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earch
Related Searches: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smart phone, mtk, smart watch, Keyboard, BATTERY View all
Picture of 《太上感应篇》讲义 上隆下谦法师讲述

《太上感应篇》讲义 上隆下谦法师讲述

SKU: FS9101971
现在介绍一下关于因果的主要内容,我们想了解因果思想,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所以叫因果四原则,第一个内容是善恶业因必得善恶果报,这个主要讲的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做善事得善果,做恶事得恶果。所以说善恶的业因就会得同类的果,不会自动改变。大家注意,除非你修行,除非你行善积德它才改变,如果你不去主动改变,它不会自动改变,也不会自动消失。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起的每一个心念,都会在我们八识田里,都在我们心海里存在,存储,我们这个心海是一个巨大的仓库,世界上没有比这个仓库更大的,你造的业有多少,仓库就有多大,它反正始终把你的业存住,所以它不会自动消失。你说把它给清除了吧,没那么容易,除非你行善积德修行,你才能把它清除了,要不然它清除不了的。就像我们电脑,电脑有病毒了,有垃圾了。怎么办呢?你说让他自动消除,消除不了,怎么办呢?要通过杀毒软件,360杀毒软件就派上用场了,把360调出来然后一操作,木马就不流行了。所以我们要清除这个业,要修行,行善积德这是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因果通三世。因果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正是因为它通三世,才有轮回,才有轮回的体现,才有轮回的业因果报,所以建立正确因果报,你才能正确面对轮回,不然关于轮回的思想你就建立不起来,你不相信,你不能够深信,所以对因果通三世,需慢慢体会。允许你怀疑,你说我不相信,这没关系的,允许你怀疑,允许你质疑,你慢慢来体会,这个体会分两个方面,要靠你学习这些相关的理论,学说,经论。 第二结合你的人生,结合你的生活来体会,理论跟现实生活要发生关系,这样去体会,你做深入观察,这样就体会了,慢慢就有体会了。 第三个原则,因果源于我们这一念心,我们当下的心念,《华严经》上讲“一切唯心造”,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造做、变现出来的,所以因果也是源于我们这个心,源于这个心念。既然因果源于我们这个心,要想改变怎么办呢?要从改变这个心开始,从心开始,改变这个心。改变了我们这个心,因果就发生改变,如果你心不变,这个果是不能变,大家注意,因是不能变的,什么叫因啊?已经完成的。比如说,你踩死了一只蚂蚁,蚂蚁已经死了,这个业因是不能改变,这个业因已经完成了,按照因果来讲话这个蚂蚁要杀死你,那你怎么改变这个果呢?你说不行,我要忏悔,我不想让蚂蚁杀死我,那怎么办呢?那就要拿出你忏悔的方法来,你不能轻描淡写的就忏悔,没那么简单。你剥夺了人家的生命,你想轻描淡写的就过关,那不可能,不能蒙混过关,必须拿出你实实在在的行为来,行动来,你改变这个果,才有可能。所以从因开始,果才能改变。 第四个由因到果需要缘。由因到果,因完成了,它产生了果报,中间需要一个缘的成熟,那么这个缘什么时候成熟,果报才什么时候成熟。那么这个缘的成熟就为我们改造命运,改造人生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方便。如果从因到果不需要缘的话,我们这个人就没有什么任何改变的希望了,因为你没有机会改变了,哪还有什么希望?一点儿希望没有了。所以,正是因为从因到果,它需要缘,所以说我们就有希望了,我们就有光明了。那怎么办呢?就在缘上努力。 怎么努力?按照因果规律,恶因得恶果,什么时候得恶果?恶缘成熟了,就得恶果了。那怎么改变呢?我不做恶缘,我做善缘,恶因加善缘,果就改变了,所以重罪轻受,轻罪不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事就不了了之。一些事怎么不了了之的?就这么不了了之的,大事化小,就不了了之了。反过来,善因得善果,但如果你造了恶缘,善因加恶缘,善果就会改变,大的善果,变成小的善果,小的善果甚至没有这个善果,还会变成恶果。好心做坏事,你本来想救这个人,拉这个人一把,反而把他推下去,这就是好心做坏事。所以命运的改变,就是很好的运用这个缘。
Reproduction is welcome and allowed for free circulation only.
     

师父开示《太上感应篇》讲义143

2015年

 

在没正式学习之前,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学习安排,我们目前,开设三门课。第一门就是关于《楞严经》内容的相关学习。第二门课程叫《下学梯航》, 一共是十个内容,《太上感应篇》是其中的一门。 第三个内容就是《学佛行仪》,年后我们再准备开设一门禅修课。《楞严经》的学习是先熟读,明白经义,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熟读,学习它的经义,在学习经义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地回归自己,看自己。因为经典其实就是一面镜子,是来照自己的,把我们的心照亮,照得亮亮堂堂的,照得透透彻彻的,照得明明白白的,所以在学习经义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地照亮我们的心,这是我们学习经典的主要目的、用意。如果你不是用来照亮我们的心,就没有意义了,怎么学都没有意义了。在学习《楞严经》经义的时候同时还要配合禅修,闻思修要结合起来,照亮我们的心就是一个修的过程。这是我们第二步学习的内容了。

第一步,先熟悉经典。在这期间呢,我们开设第二个课程,就叫《下学梯航》,我们手里这本叫《太上感应篇》,是《下学梯航》当中的其中一门。“下学”就是讲的初入门的人,初入佛门的人想学习,想学佛,你想把相关内容学好,那怎么办呢?肯定有一个入门的课程。《下学期航》就是专门为初入佛门的人开设的课程,他里面设了十个方面。作者是清朝末年四川成都一个精通儒释道的大家刘止唐(刘沅)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一直到青年时代主要是学习儒家经典。后来因为他生病,身体很不好,他出去游学的时候,在湖北遇到了一位高道,就给他指点养生,解决他身体的病苦。后来回到四川以后又遇到一位高道,就跟他学道家的内丹,身体就好了。后来又遇到禅宗的大德,又对禅宗的心性之学,对明心见性又有体悟,他这一生经历了儒释道三家大同之路。所以他在四川的影响是很大的,当时他那一派叫槐轩学派,因为姓刘又叫刘门,整个的西南地区影响力相当大,当时他有几千学生,槐轩学派有几千学生,他的学习思路是以儒家作为完善人格的基础,以道家来修身养性,以佛家禅宗来修炼人的心性,这就是刘门槐轩学派的一个基本思路。

我在四川出家乐至报国寺,当时我们恩师年轻的时候就是槐轩学派的弟子,刘止唐就是他的曾外公,他从小就在外公家里接受槐轩学派的教育,儒释道的基础在年青时代就很好,所以他后来有这么大的成就。在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都是精通儒释道的,他们根基深厚,才有日后的大成就.

第三门课程叫《学佛行仪》,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佛教的一些行为规范。因为我们学佛修身养性,无非就是不断的地规范我们的身口意,让我们身口意的行为如理如法,如理如法的过程其实就是纠正我们行为习惯,纠正习气,当然也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再配合佛教的三皈五戒,十善业,训练自己,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身口意的行为,不断规范我们的习气,这在修行当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你学佛不改习气那就很难学好,所以我们强调《学佛行仪》的重要性,强调戒律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它是我们解脱的一个保证。就像我们买保险一样,它是一个保单。因为你没有戒律的保单,那就麻烦了。戒律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军队,有军队才能保家卫国,有法律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保证我们的行为如理如法。
   《下学梯航》里面有十门内容,《太上感应篇》是其中一门。我们今天先单独把它提出来学习,为什么要先学《太上感应篇》呢?因为《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一本书,是北宋末年一位道长写的。这位道长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就是因果,这篇文章是道家用来修道的,同时又融合儒释道三家的,三教合一的一篇非常成熟的作品,在道家很重视这篇文章的学习。因为它是融合儒释道的,佛家也重视、道家重视,儒家也重视。像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很重视《太上感应篇》的学习,历代祖师大德也重视《太上感应篇》的学习。我们学习《太上感应篇》,是依止它做为一个思路,然后再参照佛教相关的讲解因果的经典,像《地藏经》。《地藏经》是一部孝经,它里面就是贯穿了因果,体现这里面的业力,业力不可思议,让我们生起对因果的敬畏。还有《佛说十善业道经》,它里面就讲到十恶业,十善业,其实也是讲因果。还有在《阿含经》,南传佛教《四阿含》,当中也有很多讲因果故事。《百业经》《百喻经》,还有《佛说本生经》,佛讲他的前生修道的故事,包括讲他的大弟子前生修道的故事,其实都是讲的因果。

所以我们一个思路,以《太上感应篇》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契入点,进一步融合佛教里关于因果的经论来参考学习。在学习当中,会采用比较灵活的方法。

   下面我们进入《下学梯航》里《太上感应篇》的学习。 《太上感应篇》的内容主要有几个,第一个是运用佛教的因果学说,这是他的主要内容,因果思想,因果内容,从头到尾它就只有1274个字,都是宣讲因果学说,因果报应学说,这是主要内容。
   第二个内容是运用儒家的伦理纲常,大家注意,儒家讲的伦理纲常是它的一大特色,他把儒家伦理纲常,纳入道门当中来,所以是道教修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在这篇文章当中,有很多地方都是体现的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是儒家的伦理纲常。

第三个内容就是道家的运用,道家的神明,“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道家的一套。运用道家的神明,来警示我们,警示世人,当然主要是自己,你不要忘乎所以,不要胡作非为,冥冥之中都有因果,冥冥之中都有神灵在,都有护法神在,他是存在的, 不是不在,他是知道的,不是不知道的,让你生起一种敬畏心。人啊最难的是有敬畏心,因为人没有敬畏心,他什么事儿都敢干,什么坏事儿都敢干,那反之呢?如果人都有敬畏之心,他就会自觉地不敢干坏事,当然就自觉地干好事了,所以一个人培养出敬畏之心,非常重要。

《太上感应篇》就非常重视这点,吕洞宾吕纯阳祖师最初还是想做官,参加科考,他通过师父钟离权的点化,就不想做官了,要修道。他师父就说你想修道,要修三千功果,要想修神仙之道,必须做三千件功果 。为什么叫功果呢?小善事不结果,需要很多小小的善事,才能组成一件大的善事,然后结果。那么三千件大的善事,他才结果,然后你有了这个行善积德的基础,你就可以修道了,就可以修神仙。后来纯阳祖师在他师父的教导下最后就成了神仙,成了八仙之一。所以纯阳祖师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非常厉害的高道。这是我们介绍的《太上感应篇》主要的内容,这是第一个。

然后介绍《太上感应篇》第二个内容,主要是《太上感应篇》的宗旨,就是这位高道他为什么要写《太上感应篇》?宗旨所在。要了解这个宗旨,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道教的发展,一个简要的介绍。因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五千年文明,4700年中华文化的根基实际上在道家。道家是怎么来的呢?它实际上是源于上古时期,我们老祖宗们对很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不了解就会祈求神灵,祈求神灵保佑,或者付诸与神灵保佑,慢慢就发展为一种巫文化。大家都听说过女的叫巫,男的叫觋(xi)。巫能够沟通神灵与人类,她可以沟通,她得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她就沟通不了,所以巫文化就产生了。巫文化的历史可以说渊源流长,几千年,从上古一直到东周时期,孔子之前。夏商周,到了东周的时候巫文化还很发达,巫文化掌握文化技术祭祀。它其实跟印度很像,印度有四种姓,第一种姓叫婆罗门,婆罗门就掌握文化,掌握技术,掌握这些仪式宗教等等的,当时那些国王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先请示巫来祈祷,问行不行。后来随着文化不断发展,对这种神秘现象越来越得到解释,得到认识,所以巫文化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它慢慢演化出一些学派出来,道家学派源于它,春秋战国时期的黄老学派,包括儒家学派、墨家、法家,这些诸子百家就起来了。实际上就是人类文化不断发达,智能不断提升产生的一种结果。逐渐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再到后来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修炼方法,然后再加上一套比较规范的仪规,宗教就产生了。

道教怎么产生的?道教就是在道家的理论体系,修炼体系基础上,然后加上一些比较成熟的仪规,道教就产生了。道家跟道教是不一样的,概念不一样,又一样又不一样,区别在什么地方?就是道教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一套仪规,道家没有这套仪规,倾向于他的理论,修炼体系。那么随着道教的产生,道教在社会上不断发展,早期也比较倾向祭祀、咒语、符箓、符咒还包括炼外丹。中国炼外丹的历史相当的长 ,从远古时期就有炼丹的记录,到了南北朝时期,炼丹就比较成熟了。四大发明,火药就是道教发明的,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火药,从另外一方面它促进了中国科技发展。 这是早期 ,到了后来呢,光靠外丹很难成仙,而且还有很多副作用,很多人吃外丹吃死了。

举个例子,苏东坡先生,很不得了,是一个豪杰,万古豪杰。但是他就吃外丹,当时有一种丹叫五石散。什么叫五石散呢?就是有五种矿石,加起来合炼成为一种丹药,外丹药,一般吃了会吃死人的,因为它产生大热,没有一定的内功,就把人吃死了。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岛,正好朝廷大赦天下,他就被赦免了。赦免之后,就要返回京城,重新给他任命官职。但中途生病了,从海南岛往北返,当走到安徽的时候,他身体就不行了,那个时候他吃了五石散,加速了他的死亡。所以,有时候下重药,能够治病;有时候,死得更快。这是外丹的流弊,所以外丹就越来越少了,就转向内丹。

早期也有炼内丹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炼内丹的,但那时候少,因为炼内丹不轻易传的。像社会上流传的道家的这些功夫,可以这么讲,基本上没有真的。因为真正的道家内丹,是师父找徒弟,没有徒弟找师父的。徒弟找师父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因为他觉得你不合适,不合适他不教你,合适才教,所以都是师父找徒弟,都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后来内丹就盛行,大家都知道像纯阳祖师,他这一脉就是典型的内丹派。再后来又有一个出名的全真教,看过金庸的小说,都知道全真教,知道丘处机,但金庸的小说好多不真实,不能以这个为准,要看历史,要看道教史才可以,别把它当真,但名字是真的。像丘处机这一派,王重阳这一派,都是提倡的内丹,以内丹为主,修内丹修身养性,作为修炼方法,修炼技术,那这可不简单,更不容易。

像修炼外丹,各种矿石三种五种七种八种炼,反正炼不死人,无非你多费点功夫、多用点木炭、多操点心,炼成炼不成反正对身体没多大伤害,但是内丹可不得了,炼不好就要出现偏差,所以炼内丹更需要基础。

所以在这个背景前提下《太上感应篇》就出现了,因为你炼内丹需要基础,需要什么基础?需要断恶修善的基础,需要积功累德的基础,需要打磨习气,改变性格,完善人格的基础,需要这些基础,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在北宋末年一位道长,这位道长不知道名字了,他就写了这篇文章,他借助佛教的因果思想,又借助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目的是让大家多行善积德。行善积德你才有基础,去修道、去做神仙,因为他的目的是修成神仙。

就像我们佛教提倡十善业,提倡十善业的目的也是求解脱,跳出三界外,所以不管是大乘、小乘,都提倡十善业。你就是修人天乘,也要修十善业,那么你要想修十善业,就要断恶,你想断恶就必须有因果思想,这是少不了的。因为没有因果思想,你就不想断恶,不想断恶你就修不了善,所以《太上感应篇》就在内丹即将兴盛的时代,它需要一个修炼内丹,拯救内丹的基础,行善积德的基础,在这个前提背景下,《太上感应篇》就孕育而生了,所以《太上感应篇》宗旨,实际上就是通过行善积德来成就修道的基础。

所以它一出现,在北宋末年,在道教就广为流传了,以后就越来越广。到了后来,到了南宋末年,到元朝全真教就兴盛了。在道教的发展史上,南宋末年到元朝是道教最兴盛的时期,主要是全真教大兴于天下,这是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内容,关于《太上感应篇》宗旨何在。

   现在介绍一下关于因果的主要内容,我们想了解因果思想,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所以叫因果四原则,第一个内容是善恶业因必得善恶果报,这个主要讲的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做善事得善果,做恶事得恶果。所以说善恶的业因就会得同类的果,不会自动改变。大家注意,除非你修行,除非你行善积德它才改变,如果你不去主动改变,它不会自动改变,也不会自动消失。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起的每一个心念,都会在我们八识田里,都在我们心海里存在,存储,我们这个心海是一个巨大的仓库,世界上没有比这个仓库更大的,你造的业有多少,仓库就有多大,它反正始终把你的业存住,所以它不会自动消失。你说把它给清除了吧,没那么容易,除非你行善积德修行,你才能把它清除了,要不然它清除不了的。就像我们电脑,电脑有病毒了,有垃圾了。怎么办呢?你说让他自动消除,消除不了,怎么办呢?要通过杀毒软件,360杀毒软件就派上用场了,把360调出来然后一操作,木马就不流行了。所以我们要清除这个业,要修行,行善积德这是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因果通三世。因果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正是因为它通三世,才有轮回,才有轮回的体现,才有轮回的业因果报,所以建立正确因果报,你才能正确面对轮回,不然关于轮回的思想你就建立不起来,你不相信,你不能够深信,所以对因果通三世,需慢慢体会。允许你怀疑,你说我不相信,这没关系的,允许你怀疑,允许你质疑,你慢慢来体会,这个体会分两个方面,要靠你学习这些相关的理论,学说,经论。
第二结合你的人生,结合你的生活来体会,理论跟现实生活要发生关系,这样去体会,你做深入观察,这样就体会了,慢慢就有体会了。

第三个原则,因果源于我们这一念心,我们当下的心念,《华严经》上讲“一切唯心造”,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造做、变现出来的,所以因果也是源于我们这个心,源于这个心念。既然因果源于我们这个心,要想改变怎么办呢?要从改变这个心开始,从心开始,改变这个心。改变了我们这个心,因果就发生改变,如果你心不变,这个果是不能变,大家注意,因是不能变的,什么叫因啊?已经完成的。比如说,你踩死了一只蚂蚁,蚂蚁已经死了,这个业因是不能改变,这个业因已经完成了,按照因果来讲话这个蚂蚁要杀死你,那你怎么改变这个果呢?你说不行,我要忏悔,我不想让蚂蚁杀死我,那怎么办呢?那就要拿出你忏悔的方法来,你不能轻描淡写的就忏悔,没那么简单。你剥夺了人家的生命,你想轻描淡写的就过关,那不可能,不能蒙混过关,必须拿出你实实在在的行为来,行动来,你改变这个果,才有可能。所以从因开始,果才能改变。
    第四个由因到果需要缘。由因到果,因完成了,它产生了果报,中间需要一个缘的成熟,那么这个缘什么时候成熟,果报才什么时候成熟。那么这个缘的成熟就为我们改造命运,改造人生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方便。如果从因到果不需要缘的话,我们这个人就没有什么任何改变的希望了,因为你没有机会改变了,哪还有什么希望?一点儿希望没有了。所以,正是因为从因到果,它需要缘,所以说我们就有希望了,我们就有光明了。那怎么办呢?就在缘上努力。 怎么努力?按照因果规律,恶因得恶果,什么时候得恶果?恶缘成熟了,就得恶果了。那怎么改变呢?我不做恶缘,我做善缘,恶因加善缘,果就改变了,所以重罪轻受,轻罪不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些事就不了了之。一些事怎么不了了之的?就这么不了了之的,大事化小,就不了了之了。反过来,善因得善果,但如果你造了恶缘,善因加恶缘,善果就会改变,大的善果,变成小的善果,小的善果甚至没有这个善果,还会变成恶果。好心做坏事,你本来想救这个人,拉这个人一把,反而把他推下去,这就是好心做坏事。所以命运的改变,就是很好的运用这个缘。

所以我们讲随缘,这句话好说不好做,为什么好说不好做?因为我们看不清自己,我们是大大的凡夫俗子,俗不可耐,你想这个缘怎么能看得清?这个缘是怎么成熟的?是好是坏不知道。所以你说随缘,怎么随啊?随不了。所以随缘说起来好说,做起来太难了,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什么人能做得到?智者,有智慧的人能做到,他才能做到随缘。所以我们要想做到随缘的生活,那就要不断地修练,不断加强对自身的修练。随缘的生活就是一个自在的生活。当然这需要慢慢来,不能够心急。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了凡四训》,明朝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叫袁了凡,就是了凡先生,他就是掌握了这个缘,改变了他的恶因,然后结了善果,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那是很好的一个例子。我们通过学习相关内容,也是尽量的不要制造恶缘,要多结善缘,但是要有底线。如果人没有底线,就成老好人了,怕得罪人。怕得罪人当老好人也是一个恶事。你看孔子就讲:“乡愿,德之贼也。”啥意思?老好人最可恶,他名义上是个好人,实际上是道德的强盗。为什么?他让真正的道德不能彰显,让大家看不清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什么是真正的好人,都当老好人了,这个社会就完了。就像现在那边有一个抢钱包的,没人敢上前制止;老人倒了,没人敢上前去扶。为什么?怕赖住,确实也有赖住的,这就是充当老好人的结果,都想当老好人,结果最后就没有一个好人。所以说结善缘并不是让我们当老好人,人还是一定要有原则,这才是真正的好人。孔子讲的这句话,就是针对那些老好人讲的。所以,多一个善缘,你要正确理解,不是让你当老好人,要有原则,要让你坚守公正、坚守道义。

像《太上感应篇》上面就说哪些是我们该坚守的底线,哪些不是。它上面讲的一句话很好,【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啥意思?凡是符合正道、符合公正、符合道义的,我们一定要去做,要去坚持。凡是不符合公正道义的,违背道德精神的我们就不去做。你看要有原则的,不要什么都好好好,是是是!一点原则都没有了,这就坏了,这就是坏人,大大的坏人。像抗日战争时期,好多高僧、高道都参加了战争,远的不说,我们说近的,就像少林寺,当时少林寺就有专门的抗日队伍,做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分清楚里面的原则性。这是我们简单的介绍,《太上感应篇》相关的一些内容。

根据大家学习情况,我做下补充,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几个方面,第一是读诵,读诵《楞严经》一天读一卷也行,读五卷也行,我们的最终目的标是读30部左右,大概需要五个月。也包括《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百业经》《地藏经》这些都需要阅读,阅读的目的就是和《太上感应篇》结合起来,这叫合参,相互参学,从多个角度来看因果内容。儒释道都是讲因果,但它的角度不一样,儒家不讲三世因果,佛教就讲三世因果,有一样的就是都讲因果,要相互参照一下。然后再参照《功过格》,《功过格》就体现出儒释道三家因果角度的不同,他是从各个层面,让我们来断恶修善。

第二个内容就是读诵会解释《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列出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就有功过,善就是功,恶就是过。再配合功过格学习那就更清楚了。《太上感应篇》善恶因果观念作为理论上的,功过格作为实践上的,在生活当中去实践。

所以第三个内容就是《功过格》,《功过格》就是实践。第一个是读诵,第二个就是学习理论,第三个就是实践,以《功过格》作为实践的标准,大家就好去参照。你可以每天晚上把《功过格》过滤一遍,就知道今天你犯了哪一条,这就是过。你遵守哪一条就是功,就知道这一天你做了哪些善,哪些过。刚开始做的时候有些麻烦,有点繁琐,时间长了,也就是十天半个月《功过格》的条目,不用背,你就很熟悉了。刚开始行善积德做善事的时候,好像没有善事可做,找不到事情可做,刚开始都这样。时间久了,你坚持做,你就会发现有那么多善事,你一个人根本做不完。那怎么办呢?就需要大众。你看慈善团体就这么建立的,刚开始都是一个人独立奋战,一个人专门找事做。我发愿一个月做20件善事,怎么这么难做啊?好几天找不到善事做。刚开始是这样,但是你坚持之后你就会发现有那么多善事可做。靠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那么多人需要帮助,一个人怎么能完成呢?那怎么办呢?就依靠大众,大家一起做,大家都分摊一点。慈善团队就这么建立起来的,像台湾的证严法师慈济功德会,就这么建立起来的,刚开始是证严法师一个人做,遭到很多白眼,有人说她傻,说她是假的,说她是骗子,后来做着做着,她真心付出了,大众就认可了,认可之后,慈济功德会就大了,全世界都有。所以,功过格我们要坚持做。做上一段时间自然就容易了,所以凡事要坚持立行这很重要。
    第四个问题我们学习的方式。根据每个组的情况,可以组织共修,共修是有必要的。每周你能够至少参加一次共修,讨论学习,有问题可以交流,组织学员发言,谈学习内容,谈自己的体会。每个组员要发言,讲师班人员要发挥作用,积极组织,引导大家学习。人员少的,可以两个组合并,形式可以多样化。有的组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学习,也可以请有经验的组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两次。万事开头难,但我们毕竟已经开始学习,这很好了。关于学习方法大家再去探讨,思索一下。
    第五个内容讲师班学员下周开始试讲。大家对着大众讲一次,跟自己自学效果不一样的,因为你要试讲的话,要组织很多内容,要看很多内容才能把十分钟内容讲下来。试讲是很锻炼人的,所以讲师班的学员要认真对待,我们会要求更严格。

讲师班学员通过试讲学习,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掌握我们学习的内容。第二就是你自己的水平提高了,给别人交流的时候,能为大众更好地宣传佛法,普及佛法。尤其是普及佛法,以后随着传统文化的普及,国家对传统文化很重视,儒释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复兴,儒释道是主要力量,佛教是主要力量,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弘扬传统文化的,90%的都是佛教徒。所以传统文化的复兴呀,佛教徒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学了前面的内容对我们普及佛法,宣讲佛法,乃至宣讲传统文化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内容,它其实就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儒释道的内容,它是契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是和这个时代紧密相结合的。因为我们的生活、学习也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像六祖大师讲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紧扣这个时代。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把我们学习的内容完成好。按我们预计三年的课程完成下来,大家修行的基础方面就建立起来了,因为我们修行是离不开这些内容的。我们的学习内容也是由浅到深,由基础到提高,第一学年就是基础学习,第二学年是提高,第三学年进入实际的禅修。以上是针对学员讨论作出的简单总结。

 

   下面继续学习,《太上感应篇》是题目名称。“太上”是借用道家的创始人,太上老君——老子,太上老君简称老君,有的称太上。“太”就是太空虚空。“上”是水平线以上,就是指在太空界里最至高无上,所以叫太上,就是说老子李耳是虚空界里最至高无上的圣者。“感应”就是讲因果。“感”就是业感,就是你造了这个业。业就是行为,比如说我说的这个话,我这个话说完,这个业就形成了。比如我的手一动,是身体的行为,是身业。业包括三个方面,身口意。身业是指身体上的行为,比如你用脚踢了人家一脚,身体上造的业叫身业。口业就是你骂了人。什么叫意业?就是你起心动念。比如你起了恶心:这个人怎么这么坏?所以身口意三业有善有恶。你赞美别人,但不是讨好别人,讨好别人是恶业,赞美别人是善业,是口的善业。你用手扶了别人一把,这就是身体的善业。你心里起了一个好的念头,你希望别人好,这就是好的意业,这就叫业感。“感”就是感召。“应”就是相应,你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感召相应的果报,这就叫因果。感召就为因,它必然产生相应的果这叫应,叫因感果应。

《太上感应篇》是北宋末年一位道长借用太上老君的名义来写的,并不是老子写的,目的就是宣扬善恶因果报应。从唐宋以后就盛行内丹修炼,炼内丹就需要基础,行善积德的基础、功德的基础。

功德从哪里来?就是要奉行善恶因果报应这样来修,行善积德,断恶行善,你有这个功德了,才有能力去参修内丹,最后成就神仙之道,这跟佛教讲的十善业是相应的。《太上感应篇》里讲的善恶都可以对到佛教的十善里面去,讲的26种善行,都在十善当中,讲的170种恶行,都在十恶当中,可以对照。所以佛教的十善十恶是概括讲,《太上感应篇》是把它细化了,十善细化成26种善行,十恶细化成170种恶行,细化的好处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能够很好的对照,如果是笼统的话,有些事情就拿捏不准,细化之后就很好分清了:这个事情归这一类,那个事情归那一类。

我们学佛修行也是离不开十善,不管你修行哪一道,就是修人天乘也离不开十善,修小乘也离不开十善,修小乘要在十善的基础上加上出离心,在十善的基础上加上菩提心,就叫大乘,大乘就是六度万行,就是把十善演化成六度万行。六度万行怎么来的?就是在菩提心基础上把十善演化扩大就成六度万行了,所以六度万行也离不开十善。佛教讲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其实是把十善细化了,简约了还是十善。所以它是一个概括,一个简约。简约是容易掌握,但是不容易做,实践起来比较难,细化就容易做,容易行持,容易身体力行,但是不容易提纲契领,所以两者结合起来。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结合佛教的十善业,《佛说十善业道经》十善的对面就是十恶,就跟《太上感应篇》对上了,如果你要举例子,就从《百业经》上举例子,或者你生活当中亲身经历的事情举例子说明。

下面【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四句话就是《太上感应篇》的总纲,概括了《太上感应篇》的主要内容,就是善恶因果,因果报应。在《道德经》里用什么描述的?天道好还。你做什么事,哪里来的到哪里去,这边多了那边就少了,这边少了,那边就多了,这就是平衡,平衡也属于因果,是因果的观念。我们这个人啊,得到了意味着就会失去,就一定会失去东西,你失去了就意味着在某一方面会得到,这就是平衡,这就是因果,这也叫天道好还。我们经常说的“人欺天不欺”,也是天道好还,就是因果,平时老百姓的好多语言都是来自于因果观念。把这四句话弄清楚了《太上感应篇》的主题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这里讲的福和祸,不是哪一个人给你的,都是自己召感的,感应嘛,自己感应来的,这就是因果原则中讲的善恶业因必得善恶同类果报,就是如是因如是果,同样的因会得同样的果,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还有因果自负与别人无关,这句话太重要了,跟别人没有关系,就是你害的我,你要这么讲就坏了,跟别人有关系,那你就痛苦烦恼。都是你,如果我遇不上你的话,我就怎么样怎么样,就是我遇上你,我倒了八辈子霉了,我们经常这样抱怨人。哎呀,我上辈子造的什么业,怎么会遇见你,两口子吵架就这么吵。把自己的烦恼都赖别人,全赖别人了,不找自己,这就严重违背了因果,就是不懂因果。如果你懂得因果就知道跟别人没有关系,都是自己的事,然后你们就不会吵架了,就不会烦恼了,所以说,因果自负跟别人没有关系很重要,太重要了。

我们一定要强化这种观念,大家注意,要不断地深化这种观念,跟别人没有关系,烦恼都是自找的,跟别人没有关系。一定要强化、深化这种观念,深入到我们心里去,要深入我们内心,遇到什么事情,这种观念马上就起作用。哦,都是我自己的事儿,你就不赖别人了,就不起烦恼了,就不吵架了,所以一定要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深入、不断地深入,当哪一天你深入到内心深处的时候,你内心就获得了平静,这是真的。

我举个个人的例子:九几年的时候,我在一个山上专修。有一段时间打坐打的时间很长,因为当时有点冷,一天都坐十多个小时,业障翻的很多。当翻的时候我想起来,我做了一件坏事很对不起别人,很羞愧,特别羞愧,羞愧难当。同时当返过来想到别人对不起我的时候,很愤怒,心里特别的愤怒,愤怒的不得了。当时记忆深刻的是我住的那个地方电器经常坏,莫名其妙的就坏了。我想这就是感应,烧水的电水壶坏了好几个,有时烧了水就打坐去了,回来一看,烧干了。还经常停电。当过了这个阶段,突然有一天明白了其实万事不离因果,而且这个因果都是自己的事儿,当突然想明白这件事的时候,内心就平静了,马上没有了,心就很释然了,想通了,不管是好事坏事过去就过去了,自己对不起的也忏悔了,诵经也回向了,只要想起对不起别人的,就给他诵经,给他忏悔,先自己写忏悔文,写哪一年哪一月我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儿,把经过写下来,我忏悔,然后念一遍,再诵经回向,回向完之后,如果内心平静了,很清净了,这个事没有了,就过了,过了之后就把这篇忏悔文烧掉了。如果第一次没过就不烧,第二天接着念,接着回向,等哪天过了,过了就把它烧掉。一段时间后心里就更清净了。还有就是别人对不起我的,内心嗔恨,你怪别人也是因果,也不对也忏悔,也这样回向,写忏悔文,念经回向,内心平静了,过了,过了也烧掉。这样过一段时间内心就平静了,内心平静之后才能找到那份安详,安详之后就不躁动了。你恨别人很痛苦。你羞愧,你被别人恨你自己感到羞愧,其实也很难受,其实都是自求束缚 ,跟别人没有关系,你内心就平静了,内心就释然了。所以,这句话因果自负跟别人没有关系太重要了,太太重要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条你就能算半个修行人了,0.5个修行人,如果你能明白道理,事情来了你做不到,只能算0.25个,半个的半个,0.25个四舍五入就忽略不计,就不算是修行人。你是半个,四舍五入你就算个修行人。

所以因果观念太重要了,它是我们幸福的源泉,是我们人生改造命运的源泉。我们改造命运就是从这里改造的,因果自负跟别人没有关系,你的命运就开始改变了,开始转变。如果你还怪别人,你的命运就还没有改变,你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呢,所以我们展开新的人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你的修行也会从这里开始,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你这一生肯定能得到解脱,所以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折点。

后面这一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影子。当你回想起你对不起别人,很愧疚,那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它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老是感到很愧疚。当别人对不起你的地方呢,也是一个影子一样 ,老是挥之不去,让你难过,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折磨。你恨别人不是折磨自己吗?所以,如影随行,就像一个影子一样,这就叫影子杀手,那个影子折磨自己,折磨的很痛苦。如果这个影子挥之不去的话,你的身心就得不到平静,内心无法获得安详,所以你就处处不安宁、处处不安定,就像随时就有危险一样,就像随时都有杀手跟着你一样,这就叫影子杀手。它虽然是个影子,但它在折磨你,这不是影子杀手嘛,它在杀你的幸福,你的幸福就没有了,你的安详没有了,你的安稳没有了, 安定没有了,所以这句话是总纲。

我们不管学习什么经论,能够结合经典,结合自己的体会来谈就显得很真实。

下面谈《功过格》的问题:我们学的这个《功过格》是明朝莲池大师提倡的,也是《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他年轻时候所采用的《功过格》。功过无非就是善恶,善则为功,恶则为过,所以叫善恶功过。它最初源于道教,那些道长们为了修身养性,为了促进修行,特别是刚入门的那些道士,他不知道怎么用功,不知道怎么约束身心,于是就编写了功过格,记录每天的善恶功过,每天记录,主要是记录身口意,最初是从身口开始,意可以往后放一下。最初以身口为主,慢慢身口记录熟了,做的比较到位了,再记录意,你的起心动念,先这么来做,分步骤。因为这种方法对初入道门的人很管用,后来就得到广泛推广,后来佛教也采用了,儒家也采用,包括私塾学堂也采用了,过去传统的私塾先生们带头每天都做。《功过格》在解放前很普遍,现在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随着儒释道的复兴,《功过格》再次兴起,也日趋完善,大部分《功过格》融合儒释道三家,它对于最初学习非常有好处。

了凡先生用的《功过格》是云谷禅师传给他的,云谷禅师是明朝中期的一个高僧,莲池大师是明末。了凡先生是个读书人,当时很不如意,家庭不如意、学业不如意、官场不如意,他就求教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就把《功过格》传给他了,你去做,你这么做就会满你的愿。他就这么做,当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真满他的愿了,全部满他的愿了。后来《功过格》就传播的比较广,到了明末莲池大师就采用了这个《功过格》。
   功过格的记录方法,按日期,今天这一天做了什么善事,做了什么恶事。记录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做了善事心里会很欢喜,做了坏事心里就很难过,就提醒自己下次一定注意了。做一段时间之后,让做善事成为一种习惯,做坏事就是很罪恶的事,所以最初做功过格的记录是给很有必要的,它就时刻提醒你,要注意做善事,不要做恶事,等于是心中有一杆善恶的称在这里,时刻称自己的心。原来习惯性的就说了,就骂人了,有了这个秤之后就不敢骂人了,骂人就是过嘛。以前习惯性的行为,是恶的,有了这杆秤之后就注意了,小心点,恶事不要再做了。所以有这个称非常重要,这个称是称自己心的,不是称别人的,称别人又是恶了,称自己的心,称自己是善心多还是恶心多,善心多慢慢就好过了,恶心多慢慢就难过了,这样来改变人生。

所以《了凡四训》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运用功过格来改造命运的典范。《了凡四训》本来是了凡先生写给他孩子的家训,因为他写得很好,就在社会上流传,就成为历史上比较好的家训之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家训,比较早的有《颜氏家训》南北朝时期颜子推先生的家训,这是比较成熟。还有《范仲淹家训》《曾国藩家训》,还有很多,我们学习时可以选一种或几种来参看一下,看人家是怎么约束身心,怎么教育孩子、管理家庭的。过去的一些方法信念教条,可能不实用了,你要与时俱进,做出符合时代精神的解释,不能照搬,不能死搬硬套,否则教育不好孩子。
    另外一个关于《功过格》分几步走,在生活中贯彻《功过格》。第一步天天保持善念,这叫日日思善。天天想着这个善事,同时天天努力做一件善事,为了养成习惯,最初要天天想并天天去做,这个阶段是善恶夹杂,在善恶夹杂当中努力思善行善,思是思考,思考善事。第二个阶段就是日日要知非。日日知道自己过失,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过失。刚开始我们心粗,有什么过失是反省不了的,通过第一个阶段,因为你天天思考做什么善事,天天行善,到第二个阶段就能够反省自己了,反省自己每天有什么过失。每天检查自己,同时要天天改过,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天天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叫日日知非,日日改过这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到了恶少善多了。第一个阶段是恶多善少然后就是善恶夹杂,善恶持平。第二个阶段就是善多恶少。第三个阶段就是心中没有恶念,就只有善念。只有善念的时候,大家注意,就天天都有善事来找你了,你不用出门,每天都有善事来找你,那你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善人。现在我们出门找善事做,说明我们是恶人,你不出门,天天有善事来找你,那你就是善人。什么叫善人?这就叫善人。到了善人就完了吗?没完。从世间角度来讲当然很好了,很不错了,从解脱的角度讲还远远不够,还要超越这个善,到一念净心,不是一念善心,你才能超越这个善,然后才能得到解脱。所以从断恶修善,到善恶掺半,到恶少善多,最后到只有善念,然后再超越这个善,四步来做功过格。

 

今天比较冷,大家忍耐一下。因为天气冷也是我们的业召感的,这叫业感缘起,共业所感,是我们众生共同的业所召感的,所以叫共业。这是缘起,所以我们就感受到冷。如果你在这个冷当中,能不起烦恼,这就是你的功德所化的,你的功德能够化这个共业,你就没有烦恼。如果你起烦恼了,说明你这个功德没把它化掉,没把共业化掉,那你就要受冷。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一段是一个总纲,我们已经学习了。

大家看第二段: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这段和下一段,都是讲的在我们这个天地、这个宇宙、这个六道当中,有很多这样的神明,就是有什么神,什么鬼王等等这一切,来主管人的种种善恶功过。

大家在读《地藏经》第八品就能看出来了,那么多鬼王,什么主灾鬼王、主祸鬼王、主寿鬼王、主命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等等,那么多鬼王。每种鬼王都是分管的任务不一样,职责不一样。举例子,像主灾鬼王,灾难嘛,它专门是传播灾难的,散播灾难的。你说它怎么这么坏啊,干什么事不行啊,非要传播灾难,这么坏。其实不是它坏,是我们感召的,你自己有那个业,是因,就是这个业因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吸引这个缘。因缘嘛,因和缘,它就来了,主灾鬼王就来了,就上了门了,就到你家来做客了。到你家一来之后啊,你想吧,它们是鬼王,不甘心当客人,就客占主位,你们家就开始有灾祸了,生病啊,不顺啊,开始了。所以说,归根结底,不是它坏,实际上是你做了坏事把它吸引过来了,因果啊,这叫感应,因感果应这么来了。

还有像主命鬼王,专门主人生命生死的,如果说你寿命该尽了,它就来了。它可能不亲自来,可能派遣那些下属,上门来了,来了之后就牵你走了。

所以说天地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神灵,很多的,从数量来说,比我们人间不知道多多少倍,几百倍,几万倍,都有可能。像我们坐这里才几十个人,就在我们这个空间里,它们这些神灵不知道有多少。因为它不占空间的,我们占空间,人挨人,每个人占0.6、0.7 平方,一个人才坐的开,它们不占空间,巴掌大的空间就可以住无数个神灵。包括我们人坐在这里来听课,它们也有可能来听课,这是很有可能的,它们也会来听课的。所以《地藏经》上讲的“善恶业报”, 就是说你有相同的善恶业因,就会召感同类的主管善恶的鬼王,就上门来了。为什么有的通过念佛或者念经拜佛,你修持到一定水平的时候那些冤业就离开了,离开了之后你就好了,你的身体也好了,家庭也顺了,修持过的人就能够有这个体会。刚开始修的时候会很不顺,时间一久慢慢的就顺了。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就是说在我们天地宇宙太空之间,有专门负责人过失的神灵,根据我们众生所犯过失的轻重,“来夺”夺就是消夺的意思,消减人的福禄寿。大家注意,这个“算”就是三个方面:福禄寿。福就是讲人的福报。你看这个人是享清福的命,还是享洪福的命。大家注意,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享清福的命,有的人是享洪福的命,就是说既有清福又有洪福的人这种人少。有的人赚着钱了,但是忙得不得了,他闲不住,闲了就生病,这人就是没享清福的命,他挣了不少钱,洪福,但没有清福,劳碌命。有的退了休闲下来了,就开始生病了,就开始跟医院打交道了,然后钱花的差不多了,他就该走了。

所以说我们人的钱是属于几种的:第一种是属于水,大水来了管你是什么亿万富翁还是百万富翁,大水过来全部冲了,高楼大厦都冲走了。第二种属于火,水火无情嘛,大火来了什么都没有了;第三种就是各种灾难,地震,爆炸,天津的大爆炸,谁也没想到啊,成千上万辆汽车没有了,人也没有了;第四种就是属于盗贼,来给你偷了或是抢了;第五种就是属于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军队让你拿多少钱就得拿多少钱;第六种就是属于国家的,特殊时期国家就征收你。所以钱财物品其实真正属于你的少,你这一生当中能够用之于己用的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种种的善恶功过,有善恶功过所以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少的很。

“禄”就是俸禄,就像你的工资,工资实际上就是你的禄。这个禄就是指的能够提供你的衣食住行,物质上的保障。“福”就是福报,是指的你这一生的福气,你福气怎么样,是清福还是洪福。“寿”就是指寿命,一个人是寿命长还是寿命短。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就是说一个人先天有八十岁的寿命,他在世时做了许多的错事,就要给他算,因为过失的不一样,所以减寿也不一样。大的就是减寿一纪,一纪就是十二年,小的就是一算,一算就是一百天。你本来活八十岁的,减上几回就没多少了,五十岁六十岁,这个钱是买不来的。好多董事长,英年早逝,他本来是为国家社会做事的,一下就死了。同仁堂的董事长39岁,走了,还没满40岁。同仁堂那是全国知名的药店,他为什么活那么少,就是因为给他减算了,最后减的只剩下39岁了,完了。

那么做好事就增算,最后有个总算,你做的坏事减多少,做的好事增多少,比如说本来是80岁,你做的坏事减40岁,就只剩下40岁了.你做的好事加三年就只有43年,你的寿命只有43年就该走了,就是这样。

所以说人的寿命是自己主导的,就看你怎么做,像道家的很多高道,他活那么大寿命,包括佛教里很多的高僧,他活那么大寿命,这都是根据他平时行善积德多,然后给他增寿。同样道理,福报也是这样的,本来他这一生可以赚一百万,就看好事做的多还是坏事做的多,就给你加减,如果做的好事多二十万,那就可以挣一百二十万。但如果做的坏事减五十万,那最后你就只挣七十万,就封顶了。你这一生只能挣七十万的钱,那你把这七十万花完了,你就该受苦了。比如说你要活八十岁,你七十岁就把这八十万花完了,那剩下的十年就该受苦了,这样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风光的时候日子过的可好了,落魄时一顿饭也没吃的,就是这样。

有的人年轻的时候受苦,老了享福。 有的人反过来,年轻的时候风光,老来受苦,就是这样的。他年轻的时候风光,把福报享尽了,老了就受苦了。有的人反过来,年轻的时候受苦,赚了好多福报,老了享福。所以说都是不一样的。

“算减则贫耗”贫耗就是贫穷,耗散。耗散当然就“多逢忧患”就是很多灾难,种种的不幸就来了。所以有的人年轻的时候赚很多钱,其实这不是好现象。

“人皆恶之”因为算减则贫耗嘛,他做的坏事多了,给他减的福禄寿太多了,他消耗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说人都厌恶他,讨厌他,别人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刑祸随之”刑祸,就是各种刑罚灾难都来了,经常跟着他。这类的例子,大家可能也都遇到过。有这种人的,就是不招人喜欢,确实有这种人的。在我们认识的亲朋好友当中,难免就会碰到一个。

“吉庆避之。恶星灾之。”吉庆就是吉祥喜庆的事情总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遇不到,好事碰不上,坏事总要降临他身上,灾难就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但是我们大家注意,像历代的那些高僧大德,那些著名的道长,那些修道人,你不能这么看,历史上那些高僧大德,个个都承受了巨大的苦难。像虚云老和尚,一生承受了很大的苦难,但正是因为这些苦难成就了他,所以这就是世间和出世间不一样。因为他追求的不一样,所以结果当然也就不一样。所以你得从两个角度来看。

最后一句“算尽则死。”算尽就是你的福禄寿都让你折腾光了,折腾光了之后就该死了。所以在我们世间,什么人不折腾啊?什么人折腾啊?大家仔细想一下。圣人不折腾,我们这些凡夫折腾,整天折腾,瞎折腾,折腾来折腾去,烦恼重重。你看那些圣人就不折腾,他就是解脱,解脱自在。

下一段也是讲天地之间的很多神灵,不过他们主管的不一样,就是各有各主管的任务。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

“三台北斗神君”,这是两个神君,一个是三台星官,一个是北斗星君。他们负责的不一样,三台星君是掌管人的善恶罪过,善恶功过,北斗星君掌管人的生死、寿夭,就是北斗七星,北斗星君。这个跟《地藏经》对着看,就能更清楚了,那些鬼王也是负责记录人的善恶功过,主命鬼王负责人的生死,主殃鬼王专门给人传播灾害、灾难、殃祸,主疾鬼王专门负责人疾病的,主祸鬼王专门负责传播祸患的、祸害的。

所以【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一纪就是12年,一算是一百天。大家看功过格就知道了,就是根据你做的善恶的大小,功多少过多少,在里面计算,是十二年,还是八年,还是三年呢,还是一百天,还是二百天,这么来算,如果功就往上加,如果是过就往下减,这么来的。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

三尸神在人的身体之内,这一点在佛教里面也有同类的说法,佛观一滴水有八万四千虫,你想我们这个人身当中有多少虫啊,不知道有多少虫。所以那些高增大德他们功夫到的时候,他们在圆寂之前,都要用三昧真火把他体内这些虫全部都要超度了,然后他再走。如果他留一个众生的话,他就是不慈悲。但是你必须功夫到才行,功夫不到当然就没办法,是这样的。所以说三尸神在我们体内。在体内干什么?就是专门负责你的起心动念,还有你的所作所为,就是你的身口意三业,身口意的行为,你做的什么,哪怕一个很小的念头它都知道,都清清楚楚,所以你不要认为不知道。这样就是让我们升起敬畏之心。

【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庚申日”就是六十一甲子,十二地支十天干,把它排列组合之后最后得六十年。六十年一循环,一个往复六十年,在这六十年当中(循环得出)其中一天叫庚申、庚申日,两个月就是一次。这些神啊,像三台星官,北斗神君,还有三尸神等等,这么多神灵,都会到天朝,就是天庭上去,干什么呢?向天神汇报工作。汇报什么工作啊?汇报他所管得这个人的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下面讲的灶神,我们过去家家户户都有供的灶神灶王,现在农村还有,现在城市里好多都不供了,但是并不是你供它才有,大家注意,你不供它也在。只要你家里有灶,只要你家里做饭,都有灶神,除非你不做饭,不做饭就没有,做饭就会有。不论灶大小,你烧柴禾也好,烧煤也好,烧天然气、煤气,只要有灶,灶神就在,他相当于我们家里的总管,其实真正的一家之主是他。你说户口本上是写的我的名字,那个不算,其实真正的一家之主是他,管你这一家。管什么呢?他管很多,不光管你做饭,管你这一家穿衣吃饭,你是浪费啊还是节约啊,家里收拾得怎么样啊。大家注意啊,如果你家里收拾得不好,他也不高兴,注意了!这家这么窝囊,这么脏呢。你看有的人一进门,把鞋随便一踢,这些都是要注意的,所以我们要收拾自己的房间,每天早晨起来要叠被子,衣服不要乱扔,鞋子不能乱扔,地还是该拖要拖,桌子该擦要擦,碗该洗还是要洗,有的人好几天不洗碗,哎呀,太脏了,这都是灶神要管的。还有你浪费的,你家里吃不了就扔了,这灶神也管的,大家注意!还有你们家里两口子吵架了,这个灶神也管的,你骂人了,你又打人了,你又打你孩子了。当然该打的时候还可以打,不能乱打,不该打了你打了,不该骂你骂了。但是反过来,该骂的时候你没骂,该打的时候你没打,灶神也不高兴,他就是说你溺爱孩子也不行,对孩子太严格了也不行,这个灶神都要管的,所以说灶神他真正是一家之主。灶神是每个月最后那一天都上天汇报一次工作,所以说叫月晦之日,然后每年是一周,像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就叫灶王节,腊月二十三那一天下午,他就回天上去汇报,相当于我们叫述职报告,我们现在政府官员每个年末都要在人大会上做述职报告。灶王爷也是这样的,他是腊月二十三下午就回去了,向玉皇大帝就是帝释天主做述职报告,汇报他这一年的这个家里的工作,他要如实反映,我在张三家里待得不愉快,为啥不愉快啊?哎呀,他们这家太脏了,脏乱差。有的要不不回去了,要不你换个人吧。这是难免的,因为他毕竟还没成佛,他们也会有烦恼。玉皇大帝也会劝解他,做思想工作,哎呀,众生都是这样,你要看得惯,你要多忍耐下,你从侧面多开导,他不讲卫生,让他闹肚子,他不就改了嘛。这是真的,谁让你不讲卫生来,闹肚子,以后就讲卫生了嘛,让医生批评一顿。他这个工作汇报是到除夕的下午回来,二十三的下午上天,年除夕的下午又回到家里来,时间大概是六天或者七天的样子。他在上面,那么多灶王都回去了,他们也互相交流一下,就跟我们一样,学习讨论一下。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烦恼,他们也会诉苦,就跟我们学习一样,也诉苦一样,是一样的。不过呢,大家注意,有的灶王的境界是菩萨级别的,但是有的是凡夫,菩萨级别他就会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凡夫级别的他就要诉苦。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纪就是十二年,算就是一百天,所以说,重大作恶的人都是减寿十二年,小的就减寿一百天。大家注意,像五逆十罪,我们学习的《十善业道经》上大家都看过了,五逆十重罪,都是夺纪十二年的,注意千万不要犯,相当于无间地狱的罪。那么轻的、小的就一百天。有的可能十年,有的可能八年,有的可能三年,有的可能减一年,这么来算的。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

就是说,这些各种各样的恶事,大大小小有几百种。

【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你想求长生不老的,成神仙的,《太上感应篇》讲的就是道家修道的基础,讲的就是长生就是修仙。我们佛教就是成佛,你想成佛道,想求觉悟,想求解脱的,就要避免,所以为什么要配合《十善业道经》和《地藏经》来看。

 

下面这一段先讲的26种善行,再下一段就是讲的170种恶行。先看善行,一共是26种。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大家看这个的时候要配合《十善业道经》《百业经》 来看。“是道则进”就是合乎道的,“道”就是天道、天理,公平正义都属于合乎道。合乎道的就积极去做,像十善业你要积极去做。“非道”就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天理的不要去做。合乎天理良心符合公平正义,符合道义的我们就做。反之坚决不做,这些需要我们每个人心里有一个秤,要把它秤一下,秤一下是合乎道还是不合乎道的,秤一下良心。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径”小路,指邪恶的地方(场所)千万不要去,赌场吸毒的那些不好的地方千万不要去。“不欺暗室” 我们不能做昧良心的事,不能耍阴谋诡计,这个要注意,心里不能想着不好的事情,暗算别人,这个都不好。大家注意,昧着良心做事,阴心害人,什么果报?子孙不昌。从因果上讲你的子孙不发达,严重的就断子绝孙,凡是犯了大的因果的,昧着良心图财害命的,就会断子绝孙,轻点就子孙不发达。

【积德累功】

就是积累功德。《六祖坛经》上讲,何为功?何为德?简单地讲,有功有力,出工出力这叫功。什么是德?德,心在下面,心为什么不在上面呢?心在上面就不叫德了,什么意思?你做了这个事情不让别人知道,不图别人回报,这就是德,图人回报就不叫德了,就只有功了。德按照佛教解释就是:归己曰德,利人曰功。归就是不图回报,不贪着这个功德,这叫德。反之想着别人回报,还要别人记得你的好,这就叫有功无德。真正的要想有功有德,其实很难得的。真的那么潇洒、那么放开,我们相忘于江湖,庄子《逍遥游》相忘于江湖,那个不容易,那个境界很高的。

总结一下,功德有几种类型:第一,我帮助了你,你要回报我,我给你一百,我需要时你要给我一百,甚至要多点更好,这是第一层,物质回报,我给你物质上的帮助你给我物质上的回报,这是第一层善,第一层功,当然就没有德了。 第二,我给你物质上的帮助,你不用还我物质上的,我给你100元钱,你不用还了,但你要记住我,你一定要感谢我,说我的好,不说我的好那不行,这是第二种功,但也没德,有功无德。第三种,我给你一百块钱,虽然你不用说感谢但你心里还是要有我才行, 也不用说感谢的话,但心里要有我,你得记住我,当你给我难堪时,我就不高兴了,你看我还帮助过你,你还这样对我,这是第三种,他就想要名,这也是有功无德。很多人介于这两种之间,很多人做善事:我给了你,你不用还我了,你得感谢我,你得给我好脸色。大家都这样问问自己属于哪一种。第四种,很少了,我帮助了你,你即使反过来害我,也没关系,也无所谓,这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金刚经》上歌利王节节肢解忍辱仙人的时候,忍辱仙人发愿,我成佛之后,第一个要度歌利王,这种就叫以德报怨,这是菩萨境界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学佛的人,我们做善事一定要超越善恶才行,你要落在善恶里面,那就只有功没有德,这叫有功无德。无功也无德,是真正的德。所以我们现在做的大部分善事,都是有功无德,当然这也是必经的阶段,我们要往里迈进,就是我们要立一个目标,我要发愿,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善事都是回向解脱,回向成就佛道,所有的善事都是回向不计功德,无功也无德,这么做就行了,要有这么一个愿望,这么一个努力的方向,这就叫“利人曰功,归己曰德”。“归己”就是要把那些贪功贪德的那个心,把它给消灭掉,所以这叫归己,就是一切要往内,不往外。你往外的话就会贪功,就会贪德,往内找,看自己,所以真正的成就功德不容易。什么是真正的功德啊?就是无功也无德,这是真正的功德。  

【慈心于物】

慈心”这就是佛教讲的慈悲心,对一切万物,一切众生都要有慈悲心,当然这一点还要从奉献爱心开始,奉献爱心、同情心、怜悯心,然后慢慢到慈悲心。我们平时说的慈悲心,其实并不是真的慈悲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不平等,心不平等就不是慈悲心,顶多就是一个同情心,一个爱心。所以真正的慈悲心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的,所以“欲想慈悲,先要平等”,你心平等了,自然慈悲心就出来了,你只要有分别心,就不平等,你不平等就不会慈悲,这个慈悲心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如果你说:我所有的人都能够慈悲,就是这个人不行,那还是不行。我别人都能够容忍,就是不能容忍他,那还是不行。因为我们有我执,有我见,所以就心不平等。所以我们也是要立个目标:观修慈悲,慈悲观。

【忠孝友悌】

这里面讲了几个事情,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伦理之道,伦理纲常。你看“忠”,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啥意思啊?把你那个心要放在你的心里,这叫忠。你要把你的心,没放在中,把它放偏了,就不忠了,你把你的心放到外面去了,就更不忠了。你看那个叛徒,什么叫叛徒啊?就是把这个心放到外面去了,叫叛徒。大的就是背叛自己的国家;小的就是背叛你这个单位,背叛你这个公司;再小的就是背叛你的家庭;再小就是背叛你的朋友,背叛兄弟姐妹等等。这是大的叫背叛,不忠。小的就是偏,你把这个心啊,放边上去了,偏了,偏心。你看有的人,特别是有的父母,有好几个兄弟姐妹,他就偏爱那一个,偏心,他没把心放在中,放在边上去了,偏心了,那这是属于轻的。重的就是背叛,就当叛徒,所以说“尽己曰忠”。《论语》上这么解释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就提出了“忠恕”。什么为“忠”啊?尽己为忠。什么为“恕”啊?推人为恕。这是当年朱夫子朱熹先生解释的。朱熹先生在《四书章句集注》当中解释,“尽己”,你尽心尽力了,始终把这个心放在心中,倾尽所力,倾尽所能,尽自己的本分,这就叫“忠”,没有偏,没有偏到一边,也没有跑到外面去叫“忠”。什么叫“恕”啊?就是要宽恕,推己及人,这叫“恕”。你看那个“孝”,上面实际上是一个“老”,“老”省略,下面是一个“子”,儿子、子女,啥意思啊?子女头上顶着老子,儿子头上顶着老子,老子下面是儿子,他讲的就是一个传承,血脉传承。

大家注意我们人类历史,其实就是有两种传承,一种就是血脉传承,父子、父女、母子、母女,这个就是属于血脉传承。第二种属于智慧传承,文化传承。这个智慧传承又有两种:一种是文化上的传承,传承文化,传承知识,这个属于文化传承,这个是世间的文化传承;还要一个是出世间的文化传承,就是智慧,就属于智慧传承。你看走解脱之道的,这属于出世间的智慧传承。那么这些都是属于“孝”的范围。《论语》上讲“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啥意思啊?他这是讲的一个家庭,你要传承良好的家风,同时要纠正不好的家风,这叫孝,你要是好的把他改造了,那就坏了,这是不孝了。

在出世间传承智慧,光大法门,你像我们佛教弘扬佛教弘扬正法这都叫孝。如果你把他断了那就是大不孝,这个法门到了你手里断了大不孝,同样的道理,良好的家教到你这里破坏了这都叫大不孝。不好的当然可以纠正。

出世间和入世间它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它是从两种角度来看,你不要以世间的角度来看出世间,也不能用出世间的角度来看世间,它是两种角度,所以大家注意不要混淆了。“忠孝”二字这是我们解脱道的基础,大家注意,一个人要想求解脱就离不开忠孝二字,尽忠尽孝是求解脱的基础,如果你离开了忠孝二字,这个人这一生是解脱不了的,是没法解脱的,这是根本。

历史上那些祖师大德、一些高道其实包括那些儒家的大儒,个个都是尽忠尽孝,要不然他成就不了的。像秦桧杀了岳飞,他背叛了宋国,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他跟当时的金国里应外合把岳飞杀掉了。虽然秦桧对他的父母还是不错的,教育子女也可以,但是他就是因为背叛了国家,不忠,到现一直有骂名,只要有历史,秦桧这个骂名是不会消除的,他的后代子孙都是努力改造自己,好好表现自己。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好的家风,要把它改造。当年秦桧的第十八代孙--秦大士,他是乾隆年间的状元,当时他的文章写得好,乾隆皇上一看这个文章真好,但是他姓秦,当时乾隆皇帝就嘀咕了一下,这个秦是不是秦桧的后代呢?你想要是秦桧的后代点了状元那不叫天下人耻笑啊,笑我这个皇帝不懂事,要先问他一下。于是就召见秦大士,来了之后,他直接就问秦桧是你什么人啊?如果他说假话:跟我没有关系。那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如果他说:他是我第十八代的爷爷,那这个问题也麻烦。这个秦大士也是有智慧,要不然他怎么当状元。他说,是我祖上的事情,后代不可能永远落骂名。大体就是这个意思。乾隆皇帝很高兴,很好,大笔一挥----状元。因为他确实有这个水平,这个秦大士中了状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岳飞扫墓,祭拜岳飞。到了杭州,去祭拜岳王坟,隆重祭拜,他就是要表明祖上犯了错误,祖上是叛徒但是我不是叛徒,我是忠于自己的国家的,所以他就写了著名的一首诗:我在坟前愧姓秦。什么意思啊?今天我跪在岳王坟面前跪在你老人家面前啊,我很惭愧我姓秦啊,但是又不是我的错,肯定不是他的错啊,我不知道啊,我要是知道就不投胎到秦家去了,但是我做不了主啊,稀里糊涂的就姓秦了。姓秦之后就落骂名,所以这叫因果自负,各负各的因果,但是注意他为什么要姓秦啊,为什么是他的祖上,这就叫因果。

因果又分五种,其中一种叫增上果,什么叫增上果啊?就是说虽然因果自负但是它会有附带,就像法律一样附带精神赔偿,判有期徒刑三年附带精神损失三万元。比如说秦桧叛国了,但是秦大士没有叛国,但是他还是因为是秦桧的后代,不精神受损失,这就是增上果。就像一个人家里他父母做了不好的事情,家里人都跟着名声不太好,这就是增上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免得给儿孙落骂名,这叫增上果。为什么儿孙受增上果啊?这很简单,儿孙是你养大的,他吃的用的都是你的,花的你的钱,衣食住行都是父母的,所以父母犯错儿女都要落骂名,这就是共业,他要承受共业的一部分。过去严重都要株连九族,轻的就是个人,严重的就是家庭受牵连,再严重整个家族都要受牵连。你看方孝孺是株连十族,把他老师都株连了,他这个株连也是太狠了,老师没教好,把方孝孺的老师都灭了。个人的别业严重了,严重之后就会引发大的共业,十族人都灭了,上万人,大家注意,当时方孝孺十族上万人被杀,不得了,那是明朝很著名的惨案,太残酷了,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你想想以后你的儿女都跟着背黑锅, 受人家指指点点,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个也叫忠。大家注意你为儿女负责任是忠于自己的家庭,慈爱自己的家庭是慈,也是忠于自己的家庭,对你的父母也是一种孝。

这个“友”讲的友爱,朋友,朋友之道。这个“悌”是兄弟姐妹之道,就是兄弟姐妹之间恭敬,尊重。朋友之间友爱相处,友好相处。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男女都有好朋友,所以我们每个人友爱之道每人都少不了,人生在世,也离不开。因为有些话兄弟姐妹不能说,跟父母不能说,跟丈夫或者妻子不能说,那怎么办?给谁说,给朋友说,这样子,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有倾诉的需求,如果说你的定力好,不需要诉说,你能把它消化了,那也可以那没问题。所以我们修行就要达到那个目的,我不需要跟别人诉说,我自己就把它给消化了。

当年,神光大师(慧可大师),他一拳就把达摩大师牙齿打掉了两颗。达摩大师他不吐出来,像我们就要吐出来,就要和他干上了,流了很多血,接着就用那个血当水,把两颗牙齿咽了下去,和着血把牙齿吞下去了,吞下去之后就走了。什么意思?消化了。要我们非干仗不可。

所以这一段讲到的都是最基本的伦理规范,伦理道德,伦理纲常,其中忠孝最重要,这是伦理的基础。

 

【正己化人】

“正己”就是先要自觉,然后化人觉他,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达达人。《论语》上讲的是自利利人,自达达人。佛教讲自觉觉他。

【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这一段前面讲的是孤寡,孤是孤儿,寡是寡妇,其实还有鳏寡孤独。鳏寡孤独, 鳏是指的寡男,寡是指的寡妇, 孤就是孤儿,就是对鳏寡孤独,没有依靠的人,要同情他们,怜悯他们。现在国家对他们照顾的很好,孤儿有孤儿院,福利院,老人有五保户,有敬老院照顾的很好。“敬老怀幼”指对老人要尊重、尊敬。怀是怀爱、关怀。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昆虫是很小的微小的动物,但是它也有佛性,所以说不能伤害,要护生放生。草木为什么不能伤?草木保护大自然是一种需要,因为破坏了大自然,我们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现在环境破坏了,因为我们共同居住在这个地球上,它就那么大,所以说沙漠多了,我们生活的范围就小了,沙漠小了,我们生活的范围就广了。所以说对这个草木,我们要有环保意识,加强保护。他这个讲的是一种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讲的。所以佛教也是基于这点,提倡素食。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

悯人之凶”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怜悯别人的凶恶。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特别是武侠小说,里有个坏人把他的父母杀了,然而他总是被人救出来或者总是没被抓到就跑了,跑了之后就到了深山老林里,遇到一个高手教他练武,基本上就是这个套路 。十年练武之后,回来就找凶手报仇,来了之后两人打起来。一般的套路是先打不过那个仇人,后来不知怎么样把他打过了,然后把他杀了,就报仇血恨了。我们想,终于把他杀了,这个电视剧等了40集,终于死了,你心里是不是舒坦了啊?这不叫善,这叫恶。

“悯人之凶” 其实我们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叫快意恩仇,这是一种恶不是善,你要怜悯他们的恶,要可怜他,用同情心、怜悯心、可怜心。如果说死的好死的好,本来是善,变成恶了。

还有看电视法制栏目,法制栏目的好多案件,确确实实让人看不下去,太凶残了。我们就会恨得咬牙切齿。当看到,他终于判了死刑,而且已经执行。哎呀,你高兴了。所以这个就是恶,不是“悯人之凶”了,你是乐人之凶。行善积德,其实这个善是不容易的。我们自己好好想想,很不容易的。特别是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多人被带进去了,我们也跟着痛恨那个主人翁去了,他终于死了,如果第一集他就死了就没有40集了,就没电视看了。

“乐人之善”这个其实也不容易做到,当我们看到有人做善事的时候,在电视上举行捐款,那些明星出场了,成龙一千万,你会说假的假的,你没有乐人之善。在这装门面的,做广告的。当哪一天你上台的时候,你是真的还是假的啊?对吧?所以我们这个乐人之善啊,是对别人的善举,因为我们在电视上只是看他的善举善行,他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你也不知道,说成龙是假的,你怎么知道人家是假的,你不知道的嘛,所以说你不要乱猜测。那么我们对他这个善意要随喜,不管多少要随喜。像5.12大地震的时候,李嘉诚刚开始只捐了一千万,然后有人就说,哎呀,这个人太抠门了,真是伪善的人。其实人家捐的这个一千万也是个善,也不错。后来他又追加了一个亿,一个亿大家就接受了。就该这样嘛!为什么就该这样?为什么?符合了你的标准了。

【济人之急。救人之危。】

“济人之急”叫君子周急不周贫,大家注意紧急的时候可以救济,可以接济。大家注意对贫穷是接济不了的。比如说他很贫穷,你除非管他一辈子的饭,你管他一顿饭,那下顿也没吃的,那怎么办呢?对这个穷要救济他的精神,从长远看。应急,你看他都快饿死了,应急给他饭吃,别饿死了,但从长远看就要救济他的精神。因为救济精神后,他才能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解决贫困问题。贫穷救济只是一时的,必须想办法才能让他们自力更生,这才是解决之道。现在国家也在实施这个方法,每年都有救济,但也会想别的方法让他们走发财致富的道路。

这是我们在做善事当中要注意的地方,有时候你做善事,做不好的话就会养一批懒人,有的人就什么都不干了,光等着救济,一个月二百三百块钱,什么都不干,就是光等着,想着怎么还不来啊,本来说10号打给他,到了12号没打来,他就烦了,心想你犯错误了,为什么啊?因为晚了两天。你看他有理了,你没理了。我们做善事就是要注意方法,君子就要周急不周贫,这个很重要。你周贫如果周习惯了,你就是害了他,让他成为一个懒人,他就不想自力更生了。为什么他贫穷落后啊,要看福报,大家学因果,就是这个福报,因为他福报差了,就应该要引导他,开启他的精神,让他学会布施,他说我贫穷怎么布施啊,布施力气和精神。

“救人之危”就是在危险的时候给他救济,给他救护。如果平常就不用了,如果平时他不需要,你就要随便给他,也把人给养坏了、惯坏了,所以我们做善事一定要注意这点。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这个就是属于随喜了,你看别人得到了好处,别人提拔了,别人工资提高了,你要欢喜,但我们很难欢喜,心里不平衡了,你看人家涨了三百块钱,我只涨了两百块钱,你看人家退休了五千块,我退休了只有两千块,甚至只有一千块钱,心里不平衡了。其实这个人心里很难平衡的,这个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学因果,你明白因果之后你就平衡了,所以说为啥我们现在就要努力改恶向善,改变自己。

【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这个也是用同情、悲心、怜悯心。也就是说别人失意了,别人遇到了灾祸了,落难了,落难的凤凰不如鸡。那你怎么办呢?“如己之失”要想到别人有这一天,说不定哪天我也会有,这是真的,因为人都有因果,但是很难。特别是惹你不高兴的人,如果有天他落难了,你心里就会高兴,就有一丝快意,看吧,今天终于轮到你了吧。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就是不说别人的短处,不揭人短,不炫耀自己的长处,大家要注意这点,说人家短处就是是非,喜欢说自己能干的人,一定不能干,大家注意啊,这种人靠不住,所以要学会看人,说自己有本事的人,他一定没本事,这种人一定靠不住。你看,我做了多少功德,我要怎么样怎么样......这个人一定靠不住,小事能靠上了,因为他要靠小事来表现自己,大事他一定不给你干,大事面前他一定会逃跑。经常说别人的人,是非肯定多,大家要注意这点,加强自己的修养,加强自己的涵养。

【遏恶扬善】

看到别人作恶时,如果有缘的话一定要劝阻,要告诉他不要做了,要有报应的,有缘要劝说,没缘就算了,因为没缘你硬说,要被打一顿。但如果是见义勇为是可以的,在必要的时候要见义勇为,这是要提倡的。扬善就是鼓励,鼓励别人做善事,特别是你的亲朋好友、你的儿女,鼓励他们做善事,让他们自己种福田。

【推多取少】

就是让别人多一点,你自己少一点,这就是要舍,要敢舍才行,但现在也是不容易,因为现在都想多要一点,都不想少要一点,这就麻烦。

【受辱不怨。受宠若惊。】

受辱不怨”这句话来自《道德经》,说你受到侮辱的时候、羞辱的时候,不要怨恨,不怨人,这个很难的,没有几个不怨人。所以现在的人,要么竖着长,很瘦很瘦的,要么就横着长,你看现在的人就这两种体形的最多,要么竖着长,杨柳细腰竖着长,像钻天杨,杨树一样,杨柳细腰,他为什么竖着长啊?因为我现在长大了,父母不能管我了,都是不服父母管的人,都是竖着长,长大了他不得了。要么就横着长 ,啥意思啊?抱怨人嘛,就横着长。这两种体形的人现在很多,你观察一下,就是因为这个。

“受宠若惊”什么意思啊?“宠”就是过分,当你受到别人过分的赞扬的时候,就是别人对你过分好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大家要注意,他对我这么好,一定要注意了,就会容易引发别人的嫉妒,所以这时候一定注意要提醒自己,要学会退,要学会掩饰自己的功德,掩饰功德很重要,一定不要外露自己的功德,越能干的人一定要注意,越要掩饰自己的功德,你要装得自己不能干,这个天下最不能干的就是你,你要做到这一点,那就不得了了,那你将来就可以成大师,真正的大师都是这样的。越不能干的人,越说自己能干;越能干的人,要越显得不能干,要反着来,逆着来。因为你受宠,不若惊的话,你洋洋得意了,大家注意啊,得意忘形,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就要开始受辱了,这不是受宠了,所以得意不能忘形,忘形就要受辱。你受辱的时候,要反过来,一定不能垂头丧气,一定不能丧失自己的斗志,如果你消极了,悲观了,厌世了,就坏了,就完了,你就被打垮了。

【施恩不求报】

这个前面讲功德的时候已经讲完了。

【与人不追悔】

就是你既然给了别人了,就不要再后悔了,你既然答应了,就不能反悔。大家一定注意这点,一定要一诺千金,一定要承担,你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承担。我们一定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说到做到,努力说到做到,承担责任,这是很大的功德,这是很大的善。大家注意,我们现在讲《功过格》,这是很大的功、很大的善。如果说你又后悔了,哎呀,这个过失很大了,无论你吃多大的亏,你也不能反悔,一定要把它受了,要把它吃下去。就像达摩祖师样,两颗牙齿要把它吞下去,吞了就吞了绝不后悔,绝不反悔,你将来就是个人物,大家注意,认准的事情,承担了就承担了,这种人将来才能成为一个人物,要不然成不了人物的。

前面我们学习了26种善行,下面是你通过前面修行26种善行,得到的果报。就是善因得善果。

【所谓善人】

就是前面落实26种善行的人,根据你落实的程度,善人的程度也不一样,按照世间来说的话,世间第一善人得到的果报就是无色界的天人境界,次之就是色界天的果报,再次之就是欲界天的果报,再次之,就是人间的善人果报,再次之就是修罗道,阿修罗道的善人果报,还有出世间的善人。
   【人皆敬之】

因为你立身行道,说好话做好事,所以成为善人,当然人人都尊敬。像过去,每个地方都有五老七贤,那都是受人尊敬的善人。

【天道佑之】

“天道”讲的就是天上的这些天人、神灵都会随之保佑他。在《地藏经》当中讲的很详细,还有《楞严经》在第七八卷也讲因果,还有我们这些护法神。包括几部分,第一部分,他们都属于菩萨应现的,像那些大鬼王、有诸天的天主,那都是菩萨应现的。比如帝释天的天主都是菩萨应现的。像护法韦驮天将,当然都是菩萨应现的。这属于圣人行列的,次之就是贤人行列的,就是说他的修行境界还没有成为圣人,但是又比一般的凡夫要高明,所以就称为贤。这些能称为贤的护法神,他的这种功德也是非常的殊胜,很殊胜。然后再次之,就是发心护持佛教的,不光是发心护持佛教,凡是世间这些行善的,世间善法他都护持的,也有这样发心的,都称为护法神。

不管你信不信佛,不管你信不信道,只要你立身行善,都有这一类的护法神去护持,这都属于善的护法神。当然也有那些,我们读经典的时候也会读到,当佛说完某一部经的时候,下面也有很多护法神就发心,愿意护持这部经。就因为他听了经之后很欢喜,他受益了,所以他发心护持这部经。所以说凡是读这部经的,行持这部经的,他都护持。像这一类的护法神,他虽然发心,但是他的境界不一定很高,也属于凡夫,凡夫级别的,但是他仍然值得我们尊重。你像我们受三皈五戒,每一戒就有五个戒神,五戒就是五五二十五,然后皈依,三皈五戒加起来就是三十六位善神,他就会护持我们。他们这类的护法神,他不一定都是菩萨,他可能还是属于凡夫,但是他的发心已经属于菩萨发心了。我们都是凡夫修行,其实发心护持凡夫修行是最苦恼的,为什么苦恼啊?我们自己看一下自己,都照一下自己镜子,我们的身口意,考虑考虑,我们做的什么事,说的那些话,你心里打的那些妄想,有时候你自己可能都觉得丑陋,是不是啊?觉得哎呀很不好意思,怎么会起这么一个恶念呢?怎么会干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有时候自己都痛恨自己,你想嘛,那些护法神能不痛恨吗?护持我们这些凡夫修行,他们很苦恼,但是他们发心了怎么办呢?他们既然发了心了,就要圆满这个发心。

像韦驮菩萨,他发了这个心了,发了这个愿了,他就要贤劫最后一个成佛,贤劫是一千尊佛,现在才第四佛释迦牟尼佛,还有九百九十五尊佛,他把这些佛的教化护持完了之后,他最后第一千个成佛,你看他发了这个愿了,这叫弘愿,护持佛当然是好护持,佛是圆满功德。但是像佛的这些弟子,我们都属于这些佛的弟子,那未必就听话了,哎呀苦恼,有时候这些护法神,他们怎么办呢?苦恼之后他们也不想干了,他们回去也会找韦驮菩萨诉苦,不干了,哎呀我不回去了,要不给我换个人吧。韦驮菩萨怎么办呢?韦驮菩萨也会给他做工作:凡夫都是这样的,换一个也这样,你已经发了心了,不能改。

这是真的,大家注意,你发了心了,其实你是改不了的,你说这一世我改了我变了,我当叛徒了。那会死的更惨,那你下一世更惨,等你报受尽了之后,还是要还这个愿的。大家注意啊,你发了愿你要改了,你这一世改可以改的,但是你哪一世一定要会还回来的,这就叫因果,如果不还就没有因果,早晚要还的,不管你信不信,你不信也要还的,你信要还,不信也要还,所以干脆你就还吧,还了就了(liao)了,不还永远了不了,所以说这个愿不可轻发,发了之后就要做到,说到做到,完成这个承诺,这就是丈夫相。大家注意,丈夫相跟性别没有关系的,这个男人也可以成为小女人,女人也可以成为大丈夫,我们立身成道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承诺。所以说这些护法神他们发了愿了,他们要完成自己的心愿,这个是难能可贵的,让人很感动,但是你必须有那个体会才行,你要体会到你才会感动,如果你没这个体会的话,你就不以为然,无所谓,反正我也没看见,我也不知道,所以说“天道佑之”。就是你立身行道,就能得到上天护法善神的护佑,自然就遇难呈祥,你看过去那些高僧大德,他有没有难?也有难,虚云老和尚,那真是九死一生,但是他都能过去,他为什么都能过去啊?因为他立身行道,他不为自己,虚老这一生光修庙就修了八十座寺庙,恢复祖庭,他住了几个庙啊,他在庙里住了几天呢,八十多座寺庙轮流住,他一年才住几天呢,他住不几天,所以说像这种人必然会得到这些护法善神的佑护。

【福禄随之】

福禄,福禄寿嘛,就是前面讲的算,那个天算,就包括福禄寿三个方面。那个福禄寿都会随之就来了,确实是这个样子,我们通过学佛改变自己,通过立身行道改变自己,让自己过得很充实,内心获得快乐,这种福德善根就会增加,智慧也随之开显。

【众邪远之】

众邪指那些不好的神灵,像妖魔鬼怪那一类的,他自然会避开、远离。举个例子,像我们坐在这里学习善法、佛法,像那些神灵有没有?其实也有,只不过我们看不到,这些神灵他比人多得多,成千上万倍都不止,很多,因为他们不占空间的,不像我们两个人坐一张桌子,三个人就有点挤了。他们是一个人也行,十个人也能坐的开,一百个人也能坐的开。我们就不行,我们三个人就很挤了。他们不占空间的,我们占空间。那些善的神灵,我们人进来了,他自动就会躲开,就离你远远的。有些不好的神灵,邪的,如果你冲撞了他,他就会找你的麻烦。但是我们学佛修行就不怕,如果你确实有一身正气,正能量很足,他就佩服你,佩服到一定程度他就转了,他就改恶向善,以后就成为护法神了,所以每一个道场都有护法神,众多的护法神,护持这个道场的。每个人也是,根据每人的福禄寿,根据你的功德来决定有多少护法神,就是你的福禄寿好,你的功德多,给你护法的就多。你的福禄寿差,你的功德差,给你护法的就少。

神灵卫之】

这句话就是我刚才解释的那些,就是你的这种善行,立身行道,就会感得这些神灵来保护你,我们念大供的时候,“南无护法诸天菩萨”,诸天菩萨他们是发了心的,虽然他是凡夫发的心是菩萨心,所以也称为菩萨。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我们虽然是凡夫身,但只要我们发了菩萨心也就是菩萨,不过是凡位菩萨,不是圣位菩萨。什么是圣位菩萨?开悟了就是圣位的菩萨。

【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上感应篇》是道家一部经典,

如果我们学佛的,可以把它改成:“所作必成,成道可冀、成佛可冀、成佛有余”,就是说你立身行道,所感召的这些福德善根就会成就,就会圆满,那么你想修仙、成佛也都可以做得到,所以叫“神仙可冀”。我们在皈依的时候,皈依佛,两足尊。两足就是两条腿嘛,一条腿就是福德,一条腿就是智慧,福德智慧圆满了,就成佛了,所以说我们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圆满福德智慧的过程。那么福德智慧哪里来啊?就是从前面的那二十六种善行中来,二十六种善行,按照佛教把它归纳就是十善业道,断十恶修十善,那么你的福德智慧就来了。福德智慧来了,根据你的发心,然后得不同的成就,比如说我修十善,我想升天,那就是天道的果报;如果你再加修禅定,四禅定,就是色界天的果报;如果你修四空定,就是无色界天的果报;如果你发了出离心,那就是小乘的四果以及缘觉,就是辟支佛的果报;如果你发菩提心,修十善业,就成了六度万行。大家注意,你发了菩提心,这十善业就成了六度万行了,那六度万行圆满了,就是佛的果报。所以说同样是修十善业,根据你的发心,然后决定你的境界,决定你的果报。

【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天仙地仙是讲的道教里神仙的级别位次,因为道教立神仙有五级,有鬼仙,最低一级;第二级人仙;第三级是地仙;第四级是天仙;第五级才叫神仙,神仙又叫大罗金仙,这是道教讲的五级。他这里是举了两级来代表五级了,说你修不同的级别,成就不同的境界,那么它所需要的善不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啊?按照佛教讲就是福德,需要的福德不一样。什么叫福德啊?就是我们的口粮、我们的资粮、带的盘缠。比如说我们要到北京,你要坐高铁就几百块钱,你要带几百块钱上北京,回来的也得加上,如果你只带了一百块钱,那就到不了北京,只有中途下车,一百块钱只能过了德州,天津都到不了,就要让你下来了。所以它讲的这个一千三百善、三百善,相当就是我们的盘缠。我们要想成佛,必须挣足足够多的盘缠才行,才能保证你成佛,所以这个福德很重要。

举个例子:福德就像大地,我们这个房子是建在大地上的,如果没有大地承载的话,房子从哪里来啊?你不能建在空中吧,没有空中楼阁的。你说我不要一楼,我只要二楼,买商品房是可以的,其实这个地基的钱早就算进去了,他不可能不给你算的,这就叫基础的重要性。所以福德就相当于基础,这个房子的基础,那么智慧就相当于正负零,这地圈梁设置在正负零以下(具有打基础的作用),这比喻是智慧。智慧从哪来啊,从地基当中来,就是从福德当中来。

所以他上面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想成就天仙的果报,想成就地仙的果报,必须要有足够的福德。福德从哪来?从善行当中来,积德行善,从这来。如果你没有积德行善,叫罗汉托空钵。大家看过这个故事,这就是因果故事,他虽然成罗汉,但是托空钵,托不到饭,没人给他饭吃。所以在当年释迦佛时代,罗汉确实有饿死的,因为没饭吃嘛,因为他不能去偷的,就饿死了。为什么饿死了?因为他没有福报。像福报好的,他就走到哪里都有饭吃,所以这一段讲的就是你修到不同的境界,就需要有不同的资粮,我们学佛的也一样的。

你想升天,要成就小乘的果报,成就大乘的解脱果报,都需要这些资粮,所以我们这个人,一定要福慧双修,不能偏颇。,能偏于慧也不能偏于福。你偏于福,像那个猪有福报,什么事也不干,吃饱了就睡,睡饱了起来又吃,几个月就长大了,这个猪,有没有福报,有福报。但是它下场是什么啊?下场都到我们在座的肚子来了。这就是有福报的结果。你光偏于慧,就像我们说的罗汉托空钵,光有慧没有福,人就会发狂,就会口出狂言,就是福德不够。

二十种善行所得的果报,就完了,下面就到了一百七十种恶行。这一百七十种恶行,都是我们要禁止的,不能做的。所以你看这功过格,前面讲的26种善,是善,善就是功,下面170种恶行就是恶,恶就是过,所以这个善恶功过,你学了之后就能区分了。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

苟或”就是假如、如果。“非义”就是不合道理,不合天道,不合正义,不合道义的事情。“而动”动是动这个念头,人都是先动念头,起心动念,起了恶念头之后,再去付诸于身体的行动。“背理”就是违背天理,违背情理。我们经常说的叫通情达理,通情达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有时候通情,但是不达理;有时候达理就不通情。

举个例子,特别是在家庭里面,最容易达理而不通情,别看你们是一家人,最近的人,但往往都喜欢讲道理,都喜欢改造对方,改变对方,给对方讲道理,你应该怎么做,怎么做!都要顺着你的要求来。你给他讲道理讲规定,你说达理不?达理!说的对不对?对,千真万确。但是行不行呀?正确的废话。为什么说是正确的废话?因为不通情啊,情不通了,就是正确的废话了。情通之后,那个理才叫真正的千真万确。所以情和理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在我们生活当中,又容易脱开,合情但不合理,合理但又不合情。所以真正做到通情达理是很难的。在人世间,真正做到通情达理的人很少,相当少。按照我们修行来说,你必须明因识果,才能做到。你不明因识果是做不到的,都是空谈。真正明因识果了,那就不得了,那就是半个修行人。
    【以恶为能。忍作残害。】

“以恶为能”,做了坏事错事,认为自己很能干,这其实就是认识上的问题,价值观出了问题,知见上出了问题,所以以做坏事为能干。像小孩子容易这样,比如说小孩子到人家果园里偷苹果,看谁偷的多,就有本事。你看你偷了几个,我偷了几个,比赛,这个就叫“以恶为能”。还有像喝酒,你干不干,你干我也干,这也是“以恶为能”。人家喝了半斤,你喝了八两,你觉得能,这叫“以恶为能”。骂架也是,来,我们看谁骂过谁,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以恶为能”。你看我们讲道理,其实讲道理是分什么场合的,要在法院里,律师肯定讲。在家里,你看谁讲过谁,那坏了,这也叫“以恶为能”。你们做功过格时要注意,你说,我把他又教育了一番,做了深刻的教育,坏了,也是以恶为能。所以要学习啊,不学习你的功过格做不好,这是恶人做的事,坏人做的事。善人就不这么做了,善人每天都反省自己,认为这个“以恶为能”是可耻的。

你看当年大禹的妻弟发明了酿酒,酿出酒来他就送大禹喝,那时候大禹已经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了,因为他不知道是什么,喝了之后他醉了三天,三天不能上朝,三天后醒了,醒了之后就把他弟弟叫过来大骂一顿,就说他:你这个家伙,会贻害万年!这是真的,你看大禹到现在四千多年了,还没有到一万年。所以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情,功德大起来就会大的不得了,恶报大起来也会大的不得了,还有像写书,你写对了那将是一本经典,那功德大的不得了,如果你写错了那也会是贻害万年,危害就要等这个文字都消失才会消除,不在世上流通了,消失了果报才会结束,要不然结束不了的。

“忍作残害”就是说像那种恶人啊,他就能够忍下心去,能够干残害别人的事情。整人害人,我们都下不了这个狠心,下不了手,但是有的人他就下的去手,非要把人整个半死不活的,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但是我们学佛的人要反过来,我们要讲慈悲,你看观世音菩萨就是讲的大慈大悲,讲奉献爱心,所以说我们填功过格的时候要注意这点。

【阴贼良善。暗侮君亲。】

“阴”就是阴谋诡计,悄悄地,陷害良善,善良的人,正直的人。大家注意,正直善良的人都是人间的宝、社会的宝、国家的宝,要赞叹保护他,即使你做不到,也要尊重同情。千万不要设计陷害良善的人,这个果报很严重的,罪加一等,大家要注意,罪加一等。

“暗侮君亲”这个就更严重了,这个“暗”也是暗地背后,悄悄地。“侮”就是侮辱,羞辱。“君”就是指的领导,最大的是君王,国家主席是最大的,然后是下面的各级领导。“亲”就是指的父母长辈,“暗侮”就是指的表面上好像对领导长辈好,其实就会悄悄地干一些见不人的事,对领导来说就是不忠,对长辈来说就是不孝,不忠不孝,这个很严重,大家注意。因果里面忠孝两字对修行的人是最要重视的,哪一个解脱的人、修行的人都是坚守忠孝,哪一个祖师都是忠孝之辈,在世间成就大事业的,都是忠孝之辈,在修道里面更是这样的,你想要成就就必须要是忠孝之辈,不忠不孝是成就不了的。你看自古以来,无论是儒释道各家,都强调忠孝二字,对国家要忠,对领导要忠,对长辈要孝,对天地君亲师。

【慢其先生】

就是讲到师,“先生”就是讲的老师。“慢”就是轻慢,就是看不起,不把老师的教诲当回事, 大家注意啊,尊重天地君亲师这就是最大的功德,那么反之如果你不忠不孝,对天地君亲师不忠不孝,这就是最大的祸害,这种人都是当生受报,受现报的。那么你尊重天地君亲师,你活着就受好的现报,得善果,反之不忠不孝,你活着的时候就受恶报,因为这属于忤逆之罪,一定要受现报的,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点。我们即使不学佛,在家做一个普通的人,也要尊重天地君亲师,何况我们学佛修行,更应该这样,因为天地君亲师是我们的福田,是我们人间的福田,即使你不学佛也是我们的福田,我们的福报从哪来,就是从天地君亲师中来,所以说尊重天地君亲师我们就有福田了。父母在世就是我们的福田,老师在世也是我们的福田。


【叛其所事】

就是指的对上级领导吩咐的事情你不认真,就是反叛、背叛。现在每个行业都有间谍,像商业间谍,专门刺探商业情报的,军事间谍,专门刺探军事情报的等等都属于。当然像属于我们中国派出去的间谍,他忠于我们中国,当然是有功的。如果说他背叛了中国,那他就有过了,当双面间谍就有过了。
  【诳诸无识。谤诸同学。】

“诳”就是指欺诳、诳骗,带有戏弄的味道、愚弄。有的人喜欢做恶作剧,愚弄没有见识的人。大家注意,那些老实巴交的人,你千万不要愚弄他,你愚弄这些老实巴交的人,没有见识的人,比较笨的人,也都受现报。你们做功过格一定要注意啊,愚弄老实人一定受现报的。你愚弄聪明人,要好一点,但是你也愚弄不了人家,聪明人怎么让你愚弄?“谤”就是诽谤,讽刺,挖苦。“同学”就是在一块学习的人。同学之前间就不能讥谤。为什么不能诽谤?因为每个人基础不一样,年龄不一样,性别也不一样,学佛的时间也有早晚,都不一样,里面就有学的好一点的,也有差一点的,有学的快一点的,有学的慢一点,所以不能嘲笑人家,不能讥谤,要互相激励,鼓励人家。比如人说,哎这么难学,我不学了。你说,好好,我也不学了,咱们一起不学了。坏了。做功过格这是过。因为学习善书、学习解脱之道、学习正法,这本身就是功。你不学了,你还劝别人不学,或者你随着别人不学,好有个伴,你自己不学,不好意思,现在终于有个人不学了这是两个过了。当然,你鼓励人家学就是功,所以这里面功过是非你要弄清楚。
    【虚诬诈伪】

“虚”就是没有的事、没影的事。“诬”就是诬蔑、造谣。没有的事,说成有影,这叫造谣生事。“诈”就是欺诈、狡诈,就是一种装模作样的,这是属于一种虚伪的面孔。“伪”就是不诚实,不可信,不老实。这句话就是说,有的人喜欢捏造事实、造谣生事,这种人就叫伪君子。做不到还要装门面,所以说伪君子更可恶,还不如真小人。我就是小人,我就是想骗你,我就想欺负你,还不如这种人痛快,这种果报就是家道不昌、家道不顺。做为一个企业,如果董事长是这种人,他这个企业不昌。对于家庭就是家道不昌。这个果报是很吓人的。
   【攻讦宗亲】

“攻”是攻击。“讦”是专门揭发人家的隐私,专门说人家的短处。现在社会上有专门跟踪明星的,叫狗仔队,专门跟踪拍照录像,打听人家的隐私,让人家私生活曝光,这种行为最可恶了,很可耻。其实每个人都有私密空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私密空间,即使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私密空间,你不要介入。其实就是一家人,也要各有各的私密空间,这样最好,你千万不要介入,不要强行介入,你强行介入的话,那就会有战争,战争就爆发了。

“宗亲”就是指同宗的。姓张就是张家的,姓李就是李家的。“亲”就是亲情。宗族亲情都不顾,攻讦人家,揭人家的隐私,这种人是就没有善根的,断了善根的人。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其实这个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人都有短处,你不要给他曝光了,要尊重人家,其实每个人都有短处是吧,都有缺点,让他慢慢改,给人家改的时间,要允许别人有缺点,要不允许的话,那就坏了,你就烦恼。所以要允许,要接受别人的缺点,要接纳别人的缺点,这很重要。为什么要接纳别人的缺点呢?因为你也不完美,正是因为你不完美,所以你要接纳。我们不能接纳别人的缺点,其实是你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大家注意这一点,你要好好反省自己,凡是你不能接纳的那个人,不能接纳的那个事儿,一定是你内心的伤痕。你记住这句话,回去慢慢去想。一定是这样的,千真万确。再重复一遍,凡是你不能接纳的那个人,或者那个人的缺点,一定是你内心的伤痕,在你内心深处一定是受了伤的,是个伤疤,那个伤疤还没好,还没复原。所以说一遇到那个人,你不喜欢的事,伤疤还没复原呢,就等于在伤口上撒了把盐,对方给你撒了把盐,那个事情给你撒了把盐,哦,好痛哦,然后你就烦恼了,你就会指责别人,你就会去痛恨别人,就是这样的。其实是你自己有伤疤,那把盐也不是别人撒给你的,其实别人不是盐巴,你把别人当盐巴了,所以你就受伤了。如果你不把别人当盐巴的时候,你就不受伤了,因为我们这个伤疤(伤痕)是可以修复的,修复了就好了。

 

【刚强不仁】

这是讲的性格很刚强,大家注意,因为性格刚强的人就容易有暴力倾向。孔子《论语》中强调“刚”,无欲则刚,那个刚不能叫刚强,应该叫刚正。为什么叫刚正呢?就是说明他那个刚强正合适,正好,把握的很好,符合中庸之道,一刚一柔,刚柔相济,那就叫刚正,形容人刚正不阿。刚强的人,加一个强字,形容这个人很硬气,硬气的人就容易残暴,杀人放火的人都是刚强自悖,就是毫无爱心 没有仁慈心,所以我们要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 

【狠戾自用】

刚强不仁和狠戾自用就有相关性,这个“狠”就是很凶狠、残忍。“戾”就是暴力,戾气很重,就是说他脾气很怪,很暴燥,很凶狠但是又很怪癖,有怪异。很多杀人犯,除了残暴凶狠之外,好多都有怪脾气,就是他从小到大心灵所受到的伤害,那是他走向凶狠残暴的原因。所以说就这个心理分析,就是他的原生家庭出了问题,当然如果从佛教来讲是因果,三世因果,那么就现实讲的话,是他的原生家庭出了问题,所以就养成他这种很怪僻的性格,不被人理解,受到别人的不待见,慢慢的就养成凶恶残暴,所以走向杀人放火这个果报。

“自用”说的就是很任性,不听劝。因为他很怪僻,所以这种人就不听劝,很任性,一般都是家里管不了的这类人。还有一类人是平时看上去很老实、很文静,但是内在的那种怪僻,一般的就发现不了,在父母面前可能还是乖孩子,还是个乖学生,还是个乖娃娃,但是到了一定时候,他的恶性就会出来,其实也是他的家庭出了问题。从现实上来讲,也是出了问题,造成了他心理上的一种伤害。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

“是非不当”就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叫不当、不恰当、不合适。偏激的人容易是这样的。我们会发现有一类人,你听不懂他说的话,我们说的话他也听不懂。“你记住没有?”“记住了。”但是呢,听不懂,他听不懂。为什么?这种人叫用脑但是不用心。大家注意,这种人不用心,只用脑,用脑子做事的人就容易偏激,往往会理解偏差,做事当然就有偏差。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就要用心,不要用脑。所以佛教讲我们这个大脑储存第六意识,是浮尘根,第六意识浮尘根就是大脑,它是分别、妄想、执着的一个仓库。那我们这个心,佛教讲这个心是第八识,它的浮尘根在在心包络,在我们的心包络里,所以那里才储存无始劫以来的善恶种子。所以不管你是学佛、念经、念佛、念咒,包括我们做功过格,学习各种经论,你都要入心,入心就是都存储在我们第八识里,存储第八识里这些善法、这些解脱的法、这些净法,这些多了,它就会熏陶,慢慢的就把那些不好的种子给扬出去了,就像打扫房间一样,把它扬出去。那么就净化我们的第八识,第八识心,转第八识为白净识,就转识成智了,这就是解脱了。

那么你要用脑的话,始终都是分别颠倒,你永远解脱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用心,不要用脑,可是怎么用心呢?现在我又不知道我的心在哪里?虽然人人有颗佛心,但是我不知道在哪里,怎么办呢?这个心我不会用,怎么办呢?改恶向善!你为什么不会用心呢?就是因为你恶。你说,我没做坏事啊。这个恶不一定说你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不明事理就是最大的恶。大家注意啊,糊涂是最大的恶。大家想是不是?愚痴就是最大的恶,你天天愚痴天天就有过。你说我没干过坏事?非也。如果你没做坏事,你怎么会愚痴呢?愚痴就是最大的过。

    所以说你做功过格,要不学习的话,天天都有过。为什么呢?你愚痴,不明白你的心,就天天都有过。什么时候没过了?你不愚痴了,你明白你的心了,你知道心在哪里了,心是什么,心为何物,你知道了,你没有过了,不容易,想没有过不容易。所以说在你没明白之前天天有过。这不是吓唬大家,千真万确。

说到底我不知道明白这颗心,那怎么办呢?佛法讲戒定慧,定力,那就要修定,这个定怎么修啊?那很难了,你看楞严三昧,楞严大定,那什么时候才能得楞严大定啊?那难说,那怎么办呢?先让这颗心啊,浮躁的心静下来。其实我们这颗浮躁的心表现的都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先把它静下来,沉静下来。你看我们通过做功过格,通过学习这些善法,让这颗心静下来,静极生定,所以静是我们入定的一个开始。 

在《道藏》里面有本经叫《常清静经》,这是道家的经典,上面说,“若能心清静,天下悉归己”。这句话什么意思啊?如果你这个心能清静了,“天下悉归己“,天下万事万物都归己。啥意思啊?就是万法都是源于我们这颗心,都是不离开我们这颗心的,这一念心的,让心静下来,慢慢就会开智慧,所以说让自己静下来,平心静气,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第一步,慢慢你就开智慧了,慢慢你就知道用心了,不用脑了,就用心了,当你会用心的时候,你就开始能听懂别人的话了,能够正确理解别人的话,而且你能看懂佛经了。大家注意,用心的人就能看懂佛经了,不会用心的人是看不懂佛经的,你说这佛经看不懂,说明你不会用心。我已经很用心了,那是你的标准,大家注意,你看大家做的笔记,很用心了,那是你的标准,肯定是你的标准,不是佛的标准。如果是佛的标准的话,你很用心了,一定能看得懂佛经,这是肯定的,佛肯定不会骗我们,凡是会用心的人,他就能看懂佛经了,不会用心的人,他就没看懂佛经。

【向背乖宜】

一个“向”一个“背”,就是应该要向善人学习,向善法学习,他恰恰不,我就偏偏不愿意,在生活当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这种人往往跟好事无缘,本来要做好事了,唉,他正好没时间,坏事正好又让他遇到。这种人在生活当中往往常见,这就是他自己的因果,说明他的福德善根还不具备,所以就往往“向背乖宜”,恰恰就背离正道,这叫“向背乖宜”。就是说他做的事情往往不合时宜,不合人心,不合大道,那么怎么办呢?还是要行善积德,修功过格,就能增长我们的福德善根。

   【虐下取功】

“虐”是虐待,这指的是上级对下级或者对老百姓。这类人一旦有了权势,他就会对下属或百姓很苛刻,虐待下属、虐待百姓,目的是取功,为了获取一定的功,争表现,为了获得赏赐,取功获赏。人有了权势做坏事也容易,做好事也容易,他的一句话可以做很多好事,一句话也可以做很多坏事,大笔一挥,他一签名,有时候就可以三千件善事做完了,一万件善事也做完了;有时候大笔一挥一签字一万件恶事也做完了,三千件恶事也做完了,所以有权势的人作善、作恶都容易。普通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做坏事不容易,做好事也不容易。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努力去做,从小事做起,小小的善事做起。所以我们不要轻视小事,因为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大的善事,我们没那个福德做,我们也做不了,现在给你一个大事,你也做不了,所以我们就要从做小小的善事,比如在路上有一块石头,我们把它弄到边上去,我们就做这样的善事很好了,天天能捡一块石头这很好了,有一个碎纸片在大街上我们把它捡起来,我们就能做这样的善事,这样就很好,很知足。不要想着在家等着机会做一个天大的善事,这叫天大的妄想,妄想太大了,大到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已,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我们做善事,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你做着做着,善事自然就会来找你做,而且也会感召,当你的功德到的时候,自然会让你遇到大的善事、大的功德去做。大家注意,做大的善事,做大的功德一定是在你的功德到了,你能担得起了,你担不起一定会遇不到的,你担得起的时候,就会遇到了,所以说千万不要打妄想了,还是干吧,老老实实的干吧,上天自有安排,这是老实话。

 

   【谄上希旨】

“谄”是谄媚、奉承、巴结上级领导,上司。“希”是一种希望、图谋,希望给我升官发财,这叫谄上希旨,通过这些,罪过就有了,罪过随着就上去了。

【受恩不感 。念怨不休。】

这类恶人,接受别人恩惠但不念别人恩德。“不感”是没有感激之情,转眼就忘了,觉得应该。真是这样,现在好多这种情况,像资助贫困学生,或资助贫困户每月300元,第一、二、三月很感动,几个月之后每月十号给钱,过了十号没给,为什么不给钱?都十一号了还不给,你怎么搞得为什么不给钱?这种情况很多,这就叫受恩不感。坏了,不能感念别人恩德,这也是很大的恶,一定注意这点,感恩不是口头表达,是内心的体会,内心的一种感受,不是一种语言,不一定非要表达出来,记在心里面,不要忘了,这会增加我们的功德。每天都有感恩,每天都有功。不是有功过格嘛,你不开智慧,天天愚痴,天天都有过。

“念怨不休”什么意思?反过来,不感恩反而耿耿于怀。“念怨”就是对别人怨,别人对他不好,伤害他,就会念念不忘,怀恨在心、记恨在心,这种人要么就是怨气重,要么就是嗔恨心重,大家注意,这是两种情况。如果记恨人的,恨心重,如果怨恨人的,怨气重。

《金刚经》讲对于这种施德不望报,特别我们做功过格时就能体会到这一点,刚开始我们都是有回报心的,我给你100元,不用还了,不用给了,等值交换可以不存在。当别人对你不好时,你就会想,哎呀这人真没良心,我给他100元他这样对我,实际这便是一种回报心,物质上的回报不需要了,但是精神回报需要,说明精神不独立。大家注意,你希望别人记着你的好,说明精神不够独立,我们感别人的恩那是我们的事,一定注意,别人不感恩那是别人的事,一码归一码。如果说别人不感你的恩,你心里不舒服,精神不独立,你就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是一个独立生存的人,你的灵魂还没有独立。灵魂独立很难的,太难了,不容易,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说灵魂的高贵、精神上的高贵不容易,太难了,但这是我们的目标,我们都要向这迈进,成为灵魂上独立的人,我们人就快乐了、就自在了,所以我们通过做功过格要慢慢减轻回报心。其实有一个回报心也是过,大家注意,你们在做功过时记住一条,你做一件好事希望别人记住你的好,这就是过。你通过这样不断地解剖自己,解剖自己的灵魂,直达我们灵魂的深处,这样你的灵魂才能不断地得到净化,就像净水器一样。那反过来别人对你不好了,你也不要怨,不要生怨,生怨也是过。所以这些你都要记下来。

【轻蔑天民】

“天民”就是指的老百姓,特别是指的遵纪守法的老百姓,就是良民。“轻蔑”就是轻视、蔑视,就是看不起,看不起老百姓,这就是恶。还有我们看不起别人,这就是恶,轻视别人就是恶。内心对人尊重,这个不容易,顺眼的容易做到,不顺眼的就不容易做到。

【扰乱国政】

这些都是讲的做官的过。扰乱国政就是讲的这一类恶人,如果他为官就会扰乱国政,扰乱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按照法律办事,不按照规章办事,就会扰乱国政,破坏国家政策法律。

【赏及非义】

“赏”就是奖赏、赏励,就是对做好事人的一种赏、一种奖赏。如果说你这种奖赏给了“非义”,就是做了坏事的人,他做的事不合正义的人。比如说见义勇为,现在国家设立了见义勇为奖,如果他没有见义勇为,你赏给他了,这叫“赏及非义”。如果他确实见义勇为了,但是你没有赏,这也是过。做官的是这样,做老师的也会有这种现象,在单位,这种现象也是很多的。

【刑及无辜】

“赏”是奖赏,“刑”就是惩罚,就是刑罚。刑罚刑及无辜的人,就是一个良民他没有罪,但是受到了刑罚,这就是过,是恶了,很大的恶了。

“刑及无辜”在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窦娥冤》大家都看过,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刑及无辜”,所以才感得六月飞雪这么一个报,然后三年大旱,确实是这样的。在刚开始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它是一个戏曲嘛,看的时候好像觉得,不会吧,像神话一样,后来学习了因果之后,才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确是这样的。这就是“刑及无辜”了,这种叫弥天大冤,所以它会受到这种果报。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

“杀人取财”就是他杀人的目的是为了夺取别人的钱财。一个是害了别人的命,一个是夺了别人的钱财,这是两个罪。过去是杀人就不取财,取财就不杀人,因为盗亦有道。那么你盗亦无道了,又杀人又取财。

“倾人取位”“倾人”就是想夺取别人的位置、权位,颠覆,把别人拉下马来,然后他自己上去,这叫倾人取位。所以这些都是讲的为官者的过,反之当然就是功,他这样做就是过,反之就是功。

【诛降戮服】

“诛”就是诛杀。“降”就是投降、降服。“戮”就是杀戮。“服”是服从,过去都有规定的,投降的人是不能杀的,不杀投降者,不光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在《日内瓦公约》都有公开的决定,就是不能杀害投降的人,当然更不能伤及老百姓、伤及无辜 。如果杀了投降的人罪过是很大的,这是对带兵的人讲的。“戮服”也是杀戮,对已经服从的人,已经投诚了,已经服从你的管理了,你还把他杀掉,这样罪过都很大。

过去这样的例子很多,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他出去带兵打仗,一举成功,有俘虏嘛,他嫌带俘虏麻烦,这么多俘虏都带回来,太麻烦了,要管他们吃喝拉撒,那怎么办呢?干脆下了狠心,把他们杀掉,杀了是简单,就回来了,回来想领功,哪还有功,不但没功还降了职,他这就是破坏了规矩。反过来想,假如人家把我们打败了,把我们也杀了呢?这个一定要换位思考,因为没有永远的胜利,也没用永远的失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贬正排贤】

“贬”是贬斥贬责。“排”是排挤。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故事就是苏东坡先生,他这一生基本上都在流放,就是被贬,被贬了好多地方。最远贬到海南岛去了,海南岛是中国最南端。为什么他被贬?“正”因为他太正直了,喜欢说实话,喜欢说直话,喜欢实话实说。像王安石变法,变法当中许多东西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因为他倆本来有交情的,他就说,安石先生,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不能这样干。王安石不高兴了,你老小子不拥护我,算了,算了,别在我身边了,眼不见心不烦,你离我远点。就把他贬了,当然远了,离了几千里。你啥也别干了,没事就喝个茶,去朝山拜佛,种种地,于是苏东坡就走了,离开了京城。后来王安石变法下台了,司马光上台了,因为王安石是新党,司马光是属于旧党,他们新旧之争。司马光上了之后,就废除了王安石新政。因为苏东坡毕竟是个人才,所以司马光就把他调回来了,我要重用你来吧,回来了。回来官没当几天,他又说实话了,你这样不对,王安石虽然有偏执的地方,但也有对的地方,你怎么全部给否定了呢?你这样做也是错误的。这司马光心里就不畅然,哎你老小子,你堵我的心啊,算了算了,别在我身边,离我也远点,所以又把他给贬了,他那个官椅还没坐热呢,又不得不离开京城,又出去了。苏东坡这一生都是颠沛流离,所幸他参禅打坐 ,也好神仙之术,所以他那个日子过得还行,不至于那么郁闷,要不然早死了。所以“贬正排贤”他身边就没有贤人,就没有正人,不为国家着想的人就坏了,国家就会没落。所以到了北宋末年经过这些人折腾,最后把两个皇帝都给俘虏了,爷俩一个宋钦宗、一个宋微宗,宋徽宗本来不该当皇帝的,他该当画家、艺术家,去吟诗作赋、弹个琴,那是他该做的,但是他很不幸当了皇帝,更不幸的是当了俘虏。这是国家的不幸,民族的不幸。

 

 

我们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开始了,这是今年第一次开课,按照我们的课程规划,我们继续因果课程、因果教育。它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关因果理论的学习。我们现在学习的经论,有《地藏经》《百业经》《十善业道经》,以及我们读诵的《楞严经》,《楞严经》在第七、八卷上也有讲到因果,它讲的比较详细,你们也可以去参看。每部经典,所涉及到的关于因果的角度不一样,一个经典一个角度,你们读的时候,留心一下就能知道。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功过格》的实践,这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因为我们学习因果的目的,就是要贯穿到生活实践当中,在日常生活当中,来落实因果的理论。这样因果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深入我们自心,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如果你光学,不去实践,因果观念始终不能建立。

关于深信因果的内容,还有你是否真正建立起了因果观念,就取决于这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因果理论的认识,这个容易,你看看书、 读读经典,一般就会有所认识。第二个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还信不信,这个是最难的。比如说遇到事情了,你就怀疑了,还有你遇到事情了,就不高兴了,没有事情的时候你还比较坦然,有事情了就不坦然了,就不那么安定了,就有点慌乱了,或者就有点想不通了,这都是不能深信的标准。所以说遇事最考验人,最考验是否真正地建立起了因果观念。我们就是通过日行《功过格》,日行像《太上感应篇》讲的“一日有三善”,当然“一日也有三恶”,就不断地激荡我们的内心。就像我们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就是业障现前,就会刺激你的内心,每一次刺激,就是一次激荡,不断地激荡我们的内心。不断地激荡不断地激荡,实际上就是碰撞,善恶碰撞,你内心的善恶碰撞,不断地碰撞碰撞碰撞,让你高兴,让你难过,也会让你痛哭流涕,也会让你哈哈大笑,不断地碰撞我们的内心,所以说这个碰撞,实际上就是一种业障现前,不断地翻腾业障,所以说修行,不会让你很舒服。因为你要修行,肯定不会让你很舒服,舒服了你就不想修行了。就像天人,就不想修行了。当然也不会让你太难过,难过的让你想自杀,不会。修行人一般不会去自杀。因为你知道有因果,就不敢了,因为自杀是犯大因果,在佛法上是很深重的因果。所以说就是通过这种碰撞,它会不断地翻腾业障,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不断地碰撞激荡,它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你慢慢地脑袋就会开窍了,你会发现,原来想不通的,想通了,开窍了,慢慢慢慢,一点点地开窍开窍开窍,开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忽然有一天,你就开悟了。这不是你之前想的,你整天想,想不出来。开悟不是想出来的,就是这样,你每天这样去做,这样去修,忽然有一天,当你哪一天不想开悟的时候也开悟了,你想开悟开悟不了。你看那些祖师大德的传记就知道,每一个祖师大德开始都跟我们一样,开始求啊求啊,他最初的目的就是求开悟,拼命地求求求,求了20年,30年了,发现求不来,他不想开悟了,哎,他就开悟了。其实我们也走他的路,包括佛祖当年也是这样的,像雪山修行,其实都是为了开悟,他雪山修行六年,发现不是开悟之道,放弃了。然后又转到菩提树下,他说如果他不取正觉就不起座,其实他在那打坐的时候,也不是想开悟,如果他要是想开悟的话,可能现在还没起座,他就忘了,当他全部忘的时候,他就开悟了,成正觉了。

所以这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理论的学习,一个是我们功过格的实践,这样才能把理论转化成观念。大家注意,理论和观念是不一样的,理论是知识,观念是我们内心的一种信仰,这个信是信根,是建立信根,就是信心扎根。五根五力,第一个就是信根,第一个力也是信力。因为你有信根了才有信力,没有信根就没有信力。为什么说我们没有力量啊?就是因为缺乏那个根,你根基不稳。我们所说的善根成就,善根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看你的信根,你的信心是否扎根,建立起不可动摇的信念,这就叫信根。如果你还动摇,风一来你就倒了,那就是没扎根,就像栽树一样,刚栽的树还要绑上三根腿帮扶一下。我们为什么现在需要很多功课?实际上也是送你几根腿。为什么需要同参道友?也是送你几根腿,把你扶住,不要倒了。因为你一不小心就倒了。和栽树那个道理是一样的,绑上三根腿,那个树就不倒了。那么什么时候不需要三根腿了?那个树扎根了,扎了根之后把那三根腿就去掉了。有那三根腿多难看,这一棵树多么漂亮,但是多了三根腿,不好看。

还有就是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老是动摇,给你很多功课,你嫌麻烦,写作业也嫌麻烦,好多人不愿意写,都是应付公事,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应付公事。就跟你们家那个学生应付老师一样,应付家长一样。现在你们都懂了吧?现在你们也开始应付我了,大部分人都是到了快要交作业那一天了,或者提前一天两天再仓促应战,很仓促交卷了事。所以说其实不管是小孩子还是我们大人,心理是一样的,这叫群体心理,群体记忆。不光是我们中国,所有的民族其实都有这种群体记忆,都有这样的,但是我们要慢慢的改正,慢慢的。因为你想啊,天天催作业等于也是给你加了个腿,你也嫌麻烦,就跟那个树一样,影响美观。在你做作业的时候要有很多腿,你也嫌麻烦,所以我们慢慢的还是要养成自觉,什么时候养成自觉了,就是你信心扎根了,你建立了不可动摇的信念的时候,你的善根就会显现。大家注意,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善根的,没有善根你不会遇到大乘佛法,遇到之后你也不会相信。你既然遇到大乘佛法了,你相信了,说明你是有善根的,你有善根,但不一定显现。为什么不一定显现?因为我们一投胎就忘了。

民间故事讲,你投胎的路上要遇见孟婆,要过一个桥,在过桥的时候,孟婆送你一碗汤,那是什么汤我们也不清楚,据说是迷魂汤,当然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大家注意,这个故事你不要光看故事的表面,其实这个故事你要看它比喻什么,看它给我们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一碗迷魂汤,我们就把它喝了,喝了之后就忘了。我们是有善根,但是忘了。有人可能喝了不止一碗,有人喝了一碗两碗,反正喝得越多,迷糊的时间越长。比喻什么呢?自己好好想想。有人喝了半碗就还给孟婆了,有人把它喝完,才递给孟婆,有的还要再要一碗,还不够,再喝一碗。为什么呢?你自己好好想想,把它想清楚了很有意思的。然后就忘了,忘了你前世干了什么,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忘了。

所以说我们的善根要接续,这叫启发,启发我们的善根。启发我们的善根,实际上就是唤醒我们宿世的因缘,宿世的善业因缘,唤醒它。怎么唤醒啊?就是信心扎根,你信心扎根了就唤醒了。为什么有的人一讲因果,虽然他不懂,但是他就信,当然这个不叫扎根,等他信念不可动摇的时候,才叫扎根。有人他就不信。就是刚才讲的孟婆的那个故事。为什么?你好好想想。当我们信心扎根的时候善根就接续了。一个是建立起了对因果不可动摇的认识、信念。第二个方面是不由自主生了一种大惭愧心,感到这个样子很惭愧,大惭愧心生,不是一般的惭愧。你说我很惭愧,那个不管用的,你连自己都打动不了,不是要感动中国吗?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所以它也是通过不断地激荡,不断地碰撞,碰撞碰撞,激荡激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个大惭愧心也会升起来,这个大惭愧心也是来显现、来启发我们的善根,把善根给启发开。所以说主要这两个方面,一个就是不可动摇的信念,信心扎根。第二个就是大惭愧心。这个实际上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心,你有道心了才有道器,为什么有的人他没有道器?不是说他没有道器,是没有催开,其实每个人都有道器,因为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人都可以成佛,所以每个人都是道器,只是没有催开。那什么时候催开啊?那只有你自己说了算。我这辈子能不能催开啊,不知道,你自己说了算,大家注意啊,任何时候都是你自己说了算,都是自己为自己决定,别人只是送你一根腿,同参道友包括这些作业,都是送你一根腿,我抱着腿不放,当然刚开始抱着腿不放是对的,到后来你就不需要这根腿了,什么时候不需要了,就是你有道心了,你这个善根催开了,你有道心了,不用了,你可以转化为自觉的一种修行,这个很重要,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这个因果课程主要就是这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的学习,一个是具体的实践,生活当中的实践,目的就是催开我们的善根,启发我们的善根,让我们善根显现,善根显现之后,等于把我们的夙世都接过来了,就接着修了,就跟接力棒一样,像四乘一百米的接力棒,比如说已经跑了两棒了,你就接着跑第三棒,你才跑了第一棒那就接着跑第二棒,那什么时候开始跑,就是你把善根接续了之后,就接着跑了,如果你没有接续过来,还是从起点开始跑,所以说接续过来很重要。

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能够妄自菲薄,一定不要自卑,当然也不能够自慢。你要自卑的话,我不行,你就忘了夙世的善根,可惜了,当然你也不能够自慢,你要自慢的话,跑接力棒的时候说不定就接错了,接错了别人的棒,坏了,那修的不是自己,光修别人了,老是看别人的缺点,就是接棒接错了,我们做功过格的时候你就知道,有人喜欢看别人的缺点,你本来是甲队的,跑到乙队里去接乙队的棒,结果跑了半天,成绩不算,肯定是不算,坏了,白忙活半天。这是我们要学习因果课程的内容。

到下次学习的时候,我们会附设禅修课,会学习几种跟我们修行密切相关的几种禅修的观法,像无常观、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这几种观法。

 

【凌孤逼寡】

“凌”就是欺凌、欺负。“逼寡”就是欺负孤儿寡母。“逼”就是逼迫,欺凌逼迫孤儿、寡妇,孤儿寡母,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仁爱的表现。儒家讲仁,仁爱仁义,佛教讲慈悲怜悯平等,像我们学习《功过格》,就是要注意去体会那些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去体会她们,去体谅她们,去怜悯她们,然后去慈悲她们,这也是我们学习《功过格》来断恶修善。像“凌孤逼寡”这些恶要断,那么什么是修善啊?修善就是同情怜悯,如果有缘的话,给予帮助,这就是断恶修善。

【弃法受赂】

“弃法”就是放弃,“受”就是接受。作为执法者,自己不但不遵守法律,反而违背法律,接受贿赂,这是恶,这属于为官者。你担任一定职责者,不一定是政府官员,凡是你担任一定职责的人,不管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只要担任一定职责的人,这都是恶。那么反过来就是善,断恶修善,修善就是要带头遵守法律。这些包括前面讲的那些,这一段都是讲的有一定职务的人所容易做的错事,那么当你反过来,就是善。 

【以直为曲。以曲为直。】

这都是讲的有一定职务的人,就是颠倒是非,本来是的把它说成非,本来是非的把它说成是,颠倒,这是我们凡夫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当在利益面前的时候,涉及到利害的时候,就很容易颠倒是非。

这不仅是有一定职务的人容易犯,就是我们平常人在利益面前,会容易颠倒是非,因为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获取利益,而颠倒是非。

【入轻为重。见杀加怒。】

这也是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入轻为重”他犯的错误本来比较轻,是轻罪,但是却把他判成重罪。为什么呢?他想获取利益,你没有满足他,就把他判成重罪,这叫“入轻为重”。那么反过来“入重为轻”也不对,本来犯的事很重,结果你把他轻判了,这也是犯了大因果。

“见杀加怒”就是说,他是死刑犯,要执行枪决了,执行死刑了,那么我们按照《功过格》要生怜悯之心、同情之心,要怜悯他。这个在26种善行中是“悯人之凶”,我们不但不怜悯,反而“怒”,就该死,你真该死,这叫“见杀加怒”这是一种情形。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升起一种快意感,升起一种快感,哎呀,死得好。一个是‘加怒’,一个是快感,这都是属于违反了《功过格》的,这都是过失。包括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看电视也容易犯这个问题,我们看见坏人死了,高兴有一丝快感,终于死了。特别是那些江湖恩怨,还有看那些法制栏目,法制栏目讲很多犯罪情节,你觉得,就该这样,就该这样。这个该不该啊是法律说了算,不是我们人,也不是法官说了算,因为法官也只是代表法律,是法律说了算,作为法官要有怜悯之心,作为我们这些观众,其实也是要有怜悯之心,这叫“悯人之凶”。这个很容易犯错误,生过失。大家要注意一下,这实际上就是《功过格》身口意当中的那个“意业”。

你再联想到平时,平时当你看到别人做善事的时候,你是不是有那种随喜的心,“乐人之善”,随喜的心,如果没有,就是恶。26种善行,反过来就是26种恶行。170种恶行,反过来就是170种善行。还有当你看到别人犯过失的时候,你是否有一种快感,特别是你有意见的人,冤家,他现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你是否有快感 ,活该,看看吧,你也有今天吧,这就是快感,你自己也注意反省,要注意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

【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知”就是知道,知道自己有过错有过失,但就是不肯改正,这叫死不认罪。大家要注意思考一下自己,你到底有没有死不认罪的地方?有没有?哪一点我认罪了,哪一点我就是不认罪,自己考虑考虑。我们本来就有罪,这是一个罪;然后有罪了,你还不认罪,这是两个罪。你看这就两个罪了,如果你不认,你就天天都是两个罪。《功过格》你就天天两个过,要注意啊。你每天都有两个过,这跟填不填没有关系,你填上它是两个过,你不填也是两个过,当然你如果填上,你有所认识,就减轻了,如果你都没有认识,就天天两个过,大家想一下啊,在你没有认罪之前,每天都有两个过,这个账你要算清楚啊。

“知善不为”什么意思啊?你知道这是善事,你该做的,结果你不去做,但是如果没有能力做,这个不算,我做不到,确实没这个能力。如果你有能力不去做,这也是过,也是恶,大家注意啊。所以《功过格》就是让我们不断地提高认识,不断让我们改过向善、改恶向善。

【自罪引他】

本来是你自己的罪,这个罪过、罪恶是你自己造成的,但你因为害怕就推给别人。“引”就是牵引、推脱,把责任推给别人,让别人去受罪,你自己逃脱了,这是一个大过,大过错,大家要注意。我们断恶修善要反过来,你自己的罪要自己承担,要勇于承担,还有的人把别人的罪揽过来,你别找他了,找我吧,这是很大的功德,这叫代人受过。代人受过是很大的功德,在修行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过去那些祖师大德,他在教导人的时候也会故意,本来这个事跟你没有关系,他非说跟你有关系,有人就接受不了,有人就受了。有人就接受不了,怎么冤枉我,怎么样怎么样就跳,他承受不了,这就不行。承受不了就不是法器。大家注意。受得了才堪为法器。这个法,有善法有恶法,看你能不能转,他知道不是你干的,就偏偏说是你干的,从事上讲他是恶,恶也是法,当你能够把它转了,你能受了,就成就了你的承担力,你的忍辱,你的承受力,就转恶成为善法了,这就叫法器,你受不了就不叫法器。所以法器是慢慢练出来的,是修出来的,不是天生的,都是一事一事的修行成就上来的。

我们祖师爷讲“吃亏、受气、耐烦”,这六个字都是成就法器的。吃得亏、受得气、耐得烦,让你勘忍,勘忍这个亏,把气吃了也是堪忍,把烦耐了也是勘忍,这就是个器了,要不然就不是个器了。有人吃亏但是不能受气,我多花一块钱一百块钱都没事儿,但你不能让我受气。能受气但不能吃亏,那也不行。既能受气也能吃亏,就耐不了烦,你不要烦我,你要烦我就怎么样怎么样,当然你不能耐烦也就不能受气了,所以说吃亏受气耐烦,是练我们这个器的,让你从一个受气包,大大大到无器之器,无器之器就是法器。大家注意,无器之器,故名法器。孔子讲的“君子不器”。子贡说,老师你看我是什么?孔子说:“瑚琏也”。器不是有形的,不器之器最后练到广大的心量,你才能勘忍众生的烦恼。那么多烦恼到这里来了,如果你心量就这么一点,就把你气爆了,他那个气超过了你的器了,就爆了。忍受、忍受两天,第三天你忍无可忍就爆了,所以那个器有局限性。器要扩大到无量无边才能成佛,注意啊,佛那个器是无量无边,不器之器,能够承受众生的烦恼,能消化众生的烦恼。我们为什么受不了,因为我们消化不了。就像吃东西,来得太凉了,吃不了,消化不了,到了你的胃里就难受,所以都是需要练的,练练练,练到最后勘忍就出来了,就练出来了,所以你要多练。

【壅塞方术】

“方术”就是指的抽签、算卦、相面。这个在过去远古时代,那些很开明的长老或者是国君,三皇五帝,或者是地方开明人士,慢慢形成一个公约,对那些残疾人、盲聋喑哑、缺胳膊少腿的那些人,因为他们不能谋生,那怎么办呢?就送给谋生的办法,一个手段,一个技术,抽签、算命。大家注意是给残疾人留了一条活路,所以说“壅塞方术”是说你一个大好的人,有胳膊有腿又有力气,扛两百斤扛一百斤都没问题,你随便到工地上干一个活都能挣一百多块钱,你偏不去干,你偏去抽签、算命、打卦,给残疾人抢生意,这就是过失。所以我们的老祖宗把这门手艺是留给残疾人用的,是他们求活路的一个方法、一个手艺。“壅塞”就是堵塞,就是阻止那些残疾人去从事那些手艺,让他们没饭吃,这是很大的过。你看现在从事抽签、算命的都是些能人,都是所谓的能人,这种现象其实是不好的。

【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讪谤”就是讽刺诽谤圣贤,说圣贤不对,他说的话也不对。有的是谤无圣贤,根本就没有,都是骗人的,这都是很大的过了,注意是很大的过,或者是还不如我呢,这就是更大的过了。你看那个李洪志号称他比佛还大,比佛的级别还高。他为什么罪过大呢?因为圣贤之道是开化人心的,这个社会如果没有圣贤,我们就是野蛮人。你看如果不造文字,如果仓颉、圣人们不造文字,到现在我们还是野蛮人。如果没有周公,没有孔子这样的圣贤,我们就是野蛮人。所以他们是来开化我们这个社会的,开化我们人类的,他代表的是一种智慧。当然高的就是圣——圣人,次的就是贤——贤人,你看那些贤人就是传播这些圣人的文化的,圣人就是把文化开出来,贤人就是来传播,他传播,我们就来学习,所以说圣贤都是开明传播文化的,所以每一个民族都有圣贤人物,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圣贤。

“侵凌道德”“侵”就是侵犯。“凌”就是欺凌。侵犯欺凌道德人物,就是对崇尚道德的,对遵循道德的,不但不加以尊敬,反而去迫害人家,去侵犯人家,去伤害人家,这都是很大的恶。因为这个社会需要道德,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道德,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道德,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道德。所以这些圣贤人物、文化、道德,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而且科技越发展越需要,科技越昌明、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因为经济越发展科技越昌明,对我们人造成的伤害越大,所以说越需要文化,越需要道德。

举个例子,像远古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实没那么多人的,人烟稀少,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充其量不过几百万人,可以说十里八里的,见不到一个人,那个时候法律什么的,可以说不需要也可以。再后来就是唐宋时期,人口几千万,几千万人分到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才几千万人,其实很多地方看不到人的,所以那个时候也不需要那么多法律。那么现在,几十亿人口,就需要法律,健全法律,光健全法律够不够?不够,还要文化、道德,宗教。为什么呢?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道德,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道德,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道德。所以,这些圣贤人物,文化,道德,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而且科技越发展越需要,科技越昌明,经济社会越发展越需要。因为经济越发展,科技越昌明,对我们人造成的伤害越大。没有道德、文化、宗教,法律越严犯罪越多,为什么?因为依法治国是建立在国民的素质上,如果国民素质不提高,光强化法律,那犯罪越多,所以说我们现在学习文化,学习道德,学习信仰都是非常好的,都是社会的基础。我们对圣贤、对文化、对愿意遵循道德的人,要给予尊敬,给予提倡,这样我们的社会就慢慢提高,当然我们的修行也慢慢上去了。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

这几句都是讲的杀生,杀生害命这些错事的过失。“射飞逐走”就是射杀飞禽走兽,“飞”就是飞禽,“走”就是走兽。“发蛰惊栖”“蛰”就是指冬眠的那些动物,“发”就是把它挖出来。“栖”就是住在洞穴或树上的,像鸟之类的,小孩子都喜欢掏鸟窝。“填穴覆巢”填穴就是把蚂蚁窝给填了,覆巢就是把鸟窝给打了。“伤胎破卵”“伤胎”就是那些哺乳动物。“卵”就是卵生动物,就是把卵给打了,那个鸟蛋,给它拿走。这几句话都是讲的杀生,杀生害命的坏事。这些是我们要改正的,同时还要护生,还要随缘劝化,随缘劝化也是放生也是护生。所以我们平时要养成放生护生的心,要随缘劝化,不要硬来,硬来就引起别人的烦恼,这也是一种伤生。伤生不是杀生,给人带来烦恼了就是伤生了,因为放生的目的是培养慈悲心,放生其实就是放自己,你们自己去体会一下,放生就是放自己!

【愿人有失。毁人成功。】

“愿人有失”就是跟前面讲的“宜悯人之凶”是反过来的,还有就是“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是反过来的,是它的反面,就是看见别人失意、失败,不如意,他内心里就愿意,就幸灾乐祸,不但不同情反而高兴,这是我们很多人有的一种心理,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不明显,就是内心里有一丝喜悦,有很多人有这种心理,我们在做功过格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够觉察。

“毁人成功”就是看见别人成功了,做事情成功了,某一方面有成就了,或者快要成了,给人搞破坏,这个就是属于嫉妒,嫉妒心理。嫉妒在贪嗔痴里面属于嗔,就是对别人的一种嗔恨心理。从修道的方面讲,当你修道的机缘不成熟的时候,比如说用功用不上,修行修不上去,那怎么办?那就要多做好事,给别人修行提供方便,你成就别人修行的因缘,你帮别人帮到一定程度,你的因缘就成熟了,所以当修行用功用不上的时候,一定要去多帮助别人,多帮助别人修道,多给别人修道提供方便,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你的修道因缘也就成熟了,这也都是因果。

助人为善,君子成人之美,成就别人的道业,这功德都很大的,你助人成道就是等他真成道了,就等同建立一个道场,功德就这么大,道场道场有道才叫道场,没道就不叫道场,所以说你助人成道就等同建立一个道场功德那么大,功德同等。

【危人自安。减人自益。】

这是说当有危险的时候,你为了自己的安乐,不顾别人的死活,这就叫“危人自安”,在危难的时候你就不顾别人了。“减人自益”就是在利益面前你想占便宜,为了自己多得一点就去消减别人的利益,这叫贪占便宜。这个我们在做功过格的时候,也要想一下有没有这个心理啊,一个是有没有这样的心理,一是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比如说春节前单位发福利,发红包!,你有没有想多要一点呢?才给了50块钱,给100块钱多好啊,才给了500块钱,给600块钱多好啊,其实这都是,功过格你有没有记上?发了5斤鸡蛋,怎么不发10斤?都是这种心理。往年都有,现在没有了,现在整治风气,不让发了。你心里很失落,这都是功过格,你有没有啊?你们自己都想想,有没有?我已经听到很多人都在说了:你看往年都有发的,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唉呀,真是。功过格、功过格……贪心起来了。

还有春节之前互相送礼,我去了,他不来看我,我给他孩子50块钱押岁钱,他只给我孩子40块钱,这都是。你好好想想有没有这种心理,有没有这种事。下一次我也给他40,或者下一次给他30,这都是。还有请客的时候,你请他吃饭,他没请你。请客的时候你要了10个菜,他请你时只要了8个菜,你心里也不高兴,这都算。你好好想想,所以春节前后做功过格是最好的,就看你心动不动,这些事情做没做。

因为我们人是很容易比较的,你一比较,就要动这个心理,就要动这个念头,念头动大了之后,就会付诸实施,就是不请他,就是没请他。去年我给他100块钱,他只给我50块钱,今年不给他。所以你看,念头动大之后,就会干,就会真干。其实我们干事情就是这样的 ,念头动大了就真干,念头动小了,即使不高兴,还是给他了,他给了我100块钱,我心里不高兴还是又给了他100块钱,但是你这个念头已经动了,虽然事情没做,但是念头也动了,所以功过格你要这样慢慢的来做。

【以恶易好。以私废公。】

“以恶易好”就是以不好的东西去换别人好的。春节的时候有没有,你问问自己,有没有以恶易好?你送人家50块钱一箱的酒,10瓶的话才5块钱一瓶,你希望别人送你好一点的,你得送我100块钱一箱的,有没有啊?想想。比如说你给他孩子买的50块钱的衣服,你想着如果人家花了50块钱给你孩子买了一身衣服,你心里就不高兴,你希望他给你买好一点的,我50的话,你至少得60块钱,这都属于“以恶易好”。包括像请客吃饭一样,你请他是在大酒店吃的饭,结果他请你找的一般的饭馆吃的饭,你不高兴了,你想应该是更好的饭店,这都是“以恶易好”,好好想想。

    “以私废公”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废掉大众的利益。“公”,公众利益,大众利益。你有没有忘了大众的事儿,光顾着自己过年了,这些都是我们在做功过格当中你要慢慢去体会的。

【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因为别人有才能,他把这件事做好了,你就把别人的成果,别人的才能,窃为己有,拿过来了,说这是我干的。别人发明了一个产品,开发了一个产品,你把它拿过来。或者你想了一个很好的商标,你还没注册呢,被人给抢注了,这都属于是偷盗,这个在五戒当中属于偷盗行为。

“蔽人之善”就是把别人的善、好处、优点遮蔽起来,隐蔽,遮蔽,让别人不知道,这都是妒嫉心理,你有没有?平时我们做《功过格》时要注意,你有没有,你看到人家做得好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不高兴,不高兴这是属于心理。蔽人之善属于一种心理,你不希望他好,不希望别人做的好,这是一种心理。如果你去付诸于行动,把它给遮蔽起来,这就是身。身、口、意嘛,如果你把它说出来,就是口业,其实就是我们看到别人能干,心里不高兴,这种妒嫉心理很多人都有,我们不要回避这种心理,我们要克服它。特别是两人差不多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嫉妒心理,论能力论才华我们差不多嘛,他为什么比我能干,这种嫉妒心理很容易产生。当两人差别很大的时候,往往不容易产生,他可以当我的老师,是一种敬佩。所以说我们不要回避这种心理,一定要把它挖掘出来,改正了,改正了之后你就是个阳光男孩,阳光女孩,就很阳光了,当我们这个人活在嫉妒中的时候,就不阳光,你想阳光都阳光不起来的。

【形人之丑。讦人之私。】

“形”就是形容,怎么形容呢?就是用夸大的语言形容别人的丑,丑闻,丑事。你看现在那些娱乐明星,八卦、绯闻,这是典型的,专门有人跟拍,让人家那些明星很多事情隐私都暴露在阳光之下,这都属于“形人之丑”。当然你如果是说人家好处、优点,这还好,如果说人家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你给人家揭发出来了,这就属于“形人之丑”。

甚至有人“讦人之私”,“讦”就是攻击、打击。“私”就是隐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你不要进入啊,大家注意,你不要进入别人的私密空间,就是有人让你进,你也不要进入,千万不要进入。你不但想进,还要去攻进人家的隐私,这是大恶。因为什么?你了解了别人的隐私,难免就会有是非,有时候不经意间就说出来了,不想说,说着说着不留神,不小心就说出来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好的定力,管控不了自己的嘴,有时候就说出来了。因为我们人都谝能,饭后的谈资,朋友在一起吃饭,说着说着就说出来了,这很容易就犯的过失。

【耗人货财】

“耗”就是消耗,专门消耗,专门挥霍别人的财产,钱财物品。特别是有钱人、富二代、官二代身边很多,不乏这样的人,他有钱,好多人围在他身边,大部分都是冲他的钱来的,让他怎么花钱,官二代就是让他弄些权利。当他没有钱的时候,他的身边就没有一个人,人不见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们有佛二代,佛二代不会,因为我们佛二代信佛,信因果,都有正知正见。佛二代即使有钱也不会,有权也不会。

【离人骨肉】

“离”就是离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骨肉”是骨肉亲情,这一家人,你给人搬弄是非,挑拨人之间的家庭事,让人家庭支离破碎,弄得人家家不是家,人不是人的,这叫离人骨肉。让人家庭不和,这个罪很大的,大家一定注意。善人就不一样,善人想办法让人劝和,劝人家家庭和睦。

【侵人所爱】

“侵”就是侵犯、夺取,夺取别人所喜欢的、所爱的东西。像君子不夺人所爱,别人所喜欢的一个物品,想把它夺过来,这些都是我们做功过格中要注意的。包括前面所讲的“离人骨肉”都要注意的。 你那些亲朋好友当中,在私下里或在吃饭的时候,你有没有说人家那些是非啊?守着这个人说那个家庭的是非,有没有啊?特别是春节聚会的时候人多,有没有搬弄别人家的是非啊?

【助人为非】

“助”就是帮助。“为非”就是做坏事,就说你帮着别人做坏事。别人做坏事你不但不劝阻,还帮着别人做坏事,这叫“助人为非”。就是你成就了别人的坏事,有没有?你想想有没有。

【逞志作威 。辱人求胜。】

“逞”就是得逞。“志”就是得志。什么意思?比喻他有钱了,发财了或者说升官了,这就叫“逞志”,得逞了。“作威”就是显威风,摆威风出来了。这个是我们很容易有的一个问题,你看没钱的时候是一个人,有钱的时候就变一个人了,这都属于“逞志作威”。不做官的时候一个样子,做官的时候就不是他了,这都属于“逞志作威”。而且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很多人都有。为什么呢?他这个实际就是没有福德,没有福德就是没有定力,他就沉不住了,沉不住气就会上扬,上扬就会作威作福。

“辱人求胜”就是侮辱别人,来求得胜利。什么意思?就是通过侮辱别人来夸大自己,让自己好过,通过打击别人来抬高自己,我们在做功过格的时候要对照一下自己有没有。

【败人苗稼】

“败”就是破坏、毁坏。毁坏别人的苗嫁。“苗”就是禾苗、庄稼。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利国,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重视农事生产,这是中国向来的传统。像我们的历法,就是根据有利于农事生产来制定的历法,所以叫农历。农历、农历,就是这么来得,为了方便农事生产,就是农业——农业耕种而制定的历法。这就可见中国向来重视农业,种庄稼就要保护青苗,所以过去有青苗法。毁坏青苗法是很严重的,都是死罪。现在这方面法律就轻一些了。而且过去农业生产生产力低下,收成低,一亩地麦子就产二三百斤。现在收成高,一亩地麦子可以产一千斤,有的五六百斤,有的七八百斤,好几倍的收成。现在这方面就不太突出了,过去很突出,过去一亩地两亩地是养活不了自己的,现在一亩地吃饭都没问题。过去一般都要十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养活一家人。

【破人婚姻】

“破”就是破坏,破坏别人的婚姻。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罪。

【苟富而骄】

“苟”指的是不正当的手段。以不正当的手段致富。“富”致富。 通过非法的手段来致富。那么富了以后就“骄”,“骄”就是骄慢,就是狂傲,很狂大。所以说富裕了、有钱了一定要学习文化,要知礼仪、知廉耻,这样的话,才能“富而好礼”。《论语》上讲“富而好礼”。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就是因为富而骄。你富了以后就骄慢,就不知道你姓什么了,就忘了以前你是干什么的了,就忘本了,这就叫“富不过三代”。但如果你“富而好礼”,知礼仪、知廉耻,就能够超过三代,代代兴盛。

像山东栖霞的牟氏庄园,那就是很好的一个教育的例子。他十世兴盛,十代兴盛这个是很难得的,没有良好的教育是做不到的。所以大部分都是三代而破,好多都用不了三代,当代,甚至一代就破了。二代破了,三代破了..... 中国历史上大部分超过三代的都不多,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中,做功过格中要注意的地方。你看凡是那些长远的,你对照《功过格》来看,都是符合《功过格》的。像曾国藩,也是天天做功过格的,他天天检讨自己,今天又干了什么坏事,天天检讨,然后写在日记上,他这实际上就是在做功过格。

【苟免无耻】

“苟”就是非法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苟免”就是他本来做了坏事了,本来做了恶了,应该要受惩罚,但是他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免去了他的刑罚、处罚,他不但不思悔过,反而“无耻”就是不知耻,不知悔过,反而更加用非法的手段去做坏事,这就叫“苟免无耻”。不知羞耻,不知悔过,像这种人报应就快了,大家注意,报应就快了!

【认恩推过】

就是说别人做的好事,你自己把它拿过来当自己的,是我干的!这样冒认,冒领。就像别人丢了东西一样,它是我的!——这样冒认,冒领了别人的东西。“推过”把罪过推给别人。想想在做功过格中,有没有这种心理,有没有这种事情。

【嫁祸卖恶】

“嫁祸”就是转嫁,转嫁灾祸,就是嫁祸于人,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叫嫁祸。“卖恶”“恶”相当于罪恶,卖给别人,推给别人,推卸给别人,让别人去承担这个恶,这叫“嫁祸卖恶”。自己不敢承担,这就没法成为法器,你要想成为法器的话,正好要反过来,把这些恶啊祸啊,自己承担,把功啊利啊,让给别人,这样可以成为法器。

【沽买虚誉】

“沽”就是卖。“虚誉”就是虚名,你本来不具备这个名,因为你没做这个事,那就不具备这个名,结果你反拿过来,你认为你有这个名,这叫什么“沽名钓誉”,名不副实,这个叫伪善,虚伪。这是我们在修行当中要注意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不要伪善,你做就是做了,没做就是没做,不要伪善,这种就是伪君子,伪善就是伪君子,我们千万不要做伪君子。伪君子就是家道不昌,你可以观察,凡是伪君子都是家道不昌,而且子女容易受报。注意伪君子家就是子女容易受报。因为他自己通过伪善的面孔赢得了别人的赞誉,赢得了名誉 ,就会让他的子女来受报,这也是因果。因为你的名声在前,善的名声在前,后面有一个恶,子女跟在后面,所以子女就容易受报。

【包贮险心】

是一样的。“包贮”包着藏着,贮也是藏,藏着掖着那个险恶的心,让别人看不出来,也是子女受报。因为你表面上,这个人不错,内地里很险恶,你表面上看起来很好,是个君子,其实不是君子。后面是子女嘛,所以子女受报,大家一定注意这点。“沽买虚誉,包贮险心”子女容易受报,家道一定不昌。

【挫人所长。护己所短。】

“挫”就是挫败,挫败别人的长处,优点。你看到别人的优点,不但不随喜,反而挫伤人家,挫败人家,故意挫伤人家,这是恶。当然祖师大德教育学生例外,教育自己的学生故意挫伤他例外,你不能去记他的过。像善星丘比特意记佛的过,他骂了谁,这是口业,你说要口说善语,有一天佛犯了一个错,骂了谁谁谁,佛哪一天踹了谁一脚。

【护己所短】

“护”就是袒护、掩护、掩饰,掩饰自己的缺点,不让别人看到。如果说你掩饰自己的缺点,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也是一种修养,你没有害人的心,自己受报,自己受报的快。大家注意,如果你掩饰自己的缺点,是为了包藏自己一个巨恶的险心、险恶的心,子女受报的快,这就是因果,因果要分清楚。

【乘威迫胁。纵暴杀伤。】

“乘”就是借着凭借,“威”就是威力威势,你有势力,力气,权利或财富。“迫胁”就是强迫人家听你的话帮你做事,这就是“乘威迫胁”,可以说是强者胁迫弱者。

“纵暴杀伤”“纵”是放纵。暴“就是暴行,放纵暴行。”杀伤“就是杀伤人命、物命。

【无故剪裁】

“无故”就是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无缘无故,也不是什么节日,也不是去应酬,或者参加一个宴会,什么都不是。“剪裁”就是置办衣服,这里面牵扯到一种浪费,或者说是为了过一种奢侈的生活。现在很多人,烦恼了就去买东西,买衣服,买吃的,买零食吃,其实把衣服买回来之后一次也没穿过。大家有没有啊?肯定有,特别是你们女同志,烦恼了然后就去逛商场,逛超市,有的就去看衣服,试穿,其实她不买,就试穿。当然有的就买了,有的当时头脑一发昏就买了,买回家去之后一看其实一样都穿不着,但是她舒服了。这个循环就结束了,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过一段时间又来了,又去了,逛商场逛超市,又在试穿,穿来穿去,服务员态度好,态度不好还得找人理论。又买回家去了,有的穿过一回,有的一回没穿,这都是头脑发昏。所以叫“无故”。为什么叫“无故”呢?因为头脑发昏,所以叫“无故”。如果她头脑不发昏,她肯定是有理由的,比如我确实没有衣服了,我确实要应酬一个很大的场面,都是浪费。当然包括给你们家孩子买衣服也是这样的,不光是买衣服,像买那些吃的,用的,什么玩具,这些都是要注意。

【非礼烹宰。】

“非礼”就是不合礼仪,不合节度。大家注意 ,一个是不合礼仪,为什么讲不合礼仪呢?因为过去非常重视祭祀活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非常重视祭祀,祭祀肯定就需要贡品,贡品当中有三牲,牛羊猪,整个的牛羊猪贡上去。后来嫌太大了,就用牛羊猪的头摆上去。它这个要合乎一定的礼仪,要合乎一定的节度,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杀它们之前,要进行一定的仪式,跟放生仪式不一样,因为放生是我们把它放走了,这是在杀它之前做一个祈祷,祈祷的目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杀你们不是滥杀无辜,我们是有目的的,我们是为了什么什么什么,所以今天只有牺牲你们,换来大众的幸福。其实这纯粹都是没理由找理由,(师父笑)。等于说是做一个祈祷,做一个劝解:你不要嗔恨我们,你不要报复我们呀,你要报复的话你报复我一个人,跟别人没有关系。像主持祭祀的这个人要承担这个事儿。过去有主祭,主要的祭司,就是主持这次祭祀活动的主持人,就像我们现在做佛事的主法人是一样的。主法者主祭者,他要承担这个事情,如果没有罪过就算了,如果有罪过,罪过在我一个人,跟别人没关系。得有这种情怀才行,如果没有这种情怀的话,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主祭者。就跟我们主法的人是一样的,我们做佛事主法的也是,那你是要承担下来,谁主法谁承担,得有这个情怀,如果没有这个情怀的话,那就不是合格的主法者,所以说你担任主法者或者主祭者,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你要承担责任,所以说这里面一是要合乎礼仪。

还要合乎一个法度,找一个分寸,而且要用最快的方式结束它的生命,不能折磨它,像我们小时候玩蚂蚁,那纯粹是折磨蚂蚁,玩昆虫,我们小时候好多都有这样的经历,玩小昆虫折磨它,那时不懂事。以最快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减少它的痛苦,所以说一定要符合礼,这个礼就是讲的分寸,讲的具礼。

【散弃五谷】

“散”就是分散,“弃”就是丢弃、抛弃,就是随便丢弃五谷杂粮,在过去非常重视这点,因为过去我们的农业生产力低下,收成低下,特别重视这些。过去一亩地是养活不了一个人的,现在能够养活一个人,因为现在高产,过去都是至少要五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现在我们一亩地产一百斤或者产八百斤,一个人就吃不了。要过去,一亩地麦子两百斤都不得了了,就解放前,不得了了,所以说不能随便浪费粮食、浪费五谷杂粮,它跟前面的“无故剪裁”其实也是一样的,都是讲的不要浪费。

【劳扰众生】

“劳扰”“劳”就是劳役,“扰”就是打扰,什么意思啊? 就是随便打扰老百姓,称之劳役。在《论语》上讲的“使民以时”,就是让老百姓从事劳作的时候,一定要避开种庄稼的时间,农闲的时候才从事一些国家的工程,像秦始皇修长城,他有没有功德?有功德。给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壮观的万里长城。有没有罪过?有罪过,为什么有罪过啊?他打扰老百姓的生活,不分时候。大家都没有时间种庄稼了,国家怎么办,国家就没有饭吃了,所以“使民以时”就是要掌握好时间,不能打扰老百姓的生活。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们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的,你要让别人帮个忙,也要尽量不要打扰他太多的时间,不能扰乱他正常的生活。还有你想到寺庙里来做义工也是这样的,尽量不要打扰到你们正常的工作生活,要尽量安排好时间,不要影响你的工作生活,我们两相将就一下,这都属于劳扰生活,只要合理安排好之后,就不会成了劳扰了,因为大家做功德、做义工就是要做得开心,开心就有功德,做得不开心就没有功德了。

【破人之家。取其财宝。】

“破人”就是破坏。“取其财宝”“取”就是夺取,就是通过不正常的手段,让你破家,目的是夺取你的钱财、物品、财宝,这些都是属于大恶了。让你破产、破家了,就是大恶。如果没有让你破家就是小恶,破了家了,就是大恶,大家注意这一点。所以说功过格,这个功过,过也有大小,这个善、功也有大小,根据程度来决定。

【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决水”就是水库、水池子里的水,你把那个坝掘开、挖开,放水来淹人家。放火就是放一把火来烧人家的房屋,人家的什么东西。“决水放火”这都属于大恶,根据程度不同,用火把人家里都烧光了,这就是大恶,如果没烧成,就属于小恶。放水是一样的,你把人家的房子田产都淹了,就是大恶,淹了一点,就是小恶。所以“以害民居”妨害了人家民居,民居就是房屋,老百姓居住的房屋,让他没有地方住,让他无家可归,这是大恶。

像那些没有谈好,就把人家房子给拆了,给拆迁了、给扒了,这就是属于大恶。商量好了,就不算,没商量好你就着急火燎的把人家屋给扒了,让人家无家可归,这就是大恶。商量好了,就没有恶,你赔偿人家了,就没有恶。

【紊乱规模。以败人功。】

“紊乱”实际上就是打乱、破坏,就是打乱人家的规模,“规”就是规划、计划。“模”就是讲的规模,一个是规划,一个是规模。一个人做事情,他肯定都是有规划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然后我想把它做到什么程度,都是有计划的。那么现在你不但没有随喜,反而破坏人家的计划、规模,“以败人功”,让人失败,本来快要成功了,你让人家失败了,叫功败垂成。所以随喜功德、成人之美,就是善。你破坏,就是恶,那要看你破坏的程度,如果说你给人家破坏之后,他想不明白,他死了,自杀了,是大恶。
  【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损”损坏,故意破坏别人的工具物品,别人用的时候没有了,没有用的。“穷”跟“贫”不一样,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贫”上面是分,下面是贝,贝就是钱,钱被人分了,你就没有吃的、没有用的了,指的是物质上的贫乏。“穷”上面一个穴,下面一个力。什么意思?你力气再大把你关到洞穴里,有啥用啊?有力气不好使了,使不出来,把你锁起来了,没法使了。像关公力气再大把他俘虏了,像一个神枪手,但他没有枪,这叫穷。穷指的不得志,是精神上的。贫指物质上的贫乏。穷是精神上的不自由、精神上的贫乏。你再能干,人家不让你干,你说能当总理,但总理只有一个, 你想当当不成。这就是贫与穷的区别。

当年,子贡去看原宪,都是孔子的学生。因为孔子当年去世后,弟子们守孝三年后,都各自走了,子贡又守孝三年,一共六年。原宪到一个山里隐居去了,子贡穿着绫罗绸缎,骑着马,配着剑,去看他,一看,住了一个破茅草屋,破破烂烂的衣服,光着脚丫子,蓬头垢面,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洗脸了,也不梳头,也不洗脚,出来见他。子贡一看说,老同学,你真穷啊。 原宪就很不高兴了, 你太俗了,是贫也,非穷也。这就是穷和贫的区别。他说我这叫贫不叫穷,啥意思?我精神上是快乐的,我内心是自由的,我的快乐境界你是体会不到的。所以子贡就很惭愧向他赔礼道歉,对不起,失言了,失言了。

 

【见他荣贵。愿他流败。】

“流败”“流”就是流放,“败”就是败落,是指有的人看着别人荣贵,就是荣华富贵,发达了,心里不高兴。这个“愿”就是心里想着人家被流放了,流放就是贬职,被革职,就把他流放到外地去充军,有的是充军,有的是流放。像苏东坡经常被贬官,然后流放,最远流放去了海南岛。在那个时候,不要说海南岛,一过岭南就属于流放之地。岭南就是广东跟湖南交界的地方,岭南以北是湖南,岭南以南是广东、广西那一带,就是很落后的地方。像往北东北三省、蒙古。往西像大西南,云贵川,陕西以西甘肃、青海、新疆,过去都是大边疆,都是流放之地。苏东坡都被流放到海南去了,先是流放到广东,后来不高兴又把他流放到海南去了。所以过去只要没干好就把他流放。像这种就是“见他荣贵”,他心生嫉妒有嫉妒之心,见不得别人好,看人好他心里嫉妒就想使坏,这是恶。如果说让他人家庭破败这就是大恶了。

【见他富有。愿他破散。】

这个是一样的,跟前面道理差不多,也是见不得人家好。“富有”“富”就是家庭富贵、资产富饶,然后也是生嫉妒之心,就希望人家破害、破落、家财耗散,就是嫉妒心作怪,跟前面是一样的。

 

【见他色美。起心私之。】

“见”就是看见,“色美”就是看见人家妻子女儿美貌,“起心”就是起邪心,“私”就是占为己有,这也是恶。

【负他货财。愿他身死。】

这一段都是起了一个不好的心。“负”就是欠债,欠了别人的债务,钱财物品,心里想着早点死了算了。这是啥意思?就是不还了,想赖债、赖账,这都是大恶。所以真正的随喜功德不容易,因为这都属于嫉妒心,嫉妒心作怪,所以这个嫉妒,“嫉”怎么写的,左边是一个“女”,右边是疾病的“疾” ,“疾”其实是一个简写,是愚痴的痴。那么这个“痴”怎么解释?就是你的认识生病了,认识生病就叫做痴。你道理不明白就是认识上生病了,你思想上生病了就叫做痴。中国的汉字是很有意思的。你说不明白,不明白就是你生病了。哪里生病了?要么你脑袋生病了,要么你的心生病了。应该是心生病了,你的心坏了。你的心脏是好的,你的心是坏的;你的脑袋是好的,但是脑残。我们再看这个“嫉”,这边是一个“女”,那边是一个“病”字旁,里面是一个“矢”,“矢”是什么意思?弓箭,弓的箭头,就是说你这个嫉妒心啊,就像一把箭,射向了自己。大家注意!射向自己,没有射向别人,你嫉妒张三,其实是这把箭没有射向张三,而是射向了自己。因为嫉妒谁烦恼啊?自己烦恼,人家没烦恼。自己烦恼,所以说用这把箭射向了自己,所以说你生病了,射向自己的心,所以你病了,嫉妒心——心病了。所以心脏是好的,可心坏了,这就是嫉妒。它为什么带个“女”字旁啊?因为嫉妒心重的人大部分是女子。不好意思,这个不是我说的,我不是推卸责任,这个是我们老祖宗就这么造的字——仓颉造字。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大臣叫仓颉,他负责文化教育,相当于现在的文化教育部的部长,他造的字,他就是这么造的,所以我就只能这么说,你们若介意的话也是过。

所以说嫉妒那个“妒”,一个“女”,一个“户”,“户”就是门,意思是你的嫉妒心一上来,等于是把门关上了,这就叫闭关自守。把你的那扇门关上了,你的心就越来越小。你越嫉妒心就越来越小,你就越难过。因为你自闭嘛,不见人——关上门不见人,你封闭了你的心,关上了大门,封闭了自己的心。关上大门朝天过,越过天越小,这就叫嫉妒。明白了吧?中国的汉字解释清楚了,什么叫嫉妒?你们回去再研究研究,把这个嫉妒研究好了你就不嫉妒了,你就快乐了。

【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干求不遂”“干”比喻很专心,很专心的去求别人,请别人办事。“不遂”是没有遂顺心意,没办成,或者是别人没给办,根本不给你办,变成了咒恨。“咒”就是咒骂,“恨”是怨恨,咒人家、恨人家,所以大家做《功过格》的时候要反省自己。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

“失便”就是失败,不得志、不得意,看到别人失败了、失意了,做生意失败或者干什么事情不得志了,便说他过,就说人的过失。这时候看人不幸要生同情心和怜悯心,看人事业成功要生随喜心,这就是前面讲的“乐人之善,悯人之恶”。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体相不具”指的是身体有残疾,五官不正,身体不全,六根不全或是相貌丑陋,就取笑、讥笑人家。身体残疾的人都是前生都做了缺德的事,要么是祖上缺德,要么是本人前世缺德造成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讲,人家前生做了缺德的事或是他祖上缺德,我们应该同情,怜悯他,在他面前说话的时候就要注意,要尊重人家,给人留下体面,这很重要,大家注意。因为你讥笑人家也是缺德,你看不起人家六根不全,五官不正你就缺德了,如果说你同情人家、怜悯人家、尊重人家,给他足够的尊重,足够的面子,你就有德了,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注意。

【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抑”是压抑,阻挠,贬低,就是看到别人的“可称”,就是能拿出手的,拿出门的才华才能、才干,不但不欣赏反而打击、贬低人家,让人家干不成,不能让人上进,其实这也是嫉妒人的才华,阻碍人的升迁,阻碍别人成长。大家注意这点,你阻碍贬低别人的才华,这就后代不昌,子孙不昌。你阻碍了别人的进步,所以你的家道就不昌,如果你想子孙发达,子孙昌明的话要成人之美,你越成人之美,你的子孙越发达,后代越发达,你越压抑别人,子孙就不发达,这就叫报在子孙,这就是因果。

【埋蛊魇人。用药杀树。】

“蛊”是一种邪法,是一种小精灵,一种鬼神。有一种邪法他专门养这些小精灵,然后使坏。比如你得罪他了,他就给你使坏,用这个小精灵或者叫蛊虫,把它放出去,给人捣乱,这个蛊的虫字代表小精灵,不是动物的那个虫,那个是小昆虫,这是小动物死了之后变成小精灵,实际上就是小鬼,把它们抓过来,他们有办法养着它,专门做坏事。这种坏事做了不得了。“埋蛊魇人”“魇”里面一个讨厌的厌,一个鬼。魇也是一种鬼叫魇鬼,或者叫魇魅鬼,魇魅鬼一般男鬼找女的,女鬼找男的,也分男女,只是我们看不到。“魇”是去害别人去,让别人生烦恼,严重的话让人死了。像我们学佛的人不怕,只要你坚守正道,坚守修行之道,这些是靠不了你身的,当然你要学成邪术的话,报应就来的快,用邪法整人的人报应就来的快。

“用药杀树”一棵树碍你的事了,你就故意用办法,用药物浇水,几回就死了,这种叫阴毒。什么意思?就是见不得人的事,都是悄悄密密办的,偷偷办的,这种叫阴毒,搞阴谋诡计。阴毒的人就是子孙不发达,报在子孙。搞阳谋的人,我要跟你干,我要整你,我要明说。阴毒啥意思?他要整你他不明说,他悄悄密密的,这就叫阴毒。阳谋的话他要给你明说,我要跟你打架,我要跟你明说。明说的人报在自己。搞阴谋的报在儿孙。大家注意里面的因果。

【恚怒师傅。抵触父兄。】

“恚”是嗔恚。“怒”也是发怒。“抵触”“抵”是抵触、顶撞。什么意思?不听师父的教诲,反而生恚怒、怨恨,嗔怒、怨恨。顶撞父兄,父亲、长辈、兄长。大家注意,天地君亲师这是我们中国五大。君指的是上级,亲就是父母,师就是师长,一般这五大类。这五大类都属于福田、恩田,都是我们人的恩田。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要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尊重大自然的规律,这就是尊重天地。我们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一定要尊重天地之规律,尊重大自然的规律。父母是生养我们,要孝养父母。师是文化的传承,尊重师长。像老板、你的领导都是你的上级,因为上级给我们谋生,提供我们谋生的一个方便,一个机会,所以这都属于恩田,一般叫五大恩田,所以我们要尊重。

【强取强求。好侵好夺。】

取”就是夺取,“强”就是不讲道理,很蛮横,硬要夺过来。“求”就是求人办事,也是强求人家,不答应不行,必须去办,不办不行,这么强,很勉强别人。“好侵”“好”就是喜欢,追求喜欢,喜欢侵犯别人。“好夺”也是喜欢夺取别人的东西。社会上也是有这种人的,其实家里并不缺钱,或者说他并不缺这个东西,但他就是想法设法想要这个东西,就是占点小便宜。你说家里缺吗?不缺,可能甚至比你还富有,但就是想占小便宜,不占小便宜不舒服,有这种人贪占小便宜。但占了小便宜就吃大亏,大家注意,喜欢占小便宜的人一定要吃大亏的。吃小亏的人一定不会吃大亏,这就叫因果。《道德经》上老子讲“天道好还”。他为什么呢?你吃小亏多了,小亏多了还有没有大亏呀?他就化整为零了,就没有大亏了,所以常吃小亏的人没有大亏。那么不吃小亏的人呢?他就化零为整了,最后也吃大亏,他占小便宜是吧,今天占2块钱,明天占3块钱,后天又占5块钱,占占占,占200小便宜,突然有一天吃了大亏,花了500块钱,连本钱都亏进去了。所以一个是化整为零,一个是化零为整,这就是因果,大家要注意这点,所以说聪明的人,真聪明的人常吃亏,到聪明不聪明的人不吃亏,愚笨的人是占小便宜,这个你看着选择吧,看着办吧,选择题出来了ABC,选吧。

【掳掠致富。巧诈求迁。】

掳掠”就是抢劫,掠夺,靠这个发财致富的,打家劫舍致富的,这就属于发的不义之财。不义之财发家就是一个暴发,暴发也会暴落。说这个暴发户,如果他能够及时改正,他还能够延缓下去,如果他不改正的话,时间很短就完了。所以有些人他在积累财富的过程当中发了不义之财,后来他明白了,他就及时的改过,及时的弥补,行善积德,他就由偏到正,走正道过度过来了。那么有的人他不明白很快就败落了。

“巧诈求迁”“巧”就是用些技巧。“诈”就是诈骗、使诈,来求得升迁,求得官位地位的手段,这些都是不正当的手段,这些是靠不住的,因为来的快去的也快。

【赏罚不平】

一个是“赏”,一个是“罚”,“赏”就是赏赐,“罚”就是惩罚,就是赏赐和处罚不公平,有失公正,这个做父母的要注意,做老师的、做领导的都要注意。你在家里赏罚不平的话儿女就有意见;如果是老师赏罚不平学生就有意见;如果是领导赏罚不平,员工就有意见,就会闹乱子。

【逸乐过节】

就是放逸享乐,“过节”就是过了,“节”就是有节制,过了节制,过了度就坏了。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福不过三代,就是因为逸乐过节,大家注意,你看曾国藩,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了一千七百多人,他研究的都是在历史上有详细记录的人,研究他们的功过成败,包括他家庭的成败,他是怎么兴盛的,又是怎么衰落的,为什么有的家庭发的快败得也快,为什么有的家庭他能持续很长时间的兴盛,他研究的结论就是要加强家庭教育,要坚持走正道,坚持道义家庭才能长久,如果不能走正道就是富不过三代,这是一个魔咒。不光是中国,世界上的人也是这样的富不过三代,你想突破这个魔咒的话就是要加强家庭教育,避免“逸乐过节”。有钱了有权了,然后就没有节制了,想干啥干啥,就坏了。所以说富不过三代,这是历史上的教训,你看我们都学历史但是真正吸取历史教训的有几个人那?其实没有多少人。德国一个心理学家叫荣格,他说了一句很丧气的话,他说人类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不认识历史,我觉得这话说的很好,大家想想是不是啊?我们都学过历史,中国历史学过,世界历史学过,但是我们真正吸取历史了没有啊?吸取这些教训了没有哪?没有,是吧!我们照样还是该干啥干啥,所以说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就是不认识历史。

【苛虐其下】

苛虐”“苛”就是苛刻,“虐”就是虐待,什么意思啊?就是对老百姓或者下人、仆人、有的家庭请的钟点工、请的保姆,当然也包括你下面的员工,对他们很苛刻,虐待人家,这都是属于恶。

【恐吓於他】

恐吓就是吓唬人家,威胁人家,吓的人家不得了,这都是属于恶。

【怨天尤人】

一个是怨恨天地,一个是指恼怒、愤怒、指责别人。就是当你遇到不顺心,事情没办成的时候你不怨自己,都会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要么怨天怨地,怨老天爷不公平。大家是不是啊,你看老天爷也不长眼。有没有?这是在咒骂老天爷,这是多大的恶啊!这是很大的恶!你不自己好好反省自己,怨老天爷去了,多恶啊,多大的过啊!你怪别人好像也有那么一回事,你怎么能怪到老天爷头上去了哪?不下雨你怪老天爷;连着老是下雨麦子晒不干,晒个衣服也晾不干,你又怪老天爷了;天冷了,那么冷,你怪老天爷去了;天热了,你看这么热哪,又怪老天爷去了。你看老天爷不好当啊,老天爷最不好当了,你看我们刚供完天,我们又唱又拜,又在那发愿,可不能再怨他老人家了,要不然你拜了半天都是假的,你拜了半天又怨人家了,那不行。所以说本来是你自己错,你没干好,这是一个错;又怨老天爷,这是两个错;今天我们学习了,学习后你还不认错,三个错,所以再不认错三个错了;你不光不认错回去还照干,四个错了。注意啊,四个错了。“怨天尤人”让我们成为怨男怨妇,所以说世间上就两种人,一种是怨男,一种就是怨妇。反正不是怨男就是怨妇,我们一定改正,当你不怨人的时候你就是最快乐的人。你可以试一下,你三天不怨人,保证你这三天内心很平静。当第四天你忍受不了了,又怨人,平静没有了,你不信可以试一下。

 

【呵风骂雨】

“呵”就是呵斥,“骂”就是咒骂,这个跟前面一样的,找不到地方怨了,这么冷还刮风。特别像今天,今天本来就有点冷,又刮风,就“呵风”,如果再下雨,唉,怎么又下雨,刮风就刮风,又下雨。其实这都不关老天爷的事,这都属于抱怨,大家注,这个鬼天气,都属于抱怨。对天气有意见、不满,也属于抱怨。冬天来了嫌冷,也属于抱怨。夏天来了嫌热,也属于抱怨,都是怨恨老天爷。正是我们人不知道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人少了,所以气候就不正常,当反省人多的时候气候就正常了,就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斗和争讼】

“斗”就是打斗,聚众打斗。“讼”就是打官司。“和”召集人打斗,打打闹闹,然后又指使别人打官司,这都属于不和谐,因为劝和不劝斗,不劝争,不要轻易打官司。

【妄逐朋党】

“妄”就是不明白,稀里糊涂的,不明不白的就追随,“朋党”跟随一些狐朋狗友或者酒肉朋友。特别是年轻人,喜欢狐朋狗友。因为是不明不白追逐这些狐朋狗友,最后走向违法乱纪,这样的很多,特别是现在。

【用妻妾语。违父母训。】

“用妻妾语”是听妻妾的话,违背父母的教诲,这是告诉我们你心里要明白,要有主见,不要乱听谗言。男众你们也不能大男子主义,女众也不能不讲道理,我们还是要合情合理,合情合理把家庭团结好。我们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发展,我们要建民主富强的国家,民主共和,所以说做为男的不能大男子主义,不讲大男子主义,女的你们也不能上了天。

【得新忘故】

得新忘故”就是朝秦暮楚,寡情薄义,见了新的就忘了旧的,对人是这样,对物也是这样。大家注意,对人不能这样的,对亲朋好友不能这样,对物品也不能这样,我们还是要重情重义。从我们人道的角度来讲,还是要重情重义,这种人才最终才有福报。

【口是心非】

就是说的一套,心里一套,不诚实,虚伪,这种人就是虚伪。所以,你看“信”字,一个单人旁一个言字,就是你说话得算数,这叫“信”。说话算数啥意思啊?就是人说的话,人言,说话不算数就是鸟言,说话算数就是人言,所以说一定注意这点,其实这都是我们修行的一部分。

【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贪冒”,“贪”就是贪污,“冒”就是冒充,就是为了获得钱财你冒充别人,或者说这个事情、这个工作不是你干的,你冒充。“欺罔”“欺”就是欺骗,“罔”就是虚罔,“上”就是顶头上司、上级,就是你为了获取某种利益,用瞒骗、哄骗的手段来获得,这个就属于不忠。前面的“口是心非”属于不孝。“得新忘故”属于不义,大家注意,属于不义。不义、不信、不忠。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

造作恶语”,“造作”就是编造,编造一些恶语,很难听的话,流言蜚语。“谗”就是谗毁,“毁”就是毁谤、毁坏,“平”就是平白无故的人,你本来和他没什么关系,你却故意毁谤人家。大家一定注意这点,千万不要搬弄是非,搬弄是非罪过很大。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也不要制造流言蜚语,这个罪过很大,因为这都属于失信。因为流言蜚语不是人言,大家注意啊,说是非的人说的不是人言,不是人言就不要信,如是你信了,那你也不是人言了,大家注意,失信就不是人言。

【毁人称直。骂神称正。】

“毁人”就是毁谤别人,反而称自己是直爽,你看我多直爽,我敢说,这就属于蛮横不讲理了。“骂神”咒骂神灵反说自己是坚持正义,是一身正气,这都属于痴,愚痴了。因为他不明道理,不明事理就是愚痴,就是脑袋生病了,他的“知”生病了,这叫痴,他的认识生病了。这没办法,他生病了,生病了怎么办呢,需要看医生,得去挂专家门诊去看医生。

 

我们学习已经进行到《太上感应篇》的后半部分,目前要配合学习的是《安士全书》,在学习的时候,事先要有一个计划。你看《安士全书》,因为它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然后故事当中又分类的,所以要把它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学,在故事当中,你要能够发掘出、能够看出它里边的一些深意来,这个就很重要。如果说你要泛泛地看,那就效果不大,这是一个。另外你们在看《安士全书》的时候,还可以结合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或者听到的一些相关的经历,结合起来会有更多的体会和认识。然后再配合我们的功过格,我们每天都在记录功过格,实践功过格,这就很重要了。因为《安士全书》是这几百年很著名的一部书,被称为一部奇书,在历史上是影响很大的,不仅对我们成人有帮助,就是对小孩子教育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里边贯穿了儒家的八德教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贯穿了佛教的十善十恶教育。

我们继续学习《太上感应篇》后半部分。

【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顺逆与亲疏,“顺”引申的意义是合乎天命与正道。 与前面“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恰恰相反,信奉非道、违背天道、背叛亲人投靠外人,甚至说脱离亲子关系,民国间就有好多登报脱离亲子关系的,大逆不道,重罪,会受现报的。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这一句话是指有的人做了些坏事,做了些见不得人的事,不但不承认、不认错,反而故意有意来隐瞒,隐瞒还加上发誓,等于是诅咒。这个事情我就是没干,就是没做,不信的话我们来请天地作证。就发这样的毒誓。关于这一点,一旦是做了很出格的事情,而且还要赌这样的誓,这种一般果报来得很快的,一般都要受现报的。但是如果是小事情它不会,特别是大的那种坏事,要是赌这样的誓的话,一般都受现报,来得很快。这一个讲的是用天地作证,一个是讲的是用神明,就是这些天地神灵。因为你是隐瞒坏事,借天地借神明来隐瞒坏事,所以说这是对天地对神明很大的亵渎、侮辱,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这么做。

【施与后悔。】

这一句讲的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布施,布施钱财物品;法布施就是给他人讲一些佛法的道理,讲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无畏布施,就是给别人一种安全感,给别人一种护念,让他(它)安心,布施的范围大概就这三种。不管是哪一种,你布施了就是布施了,出了力了就出力了,出了钱了就出了,不要再后悔了。后悔了,不但没有功反而有过了。大家一定注意这一点。不管你布施是给对了还是给错了,就都不要后悔。因为你后悔了之后,你内心实际上是隐含着一种失望,不满,失望不满实际上就是一种嗔心。你都要把它背后的心理机制看清楚,看清楚那个心理动机,它实际上是一种嗔恨心在背后的,所以说你后悔了之后,不但没有功,反而有过了,因为你动了嗔心了,所以说给了就给了,不管对错,错了下次注意,下次改正。

【假借不还】

这个属于赖账了,属于耍赖,要按照因果来讲的话,我们读《楞严经》应该知道“假借不还”,就是赖账不还,讲得很清楚。比如说你欠了别人的钱不还,这里面有业、有债,业债业债。有业,业是到地狱里去受苦。

举例子,你在地狱里受苦,一个劫,出来了,出来之后又到鬼道里去受苦,它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比如说又是一劫,受完之后才到畜生道里受苦。畜生道之后它直接跟那个债主,就是你欠债的那个人才面对面偿还。根据你欠债的情况,你是该变马,还是变牛,还是变猪,你就跟那个债主直接面对面了。比如说你变马了,那好,就根据你欠的钱的多少,比如说你欠他10万块钱,它变成马之后这个马它要给你出力,出到什么程度?就是10万块钱抵完,抵完之后,这叫还债。

前面在地狱道里、在鬼道里是属于受的业障,是了业障,到畜生道开始了债障,业和债是不一样的。在了业阶段是无法跟你面对面,在地狱里,在鬼道里,没法面对面,到了畜生道之后就开始面对面了,还完之后,自动就停了,要么它就死了,要么它就不给你干了,要么就把它卖了,就这些情况。如果说还没还完,又转到人道里来,转到人道里又面对面对债主,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偿还。如果说你忏悔了,会有一种好的方式来偿还,如果没有忏悔,仍然是恶的方式来偿还,有的甚至是家庭成员的方式来偿还,你欠了十万块钱,那好,他就投生到你家里来,到你家里来,要不生病啊,要不来败你的家啊,这种情况都是。他病好了,如果他是做了善功德的,他病好了就好了,如果没有做善功德的话,病好了就该走了,甚至病没好也走了,所以把账了完,把债了完,了完就完了,所以赖账不还是很严重。

【分外营求】

“分外”就是本分之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分,有什么样的身份就有什么样的本分,本分就是符合你身份的,和你身份相对应的那个叫本分。我们人从小到大,当然也就有很多本分,要把你的身份弄清楚,然后再把你的本分弄清楚,这个不容易,这个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没弄清自己的身份,当然也就没弄清本分,身份和本分往往是脱节的,这一脱节就会坏事,干了很多不符合你身份的事情,当然也逾越了你的本分,所以这个叫“分外营求”。往外找,往外做,做了很多不符合你身份的事,违犯了你本分的事,这都是很大的因果了。

我们现在学习这些内容,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掌握这一生当中你有多少身份,现在你四十岁了,或者你五十岁了,你要弄清楚现在你有多少个身份,然后再捋清与之相对应的那些本分有哪些,把它弄清楚,然后再下一步,你做到了哪些,你没做到哪些,然后再排出计划来,我计划先做哪些弥补,再慢慢的让身份和本分对应起来就好了。

【力上施设】

“力”就是一种势力。过去一句话说的好“势不可用尽”。有人仗势欺人,我们古人的话很有道理的,“势不可用尽”,就是说你有势力但是不要用完了,用完了怎么办?用完了就受苦了。你看“话不可说绝”,很多人也容易犯说的毛病,容易说绝话。我再不理你了。当然开玩笑可以,别认真,认真说这句话那麻烦,我再不理你了,我这辈子再也不想见你了。坏了,非见不可,我再也不理你了非理不可,这是真的,所以话不可说绝。还有一个“福不可享尽”,我们这个人你吃多少碗饭,喝多少碗水,其实这都是有定数的。大家注意,喝多少碗水都是有定数的,为什么要节约呢?就在这里。按照你的定数该活八十岁,你节约了之后,这辈子没用完,没用完自然就延寿了,节约了就延寿了,如果你再做福田那就更延寿了,是这样的。我们老祖宗的话很有道理的,这里讲的“力上施设”就是讲的他有势享尽了,用尽了就完了,该受苦了。

 我认识一个老师,他是一个老中医了,他退休以后就不上班了,而且他是提前退的休,他是男的按说六十岁退休,五十多岁提前就退休了。他看病还是很有水平的,很有名气的一个医生,很多人要返聘他,让他出去坐诊他不干。他说我该干的已经干了,因为他工作早,那时候不到二十岁,十多岁从学徒开始给人看病了,干的工作年限已经到了,他十几岁到五十岁,四十几年了,我的工作我的努力已经完了,为国家做贡献已经做完了,为人民服务也差不多了,剩下的时间就吃斋念佛,别的不干了。如果说有人请他来看病,可以,到他门上来看病,可以,开个方他又不卖药,只开方又不要钱,做功德。后来有一次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想着去坐诊呢?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他说:“不,不去挣这个钱了,我已经有退休工资了,不再去挣这个钱了,钱是挣不完的。”这是一个。他说了一句很感慨的话:“我把钱全挣完了,后代就没钱挣了。”其实这句话对我很有感触的,实际上真是这样,观察下是这样的,你看父母拼命赚钱的到了他的下一代就不好赚钱了,其实这就是因果,用尽了嘛,这也是用尽了,用尽了就没有了,我们老祖宗这些话,其实都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乱说的,你可以观察的。

【淫欲过度】

这个“淫欲过度”指的纵情,放纵自己的情欲,过度就坏了,因为在世间提倡要正当。五戒当中的不邪淫,就是讲得正当、合理,不能过度。过度一般是有几种情况:一个是身体不好。一个是子孙不昌。还有家庭不睦,不和睦。这都是属于因果的内容。

【心毒貌慈】

这是属于伪善,伪善的面孔,内心是藏着阴毒,但是给人外貌觉得很慈和、很祥和,这就是过去我们说的小人,或者叫伪君子,这个是很可怕的,像这种人一般也是子孙不昌,后代不昌,子孙不发达。你看反过来:我坏就是坏。真小人,其实还不如这种人好呢。所以我们要当真好人,别当假好人。假好人就是子孙不发达,这个你可以在社会上观察,都能够观察出来的。

【秽食餧人】

这个“餧”就是给别人吃,拿东西给别人吃叫餧。“秽食”就是不干净的东西。不干净有很多种:已经变质的、发霉的、过期的,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不合要求的,比如说人家吃素,你偏偏不给他素,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干净的,都属于秽食。像我们供佛也是,我们供佛的这些食品,一般都是讲素,你在供之前要先看清楚,在超市里买这些东西,特别是糕点里面是很难找到干净的东西,有的里面是用猪油做的,有的里面放了鸡蛋,对供佛来讲属于秽食。大家注意啊,你自己吃是没有问题的,要供佛它就属于秽食了,这个要看清楚啊。还有一个供佛,不管是饭、菜,一般都是炒好了之后,第一份打出一点来,那是干净的。你已经吃过了,这个就不能用来供佛了,你吃过了再供,这就属于秽食了。大家注意这点。把它用来干什么,当然你吃过了,然后再吃,那也没问题,但是用来供佛就不行了,就属于秽食了。水果也是,我买了十斤水果,已经吃了一个了就不能再供了,吃一个无非就半斤嘛,还有九斤半呢,不能再供了,再供也属于秽食了,大家注意这一点,你先供了,然后剩下的你吃,这个就不是秽食。任何东西都是这样,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供水也是,水烧开了,这一瓶水,你先把它倒出来,倒到供杯里,这个就属于净的,净食、净水。如果你已经喝了这个水了,然后你再拿这个水去供,这个就属于秽水,也属于秽食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过去有人做善事,很注意的。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大户人家,人很善,属于大财主,有一年,来了一个风水先生,他就看他们这一家怎么看都不像有钱,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呢?他就去试一下,到他家里看怎么样,去试一下。他就故意,天热嘛,他就坐在门口给主人家要水喝,那个主人家等了好一会儿了还没来,他就又要一次,这回端了水出来了,那个水上面放了小麦的麦皮。这个风水先生就很生气:给你要水喝吧,要了半天,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等来了,你还放了麦皮。他很生气就起了一个坏心,我要坏他家的风水。后来他就通过人介绍,就去坏他家的风水,他家老爷子年龄大了,正好要看一块地,他就坏他,给他家一块绝地,然后他就走了。过来好多年,他又回来看,因为他要看他的成果嘛,结果比以前更发达了。他想不明白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来不该发达的,怎么现在更发达了?他就忍不住了,就问他家女主人,因为男主人已经走了,他说:你还记得吗,几十年前,有一个人给你要水喝,你不但让我等了好长时间,而且给了一碗水上面还放了麦皮。那个主人就说:你误会了,那是天气热,你走路走的累了,如果你坐下之后如果马上喝热水不好,马上喝凉水更不好,所以我故意给你放了麦皮,因为有麦皮,你就得要吹,你吹的时候,就把你体内那个热气散发出来了,然后你这时候再喝水,对你身体好。哎呀,他这个时候才明白,原来真是善啊,怪不得这么发达。你看这一家做善事,是不是做的很细致了,非常细致了,一般人是想不那么清楚,给你碗水,去。一般人都是这样的,很难有像他想的这么细的人。所以到了解放后,要批大地主了,结果那时候,周围几十里的人,都来给他求情,这家就很安全度过了。这就是福报啊,这就是福报大。

【左道惑众】

“左道”就是旁门左道,就是善于用邪术邪法的人。这个在社会上有,民间的那些方士,利用一些方术来害人,骗人钱财、物品。作为我们来讲,一定不要上这个当,因为我们学佛的人提倡正念正行,正知正见,提倡十善业,提倡十善法,千万不要迷信这些事情。因为用邪术来惑众,迷惑大众的话,你迷惑的人越多,罪过就越大, 这里面因果也是很严重的。 什么时候得解脱?这个人不迷惑时就得解脱,如迷惑三个人,三个人都不迷惑了,他才能解脱。迷惑100人,100人都解脱了,他才能解脱.所以无知来迷惑人的这可不得了,很严重的。写一本书也是这样的,这本书是迷惑人的,是邪知邪见的,那个毒害性也大,那什么时候能消除了?这本书在地球上消失了。还有凡是看过这书的人都解脱了,这个人才能解脱,这里面因果很大的。 

【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

这四句话讲的是从商的,商业行为要注意这点。“短尺狭度”就是尺寸上斤两上占便宜。“轻秤小升”都是这样的,在尺寸或斤两上占便宜。“以伪杂真”属于卖假货。前面是短斤少两,后面是卖假货,这个叫奸利、奸商,这个时间不会长的,只有重视买卖公平,才能长久。

【压良为贱】

“压”就是欺压强迫,强迫良家子女做下贱的事情,现在好多这样的情况,像强迫人家贩毒、卖淫,还有吃喝嫖赌都是这一类的。你断送了人家一生的幸福,这都是罪大恶极的。还有误人慧命,这也是罪大恶极的。一个是误人的身命,一个是误人的慧命,这两者都是罪大恶极。

【谩蓦愚人】

“谩”轻谩,就是骗人的意思。“愚”就是愚昧无知。他本来就是很老实,就是一个不懂事的人,很愚昧的人,结果你还要去骗人家,想方设法地骗人家,愚弄老实人,愚弄愚昧的人,这就是缺德。所以要同情老实人,要给予保护,千万不要欺骗老实人,在我们一生当中要注意这一点。有些人没良心,专门愚弄欺负老实人。

【贪婪无厌】

这一句讲的贪心。十恶业有这一恶,贪,十善业反过来就是不贪。贪心,贪下面是一个贝,贝就是钱,钱财物品,上面是一个今,就是说凡是见过的钱都想成为自己的,就叫贪。随时随刻,随时随地,只要他见到的,都想贪为己有,这就叫贪。贪得无厌的人、贪心重的人,每个人贪的内容也不一样,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贪睡也是一种贪,特别是年轻人喜欢贪睡,别看他聪明,贪睡其实跟智慧不相应。还有贪吃,贪睡,不干活,这些贪都是其他道的业造成的。我们是人道的众生,贪财色名食睡都是那些道的东西,不好的业才造成我们这样的,肯定都是恶道的业造成的,像地狱道、鬼道、恶道造成的,我们有这些业才会贪这些,有这些业就容易感召那些神灵、鬼神。《地藏经》上面说得很清楚,当你有这个业的时候,因缘成熟了,鬼神就来了,实际上是你把它召来的,散殃鬼王、主疾鬼王、主命鬼王、主祸鬼王、主殃鬼王……那么多鬼王都是你把它请来的。大家注意它不会自动上门的,你不要认为它来找你的,其实它不想找你麻烦,都是你有那个业,把它请来的。 我们要想解脱,就要把我们体内的这些业了完,了完就清净了。

过去的祖师大德在圆寂之前,要把体内的这些业全部都要了了,当然也要把跟业相关的众生都超度了他才走。如果你没把这个业相关的众生超度走的话,这是不慈悲的,所以说都要这么做的。你看很多祖师大德走的时候用三味真火一下子其实就一刹那全部就超度完了,然后就走了。但是有的是慢慢超度的,是慢慢受、慢慢了,不一样的,所以那些众生都是我们贪来的,贪得无厌嘛,因为你贪得无厌,所以你就得到这个业了,当然得了业就跟这些有缘的众生结缘了,所以那些众生都是你贪来的,还是你自己召感的。

 

【咒诅求真】

“咒”就是用那些诅咒,“诅”就是诅咒、发誓,诅咒发誓什么意思?就是让人相信,我说的是真的,我没说假话,是真的,诅咒。如果是假的话那诅咒是真的,那就坏了,这就叫欺骗天地、欺骗神灵。这个严重了,所以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要诅咒。
  【嗜酒悖乱】

“嗜酒”就是酗酒,就是喜欢酩酊大醉,贪杯贪酒。“悖乱”“悖”就是违背,违背了天理,违背了伦理纲常。因为贪杯,酒后控制不住自己,醉了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嗜酒成性的人,严重的就是地狱,有这么一个地狱叫酒肉地狱、酒池,在十八层地狱里面有酒池地狱,那是对业障重的人,给他设立的这么一个项目。轻的就是在畜生道里,给好酒人设立的一个项目就是粪池。大家注意,这个粪池就是给好酒轻的人设立的一个项目,这是从因果上讲的。如果你戒酒了这个项目就取消了,没有了,这也都是我们自己心召感的。

【骨肉纷争】

“骨肉”就是指的同胞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兄弟不睦,姐妹不睦,家庭不和睦,都是很不好的事。每一个家庭不和睦都要好好反省自己,不要看别人,要想办法家庭和睦,让骨肉不要纷争。因为成为兄弟姐妹,这个缘分不容易的,都是有业债在里面的,大家注意,其实能成为兄弟姐妹,这里面是有业债的,也有情债。既有业债又有情债,所以这里面有的关系好理顺,有的关系不好理顺,就是这个原因。 

情债如果是偏向善的好捋顺,如果是偏向恶就不好理顺。业债也是,如果偏向恶的那就很难捋顺,如果是偏向善的就好捋顺,不一样的。如果是偏向业债的话,你是欠他的钱,你要不断地付出,不断地给他钱,不断地照顾他,关系就好处。但如果你要不给钱,那就不好处了。但你要通过学佛明白了那就没事,那你就付出,所以还是要看你欠的是情债还是业债,不一样的。
  【男不忠良。女不柔顺。】

王凤仪思想当中也有讲这个,他说男的都是欠的忠孝债,女的欠的都是伦理纲常,伦理债。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男的要秉行忠孝,要秉承忠孝二字,那你秉承忠孝二字你这个债就还完了,就没白来这世间这一回,还完了。那么你没有秉承忠孝二字,那你还欠这个债,世间这个债,那你下辈子还要来,还要来继续还。女子所欠的伦理债,那如果说你秉承这个伦理呢就还完了,就了(liao)完了。如果没有秉承这个伦理说明还没还完,还要继续受苦,就是下辈子还要继续受苦。

那么从我们修道角度来讲,忠孝二字也是我们修道的一个根本,作为基础,这是我们修道的基础。坚守忠孝,坚守伦理,这是我们修道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来开发我们的心性,那就是明心见性,开启智慧,所以把这个作为基础,这都属于十善业的范围。因为佛教讲的十善业就是我们解脱道的基础,都属于人天乘的佛法,所以说作为男的一定要坚守这个忠,忠孝、忠良。作为女的一定要坚守柔顺。其实这里面都有忠良、柔顺,这里面都有刚有柔了。

从中医角度上来讲,每一个人阴阳调和之后都是刚柔相济的,只不过男的是柔在刚里面了,女的是刚在柔里面,外显的不一样。

 

【不和其室。不敬其夫。】

这个讲的是家庭当中夫妻的本分。第一句讲的是作为丈夫的本分,第二句讲的是作为妻子的本分,这里实际讲的是和,强调做丈夫的要和睦,要与妻子和睦相处。第二句讲敬,做妻子的要敬,尊敬丈夫,这是她的本分。那么反过来,没有尊重他(她)的本分,不和睦、不尊敬就失去了他(她)的本分。在这里面,尊重、平等、平等相处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过去,女弱男强、重男轻女,而在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也是重要的,这里面还要加上现代社会一些新的解释,总起来讲,就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你的身份和本分,要把它们合起来,本分和身份,身份和本分就没有问题了。如果说一旦错位,家庭环境肯定是不和睦的。

【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矜夸”就是喜欢夸自己。“矜”就是骄慢、自傲、夸自己。“常行妒忌”,这个“妒”是嫉妒、嫉恨,看到别人好就嫉妒,严重的就嫉恨别人,这都属于我们人性当中很丑恶的东西。所以我们一定要戒除这一点,嫉妒。因为嫉妒也好,矜夸也好,其实都属于嗔恨心。在贪嗔痴慢疑里,这个矜夸属于慢。其实这个慢归纳在贪嗔里是归到嗔里面的,疑是归到哪里去的?在贪嗔痴中有一半是归到嗔里面,一半是归到痴里面的。但是如果再缩小的话,贪嗔痴把贪嗔都是归到痴里面的,它的范围由大缩小,就是这么来归类的。像“每好矜夸”这种自满自傲的人,他实际上都是浮躁,心浮气躁,沉不下去,所以他才慢。慢上来了像是锅溢了,溢锅了。他为啥溢锅呀?因为它盛不住了,实际上慢就是他盛不住了,他度量小,锅小,你想把100斤水放到100斤锅里,肯定盛不住的,烧开就盛不住了。放到200斤的锅里你看盛不盛的住啊?就盛住了。慢本身就是度量小,见到好就受不了了,就要想表现出来,所以就浮躁。慢的人一定是浮躁的。这都是一种经验,观察人的一种经验。像沉稳的人,他一定是没有慢的,慢是很轻微的,因为他沉得住,他自然就不慢了,因为他沉得住。你看好疑的人,疑心重的人,疑神疑鬼的,这个疑神疑鬼是什么?因为他有一半是归到嗔里面的,一半是归到痴里面去的。这个妒忌、嫉妒是归到嗔里面去的。

【无形於妻子】

这是讲作为丈夫做了对不起妻子的事情,薄情寡义,很无理,这都属于“无行”,就是做了不符合他身份的事情,不符合他作为丈夫身份的事情。

【失礼於舅姑】

这是讲的媳妇作为妻子对公婆。“舅姑”指的是公婆,对公公婆婆做了不符合她的身份的事情,叫“失礼”了。

不管是“无行於妻子”还是“失礼於舅姑”,都是违反了伦理纲常。“无行於妻子”讲的是偏重于男不忠良,他没有坚守忠良。“失礼於舅姑”讲的是女不柔顺,就失于伦理,失于纲常。
    【轻慢先灵】

“轻慢”就是看不起、轻视、傲慢、蔑视。“先灵”是祖先。逢年过节,也不上坟,也不祭祀,也不缅怀,这就是丢了根。大家注意!祖宗是我们人的根。从血缘关系来讲,代代往下传,这就是血缘关系、血亲关系,是一种血脉的传承,这是一代代往下传播的。我们的好多问题“为什么到一个家里来了?”是共业嘛,成为一家人是共业所感,所以我们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圆满我们祖上的一些事情,才能得到解决。同样的道理,我们有些问题能反映出我们祖上的问题来,有的表相是很明显的,一看就知道是父母辈、祖辈带过来的,那是共业的部分带过来的。但是有些是我们自己的业召感来的,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自己感召的业和祖上带来的业是不一样的,因为自己召感的属于别业,从祖上带过来的属于共业,是不一样的。共业和别业的表相是不一样的,这个你可以通过观察,通过学习自己就能够弄清楚的。你弄得越清楚因果就看的更清楚,然后自己就会想出一些办法,来忏悔业障,来消除业障,这个不论是共业还是别业都能够做到。我们对祖宗的血脉关系一定要恭敬,该祭祀的祭祀,该缅怀的要缅怀,这是一个。

我们还有一个传承,就是智慧的传承、文化传承。智慧传承就是师父跟弟子之间, 那个是老祖宗,这个是祖师爷,这个是智慧传承。前面是血脉传承,它是不一样的。像释加牟尼佛,一代一代往下传。像孔子也是,儒家也是靠儒家一代一代大儒们往下传,这些属于智慧传承,像这些是需要我们尊敬的。我们修一个法门,其实这都是共缘,因为有这个共缘,所以才成为同一个法门的人,如果没有这个共缘,就不会有的,既然有这个共缘,就要结上这个缘,同历代祖师结上缘,结上缘之后,就像一条河流一样从上游慢慢到下游,流到大海去,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他断了,如果分岔向那个河流,分岔分的越多,干的越快,河沟肯定水少,它干的就快。你把它归于大海,它就干不了了,归依大海就干不了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认祖归宗一个是血脉上的老祖宗,一个文化的智慧上的老祖宗,这个是少不了的,一个是给你生命, 一个给你智慧上的慧命。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命,一个是身命,一个是慧命,组合起来就是生命,他才生机勃勃,你只有身命,你就会苦恼,没有慧命你就会苦恼,我们人为什么会苦恼,就是因为只有身命没有慧命,那么身命再加上慧命,生命就会生机盎然,充满生机,生机勃勃。

【违逆上命】

“上命”就是上级、长辈的命令。“违逆”就是背叛 、不服从、反抗,反抗长辈上级。这一般像小孩时期、青少年或在年轻的时候,到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这样了,特别是现在青少年跟父母关系紧张,跟老师关系紧张太多了,但这些需要家长,需要老师多想办法,进行沟通,那做老师做父母的很重要了,因为我们的很多问题有共业有别业。

我们能努力的是在别业上,因为各有各的别业,孩子有孩子的别业,你有你的别业,这一块很难有办法的,那怎么办呢?能成为一家人肯定有共业,那就在共业上努力,作为父母,作为老师是可以努力的。通过共业上的努力,给他制造一个氛围,通过改变自己,共业变了,共缘就变了。共缘变了就会影响别业、别缘。孩子就会发生变化,他是这么一个原理。

【作为无益】

他的所作所为对别人、对社会都是没什么好处的,叫无益。《论语》上讲“益友者三,损友者三”啥意思?就是有帮助的好的朋友有三种。损友,对你没有什么好处的朋友也有三种。那么要远离损友,亲近益友。所以任何人都离不开良师益友,这很重要。佛教里叫同参道友。为什么叫同学呢?就指的同参道友。

【怀狭外心】

“外心”指的两个心,一个内,一个外。表面上你是这样,背地里又另外一个想法,这种容易当叛徒。历史上当叛徒的人都是这样的,这就是失去忠孝,失去节操,就坏了。刚才也提到了凤仪思想,男的是来还忠孝债,是很有道理的。中医里面也讲男就属于阳,代表刚。《周易》里面乾卦,乾就代表阳,代表刚,代表正。男的如果不忠不孝的话,刚就断了,刚正没有了就坏了。所以作为人来讲要有节操,一定不要背叛朋友,,当然更不能背叛国家,不能背叛民族。

【自咒咒他】

“自咒”就是诅咒自己,假如我要干了这个事,我怎么样怎么样,这是诅咒自己。还有就是诅咒别人,这个人干这种事情怎么样,怎么样,你巴不得别人遭灾难,盼着别人不好,这都是诅咒别人,这都不好,凡是“自咒咒他”的人最后都报到自己身上来,都会应这个事。因为这都属于口业。

因为人最难做的就是口业,人不能不说话。在修道上止语关是最难过的。有辟谷禁食关,其实禁食关比止语关还好过,两星期不吃饭,或者是两个月吃饭三个月不吃饭这个好过,你三个月不说话,这个难过。你不信试一下,三个月不吃饭比三个月不说话好过,你三个月不说话,那难着呢,很难的,为什么难呢?因为你三个月不说话,你心里在说话,心里在嘟嚷,在心里嘟囊也是在说话的。你外表不说话了,心里在嘟囔,所以说止语关是最难过的。

【偏憎偏爱】

带一个偏字就坏了,偏者不正,正者不偏,就是有偏心了。因为人爱憎里面一但有了偏,就坏了,就会犯错误。在《信心铭》当中有一句话:大道至简,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这是它的前四句话,简单地说就是,大道很简单,至简至易,太简单了,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简单到让你不相信,大道简单的让你不相信,可能吗?不可能。为什么简单到让人不相信呢?唯嫌拣择,因为我们平时分别太多了,分别心太重了。我们平时就是活在分别里面,所以说你越分别就越复杂,跟大道就越来越远。因此,一说大道至简,别人就不相信了,所以说简单到让别人不相信。那怎么办呢?他下面说了: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但莫憎爱,就是说你只要不爱不憎,我们很多人都是善于爱憎分明,这个人就是这样的,就是错了,就是对了。其实事情的本身有没有对错?肯定有。事情的本身是有对错的。其实学佛不是让你看那个,是看你的心,你在面对对错的时候,你是起的一个什么样的心,让你看这个,把心看住,就洞然明白。你心里面没有这个爱憎分别,没有爱憎的影子,不落在爱憎分别里面,那道就跟着相应了,难就难在这地方。因为我们人分别惯了,所以说遇到爱憎,就马上落到爱憎里面,就起心动念,需要往回看往内心里看,你看时间长了,就不会落到外面去了,落到外面就坏了,所以一定要坚持往那内看往内收。

【越井越灶】

“井”就是吃水的井。“灶”就是我们做饭的锅灶,这都是需要保持清洁卫生的地方。“越”是不能跨越,一抬脚,水井、锅灶就跨过去了,这是不允许的。因为井有井神,灶有灶神,而且灶神还很重要,大家注意,灶神是我们一家之主,所以说锅灶一定要打扫干干净净的,不管是在公共场所,寺院的五观堂,还是家里面锅灶,锅碗瓢盆儿,一定要洗得干干净净的。好多人有个习惯,就是吃完饭不洗,下顿饭再洗,或者明天再洗,这是不行的,灶神是不高兴的。上天言好事,他每年到天上去,能言好事吗?因为明摆着你没洗,他说你洗了,那是不行的,他不可能说谎的,他只会实事求是,一年365天,张三家一共洗了200次,165天没有洗,他肯定如是就说了,肯定这样的,所以说灶神喜欢干净。还有一个就是节约,不要浪费。

【跳食跳人】

“跳”也是跨越,或者是用脚踩,或者用脚跨过去,人家放着一碗饭,你直接用脚迈过去。或者路上人家丢了一个馒头,你直接一脚把它踩了,这都是跳食,都是对食物的不尊重。五谷杂粮是天地之精华,天地生长出来的,主要是让我们升起对粮食的尊重,人是靠五谷杂粮来维持生命,尊重食物,对食物恭敬,才能更好地滋养你的身体,这是真的。大家注意啊,你越珍惜,越节约粮食,越珍惜粮食,因为粮食是天地万物,日月精华生产出来的,读《地藏经》就知道,专门有相对的谷神,谷有谷神。在《地藏经》十二品当中有坚牢地神,坚牢地神就是分管土地、粮食作物,万事万物花草树木,越珍惜越节约,五谷杂粮的精华就吸收得越好,你吸收的越好,身体就越健康,所以说不能糟蹋粮食。
   寺院里面的食物,确实吃不了,还没坏之前,确实吃不了了,那怎么办呢?要么就分发出去,这是一个方法。如果确实分发不出去,怎么办呢?那就念《变食真言咒》,念完之后,洒到山上山坡里,喂那些虫子、蚂蚁等,都是这个原因,不能随便就把它倒了。

这里面还有个“跳人”,“跳人”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人家正蹲在那个地方,一下子把人跨过去,这是对人的不尊敬或者人家正躺在那里,你一脚跨过去,这是对人的不恭敬。

【损子堕胎】

当然这个现在就很严重了,现在流产太多了,其实这些是众生的共业所感。现代的医学发达,使流产更多,因为流产容易了,过去流产不容易,所以这就是众生共业。他有这个缘没这个份,有缘无份,你看你已经跟他结了缘做了他的母亲了,做了他的父母了,但他没有份,你又不能把他生下来,这就叫有缘无份。他来变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大家注意,变一个人是相当不容易的,那么他本来有缘,但他无份,所以说打胎之后,他就会怀恨在心,他就会障碍你的孩子,好多孩子就是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其实跟堕胎是有一定关系的。

我举个例子,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个学生他平时读书成绩很好,一到考试就不行,一上场就不行,这个情况就是明显的例子,堕胎婴灵干扰的。好,既然你不要我,那好,对你现在的孩子我也不能让他好过,你不让我好过,我也让他不好过。他这个实际就是一种复仇心理、报复心理。这个就像我们活人一样,你把他打一顿,那肯定他就有复仇心理。他是一样的,国家和国家之间还有复仇心理呢,别人打我们,我们到现在都还有复仇心理呢。那么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的,这个原因是复仇心理,这种情况一般都要做功德,要做超度,做了功德之后对你也好,对你的孩子也好。一般像堕胎多,就会干扰你你现在健在的孩子。

还有一个对你自身也不好,一般身体上就会变弱,流产多的一般身体弱,这些都需要行善积德,通过做功过格来弥补。你的弥补程度,你做的多少件善事,二千件五千件善事或者一万件善事,就能弥补了。少了不行,大家注意,我做二百件三百件不行,根本一点用没有。你想他是一个生命啊,一个生命嘛,至少三千五千才能弥补过来,少了弥补不过来的,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准备,放一个长远心,多做善事才能弥补。你要多体会他的痛苦就行了,多体会,如果你不体会那就不以为然了,一定要多体会,多体会。这也是一种杀生,把他杀死了,只不过这个杀是合法的,从法律上讲它是合法的,但是从行为上讲他确实是杀了。多体会他的痛苦,多同情他那个痛苦,多体谅他那个痛苦就好了。

【行多隐僻】

这个“隐”就是隐秘,就是比较秘密。“僻”就是比较邪,这个人的行为比较隐秘不宣,而且比较邪,喜欢暗暗的做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喜欢搞阴谋诡计,和我们前面讲的“心毒貌慈”一样,喜欢干阴事。喜欢干阴事的人,阴谋诡计的人,脸上的阴气重。

【晦腊歌舞】

“晦”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最后那一天是灶神到天庭汇报工作一次,然后一年有一个总汇报。一月是一个分汇报,一月相当于工作报表,一月一次。一年最后一周腊月二十三那一天他就回天庭做述职报告,就跟政府工作报告是一样的,也是每年一次,你看政府述职报告,各局局长、各部门第一负责人要在大会前作述职报告。确实一样的,一年每家的灶神二十三那时都回天庭做述职报告,然后到除夕下午返回来,要么是六天,要么七天,这是他每年休息的时间就是六七天,所以还是很辛苦的。你看我们每周都有周末,现在休两天,还有年休假,其实我们还是比他们幸福,他这一年只有六到七天的休息时间,六到七天还不是全休息呢,还要做工作报告,还有些问题需要请教。每月最后这一天歌舞什么意思?你纵情歌唱,唱靡靡之音,这些都是违背灶神心意的,所以为什么呢?这些天都是吃斋,佛教讲十斋日,六斋日吃斋念佛这是最好的。 有的是吃六斋有的是吃十斋,最差的就是吃两斋,初一十五,他这一天就破口大骂,这都是属于不祥之兆,这是很坏的。因为每个月都有初一,所以都想有一个好的兆头,你看大年初一是每年的开始,都要一个好的兆头。

【对北涕唾及溺】

北方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就在北方,你对着北方随便擤鼻涕、大小便这都对北斗星君不尊敬。因为北斗主杀,南斗主生,有北斗星南斗星,他们是分管生死的,所以说道教里面就有北斗七星延命法,这是道教的长寿法,道教的长寿法就是修这个北斗七星,佛教也有长寿法。你看我们出门在外,爬山或到地里,你要是涕唾、大小便的时候一定要看准方位,不要朝北,晚上不要朝着月亮,白天不要朝太阳,而且你要在背着的地方,而且先要通告一声,这地方没厕所,我忍不住了,对不起,请原谅、请宽恕。最好大小便之后用土把它盖上。其实这都是功过格的内容。

【对灶吟咏及哭】

就是在厨房里对着灶神又唱又跳又哭,灶神就会不高兴,这是对灶神的不尊重,这个到他每个月汇报工作的时候就汇报了。

【又以灶火烧香】

大家注意灶火炉子,现在是天然气,煤气炉子,不管什么气你就借火烧香,这个不行,这个不可以,你要用专门的打火机或者火柴来烧香。这个目的不是治人,不是故意给你找麻烦,实际上这是培养我们的一种恭敬心,大家注意啊,这就是培养的一种恭敬心。因为我们这个人是很难有恭敬心的,所以就一点一滴来培养这个恭敬心,他是这么来的。所以你不要嫌麻烦,当你真的有恭敬心的时候其实你就可以方便用了,如果你没有恭敬心你就要严格一点。

  【秽柴作食】

“秽柴”就是不干净的柴火,用不干净的柴火来做饭炒菜,灶神不高兴。特别是像供佛供祖先,一定要用干净的柴火。当然现在就不存在了,城里面都是用的煤气天然气,过去都是用的柴火,现在农村有一些还是用柴火的,城里没柴火烧了,所以不存在了。

【夜起裸露】

就是晚上睡觉不穿衣服。大家注意,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晚上睡觉还是都要穿衣服的,不能裸体裸睡,起来的时候也不能裸体,一定要带着衣服睡觉。因为这些神明啊,是晚上出来的多,白天出来的少,因为他是阴的东西,一般都是晚上五点以后,他就开始出来了,开始多了,所以说是在戌时,为什么在戌时或是亥时,因为在这个时辰最多,都出来了。他就跟我们下班了,回家吃完饭出去散散步逛一逛一样,因为他们白天憋了一天了,不出来他也难受,所以出来散步游荡,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你说,他们不睡觉瞎逛荡什么,你不能这样想,人家就是晚上出来嘛,如果你嫌他的话,他也会嫌我们,你看大白天的不在家待着出来干什么?(哈哈)是这个道理,所以你要理解,你理解以后就互相尊重,他跟人是一样的都喜欢静。

【八节行刑】

“八节”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有节有气的,节是八节剩下那十六个属于气,所以说八个节十六个气,加起来就是二十四节气。那么这个节就属于阴阳,要么是阴阳初始,要么是阴阳和合。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属于阴阳和合的时候,立春立夏都是转换的时候,所以说这个节在阴阳和合或阴阳转换的时候气就大,阴阳之气大,阴阳之气盛,所以说八节行刑,就是不在这个时候行刑,一般都是在秋后问斩,因为秋主肃杀,春生夏长秋收,所以说他是借这个肃杀之气行刑。

作为人也是这样的,这些节气,一般都不要做大的事情,婚丧嫁娶,一般都是要避开这些节气。为什么要避开这些节气呢? 刚才说了,因为都是阴阳转换,阴阳之气比较盛,比较冲,所以人在这个节气上就不好,不吉利。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

这都是对天象的一些问题,一些注意事项,“唾”就是对着流星吐口水,这都不恭敬。“虹霓”就是彩虹,对着彩虹,也是不能够乱比划,乱指划,指指点点,这都是不恭敬。因为这都属于天文当中的一种意象,不正常的一些意象,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对他们尊敬,因为日月星宿实际上都有神灵在里面的,每一个星宿,都有一个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像日神、月神都是力量很大的,我们这个地球,其实也有地球之神,力量都很大的,所以对他们要尊重。你看曲阜,有城隍吧,都是力量很大的。一个小地方都有土地吧,土地神力量就是小一点的。一个星球之神,他的力量是非常之大的,所以要对他们尊敬。“三光”就是日、月、星三光。“辄”也是指用手指指点点三光。“久视日月”就是对着太阳、月亮久视,对着看,不眨眼,也是一种不恭敬。因为刚才说了,有日神月神。在外道里面有这种修法的,就是对着太阳月亮修,这都是对日神月神不恭敬,你看那些老鼠,有灵性的老鼠,它就修子午功,午就是太阳,子就是月亮,它实际上是借日精、月精的精华之气,这都是对神灵的不恭敬,属于盗 ,属于犯了大盗。你想吧不得了,敢盗日月之精华,那不是大盗吗,天下之大盗。所以说,正宗的道教里面都有说这些人属于是旁门左道,因为在道教里面也有旁门左道,专门对日精月精来修的,就是采日月之精华,有这种修炼之方法的,但是正宗的道家不采取。

【春月燎猎】

“燎猎”就是烧,放火烧山。“猎”就是猎杀、打猎。“春月”因为春月正是生长季节,春生春三月,万物复苏,开始生长萌动。白居易专门写过护生歌,护生的诗:子在巢中盼母归。这个时候就是属于禁猎的季节,过去皇家打猎也都是在秋天或冬天的时候,一般春夏季节是不能打猎的。中国最早记载的放生是在《尚书》上,商朝的第一代国君汤。当时都是圈养,修围墙、修篱笆圈养,他打猎的时候就专门开个口子,让他们跑,实际上打猎是为了锻炼身体,他就开个口子,让它们跑,你们快点跑吧,别让他们打着了。这是中国有关放生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春三月是生长发育的季节,春生,这个时候打猎,不符合天地阴阳的运转规律。

   【对北恶骂】

刚才说了北斗七星,北斗神君就在北方,如果你对着北骂,就冲犯了北斗神君,一般就会有灾祸,还有你咒骂老天爷,都是有灾祸的,大家注意这一点。

【无故杀龟打蛇】

“无故”就是无缘无故的,没有理由,实际上就是故意的,故意杀这个龟蛇。大家注意,佛教讲有五大仙:龟、蛇、老鼠、刺猬、黄鼠狼。黄鼠狼和狐仙,它们俩是归在一类,一个是黄仙,一个是狐仙,都属于狐类。为什么叫五大仙?五大仙都属于灵性很高的,灵性相当的高。举个例子,狐狸如果能够活300岁,就能化人,能变化人形,蛇要是能活500岁,它能够化人的,变化人形。所以它都属于灵性很高的,灵性高就代表着嗔心就强,如果你伤害它们之后,它就非要报复人的,所以说,对这类一定要尊重它们,加以保护、爱护。

我们嗔心很强的一类人,他都是有与杀蛇的业相关。放生蛇,这个业就会消除。所以人的性格当中,贪嗔痴慢疑,你对照一下,疑心重,就和狐仙、黄仙,伤害它们有关的业造成的,狐狸就是疑,疑心重,你放生它们,它就能够帮助消除这些业。痴就和杀龟、吃龟有相关的业,龟不是能睡嘛,睡代表痴、愚痴,所以我们人好多业当中与这个业有关系,杀龟。现在饭店里面还不便宜,很贵,给你熬个龟汤那很贵的,现在的人把它当做补品,其实他不知道里面的因果厉害。  

到这里170种恶业就完毕了,这么说吧,170种恶业的对面就是170种善事,前面26种善行的反面就是26种恶行。26种善行是纲,170种恶行的反面就是170种善行,是目,目就是把它细化了,26种善行的对面就是26种恶行是纲,170种恶业是目。你把它一正一反,纲目就出来了,善恶的行为纲目就理清了。如何把恶变成善,如何转恶为善,把它反过来就可以了,所以你们在学习的时候,在对照《功过格》的时候,就这么对着来做。在看《安士全书》的时候也是这么来看,这么来对照,有计划的来学习。

下面这一段,主要是总结上文,上面讲了170种恶行它所应受的报应、恶报,就是恶业受恶报。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这两句就是讲的恶报,恶业得恶报。“如是等罪”就是上面讲的170种恶行,这些种种的罪业。“司命”就是掌管、记录每一个众生他所造的这些善恶业的记录者,都有案可查,你每做一件事儿,每起一个念头,身口意,都会记录在案,所以说这叫“司命随其轻重”,他就根据记录的轻重,最后给你一个统算:哪一个轻哪一个重,是善业轻还是恶业轻,比较一下。如果说是恶业多善业少,当然就是恶道。如果反过来善业多恶业少,当然就是善道。

所以说我们临终的时候,一般是这样来的,在临终时那一念很重要,临终那一念,就是你咽气的那一念,我们不是说都有那一口海底痰嘛,那个时候只有倒气,就是只出气不吸气了,只有呼没有吸了,那叫倒气。倒倒倒,倒的不能再倒的时候,一般人就会有一个响声,那口痰下去了,那口痰一般叫海底痰,海底痰直接到了肚脐。所以肚脐是我们人的能量的源泉,到那之后就叫正式咽气了,这就是佛教讲的死亡。但是这时还不能完全叫死亡,为什么不能完全叫死亡呢?因为神识有的离开,有的还没有离开,所以说那个时候,那一念,就是最后那一念,你是善念还是恶念,善念当然相应的就到了善道去了,如果是恶念就上恶道去了,所以临终那一念最重要。如果临终你有很多念,大家注意,刚才说的临终那一念,就是很强的那一念,或者很坚固的那一念,就随那一念而到哪一道里去。如果你临终那一念不管是善念还是恶念都说不上,怎么讲呢?就是不坚固,不强烈,那怎么办呢?就上这里,根据你这一生的善恶业的轻重来计算,你是善业多还是恶业多来计算,善业多上善道,恶业多上恶道,这么来计算的。如果你这一生善恶业都差不多,那怎么办?那就无量劫以来的一起来计算,是这样的,所以叫“夺其纪算”。“纪”就是12年,“算”就是一百天,就是根据你的善恶业,根据不同的恶业,就减寿多少。当然反过来,不同的善业就会加寿,增福增寿,这么来的,所以“算尽则死”。比如根据你的先天,本来应该活80岁,这一世由于你做的恶事太多了,就减嘛,一减只活70岁,70岁就死了。反之,如果你造的善业多就加,你可以活到90岁,也可以活100多岁,所以人的福寿可以减也可以增的。当然它这里讲的是恶报,所以叫“算尽则死”。就是你只要到了那一天,任何人都留不住的。

“死有余责。则乃殃及子孙。”“余责”就是他死了之后。“余”就是他遗留下来的那个责任,那个罪业,那怎么办呢?“殃及子孙”不是个人自负因果嘛,因果分很多种的,我们一般讲亲因果,亲因果就是自己受业自己受报的那一部分,又叫异熟果,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增上果,增上果就是指的附带的,附带的果报。比如说你自己做的坏事,会连累你的家人,这就属于增上果。这个也好理解,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家庭里面,肯定是有共业的,没有共业不会成为一家人。比如说像我们坐在这里,我们坐在一起学习佛法,肯定也有共同的菩提业,如果没有这个菩提业,就没有这个菩提缘,这是属于共业的部分。所以在一个家庭当中,做父母的很重要,你要悠着点儿,为儿孙悠着点儿。因为你做的业当中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它都有增上果,一个人做了坏事,他的家人就会脸上无光,名声受损,这不是增上果吗?父亲欠了债,要儿孙来偿还,这都是增上果。那么善业也是一样的,像父母积累了福报,共业的部分也由他的儿孙来享受。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它都有增上果,那句话说得很好“积善人家必有余庆”,就是这样的,增上果,“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讲的增上果,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两句话就是讲的恶业受的恶报。

再看下一句,从这里往下又举了一些恶业跟恶报的例子,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补充说明前面讲的这一百七十余种恶行,特别强调。

  先看第一种,

【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

“横取”是什么意思啊?蛮横不讲理的一种手段,纯粹就是强取强夺,一种掠夺的方式,比如像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那就是强取强夺,这种方式就是很严重,夺取别人的钱财,这是一个恶业。

那么下面讲的恶报,“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就是说,他自己要受这个报,要受这个恶报,他的妻子家属受报就是增上果了,自己受报叫异熟果,或者叫亲因果。什么叫异熟果呢?就是说你造了这个因,他就会根据时间, 就会改一个时间来受报,有的是受现报,有的是受下世报,不一样的,这就变异了,时间变异了,还有一个地点变异了。比如说你在武家村造的业,不一定在武家村受报,这叫异地受报,就是说换一个地方。今天造了业明天受报,时间不一样了,叫异时受报,或者说你这一辈子造了业,下辈子受报,也是属于异时受报,就是换了个时间,那么异地受报。还有一个你用别的方式受报,比如说你杀死了一只蚂蚁,你用脚踩死了一只蚂蚁,那么不知道哪一世之后,那个蚂蚁它可以用别的方式杀死你,方式不一样了,所以都叫异熟。异熟指的变异,都变了,时间不一样了,地点也可能不一样,方式方法也不一样,但是这个果是一样的。比如说,你把他杀死了,他也杀死你,这个果是一样的,只是说时间变了,地点可能会变,杀死的方式方法也会变,这叫异熟果。下面妻子家属来受报,就叫增上果。所以说除了他自身受异熟果之外,他的妻子儿女,家口就是全家人,都要受报。“渐至死丧”就是一直到家破人亡。

“横取人财”这个罪过是很大的,严重的家破人亡。

那么轻的【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前面是讲的严重的,家破人亡,后面就是轻的了,如果不死丧,不家破人亡的,也会经常有水火盗贼,被水淹了,洪水来了,把你的家产冲走了;大火来了,把你的家产给烧光了;或者盗贼,就是强盗给抢劫走了。还有“遗亡器物”,你会无缘无故的丢东西。大家注意,有的人就经常丢东西,什么因果?就是这个因果,横取的因果,说明你哪一世啊,你可能当过强盗,你去抢人东西了,强取强夺,所以你这一世,受报就是经常无缘无故的丢东西,丢三落四的,或者过一段时间就丢一次东西。还有疾病,就是生病,好好的突然生病了,查不出原因来这种病,也就是属于强取强夺所受的果报。

还有“口舌”就是跟别人争吵打官司这些。这都属于横取的果报。这个横取的果报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妄取之值”就是把你以前的事,所抢的财物还完为止,你比如说你生病,你前世抢了人家五万块钱,你生病花了五万了,加上利息五万还不行,得要加利息,根据利息多少,比如说加上利息是六万,到六万你的病就好了,就是这样的。或者说你丢东西,比如说你前世抢了人家五万块钱,加上利息应该还六万,丢东西了,丢了六万就还完了,就没事了,都是一样的。 

还有给人打官司也是,打官司肯定不管是被告原告,都要花钱的,把那个钱还上为止,你花够那个数了就结束了。从长远来看因果通三世,所以说谁也没沾光,谁也没吃亏, 得失是平衡的。所以我们都要悠着点。这两句就是讲的“横取”的业所生的果,有重有轻。

 

下面讲的是另外一种叫“枉杀”,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啊?一个是“横取”一个是“枉杀”,这个罪报是特别严重。

【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

这个“枉”就是无缘无故的,你就杀死了人家的性命,这叫枉杀,让人家含冤而死。大家注意这个含冤而死,它就会生生世世冤冤相报,可不得了。冤死了人这个罪过是最重的,非常的重。所以叫“易刀兵而相杀也”,什么意思啊?你只要是冤杀了别人,不管是哪一世,早晚也会被杀,所以这个叫“易刀兵”。“易”就是交换、变换、对换。就像你上一世用刀杀了人家,那你到了因果成熟的时候,人家用刀来杀你,这叫“易刀兵相杀”。

【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非义”就是不合道义,不合正义。什么意思啊?这个钱不该是你的,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取得的这个财物,这叫“非义之财”。那么你取这个财物,就相当于,举个例子就是“漏脯”就是指含有毒素的肉,“救饥”,来救饥,饥是饥饿嘛,你饿了,给你吃带有毒素的肉,等于是杀人。“鸩酒止渴”这个“鸩”,是一种鸟,鸩鸟,这是一个剧毒。你们看过武侠小说,上面都有鸩毒。“止渴”渴了要喝鸩毒泡的这个酒,不用多了,喝一点就死了。“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哪里知道不仅不能得到短暂的温饱,死亡马上就来了。什么意思啊?还没觉着饱,就死了。

所以这个恶报,这一段就说了两件事,第一个是讲的前面讲的170种恶业所受的果报,有异熟果,也有增上果。后面这几段,又特别举出了横取的因果,又举了枉杀的因果,又举了取非义之财的因果。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这一段两句话都是讲的善恶都会有相应的善神和恶神来跟着,这就叫“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读《地藏经》都应该知道,上面很多鬼王,每个鬼王下面有很多眷属,鬼神眷属,不同的业就会召感不同的鬼神来跟着你,你把它召过来,你造了什么业,就有什么样的鬼神,就把它召来了。大家注意啊,不请自来,你只要做了,它就来了,自然的。所以说善恶,自然就会召感不同的善神和凶神。

“夫心起于善”你心里起了一个行善的念头,“善虽未为”你善事还没去做,但是你这一念善心啊,已经感动了那些善神,叫吉神,所以“吉神已随之”,那个吉神善神就来了,来帮助你把这个善事做成,所以说我们做善事的时候,善的护法来帮助我们来办成。

那么下面是相反的,“心起于恶”就是你的心里起了一个恶念,“恶虽未为”你这个恶事还没去做,因为你恶心已经起来了,“凶神已随之”,那个恶神、凶神也来了,来帮助你把这个坏事做成,所以你不管是做善事还是做坏事,都有护法,都有护法神来帮你完成,就是这样的。你看秦桧这么坏,还有三个相好的,三个在一块商量着把岳飞给办了。

所以不管你是做善事还是做坏事,都会有相应的护法来帮你办成。那么当你做善事,你可能做一件,好像觉得没有什么功德,没得到什么好处啊,那是还没到时候。你就要继续做,继续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地就感动了,感动天地了,你的福报就开始来了,随之就来了,不但你自己的来,你的子孙也会跟着享受这个福报。那么恶报也是一样的,你做一件恶事,可能觉得没事,我没受恶报啊,别着急,你继续做,继续做,做到一定的程度,什么程度啊?坏透了,做到人神共愤的时候,恶报就开始来了,就开始现前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把你给掀翻在地,就是这样。所以说我们起心动念很重要,当然把它落实到行动,把善事做成很重要。

   我们有很多恶念,怎么转换呢?除了念佛、念咒、念经、打坐,这是一个转换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行善积德,做善事来改变,这个很重要。因为你光起善念,而不去做,那仅仅是一个善念而已,把它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善事。善念,善事这个功德就大了。所谓随喜功德,随喜有功德,那果报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张三去放生,你放了生我随喜,随喜了我就有功德,但你毕竟没放生,你随喜的是那个善念,但这个善事你没去做,果报是不一样的,张三的果报就会超过你的果报。人家有善念,也有善事,我们只有善念而没有善事,所以果报是不一样的,大家注意啊。为什么说随喜的功德是一样大呢?从善念的角度是一样大的,但从善事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因为毕竟没有做,大家要注意这个区别啊。你如果这样想的话,天天在家里随喜,啥也不用干就不行了。就像我们天天在家里回向,回向这回向那,最后啥也修不成,最后都成了纸上谈兵了,那就坏了,所以最后还是要付诸行动。身口意三者要合拍,要统一才行,你光有这个意,没有身口的相应,就成了纸上谈兵了,学时间长了就油了,油滑了,这叫佛油子。佛油子就这样来的,油嘴滑舌,谈佛法一套一套的,但做事一塌糊涂,那就坏了,嘴巴成佛了。

这就是讲的我们起心动念跟善行恶行的关系,说明了所谓善神恶神都是我们自己召感的,你想要恶神远离,怎么办呢?善念善行,恶神自然远离你。所以你想要召善神来,就要多起善念善行,善神自然就来了,恶神自然就去了。鬼神的数量远远超过我们人类的,我们这个地球上人类无非就70多亿,鬼神无量无边,像我们这个屋子里就有很多,比我们多得多。但有一点,善神当你进来了,他就会主动给你让位,他马上就回避了,善神会主动回避,给你挪地方,腾地方。恶神就不一样了,恶神当你进来,他就会不高兴。如果你要是冲撞了他,他不高兴了说不定还要对你不利。如果想让恶神远离该怎么办呢?你起心动念要善念善行,他自然就回避了,会给你挪地方,就会不一样了。那么这是怎么来的呀?都是我们的心召感的,而且你的心越善,到了一定程度那些恶神就会佩服你,就不会给你惹麻烦了,他慢慢的会给你护法,也成善神了。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这一段讲的是忏悔,忏悔的作用、功德。我们每个人自无量劫以来,都做了很多恶事、恶业。不说是无量劫 就说这一世,我们这一生从小到大也是做了很多不如法的事情,起了很多坏的念头,那怎么办呢?要多忏悔。这就是讲的忏悔。

忏悔分为两种:一种是发善心、起善念;还有一种是做善事,善念和善行一定要结合起来。所以说“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就是我们曾经做了恶事,我很后悔,我很愧疚,我立志要一定改正,这就是发一个改过的善念,发一个善心善念。那么善心善念就完了吗?不能完,还要落实在行动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在起一个善念的基础上,去做善行善事,从今往后不再做恶事了“诸恶莫作”,广行善事就叫“众善奉行”。像我们现在做功过格,日行一善,就是起这个作用,断恶修善。

“久久必获吉庆”就是需要长时间的去做,久久的做,不可能一天两天就完了,时间久了一定会获得吉祥喜庆的果报,这就叫“转祸为福”。“一福消百祸”这是我们老百姓说的一句话。但是大家注意,我们每个人的业障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善根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想改变自己,建立这个基础的话,每个人发心要做的善事是不一样的,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发心做一千件善事,他的命运可能就改变。有的人可能要发心做一万件善事才行。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善根有深浅,业障有深浅,这是不能比的。有的人发心需要五千,有的三千,有的一万才能改变,所以要因人而异。当一个人能够发心要改变自己,要做多少件善事的时候,是很不容易的,是很难的。而且你也不知道要做多少善事才行。有的人挺有意思的,要发心做善事,我说:你做多少呢?他说一百件。有的更有意思说十件。我说,你觉得行不行呢?我都觉得不行。我说:你都觉得不行,那肯定不行嘛,十件,你想我们从小就做了那么多坏事干十件就完了,就能抵消?那么便宜吗?我看世界上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所以你要自己掂量掂量,你觉得做多少件善事合适,你掂量掂量。不同的人要想改变人生就要做不同的善事。

《太上感应篇》前面讲的,“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他讲的“善”在我们《功过格》上都有等级的,有五个等级:德,功,善,善是第三级,十德为一功,十功为一善,一百德为一善,算算你一天需要多少德才能成为一善。你要发心做1万件善事,1万件乘100,100个1万德,才是一万件善事,你算一算。所以有的人他就不敢发善心,为什么不敢发呢,哎呀我能做完吗,其实你这么一起心,就是一过了。大家注意,我可能不行吧,这就两过了。怎么办呢,三过了。在几秒中三过了。所以一定要有信心,要有信念,我就是行,为什么就是行,刚开始做,其实挺难的,我到哪儿去做善事呢?刚开始一定要走出家门,你要找善事去做,不可能刚开始善事就送上门,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网购是花了钱的,他给你送货到门,所以这跟网购不一样,我网购个善事吧,这样是不行的,网购不来的。要出门,专门做善事,当你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善事就来找你了,自动上门来找你,帮个忙,打电话,什么什么的,他自然就来了。当自动上门的时候,善事就随便做了,而且有做不完的善事,那时就容易了。你说我等着吧,说不定哪一天有一个大的善事,做梦吧,那不可能的。现在就是给你一件大善事,你能做吗?能不能完成啊?你完成不了,所以说这时候不可能有大的善事让你做的,必须有小的善事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有这个能力了,你有这个承担力了,哎,大善事就显现了。来了之后没问题,你这大善事一干,你的功德就更大,就可以承担更大的善事,所以说干善事、做慈善越做越大,就是这个意思,越做越大,越做越大。

为什么有的家族,像山东栖霞的牟氏庄园,十世不衰,这不得了,都是大的善事撑起来的,你要是不够那个量你就没办法。我们一定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来做这些。只要你有这个善心,坚持去做,自然的,只要真的发心我要做一万件善事,三年一万件善事,真有这个发心的话,真的能完成了,一定能完成,就剩最后一天了,还有八千件没做呢,你放心吧,你只要是真的话,最后那一天一定会让你干一件能够值八千件善行的善事,让你完成了,这是真的。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这一段讲的善恶报应,它是必然的,但是要坚持,坚持做就行,他是以三年为期,为什么一般都用三为期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语善”指的说好话,口里讲的都是好话,“视善”就是你眼里看到的都是善,也是善,你眼里看到的都是好事、好人,这个是需要我们去练习的。刚开始满眼没有好人,满世界没有一个好人,这个需要做善事来改变,你这个善事做多了,它自然的召感。你到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不是满眼都是好人啊,那肯定都是好人,极乐世界嘛。那你是怎么到极乐世界去的?你怎么去的?为什么极乐世界都是好人,都是大善人啊?都是你的心召感的,你的身口意召感的,所以你要想去的话,你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专门训练,“语善、视善、行善”。所以“视善”指的不要有分别心,要看得惯才行,你要看不惯的话,你有分别心,你心不平等,那当然满眼都是坏人,满眼没有一个好人,所以“视善”很重要。

擅于发现生活当中的美,你说这个人坏,你要擅于发现他的优点,一个人再坏他也有优点,也有闪光点,你看一个人很坏,但人吃饭不浪费,这人可小气了,不肯出一份钱,但吃饭人家不浪费,掉地下一粒米,人家捡起来把它吃了,这就是人家的优点。他舍不得给别人一分钱,但他节俭,这也是一种美德,也是他的优点,所以说任何一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但是你要发现它,擅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视善”的重要内容。当一个人能够擅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时候,他的烦恼就减轻了。如果说你擅于发现生活当中的恶,那你就烦恼了。

“行善”就是具体表现的行动,你身体的行动,你具体做善事。所以说三善就是指的三个方面的善,又叫三业之善,语善、视善、行善。那么坚持多长时间啊?三年,三年为期。你看你这一天有这三善,三年下来能不改变吗?绝对能改变,三年就是一千零九十五天,你坚持那么多天,一天有三业之善。

大家注意,三业之善不是指的三个善事,是指的三个业,语善是语业,说好听的话,视善就是你擅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行善就是你身体善行,这三个方面的善,每天你都在坚持,坚持一千零九十五天,肯定成熟了,你再健忘也成熟了,记住了,你说我健忘,记不住,你都坚持一千多天了,能记不住吗?记住了,不会忘了。

那么反之“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语恶”就是你整天说口过,妄言妄语。“视恶”就是你整天看别人的缺点,满眼里没一个好人。“行恶”就是你身体整天做这些坏事,三年下来不得了,三年这个人都坏透了,当这个人坏透的时候,你看“天必降之祸”,这个恶果一定会产生,前面那个是一日三善,三年这个人就好得不得了,好透了,通透了,果报就现前了。

我们按照凤仪思想来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得绝症啊?他肯定是某一方面怒恨怨恼烦。烦透了对应的是肾,因为你都烦透了,那你肯定会得尿毒症,烦透了嘛,什么意思?就是穿透了。你恼透了,伤肺,得肺癌。他为什么的肺癌啊?因为他恼透了,很恼火,把肺都穿透了,所以得绝症,所以你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你只要做透了,果报就显前了。

最后这一句“胡不勉而行之”,一定要勉励,多多行持,三年为期。你看《了凡四训》他三年一万件善事,这三年都快结束了,还没做多少呢,他就很焦虑,这怎么办哪?如果完不成的话就违背了自己的誓愿,那这个罪过也大,那怎么办哪?天天祈祷,努力去做,终于有一天皇帝下诏书了,因为干旱免除老百姓的赋税,免税三年,这个功德大了,一下子超过一万件了,所以说这就是他三年坚持的结果,好透了,好透了善果就现前了。

所以说不管是善果还是恶果,都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显现的。你做坏事坏透了,无法逃掉的,如果你没有坏透,你是可以逃掉的,暂时逃掉,逃这一辈子肯定可以逃的,但下辈子你肯定是逃不掉的,这说明你没坏透,如果坏透了,这辈子你是逃不掉的。

(结束)

龙山弘法组整理

备注:此版讲义未经终审定稿,仅限小组学习用。

     《功过格》作为一本书的时候加《》号,作为一件事情来完成的时候未加。

     时间仓促,错误率较高,望同修们在学习中指出加以改正。