每一个地方强调了,每一个地方辨别的很清楚,那么这个认识就有究竟,然后去行持的时候,每一个地方很认真,这个行持就圆满,这一点我们应该了解。

【然相所在,唯指教诠,举要示相不出列缘,缘虽多少不出心境,罪无自体,必假缘构,非境不起、非心不成。若晓此义类通一切皎如指掌,余更如文!】

那下面说这个相所在的,那是什么?就是教告诉我们的,还是佛菩萨佛是原则,然后菩萨祖师把他细辨,不清楚的时候,经过了菩萨祖师铨述让我们了解,那现在对整个的戒相的内涵,把它的纲要说出来,不外乎缘,这个缘我们现在的名词来说就是条件,或者是形成他种种的各种的成分,就是这个,这张台子!那么是木头人工油漆呀!然后木头要长的、方的、短的、圆的,佛法当中说缘,不外乎形成共这一法的种种条件,就是部分,那么这个缘哪!由于戒的不同各个法的不同是有多少,如果说你把它归纳起来,也不外乎两样东西→心跟境!心对境的时候,所以说这个并没有自己特别的一样东西,而只是说那些因缘条件,而那些因缘条件当中,又不外这个心以及所对的境,所以说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当心对境的时候来了,如果在这个内涵了解了,那么拿他来推类,所有一切事情那就很明白,就像在手掌当中指给你看一样,每一个人的眼前哪!其余的细别的下面就告诉我们,这个是总说,有了这个那么一门一门的细说。

现在说那个持犯的时候,又分二部分,一个叫持犯总义,一个是持犯别相,上一次发给大家的补充资料呀!前面就是持犯总义当中的这份表,那么这份表的反面,还有一个持犯方规,这个持犯方规列了七个,这个里边列了九条,这个持犯方规的七条呀!那是行事钞上面解释持犯的这个总义的时候来一一说明,这个是统论大纲,现在我们这张表上正面,那个持犯总义的这个九条呢!就是说明持犯的时候,必须从这个角度你去认识你去行持,所以现在说持犯的总义。

【持犯总义】

【资持云『以总收别、由别总前后相照、持犯方明。』】

拿总来总收那个个别,然后由个别再来阐明显发,这个整体,那这二样东西互相来相辅相成,那么这个持犯就很清楚,现在这个不妨说一个简单的比喻,譬如说我们现在造一个房子,整个的一张蓝图告诉你这个房子啊!你晓得了这个房子是这样,然后那个房子分成共什么?什么是基础?什么是柱墙梁等等?然后门窗油漆每一个地方,这个房子整体你看清楚了,可是要把它做成共的话,必须个别个别,所以这个整体正是把那个个别通通统收起来,你就看清楚他这个全貌,反过来,用它的个别一部一部份组成你所要的这个整体呀!一部一部就能够如理如量的呈现组成。我们现在行持意复如是,所以先说总的,这个从整体上面来说。

【持犯义中分九章 ① 持犯名字 ② 持犯体状 ③ 成就处所 ④ 辨犯优劣 ⑤ 方便趣果 ⑥ 阙缘不成 ⑦ 境想分别 ⑧ 别简性重 ⑨ 广斥愚教】

再说别的个别个别的怎么样去行?那么持犯总义分成共九部分,这个表大家看一看那就了解,持犯名字、体相、成就处所、辨犯优劣、方便趣果、阙缘不成、境想分别、别简性重、广斥愚教!

那么现在一条一条说下去,下面看P.90。当中持犯总义当中,

【第(一)章 持犯名字。】

【资持云:名即名字,连绵为语,无劳强分。】

这句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说古代那些大德们他写文字是每一个地方呀!他都有它的特别不会像我们现在后面的人哪!说无病呻吟,也就是像所谓科举明清的时候是八股文,他说了半天就是啰唆个文字游戏,不一定有内涵的,古代的文是非常简洁的,那么因此要解释的时候往往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明,为了避免这个概念所以名字也不必去说它,下面才是真正重要的,

【持犯两名,并望受体违顺为名,寻文可见。】

那么持跟犯这两个名字都是从所受的愿体上面来讲,顺所持的受体叫持,然后不顺的那就是犯,这个持犯各分为二,二持二犯!止持作持这个是持,反过来呢!二犯→作犯止犯,下面有一个止持!你该止的那个时候要止,如果你不止去作了叫作犯,反过来该作的你不作那么变成共止犯,彼此间互相有它的这样的一个关系,现在我们看一看,它下面说:

【俗众所受五戒八戒,唯有止持作反二义!】

这个道理后面等一下会说。

【事钞云『先解二持。言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曰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

先说明二持等一下再说二犯,那么二持当中止持呢!第一个就是告诉我们方便正念,现在对这个方便正念我们了解了,尽管了解了又提一下,前面是整体的告诉我们,所谓这个方便正念的内涵,它有非常深远的内涵噢!平常我们总是说方便方便,正念正念现在了解了,当真正的方便正念提持在念头上,换句话说,那个就是对治真正起现行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是无,没有罪可犯,这个方便要经过好好的学,努力这样深学广学,学了以后还要多多的练习,所以对我们来说要多听闻,要多去研讨要观察要思惟,就是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它,真正得到它!否则的话文字而已,这个文字是一个游戏,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种子,这个不能生现行的话那对不起不能满所愿,那么有了这个才能保护根本所受的戒体,这个时候产生的功效呢!它能够防止我们的身口,禁止它在种种境界上面生烦恼随无明而去,于是就不造诸恶,所以叫做止禁止它,因为止才能够无违,于是使本来所受的戒体呀!寂静光明,这个是顺本所受所以叫持,所以说持由止成所以叫做止持戒,那么这个特别是说不造诸恶,它的根本意趣就是这里,下面的解释就容易。

【资持释云:初牒名。方下释义、初释止义。方便者起对治也、正念者离邪染也。身口者且据七支、必通三业。止而下释持义。 持由下双结。』】

那就是把上面止持的意义,方下释义方便正念等等,初释止义方便者起对治也!噢!现在我们懂得了,正念者离邪染也!那么现在这个正念一定是什么?一定是经过正知见抉择了以后以念力来维持它,所以才真正的能够离邪染,否则的话你没有经过正知见的抉择的话对不起离邪可以,离染不一定,这个染要看什么?粗中的染那一定离,细的染还是不一定,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说就算你得了定了,你在三界之内对不起这个还是轮回生死的,所以从佛法的禁止来说的话,这里还有问题,所以这个正念正知两者我们要从这一个深一层的角度去看,从浅的地方去看你只要正念现起,这个念提起来的话那是粗中的邪染都没有。

【身口者且据七支、必通三业。止而下释持义。持由下双结。』】

那么身口呢!且据七支实际上一定通三业,它虽然释这个解释可是这个解释你了解了以后不解释也可以,为什么?方便正念去紧防身口,所以所防的是身口,能防的一定是个正念,是不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定通三业,没有意业你拿什么东西防?既没有能防也没有什么所防可言就是这样,可是为了平常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个特征,说注重身口,所以祖师解释的时候也说一下,现在我们从上面一路上来了解是必通三业,止而下释持义,持由下双结!

现在了解了继续看

【事钞续云『二明作持,策勤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名之为作,持如前解』】

那么下面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持?一个是止而成功,一个叫作来成功的,那么作些什么呢?策勤三业!策励我们的身口,这个勤并不仅仅单单是世间勤劳的勤,这是佛法里边勤精进的勤,那么佛法里边的亲精进跟世间的勤劳有什么不同呢?佛法的勤精进一定说要在断恶修善,这一件事情上头勇悍,努力不怕一切艰难,尽自己的努力去作,这个才是勤精进,所以它的特性是努力去断恶修善,假定说你没有断恶修善,你虽然很努力去作,对不起这个叫懈怠,因为你作了半天你这个坏事在增长恶事在减少,所以这个勤!我们要了解噢!这个一定要策励自己的身心,这样!所以说策勤三业,那么现在这里专门修习戒行,这个修是学,学而然后努力的不断的去习,一般说修习就是一个,实际上还是有它的深浅程度的不同,于是这么一来有善起护!这个都是说对治,因为这样他内心当中有这样的一种力量,能够保护这个就叫做作!所以必须要透过这样的造作,才能产生保护的作用,而这样是随顺着根本所受,所以这样叫作持,这个持的意思像前面一样,那么了解了这个下面资持的解释很容易我们就念一下。

【资持释云『初名牒名。策下释义、初释作义。持下指略。三节同前。应以前文续之、但改止为作。』】

跟前面一样,就是把那个持改成作就行了。那么现在持了解了,犯呢!看!

【事钞续云『次释二犯,言作犯者,内具三毒,我倒在怀,鼓动身口,违理造境,名之为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名之曰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

先说一下名字,现在说解释这个犯,那有二种犯,犯当中先说什么叫作犯?现在说第一个呢!解释,解释他的内容,由下面来解释他,作是什么呢?说内心我们的里边哪!具足三毒,而这个三毒的根本在哪里?在我倒!就是对于我们身心五蕴的和合体,他是一个虚假的缘起是一个空的,并没有实质上的我在,现在我们由于无明所使,不认识他把他看颠倒了,而深深的在一直无始以来呀!跟我们的身心相续结持,执持在那里,所以说我倒在怀!而他有一个力量,鼓动我们的身口,这个平常就是我们的心为这个所使,于是由他来策动使得我们的身口呀!造作种种违理的事情,平常我们的作是这样,现在这个地方作犯的作就是这样,由于这样的行为造作所以违背了本所受,使本所受的愿体又弄脏了,受的时候很好可是由于没有认真去持,还随顺着这个错误的倒,然后兴贪瞋痴,这样是犯,而现在这样的犯呀!由于造作而成所以叫作犯!那么下面资持的解释也是,还是念一下就可以。

【资持释云:初牒名,内下释义,初释作义。初二句起业本也。鼓下所造业也。作而下释犯义。犯由下结合。】

说根本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说内具三毒我倒在怀!所以平常我们看那个文很容易,实际上那个意义呢!现在大家了解,所以不经过论的仔细的说明就是不清楚,现在论上面那就是《广论》上面共中士,说在仔细修习集谛的时候,一一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去学习这个集谛?然后集!真正招感生死主要的惑、业,那么为什么以惑为主?而惑生起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总相如何?别相如何?次第如何?然后还有生起的因缘如何?这个如果不了解尽管你文字上面说啊!我倒在怀内具三毒,说的很好可是对不起就是不了解,既然不了解你能对治?所以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共同有的感觉,像我以前一样刚开始学了理路清楚了,清楚了以后又一点派不上用场,一直到后来慢慢的遇见了师长,他当时也并没有跟我说,只是有的时候偶然说,我一想我又未尝不用功为什么弄了半天始终派不上用场呢?那后来才知道喔!原来根本在这里呀!所以经论上面尤其是蕅益大师,特别告诉我们未会先会,这个真正可怜,我们并不是有意未会先会噢!但是实际上你没有遇见真正的善知识之前,绝对无法避免,你以为懂了?对不起!问题就是在,而实际上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善知识呢?那么多经论你从哪里看?就算你能够看说,实在的看也看不懂,看懂了以后,也不晓得重点从哪里下手,实际上这个里边的的确确,有它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地方不同,以我来说我也只是知道一点粗枝大叶,只是如此而已,真正行持的时候,他这个里边还有很多细致的这个诀窍,那都是前人的经验,都是前人的经验。

所以我记得在《广论》上面几个大祖师呀!曾经有过这么几句话,我一下记不住了,是普穷瓦?不晓得哪一个?他们几个师兄弟呀!当时的很多,当然以我们现在来说或者师兄弟或者师侄的子辈,有一次他就送师兄弟当中的一个,他就说哎呀!我真恭喜你呀!你能够遇见像我们老师这样的一个大善知识啊!你只要好好的跟着他,不必我们去看哪!说不劳呀!对这个看那个红红的,这个他们当时的土话,他们这个很多的解释呀!大概所写的字呀!不晓得字用红的什么解释!然后呢!也是不劳呀!这个文字很有意思看起来,就是说你不必再去羡慕他们,随研他们,羡慕随研他就是什么?不必再为这件事情流口水,我当时看的时候我就想不通怎么流口水,后来了解了,就是说你只要真正的能够跟到善知识,他就告诉你:你不必羡慕人家,他能够轻轻巧巧的告诉你,你就能够把最中心的问题都能够把握的住,所以在这个止、作两者之间我顺便一提,我们应该从哪里认识、进去、下手?那么再下面看P.91,P.91叫止犯

【事钞续云『言止犯者。良以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胜业厌不修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故名为犯。』】

这个所以说什么止犯?要止会犯,良以!特别是由于痴心怠慢,痴心怠慢,这个痴真正的来说分两点,一个是无知,还有一个呢!由于习性痴痴呆呆的,这个而不能自己去警策不能自己警惕,是懈怠还有轻慢,这个怠字说起来是很难对治,这个慢尤难对治,这个法华上面特别说:我生生世世以及诸佛都是出世,目标都是为了这个,可是由于大家的什么?慢!增上慢!好像我们都没增上慢,我们怎么会增上慢呢?如果说了解刚才我们这一句未会先会的话,我们都在增上慢当中,我们看了一点文字或者听了一点人家啊!懂了!懂了!真的懂了吗?没真懂!那岂不是增上慢呢!这个法华上的真正的意趣你到这个时候才真的懂得,结果真正倒霉吃亏的还是我们,不要说我们现在谈不到,你证了罗汉以后嘿!还要!而且下面法华上面尤其告诉我们,这个佛陀对舍利弗说,舍利弗说我两万劫以来我一直教你,你也一直跟着我,可是你现在都忘的干干净净了,当时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我念完了以后,最早看的根本也没看见这些,后来了解了再去重读的时候,我那个时候有个怀疑,两万劫是何等长的年代,这个佛陀老人家一直教他,教了他居然到现在又忘的干干净净,现在慢慢的才正确的了解,就会这个样,这一点你们自己每一位同道,试一下就晓得了什么习性,这个习性之难改呀!就是说假定说你自己想努力想观察一下,或者要改一个你看哪!说就是你不认识那反而不觉得,如果说你认识了那个时候你去观察,要想改一个非常轻微的习性,这个都非常难非常难,那么通常情况之下绝对不是有意的,他自己总觉得也太多的理由说哎呀!这个实在是不行呀!这样的困难是那样的困难,我现在想起我当年跟我的师长说:法师呀!你不知道我有多少的苦恼,是,我不知道,你自己知道,后来我一直这样子说的,法师你告诉我们实在是不错呀!可是这个是圣人境界呀!瞪大了眼睛看了我,他也不好讲,以后说:是,是圣人境界!正因为我们现在还不是圣人,所以要从这个地方警惕呀!我现在想想,人就是这样,这个说来说去,就是四个字“痴心怠慢”!第一个就是个痴相,沉持在这里。然后自己拿不出真正这种强悍的勇悍的精进,然后不知不觉当中,就这种慢当中,这个慢有各种不同的行相,他就会保护他自己,所以这个真正可怜的地方就在这里,就在这个地方,说起来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个倒是实在的,这个习性本身就是个最大的苦衷,实在很难改,所以当初我去念的时候觉得很容易懂,后来越看一看到这里四个字的话,怵目惊心之感!细的不必去说它,如果说我们后面仔细去看的话,都在这个里边。

我们昨天曾经翻开《广论》上面告诉我们,什么是愚痴之因!我们已经够痴了,够懈怠了,够慢了,还要保护他,还要找种种理由,所以唯一的要策持自己的精进,那么这里不细说,如果要了解策励的话那么回过头来自己翻经翻论,所以我常常说我跑到哪里这一本书非带不可,在任何情况之下几乎是跑到哪里我这个包包里边总归有这本书,一方面有的时候尤其现在人家来问我问题,我根本没有本事回答,所有的问题都在这本无字天书里边,我自己要解决问题也都在这里边,碰见问题翻开来一看,这都告诉我们清清楚楚,尤其是刚才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是昨天我们翻开来愚痴之因、智慧之因,为什么要智慧呢!都在这里,由于这样的痴怠慢因此我们在这种痴当中,是细的就是无明,乃至于尘沙,粗显的就是我们现在这种痴痴呆呆也说不上什么,就是那种无记状态,有覆无记状态那个都在痴心当中,由于这个一来所有的烦恼都从这个地方出来的,因此这样这个心里面就是造成了身口行为等等,这个一定跟所受不相应,而特别呢!于诸胜业!这个就是超圣的殊胜的净业,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厌不修学!心里面不知不觉有一个厌烦,现在我们厌要厌恶那个世间,因为厌恶世间所以要勤策勤策是这样嘛!要策励我们要想办法去对治,现在我们厌错了,我们该对治的去厌了,然后因为厌了该对治的所以不对治,所以在怠慢当中,这个是什么?止!现在我们止错了,止而有违呀!是反彼受愿!因为自己是这样的心情,所以并没有如理去作,于是违背了所受的本愿,犯了!犯了!所以在这个里边哪!如果这一个解决了他前面几条都解决,这个实在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下面资持的解释比较容易懂。

【资持释云『初句牒名。良下释义、初释止义。止而下释犯。』行宗云『作犯造恶则通三毒、止犯慢法偏对痴心。』】

这个作犯造的这个三毒都有,止犯是偏于痴心,由于痴所以会慢,实际上这三贪瞋痴当中讲的说偏于痴心,实际上这个痴的过程当中往往还有什么?还有疑怠的心情,我们作的时候心里面总是觉得嗯!会这样吗?应该不这样吗?这个都是什么?都是疑虑之心!好像大家都这样难道我这样比别人还错吗?这个是疑呀!然后心里面这个慢刚才说过了,所以这二样东西好像没有很严重的祸害,可是实际上根本的问题都在这个地方,这对我们是非常严重,虽然作犯通于三毒可是如果你止犯能够挡住不犯的话,这个作犯就能够挡的住,就是这样,所以你真正能够策励自己,如法的精进了解了那对不起自然而然你这个问题能解决,起心动念乃至于身口运作,你念念在智慧当中,念念策励自己你会造罪吗?否则的话你尽管想去努力,这个根本都在这个地方,还在痴心当中,尽管你很用功实际上这个是文字戏论过程,文字戏论里边,所以我以前的经验是这样,我想诸位当中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样,我在那儿用功的时候很好,或者是拜佛或者是念佛读经哎呀!读的真有味道,念佛念的真美,可是跑出来团体当中转一圈烦恼就跟着来了,实在不晓得怎么办是好?什么原因?我想很多人都有这个,偏偏环境又不允许故,什么叫不允许故?最好我呀!宿生有福报的人他就是能够关在那个关房里面样样都现成,再不然他有这个意志我不怕,那谁都不见面,那还是可以减少一点,否则的话对不起一碰到这个事情问题就来了,想来想去想不通,我总觉得很用功,现在才了解问题在哪里,就是止犯上头,所以在这个地方就特别的说一下,看看那四个名字很容易懂,实际上的内涵还是如此。

【依上事钞二持二犯之文、分配对照、列表如下。】

【3-表一】

止持 方便正念 禁防身口记云必通三业 不造诸恶护本所受 止而无违戒体光洁 顺本所受

作持 修习戒行 策动三业 有善起护 作而无违戒体光洁 顺本所受

作犯 三毒我倒 鼓动身口疏作三业 造境违理 作而有违 污本所受

止犯 痴心 怠慢 不修胜业、行违本受 止而有违 反彼受愿

好!现在下面看一看这个上面,事钞,行事钞上面的二持二犯之文,分配对照列表如下,止持需要方便正念,禁防身口,不造诸恶护本所受,止而无违戒体光洁等等,这是止持作持,作犯止犯,虽然在这个表当中止犯这个文字最少,可是我觉得这是最重要,那么下面有个小字,这个小字对我们相当重要,说一下,

【已上分释持犯四种名义竟。戒疏中别明单双释持犯义,今撮略疏记诸文附示其概。】

这个是戒疏当中特别的说明,现在把那个内涵这个弘一大师简单的告诉我们一下,

【疏中所明单双持犯略分二意!】

分二方面来说,一个呢!

【初约心用后约教行!】

这个要说一下,那么什么叫约心用?约心用就是说,我们先看解释,然后再解释心用跟教行吧!

【初约心用者,此乃持奉用心,非正简判,故一切诸戒皆有双持双犯!】

说这个分二方面来说,第一个先解释呢!从我们的内心用心,这个角度这个立场去看,所以说这个是我们来奉持的时候用心,从我们用那个心这个角度看,实际上这个角度并不是在戒当中正式说明,那么在这个角度去看一切界,都有双持双犯,就是普通在家人。

【俗众所受五戒八戒悉具此义!】

他那个地方特别圈几个小圈,为什么?下面说明了,

【以凡持一戒必起护心,】

你要真正作任何一件事情做好持戒的话,一定要保护,那么保护要怎么办呢?一定要经过作!如果说不作不努力的话对不起不行,那么作些什么呢?方便正念!现在我们了解这个方便正念是干什么!假定说你痴心怠慢,对于该学的胜业厌不修学,对不起!那就止犯,所以这个时候你虽然有一番好心要学,可是既然你没有认真去学,你了解怎么作吗?不行!所以自己用心那一面来说的话,它一定需要这个条件,所以这个来说的话,就是这个样,所以说,

【以凡一戒必起护心,】

这个保护的心呀!

【望离恶边即成止持,望起护边复是作持。】

因为你这样努力,经过了这个努力然后保护自己的内心,于是使得我们能够离开造恶这个叫止,而从起护那边去看,那么这个地方去看的话呢!就是叫作持,

【两犯亦尔、违教作恶即作犯、】

那么反过来变成共两犯,说违叫作恶即作犯!下面说

【不思对治即止犯!】

是呀!你不努力思惟观察抉择去对治的话这个就止犯呀!

【此谓二持二犯各自相通、非谓持中有犯。以善恶行别、违顺心乖故也。】

换句话说这个持当中有犯,犯当中有持,不是!止持当中有作持,止犯当中有作犯,刚才第一个前面说错了,你怎么样才能够止呢?那一定要方便起护,方便起护那一方面来说叫作持,因为这个方便起护所以对境的时候你能够止恶,这个叫作止持这是必须要的,那么这个时候有用心,实际上这是我们人人必须要的,这个教理上面经论上面告诉我们都是这个,然后有了这个开始去行持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戒,有戒的话,

【后约教行者。简判诸戒。正用此义。】

后约教行,教行这个就是制教,制教有的时候我们称它为行教,这个戒里边呀!简判诸戒正用此义!就下面正式的这个判法不一样,

【是须有教令行者方具双持双犯,】

那么这个标准来去看的话呢!一定是佛所制定,制了这个戒告诉我们要这样去才是有双持双犯,

【自余杀盗等无教开作者并属单持单犯耳。】

那么其他的像五戒当中什么杀盗等等呀!它并没有特别制定的,这个是,下面还要看一下我们就了解,

【故教行双持双犯,唯道众戒中有之。(比丘本二百五十戒中有二十六戒具双持犯例如某事教制须行者、依教而作为作持、望无违犯是止持、不依教而作为止犯、望有违 是作犯。)】

那么这个只有出家才有,下面举个例子,例如某事教制须行者依教而作为作持!这个平常我们出家众当中就是羯磨,它一定有它的原则,这里先不细说这个羯磨法,望无违犯是止持!从不违犯叫止持,不依教而行为止犯!望有违犯是作犯!那么这么一来,有作持有作犯,有止持有止犯,

【若俗众所受五戒八戒,唯是单持单犯,与此教行双持犯不相涉也!】

这个我们要了解,所以这个出家众的话,一定要懂得这个羯磨法,作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羯磨法,这个在这里没有细说,将来真正要学戒的是绝端重要,正因为如此,所以它才能够资持万代,为什么佛法二宝赖僧弘持?它有无比的威力都在这个里头,它一定有它的原则,作任何一件事情,不能说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说起来我并没有错,道理上说的通不行!它有它的绝对的原则,这是一个法,如果说你想怎么作,他想怎么作,就乱掉了,可是这个法立了以后,佛在世的时候他也是这样,我在僧数,说佛在世的时候,制任何一个戒,或者什么等等,他老人家明明知道了,为什么不马上制?这有很多理由,所以在戒经当中就告诉我们,特别的告诉我们像俱舍什么都分别这件事情,拿这个佛他老人家自己也特别的做说明,嘿!这个是大众和合,啊!大家来了好了!你们大家来判断这件事情,所以因此佛是以身作则,所以我们现在不懂,到后来的时候有权威,佛法里边权威是什么?法!在这个法的情况之下,佛也得跟着你作,就是这样,否则的话,对不起,在任何情况之下,你这个就用不上,非法的情况之下这个是我们现在应该了解的,所以以后这个才是我们出家众真正该努力的,反过来说,为什么戒有无比的功德的原因,都在这个地方。

这个持犯的名字了解了喔!原来这个内涵还有这样呀!

【持犯体状】

那么它的本质它的行状,我们一段一段来,这个行事钞首二句话先说体状,

【事钞云『二明体状余义废之。直论正解出体有二,一就能持,二就所持。』】

下面一句话余义废之!什么叫余义废之?下面资持告诉我们,

【资持释云:初删古!疏引云:有人立十善为止持体,十恶为作犯体,行橝礼诵头陀四弘等为作持体,违此名止犯体,不明化行,于理颇疏,委如彼破。】

说道宣律祖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戒法传进来,已经有好几百年了,经过古代很多祖师们的说法,所以这个删古的话就是这样,有的人说十善是止持的体,十恶是作犯的体,乃至于说行檀,檀就是布施礼诵头陀四弘等等叫作作持的体,违此叫止犯,那么实际上这种判断的方法是不明化行,是并不了解化教跟制教,这两个真正的特点,于是所谓祖师说于理颇疏,他对这个道理并不能够很严密的了解,这个“于理颇疏”,弘一大师在那儿圈几个小圈,当初我看过了以后也不太注意,现在这里发现有好几个特点,第一个从正面来告诉我们,说我们平常学的时候往往对于这一点,要学的内涵哪!不会很精密很严密,一定要把它那个内涵丝毫无差找到,那大概粗枝大叶的这是一种,这是所以我们没办法真实的把握的住,我们也不是有意这样去作,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性,这个习行是那个痴心,所以说这个都是习气,再加上有很多外在的因素等等那就害了,那么这是第一点,其次呢!平常我们现在说别人说起来嘴巴很响,用的词非常的尖锐,说的不好听一点是很刻薄,这些祖师们不是!他说的时候很含混,说于理颇疏!这个道理上面只是不太严密,就是有一点疏漏罢了!就是这个!所以他们对自己要求的非常认真,对别人的话非常宽大,就是谈道理的时候呀!那也是轻描淡写几句,凡事都是我们真正后进修学的时候,必须要的这个条件,我们往往是知道了一点点,然后这个眼睛瞪大了看看别人,一点点的地方都要找出来,实际上我们看见的一点点,还差的十万八千里,这是个毛病,反过来这个地方也可以说,对自己来说疏的不能再疏,根本没有把握的住,可是看别人的话就是要求这么严,错上加错!那这个是言外之意。

那么现在这里是说,因此委如彼破!所以现在祖师说其他的现在根本不谈,这样呢!那怎么办呢?直论正解!直接了当地说,现在正确的了解来说明它,

【直下标今,正解者能所二体并依本宗制教而立。】

实际上我们现在这个止持作持,然后这个持当中,能持之体以及所持之法都是根据本宗,这个本宗就是四分一宗,而这个里边有很多也就是依道宣律祖,更深远的说:

【文中能所例略犯字,义须具之!】

这个文中能所例略犯字,反过来说能持还有也能犯,反过来所持还有所犯,内涵一定,行宗!换句话说现在就是把前面古代的先不必细说,也不必去辩论它,只要把正确的内涵告诉我们,现在特别说明这个体有二个,一个是能一个是所,

【行宗云『非谓施慈等行都不修之,但非持犯体耳。』】

这个补充很重要,说并不是要我们修布施慈悲等等,不是要要的,可是我们现在这里真正重要的讲戒,讲戒的特征这个不是,所以在这里说这样的去辨别它,辨别清楚了然后去修行。现在我们看

【事钞续云:言能持者,用心为体身口是具。】

出来了!前面一再说现在正出体,

【故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又律云:备具三种业,当审观其意等,如后更解。】

这个文先简单说一下,我们能持,心!这个身口是根据这个心的工具,所以造的时候,一定从看见身口,可是这个里边一定有心,那么论上面说这三种业就实说来都是心,然后律当中说具备三种业,那我们要很仔细的审察观察那里边的内涵,后面有详细的解释,这个后面是以后的,现在我们先解释一下,这个前面的事钞超言能持者。

【资持释云:初牒名,用下出体,上句正示。】

就是说什么叫能持?用下出体,就是指出这个能持之体,上句正示!上句就是用心为体,就是正式的告诉我们,

【疏云:若不思虑,不成持犯,故以意思为能持犯体!】

这个是解释,假定说不经过思心所的思惟观察的话,那么这个不成持犯,持也不是犯也不是,所以这个意思是能持犯的体、本体!

后面前面都有举的很多例子,在这个地方也随应一个,大家还记得吧!五戒相经上面的,说有一个骑马的居士,在上面造房子,木头一个不小心掉下来把人打死了。哎呀,他就觉得糟糕,我已经受了五戒,把人打死了。佛就问他:你为什么作这个事情?我也没想打死他!那干什么?我爬到屋顶上面,一个不小心抓不住了,那我无心,你没有犯戒,处处地方,在这个上面,说明意思就在这里,那么在论上面更告诉我们很清楚,下面将来也是这样,不过在戒上面的话,这个就比较严,就比较更严密,所以这个业,以及教两者当中的开遮,下面将来持犯,继续下去会非常严密的说明这个。

【下句简非!以身口色但是成业之缘、非正业本。】

下一句就是“身口是具”,下一句特别的辨别我们,我们往往偏重看那个身口,实际上不是,以身口色但是成业之缘,要晓得身口这种是成就业的助缘,非正业本!并不是业的根本。

【疏云:身口是具,不名为业。】

所以现在我们了解了喔,原来真正持犯的体是心,身口只是成就它的一个缘,而不是真正的根本,所以说不名为业,这一点我们现在了解了以后,以后真正去作的时候就不会再犯,以前的行相上面大家斤斤计较,然后还说你对我错,这个情况我们慢慢的会改过来,也许我们行相上面把握不准,的确,实际上呢,你们如何我不知道,问我的话,我老实告诉你们就是把握不准,碰见任何事情,就是有概念清楚的,我还一定拿出这个律。

就是有概念清楚的我还一定拿出这个律,有的时候单单那个戒相表记是绝对不够,所以真正在这个地方那个三大部就是翻开来细查,最主要查的话到下面在那个持犯不要说别相,那个总义门当中它后面譬如说,景象、阙缘,这个里边就辨别的非常细非常细,你必须要了解这个行相,而最主要的用心,因为这是成业之本,所以假定我们这一点不了解心里面起了烦恼我对你是的话,不管你说什么你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现在至少在这个地方根本上面我们认识了。

故下引据!下面说故论云,那是证据,初即成论!就是成实论上面,它怎么说?推业之本!这个我们追逐业的根本,所以他说三业皆由心造,彼又续云:离心无思业无身口业!一离开心这没有思,也没有身口业,心是王,这个王心!心王又有心所,有了心所那么就有功效,有了功效然后所使的身口就有业,其次!次引本律!那就是我们的四分律,意业是主身口由成故偏审之以名成否!这个很清楚,这个业的主要是意,那么然后由于这个身口跟着,所以偏!特别的侧重来审查,你造作的时候用心在哪里?如果说你无心不犯,有心!那么这个时候再看你的心的浓厚来判断,所以说以这个来抉择你成不成?而言等者如律结犯并问何心?律当中都是这样以什么心?所以平常我们一定说,譬如杀嘛!杀一定是人、人想、起杀心,人想起杀心这个都是讲心,然后行方便,然后命断,命断是究竟,所以杀一定是要具五缘,那这每一个地方都在这里,所以一定问说你具何心?如果说这个五缘都有那么就是根本重罪,如果五缘当中随阙那么看阙的地方,再来判罪的轻重,在这个里边心始终是最主要的,说如果你没有起杀心,那根本不犯,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的说明,这个心是何等重要!反过来起了杀心了虽然你没有犯,对不起你犯的还是个重罪,好一点的下罪,那个地方都这个罪的上中下,下面再来说,这个对在家居士我们就上中下,出家的同修你们看翻开的律本,就晓得它的特别的名字,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会很清楚,那么以后真正重要的地方我已经说过了,那我在这个地方请前面的,后面的退出去,再来告诉我们律本上面的这些。诸不犯中例开忘误!不犯当中一定是误忘!忘是忘记掉了,误!是误解你内心当中,心并没有去要想犯这个,下指如后即第三章!上面不是说如后更解吗?就是这章持犯那个几章,下面就是成就次数等等,以及会更详细的说明,问!说明了以后他下面还有一个问答,那个问答就是借着这个问答来细辨,因为这个内涵不是那么容易了解,所以祖师藉这个问答深细的告诉我们,论云:三业皆但是心,此即心王,那得上定意思为体?那喔!上面不是说用心为体吗?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问说:三业皆但是心那是心王,那什么意思为体呢?你应该说是心为体,可是你现在说心思这不是矛盾吗?他就来回答,答:心王意思体用分耳,论推三业之本故就体论,此定成业之能故从用说!回答当中说心王跟意思两个是体用之分,所以这个用一定不离开体,整体的来说一定通常讲体,特别的个别的就它的功效来说一定讲用,这是我们了解这样,那么所以下面特别说论推三业之本,那是就它的本体而论,那么成业的时候那一定是就它那个功效来说,所以为什么一下从体论,一下从用说,这个是原则,若尔何不如论从本明者!答!他就说明,那这样是为什么呢?这样回答说:体通四阴用局行心,舍通从局论业弥显,又复心未必是思,思必是心,体不兼用,用必得体,今云:意思则体用齐收义无乖异!下面就告诉我们说体一定包括四阴,那个四阴就是受、想、行这个是心所,以及识是心王,然后在这个心里面要产生功要作用的时候一定是个行心所,行心所有的时候我们不叫行心所叫思、思心所,或者是思惟思虑,意思都是这个,现在是舍通从局!因为既然要谈用的话那是心王的作用,那个作用就是行心所,所以一定是舍通,不论通而特别是讲这个心的功用,这样是论业弥显!那个时候讲业那很明显很清楚,在这个地方不妨停一下,平常我们说这一张桌子桌子,那个桌子是干什么?同样的这张桌子由于这个桌子叫写字台,有一张桌子叫供佛的佛台,有一张是吃饭的饭桌,是不是这样?对不起!那个时候要看看什么功效,要派什么用场,你把这个供佛的台子拿去写字,不对!在那个地方要几个抽屉要放什么东西,供佛的台子扁扁的长长的也是高高的,那个高高的台子扁扁长长叫你去写字的话,你站在那里还要垫几个拜垫,你能写字吗?当然不行!拿这个写字台去供佛的话,你站在这里这么高那个佛台这么矮可以吗?所以论它一定是从功用上面去显的,所以这个问答就是在这里。所以说了解了这个我们继续下去,又复!再说心未必是思,思一定是心,为什么?体不必兼用!用是一定得体,所以现在就是意思的话是体用齐收,这个义无乖异,这个义就是意思,换句话说,这个就是心王,思就是意思的这个功效,平常我们真正的都在这个第六意识当中,所以这意思意思!体用兼收。

【行宗云『成论由是当宗故可为证,皆是心者此指意识,犹通四阴,若据成业须至行心,行即意思!以思从心起,身口二业复由思成,今从业本故言心耳』】

这几句上面了解了这几句就了解了,所以成实论是我们当宗所以拿它来证。

【行宗云:问:受中作戒色心为体,今此能持即是随作,但云思心,受随应等那不同者!】

它这个地方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都是细辨,这种细辨就告诉我们它的的确确是非常的严密深细,一点点都不能疏忽有一点漏洞,如果这个理论上面有漏洞,你照着这个去行持去作的话,在此就有很多地方错误没挡住,该作的就没做好,结果出来出毛病了,所以现在我们看这个问题是说,受的时候这个作是什么→色心为体!那么那个持是随作,那个随作当中但说思这个好像有一点不大对,一个是色心,现在随作当中但是心,那为什么受跟随不相应呢?所以受跟随应该相应呀!怎么不同?现在回答:受取缘成必须兼色,随取成业但约心论,学者深思方见远致!受是什么?要种种的条件,欠缺了都不行,所以他说明的时候一定说这个,所以取缘成,要所有的条件都不能欠缺,所以说必须兼色,现在随取它真正的成业,这个业前面是染现在是净,所以主要的论业,那么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心,这里我们要认真的细细的去思惟观察,才能够达到说产生远致。 就实的说来受的时候实际上是什么?还是依心为主呀!作的时候也离不开色,对不对?作的时候哪有说这个身口不动,然后单单这个心在动呢?对着这个境界你看了啊!然后你眼睛去看是不是要用眼睛?是不是要用身呀?然后你嘴巴开口是不是要用口呀?还是要用呀!可是这个是谈业的时候,它就告诉你业的主宰是在这里,这是我们要清楚的,所以谈成业并不是说我作随的时候,那个身口不要管它了,这是我们要弄清楚的。

【芝苑云:一切事法为所持犯体此正义也!】

前面了解了能持是什么?下面所持犯是体,这个就是说所有的一切的事情,法!事包括的狭,法包括的广,就是这样所有的事项,法是包括了所有的一切,这个都是我们持犯的,换句话说,我们心缘的对象,缘了这个事法以后,起心动念等等,那么这个是正义,这个正义就是说把前面古来所说的通通删去,直接了当的说持犯的体,能持是心,然后这个心还要身口来配合,所持的就是这个心所对,身口所作的一切的事法。

【言事法者,各具善恶二种,于善恶事法,心起顺违,故有二持两犯生焉!违顺之心即能持犯体,善恶事法即所持犯体,持犯既因事法而生,故今以一切事法为所持犯体,岂不然乎!】

所言事法都有二种善的恶的,这个善恶的事法,对这件事情上头为什么是善恶呢?主要的还是心,这个顺理那么就持,违理的就犯,所以有二持有两犯,而违顺的心那才是真正能持犯的体,那么由于这个心违顺,所以所对的事法就有善恶之分,那么这个就是所持犯的体,这么一来持犯是因事法而生,所以说一切事法是所持犯体,清楚了!那么这个持犯体状,它的本体。

【成就处所】

【是章分为三节、悉依钞疏原科。若详审是章文义、或可分为两科、一就四心以明、二就三业以明。就四心以明中又分为二、初约三心明止持、二约行心明四行。如是较为明晰也。】

现在了解了,这个成就处所,喔!了解了在什么情况之下哪些地方成就那个持犯?这个第三章,现在它这里有一个表,成就处所分为三节,分为三部份,一约三心明止持,二约行心明四行,三约三业明四行!那么下面有一行小字,这个小字我们现在这里不细说它,诸位如果细学的话,那么在这个南山三大部当中,它这里还有细分。

【第一节 约三心明止持】

【戒疏云『前将止持对心以明。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流入行心,方成别业,故分四阴以为二分。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三心非记,受体是记,故得持也。』】

那我们看一下那个行宗的解释,然后把这一段一段一段,把这个三心是指什么?那么先简单的说一下,

【行宗释云『上句标举。 若下正释为三、初通示。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故云有义。古人目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

这个心本身分成共四相,哪四相?受想行识!那么小乘俱舍上面它那个最后一个是摆在第一个,识受想行!或者识受想思,现在那个约三心的话就是先把色受想,看看这个三心来说明止持这个道理。

那么下面要说明上句标举!说先把止持用心来说明它,若下正释为三!这个下面解释,解释这个道理分三部份哪三部份?初通示!就是说整个的来说明,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故云:有义!古人目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先解释这几句话,回过头来看戒疏的说,以下面这几句话来说这个本来不是持,止持像上面所说的不是止持,那么为什么说它是止持呢?因为我们本来受了这个愿体以后,如果说你受了愿体以后假定你没有染污它,没有染污它并没有损害它,所以叫作好像也可以说为持,古来的人目为端拱,端拱就是端端正正你没有出毛病,那么现在这个三心受想跟最后那个思,它本身没有造作的能力,既然没有造作的能力对这个本受的体呀!它并没有染污,所以他任运自然就产生不染污的功效,所以说这个地方呀!也有!也可以这么解释了,就是这个意思,这是说明前面戒疏里边我们看那个文,戒疏云: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就是这个,说现在你受了戒,然后这个愿体只要你没有染污它,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可以有持的这个意思,所以现在受心所以及想心所虽然是个心所,它并不会产生染污,最后一个色→心王!它本来就不能造作,所以它也并没有染污,所以它任运自然不染污,所以在这里可以说有止持的这个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

【谓下别简四心分二所以。统论四行、止持有二、余之三种并局行心故也。】

再下面谓下!谓下就是谓识想受!谓下别简四心分二!那么个别的来说这个分二部份,所以统论四行止持有二余之三种并局行心故也!现在我们先看,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说这个三心它本来是无记的,说不上来是善恶等等,本来就是不去辨别它,所以既然不去辨别也没有业,那要到什么情况之下呢?一直要到这个行心所当中!那个时候就有善恶,有善恶就成业,所以把那个四阴要分成二分,有一分是有造作作用的成业之本,有一部份没有的,所以说统论四阴止持有二余之三种并局行心故也!这个我们要了解说善恶无记只有在行心当中有,其他的三样东西没有。

【岂下结显三心下释疑。】

岂下结显!下面说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所以说三心,那个三心呀!本来说不上来,这个道理所以说明它,受体是记!而现在受我所受的愿体是确定是善的,现在那个善心虽然是无记但是它并没有染污它呀!所以这个叫做也可以说有止持的功效,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心整个的我们辨别的很清楚,所以在这个地方呢!后面整个的讨论的时候都能够局在这个行心所当中。

【问三心何分。答:了别所缘境名识即通指六识。取所领之相名想谓取所领六尘之相,则为六想。领纳所缘名受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一一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受之异、皆从违顺非违非顺而生。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谓六受之后、各起善不善不动业等。亦名六思、思即是业。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由受生想、从想起行、由行成识。今依小论则识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别之心名识、次起想象名想、复次领纳名受、后起业思造作名行。 问破毁之人有此中。答据事钞中、犯一重戒、余戒常净俨然。是则持毁皆有持义、今文且从持说故云无耳。】

那么三心有什么差别?答:了别所缘境名识!这个识的特征,它是所谓专门的能够分别它的自性,分别一切所缘的对象,取所领之相名想!领纳所缘名受!这个不必解释了,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那这个才是,心里面有一个造作的功效,造作完了以后这个业会感果的,这个才是行,现在我们论持犯正指这个,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这个有一点不一样,今依小论则识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别之心名识,次起想象名想,复次领纳名受,后起业思造作名行!那么小乘的论点当中为什么把那个次序颠倒呢?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喔!是这样,所以它以这个情况把那个识摆在第一个,各有各的原则各有各的道理,问破毁之人有此持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犯戒的人有这个持吗?答:据事钞中,犯一重戒余戒常净俨然,是则持毁皆有持义,今文且从持说,故云无耳!那么据事钞说就算你犯了重戒,其他的戒还是仍旧清净没有动,因此这种情况之下的话,不管持犯这个里边都有,犯的部份单单犯的那部份,除此以外其他的并没有动,不过现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这个是什么?特别是从行心所这个观点去说,所以说它没有,它并没有造作的功能那当然谈不到这个持犯,可是反过来说它并没有染污的这个作用,还是说它有这个止持的这个功效这个意思。

【资持云:谓分四心以明二止,三心中止此科所明行心中,止则如后述!三心非业、本不名持、但望受体说有持义。以持是记业、无记非持故。】

现在我们把那个心分成共两点去看,来说明这个止,这个三心当中这个止,那就是色受想,这个三心这里说明它,行心当中说的止那还在后面,那个才是我们正式持犯,很详细要说,三心非业,本不名持,但望受体说有持义,以持是记业,无记非持故!刚才我们前面说的现在这里特别告诉我们了,那么为什么它还要这样的反复的在这里解释呢?那一行小字

【此由古谓但不作恶即名止持,今约四心分为二别则无前滥。】

来了!说古时候有的人把这个看成止持,实际上现在的人,是谕今为烈更糟糕,以前的人只要你不要作恶就算止持了,现在告诉我们不是,真正的止持不是这个样的,千万不可以跟这个正规所说的道理混淆,这个对我们非常重要噢!实际上祖师是为了判说以前的错误,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在这里往往也同样的犯,那我只要没作什么坏事就行了嘛!错了!这个错了!

下面才正式的约行心明四行,在这里才是,

【戒疏云: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为持!】

这里我要一个一个解释也比较容易仔细一点,现在下面对我们来说是个对治的行为,这个治行呀!就是对治,现在我们了解我们真正的修行必须要对治,没有对治没有修行,所以从这个地方来告诉我们这个止持,这个才是我们修行的正戒,才是真正的重心,不能说啊!我没有犯,不可以!你有没有对治?经过了对治,不犯这个才是,不经过对治错了,所以现在这里告诉我们,这样的持犯必须在什么?行心当中!才真正可以有谈的到成否?否则的话你是止犯!

否则的话你是止犯,根本就错了,就是这样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所以说前之三心不名为持,根本不是持,因为什么?善性便有,恶无记无!说前之三心不名为持,下面解释善性便有恶无记无,如欲离过作意遮约,或对境防或起心护,岂彼无记而得成持!告诉我们说如果说你要离过,要离过失必须怎么办?这个也有它种种的条件,要作意遮约,一定要经过这个努力去作意去遮止,作意去约束自己,或者从内心上面来说,或者从境界上面来说,所以说或对境防或起心护,或者从境界上面从外面去看,或者从里边去看,这个绝对不是无记可以作的到的,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若据作持例同后止,既就境论三心非分!那么这个是止持,下面呢!来作持也同样的,所以这个境论!就这个境界而说那个三心根本不是,所以无、非分,不对不算。

【行宗释云:初明二持中,初明止持,以非思虑不成事业故云必入等!】

那个告诉我们止持,止持是必须要什么?入行心方能成就!所以说不经过这个思心所不成事情,所以说必须要流入行心,前下拣三心,善下拣二性,如下举事显相!这个我们了解很清楚,若下二明作持同后止者简前三心止故!再看

【戒疏续云『若据二犯行心成就,前三亦无,局不善性,善无记无』】

再下面说持既不行,犯!犯也要在行心当中才成就,前三个也没有,那么行心当中如果犯的话呢!这个行心一定是不善心,善心无记心没有。行宗释云:二明两犯中,亦约四心三性,以定行体寻文可了!下面讲二犯,这个二犯也是以四心三性嘛!就是前面所说的色受想思,三性就是善恶无记,来确定这个行的本质,这个我们只要上面的文仔细的看那就可以了解,注中以行通善恶故须简异!那么批注当中下面这个小字就告诉我们,这个行一定是有善有恶。

【资持云『注分善恶者以行心语通恐相滥故,三善同时而不相离,三恶相别其性相违,作犯多是贪瞋,止犯率由痴慢,一往大判非不互兼』】

那么这里解释一下,注里边说为什么要分善恶呢?因为这个行心实际上一但流入行心当中,善也有恶也有,所以你单单说止持对不起!还有可能有恶在里头,所以单单那个行心有善的也有恶的,怕把行心当中的恶跟善混在一起,所以特别的说明一下,要晓得下面就说三善呢!也就是说无贪无瞋无痴,这个会同时,你所以能够无贪一定是正知现起,那个时候一定无痴,在这个时候一定不会瞋反过来亦然,善恶就不是有瞋的时候不一定有贪,不一定有几个有可能相兼,可能个别可能全具,那么这个里边特别,作犯通常多是贪瞋所使,止犯大体都是由痴慢而起,不过这个是一往大判,就是大概的来说明,并不是互兼!细致的还要仔细的看它的内涵,那么前面第一个是三心,第二个呢!特别就行心,这两个都是从心上面来看,那么二节说完了。

【第三节 约三业明四行】

现在我们就看一看这是什么?这个三业那就是我们现在的身口意,看文P.95

【事钞云『后三业明成就,身二持者,离杀等过,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口二持者,离口四过名止,知净语等名作,身口各二犯反上应知』】

这个解释一下,那么现在我们从身口意的三业来看那个四行,四行就是止持作持止犯作犯,身二持!什么是身二持呢?身离开杀等,杀等就是说杀盗淫,所以我们用等字来该,那么这个身都禁止自己,所以这是止持,除了这个以外受食食等!这个只有道众!换句话说,出家众,这个在家并没有这一点,这个叫做作持,换句话说,出家众有很多事情都要经过如法,譬如说,就算你们在家居士,有的受了八关斋戒,受了八关斋戒,不是八关斋戒的戒本上面说,下午什么时候可以吃的,有的时候果汁什么等等,我那一次已经跟大家说了,不是受了八关斋戒可以吃噢,有缘可以开,开的时候还要作净,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还要到那个懂的如理如法的法师前面,这个都不见男女众,他告诉你有作一个法,这个叫做作持,这个要清楚,譬如说你有病开缘,他同样的要告诉你说,说这个内涵呀!文我不细说,内涵大致是如此,说今天我有什么病因缘,现在这个就是专门来看这个病的药,现在我从你大德边受这个药,这个就是作法,要经过了这样作,这个叫作持,所以它有它非常严密的内涵哪!不是说,下午可以吃,大家清楚不清楚?那这个上面告诉我们,那么至于说出家的同道,那更应该注意,更应该注意,真正有心要想资持佛法的,那更是特别重要,上面那个说受食食等,那么叫作身作持,这个身二持。

口二持呢!离口四过名止,这个四过就是妄语恶口离间,离间或这叫两舌,绮语,这个是口四过,这个是止持,知净语等名作持!那个就是说凡是刚才作净的这个语言文字怎么说法,这个叫做作持,反过来身口各二犯,反过来跟前面两个持相反,那就是二犯,下面了解了这个资持的解释就很容易了。

【资持释云:初明身口业中二初明二持,次明二犯!】

上面就是告诉我们,身口业当中这个说明二持二犯加起来是四行嘛!言反上者!是说行杀盗等名身作犯,不受食名身止犯,为口四过名口作犯,不作净语名口止犯,并略举事配余者例说!反上就是跟上面反过来,说行杀盗等这个容易持,不受食等名身止犯,那个就是这个出家的同道们才用的上,这个有它的特别的,不过这一点我们现在极大部份的道众可能也不太清楚,关于这一部份慢慢的慢慢的有机会再细说,在这个《在家备览》当中,我想大体来说不去说它,那么口四过呢!叫作犯,如果不作净语等,那就口止犯,这一部份在家居士有的时候用的上的,我刚才说,特别你受了这个八关斋戒,那么预到特别的因缘,就是开的时候,这个开不是说啊!遇见了我就去作,这个一定要作一个法,那么这个作法究竟怎么作?那是出家法师的事情,碰到了你到那时候就要去求那个出家法师,这一点你们自己诸位知道了那就可以。

下面有一行小字

【于制教中俗众唯有止持作犯!】

在这个制教当中,换句话说,在这个律当中,在家居士们只有止持跟作犯,其作持止犯,依原文具录,而示四行,应知受食净语等事与俗众无涉!喔!弘一大师也告诉我们了,说这个地方所以这样的话,那只是依照着原文通通写出来,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是这个内涵,说这个受是作净等等的话,跟在家人没关系,实际上我刚才说的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关系,弘一大师真了不起,它后面真正跟在家人没关系的很多地方他文字稍有修改,譬如后面犯罪的时候,这个出家众的把那个篇聚的名相都立的清清楚楚,那么在这个地方呢!他把那个名字改了,犯一个上罪中罪下罪,然后重中罪,然后把这个重罪当中又分重轻之分,这个时候你们回过头来看出家的篇聚当中,就很清楚很明白,在这个地方所以特别录的话,也就是说真正要如理行持的时候,那像刚才我告诉大家的八关斋戒,这一种作法你也应该了解,有了这个常识到时候你去作的时候呀!你才能够一日一夜产生无比的功德。

【事钞续云『单意业中不成持犯 若动身口思亦成持犯。』】

这里来了!说先看一下下面解释

【资持释云『二明单意业中,意至身口名身口业,未至身口则名单意,初判不成。若下次明通成,筹度所为事名身口思,虽未动相,即属身口不妨上文』】

这个里边由于三宗分别这个我们要了解,还有个人持犯的内涵,上下限的不同,这是我们应该了解,内心的防护来说应该从严,但是对一般的判或者对大众来说尽量能够放宽,这个是一般来说,实际上圣人制这个也有它的原因,现在把文先解释一下,现在其次呀!单单从意业当中来说明,前面是身口二个已经说了,这个意!单单的意业不成为持犯,那么要到什么呢?这个意要到身口,动了身口那才算,不到身口的这个时候这个叫作单意,这个里边初判,先说是不成,若下呢!嘿!来了,这个若下次明通成!再下面的话就算意业它也成,要什么情况之下?筹度所为事名身口思!虽然你身口没有动,可是你脑筋里面想嗯!这个事情该怎么办?这件事情!实际上这样去动脑筋的时候,那个时候叫做身口思,这个虽然是意可是这个思心所叫做身口思,虽未动相即属身口!虽然没有动身口已经属于动身口之思,那么那个时候就也成持犯,这个前面在戒法当中曾经说过,说小乘当中实法宗一定说动了身口才犯,心不算,但是小乘当中假名宗就不是,这个瞥尔一念不算,重缘再思就算犯,那么平常我们这个瞥尔一念究竟怎么样?很难分的清楚,在这里这个行相我在这里可以解释,就是说脑筋当中忽然一念起来了,又糊里胡涂就过去了这个不算,起来了以后你心里紧跟着就来了,一看看见这个人也许你就很讨厌他,看见了一下那就是说事情过去掉了,这个并没有,如果你看见了以后心里想这个家伙!我就讨厌这个人,然后心里面就想嗯!我怎么办?就要去对付他,那时尽管你还是作你的事情,对不起你已经犯了,这个前面只是告诉我们说重缘!就是说你一念起来了以后下面紧跟着来,现在呢!更细,下面这个念头说我要怎么去对付他,是不是这个一定从身口的上面去?那个时候犯了,然后最后进入大乘里边的话,那就瞥尔一念对不起那就出了毛病了,不过那个时候怎么办呢?你赶快忏悔!所以下面紧跟着你也说,说这个瞥尔一念为什么犯?其实你现在了解了我们圆教一宗的话,瞥尔一念也犯了,犯了什么?犯了止犯,什么话?你是不是应该受了以后要去随来满这个受的体呀?对!那这个随怎么办呢?你一直要作意去对治,然后作意对治要正念去维持,是不是这样呀?假定你作不到这个是不是止犯?对呀!现在你这一念如果说真正的在正念正知上面,会不会出来呀?不应该出来呀!是不是犯了止犯了呀?所以你从深远的地方去看都很清楚,在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了,说如果不作意对治都算犯,清楚吧!所以了解了这个我们才回过头来看,祖师说藏而一心之训,违制皆犯!现在才懂,否则的话我们看是要藏而一心,啊!觉得道理是很懂,以我来说道理很懂可是藏而一心怎么弄也弄不来,现在虽然弄不好可是理路很清楚,同样的这个道理才晓得为什么念佛的时候也必定要全部的精神摆在那里,这个娑婆世界是一无可取,我只有道极乐世界去,那个时候虽然在戒上面你容或有很多漏洞,可是你一定能够往生,原因还在这里都在业上面讲,同样的参禅你全部的精神灌注在什么人是你名上头本来面目?看它一个「狗子还有佛性也无?」什么呀?吃饭你也看着这个,睡觉也看着这一个,就是这个情况,是不是你的心,全部在对治上头?那个时候是这样,它本质上面是止犯他没有犯,其他的很多行相上面,小小的地方是有一点错误,这个业本身你绝对正确,所以持戒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了解呀!清楚不清楚?所以说要这样的了解,然后你行相上面每一个地方观察的很清楚,那就对!在这里就是一个一个地方告诉我们了,所以这个地方了解了才回过头去,本章里边的那个什么?成就处所!现在懂了吧!啊!成就你的持在这个地方成的,成就你的犯在这个地方成的,所以这个里边法相是非常的严密,这个法相不是我们学文字的法相,就是起心动念,任何一法起来的时候,你看得很清楚,啊!这是什么?这个才是真正的法相呀!

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资持云『律制身口思者,谓计度身口所作事故,此心粗者判属身口。』】

来了,律当中制的身口思,就是计度我们身口要造的事情,就是刚才说动身口思那就对,这个心一粗那就是已经说是判属身口,所以前面叫重缘思犯,现在这里叫动身口思,然后在唯识上面也是告诉我们这个思心所有三种,审虑思动发思还有一个什么?啊!对!审虑决定动发,审虑的时候实际上呢!刚一念没有,审虑的时候你去想这件事情,审虑了以后决定,实际上对不起ˊ在这个唯识上面,审虑决定两个都在这儿已经动了脑筋,然后动发是完全行之于身口了,清楚不清楚?这个法相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认识它,后面这一行文就是告诉我们前面这个重缘,我们不妨去读它一读吧!

【戒疏中释此科义有两解,一约身口思释,二约重缘释。事钞撰述先成,止有初解,故事钞言戒相时,每唯举身口者,即依此释也,逮后撰戒疏时,乃列两释,其第二释,如下段记文所引。】

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实际上呢!我们的道宣律祖阐释行事钞的时候,好像在他30几岁,那么这个后面说这个戒疏,这个上面是什么?一个是行事钞一个是业疏,一个是戒疏,那么最早先注的疏是行事钞,那个时候就解释它,以后后来再写这个戒疏,再写随机羯磨疏,那个都在后头,所以这两个当中有的时候解释不一样的差别在此,那对我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所以弘一大师就把前后的很多重要的都把它,我们相关的那一部份都一起举出来,立在这个地方,今天就到这个地方,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回向,回向完了以后下面还有几个问题。

请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P.95,这一段是成就处所,这个持犯先说名字,说了名字这个名字的内容,主要的,那么这个大体了解了,怎么样才成持犯的这个处所?现在我们了解最主要的说,在这个三心四行当中,怎么样的交叉产生持犯?这个了解了,然后下面还要辨犯优劣,它每一个每一个有它层层深入的意义,现在是成就处所,约三业明四行,从身口意这三方面来看我们的止作二持二犯的意义,那么作对了就是持,作错了就犯,实际上这个里边作不对就是错就是犯,那这一条路想办法去作对它,现在看P.95倒数L.6,那昨天已经简单的说单意业中不成持犯,到什么轻况之下?继续看

【资持云『若准戒疏,上是初解,后复解云:独头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可得思觉,而不制约,即入犯科,又云:任情两取,后为正义』】

有一个小字

【顺今宗故。】

上面是行事钞上解释,单意不犯的判定,那么然后说要动身口思,现在进一步准戒疏,以戒疏来看上面行事钞是先初解,那么这个戒疏就是四分律含注戒本疏,那这两部都是道宣律祖的精华著作,不过年代大概差了13到15年,戒疏在后,这个详细的我记不住,所以换句话说,越到后来,他那个纯熟是越圆满,越圆满越周详。

是越圆满越圆满越周详,所以说有了前面是这么说,后面还要引那个看,独头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独头心念就是心里面瞥尔一下出来了,他无缘无故的通常这个叫独头心念,那么忽然之见它会缘虑不好的,这个时候不叫犯,那么下面要重缘向念,这个第一个独头心念起来了以后,后面第二个念头,换句话说,紧跟着再去念的时候,重新再跟着原来的这个非恶的这个念头再去念它,那个时候它可得思觉,嘿!自己感觉得到自己的这样,所以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他糊里胡涂又过去掉了,这个不算,一个念头起来了到第二念又跟着下来了,也觉得可得思觉那个时候就是认真的,已经开始认真的去思惟这个,而这种状态当中应该怎么办?应该制约!马上把它止住把它约束,实际上这个戒体要到强而有力的戒体的话,它这种警策的心!一有非恶之念它很快就起来了,所以虽然独头心念因为无使以来的习染哪!有!所以重缘跟着来,但是那个时候这个戒体的力量,所以这个受体真正的功效来了,凡是任何一个非念起来了,它很容易就现起,那赶紧怎么办呢?啊!我是受戒的人我要求戒怎么可以!这个不相应的这种邪非之念马上就禁止住了,马上就约束住了,所以叫摄心为戒,如果那个时候你作不到那进入犯科,那时候犯了,这里的束跟前面的束比较起来,后面的更深细说的更清楚,最后又说,又云任情两取!以我们现在的观点去看,那么后者就是现在那个戒疏上面这个正义,这个才胜于四分一宗,实际上今宗那更是,那就是后面的解释,真正的南山的祖师依圆教的话,那个瞥尔!应该就察觉到它。 再下面

【行宗云『问:意已成犯何以前约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远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论趣果须至身口』】

行宗记就是解释戒疏的,它上面说这个心意已经成了犯,那为什么前面一定要有身口来说?它的回答当中,这个意念!所以说意念的时候这个叫远方便,就是说作任何事情一定有它的前因,这个前面还没有成就的时候叫方便,然后这个方便当中又有远方便跟近方便,乃至于可以分三类,那么所以这个时候对这个结果来说,已经有了少分了,说心念这个因是果罪当中少分,是结成果的这个因当中的一部份,就是说大论趣果!真正说谈到那个真正结果的话,究竟圆满的果那是一定要身口现起,身口什么状态?那这个究竟的罪相什么状态?才能够确定它。

【行宗云『问: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实,两宗制限深浅故也,小乘实宗定不制意,动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约重缘,简非瞥尔,是则三宗历然,大小无滥,学者至此宜须精究』】

它又有一个问答,这个问答就是说深辨戒相持犯的内涵,说通常世间说小乘不制意地的,怎么现在那个制呢?它回答说,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我们不能辨别小乘深浅程度,实法宗那个是最浅的刚开始,它所制定的一定不制意地,一定要动到身口之色,才确立成就说犯了,那么小乘当中的向上一个→假名宗!就是过分小乘教,那个时候就开始制意了,不过这个的制意呢!是一定要说重缘思念,那个时候才算,所以这个重缘思念就不是瞥尔起念,真正到大乘这里没有说,所以这三宗分判深浅的程度呀!历历可明!一点没有混乱,所以这个我们不能混淆,从小到大所以学的人哪!这个地方最应该小心注意,如果不了解小的我们无门而入,所以这个善见律上面!这个南山祖师有引善见律上面一段话,说假定那个圣人就制那个心意,起心动念就犯的话,那对不起那这个所有的凡夫永远没有份了,所有的凡夫永远没有份了,但是如果不通深的话,然后进去了以后永远不上进了,这个很清楚,我说不通深不上进!这个律上面并没有说,实际上这个论上面就告诉我们,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晓得,这大小三宗之判,换句话说,我们告诉我们自己,然后引导同修后进这个次第。

翻过来P.96,看上面是简非瞥尔者!瞥尔单意,这个瞥尔单单大乘,瞥尔亦名独头即前资持引疏所云独头心念也!现在弘一大师把这一部份第三章成就处所呀!列一个表这个表你们自己看一下,原则上面凡是这种表,诸位有心要学的应该自己作,你自己作一遍就有你自己殊胜的好处,当然真正要学的时候不能看这个《在家备览》,《在家备览》毕竟是接引初机,这是第一个在家人,还有呢!我们极大部份修学的同道们,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作一个大律师,那么在基本的概念上面,我们必定要有一个很正确的认识,那么那个时候《在家备览》就对我们非常有用了,这一种状态当中你这个表可作可不作,如果想要稍微仔细一点的进去的话,那这个自己就应该作那个表,你自己去观察去这样然后去思惟去抉择,当然真正要去作那个表的时候,单单看《在家备览》是不够的,那个时候就要请那个三大部来看,刚开始的时候容或比较辛苦一点,只要咬紧牙关看下去,这个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话没有错,到后来字义贯通,等到你一但认识了以后再去看那是美不可言,所以这个表我们也不妨在这里看一看。

第一个它分三部份,第一个约三心明止持,这个三心是哪三心?那就是善恶无记!说它无记它不是个业,为什么?因为善恶都没有,那么为什么以三心来说止持呢?那个三心本来就是没办法说善恶,因此也无所谓持不持,只是从所受的愿体来说,因为它本身无记所以它也不会染污,那么保持本受之体不染污来说这个叫止持,所以说有!也可以说有这样的意义,真正说来那一定要流入行心,那这一部份就是第二约行心明四行,行心是流入行心的四心成业,当我们的心识之流在这个四心当中,经常转的过程当中,一但在行心当中那这个时候它才是成业,思就是行,通常行的范围比较广,整个的心所就实说来都叫行心所,那么这个行心所当中特别造作的这个就是思,有的时候我们把那个行就当作思,有的时候思才是思,这个我们也要了解思行两个,有的时候也有差别,所以说到了行心所当中,那么这个时候由于造作的,思的特征就是造作,既然造作就是成了业,一有了这个造作的业那么善恶就分了,那个时候就看止持跟作持,那么这个持的话呢!三性当中就是说善恶无记当中呀!只限于无贪等三善行,那么两个犯呢!作犯跟止犯呢!那么这个三性当中,一定局限于三恶行,这个是两个不同,所以不善就是恶,不恶就是善,它中间没有说又有不善又有不恶,没有这样的事情。

最后约三业明四行!那么这个了解了以后,当然业又有身口三业,那么身口意,那身口当然一定是身口的动作起来了,然后最主要的,这个主要的关键不一定在身口的行为上面,还要看意,意有两种一种是无犯一种是有犯,那么无犯就是单意无犯,进一步的有犯有二,有身口思释有重缘思释,这个文字我想前面已经详细说过了,那这里我们就很清楚明白成就处所,换句话说,成持也好成犯也好,它的内涵是怎么一个内涵,那么这个了解了下面就辨别这个持犯的优劣,换句话说,虽然讲犯,持也在里头,犯是坏的我们要防止它,持是好的正是我们要努力的,那么这个有什么差别?最主要的这个差别,就主要的把业谈进去,平常在制教当中,主要的都是列缘,看它的缘,所以它那个心起心动念这个业的部份,单单在这个行相判成犯与否的时候,往往不大重视,好像在这个里边,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在那个持犯总义,换句话说,在持犯方规当中,南山祖师每一个地方都辨的很仔细,我们要学非要这一方面一一都弄通,而这个学并不是要成一个大律师噢!就是我们要学一个出家人,这些都应该知道的,这是根本的意趣。

现在我们看那个辨别那个持犯,什么是好?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什么是强?什么是弱?分四部份,一约三性辨犯二将心望境辨犯三单心辨犯四有心无心辨犯,那么第一个从善恶无记当中来判别它,还有一个从心望境,换句话说,实际上真正犯的时候,一定是以心对境,第三个单单从心上面去看,单单心上面去看的话这个主要的,完全是就论上面化教所说,有心无心!那么这是教,教就是律当中,虽然律当中讲有心无心,可是在这个里边的教就是律,律当中它是偏重着教相所限,一定要把那个第三单心辨别这个犯加进去,那个时候才了解上面这个业性的轻重。

现在我们看文

【资持云:化制两教辨业天乖!】

这是第一句话,化教那就是经论所讲,制教就是律藏所诠,这两个论道理都叫教,对这两方面来辨别业的话,换句话差的很大很大所以叫天乖,通常我们世间叫天地悬隔,换句话说,这两个极端简直是太大了,那么下面看。

制则从教重轻化则论心浓薄!第一个制教就是律,那个一定是从什么?从那个律藏里边的教相,换句话说,将来那个,这个地方,换句话说,这个就是持犯门→随戒摄相!那就是戒相,譬如说我们论任何一个律什么是犯?那么通常杀盗等等不同,譬如说杀戒!一定是第一个事→所对的境!下面的心!那么杀的话,说杀的是人,这个人是境,人想!然后起杀心,这两种下面方便究竟,就是说看看你这个五样东西有没有?具有哪一些?那么是罪重,不!圆满了是罪重,欠缺了!再看欠缺的这个的多少,以及上下的不同才论它的轻重,所以一定是根据律相上面制,化教!它不从这个角度论心浓薄!就看你什么心情去作这件事情,这两个差的很远,

【教唯楷定缘具则例入刑科!】

那么这个教就是律藏,特别的是什么→楷定!就是确定像律一样,这样犯这样不犯,只要你具足这个犯的缘那对不起那就是犯,然后看你例这个缘的多少,才论究竟轻重,心既不常动发则须分体性!心!这个东西它根本也看不出来的,你也无从制起,所以它永远在变化,但是虽然无法去看可是实际上随时在动随时在变化,可是这个变化过程当中我们要了解善?恶?因果既异化制斯分!因为这两个所判别的根据不一样,这么一来的话,这个从因之果,彼此之间所根据不一样呀!那两教的判别不同,必昧宗途未穷业本!如果它的这个来由不了解的话,那你对这个业的根本,也就没办法弄的通,所以真正要了解的话,一定要化制二教,它判别的根据都了解,然后你就相互去运用,这是因此呢!

【故先料简委示来蒙!】

所以在这个地方详细的说明,委就是委细,很仔细的告诉后来,这个蒙!就是同蒙!刚开始学的人,这正是我们现在应该了解的,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学了戒如果经论不通的话,对不起那个戒根本无从持起,反过来如果你不好好的持戒的话,那么这个经论本身也是个空谈,所以不管在哪里说来说去,这个三藏一定是互相辅助的,真正来行持真正来学习,那个三藏之间必然有它必须要相辅相成的关系在。

下面看一下那个小字,说它那个分段分四节,初二兼明化制!哪初二呢?就是第一个约三性辨犯,二将心望境辨犯,这是化制二教,三局化教是单心,四局制教就是有心无心,若犯性戒具受化制二罪,若犯遮戒唯受制罪!那是我们了解的。

那么下面四节,一节一节的看,

【第一节 约三性辨犯,】

那个地方又分三项,一名起业之源,二约三性示相,三结示伤叹!

【1 起业之源】

【事钞云『起业要托三毒而生,毒之所起我心为本,此义广张行人须识,如忏法中具明业相』,】

那这个文字先解释一下,到后面资持再说,一切的业生起来一定要由三毒而生,那么这个三毒是三样,三毒的根本在哪里呢?也是以我为主,这个道理要广张,要想仔细真正弄清楚的话,那要很仔细很仔细说很多,才能够使它说的清楚彰显出来,而实际上这些都是我们修行人必须知道的,那这里说如忏法中具明业相!这个忏法不是我们这个《在家备览》上面短短的忏法,那是三大部当中的忏法,虽然我们三大部没有学,在《广论》上面如果共下共中了解了的话,那对我们的业相够清楚了,已经可以说相当清楚。

那么再进一步说的之前呢!在此我们不妨再重新温习一下,这个论当中告诉我们这个成业需要几个条件,事、意乐、加行、究竟,你在黑板上写一下,这个事呀!在律上面我们通成称为境,这个所对的境,那么意乐呢!那就是我们的意、心意,加行!这里也是加行通常说兴方便,究竟的话也是究竟,所以事加行究竟三者是一样的,那么关于意乐部份呢!论的意乐实际上包含三样东西,哪三样?第一个想,第二个烦恼,第三个欲乐,这个欲乐有的时候叫做等起,现在这个律上面把意乐分成哪二样呢?分成想以及起心,如果杀的话就是起杀心。

现在这个地方,我们也不妨先把这个论跟律两个当中说一说,就在看黑板上面,如果说大家对这个论,不管是《广论》也好《瑜伽师地论》也好,那么小乘论我不通,那没关系这个内涵决定都是说这些,它上面这个意乐,换句话说,就是说前面已经告诉我们的,这个成就处所的时候就讲那个,嗯!能持是意身口是具,然后成就的时候怎么辨那个单心,以及重缘等等,实际上这个现在意乐就是先这个想,这个意乐譬如说我现在要作一件事情要去盗,那么这个盗里边也有这个说是有主,还有就是有主有主物,不但要先说这个人,还要这个人所属的他的财物,譬如杀的话那是人,或者是非人畜生等等,那这个就是叫做想,那么烦恼呢!也就是引发你造罪的这个动机,动机的原因或者是贪他的好处,或者讨厌他,或者是痴一直错误的概念,由于这个所以你要去怎么样去贪获得他,瞋!就是排斥他,而这个所以欲乐,是前面有他的关系,为什么叫做等起?有的时候这个欲乐叫等起,是由于前面这个三毒而引发的,这个毒是一个恶的,所以这个先前引发后面,你这个行为叫等起,那么在这个地方,在律上面,我们叫起心起杀心,至于说为什么起杀心?有的时候贪这个好处,有的时候譬如说我们去打猎、钓鱼等等,那个是因贪心而杀,这条毒蛇或者什么那个是因瞋心而杀,痴心呢!有的时候觉得譬如像印度的很多婆罗门呀!他杀了羊是祭祀他升天的,那个都是痴心,这个里边有贪痴二心,那么现在有很多其他的各个不同的时间的宗教上面,说这个很多动物呀!为什么?譬如说有各式各样的说法,啊!说这个是天造来给我们吃的,那这个里边就有痴贪二心,所以这个里边起杀的这个动机,跟其引杀的原因,所以不管是说一个意乐,说三个想烦恼欲乐,以及说二个想跟起心,这个都是在这个里边,那么所以这样分就主要的就看在化教当中,在化教当中!就重视这个心,所以在论上面,我想大家很清楚,那么制教当中,他那个心境,同时说你什么情况去作什么样的事情,那么他判定那个罪也有上中下,实际上还不止上中下几等。

现在我们再细看一下资持的解释,上面行事钞告诉我们说业的根本,说

【资持释云『前示业本。业无自性、必假缘生。缘虽众多、不出心境、】

那么念过去,一个一个来解释,业本来没有自性,换句话说,自性是本来如此的,天生如此的没有,那么怎么来的?它由于种种因缘条件,假借这个因缘条件而生起的,这个因缘条件是很多无量无边,但是你归纳起来是不出心跟境,由境发毒构造成业境是外缘毒从内发故明起业惟推三毒!那么说这个境是外在的,由于这个心当中起了这个烦恼,烦恼这个地方叫毒,所以对着这个境就造成了业,那么境是外缘助成的,毒是内发于是彼此相应那么成业,所以推这个业的根本还在三毒,

【毒从我生、我即妄计、即斯妄计是业之本、故名妄业。】

毒从我生、我即妄计、即斯妄计是业之本!那这个三毒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我!那我又是怎么来的?由于错误不认识事情的真相,于是就虚妄的计执有这个东西,因为有了这个妄执于是种种问题生起来了,这个是造业的根本,那么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在这个地方我们就重提一下,论上面业的起源,平常尽管学了论以后我们觉得业的起源了解了,那这个时候有一点我要再提一下,我们到现在为止比起以前来,理论上面是更进一步清楚,而且理论上面找到它的根本,可是这个理论是书本上头的,菩萨祖师的,我们还要认真的深入的去仔细的去思惟观察抉择,这个时候才真正能够体验到,那有了这个体验你要能够善巧去利用,那个时候就能够正式去对治,那这个我们下面再看文,由于这样所以这个业也叫妄业,那么下面特别的引经来证成。

【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谛求妄本毕竟无依!】

所有的业障!这个都像海一样,这个海!古来人的概念就是说无穷无尽的,而不管多少无穷无尽的业,说来说去都从这个妄想,那么你认真的去求这个妄想的根本,那根本没有,它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它本来就是没有嘛!就因为你不了解所以才变得无中生有嘛!所以叫无明,所以它是毕竟无依,但是一心随缘不觉!说来说去都是什么?自己一念觉心!这个觉心有随缘之能,所以当你一但迷惑不了解的时候它就会生起,以不觉故硁然计我!因为不了解,这个不了解我们称它为无明,一念不觉然后那么生三细,就是起信论上面说的所谓,现在我们先不去管它,于是这么一来硬是从无当中生起有东西来,那么这个初一念生起来,那就是我的这个执着,有我那么起毒,因为我!对于我这个自然贪着,对非我的话自然就有个排拒或者是慢,当这个非我来障碍我就生瞋,种种这个烦恼生起来了,由于这个烦恼生就造业,业成了就感果,果全是苦,苦即生死流浪出没!那么这个苦就是生死轮回之苦,永远流浪头出头没,造受更资如是亿劫莫知所止!于是造了这个然后去受,受的时候又造,造了以后再受,互相更相资助辗转增上,从此以后永远头出头没,永无休止!也不晓得怎么办?从本至末就果推因少识妄源粗知苦本!那么前面说的从本末之间,这个彼此怎么样从因找到果?很少认识这个妄的渊源,也不了解这个苦的根本,所以这个粗知的话,也可以说“叵知”,根本不知道,诸贤览此岂不自思悲夫!诸贤那就是说阻止我们,祖师对于学者诸位的确是,我们现在还谈不到圣,可是的确有意效学圣人,虽然是个凡夫可是比凡夫强,所以师长祖师告诉我们诸贤好好学的人哪!在此岂不应该好好的思惟观察呢?此下指广请寻后篇不复烦引!那么下面就详细的,要详细的了解呢!这自己去找,这里不烦引了。

下面继续下去在P.98

【事钞续云:今略述起罪必约三性而生,受报浅深并由意业为本!】

这个文也在这儿解释一下,那么现在简略的说一说这个起罪,生起一切的罪呀!一定从三性!善恶无记当中而生起的,那么有了业然后诸位感的报,至于说受报的时候深浅,这个根本在哪里?还在看那个意业!这个最重要,这一点我想我们都了解,同样作一件事情,善也是恶也是,这个事情的行相一样,但是由于意念不同,结果是天差地远,这是我们想人人都知道,人人都知道的,因此在继续说下去之前,我们不妨想一想,我们现在这里谈修行,然后有很多人马马虎虎也不去说他,有很多人用了很大的劲,很努力!但是经论上面怎么告诉我们哪?嘿!他说你感苦乐的报,这个深浅不从事项上面去看,而是从你的心识上面来谈,作了坏事固然要看心识,做好事一样,所以处处地方告诉我们,我们修行而不了解我们内心的意相,不了解这个真实的状态,然后茫茫然去修的话,这实在是呀!修对了那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人家说事倍功半,那我现在感觉得事万呀!这个万万倍的这个事努力,然后产生的效果那简直少的不能再少,所以论修行它一定强调正知见,正见见什么?就是见到那这个真正的内涵,那所有的内涵一定包括身口等等,然后重心何在!现在犯亦是如此。

故明了论解云破戒得罪轻重不定!那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破了戒同样的作了一件事情,轻重不一样,有重心破轻戒得罪重!说有的时候这个戒是个轻戒,但是心如果重的话,戒虽然是轻得到的罪就是很重,那么哪些呢?下面 无惭羞心作无畏难!这是第一种,或由见起谓无因果!这是另外一种,或由不信生谓非佛制此戒!这是又一种,或不信破此戒得此报或由疑生为定佛制为非佛制为定得报不定得报!是这一类,若由如此心破得罪便重!这个说一说,什么是破了轻戒但是重心,那就是说没有惭愧羞耻之心,作了不怕他将来会感真正的苦果的果报,不怕!所以平常我们这个犯一罪这个律当中犯一个最晓得小罪呀!将来要嘛!不受戒,受了戒以后犯了一个最小的小罪,那个堕落到地狱当中九百万年,啊!那叫我们害怕的不得了,实际上它这个里边它有一个,我们不论心就是这么说,如果论心的话这个律上面说的很清楚,他说:如果你以无惭愧心自己又轻慢心不在乎,受了戒以后,然后啊!觉得这个没什么关系啦!不会这么麻烦啦!人家何尝不然,譬如说我们这一类心,以这类心哪怕犯一个最小的小罪,律上面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我想诸位出家的同道都是知道的,那个时候犯了这个最小的罪,相当于人间九百万年,也并不是说我们任意犯一个不是噢!有的时候你战战竞竞认真的努力,犯的岂止这个嘿!他也不堕落,就是这样你不察觉到,有的时候你察觉到了你感觉的哎呀!我怎么犯呢呢!真正的自性忏是这一个,并不一定是说哎呀!我犯了对人家说一说,那内心当中觉得嘿!怎么可以呀!就是这样,所以说起来的话真正讲起来并不难,就是你后面的一念一追,就把九百万年的罪就消失掉了,是我们很多修行人哪!说起来真可怜!这么轻而易举能够消大罪的不去学还说修行,想起来我当年也作这个事情,现在越想越觉得真是可笑,所以这个我昨天谈起了说啊!佛说了你几万劫你还弄不好,我现在想想我们大概通常都是这种状态,最主要的就是什么?就是前面说的痴心怠慢!根本说起来最严重的,那么第一个作完了以后就是说无惭愧羞耻,如果自己战战竞竞的心里觉得哎呀!我不行呀!然后作了以后随时这个能够成惶成恐的那个情况就不一样。

下面第二个由见起!这个就是个邪见,说这个谓无因果,这个都是外道,实际上我们这些同道当中有没有?也有!还是有!有的时候往往在很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我们通常称为恶友恶知识,这个真正最可怕的就是莫过于这一类,或者由不信生谓非佛制此戒!就是这样,那更是糟糕,非常糟糕,或不信破此戒得此报!这个现在就是更普遍,或由疑生说为定佛制呀!为非佛制呀!为定得报呀!不定得报呀!通常我们说疑是不是佛制的还少,疑定不定得报的这个就很多了,我们说会吗?好像经上面说大家都这么说应该不会吧!就是这种心情,实际上这个对我们是最大的伤害,若由如此心破得罪便重!所以说哪怕一个小罪就要到地狱里边去受九百万年之罪,看起来最小的小罪,那么说若不由如此心偶尔破戒重翻成轻!如果不是这样偶然,他也没细说,换句话说,实际上你呀!经常在惭愧当中,我们现在不必就这么偶然这两个字看,不要单单看偶然看看假定你无惭耻的反面那是什么?是不是有惭愧?想想当一个人有惭愧是有什么心情?这个一检查自己的内心就很清楚,平常我们很容易看别人错,当你真正惭愧的时候为什么会惭愧呀?看见自己混身不是你还会看别人吗?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晓得了如果看别人的话对不起!他一定是没有惭愧,有惭愧的时候他就不会看别人,看见自己就是…这样,这个心不必细说,还有呢!见等等,现在这个见是因果,这个因果的概念很清楚,而这个因果一定从起心动念上面,这个起心动念如果现在想哎唷!我现在出了家了,披了这件衣服,人家那个在家居士们省吃减用送到这个地方来,我现在吃了这个东西又不证道果,还在那儿跟人家是非好恶,为了一点小事跟人家争长短这个可以吗?啰!就是如果我真正的这个有见,因果的正见现起的时候,是不是心里面常常想这些事情呀?那这个心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而小小的利害就算烦恼重生起来,过了一下唉!我跑到这个地方来就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跟着那个烦恼去转了,那还在那儿谈这个问题,就是这样!这些事情你把前面所说的每一项仔细检查一下,那时候就了解所有的偶然破戒是什么状态?如果你不检查的话我们还是总觉得我们也只是偶然破戒啦!真正去检查的话那我们是偶然不破戒,这个至少我在感觉是这样,否则通常一般情况之下,实在说偶然破戒两个字很不容易噢!那个时候虽然重罪那翻成轻,实际上至于说那些轻什么等等的话,就算你没有执行它也不会很严重,这个实际上经论上面告诉我们的,不过这种话我说的不很严重,大家注意噢!那个是你真正的心里面战战竞竞在这个上头,所以这个戒律上面告诉我们,叫可学迷,不可学迷,什么叫不可学迷?就是你一但战战竞竞在这个地方,可是偶然的确我们有迷妄的时候,或者是对着这个烦恼忽然这一下的时候,对!又犯了,这个不是学的作的到的事情,任何一个人所以叫做不可学迷,这种情况是偶然犯,这个不可学迷通常都开的,开缘没有犯,所以这个经论上面说的非常清楚非常清楚,这个开遮持犯我们必须要认识,那个时候你对了境以后一检查自己晓得嘿!到底是什么?否则的话叫可学迷,痴心怠慢就是可学迷,像前面这个,你不好好的去学,然后境界来的时候你又不认识说它,这个叫更重增无知罪,除了你的根本戒还要罪加一等,尽管对境的时候两个一样,可是这个结果是完全天差地远,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下面资持就解释这一段话,我们再去看一下,譬如上面没有说清楚的到资持里边重说一说,资持释云:次正叙轻重又分二!那么前面先说一下,这个业的特性,然后业以后分它的轻重,初示犯报分齐!这个犯了报的这个期限,这两样当中一个是轻罪,重心重罪!就是这个意思告诉我们,那么上二具明犯从心起示因差也!因为这个犯从心,所以这个心因不同这个结果也不一样,下二句明报约心分示果异也!下面就是说无惭作无畏难等等,三性者性即心体虽万状论体唯三!心是各式各样的,从一个角度去看可以纳入三类,哪三类?这个一是无记,二另外是善恶这是有记,然据善心应受福报!本来善心的话那应该受福报,那上面怎么说起罪有三性呢?这个约三性的话,善恶无记善心岂不是也要受吗?它现在说明,说善心应该受福报,但是虽然善心有愚痴,心是善的可是你不懂得道理,对了境界一样产生损害,所以这个时候同样的还是犯了罪,这一点就是痴心,这个止犯的毛病,如果再加上怠慢的话那更糟糕,怠慢的话那已经不是善心了,那么下面说这个痴心当中的无知,不是痴心噢!痴心当中这个痴的深细要辨别,下面一业道制教二俱有犯!在这种善心而不了解内涵于是造成境界上的损害,这个还是犯,那么在这种犯的情况之下,那不管是以化教来说的业,以制教来说判的罪都有都犯,不过业有少轻!这个业稍微轻一点,制还依教!不过制教来说律来的说的话那不管,你的这个性罪究竟怎么样?不管!你的行跟他相应不相应,意业未能造之主总上三性但性据始起业取已成!这个比较容易,上面什么叫性据始起业取已成呢?最前面那个事钞第一句话当中由意业为本吗?所以意业两个,这个地方说但性据始起业去已成,通常我们说善恶善恶,善恶这个业性来说那是刚刚开始,那么造业的话就根据这个善恶的心,造成的业这两个是根本不同之处,故下!那就是说故明了论说得戒有轻重不定,引文显相!引那个明了论的文来说明,有下!那就是有重心破戒重等等,别释!个别的解释,那个别的解释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把这个文看一看,

前明制轻业重分为三部份,说初标!先标示有重心破轻戒得罪重这句话,二无下!就是无惭羞心作无畏难等等,说明它的行相,一共分四句,初二句无惭心无畏难者!是说明无惭愧相,次二句邪见心或下四句不信心又二,不信又分二部份,一不信圣教二不信果报,或疑下五句疑惑心,同上二种!这个上面说过就容易了,最后三若由下结示!就是若不由如此心偶尔破戒重翻成轻!就是结论告诉我们,次若不下喔!我说错了,若下的话这个上面结示是说若由如此心得罪便重!这个若下的结示是这一个,最后那个若不由此心偶然破戒,重翻成轻的话就是最后,次若不下明制业轻!那么这个就是反上四心可解,刚才我已经说明,后面有一个表,我们把那个表看一下,这个制轻业重,制罪当中这个罪轻但是业比较重,因为为什么?无惭心邪见心不信心疑惑心!不信心当中不信圣教不信因果,疑惑当中疑圣教疑果报,反过来制重业轻!这个制教当中虽然重但是这个业轻,业轻就是感得的苦乐就比较小,那怎么办?无惭变成有惭,这个邪见心变成无邪见,无邪见就是正见,上面不信心就是有信心,信圣教信果报,无疑惑心,前面是对圣教说嘿!这是圣人说的吗?有这样的果报吗?现在是一点没有疑惑,那这种情况通常是产生什么?通常就是犯了心里想,哎呀!我是个凡夫烦恼太重了,我要好好努力呀!不要马虎呀!他心里面就经常会这样,可是虽然经常这样,因为无始以来这个烦恼很重一个不小心,有的时候会跟着烦恼转,有的时候错了那么这种就算犯重,这个业也比较轻,就是这样这是我们应该了解,这个概念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现在我们一般通常都是什么?通常这种轻慢无惭愧心,里边既然如此外面的环境大家看看大家都是这样嘛!大家都是这样那我我我难道还特别吗?好像这样,正因为如此所以佛就说了,现在这个世界下地狱呀!堕落的人是不得了的多,真正能够博得人身的是少的又少,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我们看见好像大家都是这样,结果大家都是这样佛说的很清楚,大家都地狱,我现在心里想想因为我也信的过佛语,所以不管大家怎么样?我就是不这样作,这个大家要清楚,其实像这种事情呀!不但是佛法当中,世间你去找的话也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事情不是,眼前我们在迷惑当中,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迷惑就是不知道,不过如果我们已经看看这个世间学术上面科学上面已经成就的这种过失到处都是,大家说的这句话,这个实在是一个最害人的事情,但是我们哪!人间就是这样大家说这样你就这样,以前大家都是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大家就这个样,有人告诉我们喔!这个天实际上没有圆方,这个地是圆的,这个一个大科学家,伽利略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晓得这个故事,嘿!对不起告诉他你非改不可,你不改的话就把你的命就拿掉,他最后没办法屈服,他最后老年的时候,那个眼睛就被人家弄瞎还是这样,佛经当中所以有这个故事呀!大家都是疯子的时候,你最好不要一个人独行,再不然你改快逃走,要不然被人关在疯人院里一定是你,就是这样,我想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大家要晓得。

所以修行人哪!像我们这种人人家看起来你们都是怪人,最好!我就是个怪人,也不必去跟他辨,然后我们出了家以后,跑到这个圈子里,你将来一步一步走上去,你会发现到处都会遭遇到同样这种情况,所以这个佛法一定是以正知见,你把握的住自己那不管,而这个正知见以理智的抉择,这一点说起来是很容易,但作起来并不难,那作起来是并不容易,你认真作你并不难,这也是最后的一句话。那么这个是第一项约三性辨当中了解了,第二项呢!约三性辨当中第一个起业之源,第二约三性来示相,这个所谓三性是什么?善恶无记!它前面不是说起罪必有三性吗?嗯!三性那个善心怎么起罪呀?嘿!有!看!说一个在善心当中,在不善心当中,在无记心当中,它每一种状态当中它都可能起罪,第一支善心

【资持云『初善心者虽非粗恶然是无知结业乃轻违制无别』】

告诉我们说,虽然你是善心噢!但是由于这种粗浅的过恶,噢!不!虽然它这个不是很严重的过,但是由于无知,但是由于无知,所以这个罪虽然不是粗恶的,但是无知结果还是作错了,虽然作错了,由于你心是善的,所以业比较轻为什么?因为你还是违了那个制戒,那么下面就举个比喻,下面举个事实,

【事钞云:如僧祇中知事闇于戒相互用三宝物随所违者并结上罪!】

这是第一个,这个就僧祇律藏告诉我们,寺院的管寺人这个平常我们现在很难避免,但是要特别小心,由于这个戒相不了解,所以往往容易互用三宝物,这个时候,你错到哪里,对不起,那你就根据要结那个罪相,就要结那个罪相,所以说到这个地方,我也常常说一下,那么我刚出家的时候,到现在还是有一点,有的时候,那个居士们送一点东西来。

我刚出家的时候到现在还是有一点,有的时候那个居士们送一点东西来,我现在想起来很好笑,比如说听不清楚我一定要问:嘿!你这个东西送给谁的?他们居士觉得很不好意思,好像送给你们就送给你们了,你们斤斤计较问的这么仔细干什么?头几次我也很天真又这样,后来觉得问的我被人家这么响应,这个很怀疑的眼光看了几次,我也觉得不好意思,啊!那好好好就不去问他,但是到底它的目标何在目的何在?我也不知道!一直到过了若干年以后,我现在慢慢的了解,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末法的时候,普遍以养成人情为主,就是这个理路不清楚,现在南传又不是一样噢!南传所以它有几个特别的好处,尤其是泰国,泰国很多在家人它都要去受一个月的戒,因此因为他受过戒所以多多少少晓得出家的法则,出家的规矩,因此他在这个里边来的时候,他一定事先弄的清清楚楚,告诉你要怎么的就怎么的,这个是实际上的并不仅仅是很多单方面的事情,因此这个经论上面就说了,到末法的时候你如法行持的比丘往往被大部份的人哪!厌恶乃至于遮埋,乃至于要更严重的来伤害你,现在到了这个末法的这个时候,行相已经开始渐渐渐渐的显出来了,但是在此不要气馁,不要气馁!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你要咬紧牙关作下去,这个才是真正功德无边的事情,那第一个。

下面呢!或见他厌生与其死具看俗杀生教令早与勿使苦恼此并慈心造罪而前境违重!那么上面那个第一种呢!属于盗!下面那个属于杀,说看见他的厌恶!啊!这个生命遭到很大的痛苦,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也好心给他个死具!把他死了,看俗杀生教令早与!看见有的人往往这种情况,西方现在就有这种说法,啊!说这个什么?就好心杀他!这个很有意思,尤其是西方盛行赛马,那一匹马早年是个英雄,到老的时候也无用处了唉!看见他可怜,拿人的眼光就早一点把他弄死,而且大家还觉得这是好心应该作的,然后有很多病人的话,有病的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的时候,那个医生也早一点把他弄死,而且这种说法很盛行,曾经有过一个人问我这个问题,那么我说在佛法上面没有这个道理,嘿!他就问我了,你们佛法不是讲慈悲吗?我说是!那慈悲的话你看他这个苦,你这样的话不是不慈悲吗?诸位你们遇见这个问题你们怎么回答?你们说呢!你看他苦的实在是啊!不要说像马这样你杀他,他就是苦的实在不堪,他要来叫你去的话,你说你作不作?我们说不作然后就说,你说的不慈悲,你怎么回答他?你们说是不是往往觉得很难回答,你们能回答的请举手,要有一个正确的理由噢!大家觉得很困惑是吧!我以前也是这样,啊!我现在后来这个三宝的威力呀!这个没有别的办法那祈求三宝,后来我想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来,我就说假定你现在是这匹马,人家说可怜你把你弄死,你愿意不愿意?他想了半天头低下来了,你们说对不对?当我们看别人容易噢!啊!这匹马早年的时候是英雄,现在老了要把他杀掉,我说如果你是马那个时候就巴结不得,哎呀!我辛苦了一辈子呀!现在我虽然跑不动了,你要想起以前的恩情呀!我吃的苦一点不怕,是不是这样?如果这个马儿有知的话应该如此,对不对就是这样这是很明白,那他又说假定这个人自己要求你你怎么办?很简单你们世间人可以这样作,可是既然信了佛法了解了佛法以后的话,佛告诉我们的是三世是不是这样?很清楚你眼前看见固然苦,可是你死后怎么样?现在的问题你从这个地方到那里,你必须从两个角度去看,一个角度这个地方的苦乐,还有一个角度那个地方的苦乐,这两方面比较才决定你的去趣,你说在这个地方很苦,可是如果跑到那个地方更苦的话你去不去?你去不去你说你去不去?我们在这儿说哎呀!实在热的受不了然后你想出去,你一出去的话是个火坑,对不起我关在这里闷一点也不怕,是不是这样?那很简单呀!我在这里说很快乐啊!这儿有冷气,你出去上了天堂根本不要冷气,那冷气也不要了,是不是这样?就是这个道理呀!所以当我们透过了佛法的认识以后,那个时候看见这个根据佛法上面告诉我们,哪怕自杀这都是很不好的事情,这样都会产生很严重的恶果,因此眼前虽然苦可是比起后面还要好一点,那么两者之中你选哪一个?也许你还是选这个,我还有第三个理由来回答他,这个都是智慧,假如一个小孩子今天要去玩这个火药,拿了这个火点它,我请问你:你帮他点还是你阻止他?你说呢!大家懂不懂?清楚不清楚那个火药一点的话,全部粉身碎骨,他要点你是慈悲还是不慈悲?这个都是我们真正修学佛法的人应该了解的这个内涵,所以说到这里他说这个慈心杀!就是这样!这是平常我们很多地方应该注意!

后面来了!不以无知便开不犯,由是可学皆结根本!并不因为你无知便说不犯噢!那无知怎么办?下面叫可学不学我刚才说了,说你应该学呀!可是你不学,这是可学,是你根本应该学不学不知道,那出了纰漏对不起,除了根本罪以外还有重增无知罪,关于这个部份将来这个持犯方规上面好好的学,说道宣律祖写了以后怪不得这个历相感通录上面,说天人跑的来说:自从这个律藏传到这里来,几百年来你是第一人,再没有人能够把这个律的是非好坏,判的像你这样判断正确!那个天人都是佛在世的时候就有的噢!这是我们真正有心要想学佛的人,必须应该知道的特点。那么下面

【资持释云『初明好心犯盗,或下次明慈心犯杀,不以下示犯所以。』】

这个上面已经解说了,这是善心。下面

【不善心第二支】

【资持云『次不善心者谓贪瞋痴三毒所起单复等分鼓发七支故』】

那么其次呢!不善心!不善心那就是由于贪瞋痴三毒,或者是贪瞋痴三个,或者是复!贪瞋贪痴瞋痴,或者是等分,就是贪瞋痴样样俱足,这样来使得我们身口七支去犯种种罪。翻过来

【事钞云『识知戒相或复闇学,轻慢教网,毁赀佛语。如《明了论》述云:有四种粗恶意犯罪,一个浊重贪瞋痴心,二者不信业报,三者不惜所受戒,四者轻慢佛语,故心而造则得重果,以此文证由无惭愧,初无改悔是不善心。』】

这个下面资持的解释一起看一看,念完了再回过头来看那个事钞当中的说法,资持释云:初通叙!通叙就是说不善心是怎么一回事情?上二句别举犯人学不学故,下二句合明心相!这个第一句识知戒相就是学,或复闇学是不学,等等,这个是犯的人或者学或者不学,下二句合明心相的话,那就是“轻慢教网,毁赀佛语”!那个时候,他的心里的行相,如下引示!就是如明了论的,这个里边说有四种,四中初是总相摄一切故!就是有四种粗恶意犯罪,那哪四种呢?下面的四种!一者浊重难显且约三时无悔名上品心,这个很粗重的,那么什么是粗重的呢?单单心上面看不清楚,所以说约三时,这个三时就是我们犯罪的时候,事前叫方便,中间叫根本,事后叫成已,那么事前呢!心里边起心这样,然后犯的时候觉得这个心里面强盛,后来的话自己又欢喜,这个后面都有它的详细的说明,如果这三个时间当中都没有悔就这样,那么这个叫上品心,这个情况曾经在论当中说明过,叫贪瞋痴的三相,三相当中每一相说有五个是究竟,

有五个究竟,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如果你们要了解一下的话,你就看一下那个论,我们现在也不妨论跟律合起来看,这个论上面在共下士,共下士谈业果当中看看P.128,不!P.127当中贪欲!第三行此中贪心圆满需具五相,有耽着心有贪婪心有饕餮心有谋略心有覆蔽心,这个有覆蔽心是事后的,有谋略心是事前的,那个耽着贪婪等等的话,那个是一直在这个心相上面缘,那么这是整个的情况之下,这个覆蔽总归是后面,所以这个瞋心同样的,翻过来P.128有憎恶心有不堪耐有怨恨有谋略有覆蔽,这个都是什么?前面都是厌恶,厌恶了这个心以后的话,第二个说如果你不能耐住它,耐住它就到此为止,不能忍住自己的心这样不但不忍而且增长它,于是这个增长了以后你就动脑筋了所以有谋略,然后去作了以后呢!有覆蔽也不知道自己错了这种情况,那个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的这个愚痴你们自己去看在下面,所以平常的时候这些都是自己的心相,看懂了以后你自己回过头来历事的时候,去观察自己的心,说起来这个观察的心很容易噢!可是要作到它很难很难,这个时候务必要有耐心,要有耐心然后要细细的读,要亲近善知识平常要多去研讨观察,如果说你真正的或者是念佛得力忏悔得力或者什么,然后在这个比较得力的情况之下,对境的时候去贪!你最欢喜的时候去看,不要去看那些境看自己的心,然后你经过几次以后,或者你当下明白,或者几次以后你慢慢的就很清楚了,那个时候你才看的见这个五心的行相,这个心里的行相对我们是绝端重要绝端重要的,贪瞋痴等等都是如此,那么它现在这个地方就是照着之前,通常我们照的之前就是机谋,然后造了以后自己狠心的去造,作完了以后自己称快不已,自己还觉得嗯!往往我们伤害了别人自己还觉得唉!这一下我作的正得意,神不知鬼不觉,往往有这种心情呀!这个就是事后的心情,就是这样太多这种地方,这是务必实际上呢!神不知鬼不觉自己最清楚,有的时候是自己不知道是因果最清楚,所以真正造罪造完了下地狱受苦自己不晓得叫冤枉,是一点都不冤枉,真正害我们的就是这个无知呀!就是这个无明,这个地方说三时无悔叫上心。

然后下三别开,那就是哪三个呢?二者不信业报啦!三者不惜所受戒啦!轻慢佛语啦!这个就是!这个都是由于痴不了解所产生的,那么这个里边第二是邪见,不信就是没有正知见这个邪见,三不惜所受戒是放逸心,真正放逸当中不会爱惜它,如果说你平常一般不认识你不会受,受了以后而不爱惜通常都是放逸不认真,实际上这个不惜还有其他的原因,那么这个放逸是最严重的,四是憍慢!就是轻慢,故心而造这个重罪,这个就是说明业报,以下钞家结示!那个上面说以此文证由无惭愧初无改悔这个叫做不善心,无惭无愧即是不善始终二心,真正善心的时候一定有无惭这个惭愧,所以这个惭愧二心者,无惭无愧叫做中这个随烦恼,这个有大随中随小随,换句话说,这个一定是跟其他的结伴而起,反正有烦恼起来的时候他一定无惭这个惭愧心,当有惭愧的时候他一定是没有烦恼,有善心生起,那么这个是不善心造罪。

第三无记心!现在我们看一下

【资持云『三无记多别。一、无情局无记、有情通三性。二、就情中、报色是无记、心则通三性。三就心中、三心局无记、行心通三性。下明二种、初纵放者谓泛尔无记、次约睡狂即昏迷无记。』】

这个无记有好几种差别,这个无记先确定一下,现在说的无记是什么?所以他说无记有很多种,先确定一下现在说的无记是什么?无情局无记有情通三性,说这个一切的无情都是无记所以这个我们不谈,有情通三性!那么这个第二就情当中,所以这个记一定是有情,有情当中报色是无记性通三性,所以这个报得的识,这一部份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说这个四大这个是无记不去管它,就性通三性!那么三心当中呢!就心当中三心局无记行心通三性,下明二种!再下面的话说明,说放纵者即泛尔无记,次约睡眠即昏迷无记,现在这个无记从二方面来说它,所以分成二种,一个叫泛尔无记是一般的,一般的无记是什么?放纵!就是这样,其次呢!昏迷无记,什么是昏昧无记?就是睡着的时候神经自己不能控制的时候,狂乱的时候,再下去

【事钞云『无非摄护、随流任性。意非善恶、泛尔而造并通摄犯。唯除恒怀护持、误妄而造。此非心使、不感来果。』】

第一个!说一开始本来就没有摄心努力去护持,因此随着这个境界,随着这个心识之流随境而转,任着自己一向的惯性,这个意念当中倒没有一定的好坏,也就是平常我们常常说的痴痴呆呆这种状态当中,不幸我们还把那个痴痴呆呆说成什么?哎呀!你不要去分别了,我们现在这个时候要无分别心,我们还把它看成无分别智,说起来这个是无知到极点呀!这是我们最糟糕的一件事情,那个实际上是什么呢?就是泛尔无记的状态,凡是这种状态并通摄犯,这个都是犯了,都是犯了,唯除恒怀护持误忘而造此非心使不感来果!那么什么情况之下是例外呢?说明这个下面才是真正开缘,所以唯有这种状态除开,除开什么呢?恒坏护持!恒是恒常,心心念念一念都不放纵的就是摄心护持,那个时候还是有误忘的时候,这个时候叫不是故意放纵去造,这种时候不造就不感来果,那么这个律上面的开叫不可学迷,是开缘这个叫做不可学,所以有的时候如果说大家看见可学不可学,那就是指这个,前面是可学这个就是元非摄护随流任性,这个泛尔无记!下面是不可学,就是恒怀护持而偶然还会忘失。

【事钞续云:非即如上。前为方便、后眠醉狂遂成业果、通前结正并如论中无记感报。】

说除了上面说是这个不但是如此噢!不但是如此还有另外一种状态,另外一种状态看下面这个很有意思,前为方便后眠醉狂遂成业果通前结正并如论中无记感报!说不但前面这个还有一种,还有一种什么?说前!事前已经作了造罪的方便,我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我想办法要去作那个什么?去杀这个什么?这个动作!譬如说我作一个捉老鼠的一个老鼠笼放在那里,放在那里我忘记掉了,这样是一种,或者喝醉了或者睡觉了或者疯掉了都是,所以在后眠醉狂这三种状态,在后来这种状态你是无记心,但是对不起那个时候你虽然无记呀!嘿!你前面这个方便放在那个地方,它造了这个随成业果,那个时候怎么办?叫通前结正!还是结你正造,还是正造,那么这个时候论中叫什么→无记感报!这个善感报恶感报怎么无记感报呢?所以论当中说的这个无记感报是属于这一类,我们不要弄错,这个无记怎么还有感报的?就释这个下面还要解释。

【资持释云:初句指前未尽、即犹止也。前方便者或教他犯如杀盗等、或自业相成犯如自安杀具等。若据果成虽在无记、由假方便故云通。前等如论即下成实。】

就是说未尽如上,未尽如上就是前面还没有,说还没有完结下面还有,前方便者或教他犯犯如杀盗等或自业相成犯如自安杀具等!什么是前为方便呢?或者你教别人去杀,你教完了以后你自己没有心了,没有心的原因这个,或你自己放一个杀具放在那里,若据果成虽在无记!是!这个结果的成就到后来或者你睡着了,或者喝醉了,或者疯了那个是在无记心,但是现在造成的业由假方便,这个当初你造这个杀的方便是前面,它现在所以成这个杀业那是由于前面这个方便,所以还是结以前的,如论!论就是下面并如论中无记感报就是成实论。继续下去

【事钞续云:『问:无记无业,云何有报?】

因为他前面说无记感报,这个无记没有业你怎么会感报呢?它现在说

【答:解有二,初言感报者,谓先有方便,后入无记业,成在无记心中,故言感报,而实无记非记果也。】 这是第一种,这个解释关于无记,这个无业有二种情况,这二种情况我们应该分辨清楚,哪二种呢?第一种说先你已经有了方便,这个就是说你为了要杀或者教别人,或者自己放一个杀具,放完了以后后来自己进入无记心当中,那个时候你是进入无记心了,但是这个杀业成就了,所以业存在无记心当中,所以这种叫无记感报,而这个地方的所谓无记呀!不是记这个,不是记这个所以而实无记非记果也,所以这个地方的无记感报要了解这个情况,不是说后面的这个无记心不感果,那么这是第一种。

【二者不感总报、非不别受。如经中头陀比丘不觉杀生、彼生命过野猪中、山上举石即因崩下还杀比丘。如成论中、睡眠成业、是无记业。】

第二个不感总报!第二种说法,第二种情况说,论中无记感报,感什么报?说不感总报!但是还要感别报,所以非不别受,那么这个地方举一个例子,

【如经中头陀比丘不觉杀生,彼生命过堕野猪中,山上举石即因崩下还杀比丘,如成论中,睡眠成业,是无记业!】

那么经上面有这么一个公案,说有一个比丘行头陀行,然后他自己不觉犯了杀生,他也一个不小心杀死了一条这是一个,杀死了一个有情,虽然他无心但是这个有情被杀死,死了以后他就转生投了一头野猪,野猪去山上找东西吃,顶一个石头那个石头滚下山来,把那个比丘就杀死了,那么上面说的,不感总报,还受别报的话,要了解这个引满二业,换句话说,如果他是故心而杀,那么对不起他要下地狱,因为他破了戒了,他现在没有故心这个我们要了解,所以前面他误杀没有犯这个罪杀罪没有,如果说受了戒杀罪那一定堕落,就算你没有受戒你有这个杀心去杀的话,那同样的要堕落,不过堕落的比较轻一点,可是因为你杀了所以对不起你还是要还他,从这个地方我们了解,这个误杀一定还要还。

从这个地方我们了解这个误杀一定还要还,在这里前面有一个人曾经问过我,那么我误杀还要还那怎么办?那我们不是不得了我无始以来不晓得杀了多少众生要不要还呢?告诉你肯定要还!你那个忏悔没有吧!也可以说有用也可以说没有用,这里要说一下,这所以说起来你了解了忏悔是绝对有用,佛在世的时候佛自己亲身感得十种报,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吃马麦是其中的一种,受金鎗之报这是另外的一种,还要头痛还要什么,还要被提婆达多把他身上出佛身血,换句话说他成了佛了还要感,不过这里注意噢!我们看见他是感报,他自己有没有感哪?他自己没有感,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你了解了这个那去忏悔绝对有用,所以说一定是努力,然后努力到什么程度你可以开始停的呢?再停一下!见道以后!实际上见道以后不会退了,然后是慢慢的来是不怕,你跟人家吃没关系,人家看见你在还他的命实际上你的的确确安住在这个寂光当中,那是最说这个三界,不!整个世界之内最高的这种享受,杀也好在天堂上面也好你永远在这个享受当中,这是我们应该要了解的,这个法理是非通不可,那么这个顺便一提。

【资持释云:『初问中,征上指论。】

上面就是问说:无记无果怎么会感报呢?他这个问是紧跟着上面来的,

【答中、先约方便释。即上睡狂无记也。初明因前故感报、而下明正成则非报。】

现在这个地方就是解释告诉我们这个,上面这个回答当中已经解释了,譬如说你先作方便,方便就是说安杀具什么等等,现在实际上面你感的报是什么?就是你那个杀心呀!这是初明因前,因为你前面这个方便所以会感得的,而下呢!后来正成的时候,正成的时候你却在无记当中,所以这个时候报并不是报在后来的无记,这个报是报在前面的方便,因此在律将来里边后面判律,你了解了这个判律的时候为什么说喔!假定现在这么说噢!我要想杀一个某人,然后杀错了,那么杀一个人是什么罪?如果杀了一个非人什么罪?杀一个畜生是什么罪?他然后呢!有的时候判那个根本的重罪,有的时候判中罪,有的时候判什么?那么判的时候,为什么要判上中下?我们反正说佛这么判也就算了,实际上他那个判的时候,后面会辨别的非常清楚,你这个判是根据那个方便而判?还是根据哪一个?方便有好几种,现在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所以现在这个感果是前面你那个因,是指这个因,你只要有这个因对不起那就要感,所以这个要跟后面前后呼,应细读,到那个时候自然容易贯通,等到你内心当中认识了以后,到那时候你随便去看的话,你才会处处贯通之感,所以前面不要怕苦到后面自然会得到,这个真正了解了具足正知见以后随类皆通,这个真正随类皆通,眼前是心情上的清楚明白,因为清楚明白内心当中可以调伏烦恼,得到安宁清凉,将来这个果报,那是无比的殊胜,说来说去眼前努力非常值得,

【二约总别两报释。】

那就是上面二者不感总报非不别受,换句话说,这引满二业当中,就是论上面我们讲引满二业,

【此义通前两种无记,总报谓地狱总受,】

如果说你有心那对不起那到地狱里去,

【别报谓余趣别受。】

所以这个别报你没有犯那个罪,这样所以你并没有堕地狱,因为没有犯那个罪所以你还是好好的,可是对不起,在你那个时候误杀的因,还得还误杀的果,

【如下引证。前证上纵放。后证上睡狂。如经者未详。何经不觉是无记心。】

下面这个就是解释,上面的了解了这一部份就很容易通。再下面

【事钞续云:问:如前无记有不犯者其相如何?】

现在来了!前面说这个无记还要感报,那么再进一步问说:无记有不犯那是怎么一回事?

【答:谓学知戒相善达持犯心常竞厉偶尔忘迷由非意缘故开不犯!】

这个是不犯,正出!这样!如扶持木石失手杀人如是等缘并非结限,反上所怀并结正犯!那么就告诉我们,先看一下资持的解释。

【资持释云『次问中征前开忘,答中初叙学人,反下谓非学人翻对可解』】

这个下面的资持当中的学人跟无学人就是我说的可学迷不可学迷这二个,说学人这种情况如果犯了叫不可学迷,他努力的学,非学人的话他本来就并没有好好的学,这个不行!那么学人的状态是如何的呢?就是认真学的状态是怎么样的呢?谓学知戒相!很努力的去学,了解了持犯深细的行相,这里注意噢!这个戒相一定是把前面的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相通通包含在里头,不单单是说啊!照着这个戒相表记背一背,然后背的滚瓜烂熟,不是!他里边的开遮持犯的真正意趣都了解所以善达持犯,了解了这个以后他真正重要的心常警励,那个时候内心当中一直是战战竞竞惕励自己,在这种状态当中由于我们初学偶然会产生一种状态,一个无记偶然的忘迷,忘失掉了,那个时候迷糊了说由于非意缘!绝对不是故意要去作所以开不犯,就像扶一个木石一个不小心失手了,失手伤了人,这些都不是结罪之限,反上所怀!反过来不像上面那个对不起那都是,所以下面说反下,反上所怀呢!那是非学人就是不好好的人,那个都是要犯。

【下面这一段小字看一下,】

依上钞文之意唯有学人可开迷忘!这个行事钞里边的这一段告诉我们,怎么样可以开迷忘的?若不学人虽于境迷忘亦结正罪!假定说不好好学你说对了境界迷糊了,对不起还是结,这就很划不来了,同样的他迷忘他不犯,我迷忘了我要犯,这个地方就说明什么?说明了你正规的去学的话嘿!就不怕,而且这个功德是任运永远增长,你不好好的去学的话就是不行,功德既没有犯了以后还要罪加一等,更重增无知罪,所以事钞卷二十七中广明不学无知!在这个卷二十七里边,卷二十七就是持犯方规,那么其叙结本意文与此大同!这个广明不学无知的这个大意就在这里,关于不学无知那一部份就上一次我发给你们那个参考数据当中说的一个大意就是这样,大家还记得吧!学依照行这几句话,乃至于到后来也说起来颜渊不二过等等,这样不迁怒,这个都是在这个里边开出来的,但后例开句法中则不学亦可开迷!

【资持记有问答释疑文,附录于下,以资参考。】

下面这个不学也可以开什么情况呢?它下面问

【前云:随戒境想唯开学人,今不学人何以开耶?答:前文叙结且据大判不学准例同开,若以义求则迷事不别,若取文证则戒疏显然,此不繁引。】

这个这里不细说它,将来真正深细的去那每一个地方它就告诉我们,那在什么情况之下开?什么情况之下不开?它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要很正确的认识,如果不了解那好好的去咨询,所以真正想修学的最安全的是莫过于依止善知识,实际上佛也本来就告诉我们,你刚开始去的时候就要依师要跟五年,而且并不是说跟完了五年往往说跟了五年了!不行噢!你跟了五年了持犯之相清楚了那可以,如果不清楚再来五年十年,万一再来五年不行,那对不起,尽寿依止,你弄了十年尽寿依止,你弄十年还弄不通,那对不起,你一辈子跟下去,这个有它的很多理由在,说起来这好像是很严格的要求,实际上这是对我们的最佳保护,这也就是真正佛陀的慈悲,不过以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说我们要了解一下,内心当中启发一个好乐之心,就是这样!所以弘一大师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是逆来顺受,这是弘一大师还是慈舟老人?既然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你要求十全十美不可能,那怎么办呢?就是在我们现有的状态当中,总想办法步步向上。

【第三项 结示伤叹】

这个是约三性辨犯当中最后一项,第一项明业的起源,第二项约三性示相,那么约三性示相说完了,现在第三个结示伤叹,这个结论,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同样的,同时还说一个感叹,

【事钞云『然则业苦绵积,生报莫穷,虚纵身口,污染尘境,即无三善可附,唯加三恶苦轮,以此经生,可为叹息。』】

行事钞上面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结论,也可以说祖师的伤叹,也可以说对我们的警策,所以要晓得造了业一定会感苦报,当那个苦的果报现起的话,我们对它一定有不认识起迷再造业,于是辗转增上所以说生报莫穷!永无穷尽,所以现在我们假定不了解这个道理,纵然得到了这个无比难得的人身,还是白白的把他浪费掉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是虚纵身口,那真是可惜呀!真是可惜!所以现在有的时候我出去跑跑跑跑,有的时候只是想哎呀!现在到那个城里去看那个蚂蚁窝这是一种,还有一种跑的过去我就觉得这些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你说这些人脑筋不好吗?聪明到绝顶就无中生有,平地高楼可是结果呢!虚纵身口!就把三界之内最珍贵的脑筋呀!就作这种事情,虚纵的话还不至于把自己送下地狱呀!忙了半天现生是紧张的要命哎呀!苦不堪言!将来受苦无穷岂止虚纵而已,譬如这个儒家也说,你这样去作不但浪费而且后面还有患害呀!现在我们就是这个状态,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这样去不但浪费了身口,而且浪费身口是污染尘境,这个时候没有好的可以增长,只有什么?三恶!种种善恶只要造了这个三恶的话,永远在这个生死的苦论当中转,以这样的情况来轻轻的放纵把一生虚度的话,那真是值得我们感叹叫冤,这种是对我们最大的一个努力。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古代祖师们的典型的例子,玄奘大师年轻的时候他的师长跟他讲,不晓得是父亲,还是他的哥哥,我一下记不住了,讲说学这个儒家,那个时候念儒家的书,说不晓得说到孝经还是什么,然后这个学生一听见了避席,马上就站起来,那玄奘大师一听到那个地方,马上坐到那个地方,一下就站起来,就是这样,换句话说,那个古来人哪!那个师生之间应对的时候非常恭敬,一下听见了,恭敬马上站起来,然后这个玄奘大师一听见了,那个时候很小噢,他马上站起来,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就,嘿,感觉的这个小孩子将来不简单,换句话说,这都是什么?他宿生已经积累了多生多劫的这种善习气,我当时听见了觉得,很赞叹!现在回想岂止是赞叹,回想自己的话,有的时候会觉得,哎呀,我太差!说实际上我,差不差?我是差!可是以后我晓得,如果单单想到我太差的话,这个不灵光,下面还加上一句我太差,那么怎么办?赶快努力!这一句话,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通常我们说我太差,下面就说,因为我是凡夫嘛!好了好了!他可以站起来,我永远坐下去,实际上我真的坐吗?我不是坐下去,我是最后躺下去耶!到最后到地狱里去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警策,要自我警策一下,我想说到有的时候,好像想起来很好笑,那要自己警策一下,处处不同的地方,处处不同的时候,随时想办法,嗯,这个地方不要单看文字的表面,要把它警策自己内心,感到自己应该如何去努力,如果有了,后面这个警策,对我们绝对有价值,否则我们往往会这样说,哎呀,现在末法了,末法这个话,你用的善巧的话,你会感觉的,哎呀!现在因为末法了,你赶快拚命呀!所以古人,我小的时候就听见这句话,说这个什么人惜分阴,什么人惜寸阴哪!你们晓得不晓得呀?说大禹不晓得什么呀!他寸阴是金,一寸的光阴都是战战竞竞,就是这样,那个时候我小的时候我先父就告诉我:你看!以前那个圣贤这么短的时候都是努力,我们现在往往觉得我们是凡夫,正因为你是凡夫,你更应该比他珍惜万倍,那个时候小的时候不大懂,我现在想尽管不大懂,这个话听在耳朵里面,就是有用,就是有用,以后慢慢的长大了,自己不时会把自己的尊长,也就是先父的话脑筋里记一记,什么时候用?我也不知道!但是的确用上了,尤其是后来出家以后,这种话一一都现起。

所以平常就算我们作不到,我们能够多亲近善知识,多看这种好的经论,这个真正重要的噢!所以噢!为什么像文钞上,不!像这个《广论》上面一定告诉我们要多看大经大论,我到现在还印象很深,这个30年以前那个时候我还没出家,一心一意想出家,那个时候我晓得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居士,李炳南李老居士,那么我路过的时候,专门去拜访他,我还记得印象很深,他在台中灵山讲堂讲什么?讲弥陀疏钞!那我在那儿很恭敬的听完了,下了课以后我跟他约好的专门到那个地方向他叩请几个问题,那个时候他就跟我说了几件事情,有一句话我到现在还牢牢记住,古人之书不可不读!今人之书不可读!当时我不大懂,他后面下面有个批注,可是他老人家都是非常的也可以说纯厚,他这种话他点到为止,所以当时我不大懂后来才了解,这个古人都是或者自己却得之于,从内心的体验上来得到,而这个体验跟经论相符,或者有渊源传承,这个譬如说前者像天台智者大师三代,后者像玄奘大师,玄奘大师那个整个的学问那的确是从佛世以来整个的一路传下来,我们且不论他证量如何,他就算没有证量这绝对没问题,天台智者大师虽然不一定是佛一路一路传下来,可是他内心的证得,然后证得了以后这个量衡之于经论也是不会差池,这个叫做古人,那么什么叫今人呢?这个古人不一定是说啊!一定是几千年几百年叫古人,要透过这样的来的,古来人作学问的是这样,其实这个孔老夫子在论语上面就说了,那么今人的话都是口耳之学,啊!说了一点,幸而东抄抄西看看,看对那碰巧,有的时候加的很多意见,这个看起来都是似是而非,说到这个地方虽然刚才说我们能够多看总是好,可是看的内容千万要注意,否则这种很多概念放在这个地方的话会产生很严重要恶劣影响,所以生烦恼的六因当中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个生烦恼的六因当中,最主要的里边是随眠,外面所缘的境,所缘的境当中分二类,一个是外头的一个就恶友,一个叫言教,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恶友是人言教他讲的这个道理,就是我们看的书说的法,再后面这个二类的话就是自己的习性跟非理作意,像这种因为经常在脑筋里盘,一对境随时都用的上,我也建议你们这个论上面很多概念,你们平常的时候要多努力,多去思惟论戒经,三样东西配合起来用,自然对很多问题,即使作不到,你概念很清楚,概念很清楚的话,就算迷忘它很容易回来。现在我们继续看下去

【资持释云:初二句示生死长久。】

那就是业报绵积呀!生报莫穷呀!

【业苦通举因果,绵谓出没久远,积谓造受众多,生报别是苦果穷是尽也。虚下嗟毁犯陷坠。】

这个是一个字一个字解释,虚下差毁犯陷坠!那么虚纵身口就是说

【随妄兴业,故云虚纵,无三善者多恶因也,加三恶者无善果也,附凭也,加增也!

这个是一个字一个字,

【以下正叹经生犹度世也息即是气!】

这个对我们的一个策励。

【资持释云『且夫心缘境发,果自因成。造受更资沈流长劫、因缘遇会形影无差。至于火烁汤煎痛非可忍、霜寒冰冻声不可闻、万苦冲心如镕铁聚、翻思往业虽悔何追。矧乃戴角披毛、飞空潜水、气命系于屠猎、血肉委于庖厨。或复炬口针咽饥虚切体、臭脓秽屎食啖聊生。信乎祸福无门、升沈由。呜呼。含灵蠢蠢、生死悠悠。方便多门、其谁一悟。辞虽繁费、意复何穷。』】

那个就是最后面祖师又给我们一点警惕,又给我们一点的警惕,那这个文我们随意的说一说,说这个心它不会自己随便发是缘境,但是缘境的时候,它可善可恶,为什么不造善而造恶?都在无明!其实说来说去,这是最主要的概念,说来说去最主要的概念,虽然我们现在知道了,可是极重难返,所以我们现在努力的必须要这二件事情,必须要这二件事情,第一个要想尽办法获得正知见,第二个一定要在善的师友当中,把它熏陶增长,要不然尽管你获得了对境的时候,这个无始的习气又来了,讲的时候有,对了境,就没有了,但是我们人这个业就是这样,这个业造了以后,你就实在很难透脱,我们往往觉得没办法嘛!最主要的欠缺这个环境,这个也就是业的真正可怕,就是这么一迁就无量劫就下去了,在此所以说来说去业,而业的中心就是见,这个都在这个上头。

于是这二个,不了解是造受更资,互相滋长长劫沈沦,长劫沈沦,造了以后因缘会合的时候,形影无差,那的确的一点都不差,你们好好的去观察,只有我们不了解,那如果了解了,那是丝毫无差,丝毫无差!那下面这些无非都是告诉我们,造了恶业以后,这个恶果是何等可怕,所以像这种文字,他祖师在这里的用意,无非要警策我们,如果我们要真正警策,一个字一句都有用,不能警策念了长篇大论,那个还产生不了多大用场,那么这个时候真正要产生最大的效果的话,最好的就是思惟我告诉你,你就拿了一个去想,刚开始想的时候是很苦恼,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道理来,你也不要放掉它,你就去想,当然这个想的话,还要有一个方便噢!如果说你没有这个方便,想的头痛也没有用,如果你有方便,不要放刚开始想的时候,叫你想的迷迷糊糊的,头晕脑涨,你一直想下去,它会有结果出来,这个结果出来了以后,那个时候,你会感受到绝对功不唐捐,今天就把这一支,把它简单的说一说,下面第二支,将心望境辨犯,留到明天再说。

请大家翻开在家备览 P 102,那么持犯总义当中,第四,辨犯优劣,第一节已经说过,今天讲

【第二支,将心望境辨犯】

那么这个来看一下,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持戒犯戒一定是心对境,这个心境相属相应的时候,所以现在把心境彼此之间相关的时候,这个持戒的状态,犯了戒了反过来防止就是持,现在看文,

【《事钞》云:『如母论云。犯必托境、关心成业。心有增微、境有优劣故也。或心境俱重、人作人想杀。或境重心轻、人作非人想。或境轻心重、非人人想。论通一切、不局一戒。』】

那么这个母论上面说,就是毗尼母论,这个凡是犯罪心属境的时候,所以托心所缘之境,当这个心跟境相应的时候,那么业就会造,那这个时候因为所牵涉的心境两方面,所以说对着这个境造业的时候,心,有的心是比较强盛,有的心是比较软弱,这个是心的差别,还有境也同样的有上下优劣不同,那在这个里边主要的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个或心境俱重,心也重境也重,以杀为例,这个杀生当中,所对的对象,那么这个所对的对象是人最重,非人其次,畜生最轻,那么下面通常还说人非人畜生杌木,木头,这个木头当然没有杀心,不过有的时候会误解这样,那这里边最重的是人,还有对着这个境的话你想,嗯,这是个人,白天当然很清楚,到了晚上,或者其他时候会怀疑,所以有人作人想,这个等等所以说人是境重,人想是心重这个是心境俱重。其次境是重心轻,譬如说这个境所对的对象是一个人,但是那个时候的心里边哪,觉得,嗯,这不是个人,也许你心理面把它看错认错了,以为他不是,这个非人就是平常我们说八部当中有一部,有一点像人,实际上不是人,也可以列为鬼神道等等,那就比较差,当然照理下面,还有畜生,乃至于其他等等,所以这个境是轻心就重,不是!看噢,境重心轻,人作非人想!没错!下面呢,反过来境比较轻心重,那个对象是个非人,那个非人比起人来是轻一点,可是你心目当中觉得这是个人,实际上下面还有一种状态,这个所谓非人非人想,那么这个是境界也轻心也轻这种状态,这种状态所谓这不仅仅是杀,任何一切当中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状态,心缘境这样,那么这个如果起杀叫杀,如果盗就是盗,杀盗淫妄等等,主要的,那么其他的细的也是如此,所以不局限在一戒。看下面解释:

【《资持释》云:『初引论通示三、初准文通示。以罪假缘成、缘即心境。境是外缘故云托也、心是内缘故云关也。心起不常故有增微、境缘非一故有优劣。或下历句别简。初句俱优。下二句互有优劣。义立俱劣一句、如非人作畜杌想之类。论下点上语通。』】

引那个《毗尼母论》,分三部分。初准文通示,就是说明,就是上面说犯必托境关心成业这段话,它就解释说,以罪假缘成!造一个罪一定有种种的因缘,然后因缘成就,那么业就究竟。缺了就不究竟。缘很多,总括起来不外乎,所对的境跟能缘的心,境是外缘,所以说托,心是内缘,所以说关。心起不常,那个心随时在变化,有的时候强,有的时候弱,那么外面的境缘,也不是一个,所以有优劣。或下呢,是第二部分,历句别简,历句就是说这个不同状态,我们顺着次序一句一句把它分别的排列在那里个别看它。初句俱优,那就是人人想,下二句互有优劣,下二句也就是说或者是境重心轻,或者是境轻心重,最后还有一句,义立俱劣一句,照道理上面还应该有一句两个都比较差,那么我刚才说的非人非人想,这样应该有,如非人作畜生杌想之类。上面的文当中,最后一句没列进去,将来我们真正下面关于律的部分,它会很详细的列名,什么情况之下要,什么情况之下不要。通常总列的时候,它一下就四句列出来,论下点上语通,那么就是论通一切,不局一戒,这个论上面是通整个,不仅仅是个戒。

现在看一下这个黑板上面,我在这个地方先把黑板上看一看,再下面学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比较清楚明白。造一个业,心、境,这个任何一个业,心境相望,或者心来看境,或者境来看心。或者你单单心不动,单单看境的变化,或者是境不动,单单看心的变化。分开来可以,合起来也可以,现在看黑板上那个四句当中,可以有开合。

1、人,人想。

2、人,非人想。

3、非人,人想。

4、非人,非人想。

每一句当中境心,所缘之境以及缘境的心,这个黑板上面,所以实际上这个另外写的那个写不下了。这个表如果像立这样就比较清楚。现在这样看的话,因为写的大一点的话,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二三四应该总的一贯立下来。那么那个时候就看得很清楚。

每句当中上面境,以及所对境的心,每一句当中境所对的心,那么在这里平常我们说的四句,就是这四句当中相关的八样,那么细开的话,这个人的境界当中,现在只说是人噢,那假定说还有人,非人,畜生,有可以分为三部分,这个人当中还有圣凡,圣当中,无学跟学人,譬如说无学是罗汉,学人的话,那三果以下,凡夫呢,有内凡,外凡,薄地。什么是内凡?说四加行以上!通常这种四加行以上,他这个心境积聚的资粮全部修行,没有特别的外缘他不会退。但是有外缘,还可能会退的这个叫内凡。外凡呢,就是我们资粮位上面这个叫外凡。薄地,那根本就是最普通的,乃至于没有碰到佛法,也许碰到了以后,就是碰到了,就是这样。在我们目前,大部分当中说内在我们都不敢说,内在有佛有菩萨,表现上面看像我们这个圈子里,通常在薄地跟外凡之间这个位次。在这里譬如说我随便举一个,杀!同样的杀,越前面那么杀罪越重,这个是指境的轻重哦!譬如说杀无学,这个佛我们没办法杀的。菩萨就可以了,就可能被杀。罗汉更是。譬如说目犍连尊者死的时候,就是被人家弄死的。被外道用乱石打死。就是这样那么这个等等,那么有学更是凡夫顺着次第,那么譬如说偷盗偷东西,那个东西属于谁的?越前面这个罪越重,越后面那么越轻。下面不一一的说,我现在立在黑板上面。下面讲下去对我们有非常重大的关系,然后心相当中它也有不同,平常我们都是杀,实际上这个心相当中杀的之前你心里面是什么状态?正杀的时候是什么状态?杀了以后是如何?下面还会说。到下面正说的时候,那再把论上的东西呀,我们在细立在这里,我随便第一句,然后第一句当中那个圣凡是境,然后心当中浅中后方便想,第二句当中人非人想,也同样的这五个项目。第三、第四每一个地方啊,你在什么情况之下都可以排进去,譬如说第四句那这个就排不上,第四句是非人非人想,那这个里边说学无学人等等他就没有这个,所以为什么后面总立了八句,到后来有的时候只有五句,有的时候只有四句,那就是说就看你这个也没有?我在这儿先说一下,为什么我这个地方特别立呢?我昨天晚上我也问了一下这个净明法师,我晓得通常我们这里学的大部分都是把那个戒相表记已经立出来的学一学,实际上这个已经立出来学一学那是非常容易,你真的要拿这个去对的话,那个里边将来我们继续的下去,你们就晓得了,我也不妨说在这一次讲的,在今天讲到今天中间还有一段时候,你们回过头去自己对一下,没有学过的也不要说在这里说在座的当中学的最好的你们自己去看看,到那时候自己自然晓得,戒里边实在有它很深细说的内涵,你摸进去简直是不晓得不知所云,这样难哪!可是以我现在的了解,后面这个戒相,你硬摸可以摸得出来,前面这个戒体的话,看起来文字很容易懂,你再硬摸就是一点用场到都没有。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不知道,所以孔老夫子说,学然后知不足,你越学越觉得啊,原来这个里边差的天差地远,那么在此大家那个基本的概念了解了,不过在这里一方面但说难的,也就是怕大家,也一点瞎怕,你真正自己进去了以后,一方面固然是说学然后知不足,还有进一步的话,学然后知安乐,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那个时候真正的快乐,真的出来了。这个佛法就是这样,眼前是安乐,眼前是宁静,将来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现在我们看文。

【事钞续云:『淫中自有轻重。畜生及人。重同报异。』】

这个继续前面的噢,事钞上面继续说,前面是把那个心境相关的先说一下,说了一下,然后下面就谈到在这个里边,任何一个戒,现在说淫!那么这个里边的轻重呢,现在先说望境,所以先说从境那边来看,那么这个里边有轻重的,什么呢?说畜生及人,畜生是轻人是重,这第一个。这个里边又说

【人中有在家出家。在家中持戒破戒、出家五众持戒破戒。乃至圣人。】

人中有在家出家,这里人里边又分出来在家跟出家,在家当然也有持戒破戒,那么出家当中有五众,五众当中每一众当中有持戒破戒,乃至圣人。一步一步的上去。下面的,我刚才写的说我们现在薄地凡夫,而到内凡从学人到无学,一步一步的上去,每一个地方,他这个境上面就要这么细分,所以这个里边有它这个轻重,那么在这里呢,就要重同报异,在律上面判定那个罪的时候,只要是人,那么这个时候你犯都是犯的重罪,但是虽然律上面判的罪是共同,由于同样的人当中,这个报将来就天差地远,所以在前面一开头的时候,就说这个化制二教,判亦天乖!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句话?化教当中跟制教当中判别业的时候,差的非常悬殊,现在这里就来了,人,只要是人都是重的,可是这个人里边,由于境的不同,有这样的差别,它还没谈到心噢,那么在此大家停一下,还记得不记得《广论》上面引出来的说有五缘成重,同时它有引那个《瑜伽师弟论。本地分》上面说有六缘成重,那么这个也就是说从化教上面来分析说明。如果你们记不得可能在《广论》上看一下,在此我简单的说一下。

《广论》上面说了这个五缘成重啊!第一个是意乐故重。那完全是指心,上面叫意乐重呢?就是说猛利的三毒作恶的时候,反过来呢,作善的时候,猛利的三善,通常论上面不叫猛利三善,说猛利的无比三毒,就是这样。为什么用无比?没有这个,没有前面所说的这个三毒,它为什么要无比呢?换句话说,这个地方没有善恶中间的这个东西。要嘛,作坏就是毒,要嘛,没有那就是善。那是善恶两个。

第二个加行故重。加行重的话,这个里边,譬如说造的时候,或者是心,造的前心里上什么状态?正造的时候,心里什么状态?造了以后什么状态?造的之前,心里面就是做了很多的准备,然后正造的时候,心里面觉得,心里面觉得称快不止,造了以后的话,心里面还觉得随喜!我做得真好,乃至于说看见别人这个,随喜别人教作等等。这个都在加行当中。实际上里边还有,我这里不细说。

第三类呢,叫无治故重。没对治,没对治!造了以后如果有对治的话它可以减少。那么这个没对治从什么时候开始呢?就是第一个悔惭愧。然后又是好好的修学佛法,还有造种种的功德。这个世出世间,譬如说伦理道德出世,那更是最好的正对治。

第四,邪执重。这个邪执重通常我们好像指外道,实际上,同样佛门当中一样有这种很奇奇怪怪的执着,所以在一开始讲律的时候,我就把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这句话摆在这里,你万一律行不好,有正知见多少还可以自利利人。反过来,你没正知见执着这个行相去作,还以为对,往往自害害人。这个就是我们进入佛门当中,还常常产生这种邪执。

最后,事故重。那么事重呢,这个上面就是指这些,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本地分上面也说,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具力业!这个《广论》上面特别说这个四门,像这个具力也是非常严重。尤其是出家,尤其是进入佛门当中,这个具力业通常都是在佛门当中遇得见,那是可怕极了。这个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对什么?对境来说,主要的对境来说,那么这个具力业门对心有没有?有。其中也就是说,或者三缘当中的清净,三清净当中的前面心,加行,乃至于到后面所谓不利一切智心,任何作一件功德,是无量无边,因此如果我们讨厌瞋恚,对这些人起一念瞋恨的好,啊,那个祸害之可怕是不得了的可怕。

说到这一点,诸位在此,我也特别提醒大家一下,我们一旦进入佛门当中,佛门当中是龙蛇混杂,也就是末世的时候有很多菩萨示现,就是你表面上面一点看不见,我们用凡夫的眼光去看一番好心,进入佛门,你看走眼了,结果增长的功德非常有限,然后造的祸害非常可怕。这是经论上面告诉我们的。如果你最严重可怕的就是瞋同梵行者,对于同样的同梵那,就是出家的同道们,这一点大家特别注意,我们往往很容易嫉妒心莫名其妙的就是大家在一起的,或者是师门或者是无关紧要住在一起的,就是你看不顺眼我,我看不顺眼你,这个非常可怕,非常严重。然后不幸的在这个里面因为这样的关系,于是产生种种的不痛快,当心里面随着瞋心所使的话,不管好坏都会来,然后对自己的师长什么等等,往往这个里边有很多这个菩萨行者,不要说真正的见道,就圣解行地的菩萨,你对他起一念瞋心的话,那这个我们还不了,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南阎浮提的众生你通通把他杀光,然后你对这个圣解行地的菩萨起一念瞋心,这个罪要来的大,我们想想可能吗?我告诉你,你了解了这个心相,你很清楚这一点不是个比喻,圣解行地的菩萨缘的都是法界众生的力量,就要救一切众生这样呀!然后他心目当中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毕竟南阎浮提,这个南阎浮提算什么?是不是沧海一粟,找都找不到,对不对?就是这样呀!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了解,所以你不学大乘的经论,从论上面去细说的话,我们根本不了解这个行相,总看见心里上觉得,嗯,经上面告诉我们,就是说不应该这么严重,不但得不到这个好处,反而那个所谓轻慢怠慢之心生起来了,罪加一等,这个在论上面都有详细的说明。现在我们学了戒,你再回过头去看的话,那个时候,你会觉得这个论上的味道无穷。反过来,同样的因为你学了论,然后看戒的话,那才晓得戒上面的话,同样的趣味无穷,这个趣味不是说看世间的这种,是你的内心心境上有了正确的认识了,第一个认识方面已经过叫我们高兴了,然后对境的时候那功德就上来了。别的东西高兴了半天,功德生不起来的,这个地方高兴了半天哪,功德马上生起,所以真正要学戒,你怎么可能单单学戒,经论不学呢?反过来说,学了经论,如果戒不学的话,这个经论就是等于白学。这三者之间有这个密切的关系,至少现在到这个地方为止,大家很肤浅的都了解一点,是不是这样的状态?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了解这个状态。现在我们继续下去,

【《资持释》云:『二对戒别明四、初淫中、初句通标。】

第二个就是把上面这个道理,一条一条戒来个别的来说,分四部分,初淫中、初句通标。哪四部分?第一个,淫自有轻重,这个是总共的标示,下面呢,

【畜下别简有四,】

下面就是分别开来说个别的,

【初句简异类。】

第一句先人跟非人。

【理加非人、次于畜趣。】

这个异类当中,就是人跟异人的,现在这个异人,他只说一个畜生,照理还应该加非人,那么有一些地方的话,譬如淫,那只有人跟非人,在这盗当中的话,杀当中还有个杌木,就是木头,那木头怎么能杀?就是疑他疑心,这个是什么?就是这样。这个都是跟我们心有关。那么这个到最后,到相关的时候自然会提到。现在我们大概了解。

【二人中简道俗。】

那么人当中呢,还要分简道俗。

【三道俗中各简持破。】

第三,道俗当中,还各简持破!

【在家更简无戒有戒、持中复有士女五八。出家先简五众、大僧最重、五中各有持破。】

黑板上写的持,就是持戒,破就是破戒,

【四持中简凡圣。】

这个里面还要简凡圣,他不简盗而简持的话,也就是说在家人一样的可以证得圣果,不过,这个在家人证的圣果的话,看什么噢,就是说五戒证的果到三果为止,四果不可能,四果一定要断淫,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不同。

【薄地持戒外凡已去、乃至无学、陵辱极重。】

虽然是个薄地凡夫,如果持戒那就比较重了,然后再上一步说外凡,外凡通常就是资粮位上的,上面已去,一步一步向上,说从资粮的外凡到加行的内凡,然后再这个学人的初果,细分有八个,初果向初果,然后二果向二果,初分四类,这个各个不同,一个比一个来得严重,这里还没有加进去这个大小二乘,这个地方只是以小乘的根本来说,

【末句总示。重同谓制罪、淫不简境皆犯重故。报异谓业道、业有优劣受报不同。后三制报俱异、可知。』】

最后一句,重同报异,重是同的,谓制罪淫不简境皆犯重故。不但是淫,杀、盗、妄都是如此,那么关于这个业的不同,刚才一开始已经说明,所以诸位现在在这儿听很容易,听完了以后,我建议诸位休息一下,回过头去,这个论上面仔细地对照。

我建议诸位休息一下,回过头去,这个论上面仔细的对照,刚刚听完了,你去对照印象力很深,趁那个深的时候,你可以不妨空下来去思维观察一下,这个时候如果摆在脑筋里,以后你随事随境比较容易认识,而这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观心,观心!虽然这个上面说,境是有很大的差别,是事实,可是这个境之所以差别来的话,还是这个境,自己用心的程度,同样的境心,两样东西的话,当你自己一步一步深入的话,那个最重要的是心,不在境,最后一句话,当你的心真正能够越来越向上的话,那个境就要变的跟你了不相关了,就是这样!所以总结说起来,当我们初机走的时候,那个境非常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弱,非常的弱,所以谈不到,而所以这个境差别大,到慢慢的越向上,这个越向上走的时候,这个心越提越强,越提越强的话,那个境的力量相对减弱,这是我们一个了解的一点。

【事钞续云:『第二盗重者。】

把这一个一个说,那么盗戒中,

【天及人。乃至圣人。三宝差别、僧物最重。』】

越向后越重,那么三宝当中僧物最重,这个盗有个特别的,盗是僧物最重,这个里边我们应该了解,它为什么僧物最重?我们平常说,这个佛说的,佛说的绝对没有错,我们也可以说,理论上面不了解,如果你不了解理论,佛说的你们恭敬绝对好,理论上了解一点更好,但是要晓得这个理论,我们究竟了解不可能,就是说我们肤浅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应该认识,这个是让我们慢慢的深入的。为什么三宝当中僧物最重?三宝最重要的,对我们来说是什么?住世三宝!住世三宝是并假僧弘对不对?就是这么简单哪!虽然三宝是一体的,但是分开来的确分立三样,而这个分立三样当中,所以能够留在世间是靠僧弘,现在你损了一个僧用的话,那三样全部损。否则的话,你单单损了另外两样的话,而另外这个可以不损,这是第一个。

其次,既然是赖僧弘的话,僧是根本,根本又坏,对不起,其他的一定不行,这个是同样的,所以它立任何一件事情,有它的深厚的内涵在,这个是最肤浅的,深的地方我也不懂,就是这样。但是诸位只要努力下去,你们都会懂。现在我们继续的看解释:

【《资持释》云:『二盗中三、初简趣。】

盗里边分三样,初简趣,第一个呢,分别这个趣,这个趣当中,

【亦合加畜为首。】

应该加畜生,放在第一个,换句话说,畜生最轻,天其次,人最重。那么人当中呢,

【二:人中简凡圣。三:简三宝。佛轻法、法次、僧重。』】

要简凡圣,那么凡人比较差,圣人比较重。然后圣人当中呢,简三宝,三宝当中佛最轻,法在次,僧最重。为什么佛会最轻?为什么呀?你要晓得佛在任何情况之下,你杀也没办法杀他,偷也没办法偷他,在任何情况下,你没办法动他,这样,所以你看他后面这个,慢慢的他下去,它都有它的特别的理由在。特别的理由在。这个是它的一个真正的重要,所以前面我们不是讲过吗?这个无作当中,当时好像这个立了很多,八个无作,不晓得干什么?现在这地方就告诉我们的,从用无作、助缘无作,这样。这个都有它的关系。就它的功效来说,那个就显出不一样了。深的功效他能够把佛法二宝通通存在那个世间,因此你对他增损一点点的话,产生的功效跟其他的不一样。所以他这个里边有它的化制二教相互关涉的必然理由。那么这个是盗。

【事钞续云:『第三杀戒。】

上面这个了解了,下面就容易了,

【成论云:如六足毗昙中说。】

成实论引六足毗昙,那个都是小乘的论典,六足毗昙论什么等等,那个都是小乘最重要的论典,说

【杀邪见人、轻杀虫蚁。此人污染世间、多损减故。』】

照理说,人最重,畜生最轻,可是这个杀戒当中说,如果这个所杀的人是个邪见的人,有大邪见的,那么那个时候,杀这个人哪,比杀一个虫蚁还要来得轻哪!为什么原因?说这个人存在世间,会染污世间,那个虫蚁还不能染污,所以就你杀的那一点来说是杀对了人。可是就他那个,刚才我说的从用无作,嘿,这个人留在世间对世间是个大损害,被你这个一来,减少这个损害,就是这样,这个是他说明的理由。

【《资持释》云:『三杀中。引论唯简邪正。人轻蚁重、且据业论、不约制教。】

来说明了,所以刚才我说这个从用无作等等,这都是从业来讲的,不能从教!教就是制教,制教来说的话,他还是重。人嘛!凡是这种地方都充分的证成前面的一句话,前面的一句话,就是在辨犯优劣当中,一开头的时候就告诉我们,化制二教辩亦天乖,现在一步一步慢慢的证成这件事情,所以这个概念我们要摆在脑筋里,那这样一来,我们以后学戒才学得好,否则的话,死死只学了这个戒相不行;反过来说,把义理弄通了,不管戒相,也不行。这两者当中,我们必定要把它互相配合,交互去深厚的观察,这样观察,我们才能够得到一个什么?大概!还是粗枝大叶的大概喔!但是错不会错的太离谱。要不然的话,我们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这个是我在此,一再强调,告诉大家的。那么,

【准义、亦合约趣道俗持毁凡圣简之。文略不出。』】

照道理来说,也同样的应该像上面有一个,不过现在那里是简略了,不详细说明。也就是说你前面这个真的懂了,后面那个不要说明当然懂。

【事钞续云:『第四妄戒。向在家人说重、向出家人说轻。』】

很有意思,前面是道重俗轻,现在反过来俗重道轻,说这个妄语啊,这个俗反而重,这个出家人反而轻,为什么原因?我想这个道理,如果说你仔细想一想的话,很容易通,然后这个道重当中,圣人轻凡夫重。你要跟他说妄语,跟佛你能妄语吗?不管你说什么妄语,这个清清楚楚骗不了他,就是这样。然后懂道理的人,你跟他说,你也骗不了他,笨的人,对不起,这个就很严重了。所以通常大别的来说的话,圣人最高,然后道众其次,凡夫最差。因此这个妄语的重,跟前面就恰恰相反。

【《资持释》云:『四妄中。三趣同盗、人则反之,】

很有意思,那么三趣中呢,说非人畜生中等等,跟盗一样,为什么三趣一样呢?三趣有它的不同呀!你跟他说妄语什么,他根本不通,如果要通的话,非人还可能,畜生就不一样,所以非人重于畜生,畜生的那个时候,他完全不通,最主要的就是看你的心,你的心所对的境大,心自然也强,可是人当中的话,人能辨别是非,所以这个就跟前面就不一样。前面那些都是道重于俗,现在妄语俗重于道,俗就是在家人,道那就是道众,就是出家人。那么出家人当中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个次第相反的。

【如文所显,又出家中五众、乃至圣人、渐轻可解。】

越向上越轻,

【若如五分僧中妄语、重百罗汉前。故知诳僧极重。』】

特别又举出来五分律当中,如果说僧当中,妄语的话,那非常严重,比向一百个阿罗汉说谎话还要严重。阿罗汉你骗不了他,就算是他不在定当中,也许那样的话,在根本上面动摇不了他,那个僧就不是,如果受骗了以后,那个时候出了一点岔的话,那非常可怕非常可怕,那么这个就是文字的解说,把将心妄辨说明。

下面那个表,现在仔细看一下。那个表分成功淫、盗、杀、妄四个。

【对戒别明中、依钞记文义具列表如下。】

【3-表二】

第一个淫,这个旁边有几个小字,我们先看一看,约制罪言、同犯重罪。约业道言、各有优劣、皆前优后劣可知。这个刚才文上面已经说过了,约制教。约制教来判的话,那都是重罪,但是约化教,约化教完全是讲业,业道来说,那就有差别。这个差别,这个表上就顺着这个次序,最前面是比较强,后面比较差,说第一个叫简趣,就是说六趣当中来辨,人最重,非人其次,畜生最轻,那么人当中有简道俗,这个道众就是指出家,出家重于在家。那么道俗四肢又各要看他吃戒或者是破戒,实际上还要加一个,如果说这个俗人的话,还要接一个有戒无戒,有戒当中才分持戒破戒,那么现在出家当中,同样的比丘比丘尼这个最重,然后下面式叉摩那,再下面沙弥沙弥尼,每一条下面先持戒后破戒,那么下面翻过来看,它上面有的在加有有戒无戒,有戒当中八戒重于五戒,然后每一戒当中,持戒重于破戒,这是第一个。

最后道俗持,凡是持戒的那些人当中,那又有差别,从凡夫开始一直到圣人,现在这个地方如果是淫的对象,越高越重,无学人最重,三果的学人那其次,再下面的内凡、外凡、薄地,这个内凡外凡刚才说过了,也就是加行资粮以及这个再下面的,那个是第一个淫戒。

【3-表三】

第二个盗戒,我也看一下。仍旧看那个小字。约制罪言、唯简趣有异、简凡圣同、简三宝稍异。这个第一个,从以制罪来看这样,那么制罪来看这样的话,前面有一点点不同,说这个制罪呀,它特别都是重罪,这个地方稍有差别,那么这个差别照那个表上面,业道同样的有优劣,现在我们看盗的人趣,这是第一个,这个差别的话呢!还是前比较重,后比较劣。那么要晓得这个轻重并不是说,趣就是个趣噢!并不是说这个趣比后面的重噢!这个我们要分清楚,如果说真正的立的话,应该,这个表示竖立的更好,说简趣当中,人当中者,分出来凡圣,凡圣当中再分出来这个三宝,那么这样看就比较清楚一点。我说明一下,第一个趣当中,人最重,天、畜等而下之,然后人当中,所以这个人当中再分凡圣,才分凡圣,下面一个一个这个表呀,自己看一下,对着前面的文就容易了解。

【3-表四】

第三杀,约制罪言、唯简趣有异、余皆同。就是这样。约业道言、各有优劣、皆前优后劣可知。下面小字,钞文唯简邪正。准义亦合约趣道俗持破凡圣简之、如淫中所列。那只要把前面那个淫,摆在这个地方立一下那一张,一样。

【3-表五】

最后,妄同杀,跟杀一样,那么这个也是简趣,先人,天,畜,人当中简道俗,道当中简五众,还有简凡圣,不过这个次第有一个相反的,像刚才照着这个文来配。

这个后面有个解释,

【资持云:『上四但出境之优劣。】

上面这四个都是把那个境,用心来望境,所以把境的优劣,

【心随境故、重轻可知。若约互论、如前作句、无不通晓。』】

然后这个心随着境也有它的轻重,还有反过来若约互论,就是说心来望境,反过来境来望心,同样一个境,看你的心也有差别。那么,这个时候跟前面一样,你呀,一个一个句子排下来,说先把心固定看境,反过来,把境固定看心,这一部分就自己去做,自己经过了努力去做,回头,然后你对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容易了解。那这个第二节,所谓将心望那个境,重轻可知。境,最后一行文告诉我们的,这个心,你把境固定了,心自己去排,同样的可以排除这么一个次第不同。

再下面,p106,

【1.4.3 单心辨犯】

现在单单心,这个境不论,实际上,这个是属于业道里边讲的,现在戒当中居然讲这个,也就是说明戒本身绝不可能离开业,这个地方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实际上戒本身就是因为有这个业,要净除这个业才谈戒,所以我们谈戒而不谈业的话,那这个戒就根本完全错掉了。

但是因为制这个戒的时候,本身它的特别的原因,我们现在先不去细说,的确,偏重在这个制教上头的,所以到后面的论,以及后面祖师的解释什么等等的话,它会层层深入,那么这个虽然不深细的解说,可是我简单的说明一下为什么?因为这个简单的是我们了解的,深细的地方就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为什么制教的时候说不深论这个理由呢?假定说有人问你,今天我现在问你们,你们怎么说?这个简单的一个答案,最简单,不是说我下面特别说明了,不要说大家听见了啊!以为懂了懂了,至少我告诉你我不懂,确实告诉你到现在为止,我就是不懂,如果懂的,就是一点粗粗的一点皮毛。我不要说成了佛以后懂,至少要真正懂得话,那都是这个已经,这个西藏,不是!那个印度,那个印度,那些大德,我们现在看见的西藏还有,像这个阿底峡尊者,乃至于更早的那些玄奘大师等等,他那时候都是三藏,所谓真正的受持三藏的大师,那个经律论无所不通,那个通,不是说我们现在念过一遍,听过法师讲过一遍,就是这样啊!那个三藏里边,每一个里边深细的开合,譬如说,像阿底峡尊者一样,当年在印度多少大庙,最后到西藏去的,他身上挂了108串钥匙。换句话说,主要的几个所有的大庙,那个地方的大庙的最顶尖的都是他,小乘,小乘也是他,大乘,大乘也是他,碰见了问题弄不清楚,跑到他那里,他都给你解决,不管这个理路上的,修行上的,这是什么境界?那个时候他才真谈的到啊!那个时候说懂了,所以我们一有了这个自己满足的心,那个时候就停在这里,虽然我们懂一点,宁愿在那里很谦虚步步上进,这个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一点。

所以刚才回过头来说,为什么佛在世的时候这样制呢?那么这个道理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佛出世的时候,我们要了解佛出世有个特点,这个我暂时打一个谜!不妨让你们自己好好的去揣摩看看,当然在经论上面都告诉我们,佛出世的时候,这个是说,就是结果的时候,佛本来因为早就满了,那个真正出世的时候,就是说跟他相关的那些人,都应该接触果实的时候,有一些人只是种善根的果,有一些人证不同的果位的时候,那么常随众那些都是结的什么?这个所谓小果。这些人他早就已经有了深厚的善根,一点他就透了。告诉他怎么做,他就认真去做了,用不着说很多深远的道理。所以告诉你你该怎么办?他就战战兢兢努力去做,就是这样,这是它的一个特点。

所以后来集结的时候,那就把当年佛在世的时候,弟子当中的问答,把它一个一个接下来,就像我们儒家这个《论语》一样,那是孔老夫子跟师弟之间一生的言行,等到老夫子走了以后,那个弟子门下,就把那些把它记下来,所以这样的一段记录,这是我们的了解,然后到了后来佛法就推广了。那个时候,所谓说,或者说像法的时候,真正的种善根就是那个时候,那很多内涵为什么要这样呢?你要一步一步探索!那个时候就是那些大菩萨们会再来,大菩萨会再来,所以实际上印度当年这种大论师都是这个菩萨一而再,再而三的来,然后经过这个里边深细的抉择,把这个理路慢慢的弄清楚。

所以我们后面真正要学,要想种善根的话,当然你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反正死死的,佛说的,我无条件的就这样去行,好不好?好!可是如果说你能够很认真的深细的了解这个道理,那更好,所以要晓得佛法是智慧之学,所以佛他也说,两种典型的人,法行人跟信行人,刚开始进去的时候,信行人为多,可是佛真的希望引导你上去的是,应该走上慢慢地深入这一条路去,这是我们一个了解它的次第。

下面看第三段单心辨犯。

【《事钞》云:『单心三时辨犯轻重。如善生经、且约杀戒、轻重八句、位分四别。』】

现在单单看心,这个心对那个境,那么这个心怎么说呢?三时,哪三时?在前面的前方便,中间是根本,后面是成已,这个三个时候当中来辨别它轻重,就像这个引经论上面说,如约杀戒的话,那么由于心三时的差别,分轻重八句。这八句一共四个状态,在后面那个表上面,我们先看资持的解释,再看后面那个表,

【《资持释》云:『前科对境、此独论心、】

刚才我们这个上面第二节,将心望境,那个望境,最主要的对着境,现在那个地方呢,单单谈心。所以,

【故云单也。】

那么三时是什么?

【三时初方便时、二根本时、三成已时。且约杀者余可准也。】

现在这个地方,因为引的是善生经,你只要拿这个杀来说一下,那么其他盗、淫、妄也可以了解,

【心念不常、前后具缺、不出八句括之斯尽。』】

这个心不一定,所以心念不常,但是不管怎么不出这八种状态。所以拿这个八种姿态,可以整个的概括,没有遗漏。在这里,我们先看一下那个表,然后再看那个解释。事钞续云,那容易懂。先看看 p 107 上面四类。

【▲资持云:『文中句数交络。欲令新学易晓、为图示之。】

【3-表六】

就初,第二,第三。第四。初一句叫三时俱重!第一个三时都重,第二份额二重一轻,第三个一重二轻,第四个三时俱轻,这个表上看得很清楚。三时是方便、根本、成已,这个都重,这是第一。所以这个里边第一类只有一句。第二类呢,二重一轻,这个二重是看方便跟成已,第一个是方便根本重,成已轻,下面方便轻根本成已重,中间后面呢,方便成已重,根本轻,这个三个不一样,所以第二二重一轻分成三句。再第三类呢,一重二轻,同样的,一重二轻当中,也看那个表,第一句方便是轻,成已是轻,只有根本重;第二个方便重,下面两个轻,最后一句呢,成已重,前面两个轻,这个总括的是一种二轻,也有三句。最后P 108 上面第四类,这个三者三时俱轻,方便根本成已都轻,所以列这个状态有四类,然后这四类当中再细分,分成功八句,第一类是一句,第二类三句,第三类也三句,最后一类又是一句,所以上面说,这个八句就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下面这个文,p 106 上面第二段,事钞续云,那就是一段一段来解释,现在我们就看这个文的解释。

【事钞续云:『初一句三时俱重。】

三时俱重,哪三时呢?

【谓方便举尤害心、根本起尤快心、成已起随喜心。』】

他前面还没有做,叫尤害心,做的时候,叫尤快心,做完了以后,叫随喜心。文字很容易懂,那么这三种心的心相呢?它下面来解释。

【《资持释》云:『初句历示三心重相。尤即训甚!】

这个『尤』就是说非常厉害,

【但非极甚即是轻心。】

如果不是非常厉害的,就叫轻心,不过单单看文字,什么叫非常厉害?我们这个心很有意思,秤也秤不出来,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到。这个很难,但是尽管看也看不见,秤也秤不出来,每一个人自己体会的很清楚,你不去观察的确一点都不知道,你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心念一动,你就自己知道了,不过这个就完全看自己的程度了,所以这个修行哪,平常我们很多人,大家都修行,修了半天,心粗的,一点也没有用

所以这个修行哪,平常我们很多人,大家都修行,修了半天心粗的,啊,一点也没有用,现在我常常一说到这里,我就不禁心想着,我最感恩第一个老师,仁法师!刚开始的时候,他常常说,你们这些…下面,有的时候不说了,有的时候:『你这个心哪,好粗!』他们这种前辈的大德,我觉得真,我现在是衷心去佩服他,他不会跟你说很粗猛的这种话,这两句话,已经非常严重了,当时我听了以后总觉得,我这个心好像还蛮细嘛!说实在话,我当时说细,有它的道理的,有它的道理的,我也不妨告诉你们一下,简单的说说看,我的粗细的程度。

我们那时候去念书,去念书在中学时候,那是兵荒马乱当中,先是抗战抗战以后,胜利了以后,刚胜利不久,两方面大家又闹的乌烟瘴气,那根本没好好的念,根本没好好的念,往往跑的去,报了名、交了学费,好好好!就这么马马虎虎,也不晓得是怎么混过来的,就是这样,后来到了这里来了,那时要准备去念书,好像那时候书都有似曾相似之感,你说不懂吗?看见过;懂!懂吗?不懂!然后去补习就这样,这样的,然后勉强的进了学校,进了学校以后,刚初的时候,也糊里胡涂,我也不晓得怎么念书?好几年,也没好好的真正用功,所以第一个学期下来的时候,很多都红的啊!那心里很害怕,这个期中考,考的很多红的怎么办呢?所以最后期考的时候,就非常努力,那个时候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这个留学之风已经隐隐约约的出现了,大家都并不想说,毕业了以后作事,因为那个时候,几十年来,国内的情况就是这样,不要说普通的中学毕业,根本没你的份,除非你家里有特别的,大学毕业的同样的,所以有一句口号,毕业即失业,偏偏那个时候留学之风很盛,那么留学就要看你的成绩单,进去的时候本来就不想单单毕业,就想毕业了以后要去留学,所以很重视那个成绩单,那个时候期中考下来,好几个红的,一想,不对,那自己就努力,然后等到期考下来的总平均,除了,我的印象当中,所有的都是在什么?那个他分的时候分几种,ABCD这四样,那么D就是就是Fail,那个C就是及格,B就是可以,A就是优,就是Excellent,刚开始的时候,除了少数以外,极大部分都是D,换句话说,已经不及格了,然后就是期中考以后,到期考时间,自己稍微用一段功,所有的东西都在B以上,都在B以上,那有几个,从第二学期开始,除了一两样,偶然的以外,都是A,那时候念书,我们很自负,在学校里头,然后在学校里,都是主要的干什么?念书以外就是玩,然后游山玩水,是因此我在这地方很熟的原因也就是这样,空下来就跑出去玩,这是第一种状态。

还有一个说,后来我们毕业了,去受训,受训哪!在你们在座的大部分都没受这个训,然后受训的时候,这个教官呀,有一次来跟我们讲,我印象是分解那个什么?这个轻机枪!那个机器很复杂有几十个零件,那个教官一下要分解,你们注意分解给你们看噢!又分开分开分开分开弄完了以后他就说,他怎么说呢?他说:你们哪一个能够把我刚才分开的了解能够凑的起来的?就这样!大家当然实际上那么复杂的东西怎么可能?大家望望他!后来他就说,教官当然平常的时候也再强调了,他的意思这个非常难,如果说你们学了,如果说你们学了三次,能够凑的起来的话,许你是个天才,就是这样好好学了3次,以后凑的起来,是许你个天才,那个时候我心里就不大服气。教官,我来试试看!瞪大了眼睛看一看,好!你过来!就这样,然后我就凭我自己看的,我就把它凑起来了喔!那个教官大为惊讶,那个教官大为惊讶!到后来他就说你这个军职退伍的,他咬定牙关,你一定是个大老兵退伍的,我告诉他,我没有当过兵,他不相信,实际上我自己晓得,我们那个时候,这个观察力什么等等,有这么样的敏锐。

我曾经告诉过你们,我还没见仁法师之前,刚出家,因为看印光大师的文钞,这个念佛,他就告诉我们,印光大师文钞已经前面看过几次唉!那一心一意的要学弘一大师,要学印光大师,然后去念佛,这个我在广论当中跟你们说过,也不细说,多多少少这种心境,我想如果谈的话,很少人能够比的上,结果我跟到仁法师那里,仁法师一开口他就说:『唉,你们这个心好粗!』我总觉得我不太粗嘛!怎么老说我粗呀?一直到后来,我学了这个论以后,那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真粗,所以偶然,现在有的时候,偶然有几位同道谈一谈的话,自己也觉得佛法,的确,当年我刚开始看的这个佛经当中说,这个佛走了以后,那后来像优婆粷多尊者、商那合修尊者,那种都好了不起的,然后比起佛在世,那个六群比丘,那简直不能比,当时我看了这个公案,觉得会这样吗?现在渐渐的体会到,你越慢慢的深细,你越发现这个里边的差别,越会发现里边的差别,所以在此说一说,这个话告诉我们,你们好好的学下去,越学的确越美,那个时候心里就不知不觉,慢慢的越来越宁细,然后这个里边美的东西,你才发现,那才发现哪!佛门当中的确是美不可言,那是迷人的不得了,你一但进来了以后,天下所有事情,对你一点胃口都没有。你再回过头去看,天下的任何东西呀,实在是毫无胃口,实在毫无胃口,所以有很多人跑的来,出了家以后,觉得,唉呀,这个出家好像苦不堪言,没有摸进来,的确!要想摸进来是非常难,这是事实,可是一但摸进来了以后的话,的确除了这条路,再没有一条路,再看的上眼了,这个戒,你摸的好的话,将来你在座的任何的一位,你会摸出这么美的美味道来,现生就这种享受,这个不管他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跑的来,对不起,你还是好!你乐意去成全他,所以古人说出家人需要什么?三朝天子福,八代状元才!这个话一点不是过分,所以现在我常常觉得,唉,我们真的幸运呀!宿生有这个善根,尤其是今天,现在这个薄地、凡夫跟外凡之间哪,高兴呀!前面这么美,美的路不嫌长,那这是闲话,虽然是闲话,那对我们还是很用的上。

我们现在看看这个资持的解释,他那个资持的解释,就是讲那个心相,

【《资持释》云:『初句历示三心重相。尤即训甚、但非极甚即是轻心。】

那么已经说过了,下面说

【然极甚难明,】

它上面说非极甚就叫轻心,什么是极甚呢?很难明白!所以他说

【略须示相,】

略略的把行相告诉我们一下,他虽然说在这个地方,我们看文字还是看不懂,下面我文字说下去的时候,内涵我多多少少随分随力的说一说,

【但约起心,念念不间,色心躁闷,不愧旁人,神思昏迷都忘善事,奔趋前境,畅悦己情。】

这一类,一步一步来解说,说从起心方面来说,第一叫念念不间,这个心里面没有间断,这个念念不间单单看文我们不大懂,在《广论》上面作重罪的时候,这个加行当中,加行重有一个是叫无间所作,殷重所作,现在这里配合什么叫无间?就是作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个心里的状态,中间没有一点点间隔,这是文字的解释,现在我们实际状态,大家来想一想看,譬如说现在我们在这里,随便作一件事情吧!要你去做一件什么事情,这个时候有二种状态,有一种你不欢喜的,有一种你所欢喜的,不欢喜的事情叫你去作,你心里面实在是老大的不愿意,就是这样随然作,你这个心到处去胡思乱想,然后就是你去作的时候,你那个心里面哪!是不是会不会念念无间?念念间断,是不是这样?偶然有这么一念到那个地方,只是如此而已,你欢喜心去作的话,那个间断慢慢的就少了,非常欢喜的时候,念念无间,可是问题是,他真正念念无间的时候,你完全察觉不到,等到你事后回忆当时的状态当中,你可以回忆的出来什么,是念念无间状态?现在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体会到这个心情,这就对了,当一个人发盛怒的时候,这个就是念念无间的状态,不管什么人劝你,你跑的去你不要管,就是这样,是不是这个状态呀?到那时候的话,这一下,平常弄的我怎么样的,今天我无论如何要怎么样,那就是盛怒之下,念念无间的状态,这个容易看,贪心不容易看,也许表面上装的很象样,可是内心非常强猛的心,一念都落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妨看一个小孩子吧,小孩子跟着大人,在桌上看见个糖了,然后这个大人看见这个小孩子,觉得不好意思,拉着他走,拉着他走,他眼睛回在那里,老盯着这个,大人把他挡住了,他脑筋当中还到处去找。所以这个眼,眼睛是心的窗子,眼是心生,我们大了也觉得不好意思,那个不好意思都是幌子,这里我们自己就可以很容易明白看的见,什么叫念念无间?然后你有了这个就了解了。

再下面呢!这个念念无间,要下面什么状态呢?色心躁闷!就是烦恼相,烦恼的特点就是这个,同样的,你不去观察,观察不出来,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一想的话,这个不要解释,大家都了解。这是第二种。还有呢!不愧旁人!那个时候一点惭愧心都没有,平常我们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也不错唷!至少你有个惭愧心唷!现在这个时候,他一点惭愧心都没有了。通常瞋心当中最可怕,那个贪心很强盛的时候,他也忘的干干净净,不强盛的时候,他还有一点不大好意思,那个时候,神思昏迷都忘善事!这个二句话,好像我们不大容易发生,实际上你仔细一看,在你一种强盛的烦恼的现行当中,那个时候的内心,有没有一点善念哪?自己每一个人想想看,我想很容易体会得到。当你在强盛的烦恼当中,那个善心是一点都没有,就是一点都没有,这个就是这样的状态,然后那个心干什么?奔趋前境!平常的时候慢慢的来,全部精神灌注在,就是趋向于你所要做的事情,畅悦己情!一心一意要满自己的愿,这是一种状态,这个状态是什么?以贪瞋为主的!

下面邪见,实际上邪见当中,也就是跟人家争论起这种知见的时候,也有这种状态,不过这个地方的邪见,如果是邪见,然后再加上前面的贪瞋,那是更可怕!现在单单把邪见的行相说一下,

【或邪见居怀拨无因果,】

到那时候最可怕,这样,然后在淫当中

【向亲姻作秽,对塔殿行非。】

啊!这个是非常可怕。

【凡此用心!】

凡是下面这个东西,那最严重的,那么造了这种重业,

【皆名定业。能牵来报、纵忏不亡。】

不但定,而且牵来果,而且忏也忏不掉,实际上在这里,如果说以大乘努力的去,就是这个,还是忏的干净,就是这样,还是忏的干净!这个是大小不太一样,那么小乘通常偏重于事忏,尤其是像戒当中,说去跑得去忏悔呀!他不重视心,所以说,这个情况之下,忏也忏不干净,大乘是重视心,所以你了解了这一点的话,无罪不亡,这个差别我们应该了解。

【以此自量、何容轻动。识心之士,岂不畏乎!】

要拿这个来自己衡量呀!如果真正了解了,何容轻动?识心之士,岂不畏乎!了解了这个,那不可以轻举妄动,真正能够有认识,尤其是自己心相,有一点认识的话,那是非常严重呀!非常可怕,应该特别小心呀!祖师有一句话,祖师曾经有一句话,这个一但,他真正重要的话,这个妄念心当中,轻轻的一动,已经觉得非常可怕,有一句话叫,一但成了个事,既成,一但动了以后,成了颓山之势的话,你什么力量都挽不回来,就是山倒的情况之下,雪崩的情况之下,你没有一个力量能够挡的住的,心业力,实际上比起颓山,比起雪崩,不晓得厉害多少倍,这个心业力,一但成就了,佛都挡不住,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说佛说挡不住,这个不是求佛唷!这一句话是求我们自己哦!这个意思就是说,当一个非常严重的境界来的时候,你心里面,你没有力量挡得住。

因此我们真正要挡的时候,它刚开始,刚开始,所以说一为所动,境终成颓山势,那个为!就是刚刚一动,一为所动境!牵涉到境所到它动乱的时候,那么最后你放纵的话,最后的成颓山势,所以平常我们真正要想对治,绝对不是在境界上面,境界上面没有用,就是如果说一般状态当中是并不强盛的,现在我们这种心情之下,你有一个不好意思,遮在这里。可是这种情况之下,就是我们凡夫不好好努力,这种心情都是痴相,下一次,一但这种痴相,堕落到畜生当中,那个不好意思就消失掉了。所以你看这个畜生,在眼前的时候,他根本贪瞋这种行相,它一看见它,除了全心全意去的时候,那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实际上这个因,在我们人趣当中早就造成功了。所以平常我们真正修行的时候,一定在事先,你念念修对治,就是这样,当你这个对治心现起的时候,那么就有,那么我们刚才说,平常的人当中,说这个不好意思,这个就是我们一般的等流心,也就是我们人当中报得的,这个也要修来的噢!不要细看它,所以你得不到人身不晓得,一但等到堕落了畜生,堕落了地狱,反过来,我们要仔细观察,拿教理来仔细观察,观察的到,为什么人当中有不好意思呀?我们也说不上来,从小好像就这样的,为什么从小这样呀?就算人当中,如果你们将来有机会去看看,看看非洲的黑人,自己没有这个好意思不好意思,非洲的黑人我没有看见过,也许看见过也不认识,但是我在美国经常看见那些黑人,黑人的家庭当中出来的子弟,除非有特别教育的,平常就是不一样。

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这个现在在美国东海岸,西海岸也是,洛杉矶地方,然后东海岸说纽约费城,尤其是芝加哥,那黑人特别多,有一次我在费城,那个地方就有一个人告诉我,说赶快,这个地方不要下来,不要下来!我说为什么不要下来?他们那个黑人区,我们待过的就晓得,他就告诉我,那个黑人跑得去,看见一个人,他黑人对黑人,他不一定。反正看见了大家,大家狗对狗,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们也经常要打架,没关系!他看见白人,他就比较顾虑,以前也乱来,现在看见很多这个有色人种,我们东方人都属于色人种,你过去的时候,他就来找你来了,找你来,他跟你伸了手,唉,你给我十块钱,或者二十块钱。他就莫名其妙的,他根本不知羞耻,他没有了,他就动手来抢。就是这样。然后抢不到,有的时候,高兴就把你打一顿,有的时候莫名其妙,随手拿着的,他觉得今天倒霉,我怎么抢了半天抢不到,如果他手上有个刀的话,他就把你一刀随便杀二下,这样的呀!就是我去的到那个地方,不久之前,就是这么发生一件事情,就这样把那个人杀死了,杀死了,他就觉得今天好,抢不到,他今天也算倒霉,就回家去了,就是这样。过了两天,警察,发生了命案,警察跑得去找他,是不是你杀人?对呀!你为什么杀他?这个,他自己还很有道理,你说像我们想起来,你是怎么说法?他是不是像个畜生一样?人道中就看见这个样子。后来我看见有一个,就是有我们这里,有个国人,不晓得派什么,是个外交节使,他不是外交部的,到后来有什么亲善的什么,譬如农鱼交换呀,派到非洲去,他就回来写的文章,他也说,跟那个非洲人作邻居,然后邻居也跟他,看见他家里有东西来借,他总觉得,借嘛蛮好!后来才了解,这个借的意思,就是说他要,就是这样,反正借去就不还。然后他们家里面就住的很谨慎,家里很谨慎,他就把你的门就弄坏,他觉得是当然的,他一点都没有。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我常常说,世界上面出了三个圣人,佛,最了不起。西方是耶稣,东方是孔老夫子。现在我们真正的责任,就是怎么把这三个圣人的东西挽留下来,现在目前这里台湾呀,实在说,这是一个最后的据点之一。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西方我最近这几年来,二十年在美国,接近的西方人很多,那个耶稣,本来是西方,现在那个根慢慢的消失,已经铲的差不多了。本来孔老夫子是地道的我们土生土长的土产,现在也差不多了;倒是韩国、日本,保留的比我们多,佛陀,本来是印度的,也连根拔除,现在印度有一点,还是回过去;而佛陀的根,长的最枝末的就是在中国,可是大陆上面,现在也差不多了。唯一留下来的,就是这个地方。所以如果我们从远见去看的话,应该看见挽救人类,挽救整个法界有情的根本,这是顺便从这种小地方去谈,所以说刚才说,这个很多的小事情呀,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受了这个教育,以为如此,实际上这个教育本身也有很多的它的特别的,这个叫业,业当中我们说,异熟等流,还有一个呢,还有一个什么?你们来说,什么?什么,增上!记得不记得这个?就是增上的果噢!这个增上果,我们现在在这里不觉得好呀!要好好的珍惜它唷!你在这个圈子当中,你就受到这个教育,我们还觉得,唉,好像还觉得还讨厌它,还觉得说,民国初年以来,就有这种礼教痴人哪!那迷信是更是可怕,实际上,挽救人类的就是这个,挽救有情的就是这个。所以我们这些人,在世间上面去看,你们这些都是疯子,我也了解,事实就是如此,但谈到这个地方说一说,你们说对是不对?

不过因为我们宿生已经有了,所以说起来,好像很顺理成章、简单,如果我们停在这里,那对不起我们自己,靠这个宿生已有的东西,你努力,容易!如果你跟非洲人,教他要他不好意思,他不了解,更进入佛法,那更难哪!从这个地方推,我们怎么可能教其他的有情?所以说佛告诉舍利弗,我二万劫来教你,你到现在老毛病还在,从这个地方,你们自己去思惟观察,就懂得这句话的意思,说来说去,一句话,现在我们好好努力,懂得怎么去对治,那个就是靠现在的思惟观察的能力。修学佛法,唯一告诉我们的这个,现在我们修行人,不要去思惟,不要去观察了,对我们自己固然最大的损失,对佛法的最大的损害也在这里。继续,

【事钞续云:『第二三句、二重一轻。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轻。中云方便轻、根本成已重。后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轻。』】

第二也是三句,刚才也是,那么这三句是二轻一重,初方便根本重成已轻,中云方便轻根本成已重,后云方便成已重根本轻!刚才念过这个,后面那个表,很容易懂。

【事钞续云:『第三三句、一重二轻。初根本重、初后轻。中云方便重、中后轻。三云成已重、初中轻。』】 第三类也有三句,一重二轻,比前面的又慢慢的轻一点。初,第一个,第一句是根本重,初后轻!第二句呢,中云方便,是中间的方便重,中云方便重,方便重就第一个方便重,中后轻;三云成已重初中轻!这是第三句,第三类也有三句。最后呢!

【事钞续云:『第四一句、三时俱轻。】

第四类只有一句,三时俱轻!那个三时俱轻,他举了个例子,

【善生、十诵中。啼哭杀父母。畏苦痛故、害父母命等是。』】

下面有个解释,

【《资持释》云:『引诸经律,举事显相,虽怀怜愍,非无杀意,俱轻可知。』】

这个三时,譬如杀,引那个《善生经》上面,以及《十诵律》上面,同样的杀,杀父母,但是杀父母这个应该很重噢!可是他心当中逼不得已,那么这个,这个是《善生经》,就是优婆塞戒经上面,这哪一段十诵律,我找不到,我也没仔细看《十诵律》。这个经上面,律上面我看见有这么一段,他这个就是说,为人所逼,然后要杀害自己的父母,他心里面实在是不堪痛苦,最后成了,杀了,这样,这种状态,平常这个是逆罪,这个不是逆罪,这个都是业上面开,因为什么?三时俱轻!杀的之前,绝对没有这个要害的心,杀的时候没有快的心,不要说尤快,杀后也绝对不会是庆喜,这个是三时俱轻,这里举个例子。

【事钞续云:『律据人想,八业皆重,业随心,故牵报不同。』《资持释》云:『若依律制,则无轻重,今取心业,故分八业。』】

现在来告诉我们了,这个律,这个制教当中,判那个轻重的话,这个根据这个是个境想,只要境想俱足的话,那都是重,尽管前面说这个父母,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个人是父母?是!对不起,不管你什么心都是重,所以说,据人想是八业皆重。业!那业,对不起,那就要看你的心了,所以真正的牵报,还是要看这个业,到这个地方,所以大家了解,这个戒如果不了解心里状态,那么这个戒,谈的时候,是不是谈出毛病来?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个是重要的,为什么要戒?因为眼前我们苦乐的果报,那么苦乐的果报哪来的?是个业!现在你谈业的时候,不管这个,你谈的什么?现在清楚了,对吧!下面一路上面都是告诉我们这个,所以尽管讲律,律当中并没有不讲啊,是讲的呀!只是平常的时候,我们单单看那个戒相表记,那个地方是看不见的,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道理。

【资持云:『文中句数交络,欲令新学易晓,为图示之。』】

【3-表七】

下面后面这个,为了新学的人容易了解,作一个图。这是祖师们的方便,所以说,大家只是了解一点粗浅的,看看那个表就可以,认真学的,自己立一个,重写一个,然后你再可以照着这个,一个一个写上去,除了写上去,你还把论上面那个都放进去。

除了写上去以外你把论上面那个都放进去,放进去了以后然后留一点空格,留一点空格干什么?当你随时对境去观察的时候,你那个时候看见自己的心啊!就这个!然后你把它写下去,写下去了你看文的时候策励自己,对境的时候去想你所写下来的文,你慢慢慢慢的多去观察那时就灵活了,我们用心要这样的用。

翻过来P.108,若以四位分之上句最优下句至劣中二通优劣 若约八句论之则句句相降中间二位各有三句并依重轻次列比之自见!说如果四位分那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一最重下面依次而轻最后最轻,中间二个通优劣,那么这个是四句,中间二个通优劣是前面强后面弱,如果从八句那每一句每一句,前面重后面轻,一句一句依着次第向下降,中间两位各有三句,这个次第还是照着重的摆在前头轻的摆在后头,只要自己一个一个去比照观察就会了解,那这个是第三节单心。

第四节 有心无心来辨这个犯相

【《事钞》云:『有心无心相对八句四位如前』】

那么有心无心相对的分成八句,这个四位像前面。

【《资持释》云:『有心通含轻重无心与前为异历句并同』】

我们看一下后面那个表就很容易懂现在说的什么?看P.109的这个表,第一个初第二个二第三个三第四个最后,初是一句,第二个三句,第三个三句,最后一句。

然后第一个呢!第一句当中时间分三时,三时都有心,第二个分三句,三句当中两种是有心一种是无心,所以这样的分说方便根本有成已无,这是第二类当中的第一句。

那么第二句方便没有根本有成已有这个是第二句属于中句,在下面呢!后句说方便是有成已是有根本无,这个是第三句,所以第二类当中有这个三句。

那么第三类又少了,第二类是二有一无,第三类是一有二无,那么同样的初句中句后句,初句当中是方便无根本有成已又无,中句呢!方便有根本跟成已都没有,后句呢!方便根本都没有成已有,这个是第三三句当中一有二无。

最后的三时俱无!方便根本成已通通无。

那这个重罪呢!这个第一个当然四戒俱重这不谈,然后第二类方便根本如果都有心的话四戒都重,中一句呢!方便虽然无心,根本成已如果有的话同样的四戒都重,最后根本无心,根本是正犯的时候无心,而方便跟成已有的话那么这个叫初戒,初戒是淫戒是有,淫戒!不管前面后面只要一有,这个有就特别指受乐心,那不管根本如何其他的就不是,所以余三戒方便是中罪,成已是下罪。

那么再下面是一有二无,一有二无当中方便成已是无心,但是根本如果根本有心的话,那对不起这个四戒都重,第二句呢!方便是有心其他的是无心,这个时候初戒还是重罪,这个就是淫噢!所以淫是最严重,其他的三戒因为根本成已都无心所以方便是中罪或者下罪,就看那个行心,后句呢!成已才有心,成已有心淫戒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淫哪!初中后三心当中任何一个有那就犯重,其他的余三戒成以都下罪。

最后翻过来P.110,那么这个通通无罪,初戒怨逼禁心无罪!这个淫戒指有被怨所逼,既然无心当然不会自己作,被怨家所逼然后那时候心里面觉得痛苦不堪,而心里也没有受乐心,那才是无罪,那么其余三戒呢!始终迷忘根本你不晓得作些什么?前面也不知道作些什么后面作些什么,这个无罪,这个就是有心无心来辨八句的状态,然后我们看那个文就很容易懂了。回过头来看P.108看那个

【事钞续云:『初一句三时有心』 事钞续云:『次三句!一初中有心后则无心犯四重,二初则无心中后有心亦犯四重,三初后有心中间无心犯初重,下三戒中罪下罪』】

那个是第二一位。

【事钞续云:后三句!】

那就是第三一位,一中间有心初后无心犯四重!那中间有心就是根本所以四个都重,二初便有心中后无心犯初重,余三戒或中罪下罪!那第二个呢!第一种状态方便当中有心,中间根本跟成已无心,这个怎么办?说淫戒那个第一是重,其他的三戒或者中罪或者下罪,第三种状态后便有心上二无心!第三种状态后面成已这个有方便心,上面的前方便跟根本无心,那这个淫戒是犯重,什么呢!以出时乐故!虽然你后来你还感觉得乐回想感受那还是犯,其他的三戒犯罪下罪。最后

【《事钞》云:『次一句三时无心不犯』】

那个了解。这一方面了解了以后我们继续看 《事钞》云,释钞那个解释,它那个解释带了个帽子以后,这个文字放到下面P111,这个不去管它我们翻过来看,它是方便立这张表起见,所以这个文字才把它叉开, 【『优劣之义亦如上明,若八句相望者但以第二位中后句在下,第三位中初句在上则次第义便。问:下句无罪岂名犯劣?答:但望教开故无有罪,非不造事故入犯中!】

资持就是解释行事钞上面这个八句,八句怎么讲呢?说这个八句当中什么是优就是强?犯的罪比较重!什么是劣犯的罪比较差,就像上面所说的,上面所说的就是前面重后面轻,一句一句立的次第,若八句相望!那个次第有两种,一个四个位次,一个八句来说,如果八句相望的话也是一样,可是这个里边有两个但噢!但以第二位中后句在下!这个是什么话呢?第三位中初句在上则次第义便!这个话不大懂是吧!那么回过头来,我们看那个表,你们看P.109那个表,它是说这个第二位跟第三位,第二位中后句在下!就是这个第二位当中我们看,P.109这个表,第二有三句二有一无!这个二有一无当中初句中句后句,有没有看见?然后这个后句当中应该什么?应该所谓后句在下,现在那个后句当中我们现在这个里边的表都是方便根本成已,方便根本成已通通都是照着这个次第,是不是这样?不过在行事钞上面有一个不同的,哪一个不同?就是这个第二三句当中初句中句后句,后句当中不是像我们现在方便根本成已,行事钞上面怎么写呢?方便成已根本!就是这样,那个根本放在下头,说方便成已根本,跟我们现在这个立的不一样的,有没有看清楚?它为什么要这样立呢?就是行事钞上面是根据一句一句犯的重轻照着次第来立下来,所以在这个里边造罪的话,这个后句比较前面轻为什么?因为根本无心!所以说方便有心成已有心根本无心,它把这个根本成已换一换,这个是第二当中,下面呢!它又说第三位中初句在上!第三位是哪一个呢?第三位就是一有二无!这个初句初句也是,在这里也是方便根本成已,那么行事钞上面不是,行事钞上面这个第三类,三句当中的初句呀!它是根本方便成已,根本是有心方便成已无心所以罪重,照这个次第的轻重来排的,跟我们现在不一样,你了解了这个排法再回过头去看P.108他就告诉我们,第二位当中后句在下,第三位当中初句在上,为什么要这样排呢?排那个次第!这个就是根据的优劣的次第,使得犯罪优劣的意义更明显,以这个方便来排,现在我们《南山在家备览》上面排的次第是以文字方便根本成已,方便根本成以方便根本成已,这句话的意思现在清楚不清楚?像这种小地方虽然是很小的地方,将来细学我们都要弄清楚,否则你一点胡涂的话那后面就不晓得错到哪里去了,这个地方我跟大家简单的说一下,下面问:下句无罪!最下面最后一个无罪岂名犯劣?说最后一个三时都无心没有罪怎么叫犯劣呢?它有个回答:说望教开故无有罪非不造事故入犯中!说这个教所开的,但是事项上面你还是有,所以还从事相上面看是列入犯科,这样!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个道理就在这里,所以真正要判那个的话要事项以及他的内涵,所以我们每一个地方都应该了解。

我不妨说一个简单的比喻吧!譬如说我们现在在这个地方说一个纠察,纠察看见人家我在这个寺院当中应该作什么?规规矩矩否则的话彼此之间有什么争论就过去,你忽然间看见两个人,也许这两个人证在那个地方很热烈讨论一个问题,他们谈的是法义结果谈的很起劲的时候,你看见了好像两个人吵架,实际上他不是,你跑的去觉得嘿!干什么?这个事项上面有没有?有了!但是意义上面没有,既然如此也立进去,所以如果说我们将来要立那个规矩的时候,就是说这种状态该怎么办?就像现在那个律上面!这个律一定是据事而判,所以每一个地方的细致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像这种前后的这种说法,平常我们如果多了解了以后,那以后对我们诸位真正的说唉呀!这个学律很通那就行了,否则的话学这个戒相的时候那死的不得了,不但没什么多大的好处跑到哪里叫人家头痛,自己也麻烦叫人家也头痛,对佛法也损害,谁看见谁就讨厌不学,实际上这是最重要的根本,这是所以我再特别的说明,一再的赞叹建议大家学律,可是真正谈到律的时候,又一再的警戒千万不要死在那个教相下面,把人家滞碍难行,然后滞碍难行,一翻有心进来被你那么一滞碍,所以结果我们产生这个,所以智者大师在《00录》里就说了,到末法的时候我们最最主要的讲经律论,然后他特别的谈到律的话,这个谁来破坏的?律师破戒!告诉我们这样,所以经律论三个并不是单单律师破戒噢!同样的法师是破经,论师是破论,律师破戒佛法就完了,原因就是这样,论师论了半天空谈文字,律师说了戒相叫人家滞碍难行,然后经是说了是依文解义,好好好叫人家看了就摇头,佛法还靠什么?实际上你学任何一样东西,要把这三样东西内涵哪!能够融贯起来佛法就真正的完全靠它,所以佛就说依文解义三世佛怨,那么现在我们学律的时候不是依文是依相来立事,那同样的如果套前面的那个三世佛也在那儿叫冤,这是随便一提,不过这个教相了解了以后这个教相就一点都不能动噢!清楚不清楚?你了解了内涵以后判事的时候,这个相就是这样,对不起!开并不是动那个教相噢!那个教相不能动的噢!就是说律当中有开,这个开缘如此所以你可以,并不是动教相教相,我们没有能力动噢!清楚不清楚?所以不要因为我刚才讲的话,那又教相不要去噢!那那那我们有完全错了,这个教相的建立,所以这个说佛陀他老人家撑起来了,就是他,尽管到后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唉呀!我们现在末代凡夫很惭愧,好在佛现在告诉我们一句话,小小戒可舍,所以每一个人心里面怀着恭敬惭愧去,作的不对,那就是说我作不到,所以我只能遵照着这个,仍旧是非常恭敬那个教相,对!我们现在行持的准则就是这个。现在我们继续看

【《事钞》云:『后之八句由心有无故犯不犯别不同前八莫不有心』】

这个前面那个八句呀!就是「单心辨犯」的那个八句,现在那个八句是什么呢?有心无心!所以前面通通是有心所以这是轻重的不同,后面的呢!有无心,所以有成犯的不同,这个里边的差别。

【《资持释》云:『料简中初简前单心可解应知前约化业此据制教』】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前面是特别讲指业来说,这个是化教理论上面,实际上这个理论也是将来深远的真正重要,所以这个理论都不是空话唷!只要这个真正事情的这个表相,内涵的真正深远的意义,那么此据制教!制教就是制定那个事相行相来说,可是我刚才前面说的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相不能动,然后虽然相不能动可是这个里边的心业我们应该了解怎么去开合,所以实际上那个制教当中并不是不谈,不但不谈而且也谈的很深细很认真,所以真正的要想学的话,为什么处处地方当中一定成论为根据,还要把多论引进来,还要把唯识上说法华涅盘很多来证成,意义在此。

【事钞续云:『后明无心者,或无心受乐,及杀盗等心,或狂乱不觉者』】

什么叫无心?那么这个地方特别说明,所谓无心那就是或无心受乐!那个是特别讲淫戒,实际上其他地方这个心还是可以用的上,那么杀盗等心或者是狂乱或者是不觉,这种情况才叫无心,狂乱虽然心是觉察的到的,但是那个时候已经失去理智根本不晓得自己在作些什么?

【《资持释》云:二重示无心!】

再重新说明无心有两点,初牒前对上轻重故云后明!那么对上面轻重所以说后明,后面无心者就是指这个,或下!或下是说明这个无心的行相,示相!初句别简淫戒,次门明淫!并据怨逼三时有无,若约自造境合即犯,不约三时境想不开无心亦重故非所论!这个地方这几句话特别说明一下,这个淫!特别说这个三时当中三时都没有,那么这个开,这个三时没有是什么?就是怨家所逼莫可奈何噢!不是讲自己噢!如果说你自己去作的话,就是三时都不受的话也不行噢!这个我们要了解,及下合示三戒!那么最后也就是上面及杀盗等这个意思,通约迷心不了前境!那个心迷糊了迷忘了,所以不了解所对的境界作些什么事,下面又说

【又复淫戒于三时中随有一时无非皆重俱无方开余之三戒重轻不定!】

那么再说淫戒当中呀!在被逼的状态当中三时当中随便有一时,一有心那都是重罪,没有这个方便开许的,其他的三戒除了淫以外,那么杀盗妄那就不一定,初有余无或中罪或下罪并方便故中有余无皆重并根本故后有余无皆下罪并随喜故!那么这个三戒怎么办呢?初有余无!就是初就是方便,这个方便是有的,下面余无是什么?就是根本或者是成已那个都是中罪或者下罪看犯的,为什么?这个都是仅仅限于方便!中有余无皆重!中间那个是根本,根本有其他的前面的方便跟后面的成已没有,这个都是根本所以通通重,后有余无皆下罪!后是什么呢?成已!成已是有的,所以前面的方便以及中间的根本都没有,那么这个是下罪,都是后面的随喜。

现在呢!罪业的轻重判了,说到这个地方化制二教呀!我不细说,就最后一句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说一下,在制教当中呀!说这个第三位一有二无,说如果说你有的是成已以后的随喜的话都是下罪,实际上在判业的时候不一定,不一定!不要说前面无心就是你没有作,没有作别人作了然后去随喜对不起!往往有的时候这个罪非常重,在广论当中我举了一个例,这个就是怨生王这个因缘,他在迦叶佛时候有一个樵夫,送了人家供养这个僧众三个铜板,这个故事我在这里重说一下,这个佛在世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是怨生王呀!这个叫什么?恶生王!说错了,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好像是南印度这个地方,我记不清楚了,那么有一个国王,这个国王名字叫恶生王,可想这个名字并不是个佛法流行之处,可是他跟迦毡延尊者,是迦毡延尊者,还是薄俱罗尊者,我弄不清楚,反正这二个尊者当中有一个很有缘,那么佛就叫他去就把那个国王也渡了,最后全国也信了佛了,有一次那个国王,在花园里面玩嘿!看见一只猫,就从亭子上面跳下来,跑到那个地方,一看这只猫金颜色的金光闪闪,怎么猫会金光闪闪哪?就钻到一个洞里去,这个国王马上叫人家挖开来,从来没看见过,结果挖开来,猫没看见看见,一大团的金银宝贝喔!抬出来,抬出来看见下面还有一坛,再抬出来,下面还有一坛,再抬没有了,只有三坛,结果那个地方三坛抬完了以后,发现前面又排了三坛,再挖这么一挖,挖了五哩路,都是这个挖了五哩路,就没有了,照这个当时印度国家的法令规定,这种都是无主之物,无主之物都是属于国王的,那当然本来应该属于他,那么这个印度,当年他们也可以说很迷信,都是这个婆罗门教,后来信了佛,同样这个习惯在,所以问问本来信婆罗门教也一定要问那个占卜什么等等,现在信了佛,他也信就问那个尊者,问迦毡延尊者,还是薄俱罗尊者,那我就记不住,说这个钱我能不能用?婆俱罗尊者说你能用,这个是你的那为什么因缘呢?他再入定一观察就告诉他,迦叶佛的时候说,那个时候佛已经涅盘刚刚走,那么那个时候,他很多僧众呀!他都去化缘,他的化缘并不一定是托了钵,他就是在十字街头中间,放一个钵,然后在这个地方,譬如我们现在说,这个布施是有福的,或者什么说几句话,那么很多人把那个钱丢在那里,那就有个穷人那个穷人干什么呢?樵夫!以前我们说什么渔樵耕读,这个最早以前现在就不是了噢!那就是穷人也没有什么田地可种,也不是念书跑山上去拿了个斧头劈那个枯材,以前人少反正这种人很多,砍完了以后跑到城里面,通常这个都是劳力的时候,非常不值钱,换下来的钱往往只够一日温饱,只是如此而已,那天他辛辛苦苦卖完了以后卖他三个铜板,一天回来生活够了那回去,回去他多多少少听见一点佛法,他正好跑到那个十字街口,看见那个出家人,那个僧团的一个钵,一个化缘的一个钵放在这里。

一个钵!一个化缘的这个钵放在那里,他一看他就想啊!因为宿生的悭吝,没有布施,所以穷,那么我现在这样穷的话,因为有缘,这个福田我要布施,要为将来种一点然后他很高兴仅有的三个铜板就丢在那个钵里面,丢过来以后他心里想唉!这以前我没这个机会他越想越高兴越想越高兴,就这样一路这么跑回去,一跑回去,从那个钵那里,跑回到家里,五里路,到了家以后,进了家门想,唉呀!回家去要烧饭,今天饭没得吃了,所以把前面那个随喜的念头就打断了,也就忘记掉了,下面就张罗,那么这个尊者就告诉他,迦叶佛时候那个时候,那个樵夫就是你,你那个时候就丢了三个铜板,然后这三个铜板的功德相当于什么呢?三坛金子!你一路上面就一直随喜,因为你这个随喜的心一直在,于是这个随喜的功德,使得这个金子这么多。

所以看看现在这个上面判说,那个随喜是这样。可是实际上业,这是善事噢!恶事呢!所以这个《杂报藏经》也是一样,还有《贤愚因缘经》上面有很多典型的故事,杀了生以后他就随喜他以前的情况啊!自己觉得今天做的得意,就是这样念念的得意,然后这个罪就念念的增长,而最可怕的罪,还在念念的增长当中,现在列在后面的随喜当中现在了解不了解?所以你们真正要学律的话,这个一定要把化制二教不同之处要弄的很清楚,所以在这个地方呢!我随便一提,今天就到这里。

请翻开《南山在家备览》讲那个方便趣果!方便趣果这是在持犯篇当中,那么前面的持犯名字、体状、成就处所辨犯优劣,四项讲过了。现在讲方便趣果,这一章内容分三部份,前方便中根本后方便,文很简单文很简单,它立在辨犯优劣以后来讲,那就是晓得我们犯的情况以后,再说这个不但正犯前面后面还有,通常判罪的时候总是有根本罪重,那么其次呢!看前后方便这个罪相依次的差降,真正如果我们谈持犯从它的深义来看的话,最重要的倒是同样的前面后面同样的非常重要,这一点单单从这个文字上面看不出来,这一点必须要从业上面去观察才能够真正了解,那么现在下面的文一方面文简单的文说一下,然后这个内容我在这里一一跟大家介绍,看文P.110,

【第(五)章 方便趣果】

【《事钞》云:『然造修前境必有三时 是以大圣随时而制意令智士克志不为』】

下面资持的解释

【《资持释》云:初示三时即方便根本成已也!】

第一段就说明三时是指什么?分三个时段!三个时段各有它一个名字,方便前方便,根本中间就是这个罪的本身,成已!做完以后,那么是下显制意!上面那句话是以大圣说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克犹约也!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文,说我们造业一定托所缘的境,然后反过来说不造业的话就修持,所以不管你是从正的方向说也好,从反的方向,换句话说,持犯两方面来说,对境起业的时候,一定分三个时段,那么这个三个时段呢!实际上也就是告诉我们或者说指名,说明白造一个业,它一定有这样的三个相,在没有造之前,那已经有迹象了,那个时候心里是什么状态?由于这个状态,如果没有其他的外缘岔开,产生对境的时候,什么样的结果?事后是如何?其实这个作任何事情,我们都容易的感受得到,那么现在我们要想作一个超脱轮回的修行者,那么该怎么办?所以这个里边有他很特别的意思,是以大圣就是我们佛陀,随着我们造业的前后三个时间来特别的制约,他的目的,令有智之士,有志向上的人哪!能够克制来约束我们自己的身心,不要做坏,反过来,那字怎么办呢?就是要行善!

这个文字很容易懂,实际上我们仔细的检查的话,这个造业也好修行也好,这是我们事情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像在座的极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这种经验,我们平常都说知道这个好事该作,坏事不应该作,那么通常一旦对了境以后,一旦对了境以后往往该作的不能作,不应该作的就是没办法挡的住,就是会去作,然后事后想想总觉得不对劲,就是这样,以后弄弄弄就弄疲掉了,这样!我想这种经验极大部分人都有,乃至于仔细去检查你会发现人人都有,原因何在?就是找不到!

然后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个时段,造之前,有一个前面的叫做前方便,正造的时候,叫做根本,造了以后叫成已,结罪的时候上面的我们也看了,凡是有根本是最重一定是重罪,前面前方便比较重一点,后面的成已比较轻一点,这个是制教当中的判罪,实际上如果从造业的来说,现在我这里细细的说一下,这个说的也是一个重要的道理,也可以说不是个道理,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起心动念的状态,我们平常起心动念念头里边起些什么?极大部分状态我们不晓得起些什么?就这么糊里胡涂!然后糊里胡涂的这样一对境的时候,也是糊里胡涂的对,对完了以后还是糊里胡涂的过,如果说仔细想一想的话是不是这种状态?是!所以一切时拿当下来说,那个就是不管是修也好,是造也好的根本,那么为什么现在这样呢?就是你前面对那个境哪!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因缘,然后在这个之前,就是任何一念的前面,到现在来开始,就是应该说这就是到现在那一念的前面的方便,如果你前面那个方便是糊里胡涂的话,对境的时候还是糊里胡涂,后面仍旧是糊里胡涂,这种是不感果,所以我们通常说不是业。

这个上面曾经说过,不感总报不是不感别报,通常这个总报我们有称它为引业,有的时候不说业,实际上另外一个名字叫满业,那我们一生当中极大部分的时间就这个痴痴呆呆,糊里胡涂过去为什么原因?以佛法来说任何一件事情有他的前因,就是我们因地当中就造那种痴痴呆呆的因,然后这一生就痴痴呆呆的过去了,就是这个样!如果说在事前心里面或者是内心上面缘以前落下的一个影子,譬如说贪的或者是美食当前或者好吃的东西,或者想到一件什么事情你脑筋里面正在动那个脑筋,那么这么一来境界现起了以后,你就会造跟贪相应的强烈的这个强有力的这个罪恶,反之亦是如此!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

那我举一个比喻,譬如说随便一个因缘,你很讨厌一个人,我所以说讨厌的话,这种境界比较强烈,当时你也许觉得,或者不好意思,或者每一种因缘,譬如说在大众当中,你对这个每一个人的行为呀!很看不顺眼,这个不顺眼,不一定是他错,不一定是你错,这先不去管它,我说的那些世俗的标准,佛法的标准完全是另外一个,反正不配你胃口的,或者见解上面跟你不相应,或者是情绪上面跟你不相应,你心里面就这么滴咕,所以这个滴咕的话,也许无形无相的,然后事情过去了以后,你脑筋里面会去动它一下。

我想这种经验大家有的,然后过了一些时候,也许被别的事情叉开了,那么回头呢!当下面这个境界来的时候,由于你前面有了这个,就十二因缘当中说的无明行的识种子,如果后面遇不到境,或者是这个境是别的境没有爱取的滋润就算了,如果说譬如说假定这么说啦!一个利害相关的一种场合,那么对方占了一点便宜了,你心里面有一点滴咕可是当时不便发作也就过去掉了,下一次这个境界又同样的现起来了,你心里面又看见这个人那什么状态?什么状态我想每一个人都能够体会的到,你心里面就在这个地方嗯!又来了,这个时候是什么?方便!如果说不强盛的话说不定还是方便,如果强盛或者有其他的因缘的话,那个时候根本就现起了,你们有没有这个经验?想想看!你仔细去观察的话,我们一切事情都是这样,不是痴,就是贪、瞋二种状态,我们在一生当中,一生当中任何一剎那,没有一个一剎那例外的都在这个状态当中,想想看是不是?所以说看起来根本是最重要的,实际上所以造成这个业的是到底在哪里呀?从眼前这个看,好像是前面这个方便很重要,有没有感觉到这点!

大家注意到吗?但是你再把前面那个方便推前一去是什么?那是前面一件事情成已!就是前面有这件事情,过去了以后落下一个影子摆在这个地方,嘿!这个时候就把那个根本的种子就放下去了,然后你再去脑筋里面去动它一下或者什么,缘如果不岔开,很快发作,缘岔开了,下面这个缘来的时候嘿!你就来了!在这个地方去看的话真正促成这个根本罪的根本观念,就是前面一件事情的成已,已经有了这个种子,然后这件事情还没发生之前那个方便,等到那个方便一但到了每一个程度的话,你要想把它约束约束不住,因此我们大家都有这个感觉,明明懂这个道理到了时候就作不到,该作的作不到不该作的是避不了,那么最后这个该作的不能作,不该作的避不了,换句话说,这个根本,对不起!尽管根本罪重,你拿它一点没办法,你就是要犯那个根本罪,是不是这样呀?所以单单你从那个文字上面去看然后制教上面去看重轻,对不起这个重轻对我们哪!晓得它重轻就是莫可奈何!如果你深一层去观察,那个时候慢慢的晓得,假定你在方便这个过程当中,不要让那个心缘,那个是非的那一面,以正知见来对治它的话,那时候力量不强,你就容易挡的住,如果说你很努力去准备的话,你有种种的方法,就可以把这个要作的罪去掉,反过来说你不该作不能作的事情就可以把你提起来能够作的到,我们前面曾经好几个地方特别说明的,那么尤其是讲到戒,讲到戒最重要的是什么?要“常尔一心,念除诸盖。”什么叫常尔一心,念除诸盖?就是在事前一直在缘着正知见,这样!所以对境的时候你不会被它所动,这个前面在戒体最后一部份是不是谈到?啰!所以现在了解了依体起行行些什么,这个才是真正的行,那平常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应该把了解的道理,经常去思惟观察。

万一不懂,思也思不起来,有人说,法师呀!你常常强调思惟思惟,我们思了半天,思不起来怎么办?在这里我问你们,你们怎么办?以前我记得我问我的老师,我就问的老师。你问我,我问谁呀?对呀!我问他他问谁呀!讨了一个没趣,就是这样,但是我绝不会到此就停手,如果到此停止,我也就完了,我可以告诉你们,要我们现在的话,往往觉得这种善知识都不慈悲,你站起来就走,那你一辈子就没希望,善知识不可能像幼儿园的小孩子来哄我们一样,真正还是要靠自己,对!我想想来想去想不透,下次再去问,看他高兴的时候,再去问他一下,有的时候,他高高兴兴点醒你一下,就是这样有的时候他高兴的时候啊,跟你说很多,有的时候不高兴,说了三言两句好了!你自己去想吧!东摸西摸嘿!慢慢摸出一点名堂来了,然后有机会跑的去告诉他,我的经验,常常这样,只能,往往你对了以后,跑的去总归错的,实际上对也是错的,以后我了解这个,对我们有绝端重要的帮助,启示作用,我是顺便一提,当年我学的时候,如果在座的诸位要好好的学的话,你们都应该注意,这个里边有它特别的理由,我先不谈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自然而然无始以来的习气当中执着慢心,然后这种不耐,这个最重要,懂得了一点自己觉得很高兴,慢心就起来了,慢心一起来你就学不上了,也许你说对了,可是他总归说你错的,但是真正直到你一直下去,他会把你扶起来,这个都是善知识绝端!

至少我是,我越到后来越是对这个啊!觉得实在是内心当中,除了恩感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字好形容了,经论上面告诉我们,没有善知识的引导,的确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是个闲话!那么我自己说经过了这样以后,慢慢的就是因为这样,没有答案所以拚命的去想,实际上他经常给你最好的答案,一步一步引导你,然后脑筋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灵活,到最后一个境界来了,以后你自己转了半天一大堆,有的时候他就笑笑,就是这样很难得他高兴了点点头,到后来不要他点头我也点头,这个将来你们自己慢慢的走上去,你们自己可是并不是到了,正因为到了这个境界,对这个师长的恭敬尊重恩感哪!就变成无比的,有的时候乃至于轻轻松松开个玩笑,可是你自己晓得这个你的体会一点一点都是从这个师门当中,他有种种的善巧告诉我们,所以假定说你们现在觉得,想了半天想不通,停在那里,对不起,停在那里就是停在那里,这个不但是佛法啦!孔老夫子也说,说这个你作了以后停就是你停了,就是真正重要的,就是始终你内心当中策励自己的,千万不能停,停到哪里那就死在这个地方,然后你继续努力去思惟观察,这样思惟观察有个特别的好处,第一个你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靠这是个工具,就算你想不出什么名堂来,你把那个工具把他磨快了,是绝端重要的第一件事情,有了这个锐利的工具然后你用到哪里你才用的上,真正的内涵有这样两个,现在我们学的人这个工具是钝的像一个铁棒一样,那个铁棒要去割草的话你怎么个割法?就是这种毛病!就是这样所以我在这里说,你这样的去不断的去思惟观察,自然而然你会对前面所说的这种境界慢慢的了解,那么到那个时候随便一点也好什么对境界上面你就了解,所以说叫我们对治对治的话也就是这样,像我们经历过这个事情,如果说你有这种思惟观察的能力,有智慧那个时候有老师固然好,没有老师看了经论你一样可以懂,否则的话就算有经论有好老师告诉你,因为你这个脑子是一片模糊,跟你说了半天你还是不懂,那么这个我们先不去细说它,所以前面告诉我们这个对治对治,在这个地方就很清楚,绝对不能到临境的时候才去说什么,如果说你这个前面这个方便过程当中,始终跟着这个罪相在转,或者跟着无明在那边转,对了境除了跟它去没有第二条路好走,要嘛!你宿生已经有一点成就了,宿生你已经修过了那还谈什么呢?所以这是我们必定应该在这个地方清楚的一个事情,所以修行这个事情哪!绝对没有便宜没有快捷方式可讨,绝对没有!有的路好像看起来很稳,是!稳觉得长一点,有的路看起来就好像比较冒险那是短一点,这个都是说两条路正确噢!如果说这个内涵方法等等有错误的话,那对不起长长也走不到,短短也走不到。

这个经论告诉我们,这个修行必须要无错谬,这是第一个,绝对不会错,然后还要圆满不能欠缺,这个道理都在这里,所以在这里我们就想一想,平常我们真正的修行,绝对不能等到境界来的时候去修行,所以说这个修行一定是在平常状态,而且精神旺建的时候,那么然后呢!这个空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注意把握住,不要说啊!现在我还有这个现在还要那个,假定在家人来说的话,往往说唉呀!我儿子媳妇待娶,女儿嘛!女婿待找,这个时候你永远没希望了,就是这样然后出了家以后也是说唉呀!我现在出了家以后先准备盖一个茅棚,后来茅棚当中要请一尊佛像,等到弄到后来两脚一伸不晓得哪里去了,第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话,对我们来说也并不是说马上修行应该找到善知识,然后如理听闻思惟,这个关键当中,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处处去体会,随时该作什么去作,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要造茅棚就造,要盖大殿就盖,那个倒是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们要把那个本末弄清楚,所以这个地方的我虽然好像是很短的一段我特别的告诉你们,就是这样!那么这个善知识呢!他就是一个过来人,经验人,就告诉我们该怎么办?所以现在把这个整个的再简单明了的说一下,假定平常我们照着以前的老习气,跟无明相应这样,尽管剃了头,找到一个好的寺院,有一个好的老师,然后有这个最好的教理,放在这里说了半天,你脑筋里还是停在这个地方,跟以前一样,那么那个时候造的是什么方便呢?完全是无明相应的方便!对了境界没有用,所以在这个修行过程当中呀,正规的来说教、证二量,这是正常途径,那么在特别的条件之下,有几个特别的法门,譬如禅,那个禅,尽管是好像我们看起来不讲教,就实说来,这个禅是什么呢?这个教已经下过几生功夫了,到那个时候,一个最快速的方法,希望把前面所说的道理,能够用这种特别的方法来解决,所以像古代的大德,这个盛唐的那个时候,这个禅宗的大德们,除了我们的六祖大师,他是个大菩萨示现,其他的都是教下,都是二祖神光,以及下面几代,那个都是所谓“教海老龙”,他们了解的非常清楚,到那个时候一碰到这样!所以这个基础已经有了,乃至于像明朝紫柏大师,有一个人跑的去,说要参禅那个教不要,紫柏大师听见了什么?你好好的在教下上面用功了三生五生,再来参禅,那个都是典型的善知识,他明眼告诉我们,那么就算有了前面这个基础,然后全部的精神,前一念后一念这样,所以他叫说老鼠坑棺材板,全部的精神摆在这个上头,这个形容就是说这个心念,一念都不能离开,全部的精神都灌注在这个上头,所以禅宗祖师就说:「一念暂时不在,犹似死人。」这个一念你离开了,对不起,你这个就是死人,你没有做事情,这个就这么严重法耶!我们以为现在很多人学禅了,坐在那里两腿一盘,能够作几分钟,觉得,唉呀,我能够坐几个钟头,在那儿打妄想,或者打瞌睡这个不相应。

其次我们说念佛,念佛到后来,末法的时候,也没有正确的方法,那没有办法,那你怎么办呢?你同样的也是,唉呀,想的娑婆是苦,然后一心到这儿去,你除了这个念头,再没有第二个念头,这样呀!同样的他前面有一个方便,什么方便哪?了解娑婆是苦了解这个要跳出来,广泛的跳出来缺禅,然后自己觉得这个里面跳的很难,要到极乐世界去,那是净!然后这个方便策励他,一心一意,或者咬紧这个话头,一定要看一个明白,或者念念念那个阿弥陀佛,一点都不敢放,那个是境,现在我们大家都说,唉呀,现在末法了,所以大家念念佛好了,你脑筋里念些什么呀?这个好清楚,好明白的。这个内涵摆在这个地方,所以佛陀他开出来这个最佳的方便,变成我们后来造罪的符桃术,那个是紫柏大师讲的,现在哪里能修行?现在哪里修行呢?就是给自己作一个,作一个什么?作一个情绪的避风港!说,唉呀,这个很难好了,我念佛了,实际上他真的念些什么?是念无明之方便!就是这个。

所以这里在戒上面就告诉我们,警策你你真正修行应该如何修行的?这个才是呀!结果说起来,唉呀,这个很难!所以我只有念念佛了,这个教理嘛!也不通,然后功夫也不讲,然后在那个地方,觉得拿了个念珠,就拨几下觉得很保险,到最后两脚一伸,不晓得哪里去!

到最后两脚一伸不晓得哪里去!那么自己受这个害然后如果说还把这个观念带出去的话,大家听了没错没错!教也不要学了,好了!这是我们必须从这个地方警惕,所以在戒里边就特别的警策我们应该怎么办?了解这一点!所以在教下面叫教,在戒当中叫做戒,从这个上面警策前面一念一念在这个地方上面缘些什么?到那时候你参禅也好念佛也好持戒也好,他无非在这个上头讲的,所以平常的时候不管你跑到哪里去,如果说尤其是现在在座的极大部分都是青年才俊,在佛学院念书注意!佛学院他念天台贤首没关系,可是他说来说去的根本意趣就是一个,或者是积极的解决我们自己的个人问题,或者要带法界一切有情,这是深广的程度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个然后去观察那就十九不离八,所以说大乘随时而制,啊!那个圣人就看的很清楚,所以根据这个不同的时段告诉我们,然后真正有智之士,真正有脑筋的人晓得啊!从什么地方下手呀!那你在这个上面把握着你自己的心行,你晓得什么是该作的什么是不该作的?对境的时候是我们非常强盛的烦恼,已经里边有这样的非常强盛的欲望,或者贪相应或者瞋相应或者痴相应,外面又是引发这很强烈的你能挡的住吗?挡不住!那怎么办呢?就事先准备呀!就这样呀!所以在这个根律仪上面就告诉我们,假定说你晓得对了境你挡不住,不要对那个境,所以你心里面就想你怎么办呢?就想到这个境对下去造了这个业有什么?于是你就想办法避开!这个对我们很容易耶,假定你认真去作的话那就很容易,通常我们心里面并没有这个,所以欢喜这个还找一点借口要接近这个境,这是我们的死证,还要找种种的理由要去跟自己说个天花乱坠,到了境界上面然后跟着它去转,这个是我们平常一般人这个无明相应的状态,所以说这个为什么修学的环境绝端重要?而所谓的修学的环境主要的是尊长善知识同行善知识,在此他处处地方帮忙我们这个,你有了这个本事慢慢的慢慢的,使得这个烦恼的这个现行种子呀!慢慢的慢慢的削减削减力量比较弱,反过来因为你经过这样的熏习,所以你对治的力量慢慢慢慢的强盛,那个时候你可以说啊!现在可以试试看,那么境界上面历练历练看,不一定要关在这个寺院里边,或者就在寺院里作一点事情,到那时候对境试试看,你挡的住了才可以谈,否则那个境绝对要远离,所以刚开始第一个阶一定是远离,是他的根本意趣,现在我们说那个修行嘛!在家出家是一样的,本质上面是!修我自己的跟在家出家有什么关系呀?那个地方就显出来绝端重要的靠出家的根本意趣,那么出了家以后还要这样,这是我们现在应该了解的,所以不管你是说从业的行相来说也好,从戒的立场上来说,现在我们了解那个三时的意趣,有这样的内涵在,下面就看那个内容就比较容易了。

方便趣果分三,前方便中根本后方便,那么前方便通三方便望后根本俱名为前!《事钞》云:今约淫戒以明,如内心淫意身口未现名远方便此犯下罪!那么这个地方呢!但说为淫戒,说当内心起意了这个是意显,身口还没有动叫远方便,这个是下罪,现在我们又把这个不一定在淫戒一切时处,上面我们刚才不是说吗?平常的时候我们一切时处都跟无明相应,无明是烦恼的根本,虽然身口没有动对不起这个就是业的远方便,而偏偏我们一切时处都在这个业的远方便当中,你修些什么行?第二呢!动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中罪!其次还没到前境已经动了身口了,你只要前面这个无明继续相续,你没有对治它那么我们平常的身口的行为,是不是都在无明当中?那还是个无明的次方便,最后对境的时候对不起还是随顺着无明相应的在这个里边转,所以现在对淫那个就是这样说,对贪瞋痴没有一个例外就是这个样,所以因此我们真正要修行的怎么办呢?那就是这样!在你内心当中现在起的不是淫意,反过来现在起的不是随顺无明是正知见,那个时候身口虽然未现,现在是什么呢?修行的远方便!那个是什么?犯的不是下罪持的下善!现在身口已经动了,那个是持的中善,对了境了就是成就上善,所有的随行就是这个,那么受体呢!因为受完了以后它警策我们的内心,处处地方提醒我们,所以靠这个受体提醒我们,然后你心心念念提持自己,所以念念受了以后,念念这个功德永远在增长,那个基本的原因在这里,现在清楚不清楚?所以受完了以后你一直在这个唉唷!我现在受了戒的人,然后你拿这个心去念一声佛,这个比不受戒念一声佛的功德不能相比,参禅也不能比学教也不能比,这个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你所缘的境不一样,如果你发了大菩提心那更是不可思议,这个正反两样东西了解了。

【事钞续云:『已下虽轻重多少不同大相可准』】

那这个比较容易懂,那么下面也就是说除了淫以外杀盗妄呀!我现在前面已经把那个整个的概念了解了,所以现在到这里为止大家想想看,如果是你不了解业能够谈持戒吗?就算你把戒相完全弄好了,这个持的什么?人天乘戒!所以他前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如果对利根来说五戒十戒也是什么?出世的圣道!否则的话就是具戒对不起还是人天乘法,你必须把这个业道跟制教两个摆在一块儿去看,你那时候内心观察的很清楚,你是以什么意乐?安立在什么标准上面作这件事情?因此就算你持戒的时候,很多行相作不到你这个意乐作到了,一定产生正面的效果,所以说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如果拿戒的标准来看的话岂不是那些都该下地狱?实际上不是耶!实际上不是耶!这不是很明白的告诉我们,那真正的戒应该戒些什么?这个才是我们应该注意之处!

【戒疏云:『言方便者乃是趣果之都名,业未成前诸缘差脱故令此罪壅住方便』行宗释云:『前示名,业下释义』】

再解释什么叫方便呢?说整个的来说就是怎么趣向于果的,整个的前面那些行为都叫方便,在业没有成就之前,那么说如果要造成业固然叫方便,还有呢!还没有造成之前你种种的行为,如果有它的所谓诸缘差脱,本来你现在的心境向那个方面,可是中间有一样东西叉开了,叉开了以后于是你前面本来趣向于造作这件事情的这个因缘哪!产生了中断,所以前后连不起来,脱落了,这样,所以使得你要造的罪到此为止,到此为止这个叫做方便,如果说没有这个外缘差脱,继续的向上向前的话那么就对了境犯根本。

【第二节 中根本】

【《事钞》云:『本相如何,谓入如毛头名淫,举离本处名盗,断其命根名杀,言章了知名妄,若结罪之时并揽前因共成一果,不同他部因成果已更有本时方便』】

这个就是中根本,那么这个中根本当中呢!是怎么一回事呢?来解释一下!先看资持的解释。

【『前明根本之相二,初句通问谓下别释,若下明揽因成果简异他宗使无滥用』】

现在这个地方说明根本的相,第一句什么是根本?根本的行相是什么?那么这个下面就解释,说淫!这个男女二根相交才碰到一点点那叫淫已经成了根本了,盗呢!就是你要盗的东西只要提起来,一提起来这个事就成了盗的根本了,杀!要断其命根要把他命根断掉了叫杀,妄呢!你说的清清楚楚对方了知这个叫妄,就是四项,那么还有结根本罪的时候,他一定是跟前面的淫并揽前因,就根据那个前面的因成共现在的果,这个是正解,他下面说不同他部!就是说除了我们祖师这个换句话说那个一部以外,其他的部派也这么说,说前面这个还有一个叫什么呢?叫做本时方便!他真正说起来说从因到果是有前后相,可是感了果以后,这个果当中是不是把那个因都全部包含在里头,能不能这个果不包含前面的因能不能?不可能所以叫并揽前因,这个事情为了说的更清楚一点,我们不妨大家再看一下,说这串念珠!念珠的因是什么?就是一粒一粒的珠子,还有这一条线,还要再人工穿起来,这个都是组成这串念珠的因,然后组成了最后这串念珠的果,请问这串念珠的果当中,能不能把那个珠子拿掉?这个珠子拿掉,有没有念珠呀?没有!能不能把线拿掉?没有!还要一个人工,如果单单念珠跟线没有人工的话,这个念珠是珠是珠线是线分开,所以这个人工也一定跟他相顺的,一点不错的在这个里边,所以这个果一定包含了全部的因,而这个全部的因,一点不错的配对到最后结果,就显出来的果,是不是这样呀?所以真正成了果,以后这个因就是这样了,哪里说还另外一个因!所以别部当中说,还有一个什么因成了果,还有一个什么本时方便,那个本时方便,这个方便好像没有用到那个果上面去,好像前面那个方便留下来了,结了果前面那个方便,你还要判他一下,实际上前面这个方便感了果以后,就在果当中,这个是这句话的说明,当然这种概念,如果我们对于这个因果缘起的法则了解了,那自然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下面后方便翻过来第三节。

【《事钞》云:『何者后方便?谓所造事畅决称怀发喜前心未思悔改复结其罪通得下罪』】

这个是后方便

【《资持释》云:『不论本罪重轻并制一下罪故云通也翻前方便二三不同中罪下罪有异故也』】

解释一下,什么叫后方便?是说造了把事情做好了,畅决称怀!啊!自己觉得这一下很畅快,正称我的我想这样去作,最后作到了心里面觉得嗯!配我胃口,就是这样对于前面所作的发喜啊!这真好!不思悔改!那个时候要结罪那个通结下罪,不管是本罪轻重那个时候如果事后不思改悔而一样这样的自己觉得很得意啊!作的不错呀!自己蛮高兴那是个下罪,前方便不同前方便二三不同的淫杀盗妄不同,这个盗事后跟那个妄事后两个不一样,淫杀盗!所以杀盗不一样,一个结的是这个后方便的中罪,一个结的后方便的下罪,而不是!这个前方便,前方便一个结的是中罪,一个是结的下罪,现在后方便通通就下罪,那个这个三时把他解释过了。

那么昨天我曾经说过,在制教当中根本最重,然后后方便最轻,实际上化教当中论那个业的话,当时根本的话时间总归短,后面这个后方便时间比较长,这个影响力量往往会弄的很大,假定你后去了过去了也就算了,本来就过去掉了,可是有的时候那个后时呀!你会延的很久很久,如果说你造了罪反过来你要返回来的话忏悔的话同样的,这个里边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很大。

在此因为这个对我们平常,实际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在这里,我再说一下,通常正造的时候,真正造业的话,他一定有心相应,那个心相应当中,除了想以外,还要烦恼,一定还有个烦恼相,那么这个烦恼相主要的不外乎贪瞋痴,所以造罪的,真正的造业的轻重的话,跟那个贪瞋痴是有绝对关系,因此在这个地方呀!关于贪瞋痴的圆满不圆满,在这里值得我们好好的回忆一下,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贪是五相圆满,哪五相呢?第一个就是有耽着心!什么叫耽着心?耽着心本身实际上就是贪,这个贪相,这个贪相的本相是什么样行相?这个你们了解不了解?如果说不清楚的话,从两个地方去找,一个自己回过头来从自己心上去找,一个从论上面去找,把两个凑起来你就看的很清楚了,必须要两个凑起来单单心里上面的话认不清楚,单单看书本上的话不晓得他指的是什么?这两个凑起来你就当心生起你就认的很清楚了喔!这个就是他!所以现在看一下《广论》,这个是对我们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以前说过了,可是以前说跟现在说有很不一样的内涵在,现在的说就是让我们认识啰!我们从哪里戒起?《广论》P.170,这个正明烦恼!正明烦恼的别相,十烦恼第一个贪,贪是什么?是缘内外可意净境!就是不管是内,内就是我们身体里边,身体里边有很多自己对于譬如说,年轻的时候对于自己强盛的状态,我长的漂亮一点对自己的容貌,或者自己的才华或者自己的什么这是内,向外的呢!对外面的我们的器世间,总总的一个缘内外的可意净境,我们觉得配我们胃口的这种净境,这种净境就是配我们胃口的这种境界,对他怎么办呢?看哪!随逐耽着就是这样,对于这个境界他就会要想去执取他,然后呢!就是说这个耽着在这个上头,这个状态像什么?如油着布难以洗除!油着了布,下面有一句话亦耽恋自所缘境与比所缘难以分离!对于自己心念所缘的境界呀!就是舍不得分不开,看了这个然后自己回过头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你就处处去观察很容易了,很容易很容易就看的出来,那么这个时候最容易看的出来的就是,假定说诸位一定各有所好的,有的人对于学文的人对自己看这个文章这很美,唉!看的很起劲叫他放下来实在是舍不得,有的人欢喜吃的一个好的东西摆在这里,这样!心里虽然不在了这个脑筋里还老是想这个影子出现,是不是这样呢?就是这样!有的人一个朋友来了跟大家聊天到了时候了就是站不起来,你自己去看看这是什么状态?现在清楚了吧!就是这个贪念的相,大家说出家好出家好等到有一天真正出了家了以后心里面就觉得心里面罣碍放不下了,就是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到哪里都是这种状态,所以现在这个是贪相,那么现在告诉我们这个贪的第一相就是这个,然后下面贪婪的第二相呢!还要贪婪,对于所造的深深的计执,深深的计执唉呀!觉得这个好!第一种行相就是很短暂的直接的对这个行相有这样。

第二个行相呢!就是十二因缘当中第一个叫做爱第二个叫做取,然后这个取的加强,第三个叫饕餮心,这个也是在《广论》上面,就是说不但对已有的而且对未有的也是心里面觉得嗯!这个心里面缘着,所以在上一次讲的时候说有一个笑话,说吃饭的时候这个嘴巴里面吃一块然后筷上面夹一块,眼睛瞪一块心里还要想一块,就是这种状态,那么整个的心念那个心里面念的这个那就是什么?对他一定希望还要!下面第四个心叫谋略心,这个谋略就是这个意念的造作呀!你有了这个心你就心里想怎么办?你就心里想怎么办?而且这个怎么办并不是很明显的,就是不知不觉当中那个无始以来的习惯,你不知不觉当中有种种的最美的借口,有种种的说词就出现了,这个时候已经造作了,那么最后一个呢!叫做有覆蔽心,他有覆蔽心,《广论》上面没有正面说,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对于前面这个贪的行相不见过患,不知出离没有对治,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这一段话?因此了解了这个,我们回过头来看,那个前方便中根本后方便,晓得这个里边,整个的除了这个中根本以外,全部精神灌注在上头以外,那整个的我们对境的时候,或者境还没来的之前,那就是前方便,前方便分远中近,最后呢!事后还有一个后方便,所以说这个后方便当中说未思悔改,这个未思悔改就是这个随喜心,业造了以后,一定会感果的叫增长业,这个增长业当中就是作意增长,就是起这个业,现在的随喜就是他增长,那么有一种又不增长的呢!就是追悔对治,假定说我们造完了以后,我们能够去追悔对治的话,这个业能够熏入他的力量,如果真正努力的忏悔,乃至于可以把它彻底的净除,所以看看前中后三个方便好像很容易懂噢!那个修行的绝端重要的概念就在这里。

这个地方,我除了这个贪以外瞋痴就不讲他了,这个里面,现在对于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后面,前面无始以往作的没办法可想了,最重要就是有覆蔽心把他转过来,噢!想想以前这种事情真不可以呀!当以前的事情你能够现在注意的话,前事不忘后事之思,你心心念念想着以前的事情这样去作的话,对未来的事情就挡住了,反过来未来的事情挡住你就作了善事,于是前事不忘,对于前事作错事的这个后方便转过来,就变成共将来这件事情正对治的前方便,现在懂不懂?所以转过患为胜利的真正的关键就在这里,修行修行没有别的就是这个,那这个道理的话,那一定要经过善知识的指导,然后从文字上面,一定要搬到自己的内心上去,真正用功的思惟观察就是靠这个,我现在已经搬给你们了,然后要靠你们自己努力,下面靠你们了,这个我没办法可想的,清楚不清楚?如果这一点大家不努力,那谁来都没有用,如果真正好好的努力,我相信不要说我佛菩萨会来,佛菩萨的整个的他的志愿就是救我们,如果不信的话,我们不受救,那个众生的业力,佛菩萨没办法帮我们忙的,清楚不清楚?主要的就是在这个地方,所以最重要的,不要自己找借口呀!哎唷!我这个也难这个也难,对不起,这不必对佛菩萨找借口,就是这样,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自己,那么关于这一部份呢!他这个地方说清楚了,好!

再下面呢!第六阙缘不成!这个阙缘不成分二部分,一个显相一个校量,那么现在看一下,第一节显相,

【戒疏云:『阙缘方便随相众多且以事约分为七种所谓阙缘乃至心息』】

什么叫阙缘呢?造成任何一件事情要种种的因缘条件,现在如果造成这个因缘条件当中有所欠缺,那么结果就作不成功,所以这个缘不同所以说要把这个不同的缘一一列出来,所以随相所阙缘的行相各各不同很多,所以现在就个别的不同的特征事项上来说分成七项,哪七项呢?下面这个表上一阙缘二境强三缘差四境差五想差六疑心七善心息!一共七项,这个七项当中任何一项都能使我们所造业,就是这个果不究竟圆满,所以这个里边整个的叫阙缘,那么第一个呢!第一项叫阙缘,这个阙缘解释一下,这个这一科的总名叫阙缘,第一项又叫阙缘,这个就像色当中色受想行识,不是!是色声想味触法,同样的这个总,总当中里边有一个别,我刚才说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色蕴包含了声香味触法,所以总名来说,然后帮了立出来这个色本身又是这个总名当中一个特相,现在那个阙缘不成是整个的都是缺了缘,然后阙缘分七项当中第一项那个阙缘是特别的指在这个里边这种状态,它列为第一项的这个阙缘。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个文

【戒疏云:『初明阙缘泛解有三,一通名阙缘七方便者阙不至果并为缘来岂非通也』】

这个现在来解释第一个叫阙缘,这个阙缘哪!广泛的整个的来解释这个分三方面来看,第一个通名!就是说所有的七个任何一个缺掉了都不会感果,而这个都是不感果的缘,所以通通都叫做缺缘,这个是通名,

【戒疏续云:『二别名阙缘如诸戒下各有阙缘不可以盗而开杀戒各不相通故名别也』行宗释云:上二泛论总收一切,第三两亦正示初缘。』

第二个又解释了,第二个叫别名阙缘,个别的,什么是别缘?说每一个戒下头各有不同的阙缘,譬如说盗!那个盗戒当中阙缘的譬如他要去偷东西,那个东西要偷的钱,钱没有你虽然跑的去了找不到钱那你这个偷只好偷不到,是不是这样?所以这个偷不到前你绝对不能用在杀不成,杀这跟钱了无关系,所以今天没有钱这件事情呀!这个缘只有在盗当中才用的上,别的当中就是用不上,所以这个阙缘只有他这个是个别的,跟别的不相通所以叫做别,所以上面最后说上两个叫泛论总收一切!那么第一第二呢!一般的来说所有的一切戒都是这个,再下面这个第三是两亦,这个解释那个阙缘的时候有一个叫两亦,叫亦通亦别,这个很有意思!这个亦通亦别正是现在我们这里所讲的阙缘,那为什么呢?反正我们看下面的文就清楚了,

【戒疏续云:三者亦通亦别何者是耶?】

这个亦通亦别是什么呢?现在解释!凡是犯戒体是婆塞!这是第一个,凡是犯戒他本身一定是有戒体的,这个婆塞就是至少现在是在家被览,所以说一定是一个受五戒八戒,实际上呢!这个体一定是受了戒的,从五戒开始八戒然后十戒具戒乃至于菩萨戒,如果你没有受的戒他无所谓犯戒,你并就没有嘛!所以说犯戒他的本体一定是受戒得戒体者,那么下面若造罪未果或自命终舍戒邪见二形生等或病狂痴!他前面受了戒了,他的体或者居士戒或者出家戒,那么造了罪了,造了罪但是造了因还没感果,譬如说我随便举一个杀吧!他想办法弄一个老鼠笼摆在那里捉老鼠,老鼠笼摆在那里结果后面他以其他的因缘差开了,什么差开呢?那个老鼠没捉到或者还没有杀死之前,或者命终自己死掉了,自己死掉了他那个戒到此为止戒就没有了,戒既然没有了就无所谓犯戒了,这是第一个,或者舍戒!舍戒也是一样,或者邪见生!那就是舍戒四缘,反正这个造了罪这个因造好了,就是前方便有了,还没有感果之前,那个有四舍当中的任何一舍,那个对不起他本来受的这个戒体没有了,那没戒体当然不犯戒了这是第一种,还有虽然戒体还在或病狂痴!那这个生什么病呀?神经病!那么自己失常了,对不起那由不得自己,那个情况之下这个时候不算犯叫阙缘,不是叫不算犯啰!不犯究竟罪,所以下面说但有二缘不名犯戒俱为造因未成至果故名阙婆塞缘!这样!所以只要上者当中有任何两者哪两者呢?第一个是名终舍戒邪见二形生!那个是戒体坏这是一缘,还有呢!虽然戒体不坏病了神经病了,或者是迷乱了,这是另外一缘,那这个不叫犯戒,所以为什么呀?因为造了因还没感果!这个都是缺掉戒体之缘,那么这个戒体之缘下面又说明,望下六别对戒并通故兼二号!这个特别的因缘,只有这种情况叫做阙缘,但是另外一点来说,对下面来说每一个戒都是这样的,万一你这个戒舍掉了当然都是,所以也可以说通也可以说别,不过在这里我们了解,这个阙缘一定是什么?你犯了戒以后或者戒体舍掉了,或者那个时候痴狂失心了,这种情况不计那个根本罪,这种叫做阙缘,这个阙缘当中的第一项,下面来解释一下,

【行宗释云:初标征,】

这个容易懂,凡下示相那么分三部份初标缘,标缘就是体是婆塞!你以这个因缘,若下呢!就是若造罪次明阙相罪未果者方便义也!你还没感果就是方便哪!列相有二!哪二呢?初列四舍!这个四舍体坏无法这是一种,后病狂等自不了知!另外一种呢!就是发了神经病了脑筋是不了知就是这个,初则体相俱坏后者呢!体虽然具可是相乖!这样所以这里二个钞中仍加受戒不得等!如果受戒不得加进去的话,那么但有三缘都说不犯,但下三总结初结阙缘望下次结两亦!问已下六缘可例此否答亦可例也以互望皆别对戒并通但境强一种不必尽通如是思之!这个文字很容易懂,那么今天就到这里。 (下接第四册)

Table of Contents

目录

持犯篇(2)

懺悔篇

別行篇

最後说明

回向

版權頁

目录

目录

持犯篇(2)

忏悔篇

别行篇

最后说明

回向

版权页

 

持犯篇(2)

现在请翻开P.113,持犯篇持犯总义,持犯总义这个里边,那么一共有几个大项目,这个大项目一共有九个,那么前面呢!这个五个已经讲过,一持犯名字、二持犯体状、三成就处所、四辨犯优劣、五方便趣果。现在要讲的阙缘不成这是第六章,这个持犯总义当中第六章,那个阙缘当中又分七个项目,七个项目当中这个阙缘讲过,今天从境强开始这个在P.113,

【第二项 境强】

以后凡是讲的时候,这个疏跟下面的解释,那么如果说这个疏里面的文是很容易了解,那么下面的解释就不说了,那么行宗的解释就不说了,如果说比较难了解的那么在这里讲一讲,那么除了这个以外呢!还有现在我们这里的福智来讲呀!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台北华藏讲堂主要的是对一些在家众,所以所讲的内涵比较起来应该说浅一点适应他们,那么在悟光精舍是出家众,可是他们因为以前没有共同研讨过,所以很多比较深一层的抉择,这个在那个地方没办法深细的说,那么现在我们福智精舍呢!大家都是老同学,所以关于这个问题平常我们也经常在法义上面研讨,所以这种研讨本身透过这个研讨才能够把这个里边有的时候,精细的地方才能抉择出来,所以以后凡是碰见这种重要的地方的话,我会提出这种问题来,但是我不会马上就回答,希望大家像平常一样提出问题然后细细的去思考,那么空下来呢!也可以讨论一下,里边的精义呀!透过这样的思辩能够抉择出来,也对我们有个很深刻的影响。现在我们讲文

【戒疏云:二境强者如欲行杀前境反强倒欲害我差此进趣壅住在因故曰方便!】

这个文很容易我就解释一下,这个阙缘显相这个显与阙缘之相当中第二相的境强,什么叫境强呢?下面说譬如说要想去杀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境界,那么这是个犯罪犯戒的,现在被杀这个境!这个境是我们所对的,所以这个前境反而比我们强,你要去杀他他因为比你强反而他要来害我,这样一来的话就杀不成了,所以由此经过这个一个差池,使得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我们杀害的行为,所以这个杀害的行为就挡住了,而只举前面起杀心之因,而并没有成就杀这个究竟的行为,所以叫做方便,那么这个所以没有完成杀的行为,由于前面这个所对的这个境强过我们,这个因缘叉开了,所以这个阙缘叫境强,那么下面有个解释,然境强非中罪中罪由强而生余之上下类此可释!特别说明这个境强不是个中罪噢!他因为判这种情况之下什么罪呢?是中罪!境强不是中罪,这个中罪是怎么来的呀?由于我们对这个境起杀心,结果由于境强使我们只停在起杀心这个阶段,所以这个中罪是说单单就杀心而没有完成来说,这个罪判中罪,所以这个罪是由于境强而产生的,并不是境强就是中罪,那么除了这个以外前面后面有诸如此类的这种状态,我们都应该了解譬如说后面的缘差,前面的阙缘这种都不是罪,由于这样的情况使得要犯的罪不成其为根本罪,那么只限于方便,这个方便的中罪,由于这个缘而引申,说明这个所以以此可以类推来说明他。那么下面行宗的解释就自己看一看很容易了解。

【第三项 缘差】

【戒疏云:『三者缘差方便如欲杀盗往逢异人或恐有事或刀杖毁坏或要期未遂,总号缘差就义通名七缘皆是随相取别唯此第三。』】

这个我也一个一个来说一说,什么是缘差?这也是个方便!缘差的方便就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要杀或者要盗,那么你要去的时候呢!譬如说你是要想杀某人,结果你去的时候遇见的是另外一个人,那么这样状态当中你要想杀的没杀成,所以这个缘不成就叉开掉了,这是一种,因为这个并不是你本来所期盼的,这是第一种,或恐有事!或者你要去的时候嘿!恐怕有事情举一个比喻吧!譬如说跑的去或者要杀或者要盗,看见一个警察在那里,那个警察在那里不行呀!恐怕发生事情呀!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以这样的因缘也把你要想杀要想盗的这个事情叉开了又不成,第三呢!你要去作的事情譬如杀来说吧!那个用的工具坏掉了就这样,那么既然这个坏掉了你就杀不成,那这是第三个,第四呢!是要期未遂!说你要想的或者是杀找不到这个人,或者是要偷找不到你要偷的东西,你见不得找不到你所希望的期盼的不现前,然后没有趁你的心愿,因此你这个罪没有完成,那么这些这种情况都叫缘差,这是第一段。下面呢!就实说来所有的这个七项,阙缘当中的所有的七项当中呀!说通通叫做缘差,因为缘不具足嘛!但是在这个地方如果就这个缘差的行相来个别的来说明,那只限于上面的这几种状态,或者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啦!我举一个简单的比喻,譬如说我们现在的色法,这个色法来说色声香味触,这个里边如果我们通判的时候,这个通通归纳于色法,对吧!通通归纳于色法,因为不是心法,色也是色声也是色香味都是色,可是你个别来说那这个色法当中又是说,这个是色看的见的,然后这个声是听的见的,这个色跟声当中又有差别,所以说就总的来说这个七种都是,如果个别来说那就是这个事项,那么其他的几项呢!因为既然我一项一项分开来那么都分在别的,或者也可以说如果别的当中没有立进去漏掉的,都放在这个缘差当中,总之他这样的开合无非是要把这个阙缘能够很深细的说明,使得这个阙缘的内涵非常清楚,非常清楚所以一项一项一项的立开,但是总有没有办法说的清楚的,那总立在那个里边去,这个总别当中都有这种意思,这里顺便一说。

下面再看翻过来P.114,那个行宗记的解释也就不说了你们看就知道。

【第四项 境差】

这个境差!那这个比较难一点,我们刚才第三项说缘差当中,缘差当中说过,实际上这个境差也可以列入缘差如果总的话,别的话境差就专立一个境差,这个境差就是境界叉开掉了,前面说那个缘差,说往逢异人岂不是碰见一个别的人那么不能成就是不是也是缘差?那么这个缘这里的境差就是特别指所对的对象来说,那么因为这里边有深细的内涵,所以别开一项详加说明,我们现在看文

【戒疏云:『四境差者,随就并有,且据大杀,四境来差,谓人、非人、畜生、杌木。』】

他现在说明这个,说这个境差呀!哪一个戒当中都有,我们不管作什么杀盗淫妄什么等等都可能都有别的异境来差,那么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就是你要骗这个人,就是你本来想象当中这个人哪!他又不在或者遇见别的因缘,那么你要偷要杀乃至于其他等等,都有这样的一个状态出现,所以叫随戒哪一个戒都有,因为凡是犯一个戒一定要第一个所对的境,那么这个境你事先有准备有预谋,到临时的时候那个境界可能有变化,所以这个叫做境差,现在说以一个大杀,什么叫大杀?杀当中特别是大中小人是大杀,那么大的很多东西,小的虫蚁等等是小杀,那么畜生大的就是中,大中小所以是这样,那么这个,换句话说,如果是你任何一个要犯罪的要去杀一个人,那么结果有四种状态出现,第一个,他虽然来的是个人,但是并不是,他原来所想的那个人,所以谓人!其次呢!来的不是人,来的是个非人,第三是个畜生,那么再下面是个杌木,杌木就是木头,那么什么是杌木呢?譬如说你晚上偷偷摸摸的要去杀一个人,然后你看不清楚,看见了一个木头,以为这是个人,你把它一刀砍下去,那么这一种就是杌木来差,通常下面那个所以来差,通常都是在弄不清楚的状态当中,所以都有可能。

那么现在我们看这个解释境差中分为两支,第一个呢!明人异境二明余异境,说这个境就是其他的境界,来把我原来要作的事情叉开掉了,那么这个里边分成人跟非人,非人包括不是人,包括非人畜生杌木三项,第一个把人异境看一看,这个里边分成三类,一正明二问答三指广,我们一项一项来看。

【第一类 正明】

【戒疏云:如欲杀人,克心在张,王人异境,而代张处。缘王张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 由异境来、张人不死、杀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

先把这个事实说出来,譬如说要想杀一个人,那么这个克就是一心一意的专门想杀这个某人,现在想杀姓张那个人,结果偏偏来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不是姓张的张某人而是姓王的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说这个是一个异境,跟我本来所要期的不一样了,那么这个王来替代了原来所想杀的那个张的位置,这是一个状态,所以这个是境差的状态,那么下面缘王张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跑的去一下,虽然是你要杀的张,结果一个姓王的来取代了这个位置,你把他杀掉了,把他杀掉了你并不了解,这样!虽然不了解可是这个情况之下,有一点点问题在这里,照律上面的说明,没有杀心这个不判罪,可是现在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个下面等一下我们知道,那个律上判罪一定是说人,假如一个人来说人想,有杀心起方便然后命断把他杀死掉了成究竟,现在你要去杀姓张的人结果张的不在,一个姓王的人在那里,你把他一刀杀死掉了,那么说现在你对这个姓王的人没有杀心,所以他现在下面的解释是说,你现在对王虽然没有杀心,可是对人确是有你想杀,所以你看见这个人你就把他杀掉了,所以说你所对的对象呀!所缘的对象是那个姓王的,可是你把他看成姓张的,人虽然是有异,可是这个个别的人是虽然有异,同样的杀的人那一点来说并没有什么错,所以你自己觉得嗯!好!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究竟成重!因为你这个罪成了一个究竟重,究竟罪所以成了重罪,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有异境来张人不死杀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这一件事情当中由于姓王的这个异境,跑的来取代掉了这个姓张的,结果这个张的没死,那么你以为杀掉了所以你也杀掉了好了,所以对姓张的人来说你停住了,那个时候对张的那边来说就境差,这个叫做境差,这个境差是从那一方面来说的,从王的那一边去看的话,你还是把他杀掉了,而且是个人所以结的是重罪。

下面解释一下

【行宗释云:『初明差相。且举张王两姓、以分本异二境。缘下二结犯又二、初结异境。由下结本境。罪是中罪、号阙缘方便也。』】

初明差相!那刚才说明了,先说这个差相,那个差相就是上面已经说的,缘王张解的结犯罪,犯些什么罪?那么所以从异境来说,结成一个根本重罪,最后由异境来,由下结本境!这个本境就是你本来要对的这个对象要杀的这是个重罪,为什么重罪呢?由于你起了杀心!虽然没有杀死可是在这个上面哪!是缘差而没有杀死,这对一个方便罪,那个方便就是杀人的方便罪,那是个重罪,那么这个是说明人异境的状态以及所判的罪,那么下面问答,这个看那个叫辨明这个两者当中为什么这样判法的?这个问答分两,一问异境无心!说这个异境上面没有心你怎么会判重罪呢?

说这个异境上面没有心你怎么会判重罪呢?第二问因果差别!那这两个当中,说这个因果当中到底是怎么一个算法呢?我们细看那个文就会了解这个内涵,看P.115第一端 问异境无心!现在问说你现在来杀的另外这个境界没有心你怎么结法的呀?戒疏云:问本杀王时但作张解无杀王心何因得重?他的问题就在这里了,说你杀王的时候你只是把他看成姓张的,你并没有杀王的心,既然没有杀心怎么算是重罪呢?前面不是说过吗?真正造罪呀!这个身口的行为是具,造罪的主体是在意,心!现在既然没有杀的心你怎么判罪而且还判成重罪?这个是问题现在回答,答:张王非罪缘人是杀境虽无王相然有人想杀缘既具何得非重!那么这个回答了说,在这里真正的罪,判罪的根据所谓罪缘哪!不是在张或者是在王,这个是主要的判罪的根据,说这个重罪是什么?只要是人!杀的人就是重罪,所以说现在人是所杀之境,虽然你没有杀王的心但是你有人想,所以你想的是杀的人,现在是杀了人了那既然杀的条件因缘具足了,怎么不判重罪呢?下面引证是故律云男想杀女佛言上罪可以类之!所以律上面有这样的说想去杀一个男的,或者要去杀一个人,你把他看成一个男的实际上是女的,佛说是罪而且上罪根本罪,因为这个人想不差,从这个地方来看男女这样张王亦然,那么下面这个解释我们看一看,行宗释云初问以心境既差理非结重,答中初正答望张境差望王心差故云非罪!那么这个地方这两句话说一说,现在我们作任何一个罪,犯任何一个罪一定有他因果相应的,说现在这个里边不是像本来这么单纯,你要杀某人杀了某人了,现在你要杀某人结果另外一个人来了,这个差了两个,那这两个你要把他弄的清楚,说第一个从张的那一方面去看,从张那一方面说望张是境差,他那个张不在既然张不在的话,那个境界那个所对的境戒叉开掉了,这个既然叉开掉了那怎么说有根本罪?当然没有!好!那么另外一个从王那一方面来说吧!从姓王的人来说本来没有杀他之心,就是这样!所以这个叫心差,所以他问当中说何因得重?说不应该有重!这个原因是这样,那么下面来回答说张王是别人趣是通今就通结故成杀重!是的!上面两者是没有错,姓张姓王这是不同的,但是现在判罪的是指人趣而言,不管姓张或者姓王都是人,这个是共通的,因此就共通这一点来说怎么不是重呢?所以最后的结论是判成杀了,只要杀究竟了就成重罪,那么最后呢!是故下例证!这个清楚。

下面有一行下字,上面这个小字很重要,准上疏文似杀戒于人异境不开克心若据下别简性重章辨错误文错者亦开误者乃犯!从上面这个地方去看的话,说对人异境哪!这个不开,这个譬如说另外一个人来了以后你杀掉了,对不起不开许的你还是犯,但是从下面另外一章当中叫别简性重当中呀!他又有个不同,有的开有的不开,错是开,误是犯,那么这个到下面的时候再细说,不过我们这里注意一下,这个在下面P.127,反过来我们到P.127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从这个地方两个对照,对照一下那就清楚了,这个是第一端就异境无心。

第二端紧跟着说问因果差别!这两者当中凡造一个罪,他的前因后果互相交涉那么怎么个算法?所以这个说一下因果差别,

【戒疏云:『问:本杀王罪重、乃取张因而成极果、为望张边别有方便。』】

这个是问的问题,说现在你本来要杀张,现在杀了一个姓王的人也判了个重罪,岂不是最初的时候你起心动念,说信的这个方便说这个因地当中,你这个因地当中岂不是要杀姓张的人,所以说取了拿要杀张的这个因,今天跑的来作了要杀王的这个果,这个因果怎么个算法?那么在张那边来看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便呢?那么这个下面的解释

【行宗释云:『初叙问:意谓果成因没、应无方便。古有异解、故问以决之。』】

这个原因是,什么叫果成因没呢?换句话说,这个因果本身有他的必然关系,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就了解了,我现在拿这块布作成这件衣服,那么这块布是不是作成这件衣服的因呀?是不是?是的!当这块布的因作成共了这件衣服的果了以后,这个布还有没有了?没有了!是不是这样呀?那么既然没有的话这个里边就有问题了,你现在杀张的那个因跑的去杀了王了,那么这个上面对张来说怎么办?对张来说怎么办?因为他那个因用到王身上去对张岂不是没有了?是不是这样?反过来说呢!对王来说你这个果、因之间岂不是又有一个,就是不管你用到哪里用到这里这里不对,用到那里那里不对是不是这样?你只能在这件事情当中,这个因果本身只有直接了当的这个相关的,所以这个问题就在这个地方,那我们现在看下面,看下面回过头来就很轻易的了解了。

【戒疏续云:解云。张王姓别、人境不殊。重果位同、轻因相等。故揽张因、用成王重。】

那么这个地方说张跟王是两个人,所以他姓是个别的,那是不同的两种,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从总的人来看他们同样是人,所以从张王来说这个固然有别,从人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你要去杀这个人现在虽然杀了那个人,你杀的因地当中也要想杀一个人,果位上面也杀成了这个人,所以重果这个位次一样,反过来呢!这个因!同样的人想!想杀人,那个也是人想!想杀人,所以轻因相等,所以在这样的原因之下可以把先想杀张的这个因哪!用在这个姓王的身上,实际上这个里边还有细辨噢!实际上还有很明细的辨,再下面我们一步一步下去就会知道,所以这里马上引一个实际的例子,如律本中列过五因用成五重!这个律当中有这么一个,说偷盗!偷盗根据律当中盗过五钱就成为重罪,所以说因地当中他想去偷的是过五钱,过五钱!结果偷的时候只偷到五钱,那跟原来的因不一样,他本来譬如说我想跑的去偷他十块钱,结果只偷到五块钱,那么同样的情况之下这个因是不是不太一样呀?嘿!结果律当中判说重罪,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换句话说,只要这个因位跟这个相应的话,那可以就这个因移到这个上头,就现在前面杀这个两个人,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不同但是人是共同,所以这个东西拿来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在这个里边好像说清楚了,实际上下面还有问题,我们继续看戒疏,那么行宗记的解释这里不解释了,实际上刚才的说明已经够清楚了,你们听清楚了只要看一下这个文就很容易明白。

【戒疏续云:『问。既揽张因成王果者。本立境差方便。今因成果、无境差矣。』】

这个问的很有意思看一下,说是的!好!那么你说的没错,既然把杀张的这个因哪!把他用来作为杀王的这个果已经判了罪了,不是刚才说吗?这个果成因没!果成因没这个因就没有了,既然是没有了那你不是本来这个地方就要立境差还有个方便,现在这个因已经用了果了,那么这个因所谓还有这个境差这个条件不是没有了吗?对呀!所以下面行宗的解释二今解三初难破!就是说遮难,说他上面那个不对,揽因成果果成因灭境差不立故知非矣!所以单单上面的说明还不够,因为拿这个因成了个果,这个因既然成了果这个因就没有了,那么前面说这个境差!你怎么安立的呢?就不对啦!

现在再看翻过来P.116,凡是这种问答假定我们事前有比较多的好好的互相来讨论一下,那我们就会很正确的深细的了解这个,那么更进一步来说呢!因为我们在这里经常从《广论》上面,了解了这个《广论》上面,这种当年印度这种真正的菩萨祖师们,详加论辩的这个抉择,实在是有绝对重要的关键在,那么我们现在学过了这个,在此再去看祖师的这种问答,就很容易了解啊!这个里边一定要辨别的丝毫无差,所以说再向下去的时候,诸位事先先看一下,那么这样经过了事先的看先论辩一下,临到这个境界上面一说我们就很清楚。现在我们看文P.116,

【戒疏续云:今正解,】

喔!现在告诉我们正确的整个的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说:人趣乃同形者有异不揽相成!嘿!他前面说揽王,不是!揽张!把那个想杀张的这个人用在姓王的身上,实际上是不是?不是!什么呢!这个人趣!就人那一点来看是共同的,可是这个人当中的形乃至于他的姓不一样,一个姓张一个姓王,实际上这个判王的这个罪呀!不是揽!揽就是拿,不是拿姓张的这个因来成的,怎么会呢?下面说与王未交属前张因对王已去别起方便即揽王因还成正果!这是第一个!说是的!你要去杀的时候本来心里想说杀姓张的这个人,那个时候还没有遇见姓王的,所以你那个杀的心是什么?杀的心是杀张之心!所以这个杀心的因是属于姓张的,所以这个时候这个心在,结果呢!到了前面遇见了这个人,这个人是姓王的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你说嗯!看见这个人我就把他杀掉,所以那个时候你所对的只要是人,是别起方便哪!还是就你所看见的,正看见那个人身上面你觉得嘿!这个人来了我就把他杀掉,所以说即揽王因哪!成就你的你看见的这个人,你把他一刀杀下去,所以你那个时候的心理状态,跟你完成那个杀的行为的因果之间没有差,那么这是一个。下面,

【本境张因壅住方便号此方便名王境差!】

现在说明这个境差,为什么这一段当中叫境差的理由,本来你想杀的姓张,那么由于你去的时候还没有遇见王的时候,是!一心一意想杀张之心,人!人想!有杀心!这个因是不是有罪呀?所以本说张因,那么去了以后你看见一个人把他杀掉了,可是对张来说你并没有完成,由于这个姓王的这个境把你叉开掉了,所以姓张的这个人哪!到此为止!所以这个时候前面那一段要想杀张的这个因并没有结果,于是这个因叫壅住方便就停在前面起方便,这个方便也就是判罪当中的人人想有杀心!这到此为止,所以判这个对人杀心那一点来说判他个重罪,那么这个情况叫什么?境差!特别讲王境差!就是姓王的这个人跑的来把你完成究竟的这个罪呀!叉开掉了,如此!那么现在这么一来的话,因果之间就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这一段叫问因果差别,从这个地方我们也看的出来,前面一看好像嘿!对!实际上经过祖师的问答一说啊!一目了然!当以前我们刚开始学《广论》的时候大家也许不太习惯,而且往往会觉得好像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论辩呢?实际上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以及祖师们,岂不是也是如此,这是他用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所以往往很多地方说提出来那个问难,实际上那个问难也就是详细的辨明,彼此之间细致的内涵,务必使我们对于佛说的经典的义理呀!丝毫无差,能够有丝毫无差的认识照着去修行,才有丝毫无差的结果,反过来你弄错了就出毛病,那么这个是这个地方说到戒也提醒我们一下。

下面继续他说解答了还不满意,还要继续的问难,说还有问题。

【戒疏续云:『问不揽张因以成王果何故律文揽过五因五重果。』】

嘿说好!你现在回答说:并不是拿杀张的因作为杀王的这个果,是这个因果的,既然这样的话前面举这个例子当中,说律文当中曾经说:你去偷人家东西本来你所希望的过五钱,结果你偷的时候只偷到五钱,那么这个时候两个不一样呀!这个你怎么说呢?这个又怎么说呢?他回答!答彼以同损一主元来有心故得相成张王既别何得例也!他回答了说是的没有错,你说的这个果跟过五钱不一样,可是你要想偷的对象就是这个人,还是这个人,损害了这个人就他的主人边还是一样,所以说同损一主!你本来就有心所以在这个上面可以相成,现在张跟王两个人形是相同,但是的的确确一个姓张一个姓王,这两个看起来似是而非好像对,实际上细辨的时候里边就有差别,就这两个不能做为真正的例证,从这个地方看你看这个祖师啊!深细!非常深细!非常深细!那么下面有个解释我们看一看,三释妨中!就是妨难!就是人家提出来,以向古师执此为例须为通之令无后惑!那么我们道宣律祖所以这么一再说明,因为道宣律祖那个古代的祖师们,往往拿这个作为例子,实际上这个例子里边还有一点点问题在,你不深细的抉择看不出来,深细的抉择的话就有这个问题,所以在此说一说,使得以后遇见这个问题,以及后来学的人对于这个了解的清清楚楚,答中显示境有一异不例可知!这个回答当中就告诉我们所对的境界,一个是同一个主所以一,一个是两个人所以异,这两样东西既然不一样怎么可以拿来作比例,这个比例是说比喻他可以比的那一部份,这是我们要了解的,那么前面二类说过了。

再下一个 指广!关于这个人异境当中,还有其他的说广泛的说明,

【戒疏云:『昔来诸师、于人异境、更立诸相。通列六缘、中加疑想用分多句。事理境心、不无其致。』】

下面这个行宗的解释就是解释上面的,我现在就把戒疏解释一下你们就了解了,说以前历来古代的祖师们对于这个人异境呀!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有其他的条件,把那个其他的条件的行相说的更多,而现在这个地方也引出来说,这种情况之下通列六缘!平常一般情况这个杀来说人也人想,二有杀心三起方便四前人命断,五!现在他下面又加个疑,所以通列六缘,中加疑想用分多句!因为加了个疑以后那对不起这个里边又增加了,本来是五缘现在变成六缘了,那么这个里边有差别,所以在这个情况所对的事以及这个理呀!里边确确实实不是没有理由,那么现在我们看一个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诸相即下六缘及余句法。】

诸相就是下面的六缘及余句法,

【一是人二是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更加第六疑想以杀但五缘故言中加也。复于疑想分出句法。】

平常我们只立这个五缘,复于疑想分出句法!那么这个疑跟想不同,所以这个疑是一类想是一类,有所差别分开来,我们现在分的且依首疏!那个首疏就是智首律疏,智首律师说的疏,这个智首律师是我们道宣律祖的师承,就是他的师长,那么这个情况之下所谓三趣!前面我们要想杀那个所对的有四种可能,一个是人其次非人第三畜生还有杌木,那么这个里边三趣各有五句,所以这个人非人畜生都有五种可能,这个杌木是个无情,杌木就是一块木头,这个木头不一定就是说,换句话说,无情的东西,这个里边只有三句。

【且依首疏、三趣各有五句、杌木非情无境强义但有三句、总十八句。】

前面三样五句三五一十五,后面这个杌木无情这个三句,加上十五句,总共十八句,

【文中但云人异境、至于作句则通四境、今备列之。】

现在这个地方说人异境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其他的非人什么等等呀!所以他下面把那个句子立出来,我看一下,下面那个表呀!P.116到P.117那个小字,先看一人趣,二非人,三畜生,四杌木,人趣当中有五句!想心两句疑心三句,这个我们看一下,想心两句呢!一境不强而杀二境强杀不得,这个换句话说,人人想有杀心跑的去,那么要去杀的时候呢!他对方那个境界不如你被你杀掉了这是一种状态,还有对方的境界比你强不行,杀不成那怎么办?所以我们看一看说这个异境当中,一个境不强被我杀掉了,那个现在杀掉了,就是姓王的王人,这是一个根本罪,因为你杀掉了,所以判你上罪。

【4-表一】

那么原来的那个本境这个张的那边呢!壅住方便所以是个重罪,其次第二个呢!你遇见了这个人姓王的这个人哪!非常的有力比你还要厉害,所谓境强杀不得,那么这两个一样的张也重罪王也重罪,这个疑心那么境不强而杀一样,境强杀不得一样,第三疑故善心息!喔!还有个疑心,这个想心的话反正跑的去看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弄对了就把他杀,疑了看见嘿!不对!这个到底是什么人呀?仔细一看说啊!不对不对!我本来要想去杀姓张的原来这个不是姓张的,那么这个这样于是这个杀心就消失掉了,所以说因为疑你想想的话,这个不是嘛!于是这个杀心消失掉了,所以这个善心起来了那个杀心消失掉了,那个时候对王当然你本来也没有想杀的心,对了境界也并没有杀,所以没有只有一个什么?对姓张的那个人,你前面要想去杀,这个因还在,虽然后面是壅住了停住了,可是杀张之心这个也是重罪,那么这个五据了解了,下面这个非人跟畜生一样,同样的一看,这个五句就比较清楚,不过我们要把他念一下,非人五句,畜生五句,因为这个判罪相似,所以我们看,一个境不强而杀,那么张人境差!这个总归永远是个中罪,因为你杀人之心嘛!所以不管哪一句里边你看看,那个张人这一方面是境差都是境差,境差这个中罪都是说杀心,人人想有杀心那个是完全一样的,至于说另外那个来差那个境呢!第一个境不强被你杀掉了,非畜无罪!为什么无罪?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你跑的去黑黑的看见一个,可能你不了解以人想而去杀,结果实际上不是人,所以原来所对的对象既然不是的话,说前面这个人想不具足,然后所以在这个地方你要杀人之心,杀了这个因果不相顺,所以这个非人畜生没有罪,那么这个杀人之心单单那个杀人之心,在张人那个上面判个中罪,这个律上面也这样判,可是讲业上面呢?这个有的!你杀了他对不起将来还要杀还,这个了解不了解?这个我们真正应该了解戒的特征的话,这个业的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你现在把他误杀将来你还是要误还他,所以并不是说你没有这个心就可以呀!如果你心里面存着一种反正只要我不起杀心就行了,实际上这种心本身就是种杀心,清楚不清楚这个心,所以这一点说这样的杀心不好,平常我们就是说不知者无罪,于是作为一个借口,这个作为借口在戒上面叫什么?痴心怠慢!于自圣法是厌不修学,止犯!这是很可怕的罪,你所有的戒通通犯了不要说单单这一个,所以这个持犯的名字在此我们要了解,所以谈到戒的确有他无比的殊胜功德,而任何情况之下没办法比拟,这种地方我们要抉择的非常清楚,觉对不能说无知者无罪,那么这个以前已经说明过今天再说一遍,什么才可以呢?就是你受了戒勤勤恳恳努力去学!这个时候你还没有学到,的确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个不学无知这个罪没有,还有一个呢!尽管你勤勤恳恳学了解了,可是对境或者是偶然迷忘或者是什么失误这个才可以开,不是说哎呀!我不知道!自己也不想学这个犯了罪加一等,后面有说明。

下面我们看想心二句疑心三句那个是非人,最后呢!杌木三句!这个想心只有一句这个境不强,这个境不会说强,那个杌木他不会说会动的对吧!是木头所以只有不强你一刀杀下去,结果把那个木头砍了一刀只是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并没有强返回来的,疑心呢!也只有这个不强没有强这个,当然还有善心息!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关于这个境差那个人异境的说明。

第二支呢!明余异境!除了人以外非人畜生跟杌木,这个境界来叉开了那怎么办?在第二支当中说明!那么今天就到这个地方,那么这个特别说明一下,因为这个内涵对我们来说的确我们要很认真的辨明的话,应该自己你们事先看一下,以后还有同样的情况之下,在这个里边我会提出一些问题来,这帮助我们尽心的仔细的思辩。

请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P.117,境差第一支明人异境讲过了。

【第二支 明余异境】

除了人以外其他诸趣我们称为余,其余的异境!这个里边分两部分来说,一通示!就是说明一个大体一个通则,二释疑!其次呢!在这个通则之下有很多细致的内涵,容或不太清楚有所疑难把他解释一下,看文先看第一类、通示,戒疏云:『余有非人畜杌来作异境通望本境不死中罪若望异境无心无罪』,这个是一个共同的原则来说明,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境差是来差的,不是人是人以外其余的譬如有哪几类?非人畜生乃至于杌木!杌就是木头之类的,那么这个余三种情况取代了所对原来的期望的这个本境,那么这种情况说因为有余境取代,所以本来所期望的本境当然不现起,不管杀是不杀在这个本境一定不死,死成究竟中罪,不死但具杀心所以从这个地方来说中罪,那么这个是本境,异境呢!若望异境!来取代那个异境他本来没有杀他之心,没有杀他之心在这种情况并没有罪,跑的去一看嘿!不对!要期望杀那个人不在,那么好那么好!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问题,说不在那这个余异境哪!所以疑由于有疑心而息了,不!由于这个不在所以息掉这个杀心,那万一到那个时候遇见异境了以后他杀了怎么办?不妨你们想一想看,不妨大家想一想看这个回头我在这个地方的话要来问大家,碰见这种情况之下他杀了怎么办?他说依境无心无罪!这个情况该怎么办?大家想想看!

现在我们先看文第二类、释疑!关于这个通示上面如果有问题那么有些遮难那怎么办?解释一下!翻过来P.118这个释疑当中又分二端第一个释人异境难二释律境想难,第一个释人异境!本来说人异境前面已经讲过了为什么这个地方又提出问难?提出问题来呢!就是这样!所以提出来的理由我们看一下文就晓得看文

【戒疏续云:问王人异境亦是无心何为结重?】

他这个地方问题是这样的,说你说余异境因为无心所以没有罪,那么现在人趣当中不是张现起,而是姓王也不是另外一个并不称你的本心,你对姓王的人也并没有杀他之心也是无心,那为什么要结重罪呢?所以他提出这个问题立在余异境当中的原因,否则的话余异境怎么把人异境拿进来呢!那么现在原因说了,看他回答怎么说?答人想而杀境心相应是故成重!那么第一个正答所以成重的原因,不起非人想故无罪也!正答所以摆在余趣当中不结罪的原因也,说姓王的这个人来差开掉了,对于本境是不同是异境,但是他还是个人,所以你去杀的时候还是杀了人,杀人之心是有的,而杀的正是这个人,所以被杀的这个人是境,想杀的心是心,心跟境相称的,既然相称所以成重,那么对这个非人呢!你本来并没有想杀所以这个并没有,那么这个了解了,第一端。

再看第二端,释律境想难,那么这个律当中另外有一个判,这是前面的解释,这个解释一定不能跟律有矛盾之处,所以他现在律当中有这么一段话,跟前面祖师注疏里边所判还是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或者从表面上去看这里有矛盾之处,他那个文怎么说呢?

【戒疏续云:『问若无罪者云何律中非人人想中罪者。』】

说假定你说余趣无罪你这个解释是这样,如果解释对应该跟律本上面完全通,现在律里边怎么说呢?说非人现起然后你人想!那个时候你去杀了得到一个中罪,你不是说余趣无罪吗?那现在一个非人出现,你在这种状态当中人想而杀,得了中罪怎么说呢?这个是问难所以!那么其次这个地方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这个通示,通示当中有一个说明,说余趣无心无罪,对于余趣并没有起杀之心所以没有罪,不杀固然没有罪杀了还是没有罪,现在这个地方说对非人哪!起了个人想,这个境是余趣,想是人想,前面这个通示说他是余趣无心所以无罪,现在虽然是余趣你是有心哪!这个是不同的地方清楚不清楚?不清楚自己再看一看,那么在此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有一些问题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提出来,下面的委细仔细的辨明!那么这个也就是说,平常我们一般人没有办法,很深细的能够看出里边的心境相交涉当中,仔细的业的关系,所以祖师把这个里边抉择出来。

那么下面一共有分六段文,这个六段文的文字比较复杂,在正说之前我先说一下,这六段文你们哪几个看过的?看过的请举一下手,那么诸位你们在这个地方要好好的学,要认真的去看,好像我们重点始终摆在《广论》上面,我这里可以告诉你们一下,假定说你们律这方面不能了解的话,《广论》是完全白开了,这个论是论什么?论那个心境交涉的时候我们怎么样辨别?怎么样能够如理行持?这个是他的重点!我们为了要学律所以要细学论,换句话说,要行持!从那个行持当中改善然后步步上升,这个是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现在目前没有太多的时间也没有精力否则的话呢!我可以从现在这个律里边引申出来那个论上面,譬如说他每一个地方的问答,那个完全是论上面互相的结难,而且这个地方的问答正是针对着事项来说明,所以那个时候又是完完全全讲论上面的东西,那么论上的东西怎么律上讲呢?就是这个论本来就是指当我们对境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两种情况出现,一般对着境随顺着以前一般的习惯这就是无明,那这个就是生死轮回的常道,现在学佛的目标是干什么?就要在对境的这个时候能够明辨,不!现在这样的做法那是错的,跟以前相应的,那么学了这个佛告诉我们的道理的法,这个法所谓经律论!晓得哪一个对哪一个错?从错的改成对的!那那一部份我们称他为什么?起步的时候下脚第一步戒!这个才是我们真正修行的起步,但是单单对这个戒的行相来看一些文字我们不懂,所以要在三藏当中仔细的抉择,因此我们抉择清楚了以后如果不能在对境的时候,仔细去用他的话那前面全成戏论,不过我晓得在这个里边很多问题,如果不经过我在这个地方提一下,大家又找不到问题,那反过来我提出问题来如果你们不看的话,你们还是一无所知,所以这是两方面的你们了解不了解?譬如我刚才说的前面无心无罪那个提出问题来,这个里边仔细的去看的话,单单那一部份哪!足够我们一个学期弄不完,而这个地方就完完全全真功夫了,真实真功夫所以这个律对我们是绝端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一碰见境那个时候对不起就一点都假借不来,论上面我们可以说说空话呀!所以这个戒的重要是由此可见,其实在我们还没有碰到这个的时候,当我们谈论的时候我已经处处地方提出来,嘿!对境的时候怎么说?对境的时候怎么说!那个时候已经说明原来学论的目标是在对境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讲戒行,所以现在我们正说戒行的时候你想更是何等重要,那么这个说一说,不过当然一个事实,我也了解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刚刚过来,福智精舍有很多事情,一口气还没弄好,虽然是我们并没有动什么,可是前面那段时候难免,等到现在已经完全安定了,安定了以后,下面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噢!这个先跟大家说一下。

现在我们看这个六段文,这个里边这个,持犯总义,当中这六段文也可以说是最难懂的一部分,实际上我们要辨清楚这个,对我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既然你们没有看,我也只好讲过去,但愿你们回头能够细看,否则如果你们仔细看的话,你们再一听的话,啊!你们会感觉得如虎添翼啊!这个百倍斧头传神哪!这个真正的精神就越学越有味道了,这个我顺便一说噢!

现在看那个戒疏,对上面这个律当中这个问难怎么解释呢?那么这个里边一共分六段,这个每一段上面有一个三角形,这个六段分三家,换句话说,有三位古代的祖师,就这个问题一层一层深细的辨明,那么这里第一段是第一位祖师,第二第三第四是第二位祖师,最后第五第六是第三位祖师,所以文分成六段,那么解释的一共有三位祖师,那么现在我们看一下。

第一位祖师就直接就前面这个问题提出他的看法,

【戒疏续云:『答。此由境差、方便罪也。由非人来、人想不舍、杀张心成而境乖异。望张方便、望非人边本无罪也。具足五缘杀非人者、但中罪。如何其因已是中罪、义不然也。』】

先来说明律当中非人、人想这个的中罪定的原因,说这个是原来他想杀的人,那么那个时候呢!那个临时的时候,这个所对的这个人的境,被一个非人叉开了,所以在这种状态当中,他并没有成就杀人的那个究竟罪,这是对原来这个人具有杀心,这样!因此就这个具原来的那个人的杀心方便来定的方便罪,下面说明他这样的判断的理由,我们看文由非人来人想不舍!啰!虽然这个境换了一个人了,叉开了是一个非人,但是那个时候他心里边还是这个人!所以他就一刀下去,那么把他杀死就杀张心成而境乖异望张方便望非人边本无罪也!因此他这个杀下去,他只是完成了想杀张这个人的心,但是所对的境确是错开了,所以还是从原来所期姓张的那个人方便,因为具有杀心所以得了这个杀心的方便罪,对于这个非人边他本来没有杀心嘛!所以没有罪,那么因此上面说非人人想那个中罪呀!那并不是就非人边来立,而是从他人想那边立,所以在境差的那一个科里边啰!就是这种人叫做境差,那么这是解释,最后他来证明我这样的判法有我的理由在,现在最后那段文就说明他的理由,他的理由怎么说呢?具足五缘杀非人者但中罪,如何其因已是中罪义不然也!下面说明他上面判决的这个理由,说杀一个非人那个非人不是被杀死掉了吗?但是这个杀死非人的时候五缘具足也只是中罪,哪五缘呢?说第一个境是非人他也晓得这是非人,第三个有杀心有杀他的心,第四个然后行方便最后把那个非人杀死,这五缘具足了才是中罪,所以这个因果完全相应才是中罪,怎么你现在如果说这个整个的对非人来说的话,那么单单因,或者说他对这个人来说是没有起杀心,那前面的条件不具足,怎么可能是重罪呢?所以就他义理上来说那个说不通的,那我们了解了啊!原来是这个样,那么下面这个文的解释我已经解释清楚了,你们看一下看一下就了解,这是第一位祖师就上面这个问难当中所提出来的问题,那么这个实际上呢!他有所遗漏,有所遗漏为什么遗漏呢?这里先说一下后面也说的,他这个是就本境来说,本来杀那个人姓张的张人方面说了,这个异境究竟怎么样呢?他并没有说!既然异境没有说那异境里边容或有一些问题,容或有一些问题,那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所以说现在我不妨说一下,假定说他要杀姓张的人,那么姓王的人来了,嘿!这个人想不舍是杀了两个都有罪,假定说想杀姓张的那个人,结果来了个非人那么也许这个上头是说他还是人想不舍,万一到那个境界当中后面又说他看见一个好像不大像姓张乃至于不大像是人,他心里面有一点怀疑,这个怀疑有两种可能,有一个想想不杀了,有一个怀疑了半天他还是杀了,那么请问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说呢?

如果怀疑了半天他还是杀了那么请问这种情况之下怎么说呢?律上面说那个余异境来通通不判罪,结果到底怎么说呀?现在大家想想看怎么说?如果说不判罪的话那杀不杀不是一样了吗?这个不是说不过去吗?所以在此我们要深细的明辨的原因就在此!那这个就是平常我们自己对境的时候心里面,并不是经常这个明确的杀是如此,其他的盗或妄是不是都是含含糊糊那种心情呀?我们要了解这个心情如何以戒取净化他,就在这种地方,所以我们这个地方真正要想辨就是辨这个!然后自己很清楚喔!对境的时候这个心情如何,然后人家来我们才可以告诉他,我这个情况这个样的,这样!于是自利利他都能成就,所以说在这个地方看看是不是应该好好的认真的去看,看了不懂提出来讨论,然后抉择每一个地方心对境的时候看的很清楚,因为一看清楚了才晓得哪一个错哪一个对!错的以戒来把他一下挡住止住!所以禁防身口呀!那么这样功德就能够生起这是自利,然后对于别人这个境界出来的时候,你也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人家这是利他,这个了解不了解?否则的话我们表面一看对呀!照这个理由很具足呀!难了!这是第一个初示,这个初示是这样。

下面第二个,第二个后来的对这个初示来说,是说比较后一点,后面又有这种真正了不起的大祖师出现,发现对不起这里有问题了,所以他就觉得里边有所遗漏,他也提出他的看法或者是问难,那么现在我们看文P.119L.2戒疏续云:『有人言上立异境想疑心中想则决彻人差结重余则无心但属本境疑则不尔缘两境生故就两境双结二罪』,那么上面的祖师已经判了没有错,但是有人提出问题来,说上面讲的这个余异境当中嘿!有两种可能噢!不但有想心还有疑心噢!想是什么疑是什么?这里说一下!想是指这样就是刚才这个境界,说要去杀姓张这个人,跑的去看嘿!他在!我就把他杀了,那么假定是他当境那个当然根本罪也不谈,不在境差不在阙缘不成,成了嘛!现在说不是姓张的是姓王的这个人,那么前面已经判过了,然后在这种状态当中如果有一个非人畜生等等来,那么你一看说哎呀!这是一个非人嗯那那那这样!或者你虽然是个非人你还是把他当作人,那么这个也说明了,所以这个想是决定的,因为决定所以这个行为本身是能贯彻始终的,决彻!从头到尾心里边并没有一点点其他的杂染,所以没有余异境来叉开这个境界,所以想则决彻人差结重!那么余其他的除了人以外境出现的时候,的的确确你一心一意只想杀姓张那个人,其他的你没有,可以!疑呢!如果你怀疑了,当对了境以后看看不大对劲呀!这个到底是某人哪!或者不是某人,人想就决定了,下面到底是个人还是个非人呢?这个疑心当中你是两缘哪!又缘他是人又缘他是畜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杀了以后,岂不是你已经起了一个畜生的念头,你怎么可以说对畜生无心呢?是不是这样呀?所以这个就说不通啦!所以在这种情况的时候他说不是的!故就两境双结二罪!有人说对于这两个境界同样的要结罪,同样要结罪,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个行宗的解释,二斥疑心解!那么来说明前面初示,初示所判的有了漏洞,换句话说,想心那没问题,疑心呢!他没注意到,所以由于这个来斥破前人或者难破前人,所以第一个是他解想则决彻!那好我们不谈,疑心就不同了,以未决彻本异二境并有心故!这个既然没有决定所以本境跟异境二个都有一点嗯!这到底是人还是非人哪?所以你下去的时候这个心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余异境在里头,那个时候怎么说呢?本境方便中罪人异境是上罪余三异境并疑心中罪!应该其他的三个境界,三个境界是指什么?非人畜生杌木!因为你同样的有了这个,所以这个地方也应该有,所以第一段,换句话说,这个二三四当中,这个初示的第一段哪!是对于前面第一个祖师所立的对他的遮难。下面第三段

【戒疏续云:今解不然!】

他现在他这个就是第二个祖师来说他自己说,我现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不是如此,但列本境纵使四异来差本境若强若疑皆列本境!说前面那个是纯粹从本境来看,我们先看一下何以明之畜是小愆杌非生罪如何来差俱犯中罪岂不望人从本境结!那么这个上面也说明这个,说现在跟他不一样,真正的结这个地方呀!是这样的,他也是说明凡是异境来差,对这个畜生来说这是个小罪,如果是个杌木根本没有罪,不能说那些来差那个是中罪,所以他证明是望人边,我们看一看那个解释,次约义斥还即古义对破前解故云今耳!这个话就是今解不然的话,实际上就是第二示,这个第二示跟第三示,后面那个第三示才是我们的道宣律祖说明这个噢!这个就是第三示才是真正的今解,换句话说,才是我们目前所宗,那么实际上这个对道宣律祖来说还是道宣律祖以前的祖师所以说还即古义!不过这个虽然是古义对于前面第一个祖师是已经比较后了,所以叫今解,下云今明正解始是今义!那么这个话呢!就是我们看P.119上面最后一段

【戒疏续云:今明正解!】

今明正解这个境才是现在道宣律祖的,初判定云但列者即指律文境想句中,何下征释且举畜杌难破前义据此破词则知前解异境皆中罪!我们先看一下后面的第四段,看了第四段再回过头去看前面一下,那么这个文才可以容易了解,也就是说整个那位祖师的看法,戒疏续云,换句话说,在戒疏上面是继续下来的,也就是第二位祖师提出刚才那个难问以及他的解释的,问:异境有强方便属何?因为这个前面说异境无心等等那么杀了以后就这样,万一异境非常强没有完成这个杀,那个时候只有前面的方便,请问在这种状态当中这个方便属于哪一个呢?从这个上面他是要来确定这个因跟果,因为前面是笼统的对异境无心,异境来了以后你杀了以后呀!那无心现在不判罪,万一异境来的时候境很强杀不成那你怎么办?这个是说异境有强那么单单方便,那个方便怎么办呢?答强想犹怀本境故知此强不望异结如是类例若疑若想皆从本境!

那我们先看一下行宗的解释,三引强为例据上已明强从本境更欲别示故问所属!再引出一个例子来说强怎么办?答中强是异境想缘本境!说他虽然是个异境他是想当中,不管是想不管是疑还是从本境上面来看,故云强想如下例通据此立义不问想疑异境之上永无罪也!那么这个是第二师所判,到这个地方为止我们还是不一定太清楚,现在我们紧跟着看看第五第六,我之所以这样说的我晓得如果你们这个文前面后面没有整个的容摄的话,这几段文是看他不懂的。

现在来看一下这个第五,就是紧跟着前面四示,那就是二三四那个几段当中的话来说明,前面第四段当中不是说,异境若强,怎么说呢?那么好第五段看

【戒疏续云:『问。异境若强、差我不杀。强是本境、异非罪者。 异境忽弱、而被我害。未害之前、方便属谁。 若见异已 、别有方便、此则本境方便是自立。若见异已去、无别方便、害异果罪、因还本境、若此立义则无境差。』 行宗释云:『二明今释约两境难二、初蹑境强难破又三、初牒前义。 异下反以境弱为问。若见下双难、初约有方便难。则本异两境皆有罪故。次以无方便难。则异境果成、本境因没、故云无境差也。』】

你说的异境如果强,这个强盛的异境叉开掉了,使得我不能杀成功,那么这个时候,虽然杀不成功是由于异境之强,但是我的心里当中还是想他的本境,所以说在异境上面不立罪没有错,现在你看啰!异境或弱这不一定都强呀!这个异境有弱的情况,假定说现在所对的异境变成一个弱了,不如我了所以我跑的去害了怎么办呢?那看下面异境忽弱而被我害未害之前方便属谁?这个异境比较差不如我,所以我跑过去我居然很轻松的把他弄死掉了,那么请问这个时候没有杀的时候那个方便你说属谁呀?那下面这个祖师就是现在我们的道宣律祖呀!高明极了!双破!就是说那个也不对说这个也不对,那我们看那个文噢!若见异已去别有方便此则本境方便自立!这是第一段,说这个异境来差这个原来的本境,那么当我对境的时候一看哎呀!不对!啊不对!觉得这并不是我原来所期望的要杀的这个姓张的人,而真实的现见见到了这个是另外一个人,那个时候把他杀了,那么请问这种情况所谓见异去!见到了是不同的,那这个时候你把他杀了,那么这个情况之下这个本境是本境异境是异境,对吧!现在你杀那个方便你到底怎么说呢?就本境上面你可以,那么现在这个地方不是异境怎么办?所以说:若见异已去无别方便害异果罪因还本境若此立义则无境差!如果说见了有方便那是不对,没有方便呢!那么这个见本境的因来害了这个异境的罪,成功他的因果相关,因还是由本境的因,在这种状态当中境差这个道理就立不上来,境差这个道理立不上来。

那么在这个地方呢!单单看那个文大家还是胡涂,我把这个双难,你们现在可以不要看文,我来再说一下,说我本来想去杀姓张的那个人,那么我跑的去了,跑的去了以后现在不是姓张的这个人现起,不但不是姓张而且是个非人现起,那么那个时候我看见了,然后看见了以后我就把他杀掉了,杀掉了以后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那么你看见了异境,看见了这个异境以后,然后这个是你所看见异境的这个因,然后你把异境杀掉了,你有看清楚他是个异境,又把他杀掉了,你怎么说异境无罪呀?这个是不是说不通?对不对清楚不清楚?

还有一种呢!他现在是看见说见已无别方便!就是说拿以杀张的这个方便,因哪!来杀掉他,那么换句话说以这个因用在杀异境成了的这个果,那么既然这个异境没有了,所以你这个境差境差!就不成立了,因为你拿这个因作成这样的一个果,所以这个因没有了对不对?现在这个境差!这一科里边立的是境差这个题目,现在既然是这个因已经用掉他了,所以没有境差这个题目,你这个解释又说不通呀!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二难清楚不清楚?那这个是双难的原因,这么一来的话你了解了这个回过头去看前面的就清楚了,所以下面行宗的解释你们仔细看一看就可以。

【戒疏续云:今明正解!本境一品齐是中罪。】

现在正解!就是我们道宣律祖的,本境一品齐是中罪!嘿!现在来了,本异二境都分开来,本境就是原来的这个是一样的,所以一品是共同的都是这个样,什么?齐是方便!什么方便呢?就是有杀心!这个到杀心为止,而现在对于异境来叉开了,所以在境差当中,对这个本境来说没有杀成,所以对本境来说阙什么缘哪?阙境差之缘!这个没问题,所以这个本境是一品齐是中罪。

异境呢!异境不是这么含含糊糊的说没有噢!无心是无罪,有的时候万一疑或者其他的情况,有了怎么办呢?在律上面说无心才无罪呀!万一有疑或者其他有了那你怎么办呢?我们不能说他并没有说的我不知道,所以律师本身就应该这种地方呀!深细的明白,其实我不要作律师就是对我自己来说我对了个境界,你也应该了解自己的心境哪!否则的话这个不了解我们修行怎么修呀?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现在看异境!

【异境来差、人境缘人、有强有疑、莫不杀心皆结中罪。若至非畜、例有强疑。 以怀人想、强从本境、非畜异境一向无罪。若兼疑心、从两境生、本境疑中罪、非畜疑下罪。若至杌并结本境、以杌异境非生罪缘。】

说如果是异境来差是人境,人的境界说心里边还是这样,那么或者有强或者有疑都是杀心,那这个时候这个杀心部分都是中罪,若知非畜例有强疑!那么还有非人畜生来也有这个,以怀人想强从本境一向无罪!那个想的话是怎么样呢?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说如果说怀了人想那么从对着异境上面哪!强从本境!所以我只是想的是人,所以非人畜生都一向无罪,这个就是前面通示当中已经告诉我们了,若兼疑心!疑心怎么办哪?那就从两境生!刚才已经说过了,本境疑是中罪,非畜疑是下罪,若至杌木并结本境以杌异境非生罪缘!那个疑心!疑说他是人他还是非人?当然如果他只想到还可能想到人还是畜生?他是个人还是木头呀?那么在这个地方说如果从本境来说,已经起了疑心了,这个疑心部分就是个中罪,如果是非人畜生那个都是下罪,至于说木头的话这个木头本来不是个杀缘,不管你疑不疑,这个就并不成为构成他杀的原因所以无罪,那么这个就是异境来差异境上面加以深细说明。那我们看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二申今正解。中二、初明本境通结。异下明异境别结又复为二、初明人异境。若至下次明非畜境又二、初通标强疑。以下别释、初释境强。若兼下释疑心。非畜二、正犯中罪下罪、疑故并下罪。杌非罪缘故无所犯。初师局就本境、异则不结。次师疑心两缘、异境皆中罪、不简轻重。观今所判、文理精详、比前可鉴。】

就是第六段就是现在今时所解,第五第六都是今时所解,前面一段先把前面他的那个说明哪!用很巧妙的方法把他斥破,前师是说前境若强反过来说忽然之间弱了怎么办哪?那么现在他下面说:初明本境通结!这个还是本异二境双结,异下明异境别结!前面已经说过了异境当中又复分二鲜明人异境!再下面才明非人境,非人境包括非人畜生等等,那么这个非人畜生当中又分成二,那么先通标!整个的说一下,以下是别释!以怀人想等等是个别的解释,初释境强!境强就是杀不得了,然后若下兼疑心,非畜两种异境正犯中罪下罪疑故并下罪!在正犯当中那么非人是中罪,畜生是下罪疑都是下罪,这个是在别的地方判的,杌非罪缘故无所犯!

最后一个结论这个是行宗上面,初师局就本境异则不结次师疑心两缘异境皆中罪不简轻重今所判文理精详比前可鉴!那么到最后今师!这个时候在异境当中也每一个地方很深细的分出他的轻重来,那么下面有立一个表,那仔细看的时候把那个表细细的看一下那就清楚了,那么这个是境差,境差那一部份回过头去要仔细的多看二遍,那么这个时候才容易了解。再下面P.121

【第五项 想差】

【戒疏云:第五想差方便义张八位。】

我这个慢一点讲,那么现在这个叫想差,因为造罪的时候是境,对境的时候的心所起的想念,现在这一科就是那个想念有所差错,因此对于这个所犯的罪缘也就缺少了,在这种状态当中这个阙缘称为想差,这个想差犯的什么罪呢?没有根本罪只成方便罪!所以第五想差方便,那么在这个里边义张八位,完完整整来说一共要立出八种状态,那么这八种状态他下面一个一个都把他列出来,第一个心差境方便如律人非人想!这样他这个八个在这个地方我只是上头有一个简单的一个表,你们可以看一看,这个心是差境,境差心都是方便,还有一个呢!同样的心差境境差心都是究竟,这个是一二三四,第五个心境互差,方便!第六个心境互差而究竟,第七个心境不差而方便,第八个心境不差而究竟,这个就是八位,这八种情况然后他所以把这个八种情况通通放在这里,拿我们意业去观去观察一下,为什么要这样作呢?就是实际上心对境的时候,起罪或者方便或者究竟跳不出这八种状态,因此祖师都把这个地方一一立出来,同时在这里也告诉我们一件事情,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观察一定要观察到什么?天衣无缝!啰!反正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外乎这个,然后你这个一一简别,先把这个整个的内涵了解了,然后你在这个里边再仔细一一加以分类来归纳裁决,所以他那个八位摆在这个地方的,我们现在先看文

初心差境方便!这个境不差心差,那么下面举一个像律当中人非人想等!这个人就是境,这个境没有错就是个人,但是这个人现起的时候,你把他看成嘿!这是个非人,现在这个地方非人哪!你们晓得不晓得非人哪?就是实际上不是人!他那个行相就是天龙八部当中有一个叫非人,那么这个就是心想把他叉开了,心想把他叉开来那有二种情况,譬如以杀来说吧!你要去杀杀这个人,或者是心想叉开了以后嗯!你想想看他这个看见,这个他不是个你想成的非人那就不杀了,所以前面对于这个本想那个人的境界当中,对这个本来的这个人当中只具有杀心,所以这个时候叫做心差境的方便,这个清楚不清楚?啊!大家清楚不清楚?

大家清楚不清楚?容或不清楚我再说一遍,譬如说我要去杀这个人,然后这个人还在,可是到那个时候我心里想哎呀!这是非人哪!既然你要想杀这个人,虽然这个人是在,可是你心里面想错了,这个非人你是不是就不杀了?不杀当然你没有成根本罪呀!但是前面这个杀心来说你有的是吧!而前面这个杀心所以没完成究竟是为什么?由于现在这个心想把他叉开掉了,所以只停在方便当中,这个叫做什么?心差这个方便!心差境!境没有错,心差了,这个情况第一种心差境的方便。

那么第二境差心的方便,如律非人人想,把他倒过来,把他倒过来这个律当中说你要去杀一个人,然后你跑的去了,那个时候出现一个非人,实际上不是人,境错掉了,境差了所以这个叫境差,可是那个时候你心里面把他看成什么?看成人!所以你本来要去杀人,跑的去你还是以杀人之心去杀他,所以这个心不差,那个时候差的是什么?境把他差掉了是不是这样呀?所以叫境差心,虽然杀心是有你把他杀下去了,可是原来你要杀的境不对,所以没有根本罪,这个叫做境差心的方便,这个第二个也是个方便罪。

那么第三种呢!同样的是心差境,可是确是究竟的,前面那个心差境只是方便罪,第三个心差境是究竟罪为什么?如淫酒戒若怀非道非酒想疑但是正境皆结究竟!这个心差譬如说境!境不差可是心差,譬如说你跑的去律当中淫跟酒,那个都不开,怀非道非酒想疑!因为这个淫跟酒纯粹是在满你自己的欲心,譬如说你本来要去喝酒,然后看见这个东西这个就心差境,境并没有错你以为这个水!这样,乃至于你把这个水喝进去了,那个心差了,虽然心差了喝起酒醉不醉呀?醉了!你还是喝进去,喝进去你心里面还是这样,所以那个时候律上面说不开,还是究竟罪,淫!更是如此,这个后面有详细说明前面也详细说明,所以虽然心差但是这种条件之下是究竟罪。

第四个境差心究竟!这个境叉开了,然后心想不错这个也是究竟,如欲杀诳张人,张去王来,缘王张解,若诳若杀,是境俱差,齐成究竟!那么这个就是前面说喔!我要杀一个人杀姓张的,结果那个时候境叉开了,但是究竟,或者说骗他就是这样,骗他这个人,你要骗某人或是另外一个人来了,你只要这个骗的话说出来对方听清楚,妄语也是这样,对方只要听清楚了对不起!听清楚了你自己的妄语,我要骗某人就是这样,譬如说我是在这个地方随便说我要骗你,然后我在这个地方的话说,你在那门口我就骗你一下,其实我没看见你噢!别人跑的来我骗了他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不是境差了?是不是境差!但是我心不差呀!所以只要我说出来了,对方也听见了那对不起不管哪一个人来我犯了妄语懂不懂?所以这个叫做境差心,那个心不差那这个还是究竟。

第五个心境俱差!心境俱差成方便!第六个呢!即此互差成究竟,以事思取!那个祖师告诉我们好了你自己想一想吧!你就了解了,那么这一个等一下下面的解释当中,下面这个行宗的解释当中我们拿两个例子来一说那就清楚了。

第七个心境不差成方便,心跟境不差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境强缘差之类!心也是境也没有错只成方便罪,那么这个是什么呢?譬如说出佛身血!这样!或者是境强或者是缘差,你要去譬如说对佛出身血当然我们要去杀,那个不可能杀佛的,所以只能出血这个只能出一个方便为止,还有我要去杀一个人这个人也现起,可是这个人比我强对不起我杀不成这是个境强,还有缘差!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心跟境都不差,但是没有成我们究竟的罪,所以这个心境都不差而成方便。

第八心境不差成究竟!心跟境不差,心是对境也是对,那么这个每一个戒都是,根本罪都在这个上头,所以这个差当中分八位。

那么这八位当中看看行宗的解释,此门八位前四互历后四具兼!这个前四就是心差境方便,境差心方便两位,第三呢!心差境究竟,第四境差心究竟,这是互相反过来,心来去差那个境,境差那个心,这是两个,两个当中又各有方便、究竟,所以前四互历。

后四呢!或者具差或者具不差,就是这样具兼,那么这个里边一三全是想差!第一个第三个都完全是想差,第二第四是什么?第二第四是境差!所以在这个想差当中不算,这个地方全是想差,五六心境兼差,那么本门!本门就是想差,只收四句哪四句?第一第三第五第六,所以说二四属前境!第二第四是属于前面的境差不在想差当中,七八即境想初句!七八什么叫即境想初句?人、人想!境是人然后人想,所以这个都不差,故此四句皆非科意句法相从故为八位耳!本科当中这四句不包括在里头,只是要说明这个句法,他上面说句法相从,我在这里已经跟大家说过了,就是我们观察一个问题把他全面的立出来,那整个的境界不外乎如此,然后你在这个里边一一的配置,使事情丝毫无漏,然后丝毫无漏了以后在这个里边再抉择,哪一些摆在境差当中?哪一些摆在想差当中?哪些是有哪些是无?因此经过这样的严密的研阅,观察以后,我们对事理总总心境等等,能够丝毫无差的了解,于是整治去行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么在这个地方停一下,停一下休息几分钟,下面我们继续下去想差,那个想差当中看那个第二段,戒疏续云:就此想中!这个前面不是个想差吗?或有从轻向重如杀盗畜生转想向人者是!那么想差当中就是心里面有的想差,本来是轻经过这个一差变成重,那么他举一个例子像杀或者偷畜生的东西,那么这个转想向人呢!就从轻向重,我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说我本来要去偷一个东西,本来这个东西是畜生的属于这个畜生的,那么我到底偷的时候心里想想嘿!这个弄错了这是人的,但是我还把他偷回来,就是这样所以那个时候叫转想想差,这样的想差的话本来是畜生畜生想,然后你去杀也好偷也好这个罪比较轻,现在这个境并没有动,然后想差你把他看成人的东西,人的东西而去由于这样的想差的话呢!比本来的罪重,所以从轻向重。

进一步下面或从重至轻即反上句是!上面了解了下面就了解了,第三呢!或互转者如彼淫酒俱是正境,想疑或生无非究竟!那么互转或者是前面那个畜生想人想畜生,像淫跟酒那不管,那个都是正境,所以这个后面会告诉我们,为什么有的是重有的是轻?所以或者这进一步想差了从轻到重,或者从重到轻,或者不管怎么转都是想差的部分。

再下面呢!疑心!看戒疏,戒疏云:第六疑心方便者相对义张八位方尽!这个疑心跟想心差不多,可是想心是决彻的,疑心就是除了这个以外范围比较广,同样的分出这样的八种情况来,哪八种情况呢?我疑他、他疑我方便,下面呢!我疑他、他疑我究竟,这个一二三四,再下面呢!自他俱疑方便,自他俱疑究竟五六两位,最后呢!自他俱不疑方便,自他俱不疑究竟七八两位,这个八位现在我们把文看一下。

第一个说我疑他方便人非人疑也!我怀疑他那个这是方便,人非人疑,这个什么情形呢?那么这个行事钞上面有这么一段说,譬如说我要去杀他,杀是我是行杀者他是我所对的境,那么那个时候起了疑心嗯!到底是与不是呀?是是不是?那么如果说想心的话,我想那么跑的去那一下就下去了,疑的话对不起到这种情况之下,想了一想或者疑起什么?这个疑心不绝的话为了避免他这个心就停止了,这种情况叫我疑他,只停在方便当中,所以说人非人想这是一种。

还有呢!他疑我方便!什么叫他疑我方便呢?说别人来怀疑我,身现妄语相前疑不了是!他怀疑我然后这个时候方便,譬如说我要骗人,骗人的时候不是嘴巴说我呀!用身体来表示,他问我:你看见没有?然后我做一个动作似是而非,弄了半天他也并不了解我到底表示些什么?所以这是他怀疑!他弄不清楚呀!这种情况是前疑不了,所以这是他疑我但是这并没有究竟,所以是第二。

第三他疑我究竟!还有我疑他究竟!就是上面这个他疑我我疑他都是方便,现在呢!他疑我我疑他都究竟,这个是什么状态呢?如口造语业但使言章了了不问自他疑也!就是说我嘴巴上面来说妄语我骗人,结果我骗人假定现在说一个比喻来说,喔!我现在作了什么了,佛门当中通常说证果,或者什么等等,譬如我们现在说来骗人吧,在世间来说,我是一个身份啰!就是这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是骗人,是不是这样呀?我是骗人,所以我嘴巴里说出来的是我是某人,我的言章了了,那么旁人那个对方听见了,但是他怀疑我,这个他到底说的对不对呀?是不是他疑我呀?清楚不清楚?但是他疑不疑没有关系,我要说的妄语是不是说究竟了,他也听清楚了,那么这种情况之下虽然他疑我究竟。还有我疑他我也跟他说这个话,说完了以后我要骗他,我就心里想到底他相信不相信呀?这个我疑他但是不管他相信不相信,我确是要把这个话说的清清楚楚了,所以我疑他也好他疑我也好这是口造语业,但是言章了了是不问自他疑也,这个都是究竟,那么下面的行踪的解释就容易了。

我们再看戒疏续云很有意思!上四句单疑也今此双举何者是耶?现在上面那个疑心当中,疑心当中我所举的举了四句对吧!四句!如果说像八位当中的,下面的这个另外的四句自他俱疑方便究竟,自他不疑方便究竟,说上句那那那这个双举应该怎么办?所以他就下面紧跟着说,自他俱疑成方便如身口互造,然后下面自他方便成究竟妄语言了!最后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血在佛也!最后即成究竟者应该还是说自他俱不疑即成究竟者一切戒都是,那么就是双举这一个,那么我们把那个双举的也说他一说,什么叫自他俱疑成方便呢?那就是像身口互造!就是这样!这个身口互造你们能不能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叫身口互造?我现在说一个比喻噢!他那个上面不是说身口互造吗?就是说本来说妄语要嘴巴讲,现在我用身口身来表示,就是这样!也就是他这样,我去骗他一下表示一个动作我想骗他,那个是身口互造就是身造语业,换句话说,身造的口业,结果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表示了他没有弄懂,他没有弄懂是不是他疑我是吧!第一个,还有呢!我想嗯!他到底弄懂了没有?是不是我疑他?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这两个什么都是方便,都是方便!

下面呢!自他俱疑成究竟者,同样的妄语言了了,你不是用身造用嘴巴说出来,我说出来,我我这样譬如世间来说假如我是个骗子,我就告诉人家说嘿!我是个警察,我是个什么官,那么我想骗人,这个妄语说的很清楚,对方也听懂,但是听是听懂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也说清楚了,是不是言章了了?但是他怀疑我这个家伙!到底是对不对呀?是不是他疑我?然后我也怀疑嗯!听了他到底信不信呀?虽然我想骗他可是我怀疑他,当然还有其他的内涵噢!其他辗转的内涵不细说,这个两种情况之下自他俱疑,但是我说出来的话,他是清楚明白的了解了,所以这个是究竟。

那么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就是这样!尤其是害佛,我也晓得这是佛,佛当然是!都不疑,那就像这个,那永远这个是永远只有方便。

那么最后自他俱疑即成究竟一切戒就是这样像前面完全一样,那么这个就是疑心,如果把想、疑两个配在一块儿一配对,那这个里边你就很清楚了,实际上真正临时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这两个状态都放在这个地方,这个心里面经常这种情况会出现,经常会出现所以这两样东西了解了那就对。

第七项 那么这个缘差不成章当中最后一个阙缘者叫善心息,

【戒疏云:『第七善心息方便者,如欲造罪,身口虽发,未邻究竟,忽起善心便止前业,壅碍不畅但居方便。』】

我们看一下下面的解释,行宗释云:初正明!正式说明什么是善心息?说邻近者邻即近也!忽起者或因他勉或遇胜缘或思佛戒或畏因果若非此类善心宁发居方便者前心中罪!那么在这里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说什么叫善心息呢?譬如我们本来要去犯一个罪,那么已经脑筋动了身口也开始,去譬如说我要想去杀人要去偷东西要去骗人,这样那个时候跑到路上面还没有把这件事情完成之前,还没完成之前,那么未邻究竟,换句话说,你要杀,还没有完成杀的究竟,盗等等都是如此,忽然生起这个善心,因为生起的善心哪!所以就不再犯那个罪,所以便止前业,那个只停住在前面那个起因在方便当中,那么这个因他上面说或因他勉!别人的勉励这样,或遇胜缘!或者遇见一个特别的譬如说我们要做一点坏事,忽然之间遇见我们心目当中景仰的现在哎呀!不行不行!不行不行!或者普通的一个朋友他来一劝我心里面,或者想到哎呀!我是受了戒的人,啊!这是不可以!也许忘记掉了也许这样或者想到因果,那么这个所谓有善心一启发于是造罪的这个究竟就终止了,但是前面起心这个罪所以前心,单单那个前心那个前心部分的罪。

【戒疏续云:问此乃善心生今何言息!】

说叫做善心息,那个明明是善心生起来了,你怎么叫善心息呢?他有个回答,其实这个回答前面在P.113境强当中已经回答过了,对吧!这个境强不是罪缘,因为境强,所以使得你不能成就欲造之罪,停在因当中,所以称这个并没有造罪阙缘,这个叫做境强,现在由于善心止息了,我们造罪,所以这个阙缘叫做善心息,现在看回答,

【答。实如来问。向若不生、恶必趣果。由此善心能息恶 想、即所息处号为方便。 又如律文、舍者中罪。舍时非罪。由能舍故、前恶不至后果、故号前因为方便也。』】

回答说是的!就正如同你前来提出这个问题,是善心生不是善心息,假定这个善心不生起的话,那个造恶呀!一定会造的究竟,单单那个因没有东西终止他,这个恶心会造成这个恶果,由于现在这个善心生起能够止息这个恶念,于是是所息这个地方来说称他为叫善心息方便,那么下面举例又如律文舍者中罪,律当中很多说舍是中罪,舍不是个罪呀?由于能舍前恶不至后果,所以就称这个前面不至果的因称他为方便,故号前因为方便也!那么这个是善心息。

【行宗释云:『二释难中。此即善生恶息、于义易知。欲生下答、故皮为问。答文为二、初正答。又下引例。能舍则同善生、所舍可类恶息。』】

到这个地方为止关于阙缘不成所立出来的相,七种一一都说明,这个七种相就是善心息当中第一节的显相,那么第二节叫做校量,看文

【第二节 校量】

【行宗云:『二校量者即总料简前七位也。』】

把前面这个七种总共的来加以抉择说明一下,戒疏云:初以自身造境对置杀具明方便多少者!我们看就是这样,第一个来校量来比较一下,怎么比较呢?就是说你去做一件事情譬如说杀,或者自己亲自去杀,相对的另外一种呢!不是自己去杀放一个杀的工具,譬如山里面那个山胞呀!他每一个坑海放在这里,或者我们要去捉老鼠作老鼠笼,现在还有捕蟑螂的这些东西,对吧!这个就是说并不是自身去杀,是相对的放一个杀的工具,那么在这个里边就要看一看了,为什么要看一看呢?前面我们立每一项的话,譬如说举几个缘,人人想人人疑等等,像有这种状态,这个每一个都是成就他造罪的条件,或者叫做方便,所以自身跟这个所指的杀具在这个里边不太一样,因此我们前面所立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所遗漏,不完全!所以要比较一下,这个清楚不清楚?现在我们看文,

【身自造境、具七方便。设置悬拟、既非自身、故阙想疑、但五方便。】

那这个地方就说明告诉我们就这样,前面那个阙缘一共有七种,那完全是自己去作的,如果说你设置悬拟!譬如说放一个老鼠笼,挖一个00,那个都不是自己去,那个时候老鼠笼,会不会想一下嘿!这个是不是老鼠,我不要捉他,会不会想这个?这个想心跟疑心,两个就没有了对吧!所以在这个地方,这个七个当中呀!就少掉了这二个,就是五方便,像前面这些校量,这些东西辨别,一方面可以说文蛮有趣,另外一方面实际上这个内涵的深细呀!那我们就看的出来,

【行宗释云:『初明多少宽狭二、初自造置具多少又二、初标示。身自下别释、初明自造故多。设下次释置具则少。以想差疑心必约到境、悬拟相成不可论故。』】

行宗的解释:初明多少宽狭这个地方分二,一个自造以及置具,有多有少,这个里边初标示,身自下别释!下面就身自造境具七方便哪!个别说明,初明自造!自己造所以多有想疑,下面呢!设置悬拟的话那么是置具,放东西放在那里少,以想差疑心必约到境!这个想差跟以前都是人亲自去,所以自己亲自到,悬拟相成不可论故!事先放在那里这种情况那不能这个对境的时候,无所谓想疑了,那个是从这个地方去校量,下面还另外一种

【戒疏续云:克心辨差,其境则宽,以元在张,王非畜杌,后来差故。】

这个第二种,这个宽窄就看心里面的克漫,什么叫克?一心一意克定的!漫是漫无对象,在此有他不同的地方,譬如说我要去行杀,我说我这样去专门杀某人,那么这种情况之下去辨别的话,那这是一种,还有一个是漫心,说所以克心当中辨别这个境差,这个境就很宽很宽,什么叫境差?这个境界叉开掉了,境界叉开掉了就是我要专门杀张某人,前面不是说了专杀张人,然后这个对象是要不是张某人,这个对象就是境是吧!所以这个是境差的条件很宽很宽,现在清楚不清楚这个?只要不是张某人所有其他的人来也好,所以下面说你原来的目标只对着姓张的人,其他的人姓王的人姓李的人,不管哪一个人来不是!然后非人来全部不是,畜生来也不是杌木来也不是,所以境差这个条件是不是很宽哪?所以不管是愚人非人畜生杌木后面来把这个境界叉开了,这个说境差很宽很宽。

那么下面叫

【漫心辨差,其境则狭!】

漫是漫无标准的,漫无标准的来辨明这个境差的话那这个境差就很狭很狭,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我要去杀呀!就是这样这个漫无标准的,那么只要有来这个时候就是这个境差这就很有限,说不管是什么人来我要杀张固然要杀王也杀,人杀非人也杀然后畜生也杀,只有一个什么?只有一个木头来!那个木头当然不是杀,所以这个境就很狭很狭,这个缘差的境很狭,

【以通三趣,有境齐害!】

人非人畜生这三个境界只要有境漫无标准的通通害,那么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境差只有一种什么?杌木这个境界,那对不起,这个就分

【唯有杌境用分轻相!】

除了这个以外不但有无而且还轻重。下面解释,这个解释我们了解一下,实际上那个心里的状态噢!二克漫宽狭言宽狭者谓异境多少也初明克心宽王非畜杌即四异境!说王是人异境,非是非人境,畜是畜生境,杌是杌木境,这四种都是,次明漫心狭!那已经说过了,

【杌境轻者非情无过、止有方便!上据大漫,若约小漫!】

上面说这个大漫,漫还有大漫小漫,什么叫小漫?

【若约小漫,如欲通害人趣,望克为狭,对大犹宽!】

这个大漫跟小漫要说一下,还有一个叫小漫,这个漫心他上面说不管谁都来杀,还有一种呢!我只杀人,可是这个只杀人哪!对某人来说他是比较宽,可是对其他的非人、畜生等等来说的话,不一样是吧!所以这个叫小漫,可是真正论那个心情的话,就是克心还有大漫,还有小漫三种,这个到后面的时候还有说明。我们继续下去,

【戒疏续云:『二心境分别,境差、境强缘差,据前境论,阙婆塞缘,想、疑、心息,据自心辨。』】

这个校量是另外一种方法来看,说前面阙缘所立七种情况,现在以另外一个标准去衡量,哪几个说境哪几个说心?所以心跟境来去辨别一下,境差、境强、缘差,这个是完全从境来说的,另外呢!阙婆塞缘想差疑心善心息,这个是从自心方面来说明他,这个比较容易了解,那么到这个地方为止,把阙缘那一部份也讲完了。

下面再看第七章,P.123

境想分别

这个境想分别当中分成共五节,

一明制意

二明有无

三定四五句

四互四五句

五轻重!

这个我们一一的仔细的看一下,翻过来P.124,那个五节当中的第一节,说明制定这个的原意,

【戒疏云:『初明制意,若无境想,不可定罪轻重』行宗释云:『以心有是非,境有错误,淫酒、前三句重,后二句轻。余戒,初句相应故重,后四句乖差故轻。』】

说假定没有这个境想的话,对这个境界的想,心里状态的话,你没办法定那个罪的轻重,所以这个我们在论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实际上这个真正最重要的里边哪!是心境交涉当中那个心本身很重要,通常很多情况之下定那个罪就从这个地方定出来的,所以再加上心境互相的交涉那所以说心有是非!正对着境有错误等等,那个这个里边所对的境不一样,以五戒来说那么这个下面淫戒酒戒前三句重,然后后二句轻,余戒呢!只有第一句是重,后四句都比较轻,下面他一个说明,一一说明我们说明了就了解了制意的内涵。

【第二节 明有无】

【戒疏云:『二明有无者准律约戒不必具有今解无者是略无也无别所以。』】

或有或无,从律上面来看不一定每一个都有,这个地方我们要用另外一个表来看一看,那么大家都才能够了解,在这个P.124上面,通常所谓,立为五句或者四句,实际上那个心境相交涉当中,正立的时候应该有八句,这个八句,我在这个上头有个表,那么我在这里,也许你们看不清楚,我念一下给你们听,你们就很清楚了,你们自己可以立一个表看一下。

人人想人疑,非人想非人疑,是不是四句?说这个境跟想交涉当中,这个境然后或者是他是人人疑两种,是不是非人想非人疑四种?倒过来,非人也是人想人疑,非人想非人疑是不是八种呀?可是这个里边只立五句那这个为什么原因?这个这里先不回答!你们自己想一想看,这也是相当有趣的一个问题,那么现在说这个八句当中不一定都有,这个是提示我们,但是这个今解无者是略无也!有的又把他忽略掉了,把他略去!可以的也把他略去掉了,不是别的,这个提示对我们很重要,你们把他立的八句以后呀!自己去细细的辨一下,不妨作一个考试吧!这个考试对你们非常重要很重要,你们每一个人写出来,这个好在在下一堂课了以后交上来正好,我会在那个地方再一一的仔细的告诉你们,那么你们那个时候对这个内涵就很清楚了。

那么现在先看一下,先看那个小注,五戒八戒中律出境想句者有杀盗淫妄饮酒非时食六戒今依资持记中引律四重戒句法具录如下余可准知!那么这个小字就是弘一大师加上去的,说既然是《在家备览》不应该仅仅是五戒,还要一个八戒,所以这个既然在这个地方呢!讲那个境想的话,所以现在只立五句的话,这个是引资持记当中只是把那四个重句立出来,那么其他的可以照着这个比对一下,也就可以了解了,现在那个四个重戒我们看看淫盗杀妄。

先把那个看一看道作道想、道作非道疑、道作非道想这个三个都上罪,非道道想是中罪,非道非道疑是中罪,那么这个五句,盗呢!只有两重说过五减五,因为这个过五是非常严重的根本罪,减五的话就罪相比较轻,所以他一一把他互立,有主有主想、有主有主疑,无主有主想、无主无主疑,那个过五是这样,减五也是这样,这里边少掉一句少掉一句,你们有没有注意?少掉哪一句?对!少掉这一句!为什么少掉?对!有主无主想!去偷东西的时候你一定是要偷别人的,你看见没东西的时候要不要偷呀?没有主的人当然没有主的嘛!所以在这个虽然是有主,如果你的心目当中觉得是无主的那不叫盗,清楚不清楚所以他那个有无就是这个样,所以盗戒呀!有主无主想虽然他自己是有主的,可是你脑筋当中你觉得嗯!你以为!不过这里注意噢!不要说你明明去偷东西啊!我只要把他想成无主,这完全是骗自己呀!还罪加一等哪!这个我们要了解说内心当中很清楚很明白的,所以这个戒上面告诉我们叫可学不可学,这一定是个不可学迷,这并不是说这样你脑筋当中很清楚但是就是迷糊掉了,并不是欺骗自己,或者乃至于其他的等等,那么杀戒也是五句,妄戒也是五句,人作人想上罪,人作人疑中罪,人作非人想中罪,非人人想中罪,非人非人疑中罪。妄语!人作人想上罪,人作人疑中罪,人作非人想中罪,非人人想中罪,非人非人疑中罪,那个这个一共这个地方四戒,淫杀妄这个三戒都是立出五句来,盗戒只有四句,不过虽然四句由于过五跟减五两个内涵不一样,所以他两个都立在这个地方,这两个不一样所以判的罪也有不同,那么这个就是有无。

这个有无刚才有个问题再重新提一下,应该是八句为什么现在立了五句跟四句?同时刚才有一个问题已经有人提出来了,有主无主想没有罪,没有罪要不要立进去?当然不要立进去!所以八句当中少掉一句还有七句,那么剩下来的七句你们怎么弄?这个地方是一个让我们自己认真深细观察,那晓得祖师立这个东西的时候原因何在!他总要把我们所对的事理境相那个境界能够包揽无遗,认识的清楚抉择的丝毫无差,整次修行那么才能够产生我们所期望的。

定四五句那个在P.125上头,现在先看那个文

【戒疏云:『三定四五句者,』】

这个或者是四句,或者是五句有一种情况是确定的,不是四句就是五句,有一种情况这个四句,可能会变成五句,五句会变成四句,那么这二类分在这个第三节、第四节当中讲,现在那个第三节就是确定的,那么现在我们看一下这个文,

【行宗释云:以律中列句,四五不定,如淫杀妄三戒并五句,盗戒四句,】

这个律当中所立出来的这个句子,四句五句不一定,那么讲到这个我们一开头的时候说,一共有八位,我想这个八位你们都研究过,等一下我们再来讨论,那么这个八位当中定出来,这个律当中只定或者四句或者五句,那么哪一种情况是四句?哪一种情况是五句?下面说明了淫杀妄三戒都是五句,那么这也就是上面这个表我们看前面的淫盗杀妄,那个淫是五句杀是五句妄是五句,那么盗只有四句,那么为什么他下面说

【但由第三一句结罪有无,故句法不定!】

这个第三句是什么?第三句就是我们看那个杀,人作非人想这是第三句,如果说摆在盗当中的话,那么是有主无主想,

【如杀戒、人非人想、转想中罪、本迷下罪。以作非人杀故盗戒无第三句者、以有主无主想、转想亦中罪、本迷无罪。以无主物罪缘故】

这一句有的是有,有的是没有如杀人,第三句是人非人想,那个这个时候,转想是中罪,本迷是下罪,这个不管是中罪下罪,那都有罪,盗戒呢!说盗戒无第三句者!盗戒就没有那一句为什么?以有主无主想!这个摆在盗戒当中,那就是无主无主想,那么无主想转想是中罪,本迷就根本没有罪,虽然是有主之物,他根本就不晓得,当作无主之物来处理,那他没有罪,没有盗心,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一句就没有了,所以说或者五句,或者四句。

那么再下面看在什么情况之下是无什么情况之下是是,看文

【戒疏续云:『若轻重相望,境是可学,生不可学迷,同是五句。』】

从重轻方面来看这样,那么这个如果是说本来应该很了解的,可是对境的时候临时由于这种不可避免的错误,不可避免的错误通常我们就是说譬如说,你平常事情认识很清楚,今天忽然迷糊掉了,或者脑筋不清楚乃至于有人到这个情况之下就是,我们想常常会有这种状态,那么这个把他弄错了,那这个情况之下说虽然迷还是有罪,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文就了解了,

【行宗释云:初轻重明定五!】

这个迷只是转重为轻,虽然转轻了还是有,

【迷重为轻、如人作畜杀、有主作非畜盗等。皆缘罪境、定有第三句、故同五句。】

迷重为轻,如人作非畜杀!这个是人你把他弄错了当作非人当作畜生就是这样,那么虽然这个罪比较轻一点还是有罪,所以这个时候五句,还有呢!有主物你当作无主这样的话没有罪,可是你有主物把他看成非人畜生这样去的话,那你内心当中还是有主的,不过这个罪缘减轻,所以在这种状态心所缘的都是有罪,那么这个一定第三句,所以这个是一定的五句。那么哪一个是四句呢?看文

【戒疏续云:若犯不犯相形,则四则五!】

有一种情况是犯有一种情况是不犯,那么犯的是五不犯的那就是四句了,现在他下面说明

【谓前后俱迷,非缘罪境,即定四句,除第三位如无主想等!】

你根本不知道,所以那个时候,譬如我们刚才说的,虽然这个东西是有主的东西,可是你根本不知道这是有主人的,你觉得这是无主的,那你就把他拿走掉了,所以心里上面本来并没有起这个盗心,所以心里面所缘的,并没有起盗之罪,这个状态之下,第三句就没有了,所以有主无主想!所以这种状态的话,第三句没有了五句,当中只剩四句,另外一种情况呢!说一定是五句,哪一个呢?

【迷虽是定、而缘罪境、即定五句。如非道想、非人想、减五想等。】

迷虽是定!你是弄错了,可是这个迷怎么办呢?那就是缘罪境!你心里面还是有这种起犯之心,那一定五句,举个例子,非道想,非人想,减五想!譬如刚才说人!现在你把他弄迷糊掉了,把他看成非人,把他看成畜生,还有呢,盗!这样!你本来是这样要盗的这个,结果你以为,譬如说前面叫有主无主想,现在变为减五想,你盗的东西,这个东西你以为不太值钱的,好像二三块钱,就是这样,所以那个时候他虽然是迷糊掉了,实际上这个很值钱哪!你把他看成二三块钱,那个是同样的迷,同样的有错误,可是这个盗心还在,那么这种状态的话还有,所以这样的话那一定是五句。

这个了解了,我们看一看解释

【行宗释云:二犯不犯明四五中、初标举。】

犯不犯来对明,相对比的来说明四句五句,初标举!第一个就是犯不犯相形,

【谓下别释,初明定四,无主想者律无此句!】

这个很清楚,迷下!虽然你同样的迷但是一定五句,那么这个是总收轻重减五想者说盗戒,作无主就变成四句,盗戒当中如果是有主物看成无主那是四句,有主物本来是重的你迷变的少一点,那就是减五,这两个不一样,说若盗满五迷为减五亦随结犯故入五句!你去盗犯那个盗戒他有个原则,过五钱是重罪,然后虽然这个东西是过了五钱你弄不清楚,以为他不过五钱,以为什么一两钱,所以这个意思那么还在犯因为你有缘罪心在,仍旧是五句,所以意显随义不定不必依文!所以上面这个文就告诉我们则四则五,什么叫则四则五呢?说这个到底是四句五句?不一定!看你实际上对境的时候那一种心里状态,所以看他那个实际的内涵来确定,那么这个是定四五句。下面

【第四节 互四五句】

这个互四五句呀!四句可以转成五句,五句可以转成四句,所以这个互相可以转变的,不像前面的是这样就是这样,

【戒疏云:四互四五者,由是可学生不可学迷,即互轻重。】

前面同样的可学转成不可学,有一个从犯不犯看有一个轻重转变,刚才我们说过五迷变成减五的话,这是轻重的转变,所以在这样的转变的话,四句变成五句,五句变成四句,所以

【或从四以至五。如实无主体唯四句、后转为主即为五也。】

或从四变成共五,那什么情况之下四句变成五句?如实无主体,唯四句后转为主即为五也!说本来这个无主想,那个真正盗的话一定是指什么?这个你不觉得,你心里面并没有起盗心,那么这个情况之下拿的话,一定没主人的,实际上不是!后来你又想嗯!这个是有主的吗?就是这样呀!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你转,或者转疑或者转想的话,虽然盗当中没有这个,可是那一句,在这个地方,因为你脑筋当中一转的话,他就有了,所以四转成五,反过来,就是五转为四,

【若本缘人,转想当杌,约从后心则唯四句!】

你本来缘的是人,后来把他看成木头,如从木头那一方面去看的话你的木头根本没有,所以木头你根本对他没有伤害之心,那这个就是四五互转的情况,我们看一下那个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初标。二随释二、初从四至五。即约前心本迷、后心转入罪境故。二从五至四。亦合标云从五至四。谓本是心境相当、后转缘非罪境、故云转想。当杌即人作杌木想。』

初标!第一个就是特别的说明,标明什么是四五!那么下面来解释,随释分为二,初从四至五!那么下面呢!从五至四,从四至五是怎么样呢?即约前心本迷,后心转入罪境故!前面你本来不了解你也并没有犯罪之心,后来你觉得嘿!心里面或者想或者疑这样的一个转变,那么那个虽然本来是无主的想法呢!你一起心,这个就有了,反过来呢!二从五至四,亦合标云,从五至四!因为他那个戒疏里边没这一句,所以行宗说,应该加这一句,那么本是心境相当!那就是心本来是缘的人,后来呢!转缘非罪境!后来你想嗯!这个不是人嘛!那你的心当中去转变过来了,所以对这个杌!杌就是木头,对这个木头来说,你本来就没有这个心嘛!所以说人如果作为木头一想嗯!对这个木头,你本来没有心,所以这个就没有了,那同样的这个也就是意显不定。

同样的这个也就是意显不定随意呀!随当时你对境的状态你的心里情况看这个时候有犯罪之心无犯罪之心,来决定或者有无或者互转,那么这个是第四节。

【第五节 轻重】

【戒疏云五轻重者如文次第前疑重后疑轻以境是异轻本境故!】

再下面就是看一看这个五句当中轻重的差别,这个五句当中第一句呀!那都是根本重罪我们就不谈,在P.124 P.125上头不管是淫盗杀妄,这个心境相当是根本罪,那么其他那个譬如说盗杀妄尤其是淫本身,最主要的是从内心上面来看,所以只要是盗!不管是作道想作非道想作非道疑都是根本罪,下面这个盗杀妄三个除了第一句以外,下面或者是四句或者是三句,虽然都是中罪,可是这个同样的中罪还有轻重不同,那么这个轻重不同是怎么样呢?如文次第!就是照着这个文的次第。

他譬如说我们看一看P.125上面的杀戒,第二三四第二句人作人疑中罪,第三句人作非人想中罪,第四句非人人想中罪,第五句非人非人疑中罪,都是中罪可是这个次第就是前后不同,这个实际上我们看看那个次第当中说,前面疑重,P.125上面前面是人作人疑,后面的疑非人作非人疑两个都是中罪,可是这个中罪当中人作人疑重,后面这个非人非人疑比较轻,为什么?以境是异轻本境故!就是说后面那个非人非人疑,说你本来要杀的是杀的人,然后那个时候你心当中去缘的本来缘的是人,可是后来你想嗯!这个是人还是非人?就是这样所以这个疑,譬如人作人疑呀!跟非人非人疑两个内涵一样,这个境是不太一样的,一个是人一个是非人,可是这个疑本身你说这个是人!还是这个是非人!可是疑的这个内涵是一样,虽然疑的内涵是一样可是所对的境不一样,所以境是异!前者所对的境是人,后者所对的境是非人,这个后者所对的异境哪!比原来这个人轻所以以境是异轻于本境故!因此在这个里边虽然同样的疑!前重后轻!

那么下面呢!前想重结本方便心境相当故后想轻以正犯时有心无境!前面的了解了这一句也就容易了解,想也是,前想中后想轻,那么想是那二句?我们还是看P.125上面第三句第四句,第三句人作非人想这是前想,后面一句非人作人想这个两个都是中罪,那么在这个里边前想重结本方便!就是你本来要杀人,虽然这个时候你作非人想,可是原来你这个概念当中,概念当中是所对的,所对的是我要去杀这个人,是从这个上面结的,所以叫结本方便,后想轻!什么叫后想轻?后想就是非人作人想!那个时候有心虽然你有人想,可是境是不是人?境不是人所以说有心无境,那个境是什么?境是非人!所以这第四句是非人人想!这个非人是境,心想是人想,虽然你有这个人想是心但是所对的境确并不是这个要杀的人,所以叫有心无境。

现在我们看一下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初约疑想分二、前释两疑后释两想。制教同罪、心业重轻、故分两异前疑重下准钞应云、以本缘人、人境不舍、临杀有半缘人心故。后疑双阙、故轻。】

两疑跟两想,那么为什么要这样解释呢?这句话在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制教同罪,心业重轻!从制教来看,换句话说,从戒律上立的都是中罪,可是实际上业来说的话就有不同的地方,就业道来说他有的是重有的是轻,所以虽然制教是同罪还要分出两个的差别,故分两异前疑重下准钞应云以本缘人人境不舍!就是为什么说疑重?来解释这个疑是人作人疑,本来你是觉得这个杀戒的五缘当中人人想起杀心,然后下面行方便究竟哪!整个的所针对的都是人,所以你本缘人,那个时候心目当中也始终在这个上头,临杀的时候有半缘人心!什么叫有半缘人?就是你怀疑他,他到底是人还是不是人?所以这个疑心当中还有这个人的疑心在里头,那么这个从他的心里方面来看那比较重,后疑呢?是非人非人疑!境本身不是人然后这个同样的道理,疑心当中缺少掉了这个人,你虽然想这个人是非人呀!那个是非人吗?就是这样这个疑有两种,有一种是人是非人,所以这两个两缘这是非人吗?然后在这种状态当中两者相较的话,我们后者是不能肯定,这个是非人吗?这是不能肯定!还有一种疑法呢?你到底是人还是非人?这是两缘对吧!这两个比较的话后者较轻,那么

【后释两想中。有心无境者阙本境也。』】

这个跟前面一样,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容易了解。

【资持云:『两疑中,疑心不别,境分本异,故说重轻后想亦尔,前想中云本方便者,取前心也,望后正对,心不当境。』】

前面了解了这个就很容易了解,那么现在休息一下。

那个第五节那个轻重的第一段,前面已经简单的说了一说,那么下面看轻重一节的第二段。戒疏续云,喔!对!前面有一个小字,我们看一看,杀戒五句此文前释两疑约第二句及第五句后释两想约第三句及第四句!这个地方也说明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那么再看那个戒疏,

【戒疏续云:又就本境中疑重想轻,以疑半心不舍本境故重,想则舍本从异故轻。】

继续的看那个在本境当中,本境当中就是这个五句当中的前三句都是本境,不过第一句是根本,所以第一句不谈,说人作人想,那所以就本境当中的判,这个同样中罪的轻重呢!是第二跟第三,在这个里边疑比较重想比较轻,为什么原因?我们要翻到P.125,这个表上去看,P.125那个表,还是看那个杀戒,那个第二句是人作人疑,第三句人作非人想,这个地方第二句重第三句轻,所以疑那一句是重,想那一句轻,为什么原因?他下面说看那个P.126上面的文,以疑是半心不舍本境!那个第二句说疑这是个人吗?是人还是非人?所以说对这个人那一部份还有一半的心,而且他并没有舍离,所以这个重,想呢!想心哪!想则舍本从异!想那一句说人作非人想,境还是人没有变无所谓轻重,心想呢!前面人疑呀!还有缘人的成分在里头,现在缘非人他已经是不再对着人,所以叫舍本从异,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轻,因此就本境来看同样本境是人,人疑重于非人想。下面呢!就后异境!后面的异境也就是第四五句,那么我们也看一看第四句第五句在P.125上面,异境是非人,非人人想非人非人疑这两句,那么这两句当中想重疑轻,前面是疑重想轻,现在异境当中是想重疑轻倒过来了,这个次第也是如此,为什么呢?他就说以想缘本但是境差!虽然境是共同的都是非人所以无所谓轻重,那么然后呢!起的心当中就有不同了,这个想心第四句是人想,所以这个想还是缘着本来所当的这个想法,只是眼前来的这个境差开掉,所以还有这个本在里头所以所缘的是本,所以境差故重,那么疑是减半,那么疑比起那个想就减半,说缘于异境故轻!那这个是人那还是非人?乃至于说这是非人吗?所以这个同样的疑!那个就比较轻,所以就本异两个境来说,前面是疑重想轻,后面是想重疑轻,这个跟前面又有一点不同。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个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二约本异分二!】

上面是疑想来分,这个地方从本异来分,

【初明本境二句次明异境二句疑减半者以疑犹豫半涉是非是于异境复减半心故轻于想。】

这个文字很容易前面的了解了这里也就了解了。

【戒疏续云:此判轻重据本重异轻为言若本轻异重例之即是。】

说上面判轻重这个次第是说,本来那个比较重,异境比较轻,那么上面判的是什么,是本来的呢?本来是人你要去杀人,要去骗人要去偷人,那么这个异境是非人,所以人这个境重于来差这个异境,反过来假定本来的轻譬如说,你要去杀的这个非人,那么来差的那个倒过来了是个人,那个时候就本轻重异,你只要把这个同样的取代一下倒过来就是就像上面的道理来推比就可以,如杀非畜人为异境可以例诸!

【行宗释云:『三明本异重轻中初立义,如下显相』】

那么这个容易了解。从上面的一段一段来看,我们看先通说重轻,然后这个里边第一次约疑想来分,第二次约本异来分,约了本异以后还要把那个本异当中的个别的重轻分三段文这样一一的交代,从这个地方我们都可以体会得到,这个祖师能够抒解把那个文给我们说的何等的深细,他从不同的角度总是对同样的事情面面俱到丝毫无遗,这个才是最完整的交代,然后我们有这完整的交代,透过这个完整的说明有了这个正确的认识如理行持才会丝毫无漏,这个特点我们应该了解应该学会,那么到这里这个第七章到这个地方就完了,说清楚了。

那么说清楚了以后,最后要提一下的,上一次说那个八句,这个八句当中,我们曾经谈过一下,八句当中已经有人提出来,这个第八句没有罪,那么没有罪的话,应该七句,但是现在这个上面立的是立几句呀?立了五句!又少了二句,那这二句哪里去了?为什么我不直接说出来呢?这个我也可以告诉你们,如果我一口气说出来了以后,你们听了以后,晓得了,懂了,你并没有经过思惟观察,你并不了解这个立句之所以这样立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你懂了,你的脑筋当中始终陷在这一个角,如果事情一变,你就没办法真正的能够了解,所以经过多方面的去观察,这样去想那样去想,你想的越多越周到,那么到那个时候一点的话,你就才恍然明白。

譬如刚才说那个重轻方面,啊!他从疑想两个角度去看,从本异两个角度去看,从重轻这个角度去看,所以你这么一来各种可能那都很清楚,我们对事情也了解了,所以这个八句减为五句,他也是不同的角度去看,最后就立出这样的五句来,那么虽然所立的是五句,对于这个犯罪的境相已经丝毫无遗,多了是个累赘毫无意思的事情,少了是不够,所以在此也不妨谈一下,你们这个八句当中想出来的结果怎么样?有没有真正的讨论过?

问:就是这里不晓得这个道作道疑,那个后面的道作非道疑都是上罪,道作道疑为什么是上罪?

首先这个八句你们有没有立出来?立出来了是吧!立出来了以后呢!这个八句的立法怎么立的?随便哪一个说一说,那个以杀来说比较好,那好没关系你立立看。

同学:以杀来说第一句是人作人想,第二句是人作人疑,第三句是人作非人疑,第四句是人作非人想,第五句是非人作人想,第六句是非人作人疑,第七句是非人作非人疑,第八句是非人作非人想。

那就是八句,这样换句话说,先把人摆在前头,人想人疑非人想非人疑,有四种,反过来非人摆在前头,也是人想人疑,非人想非人疑,这个次第你可以任意的来颠倒,这个颠倒看你的方便,那么在这个里边人人想那是根本罪那不谈了是吧!所以下面然后你这么一句一句的去仔细的去看,人人疑,人非人想这个有,下面一句人非人疑这一句没有了,为什么没有?

再下面这个是人这一方面来说,所以这个人非人疑这一句没有,理由你要找出来。

再下面以这个非人来说,当然这个境一定是对人来说,那么非人人想那是有因为你,然后非人人疑那又没有了,为什么没有?

非人非人想!这个当然没有,你本来想杀人现在现起一个非人,然后你觉得嗯!这是个非人,当然你不会去杀。

那么非人非人疑是有这个已经立出来了,所以这个里边就少掉了二句,那么这二句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是不是你们用这样的方式去讨论的?

我为什么这样去说那个八句,换句话说,整个的出现的境界,第一个说总立八位的话再无遗漏,那么哪一句是肯定没有去掉,所以剩下来七句当中,那两句为什么没有?这个时候我们现在真正的不要,在事情准备有个绝大的好处,不是说等到啊!反正我跑的去老师怎么讲我这么听就算了,听来听去的话我们人真正的价值就不会产生,所以特别的我们还是用经上面来说明这对我们更有利。

经上面告诉我们这个六道轮回当中,为什么唯有人能够真正修行的理由?经上面论上面都特别的告诉我们这件事情,这个人人道当中具有三个非常殊胜的三种能力,而这个里边尤其是有一点,什么?就是这个思惟的观察能力这一点,第一个呢!他有勇健的行为,可是勇健的行为四肢老虎等等喔!这个比我们人还强呀!然后他这个思惟观察能够经过了抉择了净化自己,所以这两点的话那只有人道能有,平常我们有情都是对境直觉的反应,对境直觉的反应这个畜生一样有,但是对境直接反应了以后留下来我们能够记忆,因为记忆所以根据那个记忆去可以去思惟,所以对前境来说对了境以后能够记忆能够思惟,那是使得我们对于眼前这件事情产生一个联想,当你有了这个能力以后,下一次在别的境况之下,这个境况现起的时候你也透过这个联想,可以想到他将来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于是你就可以防范。

所以你从这件事情发生了,观察到他的以后,反过来说你可以事前想这件事情,那么在这个里边透过我们的思惟观察,能够把事情的前后的因果的关系呀!能够找出来,这一点清楚不清楚?这一点清楚不清楚?修行修行修什么?嘿!你就要修改你能够把握的准,在我们的行为当中那个因果的关系认得他把握的住他改变他,那这个是唯一的改善我们或者是从恶到善,乃至于从善而跳出轮回的根本原因这个清楚不清楚?这个清楚不清楚?而这个根本原因是不是要思惟的?所以现在真正我们最大的损失,就是六道当中唯一得到了这个东西我们不要去思惟,所以这个是我们的致命伤。

所以我们的积聚资粮积聚资粮最重要的就在这个上面,我们往往说哎呀!这个好烦唷!你说嘛!我就相信你就得了,当然本来有一些,佛就有这样的善巧方便,他佛陀的慈悲佛陀的了不起他可以帮助我们从这个上面一步一步透出来,但是我们这样去走的话,佛真正的好东西就没办法交代给我们,所以在这个地方呢!我趁这个机会把这个八句的开合应该跟你们说一下。

所以我今天再提一下,完了以后你们下了课以后好好的再去讨论,嘿!就要这个地方就要很认真的把他找出来,为什么?每一句这么认真的推敲,先不必来问我就是平常我们讨论的时候,你们在此就要这么一句一句的去讨论,不要停下来了,大家也去看书喔!前面去找后面去找,这个平常我们就已经看过了,那个对境当中不怕错,就像我们以前一样的,就是这样,所以以后我们在福智精舍,真正要好好的努力学的话,就要把这个东西提起来,想错不怕只怕你不想,因为我们必定在那个不断的思惟观察当中,那么第一件事情呢!就把我们那个思惟的能力慢慢的提高,所以说这个想错不怕,用的时候才怕错,学的时候要怕不错你才能够学的好,所以有的时候就算他想对了跑的来告诉我,我通常情况之下还要这个地方呀!摆一个暗暗的关子,他对了我也不会直接跟他说对,使得他慢慢的再去动脑筋再去想,这个是他的一个原因,好!我这里先可以告诉你们,那么好!关于这个也就是说,不妨诸位这一章的这个习题。

现在我们继续的再看下去,

【第八章 别简性重。】

这个别简性重分为五节,克漫错误身口互造教遗重犯戒!一共五个项目,我们现在看一看这个文,现在是P.127最后一段,别简性重当中

【第一节克漫】

【戒疏云:『言其克者本情专注唯在一境若言漫者通涉无准』。】

戒疏云:『言其克者本情专注唯在一境若言漫者通涉无准』,什么叫克?克是克定的,说我原来心里面的这个意乐情绪克定的专门的灌注在这一个特立的所缘的境相上头这个叫克,漫呢!是漫无标准的,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说现在有一个冤家有一个仇人,他就说他要去杀他害他,所以这个时候他脑筋当中只有这个人,这个叫做克,别的人当然不是他,漫心呢!他只是说一般的要杀喔!反正是他那个杀心来了,反正什么东西来了我就人来人杀,畜生来畜生来杀,这样大的大的杀小的小的杀,漫无标准的,这个是克漫两个的不同,那么这个里头这个漫心稍有不同,下面行宗的解释不说了,资持云,这个资持里边还有个解释看,资持云克谓情专一境,漫谓心涉多缘漫,复有二!这个漫里边又开初一个叫大漫,如本标心遍通三趣,俱是所期随作成犯!什么叫做大漫呢?这个漫无标准的大的呀!根本是毫无标准的普遍一切的,譬如说来杀!只要能杀的东西我都杀,那么能杀的东西呢!在所对的对象当中人非人畜生杌木,除了这个木头不能杀以外其他的三趣通通是,所以说本来所标所对的这个境呀!是通遍所有的可杀之境,这个可杀的三趣呀!都是他原来所要期的,在这种状态当中你做到哪里就犯到哪里,二者小漫但该人道不兼非畜!那么第二个小漫,小漫就是有限制,如果以人来说的话我只杀人其他的不是我所杀的,当然同样的有个杀心譬如说我是要杀畜生,杀畜生的话当然人来的话不会去杀他,非人也是一样,那么这种都是叫做小漫,虽然漫不限定是哪一个人,但是只要人道当中通通在,所以这个克漫当中实际上开出来的话一共三项,所以克、小漫、大漫,那么这个又分三个,淫、盗杀、妄。现在我们翻过来看

【第一项 淫】

【戒疏云:约淫为言犯无克心同成极重!】

第一个就是标明说明,对淫来说这个克漫怎么讲法?这个淫并没有克心这件事情,不管你怎么都犯重,何以明之为什么呢?下面说明这个道理,但有染心将欲成犯初期在此而后会彼或男女境乱张王者别或人畜趣乖境心双转但使境交无非大重!就说明这个道理,因为这个淫本身他最主要的是里边的这个染污之心,里边的染污之心生起来以后非常强烈的这种心,由于这个欲心然后行种种方便,所以他就心目当中去找,找他这个对象,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无非是发自内心这个染污,所以说他找的对象畜,本期在这个特定的人上,后来呢!换了一个那不管,你只要去犯了纵使他来成就那个贪染之心,所以不管是男是女然后是这个张王,这个人趣当中乃至于这个人当中变成共畜生等等,不但是境乖心也转,你只要这个欲心还在跟所对的境交涉了,产生了这个性的关系那都是成共根本重罪,这个叫大重,下面这个解释的文念一下,行宗释云:『初判犯,何下二释成初句征,但下释有二初四句通示染心将欲即起方便期此会彼即至果本或下别显余人非畜为境转想疑名心转或境俱转』,这个文字容易了解,上面这个意义了解了这个就很清楚,那么这个是淫,所以淫不论克漫只要这个欲心。

【第二项 盗杀】

这个就有不同了。

【戒疏云:『盗杀克心相当方成重罪心境俱违但结方便』】

为什么盗跟杀摆在一块儿呢?因为这两个克跟漫所犯的行相是一样所以放在一起,所以不管是杀也好盗也好他通常情况都是什么?针对着这个所期的对象!所以这个境跟他所期的要相当说克心相当,那么这个时候成重罪,否则的话心跟境相违但结方便,像杀人不是这个人,不是这个人,他偷这个人伤害这个人的东西换了一个人,这个心跟境两个不相当,那么这个时候只有这个方便罪不是根本罪。

【行宗释云:『盗杀中略示以克有重轻漫唯通犯但明克异漫则可知。』】

现在上面是直说克心的状态,漫!他没有说你只要了解了克那漫就很清楚了,换句话说,你漫心!这个上面,在这个上面,下面会立,上面已经说过,所以这里我不细解释这个文,既然下面还细说的话。

【资持云:『盗杀二戒大漫则随境成犯小漫则异趣非犯克定一人三趣非犯。』】

这说明了这个大漫只要有境来我要杀都杀这个都叫大漫,那随什么境界都犯,小漫的话只限于你所对的这一趣,所以别异趣来就不算,克定一人的话专对这个,那么不要说非畜不犯,就是人趣当中不是这个人来他同样不犯,下面这个小字我们看一下,克定一人三趣非犯者盗戒可尔杀戒张去王来缘王张解误亦成重如下节委明!那么在此还是有一点差别盗杀两个,说盗戒就像刚刚第二项里边说的,杀戒呢!杀戒这个小漫哪!张去王来缘王张解,有一种情况也要犯,误还是成犯,那么什么是错什么是误?在下面再下一节错误当中来详细说明,现在第一节是讲克漫,第二节讲错误,那个里边会分出盗杀,什么是错什么是误?什么情况之下不犯以及如何是犯?

【第三项 妄】

【戒疏云:『若三趣齐现内知历然犯无克心通境随犯三趣不现随克随犯』】

这是第三个妄戒来谈克漫,假定说所对的境,人非人畜生都现在前,那么那个时候你里边也很清楚,我要骗骗人,这个时候犯无克心,无所谓克不克,那么如果三趣不现,并不是三趣同现,什么叫随克随犯?那时候你的心里想你想骗什么,譬如说你要骗人,如果你要骗人的话这个情况之下,人趣不现非人畜生在这里,所以虽然你说了,就是你所对的这个专注的这个人境不现那不一定就是这样,单单如果人跟畜生或者人跟非人现起的只要有人在那你就是犯了,这个下面他立那个表上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漫什么是克?漫当中的状态!总之只要你这个心跟这个境相应,有相应部分那个相应部份就犯。

【行宗释云:『妄语论克不同杀盗但有多境则不成克单对一境方成克义如本期人畜现非犯。』】

这个妄语跟前面的杀盗不太一样,那么如果说好几个境界现在同时现起的话,就谈不到克,不像我们杀人!人很多我只杀这个其他的可以不杀,妄语的人很多在那个地方只要畜生的话我说出来大家都听的见,所以这个情况在此我们要了解,你只要里边有骗这个人的心,那么说出来了尽管有别人在,你绝对不能说嘿!只对这个!其他的人照样的都听见你的话,那么照样的你这个妄语对他,所以他前人也听见了你这个妄语,也成了妄语了所以克漫两个有根本不一样,像杀人!有很多人你杀了这个人其他人虽然在,这个并不影响对不对?这是说从此我们也了解这个妄跟杀盗无不一样的地方。

那么现在我们也看一看那个小字,

【据上克漫别配四戒文义,并参用下节文列表如下。】

他下面立一个表,

【4-表二】

【大漫标心遍通三趣、小漫且约唯期人趣、克心且约唯期张人或张人某物。下节列表亦尔。】

这个大漫的标准,小漫且约唯期人趣!这个是小漫,克心且约唯期张人或张人某物!这个克心的话是专门的,以杀来说这是对人,盗来说乃至于不但这个人,我只要偷他的这个他的别的东西不盗,所以对盗来说这个克又更仔细。

那么现在把下面这个表,仔细看一看,淫是不论克漫,三趣通犯,那么盗杀妄分开来看,大漫三趣通犯,小漫呢!这个小漫是只限于人趣,所以人物是犯,非人跟畜生的话就不犯,那么最后这个克心呢!克心里边有两种,说我专门要盗张人的某物,那么只有对这个姓张的特定的东西才犯,那时人虽然没有错,可是他的东西,别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那还是不犯,那么其他人的更是,所以张人他物王人等物的话都不算犯,这个王人等物,就是说你从王人那里同样的得到某物,还是不犯,因为你本来克心要损张人的某物,现在损到了王人的某物,这个你没有这个损他之心所以不犯,可是后面有他不同的地方噢!到了后面再说,所以以前也说过了,拿回来了你晓得这个哎呀!这个是王人的,不是这个张人的,你自己把他送回去,虽然举离本处不犯,你拿回来了以后看见喔!本来要拿张的结果拿了王的好了算了,拿来了也好这个时候你就成犯了,本来这个盗是从举离本处来判,那现在不是从举离本处,这个上面说这个非犯!这个要清楚噢!否则的话我们判就害自己也弄不清楚帮人家也会遇见错误,这个说明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个盗一定是什么?有主物、有主物想然后有盗心、举离处、是五钱那个时候成了根本罪,还要一个值五钱,值五钱跟不值五钱的话值五跟过五的话那个是重轻之判根本罪,所以这个戒相我们很多地方都要弄清楚,所以这个地方判罪是从举离处来说,现在说这个地方非犯的话,就是你虽然把他的东西拿离开这个地方了,但是你对所盗的东西确不是你本心所期的,所以虽然举离处不成盗,盗戒。

【第四项 杀】

再下面杀!大漫也一样,小漫也跟前面一样,人趣犯非人畜生不犯,克心的话那么分二个人错不犯,误犯,通人趣结犯不论张王,那个错误后面再说明他,然后非及畜这个两趣不犯。

最后一个妄语!妄语的话大漫三趣通犯这个也是一样,小漫来了!三趣俱现或二趣现!换句话说,我只要骗人就是这样,那个时候这个里边只有二句或者人非人,或者人畜生,这个时候也一样,仅一趣现!三趣当中只有现一趣呢!那怎么办?人趣现那就犯!其他的二趣现不犯,克心跟上面的小漫一样,这个是他这个特点。我们看那个小字

【统观已上四戒,于大漫小漫克心三义,唯有盗戒最为完整。淫戒一概不论,妄戒克心,语小漫全同。又小漫中三趣俱现通境随犯,与大漫同。杀戒于克心中人趣误者,亦通结犯,与小漫同!】

这个是说明上面的表,

【下节错误二义别配四戒表例此可知!】

再下一节就是第二节讲错误呀!那个时候同样的从淫盗杀妄,那么那个时候仍旧从这个表上面去看。现在我们翻过来P.130

【第二节 错误】

这个平常我们说错误,错误两个一样的,实际上他这个地方的错误呀!他所代表的内涵不一样,任何一个地方都辨的很细,戒疏云:夫立错误义者并是不当本心之谓也!原则上面来讲,所谓错跟误跟你原来所期的,说你心里面本来说期望的都发生了变化了,跟他不相同了,或者叫错或者叫误,但是这个里边有一点差别,下面就说这个错误的差别,错就现缘境差为义,误就不现缘境差心谬忘为义!这个怎么说?错就是现缘的,譬如说我要杀一个人,他下面有一个解释,那么我们不妨先看下去,如果没有解释我再回过头来解释,所以然者现缘二境相别显然及至造趣事容舛错即名众境交涉为错!这是谈错!所以说错是什么现象?就是说现在你所缘的这个境,本来你缘这个人,那么现在有一个非人出现,或者说你本来缘着姓张的人,旁边另外姓王的那个人,这个张王很明显相别显然,这个弄的很清楚,及至造趣事容舛错!譬如说我在这个地方准备去杀人,那我要专门去杀姓张的那个人,那么旁边有一个姓王的人立在那里,我也晓得我要杀姓张的人,我也晓得旁边那个姓王的,然后我到那个时候就开枪,开枪的时候偏偏手一抖往旁边一撞的话,我想杀那个张没有杀到把那个王的杀错掉了,这个叫错,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种状态,所以这种错不犯后面说,所以这个叫什么?错就现缘!现在所缘的但是呢!一点都这个行相很显然,但是到那时候这个境就会发生意外把他差开了差掉了,所以像刚才举的例子,我拿了这个枪我也晓得这个姓张,另外一个王,我要杀的张对准了这个姓张的人来这样,结果临时的时候被人正要开枪的时候人家手一拨,你控制不住一下把另外一个人这个出了毛病了,那么这个情况之下这个叫现缘境差,这个所以叫众境交涉!那这样的很多不同的境界来把他弄错了,这个叫做错。

下面呢!误呢!不现缘,若论误心者心通前后不可双缘!所谓误是什么?不现缘不现在前头,我心想嗯!我对这个人这样,然后时间在前后,所以忘记掉了心谬忘所以说心通前后不可双缘如前心谓此后心谓彼心想谬忘故谓之误!故谓之误!这个情况之下前面我起心是对这个,到了后来了心里面胡涂了跑的去的话你就把这个人把他看成那个人,所以你对所对的境虽然弄错了,可是对所对的境很明确的你对着这个境有伤害他的这种状态这是叫误,同样的不妨来说来说譬如说要想去杀姓张的,计划好了以后完了以后呢!下面到另外一个时候去了,去的时候你计划去杀姓张的人,可是那个姓王的人现起,你就把姓王的人看错当作张,所以你觉得没错把他杀了,所以正对境的时候你这个对你所杀的境,心境是相当的,可是就你本来所期的那是错误了,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个错误两者当中那从这个地方我们也了解的话,他一定是以杀心是个重要的,前面那个错来说你被伤害的始终是你没有心,后者虽然是弄误掉了可是被误的那个人你有伤害之心,这个两个错误两者的差别。所以这个了解了下面这个就很容易不妨也念一下。

【行宗释云:初通示 错下二别释初略分,所下委释。】

委释就是仔细的说明,初释错义若下释误义准文显相不出境心论境有二一现不现别二多与少别心亦有二一忙乱迷谬二临机前后如是寻之不更繁释!他这个解释就是把那个原则拿出来,我们拿这个原则我们自己拿了这个原则呀!去在不同的境界上面来去运用他,所以虽然这个地方并没有实际的例子说明,可是这个原则对我们重要,我们以后判罪的时候就是这个错跟误一个现不现,有多少,然后心当中真正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忙乱当中迷误掉了,一个是忙乱当中被境差开你心没有错,一个是心里边呀!两个真正的差别,所以刚才已经说过了,心当不当境这个是他的根本判不同的根据。

那么这个错误原则说明了以后,又分四项来说,淫盗杀妄,一项一项我们看,

【第一项 淫】

【戒疏云:初之一戒,无论错误,患起内心,通皆障道。】

这个很清楚,淫不管错也好误也好前面已经说过了,主要的都是从内心的欲染心,只要这个境起来了不管你对着什么境错也好,乃至于前面说的漫心克心通通犯,因为这个戒的真正的特征是能够障碍我们修道,

【但是正道,不问迷误,或此彼男女非畜诸境,缘此谓彼,误亦犯重。境虽交涉,错亦犯重!】

那容易明白,下面就不解释了。

【第二项 盗】

【戒疏云:『语盗而言。漫心无寄、三趣有物缘欲盗夺。及至往趣、纵境差舛心有迷忘、皆称欲心、错误齐重。』】

那个盗解释的就比较仔细,那我们一段一段的看,这个盗里边同样的也讲漫克,漫那个大漫小漫,假定这个盗心是大漫,说我反正只要去弄东西不管是哪一个弄到就行,所以三趣有物皆欲盗取,这个心里面就是这样的相状,等到你去的时候不管哪一趣,不管那个境界怎么样,不管心里面如何都是称可你原来遇到的之心,所以错也好误也好通通犯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继续看文

【戒疏续云:若先克定要取人物,不盗余趣!】

这个就是个小漫,那个时候我说我要去弄个人的东西,其他东西那不去盗他,

【及往盗时、境交想转、虽举离处不成罪摄。不称本心。犹属本主、以于此物元无盗心。心境既非、何过之有、故错与误俱不名犯。后知错误、即应还主。不还起盗、后方成重。】

这个地方他说明了,说第二个你克心说专门盗人的东西,其他的不是那么真正去临境的时候呢!这个境跟想都错,境是专对错来说,想也对误来说,那个时候如果所盗的境有错有误,虽然是举离处了,不犯罪,为什么?不称你原来所期望的本心!

虽然是举离处了不犯罪为什么?不称你的原来的所期望的本心,所以虽然你离开了举离处了不是你的本心,因为不是你要的东西嘛!所以这个有所本主,因为你对于这个东西你本来就没有心,所以心不对境那个有什么过错呢!下面这个就是来了噢!当你拿回来一看嗯!弄错了那个时候怎么办?要还去!这个表示你的确没有盗心,结果弄错了以后你不还说那那那拿回来就算了,那个时候就成了重罪,现在这个地方就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这件事情,所以这个盗的特征,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就看一看行宗释云:二明小漫中有二初示起心 及下二明造境三初判非犯境交是错想转即误若得人物犯重无疑若非畜物则开无犯!那这上面告诉我们,不称下次释所以!为什么不犯的原因,初句示心非!第一个说你心本来也不想拿这个东西,不称者本期在人故犹下三句明境非属本主者犹是非畜物故心等四句双结!后下三明后犯!错误的时候犯,等到你后来知道了错误了不还的话那个就不对了,前开离处后知起盗则非所开!这个是原因,那么下面有一句话,非畜中罪下罪望盗云重!前面属于说后方成重的话这是什么?从盗心方面来判的,真正盗的盗的非人物畜生物的话,这个或者是中罪或者是下罪,这个在这个地方我们也要弄清楚。

【戒疏续云:二对人趣辨错误者俱亦非犯。】

这个只对人趣来说那是更专门的,那下面说明错误都不犯,如欲盗张忽得王物既非所期即是境差物非本物又是想差!那么在这个就算人趣当中,你克定要盗某人的东西,结果得到了另外一个人的东西,境也差然后想也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俱不称心,据此为异境不称心后物无心心不当境!以这个来判的话呢!这个境不称心,你对后面的物没有盗心所以心境不相当不犯,所以故错与误并同不犯!

我们就看一下这个行宗的解释,行宗释云:二对人趣中三初标示!那个标示就是人趣那是谈克噢!人趣当中克定某人的话那么错误都不犯,这个是说明,如下!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不犯的行相,所以次下显相分二部分初示心境俱差!这个里边有分二部分,据下二明开犯所以!说为什么说不犯的呢?这个原因!初二句蹑上境差据此为异者本期张人故境不称者得王物故次二句蹑上想差!那这个容易明白,故下三结示!所以说最后错误通不犯。

最后戒疏这个克心当中一个比一个细,三对同主辨错误者!那么前面是盗张人之物,结果弄错了拿了姓王的东西,现在呢!尤其是特别的盗噢!我要盗姓张的某一样东西,所以说对于同样的一个主人,除了每一样东西以外,其他的不是我要盗的,因此对于同样的这个人,其他的东西来说这个里边就有了错误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么这个错这个误呀!都不犯都不犯!那个下面就举出故善生云盗金得银还置本处不得盗罪!前面是举这个例子说明,这个地方举经上面来例证,啰!就是这样!那么经上面佛判的很清楚,说我要去盗某人的金子,结果拿回来一看是银子,这个不是我要的,虽然举离本处你把他送回去说还置本处不得盗罪!当然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你盗回来一看这个是银子唉!那说偷好好好银子也好,那完了!这个就是一个当了这个心,如律男想盗女物者犯据漫心也!但是律当中说你得了这个别的东西不犯,那么律当中又说你想偷男人的东西,结果偷了女人的东西,他律上面为什么判犯呢?那说这个判犯哪!说漫心!就是这样,这东西主要的在物不在人,你只要去偷东西偷到这个东西,虽然你想嘿!某人有这个东西,结果你跑的去不是某人别的东西,还是称你所期所以这种情况之下犯,这个地方就是一一的说明。

【行宗释云:三对同主中三。】

那上面这个分三部份上面这个文,第一个通标!整个的说明,故下引示!就是善生云这个,得银许还则知离处不即成犯知银不还后心自结!这个很清楚,所以等到你拿回来一看晓得这是银子不是原来所盗的金子,就是还了不犯,不还那么那个时候后面所起的心跟原来的心不一样,所以这个犯是从后面起心来结的,像这种地方呀!他都是很明确的一一交代出来,如下点异!那为什么要点异呢?假定有人说善生经上说盗金得银这个不犯的话,那为什么律上面说你要去盗男人的东西,结果得了女人的东西,这个律上面说犯了呢?这个不是个疑问吗?所以他就说律文结重似不开误故须引决与上无违据漫心者谓小漫也!这个文字很容易懂,

【行宗云:『前之三门初是漫心兼含大小后二克心别开自他又前对异趣二对异人三约异物』】

这个很容易懂,今天就到这里。

那我们看南山在家备览那个别简性重那一章当中的第三项杀在P.132,

【戒疏云:论杀戒者,漫无所寄,三趣同害,及至行事不称初期,虽有少乖不妨本有害意,故使错误同成一重。】

那么第一段,上面的淫盗已经说过了现在看杀,这个论杀戒!同样的大漫小漫跟克,那么大漫就是说他并没有特定所寄的目标,而是所有相应的他都要害所以三趣同害,那么及至行事!到真正临境的时候不一定真正的能够譬如说,他原来的动机原来是准备对这个什么?可是他这个杀的心并不只限于这个,他虽然譬如说我们像,我们现在今天这个地方呀!山地我们常常看见有这种陷阱呀!摆在那个山上的陷阱呀!他也许他的目标是捉什么?但是他虽然是捉什么可是其他的来他也要,这样所以其他东西来不是称他真正中心,可是对于其他东西也有害意,所以不称初期!跟他所期的是有少少的乖错,但是并不影响他本来害这个对方的意趣,所以不管是错是误都成重,那么换句话说,这个重就是根本罪,那么下面呢!若论克局但是一缘造趣行害相应成重!那么其他进一步就论哪!这个不是说大漫就是他有克定的目标,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所缘的有一个特定的对象,在这个时候对于所害的这个境界跟他原来所期相应的那成重,不相应的还不是,那这个是指小漫而言,若非本期则非杀境及往加害境则交涉或以迷忘非畜虽死不称本期又无杀心错误不犯!那么下面一段就是并不是他所期望的,既然并不是他所期望的,所以那个时候也许有错误两种状态,所以临境的时候境有交叉而错开,然后心有迷忘误此为彼,而不管是错是误,对被杀的这个对象他并没有杀心,所以这个时候不称他本来所期的,这种情况之下不犯,那么下面行宗的解释就是说明上面这个,只要自己看一下就行。

【戒疏续云:二就人趣以论错误。】

那个就是纯粹是论克,上面是大漫跟小漫现在论克,

【如克心害张、不欲害王。现境历然、心缘亦别。及以杀具害张之时、而彼王人忽然与我刀轮相应、王命虽断、由非心故、错则不犯。】

这是第一段那么现在这个就是小漫,不是小漫是克心,针对着人而且人当中还针对着某一个人,所以这个是克心,那么说他一心一意害这个人,他本来并没有害姓王的这个人,而这个境界王是王张是张,他心目当中也分的很清楚,他要害的是那个张不是那个王,等到他临杀的时候忽然之间出现那个王的把,说不定就这么举个比喻吧!我正举刀的时候那个王奔过来,那个王的撞过来把那个张的撞倒了,我这把刀也下去就是这样,这种境界对于现在说杀人当然这种事情也少遇,我们常常有走路的时候你走过去,正好你走过去的时候正好有蚂蚁或者小虫爬到那脚底下,你简直没办法就一脚非下去不可,所以你就把你踩下去那个转变成,现在这个地方的这个王人你就了解了,这种情况之下那个王虽然被杀掉了,但是决不是心里所期这个是错,这种错不犯,那么误呢!

【若论其误、张去王来、缘王张解、加害者犯。若望后王、虽非本期、以心不了、缘此谓彼、既人想不差、杀缘具故、虽误犯重。如上方便已为分别。】

那么至于说误呢!跟前面这个错有所不同,这个错是现境历然,眼前这个境界很清楚在这里,误不是前后相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个姓张那个人离开了王的人来了,而杀害的人把姓王的人看成是张的,那么把他杀掉,本来对姓王的人来说并不是他要杀的对象,只是那个时候的心里边弄不清楚把他迷误了,以为姓王的人是张,可是这个情况之下人本身他这个概念很清楚,王也是个人张也是个人,看的很清楚嘿!是这个人,所以他杀下去的时候人想这个概念这个没有错,这个没有错!这个人想这个心是跟他杀的这个心相应的,只要杀下去那就出毛病,就会犯所以误也犯,犯重的就是犯根本罪,那么这一点在上面阙缘不成境差当中,阙缘不成当中第四境差就专门辨这一点,这我想我们已经了解了,所以如上方便已为分别!就是指这一段话,这个了解了下面行宗的解释也就很清楚了

【行宗释云:『二就人趣中二、初总标。如下二别释又二、前释开错为三、初明标心。现下明对境。张王并现故云历然。期意在张故云心别。及下示错相。若论下次释误犯为三、初文断犯。若下释犯所以。如下指广。即境差方便中。』】

这个行宗的解释也就不说了,只是我们自己去看一看,那么看一看譬如说标示,示的时候又分初中后!这个我们一方面用来了解这个文字解释,一方面也可以看的出来古人祖师们观察事情分的这么仔细,标出几段每一段说特别就意义!他为什么这样目标?那这个就是细细的下工夫的地方,去研阅的时候要这样去看他,那么这是第三项杀。

【第四项 妄】

【戒疏云:『论妄语业异趣通辨错犯误非,漫心无简,错误随犯。』】

就妄语我们也是克漫分开来讲,先讲这个漫后讲克,这个漫当中也同样的说有大小之别,那么谈妄语我们也说异趣通辨就是那漫克,对于这个异趣来说错!错犯,误!误不犯,那么漫心的话不管错、误都犯,下面的解释我们看一看,

【行宗释云:『初明三趣二、初明小漫。】

就是错犯误非,因为本来想骗人,

【本欲诳人、非畜境交、错亦随犯。前后互差、境想开迷、故误非犯。】

这个是上面一段文,说这个三趣当中分两部分,小漫本来是要想骗人,那么那个时候非人畜生临境交叉来了,可是那个时候自己有犯心,对境说的很清楚,那这个时候错!犯了!那么误呢!换了一个时候所以前后互差,那么心里面也把前面的事情又弄迷糊了,譬如说我要说这个前后换了一个境界了说成那个了,自己把所说的内涵乃至于弄错,所以这个误不犯,这个误不犯!我们可以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戒当中说大妄语,大妄语指什么?说我已经证圣果了!这个是大妄语非常严重的,但是如果增上慢的人不犯,不犯重罪!什么叫增上慢?他并不了解我真正感得的这个情况,譬如说经论当中就有这个,有人证了四禅那个禅定以为得了四圣果,说嘿!我得了果了!他并不是有意骗人,而是对于所证的内涵迷误不清,这个叫增上慢,那么这个情况之下不犯那个根本重罪,那个就是说误所以开的原因,就是这样没有犯那个根本罪,那么下面二句呢!大漫!大漫当然前面已经说过了,这是第一段。第二段呢!

【戒疏续云:『二对人趣、错误俱犯。由诈显道德谋诳在人、表圣招利境损义一、但使言竟、错误同重。』】

这个说明什么?说对人趣来说不管错、误都犯,为什么?他的目标在哪里呀!在诈显那个自己说有道德他谋利,所以表圣招利!对这个所对的境损还这是同样的,只要说清楚,只要说的很清楚,那错也犯误也犯,所以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二对人趣中。亦即小漫。准知大妄不开克心。』】

大妄语不开,那么下面他有个说明的,下面那个说明对我们蛮重要。

【戒疏续云:三就所称凡圣二法。】

看噢!那么现在我们妄语当中有犯法,

【心欲说圣、口错称凡。既非圣法、前无所损、故错非重】

这是第一个,我心里想要说的嘿!我已经证了圣果了,但是那个时候说错了,说错了以后这个时候这个错的内涵,既然不是圣法那么对于前人无所损不犯,在圣法当中呢!

【若就圣法明于错误如善见云错说三四禅皆同一重!】

虽然说错了,同样的还在圣法,那么这个还是同罪,就像我们前面说无主疑当中,这个无主想当中,有这么一段,你把他无主想不犯,可是这是从犯不犯明,本来是人的,你把他想成非人畜生的同样的迷,想的非人畜生的就犯,清楚不清楚?同样的这个地方也是一样,那个圣法说成凡法了,那不影响,可是三禅,四禅说成三禅了,那就是这个等级有差降,同样是例如圣法当中那个同样重,所以

【行宗释云:『三约所称法中二、初总标。心下是释又二、初约凡圣互论。】

凡跟圣!那么

【文唯明错误亦应开!】

误虽然没有立这个解释当中错误,因为不管错误你都没有说准哪!那么这个都开,

【若下二单就圣法以辨。心虽错误、说圣不殊、故无差降。】

圣法的话虽然错误,错误说圣没有什么不同,既然同样的说的圣那么就犯。

那下面有一个表呀!我们看淫杀盗妄!淫不谈因为上面已经说过了,那么盗呢!初约三趣二对人趣三对同主,杀!初明三趣二就人趣,妄呢!初明三趣二对人趣三约所称法,就是凡圣,每一个每一个都不同仔细的看一下。

已上错误别配四戒大科附录于下、以备对阅。

【4-表三】

再看那个小字据,上错误别配四戒文义并参用前节文列表如下!

【4-表四】

那么错跟误个别的来对照上面所说的四戒,立出下面这个表,也是翻过来P.134淫盗杀妄,那么这个淫不论克漫不论错误三趣通犯,盗呢!大漫小漫克心看看,大漫是不论错误三趣通犯,小漫如果错误非人以及畜生来都不犯,错跟误一样,那么克心的话呢!那么这个错呢!是张人等物喔!不!是说王人等物张人他物这个都不犯,错是说我本来是要盗张人的某物,姓张的特定的东西,现在去偷的东西去偷到了姓王的东西了,就是东西还是特定的,姓王的没有顺我所想的那个主,所以王人的其他东西更是如此,那么就是对张来说不是特定的某物,而是张人的其他的物,这个都不犯,这个属于说误,那这是错,那么在这个盗当中呀!错误当中都不犯。

杀呢!大漫跟前面一样,小漫也跟前面一样,那么克心!错!王人等非犯,误!王人等呀!犯通人趣结犯不论张王,这个是跟前面不一样的。

妄语!大漫也一样,那么小漫!这个文上面说错!三趣俱现或二趣现,犯!那么误!仅一趣现,人趣犯非或畜趣不犯,克心跟上面的小漫一样,那么这个自己对一下那就了解了。

那么这个是别简性重当中第二节克漫,下面第三节身口互造,那么身口互造分三项来说明,第一个淫第二个杀盗第三个妄,我们看文

【第一项 淫】

【戒疏云:『淫戒成犯、事在形交、故唯在身。口非犯意、由无语故。』】

这个淫戒所以犯的话,你一定是两身相交,所以这个东西一定是在从身上面讲,这个不是说嘴巴说去讲话,那个讲话不是真正犯罪的内涵,所以语业没有语业,那么下面有解释,由无语者非口能成!这个淫嘴巴讲讲不成功的,那么但是律中教他作淫他作犯中罪不作但下罪!这个地方就是正的话成根本重罪,律当中他说教别人嘴巴上面,那个根本罪在别人,自己不会犯根本罪。

【第二项 杀盗】

【戒疏云:杀盗二戒身口互造两得相成然身为根本口为枝条。】

再看一看杀戒跟盗戒身口可以互造,那么用身来作成语业,口来作成身业,教他杀是口成了身业,身现诳愚相,表要点点头,虽然嘴巴不讲而人家晓得你说些什么?那个时候身造口业,就是这样所以叫身口互造,不过在这个里边杀盗两个主要的是身,身是根本口是助成的所以叫枝条,所以然者损财害命身自独成不待语助故知身本!为什么呢?说杀盗无非是损财无非害命,或者是损觊觎他等等,这个都是用身来作成,不要语言所以生死根本,那么语也说的话呢!口语教死这个可以触成但是言了未成待前命断方得重罪要由彼身助口成业故知枝条!虽然这个口可以譬如说教别人,触使一个人去,可是当你这个话刚说完,那么这个人领受你这句话的时候,那个时候杀这件事情并没有完成,一直等到接受你教死的这个人,跑的去要把所杀的人把他杀死所以说待前命断,那个时候才成就这根本重罪,而这个时候的成就根本重罪还是由于受教的这个人身体帮助才成功的,所以说由彼身助口成业,所以这个口是枝条,那么下面这个文就解释这一段。我们继续再看戒疏文,

【戒疏又云:若依多杂等论三业不互。】

身口互造这一点宗派开合不同,宗派所以开合不同根据的论典有别,下面所说第一个是有宗就是实法宗,实法宗所根据的论点萨婆多论跟杂论等,那么这一些他怎么说呢?说三业不互造!身就是身语就是语不能身语互造的,所以者何业性异故!举一个理由为什么呢?业的特征不一样!还有事不究竟言虽了了未得成业要由身助!说你叫他去杀,这个叫他去杀实际上嘴巴说完了他并有死呀!所以说事不究竟,所以你话是说的很清楚,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成功这个杀业,真正的杀业还是要受教的人跑的去身行成共的,所以这个杀业是身成的跟口没关系,那是多、杂等论这么说明这个,我们行宗的解释也看一看,二明互造二初出前所计为二初示宗多杂等论皆是有部所计!这个互造有两种说法,那么第一个就举有部,所下二出不互所以!所以者何业性异故就是说释明,这个里边有二个,初约业异释!第一个业不一样,他下面看文,若约能造色身是可见有对口即不可见有对!这两个不一样,能造的色身是可见有对,口呢!不可见有对,这两个当然不一样,若据所造!那么其次呢!能造的色以及所造的过失,身造淫盗杀口作诳妄!这个也不一样,若约所发!所发的业就业性不混若取来报感果不同!这个都很明白,事下次约事不竟!那么前面先说业性异,第二个呢!事不究竟,这个初句立意言下释成!这个就是解释上面的内涵那个不必细说。再看文最后一行

【戒疏续云:若依本律成论所通三业互造各自成业!】

那么这个两宗分计,前面是实法宗也就是有部一种说法,现在四分律就是我们根据的成实论,所以若据我们的四分本宗,那个用成实来说明那个三业可以互造,三业可以互造,都大家可以成就,那么下面看这个文,故彼文云!那就是成实论上面,杀不善业身亦可造随以自身杀害众生口亦可造或教人死或以咒杀心亦可造有人发心能令他死!所以说这个色上面说三业互造都可以成业,那么杀来说身也可以成杀业,语也可以成杀业,意也可以成杀业,所以这个文上面怎么说呢?譬如说杀这个不善业吧!身也可以造那是很简单,你自己跑的去杀别人那么就是身造,口亦可造!不管是教人杀或者是咒杀,咒杀也是用念的咒嘛!也是语业,心也可造!心这个下面说很多仙人起那个瞋心,要想杀别人那个被杀的人就死掉了,故彼论云!他还举个例子如和利经说外道神仙起一瞋心杀那罗国如檀特等险难处皆诸仙人瞋心所作!他举出这个例子来,就是这个经上面说这个和利经上面说,这个很多外道仙人起一个瞋心那么把这个那罗国的人杀掉了,还有下面把他牵到那个险难,那个都是仙人瞋心,那这个说明语以及意都可以成就杀业。那么下面的解释我们这个文把他念一遍,

【行宗释云:二正示今宗!】

正式的来说明我们四分一宗分两部份,初示宗各自成者随约能造结业成罪不同多杂从所作事判定身口!说分两部份!第一个呢!说他各自能够成业,身也能成业,语意都是如此,那么这个结罪的方式跟上面根据萨婆多论等等有部所计的,有部所计的判法不一样,下面故彼下二引示!故彼论云等等,那个是引经证成且明杀业余可准知!上面引的这个都是杀,余!其他的淫盗妄等等可以,不是淫盗妄,其他的都可以用他,文中二初通明三业身口意三如文次列而身是正口意为互云教死者论云教敕即是遣使文无叹死义无同之!应该说叹与死也有,故下二别示心造论文二节初引经证那罗国者具云那罗千陀罗国如下次举事证言檀特者及西土山名!那个檀特是印度山名,经音义云或言单多罗迦山此云阴山此明仙人心业强猛证上起心即能害故!那个文字容易懂,至于说这个和利经上面说这段公案那我也不清楚,那么这个第二项杀跟盗。

【第三项 妄语】

我们看文,

【戒疏云:妄语一戒本希名利非言不成。】

这个妄语,他所以要说谎的目标是什么?不是希名,就是希利!这个都用语言来造成的,亦有身现无疑成重比前互造可以类之!虽然他根本上面是用话才能够说妄语,但是同样的表示是一个骗人等等他也可以身现,所以说亦有身现,只要你身现那个相对方弄清楚了,那个时候他原来一向骗人这个目标行了,等于说把这个话说清楚也是一样,所以只要对方无疑那也成了根本的,说比前互造可以类之,那么这个就是妄语一戒,妄语一戒那是身口互造,那么这个是第三节。

【第四节 教遣】

两样东西,第四节教遣分成二部份教跟遣,这两个我们也分开,在平常我们一般教遣好像分不清楚,错误也分不清楚,在此每一个地方都分的非常的明细,我们看先讲教人,

【戒疏云:『先明教人言淫戒者自作成重教人为非乐染前人于我无预不得同犯』】

教人这件事情这样,说淫戒自己作的话那是成就的根本重罪,教人去作的话那不是,因为教人去作的话淫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染污心,好乐贪着,既然教别人去做这件事情的这个好乐染污跟教的人没关系,而是被教的前人,所以跟所教的我呀!不相关,那既然不相关那么不算犯那个根本的重罪,所以

【行宗说『初淫中于我无预言能教人不预其乐也』】

教的人不会参与不会得到淫这个欲乐。

【杀盗】

【戒疏续云:杀盗二戒过通损益自作教人损境畅思期契相同彼我同犯。】

杀跟盗这两个戒他这个过错分二个部份,一个损一个是益,损人益己!这个杀盗两个都是损人益己,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作也好教人也好,那么在此对于所损害的境,以及行害的这个人,所以损境是被损的,畅思是行害的人,啊!满了自己的愿,跟所期望的一样所以彼我同犯,能教所教两个人都犯,不过下面有一个说明在什么情况之下开什么情况之下犯?那就论那个克漫!下面先论克第一段,再下面最后一段论漫。

我们看克的那一段,或能教者克所使意异或时节早晚坐立乖契或互颠狂舍戒缘阙但有少差于此犯法教者不犯!那么能教的人说这个教人呀!他是专有所对,这个时候他譬如说举个例子,教某人说你什么时候去杀,不是这个时候不要,这个有他的原因,还有呢!时节早晚坐立乖契!说他坐在那里可以别的不要,或者立要杀坐的时候不要杀,那么这是一种状态,那么最后他去杀的时候,跟教者所指的时间不一样,或者去杀的时候,那么这个被杀的这个人行动不一样,那么大家会想那个坐立有什么不同?你们说会有什么不同呀?他去教杀这个人!说这个人坐的时候不要杀立的再杀,你说教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有没有什么差别?骤然一看好像没什么差别是吧!那么现在我举一个比喻,譬如说我告诉那些人,你要好好的听规矩噢!坐在那里不能动就是这样,然后我离开了那些人违规站起来了,如果是一个暴君的话就告诉人家,你站在外头看着他,他坐在那里规规矩矩不要杀,站起来就把他杀掉是不是这样?说这个时候懂不懂这个意思?所以他观察事情就是这样,所以被教的这个人跑的去不管三七多少通通把他杀掉了,是不是这样呀?所以这个教者跟受教的人两个人一起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呀?现在懂不懂?所以他那个克心克漫之间的不同也是在此,所以这个地方所以说时节有早晚,然后立坐乖契。

还有呢!或颠狂舍戒,就是说在此一定有几个条件,就是说教的人一定是有戒的,就是这样我受了戒了教人家才犯戒,如果我没有受戒的话那没有犯戒那个罪呀!所以说如果说是教的人,能教的这个人哪!舍了戒了,那么受教的人虽然杀了以后杀是杀了,杀业是我有可是犯戒之罪我没有,因为我已经舍了戒了,清楚不清楚?所以说这个舍戒,还有颠狂!能教的人心里面本来教他自己心狂了那么能教的人那个时候狂乱了,所教的人虽然是杀了,这个能教者也没有,什么叫互颠狂呢?前面说的都是指能教者,现在受教人如果被教的人哪!他同样的也是这样心狂乱了,我本来教他去做这件事情,他心里面不狂乱的时候一定照着我的意思去做,心狂乱了照不照我的意思?他完全为狂乱所使!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他舍戒了这个同样的情况,啊!这个也是一样,所以他本来大家都犯他舍了戒了他就不犯了,所以在此就说彼我同犯,还有一个阙缘!所以上面说时节的早晚坐立乖契的话,这是从所教那一面,颠狂舍戒等等的话两二方面说,但有少差于此犯法教者不犯!在这种情况之下差了那个教的人不犯,漫心无寄随作相应皆名为犯!这个漫心的话那就不!本来你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叫你去杀,他只要杀了那好,就是这个克漫两个,教人的时候而论。

那么下面这个行宗解释看一看,二杀盗中!他又分两二部份,初通明犯相损益者谓损他益己以淫唯适己而非恼他!所以这个说明淫跟杀盗不一样,那么这个杀盗两兼故通损益!第一个,或能下二别简克漫初科中或时等者且列五异时节坐立缘阙此三并约所教,然后呢!颠狂舍戒则通能所故云互也!能教所教,上面前面已经说过了,问如教杀坐人彼立即害云何非重!那么他就问本来教的人教他坐在那里杀掉他立起来不要害,那么现在他立了也害了怎么也应该是个重啰!那么答即云克心能教应言见坐可害立不应害!刚才我已经解释了就是这种状态,我说的是坐他现在反过来道理完全一样,所以这个不犯,若不指定同下漫心时节早晚亦同此释,此明漫心者即不定早晚等也!这个很容易明白,那么这个教人当中的杀盗。

最后一条

【戒疏续云:『大妄语者,自说成重,教人称圣,名利拥彼,于我无润,故不同犯。』】

这个教人说大妄语呢!自己说是成重罪,教别人成圣!说告诉某人说你是圣人,这个情况之下这个名利属于彼的跟我没关系,所以教的人不犯。下面行宗里边的解释,三妄语中问文云教他不犯者如教他称己自得名利岂不犯重!因为前面这个教他是说教某人你说你是圣人,所以他现在问说:嘿!他假定说教他说某人哪!你告诉别人说我是圣人,那这个时候我不是自得名利吗?这个不是犯了重吗?他回答说此落后遣!这个时候叫遣噢!就是分出教跟遣,这个遣在后面,现在这个地方教是教,在教里边并没有说遣那个内涵,所以下面看那个遣是什么意思?遣人是派!差遣别人代我做相应的事情,教是教他做他自己怎么样去做的事情,这两个不一样,那么现在我们继续看一下那个文,下面那个文也看清楚了否则单单在这个上面说不大清楚,这个文当中把事实举出来,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了解教遣两者的差别。

【第二项 遣人】

【戒疏云:教者利己义疏遣者向己义亲。】

教!对于自己的利益,这个重点并不在利益自己,所以利益自己的内涵内义比较疏远,遣呢!派别人给我谋利,这个主要的目标就是为自己的利益,何以明之!怎么说呢?且如戒中遣人就己行淫遣人说己得圣利乐是我犯齐究竟杀盗两戒无有遣义故非所论!所以说遣人!派人到我这个地方来,教人!这个律当中教人跟自己行淫,或者派遣别人说我得了圣果,那个时候这个利乐都属于我的,所以只要犯了那么都成究竟,杀盗两戒这个没有遣这个道理的,所以说故非所论。我们看行宗的解释

【行宗释云:初分示,何下推释可解,问杀盗何以无遣义耶!】

那么这个回答说,回答告诉我们为什么杀盗没有遣?遣是遣人杀己!没有说教人你来把我杀掉,没有这个!就是有的话叫罪不至果,什么叫罪不至果?假如说派人教人把我杀掉,我之所以感重罪这个命还在,假定是我教了人了我这个命失掉了,这个没有根本重罪是吧!所以他教了他不杀我那么也没有根本重罪,杀了我把我杀死了我命断掉了,这个也不成根本重罪,所以说遣人杀己这个罪呀!不会得到这个根本的果罪,还有岂有令他盗取我物!哪有说嘿!你把我的东西偷走,有这样的事情吗?当然不会!这是为义理两件事情呀!所以说是则淫妄二戒遣重教轻杀盗两戒有教无遣!由这个地方看起来淫戒跟妄戒,那么遣重,遣是为什么?利向己!教的话利跟自己疏所以比较轻,那么杀盗两戒的话只有教没有遣,这个是第四节当中论教遣这个二段。

那么再下面第五节重犯戒,这个第五节那个重犯戒,他有很特别的意义,我们先看一下那个小字,此节文中重字有平呼去呼二别宜细分之!换句话说这个重字呀!念平声跟念去声,重重是不是不太一样呀?这个地方注意噢!平呼者如重犯,去呼者如四重,这个重戒的重是去声,重犯!又犯一次这是平声,这两个不一样,那么现在在这个里边哪!四分律讲这个是重犯,十诵律讲的是犯重罪,这个要分开来,我们看一看《事钞》云:『若论重犯律自明断随犯多少一一上罪 淫众多重犯余盗杀妄重犯亦尔』,律当中个别的说谁犯多少一一都是上罪,看那个资持噢!那个如果律的话那是ˋ重犯,这样!现在看资持的解释,这个重ˋ跟重ˊ有两个,同名之罪谓四重互望!这个应该念重ˋ,名字是同的都叫做重ˋ,杀也是重ˋ淫也是重ˋ妄也是重ˋ盗也是重ˋ,杀盗淫妄这个叫重ˋ互望,二呢!同种之罪那个叫重ˊ犯,同样的譬如说盗,盗了一次又犯,盗过五钱又犯,这个是重ˊ犯,谓四戒各论!个别的论,所以上通十诵,这个上面这个律上面的十诵律是讲他的重ˋ,然后四分律下局,ˊ重犯的是四分律讲的,文约四戒各别。

文约四戒各别论重ˊ即明今宗同种之义!现在我们这里谈的就是重ˊ犯,重犯就是四分一宗,同一种的盗就是盗,淫就是淫,所以这个重ˊ犯就是重ˋ犯不一样噢!现在这一段我们就看一下

【事钞续云:此说别解脱戒由境缘别得戒不同故后犯时还随别犯。】

那么他先说这个重ˊ犯等等指什么呢?是别解脱戒!为什么叫别解脱戒?就是个别个别的!因为每一个戒他所对的境等等哪!所缘的状态不太一样个别个别的,所以得的戒也不同,得戒的戒体也不同,犯的时候随行也是不一样,那么这个里边从能得的这个心来说是一样,从所缘的境来说就不一样,所以这两个我们要了解,所以后犯时!那都是从所缘境来说,说还随别犯,一定是缘不同的境,那么那个时候才谈持犯,如萨婆多云宁可一时发一切戒不可一时犯一切戒!实际上就告诉我们这个戒的根本不一样,发戒!一定是一时发一切戒,说受得的时候你要受的都是,犯的时候不会所以平常我们要了解!了解了这一点哪!如果偶然犯一个罪的话其他的部份还是望即无损,我们努力这是这一科特别告诉我们的,下面举例且如淫戒女人身上发得二十一戒男子身上得十四戒余法界中男女亦尔!那么这个要说一下,淫!不要说四重当中淫盗杀妄等等个别个别,就是单单一个淫戒吧!你看这个女人身上单单那个女性身上她得二十一戒,这个二十一戒怎么讲?那么男人身上呢!得十四戒,如果要了解这一点呢!我们就看看前面的P.80,先看P.80回过头来一看就清楚了,P.80上面看噢!就是这里南山律!这个看那个表上面说五戒然后八戒,然后P.81上面又是个五戒,每一个说五戒共得十五戒,然后已得得三十五戒、得二十七戒、得六十三戒,有没有看见这个?这个前面都已经说过了,如果说前面这个地方有不太清楚,那么我们回过头来今天翻到P.138上面,我再来解释一下,再来解释一下就懂得了什么叫发得二十一戒?我们随犯一戒都需要几个条件!境!换句话说,事,意乐、加行、究竟!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妨说人!这是个女人,这样的话说起淫,然后有起心动念,是不是这样?那么心动念的话呢!不外三毒→贪瞋痴三样东西!还有所对的境不仅仅是女人啰!女人身上有三个,大、小便道、口道!男人身上呢!这个只有二个,口道跟便道!这个小便道没有,那所以男女两个的不一样,所以女人身上从三处,这个境有三处,男人身上只有二处,所以这个境不一样,那么心呢!心有瞋有贪有痴这个是三毒单,还有呢!有贪瞋有贪痴有瞋痴,这个是一个时候有二种心情,所以加上三样六个还有一个呢?贪瞋痴!一念具足,是不是这个心意呀!有七种状态,所以境是有三个女人身上,心是有七种,三七二十一!所以这个女人身上得到二十一戒。

男人身上呢!就除掉这个二处的话二七十四就是这个,所以其他的男女都是,所以现在呢!犯的时候贪心犯了那个瞋没有犯,这样我们不起瞋心呀!实际上这个真正细论的时候这个有关系噢!不过我们了解了这个他有他的不同的地方,业!整个的过程当中一定是离不开贪瞋痴三境对吧!所以现在贪跟瞋就是不一样,这个是在这个业道当中我们曾经仔细说过,所以这个地方现在以贪心犯了这个女人的一道,但名污了一个淫戒这个二十一戒当中,一个犯了自余诸淫戒体光洁无行可违称本受体!这个是上面说。

现在我们下面的解释也看一下,

【《资持释》云:初叙宗意律仪从境故名别脱道定从心即是总脱!】

那么这个别解脱,是对着定共戒道共戒来说,定道二戒都是以心来持,别解脱是对境来说,心的话是总的,自己的心缘一切,那么别解脱戒以心缘那个境才能够谈戒,所以两个总别不同,如下引论委释!就是上面这个文引萨婆多论仔细的解释,初举文!就是宁可一时发一切戒不可一时犯一切戒这一些,初举文受是悬拟故可总发!受戒的时候悬拟就是说悬法界为量,丝毫误心都不容易存在,说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持戒,就是这样所以这个一定是总缘,缘于事先预防故可总发,犯是临境故唯别犯且下二历示!那么下面的且如淫戒举例!根据这个事实来说明,初明总发文中别举淫支以明余可例显!其他的都是,淫境约道女三男二淫心三毒三单三复一具随缘间起!因为所对的境相不同,心情不同所以这个七种都不一定,以心历境故发多戒!不同的心在不同的境界当中内涵不一样,如文所列!这上面说的很清楚,那么了解了这个我们再看这个祖师告诉我们的,所以菩萨祖师都告诉我们。

【事钞又云:『云世中有人,犯一淫戒,初乃惶摄,后复思审,谓言失戒,遂即雷同,随过皆犯,岂不由愚于教网,自陷流俗,焉知但犯一淫,诸淫并皆不犯余杀盗等,常境俨然。』】

这个就是祖师的佛菩萨的慈悲给我们的教诫,这个世间有的人刚刚开始只犯一个戒,犯了一个戒以后心里面就觉得惶恐啊!自己觉得犯了戒犯了戒,后来一想我已经不是受了戒了,受了戒好那就算了就是这样,于是这个什么东西就乱来了,遂即雷同随过皆犯,跟着别的都来了,这种情况很可怜,所以说他岂非由愚教,岂不是对于教理这个教网呀!教网的意思就是教像网一样非常的细密,由于不了解随着流俗这样去做那是一个很可惜的事情,要晓得这个但犯一个淫戒呀!虽然这个时候完了,乃至于其他的还没有犯啰!这个单单女人身上有二十一戒男子身上十四戒,你现在只犯一道一境!所以单单那个淫如此,其他的杀盗等等更是光洁无损,所以这个地方就策励我们策励我们不要呀!

继续下去是重ˊ犯,那个P.138上面的最后一段,前面这个第五节重ˊ犯一共有四段文,前面三段讲过现在看文

【事钞续云:『故同法之俦,理须明察,若先严净识托,对五尘欲染不生,由前方便,若先非摄虑,对境不能不犯,既犯业成,必须无覆早忏,还成本净』】

这个最后一段就是也可以说除了这个理由,劝告!劝告策励,这个重ˊ犯戒的最重要的重点就在这一段当中,上面已经说过这个别解脱戒的特征,他是别别对境,如果论持论犯,当然我们如果很好的持那是最重要,那么这样的话,可以一路上去,中间没有一点委屈,没有一点自己的受苦,那么如果在修行过程当中,不幸而错差,而这种错差,如果我们深一层去观察的话,对于一个普通任何一个人,从最开始走,走上去是无法避免的,无法避免的凡夫之凡夫就是这个样,否则就有天生的圣人了,当然从这一生看有的人喔!很好!那是因为他已经修习多生之故,那么了解这个道理以后对我们有一个极大的策励,我们了解了这个层次以后就不会自暴自弃,或者是萎缩不前,只要照着次第一步一步的来自然问题都可以解决,现在我们最困扰的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这种,或者萎缩不前先叹叹或者是自暴自弃,所以前面特别的说明这一点,经上面很多地方我们释迦世尊一再跟我们说,他本人就是释迦牟尼佛也就是这个样,无始以来从恶道当中一步一步上来,乃至于说弥勒佛是当来下生等等都是这个样的,那么因此说万一为习染所使,那么到那个时候出了一点问题的话,那这一个问题错赶快警惕其他的努力,所以在此就特别的告诉我们,这个修行一方面靠自己一方面靠团体,唉!这个善知识是绝端重要,这个团体当中尊长善知识同行善知识,所以这个地方是特别重视周围的人同法之俦,我们一同秉受这个戒法然后如理的依教随行的这些,这个应该理须明察!对于上面所说的道理应该有很正确的认识,仔细观察然后检查身口,那么这个时候呢!就有二种可能,第一种如果做的很好做的很好,那么这是什么状态?万一不行该如何?那我们现在看如果说事先非常严禁的防范,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说先严净识!那个非常严禁的使我们的内心能够净化保持的很干净,在这种情况之下虽然是面对五欲尘境,可是这个时候欲染不生,那么他怎么样才能够产生这个效果呢?说由前方便!

这个前方便可以分成两个,通常说前方便,说犯戒有前方便持戒也有前方便,那么这个前方便呢!有近有远,远的话就是我们初机第一步开始努力一直做下去,都叫前方便,那么近的前方便呢!时时刻刻把这个正念提持在这个当下,如果这个正念提持的时候那就不会犯,那么在此我们不妨回过头去想一想这个持犯的特征,如果大家记不住可以翻前面P.90上面所谓止持作持止犯作犯,那个止持怎么说呢?方便正念护本所受!记得吧!这二句话要牢牢记住,这个一定是事前有种种的方便,然后由于这个方便时时刻刻把心念把准,这个正念!然后由于这样的正念才能够保护我们原来所受的戒体,使他光洁无犯,那么这个防止的功效呢!所以禁防身口不造诸恶,这个是特点,至于说怎么防法?那更前面就是在这个持犯一章一开头的时候说明,乃至于前面戒体的时候最后说法体行相,说戒行的时候都说的很清楚,所以戒行是既受之戒,这个是在前面P.83上面正明随行你们看一下,我们重新回过头去再去温习一下,什么叫戒行?这个整体的来说,换句话说,持戒主要的内心上头的这个状态,既受此戒秉之在心!心心念念在心里头喔!我现在是受了戒的人,我既然要离苦得乐,而现在也知道了离苦得乐的方法,那一定是战战竞竞努力放在心上,这是自己的事情呀!所以说正规的了知,我们总说唉呀!这个修行很难哪!修行很难哪!所以不要说佛法里边说世间譬如我们现在的国父孙中山先生,他也说真正难是难在哪里?难在知呀!这个知道真不容易呀!所以说知难行易,如果我们真的知道了以后没有做不到的,所以现在好像总觉得知道了很容易,做!做不到!那是并没有正确的知道,如果我们正确的把那个了解的很清楚哪有做不到的道理呢!所以说了解了说噢!原来我这个出苦得乐是这样,为什么做不到?说来说去还是要想快乐!怕苦!如果你晓得这样去做的话对你只有苦没有快乐的话,那哪有做不到的道理呢!所以真正重要的还是对苦乐的真相不知道,那么这一种都是教里边告诉我们的,所以说他下面说必须广修方便,那个时候你要修种种的方便,方便就是说这个教跟行两样东西,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都是一片,去和随顺自己的无明,根本不知道究竟真相,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做不到,而是不知道,要想知道,那好好的去学,那么这个时候又不了解学对我们的价值,随顺着习气,所以我现在的了解,确确实实,真正难的难在这个知呀!所以常常举一个比喻,我们现在很清楚,地震下来,房子垮的非把我们打死不可,地震!不要教你的拚命逃出去都来不及,这个是一个简单的事例,所以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了,我们这样去做的话,非受苦不可,那眼前这一点点的这一点苦呀!那决定挡的住,就是这样所以这个问题都在这个上头,前方便。

那么现在这里一句话不细说是因为什么?因为前面都讲过了,所以这个整个的过程当中,前面是后面的必然经过的次第,在此不妨停一下,所以我们学的过程当中都说听见了就算,听见了以后前面一定要再三思惟观察,然后在生活当中由于不断的观察的结果,你能够处处体会,那跑到后面随时用上,要不然听的时候觉得嘿!很好!有的,弄到后面的时候看见一个前方便嘿!觉得有影响,对呀!前面说过那个前方便,究竟前方便是什么?那自己含糊!好一点的回过头去翻翻书看见还晓得他,可是真正用就用不上,既然用不上你就能够拿这个前方便来保护本受的戒体了吗?这个不是本文所说!但是对我们目前我觉得非重要,我一向我就犯在这个地方,错在这个地方,唉!弄了很多了解了看了很多书可是用用不上,后来才发现原来毛病在这里,所以简单的说一下,假定我们受之前以及受了以后努力在这个上头做,那这个做是方便,好好的学好好的观察思惟,然后能够提持正念,在这个情况之下对境的时候,那自然而然他这个正念现起,绝对没有犯相,因此这个事前的准备对当时的境来说叫前方便,反之!如果说你没有这个的话那么怎么办呢?就变成犯戒的前方便!刚才说作持刚才说止持,我们不妨看看作持怎么办呢?勤策三业修习戒行!也是一样这个完了以后你要去努力呀!那要怎么办?要精勤的策励自己的身口意!这个佛法当中的精勤不是说我一天到晚忙的要命,不仅仅是忙,是忙的对不对?干什么呢?去忙这个去修去习!不了解的使他了解,了解了是不断的努力学习,从这个学习当中还要去行持,于是这样的话由于这个的学习生起了这个学习相应的善法,那么这个是有善起护,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学戒持戒应该做的事情,假定说做不到那变成下面反过来了,所以他说若非先摄虑对境不能不犯!假定事前我们没有能够像上面所说的摄心在正念上头,摄心在认真的学习上头,不但是学习而且是善巧思惟观察,那么如果做不到的那个时候怎么办呢?对境的时候是不能不犯!绝对不可能,尽管我们现在听懂了如果不是这样努力去做的话不能不犯。

最近有几位同学就问我,唉呀!怎么用功怎么用不上呢?我听了分两方面,一则很高兴觉得他在用功了,一则自己觉得唉呀!始终这个真正的诀窍何在还没摸到,不过至少肯用功了走上去那就对,现在我们正做的就是这个,不断的摸上去你不断的摸摸摸嘿!慢慢的有一点样子了说相似最后正确,所以说如果不经过这样去做的话,那一天到晚在随顺着无明,尽管我们拚命的看书那是增益自己一种名相思辩,去磕头磕了半天以后的话这是一种情形的练习打发时间,不能说他没有用噢!种善根这还是有用这个我们要了解,可是要现在当下准派用场,这个派不上用场,所以他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现在我们正学的那就是学这些,讲的佛法就是在心目当中一心去缘,缘了以后然后去认识我们对境的时候这个心里状态,然后依法把这个心里状态怎么去净化,整个的来摄持自己的内心远离这个,假定没有这样做的话那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染习气非常强盛,那么一定跟着他走,所以既犯业成!那么犯了怎么办呢?那个时候还来的及噢!还来的及噢!所以犯了业成了要必须无覆早忏这样才能够还成本净!仍旧可以恢复根本清净的,而正规说来初机修行的没有一个例外都是这样的,绝对不能说啊!受了戒了!不二过!只有孔老夫子门下这么多的人能够不二过的只有一个人,那后世称他为佛圣,实际上他是个圣人再来,就是个圣人再来,这一点对我们是极大的,告诉我们不要怕!我们就是这个样,你只要肯努力那自然一步一步的上去,所以在这个地方真正重要的,如果是说托对五尘欲染不生!固然好!但这是我们的目标,现在怎么办呢?既犯业成是无覆早忏!赶快忏悔这个忏悔还有一个不要覆藏噢!要使他成本净,那么这个忏悔后面会细讲。

无覆!两个字这里说一说,这个无覆两个字非常难,不是说啊!到了每半个月那我们在这里出来的时候有这么忏悔,无罪漠然故!那么好了可以了,不仅仅是如此,这是很粗显的迹相,通常这个覆呀!是我们有知道的覆还比较好,当然知道了覆再去做的话那很糟糕,往往我们这个覆是不知不觉当中在那覆藏当中就会覆盖,譬如有的事情做错了自己觉得很不好意思,自然而然下一次还故意的要为了这个,就是保持这个面子呀!他总要这么嗯!好像这么一点,最早我一直有这个毛病就是这样,到现在不观察他毛病又出来了,说实在的我自己因为有这个毛病了解了看看,很多人大家都这个毛病,所以说我现在才慢慢的了解呀!子路闻过则喜!我小的时候先父就告诉我,我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努力的,觉得我们闻过能够不怒已经蛮好的,能够喜的话这真是个大学问呀!现在人家告诉我过错了以后,有的时候蛮听的进去的,有的时候告诉我,我就偏不改我就偏要这个样,不知不觉当中心里面就有这种,觉知的这种倒是不强噢!他自己就会有那种味道呀!自己就要保护他自己的错误,完了以后他就觉得唉呀!我这个好像这么细心,这个都是什么?我在这儿自己伤害自己,所以这个始终都是在什么?都在这个我上面,都在我上面,都在这个无知上面,这个无明的真正可怕,所以这个覆藏两个字呀!实在是要好好的深细的观察,在这个地方说起来很简单的一个字,我看这个文字几十年以前就懂了,结果做了多少年发现还停在这个门口,因此我在此特别说一说,我但愿真正大家好好肯努力的同修都在这个地方呀!在自己的身心上面好好去找。

我但愿真正大家好好肯努力的同修都在这个地方呀!在自己的身心上面好好去找,你要真正去找的话一直找到什么时候?一直找到见菩贤菩萨之前!所以这个善财童子呀!真的起等觉以后他离开了第一件是什么?就是想唉呀!我以前都错了都错了都错了,他只想到错的要改过,我们现在晓得了错还要把他盖起来,这是我们的毛病所在,这是我们必须应该知道的,我之所以后面特别加这句话无非也是策励我们,策励我们不要怕,这样!这个是很重要的。

那么下面资持的解释,我们也不妨念一下,《资持释》云:初二句嘱其所告受随一等故名同法,若下二正劝!正劝当中分两部份,先持后犯,那么我们看噢!严谓谨摄净识即心五尘皆境所谓方便正念常拟对治也!我们整个的修行无非都在这个地方方便正念,方便就是获得正知见,正念是维持这个正念正知见,这两个都是互相因待而产生的,这样才能够针对我们无始以来的惑业对症下药加以治疗,说了这个以后下面是叹,呜呼!末世凡流沉溺滋久!说现在是末代,其实这个末世两个字完全看人,完全看人大体来说是,佛在世的时候叫正法,后来像法现在这个是叫末法,可是这一点对个人来说一定要努力认识,我们不要说唉呀!我现在是末法了,始终记得这个,是!没有错我是一个很差的人是末法,但是我要努力力争上游,因此这二句话对我们正切,我们无始以来的沉溺呀!非常久呀!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要心心念念提持,千万不要自己还为自己的烦恼保护,还为自己的烦恼申辩,好好的人家告诉我马上跟他去学,这样时而恭敬的听然后听完了以后呀!还要思惟观察对不对?对马上用,不对至少我能够抉择的出来。

所以下面说摄念离染未见其人!末法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个祖师也是开叹,说真正能够一心摄持正念能够远离尘染哪!那很少看见很少看见!乃至于说未见其人!嘿!找不到!所以自非宿善资熏明师训匠勤求圣教精择良明志慕孤高行希清卓时时不懈日日如新!在这种状态说除非是具足下面这些条件,什么条件呢?宿善!宿生的善根,宿生的善根有这个本质,有这个本质来熏习自己这是里边的,外面呢!又加上说明师良相来训导我们,所以里边是这个外面是有这一个,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是若内若外,我们产生的功效不是痴心怠慢而是勤求圣教!勤求圣教。

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妨想想论上面告诉我们的,论上面告诉我们的,我们一切修行的根本是什么?善知识!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什么?是不离善知识!这个最重要,反过来呢!烦恼引发的,烦恼的生因是什么?烦恼的生因通常总说六因当中,说第一个是随眠!那个不谈了随眠就是无始以来的种子,那一定无明,然后这个随眠对境这是总的,任何一法生起一定这样,下面那个事项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说这个书摆在这里你们大家我晓得在这里福智的几位每一个人都背的很熟,不过你后来所以这个地方呀!要好好的努力,如果这个不了解你们旁边的指给他看在什么地方烦恼的生因,下面再说呢!就是非善士夫以及言教,这第三第四,换句话说,所对的境当中是什么样呢?嘿!对着境那就是一个非善知识,这个我们曾经抉择过,不是讲恶友而讲非善,这个里边是大有道理噢!他只要不是善知识,那都不可以。

所以儒家孔老夫子不但是佛法唷!论语上面说,无有不如己者!这几句话,并不是告诉他说不理他,就是说我力争向上这个心情,人人力争向上,那么这么一来的话,这个力争向上的心,互相的策励,本身就形成一个什么?僧团!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这是我们最重要的!所以对着境,境当中的人是这个,然后他告诉我们的道理呢?言教!虽然下面是个串习,以及非理作意,这个是自己的,可是假定说前面你从出生开始,以后长大了,都在这个环境当中,遇见的是一个非善士夫,然后他告诉我们的都是错误的见解,你要想有正确的认识,做的到吗?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这样!所以这个烦恼的生因哪!看起来好像是第一个,一二三四五六,这个里边的关系是这么的密切,一二是整个的总相,可是这个总相,通常情况之下呢!以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一定先在这个家庭当中,然后外面接触的人,到长大整个的大环境,说起来这个还是个业,然后受了这个人的影响,这个人的影响,包括他的耳濡目染,就是他给我们的概念,给我们的概念就是特别的言教,我们都是受这个概念的影响先入为主,所以自己也不知不觉造成共所谓串习。尽管这个第五项的串习是指这一生,可是这个还是受前面的影响,等到这一生的串习串习,积久留到下一生,就变成将来的随眠,这是辗转的恶缘,然后这些东西,都是出在这个上头,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哪!明师训匠,然后自己也别有宿生的善根,万一没有,我们怎么办呢?那个时候我们幸运了解了,说精择良明呀!这样!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很努力的,很精确的去抉择好的、明的,这两方面,也可以说,良朋,然后明确的认识,自己要经过抉择志慕孤高!这个高是高兴,这种高兴在这个时候祖师的时候,其实任何时候都是这样,那这种人都是一世孤立的,大众!大部份人都是混混合合的那种味道,行希清卓!行为呀!一心一意的希求呀!清净卓越!这种状态是时时不懈!一时一刻都不懈怠,所以这样一来的话日日如新,一直在改善一直在改善从来不受染污所以日日如新,是这样的状态,那么下面两句看或体达前尘反求欲本或冥心所受专意通持!那么这二个说体达前尘反求欲本是完全从我们自己反省内心上面去找,指有这样更深入的话,我们能够从这个地方的体达,心本能什么?心本能空!能够找到那个体或者冥心所受一心一意的专心在这个所受的戒体上头是吧!然后努力的去勤持所受之戒,这样的努力能够这样的话呢!故得对境萧然欲缘确尔翔而后集默而识之其犹挥手于空了无滞矣!那么能够这样的话呢!对境萧然,萧然就是萧寂的意思,萧寂的意思!那一动都不动,一动都不动就是这样,所以对着境界的时候根本不动,那么不管什么缘来他始终就是这个样,能够很明确的把持住。

下面二句呢!翔而后集默而识之!都是典故出在论语上头的,论语上头那个翔而后集呀!那个世插在论语的乡党上面,叫「色斯举矣,翔而后集」,说孔老夫子跟子路两个人去,看见山上有一群雉呀!那个雉这里叫做什么?山鸡!是不是叫山鸡呀?野机还是叫山鸡?野鸡对吧!那个野鸡看见有人这样的话噢!一来他就把翅飞出去了,飞出去了以后他不会马上停下来,普通的鸟也是飞,野鸡不大飞的,飞是飞可是翔而后集在那儿转了个半天然后再下来,孔老夫子就赞叹实哉实哉!你看那个畜生他也晓得怎么恰当的时候他不会莽莽撞撞的来呀!那个畜生要看清了再来就这样,看清楚了再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修行也应该是这样,其实孔老夫子他并不是个讲佛法的人耶!这世间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看清楚了来,我们现在就是莽莽撞撞的,刚才不是说为什么自己要覆藏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看不清楚!实际上如果你看清楚了,并不是说,唉呀!不为我自己,我为防人,所以现在常常有的人说,修学了佛法了以后,把自己就是放不下,就是要讲好像注意这个功德,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得,就怕你不注意功德,你真的注意功德,问题一定解决,我们现在愚痴的,就是不去注意那个功德,你真的注意功德的话,你就会很努力的,什么是真正有功德的?你这件了解了以后,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所以孔老夫子在这个上面说,你看!唉呀!你看这群野鸡,他都了解看看清楚以后,然后再飞下来,安全不安全?我们现在是个人,我们的行为,这么个不安全法,居然莽莽撞撞还做的起劲,所以他默而识之!默而识之,是另外一段,那对这个事情,那个我不必说默而识之,我认识的清清楚楚,你能够认识的清清楚楚了以后,当然这个默而识之,在《论语》的另外一段上面,这一段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讳人不倦,何有余我哉!那么我以前看那个默而识之的,曾经找这个朱熹父子的节注。这个节注上面,他有一段话,说这个“何有余我哉”,表示自己客气没有,那么他那个节注上面说,学而不厌,讳人不倦!这个并不是圣人最高的地方,孔老夫子还谦虚说这样,当初我觉得嗯!对!没错!看看这个学而不厌,这个讳人不倦,那个都并不那么难呀!我以后发现这两个难哪!难到绝顶!这个非圣人绝对做不到,我们现在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正式努力去学的,学了以后能够不厌的话,那实在是做不到,倒是学什么?学坏事情永远学不厌的,学好事情就是要厌,啊!刚努力了三天以后没劲了那好就这样,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碰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不行了,真正的挫折是更应该努力去学的时候呀!所以学而不厌是真正的自利行噢!我后来看见真正学而不厌的人,在佛法当中我看见了一个人,你们猜猜看是谁呀?对!善财!善财童子,典型的一个学而不厌的人,他就是这样啰!所以正因为学而不厌,结果他一生圆旷寂之因哪!所以我看见了以后啊!我无比的景仰无比的羡慕,这我现在把善财童子摆在这个地方我要学他,实际上这个都是佛世尊,真正的佛世尊,所以佛真正的华严是佛说的都是加持!就佛亲口告诉我们啰啰啰!你要这样就是这个样,这个学不厌是好难好难哪!然后呢!诲人不倦!自己学都学不好还要诲人不倦吗?那根本谈不到!就是你能够诲的话,刚开始的时候一股自己的热心,好为人师!这种心这是烦恼相应的,真正为别人而去教的话那个时候就厌就来了,我们现在不要说这样,往往为别人做一点小小的事情唉呀!这是别人的事情,他现在是纯粹为了别人啰!所以我后来学了佛法以后再去看这两句话是难极了,最后才了解了自利利他就是这个,学而不厌自利,诲人不倦是利他,这两个能够做到圆满的唯圣者能之呀!所以孔老夫子说啊!何有余我哉!你看!到善财童子他还说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所以他只要示现的不是佛那说明也同时反过来说,这两个真正的意义,因此我记得印光大师就说的,这个孔孟的学说这是圣人的心法,那个世间人就是看不清楚,这个地方千万不是说朱熹等不是噢!这种所谓集大成者,后来几百年来尊他为,所以他真正的内涵还是看不清楚的地方,那我们想到这里的话我们就应该真何等的高兴呀!所以假定我们能够真正的照着上面这样去做,然后默而识之摆在心里面谨慎的去做的话,其犹挥手于空了无滞矣!那照那个要去持戒的话,就像在空当中挥手有没有一点障碍?不会有什么障碍!轻而易举!实际上也确是如此。

那下面是着铠入阵何所畏乎!这个是经上的遗教经上的,假如我们能够正念现起就不怕,虽入五欲之中是不为五欲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就是这个,就像着了那个铠甲,到那个军阵当中,不怕人家砍下来,砍在这个铠上面,假定我们能够方便正念的话,那对着五欲知尘不怕,这样的状态!下面然惑业未销生死可惧岂唯言说即是清升!啊!前面说的道理说的很高兴,下面祖师又策励告诉我们了,说喔!道理是讲的很容易噢!但是要晓得现在的惑业动都没有动噢!那种状态当中一直跟着他转生死可惧呀!这个情况不是嘴巴讲讲就是真正达到清升的状态呀!不是说现在讲了这些东西那内心就清净了,然后就能够超升,小则是人天大则是超脱生死呀!说在欲远尘良恐非尔所及!那个祖师叮咛我们哪!真正是着铠入阵哪!这无所谓呀!但实际上这个不是嘴巴上面讲讲呀!现在我们完全在这个欲染当中,要想远离尘垢恐怕不是你们所能够及的到,这个就祖师告诫我们的话,告诫我们的话,下面我们看居凡学圣故且抑而为之勿事悠悠宜应切切!所以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现在完全是身居薄地凡夫,然后自慕上圣一心一意的要学习呀!所以抑而为之!好好的策励自己呀!努力去做不可以悠悠散散的这样来,不可以悠悠散散的来,要怎么办呢?要切切!这个切切是内心要策励自己,唉呀!努力呀!努力呀!因兹言及一为深思!所以在这个地方这个事情呀!这么说一下呀!好好的努力的深思一下,那么那个是元照律师对于我们的关照,元照律师对于我们的关照,实际上元照律师也是一位大菩萨呀!你看他那个传记你就晓得了,那一生的成就是不得了,一生的成就是不得了。再下面

【若下次劝悔!】

那就上面那一段最后的文,就是前面的

【若先非摄虑对境不能不犯!上二句明成犯既下示忏益!】

这是刚才已经说过了,前面两句有说明由于我们没有能够努力摄虑,所以是难免会犯,犯了以后怎么办呢?赶快去忏悔!忏悔了以后还能够恢复清净,现在因地当中有这个清净的戒行,将来果位当中一定有清净的果报,这个就是忏悔的益处,说大慈博爱于物无遗虽恶行下愚亦苦加提引祖恩所及无得而知!说这个就是我们的世尊,世尊大慈特别的说,对于我们法界一切有情,毫无轩轾,那个爱护,那个这种状态,所以任何有情毫无余遗,虽然恶行下愚!再差的人他也苦加提引!提拔引导,这个法华上面说的最清楚,佛出世了证得了以后啊!发现这个道理实在是难,说难入难了!不要说凡夫,乃至二乘圣者,也没办法,怎么办呢?要脱下他的华服,所以这个穷子喻上面那个大富长者那个典型,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苦加提引哪!无非是要帮忙我们,所以刚才譬如说我们那个覆吧!我现在真是想的,我越想越觉得啊!我们凡夫之差呀!就是这样呀!明明这个东西给我了,那就是得到了什么?一日除粪之价!那我们现在还说,我是个大乘行者,好像那个二乘的行者,瞧不起他,二乘行者瞧不起他,他二乘行者,至少已经得到了一日除粪之价噢!我们现在不但粪没除,还把那个粪往脸上贴咧!还往肚子里吞咧!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好好警策的地方,如果自己了解了以后,二乘这个,至少我晓得这个,我这个东西实在是害人哪!拚命拿掉他!我们现在是还要保护这个我耶!所以这个地方是我们真正要努力呀!好好的警策自己的地方呀!所以懂得了道理以后如果不在戒上面去努力的话,这个道理像前面说的啊!这是口说呀!没有办法消真正的惑业呀!所以这个是佛给我们的提引,然后呢!我们不了解怎么办呢?祖师再来!所以祖恩所及呀!是无得而知呀!祖师犹确加引导所以要钞,钞还不懂要疏,疏还不懂还要资持去释,释还不行还白话来解释,一重一重的来告诉我们,所以这个恩惠之大呀!我们根本说无法想象,无法想象所以这两句话无非是让我们了解佛菩萨的苦口婆心,就是这样那么从这个地方呢!我们才能够深深的策励警惕自己,好!到这个地方为止那个ˊ重犯戒那一段算讲完,那么这么一来呢!这个第八章别简性重交代清楚了。

再下面呢!最后一章广斥愚教!这个正说之前把这个名字先说一说,祖师说叫广斥,实际上他这个地方也是略斥而已,真实说的话这个略斥,这个广呀!还要我们自己认真照着祖师的话仔细去搜查自己,然后才能够真正的详细的了解,祖师佛菩萨给我们的琐碎的恩惠,那他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愚教!我们对于诸佛的教法一无所知!这个是一个我们最大的错误,一个最大的错误,前面一开始的时候尤其是这一次,在这个之前今年夏天在悟光精舍讲,那这个因缘我在这里重讲一下,当初悟光精舍是,我也晓得那个悟光精舍的住持和尚尼这个人非常难得,她自己很用功然后中年出家,而且中年已经相当晚了所以非常用功,但是她自己一心有心传持这个教法,所以很重视戒,那么她几次跑的来要希望我去讲戒,我自己晓得讲戒我也谈不上,不过多多少少由于上面所说的体会到了这个,病根所在!所以觉得愿意跟大家策勉,那么几次三番她来要求以后我就去,去了以后我就跟大家说,现在两个办法,上限下限!什么叫下限呢?那就是照着戒相啊!这么说一说,这样!那么这个实际上跑到那儿去的话,这是解释一下文字,我只要多准备字典事前把那个字典翻了一翻,像个流声机一样,她给我一按那个留声机,照着这么罡罡罡罡,就把他念他一遍,这个祖师菩萨,乃至近代的弘一大师,早就说过了,文字不认识那就翻世俗的字典,佛法不认识那讲佛学字典,法相字典就是这样,当然多多少少总有一点解释啦!这个就是个下限,然后上限!那就不是!对他的开遮持犯的本义,我们就应该正确的了解,虽然说这个上限的的确确真正了解呀,是谈不到,可是至少他那个重要的概念何在?

说完了这个,我就把这个上限这个下限这个范围内涵哪!特别是引弘一大师讲律的那一段公案,那给大家讲,单单这个题目一讲,讲了好几天,啊!大家听了非常欢喜好好好!那我们要学上限,所以前面在那一段时候,就把《广论》很多必须相关的又牵涉进来,其实戒里边早就说过了,他不是说吗?真正的要广学方便的时候怎么办?那个方便的话要学教、行!这个律上面一样的,这个三大部上面,我每一个地方都翻开来,然后特别说教是什么?然后有了这个认识再去行,行是什么?所以说真正要学戒的话,这个是行持的开始,如果这个教不了解你怎么讲呢?所以在这个地方那个祖师也说愚教,我们对于这个教不了解。

所以在这个地方那个祖师也说愚教!我们对于这个教不了解,现在很不幸根本修行佛法本来戒是入门第一步,现在修学佛法的人不要戒的,要戒的人也并不一定能够了解这个戒的特征是什么?就是这样!那都是宿生的善根,所以有很多人宿生的善根,他捉拿的可以捉拿的很好,可是对于这个完整的内涵并没有认识,对于很多后学的人来说的话,那看哪一个都不晓得怎么跟上去,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个愚教,对我们现在有这样的一种状态,看那个!那个也矛盾,看这个!这个也矛盾,你不了解整体那是必然产生的一个结果,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个福智精舍的同修们真是幸运,大家都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的教证二量,完整的内涵虽然是一个具体而微,可是的的确确在这个内涵上面有很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看一段文

【《事钞》云:『今时不知教者,多自毁伤云此戒律所禁止是声闻之法于我大乘弃同粪土犹如黄叶木牛木马诳止小儿此戒法亦复如是诳汝声闻子也。』】

这个是南山道宣律祖特别的伤感而指出来的,那么这个里边这一段文,广斥愚教当中,总共分三部份来说,这个三部份呢,第一个指出来由于不认识整个的教法的完整的一个次第,所以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于是对于应走的道路,就产生了这样的毁伤,这个科判上面,第一段叫,初叙倚滥毁伤,我们看一看下面,P.141上面,第五行这个小字,P.141L.5,有没有看见一个此章大科别录如下,那此章就是

【第九章,广斥愚教】

那么这科立三部份,

【初叙倚滥毁伤,二约理正破,第三示意结劝,约理正破当中又分三部份,所谓初教遂机分二三学次第三相非灭法。】

这个在此认真的说一说,认真的说一说,那么现在刚才念的那个就是倚滥,就是对这个经论上面的内涵,我们不能如理如量的加以分辨,依照着次第而步步升进,于是产生这个滥用,于是就难免有这个毁伤,那么这个文说现在呀!不了解世尊说教的,乃至于教法这个真实内涵的人,这个是愚噢!就是前面说的愚教,很多都自毁伤,太多这一类的状态,他都是自己在损害自己,他怎么损害呢?那就是下面那个那些愚痴不知教的人,由于不认识教产生了这个结果,那他怎么说呢?说此戒律是声闻法!那个戒讲的那都是声闻法,我现在是个大乘行者,那个大乘行者对这个东西弃如粪土!或者说犹如黄叶木马木牛!这个都是骗骗小孩子的,那个是说或者是弃同粪土那个根本就是不管他,再不然就是用他的也只是什么?黄叶!黄叶止儿啼,木牛木马都是骗骗小孩子的,说戒法也是这个样,这个戒法只是骗骗那个二乘行者三乘行者的就是如此而已,那么这一段话呢!说一定要依照法华涅盘来看,所以法华当中的这个化城喻!说这个佛带着大家要到宝树去,大家跑到半路唉呀!累的跑不上了,那佛这中间说一个化城!说啊!到了到了大家很高兴,等到大家休息了以后说这个不是呀!那么这个黄叶等等是出在涅盘上面的,涅盘经上面也有这一段话,就是这个小孩子玩完了闹,那么这个自己的家长看见了,就是马上捡一个黄叶拿给小孩子,看嘿!你看看这个黄叶,这个小孩子看见了,很高兴他也不哭了,就是这样!那最后才晓得那是指他小孩提的,他不是正经的,木牛木马等等也是如此,这个也就是那些不知教的人哪!实际上这个有他特别的用意,这个都是什么?为事释权!为了世尊要引导我们,世尊以什么引导我们呢?诸佛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什么大事因缘?开实悟入佛之知见!那个是他真实的内涵,那怎么办呢?他不是一口气能够告诉我们的,所以必定要委屈婉转的使种种的权巧方便,因此法华上面那个序品,以后序就是个序幕,正式开始的时候为什么叫方便品?那也就是说法华是诸佛如来,也就是我们释迦世尊最重要的心要,那么最后开出来说佛出世的目标是如此,可是他有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嘿!我要教你成佛的这样呀?他不!他用的什么?方便!所以正开始出来的时候叫方便品,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应该了解嘿!你不要说他是黄叶木牛木马噢!这个黄叶木牛木马还真是佛要引导我们的必然的次第噢!现在我们并不了解于是就产生种种的误解,这个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损害。

那么先下面看一下那个资持的解释,资持的这个文很容易了解

【《资持释》云:初叙倚滥毁伤自毁者,身为佛子,反毁佛教故。】

所以叫自毁,又自身禀戒反毁戒律故!所以祖师在别的地方说假定你觉得这个戒是声闻,那你何必受他呢?既然你受了你为什么又要不持?这不是很颠倒吗?那我们就是这个毛病!喔!受嘛!要去受的,受了以后就不去持的,那个就世间法来说都是很颠倒的事情,可是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哪!我们真正的绝端矛盾,不要说佛法了,如黄叶等此明乃倚滥,他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根据噢!他有根据的,有所依持但是对不起这个对不对呀?滥!弄滥掉了弄错掉了,及佛经中有此言故,涅盘云婴儿啼哭只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我与汝金!就是这样!那小孩子哭了父母就给他黄颜色的树叶子,你看不要哭给他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就是这个,然此杨叶实非金也,木牛木马木男木女婴儿见已,亦复生于男女等想!也是如此,此明如来追述尔前施小之意!这个涅盘当中就是说明反追以前先施权巧这个原因,至涅盘时决了权疑!到最后抉择能够最究竟了义的说明前面的权巧方便,把大家自己怀疑不决的地方能够充分说明,同归常住!这个最后同归常住呢!就是涅盘上面说的常乐我净这个常,宁复有小耶!这个常乐我净呢!就是对前面的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个来说,哪还有小呢?所有的小都是引导到大的这个最主要的方便,这是必然经过的,由于对这个不了解所以叫不知教,特别这个地方说明,那么第一段特别点出来广斥愚教是一个什么相状,其实这个地方我们还可以引很多的论据,因为这是戒这里是戒,譬如说马鸣菩萨的菩提心论,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寂天菩萨的四百论,那个都是西天的传法的祖师噢!马鸣菩萨几祖?十二祖是吧!马鸣菩萨是十二祖,龙树菩萨是十四祖,然后圣天菩萨不是寂天菩萨我说错了,圣天是提婆菩萨是十五祖,啊!那种人都是在印度当年,是教、宗两个都是佛法当中最顶高的也是传附精英的人,他们都很清楚明白那个三乘的必然次第,现在我们对于这个不了解,这是我们真正最大的损害,那么这个是所谓的第一段倚滥毁伤。P.139先看文,

【事钞续云:『原夫大小二乘理无分隔,对机设药除病为先,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双林告灭,终显佛性,而有听众果成罗汉,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唯教旨也』】

这个广斥愚教这一章的第二段,那这一章他分为三部份,昨天已经讲的倚滥毁伤这是第一段。

那么今天所谓那个约理正破,说上面那些人由于对于佛所说的这个教,不能明确如实说如理如量的知道,所以产生一个误解于是徒自成伤,现在这个地方就来点破,也可以说斥破他无知部份,斥破他这个无知部份,那个部份又分成几个段落,那么现在这个地方一段一段的来说明他,这个第二段原夫大小二乘理无分隔,那个是说明佛说的教!从机方面来看是有大有小,因为机不同所以内涵有差别,但是从他的理趣来说并没有差别,这个是特别针对前面不知教者说这个律是声闻法,这一点来说明,那么关于大小二乘这个机不同而理一致,我们通常引经上面的说明,所谓为事而释权,世尊出世无非一个目标,引导我们开始悟入佛之知见,这个是真实的,但是由于所对的机宜不同,所以利用种种的权巧方便,所以由实这个原因而施予种种不同的权巧方便,那么反过来说呢!到最后说开会!开权显实,把那个权方便所说的种种不同的机、教呀!他真实内涵是彻底的开显,让他汇归到究竟一个真实的利益趣上去,那么在这个内涵上面说来说去,就是他这个理趣呀!本身是无二无别所以教说归原是无二路,方便确有多门,那么这个我们可以用种种不同的开合。譬如总别同异等等权实,彼此间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是差别,正因为差别所以它确实一致,譬如我们平常说的总别,那个总就是个整体,别!也就是构成这个整体的各部份,所以拿掉了这个构成整体的各部份,那么那个别拿掉了还有没有总相总呀?总那个整体也就没有了,倒过来说那个个别的一大堆,假定不为那个整体的话,那个个别的零零碎碎的堆在那个地方,那个不称其为东西,所以那个总别之间有他这样的不可分割的内涵在,因为我们不了解那就把他弄的各是各的,了解了正因为是这样所以必须如此,正因为要凑成整体所以必须要有这个个别的别体,而这个个别的别体正属于完成那个总体。

那么这个通常是我们以大小相待来说,而另外一点呢!从大小的彼此之间相辅相成来说,要大还必须通过这样的次第,所以这一点在《广论》上面是特别说明,其实这个道理不仅仅是《广论》,只是《广论》把佛说的意趣,把他最简单扼要,扼要是一点都不能再少了,但是又非常渐进明了的把重心点示出来,譬如说马鸣菩萨的菩提心论,那是世俗菩提心,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乃至于月称论师的入中论,龙树菩萨的宝鬘论,这个都是当年印度最了不起的大乘的祖师,他这个同样的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完全是无二无别的,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了这个大小之间有他这样的互相配合的不能分割的。

譬如入行论上面就有这么一个偈子,这个偈子,我把他念一遍,

【欲诸有情,先如实自利,梦中尚为梦,何能生利他。】

那个是特别的,就入行论就是寂天菩萨的,那个时代呢,可能比月称菩萨还要后一点点,所以比龙树菩萨晚不了多少,是印度中观当中,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圣者,他就是在说出离那一点,强调大乘行者,一步一步走上去,过程当中这个出离心的重要,说这个出离心那一点,如果说自己还没有了解的话,自己没体会到了,你怎么生起怜悯?因为自己感觉到这个贪着,说这个三毒的不浊,生死的痛苦,由于自己的痛苦,推己己人,是怜悯别人生起悲心,然后才能够产生大悲,要普及一切众生,所以于一切有情,如果事先对于这个内涵都不了解,那梦当中都没梦到,你怎么可能凭这个去推己己人呢?所以在这个观点上来说,这个理趣很清楚很明白,自己没有生起这个声闻相应的出离心,所以说声闻相应叫共道,没有透过这个共道小学没有念不要说要念大学了,那不是个颠道吗?所以小学跟大学相对来说是两个,然后相辅相成来说,是小学正是通大必须经过的道路,这是第一个我们应该了解的。

这个就是世尊出世的,在法华上面说的非常清楚,总总无非都是方便法门,但是这个方便法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因说出来,第二个叫对机说药,他是由于机宜不同,所以法华上面说善知!世尊善知种种的根性种种的欲乐,所以就他这个机然后说这个法,这个地方就是说除病为先!现在这个世尊是除什么?除我们的贪瞋痴无明大病!为了这个!这个就是说应机说药,像我们刚才的这个整个的总体当中的这个别体的话,这个地方是一个讲堂,就是个讲堂,佛殿就是个佛殿,也可以说从佛殿跟讲堂相对的看各是各的,从整体来说这两个都需要的,必须这个一个一个配合,所以我们也不妨这么说啦!从混的那方面来说我们看的见的,那个是小乘那个是大乘那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从总的方面来说没有一个人例外都从这个上面一路一路过来,不过有的人这个地方停的久,有的人那个阶段花的时间长,这是如此差别,所以有人举一个比喻,我们像走路一样,有的人走路走的慢,有的火车比较快,有的飞机好像不着痕迹但是他也要经过那些过程呀!

下面就来印证第三段,故鹿野初唱本为声闻八万诸天便发大道!这个下面马上印证这个对机说药,这是机的不同理无二致,说所以在鹿野,鹿野就是鹿野苑是世尊最初说法的地方,渡阿若乔陈如等五比丘之处,他本来的目的目标是渡那些声闻,但是就是八万诸天发了大菩提心了,这个公案是出在无量义经上面说法品当中,无量义经是大庄严菩萨问世尊:世尊哪!是颇有一法能使那个菩萨积得,就是很快的得到无上菩提,能够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世尊说:有!什么呢?那就是讲那个空!这个大庄严菩萨就觉得很赞叹,啊!世尊最初说法中间后来也是,说来说去还是这个东西,那就是这样,说完了以后后面就说四十年以前世尊最初说法讲这个道理是为声闻乘说的,但是八万诸天下来听见了这个道理发了菩提心,所以这个法无大小,完全是由于机的不同,这个地方特别证成什么?啰!大小二乘说那个理趣是理无分隔,这一点我们特别应该注意,在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自己欢喜自己的,其实这个道理我们不妨用世间法,佛法虽然体会不到,世间法也是一样譬如今天喔!山珍海味很多东西放在桌上面,个人跑的去眼睛瞪大了一看!自己欢喜的,就是这样那个菜是大家一样,有的人欢喜咸的,他就对这个特别有胃口,说这个好的很,其实还是一样,有的人欢喜另外一种味道的,他就赞叹那一味,所以这个世尊说法,理无二致,反过来呢,双林告灭!那个说娑罗双树下,世尊要走的时候,说的涅盘经所以终显佛性!最后说涅盘所谓常乐我净之道,结果很多听众呀,果证罗汉!他说最究竟的,最圆满的结果,听众就是证了罗汉了,刚开始说这个小乘法了,那个八万诸天,发了菩提心了,所以这个上面印证说明这个,所以以此推之,悟解在心不唯教旨,从这个上面去看的话,那完全是在个人的心,在个人的心!不在那个教里边说的内涵。

所以从这个地方,看前面那些人不知教,因为愚痴所以他毁伤,原因不在说这个法的是声闻是菩萨,原因是在什么?在那些人的愚痴!那愚痴怎么办呢?应该好好的广学多闻哪!所以这个经教上面告诉我们,当不懂的时候,我们一定应该说,唉呀,我愚痴,我要好好的忏悔,我要好好的努力,他觉得不这样说,反而来毁谤佛法,所以说到这里,我常常想起一个很有趣的公案,几年之前,那个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我跟人家共同研究广论,就有一个人居然发脾气,说:这个!这个!我说:你干什么?他的意思好像是责备这个佛菩萨不慈悲,怎么弄个文字,咬文嚼字的,让他看不懂,说不定有的人还晓得这个人,在一起一直火气很大的这么来,这个人终于还俗了,那这种人,就是自己的愚痴,他还不晓得自己要反省,这是最极端的,普通一般还不至于责备那个经,不至于责备三宝,只是怪怪别人就是了,这个是说想到,这个地方实在是觉得很有意思,那么这个是什么?说明了因机不同所以施教有别!施教有别!其实无量义经也说的很清楚,无量义经法华经上面都这么说,无量义经说像水一样,水是一个,但是井河池江湖不同,法华经上面怎么说呢?说天是颇降甘露,结果小草因为根小是得小受用,大摇树的话,就大受用,天降的甘露是原始意味,这个上面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关于这个文字上面,现在名相上面,我们了解真实的内涵,那还非要透过论,像广论详细的说明这个内涵,所以这个论上面说这个质是什么?这个量是什么?这个我们必定应该如实的了解,那个时候才不会产生种种的误解,乃至于特别的指说增上慢,这个是我们应该注意之点,下面资持

【《资持释》云:二约理正破!】

这个是分几部份,初教遂机分又分四!那刚才说的就是前面的第一句,初二句叙教本融若据大小理教实异!说大小乘教的所说的内涵,教理是有差别的,那么为什么说本融?说今约从本施出!说由实而施权,或者约开会开权显实,说开会有归故云无分隔,对下明因机故异!对机说药,故下引证初证说小悟大及无量义经双下证说大悟小及涅盘经,以下准经显义此谓如来一音演法众生随类得解然此但望言教是一至于佛亦不无密赴!这个佛的意趣他有他的秘密的意趣,故使随类得益也此明不以所学即判大小!这个真正的大小不是所学的这个教,

【但达其大者一切归大何妨学律志之小者所为皆小徒自穷经故曰在心不唯教也!】

真正能够通达大的哪一个不大呢?何况学律何妨学律,而且还必须学律,我们不要说像《广论》上面宗喀巴大师,阿底狭尊者他是印度当年那兰陀寺的第一大上座,印度十八部所有各部的宗主他自己说的很清楚,当年所有的小乘不谈小乘当然如此,像那兰陀寺等等那个大寺,发生的事情一定集所有的上座说:问一问看现在我们处理这一件事情律当中遮不遮?假定说是大乘的印度的那些真正大乘的论者,应该把那个律早就把他丢掉了,他就是这么认真,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所以说达大一切归大,何妨学律不但何妨学律而且必须从律学起,所以像这个菩萨戒论上面也说的很清楚,如果说你那个小乘的律破了大乘律也就根本没有了,大乘的律一定是建立在这个是他的根本,这个根本像是埋在地底下你看是看不见的但是这个最重要的,现在我们居然要上面的花跟果下面的根不要了,那是何等的颠倒,反过来呢!志之小者!那就算说的再大也没有用徒自穷经!就是你能够把所有的经典都能够穷究了,对不起还是个小乘不在教上面,这个是他特别的说明这一点,那么这个就是约理正破当中的第一段,说这个教随机而分,那么约理正破当中第二段呢!就说明破了以后要立,破了以后要立通常这个印度的祖师立破,那么把错误的邪伪的斥破,那么正式的把他畅立出来拿出来,那么这里呢!第二点叫三学次第,斥破了以后在说明必须的理由。现在P.140上面看第二段文

【事钞续云:『故世尊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为必以威仪为主,但以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托云,是大乘轻弄真经自重我教,即胜鬘经说毗尼者即大乘学,智论云八十部者即尸波罗蜜,如此经论不入其耳岂不为悲。』】

这个是来立,这个地方又分两部份来说,第一个先说明佛特别的所谓的偏弘来这个,这个地方分成两部份,第一部份就推那个戒功戒的功劳,那个是他的第一部份说明,那么这个上面呢!其次再斥破这种诳妄的错误的说法,我们现在看那个文,那个文当中说世尊到这个世间应世,来深达物机,他能够深入的彻底的了达所化众生一切有情的根性,因此对着不同的根性所施说的法药,虽然千变万化可是这个里边一定是以威仪为主,威仪就是戒的别名,所以这个是特别的说明戒的重要,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一段就说明为什么世尊以威仪为主?不管是哪一乘一步一步上去,那下面说明,但以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所以说在此我们真正要防止要改善的是什么?是业!因为我们的目标岂不是在解决苦?那苦直接的因是由业感得的!那么这个业是怎么的呢?是身口所造的!所以但以身口所发,从这个上面造了业就堕落,所以现在用戒的防止他所以事在戒防,但业怎么来的?业确是由惑!所以这个惑另外一个名字就毒呀!说三毒勃兴确是心使的,这个业确是心使的,那么这个怎么办呢?这个东西有他的对治,凡是这些都是戒,所以今先以戒捉!那个前面就说过了,把那个戒来捉住认得那个贼把他捉住,认是从知见方面来说的,然后把他捉住是从行持方面来说的,所以持戒一定是说需要正见,然后需要认真的行持,这个前面所有的都说这个道理,所以目足并运,眼睛来看手足并用,眼睛是认得这个贼,手足是把这个贼捉住,捉住了以后那个时候才用定来缚,最后拿慧来彻底的除掉这个烦恼贼,这个整个的修行的理趣,必须的次第是如此,怎么可以不要戒呢?不要戒这是一个根本错误,根本错误!所以这个是三学次第当中的第一段特别说明戒的功效,以及所以然的理趣。那么下面再斥破这种错误的妄计

【今有不肖之人不知己身位地妄自安托云是大乘!】

现在有一些不肖那种人是非常的糟糕,那么这个有几类通常都是出于愚痴无知,再加上那个种种其他的外缘,根本不晓得自己是处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些人斥破的时候他前面说啊!这是声闻法我是个大乘,他连他要学大乘譬如要大学,既然要学大学现在你要先学中学小学呀!那个小学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他要去学大学去了就是这种愚痴之人,这个大愚痴的人,所以他根本不晓得自己到底是怎么个状态?居然妄自狂大的说自己是大乘,来轻蔑轻视佛陀所说真实意趣,解救我们这个法宝经典,而自己执着自以为是的这种说法,就自重我教这个是最最糟糕最最糟糕的,最最糟糕最最糟糕的一点,那么指出来了这个以后下面立刻引证那个经教上面来斥破他,来斥破他也可以说引证经教上来遮难上面这种说法,经教上面怎么说?胜鬘经说毗尼即大乘!胜鬘是个大乘经就是胜鬘夫人经,他上面说的很清楚,那个毗尼!毗尼就是通常我们就是特别是指前面所说的声闻律,这个就是个大乘这是个根本哪!那么经上这么说然后论呢!那个《大智度论》,对我们整个的汉系佛法来说那个《大智度论》龙树菩萨,那个是人人宗奉的,所以不管是经是佛说的,是论菩萨造的,论上面怎么说?八十部!八十部主要的就是十诵律,这个八十诵是什么?是不是十诵?不是!我也弄不清楚,反正那个是根本部的一部,这个也就是毗尼,一下我弄错没关系噢!那个八十部那就是尸波罗蜜,换句话说,这个声闻律就是六度当中的戒波罗蜜,那就是大乘呀!像这样的经论说的明明白白的,他居然或者是听不到,或者是听见了不能接受岂不为悲!那这个是根本错误呀!这是个根本错误,那么这一段是特别的来说明这个立三学的必然次第。

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个

【资持,二三学次第为二初推戒功二!】

这个又分二部份,先叙佛偏弘!偏弘是特别的偏重那个戒的原因,为什么?因为是根本!施为者通语一期化物轨度威仪即目戒学主犹尊也!所以这个为什么世尊很重视这个?因为这个是引导之首!这个是根本,所以很多经典这么说,戒像地一样,样样东西要靠地的,现在这个没有的话你其他还谈什么呢!但下次出所以!说为什么要这样的?初明对病身口即业心使是惑勃卒也今下明次治显戒学居出释成为主耳!今有下二斥诳妄分三部份,初叙所计位地谓薄地凡夫安托谓无疑畏轻真经者毁律教也重我教者党所习也!他自己所习的又是偏党,即下据教反质二文并约开会之义由本小教归一佛乘故两皆云即八十即目段数部即指根本一部声闻但云尸罗菩萨则加波罗蜜即六度之一如下伤其愚闇教虽显了闻而不信故云不入耳!最后一句话这个经教上面说的很明白了,但是他不能信受,所以这种人是很可怜的,那么这一段是斥破了以后,那个地方立!说为什么这个教法必定是以这个次第,三学的必然次第,最后一段就相非灭法,由于上面这个情况不了解,所以大否定小,小否定大,所以形成所谓彼此间的内哄,那是最严重最可怕的。

【事钞又云:『故百喻经云,昔有一师畜二弟子,各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大弟子嫌彼小者,便打折其所当之脚,彼又嫌之又折大者所当之脚,譬今方等学者非于小乘小乘学者,又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以此证之今自目赌。』】

百喻经上面有这么一段故事这么一段公案,说以前有一个老师,他自己教养了两个弟子,那么这两个弟子个人使他随时按摩,一个人按摩这个脚另外一个人按摩那个脚,那个大的弟子两个弟子当中呀!互相嫌彼此的,所以那个大的弟子嫌那个小的,就把那个小的按的那个脚把他弄断掉了,那个小的也把大的脚也弄断掉了,结果好!使他两个脚都没有,那个也就是说明什么?说明现在大乘就是方等,大乘学者非难小乘,小乘学者又非难大乘,这么一来使得我们世尊留下来的二途兼亡,啊!这是最糟糕最糟糕最糟糕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一段喻来看现在正是这个时候,所以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佛一再的说诶!毁灭佛法不是外人都是狮子身中虫呀!自食狮子肉,现在我们也不必谈外面人家如何如何,至少学了这一段文以后,以后我们自己深自检点,我们总随使检点我们自己,我现在学到了以后是不是净化了自己的烦恼?现在我们最严重的一个缺陷,也就是不拿所学的净化烦恼,把自己净化了以后然后帮助别人,确是拿这个东西去衡准别人,说你不对他不对在这个地方互相吵,本来人家还不知道我们里边什么状态,由于这个一来产生了这个结果,不过这个地方要分两途来说明,在教理的辩论上面,这个的的确确要辩的清清楚楚,不能很含含糊糊的说啊!你也对我也对,这个是在理路上面辩明是非,辩明了以后拿来去修正,所以这个是非不是去衡准别人,而是说辩清法理,虽然这两样情况我们很容易混淆,这个是事实,但是假定自己肯修行的话,拿这一点来内心上面一衡准那再清楚不过,当你讨论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心平气和的,在那个地方讨论那个法理,自己觉得对对方不对,那个时候或者是举例自身,再不然觉得难以说明的话可以委屈婉转的说明,自己内心当中应该是没有一点点烦恼相,反过来不管你说的多对,自己的心里面有一个争强好胜之心在的话,那就已经根本错了,所以像《广论》上面就说明很清楚很清楚,不管布施什么等等都好,你自己先衡准自己的内心,说那个时候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安住在如理如量的这种状态当中?那你可以!否则的话当自己的内心已经跟烦恼相应了,就算说的再对那就已经根本错了,所以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一点的话,你怎么用都对,这个是眼前我们应该注意的,尤其是特别注意的一点,那么这个第三段,那就是由于不了解这个特征,所以我们自己来毁伤佛法,毁伤佛法呀!

这个资持记上面还是什么?这个三大部当中有一段话我也,我现在一下这是出自于哪一部份,我想想看噢!行宗记,还是资持记上面的!资持记上面,就是解释那一段,毗尼住世!毗尼的功效呀!毗尼住世,然后佛法住世,所以他对于这个佛法的住世,有一个殊胜的功效在,现在如果把毗尼毁掉的话,法就灭了,虽然这个是资持记上的解释,可是这个是经教上面,到处都是这样,经律论三藏当中,处处说明毗尼住世,佛法住世,现在我们学佛法的人,自己毁掉了毗尼了,完了!所以我一开头的时候就这么说了,虽然现在这个时候,由于时代的关系,我们对正知见不一定很容易把握的准,因此对于戒的真正的内涵不一定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尊敬他,死死的去执着他,是!这样做并不好,可是比之于不要还是胜过百千万倍,这个是我们应该理解的,当然最好是样样东西都能够彻底了解,这个最重要,那么这一点有好几次有人说:你不了解这样去做不是不好吗?是!这一点我不妨反过来问:现在我们世间所有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去做的吗?如果我们去看看世间所有的事情,百分之一都做不到,这个饭吃下去是什么样的情况,你知道吗?现在透气的时候,前面的空气新鲜,或者不新鲜,你知道吗?那你不知道,那你就不透气,不吃饭了吗?那我们说说看呢!你出去坐汽车,这个汽车你晓得怎么造的吗?用的钢铁!钢铁怎么来的你知道吗?我们哪一样东西知道了呀?那个天下的事实,就是这个样呀!那问题在哪里呢?晓得确实好处在这里!本来我们就是这个样的,世间哪一件事情不是这个样的?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不过这个理由并不是来强辩在验收我们?不是!我们首先了解很多事情的理是这样,然后我们一路上来呢!不要停止从这个上面一步一步上去,总要把他学的最好最透彻,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特征,所以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认认真真的呀!不懂!不懂的照着规规矩矩的来,然后在这个规规矩矩的来当中一步一步的深入,务必想办法把他弄懂,文字弄懂弄懂了知见认识,知见了解了的行持呀!能够一一如理如量,就是这样然后从戒深入定慧,这个是眼前我们最最重要该做之事,那么这个是第二段约理正破。

那么最下面一段,那么下面一段呢!就是整个的大科判叫做示意结劝,前面说完了那么祖师又来劝导,最后总结来劝告我们,

【事钞又云:『恐后无知初学为彼尘蒙故曲引张,犹恐同染悲夫。』】

行事钞上面说前面这种情况,那个祖师的时候就已经如此,其实何止是祖师,在印度时已经是如此早就如此了,深恐后来跟着上来的那些初学不懂,这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们在前面才刚刚引证论上面告诉我们烦恼的生因,随眠是里边的,境是外面的,而外面当中对我们最重要的是人跟人所说的言教,对吧!就是这样,所以非理士夫跟言教,这个是最严重严重,我们碰来碰去就碰到这个,所以恐怕后来这种初学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为这种错误的见解染上了,这个是个尘垢被蒙蔽了,所以委屈婉转的再而再的把他引申这个道理,把这个真实的内涵彰显出来,彰显出来特别的说明就是以免上面这个染冒之辈,自以为大!这种实际上是不肖之徒,为了这种邪戒恶戒,他自己自伤不管他,可是他的话留在世间他的行为让人家看见了,使得后学跟着他那是非常糟糕,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所以祖师特别的说明,特别的说明尽管如此犹恐同染哪!还怕大家跟上去被一起受染,那最后乃至于悲夫!他特别的感伤说这个话,那我们看一下那个资持的解释,

【三示意结劝中!初示广斥之意彼即滥大不肖之者尘蒙谓邪言恶见坏信丧道!】

诶!这个真可怕,他自己个人当然是见解,由于他恶见所以发这种邪言,自己的信心丧失使别人在这个上头也跟着他,丧失毁坏信心,使得对于真正走上去的路的话真是走错,就像什么?尘垢使得清净之物弄脏,犹下嘱累所谓素丝易染朱紫难分虽委曲指陈犹未能知返岂非禁情节欲举世之所难纵意为非是人之所欲!那么上面说明素丝那就是那个布,那个古代的丝就是,那个素丝就是还没有染颜色的那个很容易,等到一但染了再那就很难了,还有呢!红紫难分所以古来人来说误紫他乱朱,这两个很相似,这个也就是特别的斥破说那个似是而非的,因此祖师委曲婉转的即是如此,还怕后面的人不能正确的了解反邪归正,那么下面就特别的,原因呢!在这里!可是不听见,听见了很多人还是很难再改正过来,原因是禁情节欲。

这个普通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有自己的情染!都是顺自己的欲乐,对自己总归好欢喜的,要我们改一个毛病真难哪!可是要保护自己的烦恼真容易呀!这个谈不到容易他一天到晚就在那个保护当中,就是这样的,你要他不保护他还真难咧!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再加上这种外面莫名其妙的话来说的话那更是糟糕,所以禁情节欲是举世所难哪!纵意!放纵随顺自己的意的话,无始以来的恶习呀!那都是人人欢喜的,所以说祖师之世其风尚然况及于今无足怪矣!这个是每况愈下,反过来说呢!不管他如何每况愈下,我确是时时要力争上游,所以修学佛法为什么精进一度通于一切时处,这个精进没有别的就是你内心当中战战竞竞,我一直在那个地方战竞惕励的对治自己的烦恼,说到这个地方我想起以前,那时我一度时候跟一些同学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当然我也晓得我自己也不善巧,其实想想自己以前也是犯这个毛病,在这个过程当中就谈论哪些不对!哪些不对!就没想到他就是这个不对,结果完了以后他就在别的地方,他怎么说?他自己一种表示他说我不对!我就偏不对!后来我想想唉!这是分两部分,从我方面来看假定我要学佛菩萨,我应该不要这样做,可是我从他那一方面看的话,除了唉!怜悯同情简直没办法,我觉得我是坚持每况愈上,一步一步的上升,他这样的坚持的话每况愈下人就这么愚痴,他就说我偏不听你的,结果他就十八层地狱不够还下十九层地狱去,我就想到这里人就这个样,到那时候就是佛也莫奈何我们,所以我越到后来越了解真正最难的是什么?智慧!就是智慧最难挡,他说不听我的他听什么?他就愿意听烦恼的,这个烦恼摆明了把他拉到十九层地狱里去了,他还偏要听他的,所以这个是说我们修学佛法第一个真正的要抉择智慧,最难最难的就是这个,这个正知见的难0,从这个地方他也警策了我,所以到后来碰到很多事情上面,慢慢的到后来尽管我讲不要误我,不要误果什么等等,跟他一来我就是慢慢的容易做到了,所以我就想我以后不要犯这个毛病呀!不管人家说的什么说第一个念头我往往也是这样的话,来了!第二个念头马上想嘿!这个是善知识,所以我越来越感觉到佛说的一点都没错,这个佛就靠提婆达多,我们现在不要把人人看成提婆达多,万一不顺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总记着:这是000来教我们的,你也不必从你的立场就向他去看,你好好的向他去看像刚才这个事例很清楚很明白的,他说我偏不听你,岂不是偏偏听他的烦恼?然后把他自己拉下!我就想我就应该听他的,就算他说错了我听他的,岂不是成就我的忍辱?岂不是成就我的布施?就是这样呀!可是这个地方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听他的,换句话说,真正最主要的始终在任何境界当中,你必须理智来抉择,这个真正重要的,这个是真正重要的那一点,所以现在在这个地方说明我们该怎么办?那个祖师说示意结劝,到最后劝我们,那我们现在应该以这样的心情来了解这个,那么这一段完了以后呢!我不妨也就是说,持犯总义,这个讲完了,最后的广斥愚教。

【广斥愚教】

不过广斥愚教下面,假定说大家对于《广论》上面这个“若质若量”次第能够真正善巧的话,那这个问题根本消失掉了,不要说全部的《广论》,就是《广论》的真正的特点,有四个最主要的特点,第一个叫通达一切圣教无违,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所有的佛所说的教典本身,绝对没有违背没有冲突,都是相辅相成,就像刚才说总别或是道的支分,或者是道的整体,或者是下面那一部份,或者上面那一部份,或者以三乘或者以五乘,或者像道次这样前面基础共下共中乃至于不共上士,他开合不同无非说明圣教全部内涵,所以在这个里边绝对不会有像上面他说那个比喻当中的,大的损小小的损大,那种都是自伤,所以说真正要学戒,这个论是非学不可,反过来说学了论这个戒,就是学论的根本意趣,所以眼睛看见了以后不去跑的话,那看见有什么用?看见了贼不去捉的话,那个看见等于不看见那个贼眼睁睁看他逃掉了,这个是我们都应该了解的,那么到这个地方为止这个持犯总义门说完了。

下面呢!持犯的别相,持犯别相就不讲了,整个的总体了解了以后,持犯的别相你只要照着这个戒上面这个条文,一条一条去配,说起来这个配很难啰!但是现在在座的诸位学过,真正了解了以后真正难的不是配的,配!你只要一条死死的硬立出来,所以上一次你们讲那个,我告诉你们那个八位你们讨论了,对吧!我想大家都知道不讨论的时候,也觉得好像没问题,一讨论问题来了,弄了半天弄不出来等到讨论完了以后那时才觉得味道来了,所以这个立位很简单,你就把他的整个的内涵放在这个地方,然后一条一条去配一定可以配的出来的,东西放在那里一定可以配的出来的,难的是为什么要这样立?这个道理就弄不清楚,那么这个道理或者在前面法体当中,或者是持犯总义当中都已经把他的内涵宗要的地方说清楚了,所以那个持犯的别相那就不讲,不讲呢!下面这个《南山在家备览》所谓分四篇,宗体篇持犯篇就到此为止。

忏悔篇

再下面第三篇忏悔篇,忏悔篇,在P.194上面,那个这个说一下,说到那个忏悔的话,大家一定要把《广论》上面的四力忏悔了解一下,或者用天台的,或者用贤首的圣逆十门,这个内涵完全一样,你了解了以后,只是开合不同,整个的说起来,无非是两件事情,把以往的罪要拿干净,然后净罪积资发愿回向,分开来说,可以单单忏悔从净罪那个地方去看,实际上如果不积聚资粮,前面欠的地方不行呀!所以这个就实的深细的内涵来说的话,这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依这个文来看一看,那么随分有其他的地方能够汇通的再把他汇通,P.194,《在家备览》的,

【第三篇 忏悔篇】

【资持云:『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悔谓耻心于往犯,有将忏字训首训鉴义虽通得华梵须分。』】

第一个先解释一下这个名字,说明这个体性,这样的名体呀!大概的略略的说明一下,这个西天这个梵文称为忏摩,那么意义翻过来悔!追悔以往所作的事情,以往所作的是罪恶错误的,现在追悔把他改过来,那么有的不叫忏摩叫忏悔,那个忏就是梵,悔就是我们的华,所以说梵华双举,根据业疏的说明是取其意义,指什么呢?不造新!因为以往所造的,这个是错误的,所以不再继续新造以往所作的这种坏事情,忏谓止断未来!那么将来不造了到此为止所以止断未来,悔是耻心于往犯!以往所犯的感到羞耻,未来不再作,这个忏悔两个义就这样,换句话说,改往修来,改往修来我们也可以说什么?净罪积资!以前的罪要把他弄干净,未来不再造罪,以积聚福德资粮来取代他,这个就是忏悔两个字的意义,有人将这个忏字把他训示,训就是解释为其首带头,鉴是照明的意思,这个意义上面虽然苦于这样说的通,也可以说的通的,但是我们这个地方需要分清楚,分清楚这个忏字毕竟是印度的梵文,我们不必拿我们的汉系当中的中文勉强去说明,只要真实的内涵了解了以后那就可以,那么这个也就是忏悔里边的这个第一个所谓的体性意义。

我们继续的看下去,下面有这一段文我想这样噢!我们休息一下好了。现在我们继续下去,继续看那个第二段,

【《事钞》云:『夫结成罪种,理须忏除则形清心净。故萨婆多云:无有一法疾于心者不可以暂恶便永弃之故须忏悔』】

说既然造了这个罪,为什么结成罪种呢?这个罪是一个业,像一个种子一样,一但遇缘开花结果结成罪种的话,这个罪种将来一定会发芽生果,也就是说要嘛!不造,造了这个业以后一定会感得将来可怕的果报,不懂则已!尤其是现在说既然受了戒怎么可能不懂呢?当然应该了解!了解了以后那一定是要忏除,一定趁他没有感果的时候去忏除,你本来跑来受戒本来出家,目标是要想离苦得乐,结果你弄了半天以后造了种种罪呀!依苦乐苦呀!那更越走越下那岂不是背道而驰?所以说理须忏悔,凡夫在家人他也许不知道呀!现在我们进来了以后,还要去做那岂不是不合理呀!所以依理必须忏悔,那么在这种状态当中心净形清,那么那个内心也就清净了,然后这个形是形体这个威仪,换句话说,惑净业除,下面就说引论上面说没有一法比心更快的,他一直在变化,变化不居一直在种种的这个异相分别当中,随时随地在变不要因为以前不小心造了恶,于是永远下去所以要忏悔。

我们现在看那个

【资持的解释,初叙忏意!】

为什么要忏?上句明造业!造了业呢!

【结业成因必招来果故如种也!】

那刚才已经说明了,次句明须忏!为什么?以犯从妄起罪假缘生妄体本空缘生无性!我们要了解这个犯为什么会犯?由于虚妄分别妄计!而这个妄计的根本是在于我,可怜的是我们人人都陷死在这个我当中,这个我确是一个烦恼,所以我们通常说认贼为主,我们刚才说我在这儿就偏不听你的,他为什么?还是为了这个我呀!所以只有圣人才闻过则喜,人家告诉他的过失那他真是要改错,我们偏偏保护这个过失,这个是我们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这个愚痴!我们已经这么愚痴了就偏偏还要保护这个无知,偏偏还要保护这个无知。

所以我想到这个地方我也觉得很有趣,我刚出家那是还包括出家之前以及出家以后快30年了,说接近那些大德说尊长善知识,总是说唉呀!师父或者什么法师呀!我有错请你告诉我,当初那些法师等等很少告诉我的,除少特别一个以外,我当初老想不通,过了多少年现在慢慢的了解了,现在一样的周围也是啊!师父法师呀!某某你告诉我,等到我告诉他了以后这个结果并不理想,最糟糕的还有刚才这种状态发生。

那我后来就了解了,这个佛陀真伟大呀!佛陀真伟大深达佛机,这个的的确确是,我们往往容易责备别人,说他是佛嘛!我当然听他的,可是这一切都是业感呀!我们这种心情当中绝对感不到佛出现,这是我们的业力所现,那如果说我们理论上面真正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们绝对不会随烦恼转,现在我们真正最可怕的始终还是什么?始终还是理论不了解!像我们这种业的状态当中这个佛是不可能碰到,佛时时就在眼前也许我们的烦恼就是障住了,我们看见了就是看见这个我,然后要听他的招呼,佛来你怎么认得他呀?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所以说这个犯从妄起!说这个妄佛就拿我们莫奈何,这个经论上面处处说这个还要什么?处处假缘生!他不是天生来的,这个妄体本空缘生无性!说来说去都是这些道理,我们用不同的角度说前面不是说无量义经吗?无量义经是佛最后说的!他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空!什么叫空?缘生无性嘛!一开头也说他最后还是说他,这是用不同的角度来点醒我们,现在讲忏悔了还是说这个,造罪了还是说这个,就是这样。

下面说了知妄本则犯相何依?那还在知见上面,假定我们正确的了解了这个虚妄的根本是什么?他根本就是虚妄的!而无非是一种错误的妄计,那这样你认识了以后妄想,他犯的这个所依的这个行相没有了,说识达缘生则罪根叵得!他的根本无性缘生,了解了他是无性缘生的话那个根已经没有了,所以经论上面说像那个香蕉树一样,你看看有一棵树,把他拨开来剥到后来一层一层皮,剥到最后那层皮剥完了那个树也就没有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也要依理一层一层的深入的去剥皮,00到底在哪里呢?如果你真正这样去肯下深的功夫去找,找到最后真是颠倒,完全是个颠倒,我们现在不必说这个吧!平常我们总说我我我,总是觉得有道理,那我们这个道理到底哪来的?是我的吗?我们最后发现也不是我的呀!小的时候你在这个环境当中长大,就被这个环境教成这样,今天跑到那里就被那个环境教成那样,我们偏偏是依这个环境不依那个,这个我们何苦来哉呢!以这个可以帮你上天堂呀!就算假的,假的天堂总比假的地狱好耶!我们现在偏偏要造这个假的地狱在那边蹲在那个地狱里受苦,假定你受苦的时候还觉得很快乐,那倒不错耶!实际上我们又受不了,实际上这个真实状态,所以这种地方都是用我们的知见一层一层,这个是根本重要的,所以现在说来说去最重要的还在这里。

说是以忽追所犯深恨前非!透过了这个一层一层,透视不见的以教思惟观察,找到那个罪根本没有啊?那追悔啊!以前我错了,怎么这样做呢!于是深深的悔恨,不会说恨那些来点醒我们的人,恨我怎么不早听他的呀!于是仰对胜缘尽披肝胆!啊!那个仰望尊敬之心,那个殊胜的三宝,那个三宝,披尽肝胆,是把里边的心肺,那个都是说覆藏弄脏的东西通通拿出来,换句话说,一定要把自己最深的那个东西,通通拿出来,为什么?罪从心起还逐心亡!那个根深蒂固的地方,在这里所以你通通把他拿出来,从那个根底当中你通通拿掉了。

好了!你从认识作用的根本的地方去拿掉他,这个时候还是佛噢!根本在哪里?就是认识作用本身要去掉他,这个就非要透过定慧修,眼前戒本身就是这个认识的错误部分,不是认识的本体,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这个来说,什么是认识作用?认识的本体呢?就是八识的作用!通常我们有句话说推翻那个八识的巢臼!那就是惑!根本无明的时候,可是现在前面这个是因,没有这个因!根本无明永远没有机会破,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次第,所以现在这个戒的真正部分还在这个上头,戒持好那个知见那是正知见,所以从这个了解了以后的话,那,嘿,就是罪从心起!因为不了解还逐心亡,因为了解还从这个地方起,那么这么一来现因就伏除掉了,本来造那个罪那个罪的因,就把他伏住不牵后果!对!我们所以进到佛门当中来修行就是这个,犯而不悔业苦何穷!假定犯了不能追悔忏悔的话,这个感得的业,将来结的果什么时候才能穷尽?永无穷尽之日!如果你现在不忏,将来越滚越大越滚越大,到了下一世,你根本不晓得为什么这样的?现在这个理由,摆在这个地方像病一样,明明白白晓得那个病都看不好,到那时候摸来摸去,那个病根找不到,你怎么弄的好?

何况现在这个等流习气!所以刚才说的那个东西,保护烦恼,保护的自我,你越保护那个等流习气越增长是越可怕,所以越真正认识了以后,绝对不会去保护他,只有对他深恶痛疾,平常的时候就会感觉的深恶痛疾,然后你一心一意在佛前去礼佛,那个才是真正的忏悔,现在我跑的去,唉呀,佛陀我要忏悔,你到底忏悔些什么?没有你追悔的东西!这个所以不得忏的原因就是这样耶!所以现在常常说,为什么忏了不得力?那个得力不得力就在这里!你了解了,哪有不得力的呢?住在这个地方,你就深深的感觉到,啊,我实在是一无是处,然后又跑到那里,觉得佛陀我除了依靠你,简直是没有旁的办法好想,你没有去拜的时候已经得了很大的力了,何况去拜的时候,对着这个境界,这个是我们真正应该了解的。

所以这个四力忏悔,第一个叫什么?追悔,就是追悔嘛!最后悔些什么嘛!就是以前一直听这个招呼听烦恼招呼,就是这样呀!所以同样的道理呀!这个忏悔当中,圣逆十法当中,那么圣逆十法当中,第一个是什么?是不是内讥我人哪?你们记得不记得?还从这个上面说起的,这个我我我,就是个根本呀!只有这样,然后外加恶缘哪!里边是有这个烦恼的种子,外面又引发那个,然后人我是非就起来了,根本都在这个上头,岂不是现在我们要追悔的追悔这个?你真正找到了以后,那个忏悔哪有不得力的?然后你去拜佛这个拜佛的话,礼敬供养,那个都来了嘛!啊!你说我除了佛陀伺候你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不伺候你就伺候我嘛!这个事情就这么简单,迷迷糊糊坐在这里干什么?让我在增长当中,所以说来说去,我们真正重要的就在这个上头,这个思惟观察能够越认真深细的话,那力量就自然产生呀!所以说如果不了解那就没办法,悔!犯了不悔这个业苦什么时候能够穷尽呀?所以有智识非!真正有智慧就认识这个才是真正错的根本呀!义无隐覆!那对了!不要别人劝的,了解了以后绝对不能再遮盖还去覆藏他,不过那个时候有一个噢!习性会覆盖他的,这个倒不怕,一对境马上觉得嘿!对不起这个冤家又来了,不过回过头来马上去忏悔,这是为什么平常的时候一一经常一碰到啊!就忏悔,一碰到就忏悔,看那个阿底狭尊者传他就说,这个当然是了不起的大尊者呀!他受了这个别解脱戒以后从来没有犯过,唉唷!我们看见了这个别解脱戒比登天还难,我们好像常常觉得菩萨戒不犯,阿底狭尊者怎么说?那个菩萨戒就常犯了,再上面越到向上是越难,因为菩萨戒完全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看不见,这个最难最难的就是这个,所以从这个地方心念一动错了,他全部的精神灌注在什么?就是在那个正知!方便正念就在这个上面,把这个把的牢牢的!一个不小心嘿!马上,一个不小心马上拿回来,所以有智识非是义无隐覆,则下彰益!下面就说明则形清心净呀!就说明他的好处,这个心清净了那这个形自然,眼前是心安将来是果报的殊胜,所以真正修学佛法是眼前乐将来是更乐,有这样的好处呀!

所以故下二引劝初引论不下申劝,

【彼论问云:何法重于地?】

那个就是萨婆多论的,

【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法疾于风?答曰: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这个真可怕,】

空是无量无边的可是我慢还要比他大,

【烦恼多于草心念疾于风今略引后句以明昔心造恶今忽追悔剎那翻善不待终日。】

也是一样你真正能够转过来,修行实在是方便,造恶固然是剎那剎那的造,你了解了剎那剎那是什么?皆是善净之业!也是一样呀!不要说不待终时,不待剎那!一念都察觉得到转过来就好了嘛!意令有犯速需求忏!继续看

【《事钞》云:涅盘云:犯四重者生报即受!】

第一个说涅盘经上面告诉我们,犯四重罪的话生报!那是最重的,重罪一定是来生即感报,但是下面有两种情况说明,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这个涅盘上面继续的说,所以犯四重是什么?是不是受了戒的人?受了戒才谈的到犯重戒呀!那些人还披着还没脱下来,不但在形式上面而且内心上面犹未舍犹未远。

不但在形式上面而且内心上面犹未舍犹未远,并没有舍离并没有远离,而心里怎么样?怀惭愧!惭愧都是从心上面说的,换句话说,这是根本,他心里上面唉唷!觉得不对呀!然后恐怖自责,这是个力量噢!平常所以不得力,就没有这两个内涵,假定我们真正如理如实的了解了以后,外面人家对我如何,我完全不会注意,只深深自己感觉的这样下去,到地狱里的恐怖,现在最多说瞪我一眼,瞧不起我,那瞧不起我,对我没有影响,那是他心里的事情,不要说他瞧不起我,瞪我一眼,打我骂我,有什么关系,比起地狱来的话,那简直是比天堂还要好耶!所以假定我们真正了解了这样的,将来下地狱的话,那哪有不恐怖呢?这是真正的恐怖了,那就自责自悔呀!这个心就改悔了,所以凡是这些都是在知见上面安立的,你真正了解了,一定会如理如量去忏悔,绝对没有说不忏悔的,刚开始的时候习性的确是,慢慢的慢慢的挡在那个地方,这是事实绝对不是一口气来的,然后心慢慢的慢慢的改善的时候你自然会深深的感觉到不管忏悔乃至于早晚课哪里,是!随着习性吊在那里是没有用,这个警觉一出来的话嘿!这个得力,这个马上会现起来的,所以前面说无语法戒于心!这个都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我们的心都是随顺烦恼,这么弄来弄去的话唉呀!像老牛拖车怎么拖也拖不动,那是由于我们虽然想改,那已经是好现象噢!心里已经想改了,如果说你没有想改的话你不会觉得啊!你提不起来,那造罪造的很起劲耶!现在我们已经不造罪了,反过头来了,那个时候烦恼业惑的习气还在,这个时候才是这样的状态,所以这个状态比较起来已经不是个坏现象,可是以上面这个标准来说的话我们还嫌不够,这要了解的,所以我们这样的比的话,万一比比上面觉得喔!上头是,比下面觉得很大的进步耶,以这样的方式来自勤自心策励我们自己,然后自己觉得庆幸了以后,回过头来再下面看还不够那要更上去,这是我们现在需要了解自己调自己的一个善巧,总是当你心扬的时候你把他抑,抑的时候把他提,所以在这个上面改悔,然后不但要改悔还要什么?生护法心!啊!我以前破法现在要护法建立正法,然后建立正法不但自己还要为别人认真的说明,这种状态当中佛怎么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嘿!佛亲口告诉我们的唷!所以末法的时候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所以我常常就说唉!我也不晓得一生积了多少罪,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什么?就是这个!我也谈不到弘法,我只是说要为了忏悔努力要改善,既然我以前自己把法损伤了,我要自己以我建立起来,那随分随力的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相应的随分随力的帮助大家,共同这样的努力向上,这是正面的,犯!虽然犯了可是起护法心,嘿!结果会产生这个。反过来,

【若犯四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

犯了心里面既不布畏也不惭愧也不发露,还觉得我就是这个样,还要保护还要覆藏那就完了,那就完了!有很多人他本来就是个坏蛋,一阐提也就算了,那我们现在往往因为这个不了解,然后自己的这个无知情绪作用,还说我偏不听你的,那个是我们最大的损失,所以我们现在不必深谈其他的,为什么要讲无我?这个有他的大道理,你真正了解了以后也好,那这一点就容易做到了,然后这个是对罪过方面,反过来对法方面呢!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还要毁咨轻贱言多过咎!对法他没有爱护护惜的这个,乃至于像上面这个建立正法也没有,还要毁谤轻贱,说这个里边种种的错误,这个就可怕了,不过现在在这个地方呢!停一下,有一类人他倒并没有有意要去轻贱谤法,他自己往往会觉得为了护法,可是他的行为实际上所产生的效果确损法,这个是真实的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面的话我以前也常常犯这个毛病,往往觉得我为了护法所以要对人家告诉人家这个,现在我才了解为了护法最好的是什么?净化自己!净化了自己以后然后呢!随分随力劝勉别人,这个一定是先跟人家建立起很好的这个关系来,你有意帮助人家,人家信赖你来帮助那时候才说,今天当面斥破人家的话这个往往不容易,但是我们的习惯就是这样,习惯就是这个样,所以这一点我们不必说其他的,自己不断的要检点提升自己,所以动不动批评那的确不是一个好办法,而且往往是自以为是,是说了很多错误,假定更进一步若复说言无佛法僧!那这种情况更糟糕,这个都是外道说的,佛弟子当中有没有呢?现在这种状态已经慢慢的有了,通常我们说无佛还少,说无法无僧就很多很多了,这个话怎么讲呢?所以这个都是说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就是这一点所以现在呢!有很多就否定僧的存在,这是已经相当普遍,法我们不去否定他,正面的否定不会的,外道我们不算,法通常情况之下怎么办呢?由于党同伐异,说我欢喜这个的然后说你这个不对,他又从他这个立场说我这个不对,这样像前面百喻经上面的,大乘说小乘不对,小乘说大乘不对,然后显教说密教不好,密教说显教不好,那么禅又说净不对,净又说禅不对,弄到后来里边大家还要说,禅当中还要五宗七派当中各说各的,净当中又是大家又各立一派,这个是我们现在真正的毛病,弄到后来佛也就没有了,这个是我们现在因地当中应该注意的,像这样的话并名趣向一阐提道!都是趣向一阐提道我们正在造那个因,一阐提是梵文如果勉强翻译的话呢!我们可以说无信断善根,无信!对于佛法没有信,信消失掉了,善根断掉了,换句话说,他心目当中起心动念都是向恶那一方面去看的,虽然我们现在不是一阐提,但是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当中,这个因会让他漏在那个地方,这是我们比较可怕的一点,这个要注意,所以持戒当中以戒律仪根律仪,根律仪就告诉我们时时警惕看看自己的内心,像什么方面这个就可怕了,那么这个的话对不起那将来一定是生报最可怕的。

那么最后呢!下面说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未来受!说造了以后忏悔了不会破戒,可是这造的业还是要受的唷!那么下面就说明这个,这个业假定你经过了忏悔以后的话,在现在说就把他重罪轻报,不未来不会受,生报是最重的,来报的话呢!其次一点,谓忏悔发露供养三宝常自呵责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饥饿!那就是这个,假定经过了忏悔这个是净罪,供养三宝是积资,不断的内心当中诃责自己,由于这个心身都能够努力,那么这个善业把前面的所造的恶业忏除了,于是这个所造的恶业只要感得一点点的轻,所以只要头痛最小的,乃至于横罹死殃死的时候遭到横死呀!就是这样呀!那么或者是生前遭到种种的苦难,就把这个造的业能够抵销掉了,反过来若不修身戒心慧反上诸法增长地狱!反过来的话那对不起我努力的修持净罪积资的话,那继续增长下地狱去,现实还蛮好,所以我们往往看觉得嘿!那些人怎么做的不对还过的蛮好呀!对呀!过的蛮好!眼前过的蛮好将来就过的非常可怕,我们不要去管人家,真正重要的是法理要认识的很清楚,然后就自己如理如量的努力。

【《资持释》云:初示罪报,若下二明犯心有二,初约护法说破为不破,善业胜故,犯心轻故,亦欲进彼护法者故!】

这个特别说明,说善业是胜,犯罪的心轻,可是这二句话要注意噢!这二句话要认真的仔细检查噢!不要单单的听谁说这个胜业叫胜,我只要忏悔这个造的罪就可以抵销掉了,这个完全是检查自己的内心噢!你真正忏悔干净了你内心当中起心动念自己很明确的一碰到啊!对那个三宝的无限的恭敬,啊!对于经教、尊长、同行善知识,假定心里面还是懒懒散散在这个地方啊!那我只要求护法心就行了,那个是地狱道的地狱种子噢!而且是痴相噢!不是说那我护法那我这样的话犯了戒就不怕了,这个都是痴心怠慢呀!都是止犯之相呀!这个是我们要很清楚明白的,所以真正要修学佛法学教是第一步,可是学了教以后第一步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这个,并不了解心里面真正的行相,想心所!这是认识的名言名字,行心所相应的这个才是善净之业,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忏悔供养三宝等等行心所相应,相应的话你内心当中就不会感觉得啊!好像提不起来,这个提不起来这个状态的话表示现在心里面这种心相,仍然在恶业当中,这个地方我们要辨别的很清楚,所以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为了要希望他能够护法,实际上我们真正的护法受用的还是自己的呀!故未舍远者谓于佛法犹恋慕故!对!

【若犯下次约坏法说为犯!】

前面是要犯现在反过来,

【言多过咎即说佛法中多过失故一阐提此云无信!云下三示悔法!】

那么下面就是

云何是业能得现报等,初标问!谓下答释,初明忏者现报即受所谓转重为轻也横谓非横罹犹堕也,若下明不忏者生报方受!那么经上云:若不观身无常名不修身!上面不是说要修身修心修戒修慧吗?怎么修法?要观身无常!如果看了无常了以后噢!那我们拚命努力去了,然后观戒是善登梯!一切都要依靠着戒,什么观心呢?躁动制伏名不修心!如果不这样去观察的话就不修心,这个躁动容易懂现在我们的那个不是昏散这个难懂,这个糊里胡涂的情况当中,这是这一种状态我们也一定要去观察,然后把这种不管哪一方面的改变过来,不观智慧有力能断名不修慧!这四个真正的观的话那都没问题,现在我们所以不能尽到的话就因为不观智慧所以没有力量,还有不能观身无常所以不能策励我们自己的力量,也没有好好的看戒,那么这个重心都在心上面,所以我们现在修行真正的能够把握住了,自然问题都解决,这个是先总示那个忏悔的名字体性说明。

说明了以后把忏悔分做两部分,所以忏悔中分二门,一略分化制通局二明化教二忏,现在看先看略分化制通局,化教跟制教分开来说,第一明化教,《事钞》云:『今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忏悔又分两方面一个是理忏一个是事忏,这二样东西通于在家出家,那么下面这个部解释。

【第二 明制教】

制教就是特别讲戒以出家为主,翻过来

【《事钞》云:『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由犯托受生污本须净,还依初受次第治之』】

这个就是制教,就是律里边说的忏悔,这个忏悔只限于出家之众,因为这个犯由于他所受的戒,受了戒以后犯所以违犯了染污了,所受的根本那个清净的戒体,既然这样的话当然还要依法,依当初受的法,依照着次第对治他,来把他清除干净。资持当中说制中反成五局!是通局当中,言律忏者局小宗也!现在这个小宗大家注意噢!不是相对大小而是通大之小,换句根本当中那现在这一部份是讲根本部分通到上面,实际上这个大乘还是要忏悔唷!还是要忏悔没有不忏悔的,当然从别解脱戒来说那这是讲小的部分,可是忏悔一法是通于大乘,不但是制教!这个化教当中我们常常说的,一生缘00之因是善财童子,到最后正起迷了以后他还在忏悔,出去第一件事情就是忏悔岂不是吗?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要了解噢!这个局是局于道众的忏法,这是局于小众,可是忏悔本身的话整个的佛法都是如此,如文自述局道众也托受生者局事行也!这个是说对于事理行持方面这样受,所以现在犯了这样忏,依初受者局现犯也!那就是现在正具有这个戒体又犯了,次第治者局名体也!这个就看造的时候,所以出家众是五篇七聚,每一篇不同的名字,这个里边有不同的体性内涵,那么依你所犯的不同的内涵来次第对治他,这个律上面细说这里了解一个大纲,上且分对次释文相初二句标局言道众者总收出家五位!由下释局所以!为什么?文叙犯忏皆依本受,受就是禀制!所禀的制戒当中的这个戒体,于制顺违遂成持犯!顺就是持,违就犯,犯了以后就应该忏,则彰律忏与经天别矣!这个地方说律当中所受的忏,也就是制教当中所说的忏,跟化教当中有很大的区别,从事项上面来说是很大,从理趣上面来说也是一样,方便多门是归元无二,初句示犯起之本次句明制忏之意!那么这个地方讲事忏,所以犯起的本是推本所受之体,一般来说犯罪的根本就是惑、心,这个地方现在就是所受的体,如果从体我们真正去看的话,这个戒体是不是还从能领的心相上面说的?所以你真正深细的去查的话结果还找到那个地方,还是无二无别,在这个上面既然从行相上面来看这个制教当中的不同,所以次第制的行相也不同,还下示立忏之法!说明这个还依次第来对治他,那么这是第一门略说化制二教。

第二门呢!看文P.196,别明化教二忏,那么再说化教当中的两个忏法,第一个对显二忏,从广底忏,我们现在看一下,

【《事钞》云:『若据通忏理事二别』】

一般的忏悔两样不一样的

【《资持释》云:『标云通忏者如上五对通义可知』】

上面是局这里是通,

【事钞续云:『理据智利,观彼罪性,由妄覆心便结妄业,还须识妄,本性无生,念念分心业随迷遣』】

我们先把这个文在这个地方简单的说一下,说理忏是什么?是对于智慧明利的,通常我们说善根的理忏,实际上真正忏悔的话智利二忏不能分,只是偏重不同,这个我们要了解,事忏的时候有理在里头,理忏的时候不离那个事,就是这个事项上面讲这个深细的理智方面来说,观彼罪性!由于这个然后深深的去观那个罪的特性,罪的特征前面已经说过了,这个罪性是什么?他根本没有本性!无非都是假缘而集,缘是由于妄计,就是这样所以他深深的去观察这个结果的话找不到!这个罪根叵得!找不到那好了,可是这个找不到不是文字噢!不是文字噢!所以参禅的人就去观,什么是名上头的本来面目?念佛的是谁?造罪的是谁?是一样嘛!找了半天找不到造罪的,找了半天找不到念佛的,找了半天找不到名上头是哪一个,这是真正重要的,这个是他的特点,所以经过智慧的去观察,在历代当中有这么一个要忏悔,那你把罪拿来我给你忏!然后找了半天罪找不到,那我就去忏罪净,你的罪我已经把你忏干净了,这个是他的一个特例,所以由妄覆心便结妄业呀!我们现在忏悔的时候都听过心随烦恼过,那就是由妄覆心,被这个妄覆盖了我们这个真如本性的心体,于是动则随妄!于是随了妄就结妄业,现在呢!要回过头来认识这个虚妄,这个虚妄的本性是什么?他的本性无生!他根本就没有,当下当体本身就没有,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念念分心哪!念念去分别去关照,在这种情况之下业随迷遣,由于念念分心关照的话这个迷心就纷纷遣除,既然这个迷惑是纷纷遣除的话,这个业就随分的跟着他,随着他一分一分的遣除。下面看资持的解释:

【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

从慧观来说推究穷追业的本性,于是最后明见真理,于是这种状态的话罪先是伏后是灭,既然这样由伏而灭的话当然把他弄干净,文中初标根性!是说利根,且望修事通明利根若对三观智用浅深自分利钝如后可见!那是南山一宗以这个三观来分,现在这个地方的话说利是推事,所以说事修还是有他利钝的二个不同,钝根就是照着仪轨去拜就是这样,多多少少也应该了解,利根的话还是在那个仪轨上面,不过他偏重于追穷业性,所以当下一念他能够回头找到,观下二示观行!观别罪性就是他内心当中的起观,这个地方的行!注意噢!我们犯罪拿什么?行心所来犯的!所以现在忏悔修观都是拿这个行,所以叫观行观行哪!初句示所观境!就是观的境是什么呢?由妄覆心便结妄业!就是这些,不!初句是观境是观罪性这句话,观罪的根本特性,由下明能观智!能观的去观察,上四句明达妄见理下二句明行成罪灭分谓分辨即观照也此中通示理观无生之言总下大小三种之理!这个继续下去

【《事钞》云:若论事忏属彼愚钝!】

理忏就比较利一点,事忏的话比较钝一点,由未见理我倒常行妄业翳心随境缠附动必起行行缠三有为说真观心昏智迷,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假定说没有见到真实的道理,那个时候我到常行,就是这个我在我当中,这里要停一下,譬如我们前面讲了以后我们觉得啊!我懂了懂了,我就是利根有智慧的人,你们诸位如何我不知道,我在讲的人我告诉你,我只是嘴巴说说,那经论上面告诉我们,或者是说我只是教理上面的了解,他现在真正要告诉我们的话,并不是教理的了解噢!还要思惟相应,这个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所以起心动念过程当中的话,能够一心关照正念在怀这个我就不现起,至少不是不现起,不现起的话那不是噢!至少正知见现起的时候不依着我在转,这个才是,所以现在我们教理上面了解一点点的话,这个起心动念平常一直还在这个我倒当中噢!这是我们应该真实了解的,所以说并不是了解这个文字就等于做到噢!了解这个文字是做到前面的第一段功夫,这个次第一定要认识的很清楚,否则了解了这个文字以后不但对我们没帮助还增长我们的慢心噢!这样!那下面的完全的造罪了,那个是很糟糕很糟糕的一件事情,然后这种情况之下妄业翳心哪!一直被这个虚妄所转于是造种种的妄业,这个妄业把我们的心蒙蔽住了,盖住了随境缠附,一直随着境转。

一直随着境转动必起行,一举一动都在造种种的行,这个行就是十二因缘当中的行有二支,轮回生死之业,所以这个缠伏在三有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告诉他那个真观心昏智迷,他弄不清楚,那怎么办呢?止得严净道场称叹虔仰或因礼拜或假诵持旋绕竭诚心缘胜境!就是这些还有严净道场,然后称颂赞叹礼拜诵经等等,一心一意的心缘胜境,则业有轻复位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 并如佛名方等诸经所明!那在这种情况之下由于业的轻重的不定,还有这个造的业的定不定的别或者转或者轻受,轻受是最好,就是这样这是我们了解这个在佛名经方等经当中都说明,那个是祖师在此告诉我们的,假定我们依《广论》去看实际上《瑜伽师地论》等等也是这种,《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忏!第一个追悔,这个追悔都是依在事理两者都是,以前怎么随着迷妄的现在不随然后对治,实际上那个对治本身就是什么?实际上那个对治本身这个地方主要的好像偏重在于事忏,那我们看看那个对治的内涵,对治的内涵是戒学论上面所说的,这个戒学论上面,第一个读诵大乘方等经典,第二个了解空性,实际上那个了解空性就是这个地方的理忏对吧!第三个说用种种的咒,这是一种特别的忏悔的仪轨,这个密教当中叫圣行,下面供养三宝,然后依靠行相造立塔庙,然后依靠名字念佛菩萨的名字等等,这个里边总含事理,事中有理理中有事,如果你深细去看的话。

那么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资持的解释,次事忏中初标机宜!说明这个是根机的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根机相宜所使用的方法也别,由下二示忏法又二初叙不堪理观!那就是前面这些,止下二正明事忏!事忏当中也分二,一个事行然后下面说所成就的好处,上二句!示先业,言轻重者就过为言,五逆谤法用僧物等为重余则为轻,又凡造罪具足三时,俱起猛心为重或二十一时为轻,定不定者!复简重业定业极重纵忏不亡不定犹轻或容转易!这个下面就来告诉我们,从这个地方来看的话极重的纵忏也不亡,这个根据《广论》上的说法的话,最重的罪也忏的干净,这个就看个人的了解的深浅程度的不同,以及根据这个了解的忏悔的行持利不利,这个都有关系噢!乃至于忏悔所使用的方法的善巧与否,这对我们都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必须应该认得的一点,至于说这个地方的业的轻重什么等等的话,这是大要的这么说,《广论》上面都已经说的很清楚,哪一些是重业?哪一些是轻的?哪一些增长?哪一些不增长?哪一些定受?哪一些不定受?那么这里不深细谈他,这个都在《广论》的共下士部分,共下士部分皈依了以后讲业的那一部份,自己如果不了解再去找,了解了现在这里运用他,下两句彰益!再下两句就说明他的好处,转报谓易夺不受对上轻及不定业也轻受谓转重为轻!转报的话那根本就是拿掉了,即上重中定业也!这个重当中的定业,他可以重罪转轻。

并下指广!广指那就是说虚空藏经占察经!占察经就是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并明忏法,若准业疏须具五缘!忏悔的时候照着业疏告诉我们的要五缘,一个请佛菩萨为证二诵经咒三说己罪名四立誓言五如教明证!就是这样,那个如教明证就是说要抉择邪正,还有呢!这个很重要噢!那个占察善恶业报经上面就说的很清楚了,然后到那时候自然而然忏悔了那清净相,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现在对通俗来说在家人来说,了凡四训很好,了凡四训下面这个改过之法当中,对初机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把这个对着来看对我们很有帮助。

看一下那个小字,今据上段资持释业有轻复位不定别或有转报或有轻受,钞文之义并会通业疏四句列表如下,其中依业疏增入者上下用﹝﹞记号。我们看一看翻过来P.198

【业有轻重,就过轻重言!五逆谤法用僧物等为重,重业有定不定别,】

现在这个地方我想我们通常造五逆的不大会,我们最可怕的就是下面的谤法用僧物,这二样东西实在是很难很难,所以这个地方要特别小心特别小心,特别小心!不但是在家出家,反过来不但是在家,出家也是一样,尤其是末法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造谤法之罪,不学佛的人不会盗僧物,用僧物!不是去盗噢!这个盗通常我们也不会,可是不小心弄错这个是常常难免,所以这个前前后后我们一定要了解他,对于谤法时时存着这个心啊!我现在是个愚痴无知所以这个0而不论,好好的努力将来才了解,我现在只懂得这一点,譬如现在来说一般在家人现在比较好的是念佛,那我诚诚恳恳的念佛啦!那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到了极乐世界自然解决,不要说唉唷!这个如何如何!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我常常说唉呀!现在末法了你什么都不要管了你只要去念佛了,只要告诉自己不要告诉别人这样才可以,你往往告诉别人什么都不管了,什么都不管了他本来可以好好的努力学佛,被你这一句话一说他不管佛法了,岂不是由你这句话而引发了损发罪过吗?这个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特别注意之处,反过来说也不要说啊!这个念佛有这么大的损害,这个念佛法门是末法的时候,由于救渡这些方便的,你怎么能去批评他呀?所以说来说去这种地方我们都应该特别注意,这个谤法两个字说起来我们好像不犯,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话,我们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在这个里边,那下面这个容易懂,重业有定不定别,定业极重纵忏不亡,或有轻受为转重为轻,还有一个具足三时俱起猛力心,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如果老是在那儿随着烦恼转,那对我们最大的损失,事前已经莫可奈何,造的时候莫可奈何,事后平常的时候要常常的去追悔他,所以刚才我们前面说的:我偏不听你!这个东西我们最可怕的,造的当时已经跟他不相应,事后还要偏不听你噢!听自己的,就是事后一直在这个地方,我们不是以前说过吗?那个随喜心哪!造了个善随喜的话,那个善业就不段的增长,现在我们造了恶业以后,还偏不听劝告我们的,还要偏保护自己的,这个一直在这个保护呀!这个是非常绝端可怕的这种心情,最近我越来越感受到,唉,这种实在是愚痴到绝顶的这种做法,可是我以前也曾经有一段时间居然会犯,现在看见很多人,这个心里面就会在这个上头,唉呀!一想起这个的话,心惊肉跳,我真的不晓得什么方法去帮忙别人,所以看起来这个三时俱犯好像不会,偏偏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就会堕在这个里头,下面继续看不定犹轻或容转易,具足三时非俱起猛心,或有转报谓易夺不受。

第二个就初中后轻重言,

【具足三时俱起猛心为重,具足三时非俱起猛心亦为重业】

这个有不同的看造的噢,或二时一时俱起猛心为轻

二时一时非俱起猛心愈轻

这个次第的差降。

那么上面说一说,初中后心三时者谓方便时!方便时就是没造,根本时正造,成已时!就是成了以后,猛重心相者为方便举尤害心!事先一心一意的要想去害,根本起尤快心!造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痛快,造完了以后自己还觉得很得意,自己还造的很得意,所以这个就是后面,后面还觉得我偏要这个样,那这种都是随喜自己,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有很多人是瞋心,瞋心很容易,然后痴心最难发现,瞋心虽然很容易发现可是少,痴心很难发现可是非常多,而不知不觉当中有护惜自己的心,有一个贪心在,而启发的原因往往由于瞋心,启发了以后惜护自己是贪心,然后不知不觉是痴心,所以往往后者的时候一个随喜自己的时候啊!不知不觉的要保护自己的三毒具足,所以将来这个受完了这个罪报以后,这个等流心识下一世来这个一对境,这个毛病又来了,所以前面说犯的罪何时可穷呀!是千真万确,一但你掉下去了以后你真的不晓得什么时候弄的干净,弄干净了以后那个等流心识他对那个境又来了,还是这个老脾气,所以除了眼前赶快弄清楚把他弄干净以外,的确没第二条路好走,那么其中轻重有别,既然看文噢!列示句数如前持犯篇持犯总义辨犯优劣单心辨犯及有心无心辨犯二节广明!那前面都说的很清楚了,业疏释忏六聚法篇引他解中分列四句至为明晰今准其义附列表如下以资参考,文见业疏卷二十二!

那么在这个地方说时报俱定!什么是时定?什么是报定?报定是定,时定是将来,三时俱有!这个都是重心而且这个都一定生报,生报就是死也定了下一世一定报,而且这二个叫时报俱定,不可不受!这种情况之下转重令轻!你忏悔了以后他还好重罪会轻,这个也是太好太好了。

然后时定!三时俱有心,报不定!虽俱有心容有重轻,这个就是忏悔可转则有相除,可以转可以转过来,那么这个时候有他的能够产生清净相可以除的掉。

时不定!非三时俱有心,报定!有心者俱重心,时报俱不定!非三时俱有心,有心者非俱重心,此造业轻易忏伏也!那这个上面就把这个轻重的内涵一条一条把他列出来,要仔细去找的话那可以看羯磨疏卷二十二。现在关于这个地方的说明,这个就是以制教来对明这个。

那么今天继续看《南山在家备览》第三篇忏悔篇,翻到P.198,这个就是别明化教当中的两忏,那么前面已经说过了,P.198上面倒数第二行,济缘云:问修理忏人须礼诵否?这个问答照理说就是祖师自说问答,换句话说,在此这个理制比较深奥一点,对我们普通一般后来随学的不一定有能力能够深细的观察得到,所以祖师在此了解我们根本提不出看不见这个问题,因此他提出这个问题来,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把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用问答的形式来加以深辩说明,那么问是说:那么忏悔不是有理忏事忏吗?理忏是修智慧明利的人,事忏呢!中下之士,那么这个说修理忏的人是不是也还需要这些形式上的事情上的理忏呢?他回答:愚智两分事理无二!这是总噢!这个有的人智慧明利,有的人善根欠缺,善根欠缺就愚痴一点,否则的话智慧明利,这个是不同的,从迷的那一面去看是不同,但是就法的那面去看事理本身无二无别,事!这个所以理上之事,理!亦复如是,这两个当中分不开的所以叫无二,凡是缘起之法都是非一非异的,拆开来了就不行也不能把它当作一样事情看,那么理事亦复如是,上智达理不碍修行!那么真正上智之人他能够整个的通达了这个理性理体以后,他并不影响修行,而这个所以通达还一定从事上面去通达,离开了事根本没有理,如果离开了事谈理的话那是空话戏论,所以前面不是说理事无二吗?所以理一定见事,反过来事也一定见理,但是的的确确中下之士不一定能够如实了知,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类执理废事,说自己高明但是执理废事,这个是一种还有一种呢!执事废理,所以说不一定谈理的就一定高明噢!真正谈理的一定是理事无二,所以说达理是不碍修行,那么中下人士呢!中下昧空,空就是理故存渐诱!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以次第一步一步引诱他,那个以次第一步一步引诱,那完全从事相上面讲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分了,应为四句总摄群机!这个四句就是分成四种类型,从上到下把一切不同上中下根的这个通通含摄在里头。

第一得理失事一心禅观外阙庄严如有目足不能前进!得到了理但是这个事失去了,这个理也不圆,虽然不圆他是努力一心禅观,但是外面阙掉庄严,就像有目!眼睛有脚没有就不能前进,那么这种情况之下是说一般的,这个里边也要分二类,譬如说现在说声闻纯空,那个主要的还从这方面,不过这个至少他已经解脱了,这个到后面再讲,现在这个地方的得理非事的话,那是更等而下之,反正我们每一个层次当中都有这种情况。

二逐事迷理计功分课不了缘生如有足无目不知所从!第二类执着的事项而这个理性又弄不清楚,这个时候他怎么办呢?计功分课!在这个事项上面课程上面课定,说计较这个有多少功德,这个又怎么样?有功德没有功德等等,而不了解一切都是缘生无性,虽然这一类是努力在做可是有脚没有眼睛,不晓得从哪里走要走到哪里去?这两个都有所偏失,前面我们曾经说得理非事比较好的一类是声闻,那么执事迷理比较好的一类是什么呢?那就是世间这种造了善业,得到富贵而仍旧在轮回当中的这一种典型,至于说弄错了那大家不谈,那个理错了事错了一样的糟糕。

第三事理双运目足相资万行圆修必至彼岸!那这个事理两个都同时并进,眼睛看清楚了用脚去跑,脚跑的正是遵照眼睛看清的去做,那么这种情况之下万行圆修,没有一个欠缺的,没有一个欠缺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必至彼岸,圆满的至彼岸那就是成佛果。

第四个理事俱昧盲而无足愚痴惰慢终无出期!最后一种是两样东西都迷糊弄不清楚,又瞎又没有脚,那个又愚痴还要什么?懒惰还有傲慢!懒惰已经够可怕了,还自己执着这样,执着还觉得自己对,这个是最糟糕的,那个是终无出期永无跳出的时候,是知理事各立未免偏邪空有一如是真修习!所以晓得理跟事分开来了以后呀!对不起那一定走偏,一定走偏说未免偏邪,或者根本走错了,或者走偏了,就算没错可是别偏那是远了,或者根本错,要怎么办才行呢?理事!理事就是空有啦!一如!这两样东西完全要配合的恰到好处那才是真正修习。

所以下面是引证,故曰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这个大家晓得这个是禅门的祖师他讲理,实际理就是不受一尘都不受,尽管如此但是他事相上面,佛事门中是不舍一法。这个是后代那些学的人,或者学理结果他说啊!这个讲空空,空了半天断灭空,或者反过来了以后说这个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又执着事相,祖师可不是这个样,所以百丈大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这是典型的例子都摆在这个地方,不管是禅净律密哪一宗哪一派,祖师们无不如此。

诸佛菩萨历劫熏修华竺祖师终身苦行此理深密何可尽言略示大途粗分缁素耳!说像这样的情况上是一切诸佛,诸大菩萨多生多劫以来都是这个样,所以在论上面在经上面都处处地方说明,譬如《广论》上面也同样的引这一段,说有很多人说只要修空就行了对不对呢?实际上不!乃至于像印度当年的大祖师,入中论什么等等都这么说,这个要方便、智慧像鹅王两个翅膀,才能够圆满无上菩提,缺一不可哪里单单空可以,后来再引证摄研经上面的一段话,我们释迦世尊亲自跟弥勒菩萨两个人说菩萨修行行六波罗蜜,这个经上面说的很清楚,在《广论》上面引这一段,你们可以看可以不看,《广论》上面在P.250卷十,他就特别说,也就是因为有很多学禅或者是学什么,反正不一定噢!不过因为禅是讲空法,所以一个不小心学空法就学错掉了,实际上学空的譬如金刚经,他绝对不会讲断灭的,那么学空的人往往容易错误,《广论》引摄研经就说,那个释迦世尊说

【﹝弥勒:若诸菩萨为欲成办正等菩提修行六种波罗蜜多,然诸愚人作如是说﹞】

说这个很多愚人作如是说,什么?

【﹝菩萨唯应修学般若波罗蜜多﹞】

那波罗蜜多就是理趣就是空其他的不要了,说这个是

【﹝破坏诸余波罗蜜多﹞】

其他的波罗蜜多破坏了,这个般若波罗蜜多还有没有?也就没有了,所以他下面又说,世尊亲自说我前面作

【﹝迦希王的时候,为救鸽故自肉施鹰﹞】

这个大家晓得佛以身待鸽,整个的身体趴在00上面,那个肉割尽了以后还比不上那只鸽子,整个的趴到那个0上去,大地为之震动,一次一次的然后这个弥勒菩萨说喔!不是呀!所以他下面就说,他说

【﹝六十劫当中行布施波罗密多,六十劫当中正修尸罗波罗密多,六十劫当中正修般若波罗密多﹞】

一一都是多少劫多少劫,不但是小小的这样呀!所以很多愚痴的人都说唉呀!只要学一法就行了→这个空法!乃至于昨天上一堂课我们还是讲,那个无量义经上面也是讲,讲一个空法,说空有无量义可是我们把那个空就是一个空义呀!那是我们的根本错误,那么这个是从佛从十地像弥勒菩萨等等乃至于等而下之,除了这个以外呢!还有不管是印度不管是我们中国的祖师们,都是终身苦行呀!这种道理到处都是,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有了这个嘿!那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他从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我们怎么去汇通这件事情?

【资持云:今时愚者错解佛乘,皆谓理观寂尔无思空然无境,取舍不得能所俱亡。】

那么很多现在学佛的人条件不够善根不足,然后又欠缺教、证的指导,于是在这种情况弄错了,以为理观什么寂尔无思,这个很有意思,那什么都不要去管他,空然无境!那完全是顽空呀!取舍不得能所俱亡!理论上面这样说实际上都在大痴大无明当中,这个情况之下是顽然寂住便是真如放荡任情即为妙用!变成这样的,这个顽然就是通常我们说顽空顽空,这个顽空还不错唷!现在我们根本在大无明当中噢!他那个顽空的话多多少少还有一个什么?或者是学定得到了一点点定相应他不认识。

学定得到了一点点定相应他不认识,这样的情况是你真正的见了空性以后,他不会在这个顽空当中,这是可以确定的,这个是我们真正要命的一件事情,以为这个就是真如放荡任情哪!以为妙用,由是不礼圣像不读真经毁戒破斋嗜酒噉肉夸为大道传化于人!那就是这种佛像也不要礼经也不要念,戒也不要持斋也不要守,还要吃酒吃肉啊!说这个就是妙用呀!是有一些像金山活佛他是逆现,可是他显出来的是一个疯子相,疯子还有什么好说的,绝对不会正规的说我是大彻大悟了这种事情,那是绝对根本错误。

所以下面说恶业相投率多承习此乃虚妄臆度颠倒论回岂知达法皆真何妨泯净了真即用岂碍修行是知悟理则万行齐修涉事则一毫不立自非通鉴余复何言!他就是说这个,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种都是恶业恶见大家恶趣相投,大家以此这个完全是虚妄的臆度,完全是根本颠倒的论说,大家互相在这个地方谈论,这个毫无意思,要晓得达法!真正通达了法,达法皆真是何妨泯净,既然觉得一切空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何妨持戒?所以菩萨非常认真持戒是不见戒相可得,我们现在做了一点唉唷!觉得受不了了,然后受不了就不空了,放荡吃肉这个叫做空了,那完全是00真正可怕之处,了真即用岂碍修行,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说悟理!既然说悟了理何况万行齐修呢?这种情况的话虽然一天到晚在事相上面,但是事相上面一毫不立,所以尽管是则然修行则然礼拜是不见修行不见礼拜,这个才是真正的理忏呀!现在我们说那个拜不要去拜了,这个叫理忏,那个完全是邪执最可怕的是莫胜于此,现在说不要持戒了0000在这儿高高兴兴聊聊天,这个叫做解脱,那个都是这种错误的概念,如果他真是个菩萨涅化来,就是这样,然后颠颠倒倒的,你给他肉他也吃,给他粪他也吃,那我就佩服他,然后他可以去杀牛,人家去杀他他也照样的觉得嘻嘻哈哈的,那没关系来来来,那我就佩服他了,这个是我们在这个地方的应该了解辨别的,经论上面是特别说明哪!特别的说明真正到什么状态当中可以谈这个,大乘!不到初地菩萨不能讲开,初地菩萨真的见到空性以后了,在那个空当中实际理地的确一尘不染,哪有还有身体还有什么?那个时候还要看情况,真正能够利人益物他可以开,那是要利人益物噢!不是任情放纵,那么以后后面会谈这个,那么这个是对显。

下面第二章重广理忏,有了前面这个了解了,那才真正谈重新来广明理忏,换句话说这个要告诉我们,真正从事相上面,真正一步一步深入深入对这个事理无二,在这个时候才谈的到,因为这个真正的理里边的话比较深细,也并不是普通我们一般人现在就用的上,既然现在是在家备览的话对于最初机的来说,更是有一些据理在里头,所以我们这一部份只说一个大概。现在看文

【第一节 标示用心】

【事超云: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

现在来了,说这个理忏一定是善根利智的人,他自然有多种方便,随施任何地方他无非跟理相应,所以随所施为,不管做些什么他都能够在理观上面,一天到晚拜佛他也觉得没有能拜之人,没有所拜之佛,也没有乃至于拜这个加行,说三轮空这个才是,所以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如果说不要的话应无所住是不要布施,应无所住是不要持戒,金刚经上面可没这么说呀!所以现在很多人讲金刚经然后不要持戒了,他说金刚经这是一个很颠倒的事情,所以现在的祖师譬如印光大师也特别说,那个执理废事的话一定是出毛病,真正不够的倒不如老老实实执事废理,当然这种也不好,不过从引导我们上去不妨从事项上面也都还有一样东西呀!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点,所以他随所施为,在一切在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在一切法上面说涉事则一毫不立,这样的状态,那么下面说以无性故妄我无托!既然这样的话上面说为什么造罪?一切都是由于我!我是什么?就是所谓我、自性执,通常说既然没有实在的真正的自性,那所执的也就没有了,事非我生罪福无主分见分思分除分灭 如人觉醒则不眠醉!这个下面有一段解释,我们就看看那个资持的解释,《资持释》云:初示所修观相无性即空性!那么上面这一段话,随所施为恒观无性就是指这一个,下面解释以下,刚才我们念的那个以下明罪灭所以!说为什么这样的理观能够灭罪呢?说诸世间业皆从我生!说我是根本,之所以我是一切染污业的最主要的这个主体,现在既然发现没有我这个东西,说我既无托故所造善恶不从我倒而生!不会从我倒,所以说应无所住然后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那个才是庄严报身庄严报土,所以并不是不作而是要勤进,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说妄业无依故得除灭见谓达理!真正的见一定是什么?这个才叫达到这个理呀!你才事相上面了解他无性,自然去行一切事,里边自性丝毫不可见,那这个才是真正的如如不动,哪里说坐在这个地方叫如如不动,那个就是死的时候有死,那么不是说你什么都不管叫如如不动,那个都是死的不得了的事情完全错误,思谓起修!那个一个是见见理,思就起修,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修不是身口,一切身口是具,然后思是业主,造罪是染污业的业主,然后净还是从他开始呀!所以思是起修,除谓能观智灭即所观业破妄显真而非顿证故皆云分!破妄显真一分一分来的,所以上面叫分见分思分除分灭,若约位判!看看噢!分见分思即内凡人分除分灭即初果已去!这么高!如下喻显眠醉喻迷醒觉喻悟眠觉醉醒相似法故!那举个比喻。

再下面这个别列的三观哪!那我们就不谈了,那既然用理观的话,说这个都是内凡以上的人,那个都是至少资粮位上的人,那现在我们说实在的谈不到,刚开始的时候也不必去深谈他,虽然懂得一点点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一定对我们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呀!而反而又偏执,不过将来真正对缘起空的道理我们从另外,不要讲观法,观法是讲修行的,讲那个理论我们要了解的,了解了以后我们会识得缘起之法的特性,这个是将来我们必须应该学的。

那么再下面谈第三节的结示,最后的结论,这个在P.201,

【事超云:『以此三理任智强弱随事观缘无罪不遣』】

以上面这三种那个上面的三种,纯粹是看根机,小乘的什么等等乃至于到佛菩萨的,看个人的智慧有强有弱,弱那证小乘果,强证得菩萨佛果,随事观缘!跟不同的智慧然后对不同的境界,怎么去思惟观察修习,能够这样去做所有的罪没有一点遗漏的通通能够遣除,那么下面看一下资持的解释,据理深浅由机强弱!谈理的话这个浅深,佛法无所谓浅深,平等平等!只是说所当之机智慧的强弱而分,所以在此我们衡量出来自己在哪里,当量己分随力修之!要衡量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哪!自己的这个位次绝端重要,所以我们前面学广论的时候一再的学,第一遍是文字,第二遍就找现在自己在哪里!这个文字认识了以后就看整个修行的轮廓路线,这个路线找出来了以后然后看我现在在哪里?从哪里开始做起?如果前面还有一些不够补足,然后从这个地方一步一步的深入,随分随力的只要努力去增上,这个才真正重要的,然末世情昏鲜逢利器尚未堪于事行况克意于玄门!这是祖师告诫我们的话,这个很重要很重要,所以说尽管佛把所有的重要的内涵都和盘托出,上中下根从华严到阿含,反过来从凡夫第一步三皈五戒开始,到究竟圆及00之因,都在这个地方,但是现在末代的时候那个智慧比较浅薄,而这个情习很深重,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少真正的利根上智之人,在这种情况之下连事行都做不到,何况谈什么深厚的玄理呢!

说到这个事情做不到就深深有感觉,昨天晚上我们还在谈正好你们两位刚刚回来遇见这种大善知识,看见他们一天到晚闹成这样,啊!在那儿修行,岂不是我们现在看看,就是有这种人早晨两点起来一口气坐到六点钟,他不是一天,叫我们偶然苦熬一天也熬的过,再不然打一个七新鲜可以,他那个长年累月的几十年,他事情一空下来就在那个地方自己,你看不管作任何事情,反过来你们以后会注意噢!这个地方我是点醒你们。

这是我也亲眼看见的,这一件事情在台北我想想看噢!那个是在纽约就是现在那个庄严寺,庄严寺那个后山,那个后山有个破土典礼,就是美国佛教会那个沈家祯居士00的时候,那么就是来了一个高人,那么他在那个上面的话,他就觉得看那个样子也就是这样,嘻嘻哈哈就是那个样子,就有人说好像耳闻大名怎么这个样子呢!我当时虽然信的过,可是听了他的话,我也觉得对呀!好像我想象当中这个高人坐在这个地方,规矩的不得了像个木头一样,眼睛一瞪是眼光一阵犀,面孔板起来,其实他并不是如此,不会像人家这样啦!很轻松很自在这个味道,一直等到十多年以后慢慢慢慢的我才真正有机会,你看他平常的时候他很多情况之下,你看他尽管轻松好像很轻松状态当中,情况!这个情况就是不一样。

所以我常常欢喜用憨山大师那个典故,憨山大师人家请他去看戏就去看!弟子当中要选高明的噢!条件不够的不行去看戏,就有人问他:大师呀!这个出家人!意思好像是不好开口啦!怎么出家人在那儿看戏呀?憨山大师怎么说?嗯!这个很难说,说我一天到晚破戒说我一天到晚持戒,我一天到晚持戒我一天到晚破戒,不过到他那个情况就可以呀!行相上看他是破了,所以没有条件绝对不可以,可是那个时候叫做持戒,尽管在这个境界上面他心里面就是如如不动的境界,所以憨山大师被人家打成这个样,年纪老了以后走路都不能走,是不是还要人家扶着他走的嘿!可是他长年累月就是这么一件衣服,冬天冷的要命他也这么一件衣服,夏天热的要命他也这一件衣服,冬天也不怕冷不会发抖,夏天也不流汗,然后长年累月他从来不洗脸的,面孔上面非常光净,要我们试试看,那个三天不洗脸脸上油厚厚的一层,为什么?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实际上你现在真正了解了去看就有这个情况,就是个不同的情况。

所以谁的那一篇东西上面,那个大勇法师不是讲他的那个上师,平常的时候他那个腿不能走路的对不对呀?那要扶着他,要扶着他最后他临走的时候,什么都不要了一坐坐了一天跑掉了,就是这个样,他走的时候他就露一手给你看看,然后那个能海大师那个师父平常的时候一天到晚病成这个样,嘿!他在拉萨居然成都那个小沙弥在那儿念经他听见了,就告诉能海大师:你四川那个小沙弥真好,听了半天听不见他把那个手头上一摸他听见了,他平常的时候显出什么样子来?动不动在那儿病成要死的样子,这个是这种情况呀!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去看呀!尽管如此他们在事相上面还是一点都不马虎。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说不要说别的呀!那个早晚课忏悔不得力,真正我可以确定的告诉你们,将来你们真正得力以后完全在那个忏悔当中,在这里我想讲完了以后,这一些事情完了以后马上准备自己用功,如果你们乐意的话我一定会安排,不一定很长期的,短则一个礼拜长一点三个礼拜,照着这个办法去做至少我自己信的过自己,你认真去做下去,七天当中没有消息就不必再做了,当然有很多障碍特别重的人那的确是,可是多多少少他会体验到一点,通常情况之下前面有准备的话,一天下来应该有消息,当然这个前面要告诉我们这个用心的诀窍,净明法师多多少少体验过的,上一次我们那个时候再去的时候,那个时候有几个,其实他们自己受用的都没有说两天以后没有,最晚的那一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是不是这样?事情就是这个样!可是这个问题在哪里?你得法与否这是真正重要的,否则你要长年累月喔!我已经拜了十万拜,我拜了八万拜了,有没有功德?有呀!平常我们世间说什么?功劳没有苦劳也有,这个倒是没有错的,身口意三业这个意虽然没有做到可是身还在那儿拜呀!嘴巴上你还在那儿唱呀!这个多多少少有一点功效,这是事实我们不要忽视他,不过现在经论上面真正告诉我们的,这个绝对不是,意业!那么说到这个地方,这个在忏悔之前我给你们建议,梁皇忏水忏把他看一遍,金光明经同样的!也许你们诸位可以随便看哪一个,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地方得到得益,乃至于就三十五佛的仪轨你去看,你如果说看到了你就要照这个,看不到!到那时候我再点醒你们,你们总归会找到你们相应之处,然后从这个地方下手,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单单空谈没什么用,在事相上面再谈那个理,然后在事相上面去摸,多多少少会摸出一点名堂来,那么这个忏悔部份就到这个地方结束,这个第三篇。

别行篇

《在家备览》再下面,别行篇最后一篇,这个别行篇他是一个特别的内涵,这一篇我不想细讲,如果说认真讲起来单单这个别行篇,尤其是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文叫做《在家备览》是对在家人,固然对在家人是绝端重要,其实对我们出家人是一样重要,在我的感觉更重要,出家人也是在家人做的嘛!这很简单哪!反过来这个在家人要出家人带嘛!这两样东西彼此间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在,所以我最早第一次看见这本书已经快30年了,尽管看的很欢喜,看也看他不懂那个地方根本一点印象都没有,倒是最近我又看过一遍以后,以后虽然又看过通常看到那个地方的话,看的头已经痛了,尤其是前面持犯那个地方配的,啊!头晕脑涨,一但看到那个后头的话,那通常是兴趣兴趣也没有了,然后脑筋也胡涂掉了,最近那一次再看的时候啊!我看见这个里边实在是美不可言,实在美不可言,所以我因此心里面曾经自己给自己说过,如果真正有缘的话,那一部份我的确愿意跟诸位同修,很认真的详细的把他说一说,这是平常我们非常需要的,那么我想我今天简单扼要的,就是把这一部份大概的说一下,这个别行篇当中分成六门,现在我们看P.202,这六门第一个敬佛仪相,二入寺法式,三造像塔寺,四瞻视病人,五离诸非法,六出家宗致,那个都是引导在家居士怎么一步一步深入佛法的比较重要的,本来这个佛法是世间培植福德的,不管是福不管是智两样东西真正最主要的是福田哪!那么在家人接触佛法目标无非是这个,可是如果说我们不了解的话那适得其反,所以这个经论上面都告诉我们,那个三宝是众生的两福田,但是这两福田你要弄对噢!弄对了是最好的福田,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福田,虽然是世间的父母等等也是,世间贫穷的人是所谓悲田,父母是恩田,可是这个道理确是要有佛菩萨来告诉我们的,从这个道理来说可以说唯一的,就是这个事相来说的确还有世间的,所以说这个是最好的,可是如果你不如法的话,经论上面这个叫什么?00缘!00缘充满了荆棘会伤害我们的,所以同样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面就问这一段公案,阿难问:有人侍候了佛那么得到了真正的善利,有的人得到了恶报为什么?世尊就说那如法那就向上,不如法那就出岔堕落,大智度论上同样的说,所以这一次我只是简单的这个地方说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一门一门的看,第一门敬佛仪相,敬佛仪相!先示敬仪那一部份我就不说了,下面看第二章正明敬相,翻到P.205上面,

【第一节 总斥非法】

特别是说我们不如法的,这个地方祖师把他指出来,告诉说这个是非法的呀!注意呀!我们听见了以后然后自己内观,如果看见不对的话那我们自己诃斥自己,啊!说某人哪!譬如对我们来说:啊!日常呀!你怎么出了家怎么做这个非法的事情呀?假定我是个在家人说:啊!我说某人哪!不信佛不了解佛法还可以,怎么了解了佛法还做这个颠倒的事情?反而拿这个最好的东西把自己送到地狱不可以呀!我们要这样去诃斥自己,《事钞》云:佛像经教住持灵仪,并是我等所尊敬,则至真齐观!这是第一个,这个说佛的像,经教住持灵仪,这个都是什么?安住世间护持佛法的真正的威灵之物,这个仪就是仪相,就是凭这个仪相使三宝住世,这个地方虽然说佛跟法,可是这个佛法所以住世还要什么?僧宝!所以实际上这个三宝是一体的,我们应该了解,不过既然这个地方说入寺院,这个地方特别是指这一个,那么这个都是我们所应该尊敬的,应该至真齐观!这个完全是一模一样,不要因为佛这是一个泥塑木雕的,我们一定要把他看成佛,所以当年印光大师就有这么一个公案,人家民国初年破除迷信就对他说嘿!这个是木头呀!印光大师怎么说?那个是木头我是人耶!我们总记得这个话,是!你是人,那你能够把他看成佛看那你就行,所以我自己永远提醒我自己一句话,佛要救一切人提婆达多他也要救,结果佛成了佛了,现在我们看人人都是提婆达多,就是这样所以我们下了地狱了,这个差别就在这里,始终一件事情,你能够自己反省改善自己,问题就解决,所以经论上面处处地方告诉我们,佛法像药这个药药对病的药吃下去的,如果我们能够如理的听闻,听闻了以后能够随转,能够随转的修持的话,那你做到哪里效就见到哪里,所以阿底峡尊者带这个教法,带到西藏的时候特别说明,我们那个生死无常迅速呀!不要空转,学到东西就用到哪里,广论尽管厚厚的一本,他是同样的一个传承,同样的传承,现在戒更是主要的讲实践的,所以他那个地方处处地方,一步一步慢慢慢慢的告诉我们怎么去做?今多不奉佛法!喔!现在来告诉我们这一点了,其实事钞那个是我们祖师噢!道宣律祖写行事钞的时候还在第七世纪噢!六百多年,道宣律祖死的时候好像是690多年,是唐高宗年代,离开现在多少?1200年了!1900多年,整整1200多年那个时候已经这个样了,多不奉佛!祖师他这个特别是劝戒人家,那个时候还是高人辈出,反过来说其实现在呢!现在还是有高人咧!还是高人辈出只是我们明眼看不见就是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并愚教网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

并愚教网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那么还有对于这个教网这个教本身,理致很深广很丰富,重重无尽的相关所以称为教网,我们这个东西又愚痴无知,了解嘛!也不了解,里边也没正信,见解也不高远,我们只徒眼前的,这个真正的毛病都在这里,不能看深远的地方,因此致亏大节,重要的地方我们都有亏损。

或在形象之前更相戏弄,出非法语,举目攮臂,偏指圣仪或端坐倨傲情无畏惮,虽见经像不起迎奉,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说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形象他已经告诉我们,这个我们要至真齐观,就要把他看成佛,在这个地方互相戏弄,这个应该是怎么样?应该很庄重跑到佛殿应该很恭敬,实际上一跑到寺院,平常为什么出家人我们总是要注意,原因就在这个上面,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刚开始来,虽然形式很容易头发一剃衣服一换出家的形式就俱足,可是习性的确改不过来那怎么办呢?说古代他很讲究这个威仪,昨天净明法师回来就讲啊!平常我们自己觉得已经不大好,跑到那儿一看一比的话,我们觉得我们就像在天堂上面一样,这个当时我听过了也就算了,我多多少少有一点概念晓得他们很糟糕很糟糕,可是那也就是这样。

后来回头一想我今天早晨不晓得还在睡还是做什么,忽然之间脑筋当中灵光一闪啊!我就感觉得一件事情,什么事情?这个商那合修尊者不晓得你们晓不晓得这段公案?人家称他为无相佛是不是他?还是他的弟子!反正那个时候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大祖师,那是第三祖噢!可是他出世的时候还没看见佛,不晓得渡多少人,人家称他为无相好佛,这样!渡人无量,那个时候有一个老比丘尼,这个老比丘尼120岁了,这个老比丘尼曾经看过佛,她自己那个时候大概已经80多岁了,确实的我记不住,啊!他就非常仰望敬佛,他有一次就拜访这个老比丘,这个老比丘尼已经见过佛了,他去的时候商那合修尊者那时候就已经成了名的,传佛心印的人家尊他为无相好佛,他进门的时候有个门坎他下面挖一个坑,然后把一钵油放在这个里头,油装的满满的放在里头他就进来了,进来了以后他也过去了,然后他的家人把上面盖的东西拿开来看,说现在这位大德渡人无量,人家称他为无相好佛,可是比之佛世最早的六群比丘,六群比丘晓得不晓得?那个佛在世的时候,那换句话说在0上面看起来专门是捣蛋的,专门做那种不如法的事情,那个六群比丘差的天差地远,为什么?那个老比丘尼说:他小的时候尊长还是父亲那个时候供佛请佛,通常供僧的时候是请一群的,盛世所以请的一群,那次来的时候正好六群比丘也来了,换句话说正好是那些捣蛋的捣蛋鬼来,他家里面当然也是佛当然没问题了,结果居然是那六群比丘捣蛋鬼来跑到她家里边,那个那么多人进来这个油装的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泼出去,怎么装还是怎么样,然后他们装好了那个商那合修尊者这么一位大尊者跑的来那个油跑到外头来了,所以我那个时候就想起啊!原来这个东西的确是,尽管我们现在说是如何如何,可是比起他们是好。

可是比起大陆上来,我在20年以前曾经看见一个老修行,这位老修行他是菩陀山来的,他也是劫后余生,那真是劫后余生,他谈起来还觉得那个文革的时候真是一谈到那还害怕,那个时候我们也是在纽约的乡下,那个时候我在毗卢寺,他在大乘寺,那两个地方离开并不太远,实际上是邻居,他那个地方是有数百英亩,我这个地方是一百英亩,所以单单从我这个地方跑到他那个地方,就是邻居噢!从他住的地方跑到我那个地方要跑半个小时,真正算起来还是邻居,当然中间还隔着另外的人家,那你想想看那你跑的去找,我有一天晓得他们来了不晓得做什么事情,那我就散散步我就试试看,结果一跑跑了将近一个钟头呀!回去的时候很累好好好那坐下来随便谈谈嘛!结果我就跟他们一谈佛法,哎唷!一谈佛法他就恭敬的啊!法师呀!你实在是了不起,他觉得我了不起我觉得他了不起,的确谈的法理我当时还想,照理说这种几十年的老修行这个难道不懂吗?我那个时候的话还刚刚初出茅庐更谈不到呀!他觉得你是好了不起,当时我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慢心在这个地方,可是回过头来一看的话,我这个慢心就没有了,我跟他坐在那里谈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本来说了几句话就走了,后来觉得累了他说:你怎么来的?我说:走过来!我没想到走过来这么远,那好了休息一下吧!他坐的时候始终怎么样呢!有一个靠背椅子他不会这样,这么一来他就很随便的没有一点装的样子,就跑上来这么一坐一个半小时,他偶然只抬头看了我一二次,就是这样笑笑笑笑看一眼!现在叫我装十分钟我也装的成功,可是你叫我坐半个钟头我的的确确就不灵光了,这个时候我就感觉到礼仪是个动人之处,这个佛在前面的话威仪为主呀!所以清净幢相有他绝对的价值。

要修行你可以不要出家,要出家这个时候就要真的注意,这个是在大乘佛法之内,所以我们现在的确谈不到弘法,可是如果能够威仪弄好的话,叫人家一看油然生敬这就不错了,所以这个宋朝二尊父子,到后来我们现在动不动谈理学,就尊宋朝的他们所谓几家,二尊父子是很了不起的,以他们两个这么了不起的程度,跑到庙里一看嘿!说三代理0尽在于此,他们都是尊重所谓三代理0,这是最了不起,三代理0尽在于此噢!我们儒家的没有了,他们完完全全保留,可是宋朝比之于盛唐的时候,那个不晓得差了多少倍,那个盛唐比之于以前,以前比之于印度,一代一代上去,然后比之商那合修尊者,商那合修尊者比之六群比丘如何,从这个地方,我慢慢的了解了这个真正的重要,所以我越到以后是越感觉到没错没错!以前我尽管人家说嘿!这个修行主要的看你这个认识,这个意是最主可是身口是具耶!那个意有了具不用上的话那不是又说空话了吗?所以在此就看见那个地方的话,我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样的自己警惕呀!怎么样的应该自己警惕,不过在这里也说说我们自己的,当然也有在家居士,在家居士听见了不要说对呀!你们师父应该这样的警惕呀!我们应该警惕在家居士是不是也应该警惕?这个时候所以在这个地方要注意,所以我们每一位自己应该好好的警惕自己,这个才是我们真正重要的,所以下面这个文字很容易懂很容易懂,我们就不认真解释。

再下面看事钞续云,他继续的告诉我们,那个僧祇中,僧祇律是最主要的根本律,礼人不得对于佛法!那个是我们现在大家都了解的,在佛像面前礼人不要对,不要在佛前不要对,那么譬如说现在我们的通常说,寺院里这个祖师立下了规矩,先去礼佛礼完了去礼僧,礼僧的时候对着佛礼,这是很好的办法,嘴巴上面又说像某某大法师,或者大上座师父,礼那是面向着佛,乃至悬施幡盖,不得蹈像,别施梯隥。以此文证,明敬处别!这个证明凡是佛像虽然他是木头,但是绝对把他看成真佛,既知多过弥须大慎至堂殿塔庙,如履冰临深赌形像经教必聂然加敬,此则道俗通知奉法,贤圣达其信心,且如对王臣令长事亦可会,凡情难任圣法宜遵!这个告诉我们,不管是到殿堂,凡是到寺院里边去一对三宝都是像履冰临深!这个履冰像冬天虽然没有冰,可是我们自己大家也晓得,大陆上面到了冬天那个结冰,到黄河过去了,可是刚开始的时候,走上去虽然结了冰,走上去战战竞竞!趴一下掉下去没命了,这个很深的地方,结了一层冰,你走上去的话要非常小心非常小心,所以我们对经像都是这样的话,那内心当中要以这样的恭敬心,那这样才能够真正得到佛,所以下面举个比喻,譬如说我们对国王,现在所谓的对总统大官喔!大家都肃然起敬,哪有对佛反而马虎的呢!这个是什么?凡夫呀!我们这个凡情根本不能加以信赖,应该怎么办?应该遵照着圣人告诉我们的法度,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现在再翻过来P.206,我现在只重点的地方去看一看,最后一段归敬仪云,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归仪恭敬,应该有的仪态,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敬让,可谓无事受罪,枉坏身心,如上三果尚立况下凡乎!】

真正重要的就是佛像如果是坐的话,那我们绝对不能坐,就是佛像坐了我们都应该站,所以应该叫在佛前一定站,但是他有条件可以坐,这个他有说明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无事受罪,所以叫无事不登三宝殿,到三宝殿都是非常恭敬的供养礼拜旋绕,否则的话就去的话就枉坏身心,上面说三果在佛前面僧前面都立的,那证了罗汉果了那可以,因为他是个无学呀!说像立而坐弥是不敬!说假如像是立的那我们坐的话那更是糟糕,就像君父可以例诸!那是古代噢!现在更不谈了,我们小的时候还是父亲在身边,那总归是恭恭敬敬站在旁边,父亲不说坐我们不敢随便坐,现在人在的话那如果有一个椅子赶快坐下来不要让父亲坐,能够让给父亲坐的已经是不错的,所以这个礼法慢慢的越来越坏,现在的越来越糟糕越来越糟糕,对于那个师长等等都是如此,此言易矣临机难哉!这个话说起来很容易,真正做很难啰!下面两句话策励我们,常志在心努力制抑方可改革!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情所有的修行都在这里头,我们恒常的并不是常常,恒常的一心一意的努力要抑制,抑制什么?抑制无始以来的行习那才改的过来,不尔虽读不救常习思之惟之!这两句话将来我们一直用的上的,否则的话读过了懂了,但是这个无始以来的习惯没有多大的用场,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思惟,实际上思惟就是行本呀!

现在看下面继续的下去,《事钞》云:『十诵得对佛加趺坐』《资持释》云:『或为瞻想或复禅诵故』,这个这样的状态我们可以对着佛坐,然后在佛的坐下这是什么?为了瞻仰思惟观察禅诵什么等等!就好像在自己的师长,那佛是我们的师长,那在他的指导监督这样乃至瞻仰等等。

然后第二节修供时节,下面那一段我们先看一下文,

【《事钞》云僧祇佛生日乃至涅盘日为大众说法称扬佛德!】

这样或者是生日或者是涅盘,萨婆多云二月八日成佛亦以此日生!这个下面那一段话就是不同的部派,印度已经如此了,八月八日转法轮亦以次日取涅盘!这个萨婆多论说的若依瑞应等经!那些经上面多云四月八日生!噢!不一样了,涅盘初云二月十五日临涅盘复度十仙!这应该是二月十五,云过三月以入涅盘!说临涅盘二月十五故三月应该五月十五,月德太子经八月十五入灭!那个种种不同,他下面说是此并由众生见闻不同故时节不等!这是由于不同的人见闻不同所以时节不等

【智论云,舍婆提城九亿加尚三亿见或闻由慢业故,佛世犹尔何况末法转轻心业最重!】

那么说上面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由于众生的见闻不一样时节不等!这里边还有个原因,在中国来说这也是在历史上无出其右的,从秦以来全国是一个大统一的局面,整整的二千多年,历史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印度始终是小邦林立,虽然说是阿育王统一全印,短短的没有多久他又分立了,所以在我们中国那个历代的纪年很统一,在春秋以前那是有一些零乱,不过那个时候也是纪事也不完整,虽然不完整可是本身还有他很完整的譬如说国语啦!然后春秋左传这一类,印度就第一个不是他小邦林立,他说他的他说他的,那么南北很多地方有不一样的地方,再加上其他的不同的原因,所以这个里边的差别,再说印度人向来不太注重历史的,他是一个哲学非常发达的国家,不要说佛出世,佛没有出世的时候那时候九十六种外道,他都是讲什么?脱苦的!就是讲涅盘讲这套东西,涅盘这个名字不是单单佛专有的,他也的确都讲究这个离苦得乐,所以他重视内心的修练,他那个学派的主力重心放在这个上头,那么加上几个因素所以印度这个历法,简直找不出头绪来,这是一个事实,再加上又经过这么几万哩路传进来,那么这是一个,其次下面智论!大智度论上面舍婆提城就是舍卫城,这个上面说九亿人家三亿见闻,三亿见到,三亿没有见到只有听到,另外三亿乃至不见不闻噢!佛在世的时候尚且有这么多人连看也没看见,听也没听见这为什么?慢业!就是业呀!所以何况说现在呢?佛法的时候这样的所以说信业,说到这个地方现在我们真正要注意,为什么这个地方特别提出来呢?那由于你慢,一慢,慢如高山法水不入,法也进不来佛也看不到,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广论》上面告诉我们三慢,那个三慢他说的很清楚噢!如慢相似摄非慢业,他这个慢是跟烦恼来慢的,是你烦恼,我偏不听你招呼,要克服你的这个烦恼,拿什么?拿法来!所以他那个慢是越慢越恭敬,我们这个慢是跟佛越远离,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那么下面这个解释自己看一看,下面的解释当中,曾经有一段说,下面的解释P.207倒数第二行,

【况远者由慢业者出不见及不闻之。】

所以!为什么那些人见不到乃至于听不见呢?因为由于慢!所以我辈生不值佛岂非慢重,抚膺自责深痛沈沦!那个是我们应自己反省的一点。

现在再翻过来P.208,入寺法式,啰!那就说明进寺院,这个地方虽然特别是为俗人,可是同样的我们也是一样出家人也是一样,我们一天到晚在寺庙当中,实际上更应该注意,反过来说出家人固然注意,在家人偶然来的机会是尤其应该尊重,《事钞》云:俗人士女入寺法先出文意,息心静默非喧乱所集,轨法施训岂漏慢所践!应该把心宁集下来,非常安静默默的来,这个地方不是大家来吵吵闹闹,像茶室酒馆一样,这个是干什么?轨法施训!这个才是这个法度,这个是我们由这个地方超脱轮回的这个轨则,这样绝对不是有漏之业,尤其是特别是造慢这一种心情,这种状态应该来的,且心栖相表形异世仪,归奉凭趣理存规则,故应其俯仰识其履行是敬事仪式如法亲觐!说不管是佛法僧三宝,这个情况是相表,这个形像之表,这个形象之表换句话是深入这个理趣,所以他那个仪相本身也跟世间完全不一样,这个是我们一心归投敬奉所凭借的所趣向的,在这个情况之下有他一定的规则法度,所以不管是俯仰,俯是低下来,仰!换句话说不管任何行动,一举一动应该了解如何做法,应该识得应行之道,所以这个状态当中都应该如法,这个应行之道就是敬事,恭敬奉事的仪轨,这有一定的方式,这种方式都应该如法就像亲见佛陀一样,岂可足蹈净剎心形懈慢,非唯善法无染故得翻流苦业,可不诫哉!怎么可以说人跑的来,在这个清净的佛剎当中,而心里边还是存着懈怠怠慢之心,在这种状态当中不但得不到好处,这个善法沾不上反而种下来这个更轮途的苦业,这个佛是个净田,你不恭敬已经是有一个怠慢,如果说再加上怠慢的话那更糟糕,所以来这里真正的目标既然要种佛,怎么可以懈怠?下面这个就不必细说再看过去。

第一章叫中国旧法,那么入寺法、清信士,这个地方就中国旧法不是讲我们这个中国是印度噢!佛法这个中道之国,那么再下面示今法,就告诉现在这个下面这个中国本身都是印度当年的,《事钞》云:今依祇洹旧法出!这个祇洹是祇洹精舍,中国士民凡至寺门外整服一拜!那个中国是印度不是我们这里,到庙的门外把衣服弄弄好,先拜一下进了门再拜一下,安详直进!非常的安宁然后一定不会惊燥,不会东张西望不会跟人家嘻嘻哈哈说不左右顾眄,不会东张西望一心一意专心在佛,怎么办呢?先至佛所礼三拜竟围绕三匝呗赞三契!这个第一件事情,先跑的去礼佛,然后绕佛契赞,所以我们十大愿王当中第一个礼敬诸佛,第二个称赞如来,看见没有就是这个,第三个广修供养,都在这个上头这个才是,所以若未见佛供养设见众僧不先与语,就看见僧也不先,僧也晓得一口气先进去,所以通常我们在这个地方来了以后先礼佛,这个是一般寺院正规状态,不是说来了高高兴兴坐下来聊聊天,这个以后大家注意,尤其是自己的俗人更应该上去招呼,一来了那赶快去,通常我们不知道这个规矩,来了一看不是自己的就不理,自己的朋友好高兴来来来,弄个小板凳排在外面,跑的去聊天聊上一大堆,那个是一个绝端的错误,那么不认识的跑的去那好好的拜佛清净相,认识的更应该注意,这是我们以后应该注意的,出家人如果不能够善巧引导怎么办?当然有一些人他根本不信佛,那有一些现在这个时候那例外,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噢!那么不信佛也看什么情况,礼佛已方至僧房户外礼一拜然后入见上座见上座次第至下各礼一拜。

下面这一段话印度当年是这样,现在我们还是这样,现在我们尤其用的上,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跑到寺院如果看见是非的事情不要讥诃,讥是讥笑诃是出言去诃责,如果说发言去嫌或者责心里面嫌他,然后责怪他那是自失善利,到寺院里来目的不在这个上头。下面有一段解释,

【僧中亦不可识事似俗阙检意则殊,今以俗情检道意诚非易,若以见僧之过则不信心生,生便障道终无出期!】

要晓得这个僧当中,你真正的面貌我们不认识的唷!所以佛世的时候有很多这种公案呀!佛世的时候不是有一个除粪人嘛!那个除粪人最后佛渡了他证了罗汉果了,他在祇洹精舍还是竹林精舍我记不住了,他在这个地方结果一个国王跑进去一看嘿!怎么!印度那个阶级是非常森严的,那个除粪人最下贱的,谁看见的话除粪人避的老远的,就是这样,居然这个除粪人跑到那个僧团当中来了,他看的心里面一个国王大不以为然。

国王大不以为然,到那时候要去恭敬供养的时候平常的最下贱的,看轻!现在实在是很不对劲,然后佛晓得了这件事情专门为了他,那刚开始的时候,不是!那我说错了,那个是舍卫国还是哪里?那没关系这个公案的地方我记不住,反正重要的就是那个除粪人佛渡了他了,大家晓得了那个国王晓得了嘿!那这怎么可以?他就跑的去见佛专门就问这件事情,那么去见佛的时候那个寺庙的门口就看见一位出家的比丘坐在那里,实际上坐在那里的就是那个除粪人,那个时候已经证了罗汉果了,那么他进去一看见一位出家人很恭敬,说你给我去通报世尊我要来见他,世尊先已经晓得了这件事情告诉他,于是他自己去通报世尊,他本来坐在石头上面,他就从石头里面走掉了,嘿!这个佛法真了不起,你看处处地方都是这种了不起的人,那就告诉那世尊,世尊说:好好好!你就叫他来,你去的时候还是从原路走,他仍旧从石头里边走出来,他就告诉他:我已经通报世尊请你进去了,啊!他心里边无比的赞叹,对呀!这些人应该出家,这个除粪人怎么可以呢?我一定跑的去要跟世尊说,他不晓得这就是这位除粪人出了家,然后跑的去了以后就告诉世尊要怎么样,世尊说:你刚才进来的时候是谁通报你的?对呀!刚才有这么一个人,他就赞叹这种人就应该出家,这种人当然恭敬,世尊说:你晓得刚才这个什么人吗?嘿!这是一个好像很了不起的人,你说的除粪人就是他,啊!这个佛世的时候,这种典型的例子噢!

那个00沙弥八岁的噢!然后有很多的在那个河里面玩沙,你们晓得这些公案太多太多的,看他嘻嘻哈哈的那个样,那是个小孩子嘛!结果到那时候都生天而去都证了果了,这个僧众你根本没办法认识好坏,其实下面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在末法的时候,那个破戒00僧子你把他看成三宝你有福,到后面会详细说,说来说去主要的我们要认识为什么?所以透过了广论认识尤其是我们了解十二因缘,那我们怎么增长是我们的福?怎么是反过来?这完全在自己的一念上头!完全在一念上头,这是真正重要的地方。

所以说如果说看起来是个事项上面,以世俗的标准看起来是识事俗阙,世俗的标准来好像这种行为有所欠缺,嘿!但是内涵不一样呀!所以这一点不是我们能识的透的,现在如果以世间的,以俗情来批评道众的话,啊!错了!意诚非易,这个衡准不出来的,绝对不是我们世间的俗眼,那个俗眼一片漆黑,所以这个地方特别说明,若以见僧之过!再说如果以为看见,就算有过你从他过的那方面看你信心消失掉了,信心一消失什么都不谈,障道,一障道终无出期,这个是我们一个致命伤,所以处处地方经论上告诉我们这种因缘,这一点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现在很多在家居士他说护法护法结果弄错了,并不是不要护,要护!后面要说的,后面在涅盘上面说的特别清楚,在末法的时候国王大臣如果看见非法的时候,他也要挺起胸来,可是这个时候两个要抉择的很清楚,就是看你那个内心,你要认得的很清楚,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这样去做,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阿底峡尊者传上面有过这么一个故事,现在我们这个传上面并没有错,这个故事并没有错,在广传上面有这么一段公案,阿底峡尊者在印度的时候他是个好了不起的人,那个时候不晓得是在那兰陀寺还是什么地方?就有一个和尚乱来喝酒,阿底峡尊者说嘿!这个喝酒怎么可以?于是在僧众举罪,喝了酒了!那么举了罪以后当然这种情况破戒了把他赶走,结果他把他赶走他就走了,他不从门里走怎么走?从墙壁里面就跑掉了!嘿!一看这都是高人哪!啊!那晓得这是个高人,非常了不起的高人,他说错了错了把那个圣人赶走那就忏悔,那么后来就遇见一位圣者就问:你什么心?他说护法心!没错没错可是对不起!你对那个圣者起一念不恭敬的心,这个罪就有噢!那怎么办?你好好的弘法!所以他也告诉他:现在西藏的佛法衰了你把佛法带回去,这个你的功德可以补的过来,那那那阿底峡尊者之尊啰!他尚且看不清这种事情,所以阿底峡尊者到了晚年人家看他,他走路的脚不至地,人家把他关在屋子里,好好的他跑到外头去了,这个神通尤其不可思议的噢,他尚且看不透这种事情,然后像入行论那个寂天尊者也是一样,印度当年是如此,现在实际上我们在这个地方同样的,一直到现在,还是有这种局面出现,当然我们也不必是说这个破戒的一定都是圣者再来噢!说来说去,总是看我们自己以什么心去对他?你看好的那一方面就好,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本来我们到寺院里面去希望培福培慧的嘛!你这个做到了你就好了嘛!

现在我们再看翻过来,翻过来看P.210,

【事钞续云:礼拜佛法僧者常念体唯是一!】

这个是一体三宝,实际上有他的内涵噢!何者?觉法满足自觉觉他名佛!佛是什么?自觉觉他觉法满足这个叫做佛,所觉的这个叫做法,所以这个佛跟法是分不开的,一定是如法相应的这个人叫做佛,他所觉的法所以这个分不开,下面呢!学佛道者名僧!他满了叫佛,还没有满之前是不是要去学?要学!学的时候叫僧,所以这个是一体无别,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因地当中叫僧果位就是佛,既然你尊重那个果哪有不尊重因的呢?就好像我们现在说啊!这个水果非常好,结果你偏偏把那个水果的树砍掉了,有这样的道理吗?啊!这个水果非常好,因为水果非常好,你更珍重的去保护那个水果的树呀!现在我们因为尊重佛,那佛怎么来的?那个是僧修来的呀!佛是觉法满足僧一定不满,这个理数当然所以下面一段小字,始学时名僧终满足名佛!啰!就是这个道理刚开始学是僧满了就是佛,僧时未免诸过佛时一切恶尽一切善满也!因地当中当然如此呀!今我未出家学道名俗人!现在我是个俗人还没出家学道呀!回俗即是道器!只要回过头来就是道器,如此深思我亦有道分!想想我岂不是这样呢?既然这样的话你怎么可以轻慢僧人呢?这是对在家人来说,当然出家人更是如此,宜志心归依自作出家因缘是名围绕念佛法僧之大意矣!真正围绕就是这个心里面就是这样去,以这个心去保护然后在这种情况之下护法,这个叫正护法,他下面涅盘上面的确,在末法的时候不对在家人可以出来,可是这个出发点是什么?心里面要存着至心恭敬的这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心当中敬意无简,不是现在的志成轻慢哪!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下面这一段就不再去细说了,平常我们很容易犯的,所以以前我也常常说这个话啊!要入佛法心莫非僧赞僧,这些道理我会说我就做不到,一直做不到现在慢慢慢慢的觉得了解道理,虽然习气还在,可是了解了道理叫我不做也不行,说来说去很简单嘛!我自己这样人家也是这样,我要恭敬人家一分我就成就一分,岂不是很简单嘛!所以想到了这一点的话,那这种心里自然慢慢的消失掉了,再说你要得到这个果那更要注重那个因哪!无非从这个地方说起。

我们再跳过二行,刚才那个再跳过二行下面,极证名佛始学名僧,证道最究竟的地方是佛,刚开始名僧,僧现学法终至佛果,现在学法终于到佛果,若此待僧岂容轻悔,你了解了这一点怎么可以轻慢他?就是这个样说来说去就是这一点,注中初教念僧则三宝备矣今下次令念已,回过头来想想,与僧不殊尚当尊己岂敢慢人,那这就了解了,正因为要尊重自己所以就应该尊重别人,而尊重别人正是尊重自己。

下面我们看最后一行第二支斥非法,那是非法的,说明一下,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未出离之轶也。』

这个就是这个,到寺院里作什么?使给俗人作入道的因缘!所以进去一定要恭敬,造庙是开净土的因,这个是因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净土,人间有这个庙将来因地上面有了这个,果位上面就成净土之因,供养僧是出离的轨则,现在供养他将来自己也就走上这条路去。

【事钞续云:今末法中善根浅薄,不感圣人示导仅知有寺而已!】

现在末法为什么?善根浅薄!不能感得圣人亲自来指导我们,这个还是我们的业所感得的,正因为是如此大家说:末法了末法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正因为末法了更要恭敬,那么我们现在虽然是末法,人家慢慢的每况愈下我下一世确越来越增上了,这个因果应该了解,因此末法的时候仅知有寺呀!庙是晓得的但是不体法意,怎么样跟他相应?不晓得!都无敬重佛法超生因缘供养福田而来入寺也!不了解真正到庙里来是做什么?要来种福尊法!当然僧也包括在里头,这个作为自己超脱生死轮回的因由,因为这样所以跑的来,这个跑的来供养福田,供养他正是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这个正是我们入寺的原因,所以他下面说斥非法,多有人情来往非法聚会,这个是完全错,又在寺止宿坐卧床褥随意食噉,那么现在都是人情往来,我们要晓得人情不错,用这个人情而引他上来这就对,不是不要把那个情净化就是悲,否则的话那个情染就是错,乞索取借如俗去还逐意则喜违心必瞋,系缀胸抱望当图剥犹牛羊之抵突,恣顽痴之鄙情,或用力势逼掠打扑少夺具造恶业必死何疑,一旦横骸神何可灭,随业受苦永无救护,可共悲哉!这个当然都是一般不信的人,但是我们信的人接触了也应该稍微注意,若有智之人终不行此!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作,敬重寺法准而行之,护惜三宝咨请法训,自招大益!那么应该恭敬如法的去做,爱护然后资持三宝,不了解请问咨请法训,这样去做自然会得到大的受用,故经云:众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园,斯言实矣!现在来了,当知衰利由心非前境咎!经上面说那个僧团是一个最佳的福田,但是同样也是蒺藜园噢!蒺藜就是有刺的,有刺的一碰到,我所晓得的有一种刺很糟糕,他这个蒺藜到处都是绒毛,你们将来到达兰色拉可以看见的,叶子上面都是这个,这个有二种有一种刺就是刺一下,有一种刺刺了以后有毒的啊!把你咬得是痒的,他们说这个叫做荨麻我这个就弄不清楚,这个刺一直到抓破了还不行还自己流黄水,他们那个当地我看见小孩跟人家,他就跟上把那个皮就剥掉了扎了,一看见这个大家就逃走,这个东西这么个可怕,在这个地方是什么?说这个话实在是,为什么说有的人说好有的人说坏呢?由心!你有正确的认识如理去做,这个最最重要的。

那么再下面就清信士女法,特别的是激励女众,女众下面自己看一下,那么最后有一段,最后这个P.211,上面最后一行,

【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养,忏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碍绝,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应深生鄙悼,若见沙弥礼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

那这种都是平常应该注意的,不但是士女其他的我们都应该注意。

另外还有出寺法,就是来了以后出去怎么办?《事钞》云:如此等在寺中竭力而行!像上面所说的尽自己的力量,所为事讫辞出寺门如法作礼!做好了然后拜辞而去还要如法,凡以秽俗之身入寺践金刚净剎法地自多乖于仪式!要晓得这一点我们凡夫俗秽之身,这是金刚不坏之地,这个千千万万应该弄清楚,若去时须自赎其过!这个要自己来忏悔来赎他的过失,虽施多少示有不空!换句话说来都要种一点福田,施!也不一定施什么随分随力,下面说的,若布绢香油澡豆华水下至扫地除粪,拔一个草扫一个地,弄干净一点点东西,换句话说真正到寺院里边来能够这样那就来对了,否则的话就错,这样做的话还要很恭敬。

下面就 今师要术,现在这个今师才是我们现在的中国,前面那个讲的是印度,那个祖师告诉我们,《事钞》云:此入寺法中国传之矣余,更略出护过要术!这个道宣律祖告诉我们,我们这里传的,这个余就是祖师自己说:保护怎么不犯过的?重要的,谓一切天人龙鬼是出家人修道之缘一切出家人为天人龙鬼生善境界!那换句话说不外道俗二众,人是看的见的,天人龙鬼神看不见的,实际上这个八部当中都是出家人修道的缘,我们出家人修道看的见的部分,要靠其他的在家的弟子来护持,看不见的地方是天龙八部,所以我们这里很重视那个施食,很重视那个施食,三时经常的饮食的时候要出食,这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他就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千千万万我们这一点要注意,我们总是对人家的恭敬,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对了那一天那个张居士还跑的来问,他有很多问题这里我们也不细谈他,他说:这个归依了三宝以后我们还是个世间的神准怎么办?我就告诉他:这都是护法最好的,佛法归依上面说助伴绝对可以,我们寺院里面那是护法,那个护法还不是世间的很多神哪!当地的土地或者什么等等,走过去一定是好好的向他问讯,啊!在那个地方打扰你,反过来这个地方的话也是你这个地方好好的培养的福田,请你来护持就是这样,这是我们正规的做法,所以因为什么?这是出家修道之缘,那么在家人,人更是如此,反过来呢!出家人是天龙鬼神生善的境界,这是福田,出家人既为四辈生善之处不得对彼幽显轻有所失!啰!那是祖师说的,出家人是他四辈就是前面那个他是生善,出家人是福田,他在这个田里面要增长那个善法的呀!所以我们对他们不能轻易的随便的失礼,显就是人,幽那是看不见的地方,不管天龙神鬼等等,彼四辈既是出家修道之缘不得辄便见过!反过来说这个在家的,那既然是修道所凭借的,那这个也不能动则见他的过失,佛已敕竟!佛早就教敕了,下面来了,假使道人畜妻挟子供养恭敬如舍利弗大目连等莫生见过自作失善境之缘也!佛就说就是出家人养太太生儿子,你能够供养他就像舍利弗大目连,不要去见他的过失你还是有福,反过来你见他的过失你自己就错了,后面他还引这段公案,这个出于贤愚因缘经上面的,他后面等一下还会引这一段。

继续的看事钞续云:凡出家者长标远望必有出要之期,始尔出家舍俗焉能已免瑕疵也!这个说明,这个出家他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放的很长远,所以是长标远望总有出要之期,刚开始出家舍俗,从家里面跑出来剃一个头,一下的时间你怎么可能就让他免除掉了很多错误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一步一步的改善,智士应以终照远度略取其道不应同彼愚小拾僧过失!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从远大的地方去看,那么应该从这个地方仿效的照着去做,不应该看那个愚痴的小人,专门看他的过失,这个是我们应该很清楚明白的,所以天龙鬼神具有他心天眼而护助众僧者,非僧无过以克终照远耳!所以天龙鬼神他们都有这种能力他心天眼,天人当然有其他的鬼神也有,而都能够护持僧众,并不是那个僧众都是圣人他有过失的,但是最后他终于能够达到,像前面说过的因嘛!所以更是保护,今人中无察情鉴失之见情智浅狭意无远达!这是我们的状态,现在人当中根本没有观察是非,见到深远的这种能力,这个智慧非常的浅薄,于是暂见一过毁辱僧徒!只要见到一个过失马上就毁辱,自障出要违破三归失于前导常行生死不受道化可谓或矣小儿痴矣!这个完全是自己障碍自己,完全违背了三归的意趣,本来归依了以后应该接引他的指导,现在你自己做错了失去了这个,反而成生死之行,不受佛道的教化,这是大愚痴,这个都是很幼稚的行为跟小孩子一样。

下面资持记当中前面的解释不说了,资持记当中我们跳过二行,第一第二行跳过,所下示幽灵同赞,克犹究也,克照皆龙天之心,终远即出家之志!下面说如感通传,那个就是天人感通传,那是道宣律祖因为他自己的精勤持戒所以有了感应,感得这个天人来,这个韦天来告祖师,告诉我们的道宣律祖,天竺诸国不及此方,这个是盛唐的时候,说那个时候印度比不上我们,此虽犯戒大涂惭愧内虽陵犯外犹慎护!说这个地方虽然犯戒,这个大体上来说他还在惭愧,那这个犯就不像我们现在,那个是祖师的时候,换句话说外面他还保持的蛮好,所以我刚才说不要说盛唐的时候,不要宋朝这么了不起,我20年以前看见那个普陀山那个和尚,啊!我就看见我现在越想越赞叹,越想越佩服自己就做不到,那他至少这个就这样呀!很谨慎看人绝对不是这样,然后一起出来他每一个地方,出来了那个海青就穿在身上的,以前大陆上就是这样噢!这个海青不离身的噢!昨天那个净明法师跑的来说:这个样呀!现在我们已经是外面的这个长挂都不常穿,他们以前这个不行要海青,所以这个的的确确是外是说明什么?里边虽然三毒未除,所以内虽陵犯外犹很谨慎的护,那个时候是诸天见其一善忘其百非,只要有一点善事,所以百非不是一百样呀!其他的都做错了,一看见了这种情况之下他都是什么?一看见他有的好的,他所有的坏事他忘掉了,我们现在呢?这么多的好处他看不见,你看见一点点坏的好了,见其一过忘其百善,我们现在毛病就是这个,什么好事情都看不见了,这是我们真正的致命伤就是这里,那么他下面说见到造过怎么办?若见造过咸皆流涕,悉加守护不令魔恼!诸天看见他作了过并不是责备他噢!啊!大家是痛苦流涕哎呀!怎么样要帮助他?还要保护他!为什么这个是要魔恼?因为他自己造了过失魔就能够恼了,如果你自己守持的很严,这个魔根本到不了你身上,啰!诸天护持这样护的噢!所以现在我们在家人护持岂不是这样呢?看见他好至诚恭敬,看见他错了另外应该保护他,所以现在我们反过来还要把他揭疮疤,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的致命伤,这个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那么这一段有了,现在我们再翻过头来造像塔寺,下面告诉我们造像塔寺,这个造像塔寺现在不细说。

造像塔寺!这个造像塔寺现在不细说,看一下P.215

【第二支 此方制度】

渐失这一段。

【《事钞》云:『所以中国传像在岭东者,并皆风骨劲壮,仪肃隆重每发神瑞光世生善,逮于汉世髣佛入真,流之晋宋颇皆近实,并由敬心殷重意存景仰准圣模样,故所造灵异。』】

我看了这个话真是不胜悲感,那个祖师讲的这个中国就是印度,印度把那个像那个就是经像传到岭东,这个岭是丛岭,这个岭东才是我们中国的所谓的岭东,凡是印度传到这里来的并皆风骨劲壮,风是个风貌外面的,骨是内在劲而壮,啊!这个内涵实在是仪肃隆重,不管是内在的不管是外表的,说任何一个地方说每发神瑞,每每会发现发生为什么这个不可思议的祥瑞?光世生善!都使得世间光辉,光耀在这个世间,那个圣像就有这种感应,生起种种的善法来。

譬如三国吴的时候那000祖师来,然后就凭空的感得那个舍利,诸如此类各式各样的很多这种不可思议的,乃至于一直到最后逮于汉世,最早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来了,到汉朝的时候髣佛入真,说秦那个时候已经有,在汉朝那个时候还髣佛入真还像真的流之晋宋,下面照着次第来说,这个汉两汉,三国就是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最第一个朝代就是宋,所以宋齐梁陈颇皆近实,都还能跟实在相近,为什么他会这样的每发神瑞?有这样的威神有这样的祥瑞?皆由敬心殷重!能够恭敬心的殷切庄重意存景仰!那心里面恭敬仰望,准圣模样所以故所造灵异,完全是照着佛的模样格式所以他造的灵异,实际上那个佛造的像就是典型的公案,这个赞叹佛像,佛一下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大家就系念他,目犍连尊者,那个优塡王要系念他,然后木见连尊者把那个造佛像那个工人把他带到天上,去了三次看了佛下来造不行,再看不行最后造的非常的像,那个世尊下来的时候那个像起来迎接他,他就摸那个佛像的顶好好的你住在世间,将来为世间人生福。

所以印度当年造那个佛像的时候非常严密,然后这个造匠,我只晓得大藏经当中有一个造匠什么度量什么经,量度经!然后我也是在达兰色拉看见过这么厚的一本书,然后上面画着这个表格,我以前看过中国古代,现在我们造像,中国以前那个0000不是,画一种一个一个格子,不晓得你们看见过没有?嘿!我那时居然看见了,然后他不但画方格子,还看见斜的,虽然没有像当年这个西欧那个00一样,他有第一个斜第二个斜第三个斜上来,然后这个地方一定说这个眼睛一定在哪里,这个鼻子的交叉一定在哪里,这种地方在哪里,整个的画好的以后然后把这张佛像就造着这个样子的尺寸去做,然后去做的人在事前的话,那一定要至诚恭敬的清斋沐浴,然后去祈祷诵经,临造了我们现在不是看见那个什么?那个房子叫做什么?一盒一盒那个黄颜色的那个红花,藏红花!用那个藏红花泡然后大家去作愿,作愿了以后跑的去最后的还要,他们西藏人反正没洗澡的啦!至少洗手洗脸洗的干干净净,就这样去摸。

有一次我在洛杉矶也是参加一次,我就跑的去喂!赶快!然后我摸过地方他就擦了个半天,我心里还想好像不大对劲,后来晓得啊!错了错了,他说来来来连忙跑的叫我去用那个洗锅,而且一定要这个水才可以噢!后来我才晓得凡是他们前面那个预备法要作些什么?就是他们那个大法师带个头念咒,经上面都告诉我们讲经说法的都要这个,念过了还要喝一口漱漱口吐掉,作的时候都把鼻子遮起来,因为你透的气会弄脏,然后这个时候弄干净了才作,作了以后如果中间出来要上洗手间,现在我们有一些寺院还是这样呀!要换手呀!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麻烦,看见了这个觉得我们还是差的天差地远,所以的的确确我们就算把外面的衣服脱掉,然后进去了弄完了以后出来先洗,里边已经洗了半天,最后还跑到这个里边重新弄过再进来摸,这么慎重这个恭敬呀!这个是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以前的人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福?我以前不晓得在哪里讲过那个公案,这个高僧传上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人最早碰在一起,然后大家说这一生一定要想办法证果,然后大家一起出去了20年以后见面,啊!好高兴,因为20年以前大家志同道合最后各走各的,所以见了面以后非常欢喜,那么有一个人那个名字我都忘记掉了,然后大家整整谈了一夜,最后谈的时候一发现都是他在讲话,他见过什么大法师什么都学通了,最后完了以后他自己觉得我怎么整整一夜都我在讲话,他就问:某人哪!怎么我整整说了一夜好抱歉!好像都是我在讲,你学了些什么?对方怎么说?对不起!我越听越惭愧,你学了这么多我也没学到什么?你没学到什么你多多少少学到一点哪!我学了一卷观音经,他很谦虚的观音经是什么?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品!那个对方一听大为惊讶!不但大为惊讶大慢心生起来,什么!20年那个小孩子再差的话,怎么只学一卷观世音的普门品?这个三岁的小孩子背背背就背出来,你怎么弄了20年弄了这么一卷呢?算了算了你这种人!当初我们在这儿说一起这样的,你真的是一点志气都没有,他也在那儿让他说,说完了以后,不管怎么样我们20年的交情,你也不妨看看我这个学的效果呢!那个还用来看!他的意思就是这种味道,然后他自己就跑的去要去念他这么一卷他学的东西噢!然后这样去作,对方就想这个人弄了这么一点来还要跑的来弄什么关子,根本就完全一付非常轻慢的态度让他去,这个学一卷观音经的就跑的来,一早起来至诚恭敬的洗手洗脚,安布那个坛场慎重其事的一发发了一段很长的时候,他始终觉得心里面实在不耐烦,可是既然他要弄就让他去吧!看他弄出什么名堂来,最后他慢慢的弄好的就登坛,一登坛马上天龙天乐袅袅天龙八部都来护持,他那个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他一出声那个境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然后他前面那个态度就完全收摄起来,至诚恭敬的在那个地方,念完了以后他就忏悔啊!我自己现在才晓得原来弄了半天得不到真正的好处的,这个地方的名字我叫他0000,这个地方在南京但是这个名字我忘记掉了,这二位那个高僧传,后面有这么一段公案在梵呗里边,所以这个地方近代之间两个差这么多,另外那一个也是很了不起噢!可是比起他来!所以我重新回过头看这个的话啊!自己发现这是我们要好好努力,至少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告诉你们,现在你们真正重要的是去忏悔,这个要努力用心提噢!不是现在我们拜他一下,要心里好好的认真去提,像我现在这样的话,我还是觉得真正要忏悔的一定要摆在一切的事情,你们决定来的及决定来的及,那个时候全部的心提起来养精蓄锐去作一定见效,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到那时候你会晓得内涵,你没有比较根本不晓得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不是说啊!我一天拜他几千拜我一天拜了十万拜了我念了多少了,这个都是远因有他的效果。下面翻过来

【事钞续云:今随世末,人务情巧,得在福敬,失在法式。】

说现在末世,这个完全用情来测度这件事情讲巧,虽然这样去作的话还多多少少有一点福敬,但是法式!真正如法的规度没有了,这个是我们比较糟糕的,我们对于佛法还是蛮恭敬但是真正的测度没有了,实际上到了我们中国来了以后的确,尤其现在是佛像,啊!我们很多人画了佛像,以艺术的风格去画,这印度没有这样的事情,西藏也没有,他那个都是从小弄了几十年,然后一心一意灌注在这个地方,但问尺寸短长不论耳目全具,或争价利钝,计供厚薄,酒肉饷遗,贪淫俗务,身无洁净,心唯涉利!说到这个地方的话真正造像的时候,那个宗喀巴大师那个传记上面,他那个供的时候造的时候,大家在家人一面忙一面嘴巴里都是念唵嘛呢叭咪吽,都是这样,心里面至诚恭敬的一心缘念,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致使尊像虽树无复威灵!虽然这个像还在但是不灵验了,原因就是这个,跟前面一比那就晓得了,乃至抄写经卷唯务贱得弱笔粗纸恶匠鄙养!那个是讲佛,下面呢!经卷!那个时候主要是抄写,抄写的都是希望便宜,越便宜越好,弱笔粗纸!真正古人抄写的时候那个笔纸都非常讲究,我们现在也是一样,当初我看见很多印经啊!越便宜越好,乃至粗枝滥造,啊!实在是我看了心里面真的很痛心,所以现在真正的,我们要嘛!不印,印的时候不计工本这个最好,当然过分的华贵也不要,当然我们总是想办法把他作的最好的,这个是我们很重要的,致使前工无敬自心有慢!来作的工人也不恭敬,那自己也没有恭敬心,彼此通贱法仪灭矣!好!就是这个。

下面我们不细说,所以真正如果自己恭敬,举印度很多灵异的事情,你恭敬造了这个像以后嘿!他就有不可思议的威力,乃至于下面说鸟雀,他不敢来染污,其实现在还是有很多这种典型的例子,很多这种大祖师们造的很多这种不可思议的威仪,换句话说你有多少恭敬心他就有感得多少回应,佛法本来就是缘起之法嘛!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些,那么时间也差不多下面我也不一一细说,凡是一般我们大家去看一看无法致损应法生善,现在我们看下面那个自己随便随分随力去看一下,造塔示名显报敬护造处造毁二报,造寺法应法生善无法致损,如果很认真依法去作那么就有好处,否则的话就有损害。

最后P.222上面有一段我们可以念一下,事钞续云:『又还自腾践、如己庄宅。众僧房堂、诸俗受用。毁坏损辱、情无所愧。屈道承俗、如奴事主。是名寺法灭也。』,现在说腾践,真正佛门的弟子那自己也不如法,把这样不管在家出家,把寺院本来是供养三宝的地方像自己的家一样,这两种都可以,出家人没有把他看成住持道法的地方,而是这是我的,在家人跑的来说啊!那个寺院是大家可以供众的地方,或者是来游乐的,或者供几个钱总觉得我出了钱,这个根本是个错误,众僧房堂诸俗受用,不要说僧堂!出家人不如法都不可以何况是在家人,说毁坏损坏情无所愧,不小心还不了解惭愧屈道承俗,我们枉法顺世俗这是我们最糟糕的事情如奴事主,反过来完全颠倒了就完全颠倒了,是名寺法灭,那这个寺院寺院之法!寺院是住持灵像存在的,这个寺法一灭的话这个三宝也就完了,那这一段话很重要,最后有几句话属过去第六行,斯由道众之非才、岂独俗儒之无识!这个原因为什么?出家众出家众非才!出家没有真正的人才然后影响,岂单单是世间的人固然是无识,出家众相应,如果你出家众作的好的话,他自然能够扭转过来,这有两方面的,每恨法门之覆灭孰为扶持!这是元照灵芝律师的,啊!总觉得深深的感觉到遗憾的,法门这么的难得现在呢!每况愈下谁来扶持?更嗟狱报之艰辛谁当救疗!我们这样去作的话一定要下地狱谁来救呀?必怀深识岂不再思!真正的能够认识的话岂不应该一再的努力呀!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今天请翻到《南山在家备览》P.223,

【第四门 瞻视病人】

别行篇的第四门瞻视病人,这个分四部分,制意、简人、安置处所、说法敛念,我们看一下那个制意,那这个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呢?《事钞》云:制意者。夫有待之形、多诸婴累。四大互反、六府成病!说我们现在要想修行都要凭借这个人身,虽然这是暇满难得的人身,可对不起这个人身那随时有病的,还有种种的累赘,那么下面这个四大互反、六府成病,那个都是病的状态的原因,在这种状态怎么办呢?若不假相提接薄命则无所托!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互相来提佑帮助,在这种情况之下才可以,否则的话福德厚的人固然可以,那一般人的话那这个命没办法保全就没办法修行,然则世情流变、始终难一。健壮则亲昵、病弱则捐舍。鄙俗恒情、未能忘此!不过世间一般这个情俗,这个情节随时在变化,很难有一个定则,所谓修行又世情终戴,那么人情之间好的时候大家很好,一但等到自己有病的又老弱了以后大家都好好捐舍,就把那离亲昵了,这个是世俗上面非常说低下的,说确实一般经常的见到的状态,大家都是这个样作呀!所以在这种状态,如来深鉴人物,知善未崇恶必相遵故亲看病!那么我们的世尊深深的了解到人世间的这种状态,修行刚刚开始都是,这种人有好的未必遵从努力去作,坏的事情很容易照着这个老办法,所以他亲自来倡道,下面有一个公案如来看病,那么下面说引西域记上面,这个祇桓的东北有个塔,我们玄焋大师去看的还看见,这个是如来亲自为一个病比丘洗刷的地方,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啊!这个苦的不得了没人去管他,佛就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你一个人苦苦恼恼在苦些什么?为什么一个人?答曰他回答说: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他说:我以前生性疏懒,我不欢喜看别人不耐看那些,现在生了病了也没人来招呼我,这个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这些都是大菩萨,因果就是这个样,你如果不好好的种善因对不起!到必要的时候的话出现的不可能有善果,所以如来愍曰说:那我来看我来看你,这个是当初的一个因,所以这些都是,事钞续云:故律中佛言,汝曹不相看视,谁当应为!说你们现在修行的人不互相来照顾谁来照顾?所以乃至世尊为病人洗除大小便已!世尊亲自为他去作乃至于大小便,扫治卧处极令清净敷衣卧之!那世尊亲自作这种事情,我们现在觉得自己作了一个大比丘了,好像说我不应该去作了,这个要沙弥去作,这个要在家人作,这个实在是一个基本错误的概念,非常错误!世尊都在这个地方作,就是说平常状态我们有个次第,那个是真实的,可是在真正作事情的时候世尊亲自跟我们说,所以他立制,说自今已去应看病比丘应作瞻病人,瞻病人就是看病人的人,若有欲供养我者应供养病人,世尊亲口说:你供养我供养病人更好!佛为极地之人,犹劝诸比丘亲自下接,况同法义重如何相弃!佛是证了极果的人还是这个样,何况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的一起修行的,怎么可以弃舍不顾?说到这个地方我觉得随念三宝经真好,随念三宝经第一句话说如来者是福等流是善根无尽,不晓得你们念不念?我们每天早晨总归要把他念上一遍,为什么如来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是那个样?他是福德大河的等流,他的善根是永远无尽为什么用不尽?他接那个因永远比用的要来的多,这个是他所以用不尽的,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作到这一点的话我们现在开始用不尽了,你接下去的永远比用掉的来的多,那我们现在用掉的永远比接下的来的多,这个是真正的问题,所以他这个等流的因果,他的果也是如此因也是如此,正因为他是成了佛因地当中都是注意这个的,所以证了佛了一直看见随时有这个,给他善根的这种种善根因缘,他随时就很欢喜的马上去作,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看见我自己的很欢喜的要去作的,这是我深深自己就体会到一直有这个毛病,尽管定的道理讲的很多,作的时候就是不容易作到,所以我在这里跟诸位大家共同互相策励,虽然我经常这么说,我自己也觉得我自己做起来还是很难,但是我努力去作,怎么说?我们应该作该作的不是作想作的,我以前也常常这样想的话,这个他要我配我的胃口的话,我什么事情都愿意去作,他不配我胃口我就是不作,后来想想我真糟糕,我就是为什么呢?就是为听我来招呼!这个我就是害我的冤家,世尊真正好的就是不听我招呼呀!所以现在我们常常是说自己觉得自己高兴的做起来非常起劲,不高兴的话啊!实在是…就是这样,这个是我们的00我们作我们的烦恼的奴隶自己就作的很高兴,但是我们要作理智!这个一听理智招呼或者真正要做自己的主人?就是作不到!所以我一直策励自己说:作该作的!不要作想作的,这个想还是情,不知不觉当中就是这个,这个我们要修行真正应该努力的地方。

翻过来P.224,那么有一个问答,事钞续云:问:供养病者等佛何耶?说供养病人像供养佛一样这么好为什么原因?答:谓悲心看病,拔苦与乐,慈行同佛故也!这是第一个,啰!这个看病的时候要以这个心情去看,第二呢!又论云:随顺我语名供养佛!这是佛告诉我们的,你想现在尤其是以一个学佛的人瞻视病人同时可以得到两个好处噢!

是以一个学佛的人瞻视病人同时可以得到两个好处噢!我们同时能够供养两种田,供养悲田是供养净田,随顺佛语是不是供养净田?然后悲心看病是不是供养悲田?天下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了,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都是要建立正知见,你真正这个概念很强盛的建立了以后,那要作这种事情就容易了。

那么下面简人,那个简人下面看一看就可以了,他是顺着次序来,这个次序一看就懂,不妨念一遍简人,事钞续云:二简人中!四分若有病者听和尚乃至弟子从亲至疏!这个一定从亲近的人来开始,这有两方面都是这样,亲近的人比较关心,所以招呼的可以更好,还有亲近的人如果从福德那方面来,既然亲近了以后这样的话,这个福德先应该归于他,不管从两方面,这个从亲到疏都有他的特别的意义,若都无者众僧应与瞻病人若不肯者应次第差!所以我们现在最低下的安立好了这个时候照着次第,如果有特别亲近的人自己就愿意来,这个是更好,这个是一个状态,那么如果没有比丘沙弥优婆塞比丘尼式叉摩那,那个这些都可以,所以这个病,不过如果说男女众两众相差的话不应出,这个是有一个特点,这个是有他的一个特点。

下面安置处所,那么这个病人安置在哪里?安置处所若依中国本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人安置其中!在祇桓精舍那个西北角,那个西北角是什么?日光没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个特点,就是喔!那个归息了最后的终结之处人人都要到那个地方去噢!这个警策无常,有病放在那里,叫堂号无常!这里叫无常堂,下面两句话,来者极多还反一二!来的人好多但是来完了以后再去的人很少,啊!即事而求专心念法!我们从这个上面去看啊!这个人生无常哪!所以到这个地方他所以这样摆在那个地方,地方是日光没的地方,名字叫做无常堂,就策励我们专心念法,然后下面他有个说明,真正的对这个上面经常说:让我们一心一意的系念三宝,不要系念世间的事情,这个有个原因,这个原因下面第四章说法敛念当中有说明。

我们现在翻过来看P.226怎么劝导,别人怎么劝?那么专门看病人怎么劝?《事钞》云:四说法劝善者十诵应随时到病者所,为说深法,是道非道发其智慧!平常的人跑的来看病应该怎么办?这个才是应该来讲的劝导他的,随时相应有时间到生病的地方,给他说深法,这个深法就是佛法,特别是指缘起之法,告诉他:什么是道什么是非道?道就是佛法,非道就是违背佛法的世俗法都是这个,所以我们平常就应该很多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世间人到临终了马上交代了遗嘱安排了遗嘱,这佛法当中最严重的事情,真正有病的临终把这个事情忘的干干净净赶快想佛法,我们必须强健的时候准备好,世间的人说强健的时候准备好,好像这是不吉利的,啊!这真是颠倒呀!我们必定要在正常状态准备的好好的,一天到晚想无常,你一天到晚因为想无常所以真到无常就不怕了,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那么这个时候就启发他的智慧很重要了,那么启发的方式有一个原则噢!先所习学或阿练若诵经持律法师阿毗昙佐助众事随其解行而赞叹之!一方面启发智慧,一方面要看他所学的,就是他平常所惯习的是什么?如果没有惯习你临时告诉他没有用,或者他会阿练若!那个这种情况都是什么?就是禅住比丘!欢喜寂静的那么说这个,然后下面就是诵经持律法师,这个是讲教的,这个经论上面告诉我们比丘分三类,或者是习禅或者是读诵或者是主事比丘,记得不记得?就是这样,这个真正的所以种善根的种子、积资粮、成熟三部份,主要的就是这个,佐助众事那就是积聚资粮,那个刚刚开始下种到积资,那么读诵什么等等的话那积资是增长,怎么禅坐阿练若?这个就是从增长到感果,这不外乎三类,随他所了解的随他的行持来启发来赞叹,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事钞又云:传云:中国临终者!这个中国都是印度噢!不问道俗亲缘在边看守及其根识未坏,便为唱读一生已来所修善行!特别是就他所习惯修学的说明,他一定讲他的善行,那个时候世间牵世判断的事情千万不要讲,意令病者内心欢喜不忧前途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这个是最重要的,这是内心跟法相应所以不忧前途,我们现在世间人不了解要死了喔!赶快想想生前,这个不是看前途噢!那是斩断了前途回过头来看以前的完全颠倒了,我们一生忙过了以后,以前的事情通通丢掉了看以前,这件事情不是到临终的时候,我们刚刚出家就应该准备了,所以刚出家的时候不要说还牵绊家里还有什么事情,弄的不好,还家里的亲眷亲戚朋友,那你就完了,这个出家一定出不好,所以家里一刀两断就到此为止,这个人就像死掉了一样,像弘一大师一样,就是必定要把前面世俗的事情这么斩干净,那么关于这个《广论》上面都说的很正确很正确,那么这个是平常劝。

那么瞻病人怎么呢?瞻病人就是照顾病人的人!

【《事钞》云:其瞻病者,随其前人病有强弱,心有利钝业有粗细情有去取当依志愿,随后述之!】

瞻病人跟那个余人不一样,瞻病人一直在那个病人旁边,所以很清楚了解这个病势的强弱,然后心里对法的认识业的粗细,还有生他的情,总依他随顺他,这个随顺不事随顺事情噢!随顺他跟他相应的法这个要注意,这个要注意!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法是什么?或缘西方无量寿佛或兜率弥勒佛或灵鹫释迦本师!就随便哪一个。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来了,我们现在这里一般状态当中,都是叫人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是绝对好的事情,可是如果这个亡者不欢喜这个的话那不一定行,我就记得最早那个时候,在大坑口,有一个姓张的那个小孩带来,他的先生死掉了,这样是吧!他自己本人欢喜什么?反正这个亡者走的时候,跟圣者有点不太一样,那么结果这个病人感到非常的困扰,那么生者就希望这样跟他去念,啊!他总觉得对他有好处,这个是我们千千万万应该注意的一件事情,譬如当然有的人生前一直念佛,那个时候好好的劝他,如果他生前并不是这样,你勉强劝他的话,那个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还有的人生前尽管到临终的时候,希望好了他要念,那个时候你千万不要非常勉强他,你能够告诉他最好,那怎么办?我告诉你:念观世音菩萨!你告诉他:你好好的念,如果说你真正的业消的话,观世音菩萨一定救你,万一不好的话,他一定救你到极乐世界去,生成两业!就是这样,当然这个地方所以就说一定要看他这个志愿,然后欢喜接受,然后再,这个病人已经病的很苦了,你勉强作这个他,还要对抗你那完了,这个是我们要真正了解的,所以祖师告诉我们哪!他一定要随这个。那么下面

【或身本无人妄自立我!】

上面是念佛下面是念法了,或外相似有实自空无,如至焰处则无水相或为说唯识唯情妄见,各随机辩而诱导之!这个很重要,或叫他念佛或念法,那念法当中的又有大小三乘不同,看他相应随他的机来说明它,为什么我们现在说:在这个地方学皈依?这个《广论》上面引《三摩地王经》上面有一段话,假定说我们平常能够至心皈依,乃至于说看到佛的功德说啊!佛这么好!我也要学他要求佛,这个本身就是个菩提心,就是至少菩提心的种子绝对种下去,所以他下面就说,《广论》P.103

【﹝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

说我们平常的时候就是这样,那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一天到晚赞叹忆念佛的殊胜的功德,如果能够这样的修我们的内心说心续的话就相续,他不是说初修是难的,久而久之的话相应了得到加持,这个时候就昼夜见世依,这个昼夜见世依!就是白天也好是晚上也好,进一步说的话呢!当你这个心里很强的时候固然在念,心力沉下去的时候他还在,这个是对我们绝端重要的,这是第一个偈子。

【第二个偈﹝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他说假定说有一但生了病了,或者心情上面或者身体上面都不安,乃至于要死!这么严重的痛苦嘿!可是他平常由于这样的,所以他不退失念佛,反过来是更因为他不安,更因为他要死所以念佛更强,念佛干什么?他不是要救我们不安救我们的痛苦吗?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是念,等到不安痛苦来了以后把佛法丢掉了,那我们学些什么佛?平常我们总说哎呀!这个烦恼来了,这个烦恼来了随着烦恼去,跑的来干什么呢?反过来说正常状态就应该努力的在这个上面去做,如果我们从这个努力上面弄对了去做的话那就对,觉得不相应就去忏悔,相应了去皈依,做来做去做两件事情,所以到这个情况之下不安心情来了你马上就用起来,马上就用起来,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真正重要的!

所以说来说去什么?前面讲的是业!用业理来恒准它,到后面讲的是什么?十二因缘!然后谈的正仔细一点的话就是六度万行,无非都是这个,这个业就看你用什么方式自己努力的想办法突破?就在这个境界上面!正因为我昨天看了这个,就想起那个忏悔的事情,啊!我现在是越来越觉得,去年夏天本来说如果不停的话,我们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出现,很好效果出现!实际上呢!所以这个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所以我现在大家也许会想我自己也想,一直希望早一点赶快有机会修,我越来越感觉如果说环境没安排好的话,到那时候你忙了半天,正要爬上去的时候,这个也不理想那个也不理想,这个事情又牵着你了,说这个是我们真正重要的。

所以我想起又看看几个现在已经真正上去的人,都得到了善知识的摄持,所以我刚才说的跟你们说的这位某法师,从我开始认识他整整花了20年的时间,20年的时间,就在刚开始他做在家居士的时候,就在那个00路那个陆桥下头三楼,后来搬到现在那个地方去,这个已经是他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了,我想你们好几个人已经去看过了,他那个床就是一躜进去只能坐在那个床上好了就不能动了,就20年在这个地方,苦苦的苦这个事情,所以我后来是越来越感受到啊!真正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们急着马上去找,要赶快要找了个地方去修,这是所以爬不上去的根本原因,他能够这样的去也可以说积聚的资粮,也可以说是成就他的忍力,种种条件具足了,到后来不要你去找那个师长就看的清清楚楚,告诉你:某人哪!你要怎么做了?他如果有一点点小小的问题告诉他,他自己去找,那一定是他的问题,否则的话师长看的清清楚楚告诉他怎么弄?很快的就透脱过来了!所以这个真是我们修行的特征摆在这个地方,当然现在病是如此,还有现在我们不安也是如此,其实真正说起来我们的病有两种,一个是真病还有一个心病呀!所以最后那位同修善知识就帮忙我们这个,生病有人招呼然后心病来了一样的,平常一起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特别重要了,大家心里面难受了以后旁边的人就来劝我们,怎么劝这个很重要,平常我们以前一般状态当中譬如大家受了一点委屈了,或者什么环境的不顺利,好朋友跑的来:说你受了委屈了!对呀!大家一定会用这种眼光去看,好了大家觉得他来同情我,那完了法上面远离了,不要说对方是如理的,对方是不如理的我们这样去走的话,也是一条死路,为什么对方是如理的我们不可以?不如理的也是一条死路?他不如理我们这样是如理了吗?现在清楚不清楚?你只要想到世俗上面的这种谈是非上面的,不管对方如理不如理那是对方的事情?我首先已经不如理了,我跑到这个地方来做这种事情干什么?是不是还是我们自己害了自己?说这是我们皈依三宝的特征?不是呀!时时看这个念以什么去滋润下面那个种子?他来安慰你对呀!假如我们遭到一点小小的不如理,譬如说对某人就是这个样子,你现在就是吃了他的苦头了,我也就是这个样,两个大家好起劲,对方就是错的实际上我们更错了,他一个人说说,我们两个人说耶!这两个人说说的共业岂不是比他一个人的更强呢?所以我们现在说这个是业,前面的是业后面的是十二因缘,所以我们真正要了解的始终是要了解这一点,所以真正的善友在这个地方,所以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无有不如己者!所以平常相关的人这个就特别重要,这个好朋友一但弄到了以后,你有问题一定去请教他,然后所谓不如己者,这种情况就是这个特点,到那时候慢慢慢慢的会把我们拉上拉下就在这里,所以这个是劝人劝导的方法,劝人的方法。

【第五门 离诸非法】

这个不解释,下面自己好好的仔细去看,说来说去,这个仔细的道理,广论上面都说的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反过来说,广论上面告诉我们的原则,我们看戒,看哪里都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哪里都是说这些道理,所以我们平常的时候,经常在此多去忙,就算在那儿好像不是在修行,平常去忙岂不是最好的修行吗?脑筋一天到晚把那个如理的事项就加深加强,那么遇见的话那就用上了,遇见的时候就用上了。

现在看第五门离诸非法,第一个分五部分,

一别请僧众

二受僧食物

三谪罚可否

四食肉

五畜养猫狗五门,

第一个是别请僧众,《事钞》云:五分。僧次请者。凡夫、圣人、坐禅、诵经、劝佐众事、并为解脱出家者、得入僧次。唯除恶戒人!在僧团当中这个僧次第他照着这样来,凡夫圣人都是,平常我们圣人先来凡夫在后嘿!他很有意思,凡夫在前是圣人在后,这个是什么?这个才是次第呀!我们对于修行来说,佛法留在世间就要把凡夫接引到圣人,凡夫是因慢慢的照着这个法上去这样这个情况,然后下面修行的时候是坐禅诵经佐事,倒过来了,坐禅是靠着圣人最近,坐禅是靠的最近,诵经是其次,佐众事是第三,这个你别看他小噢!他那个次第当中都有他那个必然的内涵在,换句话说僧团当中不管上下,他一剃头了跑进来就是这个样,所以每一个人看他的机宜,哪怕种点善根种子,这些人都是为了解脱出家,这个解脱出家的次第也是这样,但是有一个叫恶戒人,恶戒人例外,恶戒人本来在僧团当中是或者已被屏除,或者列入在每一种状态当中,小小的这个不是噢!所以凡是照着规定僧团当中在每一个情况之下,那在这个情况之下那可以不立僧次,那这个现在这里不细谈,尤其是对那个在家众来说,恶戒人的特征是这个,那么这一点是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看下面P.228,那是指别请,P.228上面说这个僧次,下面有一个解释我们了解了,第一行的最下面十诵下引文证,有人说请佛五百罗汉,专门请圣人,佛言不名请僧福田!佛说:这样不是请僧福田,若能于僧中请一似像极恶比丘犹得无量果报,这个与下增一意同!那佛亲口说:有人跑的去请佛喔!要请佛要请五百个罗汉,佛说:不对不对!你这个不是真正来请求种福,你要种福的话怎么办?要照着次第,不管凡夫圣人一律一视同仁,以平等心恭敬心这样,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如在这个大众的僧团当中请一个极恶比丘,看起来好像是似像,样子做起来好像但是实际上非常糟糕的,还得到无量果报,不但是十诵律而且增一阿含也这么说。

【《事钞》云:『梵网云。别请物者即盗四方僧物。仁王经亦诃责别请过。既僧次福大。有凭请者、应说僧次功能、开悟俗心、勿令别请』】

这个是我们平常应该的,那么现在有个开缘,就是他请的时候随便,他专门请了以后僧次再派一个,多多少少不失这两种意,一个也是特别的说这个缘,就请的人来上面,另外呢!不失那个僧次,照那个僧的次第。

【《事钞》云:增一云,师子长者别请五百罗汉,佛言,不如僧次一人,福不可量;因说如饮大海,则饮众流】。

那个海,你只要饮了,那个众流都饮,这个大海就像整个的僧团。

【师子言,自今已后,当不别请。佛言,我亦不令别施,以无有福。师子便平等施,亦不言此持戒犯戒。佛赞善哉,平等之施,获福无量;平等施者,施中第一。贤愚经,以[迭*毛]施佛,佛让与僧,义意同此。】

自今已后当不别请!那么这些!下面跳过一行引《贤愚经》,《贤愚经》上面有这么一段公案,以毯施佛,佛让与僧,意义同此!这个《贤愚因缘经》上面有这么一段公案,佛的姨母做了最好的一件金色毯施给佛,佛说:供养我不如供养僧,供养给大众,

【正使将来法垂灭尽,比丘畜妻挟子,四人已上名字众僧,漫请供养,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等。】

前面说这个,将来法灭尽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衰的一踏胡涂,现在也就差不多这个时候了,那么有的出家人啊!那弄成这样的遭法,就是这样的糟糕,他只要还肯四个人聚在一起,然后成为一个团体名字众僧,喔!所住的僧团你能够漫请,就是平等心不是专门这样平等的,然后很恭敬把他看成像佛世的舍利弗等等那就对,这个意思也就是这个。

在这个地方就有一点点矛盾了,前面五分上面出恶戒人,后面这样也可以怎么办呢?再看下面那个P.228上面,最后一段

【资持云:问:前引五分除恶戒者此何相违?】

前面五分上面说除恶戒人,这个地方说乃至于畜妻挟子,他只要四人以上做成一个假的名字就算,怎么相反呢?

【答疏云:五分简人,精也,贤愚取人,粗也。】

那么他回答,这个疏上面说这个五分简人精也!他是个别说的时候有不同的对象,五分律从简择人来说取精,贤愚取人粗也!一个是从精看一个是粗细看,

【破戒受施,且取外生物信,令于僧海自感施福,非谓行缺能消信施。】

《贤愚因缘经》上面所以这样说,哪怕破戒那还可以那是什么?外生物信!对于还没有进入佛门的这些人,换句话说这个地方特别是说什么?出家众!这个道众来说启发他们的信心,希望他们能够在众生福田大海当中,能够布施能够种福,这样来说的并不是说啊!那个出家人这个戒行有缺能消信施,这两个标准不一样,下面私谓!这个就是元照律师的说明,这个说明实在美极了,他还说

【私谓,五分除恶戒(五分,僧次请者,凡夫、圣人、坐禅、诵经、劝佐众事,并为解脱出家者,得入僧次;唯除恶戒人。)佛藏不消杯水;母论腹裂;律中畜宝,对俗诃制,对施兴治,能所俱堕,如是等类,并谓极诫内众,使自策勤。增一、贤愚、十诵、善生,皆据导俗,】

私谓!这个祖师,祖师所以立意等等,他一点都不私心自用,尽管有凭有据的他还是私谓,他怎么说?五分除恶戒等。并谓极诫内众使自策勤!那这个五分律上面所以这样说除恶戒,是尽量的来教诫出家众,使得每一个人自己知道警策向上精勤努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对,不对赶快忏悔,千万不要堕落,至于说《增一》《阿含》跟《贤愚因缘经》《十诵律》《善生经》那都有这种说法,这个是什么?皆据导俗!那是站在引导俗人,从俗人方面,

【恐忽慢僧徒自招枉坠。】

那是恐怕俗人由于不了解而怠慢,于是这种情况之下轻慢僧众,于是这种情况之下是自己遭到这个不好的果报,这个是标准不一样,站在这个标准看这样,站在那个标准看不一样,这是我们要了解,

【是知受须戒净,不净则自陷无疑;】

因此作为一个受戒的人来说,那必须要清净,不清净那自己堕落,他布施、他得福、他生天、他成佛,结果受者下地狱谁愿意?反过来呢!

【施必普周,不周则所施无福。用斯往判,谅无所违!】

另外对布施供养的人来说呢!普周!他普及不普及是他的事情,我去供养他的话至诚恭敬,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是普周,完全以平等心,如果不能这样去看的话,这个布施供养没福,这个标准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怎么去恒准都可以,所以用斯往判谅无所违!这个祖师真了不起!这是我们该学习的,这么了不起的元照律师,他临走的时候这种吉相之美,一生这种感应他说起话来还是这么谦虚呀!啊!前面说私谓,后面说我这样的想法应该讲起来不会怎么违背吧!从这个地方我们一连学到了好几件事情,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 受僧食物】

下面有一行小字看看,

【此章诸文,多诫道众不得妄与,而俗众亦可因是了知于僧食物,不得妄索妄受也。】

特别警诫出家众千千万万不要随便拿我们的东西,这是出家僧团当中随便给在家人,在家人也了解了喔!这个僧物那非常的严重噢!非常的严重一个不可妄与,就是不可以妄受,这个千万重要千万重要。那么看文

【《事钞》云:佛法中无贵贱亲疏,唯以有法平等,应同护之。】

世间上面有贵贱亲疏,佛法当中是完全平等平等,但是这个平等当中确是有法的差别,平等的根据→法!所以只要法相应都来护,说

【人来乞索,一无与法,若随情辄与,即坏法也。】

如果有人来求,那么主要的看看法,没有不行,没有不行!如果说随着自己的情而给的话,那么坏法,那个是最严重的事情。

【事钞续云:俗人本非应斋食者,然须借问,能斋,与食。】

这个人家来供养本来要斋食,所以俗人来的话他不相应,那个时候问他一下你能斋?能斋就给你!这个斋至少就是八关斋,后面有说明的,

【不能斋者,示语因果,使信罪福,知非为吝,怀欢而退。】

这是重要的,如果不行那也不要拒绝他,告诉他:你跑到这个地方来为什么原因?譬如说,你因为穷苦而跑到这个地方来乞食,但是穷苦有穷苦的因噢,现在你跑到这个地方来这样的话,你已经很穷苦了,更增穷苦,那你是非常可怕噢!我正因为不给你,是因为怜悯同情你噢!应该把这个道理告诉他,让他自己欢喜。

【是以谨守佛教,慎护僧法,是第一慈悲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

平常我们说不给他好像不慈悲,那是真正的慈悲,所以要从远的地方去看,我们平常只看见近的没看见远的,这是在什么情况之下给?什么情况之下不给?

【事钞续云:若不守佛教,随情坏法,令诸众生不知道俗之分而破坏僧法毁损三归,既无三归远离三宝令诸众生沉没罪河入苦海,失于利乐皆由坏法。】

就是这个,如果我们不照着佛告诉我们的,然后随情坏法,这几句话很重要,这个一定有他的正确的方法,不照着法那就随照着自己的情境去做,这一点实在很难很难,我就深深的感觉的真不容易,真正不容易,以我来说我接触了佛法快30年,这个的确是,所以平常非要有,平常把法摆在心里面去缘,这个功效才会产生,要不然,的确平常的时候含含糊糊的话,一对境这个情就起来了,这一点我深深的感觉到的,我也策励建议诸位同修,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那么在这个地方,令诸众生不知道俗之分,如果说假定我们随便就给的话,使得那些人不晓得道俗那两者当中,这个是事实,譬如说以我们来说我们虽然出了家了,然后亲戚朋友来,他们的概念当中仍旧把你看成亲戚朋友看,这个清楚不清楚?所以在此要注意呀!假定说我们在那个地方不能引导他,我们出了家干什么?所以你只有两件事情,第一个一下断掉了就不再来往,等到多少年以后才可以,再不然来往你就告诉他:喔!现在这个地方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呀?这是我们比较重要的,跑到这个地方仍旧以前那个情缠如果不断的话,那自他两害,这个自他两害,所以这个地方是我们特别重要的,特别重要的。

所以我就想起来这个马祖呀!他本来是四川人,以后大彻大悟了,他就想这个要回去看看,结果回去待了一下,他就跑掉了,他说这个跑到家里面不行,以马祖为什么不行?他回去了以后,四邻八舍就啊,那那那,他好像家里本来开豆腐店的,我有个印象,是不是这样?是不是这个公案,我就忘记掉了,那就是对门他平常我们世间人说,那对门某家的那个什么,譬如我们以世俗来说,说阿猫阿狗这种东西,他一听话,嘿,晓得不行,回来的时候,那些人就是以情来看他,他也没有力量一下扭过来,你到底怎么办?你随顺着他们就坏法,不随顺他们就怨,是不是这样?这是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一个道理,所以在此僧俗之间与其这样倒不如一刀两断,他觉得好了不晓得到哪里去了,倒是更好,久而久之他就忘的干干净净了,这个地方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如果我们这个弄不清楚的话就产生下面的,下面看文 是以不守佛教不闲律藏,缺示群生自昏时网名第一无慈悲人也!这个最糟糕最糟糕的,所以我们弄的不好的话就坏法,所以弘也是我们坏也是我们,不努力遵从佛告诉我们的,对于律的内涵不清楚,而不能如法的去引导群生,然后把这个弄胡涂这是第一无慈悲人。

下面有开缘,在什么情况之下开?这个念一下,

【《事钞》云:五分若白衣入寺,僧不与食,便起嫌心!佛言、应与。便持恶器、盛食与之、又生嫌心。佛言、以好器与之。此谓悠悠俗人,见僧过者。若在家二众及识达俗士、须说福食难消、非为为悭吝。”《资持释》云:“初引文。此下义决、初指前文且据无信。悠悠谓远离三宝、无所归者。若下次明有信。福食谓檀越求福、施众僧故。”】

起嫌心那佛说好了给他,譬如普普通通的给他,就是一个持比较差的东西,那心又生嫌,佛说:好东西给他!所以在此我们注意噢!我们也是一样,我们来了以后,我们总是看成自己是大比丘,好像是他们这样,那是我们应该尊重呀!既然他们来了以后,他们是俗家人,这是要注意你,要嘛,让他了解了以后来,否则的话,我们还是应该注意,要嘛,不留他,不让他来,这一点要比较注意一点,说到这里,平常我们也讲讲,譬如说:我们吃饭或者什么东西,外面有个人来了,那么责任的这个人,注意,一看!如果是信佛的人,就告诉他:我们正在用斋,对不起,请你稍后,你在这个地方,谁在哪里很虔诚的?一般人来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招呼他们,不管是哪一个?从带头的开始到下面的人,这个你们清楚不清楚?假如说你们的亲戚朋友来的话,那么尤其要注意一下,这个机就是这样,我们对我们自己是内众,对方他们是外众,你一定要弄的清清楚楚,如果弄错了以后,两失其仪,这个平常我们要注意,此谓悠悠俗人见僧过者。若在家二众及识达俗士、须说福食难消非、为悭吝!这个地方告诉我们就是说对于普通人不了解的那跟他这样说,如果真正有识的虽然是在家人,可是他脑筋很清楚的那就跟他说清楚,这个绝对不是我们吝啬,趁这个机会一来他也了解的佛法的内涵,这个是比较重要的。

那么他下面又告诉我们十诵上面一段等等,这一点是非常难我们念一下,

【事钞续云:十诵,供给国王大臣,薪火灯烛,听辄用十九钱,不须白僧;】

他有个禁限,超过这个不行,二十钱就要白,

【若更索者白僧给之!】

白僧就是要经过众生羯磨,

【恶贼来至,随时将拟,不限多少。】

这个恶贼强盗什么喔!那好好好!这个免得大家出大毛病,

【僧祇,若恶贼檀越工匠,乃至国大臣,有力能损益者,应与饮食。】

这个也有他的一个情况,你不给他他硬来那好!这个绝对不是怕他,总之我们衡量这个事情,前面已经说过了有识的人士你跟他说明不是吝啬,他如果不了解的乱来的话,这个产生的后果更严重,所以我们叫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是我们平常应该认识的一点,

【多论云:能损者与之,有益者不合即是污家,若彼此知法,如律亦得。】

这个下面萨婆多论上面说,前面这个有损害的才给噢!反过来,不损的话,那不可以噢!不损的给他,那是污家,那个是指我们犯了罪了,要两方面了解的,要如法去给,那可以,这个一定要如法,所以这个如法两个字,是真正重要的。

下面的解释,P.231,我们第一行,这个文看一看,

【若下通上律,俗之僧物难消,必无虚受!】

这个律典上面告诉我们:俗之僧物难消,必无虚受!最主要的,在家的人,晓得僧物的特征以后,啊,他晓得这个出家,不好好努力都不能受,何况是在家人呢?他绝对不会虚受,那么出家人呢,

【僧知污家,非法必无妄与。】

这个污家是非常严重的一条罪,了解了这个我们绝对不能随情把我们的东西,说出家人的僧物给人家,

【但有缘须给,微亦通之十诵通开,谅在于此。】

只要有缘有开缘的给的话,那也勉强可以,那么十诵上面说供给有一些人可以,前面说谅在于此,应该就是这个。

【第三节 示污家】

污家是什么情况?

【比丘凡有所求,若以种种信施物,为三宝自身乃至一切,而与大臣及道俗等,皆名污家。】

说假如说我们有所需求,有求于人那怎么办?因为有求于人,所以我们把我们的东西就是信施物,为三宝为自身乃至一切!就是说或者这个东西是属于三宝的,或者是属于自己的,或者是不管什么?给大臣俗人等,这个叫污家,也就是说,只要是出家人,我们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给俗人,这个律上面有开的噢,在什么情况之下可以开?普通一般人都不可以给,律上面特别说明,父母没人养,或者什么情况之下,这个可开,这个有个特例,普通的朋友,什么等等的话,那我们的东西都不能给,这事千万注意,因为我们的东西,这个都是信施送来的,他送来的目的,无非都是要怎么办?都是当作福田供养的!这个是不能做人情往返的,除了这一点,哪怕是自己的也不可以,

【由以信施物与白衣故,即破前人平等好心,于得物者欢喜爱乐。不得物者,纵使贤善,无爱敬心,失他前人深厚福田。】

这个是他的原因,人家布施给你是希望你受用了以后是种福的,你现在要转送给别人,那个转送给别人,不是增长谈那个得到的欢喜,不得到的吗?这个前人对我们的恭敬心失掉,

【又倒乱佛法故。凡在家俗人常于三宝求清净福,割损血肉以种善根。】

这个佛法的规矩是这样的,在家的俗人在三宝当中求福,那么所以来供养,现在你反过来那个不对。

【今出家人反持信物赠遗白衣,俗人反于出家人所生希望心。】

现在出家人反过来这样去做,这个不对,只有俗人来供养出家人,现在反而出家人给俗人,那个俗人跑的来,觉得嘿!到那个地方,可以得到一些东西,那个是颠倒了,这个倒乱佛法。

【又若以少物赠遗白衣,因此起七宝塔,造立精舍,乃至四事满阎浮提一切圣众,亦不如静坐清净持戒,即是供养真实法身。】

啰!这一段话,我们现在很多情况之下,因为说啊,因为在这个地方呀,说我有个白衣,然后一点小小东西给了他,然后这个因缘,我可以使得造七宝塔,这样的话,不如自己的静坐,这是平常我们,尤其是眼前那个时候,比较难做到难做到的一点,这个要特别注意。

【《资持释》云:凡所求者总收多事,不问公私善恶皆不许之。】

这个是特别的特别的最后的说明。最后有一段

【事钞又云:『律不犯中,若与父、母、病人、小儿、妊娠妇女、牢狱系闭、及寺中客作者、不犯。』】

那个有开缘的,所以前面说跟这个缘可开,除此以外都不开,那么这一段是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三章 谪罚可否】

看谪罚可否,那个是第三章,看P.232分二部分,

1.劝俗敬护

2.劝俗治恶

一个护!换句话说,好的怎么样护持把他增上?治罚!坏的怎么能够把他解决?像我们平常个人来说,净罪积资,团体来说,亦复如是,

【第一项 劝俗敬护】

这个护!来劝告俗人恭敬护持,

【《事钞》云:『十轮经云:若诸比丘护持戒者,天人供养,不应谪罚。】

说这个地藏十轮经上面告诉我们,如果出家的比丘们他们能够护持清净的戒律,那天人都应该供养,绝对不可以对他有任何的谪罚,

【除其多闻及持戒者,若有破戒而出家者,能示天龙八部珍宝伏藏。应作十种胜想,佛想乃至礼足,后生豪贵,得入涅盘。是以依我出家,持戒破戒,不听轮王宰相谪罚,况余轻犯。】

上面是说持戒,那么假定不是除其多闻及持戒者!说除了这种人以外,多闻跟持戒可以大分为二类,多闻就是指教量上面有成就的,持戒是行持上面认真依法做的,教证二量如法行者以外,若有破戒而出家者,出了家以后,破了戒了,做反了尽管如此,但是他怎么办?他能示天龙八部珍宝伏藏!天龙八部,就是俗人前面说的,说护持这些道众的天龙八部,从天开始,人也包括在里边,他还能够指示我们真正最重要的珍宝伏藏,这个珍宝伏藏,实际上就是佛法,对于这些破戒比丘,我们还应该做十种胜想,对他还应该做最殊胜的,以这样的十种殊胜的来去想,乃至礼足!不但去想,还要至诚恭敬的去礼,这个礼足是最恭敬的礼法,你能够这样做后生豪贵,将来不但生到豪贵,最后还要得入涅盘,换句话说,生得真正殊胜的好处,这个豪贵,得增上生,得了涅盘,还是决定胜,有这么多好处呀!因此说,只要是依我出家,不管他持戒破戒,你们都不能罚,不要说普通人不能罚,乃至转轮胜王,乃至宰相,那么破戒,尚且如此,何况其余轻的呢!下面说

【破戒比丘虽是死人,是戒余力,犹如牛黄麝香眼药烧香等喻。】

这一点特别说明,说破了戒对他来说,这个破戒的人实在是个死人,这个法来说他像死了一样,但是在他身上那个戒的余力这个还是,所以他举个比喻像牛黄,牛是死了,这个牛黄是非常珍贵噢!那个麝香也是一样,那个麝是死了,那个麝香很珍贵噢!眼药烧香等等,都是这样,譬如我们说那个檀香,那个檀香弄下来,那个树是死掉了,可是那个香很珍贵噢!不是吗?那个破戒比丘也是如此,他是死掉了,可是他这个法的威力,还是这样呀!这告诉我们,

【破戒比丘为不信所烧自堕恶道,】

对于他本人他自己自堕恶道,但确是

【能令众生增长善根,】

堕落这是他的事情,那对在家人说,一般的俗人,那个能使得你们增长善根,

【以是因缘,一切白衣皆应守护,不听谪罚。』】

啰!佛说这个道理来了,就像那个牛黄麝香一样,你觉得那个牛死掉了那个牛黄丢掉他呀!这个很清楚,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点,这个是劝俗敬护。

下面呢!

【第二项 劝俗治恶】

嘿!要来对着这个去罚这个恶,恶的怎么办?

【《事钞》云:『涅盘云: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及于四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学正法。若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大臣四部应当苦治。』】

这个很有意思,很有意思!上面那一段呢,说不要罚,下面引涅盘上面,涅盘上面怎么说?说现在把那个正法嘱付那个在家人,诸王大臣宰相乃至于四众,都是四众弟子,说应当那个在家人来策励劝告那些学人等,好好的学正法,如果那些出家人懒惰,破戒毁正法,那个大臣等等,那个四部弟子,不但大臣就是普通一般的四部弟子,应该什么?苦治!把那个出家人,要去处罚他,把他改正过来,那么这个是涅盘经上面的。

【《资持释》云:『初令劝学。四众即僧尼士女、下云四部亦同。正法者经作定慧。若下二劝苦治。』

下面呢!看P.233,第二行,

【事钞续云:『大集云:若未来世,有信诸王若四姓等,为护法故,能舍身命,宁护一如法比丘,不护无量诸恶比丘,是王舍身净土中。若随恶比丘语者,是王过无量劫不复人身。』】

除了涅盘以外,还有大集经上面说,将来有那些正信的国王,乃至于普通的这个在家的男女等等,这个四姓的话,是指印度的婆罗门剎帝力这个,换句话说,那些在家人,为了护法的缘故,能够舍身命去护持一个如法比丘,而不护那个恶比丘,这个原因由于是末法的时候,这个恶比丘,结党成群,往往不许那个善法比丘的存在,所以那个是在家的四众,四姓不是四众,那个四姓就是刚才说过的,那这种情况之下那个护持的人,是王舍身净土中!这个国王乃至于四姓就是在家人呀!舍这一身那么生到净土,反过来呢!若随恶比丘语者!如果说不去护持这个如法比丘,而护持这个恶比丘,跟着这个恶比丘一样去做的话,那就害了,是王过无量劫不复人身!堕落了堕落了!

这一点下面又说了,

【《事钞》云:『大集云:若末世中,有我弟子多财多力、王等不治,则为断三宝种,夺众生眼,虽无量世修戒施惠,则为灭失。广如第二十八卷护法品说。』】

那么这个大集除了上面以外又说,末法当中我的弟子,那个就是,换句话说,这个出家众多财多力喔!他又有钱财又有势力,那个国王拿他没办法,不能有什么办法对他去做这种意思,或者有其他的原因,那个时候国王应该起来那个当然是正信的,不正信的他也不管你,正信的那才可以,那个时候应该起来,加以处理这件事情,如果不处理这件事情,那就断三宝种,夺众生眼,在这个地方,虽然无量世修戒施惠,无量世修戒施惠,是你个人的,可是在护持正法,那个法是正规的,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不能这样做是灭法,这个大集的二十八卷护法品上面,就告诉末世王臣的护法。

这两个一个是劝恭敬的护持,一个要治恶,那么这两个到底又怎么好呢?有矛盾呀!第三下面又说会通,

【第二节 会通】

【《事钞》云:『问:前十轮经不许俗治,涅盘大集令治恶者。』】

那怎么办?十轮经嘛!是不许,乃至于破戒,说不听,乃至于轮王宰相去罚,何况余的呢!下面大集涅盘,又说要去治,不治也是这样,那怎么办?回答!

【事钞续云:答,十轮不许治者,比丘内恶,外有善相,识闻广博,生信处多,故不令治。】

这个是特征,所以这个十轮经上说的很清楚呀!虽然破戒他还能够使天龙八部珍宝伏藏,这样的状态,所以这个破戒是什么?是外面看起来还不错唷!他的见识很广博,这是行持呀!不如理想,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虽然是多闻可是不行持的话这个不行,这个还是个破戒比丘,他虽然不行持因为他多闻,他所以讲的道理等等确能够生人家的正信引导上去,这一个所以说内是还恶外有善相识闻广博能够生信,所以不可以治。如果说

【必愚闇自缠,是非不晓,开于道俗三恶门者,理合治之,如后二经。】

如果这个比丘是非根本弄不清楚,使得不管出家人、在家人都引发人家造罪的话,那理应该去把他处罚。

应该去把他处罚把他改过就像涅盘大集,这是第一个,

【又涅盘是穷累教本,决了正义,纵前不许,依后为定!】

再说这两个经涅盘是在后面,这个最究竟的终穷教,做的了义之义,就是前面不许后面涅盘既然这样说的话,应该依涅盘,再不然

【两存亦得,废前又是。】

这个就看自己,能够两样东西兼顾是最好,否则的话,看什么情况,不过这里有个说明哦,不要因为经上面这样去治,经上面虽然这样说,治的人是不是能够如理如量的判断的很清楚?这是个很重要的关键!如果治理的人不能判断的话,那这个还是不行,所以在这一点上面,说来说去,如理如法的了知,比什么都重要。

【第四章 食肉】

再下面翻过来,第四章食肉,这个食肉,我想我们这里不细说了。

食肉中分为三节

1.引大废小

2.二引小急制

3.三通禁诸物

这个有个原因,因为佛法刚传到中国来,那纯粹是照着印度当年的法则来说的话,通常佛制的戒的话,那比丘那并不一定是不吃肉,吃的叫三净肉,乞丐嘛!你跑到哪里就吃什么,只有这种情况的,所以佛在世的时候,跑到哪里只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就三净肉,他是这样的,为了他来杀的那个不吃,乃至于疑嘿!他今天这样做,是不是为了我而杀的?那就不吃!否则的话,当然你跑到哪个地方去,人家看到正好看见就给你你就吃,那么到了中国来以后,刚开始还是,一直到南北朝,所以你看梁武帝,他曾经写过一篇文字,我们不能判断什么时候开始全面吃素的,可是很明显的那个时候,就是荤素两派,食肉不食肉,争论的比较厉害一点的时候,尤其到后来在这个地方呢!自从鸠摩罗什大师依了梵网经,说了这个受了菩萨戒,梵网上面规定是不能吃肉,就是这样所以经过南北朝以后,然后南北朝以后,那个时候很多的,南北朝的时候那个律上面,十诵或者什么很弘很弘,四分一宗的广弘天下,还是中唐以后的事情,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南方始终这个唐初四分一宗只限于北部长安一带,那么到中唐以后那才全国统一,所以在当时那个时候这个肉食是个问题,到了今天不是问题了,那吃素是绝对,尽管现在南传的泰国不吃还是吃肉,那么藏传不吃,不是吃素,可是我们了解,就是藏传一系当中他有一部份也是吃素的,专要看那些人修什么法门,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了解就好,不过这里该说一说的话呢,就是蛋,就是我们太多人就是会吃蛋,蛋绝对不可以吃,不过另外一点来说呢!我们出家比丘不要说,这个饼干或者什么东西弄点猪油喔!我们就一定要把他怎么样,晓得了,我们绝对不去买,这个是平常的一般的说明,我之所以想起的话,因为我曾经遇见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跑到在家人那个地方去喔,他觉得你们出家人来了,那个锅子里边烧了个荤油,一定要把那个锅子洗的很干净,乃至于换一个,这个不要嘛!当然你用过了,你把他洗洗干净就好了嘛!这种是无此必要的,清楚不清楚?所以有一类的人,这个矫枉过正的不需要。

那天说过了,平常我们现在来说,倒是看看那个P.236最后一行,除了这个最后一行,之前还有一段话,倒是酒肉荤腥,那个五腥之类都不可以,葱蒜洋葱!现在的人又说,这个东西什么?讲卫生的对吧!要吃大蒜这个千万不可以,千万不可以,你可以不受戒,受了戒以后,这个东西一定不可以,这个说的很清楚。那么还有这一段小字,

【又南山律中、严禁蚕衣。乳蜜唯开重病、不许辄饮。】

南山律中严禁蚕衣,这个丝绸绝对不能穿,这个非常严重,非常可怕杀生之道,还有呢!乳蜜唯开重病不许辄饮!是律当中开许是牛奶吃蜜,可是这个是在要有病的时候,不是说那我们这样啦,平常的时候,吃一点增加一点营养,好端端的增加营养,佛法是最好的营养。

【如南山释门章服仪云。囚犊将乳。劫蜂贼蜜。过之大者、无越蚕衣。比夫屠猎之量、万计倍之。】

那这个说奶为什么不能吃?那把那个小牛把他弄起来,蜜蜂呢!也是这个样,就等于说把他这个东西抢过来,这个我们真正的大乘行者,于心不忍!有病,那这种情况之下可开,至于说蚕衣的话,那比之那个屠猎更糟糕,譬如说屠那一条猪,那一条牛,可以很多人吃,穿一件衣服不晓得多多少少的蚕哪!这是我们应该弄清楚的。

最后畜养猫狗这个很糟糕,下面看那个文!

【《事钞》云:或畜猫狗,专拟杀鼠,是恶律仪。】

这个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你虽然无心,可是猫狗你为什么养他?那个猫狗一个专门是杀老鼠的,狗也是一样,那专门抓小动物,这是恶律仪,所以舍戒当中有一个,当你受恶戒的时候,这个善戒就破掉了,所以当养猫狗的时候,对于持戒是一个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损害,

【杂心云:恶律仪者,流注相续成也。】

这个原因就是这样,因为猫狗一天到晚灌注在身心上面,抓这个东西,这个流注相续身心上面,然后你招呼这个猫,你这个心跟他相应,这个相应的心的话,这个非常可怕,对于我们的戒确确实实相反的,

【善生成论,若受恶律仪,则失善戒!】

不管善生经上面,成实论上面都说,善生经就是优婆塞戒经,专门讲戒的道理的,如果受恶律仪,自己这个善戒就…,就算你求戒得到了善戒,受了恶律仪,他就破掉了,所以这个养猫狗,是绝对不可以。下面

【轻重仪云:养畜猫狗,专行杀害。经论断在恶律仪、同畜便失善戒。出卖则是生类、业障更深。施他还续害心、终成缠结。宜放之深薮、任彼行藏。必系之显柱、更增劳役。但依前判、彼我夷然。便自生杀怨家、亲树慈悲圣宅。】

啰!猫狗是专门做这件事情,经论断在恶律仪,不管是经或者是论等等,都是说这个断定,判断这个都是属于恶律仪,同畜便失善戒!你一起养的话,那就失掉善戒,你养是这样,然后把他出卖,出卖则是生类,嘿,对不起,你卖出去的话,他不是还是产生人家受害吗?业障更深,施他还续害心!你送给别人,别人也受害了,终成缠结!这个弄来弄去都不可以,怎么办?宜放之深薮,就把它放在深山丛草当中,反正跑的去喔!某人哪,你自己好好的去谋生,给他多念几遍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希望他下生转得善趣,就是这个,他说的很清楚,宜放深薮,薮就是丛林深草之处,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任彼行藏必系之显柱更增劳役!也许我们把他抓回来系在那个上面,那自己又徒增辛苦,但依前判彼我夷然!如果照着前面的做法就是送他到深山里面去,那个大家都好大家都好,便息生杀怨家新树慈悲圣宅!这个是告诉我们这个生杀的业消失掉了,大家都能增长以慈悲为怀的圣人的基础,那个别行篇到这个地方。说了只剩下最后一个,

【第六门 出家宗致】

对于在家人来说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趣,就是慢慢的引导走到这条路上去,慢慢的引导走到这条路上去,所以这个出家宗致弘一大师摆在最后,我们看一看前面有一段小字,P.238上面,一开头就问:

【今辑南山律在家备览,】

即据已上诸书而为宗本。并采撷南山拾毗尼义钞释门归敬仪、灵芝芝苑遗编等、以为辅助。

【何以最后列出出家宗致门耶?】

说你现在辑录的是在家人,关于戒方面应该了解遵守的,所以叫《在家备览》,为什么这个地方,最后把这个出家宗致立在这个地方呢?弘一大师特别在此告诉我们,说

【答:凡俗士尚未出家,而欲出家者,须先了知出家之后,如何发心,如何苦行,自量己力,以定可否?】

因为真正的在家的人哪!他要嘛!不学佛,学学学自然会走上这条路来的,他自然了解至少种点善根呀!说如果有人学了他要想出家,还没出家要想出家,那这种人更重要了,应该先了解出家以后,出家是怎么一回事情?如何发心?要做些什么?就是这个时候才自量己力,衡量衡量以定可否?

【若其力有未能,应即知难而退,不须率尔出家,】

如果量了自己的力量不行的话,那知难而退,不要轻轻易易匆忙的出家,

【免致将来忧悔。】

将来要后悔的,

【以是之故,出家宗致,为在家者所应预知。】

因以此门殿于卷末焉!所以这是在家人真正应该知道的,这一点对大家很重要。

那么其实我看了以后我不要说当年,一着到现在出家了快30年了27年了,我现在常常每看一次啊,我觉得实在是美不可言,对我来说是非常有用,所以在此,我们不妨跟大家一起,好好的来研读一下,分三部份。

出家宗致分三章,

1.出俗本意

2.先说苦事

3.应知五德,

【第一章 出俗本意】

【《事钞》云:『沙弥建位,出俗之始,创染玄藉,标心处远,自可行教,正用承修,滥亦相济,世涉多有。』】

告诉我们这几句话,这个沙弥出家刚开始第一个,说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先经过沙弥这个位置呢?说沙弥这个位置的安立,原因是为什么?原因因为刚刚跳出在家这个牢狱,那个时候应怎么办?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创染玄藉,刚开始能够站上这个玄妙的,这个藉是指籍贯,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已经从世俗那个地方离开了,进入了圣人的那个圈子的第一步,那个时候应该是标心处远,在家人忙的是一天到晚忙的是牢笼的事情,以是之因增长生死痛苦,这个出家人的话,目标所安立的是处远,要看远大,小的地方去看要跳出生死轮回,终极目标来是究竟成佛,假定我们了解了佛法的正意,以法华来看的话,只有一条路,成佛!所以尽管现在刚开始头一剃是个沙弥,可是沙弥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心里上面应有的目标就这么远大呀!所以在这个地方自可行教正用承修,正可以从这个地方开始好好的教证二量上面,照着这个去做好好的去学,好好的去行,用!好好的去修,先把这个目标安立了以后,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应该怎么学?学了以后应该怎么去修?说修的话,就修改以前的,学!是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做法?那么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出家的意趣,所以一开头就应该把他认识清楚,如果说不了解这一点是滥迹相济世涉多有!那乱来!这是行迹!样子看看好像实际内涵不行,这个世俗一般通常都是这样做,这样做不对,所以开头的时候祖师就特别的点醒我们。

尽管现在很多人说哎呀!出家好,大家马上出家好赶快去出家,因此我想到今年夏天在南部就遇见这么一件事情,有一位现在是个比丘尼不是!沙弥尼!她不晓得有什么原因信佛信的很多年了总是,后来听说出家好哎呀!非常欢喜那么最后就出家了,出家的时候遍告诸亲友,然后真是像办喜事一样的,把她送到庙里来怎么怎么弄!结果刚开始她觉得出家好出家好,想了这个好的不得了,就像平常世间一般的这样去弄,总觉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好像去做皇帝一样的,把她送到皇宫,就是这种我这个说到皇宫是个说笑话,可是这个味道真有点这样,结果等到那个热闹完了以后,回去来第二天哪,她还觉得那个味道还蛮新鲜,三天以后就不耐寂寞,然后过了几天以后,她就是很难受,然后打电话回去,她的先生也天天打电话回来,一天那个电话费突然猛增,就是这样弄法,弄到后来,实在是这样的,最后后来就回家去了,回家去了以后,她的师父就告诉她:这个不行呀!那你把那个衣服脱下来,要脱下来又不好意思,你这种情况,居然一拖拖了很多年,今年我去的时候,她家里打电话来,嘿,说法师,她很听你的话,你告诉她就是这样!我当时听了以后心里面觉得很奇怪,她很听我的话,我说我的话没有用耶!我自己觉得没有用,还听佛的话,她听我的话,有什么用?如果我说对了,那是佛的不是我的,就是这样!如果说对了,不是我的,所以你应该听佛,不应该听我,所以现在我主要的告诉她:你应该做的如理与否?我就想到这个地方呀,想想现在很多人这样,出家好,出家好,出家好!所以弘一大师在此实在是太好太好,我到现在一直常常在想这件事情,所以她要先了解出家为什么?然后如果达到这个目标,达到目标要做些什么?这个都应该了解呀,否则的话,就像世间一样好好好!好了以后跑的去,她以为的好像世间的好,结果出了家以后她并不了解,出家真正的好是好这个因哪!这个因是要经过相当努力的,这一点很多人不了解所以他说世涉多有。

【事钞续云:『然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因,夫出家者必先此二!】

真正修学佛法整个在这个地方,整个的就在这个地方,这个信是道首,没有信根本谈不到所以信为道原,是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都从这个地方来的,但是来了以后,你真正要进来了以后产生功效的不行,要什么?要智要智慧!这个东西是引导你进来,进来了以后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智慧呀!所以这个是说出世解脱的因是智慧,那个出家必先此二,这两样东西最重要的。

【如未晓此。徒自剃着、内心无道、外仪无法、纵放愚情、还同秽俗。】

假定对这个不了解的话,那个匆匆忙忙的剃那么徒然的话毫无意思,这个时候里边就没有对佛法的认识,外面这个样子当然也更谈不上,所以里外皆失,于是纵放愚情,还是随顺着自己的情境,这个都是愚痴,虽然形式上面是剃了,着了圣人的衣服,可是这件本身像世俗一样的脏垢,于是

【所以入法、至于皓首、触事面墙者。良由自无奉信、圣智无因而生。但务养身、宁知出要胜业。』】

这个是祖师特别说明,现在这种状态,这个愚痴不了解,产生的这个恶劣的后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了解出家的真正的意趣,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入了法,进来了以后,一直到皓首!换句话说,弄了几十年了,头发皆白!这个就是触事面墙!遇见事情一点都不知道,就好像论语上面说的,站在墙前面,对着它是一筹莫展,我们通常说,触事面墙是一无所知,一无办法!意思就是这样,你不了解,为什么原因?由于自己没有奉信!好好的正确的认识,这个信并不是说我相信我相信,这个信也是净信心,了解他真实的内涵,然后深入的真正产生那个智慧,这个正是圣智,不是世间的聪明,所以这个圣智无由产生,这个时候目的干什么?但务养身,现在太多太多这种,所以有很多人说,哎呀,老了退休了那怎么办?跑到庙里面去,意思是这个叫做什么养老寮,啊,我出多少钱哪,不要做事情的,少出一点,那么就做做事情,那个就是个养老院哪!我们现在末法的时候,是这个样,当然你这个大和尚,你这个大法师慈悲,说啊!我现在看见这种老的人很可怜,然后以菩萨心肠,那我赞叹,这个地方是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宁愿大家接众啊,现在来来来自己办了个养老院,那远来的好呀!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应该了解的,这个绝对不是为了身体呀,不是为了照顾这个五蕴有漏之身,这个是为了要跳出生死轮回,还要济渡法界一切众生。

下面这个资持的解释,第一行没什么,下面我们看资持的解释第二行,说

【道由信立故为道原、德自信生故云德母。治业由智之力、破惑在智之照、故为解脱因也。非信道德无以发、非智业惑无以除、出家之人为道求脱、故云必先此二也。 如下叙不明之失、初明形心混俗。 所下次显愚法所以。皓首即白头也、面墙无所见也。无信则智不发、无智则不慕道、饱食暖衣悠悠卒世、故云但务养身等也。】

原!为什么叫道原功德母呢?德自信生故云德母!这个功德从哪里开始?相信!因为你相信了所以进去好好的去学,好好的去行,于是透过了这个认识了增长功德,那么这个增长功德怎么呢?治业由智之力破惑在智之照故为解脱之因!今由于信心进来学习了解,然后去照着行持,照着行持对治惑业这是什么?要有智慧!说破惑跟对治这个业都要由智慧,一个是智慧的照,见!一个智慧的力这是行,所以前面说目足并运是千里可知,说目也要智慧照!破这个惑,然后下面的做是行也要智慧对治这个业,一个是照的功效,一个是破的力量,那有了这两样东西就是解脱生死都没错,所以这个智慧是解脱之因,所以非信道德无以发非智业惑无以除出家之人为道求脱!出家的目标就在这个上面,真正重要就是除这个惑业需要智慧,可是这个智慧不信没办法进入,所以说信是道原功德母此是出世解脱因,出家整个在此。那下面又说无信呢!最后一行,无信则智不发!没有信心这个智慧不能启发,没有智慧这个不会慕道,不会行道于是饱食暖衣悠悠卒世!一生就忙这个,于是这个时候都在养身,这个毫无意思,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一个特点。

出俗本意中分为七节

1.出家元缘

2.劝出有益

3.障出有损

4.明出家已行凡罪行

5.明出家已行凡福行

6.明出家已行圣道行

7.大小乘相决同异

分七科一一说明,这个我们认真的细说一下

【资持云:『标列七科,前三明功,次三明行,后一决疑』。济缘云:次列七科,统明出家始终行相。】

整个的出家从始至终,那个内涵在这个地方很清楚的明白,说

【学者至此,当虚自检,】

我们学的人到这个地方呀!自己要很认真的检查省查,

【若唯徒说,于己何益,说食数宝,目击多矣。】

如果单单说不行没有什么好处,这个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说食数宝入海算沙!这个祖师又说目击多矣!这是对我们一种策励,所看见的都是这个,我现在自己衡准衡准的话,也一直在这个地方转,我总想能够从这个地方跳出来,说现在我们这个七科,一科一科的来一科一科的看噢!

【第一节 出家元缘】

这个出家元缘当中分二部分,这个出家的文证,所谓引诫劝修这个两部分,

【第一项 出家文证,】

【《业疏》云:如华严偈,若有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解,是故菩萨舍国财,常乐出家求寂静。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示现不乐处爱欲,是故出家求解脱。】

第一个先找文证,在正说文证之前有一点我先说一下,世间法跟佛法有一个基本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世间法说进步进步,佛法要不要说进步?佛法也说进步!说进步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可是在这个进步过程当中,认识就不一样了,世间讲进步不要证据的,要怎么办?你研究不断的去研究,当中发现错误就改善,所以越向后改越是进步,既然是越向后改,越是进步的话,你不能拿以前老的东西,来证成你这个事情,对不对?而现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引文证呢?那这个是一个真正最重要的特点,对我们个人来说是讲进步,可是我们这样的进步,是有个目标的是不是这样?我们进步希望成佛!这个成佛对佛来说,他是达到究竟圆满的,彻底究竟解决了问题,所以我现在在这里目标安的,这个究竟的目标放在这个地方,所以现在如何从我现在这个地方达到这个地方?这个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跟我们普通世间的进步根本不一样,世间的进步在瞎摸当中,然后才能够认识到哪一个是非错误,佛法已经看清楚了这条路,照着这个指标走,所以说就像我们要到哪里去,到高雄去,然后有个过来人,告诉你为什么到高雄?高雄有什么好处?你如何去法?把那个地图放在这里,现在你真正重要的要怎么办?就把这个已经证明百分之百正确的,你怎么跟他相应?所以在我们走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拿这个东西来证成,跟世间是不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在我们走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拿这个东西来证成,跟世间是不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在正式修学佛法之前,为什么要很多知见理论上面要建立这个概念,如果大家了解了这个对我们现在有绝大的好处,我们现在的人往往说,拿我们的见解把佛说的经论上面的说法推翻,你可以是世间法,佛法没有这样的说法,这个原则就是万代不变,这个万代不是一万代噢!是永久不变,所以叫佛佛道同,就是佛佛道同所以我们不能说喔!这是佛经上说的现在不合时代了,这不是修学佛法的,这完全不是修学佛法的,佛经上说的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适应的,这是个原则,当然这个原则运用的时候是有点差别这是事实,正因为这个原则嘛!所以说好像生命一样,那个热病没用寒药,寒病没用热药,这个叫原则呀!这个执着的原则事实﹝知识?﹞不变是不可以的,可是这个原则要推翻是绝不可以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引证,经的证成这个,那么华严!华严之所以一口引出那个就是,所有佛说的经当中最究竟圆满的,说有的不识出家法乐着生死不求脱,普通人都是这样,把那个生死看成是真正要的,一天到晚对这个好乐执着不想得解脱,所以菩萨为了引导我们才到娑婆世界来,这个法华上面说:佛出世就是一件事情!这个说道理然后呢!行持的方法就在这上面,所以亲自舍国财要出家,现在世尊!世间最圆满的尚且舍,我们现在世间这些东西还舍不得,那这是告诉我们:世间没有一样可以贪恋,这个状态是五欲所缚不离家,欲令众生解脱故!他既然来这儿引导我们,那么我们就是被五欲所绑住,所以要使得我们从这个地方解脱,以此文证众生,无始缠着家属无思解脱,故大士引出于世!这个来告诉我们:众生无始以来都被困死在这个地方,所以四十二章经上面说:这个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这个东西好可怕好可怕,关在监牢里边他总有一天可以放出来的,这个家!不但困的死死的还永远想着它,真是可怕极了!所以大士这个佛菩萨亲自来告诉我们以身作则。济缘释云:华严二偈,前偈为不识故立法示之、后偈为着欲故方便引之!这个不了解让你告诉,然后为这个欲着用种种方便来接引我们,翻过来看P.240这个不是说,这个讲什么?菩萨者即指释迦因行为言,舍国财者菩萨在家为王太子!我们释迦世尊本来是王太子嘛!次绍王位!他出家的时候不是那个仙人还说啊!这个小孩将来会做转轮胜王,那个转轮胜王是王是天下的,换句话说这个整个的都是他的嘿!他都舍掉呀!次绍王位这样的不是个小的噢!国城财宝一切自在,欲明难舍犹须舍之,况余凡庶不足恋矣!这么好的难舍的尚且都舍掉,何况其他的呢!其他的更不谈,寂静即涅盘果!这是一个。

我们继续看,业疏续云:『广如郁伽长者,涅盘经中。家及非家相比显过、方起欣厌得预法门』,那么其他的二本郁伽长者经那个涅盘经,他是说把家跟非家摆在一块儿,来比较显出这个家的种种过患,那个非家的殊胜,由于这样的对比才能够生起对于出家的好乐,对于在家的厌恶厌离,这个心生起了才能够说引导我们,从这个信那就是说信心,于是使得我们能够一步一步上去说得预法门。那么下面说

【济缘释云:郁伽长者经、秽居品。云居家菩萨当知在家秽污之事常念作故名为居家、断诸善根本是名居家。乃至居家如罗网如毒蛇如火烧身等!】

啊!这么可怕!这个家里面就是这样,这个居家一天到晚就忙着作家里的事情,断种种的善根像个网罗像个毒蛇,都是被烦恼业所苦,我们一天到晚就忙这个事情,永远缠不清楚,涅盘经呢!

【涅盘云,居家迫窄犹如牢狱,一切烦恼由之而生。出家宽旷,犹如虚空,一切善法由之增长。若在居家不得尽寿净修梵行,我今应当剃须发出家学道!】

这个就是经论上面告诉我们的,那么在这个地方说这个出家不仅仅是个形式,所以佛菩萨祖师都告诉我们,这个出两片家的大门,这个形式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到现在就是这个形式都很难噢!这个形式都很难噢!这个内容真正重要的不是出两片大门之家,要把烦恼要从那个烦恼的家当中透脱出来,这个才真正重要的,所以如果我们出了家以后仍旧是烦烦恼恼困在这里的话,这是完全冤枉掉了,可是在这里最难的是什么?还是正知见!不过说正知见我们往往有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以为在文字上面了解这个文字叫正知见,不是!如果停在这个文字阶段的这个叫戏论,这个文字去实践这个文字,这个文字来印证关照着内心,然后看清楚了嘿!现在认识了他说的烦恼,什么叫烦恼?他说的我相什么叫我相?这下我这个冤家我可不听你的,就是这样,能够这样乃至,处处经论上面告诉我们,乃至于佛菩萨祖师,我遇见的很多善知识,多多少少我也体会到一点,真正得到了这个教授教诫如理去做的话并不难,千真万确的事实并不难,不过有的时候这个业障重的时候不认识,这个是真正最大的困难,还是在这个上头,真正要转过来,在还没有转之前是千难万难,可是转过来你一看的话哇!那往往是觉得轻松可笑到极点,譬如我们现在随便看那个很多祖师的公案,很多那个祖师的公案,他总觉得怎么好像嘿!一转就转过来了,一转就转过来了,我们最近也是谈那个什么?能海大师的传记喔!说他透过来呀!去的时候好像什么,他的师父就叫他修一个什么法门弄了三个月,在寒冷的屋里边是苦不堪言,苦极了那最难受的是什么?臭虫还是跳蚤?就是这类东西!对我来说臭虫不怕,有很多人觉得臭虫之可怕,到了晚上它们就整个的出来,它不像蚊虫这个蚊虫可以预防,臭虫根本没办法预防,所以这个日本来了以后受不了叫做南京虫,这个桌子上面非常多,床那个很扁的地方,像那个臭虫跳蚤都有个特征,你给他压压不死的,一定要在指甲上面这么一来对吧!它钻在那个缝里,你根本看不见,到了晚上通通跑出来,所以蚊帐没有用,除非你要做一个格子那个空就不透,这样的否则的话,它一定进来,那么跳蚤更是小嘛,小的一点点,哎呀!能海大师在那个地方简直是…,它从各方各面,从那个墙里面,譬如说那个有缝的地方,屋顶上面也是,它从屋顶上面掉下来,掉了整个衣服里面都是,就是这样,他能够熬的过,然后我们看很多祖师啊!痛苦到无比的时候,他能够站的起,可是往往这么一站起来,问题就会消失掉,所以这个心境问题,就是平常我们陷在这个,自己陷在这个烦恼当中不知道,当然并不一定噢!要看你的业的深厚,这我往往说了轻的喔!然后你通通去想它,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这样,应该我应该这样,实际上也就根本错了,可是为什么知见最重要?你始终这个心里边先要衡量自己力量大小,如果力量比较小的话,一开始就不要去硬来,所以力量够了,那个时候才咬紧牙关去抗,就算抗抗不住也没关系,至少你这个心力弄对了,所以这个对错,还是真正最重要的一点,这个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说,这里不去细谈这个事情,那么下面净住子的说,我们就不去讲他了,那个净住子说,出家一共有十八难,出家十八难!那个资持记上面也把这一段都立出来的,他下面举了几点。

【第二项,引诫劝修。《业疏》云:『然世浊惑深,厌苦求乐,初虽欣出终坠欲海,不修行业故徒行也』】

那个就劝诫刚刚开始的时候,说这个世间恶浊呀!啊!又五浊恶世,这个迷惑无知跟习性非常深厚,世间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厌苦求乐,怕痛苦希望快乐,出家的目标也是如此,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正确的知见没建立之前害了,这个是最严重的,出家是要求快乐所以种快乐之因,要种快乐之因行持本身就是苦的,我们往往以为出家了就快乐了,就眼前快乐的果报那个根本颠倒,就算有所认识了可是这个习性难改呀!所以他下面说初虽欣出,刚开始的时候一番好乐心,但是弄弄弄弄越害,这个无始的习性像海一样不修行业故徒行也。

下面的解释初斥浊世不修二,这个初示时机谓厌在家营趁之苦!就是在家里边这个很苦,那出家呢!出家反正在家来供给觉得很快乐,这种都是什么?为衣食出家!这是万万不可以,这个最糟糕的一件事情,初下次明退堕!那么下面另外一种是退堕的原因,说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作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始,但是开始了以后要真正圆满的时候的话那很少很少,能够如其根本所望的,一步一步走下去圆满达到最终目标的很少,即斯类矣徒行谓出家无益也!

【业疏续云:如智论云,六情根完具、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唐受身智慧!】

智论上面告诉我们,就是我们六情根完具呀!就是十圆满当中这几个,智鉴亦明利而不求道法是枉受这个难得的智慧,禽兽皆亦知欲乐以自恣而不知方便为道修善事!如果我们单单求世间的事情禽兽也知道,所以说但念水草余无所知,我们现在人的水草金钱名位这个也是水草呀!跟畜生无异啊!既已得人身宜勉自利益不知修道行与彼亦何异!得到的人身应该勉励,真正的应该忙些什么?如果不好好的修道的话那跟畜生无异,这上面都是龙树菩萨,龙树引诫为极言也闻而不行犹是不闻今重引告何得不用!上面这个都是龙树菩萨在智论上面说的,那个这个听见了已经难得,听见了不照着去做等于不听见一样,所以祖师在这个地方又重新来引用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努力,所以平常的时候经常策励,或者念无常或者念暇满人身,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出了家以后仍旧往世间的利养乃至往名闻,为了这个一点情见什么等等的话,这无非都是但念水草,往往还连畜生都不如,畜生只忙水草我们还要忙我们的知见,更糟糕更糟糕,本来这个知见是修行佛法唯一的凭借,现在我们这个知见还把我们送下地狱,岂不是畜生不如?所以以前我在家的时候我曾经听见过人家骂人,你这个人连畜生都不如!现在回过头来我出了家以后想想,往往自己感觉得哎呀!我真的连畜生都不如,畜生造一点坏事只是但念水草,我现在往往水草以外还在知见上面缠增长那个东西,所以在这一点上面我深深的感觉的惭愧的警惕,也愿意在这个地方跟大家同道们共相来策勉,所以我说最后那个出家宗致,尽管是讲刚出家,我出家了30年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的话啊!还是觉得美不可言,还从这个地方要好好的努力,那么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请翻开《南山律在家备览》,今天继续讲P.241,第二项引诫劝修,那么这个引诫劝修就是别行篇出俗本意当中,出俗本意章当中第一节所谓出家元缘当中分出来的二项,那么第二项引诫劝修,那么这个引诫劝修前面已经说了二节,第一节说这个祖师诃斥浊世不修,那就是P.240上面说的世浊惑深厌苦求乐,诃斥世间尤其是五浊恶世不修,那么下面第二段就是P.241上面说引圣论来把三藏,圣者的经论,那是引大智度论来劝诫。

那么今天要讲的引诫劝修的第三段,告诉我们所修的行相,那么这个我们这个地方来看一看,先看

【事钞续云:『道行何耶?一切无染者是也。良由众生无始封着,是此、是彼,是得、是失,因之起染,缠缚有狱,故世钝者多着财色、少有利者多贪名见。四科束之,鲜不收尽。终归死去,何事迷乎?』】

那么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所修,这个所修里边也分两部分来说明,一部份说明这个道,道是怎么一回事情?那么反过来呢!他从反面来说明,因为这个道正面说既然我们没有修过,实际上就是说了我们也不了解,而进一步说为什么要修道?是由于我们凡夫这个不学道的这个状态,那么晓得了这个状态对我们有害,那么说明如何去修习改善他?所以他从反面来证成反面来说明我们现在的状态!那以衬托出应该如何修法?现在这个文第一句就是道行何耶一切无染着?就是说明这个道!说什么是道?那一句话总纲的说!一切!一切是包括所有,这个一切包含的非常广非常广,针对着所有的一切善恶等等,就是无染两个字,这个无染两个字呀!很不容易很不容易,那么平常所有我们对的境,恶的固然不可以善的还一样的染,所以下面告诉我们染恶增长的业,这个业是堕落三恶道,染的善呢!譬如说哎呀!我们要布施要持戒要什么等等,对不起这个虽然可以使得我们得人生天,他还是障碍我们把我们陷在轮回当中,要想无染那个东西就说非要正知见不可,所以这个三要道当中告诉我们,出离心、菩提心、以及说空证见,那么这个空证见就是金刚经上面所说的三轮空,那么这个才是真正道的内涵,走上去的路就是戒定慧,那这里这是总括性的,这是第一部份,正面说明说道是什么?由于这个道的本身有他深细的内涵,那么我们不容易直接了解,所以反过来说,说反显。看下面的文说由于,

【良由众生无始!】

无始以来为这个执着所固禁所封闭,无始以来在这个地方,我们对于这个真正的道,真正的正知见真正的悟觉什么境界绝对无法想象,我们能想象的是我们经验到的,凡是我们没有经验到的怎么说也没用,可是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无明当中,从来没有见到因此产生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这个此彼得失!此彼就是通常我们说人我是非名利等等都在这个上头,由于这些起的染污,我们不了解事实的真相,所以对他起了执着,这个就是个染污,由于这个染污把我们牢牢的绑住在三界这个牢狱之内,关于这个概念,《广论》上面已经很清楚的说明白,说我们现在要求脱离这个痛苦,那什么是痛苦?什么东西绑住你?那么这个就是他特别给我们解释的,《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绑住的是什么?业!就是他能绑的,那么业主导者是什么?惑!而这个东西还是我们自己造的,那我们又要脱苦又要自己造那为什么?因为对事实的真相弄不清楚,所以虽然想脱苦结果越弄越遭越弄越死,这个是现在我们的致命伤,那么这一点我想这里不细说他,那么下面这个是在这个里边,他特别的告诉我们这是第一个,说我们有于这样,那么然后他就这一点是说染的根本在什么地方?染的根本就是说无始以来不了解事实的真相,由于执着死死的被绑死的这个根本的原因。

下面进一步就告诉我们,说这个染着的行相又是什么呢?那么下面说世钝者!那个就是下面这一段话,就是说明染着的行相,这是染着的行相,染着的行相分二种,或者是财色或者是名利,那么这个里边说世钝者多着财色少有利者多贪名见四科束之先不收尽,现在这个染着的行相就是这个样,由于世间众生根性的利钝,也是个别,那么这个个别当中也是千差万别,千差万别!拿我们世尊来告诉我们,说有利钝二类,钝者是什么样?利者是什么样?说世间钝的人多着财色,这个财色比较粗重一点,比较粗重一点,就是我们看见贪财贪色,偏重于物质方面的,那么比较利一点的人,多著名见,或者是见解或者是名闻,四科束之少不收尽!拿这四个大科来总括起来,那全部在里头,而这四点,有一些人全部都有,对于所对的事这个财色固然要,然后名利名闻也要见解也强,这个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最糟糕的就是这个。其次呢!那就是着财色,再次是名见,名见!这个见就是个见解,这个见解,不仅仅是现在我们,譬如说出家的团体当中,通常人家说:在家人多重名闻利养,那出家人比较容易见解上面,执着的比较强盛,一般来说,可是世间来说同样的,有很多学者念书的人,通常这种人的见解特别强盛,物质方面他可以比较次要,除了这以外大部分人的话,对于这个利养财色比较重视,我们如果仔细去看的话都在这个地方,那么结果呢!由于这样的结果那最后就是贪着世间的状态,就是如此也就是说以不了解而照这样的去做,最后的结果呢!终归死去何事迷乎!不管你怎么弄见解也好名闻也好利养也好,弄到后来两脚一伸然后呢!在三途当中受苦,所以这一个一方面说这个结果,一方面给我们一个最好的劝诫,一方面给我们一个最好的劝诫。

所以他下面就济缘的解释,济缘的解释我们在这里念一遍,有相关的在这里说一说,第三示所修的行相,那么初示道行,以偈文未显、故特征示用开心路。一切之言通收善恶尘境、染恶则增业、染善则成障!实际上那个善也是个善业,不过他就是在文字上面说明上面,染的善哪怕你生了天哪怕得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对于道来说还是没有用,所以说能于日用所行所学触境无染!要怎么办?要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经过了修行以后,对于所学的所行的要能够不染着,这个话说起来好容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往往这样说于是那就不要去分别,实际上我们根本不了解这个次第,如果你真正了解这个行相以后,然后去观察的话,说这句话是好容易,做到这句话是千难万难,所以真正要想修行你必须对于这个法相有很深确的认识,先对这个名词然后次对这个名词所指的内涵,那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对境的时候你去观察一下,说随缘不变!看看他随缘变不变?不变随缘!看看能不能自己不变那个随缘,绝对作不到绝对作不到!这个真正要做到说禅宗的大彻大悟的祖师可以,念佛的人尽管你念到功夫成片,你不去管他你可以,真正一对境管管的话那个功夫就会丢掉,不那么容易呀!所以平常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我们务必要深细的,尤其是准备深信努力的在家人,一心一意的反正念佛就不去管他,那个念佛是念到功夫成片了,你可以什么都不管那是好,如果说要想真正努力的话这个都不是办法,尤其出了家以后,那是务必要在很多地方针对着这个境界仔细去观察,我的内心固然真的对了境界我不被境界所转?所以平常我们就不深细努力去学,所以也只是粗枝大叶听了这个文字,啊!那最好很好很好!那实在是这种被迷糊所耽误了,所以这个地方是特别的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染恶怎么样?染善怎么样?日用之中要这样才可以!那么无染!之所以能够无染要凭借一个什么?要凭借智慧!这个智慧就般若,背尘合觉绝缚入道必始于此。深可体究、慎勿诵文!那祖师这个地方也告诉我们,我们真正要想背尘合觉,要想能够把绑住我们的一切的惑业解决,要从道上面一步一步深入,必定从这个地方开始,那么这一点不是单单把文字弄懂了以为了解,文字这是第一步,如果不向下深究的话那都是个戏论,那么下面这些我就不细说他。

看最后一行终下重诫。凡在同徒、用斯自照、有一于是、未脱轮回!那么这个就是最后终归死去何事迷乎!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上面真正的努力一层一层的深入,找到问题的中心而把他解决的话,那没有用所以说凡是在同道之徒,我们大家一起的同修的,要拿这个来自己反省观照,只要有一点点还保留着,对不起你也没办法从轮回当中透脱,所说的那都是空话,那么现在问题不是叫我们不要去说不要去学,而是叫我们说从学从说从探讨当中一步一步的深入,这个就是我们过程当中必须要的,现在我们在座的几位同学大家都很用功,我看的也非常赞叹非常欢喜,那么这里我始终提醒大家一句,我也常常警策我自己,不要陷在文字上面,往往这个文字弄的很通,但是就是停在这个文字上面,结果这样状态当中我们前面那段功夫都变成浪费戏论,所以务必要从文字上面一步一步的深入。

那下面说积财荒色、诤见沽名、迹混世尘、不思出要、形出心没、何所利乎!那就是说财色名见四样,不管你是哪一个?积财!通常这个财是我们的贪着积累,对于这个色的话完全是荒乱,见!诤论,这个沽名是沽名钓誉,那这种都是混在这个世俗,这个出家最主要的要一心一意要了解出家的宗致在什么地方?而现在如果我们不在这个上面努力那不行,所以说如果说这一点作不到,像剃了头了形象上面是!可是心还沉没在这个里边没有什么好处,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所以这个地方特别的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样的努力?当然这个地方也说一个大纲,那么像我们这里的《在家备览》前面一路上面说过来,真正的都是告诉我们要出家的下脚第一步戒的内涵。

翻过来P.242,第一个这个出家的元缘说完了,然后第二节就是劝出有益,说出家的好处,出家的好处我想我们都耳熟能详,我们把那个文念一遍就好,《业疏》云:如出家功德经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说不要说自己受戒,你能够放别人乃至助成别人,那个功德都无量无边,何况是自己去受戒,所以说他举个比喻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百年供养!这个功德多大喔!这个四天下不晓得有多少亿人口都是罗汉,一个罗汉你去供养他的这个福报都是不得了了,何况是那么多,就是不如有人为涅盘故于一日一夜出家受戒!不如有人出家一日一夜,前面有个说明噢!为涅盘故而出家,现在往往有的人说哎呀!这个出家的功德很大我也要去出家,他的目的只是要得到那个功德,而忘记掉出家所以有他的功德是为涅盘,忘掉涅盘要求这个功德的话,虽然得到那个出家,那就是拿了这个摩尼宝换了一个糖吃,自然这个功德也就大打折扣,乃至于没有功德还要堕落,虽然出了家以后戒这个种子将来迟早成熟,可是堕落的非常可怕,最近由于我常常鼓励大家然后谈这个问题,所以很多人说哎呀!一心要出家结果他出家到底为什么?我发现固然有一些人很深刻的了解非常警惕,有一些人出家干什么根本不知道?嘿!出家有功德出家好所以他要去出家,就是这样然后出了家以后他世间的事情没有一样放的下的,他就觉得世间得不到那个功德出了家就得到了,那是完全颠倒,完全错误完全错误了,所以他前面所以说为涅盘故!这个是他最重要的,这一点失掉了对不起那这个出家那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谓由前施虽多有竭,是欲界系。为法出家非三界业。故说过前!那说明了,说由于前面说布施什么等等,乃至于供养四天下所有的罗汉,可是这个是有尽的时候,这个都是欲界系法,那么为法出家那个不是三界之业,那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两个完全不能比,又云纵起宝塔至忉利天,亦劣出家功德者!说这个经上面又说乃至于宝塔!那是供佛的那些地方,供养三宝的那个大到什么忉利天啊!那个不得了的大也不如出家功德,下面说一时欣出虽未可数其积微是高胜本!最后乃至于一时为什么一时?就是一日一夜,一日一夜就是很短的时候,虽然这个时间很短,但是由于这样慢慢的积累下来的话,那就不得了了,这个出家虽微可是这个因,这样的因积累出来的话,那产生的效果,那是出家的好处。

反过来呢!第三节障出有损,障碍人家出家那就有很大的损害,《业疏》云:『如出家经。为出家者而作留碍抑制、此人断佛种故、诸恶集身犹如大海。现得癞病、死在闇狱无有出期。』,反过来障碍出家,就是有人要出家你留难障碍,种种方法不使他出家,这个人断佛种,这个断佛种非常可怕,说诸恶!一切的好处都从三宝而来,现在你障碍人家出家的话等于说岂不是断了佛种?那么无形之中使得这个恶增长,所以是诸恶集身像大海,大海是集一切的根本,所以这个这么可怕得癞病,这个人间的病最可怕的就是这个癞病,现在我们说的癞病就是什么?就是痲疯!一直到现在为止痲疯还是最可怕的,所以以前古代得了痲疯,到哪里一看见这个痲疯谁都害怕就把你赶出去这么严重法,那么现生得癞这么可怕,死了以后到地狱当中永无出期这个可怕法,这个下面又看一个,资持云:出既有功障则损大!既然出!有大的功功德功劳有功德,那么障碍的话就有很大的损害,留碍如亲里不听抑制如王臣禁断!这个是说明,因为大家只觉得家人只能留难障碍他,抑制的话那就是官吏等等他像命令说不许,不管怎么样不管你用什么方式阻碍那就有这么可怕的结果。

第四节 明出家已行凡罪行!那么真正出家的元缘是为涅盘,现在出了家以后不求这个,还是行的凡夫之行,那个凡夫之行分二部分,有一部份是坏的犯罪,有一部份好的凡福,凡福尚且不可以何况是犯罪,现在我们仔细的一个一个看,先明出家以后行凡罪行,还是作的跟凡夫一样,不但凡夫!而且凡夫当中的恶罪恶之行,这个是最糟糕最糟糕,那么这个又分两部分来说,下面我们看,《业疏》云:据论罪本,皆由事缚,不思厌背,师心妄造!先说出家的凡罪行当中说罪的根本是什么?说这个是事缚,都是说为事项上所绑住了,这个是从事项上面去绑,那么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从事项上面了解这个真相,认识了以后一心一意的策发厌离,由厌离还要帮助别人也同样的解决,那这个帮助别人同样解决就是菩提心,然后为了达到不管是出离或者菩提再去行持解脱轮回,那个是所谓证空性证入涅盘,这个才是出家真正的目标,所以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不被一切所缚,所以就在这个地方的话,这个罪的根本在这个上头,说出家我们本来应该厌离背弃的,现在就不思厌背,那么怎么才能够达到出家的目标?第一个应该是亲近善知识,而我们现在不去亲近善知识师心妄造,这个师心自用,换句话说就是完全还是在学自己,完全是学自己,师心自用这个是非常糟糕。

这个学自己的定义应该在这个地方再说一下,再说一下就是说真正佛的经论上面的深义不是我们那么容易懂,不是这么一看就懂,乃至于不是那么一听就了解,非要有好的善知识然后去紧跟随他,努力的一步一步的深入,懂得了文字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这个文字的内涵然后照着去行持,对境一步一步都需要善知识过来人,假定我们这一点作不到的话,那个一定在做不到的地方就出了毛病,反过来如果我们真正自己把文字,所谓依文解义那完全错了,这个师心自用问题都在这个上头,我们往往容易犯这个毛病,枉测佛义!不顾那个师承,所以阿底狭尊者传上面特别说明这一段,特别说明这一段。

下面就说出现在我们的状态,如大宝积经出家二缚谓诸见利养也!这个经上面告诉我们,出家本来应该从这个地方透脱出来,结果都害我们被这两个绑死诸见利养!见是见解然后这个利养前面说过了,或者是名见或者是财色都在这个上面,那这样的话呢!那这样我们就没办法,这个上面说多见他过自缚己罪!那这些他上面,大宝积经上面有很详细的说明,这里不细说他,如律缘制由名利故便生有漏因制诸戒为防罪业障三涂也!所以本来戒制定的原因是为什么?正因为这些都是有漏的根本,为了要解除这个,所以由于这个律制,所以制戒的根本原因,所以有名利就生漏,漏就是染!所以当事情生起的时候就制定戒法来防止我们的染,防止我们的漏,那这个就是罪业,如果说听他随着这个事项而转堕落三涂,现在能够战战兢兢努力依法行持防止我们堕落,然后能够在人道当中好好的修持,能够解脱生死。

现在看一下那个济缘的解释,济缘释云:初明罪本!那么这个罪本先正示,在这个地方的说明,下面是再来引证,引证的那一部份在后头,言事缚者即上四科因之生罪故为罪本,如大下!那是《大宝积经》引示,那个就是下面引经上面来告诉我们,那个是出在大宝积经上面,诸见即人法两执利养谓所须四事!四事供养等等,律缘即舍利弗请佛制戒!这个公案前面也说过这里就不细说他了,舍利弗想嗯!古代为什么有的佛出世那么这个佛法久住,有的不是所以问佛,佛就告诉他:制了戒佛法就久住,舍利弗就请,佛就说:说我晓得时候!还没有生起利养不必道证,那个是有漏生起才制定,那么这一段公案在戒上面很明白的说明,在这里不细说他,下面说未得利养过漏未起后须提那等皆由利养丰盈向道心薄遂生过漏!那个是制戒的因缘,都从这个地方开始,故知名利毁戒之缘欲脱生死深须远离!这几句话是我们现在要牢牢的放在心上的,所以这个名跟利是毁戒的根本,这个地方要缘就是我们内在无始以来这个随眠的种子是不晓得多多少少,只要一对着这个境害了,一对这个境就害了,不是在名闻上面执那个人我是非,就是在利养上面讲得失,这些东西哪怕小的一点点,所以《广论》上面说乃至于少许查看了以后,通常如果仔细去检查的话我们就会有这种毛病,这一点点小小的利养的话大家就眼睛瞪的大大的,这个是我们内心上头最可怕的事情,所以有的同修们往往就是说哎呀!我们修行假借那个身体呀!没错呀!然后说这个要讲营养这个东西,你一讲这个东西你就害了,一点点东西你会一天到晚想在这个上头,就是这样这个事情就把我们绑的死死的绑的死死的,所以你平常的时候必须要对这个东西,起了深厚的正确的认识,生起厌离心那个时候经上面告诉我们,这是万不得已!这个就像什么?就像生死旷野当中要通过那个旷野需要凭借这个东西,所以当你接受这个东西心里面就是绝大的恐怖厌恶之心,如果我们眼前想着一大堆的理由的话,那不管你说的似是而非都正确的,一对境那个内心当中不晓得跟到哪里去了,所以真正想解决生死痛苦的话深须远离,他不但要远离深须!两个字,必须要而且非常的努力深厚的在这个上面下工夫。

下面再说就是说明现在的实际状态,前面是罪的根本,现在一般我们的状态,造的种种的恶,

【业疏续云:今世出家翻种苦本不畏沈溺多起下业!】

祖师的时候已经这样了,现在出家的人都是弄反掉了,本来是要脱离要脱苦得乐,现在反过来了反而种那个苦本,根本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不畏沈溺多起下业,作的事情都是啊!这个向下的,我们是要改善增上的,这个下是这个意思,乃至有向下的现在我们人道向下都是堕落三恶道去,这是最糟糕罪糟糕的。故彼文云又有二痈谓求见他过自覆己罪!这个就是大宝积经上的,出家二缚谓诸见利养,还有二痈是求见他过自覆己罪,本来我们出了家以后,要努力找自己错在哪里呀?然后把他尽量拿出来发露忏悔,现在把他掩盖然后不但掩盖,本来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知见,那个知见!努力去反省观察自己错在哪里?现在看错了不看自己怎么样去解脱?看别人!这是最有害最有害的,所以经论上面一再的说,经论虽然是最好的东西你要用对呀!用错不但不能帮自己忙反而伤害自己,所以有一句俗话叫0000,00是最锋利的剑,拿着这个剑是克利自身的,他把它拿反了,就是这样本来拿这个剑柄去伤那个敌人,现在拿着剑尖去对着自己,那这个地方就是求见他过自覆己罪,这个典型的例子,所以他这个东西一定要针对着自己的烦恼,一对境看的很清楚,喔!现在剑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这是一个最最重要的,否则的话我们看见那个情况觉得自己很高兴,常常有这种状态,那有的人说啊!那这个要像我高兴的话我就做,弄的我不高兴我偏不做,他什么叫高兴什么叫不高兴?这个不纯粹是烦恼!出了家以后还要讲高兴不高兴,你高兴作对了以后你还在轮回当中呀!这是我们一个根本错误根本错误在这里,高兴不是个贪吗?然后因为贪!有了这个贪一定有瞋,天下哪有永远顺我们心高兴的事情?因为小小的贪得到了长久无穷无尽的下地狱,佛法就是说这件事情,结果跑到佛门当中还忙这件事情,那是完全错到绝顶错到绝顶,那么这个是在这个地方我们继续向下,向诸行者知来实苦决定现世不造苦因如知火烧汤烂无有纳手足者!所以现在对于这个所有的行者,这个是祖师的劝诫,告诉我们:行者!就是我们的同修如法行持者,如果能够如实的了知将来的真实状态,如果我们出了家以后还行凡罪行,虽然眼前好像得到一点好处,这个因集了恶了将来一定受苦,所以如果对这个了解了,做不好将来一的受苦的话,他眼前是决定不会造这种恶业所以决定现世,决不造这个苦因,就像什么?就像晓得这个火烧的可怕,绝对没有人说愿意把手足放进去的,不管火的直接烧或者烧了用开水以后,没有一个人愿意伸进去,我们所以要学习,见解本身是这个样的,现在我们弄错了诸见利养反而害人了,所以这个见是讲这个见,换句话说要见到自己的行为,造这样的行为是将来受苦的还是将来脱苦的呢?这个才是我们学,学了以后要得到的正知见,所以假定我们学了了解了这样做法结果就像把那个手放到火汤里边去,那一定不会干这个事情,下面再看文,佛说罪事深宜远离以不信所烧随心造罪更增俗人!上面这种都是佛告诉我们的,这样做不可以有罪的,那样做不可以,这种事情都是必须远离的,这个诫就是诫这件事情。

这样做不可以有罪的、那样做不可以。这种事情都是必须远离的,这个诫就是诫这件事情,那所以我们不能远离的原因?就是不信!这个信就是个净信心噢!这个信不是说我相信我相信噢!当然在我们在座的诸位来说的话,没有一个说能谈不信的,不信怎么可能出家?世间信佛的人他也许说说,出家硬是把家庭上至父母乃至妻儿子女亲戚朋友,所有的享受通通抛掉了跑到这个地方来,所以说不能说不信,可是真的信吗?那这个境界就来了!所以针对着境界来的时候,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够照着佛告诉我们的道理警策自己,戒从这个地方讲起的喔!这个不可以!那个才是真正的这个地方需要我们的信,有了这个信以后对着这个诸见利养什么等等的话啊!那生起害怕之心这样,所以这点如果做不到的话,那虽然出了家了只有形出心没,那这个地方实际上关键在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或者宿世善根所启发的,或者这一世外缘引导,通常是两种情况,又有宿生的善根加上这一世的缘,那么进入佛门接触佛法乃至于出家,虽然想做可是这个里边有两个困难,第一个这个正确的见解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二个虽然有了一个相当的认识,可是这个习性难改,因此在这个地方出家僧团的可贵,那个僧团并不是喔!那些人大家在一块儿过的很热闹,这个完全错了,祖师说大家出了家以后须头暄暄,啊!那个像个茶馆茶坊酒市一样,说起来哎唷!我们这里多少人,那将来一起到地狱里面去受苦,出来了以后说不定大家这个蚂蚁窝里面成千上万的那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个时候是什么?大家共同的师友之间平常互相的策励,就算是不开口一看喔!周围的人大家多努力,我就看见了以后,所以跑到佛堂里看见佛,其他的情况之下看见的同修,僧!一切时处这是寺院随时警惕我们,然后这个时候就是外缘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增长防止我们罪行,最主要的就是警惕我们的内心,那个时候就是忏除业障,不断的去积聚资粮,那这样从这个上面努力的话,慢慢慢慢的才能够把那个习性一步一步的慢慢慢慢的把它消除,修行必须这样,所以假定我们做不到的话那怎么办?随心造罪!这个随心造罪就是师心妄造,个人以自己的想法都随顺着情见,总觉得我要这个样,要配我胃口要如何如何,就算讲了些道理他总是说,把他心里面想的话说了一个道理,实际上呢!满他的私愿,在这种情况之下尽管那个道理说的天衣无缝,最后还是自己伤害自己,所以这是最糟糕最糟糕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凡不如俗人,这个俗人无法在僧,现在我们出家人有法在身,有法在身那做坏事那更可怕,所以说更增俗人,如果我们出了家以后还随心不随法,这个时候增长的恶业是远比俗人可怕,那么这个下面不细解释,这个济缘解释不说了。这个下面的资持的解释看一看,

【资持云:宝积二缚喻不自在二痈喻不清净。】

二缚是被他绑住了所以不自在,二痈是不清净不干净,这个都是说自心,智者幸宜自照!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好好的自己观照反省呀!这个才是真正好事情呀!慎勿自慢!这个地方千万不可以而且要很谨慎,殷重的一心一意的不要漫不经心不要狂自增大,谓是他也!不要好像没关系没关系!就不要再依着这种情况,要拿这个认真的来反照。

那么下面所谓引教上面,这个经教上面来说明,说明这些做错产生什么样的恶果?说出家起凡罪行的话有什么恶果?,业疏续云:故十诵云未来世中出家人入地狱白衣生天者!那么第一个引十诵律,十诵律上面怎么说?说未来世当中出家人,出了家以后反而入地狱,前面不是说出家好出家好,出家是要为涅盘,然后如理如量去修行,的确再没有比出家好,因为本来佛出世目标安排的也就是这个,所以以佛的功德能够这样的安排一个好环境你不去努力,损害它,那不但得不到功德反而有损害法的最可怕的结果在,那么出家人入地狱倒是什么?白衣生天!为什么?下面说明这个道理!以俗人无法在身但专信故得生天也!他信是有但是没有法,所以能够提多少信心就有多少的功德,做错了做错了他没有法在身,他不会出毛病,出家不一样噢!说出家有法为世福田乃反毁犯妄受信施开诸恶门令多众生习学放逸故!这个就是原因还是最主要的一点,出了家以后有法在身上面。

说到这个法的话,说这个是什么法?要晓得住持三宝呀,这个责任完全在出家人身上,你的责任就是如此而已呀,像跟人家订一个契约一样,说订这个契约有多少利润,现在订好了契约,钱交给你了,你不去做那多可怕呀!世间尚且如此,何况是佛法?我们真正的责任要把佛、法二宝维持在世间,佛法二宝是个法界之量,因此你去做的话一个凡夫就可以达到这个大的功德,反过来不做的话那就很可怕呀!所以他前面一再告诉我们痴心怠慢!我们懈怠马马虎虎这个都是无知的结果,所以说这个出家有法,本来是为世间的福田,现在你不认真去做毁犯,你不做本身就毁犯了,不要我们还要行动,如果你还特别的行动那更可怕。

怎么是说不做已经犯了呢?不做是什么?止犯嘛!出了家以后要什么?要勤策三业!要勤勤垦垦的策励三业努力去学,什么是如法什么是不如法?学了以后认真去改!一样一样去做这个才行,所以如果这个不做的话你自己觉得啊!我还没有造罪那是止犯呀!这个是出家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在这种情况犯了以后枉受信施,第一个受的信施!第一个就犯了就是这个东西非常可怕,说不定还要开出佛门,为什么还要开出佛门?因为你是个榜样呀!你这么一做啊!人家都跟着你做,这个在家人反正是个在家人谁都不知道,那个出家人人家都看着你,所以很多众生就跟着做了,现在就跟着来说:啊!原来这个佛法是这样的,说习学放逸!大家跟着我们去放逸了,所以近代的印光大师我始终对他非常赞叹,近代的一代大德他始终不赞成人家出家的,这个一而再,这个出家如果说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是多多益善,要什么程度?智者天份绝顶的高,志愿一定要把佛法承担起来,教量证量样样具足,那这样的话唯恐少,现在我们出了家以后自己觉得哎呀!这个有功德又省力,那根本没有一点点,不要说要发大菩提心把法界众生救出来,乃至出离心都没有,就是这样说这个有功德有功德,这种人印光大师说这个是00,换句话说这个都是米蛀虫,一个已经是太多了,这种人世间都是败类,跑到佛门当中来更不得了的,所以他老人家一生劝人家在家干什么?敦伦尽份好好的念佛,所以人家误会了然后叫你说啊!你出了家你念佛,出了家以后应该整个的把佛法承担起来这个才可以,然后像蕅益大师什么等等都是这样,我觉得一方面把佛法承担起来,一方面然后在这个上面再去念佛,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内涵,这个是我们要根本上面应该认识的一点,所以我现在的话来说出了家以后念佛说:我要学阿弥陀佛!要学阿弥陀佛现在我虽然一口气是不能的,可是至少因地当中我做得到的,要如何的努力,做阿弥陀佛第一个要出离,第二个要帮一切人,这种情况之下努力去学,那么这个时候才对得起这一身法服呀!对得起这一身法服,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个出家人会堕落呢?因为他有法在身!这个是十诵律上面的。下面呢!其次引四分律,

【业疏续云:『四分中。为说利养难消。六十比丘得无学也、六十比丘热血从面孔而出、六十比丘畏佛语故便退还俗。』】

这是四分律上头,佛说这个利养难消呀!别看现在这个地方一切都很现成噢!这个现成是非常难消,现在像我们这里譬如说福智基金那已经是很难得噢!平常的时候我们常常自己说哎呀!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利养什么都人家自己送上来,这样是非常难消,假定说我们为了利养一天到晚去动脑筋,那更是十八层地狱有的你下的,这么可怕呀!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如法行,利养来了我们就好像说,我们通常常常说我们没有做非法的事情,不可以呀!单单这个,你不但不做非法还要做如法呀!所以要勤策三业好好的努力精进的学习,这样去做的话就像什么?像负债受用一样!负债受用!现在虽然欠一点债我努力,将来证得无学果那那那当然可以,这个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呀!所以说明这个利养是何等的难消,佛这么一说啊!有一些比丘听见了以后精进的策励自己向上努力证了果了得了无学果,有一些呢!六十比丘热血从面孔出!因为他不能如法,换句话说毁犯,毁犯是指这个而言,马上出毛病,有一些看啊!这么可怕还俗这个的确,如果说自己做不到不如还俗,在家人自己好好的努力还可以生天种一个圆种,不过这个地方有个说明噢!出家假定你真正的了解了即使做不到,将来这个因缘迟早会证果的,这一点佛经上面曾经有这么一个公案,有一个莲花色比丘尼她到处劝人家出家,而且她自己本身是一个相当有声望的人,长又长的好所以劝那些贵族有声望的人去出家,那些人出了家以后也不能如法的行持,那么大家就说她嘿!说世尊不是告诉我们出了家要这样,妳怎么这样做呢?她就自己说她因地当中他以前就是这样,出了家做不到,虽然做不到下了地狱,可是下了地狱受尽了苦出来了以后这出家的因缘她也证了果了,佛就证明说:她这个话说的没错!可想这个出家有很多出家的功德在,不过她当初的出家并不是说啊!我要出家好弄钱好什么,不是这样噢!这样的话那这个地狱之苦是不晓得要受多久噢!她当时有心要想跳出来,可是由于她自己的烦恼习性重,在这种情况之下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说真正要想骗人那是万万不可以,我最近也是听说喔!有一些人觉得这个出家人还蛮好弄钱的就假冒,那这种人就完全另外一回事情,尽管他冒一下他有这个可能,可是冒一下得到这个利养非常有限,可是这个所受的罪之可怕的话啊!那完全是个天文数字以无限大去比,这是我们都是愚痴,所以说来说去还是警策我们要努力。那么再下面最后的引证说引涅盘

【业疏续云:『余如涅盘为利出家驱逐净行等』】

最后引个经,是涅盘经上面说很多人哪!为利养而出家,反而把如法修行的那些人驱逐,

【济缘释云:『三涅盘。彼云。我涅盘后,浊恶世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名为秃人。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 】

哎呀!这个是真可怕,经上面说佛涅盘以后五浊恶世的时候,有很多人为什么出家?饥饿故发心出家!就是这样说这个出家好呀!那或者衣服衣食不周什么等等,我那时候曾经听说过,说有一些地方穷苦子弟没办法那送到庙里面去,那已经是开始饥饿出家,这个行相很清楚,可是那个时候虽然这样还显不出这个很可怕的来,还显不出可怕的来,这种出家干什么呢?说通常大陆上这个小庙,那个小庙就是一天到晚等于什么?等于营业场所一样!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弄钱,你如法持戒的比丘的话一比的话她不行呀!他本来出家是为了谋这个生存,结果你这么如法持的话他绝得影响他呀!他就要来伤害你,而这种情况我们现在看的到处都有,所以如法持戒的时候若杀若害,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要去责怪人家,我们反过头来万一我们碰见了,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业,我们绝不可以这样去做,我们总要去努力,这个业造了你只要能够忍受了,下一世大概就不会碰到了,好的我们只能够超脱轮回,否则至少一定向上,这是我们务必应该把握的准的。翻过来这一句,

【资持云:涅盘为饥饿者以出家人衣食易得故!】

那这是个原因,见有持戒驱逐杀害者自无戒德恐相形比失于利养!一比的话嘿!他这个利养没有了所以生嫉忌故!这个就是这个话,那么上面说出了家以后行凡罪行这个状态,今天简单的到这个地方说一说。

南山律P.244,别行篇那个出家宗致当中所谓出俗本意,就是我们从俗家跳出来修出家行,现在这个里边的第五节,上面已经说了出家以后还行凡罪行,不但这个凡夫还是有罪,现在第五节说明出家已行凡福行,这个福是跟前面这个罪相对的,说那我不造罪做福,可是这个福还是凡夫相应,换句话说染污而不是清净,那么这个染跟清净两个字他有个标准,一定是跟出离心相应,这个才是清净,这个出离的内涵我们也应该有个严密的标准,很多人出离厌离心说哎呀!看见这个世间可厌跑到山里清净呀!这个不是,这个不是出离心,这个出离心一定要根据经论上面的,我们对于三界的一切通通感到厌离,乃至于最好的,所以真正厌离是这样的状态,看见我们现在好的所有东西厌离,真正的厌离是对五蕴的身心,只要这个五蕴的身心仍旧在我们就无法忍受,乃至受的天身,对了我们这个身心以外,身心所对的境界种种的可爱的东西,看见了就像在地狱里边一样,这个才是真正的出离心,所以说论如果不了解,那么正确的见解不能建立的话,那个戒根本持不清净的理由在此。

下面我们分开来看一看,那个里边总共分三部份,那么第一部份就谈出家的根本,现在看

【《业疏》云:『凡出家者,出有为家,为解脱者,谓脱缠缚,此为本也。』】

出家的目的何在?说出这个有为!换句话说凡是一切有为的那个都不可以,真正的出家是出这个,那么目标是解脱,是什么?是解缠缚!这个才是他的根本,那么请问什么是缠缚?这个我们要了解,真正的缠缚是业,而这个业的主导是惑,换句话说我们真正出家一定要从这个地方透脱出来,平常我们说贪瞋痴,那根本在这个痴无明,所以根本的话对于我这个我执的根本不了解,说我所执的真正是什么?我是一切罪恶的根本,然后它显出来那个贪瞋痴,喔!这个很好的继续的贪,世间的人所贪的是财位名利,出世的人往往贪见解啊!我觉得如何我觉得如何,这个都不对那么反过来是瞋,这个才是出家的根本,那么下面就把不了解根本,虽然出了家可是他的行为不相应,仍旧是凡夫轮回三界的,但是这个比起前面来不同。

那么这个里边分出四种行相,那么我们下面一一看,这四种行相大致的来说,第一种说持戒!这个戒相就算持好了,戒的真正的宗要为什么要持戒?或者这个持戒说未得正知见,那么这个持戒虽然好,这是凡夫行,下面修禅、多闻以及营事,因为普通我们所谓出家不外乎这几种,所以不管是哪一种,你如果不能了解出家的根本的话,那个都是凡夫行。现在我们继续看文

【业疏续云:今有行者但知持戒无心在道。】

一句总的,说现在有很多这种修行人,本来修行第一步进去的话说戒定慧,那么他现在也认真持戒,认真持戒还有不对?说但知持戒无心在道!要晓得这个持戒的根本目的在修道,这个道是跳出轮回的一条道路,透过这条道路通达到涅盘的这个才是,而持戒就是修道之业,既然你不了解这个那持戒也不行,他下面说:道在虚通达累为本,此而不思,但持戒善,自余讲解修习观务,悉为非道。内多瞋忿,久污净心!这第二段这个道本身是什么呢?说虚通达累!我们现在都被这个惑业缠缚,这是一个大累赘,我们要通达了解这个所以这个虚通,真正了解这个是根本,了解了这个然后怎么样去学习?如何从这个缠缚当中透脱出来?这个是持戒的真正的重要,现在呢!此而不思!这个而不能把握的准,不去认真思惟观察从这个地方净除但持戒善!就在那个行相上面,就是这样,所以这个持戒善是指这个,就是说把握不准持戒的宗要意趣,那么除了这个以外把握不准这个,除此以外的讲解讲道理,那么不管是讲的师长听的弟子,然后修习观务悉为非道,修也好观也好不管是什么,那这些都不是三乘圣道,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尤其这个里边内心说内多瞋忿,他不一定瞋总之就是三毒,那么这个里边三毒当中特别是显一个瞋,那么所以说这个瞋忿的话,由于你没有真正的把握的准这个道的中心,道的中心就是贪瞋痴,仍旧在这个里边,所以身心就贪要有贪一定就有不圣心就有瞋,所以他举这个里边最强烈的一项,所以说内多瞋忿,这个都是染污都不是我们要的所以久污净心,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下面有个结论,此戒取结谓为最胜又是见取体是欲界增生下业!像上面这种戒叫什么?叫戒取!所以无00当中有两种,一种是境界起一种是戒取就是这个,喔!以为这个叫持戒这个戒取,以为这个最好这是另外一个戒取,这两个无非都是烦恼,这个烦恼通常我们列为见思当中,这个本身是欲界噢!连他上界都谈不到,连他三界之内所谓上面的色无色都谈不到,何况是跳出轮回呢?这个增生下业!我们现在要增上他结果是增下耶!所以有很多人说修了反而比不修还要糟糕,那么根本原因在这个地方,现在我们了解这个重要的,这个是最主要的,下面看那个济缘的解释,明凡福行相中有四种,四种就是持戒修禅多闻营事,有的地方说三类譬如地藏十轮经等等,那么有很多经典上面通常都说三类,那么这个地方是四类完整一点是四种,那这四种当中第一个持戒,又分二,初叙持戒昧道!虽然持戒但是持戒的目标在道,这个道而不清净对不起这个持戒也错了,反而是戒取禁取这两种,言虚通者道之体也言达累者道之用也!那个已经说过了,能够通达了解这个是个累赘,我们要净除他这个是他的功效。

能够通达了解这个是个累赘,我们要净除他这个是他的功效,那么虚通就是道体,余为非道者是此非彼也!那么就是专门指这个,这个对这个不对这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于是多所分别是非计较内多瞋者怒他不从己欲也!正分别是绝对需要的可是现在这个地方的妄分别是绝对不可以的,我们必须拿正分别,这个正分别!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以正知见来净除,来净除我们错误虚妄的,现在这样的话尽管你在分别,可是已经错了因此是此非彼,那么于是就得到了他这种所谓的内多瞋忿是指这个。此下结示行果!就是说于是在这种状态当中,他这个行为积的感的果,行为就是利使,凡夫具十使贪瞋痴慢疑五钝使也身见边见斜见这些是五利使,今此执戒为胜即二种结使烦恼耳既无禅观未脱欲有故是下业!这个是持戒。其实进一步禅观怎么样呢?如果你不得到禅观也不行。所以下面继续看

【业疏续云:『若修世禅、缘色缘心。虽经上界、终还生死、未有出期。』】

还是不行!看这个地方说现在修禅了,说修的禅是世禅,那么请问什么是出世禅?那个出世禅就是跟道相应的,一定要了解这个佛法真正的宗要在哪里?那么关于这个仔细的内涵的话都在论上面,都在论上面,所以在我们现在这里都是用《菩提道次第广论》,大家还记得共中士道那一段,他告诉我们:我们真正要想求解脱的是什么?什么是解脱?换句话说从缠缚当中解脱出来,随时能系缚我们的是惑业,然后从这个能系缚的惑业上面解脱出来,因此要持戒、定、慧,这样的一步一步,这个是说捉、缚、杀,戒是捉定是缚然后慧是杀,如果你把握不准这一点,那前面持戒固然不可以,修禅这个也不行,这个禅叫世禅,那在这种情况之下叫缘色缘心,他下面都有这说明,你能够这样去做虽经上界终还生死,那么这个缘色缘心的话,下面主要的就是指色界禅以及四空定,那这一个不管你修哪一个都是世禅,比起欲界是高了所以虽经上界终究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跳不出去跳不出去,那么这个也是深一层的但仍旧是凡夫行,

【济缘释云:『二修禅。世禅即四禅四空定也。缘色故生色界、缘心故生无色界。』】

继续下去是多闻,通常第一步真正学习的话应该多闻,另外一类多闻的话那深广的专门这样,所以多闻从两方面,从基础来说这是闻思修必不可少的,另外从深广那一方面来说,也就是大乘行者多闻更是重要,可是如果多闻而不得体的话那又成戏论,这个也毫无意思,那么这个多闻就是与道相应的那一类,看文

【业疏续云:『若修多闻讲诵经典、不为解脱。并增欲有、未成无漏』

那么现在修多闻了讲经说法,可是并没有把握的准目标在解脱,这个仍旧是增加欲有,乃至于上界都谈不到,也没有用这不是无漏,反过来呢!现在虽然在这儿讲经说法还没有解脱,可是通到所谓出世必须要的,出世的真正对治重要的是慧,这个慧的次第一定要透过闻思修步步深入,所以假定这个多闻而不为解脱的话,那对不起这个不行,为解脱那是必须要的,这是两个差别,像前面持戒修禅多闻都是必须要的,可是弄错了都错了这个是他的说明,

【济缘释云:『三多闻。多闻讲诵多为名闻利养、驰骋见解、是非相胜。皆是下业、学者闻之、宜乎自省。』】

这个对我们尤其自己应该警惕,尤其应该自己警惕,喔!了解了自己啊!我了解了,实际上文字是了解了,是不是透过了文字所指的内涵了解呢?这个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必须借重文字语言,来了解文字语言所指的内涵,现在我说这个贪瞋痴相,那么以佛法的戒定慧净除我们的贪瞋痴,见到了这个,这个才是正知见,这个借重多闻,绝不是透过多闻对文字上的认识然后说是此非彼,说这个是大乘这个是小乘,这个就错了这个就错了,所以在此真正想向上学习多闻的人尤其应该警惕,这必不可少的,一步!一步跨错从这条路上就会出毛病。

那么下面是营事,营事实际上积福很重要很重要的,尤其是大乘的行者,大乘的行者这个是绝端重要的,因为我们大乘的行者要福慧两样东西同时具足,因地当中同样的两个资粮,二乘行者他福可以减到最低限度,当然慧也是如此,可是大乘行者福是绝对不能少,那么这个营事实际上是积福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同样的也很容易走到这个叉路上去。

【业疏续云:若营世事、供养三宝塔寺等相。心无欣道,最是我所或沦下趣。】

那么现在营事,营的是现在的世事,实际上就是三宝的事情,就世俗的看来的确也是世间的事情,譬如说我们要造一个庙,这个是世间的事情,那么这个地方是什么呢?主要的看我们的内心!所以不管是供养三宝造塔造庙等等,如果心里边不对这个道好乐一心景仰,为了这个畅立三宝而去做的话,为了住持佛法而去做的话,那这个都错了,这种情况是最是我所这个或沦下业,弄了半天说不定还堕落,所以经典当中有很多这种故事,说修福不修慧畜生戴璎珞,就是这个典型,这是我们切应注意,

【由造善时,自爱憎他,行谄行诳,杂惑成树,故受鬼趣相似果报,以心非实生在恶道,以福事成故受胜处!】

为什么呢?由于造种种善业的时候,这个难免会自爱憎他,你真正跟法相应了,自己认识的很清楚,那个爱憎之心就慢慢慢慢的会透过正知见而净除他,在处理这种事情上面过程当中他始终观察到的是,观察到怎么样净化内心?怎么样从自己帮助别人?这个自行化他!现在不了解这一点的话啊!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自爱憎他,然后谄诳等等都来了,所有的这些叫杂惑,杂乱迷惑,这个惑的根本都是无明,惑也就是烦恼的另外一个易名,把这个东西参杂在里边,多的这个成树!这个表示多,结果呢!受鬼趣相似果报,为什么叫相似果报呢?因为他善!可是对不起这个似是而非的结果堕落,堕落!这个是原因,因为心不实在所以生在恶道,但是他是做了很多福德的事情,所以胜处所以有很多的大力鬼呀!就是这样!那个都是这样来的。

【济缘释云:四营事二!】

分二部分,

【初明行果!】

那么这上面示行果的话,就是他的行持跟他所得的果报,上面已经说过了,所谓供养三宝塔庙等等,那么他的果报沦落下趣,

【由下次推心因。】

由下就是问,次推心因!他进一步说,为什么这样呢?说他的原因,他那个时候的内心这样的,

【以强胜故自爱憎他、以追求故行谄行诳。此等不一,故云杂惑、积集既众故喻如树。恶道是总报、胜处即别报。』】

不一定,故云杂惑积集既众故喻如树恶道是总报胜处即别报!这个容易了解,由于心里边的杂染所以总共感得的这个引业,换句话说这跟法不相应的,所以自然是引入恶道,但是他的的确确做了很多善事,所以这个别业!换句话说满业就是很超胜,这个是第四类。

那么最后下面就是祖师给我们的一个结劝,

【济缘云:『愚者见此、便谓持戒多闻皆不足为。而不知徒行无诣故为世福、若真求脱无非圣道。但心有通塞、事岂替废耶。』

那最后的结劝,说本来修行必须要的持戒修禅,那么他本来是戒定慧,那么这个行福本身,就是在这个戒定慧之前所需要的资粮,积聚资粮也就是大乘行者,那么这个多闻也是,就是我们不管从戒定慧上去也好闻思修,这个都是必须要的,所以开为四类这样说三类也是一样,都是修行必须要的,那现在因为他不了解道体何在?但从行相上面去行持所以产生这个结果,于是很多愚痴的人不了解,看见了这个以为说持戒多闻哪!都不是我们需要的这又害了,所以像前面这种错误不但他自己受累,结果叫人家看了以后跟他的话,那个祸害是穷穷无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刚开头的时候,不是急着马上去修行,必须对这个修行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自己有了正确的了解那个时候才去做,出家好好的否则的话呢!不认识大家觉得出家好,出了家以后不要说凡罪行固然可怕,啰!弄不清楚就出了家像上面这四类结果还是堕落,自己堕落还要引发人家,这个多可怕呀!所以这个愚痴的人又看见啊!以为都是错了,那么而不晓得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徒行无诣故!

所以前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我们真正要学说法体行相,你对这个法体不认识,单单在行相上面不行,所以这个徒行就是指这个,因此在前面曾经特别的引蕅益大师对我们的劝告,这里重新再说一遍,蕅益大师在他刚开始讲律的时候就说,现在的人往往总觉得持戒很重要,殊不知正知见正见更重要,你最后的修行有正确的正知见,然后跟这个正知见相应的,戒行配合那是第一等人,那一定有结果,其次两者当中万一逼不得已的话,那他很明白的说明正知见第一,你有正知见就算你做不到,否则你告诉别人,别人听着去做他可以成就,那么蕅益大师只说到这个地方为止,实际上经论上面更进一步告诉我们,这个就是海龙王经所以我写在黑板上面,海龙王经在大集部,是不是大集部记不住了,不晓得是经集部还是大集部,你们去看这个很明白的,《广论》上面也特别引这一段话,引这一段话说: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海龙王经是这样说的,海龙王经因为那个时候是魏晋的时候就翻译的,所以他那个文字非常的古拙看不大懂,那透过《广论》的浅释就很容易了解了,所以他说正见尸罗轨则净命,四者不能圆满的时候,假定你这个正知见能够把握的准,但是其他的行持稍微亏损一点,那么这个时候不会堕落,到哪里去?生到龙当中!

所以海龙王经上面说第一个拘留孙如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有很多佛弟子出家,结果呢!就是这样,由于正见是把握准了,可是下面这几样没弄对,所以九十八俱祇!那个是非常大的数字噢!然后他一个一个说最后我们释迦世尊就说,我将来我的弟子当中也有多少,好像九十九亿还是不晓得多少我也记不住了,每一个佛都有,所以海龙王说啊!我现在那个龙子龙孙多的简直都没办法算了,什么原因呢?那么这个世尊就授记,这些佛弟子因为正见这个力量的增上,他将来龙当中堕落他就生人天,而且在贤劫千佛当中他一定透脱生死,有一个例外许大乘,许了大乘当然只上菩萨道,他所以贤劫当中解脱,换句话说,一定会证声闻果,如果许大乘那更是求之不得,这个是我们要真正把握的准的,所以跟这个弘一大师劝我们的话,能够相应的在这个地方,我刚才还特别写那个《毗尼决定经》,这个《毗尼决定经》在经集部里边,尤其是大小乘抉择的,当然有好几部经噢!那个都是最精要的地方,那么反过来呢!弘一大师怎么说呢?因为你持戒而不得正知见那就害了,人家以为你这个持戒跟着你去做,这个是一盲引众盲,那么这个论上面怎么告诉我们?说有一类人等流未坏是异熟坏,有一类是异熟未坏是等流坏,那么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他戒相持的很严,所以将来得到的果报这个异熟不坏,他下一世可以得到人当中,可是对不起,他再下一世一定堕落,那个就很可怕了,他回来的机会就非常少非常少,还有一种呢!等流!这个等流就是正知见,这个正知见没有坏,那可能堕落的,所以这种堕落,如果正知见把的很强,堕落到龙当中,但是他龙当中完了以后,一定生人天,最后得到解决,就是这样,这个是两个我们很明白的清楚呀!

所以弘一大师在他那个律学的三十三讲录对吧!一开头前面你们看看那是第七条我现在忘记掉了,好像我在前面曾经跟大家讲过的,对对对就是这个,那好极了你帮忙提在这个地方,对了第七条问得谴疑,就是他第一次讲律的时候,解如目行如足,解!了解就是正知见就是眼睛哪!那么行呢!戒行就像脚,所以他行持固然重要,而不知道解意得到那个正知见尤其重要,就是这一段话,我想这里不细说了,那么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哪!他说不晓得单单行持是这样,说单单为世福,如果说真正要求解脱的话,那前面这个无非圣道,可是问题在哪里?问题在心有通塞,就是你的认识以及不认识,认识了通那哪一个都对,不认识的话哪一个都错,这个是我们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下面又说

【资持云:『准知修道、事行难分。自非达人、何由可识。』】

从这个地方了解喔!这个修道的话不那么简单哪!不那么简单哪!单单你从事项上去看你不那么容易看的出来,除非你真正已经有了相当认识所以自非达人,那么怎么才能够达?怎么才能够达?所以这个经论上面都告诉我们,尤其是大乘绝端重要的善知识,说来说去善知识,这个大乘经论上面结论一句话,总住一切教授首是不离善知识,那个就是华严上面的,一切教授!这个教授就是说:佛告诉我们的精要诀窍,这个精要诀窍当中最前头最重要的,是不离开善知识,这个善知识就是给我们真实了解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无明当中,一点都看不见的,我们现在这种知见的话,那都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一离开了这个死路一条,所以他说誓不离善知识,那么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戒上面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个头上五年是依师,这个师是什么?就是00引导我们!引导我们就是我们的眼睛,都从这个地方告诉我们,这个是他最重要的一点。

那么前面出家错的两个都指出来了,出家错的犯罪固然不可以,凡福还是不行,你要怎么办呢?最后出来

【第六节 明出家已行圣道行】

出家了以后真正要做的做这个,这个是圣人之道,这个圣在此说明,

【《业疏》云:『但出世道、无始未经。皆由着世、惯习难断。今既拔俗、智鉴明利。若不行者、禽兽无别。』】

说但是这个出世道呀!这个真正要跳出生死轮回的,这个才是圣道,这条道路我们从无始以来是从来没有走过,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真的走过了走过了就是圣人了,那么凡夫!凡夫就是没走过,所以在论上面特别告诉我们,我们世间那个看看那个事情都看了不一定会,现在这一条道路从来没去过,不要善知识的引导居然可以去,那怎么可能!现在我们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这样,尤其现在末法了,行那个凡罪行的人先不谈,有很多人讲修行人啊!出了家,赶快到茅篷里边关起来自己修行,宿生有善根这一类人例外,当然他很好他看看这个,没有善根,关在茅篷一关的话,对不起,眼睛先瞎掉了,所以我曾经遇见过有一位法师,那次谈起来,说现在很难得呀!很多知识青年也能够接触佛法,这是宿生都有善根,乃至于出家,可是很可惜,下面就说了这两个字,我现在才了解什么呢?出了家了以后,难得这个善根,而不了解去找善知识,这个是他的一个真正的重要,出世道不那么简单哪!由于无始以来的对世俗的贪着,这个习惯这个习气深厚呀!真难哪!真难哪!谈到这里我常常自己反省反省观察我自己,啊!我觉得这个的确是习气难断,所以同样的周围很多这些同道们,以前我也犯了这个毛病,总是看看别人,现在实在,的的确确,慢慢的越来越看见别人,马上反省自己,我发现一个很大的诀窍,看自己很不容易看,那怎么办?你看了别人以后,回过头来马上看自己!但看别人的话,这个是对自己最大的损害,莫过于此!吃饱了饭去忙别人的事情,可是自己的事情,又偏偏看不见那怎么办呢?所以看见了别人回过头来,结果你会感觉这群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他示现那个量让我自己警惕,这多好呢!这是随便一提。

那么下面祖师策励我们,现在既然出家,的的确确那个出家是很难很难,非常难非常难,尤其是很多在家人,在家信佛的人哪!我想更深深的了解,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就是《在家备览》,讲给在家人听的,这千真万确的事实,就是出家人,我想也都是在家人过来的,说现在有机会,在这么难能可贵的情况之下,跳出这个世俗所以说拔俗,那应该怎么办呢?智鉴明利呀!应该好好的鉴别用自己的智慧不要那么迷迷糊糊,要非常清楚又明又利,明是明白利那是快利,遇见事情的时候,要有正确的认识是明,然后要有决断不要含糊,这样才能够好好的如理如法行跳出轮回,起码自己解脱进一步帮助别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禽兽无别,那乃至于不如禽兽,这个不如禽兽是大有原因,在家人平常说的话余无所知但念水草,经论上面告诉我们,都忙这个那是禽兽,他至少只忙这个还自己去忙耶!我们现在人家忙完了送给我们来吃,本来送给我们吃的目标是干什么?要出家修行!结果弄完了以后没有修行的话,岂不是还比他们还远远不如呀!所以这一点是我们应该特别认识,特别应该认识。现在翻过来

【业疏续云:『然圣道行、经说乃多、并随机缘故药无准。要而言之、不过三种。』】

那圣道行!哪个是圣道行呢?经说乃多!经论上面说喔!真多,我们动不动说喔!你看我们这么丰富的三藏,的确说起来跟别人比一比,夸口跟人家说起来争是非说我们很多,叫我们去修行的话啊!那这是浩如烟海,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感受这个经验,经上面说很多,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多?说随机缘哪!各种机缘不同,佛应不同的机缘所以施种种的药对治,这个病并没有一定的准则,虽然这样在这个无量无边的法药当中,确可以归纳起来,所以宗要的归纳起来三种,宗要的归纳起来三种,那么下面哪三种呢?

【业疏续云:『一者小乘人行。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性。二小菩萨行。观事是空。知无我人善恶等相。 三大菩萨行。观事是心。意言分别。故摄论云、从愿乐位至究竟位、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

缘意言分别为境!那么这个地方祖师告诉我们,就是小乘的行人跟小菩萨跟大菩萨这个三类,那么这三类我不依照这个文仔细的解释,现在我们的南山祖师所判的是根据什么?是根据唯识一系来鉴别这三种根性的人,所以我现在不说的话,因为唯识一系在目前很少人学很少人弘,这个唯识虽然他法相非常严密,可是我们正确去了解的话,那是一片模糊,其次灵芝元照律师,虽然把南山道宣律祖的三大部皆已诠释的这么清楚,可是元照律师所依的是法华是天台的,所以一开头的时候,日本的学者就说,他们两位所宗不一样,那么前面弘一大师已经说明了,这个意趣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这个我们要了解的,好在现在虽然两位有所不同,可是戒部分!只是讲浅的部分,真正的定慧,要想深入定慧,他的的确确要嘛!你宿生有善根,再不然他自有他圆满的师承,那么这一些对我们现在来说都谈不上,我们只要认识一个很浅近的理路,那么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关于这一部份不深细的说明。

倒是等一下我要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那个说就是黑板上写的,这个下面说是三种,小乘、小菩萨、大菩萨,有很多地方的这个三类说声闻缘觉菩萨,那么现在他所以不大缘觉,缘觉正规的来说就是列入声闻一类,这个两类,那么这个菩萨当中呢!的确有根的利钝所以分大小,那么总归我们现在简单来说的话,一个就是偏重于自利的声缘乘人,一个偏向于利他的,或者是偏向于圆满教法的菩萨乘人,那么这两类的判别,这个我们也要了解的,由于这两类的标准不同,所以行持里边就有很大差别,现在黑板上写的那个就是《毗尼决定经》上面的,《决定毗尼经》!不是,这个佛说决定毗尼经,这个决定毗尼经上面有前面的先不去细说他,这个经我简单的说一下,说末世的时候教法谁来护持?然后世尊在法会上面,弥勒菩萨就说我!将来等到佛您涅盘,末世的时候,他愿意荷担我们释迦世尊,无量阿僧祇劫舍头目脑髓所集的这个教法,弥勒是第一个当然他是当来下生弥勒佛,世尊本来把那个责任交给他,这下面就一个一个菩萨都出来很多个,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尽意菩萨都在这个里边,一共有二十多位,那么舍利弗尊者看见了以后,非常赞叹,说啊!那些大菩萨们真了不起呀!

那么由于这个因缘就谈起来,这个佛的法藏的内涵,那么世尊就说了,修学佛法有两类犯,是大犯!有一个由贪而犯,有一个由瞋而犯这样而说起,这个瞋而犯是绝对不可以,尤其是菩萨乘行人,那个绝对不可以,那个贪而犯就不一定,尤其是大乘行者他为了要救济,他心里面舍不得那些人那这个小,其次他就更说明了,与菩提心相应这个力量,所以这个瑜伽戒本上面曾经谈过,瑜伽戒本那就是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论》上面那个瑜伽戒本,那么现在宗喀巴大师的菩提正道菩萨戒本上面也说,平常我们破了四重戒,就是那个根本的四重戒,那个根本没办法救的,但是菩萨可以为什么?由于这个菩提心的摄持,你只要这个大菩提心还在不犯,而且决定毗尼上面还这么说,假定你早晨犯了然后你只要觉得犯喔!回头想想我这个菩提心还在那个不犯,乃至于他说你呀!菩萨受五欲乐可是你这个菩提心还在那儿摄持的话,这个不算犯,不过当然这个受五欲乐要看什么噢!受五欲乐你跟在家人受五欲乐,出了家以后那个还是要严格的去持这个戒,不过他因为要去帮别人,所以有的时候这个开合不同,那么这个在《瑜伽师地论》上去抉择,这里我不去深说他,这个论有根据的啰!就是这个经,实际上还有其他的,而这个是最主要抉择的一个经典,所以将来正式的讲菩萨戒的时候,这个经!我们现在不一定会真正的单独印,我们这里有拷贝机器以后印一份,大家认真的去看一下,那他这个经是根据些什么?乃至于像海龙王经这个都是大乘经典,我们一定要有根据,那么论在哪里?

那么现在这个上面的,主要的是什么上面他就分别了,「云何名声闻乘人虽知境界与菩萨者不名清净?」,说本来三乘人的戒一定是共同的,不过稍有开合不同,等一下《南山在家备览》,南山祖师他下面也讲到,然后菩萨戒论上面也讲到,那么这个开合的关键在这个经上面,就是说声闻乘人在这种状态当中持的很清净,可是菩萨乘人不清净,那么就说了关键在哪里呢?关键在意乐!说声闻乘人不应乃至起一念欲根受生,这个声闻乘人他心目当中是什么?啊!我要解脱生死我要解脱生死,假定是有一念他觉得那留到下一生吧!这样慢慢的来吧!下一生去觉得,错了!他根本上面犯了戒了,所以说乃至一念欲根受生,他一定要这一生断一切集,如果说只要有一念起了这个,声闻乘人那个戒就不清净了,这个声闻乘人这样的,菩萨乘人呢!于持菩萨乘人这样的话最大破戒,如果菩萨乘人说:我这一生一定要解决,这个不能再受生,这个菩萨乘人破戒了,不但破戒而且是最大破戒,标准在这里!下面看

【「云何名菩萨乘人虽持净戒声闻乘不名净戒?」】

这个菩萨乘人清净的,但是声闻乘人不清净,佛提醒优婆离说:菩萨乘人于无量劫堪忍受生不生厌患!这个菩萨乘人本来要救一切众生,哪怕为了一个众生长期都在地狱里头都愿意,这样呀!所以他乃至于无量劫他为了救渡众生流落在世间,那么关于这个内涵是学大乘的人应该认识的,他并不是不厌患生死噢!这个是论上的抉择,要不然的话我们觉得这个世间很快乐,那我是菩萨乘人啰!我就不出离,那就根本错了,菩萨乘人是也生了出离心,认识世间的可怕,但是他更进一步要救人,于是啊!我为了这个救人的大利益,我虽然留在世间这么的难受我要留下来,这个是菩萨乘人的超胜,不但要留下来乃至无量劫留在那个地方要救人,这个是菩萨的发心就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叫持戒清净噢!那也就跟他前面的菩提心相呼应的,那么声闻乘错了完全错了,最大破戒!比破四重戒还要可怕,这是两个最大的差别,所以他下面说菩萨乘人,他持的那个戒看看上面不净护戒!声闻乘人持的叫净护戒,这个是专门,像这个将来到菩萨戒论上面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这个戒的基础是一个,可是有许多戒声闻乘要净护菩萨不净护,这个根据!根据的一定是经,还有菩萨持的是开通戒,声闻持的是不开通戒,现在看见了没有这个标准摆在这个地方。

所以以后我们自己去选择我是走哪一个的?声闻乘!那一定是想这一生解决,这绝对不能说不行不行也要做你全部精神,万一做不到下一世马上就跳出来了,这个是他的一个特征,而菩萨戒说我这一生一定要解决,那又根本错了,其他的就是持的很清净你根本已经错了,这个将来菩萨戒上面他有最完整的抉择,倒是我们现在有根本,有了这个根本那前面这个我们大概就了解了,至于说生灭或者什么等等的话,那就是通常我们现在天台所说的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这是平常我们习惯的,说唯识法相上面这种什么观四生灭什么等等,我们不太熟悉所以不照着现在业疏上的解释,这个是理由,前面既然已经告诉我们了,了解了这个道理去修行,现在我们了解了半天的道理嘛!也迷迷糊糊最多跟人家嘴巴上面讲讲,对我们也没也太大帮助,这是所以不讲的理由。

现在我们下面看P.247第二段第六行,

【资持云:上之三科总论十界之因故并名行。凡罪即三途行、凡福即修罗人天行、圣道即三乘佛果行。历示心行、令识因果。舍罪修福、革凡成圣、厌小慕大趣一佛乘。】

那么上面三科就是说小乘、小菩萨以及大菩萨,这些都是十界当中的因,说错了!上面的三科就是凡罪行凡福行跟圣道行,这个是这个三科,这个才是十界,下面的小乘小菩萨那么这个四圣界,所以这个地方的十界这个叫行,因为总论十界的因所以叫行,凡罪是三途行凡福即修罗人天行圣道即三乘佛果行历示心行令识因果舍罪修福革凡成圣厌小慕大趣一佛果乘!这是祖师结劝我们的,分出来了凡罪是三途,当然很清楚,凡福呢!修罗人天行前面说鬼趣受胜处,实际上修罗到底哪一道?这个开合不同,有的说六趣六道,那么把那个修罗列入三善道,有的时候分五道,五道的话那修罗一道就列入鬼趣了,所以说他列入鬼趣而说受胜处,在这个地方总之跟这一类相应的,现在我们看见有很多大力鬼呀!什么等等那个恼害的非人都是这个,最近我经常碰见这种事情,我这次到南菩陀去又碰见好几个,哎呀!讲讲那些故事的话真是,那些鬼故事就是完完全全都是现实生活当中遇见的这种事情,那么这种情况怎么办?有很多大力鬼喔!那个大力鬼很有本是噢!他看起来很怜悯喔!他也给人家看病弄这套东西,这个都是什么?这个修行当初的时候那是行凡福行,这样产生的结果,那么圣道就是三乘的佛果,这个把前面这个照着次第告诉我们历示,什么样的心行那么将来感得什么样的果报?让我们认识如此因如此果的必然关系,了解了以后就舍罪修福,这个罪福的就是不要堕落总要超生,那么尤其是要超生什么?就是从下位到上位!上位当中还要革凡成圣,圣人当中还要厌小慕大,一阶比一阶高一阶比一阶高最后趣一佛乘,尤其我们幸运的在大乘这个佛法地区,所以透过法华认识究竟意趣,佛初是只有这个目标。

【是故业疏专指大乘为出家学本!】

那么所以这个业疏,业疏是就是我们现在专门讲羯磨的,专门以大乘这个才是我们出家的根本,本来戒!我们总觉得戒是好像都是十八部小乘的,实际上真的吗?那看南山道宣律祖已经从这个地方指出来,指出来以后结果这个天人韦将军,还特别来证明说啊!自从这个戒法传道东土以后,某人就是我们道宣律祖,你是解释的最贴切的一个人,就是有一点点,那个一点点都是名相上的,根本都把握准了,可想而知,这个道宣律祖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你了解了这一点回过头来看《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告诉我们,这声闻戒是为谁而立的?为菩萨行而立的,大家还记得吧!那个声闻戒这么难持,得到的果报那个声闻果,那何必呢!你要得到声闻果的话,八关斋戒也得到呀!为什么佛陀的一切智人是这么难持的戒,得到的小小的果报呢?所以这种关键,我们要透过论才能够抉择出来,你仔细的看哪一个圣人,印度圣人我们中国圣人,中国的圣人汉地圣人西藏圣人都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才透过这种大菩萨示现,这个大祖师才能够抉择他的重要。

所以在这个地方的话,这个业疏是专门讲戒的,可是在这个地方,对不起,他并不是告诉我们这个戒是小乘,共小乘的!他真正意趣,还是要转大乘究竟成佛,所以他马上举证明

【故戒本云,】

那就是戒经了,

【若有自为身,欲求于佛道是也!】

你真正为自己呀!求什么?求佛道,假定说要求声闻的话,若有自为身但求于罗汉就可以了,他不会说佛道呀!那换句话说这个前面也就是那个四分的祖师就从下面引上来的过程,这个在讲戒体当中就讲非色非心当中说明的说强号二非,那在这个时候这是他的一个特点,现在我想下面休息几分钟,休息几分钟等一下我们在继续下去。

P.247最后一段第七节,那么前面第四节是凡罪行,第五节是凡福行,第六节是圣道行,第七节大小乘相决同异,大乘小乘相对比来抉择一下他的差别何在?

【资持云:『相决同异。同谓进修方便唯是三学、无别途故。异乃心志广狭故分二乘、用与别故。』】

这个地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相对的把这个大小二乘,来抉择来决定差别何在?说同!什么是同?说不管是大乘也好是小乘也好,真正上进一步一步进修的方便呀!就是三学没别的了,就是三学!在这个《广论》上面大家还记得下则三学广则六度万行对吧!所以他这个三学是绝对是总摄的大乘的全部,所以并没有异途,异的呢!那么差别在哪里呢?心志广狭!由于个人内心的志趣,有的人是宽广广到跟法界相应,有的人狭窄狭窄到只管自己,如果自己都容不了那这个堕落了,只管自己你能够管的好的话,那你就是个二乘的行者,所以分出这个二乘来,在这个地方同样是三学,看你运用的程度而分出差别,所以不同由于个人的心志广狭,了解了那么再下面把这个大小乘相决同异呀!分大、小二乘各是三学差别何在。

【第一项 小乘三学】

【《事钞》云:『若据二乘戒缘身口、犯则问心。执则障道是世善法、违则障道不免三涂。』】

这就告诉我们这个,说如果谈戒!二乘谈戒是什么呢?犯!讲身口,可是戒缘身口犯还是问心,换句话说意乐!这个意乐最重要,不过这个虽然是这样的话,你一定要清净不能执着,如果说你虽然持戒而执着的话,对不起那个是世善,所以持戒持的很好而执着这个戒相的话那是世善,那违的话就堕落,要怎么办?持而不执!所以真正的持戒,持戒非常的精严而了无戒相可得,那么这个是他的特点。

下面我们翻过来,这个定呢,定我们现在这里先不去说它,这个戒定慧,由于真正,譬如说,现在由于我在这里讲《广论》,这个将来的定,完全是由他的这个地方的传承的,一步一步的深入,那么这个戒,本来就是这个定慧的基础,那你了解了这个,这个定一定有他一个很完整的次第去深入,那么现在这个地方的名相我们暂且不去管它,进一步看大乘的三学,同样的大乘当中戒学这里说一说,看P.248

【第二项 大乘三学】

【《事钞》云:『若据大乘戒分三品。律仪一戒不异声闻、非无二三有异、护心之戒更过恒式。』】

大乘戒分三部份,哪三部份呢?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那么这个地方这个摄律仪戒,跟声闻一样所以不异声闻,但是稍有不同,所以说非无二三有异!这个里边稍有一点点开合的差别,刚才说的决定毗尼经那个就是开合的根据标准,瑜伽戒跟那个梵网戒呢!就是开合的行持行相上头的差别,这个都在三个戒本当中,你们自己去抉择就很清楚,还有前面这个就是在别行篇上面的前面上面也曾经有过一句话,说那个是警告在家人,警告在家人说:有的嘛!出家人不管怎么样不能去动他,有的嘛!说有一些护法可以出来,到底怎么办?所以南山祖师说:这个看情形能够两个配合最好,否则的话大乘戒是在后面说,这个是比较深远一点的,这个是他的抉择,不过有一点我们注意,假如我们基础都没弄好,就不要基础而谈后面这个不可以,就顺着次第来,这个是他真正重要渐次深入,那么所以关于这个地方的律仪一戒开合的情况是这样,至于说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尽管在南山三大部当中,就说摄律仪戒当中他同样的可以包含三聚,这个意义虽通但就实说来的话还是有他的限制,还是有他的限制,真正那个三聚净戒!你非要把这个瑜伽梵网两个戒弄清楚了,那才是真正把那个三聚净戒完全把握的准,那么这里最后一句话护心之戒更过恒式!小乘戒虽然这个律仪是跟声闻一样,但是他偏重心里所以叫护心之戒,是比起恒常状态远来的超过,所以说当分的小乘教是有宗萨婆多部,他对这个形式很注重不管心,四分一宗叫过分小乘教,他已经注重那个心了已经叫过分,至于圆教的话那不晓得过到哪里去了所以叫做圆教,那么这一点是我们要了解的,那么关于这个地方的话,完全要自问心行!尽管刚才说的这个毗尼决定经就不是个借口,如果说自己的心就是世间一点放不下,就说我是个大乘行者这不好,这个不好!尽管就究竟意趣来说,你只要沾到了你能够去走的话嘿!他慢慢也会一定会走的上来,可是前面那个时候堕落的时间很长,出来了以后他那个大乘的种子还是会出现。

所以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对于人家千万不要去毁谤说:这个人怎么这个人怎么?譬如说法华上面讲起来那个求鸣菩萨啊!我现在对于这个典故,对那位求鸣菩萨我实在是感觉的无比的景仰!无比的感恩!我当初对我当初的感受我是最大的忏悔,这我简单的说一下为什么这样想呢?就是拿我们现在世间来说,我们看看很多人啊!他好像是说这个,实际上行为当中看他心里面都是忙这些,我们往往忘记掉自己反过头来看,我们的什么业感得什么果?我们这种业就不可能感到佛菩萨,不要说佛菩萨!声闻的人圣者都看不见,那我们只要求别人,如果说没有这些求鸣菩萨在世间广诵这种善书,广说这种道理的话我们佛法就是碰不到,这个真正说起来对我们是第一大恩人,我们常常说父母在乡下种田弄的混身是臭,让你念到大学毕业你回过头来说,你混身是臭你给我滚出去,然后说这个人,这个人真是连畜生都不如那是地狱种子呀!我们现在要了解的,尤其是越到向后我越是感受到这个,啊!所以这个经上面不要说大乘行者,二乘圣者也是这样但看你自己的内心来反省,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哪!所以说我们刚刚进去的时候,的确的这个求鸣菩萨有他绝对的一个价值在,这个绝对有价值在,再说我们看见了以后马上反省自己,我要学大乘的人我不要这样,这是警惕我们自己,所以不管你在任何角度去看的话,你只要与法相应你看起来一定是功德,反过来我们如果不能和法相应的话,佛来!看看就是过失看不见功德,假定我们能够从这个地方去一步一步努力去走的话,那将来跟善知识就很容易了,那就跟的上了,否则的话什么善知识跑到你面前,一点点小小的瑕疵,真正说起来,《广论》上面说的少许茶一举高低,弄他一点点心里面,就是一天到晚缘在烦恼上面,看看都是别人不对,自己一点毛病都找不到,我刚出家的时候也是这样,哎呀!师父呀!某人呀!又错了告诉我们,其实平常有错的时候,稍微点醒一下,等一下就烦恼了三天,那那那这种情况就是这个样,所以说到这个地方的话,说来说去自己要恒准护心这个最重要,那么其他现在不必去说他,这都是以反省为主,下面这个解释我们先不必细看他。

再看P.249第二段,那么这个就是第五行,

【事钞续云:智论问云:菩萨住于实相、不得一法。得破戒否?】

这个就有人,为什么要这段问答呢?真正菩萨道的情境那当然高明,可是现在口说菩萨,说菩萨住于实相呀!没有破戒,所以要喝酒要什么乱来,那么这个就是第一等的地狱种子,所以祖师说这个问答来警诫我们,他下面说

【答曰:以住于实相故、尚不作福、何况作罪。虽种种因缘、不破戒人!】

他住于实相的话福都不作何况罪?罪更不应该做,现在我们一天到晚造了罪,然后说不住实相,那个是地狱种子,在这种情况,不管什么状态做法这不是破戒人,所以因缘条件需要他怎么做就怎么做,近代有一个了不起的祖师,通常我们称他为金山活佛,这是逆化的因缘对吧!他就是疯疯癫癫的,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情,人家来把那个大粪就叭!整个的就套到他头上,他也不在乎顶着大粪,咚咚咚满街都走,那个才是呀!然后有鱼有酒他也照这样的可以来,实际上金山活佛好像没有喝酒吃肉对吧!没有!他有这个本事噢!

实际上金山活佛,好像没有喝酒吃肉对吧!没有!他有这个本事噢!他地上捡到铁钉,也把它吃进去,花生果也吃进去,人家烧水一大缸也吃进去,拍拍肚子,今天应供的很好,他有这个本事呀!然后他要去放生,人家要放生买鱼,那你拿钱来,没钱!那怎么办,没钱你怎么买?那你把那个死鱼给我好了!好!觉得这也是道理,那个死鱼给金山活佛,那个死鱼就活了丢到湖里,那么卖鱼的看见大为惊讶!那好活鱼也送给你,他有这个本事呀!所以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看别人住于实相呀!这个才真正住在这个地方,所以恒准内心是第一重要,像我现在这样的话,说来说去,还要多读经论,反观自己,然后志趣要大行持要实,那这种地方,对我们是最应该注意的地方,所以为什么要这样呢?祖师说:世多邪见故决问之!世间太多这种人,邪见的人太多,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来,抉择这个是资持里边的,那个资持里边的最后一行,答中、以福况罪。不作福者不取福相故云不作。种种因缘谓方便化导、随所动用皆离过故!他完全是方便随缘,他需要的怎么办就怎么办,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随缘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跳出生死轮回绝没有一点过失,那个大乘行人在根本上面他一定要发菩提心要救一切人,救一切人证了实相以后,那个时候没有罪福相,没有是非相唯有一个,就是大菩提心要救人家,那个时候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所以《法华》后面,譬如说00菩萨的00品,《妙音菩萨品》不是都这么说吗?应以什么得渡就现什么身,这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继续

【事钞又云:菩萨得无分别智、一切尘不显现、由有胜智方便、具行杀生等十恶。由前有利益故、自无染浊过失。】

这个最重要,

【纵有利益、有过失不应行。】

啰!这个就是摄论上面告诉我们的,到什么情况之下可以了?是说菩萨得到了无分别智!这是呼应前面的智论的,那么说得到了无分别智一切尘不显现,那个是初地菩萨以上的境界噢!这个叫无分别噢!不是现在我们不要分别了,反正你喝酒吃肉你不要去分别它,既然你不要分别为什么你还要吃酒肉呀?所以祖师们告诉我们,如果大粪摆在这里你也觉得吃的很好,那你真是不分别了,给大粪那就是受不了,那个时候最好少开口现在常常说:哎呀!我可很自在,我不在意,然后在那儿睡觉,睡觉当然自在啰!叫你看看看,热的要命满身流汗,你还在拜佛,还在什么你说我很自在,那多多少少有一点起码的自在,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这一点是他的一个特点,所以在此说这个得了无分别智一切尘境不现,那么这个是胜智的方便,然后在这里有利益对于所对的前人,有利益那么他要怎么做都可以,具行杀生等自己是没有一点的杂染之心,没有一点过失,假定说有利益而有过失的话那不可以,虽然可以利益别人,但是自己有过失,那不可以噢!所以虽然就是有利益自己有过失那是什么?在你没有得无分别智之前的话,这个有过失,所以他下面,

【准此初地以上方得用此无分别智,故地前不合!】

结论来了,所以平常我们开合的话,这个正规的来说是大地菩萨,那对我们来说因地当中万一作了怎么办呢?堕落!堕落龙当中,可是这个完全是要正知见相应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把握的准,这一点要把握的准,我们要这一点了解的很清楚,看的很清楚然后你恒准心行到底怎么样?那去走那就战战竞竞去走那才可以。

那么下面这个解释,解释呀!我就不细说了,我们不妨看看那个济缘倒数第三行,

【济缘云:无分别智谓观诸法如实平等故无分别!】

一切法平等平等这个是无分别智呀!

【唯一真体、外尘本无、故尘不显现。方便即权巧。有利益者谓利他也、自无染者谓自利也!】

这个是标准在这里,

【具此二利虽行无犯!】

要有这个,自己没着染对别人有利益,那个时候才可以,

【互有所缺亦不行之。故云纵有等。】

这样!或者自己有染,虽然对别人有利不可以,或者自己虽然无染对别人没有利益也不可以,这个标准在这个地方,

【今时愚人不量位地、不知权行。作恶无耻、妄引为例。自误误他、难可救也。】

现在很多这种愚痴之人,不量自己的什么地位,也不晓得这个大菩萨的权宜之计,然后自以为如是,这个叫做作恶无耻,这应该了解观察自己的内心觉得哎呀!我怎么?是个凡夫呀!所以一心的感到羞恶呀!他现在无耻还要做恶,不但如此还妄引为例嘿!你看这个佛菩萨这样的,这是自误误他害人不浅这种人无法可救,所以这个祖师一番的苦心呀!一再苦劝我们以及告诉我们这些。翻过来

【事钞续云:『涅盘,持息世讥嫌戒,与性重戒无别。因说菩萨持戒相,罗剎乞浮囊喻。』】

这个是现在我们到最后,涅盘上头的时候他还特别说明,说很多的后面的戒,这个戒当中前面最重要的大,最主要的根本重戒是性戒不可以犯,后面有很多是什么?息世讥嫌戒!照理这个习世讥嫌是当时的讥嫌,现在有很多人说,这个息世讥嫌戒无关紧要的,佛怎么告诉我们呀?尤其到最后涅盘的时候,叮嘱看见没有?啊!说这个息世讥嫌,与性重无别,因为你自命为弘法者,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不可以让世间的人来讥嫌你,你这个人说了半天,不如个俗人,那你这个法怎么弘?这是我们要了解的,说既然你的目的在弘法,那么对于这些人应该的护持,当然跟性重一样,这个很明白,尤其是大乘菩萨,大乘菩萨的根本是要帮忙别人呀!性重是你个人的自己呀!所以在这个条件之下的,所以这个涅盘说:息世讥嫌跟性重无别!这有他绝对的价值理由在的,这是我们要了解,这个是他的根本,并不是说我们无缘无故的,现在清楚不清楚?所以那个标准摆在这里你才能够恒准的出来为什么?当然我们这种也只是了解他的百千万分之一,你从这个观点去看你了解了噢!为什么息世讥嫌戒跟性重戒一样!如果你站在自利的立场那的确,这个有他不一样的地方,那个息世讥嫌戒不能跟性重戒别,所以前面犯了那对不起!你这生不能证涅盘的像断了头一样,后面你忏悔可以,可是你为别人的话,别人心里面老耿耿于怀你忏悔了别人心里面更耿耿于怀,你帮助别人的意趣根本失去了,所以你必须跟性重戒一样的等观起,所以我们要切实那个戒的特征的时候,那个标准安立了才能够说的清楚,不晓得我这个意趣,清楚不清楚?这个是我们自己衡量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真正说起来,讲戒不那个容易呀!说到这里快完了,我也只能说,我实在是不懂,实在是不懂!我只能随缘随分,根据我自己从我师长那里告诉我一点点,说这个是百千万分当中的一个,所以其他的有很多那都是大菩萨示现的,我想他们一定有他更完整的数据,总想办法要去尊重人家,那至少我自己感到很惭愧,那至少把我了解的做到再说了,所以这一部份对于那个息世讥嫌戒要怎么办?要做到说菩萨持戒相罗剎乞浮囊喻,哪怕很小的一点不要犯,这样呀!这个是我们要注意到的。

不过在这里,就是根据刚才说的,如果说你为了别人,说为了利益人到那时候自己心里面觉得哎呀!这样的,那既然我是这样的一个菩萨要舍什么?那好!我就是下世堕落我也舍了去帮他,那这样去做那这种发心是了不起的,你对于他那个根本没有动摇,清楚不清楚就是这样,所以他本来是为了护别人,为了护别人哪怕很细微的息世讥嫌戒你也护,现在同样的你为了护别人,所以到那个时候你稍有开,所以关于那个菩提心戒,那是根本你把握的非常牢,所以刚才那个经论都告诉我们,你哪怕犯了戒了可是你这个菩提心还在没有犯,现在清楚不清楚对不对?所以你拿这个标准一衡量就衡量的出来,可是这个事情不是嘴巴讲的,嘴巴上讲的话那都是无耻大罪人,那都是心里面内心,所以平常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从前面一步一步来?先不要在别人身上试!这个一试试出毛病来,自己一个人对着镜子照,什么镜子?心境!这个心境!当心对境的时候看看自己贪心,管自己还是管别人?管自己的那先不要说帮别人忙,这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我们几个同修当中那是依众靠众,依众靠众!啊!自己看不见看了别人马上回过头来,然后互相的策勉,好在我们团体当中犯了一点小小毛病,他也不会引起世间的讥嫌,那么同样的世间的同道当中也应该注意,这个时候非常重要的,总是说来说去如何先从根本地方下手!戒的特征也在这个地方。

那么下面我们这一章说完了,这一章说完了,这章说完了呢!这章就是出俗本意,那么这个意趣把握的准了下面要出了,所以

【第二章 先说苦事】

大家觉得出家好出家好出家好,往往以为出家怎么好?你也不要上班吃的也现成用的也现成嘿!对不起错了噢!真正要出家跳出生死的话,这个先是乐的因噢!这不是眼前就马上快乐噢!要种乐的因的话,现在的行持是苦的噢!这个我们要了解噢!如果了解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根本错了,所以我们必须,这个地方先说苦的不是先说让我们认识行持的时候,硬是第一件事情是苦,假定出了家以后觉得生活上面很快乐,那保证这个出家根本错掉了,所以出了家了以后呀!种这个乐因现在硬是要种种艰苦的,现在我们看文

【羯磨注云:僧祇云:】

这个羯磨注上面引僧祇律,

【若初欲出家者,为说苦事一食、一住、一眠、多学问答能者度!】

要这样的,下面说随机羯磨上面告诉我们,就是换句话说,初出家的人刚开始沙弥,这个师长先要告诉他,对于这个想出家的人你要告诉他:你要来出家的目标,是要解决生死轮回之苦噢!然后现在用努力噢!努力这个除苦之因,就是这样这个修行是苦事情,那么苦到什么程度呢?吃只能一食,住是一住,一眠!这个都有他的内涵在,下面都有解释,换句话说,这是指我们生活当中的享受,那个少到不能再少,还有学问!学问要多的不能再多,你看看现在我们享受是多的不能再多,学的话,少的不能再少,还嫌它麻烦,就是这样恨不得一个人说啊!那最好我宿世修行关在屋里边,或者坐在蒲团上面打瞌睡,随顺着自己的习气走,那是我们的根本错误,答能说可以,这个能是要真的唷!我们才度。

那么现在下面

【业疏释云:为说苦事者!为什么现在说苦事呢?以世网苦辛多厌求乐初虽慈许终有退败!】

这个世间很多人失望,这个像网一样的好辛苦噢!所以大家说出家快乐,他就想想没有错,我一天到晚要这个又要做那个,出了家以后,这种事情都不做了,他根本就认识错了所以这样来,来了以后师长也说那好好好!看见他一番好心来,师长是很慈悲的接受了,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教导,以及学的人也没有正式的好好的学,到最后退败!完了!心退了行为败了,那堕落地狱了。

下面就解释什么叫一食?

【一食者佛教之中、一食为本。】

佛教之中一食为本!一天只有吃一餐,

【托缘开二、不是长途。】

现在我们是吃二餐噢!说这个正规的是吃一餐,吃二餐不是长途,

【至今西域、统五天竺,常行一食。希见东华寺别两顿!】

祖师说的,到现在西域那,就是印度等等,包括所有的五天竺,就是五印度,通常情况吃一餐,像我们这里是吃二餐的很少,那是南山道宣律祖的,现在吃二餐的是很少呀!都吃三顿,三顿不够还要宵夜,宵夜不够还要点心唉!这个实在是非常糟糕,乃至于有很多地方去,好像你去了以后,不送点点心不好意思,这变成养成习惯了,我之所以说这个习俗之难改呀!这个教育的重要呀!不过眼前一食我不大主张的,我也是说老实话,你教理不清楚,然后他自己的善根不够,吃了一食以后,把一天的二餐通通吃下去,乃至于二天的吃下去,唉呀!吃的那个肚子涨的要命,然后跑的去说,我吃一顿噢!我吃一顿噢!啊!这个非常糟糕非常糟糕,所以人家吃一食怎么吃的呢?就是一团!就是吃到肚子里觉得不饿了就可以,以我们现在来说的话,相当于我们饮食当中的三分之一,就是这样一天还吃一顿,这样的呀!所以既然我们的条件不够,这个祖师完全要衡量自己的0000那才可以,所以人家说吃一麻一麦,那那那我们也不需要,这是跟我们的量相应,所以我们总要适可而止,这是重要的不过当然啦!现在如果有种大师出来就是这个样,那我还是赞叹不已我视之如佛,这个一定是要我们把握的住这个重心在哪里。

一住呢!

【一住者一坐跏蚨,周时方起,自非味重,何以致斯!】

什么叫一住呢?打坐!一住周时,周时多少?24小时!一坐下去24小时,你没有这样一点点的什么叫禅悦噢!你没有一点点,我们叫禅悦为食禅悦为食,这个才是真正的禅悦为食噢!啊!这个味道真的很重,那菩萨戒上还要规定的,他恨不得还不要出来,菩萨戒规定尤其是菩萨乘行人,不准超过七天,因为他得到了味道,我们现在的话坐在这儿坐了七分钟唉!心里面就乱遭遭的,这个是一食一住的典型例子,这是为什么我现在说定慧等等,现在我们也不必深谈,戒!然后这个戒当中的正知见,如果我们能够弄对了战战竞竞去做有我们的份。

下面一眠!还是要睡的,一眠怎么呢?

【一眠者中夜之时暂尔倚卧分星月次寻起缘念!】

这个睡的时候要不要中夜?中夜拿我们现在来说十点到二点,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睡十点到二点啰!躺下去手这么一靠就是这样,星月一分!只要稍微星月一分一睡下去,一觉得那马上起来了,这个是睡觉的方法,这种情况我们也是了解,现在我们通常好一点的寺院,晚上睡的蛮晚早晨起的蛮早,那中午一定还要养息一下,养息的不够早晨吃过早饭还没起明月回笼觉,唉!我当初出家的时候我就养成恶习,所以我到后面我对这个非常注意非常注意,我很长一段时候那个时候我在石头山,因为师父年纪大了,他们老年人晚上睡不着,他通常都是二点钟起来我也起来,但是他用功吃过早点以后通常大家是睡觉,刚开始的时候我扫扫地后来一个人实在觉得!啊!一个人刚去的人都是发心呀!天天扫,我觉得扫来扫去也没人看扫它干什么嘛!那还是念佛吧!当时倒也没睡觉去念,念了有一段时候很用功,念到后来没味道了,东看看西摸摸看看大家那我也是休息一下,有的时候也就累了,不睡则已睡了好了天天睡,以后我到别的地方去以后呀!早晨就是没办法,以后一直后来到同净兰若,到了同净兰若以后呀!仁法师这个精神我想不要睡觉,吃过早饭以后看书也好念佛也好,这个眼睛皮子在任何情况就是拨不开,那旁边这个小沙弥呀!他就跑的来给我送一点什么,看见我那个样子他就给我送一点什么我都忘记掉了,饮料!那个是增加那个东西,我想试试看,有的时候试的也不行,吃了咖啡一杯咖啡吃下去一个晚上睡不着,唉呀!苦熬!熬了很长一段时候,所以我晓得这个习俗难改,你说乃至于到现在这种情况,你们看见我如果实在太累我也休息一下,可是精神起来了我早晨那一觉绝对不睡,所以我现在真正感受的到,真的累了是需要休息我们就是个常人,那你说一下我休息一下,不要说像我你们在座的任何一位,忙的可以!这个习惯养成了对我们很有害,以前我曾经有一段时候我中午也不睡,因为这个西方人中午不睡觉的,我想你们知道噢!结果他们的习惯来的话他们来可以,跑掉了以后啊!那一天的精神就整个的没有,我这是随便一说,这是个人还是个人随份,所以在这里我说,我并不是主张我们要一食一住一眠,但是我们随我们的份,实际上《广论》上面呢!不但看这个,地上菩萨为我们的愿景,我们恨不得希望菩萨,那个菩萨一千年不睡觉,一千不那样,我们有了这个经验的话那晚上大概睡他七个小时,后来慢慢改六个小时乃至于这样,所以你们将来真正有因缘,你们不妨可以试试看,不妨可以试试看,先不要说这样如果试的行那就作,试的不行就以现在这个状态当中,把现在我们已有的时间能够把握的住真正好好的把握,在这个上面不要向下推,那已经就不错了。

【多学者慧心常运、不许浮散也。】

唉唷!这个多学,比我们现在还要来的麻烦,我们学这个要什么?慧心常运不许浮散,要到这种程度噢!我们现在多看看书还可以,说天下书来了以后呀!这个心里面始终能够不浮散的话那这个更难,但是这种都是我们的愿景,然后来策励我们,策励我们。

【济缘释疏云:世网苦辛谓工商士农经营求趁不容自安人多厌之,求安闲乐故,反说苦事,知其志愿,初慈许者谓师辄受也,终退败者谓资疲厌也!一食中、初二句明本制。托下示缘开、因病开粥故。至下引据希下斥非。今时见便进噉、岂止两顿。律崩法坏、一至于此。悲夫。周时谓尽一日。味重谓禅定乐。倚卧谓倚身而已。分星月次不使长久故。 慧心常运即遗教云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也。】

那下面说,为什么前面说世网辛苦呢?就是普通世间人,这个地方不是沙弥要出世吗?他出世之前在世间不管是哪一行哪一业,大家都是经营忙碌,所以这个实际上的的确确大家都厌恶,总希望安乐,所以真正出家的时候,这个时候要了解,真正出家是要了解出家的目标→修道!修道是件苦事情,这个眼前虽然苦可是这个是乐因,这个才是我们现在忙的,并不是说现在即刻就得到那个乐果,这个乐的果变成将来的苦因,这个要认识,所以从这个上面了解这个出家的行者志愿所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反过来的话虽然做师长的人哪!说慈许的辄受也,说啊!看见难得的很好来来来!来了以后如果他不了解这个,以及虽然了解了,可是这个志趣不深远坚固的话,最后慢慢的资!资就是说所谓来受的弟子,来受的弟子到后来慢慢的疲厌那就害了,那就害了,下面这个解释我就不细说了。最后一行

【资持云:僧祇、先说苦事。欲令知叹、免后悔故。】

为什么要先说苦事呢?要让他了解出家的根本意趣噢!说现在是种的乐因噢!这个因本身要努力的噢!就努力来说这是苦的唷!这个苦要身心两方面,所以我经常遇见很多人唉呀!我不怕苦我不怕苦他很努力,结果呢!弄了没几天受不了了,有很多这种典型的例子,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我曾经遇见过以前有一个,他也说他来了绝对不怕苦,一跑跑到寺院里面,他把周围草地上面的草所有的都拔掉了,就是这样!你说他勤进吧!真勤进!我告诉他:你要慢慢的来慢慢的来!叫他不拔他受不了,就因为这样的关系跑掉了,我说天下就有这种怪人,后来想他跑掉了真好,你看那个习性之难改,叫他休息一天他还自己觉得,普通世间人都是把自己未会先会那种,以为这是一种修行,实际上都是学的我,所以这个身苦已经是不大容易当,这个心苦是更难当,这两个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所以你没有正知见的的确确走进来这条路不大容易走,不大容易走!所以这个僧祇上面所以要先说,那让他了解,事先了解了以后他不会后悔,这个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那这一点上面通常我们说正知见,正知见就是指这个而言。

【四分、则有十种。谓能耐风、雨、寒、热、饥、渴、毒虫、恶言。一食。持戒。】

上面那个僧祇说那个总相,总相就是说喔!这样的噢!实际上内涵呢!运用四分的,四分上面说那个内涵一共有十种,哪十种?风雨寒热这是就住来说的,我们现在住的样样安乐,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我还看见很多寺院,因为寺院通常不像那个住家呀!现在的住家是越到后来是越考究,譬如说这个地方是大殿,那个地方是寮房,那个地方斋堂,那个地方嘛!是这个什么譬如说洗手间什么等等,总觉得嘿!这个地方要弄条走廊,免得出去的时候呀!乃至于到洗手间去的时候要走廊,啊!以前古人说住在树下我是没看见,譬如我到印度去就看见这个状态,那真是看见了,不过现在你们去也看不见,那个老房子拆掉了,都造了新房子,去年梵因法师去的时候还看见过,带头一看,净超!你有没有看见?那个旧房子,就是那个斋堂上面带头一看,那个天花板都掉掉了,那个顶上看的见那个光线的,还记得不记得那个绿皮房子?他就是指这个,那个房子干什么呢?我们这个铁皮钣是烤的很好,他那个铁皮不是耶!就把五加仑的那个桶呀!油吃完了以后把它剪到敲敲平,一块一块弄起来,就变成这样钉在上头好了这个就是屋顶,就是这样然后年久了以后,就修掉了一个洞风就灌进来,那已经不错的噢!那真正算起来已经不错了,那个也就是说风雨,说外面大风里面小风,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嘿!他们就安之如素,寒热!那这是住的地方来说,然后饮食呢!饥渴!啊!我们现在这里说实在的,吃完了以后,经常这种状态,这个所以说到这里的话,说有人说现在这里为什么大家弄不好啦?物质太丰富!

我发现这也是事实,所以我的老师他就说,他那个一直到20几岁他10几岁就去了,整整的10几年他从来没想到,他说我们那个时候不要说袜子,他到10几岁没穿过鞋子呀!一方面固然的苦还有一方面还有个原因,他那个学的那种精神哪!并不一定是说他的精神,他的精神也好,所以这个说来说去我总觉得这是宿生的资粮,他能够感到好的师长好的同学好的传承,在这个里边他自然那个学!把他全部吸引住了,要嘛!不行淘汰掉了,他一张开眼睛来,做完了早课,第一件事情就跑出去跟人家论辩,就是这样不管风雨无阻的,在这个地方,外面那个石头上面,他全部精神灌注在这个里头,所以我们现在这里很想学很想学,所以我说来说去,我现在了解一个事情,凡是这种事情,资粮就是一点都假不了,所以这个上头说,不是急着说要培积资粮,然后这个资粮要培对噢!如果培不对的话,那就三世怨,这是绝端重要的,你能够在这个上面好好的做好了以后,将来一步一步上去,进到这个圈子里头。

将来一步一步上去进到这个圈子里头,那样样东西摆的很00,现在尽管我们看见这个要想去忙这个,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很难,所以他上面说饥寒,那下面的毒虫!毒虫同样的也是一样,他们因为食住什么等等不一定真正能够样样摆到,所以外面很多住的地方不一定能够摆的很好,这种地方难免会来,那么这种都是身口,恶言!那就是心苦,这个恶言不一定是来自外面噢!不一定是来自外面噢!实际上就是这个师友之间难免有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反正你了解了这个是锻炼我们增长我们能耐的最好的,不了解这个很糟糕,还要一食持戒,就是四分上面告诉我们的,所以现在虽然我们做不到,可是看见了对我们有一种策励作用,这是策励作用我看见怎么样噢!我们有这个标准有这个愿的话,我们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感觉的很满意了,赶快大家好好的努力,那么这个是说先要了解的苦事,换句话也就是说乐因,你要得到将来最起码的涅盘之乐,那么现在下的因是这个样的,至于说佛道!那更是从这个上面深远。

下面五德!那个是说沙弥所具有的,

【第三章应知五德】

【羯磨注云:如请僧福田经沙弥应知五德!】

这个出家的功德来了,就是刚刚出家这个沙弥,引这个经上面他有这样的五种功德,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身命遵崇道故;五者志求大乘为度人故!那么这个五德一共只有五条,我们看这个五条,业疏续云:那个五条业疏一一解释,第一个是发心出家,所以初德发心出家怀道者创发蒙俗情厌诸有唯欣出要常怀佩也佩谓带持之者也!那么说明发的什么心呢?发的出家心怀佩道,怀的什么道?刚刚开始对于一个从世俗上面启发启蒙呀!应该刚刚开始了解的什么?情厌诸有!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现在我们情见不是厌诸有,而是好诸有,这个诸有我们也是说三界二十五有,或者是说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那么凡是这个现在不一定清楚,而把十二因缘当中的有了解了,那三有也好这个二十五有也好,我们完全了解了,换句话说,沦转生死的直接根本因就是这个有,十二因缘当中的有支,这个有!关于这一点回头那个十二因缘,要把它很认真的在这个地方说一说,这个是在建立那个见当中,是我们最重要最重要的,在《广论》上面已经有详细说明,可是这个这一部份完了以后,那个也要说一说,至于说你前面怎么个分?分成三有分成二十五有都没关系,所以我们必定要把世俗的情见,对诸有的爱好认识它的真相,那个时候会产生厌恶,这个厌离心从这个地方起来的,那内心当中转变成什么状态呢?唯欣出要!啊!那时才晓得真正要跳出生死轮回之苦,它的根本重要在哪里?了解了一心一意唯,就是唯一的专门在这个上面,于是常常把这个摆在心里面,所以这个才是我们发心的重要,怀佩道!这个心里面就是牢牢把这个系念在身心上面,这个是第一,这个是出家的第一个功德,换句话说那我们出家第一个,应该有的内心的认识是这个,假定说我们真的这一点拿到了,眼前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就消失掉了,所以我前二天刚从南部回来我就发现,其实他们这个问题说起来,都无非是这一点上面根本不认识,一点点小小的利害一点点小小的情见,唉唷!大家就在那儿无非是什么?唉呀!那个芝麻绿豆,那个经论上面告诉我们的什么?这个我们心里边跟法不相应,倒是什么?倒是一点点的情见,乃至于这个师长的一念,啊!这个上面说起来呀!往往在这个上头,所以说来说去如果第一点了解了以后,眼前的那个情见什么等等都拿掉了。

第二呢!说毁其形好!说毁形应法者道俗路乖反形易性故割其所重服彼所轻明志绝奢靡与世违也!那么第一个发了这个心以后,然后根据这个心行持的相应的行状是什么呢?说明了!于是这样来内外完全相应,以前随顺着世俗这些,现在出世法所以毁形应法,把以前那个世俗上面装扮的漂漂亮亮的通通去掉,通通去掉这样!所以现在来说就说出家吧!现在有很多人要出家了喔!赶快准备了很多钱准备一套行头,这个行头是我们的方言,这里的什么叫行头,什么叫行头?就是出门了喔!出去的时候那通常作戏的时候上台扮演啰!现在我们扮演个出家人也要准备的,从头到脚的一套新的东西做出来,那个出家法根本不相应,根本不相应,所以出家本来叫什么?粪扫衣!跑到垃圾桶人家不要的捡的来,弄弄干净晒一晒缝起来这样去做,这个毁其形好的特点,人家看你发心送给你,这种情况之下还看看好的不要要破的,万一颜色不对还要把它弄弄烂,这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根本意趣,所以说道俗路乖!俗人就是忙这些事情,道就要反过来说反形!形状是反的,易性!就是以前的习性要把它转过来,故割其所重服彼所轻!以前世俗所重的通通舍掉,而世俗所轻的那偏偏要拿来,就说明他的内心绝奢靡,这个跟世间违,有了前面这个心然后进一步,那个行跟法的行相应。

三德割爱怀舍!第三是什么?永割亲爱无适莫故,这个适莫两个字呀!适是适意的,莫是违背自己的,换句话说这是我们四无量心当中的要什么?远离爱恶亲疏,爱恶亲疏一样,爱的恶的亲的疏的这个一样,这个就是说内心当中说,以无始所亲慈恋难断终归死别然不早悟!就是世间的状态当中这样的,而这个习性是无始以来就是如此,啊!这个真正是实在是舍也舍不得,结果你忙了半天终归死去,到那时候你不别也要别,所以说现在了解了是今割俗缘远成济度!第一个把世间之缘通通割断,于是这样的将来成就,有一个远大的目标成就将来超脱生死,且从道业两舍亲疏!从道业的角度来说的话亲也舍掉疏也舍掉,唯道是亲!故善见云瓦钵贯肩以四海为家居知谁可爱憎也!善见滤上面就告诉我们,所有的通通舍掉了,舍掉了干什么?瓦钵贯肩!要三衣一钵,好了!天下哪里都是四海为家居,世间的人想尽办法营这个家苦不堪言,我们现在四海为家啊!那美不可言要三一一钵,到了吃饭的时候跟人家讨一点,有也好没也好好也好坏也好,到了晚上了树下一宿,现在我们虽然做不到,我们住在寺院里边总也是以最能够简明为主,所以这一点注意现在出了家以后仍旧是要讲营养要讲什么,那是根本错误,但是身体我们需要的注意噢!所以这一点大家不要弄错,我就常常跟大家同修说,身体要注意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可是你心里如果老想在这个上面的话错了!心要怀道呀!是要修道所以要借重这个,这个是他的本末要把握的准的,那么这是第三。

第四说委弃身命遵崇道故!四德委命遵道者明崇奉三学死而有已也!喔!这里来了,真正内心当中说崇奉的什么?佛道!这个佛道照着次第来三学,有死而已!我们总说死有什么关系,生死轮回本来就是这样,一心一意在这个上面努力,这个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最后一个

【五德志大度人者奉行极教兼济于他!】

第五个呢!志求大乘为度人故,啰!一开始沙弥的时候他的志趣已经在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要解决这个,而且解决一切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志大度人,他那个志趣要大,所以这个三学本身无所谓大小,大小完全在个人的志趣上面,不但是从前面所以从沙弥一开头的时候我们要了解,我们所以这样去做的原因何在?所以说奉行极教,这个极是终极之教,这个终极之教是目标,所以我们《广论》上面叫共下共中然后上士,这个下是个基础,到现在这个地方来说呢!沙弥!沙弥的确!但是他的目标干什么呢?是为了无上佛乘,所以一开头的时候这个因本身哪!要究竟圆满,行持要步步踏实,这个地方也无非是说明这个,自他兼济!这个就是我们一开头的时候应该了解的两件事情。

【济缘释疏云:初德中初释上句唯下释下句!】

这个上面说过了,就是发心出家怀佩道故,第二当中就是毁其形好的,二中初通示故下别释上二句释反形下二句释易性!这个前面都已经说过了,奢则华多靡谓美丽!那么第三第三是什么呢?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初叙情爱世俗贪生不知有死故不早悟!世间就是这个样,一天到晚忙这个,死的时候他也舍不得,今下释永割两舍亲疏谓无适莫适字音嫡故!嫡就是靠自己的,这样!从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现在我们真正出家该怎么办?四中奉崇三学释下遵道死而有已释上委命!那也就是说真正的,五中大乘穷理尽性谓之极教!这个容易懂。那么最后一段

【资持云:此之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唯小众。终身行之、不唯初受!】

来了!说这个五德是出家最重要的大纲,而这个五众就是出家的大比丘比丘尼然后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这五众,所以不管整个的不唯小众,本来小乘也是实际上大乘也是,不但是沙弥大比丘也是,不但是初受而且是终身行持,只是说刚开始的时候这样,越到上面越深广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疏云斯德始终通于五众俱堪物养人天师范故使诵持无轻受体及形服也!最后一句话说这个五德从始到终这个五众共通的,形相不一样内涵应具的德行一样,有了这个是俱堪物养,那人家来供养了你能够堪于消受,这个时候做以为人天的师范,所以经论上面告诉我们:你认真去做的话,那人天的供养都可以消受的了,要具有这个条件,刚开始作沙弥他就具有这个条件呀!这是我们要了解的,然后从这个根本上面渐次深广,所以前面不管我们做什么,从开头的时候到后来定慧固然如此,前面持戒,持戒之前要学正知见,正知见下面持诵那故使诵持,换句话说刚开始啊!我们在那儿念了解,一开头无非是为了这个目标,认识了这五点那你去做的话堪受这个种种供养,所以把握住这个才对,最后警告我们无轻受体,所受的这个戒体本身是无比的珍贵呀!千千万万不要轻易轻视轻忽,以及这个形体相应的这件衣服,这件衣服所以称它为三乘圣贤之服,那么南山在加备览到这个地方就是告一个段落。

剩下来我想里面还有几句话,那么回头再来说,总之现在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好好的自己勉励,这个戒上面不认识的从论上面去找,论上面了解了,戒上面去告诉我们怎么去实践?所以这个论,也可以说是了解的目,戒呢!根据这个了解的行持的足,目足并运千里可到,那么今天就到这个地方。

最后说明

这个《南山在家备览》文!消文部分已经告一段落,下面有一个附录,这个附录你们看P.252,这个附录当中譬如说第一个是戒体章名相别考下面等等,就是提供我们真正要想认真一点研阅律-南山在家备览,那么很多法相名词的解释,那么这个解释它有不同的来源,所以有不同的来源呢!因为这个律所根据的是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也是根据不同所以他来说明的时候,开合也有差别,所以你们随便看看,那么譬如说P.253诸法五位当中,说小乘成实宗分多少法,俱舍宗分多少法,乃至于唯识宗,唯识宗!那就是我们南山祖师依据唯识一系的论典,来说明圆教宗的很多内涵,那我这个地方只是简单的说明,因为对我们在座的诸位来说,对这个概念不一定太清楚,通常我们都是法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听,那么在我们国内也可以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很难说是好坏,几千年了经过了长时期的融合以后,说从有部然后到经部、唯识、中观,很多概念互相交叉运用,所以不一定清楚他那个来源到底何在?好听一点我们只要说我们融会贯通了,实际上的去确需要把各宗各派的很多内涵,有一个相当的认识,而加以融贯起来的必要,但是这个融贯有他必要的内涵,如果说融贯的不善巧,那堆在一块儿大杂会的话那比较麻烦,通常我们说圆融不碍行部,行部不碍圆融。

反过来说呢!他所以能够圆融?正因为他行部的次第井然各安其位,每一个个别的地方都能够恰如其分,能够一一这样的次第配合成就一个圆满的整体,所以这个圆融行部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换句话说总别两样东西,我们通常举的比喻这个大房子,那基础-底楼二楼三楼四楼乃至于到摩天大楼,那么上面每一层楼当中应有的次第,门窗等等这个彼此井然次序,次第非常有次第所以次序井然,那么才能够成这个整体,所以这个总别之间有这样的关系,而并不是说我把这个基础摆在这里随便堆,一大堆的你把这个基础堆在屋顶上面,然后屋顶的大梁摆在这个墙堆的地方,那不是一堆垃圾吗?这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所以古代的祖师们都是所谓学富五车,贯通或者是四教或者是五教,然后把它很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配合,那么近代我们所宗的譬如说我们以我来说,乃至在座的同学都是宗的这个论─《菩提道次第广论》,那就是经过历代的祖师不断的熏习,依照着佛圆满的教授才能够建立起这样的次第,在这种状态当中他能够很适应的把各宗各派的运用那对!否则的话你去用的话,那往往他有一点张冠李戴这种情况,那么至于说南山一宗,虽然我们来说是我们最重要的,可是他所根据的唯识近代并没有盛弘,所以我们也不甚了解,何况这个里边也牵涉到实法宗、假名宗那我们更是隔膜,所以他这个里边我们去看的时候,说俱舍立七十五法是怎么立的?然后根据大乘乃至于其他的,那这个如果我们有心去深入的研究那固然是最了不起,否则的话我们只要能够把握住几个根本的重点,根本的几个重点那么这样去做,或者你这个也不能了解那么根据我们眼前常有的,譬如说五蕴!那么根据哪一些?那么我们常用的他多多少少能够把这个我们现在要想走进去的那个粗显的行相,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是对我们比较重要的。

那么谈到这里我不妨顺便提一下,譬如在印度!它虽然并没有很明显的像这种,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藏经当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这个次第,不过至少可以大致辨别出来的是主要的,四个最主要的按照次第来的,说有部经部唯识中观,这个是非常正确的已经建立的,我们所以不太明确的只是说,它们那个界限这个界限譬如像义部中论论,什么都是也详细的交代,可是我们不太清楚不太清楚,譬如我来说呢!我是透过藏传一系有个基本的概念,这个基本的概念也只是说最粗浅的大概的,细部的还是不清楚,那么这个我也不妨说一说,譬如说我们现在立任何一个,所以佛告诉我们的整个的内涵从见上面,这个见解!这个见解最重要,有了这个正确的见解那么有了这行持,那么它会照着这个次第一步一步上来,一步一步的上来,所以有部它牵涉这件事情,牵涉到什么程度?经部如何?唯识如何?中观如何?首先它把每一部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交代,最后他把它连贯起来,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发现很有趣的事实,上部的都能够承认下部的都能接受,嘿!说他那个是基础到哪里?就像念完了研究所以后那晓得他这个小学念到这里,中学念到这里,大学念到哪里研究所达到什么地方?就是这样!但是从小的地方去看的话,他上面的东西往往不能接受,乃至于就排斥它,那么这个我们这个地方不去深谈,这是我们至少了解一个基本的概念。

但是这个概念虽然不深谈但是对我们前面的整个的《南山在家备览》学的时候,我想大家多少有个概念,譬如说前面的五戒开始,有部觉得这个五戒一定要一次,然后到了假名宗那就不是一样的了,那么这个开合!这个开合的原因这是一种开合,那么除此以外呢!还有由于受戒的目标或者是意乐不同,那么上一次根据那个佛说的决定毗尼经上面,它也有更正确的认识,那么这种都有待于我们将来愿意深入的诸位同道去抉择,那么这个很重要,你目标何在?因此你要的目标就是你行持的标准,根据这个准则去走,那么这些像在《南山在家备览》当中它不会,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基础,但是原则上面如果我们有机会认识了以后,对我们将来的深入这个是绝端重要的,我们有了这样的明确的界限走上去的话你这个次第井然,否则你走到深的地方!刚才说这个摩天大厦所有的东西堆在一块儿,然后这个屋顶跟基础放在一块儿,乃至于导致你不晓得怎么办?那是我们永远无份!所以我这里随分一说。

今天在这里我想要简单的介绍的,就是这个附录当中有几个概念特别要注意的,请你们翻到P.261业!我们说造的业造的业,染业净业善业恶业,那么净业当中所谓它还是有三乘不共之法,那这个都超不出这个业的范围,那么这个里边它也说也同样的说小乘俱舍,这个大乘法相什么等等的不同的开合,那么这里我们现在也不去细说它,为什么这个地方我要介绍呢?今天主要的我要说的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学的戒,这个戒!它主要的从法体行相一步一步下来,那么戒体了解了以后呢!它下面讲的所谓持犯篇,了解第一个它那个真正的宗要,然后得到了宗要以后如何去护持谈到那个持犯,这两样东西对我们本身目前来说最重要的。

如何去护持谈到那个持犯,这两样东西对我们本身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下脚第一步能够把握住这个,这个也可以有一个相当稳固的基础,一个特别是讲自己的见解那个正知见,然后一个根据这个所谓的行持,那这两样东西在前面说是好像是戒体、戒行两件,从业上面看是一样东西,我当然说这一样东西的话是你这个角度不同噢!现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来说,也就是现在根据大乘说起心动念,然后行之身口完成一个业,所以在这个论上面判这个业跟戒上面判那个犯不犯它也很有意思,前面我想都说过了,有很多地方这个制教跟化教,两个差的天差地远,但是它的内涵呢!说隐隐的吻合,那这个前面都已经说过。

那么今天这里重新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提一下,我们一路上讲过来的时候,讲到那个持犯的总相的时候,那个持犯的别相就不提了没提!那么当时也只是说因为这个别相比较繁杂,但是内涵容易!你了解了持犯的总相以后,你只要一个一个去配那就很容易配出来,那么在这个地方我就跟大家配一下,配完了以后马上用这个业的道理呀!来一一印证,那我们就很容易把握的准,譬如说讲那个持犯来说,当然说犯不犯,那么如果你能够了解的什么是犯?遮止这个犯的就是不犯,就是这样!你不能做到这一点那是犯,所以这个当中我们了解了犯,那么什么是不犯我们就了解了,那么现在这个地方说一说,就直接的从这个戒相上面来先了解这个犯相,然后再回过头来说用业的道理看那个犯相,或者反过来说从业这里建立了以后,反过来从犯相来就看那个业,这是现在要给大家讲的。

这个五戒当中这个酒戒是个遮戒,那么先不去细说,那个性戒呢!就是杀盗淫妄,在这个戒相当中譬如说举个例吧!我们来说杀!戒相是俱五缘成犯,要想成就这个杀业需要五个条件,哪五个条件呢?第一个是人!当然这是个大杀噢!如果说广泛的看的话那就是所有的一切有情,第一个是人,第二个人想,第三个起杀心,第四个兴方便,第五个前人命断,这样然后这个里边的开合,开合就在持犯的总别当中,它趣说它什么是根本罪?什么是方便罪?什么等等这里我们不去细说它,我们这里就是把那个整体了解了看业,那么这个是杀。

盗呢!这个前面的杀是五缘,盗呢!盗需要俱六缘,哪六缘?第一个是有主物,第二个这个有主想,第三个有起盗心,第四个重物!这个重物是过五钱哪!过五钱以及不过五钱,实际上这个重物也是判说这个罪的轻重,第五个兴方便,第六个离本处,这是六缘成犯,在这个六缘当中我们把第四个所谓重物,那么当初佛在世的时候说过五钱,这个如果说摆在第一个有主物,这个物里边的大小,你可以立在这个里边,所以同样的也可以释成这五个项目,那么至于说这个物当中的轻重呢!或者是犯了根本罪,或者是犯了可以忏悔的,只是如此!所以他这样说五或者六,我们晓得它这个内涵开合。

那么下面淫!淫通常犯戒要四个条件,说犯淫四缘,第一个道或者正进,这个正进就是说如果男女的话,女是三道,男是二道,那么这第二个呢!起染心,第三个兴方便,第四个与境合成究竟,那么这个里边前面杀跟盗,杀是杀人要人想,盗呢!有主物要有主想,这个淫当中这个正进呀!盗非盗不要,那么这个在前面持犯的总相当中已经说过了,大家还记得你只要有染心不管这个东西,就是这样这个我们现在不管它,总之说已经了解这个,或者是五缘成犯或者四缘成犯,这个特点不管是四五整个的内涵我们只要把握的准。

那么妄语呢!妄语有两种,说大妄语小妄语,通常我们这个分不清楚,说大妄语要俱九缘才成犯,第一个所对的境-那个人,然后要起人想,然后第三个要所说的内涵,这个所说的境这个境是个虚境,譬如说上人法实际上自己没得到,这个都是假的,这个第四是自知境虚,自己晓得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这个是为了什么?第五说有诳他心,所谓骗他或者为利养或者什么等等,然后第六说故人法,故人法这个就是圣者的境界,下面第七说自言已正说,说已经达到某个程度了证了什么果什么等等,第八言了了!说的很清楚,最后第九个前人临解,说你所对的人他了解了,那通常情况之下,这个大妄语我们犯的比较少。

那么小妄语呢!小妄语我们就很容易犯,所以不妨把那个小妄语说一说,小妄语犯要具有六个缘,第一个境!就是所对的人,第二个人想,人、人想,第三个呢!唯想而说,跟事实不符合的,下面知道!自己知道,如果说不知道这个不犯,知道是唯想,换句话说这两样合起来就是有欺骗诳惑他人之心而说这个,第五个就是言了了,说的很清楚,那么最后第六个前人临解,你所对的人了解了,于是这么六个缘,那么这六个缘当中这个开合跟前面差不多,这个就是从戒的立场上来看。

那么这个戒的立场上来看呢!所谓这个论上面通常现在根据就是根据《瑜伽师地论》,这个《瑜伽师地论》上面,只要他为了我们容易了解起见,《菩提道次第广论》你们现在看噢!《菩提道次第广论》P.122,这个P.122上面说抉择业果当中呀!换句话说,这个完全是从业来说,刚才我们叫戒,这个是两个实际上内涵是完全一样的,看那个第三行,云何杀生?摄分!这个就是《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上面说的,事想欲乐烦恼究竟!那个事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对的境,如果杀的话就是杀的人,盗的话呢!有主物,淫的话呢!这个是男二道女三道这个境,那么妄语的话这个所对的境,以及这个所说的法,想!这个刚才说人人想等等,欲乐烦恼!那么这个烦恼呀!在刚才谈戒的时候,说不管杀盗淫妄里边都没有提,它虽然没有提可是在前面我们论那个持犯总相的时候,大家还记得不记得?说譬如说任何一个戒!由于烦恼不同结果开合不同,贪瞋痴或者是三单或者三双,或者最后一合七种加起来多少?实际上呢!这个都讲也一定有这个烦恼才会所谓兴,或者前面我们说有染心起盗心等等这个里边就有烦恼在里头,最后就是说究竟五相,那么《广论》把它并起来,说把想欲乐烦恼这个三样东西,这个都是心里行为所以把它整个的含摄起来,列入意乐一科所谓这个三项呢!摄入意乐再加上加行,那么变成四项,结果变成事意乐加行究竟,那个是《广论》上面根据《瑜伽师地论》上面摄成这个四项。

如果我们把这个四项,或者是《瑜伽师地论》的五项,然后跟我们现在谈的这个犯相一对的话,那就很清楚了,那么这个里边最简洁明了的就是《广论》上面所说的,第一个事!就是我们所犯的境,或者说杀的话,就是杀的人,盗的话,就是盗的东西;然后淫,说这个正进,那么妄语就是骗的人,就是这个!意乐呢!就是你内心当中人人想起杀心等等,或者有盗心然后呢!淫的话救起染污心,妄语的话是唯想唯想说,这个都是内心的心里状态,下面呢!说加行,那个加行在我们五戒当中我们看杀就是第四项的兴方便,杀是什么?人人想起杀心兴方便最后命断!这个所谓兴方便跟这个地方的加行,名词是不同内容是完全一摩一样,完全一摩一样,所以从这个地方看杀以外,盗淫妄!盗也叫兴方便,淫也叫兴方便,妄语好像没有兴方便,妄语怎么讲?言了了!你话说的清清楚楚,这个就是兴方便,为什么言了了还不起究竟罪呢?它下面说所以妄语的目标是什么?骗别人!你说的很清楚人家没听见,我对着墙壁说的很清楚,那个没有骗到人哪!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说最后的话呢!要这件事情是不是究竟了?那么这个究竟在《广论》上面说的究竟,如果我们配到戒上面去看的话,杀的究竟是什么?命断!你兴方便拿了刀去砍他,把他砍死掉了那就究竟了,你的目的要杀把他杀死了,然后偷东西你兴方便,采取不同的方法跑的去,或者硬的或者软的或者骗的或者哄的,把那个东西拿到手离本处,那么这个东西就是成了究竟了,所以说这个命断离本处,以及说淫说两境相合,以及妄语当中的前人临解。

这个前人临解,实际状态就是什么?就是那个论上面告诉我们的究竟,所以这个论上面所立的四项,这个像个公式一样,你能够把这个认识了以后,他那个公式套到这个戒当中,现在我们只套五戒,套到哪一戒当中,你就很清楚明白的,把这个犯不犯相就看清楚了,所以在我们学戒过程当中,持犯别相持犯总相那的确是非常深细的,也可以好的来说,他判的非常深细,可是以我们现在一般人来说看起来的话会见的很繁杂,很繁杂!因此也许有把握不准这个内容的这种可能性,本来这是救我们的最好的一个方便,把握不准往往心里一烦恼啊!弃舍掉了这是很可惜,或者就因为它的很深细没有弄的很正确,弄错掉了所以这也是一个遗憾,因此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呢!因此我们现在把论上面这样的简单扼要而能够把整个内涵,通通融摄在里头的一个公式拿起来,那这样就对!

尤其是我们上一堂已经谈到了,说这个《决定毗尼经》上面告诉我们说有一类人,这个声闻乘人!他全部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怎么办呢?这一生一定要求解脱,如果说他这个念头说:我这个解脱,留到下一生去的话,万一不行,留到下一生,他根本上面就犯了,反过来大乘行人!我这一生一定要成功,他根本已经犯了大乘的戒,这个大乘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戒是要度无量一切有情,我这一生成功了,有这个可能吗?所以有很多大乘行者,你这个心情应该怎么办?所以我们说正见尸罗轨则净命当中把握住这个正见,那这里这四项对我们有绝端重要,反过来说就是那个声闻行者,你冲着今生一心一意的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然后你在戒相上面花了好大的时间,在佛世的时候他有很好的善知识,现在我们去弄了半天,弄了半天说不定弄了错,弄错了以后就戒取,他的目的叫你净化你内心的烦恼,然后说一步一步的把住这个烦恼,戒是捉捉那个烦恼,定是缚绑住他,慧是杀这是根本的,戒相本身是帮助我们的,现在你在那个戒相上面转了个半天,虽然你的目标是今生,今生弄了个半天还是不能解决,所以不管是若大若小,在我们目前这个缘不一定很具足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善巧的方法,所以我们学了整个的仔细的内涵,然后从烦化简提纲契领的把握住这个,那这个概念大家有了,所以关于《广论》部分我想不细说它大家很清楚很明白,说这个是第一个到业的时候,说这个时候尽管这个里边他告诉我们说:啊!小乘俱舍怎么说?然后大乘法相,如果这个里边还有成实论什么等等呀!我们可以不必去很深细的研阅而就能够把握住这个重点,这是我在这里第一点哪!要跟大家说明的一个特点。

那么除此以外这个《广论》上面,还有一点在学戒的时候,对我们有非常重要非常有帮助的一点,那么这个就是什么呢?犯戒的原因!犯戒的原因!那么这个《广论》上面在哪里呢?P.195,最后一段,《菩提道次第广论》P.195倒数第5行,他说如何修学之理?那一段话前面就是讲,说P.195那是中士道共中士道,那个地方特别的叫解脱的正道,解脱的正道就是三学,那么三学呢!戒是根本,所以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这个,说这个戒本身最重要,前面先不细说,因为这个论上面说的这是纲要也是中心,那么戒上面谈那个细则,所以前面那一部份就不去看它。

那么这个《广论》上面是说四犯因重,说假定你是了解了这个犯罪的因,换句话说造罪的因你能够把那个造罪的因,一一把他对治去掉的话剩下来什么?不犯!不犯就是持嘛!这个戒最重要的就在这里,那么这四点实际上呢!也是引《瑜伽师地论》上面的,《瑜伽师地论》上是摄抉择分,我们今天就不妨把那个摄抉择分上的看一看,会产生更清楚的一个概念,这个是《瑜伽师地论》99卷,看我们现在这个本上面,第五页最后一行开始,说它前面谈那个戒的时候也是犯不犯这些,戒本身说来说去就是犯不犯,犯当中轻重,假定我们能够把握准犯不犯的话,那么轻重就不谈了,你没有犯嘛!至于说犯不犯那么都在戒相当中已经说了我们不谈他。

看文99卷的第五页的下半页最后一行,由四因缘故犯所犯罪,哪四个呢?一无知故,二放逸故,三烦恼盛故,四轻慢故这个四点,这个四点有它的一个次第,那么这四点跟《广论》上面,《广论》上面说第一个也是无知,第二个也是放逸,《广论》上面第三个叫不敬,这个不敬就相当现在这里的第四轻慢,然后《广论》上面最后一个烦恼盛,那么相当于《瑜伽师地论》上第三烦恼盛,我们现在把那个论上面,就是《瑜伽师地论》上面仔细的看一看你就很清楚了,实际上这里的四点跟《广论》上的四点,内容是完全一样,就是恭敬是正面现,不恭敬是反面现,不恭敬就是轻慢嘛!一个从遮方面,一个从表方面,一件事情的正反两方面去看。

那我们看《瑜伽师地论》这个文,说云何名由无知故犯所犯罪?就是解释第一个什么是无知故犯,谓如有于所犯罪不审听闻不善领悟?由于他对于所犯的换句话说,受了戒以后或者正确的来说,在没有受戒之前就应该随分随力的去学,学了以后绝对要去受,受完了以后更要努力去学,通常现在的我们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大家说:这个戒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好!啊!大家去学大家去受,受完了到底什么是戒?往往是对它没有正确的认识,结果呢!虽然戒有无比的功德,因为不认识你不受虽然得不到功德,可是你没有犯戒之罪,现在你受了不得到那么还算你运气说笑话,白跑一趟就是意思一下,得到了以后你更糟糕,也许说我受了好像不得到嘿!可是你虽然得不到,既然这个行相摆在这里,你破坏这个行相这一样有罪噢!这个是出家人,就是在家人来说你觉得啊!我受了五戒了,人家晓得你受了五戒,尽管你没的戒体可是人家晓得你受了,有这个行相留在世间里,破了以后留下来的恶劣的影响,还是有一个非常严重的恶果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噢!所以去受了不管你得不得戒体,这同样的有它的损益,照着去做就是有大益处,如果不能照着去做那有大损害,所以这个地方就说真正的受了那一定要认真的去学,那么这里说不审听闻,审呢!就是审查仔细,经上面都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那这几句话在《广论》上面是特别的告诉我们,从断器三过具六种想,乃至于具弟子相都是强调这一点,他所以强调他有绝对的理由,以及绝对的价值在,那么这个是认真的听,听了以后不善领悟,那这一部份的话,那就是他宿生的根性,有很多虽然很努力,可是他由于他自己的条件不具足,他不能真正的领悟,在这种状态当中无解了,无有觉慧,无所知故,对于应该了解的不了解,进一步呢!对应该产生的觉慧!这个就是跟正法相应的,若闻慧若思慧若修慧,能够察觉到正觉到世出世法清净染污不同,由这个了解了以后,然后在境界上面的时候,他当然做的通,所以于其所犯起无犯想而犯重罪,这个是一个最最平常我们觉得,也可以说最可怜也值得同情,但是并不因为说值得同情说喔!就马马虎虎过去了,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幸,正因为这是平常的时候值得同情所以这里特别说明,我们往往对自己犯了罪还不知道以为无犯,所以这个三句话于其所犯的以为是对的无犯想,结果犯了罪还以为对的,那这个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前面不审听闻不善领悟!

这个不审听闻是我们一般平常人都做的到的,应该事前好好的去学,说戒很有功德唉!那么戒是什么呢?然后有了正确的认识觉得自己可以去受然后去求,求到了以后更努力的,这是第一点。

那么不善领悟呢!这个有的时候的确不了解,那这个怎么办?这个最好的方法依止善知识!所以这个出家为什么要五夏依师就在这里,一直等到你善巧,如果不善巧的话呢!这是终身不能离师,就是在这个上头,那么到这里为止,如是名为由无知故犯所犯罪,那第一个。其次呢!

【云何名为放逸?】

放逸怎么会犯?

【为如有余所犯罪是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也有所知!】

嘿!进一步啰!前面这个是对于所犯的不了解,没有觉慧乃至于无所知他现在有了,有了应该做的到,但是他还是做不到,那么这种情况原因在哪里?而住妄念住不正知!出这个原因,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见到,这是层次深浅的不同噢!所以前面一个无知最浅的一层,下面更深的一层达到什么?达到放逸!达到这个程度了,你做不到的原因,那么在哪里呢?这种原因叫做放逸,所以由于你住妄念根本不正知,因此我们修学的时候,戒上面就告诉我们,学戒应该怎么办?藏尔一心念除诸盖!我们心心念念缘在这个上头,从前面刚开始学的时候,平常自己听闻然后下来,自己阅读,然后共同的讨论,这个都是努力做闻这一部份,讨论意趣的话就变成思,思完了以后的修,这个都是什么?想办法安住在这个正知上头,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个地方去做的话,就住妄念不正知,这个都是告诉我们这个关键所在?当然实际上这个细说的话,还有些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在,那么这个地方就不细说了,这个是我们做不到的真正的原因,说妄念跟不正知,所以平常我们说念知念知!

说妄念跟不正知,所以平常我们说念知念知!在这里!譬如说这个里边还有其他的原因,有的是坐在那里听的话他很想听,可是他兴趣又提不起来,或者是很想听到那个时候有其他的因缘,或者太沈或者太散,那个在大论上面,我说的大论就是《瑜伽师地论》上面,都告诉我们这个破戒的四个因缘当中,他也很明白的交代,如果将来真正谈到比丘戒什么等等,这种四缘我们都应该知道的,什么是太沈?什么是太浮?乃至于进来的是什么原因?这种原因这里先不去细谈,我们只是直接的当下说嘿!住妄念不正知这个叫做放逸。那么看文

【别有如是不住念故,如所知而犯重犯!】

就像他犯的情况来说就像无所知一样,当然他就实的原因他并不是无所知,由于不安住在正知正念上头,那这种情况叫放逸。再下面

【云何名为烦恼盛故犯所犯者?未如有也,于其所犯虽复解了有其觉慧也有所知,而其本心贪瞋痴极为猛利!】

来了!他又了解又有觉慧又有所知,这是问题在哪里呀?他那个就是他贪瞋痴的这个猛利的现行,这个非常强盛的猛利的现行,在这种状态当中虽知是事所不应为,为烦恼敞闭不自在故而犯重罪!虽然知道不可以,可是被这个强烈的烦恼所绑住了,那这个叫做烦恼盛故,那么这个烦恼盛这里就不细说,我想大家很清楚,平常我们一般状态当中什么烦恼盛?这个内涵不细说,大家不妨自己检查一下,平常我们最盛的烦恼痴烦恼最盛,你们有没有注意?这是以前论上面一直说的,尤其出了家以后那个贪瞋两种烦恼呀!相对的会减低一点,尽管有的人说在这个上面那个上面,或者对饮食或者什么,那毕竟一天只有二次早晨一次中午一次,而且这种情况他不会每餐吃的时候就像饿狗一样,不会!他也只是什么?偶然状态!我们真正重要的还是痴相最严重,假定你痴相不能克服的话,其他的根本无法谈,你信心根本凝聚不起来,你这个有了然后你把凝聚起来的信心专门对治跟你相应的那就可以,虽然通常状态当中是由痴犯的最多,可是犯的罪过的话并不是痴最重,犯的罪的话瞋最可怕,瞋最可怕!小小的瞋那个引发的后果之可怕严重极了,所以这个经论上面一直教诫我们啊!这个瞋可怕,这也千真万确,那么这个再家人一般来说这个广大的群众容易犯,出家人虽然不容易犯那在这个圈子里头的话,犯的情况更可怕,因为出家人所对的对象呀!至少大家是同修再加上师长,对那个同梵行跟师长起那个瞋心,不要说起瞋心起那个恶念那就非常可怕,所以经论上面上次我们曾经讨论那个三主要道,一一剎那如果你对尊长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要这么多劫,一剎那就要一劫堕落地狱当中这么可怕,这么的可怕呀!乃至于论上面说,如果你听了他乃至于一世纪等,你不好好的恭敬他的话将来你堕落五百世堕犬当中,这种情况都是暗暗跟瞋相应,不要轻视!这个对我们就这么绝端的重要,那么这个是瞋。

其次就是贪!贪这个东西实在是又有它,他那个念着心非常的强烈,非常的强烈,痴的话呢!难以察觉,每一个有他每一个的特点,不过好在什么?它都有它特定的方法,我们只要努力去学的话无有不能克服,那么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点,这个就是大论,现在说大论就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上面前面,那个声闻地菩萨地当中,都谈到这个烦恼盛,如果你一直觉得唉!我这个烦恼这么盛我一定要跟它斗,烦恼起来了以后你随时能够咬紧牙关跟它斗,这个不叫犯戒,那么这个在什么地方?就是忏悔当中!所以这个忏悔是绝端重要的,忏悔也同时是这个烦恼的正对治,那么这里就不去细说它。我们只要了解这个烦恼的行相以及如何对治它的一个大概,这是我们必须应该了解的。

最后 云何名为有轻慢故故犯所犯罪?为如有于所犯罪虽复解了有其觉慧又有所知,这个都具足!又了解又有觉慧又有所知,但是麻烦来了,而其信解极为下劣!他的信解比较差,无有强盛疏散因行,他没有善根很强盛的宿生的善根,这个原因!那么在这种情况尤其信解极下劣故于沙门心于般涅盘无有故联于佛法僧无敬无惭无有修持不乐所学!这个是原因,沙门心就是出家人,这个沙门的特征是干什么?沙门的特征就是要远离,要证得这个究竟的远离那就是说什么?般涅盘!究竟的远离有二类,有一个只顾自己的,有一个要帮助一切众生达到这个目标,这都是沙门心应该做的,这个才是我们该做的可是不幸的,受了戒确对这个没好乐,我们应该顾恋虑的是这个,结果他对这个不顾恋,那当然下面他顾恋的什么?还是世间这些忘不掉!

在这里我们回想一下《南山在家备览》,刚开始学三归五戒的时候就说从三归五戒开始,如果说你深的地方来说那已经是究竟一佛乘的意趣,反过来说不要说三归五戒,乃至于你受了比丘具戒对不起!这个还是世法轮回五趣之法,那么这个差别在哪里?还在这个上头!他如果说不为出离不为涅盘心,那么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具戒,持的多好!轮回!只是升天而已,反过来说哪怕你只受了个三归,你一心一意要追求这个,进而求五戒什么等等那就对,这是他的一个重点,所以说我们真正所顾恋的,一心一意所仰望所祈求的就是这个。

因此这个论上面很多地方特别,我尤其是常常乐意自己,好好的念回忆这一句话,《广论》上面说:我等于法全不计较于少许茶悉知高低!讲的是蛮有用的,一对境的时候那个现行就来了,所以平常我们如果能够多提的话,到那时候毕竟容易了解,然后对境的时候锻炼嘿!来了!警觉到它,然后透过忏悔去对治,这个就是增长我们的善根,现在这个地方这句话告诉我们,就是说的的确确宿生没有善根,这一生来了以后比较难对治,难对治!这个东西无始以来强盛的习气在那个地方,不是那个容易挡,因此我们有幸来了以后真正要努力,尤其是要走大乘佛法的人,更是在这个地方要特别的重要,因为我们目标祈求这个所以于佛法僧无比的恭敬,所以他既然目标不在这里,当然他对佛法僧就无敬无惭,没有恭敬心没有好乐心,没有好乐心这个恭敬心就生不起来,他有所顾忌这样。有无所顾忌说无有00犯了以后自已也不觉得羞耻,不乐所学!对他所学的不好,那既然不乐所学为什么要来呢?所以他刚才说的这个这个犯戒的四因当中第一个因,第一个因叫做什么?名字我记不住了!恶沙门心!好像是这样,什么叫恶沙门心?就是他出家真正的目标,佛制的引导我们的所谓涅盘心就是出离,他是为什么?就是世间的生活难求!或者未亡难所逼,这个倒是事实噢!现在没有了以前我所晓得的话,这个明清等等的话出了家了以后,很多王家的税就免掉了,印度也是如此呀!为了逃避这个东西出家,出了家以后逃掉了,这个就是这样,这样的麻烦法,这种就是恶沙门心,他的目的本来是这个,再不然的话我小的时候也听见过这种事情,唉呀!荒年了怎么办呢?家里子女多那送到庙里去了!就是这样养不活了,这个从家长方面来看不好不一定好,可是对小孩子倒是不一定不好,我就看见过几个小的时候送到庙里,嘿,这个就谈到个人的业了,有很多人送到庙里面去,混了一辈子,最后下地狱,有很多人送到庙里以后,成为一代龙相的有这种人,不过这里我随便一提噢!这个不是最主要的,我们主要的是了解说这样的情况,不乐所学由轻慢故随机所学是广犯重罪,如是名为由轻慢故犯所犯罪。这个轻慢!

在这个地方了解了以后,我们就看的出来,这个一二三四那个次第的必然性,那至于说为什么《菩提道次第广论》,跟《瑜伽师地论》上面,把三四颠倒一下呢?这个很清楚明白,因为这个三四有,你的确可以任意的安排,有很多人虽然想走但烦恼盛,有很多人不想做,可是这两样东西,他并不像前面第一第二项那个次第的必然性,那就是看它那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下面我把这一段的文说一说,再说这段的总意趣。

那么再下面说99卷第六页上面,当知此中无知放逸所犯重罪是不染污!那么这个一二三四当中,第一条最后一条,不是!第一条第二条事无知放逸,这个是不染污,什么叫不染污?就是他并不是起心动念这样去做,并没有染污这样的心里去做,由烦恼盛轻慢的话,所犯的重罪是染污罪,那在这个地方不染污比较轻,染污罪比较重,这也是我们应该了解的,不过这个地方并不因为说不染污那就是啊!那就是不染污罪,这一点特别要注意!你可以不必来犯这个罪,对吧!你何必跑的来犯那个不染污罪呢?我们往往大家有个最有趣的概念,实际上我当初也是这样,当初也是这样啊!觉得这个那知道了不好,那我不知道我不要去学,就是故意犯那个不染污罪,你本来没有罪故意要去找一个轻罪要去受受,那个人就是这样的奇怪!假定这个轻罪受受跑的去的话,那这是第一个跟斗拍起来拍拍灰尘就好了,那好!那戒这种很可怕呀!你犯了这个罪以后的话,稍微一动,就堕落地狱里面去,这是非常可怕的,再不然多少是畜生道,这个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认识而应该特别警惕的那一点,那么所以在这个地方呀!说我这是简单扼要的,从业的立场,然后去看那个戒。

反过来,从戒的概念去看这个业的话,那这个把这个戒跟业,两样东西就完全融贯起来了,不会像前面说,说判的时候,不会说化制二教,弄的天差地远,实际上那个化教,正式说明了道理以后,然后根据制教让我们来步步行持,所以在此我们先把这个总结一下,说对于这个犯不犯,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业!这个是随个人的份,或者你是用《菩提道次第广论》,进一步如果说,你能够用《瑜伽师地论》上面,这个哪个都是一样,当然不限于这两个哪一个都可以。

再进一步呢,下面我们要更深细一点认识的话,单单这个业,那个业就不够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应该从十二因缘来去看,十二因缘也就把这个业相更细密的来认识它,那么这一部份我想我们休息几分钟,下面等一下再把这个十二因缘哪!在这里仔细的重新认识一下。

那么刚才把这个戒,那个犯不犯,跟业的那个犯不犯,用业的角度,说了一说,这个情况之下,虽然一个是用业一个是用戒,可是他相互之间的关系很清楚很明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也只是说开何不同,那么下面现在呢,我们要说的十二因缘,本来这个十二因缘在共中士当中,说钝根嘛,说四谛,利根说十二因缘,利根是自悟或者这样等等,钝根也就是声闻哪,是要听了佛这个言教、身教以后才能够契入,关于这些我们不必细说,那这个是我们这里了解的十二因缘,的的确确是说一件事情,从他的因到果之间,最直接的原因,很正确的丝毫无误的,能够告诉我们,是整个的过程,因此对我们犯不犯也好,说造的业也好,他整个的过程内涵,有一个更精密准确的认识,所以也可以说深细的观察,业是成业以及这个业感果的一个精密的过程。

这个我们大概大家一起看《广论》的P.181,不过在这里就是在这个戒上面说,你们有一些没书的没书的去拿一下好了,没关系或者两个人合看一本,P.181这个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七,这一部份是中士道,前面是讲四谛现在这个地方呢!就讲十二因缘,说支分差别支分略说几世圆满,这个我们都每一个地方都给他一个仔细的说,说支分!那就是十二支,通常十二支我们叫十二缘起、十二有支,因为这个是轮回在三有当中,整个的一支一支的差别,由于这个十二支组成轮回三有的整体,那么现在第一个我们就看那个十二支当中一支跟一支之间的不同,那么下面把它简单扼要的归纳起来所以支分略说,最后从因到果感果的时间说几世圆满,最后此等摄义!也就是说一个结论。

那么十二缘起!我想大家都很熟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以及最后老死,看文十二缘起当中的初无明就引俱舍云「无明如非亲实等」,这个就是说明无明那一支的行相,是说像什么?非!这个非本身是个遮止的意思,是个遮止的意思,所以用这个遮止或者我们平常说,遮诠、表诠!这个是念千还是念什么?诠!诠是吧!就是言字旁一个完全的全,遮诠或者表诠,诠就是说明,要想说明这件事情,正面的来说明叫表诠,然后反面的说明叫遮诠,通常我们容易了解是用表诠,但是佛法上面有很多地方都用遮而不用表,它有个原因,因为佛法真正要表明的是什么?涅盘境界!这个无从表示,他已经说明很明白了,这个本身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你不可能用语言来表达,乃至于不可能用我们的心识去观察,偏偏我们一个凡夫,能够有的就是这个,考虑!然后考虑之前先要认识,那必须透过语言文字的解释,因此从表诠来说的话,我们永远把握不准,表了半天的话越表越错,人家说是瞎子摸象,那个主要的是让你去摸,你摸了半天你摸不到还好,至少还有一个相,那摸到了以后你往往摸到了象鼻子,这个像是圆的这样,摸到了一个象的耳多,其实相当浮散,摸到了什么大家执的要命,虽然这是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对于这个真正的佛要告诉我们的内涵,这个的确是有它的困难在,因此他都用这个遮,那么为什么呢?那么遮就是为了要遮止我们的烦恼,把那个遮止拿掉了嘿!那剩下来就是它,所以在这一点上来说,还是一样的,不一定能够整个的让你掌握到,可是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个地方体会进去,那眼前这个像我们了解了,你想办法把它拿掉嘿!那个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容易认识的,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听闻过程当中,真正得到这个比量智!把握的正确的比量智所用的正确的方法是遮诠,这我们要了解的。

至于说在《广论》上面我们以前说过的,这个遮止的特点,那不妨这里也细说一下,譬如说我们现在要想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各有各的意见,所以通常来说比如这里有五十个人,那么大家有甲乙两种方案,赞成甲的请举手十个人,赞成乙的请举手十五个人,大家说少数服从多数,好了!通过了以后等一下后面又有问题来了,嘿!刚才已经通过了你为什么还要嘀咕呀?他就说总共五十个人,你现在通过的只有十五个人,就算你反对的加起来的话,我还占上一半咧!到那时候你拿他莫可奈何了!世间常有这种状态,那么他现在就是用这个遮表的方法,这两者互相对立的,说好了有两个方案,那么前面这两个方案,举了二次手问题还不能解决,现在更简单说甲乙两个方案,赞成甲的请举手,不举手的就是乙的,好了结果表决了,你只要数一数那个,如果多!就是通过这个,如果少就是另外那一个,等一下有人说有意见,刚才你没有举,那举是属于举的那一个,不举这个五十个人有没有遗漏了啦?毫无遗漏!譬如在因明上面辩那个正确的因的时候,特别的强调这一点,那么这里我顺便一提,所以顺便一提有个原因,我总希望我们将来能够步步深入,在座的极大部分都已经有这个正确的认识,容或有一二个所以特别的再说一下,所以将来我们要想真正深细的学的话,了解这个遮诠的特征,正规的比量的说明它主要的都是遮诠,那个表的话,他是依稀彷佛的怕不完全,再来哄云托月的这么说一说。

所以现在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说这个如非亲实,这个无明是什么呢?此亦如说怨敌虚诳!反过来说,非亲那么就是怨敌啰?非实就是虚诳了,但是他说不但是什么?说这是个遮止!说这个遮止在这个怨敌虚诳当中有什么状态?说遮止无亲友!那么就是冤敌,这个是冤敌,这个无谛实那么就是虚诳,而下面说实及异亲实,除了这个亲除了这个实以外,所有的通通一概遮掉,因此下面说是说亲友实语相违的所对治品,跟它恰恰相反的,要嘛!这个,要嘛!那个,所以这个无明的内涵,这个内涵包含的就是把所有能够让我们了解这个无明的形象通通包括,这个是第一个,那么所以他下面这个文字比较容易懂,如是无明亦非仅遮能对之明及明所余是明相违所对治品!跟那个明恰恰相反的,说明所对治的,反正明来了那个无明通通被它对治掉,一定没有无明,那么反过来呢!如果说无明在的时候这个明,明!换句话说,另外一个叫智慧,那一定没有的,那么这个是他的一个特点,至于说什么是明?那我们了解一下!那么此中能治!说在这个地方说的这个无明的正对治,这个就是明,这个就是智慧,那这个是什么呢?谓正明了补特伽罗无我之意!这个就是正确要了解的,明就是智慧,如理正确丝毫无误的能够明了,这个明了也有它的次第,现在我们这样的论说,这个叫闻思相应,真正得到的是个比量的,透过这个比量,要正确得到的是现量的,说修相应,那个修相应的现量得到了以后,那就是真正的智慧,这个现起的时候我们说捉贼,然后把它绑起来这个是定,然后慧杀就把它杀了,所以现在闻思相应的我们就认得它,把它捉住,那个就是戒的部分,这个也就是我们正需要去论说从实去学的,学了以后讨论而正确的认识它,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再去如理的行持,把它整个的说杀消灭掉,那么这个是明了的内涵,补特伽罗呢!就是数取趣!这个是个专门名词的翻译,通常我们说补特伽罗,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世间我们最常用的是个灵魂,实际上佛法当中没有灵魂这个东西,以佛法来说没有灵魂,不过我们总说,人死了以后,好像有个灵魂,说那个出窍了。

以佛法来说没有灵魂,不过我们总说人死了以后好像有个灵魂说那个出窍了,跑到那里去,那么佛法当中就是识的作用,那这个识的作用它也有各家开合的不同,尤其是小乘的来说那不管是实法宗以及假名宗,它所承认的识是六识,就是相续这个六识,从这一生到那一生,因为这个有色部分身体部分都消失掉了烧成灰,那到下一次哪一个呢?就是指这个东西!那么这个大乘就有不一样了,大乘唯识一系说这个不是第六识,唯识一系讲什么?第八阿赖耶识!那我们总也觉得这个大乘好像都讲阿赖耶识,实际上不是噢!中观一系不讲这个的噢!中观不是讲这个的,那么中观也是讲那个应成跟自续,这个在这里就不细讲了,这个要讲的要扯的很远,将来如果说我们真的有机会说那个宗派渊源的时候,那个它辩的非常清楚,真正要想深入的话,这个是我们必须认识必须认识的,尽管它只是抉择那个见,可是见是我们行持进去的根本,所以这里先不去谈它,总之我们现在大概了解他后面也会告诉我们的,它不会有遗漏的。

现在我们看这个补特伽罗,我们总把它看成是我,实际上这个东西没有我这个东西在,至于说我也同样的也有各个宗派不同的00,现在我们通常说啊!这个我叫什么?是有一个常一的是有一个什么呀?自己做的了主的,真的是这样吗?也不一定这里这个就不去细说他了,这个是各个不同的宗派然后说安立这个内涵有它的差别,有它的差别在此我们不细说它,只是我们能够简单扼要但是把握住那个宗要的认识说:对治无明的这个明!是明些什么呢?明了我们现在说补特伽罗没有我这个东西,于此相违!于是跟它相反的话,那就是说补特伽罗我执萨迦耶见,在这个补特伽罗数取趣当中,明明不是我嘿!就起个执着,这个执着就是萨迦耶这个叫坏聚见,萨迦耶见叫坏聚见,那么什么叫坏聚见?就是实际上我们斗起来这个东西呀!我们叫做五取蕴,这个五取蕴是五样东西斗在一块儿呀!可是这个五取蕴我们把它觉得这是有一个我在,实际上这个五取蕴真的是我吗?不!它是五样东西聚起来的,不但是五样东西聚起来的而且是坏的,它无常的嘛!所以叫坏聚,不但是五样东西聚集在一块儿,而且坏!坏在生灭生灭当中破坏的,那么我们对它又不认识,有个错误的执着这个东西觉得是个我,所以在这个补特伽罗上面执着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执着的见解叫做我执萨迦耶见,这个就是前面说的能知明相违品。

不过这种说法是什么?法称论师所许的,法称论师就是印度大乘发展了以后,一位很了不起的大菩萨,通常我们说南阎浮提六庄严当中,陈那、法称两位菩萨,这个六庄严代表所要的三个特别的不同的渊源,第一个00说龙树、提婆那两位菩萨,那也就是这个说西天的祖师当中,我们说传法的祖师当中十四十五祖是吧!十四祖十五祖龙树提婆,达摩是什么?二十八祖啦!那对没错!这是龙树提婆这是二位,下面呢!无着菩萨世亲菩萨,是代表相宗的,陈那法称两位两位大菩萨那是什么?因明的大师,那个好了不起好了不起!实际上这也是相宗当中的一部份,但是对佛法上面的贡献那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六位都有他们特别的,那么这个是法称菩萨,所以说这个的话因为他们在这个佛教上面的树立,都有他不可磨灭必须要的如此的这个理由。因此这各宗各派我们就嘿!不管你怎么说我毫无遗漏的要解释清楚。

至于说这个无着论师兄弟那就是无着世亲两位,那怎么说呢?则许倒执实义蒙昧实义二中后者!说蒙昧!什么叫蒙昧?弄不清楚就是这个弄不清楚!弄不清楚这个萨迦耶见上面,因为弄不清楚所以呀!不是!这个补特伽罗说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于是起了一个,就是这样,但是这两者当中虽然有差别好在什么?此相违能治上首!能对治的同许为觉无我慧!觉也就是明的另外一个,能够正确的了解明白没有我这个东西,这个就是无明,那么这个无明当中又开出二支来,又此愚蒙集论中说略分二种!哪二种?业果愚、真实义愚!

什么叫业果愚?从业感果!拿我们普通来说因果关系,有他的必定的因果关系,世间这个都不认识,那么现在有很多也会讲因果,所以站在每一个立场上来说喔!他们也是讲佛法,那是一个最大的误解,至于说印度的很多外道也是讲因果的,不过他那个讲讲讲了半天,到究竟到每一个程度的话,没有因果了,所以表面看起来我们觉得是因果,实际上讲讲讲到后来就没有因果了,我们往往有很多佛弟子不清楚这个,所以说嘿!他也是讲因果,实际上这是个绝大的误解,那这种概念在此不细辩它,对一般大部分来说我们也不妨说啊!它就是!关于这个概念刚才说的,在这个宗派的严密的抉择的时候,它会分的很清楚告诉我们深细的内涵。

下面真实义愚,那真实义的话,那就是性空缘起的性空那一部份,初能招集堕恶趣行后,能招集往乐趣行!初就是业果,因为他不了解业果,了解了业过了说喔!造了个善业能够得到好报,然后呢!人人都希望好的哪有希望恶的,所以他了解了他自然不造恶,因为不了解愚的话就是不了解所以任意妄为,因此堕落恶趣,那么后面真实义愚呢!他虽然晓得说有因果,能够在人天道当中但是始终透脱不来,透脱不出所以招集往乐趣行,还在六趣当中,总此二者称为无明。

行!第二支,行就是业,那个就是我们造作,凡是造作了以后就有一个力量,此有非福业能引恶趣及能引善趣业!那么这个我想我们不必细说它。

第三个识,识经说六识身,经上面告诉我们的六识身,就眼耳鼻舌身以及意,意!那么现在这个地方呢,如许阿赖耶者则为阿赖耶如不许则为意识,那么为什么经下面又要说这个话呢?那也就是印度当年很多的大论师,这个论师从小乘开始一直到大乘,唯识中观各宗派诠释不同,那没关系不管你诠释的是什么,只要你任以为这个那么就是这个,所以这个地方主要的告诉我们,此复若愚从不善业起苦苦果造作增长诸不善业此业习气所熏现法之识者是因位识!那这个识里边又有二支,因位识跟果位识,这个我们要分别一下,这个因位识果位识对于下面很重要,说如果我们对这个不了解的话那怎么办呢?那么就是说起不善业感得的苦果,造了善业就感得乐果,这个是习气所熏的,这个识是因位识,这是个种子是个识种子,那么下面呢!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是果位识!由于这个种子将来还有其他的因缘,它会从这一生到下一生,那个结生的这个识种,那个就是果位识。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看说,刚才不是谈到阿赖耶识吗?尽管前面不管是经上面,论上面说提到,或者有的是接受阿赖耶识,有的不接受,可是在一般我们国内中国,或者整个汉系的教理当中,大部分通常概念都是说阿赖耶识,那么阿赖耶识有个什么特征呢?这个八识规矩诵当中叫-去后来先做主翁!大家还记得不济得这个?如果不记得哪一个人在黑板上写一写,去!最后,来!最先,什么叫最后?就是人死了你看他动都不动了,这个还没有走,这个走掉了这个人叫真正死掉了,就是这样!还有呢!来先!它来的时候最先来,在那个入胎的时候,结生相触一下进去,它就来了,那个时候什么都谈不到,00!那个胎里边如果这样的话,对!就是去后来先做主翁,实际上这个东西什么?换句话说这个就是一个果位识,这个就是个果位识,从这个地方我们看前面讲的识是什么?就是讲这个!那么由于这个慢慢的增长变成其他的什么等等,如是由于无我真实义愚增上力故未如实知善趣真苦妄执为乐即便造集福不动业尔时之识是因位识由依于此遂于欲界上界善趣结生之识是果位识!那个跟前面一样,从这个心都是因位识还有个果位识,前面也就是说由于业果愚不了解的向下的,这个地方又真实义愚不了解,不管你哪一个那这个识有二个位,一个是因位识,一个是果位识。

那么关于因位识果位识,我为了容易了解起见在这个地方举一个比喻来说一说,平常这个地方谈那个因位识果位识是说从这一生到那一生去,我们虽然人人都经验过无量次,但是都忘的干干净净,前一世记不住未来世还没有碰到,这样!对它很不容易了解,但是这个相续一再的进行当中,前一世到这一世虽然是没有可是这一生当中我们继续的这一个概念很清楚,那么只要把这个积累总结起来也就是这一世到下一世的,所以我们不妨把眼前的这一念来说一说,这个就比较容易认识。

这个识!就是说由于前面的行,造了业以后在这个业熏的一种习气,这个业熏的习气通常都是什么?就是中观所说的,我们也可以用唯识所诠,造了以后什么两个什么总现相熏低昂时等,那个都没关系,我顺便一提总之一句话,造任何一个业!造了以后它一定留下来一个心里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这个地方叫做识,就是个认识作用,所以现在举的什么比喻呢?就是说我们随便一件事情,为了容易了解起见,就说今天我们在这里有一样东西,吃的东西然后你看见了,大家说或这你随便看过去嘿!看过去你根本不晓得,有人说:今天我们有一样什么吃的新鲜的东西呀!然后你有眼睛看见又有耳多听见,脑筋想:今天那样吃的东西新的呀?什么东西?他就告诉你:芒果!或者这是榴莲,随便那个没关系,你自己去想那个时候你是不是脑筋当中有一个新的东西留下来了?留下来了以后这个认识作用这是个认识作用,你心里面有影响就是放在这个地方,这个叫做什么?因位识!什么叫果位识?就是他这个认识作用会感果的,我们在生活当中可能发生很多这种事情,是不是这样?那么下一次如果你再遇见了,再遇见了!那么什么情况是遇见了?他有不同的情况譬如说我随便说一下,或者看见或者听见了那么晓得嗯!脑筋当中有一样东西,那么这个留下来的东西,刚才我们说芒果榴莲,为了使我们印象更深刻一点我们举榴莲,因位芒果这里常见的,大家都认识它也谈不到,那个榴莲很多人不认识,什么叫榴莲?说一下!弄的迷迷糊糊的啊!反正有这么一件事情,很好吃!所以人家称它为水果子王泰国来的就是这样,好!过去了,过去了它有没有生起现行?生起现行叫做结果了,没有生起现行这个留在脑筋当中,我们脑筋当中有个印象,那么这个脑筋当中留下来这个认识的影响叫因位识,过了一些时候跑到别的地方去,又听人家谈起那个水果,你心里想唉呀!对呀!这个水果是需要的,那一天好像总有个什么因缘哪!触发你,触发你了以后你就想:这个水果之王!这倒没尝过耶!到底什么味道?也许你主动的也许是外面被动的,这个都没关系,然后你就想啊!你越想或者越听,到那时候听的时候刚开始听的时候觉得嘿!这个蛮有劲,我吃过很多水果这个水果我倒没尝过呀!而且这个是水果之王呀!刚想的时候只是引发一点兴趣,后来由于其他的因缘于是越弄使得你谗延欲滴,于是你就想办法去获得,所以前面这个因位识还需要经过后面这么一来,那么那个时候你是不是就去想办法去获得这样东西了?于是嘿!满你的愿,这个时候这个第二次再来的时候,那个识又现起的时候,能够使得前一次留在我们心识当中这个认识作用呀!生起现行,生起现行另外一个名字感果,这个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二个位次,前面这个阶段的叫做因位识,后面的呢!果位识,虽然是同样的识,可是这因果二者当中有他的差别,后面这是一个很绝端重要的概念,先提一下。再下面名色!看文,

【名色中名者,谓受想行识非色四蕴。色者若生无色,唯有色种而无实色,除此余位羯罗蓝等色,如应当知!】

那名色简单一点说二样东西,就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例外的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有情,真正那个身心要二样东西,一个物质部分一个心里部分就是这个,那么这个物质部分呢!叫色!看的见的,那心里部分呢!这个看不见所以叫非色四蕴,那么用名字来说明它,就是这样这个名色就是这个。

那么下面六处呢!六处也就是说色身!眼耳鼻舌身意六处,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识入精血唯羯罗蓝与名俱增成眼等四处身与意处!这个名色慢慢的增长以后,识入胎的第一剎那叫名色,进去了以后慢慢的增长,那个时候眼!眼处,耳鼻舌身以及意这个叫做六处,那么下面我们也不妨把那个文简单的看一看,与名俱增成眼等四处身与意处于羯罗蓝位而有,若是化生结生之时诸根顿起无此渐次!这个注意!胎生卵生这些它都有的渐次一步一步增长,化生没有!一但集了立刻六根全俱,六处全俱,那么卵生跟湿生呢!唯除住胎!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也是一样慢慢的增长,它只是不住在胎当中,实际上这个卵的住在卵当中这个也是一样,现在我们了解所以湿生的话这也是一种卵,不过他那个卵跟卵生的不一样,卵生好像外面有个壳对吧!湿生没有这个壳在这个水里边,大概的情况亦是如此,是本地分所说由是因缘成就名色得身自体成就六处成身差别是为成就能受用者!这个说名色本身生的自体,生的根本就从这个地方来的,然后这个根本上面慢慢的增长的变成差别,不过前面这个,后面的每一支都俱足前支的噢!并不是说到了无明到了行那一支的话,前面无明没有了只有行,不是!这个无明到了行的话,行那个里边现出来的行的行相它一定有无明,然后到后面色的时候,显出来色的行相一定有前面的无明行,那么每一支后面都是如此,就是这样!所以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我们身体的那个总相这个叫名色,所以通常我们说色心色心!然后它的个别的行相来说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等等,所以一个是身体的总相-自己!一个是差别,那个就是受用的本质成就。

那么再下面 触者谓由根净识三种和合取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就是这个,触的话呢!由于这个六处然后生出这个六处的六根,对境是说根对境以及这个认识作用,这三样东西碰在一块儿产生,这个产生的什么?就是说可意的不可意的中庸,所以这个叫做触。

那么受呢!谓触取以后的话,触取三境,由前面那个触!就是根净识!这个三触了以后顺生三受,对于可意起的乐受,对于不可意起的苦受,对于中庸敬起的舍受,那么这个是三受。

爱呢!谓于乐受起不离爱于诸苦恼起乖离爱!这个乐受不离,希望不离开,或者我们说执取,那么苦恼的事情乖离爱,希望那个离开,所以平常的时候我们喜欢贪也叫爱,瞋也叫爱,在这一支当中称为什么爱?乖离爱嘛!你讨厌希望排斥它,说由受缘生爱一者是从无明和合触缘所生之受而能生爱!这个有个特别的解释,前面那个因为这个十二有支,一定是前一支引发后一支,前一支引发后一支,说由受的因缘所以生那个下面爱那一支,可是这个生一定要什么?跟无明和合缘触才能够生爱,没有无明的话,虽有诸受爱终不生!这个是我们要了解的,将来真正谈修行关键就在这个地方,所以为什么破了无明虽然有受不会生爱,不会生爱那么就没有业,那时以后再说,由是因缘触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异熟受用若此二圆满为受用圆满!那么前面说这个受用,名色六处两样东西,自体生差别成就,那个能受用的这个体成就了,触的话呢!根对境所受用的碰到了,然后再下面受的话,那就是整个的生受用生起对于异熟的受用,所以从我们说受用受用,这个受用需要能受用者之体,那个是名色跟六处以及所受用的境,然后以及在这个里边产生这个受用的认识作用,这个叫三识和合处,说这样的这个情况之下,那么这个受用就圆满。那么当然前面说的乖离爱不离爱跟舍受相应,也同样的就是说无所谓离无所谓不离的这样痴相应的这种状态。

下面取!于四种境起四欲贪!那个取就是爱的一种执取,比较强盛的那么它也有,哪四种?于四种境起四欲贪,谓欲着于色声等欲尘,及除萨迦耶见,余诸恶见,恶见系属恶戒恶禁及萨迦耶见,是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这个取就四种,欲!这个对于欲界的种种,见取!是见解,戒禁取我语取,那么我语取是专门的,这个就是我们色识当中,这个色识当中的哪个呢?这个我语取就是萨迦耶见这个取,戒禁取呢!那这个就是色识当中禁戒取,然后见取!其余的这个利使,欲取呢!就是个钝使,主要的就是这样一妄分别。

有!那么爱取以后就有了,由于昔行于识,熏业气习,次由爱取之所润发,引生后有有大势力!这个有就是一但到了这个位次的话,它一定会感生后面的后有,下一世会来结生的,实际上还没有到下一世,这是因位当中所以他说在因上假立果名,有!实际上到有支那个时候它还没有现起,可是到他那一支一定会现起这个有的所以叫因位,这是用假立果名。

生!谓识于四生最初结生!生嘛!就是00说法当中最初结,那么一但结了生以后老死,那跟着就来了,那一定逃不了,老者,谓诸蕴成熟转变余相,死谓弃舍同分诸蕴!老就是变化然后这个死,平常我们有为相都是生住异灭,或者生老病死,这个生住异灭也有各派的不一样,通常有一些宗派当中不立为四相立三相,住相不立,因为住相很容易引发人家的误解,这个无常相!如果真的有住的话就没有无常相了,就实说来的话它并没有一个住相,这是我们人的误解当中的,还有呢!由我们人的粗浅来看是造了房子有!这栋房子300年好像住了个300年,所以从粗浅来看的话立四相,细的来看的话住相没有,从他这个地方就生老死,生就是从生然后呢!老就是异死就是灭,这是一切的有为相,现在的有情的有为相也同样是生老死最后二支,那是有情身上现出来的,那么这个是十二有支的支分差别,这个支分差别,那么除了这个支分差别以外,这每一支当中它还有它特别的涵义,那么特别的涵义呢!这个说根据那个集论上面有一种说法,说第一个无明呢!使得一切有情不认识事情的真相,它有第一个作用,还有呢!于行作缘,这个是无明的特征。

无明呢!使得一切有情不认识事情的真相,它有第一个作用,还有呢!于行作缘,这个是无明的特征,所以平常我们说无明缘行,这是说明行为行作缘现出来这个,那么为什么于行作缘?这个里边是暗合说由于我们对于事情的真相不了解,所以粗浅的来说明像上面这个可以,继续你不妨把那个归类,由于不了解所以会起行,所以它更深细一点的分,就分为每一支它有两各作用,那这两个作用我在这里细说一下,无明说过了。

第二个行!行于诸有情于诸趣中种种差别,这个有个行,就是说你在六趣当中会这样会那样会这样会那样,就是这个行的力量,那么还有呢!于识作缘说行缘识。

下面呢!什么是识?识者对于此诸有情所有的意覆,这个识它会把有情所有的业所有的覆着说惑都在这个识种当中,它会保持着它有这个力量,所以平常我们说那个各宗的学派,谈那个识的时候尤其是唯识一系,那牵涉的这个可以说是达到了最极致的时候啊!它就说这个阿赖耶识叫做藏识,把所有的东西含藏在里边,那么其他的也是说那个识的这个相续当中,那个异熟作用能够把这个业一切的东西保持在这个地方,这个是识的特别的作用。

那么下面呢!于名色作缘,由于识所以名色,关于认识作用在这里我们也不妨随便的说一下,我们往往有的时候莫名其妙想起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往往离开我们非常的遥远莫名其妙,当初过去也就过去掉了,我有这种经验我想你们也都有这个经验,眼前的固然有的时候往往陈年八十代,说到这个地方我就想起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个是好几十年到底几十我记不住,我的印象当中这时很小,总是十岁上下那种概念,多少时候因为这个时代的改变,一点都没有影响了,你平常要去想你绝对不可能想的起来,有一次我在乡下,那乡下天上有一个滑翔机走过,那个滑翔那个机声啊…!这么一下,我一听我自己忽然之间就觉得回忆到什么?幼年的时候!我就感觉的那个境界也不是当年的境界,那个当地的什么地方呢?我在纽约的乡下,说起来地隔千万里,我的乡下是什么?在中国大陆长江口这个崇明岛,这个纯纯粹粹是当时识的这个特征,那么为什么要讲这段公案呢?你们自己去想这个识就是有情的业,就是以前你只要有了这样的造作的它就留在这个地方,它就停在这个地方,一遇任何一个外缘它就起来了啊!原来这个识是有情意覆,它的好处也在这里它记得一切事情,它00也就糟糕在这个地方,那么这是识。

下面名色呢!任持有情的自体,这个名色就是一定要靠这个东西它就靠这个东西,坏掉了!坏掉了就死掉了,还有于六处作缘,因为这个总体嘛!这个整体的在的话然后这些就下面来。

六处呢!说色住有情自体圆满,使得这个有情那个自体整个的圆满就是靠这个,否则的话一团肉团,那所以这个要靠这个六处,使得我们这个自体能够产生圆满的功效。

下面又是于触作缘!下面触呢!令诸有情于所受用境界流转,我们有情为什么会流转在这个境界?就是这个触!使得这个心跟那个境相应然后这个识就强烈的生起,那就是触的功效,于爱作缘!于受作缘!这个不是爱噢!受跟爱这个就是触的二支。

受呢!令诸有情生果流转,一个于境界流转,一个受的话要生果,由于这个受用的这个力量,它会引发它下面的这些,这个所以能够感果就是这个受字那个时候,接受了于是由爱作缘,由于爱下面会增长它。

那么爱呢!引诸有情流转生死,引发这个流转的根本就在那个爱当中,所以平常我们说这个真正的切断十二因缘,真正的切断从这个地方的切断它,那个以后再说。

下面于取作缘!下面取呢!为取后有令诸有情发有取舍,下面于有作缘!就是说取是什么?这个有情能够有取舍,那么真正引发这个有支的这个力量都在这个地方,那么下面呢!说有的缘。

说有!令诸有情后有现前,这个有于生作缘,有了就生这是二个。

生支!第一个于总同分诸行本无今有心!这个是假立说,这个总同分换句话说生就是说,在六道当中在任何一道叫总同分,这个里边本无今有,它本来没有生起来了就是这个,这样!所以叫假立!所以这个假立的话,这个都是虚假的没有实在的东西噢!这我们要认识的。

于老死作缘!有了生对不起!它非要老死不可,老死呢!数令有情死沦变异坏少胜故,那个老死的特征是什么?那个有情变异变化,换句话说生住异灭当中的异支,下面数令有情寿命变异!一方面变一方面叫你消灭,那个就是老死一支的这个,所以老死一支分二个,老就是在变,死就是灭,它这个分的这个十二有支当中的各支的差别。

那么再下面呢!叫支分略摄,这个支分略摄我想这里不细说它,那么这是我们简单的来看一看,这个支分略摄叫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我们大概了解一下,引跟生,能引支是无明行识,所引支是名色六处,六处也叫六入,触受,能生支爱取,所生支生老死,所以一共有四支,那个这个里边分初二重因果,这二重因果等一下我细说一下,大家有一个相当的认识。

再下面四相,那个四相也就是它流转相,那么我们就看一下P.184,至于说这个支分略摄当中,我们用另外一个分类,就有哪一个嘛!是说惑业苦三者当中,惑是哪几支?业是哪几支?苦是哪几支?那么惑呢!无明爱取是惑,以及第二支行,以及第四支有,那么这个是业,其余的所谓那几支七支那么是苦,或者叫报,于是感了果以后,对了这个境又起惑再造业再感果,又辗转的沦转,那这个现在就不去细说它。

那么我们在这里再下面看四相,这个四相就对我们比较重要的,现在不要看那个文,看那个文我们不大容易正确的了解,我们看看那个十二因缘流转图,这个图有没有?那对对对!那个里边拿一张出来,我们把那个挂在黑板上面,有一大堆嘛!再不然稍微停一下,这个十二因缘图看看,我看这张图我是百看不厌,我但愿看看有一点点看到了,像这个天道现道大王一样,看了以后证了这个果了,我正究说起来我不要看那个证了佛果了,佛他最后证的也就是证了这个果了,你要证小果那么就证到小果,大果内容也在这个地方,你们拿了这个图有的时候背后有这个解释,这个解释有问题的噢!虽然主要的我说,可是当初我对这个有很多这个概念还是不一定清楚,所以现在越到后来越清楚,我自己也特别的说明一下。

那么首先也拿到这张图,不妨这张图的这个故事,跟大家先说一下,这个在佛世的时候,这张图的公案在佛世的时候,印度有这个小邦林立,那么这有二个国家,这个都是小邦当中相当有力的,他们两国互相交好,互相就是送什么东西,这个国与国之间往往都是这样大家都要面子,那么这个大国尤其是要讲面子,你送了我那我比你更好,我还要比你更好,我还要更好,一次比一次好一次一次好,送到最后那个国家,比较强盛的国家总是比较占便宜,他就把所有的最好的东西这样,喔!不是这样,这两国当中也有一个稍微差一点点的那个国家,那么好像表面上面看稍微差一点国家,把最好的东西送给那个,那个大国!觉得哎呀!这个最好的东西都有了,我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好呢?想来想去想不到那正好佛在世,有一个大臣就说嘿!你何不去问问佛呢?这样嘿!对对对!那么后来就问一个佛弟子,那么后来佛就给他这张图再好不过,因为世间再好的轮回生死呀!这张图出生死轮回的,那么就供养啊!这个大王听了很欢喜,然后就很恭敬的画了这张图,就卷起来包装的非常考究,送到对方那个国家去。

那个国家看见这是送来的时候,有一个大臣而且还有一个和尚陪着来,尤其是这个慎重的这么庄敬的送的来,他总觉得啊!这次送来的东西一定很好,他也真是觉得收了最好的东西,那对方到底什么东西?他无法想象!那不管了拆开来看,他心里面满怀着希望,结果拆开来看拆拆拆拆了半天,始终是包装非常考究,里边东西还是找不到,他心里越想啊!这个大概是个无价之宝吧!啊!这个摩尼宝珠呀!也许东西很小那么所以外面这么精致的包装,最后拆开来一看那张图,打开来一看就是我们眼前那个,啊!这么恐怖的一个大阎罗王,咬这个人群,心里面是楞在那个地方,那么他因为不认识所以下面那个大臣就嗯!很多人都不认识,就有人起了个恶念,平常的时候这个国王我们总不如他,他会不会0?对我们这种轻视呀!讥讽我们故意,啊!这一下想不到旁边的人小小的一说,他就做了个非理作意,对呀!他越想越怒觉得唉!这个人以为他强所以瞧不起我,我要跟他打仗啊!就是这样是怒不可言,他眼看着这个情势很严重,那么幸好这个国家有个智臣,等到他事情过了以后,他当时看见大家说议论纷纷,他也不好开口回去他自己想想,这个事情不应该嘛!不应该嘛!就算对方对我们这样,我们要弄清楚,结果那个智臣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就跟国王说,以我的观点不一定,因为他是个智臣所以国王很多事情都要咨询他,幸好这么一咨询啊!这个国王得救了,否则的话不但得不到救还要打仗下地狱,他就问:你何不先去问问对方送来那个侍臣?于是就问那位侍臣,侍臣就说:我们国王对于这个非常恭敬非常慎重而且特别派一位和尚,究竟到底怎么样?我也弄不清楚你问问这位和尚吧!啊!好好把那位和尚找来,那和尚就把那个因缘说一下,就是十二因缘,那个国王一听哎呀!欢喜的不得了,然后就照着这个和尚所说的这个缘念,然后大彻大悟了证了缘觉果,这个是一段故事。

我但愿我们看了这张图也证缘觉果,不过这个但愿就是对急于解决自了的,学佛的人不要马上证果,了解这个道理渐渐的深入正佛果,有说尤其是小乘!说佛在证果的那个时候,真正觉悟的也就是流转生死的这个还灭,就是这样!至少从小乘来看,佛最后觉悟的也就是这个内涵。

现在我们看这张图从外到内分成好几圈,外头这个大圈子这个就是轮回,这个轮回整个的在里边,跳不出这个阎罗王,你看这个阎罗王好可怕,正在那个利牙这个可怕啊!把他吃进去一口一口吃进去,永远在这个地方不但吃两只脚两只手,整个的在他的怀抱里边,虽然还没有吃虽然还没有死,总跳不出最后难免一死就是这个,可是这个里边外面有一个佛,右上角左上角都有一个佛,都有一个佛菩萨,那么这个佛菩萨右边这个就是我们释迦世尊,这个有个月,有的地方有个日月两个,这个是传承的不同,说你看呀!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清净的,然后清凉明白的,指给我们众生看,至于说那个左上角那个到底是谁?这个我的老师也没有明说我也不敢,不过以我现在的揣度趣说的话,应该是白度母!度母有个特征,度母是观世音菩萨的悲力化身,因为要救众生啊!觉得众生这么救不起来,他这个悲心是掉了眼泪,然后化成度母!每一个度母都有他特别的,白度母是专门给人间长寿健康种种好的,所以这个真正要给我们的,换句话说这个代表什么呢?主要的代表悲智二量!这个是真正帮助我们从阎罗王的掌握当中,透脱出来的这样的一个力量,那么这个圈子里边呢!分成最外面一圈,这个就是十二有支,那么在这个十二有支里边是六道,六道在里边的话呢!那就是这个中有,中有一般黑黑的,那是堕落的中有,所以这个堕落的中有身黑黑的,那个都是向下的,一般白的明亮的,那个就是向上的,向上的人天道,所以白的那一半是包括三善道,黑的那一半是包括三恶道,实际上那个中有身哪!中有身真的现起的时候,如果那个中有是向下的,那个就是堕落的,所以平常我们说喔!这个人走的时候从哪里先冷?尤其是这个器世间形成共了整个的!那么最后呢!一只禽猪蛇都是!那个都是表示贪瞋痴这三样东西,那么这个里边主要的内涵,就是总共的十二有支的这个内涵。那么怎么样的四相呢?我想这样吧!现在已经一小时了,这个留到明天再讲,好!

现在把十二有支在这里我们讲一讲,那么这个十二有支,它是正确的说明了,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的这个一个正确的完整的次第,完整的次第!通常在生死流转当中,任何一个果它需要经过所谓三世二重关系,那么这个三世有的时候在二世当中可以圆满,但是它必须要经过二重因果关系,那么这个要想说明不大容易,所以我现在一开头先从一重因果关系了解了,我们怎么从这一生到下一生,这个整个的过程以后,然后再把前面所说的就是这个一重的关系呀!仔细的观察那个就能够了解为什么?就是这个一重当中实际上是必须有二重因果关系,那么十二有支的每一支的特征大概已经了解了,这个十二有支第一个是从无明开始,那么无明这个概念,由于祖师各个学派的不同,这个学派实际上也就是认识的程度的深浅,并不是说各说各的,那个深的就是把它说的深一点,浅的说的浅一点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呢?他为了说明诠释这个理由起见,他只要能够说的够清楚了,那就在这个上面安立,所以虽然各个宗派当中所安立的种种名言有所不同,但是那个内涵没有什么多大的出入,这个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们通常说啊!中国人教这个东西教成这样,外国人另外一个名词,名词可以不同内涵无二无别,所以以后遇见这种地方我们应该用这种态度认识。

那现在我们正讲这个十二因缘流转生死的内涵,第一个从无明开始,这个无明有一种说法,说这个萨迦耶见当体就是无明,换句话说在这个数取趣上面,五取蕴上头我们并不认识他的真相,然后执这是有一个我,说我执萨迦耶见,那么有一类说法呢!说由于无明这个是无着菩萨世亲菩萨,对于真实义愚蒙不了解,由于不了解所以事情就看不清楚,这个比喻说天黑黑的,那么因为这样的关系看地上的一条绳看不清楚把它看成蛇,那么这个都没关系反正这是由于不了解这个真实义,于是说妄执有我,然后于是这个我把它错误的认识,妄执种种苦乐,因为寻求所谓乐然后要减掉痛苦这些,所以造种种的行业,造种种的行业所以这个无明行,那么造了业以后然后这个在每一个人,造业者的心识上面就留下来一种影响力量,那么这个影响力量通常我们称它为识种子,那为什么称它为种子?因为那个种子譬如说像树木任何一样东西,长出来了那积了种子,那个种子现在看不出什么?可是遇见缘它就会能够增长,那么现在我们那个作了任何一件事情,心里状态亦复如是。

我们随便作任何一件事情啊!今天看见一个人,然后跟他说几句话,看过了我就想起这件事情,不管是这个贪瞋痴,任何状态都留下这么一个影响力量,可是留下来的影响力量,这个影响力量通常就是留下来了,它不一定是马上会生起效应,那么这个时候它怎么样才能够生起效应?

也不妨从这个种子这个比喻上面说,积累了这个种子以后,那个种子如果你收藏在这个地方,那么它始终维持这个种子位,一但如果遇种种其他的生长的因缘,那么这个种子的生长的因缘,通常我们说摆在土里边,实际上这个不一定摆在土里噢!这个遇水以及阳光是最主要的,不过我就看见他们专门培植人,泡在那个水里边,然后那个水里边加点肥料晒晒太阳它也长出来了,所以最主要的是拿我们世间来说水土阳光肥料,那个比喻只是说明,这个种子还要其他的因缘,而助长它生长。

那现在呢!我们心识当中由于无明行识,这个识种子需要遇到什么样的缘呢?那么我们从十二有支当中,就可以来看这件事情,前面无明行识三支,那么这个到三支为止留下来这个识叫做因位识,它这个识种子只是因位当中还没感果,那么什么情况之下感果?我们可以一口气就跳到这个我看噢!第八支爱支!那么这个潜在的力量,你也可以种种不同的比喻,或者说种子或者我们不妨说吧!譬如说感染那个细菌,感染了细菌以后那它不一定马上会,这个细菌会生起现行或者生病,有的潜伏在这理会潜伏很久,譬如以前来说这个好像现在是科学发达没什么,我们那个时候小的时候,那个肺结核还是蛮严重的,所以这个小孩子都跑到那个医院里面那个卫生所呀!去接种那个卡介苗,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接种!那么试验一下说你感染过没有?很多人感染!感染了但是他并没有生肺病,医生说:它那个种子虽然在这里,可是并没有其他的因缘助成它,但是它有潜在的力量,那么万一助成它增长的话,它那个病相就会显出来了。

那么现在我们轮回生死当中,这个识种子要什么样的因缘才能够助成它?那个就是第八支的爱支!然后透过了这个爱取的滋润!那个爱是什么状态?在这里要说一下,我们的爱总是说啊!这个执取,实际上这个爱!它是整个的就是一种无明,强烈的无明的一种行相,所以这个包括贪瞋痴三样东西,所以说对于可意境!好的东西要不离爱,要换取直取它,这个就是贪,对于不可意不好的东西乖离爱,那就是排拒它,乖离爱这个也叫爱,所以这个是瞋的一个名词,另外一种呢!痴!那是总共说起来都是由于不了解真相而产生的,所以这个爱支实际上那就是这种状态,所以我们不一定是说有执取,那么这个我也来说一个,用一个实际上的实例来说明他,透过这个实例大家可以观察的很清楚,譬如说我们今天到这个地方上课,那么来了一个人,来了一个人哪!这个人有二种可能,一种可能呢!说这是一个朋友,啊!这是以前很久不见的朋友,可是我们还是要上课啊!那你等一下等一下,这个那个时候这个朋友的出现包括二件事情,第一个以前的因缘跟他结识了以后,然后就停在那里大家分手了,所以这个以前接受的因缘是什么?就相当于前面无明行识这个种子。

就相当于前面无明行识这个种子,可是那个时候到此为止,大家因为其他的因缘叉开了,或者没有继续下去,那么今天遇见了啊!很高兴,于是下面这件事情如果这个并不是很重要的话,我们就一定很高兴的跟这个朋友继续的谈论呀!或者什么等等,谈的好的话说不定嘿!大家就譬如世间来说,那我们就合伙做个生意吧!假定我们出家来说的话大家这样那好极了,他也修行你也修行,那么一起我们到这个地方来,或者两个结伴参访什么等等,下面就会引发这样的事情。

那么这个爱!就是说可意境不离爱,下面也许来的这个人很讨厌就是这样,以前看见这个人反正专门来找麻烦,那么现在又遇见了,这个跟前面一个是不离要想获得,一个是乖离相反,但是内心当中的力量是一样的,对他有一种爱执,后者的爱执!爱执它心心念念想办法要排斥,所以我们就想嘿!这个家伙怎么样把它支使开把它弄开?或者我不要去见到他!尽管你没见到这个人可是心里面闹些什么鬼呀?就心里面老在这个上面盘,大家清楚不清楚?所以这个爱支,还有这个爱支我们不要误解,有的时候跟人家吵了架以后,尽管被人家劝开了,心里什么状态?一天到晚缘在这个上面!所以这个乖离爱!就是你希望离开这个人,可是心里面老缠在这个上面,就是这样人家怎么劝,劝开了以后你越想越气越想越气,一个人自己在那儿说越想越气,这什么状态?爱支!

然后不但是爱支,取支!那么取是什么行相?由于你前面这个不管是可意的贪不可意的瞋,这是一个心念向它的爱执,下面又想着嘿!好的东西那我要想获得它,所以这个取当中叫欲取,什么我与取呀!这个取就是说你所向往的东西,你就想获得执取它,那么反过来呢!讨厌的东西的话取什么取呢?就是刚才心里面你想乖离排斥它,如我所欲的心心念念挂在上面执取这个概念,实际上是被这个烦恼执取我们不知道,这个都是取支,那我们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爱执相应的,进一步要采取行动的行为,那个这种心念就是所谓取支,爱取二支,由是使得前面或者是这个朋友,或者是令我讨厌的这个冤家嘿!这些就产生了现在下面的这个行为,那么这个行为下面的话就有结果产生了,那么至于说我们生死轮回当中呢!亦复如是亦复如是!我们一生遇见的事情都是在这样的各式各样的这样的状态。

现在我们就说一生吧!一天到晚忙这个,忙完了以后到最后临终了,这个生命只是结束了,那下面这个情况怎么样呢?我们在临终的时候很有意思,刚开始譬如一点小病看病大家觉得看病没关系,我不妨仍旧举一个例子来说,这种举的例子是比较浅显使大家容易了解的,如果你不了解也可以从这个例子当中,想你自己相应的,那我现在举的例子是什么呢?譬如说一个做生意人,我们虽然不是作生意人,也许不是作生意人可是这个概念我想我们用的上,他一天到晚在这个钱上面盘算,我们不一定做生意也是这样噢!那个公务人员或者做什么也好,世间都是名利大家要想盘算这个东西,平常白天整天忙他也不觉得,觉得是应该的,假定有一天生了病了,照理说顺便休息一下,哎呀!这个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如果说病更重的话,一般世间人他真正主要关心的是什么?真正关心的就是他一生经营的那个事业是放不下,这个世间的人来说等一下儿子媳妇还没娶,女儿还没嫁,等到儿子取了媳妇女儿嫁了还要忙孙子,他永远忙不完的,只会关心这个关心那个,我想这种事情我们人人都会注意到,那么这种心念!乃至于到最后快死的时候他也会在这个上面,在这个上面!

那么最后呢!到生命经验消失掉了以后,由于前面所以这个经论上面就告诉我们,这个集业之理呀!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要了解的正确一点,我想你们看广论P.174,我看是不是P.174?就是为什么会集业的呢?P.177最后死后成办中有之理这一段,那他这个死后这个中有起来了,那些还没有到,由于我爱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已熏习故!实际上这个我爱已生这个就是无明行,然后无始乐着的戏论的熏习就是爱取,然后善不善业的熏习,这个就是有支的力量,那么现在这个地方主要的是说什么呢?就是他临终的时候他那个心念,他就会心心念念挂记在这个上头,挂记在这个上头,挂记在这个上头以后然后呢!慢慢慢慢的所以这个死心,前面我们不是说死心,什么叫死心?就是初念现起的时候!他这个系念在什么都忘记掉了,那个时候他一心就执着这个上头,执着在这个上头,然后如果他执着在上头的话,那么这个说他将来下一生到哪里去?他就是这个现起!所以他一生的业的总集帐,最后由于这种执取的力量就在这个地方,执着这个东西,所以这个情况也就是什么?就是由于他乃至于临终他仍旧少不了,前面这个心识当中留下来这种东西,这种爱支的力量一直在进行当中,一直在进行当中。

如果我们自己观察一下自己,虽然我们没有死,然后平常的时候就是无关紧要,碰见一点重要的时候最重的是什么?爱执!地震来了马上逃出去,为什么要这样?这个爱执呀!假定有一点时间的话喔!我赶快值钱的东西包起来就是这样,我想我们人人都能够体会得到的,所以这个时候当任何时候遇见的前面这个,这个潜在的力量呀!当时遇缘的这个爱执的爱取两个力量,然后到下面产生的什么?叫中有!你最后走的时候以什么心态?那就把在这个上头!所以他最后临终的时候,两脚忙忙忙的执取这个东西,最后这个中有现起来了,就是最后死的时候,就是这个执着使他产生这个力量,就是这个有!他的有的这个力量,那么这个有→中有!等到这个中有现起的时候,刚开始他还是这个力量,可是等到一但中有现起来了以后,这个中有有个特点,这个中有就是心识一种特别的状态,这个中有的力量非常的强非常的强,他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挡的住他的,这个完全是他的业,所以所看见的东西无远不届,所听见的东西亦复如是,这个中有身出现的时候,佛!佛没办法挡住他这样,所以这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是佛的业你是你的业,佛也没办法挡的住你,那个中有出现的时候呀!不久他就晓得自己死了,啊!那个时候一但晓得死,因为这个潜在的力量,他就有非常强烈的这种欲望又存在,他又存在,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他就是自己仍旧是这个念头,这个求生之欲!那个时候特别的强。

说到这里稍微停一下,我忽然想起一个小事情来,我们在学校里边念物理化学的时候,这个化学上头譬如说原来水!不管任何东西分解的时候,那个时候氢氧这个叫做氢生氧,那个氢生氧的力量非常强,不晓得你们还记得不记得?如果你们想想不晓得这是中学还是?中学讲的还是什么时候?我的印象是高中多多少少讲一点,如果大学里边的话那会讲的更详细,不过这个大学理工!理专门讲这个,工多多少少,农大概是其他的讲不讲我不知道,我忽然想起的这个世间法,实际上这个真正的业力还是人的心业力,当这个执取的力量从老的地方离开的时候,他自然而然会产生强有力的,因为一向很强而有力这个执著作用,所以一但离开了以后,他唯一的就想再去执取,那个中有身也就是这种状态,也就是这种状态,那么到哪里去?这个就看他的缘了!那么这个缘就是一生造的业,如果这个时候现起的中有身,如果是善道的,那么这个中有身所见的那个样子,以他的心情是比较平和欢喜而且向上,通常经论上面这么告诉我们,生天的中有一直向上,如果是人道的中有这样的横走,地狱的中有向下,然后人或者天这个中有呀!虽然人是这样的走的,可是他看见白的,那么当然这个里边也看他的福德因缘啦!那么如果说三恶道的话就看见的雾雾的,就像里面有雾一样,如果今天正好有雾呢!如果我们放眼去看,如果我们现在向外中有上看见的,那就严重了,三恶道的名堂,三恶道的名堂。

所以这个地方也停一下,说有的时候平常我们修行了以后,净罪积资过程当中,说固然忏罪的时候你有净罪相,平常我们夜里的梦境哪!也可以印的出来,现在造的业大概是什么相应?如果说你平常作的梦,这个不是偶然一次噢!经常性的梦,如果梦里边老是蛮看见很多人蛮欢喜的,或者很美妙的什么,那个这个人的业也通常都是善的,如果说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死的话那个人应该在人天当中,再不然梦境当中呀!常常这个住的很荒凉,我们看看好像一片黄萨那样的话,乃至于很可怕恐怖的话那是恶道,所以这个堕落!这个畜生那个中有的话,他会看见很多动物是畜生出现,堕落恶鬼的话呢!那个就是很茫茫然什么都没有,很沧凉的味道,堕落地狱的话那就会很极度的这种恐惧,或者想很冷要想找地方去晒太阳之类,或者很热要找清凉的地方去,那个他要想去的那个心情,就是他将来去的地方-寒冰地狱?还是去的这个火烧地狱?那个是中有身上面他那个时候都现出来了,那么他总有一个很强烈的追寻,那么这个时候呀!譬如说现在以我们人道来说,那么这个中有下面一生,我随便说几个以人道为主,那个时候他就会看见他有缘的父母,他就会看见他有缘的父母,那个时候他会这个看见的状态呢!也跟他自己的福有关系,这个不细说它,那么那个时候最后就看见这个父母相交,相交的时候!如果他是男的,他就会对他这个父亲!觉得很不乐意,他是很乐意的跟他的母亲在这儿相配,反之亦然!反之亦然!所以那个时候他那个就是前生的业力,他会全部精神灌注在那里,等到灌注在那里的话,父母等等都看不见了,完全看不见了他全部看见这个男女二根,那个那个时候呢!当父母的精血喔!不是精血,是精跟卵出来的时候,尤其是中有的这种业非常强盛的,他有非常强盛的执取力量,那个执取的力量就把这个精卵交好的,他就在这个时候就把它牢牢的,这个一种业力把他执取住,所以他这个里边还需要一个很强盛的这个力量,那么那个时候就是一剎那,这个中有像梦一样忽然睡着了,那个中有自己就完全进入一种像作梦的睡着状态,那个时候就是结生相续的一剎那。

那结生相续的同时那一剎那,那个名色现起的时候,所以结生相续的前一剎那,那个时候这个识就是果位识,所谓的果位识,那个果位识是执取的,这个父精母血那个时候所谓色部分,那么他能执取的果位识是名部分,名部分就是心,那这个是这个一种状态叫做名色,所以从前面无明行识,然后经过了这个爱取滋润是执着这个,执着这个就是有,然后执着的力量使他到结生这个过段,这个过程!然后这个结生过程当中怎么生的呢?整体的来说讲总相就是生!就是这样!然后这个结生的整个的过程,别相怎么办呢?就是初一个阶段叫做名色,这个名色!由于这个识的执持加上他宿生的业力的这个执持,自然而然他在那儿会增长会增长增长,那么这个时间呢!经论上面有说明,好像八个礼拜还是九个礼拜叫做羯罗蓝位,那个时候分不出来就是一团的肉,叫00或者说翻成共我们,那么这个时候就是所谓名色位,名色位再下去呢!六处!慢慢的从这个上面分出来了,喔!这个根生等等分开来了,有头有身体然后有脚有手眼睛鼻子耳多那个样子呀!慢慢就生起来了,那个生!虽然生起来了,这个就是有这个东西,那个识本身还是不动,这个就是这样,他这个六识本身还并没有,那么再下面呢!再下面进步下去呢!那个识就有一个跟这个触的感觉就生起来了,那这个也是,那这个都是胎儿位当中,有的说这个是出生以后那么外界接触,那么这个说法呢!各有各个不同,所以说我所受的这个师承当中,我的老师告诉我是这样,那么所以开始有触,可是这个感受还没有,平常我们说碰到了以后下面才会有这这种感受,这个是讲粗的噢!讲细的事来说的话,一念当中都全部具足,我们现在讲粗的,那么这个时候换句话说他粗的感受出来,可是辨别这个感受的力量不强,那么以这个来分或者胎儿当中的位次,或者出生以后的位次。

所以再下面呢!这个受!感受,对于这个所接触的境界呀!他会感受,那么感受的这个就比较强烈,比较强烈!那么这个整个的过程的话,那就是生那个,然后这个感受他从出生以后,一直在这个受当中他最后就死,那么死了以后如此这般的再来,那么在这里我们不妨去看一下那张图,这张图当中看那个十二支的那个图,换句话说这个大图的这个圆圈当中最外面那一个,第一个呢!瞎子!那个瞎子前面一个孩子牵着他,虽然是个人但是他对真实的状态看不见,一个小孩带着他在路上走,所以虽然是个人但是似道非道他分不清楚,对于世间的真相根本弄不清楚,什么是该走的什么是不该走的?他反正听人摆布!所以很遗憾的手脚在他身上,可是偏偏他也听人摆布,那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我们自己总觉得还有个我在,可是实际上真的是我在做主吗?听人摆布!这个是最可怜的一样东西。

那么下面呢!由于这个所以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刚才说的就去造作,那么这个造作呢!就是这个地方的一个陶器匠!现在好像没有这个了,如果说现在还有这个,看看他们做什么瓷器的可能还有,因为老法比较多,那么他这个铸成怎么样?就是什么样!大小长短方圆颜色,都是作成什么就是什么,相当于我们这个人也一样,我们在六道当中行相是怎么样?要这个陶器匠来作成!大小怎么样什么颜色?所以什么行相都是六道当中,是横的畜生还是竖的人还是地狱恶鬼畜生?就是这样然后大小那么同样的行识牵涉。

那么下面识!这个识是个猴子,那个猴子一天到晚不停的,一下一下一下跳来跳去,一下缘到这个一下缘到那个,那么再下面就是个名色,名色是一些人在那个小船上面,名色在那个小船上面,也就是说从这一生跑到那一生去那个过程,跑的那个过程,最后那一些人也就堆在一块儿,他这个功效还没现起来,我们也不妨这么说吧!那些人就相当于这个名,那个船相当于色,所以这个经论上面叫名色缘识,识缘名色,由于这个识的执取,这个识是心识的识,也就是心识执取这个另外那个颜色的色,就是所谓!然后他同样的这个心识就依这个名色,而这个名色由于心识的执取而增长,所以叫名色缘识,识缘名色,那么这个这张图当中的表示。

再下面呢!就是又慢慢的有六入,那个房子有六个窗子,这个窗子虽然有可是换句话说这个认识作用还不生起。再下面就触!触就是一个男女这是一样,全部精神在这个地方。再下面这个受!受支那张图上面很有意思,这一个人被一支剑射到那里眼睛里面,这个眼睛是人体当中最敏感的部分,平常我们哪怕碰到一点灰尘,哪怕碰不到前面一个小虫飞过去的时候,这个眼睛扎一下马上眼睛咪起来,现在这个剑射到眼睛里面,你看那个多强烈的感受。

这个地方停一下,因为实际上我们的一生都在这个感受当中,我们整个的一生都在感受当中,我们不妨想一想看,看看那张图很平淡,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的话呢!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外境的这个感受的这个强烈的,一点很小的小事情,心里面就会无法忍受的这种强烈,所以平常人家的比喻说啊!你看这个都市上面这个时髦呀!天气稍微一变,那如果变冷了啊!一下这个皮大衣什么都出现,如果一凉那个夏装短袖的什么都出现,那是因为我们平常所看见的,如果我们进一步自己仔细去看内心的话亦复如是,所以我就想起孔老夫子警告说:不要一朝之粪而忘终生之旨!往往我们大家有很大的抱负,可是遇见一点小小的境界的话,忘的什么都忘记掉了,哪怕人家的随便的一句话,喔!少吃了一点东西所以经论上面说:虽少许茶一起高低!那个就说明我们这个感受,我们一天到晚就为这个感受的摆布,就像那支剑射到眼睛里,这个对我们的影响,全部的精神你就死死的被它困住在这个上头。

那么下面呢!就爱!爱那个图的话就是醇酒美人,那一个人在那儿喝酒,酒本来已经够叫人沉迷,所以喝酒的人他不会满足的对吧!越喝越想喝,乃至于喝醉了你告诉他:你喝醉了!他就不承认,我不会喝酒现在当然出了家根本谈不到,在没出家之前我只有过一次经验,我也不会喝酒的,吃一点点酒满脸通红,那么有一次不晓得什么因缘我也忘记掉了,人家就说唉呀!你不要劝他了大概喝醉了,我自己觉得我没醉呀!以后人家讲起来我才晓得,这个真正喝酒喝醉的人他不会觉得喝醉,我的的确确的,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脑筋清清楚楚怎么喝醉呢?但是那个行动就是反常了,这个无关紧要,我现在的体会的话酒这个东西的确是,他就会这么永无满足的,再加上一个美女在旁边,所以人家说的醇酒美人,爱!就是这个状态,可是这个爱呢!就是这个爱着的这个状态,取!那就是执取到了,所以他下面那个取的图呀!那就有一个人爬在那个树上面栽,那么有的图呢!这个一只猴子!那只猴子更是啊!他永无餍足的去栽,这个灾这个灾!所以有个笑话,这个猴子爬到那个树上的话,如果你爬到树上那个猴子一爬,那全树的果子就没有了,栽了以后他马上把那个00这么一放,然后放那个竹子栽一个一放,又是栽一放栽一放,这个弄到最后他一个都没有,树上的果子都没有了,我们人这个爱取的心里也就是这样。

那么下面呢有!那个有是一个怀孕的妇女,而且这个怀孕的妇女不是刚开始,最后快生的时候那种状态的话,那就是换句话说下面紧跟着马上要出生,再下面就是那个生!所以十一个图就是生,那么这个生呢!生是个总相,生的整个的内涵呢!刚才我们已经解释过了,一直从名色六入触受生起了以后,一生都在那个受支当中,那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状态,但是同样的下面第十二个图叫老死,你看老死这个图很有意思,一个人背着一具死尸,换句话说我们一但生了,那注定了我们就背了该死的这个东西,你们不妨每个人拍拍那就是这个,我们对不对?拍拍自己!一但生起来了那个东西就该死,没办法逃没办法逃的了所以这个叫老死,实际上那个生支当中,生起了以后他一直在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当中,这个受是个心里行相,这个变化过程当中换句话说我们生住异灭,或者生这个异灭,生灭变异在这样的过程当中,那么这个是说明我们一生流转,怎么样从一个说由无明引发的一件事情,一个业留下来一个种子,而这个种子感果的过程,通常我们也不妨看成就是这个一期受生状态,这个一期受生状态,可是实际上一期受生状态当中,这个里边有那样的内涵哪!是怎么样从前生到这一生?对吧!清楚不清楚?是不是这样?换句话说前生到这一生,或者这一生到来生,那么这个里边就牵涉到了二世在这个里头,那这个整个的我们对于这个从因到果的一个基本概念有了一个认识,有了认识里边呢!其中有几个我们应该特别认识的,有几个应该特别认识的,首先我们看他前面无明行识,这是一个识的种子,然后这种识种子如果我们现在眼前来观察的话,我们整天从无始以来一直在这种状态当中,这样!所以一切的行为你坐在那儿不动,这个也是一种状态,然后你采取行动,这个行动为贪所使,那是因为所受的可意境,或者瞋所使所对的境界不可意,总不外贪瞋痴,细致的内涵就是个无明。

总不外贪瞋痴,细致的内涵就是个无明,然后这种作用留下来的影响它感果还需要什么?爱取滋润!所以在这个里边凡是生果,这个生死当中要感果的时候,它这个因有两种,有一种因是在这个十二因缘当中,我们称它为引、引支,那么这里我们就不妨看看《广论》,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的P.183叫支分略摄,这个在P.183的倒数第七行,云何支分略摄?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最前面这个识是能引支,那个能引支是什么?无明行识!名字叫做能引支,我们不妨容易解释容易认识说这个就是个因哪!有了这个因感果还要一个条件,还要什么条件呢?还要这个能生支这个爱取有来滋润它,所以由于这个爱取有的滋润,它才会感发那个生死轮回之果,因此这个能引这是一个因,然后能生是使得这个因感发的另外一种因,这个缘或者我们这样说吧!由于这个缘就下面产生这个所生的结果,在我们前面解释的这个从这一生到下一生,或者从前一生到这一生的过程当中也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这个里边我们就可以了解呀!所以二重因果的这样的关系。

那个二重因果当中呢!通常我们叫三世二重因果,可是这个三世后面有个说明,不一定三世,二世也可以圆满三世也可以圆满,什么是二世圆满呢?譬如说这一世我先由于无明行识,这个识的种子就造成了,这里这个无明行识呀!是剎那剎那!每起一念就是一个识种子,因为无明所以它一直在动,因为动就有个认识作用,因为认识作用留在这里,所以经论上面说一念一轮回,当然从剎那的心识来说,这个心识的运转生灭就是个轮回,可是从整体的我们的人生来说,的的确确这个心起一念,这个识种子如果将来经过了爱取的滋润它会感果的,所以这个起一念的这个识种子是这样,所以一生当中你还有多少?唉!一生当中是无量个,我们无法计算,而无始以来不晓得多多少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它先有个无明行的识种,可是这个识种它下一生是不是感果的?那不一定!在什么状态当中会感果?就是跟他相应的这种状态出现,它以外境出现然后里边跟他相应的爱取去滋润,如果这一生就滋润的话,那么这一生种下去的这个识种,就会透过这个爱取的滋润会下一生结果,在这种状态当中仍旧是二重因果,一个是能生支,不是!能引支的因,然后呢!加上爱取是能生支的因,于是这个能生支的就是爱取有的滋润,下一生就感果了,所以这个二重因果当中是二世圆满,还有一种呢!我们现在譬如起个念,我怎么样晓得我这一个念头是这一生积的?还是前一生积的?不知道!在我们看起来这一生现起,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东西是宿生带来的,可是宿生带来了以后这一生又忙这个东西,实际上这个因是宿生已经放在这里,所以这一生我们还是用爱取来滋润,还是爱取滋润,可是这个公式本身完全一样,就仍旧是以前留下了识种子,然后遇了缘!我这个爱取滋润它,于是爱取有下一生感果,那么这样说起来就三世圆满,所以这个二世圆满哪!从能引开始一直到下面的所生,中间没有间隔完全没有间隔,而三世圆满!是说三世圆满实际上中间可以隔无量世,为什么中间可以隔无量世呢?就是你这一世把那个无明行识的识种子留在这里了,它留在这里永远随着心识转,然后中间自然而然有其他的爱取有滋润其他的,所谓其他的就是对我们心识来说,心识当中的其他的种子,不断的滋润它所以那些在感果,那个识种子它并没感果,一直等到遇见了这个识种子相应的种种的缘,然后它感果所以这种叫做三世圆满,从这个地方说明说从能引到所引这一支呀!中间可能间隔无量世,但是从能生到所生这一支的话,中间没有间隔,现在这个概念清楚不清楚?那么从这里说起来的话,所以我们说这个三世二重因果就是这样!而这个三世二重因果,拿我们现在来看或者是二世圆满或者三世圆满,所谓的三世圆满-无量世!那这么一来我们就晓得了,不管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现在到下面都一定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原则,所以这个三世呀!十二因缘的真正的内涵,那么大概说明清楚了,这是第一个。

其次呢!说这个里边哪!有这么多的业种子,那么哪一个业种子来感果呢?就是这样!那这是我们第二应该认识,这是我们修行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在,这里说一说,俱舍上面有个偈子,所以引俱舍换句话说整个的他说的是完全正确的,「诸业随生死,随重近串习,随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诸业!所有的业,在生死当中诸业于生死,它感果的次第是什么?以重!第一个是重业,第二个以近!靠近,第三个串习!所以以重近串习,再下面第三句呢!随先着!先前面先着的,其中即前前成熟,这个成熟的次第前面的先成熟,那么这个偈子!记得不记得没关系,这个内涵在这里说一说,说这个有无量无边的业种子,那前面这个业识它怎么感果的呢?重、近、习、先后就是四个次第,如果你有最重的重业,下一生一定到那个地方去,如果没有最重的重业,那么临终的时候,最靠近的这个力量现起的时候所以叫近,靠近!再下面的习惯!如果说临终也没有引发你就是平平淡淡,那你最平常习惯的这个现起,如果这个也没有的话,那么无始劫来造的次第,最先造的先来,后面的后来,那这个我们平常也可以用一个现实的例子来说明它,这个例子一说大家就很容易懂了,说我们这个生死呀!大家虽然都经历过都忘记掉了,大家都忘记一点都没印象,未来的还没现起,过去的记不住,但是晓得过程当中我们一段一段事情的变化,一直在变化,从这个上面说一个实际上的例子就了解了,今天大家坐在这个地方譬如说这个法会,或者我们讲那个课,现在我们大家讲课,这是一件事情,那么这件讲课的那件事情结束了下面要做什么?如果说拿这个生死来说,就是讲课那件死吧!那下面到哪里去?那还是照这个次第来排,最重!就是假定说你或者上课之前,或者正上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有的时候那个重大的事情重到不能等到那个上课结束大家要跑出去,譬如说我们正在上课啪!大地震了!那一定不要停了大家拚命逃出去,那是最严重的事情,再不然的话呢!这个地震震了半天虽然我们想了很多事情,虽然没有出去的看那个房子已经有点样子了,下了课一定马上看这件事情,再不然下课之前或者什么,临时有个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了,那我想我们人人会处理,一下课马上就处理这件事情,或者是外面或者是里边都没关系,你看这个可以大家随自己在家人不妨这么说吧!你正要上课或者上课之前上课以后,忽然之间家里打了电话来说,你家里面最重要的人,没成家的是父母成家的或者先生或者太太,或者是子女忽然之间生了场大病出了个车祸,你是不是会心里面心心念念滴挂在这个上头?这个就是重业!再不然不是外在的,我忽然之间上课的时候肚子痛的要命,啊!那同样的一下课就非去不可,这个是重。近呢!什么叫近?没有这种事情!那么下了课了,一下课有一个人告诉你,或者快下课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发生,虽然不是很严重的,或者有人提醒你说下课了啊!那怎么办呢?我们怎么去做?我们就跟着他去做了!那么习惯呢!如果这个也没有那个下了课怎么办呢?平常的时候喔!下了课了,那么先去喝一杯茶,我们准备在这里下一堂还有,在别的地方个人做个人的,所以这个是习惯的力量,如果再没有那照着所有的一步一步的次第来,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几乎任何一件事情上面都是如此,就是这个业你可以了解,这个行相就是这样,所以在这个里边诸业感果的次第就是这个,那么这个跟我们这个修习为什么这么相关这么重要呢?问题就在这里!问题就在这里!在前面我们是两个概念现在要分开来说,第一个这个三世二重因果当中,说造了这个无明行识这个识以后,要什么样的滋润才感果?要爱取滋润!这个爱取滋润一定对境,当对境的时候爱取滋润的话,那么你什么样的爱取滋润它就会感什么的果报,对吧!这个爱取不会莫名其妙,一定有所对的境,从这个上面来对境内心当中就是什么?内心当中对这个境来说先是感受作用!或者我们不妨说对那个境来说也可以,或者十二因缘当中受支来说,所以实际上那个受支是什么?前一重因果的果!然后爱支是下一重因果的因,这是不一样的唷!所以在这个经论上面我们去看一下P.184,这个P.183就是刚才我们那个支分略摄,它就特别说明二重因果,三世二重因果的概念,那么这里不讲《广论》我也不细讲了,尤其大部分你们都听过《广论》,所以看一看那个P.184上面第三行最后一句,事故能生支-爱,与发爱支-受!这两者非是一重缘起,喔!关键在这里,发爱之受那是余重缘起的果位,这个发爱之受就是我们所对的境,以及对境的时候这个内心的心里状态,这个是前面一重因果的果,或者我们不妨这么说吧!眼前我们一生都在受支当中不是吗?这个受支当中对我们自己来说是我们得到这个异熟的果报,然后还有得到这个等流的等流因果、异熟因果还要什么?增上因果!这个整个的都在受支当中我们去看,这个受支偏重于在这个整个的过程当中的心里现象,实际上这个心里现象是不是还一定所缘的所缘的境,那么心里现象所依的就是我们的根生,那个就是异熟呀!然后能依的这个心识就是等流呀!然后这个东西对外面的境界就是这个增上的因果呀!这个是前一重因果的,这个话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太好了!整个的修行的关键就在这里,我们往往抱怨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对不起!这个是前面一重因果的果,因已经造了没什么好抱怨的,现在抱怨的心情是什么?那个是现在的爱支!这个是真正的问题,如果说你了解了十二因缘的整个的必然性的,遇见了这个果你好的你也不会执着,如果觉得好的话那是我前一生造的这个因呀!那好的更要策励自己努力增上,如果不好的也没什么抱怨的,前一生造的因呀!现在感的果你怎么办呢?努力去修改它呀!不管它是好的策励坏的修改,它必须要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哪?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你没正确的认识行不行?不行!那么这个正确的认识呀!就唯佛所能!所以我们要修学佛法。

那么这个正确的认识呢!这个过程有几个次第,先一定要依靠善知识,说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个东西呀!目前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那个闻思阶段所谓得到那个正知见,有了这个正知见以后,对任何一个境就是这样,那个正知见实际上发起来的是善法欲,这个见跟欲两样东西我们不妨那那个惑!前面的说爱当中来说,爱!十二支当中爱是实际上说明什么?就是整个无明的粗相!这个无明的粗相通常我们拿天台所告诉我们的,从明相来说叫什么?见思二惑对吧!思惑说贪瞋痴慢疑啦!见惑!说身边邪禁见啦!一种是见解一种是情绪,我们大概粗浅的容易认识的这个来说明它,就是这种状态,那么这个以前都是由无明相应这个受,而引发的这个爱支,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那怎么办呢?嘿!以正知见相应的所以都是这样的,所谓正知见所谓勤精进,因此在这个里边怎么办呢?不管前面什么境界,换句话说到受支为止,下面这个爱支生起来的时候,这个不是世间无明相应的爱,我们给它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善法欲,这个欲就包括在爱取二支,所以我们现在的行为是善法欲跟勤精进,一直在这方面努力,这个是对我们最大的重要,假定说我们能够整个的这样去做的话一生去努力,或者你产生一个最重的业,这个就最好,那么还有呢!我们也不妨排着这个诸业于生死重近习,这个先作其中不谈,我们无始以来先作其中如果先来感果的话,那一定沦落生死,可是太妙了,假定说你眼前努力的去做的话,那个感生死的果报当中显出的是人道最后一个,假定我们能够努力的,不但是以正知见勤精进养成习惯的话,就算不强烈这个串习是不是比这个次第当中第三位要先成熟,然后除了这个以外譬如僧团共同的00乃至于人家临终往生的时候,现在我们偏重助念,那个西方当时那个助念的方法,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同样的助念!现在我们的助念哪!叫他干什么?你要念阿弥陀佛!是因为末法了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你一心的念佛,实际上还不外乎这个,那么西方当时一定是这样,说他生病了把他先抬到西方堂,这是你的归属,那个西方堂里边一定有佛像,然后这个佛像还有一个旗拉在手上,嘿!你们怎么忙了一辈子是干什么?你要皈依三宝要这个,然后告诉你:你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那很简单他一生的串习就在这里怕不够精呀!临死的时候告诉他嘿!你赶快静下来串习那当然行,如果没有串习的话这个都没有用唷!那靠近也没有用唷!我们不妨这么说一说吧!譬如说举一个比喻这个还是个很简单的比喻噢!譬如说我们现在今天的法会完了,法会完了以后就有人告诉你:嘿!某人!到哪里去?你去不去这个因缘完完全全看什么?看你相应不相应?对吧!譬如以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来说,啊!我们完了以后嘛!我们上面去拜佛我们去再继续的论或者什么这套东西,那是因为我们平常一向作的,就是不太努力一向作的就是这个,那就是这个!假定说有个朋友拉你去嘿!某人去钓鱼,我想我们在座的人没有一个人去,反过来欢喜钓鱼那些朋友,就是今天要硬把他拉住坐在这个地方,下了课你叫他继续讨论的话他一定不干对不对?所以这个境里边我们要注意噢!说这个境里边就是说你前面这一生当中,多多少少做过的,那么那个时候靠近你提醒你才可以,就是这个境跟这个串习有特别的相关,那么假定还有一种重的业,譬如说造恶业那么说五无间罪啦!这个最重,还有当然其他的很多重业,善业呢!譬如说得定,这个是个不动业,这个绝对是,还有呢!持戒!持戒是个重业噢!不过我们说重业的话是什么?我们说这个重业是恶业,持戒是叫律仪,这个是在善业当中非常重的,所以如果你能够真正认真持戒的话,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功德?我们也不妨这么说吧!这个以我们一个凡夫的心量,持的戒能够得到法界相应的功德,那个有多重呀!就是这样所以真正的能够严持戒律的话,如果说你没有出离心,拿世间来说一定生人天,如果你有出离心的话,好的话那就能够感得声缘果更上,念佛的话往生,这个是他根本的意趣,那么到这个地方我们了解了这一点哪!在这个地方对我们的修行,是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那么下面呢!我想这个现在继续下去,我们不妨看一看,不看文也可以,这个文如果是《广论》是P.185上面最后一行,那么这个内涵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从无量劫来造了不晓得多少业,那个业可怕极了,这个数量来说这样,然后实际上内容来说的话,实际上我们也了解生了天也是一无是处呀!要嘛!不造!造了业以后它一定会感果的,除了两种状态,一个!这个业已经感了果,它不会感果,可是糟糕的是感了果以后,他又积了很多无量无边的新业,譬如说我们得到一生,这个一生就是有一个每一个业的感的一个果,虽然这个业因不再感果,可是造了这个一生以后是不是一生又变的无量无边的呀?对呀!所以虽然不感果可是反而把那个感果的因又无量无边的增长,无量无边的增长就是这样,那么这是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呢!叫对治!你如果能够在这个业没有感果之前,加以正对治的话,那么这个业就不会感果,修行整个的重点就在这里,修行整个的重点,现在我们了解了就以佛法去对治它,如果我们能够对治的话它就不会感果了,一方面不感果,一方面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能够把握住,能够把握住什么呢?就把握住我们需要的,使这个东西来感果,那么这个次第就是刚才说的,照着这个前面的道理,不要以爱取,不要以无明相应的爱取去滋润它,拿什么?拿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这个是我们可以做的到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那就产生什么效果呢?一方面由于这样去努力的话,对于无量劫来所积的这些业产生了一个对治作用,或者整个的破坏掉了他不能感果,就算是没有办法一下对治掉,这也是事实,可是说如果我们不断的努力的话,那么我们造了善法善净相应的重业,然后造了善净相应的近,造了善净相应的串习,你是不是深深的在这个上面?至少下一生能够保证!

如果下一生你能够真正的努力的话,那这个地方我们就牵涉到了,所以为什么这个僧团的可贵?为什么我们平常修行的时候分的出来?这个在前面没有几小时我们曾经讲过毗尼决定经,这个对我们的关键非常重要呀!这个地方再说一下,这个毗尼决定经讲的话,它就有好几个重点,那么这个里边有一个重点哪!在这里今天再提一下,这个修行佛法有二类人,这个人天乘正规的说起来的话不在佛法,它是引诱的方便哪!完全是引诱的方便,一方面是引诱我们上来,一方面修行必需要这个人身的这个暇满身,有这样的条件,所以修行真正的目标究竟是说一佛乘,可是的确有很多的条件不够,所以它分开来什么?大小二乘!那么这个戒本身都适应的,这个大小二乘两者当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小乘行者如果觉得我留到下一生成就,你根本就破了戒了,大乘行者反过来,如果我要想这一生成就你也破了戒了,它为什么这样呢?现在我们讲到这里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这个意趣就完全明白了,小乘行者他固然随佛的时候僧团固然可以,他真正重要的解决自己的问题,你只要找到一个方法你能肯定的,全部精神关在那个山林树下,全部精神来解决了问题了,就是你不解决他下一生留下了这个非常强烈的这种心识,所以这个祖师们说开悟!你不管咬紧牙关想老鼠啃棺材板一样,这样咬紧了紧紧不放这个心的力量非常强盛,死了不行下次还来,所以他一念从来没有这样要想慢慢的再来的,没有这个心念,所以在这种状态当中,如果说正确的方法得到的话他一定能够证果,再不然的话就是不证果,他下一生就是这个心识的力量,这是他为什么说二乘行者你说慢慢来留到下一生根本上破了戒了,这个原因在这里,大乘行者不是!大乘行者我要救法界一切众生,救法界一切众生你这一世怎么救得了?那好!不过我们不要误解噢!所以这两个发心不一样,两个走法就不一样,完全不一样所以小乘行者你这个僧团当中要忙这要忙那这根本错了,你自己全部的精神只管你解决你的问题!那解决了随分随力跟着佛,那是因为所谓报师恩也可以这么说噢!他就感激师长跟着师长身边,再不然他也不要,反正你爱怎么走就怎么走就得了,这个大乘完全不一样噢!不但佛的恩这个无边的众生一切他要帮忙人家,因此在这种状态当中这个僧团对他的价值,更是无比的价值,所以在以前我们总觉得啊!这个戒是跟小乘的人讲的,《广论》上面不!《广论》上面有个特别的说明,如果说立了那个戒真正是为小乘的话,《广论》上面怎么说?难嘛!这么难!感的果嘛!这么小,这个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你持八关斋戒你就能够证罗汉果呀!你何必一下几百条戒?拿我们四分律来说,男众要二百五十条,女众要三百四十八条,还有很多细微的规则,结果感的果跟他的八条一样,那佛他是个一切智人会做这种事情吗?这样!所以他因应的说真正的中心那的确是为了这个,所以像华严上面很多地方,法华、华严都说明这个意趣。

所以像华严上面很多地方呀!法华、华严都说明这个意趣,因此我们了解了这个情况以后,这个大乘的行者在这里我们就晓得怎么办?所以这个同样的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会很注意一个什么事实?注意说像这样的大论《广论》什么等等,其他的也是一样善知识、僧团,就是我这一生全部的精神不以我的个体,何况整个的来说我!这个东西本来是个错误的然后依法,依法行从这个团体,那个是我们全部的精神灌注在这个地方的,然后我们依僧的努力也在这个上头,你在这个上头的话下一世到那个地方去,到了那个地方去回过头来呢!我们以前说过的,由于这个业的关系你这一生的业全部在这里,到那时候呢?你感得的异熟还是这个人身,然后内心外面客观的增上,你所得到的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暇满的人身,从小生在这个佛教家庭当中,然后又认真的信佛,你心里面到时候说不定说看见和尚就欢喜,有了缘你父母就想嘿!但愿这个儿子将来长大了就做和尚,你造了这个业你就会碰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里边不一定你愿意走哪一个,你是走大乘走小乘那都没关系,这是个人的意乐。

可是这个地方戒告诉我们的,透过了现在这样的业十二因缘这个关系,于是你去认识它,在此正确的认识了以后,然后我们自己选择我们要走的路的话,那是不是大家感觉得只有这件事情容易办的多?所以如果说我们更深一层的能够观察这个内涵的话,我想整个的问题都会解决,所以这个地方是简单的说一说这个十二因缘跟我们相关的地方。

那么既然说了这个十二因缘以后呢!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共中士道十二因缘当中士P.183第二支分略摄,就翻过来四相当知以及几世圆满,有了刚才这个认识如果说以前听过了,那当然认识否则的话呢!你这一世再去回过头来,再去看一下这些内涵,你就会有很正确的认识,所以关于这个十二因缘在这个传承当中,我晓得现在这个传承就是阿底狭尊者带进来的,也可以说保留的唯一真正完完整整保留下来的,阿底狭尊者是印度什么世纪呀?第十世纪十一世纪的一个大成就者,也是最靠近后期的最高的一个大成就者,就我们现在所留下来的这个传记来说,那印度最后一个的,以后印度可能还有但是跟我们已经没关系了,或者说以后印度很快的就消失掉了,阿底狭尊者是进了西藏去,那个时候已经透过阿富汗,那个回教势力已经侵入印度,很快了这个印度整个的佛法就被它摧残的一踏胡涂,那么阿底狭尊者到了西藏去以后,把那个真正圆满的教法传给他的几个弟子,那个再传弟子一个叫普穷瓦,那个普穷瓦就是写了一个道次第,我不晓得我们宗喀巴大师学的是不是就是这个?有的时候我想我以前曾经看见过,现在我这二天我要找那个数据也找不到那没关系,不过至少《广论》上面就告诉我们。

说普穷瓦大善知识专于十二缘起有支,就是十二因缘,专门以这个十二因缘修行,然后作流转还灭的次第,流转就是告诉我们哪!我们众生怎么在生死当中流转?你了解这个流转的真相,这个因找到了,那么反过头来去怎么去跳出来还灭?还灭这是我们该走的-修道!修道有它的必然的次第步骤就是这个,平常我们说这个修道当中这个都是,这个说小乘那么还有大乘,嘿!这个里边妙咧!看一下!说假定说你透过这个十二因缘然后去观察,有的人只能观察到他喔!生死流转当中说你怎么样的上升怎么样的堕落?这了解这个十二因缘的表相,换句话说业果关系,而不了解他所以流转的真实意趣,那么这是一种状态,或者虽然你了解了以后,内心当中就放不下看不破,那个时候怎么办呢?那个时候就是共下士!虽然这个看不破跳不出,可是叫你堕落是不肯的,那你不妨做做好事吧!那么这样的话就下士道保持人天,进一步从这个地方看见虽然得到人天的好处,可是还在轮回当中,那么这个时候尤其是去观察思惟修习十二有支的话,那这个就是说中士类,中士要想跳出生死轮回,那么中士更是推己己人,推己己人!然后这样去,由于推己己人而愿乐把一切众生,法界一切众生都能够救出来那上士,所以整个的佛法的次第在这个上头。那么这个对于这个十二因缘的整个的内涵我们就有一个简单的说明。

再下一步呢!我们不妨仍旧从这张图上面去看,这个了解了以后下面这张图的其他的,我们也不妨现在来看一下,看看那张图,那张图呀!从里到外,一共有四圈,最里边的那个圈那个是核心,那个核心是什么?三毒!换句话说,三毒就是这样,由于无明所以这个三毒,那个三毒就是贪瞋痴,这个贪瞋痴互为因果的,实际上这个里边根本是个痴,那么这个里边是用一只猪来表示,本来这张图的话就是我们人写的,那个在人的概念当中看,那只猪就是表示一无所知,这样的一个状态,由于无知或者生瞋或者生贪,那么这个辗转的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是根本,你只要这个根本不破你就永远没办法跳出这个阎罗王的掌握,这个阎罗王的掌握就是生死轮回,实际上这个还是自己造的,那么由于这个贪瞋痴的关系,下面就进入中有一圈,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看,当人临死的时候进入中有,还是由于这个贪瞋痴,从中有到这个结生还是这个贪瞋痴,这个彼此间有这么密切的关系,这个一生一直在这个上头,那么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个图张当中,三恶道是向下的,三善道是向上的,然后还有一个妙咧!这个尽管这个贪瞋痴这个圈里边哪!就是贪瞋痴,中阴那一圈的话,黑的地方就是一个好像是一个大的很可怕的一个大鬼王的样子,白的一圈最上面还有一个佛陀坐在这里,这个佛陀很有意思,他无处不在三界之内三界之外,他做些什么呀?处处地方指引我们,你们来呀!上来呀!到这里呀!你看我这里呀!你看到这瑞安乐呀!在三界之内没有一个地方例外的,中阴他还在救我们。

再外面一圈那就是轮回六趣,这个轮回六趣当中我们大概已经说过了,不过你们看看这个轮回六趣当中,这每一趣当中都有个佛陀,那个佛陀都在那个上角,那个上角!都在那个地方引导我们,都在那儿引导我们,然后采取不同的形式尽管在三界之内,可是他永远引导的形式看!就在那个上角,这我们平常说菩萨清凉月常有毕竟空,尽管在那里他老是在那个地方,喔!这是安乐境界,然后再上再外面一圈呢!那就是刚才说的十二支,十二支外面那就是个大阎罗王,最外头!那真正佛陀的境界,佛陀就在那个圈子外头,他手指着这个月亮,这个月亮表示什么?两样东西!清凉以及明白,我们现在由于无明所以产生什么?见是漆黑一无所见!然后情是热闹无比,所以这个月亮的话就是形式上面给我们清凉,然后见上面给我们明白,所以这个告诉我们哪!我们整个该走的路子。

那么在此到此为止关于十二因缘解说完了,那十二因缘还也个特别的重点,刚才不是说吗?我们生死的根本是无明,然后这个无明将来无明而证果的这个生支呀!能生支或者不妨说无明是因,那么这个无明感果的还要一个缘,那个缘就是爱取,不管哪一个无明是个根本第一个,然后贪瞋痴!这个滋润当中的还是痴最重要,这个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愚痴,最重要的就是个愚痴,佛法整个要告诉我们的,所以说现在我们讲戒,这个戒的灵魂叫正知见,正知见主要的也是斥破正对治这个东西,那么在到这个地方为止就说明对我们的愚痴,要破愚痴要正知最重要的要了解这个,所以这个平常我们说修行呀!叫五停心观,这个五停心观其中有一个愚痴重者-缘起观!30年以前我就听说了,什么叫五停心观?贪重的众生-不净观!瞋重的众生-慈悲观!什么戒差别什么等等,说痴重的众生-缘起观!一直弄的快20年,那个缘起观到底观些什么?不知道!那最多说缘起空空就缘起,缘起就空,好像讲了一大堆,讲是讲了一大堆实际上呢!至少在我来说就是讲讲道理,讲完了道理我所看见的,大家说我的对你的对就是这样,至少在我是如此。

后来我仔细想想,如果说是这样的话,难道这个就能够解决问题吗?一直到后来我遇见我的师长,这个也是缘哪,我们的老师就有一次跟我们讲那个十二因缘,他就讲一张图,我们想,唉呀!这个很遗憾,嘿!妙咧!就会有这个人,对对对!人家送我这么一张图,我刚才看不懂,那听这么一说,所以老师说好好好,那今天停着明天来讲吧!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这张图,所以这样,所以看见了这张图以后,以后真正了解了,所以对这个五停心观的缘起观有了认识,后来了解了这个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真正的很多概念,不管你从前面业,然后乃至于到后面的这个四谛十二因缘,到最后共上士乃至于不共的地方,都从这个地方出来的,缘起的法相所以说真正的无明要想破,或者无我要想破,我们凡夫不那么容易,说起来无我无我!但实际上做起来除了我没别的了,刚才不是受支当中,碰到一点点小事情不行,根本原因在什么上面?那个我、我所两个,无始以来的习气就是这样的,讲了很多道理,然后形成了另外一种知见,跟人家彼此争论的,所以这个学者往往产生这个更严重的这个争论,所以这个学派之争!

因此道宣律祖碰见那个韦将军,天人来告诉他,啊!现在你们中国那个持戒还算好噢!不会这么严重噢!当年印度大小二乘之间的争论,就这样呀!说彼此间产生这么大的争论,所以说嘴巴上面讲这个无我,实际上产生的功效不大,现在假定说我们能够透过十二因缘,仔细去观察,你能够思惟不断的去运用的话,嘿!慢慢慢慢的这个正知见增长,换句话说,这个愚痴相慢慢的减轻,你真正的能够减轻的话,对于受这个无明的影响力量相对的减轻,实际上就相当我们念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走上去,最后走到,后来终于你一定能够把这个问题整个的解决,那么这个整个的来说,就是十二因缘这个功效,那十二因缘现在讲完了。

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再谈一下这个戒,为什么到最后讲完了戒,要说这两个内涵呢?这我们又要牵涉到,回过头来也不妨把这个戒整个温习一下,前面好像我讲过,可是我记不住,因为这次整个讲《南山在家备览》,这个因缘是差的很远,先最早是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委员会,杭州南路的华藏讲堂,那个时候讲了30小时,那么以后呢!今年的结夏,跑到高雄燕巢的悟光精舍,讲了大概不到30小时,我的印象,快30小时,最后完成到这个地方来,这里是南投福智精舍,最后讲了大概要20多卷,经过三个这样的地方,所以时间也长,现在我这个脑筋又差,所以有很多东西都记不住,可是我概念当中好像曾经介绍过,刚开始讲《在家备览》的时候,我曾经引那个弘一大师律学讲录的33种,不过因为以前最早在南菩陀的时候曾经讲过,所以不晓得是我在那个时候南菩陀讲?还是后来讲?我怕漏掉所以最后再补讲一下,要想学律,这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个东西呢?原因说来说去,也是我们众生福薄!于是我们所感得的,目前的状态通常说末法,这个末法!这个教量跟证量两样东西都不具足,因此我们很难有正确的一个标准说到底哪一个对,到底哪一个对?本来修行过程当中你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一个见一个行,见是认识像眼睛一样,有了这个认识要去走像脚一样,所以不管是经律论都告诉我们是目足并运千里可到,不管多远都可以到,不过尽管说的人言之凿凿,听的人听者渺渺!那么当初我也是对这个不太了解,既然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共同研究律,律是行持的根本,可是实际上那个行持的必须还要靠眼睛,这在我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人说,所以说要修行必须从闻思修开始,闻了以后也不要去行的,那因此另外一类人说啊!这个讲了半天不行,于是我们根本不要讲,说行的人不要讲道理的,这是形成末法的原因,以及今天末法当中普遍的缺陷,现在我们不敢说我们能够圆满的做到,可是因地当中,我们应该有这个圆满的认识,哪怕做很小的一点点事情,我们总可能尽可能的希望有正确的认识,根据这个认识如理去行持。

就整体来说修学佛法没有别的,三学!戒定慧,可是从戒来看的话,从每一个角度去看好像偏重行持,那么现在我们不妨看看历代祖师大德的说法,关于这个南山祖师怎么说?以及灵芝元照律师怎么说?那个三大部说的非常清楚!下面等一下我们还要最后的时候叙说一下,这里我们不妨引弘一大师,那是近代的一位律学最了不起的大德,而《在家备览》就是弘一大师所集的,那这一部份在《南山在家备览》当中它没有,那没有!有个原因,因为《在家备览》都集的祖师的话,我现在要讲的那是弘一大师讲的,那么在这个弘一大师的律学讲录33种合订本当中,最前面它当初给人家讲过律,所以这个33篇当中第一篇叫四分律含注戒本随讲别录,这是弘一大师一生很难得很难得非常难得的讲律的那一次,讲律之前他就说了几件重要的事情,那这些其他的不细谈,这个重要的事情当中特别的有一个叫做问答谴疑,在这个里面的第七项,如果你们将来有书参考的话,那就是这本律学33种合订本的第四页,他怎么说?说问:常人集为学律者应偏重行持未生然否?他也是自立问答,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有人问他,他这种常见的误解,所以菩萨祖师都是这样,他的悲心特别从常人容易犯而见不到的地方,自立问答说明,说平常一般人都说学律的人主要的是行持,说这个话对不对?那么看弘一大师怎么说?答!回答说:解如目行如足!了解像眼睛行持像脚,所以他下面说:行持故重而不知解义为有要也!啰!这个是弘一大师他在这个随讲别录当中特别说,说行持固然是非常重要,而不了解在行持之前要了解这个意义,换句话说你为什么要行持的?这个要确定,了解了为什么要行持如何去行持?以及行持了以后随时检点对是不对?这个都需要了解呀!所以他说解义呀!由其重要,啰!在这个地方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纲要,所以他这个文上面又说:若于律义未能十分了解而于义见摄而行之执非为是绑是为非他人不知群起仿效坏乱正法其罪极大!这是弘一大师的话,所以如果你虽然要行持,而对这个应该有的经律的意义,现在这个地方特别是指律的意义不了解,那么对于律义未能十分了解,不但普通了解噢!要十分了解于是于义见,说自己揣摩以为这样的而很轻率的去做,于是在这个地方产生什么?错的你以为是,是的以为是错,这个非常可怕,你不行你反正不行,现在你有行了尤其是个出家人,你觉得持律结果它的内涵不太清楚,所以人家来彷效的话结果产生什么?坏乱正法其罪极大!那个罪大可怕极了。

本来出家僧团的真正的目标,律的真正的目标依律成僧,然后僧正法成,这个住持三宝完全要靠僧团,那个僧团并不是几个人在一起叫做僧团啰!如法持律,那么现在弘一大师也告诉我们,你要如法持律的必须要正确的了解,所以这个正知见绝端重要,反过来人家彷效你以为这个对就执非成是,然后呢!绑是为非的话坏乱正法,这个罪大极大极!

这一段它下面还有一点一一的说,他这个里边说很多乃至于举了很多例子,所以他举了这个鸠摩罗什,我们不妨继续的把那个文念一下,古人谓:误紫得朱即此义也!我们古来说紫的颜色讨厌它为什么?怕他跟那个朱就是红呀!好像一样也就是佛告诉我们的相似法,佛说真正最可怕的相似法,说佛教破坏正法的有二个,说相似于行俦,行俦就是出家人哪!不依律以自己的义持跑的去不如法的持律,人家看见了喔!这些人认真的做,就是刚才弘一大师,那么主要的原因还在见解上面,所以你由于见解的错误,然后以错误的见解以为行持佛法就毁掉了,下面文继续的说反过来:若于立意故能十分了解虽行不足亦可对众宣扬续佛慧命!说对于这个立的意义你固然能够十分的了解,那个时候虽然你行持不够,还是可以跟大家说,嘿!这种情况之下妙咧!续佛慧命,这个也是续佛慧命噢!为什么?以正知正见接引后学!你能够正知见接引别人,虽然彼虽不行而其学者忽能行也!说他讲的人了解了虽然还不一定做的到,可是听的人跟着他去做对了!只要有人照着正确的方法去做那就对了,所以他举了个例子举鸠摩罗什法师,为姚兴所逼!那么这个因缘大家知道,鸠摩罗什他是很了不起的人,那个时候姚秦时候,那个国王就嘿!那个人很了不起噢!所以要把他留个种噢!强迫他弄很多宫女这样那么他也接受了,他自为要弘传佛法,那有很多人大家就觉得嗯!这个法师怎么做这个事情?那他当时就说了一个话,啰!我就像个灯笼一样来照明你们,这个灯笼看起来是一无是处破样子,请问:你们因为这个灯笼的破不要这个光明?还是你不管这个灯笼的破要那个光明?那当然要!实际上鸠摩罗什大师真的这样吗?不是噢!所以他曾经表演过一手噢!有一次那个宫女去伺候他,反正换句话说那些女的他有一天拿了一盘针拿上来,鸠摩罗什大师拿了针就一口吞下去,大家一看大为惊讶,啊!他有这个本事他可以乱来噢!所以这个地方我最后这个是弘一大师的文上面没有说明,不过我之所以讲这个因为眼前难免譬如以我来说,大家称我为律师,我一再说我哪里是谈律师?我只是由于师长的指导晓得自己的错误,所以我只是把我自己的错误告诉大家,啊!好心学佛的人哪!避免这个多多少少,为避免人家的错误有一点帮助如此而已,根本谈不到,如果说对的那都是我师长告诉我的,可是同样的情况我也犯过这种毛病,也看有人错误以为喔!我就是在那个正知见不要是这样了,这不行噢!所以经论上面都告诉我们,前面都说过菩萨的开合到什么情况之下,我们不久以前这个《在家备览》上面也说,开缘不到初地不能开噢!所以我们不是开,我们只是很惭愧的说我现在就是这样,喔!我的确了解了这样我是做不到,但愿你们随分随力,所以真正讲那是不敢!如果大家因缘相应聚在一起,那我们随分随力把我们正确的认识,想办法尽可能的一步一步的增上,获得正确的了解,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眼前最最重要应该认识的一部份。

这个就是我们眼前最最重要、应该认识的一部份,弘一大师这个认识有了以后,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们也可以把这个道宣律祖,跟灵芝祖师的话,我们重新温习一下,继续下去,这是到现在为止,说这个南山在家备览,就简单的说了一说,当然实际上这个里边有很多省略掉的,那是说以我们现在一般来说,尤其是在家很多这个莲友们,不一定用的上,这是一个作为简单的介绍,至于说很多出家的同道呢,也不妨从这个上头做一个启发的因缘,就是如果真正想学律,那是绝对好,绝对重要,我并不是说其他人不学,凡出家的人,律是根本,那么这是有很多人律为主学律师,重要的开合等等,非常的精细,这种人如果能够肯学的话,那我也把他看成跟佛一样,那么恭敬他,我也只能说,有这种因缘的话,我也尽心尽力的帮助他促成其事,其余的人,我们应该随分随力的,多多少少对我们现在应该有的把握得准。

这个把握的准,要把握些什么呢?这个弘一大师也给我们一个很明确的一个概念,这个不是弘一大师自己说的,这个还是在刚才我们谈过的,这个问答,谴疑里边,他这个问答的谴疑里边,后面有一段话,说戒相,我把那个文念一下,问:戒相繁多,据此非义责指末法最低持戒者,以何而为标准?说这个戒相内涵非常多而且非常繁,在末法的状态当中,有种种的限制条件,于是如果我不能做到的话,怎么办?平常我们很多人往往会这样唉,做不到算了,这个绝对不可以,正因为我们宿生没有善根因缘,这一生随分随力能够做多少,努力多少,这个非常重要,你有一心的好乐,这种心情,将来就凭这个力量上去,如果现在是不管,是自暴自弃,那就害了,所以弘一大师为了这个开这个方便,说从这个最下面的标准,怎么样的步步的增上?在前几天我们曾经谈过的,谈过一个问题也就是,从这个决定,毗尼经上面引发下来,而引出龙王!这个海龙王经上面的一段话,后来还找到发愿之林上面有一段也同样的说,引龙探华严经,跟海龙王经完全一模一样,这一点是特别说,说大乘行者,如果小乘行者,嘿!那还是你要全部精神要做到它,大乘行者,那个时候主要的是什么呢?说正见尸罗轨则净命,如果不能圆满的话,那么这个正知见是绝端重要,这个是灵魂,这是生命,换句话,拿我们现在来说,如果万一发生重要的事情的话,命保住,其他的损失一点,那皮肉,乃至于手脚受伤呀,那这个不是说故意要,万不得已,命最重要,命根在才正知见,不过这个说法在什么?在化教里边的说法!那个制教里边怎么办?那这里也有根据的,今天特别指出来,那个化制两样,我们能够同时把握住的话,那走下去的话就相当稳了,所以它来回答我们说:最低持戒什么标准呢?答!这个弘一大师指出来,不是弘一大师说的!所以这种祖师菩萨们都是有凭有据,说律藏五百集结法云:就在这个律藏当中说的很清楚,佛涅盘后,诸阿罗汉集法之时,阿难白:大迦业也!我亲从佛闻忆持佛语,自今已去为诸比丘舍杂碎戒,这个是上面弘一大师引律藏里边的一段话,说这个律藏五百集结法当中说,佛涅盘以后,那个诸大阿罗汉呀,这个所谓五百集结、七百集结噢,那换句话说,最早的那一次,换句话说,保持最完整最纯正的,最严密的它怎么说呢?那个时候阿难尊者就白,告诉大迦业尊者说:我亲自从佛那个地方听见,而且记的牢牢的,一点都没错,佛怎么告诉呀?自今已去!说现在以后佛涅盘了,以后呀!诸比丘你们可以舍那个杂碎戒,拿我们现在来说比较次要的换句话说,那么实际上这个杂碎戒有个范围,譬如说四个根本戒那是绝对不可破,有很多人护持的根本戒也绝对重要,很多譬如说欺世讥嫌的,有很多那就比较次要一点,这个是它的几个大概分别,这里我们也不细谈,所以这个杂碎戒的范围,他曾经说过,杂碎戒的范围是什么呢?当时下面看文,当时阿难愁悲忘失,未问何者是杂碎戒?说当时阿难看见佛涅盘了,唉呀!这苦恼的不得了,所以他没有问到底什么是杂碎戒呢?因此文上说:制先末定训诸比丘言各不同,这个既然佛没有说,当然公开征求了啊!那你们看只有佛临走的时候,等涅盘跟阿难说,阿难也没有份,也没有问清楚,所以当时在场的五百大阿罗汉,那个都是最了不起的,说那到底这个杂碎戒范围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各个在场的大阿罗汉,大比丘们各说不同,迦业难明任意佛世旧制具学之不复取舍!这个文上面就说,于是大迦业尊者就说,既然各说各的,没有一定的范围,那好了!佛!所以这个五百集结上面也有这一段话,佛已经制定的,大家就牢牢的绝对要学,没有制的就不能再,这个就只有佛制,所以大家说成为定案,不过实际上确确实实有这一段话,所以没办法制限,是由于到底这个杂碎戒的范围在哪里?这个各说纷云,既然佛说了,那么在末法的时候,这个可作为我们惭愧要惭愧不要说嘿!佛讲的!你有了这个心,心里上面也根本也错了,这个我们要了解,我们就自己深深感觉惭愧唉呀!我们这个末法了,我们没办法圆满了,那怎么办呢?根本把握住!这个心情非常重要,所以这个前面谈业的时候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下面看文说:

【当今之士末法钝根人为其为据此非义。】

这个是弘一大师安上去的话,说现在末法了根钝了,钝根的人一个特征,觉得嫌烦,好见畏烦!啊,这么简单明了就好了,这么的繁杂那受不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据此!要全部精细的去持不容易,其次的话,在我们力量不够之前,你与其细致而舍其根本,倒不如把握根本更为重要,因为这个是心力的根本问题,不是说我现在要想去做,得前忘后,于是呢,一天到晚在枝末上面转,这个也不一定是好事,所以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这是个比喻,人家就移那个树,移那个树的时候,譬如这棵树,移那个树的时候一移那个树就受伤了,就是这样。但是这个树长的很好,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你把那个上面的东西通通把它巨掉,然后用一个布把它包起来,用力涂,把它蒙在那里,一看这么一棵大树,什么都弄掉了,那个树根弄的好好的,绑在那里,长它几年,树根长好了它再长起来。还有一种,觉得这么好的,想办法勉强把它移过去吧,尽管那个树根可以挖的更大一点,可是因为他要支撑上面的枝叶花果,到最后那个树根长不好,眼前看起来蛮好,到最后的话整个的树毁掉了,所以这个两者,我们要同样,但是这个完完全全要量自己的心力噢!这个地方完全要看自己衡量了,如果说找了借口来,那这种我们不谈,所以持戒本来是我们自己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据此非义!一定要横准自己的心力。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我们通常人的常情,事情还没有做,先打了退堂鼓了,自己并不晓得这在非理作意当中,唉呀!觉得我不行呀!那这个时候一定不行,我们前面不是刚十二因缘刚说过吗?你还没有作先拿什么?先拿爱取去滋润,先拿萎缩说我不行,就是这样去这个我不行的心情,去滋润是什么?行不行呀?是一定不行,这是我们要真正了解的,所以实际上在这个地方,说《菩提道次第广论》告诉我们,几句话非常重要,你先不要忙着去修,忙着去修一定没有好结果,怎么办?在这个上面先心平气和的,先把这个整体的大纲有一个认识,然后通常我说找定位,找自己跟整个的这条菩提大道的位置找到它,说起来很简单一句话,做起来很难啰!那时候找到了以后全力向上,千万不要自己给自己留尾巴说,我不行呀!我不行,谁行?但是我现在的确条件不够,所以从下面走起这样才对,正走的时候不要到那时候又萎缩,你下面要走的条件比较低,这个可以!可走了以后不要萎缩,这个心很重要,所以前面刚才说的十二因缘,对我们真正的价值,你时时记住!这个正知见两个字,说起来好容易,做起来就很难。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这个情况之下来再抉择,说我们全面做不到的话,所以弘一大师下面告诉我们,幸由舍微细戒遗教尤可依行!喔说幸好呀!世尊留下来的一句话微细戒可以舍掉,这个是世尊遗留的教法,现在这个教法是制教,我们可以当作制教,虽然律当中留下来,可是这个律本身是大阿罗汉集的,世尊确实有这句话,我们还是完全没有违背这个律,这个是持不圆满这是我们要了解的,制先多寡人各垂立,这是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所以究竟这个杂碎戒是细微戒,到什么范围呢?看看你的力量如果你能够全部做到第一等人,再不然的话呢!就是你随你的力量,那么下面来说弘一大师,喔!不是!是蕅益大师说的,不是弘一大师!我现在也是颠倒的,那倒没关系啦!你们都了解我即使我说错了,你们都了解就好,说这个文上面这个弘一大师说,00最低标准!那么这个是弘一大师立出来的,实际上我们也感觉到自始至终000000二不定法,啰!这个是我们的标准,这个00是根本罪,那个不可以,那个也犯了不要谈了,完全不要谈了,小乘固然!大乘更没有这样的事情,你要救一切人你自己犯了这种罪可以吗?不过大乘有个开缘噢!这个以后到菩萨戒的时候再讲,在这个南山律当中已经说过了,菩萨的开缘并不是为自己开,是为别人开的,那么在此种情况之下呢!可开!这个等到以后慢慢的大家研阅菩萨戒的时候,它这个里边有很明确的说明,这种说明都是我们以经论的,现在我们随便说的话怕有一点错误所以现在不敢说,到那时候我们翻开经论它上面会告诉我们,论上面怎么说经上面怎么说?实际上这个前面也说的,经就是涅盘,论就是《瑜伽师地论》,不过这个细说以后再说。

那么000禅!这个最重要的是说,这个不是欺世讥嫌最主要的是保护根本,虽然有一点欺世讥嫌,不是我们普通说的这个二不定法,这个都是保护根本的,0000噢!这个而且不但要持而且要认真的噢!这个是止持,作持之中呢!说00戒受戒忏罪说戒安居自恣0000,这一点弘一大师并没有正面告诉我们说应该矜持,他只是反面的说易行,要鼓励我们这个并不难,因此在我现在来说,心境上来说作为一个出家的同道,的的确确我们希望能够这个止持当中应该矜持,所以矜持的话要有两个条件,不是单单的戒相清楚噢!这个里边有它的内涵在,有它的内涵都应该了解,那么作持!那的确就是我们00,我们根本住的地方,受戒那是我们所以成僧的根本原因,那么忏罪呢!万一犯了罪怎么办?我们凡夫真正要做到绝对不可能的,这是根本这是根本!所以受戒然后呢!受了戒以后要去行的话,住的地方安住就是这样,所以平常的时候受戒安居自恣,这个是最重要的,那这几样这个的确也并不太难,那么这个是我们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

有了这个!我们下面就可以谈一下说,制教上面化教上面都有一个很明确的范围告诉我们,万一到末世的时候我们不能完整的做到的时候,那么开合的范围,开合的范围0000,尽管前面说好像制化两教不同,经过上面一说我们了解制化二教的话,恰是相辅相成,因为你有正知见-目!所以要制教去行,行就是根据你目所见的,所以制化二教相互配合,那我们现在这样的去走法的话,同样的可以达到我们需要的,尤其是大乘的行者,那个对我们更是重要,因此在修学过程当中,我自己就用了二个名词,一个呢!在学的过程当中希望最好的上限,一个下限,照理说这个上限什么叫上限?到佛是上限!不过这是我们的希望,对我们来说我们现在的范围之内应该学的,最高应该定什么标准?下限呢!最起码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状态?

那么现在这里呢!以戒论戒,以戒论戒,把那个上下限在这里简单的说一说,先说下限!下限明白了上限也就清楚了,那么这个上下限哪!我们要从什么地方去看呢?还是看《在家备览》吧!实际上那个《在家备览》哪!一开头已经告诉我们了,在第一页,《在家备览》第一页,我们重新温习这几句话,一开头说这个话,说完了以后回头又说这句话,实际上这有个理由的,刚开始我们学的时候偏重于在闻跟思,听懂这个道理认识这个整个的轮廓,认识了整个轮廓以后然后下面思修,就是这样思修还是不外乎别的,把以前学过的东西认真去学,所以现在回过头来不妨仍旧看这个第一页。

第一页是说一开头的时候告诉我们,今略指宗体行相令后进者兴建有托!兴是发心,建是立行,发心要靠听闻要靠思惟,建呢!听闻思惟了以后正式开始行持,所以说它下面告诉我们,这个戒相是很多,任境彰名戒乃无量如果说略标枢要的只有四种,到精要的地方去看-法体行相!四样东西,那么这段话在什么地方呢?这段话如果说诸位要想真正深学的话,那么在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这个最前面卷三,那个四分律第一卷哪!是叙说这个发起的因缘,叙缘发起!叙缘发起以后呢!我们道宣律祖把他所要告诉我们的,以三十个题目来一一说明,他要告诉我们的整个的内涵,这个三十个题目当中第一个题目叫做标宗显德,标是标示换句话说那个纲宗,中心先把它拿出来摆在这个地方,说明他真正的重要的内涵,所以显明显彰这个戒的真正的戒德,换句话说这个大纲全在里头了,刚才《南山在家备览》上面这几句话,就是这个标宗显德当中一开头前面的几句话,前面的几句话!那么这个在南山行事钞的卷三,那么现在最后了我们也不必去,如果说诸位真正的想这个地方深入的话,那这个需要看,那只是希望了解一点的这一部分也要看,深入的话那个南山的六大部非要全部看不可,不但要全部看而且还要其他的有关的经论也要,相关的才了解他为什么?否则的话你学了个起码的话呢!刚才说的这部分也应该看,这个行事钞当中有几篇譬如标宗显德这个地方,乃至于后面有几个重要的地方,持犯方规什么等等,这个必须应该认识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的根本意趣何在?那么现在尤其是《在家备览》,所以我只把那个最宗要的地方说一说。

现在我们也仍旧看《南山在家备览》,说这个四相说,看文噢!第一页倒数第三行

【资持云:『欲达四科,先须略识,说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

前面不是说整个的讲戒来说,我们行持的根本,发心立行这个时候,正式开始先是戒,那么要谈戒的话,无量无边戒当中,真正的中心在哪里呢?法体行相!那么请问法体行相是什么?第一句话,圣人制教名法,这个是圣人所制立的,圣人所制立的这个叫做法,现在你能够依圣人所制立的,从听闻思惟领纳在你的内心,恒久相应的跟法相应的,你内心当中成业这个叫做体,我们刚说过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当中告诉我们由于无明行识,无明的行这是个业,爱取有这个有是个业,我们凡夫现在的业是什么业?跟无明相应的行!跟爱取相应的有,现在这个戒是什么?是根据圣人所制的法,你如法的领纳在心当中成这个业体,所以这几句话我们立刻回过头来想一想,十二缘起当中说的,前面这个是不管它,为什么?这是宿生感的果所以领纳这个千变万化的境界,所以什么?外境是无量无边,但是对境的时候现在能不能再随顺着以前的无明情节而走?如果说随顺着无明情节而走,尽管是受了戒体衣服穿的很好,头剃的光光亮亮的,然后行持走的好好的,这个有没有把圣人这个法纳在心体当中?没有!一定要两样东西,正知见善法欲这个下面就是勤精进,勤精进是行就是有,这个才是纳法成业这个叫做戒体噢!这个中心在这里,所以同样的我们说这个四科,这个四科的内涵跟刚开始讲的不太一样了吧!

那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正受戒体的时候,需要什么条件?后面回答的时候不是说啊!太多的人受的人不晓得多多少少,真正得到的人0000,乃至于受的人什么?对!等一下我们同样的会念下去,持者是麟角犹多,受者是法界为量,持者是麟角犹多,不要说得不到,得到的人它法界为量,因为的的确确广缘法界,可是持的时候为什么又麟角犹多呢?都牵涉到对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就算有的认识了得到了这个东西以后,已经是能够纳法成业,可是由于了解不清楚,或者了解了行持不够,那么这个在我们那天讲那个四个犯缘当中都说过,现在这些一一都现起了,第一个四个犯缘是无知,无知的话根本得不到,就算你得到了以后对不起你还是不行,是吧!这是第一个无知,第二个放逸,第三个或者是不敬或者是烦恼重,那么这个里边有一个就是你得到了,可是那个时候如果说不一心,如果得到了以后不一心去持的话,同样的会犯这个情况,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所说的那些道理,就了解了现在所说的纳法成业这一部分,下面依体起护这个叫行噢!这个叫行,你有了这个体然后要保护这个体的起行,这个叫行这个戒行我们讲持戒持戒,这个是它的根本,然后为行有仪名相!要行的时候有它一定的轨则,反过来说这个戒相是保护,这个行持是保护戒体,当然里边我们已经很清楚的受随相资是千里可到,都从这个地方来说,所以这个地方一一都可以以戒来成,所以戒法戒体戒相戒行,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下面还要,翻过来问:所以唯四不多少者!这同样的,说答:摄修始终无阙剩故随成一行四义整足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这个话一开头已经说过,现在我们再回忆一下的话,这个内涵就不一样了。

开头已经说过,现在我们再回忆一下的话,这个内涵又不一样了,而且很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法呢?想想看!以前我们讲的时候讲一个道理,现在如果说道理懂得了,或者是至少这个内涵有比较深广的内涵,再不然你正确行持的话应该相应的程度,以前对着境尽管说唉呀!佛法上告诉我们要智慧要知见不要贪瞋痴,说完了以后对境的时候还是贪瞋痴,说的时候是什么?嘴巴上面不是贪瞋痴,心理面一副痴相,你并不了解说些什么,这是个实际上的状态,可是至少嘴巴上面说的时候心理面没有强烈的痴相,这是事实,至少说的时候你那个识跟他那个文字相应,这是个事实,所以说我们要听闻然后呢!听闻的时候还需要种种条件,这种条件在这里不细说,这种条件我们也可以温习一下广论,乃至于现在讲的三主要道,它为什么要一个最好的动机说意乐?这个意乐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自己晓得我们错误,一心要追求这个是总的,然后断过具想!错的要去掉正确的要具足,在这里对我们来说刚开始你就算不了解,你说我全心全意听闻世尊告诉我们的,那是我们刚开始所学的,啊!他告诉我们的全部精神灌注进去,那灌注进去至少心里面,把佛法取代了以前跟无明相应的这个状态,这个对了!虽然作的时候不一定有用,可是这个种子是不是下下去了?我们十二因缘当中嘿!前面是无明行的识,现在跟正知见相应的这个识,这个文字进去了,我要学它这个信心有了,于是这个有了如果说我们能够进一步,很强盛的这种善法欲去做的话,是不是一直使得这个东西增长增长增长?种在一个最好的田里面!杂草把它去掉了然后水肥料把它加上去了,这个我们做这个。

那么现在如果我们真正得到了以后,这个四义整足是什么个状态呢?那心心念念说啊!我是受了戒的人,为什么要受戒?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受戒的原因,戒是从小的地方来说到大的,戒是防止我们流落生死海的,那么流落生死海的原因是什么呢?业!说业是什么?由于惑!所以戒是正在惑的正对治,始终行持来说叫戒,从认识它来说叫正知见,一看念头一起了嗯!无明贪瞋痴现在挡住了就是这样,所以这个道理是佛告诉我们的,内心当中起心动念能够这个,这说明什么?能够纳法成业!脑筋里面翻起来就是这个东西,然后这个业在十二支当中的有,以前造这个业是恶业堕落的,现在这个有是什么?嘿!那就是!善法相应的善净之业所以纳法成业,所以战战竞竞的,行呢!现在学过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想,它那个行是不是我行动的那个行?是不是站起来走路的行?还是讲话的行?他告诉我们这个走路手脚的行为跟讲话是具对不对?真正的行是什么?是思心所!思心所嘛!起心动念!真正的行在这里呀!所以我起心动念当中的话,现在我对那个境界真像那个冤家,我何必听你招呼?我就挡住了!所以这个是依体起护,那为什么能够这样行呢?就是由于前面纳法成的业!这个在心目当中它就有这个力量,随时随地的行现起来这个,这一下不作,然后在这种状态当中平常的时候我跑到这个斋堂去吃的时候狼吞虎咽,今天心里嘿!我很高兴坐在这个地方,自然而然别人一看的话,就看见他不太一样了。

譬如说随便举个例子吧!我就看见这个一梦漫言上面有这个一段公案,这个见月老人从南到北行脚几万里,你们记得吧!有一天跑到那里几个人大家坐下来一起吃,结果有一个也是出家人,然后筷子拿起来四个盘子一扫而空,我们虽然没有这种状态,我现在自己想象的话也是如此,一跑到那个厨房里的话,全部的精神就被那个饭菜全部的吸引去了,注意噢!这个结生相续的时候什么状态呀?结生相续总是说来说去是这个东西,那么为什么有这个因缘?就是平常的时候一对境你完全被他牵去了,这无明一切时处在这里,今天如果我跑的去的时候,跟以前一样一跑进去眼睛就瞪大了看,虽然坐在那里不看它心里还想这个,可以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自己,那个时候我看见这个东西的时候好家伙!那个冤家!今天我可没被你所骗噢!然后自然而然这个相状,自己也很清楚别人也很清楚,这个叫什么?戒相呀!是这一个,反过来我做不到呢!拿戒相来保护自己,戒相来保护自己的时候啊!那这个告诉我们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所谓一柱食!这样,所以硬是挡在那个地方,尽管你贪就算贪的话我只贪碗里面的一点点,外面的东西我不能再去装呀!所以他这个两个互有因果关系,强一点的人从内心上面就挡住了,差一点的人行相来保护我们自己,论持论其他的也是如此,喔!我现在外面完全不出去关在深山里边,那万一挡不住要出去了摸摸头唉呀!对不起!这个头发也剃掉了,然后这个衣服也穿了这个东西,平常跑的去玩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是都不知道,说假定吧!说以前欢喜那个什么?说电动玩具!好像这个很热闹是吧!不一定那个都是世间的人,你穿着这个东西跑到门口一看大家瞪大眼睛看你,那好好好不敢不敢了,所以这个里边它有互为因果的,因此在这个里边内心当中的警策什么等等,是不是这个牵涉到什么?随成一行四义整足!如果说你前面这个法体不认识的话,戒相虽然作的好,这个是不是真正的戒?很难说噢!就实说来就算你的行相作的很好的话,那佛法真正戒的内涵不在这里,不了解之前我们说是,了解了以后不是,所以经论上面有很多更强调来说,你明明作错了还以为这个这个怎么讲?禁戒取!不对呀!你还以为这个最好是见取,它本来是要净除烦恼或者是见思二惑,现在你弄了半天的话,增长那个见思二惑,到底是持戒还是犯戒?那我们从这个地方去看就很清楚很明白的,这个地方同样的一句话随成一行四义整足清楚了,还有呢!言有次第行不前后,说明是!当然真正行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呀?以前我们只能说比喻,这个比喻什么比喻呀?譬如开汽车!你看见的是轮子动实际上请问真动的时候,它整个的从那个汽缸里边推动到轮子是不是完全一贯的?你看见它好像是的确从汽缸里推动,可是实际上真正动的时候,彼此间完全天衣无缝的配成一贯,我们学上来的时候是闻思修,那个次第井然,可真正开始去行的时候,前面这个东西是全部包含在里头,是一点没有遗漏,一点没有遗漏,那么这一部分都在这个行事钞上面,行事钞就是标宗。

为了对这个有更正确的认识,下面我们不妨看《在家备览》第三页,正示!言戒法者,语法而谈,不局凡圣。直明此法必能轨成出离之道。要令受者信知有此!它说谈那个戒法的话,不局凡圣,但是直明!那个后面有一句话,我们等一下再补充,它这个法虽然不局凡圣,但是这个法有个特点噢!轨成出离,这是个轨则这是个限制,这个轨则,使你这样的走上去,这个规范使你不超越,为什么不能超越?为什么要你走上去?走上去是哪里呀?从这个地方要走到能够出离的这条道路,这个很清楚的已经告诉我们,所谓这个戒法本身这样,现在你纳的戒体,就是纳那个法,所以这个法一定是要轨成出离,纳的体是这个,所以下面的行跟相的话一定从这个上面,如果这个法体没有谈那个行相的话,这是什么?是!我们从有一个特别宽的角度去看,说这个善根种子种下去了迟早发芽,这是事实,佛陀无量的方便大慈悲是有这个方便,可对我们正规的行持来说,这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刚才说的见取禁戒取跟戒取,已经犯了这两个毛病了,根本上面已经违背了戒,就是这样!根本上面已经违背了戒了,我们现在不必引文如果引文的话后面有太多的地方,因为我们重新复习所以重点式的,所以这个业疏上面,业疏就是羯磨疏一开头的时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想真正作的是什么?由于业而感苦!欲脱此苦必先持戒,下面告诉我们的它处处地方说什么?重点在哪里?还是认识这个业非!这个业非的原因是惑,所以一定从那个正见那个惑而准备把它对治来说,那么这个或者我们在法当中讲说正知见,或者在行当中去讲叫戒,真正的戒的真正的内涵,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来认识了这个那个时候谈戒,有了这个那个时候才好谈那个学戒的上下限,你到底学些什么?那么为什么我说这段话呢?因为我当初自己也犯过这个毛病,啊!说这个出家的戒最重要,那么怎么办呢?那具戒的时候赶快先去受五戒啊!这个为什么?有功德!佛告诉我们的,至于说为什么要受?如何受法到底怎么样?谁都不知道!我现在还是经常碰见这种情况,说这个戒功德很大,然后菩萨戒的功德更大,现在我往往警告他们,功德很大但是你要持的好,万一持不好破戒的话非常可怕不如不受,虽然说受完了堕落地狱再出来,你愿意吗?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我当初有这种迷惑这是第一个,其次呢!执着那个戒相,啊!以为这个是,那这个不必细谈因为我前面已经说过,有太多的地方我总看看我是持戒的人家又不持戒了,那这个是我们现在的认识,所以戒本身一定是拿来自己横准自己的,净化自己的这是我们要了解的。

所以在这个地方现在我们来进一步就谈戒的内涵了解了,然后再谈它的上下限,我们可以不细学六大部,乃至于现在很多东西我们该学的,都暂时放在那里,但是必须应该了解的,这个戒的里边包含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眼睛一个是脚,换句话说一个是正知见,一个是如所见的去行持这个内涵,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戒相上面稍有做不到的地方,以惭愧心去做,我并不是叫大家忽视那个戒相,这个戒相不可忽视的,就是这样那么这里有两种做法,这里有两种做法,有一种譬如念佛的参禅的,那这个情况之下说我全部的精神我拚命的念佛,本来印光大师的来说他就劝我们你不要出家呀!你不要出家一句佛号拚命念,你出了家以后你不能持戒,戒的功德没得到,破戒的反而把你这个念佛的功德拉下来,这一点我们要了解的,所以现在说啊!我出了家了只要去念佛就好了,我一直对这个事情有所怀疑,一直有所怀疑,这种情况的出家那是什么?就是恶持戒!他这个瑜伽师地论上面就告诉我们释种是为了生活方便,易得易失这根本上面已经犯了,这里我们不细谈,所以这个大德们他不明指出来,尤其是印光大师他本来是弘净土的所以他当然不便,何况说了以后尤其是正面的效果不一定现,反面的效果往往现,所以这种大德哪有不了解的,所以这个告诉我们那好了好了你念佛,这个末法的确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可是这个念佛并不是说我拨拨念珠就行噢!这个!这里不去说它,那重点善根样样可以,所以在这地方在这种状态,那么参禅的大概一般来说的话也是如此,原则上呢!我是说已以经出了家了那些同修们,那么那个时候大家要衡量自己,说我想想也没错,我做不好现在开始要重新要去学戒那我还俗,我拚命念佛这是我很赞叹的,还有一种既然出了家千万不能还俗,那至少起码的我应该了解一点,那么那个时候它有一个方便,有一个方便,那个时候就像印光大师一样,印光大师三藏十二部无所不通,他自己就说我常惭愧僧!我只有拚命念佛,跑到哪里你可以看的出来啊!他那个行持以蕅益大师之尊跑的去对他佩服,虽然我们做不到我们选为我们的目标,我们选我们的目标,那种情况之下的话,这是一种这是最低的范围,可是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个内涵-正知见!你看的很清楚,脑筋一起来了以后你说嘿!我现在心里面缘的是什么?烦恼吗?还是真正的正知见呢?策励我们!假定我们正知见策励我们,就算一下做不到这个还是不怕,否则的话就算你做到了这个也是一些问题,这个是他所谓的下限,那么做不到的时候呢!这个心里面要注意噢!不要说嘿!我这个样,那一生这个轻视之心,那个下限最下面的限已经破掉了,那个下限有个特征,就是由于自己了解现在所处的法也没有,客观的环境这么恶劣,深自苛责非常惭愧然后随分随力我能做多少算多少,拿世间来说叫敦伦尽份印光大师说的,你做了这个你就做,那么出世了以后还是敦伦尽份呀!出世的伦常是什么?佛是我们的父亲呀!菩萨是我们的母亲呀!这样的呀!那么然后呢!道友等等的话那是兄弟,这个要尽量做到,我对这个家属的本分要做到,这个是我们敦伦尽份的事情,这个随分随力然后呢!我现在那个地方这样去做,那这个情况之下那所谓下限。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这个正知见也同样的要这么摸很多东西,啊!一下也不容易那怎么办呢?有一样东西你可以把握的准-阿弥陀佛!拚命的念一念忘掉了,所以00大师就这么说,00大师问一个念佛的人说:嘿!你白天作的了主作的了主,那么你梦中作的了主作的了主!睡觉没梦的时候作的了主,00大师马上就瞪大了眼睛就诃斥他,我们想我们白天作的了主呀?根本没有一个作的了主的!他已经到了这种境界00大师尚且要诃斥他,那这个是祖师给我们的典范,他说碰到我的时候怎么办?啊!跳出来痛哭流涕我怎么做不了主呀?拚命的念它!三十番十番五番我忘记掉了,那个是行持的一点样子,参禅亦复如是,就把一个念佛的是谁贴在额骨头上面,不破就是不行,茶不思饭不引这样来,这是最起码的下限,我现在的了解这样,那么平常的时候是要问我自己这个下限,我自己也做不到,可是我不断的策励自己,因为我的目标不是下限,我的要上限我念佛要学阿弥陀佛,参禅要学不管了,你觉得这个禅是谁留下来的你就学他吧!大乘学文殊师利菩萨,那文殊师利菩萨代表诸佛的智慧,我要学他,这样不管你学哪一个,然后我全心全意的这样的去做,心里上是这样然后平常的行为上面的的确的,那就比较行持上面不完整一点,说或者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种情况去看的话就是他这个正知见比较偏重,戒相比较次要,这是个下限之一,还有一个下限呢!戒相比较重要嘿!我既然作了个出家人了,至少我这件衣服要对的起它,所以坐在这个地方一定要坐的规规矩矩,把它做好了外面人来了我尤其做的更重要,我当初一直想这个做给自己看的,尤其是我的老师也特别的告诉我,做给自己看的,我现在发现出了家以后做给别人看是需要,因为我们撑扶那个家业,平常的时候也许累了,啊!累了以后休息一下,有人来了以后我要撑起来,不过这个主要的噢!我不是为了骗别人,我是为了对自己这件衣服,就是这样那么至少要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这个都是在下限里边,那么这个下限我不去深学它。

那么这个上限呢!这个上限刚才已经说过了,本来上限什么叫上限呀?佛!这是我们的目标,其实下限也好上限也好,走到最后都是这个佛,那么这个上限就是我们的目标,说安立的目标说如果现在我们出了家了,或者没有出家那怎么办呢?我要做一个如法持戒的这个行者!内涵来说大致相同,我绝对不是说我只要把参禅这个破了本参就行,念佛!这句佛号念就行,出了家以后我应该先把那个戒的根本的意趣,开合持犯有一个认识,然后下面走的时候,各随各的意趣那个倒的确的,佛不一定是一定走哪一个,戒本身那是所有的大小乘的共基就是这样,那么现在这个地方的上限一定是指佛乘,一定指佛乘。

说我的究竟目标是要成佛,然后或者是以华严,或者以法华然后随分随力走上去,本来华严法华它这个走法的话是一生成的噢!那么现在我们把这个作为选入我们的目标,一生成不成没关系,这个成不成为什么讲没关系呢?因为它成不成要靠你有没有这个因,在这个因上面我们要能够卡的准,那么怎么卡准法呢?现在简单扼要来说就是刚才的十二因缘,对这个地方就很重要了,所以这个现在我们前面的话,有正知见策发我们的种子,这个什么种子呀?要求无上菩提的这个大菩提心的种子,然后这个种子必须要以善法欲勤精进,而这种概念都是大乘的概念,或者是说不仅仅是求一个人的解脱,要求一切法界众生的解脱,然后去滋润它,那么这个滋润过程当中呢!它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方式,关于这个不同的方式,我会大概的在这个地方说一说,那么这个就是我要在这个地方,要跟大家介绍的上限,我想今天那个时间等一下不要再说下去,明天最后的把它圆满好了好不好?那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为止。

上一堂我们讲到戒的时候,曾经说这个要补充一下这个简单的概念,说这个戒!从戒来说必须从法体行相,四个角度来说明它,那这样那么才真正的那个说把这个戒的内涵能够充分的认识,行持的时候才算是真正持戒,那么这个是从整体来看,目前有的时候我们一般来说都偏重这个戒相,偏重这个戒相,那么所以这个《南山在家备览》上面,乃至于到后头说随戒摄相篇,那个是道宣律祖的行事钞上面,说那个分三十篇当中这么一篇,那个是第十四篇,那么在《在家备览》上面那就是持犯篇,持犯也可以说完全是讲戒相,那么这个我们不妨在这里重新看一看,说讲戒相应该怎么样?请翻到《在家备览》P.88,这个持犯篇一开头是说戒是生死舟航出家宗要,这个是根本说出来-戒,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要想度脱唯一的凭借,就像这个船在大海当中一样,那么我们现在出什么呢?出三界轮回之家!所以这个最重要,它下面马上有句话,这话以前早就说过,那最后当我们谈结论的时候,把那个最重要的重点说一说,所以重新这个地方特别提,它下面说受者法界为量持者麟角犹多,那受!就是讲所受的戒体,啊!这个戒体本身是以法界为量,但是持!那就是行持或者是随行,或者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持犯,平常我们的戒相从这个地方讲起,那真正要讲戒相的话麟角犹多,换句话说真正能够做的好的话少之不能再少,法界是多的不能再多,为什么原因?下面告诉我们理由!良由未晓本诠故得随尘生染,由于并不了解本就是根本,说这个戒的根本在什么地方?诠就是说明,说我们要来学戒要来持戒,根本的原因这个是最重要的,根本的原因你把握不准的话,你怎么做就错,所以在这个地方律祖告诉我们一下,那么它这个地方又说略分四别!上面这个我们就不必说,说这个圣贤通有此0,说不管是佛菩萨祖师没有一个例外,那么现在我们道宣律祖呢!也在这个地方直笔舒之的话,不要用很多繁杂的文字转了一大圈,直接了当最精要的地方,还是从这一点说法体行相,我们不妨重看一下这个地方,现在这个地方纯粹是就戒相来看的,倒是戒法此即体通出离之道!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啰!这个法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立这个戒法?目标是要出离!求自己出离是二乘行者,也想帮助一切人乃至于一心一意的全为一切人,那个就是菩萨乘,不管是大小二乘,整个的佛法的中心不离这个,所以戒是根本,那么这个一开头就说出来,这是根本!说戒体呢!就是依这个才能出生众行,这是根本,你这个没有下面就不谈了,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这个种种的方便善巧这个说,前面已经说过所以这里不必细说它,说你必须要种种的方法,那么然后了解了,不但是说这个方法,不但是你有这个心,而且要正确的方法,你单单有这个心没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不行。

不但是你有这个心而且还要正确的方法,你单单有这个心没有正确的方法这个不行,我们现在太多的人就是这种状态,这是宿世的善根所使啊!一心想修行,或者想帮助别人这是个好心,你如果不能得到善巧方便不行,所以这个里边需要有这个认识,那么这个时候照着这个正确的方法去修,还是什么?顺本受体!也由于这个那么下面谈戒相,这是现在说的所谓即此篇所明通亘篇聚!然后这个是我们的道宣律祖所说的。

下面呢!所谓资持记就是说解释这个道宣律祖,最彻底究竟圆满的元照律师,在这个六大部上面它同样的说戒是一也!那我们不妨看P.89上面,问:何以不但释相而总论四戒!这个实际上也就是解释前面行事钞,在这个行事钞,资持记就是卷十五随戒这个,我看噢!这个是什么?随戒摄相篇!随戒摄相篇当中一开头就是讲戒相了,所以叫随戒摄相的时候特别的说明,那么他也自说问答,说为什么不?说你现在这个地方不是讲戒相吗?你为什么还要谈这个法体行相呢?这段话。

戒是一也轨凡从圣名法然后呢!总摄归心名体三业造修名行览而可别名相!这几句话,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这个法是什么?规范!我们回想上一堂讲的岂不是?我们是凡夫!这个是一个轨道,是一个轨则,说那怎么样使我们凡夫能够依照着这个轨道,然后不越这个规则而一步一步向上,能够超脱生死轮回,所以这个叫轨凡从圣!这个法!把这个法那么总摄归心,把这个道理能够以自己的认识摄持在内心当中,以这个作为我们起心动念行持的根本,这个叫做总摄归心,这个是我们的戒体,然后依这个起心动念说三业修造才有行,依行览而可别,那你就看的出来依法体去行的这个相,这个才叫戒相,从这个地方去看起来,这个戒相能够离的开前面这个法体吗?说现在完全谈戒相了还是从这个地方,所以前面已经说过了,假定你把握不住这个重点,不要说五戒八戒乃至于受了大比丘比丘尼戒,对不起仍旧是人天乘法,弄的不好说不定还要出痞漏。

下面又说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相者,即是法相,复是体相,又是行相,无别相也!那现在这个戒一定是什么?就是法相体相行相!如果说你离开了前面那个,那毫无意思所以说若昧余三,直尔释相,既无由序,不知所来。徒自寻条,终难究本!假定前面这三样东西你不认识,你单单讲戒相的话,那你根本没有根本哪?你什么由来?照着次第从根本上面一步一步这个原因,所以完全我们走错了说徒自!现在徒然的在这个枝末上面,它的根本在哪里?你终于难获得,虽然佛说告诉我们碰上了你总有因缘,可是碰上了达到因缘要经过多少长劫的苦难,何况最后结果还要从头至尾来,这个是我们必须一开头应该认识的,不要误解!否则我们浪费了很多,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那么这个话要补充说明一下。

那现在最后呢!就是谈到那个我们希望修习的那个上限问题,这个也只能说简单的说明,所以简单的说明?因为我自己本身也并不是说真正修持有成,乃至于说连它这个皮毛也只是少少幸运了碰到一点点,所以我始终说我只是说为了错误的经验,虽然我现在晓得要修学佛法,那个戒是根本,然后困顿了2、3十年,所以我看见很多善心素有善根一番好心进来的人,同样的在这个地方犯了这种类似的错误,所以我只是说提供大家我的经验,它可以避免陷入这个我们走过的错误当中,那这样呢!青年才俊之士就有机会能够很快的深入,个人是如此对佛法的前途也是说,等待接引的众生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那个都是我们大家共同期望的,所以说我所说的这个上限,也只是说个人一点所见,不过这个所见呢!还是根据着经论以及这个祖师菩萨们,大概的那个内容上面说出来。

第一个呢!我们就时下的现况来看,那么这个情况我们说起来的话,总是我们要想好好的学好的话,那就应该广从经律论三藏当中,好好的去努力,好好的去努力,譬如说我们近代以来的几位大德,那我们说啊!民国以后的四大寺也好,说四大寺虽然有出入,大致都差不多,或者你更推广一点说那些,尽管他们实际上看起来他们每一个人素有大善根,对我们近代也产生了很特别的功效,可是比之于古代的祖师来说的话,那总是始终感觉得有一代不如一代之感,我们不妨随便说一下吧!譬如说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他是专门念佛的,他也是大通家说三藏十二部,可是到最后他自己老实念佛,跟人家说来说去经论上面不讲了,就是说敦伦尽份,乃至于出家也不要出了,你只要老实念佛,说虽然这个大祖师的榜样,可是在这个地方我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那么虚云老和尚他是以禅为主的,真实说来虚云老和尚一样,是三藏十二部的大通家,你们仔细去看他有很多人家,告诉人家的话啊!那个引经据典,他究竟什么时候他们两位大德,什么情况之下真正的深入?那我们我自己也并不太清楚,那么他老人家一生弘的是禅,专门扶行各大庙到处去提持,那么其次呢!太虚大师他老人家的愿力也一样的,他要把整个的佛陀的担子挑起来,所以人家说八宗并弘,然后影响也非常的深远,乃至于最后弘一大师,那我们总说起来那个律以他为主,不过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看,从他们一生的行持当中,那种愿力真正的可泣可歌,是我们真正的景仰,但是那留下来这个事业或者什么等等来说的话,这个我们很难从这个里边争一个头绪出来,那么所以我才感觉得说自己要想深入教海,要嘛!你宿生大有善根,否则的话那我们有限之年要想这样的全部摸进去不大容易那好!你专入一门,那么专入一门譬如以律来说,通常我们来说五夏依师,那么现在真正要想在这种情况之下,找到一个真正的跟这个好好相应的,这个的确是不大容易的事情,然后你在这个地方要想真正的深入花很多时间,譬如说以弘一大师来说,他30几岁出家到60多岁圆寂,他全部精神几乎花在这个上头,当然将近二十六七年光阴所留下的东西,我们看现在我们所晓得的就是眼前薄薄的两本,一本是南山在家被览,当然还有呢!所谓弘一大师律学讲录33种合订本,那这个律学讲录!那就是局部的一部份的一部份的摘录,一部份一部份摘录,那个南山在家被览就是这样,那比起那个祖师来啊!我们看那个祖师真的的确是浩大浩如烟海,那这个是个实际上的状态。

所以我的感觉说真正要想学从经论上面下手,这条路比较难走,那么就是说我们学律吧!那全部的是以律来进入,本来照那个佛制说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说你要成就了办比丘事,然后可以广学经论,当初开始的时候我也总觉得把律学好,然后才牵涉到经论,实际上以我们现在的实际状态来说,你要把这个律学好的话啊!那实在是很难,以弘一大师来说那么学了一二十年他最后,也许他老人家是谦虚,我想他老人家不要说,也许实际上他是谦虚,不过这个是事实,他真正的能够弘传这个律,一直到他死后人家对他的尊仰,所以产生这个难的效果,当然实际上历史上很少人说当代就弘开,可是他留下来的东西非常有限,而结果呢!还是不外乎这个南山的这个三大部或者六大部,而只是把它当中的精华摘录出来,祇是如此而已,祇是如此而已。

那么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看看就是弘传南山祖师的或者是南山道宣律祖自己,或者是灵芝元照律师,你看这个灵芝元照律师呀!他早年七八岁就出家了,七八岁出家!以古代出家不像我们要出家就出家噢!那政府有规定的,你出家先跟着老师好好的学,然后它有规定的,有规定要考试,经过考试考过了那时候才准许,那个制度一直到清初,清初!大概是清初吧,对!那个才废掉,啊!那随便你出家都可以,那么究竟的情况我也不能确定,乃至于印光大师说清朝的什么?啊?对!好像顺治的什么?清初的这个顺治吧!他看见的啊!出家这么好所以废掉这个制度,印光大师好像有这种说法,那么我们就不去谈它,就是说元照律师他七八岁就出家了,那么到十八岁那一年去考试,然后考过了那才剃头,然后十八岁那一年出了家以后,前后努力了好几年他有心学律那得前忘后,后来遇见什么?一个学天台的,说天台它那个传上面有说天台00禅师也告诉他,来在他门下一听啊!他就非常赞叹,所以实际上他是以天台,然后那个时候00禅师就说现在我们学的人哪!不注重律你叫他好好的学,学通了去弘律,可是他跟着他这样,结果变成一代了不起的大祖师,所以南山道宣律祖这个三大部,有很多人说几十家之多,最后只有元照律师他有他的特别,当然这个人他宿生大有善根,他的早年的行迹,乃至于他受菩萨戒的时候,说观世音菩萨的圣像放光,开始的时候陷入整个的光明,到临终的时候天乐鸣空,这种境相都不是普通人,那么他还是透过了这个老师好好的,完全是经论上面的那个广学,回过头来才真正的能够把握住整个的重点。

那么这个里边告诉我们说不广学三部这个不行!其次更重要的没有师承,不信自己去就是不容易,至于说我们道宣律祖更是如此,他出家他也宿生这么大有善根,那么他宿生的因由我想大家都了解,他本来就是梁朝的那个00是吧!00律呀?叫00律师,这样宿生就是这样多生多劫,那些人都是多生多劫的高僧一生一生的来,那么所以从小的时候,他的宿生家世的背景都这么好,出了家以后就依这个所谓00律师,那个00律师就是从南北朝的那个时候呀!一代一代传下来那个传承很清楚,第一次听了律以后他就想去学禅,了解了他老师告诉他:不行!你以为听懂了,一听听了十遍,听了十遍他也继续的想不行再听,那后来听二十遍,以后才能够真正这样,以他老人家那个天纵英才尚且需要这样,所以实际上你看看那个三藏十二部没有一个不通的,现在我们再看南山三大部的时候往往一个很简单的名词,最后他给你找出来这是哪一经哪一论,譬如说灵芝元照律师,他有的时候找不出根据来,他就说我没找到根据,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看起来很清楚,但是他还是说因为没找到根据,他就说应该是这个样,或者大致是这个样,绝对不会我们这样看见了依文解意,凭自己的臆测然后就随便的解释,所以你真正要想把它学好的话,那实际上的这个条件,这也就是说我看见的。

可是对我来说我真正感受最深的,我觉得还是我现在,譬如说从藏系那个地方看见,那我自己接触的是非常有限,这个我大致在此再说一下,我出了家二十七年,头上的时候什么都谈不到,东摸一点西摸一点,最后虽然是因为《菩提道次第广论》而受用,可是只是看了欢喜,但是实在不懂,后来遇见自己的老师,他告诉很简单几小时一讲,我就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个时候已经多多少少晓得要想真正修学,没有师承那个的确非常困难非常困难,宿生大有善根的人不谈,这个我们早就说过,像我们平常的人的话,根本不可能,所以因此说我们末法的时候,那我们只有好好的念佛了,所以印光大师说,好了,你敦伦尽份,你不要出家,你要出家,那么要有什么?要故人之智!故人之量!所谓故人之智的话,发大菩提心救一切人,单单这个志趣,行不行?不行!还要故人之量,他老人家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他的绝对的原因,所以有了这个还要一个什么条件?真正好的老师,那么这个各方面我这个概念已经有了,说这个概念的话只是听说,一直等到自己亲自遇见了这个老师的说明以后,啊!那内心当中就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觉受,对这句话的意思,平常尽管听见了一些道理,遇见了大法师听了很欢喜,听完了以后总觉得嗯!这个是个道理,讲起来如果我认真的多听二遍,我可以讲的头头是道,可是用来去行持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困难,所以不要贪不要瞋,好像很容易,说起来,行部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部,讲起来非常圆融,讲起来非常自在,遇见事情透不过。

持戒这不是讲个道理,持戒就是要硬是在境界上面要透的过,要照着去做,那个时候圆融什么等等的话就一点都透不过,唉!尽管以前是听的蛮欢喜用不上,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察觉得到,后来遇见了老师以后一点嘿!那个时候我就感觉的到,那么这个还不是我直接的影响,以后由于这个因缘接触一些藏系的师长们,藏系的师长们!那个这个里边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一位什么呢?就是近代的能海大师!能海大师有本传记,现在这本传记,已经慢慢的开始流通了,因为他离该我们现在,比较最近,他是民国55年12月31日走的,12月31日!这个民国55年那个大陆上面文化大革命,就是民国55年是1966年的夏天开始,到底怎么样我们这里不知道,不过它那个传上面就说,他一生弘法的事业,到了最后他说1966年,上半年还在那儿忙,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下面就不谈了,那么下面简单的也说喔!那个时候,怎么遭到那个所谓文革期间的什么红卫兵斗争闹了个半天,人家当然有威德,12月31日晚上,那这个红卫兵跑到山上面,告诉他们说要解散,全山所有的僧众把寺庙拆掉,那样把大家赶回去,那么完了以后,他老人家就说,现在这个情况之下你们怎么办?大家没有话说!大家没有话说,他也不说了好了,他说大家休息吧!那么早一阵子呀!曾经有人劝请他,因为晓得他老人家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劝请他老人家,为法要显一点神通什么等等,他说不是时候,到临终的时候再说,话是不是这样说的我记不住,意思就是说到临终看嘛!就是这样。那么这是以前说的话,就到了12月31号晚上,半夜里边那么他出来上洗手间,正好有一个人也在那儿,他就跟那个人说,他说:你明天代我向大家告一个假,就是这样,就是这个话。第二天早晨上早殿,没看见他老人家,早斋的时候跑的去看,看见他坐在那里一摸没气了,然后坐的好好的,然后穿着什么等等,袈裟披在上面跏趺而坐,一摸他这个顶上火烫,其他的栩栩如生,那么当然后面还有很多,我这个只是说他最后是那个时候才走的。

我现在要说的是情况怎么样?他老人家走的时候81岁,他出家很晚,一直到他39岁才出家,40岁才受戒,受了戒以后,那时候后来他那个时候接触了一些,正好那时候有各方面的,也就是这样四川什么等等,靠近那个西藏,所以有很多那个藏系的大德过来,譬如说法尊法师,那么都是差不多那个前后,再加上虚大师门下大勇阿舍黎,这个也是近代了不起的大德,他也接触了以后,他也到西藏去,可是真正到西藏去是去了多久呢?去了四年,总共只有四年!他去过二次,第二次又去,又去了算起来的话,在那个西藏留的时间,大概只有说真正说一年吧!但是他学的内涵,那真是非常可观,现在只留下来他那个著作也好,然后他留下的事业也好,所谓事业?到各处地方创办的那个,从开始学戒堂或者什么上来,从他引渡的弟子什么等等,一直到现在最近我所晓得的,尽管大陆上面他们的条件远比我们差,可是他修持的严谨,有很多地方哇!那我们这里的的确确远远的赶不上,近代有一位,比丘尼当中最了不起的说00比丘尼,那就是他老人家的弟子之一,他在学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深受感动的一点在这里,他因为中年以后,出家40几岁了,他到西藏去的时候,好像已经43岁,我印象当中43岁,那个43岁通常这个学习的年龄已经过了,所以跑的去,他虽然很认真的学,可是得前忘后,苦不堪言,就是这样东也学西也学呀!平常我们都是自己欢喜的这样的来,这个善知识也很有意思,善知识也不先点他,随便的随分随力的教,当然还有个原因噢,他那个老师是藏系当中一个相当高的一个高人,相当高的高人,也可以说近代最有成就的极少数的高人之一,那么所以亲近他的人,不晓得多多少少,以一个汉人跑的去要学文字开始,当然这个里边有多少人要跟着他都跟不上,那我去过那个地方的通常也是三大寺,那些真正上面的人哪有机会,跑的去听他一下啊!那叫他很高兴了,你要专门亲近去教的可能是非常少,嘿!这个也是宿生的缘吧!到最后居然被他亲近,然后去请求摄受他,摄受他了以后还事并不是像我们小孩子耳提面命告诉你怎么来,啊!那就随分的因为他的师长也是很忙呀!

学了!学来学去得前忘后,学不通后来就问他啊!怎么办?他老师笑笑嘿!好好那么这样!你呀!告诉你修一个法,就是这样那么叫他去,换句话说,他们有他们特别的方法,他自说学了这个法以后,自己努力了二次,这个故事,我把它说一下,实际上这个故事,对我们有很深厚的影响,第一次叫他闭关闭三个月,然后他自己造了房子,那个地方的生活很艰难哪!那个地方臭虫很多,所以那个臭虫往往是无孔不入,从那个屋顶上面掉下来,要晓得他们有两个人在一起,掉到后来一晚上用那个棉被,整个的裹在头上那个被单,那个被单那个缝里边还躜进来,结果咬在面孔上,面孔上像生了切疮一样,那个切疮非常严重噢!就是一种敏感,到后来你简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他就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就留下,留下谁?留下那个能海大师一个人,他咬紧牙关三个月下来了,不管怎么苦,好像看起来表面上面得不到什么,可是他意志之强,反正老师告诉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刚开始依靠这个老师的时候,老师叫他做这个做这个侍者,这个侍者的情况是全部精神,要我们普通人我是跑的来学法的,你怎么不教我法做这个?当然他那个师长也并没有这样,他也晓得这个时候能海大师晓得,真正要承事师长,并定应该如此,给他扫地弄呀这些东西,完全是照着经论上面这样那么这样去努力,最后他老师就告诉他这个办法三个月,就是这样苦不堪言,那么后来总算咬紧牙关过来了,过来了他觉得到,最后他就心里面有一点点觉受,最后他老师告诉他,你再来一百天,第二次受用了,就是这个两次下来了,以后他回过头去再学,前面得前忘后,怎么弄也弄不起来,嘿!经过了这二次以后,很快的,乃至于譬如说藏文,文字经论什么等等的很快了,后来他自己自说:他这个老师传他的所谓一个法,就是拜文殊法,那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的智慧。

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的智慧,而且传授的这个里边有它的特别的内涵,那这里我也不能细说时间也非常有限,结果他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很短的时间之内,几乎把宗大师的心要的精要呀!几乎是整个的都学了,到底学到什么程度我们不敢说,乃至于后来他这个老师,那个藏系当中的极少数的高人之一,把他重要的东西都交给他换句话说:这个法就传给他!他也成为那个一代祖师那么传给他,至于那个传承给他,结果回到了内地以后不管到四川上海五台山,乃至于现在的很多地方,象样的太多很多象样的地方都跟他直接间接有关系。

这个给了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影响,什么影响呢?就是我们真正要学的那这个榜样!本来经论上面处处地方告诉我们,从《华严》开始乃至于阿含,所以这个真正要想修学佛法,那个善知识那个第一因缘,你没有善知识其他的就不谈,就是这样,那么除了这个经以外譬如论,那么《菩提道次第广论》一开头也特别说这件事情,所以我现在感觉到,如果说真正自己要想走那个上限,昨天说过了尤其是大乘的行者,大乘的行者!这个小乘!我们现在说起来你要想自己证罗汉果也没有这个可能,倒不如好好的自己念佛回家去,这个大小乘通通包含在里头。

大乘的行者那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要立定那个志愿!所以在此这个原则上面呢!先应该对自己走的路线有一个正确的根本的认识,那么当然这个根本的认识,也可以各走各的,各走各的,本质上面我想天台贤首等等每一家都有他特别的方便善巧,都有它的特别的方便善巧,对他整个的认识以后那么其次一步呢!就是说找到自己相应的定点,那个很重要,那个很重要,你没有整体的认识,没有这个整体的认识的话那根本谈不到大乘,对这个整体的认识有了以后,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的话,你根本没办法入门,你到底在哪里?就是这样!世间说一栋房子只有一个门,这个佛法本身哪!有无门之门,到处都是门,因为我们从前生也多生多劫的在这个里边修,你宿生跑到哪里?从那个地方开始继续向上,当然在我们对佛法没有认识之前这种都谈不上,如果说你有一个根本的认识,像刚才说的对于这个佛法的整体,有了一个原则性的认识以后然后你去看,你多多少少能够找到自己的定点。

所谓这个定点的话譬如说,以《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说,他能依着次第,前面说先是亲近善知识,亲近善知识这个道前基础,下面应该有些什么准备?然后上去的时候分三士道,那个三士道就是说五乘法都包括在里头,那么这个里边它每一层都有它的这个特征何在!这样!然后这个特征包括两样东西-质、量!这个质量你弄清楚了,回过头来反照自己,我们就看的见噢!我大概在什么地方?我随便举个例吧!譬如说我们现在很多人去修行,或者是自己或者看见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有很多人他出了家以后啊!他一心一意的就想求证自心非常的切,然后呢!他的行持也确如其期望的这种心情,他会一个人苦苦的关在山里边咬紧牙关这么来,别人挡不住的他能挡的住,那从这个地方你多少晓得那种是典型的什么?是这个出离心有一点样子的行者!

还有一种他愿意到处去弘法讲经说法,那大概是偏向于另外一类,偏向于另外一类,那么当然这个里边的前者所谓出离心,到底什么程度?以及真正的大乘行者,这个里边还有很多细致的内涵,那么这里我们不一一细说,我只是说从这个地方来自己观察,于是那个时候就可以找到自己相应的一个定点,那么找到了定点以后怎么办?那时候下面有一步,就是自己要把那个戒持好,那这个戒持好!我们既然还没深学怎么可以持的好呢?那就是我们照着昨天所说的,像弘一大师告诉我们的,最基本的几个点四重戒,然后这个前面禅等等,这个比较说男众的话所谓十善生禅!是吧!然后二不定法,然后以这个戒!以惭愧心这样的一心至诚恭敬的祈求忏悔,然后照着说这个《广论》上面告诉我们一个方法是什么?持戒是根本!然后其他的所谓师等,随分随力的能做什么?还要广发正愿!这个真正的发这个愿,一心祈求这是最重要的,这个祈求当然并不是关在里头单单的拜噢!一方面随分随力的忏悔,一方面能够尽量的又多了解了这个认识然后去参访,想办法找到自己相应的师长,而这个师长当中在我现在感觉的话,是特别的代表了传承,所以天台贤首就是这样,这个都有它的很重要的内涵在,那么一心依止,从这个地方认真的咬紧着牙关下去。

那这个概念我们不是说啊!我跑的去我是来学法的噢!这个!这个!这个学法是!我们来学法的这个概念不能说我来学法的,跑的来你要给我上课上什么?这个尤其是要注意的!所以这个样样东西资粮呀!你修行的这个资粮不具足这个不行,尤其这个大乘行者!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也不妨看看历代祖师,所以我特别刚才说,这个能海大师的这个故事的根本原因也在这里,他找到他的上师以后跑的去就做他这样的一个侍者,乃至于譬如说我现在我看见很多近代的,真正的有一点样子这样走上去,他同样的这个条件,同样的这个条件,那么在这个地方你能够久久的好好的依止着师长,然后忏除业障积聚资粮,一切牵涉到什么?我们的业!这个业!或者是说染业或者是净业,染业净除然后清净之业增长到每一个程度,这个缘会慢慢的具足。

再说呢!尤其是我们大乘行者这一生不行下一生,下一生不行再下一生生生世世的来,所以这个禅宗的祖师都有这种勇气,这是我们必须应该认识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根本那个戒很重要噢!根本的戒是把握住这个原则,说戒是根本然后师,所谓师等的话那大乘说的六度万行呀!那是作为一个助!助成之缘,然后广发正愿说我现在这样去做的目标何在?那么不断的在这个上面积聚资粮,希望能够找到相应的师长,这个是一个整个的总体来说,整个的总体来说,那么除此以外呢!这个大概了解了以后呢!

有一点我也特别的说一下,说平常我们现在修行,以我来说,刚出家没多久,我就听见师长告诉我,你好好的修行呀!出家当然,那时候我刚开始的时候,我一心念佛,啊,你赶快出了家,以后赶快到茅棚里边去念佛,去就是这样,当初因为我受了影响,受了二位大师的影响,一位是弘一大师,一位是印光大师,那时候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一点矛盾现象,那么弘一大师是持戒念佛,他虽然讲念佛,可是持戒是根本,印光大师他虽然念佛,他叫我们要敦伦尽分,不要出家,那我是个出了家了,那我到底怎么办?有的时候就想想了半天,也想不通,那不管了反正先念佛再说,有的时候呢!那去把那个律,就拿出来看一看,就始终就在那个心里边,像十五吊桶水七上八下,不过虽然七上八下,因为这个环境还是蛮单纯的,那么空下来,反正说念也没有一定的规则,好了!空下来想到念就念啦!想到看书就随便去翻翻吧,就是这个样,闹了好几年,你说他没有样子嘛,好像有一点样子,说有样子嘛,说起来没有样子,始终以后遇到什么东西,遇到什么东西,那个境界总归挡不住的,要嘛,关在山里边,但是你出去,出去实在没有路好走,我想眼前很多人跟我有共同的那个觉受,当时我一直想,唉,怎么搞的,现在大家都是说弘法,那个时候责任都推给别人,说那个前辈的人,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引导我们,我心里面老是这样想,老是这样想,结果就在这种心里面,最好的时候,碰到哪里,闲下来,想赶快念念佛吧!再不然的话,就多多少少沙弥律仪呀,那么《南山在家备览》,我那个时候就开始翻了,虽然不懂,我也总是要去翻啦!就是这样那么随分随力的譬如说那个蕅益大师呀!这些东西呀!东呀去看西也去看一点,再不然就是埋怨,你看现在那些大德们,当然有很多外面以我们的眼光,自己也可以说是固执的眼光,去批评人家嫌不对,比较好的还是说你看!他们没有提拔我们后辈的这种味道,一直到后来渐渐渐渐我了解了,了解一个什么?好简单业!佛法最根本的,也不要说等到要谈出离什么等等,这个在家来说,这个最起码的,我们应该认识的业,你前面是造了什么业?现在是感得什么果!假定说你照着佛世不要说现在这些,那个佛菩萨都在这个地方,既然你没造的业,你去埋怨那是更糟糕,我了解了这个道理,自从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心境上面就慢慢的整个的就改变了,多多少少,前面这个恶劣的影响,心里面还是突在那里,因此由这件事情,也把我拖了很长一段时候,所以还是自己的恶业呀,那么经过了忏悔,我总觉得那个时候,哎呀,没有善知识没有什么,后来发现善知识有,而且有的是,真正主要的还是什么?自己的眼睛瞎的!然后自己的业力是非常的染污的,见!见也没有,行!行也没有,这是两个真正重要的,由于我自己的感受经验,所以现在我回过头看,回过头来看,发现刚才这个原则,当然我现在这个真正的认识的话,都是从《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面来的,对于你们诸位学的人,不一定限于这一个,我始终说,哪一家哪一派,都有它的真正很高明的东西,他有很正确的传承,根据这个你一定照着他去做,有一套正确的方法,那个时候照着这个次第,这么样的走上去的话,你们就会,使得我们能够得到我们真正所需要的,那么在这里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个人关在山里边住茅棚,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你不妨就随分随力的找一个地方,多多少少能够认识一点然后去参访,不过这个参访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自己的眼睛!你没有眼睛的话,对不起,这个很糟糕很糟糕,平常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吧,这个都是实际上的东西,我们跑到哪一个道场去,大家都是去参访,就问问啦!我们条件不具足,跑到那个地方,参访了半天,好的看不见,坏的都看见了,所以大家就说说说喔,以我自己来说刚开始的时候,那个都是20多年以前的事情,算起来我,跑的地方实在很少,可是我的经验也是这样,跑到那里的话,大家是这么喔!碰在一块儿的话,所谈的都是是非,每一个道场如何,每一个道场如何,这样你说没参访吗?参访了!知道吗?那好了,看见天下的所有的那些人面貌一付可憎相,弄到后来,你没地方可去,真的如此吗?不是!所以这个是我们现在实际上要想透脱的一个难关,一个透脱难关,那就以现在来说吧!就以现在来说,那么譬如我现在总算也渡了几年,年纪也比较大了一点,这个很不幸是住在讲堂上面当老师,有的时候看见有一些这个同学跑的来,结果来了以后,以我现在的想法,他应该在这个地方,心平气和的观察一下,通常都是这样的跑的去找他相熟的人谈谈,那么相熟的人,往往不一定是对这个里边有个全面认识的,至少!就是只能代表他的一个角度,如果这个人比较好,也就能够提供他一点,尤其是这个人在旁边是苦苦恼恼,这种情况之下,他所看见的这个东西,一定也是很偏狭的这种概念,那这种东西,好像跟我们的修行没关系,实际上在前面真正带动我们的,最重要最重要的,都从这个地方都从这个地方,所以说,假定我们从这个地方,能够克服了能够克服了,不管任何情况之下,能够自己反省,能够改善自己这样,那么这种地方,你能够克服了才能够进去。

所以说现在这个地方谈上限,而这个上限的内涵呢!倒没有讲是讲这个原因,就是说像上限这条路你应该注意障碍在哪里?然后在上限那一条路,正走的时候是方向在哪里?这两个如果摸对的话那下面就容易办,下面就容易办了。

我现在只是不妨再简单扼要的,也重新很简单很扼要的,说一下那个上限的整个的过程,第一个呢,首先要确定说,我跑的来干什么的?这个很重要,说我们在修行,这个是个人的动机,这个动机非常重要,而这种动机都,不是这一生建立的,这一生建立跑不到佛门当中来,这个都是宿生有善根的,那么由于这个善根所以跑进来,跑进来了以后,下面一步的时候就应该了解的,单单那个动机,一番好心不行,你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所以佛陀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悲心圆满,那换句话说,他的动机,他要救一切人,第二个呢!智慧圆满,换句话说,他救人还要正确的方法,那个方法也圆满,那么既然我们学佛的话,这个需要的,所以说第一个我们的动机,宿生的善根有了,进来了正确的方法,要学那个正确的方法,需要前面一个条件,说经上面总是告诉我们哪!讲经了!他正讲之前有一些开场白,开场白到最后有两句话-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平常我们总把这两句话就很快的念过了,实际上这两句话有绝端重要的意义在里头,这个菩萨祖师尤其是到越向后,他就特别的告诉我们,你真正既然要想进去,得到正确的方法,那么这个正确的方法一定要善知识,最好的善知识-佛!不幸我们的业力所感得的末代,那你怎么办呢?慢慢等而下之你去找吧!你要想得到善知识的摄受,你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条件,这个基本的条件我们往往自己不感觉到,所以在这个上面要有个认识,那么这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自己的偏执,自己的错误一定要拿掉,使得自己成共一个修学佛法的具相者具相的,所以这个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呀!说大乘佛法叫信畏,信畏什么?净信!就是以佛法来净化你内心,还谈不到修心,或者我们另外一个所谓以佛法净化自己,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具足修行相的人,或者叫具相弟子,那个里边它有它一些原因,那么有了这个具相弟子,那个时候烦恼已经相对的减轻,佛法有一点基本的认识,那时候根据这个标准哪!那个时候才可以去横准是非,否则的话我们都一番我们的这种情哪!跑到哪里去嘿!这个配自己胃口就算很好,不配自己胃口不行,真正的这个团体当中的跟法相应与否?我们看不见完全看不见,修了半天仍旧是随着在自己情见当中,这个对大乘佛法来说根本行不通,大乘佛法整个的就要净化自己的情见。

那么有了这个条件呢!然后再下去的话,那就是找寻善知识,找寻善知识要两个条件,首先真正重要的还是在自己,就是前面这个有了以后,下面还要一个具足亲近善知识的这个条件,这个比前面更积极,然后去找善知识,真正找到了善知识以后然后好好的依止他,如果说这个善知识够条件的话,下面你就不要管了,他会完完整整的照着次第,他会告诉你一切,譬如说我们刚才说的这个能海大师,近代我所非常景仰的几位尤其是法尊法师,他们都不是说到老师那儿说:老师我要学什么!反正自己学了半天像刚才那个故事,学了半天他自己学这个学那个学了一大堆,得前忘后就是不行到最后就问他的老师,老师笑笑就告诉他,那最后老师照着次第就这样告诉他,就这样到最后呢!学会了!学会了!你想想看能海大师的啊!这个内容著作的丰富没几年耶!还要带这么多的人建立这么多的道场。

譬如说现在讲戒吧!这个弘一大师留下来的就是这两本,但是能海大师留下来这个律学的著作的话,哇!那真精采呀!他把那个沙弥比丘菩萨那个精要,然后戒定慧的三学那个纲领都摆在这里,修行的次第什么等等,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很多东西噢!乃至于尊法师法尊法师也是如此,他们所以这样的成就并不是说我要什么,这个学真正佛法依靠善知识特点就在这个地方,必须他是个过来人,而且他这个过来人要什么呢?最好的就是有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自佛世没断的这个传承,当然再不然的话就是有修有证的,至少他那个经验所以他可以把那个达到这样的一个量的经验哪!原原本本的告诉你,所以说这个最好的师长你跟到了以后,你不要说我以前学过什么了,譬如我们现在学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嘿!《广论》上面告诉我们念死,说不定老师根本不告诉你念死,叫你念另外别样东西,假定真的是个够量老师,你听他的总没有错,这是我现在的经验,而且我周围遇见好几个,那么同样的修行的这个同道们,他那个上下之分都在这个上面,都在这个上面,那这是第一等最最精采的,当然这种师长的话他会整个的摄受你,那你就跟他身边,不过在这种情况之下通常情况之下,并不是说一开头的时候在教你的唷!他一开头的时候你就苦苦恼恼的跟着他做这个做那个,就是这样做了半天那么来了,那么下面另外一类呢!那就是另外一类不是这个样的,这种我觉得比较差可是表面上我们看起来好像会好,这个话怎么讲呢?他就会照着这个次第,好!到那个地方去,然后你这样的去学,那个时候就看什么?天台我不知道!大概我只是晓得那个贤首更不知道,譬如说以这个《广论》来说,以这个什么来说他就告诉你呀!先学先学学的方法是论辩的方法,然后再告诉你学现观庄严论,然后这个入中论,然后这个俱舍这个律论,这些东西很有次第的,你学出来的情况这是什么情况呢?你是个学者!到再上面你再同样的这个地方,他有一个养成教育的地方,那么这个师长不是单独的摄受,这个你也可以学成,多多少少有一点样子,可是到最后真正你能够一步一步上去的时候那还是什么?仍旧是这个!他有一种最后学到这个时候,那么这个特别的师长跑的来会告诉你,然后你照着这样的次第学下去,所以我觉得这种情况,这是我自己遇见的自己遇见的,那么这个大概也只是说我所见到的,我所见到的只是沧海一栗。

末了呢,这个还有两三句话,如果我们真想去广学的话,我们心境第一个要打开,心境第一个打开,这个不要陷在自己的一种,这个论上面告诉我们说不要偏袒,说这个好那个好,我既然要学佛,佛是无所不学的,没有一样不圆满的,对功德来说没有一点不圆满的,对过失来说没有一点点缺陷,所以说禅、教、律、密、大、小、性、相没有一个不完整,如果说你已经确定了,你要走那本来就是照着你确定的,如果没有你要真正去找善知识的时候,这个概念原则上面哪!要把他拿掉,平常我们彼此之间的这种见解的话一定有的,一定会有种种的这种你是我非的这种情况,我随便举个例子吧!譬如说元照律师我们现在说哎唷!他好了不起噢!元照律师一生就遭到人家好几次的非常严重的诬陷哪!那个宋那个时候呀!那个禅已经很盛了,禅已经很盛了,他了解了这个以后然后觉得啊!这是根本这是个根本,所以他认真去行,所以他那个行持的方法,跟一般这种大众一般人的这个行持的方法是有所不同,那么所以人家都处处地方障碍他,乃至于后来告到官里面去,他这个年谱当中有特别的说明,发生过好几次发生过好几次呀!这个里边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一次,有一个慈悯三藏传记,其实实际上那个传记的话是谁呀?就是唐朝初唐的那个就是那个慈,那么人家就诬赖他写的,幸好这个是三藏当中出来的,你看会有这样的状态,所以一样的你看以这个时候那个宋初,这个状态比我们不晓得好多少,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现在?所以我这样说的话呢!就是我们这个概念第一个突破,突破了以后然后这样的走下去的话,我想原则上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本来这个志愿!这一生不行下一生,下一生不行再下一生,当然你也可以同样说我要去参禅,我一定要参到底,念佛念到底,这种精神都同样的,最主要的就是找到了定位以后,然后你从你那个地方咬紧牙关走下去,现在我们以谈律来讲律的话,那个律不是一个宗噢!那就是整个的圆满教法的这个基础,所以这个里边哪!我们不会说只限于这个,就是对于这样走这条的路,我们应该怎么从基础上面这样的走上去?所以要先把整个的轮廓认识,然后找到定点,这样的一步一步的上去,那么好!这个南山律部分也简单的做一个说明,这个说明也谈不到什么,也只是说我自己的一点失败的经验,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如果大家觉得可以参考那不妨!否则的话呢!这个本来呀!这个是不值得一提的噢!倒是耽搁了大家很多时间,这个结束了以后呢!下一次我想休息一段时候呢!那再来跟大家共同的研讨一下,菩萨瑜伽戒本!瑜伽戒本,好!今天就到这个地方为止,现在大家一起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回向

【补阙眞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怛拏,吽。泼抹拏,娑婆诃。

【补阙圆满眞言】

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娑诃。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经书法宝之编辑流通,辗转抄印,其间若有所错漏,亦属难免。加上不同版本之藏经,文字有所不同,难以定论。印光祖师开示:“校经一事,甚不容易。......须有出格见识,十分细心,再三详审,勤加考稽,方可一正讹谬,令其芜秽尽除,天真彻露。否则宁可依样葫芦,庶不至大失其本真矣。”(<与友人论校经纲要书>),末学乃一在家学佛三宝弟子,后进晚学、才疏学浅,因此在制作佛教电子书过程中,始终以印光祖师开示为校书宗旨,多方参校,小心谨慎,不敢懈怠,除非经不同版本校对发现属明显的错别字外,其他经书原文基本保持原貌。如有错漏之处敬请十方大德体谅,并慈悲指点。

本书法宝数据源于佛学数据网站,十二因缘流转图则另外搜自网络,末学恭敬校对制作电子书,仅供佛教内部个人学习使用,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末学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稿未经资深大德审阅,仅供参考。

欢迎转载!广泛传播,修行自我,布施他人,随缘推广,功德无量!感谢您的下载读诵受持辗转流通!

愿此法施功德回向给所有赞助、流通、读诵、受持、随喜、见闻者各人父母、师长,以及法界一切众生,愿生者消灾免难,增福延寿,合家平安,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社会和谐,大家都能了生脱死,百年以后能往生极乐,各人各姓堂中亡者老祖宗、历代宗亲、各人过去七世父母、冤亲债主齐超生,得见弥陀!

愿消累劫诸业障,愿得福慧日增长,愿尽此身出娑婆,愿佛接引生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